4316-Fo专题

(91)月亮比丘尼

——愿力成熟 听闻第一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大婆罗门名月乐,其妻有娠后突觉自己辩才无碍,即对丈夫说:“我现在很想与人辩论,且有把握胜过任何一个对辩者。”擅长观相的婆罗门丈夫观知此祥兆乃是胎儿不共的缘故,心里非常高兴。九个月后,一个十分端庄秀丽的女孩降生,家人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贺生仪式,因父名月乐,故取名月亮,精心喂养。她如海莲般迅速成长,自幼学习文字等就显现出与常人不共的智慧,从家父听受诸多论典,悉皆通达,辩才无碍无可匹敌。后来她闻知舍卫城的能仁遍知释迦牟尼佛圣号,不由自主想前去朝拜,征得父母同意后前往祇陀园。遥见世尊庄严的身相时她生起无比欢喜心,胜过比丘十二年的禅悦,急去世尊足下恭敬顶礼。世尊观察她的根基意乐,宣讲相应之法,月亮女以智慧金刚摧毁萨迦耶见,获证预流果位。她又于世尊足下顶礼祈求出家受比丘尼戒,世尊将之交给众生主母传授比丘尼戒和教言,她自己精进修持,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

世尊当时吩咐众比丘:“此后比丘与比丘尼当分开诵经、作羯摩。”众生主母于佛陀足下顶礼祈求:“世尊,比丘有别解脱经,尼众没有,请世尊为尼众传授。”世尊说:“我可以为你们传授一次,你们能否全记住?”月亮比丘尼毛遂自荐,恭敬合掌白佛言:“祈请世尊为吾等传授,我能全部记住。”世尊应许并为尼众传授了别解脱经。月亮比丘尼忆持不忘,一字不漏,同时还记下三藏佛法。世尊授记授记:音译昆耶佉梨那、弊迦兰陀、和伽罗那、和罗那,又作授决、受决、受莂、记别、记莂、记说、记。月亮比丘尼为自教法下尼众听闻第一者。

诸比丘启问:“世尊,以何因缘月亮比丘尼生于富裕之家,自幼智慧超人、于世出世法无所不通、辩才无碍,后来令佛欢喜、未做令佛不喜之事、出家获证罗汉果位,并得授记为尼众中听闻第一?请世尊为吾等演说,愿乐欲闻。”

世尊告曰:“这是她前世的发愿力所致。贤劫人寿两万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一比丘尼的堪姆在迦叶佛的教法下是听闻第一者,她临终时发愿:我在迦叶佛教法下一生出家,虽然未得什么境界,愿我将来于释迦佛出世时,令佛欢喜、不做令佛不喜之事,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像我的堪姆那样成为尼众中的听闻第一。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的比丘尼即今月亮比丘尼,以往昔愿力成熟之故,今在我的教法下令我欢喜,未做令我不喜之事,出家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并成为听闻第一的比丘尼。”世尊如是宣说毕,众比丘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92)人非人

——摧毁傲慢 令得解脱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施主富如多闻天子,其妻生下一个身色金黄、头如宝伞、眉毛黝黑、鼻形妙高具足庄严之相的孩子,胜于常人犹如人非人人非人:1、人与非人之并称。“非人”谓天龙八部、夜叉、恶鬼王众等。2、乐神名。乃天龙八部众之一,为印度俗神紧那罗(梵Kimnara)之别名,以其形态似人,而实则非人,故称人非人。又作紧捺罗、紧陀罗、真陀罗、紧捺洛、疑神、歌神等。彼等虽非人类,然参诣佛陀时,皆现人形。,故取名人非人,施主夫妇用牛奶、酸奶、油饼等精心喂养。他如海莲般迅速成长,学习并通达了文学历算艺术等一切世间学问,在印度六大城市极负盛名,众人络绎不绝前去亲睹其非凡相貌。他自恃貌殊生起大傲慢心,【师言:貌美没有什么值得傲慢。世间的美貌容颜如落花、如流水;出家人恃己貌美生傲慢心,对善知识不理不恭,给自己的修法带来很大的障碍,更不应该傲慢。】对任何人都不恭敬接近,自以为天下第一。父母见孩子如此傲慢,担心对他的前途不利,打算带他去拜见释迦牟尼佛,祈望世尊折服其慢心,即对人非人说:“孩子,你不要自以为了不起,和释迦牟尼佛庄严无与伦比的身相相比,你不及佛陀的千分、万分、十万分之一。”人非人听后急切地想去拜见世尊一睹尊容,即携众眷属往舍卫城拜见世尊,遥见世尊的庄严相好时,他的傲慢心顿时消失,生起极大欢喜心,急趋前于世尊足下恭敬顶礼合掌求法。世尊观察他的根界意乐传了相应的法,他以智慧金刚摧毁二十种萨迦耶见,证得预流果,并得父母同意,于释迦佛教法下出家精进修持,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

诸比丘启问:“世尊,以何因缘人非人恃己貌美生大傲慢?以何因缘见佛陀时傲慢即被摧毁并出家获证罗汉果位?祈为吾等演说。”世尊告诸比丘:“不仅是今生,前世我亦曾摧毁他的傲慢,使他得到四禅五通。汝等谛听:昔日印度鹿野苑有一婆罗门之妻生下一个十分庄严的孩子,精心喂养。他长大后自恃相貌殊妙,不理睬恭敬任何人,极为傲慢。父母担心孩子如此下去绝无裨益,准备设法摧毁其傲慢。时鹿野苑一寂静处有一位具足五神通的仙人,相貌非凡,父母对孩子说:‘你不要自恃貌美无比,如果与鹿野苑的那位仙人相比不及其千万分之一。’他闻言即往仙人处,见到仙人的非凡美貌时傲慢心立即被摧毁,并对仙人生起很大欢喜心恭敬顶礼、听受妙法,复在仙人座下出家修行,终得四禅五通。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的仙人即现在行持菩提的我,傲慢的孩子即人非人。当时我摧毁他的傲慢,令证四禅五通,现在我亦摧毁他的傲慢,使获罗汉果位。复有一段因缘:他曾在人天导师迦叶佛的教法下出家、调伏诸根,所以现在得到解脱。”

(93)贞烈之妇

——耶输陀罗 为夫殉身

一时,佛在迦毗罗卫城。佛子罗睺罗和佛父净饭王前来拜见世尊,世尊亦应邀回父王宫中受供。世尊在昔日王妃的宫殿里应供毕返回,王妃耶输陀罗登楼眺望,目送世尊远去,直至世尊身影依稀不复再见。她痛心至极遂从楼上纵身跳下,幸蒙世尊加被,大地变如棉絮一般柔软,王妃安然无恙。

诸比丘启问:“世尊,以何因缘王妃耶输陀罗为您甘愿置己生命于不顾?祈为我等演说。”世尊告曰:“不仅是今生,往昔她亦曾为我殉身。昔日印度鹿野苑的梵施国王率军于林中狩猎,马突然脱缰狂奔而去,驮着国王到了一个寂静地方。身心疲乏的国王,准备依树小憩,突见一对人非人夫妇悠闲地弹奏琵琶享受舒适甜美的生活。他对此羡慕不已,又见其夫人娇美非凡,不禁生起猛烈的贪心,认为杀掉其夫就可以得到她,即射毒箭杀死她的丈夫。梵施国王上前求婚,夫人说:‘丈夫尸骨未寒,我岂能与你共享生活,待安置好丈夫遗体后再满你心愿。’国王信以为真拭目以待。夫人堆积柴薪,将丈夫遗体安置其上,点燃柴薪,当火燃得正旺时即纵身跳入火堆为夫殉身。梵施国王大失所望,便作一偈:‘为得他人妇,置夫于死地,妇为夫殉身,妇亡吾不得,夫妇皆丧命,罪重吾苦痛!’诸比丘,当时的人非人即今行持菩提的我,其夫人即耶输陀罗,当时她为我而置自身于不顾,今生亦复如是。”

(94)刚 布

——神变生信 得佛授记

一时,佛在王舍城。毗邻日札城中的刚布大施主富如多闻天子,以慈爱心善待每一个众生,经常举行大型供施法会,布施财产给索求者,迎请众多婆罗门及其教主应供,学习各派的论典并作详细观察,他觉得婆罗门及其教主的观点都不究竟,不能使自己满意。来自王舍城的一位居士对他宣说、赞叹了世尊的功德,他便生起很大信心,想到自己常举行的供施大法会中成千上万的应供者没有一个像世尊那样功德圆满让人生信,盼望能有机缘幸运地供养世尊。

我等大师、如来、正等觉释迦世尊已了知大施主的心愿,观知他具有不退转善根,将来能速获如来正等觉果位,依靠他能调化饶益很多众生,即偕一千僧众来到日札城。世尊加持人们不见僧众,唯见世尊独自一人,之后径至施主家。施主遥见世尊欣喜踊跃:“世尊善来!世尊善来!恭请世尊接受我的供养。”世尊开许道:“大施主,用各种饮食何时装满我的钵,我何时享用你的供养。”刚布施主遵言供上很多饮食,一直不见钵满,即发大心令眷属把所有饮食取来盛在钵里。世尊观知千僧饮食已足够,即以神变显现钵满,对施主说:“可以,钵已满。”施主很高兴。世尊突然又把千僧显现出来一一入座、受供。施主亲眼目睹世尊不可思议的神变,赞曰:“稀有!奇哉!一钵能供千僧食!”他对世尊生起很大的欢喜心恭敬顶礼祈求:“请世尊及僧众接受我三个月的饮食衣药等供养。”世尊默许。大施主供佛及僧三个月圆满之日又以厚礼供养每位僧人,以最贵重的衣物供养世尊,在世尊前发愿:愿我将来能度化无明的众生,成就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的果位。世尊赞叹并授记曰:“善哉!善哉!以汝之愿力将成为度化无明众生的正等觉——刚布如来。”世尊授记毕率诸比丘返回王舍城。

(95)供 施

——供施功德 得佛授记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中一大施主之妻生下一个很庄严的孩子,夫妇举行了隆重的贺生仪式,取了适合种姓的名字,以牛奶、酸奶、酥酪等精心喂养。他长大后学习并精通文字和婆罗门行为等十八种世间学问,又研究各种论典,辩才无碍。他自恃才貌双全非常傲慢。父母去世后有婆罗门劝告他:“您父母在世时好行供施,您也应该上供下施。”他说:“我相貌如此庄严,智慧如此高超,岂能对别人供施!”婆罗门闻言都认为他人格不好,在内部秘密规定任何人不得与他接触,他知道后也愤然与那些婆罗门绝交。

世尊观知这个傲慢的婆罗门子具大善根能发起无上菩提心,即从祇陀园刹那间来到其家,从地下徐徐露出地面显现在他眼前。婆罗门子见状生起极大欢喜心,急敷宝座请世尊入座。世尊对他宣讲了有关供施的教言。他想续承父母生前上供下施之善举,就向世尊祈求:“世尊,我很想供施积累资粮,苦于财产不具足。”世尊指点后他得到了宝藏,即于世尊前恭敬顶礼祈求供佛及僧三个月,世尊默许。同时他向舍卫城的人们宣布自己将于某时广行供施,来者不拒,皆可享用。与他绝交的婆罗门耿耿于怀,不愿前去享用。后来他又再三宣布:如果你们婆罗门不愿享用的话,我将把所有财物供养世尊及其眷属,然后在佛的教法下出家。婆罗门知道这个人有言必有行,如果出家把全部财物供养出去,自方谁都得不到。他们即解除旧约,去领回大量财产。婆罗门子在供佛及僧三个月的最后一天,仍对僧众一一供养,对世尊供养上等饮食衣物等,尔后在世尊前发殊胜菩提大愿:以此善根,愿我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饶益无边的无明众生。世尊立即称赞并授记:“善哉!善哉!汝将成为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名见义如来。”

(96)懒惰者

——见佛生喜 得佛授记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郊有一大施主富如多闻天子,其妻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夫妇举行贺生仪式,取了适合其种姓的名字,精心喂养,孩子如海莲般成长起来。但这孩子特别懒惰,整天躺在床上不起来。父母很担忧地问他:“孩子,你是身体不舒服还是心里不舒服?”他连话都懒得回答。父母请来医生诊断,得知孩子身心健康,只是过于懒惰不愿起床,即苦口婆心劝导:“孩子,这样懒惰下去以后怎么生活呢?要想得安乐必须勤劳精进。”父母又一一迎请六大本师来家里应供对其作加持,但都没起作用。后来听说世尊的威望能力无比,即恭请世尊及僧众来家中应供。

世尊著衣持钵率领僧众前来,孩子一见世尊身心调柔、身相庄严,生起极大欢喜心,立即从床上跳下急趋佛前恭敬顶礼,与父母一起供养世尊饮食。饭食讫,世尊为他传予相应之法,宣讲了精进的教言,并告诉他:“只要你精进修持,定能获证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他想到世尊教诲精进积累资粮才能获得佛果,自己如此懒惰怎能对世尊及三宝做有益之事,应该入海求取如意宝作供养。他即去大海顺利圆满取回珍宝后,在三个月中供佛及僧,最后一天对世尊供以最好的衣食,亦对僧众一一供养,并发愿:以此善根,愿我将来能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度化无量无明的众生。世尊授记曰:“汝将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号称具精进如来,能度化无量众生。”

(97)给孤独

——依给孤独 得佛授记

一时,佛在舍卫城。附近一婆罗门家有妻儿仆从等众多眷属,生活特别贫困。他想依靠一富者,以便过好生活。四处打听后知给孤独施主极为慈悲又乐于布施,便如影随形紧跟其后。一日施主疑惑不解地问其跟随原因,他告以生活困难极欲得到照顾。施主慈悲而爽快地答应了。

一日他们同去祇陀园。给孤独施主素来天天与五百眷属一起清扫祇陀园。【师言:据经中记载,愚笨的人,经常打扫经堂很好。若对佛堂、经堂、僧众共用的地方经常打扫,功德很大。】此日因另有事情,遂将打扫任务托付给婆罗门,婆罗门欣然答应。时世尊观其根基能发起无上菩提心,便加持他所扫之地灰尘越扫越多,夜幕降临之时仍未完成,他只好在祇陀园留宿。世尊告阿难尊者:“阿难,你今晚一定要和施主同宿。”又告诸比丘:“我本不开许弟子随便显示神通神变,但今晚特殊开许你们可以显示各自的神通神变给婆罗门看。”阿难尊者依教奉行,与婆罗门同宿。诸比丘各自显现神通神变。婆罗门看了甚觉稀有,问道:“尊者,此稀有事情到底是什么?”尊者说:“是世尊的弟子们在显现神变。”婆罗门认为世尊肯定有比弟子们的稀有神变更为了不起的神变。时世尊又加持前夜四大天王来,中夜帝释天来,后夜梵天来,且令婆罗门现量见到。他又问:“尊者,这些天人为何来此?”尊者说:“这些天人此来拜见世尊。”婆罗门想能得天人朝拜说明获证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很有意义,自亦希望获证佛果。然证佛果必须积累广大资粮,广行布施,发无上菩提心愿。次日他去佛前作礼后返回舍卫城,途中遇上给孤独施主及五百眷属。施主问昨晚何故未归,他把事情经过及夜间见闻详细陈述后说:“我已发无上正等觉愿,但苦于无财广行供施,不知如何是好。”施主赞曰:“善哉!善哉!你发如是殊胜大愿,我可满足你所需资财。”给孤独施主即帮助他供佛及僧三个月,圆满之日,他对世尊及僧众一一作了最上供养并发愿:以此善根,愿我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度化无量无明愚痴的众生。世尊赞叹授记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将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度化无量众生,号无忧愁如来。”

(98)贫穷者

——供佛发愿 得佛授记

一时,佛在舍卫城。大施主给孤独长者家先后添了七个孩子,分别取了适合其种姓的名字,用牛奶、酸奶、油饼等精心喂养,他们如海莲般迅速地成长。施主为令七个孩子对佛法生起信心,把他们送到扎德沃团体中,以免其余团体对他们的信仰产生障碍。因为扎德沃的成员全皈依佛法僧三宝、守持戒律、闻受佛法,一切行为都如理如法,其他团体却常行世间娱乐之类不如法的行为。

当时有一婆罗门子无衣无食非常贫穷。他甚感自己无依无靠的苦难生活实在可怜,希望依靠一个扎德沃的人维持生活,即前去询问加入团体的条件,得知要交五百嘎夏巴涅【印度钱币】,极为沮丧,但仍抱一线希望请求:“你们是大福报的人都很富有,我很贫穷,能否照顾不交五百嘎夏巴涅,并照顾我的生活?”七个善良的孩子见婆罗门子如此可怜,说道:“既然如此,你是否愿意皈依释迦牟尼佛?皈依后我们可以照顾你的一切。”“我不知道释迦牟尼佛是谁呀?”七个孩子对他宣说赞叹释迦牟尼佛的种种功德,他立即生起很大欢喜心:“佛陀既然如此不可思议,我决心皈依佛陀。”他皈依佛法僧三宝后加入了扎德沃团体,生活也得到照顾。

扎德沃团体里的成员发心供养世尊及僧众,有人建议:“我们每个人负责一天的供品及一切事情,以免大家都很辛苦。”婆罗门子说:“我这么贫穷,肯定承担不起。”有人轻蔑地说:“承担不了就离开我们的团体。”他想到加入团体极为不易,不应轻易离开,只好建议众人把每天剩下的供品交给自己以便最后一天负责供养,其他成员都同意了。他于三个月中收集每日剩下的供品,又发动一些人帮助,在供养的最后一天准备了各种精美饮食,亦备夜间彩灯,沿路装饰一新,亲自迎请世尊及僧众和萨迦国王、给孤独施主,【师言:这里,居士应供也是有教证的。】并亲手供养,圆满后复又一一供养上好礼品,于世尊前发愿:以此善根,愿我将来成就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的果位。世尊赞叹授记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将成就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号随众如来。”【师言:授记有对凡夫的授记,一地菩萨的授记,八地菩萨的授记,也有加行道的授记。这里一般是对加行道的授记,何时成佛没有明说。得到授记后,再不会堕恶趣,一直在人中积累资粮,直至解脱。】

(99)莲 花

——供养莲花 得佛授记

一时,佛在舍卫城。萨迦国王以各种鲜花妙香等每日三次供养世尊。一日守护经堂的人见莲池盛开一朵光灿绚丽的莲花,准备送到每日供佛的萨迦国王那里。他携花前往舍卫城,途中遇外道非天的弟子要求以五百嘎夏巴涅换取莲花。给孤独施主带五百眷属路过,也打算用一千嘎夏巴涅买下莲花供佛,外道复出价两千,施主叫价三千……最后抬至十万嘎夏巴涅的高价。守护经堂的人见极了不起的给孤独长者尚且喜好买花供养佛陀,倒不如自己去亲自供佛,遂辞谢两位买主径奔祇陀园。他遥见世尊具三十二相,生起无比欢喜心恭敬顶礼,供养莲花。以世尊的加持力,莲花变得大如车轮停留在世尊头顶上空,随世尊行住而行住,守护经堂的人见此更加增上信心,在佛前发愿:“以此善根,愿我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世尊赞叹授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将成就如来正等正觉,号莲花上师如来。”

(100)莲 花

——供佛莲花 得佛授记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守护经堂的人发现莲池中一朵非常绚丽的莲花,准备送给萨迦国王以便得到酬赏,不再受贫穷困苦,即携花启程进宫。

如来正等觉具二智慧等无量功德,时时刻刻观照着一切众生的苦乐,即便是波浪离开大海,佛陀对众生的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世尊观知此守护经堂之人有无上菩提的善根,便著衣持钵去舍卫城化缘。他遥见世尊三十二相,立即生起很大欢喜心,不由自主把想给萨迦国王的莲花供养了世尊。以世尊的加持力,莲花大如车轮,随世尊的行住而行住,守护经堂的人见此信心大增,在世尊前发愿:以此善根,愿我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度化无量无明众生。世尊对他赞叹并授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将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度化无量无明众生,号莲花上师如来。”

(101)见解者

——发殊胜愿 得佛授记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施主富如多闻天子,具足慈悲心,善待每位众生,经常广行布施。他观察各种论典和教派的教义是否究竟,见多是赞叹自己的宗派、诽谤排斥其他宗派,内心对此极为反感。【师言:佛教内道应该赞叹其他宗派,如果仅赞自毁他,则对众生和自己都没意义,无论哪一个教派都是世尊的教法,不应有分歧和成见,这样对众生将有很大的利益。】后来他闻知世尊大彻大悟,极欲亲迎世尊应供。

如来正等觉具二智慧等无量功德,时时刻刻观照着一切众生的苦乐,即便是波浪离开大海,佛陀对众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世尊观知施主的根基,即从祇陀园来到施主家。施主见到世尊生起无比欢喜心,恭敬顶礼广作供养,世尊传予相应法要,施主又再三祈求世尊及僧众接受三个月的供养。世尊默许。三个月如法供养的圆满日他在世尊及僧众前一一作殊胜的供养,并发愿:以此善根,愿我成就如来正等正觉的果位,度化无量无明的众生。世尊称赞并授记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将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度化无量无明的众生,号善见如来。”

(102)珠宝者

——供佛及僧 得佛授记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大商主准备许多行李货物离开舍卫城前往海边欲入海取宝。临行前他祈祷门神、道神护佑自己圆满顺利取宝回来并许愿回来对他们作供养。到海边时他对海边神和住船神也如是祈祷并许愿。因诸神的护佑及其他因缘和合,他顺利圆满地取宝回来,分别供养了门神、道神、海边神和住船神,又迎请所有沙门、婆罗门、遍行遍行:无善恶之性格而普通遍现起于各场合之心。有作意、触、受、想、思等五种。者、贫困者等等广行供施。

如来正等觉具二种智慧等无量功德,时时刻刻观照着一切众生,即便是波浪离开大海,佛陀对众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世尊观知商主被调化的机缘已成熟,并具有无上菩提又作无上正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佛菩提。谓善男子善女人自发菩提心,亦复教他人发菩提心,令他人入信,若有来者及不来者,悉皆恭敬亦生随喜,如此解脱自利利他,为多人利益安乐故,称为无上菩提。的善根,即著衣持钵与众比丘入舍卫城。商主见到世尊无比庄严的身相,生起无比欢喜心恭敬顶礼,如散花般把种种珍宝抛向空中供养世尊。以世尊的加持力,供养的全部珍宝都停在世尊头顶上空。商主更加欢喜,再三祈求供养世尊及僧众三个月饮食,世尊默许。在三个月供养圆满之日,他对世尊及僧众分别供养殊胜妙衣,并在世尊前发无上菩提心愿:以此善根,愿我获证如来正等正觉的果位,度化无边的众生。世尊对他赞叹授记曰:“善哉!善哉!大商主,汝将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度化无边的众生,名曰宝积如来。”【师言:《百业经》后一部分讲了很多大乘的殊胜愿,发大乘殊胜愿十分重要。发愿要注意,如同自己的金刚上师及三世佛佛子如何发愿,我亦如是发愿。这样发愿肯定究竟,不会错的。不能只知道取舍因果,还要发无上菩提心,若没有菩提心,便不能成佛。华智仁波切的教言说:成佛的唯一根本因是菩提心。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论》宣讲了菩提心的殊胜、利益、功德等等。所以,希望在座各位一定要修持菩提心。】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作品由网友提供上传,如无意中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