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2-Fo专题

第七课 广斥愚教

广斥愚教就是纠正有些人对于戒律的错误认识,例如有人认为学习大乘可以不学戒,道宣律祖用大乘经来破除这样的邪知邪见,告诉我们,学习大乘也要学习戒律。

(一) 倚滥毁伤

▲《事钞》云:“今时不知教者,多自毁伤。云此戒律所禁止,是声闻之法。于我大乘弃同粪土。犹如黄叶木牛木马,诳止小儿。此戒法亦复如是,诳汝声闻子也。”

倚滥毁伤,依靠对大乘教法的错误、浮滥的认识,而来毁伤戒律。

“今时不知教者”,不是说这些人不懂佛法的道理,而是他们执理废事,或者执大谤小,简单来讲他们不了解佛陀遗教,不知道声闻的教法和菩萨的教法是一样的,都是一佛乘的教法。他们只是懂得片面大乘义理,对大乘了解不是很正确,所以多自毁伤,毁伤就是说毁弃戒律。

“云此戒律所禁止,是声闻之法”,说这个戒律所禁止的一切轨则,只是小乘教法。

“于我大乘弃同粪土”,如《永嘉证道歌》所说:“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很多人也是学着念此文,但是永嘉大师的证道歌里面也说“吾早曾经多劫修”,他们就不提了,所以只是片面取自己喜欢,可以对自己懈怠做合理解释的文字罢了!

“犹如黄叶木牛木马,诳止小儿”,这个是《涅槃经》里面的一段譬喻,说小孩子啼哭,大人拿树上金黄色的树叶,对小孩子说这是黄金。或者拿木牛木马,对小孩子说这个是真正的牛马,所以说只是为了欺骗小孩子。

“此戒法亦復如是,诳汝声闻子也”,是说声闻的人他像小孩子一样智慧有限,所以把声闻戒当作木牛木马,来哄骗声闻人,暂时安定他们的心。

但是在大乘的《涅槃经》中,实际上不是这个意思。《涅槃经》同时说“受持是经而毁戒者,则是众生恶知识也,非我弟子,是魔眷属。”就是说要是受持《大般涅槃》法门,但却毁谤戒律,这样子就是众生的恶知识——魔,而且佛陀也不允许这种人听大般涅槃不生不灭、圆顿的教法。

(二)、 约理正破

教逐机分 叙教本融 原夫大小二乘,理无分隔。
因机故异 对机设药,除病为先。
引证 故鹿野初唱,本为声闻,八万诸天,便发大道。双林告灭,终显佛性,而有听众果成罗汉。
准经显意 以此推之。悟解在心,不唯教旨。

第二段引经据典来破除这些人的邪知邪见。

▲《事钞》续云:“原夫大小二乘,理无分隔。对机设药,除病为先。”

佛陀所说教法,都是根据众生的根机而来施设的,事实上皆不离开一佛乘,一样引领大家到五百由旬的宝所。但是有些人到达一百由旬,有些人两百由旬,三百由旬,不管是一百由旬还是两百、三百由旬,都是在通往五百由旬的这条道路上。

你说这个不究竟你就不走,不走你就到不了。固然不究竟,但是不究竟并不代表不需要经过这条路,你不能说这是中间站,不是目标就不走,这是不合理的。

同理,佛陀告诉我们种种方便法门,如同中间站,固然不要停留,路过就好,但并非就不经过,所以黄叶、木牛、木马等譬喻,也是这个道理,声闻教法是中间站,你不要停留,并不代表你不要去学。

大小乘也是一样的,大乘和小乘在理上不是间隔的。

“对机设药,除病为先”,有的众生的根机属于小根,所以刚开始无法修大乘,适合修行声闻的教法,但是当他证得阿罗汉时,佛陀会告诉他,已证得的不是宝所,宝所还在前面,要继续修才行。

第三段引证:“故鹿野初唱,本为声闻,八万诸天便发大道。”佛陀讲经说法,这些法本来是没有高下的,只在于人的根机不同,所悟得也不同。在此举两个例子,例如佛陀在鹿野苑为五比丘初转法轮,五比丘是声闻人,但是同时听法的有八万的天人是有大乘善根的,他们听佛陀说四圣谛、八圣道的时候,发起广大的菩提心,甚至能悟入无生法。就像《楞严经》里面有个尊者,从观呼吸中悟入圆通,优波离尊者从持戒中悟入圆通。所以不是在法门高下,而要看根机高低。

“双林告灭,终显佛性,而有听众果成罗汉”,“双林”就是佛陀涅槃的地方,那时佛陀说《涅槃经》。“终显佛性”,最后为大众开显佛性中道之理。但是有些听众听了之后,证到阿罗汉的果位,这是说大乘法证小果;就像《楞严经》里面,佛陀说首楞严大定的法门,结果摩登伽女就只证得三果,所以这是根性的问题,有时候不在法的差别。

结论:“以此推之。悟解在心,不唯教旨也。”觉悟与否在于智慧的深浅。不只是在于教法的旨趣。佛陀在鹿野苑讲的教法是声闻法,但是根机够的八万天人便悟入大乘,《楞严经》的旨趣在讲圆顿法门,但摩登伽女悟入小乘证得三果。现代人往往一样,喜欢说最圆顿的法门,对于方便法兴趣不大。不管汉地的首楞严大定,还是藏传的大圆满大手印,如果本身没有相应的根性和基础,修到最后也是修定,得些微人天福报而已。

上面讲的重点是证悟程度,在于根机的高低,也就是般若智慧的浅深,不在于法的差别,从这点来说毁谤戒律,是没道理的。

我们再以道宣律祖为例,有人认为道宣律祖只懂得持戒,本身证量不高,所以才会一再强调事相的戒法。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宣祖他的悟境也是非常的高,大家有机会可以看道宣律祖所著的《释门归敬仪》,这里面所教导禅修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圆顿法门,同于《楞严经》所示之自性定法门,所以真正悟入圆顿法门的人,事相上怎么修都不离圆顿。

又比如有人说念佛是着相,必须把念佛去掉。持戒是着相,必须把持戒去掉,才不会着相,这样子的话他所悟入的理不遍于念佛、不遍于持戒中,所以必须把念佛、持戒去掉,才能见到真如理。这样悟入的理,就不是周遍法界的真如理了。真正的真如理遍一切处,挑水劈柴都不离实相,何况持戒、念佛。执理废事的人,非要把相上的事情去掉,然后去凸显一个“实相”、一个“圆顿”光景,事实只是一个大我的境界罢了,因为理事是不相妨碍的。你说波浪不好,我要找水,去掉波浪你也找不到水。所以念佛也好、持戒也好,它的体就是理。

而且佛的法身岂离戒定慧,佛所成清净的五分法身中,其一就是戒法身。如果要成就戒法身,因地上却要把戒律踢掉,说明这个人对于实相的道理并没有真懂,只是错认消息罢了。

下面从戒定慧三学的角度来说明,三学必须次第的生起,首先“推戒功”,说明戒律对修行的功德、重要性。

三学次第 推戒功 “故世尊处世,深达物机。凡所施为,必以威仪为主。
但以身口所发事在戒防,三毒勃兴要由心使。今先以戒捉,次以定缚,后以慧杀,理次然乎。
斥诳妄 今有不肖之人,不知己身位地。妄自安托云是大乘,轻弄真经,自重我教。
即《胜鬘经》说。毗尼者即大乘学。《智论》云,八十部者即尸波罗蜜。
如此经论,不入其耳,岂不为悲?”

“故世尊处世,深达物机。凡所施为,必以威仪为主。”世尊来到这个世间度众生,因为洞悉众生的根机,所以教化必须以戒学、威仪为主,对戒学特别的尊崇。佛陀出世时是现在家相,跟大家都一样,没有现出家相。但是如果戒律都不重要,佛陀为什么要示现出家,持守声闻戒?故佛陀是推崇戒律的,因为戒律是一切修行的根本、地基。就像一个房子,盖得很漂亮,但没有地基,这种房子有人敢住吗?如果房子盖得很漂亮,而且地基很深,我们才敢去住。戒律就是地基,如果没有戒律地基的话,定、慧外相修得再好,也只是邪定邪慧,所以必须以戒学为主,作为基础次第。

“但以身口所发事在戒防”,就这个地方说明三学次第中,戒主要是防止身口造作的恶行,也就是杀、盗、淫、妄的事情。

“三毒勃兴要由心使”,这个勃就是突然,突然的生起,三毒的生起要由心来调伏。因为心是比较微细的,事相上是比较明白,容易觉察到的,所以事相上先以戒防,去除事相上的干扰,接着才能防心。

就像先前所说的防微杜渐,如果整天去唱歌跳舞,或者去娱乐场所,是没有办法调伏内在的贪瞋痴的烦恼。我们不是维摩诘居士,不是法身大士,我们是凡夫,所以要先把外围的护城河给建筑好,先把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保护好,不要让它太过于躁动,就像受八关斋戒,先把我们所躁动的因缘停下来,心先安定下来,接着才有办法学习定慧的法门,这个是必然的次第。

“今先以戒捉,次以定缚,后以慧杀”,先以戒捉贼,一般的人,贼进来也不知道,如果不学戒、不持戒,平常做很多错误的事情都不知道,甚至会把它合理化,“我是修大乘、我是利益众生的”,或者“这个事情是没有关系的”等等理由,把我们的烦恼合理化。所以学戒之后,能够先认识什么是贼,再借助定的力量把贼伏住,然后用智慧来杀贼,这是必然的程序。

所谓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烦恼习气的行为,如果不学戒,连贼在哪里都不知道,如何修正自己的烦恼习气,定慧的力量又怎么生起呢?

“今有不肖之人,不知己身位地,妄自安託云是大乘。轻弄真经,自重我教。”不肖意思就是不像,学佛但是学得不像,把法身大士、证道之人讲的话安在自己头上,妄自说自己就是大乘修行人,就是那种境界了。其实所谓的大乘是不容易的,大乘的核心是菩提心,面对众生能够任运生起菩提心,真正希望自己因缘不管浅深,皆能离苦得乐。真正生起这样的心量,是很难的。我们可以观想一下,冤家在眼前,愿意替他受苦、给他安乐容易吗?一般对冤家不伤害、不报复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代替他受苦谈何容易。但是做不到时,又怎么能说自己是大乘呢!对众生的分别心这么强,心还是很狭隘,怎么能说是大乘呢?

“真经”指的是律藏,“我教”就是他所学的大乘教法。意思是说认为自己是修大乘的,所以对律藏很轻慢。

“即《胜鬘经》说,毗尼者即大乘学。《智论》云,八十部者即尸波罗密。”,《胜鬘经》中说,戒学与大乘定慧是不二的。前面我们讲《法华经》化城的譬喻中,中间的过程都是通往五百由旬路上的过程,不能省略;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持戒和佛的戒法身,是相随顺的因,从这些佛所说经典中,皆可引证戒、定、慧三学不二之理。

另外,《大智论》中,八十部就是《八十部诵律》,是最根本的律典。“即尸波罗密”,菩萨所行六度中,尸波罗密有三种: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称为三聚净戒。而声闻戒是属于菩萨戒中,摄律仪戒所收摄,所以行菩萨道之人都要受持。如果只修摄善法戒和摄众生戒,不修摄律仪戒,三缺一就不叫三聚净戒,菩萨戒就不圆满了。

“如此经论,不入其耳,岂不为悲?”,所以如果这些经论的开示都不知道,或者虽知仍执着己见,都是不入其耳,是很可悲的事情。

相非灭法 引经 “故《百喻经》云。昔有一师,畜二弟子,各当一脚随时按摩。其大弟子,嫌彼小者,便打折其所当之脚。彼又嫌之,又折大者所当之脚。
法合 譬今方等学者非于小乘,小乘学者又非方等。故使大圣法典,二途兼亡。
显验 以此证知,今自目覩。”

我们看下一段“相非灭法”,就是说如果大、小乘相互攻击的话,会加速法的灭亡。

“故《百喻经》云:昔有一师,畜二弟子,各当一脚随时按摩。其大弟子,嫌彼小者,便打折其所当之脚。彼又嫌之,又折大者所当之脚。”《百喻经》的譬喻是说:有个师长他有两个徒弟,一个按摩师父的左脚,一个按摩师父的右脚,但是这两个弟子不和,结果大弟子嫌弃小的师弟,就把师弟所按摩的师父的那只脚给折断,希望他再不能帮师父按摩了。然后小弟子也同样地把师父的另一只也给折断了,这时候最受伤害的是师父啊!这里的师父代表佛陀,大小二弟子代表大乘小乘,互相攻击最后伤害的是佛法,所以不应当互相攻击,应当互相尊重。

接下来第二段“法合”,将譬喻与法相对照。

“今方等学者非于小乘,小乘学者又非方等。故使大圣法典,二途兼亡。”方等就是大乘,大乘的学者批评小乘不重要,小乘又说大乘非佛说,从古印度时大、小乘就不断地起争执,所以加速了佛法在印度衰亡。

第三段“显验”,现实历史上的验证。“以此证知,今自目覩”,我们从历史中可以看到,大、小乘相互攻击的结果,最后只会令佛法衰亡,对彼此都没好处。

最后一段“示意结劝”,说明要说这些开示的原因,并结劝受持戒法。“恐后无知初学,为彼尘蒙。故曲引张。犹恐同染,悲夫!”道宣律祖引经据典,说这些开示的目的,就是怕后来无知的初学,被这些执理废事的不肖之徒所误导,所以在此详细地引经据典,彰显戒定慧三学都是重要的。

法无高下,悟解在人。就像先前所说,持戒和佛陀的五分法身,是相随顺的因果;还有菩萨的三聚净戒中,声闻戒属于摄律仪戒等等。有太多的大乘经论证明,真的修学大乘的人,是不能弃学声闻戒。其实大乘和小乘的差别在哪里呢?主要是在发心,而不在于智慧。当然大乘的人因为发心大,他所悟的智慧也就更高,但是智慧浅深终究不是大、小乘的差别。比如我们今天在佛前拜佛,你说我是大乘还是小乘?这要看发心,发心拜佛是为了自己求解脱,入涅槃,那就是小乘;拜佛的目的是为了使一切有情众生都能得到解脱,毕竟成佛,那就是大乘,持戒念佛也是一样的道理。

总之我们要重视持犯篇,要尽量发心随学,刚开始做得不好没关系,但是态度要认真,并能够天天忏悔,忏悔的时候,同时要发愿,祈愿三宝加被,未来能够做得更好。现在做得不好,或许是因为福德因缘不具足,所以持戒的环境还不是很好;或者因为智慧不够,所以无法保护好戒体。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要放弃,因为放弃的结果就是更加随顺自己的习气,然后是堕入三恶道。我们想一想三恶道的境界,连梦中都不愿见,何况说要去那些地方呢?

因此我们要重视戒法,要认真学习并多复习,光听过一遍是不够的。同时要把常犯的戒条找出来,尽量去改善。

持戒必须要有智慧和善巧,如果智慧不够,就要请问师长,或者同参道友之间聚在一起研究,五浊恶世中,我们怎么样才能把这个戒持得好呢?尽量不影响到家庭、工作,又能善巧方便地回护戒体。

凡事只要有心,就能做得好。

接着回答同学们关于戒律的问题:

问:师父您是怎样持戒的?

答:你们可以看看弘一大师怎么割舍情爱,出家持戒的。或者请问台湾上果下 清律师等持戒大德,如何持戒的态度,这比较实际一点。我个人持戒没什么好说的,我只是熟悉基本的戒法,并不是专门弘扬戒律的律师,更谈不上轻重等持,所以也只是以惭愧心,尽量随学戒法而已。各位多看高僧大德行谊,或者亲近现代持戒的律师,会加强自己持戒信心的。

问:我想问一下,我们这次来参加八关斋戒,其实也是想得到短期出家的生活体验。想问一下师父,我们这种斋戒会的生活,和真实出家的生活有什么差别,差别是不是很大的?

答:短时间过这种出家生活是一种体验,长时间出家是一种考验。斋戒会的时候佛寺对大家都是客人一样,彼此客客气气。出家僧团就像家人,大众来自五湖四海,脾气秉性差别很大,甚至有的习气比较重,长时间过这种生活,就要慢慢去适应。就像我学校毕业就出家,没有出社会,身上就是读书人的习气,自然和有社会经历的人,在思想、习性上有差距。如果发生了摩擦,该如何继续走下去?主要就只有依靠我们初出家的道心了。

同时,就像我师父在我出家之前,对我常常是慈悲、和蔼,一路摄受,非常照顾。可是出家之后虽然也是很照顾,但同时就很严肃,很少看到他笑。一样的慈悲,但方法不会一样的。因为出家前是客人,而出家后就以出世道人的标准来要求了。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作品由网友提供上传,如无意中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