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9-Fo专题

甲二、示四过

妄语戒分为两大类:第一个是大妄语,第二个是小妄语。大妄语已经介绍过了,接着我们来介绍小妄语的部分。要是依着我们南山律宗,所依《成实论》的说法,小妄语总摄起来,包括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所以各位要是受了不妄语戒,事实上就包括口四过都在内了。如果是根据多宗《萨婆多论》的说法,那它们就只有制不妄语这件事情,不包括绮语、两舌、恶口这三戒。

乙一、小妄语

▲《资持》云:“小者对大为言。但离圣法已外,一切皆归此摄。大局小通,寻之可解。”

所谓小妄语的“小”是相对于大妄语的“大”来说的。“小”是说妄语的内容,关于说过人法以外的内容。“大局小通”,大妄语局限于说过人法,小妄语通一切,所谓心口相违,都称为小妄语。“寻之可解”,我们寻求这个义理,就可以知小妄语的意思。

所以小妄语的基本定义,就是心口相违,见言不见,不见言见,乃至闻说不闻,不闻说闻。总而言之,见闻觉之,却说没有见闻觉之,乃至于反过来,没有见闻觉之,却说有见闻觉之,就是小妄语,就是我们平常所说,一般性的谎言。不管是善意的谎言,还是恶意的谎言,都是小妄语。

有时候大家会觉得,我是为了别人好,说善意的谎言,应该不犯戒。但是我们人都会有我执,习惯于保护自己,所以善意的谎言说久了,往往恶意的谎言都会出来了,因为讲妄语成习惯了。现在这个社会环境,就是习惯性的妄语满天飞,很难找到真实语了。

佛法说:“直心是道场”。这个道场指的是修道的地方,当然最主要是指我们的心。心必须要诚实、正直,然后能真正地跟中道的直心相应。满足诚实、正直的要求,最起码不要打妄语。真的打妄语,必须要忏悔,因为如果妄语打成习惯的话,心就常常谄曲,像蛇一样。你看蛇走路都弯弯曲曲的,谄曲的心怎么能够入道呢?所以这种世俗的习气不要沾上,要特别注意。

小妄语具足六缘成犯:

第一个是人,对境的是人;

第二个起人想,知道听讲的是人;

第三个违想说,见言不见,不见言见等,就是心中所想的,跟口中所说是违背的;

第四个知违想说,知道自己说的,违背了自己的想法;

第五个言了了,讲得清楚分明;

第六个前人解,听讲话的那个人,他理解所听到的话。

具这六缘的话就构成了犯戒的因缘。

以前有人问:我之前在佛前发愿要诵一百部《地藏经》,但是后来没有完成,这算不算妄语?

这不算妄语,因为当时在佛前发愿诵一百部《地藏经》的时候,心中确实是真的想诵一百部,没有违想说,没有违背心中的想法而说,所以那不犯妄语。但是以后我们在佛前发愿要谨慎。因为发愿会构成一个缘起,发愿之后做不到,这个缘起非常不好,跟这个法门就结恶缘,以后再修这个法会有障碍,所以发愿的时候要谨慎,不要一下子说要受持《地藏经》太多,可以先发心受持较少再说,以免到时候做不到。当然佛菩萨是不会怪你的,但是这跟法结恶缘,对自己的修行来说,是个障道的因缘。

▲《事钞》云:“四分,不犯中,但称想说故不犯。文如注戒本中。”

开缘的情况,根据《四分律》里面的说法,称想说不犯。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不要打妄语。但有时候我们为了保护众生,有的话不能直说,为了不打妄语,必须要有善巧方便,尽量去回避。

就像律上举的公案,有一个比丘在山上打坐,突然看到一只鹿从前面跑过去,过一阵子,后面一群猎人追过来,猎人问修行人:你有没有看到那头鹿?修行人要是说看到的话,然后说它往哪跑,就会导致这头鹿被追上杀掉,这个时候就犯杀戒,因为是他的指引,所以这只鹿死掉了。要是说没看到,就是打妄语。这个时候可以选择默然,都不讲话。律上说你也可以选择告诉猎人,你自己看脚印啊。意思就是说,你自己看脚印,寻着脚印去追就好了,不要问我。这样的话,既善巧地维护了这头鹿,又不犯杀生,也不犯妄语。

所以什么事情都是要有心的话,它就能够做得好。就像世间人为了赚钱,他就想办法,削尖了脑袋想办法钻研,想办法、去赚钱。只要用这个心思,拿来护戒,我看也不会差距太大了。如果认为持戒很重要,那就会想办法护持清净的戒体,而且真的有这个心,自然就会感应到三宝龙天的护持。

乙二、恶口

“律云。佛言。凡有所说,当说善语,不应恶语便自热恼。乃至畜生闻毁惭愧,况于人也。”

恶口就是粗恶的语言。佛陀说:凡是要用语言表达的话,要说善语,就是尽量用慈悲语、柔软语,不要说一些伤人的话、很粗恶的话。因为粗恶的话就像刀剑一样,能伤害甚至杀害他人,所以应当要说善语,不应该说粗恶的语言。

“便自热恼”,说恶语的话,不但伤害对方,令他人内心很难以平复,实际上也伤害自己。为什么呢?因为恶口是有果报的,它是性罪,不管有受戒没受戒,都会感召果报。恶口的正式的果报是堕入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余报可以从等流果和增上果来说。

等流果,就是相随顺的果。等流果有两个:

第一,“常闻恶声”。一个常常恶口的人,自然而然也会常常听到别人对他起恶口。一方面众生也是习性相吸,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讲话很粗俗的人,他的朋友大概跟他也差不多;再一方面也是因果,什么样的人就会感应到什么样的业,常常对人家恶口,自己就会遇到很多恶口。所以有时候在我们工作的岗位,或者是家庭的环境当中,要是常常遇到恶口,不要急着回骂,要多忏悔自己恶口的业。

以前我们净律寺有个出家众,他刚出家的时候口舌是非特别多,随便讲一句话别人都会误会。他也很懊恼:我也不是这个意思,怎么大家都往这个地方想?不过他很有善根,就很精进地拜佛,一天拜十部八十八佛,连续拜,拜了十几二十年,现在还在拜。他就是我们讲担板汉的那种行力、个性,他说反正没有关系,我就是忍耐,他也不会说:我在这个地方老是跟人家处不好,我干脆走。而且刚开始拜佛的时候,全身的汗都是黄色的汗垢,味道很难闻,这是业障的相状。但是这一直拜,后来过几年之后,这个业就慢慢转了,就很少有这种恶口的业了。

相比之下,世间人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他骂我一句,我回他三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样的做法只会恶上加恶,雪上加霜。所以世间的人没有智慧,过去的恶业感召今生的苦果,为了要止住这苦果,怎么办呢——继续造恶业。就像贫穷的人,他这个苦果,结果怎么办呢?因为贫穷,所以他就用偷盗、欺骗。那有的人常常遭遇到恶口,怎么办呢?保护自己,全身装满了刀枪剑戟,那么别人骂他一句,可以回他十句。这样子的话只会恶性循环,让未来的果报越来越痛苦而已。

第二个,“言多诤讼”。自然而然口舌是非特别多。所以如果周围口舌是非特别多,就去学净律寺那位法师,好好忏悔要紧。不要把力气用在辩解上,再怎么辩解也没有用,有时候越描越黑,越辩越复杂。就像弘一大师说“云何自息谤?谓之无辩。”要是越辩解,信的还是信,不信还是不信,只是徒增苦恼,何必浪费这个心思、起烦恼心辩解呢?不如好好地自己用功多拜忏,忏悔过去恶口的业。

另外,世间的人,有时候是一种对立的状态,有时候怕被欺负,所以表现得很凶,甚至有时候必须故意现恶口,但实际这是懦弱的表现。

泰国有一位比丘阿迦曼尊者,有一天,到一处名为沙里卡洞禅修。那个地方的村民说,山上有个山洞,但是最好不要去,因为凡是去过的人,要么被吓得连夜逃下山,要么被吓得精神错乱。之前有几个法师自称法力高强,什么都不怕,想去降伏里面的魔王,结果有去无回。但尊者还是去,他讲没有关系,我只是修行,我也不招谁惹谁,不会有事的。

因为没有人敢去,所以那个地方特别地寂静。他刚开始感觉非常好,和禅修很相应,入于禅悦法喜中,身心很安乐,可是过几天慢慢觉得身体不舒服,越来越不舒服,过去的宿疾——胃病,复发了,到最后严重到上吐下泻。他想:我是应该下山去找医生治疗呢,还是继续禅修呢?最后他决定还是继续禅修。他认为既然很可能是宿业所感,那么医生也治疗不好,所以他就在山上继续禅修。慢慢地通过禅修的力量,他的病就缓和了。在身体恢复的过程中,打坐时前面突然出现一个非常高大的黑人,拿一个棒子,那个棒子粗得像那个黑人的腿。他拿着棒子指着尊者说,这是我的山洞,是我的地盘,你马上离开,不然我就把你打成粉末,我这个棒子打下去,即使一头大象也会被打死。

尊者对他说,我只是佛陀座下一个修行的比丘,来到这个地方,我也不想侵犯谁,我只是修行解脱之道,你没有道理对一个修行的比丘这样子做。接着尊者用佛法的道理对他开示,这个黑人本来是很粗暴、很高大的样子,随着尊者的开示,身体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一个正常人的高度,棒子也收起来了,看着就像一个绅士,最后他归依了尊者。

然后就跟尊者坦白说,他是那里鬼神界的老大,所以他平常必须装成很凶恶的样子,如果是慈眉善目的话,他怕那些小弟不服,会爬到他头上来。但是他感觉非常厌倦,因为他在这当中,造了很多的恶业,但是他不得不保持这个形象,恶业和烦恼的累积,让他觉得非常非常疲倦,今天听到尊者的开示,他终于得到解脱了,所以也把附近那些山神土地鬼神,全部叫来听尊者开示。

这个公案意思是说,世间的人很多是色厉内荏的,表面上好像很了不起,谁也不怕,甚至有时候出恶口、诈现威仪,事实上就像那个大鬼一样,他的心是很累的,为了不被欺负硬撑着。我看有些中年出家的人就是这个习气,是从社会上带来的。世俗的人不知道怎么用佛法来化解恶因缘,只会用恶口或恶行来保护自己,事实上这都不是好方法。当然,有的是因为保护自己而现这个相,但也有人根本就是这个习气,稍微怎么样不满意,就现恶口,这些是要用佛法的方式调整。

以上讲恶口的余报,是“常闻恶声”、“言多诤讼”,这个是等流果。另外还有增上果,就是未来所感召到的外在环境。恶口的增上果会感召到一个长满了很多的荆棘、都是枯树的地方,地面充满了瓦砾,就像沙漠地区。所以中东人的个性,都是特别的粗犷,甚至有的是粗暴,确实跟他的环境很相称,真的像经里讲的增上果。

以上只是余报而已,那正报就是三恶道。在《法苑珠林》中,引《护口经》里面的公案:在迦叶佛灭度之后,有个名字叫黄头比丘的三藏法师,很有学问,能够为大众僧讲经说法,所以僧团就允许他不用服劳役,不用出坡,专门为大众讲经说法。黄头比丘内心因此产生了骄慢,因此面对出家众上课的时候,也都是一种很骄慢的态度。比如说他叫一个人过来,说:“喂,那个象头过来!”“那个马头过来!”“那个狗头过来!”“那个驴头过来!”……什么象、马、骡、驴、狗、猪……,反正他想到的动物全叫了,给每个出家众都取个绰号。

结果他死了之后堕地狱,因为他面对僧众出恶口的业,又比对一般人的恶口严重很多,所以无量劫当中受这种地狱烧煮的痛苦。受完地狱的果报后,余报来到人间做一头大鱼,这个鱼身上有好几百个头:象头、马头、牛头、猪头……身体非常庞大,所有海中的动物看到这头鱼,全部吓得跑光光,不敢跟它在一起。

所以恶口这个习惯一定要改,不要觉得反正大家都不说好听的,我也恶口,才能保护自己;不要觉得恶口是自己的性格使然,改不了。以前我师父跟我们讲,很认真学习解门也好,或者很精进修行行门也好,但如果性格不改,这个修行就是不行。所以累积什么知识、加行,是方便,不是根本。根本是舍,是通过那些方便,把个人不好的习气给舍掉。要是有恶口习惯的人,就应该想办法用所有解行的功夫,去调整这个习气,不然的话将“便自热恼”,未来是三恶道的果报,和人间的余报,都是热恼、痛苦的。

“乃至畜生闻毁惭愧,况于人也”,接着举例子,乃至畜生闻恶口,也会惭愧的例子,古代有一头牛,它头上只有一个角,它主人对它很好,有一天它跟主人说,主人啊,你对我这么好,我要有所报答。我力气很大,你带我去找人家的牛来比力气,我一定能够赢过它,让你打赌可以赚钱。主人就相信了,就带独角牛去跟人家比试。

结果第一次比试独角牛竟然输掉了。主人很丧气,独角牛也很丧气,两个走在路上开始对谈,因为那个时候是劫初,动物都能讲话。主人就抱怨它说:“你说打赌要帮我赢钱,结果到最后输掉了,怎么会这样子?”独角牛说:“主人,你不能怪我,当初在开始比赛之前,你就说我这头牛只有一个角,这是我一生当中最羞耻的事情,被你这么一说,就刚好刺中我的要害,我的自信心全部受到很大的打击,所以我比赛就输掉了。”它说:“主人下次再跟人家比赛的时候,不要提到这个独角的事情,就赞叹我的优点就好了,这样我一定能帮你赢钱回来。”

再一次比赛的时候,这个主人就赞叹这只牛的优点:肥壮、多力,不再提独角的事情。果然这只牛大为振奋,比赛就赢了。所以“畜生闻毁惭愧”,畜生这种愚痴的状态,听到这种毁谤的恶口尚且惭愧,何况是人,人是有思想的,听到这种恶口更是要起烦恼,而且果报会反弹到我们身上来。所以如果自己不希望听到恶口的话,首先自己别去造恶口,这是个关键。当然常遇到恶口,就多忏悔吧!接着看下一段“开缘”。

▲《事钞》云:“不犯中。相利故说,为法故说,为律故说,为教授故说,为亲友故说。上皆内无嫌恨,慈济故示恶语。或因语次失口,或误说等。皆不犯。”

接着说明五种不犯的情况。

第一个,“相利故说”。是以慈悲心来教授同参道友,这叫“相利故说”,这是开缘的。虽然有时候说的话不见得很好听,比如说某某啊,你哪条戒没有持好,你该好好持,但是如果真的是怀着慈悲心讲出来,别人还是会受到影响的。

如果别人听了起烦恼,有两个可能:第一,其实说话的人并不是真的慈悲心,而是个人的虚妄分别心。什么叫虚妄分别心呢?就是阿修罗。阿修罗看到社会上有什么不顺眼,看到这个同参道友有什么不对,马上就说出来。一般道场里面有很多老菩萨,就是这种阿修罗的个性,一到道场就找那些初学莲友的麻烦,走路威仪不对,海青不对,拜佛的姿势不对,规矩不对……,讲得莲友全身都是毛病和习气,事实上他的内心是跟阿修罗相应,不是真的慈悲心。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利益众生的心,但更多的是内心对立之心。不是慈悲心讲出来的话,众生就很难接受。

就像弘一大师,他对人都是相当的慈悲,所以跟弘一大师在一起,不会因为他是律师,而感觉有压力。跟大师在一起,不管在家众、出家众,都感到如沐春风的感觉。虽然大师是有点严肃,还带点孤僻的个性,但是跟他接触,都会觉得老人家很慈悲。所以真的有慈悲心的人,他所散发出的磁场是柔和的,就像上面讲的阿迦曼尊者的故事,那个鬼王也说,阿迦曼尊者禅修时,他就看到尊者身上散发出一种慈悲的光明。因为有禅定的人他的内心是柔软的,是慈悲的,就会向外界散发出相应的慈悲光明。

所以讲人家的缺点,别人不能接受,不要说这个人有业障才不听我的,而是惭愧忏悔,这是我慈悲心、道德不够,因此就少开尊口,管好自己要紧。尤其是我们初学的人,不要急着去教别人,当别人的老师。因为如果真的依着经典实修,一个人静下来观察自己的内心,就会发现这个心像魔术师一样,变种种的形象骗你,来把烦恼合理化。要认清自己、看到自己的烦恼已不容易,不被它骗更不容易,哪还有多余的心思去管人家。所以我们讲了别人不能接受,第一就是我们道德、慈悲心不够;第二或许有慈悲心,但是善巧方便不够,讲得太直白了。《格言别录》说:“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劝谏别人切忌把话说得太满、太多、太白,要借助种种善巧方便达到目的。那些善巧方便,可以参看一些儒学的教授。所以“相利故说”就是在慈悲心、利他心的基础上,利用善巧劝谏同参道友,否则那还是别说了,免得彼此结恶缘。

总而言之,如律文所说举罪五德:“知时不以非时,如实不以虚妄,利益不以损减,柔软不以粗犷,慈心不以瞋恚”,很值得我们去留心、学习。

第二个,“为法故说”。就是为了说佛法的原因,而相似说恶口。比如说为了说明恶口的种种形相而举的例子,并不是真的在说恶口。

再举另外一个例子:古代有位很有修为、很有智慧的禅师,有一天一个信佛的大将军来问禅师说:“《普门品》里面讲‘飘堕罗刹鬼国’,这句话怎么解释啊?”禅师看了他一眼就说:“像你这样的人,配问这个问题吗?”大将军听了火大了:“我是个统领万军的大将军,我很尊重地来请法,你居然对我这么说。拿起刀就要动手了,结果禅师就笑一笑,跟大将军说:“这就是‘飘堕罗刹鬼国’,你的心已经到罗刹鬼国去了。”大将军因此彻底明白了。这就是“为法故说”,是为了让他有直觉的感受,不然跟他讲很多道理,或许也说不明白,干脆让他直接去感受一下,就清楚了。这是大智慧的善巧方便,所以不犯恶口。

第三个,“为律故说”。 律就是调伏,为调伏弟子而来说。像佛陀制戒的时候,每次都会集合大众,先诃责犯戒的比丘,用种种很严厉的话进行诃责。我们相信佛陀的心绝对是慈悲,绝对是没有任何的“我”、“法”二执的。他的诃责也是为了教育弟子,属于“为律故说”。

第四个,“为教授故说”。师长为了教授弟子而说。比如说师长诃责弟子,告诉弟子这个不该做、那个不该做,这时候讲的话可能很难听,但他的内心是慈悲的。我记得有一次,我师父把我叫到户外去骂,骂得狗血淋头,中间一个新来的居士从旁边走过去,我师父马上转过去,很慈悲和蔼地跟他打招呼,之后继续骂。因为他的内心真是慈悲的,不管骂也好,还是合掌微笑也好,都是慈悲,即使骂人也不是真的动怒。所以要教授他人,自己心中要保持不动,这才有可能随顺慈悲心。要是心已经动了,还是保持默然好了,免得造恶口的业。

第五个,“为亲友故说”。很要好的亲友、同学之间,为了利益对方,跟他讲这个该做、不该做的,虽然有时候讲得比较直白,让对方听了不舒服,一是彼此有善缘,二是真的有慈悲心,这样可以开缘。

前面五点,都是因为内在有慈悲心,所以不犯。后面两点是因为说错了,所以不犯。

第六个,“或因语次失口”“语次”的“次”就是顺序,说话的顺序,“失口”,就是口误,本来不想说恶口,由于讲得太快,说成恶口了。“语次 失口”,口误是一个情况;

第七个,“或误说等。皆不犯。”误妄而说,就是属于开缘,不犯。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作品由网友提供上传,如无意中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