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6-Fo专题

第七课 正式作法

在“第六课、预习发戒”中,我们已经了解受戒者所应具备的心态,本课接着正式介绍受戒仪轨,使我们在登坛受戒的时候,不会觉得生疏,而能在稳定的状态中,发起上品心,得上品戒。

甲一、简人是非

甲二、叹功问相

甲三、忏悔清净

甲四、作法差别

甲一、简人是非

在受五戒或者八关斋戒前,要先简择受戒人是非,也就是他是否有遮难。

受三归依前不需要简择,因为佛的态度是,纵然犯了五逆罪,只要他愿意重新开始学佛都好。

但是五戒、八关斋戒是出世戒法最初的阶梯。这就必须简择了。因为若受戒者本身的业太重,就不容易发起戒体。所以他必须先忏悔清净了,才不会有障碍,因此必须简择。

▲《羯磨注》云:“当于受戒前,具问遮难。故《善生经》云:‘汝不盗现前僧物否?于六亲所、比丘比丘尼所,行不净行否?父母师长有病弃去否?杀发菩提心众生否?’”

在正式受戒前,要先具足地问受戒者,是不是有这些遮难?所以《善生经》,也就是《优婆塞戒经》中,就会先问:“汝不盗现前僧物否”,就是你过去有没有偷过出家人的东西?这是发起戒体的障碍。

“于六亲所、比丘比丘尼所,行不净行否”。所谓六亲,就是指父母兄弟姊妹等近亲;是否曾对六亲或者对比丘、比丘尼强迫他们行淫?

“父母师长有病弃去否”。父母是我们的恩田,师长是我们的敬田,这都是大福田、很重的境界。所以在父母师长有病时抛弃他们,会构成戒障。

“杀发菩提心众生否”。 包括六道发菩提心的一切众生。以上四点是遮难。

“若有遮难者,忏净可受五戒。唯污尼或污比丘者,已后不许出家。”

若是有遮难的话,拜大悲忏、八十八佛等取相忏,忏悔清净之后还可以受五戒。唯有污尼或污比丘,侵犯比丘比丘尼,虽经过忏悔,以后仍不许出家。

这是第一段的简人是非,如果没有问题的话,接着:

甲二、叹功问相

赞叹持戒的功德,并问要受持几条戒?

▲《羯磨注》云:“《善生经》云:‘具问遮难已,若无者,应语言:此戒甚难,能为声闻、菩萨戒而作根本’。”

《善生经》说,戒师在具足问完遮难之后,如果都没有犯,就应当开示说:“五戒是难遭难遇的。”为什么呢?因为首先,只有佛陀出世才会制定戒法,其他的菩萨,或者是声闻缘觉,就算证果也不能制戒的,所以这是第一难得。

第二难得在于,五戒或者八关斋戒,能为声闻戒作根本。因为五戒的扩展,就是八关斋戒,而八关斋戒又只比沙弥戒少一条而已。所以就声闻戒来说,受五戒、八关斋戒,可作为未来出家后,受比丘、比丘尼戒的基础。就像从小学、中学、大学,慢慢学上去一样,戒法是越来越微细,这个是对声闻戒来说。

对菩萨戒来说,五戒或者八关斋戒为什么是根本呢?因为声闻戒的重点在出离心,而菩萨戒的重点在菩提心。

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础,因此五戒是菩萨戒的根本。

同时,要是按照道宣律祖开示的,发上品心的方法来受五戒、八关斋戒时,要生起三种誓愿: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此时所成就的戒体,与菩萨三聚净戒的戒体,就已是相随顺了。只是戒条有广略的差别而已。

总之,五戒、八关斋戒,能为声闻戒和菩萨戒的根本,是因为:

  • 第一、声闻戒的出离心,是菩萨戒菩提心的基础。
  • 第二、若发上品心受五、八戒,则同样成就三聚净戒,只是广略差别。
  • 第三、八戒比较略;声闻、菩萨戒比较广。

附带一说,既然菩萨戒的重点在菩提心,因此有人问,他适不适合受菩萨戒?可知重点不在于他六斋日时能不能持八关斋戒等事相上的戒法,而在于他愿不愿意学习,护持菩提心。我们初发菩提心,并想让它更加坚固,所以透过持守菩萨戒的方式,来保护我们的菩提心,这才是受菩萨戒真正的目的。

所以如果愿意学习发菩提心,纵然菩萨戒的戒条,不一定持守得清净,仍然可以尝试受菩萨戒。相反,如果对菩提心没有概念,也没有认真学习菩提心的想法,纵然在菩萨戒的戒相上做得很好,结果也只是栽培人天福报而已。

以上是赞叹功德,在受戒之前戒师可以随缘为戒子宣说,来增加他求戒的殷重之心。

接着问相,就是问要受多少戒:

“善男子,戒有五种,始从不杀乃至不饮酒。若受一戒,是名一分优婆塞。具持五戒,名为满分优婆塞。汝今欲受何分之戒,当随意受。尔时智者应随语为受。”

虽说受持五戒的功德很殊胜,但还是应当量力而行,以免太过轻率,使得日后犯戒不断。所以授戒师会问:“善男子,戒有五种,从不杀生到不饮酒,若受一戒,就是一分优婆塞;受两戒,是少分优婆塞;受三戒、四戒,就是多分优婆塞;如果具足受持五戒的话,就是满分优婆塞。这可随着你的意愿来受持。”此时智者(授戒师)应当随着戒子所选,为他们授戒。

受戒前,可以先了解五戒的戒相,尤其是杀盗淫妄这四条戒判重罪的标准。因为要是犯了重罪,忏悔就比较困难。所以若守不住,那这条戒就先不要受。

以杀戒为例,杀蚂蚁虽然也是恶业,但这是犯杀戒中的下品戒;而杀人那就犯重戒,也就是破戒了。所以有人说:“师父,我不小心踩死蚂蚁,我破戒了!”其实没那么严重,所谓破戒是蓄意杀人,而且对方死掉了,才算是破戒。不小心踩死蚂蚁不犯杀戒,但是欠他一条命,以后还是必须还的。

偷盗犯重的标准,是偷了价值超过五钱以上的东西,就犯上品罪。但从古至今,对于佛陀时代的五钱,其价值多少,说法不一,有一种说法是相当于现代的美金20元左右。

邪淫犯重的标准,是在男二处(口道、大便道)、女三处(口道、大便道、小便道)行淫,就是犯重。如果只是身体的接触,并没有进入男二处、女三处的话,就不犯重,但结中、下品罪。

妄语犯重的标准,如果骗别人说“佛菩萨来为我开示”,或者说“我证果了” “我是圣人”等,这就是大妄语,犯上品罪。一般性的谎话,犯中品罪。

饮酒戒,只要一滴酒喝入口中,就犯中品罪。

所以在受戒之前,至少要先了解犯重的标准,如果是偶尔会犯中、下品罪,还是可以受,犯了之后再忏悔。如果肯定是持守不住的,那就暂时不受了。

甲三、忏悔清净

我们在受戒之前,要先忏悔清净。为什么呢?就像杯子要洗干净,才能够装甘露水;我们要将法界的善法纳受到心中时,也是要先忏悔清净的。

▲《羯磨注》云:“《阿含》等经云:‘于受前忏罪已,然后受法’。”

在《阿含》等经中说,受戒之前要先忏悔罪业,包括过去无量劫,乃至今生所造的罪业,都彻底地忏悔后,再来受法。

最好在受戒之前提前忏悔。比如预定下个月要受戒,这个月就好好地多修忏。当然正式登坛时也会有忏悔的程序,但是在受戒前就应该多拜忏,如拜八十八佛、大悲忏,或者拜阿弥陀佛。业清净之后,登坛时才能生起上品菩提心。

要忏悔清净,有相应的方法,尤其内心的动机很重要。不要糊里糊涂地拜忏,而是要依止“耻心、畏心、勇心”,这样的动机来礼拜,先忆念这三种心再拜佛。

忏悔所依 耻心 于三宝生大归依
勇心
畏心

表 7-1

“耻心”,就是惭愧心,在内心中检讨:我是已经受戒的人,或者我是佛教徒,怎么还造这样的罪业呢?

或者这罪业,是没有学佛之前所造,那么就想:我们众生都有佛性,我却依着佛性沉沦,造这样的罪业,实在是不应该。对于过去所造的罪业有羞耻、惭愧心,可以帮助我们在拜忏时产生力量,因此洗刷罪业。

虽然取相忏中,能清洗我们罪业的力量,主要来自于三宝的加持,但是惭愧心、忏悔心,是触发我们跟佛菩萨感应的媒介,通过这个力量,才能够感应三宝的加持。

根据《法苑珠林》的记载,在《最妙初教经》中有一个欣庆比丘的公案。这个比丘犯了四重戒,也就是破了比丘戒,那是很严重的。他也知道这很严重,将来会堕到地狱里面受苦。因此他就发起殷重的惭愧心、忏悔心,经过九十九天的精进修忏,居然“罪业即灭,戒根即生,如初受戒时无有异也”,不仅将破戒的罪业灭除清净,甚至将戒体都恢复清净了。就像一棵快死的树,把它移了个地方栽种,结果又活起来,而且长得更好一样。

本来依着声闻戒的理论,破戒比丘是不可能恢复戒体的,且在方便教法中,破戒之人也不可能再证得阿罗汉。但是由于他强大的惭愧、忏悔心的力量,所以感应到三宝的加持,不但恢复了比丘戒的戒体,而且还证得阿罗汉。所以如果没有破戒,又有惭愧心、忏悔心来修忏悔的话,一定可以得到三宝的加持而灭罪,我们一定要有信心。

有人忏悔时总是怀疑:我忏悔到底有效没效?忏悔后到底是清净了还是不清净?当有这种心时,就是对三宝的信心不够,就很难忏悔清净。

修忏悔法门时,有的人忏悔很久都不见效,这可能有种种的原因,或者是过去造业太重,或者就是因为拜忏时用心不对了。也就是说他没有惭愧心,认为反正就是做功课,该做的做完就好了,这样自然不见效。

所以在拜忏时,要先生起惭愧忏悔的心,在佛前彻底发露,尤其是看自己的习气哪方面偏重,就在佛前至诚地发露忏悔,这是第一个根本——耻心。

“畏心”,就是畏惧因果的心,畏惧他人知道的心,以及畏惧死无常的心。

第一、畏惧因果的心。造罪业就有因果,绝对是逃不掉的,所以我们在拜忏时,因为深信因果而害怕。这时,才能生起殷重的心。

什么是殷重的心?如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偈》中说:“上品忏悔者:身毛孔中血流,眼中血出者,名上品忏悔。中品忏悔者:遍身热汗从毛孔出,眼中血流者,名中品忏悔。下品忏悔者:遍身彻热,眼中泪出者,名下品忏悔。”这样才算殷重心。虽然我们连下品心都很难生起,但至少在拜忏时,要透过思维业果,发起畏惧心、惭愧心来修法。

关于业果决定,可以这样思维:世间所有众生,都逃离不了因果律。不要说我们凡夫众生,乃至证得阿罗汉,只要他没有入无余涅槃,或者灭尽定,得到暂时休息的话,都还要受因果律的支配。乃至佛陀也不能违背因果律,众生起颠倒,必然堕落三恶道,佛陀也不能用他的神通力,将众生从三恶道中拉出来。

虽然往生极乐世界,就不会受过去的果报,但也不是逃出因果律,而是在佛力的强大加持之下,使过去恶业的果暂时不起现行罢了。

就像经典中记载,鸯掘摩罗在没有出家之前,因为着魔,杀了999个人,最后要杀他母亲时,被佛陀度化出家,乃至后来很快证得阿罗汉。但虽然证得阿罗汉,每天仍然感受到如地狱火烧般的痛苦。

不过这是由于他本身业清净,所以恶报显现得快。现在有的人做很多杀盗淫妄的罪业,好像都没什么恶报显现,而有的人稍微造一点罪业,果报就马上显现了,这差别在哪里呢?其一是由于前者可能福报特别大,所以恶业暂时不显现;后者可能就是业相对清净,所以果报显现也会比较快。所以修行人有时恶业显现,不见得是坏事,反而是因为透过修行,所以业清净,而显现得快。

此外,佛陀为了度化众生,而示现九恼(六年苦行、孙陀利谤、木枪、马麦、流离王杀释种、乞食空钵、旃荼女谤、调达推山、寒风索衣),要告诉我们什么呢?那就是:因果是决定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畏惧因果。即使因为工作、生活环境所迫,无法严谨地持守戒法,还是要有惭愧心、怖畏心。造同样的恶业,如果有惭愧、怖畏心,果报就轻得多。相反,要是认为如偷税等,大家都这么做,我也这么做,没有惭愧、怖畏之心,这样的果报就更重,因此我们必须相信业果决定。

第二、畏惧他人知道的心。我们造作恶业,会受到舆论的批评。即使世间人不知道,那些有神通的佛菩萨、鬼神也都知道。因为这些众生见到,使我们深感羞愧,称之为畏心。

第三、畏惧死无常的心。生命是无常的,随时有可能结束。在面对死亡时,一生所造的恶业如果没有忏悔,来世必定受报,因此畏惧死无常,实际上这也是来自于对因果的畏惧,这是“畏心”。

“勇心”,就是勇猛的心。在忏悔时要发起勇猛、坚定的心。不要苟且偷安,心想:反正我这习惯很多年了,将就凑合着过吧。这叫苟且的心。如果业力不断地串习,时间越久就越难以忏悔了。

就像厨房的桌面,如果好久才擦洗一次,要清洁就很困难。如果每次做完饭马上擦,就能很快清理干净。我们的习气也是这样的,所以要尽早地忏悔恶业,不要产生因循的习惯。再者,就算今生不忏悔,来世总有一天还是要忏悔的。这就是勇心,不要因循苟且。

所以忏悔要依止:耻心、畏心、勇心,对三宝产生大的归依,相信三宝可以救拔我们,并求三宝加持。

以耻心、畏心、勇心作为媒介,而感动三宝的忏悔法门,要在受戒之前一两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就开始修持,受戒时方能得到上品戒体。

甲四、作法差别

乙一、临时开导

乙二、正纳戒体

乙三、示相教诫

这是正式作法的差别内容。

乙一、临时开导

授戒师在授戒之前,要临时再提醒戒子过去所学的发心方法,激励并使他生起上品心。

“若至此时,正须广张示导发戒正宗。不得但言起上品心。则受者知何是上品。徒自枉问。今薄示相貌,临事未必诵文。”

因为凡夫的心和菩提心是天地悬隔的,所以在授戒前,戒师应该以种种广泛而善巧的开示引导,来激励戒子,使他能够发起菩提心,这是发起上品戒体之正宗——主要的宗旨。

上品戒体的成就来自于菩提心,戒师只是助缘而已。固然,如果戒师清净,而且具足菩提心量的话,随其受戒,戒子的清净心、菩提心也都会受影响。但是根据大乘佛法的观点,我们所得到的戒体,不是授戒师给的;这跟小乘的思想——认为戒体来自戒师,所以戒师很重要——是不一样的。

“不得但言起上品心”。在受戒前,戒师必须再广泛而善巧地开示引导,不能只是告诉受戒的人,要发起上品心。此时受戒的人,仓促之间,是很难发起上品心的!同时,平常如果没有串习菩提心,并忏悔业障,这时候让戒子发起上品心是很不容易的。

结果“徒自枉问”,不过是白白地告诉他要发上品心。“今薄示相貌”,所以仪轨中,就只是大略地开示上品心的相貌。“临事未必诵文”,当受戒时,戒师可以用各种善巧来引导戒子,不一定就要照着仪轨的文来念。

▲《事钞》续云:“应语言:善男子!深戒上善,广周法界,当发上心,可得上法。今受此戒,为趣泥洹果,向三解脱门,成就三聚戒,令正法久住等,此名上品心。”

戒师应当对戒子开示说:“善男子,五戒或者是八关斋戒,都是深戒上善。所谓深戒,是指戒法是圣法,虽然在因地受戒时,我们都还只是凡夫,但是所受的戒体,跟佛五分法身的戒法身是相随顺的,所以它的本质,是随顺于圣法的,因此称之为深戒。

同时,戒法只有佛陀才能够制定,菩萨、声闻、缘觉,乃至天人,都是不能制定的,因此称为深戒。

因为是深戒,所以上善,超过一切世间善法之上,称之为上善。在“第二课、示相彰名”中提到参考“表2-2”,戒法和世间善法的差别有两点:第一、要期誓愿,第二、遍该生境,所以这个深戒上善,它的本质是广周法界,遍法界的量。因此,当发此上品心,可以得上法,得上品的戒体。

那么,怎么发起上品心呢?要忆念受戒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趣向泥洹果,也就是趣向佛的三身。可参考“表 6-1”。再从果往因上推,就是趣向三解脱门,再往前推就是要成就菩萨的三聚净戒的因,这是就自利方面来说。

“令正法久住等”。这属于护法行,“等”是指利他行(可参考第六课《预习发戒》上品心之文),这就是上品心的三点内容。

以上是说明能缘的心,接着谈所缘境:

“次为开广汝怀者,由尘沙戒法注汝身中,终不以报得身心而得容受。应发心作虚空器量身,方得受法界善法。”

为了帮助我们扩展心量,“开广汝怀”,所以我们必须要将十法界有情、无情的境界,都作为我们的所缘境。

“由尘沙戒法注汝身中”。因为要把十法界如尘沙般的善法,构成戒法,全部注入我们的身心当中,因此终究不能以凡夫狭隘的果报身心,而得容受尘沙般、遍法界的善法。

所以“应发心做虚空器量身”,应当观想我们的身心像虚空一样,周遍法界。观察我们的自性遍法界,以此遍法界的自性,方得容受这遍法界的善法。

“故《论》云:‘若此戒法有形色者,当入汝身,作天崩地裂之声’。由是非色法故,令汝不觉。汝当发惊悚意,发上品殷重心。”

所以在论典中说:如果戒法有形相、颜色的话,当这法界般广大无边的尘沙戒法,注入我们身心当中时,必然会发起天崩地裂之声。只因为戒法本身不是色法,所以我们感觉不到它这遍法界的量。

“汝当发惊悚意”。所以接着劝勉我们,应当发惊悚意,惊就是警策,悚就是畏惧。我们应当发起戒慎恐惧的心,提醒自己:这是今生得解脱的重要因缘,可不要错失了。如果受戒时懈怠心起,恐怕今生就这样子空过了。

“发上品殷重心”。然后再发起上品的殷重心,才能将这法界尘沙般的戒法,容纳入身心中。这是“第二、所缘境”。接着总结:

“今为汝作法,此是如来所制,发得尘沙法界善法,注汝身心,汝须知之。”

现在将为你作法授戒,此法是如来所制定的。通过仪轨和我们的发心,就可发起尘沙般法界的善法,并将其灌注到我们的身心当中。我们必须知道,这是要用心的时候,因此要虔诚恭敬,发起广大心,来领纳广大的善法。

乙二、正纳戒体

前面讲解了许多理论,包括受戒功德、预习发戒、简人是非、忏悔业障等等,其目的都是为了使我们在正式纳受戒体时,生起菩提心相应之量,而能够纳受上品的戒体。所以正纳戒体这段仪式,是整个三归五戒仪轨当中的核心,前面都是为了在此时,生起菩提心相应之量。

《事钞》云:“作法者。我某甲,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尽形寿,为五戒优婆塞。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三说”

这段是“归誓”,归依时所发起的誓言。

第一句:“我某甲”,这里要称呼自己的名字,称法名或俗名都可以。如果不自称己名的话,是不能够成就的。

第二句:“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念诵这段三归依文的部分,就是正式纳受戒体的时候。若只是单纯地受三归依,不受戒,称为“反邪三归”;若受五戒、八戒,则是受三归依的同时,也受戒,就称为“五戒三归”、“八戒三归”。所以本体都是三归依,都是祈求三宝的救护,只是受戒的深浅不一样而已,所以都是在三归依时纳受戒体。

此外我们念三归依,也是希望未来成就三宝的功德,不只是求救护而已。

第三句:“尽形寿”就时间上来说,受戒的时段是“尽形寿”,也就是这一辈子,到生命结束为止。

第四句:“五戒优婆塞(夷)”,是说明所受戒的内容。

第五句:“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为何要加上这一句呢?根据《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所说:“如来等,结归正本也。以三宝名通九十六种,后须显正,非同前滥。由此胜号,外道无故”,这说明我们所归依的境界,是佛陀所安立的三宝,不同于外道的三宝。

那为什么不直接说佛陀就好了呢?因为在此要凸显佛的三身:

如来:是乘如实道而来,千江有水千江月,为了度化众生而随缘显现的,这是化身。

至真:是指佛的智慧契入真实、实相,智慧圆满,也就是报身。

等正觉:就是等同于十方三世诸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是同一味的,这就是法身。

所以在此具足归依佛的法报化三身。念完归依的誓言之后就拜下去,开始观想,如“表7-2”:

若约受五八戒言,即三说三归誓而纳戒体,如下文所载:

第一遍说归誓时,法界善法,由心业力,翻恶为善,悉皆动转。

第二遍说归誓时,法界善法,聚集空中,如云如盖。

第三遍说归誓时,法界善法,从空中下,注入身心,充满正报。

表7-2

一共做三次的观想,来成就戒体。

讲解时,似乎诵念誓言、礼拜观想是分开的,实际上这两件事是同时进行的,我们在念三归依的文时,就要同时忆念、发起菩提心,只是拜下去时,再把这菩提心具体、强化而已。

第一遍拜下去时观想:“法界善法,由心业力,翻恶为善,悉皆动转”。由菩提心所推动的业力,将十法界的有情无情,这些过去是造恶的境界,翻转成修行善法的境界,成为十法界的善法。

此时我们观想大地震动、裂开,从大地涌现出无量无边的云彩,这些云彩代表十法界的善法。不过这时候重点要放在发菩提心上,观想云彩等等只是辅助,以帮助我们缘十法界的善法。不要很努力地观想云彩如何如何庄严,而心中却没有发菩提心,这就本末倒置了。

第二遍拜下去时观想:由于菩提心的推动,“法界善法,聚集空中,如云如盖”。十法界的善法,如云如盖般,全部聚集在我们的头顶上。

第三遍拜下去时观想:“法界善法,从空中下,注入身心,充满正报”。

观想法界的善法,透过我们菩提心力量的引导,灌入我们的身心,这时候就正式地纳受了五戒、八关斋戒的戒体。

受菩萨戒时的三番羯磨,受比丘戒时的白四羯磨,也是同样的方式来纳受戒体。

在三次观想完之后,接着是“结归”:

“我某甲,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尽形寿为五戒优婆塞。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

这时候五戒、八戒的戒体,实际上已经成就了,只是在佛前宣誓,再次地自我砥砺:我已经受戒了,应当以三宝为依怙,无有二意。此时就不用观想了,只要至诚恳切地宣誓即可。

乙三、示相教诫

本段宣示戒相,同时教诫受戒之后,应当怎么做。受戒只是学戒的开始,所以受完戒后还有很多要学习的。

首先介绍“示相”的内容:

▲《事钞》云:“《智论》:‘戒师应语言:汝优婆塞听!是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为优婆塞说五戒法相’。”

《行事钞》引《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的说法,授戒师应当对戒子说:“汝优婆塞听”,男众优婆塞,或者女众优婆夷谛听,底下所宣说的戒相,是佛陀亲口制定的。

“多陀阿伽度”,这是梵音,多陀是如,阿伽度是来,多陀阿伽度就是如来,代表佛的化身。

“阿罗诃”就是阿罗汉,在声闻法中,佛是大阿罗汉,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就是无生、应供。因为佛的智慧是圆满的,这代表佛的报身。

“三藐三佛陀”,三藐是正等,三佛陀是正觉,三藐三佛陀就是正等正觉,或简称等正觉、正遍知,这代表佛的法身。

下面接着宣读戒相:

“汝当听受。尽形寿不杀生是优婆塞戒,能持否?答:‘能’。尽形寿不盗是优婆塞戒,能持否?答:‘能’。尽形寿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并准上说。”

戒师在问的时候,要是能持,就回答:“能”,不能持就默然不答。

虽然五戒可以分受,但是在三归依纳受戒体时的观想,心中仍是缘十法界有情无情的境界,这样才能纳受上品的戒体。所以先立下圆满的愿心,而暂时乃至只受持一戒,也是可以的。

示相之后,授戒师就要对戒子做种种的开示,让他回去好好地护持这个戒法。所以接着是“教诫”的内容:

“是为在家人五戒,汝尽形受持。”

这是“谨护”,告诉戒子要尽形寿地受持在家人五戒,所谓受持也包括忏悔,因为我们很难做到受了戒之后永远不犯,因此犯戒之后必须发露忏悔。发露可以找一位同样受五戒的同参道友,不一定是出家人。但是作法忏,就必须请出家众来作法了。

“当供养三宝,劝化作诸功德。”

这是第二句“作福”,就是培养世间的福报,在培福当中最主要的,就是供养三宝,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三宝弟子,供养师长是弟子的职责。更何况三宝是世间最殊胜的福田,所以要供养三宝,为自己培福。不过这个培福不是为了将来享受快乐,而是希望作为修行解脱道的基础。

同时也劝化他人作诸功德,发慈悲心,让其他众生也能跟三宝结缘,也能培福,作未来得度的因缘。发起慈悲心,福报就能更加增广。

这里主要是指财供养,下面则是法供养。

“年三、月六常须持斋。”

这是第三句“受斋”,年三,是指农历的一、五、九这三个月,称为三长斋月。月六,指每个月的六斋日(每个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以及月底的两天,二十九、三十,或者二十八、二十九日),都要练习持八关斋戒,作为未来受八关斋戒,乃至菩萨戒等上戒的基础。

不过受五戒不像菩萨戒,必须在六斋日受八关斋戒,只是鼓励大家练习,作为出世解脱之因。

为什么要选择六斋日受八关斋戒呢?这是有特殊意义的。根据经典的记载,在农历一月的时候,幽冥界阎王的业镜,会照耀我们南赡部洲,人间善恶皆于此中显现,所以此时尽量多修善才好。

第二个说法是,此时四大天王或他们的眷属,会出来巡视南赡部洲(初八、二十三是四天王的使者巡视,十四、二十九是四天王的太子巡视,十五、三十号是四大天王本人巡视),这个时候特别修功德的话,能够得到天王的护佑。

三长斋月则是因为这三个月中,恶鬼的势力很强,此时修斋戒,他们就不敢侵犯,同时功德也会更加殊胜。

“用此功德,回施众生,果成佛道。”

这是第四句“回向”,不要仅仅回向自己身体健康、事业顺利等,还要将此功德,回施法界众生,皆能离苦得乐,乃至解脱成佛。

所以第一、谨护,第二、培福,第三、受斋,第四、回向,这是受五戒之后,应当做的事情。

以上是受戒仪轨的内容。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作品由网友提供上传,如无意中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