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嗨网首页>书籍在线阅读

鲁迅相关评论69-秦宇慧《读王晓明之《鲁迅传》有感》

  作者:待补
选择背景色: 黄橙 洋红 淡粉 水蓝 草绿 白色 选择字体: 宋体 黑体 微软雅黑 楷体 选择字体大小: 恢复默认

```

读王晓明之《鲁迅传》有感

秦宇慧

终于将王晓明的《鲁迅传》读完,阅读经历了将近半年的时间,由最初的欢喜赞叹,到现在
的近乎痛恨:在这样一本不算厚的书中,王怎能如此地去剖析一个人的一生?这不是一本传
记而是一部心灵史,一个凡人的心灵史。王淹没了鲁迅的“伟大”而全力剖析了他之所以面
对人世如此态度的心理动因,一切似乎只源于鲁迅的偏执乃至变态,而这人世是否真的那般
暗昧冷漠则很少置评。

一个人面对世界近乎面对一面镜子,人生反照出来的往往是他本人的态度。这一点我是承认
的,佛家也有此一说。“性格决定命运”,亦是说法之一。然人生当中是否还有镜子背后的
某种实质?鲁迅被读了这许多年,说了这许多年,是否是因为他道破了这实质的真相?说中
了人们心中所思所感及所未察?

真实是有力的。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世界的真实还是只是一个人内心的真实?

阅读中,我深痛地承认王对鲁迅的许多分析是入情入理的,然而正是因此我才倍觉难堪与疼
痛--似乎他解剖的是我,所指的是我内心的隐密。这种感受大约源自我对先生的敬重,即
使读罢王的全书,这敬重也未能稍减,反加了一分亲切与痛惜。

我不懊悔读这本书,然而我想我不会再去重新读它。正如一个人力图回避曾经有过的伤痛一
样。

鲁迅曾指“麻木”与“忘却”是国人的劣根,然而他也曾视其为自己人生的重要法宝。我亦
然。生命中许多东西是不应该看得太透彻的--比如人生的终极价值。郑板桥说,“难得糊
涂”,只四个字。中国哲人一向不做长篇大论的哲学陈述,而人生至理,则已尽在不言之中
矣。

1999,6,2凌晨

【此文由宇慧文学视界独家推出,如转载请保留此行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