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嗨网首页>书籍在线阅读

爱因斯坦密件

  
选择背景色: 黄橙 洋红 淡粉 水蓝 草绿 白色 选择字体: 宋体 黑体 微软雅黑 楷体 选择字体大小: 恢复默认

《爱因斯坦密件》
作者:王晋康

正文 爱因斯坦密件

  战后重组的伊拉克国家气象局暂时栖身于一幢满目疮痍的大楼内,与国民自卫军的一个新兵营相邻。为气象局新配备的大型计算机倒是蛮先进的,是从IBM公司购买的P690型。IBM的霍夫曼负责安装调试,配合他工作的是伊方工程师沙维斯,两人相处得很好。
  4月1日,霍夫曼完成了调试工作,准备回国。回国前他交给沙维斯三张复印件:“计算机已经调试好,闲暇时你不妨拿它玩玩这个。”霍夫曼笑着说,“这可不是寻常玩意儿啊,据圈内人说,这是爱因斯坦留给后人的密码信件,从他的一叠手稿中发现的。美国不少计算机工程师把破译它当成了业余消遣,但至今没人成功。这不奇怪,爱因斯坦鼓捣出来的密码一定很难破译的。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沙维斯扫了一眼,那三张纸上是密密麻麻的手写英文字母,内容如同天书。他揶揄道:“是不是愚人节的一个玩笑?”
  “啊,我倒忘了今天是愚人节。不,绝对不是玩笑。”
  “如果不是,我愿意试试。”
  那时气象局人员还没配齐,正式工作尚未开展,计算机一直闲置着,正好沙维斯又在密码学方面颇有根基。45岁的沙维斯自幼聪慧,在开罗大学数学系读书时成绩骄人。但作为库尔德人,在萨达姆时代是没有前途的,于是他一直把过剩的精力投到数学和密码学中。今天这些知识派上用场了。
  霍夫曼告诉他,已经可以确认的是,这封密文的编制是基于大数的素数分解的。沙维斯非常了解这种加密方法。这种加密原理很简单,只要把一个大数分解成两个素数相乘,也就找到了正确的密钥。但它同时又是最困难的,因为,如果你想用除法找出一个百位大数的所有素因子,即使利用P690这样的超级电脑来进行蛮力攻击,也要1036年!要知道,宇宙的历史也才只有1011年呢。好在近年来已经发展了素性检验的不少数学技巧,沙维斯恰好了解这方面的进展。
  即使如此,能否成功还要靠运气。此后整整3个月,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这封密文的破译上。看来命运非常垂青沙维斯,成功的到来简直出乎他的意料。晕头晕脑地忙了3个月后,天书般杂乱的字母终于排出一个标题:
  爱因斯坦致后人
  成功了!
  狂喜中,未等译出正文,他当即给美国的霍夫曼发了一封邮件:
  “你留下的密文我已破译,确为素因子分解的加密方法,也使用了希伯莱文20个字母的对位密码方式。”
  然后,一分钟也没有耽误,他对密件正文进行了破译。屏幕上迅速闪出破译后的文字:
  "爱因斯坦致后人:
  不少人说我的质能公式E=MC2开创了核能利用的时代,这是一个沿袭已久的误解。质能公式只是指出了质量和能量的等效性,并没有指出如何释放它。可以比较一
  下,核能的释放(裂变或聚变)对绝大多数元素都不适用,比如铁元素是最稳定的,是宇宙核熔炉的最终产品,原子内没有任何核能可以释放。但按照质能公式,无论是铁,还是岩石、水、惰性气体、垃圾、核废料,甚至是我们的肉体,都含有符合质能公式的巨大能量,可以称之为终极能量。
  那么,终极能量可以释放出来为人类所用吗?就在阿拉莫戈多核实验场的蘑菇云升起时,我忽然顿悟,那是和发现相对论同样幸福的灵感——终极能量完全可以释放,而且方法并不比裂变或聚变复杂…… "
  沙维斯心中的狂喜难以描述。只有傻子才不理解这个发现的意义:一个新时代将从它而开始。终极能量是宇宙中最高效最清洁最廉价的能源,它如果能被释放,人类将生活在伊甸园中,连环境污染也附带着彻底解决了(所有垃圾都可以转化成与其重量成正比的巨大能量)。爱因斯坦的这个伟大发现绝不逊于相对论。
  沙维斯只是奇怪:为什么爱因斯坦没有在发现它时立即公布,而把它藏到密码中留给后人?
  他急急地读下去——忽然窗外传来了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停电了,计算机变成黑屏。从窗户往外看,附近的新兵营浓烟滚滚,一片哭喊声。不用说,这又是一次自杀式爆炸,从美军进驻伊拉克之后,恐怖袭击已成了伊拉克人生活的一部分。可恶的恐怖分子常常穿着国民自卫队的服装混入兵营,再在新兵群中引爆腰间的炸药。
  不知道这次爆炸又有多少人丧生?有多少家庭失去丈夫和儿子?沙维斯对这种血腥的袭击已经麻木了,他对此无能为力啊,也许下一次就轮到自己了吧。他摇摇头回到桌前,这会儿他急于知道密文的剩余内容,等不及电力恢复便开始人工翻译。人工翻译当然慢得多,但译文总算一个一个地蹦出来了。
  "……就在我反复验证自己的发现时,1.3万吨TNT的“小男孩”和2.2万吨TNT的“胖子”在日本爆炸了,死亡30万人。我印象最深的照片,是熔化后又凝结的沥青路上嵌着的一双小巧的女式皮鞋,它的主人已经在那一瞬间被气化了。
  参与研制原子弹的班布里奇痛心疾首地说:现在,我们都是狗娘养的了!我想,我应该算做“狗娘养的”的第一位吧,是我最先给总统写信劝他研制核武器的,虽然我的初衷是为了消灭法西斯恶魔。
  我新发现的终极能量远比核能强大。我迫切希望它能为人类利用,但——对今天的人类来说,它是否是一个过于危险的礼物?经过数年痛苦的思考,我最终决定暂不公布终极能量的释放方法,而用密码记录于此信的附件中。
  我郑重告诫所有读懂此信的后人:如果在你所处的时代中,人类确实已经成熟,那么请把附件译出,无偿地向全世界公布:如果人类那时仍未放弃对暴力的迷恋,就让这个潘多拉魔盒继续关闭吧。 "
  下面还有一个附件,应该是释放终极能量的具体方法。沙维斯忧郁地看着信文,不再往下翻译。今天的人类成熟了吗?不,似乎比那个时代更迷恋暴力。文明国家庞大的核武库、不间断的战争、以暴治暴、自杀式炸弹、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之间的仇恨,等等。他突然省悟了,为什么这封能被他破译出来的密文,此前却一直没人破译成功。不,一定有人破译过,恐怕远不止一人。但那些读懂密文的科学家都会长叹一声,按照爱因斯坦的谆谆叮咛,把这个秘密深深地埋在心底。
  他下了楼,来到仍在冒烟的兵营。警车刚刚赶来,警笛声响成一片,很多市民闻讯而来,其中包括不少痛不欲生的受害者家属。他们扑向爆炸坑旁抛散的20多具残缺不全的尸体,哭着寻找自己的亲人。沙维斯默默地看着,他想,在这堆尸骸中应该包括一个人体炸弹吧。这个恐怖分子使用的只是低能量的TNT,但如果——他能利用爱因斯坦的发现引爆自身?沙维斯做了简单的默算:按公式E=MC2,一个60公斤的人体所具有的终极能量大致相当于一亿吨TNT。一亿吨!相当于8000颗广岛原子弹!只需六七个这样的人体炸弹,足以把整个伊拉克从地图上抹去了。
  没人敢把这个危险的玩具交给不成熟的人类,没人敢的。作为被战争害惨了的伊拉克人,他更不会。沙维斯仔细叠好那三张纸,装到内衣口袋里。他对着那些尸体暗暗发誓:我将终生保守这封信中的秘密。
  回到气象局时电话正急躁地响着,是霍夫曼从美国打来的,虽然不是可视电话,但那边的惊喜溢于言表:
  “沙维斯先生,我刚看到你的邮件,你说你已经破译了爱因斯坦密件?”
  沙维斯沉默片刻,平静地说:“对不起,这只是玩笑。”

  附:关于《爱因斯坦密件》的说明(原载《世界科幻博览》杂志)

  我的科幻创作有几年基本中断,从去年起陆续写了几个短篇,但都没有以原名发表。几家杂志希望我以原名发表,我都婉拒了,没有别的原因,仅仅是想让自己轻松一点,实现排除一些不必要的束缚和压力,进退比较自如。
  但《科幻世界》在第三期发《终极爆炸》时却没有征得我的同意,把我的名字捅了出来!看来那几位老编哥们儿吃定了我与他们十几年的交情,即使先斩后奏,越俎代庖,我也不至于跟他们真急。
  至于我以“野狐”之名在《世界科幻博览》上发表《爱因斯坦密件》而露出狐狸尾巴,则只能怪自己失检,怨不得别人。《爱因斯坦密件》创作在《终极爆炸》之前,其科幻元素(终极能量)与后者基本相同,但故事不同。像这样对同一科幻构思进行挖掘深化,对科幻作者(尤其是硬科幻)并不稀奇,国内外有很多先例,如阿西莫夫的《基地》就脱胎于一个短篇《地球母亲》,如我在1995年发表的《生命之歌》。1994年《我们爱科学》上我发过一个2000字的短篇《告别老父》,已经有了“生存欲望可以破译并输入到机器人心智中”的科幻元素,后来又加以深化,糅合了另外的元素(基因音乐)等,才最终写出了《生命之歌》。
  《终极爆炸》的创作也是如此,当我想到《终极爆炸》还能糅合进阿维.热的“终极公式”,以及现实政治因素后,我觉得可以构思一篇20万字的长篇,但后来与《科幻世界》编辑们商量后,决定写成四万字的中篇。
  总得说来就是这样:《爱因斯坦密件》可以说是《终极爆炸》的雏形,其创作也至少在后者的一年之前。但因种种因素,阴差阳错,却使它紧接着后者发表,似乎是野狐抄袭了王晋康,引起一些读者的不解。仅此说明。

《爱因斯坦密件》 作者:王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