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嗨网首页>书籍在线阅读

伊犁两千年民族移民开发史述略

  
选择背景色: 黄橙 洋红 淡粉 水蓝 草绿 白色 选择字体: 宋体 黑体 微软雅黑 楷体 选择字体大小: 恢复默认

  伊犁两千年民族移民开发史述略
    赖洪波
  伊犁地处我国西北边垂,自古以来就是欧亚大陆广袤草原的大通道,我国草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代民族迁徒频繁。远在公元前二十世纪前后,塞种人自西来;西汉初年,大月氏从东去,乌孙、匈奴踵随其后,柔然、悦般相继居此;隋唐五代,西突厥、突骑施、葛逻禄建牙伊犁,西辽契丹亦有百年之帝业;元明时期,蒙古、瓦刺争雄于此。迨至清代和民国,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汉、满、回、锡伯、索伦、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俄罗斯等相继成为伊犁世居民族。上下二千年间,从古乌孙国到准噶尔汗国,从清代伊犁将军的设置到民国末年伊犁三区革命政府的成立,丰富悠久的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伊犁不仅是古代西域和近代新疆政治舞台的中心地带,也是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的我国西部民族荟萃区域。伊犁是国之西北屏障,是国家必争、民族必争之地,民族移民、民族竞争、民族融合一直是伊犁社会发展的主线。纵观伊犁地方的民族移民开发史,就其曲折的历程、丰富的内容、巨大的历史影响诸方面而言,既与内地各省的情况迥异,即使在新疆这个多民族地区内,伊犁也别具特色,强烈鲜明地凸显着其地域的独特品性。多年前,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考察伊犁后曾撰文指出:伊犁“为历来游牧争逐之地……我们研究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历史,伊犁是一个重要区域。”由于历史原因,伊犁地方史料留存极少,许多内容阙如,伊犁民族移民史研究至今仍是空白。笔者不揣浅陋,谨草撰成文,祈请方家、读者匡正。

  一、伊犁的境域与历史沿革
  伊犁一名,始见于《汉书·陈汤传》,称伊列,系西域一小国之称;《晋书》称伊例,《唐书》称伊丽,《突厥语大词典》称伊拉;宋、元、明史籍中,又称益离(《北使记》)、亦力(《元史》)、衣烈(《西域行程记》)、亦烈(《西游录》),都是汉文的同音异译。清代,伊犁一词初称“伊里”或“迤里”。乾隆二十年(1755),清廷收复伊犁,翰林院掌院学士、兵部尚书梁诗正撰《平定准夷颂》呈览,内称“今我皇上乾纲独断,扫荡伊犁,奏百年之绩于一朝,受诸部之降于万里”,乾隆帝弘历遂改“伊里”为伊犁,寓犁庭扫穴、师行神速之意,沿用至今。
  伊犁地方的辖境,一般泛指伊犁河流域及其周围地区。历史上漫长时间里,伊犁河是我国的内河,以伊犁河流域为中心的地方,是古西域大国乌孙境,立国垂数百年,其辖境史称“乌孙故地”。至清代,伊犁分东、西两路,东路主要为伊犁河上游(包括赛里木湖、博罗塔拉河流域)地区;西路包括伊犁河下游、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清朝同、光年间,沙俄逐步鲸吞伊犁西路广大地区,占伊犁辖区十之七、八。民国时期,伊犁专区辖12个县,面积约近lO万平方公里。本文中的伊犁即系以上述各历史时期的辖境为描述客体。
  据《史记》、《汉书》记载,伊犁地方最早的住民是塞种人。西汉初年,大月氏进据伊犁。汉文帝四年(前176年),乌孙昆莫率众西进伊犁河流域,建乌孙国。南北则时期(公元5—6世纪),伊犁属悦般国。随后,突厥汗国兴起,伊犁“乌孙故地”归其所有。隋文帝开皇二年(582),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伊犁地方属西突厥。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西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伊犁河流域东面及准噶尔盆地属东部咄陆五厢。贞观二十三年(649),唐置瑶池都督府,命阿史即那贺鲁为都督,隶安西都护府,
  伊犁地方属之。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唐平定贺鲁反叛,灭西突厥,统一西域。次年,唐置昆陵、濛池都护府,隶安西大都护府,伊犁咄陆五部属昆陵都护府。唐武后长安二年(702),唐置北庭大都护府,咄陆五部之伊犁突骑施等部属之。唐代宗大历元年至后晋天福五年(766—940),葛逻禄部统治伊犁,后属喀喇汗国。辽天祚帝保大四年(1124),耶律大石建西辽,伊犁为其辖境。境内葛逻禄部,史称“阿力麻里”。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阿力麻里降附蒙古。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成吉思汗分封诸子,伊犁属察合台汗国,建都阿力麻里。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元朝在阿力麻里设行中书省。元仁宗延佑五年(1318),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伊犁属东察合台汗国。明成祖永乐十六年(1418),东察合台后王歪思汗率部从别失八里西迁伊犁,号称亦力把里。明宣宗成化八年(1472),卫拉特蒙古人侵亦力把里,至17世纪中叶,卫拉特蒙古领有伊犁河流域等地区建准噶尔汗国,伊犁为汗国首府之区。
  清高宗乾隆二十年(1755),清廷收复伊犁,准噶尔汗国亡;旋又平定阿睦尔撤纳叛乱和南疆大、小和卓之叛乱,统一天山南北,这是继汉、唐、元中央政府统一西域以后新的大一统,西域故土新归,遂定名新疆。乾隆二十七年(1762)十月,清廷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并陆续建筑惠远、宁远等“伊犁九城”,伊犁将军驻衙惠远城,下辖伊犁参赞大臣、伊犁领队大臣、伊犁镇总兵、伊犁阿奇木伯克等,实行军府管理制度。伊犁将军还统辖天山南北各地,分设参赞、领队大臣等,伊犁为新疆总汇之区。
  清穆宗同治三年(1864),伊犁维吾尔族、回族农民起义,伊犁儧设苏丹政权,割据统治。1871年,沙俄以“代收代守”为名侵占伊犁,设官驻兵,进行殖民统治,前后达11年之久。
  清德宗光绪八年(1882),伊犁光复,清廷仍派伊犁将军、参赞大臣进驻伊犁,重建满营并规复整顿锡伯、索伦、察哈尔、厄鲁特四营,部份地恢复旧的军府管理制度。光绪十四年(1888),伊塔道成立,治宁远城,领伊犁府(辖宁远、绥定两县)、精河、塔城直隶厅。
  民国元年(1912)1月7日,伊犁辛亥革命起义成功。次日,中华民国军政府新伊大都督府成立。同年7月,新伊和谈达成协议,撤销伊犁大都督府,设伊犁镇边使,旋又裁镇边使设镇守使,归新疆都督节制。1930年,伊犁镇守使改称垦牧专员,旋改称伊犁屯垦使。民国27年(1938)1月,伊犁屯垦使下属之伊犁锡伯营、索伦营、察哈尔营和厄鲁特营裁撤;同年3月,伊犁屯垦使署亦奉命裁撤,其原属哈萨克、柯尔克孜各牧帐废干户长、百户长制度,改设为区、庄长,纳人民政管理。
  民国初始,伊犁地方行政建置沿袭清制。民国元年(1912),废伊犁府,改设道尹。民国5年(1916),伊犁、塔城正式分设,伊犁道成立。民国17年(1928),伊犁道改为新疆第二行政区,设伊犁区行政长公署。民国32年(1943)1月,改伊犁区行政长公署为新疆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伊宁、绥定、精河、博乐、霍尔果斯、巩留、特克斯、巩哈、宁西、温泉、昭苏等11个县和新源设治局。
  民国33年(1944)11月,“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临时政府在伊宁城宣布成立。伊犁各县成立“总管府”,县名改用维吾尔文称谓。民国36年(1946)6月,伊犁三区革命政府和新疆省政府签订和平协定,组建联合政府,废用“东士耳其斯坦共和国”称号,恢复伊犁专区建置,县总管府仍称县政府。当时,伊犁专区下辖固尔扎(伊宁)县、苏木尔(宁西)县、泥勒海(巩哈)县、克孜库列(特克斯)县、蒙古库列(昭苏)县、霍尔果斯(霍城)县、托古斯塔拉(巩留)县、绥定(维、汉同音)县、博尔塔拉(博乐)县、阿尔善(温泉)县、津(精河)县和尤鲁都斯县(即和靖县巴音布鲁克区,新中国成立后,仍划归和靖县)。

  二、古代(公元前三世纪一1759年)历史民族移民概况
  伊犁草原游牧社会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就长达二干余年。期间,有过多次主体民族的更替,民族迁移成为移民的主要方式,移民的迁入和迁出,清一色地表现为游牧民族集体置换现象,这是由于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的独特的民族心理所致。游牧民族存在集体排他性心理,坚持单独地游牧,“因为住在一起就无法糊口”“若转牧到毗邻领地,则被认为是有损他本人尊严,有损其臣民尊严的事”。因此,游牧民迁移的移民数量一般都很大,迁移时间也很集中,迁入地区大致相同,充分表现出游牧社会的所谓行国状态。
  据《史记》、《汉书》记载,伊犁最古老的居民是塞种人。塞人,史称“允戎”,《穆天子传》称西膜,古希腊文献称斯基泰人,“希腊人把斯基泰人称之谓SKuthoi,这就是亚述人所称的Ashkuzai,波斯人与印度人所称的萨卡……,属于伊朗人种,他们是北伊朗人”。伊犁塞种人长期处于古代传说状态,它们何时进入伊犁、数量多少,以及社会组态形态等情况,至今缺乏史料记载。近年在伊犁的考古发现证明,伊犁塞人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定居伊犁,有十分发达的青铜文化。1975年,在伊犁巩留县阿格尔森发现一批青铜器,有铜斧、铜镰、铜凿、铜钲等12件,它们和中亚、阿尔泰、西伯利亚出土的同类器物属于同一类型。1980年,在伊犁尼勒克县奴拉赛山沟等地发现古铜矿遗址,分采矿和冶炼两部份,遗有大量铜矿石、铜炉炼渣、钢锭和大量扁园大石锤等。“曾取矿洞内的安架坑木进行碳14测定,数量为距今2440±75年,相当于战国早期”。该县另外在阿布热勒山喀拉赛沟内也发现铜矿遗址十余处,对铜矿竖井内古园木作碳14测定,距今2500年左右,相当于我国春秋时期。1983年,伊犁新源县巩乃斯河南岸农四师7l团1连职工进行农田平整土地时,发现公元前4世纪的一批珍稀铜器,有铜武士俑、青铜三足大釜、承兽青铜盘、铜铃、青铜高脚油灯等。其中的钢武士俑,头戴高弯尖顶圆帽,高鼻梁、大鬃角、浓眉深目,上身裸露,腰围遮身物,双手握刀剑状,赤脚呈蹲跪式。铜武士佣的出土,对认识伊犁塞人的形象特征和衣冠服饰,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也印证了古代波斯大流士一世时的苏萨铭文描述的“提格拉舍达·萨迎”(SaKa tigraxauda,意为戴尖帽的萨迦人)的形象特征。
  汉高祖时(约公元前三世纪末),游牧于敦煌、祁连一带的大月氏人,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西迁至伊犁河流域,“破走塞王,塞王南越县度,大月氏居其地。”这是我国史籍记载向伊犁地方民族迁移的首例。大月氏原拥有“控弦之士一二十万”,是指能征战的兵,据此估算,其人口当在三、四十万之间。大月氏西迁移民非其全部,除战败时部众散失外,还有相当部份“余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大月氏在伊犁仅居住了几十年的时间,又被乌孙人驱赶,继续西迁至妫水(今阿姆河)流域,征服了大夏人,建立了贵霜王国。
  乌孙也原居敦煌一带,与大月氏毗邻。汉文帝初年(约前177一176),在匈奴的支持下乌孙举族西迁伊犁河、伊塞克湖一带,驱走了先期迁至那里的大月氏人。
  乌孙在原迁出地时,已有“控弦数万,习攻战”,还“攻旁小邑”,融合了其他部族的人口,故估算乌孙西迁时的人口约十余万众。乌孙能击败先已定居伊犁且人口相当的大月氏人,一方面是因为乌孙人“习攻战”,主动突然进攻;另一方面是有匈奴的支持和帮助,能挟势震慑大月氏人,后者只能再次迁出西走。
  乌孙迁入伊犁后,又融合了许多当地其他部族,《汉书·西域传》称:“乌孙民有塞种、大月氏种”,人口发展很快,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乌孙大、小昆弥分立时,大昆弥有户6万余,小昆弥4万余,合计10万余户,至其盛期,“户十二万、口六十三万、胜兵十八万八千八百人”,以户折口,每户约合5人;以户折兵,每户约1.5兵。这一数据,对游牧民族的人口估算,颇具参考价值。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载,乌孙国面积约为百万平方公里,据此估算,伊犁地方的人口数不会超过10万人。
  乌孙是当时西域的第一大国,是汉“断匈奴右臂”战略的主要支点。汉乌联盟对古代西域的历史发展和多民族祖国统一的形成,作出过巨大的贡献。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以江都王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王,“侍御数百人”,这是汉族移民至伊犁的首批。细君逝世后,武帝太初三年(前102),汉复以楚王戊之孙解忧为公主,续嫁乌孙王,随行有著名的冯撩等,侍御人数当更多量。此外,汉廷在乌孙北的眩雷屯田,长罗侯常惠等多次率汉军入乌孙反击匈奴,并曾“将三校屯赤谷”。按汉代军制,每校兵数,少者七百人,多者干二百人,平均约千人。据此估算,乌孙国迁入的汉族兵民,最少亦有数千人。这是伊犁移民史上的重大事件。
  东晋安帝元兴元年至义熙六年(402—410),乌孙被柔然攻灭,其部众大部份西徒葱岭(今帕米尔)。随后,北匈奴后裔的悦般部进据“乌孙故地”。悦般“地方数千里,众可二十余万”,其人口数约为原乌孙居民的三分之一左右。
  西魏废帝元钦元年(552),突厥汗国立。562年,突厥伊利可汗土门之弟室点密率军10万攻取西域,尽占“乌孙故地”,是为西突厥。西突厥的部族构成颇为复杂,主要分五咄陆和五弩失毕两大部,每部下又分为五个小部。《旧唐书·突厥传(下)》称:“初,室点密从单于统领十大首领,有兵十万众,往平西域诸胡国”,则可知其初期迁入移民人口数,按游牧行国兵与户口惯常比例估算,约有三、四十万众。如果把当地原有人口计算在内,其总人口更多,要超过乌孙国。唐武后时,突厥别姓的突骑施汗国领有伊犁河流域。据《新唐书·突厥传》载:“西突厥突骑施部苏禄者,有众三十万”,其人数要少一些。
  西突厥时期,各民族移民迁出迁入十分频繁。据马赫穆德·喀什噶里的资料,伊犁河两岸“居住着牙格马(样磨)、托合色(踏实力)和一部份齐格勒(处月,即炽候)人的突厥部落”。西突厥人迁至内地的事例也很多,如西突厥贵族代表人物史大奈、阿史那弥射、阿史那步真、阿史那解瑟罗以及突骑施部人哥舒翰等。其中,唐武后天绶元年(690)十月,继往绝可汗二世阿史那斛瑟罗率众六七万人居内地,为较大移民人群。贞观六年(632)十一月,伊犁热海一带游牧的契芯何力,随其母率部众六千余家内迁。当时由内地迁入的移民人口也有一定数量。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路过伊犁西部的怛逻私(今江布尔)以南的小孤城,见城中“三百余户本中国人也,昔为突厥所掠,后遂鸠集同国,共保此城,于中室居。衣裳去就,遂同突厥,言辞仪范,犹存本国。”后来,这些汉族移民都融入当地民族中去了。
  据《新唐书·回鹊》载,唐肃宗至德后,葛逻禄寝盛,徙十姓可汗故地。至五代以后,伊犁居民主要是葛逻禄部,属喀拉汗国,建阿里马城,为其中心,人口数量史无明记。
  辽天祚帝保大四年(1124),耶律大石建西辽王朝,伊犁为其辖境。伊犁地方有大量从内地辗转迁入的契丹、汉族民众。延庆三年(1134),有1万6千帐契丹游牧民进入伊犁西部地区。汉族民众迁入伊犁的数量不能详确,但其分布是很广泛的,当地的农业、园艺业颇为兴旺。《长春真人西游记》云:伊犁“其地出帛目曰秃鹿麻(即棉花)……农者亦决渠灌田。土人惟以瓶取水,载而归。及见中原汲器,喜曰‘桃花石诸事皆巧’,桃花石谓汉人也。”耶律楚材《西游录》亦云:伊犁“有阿里马城……附庸城邑八九。多蒲桃、梨果。播种五谷,一如中原。”常德《西使记》称:“过孛罗城(今博乐一带)……西南行,有关曰铁木儿忏察(今松树头),守关者皆汉民……至阿里麻里城,市并皆流水交贯。有诸果,惟瓜、蒲桃、石榴最佳。回纥与汉民杂居,其俗渐染,颇似中国……又南有赤木儿城,居民多并、汾(今山西)人。”显然这些汉族移民多是随耶律大石西迁的民众,后来都融人当地民族中去了。
  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灭西辽,出征中西亚,后分封诸樱硬旌咸煊幸晾绲胤郊昂又械任髁晒实兀烦撇旌咸ê构园⒗锫槔镂构行摹5笔鼻ㄈ氲拿晒拍琳剩肺廾骷恰5院蟮牟旌咸ㄖ锇⒙澈觥把儆胁彀⒋鹾构粒け逋蛞嗍糁保荽斯浪悖加腥丝?0万之谱。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东察合台汗国的秃黑鲁帖木儿即汗位,率16万帐蒙古人改信伊斯兰教,其人口数量较前相差不大。当然,这些人口已经包含大量移民后裔了。
  14世纪以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诸汗王长期纷争,百姓流离失所,一代名城伊犁阿力麻里亦毁于战火。明永乐十六年(1418),察合台后王歪思汗被瓦刺蒙古所迫,从别失八里西迁伊犁,号亦力把里。但其迁入人口等,史料朗如。
  明末清初,伊犁地方为准噶尔部统辖,为卫拉特四部会宗之地。《西域图志》称伊犁“人民殷庶,物产饶裕,西睡一大都会也”。准噶尔盛期,有“二十余万户,六十余万口”,和国外资料记载吻合:“18世纪中期,准噶尔总共有28万帐蓬(即家庭),总计60万男女人口,其中将近半数是汗本人的土地财产中的组成部份”,我们参照准噶尔各鄂托克、昂吉、集赛牧地分布情况,以辖区面积150万平方公里估算,今伊犁地方人口不会超过15万数,主要人口仍是游牧民。在这期间,准噶尔部的农业开始有了相当的发展。策妄阿拉布坦珲台吉重视农业,提出“臣民招来种地,且把此事列入做好事之列”。策妄阿拉布坦父子还先后从乌什、叶尔羌、阿克苏等地迁来大批维吾尔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准噶尔人称他们为“塔兰奇”(蒙语,种地人)。其人数“约有万人耕种地亩”,这是维吾尔族人移民伊犁之滥觞。
  清乾隆十年(1745),噶尔丹策零病逝,准噶尔贵族集团开始争权仇杀,内讧不止。一些台吉、宰桑和广大牧民不堪动乱之苦,或零星投清,或率族内迁。“1750年(乾隆十五年)9月,达什达瓦部属下宰桑萨喇尔率属81户、380余人,经青海噶斯口投清”,“1753年(乾隆十八年),杜尔伯特三车凌率兵5,OOO余户内徒。1754年(乾隆十九年)7月,阿睦尔撒纳、纳默库、和硕特台吉班珠尔共率4000户,约2万余口,进入喀尔喀卡伦,向清朝投诚。继之,内徒的还有辉特台吉根敦扎布、固木扎布、伊什克、杜尔伯持台吉特古斯、孟克博罗特、乌巴什、伯勒克、和硕特台吉纳噶察等。随后,准噶尔部玛木特……亦脱身归来”。
  乾隆二十年(1755)正月,乾隆谕令西北两路进军伊犁。五月,清军入伊犁,于今昭苏格登山一举击溃准噶尔珲台吉达瓦齐,准噶尔汗国亡。至1759年,又先后平定阿睦尔撤纳、南疆大、小和卓的叛乱,西域天山南北两路复归一统。

  三、清代军府制时期(1760—1870)的民族移民
  清廷收复伊犁后,经短期整肃,社会日趋稳定,但经长期战乱,人口锐减,准噶尔部原有人口中,“先痘死者十之四,继窜入俄罗斯、哈萨克者十之二,卒歼于大兵者十之三……。数千里间,无瓦刺一毡帐。”针对这一非常情况,清廷决定以“伊犁为新疆总汇之区”,设官置衙,建立军府制度,从各地调遣大量兵民,屯垦戍边、移民实边,其迁徒人口之巨大,移民范围之广泛,堪称前所未有,以此仅见。
  清代伊犁的移民行动,是和政权机构建设同步进行的。乾隆二十五年(1760),以参赞大臣阿桂为伊犁办事大臣,总理伊犁屯田事宜。同年四月,清廷命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之次子茂萨为伊犁阿奇木伯克,筑宁远城驻扎,专门管理维吾尔族移民的屯田事宜。次年,设伊犁镇总兵,驻绥定城,调绿营兵,开设兵屯。乾隆二十七年(1762)十月,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驻惠远城,随后又设参赞大臣、领队大臣,调各路官兵组建满、锡伯、索伦、察哈尔、厄鲁特八旗兵营。随后又设抚民同知,理事同知、巡检等民政官职。与此同时,各地移民以民族迁移为主大规模地进行。
  维吾尔族移民 1755年清廷初定伊犁时,尚有4400余户约1.6万余维吾尔族农民。在阿睦尔撤纳和从伊犁释放返回南疆的大、小和卓叛乱后,伊犁维吾尔农民己悉数返回南疆原籍。因此,清廷发动移民屯田时,首先“循准噶尔旧制”,从天山南路回部招募回子(清代对维吾尔人的称呼)来伊犁屯田,史称回屯。乾隆二十五年(1760)二月,首批从阿克苏、乌什、赛里木等地拣选维吾尔人300名,在清军护送下,携带官给的耕畜、农具、籽种和口粮,抵达海努克(今察布查尔县境),安设村堡,整修水渠,屯田播种。次年正月,第二批维吾尔移民500户来伊犁,其中,阿克苏160户、乌什120户、赛里木13户、拜城13户、库车30户、沙雅尔13户、多伦人150户。六月,又有200户到达伊犁。当年,又有“叶尔羌等城回人,续请移居伊犁者……共250户”共计1250户。1763年,又从阿克苏、乌什、喀什噶尔、叶尔羌、和阗、赛里木、拜城、库车、沙雅尔、哈喇沙尔、多伦等处移民1500户来伊犁。1764年“迁来伊犁回人3020户”。1765年初,“各城迁移屯田回人共1796户俱陆续到齐”伊犁。至乾隆三十三年(1768),伊犁维吾尔移民“共有六千三百八十三户,内除彦齐回子(彦齐者随伯克品级给与服壑刈?三百二十三户……,奏定种地回子六千户”。另据《西域图志》卷32屯政条载:“伊犁回户六千四百零六户,二万三百五十六口”。至此,维吾尔族移民活动基本结束。
  伊犁维吾尔族移民最初分别居住在伊犁河南北两岸水源便利、适宜农耕的九个屯点,即海努克600户,引用山泉;哈什500户,引用河水;博罗布尔噶苏1100户,引用河水;济尔格郎900户,引用山泉水;塔什鄂斯坦400户,引用山泉;鄂罗斯坦600户,引用山泉水;巴尔托海600户,引用山泉水;霍诺海800户,引用山泉水;达尔达木图500户,引山泉水。以上九屯6000户,是租种交赋的核定户口数字,按清制,伊犁回屯实行全员集团定编定额承租制,即以回屯六千户为承包集体,每户每年纳粮16石,年交租粮9万6千石,一定不变,后有分户,亦不加租,由阿奇木伯克总负责汇总上交官仓。嘉庆九年(1804),清廷允许回屯垦种厄鲁特游特闲地,故增租四千石,纳税粮总额共计10万石;同年,还增加乌兰库图勒、泥勒哈、乌里雅苏图、春稽4个回屯点,维吾尔人口总数己达到34300余口。史料记载,“于道光二十年,在塔什土比地方开挖水渠,安插新增回户一千户,每年纳粮一万六千石。于道光二十一年,在三道湾地方开挖水渠,安置新增回子五百户,每年纳粮八千石。二十三年,在阿尔布孜地方开挖水渠,安置新增回子五百户,每年纳粮八千石,共计回子八千户。每年共纳粮十二万八千石”。可见,这些移民后裔的新增人口还是按每户每年16石上交定租的。这时的伊犁维吾尔族人口,肯定己超过4万以上,共计移民屯点约17处,是伊犁地方最大的农业移民集团。回屯岁交租粮,约为伊犁官兵用粮的百分之六十,是伊犁农业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
  蒙古族移民 军府制时期,其兵民分别隶属厄鲁特营和察哈尔营。
  厄鲁特营分左、右两翼。乾隆二十五年(1760),清廷己招收流散各地和外逃的准噶尔人,编为右翼厄鲁特昂吉,有兵396名,六佐领,1767年又增二佐领,共八佐领、五旗,称“下五旗”;1770年又有大批准噶尔人自哈萨克归来,再扩编为十佐领。1771年,随土尔扈特东归的卫拉特沙毕纳尔计867余户,编四佐领,亦属“下五旗”管辖。同时,清廷又将早期投附内地的承德原伊犁达什达瓦厄鲁特兵500户和一些原居北京的厄鲁特兵,编为左翼。1767年后,分六佐领、三旗、称“上三旗”。上三旗牧地主要分布在特克斯河上游、察林塔玛哈一带;下五旗游牧于霍诺海、崆吉斯河、喀什河流域。厄鲁特营除牧耕和少量屯田外,还负责驻守20余处卡伦、巡防哨等。乾隆四十年 (1775),厄鲁持营共3516户、l0373名口。察哈尔营官兵是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自张家口外携眷移驻伊犁的,官兵计1800户,也分左、右两翼,左翼游牧今温泉县;右翼游牧今博乐县境。至1775年,“察哈尔营共1836户、5548名口”。察哈尔营除牧屯和少量屯田外。还负责驻守卡伦、巡防哨等21处。“因该营闭散幼丁甚少,不能挑补甲缺,于(乾隆)三十八、四十四、四十五年,具奏,由厄鲁特闲散内三次拨入察哈尔营四百二十户”。至嘉庆年间,察哈尔营有兵民11700余口,厄鲁特营兵民26300余口,沙毕纳尔营9300余口。
  乾隆三十六年(1771),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流域东归,至伊犁境内时,总计15633户、66234丁口。这批移民后分驻各地,伊犁境内除沙毕纳尔营编人厄鲁特营下五旗外,还有土尔扈特四路一旗约400户,近3000人,大部安置在精河游牧。
  总上,清代军府制时期,伊犁蒙古族移民约计51000丁口,其中除少数系伊犁内部移民外,外区移民占多数,是最大的游牧移民集团,牧耕戍边的一交基本力量。
  锡伯族移民 兵民隶属于锡伯营。乾隆二十九年(1764)四月,东北盛京等十三城的锡伯族官兵千人携眷属3275人,经蒙古西行于次年七月到达伊犁,实际移民总数为4030余人,约占当时锡伯族总人口的10%。1767年,锡伯族兵民奉命到伊犁河南岸的巴特蒙柯巴格、绰豁罗拜兴以西霍吉格尔巴格一带居住,先疏浚了准噶尔时期开凿的绰霍尔旧渠,垦耕地一万亩,年产粮2.2万余石,初步自给。乾隆五十八年(1793),锡伯营兵民人口已发展到8千余人,增长近一倍。嘉庆七年(1802),“有部人图默特创议于察布察尔山口引水,自崖上凿渠,亦东西长二百余里,工费繁巨,部人嗟怨。图默特卒排众议,数年乃成,既浚新渠,辟田千顷,遂大丰殖,雄视诸部,郑白之沃,不足云也”。察布查尔大渠修浚后,锡伯营共垦地78704亩,每牛录分得耕地9700余亩,以后又逐年增多。锡伯营八旗再次进行调整,先后分七批,沿渠筑堡,“按牛录占有土地”,垦区基本定型。《西睡总统事略》云:“锡伯营在伊犁河南岸,八旗八堡,屯耕而食,其地宽十数里至三四十里,东西长二百余里。”除农耕外,锡伯营还负责驻守卡伦19处,驻守台站包括到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等地换防,参加过平定“张格尔叛乱”等战斗。锡伯营是清代外来移民中最具活力,发展最为成功的移民集团。
  索伦族移民 兵民隶属于索伦营。乾隆二十九年(1764),清廷从黑龙江迁移索伦、达呼尔官兵1080名,携眷共大小3263人,移驻伊犁霍尔果斯河东西两岸地区。索伦营左翼四旗为索伦(即鄂温克)驻西岸,右翼四旗达呼尔驻东岸。除牧耕和少量屯田外,还负责驻守卡伦10余处。这些移民原本是狩猎游牧民族,来伊犁开荒种地,实在勉乎其难。该营屯田地亩仅2600亩,是“伊犁四营”中最少的。乾隆三十一年(1766),索伦、达呼尔兵丁“耕种地亩被蝗”,生活非常拮据,清政府不得不推迟索还所借籽种和接济粮,到乾隆五十八年(1793)来伊犁定居30年后,“生活亦属艰窘”。乾、嘉之际,索伦营又遭天灾人祸,
  天花流行“损该部闲散、西丹将近四百”,人口锐减,兵源枯竭。嘉庆三年(1797)清政府只好从锡伯营移补“一百六十户、大口五百五十二,小口一百零六,共六百五十八人”。道光年间,南疆先后发生张格尔、玉素甫之叛乱,索伦营官兵不避艰险,履行为国守边之职责,前后有数百名官兵牺牲,再次发生兵源枯竭危机,清廷“于道光十四年四月,调拨索伦营补充兵额之锡伯一百户,人数为大口四百三十八口,小口一百八十三口,共计六百二十一口”。索伦营移民是伊犁外区民族移民在文化转型中屡遭挫折的最孱弱、坎坷的一群。
  满族移民 作为统治民族,满营兵民分驻惠远、惠宁两城。惠远满营于乾隆二十九年(1763)至三十一年由热河、凉州、庄浪移驻;惠宁满营自乾隆三十五年(1769)至三十六年由西安移驻。两城官兵共计6574人,占新疆八旗兵的60%。据《伊江汇览》载,两城满营有6586户、大小27092名口。按清制,满州八旗子弟除挑补兵丁缺额外,不得从事其他行业,“八旗皆以国力豢养之。”至嘉庆朝,满人“生齿繁庶,倍于往昔”,据《钦定新疆识略》载,伊犁满人共计35940口,每丁平均负担家口为5.87人,“生计日蹙”。嘉庆七年(1802),时任伊犁将军的松筠兴办满营旗屯,官拔地亩、籽种、耕畜等生产资料,在惠远、惠宁两城附近沃土,开渠引水,垦地12万余亩,共14个屯点。旗屯之收获,由各旗集体分配,“分赡”和“添补养赡”鳏寡孤独及贫乏各户。满族移民养尊处优,人口发展快,至19世纪六十年代,估计总人口约5万左右,是人口最多的内地移民集团。
  汉族移民 清代军府制时期,汉族移民以绿营兵、商贾民人和遣犯这三种类型迁移伊犁。最早迁入伊犁的汉族移民,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阿桂等从阿克苏率领的保护维吾尔首批移民的绿营兵100名,安置在清水河屯田,是伊犁兵屯之始。从乾隆二十六年至三十四年,又陆续从内地调人绿营兵2500名,其中500名差操,2000名屯种,分驻绥定、瞻德、广仁、拱宸、熙春、塔尔奇六城及其周围地方,由伊犁镇总兵统辖。开始时屯兵都是调防兵,五年一次换防,各屯兵驻地屯名,仍以原调防地为其名。据《伊江汇览》屯政条载,有“西宁屯五,甘、凉、肃各四、宁夏、安西屯各二,西安、兴汉、固原、延绥屯各一”。各屯的分布是:《绥定城北之喇嘛沟及芦草沟各设一屯,塔尔奇城安设三屯,其迤西之霍尔果斯安设三屯,察罕乌苏设七屯,城西北之清水河安设二屯,独山子安设一屯,城北之大西沟安设二屯,大东沟、小东沟各安一屯,惠宁城之南安设三屯”共计25屯点。乾隆四十三年(1778),绿营兵全部改为携眷屯兵,定居屯区,履行屯垦戍边之职责。屯兵每名种地20亩,种地4万亩,“每岁绿营屯兵交小麦、青棵、糜、谷四色粗粮八万六千四百五十余石,合为细粮六万九干九百石零”,仅略少于回屯的年租粮额,占伊犁驻军年消费量的三分之一。
  遣屯,即内地的罪犯发配至伊犁屯田者。乾隆三十一年(1766),伊犁开始安置遣犯,至四十八年,“伊犁遣犯;积有三千数百余名”。按清制,遣犯多数被解送到兵屯,或给屯兵为奴,或补耕屯缺额,承种份地,每人拔地12亩,带家眷者,酌给地5亩,自行开垦。遣犯服役年满无过者,编人民册,落户为民,有特殊好表现者,还可充当绿营兵。
  汉族移民中,多数是商贾民人来伊犁经商屯田者,归抚民同知等民政官员管束。《钦定新疆识略》云:“户屯者,商民之屯,创自乾隆二十八年”,该书还记载了商民张子仪等32户、户民庄世福48户、户民张成印23户、户民五己兴等30户屯田入籍、承种地亩情况。民户中,还有脱离军籍的绿营兵和眷属分户子弟以及遣犯中的安插户转人民户的。这些汉族移民,带来内地的先进耕作技术,不少人经营较高收人的经济作物如稻米、蔬菜等,使伊犁种植业多样化,且商民之田赋全部用现金银两上交,更为官方所欢迎。“民户承种稻地五万三千一十六亩,征银三干一百九十九两二钱九分,又续开三颗树、阿齐乌苏、大榆树等处十七万人干六百九十亩,岁征小麦二千六百六十八石,征银七千二百六十七两。外有为民遣犯,每民种地十二亩,每亩交粮八升,陆续增减不等”。可见,汉族移民屯田己达到22万亩以上,成为伊犁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
  清代军府制时期的伊犁,是重要流戍之所,史书多有记述。贬谪人士中有许多是汉族名士硕儒,这些身份特殊的移民,常具备极高的文化素质,常有著述,介绍伊犁,其流放时期的著作成为伊犁汉族移民文化的重要内容,如祁韵士、洪亮吉等的伊犁诗歌、徐松的伊犁史地之作,都是传世的不朽名篇。我国近代伟大爱国者、民族英雄林则徐在伊犁的诗歌文书,极备史料价值。1844年,他捐资承修喀什河阿齐乌苏大渠龙口工程,垦地十余万亩,各族受益,至今有口皆碑,立祠纪念。
  乾、嘉年间,汉族移民中,以单身商民户民多见。据《总统伊犁事宜》记载近8千人,流动性较大,诚如《伊江汇览》云:“民户按年增减,曾无定额焉”,《钦定新疆识略》亦云“户民之来往无常与舆焉”。道光朝以后,汉族移民定居者众,其农商经营形成规模,他们人籍屯田,承种地亩达22万余亩。照清代通例每户拨地30亩估算,则汉族民户至少有7400余户,再按当时平均每户5人计,总人口约有4万左右。
  回族移民 回族迁人伊犁的情况,史料阙如。但从宁远城宁固回族大寺(今伊宁市陕西回族大寺)早在乾隆年间就已建成这一事实来看,回族移民来伊时间早、人数不少是实实在在的事。绥定一带历来是回族聚居地之一。《霍城县志》云:“清乾隆年间就有回民迁入县境的记载,此后有大批回民到县境定居”“乾隆四十四年(1779),穆斯林哲合忍耶创始人马明心从甘肃派遣苏阿訇来惠远城,秘密传教。这是哲合忍耶派在霍城(即清代绥定——引者)传教的开始。乾隆四十七年(1782),马明心的妻女被发配来伊犁为奴,张夫人被刑杀后葬在惠远城西,二女儿亡故后,葬拱宸城(霍尔果斯城)南郊,三女儿亡故后葬在绥定城(水定镇)东北郊”。同治二年(1863),绥定三道河地回民杨三星、飞刀马二起来,“勾结塔尔奇营回人,扭锁开城,抢劫库存军械,杀死兵丁……该处回民聚处甚多”翌年九月,伊犁宁远、绥定回族与维吾尔族农民联手起义,居然摧毁了伊犁将军统治机构,由此可见伊犁有相当数量的回族移民存在。据俄国人拉德洛夫称:“在伊犁地区有汉兵3000人,由汉人和东干人组成,住在绥定、塔尔奇、Tschimpansi(城盘子、熙春城)、Dalosichun(大芦草沟泉?)、清水河、霍尔果斯城盘子(拱宸城)六城,其中1500人从事农业,和塔兰奇一样缴纳农业税,另1500人在军队,服兵役或从事劳动”,又称:“在伊犁地区有5000名汉人、东干人从事农业……另外有8000名汉人和东干人在汉城和山上耕作”1882年从西伯利亚到伊犁旅行的H·兰斯代尔对伊犁回族曾说:“1862年,伊犁河谷的东干人有6万人,平定后的1877年东干人口为男2100、女900、主要住在绥定、清水河子和塔尔奇”。笔者认为,兰斯代尔可能把伊犁的汉族人、回族人都作为东干人口混同计算了。
  伊犁各民族移民经过百年(1760—1860)的开发,人丁兴旺,百业繁盛,社会进步。伊犁人口总数将近20万,为历史最高水平;农业经济飞速发展,伊犁屯田“通共计地七十二万三千二百余亩”,不仅在新疆而且在我国西北地区都算是农屯最发达的地方,从根本上改变了伊犁游牧经济单一的落后状态,历史上首次形农业为主、农牧并举的发展态势;同时,还第一次出现城市文化,形成了以惠远城为中心的“伊犁九城”;伊犁农业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大大超过了游牧民族人口,冲破了历史上长期单一游牧民族为主的结构。这样,伊犁地区就基本上完成了草原游牧社会向农耕社会的转型,为近现代伊犁世居民族的形成莫定了基础。
  然而,百年盛世,终有竞期。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后,清帝国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同治三年(1864),《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签订,沙俄将我国西北边疆割占4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其中伊犁辖区面积六分之五的伊犁西路大部沦为异域。同年九月,伊犁宁远城维吾尔族、回族农民起义,占领宁远城;四年正月,起义军攻占惠宁城,“阖城死难二万人”;五年正月,起义军又攻占惠远城,伊犁将军“明绪阖门殉,兵民死者数万”,伊犁清朝军府制统治被摧毁,成立伊犁苏丹地方割据政权。同治十年(1871)5月,沙俄乘伊犁苏丹地方割据政权长期内乱之机,以所谓“代守代收”之名,发动战争,侵占伊犁,进行殖民统治达11年之久。
  经过惨烈的内乱外侵,伊犁居民人口死亡、散失近半数,从近20万人口降至1O万左右,其中满族人口下降90%,汉族次之,回族人口下降50%以上。据沙俄占领军的估计,“在暴动者的打击下,伊犁居民死亡近17万5千人”(见《征服中亚史》第二卷)这个数字显然夸大了。另据俄占领军的统计,俄占领初期,伊犁“男女居民有102910人,其中,塔兰奇(即维吾尔族)38211人,汉人3373人,蒙古人17954人,吉尔吉斯(指哈萨克等游牧民族)22344人,东干(即回族)5130人,满人450人,锡伯人15484人”。伊犁内乱初,伊犁索伦营兵民3400人已全部离开伊犁,多方辗转迁至塔城住扎。
  浩劫后的伊犁、如火中之凤凰,面临再生
  
  四、清季、民国时期(1882—1949年)近现代世居民族的形成
  清光绪七年(1881)正月,中俄伊犁条约在彼得堡签订,伊犁河北岸霍尔果斯以西索伦营左翼驻防区、伊犁南岸锡伯营驻防区的春稽(今琼扎)等16个卡伦辖区以及原回屯区克特缅、达尔达木图等,共约1万5千平方公里土地,又被俄割占。八年(1882)二月,我国正式收回伊犁。但据中俄伊犁条约所谓居民裳≡窆ㄍ剑扯砺奥右晾缛丝诹粝路省V?884年底,伊犁居民被“胁迁而去者,约有十之七八”,“沙俄从中国伊犁地区用武力和其他手段劫走了维吾尔、哈萨克、回族、柯尔克孜、蒙古、索伦等各族居民共十万多人”以至“地亩荒芜,耕者不及十分之二”,“美丽富绕的伊犁,残破凋零,惨不忍睹。宁远县吉里野孜原来有四百余户人家,劫后只剩下十二户;胡达库勒野孜原来有百户人家,只剩下六户,因而改称‘阿勒推圩孜’(维语:六户人的村庄),沿称至今”。当时伊犁于遗人口,仅有“户8230、口33420”。伊犁再一次面临移民重建家园的新历史机缘。
  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实行郡县制,但仍设伊犁将军,辖“伊犁四营”,负责边防和管理军队和游牧人口.不理民政。1888年正月,伊塔道及所领伊犁府(辖宁远、绥定县)成立,遂招徕民人,复垦田地,重建经济;特别
  是伊犁辛亥革命之后,伊犁为新疆的开放商埠。工商业勃兴,经济发展迅速,开始了第二次多民族移民的高潮。本次民族人口迁移虽然维吾尔、汉、回等民族的移民继续迁入,但以哈萨克、俄罗斯、乌孜别克、塔塔尔等新移民迁入伊犁为显著特点,并最终成为伊犁世居民族。
  维吾尔族移民 原清代回屯维吾尔农民(俗称塔兰奇)的人口情况,据伊明江·包吾东著《塔兰奇史》记载,188l—1883年被胁逼往俄国七河地区的“塔兰奇11365户、东干人1308户、共计12673户,约51000人。”当时“全伊犁地区只有1700户塔兰奇未迁出”,约为原人口的15%,后来“迁到七河地区的塔兰奇人中,在迁出后的十年间,有4000户人家又迁回伊犁他们原来居住的地方”这样,以每户有4口人估算,清季塔兰奇人口约有22800人。时伊犁“广示招徕,令民屯垦”,故南疆维吾尔人迁人者颇众。对以上新、旧伊犁维吾尔人,称呼上区别明显。清《宁远县乡土志》云:“缠民分两起,一本地缠民,名塔兰奇;一南路缠民,由南路各厅州县迁入本境者,均分布各圩种地或务工商为业……又有俄国缠民(即塔兰奇迁俄境者——引者)逃入本境者,经……禀准令其种地营生,地方官一律征粮,作为留户、顶户”这些人口,地方官吏均分别统计列户管理的。久而久之,至1935年新疆第二次民众代表大会上,伊犁塔兰奇竞被作为一个民族对待,对南疆来伊犁的维吾尔新移民,塔兰奇人称之为“喀什噶尔里克”,以示区别。此事虽颇荒谬,但对识别清季、民国从南疆迁入伊犁的维吾尔族新移民却清晰方便。伊犁维吾尔人比较集中地居住在宁远县(1914年改称伊宁县),据“宁远县乡土志》载,有“缠民三千三百五十七户、男九千六百一十八丁、女六千八百三十五口……新收俄缠一千一百余户、男三千一百余丁、女二千二百余口”。再加上绥定县的维吾尔人,清末民初伊犁有维吾尔族居民近4万人,其中有半数是新移民。民国年间,南疆维吾尔移民大批涌入,人数几乎超过塔兰奇人的一倍。据民国二十八年(1939)伊犁区行政长公署统计,伊犁维吾尔新移民人口累计达96046人,而塔兰奇人为58093人。共计154139人,居伊犁各民族人口的首位。
  伊犁维吾尔族移民实例:
  1、玉山巴依·木沙,男,阿图什人,约于1895年定居宁运城。设福盛商行及皮革厂,为伊犁地区商贸首富,誉为“近代新疆民族工业的代表”,1926年去世。
  2、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男,1921年生于苏联普尔热瓦尔斯文。1927年随母亲定居伊犁,先后任伊宁女子中学教员、伊犁行政专员公署翻译,发起组织“伊宁解放组织”,历任伊犁三区政府委员兼内务厅厅长、宣传部长、三区革命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主席、新疆民主革命党主席,新盟中央委员、新疆省联合政府委员兼副秘书长,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八月,应中共中央之邀,假道苏联赴北平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因飞机失事遇难。
  3、苏拉衣曼·伊布故音,男,1876年生于喀什的医生世家,1893年随父义迁居绥定。1900年起独立行医,巡回于伊宁、察布查尔、博乐等地,1957年逝世。
  4、阿不都热依木江·哈山诺夫,男,1898年生于俄国阿拉木国,1931年到伊宁定居。三区革命时期,任三区民族军骑二旅政委、政治副总指挥、新盟民族军组织委员会主度等职。新中国建立后,历任新疆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伊宁市市长、伊犁州副州长、新疆政协副主席等,1973病故于伊宁。
  哈萨克族移民 清朝收复伊犁后,哈萨克汗阿布赉向清朝上表称臣入贡,成为朝贡藩部。乾隆二十五年(1760)起,伊犁惠远城被定为哈萨克通商贸易地,“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近90年之久,且久盛不衰,成为清政府与哈萨克族进行商业贸易的中心和最大市场”。《伊江汇览》贸易条载,“哈萨克之贸易也,每于夏秋之交,或自沁达兰,或自匡俄尔俄鸾卡伦,抵境之时,卡伦侍卫查其人众、牲畜之数,先行具报,沿卡送到伊犁,满营预派官兵接至芦草沟,带至西门外之贸易亭。营务处呈禀,将军派委侍卫、协领暨驼马处等官监视贸易……计值平论……悉有定额。……贸易之后……仍派兵送至芦草沟,按卡递解出境。当其贸易之日,昼夜巡查,禁止兵民不得私换,犯者重惩之”。可见,当时尚无哈萨克移民。但当时“恳请内附”者不断,为此乾隆帝谕示:“伊犁等处,土地辽阔,人烟愈多愈善,哈萨克如不得游牧地方,或畏惧劫掠,情原内附者,即行收留”。从此,哈萨克牧民进入伊犁西路等地。中俄伊犁条约签订后,据条约中“人随地归”的规定,原属中国的哈萨克族及其居地大部份划归俄属。
  哈萨克族向伊犁东路移民,始于伊犁光复以后。光绪八年(1882),原属塔尔巴哈台游牧的哈萨克乃曼“黑宰、阿勒班两部,由台吉胡岱下属头目萨三带3000余户,经将军金顺准予设头目三名。并授予三品顶戴……,光绪九年七月廿八日经圣上批准”。这批最早进人伊犁地区的哈萨克族移民“被安置在博尔塔拉北山一带游牧,由察哈尔领队大臣就近管束”,“光绪十五年(1889)迁往伊犁河流域,交由厄鲁持领队大臣管束。随后,又有卡拉克烈依氏族的霍加胡力部落、托克马克部落,分别从裕民和托里县的马依力、乌苏县的波尔克等地迁往博尔塔拉”。“时至光绪二十五年,哈萨克族已增至八干九百余户,丁口四万五千余人,请圣上再增加二名千户长并添办笔帖等官,千户长下应设百广长。五十户长”,短短19年内,伊犁哈萨克族移民从3000户增至8900余户,当然不可能是自然增长数,大多数是不断移民的结果。
  民国年间,伊犁哈萨克族移民的大部已迁至伊犁河两岸游牧,先后归伊犁镇边使、镇守使和屯垦使直辖,管束极为宽松。民国三年(1914),北京政府批准全部豁免伊犁哈萨克黑宰、阿勒班两部落原借用前清官钱局十七万二千四百余两(作羊25万余只)的欠债款。伊犁成为哈萨克族移民的向往之地。甚至杨增新都说“在新疆则年年驱逐萨,在伊犁则年年收回哈萨”。民国五年(1916)9月,伊犁沿边俄境哈拉湖、哈尔哈拉一带内乱,俄国哈萨克民众向中国境内逃入,伊犁特克斯川、霍尔果斯一带逃来难民十余万人。次年,伊犁遣返俄国哈萨克人2300余户,丁口16万余人.牲畜26万余头,剩余2.3百户,奉令准留3个月。三十年代初。苏联实行集体农庄制时。又有不少哈萨克族移民迁入伊犁,但记录不详。伊犁哈萨克族移民多数游牧于东部草原地区。在托古斯塔留有千户长体里米斯领8个百户长和副千户长大鲁隈领4个百户长游牧;阿克布拉克有千户长沙脱巴勒提11个百户长游牧;塔儿特有副千户长鲁克特伯克游牧;恰克魄和伯失脱保有千户长马克苏特领14个百户长游牧;阿儿曼布拉克有千户长阿儿斯巴依领10个百户长游牧;阿拉土依布有千户长阿斯的米斯游牧。至民国二十七年(1938)伊犁屯垦使裁撤时,伊犁地区共有28个哈萨克千户长。“顾名思义。似乎一个千户长总要有一千户人家,其实不然。各千户长所辖不尽相同。有的仅四、五百家”。1939年伊犁区行政长公署统计,全区共有哈萨克族114675人,居第二位。民国二十八年(1939)7月28日,伊犁行政长兼伊犁警备司令姚雄发布1663号政令,宣布废止千百户长制,将千户长改设为区长,百户长改为庄长,哈萨克牧民事务由军事管理完全纳人地方政府民政管理。伊犁三区革命时期,哈萨克牧区又恢复千、百户长制度,至建国后才再次废止。
  伊犁哈萨克移民实例:
  1、铁尔该各斯孜·萨三,男,1854年生于博尔塔拉。黑宰部落首领萨三毕官之子,是黑宰职落进入伊犁河谷游牧的第一代移民,继萨三之后为黑宰部落的台吉。民国元年12月8日,铁尔该吾斯孜和伊犁各族各界知名人士蒙库泰。阿奇木伯克和加等联合发起成立伊犁华族联合共进会。1914年5月。获民国大总统放颁发的八等嘉禾勋
  章。同年,铁尔该吾斯病逝,享年60岁。
  2、哈西尔拜·特列吾白尔地(即卡斯木阿凡提),男,源籍俄国,1930年从外蒙来新疆,曾任新疆哈柯文化会会长,后移居伊犁,任七区民主联盟副主席。新盟中央组织委员会委员等职。1948年病逝于伊犁。
  3、沙吾克本别克·卓依克,男,1906年生于俄国阿拉木图州的行医世家。1930年移居伊犁昭苏行医。先后曾任昭苏县、伊犁州、自治区政协委员,1991年逝世。
  4、努斯甫别克·霍加,男,1857年生于俄国阿吾勒亚阿塔,1930年迁居伊犁特支斯县从事教育,著有50篇叙事诗,还行医。是特克斯的有名教师。1937年逝世。
  蒙古族 清季、民国时期,伊犁蒙古族牧民除精河县的土尔扈特部人口归民政管理外,仍分别隶属厄鲁特、察哈尔营,先后由伊犁将军和伊犁镇边使,镇守使、屯垦使管辖。民国二十七年(1938),营制裁撤,纳人民政管理。宣统三年(1911),有300户察哈尔人越库克他乌边界迁往外蒙,民国六年(1917),察哈尔营有人口16023人,厄鲁特营有人口25899人,1938年伊犁区行政长公署统计,全区蒙古族22451人,呈下降趋势。伊犁三区革命后,因战乱和疫病流行,人口又有所下降,总数不到2万人。
  锡伯族 清季、民国期间,主体居民仍隶属锡伯营。原驻霍尔果斯河西齐齐罕和图尔根的锡伯族兵民,留在塔城新满营中。光绪九年(1883),“将锡伯营闲散壮丁选拔3200名,内有佐领五员、防御四员、晓骑校六员,移补惠远城满营”。光绪二十一年(1895)至二十三年,先后调出400名官兵(内有练军两旗250名)至特古斯塔柳屯垦定居。民国伊犁起义后,惠远新满营的锡伯族官兵又有一部分移居巩留,一部份移居尼勒克喀拉苏等地屯田。民国期间,军事当局先后征调了近2500名壮丁,充当内战炮灰迦丝谌窦酰白悦窆?1912)的17000余口,下降到1936年的10614人”。1938年1月,锡伯营裁撤,锡伯族兵民纳人地方行政管理,据伊犁区行政长公署统计,伊犁锡伯族人口仅7877人,这个数显见失实,主要是许多人隐匿户口或迁居外地之故。从此,锡伯族人口不再仅仅隅居伊犁一角,开始散居全疆各地。
  满族 伊犁满族人口自经同治之乱,损失殆尽,仅少数孑遗,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伊犁区行政长公署统计,伊犁地区满族人口仅870人。
  索伦族 清代伊犁索伦营兵民在同治内乱期间,处境悲惨,先是流落至俄境,后辗转至塔城,共计3400人。伊犁光复后,仅有部份人迂回伊犁。据《霍城县志》载,“光绪十一年(1885年)新索伦营组建后,约有几十户。民国33年(1944),绥定县有达斡尔族16户17人。1949年霍城县有144人,绥定县4人,共计148人”索伦营旗制于1938年1月裁撤。
  回族移民 清代伊犁民屯之回族人口,经同治内乱和外迁人俄境后,孑遗极少。清末民初,重新有陕、甘、青、宁等省的回族人口迁人伊犁。《绥定县乡土志》云:“光绪乙末(1895)西宁回变,其时彼中良回有携眷徒居县属北境者”。期间,也有一部分迁入俄境后又返回伊犁者,具体情况无考。但其人口数量增长很快,仍以绥定、宁远城乡为主。民国二十二年(1933),伊犁屯垦使张培元联合回族军阀马仲英攻打盛世才时,伊犁回族多有响应者。盛世才借用苏联红军迅速击溃张培元之军队,张培元自杀,其溃军由旅长杨正中率领逃往南疆,民国《巩留县志》云:“各处回民乘机携家随之而逃。其未赴南疆者,亦自相惊扰,逃避各处,回族村落几为之空”。“民国33年马仲英闹反”,至今在伊犁老一辈回族人中谈之色变,是挥之不去的悲惨话题。民国二十四年(1935),为了重新安置回族难民,伊犁屯垦使公署曾专门拟制《救济同干贷款简章》,共九条,主要内容是:政府发放贷款,专门救济从南疆返回的回族人民,并确系贫苦劳力耕种者购置农器牛封以维降生活者;贷款全额每户最多不得超过大洋捌拾元;贷款年息二分;贷款人须十户连球结保,分二期二年还清,愈期不能归还者,连环保户负责摊还。许多回族人又大量迁回伊犁。民国二十八年(1939)伊犁区行政长公署统计,伊犁地区有回族13555人,恢复到“马仲英闹反”前的水平。
  回族移民实例:
  1、奴海孜·洛阿洪(又名马海龙),男,1909年生于俄国比什凯克市,1933年偕妻来伊犁,先后在绥定、察布查尔、伊宁各地扛长工,l948年在伊宁县愉群翁落户。1952年,在愉群翁组建伊犁地区第一个常年互助组。被誉为“农业合作化的带头人”,是伊宁县、伊犁州、自治区和全国的农业劳动模范。1968年逝世。
  2、撒奉真,男,原籍宁厦隆德(今西吉县)人,1893年
  生于阿訇世家,8岁随家人迁居新疆,随马良骏大阿訇学习经学,修成后在北疆各回民清真主寺讲经,最后定居绥定。在绥定县陕西大寺讲经22年,历任县、自治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976年逝世”
  3、克里木阿吉,男。1886年生于俄国雅尔肯特,后迁居伊宁经商。伊犁三区革命期间,曾任民族军回民骑兵团团长、三区政府军事委员舍委员等职。1955年在伊宁病故。
  汉族 经同治之乱,孑遗极少。清季民初,汉族移民多数是官吏或驻军人员携眷属和一些商贩等,其中以天津杨柳青、陕、甘等省人数较多。光绪二十六年(1900),天津义和团难民一批来伊犁,在惠远城西大庄子设神擅拳厂,后被取缔。1901年,调湖北新军一营来伊犁。光绪二十四年(1908年),杨缵绪率湖北南洋军800名抵惠远城,著名革命党人冯特民、李辅黄等亦随军同来。民国二十二年(1933)3月,东北吉林抗日义勇军1500人由师长邢占清率领,经苏联退入新疆,进驻伊犁。1938年,苏联政府将远东海参威、伯力等地大批华侨强行遣送至伊犁。据史料称,从“1938年8月4日至17日,前后两批华侨总计男女老幼19600余人进入国门——霍尔果斯”这是民国期间最大一批也是最后一批汉族移民。他们大部份被安置在伊宁、绥定城乡一带,从事商业、手工业(如莫合烟加工、皮鞋作坊、俄式毡筒靴、俄式啤酒等)和农业耕作。据民国二十八年(1939)伊犁区行政长公署统计,伊犁区汉族人口为20929人。民国三十三年(1944)1O月三区革命爆发后,汉族人口锐减,许多人涌入乌鲁木齐等地,时称“西路难民”。民国四十四年(1945)5月,三区革命临时政府命令各县汉族群众到各县公安局集中,然后将伊犁区东五县的千余名汉族群众集中到宁西县(今察布查尔),将西四县的2000多名汉族群众集中到惠远城。9月,临时政府批复绥定县政府,不得没收末迁往惠远城仍定居芦草沟的57户汉族群众的牲畜、财物和粮食。
  汉族移民实例:
  、冯特民,男,湖北江夏(今武昌)人,1883年生,早年参加反清革命活动,逃亡日本。1906年入同盟会。1908年1月。联络李辅黄、郝可权等人随军来伊犁,任混成协书记官,伊犁同盟会机关领导人。1910年创办《伊犁白话报》,任主笔,以汉、满、蒙、维四种文字发行。伊犁辛亥革命后,历任新伊大都督府外交部长、伊塔观察使兼镇边使署顾问等。1913年10月26日,杨增新指使当地回族军官马德元等发动兵变,与李辅黄等20余名革命志士同时遇害。
  2、宫德铭,男,1869年生于天津,早年在梅盛德饭店出师。光绪十五年(1889),随塔城道尹进疆,后转至伊犁惠远定居。1890年,在惠远城创办会芳园饭店,长达40余年,是伊犁最负盛名的饭店,为当地各界人士喜、婚筵席、官场宴请首选之地。1945年,宫德铭迁居伊宁,1955年逝世。
  3、曲世业,男,原在苏联海参威经营皮革作坊。1938年被遣返至伊犁,在伊宁城仍操旧业,开设步莲英靴鞋庄,产品以做工精细、质地优良著称。解放后,鞋庄入股公私合营伊犁皮革厂。1965年病逝。
  清季至民国年间,一些新的民族移民陆续迁居伊犁,其中以俄罗斯、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等民族有较多数量的移民,至民国末年,这些新的民族移民和维吾尔、哈萨克、汉、满、蒙、回、锡伯、索伦等民族共同成为伊犁的世居民族,兹分述于后。
  柯尔克孜族移民 柯尔克孜族,我国古代史称隔昆,坚昆、默夏斯等,清代称布鲁特,为伊犁将军管辖的藩部之一,“在伊犁西南的伊塞克湖周围游牧,有时也到特克斯河流域游牧……1883年,从俄国迁来特克斯的80余户柯尔克孜就设置了一个百户长……1910年,由拜布塔部落的艾尼塔尔率80户柯尔克孜人从伊塞克湖一带迁到特克斯游牧。1916年,俄属哈萨克人和柯尔克孜人因反抗征兵而暴发了大规模的武装暴动……这一时期,共有约三千户越天山到达伊犁特克斯河流域。1919—1931年,还有几批柯尔克孜人迁来特克斯。至1937年特克斯建县时,柯尔克孜族发展到900户,5892人,由一个千户长管辖”。上述1916年3000户柯尔克孜族进入伊犁的移民数量似夸大失实,据《新疆大记补编》载,“宁远(当时县境辖有特克斯河流域——引者)近岁布鲁特来占籍,多至干余户”此说为是。柯尔克孜族游牧移民,归伊犁镇守使、屯垦使管辖,专设1名柯尔克孜千户长,游牧区域一直固定在今特克斯县阔克铁热克柯尔克孜民族乡和昭苏县夏特柯尔克孜民族乡一带。1938年伊犁屯垦使公署裁撤后,废千户长制,归民政管理。民国二十八年(1939)伊犁区行政长公署统计,全区有柯尔克孜族8157人。
  柯尔克孜族移民实例:
  伊斯哈克伯克·穆努诺夫,男,乌恰伊曼达尔部落的伯克。幼年在苏联吉尔吉斯斯坦求学。民国二十三年(1934)任新疆省军骑兵团团长。二十九年调任伊犁区哈萨克柯尔克孜文化促进会会长。三十一年去苏联,三十二年返回蒲犁,建么“解放组织”和游击队。三十三年(1944)六月,率队起义。十一月,率骑兵经苏联境内北上,入伊宁,参加围攻国民党驻军战斗。后历任三区民族军骑兵旅旅长、五人最高军事委员合委员、民族军总司令和省联合政府委员兼省保安司令船副司令、新盟中公委员、中央组织委员会委员等。三十八年八月,应中共中公之邀,假道苏联赴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因飞机失事遇难。
  乌孜别克族移民 清代,乌孜别克人俗称安集延人。《西域闻见录》云:“安集延,克食米儿皆西域商贾之乡,俭啬褊急,习染成性……”伊犁历来是向西开放的商埠,清季民初,俄商在新疆有不纳税自由通商的特权,乌孜别克族商人由南至北来伊犁经营定居,其移居方式以小批量进人为主,未见有大批量移民的记录。乌孜别克人多数居住在宁远城及其周围地区,以商业、文化教育、宗教等职业多见。伊宁城内有以乌孜别克大清真寺(今伊宁市五中)为中心的居住区,俗称乌孜别克买里。据民国二十八年(1939)伊犁区行政长公署的统计,全区乌孜别克族2914人,其中伊宁有2390人。
  乌孜别克族移民实例:
  1、艾力汗·吐烈,男,1885年生于俄国托克马克一个宗教世家。1929年来伊宁定居,以传教和行医为业。1941年在伊宁白部拉清真寺当大阿訇。三区革命时期,曾任“伊宁解放组织”主席、三区政府主席等职。1946年6月新疆省联合政府成立前夕,被苏联政府送回国。
  2、沙里辽巴亿·巴巴江,男,1870年生于俄国塔什干附近的马尔果兰,后经商迁居伊犁,系官商兼大地主,为“解放组织”成员,曾任三区政府委员兼土地水利厅厅长。1954年病故于伊宁。
  3、哈米提·瓦凯力,男,1902年生于俄国塔什干,知识份子,1933年来伊犁定居。毕生从事教育事业,编著有《数学公式汇编》。1950年曾以乌孜别克族代表赴京参加建国周年庆典,出席过首届全国优秀数师大会,是伊犁自治州路一、二、三、四届人大代表。1995年病逝于伊宁。
  塔塔尔族移民 其迁入伊犁的时间和迁入方式和乌孜别克族移民相似,以伊宁城等城镇聚居,从事工商业为主,多有富商。在伊宁城的西沙河子诺威哥罗德(俄语,意为新城)塔塔尔俱乐部(今市第六小学)周围为中心居住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伊犁区行政长公署统计,全地区有塔塔尔族人1560人,其中伊宁有1132人。
  塔塔尔族移民实例:
  1、台外汗·米力夏诺娃,女,1898年失于俄国雅尔方特,知识分子,1930年与其夫瓦卡斯阿吉·米力夏诺夫迁居伊宁。三区革命时期,任三区妇女协会会长,(其夫任三
  氏政府委员、财政厅副厅长)。新中国建立后,台外汗与其夫均曾任自治区政协委员。1968年在塔什干病逝。
  、帕提弥·莫斯里莫夫,男,苏联侨民,三十年代迁居伊犁。任巩哈县土产公司经理。1944年秋,领导了巩哈武装暴动。1914—1951年任巩哈县县长。1980年在阿拉木图病故。
  俄罗斯族移民 俄罗斯族是最后一个移居伊犁的外来民族。俄罗所人从16世纪逐步东进,进入中亚,至19世纪七十年代,在伊犁西路地区已有3.5万俄罗斯人。
  清咸丰九年(1851)《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签订后,翌年沙俄首任领事杂哈劳(今译扎哈罗大)驻伊犁惠远城。惠远城西门处建有住房及俄商贸易圈。当年有13起俄商贩来伊犁贸易,留住俄商86人,贩来货物有喀拉洋布等,这是俄罗斯人居住伊犁最早的记载。但这一时期旅居伊犁的俄罗斯人尚未成为移民。1871年沙俄占领伊犁后,俄罗所人开始移居伊犁。但真正形成规模迁入伊犁的俄罗斯移民,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从1920年起大批白俄官兵及其眷属的涌入。“到40年代为止,大约有2000名俄罗斯人定居在伊犁河岸上的伊宁及其周围地区。1939年,根据省政府调查报告,有2000个俄罗斯家庭在这个地区从事农业、小型贸易及手工业”。据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伊犁区行政长公署的统计,伊犁区有俄罗斯人9008人,约占地区总人口的2%,仅次于维吾尔、哈萨克、汉、回族之后,居第5位,超过锡伯、柯尔克孜、乌孜别克、索伦、满、塔塔尔等世居民族。
  伊犁俄罗斯移民是一群地位特殊的居民集团,他们迁入后,与地方政府合作,接受收抚入籍,被称为“归化族”。“民国20年(1931),金树仁于7月间命伊犁屯垦使张培元在伊犁的俄罗斯族中征募军队。张培元通过格米林肯(资本家、省公路局长)委托俄商总会负责,8月中旬征募500余人,编成一个骑兵团,辖3个骑兵连、l炮兵连、1机枪连、后扩编为两个团,团长为安东诺夫、巴品古特。”这是新疆归化军组建之始。归化军对新疆的政局曾发挥重大影响,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四·一二”政变中,归化军坚决支持盛世才,成为有功之臣。1934年秋,归化军大部份被裁撤,多数归化军官兵被安置在伊犁。伊犁当局设有一个专门的拨地委员会,负责安置归化族的屯田、居地等事宜,由伊犁屯垦使兼中将警备司令邱宗浚节制。民国二十四年(1935),盛世才批准少将参议顾问波里诺夫建议,制订伊犁人籍归化族人耕种拨地办法17条,照顾有加。归化族在伊犁各地分散居住,同族聚居,自成社区,有一套相当独立的管理系统,每个归化村屯有农庄会,还设有乡约。在伊宁城设有归化族乡约办事处,具有官方身份,设主任1人(1941年的主任是舒托夫)。伊犁归化族的代表人物是曾任省政府的少将顾问的波里诺夫·伊万·雅科甫列维奇,此人原是白俄军官,1938年引渡回苏联,伊犁三区革命爆发后,又从苏联奉命回到伊犁,任民族军总指挥,指挥攻占伊宁艾林巴克、乌苏、塔城战役。
  伊犁归化族多数居住在伊犁城镇近郊或水土丰美的地方,如伊宁城的艾林巴克、尼勒克县的乌宗布拉克、则
  库,新源县的阿拉托别,巩留县的莫乎尔、吉尔格郎,昭苏县的阿克达拉,绥定县的大西沟、芦草沟、果子沟,伊宁县的吉里坪孜、托乎拉克等地。归化族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注重教育,哪里有俄罗斯人,学校就建在那里,就会有悠扬的手风琴声。据档案资料,伊犁区归化族学校有15处,学生253名。
  俄罗斯移民虽迁入较晚,但其文化影响十分广泛深刻,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俄罗斯文化风糜伊犁。当地各民族居民广泛使用俄语,引入大量俄语借词,是族际通用语言之一;俄货商品、俄文书籍、俄语电影充斥市场;甚至度量衡都使用俄制,各机关会计使用十进位俄式算盘;街道使用俄文路牌(与维文并列),伊犁城乡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俄式四轮马车;俄式建筑是伊宁街道的特别风景!直到1955年,笔者初到伊犁,在医院诊病开具处方都不得不使用俄文,因为医院的医师、药剂人员大部份都是俄罗斯人。真是令人难忘的异国情调
  俄罗斯移民实例:
  1、尼科来(阔莲)·瓦西里维奇·孜缅科,男,1901年生于俄国伊塞克州卡拉库勒市的农民家庭。1933年迁入昭苏夏特乡定居。毕生从事畜牧业,改良畜种,育成“月亮”、“霸王”种马系列,曾获新疆农林水牧劳动奖章、一等劳动模范,西北军政委员会畜牧部奖章等,先后当选为昭苏县、伊犁州人大代表和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政协全国第八届委员会委员。1982年病逝于昭苏。
  法铁依·伊万诺维奇·列斯肯,男,1913年生于俄国。我国十月革命后迁入伊裂定居,曾任果子沟二台交通站工程师。三区革命爆发后,组建果子沟游击队进行果子沟阻击战,历任民族军团长、旅长、代理三区民族总总指挥等职,新中国建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军长、伊犁军区司令员。1953年7月,经组织批准回苏联。
  3、莫特古诺夫,男,1899年生于俄国,后迁居伊犁。三区革命后,为芦草沟游击队领导人之一,先后指挥攻打霍尔果斯县城、绥定县城的战斗,历任民族军团长、旅长等职。新中国建立后,任伊宁市副市长。1955年回苏联。
  总上,清季、民国期间,是伊犁世居民族最后形成年代。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较小的移民集团,如1883年后从青海循化迁来撒拉族人,在伊宁县喀什河畔建立了撤拉村,至今仍是新疆撒拉族的主要聚居地。
  至1949年,伊犁13个世居民族人口顺序列位如下:1、哈萨俗澹?80276人;2、维吾尔族,152l11人;3、回族,15548人;4、蒙古族,11057人;5、锡伯族,11021人;6、俄罗斯族,10846人;7、柯尔克孜族,9739人;8、汉族,8226人;9、乌孜别克族,5524人;10、塔塔尔族,2710人;11、满族,468人;12、达斡尔族,186人;13、塔吉克族,49人;其他民族,533人;合计408294人。
  
  五、结束语
  纵观上下二千年的移民史实,伊犁历来都是移民社会。伊犁没有历史相沿的土著民族。伊犁13个世居民族,都是近现代移民形成的。
  伊犁移民史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伊犁移民方式以民族迁移为主,省内移民、省际移民和国际移民,相互交错,移民类型十分复杂,具有强烈的地缘政治性和政策性。无论在新疆和我国其他移民地区,都是十分罕见的。
  伊犁地处中亚内陆,远离人口压力巨大的地区,地理交通闭塞,迁移条件严酷,移民人口一直徘徊在10万至30、40万之间。但伊犁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宜人,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宜牧宜农宜林,十分有利于农牧经济的发展,能充分满足移民的生存发展的需求,自然资源与移民人口长期处于低张力状态,十分有利于移民的自由流动,没有出现过内地“湖广填四川”人口短期达到饱和状态的现象因。而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伊犁地方可以方便地吸纳各族移民,伊犁一直是各民族移民向往的乐园。
  历史事实充分证明;祖国的强大和稳定,是各民族移民生存存和发展的决定性条件。特别是在近百年间社会大变革时期,伊犁各民族移民经历了反压迫、反侵略的共同斗争考验,成功地捍卫了祖国边疆,使伊犁山河光复,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共同作出了巨大贡献。正是在祖国的怀抱里,伊犁各民族移民披刑斩棘,开辟草莱,为伊犁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共同作出了巨大努力,别具特色的伊犁维吾尔塔兰奇农业文化、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族传统游牧文化、锡伯、满、索伦族的屯垦戍边文化、汉族中原文化、回族的中原和伊斯兰融合型文化、乌孜别克、塔塔尔族的西域商业文化和俄罗斯族的西方文化等,在伊犁都得到成功发展,和睦共处,竞相争艳,各显芬芳,最后形成内涵十分丰富的伊犁多元移民文化,为中华民族增添了异彩,这是伊犁地方历史文化的永久魅力之所在。
  
  1999年写于伊宁寓所松山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