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嗨网首页>书籍在线阅读

速成经济学家

  
选择背景色: 黄橙 洋红 淡粉 水蓝 草绿 白色 选择字体: 宋体 黑体 微软雅黑 楷体 选择字体大小: 恢复默认

中译本序言
本书用生动的语言和谈话的方式,介绍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西方经济
学原是一门专业性很强、名词术语繁多、抽象逻辑分析扰人困惑的学科,但本书
则从浅显易懂的道理着手,步步深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实例,把复杂的西
方经济学理论作了一个引人入胜的、读之趣味盎然的通俗叙述。在书中也没有使
用数学公式。本书对于不甚了解西方经济学、或初学的读者来说,是一本难得的
入门书籍。
本书的作者是两位美国的经济学家。一位是美国罗切斯特纽约州立大学帝国
学院经济学教授约翰·查理斯·普尔。他先后在密苏里大学和科罗拉多大学获得
工商管理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在巴克尼尔大学、密苏理大学和衣阿华大学
执教,还担任过墨西哥瓜达拉哈拉自治大学的客座教授。
另一位是美国密西根州卡拉马苏学院经济学副教授罗斯·M.拉罗。他曾获哥
伦比亚特区华盛顿美国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卡拉马苏学院、华盛顿
美国大学和俄亥俄州厄伯纳学院。
本书分为三章,即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由于本书的写作
目的是要向企业经理人员讲述他们应具备的经济理论知识,所以对西方经济学的
这三部分并非泛泛而论,面面俱到,而是择其要点来讲解。第一章阐述了宏观经
济学奠基人凯恩斯的理论及其产生的背景,指出凯恩斯的理论要解决的是30年代
“大萧条”中所出现的总需求不足的现象。作者介绍了凯恩斯为对资本主义经济
实行宏观调节而制定的一些分析工具,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年间资本主义国
家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被控制在“正常”界限内应归功于凯恩斯。但到1965年
前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个始所末料的高失业与高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滞胀”
局面,这既使经济学家束手无策,也使政治家感到棘手。作者叙述了美国历届总
统为改变“滞胀”局面所采取的措施,然而预算赤字的累计增长始终成为美国政
府扔不掉的一个沉重的包袱。
第二章着重地介绍了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产量和收益的分析。作者从阐述
价格的需求弹性这个概念着手,探讨了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是企业实现利润最
大化的条件。微观经济理论原是由亚·斯密奠立的,后经阿·马歇尔加以发展,
但他们的理论都是以完全竞争的假设作为前提。因此,作者介绍了现代微观经济
学对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和寡头市场的分析。
第三章阐述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基本知识。作者介绍了在西方国际经济
学中十分流行的所谓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假若根据这个理论办事,那么各国都会
有利可图。作者还介绍了1944年7 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的“联
合国货币金融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把美元与黄金等同看待、美元作为国际通
用货币的协议。但在1971年由于美元危机,美国政府取消了以黄金兑换美元的承
诺,这样就造成了西方世界的货币金融市场的混乱。作者事实上还讲到了美国等
经济上发达国家所实行的对外经济扩张政策,如何在第三世界国家造成严重的后
果。
本书值得一读,这类该物在我国还是少见的。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下,
为了加强对西方国家情况的了解,特别是的西方国家经济情况的了解,应当学习
西方经济学。然而必须注意,西方经济学所要解决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问题,而我国则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在学习中既要避免受西方经济
学所包含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也要注意我国与西方国家在国情上的差别。例如,
凯恩斯主义主张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宏观调节是为了解决总需求的不足,而我国
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又如,西方微观经济学的依据是发达的市场经济,而我国实
行的则是有计划的商品生产;再如,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为了经济上和
政治上的利益,事实上不能简单地按照所谓比较利益理论,只生产所谓本国最擅
长的和最有效率的产品。至于完全依靠举外债来从事经济建设,则更不可取。
本书名为《速成经济学家》,因为作者认为只要理解和掌握了书中所阐述的
理论,就能很快成为一位经济学家。实际上,耍成为一位真正的经济学家必须以
了解和熟悉本国的国情为前提。

沈志求
1990年11月于中国人民大学


我一拿到MBA 企业管理硕士学位,就打算进入商界,在管理方面一显身手。
一天,我和父亲谈论起他的公司的业务,不消片刻他就摇头说:“你并未真正理
解经济学之基本要义。”
“但我在商学院读书时,每门课程的分数都是很好的啊。”我反驳说。
“那说明不了什么,”父亲说,“在学校里老师教你的经济学只不过是些数
字游戏而已。一个管理人员必须弄懂经济学的基本含义,而非其炫目的外观。因
为你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你的谋划能力,而一个优秀的谋划大师则须明了经济状况
是如何影响企业的。”
“瞧,”父亲在一张纸上写了几行字,然后说:“你到这所大学去找一个人,
他是我读研究生时的导师,请他告诉你一个经理人员所应具备的经济学知识。这
对他来说不会花很多时间。”

第一章 经理人员须懂宏观经济学
这是一栋爬满长青藤的红砖楼房。我沿着楼梯拾级而上,很快到了二楼,根
据我父亲的纸条,找到“哥利森大厦2i4 室”。
房门上标着马歇尔先生几个字,我敲了敲关着的门,此时我觉得有点窘,但
还是决定遵从父亲的旨意去完成这项再学习的使命。
“请进,”一个挺亲切的声音说,“有什么事吗?先生。”
这间办公室近似斯巴达式的简朴——一张沙发,几把椅子,一个书架上面放
着一些书: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约翰·梅纳
德·凯恩斯的《通论》,剩下的几乎都是些有关数学的书。教授坐在一张宽大而
显得高雅的写字台后面,边上放着一台挺象电脑终端的东西,手里拿着一支烟斗。
这些都在我的猜测之中,唯独没有想到房间的角落里居然还放着一台电视机。
“教授,詹姆斯·史密斯是我的父亲,您的学生,您还记得他吗?”
“当然。他是我教的最好的学生之一。他应该在商业游戏中玩得不错了吧?”
“是的,确实如此。教授,家父现在是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了。”
“我知道。”他说,“那么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呢?”
“是这样的先生,我刚念完MBA 课程,正准备找—份工作,我希望能当一名
经理。但是我父亲认为我对经济学还只了解了点皮毛,离掌握其精髓还相去甚远。
所以他建议我来见你。他觉得你只要用很少的时间就能让我明白:一个经理人员
所必须掌握的经济学究竟包括哪些内容。这正是我要向您请教的。”
他看来很高兴,“难道你在学校里没学透吗?”
“在学校里都学过,而且我的成绩还相当出色呢。”我回答说,并且感到有
点不自然。“但是我父亲认为我所学的经济学知识还很不够,功底也浅。他把我
在学校里学的经济学知识称为数学游戏。”
“我明白了,你大概只学到经济学中的数学,而不了解其本身内含的真正的
经济学意义,因而就易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令尊是对的。一个优秀的经理决不
能缺少对经济学核心知识的基本了解。”他停了一下又问道:“你带笔记本了吗?”
“带了,教授。”我回答说,并拿出一本黄色笔记本。
“听着,我让你写的时候你再记。”他态度坚决却很和蔼地说。“经理人员
要了解经济学的三个领域: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请将这点记
下来。”

经理应知的经济学三大领域:宏观、微观和国际经济学。

“而且你要想真正搞懂任何一个领域,就必须知道其它得领域,此三者相辅
相成,紧密相关。”接着他把脚搁在桌面上,双眼瞧着天花板。
“让我们先从宏观经济学开始,”他说,“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是最好懂的
—部分。这也许是因为和宏观经济学有关的问题,诸如通货膨胀、失业等总是报
纸的头版头条,电视新闻中的主要内容,长此以往,人们耳濡目染也就略知一二。
而且宏观经济学和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联系。”接着他又停顿了一会,
眼睛盯住烟斗。

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父
“凯恩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父。他的著作
《通论》就在那边书架上。看见了吧,就是那本黄色的,包着黑色封皮的书。”
我点了点头,他又说:“把它拿下来,把第一章念给我听。”
我翻开书,令我谅讶不已的是:整个第一章竞只有—页篇幅。我清了清喉咙,
朗声念道:
本书命名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着重在通字。命名用意,在把我的想
法和结论,与经典学派对于同类问题之想法与结论对照起来。无论在理论方面或
政策方面,经典学派支配统治阶级和学术界之思想,已经一百余年,我自己亦是
在这种传统中熏陶出来的。在下文中,我将要说明:经典学派之前提,只适用于
一种特殊情形,而不适于通常情形;经典学派所假定的情形,是各种可能的均衡
位置之极限众点,而且这种特例所含属性,恰不是实际经济社会所含有的。结果
是理论与事实不符,应用起来非常糟糕。
“我想,如果我知道什么是特殊情形和什么是通常情形,我或许能知道凯恩
斯的意思。”我念完后说道。
“不错,实际上这正是问题之所在。”教授说道,同时放下手中的烟斗,把
整个身子向前倾去。
“你瞧,”他说道,“当凯恩斯在这都书中倾注心血的时侯,西方国家正处
在有史以来持续最长久、影响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中。事实上正因为其影响既深
且久远,人们称其为‘大萧条’,这你或许已经知道。而当时古典经济学说在政
府和学术界占据统治地位,这种学说根本否定了产生萧条的可能性。因为,在古
典经济学家看来,失业是一种可以自动清除的现象。他们认为劳动力市场与其它
市场一模一样,失业只不过是劳动力供应过剩的结果,这种过剩在供求关系的相
互作用下自然会得到解决。简而言之,当发生失业时,工资——劳动力的价格—
—将会下降,直到雇主有利可图并愿雇佣更多的工人这一点为止。因而,从理论
上讲失业不会发生。
“哦,我不敢说已经听明白了。”我固露窘色,讷讷而言。
“你瞧,假设你失业了,你会去最近的一家工厂,可怜巴巴地哀求经理,说
你宁愿拿低于最低工资的报酬而为他工作,只要仅能够糊口的差事即可。这是很
自然酌事,在这种情况下,经理当然会雇佣你这样的廉价劳工。”
“是的,我想也是如此。”
“因而工资一直会降到每个人都有工作的那一点,失业似乎永远不会发生的。
而凯恩斯却指出,这在现实世界上是不会发生的。由于受到来自制度、工会及传
统等各方面的限制,工资不可能持续下降。事实上,当人们已经习惯于一种工资
水准以后,他们将不愿接受更低报酬的工作。因而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只是一种
特殊情形,如果一定要追求实现充分就业的优美境地,那么,政府一定要采取相
应的政策行动。现在请记下下面这句话。”

既然工资不易下降,失业就会是一种普遍现象。
我自以为已经抓住关键之处了,他却继续说道:“进而言之,如果你失业了,
你就不生产任何东西,经济也因而不是全力运行了。但是,同样重要的是,没有
收入你也就不具备任何购买力。因而,你一旦失业就意味着购买力的衰退,这种
现象在凯恩斯著书立说的时代很严重。而在今天,当越来越多的工作被机器人和
计算机所取代,问题就变得更加严重了;我想你一定不会忘记这句话:机器能够
制造汽车,却永远不可能购买汽车。”他接着说:“把这话记下来。”

机器能够制造汽车,却永远不可能购买汽车。

他是对的。这点我会牢记心头,永远不忘。
“现在让我们回到凯恩斯先生及他所面临的问题上。”教授接着说,“凯恩
斯处在一个社会为失业问题折磨已久的时代,他过去所接受的所有经济学说都把
失业说成是劳动力市场供给过剩的结果,因而失业就象其它一切过剩现象一样,
是会自行矫正的。失业劳工为得到就业机会而彼此竞争,导致工资下降,工资下
降就业机会增多,结果梅开二度,充分就业又将再度出现。这真是一幅美妙的图
画。然而现实中失业照旧持续,经济理论与现实大相径庭,而对大萧条,古典经
济理论束手无策。这使凯恩斯面临一个问题‘你究竟相信谁呢?我还是你自己的
眼睛?’因而凯恩斯发展出一套新的理论,即他的《通论》,据以解释就业总体
水平的决定。”

双向浴缸
“这套新的理论是如何操作的呢?”我问。
“就是把经济环境看作是一个浴缸,”他说,“你偶尔也会洗个澡,对吗?”
“当然”。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打开水笼头,把水温调得正合适,然后去做其它
事,等到待会回来时却发现浴缸里空空勿也。”
“确是有过几次。”
“那是怎么回事呢?”
“我忘了堵上排水口。”我回答说,觉得挺傻气。
“说下去。”
“由于排水口没塞,龙头里流出的水与排水口流出的水相等。浴缸当然是空
的。”
“说得对极了。如果你向没塞住排水口的空浴缸中放水,流入的水和流出的
水一样多,结果浴缸还是空空如也。倘若一开始就是一只装了水的浴缸,你放水
的速度与漏水的速度一样,浴缸里的水便会维持原来的水平。是吗?”
“是这样,这事我于过。当浴缸里的水变冷时,我把排水孔的塞子打开一点,
然后再放些热水……”我不好意思地停下来,不愿告诉他太多我的洗澡习惯,这
已经超出他的想象范围了。
“真无变化,”教授以略带嘲讽的口吻说,“现在你可以把我们的经济想象
成—只放了些水的浴缸,你刚才所说的洗澡的经验就可以用上去。”教授靠在椅
子上,哈哈大笑着说。
“现在我们假设这个经济浴缸有两个水笼头和两个排水口,浴缸中德水位代
表经济活动水平和就业水平。当浴缸中装满水时,我们称之为充分就业,或者说
经济活动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如果美国的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就意味着能够提供
l 亿2 千万左右个工作岗位,此数之误差以百万计。”他又接着说:
“现在如果从两个笼头中流出的水速与自两个排水孔中流出的水速相等,浴
缸中的水位将保持不变,对吧?”
“没错,是这么回事。”
“倘若你想让浴缸里的水位再提高一点,也就是多要点水,你会怎么办呢?”
“晤,我想不外有两种办法,或是把水龙头开大一点,让更大量的水注入,
或是把排水孔关小一点,让水流出得慢一点。是吗?”‘
“完全正确。假设现在插况相反,你觉得浴缸里的水已经超过了你的需要,
你怎么使水位降低呢?”
“也有两种办法,要么把水龙头关小让水流得慢些,要么把排水口塞子开得
更大,让水流出得更快。”
“对极了。政府正是用这种方法管理和调节经济系统的。政府由于有办法控
制经济中各种支出的流量,从而影响着经济活动的总体水平。这就像我们通过调
节水龙头和排水孔而影响浴缸中的水位一样。凯恩斯的观点是这样的,经济活动
的总体水平决定于各种支出的总体水平。政府通过制定和调整税率政策和利率政
策以及政府本身的货币支出,影响消费者支出和投资支出。也就是论政府凭借上
述手段影响消费者支出、投资支出以及政府支出的总体水Y 平,最终达到控制经
济的目的。请将此记录于册。”

政府凭借影响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支出的总体水平控制经济。

说完这些,教授环视桌面片刻,然后从纸篓中抽出一个信封。
“现在请想像一下,”教授边说边在信封背面画了一个浴缸。假设水正在从
一个排水孔流出,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储蓄,会产生什么结果呢?“
“浴缸中的水位会下降。”我回答说,觉得自己的自信心有点增强了。
“那当然。但是现实社会里,如果有些钱作为储蓄从经济体系中流走会产生
什么后果呢?如果你把工资的一部分拿出,不是花掉,而是藏在床垫子下面又会
怎么样呢?”然后他又自问自答地说,“某些地方的某些人就会由于你的此举而
失去工作了。”
“可我并没有把富余的钱仓在床垫子下面,我是把钱存在银行里的,银行当
然会把钱再借出去。”我说着,模模糊糊地想起过去所学的货币银行学的一些内
容。
“情况也许如此,但也可能不是这样。银行家当然想把钱贷放出去,但还要
看见否有人想借钱。如果确有人要借钱,而且这笔钱也是拿出去从事投资活动,
或者说把这笔钱再注入经济体系内,这才会制造出别的就业机会。浴缸中的水也
才能因而维持原水平不变。”他手指着画在信封背面的那个代表投资的龙头。
“当然,在我们的经济体系中,就业机会并非仅此一个来源。假设你在一家杂货
店干活,这是一个依赖于消费的工作,要是人们不来买杂货你就要失业。假如你
在建筑业工作,修建新的杂货店,你从事的就是一种依赖投资行为的工作。一旦
人们觉得投资无利可图,你就会被老板炒鱿鱼。而人们是否愿意投资则又取决于
利率。实际上,几乎所有的事都取决于利率。高利率打击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低
利率则鼓励投资者扩大投资。这一点很重要,请记下来。”

投资行为取决于利率。事实上,几乎凡事都操之于利率。高利率打击投资意
愿,低利率则鼓励投资意愿。

我把这两句话记下来,不禁暗自好笑,为什么以前我从未真正明白如此简单
的道理。“原来这就是人们常常谈论的投资行为的真正原因啊!”我说“可我尚
不十分明了的是利息率与这些事情的具体关系。”我补充一句,并拼命回忆学过
的货币银行理论,却发现那些理论并不能帮我明白什么。
“其实道理非常筒单,就和我们刚才谈的事例一样。”教授回答说。“假设
你有机会购买一家杂货店,你将得到的投资收效率为12%,你干吗?”
“噢,这可说不请楚,我要根据情况定。”
“根据什么情况?”
“是不是根据我借钱投资而必须支付的利息率啊?”
“正确。假定利率为14%,你买不买?”教授说着又点着了烟斗。
“不,我才不干呢?”
“为什么?”
“噢,我为借这笔款子得付14%的利息,而从这家店仅赚到12%的钱,辛苦
半天我还亏本2%,这才真叫赔了夫人又折兵,这种蠢事怎么能干?”我想就连白
痴也会知道这一点,不过想到这我心里似乎明白点什么,脑子有点开窍了。
“好,现在我们假设银行将利率下调到10%,你还愿不愿买那家店呢?”
“当然买,”我毫不犹豫地说,“那样的话我就可以有2 %的利涧可赚了。
所以你想增加投资,就须降低利息率,这一点联邦储备银行完全可以办到。过去
学过的货币银行课程讲过这点。”还能够想起过去在学校里学的东西使我感到十
分高兴。“因此,只要调节水龙头的大小,就可以改变注入浴缸的水量。同样,
只要调整利息率就可改变投资了。”
“你确实搞懂了,联邦储备银行通过调整利率影响报资。把这一点也记下来。”

联邦储备银行通过调整利息率影响投资行为,

“可是你刚才说浴缸里有两个龙头和两个排水口啊,另外那一对又是派什么
用场的呢?”我一边看着那信封上的浴缸图,一边问道。
“另一个水龙头代表政府的各种支出,另一排水孔则代表政府税收。如果政
府采取征税的方式,把你工资收入的一部分转变为政府的税收所得,这情形如同
水从浴缸中流出了,与你把钱放起来不用是一样的,对经济的影响也相同。除非
被当作税收征走的这部分钱还能重新用于经济活动中去,否则就又会有人为此而
丢掉那一份原本满不错的工作,而由税收征来的钱要由政府支出把它花掉。更有
趣的是,在所有工作的人中,大约有三分之一是在为州政府、地方政府和联邦政
府三级政府机构工作,也既是说,在美国每3 个工作的人中,就有1 名是政府雇
员。因此只要流入浴缸里的水的速度、即增加政府支出,或者减小从浴缸中流出
的水的速度、即削减税收,就能够提高浴缸中水的位置,即提高经济活动的水平。”
现在我全部明白了,兴高采烈地问道:“反过来也完全一样,对吧。”
“你指什么?”
“通过削减政府支出使经济活动的水平降低,如同使注入浴缸的水速减慢。
或者增加政府税收,好似把排水孔开得大些,让水流出得快一点。”
“你对这一问题完全搞懂了。”
“那么,现在让我再进一步验证一下,把4 个方面结合在一块分析。我们可
以通过增加政府开支,或减少税收提高经济活动的总体水平,也可以通过减少政
府支出或增加税收降低经济活动的总体水平。”‘、
“你已经很清楚了,为了保证记牢它,你把它记下来。”

要提高经济活动水平,就增加政府开支或减少税收。要降低经济活动水平,
就削减政府支出或提高税收。

当我记笔记时,教授起身离开写字台,在沙发上坐下来,把他的两条腿放在
咖啡桌上。“为了使经济行为保持在一个稳定就业的水平上,或者说把经济活动
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我们就必须使政府支出和投资与政府税收和储蓄保持一
致。”
我惊奇地问:“照您的说法,事情竞如此之简单?”
“如同经济学领域的很多事一样,并不仅仅是这样简单。你可能知道这样一
种情况:在某一时期,储蓄和税收相等于投资和政府支出。但经济中仍有失业现
象发生,也就是说,浴缸中的水位并未变化,却未必是满缸水。事实上,这正是
凯恩斯的主要论点。即无法保证经济活动的水平启动稳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它
完全可能在低于充分就业的某一点保持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失业和经济
衰退,甚至经济危机。反之亦然,经济活动的水平也能在高于充分就业的某一点
保持稳定,在我们的例子中就是水溢出缸外,这时就出现了通货膨胀。但是,在
上述两种情况之外,经济活动水平一旦在充分就业状态稳定下来,则政府支出和
投资与税收和储蓄必定相等。任何变化,或者说这种均衡的破坏或者引起失业或
者导致通货膨胀。这点必须牢记。

一旦经济活动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就必须使储蓄和税收与投资和政府支出相
等。任何情况的变动都会导致通货膨胀或失业。

“我想我有点开窍了,”我说,“但是现实中如何达到呢?另外,这些与我
这个经理人员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跟你这个经理人员的关系是这样的,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成功的谋划者,
你就必须预先知道,政府胡乱干预经济可能会使你的企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管
理之道说穿了不外于此,而政府可以说总是在瞎干预。”教授一边说着,一边往
烟斗里装满烟丝,并且像所有的吸烟人一样仔细欣赏着他心爱的烟斗。
“在现实社会中,这些每天都发生的实际情况就是你每天在报纸头版头条看
到的新闻。尽管你每天都看报,但从未深究其中奥秘,所以也未真正弄懂里面包
含的道理。事实上,我们的整个经济活动都在联邦政府及联邦储备银行掌握之中。
顺便说明一点,联邦储备银行是独立工作的,这个机构并不受国会或总统的指挥。
因而它可以独立制定符合自己要求的政策,而不必一切都与政府配合默契。总之,
政府掌握了两种工具,联邦储备银行也是如此,把这些总和起来就是一般所说的
‘凯恩斯工具箱’,不过我非常怀疑,如果凯恩斯尚且在世的话,他是否会认可
这一称谓。”
“政府可以在任何它愿意的时候增加或减少它自身的开支,其结果就是创造
或消除就业机会。政府也可以通过增减税收以达到同样的结果。而联邦储备银行
也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来决定银行放款数额及利率的升降。联邦储备
银行还可以通过直接变更商业银行向其借款的再贴现率进而达到调节利率升降的
目的。再说明一点,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向联邦银行借款所需支付的利息率,这
点你总还知道吧。”
“是的,教授。”
“变更贴现率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不过还是可以说心理上的影响大
于实际的影响。当然这都无关紧要。”教授接着说,“重要的是变更贴现率这个
方法确实有效,联邦储备银行正是采用调节利率的方法来影响投资的。所以,总
的来说整个经济活动基本上是控制在联邦政府和联邦储备银行手中的。财政政策
主要用于调节政府支出与税收,货币政策主要用于操纵货币的供应及利率的高低。
如何使用这些政策性工具就要看政府当局的社会和经济目标了。请把这句话记下
来。”

最基本的是:联邦政府运用财政政策(政府支出和税收)控制经济。联邦储
备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控制经济。而这些工具的运用方式则
视政府目标而定。

我一边飞快地记着,一边说道:“开始有点难了。”
“要真正搞懂并不困难。”教授说,尽管如此,他还是用猜疑的目光看着我,
似乎还不能肯定我是否具备做一个经理的条件。“想一下凯恩斯的工具箱吧。假
设我们现在已经面临很高的失业率,而你已居总统经济顾问之高位,你会向总统
提出什么政策建议呢?”
“让我想想看,”这时候我真想也有—只能启动思维的烟斗在手中把玩一番。
“晤,我会建议把浴缸中的水位提高。对吗?”
“是的。”
“这样一来……假设我们增加了政府开支,就可以创造许多就业机会,要不
我们就减税,这样人们手中有更多的钱,不就达到了刺激消费的目的了吗。或者
我们采用货币政策工具,增加货币供应量,使银行有充裕的资金满足贷款,这样
利率也会随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下降,结果投资额就会增加。还有我们可以采取
降低贴现率的方法,这样可以直接压低利率。当然,我们也可以同时使用这些方
法。”
“你真懂得不少了。”
“但有一点我不清楚,如果我们同时采用这些方法,多管齐下,浴缸里的水
还不溢出来吗?我的意思是会不会因而导致通货膨胀?”
当我一边解释,一边又提出问题时,教授逐渐露出微笑。这还是整个上午他
的第一次笑脸。依我来看,这种笑容表示出他对问题的欣赏。“这正是关键所在,”
他说,“这就是如何取舍的问题。”

如何取舍
“取舍什么?”
“经济学就是研究取舍问题的。让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假设高失业与高通
货膨胀同时发生了,这就有个取舍问题。用来降低失业率的各种政策却很容易导
致通货膨胀。而要想降低通货膨胀可以采取减少政府开支、提高税率、减少货币
供应量、以及提高利息率等手段;但是,所有这些都会抑制经济活动,影响经济
发展速度,减少工作机会,也就是说失业率会上升。要想两者兼顾确实很困难。
因而如何把经济调节得恰到好处又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宏观经济学就是要解决怎
样在处理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做恰当的取舍,请记下来。”

宏观经济学研究在对付通货膨胀与失业问题之间如何做恰当的取舍。

“现在让我们去吃午饭吧。”教授说。
我早就饥肠辘辘了。我们穿过呈四方形的会客室,来到专供教授们聚会的餐
厅。这是一个凉爽的秋日,到处弥漫着轻松的气氛,让人想去踢踢足球。有几个
年轻的学生在草坪上玩飞盘。还有些人躺在草地上看书。我意识到,我以后准会
怀念这次重返校园的经历。
我们在角落里的一张桌旁坐下。很显然,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认识教授,但没
有人和我们坐到一起来,他们可能把我当作一个本科生了。
“教授,还是老样子吗?”一位年轻的女服务员走上前来问道。看得出她还
是一个学生,长得相当漂亮。
“噢,贝琪,谢谢你。还是照老样子给我来一份。史密斯先生,你要点什么
呢?”他第一次叫我的名字。
“您可以给我提点什么建议吗?先生?”我问教授。一边在心中暗自琢磨,
不知“老样子”究竟是什么东西。
“牛肉汉堡包。”他以平淡的口气说。
“那就给我来份牛肉汉堡包和一杯咖啡。”我告诉贝琪,费了很大劲才把心
思又转回正事上。我想还是借此机会向教授提几个聪明的问题,看来足球是与他
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却不料他说道:“你看了昨晚‘钢队’的比赛了吗?”
“没有,老师”我答到,“我不大关心足球赛事的进展,说不清为什么,它
总引不起我的兴趣。”
然而,使我大吃一惊的是教授居然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经理,
你最好尽快地喜欢上足球。”
“为什么呢?”我问道,心里却想最好还是及早转开话题,以免霹出马脚。
“因为所有的经理都喜欢足球。”他答道,并显露出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我知道,现在是转移话题的时候了。
“我承认,今早上从您的教诲中获益匪浅,比我在学校里知道的多多了。还
有一件事仍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那是什么问题呢?”他喝了一口贝琪刚端过来的马提尼洒。那酒至少是一
般的2 倍,里面放的橄榄也不少于4 粒。现在我明白“老样子”是怎么回事了,
真希望我也能来上这么一杯。

理论与现实的背离
我喝了口咖啡,继续问道:“照你刚才的说法,控制经济或者说让经济保持
充分就业是一件挺简单的事。倘若果真如此,我们的经济又怎么会出现这么多问
题呢?为什么现实经济中失业率居高不下,而物价却持续上升呢?两者不是有相
反变动的倾向吗?”
“晤,现实确实如此,”教授说,“首先在经济学里,要从理论上把事情说
明白并不困难,样样似乎都行得通,然而现实却不尽然。亚当。斯密理论中所描
述的那个竞争世界,从理论上说来确实是一幅极美妙的图画,对人们充满着诱惑。
但是这一理论一放到现实中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他的好多假定根本不能成立。譬
如说,斯密认为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企业在竞争中是平等的。这在一个由500 家
大企业控制了80%经济的现实世界里根本行不通。二战以后的事实是,凯恩斯的
理论在一段时间里提供了解决当时问题的所有答案。战后大约20年中,我们把失
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 %到4%的”正常“界限之内。这段时期,经济学凌驾
于其它所有社会科学之上,好似一顾灿烂的明珠,连尼克松总统也成为凯恩斯的
信徒了。……”
我们的午餐来了,看上去还真不错。
教授继续说道:“到1965年前后,一些我们始料未及的事情开始出现了,更
棘手的是这些事情的变化都难以控制。约翰逊总统急于扩大社会福利计划,这需
要大大增加政府开支,他还决定参加越南战争,这也要政府出钱。你已经知道了
增加政府开支意味着什么,对吧?”
“是的。先生,那会导致通货膨账,除非同时增加税收。”我回答说,觉得
自信心更强了。
“确实如此。但是,约翰逊总统拖了很久才提高税率,结果造成物价不断上
升,其后我们费了约10年时间才把它重新控制住。当然,也不能光责怪约翰逊,
其间还有一些别的因素推波助澜。你知道,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在1971年至1981
年间就把石油价格提高了15倍左右,而美国过去的经济是建立在廉价石油大量供
应的基础之上的,于是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通货膨胀。另外,国际上日趋激烈的竞
争,国际市场状况的变化也是原因之一。战后,当我们帮助日本和西欧国家重建
他们的经济体系、恢复经济实力时,我们也帮助他们更新了厂房和设备,以至于
他们(特别是日本)现在的厂房和机器比我们更具效率和生产力。这种情况给我
们造成很大压力,因为我们要千万百计地压低国内通货膨胀率,这样才能降低价
格,以免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因价格过高而缺乏竞争力。与此同时,这种方法
对我们解决失业问题却有不利的影响。国际间竞争使我们的许多工作机会被别人
捞去了,如全美国卖出的汽车有25%是其它国家制造的,其中大部分是日本产的,
这就意味着许多就业机会的流失。此外,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缓解通货膨胀,
从理论上而言是会提高失业率的,你还记得刚才说过的取舍问题吧,鱼和熊掌恐
怕难兼得啊。还有—件事要加以说明,计算机革命和自动化操作取代人力的速度,
远远胜过我们训练人力以适应新工作的要求的速度。我们又面临一个非常棘手且
复杂的问题。别看说了这么多,以上我讲的还只是几个大的方面而已,远未包括
全部。”
“要来点甜点心吗?先生”女招待又转回来问道。
“好的,贝琪,还是老样子。”
“你呢,先生?”
“也—样。”
“问题在于,”教授继续说,“那些外加的变量,也就是那些发生于经济体
系本身之外,而我们又无法预测的事情。正象你上午才搞明白的那样,我们当然
知道怎样使经济保持在充分就业状态下运行,但对于一个重要条件,石油输出国
组织到底准备如何操纵油价,我们却无从知晓,就象预测天气,我们不可能比气
象学家干得好。”
“教授,有一件事我一直不明白,就是困惑我们很久的财政赤字问题。”
“说具体点。”
我又开始感到浑身不自在,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我现在已经知道的是政
府运用财政政策诸如扩大政府开支、减税等刺激经济,可能会产生赤字,那么这
是唯一的原因吗?我们现在之所以会有如此之庞大的财政赤字,其原因难道是由
于政府一直在努力降低失业率吗?”
“你说的只是一部分原因,况且整体经济情况也并不完全如此。里根在1981
年执政时,美国经济正为前所末有的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所困扰,那种状况
确实令决策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这点想必你也完全能够理解。”
“您的意思是说在处理失业问题和通货膨胀之间如何取舍而进退两难吗?”
“正是如此,你想采取的任何减少失业的措施都有可能使通货膨胀更趋恶化,
而另一方面,假若你想降低通货膨胀率,结果却可能使原有的失业问题更加严重。
里根总统所采取的办法是:利用货币政策对付通货膨胀,运用财政政策对付失业
问题。在那个时候采取这种取舍一半是出于偶然,一半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教授停了停继续说道:“一般来说,政府当局所关心的利益问题未必就与联
邦储备银行完全一致。每一个政治家都希望经济是永远保持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
运行的,在大选期间尤为如此。但联邦储备银行的注意力通常放在通货膨胀问题
上,它将通货问题看得重于失业问题。大部分经济学家都会同意这种观点,因为
联邦储备银行代表着整个银行系统的利益,它必须站在整个银行体系的立场上。
实际上,联邦储备银行属于商业银行所有,而银行家和他们的股东根本不喜欢通
货膨胀,因为他们都是债权人。一旦发生高通货膨胀,就意味着过去拨放的贷款
将以现在贬值过的货币来偿还,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换句话说,通货
膨胀有利于债务人。另外,对于银行业来说,实际利率才是真正生死攸关的利率。
所谓实际利率是市场利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差额。银行如果要赚钱,就必须使市场
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以赚取两者之差额,这个差额一般大约是4 %……”
这时甜点心送来了,我十分高兴。贝琪在我们每人面前各放了一杯马提尼酒,
这时我才真正品出“照老样子”的含义了。教授点上烟斗继续说道:
“当然银行家也并不真的就那么在乎高利率,因为利率仅仅是他们所出售的
商品货币的价格而已。但有—点是明朗的,利率一旦提高到一定程度,贷款的意
愿便会受到打击,这时所有的人都会蒙受损失……”
“所有的人都会蒙受损失?”我奇怪地问道。
“是呀,每一个人都会有损失。利率过高银行贷放出的款少了,消费者与投
资者所能借到的钱当然也就少了,正在进行的事就不得不停顿下来,这就是1981
年到1982年美国的实际情况,当时我们正陷入严重的不景气之中。里根政府当时
采取的措施是削减税收,增加政府开支,其中大部分是国防支出,而联邦储备银
行却极力紧缩货币供应量,使利率上升。直到1982年中期,联邦储备银行才开始
放松银根,增加货币供应量,整个经济才逐渐复苏。”
“因此,”教授继续说道“当时我们所面临的就是一幅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相互矛盾的状况,几乎酿成—片混乱。直到政府与联邦储备银行在目标一致情况
下携手并进后,我们才开始摆脱这种难堪的境地。这正是我所要强调的:凯恩斯
的宏观经济理论若要发挥有效的作用,货币政策就必须与财政政策步伐一致,若
不如此,事情只会越弄越糟。”
“我还是有点不清楚,”我说,“您讲了这么多,究竟与赤字又有什么关系
呢?”
“你想知道我为什么要说这些,首先要明白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接下来我
就讲给你听这前因后果。”
教授略加思索,缓缓说道:“里根在1980年参加竞选时曾许诺要削减税收,
增加国防支出,同时,他要求联邦储备银行采取严厉的货币政策,抽紧银根以降
低通货膨胀率,正如刚才所讲的那样。而联邦储备银行所采取的严厉的货币政策
导致我们经济陷入很深的萧条之中,这也就是造成我们现在所有的巨大赤字的原
因之一。当经济处于萧条时,因为工作人员减少,政府税收就会减少,政府所能
得到的所得税自然就少了,相反有工作的人的收入提高的又没那么快,无法弥补
因失业人数增加而减少的税收。况且,企业的利润减少了,随之而来的是企业交
纳的所得税也就少了。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支出却会自动提高,因为失业率上
升造成更多的人要求领取失业救济金,社会福利档案里的名单比原来长多了。因
而,这些年来积累起来的赤字,一部分是过去经济不景气所遗留的后果。”
“可是,在经济复苏过程中赤字难道不会自然消减吗?”我插嘴道。
“为什么就会自然消减呢?”
“因为当更多的人找到了新的工作,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都开始上升,政府
税收不就增加了吗?同时,越来越少的人领取失业救济和要求社会福利保障,政
府支出不就减少了吗?”
“这倒不错,不过在最近几年中,只有一部分赤字是经济不景气造成的,其
余的则是由于减少税收后,却没有相应地减少政府支出以取得相互问的协调。经
济学家们称这种赤字为‘结构性赤字’。这种生存于结构内部的赤字即使在经济
稳定在充分就业状态条件下也会存在的。”
“照这么说,未来几年我们所面临的赤字问题根本不可能自行消失,因为其
产生于预算结构。”我这么说着,心里又开始感到有一种抓住头绪的灵感。

赤字的灾难
“这当然是我们有如此巨额的赤字的主要原因,但还不是赤字的真正问题。
真正的问题在于赤字会吃掉很大一部分今后几年中原本会产生的私人储蓄,这部
分私人储蓄本来可投资于工厂、机器设备和房地产。这样一来,今后的经济增长
速度就会减慢,个人生活水平也难以提高。
“就短期而言,赤字表示利率较高。当私人企业开始拓展业务逐渐成长之时,
政府也开始参与资金信贷市场、筹措资金以填补赤字,于是利率开始上涨。高利
率会导致如下几个问题:第一,非均衡经济复苏。在经济体系中,不同行业对利
率的反应程度不同,有些行业诸如房地产、汽车等对利率反应比较敏感,其发展
就不可能与其它产业一致。第二,高利率也导致美元价格居高不下,因而减弱了
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第三,美国国内利率高涨也会导致世界性的
高利率,这种状况并不一定符合西欧诸国和日本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要求,反而使
得那些拖欠大量债务的第三世界国家负担更为沉重。”
“难道联邦储备银行不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运用货币政策来降低利率吗?”
我反问道。
“当然可以,只是这样一来又有使经济过热的风险,有可能导致下一次的通
货膨胀。”
“如果他们保持利率不变……”
那么,他们就又面临经济有可能陷入另一次衰退的风险。我们现在又看到货
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出现矛盾,情形再一次恶化,就如80年代初期一样。“

扑朔迷离的经济走向
“话说到此你大概已经发现调节经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果问题仅限
于控制凯恩斯模式,运用凯恩斯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经济学家就无事可做了。
然而政治与经济永远也无法根本分割开来,总是会有—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发生,
即事先无法预料的突发震荡。正因为如此,近来常常可以听到说经济学家连自己
在做什么都云里雾中。你听到过这种嘲笑吗?”
“我不太知道。”我回答说。
“有这样一个流传甚广的笑话,说如果把世界上所有的经济学家都集中在一
起,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我已经听说过这个笑话,但还是勉强挤出一点笑容。
“另外还有一个是说如果让任何一个职业的全体成员组成一个枪毙行刑队,
只有经济学家们会围成—个圆圈。”
这一次可真是太可笑了,我用不着装模作样地去笑。
“正如一个著名经济学家所说的:在物理学中你不必担心光速每天是否会变
动,可以假设这是一个常数。而在经济学中,我们也在不断地假设,只不过我们
唯一可以确定的假设却是: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人们的行为不会是一个常数。”
“还有最后一点要说,然后我们一道去上课。”
我并未想到我们还要去上课,不过也没再问什么,只是把马提尼酒赶紧喝掉。
贝琪给我们端来了咖啡,然后把桌子整理好。这时餐厅里只剩下我和教授两人了。

债务与赤字
“从长远来看,高利率也会导致更大量的赤字。比方说,赤字为2 千亿美元,
利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政府所要负担的赤字的利息就会多增20亿美元,所需支
付的国家全部债务的总利息就更多了,现在这笔债务已接近2 兆美元大关了。”
“教授,有一个问题我还未真正搞懂,就是债务与赤字究竞有什么区别呢?”
“赤字指在一个年度中政府收入与支出间的负差额,而国家债务则是指多年
以来所积累的尚未清偿的赤字累计领。”
“也就是此我们过去所产生的赤字到头来都变成了国家债务。”
“正是如此。”
“那么,当我们听到说1983年的赤字约为1950亿美元时,应该理解为是指政
府当年的支出比收入超出1950亿美元吧。”
“你说对了。”
“最终这1950亿美元又全部划到国家债务的帐目上,是吧?”
“完全正确。”教授在帐单上签了字又说道:“我们去上课吧。”他的口气
理所当然,脸上露出毋容置疑的神色。我已经没有它选择余地了,时间也已经快
到1 点半了。
当我们穿过大厅时,教授解释说:“今天是本学期开始的第一天,我要去看
看选修了这门‘管理经济学’课的研究生。我想,讲到现在你一定会感觉到,了
解经济本身是如何运行的这个问题,对于一个经理来说是多么重要了吧。不过话
说回来,对于经理的日常工作来说,真正要掌握的是企业运行的原理。这就是我
带你一道去上课的道理。请记住:除非我在黑板上写了,否则你无需做笔记。而
我在黑板上写的,你都要把它记下来。”


第二章 经理人员须会微观经济学
当我走进教室时,出乎意料地发现贝琪也坐在那里。当然,教室里还有许多
别的学生。教室的墙壁漆作淡绿色,两块很大的黑板横放在教室前端,还有一块
则挂在侧面的墙壁上。有三排半圆形的长桌,每排后面都放着7 至10张柔软的可
以旋转的座椅。教授走到教室前端,把讲义夹放在讲台右侧。不知准在讲台前面
用粉笔写了一行字:“自从我的马死了以后,我的马鞍就无用武之地了。”
看到那行字大家都爆发出一阵大笑,教授整理完他的那一大堆材料后,教室
里还静不下来。教授脸上挂着笑容,但是很明显,他是知道那行字的存在的。
“下午好。”教授以宏亮的声音向大家问侯,整个教室立刻安静下来:“我
是马歇尔教授。本课程编号为5l——640 ,即管理经济学的研究生课。请把这张
花名册传下去,如果上面没有你的名字,请到教务处D 号窗口去登记,也就是那
个总是排着长队的窗口。我这门课并不要求你每次都必须来,而对于你来说,到
这上课的唯一理由是你想有个成绩,如果你要拿学位的话。”
教授继续说道:“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在这门课程里我们将要研究的几个主
要经济学概念,以及隐藏于这些概念之后的普通常识。我们这门课程的大部分时
间将运用相应的数学来进一步说明和发展这些概念,运用这些概念。至于这里所
用的数学其实就是我们吃经济这碗饭的人故意搞的一种障碍,用来愚弄那些门外
汉,借以减少那些想自命为经济学家的人的数目,从而使我们自己变得奇货可居,
物以稀为贵嘛,对吧……”
听到这番宏论,贝琪不禁笑出声来,别的学生也跟着笑起来,教室里的气氛
显然轻松了不少。
“大家也别误会,我当然认为经济数学是很重要的,况且你如果不懂经济数
学就根本无法蒙混过关。关键在于你在努力搞懂这些经济数学的同时,要真正明
白它所表示的经济学含义。”
“没错,事情就是这样。”我暗自嘀咕。

利润的诱惑
“好了,让我问一个问题作为这堂课的开始。一个经理需要知道经济学的什
么内容?”
“怎么赚钱!”一个上身穿黄色棉布衬衫,下着一条水磨牛仔裤,看着挺精
神的小伙子自告奋勇地答道。
“是怎么处理企业财务吧。”一个长着红头发的很显眼的始娘说。
“大概是如何有效地经营企业吧。”坐在后排的一个留着胡子的年青人回答。
教授有遗憾地摇着头,然后环视四周,想听听是否还有其它看法,学生们再
没什么反应。“也许我该换个方式问。”他说,“企业经营是干什么的呢?”
“有各种各样的经营,我的意思是说不能简单划一的。那个留胡子的年青人
说。
那个穿黄衬衫的小伙子又补充道:“企业不是制造商品就是提供服务,再不
就是从事销售,或者,……”
“利润。”贝琪回答说,“企业做生意就是为能有利润。”
“完全正确。利润才是真正的目的,企业的根本目标是追求利润,而你们这
些企业经理的任务就是为企业创造利润。而且不仅仅是创造‘一点儿’利润,你
们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接着教授转过身去在黑板上写道:

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的大部分时间就是要探讨这个公式。让我们用最简单
的方式想一下。如果你要推出一种新产品,假设是一把用太阳能为动力的可以变
速的电动牙刷,也可以是具备以上功能的另一件东西。你准备生产的数量是多少?
你确定的价格又是多少?”
没人回答。
“很明显如果没有更多的资料,仅凭刚才所说的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作
为一名经理,你首先应该进行市场调查,确定这个新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至于市
场调查的方法想必诸位已经在市场学那门课程上学过,倘若还未学过,很快就要
学到的。现在,假设你已做完了市场调查,汇总、分折了所有的资料,而且决定
以25美元一支的价格进行销售。我们再进一步假设,按25美元一支的定价,一个
月可以销售1000支,那么你每个月的总收入是多少呢?”
“25000 美元。”留胡子的青年男子答道。
“很好。现在假设你生产一支牙刷的成本是18美元,你的总成本又是多少呢?”
“18000 美元。”红发女郎答道。
“那么,你每个月的利润又是多少呢?”
“每月是7000美元。”穿黄衬衫的小伙子答道。
“不错。现在的问题是:这是你最好的成绩吗?这是你所能创造的最大利润
吗?”
这次可没人吭气了。
“显然,继续回答这个问题,你就需要更多的资料了。你要搞清楚的最重要
的一点是:如果价格,或者是生产和出售的数量有了变化,总收入和总成本会有
什么样的反应。对吗?”
似乎没有人反对这一点。
“那好,我想我们举的例子越简单越好。我们先假设生产成本并不重要,而
且把这种太阳能变速牙刷的供货假定为源源不断的,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成本不
会因销售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情况下的最大利润就取决于可能的总收入最大
化,即成本不变条件下利润大小取决于总收益的多少。为了使我们牢牢记住这一
点,教授在黑板上写道:

如果成本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获得最大总收益就获得最大利润。

“您又如何达到达一目标呢?”穿黄衬衫的小伙子问道。

“问得好,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呢?”
“可以降低价格,试试看能否卖得更多一点。”留胡子的年青人建议说。
穿黄衬衫的小伙子沿着讨论的方向继续说:“提高价格又会怎么样呢?”
“让我们来试一试。”教授说“假设价格降到每支22.5美元,销售额增加到
每星期1100支,你的总收入将会是多少?”
每个人都开始东翻西找,取出袖珍计算器。贝琪抢先答道:“总收入下降到
24700 美元。”
“看得出这样干并不好。”
每个人似乎称赞同他的意见。

需求的价格弹性
“你们瞧,”教授说,“假如你想通过调整价格来增加收入,最好先知道市
场对你的产品的需求知识。换句话说,要知道价格变动对产品销售量可能会起什
么样的影响。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要知道你的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
说着,教授从口袋里掏出两个大橡皮圈,其中红色的那根较细,棕色的那根
要粗许多。他把两个橡皮圈交给穿黄衬衫的那个小伙子,“你就当它们是两种不
同的产品,哪一根弹性略大一些?”
小伙子拉拉这一根,又拉拉那一根。边上的人都看出来那根红色的橡皮圈的
弹性要大些,而那根棕色的橡皮圈由于太粗,根本就无法拉开。“红色的这根弹
性大”小伙子说。
“你说得对。”教授肯定地说,“弹性的基本概念其实很简单,就是指反应
程度。我们的问题是:相对于价格变动,产品的需求量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反应
程度,从企业经理的角度来说,了解自己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弹性是相当重要的。
因为,只要知道了产品的需求弹性,你就能够知道价格变动对销售量的影响程度,
进而知道它对总收益产生的影响。如果市场需求量对价格变动所产生的反应相当
敏锐,我们便称之为‘需求有弹性’。”他转过身去在黑板上写道:

需求有弹性即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具体来说,当需求富有弹性时,即使是价格百分比有非常微小的变化,也
会导致需求量上一个更大百分比的变化。因此,需求有弹性时,价格降低会引起
市场需求量相对大的增加。总收益当然会因而提高。例如,价格降低5 %,由此
而引起的需求量提高了10%,我们就说这个产品的‘需求有弹性’。反过来说,
你的价格只下降了5 %,而销售量却因而扩大了10%,总收益当然会比过去增加
5 %。”
“另一方面,如果价格提高5 %,销售量因而减少了10%,这是‘需求有弹
性’的另一种情况,但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总收益会降低,这个例子中是下降5%.
现在,我们知道了,对于‘需求有弹性’的产品来说,降低价格是增加总收益的
办法,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之,提高这种产品的价格,那可是要比以前亏本了。”
“另一种可能的情况是,产品的需求无弹性。就好像刚才那根棕色橡皮圈。”
他又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字:

需求无弹性,即需求量的变动程度小于价格的变动程度。

“当一个产品的需求是无弹性的时候,需求对价格的反应就不甚明显。因而,
对于需求无弹性的产品而言,增加总收益的办法就是提高价格,对这种产品来说,
价格上任何百分比的提高只会引起市场需求量——即销售量较小百分比的降低。
例如你把这个产品的价格提高15%,而产品销售量下降的百分比小,可能是8 %。
很明显这个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总收益会因而增加7
%。另一方面,当产品的需求是无弹性时,而你却降低价格,你的总收益必定会
减少,因为在这种情况中,价格降低的幅度会大于销售量增加的幅度。
“可以看出,作为经理,你要确定一个适当的价格,就必须了解产品需求的
价格弹性的详细知识。在这里我告诉你们一个小插曲。大概是在两年以前,我认
识一位在此地某公司管理一条生产线的经理。当时我教的这门课也正好讨论到公
司制定价格的问题,这个问题正时时盘绕我心头,正巧我有机会遇到他,我就问
他是如何进行价格决策的。他告诉我说,他先估算出他乐意卖出的数量,然后按
市场现行的价格计算出这个销售量的总收益,如果这个收益还对付得过去,他就
不改变价格。如果这个收益不能令人满意,他就抬高价格,用他的话说就是哄抬
物价。”说到此,教授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接着又说,“上次我又遇见他了,他
正找新工作呢。”
教授说完后,笑声逐渐在教室里蔓延开。那个穿黄衬衫的小伙子居然还没开
窍,他问道:“他干吗要去找新工作呢?”
这下教室里的笑声更大了,小伙子更加窘迫。
教授好象正在考虑如何更进一步地说明这个问题,过了一会儿他说:“有可
能我那个经理朋友把他的产品的需求弹性弄错了,作出—个错误的判断。你是知
道的,只有对需求无弹性的产品提高其价格才会获得更多的收益。那位老兄显然
把事弄了个相反。”

左右价格的三剑客
“可是怎么样才能确定一个产品的需求是有价格弹性的,还是没有价格弹性
的呢?”穿黄衬衫的小伙子继续问道。
教授说:“这可真是个好问题。”他的这个评语顿然使整个教室鸦雀无声,
“这正是由经济学家和市场研究者相互协助研究的一个领域。当然这种合作也不
可能是天衣无缝的,刚才所说的我的那个朋友的不幸就是一个证明。不过,经济
学家和市场调研者可以发现价格以及其它因素的变化是如何影响每一特定商品的
销售。在经济学里,有一个专门研究这一领域问题的分支称为‘计量经济学’。
现代计量经济学家已经拥有为数可观的多种统计方法,可以精确地解决这类问题。”
除了强有力的计量技术以外,还有一些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可供我们用于研究
有关弹性的一些问题。概括地说,决定一个产品的需求是否具有价格弹性有两个
主要因素:一个是消费者花在这个产品上的支出占其总收入的百分比。另一个是
可以替代这个产品的其它产品的数量。下面让我们逐—讨论。“
教授停顿一下继续说:“消费者花在某项特定产品上的支出如果占其收入的
百分比越高,这个产品的需求弹性一般就越大。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消费市场
对特定的大项产品,诸如汽车、住宅或个人电脑的需求一般具有较大的价格弹性。
相反,如果花在某种产品上的钱只占消费者收入很小的比例,诸如盐、胡椒、鞋
带等,这种需求一般都没有价格弹性。你们是否明白了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呢?”
“我想是这样的,”红发女郎这次反应很快,她说:“消费者通常对价格较
低的商品的价格变化并不很在意,因为花在这些东西上的钱并不很多。”
“确实如此”。
“现在我们来看影响价格弹性的另一个因素,”教授说道,“也就是可供选
择的替代品的数量。替代品越多,这个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有谁能够对
此作出说明呢?”
又是穿黄衬衫的小伙子抢先答道:“如果某种商品的替代品非常多,消费者
可以不用这种商品而以其它商品代替它的选择余地就很大,消费者就很容易改变
原先的主意而买别的商品。如果替代品很少,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就要受到一定的
限制了。”
“说得很对,有谁能举几个具体实例吗?”
黄衣小伙子继续说道:“汽油就是一种替代品很少的商品。所以,我们可以
说它的需求是‘无价格弹性的’。”
“你说得不错。”
“还有……比方说袖珍电子计算器的市场需求则是有价格弹性的。因为有很
多公司生产同类产品,如果‘万胜’牌的涨价了,人们可以去买‘夏普’牌的或
者‘卡西欧’牌的,或者其它牌子的,不是吗?”
“没错,”教授转向黑板,在“需求有价格弹性”的标题下面写道:

某商品的价格如占消费者预算支出比重较大,或者该商品有很多替代品,其
需求一般为有价格弹性的。对此类商品唯有降低价格才能增加总收入。

“上面这些,”教授指着刚才写的定义说,“是对我们刚才讨论过的关于价
格弹性的一个小结。”然后,他走到另一块黑板前,在“需求无价格弹性”的标
题下写道:

价格低廉的商品,或者替代品不多的商品,其需求一般为无价格弹性的。提
高价格可以增加收入。

“以上是我们对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的全部总结。但是在具体运用上述原则
时,我们却常常会遇到许多困难。诸如上述两条规则表示两种不同的方向。价格
高的商品却没有很多的替代品;而价格低的商品却有很多的替代品;因此,上述
一般性的原则就显示出其不足。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请一位经济学家,让
他帮你把具体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计算出来。对上面所讲的这些有什么疑问吗?”
救授的话音刚落,坐在后排的那个留胡子的年青人好像想提出什么问题似的,
后来却又没吱声。
“时间是决定商品价格弹性的第三个因素。我们完全可以想到,对任何一个
特定商品的需求来说,就长期而言一定比短期更富有价格弹性。这又要分作两个
方面来分析。一部分原因在于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也就
是说,涨价以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消费者才察觉到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了,然后
才调整他的预算支出方案。另一部分原因在于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中,许多只是对
原有物品的补充,现在他们完全可以购买其它形式的商品,这样可以减少消费量。
“在短期内,消费者改变过去形成的驾驶习惯,节省汽油以对付汽油价格的
提高。但是过—段时间以后,他们就会要求买一辆更节省汽油的汽车。当家用取
暖设备所需燃料的价格开始上升的时候,人们往往采取减少使用的方法,诸如将
空调器调低些,把门窗的缝隙塞紧些,并加装隔热设备。但时间一长他们就会用
烧石油的炉子取代烧汽油的炉子,甚至用烧木材的炉子或者太阳能取暖装置。采
取这些措施当然需要时间。我们因而可以得出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商品需求
的价格弹性是会提高的。”
“是否可以理解为在长期内商品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要比在短期内更为明
显?”穿黄衬衫的小伙子又问道。
“是这样的。”
长着红头发的姑娘又问:“这样就能获得利润吗?我的意思是说只要确定一
个适当的价格就能得到最大收益了吗?”
“是的,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应该说就是这么回事了。当然,这并非说毫
无例外,这只是说通常的情形。让我们举个例子说明,假如你是本地一家电影院
的经理,你所从事的业务的最大支出当然是租电影片子的钱。而根据你与供片商
已经签的合同,这项支出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说租片子的成本是固定的,在这
种情况下追求最大收益的工作目标就是通过确定合适的电影票价格。
“以上是一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时候还会出观许多
其它情况,这时成本就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换言之,在这种情况下,追
求最大利润就是确定最适当的生产量,即成本与收益之间差额最大的产量水平。”
为了强调这一点的重要性,教授在黑板上写下:

当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时,追求最大利润的方法就是确定适当的产量水平,
从而使总成本与总收益间的差额达到最大。

“经济学家常常使用很重要的成本概念。”教授继续说道,“尤其要区分固
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不同。固定成本指那些不因产量增减而变动的成本项目,诸
如企业已经确定的房屋和设备的租金、贷款所应支付的利息、保险费等等,即使
你停止营业,这些费用也还是要支付的。之所以称其为固定成本,就在于这些成
本项目不随产量变化而有所不同,它们始终是固定的数额。懂了吗?”
“但是可变成本却正相反,它是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成本项目,一般包括按
小时计算的工资、原材料费等等。”
“经济学家之所以要把成本区分为固定的和可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确定产量
水平时只有可变成本是‘唯一’必须纳入考虑范围的成本。而固定成本在进行产
量决策时无需考虑,因为它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上它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化,它是,”
教授稍事停顿,然后以更强有力的口气说:“固定的。”

用车的困惑
“譬如说,有一天报上有一则消息,标题为‘开车的成本是每英里23.5美分
’。内容是这样的,据美国汽车协会所做的一项全年度调查表明,一辆全新中型
小汽车,一年行驶15000 英里,全年的保险费、执照费、税收、折旧、维您、汽
油、保养费、轮胎等总共需花费大约3525美元。然后以此数除以15000 ,得出每
英里在23.5美分的结论。”
“现在的问题是这样计算对吗?是不是开l 英里车就要花23.5美分呢?”
“这要看具体储况。”穿黄衬衫的小伙子况“如果开的是一部老爷车……”
他好像只能说这样多了。
“我们还是用刚才那个例子。”教授说,“我要强调的是在进行决策时,不
能将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混为一谈,而上面说的那则报道恰恰犯了这个错误。在
他们所计算的多种成本中,保险费、执照费、注册费、税收等都是固定不变的,
这些成本项目并不因为行车里程的多寡而有所不同,这些都是要拥有一辆汽车所
必须付出的基本费用。而汽油费、保养费和轮胎的费用却是随行车里程而变动的
费用,所以应列为可变成本。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才是‘开车’的真正成本。”
“现在我明白了。”穿黄衬衫的小伙子说道。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把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混为一谈会造成如何错误的结
论。假如你想开车去130 英里外的春田市,然后再驾车回来。如果你相信报上的
结论,这趟行程往返的费用是多少?。”
穿黄衬衫的小伙子急忙按他的计算器。“61.1美元。”贝琪抢先答道。
“那么,假如你只要花30美元既可以买到一张去春田市的来回双程旅行车票,
你会怎么样呢?”
“当然坐旅行车去,”小伙子说,“这样我就可以省下31.1美元了。”
“真是这样吗?再仔细想一想,刚才说的每英里23.5美分,这个数字可是包
括了这辆车的全部成本支出。其中的固定成本,我们还可以称其为‘拥有’一辆
车的费用,你是无论如何都必须支付的,不管你把车放在车房里,还是开着它出
去。而现在最重要的是可变成本,我们可称其为‘开车’的费用,如果你确实有
一辆车的话,坐旅行车去春田市能够节约的只是这笔开销,嗯,大约是每英里8
美分,照此计算,来回一趟春田市大约花2l美元。瞧,现在明白了吧,这正是已
经有车的人总是愿开车去,只有没车的人才坐旅行车的最主要的原因!”接着教
授又在黑板上写下:

在确定产量水平时,可变成本才是必须考虑的成本项目。

等我们记完这句话,教授接着说道:“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区别还有助于
我们理解这样一个问题,即为什么有的时候,即使明知亏本企业仍然愿意维持生
产。”
“请停一下,那个留胡子的年青人嚷道,”赔钱企业还愿意维持下去,这是
因为什么呢?如果您已经知道在亏本了,难道还不赶快罢手吗?“
“这要看具体情况了。在有些时候,一发现赔钱了,趁早洗手不干确实是高
明的。不过,在有些条件下,要承担起包袱,继续生产才是合理的。这里的关键
要看采取什么措施能使损失减少到最小。倘若此时即便公司关门也还要支付种种
必要的固定费用,那么不但一分钱的收入都没有,这时的固定成本就全部都变成
损失了。如果继续生产,并且在补偿全部可变资本之外,还能弥补部分固定资本,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还是要赔钱,也应该继续经营下去,这还是比不干要少损失
一点。几年以前许多大汽车厂都赔饯,但它们并未关门大吉。现在的航空业也碰
到这种局面,他们仍在苦苦支撑。这些都是例证。”
“当时,如果一家公司从长期来说一直赔钱,短时期内又回天乏力,缺少好
的对策,那就不如关门停业得了。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在短期内,只要除支付全
部可变成本后还能支付部分固定成本就应该继续干下去,短期内忍受损失以求将
来东山再起还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我们还必须知道另外一对非常重要的成本概念。这就是平均成本与边际成
本。”教授又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几个字:

平均成本为总成本除以总产量,边际成本为最后一单位产量的变动所引起的
总成本的变动。

“经济学家所说的平均成本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单位成本。而边际成本就是
每次再多生产的那一个‘额外’单位的成本。举个例子就很容易使你明白它们之
间的关系了。我们就说在座诸位的学习成绩吧,这可能最易使你们搞懂了。假设
你们在选修这门课以前所学的各门课都有比较高的平均成绩,就当它是85分吧。
在你们学完这门课的时候,也许能得95分,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到那时你的平
均分数又怎么样呢?显然会提高。反过来说,如果到期末你的成绩是75分,那么
你的平均成绩将会下降;按经济学的术语,如果把我们这门课当成你所学的‘边
际课程’,也可以说是加入你总成绩的最后一门课程,或者说‘额外’课程,显
然,较高的边际成绩会提高你原有的平均成绩,较低的边际成绩则会使原来的平
均成绩降低。可以得出结论说,如果你发现平均成本降低了,那一定是由于边际
成本低于平均成本之故。如果你发现平均成本在上升,那也毋庸置疑,一定是边
际成本高于平均成本。
“边际成本,”教授以绝对权威的口吻说道,“是各种成本概念中最重要的
一个,是成本王国中的皇帝”。
“那么谁又是王中之王呢?”那个留胡子的家伙以戏谑的腔调问。
“这个嘛,”教授漫不经心地回答说:“它驾崩了。”
“这是什么意思?”我一时尚未反应过来,就问贝琪。
“也许是说猫王吧?”贝琪耳语道。我知道她是在戏弄我。
教授继续说道:“在利润公式另一端的与收入有一定关系。公司的利润是按
商品价格和销售价格计算出的。因此要研究收入的话,就涉及到公司产品的需求
曲线,我们说的需求曲线反映出产品价格与企业产品销售数量两者之间的关系。”

无人操纵的市场
“经济学家以高度概括的形式把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需求状况归纳为两种,其
中一种叫做完全竞争市场。在这种完全竞争市场中,产业由为数极多、各自为政
的小企业组成,买方当然更是不计其数了,相互之间也没有什么统一的组织。虽
然许多企业都生产相类似的产品,但由于与市场规模相比任何一个企业都小到微
不足道,所以没有哪一家公司可以凭借其实力影响市场上现行的销售价格,更为
有趣的是,由于各公司的产品相类似,个别公司是无法制定不同于别的公司的产
品价格的。同时,由于买者众多,也没有哪一个买主可以操纵购买价格。所以,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可以说是‘价格至上’。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买主或者卖主的
个人行为都无法影响商品的价格。换句话说,每一个买主和卖主都是市场上产品
价格的接受者。”
“这仅仅是理论上说说而已,”留胡子的年青人又说,“依我看,这并不实
际。我的意思是说,大多数市场不是操纵在少数几家大公司的手里吗?难道它们
生产的产品与一般竞争者的产品有什么不同吗?”
教授点头称是:“这个问题问得好,我想可以有几种方法回答你的问题。首
先,在现实中世界经济也确实存在着符合刚才所说的完全竞争的市场。主要是某
些农产品市场,如水果、蔬菜、粮食、乳制品和家畜等均属此例。还有一些市场
虽不完全一样却又同完全竞争市场相类似,如股票、证券市场等。其次,我刚才
说过,我们还要讨论其它形式的市场。再次,从课堂教学的观点看,完全竞争市
场是极能说明问题的一个模型,因为它具有代表性。对于我们来说,完全竞争市
场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帘场究竞是怎样运行的,也由于这种模式简明易懂,所
以我先花点时间讲一下完全竞争市场的运行情况。”
“教授,我到现在还没想通您所说的‘价格至上’是指什么。”穿黄衬衫的
小伙子问道。
“你好好想一下,我们大部分人的购买习惯不都是按市场现行价格进行购买
吗?你去杂货店买东西时会和老板讨价还价吗?你今天吃午饭时有没有减价啊?”
“那倒没有”。
“这就是‘价格至上’,关于这一点还有什么疑问吗?”
没人吭气。
“很好。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与整个市场相比,个别公司显得微不足道,
即使是很小的公司也可以按市场上通行的价格卖出它想出售的数量。譬方说,甲
农夫到市场上去卖小麦,他能够运去出售的小麦绝不会多到使整个小麦市场的价
格下跌。反过来,乙农夫的玉米收成不好,但也不至于使玉米市场上的价格因此
而提高,我现在可以把我手头上IBM 的股票抛出去,再买进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
但这样做既无法使IBM 的股票下跌,也无法使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上涨。如果事
情真要发生的话,情况正相反,我倒要根据股票市场上的行情来谋划我究竟应该
抛出什么和买进什么。”

收益总额的谋算
“因此,在完全竞争状况中,如果计算一家公司的收入总额,只要用那个商
品的价格乘上该公司的全部销售数量就可以了。至于产品的边际收益嘛就是那个
额外销售出去的最后一个单位产品所得到的额外收入,等于那个产品的价格本身。
因为这最后出售的产品价格与以前并无二致。还是举个例子吧,假设我们是生产
小麦的农夫,现在小麦的市场价格是每蒲式耳4 美元。我们卖出100 蒲式耳,所
获总收入为400 美元。如果能再卖出1 蒲式耳总收入增为404 美元。如此下去,
每多卖一蒲式耳小麦得到的额外收入为4 美元不多也不少,正好是产品的价格。”
“大家可能已经想到,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扩大产品销售而增加收
报,要注意的是,当企业扩大产量时,企业成本也随之增加。现在我们可以看出,
追求最大利润在这完全竞争市场上就意味着如何选择最适当的生产量,或者说确
定适度生产规模,使总收入与总成本之间的差距为最大。”

利润最大化原则
“好了,到此为止边际成本告诉我们在增加生产量时总成本如何变化,边际
收益则告诉我们增加生产量时总收入如何变化。实际上,边际成本也表示总成本
变化的速度。而边际收益亦反映总收益变化的速度。学过微积分的同学通过计算
一定可以发现,边际成本曲线正好是总成本曲线的一次函数,而边际收益曲线恰
恰为总收益曲线的一次函数。
“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法则就是应该把产量确定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那
一点上。”为了使这个结论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教授又在黑板上写道: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实现利润最大化。

“这就是我们要达到利润最大所必须遵循的法则。现在,我以另一种方法作
出一种新的说明,告诉大家在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不一致时公司如何增加或降低
生产量而得到比较高的利润。”

产量的确定
“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公司就可以努力扩大生产量,在这种情况下
每单位产品和总利润都是增加的。例如,一个公司现有产量的边际收益是2 美元,
边际成本是1.5 美元,公司只要扩大产量,就一定能够增加收入和利润。这时,
每多生产一个产品,公司的收入增加2 美元,成本却只增加1.5 美元公司得到的
利润是0.5 美元。但是,一般的情况是,在增加产量时,边际成本一般会随之上
升,倘若一直扩大生产,直到边际成本正好等于边际收益那一点时,‘额外’生
产的最后一单位产品使收入增加了2 美元,成本也增加了2 美元,此时的总利润
就达到最大。”
“如果情况相反,现在是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公司就可以减少产量而增
加利润,这听起来挺奇怪,不是吗?减少产量却能增加利润,而事实却正如此。
举例来说,现在该产品的边际成本是2.5 美元,而边际收益却只有2 美元,这是
该产品在市场上现行的价格。也就是说花了2.5 美元生产出来的东西却按2 美元
卖出去,这确非明智之举。那么,作为一个经理,你该怎么办呢?”
“只好减少产量了”贝琪回答。
“这么一来,结果会怎么样呢?”
“嗯,”贝琪沉思了一下说,“每减少一单位产量,公司的收入减少2 美元,
而成本却减少了2.5 美元。公司当然就少损失了0.5 美元。也就是说利润增加了
0.5 美元,对吧?”
“实在是抱歉,教授,我还是未真正弄明白。”那个穿黄衬衫的小伙子老老
实实地说。

慷慨的交换
“让我们做这样一个假设,”教授说,“当你正走在大街上,有人上前对你
说‘对不起,你能帮我把这张5 美元的票子换开吗?’碰巧你已有3 美元零钱,
但那个人又说‘没关系,就这样换吧。’你会跟他换吗?”
“你是说我会用自己的3 块钱去换人家的5 块钱吗?”
“是这么回事。”
“那当然换。”
“在这笔交易中,你的边际成本是3 美元,而边际收益是5 美元,这笔交易
很合算,不是吗?”
“是的。”
“这时的产量所得到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当你处于这种情况时,就应
该扩大产量。但是要知道,边际成本迟早是会增加的,而且终将会在某个时候上
升到与边际收益一致,这时也就达到了你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如同我刚才已
经说过的,只要边际收益超过边际成本你既扩大产量借此增加利润,现在你听懂
了吗?”
“懂了。”
“让我们再来看问题的另一面。现在假定你是那个想把5 块钱换开的人,当
你在街上遇到的第一个人就说他只有3 美元零钱,你换不换呢?”
“嗯……不,我不换。”
“为什么不换?”
“这样换我的边际成本是5 美元,而边际收益却只有3 美元,太亏本了。我
才不干呢。”
“说得不错,当你发现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作为经理你应该马上减少
产量。这样一来边际成本就舍下降,而且迟早会降到与边际收益相等的那一点,
那既是你应该确定的生产数量。懂了吗?”
“懂了。”
“如果你是可以选择的,那么一定要选择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那个产量。
除此而外的任何产量都会使利润降低。”
“是这样,教授,现在我明白了。”那个小伙子向教授表示感谢。

真谛原来如此
“一旦你掌握了这里的奥秘,边际学说就会成为你可以运用的强有力的工具。
你还可以把它用到其它地方。譬如,你在经营某项广告业务,你必然要研究广播、
电视和报纸这三种传播媒介的预算,并进行选择。这时你要最为节约地作出选择,
安排好预算,使每一分钱都能在此后的销售中嫌回来。用边际学说的术语讲就是
使每种广告上所花费的边际成本都与它所能产生的边际收益相等。并且使各种传
播媒介相互之间的边际成木与边际收益都相等。”教授说完这段话,停了停在黑
板上写道: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切活动都是为达到使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目
标。

“如果得自于无线电广告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你就可以通过更多的无
线电广告来增加利润。如果你花在报纸广告上的每一个美元比花在电视广告上所
得到的收益大,你就应该在报纸广告上多花钱。诸如此类以边际效果来衡量事物
的思想正是微观经济学的真谛。这也就是我刚才所说道的:边际成本是所有成本
范畴之中的皇帝,同样,现在我又要说,边际收益是收益概念王国里的君主。”
“现在我们再回到完全竞争市场上来。在这里边际收益等于产品的市场价格,
当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产品价格也就与边际成本一致。事实上,经济学
家所要说的就是,按边际成本定价是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个特色。”

价格与平均成本
“在我们进一步讨论利润问题以前,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产品价格与平均成
本之间的关系,倘若产品价格大于平均成本,这表示公司有大钱可赚,而公司的
单位利润就会等于价格与平均成本之间的差额。”
“当然,价格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以下的现象也有可能出现,当发生这
种情况时,任何生产量都不会给公司带来利润。对于公司来说,只有放弃想要赚
钱的欲望,而代之以尽量少赔钱的愿望。正如我们前面已经学过的,只要这种生
产能使公司支付全部的变动成本和一部分固定成本,忍受一定的损失,继续生产
就是值得的。”

竞争市场远眺
“从长期来看,如果公司一直赔钱,那么就该停业了。这种情况一旦发生,
市场上该种产品的供应量会随之减少,价格就会上升。在价格持续上升阶段,一
直会有公司退出这种产品的生产,直到价格上升到至少等于平均成本时才会停止
上升。而此时生产这种商品的公司也不过收支相抵而已。”
“不过,也可能会出现价格高于平均成本,让保存下来的公司有钱可赚。一
旦出现这种情况,这些公司较高的利润又会吸引新的公司加入这行。但新的公司
一加入,该产品在市场上的供应量就会增加,价格又会下降。”
“因而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发展趋势为,由于价格等于平均成本,利润就等
于零。”
“等一等,教授。现在让我试一下看是不是真懂了。假如价格大于平均成本,
那留在市场上仍生产该商品的公司就会赚钱,是不是?”红发女郎问道。
“对的。”
“许多新的公司见这有利可图又想加入这个行当。如此一来价格又会下降,
因而到最后利润就消失了。是这样吗?”
“正是如此。”
“所以,”她接着说,“追求利润无疑于自食恶果。”
“可以这么说,但也可以说这种讲法并不正确。从短期来看,新加入的公司
可以分到一些利润。但从长期来看利润却会消失,这确实颇具讽刺意味。但这就
是亚当。斯密所主张的竞争理论,在奇妙的竞争世界,经济正是这样运行的。想
赚钱的公司就得想办法去开发新产品,发明新技术,但是其它生产者最终也会加
入,在竞争压力下,迫使价格下跌到没有利润的地步。”
“可是,”穿黄衬衫的小伙子又发问了,“既然公司无钱可赚,它们为什么
还要做下去呢?是什么要它们这样呢?”
教授略微沉思了一会才说:“我原本不打算在今天讨论这个问题,既然现在
已经提出来了,就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吧。”
“简而言之,经济学家对利润的看法与会计师略有不同,两者之间的差异与
成本概念有很大关系。经济学家还把成本区分为外在成本和内在成本。外在成本
指要有实际支出的费用,是实实在在的现金支出,这就是会计师所要计算的唯一
成本。内在成本,也叫机会成本,是你为做这件事不得不放弃做其它事而受到的
损失,或者说是负担的成本。正是由于这种机会成本的概念,才使经济学家得出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说法。”
“要想了解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最好先看看下面这个例子:反正坐牢又不花
钱,为什么大家都不想去住牢房7 ”
教授言毕环视四周,但似乎没人想过这个问题。
“大家想一下,”他说,“假设体现在去坐牢,有地方住,三顿饭都能吃到,
而且都不要钱,还有电视看,有乒乓球、台球打。即便如此为什么没人在监狱门
前排长队等着进去清闲一下呢?”
“嗯,也许是,”贝琪说,“也许是因为坐牢虽然没有任何外在成本,但却
存在内在成本即机会成本。如同你寸步难行,或者……”
“这就说对了。”教授说,如果单从外在成本角度看,坐牢确实还不错。但
是,只要考虑一下坐牢的机会成本、你就不那么想了。这里的根本差异是,经济
学家认为在评估不同的行动方案时,一定要考虑所有的成本,包括外在成本和内
在成本,这种推理一定有道理,上次我驱车经过监狱就没见人在那排队等着进去
吃免费饭。“说完这段话,教授又在黑板上写下:

内在成本,或者称为机会成本是进行最挂预期选择时所应支付的成本。

上大学的花费
“让我们再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并要大家明白区别外在成本和机会成
本的重要性。譬如说上大学,大部分学校的简介上都预先说明了上学所需的费用,
这包括学费、杂费、住宿费、书费、旅行费和意外支出等。看起来包含项目蛮齐
备的,但如果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这张清单就不够正确了。”
“首先,住宿费、伙食费不该列入此项,因为无论你上不了大学都得吃饭、
住房子啊。所以,吃住费不应计算在上大学的成本之内。吃住属于日常生活中固
定成本方面的内容,对于上不上大学的决策来说,它是无关痛痒的。”
“相反,有一项上大学所必须放弃的收入,或者说必须考虑的重要成本却又
没列入上面那张清单。你们一上大学就失去了做全天工作的机会。你们因上学不
能工作而放弃的收入是一项相当可观的成本,这就是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这也正
是大学毕业生通常比高中毕业生赚的钱多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必须补偿他们在
念书时所损失的收入。”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再谈谈利润。经济学家讲到利润,指的是总收益与总
成本之间的差额,这个成本包括外在成本和内在成本两部分。因而经济学上的利
润是真正的纯收入,它足以弥补并超过公司所必须支付的机会成本。当有新公司
加入这个行业时,这种经济学上的利润既面临被瓜分的局面。”
“可是万一新公司根本就无法进入这个行业那又会怎么样呢?”那个留胡子
的年青人问。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把你的问题再重复一下,你的意思是:假如有人见
这个行当有利可图,也想参加进来,但碰到了障碍,那该怎么办呢。如果用理论
性更强一点的话来说就是:如果刚才所讨论了的问题的假设前提改变了,那就会
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我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好。”

前提与结论“在经济学里,我们所推导和演绎出的所有结果、得出的全部结
论都是基于一套前提和假设。如果我们的假设不正确,那么推导出的结果,得出
的结论就可能不正确。如果分析过程是合乎逻辑的,我们就必须接受通过假设前
提所得出的结论。我想这也就是希亚尔迪在写《密苏里寓言》时要说明的思想。”
教授手持一本《密苏里寓言》朗声念道:
有个家伙叫浑球
糊里糊涂闯进了
密苏里比利的房子①
态度蛮横不讲理
只为抢财又夺宝 、
不料惊醒比利的觉
拔枪在手就瞄准
未加思索就三枪
砰、砰、砰!
打得又狠又准
打完才命“举起手”
谁知浑球
命丧黄泉魂归西
怎能听得见
若是比利稍仔细
方法略改
或容浑球
能把手高举……
寓意:按逻辑推导,接受别人的前提,就得接受别人的结论。
教室里每个人都忍不住大笑起来,很长时间才平静下来。

现实背叛了斯密
“在亚当·斯密的理想世界中,整个经济行为是由完全竞争的市场组合成的。
大家应该记得……”他又在黑板上写道;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有无数买主和卖主,所有生产者的产品大致相近。想进
入某一行业并不存在什么障碍。

“显而易见,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现实世界中,许多方面都与上面所说的大不
相同。譬方说,在1980年,约100 个大制造商控制了全美国将近47%的制造设备,
这个数字可谓不小了吧。但是,如果你知道当时全美一共有将近50万家制造商,
就会知道其控制力量如何之大了。美国最大的制造商艾克森公司每年的营业额只
比大约20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GNP )小,其它国家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都比
艾克森公司的年营业额小。甚至可以说,如果艾克森公司是一个国家的话,其经
济实力将与南斯拉夫和瑞士等国相抗衡,而远在世界上的其它120 个国家之上。”
“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和亚当。斯密所说的竞争市场体系有着极显著的差别。
即使是我们这些经济学家也要通过仔细观察才能设计出模式,从而使我们可以知
道其它结构的市场是如何远行的。”
“然而,如果你为此就放弃斯密及其追随者的说教,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按
照斯密的假设,从长期观点看,利润有逐渐消失的趋势。而在现实世界中,我们
却发现,即使不是绝大部分也是许多违反斯密假设的情况,原因就在于公司有公
司自己的决策,公司的目标就是避免亚当·斯密所指出的那种与之利益不符的命
运。”
“公司避免竞争压力的办法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将自己的产品设计得与众不
同。只要产品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公司多少就能控制一些价格,换句话说,公司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自己产品的价格,而不至于损失它所有的销售额。这就是
我们经济学界常说的非价格竞争,而在现实经济世界中,这种情况真是随处可见。”

汉堡包大战
“听说过‘汉堡包大战’吧?那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有趣例子。就是我们要
吃一个汉堡包就会在汉堡大王的‘烧烤汉堡包’、温娣的‘热汁汉堡包’和麦当
劳的‘巨霸汉堡包’之间作出选择。”
听到这我马上想到我要吃“野牛汉堡包”。

眼花缭乱麦片粥
“倘若你们对寓所附近杂货店里那些放麦片粥的货架稍加注意,就一定会发
现各种麦片粥部都有,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从‘船长牌’到‘伯爵脾’应
有尽有,从‘法兰肯草莓味’到‘斯马夫苺子味’数以十计。”

各领风骚汽车业
“在汽车制造业也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例子。素以‘质量第一’为宗旨的福
特汽车公司就有雷鸟、美洲豹、雅士等牌号的汽车供您选择。而正在进行‘美国
式革命’的佳乐汽车公司又推出‘道齐全能’系列、‘道齐小马’系列、‘顺风
境界’和‘顶风冠军’等。而以‘通用力求完美无人可比’为信条的通用汽车公
司则奉献出‘开路’、‘火鸟’、‘帝王’等不同牌号的汽车。”

花样翻新有可乐
“让我们再来看可口可乐公司,它用那个举世闻名却又无人知晓的秘方推出
大众可乐、健怡可口可乐、无咖啡因可口可乐……唯一漏网之鱼大概就是不含可
口可乐的可口可乐了。这种可乐,如照我的想像可能就是碳水、咖啡因和糖的混
合。”
“以上所举的那些例子,公司的目标都是共同的,就是把自己的产品与竞争
者区分开,这样一来当然就可以使自己的产品免受同类价格竞争的压力。一旦公
司达到目的,就可以通过定出较高的价格而获取利润。这种公司就是经济学家通
常所说的‘价格制造者’而非‘价格接受者’。”
“搞这种产品区别会产生一种重要的副产品,这会涉及到设计成本、市场调
查费和广告支出,这些都是阻止别人进入本产品生产的障碍。每逢周末,我都会
在院门把手上发现一只塑料袋,里面装着某种新洗发精或新洗衣粉的免费样品。
诸如此类的扩大销售所花成本是很大的,目的却只是向大家介绍一种新产品,为
这种新产品打开销路而已。”

一锤定音是吞并
“现代企业用来减低竞争压力的另一条途径就是把竞争对手的商品品牌买下
来。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圣多酿酒公司买下了圣礼啤酒公司的招牌。加里福尼亚
的标准石油公司正在筹划购买高富油业公司呢。特山在石油集团买下盖蒂油业公
司也属此例。如果再说到早期,追溯到1904年前后,当时杜兰特预料生产汽车的
行业—定会赚大钱,于是他买了20多家小公司,把它们合并在一起,这就是后来
的著名大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在标准石油、美国钢铁等有名的大公司的历史上
都有类似的兼并成长的事例。你们大概知道,美国钢铁公司是由138 家不同的公
司合并而来的,这个公司成立之初,其产量占全美国的60%。当然啦,现在美国
钢铁公司正逐渐退出钢铁业,原因就在于生产钢铁已不像以前那样有厚利可图了。
听说了吗?他们最近购买了马拉松石油公司。”
“不管怎么说,上面讲到的通用汽车公司、标准石油公司和美国钢铁公司的
例子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可以知道这些公司的创办人在当初起家时就不
满足于小规模的经营,一旦能力所及,他们就会扩大规模。”

市场广角镜
“在充分考虑了现实经济中与斯密的竞争市场理论相矛盾的各种现象以后,
经济学家所提出的关于市场结构的模型在三个方面都与斯密不同。这就是:同行
业中的公司数目,产品的种类以及新产品进入产业的难易程度。每一种市场所具
有的共同点是,这些公司都面临着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问题。”
“你们大概还记得,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中的公司一般规模都不大,而产品的
市场价格却都是一样的。这样一来,只要服从这个价格,有多少产品都可以卖出
去,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各公司的产品都相似,因而没有哪一家公司在提高价
格后还有生意可做,因为这家公司的价格一提高,顾客就到别的公司去购买了。”
“但是在不完全竞争中,各个公司的情况就不是这样了,在这种情况下,公
司完全可以制造出与其对手稍有差别的产品,这时稍稍提点价格不会说使产品都
卖不出去。久而久之,习惯使用他们产品的顾客就成为公司销售部职员的老客户
了,既然他们有可能占有相当可观的市场,他们也就可以降低价格使顾客来得更
多一些。用经济学的行话来说就是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公司面对的是一条向下倾
斜的需求曲线。这样一来,就迫使他们必须想办法,按照市场产品需求量来制定
产品价格的详细标准。”
“最为极端的例子就是垄断行业,也就是说一个行业中只有一家公司,”教
授边说边在黑板上写道:

在垄断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卖主,其产品没有相近的替代品,加入此行
业的途径被完全堵塞。

“垄断行业,用通常的语言说就是只有一家卖主。当地的煤气公司、电力公
司均属此例。自来水公司也是如此。”
“一个产业要出现垄断状态,就必须完全禁止其他公司加入,而排斥其它公
司加入可采取的封锁手段有好几种。”
“这里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性原料。长久以来,戴比
尔公司掌握了钻石原料的生产,其结果就是他们能借此控制钻石的价格。在电话
问世之初,美国的电话电报公司,也就是著名的贝尔系统,掌握了电传设备中的
几项重要技术,并拥有专利权,它甚至不许为它进行生产的工厂(包括西方电气
公司)把设备卖给竞争对手。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电话电报公司实际上垄断了整个
电话业。再举一例,美国铝业公司一度曾控制了全世界94%的铁铝氧石,因而就
能非常有效地垄断铝的生产。”
“另外一种垄断的方法与公司的生产经营规模有关,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大
公司的平均生产成本都比较低,其产品销售数量又比较大,致使新公司无法进入
市场,因为新公司的成本太高,没有与现存公司有效竞争的能力。假如一个公司
的经济规模在某一行业中所产生的影响力十分之大,没有对手可与之匹敌。这就
形成了自然垄断。一旦出现这种状况,这个行业就容不得有第二家公司插手。城
市的自来水供水和下水道排水系统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你们不会以为在一个区域
里应该多有几家自来水公司和下水道系统是件好事吧。”
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很明显,所以无人回答。

政府的特权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政府也会成为公司进入某种产业的重要障碍。专利权就
是一个重要的例子,因为专利权持有人可以拥有某种产品或其制造方法的17年的
独享特权,还可以举一些别的例子说明政府总想限制新公司加入某种行业。譬如
说,联邦政府通过立法明文禁止除美国邮政局外其它任何人从事递送邮政快件的
业务,这个行当就成为政府与美国邮政局共建的垄断行业。联邦政府也借助联邦
储备银行限制拥有联邦经营许可证的银行数目,而各州政府也照着葫芦画瓢,限
制拥有州经营许可证的银行数目。上面的两个例子都说明政府成为进入银行业的
障碍。各种由州政府颁发执照的行业也会出现政府成为进入该行业的障碍,诸如
医生、律师、牙医、美容师、理发师,还有酒吧执照等等。”
“当一家公司从事垄断行业时,这家公司就完全可以控制产品的供给量,结
果当然是有效地控制了价格。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由于这种垄断公司是这个行业
中唯一的公司,所以当它要扩大销售量时,就必须降低价格。”
“垄断行业的问题是他们完全可以自行控制产量和价格,它们可以生产得少
一点,而产品价格却比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高得多。垄断行业因为具有控制产
量的权力,导致它们可以定出很高的价格获得垄断利润。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就
要把煤气、电力等垄断行业置于某种公共设施委员会的管理之下,而自来水和排
水系统则大多由政府部门转手经营。在别的一些例子中,政府可能会用反托拉斯
法来取消现存的垄断行业。或者,政府可以运用权力,阻挠各种兼并行为,预防
新的垄断行业产生。如果没有一些有效的管理方式或是公开的控制手段,某一行
业的垄断者要是想谋取暴利就可能将产品产量控制在远低于社会需求量之下,以
此维持产品的高价和他们自己的高额利润。”

垄断竞争市场
“有那么一种不十分极端的市场结构,比垄断行业更为常见叫做垄断竞争行
业。”说到此教授又在黑板上写下这么两行字:

在垄断竞争中,厂商数目众多,各厂商产品稍有区别,其它厂商进入该行业
并无障碍。

“垄断竞争市场具有垄断和完全竞争双重特色,因而称之为垄断竞争。在这
种行业里,每家厂商的产品均和其它公司稍有不同,从而使该公司在一定程度上
具有垄断能力。这里所说的产品与其它公司稍有不同是指在某种限度下公司可以
改变产品的价格,不会导致全部产品都卖不出去。在这一点上与纯粹垄断中的例
子一样,垄断竞争行业中的公司也有一定的控制价格的能力。结果,在短期内,
垄断竞争行业中的公司也能够赚到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赚不到的利润。”

“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所具有的共同点是:在这两种市场中都不存在进入这
个行业的障碍。而且从长期来说,只要公司尚有利可图,就有可能,而且也允许
有新的公司加入这个行业。所以,从长期来看,垄断竞争市场会使利润在长期竞
争中消失。”
“那么,”教授问道,“有没有谁可以举个垄断竞争行业的好例子呢?”
“汽车业算得上吧?”穿黄衬衫的小伙子问道。
“那要看你说的是汽车业中的哪个部分。如果你说的是汽车制造业,那就不
大适合我们上面讲的那些情况。在美国,最大的4 家汽车制造公司生产的小汽车
占全国总产量的75%,实际上,近年来光是通用汽车公司一家就占了美国汽车生
产量的60%。但是,如果你说的是汽车零售业,那你就是相当了解垄断竞争了,
还有其它例子吗?”
“美容院和理发店可以算吧。”红发女郎说。
“这两个例子相当妥贴。虽然满街都是美容院和理发店,但每一家都尽量保
持了与众不同的风格,你既可以到有保守传统的店里去,也可以到专门设计爆炸
式的店里去。还有其它例子吗?”
“饮食业怎么样?”贝琪问,“有中国餐馆、墨西哥餐厅、意大利饭店、希
腊餐厅和健康药膳餐厅,还有海鲜饭馆、牛排馆和烤讲店。”
“这都是很好的例子,每一家的食物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还用店堂装璜、
服务水平、侍者服饰来创造一个独特的气氛。每个细节都十分考究,从菜单的设
计到家具的摆设,以及餐具都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说到此教授向大家环视一遍,看还有没有人要举例,但没人吭声。
“事实上,”教授接着说,“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大部分店铺商号都属
于垄断竞争行业。无论是杂货店、酒吧、服装店、药房,还是五金店、鞋店等等
诸如此类,它们几乎全都是垄断竞争行业中的一分子。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每一
个行当内都有许多家公司,而每一家公司都能提供一种与别人产品稍有区别的产
品。”

有差别的产品
“这我又不明白了,”穿黄衬衫的小伙子又说话了,“杂货店里卖各种不同
的食品,酒吧里出售各种不同的酒,鞋店里的鞋更是各式各样,您怎么说它们都
提供与别人稍有不同的产品呢?”
“这里包括许多概念,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刚才所说的各种零售者提供
稍微不同的产品,这里的‘产品’是指他们的销售方式和条件。每个零售商店都
存不同之处,包括地点、门面装饰、服务人员的礼貌、商品陈列的式样等等,以
鞋店为例,有廉价鞋店、家庭式鞋店、儿童鞋店、女式鞋店、男式鞋店、运动鞋
专卖店等。每一种鞋店还可根据鞋的品质再分为许多的等级,诸如高价女鞋店、
廉价女鞋店。因此我所说的零售业商店提供与他人稍有不同的产品这句话包括的
意思是比较广泛的。”

制造业的孪生现象
“还有—点我想你们可能弄不懂,那就是在许多从事制造的行业里可以发现
数目极为可观的小企业,他们的产品与另外的企业的产品也稍有不同。就拿牛仔
裤来说,有利纶、李骑士、让格尔、卡维、克莱、格罗丽亚。凡德贝尔特、齐达
奇、潘尼以及赛尔斯等名牌,对这些牌子你们当然是熟悉的。不同牌子的牛仔裤
部互有不同。拿口袋的装法来说,有根本不缝线的,象潘尼牌的就有一种‘简化
口袋’系列。不同牌子的牛仔裤在裁剪的样式、使用的面料、产品上的标志,以
至于签名的方式、商标方面或多或少总有些不一样。从这个例子你们可以明白,
各种制造商也是在垄断竞争状态中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你明白了吗?”
“懂了,谢谢您,教授。”小伙子那副神情好象还真懂了。
“那么,现在让我们讲一下垄断竞争市场的两个重要特点。”教授又在黑板
上写道:

垄断竞争的两个重要特点是:广告和其它非价格手段的竞争,以及生产能力
过剩。

“我们首先望注意的是,在垄断竞争中有相当大的一笔钱是用于千方百计地
突出自己产品的特征上的活动。这是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在经营中所使用的典型
的非价格竞争手段。大家可以从各公司的广告费、销售预算上看出这方面支出之
庞大。此外,工程师和设计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对产品做一些小的变化,使本厂商
的产品独树一帜、在百花争艳的市场上显出与众不同之处,根本目的也在于此。”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都有生产能力过剩的特
点。换句话说,几乎每个行业中的厂商虽然都在进行生产,但大部分厂商的实际
生产量却低于应该能够达到的生产量,也就是说这些厂家并未开足马力在进行生
产。关于这个问题也有很多的例证。本学年你们用功的程度如何?只要看看这个
现实你们就会明白了。不管怎么说,这类问题在你们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我们
还说理发店吧。我不知道在座诸位经过典型的理发店时是否注意到,里面总是坐
满了人,”他停了一下,大家好奇地瞪着他,理发店坐满了人又有什么奇怪呢?
“坐满了理发师。”立刻是一阵哄堂大笑。

命运不佳的汽油零售商
“垄断竞争市场中的公司,或者说厂商大部分以低于其本身应该达到的能力
在进行生产和从事经营。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有另外一个例子来说明,这就是
运气不佳的汽油零售业。早在廉价汽油的时代,汽油商们就在每个街角建了一个
加油站,有时一条马路上还不止一个。实际上,到1972年,全美国一共有22.6万
多个加油站。自从石油输出国在1973年提高原油价格后,汽油的价格也随之扶摇
直上,这种情况使人们减少了对汽油的购买,结果很多加油站只好关门大吉。到
1983年,全美国只有大约13万7 干多个加油站。”
“应该做个专门的调查,看看原先的那些加油站都变成什么了。在我老家的
小马路上也曾有些加油站,后来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商店,卖录音带的、墨西哥餐
馆、洗车行、快速保养行、围巾店、廉价地毯店,还有一家冷饮店。真是五花八
门,应有尽有。有这么多加油站由于汽油需求下降而倒闭这件事本身也说明;这
个行当中的公司一开始就成立的过多了。”

少数摆布的市场
“经济学家所谓的市场结构中的最后一种是寡头市场。用通俗一点的说法就
是卖方数量很小的市场。实际上,寡头是指市场上主宰了某个行业的少数几家大
公司。判别是否出现寡头的一个简单方法是:假如某个产业中最大的4 个公司的
销售总额相加超过该产业总销售额的50%,那就是出现寡头现象了,这4 个大公
司就是该产业的寡头。也就是说这个市场被寡头占领了。”说到此,教授又在黑
板上写道:

在寡头市场中,只有少数几个各自拥有一种独具特色的产品的大公司,其它
公司要加入该行业虽有可能,但障碍颇多。

“由于寡头市场中只有少数几个大公司,所以这个市场的最大特点就是各大
公司之间具有相互依赖性。这也就是说,每一个公司的所做所为对别的公司都有
不可低估的影响,反过来,别的公司的反应也会对它产生影响。有谁能举出个好
的例子?”
“汽车制造业。”真有他的,又是那个穿黄衬衫的小伙子。
“说得不错,”教授夸奖他“但是这个行当我们说的已经够多了,还有没有
其它的例子?”
“啤酒业可以算一个吧。”留胡子的年青人问。
“不错,”教授说,“事实上这已经快成为教科书中的标准范例了。有一天,
我找到一些与此有关的数字,大家看一下。4 个最大的公司是安好色、美勒尔、
圣多斯和派斯特,把它们的销售额加起来超过全国啤酒销售总额的50%略多一点。
如果你再看一下这四个寡头过去几年的古怪行径,你就会对它们的行为和动机更
加了解了。把眼睛闭起来,你们还能想起来他们所做的淡啤酒的广告中歌曲吗?
你记得吗?”教授问那个穿黄衬衫的小伙子。
“哼!”那小伙子愤愤不平地说:“我才没时间看电视呢。”
“那你连收音机都没有吗?”教授追问,不知他是否以此为真。
“无论如何,”教授接着说:“通过淡啤酒的例子你们可以得到很多东西。
第一,寡头市场上的公司千万不能忽视对手的一举一动。一旦有一家公司开始谋
划他们的淡啤酒销售策略,其它公司必须立即随之行动,不然就会落后,生意就
会被别人抢去。实际上,美勒尔公司之所以能成为第二大啤酒公司,只是因为其
它几家公司动作稍慢而错失良机,没能及时推出它们自己的淡啤酒。而那几家公
司在最新低酒精啤酒竞赛中重蹈复辙,再度落后,只好把第二宝座拱手相送。”
“第二,这些新啤酒在推出时都做了大量的广告以助其声势。这种常况在低
酒精啤酒上市时也同样如此。所以我们每个人,或者说几乎在座的全部,”说到
此,他瞄了一眼那个穿黄衬衫的小伙子,“都能哼几句这些广告中的插曲。”
“第三,这些广告有大半其实可称之为木匠做枷,自作自受。某个公司做广
告的原因是因为竞争对手也在这么做,大家都做广告是为了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对手的利益。结果,对峙双方—场广告攻势战下来很
可能是打了个平手,大家都只能维持原来的市场占有率,只守住个老地盘。有些
幸灾乐祸的人就说,寡头市场上的公司花再多钱做广告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因
为它们所做广告产生的效益只不过相互抵销而已。”

香烟广告今安在
“在这个问题上,香烟行业倒是个颇为有趣,但却发人深思的例子。香烟市
场也是寡头市场,几年前,美国癌病预防协会争取在电视上所有香烟广告后接着
做一段公益广告的要求取得了成功。”
“但是电视上并没有香烟广告啊。”穿黄衬衫的小伙子插嘴说。
教授故意做出一副吃掠酌样子,然后轻轻地说:“是的,我知道。但那是属
于我们所要讲的故事的后半部分。”
“癌病预防协会与心肺病协会联手制做了一系列威力极大的禁烟广告。其中
我最为欣赏的是:屏幕上出现一个人,把钱投进自动售烟机中,机器发出吃角子
老虎那样的声响,还衬一阵铃声,—阵乱七八糟的怪声音,最后出现一串字幕:
你输了。”
“把这种广告放在香烟广告后面紧接着就播出,这不是拆烟草销售商的台吗?
对香烟销售商业来说这正是致命的打击。”
“这时,烟革商明显可以看出,解决的办法就是不要在电视上做广告,至少
从整个烟草行业来看是这样的。但是,却没有哪一家公司敢率先这样做,因为他
们怕对手还继续做广告,对所有的烟草公司来说都面临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
说到此教授停了下来,显然是想造出一种戏剧性的局面。
“结果呢?”红发女郎最没耐心,急忙问道。
“香烟制造商的同业协会派出代表到国会去游说,反对在电视上做香烟广告。”
“是这么回事,”穿黄衬衫的小伙子若有所悟地说:“这就是电视上没有香
烟广告的真正原因。”
“正是这样。”教授继续说:“现在我们该来看一下寡头市场的特点了。”
说完,他在黑板上写下:

寡头市场的重要特点是:相互依存,避免价格竞争和人为控制价格。

寡头避免价格战
“在寡头市场上,诸公司之间的相互依存的重要性及其对它的影响远超过做
广告或是生产不同种类产品这两个方面。能够说明这种关系的另一个领域是价格
政策。从这一点,你们将会发现,寡头市场上的公司极端厌恶价格竞争的游戏,
每个公司都会竭尽全力避免在价格上作面对面的竞争。实际上我刚才说过的有关
啤酒业的例子也正是从另一角度说明:扑面而来的广告和产品的多样化正是为避
免直接的价格战所做的另一种努力。”
“而它们之所以不愿陷入价格竞争之中,是因为各公司之间相互依赖。这种
关系使每一家公司在进行是涨价还是降价的价格决策时都万分小心。如果有一家
公司决定涨价,而其它公司都维持原价,这家提高价格的公司必定会失去原有的
大部分市场。另一方面,如果有一家公司降价,它可以想到其它公司一定会随其
之后降价。这种降价又会演变成一场一发不可收拾的价格大战。一旦出现这种情
况,那么每个公司都受损失。”

刀光剑影航空业
“看看瑞尼夫航空公司的悲剧吧。从1938年到1978年,飞机票价一直由民航
局控制。民航局禁止民航公司间可能发生的价格战。而在1978年以后,当各航空
公司不再受管制之后,就爆发了一场自相残杀的价格大战,这场大战是由瑞尼夫
航空公司点燃了导火索。”
“结果,由于飞机票价下降过猛,好几家航空公司处于濒临破产的境地,而
瑞尼夫公司自己首当其冲。直到最近它们才改组完毕重新开张,而出台的第一个
方案就是宣布大幅度降价。就连不经心的人也开始怀疑,这家公司在接受经验教
训方面是否有什么障碍。”
教授的这番话在教室里引起几声干笑。

老谋深算汽车业
“无论怎么说,一个有经验的寡头公司也有避免陷入价格大战中去的可能。
汽车业就是一个有趣的例子。汽车业的公司为刺激销售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制造
商折扣’和‘低息贷款’。不论是哪一种方式,实际上都是降低价格,只不过这
种方式都有掩人耳目的功效。你们当然知道,雪佛兰、福特或是顺风牌汽车的基
本价格都是一样的,应该说现在明白其中缘由了吧。”

悬崖勒马汉堡包
“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汉堡大王、麦当劳和温娣几家生产汉堡包的大公司
之间正在进行的汉堡包大战,可以预计,这场大战基本上也只是一场广告战。不
过在这场攻势中,汉堡大王把它们的一种汉堡包价格降到每个0.39美元,而麦当
劳也马上采取相应的行动。于是经济学家分析,很快将会有一场价格大战,而这
又使这两家公司的股票价格下跌了好几个百分点。这件事说明,直接的价格竞争
绝不是什么高明的行为,每个内行都应该明白这一点。”
“结果寡头公司的价格变得很稳定,由于这些寡头害怕涨价或降价会造成不
利于自己的后果,所以多半愿意保持价格维持原水平不变。”

价格领袖
“然而,过一段时间以后还是会涨价的,每当发生这种情况,老练的寡头公
司就会与率先变动价格的公司进行切商,确定一个能为大家都接受的价格。久而
久之,在众寡头公司中大家会默认一家公司为价格领导者,由它率先涨价,其它
公司会随其后宣布涨价。最好的例子,或者说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利率的变化。
如果某家银行在早上宣布把它的利率升高,下午就会有别的银行跟着干,第二天
全国的银行利率都会上升。还有一个普遍的例子就是汽车业每年的调价公告。如
果通用汽车公司在星期一订出新的价格表,其它公司的价格表就会在星期二或者
星期三出台。有时候是福特公司先发制人,其它公司尾随其后。”
教授稍事停顿,看了看手表,再看看大家,然后宣布:“今天的课就上到这。
对于企业经理必须掌握的微观经济学我们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星期三上课前请
先看一下鲍蒙的《经济理论和实务分析》一书的前三章。再见。”
当教授收拾讲义时,我走到他的身边。穿黄衬衫的小伙子过来问数科书可否
选用较早的版本,还有的学生问是否要交研究计划,还有人问如何办理退掉别的
课、来选修这门课的方法。
当教授回答完这些问题之后,转过身问我说“史密斯,今天讲的你都搞懂了
吗?”
“差不多都懂了,”我回答说,“只是我还不十分明白不同类型的市场结构。”

袖底乾坤
教授想了一下,然后回答说:“对于一个企业经理来说,重要的是他栗知道
自己这个公司属于什么产业,这样才能作出明智的决策。每个公司要制定什么样
的销售策略,这要根据它所处的市场类型而定。”
“在近似于完全竞争市场类型中的公司对价格毫无决策力,但可以掌握销售
的时机。在这方面农夫和专门从事股票买卖的人是好例子,这两种人的关键都是
决定什么时候该买进、什么时候该卖出。这些例子都是说明要掌握投机的基本原
则才能运筹帷幄。”
“那么,什么又是投机的基本原则呢?”我问。
“低价进,高价出。”或许教授会非常惊奇,我连这一点都会不知道;不过
他脸上并未流露出来。为不使我难堪,他掩饰得很好。“
“对于垄断竞争市场来说,关键是适当的价格策略。换句话说,你一定要知
道市场对你的产品的需求究竟怎么样。在这种市场类型中的大部分公司并不聘请
经济学家和市场调研人员为他们收集有关信息,结果很多公司只好关门走人啦。”
“现实经济生活中,也只有大公司,也就是寡头市场上的大公司才有钱请经
济学家和营销人员,他们收集、整理。说明大量的资料,所以他们处于非常有利
的地位,然后根据这些资料找出获得利润最大化所应制定的价格和产量,即确定
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那一点。但不幸的是,即使有如此优越之条件,他们还
是常常出错,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到最后,大多数小企业所能做到的,无论它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不过
是计算出盈亏平衡点,即总收入超出总成本的那一点产量。然后,根据这一点生
产、销售商品。当然,能做到这一点至少不会亏本,是有利可图的。”
“如同我上课时所说的,在寡头市场上的大公司很少在价格上竞争,它们之
间的竞争集中在广告、产品的变形,还有服务质量上。事实上这也是《追求卓越
》的作者所要说明的。某些大公司忽视了服务质量的重要性。直到日本货充斥市
场才猛醒过来。这就是那本书畅销的原因之一。”
“这么说你是不是更清楚一点?”
“是的。谢谢您,教授。”我确定搞明白了。
“还不错,现在剩下最后一个部分了。等会儿到我办公室来,我们再谈谈经
理人员所必须了解的国际经济学。”



第三章 经理人员须知国际经济学
“到目前为止,还有一个领域需要我们仔细考虑。从某种角度来说,对于你
这样的年青经理人员来说,国际经济学大概是最需要知道的了。”教授一边说一
边点燃他那到处携带的烟斗。教授和我又回到他的办公室,教授靠在椅子上,挺
舒服的样子。

比 较 优 势
“在不久以前,几乎全部经济学家都同意这样一种说法:国际间的自由贸易
可以使每个国家都获益。能使这些经济学家观点基本一致是一件极少见的事。他
们认为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即使国会里最为短见的议员也明白,在中美洲种香蕉
比我们在此用温室栽培要有效得多。因而我们发挥己之所长,种小麦,然后用小
麦跟中美洲换香焦。结果很明白。双方都同时获得很多需要的香蕉和小麦。大概
你已经知道了,这就是所谓的比较利益理论。这种理论有一个假设,即如果每一
个人都能竭尽全力地有效工作,通过交换,人人都能受益。为使我们能更明白一
点,请你做一下笔记。”

比较利益理论说明,各国专门生产该国最擅长、最有效率的产品,然后换取
它们无法生产或生产效率不高的产品。结果大家均有利可图。

“如果事情就是如此之简单,你现在就可以回家去了。而我呢,也可以看我
所喜爱的电视连续剧了。而问题是,历史却并不垂青于这条看来简单清晰的真理。
因此,要了解现状,还要知道历史才行,这一点我想你还是知道的。关健在于对
外销售也能控制就业机会,这就象上午所说的消费、投资和政府开支所能提供的
就业岗位一样。由于每一个人都要有份工作干,国内产品市场有限,竞相扩大产
品出口就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如果外销额扩大,出口自然会大于进口。换句话
说,国内消费额虽然减少了,但却为大家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我常常考虑,
这也是一个取舍问题,当然这也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制定政策时都要考虑的。”
“对不起,”我插嘴说:“如果我们的出口大于进口,购买我们货物的国家
又拿什么来支付呢?”

布雷顿森林的鸟鸣
“这个问题问得好。假设某些国家要买我国生产的东西,他们必须用美元来
支付,对吧。那么你就应该知道这里面的历史。过去国家间贸易的支付都是借助
于黄金进行的,如果某一国家的进口额大于其出口额,其差额就必须以黄金抵补。
换句话说,各国要用黄金来平衡买大于卖的赤字。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以前,同盟国都聚集在布雷顿森林商议重整国际货币体系时,大家心里都明白,
过去的旧体系实际上已经行不远1 ‘。因此当时作出决定,既然美国家系有国际
上的大部分黄金,就可以保证美元随时兑换成黄金。这样一来,有了美元就等于
有了黄金,任何国家都可以用美元来偿付国际贸易差额,于是国际贸易的情况就
变得径简单了。把这一点也记下来。”

布雷顿森林协议之要文:确定美元为国际通用货币。从那以后,几乎全部国
际贸易都以美元为报价和交割的基本标准。

黄金法则
“实际上这是一个运用‘黄金定律’的典型例子。即谁有黄金谁制定规则。
因而,这只是让美国成为国际金融惯例中的一种例外而已。这条规则的含义是,
只要世界上其它国家接受以美元作为国际贸易的支付手段,我们只要随时注意平
衡支出的赤字就可以了。打个比方,这就好像总统的支票,人们不去拿总统的这
张支票去兑现因为他们想要保留总统的签名。所以总统可以随心所欲地花钱,无
需担心帐户上出现赤字,因为大家都不兑现,帐户上就根本不会出现亏空。”
“所以我们也可以随便花钱,根本用不着和其它国家商量,也无需顾忌我们
的国家预算问题……”我才开口,教授就打断我的话。
“不错,这样挺不错的过了一阵子。这位我们能够拿出大笔的钱援助别的国
家,而这些援助的钱在他们购买我们的产品时又转了回来,也可以说这实际上为
我们创造了数不清的就业机会,当然这也是国际上对外援助常有的事。与此同时,
这还使我们能够把军队派到世界各地去,有时候不妨打他几仗。但是好景不长,
到60年代后期,所有的人都明白,我们并未遵守以前的诺言,他们无法用他们掌
握的美金兑换回黄金。我们能提供的黄金降到100 亿,而未偿还的美元却高达500
亿。尼克松总统开始担心了,因而决定在1971年8 月‘关闭黄金之窗’,正如大
家所看到的,取消了我们用黄金兑换美元的承诺。这样一来,使世界上别的国家
所持有的500 亿美元变得—文不如,除非你用它买美国货。这一重大变化对了解
以后的发展十分重要,所以建议你把这一点记下来。”

1971年3 月,美国取消以黄金兑换美元的承诺。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是:废
除了黄金的通用货币作用,将其视为普通商品,可以往市场上买卖,其价格按供
给和需求的原则制定。

“所以,在今天黄金与国际货币系统己无甚关系,只是黄金的市场价格仍然
是很优秀的‘通货膨胀温度计’,这意味着你从黄金价格可以发现通货膨胀率的
变化。黄金价格上升意味着通货膨胀率上升,反之亦然。”

欧洲车轮的润滑剂
“只有在大多数国家都一致认为美国的经济状况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世界贸
易才能继续运行,实际上现在大约有l 兆美元流出国外,大家称之为欧洲美元,
这你是知道的。这件事的重要性在于,几乎所有国家的经济都与美国的经济发生
紧密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唇齿相依吧。由于所有的国际贸易,无论是货物,还是
服务都以美元结算,每个国家的经济就与美国经济紧密相关了。这就是为什么我
们的通货膨胀率一上升,别的国家就紧张。因为这意味营他们所掌握的美元也要
贬值,这和所有美国人的境况是一样的。”

举足轻重的利率
“另外一个可能更重要的有关问题是利率的变化。你还记得吗?我今天上午
曾对你说过,所有和经济有关的事也都与利率有密切的关系,而国际间的经济事
尤为如此。”
“这里的原因在于世界利率跟美国国内的利率有相同的走势。让我们举个例
子,假如你是一个住在伦敦的投资者,你在伦敦买债券有10%的收益,但如果你
把这笔钱投在纽约就有12%的收益,你会怎么样?”
“我当然去纽约投资。”我迅速回答,感觉还不错。
“你的具体做法呢?”
“我想我是把钱交给我的股票经纪人,让他代我到纽约去投资。”
“那他实际上又是怎么做的呢?”
“嗯,这我可不大知道。”说着我又有点泄气了。
“显然,他会拿着你付给他的钱,注意,现在是英镑,先把它换成美元,再
到纽约去买债券。然后得到一张债券证书,并以美元付给你12%的利息。如果全
世界的人都这样干会出现什么后果?”
“对美元的需求会大大增加。”我试着说。
“正是如此。所以美国国内的高利率会导致美元币值硬。这就意味着我们出
口商品与其它国家相比的价格会很高,而我们进口商品的价格却相对便宜。所以,
我们的进口会大于出口,而这之间的差额可以用因较高利率从外国流进的美元弥
补上。当然,我们会因为出口的减少而损失一部分就业机会,但我们进口产品的
花费却少了,进口货价格相对低了。这有助于压制我们国内的通货膨胀。假如你
是一家跨国公司的经理,面临这样情况时你会怎么办呢?”
“我想我首先采取的方法是尽可能地把进货渠道分散,转向多国采购。也就
是说,我会进口所需商品,因为那样相对便宜呀。”
“完全正确。这样可以看出美国高利率所产生的结果了吧。”
“美国的高利率吸引外国的资金,但这使美元成为一种币值很硬的货币。另
一方面,我们国内因进口增加却损失了不少就业机会。”我又开始良好发挥了。
“不错,美国的高利率打击了本国的投资热情,却鼓励了外国人来美国投资,
因为这里利率高,钱好嫌。如此一来,我们在两方面都吃亏了。这你最好记一下。”

高利率:打击国内投资意愿,导致美元升值,结果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就
业机会减少。而平衡赤字的却是来自海外的投资。

我一边记一边在心里琢磨,该我做的就是把这些都记下来就行了。
教授稍停片刻又说:“倘若你是一个跨国公司的主管,你该做的就是把这些
记下来。还有一点就是,近10年来,国际金融市场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还
相当复杂。复杂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说全世界大约只有20个人知道这件事的奥秘
和缘由。毕竞是因为……”
教授笑了笑接着说:“既然我身为这二十分之一,我们的讨论不会出现什么
问题。就像我在就餐时所说的,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开始,石油输出国组织将
原油的价格提高了17倍,这就造成历史上空前的财富大转移,上千亿美元从西方
国家手中转到原先十分贫乏的阿拉伯国家的帐户上。换句话说,他们给我们石油,
我们支付美元。你再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想一下,拿到这笔花都花不完的钱,他们
会怎么办呢?。”
“我猜他们会开一个存款帐户。”说实在的,我哪知道那些阿拉伯暴富们会
干些什么。
“说对了。可是会存在哪呢?如果你明天中了头彩,你会在哪里的银行立个
户头呢?”
“我要在最无风险而利息率又最高的银行开户。”

油元怪圈
“就算现在你站在沙特阿拉伯的金字塔上,环视四周,放眼世界,你听说的
那家银行在哪呢?你当然是把钱存进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的银行里,那
么这当然是美国的大银行啦。因而阿拉伯国家就把那些花不完的钱存到纽约来,
你可别忘了,那可是数千亿的大数目呢。”
“接下来的问题是,假设你是一个银行家,你又会怎么用这笔钱再去赚钱呢?”
这答案我可知道,这是我在货币银行学的课程里唯一还记得的内容。
“作为银行要以可能的最低利率吸收客户的存款,却要以可能的最高利率把
钱借给需要用钱的客户,这当中的差额就是银行的利润。”
“那么,现在假设你就是一个银行家,在你的银行里有数千亿美元的石油输
出国的存款,你会如何处理这些钱呢?当然,你总要找个需要用钱的客户把款贷
出去。实际上你必须这么做,否则你就会被炒鱿鱼。”
“所以,对于银行家来说,就是要找到能够获得最高收益的利率,然后立即
把这笔来自阿拉伯国家的石油存款贷放出去。但是,由于美国在70年代中期经济
很不景气,国内对资金需求不大,这时银行却发现第三世界国家普遍处于资金短
缺的境地,这些国家急需这笔资金。因而,由石油存款而形成的这笔贷款大部分
都投向第三世界国家了,主要是拉丁美洲,特别是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等国。
现在你稍稍想一想就会发现,这形成了一个很有趣的循环。”
教授停下来,在另外一个信封背面划了几笔,然后把它递给我。此时我甚至
怀疑他是否使用过正式的信笺或稿纸。
图2 油元怪圈
“我们现在把这种现象称为‘石油美元循环’。”
“你听明白了吗?”教授靠在椅子上问,他又一次点燃了烟斗,仿佛在等我
发表一篇长篇大论似的。
“我知道,把钱转移到急需它的国家去,按说这是很合理的一种方式啊。”

石油的价格弹性
“说的确实有道理,不过还有两个小问题,这两个问题中的头一个早在我预
料之中,而另一个却不是我所能预见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把
借来的钱用在发展本国经济上,而这些国家本身也生产石油,也得到油价上涨的
好处。在这方面墨西哥和尼日利亚是两个最典型的例子。大家原先都以为他们的
债务信用一定是不错的,因为他们完全可以用本国出售石油换得的收益来偿还贷
款。但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家错误地估计了石油需求的价格弹性,等到大家
醒悟过来时,已经晚了。下午在课堂上,我们曾讨论过需求的价格弹性这个概念,
你一定还记得吧。当时假设对于石油的需求是没有价格弹性的。换句话说,无论
是什么价格我们都会买。这实际上忽略了一个事实:当价格高到一定程度时,人
们会想方设法地减少油料消耗。他们会大家合乘一部汽车,或是改坐公共汽车,
会把温度调节器尽量调得很低,会把家中不用的电器都关上,会把门窗的缝隙都
塞个严严实实。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竭尽全力节约能源。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
发生过的事啊。这样的结果是石油市场的‘崩溃’,油价大幅度下跌。而油价下
跌又削减了许多原来预期能得到的收入。对于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是这样,对
于那些已经负债累累的第三世界产油国亦然如此。”
“那就是说石油美元循环反弹了回来。”我插上去,有点儿兴趣盎然的感觉。

驴打滚的利息
“等一下我们就会明白,这还是客气一点的说法。另一件事大家都未考虑到,
这就是复利效应。有人说银行家应该对此十分清楚才对,可是他们也是云里雾中。
让我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让我们假设一个国家,就算是墨西哥吧,它每年要向美国的银行借款5 亿
美元,为了使我们的说明简单易懂,就假定他一年付20%的利息。这而且是以尽
可能的优惠条件取得的贷款,只付利息不用在同时偿还本金。我们再假设这件事
与石油美元循环都同时发生于1973年。在这种条件下,你想现在墨西哥的经济会
是一幅什么样子?”
“这我不清楚。但是,我想他们如果把钱投资在那些利润收益率高于20%的
项目上,他们的情况就会逐渐改善。”
“你这样说当然不错。但是你却末注意到,墨西哥经济现在是怎么一幅模样。
在过去几年它的经济从根本上说是负增长。1983年经济增长为-5%,而当年的人
口增长率却是3 %,这就意味着墨西哥的人民平均比上年穷了8 %。更糟糕的是
他们现在欠外国银行将近900 亿美元,这几乎等于他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你想得
出他们为什么会落到今天这步田地了吧。”
“这也许太复杂了。”我回答说。我已经摸熟了教授的脾气,他喜欢这种故
作深奥的腔调,不过说真格的,这次我心里也真没底。
“确实,史密斯,这的确相当复杂,甚至我也找不出简单的方法来说明呢。”

脱缰的野马
教授又笑了一下,我也跟着他笑了一下,但我确实不知道如何是好。随后,
教授打开系在计算机终端的键盘,这时我大吃一惊,在那个我原以为是电视机的
荧光屏上竞然出现了一些数字。
每年借款5 亿美元且无须偿还本金(单位:百万美金)
◆每6 年起每年所需支付的利息额等于新借款。
◆自第11年以后,已付利息总额超过借款总额。

疲于应付
“先看看这张表,假如墨西哥要付20%的利息,到第6 年,他们要付的利息
和他们可以重新借到的款正好一样多。如果更进一步,你可以发现到第11年他们
所需付出的利息总额与借款总额一样多,这以后前者就超过后者了,或许应该说
超过额越来越大。整个过程的全部结果是,若干年以后,这个国家就只有向外流
出的资金而无沉入了,真可谓每况愈下。这种说法虽然有点过分简单化了,但实
际上差不多所有的外国投资都有相近的效果。如果你不信的话,去看看墨西哥的
支出帐就清楚了,或者找其它任何一个第三世界负债国的类似资料看也是一样。”
“可是他们怎么可以这样继续下去,长此以往,任何国家也难以为继啊?”
‘他们可以借到更多的钱,当然,这只会使现状进一步恶化。或者,他们可
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但这些想来挺好,实际上却难以做到。还以墨西哥力例,
虽然他们已经减少了进口,但是他们的经济对美国的科学技术依赖性很大,继续
减少只会使情况更糟。就目前情况来说,他们别无选择,只有借更多的钱,借新
帐还旧帐,就像一般人说的’债上滚债‘,这无异于雪上加霜。使人好笑的是,
银行也无计可施,只能将更多的钱借给他们,让他们在债上打滚。这正应了一句
俗话:“倘若你欠银钱1 千元还不出,麻烦办你。如果你欠银行100 万元还不清,
麻烦在银行。’你想想这些银行的麻烦够大了吧。”
“可是这种情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继续下去岂不是所有的事都无法收拾
了吗?”
“史密斯先生,你可是越来越有戏了。”教授又笑了一下,“国际货币体系
正遭受着史无前例的大危机,如果阁下真想作一个国际贸易公司的经理,你最好
能富有远见卓识。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搞懂我们所说的这一切,否则是不
行的。现在我假设你完全搞懂了。”
“现在约有8000亿美元贷结第三世界国家,实际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偿还过本
金,大多数甚至连利息也不付。这可是个大问题啊。我是个教书匠而不是个银行
家,我为此深感庆幸啊,几年前我们还真想去当一个银行家呢。你有没有想过干
教书这行当?史密斯先生?”
“没有,不过它倒是有点引起我的兴趣了。”
“我想该讲的都讲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我想没什么问题了。我要说的只是,这真是有趣的一天。”
“你的笔记都记全了吗?”教授突然问。
“记全了。”我边说边拿出笔记本。
“念给我听听怎么样?”
这一招我原已料到。所以我翻到策1 页,朗声读到:

◆经理应知的经济学三大领域:宏观、微观和国际经济学。
◆既然工资不易下降,失业就会是一种普遍现象。
◆机器人制造汽车,却永远不可能购买汽车。
◆政府凭借影响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支出的总体水平控制经济。
◆投资行为取决于利率。事实上,几乎凡事都操之于利率。高利率打击投资
意愿,低利率则鼓励投资企图。
◆联邦储备银行通过调整利息率影响投资行为。
◆要提高经济活动水平,就增加政府开支或减少税收。要降低经济活动水平,
就削减政府支出或提高税收。
◆一旦经济活动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就必须使储蓄和税收与投资和政府支出
相等。任何情况的变动都会导致通货膨胀或失业。
◆最基本的是:联邦政府运用财政政策(政府支出和税收)控制经济。联邦
储备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控制经济。而这些工具的运用方式
则视政府目标而定。
◆宏观经济学研究在对付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之间如何做恰当的取舍。
◆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
◆如果成本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获得最大总收益就获得最大利润。
◆需求有弹性即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无弹性,即需求量的变动程度小于价格的变动程度。
◆某商品的价格如占消费者预算支出比重较大,或者该商品有很多替代品,
其需求一般为有价格弹性的。对此类产品唯有降低价格才能增加总收入。
◆价格低廉的商品,或者替代品不多的商品,其需求一般为无价格弹性的。
提高价格可以增加收入。
◆当成本虽产量变化而变化时,追求最大利润的方法就是确定适度的产量水
平,从而使总成本与总收益间的差额达到最大。
◆在确定产量水平时,可变成本才是必须考虑的成本项目。
◆平均成本为总成本除以总产量,边际成本为最后一单位产量的变动所引起
的总成本的变动。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实现利润最大化。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切活动都是为达到使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
目标。
◆内在成本,或者称为机会成本是进行最佳预期选择时所应支付的成本。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有无数的买主和卖主,所有生产者的产品大致相近。
想进入某一行业并不存在什么障碍。
◆在垄断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卖主,其产品没有相近的替代品,加入此
行业的途径被完全堵塞。
◆在垄断竞争中,厂商数目众多,各厂商产品稍有区别,其它厂商进入该行
业并无障碍。
◆垄断竞争的两个重要特点是:广告和其它非价格手段的竞争,以及生产能
力过剩。
◆在寡头市场中,只有少数几个各自拥有一种独具特色的产品的大公司,其
它公司要加入该行业虽有可能,但障碍颇多。
◆寡头市场的重要特点是,相互依存,避免价格竞争和人为控制价格。
◆比较利益理论说明,各国专门生产该国最擅长、最有效率的产品,然后换
取它们无法生产或生产效率不高的产品,结果大家均有利可图。
◆布雷顿森林协议之要义:确定美元为国际通用货币。从那以后,几乎全部
国际贸易都以美元为报价和交割的基本标准。
◆1971年8 月,美国取消以黄金兑换美元的承诺。这种做法导致的后果是:
废除了黄金的通用货币作用,可以在市场上买卖,其价格按供给和需求的原则制
定。
◆高利率:打击国内投资意愿,导致美元升值,结果进口增加,出口减少,
就业机会减少。而平衡赤字的却是来自海外的投资。

“全部念完有多长?”教授问。
“只需几分钟的功夫。”
“好极了,史密斯先生。看来我们已经合作创造出了一个‘速成经济学家’。
过几年再来看看罢,到那时你一定更为了解这些东西的重要性了。请代我问侯令
尊。”
“谢谢,我一定转达。教授,谢谢你百忙之中进行指教。”我真心实意向他
致谢。
此时教授反手打开电视,又点燃了他的烟斗。屏幕上图像开始晃动;我悄悄
地转身离开了房间。

狗尾续貂
我知道回家的时间早过了,我一大早就去教授那儿了。但是,当我走过校园
酒吧时还是控制不住自己走了进去。里面早已坐满了人,音响中杰克逊正在狂吼。
我要了一杯啤酒,环顾四周,这是我的习惯。
在一个角落里坐着几个马歇尔教授班上的研究生,贝琪也在其中。他们正谈
论着什么,神情颇为兴奋。我犹豫着是否去和他们聊聊,我觉得应该找个借口,
我拿出笔记本,信手一翻,上面写着:要得到最大利润,就必须把产量确定在边
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那一点。也许今晚会和白天一样有趣吧,我心里想到。
我强作镇静,走到他们边上。
“咳,”我朝着贝琪说:“我叫史密斯,白天和你们一起上马歇尔教授的课,
还认识吗?”
“认得啊,你好?”
“噢,还不错,我很好,嗯……你知道吗,我还从没学过这么多经济学原理。
我想,贝琪你能帮我一个忙吗?”
“那要看什么事了。”
“就是关于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我部知道是否真的搞明白了。”
“噢,这呀,简单极了。”她说着从手提袋里抽出一个挺眼熟的信封,“让
我来告诉你,是这样的:”
设若Л=R (Q )-C(Q )
则Л的最大数为
dЛ/dQ=dR/dQ-dC/dQ

MR=dR/dQ=dC/dQ=MC
如果(仅仅是如果)
d2Л/dQ2=d2R/dQ2-d2C/dQ2〈0
我站起来,心里绝望极了,强打起精神,结结巴巴地说:“就这样吧,哪天
我也许会汀电话给你。不过,我还不知道你姓什么?”
“我姓马歇尔,马歇尔·贝琪。”她回答说。
天那,这对父女怎么如此悬殊啊。我心中不禁一声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