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嗨网首页>书籍在线阅读

论语别裁 上册

  
选择背景色: 黄橙 洋红 淡粉 水蓝 草绿 白色 选择字体: 宋体 黑体 微软雅黑 楷体 选择字体大小: 恢复默认

论语别裁(上册)
论 语 别 裁(上 册)
南怀瑾 著
前  言1
前  言
回首十五年的岁月,不算太多,但也不少. 可是我对于时间,生性善忘,悠悠忽忽,真不知老之将至,现在为了出版这本《论语》讲录,翻检以前的记录,才发觉在这短短的十五年历程中,已经讲过三四次《论语》。起初,完全是兴之所至,由于个人对读书的见解而发,并没有一点基于卫道的用心,更没有标新立异的用意. 讲过以后,看到同学的笔记,不觉洒然一笑,如忆梦中呓语.“言亡虑绝,事过无痕.”想来蛮好玩的.第一次讲《论语》,是1962年秋天的事,当时的记载,只有开始的六篇,后来出版,初名《孔学新语——〈论语〉精义今训》,由杨管北居士题签.有一次曾经在有关单位讲了半部《论语》,没有整理记录. 再到1974年4月开始,又应邀固定每周三下午讲两小时,经过近一年时间,才将全部《论语》讲完. 而且最可感的是蔡策先生的全部笔录. 他不但记录得忠实,同时还替我详细地补充了资料,例如传统家谱的格式,另外还有对传统祭礼的仪范,可惜他事情太忙,未能全部补充. 蔡君在这段时间,正担任《中央日报》秘书的职务. 一个从事笔政工作的人,精神脑力的劳碌,非局外人可以想象,而他却毫无所求地费了十倍听讲的时间,完成这部
2前  言
记录,其情可感,其心可佩.此外,这本讲录,曾经承唐树祥社长的厚爱. 在《青年战士报》慈湖版全部发表(自1975年4月1日开始到1976年3月16日止)
;同时《人文世界》刊登大部分. 又蒙李平山先生见爱,资助排印成书. 不过,这部《论语》的讲述,只是因时因地的一些知见,并无学术价值. 况且“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更谈不到文化上的分量. 今古学术知见,大概都是时代刺激的反映,社会病态的悲鸣. 谁能振衰补敝,改变历史时代而使其安和康乐?端赖实际从事工作者的努力. 我辈书生知见,游戏文章,实在无补时艰,且当解闷消愁的戏论视之可也.至于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现在正当此书付印,特录宋儒陈同甫先生的精辟见解,以供读者借镜.如其告宋孝宗之说:“今之儒者,自以为正心诚意之学者,皆风痹不知痛痒之人也. 举一世安于君父之仇,而方低头供手以谈性命,不知何者谓之性命.”而于《论语》,则说:“《论语》一书,无非下学之事也.学者求其上达之说而不得,则取其言之若微妙者玩索之,意生见长,又从而为之辞:曰此精也,彼特其粗耳.此所以终身读之,卒堕于榛莽之中,而犹自谓其有得也. 夫道之在天下,无本末,无内外. 圣人之言,乌有举其一而遗其一者乎!举其一而遗其一,是圣人犹与道为二也. 然则《论语》之书,若之何而读之,曰:用明
前  言3
于心,汲汲于下学,而求其心之所同然者,功深力到,则他日之上达,无非今日之下学也. 于是而读《论语》之书,必知通体而好之矣.“
本书定名为“别裁”
,也正为这次的所有讲解,都自别裁于正宗儒者经学之外,只是个人一得所见,不入学术预流,未足以论下学上达之事也.
岁次丙辰(一九七六)年三月 南怀瑾记于台北
目  录1
上 册 目 录
学而第一…………………………………………………1…
三言四语………………………………………………1…
语文的变与不变………………………………………2…
四书五经的假面目……………………………………4…
被忽视的道家…………………………………………5…
三家店卖的是什么……………………………………7…
冤枉的一打……………………………………………8…
再论《论语》…………………………………………9…
学而有何乐…………………………………………1…0真人和假人…………………………………………1…2寂寞的享受…………………………………………1…3谁来了解你…………………………………………1…5爱与罪………………………………………………1…6孝道是这样一个东西………………………………1…8秃头的十字架………………………………………1…8谁能忘情……………………………………………2…1花言巧语……………………………………………2…2
2论 语 别 裁
三面镜子……………………………………………2…3可爱的小学生………………………………………2…7吕端大事不糊涂……………………………………3…0饮食男女……………………………………………3…1没有朋友的上帝……………………………………3…5种瓜者………………………………………………3…8孔子的素描…………………………………………4…0五字串通五经………………………………………4…2善知识与恶知识……………………………………4…5老鼠生儿的孝道……………………………………4…7无所适从的礼俗……………………………………4…8上帝的外婆是谁……………………………………5…1《三国演义》的幕后功劳……………………………5…4多才多艺的子贡……………………………………5…6诗的人生……………………………………………6…1
为政策二………………………………………………6…5
孔子不谈政治………………………………………6…5大政治家的风范……………………………………6…6星辰知多少…………………………………………6…7刘备上了曹操的当…………………………………6…8从台风了解人生……………………………………7…2圣人也势利吗?……………………………………7…4
目  录3
悠美的情歌…………………………………………7…5诗的伟大……………………………………………7…7穷哉法治……………………………………………8…1孔子的自剖…………………………………………8…2车上的一课…………………………………………8…5以孝治天下…………………………………………8…9康麻子的教孝教忠…………………………………9…3晚娘面孔难为人……………………………………9…6孔子也会看相………………………………………1…00是什么东西…………………………………………1…06异端与偏激…………………………………………1…11由养士到考试………………………………………1…14天下英雄入彀中……………………………………1…16千里求官只为财……………………………………1…19治国难!齐家更难…………………………………1…23高明之家鬼瞰其室…………………………………1…27
八佾第三………………………………………………1…29
礼乐衣冠……………………………………………1…29泰山之旅……………………………………………1…34志在春秋……………………………………………1…36秉笔直书 罪罪恶恶………………………………1…39承让 领教…………………………………………1…42
4论 语 别 裁
淡泊以明志…………………………………………1…43穷源溯本……………………………………………1…46心香一瓣 诚则灵…………………………………1…48拍灶君的马屁………………………………………1…52量力而为 谦虚好学………………………………1…56儒冠错换八卦袍的诸葛亮…………………………1…59孔子的换心术………………………………………1…62追的哲学……………………………………………1…65传统历史上的精神堡垒……………………………1…69责备贤者……………………………………………1…71敲响了的活礼乐……………………………………1…74衰世的通病…………………………………………1…76
里仁第四………………………………………………1…80
那“仁”却在灯火阑珊处…………………………1…80月是故乡明…………………………………………1…85照临万类的仁道……………………………………1…87兼收并蓄见仁心……………………………………1…90子知生死不相关……………………………………1…92富贵不淫贫贱乐……………………………………1…93敝屣功名尊道义……………………………………1…95孔子四字禅…………………………………………1…99吉光片羽 稍纵即逝………………………………2…04
目  录5
仁义值千金…………………………………………2…07孝子仁人不二门……………………………………2…10仁者之言……………………………………………2…12
公冶长第五……………………………………………2…16
孔子选女婿…………………………………………2…16高高山顶立…………………………………………2…21深深海底行…………………………………………2…23立己易 立人难……………………………………2…24孔子要出国…………………………………………2…25孔门弟子画像………………………………………2…26吾爱吾师……………………………………………2…30手倦抛书午梦长……………………………………2…31人到无求品自高……………………………………2…34推己及人难又难……………………………………2…36孔门文武事功的二子………………………………2…38盖棺成定论…………………………………………2…40名臣的典范…………………………………………2…44玩物丧志……………………………………………2…47进退揖让之间………………………………………2…51濯足沧浪哪得清……………………………………2…54想得太过了…………………………………………2…57难得糊涂……………………………………………2…58
6论 语 别 裁
不如归去……………………………………………2…60一乐也的对话………………………………………2…66
雍也第六………………………………………………2…70
闲置帝王才…………………………………………2…70当皇帝的能受气……………………………………2…74周富济贫……………………………………………2…77天生我才必有用……………………………………2…80各有千秋……………………………………………2…82爵禄不能移——闵子骞……………………………2…86李斯的老鼠哲学……………………………………2…88不在愁中即病中……………………………………2…91学问的鸿沟…………………………………………2…94知人之明……………………………………………2…95功成身退……………………………………………2…97圣人也有牢骚吗?…………………………………3…00百无一用是书生……………………………………3…02人性的基本问题……………………………………3…04还是老虎可爱………………………………………3…06楼下黄金楼上人……………………………………3…09我误聪明……………………………………………3…11政治与宗教…………………………………………3…12不在山水之间………………………………………3…16
目  录7
变了形的文化样品…………………………………3…18君子可欺以其方……………………………………3…20冲冠一“路”为红颜………………………………3…22此事古难全…………………………………………3…28
述而第七………………………………………………3…31
一肩挑尽古今愁……………………………………3…31梦中的忧乐…………………………………………3…35道德仁艺……………………………………………3…38孔子的学费问题……………………………………3…42刺激和诱导的教育法………………………………3…44千古艰难唯一死……………………………………3…46男儿到此是英雄……………………………………3…49南面王不易也………………………………………3…52进步和退步…………………………………………3…56聪明人的玩具………………………………………3…59谦虚和自信…………………………………………3…62时衰鬼弄人…………………………………………3…68虚字文章实事知……………………………………3…71孔子的行谊…………………………………………3…76同姓不婚的优生学…………………………………3…78生活的艺术…………………………………………3…81凡圣之分……………………………………………3…84
8论 语 别 裁
祈祷是求救的信号…………………………………3…86要愁哪得工夫………………………………………3…91光风霁月……………………………………………3…92
泰伯第八………………………………………………3…95
薄帝王而不为………………………………………3…95贵为天子而友布衣…………………………………3…99无愧平生事大难……………………………………4…03冯道的故事…………………………………………4…05学问深时意气平……………………………………4…11临大节而不可夺……………………………………4…13怎样才算知识分子…………………………………4…15文章自己的好………………………………………4…17愚民政策……………………………………………4…20社会动乱之源………………………………………4…22知人于微……………………………………………4…23求学的目的为什么…………………………………4…26入山唯恐不深的隐士………………………………4…28秀才未必知天下事…………………………………4…33文化复兴运动………………………………………4…35三代之治……………………………………………4…39民主乎?专制乎?…………………………………4…43大禹和墨子…………………………………………4…47
目  录9
子罕第九………………………………………………4…53
利害交关的生命意义………………………………4…53历史文化先驱………………………………………4…56礼的变态……………………………………………4…57良冶之门多钝铁……………………………………4…63古之学者为己………………………………………4…64行为心理学…………………………………………4…70不见顶相……………………………………………4…73见与师齐 减师半德………………………………4…75大丈夫当如是乎?…………………………………4…79解脱生死……………………………………………4…82卖不出去的无价宝…………………………………4…84不落醉梦中…………………………………………4…87水流花谢两无情……………………………………4…89女人未必皆祸水……………………………………4…92学而有成之难………………………………………4…96勿轻后学……………………………………………4…98高帽压人低…………………………………………5…02意气凌云……………………………………………5…03三达德的重心………………………………………5…07圣人之道与才………………………………………5…09赞元禅师与王安石…………………………………5…10
学 而 第 一1
学而第一
三 言 四 语
现在各大专学校的学生,有一个新称号——“三四教授”。
假如我们看见一位不认识的教授,想知道这位老师是教什么的,往往被询问的同学会说:“哦,三四教授.”这句话含有非常轻视的意思.所谓“三四教授”
就是教三民主义、四书五经的教授. 他们在学校里是没有人看得起的,同军训教官一样,被学生另眼相视,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八九年前,和一位国立大学教书的朋友谈起,问他怎么搞的,教得学生对三民主义如此反感?
他说这件事没有办法.我认为不是没有办法,表示愿意代他教几个小时. 后来有个机会,一位某大学的学生要我去参加他们开会,他说他们要开会讨论“中国文学的再革命”
,听到这个题目,我说:“你们要搞这个东西?!我晚上来看看!”
我约了那位三民主义教授一起去参加. 参加开会的都是调皮学生,他们激昂慷慨,说了一大篇话,最后要我讲话.我就告诉这些同学们,首先应该了解“革命”是什么意思. 这
2论 语 别 裁
所大学是国立的最高学府,在这里的青年知识分子,对它的意义不能不懂,要知道“革命”一辞,出于我国最古老著作之一的《易经》,然后讲了许多理由.我说,譬如中国文学自“五四运动”以来,由旧的文学作品改成白话文后,有什么功用呢?几十年来亲眼所见,中国的教育普及了,知识普遍了,对世界知识的吸收力增加了,无可否认,这些对于国家的进步有贡献.但是对于中国文化,却从此一刀斩断了. 什么原因呢?中国文化库存里堆积的东西太多了,几千年来的文化都藉着古文保留着. 至于接受白话文学教育的人们看不懂古文,当然就打不开这个仓库,因此从中国文化的立场看,就此一刀拦腰斩断了.你们现在讲文学再革命,讲白话文学,我们先要知道为什么要推行白话. 在“五四运动”前后,一般人认为救这个国家,必须吸收新的知识,尤其要融会古今中外的学术文化,于是老牌留学生到外面一看,任何国家的语言和文字都是一致的,因此认为中国所以不进步,是文字工具害了我们,尤其四书五经“子曰、孔子曰”一塌糊涂,非把这个打倒不可,所以提倡了白话文.
语文的变与不变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我们看世界的文字,不管英文、德文、法文,虽然现在的文字和语言是合一的,但是语言大约
学 而 第 一3
三十年一变,所以一百年以前的英文、法文书籍,除非专家,否则是莫辨雌雄.我们中国的老祖宗晓得语言和时代是要变的,所以把文字脱开了语言,只是用很短的时间,经过两三年的训练就会写出来,这个文字就单独成为一个体系,表达了思想. 因此这种文字所保留下来几千年以上的思想,在几千年以后的人看来,如面对现在,没有阻碍,它对于国家有什么错误呢?
没有错. 只是因为教育不普及,大家对于这个国文的修养没有学好. 当时提倡“五四运动”的部分人士,求进之心是对的,在学问修养上,老实讲,还有商量的必要,于是这一文学革命就出了问题.举例来讲,生活上每天必有的一件事——上厕所,我们小时候叫“出恭”
,后来叫“解手”
,现在叫“上一号”了,看看几十年来,变了好多. 因此,我们翻开资料,对“五四运动”前后的白话文,现在看来,简直不通;到了现在的文章,说它不好吗?真好. 好吗?文章看完了,价值也完了,多半没有保留的价值. 将来怎样演变还不知道,所以你们为什么要文学再革命,我就不懂.因此,文学革命,我没有资格讲,你们也没有资格讲.为什么呢?如果古文、四六体、作诗、填词,都能露一手,然后发现这种文学有毛病,这才有资格谈革命. 现在你们连“命”都还没有,还“革”个什么呢?你们还有文学革命的资格吗?
4论 语 别 裁
我这番话一讲,他们听傻了.这个会后来也就搞不成了.无形中也把大专院校中这个小风波平息了. 因此,我告诉那位教三民主义的朋友,一定替他教几个钟点课,因为大学生中,信仰坚强的固然很多,而对三民主义头痛的也大有人在.后来我去替这位朋友讲课,起初不讲三民主义,而讲中国文化与中国思想演变的原因道理. 分析自上古到现在为什么变得这样,演变到后来,所以才有我们国父的三民主义出来,问同学对不对?对!有没有价值?有价值!所以要读三民主义,读了以后再加批评都可以,不能盲目的不去看它,就说这个三民主义是党八股.党八股你懂不懂?
不懂就不能随便批评.这一来,引起他们读三民主义的兴趣了,这是我所经历的故事.
四书五经的假面目
讲到四书也是一样,我们在这里讲推行复兴文化运动,而在外面,尤其是新的教育——国民义务教育施行以后,讨厌四书五经的情形,是无以复加了,而问题出在四书五经的孔孟思想被讲解错了. 这不是现在才开始,从唐宋以后,乃至远从汉唐以来,许多要点,就一直讲解错了.要说明这个道理,我们也要讲一个实际的故事.我们这一代,就时代背景而言,是生活在夹缝中,是新、旧、中、外,交接巨变中的人生,我的幼年在私塾中度过,当
学 而 第 一5
时读四书五经也非常反感,因为以前老师对学生的质疑,只说“将来你会懂”
,这个“将来”不知要“将”到几时. 所以后来“五四运动”
,闹新学派风潮的时候,我们虽然没有参加作打手,但是多少也有点愤慨. 步入中年以后,对中外思想,尤其在这个时代的演变,看到了这么许多,自己要找症结了.所谓找症结,那也是十七八年以前,好几位先生在一起谈起,大家认为要救中国就要复兴文化. 于是有些教授学者们,主张把四书重新编辑. 他们认为四书杂乱无章,要分门别类编在一起,讲孝的归到孝,讲仁的归到仁,把《论语》的篇章整理一遍,希望我也负责一个部门. 当时我答应考虑考虑,回家拿出四书重读一遍后,发现这个改编方法有问题.第二天开会,我就反对,不赞成改编,因为,以全部《论语》来讲,他本身就有一贯的系统,完全是对的. 我们不需要以新的观念来割裂它. 问题出在过去被一般人解释错误了. 我们要把握真正的孔孟思想,只要将唐宋以后的注解推开,就自然会找出孔孟原来的思想. 这叫做“以经解经”
,就是仅读原文,把原文读熟了,它本身的语句思想,在后面的语句中就有清晰的解释. 以这个态度研究《论语》,它可以说前后篇章贯而通之,因此我不主张改编.
被忽视的道家
后来,在一些地方讲解《论语》,我就提起一个问题了.
6论 语 别 裁
就是我们自“五四运动”以来,有个口号,叫“打倒孔家店”的问题.中国文化的演变发展,大致分两大段. 譬如一提起秦汉以前的中国文化,人们就拿孔孟思想代表了一切. 其实所谓孔孟思想,只是中国文化中间主要的一环.另外还有道家、墨家、诸子百家……很多很多,都是中国文化一个系统下来的.如果把它缩小范围,则有儒、墨、道主要的三家. 尤其中国文化在政治上历代引用的是道家思想,这一点我们要注意.中国历史上,每逢变乱的时候,拨乱反正,都属道家思想之功;天下太平了,则用孔孟儒家的思想. 这是我们中国历史非常重要的关键,身为中国人,这个历史关键是应该知道的.孔孟思想,本来与道家是不分家的,这种分家是秦汉以后的事,到了唐代,讲中国文化,已不是儒、墨、道三家,而是儒、释、道三家了.“释”就是印度来的佛学,代表整个印度文化的精华,它从东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一直到宋代. 宋朝以后,印度本身已没有真正的佛学,而被阿拉伯民族的伊斯兰教思想及婆罗门教等所占据,佛学思想在印度式微了. 现在要研究真正的佛学,只有到中国来. 欧洲人乃至日本人讲的那一套是不正确的.
学 而 第 一7
三家店卖的是什么
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要讲儒、释、道三家,也就变成三个大店.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 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 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运动”的时候,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打倒了粮食店,我们中国人不吃饭,只吃洋面包,这是我们不习惯的,吃久了胃会出毛病的. 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会如此,还要知道将来怎么办,这都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研究四书.研究中国固有文化并不是开倒车,而是要以最新的观念去理解它.并且,我们要了解中国上下这两千多年的文化、思想、历史,不管它是什么政体,大致都以司法为中心,司法与行政是分不开的. 谈到司法就讲到法律,现在我们只讲两
8论 语 别 裁
大法系,所谓海洋法系与大陆法系. 司法方面的立法,也根据这两个法系的精神而来. 我们却忘记了中国自秦代以来,汉、唐、宋、元、明、清,有我们“中国系统”的一个法律系统. 这个中国法律系统的哲学背景,就是以四书五经作基础,例如过去中国许多判例的根据,就是根据四书五经中的道德观念而来.所以这部四书五经,在过去无宪法观念时代,严格说来就是一种宪法思想,也就是政治哲学思想的中心,法律思想的中心. 其他各种哲学思想也都归之于它,这是讲好的一方面.
冤枉的一打
讲坏的一方面,孔家店为什么会被人打倒?
“五四运动”
当年,人们要打倒它,这是必然的. 但为什么道理呢?后来才发现,实在打得很冤枉. 因为这个店,本来是孔孟两个老板开的股份有限公司,下面还加上一些伙计曾子、子思、荀子等等,老板卖的东西货真价实. 可是几千年来,被后人加了水卖,变质了. 还有些是后人的解释错了,尤其是宋儒的理学家为然. 这一解释错,整个光辉的孔孟思想被蒙上一层非常厚重的阴影,因此后人要推倒孔孟思想.现在我们有个更重要的课题,那就是如何了解文化的宝库. 因为现在中年以下的人,对此几乎一无所知. 尤其现在中学以上到大学的青年,根本不知道中国文化的宝藏. 由于
学 而 第 一9
这个原因,所以今天开始讲四书,并从《论语》讲起.
再论《论语》
《论语》,凡是中国人,从小都念过,现在大家手里拿的这一本书,是有问题的一本版本,它是宋朝大儒朱熹先生所注解的. 朱熹先生的学问人品,大致没有话可讲,但是他对四书五经的注解绝对是对的吗?在我个人非常不恭敬,但却负责任地说,问题太大,不完全是对的.在南宋以前,四书并不用他的注解,自有了他的注解,而完全被他的思想所笼罩,那是明朝以后,朱家皇帝下令以四书考选功名,而且必须采用朱熹的注解.因此六七百年来,所有四书五经,孔孟思想,大概都被限制在“朱熹的孔子思想”中. 换句话说,明代以后的人为了考功名,都在他的思想中打圈子. 其中有许许多多问题,我们研究下去,就会知道. 所以各位手上这本朱熹先生注解的书,值得参考,但不能完全相信.我们既然研究孔子,而孔子在《易经. 系传》上就有两句话说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以现代观念来讲,意思是人类的语言不能表达全部想要表达的思想. 现在有一门新兴的课程——语意学,专门研究这个问题. 声音完全相同的一句话,在录音机中播出,和面对面加上表情动作的说出,即使同一个听的人,也会有两种不同体会与感觉. 所以世界上
01论 语 别 裁
没有一种语言能完全表达意志与思想.而把语言变成文字,文字变成书,对思想而言,是更隔一层了.我们研究孔孟思想,必须要从《论语》着手. 并不是《论语》足以代表全部孔孟思想,但是必须从它着手. 现在我的观念,有许多地方很大胆的推翻了古人. 在我认为《论语》是不可分开的,《论语》二十篇,每篇都是一篇文章. 我们手里的书中,现在看到文句中的一圈一圈,是宋儒开始把它圈断了,后来成为一条一条的教条,这是不可以圈断的.再说整个二十篇《论语》连起来,是一整篇文章. 至少今天我个人认为是如此,也许明天我又有新认识,我自己又推翻了自己,也未可知,但到今天为止,我认为是如此.
学而有何乐
现在这篇《学而》,包括了孔门当年教学的目的、态度、宗旨、方法等等.过去我们把它圈开来,分作一条一条读,这是错误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名话连起来看,照字面讲,凡是中国人,无论老少,一定都知道. 照古人的注解,学问是要大家随时练习它.“不亦说乎”
,“说”是古人借用字,就是高兴的那个“悦”字,是
学 而 第 一11
很高兴的. 假如这是很正确的注解,孔子因此便可以作圣人了,那我是不佩服的,连大龙峒孔子庙我也不会去了. 讲良心话,当年老师、家长逼我们读书时,那情形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
孔子如果照这样讲,我才佩服他是圣人,因为他太通达人情世故了.至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似通非通的,什么道理呢?从一般人到公务员,凡靠薪水吃饭的,是“富不过三天,穷不过一月”
,遇上了穷的那几天,朋友要来家里吃饭,当裤子都来不及,那是痛苦万分的事. 所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惨’乎.”绝不是不亦乐乎.第三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所谓“愠”
,就文字解释,是放在心中的怨恨,没有发出来,在内心中有烦厌、厌恶、讨厌、怨恨之感. 那么,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并不在心中怨恨,这样才算是君子. 那我宁可不当君子,你对我不起,我不打你,不骗你,心里难过一下总可以吧!这也不可以,才是君子,实在是做不到.根据书上的字面,顺着注释来看,就是这样讲的. 所以几百年甚至千多年以来,不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对四书反感,过去的读书人也对四书反感. 因为它变成了宗教的教条,硬性的法律,非遵守不可.事实上不是这么一回事,等到真正了解了以后,就知道孔子真是圣人,一点也没错.“学而时习之”
,重点在时间的“时”
,见习的“习”。首先要注意,孔子的全部著述讲过了,孔子的全部思想了解了,就知道什么叫作“学问”。普通一般的说法,“读书就是学
21论 语 别 裁
问“
,错了. 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 这个解说在本篇里就有. 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作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 这不是我个人别出心裁的解释,我们把整部《论语》研究完了,就知道孔子讲究作人做事,如何完成作一个人.
真人和假人
讲到作人,我们就想到庄子也提到过这件事,《庄子》这本书把有道的人叫“真人”。唐宋以后,对神仙、得了道的人叫“真人”。譬如现在指南宫供奉的吕纯阳叫“吕真人”。如今的人听到“真人”这个名称,就好像带有宗教色彩,相当于西方的上帝,中国的仙、佛一样. 实际上过去道家所谓的“真人”
,是指学问道德到了家的人.与这名词对称的叫假人,假人还是人,不过没有达到作人道德的最高标准. 发挥了“人”的最高成就,在道家就称之为“真人”
,孔子认为这就是学,就是学而之人. 于是一个“学”字,这么多观念都被他包括了.那么学问从哪里来呢?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作人做事上去体会的. 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 所以孔子在下面说“观过而知仁”
,我们看见人家犯
学 而 第 一31
了这个错误,自己便反省,我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
,“学问”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他这个研究方法,随时随地要有思想,随时随地要见习,随时随地要有体验,随时随地要能够反省,就是学问. 开始做反省时也不容易,但慢慢有了进步,自有会心的兴趣,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我们平日也有这个经验,比如看到朋友做一件事,我们劝他:“不可以做呀!老兄!一定出毛病.”他不听,你心里当然很难过,最后证明下来,果然你说得对,你固然替他惋惜,对于自己认识的道理,也会更进一层得到会心的微笑——“说”
,不是哈哈大笑. 悦者,会心的微笑,有得于心.上面第一点所讲的是学问的宗旨,随时注重“时”和“习”
,要随时随地学习,不是我们今天来读四书就叫做学问,不念四书就不叫做学问,这不是它的本意.
寂寞的享受
第二点接着下来,是说做学问的人要准备一件事,就我个人研究,有个体会——真正为学问而学问,“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该做的就做,不该做的杀头也不干,所谓“仁之所至,义所当然”的事,牺牲自己也做,为世为人就做了,为别的不来. 因此为学问而学问,就准备着一生寂寞. 我们看历史——即看孔子就知道. 孔子一生是很寂寞的,现在到处给他吃冷猪头,当年连一个“便当”也吃不到. 但是他没有积极去求富贵. 怎么知道这一套他不来呢?因为他明知当时
41论 语 别 裁
有拿到权位的可能,乃至他的弟子们也要他去拿权位. 因为孔子时代中国人口只有几百万人,在这几百万人中,他有三千弟子,而且都是每一个国家的精英,那是一股不得了的力量. 所以有些弟子,尤其是子路——这个军事学的专家,几乎就要举起膀子来:“老师,我们干了!”那种神气,但是孔子不来. 为什么呢?他看到,即使一个安定的社会,文化教育没有完成,是不能解决其他问题的. 基本上解决问题是要靠思想的纯正,亦即过去所谓之“德性”。因此他一生宁可穷苦,从事教育. 所以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 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虽然做学问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了解,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 因此他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一个人在为天下国家,千秋后代思想着眼的时候,正是他寂寞凄凉的时候,有一个知己来了,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 而这个“有朋自远方来”的“远”字,不一定是远方外国来的,说外国来几个人学中国文化,我们就乐了吗?那是为了外汇,多赚几个钱罢了.《论语》不是这个意思,他这个“远”字是形容知己之难得. 我们有句老话:“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
任何一个人作了一辈子人,包括你的太太、儿女、父母在内,可不一定是你的知己,所以人能得一知己,可以死而无憾. 一个人那怕轰轰烈烈做一辈子,不见得能得一知己,完全了解你,尤其做学问的人更是如此,所以第二句话跟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不要怕没有人知道,慢慢就有人知道,这人在远方,这个远不一定是空间地区的远. 孔子的学问,是五百年以后,到汉武帝的时候才兴
学 而 第 一51
起来,才大大的抬头. 董仲舒弘扬孔学,司马迁撰《史记》,非常赞扬孔子,这个时间隔得有多远!这五百年来是非常寂寞的,这样就懂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了.
谁来了解你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
“不愠”这个问题很重要了.“怨天尤人”这四个字我们都知道,任何人碰到艰难困苦,遭遇了打击,就骂别人对不起自己,不帮自己的忙,或者如何如何,这是一般人的心理.严重的连对天都怨,而“愠”就包括了“怨天尤人”。
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
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
是自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 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 拿现在的观念说,这种心理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是君子. 君子才够得上做学问,够得上学习人生之道,拿现代的新观念来讲,就是讲究人生哲学的开始.再说,连贯这三句话的意义来说明读书作学问的修养,自始至终,无非要先能自得其乐,然后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
所以这三句话的重点,在于中间一句的“不亦乐乎”。
我们现在不妨引用明代陈眉公的话,作为参考:“如何是独乐乐?
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 如何是与人乐乐?曰:与君
61论 语 别 裁
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如何是众乐乐?曰: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有此胸襟,有此气度,也自然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了. 不然,知识愈多,地位愈高,既不能忘形得意,也不能忘形失意,那便成为”直到天门最高处,不能容物只容身“了.
爱 与 罪
接下来是有子的话: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首先就讲到孝悌,是人的根本,仁孝是孔子学问的基本.但是,“孝弟”就是孔家店要被人打倒的“罪状”之一.为什么孝悌会成为被打倒的“罪状”之一呢?这要先知道一件事,就是司马迁作《史记》是一件大事. 他当时对汉武帝有些作法是反感的,但又不能不服从,服从吗?在良心上又不安,他就作《史记》,将自己的思想,容纳到《史记》中去. 如记帝王的事,称为本纪,而他将未做皇帝的项羽也列到本纪中去,就是暗示汉高祖与项羽,一个是成功的英雄,一个是失败的英雄. 又如《史记》中“世家”本来是记载诸侯和大臣的事,而孔子不是诸侯,也列入世家,司马迁的意
学 而 第 一71
思,是孔子有千秋的事业,说孔子的言行思想,影响将及于千秋后世,所以将他列入世家.孔子思想言行表现在书本上的有多处,而孔子最大的重要著作为《春秋》,他著《春秋》后最重要的两句话是“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千古以来,这两句话各有各的解释,都非常暧昧,到了我们这种时代搞清楚了. 为什么呢?
自从民主时代以来,大家都骂孔子帮助专制皇帝,因为专制皇帝的思想和制度,用了孔子“尊君”
这一部分思想精神,后来我们打倒他,也就认为他是这样的. 现在再读《春秋》,再研究孔子思想,不是这样一回事了,而是另有一番道理.第二点我们讲到孝悌,这是中国文化的精神,讲到这里我要说两个现实故事.十多年前,有一个哈佛大学博士班的学生,跟我作中国文化的论文,他回国之前,我嘱他回到美国去提倡中国文化的孝道,他说很难. 我告诉他这是千秋事业,不是现世功业,告诉他孝道是什么东西. 我说,中国人谈孝字,“父慈子孝”
是相对的,父亲对儿子付出了慈爱,儿子回过头来爱父亲就是孝.“兄友弟恭”
,哥哥对弟弟好,弟弟自然爱哥哥. 我们后来讲孝道:“你该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说法有问题,天下的确有些“不是的父母”
,怎么没有“不是的父母”呢?
这不是孔孟的思想,是别人借用孔孟的帽子,孔家店被人打倒,这些冤枉罪受得大了.
81论 语 别 裁
孝道是这样一个东西
且看世界上的生物——人也是生物,中国道家过去叫人为“倮虫”——不带毛的光光的虫. 人号称万物之灵,是人自己在吹,也许在猪、牛、狗、马看起来,人是万物中最坏的了,“专吃我们猪、牛、狗、马”
,这是立场不同. 拿生物学的思想,从另外一个观点来说,“倮虫”
与其他生物是一样,人之所以与其他生物不同,就是加上人文文化. 由此可知文化的可贵.为什么讲这个道理?世界上凡是动物,猪、牛、狗、马、鸡、鸭等等,都是一样的,以母鸡保护小鸡的现象来看,可见世界上最伟大的是母性. 等孩子带大了,走开了又各不相顾. 各种动物都是一样,人原来何尝不是这样,但人现在为什么不会这样?于是谈到人文文化的教育来了.
秃头的十字架
西方人常自称为十字架的文化——爱下一代.大家知道,美国是孩子的天堂,中年人的商场(等于赌场)
,老年人的坟场. 到现在为止,西方文化的结晶就是如此,只知道爱下一代,下一代长大了,结婚了,就是夫妇. 对父母、兄弟、姊
学 而 第 一91
妹都不管了.由男女变成夫妇,而家庭,而社会,而国家,横着向世界发展,又下而爱孩子. 就这样循环下去. 他们自认为是十字架的文化,我看这个十字架断了,是丁字架的文化,因为没有上半截了. 我这样说他们也许不承认. 但是谈自然科学,他们可以把我们当学生,谈到人文文化,他们作我们的学生还不够.美国立国才两百年,我们有五千多年历史,谈到人文文化,靠经验而来,尤其中国历史,多少失败,多少破碎,一直到现在,才完成了这个文化系统. 当然他们不承认十字架文化没有上面,因为上面有上帝. 但却看不见,摸不着,谁相信呢?姑且承认有上帝,但是由人到达上帝的桥梁,在中国文化有孝.“孝”是什么呢?就是他们西方文化叫的“爱”
,也就是回过来还报的爱.就是说父母好比两个朋友,照顾了你二十年,如今他们老了,动不得了,你回过来照顾他,这就是孝. 孝道的精神就在这里,假使一个人连这点感情都没有,就不行.那么西方文化有没有这个爱呢?绝对有,只是生活的方式不同而已. 父母到子女家,尽管要事先写信给子女,使他得准备,子女还是会思念父母的. 又如祭祖宗,西方人不一定清明节扫墓,但到了坟场,在亲人的坟墓前,悲哀的情绪是一样的,只是表达方法不同而已. 遗憾的是,外国人没有把“孝道”在文化上培养起来的心理建设.“孝”的问题解决了. 什么叫作“弟”呢?
“弟”就是兄弟姊妹的友爱. 中国的五伦有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
02论 语 别 裁
友. 这五伦中四伦都讲得通,为什么加朋友这一伦?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特点.朋友在五伦的思想上也占一席,为什么呢?
有时候有许多话,许多心情和苦痛,上不可以对父母,下不可以对妻儿讲,只有找朋友讲,所以朋友为五伦之一. 朋友是一种感情的结合,这是中国文化的特殊处,这个“弟”就包括了对兄弟、姊妹,一直到朋友,伸展到社会的友情.说到这里,又一个故事来了. 五六年前,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来访问,他问了好几个问题,中间他提到一个问题,他非常佩服我们《大学》一书的思想,“但是《大学》思想有一个问题”
,他说:“我是一个社会学教授,而《大学》中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间没有社会思想,这是个遗憾.”我听了哈哈大笑,然后告诉他,《大学》思想包含有社会思想在内,其中“齐家”即是社会思想. 中国“齐家”的家,不是到教堂中一结婚就成了家的家,那是西方文化小家庭制度的家. 过去的中国文化是大家庭制度,有宗族、有祠堂,所谓五世同堂,聚族而居. 大家庭固然有许多小毛病,但也有它的好处,像宗族的发展,即由此而起,这是孝道的精神. 因此,我要重复说一句,“齐家”的“家”就是社会.又如江西人称“老表”
,是最亲切、最好的称呼. 其由来是古时候战乱,江西人很多移民到湖南,许多年后,年轻的后代,还回到江西扫墓,而留在江西的后代子孙,以为是祖宗坟墓被他人误祭或盗葬,次年预先守候,两方相见,论起
学 而 第 一12
家族上代渊源,认出是表亲关系来,而称“老表”。这个“老表”就说明了宗法社会对血统、家族的重视. 如以西方制度电气化的小家庭,来看我们“大家族”的“齐家”
,岂不是大笑话?
把这几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再来看这里的书就懂了. 有子是谁呢?有子名有若,孔子的学生,字子有,少孔子四十三岁,孔子死后,学生们怀念孔子,因有子的学问好,曾请他上堂讲课. 所以孔门弟子编这一篇书时,立即提出有若的话,因为当时他等于一个助教,先由他讲. 他说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就看这个人能否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姊妹、朋友是否友爱.“而好犯上者鲜矣”
,犯上就是捣乱——“孝弟”的人有深厚的感情,这种人是不好捣乱的.
谁 能 忘 情
中国文化中的“感情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宗族的力量最大. 所以由“友道”形成的这套结合,我名之为“特殊社会”
,就是后世所讲的帮会. 我国的帮会,从秦、汉以来,唐、宋、元、明、清,历代一直都有. 曾经有人说,中国的农民与知识分子一结合,就会发生变乱.这说法我不同意,我认为中国过去的农民最乖了. 他们只要能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少找麻烦,有口青菜豆腐饭吃就好了. 中国怕的是半农
22论 语 别 裁
民,不是真农民. 中国知识分子与特殊社会一结合,社会就会乱. 但是这种特殊社会非常讲仁义之道. 这种特殊社会包括孔子、墨子、游侠三种思想的结合,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力量很大,但是他们凡事是诉诸情感的. 所以我们要看清楚他们所打击的,就是我们固有的好东西. 至于应该如何去发扬光大,这是另一个问题.所以有子说,一个人有真性情,就不会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人有分寸、有限度.因此,大家要知道学问的根本是什么呢?
“君子务本”。
文学好,知识渊博,那是枝节的,学问之道在自己作人的根本上,人生的建立,内心的修养. 所以“本立而道生”
,学问的根本,在培养这个孝悌,孝悌不是教条. 换句话说,培养人性光辉的爱,“至爱”
、“至情”的这一面,所谓“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他说这个是“人”的本. 至于什么是“仁”
,下面有一专篇,我们暂且不去讨论它.这个“仁”
,就是孔子做学问的最高目的.
花 言 巧 语
有子的话讲完了,接下来就是: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学 而 第 一32
什么是“巧言”?现在的话是会吹、会盖. 孔子说有些人很会盖,讲仁讲义比任何人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却不脚踏实地.“令色”是态度上好像很仁义,但是假的,这些与学问都不相干.“鲜矣仁”
——很少真能做到“仁”
这个学问的境界,因为那是假的. 我们从电视中就看得到,那个小丑表演的角色,动作一出来,就表示“巧言令色”。
“巧言令色鲜矣仁”
,我经常也跟同学们讲,作领导人第一个修养是容忍. 有的人不一定像小丑那样的“巧言令色”
,但每个人都喜欢戴高帽子,人若能真正修养到戴高帽子感觉不舒服,而人家骂我,也和平常一样,这太不容易. 所以知道了自己的缺点和大家的缺点,待人的时候,不一定看到表面化的“巧言令色”。
大家经验中体会到,当你在上面指挥时,觉得那种味道很好;但是这中间很陷人、很迷人,那就要警惕自己. 你说素来不要名、不要钱,只讲学同,就有人来跟你谈学问. 要注意,“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他那个学问是拿来作工具的,所以除了要懂“巧言令色鲜矣仁”这个道理以外,相反的,我们作学问要踏实,不能“巧言令色”。
三 面 镜 子
下面讲要怎样作学问: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2论 语 别 裁
曾子为孔子的学生,名参,少孔子四十六岁. 由这一点我们看到,孔子回到鲁国讲学传道的时候,都是培养年轻的一代,同我们的心情一样,怕自己死了以后,这个命脉,这个根本失传了. 和我们现在一样,对于年轻学生,拚命讲给他们听,好办一个交代.曾子在当时孔子的学生中比较鲁,鲁就是拙一点,其实并不是笨,只是人比较老实,不太说话,后来谪传孔门道统.他著《大学》,孔子的孙子子思著《中庸》,也是跟他学的,所以现在一般人拿《大学》、《中庸》,代表了孔子思想,我们千万不要这样跟着搞错了.《大学》是曾子作的,原来是《礼记》里的一篇,后来到唐宋的时候,才把它拉出来,变成了四书之一. 所以把《大学》、《中庸》思想,就认为是孔子的思想,是不大妥当的,这仅是孔子思想的演变. 孟子是子思的学生,孔子三传的弟子,这时已经到了战国时代. 孟子的思想又与孔子的思想有些出入,孔子温文儒雅、修养极高;孟老夫子,有时好像卷起袖子伸出拳头,有点侠气,也有一谈就使气的味道,和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关. 这也代表了时代和文化思想的演变.曾子说,我这个人做学问很简单,每天只用三件事情考察自己. 要注意的,他做的是什么学问?
“为人谋而不忠乎”
替人家做事,是不是忠实?什么是“忠”
,古代与后世解释的“忠”稍有不同,古代所谓的“忠”是指对事对人无不尽心的
学 而 第 一52
态度——对任何一件事要尽心地做,这叫做“忠”。这个忠字在文字上看,是心在中间,有定见不转移.“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我答应的事如果忘了,就是不忠,对人也不好,误了人家的事.“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与朋友交是不是言而有信?
讲了话都兑现?都做得到?第三点是老师教我如何去作人做事,我真正去实践了没有?曾子说,我只有这三点. 我们表面上看这三句话,官样文章很简单,如果每一个人拿了这三点来做,我认为一辈子都没有做到,不过有时候振作一点而已.曾子这几句话,为什么要摆在这里?严格地说,这些学问不是文学,要以作人做事体会出来,才知道它难,这就是学问.这个学问讲到这里,都是个人的修养. 但是学问只讲个人修养是不是可以?不是的,扩而充之就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所以上面是讲学问的内涵,下面就讲学问的外用了.引用孔子的话: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道”是领导的导,换句话就是孔子也教我们领导之德、领导的修养,以领导千乘之国.讲到“国”字,研究中国文化便要注意,看到秦汉以前古书里的“国”字,很多学者都容易产生很大的误解. 比如老子曾说“小国寡民”
,讲老子的思想,就讲小国的政治,在
62论 语 别 裁
民国初年,又有人对无政府主义与老子思想拉在一起. 要知道秦汉以上,到汉代初期的“国”字,不是现在的国家观念,那个时期的“国”字、“邦”字都是地方政治单位的名称. 所谓“诸侯就国”
,就是中央政府下一个命令,要这些地方官(诸侯)各自回自己的岗位(封地)去. 那时地方单位有千乘之国,百乘之国.“千乘之国”用现在的观念比方总是不伦不类,还是不作比方的好.“乘”
,古代以战车、壮丁、田赋等合在一起计算的.汉、唐以来有很多考证注解,不必多说.换句话说,领导一个大国家,或者领导一个单位,乃至领导地方的政治,要“敬事而信”
,这是很难的.“敬事”
,对一件事认真做为“敬事”
,一项职务宁可不接受,既接受了就要认真去做,现在就有许多地方许多人不敬其事的.至于“而信”
是使下面的人绝对信服.争取下面的“信”
,如何得到“信”
,就要敬其事,说了的话一定要兑现. 如好的将领,身先士卒就是敬事,那么谁也会受感动而信赖他. 所以要“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节用指经济政策的措施,对经济要能够节省,是经济原则. 节用是为什么呢?不是为我,而是为“爱人”。
第三点“使民以时”
,用人时应该把握时间. 这个“时”
很重要. 在军事思想方面来讲,包括很大,所以孙子兵法讲时讲势,也有用势之道. 对人在道德上要知道“时”
,比如部下生重病,你不去慰问,反责备他不来上班,这就是不“爱人”
,“使民不以时”了. 所以“使民以时”是用人要在时间上恰到好处. 这样部属都听你指挥,乃至全国老百姓自然跟你走. 这是道德的修养,也就是学问.
学 而 第 一72
这些话不但是孔子教育门人做学问的道理,同时也是孔子当时针对社会人情的弊病而指点的. 我们只要研究春秋战国时代的史料,为什么那个时代是那么的紊乱,便可了然于心了!
可爱的小学生
以上讲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便是孔门做学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的记录.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了解了,所谓做学问,是要从人生的经验中去体会,并不是读死书. 假使一个人文章写得好,只能说他文学好;这个人知识渊博,只能说他“见闻广博”
,不一定能说他有学问. 一个人即使没有读过书,可是他作人做事完全对了,就是有学问. 何以见得呢?下面就是一个证明了,跟着讲学问的道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话在文字上解释当然容易,但我们深入研究一下. 所谓弟子,古代称学生为“弟子”
,中国古代老师对于学生,看成自己的儿子一样. 讲到这里,我们有点感慨了,中国的文化,师生之间有如父子,过去有“一日从师,终身若父”的情形,而老师对于学生,也负了一辈子的责任. 我们亲眼看到的,几十年前,还保留了这个风气,一个学生纵然中了状
82论 语 别 裁
元,官作得很大了. 回到家乡,看见老师,而老师既没有功名,也没有地位,学生对他一样的要跪拜,和当年从师一样.学生对老师是如此,老师对学生,也是负了一辈子责任.举个特殊的例子来说,我们很明显的看到明朝的方孝孺,后来水乐帝要杀他的时候,他为了要作忠臣,不怕死,他说充其量灭我的九族,而永乐偏偏要杀他的十族,加上的一族就是他老师的家族,认为老师没有教好.从这件事情,我们可看出过去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精神,那就是“师道精神”。谈到过去的道,在人文世界的道中,就有这三道:一个是“君道”
,讲究如何领导,如何当家长,如何当国家的领袖,乃至如何当一个班长,这都是“君道”。其次是“臣道”
,就是说我们怎样做一个忠实的部下,怎样帮助人完成一件事. 再其次“师道”。中国过去文化中,这三道是合一的,所谓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 换句话说,那时的教育、行政、司法和教化(教育与教化,应该有其不同的意义,我们将来再讨论.)
集于一身.那么师道的精神就形成了中国人尊师重道的观念,所以老师称学生为弟子,弟等于兄弟,有朋友之间的友情,又等于自己的孩子,所以学生称弟子,再传称门人,这个观念和习惯是这样来的.到了我们现在,值得研究了,我们须注意将来如何建立,如何复兴固有的尊师重道精神. 现在的尊师重道,只是一句口号而已,真正尊师重道的人是小学生,我想诸位都有这个经验,我们的孩子如果在小学念书,回来就开口老师怎么说的,闭口老师怎么说的. 几年前,教师节的时候,孩子回家要敬师金,说给他五十元,孩子一定说不行,这是敬老师的
学 而 第 一92
要一百元. 这种事到了中学就淡了;到了高中以上根本没有这个观念了;到了大学,学生看老师是不相干的陌路人. 相对的,老师对学生也是如此,挟了一个皮包上来,拿一本书讲解一番,便有钟点费,彼此都是商业行为,教完了以后,懂不懂是你的事,挟个皮包走了. 学生与老师在路上见面,万一点个头,在我觉得,已经是很稀奇了. 一般都彼此不认识,就这么迎面过去,堂而皇之的,学识愈高,愈没有尊师重道的精神. 这是今日中国文化一个极大的讽刺.至于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道义关系、感情关系,除非这位老师很有地位. 据我所经验的,每个学生要拿学位,作论文的时候,便随时来找:“老师怎么办?”很亲切. 我还碰到过这样的事实,有个要拿学位的学生天天来,来了非常恭敬,甚至觉得他恭敬得过分,我家里的孩子们说:“这个学生好,真有礼貌.”但是,你得注意,这是“币重言甘”哪!他也的确送礼来,还送得蛮讲究,我说你送礼送得这么重,虽然有研究费领,可是一个月的研究费也不够买这些东西,何苦呢?
他说:“对老师应该恭敬.”我晓得这不是诚意的话,因为他的言语太恭敬,太甜了.“巧言令色”
、“币重言甘”是靠不住的. 结果毕了业以后连影子都看不见了. 这就是现在中国文化的怪现象,是文化道德的普遍事实. 国民道德的修养从教育界开始,是应该彻底研究的,所以我在这里要讲到师生的道理.
03论 语 别 裁
吕端大事不糊涂
现在,孔子告诉我们说,这个学生“入则孝”
,在家里是个孝子.(怎么才叫孝,下面有很多地方研究孝道,在此暂且不谈.)
“出则弟”
,出门在外面与兄弟分开了,怎么弟呢?就是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都是这弟字的意义.“谨而信”
,作人非常谨慎,但是谈到这“谨”字要注意,不要变成小器. 谨慎与拘谨是两回事,有些人作人很拘谨,过分了就是小器.“谨慎”
在历史上有个榜样,就是我们中国人最崇拜人物之一的诸葛亮. 所谓“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是一副名联,也是很好的格言. 吕端是宋朝一个名宰相,看起来他是笨笨的,其实并不笨,这是他的修养,在处理大事的时候,遇到重要的关键,他是绝不马虎的. 那诸葛亮则一生的事功在于谨慎,要找谨慎的最好榜样,我们可多研究诸葛亮,这里暂且不提.总之,所谓谨慎不可流于小器,这点修养要注意,这个人能谨慎处世而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言而有信. 同时又“泛爱众”
,有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尤其在此时此地来讲,对同志的友爱,扩而充之,对其他人的友爱. 理论上讲起来很容易,而广泛的爱人,那就是“君道”
“师道”的综合,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理论容易,
学 而 第 一13
要修养到如此真难. 孔子说,假使一个人对这些都做到了,“而亲仁”
,再亲近有学问道德的人做朋友,“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做到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然后再“学文”
,爱作文学家也可以,爱作科学家也可以,爱作艺术家也可以,爱作别的都可以,那是你的志向所在,兴趣问题,可以量力而行,各听自由.
饮 食 男 女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几句话,是接着证明了学问的目的,不是文学、不是知识,是作人做事. 子夏比孔子少四十四岁,他的名字叫卜商. 孔子死后,在战国开始的初期,他讲学河西,在战国时期一般对时代有影响的大学者,蒙受他的影响很大. 所以这也是我们大家要注意的. 领导历史、领导国家社会的,到底还是学问思想.现在引用子夏的话,证明学问是什么. 我们看原文“贤贤易色”
,两个贤字,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因为中国文字有时候是假借的. 第二个贤字是名词,指贤人——学问修养好的人.“易色”
,古人如宋儒他们,是怎么解释的呢?他们对“色”字解作“女色”
、“女人”
、“男女之色”了.(孔子被人叫打倒,就是这样受冤的.)
“贤贤易色”就是看到贤人——
23论 语 别 裁
有学问道德的人,马上跟他学了.“易色”
,女色都不要了,太太都不要了,在恋爱中的,把女朋友都丢掉了.如是女方,男朋友也不要了. 如果真如宋儒的说法,我认为孔夫子不是圣人了. 因为圣人,是不会违反人情的. 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的确是孔子对于人生的看法——形而下的,不讲形而上的.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 一个性的问题,一个生活的问题. 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有时候看到有关中国文化的文章说“食色性也”
是孔子说的,错了,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是与孟子同时的告子说的. 以后引用文章,不要将错就错,一错再错.这个性的问题,究竟先天的性或后天的性呢?以后再讨论. 但宋儒解释“贤贤易色”
,为了作学问,都可以把自己的妻女或丈夫丢开,这是不通的.这个“色”字,很简单,就是态度、形色,下面还有证明,所谓“态色”就是态度.“贤贤易色”意思是:我们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很大,的确很行,看到他就肃然起敬,态度也自然随之而转.这是很明白,很平实的,是人的普通心理,不管一个如何坏的人,看到一个好人,总会不自觉地对这好人比较友善,这是人之常情.“事父母能竭其力”
是讲孝道.这句话有一个问题产生了,子夏为什么提到“竭其力”呢?重点在这个“竭”字.过去一般人讲到对父母的孝顺,是“非孝不可”。其实孝道也要量力而为,孝要竭其力,不要过分了. 前一两年,有个年轻人基于天生的(不是教育的)
孝心,为了孝养父母,去
学 而 第 一33
做了小偷,犯了法,对于这样行孝的人,在心理道德上,我们觉得这个人“非其罪”也,因为他为了孝顺,为了医母亲的病,结果偷了钱,犯了法,这是可以原谅的. 但是在学问修养上看,对他的批评是“这个人没有受良好的教养”。在道理上来讲,这个青年是好心,但是好心要学识来培植它,使他知道要“竭其力”而不要做过分的事. 中国古人有两句话综合起来的一副对联说:“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其“原心不原迹”就只看他的心孝不孝. 比如一个人很穷,想买一罐奶粉给父母吃,但实在没有钱,买不起,因此心里很痛苦,只有希望慢慢积蓄点钱再去买. 只要有这个心,只要他这份情感是真的,我们就不能说他不孝.“原迹贫家无孝子”
,如果一定要在事实上有表现,那穷人家里就没得孝子了. 这个道理非常清楚,我们用这个道理来解释,就是说明“事父母能竭其力”是尽自己的心力做到了就是孝.“事君能致其身”这个“君”字,成为过去打倒孔家店的口实. 他们认为这是专制思想,是捧帝王、捧独裁的古老教条.事实上不是这么回事,我们先要了解中国文化的“君”
字是什么意思. 从文字的字形上看,“君”字古写,头上“尹”
字,“尹”字的古写是“丮”。我们的文字,是由图案演变而来的,手里拿一根拐杖,下面一个口,代表一个人,这个人年龄大了,学问道德很高,拿根拐杖,也等于指挥杖,所以凡是拿拐杖的,指挥杖的,都是君. 后来才转借变成皇帝的专用,其实中国文化中的“君”也不是皇帝的专用词,比如我们过去写封信给平辈,不好称他先生,也不好意思称他老
43论 语 别 裁
弟;乃至一位老师写给学生,这位老师谦虚一点就称学生“某某君”
,如果说君是代表皇帝,就是“某某皇帝”了,通吗?没有这回事. 日本人学我们中国文化,写信通常都是以君为尊称词.这句“事君能致其身”的意思是:不论朋友或同事,他跟你感情好,他了解你、认识你,认为非你帮忙不可,而你答应了,那他就是君,你既已答应帮忙朋友完成一件事,要抬轿子就规规矩矩一定尽心,答应了就言而有信.“能致其身”
,竭尽自己身、心的力量. 就好比结婚一样,要做到从一而终. 否则当初不要答应,既然答应了,讲作人的道理,就要有信.至于替人家做事的道理就是忠,也就是尽自己的力.不可以表面上愿意帮忙,做出部下很恭敬的样子,背地里却一切不同意,反而捣乱扯腿. 即使在外面做主管,也常会碰到这些事. 这就是作人的“臣道”不够,简单说就是不诚恳.所以“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白话解释就是看到好的人能肃然起敬,在家能竭心尽力地爱家庭,爱父母. 在社会上做事,对人、对国家,放弃自我的私心,所谓许身为国. 还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这句话再三提到,在感情上说,每个人都认为做到了对朋友言而有信.据我自己的反省,虽然很想彻底做到,事实上却很困难. 有时候对朋友答应了的事做不到,心里非常难过,为了自己道德的要求,想尽办法去做,所以仔细研究起来,“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实在很不容易. 所以子夏说,能够做到这样,“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尽管这个人没有读过一天书,我
学 而 第 一53
一定说这人真有学问,这不是说明“学而时习之”并不是说一定读死书吗?
因此,我们不要跟着宋儒一段一段地去解释,整篇连贯读下来,自己就搞清楚了.
没有朋友的上帝
下面讲到学问态度,那就更妙了. 引用了孔子的话: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讲到这里,说句笑话,朱文正公及有些后儒们,都该打屁股三百板,乱注乱解错了,所以中国文化,给自己人毁了.我们怎么看出来的呢?
不知道诸位是否跟我一样都见过的,清朝末年,老一套的学者,大体上许多都是这样的,他们读了这句“君子不重则不威”的书,就照宋儒他们的解释学样起来,那样子,用现代的话来讲,对于年轻人真是“代沟”。那时老头子们在那里谈笑——你不要以为老头子们谈笑会有第二个方式,还不是一样谈饮食男女,人事是非. 再不然就谈调皮话,不管他学问多高,都是人嘛!人很普通,都是一样.可是那些老头子明明正在谈笑不相干的事,看到我们年轻人一进去,那个眼镜搁在鼻尖上,手拿一根烟筒的老头子,便蹩起嗓子道:“嘿!你们来做什么?好好念书去!”一副道学面孔. 他们认为对年轻后代要“重”
,可是他们不知道“重”
63论 语 别 裁
是怎么解释,以为把脸上的肉挂下来就是“重”
,为什么呢?
“君子不重则不威”
,硬要重,“学则不固”
,不重呀!学问就不稳固了.接着“无友不如己者”
,照他们的解释,交朋友不要交到不如我们的. 这句话问题来了,他们怎么注解呢?
“至少学问道德要比我们好的朋友”。那完了,司马迁、司马光这些大学问家,不知道该交谁了. 照他这样——交朋友只能交比我们好的,那么大学校长只能与教育部长交朋友,部长只能跟院长做朋友,院长只能跟总统做朋友,当了总统只能跟上帝做朋友了?
“无友不如己者”嘛!假如孔子是这样讲,那孔子是势利小人,该打屁股. 照宋儒的解释,那么下面的“过则勿惮改”又怎么说呢?又怎么上下文连接起来呢?中国文化就是这样被他们糟蹋了.事实上是怎么说的?
“君子不重则不威”
的“重”
是自重,现在来讲是自尊心,也就是说每个人要自重.“君子不重则不威”
,拿现代话来讲,也可以说是自己没有信心,今天中午有一位在国外学哲学的青年,由他父母陪来找我,这青年说:“我觉得我自己不存在.”我说:“你怎么不存在?”他说:“我觉得没有我.”我说:“现在我讲话你听到了吧?既听到了怎么会不存在呢?根据西方哲学家笛卡儿的思想,‘我思故我在’,你能够思想,你就存在,你怎么没有?”他说:“没有,我觉得我什么都不行.”我说:“你非常行,比任何人都行.”
事实上这个孩子是丧失了自信心,要恢复他的自信心就好.我们要知道,人都天生有傲慢,但有时候,对事情的处理,一点自信都没有,这是心理的问题,也是大众的心理.比
学 而 第 一73
如交代一个任务给诸位中间任何一人,所谓“见危授命”
,你有时候会丧失了这个信念,心理非常空虚,在这地方,就须要真正的学问,这个学问不是在书本上,这就是自重. 所以一个人没有自信也不自己重视自己,不自尊,“学则不固”
,这个学问是不稳固的,这个知识对你没有用,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信心来.那么“无友不如己者”
,是讲什么?
是说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 上一句是自重,下一句是尊重人家. 我们既然要自尊,同时要尊重每一个人的自尊心,“无友不如己者”
,不要认为你的朋友不如你,没有一个朋友是不如你,世界上的人,聪明智慧大约相差不多,反应快叫聪明,反应慢就叫笨. 你骗了聪明的人,他马上会知道,你骗了笨人,尽管过了几十年之久,他到死终会清楚的.难得有人真正笨到被你骗死了都不知道的,这个道理要注意.所以,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人与人相交,各有各的长处,他这一点不对,另一点会是对的. 有两个重点要注意的:“不因其人而废其言,不因其言而废其人.”这个家伙的行为太混蛋了,但有时候他说的一句话,意见很好. 你要注意,不要因为他的人格有问题,或者对他的印象不好,而对他的好主意,硬是不肯听,那就不对了. 有时候“不因其言而废其人”
,这个人一开口就骂人,说粗话,你认为说粗话的、土包子,没有学问,然后把他整个人格都看低了. 这都不对,不能偏差,“无友不如己者”
,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我们应该用其长而舍其短,所以“过则勿惮改”
,因为看到了每一个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不要怕改过,这就是
83论 语 别 裁
真学问.据心理学的研究,人对于自己的过错,很容易发现. 每个人自己做错了事,说错了话,自己晓得不晓得呢?绝对晓得,但是人类有个毛病,尤其不是真有修养的人,对这个毛病改不过来. 这毛病就是明明知道自己错了,第二秒钟就找出很多理由来,支持自己的错误完全是对的,越想自己越没有错,尤其是事业稍有成就的人,这个毛病一犯,是毫无办法的.所以过错一经发现后,就要勇于改过,才是真学问、真道德.那么,我如何来证明这个“无友不如己者”是这样解释呢?很自然的,还是根据《论语》。如果孔子把“无”字作动词,便不用这个“无”了. 比如说,下面有的“毋意”
、“毋我”等等,都用这个“毋”字. 而且根据上下文,根据整个《论语》精神,这句话是非常清楚的,上面教你尊重自己,下面教你尊重别人. 过去一千多年来的解释都变成交情当中的势利,这怎么通呢?
所以我说孔家店被人打倒,老板没有错,都是店员们搞错了的,这要特别修正的.
种 瓜 者
下面一节,等于一个结论: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学 而 第 一93
古人对于这一句的解释,我也有点意见.拿孝道来讲,过去讲中国文化的孝道,本来很重要,我们看历史上给皇帝的奏议,常有“圣朝以孝治天下”这句话. 等于是宪法的基础精神,过去我们没有“宪法”
这个名称,但是有这个精神——宪法的哲学精神,以孝道为基础、作中心. 所以过去的皇帝,权倾天下,一到内宫,见到母后,皇帝也要跪下来,皇太后对什么事讲一句不应该,皇帝就非改不可.(但是出了内宫,母后则不能干政.)固然,我们向来以孝治天下,但硬拉上了作解释,也是不对的,古人就解释“慎终追远”是孝道. 所以过去在大陆,人家大厅里的祖宗牌位上面,总是“慎终追远”四个字,这就是因为古人解释“慎终追远”只对孝道而言的. 他们解释:慎其终者,是说对过去了的,死了的先人,我们要怀念他.“民德归厚矣”
,他们解释,如果大家都能孝顺父母,孝于祖宗的话,社会风气就趋于厚道了.这是有问题的,意思对,但牵强附会. 为什么引用曾子的这一段话讲学问呢?
“慎终追远”是什么意义?
“终”就是结果,“远”就是很远的远因,用现在观念的一句话来讲就解决了,“一个人要想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欲慎其终者,先追其远,每件事的结果,都是由那远因来的,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佛学里的一句话:“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佛家的菩萨,大致相当于中国儒家的圣人,圣人们非常重视一件事情的动机. 比如有一个朋友来约你作生意,这个动机,也就是这个初因,我们要注意,也许是善因,也许是恶因,如果是恶因,即使叫你作董事长,将来坐牢的也是你,那么这个因要注意了,所以菩萨是怕这个因. 而“凡夫”——普通
04论 语 别 裁
一般人畏果,像死刑犯到执行时才后悔,这个后果来了他才怕. 真要注意学问的人,对每一件事,在有动机的时候就做好,也就是刚才说的,要有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也就是开始就要慎重.有人不择手段的创业,经常喜欢引用西方宗教革命家马丁. 路德的“不择手段”这句话. 但是你要注意,对马丁.路德这句话,不要只说一半,他是说:“不择手段,完成最高道德.”现在把这句话拦腰一刀,砍去一半,把“不择手段”
拿去用,而不是“完成最高道德”
,这就很危险了.所以“慎终追远”的意思,是说与其要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西方文化中有一句俗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也是这个道理. 大家认识了这个道理,则“民德归厚矣”。社会道德的风气,自然都归于厚道严谨. 这是“学问”
的道理.
孔子的素描
讲到这个地方,一直太严肃了,所以下面来个滑稽的事情.在这里,也可窥见孔门弟子写文章的笔法,并不呆板,是活泼生动的.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学 而 第 一14
子禽名亢,又字子元,少孔子四十岁.孔子一生讲学,尤其是周游列国回来,专心培养后一代,教育后一代,所以学生都是年轻人. 子贡是孔子弟子中最出色的一个人物. 吴越之战,也和他有关,他为了保护自己的父母之邦——鲁国,自动以国民外交的身份到吴、越去动之以利害,而引起这场战争.这一段是说有一天子禽问子贡的话,如果把它改编作话剧,那一定是一场很滑稽、很有趣,令人莞尔的戏. 好像是子禽悄悄地扯了子贡的袖子,把他拉到门边,避开了孔子的视线,然后压低嗓门轻轻的问道:“喂!子贡!我问你,我们这位老师,到了每一个国家,都要打听人家的政治,他是想官做,还是想提供人家一点什么意见,使这些国家富强起来?”
子贡答得很妙!他说:“我们的老师是温、良、恭、俭、让以得之的. 老弟,夫子不是像你们这一般思想,对于一件事情总把人家推开,自己抢过来干的. 他是谦让给人家,实在推不开了,才勉强出来自己做的. 假如你认为老师是为了求官做,也恐怕与一般人的求官、求职、求功名的路线两样吧?”
可见他没有作正面的答复,只把反面的道理告诉子禽,等于对年轻后进同学的一种教育方法,这方法是启发式的,不作正面解答,要受教的人自己去思考判断.温、良、恭、俭、让. 现在先简单的解释这五个字的五种观念.“温”是绝对温和的,用现代的语汇来讲就是平和的.“良”是善良的、道德的.“恭”是恭敬的,也就是严肃的.“俭”是不浪费的.“让”是一切都是谦让友好的、理性的、把
24论 语 别 裁
自己放在最后的. 上面这五个字,也可以说是五个条件. 描写了孔子的风度、性格及他的修养.这五个字包含了许多,也就是中国儒家教人作为一个人,要在这五个字上作重大的研究,多下功夫.
五字串通五经
讲到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字,就又牵涉到中国文化的全体根源. 因此,我们首先就要研究一本书——《礼记》。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宝库. 我们的“大同”思想,就是《礼记》中《礼运》篇里的一节. 要了解“大同”思想的哲学基础,必须要把《礼运》这一篇全盘搞清楚. 所以《礼记》是我们文化的宝库,也是过去几千年来宪法精神的所在,里面包括了现代的学问:政治、经济、哲学、教育、社会、科学,什么东西都有,乃至医药、卫生,以及中国人过去的科学观念,都有了. 所以要了解中国文化的根本,《礼记》是不能不研究的. 岂但是《礼记》,换句话说,要了解我们中国文化,了解孔孟思想,了解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一直下来的根本渊源,还必须了解其他“五经”。
谈到“五经”
,《礼记》中有一篇《经解》,对于“五经”
作总评. 这怎么说法呢?以现在的观念来说,就是对“五经”扼要简单的介绍:对《诗》、《书》、《易》、《礼》、《乐》、《春秋》以一两句话批评了.《经解》篇说:“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意思是,
学 而 第 一34
到一个地方,看社会风气,就可知道它的文教思想.《经解》篇接着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所谓诗的教育,就是养成人的温柔敦厚. 讲到温、良、恭、俭、让这个“温”字,就得注意孔子所说诗教的精神.(现在我们不偏向于这方面,暂时只作一参考.)
“疏通知远,书教也.”
《书经》又叫《尚书》,是中国第一部历史,也不止讲历史,而是中国历史文献的第一部资料.现在西方人学历史,(现在我们研究历史的方法,多半是由西方的观念来的.)
是钻到历史学的牛角尖里去了,是专门对历史这门学识的研究,有历史的方法,历史的注解,历史对于某一个时代的影响. 中国过去的情形,学术家与文学家是不分的,学术家与哲学家也是不分的. 中国人过去读历史的目的,是为了懂得人生,懂得政治,懂得过去而知道领导未来,所以它要我们“疏通知远”。人读了历史,要我们通达,透彻了解世故人情,要知道远大. 这个“远大”的道理,我讲个最近的故事来说明,有一位做外交官的朋友出国就任,我送他一副对联,是抄袭古人的句子:“世事正须高著服,宦情不厌少低头.”一般人应当如此,外交官更要善于运用它. 对于世局的变化,未来的发展,要有眼光,要看得远大.“宦情”
是做官的情态,要有人格,尤其外交官,代表了国格,代表全民的人格,要有骨头,站得起来,少低头,并不讨厌“少低头”。
不能将就人家,要怎样才做得到呢?
就是懂得历史——疏通知远——这是《书经》的教育精神.“广博易良,乐教也.”乐包括了音乐、艺术、文艺、运动等等.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这些都包括在“乐”里,“易
44论 语 别 裁
良“就是由坏变好,平易而善良.”絜静精微,易教也.“
《易经》的思想,是老祖宗们遗留下来的文化结晶. 我们先民在文字尚未发明时,用八卦画图开始记事以表达意思. 什么叫絜静呢?就是哲学的、宗教的圣洁;“精微”则属科学的. 易经的思想是科学到哲学. 融合了哲学、科学、宗教三种精神.所以说“絜静精微,易教也.”
至于“恭俭庄敬,礼教也.”
是人格的修养,人品的薰陶.“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春秋》也是孔子作的,也是历史. 什么是“属辞比事”呢?看懂了《春秋》这个历史,可提供我们外交、政治,乃至其他人生方面作为参考. 因为人世上许多事情的原委、因果是没有两样的,因此常有人说历史是重演的.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历史会重演吗?
不可能.真的不可能吗?也许可能,因为古人是人,我们也是人,中国人是人,外国人还是人,人与人之间,形态不同,原则却变不到那里去,所以说历史是重演的. 但是,不管历史重演不重演,尤其中国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对于作人处世,处处都有前辈的经验. 虽然古代的社会形态与我们不同,原则却没有两样,所以读了《春秋》,“属辞比事”
,就知识渊博,知道某一件事情发生过,古人也曾有这样一件事情,它的善恶、处理方法都知道,这个就叫“比事”了,是“《春秋》教也”。
以于五经,在《经解》中,只用几个字,就将每一部书的精华思想予以表征. 拿现在的白话文来讲,这每一句话的几个字,就可以拿到好几个博士学位.“小题大作”嘛!尽管作,从西方文化自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到现在为
学 而 第 一54
止,一切都扯进来,扯到最后,说明了这一点,就可以完成一篇博士论文了. 但是在古人,几句话而已.
善知识与恶知识
下面还有:“故《诗》之失,愚.”老是去搞文学的人,变成读书读酸了的书呆子,很讨厌,那就是笨蛋.任何学问,有正反两面,五经也如此.接着提到“《书》之失,诬.”所以读历史要注意,尤其读中国史更要注意,因为宋朝的历史是元朝人编的,元朝的历史是明朝人编的,明朝的历史是清朝人编的,事情相隔了这么久,而且各人的主观、成见又不同,所以历史上记载的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但有时候事实不一样,也不见得完整. 为了弥补这个缺陷,还要读历史的反面文章. 反面文章看什么呢?
看历朝的奏议,它相当于现代报纸的社论,在当时是大臣提出的建议和报告. 为什么要提出建议报告?可见所提的事出了毛病,否则就没有建议了. 宋朝王荆公——王安石就说过懒得读《春秋》,认为那是一本烂帐簿,这也是认为“《书》之失,诬”的观念. 这点是我们研读历史要注意的.“《乐》之失,奢.”光是讲艺术等等,又容易使社会风气变得太奢靡了.“《易》之失,贼.”一个人如果上通天文,下通地理,手掐八卦,未卜先知,别人还没有动,他就知道了一切,这样
64论 语 别 裁
好吗?
坏得很!
“察见渊鱼者不祥”。如果没有基本道德修养,此人就鬼头鬼脑,花样层出了. 所以学《易》能“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固然很重要,但“作人”更重要,如果作人没有作好,坏人的知识愈多,做坏事的本领越大,于是就“《易》之失,贼”了.“《礼》之失,烦.”礼很重要,过分讲礼就讨厌死了,等于说我们全照医学理论,两手就不敢摸面包.全听律师的话,连路都不敢走,动辄犯法. 你要搞礼法,那烦透了. 所以“礼”要恰到好处.“《春秋》之失,乱.”懂了历史的春秋大义以后,固然是好,有时候读了历史又有问题,好像一个人不研究军事哲学,则这个人作为一个健全的国民不成问题,等到研究了军事哲学以后,相反的,他又容易闯乱. 不会武术的人,最后可以寿终正寝;会了武术,反而不得好死,是一样的道理.《经解》对五经的批评,正面反面都讲了. 下面一段,就是告诉我们,五经的修养,要做到温柔敦厚而不愚. 这样的人,才能爱任何一个人,爱任何一个朋友. 所谓敦厚,对别人的缺点,容易包涵,容易原谅,对别人的过错,能慢慢的感化他,可是他并不是一个迂夫子,那么才是“深于诗者也”
,这样才算是诗的教育. 以下《书》、《易》、《礼》、《乐》、《春秋》,都是如此. 现在我们再回到《论语》上来.子贡所讲孔子的温、良、恭、俭、让,是讲孔子的修养,是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之大成,他有了这样高深的修养,所以他的目的,就是我国古代的“淑世主义”
,他具有救世救人的思想,也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他的千秋大业. 千秋大业
学 而 第 一74
就是学问思想,千秋事业在当时是很寂寞的,例如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等等,在当时并未受人重视,可是德及万世,名震千古. 孔子这种千秋事业是要集中国文化、思想、精神之大成,认清楚自己的任务,牺牲现实的荣华,才能够做到. 所以子贡对子禽说,你问到老师究竟为什么来着?你看看老师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你一定要认为他对政治有野心,有要求的话,恐怕他所要求的,也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经过了这一段有趣味的问答,下面一段的问题就来了.
老鼠生儿的孝道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讲到这里,我们要向前辈的某些儒者、理学家、读书人告个罪了,他们的解释,又是错误的. 他们说看一个人,他父母还在的时候看他的志向,父母死了的时候看他的行为,三年当中,没有改变他父母所走的路线,这个人就叫作孝子了.问题来了,假使父母行为不端,以窃盗为生,儿子不想当小偷,有反感,可是为了孝道,就不能不当三年小偷去. 这样,问题不就来了?如果遇到坏人的话,明明知道错,可推说:“孔子说的呀!
圣人说的呀!
为了作孝子,也只好做错三年呀!“
这叫圣人吗?
照这样讲,我就叫它是老鼠生儿的孝道哲学.为
84论 语 别 裁
什么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通吗?不通!这些问题,都出在过去的误解. 当然,宋儒并不一定完全错,但像这种错的地方,我们要注意. 所以古人说,读书要顶门上另有一只眼. 中国宗教里有的神像,多一只眼睛,名为智慧眼. 我们要用宗教家所谓的智慧之眼去看,就很容易了解了.“父在观其志”的这个“志”
,古人的文字“志”为“意志”之意,它包括了思想、态度. 我们都曾经作过儿子,都有这样的经验:当父亲、师长的面前,听到教训吩咐,口口声声称“是”
,但背过身来,却对着同学、朋友,做一个鬼脸,表示不听. 所以“父在观其志”这话,是说当父母在面前的时候,要言行一致.就是父母不在面前,背着父母的时候,乃至于父母死了,都要言行一致,诚诚恳恳,非常老实,说不接受就是不接受;如果作好人,就要作到底,父母死了,于三年之内,无改于父之道,说得到做得到,经过三年这么久的时间,感情没有淡薄,言行一致,一贯作法,这就是孝子.
无所适从的礼俗
下面讲做学问的态度.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学 而 第 一94
为什么讲学问讲到礼?这个礼,刚才提到了《礼记》。讲到礼,感慨良深!我们知道,中国人都自称“礼义之邦”
,现在很成问题.几十年前,遇到人打恭,后来慢慢改成鞠躬,后来再加上一点军事化的,将手举起掌近于眉,十五度的半鞠躬,以后改成两方面握手,又变成现在的点一个头,后来又变成翘一个下巴. 现在我们中国人,见面施礼的动作,不知道是哪一套了. 所以说,讲到文化,感慨良深.文化表现在形态上,常有四样大类:“衣、冠、文、物”。
我们在日本都还看得到,日本人平常也穿西装,但是遇到皇室的重大典礼,还是穿自己制定的民族礼服. 过去执政党在抗战以前,拟过一个关于“衣、冠、文、物”的文件草案,对国民的衣服,都有了规定,后来因抗战军兴,没有实行.现在我们在礼仪方面,看见了人,刚说的五套礼貌都要来的,再加上在飞机场,还有抱一下,贴个脸的,真可谓集古今中外之大成. 又看结婚礼仪,过去拜天地,拜父母,后来改成文明结婚,新娘穿白衣服,这是我们过去的孝服;还有男傧相,拉纱的花童,这叫“文明结婚”。再下来,法律问题,写一张婚约,盖两个章,还加上证人,大有为离婚作准备的味道,现在更简单了,跟外国人结婚的,外国人穿上那种日本式的木拖板,就去结婚了. 到法院公证处看看,什么怪样子的都有.丧事上更看出来了,军乐队、西乐队、锣鼓队、笙箫队、和尚、道士,集古今中外之大成,出殡行列,什么都有,不伦不类. 所以讲这个礼仪,我们大家要注意,为自己的国家建立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们大家要起来做具体的研
05论 语 别 裁
究.此外,《论语》上的“礼”是社会秩序的礼,个人的礼.曾有一个学生给我的信上称“南老师”
,我对他说,不知道你究竟写信给谁,因为我的孩子也在教书,也是“南老师”
,你既不照中国礼法称名,也可照西洋规矩称“亲爱的某某”
,只来一个“南老师”
,“南”是姓氏,是通称;名是特称. 在我们中国的礼貌,有事写信用通称,呼姓是不礼貌的. 更滑稽的是他自称“愚生某某”。这个“愚”
,本来是平辈稍长或长辈自称的谦词,“愚兄”
、“愚叔”
、“愚舅”等等. 而他来个“愚生”
,就不知道到底谁是谁的学生了. 这是一般人看不起中国文化,不加以注意,所发生的许多问题之一. 信不会写,礼貌不懂,不知道进退应对,不晓得席位尊卑. 现代坐沙发,坐汽车,西方物质文明产品的使用,西方人也还是有西方人的礼貌、西方人的规矩,尤其学外交的人不能不懂. 而现在年轻人常弄错,所以我们自称“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反省起来,是很难过的,非常沉痛的;为了国家民族,这些地方是要注意的.再讲到有子的话“礼之用,和为贵.”这等于礼的哲学.礼是干什么的?是中和作用,说大一点就是和平. 这也就是礼的思想.人与人之间会有偏差的,事与事之间彼此有矛盾;中和这个矛盾,调整这个偏差,就靠礼. 那么法律也就是礼的作用,法律的原则之下,理国乃至办事的细则,就是礼的作用. 假如没有礼,社会就没有秩序,这怎么行?所以人与人之间要礼,事与事之间要礼,而礼的作用,“和为贵”
,就是调整均衡.
学 而 第 一15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中国文化中称先王,不是指那一个皇帝是先王,“先王”这两个字,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的意思. 所谓“王者望也”
、“王者用也”这些注解以外,我们了解“先王”两字的精神,就代表列祖列宗. 所以中国文化的先王之道“斯为美矣”
,最了不起的,我们人文文化的建立比世界上任何民族、任何国家都更早.“小大由之”
,无论大事小事,都要由礼的精神来处理,失去了礼的精神就不行,一定出毛病.“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是讲相当矛盾的道理. 我们经常看到“矫枉过正”四个字,“枉”
是歪了,看见事物歪了,必须要矫正它;矫正得过分了,又是歪了. 换句话说,不是向这边歪,就是向那边歪. 总之“过正”就是歪. 礼也是这样,要中和,过分的调节也不好.一个青年一点不懂礼貌固然不对,但他一天到晚都讲礼貌,太多礼了,人家就要误会他拍马屁,所以“知和而和”
,对一件事,了解了它的中和之道,而去中和、去调整它. 但过分的调整就错了,“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所以礼义的基本精神,是调节一件事物,中和一件事物,但是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又要重新把它调整.
上帝的外婆是谁
要研究中国文化,孔子所编的《礼记》是不能不看的.它是我国传统文化初期包罗万象的著作. 以现代学术来讲,包
25论 语 别 裁
括了哲学、政治、军事、经济、卫生、医学等各方面的学问.当然,是原则,不像现在分得那么细. 所以《礼记》这部书,并不是只讲礼貌,我们的礼节礼貌,只是礼的一种表现而已.中国文化的“礼”字,拿西方文化来讲,就是哲学. 哲学大致可分两个范围,以中国道理来讲,一个是形而上的,一个是形而下的. 所谓形而下的,是宇宙万有一切学问,都包括在内;形而上的,在中国人叫作“道”
,在儒家思想叫“天”
,“天道”也就是“本体论”。形而下的,在西方哲学,就是“知识论”
、“人生的价值论”。
西方哲学大概是这样分类的.“形而上”这个名称,来自《易经》,日本人翻译希腊哲学时,借用了《易经》上孔子所说的这个名词——“形而上者谓之道”。
什么是“形而上”?
就是宇宙来源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先有男或是先有女?
究竟这个宇宙万有是谁创造的?
宗教家说是一位主宰创造的. 哲学家就问这个主宰是哪里来的?创造主宰的又是谁?假使创造主宰的是主宰的妈妈,那么主宰的外婆又是谁?哲学家是一路追到底的. 讨论这形而上的道,就是“本体论”。
“形而下”是讲宇宙万有形成以后的各种现象和各种知识. 西方“本体论”的探讨,最早发源于希腊,也已经两三千年了. 当时大概又分作两派,一派是唯物思想,一派是唯心思想. 这个唯心与中国固有文化所讲的唯心,又不相同. 讲到哲学,这个基本上的思想来源问题,首先要认识清楚,以免混淆.后来哲学家认为:人为什么会知道宇宙的来源?是靠知识来的,靠思想来的,那么,思想的本身是不是靠得住?就
学 而 第 一35
先要研究了.于是产生了知识论.假使思想的本身都靠不住,那么用思想所了解的“宇宙的本来”
,也是不完整的. 这就是哲学的范围了. 一直经历了上下几千年的这一学术,中国人根据日本人的翻译,叫它为“哲学”。
另外一部分是“人生哲学”——研究人的价值问题.在西方哲学家看来,中国人没有哲学,至少过去中国没有像西方人一样,追究宇宙的本体. 像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方文化这个系统是很严谨的,他们的哲学思想最初是宗教,宗教只教人信,而且是专制强权,绝不容许你怀疑. 你想知道上帝怎么来的,但是你不能问,只要“信”就得救. 哲学家说,你要我信可以,不过你要把那个幕拉开给我看看,我看到了以后,绝对信!这是哲学精神.后来,因为哲学的发展,又形成了科学,科学家更进一步说,光看一下还是不行,我要摸到以后,我才相信的确有这个东西. 所以由宗教而哲学,而科学,是今日西方文化发展的步骤.中国人真的没有哲学吗?有!所有哲学是“人生哲学”。
只讲作人伦理的道德,讲作人应该怎样. 西方人认为我们没有哲学,过去我国的一些学者也跟着人家这样讲,是不对的.事实上,中国哲学思想,都包括在《礼记》、《易经》等书里面,而且最多了,不过须要大家努力整理. 我国学者,在这几十年来,所整理出来的哲学思想,还是不够的,太不够了!
而且有所偏. 这还要我们自己温故知新,多向这方面努力.现在,我们讲的重点:“礼”不光是礼貌、礼节,而且包括了形而上的哲学,和形而下人生上的一切运用. 因此,下
45论 语 别 裁
面就接到这一节了.
《三国演义》的幕后功劳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为什么中国文化提倡“仁、义、礼、智、信”?
“信”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教人建立“信”?因“信近于义”
,义者相宜也. 这“义”字上表现了中西文化的不同. 我们要注意“仁义”两字,“仁”字,凡是博爱、慈爱都叫“仁”
,世界各国文化,都有“仁”的同义字;但中国的“义”字,英文、法文、德文,任何一国文字中都没有同义的字. 只有中国文化中才有的. 这个“义”字,有两个解释,儒家孔门的解释讲:“义者宜也”。恰到好处谓之宜,就是礼的中和作用,如“时宜”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一个解释,就是墨子的精神——“侠义”
,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中国人有这个性格,为朋友可以卖命,我们中国人这种性格,有时候比儒家的影响还要大,为了朋友,认为这条命该送给你,没有关系,帮你的忙给了你,其他民族也有这种精神,可是没有这种定义. 我们有这种文化,而且过去中下层社会普遍存在. 这很重要,尤其一个国家在变乱的时候更明显,在抗战期间就看到,老百姓为国家民族牺牲的精神,非常伟大,就是中国文化的表现. 有人说这是儒家孔孟思想影响的,并不
学 而 第 一55
尽然,其实是《三国演义》等等几部小说教出来的. 所以中华民族能够有忠义之气,这是我们民族的特性,特别的长处,所以我们负责教育的,要留意这类问题.这里“信近于义”的“义”
,与墨子的“义”字,有相同之处. 人为什么守信?答应的话,一定做到. 所以我们历史上有著名“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论语》中的子路也是这样的人.“言可复也”
,守信的人,不可讲空话,因为“言可复也”
,讲了话必须恢复. 什么是“恢复”?就是讲了的话要“兑现”。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礼貌的当中要恭敬.所谓恭,就是内心对事情的庄重认真,并不是看见人敬礼就是恭;虽然不敬礼,当朋友有困难的时候,那种无限关心的神态,不说出来就知道. 所以人恭敬不恭敬,表面态度虽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事. 因此恭敬就是礼. 人与人为什么要恭敬?
“远耻辱也”
,免得招来无谓的耻辱.“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因就是动机,中国文化:亲亲、仁民、爱物.“因不失其亲”
,意思是人绝对无私是做不到的.(这个问题,将来会讨论到,中国文化中两个观念是由道家出来的,一个是大公无私,一个是绝对自私,两种极端思想,对我们而言都做不到的. 而儒家则主张有限的自私.)举个例子,如果大家没有衣服穿,我弄到了一件,先给我的父亲穿,父亲穿了给我穿,等自己多一件时,再给别人穿. 助人的心行,由近而远,渐渐扩及他人.“亦可宗”
,像这个样子,也可以宗仰.这些都是讲做学问的态度. 然后再引用孔子的话:
65论 语 别 裁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说明学问的道理,并不是只读死书,而是注重现实人生中的作人处世. 孔子说生活不要太奢侈,“食无求饱”
,尤其在艰难困苦中,不要有过分的、满足奢侈的要求. 与《乡党篇》孔子自己生活的态度、作人的标准是相通的.“居无求安”
,住的地方,只要适当,能安贫乐道,不要贪求过分的安逸,贪求过分的享受. 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重视精神生命的升华.“敏于事而慎于言”
,包括了一切责任、一切应该做的事,要敏捷——马上做.“慎于言”
,不能乱说话.“就有道而正焉”
,这个“道”就是指学问、修养. 那么哪里叫“有道”呢?古人的书本,书本上就是“有道”
,从书本上去修正作人做事的道理,这个样子就叫作好学.可见《学而》一篇,并不是说读书就是学问,前后好几处,都是这样证明的.
多才多艺的子贡
接下来讲子贡.我们特别留心这个人,上面也曾提到过,子贡在孔门弟子中,不但是学问家,也是外交家、政治家,以现代观念来讲,也是工商界的钜子.读司马迁的《史记》,就可以看见一篇东西——《货殖列传》,《史记》这部书,在中国历史文化上,有了不起的价值.
学 而 第 一75
《货殖列传》就是讲商业家,讲社会工商经济发展的情形. 中国文化在过去始终是轻商的,所谓士、农、工、商,商人的阶级,列在四民之末,为社会所轻视,而司马迁特别提出商来,写了这篇创作. 以后中国的历史,才有《货殖列传》的精神,顺便也记载一般经商者的事. 司马迁当时写《货殖列传》的动机,是认为工商社会的发展,是关系国家政治的命脉,不能不注意,可是当时不能如此明显提倡,所以他写了《货殖列传》。其中还包涵许多褒贬的微词.司马迁有很多东西是创作,像他又写了《游侠列传》。在过去,人们认为游侠这一批人,作奸犯科——“老子拳头大”
,就是那么回事. 司马迁却特别写了《游侠列传》,他认为这些人在社会落伍的时候、动乱的时候,道德、道理、人情、法律都没有办法的时候,只有“老子拳头大!”一伸胳膊则没有事了,才可解决问题,所以他觉得这种精神,非常可取,就写了《游侠列传》。
《史记》这部书,研究起来很有趣,中国文化的许多精神,司马迁都在《史记》上点出来了.我们讲子贡,牵涉到《史记》,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特别提到子贡这个人,非常了不起,乃至强调地说,孔子的学说思想,后来能够流传下来,端赖他的出力.现在讲到学问的修养,提到子贡一段非常重要的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
85论 语 别 裁
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一段很值得注意的. 以前一直讲学问,这一段则是描写有一天子贡问孔子的故事. 有如电视上的一个短剧.子贡说,老师!人穷了,倒楣了,还是不谄媚,不拍马屁,不低头;发财了,得意了,还能够对人不骄傲,何如?
这个“何如?”若演起戏来,导演一定教演员作得意状. 子贡这个时候,似乎认为自己学问修养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错,很有心得了,心里在想一定可以得到老师的欣赏,给一个一百分,至少九十分,所以他这“何如”用白话来说是:“老师!
你看看我怎么样?“那种自肯的味道,完全在这”何如“两个字上表现出来了.我们都常听说”得意忘形“
,但是,据我个人几十年的人生经验,还要再加上一句话——“失意忘形”。有人本来蛮好的,当他发财、得意的时候,事情都处理得很得当,见人也彬彬有礼;但是一旦失意之后,就连人也不愿见,一副讨厌相,自卑感,种种的烦恼都来了,人完全变了——失意忘形.所以我就体会到孟子讲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一个人做学问,只要做到“贫贱不能移”
一句话——能够受得了寂寞,受得了平淡,所谓“唯大英雄能本色”
,无论怎么样得意也是那个样子,失意也是那个样子,到没有衣服穿,饿肚子仍是那个样子,这是最高修养,达到这步修养太难了. 所以子贡讲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确是不容易,很难得. 可是孔子并没有给他九十分,只是“可也”而已. 下面还有一个“但是”
,但是什么?
“未若贫而乐,富而
学 而 第 一95
好礼者也.“你做到穷了,失意了不向人低头,不拍马屁,认为自己就是那么大,看不起人,其实满肚子的不够;或者你觉得某人好,自己差了,这样还是有一种与人比较的心理,敌视心理,所以修养还是不够的. 同样的道理,你到了富而不骄,待人以礼,因为你觉得自己有钱有地位,非得以这种态度待人不可,这也不对,仍旧有优越感. 所以要做到真正的平凡,在任何位置上,在任何环境中,就是那么平实,那么平凡,才是对的. 所以孔子告诉子贡,像你所说的那样,只是及格而已,还应该进一步,做到”贫而乐,富而好礼.“安贫乐道.安贫就非常难,孔子在下面就有”君子,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的话. 所以有些朋友很了不起,很清高,聊天时常常问起:”你看我这个人怎么样?“我说:”我个人不完全同意你,你是很清高,不过有一点苟求清高.“
一个人是应该清高的,但有人是苟求清高,或者为了标榜自己清高,因此只好忍痛牺牲.那就大可不必,这就不平凡,不平凡不是真涵养的精神.因此孔子告诉子贡,要安贫乐道,要平实,他说仅是做到不骄傲,不算好,还要进一步做到好礼,尊重别人和爱人.富而好礼的方面,我们与工商界人士接触就看得出来,社会上的有钱人,有的非常讨厌,不学无术,一开口庸俗不堪,所以富有不一定好礼. 好礼不一定仅仅讲礼貌,而是在学问作人各方面随时虚心求进. 假如一个真正富有的人,能够不断追求学问,不断讲究作人做事的道理,实在了不起. 有的人事业成功了以后,往往亲朋间脱离了关系,这是遗憾的事.讲到这里,再看下去,知道子贡是服了老师,孔子是了
06论 语 别 裁
不起的,所以子贡提出了一句话来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这个诗是古代的诗,谁作的呢?前辈古人作的,当时流传很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八个字是引用古诗里的原句. 这诗是讲做玉石的方法,如花莲的玉石,最初是桌面大的一块石头,买来以后,先将它剖开,里面也许能有几百个戒指面,也许只有十个八个也说不定.做玉器的第一步,用锯子弄开石头叫剖,也就是切;找到了玉,又用锉子把石头的部分锉去,就是第二步手术叫磋;玉磋出来了以后,再慢慢地把它雕琢,琢成戒指型、鸡心型、手镯型等一定的型式、器物,就是琢;然后又加上磨光,使这玉发出美丽夺目的光彩来,就是磨. 切、磋、琢、磨,这就是譬喻教育. 一个人天生下来,要接受教育,要慢慢从人生的经验中,体会过来,学问进一步,工夫就越细,越到了后来,学问就越难,所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这句话大有推崇孔子的意思,好像说:“做学问还要像玉一样地切磋琢磨,我懂了.”那么孔子答复他了,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赐是子贡的名字,孔子说你懂得这个道理,现在可以开始读书了,也可以开始读诗了,因为我刚刚提示了你一个道理,你自己就能够另外推演出别的道理来.这表示了一个人的天分高,拿现在的教育来说,是教了一个原则,其他就可以自己类推了.
学 而 第 一16
诗 的 人 生
不过这句话研究起来有一个问题,是诗的问题. 我们知道中国文化,在文学的境界上,有一个演变发展的程序,大体的情形,是所谓汉文、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到了清朝,我认为是对联,尤其像中兴名将曾国藩、左宗棠这班人把对联发展到了最高点.我们中国几千年文学形态的演变,大概是如此.今天中午有位学者,谈到很多人写作的东西,他说过去看了一些作品,马马虎虎过得去,还不注意. 现在看一些作品可难了. 他这话是真的. 有些人有文学家的天才,随便写几句,从笔调上一看,就知道他在文学上一定会有成就;也有的人力学一辈子,也不能变成文学家. 虽然写文章写得蛮好,但是他到不了那个程度,怎么下工夫都无法突破他们自己的那一个极限,他的文章始终只是一个科学家的文章. 所以看科学的书,没有办法看得有趣味. 我曾经对学生说,你教化学的,如配合文学手法来教,会比较成功. 科学本身很枯燥,所以最好把它讲得有趣味,比如对一个公式,先不要讲公式,讲别的有趣的;最后再说明这个有趣的事,跟某一公式的原理是一样的,听的人就可以贯通. 结果有几个学生用这个方法教,的确很成功.但现在中国文学正在剧变当中,还找不出一个法则来.至于诗,过去我们读书,没有人不是在小学(不是现代
26论 语 别 裁
的小学)就开始学诗的. 每一个人都会作诗,不过是不是一个诗人,是另一个问题. 有人问为什么我们对诗的教育这样重视,这是个大问题. 下面第二篇《为政》里就有一个要点,说明这个道理. 一般人通常认为,作诗就是无病呻吟,变成诗匠. 从前也有人打趣这种诗,所谓“关门闭户掩柴扉”
,关门就是闭户,闭户也是关门,掩柴扉还是关门.平仄很对,韵脚也对,但是把它凑拢来,一点道理都没有. 这就是无病呻吟,这样的文学,实在有问题,都变成“关门闭户掩柴扉”
了.过去还有一个笑话,在几十年前,有一种所谓“厕所文学”。在江南一带,像茶馆等公共场所的墙上,乱七八糟的字句,写得很多. 这些字句,无以名之,有人就称它为“厕所文学”。
有人看了这些文字,实在看不下去了,也写了一首诗,这首诗也代表了中国文化中文学的末流.原句是:“从来未识诗人面,今识诗人丈八长,不是诗人长丈八,如何放屁在高墙?”这是当时批评“厕所文学”的滑稽之作,像这类衰败的情形,我们现在看来很平常,但当时却很严重. 所以当年国父不得不提倡革命.那时文学、文化的问题,是非常严重.那些无病呻吟的诗,衰败的东西太多了!
像这一类含义的笑话,实在太多.所以后来“五四运动”的时候,要打倒旧文化,固然打错了,可是这个错误的实在,也不能完全由当时动手打的人担负起来. 这个错误是在那个时代,历史的包袱给他们的压力而造成的.这里孔子对子贡说的话,点出了“诗”
的道理是什么,作诗学诗的人,并不光是想当一个诗人,否则当诗人就要被骂“如何放屁在高墙”。所以诗的目的,并不是专搞文学,其中
学 而 第 一36
所含的道理非常重要.关于诗的文化,孔子在下一篇说了,在这里他告诉子贡,读了诗,并不是教你变成一个酸溜溜的书呆子,一定要“告诸往而知来者”。岂但作诗,我们读历史也是一样,我们为什么读历史?现在大学里的历史系、历史研究所的研读历史,虽然拿到好成绩,但对作人做事,一点用处都没有. 我们中国人过去读历史,主张要学以致用,它的精神就是“告诸往而知来者”
,懂了过去就要知道未来,这也就是诗的精神.到了最后,是这一篇的结论了. 大家可以很容易的看出来,《论语》第一篇《学而》篇的开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看这一篇文章又是怎么作结论?恰恰好头尾相顾. 最后一句怎么说呢?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是《学而》这一篇的精神所系. 他说一个人不怕人家不了解你,最怕你自己不了解别人. 这就归结了那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大概人们都有的一个通病,就是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往往我们说错一句话,脸红了;但三秒钟以后,脸不红了,自己马上在心里头找出很多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完全对,再过个把钟头,越看自己越对. 人,就是这样,所以人总怪人家不了解自己,而对于自己是不是了解别人这个问题,就不去考虑了.所以《学而》这一篇的宗旨,最后的一点,以本篇第一节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重点. 这个结论的重点就是你为什么在心中
46论 语 别 裁
怨恨?
不要怕人家不了解你,最重要的是你是否了解别人.于是这一篇作学问的目的,到这里得到结论,整个结束.
为 政 第 二56
为政第二
孔子不谈政治
第一篇《学而》是讲个人作学问的内在修养,接着下来第二篇《为政》则是讲学问的外用.不过提到为政,有一点要注意:我们常发现在一些著作中,许多人认为《为政》是孔子的“政治思想”
,或者用现代的语汇来说,称之为“政治哲学”。在我个人研究的结果,认为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孔子很少提到完整观念的“政治”
,孔子只说“为政”
,这点我们要特别注意. 站在学术的立场,态度要非常严谨. 我们常说一句话:“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服真理.”作学问的立场,就是“在学术面前,态度要非常严谨,服从真理.”孔子只讲“为政”
,不谈政治;“政治”如国父所说的:“管理众人的事.”孔子所提的“为政”是教化,教化是中国文化的名词,不能看成是教育. 教是教育,化是感化,但过去又不叫作感化,而叫作风化. 为政的意义包括了教化. 这个重点我们必须把握住. 因此第二篇《为政》,也是谈到学问外用的道理.
66论 语 别 裁
大政治家的风范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共”即“拱”。这几句话,表面上看来,非常容易懂. 孔子提出来,为政最重要是“德”。说到这里,我们要注意,春秋战国时代,“道德”
两个字,是很少连起来用的,那个时候,道是道,德是德;魏晋南北朝以后,到唐宋之间,才把这两个字连起来,变成一个名词为“道德”
;到现在年轻人一提到道德,都当成讨厌的名词. 这是文化思想的演变. 所以我们要知道,秦汉以前,德是德;而“道”与“天”
,在当时可说是最麻烦、最难于界说的两个字,同样的有无穷意义. 有时候“道”字,是形而上的那个本体的代表;有时候是道路之道,有时候是原则或法则,像《孙子兵法》:“兵者诡道也.”
这个道就是法则的意思;有时候又是道德的代表.“天”字也是这样,包含有四五个意义之多. 在同一本书,甚至在同一句里,前后的道字,所代表的意义就不同. 这个好像是中国文化的毛病,其实也是长处,尤其在古代印刷术还没有发明,一个观念用一个字来代表,用刀刻到竹简上,在当时就足以完全表达.再说到这个“德”字的意义,过去“德”是表示好行为的成果和作用. 古时人解释“德者得也”。因此我们了解孔子
为 政 第 二76
讲的“为政以德”
,是好行为的成果,也和后世讲的“道德”
意义差不多. 如果不作深入研究,一般在学校里,就告诉学生,这里的“德”就是“道德”
,因为学生不到相当的程度,老师也无法多搬古董来为他们作详细解说. 孔子为什么提出这个“德”字,这是第一个问题.
星辰知多少
第二个问题说到“北辰”。
我们中国文化发达得最早的是天文.过去我们把天体分成二十八宿和三垣——紫微、少微、太微,类似于我们现在讲天文的经纬度. 经纬度是西方的划分法. 曾经有位天文学家主张,我们自己重新划过,不照西方的度数划,如格林威治时间是英国人划的,与我们不相干.我们为什么不讲自己的中原时间,或以台湾作中心,把经纬度再划过呢?而事实上,我们过去是划分过的. 天体的分度为三垣、二十八宿,就是把天体星座的范围,划分二十八个部分. 为什么叫“宿”呢?这是指每天太阳从西方落下去的时候,东方天上是哪一个星座出来,这星座就是“宿”。这出来的星座,每个月不同,每半个月不同,每七天不同,所以分作二十八宿,又分为十二辰,作为时间与天体的关系. 过去发现了北斗七星,就是现在西方人所指大小熊星座之际.在夏天我们可以看到一条银河,在银河的北面,那七颗最亮的星就是北斗星,这七颗星连起来,像舀水的瓢,古时叫“斗”。现在的天文学,也没有离开我们老祖宗那个原则. 整
86论 语 别 裁
个天体那许多星星,都是以北极星作为中枢,众星拱卫着它,每到晚上,北斗七星的斗柄前方,一定有两颗最亮的星,名招摇二星,它的光最为闪烁,很容易看见. 春天北斗星一定指着东方的寅宫.过去做大将的,要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人事,无所不通,才能带兵. 因为天文在军事上非常重要,就拿行军来说,如夜间迷了路,即观星斗,不藉仪器,就可辨别出方向来. 我国过去这一套文化是很普遍的,现在对于固有的“天文学”
,我们反而一点认识都没有了. 对于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东西,我们不能不注意,一定要把它捡回来.一年四季,天体星座的移动,好像听北斗星的指挥,跟着它,绕着它转动. 不但一年四季,每个月北斗星所指的方向都不同,整个天体随时在运转. 每天十二个时辰,北斗星的方向也在变动,而且这是几千万亿年,固定的一种变动,不能错乱,事实上它也决不会错乱.对于“北辰”我们了解了,那么孔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为政以德”
,内心有道,表现在外的行为就无懈可击. 譬如北辰,有中心的思想,中心的作风,以道德的感化,你在那里本身不要动,只要发号施令,下面的人就像满天无数的星座,都会跟着你的方向动.
刘备上了曹操的当
在军事思想上,大家都知道“万众一心”以及“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两句. 大家对它的解释也各有不同的见解.
为 政 第 二96
有的人解释成“千万雄师千万心”
,那就不太好了,最好的主帅在这情形下也没有办法,这就是思想问题,思想一定要集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是岳飞所提出的. 现在我们如果解释为主帅心计的变通,所谓“山人自有妙计”
,那就更糟了. 我们研究起来,岳飞这句“存乎一心”的“一心”
,就是“万众一心”的意思比较恰当. 那么“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就是这个道理.其次,我们知道,儒道两家的思想,在秦汉以前并不分家. 大家都知道,老庄道家的思想讲“无为而治”
,有些讲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人,都解释为在上面领导的人,什么都不管,就是“无为而治”。这完全搞错了,道家没有这个说法,是“无为无不为”。所谓“无为而治”是制其机先,看起是没有事. 譬如说,一个领导的人,一个主持的人,对任何一个方法,一开始你就要先透析它的流弊,毛病出在哪里,先找到病源,把它疏通了,再不会出毛病,然后才能无为而无所不为.讲到这里,说一个笑话,当年抗战期间,有一个朋友在一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当保安副司令,他差不多天天都在外面剿匪,我问他:“你们地方上哪来这么多土匪?”他怪我一天到晚留心天下大事,连鹅毛扇都不去拿,不会当军师. 我问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说:“如果把土匪都剿完了,我们怎么办?”我说你们原来是这样干的. 他说:“不是我们要这样干,是邻县要这样干,把土匪赶来赶去,剿的次数多,功劳多,他们要这样干,那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也有人说刘备是曹操培养出来的,假如他不培养一个刘备,就不能挟天子
07论 语 别 裁
以令诸侯了.天下事原来如此. 现在讲这样坏的一个故事,以解释这个道理——这种无为而治,实在是太不道德. 我们在政治学上,军事学上的政治思想中,都看得出来,所谓“为大将者无赫赫之功”
,这句话在军事思想上的意义,是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只要大将在那里,敌人就怕了,不敢动了,仗就打不起来了. 这当然是了不起的. 假如是一个普通人有赫赫之功,又是另外一件事了. 所谓无为的道理,大致的要点也在此,孔子讲道德的政治,就是这一个道理.为什么孔子老是提到这一类的东西呢?古人对中国历史研究的方法,有一句话叫“经史合参”。什么叫经呢?就是常道,就是永恒不变的大原则,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这个原则是不会变动的. 但不是我们能规定它不准变动,而是它本身必然如此,所以称为“经”。而“史”是记载这个原则之下的时代的变动、社会的变迁. 我们要懂得经,必须要懂得史. 拿历史每个时代、每个社会来配合. 这样研究经史,才有意义. 譬如孔子说的“为政以德”
,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一则刻板的教条. 其实不是的. 我们读历史就知道,孔子出生的那个时代,我们后世称它为“春秋时代”
,就是西周与东周之间的时代,孔子写了一本书叫作《春秋》,后来“春秋”
成了历史的代名词. 在孔子前后,有人写了历史,都称春秋.中国文化中为什么把历史称为“春秋”而不称为“冬夏”呢?
照理冷就是冷,热就是热,称冬夏也无不可. 有人说因为春秋第一句话“春王正月”——后世把“春王正月”读成一句话,是读错了. 所以我们再三讲,读古书要注意的,因为那
为 政 第 二17
时候还没有纸笔,文字要用刀刻在竹简上,很艰难,所以往往一个字就代表了一个复杂的意义. 这个“春”是春季;“王”是中央政府,是周朝;“正月”是周朝所行月令的正月;而成为“春王正月”——以此来解释历史所以称作春秋的原因,这是不对的.刚才提到,中国文化发展得最早的是科学,而科学中最先发展的是天文,讲世界科学史,乃至讲科学,一定先研究天文.要讲天文,则中国的天文,在三千年以前就发达了.在全世界而言,是一马当先的. 讲天文又必须讲数学,而中国的数学,六千年以前,也很发达. 这方面等将来有机会谈到《易经》的时候,再讨论它.中国的文化是自天文来的——我们知道一年四季的气候是不平均的,冬天太冷,夏天太热. 讲昼夜,白昼在冬天太短,在夏天太长,都不平均. 只有春天二月间和秋天八月间,“春分”
“秋分”两个气节,就是在经纬度上,太阳刚刚走到黄道中间的时刻,白昼黑夜一样长,气候不冷不热很温和,所以称历史为春秋. 这就是中国的历史学家,认为在这一个时代当中,社会、政治的好或不好,放在这个像春分秋分一样平衡的天平上来批判. 拿现在的观念来说,称一下你够不够分量,你当了多少年皇帝,对得起国家吗?
你做了多少年官?
对得起老百姓吗?都替你称一称. 历史叫作“春秋”就是这个道理.
27论 语 别 裁
从台风了解人生
我们看了《春秋》,看了春秋战国时候的历史,孔子在《易经》的《系传》上说:“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当孔子写《易经. 系传》的时候,正是春秋时期动乱的时候. 但是孔子认为“非一朝一夕之故”——不是一天所形成的. 道家的庄子说:“飓风起于萍末”
,飓风就是现在广东话、福建话所讲的台风,现在西方人用中国语音译过去,也叫台风. 我们看到台风的力量这么猛烈,但它在水面上初起的时候,只见到水面上的一叶浮萍,稍稍动一下,紧接着水面上一股气流冒上来,慢慢大了,变成台风. 道家这句话是说,个人也好,家庭也好,社会、国家、天下事都是一样,如果小事不在乎,则大问题都出在小事上.“飓风起于萍末”
,大风暴是从一个小风波来的. 所以孔子在《易经》中说的上面那一段话,说明天下事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几乎没有偶然. 平常听人说:“这个机会很偶然”
,实际上没有偶然的事情.以中国文化《易经》的道理来说,认为天地间的事都有原因,有很多因素的. 譬如有人捡到一块钱,“这多么偶然!”
但仔细分析,一点不偶然,它的前因是什么?因为他走出门来了,如果没有走出门这个前因,就不会有捡到一块钱的后果. 或者说,坐在家里就掉下一块钱来了,这该是偶然了吧?
但是因为他坐在家里,这块钱掉下来他才捡得到呀!假如他
为 政 第 二37
出门不坐在家里,掉下来的钱,也不会是他的了,所以坐在家里不出去,也是得到这块钱的前因. 因此这些都是因素,“其所由来者,渐矣.”
都是慢慢转变来的.《易经》告诉我们,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智慧不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我们懂了《易经》这几句话,孔子著《春秋》,正是赶上那个时代,他所以那么偏重教化,正是在那三四百年当中,社会风气乱得不得了. 我们不妨引用下面几个人的话,就可以知道春秋时代乱到什么程度.司马光说:“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指赵、魏、韩三家分晋)
,天子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分不得守,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于斯尽!“
又说:“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灭,生民之类,糜灭几尽,岂不哀哉.”
顾亭林说:“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邦无完交,士无完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得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从上面的记载,说明了春秋战国当时社会之乱,变乱是不得了的. 当时,大家重视权利的斗争,社会秩序很乱,文化衰败,孔子面对这个动乱,非常担忧,因此他说为政,权力是没有用的,唯“德”而已.
47论 语 别 裁
圣人也势利吗?
讲到“德”
,第三个观念来了,我们看中国历史,儒家思想为什么对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样推崇?以前我有一个老朋友,他比我大几十岁,是我的忘年交,四川人,自称为“厚黑教主”的李宗吾,此人当系大家都知道的.他本人道德非常好,就喜欢故意骂人,我劝他少骂人一点,不要提倡厚黑学,我说人性本来就是那么一回事,脸厚心黑,但还用一张幕掩盖起来的,为什么一定要把它揭开来呢?
他说:“揭开吗?
你搞错了,我是拉开坏的一幕,教人看后面真的.“
李宗吾对历史非常怀疑,他说圣人靠不住,为什么专推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成功的人?不成功的就没有圣人吗?所以地有一篇文章叫“对圣人的怀疑”。这位老兄,专写反面文章,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老弟,你不知道,我和爱因斯坦同年,我那位同年发明了相对论名闻世界了. 我呢?当个厚黑教主还没有当好,所以我非要调皮一下不可.”
此人很妙,我认识他时,他已六十多岁,整天不吃饭,老喝酒,喝酒就饱. 精神、道德都很好.讲到这里,再回头讲正题,孔子为什么推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等?第一,有道德思想,没有德业的成果,只能说他有道,不见得有德. 有道德的思想,又有德业的成果,道与德配合,才叫“道德”。
历史上,道家、儒家都提到尧、舜、禹、汤、文、武、周
为 政 第 二57
公,是因为那时谈到“为政”
,讲究“德”字,到秦汉以后,只讲事功,所谓“三王之治在道德,五霸之志在事功.”王、霸之不同在于此,等而下之,连霸业都谈不上,连事功都没有,光是拿偷鸡摸狗的手段窃国而已.这几句话虽然简单,解释起来,却有一大堆的意思,我们把它整个了解了,就晓得它的价值了.
悠美的情歌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所以有人说《论语》要重新编排,他们看《论语》看到这里就说:“讲为政讲得好好的,为什么又突然讲到文学上去,而讲起诗来了呢?还不是编错了,编乱了吗?应该把它拿出来,照现在西方办法,逻辑的整理一番.”我说:“逻辑?!大概是把它逻过一下,再辑一辑吧?”
只好为他们的主张作如是解释. 殊不知《论语》已经编得非常完整了.为什么在《为政》里谈这个问题.“诗三百”
,是指中国文学中的《诗经》,是孔子当时集中周朝以来数百年间,各个国家(各个地方单位)的劳人思妇的作品. 所谓劳人就是成年不在家,为社会、国家在外奔波,一生劳劳碌碌的人. 男女恋爱中,思想感情无法表达、蕴藏在心中的妇女,就是思妇.劳人思妇必有所感慨.各地方、各国家、各时代,每个人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时候是不可对人
67论 语 别 裁
说,而用文字记下来,后来又慢慢的流传开了. 孔子把许多资料收集起来,因为它代表了人的思想,可以从中知道社会的趋势到了什么程度,为什么人们要发牢骚?
“其所由来者渐矣!”总有个原因的. 这个原因要找也不简单,所以孔子把诗集中起来,其中有的可以流传,有的不能流传,必须删掉,所以叫做删诗书,定礼乐. 他把中国文化,集中其大成,作一个编辑的工作. 对于诗的部分,上下几百年,地区包括那么广,他集中了以后,删除了一部分,精选编出来代表作品三百篇,就是现在流传下来的《诗经》。
读《诗经》的第一篇,大家都知道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拿现在青年的口语来讲,“追!”
追女人的诗. 或者说,孔子为什么这样无聊,把台北市西门町追女人那样的诗都拿出来,就像现在流行的恋爱歌“给我一杯爱的咖啡”什么的,这“一杯咖啡”实在不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得曲折、含蓄. 由此我们看到孔子的思想,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迂夫子. 上次提到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一定要吃饭,一定要男女追求,不过不能乱,要有限度,要有礼制. 所以他认为正规的男女之爱,并不妨害风化,这也叫“为政”
,正规的. 那么他把文王——周朝所领导的帝王国度中,男女相爱的诗列作第一篇,为什么呢?人生:饮食男女. 形而下的开始,就是这个样子. 人一生下来就是要吃,长大了男人要女人,女人要男人,除了这个以外,几乎没有大事. 所以西方文化某些性心理学的观念,强调世界进步,乃至整部人类历史,都是性心理推动的.《诗经》归纳起来,有两种分类——“风、雅、颂”
、“赋、
为 政 第 二77
比、兴“。什么叫”风“?就是地方性的,譬如说法国的文学是法国的文风,法国文风代表法国人的思想、情感,所以《诗经》有《郑风》、《鲁风》、《齐风》等等.”雅“以现代用词来讲,是合于音乐、文学的标准,文学化的、艺术化的,但有时候也不一定文学化、艺术化.”颂“就是社会、政府公事化的文学叫”颂“。
作品另三种型态,一种是“赋”
,就是直接的述说. 其次是“比”
,如看见下大雪,想起北国的家乡来,像李太白的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因这个感触联想到那个,就叫“比”。
“兴”是情绪,高兴的事自己自由发挥;悲哀的事也自由发挥;最有名的,像大家熟悉的文天祥《过零丁洋》七律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吹絮,身世飘零雨打萍;皇恐滩头说皇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也就是“兴”。他在挽救自己的国家,挽救那个时代,而遭遇敌人痛苦打击的时候,无限的情感,无限的感慨. 这也就是真的牢骚,心里郁闷的发泄,就是“兴”。
诗 的 伟 大
孔子说我整理诗三百篇的宗旨在什么地方?
“一言以蔽之”——一句话,“思无邪”。人不能没有思想,只要是思想不走歪曲的路,引导走上正路就好,譬如男女之爱. 如果作学问的人,男女之爱都不能要,世界上没有这种人. 我所接
87论 语 别 裁
近的,社会上普遍各界的人不少,例如出家的和尚、尼姑、神父、修女,各色各样都有,常常听他们诉说内心的痛苦. 我跟他讲,你是人,不是神,不是佛,人有人的问题,硬用思想把它切断,是不可能的. 人活着就有思想,凡是思想一定有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思想,孔子的“思无邪”就是对此而言. 人的思想一定有问题,不经过文化的教育,不经过严正的教育,不会走上正道,所以他说整理诗三百篇的宗旨,就为了“思无邪”。
那么为什么把这个讲文学境界的话,要放到《为政》篇来呢?这不是次序乱了吗?一点都不乱,这就是“点题”了,就是把题目的中心抓住,先拿出来.第一个点题:以现在的话来说,一切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只是思想问题.只要使得思想纯正,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我们知道,现在整个世界的动乱,是思想问题. 所以我在讲哲学的时候,就说今天世界上没有哲学家.学校里所谓的哲学,充其量不过是研究别人的哲学思想而已. 尤其是作论文的时候,苏格拉底怎么说,抄一节;孔子怎么说,抄一节. 结果抄完了他们的哲学,自己什么都没有,这种哲学只是文凭!
世界上今天须要真正的思想,要融汇古今中外,真正产生一个思想. 可是,现在不止中国,这是个思想贫乏的时代,所以我们必须发挥自己的文化.第二个点题:牵涉到人的问题.中国史上,凡是一个大政治家,都是大诗人、大文学家,我常和同学们说,过去人家说我们中国没有哲学,现在知道中国不但有哲学,几乎没有人有资格去研究. 因为我们是文
为 政 第 二97
哲不分,中国的文学家就是哲学家,哲学家就是文学家,要了解中国哲学思想,必须把中国五千年所有的书都读遍了.西方的学问是专门的,心理学就是心理学,生理学就是生理学,过去中国人作学问要样样懂一点,中国书包括的内容这样多,哪一本没有哲学?哪一样不是哲学?尤其文学更要懂了,甚至样样要懂,才能谈哲学,中国哲学是如此难学. 譬如唐初有首诗,题名《春江花月夜》中有几句说:“江上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与西方人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意思一样,但到了中国人的手里就高明了,在文字上有多美!所以你不在文学里找,就好像中国没有哲学,在中国文学作品中一看,哲学多得很,譬如苏东坡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是哲学问题吗?宇宙哪里来的?
上帝今天晚上吃西餐还是吃中餐?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他问的这个问题,不是哲学问题吗?
所以中国是文哲不分的. 此其一.文史不分:中国历史学家,都是大文学家,都是哲学家,所以司马迁著的《史记》里面的八书等等,到处是哲学,是集中国哲理之大成. 此其二.文政不分:大政治家都是大文豪,唐代的诗为什么那么好,因为唐太宗的诗太好了,他提倡的. 明代的对联为什么开始发展起来,朱元璋的对联作得很不错,他尽管不读书,却喜欢作对联.有个故事,朱元璋过年的时候,从宫里出来,看见一家老百姓门前没有对子,叫人问问这家老百姓是干什么的,为什么门口没有对子. 一问是阉猪的,不会作对联. 于是朱元璋替他作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
08论 语 别 裁
非根.“很好!很切身份. 唐太宗诗好,大臣都是大文学家,如房玄龄、虞世南、魏征每位的诗都很好. 为什么他们没有文名?因为在历史上,他们的功业盖过了文学上的成就. 如果他们穷酸一辈子,就变文人了,文人总带一点酒酿味,那些有功业的变成醇酒了. 其次,像宋代的王安石,他的诗很好,但文名被他的功业盖过了. 所以中国文史不分、文哲不分、文政不分,大的政治家都是大文学家. 我们来一个老粗皇帝汉高祖,他也会来一个”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别人还作不出来呢!不到那个位置,说不定作成:”台风来了吹掉瓦,雨漏下来我的妈!“所以大政治家一定要具备诗人的真挚情感. 换句话说,如西方人所说,一个真正做事的人,要具备出世的精神——宗教家的精神. 此其三.第三个点题:中国人为什么提倡诗和礼?儒家何以对诗的教育看得这么重要?
因为人生就有痛苦,尤其是搞政治、搞社会工作的人,经常人与人之间有接触、有痛苦、有烦恼.尤其中国人,拚命讲究道德修养,修养不到家,痛苦就更深了.我经常告诉同学们,英雄与圣贤的分别:“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来,圣人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
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希望每个人能完成圣贤的责任,才能成为伟大的政治家. 从事政治碰到人生的烦恼,西方人就付诸宗教;中国过去不专谈宗教,人人有诗的修养,诗的情感就是宗教的情感,不管有什么无法化解的烦恼,自己作两句诗,就发泄了,把情感发挥了. 同时诗的修养就是艺术的修养,一个为政的人,必须具备诗人的情感、
为 政 第 二18
诗人的修养. 我们看历史就知道,过去的大臣,不管文官武将,退朝以后回到家中,拿起笔,字一写,书一读,诗一诵,把胸中所有的烦闷都解决了. 不像现在的人上桌子打麻将或跳舞去了. 这种修养和以前的修养不同了,也差远了.由此我们已了解,孔子说《为政》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告诉我们为政的人,除了领导思想不走邪路以外,对于自己的修养,更要有诗人的情操,才能温柔敦厚,才能轻松愉快的为政.
穷 哉 法 治
下面提出问题来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个“道”是领导的导. 刚才我们提出来,说孔子讲的为政,不是谈政治,以现在观念勉强说来,他讲的是政治哲学,或说是政治的原理. 他说领导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以政治体制来领导,再用法制来管理,“齐之以刑”
,使大家不犯法,犯法就罚他. 但是用法制来管理人民,这样一来“民免”
,一般人会逃避,钻法律的漏洞,而且他逃避了责任、法律及处罚,他还会自鸣得意,认为你奈何他不了,毫无羞耻心. 这和道家老子讲的“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道理一样,法令越多,犯法的人越多.
28论 语 别 裁
因此孔子又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假如以道德来领导,每个人都有道德的涵养,“齐之以礼”
,以礼教化. 这就谈到礼义精神了,大家能自动自发,如果做错了,有那惭愧的心情,这样做到人人有耻,不敢做不道德的事,不要等到法律制裁,自己就很难过,这就是有耻. 到了这种情形,则“且格”
,就达到了政治的目的. 所以他是主张用道德的政治、道德的感化,这就是儒家与法家的精神之不同了. 不过,中国的政治,向来是道家、儒家、法家合用的.
孔子的自剖
下面更有趣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要作自我报告呢?孔子是七十二岁死的. 他用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 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 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作人做事处世的道理
为 政 第 二38
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 但是这时候还有怀疑,还有摇摆的现象,“四十而不惑”
,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 到了“六十而耳顺”
,这里问题又来了,孔子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么问题不顺,耳腔发炎吗?
这句很难解释,可能在当时漏刻了文字. 可能是“六十而”下面有一个句读. 如果照旧,“耳顺”的道理就是说,自十五岁开始作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 注意!心里平静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改成好人,要这样平静,这个学问是很难的. 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矩”。我们上街去看看,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来吃,“从心所欲”嘛!行吗?要“不逾矩”。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
——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
,同时这句话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讲到这里,我们要研究孔子为什么把几十年所经历作人、做事、做学问的经验,要放在《为政》篇里. 这经验太重要了,本来为政就是须要人生的经验.在世界上有两个东西是没有办法实验的,就是政治和军事. 这两个东西,包罗万象,变动不居. 从历史上看,古今中外的政治,专制、君主、民主、集体,究竟哪样好?谁能下得了这个结论?尤其现代的中国,几十年来,西方的什么
48论 语 别 裁
思想文化,都搬到中国这个舞台上来玩过,结果如何呢?所以为政的人是要了解人生,要有经验,要多去体会. 因此孔子将自己的经验讲出来,编到《为政》这一篇,就是暗示一般从政者,本身的修养以及作人做事的艰难,并不简单,要效法他这个精神,在工作上去体会、了解它,才把这一段编到《为政》中来.从上面几段,我们得到一个结论:不管是为政或做事,是要靠人生经验的累积. 而人生经验累积成什么东西呢?简单的四个字——“人情世故”。
讲到人情世故,中国人现在往往把这个名词用反了,这是很坏的事. 如果说“这家伙太世故了!”便是骂人. 尤其外国人批评中国人,几年前在《中央日报》我就看到这样的文章,说中国人什么都好,就是太重人情了. 这里一般年轻人的反应,认为这个外国人的文章写得非常透彻,我说你们不要认为外国人在中国留学两三年,就能懂中国文化,那你们都是干什么的?几十年的饭是白吃了. 中国文化一直在讲人情,所谓“人情”
,不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提着一只火腿,前街送到后巷,左邻送到右舍,在外面送来送去地转了个把月,说不定又转回来物归原主了. 这只是情礼的象征,中国文化所讲的“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性情. 人情这两个字,现在解释起来,包括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等学问都在内,也就是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感情.“世故”就是透彻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未来.“故”就是事情,“世故”就是世界上这些事情,要懂得人,要懂得事,就叫做人情世故. 但现在反用了以后,所谓这家伙
为 政 第 二58
太“世故”
,就是“滑头”的别名;“人情”则变成拍马屁的代用词了. 就这样把中国文化完全搞错了,尤其是外国人写的更不对.为政以“德”为本,再以学来培育“诗”的温柔敦厚精神,是不是就具备了为政的条件了?不然!不然!就好像一个军人,把中外古今的军事思想理论都翻遍了,但是连枪怎么放都不会,二等兵上等兵是怎么回事也不晓得,这等人充其量只能当个参谋,绝对不能带兵上战场的.所以《论语》行文的气势,轻轻一转,把孔子的简略自传编进来了. 也就是告诉我们,为政的道理就是要真正能多懂得人情世故.我曾讲过,世界上所有的政治思想归纳起来,最简单扼要的,不外中国的四个字——“安居乐业”。
所有政治的理想、理论,都没超过这四个字的范围;都不外是使人如何能安居,如何能乐业.同时我们在乡下也到处可以看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这八个字,现代一般人看来,是非常陈旧的老古董.可是古今中外历史上,如果能够真正达到这八个字的境界,对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时代来说,无论是什么政治理想都达到了. 而这些老古董,就是透彻了人情世故所产生的政治哲学思想.
车上的一课
接下来,根据我们全篇连贯起来的观念,似乎有了问题了,因为下面接着是说:
68论 语 别 裁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如此一节,我们不要看宋儒这样的一圈,就把它圈断了;这是后人圈的,是不对的,上加一圈,下加一圈,结果就变成了教条. 其实它是连贯的,也就是前面“为政以德”的引伸发挥,把中国文化里面的孝道精神,扩充到待人处世上面,中国自古以来、大政治家的出入不苟的胸襟,就是根据这一点培养出来的.现在我们先对文字作一了解,孟懿子不一定是孔子的学生,而是介于学生与朋友之间的关系,他是鲁国的大夫. 当时的“大夫”
,当然不是现代的医生,而是一个相当高的官位.勉强比,有如现在的内阁官员之流,通称作“大夫”。“大夫”是官阶,不是官职. 中国这些官阶职务,历代都有变动的.我们要了解中国历代政治形态的变迁,必须读“十通”
或“三通”——通志、通献、通考. 里面不仅包括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官职的演变、一切的演变,乃至现代研究三民主义思想,国父为什么采用了五权分立制度,都与“三通”
、“十通”的文化有绝对的关系. 这是讲到孟懿子的职位,顺便提到的.既然孟懿子是这样一位人物,以当时孔子的立场来讲,这一段问答,到底是孔子做鲁国司寇以前,或以后说的,就很难考证了.孔子当时在国际——诸侯间——的地位也很特殊,是一位突出人物. 所以孟懿子来问他什么是孝,孔子只告诉
为 政 第 二78
他“不要违背”。如果根据这句话来看,孔子讲话非常滑头.不要违背什么呢?没有下文.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答话,接下来,又是一幕短剧式的谈话. 我们看《论语》,深入了,很有趣味,像看小说一样,不必用那么严肃的态度去看.“樊迟御”——樊迟是孔子的学生,名叫樊须,字子迟,小于孔子三十六岁,是年轻的一辈.“御”是驾车. 孟懿子刚刚来拜访孔子,并请教什么是孝道这个问题,孔子说“不要违背”
,就只有这么一句话. 等一会儿孔子出门了,因为请不起司机,都是学生来服务. 现在由年轻的樊迟来驾车子,不像现在的汽车,孔子那时坐的是马车,驾马车有一套专门技术,很不容易的. 那么孔子坐进车厢了,樊迟坐在前面的驾驶台上,开动了车子,在途中,孔子坐在车厢中和学生谈起话来了.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到孔子的教育,是随时随地都在对学生施教的.“子告之曰”是描写孔子在车上特别告诉樊迟一件事:“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孟孙是孟懿子的号,因为他是当朝有相当地位的人,而且在当时政界来讲,还算好的一个人,所以孔子对他相当尊敬,便只称他的号.孔子说,他问我什么叫作孝,我答复他“无违”
,不要违背.“樊迟曰:何谓也.”从这一句话,我们看到那个画面上,学生正在前面驾车,静静的,没有开腔,而老师好像在自言自语的告诉他,刚才答复孟懿子问孝的经过,樊迟一听,回过头来说,老师,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跟我们现在的疑问一样.“无违”
,不要违背,这是什么意思?
于是孔子说,没有什么,很简单.“生,事之以礼.”这
88论 语 别 裁
个“事”字是古人以下对上而说的. 孔子说,当父母活着的时候,我们要孝敬他——“事之以礼”。怎么叫以“礼”事之呢?很难说了,这个礼不是说见到父母行个礼就叫孝. 礼是包括生活上的照应、爱护.(这一切道理,将来我们还有专门讲“礼”的机会,在这里暂不详述.)又说:“死,葬之以礼.”
所以礼是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基本概念,看到这个礼字,绝不能作狭义的礼貌解释. 去世以后则“祭之以礼”。我们研究这一段,好像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是又把这一段问答记到《论语》里,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对为政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把这些问题先放在一边,再看下一段,然后综合起来作研究.下面跟着记载的,是孟武伯问孝.
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是何许人也?就是刚才所讲的孟懿子的儿子,他是“世家公子”。
这又牵涉到什么是“世家”
,古代的制度,和现代两样,尤其在春秋时代,与印度、欧洲古代又不相同.所谓“世家”就是作官的,子子孙孙都有这个官作,不过是长子继承这个官位,即所谓的封建时代. 但是与欧洲的封建不同,不是永久的,谁家不好,就被除掉. 在中国这样传下来的家庭叫“世家”
,长子有继承权,第二以及第三、四、五个孩子都是另外在一边了.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是正统的世家公子. 父亲刚刚问了孝道,(当然不是同一天的事,不过编书的人——孔子的学生们,硬要把它编在一起.)
儿子孟武伯也来问孝,孔子的答复,和答复他父亲的是两样的.
为 政 第 二98
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就是说父母看到孩子生病了,那种忧愁、担心,多么深刻,你要去体会这种心境.孔子这个答复有多妙!这句话,我们要这样说,这个问题只有自己做了父母的人才真能体会出来. 这种情形是,自己要上班,家里钱又不够,小孩病了,坐在办公室里,又着急,又出汗,又不敢走开,可是心里记挂着. 这种心境就是“父母唯其疾之忧”。孔子对孟武伯就是说,对父母能付出当自己孩子生病的时候,那种程度的关心,才是孝道.
以孝治天下
这两段话都是大问题,现在我们转回来谈第一点. 我们知道中国文化经常讲孝道,尤其儒家更讲孝道. 把四书五经编辑起来,加上《孝经》、《尔雅》等,汇成一系列的总书叫十三经.《孝经》是孔子学生曾子著的,我们要研究孝道,就必须看孔子思想系统下的这部《孝经》,《孝经》中说什么样子才是孝呢?
不单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而充之大孝于天下,爱天下人,谓之大孝. 为政的人以孝子之心来为政,也就是我们所讲公务员是人民公仆的道理一样的,所以后来发展下来,唐宋以后的论调:“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个人真能爱父母、爱家庭、爱社会,也一定是忠臣. 因为忠臣是一种情爱的发挥. 假使没有基本的爱心,你说他还会对国家民族尽忠吗?这大有问题. 关于忠字有一点,是古人讲的:“慷慨
09论 语 别 裁
捐身易,从容就义难.“慷慨赴死是比较容易的,等于西门町太保打架,打起来,不是你死就是我死,脾气来了,真是勇敢,视死如归;假如给他五分钟时间去想想看该不该死,这就要考虑了,”从容“——慢慢的来,看他愿不愿意死,这就很难说了. 所以说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要有真感情,真认识的人,才能够尽忠.因此,孔子答复孟懿子的话不同,孟懿子是从政的人,孔子相当尊敬他,答话就比较含蓄,只说:”不要违背“
,不要违背什么呢?不违背天下人的意思,必须大孝于天下,就是这个道理.他知道这样的答复孟懿子也不一定懂,这种说法,土话名之为“歇后语”
、“隐语”
,像“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瞎子吃汤团——肚里有数.”都是“歇后语”。讲了半天,后面的意思要人猜的. 他为什么这样答复?
意思是说,你孟懿子的身份不同,既然是从政的人,对天下人要负公道的责任,视天下人如父母,那才是真孝,这是大臣的风度.所以“无违”
,就是不可违反人心.他也知道孟懿子未必懂,所以与樊迟的一段师生对白是“打丫头骂小姐”的用意,知道樊迟也一定不懂,不懂让他不懂,慢慢去传话,作间接的教育,所以等学生驾车时有这段对白. 这种间接的教育,比直接的教育更有效. 个人的孝道,能做到对樊迟所讲的,是了不起的孝子;对国家大事,能够做到“无违”就是了不起的大臣.但是他对孟武伯这位世家公子的问孝,答复就大不同了,他说孝道很简单,你只要想到当你病的时候,你的父母那种着急的程度,你就懂得孝了. 以个人而言——所谓孝是对父
为 政 第 二19
母爱心的回报,你只要记得自己出了事情,父母那么着急,而以同样的心情对父母,就是孝;换句话说,你孟武伯是世家公子,将来一定会当政的. 我们读历史晓得一句话,就是最怕世家公子当政“不知民间之疾苦”。所以为政的道理,要知道民间疾苦,晓得中、下层社会老百姓的苦痛在那里. 所以爱天下人,就要知道天下人的疾苦,如父母了解子女一样,你将来从政,必须记住这个道理. 这两段穿插在《为政》篇中,用得很妙.当然,世家公子不知民间之疾苦,往往是失败的,我们看到晋惠帝当天下大荒年的时候,太监对他讲大家没有饭吃,他说:“何不食肉糜?”他就不知道连饭都吃不上,哪里吃得到比饭更不容易的肉糜. 这就是不知道民间之疾苦. 我们也可以从历史上得到一个结论,凡是创业的帝王,都了不起,两三代以后的皇帝“长于深宫寺人女子之手”
,连米从哪棵“树”
上长出来都不知道的这一类皇帝,我代他创造了一个名称,叫他们为“职业皇帝”
,他天生的一定当皇帝. 这些“职业皇帝”
往往犯一个心理毛病——自卑感,他们非常自卑.所以历史上“职业皇帝”非常糟糕,对于文臣,反感他学问比自己好,对于武将,他也要反感,觉得武功不如人,所以“职业皇帝”
往往是做出杀戮重臣、罢黜能臣等等莫名其妙的事,注定了他的失败.同样的,除了帝王政治以外,我们做任何一个主管,对于大小事情都应该知道,尤其对于下层的事务,更是不能马虎.然后,我们要讨论到一个孝道的大问题. 中国文化,对
29论 语 别 裁
于家庭教育来讲,素来就有以“忠孝传家”相标榜的,可见中国文化把孝道看得严重,这个我们就要先懂得中国整个的历史文化了. 中国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与欧美各国都不同.所以这几天,几个在外国留学返国的学生来看我,大谈欧美情形,一位在德国念了博士以后,现在又学精神分析的学生说,在外国看了这么多年,结果证明我几年前告诉他们的话没有错. 我告诉他们,研究西方文化,不要只以美国为对象,美国立国还不到两百年,谈不上什么,要从整个欧洲去看;而研究欧洲文化,必须研究希腊文化,从雅典、斯巴达两千多年以前开始. 同时要知道西方文化与我们有基本的不同,中国这个国家,因为地理环境影响,能够“以农立国”
,欧洲做不到,尤其希腊做不到,他们要生存,必须发展商业. 过去欧洲的历史,在海上的所谓商业,看得见就是做生意,看不见时就做海盗,所以十六世纪以前,西方缺乏财富,穷得一塌糊涂. 十六世纪以后,抢印度、骗中国,黄金才流到西方去,所谓西方文化、经济发展等等,原先都是这样来的.我们了解西方文化以后,再回头来看中国,中国以农立国,有一个文化精神与西方根本不同,那就是中国的宗法社会. 三代以后,由宗法社会,才产生了周代的封建. 一般讲的封建,是西方型的封建,不是中国的封建,把中国封建的形态,与西方文化封建的奴隶制度摆在一起,对比一下,就看出来完全是两回事,完全搞错了. 中国的封建,是由宗法形成的. 因为宗法的社会,孝道的精神,在周以前就建立了,秦汉以后,又由宗法的社会变成家族的社会,也是宗法社会的一个形态,那么家族的孝道,把范围缩小了,但精神是一
为 政 第 二39
贯的. 这个孝字,也是我们刚刚提到的,是人情世故的扩充,把中国这个孝字,在政治上提倡实行而蔚为风气,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在西汉以后,魏晋时代正式提倡以孝道治天下. 我们看到二十四孝中有名的王祥卧冰,他就是晋朝的大臣. 晋朝以后,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一直下来,都是“以孝治天下”。我们看历朝大臣,凡是为国家大问题,或是为爱护老百姓的问题,所提供的奏议,很多都有“圣朝以孝治天下”的话,先拿这个大帽子给皇帝头上一戴,然后该“如何如何”
提出建议,这是我们看到中国文化提倡孝的好处、优点.但是天下事谈到政治就可怕了,我们关起门来研究,也有人利用孝道作为统治的手段. 谁做了呢?就是清朝的康熙皇帝.
康麻子的教孝教忠
我们看历史,经常可以看到有个因果律,如清朝,孤儿寡妇率领三百万人,入了中原,统治了四万万人,最后清朝完了,又仍然是孤儿寡妇,夹了一个皮包,回到关外去了.一部历史,怎么样开始,就是怎么样结束,好像呆板的. 古今中外的历史,也几乎完全是跟着循环往复的因果律在演变.清朝孤儿寡妇入关以后,顺治很年轻就死掉了,不过这是清朝一个大疑案,有一说顺治没有死,出家去了,这是清人历史上不能解决的几大疑案之一. 接着康熙以八岁的小孩
49论 语 别 裁
当皇帝. 到十四岁,正式亲政. 老实讲,那时候如果是平庸之辈,要统治这样庞大的四万万人的中国,是没有办法的,但这个十四岁的小孩很厉害,康麻子——康熙脸上有几颗麻子的——十四岁开始统治了中国几十年,(康熙八岁当皇帝,十四岁亲政,六十九岁去世,在位六十一年.)清朝天下在他手里安定下来. 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中,反清复明的人太多了,如顾亭林、李二曲、王船山、傅青主这一班人都是不投降的,尤其是思想上、学说上所作反清复明的工作,实在太可怕了.结果呢?康麻子利用中国的“孝”字,虚晃一招,便使反清的种子一直过了两百年才发芽. 清兵入关,有三部必读的书籍,哪三部书呢?满人的兵法权谋,学的是《三国演义》,还不是《三国志》,在当时几乎王公大臣都读《三国演义》。第二部不是公开读的,是在背地里读的——是《老子》,当时康熙有一本特别版本的《老子》,现在已经问世,注解上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当时每一个清朝官员,都要熟读《老子》,揣摩政治哲学. 另一部书是《孝经》。但表面上仍然是尊孔. 说到这里,诸位读历史,可以和汉朝“文景之治”作一比较,“文景之治”
的政治蓝本,历史上只用八个字说明——“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这么一来,康熙就提倡孝道,编了一本语录——《圣谕》,后来叫《圣谕宝训》或《圣谕广训》,拿到地方政治基层组织中去宣传. 以前地方政治有什么组织呢?就是宗法社会中的祠堂,祠堂中有族长、乡长,都是年高德劭,学问好,在地方上有声望的人. 每月的初一、十五,一定要把族人集中在祠堂中,宣讲圣谕,圣谕中所讲都是一条条作人、做事的道理,把儒家的思想用进了,尤其提倡孝
为 政 第 二59
道.进一步分析,康熙深懂得孝这个精神而加以反面的运用.要知道康熙把每一个青年训练得都听父母的话,那么又有哪一个老头子、老太太肯要儿子去做杀头造反的事呢?所以康熙用了反面,用得非常高明. 此其一.其二:当时在陕西的李二曲,和顾亭林一样,是不投降的知识分子,他讲学于关中,所以后来顾亭林这班人,经常往陕西跑,组织反清复明的地下工作. 康熙明明知道,他反而征召李二曲作官,当然李二曲是不会去作的. 后来康熙到五台山并巡察陕西的时候,又特别命令陕西的督抚,表示尊崇李二曲先生为当代大儒,是当代圣人,一定要亲自去拜访李二曲. 当然,李二曲也知道这是康熙下的最后一着棋,所以李二曲称病,表示无法接驾.哪里知道康熙说没有关系,还是到了李二曲讲学的那个邻境,甚至说要到李家去探病. 这一下可逼住了李二曲了,如果康熙到了家中来,李二曲只要向他磕一个头,就算投降了,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民族气节问题;所以李二曲只好表示有病,于是躺到床上,“病”得爬不起来. 但是康熙到了李二曲的近境,陕西督抚以下的一大堆官员,都跟在皇帝的后面,准备去看李二曲的病. 康熙先打听一下,说李二曲实在有病,同时,李二曲也只好打发自己的儿子去看一下康熙,敷衍一下. 而康熙很高明,也不勉强去李家了. 否则,他一定到李家,李二曲骂他一顿的话,则非杀李二曲不可. 杀了,引起民族的反感;不杀,又有失皇帝的尊严,下不了台,所以也就不去了. 安慰李二曲的儿子一番,要他善为转达他的意思,又交待地方官,要妥为照顾李二曲. 还对他们说,自己因为作了皇帝,不能不回京去处
69论 语 别 裁
理朝政,地方官朝夕可向李二曲学习,实在很有福气. 康熙的这一番运用,就是把中国文化好的一面,用到他的权术上去了. 可是实在令人感慨的事,是后世的人,不把这些罪过归到他的权术上,反而都推到孔孟身上去,所以孔家店被打倒,孔子的挨骂,都太冤枉了.实在讲,孝道的精神绝对是对的,要说它对的理由,很多很多,现在是讲《论语》,不在本题外说得太多,只在这里提一下,就可以了解“孝”可以治天下.由各人的孝父母,扩而充之爱天下人,就是孝的精神. 这个精神的更深处,我们再看一下《孝经》,就了解了.
晚娘面孔难为人
再下来是:
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是孔子的弟子,姓言,名偃,子游是字,少孔子四十五岁.他问孝,孔子讲解很明白,他说现在的人不懂孝,以为只要能够养活爸爸妈妈,有饭给他们吃,像现在一样,每个月寄五十或一百元美金给父母享受享受,就是孝了. 还有许多年轻人连五十元也不寄来的,寄来了的,老太太老先生虽然在家里孤孤独独,“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
但看到五十元还是欢欢喜喜. 所以现在的人,以为养了父母
为 政 第 二79
就算孝,但是“犬马皆能有养”
,饲养一只狗、一匹马也都要给它吃饱,有的人养狗还要买猪肝给它吃,所以光是养而没有爱的心情,就不是真孝. 孝不是形式,不等于养狗养马一样.这里我们看出来了,孔子对学生讲孝道与答复从政的人讲孝道完全两样,所以我们证明孔子前两段话是歇后语,用隐语的.至于接着下面讲孝道:
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来问孝,孔子说色难.什么叫色难呢?
态度问题,上面讲不敬何以为孝,就是态度很难,他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有事的时候,像我们做后辈儿女的,看见父母扫地,接过扫把来自己做.“有酒食,先生馔.”
(先生是现代的一般称呼,古代对前一辈的人都尊称为先生.)有好吃的,就拿给父母长辈吃.“曾是以为孝乎?”
(“曾是”是假定的意思)你以为这样就是孝吗?替长辈做了事,请长辈吃了好的,不一定就是孝了,为什么呢?
“色难”。态度很重要,好像我们下班回家,感到累得要命,而爸爸躺在床上,吩咐倒杯茶给他喝.做儿女的茶是倒了,但端过去时,沉着脸,把茶杯在床前几上重重的一搁,用冷硬的语调说:“喝嘛!”在儿女这样态度下,为父母的心理,比死都难过,这是绝不可以的. 所以孝道第一个要敬,这是属于内心的;第二个则是外形的色难,态度的.
89论 语 别 裁
为什么这两节放在这里呢?这就包括了君道、臣道. 一种是做人长官,领导人的;一种是做人部下,配合别人的.所以我们谈为政之道,也是“色难”
,也是“不敬,何以别乎?”
我们爱护部下,态度很难. 历史上的名帝王唐太宗,天生就很威严,有一天他问魏征,为什么这些大臣们,当着他的面都不讲话. 魏征就告诉他——也只有魏征敢和他这样讲——陛下自己不知道,因为陛下很威严,大臣们看见你后,心理上先就怕了,所以讲不出话来. 唐太宗听了这话以后,就去对着镜子学笑,见了人就笑,慢慢使自己的态度变得和蔼起来. 所以为政之道,也是色难. 有时到机关中去,尤其邮政局或银行,许多人怕那里的面孔,譬如到邮局买一块钱邮票,邮局的柜台小姐,忙累得那个样子,给你邮票时,那种好像欠他多还他少的态度,实在叫人受不了. 但替他想想也够可怜,坐了一整天,有些人对他还够噜苏.所以领导别人的,或者做部下的,都“色难”——态度不容易作好. 内心上更难.“敬”——真爱人,不容易作好. 所以把这两句孝道的话摆在“为政”篇中,也就是从政的修养与态度,这是真学问. 你说你对部下是最爱护的,可是你对他开口就骂,把脾气都发在他的身上,发了脾气以后,对他再好也没有用了.现在接下来讲孔子与颜回的谈话,包括了上面子游与子夏问孝道的,连起来放在《为政》篇里,是臣道与君道的理.这一段是没有问题,单独记述出来的.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 回也,不愚.
为 政 第 二99
我们知道,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就是颜回,又叫颜渊,无论在道德或学问上,是孔门中首屈一指的人物,所以孔子经常提到颜回.讲到这里,我们说个笑话,我常常说年轻学生们没有办法自己写东西,但是世界上最高明的人,从不写作东西,一个字也不写,他们的思想、学说,都是学生写. 像释迦牟尼、耶稣都是自己不写东西,而由学生写. 可是中国的两个圣人就惨了,最糟糕的是孔子,学生不大写,都是老师写东西捧学生的. 老子也很可怜,只一个学生,也没写,自己写了五千字,这是中外圣人不同之处. 今日我们所以知道颜回,也是孔子经常在他的著作里,提到他这位得意弟子.这一段话,提到颜回. 他说,我和颜回谈话,有时谈了一整天,他从来没有反对过我的意思,看起来笨笨的,但当他离开我而单独生活,不在我面前时,作人做事都会自己检讨自己,结果不但是懂了我的意思,还能更进一步发挥我的意思,由此看来颜回并不笨.现在问题在于为什么又把这样一段话,编在这里呢?就是谈到《为政》这一篇书,上面两段的问孝,第一个是“敬”
,第二个是“色难”
,和臣道、君道都有关. 现在以颜回的态度来讲臣道,上面对你讲话都答“是”
,都是只有接受、服从. 可是,光接受、服从,有时候反而有问题,不一定是对的,所以有了接受、服从的修养,还要“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
再加以发挥,能够扩而充之,这才是事业的好干部,为政的人才. 所以把颜回的个人修养,放在《为政》篇的这一段.
01论 语 别 裁
孔子也会看相
到了下面,文章就转了,正式谈为政的道理. 关于孔子对人的观察.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这是孔子观察人的道理.讲到观察人的道理,我们都知道看相算命,尤其现在很流行. 这两种事,在中国有几千年历史,就是世界各国,有所谓意大利相法,日本相法等等.由此可见任何国家民族,都很流行. 讲中国人看相的历史,那很早了. 在春秋战国时就多得很,一般而言,中国人的看相,自有一套,包括现在市面上流行的,麻衣、柳庄、铁关刀,乃至现代意大利、日本人研究出来的手相学、掌纹学,许多新的东西都加上,也逃不出中国相法的范围.但中国人还有另外一套看相的方法,叫“神相”或“心相”
,这就深奥难懂了. “神相”
,不是根据“形态”看,而是看“神态”的;还有一种“心相”
,是以中国文化的基本立场,绝对唯心(非西洋唯心的哲学)
,所以有几句名言:“有心无相,相由心变.有相无心,相随心转.”一个人思想转变了,形态就转变,譬如我们说一个人快发脾气了,是怎么知道的呢?因为从他相上看出来了,他心里发脾气,神经就紧张,样子就变了. 所以,看相是科学. 有人说,
为 政 第 二101
印堂很窄的人度量一定小,印堂——两个眉尖中间的距离——很宽就是度量大,这是什么道理?有人天生的性格,稍遇不如意事,就皱眉头,慢慢的印堂的肌肉就紧缩了,这是当然的道理.还有人说露门牙的人往往短命,因为他露牙齿,睡觉的时候嘴巴闭不拢来,呼吸时脏的东西进到体内,当然健康要出问题. 还有很多这一类的道理,都是这样的,但是古人看相,很多人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问他什么原因,他说:“是书上说的.”
实际上,这些东西是从经验中来的.有人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其他的没有了,其实传下来的有两套,另一套是曾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这一部书. 它所包涵看相的理论,不同其他的相书. 他说:“功名看器宇”
,讲器宇,又麻烦了. 这又讲到中国哲学了,这是与文学连起来的,这“器”怎么解释呢?就是东西.“宇”是代表天体. 什么叫“器宇”?就是天体构造的形态. 勉强可以如此解释. 中国的事物,就是这样讨厌,像中国人说:“这个人风度不坏”。
吹过来的是“风”
,衡量多宽多长就是“度”。至于一个人的“风度”是讲不出来的,这是一个抽象的形容词,但是也很科学,譬如大庭广众之中,而其中有一人,很吸引大家的注意,这个人并不一定长得漂亮,表面上也无特别之处,但他使人心里的感觉与其他人就不同,这就叫“风度”。
“功名看器宇”
,就是这个人有没有功名,要看他的风度.“事业看精神”
,这个当然,一个人精神不好,做一点事就累了,还会有什么事业前途呢?
“穷通看指甲”
,一个人有没有前途看指甲,指甲又与人的前途有什么关系呢?
绝对有关系.
201论 语 别 裁
根据生理学,指甲是以钙质为主要成分,钙质不够,就是体力差,体力差就没有精神竞争. 有些人指甲不像瓦型的而是扁扁的,就知道这种人体质非常弱,多病.“寿夭看脚踵”
,命长不长,看他走路时的脚踵. 我曾经有一个学生,走路时脚根不点地,他果然短命. 这种人第一是短命,第二是聪明浮燥,所以交待他的事,他做得很快,但不踏实.“如要看条理,只在言语中”
,一个人思想如何,就看他说话是否有条理,这种看法是很科学的. 中国这套学问也叫“形名之学”
,在魏晋时就流行了. 有一部书——《人物志》,大家不妨多读读它,会有用处的,是魏代刘劭著的,北魏刘昺所注,是专门谈论人的,换句话说就是“人”的科学.最近流行的人事管理,职业分类的科学,这些是从外国来的. 而我们的《人物志》,却更好,是真正的“人事管理”
、“职业分类”
,指出哪些人归哪一类. 有些人是事业型的,有些人绝对不是事业型的,不要安排错了,有的人有学问,不一定有才能,有些人有才能不一定有品德,有学问又有才能又有品德的人,是第一流的人,这种人才不多.以前有一位老朋友,读书不多,但他从人生经验中,得来几句话,蛮有意思,他说:“上等人,有本事没有脾气;中等人,有本事也有脾气;末等人,没有本事而脾气却大.”这可以说是名言,也是他的学问. 所以各位立身处世,就要知道,有的人有学问,往往会有脾气,就要对他容忍,用他的长处——学问,不计较他的短处——脾气. 他发脾气不是对你有恶意,而是他自己的毛病,本来也就是他的短处,与你何关?你要讲孝道,在君道上你要爱护他,尊重他. 我有些
为 政 第 二301
学生,有时也大光其火,我不理他,后来他和我谈话,道歉一番,我便问他要谈的正题是什么?先不要发脾气,只谈正题,谈完了再让你发脾气. 他就笑了.第二部应该研究的书是什么呢?就是黄石公传给张良的《素书》,这一部书很难说确是伪书,但它也的确是中国文化的结晶. 对于为人处世及认识人物的道理,有很深的哲学见解,也可以说是看相的书,他并不是说眉毛长的如何,鼻子长的怎样,它没有这一套,是真正相法. 眉毛、鼻子、眼睛都不看的,大概都看这个人处世的态度和条理. 孟子也喜欢看相,不过他没有挂牌,他是注意人家的眼神,光明正大的人眼神一定很端正;喜欢向上看的人一定很傲慢;喜欢下看的人会动心思;喜欢斜视的人,至少他的心理上有问题. 这是看相当中的眼神,是孟子看相的一科,也可说是看相当中的“眼科”吧!
孔子观察人谈原则.“视其所以”
——看他的目的是什么?
“观其所由”——知道他的来源、动机,以法理的观点来说,就是看他的犯意,刑法上某些案子是要有了犯意才算犯罪,过去中国人不大打官司,喜欢打官司的叫作讼棍.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被控用刀杀人,这是有罪的,要偿命的. 有讼棍要被告一千两银子,包可无罪. 被告为了保命,就是上当受骗,也只好出这一千两银子了.而那个讼棍得了银子,将送出去的公文抽回来,将“用刀杀人”的“用”字,轻轻加了一笔,变成“甩”字,于是“甩”刀杀人,没有犯意,是无罪的.还有满清时候,祭孔大典,凡是参加的人,是不得在祭
401论 语 别 裁
典中东张西望,或转头回身说话的,否则就犯了“大不敬”
,重则杀头,轻则坐牢,至少是免职永不录用. 有一次,一位督抚率领部属祭孔,在部属中同僚有隙,某甲到皇帝面前,告某乙在祭典中回头说话,于是皇帝下命令督抚查明这件事.督抚一接到圣旨,惶恐得不得了,最后从部属中,找来了平日最讨厌的讼棍,被敲了八千两银子,一千两银子买一个字,讼棍还说白送了一个字,共有九个字:“臣位列前茅,不敢反顾.”
这样答复上去,不但没有事,那个原告,也不敢顶上去了.因为追究下去,你自己如果规规矩矩不转头,又怎么知道被告转了头呢?
有罪大家有罪嘛!
一件要杀大官们脑袋的大案,就这样由讼棍用九个字,轻轻地平息下去了.李陵答苏武书中所谓“刀笔之吏,弄其文墨.”
从政的人,都要了解这一点,公事办久了,从政久了,法律熟了,专门在笔杆上做工夫,害死人杀死人,比刀都厉害.所以讲到这里,要“视其所以”
,看他的动机、目的.“观其所由”
,看他的来源,整个行动的经过.“察其所安”
,再看看他平常作人是安于什么?能不能安于现实. 譬如有些人就很难安,有一位七十多岁的朋友,已满头白发了,读书人,学问蛮好. 刚刚退休,太太过世了,在生活上打牌没有兴趣,书法好但没兴趣写字,读书人本可看书,但是拿到书,就想睡觉,躺下来又睡不着——讲到这里,请青年朋友们注意,老年人很可怜,有几件事是相反的:坐着想睡,躺下来却睡不着. 哭起来没有眼泪,笑起来把眼泪笑出来了. 讲现在的事,当面讲当面忘,对过去的事,连小时候的都记得起来. 讲他好话听不见,骂他的话马上听到了. 这是老年人的惨状——
为 政 第 二501
因为他太无聊、寂寞,事事无兴趣,只好交了个女朋友,我劝他不必结婚了. 他这种现象,就是老年人的无所安,心不能安,这是老年人,但是年轻人也一样. 这是心理上的问题,一个人作学问修养,如果平常无所安顿之处,就大有问题.有些人有工作时,精神很好;没有工作时,就心不能安,可见安其心之难.孔子以这三点观察人,所以他说“人焉廋哉!
人焉廋哉!“
这个廋是有所逃避的意思. 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三个要点来观察人,就没什么可逃避的了. 看任何一个人作人处世,他的目的何在?
他的做法怎样?
(前者属思想方面,后面属行为方面.)另外,再看他平常的涵养,他安于什么?有的安于逸乐,有的安于贫困,有的安于平淡. 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 因为他不会被事业所困扰,这个话怎么说呢?安于平淡的人,今天发了财,他不会觉得自己钱多了而弄得睡不着觉;如果穷了,也不会觉得穷,不会感到钱对他的威胁.所以安心是最难.以这三点观人,放在《为政》篇中,就是知人励品的重点所在.接下来的一句话,是我们都很熟悉的.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从文字上去解释,大家都知道,意思就是温习过去,知道现在的,便可以做人家的老师了.照表面文字上的解释,只此而已,实际上我们要更深一步体会.“温故”——说过去的我们要知道,譬如讲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二十五部大史,真不容易,倘使读历史的,目的并不在拿学位,那么为了什
601论 语 别 裁
么呢?为了“温故知新”
,认识了过去,就知道未来,这样,“可以为师矣”
,过去就是你的老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前面的成功与失败,个人也好,国家也好,是如何成功的,又是如何失败的,历史上就很明显地告诉了我们很多.刚才和人闲谈,就谈到过,现在这一代青年作学问很难,不但要知道自己中国文化传统的根——过去,也要知道现在社会的新学问,不但是国内的事,国外的事也要清楚,古今中外都要了解,所以为政的人,更要注意这事,为政到底是要有学问的,所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样才真能师法过去的历史,判断未来新的事物的发展.
是什么东西
下面接着是:
子曰:君子不器.
如照字面翻成白话就很好笑了——孔子说:“君子不是东西.”提到这个思想,我常说我们中国人实在了不起,各个懂得哲学,尤其骂人的时候更是如此.譬如说:“你是什么东西?”
拿哲学来讲,我真不知道我是什么东西,因为人的生命究竟怎么回事,还搞不清楚嘛!所以真不知道我是什么东西.但孔子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因为“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样样懂.“不器”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一
为 政 第 二701
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 从表面上看,一个很好的大政治家,好像一个很好的演员,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角色. 当演工友的时候,就是规规矩矩扫地倒茶,当演大官的时候,温温和和就是作官,干哪一行就是哪一行.“君子不器”这个学问,就是成功了真正的通才,否则只有变成专才、专家. 所以君子不器放在《为政》篇,就是说明为政在这方面的道理,换句话说:“允文允武”
,也便是“君子不器”的说明.《论语》在这里讲到了君子,什么是君子呢?下面提到: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儒家孔孟思想,经常提到君子,什么是君子?将来我们还要讨论到的,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在这里不发挥. 我们这里只讲子贡问“君子”
,孔子是怎么答复他的?孔子说,把实际的行动摆在言论的前面,不要光吹牛而不做. 先做,用不着你说,做完了,大家都会跟从你,顺从你. 古今中外,人类的心理都是一样的,多半爱吹牛,很少见诸于事实;理想非常的高,要在行动上做出来就很难. 所以,孔子说,真正的君子,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接着下来,对于君子的涵义,又有一说: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 他说一个君子的作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这就不
801论 语 别 裁
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了. 你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合适一点,就对他好,不大同意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
一个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样,爱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们对于人,好的固然好,爱他;但对不好的更要爱他,因为他不好,所以必须去爱他,使他好. 这样一个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也就是教育家的态度,这就是“周而不比”
,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比”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字,古写的篆文比字,是这样写的——,象形两个人相同,同向一个方向;而古文北字——就是相背,各走极端的象形字,所以“比”就是说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样,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
相反,是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为标准,这样就不能够普遍.讲到这里,君子的道理还没有讲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是我们前面讲到的,过去的历史,对于人才,有三个基本的原则,便是才、德、学. 有些人的品德是天生的——品德往往大半出于天性——但没有才能. 我们知道有品德的人,可以守成,教这种人到大后方坐镇,好得很;教他设法打开一个局面,冲出去,那他办不到,他没有这个才,他只有守成之才,没有开创之才. 所以守成之才,偏重品德. 而才德两个字很难兼全的,但有一个东西可以补救,那就是学,用学问来培养那所缺的一面. 有些人虽然天生有才有德,但还是须要学问来培养的.
为 政 第 二901
讲到学问,就须两件事,一是要学,一是要问. 多向人家请教,多向人家学习,接受前人的经验,加以自己从经验中得来的,便是学问. 但“学而不思则罔”
,有些人有学问,可是没有智慧的思想,那么就是迂阔疏远,变成了不切实际的“罔”了,没有用处. 如此可以作学者,像我们一样——教书,吹吹牛,不但学术界如此,别的圈子也是一样,有学识,但没有真思想,这就是不切实际的“罔”了.相反的,有些人“思而不学则殆”。
他们有思想,有天才,但没有经过学问的踏实锻炼,那也是非常危险的. 许多人往往倚仗天才而胡作非为,自己误以为那便是创作,结果陷于自害害人.尤其是目前的中国青年,身受古今中外思潮的交流、撞击,思想的彷徨与矛盾,情绪的郁闷与烦躁,充分显示出时代性的紊乱和不安,因此形成了青少年们的病态心理. 而代表上一代的老辈子人物,悲叹穷庐,伤感“世风日下”
、“人心不古”
,大有日暮途穷,不可一日的忧虑;其实童稚无知,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来到人间,宛如一张白纸,染之朱则赤,染之墨则黑,结果因为父母的主观观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涂涂抹抹,使他们成了五光十色,烂污一片,不是把他们逼成了书呆子,就是把他们逼成太保,还不是真的太保. 我经常说,真太保是创造历史的人才. 所以老一辈人的思想,无论是做父母的,当教师的,或者领导人的,都应该先要有一番自我教育才行.尤其是搞教育、领导文化思想的,更不能不清楚这个问题.所以青少年教育的问题,首先要注意他们的幻想,因为
011论 语 别 裁
幻想就是学问的基础. 据我的研究,无论古今中外,每一个人学问、事业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少年时期的这一段,从少年时期的这一段,从少年的个性就可以看到中年老年的成果.一个人的一生,也只是把少年时期的理想加上学问的培养而已,到了中年的事业就是少年理想的发挥,晚年就回忆自己中少年那一段的成果. 所以我说历史文化,无论中外,永远年轻,永远只有三十岁,没有五千年,为什么呢?人的聪明智慧都在四十岁以前发挥,就是从科学方面也可以看到,四十岁以后,就难得有新的发明,每个人的成就都在十几岁到二三十岁这个阶段,人类在这一段时间的成果,累积起来,就变成文化历史. 人类的脑子长到完全成熟的时候,正在五六十岁,可是他大半像苹果一样,就此落地了. 所以人类智慧永远在这三四十的阶段作接力赛,永远以二三十年的经验接下去,结果上下五千年历史,只有二三十年的经验而已. 所以人类基本问题没有解决.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宇宙从哪里来的?人生究竟如何?还是没有绝对的答案. 因此,有了思想,还要力学. 上面所说,有了学问而没有思想则“罔”
,没有用处;相反的,有了思想就要学问来培养,如青少年们,天才奔放,但不力学,就像美国有些青少年一样,由吸毒而裸奔,以后还不知道玩出什么花样.所以思想没有学问去培养,则“殆”
,危险.
为 政 第 二11
异端与偏激
接着下来是: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这是一个问题了.我们知道,“异”就是特别的,“端”也就是另外一头.但在宋儒以后,“异端”
两字,就用来专指佛、道两家,宋以前则没有这种肯定的说法.讲到这里,顺便提到一个问题:现在世界上流行一个名词——汉学. 欧美各国讲中国学问,都称之为“汉学”
,这是世界通称,成了习惯,已经没办法更正了. 事实上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在我们中国文化中所称的汉学,是指汉儒的作学问,注重于训诂. 所谓“训诂”
,就是对于文字的考据,研究一个字作什么解说,为什么这样写?不过汉学很讨厌,他们有时候为了一个字,可以写十多万字的文章,所以我们研究这一方面的书,也是令人头大的.但是古人所谓博士学位——我们现在的博士也是这样——往往凭藉这些专深的研究,可以作一百多万字的文章,这就是训诂之学.后来发展为考据,就是对于书本上的某一句话,研究他是真的或是假的. 这些学问,为了一个题目,或某一观念也可写百多万字.总之,汉儒就是训诂考据之学;在中国文化上叫“汉学”
,意思是汉儒作的学问. 汉学自汉武帝开始,就有“五经博士”
,就是四书五经等书中,通了一经的就是“博士”
,所以中国有博士这个
211论 语 别 裁
尊称,也是从汉朝开始的. 所谓博士,就是专家. 如《诗经》博士,就是《诗经》的专家. 到了唐代以后,就慢慢注重文学了,因为几百年训诂考据下来,也整理得差不多了.到了宋代,当时有所谓五大儒者,包括了朱熹等五个人,他们提倡新的观念,自认为孔孟以后继承无人,儒家的学问断了,到他们手里才接上去.这中间相隔差不多一千多年,不知道他们在哪里碰到孔子和孟子,就一下子得了秘传一样,把学说接上去了,这是宋儒很奇怪的观念. 然后他们就批评各家都不对,创了所谓理学.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我们现在的思想界中,理学仍然非常流行,有一派自称新理学,讲儒学的学问. 但很遗憾,他们还不成体系,仍旧不伦不类的. 至于宋儒的理学家,专门讲心性之学,他们所讲的孔孟心性之学,实际上是从哪里来的呢?一半是佛家来的,一半是拿道家的东西,换汤不换药地转到儒家来的. 所以,我不大同意宋儒. 对于宋儒的理学,我也曾花了很大的工夫去研究,发现了这一点,就不同意他们. 一个人借了张家的东西用,没有关系,可以告诉老李,这是向张家借来的,一点不为过.可是借了张家的东西,冒为己有充面子,还转过头来骂张家,就没道理了. 宋儒们借了佛道两家的学问,来解释儒家的心性之学,一方面又批驳佛道. 其结果不止如此而已,从宋儒一直下来,历代的这一派理学,弄到后来使孔孟学说被人打倒,受人批评,宋儒真要负百分之百的责任.以后经过宋、元、明、清四朝,都在宋儒的理学范围中转圈圈,是不是阐扬孔子的真义,很难下一定论. 有一本《四朝学案》,是讲宋、元、明、清几百年来儒家心性之学的. 尤其到了明朝末年,理学非常
为 政 第 二31
盛行,所以清朝入关的时候,很多人对明儒的理学非常愤慨,认为明儒提倡理学的结果是:“平时静坐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指责理学对国家天下一点都没有用. 平常讲道德、讲学问,正襟危坐谈心性,到了国家有大难的时候——“临危一死报君王”一死了之,如此而已. 不过话说回来,能够做到“临危一死报君王”已经很不容易了,但对于真正儒家的为政之道而言,未免太离谱了. 因此,清初一般学者,对于此高谈心性、无补时艰的理学相当反感.最著名的如顾亭林、李二曲、王船山、傅青主这一些人,也绝不投降满清,而致力反清复明的工作. 后来中国社会帮会中的洪帮,现在又叫洪门,就是他们当时的地下组织,是士大夫没有办法了,转到地下去的,洪门首先是在台湾由郑成功他们组织,一直影响到陕西,都是他们的活动范围,所谓天地会等等,都由洪门后来的分衍而来.清初顾亭林这些人,既不同意宋明儒者的空谈,于是回过头来作学问,再走考据的路子,叫作“朴学”
,因此也有称之为汉学的. 我们身为中国人,必须要了解“汉学”这个名称是这样来的. 外国人研究中国的学问也称汉学,是指中国学问. 古书上所指的汉学,是偏重于考证的学问,这是顺便介绍的.我们为什么引出了这个问题呢?就是为了孔子这句话:“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自宋朝以后,八百年来,一提到异端,一般人都认为专指佛道两家. 这句话不要搞错了,在孔子当时,没有佛家,也没有道家,在当时儒道不分家的. 以儒、佛、道三家的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心,是唐代以后的
411论 语 别 裁
事,所以认为《论语》中异端两个字,是专指佛道而言,则是错误的观念.现在我们回转来研究,什么叫“异端”呢?这在文字上解释非常简单.“端”就是两头,尖端,两边的头,或多边的头谓之“端”。
“异端”是走极端偏向的路线,不走中道的.不但不走中道,而且还标新立异,特别从事怪异的思想. 关于这一点我们如果用现代的思想问题和心理学来研究,也可以说一般的人,大都是喜欢异端的,每个人都有爱好标新立异的天性.
由养士到考试
大家有机会可以读一篇文章,对于处世大有助益,这篇文章简称《论养士》,苏东坡作的. 这篇文章在中国的政治思想——政治哲学领域中,占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研究政治与社会的人不能不看. 这篇文章很有意义,它提出了一个原则,讲得非常有道理.“养士”这个名称,出在战国时代,当时书籍不如现在普及,也没有考试制度,一般平民有了知识,就依靠权贵人家求出路,到他们家里作宾客. 过去叫宾客,现在的名称等于“随员”
;从唐代到清代叫“幕府”。像曾国藩,不少有本领的人,都在他的幕府里——等于现在的研究室、参谋团、秘书室. 现在也有称作幕僚.“六国的养士”就是这样的情形.那时养士,养些什么人呢?
苏轼指出的分类是智、辩、勇、
为 政 第 二51
力四种人;实际上也可说只是两种人,一种用头脑,一种用体力. 讨论这四种人,如果以现代职位分类的科学来作博士论文,起码可以写他两百万字不成问题. 但是我国古代文化喜欢简单,所以几百字的文章就解决了.苏轼在这篇文章中说,社会上天生有智、辩、勇、力这四种人,他认为这一类的人好役人——坐着吃人家的——无法役于人. 如果我们用社会学来研究,社会上有许多人是这样的,用头脑非常能干,叫他用劳力就不行,有些人叫他用头脑就像要他的命,要他做劳力就蛮好. 但有些人有力去打架,力气好得很,要他做工,做三个小时就做不下去了. 所以研究社会、研究政治,要多观察人,然后再读有关的书,才有道理. 又像许多人有智,这个智是聪明才智;有许多人有辩术,专门用手段,不走正道,走异端,打鬼主意第一流,正当方法想不出来. 但是不要忘了,他也是一个人才,就看老板怎么用他,这就是所谓会不会用人了. 所以智与辩看起来是一样,聪明的人做事一定有方法,但是正反两面的方法不能相违. 勇与力看起来似乎也是一样,但是勇敢的人不一定有力气,而个子高大孔武有力的人,教他去前方打仗、为国牺牲,他怕死了不干,这是有力没有勇.因此苏东坡说智、辩、勇、力四种人,往往需要人家养他,不能自立. 不过依恃人家,攀龙附凤,也可以立大功,成大业,教他一个人干,就没有办法.所以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焚书坑儒,不养士了,这些人就走向民间去,结果怎样呢?反了!后来到了汉朝的时候,对这种士怎么办呢?到汉武帝时代,就是中国选举制度
611论 语 别 裁
的开始,那个时代的选举,当然不像现代的由人民去投票——这是西方式的选举. 中国式古老时代的选举,是由地方官参考舆论,把地方上公认是贤、良、方、正的人选出来,(以现代名词而言,是人才的分类,贤是贤,良是良,方是方,正是正,不要混为一谈,这是四个范围.)称为孝廉.(中国文化以孝治天下,所以称孝廉. 到清朝时,考取了举人,还是用孝廉公这个名称,那是沿用汉朝的.)
汉朝实行这样的选举制度,就取代了战国时养士的制度,所以汉朝四百年天下,就可以定下来,到隋朝又开创以文章取士的考试办法. 到唐太宗统一天下以后,正式以汉朝地方选举的精神,采用了隋朝考试取士的方法,综合起来产生了唐朝考选进士的制度. 所谓进士,就是将民间有才具的知识分子,提拔出来,进为国士的意思. 那时候考的秀才不是清代的秀才,清代的秀才是考试阶级的一个名称,秀才再考举人,举人再考进士,进士第一名是状元. 唐代的秀才,也便是进士的通称,凡是学问好的、优秀的,都称秀才.
天下英雄入彀中
唐太宗创办了考试制度,录取了天下才人名士以后,站在最高的台上,接受第一次录取者朝见之后,忍不住得意的微笑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他的意思是说,你看我这一玩,天下的英雄都自动来钻进我的掌握中,再不会去造反了. 有功名给你,有官给你做,只要你有本事,尽管来嘛!

为 政 第 二71
是唐太宗的得意之处. 苏轼也说,建立了考试制度以后,就等于六国时候的“养士”
,所以他认为养士是很重要的事. 以现在的观点来说,就是智、辩、勇、力分子没有安排很好的出路,没有很好的归宿,就是社会的大问题,也是政治的大问题.但是如何使他们得其养,又是个问题.起用也是养,退休也是养. 讲到养,我们要想到前面所讲的,犬马也有所养呀!不是说有饭吃就得养了,仅仅这样是养不了的. 智辩勇力之士,有时候并不一定为了吃饭. 天生爱捣乱的人,如果没有机会给他捣乱,他好像活不下去,若不要他捣乱,就得把他引入正途,这就是为政教化的道理.解释了半天,“异端”就是走特殊思想,不走正路的,走偏道,而偏道中还想出特别花样.但是,异端有没有用处?
但是有用处的. 举个例子来说,汉朝平定天下,汉高祖说,我不过得到几个人而已. 他是指张良、萧何、陈平等,尤其是陈平这个人,在历史上也是有名的六出奇计,他只为汉高祖提过六个建议,还是秘密的建议,后世从历史上知道内容的也只有五次,另外一次到底是什么花样,直到现在无法确定.所谓奇计者,就是古怪的、特殊的. 我们读了历史也就知道,异端不能乱用,还要以德业为基础,异端多半走入术的路子,术就是方法、权术. 权术没有德业为基础,就要不得. 所以我们再看历史,《史记》记载很清楚,陈平六出奇计,帮助汉高祖统一天下,但是陈平说了一个预言,他的后代不会太好.人家问他什么原因,他说他喜欢用阴谋,他说:“阴谋者,道家之所忌也.”为天道所忌. 果然汉高祖封给他的国,到他孙子手里就亡,他也早知难逃自取灭亡之道.
811论 语 别 裁
这个道理,是说明孔子所说的“异端”
,并不是宋儒所指佛道两家而言的异端,而是走偏道,喜欢走特殊路子钻牛角尖的异端. 所以孔子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跟着下来,什么不是异端呢?什么是作人做事应该的道理?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由是名字,子路的名字叫仲由.“诲”字下应该有一个小标点,诲是说教育、教诲.“汝知之乎?”你知道吗?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个人要平实,尤其是当主管领导人要注意,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最高的智慧. 换句话说,不懂的事,不要硬充自己懂,否则就真是愚蠢.关于这一点,几十年来看得很多. 这个时代,很容易犯这个毛病. 很多学问,明明不懂的,硬冒充自己懂,这是很严重的错误,尤其是出去做主管的人要注意. 我们看历史上伟大的成功人物,遇事常说:“我不懂,所以要请教你,由你负责去办,大原则告诉我就行了.”说这话的人就成功了. 如果硬充懂就不行,结果一无所成. 历史上,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政治的道理也一样,懂就懂,不懂的就是“对不起……
我不懂.“这是最高的智慧,也是最高的礼貌. 所以我常对出国的学生们说,有一个最高的原则,也是走遍天下的国际礼貌,那便是你走到任何国家说:”对不起,我是中国来的,对这件事我不懂,请问应该怎么办?“
万万不要认为这样说是丢
为 政 第 二91
人,这是最大的礼貌,不会吃亏,尤其做国民外交更用得着,最怕冒充懂,就会失礼.到这里是为政的大原则,下面文章的气势为之一转,而转到另外一个人.
千里求官只为财
子张学干禄.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是孔子的学生,他姓颛孙,名叫师,少孔子四十八岁,是位年轻学生. 他到孔子这里来是要学干禄的. 什么叫“干禄”呢?
就是怎样去谋生.古代俸和禄是两回事.“俸”等于现在的月薪;“禄”有食物配给. 禄位是永远的,所以过去重在禄.“干”就是干进、干求、干禄,就是如何拿到禄位.换句话说,孔子希望弟子们学仁学义,子张这位学生来的时候,大概填志愿表与众不同,直截了当,干脆两个字——干禄;要找饭吃,怎样找公务员当. 但是孔老夫子没有气得把他撵出去,反而传授他一套办法说,想做一个好干部,做一个良好的公务员,要知识渊博,宜多听、多看、多经验,有怀疑不懂的地方则保留. 阙就是保留,等着请教人家,讲话要谨慎,不要讲过分的话. 本来不懂的事,不要吹上一大堆,好像自己全通,最后根本不通,这就丢人了. 如不讲过分的
021论 语 别 裁
话,不吹牛,就很少过错;多去看,多去经验,对有疑难问题多采取保留的态度. 换句话说,对于模棱两可的事,随时随地都用得到古人的两句话:“事到万难须放胆,宜于两可莫粗心.”
第二句就是多见阙殆的意思,这个时候要特别小心处理,不要有过分的行动,这样处世就少后悔. 一个人做到讲话很少过错,处世很少后悔,当然行为上就不会有差错的地方. 这样去谋生,随便干哪一行都可以,禄位的道理就在其中了.从这一段书中,我们看到孔子的教育态度,实在了不起,这个学生是来学吃饭的本领,要如何马上找到职业. 孔子教了,教他作人的正统道理,也就是求职业的基本条件,我们为人做任何事业,基本条件很要紧,孔子说的这个基本条件已经够了.到这一节为止,上面都是讲为政中关于作人处世的部分,下面高峰突起,就正式讲到政治问题.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
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哀公是鲁国的国君,孔子自己祖国的君侯,孔子忠君爱国之心是很强的,自己国家的领袖问他怎样使老百姓心服.要注意这个“服”字,含义可说是服从,也可以说绝对服了,不敢反抗,这是重点. 以鲁国的国君,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是一大笑话. 在中国政治的道理,所谓服与不服,在德不在力,权力的使人服是霸术、霸道;道德的使人自然顺服,才是王道. 鲁哀公拿这个问题问孔子,你说孔子怎么办?他很婉转
为 政 第 二121
的说明这个道理,他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这个“举”
就是提拔,这是针对鲁哀公当时的政治毛病而来. 举直,就是提拔直心直道而行的人,包括圣贤、忠诚、有才能的人.“错诸枉”的错等于措,就是把他摆下去,放下去,把狂妄的人安置下去,这样老百姓自然就服了. 相反的,“举枉错诸直”
,把狂妄的人提拔起来,或只用自己喜欢的人,而把好人打击下去,老百姓自然就不服了. 这是谁都懂的道理,而孔子拿这人人都懂的话去告诉他,就好像说当诸侯、君王的人都不懂,未免太笨了.但人生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到了那个权位的情况,就很难讲了.譬如我们平时常会说,假如我做了某一位置的事,一定公正,但是真的到了那一天,就做不到绝对公正. 人总会受人情的包围,例如,人家送高帽子,明知是高帽子,仍然觉得蛮舒服的,这就是要命的心理了. 所以一个人能够做到公正廉明,真是一种最高的修养.像唐朝的历史中记载,武则天问武三思,朝中谁是忠臣?武三思说,跟我好的都是忠臣. 武则天说,你这是什么话?武三思说,我不认识的,怎么知道他好不好?同样的道理,看戏容易作戏难,所以我们批评历史容易,身为当局者时,就真不容易了. 因此我们知道孔子答复鲁哀公的话,虽然非常平淡,但最平淡的道理是最难做到的.下面接着是季康子的问话,我们曾经提到过,季家是鲁国的权臣,后来鲁国就是亡在他们手里,季康子问什么呢?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子曰:临之
21论 语 别 裁
以庄,则敬. 孝慈,则忠.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使民,就是怎样使用群众的意思,在为政的道德上而言,这个动机就有问题,要想使用别人就已经是问题了,他还用了一个当时蛮流行的口头语,敬啊!忠啊!这些都是老子当时所骂的假仁假义.(其实老子并不反对仁义,只是当时社会普遍流行谈的仁义,变成了虚假无实的名词,所以老子反对.)
他提到敬与忠两个字,是大问题. 敬是尊敬人,忠是忠于事,劝是教导的意思,等于现在所说的“教育”。孔子对于季康子所提这几个大问题,没有批评不对,认为都对. 但是孔子告诉他,不要只是空洞的宣传,口头话没有用,天下人的聪明相等,口头骗得了一时,骗不了永久.所以他告诉季康子,接近老百姓,内心要有真正的庄严情操,百姓对你自然就恭敬了. 如对人敬礼,只是表面的动作,而内心却是不诚,则敬礼的姿势都不对的,这样的敬礼有什么意义?要内心真正的庄严,尤其对部下、对群众,有发自内心的庄严情操,部下对你自然就恭敬了.“孝慈则忠”
,真正爱人,人对你自然尽忠,一个人对部下与群众,付出爱儿女一样的心肠,付出了真情,则没有不收到忠的反应的. 如果没有这种慈孝,光是劝导教化是没有用的.“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对善的奖励提倡,不作官样文章,诚恳的举善.“教不能”
,部下不懂的,并不讨厌他,教他,因为你要作之君,作之师,等于他的长辈,既然作长辈,就是作老师,尽量教他,他自然受感化.由这里看到答复国君的问话与答复权臣的问话不同之处;都在《为政》篇中,连起来文章又转了一个味道了,所
为 政 第 二321
以连贯起来看《论语》文章的编排非常妙.尤其古代文章,几句话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说的,把它连贯起来,而仍能成为一篇曲折有致,蛮讲究结构的文章,它的文学价值,也实在不简单.
治国难!齐家更难!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这时候有人说话了. 对孔子说,你吹了半天牛,说了许多为政的大道理,头头是道,你自己怎么不出来为政呢?你自己来干嘛!讲到这里,我要特别提醒诸位,以前我们说过《为政》这一篇,被大家解释成是孔子的政治哲学思想,是不大对的,因为孔子不讲政治,只讲为政. 拿现代政治哲学来讲,是大原则,并不是政治的一种方法. 所以孔子对于这个问题的答复,他引用了《书经》里的话解释说,《书经》里不是讲过孝道吗!一个人在家里能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家人、朋友(社会关系)
,这也就是政治了. 有朋友说自己不得志,我说你有什么不得志?不是员,就是长,他说没有什么长在身,我说你至少是家长呀!这个资格还真不容易,这件事情也真不容易做好.孔子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他说,何必一定要出来从事政治工作,才叫作政治呢?
下面讲为政的原则.
421论 语 别 裁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廋,小车无廋,其何以行之哉?
这节很重要.为政的道理——言而有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读中国历史,对于从政的人,始终要注意一个道理,所谓“百年大计”。一件事情,一个政策下来,要眼光远大,至少须看到百年或几十年以后的变化与发展,这是古人政治的道理.天下没有一个完整无缺的法律或完整无缺的办法. 天下事一定会变,而且时时在变,这张桌子今天是新的,十年以后就不新了. 不新了该怎么办?今天就要预作最好的、最切合十年后应变的方案.我们看小说,诸葛亮给人补救的方法,都是“锦囊妙计”先放在那里. 对为政来讲,这个“锦囊妙计”就是百年大计. 不可只顾目前,如只顾目前,事情因时间的发展改变而情况不同,就变成言而无信,结果就是朝令夕改. 早上下的命令,晚上认为不对,去赶快改过来,究竟哪个对?
老百姓搞不清楚,这就是大问题. 所以孔子说作人、处世、对朋友,“信”是很重要的,无“信”是绝对不可以.尤其一些当主管的人,处理事情不多想想,骤下决定,以致随时改变,使部下无所适从,所以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輗和軏两个字,是古代车子上的车杆子.大车是牛车,輗就是牛车上一根用来套在牛肩上,中间的大梁子;小车是马车,軏就是马车上挂钩的地方,这都是车子上的关键所在. 他说作人也好,处世也好,为政也
为 政 第 二521
好,言而有信,是关键所在,而且是很重要的关键. 有如大车的横杆,小车的挂钩,如果没有了它们,车子是绝对走不动的.讲到这里,本篇快近尾声. 子张,就是刚才说到那个来问谋生办法的子张,现在提出一个大问题: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现在说十世的问题.先说世,什么是世?
西方的观念,一百年为一世纪,西方文化以耶稣诞生那一年(约在我国汉朝的时候)开始为纪元——第一年. 现在为一九七四年,又称二十世纪.我们现在也用这个西元,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上,是相当令人痛心的事,一个当祖父的,不应该与孙子平行,不应该把自己的历史抹煞,这实在痛心. 这暂且不提,我们知道现代西方文化以一百年为一世纪,而中国文化过去的世,小的单位以三十年为一世,这是一个时间的代表单位,后来用以作抽象的代表单位了. 这是把一代叫作一世. 所以每说到“世”的问题,常以“十世”表示久远. 唐代以后,佛学进了中国,又有“三世”之说,什么叫“三世”呢?过去、现在、未来,就叫“三世”。几千万年前是过去,前一秒钟也是过去的;现在就是现在;未来,此后的一秒钟是未来,以后的千百万年也是未来. 这就叫“三世”——是佛学的名称;儒学则称之为“十世”。这里《论语》上的十世,等于说千秋以后
621论 语 别 裁
将来的世代.子张问孔子是不是可以先知,预言将来怎么演变,孔子在这里讲到夏、商、周三世,只是引用过去以代表将来. 子张问孔子将来时代的演变知不知道?孔子说知道. 怎么会知道呢?孔子说殷商的文化是哪里来的,是由夏朝的文化演变而来. 不过由于时代的变迁,夏朝原有的文化,有的减损了,有的增益了. 但增益也好,减损也好,总由前面的历史迹象而来,必须要变才变. 殷商以后是周朝,所以周朝文化,又是从殷商渐变而来的. 我们现在说传统文化,所谓传统,就是这样在一个系统中渐变传下来的,并不是顽固得一定永远保留原来的样子,才叫传统. 所以周朝就因为殷礼——殷商的文化,演变成周朝的文化. 那么从周朝的文化,也可以看到前朝,殷商文化的对与不对,而有所改变.“其或继周者”
,孔子是东周时代的人,这意思就是说,周代的文化也是要变的,而将来的历史演变,不必说下一代会变成什么样子,就是千百万年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也可以知道. 孔子并不是有宗教性的神通,也不是先知,换句话说,是他要人凭借智慧,多读历史,就知道过去. 既然用上述的法则,循历史的轨迹就可以知道过去,用同一法则,也就能知道未来. 以前提到过,温故而知新,也是这个道理. 历史的演变,不会突然的,都是渐变而来的. 所以将来的历史,未来的时代,明天怎么样?几乎很清楚的可以了解.下一段把为政的道理讲完了,每篇都有一个结论,但是本篇的这个结论,非常有意思.
为 政 第 二721
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为什么把这两句话做为《为政》篇的结论?而且为什么提到鬼呢?中国文化讲孝道,敬祖宗,就要拜鬼了. 所以鬼在这里,不是一般人讲的魔鬼,而是祖宗的灵魂.要拜鬼,要拜自己的鬼,还是拜别人的鬼呢?这句话的意思很妙,很幽默,也很深远,拜人家的祖宗就是拍马屁(谄媚)
,不知从何说起才对.因为夏朝的文化尚忠,殷朝的文化尚质.但是殷也尚鬼,那时社会的风气,每个人都诚恳老实,迷信的成分也多;周则尚文,才注重人文文化. 孔子所崇拜的是人文文化,这是上古历史文化演变有名的转捩点,所以孔子在这里提到鬼以后,第二句就说:“见义不为,无勇也.”看到应该做的事情,不敢去做,没有勇气. 没有智、仁、勇就无法从政,换句话说,也不应该从政.历史上有许多人是见义不为,对许多事情,明明知道应该做,多半推说没有办法而不敢做. 我们作人也是这样,“看得破,忍不过. 想得到,做不来.”譬如抽香烟,明明知道这个嗜好的一切害处,是不应该抽,这是“看得破”
,但口袋里总是放一包香烟——“忍不过”。对于许多事,理论上认为都对,做起来就认为体力不行了,这就是“想得到,做不来.”
对个人的前途这样,对天下事也是这样.这是一个重要问题,
821论 语 别 裁
所以为政就是一种牺牲,要智、仁、勇齐备,看到该做的就去做,打算把这条命都付出去了. 尽忠义,要见义勇为. 所以把这句话加在《为政》篇的最后,这是为政的基本精神——要有见义而为的大勇;要有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胸怀.
八 佾 第 三921
八佾第三
礼 乐 衣 冠
首先,我们对本篇篇名作个简单的解释:八佾——“佾”与“仪”同音,如今在孔庙中拿羽毛,在祭孔典礼中所舞蹈的叫八佾之舞. 用现代的名称,可说它是“文化舞”
,代表古代文化的一种舞蹈. 当时中央政府是周天子,天子举行国家大典,代表国家的精神,用作余兴的舞蹈,典礼开始的礼乐. 八佾是八个人一排,共有八排;诸侯之邦,六人一排叫六佾. 诸侯之下的大夫——大臣之家,用四人一排,共四排,叫四佾. 这是固定的形式,周朝的礼乐、衣冠、文物等,都有周详规定.那么,孔子为什么在这一篇里教起跳舞来了呢?
不是的.这篇书的全部重心,以现代用语说,是代表了文化精神. 他的内容讲“礼”。礼的根本,也就是孔子一生做学问之所在.只是因为当时写文章的习惯,而用了《八佾》这个名称做篇名.“礼”
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环,所以我们要了解中国文化,五经中《礼》这部书是不能不研究的,尤其因为它偏
031论 语 别 裁
向于中国哲学思想的根本,同时包括形而上宗教哲学的问题.但本篇是以过去的观念而言,当然,我们现在讲的“文化”
这个名词,与过去的观念不同. 过去的观念,文化偏重于人文——人伦的道理,即是伦理的道德,政治的伦理与社会的伦理. 现在“文化”这个名词的含义,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教育、哲学、宗教等等归纳起来,成为文化的总体. 因此,对于“文化”为一名词,古今定义的不同,为了讲书的方便,应该先有一个认识. 我们说《八佾》这一篇全篇的精神在于文化,是切合古代所谓“文化”的定义而言的.第一篇《学而》,是个人求学的宗旨;第二篇《为政》,也就是为学的外用;第三篇是把个人的内圣为学,乃至于外用的为政,综合起来的文化精神,放在《八佾》篇中,这是从一个故事开始的.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氏即季家,当孔子时代,鲁国有三家权臣,即所谓权门,而且不是普通的权门,是可以动摇政权的权门. 这三大家是孟孙、仲孙、季孙,国君都拿他们没办法,整个政权都操在他们手上,鲁国当时的国君就那么可怜.季氏这位权臣,有一天高兴起来,在家里开家庭舞会,结果,玩出天子的味道来了. 照规定他只能欣赏四人一排的舞蹈,他居然摆出八人一排的舞,完全天子的味道,要与中央抗衡,已经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有人把这事告诉孔子,孔子就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照后世学者们的解释,好像
八 佾 第 三131
孔老夫子听了这件事,大发脾气,握着拳头,敲响了桌子,厉声斥责道:假如这件事我们都能忍耐下去,容许他去干,那么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他季某去做呢?事实上,并不是后儒们所解释的这样,假如真是后儒所解释的一样,那么《学而》篇当中:“温、良、恭、俭、让”形容孔子的五个字里的“温”字,要用红笔打×了,孔子的修养就不行了.很简单,《为政》篇不是刚说过孔子能不能先知的问题吗?
其实孔子早已看出季氏的动向,所以有人告诉他季氏八佾舞于庭,在家里摆天子的排场时,孔子就说,这要注意!季家的野心不小,像这样的事情,季家都忍心做了,还有什么事情他不忍心去做呢?叛变、造反,他都会干的. 孔子就以这件事断定,季氏将来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所以“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是说季氏竟然忍心做这些事.并不是孔子在那里发脾气骂人,这些很明显的文字,不必要故意转个弯来把它乱解释.不但如此,那时社会变乱得很厉害,正如现在所讲的文化堕落. 现在再看: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奚取于三家之堂?
哪三家呢?就是这季氏三家权臣,他们不但眼里没有顶头上司的鲁君,连中央的周天子,他们也不放在眼里,结果不但在家里开舞会,摆出八佾之舞,还在家里宴客完了撤席时,奏起天子所用的国乐来.“彻”就是撤宴撤席,“雍”就是天子所用的国乐. 他们三家权门,竟在家里奏天子所用的
231论 语 别 裁
音乐于宴席之中. 所以孔子引用古代的诗说:“相维辟公,天子穆穆.”他的意思是说,在中央政府天子奏“雍”这支国乐的时候,天子站在中央,辟公(即当时的诸侯)站在两边拥护着天子,然后天子从中间走过. 因为天子本身代表国家的精神,所以态度也非常庄严,绝不会左右乱看. 而现在这三家权臣,拿了中央天子用的这种庄严的国乐到家里开舞会,真不知道他们用意何在?换句话说,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开始变坏,是由有权势的人所引导的. 所以孔子非常感伤,接着感叹起来.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仁是孔子学问的中心,下面第四篇就专讲仁,这里暂时不去讨论他. 上面几句话的意思说,一个人没有中心思想,“如礼何?”
文化对他有什么用?
文化是靠每一个人自觉自发,自省自悟的;文化不是法律,不能由他人来管的. 所以“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一个人如果自己不省悟,文化与艺术对他有什么用呢?这是孔子的感叹.由于孔子对“礼”
、“乐”的感叹,再转到: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 丧,与其易也,宁戚.
林放这个人问孔子,礼的根本是什么?
这个问题太大了,我们讲过的,中国文化这个“礼”字,如果谈到根本,是哲学最高的问题,也是宗教哲学最高的问题. 宇宙万有怎样来的?哪一天开始的?这个本体论,也就是礼的根本所在. 所
八 佾 第 三331
以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他这个问题太大了. 孔子不跟他谈哲学,不谈文化的精神,只答复他关于礼仪的问题. 孔子说礼仪的过分铺张就不合理,宁可简单隆重. 办丧事太轻率了也不好,宁可取悲戚的态度. 拿我们现在的情形来看,假如孔子现在还活着,处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他不知要感慨到什么程度. 现在我们的礼恰恰与孔子讲的相反,礼不从简而从奢,越奢侈越有排场,丧事不从悲而从易,家人逝世了,送殡仪馆,火葬过后三天,又在家开舞会孔子当时对文化衰败非常感叹,因此他的结论: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过去所谓夷狄,就是文化落后的边疆地区,孔子的思想是以文化为中心,凡没有文化的,称为夷狄,因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四种族在当时是没有文化,非常野蛮. 中国则称中夏、中原,是有文化的. 孔子说那些蛮族落后地区的人,也有头子,有君主、酋长. 但光有形态,没有文化,有什么用,不如夏朝、殷商,虽然国家亡了,但历史上的精神,永垂万古,因为它有文化.所以我们知道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国家不怕亡国,亡了国还有办法复国,如果文化亡了,则从此永不翻身. 试看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亡了的民族而能翻身的,史无前例. 所以对于文化重建的工作,我们这一代的责任太重大了,绝不能让它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中断送掉. 这是很重要的,像孔子在这里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夏朝虽然亡了,成了历史的名词,但夏朝的文化,一直流传下来,现在我们
431论 语 别 裁
也还接受. 譬如过年,我们喜欢过阳历年还是阴历年呢?平心而论,还是喜欢过农历年.对阳历年,那是不得不过的.阴历年就是夏历,是夏朝留下来的文化. 很多很多我们现在的文化,还是夏朝的文化.所以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有政权的存在而没有文化的精神,那有什么用呢?因此文化精神一定要建立.
泰山之旅
再看下面,季氏的野心越来越明显了: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
对曰:不能. 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这段事情,记载得这么简单,但妙不可言.冉有是孔子的学生,后来成了文人而带兵的统帅. 孔子穷是自己穷,他所教的学生,后来很多都很得志,他培养这批年轻人,在教育上大有成就. 冉有这时在季家为相,等于总管.季氏旅于泰山,“旅”依现在解释,就是旅行. 我们现代看来,是蛮好的事情,发展观光事业,有什么不好?孔子为什么要反对呢?我们读书要注意时空关系,要注意当时的时代和事件发生的地区,这样就会更了解真相了. 泰山是当时文化精神的集中点,也是因为中国古代相信天道,国家政治太平了,上泰山去祭告天地,这叫“封禅”
,像后来秦始皇去
八 佾 第 三531
泰山封禅,立了碑,回来在路上病死了. 古代对“封禅”这件事,迷信得不得了,皇帝不敢随便封禅的,封禅以后几乎都倒楣.古代的观念,认为泰山有神,所以要国家的领袖,才能到泰山去祭告天地. 告就是祷告,而季家旅于泰山,带些部队说要去泰山打猎,但这是假的,实际上他是想造反,到泰山去祈祷神的保佑,这个政治内幕,孔子根据观察,当然知道.所以把他的学生冉有叫来,对他说:“女弗能救与?”
——你不能救他们季家吗?他们这样一定失败的,一失败全家性命丧亡.他怎么可以做这样狂妄的事!
冉有的答复是不能救,因为冉有讲的话,他们也不听,所以冉有做不到. 孔子到这时候叹口气说:“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他说难道泰山就不如林放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上面讲了,林放问礼之本,表示林放这个人,还知道讲究礼的根本. 又为什么说泰山不如林放呢?因古代认为泰山有神,所谓“东岳之神”
,季氏想去祭东岳之神,等于现在的拜拜. 我对任何宗教的感情是一样的,但我们看见拜拜的情形:三支香、五块钱香蕉、十块钱饼、磕了几个头,然后要求发财,公公要活到八十岁,儿子要考上大学,功名富贵,前途无量. 一切都求完了,五块钱香蕉还要带回去,这样小的代价,求那么大的报酬. 神如果有灵,这种神叫我做,我就不愿干. 两家人有了仇恨,也去拜拜菩萨,求上帝要整倒对方,双方都同样要求,到底要整倒哪一方,我也不知道,所以神也难当.季家也和一般人一样,他想造反,到泰山去拜神. 所以如果有神的话,难道还不如林放吗?林放是个普通的人,他都知道问礼,一个神——中国人讲神是怎样做的呢?
“聪明正
631论 语 别 裁
直,死而为神.“这八个字是神的资格,任何一个人,凡是聪明正直的人,都可以修到死而为神. 既然东岳之神是聪明正直,季家去拜他,拍拍马屁,他怎会帮忙季家呢?难道那个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这个人吗?
以上这一节就是这个道理.有许多人把权力把前途诉诸迷信,寄托在狭义的宗教上.我们以人文文化为基础,不管上帝也好,菩萨也好,神也好,如果因为肯拜拜他,他就会保佑,不信他,就不管——果真是如此,第一个我就不敢信他,因为他太偏私,又太意气用事了,反不如一个普通人. 如果不分善恶,有求必应,那作人很容易,我尽管做坏事,天天去拜他,或做了坏事再去忏悔就可以了,这岂是神的意旨?
志 在 春 秋
季氏旅于泰山这一段,是表示春秋时代社会风气之乱.乱在什么地方?乱在春秋时代整个的都是在讲究“权”与“术”
,后来大家把这个字连起来用了. 所谓“权”就是政治上讲的统治,也就是霸道. 春秋末期王道衰微,霸道因此起来了. 其次是“术”
,也就是一般人所谓的用手段. 不讲传统文化的道德和理性,就是用手段. 以手段而取天下,就是“权术”。因此,我们要了解当时的政治变乱,一定先要了解一本书——《春秋》。
《春秋》是孔子著的,像是现代报纸上国内外大事的重点记载. 这个大标题,也是孔子对一件事下的定义,他的定义
八 佾 第 三731
是怎样下法呢?重点在“微言大义”。所谓“微言”是在表面上看起来不太相干的字,不太要紧的话,如果以文学的眼光来看,可以增删;但在《春秋》的精神上看,则一个字都不能易动;因为它每个字中都有大义,有很深奥的意义包含在里面. 所以后人说“孔子著《春秋》,乱臣贼子惧.”为什么害怕呢?历史上会留下一个坏名. 微言中有大义,这也是《春秋》难读的原因.孔子著的《春秋》,是一些标题,一些纲要. 那么纲要里面是些什么内容呢?要看什么书?就要看三传——《左传》、《公羊传》、《縠梁传》。这是三个人对《春秋》的演绎,其中《左传》是左丘明写的,左丘明和孔子是介于师友之间的关系.他把孔子所著《春秋》中的历史事实予以更详细的申述,名为《左传》。因为当时他已双目失明,所以是由他口述,经学生记录的.《公羊》、《縠梁》又各成一家.我们研究《春秋》的精神,有“三世”的说法. 尤其到了清末以后,我们中国革命思想起来,对于《春秋》、《公羊》之学,相当流行. 如康有为、梁启超这一派学者,大捧《公羊》的思想,其中便提《春秋》的“三世”。所谓《春秋》三世,就是对于世界政治文化的三个分类. 一为“衰世”
,也就是乱世,人类历史是衰世多. 研究中国史,在二三十年以内没有变乱与战争的时间,几乎找不到,只有大战与小战的差别而已,小战争随时随地都有. 所以人类历史,以政治学来讲,“未来的世界”究竟如何?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学政治哲学的人,应该研究这类问题.如西方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所谓“理想国”。
我们知道,
831论 语 别 裁
西方许多政治思想,都是根据柏拉图的“理想国”而来. 在中国有没有类似的理想?然有,第一个:《礼记》中《礼运.大同篇》的大同思想就是. 我们平日所看到的大同思想,只是《礼运》篇中的一段,所以我们要了解大同思想,应该研究《礼运篇》的全篇. 其次是道家的思想“华胥国”
,所谓黄帝的“华胥梦”
,也是一个理想国,与柏拉图的思想比较,可以说我们中国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从另一面看,整个人类是不是会真正达到那个思想的时代?这是政治学上的大问题,很难有绝对圆满的答案. 因此我们回转来看《春秋》的“三世”
,它告诉我们,人类历史衰世很多,把衰世进步到不变乱,就叫“升平”之世. 最高的是进步到“太平”
,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太平盛世”。根据中国文化的历史观察来说,真正的太平盛世,等于是个“理想国”
,几乎很难实现.我们《礼运篇》的大同思想,就是太平盛世的思想,也就是理想国的思想,真正最高的人文政治目的. 历史上一般所谓的太平盛世,在“春秋三世”的观念中,只是一种升平之世,在中国来说,如汉、唐两代最了不起的时候,也只能勉强称为升平之世. 历史上所标榜的太平盛世,只能说是标榜,既是标榜,那就让他去标榜好了. 如以《春秋》大义而论,只能够得上升平,不能说是太平. 再等而下之,就是衰世了.国父思想中所揭立的三民主义最后的目标是世界大同,这也是《春秋》大义所要达成的理想.
八 佾 第 三931
秉笔直书 罪罪恶恶
又怎样从春秋《左传》看得出它的“微言大义”呢?如果读懂了《左传》上第一篇的《郑伯克段于鄢》,就大概可知《春秋》的笔法.郑伯是一个诸侯,(春秋时,王道衰微,五霸崛起. 五霸中郑庄公是第一个称霸的,接下来有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等)在本篇中,孔子的“微言”在哪一个字呢?
那就是这个“克”字.“段”是郑庄公的亲兄弟——共叔段. 对兄弟是不能当敌人看待的,“克”字有敌对的涵义在内,打败了敌人就是克敌,结果他对待兄弟用对待敌人的办法——事先不肯教化,不止恶于其先,而且还故意培养罪行,最后又故作仁义. 因此春秋的笔法,就在这一个“克”字的微言上,定了他千秋的罪状.左丘明写这段历史怎么说呢?大家也许都读过了,我们也不妨温习一下.郑伯——郑庄公是老大,他母亲姜氏生他的时候是寤生——迷迷糊糊在昏迷中生的,作母亲的受了惊,害怕了,于是心理学问题来了,姜氏因为这次受惊,从此对庄公没有好感,始终心里不高兴. 由此可知,现代研究青少年思想问题的人要注意,有许多青少年的思想,主要都是在小的时候受到环境影响而形成的,环境上每一件事,影响他们的心理很大. 譬如从小贫穷的人,尤其是孤儿,他们大多容易产生偏
041论 语 别 裁
激心理,我也曾栽培过好几个孤贫的少年,并告诉他们,穷苦出身、孤儿出身的人,最后只走两条路,没有第三条路:一种是他将来成功了,对于社会非常同情,他有办法时,同情别人、同情社会,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从苦难中出来的,就非常同情苦难的人. 另一种人成功了,对社会非常反感,对于社会上的任何事、任何人都怀疑、都仇恨. 他认为自己当年有谁同情?社会?社会上哪有公平?他心里始终反感. 这两种相反的心理,同样是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至于为什么同样的原因而产生相反的结果,这又牵涉到遗传本质及教育等等问题了,如参照上文“学而不思……”这段,便可思过半矣. 所以有许多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办孤儿院,办得无论怎么好,孩子还是有反感. 对自己的孩子骂了以后,孩子虽然生气,但过了一会儿就忘了. 假如孤儿和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挨了骂,他不会生气,可是他永远不会忘记,因为他天生有反感. 所以研究社会、研究政治,这多方面的学识,一定要注意.讲到这里,就知道郑庄公的母亲姜氏有了心理偏见,而孩子在这种环境之下长大以后,就产生不正常的心理了. 后来姜氏又生了一个孩子段——次子. 在中国古代,长子是继承官位的,将来继承诸侯的当然是郑伯. 中国有句老话:“皇帝爱长子,百姓爱么儿.”就因为长子是继承人,而老百姓则往往喜欢年老时生的孩子. 可是姜氏生了第二个孩子后,告诉丈夫,希望将来由次子继承王位,但基于传统习惯是不可以的,所以后来还是由郑庄公继位做了诸侯. 姜氏就要郑庄公让弟弟段到“制”这个最好的地方去做首长. 而郑庄公对
八 佾 第 三141
妈妈说,“制”这个地方并不好,是艰苦之地,没有发展的价值,既没有经济价值,又不是政治重心,把弟弟派到这样一个地方去不太好,还是换一个地方好,叫妈妈另外选一个地方,结果把弟弟封到“鄢”这个地方去. 实际上“制”在当时郑国,是军事、政治上的重镇,他不敢养痈贻患,因此,郑庄公用了权术,说了一篇假仁假义的话,骗了母亲. 孔子写这一段,这是说郑庄公没有用道德,而用权术.后来,母亲姜氏和弟弟“段”要起来造反,招兵买马,积草囤粮,已经有了反叛的明显迹象,左右大臣都向郑庄公报告,郑庄公明明清楚了,但说没有问题,姑且等等看吧!意思是说,他的狐狸尾巴还没有露出来,要培养他把狐狸尾巴露出来,再处理他.这就是政治上古代奸雄权术中的一套,道德的政治,绝对不可这样. 两者的差别也就在这里. 尤其对亲兄弟,应该感化他,把这件事情坦然地告诉母亲来处理,不应该像培养敌人罪行那样培养他,最后母亲与弟弟通同造反,郑庄公出兵灭了这个弟弟. 所以历史上有人说,曹操培养了刘备和孙权,以便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手段是效法郑庄公的,因此便指历史上第一个奸雄是郑庄公.孔子著《春秋》为什么用这件事开始呢?这就是说明社会的变乱,并不是普通人能够引导的,都是权臣、有地位的人变坏了风气,所谓乱自上生,所以上面讲到季氏旅于泰山的故事,孔子说:“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也就是这个意思.
241论 语 别 裁
承让 领教
现在下文是孔子讲的原则: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这是讲人类文化基本问题,孔子用“举一隅”的教育方式来讲.中国文化的所谓“君子”
,是与“小人”对立的名称,等于是个符号,怎么叫君子?怎么叫小人?很难下定义,等于说好人、坏人很难下定义一样.尤其站在哲学的观点来看,更是如此. 好人对某一件事情好,有时在好里会变坏;坏人一切都坏,但有时在某一点上会变好. 所以好人与坏人很难下定义. 可是在社会、政治的立场,不能以哲学观点来讨论,好与坏是对事功而言. 现在孔子所讲的君子,是站在哲学的立场讲,是一个抽象的代名词.中国文化所讲的君子是无所争的,不但于人无争,于事也无所争,一切是讲礼让而得. 无所争就是窝囊吗?
不是的,孔子以当时射箭比赛的情形,说明君子立身处世的风度. 射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这个射代表军事训练. 他说,当射箭比赛开始的时候,对立行礼,表示对不起——礼让. 然后开始比赛. 比赛完了,不论谁输谁赢,彼此对饮一杯酒,赢了的人说:“承让!”
输了的人说:“领教!”
都有礼貌,即使在争,始终保持人文的礼貌. 人之所以不同
八 佾 第 三341
于生物世界中其他的动物,就是这一点人类文化的精神. 其实人类有什么了不起,其所以为人,因为有思想,加上文化的精神. 孔子讲这一件小事,也就是说人应不应该争?不论于人于事,都应该争,但是要争得合理,所以“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就是在争,也始终保持君子的风度. 以现代而言,类似于希腊的所谓民主思想. 中国人过去也讲民主,这个问题在《论语》中将来另有专题再去讨论它. 而中华文化的民主精神,一个人立身、处世,乃至一切,都要民主.我们民主的精神基于礼让;而西方民主的精神基于法治.礼让与法治有基本上的不同,法治有加以管理的意义,礼让是个人内在自动自发的道德精神.
淡泊以明志
再看下面,进一步讲到中国文化的精神: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引用到古人的诗来讨论,他们并不是作文学的研究.本来中国人作诗填词,也不是无病呻吟的,诗包括了人的思想与感情,所以他们是讨论这首诗中的意义.诗中的“兮”字,古音是否如现在兮音的读法,并不一
41论 语 别 裁
定,因为音韵及语言,相隔数十年就会有变动的,这个字有如今日歌曲中的“啊!”一样,没有实质的意义. 再说“巧笑”
,笑就是笑,为什么要来个“巧笑”呢?我们知道有所谓苦笑、大笑等许多笑态.“巧笑”就好比广告上女孩子的那个笑,似笑非笑,不是笑吗?还真是笑,笑得很迷人的就是巧笑,巧笑已经很难描述了,还要“倩兮”
,“倩”是什么呢?
好像电影中女演员的表演,笑得那么俏皮,还带点诱惑性的,就是“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漂亮的眼睛已经够厉害了,还要盼兮,眼神中流露着“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意味.“素以为绚兮”
,素就是一张白纸那样,“为绚兮”
,是说在白底子上画了很漂亮的图案,如果用现在的文学手法来处理这三句话,可以写好几本很好的小说.子夏问孔子,这三句话到底说些什么——“何谓也?”当然子夏并不是不懂,他的意思是这三句话形容得过分了,所以问孔子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告诉他“绘事后素”
,他说绘画完成以后才显出素色的可贵. 这句话的意思,以现在人生哲学的观念来说,就是一个人由绚烂归于平淡. 就艺术的观点来说,好比一幅画,整个画面填得满满的,多半没有艺术的价值;又如布置一间房子,一定要留适当的空间,也就是这个道理.这是孔子的启发教育,以子夏的聪明,一听就懂,于是提出了心得报告:“礼后乎?”难道礼仪的后面还有一个“礼”
的精神吗?
也就是说礼的内涵比表之于外的礼仪更重要吗?说到这里,难怪孟夫子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的感怀,而后世当老师的,也应该学习孔子对学生鼓励的方式,他说:“起予者商也.”认为子夏不但讲得对,而且
八 佾 第 三541
更启发了他自己.当一个主管的,更要效法孔子这种精神,遇到部下有好的意见,就说“对!你完全对.”这样的主管,才是成功的领导者. 孔子继续称赞子夏“始可与言诗已矣”
,真正懂得诗了.诗教并不是教人作一个诗人,酸溜溜地“关门闭户掩柴扉”有什么意思?要懂诗,透过诗的感情以培育立身处世的胸襟,而真正了解诗背后的人生、宇宙的境界,这才是懂得诗的道理. 换句话说,人更要注意这个“素”字,素就是平淡. 所以孔子在后面提到“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这也是后来中国文化里讲人生的道理:“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所谓大英雄,就是本色、平淡,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就是最平凡的,最平凡的也是最了不起的.换句话说:一个绝顶聪明的人,看起来是笨笨的,事实上也是最笨的,笨到了极点,真是绝顶聪明. 这是哲学上一个基本的问题. 人没有谁算聪明,谁又算笨,笨与聪明只是时间上的差别. 所谓聪明人,一秒钟反应就懂了,笨的人想了五十年也懂了,这五十年与一秒钟,只是那么一点差别而已,所以了不起就是平凡.唯大英雄能本色——平淡.上台是这样,下台也是这样.所以曾国藩用人,主张始终要带一点乡气——就是土气. 什么是土气?我是来自民间乡下,乡下人是那个样子,就始终是乡下人等个样子,没有什么了不起. 所以彭玉麟、左宗棠这一班人,始终保持他们乡下人的本色,不管自己如何有权势,在政治功业上如何了不起,但我依然是我,保持平凡本色是大英雄. 另一句“是真名士自风流”
,同一意义,不再重复了.
641论 语 别 裁
这一段说明了“绘事后素”
,是指一个人不要迷于绚烂,不要过分了,也就是一般人所谓不必“锦上添花”
,要平淡.这以后,又引用孔子的话,说明中国文化传统的立场.
穷 源 溯 本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孔子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根据历史来的,而历史与文化是不可分开的.我们讲的传统,由来远矣.昨天有个从美国回来的学生,谈到他看到一本新出版的书《文明的历程》,他告诉我这本书所论述的某个观点,和我以前对他们讲的思想一样,认为人类文化历史,从上一个冰河时期,就流传下来了. 如宗教思想、哲学思想,在上一个冰河时期,人类毁灭的时候,极少数没有死的人传下来的,并不是这一个冰河时期所新兴起.我们中国文化,向来就是这样说的,所以要中国人讲自己传统的历史,看看古时的人所记载的,有一百二十万年,至少也说十二万年,我们现在讲五千年文化,那是客气话. 不过很可怜,现在还不敢吹五千年,只说三千年文化,因为西方文化讲历史,动辄只提两千多年,我们说得太多了,好像不大对似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动辄讲一百多万年. 现在孔子在
八 佾 第 三741
这里说,不管多少年,文化是历史传统来的,所以夏朝的文化,我可以研究讨论,不过“杞不足征也.”杞是周朝封的一个国家,是夏朝的后代,封到杞国.我们晓得“杞人忧天”这句话,就是这个国家的典故.这里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封建制度.当周武王统一了中国,所谓封建,井不是只封自己家里的人,像尧、舜、禹、汤的后代,都封了诸侯,所以周朝的封建,不是西方的封建,不能随便把中国封建制度与西方的所谓封建混为一谈,那是错的,等于说没有把自己的家当搞清楚. ——这里孔子说如果拿杞国的文化,来看夏代的文化,并不准确,更不完整,但殷商以后的宋国,所保留的文献资料也是不够,这两个诸侯之国所保留的祖宗文化都没有了——这里要特别注意,任何一个民族的后代,如果不重视自己的文化历史,就是自己把自己毁灭,后代就无法考证. 孔子说,假如他们自己不毁灭自己,保存了祖宗的文化资料,我就有办法整理.这里放进了孔子的话,就是说明保存文化的重要,因此继续在下面讲到文化与礼的关系: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讲到这里,又是一个问题了,是由中国文化中“礼”而来.所谓“禘”
,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礼.中国文化和西方一样,有狭义的宗教.“禘”象征宗教的精神,祭天地祖宗之礼. 讲到这里,要认识“禘”字的来源了,至少要拿《康熙字典》来研究. 过去读书,五、六岁以后,先研究“小学”
,就是研究作人道德行为,等于现在学校的公民课程——洒扫应对.“洒
841论 语 别 裁
扫“从文字上看很简单,洒洒水、扫扫地而已;”应对“可就麻烦了,对老前辈行什么礼,到了客厅坐什么位置,送一封信给叔叔伯伯,讲话的态度该怎样等等,作人处世都包括在应对当中. 除此之外,研究”小学“之学,就是后来所谓的说文、训诂等的文字学,探讨文字的来源. 中国文字不同于西方文字的拼音而成,中国文字有所谓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法则.
心香一瓣 诚则灵
我们知道中国字的部首是从“一”字开始.“一”就画分了上下,所谓一画分天地;再在上面加一画“二”
(上)
,就是上,下面加一画就成“”
(下)
,是为下. 宇宙本来是圆的,无法分别,现在分了以后,“人”在“”的下面,即成为“”
,这个字就代表了天. 我们看到了“示”这个字,就是表示上天垂下来许多象征,显示给人们看,太阳、月亮、风云、雷雨都是上天的垂示,所以这个字,就代表了与上天的关系. 圆圈中间加个十字,就代表了土地的“田”字,这土地上面出了一点苗芽便是“由”
,再向下伸展成为上下通的便为“申”
,在申旁再加上“示”
;表示由天上来的,而上下左右都能通达,便谓之神. 只能下行旁通而上面长了一根象征性的毛毛“”就是鬼. 那帝的篆文“”也是表示上天垂示下来的征象,代表形而上的,不可知,不可说,也无法形容他,有这样一个力量,这样一个东西在,就叫作帝,再加
八 佾 第 三941
上示,就成了一个宗教性的哲学观念. 中国古礼称祭天地的礼为“禘”。
至于形而上,到底有没有?
又是怎么样一个东西?
暂时不谈,到此为止,如再向上讨论,就牵涉到哲学与科学的问题了.禘,古代国家举办禘礼,皇帝代表全民祭祀大典,仪式非常隆重. 皇帝在此期内,不回内官,必须清心寡欲,反省自己. 在中国古文中所谓的斋戒沐浴,便是如此.“斋”是内心的反省.(后来中国人对佛教的吃素也叫吃斋,那是有不同的意义,由于佛教戒律中一种“八关斋戒”而来.)斋是中国文化中心理的净化,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清理思想、排除人欲,真正的作到肃庄叫作斋戒. 沐浴也不止是洗澡,而是孔子在《易经. 系辞》上所讲“洗心退藏于密”的意义. 所以古代禘礼,是国家的大典,全民的大典,领导者皇帝斋戒沐浴七天或三天以后,才代表全民出来主祭,要全副精神,诚心诚意,很郑重的,等于是一个宗教家的大祈祷,绝对不可马虎.在这里,孔子指出当时文化的衰败,大家参加禘礼,都只是在真戏假做而已. 这等于现代有许多人吊亲友乃至长辈的丧事匆匆忙忙,叫一辆计程车,赶到市立殡仪馆,签一个名,行三鞠躬礼,好像去缴一百元什么税似的,缴完了,赶紧就跑,没有一点肃庄悲戚之感. 今日社会这种风气,也是文化精神一个重大的问题.孔子对春秋时代的情形怎样说的呢?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就是说禘礼开始以后,主祭者端上一爵奉献神禘的酒以后,心里就想赶快走了,接着祈祷等等隆重的祭礼,都在那里应付了事. 孔子看到这种情
051论 语 别 裁
形感叹的说:“吾不欲观之矣!”我实在不想看下去了,为什么不想看?就是认为何必勉强做假,而丧失了这件事的实际精神呢!
孔子这几句话,有很多意义. 譬如现在社会上举办许多事情,内心没有真正的诚意. 无论是宗教仪式或任何社会的宣誓,只要举起手来表示一下,心里完全没有肃庄恭敬的诚意.冷眼旁观者看来,不得不油然而兴“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的感慨. 这就是中国文化告诉我们,事事要发自内心的诚恳,而不完全在于形式,一切形式,都必须配合内心的诚恳,才有意义.由此再进一层,便引出下面一段话.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有人问孔子,关于“禘”这个礼仪的说法,和这一套学术思想的理论,它的基本精神又在哪里?
孔子怎么答复呢?
他说:“不知也”——我不知道. 孔子真的不知道吗?当然,这是他幽默的话,换句话说,是一种“反教育”
,用现代术语来说,是“反激式的教育”。他的意思是说,这一种基本的文化精神,大家应该知道的. 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么我也不知道了. 且看他说了不知道以后又怎么说下去,就可明白他真的知道不知道了,“……‘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指其掌.“孔子指自己的手掌说,真正懂得禘这个文化精神的人,看天下国家事事物物的道理,就好像是呈现在这掌心上,这么清楚明白了. 他指着他的掌心,用动作来表示
八 佾 第 三151
天下的事理,就像指顾之间,如在目前那样的容易. 由此你说他懂不懂禘之礼?当然懂.为什么要拜天地呢?这就代表了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所在之处. 我们以前过年,正月初一早上起来,家长带领全家的人,先要祭天地、拜祖宗,虽然仪式简单,但却很严肃,而慎重. 春秋二季要祭祖,也就是实行“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的尊敬传统的精神.现代一般家庭,就从来不祭祖,连跪拜的礼都不会行,这就是教育的问题,值得重新研究、重新修整. 保持这一点传统,这一点习惯,使后代知道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刚才讲到禘礼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关系,跟着便提到孔子几句有名的话,后世一般人们都流行而变为成语的: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这是孔子所说祭祀祖宗和祈祷时心仪的原则,当我们祭祖宗的时候要以“如在”目前相对的诚心,犹如祖宗尚在面前一样的诚敬. 假使是祭神,神就在此. 要表里如一,才是肃斋庄敬的道理. 所以他又说:“吾不与祭,如不祭.”假使说我因为没有时间,没有亲自参与这个祭典,只是象征式由别人去代表一番,这样就等于不祭,又何必故作排场呢?这种精神,不但告诉我们对于任何祭典要如此,同时也间接地告诉我们作人的道理,无论对生者或死者,由明里到暗里,都要由衷一贯.我们现在讲民族精神. 热爱国家民族的人,为什么到了国外,看到自己的国旗便肃然起敬?我们在国外看到国旗的
251论 语 别 裁
那种心情,与在国内看到国旗的心情绝对不同. 在某一个时候甚至会为之掉下眼泪.其中道理,就是这种精神的流露.所以一个人的修养,对人对事,都要有这种“祭神如神在”的心理. 否则,表面上非常恭敬,内心里又是另一回事,那是没有用的. 所以由于孔子的这番话,了解了祭礼,依此来讲作人的道理,也就可以触类旁通了.
拍灶君的马屁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
何谓也?
子曰:不然.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是卫国的大夫,孔子在卫国很多年,卫灵公对他非常好,但卫灵公又偏宠有名的美人——南子. 卫灵公实在很想起用孔子,卫国的权臣王孙贾有一天就对孔子说出:“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问题. 这也是中国古代宗教思想中很有趣的历史性问题. 凡是中年以上的人,都见过我们在大陆上家庭中供奉的灶神. 每到夏历十二日二十三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送灶,小孩子们非常高兴,口袋里就可装糖果了.现在用电炉、瓦斯炉,没有灶了,当然也就没有灶神. 为什么要祭灶神呢?
以宗教思想来说,中国人信仰的是多神教,什么神都信.十年前有一位外国的神父来和我研究中国宗教思想问题,他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我说中国绝对有宗教信仰.第
八 佾 第 三351
一个是礼,第二个是诗. 不像西方人将宗教错解成为“信我得救,不信我不得救”的狭义观念. 我说这一点的误解,使我绝对不能信服,因为他非常自私嘛!对他好才救,对他不好便不救. 成吗?一个教主,应该是信我的要救,不信我的更要救;这才是宗教的精神,也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 其次,谈到中国“诗的精神”
,所谓诗的文学境界,就是宗教的境界.所以懂了诗的人,纵使有一肚子的难过,有时候哼呀哈呀的念一首诗,或者作一首诗,便可自我安慰,心灵得到平安,那真是像给上帝来个见证. 第三,中国信多神教,这代表了中国的大度宽容. 出了一个老子,还是由东汉、北魏到唐代才被后人捧出来当上个教主——老子自己绝对没有想过要当教主的瘾. 孔学后来被称为孔教,是明朝以后才捧的,孔子也不想当教主. 总之,世界上的教主,自己开始都不想当教主,如果说为了想当教主而当上教主的话,这个教主就有点问题,实在难以教人心服.因为宗教的热忱是无所求,所以他伟大,所以他当了教主. 我们中国,除了老子成为教主以外,孔子的儒家该不该把它称为宗教,还是一个问题. 但是中国人的宗教,多是外来的,佛教是印度过来的,天主教、基督教也是外来的. 我们中国人自古至今对于任何宗教都不反对,这也只有中华民族才如此的雍容大度.为什么呢?
有如待客,只要来的是好人,都“请上坐,泡好茶”。一律以礼相待,诚恳的欢迎. 所以我们的宗教信仰,能叫出五教合一的口号,而且这种风气,目前已经传到美国去了.现在纽约已经有教堂,仿照我们中国人的办法,耶稣、孔子、释迦牟尼、老子、穆罕默德,都“请上坐,泡好茶”了,凡是好人都值得恭敬. 所
451论 语 别 裁
以我最后告诉那位外国神父,不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替中国的宗教辩护,而是外人没有研究深入而已.现在我们再讲“奥”与“灶”。为什么他们拜灶神?如果以政治哲学的思想来讲.“民以食为天”
,这是管子讲的名言.因为饮食最值得重视,值得注意,所以拜灶神. 尤其在过去,教育不普及,讲礼治的时代,家里有灶神、财神和祖宗等神祇的牌位. 中国古代的建筑,大都有这一套设计,进门一定是大厅,大厅上供祖宗牌位,有的上面写着:“天地君亲师之位”。民国初年,牌位上的君字改成国字,看这五个字,中国人究竟信哪一个教呢?
任何一教都不信,而任何一教都信.还有财神供在卧房里,灶神供在厨房里.“奥”是古代的家神,我们中国古代的神——宗教很妙,代表中国政治组织的理想.家里有家长,就有家神. 还有灶神,连吃饭都要管. 据说灶神一年到头,不但对家里人的行为要管,连在心里起了好念头,或动过歪脑筋,他都会记录下来,到一年终了:上天报告好坏. 所以乡下人送灶,弄块糖给他吃,送一个红包给他,以便“上天言好事,下地报吉祥.”请他上天报告时,多替家里讲讲好话,回来时候多赐些福祉.所以在腊月二十三以后,一直等到第二年初四之间,他在天上还未回来以前,不在家里的时候,偶尔背后轰他一下,暗地里幽默他几句.中国民间这些神话故事,现代也可以归到“民俗学”。要了解这些,起码要看《荆楚岁时记》这本书,尤其是南方——长江南北过年过节的风俗,这本书大概都有了. 在人世间的社会上有里长、乡长、区长.在看不见的一面,便有土地、城隍等神. 城隍归谁管?归阎王管. 阎王去归玉皇大帝管,玉
八 佾 第 三551
皇大帝归谁管?玉皇大帝的妈妈——瑶池圣母. 由此看来世界上的宗教,最高都是女神. 天主教来个圣母,佛教的观音菩萨,中国的瑶池圣母. 所以女性还是最伟大. 同时也可知人们讲了半天的宗教,尽管教理和教条如何如何的,但他们最后还是崇拜女性的,因为母性的慈爱毕竟是最伟大的. 像这样一个宗教组织,无所不包,代表了中国人的政治哲学思想. 所以天与人是一贯的.王孙贾问孔子这个奥与灶的问题,是非常幽默的,他的意思,是告诉孔子说,你老是跟诸侯往来,我们这些士大夫如不在君王面前替你讲几句好话,是没有用的呀!你拜访了诸侯,还是该来向我们烧烧香.孔子却作正面的答法:“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中国人宗教思想的精神. 他说一个人真的作坏人、做坏事,怎样祷告都没有用,任何菩萨都不能保佑你. 所谓自助天助,神是建立在自己的心中. 换句话说,人有人格,尤其须要心理上建立起人格,不靠外来的庇护. 如果进教堂,上帝就保佑,那么上帝首先就犯了接受贿赂的罪. 同时也等于孔子答复王孙贾说,这些手法我全知道,只是不屑于如此而已.从上面的话也可知道,由周代开始的文化,和孔子的教化,始终走人文文化的路线,所以孔子又说: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这就是前面提到过,中国夏、商、周三个朝代文化的演变:夏尚忠,殷尚质(鬼)
,周尚文. 尚的意思就是崇尚、偏重的意思,夏的文化偏重于忠诚、朴实. 殷商的文化仍是重
651论 语 别 裁
质朴,但是宗教观念很强. 周代文化呢?我们今天讲孔孟思想中的中国文化,就是周代文化,重在人文文化.“周监于二代”
,是说周朝所建立的文化是集上古之大成.我们今天的中国文化,是以周代文化作代表.“郁郁乎文哉”
,郁郁是形容词,意思是非常茂盛、伟大与光辉的人文文化. 孔子在此自称他的文化思想,是承先启后,发扬周代的文化精神. 这是连接到上面所讲的宗教文化之后. 孔子认为只有人文文化这个路线是完全正确的.
量力而为 谦虚好学
现在讲到另一段: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
入大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量力而为 谦虚好学鄹是孔子出生的地方,即邹. 鄹人之子即指孔子. 这一段所讲的应该是正当孔子做鲁国司寇的时候——司法行政部长兼行政院副院长(古代官制,无法与现代比类,为了便于了解,姑且作此近似的比拟)
,参与了代表国家、代表王室的宗庙大典. 他进去以后,对于每件事都要问问清楚,向人请教. 走哪里?坐哪里?每事都问人. 于是有人笑他说,一般人乱捧,都说孔子这个人了不起,处处懂礼,可是这个“鄹地佬”进了大庙,什么都不懂,事事都向人请教. 这话被孔
八 佾 第 三751
子知道了,他说:“这就是礼啊!”以前我们提到过,假如出国到了别人的国度,风俗习惯不同,对人家的事,不懂的应该多问. 到人家家里也是一样,求学问也是一样,做事也是一样,诚恳向人请教,就是礼的精神,也是作人的道理.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射是古代传统的武功——射箭,那时的武功还没有发展到少林寺、武当派(这些是唐、宋以后的事)。周代的军事武功是车战的时代,最重要的武器还是拉弓射箭,武功高低的标准,就看射箭的高明到什么程度,相当于现代打靶、射箭的标准,在于射中了红心没有,而不问箭能否透过牛皮,每枝箭射中了标的,就绝对够标准,箭能不能透过牛皮,则不作考虑.因为每个人天生的膂力不同,有些人膂力很强壮,他的箭不但可穿牛皮,甚而可穿过墙,有些人的箭射出去不能穿透牛皮,但他每箭都中红心,也就够标准了.这一段是说明作人做事,够不够道德的标准,只问合不合正道,并不苛求他对事功成就的程度. 因为没有机会给他表现,环境不对,时代不对,他也就无从表现,这有什么办法?由此触类旁通,对人对事就可减掉些苛求了.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非常慎重的祭典之一——告朔. 每个月的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月暗为晦. 过去没有订出现在这些假日,“朔望”就是休息的时候,不过不像现在这样重视. 每月的初一,主政
851论 语 别 裁
者要代表国家,向天地祖宗,禀告所作所为,这就是所谓的“告朔”。用现在观念来说,就是说在那时发表政见. 对谁发表呢?对天地鬼神. 现在对大众发表政见,讲了不兑现的也有. 当时对天地鬼神讲的话,如不兑现自己就害怕了,有一个看不见的力量在监视管制. 所以告朔这件事也很郑重.从前告朔时一定要杀羊. 到春秋战国时代,社会风气已开始衰败,这些礼仪的精神,也慢慢跟着衰落变化了,所以子贡当时准备去掉告朔时候用的饩羊. 饩羊是蒸过了的,等于现在拜拜,杀了猪羊,还没有炊熟就放在祭桌上,稍稍蒸一下免得腐臭,这就是饩羊. 子贡当时想,拜拜就拜拜,这只羊可以省下来. 所以孔子告诉子贡说,你的主张也对,为了经济上的节省而不用羊也好,为了表示诚恳而不必用羊也好,不过我不主张去掉,不是为了这只羊要不要省,而是因为它代表了一种精神. 固然不用象征性的东西,只要内心诚恳就可以,但现在的人,真正诚恳的心意发不起来了,就必须要一件象征性的东西才能维系得住,所以你子贡爱这只羊,而我更重视这礼仪和它的精神内涵.由这件事我们就懂得,在社会上,或在政治上,有时绝对空洞的精神,并不足以维系一件事物,而必须配合某些实质的东西才能生效. 如口惠而实不至,有时候就要失败了.这里又引用孔子另外一段话,颇为感慨.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诌也.
这段话,连起上一段来说,是说作人处世的艰难. 我想大家有时也会有同感.一个人想做个忠臣,有时候也很难.对
八 佾 第 三951
主管、对领导人尽礼,处处尽忠合礼,而旁边的人会认为是拍马屁. 所以孔子非常通人情世故. 凡是当过长官也当过人部下的,都有这种经验. 如果自己毅力不坚定,见解不周到,受环境影响,只好变了.那么该怎么办呢?
还是以礼为准,也是上面的话“尔爱其羊,我爱其礼.”人格还是建立在自己身上. 别人尽管不了解,只看自己内心真正的诚与不诚. 诚正的建立,久后自知. 自己的见解与人格的精神,等待时间来考验,等待时间来证明并不是他人说的那么一回事,也就心安理得了.
儒冠错换八卦袍的诸葛亮
平常一般人谈到修养的问题,很喜欢引用一句话——“宁静致远,澹泊明志.”这是诸葛亮告诫他儿子如何作学问的一封信里说的,现在先介绍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 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有人说文人都喜欢留名,其实,岂只文人喜欢把自己的著作留给后人.好名好利,是人心的根本病根,贤者难免.先不谈古人,就拿现在来说,几十年来,不知出版了多少的著作,但其中能被我们放在书架上要保留它到二三十年的,又
061论 语 别 裁
有几本书?尤其现在流行的白话文章,看完了就丢,只有三分钟的寿命,因为它缺乏流传的价值. 一本著作,能够使人舍不得丢掉,放在书架上,才有流传的可能. 所以留名是很难的.清代诗人吴梅村说的:“饱食终何用,难全不朽名.”
一点不错.所以古人又有一句名言说:“但在流传不在多”。比如诸葛亮的一生,并不以文章名世,当然是他的功业盖过了他的文章. 而他的文章——只有两篇《出师表》,不为文学而文学的写作,却成为千古名著,不但前无古人,也可说是后无来者,可以永远流传下去. 他的文学修养这样高,并没有想成为一个文学家.从这一点我们也看到,一个事业成功的人,往往才具很高,如用之于文学,一定也会成为一个成功的文学家. 文章、道德、事功,本难兼备,责人不必太苛.诸葛亮《出师表》外,留下来的都是短简,文体内容简练得很,一如他处事的简单谨慎,几句话,问题就解决了.看他传记里,孙权送他东西,他回信不过五六句话,把意思表达得非常清楚,就这么解决了.这一篇《诫子书》,也充分表达了他儒家思想的修养. 所以后人讲养性修身的道理,老实说都没有跳出诸葛亮的手掌心. 后人把诸葛亮这封信上的思想,换上一件衣服,变成儒家的.所以这封信是非常有名的著作.他以这种文字说理,文学的境界非常高,组织非常美妙,都是对仗工整的句子. 作诗的时候,春花对秋月,大陆对长空,很容易对,最怕是学术性、思想性的东西,对起来是很难的. 结果,诸葛亮把这种思想文学化. 后来八股文也是这样,先把题目标好,所谓
八 佾 第 三161
破题,就是把主题的思想内涵的重心先表达出来. 他教儿子以“静”来做学问,以“俭”修身,俭不只是节省用钱;自己的身体、精神也要保养,简单明了,一切干净利落,就是这个“俭”字.“非澹泊无以明志”
,就是养德方面;“非宁静无以致远”
,就是修身治学方面;“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是求学的道理;心境要宁静才能求学,才能要靠学问培养出来,有天才而没有学问修养,我们在孔子思想里也说过的,“学而不思,思而不学”的论点,和“才须学也”的道理是一样的.“非学无以广才”
,纵然是天才,如没有学问,也不是伟大的天才. 所以有天才,还要有广博的学问. 学问哪里来的?求学来的,“非静无以成学”。连贯的层次,连续性的对仗句子. “慆慢则不能研精”
,慆慢也就是“骄傲”的这个“骄”字. 讲到这个“骄”字很有意思,我们中国人的修养,力戒骄傲,一点不敢骄傲. 而且骄傲两个字是分开用的:没有内容而自以为了不起是骄,有内容而看不起人为傲,后来连起来用以骄傲. 而中国文化的修养,不管有多大学问、多大权威,一骄傲就失败. 所以孔子在《论语》中也提到过“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一个人即使有周公的才学,有周公的成就,假如他犯了骄傲,和很吝啬不爱人的毛病,这个人就免谈了.我们中国人,力戒骄傲,现在外国文化一来,“我有了他真值得骄傲”这类的话,就非常流行,视骄傲为好事情,这是根据外国文字翻译错了,把骄傲当成好事. 照中国文化规规矩矩翻译,应该是“欣慰”就对了. 这是几十年来翻译过来的东西,将错就错,积非成是,一下子没办法改的地方.但
261论 语 别 裁
是,为了将来维护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是要想办法的.有许多错误的东西,都要慢慢改,转移这个社会风气才是对的. 这是说到慆慢所引出来的.再回到本文“慆慢则不能研精”
,慆就是自满,慢就是自以为对. 主观太强,那么求学问就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为什么用“险躁”?
人做事情,都喜欢占便宜走捷径,走捷径的事就会行险侥幸,这是最容易犯的毛病. 尤其是年轻人,暴躁、急性子,就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这个地方,有些本子是“志”字,而不是“意”字,大概“意”字才对,还是把它改过来. ——年龄跟着时间过去了,三十一岁就不是三十岁的讲法,三十二岁也不同于三十一岁了. 人的思想又跟着年龄在变.“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少年不努力,等到中年后悔,已经没有法子了.看诸葛亮这篇《诫子书》,同他作人的风格一样,什么东西都简单明了. 这道理用之于为政,就是孔子所说的“简”
;用以持身,就是本文所说的“俭”。但是文学的修养,只是学问的一种附庸,这是作学问要特别注意的. 由历史文化谈到诸葛亮的学养,到此告一段落,现在再继续原文.
孔子的换心术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八 佾 第 三361
这个问题,以现代的观念来说,就牵涉到政治思想,也可以说是政治的作法,简明一点就叫政治领导术. 鲁定公所问的,是领导术或领导的方法,而孔子答复他的,是领导的道德,撇开了鲁定公所问的方法. 换言之,乃是在驳鲁定公.认为用方法——手段——是错误的,所谓领导应该是以“德”领导人. 从什么地方可看出孔子这种意思来呢?
就在这“君使臣,臣事君”两句话中的“使”字. 我们知道鲁定公是个诸侯,以一个“王者”——这是随便借用一个头衔来形容的——之尊问孔子,孔子当然也尊重他. 鲁定公问,假使一个帝王领导人,该怎样去指挥下面的干部?相对的,一个忠贞的干部,对于领导人,又应该用什么方法理事及自处?鲁定公当然问得很客气,很婉转. 而孔子则用两句话,解答了鲁定公这两个对立的问题——“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我们中国文化讲孝道,但孝道也是相对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父母付出了爱心的教养,才有子女孝道的反哺,两者是对立的.忠也是一样,就如孔子的话,上面对下面以礼,礼敬——也是爱的一种形态,等于父母爱子女的爱心. 这种礼义德业的流行,道德的风行,则下面对上面自然就敬而忠了.所以这种君臣的上下关系是建立在道德上,不是建立在手段上,两句话就答复了鲁定公的问题.有些人看了老子的两句话,认为对于忠孝的观念,老子和孔子是持相反意见的. 其实不然,只是表达的方法不同而已. 老子说:“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在表面上误解了这两句话,好像老子是反对孝、反对忠的. 其实不是这个意思.他是说一个不和的问题家庭中,有几个孩子,其
461论 语 别 裁
中一个最乖的,于是人们便说这个儿子才是孝子,拚命地标榜他,而忘记了基本上“家庭不和”这个问题. 一个家庭如果不出问题,个个都是孝子,何必特别标榜一个孝子?所以要六亲不和的时候,才看得出孩子的孝或父母的慈. 至于“国家昏乱有忠臣”也是同样的道理. 文天祥在宋朝亡国了,才表现出他的忠贞,假使宋代不到亡国的时候,就看不出文天祥对国家有如此尽忠,虽然文天祥仍是忠心耿耿,但是没有那种成仁的表现机会. 因此我们对历史、对国家,并不希望常常有文天祥那样的情形出现,而希望国家能长治久安.所以用白话来说老子这两句话,加上一个“才”字,成为“六亲不和才有孝子,国家昏乱才有忠臣.”
那么就可以知道老子并不是反对忠、孝了. 假如在一个团体中,我们说某某人是好人,那么其他都是坏人了吗?希望全体都是好人,无所谓谁好谁坏,这就最好.孔子答复鲁定公的话中,意思是说,你不要谈领导术,一个领导人要求部下能尽忠,首先从自己衷心体谅部下的礼敬做起. 礼是包括很多,如仁慈、爱护等等,这也就是说上面对下面的如果尽心,那么下面对上面也自然忠心. 俗语说人心都是肉做的,一交换,这忠心就换出来了.现在要研究《论语》,为什么把这段话放在这里?
这就是我们上面说过的,此乃《春秋》笔法的“微言大义”
,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整个社会上下一片混乱,乱到持德者寡,用术者多,所以孔子提倡仁,提倡孝,提倡道德,因为大家都用手段. 譬如现代人们流行的一句话,常说“你少用手段”
,尤其这六七十年来,每论团体或个人的经验,玩手段的一个比
八 佾 第 三561
一个高明,谁都玩不过谁,玩到最后还是个笨蛋. 所以还不如规规矩矩、诚恳的好,如果把真正的诚恳当作手段,这个手段还值得玩,这也是最高明的. 这六十年来的变乱,对于手段,谁都学会了,谁要玩几套手段,别人没有不知道的.只有老实人最可爱,讲道德的人才是最可爱,最后的成功还是属于真诚的人,这是千古不移的道理.我们从现实生活中,也可体会得出来. 孔子答复鲁定公这几句话的时候,就是针对着当时的风气.一个风气之来,就像台风一样,不但下层、中层社会受影响,上层也是一样.鲁定公是领导阶级的上层,结果还是犯了这个毛病,孔子就针对他的毛病,开了这个药方.
追 的 哲 学
讲完这方面以后,又讲到纯文学的观点.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又在讨论《诗》的文学了. 刚才谈政治,现在又谈《诗》;上面和鲁定公谈的是政治风气,也包括了社会风气,那么政治的风气、社会的风气哪里来的?如果站在文化的——礼的立场来讲,它是由文化而来的;谈到文化,就提到孔子所重视的《诗经》。我们知道《诗经》是代表各地社会风气的自然演变,《诗经》的第一篇,就是男女相爱. 讲到《诗经》的男女相爱,有一句话要注意的,孔子在《礼记》中提到人生的研究:“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上面也曾提到)孔
61论 语 别 裁
子知道人生的最高境界,但是却往往避而不谈,偏偏谈到最起码的、最平实的这两件人生大事. 我们曾经说过,一般人引用的“食色性也”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是与孟子同时代的告子说的,两人的话相近,但观念完全不同. 男女饮食不是“性”也,不是人先天形而上的本性,是人后天的基本欲望. 一个人需要吃饭,自婴儿生下来开始要吃奶,长大了就需要两性的关系,不但人如此,生物界动物、植物都是如此,因此人类文化就从这里出发.说到这里,我们就联想到,影响这个时代观念的两种思想,一个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影响了这个时代;另一个也是近代西方文化的重心,弗洛伊德的性心理观,认为人类一切心理活动,都由男女性欲的冲动而来,这一思想对现代文化影响也很大. 弗洛伊德原来是个医生,后来成为一个大心理学家. 比如西方的存在主义,也是几个医生闹出来的,有人依据弗洛伊德的性心理观点,来看历史文化(这个性不是我们所说人类本性的性,是男女性行为的性.)
认为历史上的英雄创业,就是一种性冲动,乃至说希特勒是性变态心理. 我们现代思想界受这说法影响的也很多,乃至把旧的历史写成的小说,多半都加上这种观念.甚至许多戏剧、电影故事,总要插上一些性——医学上的性;而文学上改用一个好听的名词——爱,等于一个人穿上外衣、结上领带,好看一点,也礼貌一点而已. 在中国古老的文化中,我们懂不懂这方面的道理呢?孔子也早已提出了,所以《诗经》第一篇选了《关睢》,根据“饮食男女”的基本要求,指出人生的伦理是由男女相爱而成为夫妇开始的,所谓君臣,父子、兄弟、朋友,所
八 佾 第 三761
有社会一切的发展,都由性的问题开始.曾有一位学者对我说,他有一个新发现——“性非罪”
论要提出讨论,他所指的这个“性”是狭义的,指男女性行为的性而言. 我没有立即答复这个问题,他把文章留下来,后来函电催问,我始终觉得碍难直接答复,后来我写了一篇文章,大概谈了一下,但还是避开了他那个观点. 我认为这是人生哲学上最高的问题. 究竟这是本能的冲动吗?这个本能又是什么?不过我告诉他,世界上的宗教家,都认为性是罪恶的. 中国文化中,过去的思想——万恶淫为首;西方的基督教思想,亚当和夏娃不吃那个苹果,一点事都没有,上了魔鬼的当去吃苹果,他们也认为性是罪恶的. 曾经听过一个笑话,说西方文化是两个半苹果而来的:第一个苹果是亚当夏娃吃了,闯了祸,所以我们人类到如今那么痛苦. 第二个苹果,启发牛顿发现了地心吸力,中国人吃了很多苹果都不晓得. 另外半个苹果,是木马屠城记所表现的英雄思想. 这是西方文化来自两个半苹果的笑话,当然这不是偶然说说的.西方与东方宗教家都认为性是罪恶,哲学家则逃避这个问题. 我们现在看孔子,他可以说是哲学家、宗教家,又是教育家. 我认为现代观念的什么“家”
、什么“家”都可以给他加上. 反正孔子,集中国文化之大成. 我们中国人自己对他的封号最好——大成至圣先师,我们不要跟外国人走,给他加上了一个“家”字,反而不是大成,而是小成了,所以不要上西方文化的当.孔子认为“关关睢鸠”男女之间的爱,老实讲也有“性非罪”的意思在其中. 性的本身不是罪恶,性本身的冲动是
861论 语 别 裁
天然的,理智虽教性不要冲动,结果生命有这个动力冲动了.不过性的行为如果不作理智的处理,这个行为就构成了罪恶.大家试着研究一下,这个道理对不对?
性的本质并不是罪恶,“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只要生命存在,就一定有这个大欲. 但处理它的行为如果不对,就是罪恶. 孔子就是这个观念,告诉我们说,关睢乐而不淫.大家要注意这个“淫”
字,现代都看成狭义的,仅指性行为才叫淫,在古文中的“淫”
字,有时候是广义的解释:淫者,过也,就是过度了. 譬如说我们原定讲两小时的话,结果讲了两个半小时,把人家累死了,在古文中就可以写道:“淫也”
;又如雨下得太多了,就是“淫雨”。所以关睢乐而不淫,就是不过分. 中国人素来对于性、情及爱的处理,有一个原则的,就是所谓“发乎情,止乎礼.”现在观念来说,就是心理的、生理的感情冲动,要在行为上止于礼. 只要合理,就不会成为罪恶,所以孔子说关睢乐而不淫.但《关睢》这篇诗中,也有哀怨,我们看这一篇诗,很好玩的. 虽然只有几个字,假使用现代文学来描写,就够露骨的了. 它最后说:“求之不得,辗转反侧.”这个求,就是现在白话文的追呀!追呀!追不到的时候睡不着呀!睡不着还在床上翻来复去打滚哩!但古文用“辗转反侧”四个字都形容尽了.可见这中间还有哀怨,尽管哀怨,并不到伤感、悲观的程度. 这个道理就是说一个人情感的处理适中,合乎中道.譬如我对音乐是外行,但在许多地方,听到播放日本音乐,只要他一开口,听起来就使人有不胜哀戚之感. 隐隐象
八 佾 第 三961
征了这个海岛民族的命运,也可以说是日本民族性的表现.不管它怎么变,一听就知道是日本音乐,哀怨中有悲怆,悲怆中有哀怨.现在我们的音乐等等一切文化,能不能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呢?
恐怕还没有做到.我们读了孔子这一段话以后,对于目前社会上的文化思想,必须深切地反省. 所以孔子在答复鲁定公问政之后,随即谈到诗的问题,就是表示修身要具备“诗”的感情,从政更要把握“诗”的情操.
传统历史上的精神堡垒
这个又转到另一个文化问题: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曰:使民战栗.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宰我是孔子的学生,他白天睡觉,挨了孔子的骂. 这个问题,等下面讲到的时候再讨论.鲁哀公问社.什么叫社呢?
这里的社就是社稷的简称,有形的社稷坛,过去国家的首都建有社稷坛,就是代表国家和天人之间的象征. 我们现在社稷的精神象征,譬如过去在南京到中山陵谒陵献花,几十年来,我们还没有完全正式确定这个精神的代表,最近又好像有外宾到国父纪念馆致敬了.相
071论 语 别 裁
对的,假定我们去国外做国民外交,或者负了国家外交任务出去,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到别的国家,就要随他们的礼俗,到他们所尊奉的地方行礼. 这是古今中外不移的礼貌,也是现代国际上外交的礼貌. 像当年西方英雄拿破仑,当他到每一个地方,即如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他也要到伊斯兰教教堂行礼. 这点他实在很聪明. 同时我们再看到一点,从十七世纪末叶开始,印度由英国的东印度公司统治,英国并派了总督驻在印度统治. 英国人也深懂这套手法. 所以有人说英国人专门研究老子,因为老子的政治手法很高明. 英国总督出门,看到印度的婆罗门教(印度在宋以后没有佛教了,那时起佛教已经完全移送到中国来,印度人保留只是穿白衣的婆罗门教)
,总督立即停车,下来站在路边合十,让婆罗门教士先过去. 这就是说尊敬一个地方的民间信仰,对于他的工作很有帮助.这是由社讲到社稷的精神而牵涉到的附带问题.现在回到本文,哀公问宰予,社稷坛与历史文化演变有什么关系呢?宰予告诉他夏朝社稷坛上栽的是松树,殷朝栽的是柏树,周朝栽的是栗树(有如现在的国花,是国家的标志.)不过他说栗树栽得不好,栗树使人看了会害怕,战战兢兢. 宰予后来回到孔子这里,报告见哀公的问答,孔子听了以后就感叹了. 就周朝而言,孔子觉得文王、武王在各方面都没有错,只在这件事上还不大妥当,但对前辈的圣人,不好意思多加批评,所以他说已经既成事实,再说也没有用.对人与人之间相处来说,既成事实,劝也劝不转来了,过去了何必追究呢?
孔子这番话,虽然看起来是对历史的一个宽恕,实际上
八 佾 第 三171
透过这个宽恕,表明了孔子认为周朝的这件事是有问题的.这是怎么说的呢?
因为社稷坛种的树,就像是一个民族文化、国家精神的标志. 如日本人以樱花为国花,虽然很烂漫,但总是开得不长久;其他各民族、国家也都有标志. 宗教方面也不例外. 基督教的十字架,佛教的莲花. 再看欧洲人的标志用猛兽,有虎、有狮;印度人用的是飞禽;美国人用老鹰,也不太好;中国文化则用龙,龙是水、陆、空三栖的东西. 对于文化的标志,我们要特别注意选择决定,但有时有人漫不经心就定了. 过去有一位朋友,想把台北市成为杜鹃城. 后来在一次宴会中碰面,说起此事,好在他的杜鹃城没做成,否则我第一个反对. 因为杜鹃是亡国之花,又名杜宇;也是鸟名,又名子规,又叫望帝. 唐人的诗所谓:“望帝春心托杜鹃”
,有一个神话故事,上古时蜀国亡,蜀国的太子伤心而死,精魂不散,变成杜鹃鸟,昼夜啼哭,泪枯血出,滴在花上变成杜鹃花.这一些事,和《易经》的谶讳之学也有关系的.许多看起来不相干的事,有时候关系很大,尤其研究国家的历史文化,不能不注意,孔子对于这件事情也是很注意. 不过他也只好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了. 所以我们将来在处事的时候,必须注意这些事情,这也是学问.
责 备 贤 者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
曰:
271论 语 别 裁
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管仲的时代比孔子早一点,在下面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管仲佩服得很,他曾经赞叹过,如果没有管仲助齐桓公称霸的一段历史,我们几乎变野蛮人了. 在这里他说管仲的器局太小,这话也是对的.管仲不过帮助齐桓公完成霸业而已,但未能走入王道,这样的器局就嫌小了. 这是他评论历史的感叹.但是有人就问,管仲是讲究节俭的吧?
他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都够得上俭的. 这里的“俭”字,正如诸葛亮《诫子书》中所说“俭以养德”的那个俭字一样,包括了许多东西. 我们提到俭字,再看看老子思想,老子说他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再三提到俭,孔子也再三提到俭,下面有关俭字的话也蛮多的,上面谈到诸葛亮时,已经介绍过了. 历史上称有成就的人“沉默寡言”
,就是一个人“俭”德的描写. 成大事的人很少说话,讲出来一两句话,扼要简单,解决了一切问题. 既不沉着,话又多的人,那就免谈成什么大事了.孔子说了管仲的器局小,别人并不和他争论这个问题,而提出来问管仲是不是够得上“俭”德的修养. 可是孔子的答复,从个人来说,以管仲有三归之堂,可以说他在经济生活上非常浪费.三归堂是建筑物的名称,就是说他的宰相府,还是相当讲究漂亮的,可见他还不够俭朴. 我们可以在历史上看到汉文帝的俭朴、节省,是皇帝中有名的,一件袍子,穿了一二十年还补起来穿.后来景帝、武帝时代的经济繁荣,就
八 佾 第 三371
是他打下的基础,因为他本身就非常俭朴.所以管仲的生活,诚如孔子说的并不俭朴. 另外在公事上,孔子又说他“官事不摄”。在公家的政治制度上,又不能做到扼要统筹. 只知因人设官,重重叠詹设置了太多的部门,其实可简化而他没有简化,这是在行政上的不俭,那他怎么算得“俭”呢?
我们从这一点可以看到,要真正处理好公事,制度与编制的紧缩很重要,法令也不可繁琐,这是孔子对管仲两方面的批评,也是我们后人应该警惕的地方.在管仲的俭德上,孔子有所批驳之后,此人又提出管仲是不是懂礼的问题来. 中国文化以礼义为中心,懂礼是很重要的,但孔子认为管仲在这方面的修养还不够. 虽然管仲是个大政治家,但他还不能担负领导历史文化的重任. 这是什么道理呢?
邦君齐桓公在大门外建立屏风——塞门.(讲到这里,我们顺便讲到现在很难看得到的,古代衙门前的大屏风,上面都写有“尔俸尔禄,民脂民膏.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四句话,已经流传下来一千多年了. 后来到清末腐败的时候,大概是我们革命前辈老党员骂清朝的杰作,改为“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欺欺欺欺”的笑话.)
在中国的古礼,只有领导人、诸侯才可以有塞门,可是管仲的宰相府也摆起这样东西来,这就是不懂礼. 其次国君为了外交的关系,有反坫之坛,这是两国元首见面时用的. 结果管仲的家里也有反坫.就凭这两点,如果说管仲也懂礼的话,还有哪一个不懂礼?
如以管仲作懂礼的标准,人人都懂礼了,这是孔子对管仲批评的话. 下面就谈到中国文化与“礼”并称的“乐”了.
471论 语 别 裁
敲响了的活礼乐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 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 以成.
这是孔子讲音乐的原理及作用. 大师乐是古代专门掌理乐教的官名,他的职掌重在以乐配合政教,当然也包括了当时的一般音乐. 讲到这里,也是中国文化很可惜的事,因为我国原有的古乐早已没有了. 现在我们能够听到的,只是明清以来的遗音. 据朋友们说,目前在韩国,还可以隐约窥见唐太宗统一天下以后的大乐章——《秦王破阵舞》,以及《霓裳羽衣曲》的古琴曲调,还可欣赏到中国的古乐和古乐器的流风遗韵,同时把诗、词谱在中国的古乐器上弹出来. 除了韩国,在日本也还找得到一点影子.所以说中国文化的衰落,不完全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相反地,故作自我解嘲的说,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伟大处,人家外国人说我们不珍惜自己的文化,但是我们也可以说我们的好东西太多,满不在乎的丢,外国人听了也没有话说.孔子和鲁国的大师乐讨论音乐的原理.他非常谦虚地说,音乐的原理大概可以了解——其实孔子对音乐是很内行的.接着他就谈论一首代表国家民族精神的曲子. 音响开始的时候,好像含苞待放的花蕾,轻轻地舒展,慢慢地发声. 跟着下来,由小而大,但是很纯正.后来到了高潮,激昂慷慨,或
八 佾 第 三571
非常庄严肃穆,最后这个乐曲奏完了,但还是余音缭绕,后面好像还有幽幽未尽之意. 这便是成功的音乐. 这些是孔子的客气话,请教的态度,也证明了他深通音乐的修养. 今日我们看到自己国内的音乐,的确是问题很大,中不中、西不西;轻薄有余,温柔敦厚不足,实在可叹.不过一切文化,今日都处在古、今、中、外的巨流涌变之间,始终未定. 旧的已经打倒,新的如何建立,还要靠我们这一代的继续努力了.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仪是一个地名. 古时的这个“封”字,是指的封疆. 所谓“封人”
,是管诸侯国界的人. 勉强拿现在的职务来讲,是管土地、管地政的人. 他来请见孔子之时,从字里行间看来,他似乎有被挡驾的样子. 但封人有封人的理由,他说,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到了我们这个地方,每个人我都见过. 他的意思好像是说,你们的老师孔子尽管伟大,像我这样的人,你老师也应该接见一番. 他说了这番话以后,跟随孔子的那些人无话可说,就安排了一个机会,让他去见孔子. 但是孔子和他谈了些什么话就不知道了. 他出来以后,就告诉孔子的弟子们说:你们诸位不必担心文化的衰落,我们中国文化有救了. 天下乱了这么久,文化已将凋零,上天降生了孔子,孔子的学问道德将影响你们和世人. 上天要以孔子作为警惕世界的木铎的,你们不要担忧了. 古代木做的铎,是用来敲响作警惕用的,好像庙堂里的敲钟打磐一样.
671论 语 别 裁
这是对孔子从事人文文化教育的赞叹,所以也放在讲文化精神的《八佾》篇中. 画龙点睛,别有用意.跟着是: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这是孔子对礼乐文化的批评.韶是舜乐,代表那个时代,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精神,他说很好,很美,也很善. 以现在西方观念来说,真、善、美的价值都具备了. 但武王时代的音乐,代表那时代的历史精神,好是好,美是真美,可不能说它是至善. 等于对社稷坛标志的批评一样,都有点遗憾的味道.
衰世的通病
下面是这一篇的结论,所以我说《论语》是整篇连贯接起来的,是完整的.《八佾》讲历史时代文化的精神. 那么,这篇最后引用孔子对于当时那个时代的批评作结语,就特别有韵味了,例如: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他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原则,一个时代到了衰落的时候,最怕在上面的领导人以及各级单位主管,待部下和对人并不宽
八 佾 第 三771
厚,这是很严重的偏差. 讲到这里,我们看中国历史上,记载了许多作人或作官的过分尖刻或凉薄. 什么是刻?所谓“察察之明”
,为人太过精明,做部下的就不容易发挥他的才能. 因此,中国古人在政治领导上,都采用道家老子的道理.也就是像郭子仪的故事:唐明皇因安禄山之乱由京城逃走,一直逃到了四川成都,终于靠郭子仪打败了安禄山,收复两京,迎唐明皇还都. 郭子仪也因功封王. 以后唐代宗把公主下嫁郭子仪的儿子. 有一次小夫妻吵架吵得很厉害,郭子仪的儿子说,公主有什么希罕,你父亲的天下,若不是我父亲替你们打回来,还有你公主当吗?这句话的确讲得太严重了. 公主气了,马上回宫去报告唐代宗.郭子仪听了儿子的报告,也吓坏了,知道这件事可不得了,马上把儿子绑起来送到宫中去. 唐代宗自然先听到了公主的报告,说郭子仪他们意图造反,唐代宗安慰了女儿一番,要她先在宫里休息. 见亲家把女婿绑进宫来,不但不生气追究,反而问老亲家好好把个儿子绑进宫来是为了什么?郭子仪报告并论罪一番. 唐代宗真是个好皇帝!他对郭子仪说,他们小俩口吵架是年轻人的常事,你去管他干嘛呢?
“不痴不聋,不做阿姑阿翁.”这个故事后来也编成了平剧及其他地方戏. 故事本身也说明了如果一个当主管的有“察察之明”
,下面部下就难为了.前几天,有位同学当了法院的庭长,他来看我,我告诉他一句话:历来做法曹的最怕“深文刻法”。这句话就是当公务员的也要注意. 什么叫“深文刻法”?就是根据条文,一个字一个字去推敲,在鸡蛋里去挑骨头,真是要了命. 虽然法律的条文,完全合于逻辑. 但有时是不合道理、不合情理的,
871论 语 别 裁
完全用逻辑是用不通的,举个例子来说,法律规定,抓到小偷应该送到法院办,如果打他两拳打伤了,小偷可以告你伤害,在法理的逻辑上完全对,但讲到人的常情上就不对的.所以我和这位同学说,搞法律的人,就怕深文刻法,都讲逻辑,则天下是非辨不清了. 因此中国人有一句名言,告诉作公务人员的朋友说:“公门里面好修行”。否则的话,人们便把公务员的过错、怨气统统都累积到政府头上. 自己如果多动动脑筋,别人就省了气力,同时也消弭了怨气,这就是道德.所以“居上要宽”
,要求别人过严,别人没这个本事;天下无全才,不必求之太严. 如果要求过严,希望别人都是圣人、全才. 在道德上人人如孔子,而防他又如防土匪,用他又随便用得像机器. 这是不可以的,切记居上要宽.为礼要敬,并不是只限于下级对上级行礼要恭敬,上面对下面的爱护,也包括在礼的范围之内. 而且都要敬,就是都要做到诚恳、真挚,不真诚没有用.天天行个礼很方便,搞惯了成机械式很容易,但中间没有诚意就没有用.同样的,做长官的对部下的爱护关怀,也要有诚敬之心,假的关怀没有用.临丧不哀,以前讲过,我们到殡仪馆吊丧,没有一点哀戚之意,毫不相关,何必去呢. 但这个丧也是狭义的,广义的是对于某一件沉重的大事,假如没有沉痛的心情,也是属于“临丧不哀”的一种情况.孔子提出来这三点,有感于当时春秋时候的社会风气那么坏,孔子讲这些话,都是开药方. 当时有这种坏风气,他就开出医治的方法. 所以他说像这个样子的社会,就没有什
八 佾 第 三971
么可看了,这是感叹当时文化思想的衰落. 实际上我们看历史,每到衰乱的时候,都有这种情形,岂止春秋战国而已呢!
《八佾》这一篇,把前后对照起来,很明显地可以看出来,他完全是在阐扬中国文化的思想精神.
081论 语 别 裁
里仁第四
那“仁”却在灯火阑珊处
现在我们讲到《论语》第四篇,是最重要的一篇,这篇的问题很大.首先谈第四篇的题目《里仁》。过去对“里仁”的一般解释. 里就是乡里之里,也就是住的地方;照过去的传统,一般三家村学究们解释“里仁”的意思,就说孔子的意思是如果买房子,或租房子,应选择“仁里”。换句话说,要住到好人堆里去.如果真是这个意思,那么坏人堆里没人住了吗?
而且哪一个地方才是好人堆?哪个地方是坏人堆呢?台北市有“仁爱”路!那么除了仁爱路,没地方可住了?所以三家村学究们的解释是大有问题的.这个“里”
字应该作为动词看,当然也指居住的地方.但是居住的地方,有处的意思.“居、住、处”在古文中,有时是表示站或坐在那里,是动词.我们读春秋战国时代著的书,经常看到“居”单独一个字. 我国古代没方桌子,没有椅子.日本人的榻榻米,是我们中国去的,由秦、汉到魏,都还是席地而坐. 魏晋以后才从西域传进椅子来. 唐代以前我们还
里 仁 第 四181
看到一句话——“据胡床而坐”
,胡床就是椅子的初形,从西域过来的. 我们中国文化,许多名词有一胡字,如胡椒,一看就知道这样东西是外来的;不是“胡”就是“蕃”
,蕃茄就是外国来的. 后来又加上“洋”
,如脚踏车是外国来的,四川人叫“洋马儿”
,甚至如病名“洋梅疮”也是外国传来的. 在明代以前,我国的医学书籍上,没有看过这种病,可见这是从外国传进来的,而且开始由广东方面上岸的,所以又称作“广疮”。
我们知道了这些道理,就了解居、里的意义就是“自处”
,“里仁”的意思也就是一个人如何处在仁的境界. 处世,处人,尤其是自处,都要有“自处之道”。再明白点讲,什么叫“里仁”呢?就是我们随时要把修养、精神放在仁的境界.现在讨论“仁”。说到仁字,孔子学问的中心来了,头大的问题来了. 上面三篇中,第一篇学而时习之,学的是什么?
学的是仁.“仁”是什么?两千年以来,莫衷一是,这真是一个大问题.最近,有位立法委员提出一篇质询,就谈这个“仁”字.前一个礼拜他把这质询给我看,问我的意见,我说无可奉告.因为他已经提出来了,我们又何必再作讨论?不过我认为“仁”
字的确很难谈,我这样说也就是“微言大义”
的精神吧!
我们现在讨论到这里,全部《论语》的中心谈“仁”
,“仁”是什么?过去有几种解释法. 最有名的是“博爱之谓仁”
,许多人谈到仁的意义,都会这样答复,而且以肯定的语气说,这是孔子的意思. 其实错了,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也不是孟子说的. 孔家店的两大股东——孔、孟都没说过,这是孔家
281论 语 别 裁
店的伙计——唐朝的韩愈讲的. 在唐代大家也讨论什么是“仁”
的问题,而韩愈下的定义:博爱叫做仁.后世以讹传讹,就认为这是儒家思想了. 这也是有问题的. 韩愈为什么会下这个定义?
虽然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他的定义不一定也是起八代之衰的.真理是不能够用名气压住人的,韩愈的思想,并不都是孔、孟思想. 他是研究墨子的专家,墨子的思想就有“兼爱”
,大家现在忘记了韩愈是研究墨子思想的专家,所以他把墨子的思想,融会到儒家思想中去,把“兼爱”换一个字改为“博爱”
,等于把长袍脱掉穿上西装而已. 后世不明真相,就以为博爱之谓仁是儒家思想的解释. 我们并不一定说韩愈这个定义下得不对. 我们的态度要客观,真理只有一个.我们拿哲学观点来说,宇宙万有的那个最原始的东西,哲学家说它是本体,西方的宗教家叫他作上帝,印度人叫“佛”
,叫“如来”
,中国人叫“道”。名称不同而所指的是同一东西. 等于馒头与面包,名称不同,一样是用面做成,可以吃饱的东西. 所以我们不要被某一名词捆住,各个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其次,汉代以来一直到唐代,对仁的解释,漫无限制.古代书上不管说什么,都“仁呀!仁呀!”的大谈仁义之道. 孔子讲仁,孟子讲义,最后连起来就是仁义;仁义即孔孟,孔孟即仁义. 如果我们作八股文就这样大作文章了:“仁义者,孔孟之说也,孔孟之说者,仁义之道也……”这篇文章通了.实际说了半天,如果以逻辑来批评,只有八个字:“陈言颠倒,不知所云.”
等于清代乾隆年间才子纪晓岚批评文章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学生拿一篇文章请他看,他引用了两句古诗来评
里 仁 第 四381
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说这个学生的文章“不知所云,越说越远”了. 所以汉唐以来,一般学者讲孔子之仁的,都可借用纪晓岚这个批评,也是“不知所云,越说越远”了. 那时的学者,讨论这个仁字的文章,有多达一百万字的,这样一个字会扯得那么多,孔子何尝有这个本意!
所以我常说,老子写了五千言,后世解释老子的文章,古今中外累积起来,有几千万宇,到目前为止,外文翻译有好几十种《老子》之多,如果老子知道了,会把大牙都笑掉. 大家讲了半天,是不是老子原来的意思呢?
张先生讲的张老子,刘先生讲的刘老子. 谁的老子才是老子?
到了宋代的理学家,自认为继孔孟之心传. 孔子传心法与曾子,作了《大学》这篇书,曾子传心法与子思,子思写了《中庸》。子思传心法与孟子,孟子以后失传了. 宋代理学家自认为又得了这个心传秘诀. 中间事隔千把年,不知道宋代理学家们在哪里拿到这个秘诀的. 其实他们把佛家、道家的东西挖了来,然后还要骂佛家、道家,所以宋代理学家的学问态度很有点不对劲,这种作法实在不大高明. 其次,他们拿心性——哲学的道理解释“仁”
说:“仁者核之心也.”
如核桃的仁、杏仁. 同时他们又加上佛家的思想,认为万物的果实,都是阴阳两瓣,中间空心的,所以仁便是道体的心空境界.宋儒另一个解释,他们说医书上麻木就叫不仁,可见仁是讲心的知觉性的,他们这样一来,暴露了身份了,这完全是佛家的话,不过硬将光头的和尚,拉来戴上孔子的帽子.在唐代以后讲孔孟的心法,而传承孔孟之心法者,就是
481论 语 别 裁
这些宋儒——理学家.汉唐之学讲仁,到底讲什么?
我们勉强可以说他们讲用.宋儒讲的仁,则扯到哲学里面讲体.我们讲了他们的缺点,也该说他们的好处,宋代及汉唐的儒家,各有所长,汉唐以来的儒家,了解孔子心法“仁”的用,宋儒借用佛道两家之学,了解孔子心法“仁”的体. 他们都有划时代的创见,但每家都是不同的孔子.讲到体用,我们要顺便提一下,拿中国唐代以后佛学原理来说,万物只有三个理则——体、相、用. 如这茶杯,玻璃为“体”
,“相”就是它的形状,“用”就是它的功用,即是可以盛液体的东西. 抽象的思想,也是一样. 譬如我们现在讲的,以孔子的《论语》思想为“体”
,“相”就是二十篇《论语》,我们来研究、解释.“用”是了解孔子以后,该怎样去弘扬中国文化,其“用”就在此.汉唐儒者对于仁都讲用,而孔子当时讲仁,也多半是针对那个时代讲用. 宋儒扯到哲学里讲仁的体,从现象来探究体,不能说在见解上没有一点进步,但可惜的也只是各执一端,闭户称王而已.了解这些资料以后,再回转看这个“仁”。
“仁”是什么?
中国古代“仁”字就是这样写:人两足走路旁加个二,为什么不就旁加个“一”?
“二人”是两个人,就是人与人之间,有我就有你,有你我就有他. 有你、我、他,就有社会. 一个人没有问题,有两个人就发生了怎样相处、怎样相爱、怎样互助的问题,就是仁. 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这是文字上的解释.
里 仁 第 四581
现在归纳起来.第一,题目的里仁. 自处于仁,里仁象征了学问的中心在如何自处. 自心是“体”
,处于人之间就是“相”和“用”
了. 相就是人的行为,用则是发挥的作用. 所谓自处就是自立,所谓处人就是立人. 佛家的所谓“菩萨”之道,自立立人就是菩萨,这是梵文“菩堤萨埵”的译音,译成中文简称菩萨,等于中文的圣贤,名称不同而已. 自处处人,就是仁的体用.第二,本篇孔子就讲到“吾道一以贯之”
,换句话说,就是体用一贯,有体有用. 所以说仁只是行为,只讲用不讲体,不讲内心修养,也错了. 如果像另一派的宋儒所说,仁就是在那里静坐,养性谈心为仁,不讲究用,不能救世救人,不能立己立人,也错了,应该体用一贯.第三,在第七《述而》里有“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四点是孔子讲学问的中心纲要. 这也是他“一贯”的道理. 但在《颜渊》篇中却提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彻底语. 这些资料,我们要先了解,以后再研究这篇的本身,最后把结论沟通起来,大家就可以豁然贯通了.
月是故乡明
《里仁》篇第一段:
681论 语 别 裁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照三家村学究的解释就是:“孔子说,我们所住的乡里,要择仁人的乡里,四周邻居,都是仁人君子,就够美了.”真不知道世界上哪来这许多仁人君子,对“择不处仁,焉得知?”
他们解释说:“我们选择一个居住的地方,假使不住在仁里的当中,这个人就不算有智慧的聪明人.”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我们大家都是笨蛋!对于这种解释,刚才批评过了,这是三家村的学究们的解释.现在依照我们新三家村学究的解释,“里仁为美”
意思是我们真正学问安顿的处所,要以仁为标准,达到仁的境界,也就是学问到了真善美的境界.“择不处仁”
的意思是我们学问、修养,没有达到处在仁的境界,不算是智慧的成就,这是第一原则.第二段: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假使没有达到仁的境界,不仁的人,不可以久处约,约不是订一个契约,约的意思和俭一样. 就是说没有达到仁的境界的人,不能长处在简朴的环境中. 所以人的学问修养,到了仁的境界,才能像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可以不改其乐,不失其节. 换句话说,不能安处困境,也不能长处于乐境. 没有真正修养的人,不但失意忘形,得意也会忘形.到了功名富贵快乐的时候忘形了,这
里 仁 第 四781
就是没有仁,没有中心思想. 假如到了贫穷困苦的环境就忘了形,也是没有真正达到仁的境界. 安贫乐道与富贵不淫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说:“知者利仁”。如真有智慧、修养到达仁的境界,无论处于贫富之际,得意失意之间,就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的.
照临万类的仁道
所谓“仁者安仁”相当于仁的体,“知者利仁”相当于仁的用. 我们研究孔子学说,他的主要精神是“仁”。对于仁的道理,我们最好不要拿自己的意见来作注解,要把有体有用的道理把握住.前面提到唐代韩愈拿自己的意见作了注解,说“博爱之谓仁”。我们现在不用自己的意见作注解,拿接近孔子的,或拿孔子本身的意见作注解. 孔子对于仁的注解全部都在《里仁》这一篇中,本篇里都是谈“仁”
;谈它的用,比谈它的体来得多,正如孔子在《易. 系传》中所说的:“显诸仁,藏诸用. 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再其次,我们可以从《孟子》的资料中找到一些有关仁的界说,现在我们看《孟子》最后一篇《尽心》章的上章里所提到:“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这几句话,上面讲到“根于心”是讲体,以下是讲用,这是很明显的. 所以我们作学问的办法,最好以经注经,以他本身的学说,或者
81论 语 别 裁
本人的思想来注解经典,是比较可靠的事. 然后,把古人的学说消化以后,再吐出来,就是你自己的学问. 有些人作学问,对古人的东西没有吃进去,即使吃进去,也消化不了,然后东拉西扯,拼凑一番,这方法是不能采用的. 我们要真的吃下去,经过一番消化,再吐出来,才是真学问. 正如雪峰禅师所谓:“语语从胸襟中流出,盖天盖地.”
现在我们继续看下去.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这是仁的体用并讲.孔子说真正有“仁”
的修养的人,真能喜爱别人,也真能够讨厌别人.“好”就是爱好的“好”。
“恶”字读去声,照现在的国语读法是读作第四声,就是厌恶的意思. 我们读历史,有“善善恶恶”的话,上面的“恶”是厌恶,可恶的恶;下面是恶的本字,很坏的意思. 过去的古文以及许多奏议中,有“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的话,等于说喜欢这个有才干的部下,但又不能提拔他、奖励他;讨厌那个坏的部下,而又不能去掉他.这里孔子说有“仁”的修养的人,是真能够爱人,也真能够讨厌人. 但孔子的话,假如说到这里停住了,像宋儒一样把它圈断了,那么我们研究起来,对孔子思想的“仁”还是无法有清晰的认识. 现在我们把下面一句: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与上面的话连接起来就懂了. 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真有了仁的修养,就不会特别讨厌别人了,好比一个大
里 仁 第 四981
宗教的教主,对好人固然要去爱他,对坏人也要设法改变他、感化他,最好也使他进天堂,这样才算对. 所以说一个真正有忠于仁的人,看天下没有一个人是可恶的,对好的爱护他,对坏的也要怜悯他、慈悲他、感化他.下面讲仁的重要: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这是儒家仁的修养,一个人要在心地上下工夫. 刚才我们提到《孟子. 尽心》篇,就是讲研究孔子“仁”的学问,我们应该读读《孟子. 尽心》上下两篇,对于仁的涵义会有更深切的领会的.孔子说,富与贵,每个人都喜欢,都希望有富贵功名,有前途,做事得意,有好的职位,但如果不是正规得来则不要.相反的,贫与贱,是人人讨厌的,即使一个有仁道修养的人,对贫贱仍旧不喜欢的. 可是要以正规的方法上进,慢慢脱离贫贱,而不应该走歪路. 接着他讲:“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他说一个人去了“仁”字,就没有中心思想. 即使其他方面有成就. 如文学高的,不过是一个才子风流而已,知识渊博的不过是一个才人而已. 所以君子没有“仁”这个境界,就没有中心思想,既没有中心思想,靠什么成名呢?所以做学问的人,“无终食之间违仁”
,就是说没有在一顿饭那样短的
091论 语 别 裁
时间违背了仁的境界.“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造就是创造、作为,次就是这个情况. 这句话是说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靠仁;倒楣的时候不颓丧,不感觉到环境的压迫,也靠这“仁”的修养而安然处之. 换句话说,得意的时候,要依仗仁而成功,失败了,也要依靠“仁”而安稳.
兼收并蓄见仁心
因此他说明达到仁的修养: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他说我没有看过一个真正喜欢仁的人,讨厌那个不仁的人,看不起那个不仁的人. 拿我们现在的观念来看,他是说我没有看到一个真正爱好道德的人,讨厌一个不道德的人.为什么呢?一个爱好“仁”道而有道德的人,当然他的修养几乎无人可以比拟,实在很难得;可是,他如果讨厌不仁的人,看不起不仁的人,那么他还不能说是个仁者. 但有些人的看法,就不一样了,宋儒的解释,认为爱好道德的人,讨厌、看不起不道德的人,就是仁的境界. 这样一来,宋代以后的儒家,意见纷争,越来越多. 我们看《论语》的原文,并不是
里 仁 第 四191
这样解释. 因为接着下面就说:“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意思是说,一个仁者,看到一个不仁者,应该是同情他、怜悯他,想办法怎样把他改变过来,这是真正仁者的用心. 我们讲道德,别人不讲道德,我们就非常讨厌他,那么我们是同样以“不仁”的心理对付人家,我们这个仁还是不究竟. 所以孔子说:“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这是孔子讲的忠恕之道,推己及人的写照. 我觉得冷了,想到别人也怕冷,要别人快去加衣服;想到自己,就联想到别人. 假如我自己仁,看到别人不仁就讨厌,那我也是不仁.下面跟着是讲“仁”的用:“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这是他假设的话. 他是说,仁是很难的修养,人本来有爱人之心. 我们观察一个幼儿,同情人家的时候特别多,后来渐渐长大了,心里的厌恶也越大,仁心就不能够发挥. 所以他说仁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但几乎没有人能在一天当中,用心、处世,完全合于仁道. 假使有,他仁的修养必然很高超. 只要立志,没有说因力量小而达不到仁的境界. 但是他又补充一句,也许有力量不足而达不到的,但我从来没有看到这种情形.这篇从开头的一节,到这里为止,都是讲仁的体与用.所谓体是内心的修养,如何做到仁、爱人;仁的用,有推己及人的精神,心胸宽大,包容万象,能够感化他人,这是仁的用.讲了仁的体用之后,下面引伸讲仁的修养方法: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291论 语 别 裁
孔子说人的毛病,各于其党. 这个“党”不要以现代的观念来解释为政党之“党”。古人所讲的党是乡党,包括了朋友在内. 儒家思想,时常用到这个乡党的观念. 古代宗法社会的乡党,就是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 交朋友等社会人际的关系对一个人影响很大. 孔子说一个人会有过错,往往都是社会关系的因果. 我们在社会关系中看到一个人的过错,譬如某人作人的态度非常坏,而我们看得清楚,那么自己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有同样的过错,假如有,就改过来,假如没有,就更加勉励. 所以看看人家的过错,可以引发仁的修养.
了知生死不相关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个“道”就有两个研究了. 前面曾提到过,在《述而》里头,孔子真正的学问精神是讲“仁”
,他的根基则在于“道”。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孔门学问的四大原则. 那么这个“道”是什么道?这是很难讲得清楚的问题. 现在这个问题来了,我们前面稍微提过,研究上古时代的“道”字与“天”字,都有几个意思. 同样是个道字,用处不同,有时“道”是代表形而上的所谓本体,就是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也是指人生宇宙万有最初的那个本体.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是指那个本体.
里 仁 第 四391
“可道”说可以用一个方法,一个原则把它假设说明.“非常道”
,但毕竟不是平常的假设可以表达得出.就在这两句话中,三个同样的道字,意义都不同. 中国文字有假借用的. 碰到这些问题就很讨厌. 例如“道”有时表示形而上的本体,有时候表示形而下的法则、原则、守则,如治道. 又如《孙子兵法》说:“兵者,诡道也.”因为军事思想是活动的,用兵是不厌其诈的,一切为了打胜仗,这个“道”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
,又完全是两回事. 还有时候是道路的道,一条路叫作道. 有时候又是指心性而言,是心性的本体,也就是理性、理念的最高境界叫作道.那么孔子在这里讲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究竟是形而上的那个道,还是形而下的那个心性的法则呢?无法定论,这个问题很大. 在本篇里,后面有孔子对曾子传道的话,到那时再来研究,可以连贯起来解释的. 如果在本篇来讲:道是仁之体,仁是道之用. 所以他说,一个人如果真正得了道,早晨得了道,晚上死了都合算,人生就是怕不闻道.
富贵不淫贫贱乐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一个人如果真正立志于修道,这个“修道”不是出家当和尚、当神仙的道,而是儒家那个“道”
,也就是说以出世离尘的精神做入世救人的事业. 一个人如果志于这个道,而讨厌物质环境艰苦的话,怕自己穿坏衣服,怕自己没有好的吃,
491论 语 别 裁
换句话说,立志于修道的人而贪图享受,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 因为他的心志已经被物质的欲望分占了. 孔子这句话是说,一个人的意志,会被物质环境引诱、转移的话,无法和他谈学问、谈道.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讲到仁的用世,一个大政治家处理国家的事情,没有自己固执的成见.“无适也”
是说并不希望自己一定要发多大的财,作多大的官. 虽然这样没有成见,也不是样样都可以.“无莫也”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那么应该走哪一条路呢?
“义之与比”
,义就是仁的用,只问应不应该做,为道德应该做的就做了,不应该做就不做,以义作比对. 推之个人的立身处世,也是一样的道理,这是讲仁的修养条件.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在这里讲君子与小人在仁上的分野. 他说君子的思想中心在道德,违反道德的事不干,小人则不管道德不道德,只要有土地就干了. 古时的土地,相当现代的财富. 有钱就是好的,小人想念的都是财富、利益.“君子怀刑”
,君子最怕的事,是自己违反德性,其次怕做犯法的事情. 法律和门锁一样,防君子不防小人,小偷真正要偷,锁是没有办法的.法律也是一样,真要犯法的人,很多是精通法律的,不精通法律的不敢犯法. 所以要有道德作基础,才能补救法律之不
里 仁 第 四591
足,因此君子是怀畏刑法,小人只是怀思福惠——处处讲利害,只要有好处就干了. 中国过去商场上有句话:“杀头的生意有人作,蚀本的生意没有人作.”就是这个道理. 这里孔子是说明仁义之道.但说起来很容易,真正的修养却很难做到,因此下面补充一句: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这个放,就是开展、放任. 一个人基于利害而作人做事,最后招来的是怨怼;对于朋友,若是以利害相交,要当心,这种利害的结合,不会有好结果,最后还是怨恨以终.
敝屣功名尊道义
以下讲到仁人对社会做大事业的原则: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古代的诸侯立国的大原则,是要谦让就位,最后又功成不居,所以老子就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这是上古文化的传统思想,后来儒道两家都奉为圭臬. 而中国几千年来历史的事实,每当拨乱反正的时候,都是道家的人物,用道家的思想来完成大业的. 等到天下太平了,才由儒家的人物出来大讲治平之道. 道家的功成身退,而又退得不大好的有两人,一个张良,一个诸葛亮. 比较退得可以打八
691论 语 别 裁
十分的是姜太公,诸葛亮大概可以打六十五分到七十分,因为欲罢不能,只好鞠躬尽瘁了.道家的人不求名不求利,隐显无常,所以更觉亲切可爱.这与西方文化的观念大相异趣.我们看历史上道家的人物,要去考证他们可真要命,他们学问再高,功劳再大,最后还是隐掉了,修道去了. 修道以后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要了,最多报个代号叫什么子、什么老的就算了,有时还装疯装癫,如神龙见首不见尾. 近世的西方文化可不然,一个人如果成功了,就要拿什么什么奖金,名要大,利要多,越大越多越好.由此看来,中西文化的确在基本上有所不同. 中国文化真诚谦虚的精神,是孔子非常赞成的事,他大加赞扬身退之道.尤其他对吴泰伯、伯夷、叔齐等不肯当帝王,最后逃走了的这些人,称扬得不得了. 这并不是他鼓励人不要当皇帝,不要搞政治,而是说你有才干的话,就好好干一番,成功了就退隐而不居功. 所以孔子在这里感叹,能以礼让为国的人哪里有呢?不以礼让为国,用争夺来的,或用手段骗来的,那么文化的精神就不要谈了. 司马迁就根据这个道理,写了一部《史记》,大谈其历史哲学的观点了.说到这里,想起我以前的一位老师,他是逊清最后一次科举的探花. 我学习旧体文写了一篇文章向他请教,他许以在满清时考一名举人、进士没有问题,我当时也很傲慢,心想前清进士的文章,也不过如此而已.后来碰到一位老师,我把写的诗文拿给他看,他派头十足,瞄一眼,往旁边一搁,响都不响. 我心想这是什么道理?后来写了一篇文章,再给他看,又是往旁边一摆,他说:“你怎么会写文章?”我说:“人
里 仁 第 四791
家还说写得不错哩!“我这个人狂妄得很,我说:”老师,你说哪点不对?
不对的,帮我改.“他说:”《伯夷叔齐列传》你读过没有?“我说:”当然读过呀!
《古文观止》上都有,我还背得呢!“他说:”你背过了《伯夷叔齐列传》,你就懂吗?“我说:”那么!要请老师再加指点.“他说,”你回去. 再倒背一百遍,背完了来见我,再告诉你!“这位老师真了不起,我心里很不服气,气得不得了,其实他这种教育法,当时是要刺激我. 我回去再看,后来看出道理来了,我去看他,我说:”老师!我看出道理来了,我讲给你听.“他笑着说:”好!你真懂了,不需要再讲了. 你也可以写文章了,这样才能懂历史文化,文中才另有一只眼呢!“
这位老师的教育手法是这样的好,实在终生感激不尽.《伯夷叔齐列传》真难懂,司马迁的全部思想的纲要都摆进去了. 在《史记》中,帝王的传记叫“本纪”
;诸侯、宰相等,有功业成就的人的传记叫“世家”
;再其次为“列传”
,为某人的传记.讲列传,大体上应该和我们现代的传记一样,某人,某地人,家世如何,出身什么等等. 可是《伯夷叔齐列传》中,叙述伯夷、叔齐的话没有几句,初看起来,还真似“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知他说些什么,越说越远. 文章一开头是:“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等等,一路下来,乱七八糟,东一句,西一句,伯夷、叔齐的事情,倒是没说几句.可是他把历史哲学全部的观点,都放在这一篇里. 他同时讲到,上古中国文化,以礼让为国,但告诉我们,尧让位于舜,舜让位于禹,都不是那么简单的.并不是说句:“你还不错,由你来做.”这样简单,尧让位给
891论 语 别 裁
舜,舜让位给禹,都经过“典职数十年”
,叫他跟着做事做了几十年,做部长,又做行政院长,都做了. 考察他,认为他实在行了,然后才让位给他.“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中国文化公天下个个让位的过程,是这样不容易——德业的建立,需要经过这样长久的考察. 他说从此以后没有了,不是你拉过来,就是他抢过去. 他说得很明白,因此他说从此以后就有问题了. 武王统一天下,“伯夷、叔齐叩马而谏”
,把武王的马拉住,告诉武王:“你不能这样做”。原因如何如何. 武王以后,礼让为国的精神就更没有了. 不过说得没有这么明显而已,必须你自己去体会. 所以有人说《史记》是汉代的谤书. 实际不止是汉代的谤书,是对中国历史严厉批评的一部谤书. 但是司马迁有一个把握,他说要把这部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这个牛可吹大了,换句话说,他把当时的学者骂尽了.他等于说:“你们还能看懂我的书吗?
只有把它藏起来,将来会有人看得懂我的书.“
由此再回转去看孔子所说的“礼让为国”的精神,在春秋之世已经没有了,于是接着说下去为什么要礼让为国的政治哲学.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一个人不怕没有地位,最怕自己没有什么东西站得起来.根本要建立. 如何建立?拿道家的话来说:立德、立功、立言——古人认为三不朽的事业,这是很难的成就. 上古之人首在立德,后世则重立功——到周秦以下,就只讲功业了.再
里 仁 第 四991
其次就重立言,如退隐的老子,后世儒家尊奉为“素王”的孔子. 这个“立”
,是自己真实的本领,自己站得起来的立.不怕没有禄位,也可以说是不求人爵的位子,只管天爵的修养. 同时也不要怕没有知己,不要怕没有人了解,只要能够充实自己,别人自然能知道你.同《学而》篇最后的结论,是一样的道理.
孔子四字禅
讲到这里,刚才提到过的一个问题又来了,上文孔子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个大问题. 现在呢?
子曰: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是千古以来一个大问题、一个大疑案. 孔子说“一以贯之”以后,现在便有什么“一贯道”等附会的宗教团体出现,成了问题中的问题,真有匪夷所思之感了.曾是曾参. 孔子对曾参说,为什么不对别人说?这就是人的问题了,怎么是人的问题?
这个问题解释起来很讨厌.我们现在姑且把他剧本化来说,有一天孔子坐在教室里,曾参经过他的前面,于是孔子便叫住他:“参!”曾参听到老师叫,回过头来,于是孔子便告诉他说:“吾道一以贯之.”就是说,我传给你一个东西,一以贯之. 这一以贯之的是什么呢?如果说是钱,把它贯串起来还可以,这“道”又不是钱,怎么
02论 语 别 裁
一以贯之呢?但曾子听了这句话以后,打了个拱说:“是,我知道了.”孔子讲了这句话,自己又默然不语了. 同学们奇怪了,等孔子一离开,就围着曾参,问他跟老师打什么哑谜呢?
夫子又传了些什么道给曾参呢?曾子没有办法告诉这些程度不够的同学,只有对他们说,老师的道,只有忠恕而已矣.作人做事,尽心尽力,对人尽量宽恕、包容. 就此便可以入道了. 曾参讲的对不对呢?有问题!那不叫“一以贯之”
,该“二”以贯之了,因为一个忠,一个恕,岂不是二贯?明明孔子告诉他“一以贯之”
,为什么他变出两个——忠恕来?
这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说我们研究孔子的心法,这是一个讨厌的问题,因此只有借用别家的东西,讲几个故事给大家听,作为本题的参考.我们知道,目前最流行述古的禅宗,现在社会上一般都称为“禅学”。禅宗有一个故事,在文学上也很有名的,就是“拈花微笑”的故事,是说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是梵文的译音,释迦是姓,中文的意思是“能仁”
,牟尼译成中文是“寂默”。晚年住在灵山——也叫灵鹫山. 释迦是十九岁丢开了王位出家,三十二岁成道弘法,一直到八十一岁才过世,有四十九年从事于教育,现在我们暂且不用宗教的观点来研究它.)有一天上课,在禅学里叫“上堂”
,后来我们的理学也用这个名词. 下面有很多学生们等他,都不知道他这天要讲什么,结果他上去,半天没有说话,他在面前的花盆中,拿了一朵花,对着大家转一圈,好像暗示大家看一看这朵花的样子,一句话也没有讲,下面的学生,谁也不懂老师这一个动作是什么意思. 所以这叫做“拈花”
,就是释迦拈
里 仁 第 四102
花. 释迦拈花后,他有一个大弟子迦叶尊者,(叶,根据旧的梵文译音,音协. 尊者,就是年高德劭的意思.)释迦牟尼的弟子,大部分与孔子的相反,孔子所教的都是年轻一辈. 释迦牟尼所教的弟子,大部分比他年纪大. 佛经上记载,迦叶尊者在释迦拈花后“破颜微笑”。什么叫做破颜呢?
因为宗教的教育集团,上来都规规矩矩、鸦雀无声,大家神态都很严肃. 可是在这严肃的气氛中,迦叶尊者忍不住了,于是“噗嗤”一笑,这就叫作破颜,打破了那个严肃的容颜,但是不敢大笑,因为宗教性团体的戒律,等于说管理制度,非常严肃. 他破颜以后,没有大笑,只是微笑. 那么两人的动作联合起来,就叫做“拈花微笑”。此时释迦牟尼讲话了,这几句话是禅学的专门用语,等于孔子对曾参讲的“一以贯之”是一个道理.解释起来是很麻烦的事情,这几句话译成中文是:“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音玛哈,意为大,大成的意思.)
迦叶.“
就是说我有很好的方法,直接可以悟道的,现在已交给了这位大弟子迦叶. 这就是禅宗的开始. 所以又称禅宗为“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法门. 说它不须要透过文字言语,而能传达这个道的意思. 现在我们不是讲禅学,暂时不要去研究它.(我是不大主张人家去研究的,我常常告诉朋友们不要去研究,因为怕一般人爬进去了,钻不出来.)只是引证这样一件事,比拟于“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类似相同. 孔子讲的一贯是什么?
而佛家又为什么一个拈花,一个微笑?
等于我们有两个人,一个举起一支粉笔,另一个说:“懂了!”
除非这两个人有“黑道”术语、暗号,才知道彼此讲的是什么.
202论 语 别 裁
对吗?——一笑.现在我们再引第二个故事加以说明. 禅宗到了中国是在南北朝梁武帝时,(这个教外别传的法门,就是脱离了佛教的经典之外,不限用文字,而以另外的方法来传心,后来宋儒理学讲“孔门心法”
,也就是套用这个名词的意义而来.)一个印度籍的达摩祖师(所谓祖师,就是有别于教主)
,他也是王子出家,禅宗的传心法门,到了他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八代了. 我们知道,到了我国宋朝的初年,印度的佛教,整个没有了. 阿拉伯文化的侵入,伊斯兰教权力统治了印度. 所以宋朝以后,印度连佛教的文献都没有.今天要研究佛教思想,老实说,只有中国保留的文献最完整. 十七世纪以后,英法等国才开始由印度找到残缺的、遗留的佛教文化资料,译成外文而产生了西方的佛学系统. 但到现在为止,他们不承认中国的佛学系统,这是西方人有意的,尤其是有些人有意制造的.实际上宋代以后,印度的佛学系统已经全部到了中国,非常完整,且具规模.印度本土的佛学则可说是销声匿迹了.十七世纪以后的梵文佛学系统,是另外一个系统,那应该说是西方人的后来的佛学系统. 这是世界学术史上的一个大问题,我们在这里不去管它了.达摩祖师是在隋唐以前,梁武帝这个阶段,从印度把禅宗带到了中国. 后来流传下来,到唐代传至禅宗的六祖——广东的惠能,就是中国的第六代禅宗祖师,他没读过书,却成为了不起的人物. 在中国文化史里,这一段相当于是佛教的革命,推翻了依文解义的经典研究,产生了中国文化中一股佛教的新精神. 六祖下来,后来有一个和尚“俱胝禅师”

里 仁 第 四302
我国禅宗“一指禅”故事就是由他而来——不过要注意,有一本书名为《三指禅》,是研究按脉的医书,不要误认作禅宗的书.怎么叫“一指禅”?
禅宗是不限于借用言语文字传道的.六祖以后的这位大禅师,有人问他什么是“道”?
他回答得很简单,每次都是举起一根食指示人,说道,“就是这个!”这个是什么?谁也不知道,可是问他的人却懂了,悟了道.有一天老和尚出门了,不在家,一个跟了他很多年的小沙弥在守庙. 这天有个人来找老和尚问道,小沙弥说师父不在,你要问道问我好了. 问道的人便请小沙弥告诉他什么是道,小沙弥学师父的模样,举起一根食指向那问道的人说:“这个!”那个问道的人很高兴,跪下来了,因为问道的人真懂了,悟了道. 这个小沙弥可真不懂. 等师父回来了,小沙弥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告诉了师父.师父听了报告进去了,一会儿背着手出来,要小沙弥再说他怎样向人传道,小沙弥再比划着伸出一根食指说,“这个!”
师父放在背后的手一挥,手上拿了一把利刀,把小沙弥的那根食指砍断了. 小沙弥手指被砍,大叫一声:“唉哟!”小沙弥也因此悟了道.禅宗像这类的故事很多,我们不管禅宗的道. 这里所提到的几个故事,跟孔子说的:“参乎!吾道一以贯之.”不是一样吗?
这是由禅学回头来看《论语》,发现孔子也和一指禅一样,他说的“一以贯之”这个“一”字是什么东西?曾子听了,也等于迦叶的微笑一样,说:“是!我懂了.”曾参懂了以后,孔子出去,门人们围着曾子,问老师说了什么?可见孔子对曾参说这段话蛮不简单的,所以同学们才问他到底什么意思,曾子于是回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实际
402论 语 别 裁
上,意思是说,你们不要问,你们的程度还没有到哩!
吉光片羽 稍纵即逝
讲到这里,《论语》上还有一个大问题,和这个问题是一样的,将来要讲到,现在先连起来研究,是在第十篇《乡党》的最后一段:“色斯举矣. 翔而后集. 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
子路共之,三嗅而作.“朱熹——宋代的大理学家朱夫子,以及历代的学者,认为这段书的上下文中掉了文字.古代不像我们现代印刷发达,书籍是用刀刻在竹片上的所谓竹简,一片一片很容易弄掉. 但是这种观点也有不能完全采信之处.我们看原文:”色斯举“就是说鸟在开始飞翔之前,拍展着羽翼,飞向青天,而后又翩然而逝. 这是一幅自然美丽的生动画面,意境之美颇似最近流行的”天地一沙鸥“。现在看看原文:山梁——山岗上面,雌雉——雌的野鸡(山岗上的雌野鸡)
,时哉时哉——就在这个时候.那么子路在旁边听到了,“共之”——就是恭身一拱手说:“哦!”的情状,又为什么“三嗅而作”呢?
“三嗅”——所谓嗅,就是用鼻子吸气的意思. 我们年轻时候说笑话:“子路共之,三嗅而作.”为什么?是子路想吃野鸡肉,先用鼻子闻闻很香. 又说:子路是练气功的,先吸三口气,“而作”
,再打出去,于是野鸡被子路打倒了. 这些都是笑话. 那么这一段到底记载的是些什么东西?用我们的观点,就是和“吾道一以贯之”一样,也和
里 仁 第 四502
禅宗“拈花微笑”
的道理一样.我认为并没有掉落了文字,上面是记载当时的情形,描写飞翔的景象.“色斯举”——大家也看过孔雀,看过野鸡. 我曾在山里住过很久一段时间,山中一大群野鸡出来,的确很漂亮.“色斯举矣”
,野鸡要起飞之前,翅膀尾巴一展,像孔雀一样很美丽,然后起飞了,“翔”是飞翔一阵,然后又下来,停在什么地方呢?在山岗上面.孔子当场看到这个景象,野鸡羽毛很鲜艳,仔细一看,是只母野鸡,悠闲安然地站在山岗上.这时候子路也在旁边,孔子就告诉子路:“时哉!时哉!”
这个“时哉!
时哉!“
在孔子一生思想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尤其研究《易经》及中国文化,关于“时”的问题,更要注意. 人生一切,个人小事也好,国家大事也好,都要把握时机. 还有“位”——环境.《易经》重点,就在这里. 天下万事万物都在变,随时在变,没有不变的事,时间一分一秒在变,空间随时随地在变. 所以孔子经常在《易经》中提到时空的变. 我常告诉年轻同学们,不要怨恨,也不要牢骚,年轻人不怕没有前途,只问你能不能够站得起来;但要懂得把握时间和空间. 如同赶公共汽车一样,这就是人生. 等得久的人,不要埋怨,是自己到站太早了;有的刚刚赶到,汽车开出去了,于是气得不得了,大骂一阵,骂有什么用?干脆等下一班第一个上去,不就好了. 从这一点小事,也可了解人生,怎样去安排自己,把握时间,孔子告诉子路“时哉!
时哉!“也包含了这个道理.野鸡站在山岗上面,显得很神气,假使它站在中央菜市场的鸡笼旁边,你说它的后果是什么?它站在那山岗上,就
602论 语 别 裁
大有凤凰之象. 正如晋代左思的诗:“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一幅大自然的画面,上是千仞岗,下是长江浪,一人怡然自得地站在上面,真是神仙中人,了不起,这就是得时、得位. 孔子指着那山岗上美丽的雌雉对子路说:“时哉!
时哉!“
意思就是说,你看,那只雌雉正在这个时候飞起来,然后又降落在那么一个好地方,这一幕活动的画面,影射了人生处世之理. 孔子周游列国,要想救这个时代,救这个世界,救这个历史文化,但却深感回天乏术. 他藉着这一幕景致对子路表达这个意思,而不从正面讲,好像释迦牟尼拈花微笑的手法. 不用语言,就用目前这个事实指示给子路,你要懂得这个,要立足,要站稳,要站得好,早一点站到你的好位置.“时哉!时哉!”要把握时机. 子路这时候拱手:“是!”三嗅是子路听懂以后,恍然领悟而生感叹的反应.中国文字,古文非常简单,就是这么回事,但是拿现代文字改写成剧本的话,起码是两页的对白,加上表演,镜头恐怕花费二十分钟.这段在研究《乡党》时要极小心,在此只提前作个简述.现在再回到讲仁的这篇上面;“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此一说词内涵的道理.也相当于子路那一则“山梁雌雉……时哉!
时哉!“的道理. 前面说过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
,这个人用功,很注重培养自己内心的宁静,德行的修养到了相当的程度,孔子看到他进来——一个人道德素养到了宁静安详的境界,走路的神态和平常不同;忧郁时,走路的态度又变得与高兴时不同. 他的学问、道德修养到了这个境界,在孔子面前一走过来,这位至圣先师就看出了火候. 所以孔子把他
里 仁 第 四702
叫过来:“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
——其他学问讲了半天,都是空的. 等于释迦牟尼说的不立文字,真理就在你自己内心里,内心随时随地都能宁静、安详、平淡,这个境界就差不多了. 你永远保持修养上的这个境界,久而久之即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了. 但是一般同学们没有修养到这个程度,此中道理,并不是即讲即知,必须要有内涵的真正修养. 曾子也知道一般同学没有到达这个程度,因此就轻轻一推,推到行为上去,告诫他们先要留心作人做事的忠恕之道.孔子的学问,的确有一段内在修养、真实工夫,并不是完全谈空洞的理论而已. 这一段我们暂时讲到这里为止,恕我才疏学浅,言难尽意. 这类的问题后面还是有的,以后还可以谈到.
仁义值千金
再接下去: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一段记载,涉及到孔门的仁学,也就是心学. 这个“心”
包括了现在所谓的思想等等的心理之学,但却不限于目前心理学的心,而是指“吾道一以贯之”的心性之心.什么叫“喻”?这个字要注意. 现代人喜欢讲逻辑,逻辑是西方文化,十六世纪以后逻辑之道大行,它是根据希腊的原始逻辑发展而来的. 逻辑是一种思考的方法. 我们曾经介
802论 语 别 裁
绍哲学,哲学要问宇宙是怎样开始的?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先有男或者先有女?
对此哲学家有两派见解:一种是唯物思想,他说宇宙开始先有水,由水变成火,而后冷却逐渐形成现在的大千世界. 印度也有一派讲地、水、火、风的四大是天地开始的根源. 相当于中国金、木、水、火、土的五行道理. 这些理论慢慢演变成后世的唯物思想. 另一派是讲唯心的,认为宇宙有一个超越物质的精神主宰,物质是由他所创造产生的. 这牵涉到哲学问题,解说很多. 到了后世,提出了问题,问及哲学家怎么知道宇宙从何而来的?哲学家说是靠学问思想来的,那么先行研究你哲学家那个思想(工具)的判断准确不准确. 因此产生了逻辑学——对思路法则的研究. 这种思路的法则学,在印度的佛学中,早在希腊之先就有了.对于这问题,世界学者也有两派说法:一派是西方人的立场,认为印度的思考方法是从希腊来的;一派是东方人——包括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认为希腊的逻辑,是从印度方法来的. 印度这套方法,我们翻译过来叫“因明学”
,比西方的逻辑还要完备,还要严密. 西方文化中妇孺皆知的黑格尔辩证法——“正、反、合”是举世闻名的. 所以有许多人谈到《易经》时,说我们的《易经》真了不起,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正、反、合”完全一样. 这是中国人的悲哀!我说,老兄!我们《易经》是五千年以前的产物,黑格尔几时才发明辩证法?为什么把我们老祖宗的东西,拿来与西洋人比,还说同他一样?这等于在街上看到祖父拉着孙子走,说祖父长得像孙子,而不说孙子长得像祖父.怎么说因明的方法比逻辑高明?因明有几个步骤,简单
里 仁 第 四902
的讲:“宗、因、喻、合”。
“宗”就是前提,说话必有宗,引伸“宗”
的理由为“因”。
有时候有宗有因还讲不清楚的事情,只有用比喻来说明,这就是“喻”
,在《庄子》中叫做“寓言”。每个宗教里的寓言都很多,像西方文化中基督教的《圣经》,就有很多寓言,每个大教主都很会讲譬喻,其中还包括了隐语和幽默话.宗、因都讲通了,那么就是结论的“合”
了.因为讲到《论语》中的喻,所以引出这些闲话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意思是: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问道德上该不该做;跟小人谈事情,他只是想到有没有利可图.如果拿孔子这个观点来看今天的世界就惨了,今天世界的一切都是喻于利,处处要把利欲摆在前面才行得通. 不过,满天下都是小人,也就单纯了,麻烦的是,始终还有小人与君子的分野存在,这就很难办了.那么,要如何才能做到仁呢?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上面曾经讲到过,真正“仁”道的人,一定能爱人,不会讨厌人. 即使讨厌,也是要把讨厌的人改变过来,使他同样地能达到“仁”的境界. 在这里又补充这个道理说,我们看见一个道德、学问有修养的贤者,就想达到他那个境界,跟他在造诣上有同等的成就;如果看到不贤的人、坏的人,最好当作自己的借镜,藉以自我反省. 上面一句话就是说明上文仁者爱人不能恶人的道理;下面一句话,就是解释上文“人之过也,各于其党”的道理.
012论 语 别 裁
孝子仁人不二门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现在又讲到孝道中仁的范围,他说对于父母的过错必须“几谏”。什么叫“几谏”呢?我们好几次提到孔家店被打倒,都由孔家店的店员搞错了观念而出的毛病.宋儒以后论道学,便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的名训出现. 因此“五四运动”
要打倒孔家店时,这些也成为罪状的重点. 其实孔子思想并不是这样的,天下也有不是的父母,父母不一定完全对,作为一个孝子,对于父母不对的地方,就要尽力的劝阻.“见志不从”就是说父母不听劝导的话,那么就“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只好跟在后面大叫、大哭、大闹,因为你是我父母,你要犯法,我也没有办法,但是我要告诉你,这是不对的.你是我的父母,我明知道跟去了这条命可能送掉,因为我是你的儿子,只好为你送命,不过我还是要告诉你,这样是不对的. 这种孝道的精神,也并不是说父母一定会不对,只是说如有不对的地方,要温和地劝导,即使反抗也要有个限度.总之,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应该把道理明白地告诉他,可是自己是父母所生的,所养育的,必要时只好为父母牺牲,就是这个原则.因此:
里 仁 第 四112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古人讲父母老了,怕没人照应,而不远游,即使要远游,也一定要有个方向. 这种解释,我不大同意. 有哪一个人出门会没有一定方向乱走的呢?到月球去也还是个方向. 我认为“游必有方”的方是指方法的方,父母老了没人照应,子女远游时必须有个安顿的方法,这是孝子之道.“方”者应是方法,不是方向.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个问题已经讨论过,但本篇到这里,为什么又单独的提出来呢?这是接到上面一句“游必有方”所引起. 离开了父母,不在父母面前三年,对父母的爱心、孝心深系于怀,这就是孝子. 同时,对于古人在上面解释这句话的错误,也有了明证,而可以纠正过来了.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我们做子女的人,对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为什么呢?两种心理,一种因为知道父母的年龄多了一岁,寿又添了一岁而高兴;但同时又害怕,因为父母年岁越高,距离人生的终站越近,为儿女与父母相处行孝的时间也越短,所以就有这两种矛盾的心理了.以上是由仁讲到孝,现在要由孝重返于仁的道理.
212论 语 别 裁
仁 者 之 言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这是讲到用仁之重要. 孔子说古代的人不肯乱讲话,更不说空话,为什么不随便说话呢?
因为怕自己的行为做不到.所以行仁的人,有信义的人,往往不轻易答应,不轻易发言.我们历史上有句话——“重然诺”
,这就是说不肯轻易的答应一句话,答应了一定要做得到. 我们又在历史上看到“轻诺则寡信”的相反词,这是说随便答应一件事的人,往往不能兑现守信,所以孔子指出了这个道理.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因此个人的修养也好,处理大事也好,小事也好,最好注意“以约失之者,鲜矣!”
约就是约束、检束、小心、谨慎,意思是要常常约束自己. 谨慎的人,过失比较少;放荡的人,容易犯错;讲话随便的人就容易失信. 所以个人行为道德能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失败的事情就少了.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最后又讲到仁的言行之重要.“讷”
,是嘴巴好像笨笨的;利嘴除了教书、吹牛、唱歌以外,没什么用.真正的仁者,不大会说空话,做起事情,行为上却很敏捷. 换句话说,先做
里 仁 第 四312
后说,不要光吹而不做.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依我对《论语》的研究,认为每篇里面的章句是连贯而不能拆开的,二十篇前后次序也是连贯不能拆开的,现在这里又可以证明. 这篇《里仁》,并不是教你去找一个仁爱路去住. 古人的解释,即是选一个住处要找一个仁里,世界上哪来这许多仁里?到哪里去找?孔子自己的家乡,当年也不一定是仁里.哪里是仁里?
假如我们的故乡是不仁统治的世界,我们就不管他了吗?
我们正要把他恢复回来,把罪恶打垮.这才是人性的仁道呀!
其实那个“里”字,就是“自处其中”的意思,脚跟站得稳的地方就叫“里”。
“里仁”
,是我们作人的立足点处于仁道. 所以“德不孤,必有邻.”自己有道德的涵养,能体用兼备,自然会影响近身的人.《大学》里的修、齐、治、平也是这个道理. 一般人往往以现前利益的眼光,批判道德为无用之修养.讲到这里,我最近读了一本清人的笔记,提到有一个人很清廉,告老回乡,一天在门前看到乡下人卖一条新鲜的鱼,问价以后,摸摸口袋中没有钱,没有买成.回家和太太提起,太太说你何不写一张条子给他呢!他问写什么条子可以买到鱼?太太说你写上“清官”两字,他就把鱼给你了. 太太幽他一默,这个老头子被逗得笑了. 这说明什么?
就是说明为道德而活着,有时候你会感到寂寞、冷清.所以我认为如果寂寞能当成一种享受,那就可以讲道德了. 如果你视寂寞为痛苦而不是享受,就难讲真学问真道德了. 但是在此,孔子告诉我们,如果真为道德而活,绝对不会孤苦
412论 语 别 裁
伶仃,一定有与你同行的人,有你的朋友.讲到这里是一个结论了,上面全篇几乎都是孔子的话,最后这两句则用子游的话: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 朋友数,斯疏矣.
我们看《论语》,好像《庄子》一样,最后往往吊两句,好像毫不相干的话. 这里最妙的不用孔子的,而用他学生子游的话. 子游这话的意思是说,要讲仁爱之“行”
,也要懂得方法,不能乱干.对君子尽忠,也不容易.君王有了不对,每次见了劝他,次数多了,硬要做忠臣,就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有时命都丢了. 对朋友也是一样,朋友不对,你劝他劝多了以后,他不听你的,就会变成冤家了.子游的话为什么放在这里?这是人性的另一面. 虽然行仁之道,义所当然,但是要讲究方法. 譬如大家喜欢看《贞观政要》这本书. 魏征的忠贞和他的道德学问,使唐太宗很敬畏,而且信任他. 唐太宗喜欢一只小鹞子,一天正在玩鸟,魏征来了,唐太宗怕他讲话,赶快把小鸟藏到怀里,魏征假装没看到,故意留下来和他谈国家大事,唐太宗心里虽为鸟着急,也拿他没办法. 等魏征走了,唐太宗拿出怀里心爱的小鸟一看,早已魂归奈何天了. 于是伤心得回到后宫,大发雷霆说:“我非杀掉这个田舍翁(乡巴佬,指魏征)不可!”长孙皇后问明了原委,立刻穿了大礼服向唐太宗行礼道贺,唐太宗说有什么可贺的?
皇后说,唐朝有魏征这样的好臣子,又有你这样的好皇帝,这是有史以来没有过的好现象,国家的兴盛是可期的,这还不可贺吗?于是唐太宗息怒不谈了. 以
里 仁 第 四512
唐太宗这样器量宽宏的人,对魏征的意见,样样接受,到最后唐太宗还气得要杀他,若不是唐太宗的皇后暗中救魏征一把,这个老头儿的头也是要保不住的啊!后来魏征死了,唐太宗终于信了谗言,还是把他的墓碑给推倒了. 一直到唐太宗征高丽失败后,才又想起魏征若在,必不会有此失. 因此又树立起他的墓碑.这里把子游这几句话,放在讲仁道这一篇的最后,是含有深意的感慨. 但是如果随时随地把这两句话记牢,做人家的部下也好、朋友也好,就变成滑头,不负责任了,那又不是仁道. 所以我们研究了孔孟学说,懂得了人生,才知道作人真不容易,的确须要多体会历史、多体会人生. 然后才能做到“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随时随地里居于仁道之境了.
612论 语 别 裁
公冶长第五
以上四篇是孔门学问之道的纲要,本篇是拿事例来说明孔门的学问,对话录和讨论集的味道更浓.孔门学问之道多半是讲“用”——作人做事的应用. 下面记录的都是孔子学生的故事,里面谈到孔子教育的方法,和在事实上面启发教育的作用.
孔子选女婿
这一篇以公冶长为篇名,他是孔子的学生,在《史记》孔门弟子传,乃至《孔子家语》中,对公冶长的资料都有限.不过散见其他杂学中的记载,公冶长是懂鸟语的. 几十年前听到这种事还会哈哈大笑,现在并不稀奇了. 因为现代研究生物科学的人,对于动物的语言和动作所表达的意思都懂了.所以科学发达以后,对古代人懂鸟语这种知识,反而并不觉得是笑话.所以我们的俗话有:“近水知鱼性,在山识鸟音.”
这是很普通的事,也可以说是生活习惯上体验得来的. 在现代来讲,因为古人不大有研究科学的精神,所以对于公冶长识鸟语,简直不相信. 过去的儒家因此也就不敢说这个话,认为这是个笑话. 但到现在由我们研究起来,它不会是笑话.
公冶长第五712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以其子妻之”的“子”就是女儿. 古时候“子”字是男女通用的,所谓女子、男子、都用“子”。因此古代中国文化对自己女儿可以称子;而兄弟姊妹之间,妹妹可以称女弟;到后世反不大习惯用,也可说在另一方面看,中国过去是男女平等的.现在就孔子所讲公冶长的资料,只知道他坐过牢,为什么坐牢不知道,在历史上查不出来. 在另外的杂书上,有一则关于他的故事说,公冶长因为懂鸟说话,有一次对鸟失了信用,鸟就害他,所以他坐了牢. 为什么呢?传说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鸟对他说:“公冶长!
公冶长!
南山有头羊,你吃肉,我吃肠.“结果公冶长忘记了,把整只羊连肚里东西都吃掉了,鸟没东西可吃,就想害他. 后来又对公冶长说南山有只羊,公冶长跑去,羊没看到,而看到一个被害死的人,有口难辩,结果坐了牢. 这是我们小时候听过的故事. 这种小孩子神话的传说,大概有几千年了,也是根据杂家的学问而来,当然这仅是传说而已.究竟公冶长为什么被关在牢里?
就不知道了. 但是孔子认为公冶长坐牢,不是罪有应得,因此孔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由这件事看来,我们可以知道孔子的为人,绝对不是要选一个有财、有势或有学位的人,才把女儿嫁给他. 而且最妙的是,他把女儿嫁给坐过牢的公冶长,又把侄女儿嫁给南容——南宫适. 为什么呢?我们看下面的理由.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
812论 语 别 裁
兄之子妻之.
我们先要了解一个要点,孔子的出身很苦,他的生母是继室,孔子的前娘留下来一个残废的哥哥,家里很贫穷. 孔子十一二岁间,就负担起了家庭生活,一切艰难困苦他都尝过,他是从艰苦中站起来的一个人. 他的道德、学问、文章被后世尊称为圣人,这圣者不是偶然的. 他对哥哥留下来的这个女儿,也是尽心的照应,最后将这个侄女嫁给南容.《论语》中好几处提到过南容,下面还说到南容“三复白圭”
,孔子才把侄女嫁给他. 白圭是什么东西呢?是白玉,“圭”
就是做官的人上朝时手上拿的手板,秦汉以后又经改变形式为“竹简”
;所谓“朝笏”的便是它.这是干什么用的呢?
第一是礼仪的规定;第二作为大事的记载. 现在可以用日记本抄一下,古代没有日记本,遇到朝政大事,像对皇帝报告,如果忘记了怎么办?就把重要事写在朝笏上,这是它的第二个用处. 所以我们看上古图画中的帝王,手里也都拿一块长型式的手版.古人之所以重玉,是有其意义的,并不像现代人爱好宝石的心理,说它是稀世奇珍. 古人重玉,是因为“玉洁冰清”
,人品要做到像玉一样洁白,拿玉来比自己人格学问的修养,所以重玉. 后世相传,才戴玉的戒指、手镯. 至于腰带挂玉佩,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据说人跌倒了如会受伤,则所佩的玉会先代人受伤. 玉碎了,人就可以免于损伤. 这种迷信的传说,是否真有其事?
在力学上可能有这样一个作用,并不是玉有什么神灵.
公冶长第五912
我们知道,白圭就是一块玉. 上古有篇《白圭》,是专门赞叹玉的诗. 赞叹玉,并不是因为宝石价值高,可值多少美金,而是赞叹它的“玉洁冰清”。玉的洁白,不能够有一点瑕疵、污点. 南容读到这篇诗的时候,非常欣赏,再三地朗诵.孔子听到他再三朗诵这首诗,就把侄女嫁给他. 如果说这记载的内容就只这样简单,那么我们年轻人看到哪家小姐漂亮,去她家门口唱几支歌试试看,不把你赶出去才怪呢?孔子就那么爱听歌吗?那为什么孔子听南容吟了三次诗就把侄女嫁给他呢?是因为孔子平日考察,如今日训导处之有资料,南容非常注重品德的修养,因此他读到这篇诗的时候,有特别的感慨,被孔子听见,这时就决定了把侄女嫁给他. 到底孔子对南容学问、人品等修养的考察有何观感?一个时代——社会上了轨道的太平时代——就需要像南容这样的人才. 他不会埋没,一定会出头. 南容的才具由此可见. 但是,凡有才具的人,多半锋芒凌厉,到不得势的时候,一定受不了,满腹牢骚,好像当今天下,舍我其谁?如果我出来,起码可比诸葛亮. 有才具的人,往往会有这个毛病,非常严重!南容的智慧、才具是不会被遗弃的,太平治世自然少不了他;一旦到了混乱的时代,才能越高的人,艰难险阻也越多,甚至生命也越危险,但南容不会. 因为当社会乱的时候,也有善于自处、清以自守之道,他绝不会遭遇杀身之祸,可以免于刑戮. 换句话说,他擅于用世. 不但有用世的才具,也擅于自处之道. 因此孔子把自己的亲侄女嫁给他.我们把这两节合起来研究,就可见孔子处事有一定的原则. 南容虽然善于自处,但公冶长在学问修养上,有更深的
022论 语 别 裁
功夫,所以遭遇困逆还能够不怨不尤,涵养得平平淡淡. 事实上比起来,他认为公冶长比南容更了不起. 但是假如孔子把侄女嫁给公冶长,很可能遭到社会的批评,说他没存好心,把侄女嫁给坐过牢的公冶长,而把自己女儿嫁给世家公子的南容. 可是他的做法,恰恰相反. 在这些地方,我们虽有作吹毛求疵研究之嫌,但它是一个事实. 重点在于“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这两句话是孔子处世的原则. 一个人如何做到治平之世,才具不被埋没;混乱之际,不会遭遇生命危险,实在颇为不易.第三个评论的学生为子贱. 子贱姓宓,名不齐,子贱是他的号. 这是年轻人,《史记》上记载他比孔子少三十岁,《家语》记载他比孔子少四十多岁,到底小多少岁?
在这里不是主题,反正这是孔子晚年所收的学生,以全部精神培植的年轻人之一. 孔子对他的评语: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孔子大概在这里对学生们有所感叹. 他说,子贱真了不起,是一个君子.“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周公之后封于鲁,鲁国保存的文化风规,是周代文化的代表. 从春秋战国直到秦、汉之间,都是如此,也是中国文化中心的所在. 但是从这一节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的人,对鲁国文化也有感叹,指出文化要没落了,至少一些人物已经没有了. 孔子特别提出子贱对同学们说,你们看,不论内在的修养品德,或者发挥于外的才能,宓子贱都可称得上是一个君子;假使现在有人认为鲁国没有一个君子,那么子贱这个人不就是君
公冶长第五12
子吗?
如果说这人不是君子,还有什么人可以说是君子呢?
在此隐约透露出:第一,文化精神教育的目的,是在于培养承先启后的继起人才. 第二,注意奖励后起之秀,导之使他发扬光大.以上是孔子对学生学问、德行的评论.讲过了三个人,下面是文章中的一个插曲,也等于一个转捩点. 由此更显得《论语》文章的活泼.
高高山顶立
子贡问曰:赐也如何?子曰:女器也. 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子贡看见老师评论了三个同学,自己忍不住了,突然起来发问,老师!
你看我怎么样?
孔子对他说,你是个东西.我们曾经提到过,中国人骂人的习惯,往往会说你是什么“东西”?
人要构成一个东西,可也真不容易,等于说你有什么名堂?我自己想想,的确什么名堂都没有,只会吹牛. 可是在这里孔子等于说子贡,你已经成了一个典型了.子贡又再问,那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孔子说,你是个瑚琏.“瑚琏”是古代的玉器,这个玉器,还不是民间普通老百姓可用的. 是古代用来供于庙堂之上的,相当于中央政府、皇宫的布置,摆在上面,非常精洁庄严. 为什么呢?它是“高”
、“贵”
、“清”的象征. 子贡形成这种精神的典型,未免有点太高、太
22论 语 别 裁
贵、太清了. 古代要在国家有大典的时候,才请出瑚琏来亮一下相. 平常的时候,只好锁在柜子里藏起来,保护起来.一天,同学拿了张钞票说:“好脏,要当心细菌.”我说:“这就是人生哲学的写照.”
人如果拿了一张新钞票,喜欢它,总想多保留些时候;旧的钞票,先拿来用掉,所以钞票越破旧越容易流通.同样道理,好的东西深藏不露,保存起来.子贡就是这样一个被存起来,保护起来的人物. 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后来孔子自己父母之国——鲁国——有难,孔子想要自己出马解决,同学们劝孔子,您老人家不要去,让我们出去替国家办外交. 孔子说,自己国家的事,不能不管了,还是要去. 后来子贡来了说,老师!我去. 孔子立刻答应由子贡去. 子贡是政治、经济、外交、工商,样样皆通的大通才. 国际上走一趟,游说诸侯,就把鲁国稳定下来了. 我们知道吴越之战等等大战争,最后的决战,是子贡挑起来的.子贡为什么要把战争挑起来?因为齐国要打鲁国,他就吴齐之战开始,一路挑下来,把越、晋也挑动了,这么一来,于是鲁国就泰然无事. 他才具之高,本事之大,于此可见. 但是后面还会讲到子贡“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后来他官不想当,什么都不想做,专门去做生意,而且做生意总发财,孔子晚年的生活好像都靠他照应的. 子贡这个人就是豪迈慷慨,什么都不能拘束他,但是他绝不骄傲. 所以孔子说他形成了高、贵、清的风格. 对低下的事情不屑去做,就成了这“瑚琏”的典型了.
公冶长第五32
深深海底行
下面再说一个孔子的学生冉雍,号仲弓,比孔子少二十九岁,是平民出身,但是孔子认为这个学生有帝王之才. 颜回固然是道德学问都好,可以传道,但并不一定能成帝王之才,或者做惊人的事业. 这里提到冉雍.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不知其仁,焉用佞?
或,是不定词. 不知道谁看到孔子对冉雍太好,有点不服气,就对孔子说,你经常说冉雍非常好,他人是蛮好,仁慈、爱人、宽宏、厚道,优点不少,就是有一点,说起话来不大动听,态度上也不随和. ——“不佞”
,这个佞字的意义,以现代话来解释,就是既会吹牛又会拍马. 不佞就是口才不好,态度也不很随和的样子. 孔子听了这个人的话后,对他说:“焉用佞?”——一个人为什么要耍嘴皮子呢?
“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他说耍嘴皮子是最可怕的,会讲话的人,常犯一个毛病,喜欢用嘴巴得罪别人或刻薄别人. 说话刻薄别人的人,常常被别人讨厌,有时言语给人的伤害,比杀人一刀还痛苦. 所以“御人以口给”
,用嘴巴和人家对抗的人,常被人讨厌.于是他进一步说:“不知其仁,焉用佞?”
假如一个人没有做到仁的修养,光是利嘴有什么用么?这一节首先讲明人格修养的标准;其次说明了孔子再三
422论 语 别 裁
强调以冉雍榜样的道理.
立己易 立人难
子使漆雕开仕. 对曰:吾斯之未能信. 子说.
漆雕开是孔子学生中专门研究历史的,从《史记》上知道,他曾随孔子学习《尚书》。《尚书》就是现在说的《书经》,是孔子所整理中国上古的历史资料.他年纪比较大一点,只少孔子十一岁. 漆雕是姓,名开,字子若.这里提到,孔子有一天对漆雕开说,你的学养已经可以为社会服务了,出去做官吧.可是漆雕开说,老师,谢了!
对这件事,我没有自信. 这句话蕴含的修养很高,他是说你让我出去做事,我真能够替国家,为社会做得了什么事吗?我的学问够吗?你吩咐我做什么都可以,但是出来为别人担当大事这一点,我没有自信,我不想出去做官. 孔子听到他这样的话,高兴极了,因为在他的学生中,也有许多是急功好利的.孔子周游列国. 自己尽管穷,尽管倒楣,但每个诸侯对于他的推荐,还是要买帐的. 同时,孔子的学生在外面了不起的也很多,当军事统帅的也有,当行政首长的也有,权位很高的也有. 只是每一个诸侯都不敢用他,因为他的学生太多了,在当时那样少的人口——大约几百万人口,他就有三千弟子. 以今日人口比例来说,他该有多少学生?而且学生
公冶长第五52
们对他都很忠实,他只要动一下,任何一个诸侯之国都可能会动摇,谁敢用他?但是他的学生一个个出来都吃香,因此有些孔门弟子,很可能也想走他们老师的路线. 由少正卯的聚徒讲学,拉走了孔子许多学生的例证,便可推想而知. 但是漆雕开,听到孔子叫他出来,他反而说对做官这件事没有自信,由此可见他为学之诚,行道之笃. 所以孔子听了非常高兴.
孔子要出国
老师论评学生的记载到这里,又一转,来一个轻松的题材.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从我者,其由与?
子路闻之喜. 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这是孔子晚年感觉到,文化衰颓的振兴以及社会风气的挽回,有如海上仙山,可望而不可即. 所以他感叹地说,今日文教、德育的路是走不通了;世界变了,大家都现实,对于文化没人讲究了,还是出国吧!——这个出国,不比现在是好事,那时出国是很痛苦的,海外都还没有开发,完全是原始状态,那是去受罪. 现在出国还了得,如果孔子要想为功名富贵而出国,就不是圣人,跟大家一样了. 他当时还不是坐船出国,而是乘桴.古代交通不发达,把一根大木头中间挖空,就成为
622论 语 别 裁
“桴”了. 当时江南一带是用木筏、竹筏;在北方多半用桴.他感叹地说,万一自己在中国无法传道,无所作为,那只好做个独木舟,到海外野蛮的地方归隐,默默无闻以终此生.到那时候,大概子路还会跟我一块儿走吧?
(子路武功好,是弟子中军事成就最大的,有统帅之才.)
子路在旁边听了老师这句话非常高兴,好像孔子马上就准备出发的样子. 所以孔子说,子路的武功、勇气都超过我,但是他的暴躁也超过我,对于事情,不知道仲裁,(无所取材的“取材”
就是中肯的判断.)
不明断,太过偏激了.
孔门弟子画像
讲到这里,来一串总评. 同时可看出孔子说话的艺术.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 又问.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孟武伯这个人,我们前面介绍过,是鲁国一位大夫,当时的当政者,向孔子征询人才——要他介绍学生. 因为孔子学问的最高境界是仁. 所以他先就孔子学生中最出名的几人问起,问他们有没有学养到“仁”的最高境界.
公冶长第五72
首先他问子路的学问有没有达到仁的境界,也就是说是否达到以仁道入世的程度?孔子说:“不知也.”这个“不知也”的意思,我与古人的解释又不同了. 古人常解释说,孔子答复孟武伯,子路不知道仁. 我认为不是这个意思. 孔子说的是一句幽默的答辞,不肯定的话;等于有人来问我们说,你认为你的学生某某的能力,能不能当省主席?我们也许答复他,这个我不晓得.也许我们的心里认为这个学生的本事,还超过了这个地位,但口头上不能这样吹;也许我们认为这个学生当科员的本事都不够,也不能说得他太难堪了,否则害他没有前途、没有饭吃,我只有说不知道. 所以孔子说“不知道”这句话时,是带着笑容说的,就是不作肯定答复,当然语意中隐含了子路还没有达到仁的境界的意思. 这是我对这个“不知也”含义的看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因为孟武伯的这个问题,得不到结果,没有听到肯切的答复. 所以下面又有“又问”的一层转折,由此便可自得证明. 因此孟武伯又向孔子追问子路的成就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孔子就具体介绍自己的学生,他说子路如在千乘之国——在春秋战国时候,是一个大国——“可使治其赋也”
,可以让他当统帅.“赋”在古代,包括了军事和赋税的征调,乃财、政、经,联合为一的制度. 所以赋有时可以代表三军统帅中,后勤补给的联勤总务. 所谓千乘之国,上古是车战时代,四匹马拖一辆车叫一乘,车上是兵员、战备、武器,千乘之国是最大的国家. 他说子路是大将之才,前后方都可由他统领. 至于学问修养是否已到仁的境界,这一点,在孔子的标准上来说,是很难通过的.
822论 语 别 裁
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样?在《八佾》篇中曾提到过冉求,是在鲁国的权门季孙家当家臣的,等于说他有行政的长才,所以孔子答复孟武伯就冉求是最好的行政首长. 以现在的官制来说,当一个相当于省主席的行政首长是没有问题,而且足以胜任愉快.“千室之邑”的千室,不能和现在比,像台北市有百多万人口,但是古代的“千室之邑”已经了不起,是很大的地方.“百乘之家”
是古代宗法社会制度中的大家族,等于一个大的地方政治单位. 冉求可以当这样的地方官,至于学问上也还没有达到仁的境界.孟武伯又问到一个人说:“赤也何如?”
赤是孔子的学生,姓公西,字子华,少孔子四十二岁. 孔子说,你问到公西华,他穿起礼服,仪态非常好,学问也过得去,有外国的首长、大使来,他是最好的外交官.“束带立于朝”
,我国古代衣服都捆腰带,所谓锦袍玉带,就是说衣冠楚楚、风度翩翩. 现在外国的礼服也捆了腰带. 虽然在外交应对上是上乘之选,但是谈到学问、修养,也还是没有达到仁的境界.我们从这一节,看到孔子对于“仁”的要求,严格到这个程度,几乎没有一个学生可以达到这个标准. 学问真正能够达到“仁”的标准,只有一个颜回,但是不幸短命死矣.后来才传道给曾参,前面讲过:“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是晚年了. 历史的记载,孔子三千弟子,优等的(贤人)有七十二人,但是见诸《论语》及《史记》所留下来的资料,出名的、有了不起成就的,一二十人而已. 而且,这一二十个人,还是靠孔子宣扬出来的,都是孔子介绍学生,著书立说的也是孔子. 我们怎么知道颜回?颜回没有写过一篇文章,没有
公冶长第五92
作过一首诗,也没有写过一个字留下来,我们怎么知道他的学问到了什么程度?
都是他的老师说他如何好、如何了不起.武才方面,子路可以当元帅,但他没有像后来的孙子,还写了一部兵法. 子贡也是如此,这些学生们多半是孔子宣扬出来的.由此可见人才之难,古今历史上一个大问题,总有“才难”之感!真正的人才实在难得. 同时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有趣的问题:第一等人往往可以不写文章,不讲学;学问越好越不响. 试看历史上有好几个真正了不起的人都如此. 耶稣根本没有念大学,但现在研究耶稣讲的话,拿几百个博士学位也不止,但他没有写过一句话,都是他的门徒写的;释迦牟尼也没有写过一个字,所有的经典,都是弟子记载的;老子自己写了五千字;孔子最可怜,都是自己写,还是他反过来捧学生,学生无法捧他. 所以我们当学生,最好找个像孔子一样的老师,不但有学问听,自己又省力气,他来捧捧我们蛮好的. 且看孔子这些学生,都是他捧出来的. 虽然这是笑话,但事实是从他嘴里讲出来,我们才知道. 所以从另一角度来看历史,真正的人才的确是不易得的.其次,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弟子里各种人才都有. 军事的子路、外交的公西华、行政的冉求,至于子贡这一类,器也!
有如庙堂上的瑚琏,精致高雅;乃至江湖上一诺千金,面孔难看的,各种各样,无奇不有,无所不包,所以他真是叫做“有教无类”。
032论 语 别 裁
吾 爱 吾 师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
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子贡、子路是孔子喜爱的两个学生. 我们可以看到,子路有时拳头一挥,是最冲的;子贡是什么话都讲的. 他们对老师特别一点,孔子对他们俩也特别一点. 所以有一天就问子贡:“女与回也孰愈?”孔子最欣赏的是颜回,这次他对子贡说,你讲老实话,你自己与颜回比比看,哪一个好?哪一个了不起?
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子贡说,老师,谢了!
我实在没法跟他比.“回也闻一知十”
,颜回嘛,老师讲出一分,他懂十分. 从子贡的答复,可见学问之难,所谓启发式教育也真不容易,告诉了他这个角,另三个角都懂了;告诉他那边有烟了,他便知道是起火了,如此才是英才. 有的则是反应迟钝地还反问道:“那边有烟吗?”等到都烧光了,他还不知所以然呢!这就是智愚的差别了. 子贡回答说,老师告诉颜回一分,其他九分他都知道了,不需要老师再教了. 至于我——“赐也闻一以知二”
,老师讲了一步,我顶多知道两步,第三步就不知道了. 这是老实话,可见子贡很坦然,很诚恳.再看孔子的态度:“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这多谦虚呀!他说:“是的,你不如他,不但你不如他,我和你一样
公冶长第五132
都不如他.“孔子那么欣赏颜回,这也不是过分,有一种人的头脑,特别聪明,品德又好,才具又高. 后来的孟子认为天下有三件乐事,第一是父母具存,兄弟没有什么事故,尽到了孝道和友爱;第二是胸襟光明磊落,没有对不起人,没有对不起天地鬼神的事;第三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这点孔子就得到了. 不过有时得天下笨才而教育之,实在是一大苦事也. 孔子对于颜回,他认为是得英才而教育之,是快乐的.由孔子对子贡说的这段话,可见孔子的教育和他的为人,是如此地谦虚,能够把握机会启发人,一点都不呆板.
手倦抛书午梦长
下面一个大问题来了: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于予与何诛!
宰予是孔子的学生,四科高弟之一. 孔子说的言语、文学、德性、政治这四种才学分类,宰予等于是孔门那个“学府”里的后起“语文系”的系主任呢!言语嘛,宰予的长处就是“利口”。
“宰予昼寝”据古人的解释是白天里睡觉——大概睡午觉,或睡懒觉. 被孔子看到了,就骂他:“朽木不可雕也”。这个烂木头无法雕凿.“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这个烂墙去粉刷也粉刷不好.“于予与何诛!”该死!该死!
因此中国过去守老规矩的读书人,不敢睡午觉,都是受
232论 语 别 裁
这一段话的影响.我们知道,历史上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也是有名的理学家,他就不敢睡午觉,尽管忙成那个样子,还是不敢睡午觉,怕孔子会发牢骚“——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所以曾国藩改成睡晚觉. 早上起得早,公事又多又忙实在受不了,没有办法,只有在吃晚饭以前,睡一下,然后夜里精神又好. 这个昼寝的教训,在古人是这么严重的事.后来到了民国初年,洋学堂是学的西方文化,新的规矩一定要睡午觉,尤其那个时候,德日式的训练风气来了,早起有朝气,补充的休息时间便靠午睡,否则不合乎卫生. 那么“宰予昼寝”的问题怎么办呢?有人便提出如康有为、梁启超他们的意见,说这个不是“昼”寝,是“画”寝的错误.因为宰予没有事,常常在寝室里头“画”壁画. 除非幼稚园的学生,可能偷偷地在墙上乱画,宰予又不是小孩子,为什么要在墙上乱涂. 读书不多真难,后来才知道受了康有为他们的骗. 这个“画寝”的问题,最先提出的是梁武帝,后来宋代也有个人照此讲过,说宰予并不是白天睡觉被骂,而是他在寝室的墙上乱画,所以孔子骂他.康有为他们的说法,并非创见.然而,据我们的了解,古人对孔子这两句话,似乎都曲解了. 据我的研究,这两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这根木头的内部本来就已经腐坏了,你再去在他外面雕刻,即使雕得外表很好看,也是没有用的;“粪土之墙”
,经蚂蚁、土狗等爬松了的泥巴墙,它的本身便是不牢固的,会倒的,这种里面不牢的墙,外表粉刷得漂亮也是没有用的.等于房子烂了,你把他整理起来,像用现代的三夹板、甘蔗板、壁纸一敷,走
公冶长第五332
进去看看很漂亮,但架子松散,这是不对的、靠不住的.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就懂得他是说宰予的身体不好. 只好让他多休息一会,你们对他不要有太过的要求.这个道理,我是从学生中体会出来的. 因为我有几个学生,能力好、智慧高,他的才能见解,老实说我都佩服他. 但要命的是,交给他一件事情,一个月都没有消息. 骂他吗?不忍心. 实际上他三天两天就患感冒,一天到晚都必须与床为伍,没有精神,只好躺下来睡觉. 我才发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不是说他坏,而是他的底子太弱了. 但是人很奇怪,身体弱的人头脑都好,试看《孟子. 尽心章》里:“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一个有病的人,因为经常在病苦中,身体没有其他的活动,所以会多思想、会搞学问. 体力好的人,运动得锦标的,要他写两篇,他很吃力. 这两件事,不可得兼;体能好,智慧又高,文武具全的人太少了.学问、德业好的人多半体弱多病,这是事实. 所以孔子说:“于予与何诛?”对于宰予不必过分诛求了.“诛”者求也,在此不可当杀人的“杀”字用. “诛”也是要求的“求”
,这里“于予”的“予”就是宰予. 换句话说,你们对于宰予,何必要求太过呢?就让他睡个觉吧!
接下来: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孔子说,从前我听了一个人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 现在我年纪大了、人生经验多了,听了一个人说的话,还要观
432论 语 别 裁
察观察他的行为. 这个改变,是宰予给我的启发.古人根据这些话解释说,孔子对宰予恨极了. 事实不是这样的. 我们从生活和教学的经验中体会,便可知孔子这样的话,是说他从前看到一个人,有思想、有才具,便相信这个人将来一定有成就——“听其言而信其行”。
后来他发现并非如此,一个人即使有才具、有学问,但没有良好的体能、没有充沛精力,也免谈事业. 一个人做事业,必须要强健的体力,饱满的精神. 所以孔子说,我看了宰予,对人生看法有了改变,天下事实在并不简单. 有人有思想、有能力、有才具,他却一辈子做不好事业,因为他的精力不足、精神不够.所以曾国藩的相法便说:“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有道理!所以我认为这一节是这个意思,对与不对,还待大家再研究. 不过我个人至少到今天为止,认为是这样的. 只是古人把孔子描写得太古板、太迂腐了,其实孔子非常通人情.
人到无求品自高
这里讲到另外一个人了.
子曰:吾未见刚者. 或对曰:申枨. 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孔子有一天在感叹,他说我始终没有看见过一个够得上刚强的人. 要注意这个“刚”字,脾气大不算刚,那是脾气大. 刚的人是方正,并不一定脾气大,普通讲这个人很蹩扭,
公冶长第五532
高帽子戴不上,骂他也不改变,这差不多有点像刚,但还要看他的品德、智慧、修养.前面我曾经提到有一个人讲过,他说上等人有本领没脾气,中等人有本领有脾气,下等人没本领脾气大. 孔子这里的刚是指有本领没脾气的上等人而言.孔子讲了这句话,有一个人说,有嘛!申枨,他不是很刚吗?
“子曰:枨也欲.焉得刚?”他说申枨这个人有欲望,怎么说是刚呢!
一个人有欲望是刚强不起来的,碰到你爱好的,就非投降不可. 人要到“无欲”则刚,譬如说,这个人真好!
真了不起!就是一点毛病,爱钱. 既然他爱钱,你拿钱给他,他的了不起就变成起不了. 你说这个人品德样样都好,就是有一个毛病爱读书,遇到懂得手段的人就利用他了,什么都不和他谈,专谈书,他就中计了. 历史上有些人,“天子不能臣,诸侯不能友.”
请他出来做官,他不干;任何权势拉拢他,理都不理. 但是中国政治上有一个传统的手法,只要在人上者,肯“礼贤下士”
,管你什么人,都要吃瘪、投降. 有人认为你是天下第一人,你不出来,奈天下苍生何?这时候你想想,觉得还不错,不妨出来试一试. 功名富贵什么都可以不要,就怕“礼贤下士”。只要以礼下人,任何英雄都不免来入彀中. 不过要有道德作背景,如果没有道德的基础,仅是这样乱用,礼也是一把刀,有时要把自己杀掉的,这要特别注意!
所以真正刚强的人是没有欲望的——无欲则刚. 有一个学生要我写一副对子,我送他八个字.上联是佛家的思想,下联是儒家的思想:“有求皆苦,无欲则刚.”如果你说什么都不求,只想成圣人、成佛、成仙,也蛮苦的呀!所以有求就
632论 语 别 裁
苦,人到无求品自高,要到一切无欲才真能刚正,才可以作顶天立地的人.孔子说申枨还有欲望,怎能算得刚?因此,引出了另一个人的话.
推己及人难又难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这是子贡很得意地讲自己学问修养的心得. 他说,我不喜欢人家加到我身上的那些事,我也不想有同样的情形加到别人身上. 譬如有人骂我,我会觉得不高兴,因此我也不骂任何人. 换句话说,别人给我的痛苦、烦恼,我不喜欢,因此我也不愿加给任何一个人痛苦、烦恼. 你说一个人够做到这样的修养,多了不起!他向孔子报告了自己这个做学问的可贵心得.“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孔子听了便说:子贡呀!这是你做不到的呀!再下一句虽然没有写出来,但隐约中包涵有孔子自谦的意味,等于说,就算我为师的也不能完全做到,任何人都做不到的. 为什么呢?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只要是活着,一定烦恼了别人,这是必然的道理. 譬如我们大家在这里研究《论语》,蛮轻松的,等会儿回家一看:“太太!你怎么搞的?饭没做好!”我们在这里享受,那个烦恼是加在太太身上的. 人活在世上,都是把自己的痛苦加在
公冶长第五732
别人身上,然后自己得到一点所谓“享受”
,所谓“幸福”。
所以子贡说了这些话以后,孔子说他做不到,任何人都做不到的. 人活在世界上是互助的,我们的幸福享受,一定有赖于人,甚至妨碍了别人. 不过,如能常生警觉,想到妨碍了别人时,尽量少妨碍一点,已经是最好的道德了. 所以说,绝对无私,绝对无欲,是做不到的.老子也认为绝对无私是不可能的,做到“清心寡欲”
、“少私寡欲”
,已经很了不起. 少私就公了;绝对无私行不通;绝对无欲做不到;少欲就是了不起. 所以替自己想时也能替别人想,就是很了不起的公德.当我想到需要拿扇子的时候,也问问他:“你要不要?”就了不起. 假如说当我拿扇子的时候,我买扇子送给天下所有需要扇子的人,是做不到的,不但没有这个财力,而且也缺乏这种能力.况且世界上有些人,你给他扇子,他拿了丢掉,为什么?
他有病还吹不得风呢!
由此可知作人之难,道德修养之难.有人说,我们后世的人景仰孔子,知道他了不起,那都是子贡的功劳. 为什么?孔子晚年的生活,很可能都靠子贡维持的. 乃至扬名天下,子贡也大有功. 当时国际之间,不论外交策划,工商界的声望,战略政略的顾问,子贡样样都行. 而且子贡对孔子的认识非常够,孔子死后,他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大多都服心丧三年——就是对老师像对父母一样,内心服孝三年. 只有子贡庐墓三年——守孔子的坟墓守了三年. 中国人讲究看风水的“堪舆”学中,相传孔子在曲阜的坟墓也是子贡勘定的. 起先孔子死后,同学们先看中了一个坟地,便是后来葬汉高祖的地方,但是子贡认为这
832论 语 别 裁
个地方用来葬我们的夫子,是不够的,因为那只能算是一个帝王之地,我们夫子是千古圣人,这个地方是不够格的. 因此子贡决定葬在曲阜,这是风水家的相传,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孔门文武事功的二子
子贡如何的捧孔子,下面便是明证: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以子贡的学问与成就,终于说出孔子的伟大来.他说,我们跟了夫子这么多年,所晓得的,只是他的文章. 说到“文章”
一词,我们要注意,在这里并不是写稿子的那种文章;古人的所谓文章,包括美好的言语、思想、行为、举动、待人、处世等表之于外的都叫作文章;事理成了一个章法,蕴含艺术的气氛,就叫文章. 后来变成狭义的文章,写成某些形式的文字才叫文章. 子贡在此说,老师的学问文章,我们都常听到;可是老师有关于人性的本源,与形而上生命的来源的本体论,以及宇宙最初是怎样开始的?究竟谁造的?是唯物的或唯心的?这个天道——哲学的问题,因我们的程度还不够,老师也就没有跟我们提. 所以我们后世只有研究《易经》,才看出孔子谈形而上道的哲学和科学问题,四书中关于形而上道的阐述非常少. 因此,后世研究孔子的学说,如果
公冶长第五932
有人提出孔子对于形而上的观念是如何如何的,多半是他的孔子如此认定,难为笃论. 譬如我们写了一篇文章,内容上说孔子认为如何,如何;多方引证一番,那只能说是我们的孔子,并非孔子的我. 这是什么道理呢?根据子贡的话:“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可见他因这班弟子的程度还不够,所以很少跟他们提到.
本篇到此,话题一转,这里说子路的好处了.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子路尽管那么粗暴,那么冲动,但子路的品德特别好,武功也好,孔子的确喜欢他. 他是后来在卫国出大乱的时候战死的. 卫国发生变乱时,他刚从外面回来,原来他可以躲开这场祸乱的,但他没有逃避,他听到消息认为“见危授命”
,更应该前去,不能逃避. 他进去以后,正在战乱,他参加作战而死亡,临死时一身都是创伤,但他认为儒者之死,应该整其衣冠. 所以临命终时,抱着重伤,戴上帽子,整理好衣服,端端正正,然后才断气. 一个人一身创伤,还如此从容,知道大限已至,整理衣冠,扣好扣子,死得端正,这种精神修养,太不容易,他能如此,决非偶然. 所以这里说子路最怕听见孔子讲话,为什么?因为他怕听了做不到,有愧于为学. 道理明白了,行为要配合得上,此即所谓“履践”的工夫. 他因为怕做不到事理合一之境,等于是自欺,所以他最怕老师的教诲.
042论 语 别 裁
盖棺成定论
本篇这一节之前,都是讲学生的故事.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这节开始讲到孔子对于当时及其前后时代人物的评论.这个人物的评论,包括了如何作学问与整体的文化精神.现在这里先介绍一个人. 他就是孔文子,姓孔名圉,是卫国的大夫. 文子的“文”的来源,是中国古代的谥法,从周朝开始,一直流传下来的,民国以来,因为几十年都在战乱之中,国家多故,我们文化中的这一点还没有恢复.什么是谥法?简单一句话,就是一个人死后的定论. 这是一件很慎重的事,只有中国历史文化才有的,连皇帝都逃不过谥法的褒贬. 我们要晓得,这一点便是中国文化春秋大义的精神所在,同时更应该使下一代记取这具深义的特点.中国古代做皇帝、做官的最怕这个谥法,怕他死后留下万世的骂名,甚至连累子孙抬不起头. 因此他们为国家做事情,要想争取的是万世之名,不愿死后替子孙留下臭名,更不愿在历史上留个骂名. 这个就叫谥法——也就是死后的一字之定评. 皇帝死了就由大臣集议,或史官作评语,像汉朝的文帝、武帝,称谓“文”
、“武”
,都是谥法给他们的“谥号”。
“哀帝”就惨了,汉朝最后那个帝为“献”帝,也含有奉献给别
公冶长第五142
人,送上去的悲哀. 可见这个谥法很厉害. 王阳明,是他本人的号,后来加谥为“文成”。曾国藩,后人称他曾文正公,“文正”两字是清朝给他的谥号. 死后的评语够得上称为“文成”
、“文正”的,上下五千年历史,纵横十万里国土,虽然有几亿的人口,其中却数不出几个人,最多一二十人而已.这是中国文化中谥法的谨严.所以中国人做官也好,做事也好,他的精神目标,是要对后代负责;不但对这一辈子要负责任,对后世仍旧要负责任.如宋代的名臣,也是理学家的赵拤,他一度放到四川作“省主席”——比拟现代的官位来说. 他自己骑一头跛脚骡子,带了一个老仆人、一琴、一鹤去上任,到了省城里,全城的文武官员,出城来接新主席,却看不到人,谁知道那个坐在茶馆里面,一琴、一鹤相随的糟老头子就是新上任的主席. 当然他不止是当主席,也当过谏议大夫,是很有名的名臣——历史上成为名臣不容易. 有所谓大臣、名臣、具臣、忠臣、功臣、奸臣、佞臣等等. 所谓忠臣、奸臣,看小说都知道,不必细说了. 要够得上成为一个名臣,很不容易,够得上一个大臣,更难. 大臣不一定在历史上很出名,可是他一定有安定天下后世的功业.我们不希望看到奸臣,也不希望看到忠臣,这话怎么说呢?
我们晓得文天祥是忠臣,岳飞也是忠臣,但是我们不希望国家遭遇到他们当时那样的时代. 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名臣、大臣,像赵拤就是名臣、大臣.他最后退下来,回到家里,写了一首诗:“腰佩黄金已退藏,个中消息也寻常,世人欲识高斋老,只是柯村赵四郎.”不要看错了,说他腰里都是黄金美钞所以退休了. 这个黄金不是黄金美钞,看京剧就知道,所谓“斗大黄金印,年高白玉堂.”
242论 语 别 裁
古代方面大员的印信,实际上是一颗铜的大印,叫作“黄金印”
,有如现在中央部会的印,铸印局用铜铸的,也可叫黄金印.“腰佩黄金已退藏”
,是说退还了那颗黄金印.“个中消息也寻常”
,一生风云人物,其实很平常.“世人欲识高斋老”
,他下来以后所住的地方叫高斋,他说你们以为住在高斋的这个老头子有什么了不起,而想认识认识他是何等样的人吗?
“只是柯村赵四郎”
,其实还是当年住在柯村的赵老四啊!他是那么平淡,那么平凡. 所以一个最了不起的人,是最平凡的人. 真做到平凡,才是真了不起. 而赵拤最后的谥号是两个字“清献”
,历史上的赵清献公,就是赵拤,他一生都奉献给国家,而一生清正,到达这个程度是很难的. 其他的名臣很多,在这里一时也说不完.总之,中国过去的历史文化,非常重视这个谥法,而我们现在呢!
大有陆放翁诗的:“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 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管他的!死了就拉到,老子死后,你要骂就骂吧!只要我现在活得舒服就对了. 我们不要忘记了,谥法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等到邦有道时,这些东西仍然要恢复起来才对. 试看西方的文化,西方的精神,不管文人、英雄,死了就死了. 像法国人,一提到就只有拿破仑. 拿破仑又有什么了不起,崛起只有二十来年,五十多岁就死了,而且是个失败的英雄,比楚霸王还差劲,什么拿破仑的!在中国历史上这种英雄多得很,只因为历史上多是同情失败的英雄,所以“徒使竖子成名耳”。现在的西方文化更搞不清楚,“死后是非谁管得,生前拚命自宣传.”可是我们中国人要懂中国文化谥法的道理和精神.
公冶长第五342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像日本明治维新的几个重要人物之一——伊藤博文的名言:“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这是吸收中国文化的东西,日本人自称东方文化,其实都是道地的中国文化. 我们这一代青年,那种短见,那种义利之不分,实在“匪夷所思”。刚才我们几个人谈到现代青年对现代知识的贫乏,什么都没有,一谈就是考什么学校,为了待遇多少,为了求生活,这些是从前我们从来不考虑的.现在搞成这个样子,真是文化精神的衰退,实在值得我们多加注意. 这是谈到谥法引出来的题外感想.现在回到原文. 卫国的大夫孔圉,死后谥作文. 子贡问孔子“何以谓之文也?”一个人一生作人做事,要怎么样才够得上称作“文”?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一个人聪明——聪明的人不大好学的,而且聪明的人往往以为自己的学问够了,尤其我们现代人,容易犯这个毛病,好像自己什么都懂;而且现代人犯一个更大的毛病,地位越高了,好像自己学问也随之而越高深了,这是很成问题的.要敏而好学,越聪明越好学,为自己,为事业都好,这才是了不起的人物. 第二点更难了:“不耻下问”
,什么叫下问?比我不如的人,也要虚心向他请教求证. 人要有自知之明,那样行就是行,即使行了,以能问于不能,作为参考,这才叫能够集思广益. 孔子说一个人能够敏而好学,再加上不耻下问的谦德,才符合“文”这个字的内涵.曾国藩的了不起,就是幕府中的人才多,他的智囊团组织大,第一流的人才都参加,大家的智慧变成他的智慧. 诸葛亮的了不起,也是幕府人才非常多. 所以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才叫做“文”。
42论 语 别 裁
名臣的典范
孔子又批评一个人,是当时春秋时代,比孔子稍稍早一点,郑国有名的首相,对郑国有了不起的贡献的,名叫子产.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产是历史上有名的好宰相,好政治家,孔子非常佩服他,说他特别有四点君子之道,不是普通的常情、德业、修养等等可比. 因此孔子对他四个长处,在历史价值上加以评论.他说子产自己严肃得很,管理自己非常恭谨,不马虎,这是很难得的. 一个人对自己最易放松,往往认为错处总是他人的,很少对自己的错失反省,而子产做得到“行己也恭”
,实在难得. 同时又“事上也敬”
,子产做首相,对于主上非常恭敬.恭是自己内心的肃诚,敬是对人对事态度上的严谨.换言之:对上接受命令时,不只是服从,有好的意见时要提出力争. 执行命令,要尽心,不只是敷衍了事. 最怕的既不能令,又不受命;你要他提意见办法,他表示没有异议,你教他执行,他又呆在那里. 而子产对上对下都能敬于其事.“其养民也惠”
,他能促使经济繁荣,对于社会百姓,大家能得其所养,安定生活,对于社会有贡献,有恩惠给人民,因此老百姓感恩于他,他有命令下达时,各个服从. 但是“其使民也义”
,他又非常合理、合时、合法,人家乐意听他用,的确
公冶长第五542
是大政治家的风范. 所以郑国有子产才能兴起来,因为他有四点君子之道. 这四点长处并不仅是政治家才应该具备,而我们不是政治家就用不着,没有这种事. 如果我们拿这四点来作人处世,就是成功的一半,所谓君子之道,大有可望了.孔子讲到另外一个人,就是晏平仲. 齐国人,曾任宰相,年纪比孔子大一点,但与孔子同时.孔子到齐国所以不得志,就是小矮子不让他去,齐国本来想请孔子去,小矮子告诉齐王:“你能有这度量,可以请他来吗?”这个话皇帝一听,心里有数了,就不敢请孔子去. 但是孔子对于晏子很佩服.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他说这个人作朋友了不起,历史上有他的专门著作——《晏氏春秋》。晏子是大政治家,可说是孔子前辈,年龄虽然差不多,但比孔子出道早.《古文观止》上有一篇,辑自《史记. 管晏列传》,提到晏子的车夫,一天回家时,太太要求离婚. 车夫问什么原因,他的太太说,我今天在门缝中看到你驾车载晏子经过门口,晏子那么矮,做了宰相,名震诸侯,还是简朴无华,自居人下的样子. 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却显得意气扬扬、自足自满的样子. 你竟是这样没有出息,不长进的人,所以我要离婚.晏子的车夫听了这番话,就马上改过,力学谦卑,第二天驾车都变了. 晏子看见他突然一反常态,样子变了,觉得奇怪,问明了原因,晏子就培养他,从此立志读书,后来官拜大夫. 从这个故事可知晏子有他了不起的地方,孔子尤其佩服他这个人对于交朋友的态度.他不大容易与人交朋友,如果交了一个朋友,就全始全终.我
642论 语 别 裁
们都有朋友,但全始全终的很少,所以古人说:“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到处点头都是朋友,但不相干. 晏子对朋友能全始全终,“久而敬之”
,交情越久,他对人越恭敬有礼,别人对他也越敬重;交朋友之道,最重要的就是这四个字——“久而敬之”。我们看到许多朋友之间会搞不好,都是因为久而不敬的关系;初交很客气,三杯酒下肚,什么都来了,最后成为冤家.讲到这里,我们想到中国人的夫妇之道——“相敬如宾”——宾是客人,对于客人无论如何带几分客气,如果家人正在吵架,突然来了客人,一定暂行停战,先招待客人,也许脸上的怒意没有完全去掉,但对客人一定客气有礼. 夫妇之间,在最初谈恋爱时,西门町电影院门口等了两小时,肚子里冒火,对方来了,还是笑脸迎上去,并且表示再等两小时也没关系. 如果结了婚,再这样等两小时,不骂一顿才怪!
因为是夫妇了嘛!所以夫妇之间,永远保持谈恋爱时的态度——相敬如宾,感情一定好.不但夫妇如此,朋友也如此.扩而大之,长官对于部下,部下对于长官,也是这个道理.这个“敬”的作用是什么?好像公共汽车后面八个字的安全标记:“保持距离,以策安全.”少碰为妙.普通人交朋友,恰恰与晏平仲相反,时间久了,好朋友变成冤家,这对五伦中的友道,实在有亏. 尤其是我们这一代青年,对任何人都不大相信,友道根本上已成了问题. 必须急图匡正. 以便维系“久而敬之”的交友原则.
公冶长第五742
玩 物 丧 志
接下去,谈到了臧文仲.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我们首先要了解的,臧文仲是孔子父母之邦——鲁国的大夫,为臧孙氏,名辰.“居”字在这里,和“囤积居奇”这句成语中的那个“居”字的意义相同.“蔡”是大乌龟,就是在街上特产店中可买到的玳瑁. 讲到乌龟和狗,在中国上古的文化中,都是很受重视的东西. 平常碰到广东朋友,就往往会谈到吃狗肉.为什么广东朋友欢喜吃狗肉?
因为广东、福建一带,直到现在还保存了不少唐代以前的文化. 同时在中文音读方面,广东、福建的语系,很多地方还保有唐代的中州音. 我们研究诗词、读古文、讲音韵平仄. 假使用现在的国语发音,有时候会有很大的困惑;我们如用国语来朗诵古诗词,就会常常读错音的. 例如一个字的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改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但第四声(入)
往往和平声没什么分别,所以原来的四声等于只有三声.原来的上、去、入等三声都是仄声,但现在听见有人用国语朗诵诗词,对入声字就念成了平声,这就是因为现在的国语,一、四两声不容易分而发生的毛病.我们中国字的念法,不但有平、上、去、入四声,事实上以中原音为准,有宫、商、角、征(知矣切)
、羽、变宫、
842论 语 别 裁
变征等七音.(笛谱上有合、四、一、上、尺、工、凡等七个音阶.)所谓中原是古南阳,现在的河南、鄂北一带,为中原的中心地带. 京戏中皮黄的黄,就是指湖北黄陂、黄冈一带而言,如“大王”这个名词,在京戏里念成“代王”的音,广东话的“大佬”也念成“代佬”
,这就是古音. 所以现在要研究中国的文学、文化,都必须懂得广东话,乃至福建话(包括台湾话)。因为广东话、福建话有七个音,尤其闽南话到了八音,它的鼻音非常多,有些是国语没有的音.为什么我们说广东人的吃狗肉,也是来自上古的文化?
我国自古以狗作祭品. 自三代以来,差不多到商周时代,祭品中才取消狗,改用牛、猪、羊等作祭祀的牺牲. 老子《道德经》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话——一般人批评老子这句话为阴险、刻薄,看事情太透彻. 因为他们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无所谓仁不仁,生了万物,又把万物当刍狗来玩弄. 这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解,或者故意曲解来作幽默用的. 老子“刍狗”的本意,就是草做的狗. 狗在古代本来是作祭祀用的牺牲,在祭祖宗、祭天地等典礼中,如现在的冷猪头、牛、羊等. 后来由于社会风气的演变,不再用真的狗,而用草扎一只狗形来代替.相当于后世在拜拜的时候,用面做的猪头来代替真的猪头一样. 刍狗做好以后,在还没有用来祭祀之前,大家对它都很重视,碰都不敢随便碰;等到举行祭祀以后,就把它丢到垃圾堆里去了.儒家常说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老了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 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 人帮助了人,都往往附带了条件,希望有所回报. 于是
公冶长第五942
老子说人要效法天地. 天地生了万物,他没有居功;天地给万物以生命,他没有自认为荣耀;天地做了好事,使万物生生不息. 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没有条件. 所以真正要成为圣人,就要效法天地的这种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 所以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真正意思是:天地看万物和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的万物特别差. 人之所以对万物差,是因为人的主观,人的自私的观念;这是老子的本意.总之,这是说明上古把狗肉看得很重要,同时也把乌龟看得很重要. 刚才说过了,研究古代文化,比较接近的,要从广东、福建两省的文字、语言、风俗、习惯着手. 本省同胞的祖先,都是来自闽粤的,他们祭祀时用米做的乌龟很多.而在大陆其他各省,对乌龟就很忌讳. 实际上乌龟在唐代以前都是好的象征. 认为它的寿命很长,又代表了厚道、富贵,所以本省现在还保留这个风气.现在讲到“蔡”
,就是大龟——玳瑁,是龟中特别好的一种. 战国时代,对大龟看得很珍贵. 如果现在有人以此为题写博士论文,一定也可以拿到一个学位.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了《日者列传》、《龟策列传》,就提到过乌龟. 所谓“日者”在古代包括了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占卜、算命等都在内. 过去对于这些像科学,又像哲学,又像玄学的东西,都归“太史公”掌管. 所以当时太史这个官,就是专管历史和这些事情的. 司马迁的《史记》中,常有“太史公曰”
,因为他是历代世袭的太史,他是把父亲捧出来:“我爸爸说的.”
后来司马迁承袭父职也做了太史公. 他自己要骂人的时候,不
052论 语 别 裁
好意思直骂,就说“太史公曰”——“我爸爸当年说的”
,这是司马迁写文章调皮的地方.司马迁在《日者》、《龟策列传》中,写到卜卦用乌龟的事. 古代认为乌龟有神灵,卜卦要用乌龟的壳. 卜卦的人如何找得到那么好的乌龟壳?古代的情形不知道,据我们所看到的,就很残忍了. 是把乌龟上下夹住,然后在乌龟后面用火一烧,乌龟被烧痛了,拚命想逃走,可是壳又被夹住了,最后向前猛窜,龟肉飞了出去,壳就留下来,所谓“脱壳乌龟”就是这情形. 这种龟壳,就被认为有神灵,拿来作卜卦之用.司马迁因为世代研究这类东西,天文、气象、卜卦等等都会,因此他在《龟策列传》中,对这件事写得很妙. 他说乌龟如何如何灵,如何如何神. 在春秋战国以前,遇到国家大事,连大臣们都不能决疑的时候,就用卜卦来决定. 他还举出了许多例子,来证明乌龟如何灵验,但写到最后,妙了!
他写道:“江淮人家,常畜龟饮食之,以为能导引致气.”最后这么一句,意思是说:据小子我遍游名山大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了南方一看,江淮之人,长江以南,湖南、广东一带的人,他们还吃乌龟的肉呢!
这篇文章到此就完了.你说他迷信不迷信?
这可不知道了,也许这是他的历史哲学.上面说了乌龟很灵验,既然很灵验,又自己保不住,江淮的人还吃乌龟肉,就可见不灵验.假如不灵验,又何必去迷信?
但一定说是迷信,上面又举了很多灵验的事实. 由此我们知道古人写文章,不像现代的人写文章没有根. 古人写文章不但有根有据,而且不轻易下结论,非常客观.
公冶长第五152
现在回到本文. 如上面所说的,因为古人对于乌龟非常重视,鲁国的大夫臧文仲居蔡,把一个玳瑁藏起来. 当年没有博物馆,臧文仲是一位大夫,在自己家里,修了一间房子,把这个玳瑁供起来. 这间供玳瑁的房子,漂亮极了.“山节藻棁”
,就是古代木质的建筑物,在梁柱上雕刻有山水.“藻”
是海藻形的花纹浮雕.“棁”
就是接棁的地方.为了供一只乌龟,特别在家里修一栋建筑物,又修得那么漂亮、华丽、奢侈.一般人都认为臧文仲很有智慧,很有学问. 孔子就说:“何如其知也?”——这个“知”读“智”——像他做这样事情的人,为什么一般人说他很有智慧呢?
孔子认为臧文仲做这件事,太不懂事,几乎是近于无知.他相信一个人到了某种地位时,在言行上,一举一动,一句话,都会影响到社会风气. 以现代社会而言,如果一个有权位的人家,养一只小狗,给它盖栋小洋房,就未免太过分了. 当一个社会艰难困苦的时候,这样做是不应该的,这不能算是智.
进退揖让之间
这里又批评当时历史上另外一个人——令尹子文: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何如?子曰:忠矣. 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252论 语 别 裁
令尹子文是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名宰相. 姓斗,名谷于菟. 楚国是当时南方新兴的国家. 研究春秋战国的历史文化就知道,北方大概偏重于传统守旧;到了南方,楚国是后起的国家,气象就不同,文化思想都有新兴开展的现象. 同时他也有很好的政治家.令尹子文,令尹是官名,等于后世所谓的宰相、首相.子文是封号. 他的道德、学问都很有修养,而他当时在国际间的声望,大致相当于近代日本明治维新的名相伊藤博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
他三次上台做首相,并没有觉得了不起,一点也没有高兴过.“三已之,无愠色.”三次下台卸官,他也没有难过. 人在上台与下台之间,尽管修养很好,而真能做到淡泊的并不多.一旦发表了好的位置,看看他那个神气,马上不同了.当然,“人逢喜事精神爽”
,这也是人情之常,在所难免. 如果上台了,还是本色,并没有因此而高兴,这的确是种难得的修养. 下台时,朋友安慰他:“这样好,可以休息休息.”他口中回答:“是呀!我求之不得!”但这不一定是真心话.事实上一个普通人并不容易做到安于下台的程度.所以唐人的诗说:“逢人都说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这是描写当时在朝做官这种情形,古今中外都是一样,不足为怪.不但中国,外国也是一样.“不喜不愠”
,这是很重要的修养.此其一.其次,上台终有下台时. 爬山的朋友就知道,爬上去时固然很难,下山的时候更危险.因为向上爬很费力很痛苦,一定会小心. 走下坡的时候,就满不在乎了,但往往在这时出毛病. 我们可以从爬山体会人生. 人“上台终有下台时”
,而
公冶长第五352
且老是站在台上,永远演上去就没有意思了. 和电影、电视界的人一接触就知道,再好的明星,演上十年,也就不再受欢迎了. 大家看惯了的面孔,就会生厌,必须要换新人. 所以有时下来,换个面孔,蛮好!同是一个人,到别的地方站站,蛮好!此中也颇有人生哲理. 此其二.在权位、名利之间,大家都说对富贵功名不在乎,但有人问我喜欢什么?我一定说喜欢钱. 问我有钱没有?我老实回答没有钱. 当然,不应该要的钱不会去拿,危险的钱不敢去拿,所以一辈子也没有钱. 但钱是人人喜欢的,所以要讲老实话. 如果说“我绝不要钱”
,这个话真不真?很难说了.同样的说“我绝不要做官”
,这个话是不是真心的,也很难说.富贵功名我很喜欢,可是绝不乱来,绝不幸致. 这是坦白话、良心话,我喜欢,但不苟取、不乱来,这已经了不起,是很好的素养了.如果说我绝对不喜欢,那是假话.人要诚恳.所以做官,必须要学学令尹子文,三次上台,不喜,三次下台,不愠. 我们看书时往往把这种地方很轻易带过了,如果自己切实一体会,才知道他真是了不起. 上台,应该的,你交给我做,只要能够做的我尽力去做;下台,最好,我休息休息,给别人做,心里无动于衷. 这还不怎么难,最难的是:“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自己所做的事情,一定详详细细告诉后面接任的人该怎么办. 普通交接,只说:“这事我办了一半,明天你开始接下去.”就这样了事,令尹子文,则把事情的困难、机密,全部告诉来接印的新人. 多数人都会有经验,新旧任交接,在交印时总不是味道,多半不愿把困难的所在告诉新任的人. 即使双方是好朋友,也是一样. 甚至原来两
452论 语 别 裁
个好朋友,一个在台上的病危了,另一个到医院去探望,关心的是哪一天可以去接他的印,而不是病情何时好转. 看了几十年人情,颇恨眼睛还很亮,不太老花,耳朵也颇灵光,这真不是件快乐的事!
这里是说令尹子文对国家的尽忠负责.对来接任的人,看成是工作的接班人. 他这种态度,在表面上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在外面做事的人,对这些要牢记,这是对国家尽忠,对自己尽职.在一个团体,就为团体尽忠,不为私事.所以子张问到令尹子文时,孔子便说:“忠矣.”指出令尹子文是国家的忠臣,因为他把私人的利害得失丢开了,完全为国家尽忠.“曰:仁矣乎?”子张又问到像令尹子文这样的做法,他的学问修养,有没有达到“仁”的境界?
“曰:未知,焉得仁?”孔子说,“仁”是什么他还不知道,他怎么能算得“仁”者?他只是忠臣,仁还不够.对于孔子说的仁,我们在《里仁》篇中曾提到过的,这里不再重复.
濯足沧浪哪得清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何如?子曰:清矣. 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公冶长第五552
这是历史上有名的事情. 齐国是鲁国的邻邦,当时有一大臣崔杼叛乱,杀掉了齐国君王庄公. 孔子写《春秋》的微言大义,前面已经说过,他常用一两个字标明,衡论是非.这里的“弑”字,就是《春秋》大义的微言. 凡是叛变的人杀了上面的都称为“弑”
,所以在历史上看到弑,就知道是叛变杀了上面,在历史上永远留下叛变的罪名. 这是中国历史哲学的精神,也是历史的道德观. 无论怎样成功,如果做了不对的事,千秋万世都要负这个历史道德的罪名,弑就是弑,杀就是杀. 对敌人打胜仗就是克,不是敌人就不能用克. 这是一定的、刻板的,所以崔子叛变杀了齐君就是弑.陈文子也是齐国的大夫,和崔子是同事,地位相当. 古代的交通工具,一部车子为一乘,用四匹马驾驶. 有马十乘,就是有十部马车,一共四十匹马. 以现在来说,小轿车就有十辆以上了,直升飞机几架不去说他.“弃而违之”
,对崔子的叛变看不下去,把自己的偌大财产都丢掉不要,逃离了齐国.“之于他邦”
,又流浪到别的国家. 春秋战国时,每个国家都很乱,到别的国家一看,“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他说,这个国家的大臣们,也都是混蛋,和齐国的崔子一样,都不是好东西.“违之”
,因此又走. 周游列国,到处走.“之一邦”
,又到了另外一个国家,“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又是感叹!
整个世界都是一样,都在混乱,大臣都和崔子一样,没有好东西!
“违之”
,离开了. 这个陈文子,后来不知到瑞士或者非洲的什么国家去了(一笑)。子张就问孔子,老师,像陈文子这个人,你看,了不起吧?
“子曰:清矣.”
孔子说,好!
很清高. 清高的人往往比较自私,只顾自己,不能算是忠臣.
652论 语 别 裁
否则,为什么自己国家有难,弃而不救,到处乱走?这里看不惯,那里看不惯,难道国家太平了,就非要你来住吗?
绝大多数清廉之士,最高的成就只到这个地步.他们清,很清. 他们批评什么事情,都很深刻,都很中肯,很有道理.但是让他一做,就很糟糕. 高尚之士谈天下事,谈得头头是道. 不过,天下事如果交给他们办,恐怕只要几个月就完蛋.国家天下事,是要从人生经验中得来. 什么经验都没有,甚至连“一呼百诺”的权势经验都没有尝过,那就免谈了. 否则,自己站在上面叫一声:“拿茶来!”下面龙井、乌龙、香片、铁观音,统统都来了,不昏了头才怪,你往地上看一眼,皱皱眉头,觉得不对,等一会就扫得干干净净. 这个味道尝过没有?
没有尝过,到时候就非昏倒不可.头晕、血压高,再加上心脏病,哪里还能做事?
一定要富贵功名都经历过了,还能保持平淡的本色,最了不起时是如此,起不了时还是如此;我还是我,这才有资格谈国家天下事.不然去读读书好了.至于批评尽管批评,因为知识分子批评都很刻骨,但本身最了不起的也只能做到清高. 严格说来普通一般的清高,也不过只是自私心的发展,不能做到“见危授命”
,不能做到“见义勇为”。所以古人的诗说:“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也是从人生经验中体会得来,的确大半是如此. 屠狗辈就是古时杀猪杀狗的贫贱从业者,他们有时候很有侠义精神. 历史上的荆轲、高渐离这些人都是屠狗辈. 虽说是没有知识的人,但有时候这些人讲义气,讲了一句话,真的去做了;而知识越高的人,批评是批评,高调很会唱,真有困难时找他,不行.
公冶长第五752
讲到这里,想起一个湖南朋友,好几年以前,因事牵连坐了牢. 三个月后出来了,碰面时,问他有什么感想?他说三个月坐牢经验,有诗一首. 是特别体裁的吊脚诗,七个字一句,下面加三个字的注解.他的诗是:“世态人情薄似纱——真不差,自己跌倒自己爬——莫靠拉;交了许多好朋友——烟酒茶,一旦有事去找他——不在家.”我听了连声赞好. 这就和“负心多是读书人”一样,他是对这个“清”字反面作用的引伸;对社会的作用而言,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孔子对于陈文子这种人的评论只给他一个“清”字. 总之,“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清则无福.”这话很有道理. 子张又问陈文子这个人,够不够得上“仁”的程度?孔子就说,他对仁的观念都还没有,怎么可能达到“仁”的修养?
想得太过了
上面列举出“忠”的榜样和“清”的榜样,接着讲一个道理.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姓季孙,名行父,谥文,是鲁国的大夫. 做事情过分的小心,过分的仔细.“三思而后行”
,一件事情,想了又想,想了又再想叫“三思”。孔子听到他这种做事的态度,便说:“再,斯可矣!”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从前老学究们的解释认为:“做事情要特别小心,孩子们,想三次都不够,孔
852论 语 别 裁
子说‘再斯可矣!
‘还要再想一次哪!“
这种解释是不对的.其实,孔子认为他想得太多. 作人做事诚然要小心,但“三思而后行”
,的确考虑太多了. 学过逻辑就知道,学过《易经》的道理更懂得. 世界上任何事情,是非、利害、善恶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 但是要三思就讨厌了,相对总是矛盾的,三思就是矛盾的统一,统一了以后又是矛盾,如此永远搞不完了,也下不了结论的. 所以一件事情到手的时候,考虑一下,再考虑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第三次再考虑一下,很可能就犹豫不决,再也不会去做了. 所以谨慎是要谨慎,过分谨慎就变成了小器.大家都有几十年的人生经验,过分小心的朋友,往往都犯了这个小器的毛病,小器的结果,问题就多了. 所以孔子主张,何必三思而后行,再思就可以了.
难得糊涂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是春秋时代,卫国很有名的大夫,姓宁,名俞,武是他的谥号. 经历卫国两代的变动,由卫文公到卫成公,两朝代完全不同,宁武子却安然地做卫国的两朝元老.“邦有道则知”
,这个邦就是古时国家的别称,国家政治上了正轨,他的智慧、能力、才具发挥出来,了不起!可是后来到了卫成
公冶长第五952
公的时候,政治、社会,一切都非常混乱,情况险恶,他还在朝,也参加了这个政治,可是他在“邦无道”的时候,却表现得愚蠢鲁钝,好像什么都很无知. 但从历史上看出他并不笨,他对于当时的政权、社会,在无形之中,局外人看不见的情形下,在努力挽救. 表面上好像他碌碌无能,没有什么表现,可是他对于国家、社会真的做了事. 所以孔子给他下了一个断语:“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他说宁武子那种聪明才智的表现,有的人还可做得到,但处于乱世那种愚笨的表演,就难以学到了.人们到了社会历史发生变动的时候,尤其是古代帝王政权变乱时,在前一个君王手上,充分表现了政治才能的人,本来是很容易遭忌的. 这是政治上千古以来不移的定例. 何以如此?有点莫名其妙的,也许是人类心理的通病,能干了会有人妒忌的. 为什么妒忌?只能说是人类天生的劣根性,我们必须以学问、道德来消磨它. 这种妒忌心理,到了事业或利害相对的时候,就忌刻别人. 所以学问之道,就要了解自己的心理,把这些罪恶的心理,消磨了、转化了,那才是真正“仁道”之“仁”。所以孔子说到宁武子,当初他的才能表现得那么高,应该遭人家的妒忌;但是到了变乱的时候,他表现很碌碌无能,没人打击他,也没有人仇恨他,这一点修养是别人做不到的. 人在得意时,聪明才智很容易露锋芒;“其知可及也”
,这点大家还可以做得到. 但是朴实无华、老实平淡、笨笨无能的样子,“其愚不可及也”
,这就很难做到了.这里我们就想到清朝名士郑板桥,说过几句很了不起的
062论 语 别 裁
话:“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绝顶聪明的人,不是故意装糊涂,而是把自己聪明的锋芒收敛起来,而转进糊涂,这就更难了. 下一句话说待人接物,遇事退一步,把利益权位都让给人家,心里很舒服,并不希望人家事后报答,只要当时心里舒服就好.这也是孔子说宁武子的“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的另一引伸.
不 如 归 去
下面讲到:
子在陈曰:归与!
归与!
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归与的“与”字是惊叹词. 这一节等于孔子的一段传记.这是孔子周游列国,到晚年的时候,要想回来讲学的自白.这里谈到学问之道. 我们要特别了解的是,孔子在这段时间周游列国,对于国家天下大事,了然于心. 有很多很多拿到政权的机会,但是他不要,他认为国家天下所以安定,必须要以教育文化为基础,于是他决心回到自己的国家讲学去. 此时他很感叹地说:回去吧!回去吧!
“吾党之小子狂简”
——小子是年轻人.党是指古代的乡党,也就是鲁国这一些跟随他的学生们.“狂简”
是两个典型.豪迈、慷慨,多半年轻人喜欢的个性和作风就是“狂”。
轻易、
公冶长第五162
草率,对国家天下事掉以轻心,就是“简”。我们知道宋代的名诗人陆放翁,(在唐末民初,有更多的文学家喜欢捧陆放翁,誉他为爱国诗人.)他的一首名诗:“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与伯仲间.”这是他当时的自述. 他在少年时代,希望带兵打仗,把金人赶出去,那种幻想中的气魄,非常可爱可嘉;后面四句则说到年纪大了,头发白了,一无所成的感慨. 现在引用他的诗“早岁那知世事艰”
,说明年轻人虽然富有冲劲,但容易犯轻狂的毛病,太过冲动,这就是“狂简”的狂. 第二种典型“简”
,把天下事看得太容易了,自己想到就好像做得到一样,年轻人也容易犯这个毛病.“吾党之小子狂简”
,是说跟自己的这班年轻人,蛮有豪气,看天下事太容易了. 虽然文采不错,“斐然成章”地议论纷纷,毕竟还未成器. 像现代许多年轻人搞的书刊著作,大谈国家天下事,头头是道,但文章是文章,天下事是天下事,这完全两回事. 要做到事理合一,非有几十年亲身艰苦的经历,是不会了解的. 所以孔子认为,必须要回国教育后一代,决心把精神放在教育上,培养国家的根本.“不知所以裁之”这句话,是说年轻人有够狂的豪气,凡事看得太容易太简单. 文章见解固然有,却不知道仲裁,不知道裁取. 如何是该不该?怎样是能不能?都不考虑. 学问之道,最难的是如何中肯仲裁. 像做衣服的技师一样,要把一块布裁剪成一件合身而大方的衣服,这是一门不简单的学问. 所以他一心要回到鲁国,献身于文教的千秋事业.
262论 语 别 裁
这一段,在时间上说,很可能是孔子晚年回国讲学的情况. 为了整篇《论语》的行文,特地安排在这一篇. 也很可能是孔子在陈蔡之间,遭遇困难以后,决心要回国讲学了,于是发出了这个“宣言”说明他回国讲学,对一些人或事,所采取的态度.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孔子对于伯夷、叔齐、吴泰伯三个人是非常佩服的. 关于吴泰伯,在下面还有专篇. 中国历史上这三个人,都是薄帝王而不为的人,他们本该当君主的,可是他们都谦让了,自己不要. 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 老大让位给老三,老三也不干,结果两人都逃掉了,只好由老二勉强担当政权. 伯夷、叔齐这样让国,吴泰伯也是这样的人. 孔子到处提到他们,非常尊敬他们、崇拜他们. 在这里又提到伯夷、叔齐有不念旧恶的美德. 过去有人对不起他的,过了就算了,不怀恨在心. 这有什么好处呢?有!
“怨是用希”
,能够不怀恨别人,宽恕了别人,所以和别人之间的仇怨就没有了,而坏人渐渐也会被他们所感化.为什么《论语》编到这里,把这句插进去呢?因为孔子在鲁国做过一任司寇,至少也有现在电视上《包青天》节目中,包公的那种政风. 上了台就把少正卯杀掉了,雷厉风行的作法,不免在政治上有些恩恩怨怨.不过他走的是正路,所以大家也拿他没办法. 既然要回国讲学,政治上的恩怨可以抛诸脑后了. 过去有人对我不起的,不要放在心上,随他去.我们回去教学吧!
公冶长第五362
虽然如此,他又讲了一件事.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
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微生高,姓微生,名高,是一个鲁国人,人家说微生高这个人很直爽、坦率,但是孔子认为大家的话说过分了,他并没有符合这种修养.“或乞醯焉”
,有人向他要一杯醋浆.他没有,自己便到别一家去要一杯醋来,再转给这个要醋的朋友. 孔子认为这样的行为固然很好,很讲义气,但不算是直道. 直道的人,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必转这个弯.微生高转了这个弯,就不能算是直.这一点值得我们研究了. 我们要注意,孔子的思想——在下面还会讲到——是“以直报怨”
,这也就是后世儒家思想的争论点. 什么是“以直报怨”呢?你打我一记耳光,我不打你一拳,但吐你一口唾沫,不过分吧!总可以吧?因为你打我,我实在生气. 至少,你骂了我,我可以不恨你,但我不理你,这总可以吧?这就是“以直报怨”的道理. 孔子一直是这个主张.“以德报怨”是老子的思想,后世也把它代表了道家的思想. 就是说,你对我不起,我不恨你,不报复你,反而对你好,乃至把你感化了.孔子“以直报怨”的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和墨子思想以及侠义思想,有相同看法,都主张“直”。所以中国侠义的思想和墨子的思想,普遍流传于民间,所谓“睚眦必报”
,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就是由这种精神演变而来. 那么孔子这个思想对或不对呢?我们不管他圣人不圣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先把圣人这
462论 语 别 裁
头衔供到上面去,问题则要讨论.拿中国传统的侠义思想或道家的思想来说,对于一个有困难,有急用而来借钱的朋友,正好自己没有钱,于是转向他人借来,给这困难的朋友,这是义所当为的事. 但孔子在这里却并不以为然,他认为这不是直道的行为.就我们现在研究的方法,《论语》是整篇连贯的,不能一节一节拆开来看. 而且二十篇《论语》,也可说是全部连贯的一篇大文章. 那么在这一个基本观点上,来看这一句话的含义. 正如我刚才所讲的,孔子晚年周游列国后,要回国讲学了. 他发表“宣言”
,首先提出来“不念旧恶”
,过去的都过去了,所有恩恩怨怨,大家都不必去说他.现在应该回去,为自己国家、为天下人,打一点文化的基础,来教育后代. 第二点他也说明,虽然过去不问,但好的还是好,坏的还是坏.并不因为既往不咎,坏的就一下子变好了. 这里不过借用这个“直”字来作说明而已. 如果一定要说这一点,是孔子解释直道行为的要点,那么,后世的儒家就发生问题了.汉、唐、宋、元、明、清以来,所有读书称儒家的人,都变成胸襟狭窄,结果就成为刚才所例举过古人的诗说:“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了. 难道说读书人多半不管别人,不能具有这种侠义的精神?这是误解了孔子这句话的意思. 就我的观点,连贯全篇的思想看起来,孔子是故意向当时鲁国一些因政治上恩怨而怕他回国的人,透露了一个消息——虽然对于你们,在我心里并不同意,但是各走各的路,你们不要害怕,我要回来了.何以见得是这样的呢?下面孔子还有一句话.
公冶长第五562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这个丘是孔子的名字. 我们过去老式的念书,念到这里不称丘,不敢念,念了犯忌讳,要挨揍的. 于是另外拿一个字来替代,而念成“某亦耻之”。现在时代的忌讳不同了,无所谓. 这里孔子又说,一个人讲一些虚妄的、好听的话;脸上表现出好看的、讨人喜欢的面孔;看起来对人很恭敬的样子,但不是真心的. 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左丘明就是写《春秋左传》的左丘明,古人认为左丘明是当时的闻人. 古代所谓的闻人,就是名气非常大,可并不是官,也不是一个固定型的人,所以称闻人. 后世对帮会领袖称作闻人,这个观念,古今是有出入的.)孔子这句话是说,左丘明讨厌这种说假话做假事的人,我也和左丘明一样,讨厌这种人.“匿怨而友其人”
,明明对人有仇怨,可是不把仇怨表示出来,暗暗放在心里,还去和所怨恨的人故意周旋,像这样的人,他的行径就太不对,用心也太奸险了. 左丘明作人的态度不屑于这样,我也不屑于这样.把孔子这两句话,和对微生高的话连在一起,再把上面“归与……归与……”连贯起来,如我刚才所说的,是孔子归国办教育前的“宣言”。等于是对鲁国政治上这班怨恨他、怕他回来的人说,我对你们是不同意的,但没有仇恨,我要回来了. 一连串贯通起来,便成了这个意思. 但非定论,我只是作如此说而已. 对与不对,另俟高明.下面接着孔子回到鲁国了,我们把它连起来,就像是孔
62论 语 别 裁
子的一段传记历史. 也可当一部小说,也可当一部电影看.
一乐也的对话
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有一天,颜渊和子路站在孔子旁边闲谈,孔子就说:“盍各言尔志”。“盍”是一个虚字,中国古文里经常有“盍”
“夫”这类虚字,等于我们现在的“嗯”
、“那么”。他说,:你们年轻的一代,把你们的愿望、志向讲出来听听看. 在这里,我们等于在看话剧,台词中表现了孔子学生的个性,也烘托出孔子的教育手法.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这完全代表了子路的个性. 子路是很有侠气的一个人,胸襟很开阔. 他说,我要发大财,家里有几百部小轿车,冬天有好的皮袍、大衣穿,还有其他很多富贵豪华的享受. 但不是为自己一个人,希望所有认识我的人,没有钱,问我要;没饭吃,我请客;没房子,我给他住. 气魄大!唐代诗人杜甫也有两句名诗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就是子路这个志愿的翻版.他说修了千万栋宽敞的国民住宅,所
公冶长第五762
有天下的穷读书人都来找我,这是杜甫文人的感叹. 而子路的是侠义思想,气魄很大,凡是我的朋友,衣、食、住、行都给予上等的供应.“与朋友共”的道义思想,绝不是个人享受.“敝之而无憾”
,用完了,拉倒!
颜渊却是另一面的人物,他的道德修养非常高,与季路完全两个典型. 他说,我希望有最好的道德行为、最好的道德成就,对于社会虽有善行贡献,却不骄傲.“伐善”的伐,就是夸耀.“无伐善”
,有了好的表现,可是并不宣传.“无施劳”
,自己认为劳苦的事情,不交给别人.“施劳”的意思,我主张这样解释. 在上面也提到过,圣贤与英雄的分野: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克服自己;圣贤不想征服天下,只想征服自己. 所以圣贤比英雄还要难. 换句话说,英雄可以施劳,把自己的理想,建筑在别人的烦恼、痛苦上. 圣贤则不想把自己的烦恼、痛苦放在别人的肩膀上,而想担起天下人的烦恼与痛苦. 所以颜渊讲“无施劳”
,就是说不要把自己的烦恼痛苦放在别人身上,这是颜渊的所谓“仁者之言”。
一文一武这两学生的理想志愿完全不同,都报告完了.孔子听了以后,还没说话,我们这位子路同学,可忍不住,发问了,老师!你先问我们,你的呢?也说说看. 孔子说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就是《礼运篇》中大同思想的实现,这是最难做到的了.这三点一看就与众不同.孔子之所以为圣人,成为了不起的教育家、哲学家……总之什么家都被他“家”上了,了不起就是了不起.“老者安之”
,社会上所有老年的人,无论在精神或物质方面,都有安顿.“朋友信之”
,社会朋友之间,能够互相信任,人与人之间,没
862论 语 别 裁
有仇恨,没有怀疑.“少者怀之”
,年轻人永远有伟大的怀抱,使他的精神,永远有美好的理想、美丽的盼望. 也可以说永远要爱护他们,永远关爱年轻的一代. 我们仔细研究,如果这三点都能做到,真是了不起的人. 这样的人,如果要为他加一个头衔,就是圣人,或者神仙,或者如来. 因为这三点,对上一代,自己这一代,以及下一代都有交代. 此即所谓圣人境界,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讲到这里,这篇对于学问之道实际的讨论,引用孔子的话,作个结论.
子曰:已矣乎!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这就是学问之道的点题. 主要的要与第一篇《学而》连起来. 孔子这几句话,用白话文翻译过来是:算了吧!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人,能随时检讨自己的过错,而且在检讨过错以后,还能在内心自我审判. 怎样受审判呢?就是自己内在打天理与人欲之争的官司,就是如何善用理智平衡冲动的感情.这是学问的基本;也是中国文化儒家情操的中心;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随时会碰到,而无法避免的事. 例如吸烟的人,戒烟非常难,看见了烟,理智告诉自己要戒,然而手下意识地会伸出去取烟. 其实人生随时随地都是如此,每个人都有理智,都很清醒,有的事不愿做,但欲望一起,就压不下去,理智始终克服不了情欲.所以孔子儒家的学问重点,在于内讼和自省,自己在肚子里审察一番. 孔子在这里就讲到,他从来没有看过一个人,可以随时自己反省、随时检讨自己、责备自己的.这是特别提出孔子讲作学问的重点所在.
公冶长第五962
在下面还补充一句.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根据孔子上面所说,以他活到六七十岁的年纪,周游世界各国,竟然没有看到过一个随时反省的人,顶多只有一个,是他的学生颜回. 似乎抹煞了天下人,但是孔子并没有那么偏激的思想.十室之邑——等于我们说在三家村里.(古代的“邑”
,等于现代的邻或里.汉唐以后,“邑”
的观念又不同了,相当于现代的县. 如果把汉唐以后的“邑”的观念,拿来看春秋战国时的“邑”
,那就错了,这是研究学识上要小心的地方.)所以他接着补充说,就是在十户人家的三家村里,也一定有讲学问道德的人.对事的忠、对人的信,都像我一样,只是不像我一样肯努力去多方学习而已. 孔子认为许多人有天才,但没有加上学识的培养,因此不能成就. 就道德心理而言,问题也是一样. 任何人都有道德的基本因素,只是因为没有学养,不知道把这种道德心理的基本因素培养出来. 要使这种心理上善良的本质见之于行为,就必须加上学问的陶冶.
072论 语 别 裁
雍也第六
上一篇《公冶长》,是对前四篇整个学问系统,作一对话式讨论的前半集,本篇第六篇《雍也》是和第五篇的性质相衔接起来的,也就是讨论印证的后半集.
闲置帝王才
这里就讲到一个人.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这篇书,同上篇以公冶长的名字来作篇名一样的,也是以学生“雍”的名字来作篇名. 《公冶长》代表修德之体;《雍也》代表进业之用. 雍是孔子学生中有名的一个,姓冉,名雍,字仲弓,比孔子年轻二十九岁. 在孔门得意的高弟当中,他认为道德学问都行的是颜回;慷慨好义、军事第一的是子路;政治、外交、经济等等第一是子贡;另一个他最得意的学生,就是冉雍.他认为“雍也,可使南面.”所谓南面,
雍 也 第 六172
就是说他有南面而王,君临天下的大才.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每个国家都怕孔子,因为他的排场太大了. 一来就带了那么多弟子,而且他的弟子中,各国的人都有,他的理想国中的各项人才也都有:冉雍可以作君王,宰相可由子贡出任,三军统帅子路可以站出来. 这情形,诸侯列国有谁敢收容孔子?
他在那里一待,谁都紧张. 所以从整个历史来研究孔子,就可以知道,他之所以伟大,之所以成为圣人,实在是其来有自. 他不是没有办法,而是非常有办法,只要他头一点说:你们干吧!
问题就大了.以他的三千弟子,在春秋战国时,随便哪一个大国都吃不消,都可以被他拿下来. 但是孔子不走这条路,为什么不走这条路?这种道德修养,就值得我们研究了. 如果对当时的史料不清楚,好像孔子之成为圣人,是读书人被逼得穷到无可奈何,才做了圣人,那就完全错了,这点值得我们特别注意.孔子提出来:“雍也,可使南面.”这是说冉雍这个学生有帝王之才. 古代帝王,依照传统文化观念,一定要坐北向南,一直到清朝被我们推翻以前,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古时南北正向的房子,老百姓是不准修的,尤其在清代,老百姓如建南北正向的房子,地方官一向上报,就要论罪灭九族的.老百姓向南的房子有没有?
有的,但是大门一定向旁偏一偏,不许正向南方. 只有州、县等官府的衙门,或者神庙可以坐北向南,其他不行. 这是中国专制时代建筑方向的规矩. 还有,北京的房子,在过去绝不能高过宫殿,否则就是犯罪.所以“南面”这两个字,在古文中往往就是称帝称王的代名词.我们在这两篇书上看得出来另外的一个道理. 第五篇公
272论 语 别 裁
冶长,坐在牢里犯了法的人,孔子却把女儿嫁给他;第六篇则讲可以作帝王的是冉雍. 而冉雍本来是最可怜的人. 他的父亲很不好,出身于贫贱家庭,如以阶级观念来讲,他的父亲是所谓下等人,可是他的儿子却资质非凡.由这两件事例,可以看出孔子在中国上古时代,那种注重阶级的社会里面,他并不考虑到这些. 他只问一个青年,他个人是不是人才,如果是一个人才,该如何就如何.所以后来他也一再鼓励冉雍.当然,冉雍下意识中也会有一种心理——自己的出身、自己的家庭如此,难免心理上有点自卑感. 孔子就告诉他,不必要存有这种心理,一个人要靠自己站起来.所以这两篇书,第一个提到的人,都是在困苦艰难中,由孔子的培养,学问德业才能有所成.说到冉雍,他有一天提出一个问题来问孔子,讨论到子桑伯子这个人,在《庄子》这部书中也曾经提到过,他非常豁达. 在秦汉以后的文化中用豁达这两个字,很有内涵.《史记》上写汉高祖,也有这种字句. 达者指度量的宽大,讲得好听点是豁达;讲得难听点,就是“吊儿郎当”
,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穿衣服领带都打成歪的,扣子也扣不好,说不定领子也经常翻起来.这个样子,也有一半像豁达——不在乎.子桑伯子,就是一个这样的人.豁达的人往往太简.关于这个“简”字,值得研究了.我们须要特别了解:孔子经常提到的“简”
,就和老子所提到的“俭”
,观念是一样的. 这两个字的定义,在古文中几乎完全是一样.只是两个字的表现不同而已.孔子说子桑伯子从简,一切都是简化,近乎豁达,批评得简单明了. 那么冉雍就提
雍 也 第 六372
到他的思想了. 他说做一个领导人“居敬而行简”
,如果对一件事——处事,对一个人——待人,都是敬重的心理,事情自然就可以简化. 这样来处理老百姓的事情,和一般社会的事务,就对了. 如果说内心的精神,没有尊重这件事情,没有重视行政组织,没有“敬业”的心理,只是满不在平,以此来标榜简化,以简化的目的来实行简化,就变成一种权术、一种手段,就不是政治的道德,这样就未免过分简化. 在我们历史文化上,做领导人的,要注意所谓“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上位的人,爱好一件事或一种动作,标榜一事或提倡某一点,下面的人就群起效颦,做得更热烈、更过火了. 孔子听了冉雍的话,马上就说,你的话对,我一时说错了. 由此也可看出孔子的民主态度及教学精神的诚敬之处.下面又提出一个最有名弟子的重要问题.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鲁哀公问,你学生中,哪一个能真正续承你的学问?最好学的是谁?孔子说,只有颜回. 他认为继承学问道统的是颜回,不一定有帝王之才,却有师道的风范;而冉雍则有君道之才. 颜回足为人师的学问德业在哪里呢?
“不迁怒,不贰过.”但是“不幸短命死矣.”可惜已经死了.“今也则亡”
,现在就没有了.“未闻好学者也”
,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好学的人了. 从这段话又证明了我们的一个观念——学问并不专指文学知识.现在要讨论的是“不迁怒,不贰过.”这六个字我们一辈子都做不到. 孔子也认为,除了颜回以外,三千弟子中,没
472论 语 别 裁
有第二个人了. 凡是人,都容易犯这六个字的毛病.“迁怒”
,就是脾气会乱发,我们都有迁怒的经验. 举例来说,我们最容易迁怒的是自己家人,在外面受了气回家,太太好心前来动问:“今天回得那么晚?”于是对太太:“你少讨厌吧!”这就是迁怒了. 其实并不是骂太太,是在外面受了气,无处可发,向太太迁怒了,所以我们有时候对长官、对朋友也要原谅. 很多人挨了长官的骂,仔细研究一下,这位长官上午有件事弄不好,正在烦恼的时候,你再去找他,自然挨他的骂,这是被迁怒了. 处理事情也是这样,我们看到历史上,有些人做了历史的大罪人,就由于迁怒. 有的因为对某一个人不满意,乃至把整个国家拿来赌气赌掉了. 不迁怒真是太难的事.
当皇帝的能受气
我们讲两个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国的名宰相俾斯麦与国王威廉一世是对有名的搭挡. 德国当时会强盛,不但是俾斯麦这个首相行,同时也因为有这个宽容大度的好皇帝. 威廉一世回到后宫中,经常气得乱砸东西,摔茶杯,有时连一些珍贵的器皿都砸坏.皇后问他:“你又受了俾斯麦那个老头子的气?”
威廉一世说:“对呀!”
皇后说:“你为什么老是要受他的气呢?”
威廉一世说:“你不懂. 他是首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下面那许多人的气,他都要受. 他受了气哪里出?只好往我身
雍 也 第 六572
上出啊!
我当皇帝的又往哪里出呢?
只好摔茶杯啦!“所以他能够成功,所以德国在那时候能够那么强盛.另外一个故事. 朱元璋的马皇后也是了不起的人物. 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有一天在后宫廷与皇后谈笑,两个人谈得高兴,朱元璋突然拍了一下大腿,高兴得跳起来说:”想不到我朱元璋也会当皇帝!“
手舞足蹈,又露出了他寒微时那种样子,这是非常失态的. 当时还有两个太监站在旁边,他没有留意到. 一会儿朱元璋出去了,马皇后立即对那两个太监说:“皇帝马上要回来,你们一个装哑巴,一个装聋,否则你们两人都会没有命了,记住,听话!”果然,朱元璋在外面一想,不对劲,刚才的失态,将来给两个太监传了出去,那还了得.于是回到后宫,一问之下,两个太监,一个是哑巴,不会说话;一个是聋子,没有听见,这才了事. 否则这两个头岂不掉下来了?所以马皇后也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好皇后.这就讲到人生的修养与迁怒,一点事情不高兴,脾气发到别人身上,不能反省自讼. 尤其是领导别人的,要特别注意.第二点最难的,“不贰过”。所谓贰过,第一次犯了过错,第二次又犯. 等于我们抽烟一样,这次抽了,下决心,下次再不要抽,可是到时候又抽起来了. 再犯同样的过错,这就是“贰过”。孔子说只有颜回才能做到“不迁怒,不贰过”这六个字,人们真能做到如此,不是圣人,也算是个贤人了.“迁怒”的意义发挥起来还很多,总之,我们作人做事,要尽量注意“不迁怒,不贰过.”那么,“虽不中,亦不远矣.”
事实上,我们所讲的“不迁怒,不贰过”
,只是其中的一
672论 语 别 裁
小点. 如果认真地研究起来,这两句话是概括了全部历史哲学,也概括了人类的行为哲学.人若真能修养到“不迁怒,不贰过”
,那是太不容易了. 所以孔子再三赞叹颜回,是有他的道理.譬如我们说“怨天尤人”
,就是迁怒的一例. 一个人到了困难的时候怨天,这是普通的事. 说到“怨天”
,如韩愈所说的,一个人“穷极则呼天,痛极则呼父母.”
这是自然的现象.又如司马迁《史记》中对《离骚》的评论:“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澹,未尝不呼父母也.”这里所指的“穷”
,并不只是没有钱了才叫作“穷”。一件事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就叫作穷. 此时往往情不自禁地会感叹:“唉!天呀!”身上受了什么难以忍受的痛苦,往往就脱口而出:“我的妈呀!”
这是一种自然的反应. 人到无可奈何的时候,心理上就逃避现实,认为这是上天给我的不幸.“尤人”
,就是埋怨别人、诿过于人,反正是“我没有错”。古时平民文学中有一首诗说:“作天难作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 行人望晴农望雨,采桑娘子望阴天.”像这样,天作哪一种天才是好天呢?
作天都难作,何况作人?所以一个人为朋友效力,受人埋怨,是难免的. 尤其领导的人,受人物议,更是必然. 所以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也就是包含了要我们效法天地广大包容的气度.至于“不贰过”这层修养,比起“不迁怒”的操守,那是更深一层的功夫了.下面文章气势再转,更见《论语》编排之曲折而隐含条
雍 也 第 六772
理之妙.
周 富 济 贫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 子曰:与之釜.请益. 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子华名公西赤,孔子弟子,少孔子四十二岁. 有一次公西赤派出去做大使,这时孔子大概在当政. 冉求是公西赤的同学,他因为公西赤还有母亲在家,于是就代公西赤的母亲请求实物配给,也就是请拨一笔安家费. 孔子说,好,给他一釜.“釜”是古代度量衡的单位,六斗四升为一釜. 这是米谷的成数,数量不多,所以冉求为他“请益”。冉求为同学说话了,老师,一釜少了一点,给他增加一些吧!于是孔子说,好吧!加给他一庾. 庾是古代容量的单位,十六斗. 等于说孔子原来给他五万元,现在又增加了八万. 大概当时冉求是在孔子那里当总务,“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为了同学,不管孔子的意见,另外自己一批给了五秉. 当时十六斛为一秉,现在来说,数字相当大,好像一下子给了三五十万了.事后,孔子知道了,但是并没有责怪冉求;这也是一种教育.当然现在做官就难了,以前做官,讲情、理、法,除了法律以外,还要合理、合情.不像现在的时代精神,以法治为主,专讲人事法规与人事管理,往往无法兼顾情理. 冉求对于这件
872论 语 别 裁
事情的处理,孔子如果专讲法令,那冉求是不对的,很可能要撤职查办. 但是孔子没有追究,他始终站在教育的立场上说:“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袭.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意思是对学生们说,你们要知道,公西赤这次出使到齐国去,神气得很;坐的是第一流的交通工具,穿的是第一流的行装. 等于现在西装几十套,皮箱几十口. 他有这许多置装费,额外津贴,尽可以拿出一部分来给他妈妈用. 我们帮忙别人,要在人家急难的时候帮忙人家. 公西赤已经有了办法,再给他那么多,不是成了锦上添花吗?
这是不必要的.这也就是所讲“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的道理.不过我们经常会感觉到助人是件很难的事,这牵涉到社会心理问题. 比如有一个朋友,又穷又病,于是替他找些朋友出钱治病. 同样是这人的事情,去找了一位朋友三次,第四次以后,就要找别的朋友了. 有时为了周人之急,我们可以要求别人:“再来一次!”
但别人的答复说:“今天实在不行.”
我们也许可以勉强的说:“这一次算我要的!”这就等于硬上了. 但是某人一死,朋友们又很热心地出钱出力帮忙买棺材了. 有时候碰到这种情形,真使人有很大的感慨,也感觉很奇怪. 当某人生前有急难的时候,替他奔走,找人帮忙还不大顺利. 而他死了以后,大家又这样踊跃帮忙,同情他,可怜他穷病得死了. 这种心理用在某人生前多好呢?把准备给他死后买棺材的钱,在他生前多出一点医药费好不好呢?这都要仔细思量. 所以说,道德行为,又该怎样讲呢?研究下来,还是应该“济人须济急时无”
,比较重要. 孔子说“君子周急不继富”
,已经有了的人,就不必再给他了.
雍 也 第 六972
从公西赤的事件看起来,好像孔子当主管时,对于财政的管理是比较紧缩的. 但是接着这一节书连下来,便讲到另一件类似的事情,证明孔子对于财务并非悭吝.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 辞. 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原思名宪,字子思,孔子的学生.他在孔子过世以后,就辞官归隐江湖. 子贡后来相卫的时候,因为很佩服他,特别去看他,结果被他刮了胡子. 子贡去时,排场很大;原宪故意装扮成一个乡巴佬,穿了破旧的衣服会见子贡.见面以后,子贡说:“你生病了吧?!”原宪说:“我没生病.我没有钱,只是穷;学道而不成,才是病.像我这样子是穷,而不是病.可是你学了夫子之道,看你今天这个神气、派头…….”虽然把子贡弄得下不了台,不过由此也可见原宪的侠义气概. 孔子当政时,“原思为之宰”
,这个“宰”是家宰,以今天的职务来说,相当于总务. 孔子“与之粟九百”
,这个九百的数字,到底有多少,无法考据,总之很多.“辞”
,他不要那么多,希望减掉一点. 但是孔子说,你不要推辞,你用不完可以周济那些贫穷的亲戚、朋友.这一节是记载孔子出仕当政时,两个不同的态度. 公西赤外放当大使,同学帮忙,要求多发一点安家费,孔子认为并不需要;而原宪经济状况较差,当他为孔子当总务的时候,孔子把他的待遇提得特别高. 原宪不要,孔子却反而劝他收下. 从这个故事,我们看到孔子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的风范. 除了是长官的身份之外,还身兼父母、师长之责,随
082论 语 别 裁
时以生活中的事例来教育学生,这也就是后世儒家所该效法其教化精神的重点之处.
天生我才必有用
由此又讲到对仲弓的直接教育. 仲弓就是冉雍,本篇的主角,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 本篇第一句话,孔子就说他有当皇帝的才具——“可使南面”。
前面我们曾经介绍过仲弓贫苦的出身,他父亲当时的名誉也并不高明,大概各方面都很不如意. 但这做儿子的,却才德出众. 因此孔子全力提拔这个学生,给予特别培养.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他劝冉雍心理上不必有下意识的自卑感.“犁牛”
是一种杂毛牛的名称.现代畜牧中,荷兰来的杂毛牛算是好品种.但在古代这种杂色的牛,除了耕种,没有什么其他的用途. 尤其在祭祖宗、祭天地等庄严隆重的典礼中,一定要选用色泽光亮纯净的牛为牺牲.但这条杂毛牛却生了一条赤黄发亮,头角峥嵘的俊美小牛. 虽然杂毛牛的品种不好,但是只要这头小牛本身条件好,“虽欲勿用”
,即使在祭祀大典中,不想用它,“山川其舍诸?”山川神灵也不会舍弃它的. 山川在往古和春秋时代,有时代表神祇.在这里,孔子是说天地之神,也一定启示人们,不会把有用的才具,平白地投闲置散的. 这
雍 也 第 六182
也是告诉仲弓,你心里不要有自卑感,不要介意自己的家庭出身如何,只要自己真有学问,真有才具,真站得起来,别人想不用你,天地鬼神都不会答应的.上面讲了冉雍的才,下面就提到颜回的德了.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 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这个仁字是讲内养的境界,是前面《里仁》篇所讲的仁之体. 也就是孔子告诉曾参的“吾道一以贯之”的仁的境界.这方面目前还没有加以说明,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解说仁的修养. 现在我们把“仁”的问题暂时搁一下. 孔子说颜回能把仁的境界一直保持上三个月. 至于其他同学们,只是偶然地“日月至焉”而已. 或是一天有一次仁的境界,或是几天有一次,或者一个月有一次,现在我们姑且不谈这个“仁”的修养,先反过来体会一下自己的情绪:我想大家都有这种经验,心情好的时候,即使碰到问题,碰到困难的事,心情也是非常好,不会受到外境的干扰. 但是好景不常,情绪坏时,芝麻绿豆的事都会惹得一肚子闷气. 要说连续三个月不冒一点火气,这步修养已经难得了,更何况“三月不违仁”。由此,我们不难了解为什么孔子一再赞叹颜回这个得意门生了.讲了内在的修养以后,下面讲到外用.
282论 语 别 裁
各 有 千 秋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季康子,鲁国的大夫、权臣. 有一天向孔子打听他学生的才干.孔子一一作答.由此我们可看出这些学生们的性格,同时也可看出孔子认为从政所必备的学养. 季康子首先问起有军事统帅之才的子路,是不是可以请他当政?孔子说子路的个性太果敢,对事情决断得太快,而且下了决心以后,绝不动摇. 决断、果敢,可为统御三军之帅,而决胜于千里之外. 如果要他从政,恐怕就不太合适,因为怕他过刚易折.季康子接着问,请子贡出来好不好呢?
孔子说,不行,不行. 子贡太通达,把事情看得太清楚,功名富贵全不在他眼下. 聪明通达的人,不一定对每件事盯得那么牢. 比如说桌子脏了,擦一下好不好?通达的人认为擦不擦都是一样,因为擦了又会脏,不擦也可以. 如果有人说一定要擦,通达的人说擦也可以,擦了总比较干净,那擦就擦吧!总之,把事情看得通达,像这样的人,往往可以做大哲学家、大文学家.因为他有超然的胸襟,也有满不在乎的气概.但是如果从政,
雍 也 第 六382
却不太妥当. 也许会是非太明而故作糊涂.说到这里,想起一个笑话. 当然在正史上是没有这段记载的,只是一个笑话. 传说孔子周游列国,被困在陈蔡之间.有一天学生出主意,说大家太饿了,前面有一大户人家,去借点米来.最初是子路自告奋勇前去敲门.出来一位老头子,问起是孔子的学生来借米,于是写个字叫他认. 认出了,不必借,免费招待全体师生的食宿,如果认不出,一粒米都不借. 子路一想,我们跟夫子专门学文学,还有什么问题. 于是满口答应了这个条件. 老头子就写“真”这么一个上“直”下“八”的字让子路认.子路看了后说:“这是真字嘛.”
老头子听了,把门一关说:“你回去告诉你老师,不借.”子路纳闷地回来报告孔子,孔子听后对子路说:“我叫你不要去,你偏要去. 这个年头,饭都没得吃,你还‘认真’干嘛?”子夏听了,便自告奋勇再去借米. 到了那家,自我介绍是子路的同学,也是孔子的学生. 那个老头子还是写先前那个字给子夏认.子夏心想,刚才子路吃了瘪,于是答一个反义字,对老头子说:“这是‘假’字嘛!”老头子听了把门一关说:“你更不行.”子夏回来把经过一讲,孔子听了叹道:“你这个人真糟糕,作人有时候也要‘认真’的呀!”
这就是说两边都做得通,表面看来,就称为达者,谈到这里,同时又想到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也是“达”的一字范围.当时五斗米的数字很大,等于现在一万上下的月薪. 可是陶渊明不干,回家去了. 不过只有他才做得到.过去,我们中国人有句老话:“不干,不干,回家去吃老米饭!”折腰就是行个礼,鞠个躬嘛!
不是真把腰
482论 语 别 裁
折断了,半斗米都干. 试看陶渊明《归去来辞》,他门前可以栽五柳,起码要五十多坪地,拿到现在可以盖栋四层楼,还可以发笔财. 我们现在在工业社会里做个小市民,房子是租来的,前面连一棵芭蕉都种不下,不要说五柳了. 他说“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过去在大陆上的人家,自己酿得起酒的,起码是中产阶级的家庭了,他当然可以在家吃老米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试看他的房子,空地有多大,好像是台北市的新公园一样,竟有三条大路都荒芜了. 种竹卖笋也可卖他几千块钱一个月,他当然不为五斗米折腰. 由此可见,陶渊明是有资格作个通达的达人.所以孔子说子贡通达,但是达者不一定肯从政了.季康子再请教冉求是否可以从政.孔子说,冉求是才子、文学家. 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打高尔夫、跳现代舞都能来. 名士气味颇大,也不能从政.换句话说,如果把他们三个人凑合起来,不愧是大政治家的材料. 为什么呢?具有刚毅果敢的精神,这是子路的长处;但还要有宽大的胸襟,也就是所谓任劳任怨的气度,这就要子贡的达. 任怨尤其难;当一个计划、一个政策没有实施以前,如有人骂你混蛋时,只好低下头让他叫骂,等做出成果再说.当然,真做成混蛋就要命了.同时要见闻渊博,知识丰富,多才多艺. 这“果、达、艺”三个简单的字,包括了那么多,由此可见政治家还须兼备艺术家、诗人的修养才行.从另一面看,季康子问到这三位学生,孔子都不放行,也是因为季家当时在鲁国为权臣,气势嚣张跋扈,孔子不愿让
雍 也 第 六582
自己学生去插上一脚. 当然在学生这方面也不会愿意去. 所以他故意推辞掉,虽然所讲的都是事实,但是如果说他们不能从政,却也不尽然. 子贡后来相卫,每次主政,国际局势就摆平了. 当时时代之乱,比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 子贡有这样的才具,而孔子为什么硬说他不行呢?实际上是孔子当时看这些学生都可以独当一面,无奈季康子这个老板不对路,所以连一个都不让他去. 说句老实话,在学问上讲,一个从政的人,对于这三种人的才具都需要.第一性情要养得通达,胸襟不可那么狭隘,不要有一点事就想不开,一句话就放不开,否则成就就太有限了. 其次要处事果决、刚毅,下了决心,又能坚定不移,才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第三要多艺,样样都知道. 政治生涯很痛苦,生活枯燥无味,比科学家还痛苦.每天接触的,都是痛苦烦恼的事,都在是非中讨生活.这个对,那个不对,老张来说老杨,老杨又来说老李,几乎没有一件愉快的事. 所以自己要有艺,胸襟有超然的修养. 我有一个做医生的朋友,每天接触到的都是痛苦的病人,看到的是愁眉苦脸,听到的是痛苦的呻吟,乃至呼天抢地,喊爹叫妈的声音. 所以他一下班以后,回家就从事绘画,几十年下来,他那种半中不西的画,意境很高,许多名画家,都非常佩服. 想买他的,他不肯卖,于是向他要一张,他说送一张还可以,立即落款送一张. 这是讲艺的价值,所以从政还要有文学的修养、艺术的情操.
682论 语 别 裁
爵禄不能移——闵子骞
上面说明了学问与从政的关系;下面则说到闵子骞不为费宰.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 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季家找孔子第一流的学生从政,他们当然不会干. 于是他私底下来拉一个人——闵子骞,孔子的学生,名损. 是一个有名的孝子,二十四孝中就有他. 比孔子少十五岁,年纪比别的同学大一点. 季家请他去当“费”这个地方的行政首长. 当时“宰”的官职,比之现代,讲小一点大约是县长、行政督察专员;讲大一点,就是请他当省主席了. 闵子骞听到了,就告诉传话的人说,您好好替我辞掉他,我不会做的.而且,如果有第二个人再来对我说这件事,对不住,那时候我出国去了——已经过了齐、鲁两国交界的汶水了. 也就是说如果一定再来逼我作这个官,我立刻就走,离开鲁国.从这一节记载,我们知道:第一,闵子骞是有名的孝子,他的人品德行非常好. 第二,当时他对官位、功名、富贵看得淡如浮云. 人家要他作官,反而会把他逼走了. 第三,当时鲁国上下的知识分子,对鲁国的权臣季家,没有一个满意的,不愿意做他的官,尤其是孔子这一些学生. 但是有一个人在那里做事,那是冉有. 有关季家的事,有时孔子就找冉
雍 也 第 六782
有.讲了这几段,老是讲这一类的事,未免太单调. 到此文章有了起伏,又由绚烂归平淡,下面编进了另外几个人的事,虽平凡,而意义深远.
伯牛有疾,子问之. 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伯牛是孔子的学生,姓冉,名耕. 他有病,孔子亲自去看他,孔子待学生有如自己的子女一样. 孔子在南面的窗子外,伸手拉住他的手,感叹说,他快要死了,真是命运,这个人,为什么生这种病!这个人,为什么生这种病!重复了两句,无可奈何地走了.这节很简单. 但是伯牛究竟生的什么病?不知道. 到了后世及近代,有人特别指出这一段. 有一派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说是肺病,会传染,孔子怕传染,所以不进去,在窗子外握到他的手问病. 又有人讲不是肺病——十九世纪威胁人类的才是肺病;二十世纪威胁人类的是癌症;我想二十一世纪一定会是精神病. 这话是真的,精神病将来会越来越严重,现在已经开始了. 物质文明虽进步,给人类带来许多生活的方便,并没有为人类带来幸福,只是带给人类更多心灵上的痛苦. 这种痛苦的结果,将来又导致心理变态、精神分裂而至于现在已开始增加的精神病.这是闲话,顺便带过.又有些学者说伯牛得的是麻疯病,所以孔子不敢去碰他. 那么学生想办法,让孔子握了他一只手,在外面感叹,啊!为什么得了这个病呢?这是什么病呢?不知道嘛!当然没有人讲
82论 语 别 裁
这是花柳病,因为在明朝以前,中国医书上的记载,没有这种病. 这是后来从外国进来,在古代中国医学称“广疮”
,因为这种花柳病是广东进口来的,而广东是与外国接触最早的通商口岸,由此证明花柳病是外国来的.这几种病都不是,那么到底是什么病呢?不知道. 那么这篇书,对于这种问学生的病,重复了两句,有什么了不起呢?战国时候,吴起在魏国为将,他的士兵屁股上生疮,吴起这位大将军、总司令,居然用嘴替他把脓吸出来.吴起如此作为是手段,孔子如此做,则出于仁慈.
李斯的老鼠哲学
讲到吴起,顺便讲一段儒家末流支派的插曲.我们都知道孔子传道给曾子,曾子写了篇心得报告《大学》。曾子传道给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又写了篇心得报告《中庸》。子思则传道给孟子,孟子不错,写了不少论文. 至于荀子,也有一部著作传世,但到底有点掺水了. 而且他的学生出了几个半吊子,像李斯、吴起这些人便是例子.就李斯来说吧!我们如果讲政治哲学史,李斯的哲学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叫他是老鼠哲学. 什么是老鼠哲学呢?先要了解人类思想与历史演变有绝对关系,我们只要翻开《史记》一看《李斯传》,就可知道李斯的老鼠哲学了. 李斯少年时跟荀子念书,他当时很穷,时代到了孟子以后的战国末期,人都现实了. 世界越乱,人心越现实;国家社会安定了,仁
雍 也 第 六982
义之心、道德之行才比较常见. 李斯的思想,后来影响秦始皇,就是被现实所困而来. 他有一天上厕所,不是现在的抽水马桶,是古时农村社会的大粪坑. 又深又大,坑上放一块木板,人就蹲在板上大便,谓之蹬坑. 这种粪坑,更重迭远望如高楼. 坑深的,大便落坑,时间长,声音大,每把偷粪吃的老鼠惊吓逃散. 一天,李斯这个穷小子蹬坑,看到粪坑老鼠,又小又瘦,见人惊逃的仓皇样子,十分可怜. 后来又看到米仓中偷米吃的老鼠,又肥又大,看见人来,不但不走避,反而瞪瞪眼很神气的样子. 李斯觉得很奇怪,仔细一想,结果给他悟出一个现实的道理来了. 原来又瘦又小见人就逃的老鼠,是无所凭藉;而又肥又大见人不避的米仓老鼠,是有所凭藉的.分别在此而已.凭藉,就是有本事,有靠山,或有本钱之类. 李斯悟出道理以后,于是向老师荀子报告,不要读书了.荀子问他不读书要去干什么?
他说要去游说诸侯,求功名富贵. 荀子说,你还不行,学问还没有成就. 李斯说,人穷到饭都没得吃,还去讲什么学问道德?这像什么话!老师一听这种话就说,你这个学生这种思想真糟,你去吧!就这样把李斯开除了. 结果李斯碰到秦始皇这样一个混蛋,两个搞在一起,于是把一个国家搞得民不聊生.“鼠目寸光”
,只搞老鼠哲学注重现实,不知仁义道德为何物的结果,自秦始皇身死沙丘之后,李斯也自家难保. 所以在他父子临刑的时候,他对儿子说:“此时要想和你牵黄犬出东门也不可能了.”
李斯搞老鼠哲学,为什么会被他弄成功呢?这就要看当时的环境. 春秋战国三四百年动乱下来,民穷财尽,不止经济上贫困,人才也都完了. 真正人才的培养,总要百多年来
092论 语 别 裁
的安定社会才行. 不谈别的,就说溥儒的画吧!
人家说真好,别无第二人.我说你认为溥儒的艺术好,但可知他成本多大?
满清以孤儿寡妇率领了两三百万人入关,三百年来称帝,在宫廷里就培养了这样一个艺术家. 你说成本多大?譬如李后主的词好. 当然好!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真好!
但成本多大?一个万乘之尊,玩掉了一个国家,才写出这样的词. 别人的确写不出,在气魄上,没当皇帝的人,硬写不出那种境界. 如果是个穷小子站在西门町的大街上,可能便写“车如流水马如龙,口袋太空空.”
所以说一个国家的人才,要几百年社会安定的文化才能培养得出来. 但战争一来,又都光了. 因此到了战国时代,只有苏秦、张仪这两个半吊子的同学,玩弄了天下. 他们是当时的骄子,如果把春秋时代的子贡、子路这班人才,来与苏秦、张仪相比,子贡、子路一定连正眼都不看他们. 可是到了战国末期,像苏秦、张仪等的人才,也过去了,如李斯这些人居然也出来旋乾转坤,大摆乌龙了.由此可见当时人才之荒的严重.历史是要这样看、这样读的. 不能光读故事,要把环境、地理,一切搞清楚才能了解. 到了汉高祖、项羽出来的时候,人家说汉高祖是流氓出身. 那时候,没有什么流氓不流氓,四百多年战争打下来,再给秦始皇、李斯两个家伙一搞以后,根本天下人各个都是如此,又岂只是汉高祖?
文化的重行建立,是在汉文帝、汉武帝的时候,其中有近百年空档,几乎可以说没有文化,所以汉文、汉武对于文化整建的功勋,的确是可圈可点的.吴起也是荀子的学生,同样是没有毕业的,都是书不要读了,追求现实名利的角色;这就看出当时文化演变的衰退
雍 也 第 六192
情形. 吴起后来当大将,有个士兵生疮,吴起用口替他吸出脓血. 这一来,士兵的母亲哭了,他说孩子的父亲当年生疮,吴大帅也是这样待他,所以为吴大帅卖了命;如今又对我儿子这样,这条命又要卖给吴大帅了.我们为什么说到这些,是因为这节书引起的. 我们现在再回到原文:找不出伯牛的病在什么地方,而孔子在伯牛临死之前,还来握握手,看他一下.看他一下这件平常的事,却慎重地把它记载下来,编在《论语》里. 可见平凡中有值得研究的地方.伯牛的病,是个很大的疑案.我们暂时把它保留在这里,等到以后再来讨论. 至少有一个字,我们可以在这里讨论:“亡之,命矣夫!”的“亡”
,在古人的解释,认为孔子当时握着他的手,很悲伤地感叹,他得了绝症,这真是命!但是我的看法,古文中“亡”字往往与“无”字相通. 拿白话文来解释,是孔子很伤感的说,命真不可信吗?
真没有命运吗?
意思也是说像这样好的人,怎么会这样短命?
不在愁中即病中
我们在中国文学里,对于人生常有“贫病交加”的悲叹.现在上面说的是一个人的病,下面便要说到一个人的贫. 世界上贫病交迫的人太多了,这是我们应该用心致力的地方.所谓行仁道,就是要从社会整体的环境来均富. 拿现在的政治术语来说,就是要达到全民的富强康乐.
292论 语 别 裁
有一个朋友,过去地位很高,也是部长级的,现在有七八十岁了. 前两个月碰面,看他气色很好,相逢便问年,他很风趣的说:“我是望八之年”。他来个谐音答话,自我幽默一番. 这位朋友,现在蛮穷的,他常说人世上的两个字,自己只准有一个字,决不许同时拥有两字. 什么字呢?
“穷愁”
两字. 凡“穷”一定会“愁”
,穷加上愁就构成穷愁潦倒. 他虽然已到望八之年,因为只许自己穷,绝不再许自己愁,所以能“乐天知命而不忧”。他真的做到了,遇见知己朋友,仍然谈笑风生. 另外一个人还告诉我关于他的故事说:某老还是当年的风趣. 他虽然穷,家里还有一个跟了他几十年当差的老佣人,不拿薪水,在待候他. 有一天,他写了一张条子,叫老佣人送到一个朋友那里,这个朋友知道他的情况,又是几十年的老交情,他有条子要钱,当然照给. 这一天他拿了一千块钱,然后到一家饭馆,吩咐配了几样最喜欢的菜;身上的香烟不大好,又吩咐拿来一听最喜欢抽的英国加立克牌的高级香烟. 一个人慢慢享受,享受完了,口袋里掏出这一千元,全部给了茶房.茶房说要不了这许多,要找钱给他,他说不必回找了,多余的给小费.其实连那听外国香烟在内,他所费一共也不过三四百元. 茶房说小费太多了,他仍说算了不必找了.他以前本来手面就这么大,赏下人的小费特别多,现在虽穷,还是当年的派头.习惯了,自己忘了有没有钱.所以朋友们当面说他仍不减当年的风趣,他听了笑笑说,我就要做到这一点,两个字只能有一个. 穷归穷,绝不愁,如果又穷又愁,这就划不来,变成穷愁潦倒就冤得很. 社会上贫病交迫的人很多,要想心理上不再添愁,这个修养就相当高
雍 也 第 六392
了.本篇上文提到伯牛的病,下面就提到颜回的穷.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这几句话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要自己身体力行,历练起来,就不简单了. 孔子第一句话就赞叹颜回,然后说他的生活——“一箪食”
,只有一个“便当”。古代的“便当”就是煮好的饭,放在竹子编的器皿里.“一瓢饮”
,当时没有自来水,古代是挑水卖,他也买不起,只有一点点冷水. 物质生活是如此艰苦,住在贫民窟里一条陋巷中,破了的违章建筑里. 任何人处于这种环境,心里的忧愁、烦恼都吃不消的.可是颜回仍然不改其乐,心里一样快乐. 这实在很难,物质环境苦到这个程度,心境竟然恬淡依旧.我们看文章很容易,个人的修养要到达那个境界可真不简单.乃至于几天没饭吃,还是保持那种顶天立地的气概,不要说真的做到,假的做到,也还真不容易. 颜回则做到了不受物质环境的影响,难怪孔子这么赞叹欣赏这个学生.三千弟子只有他做得到这个修养,而他不幸三十二岁就短命死了. 近代人研究孔孟思想的,认为颜回是死在营养不良. 虽然是一句笑话,但是大家对营养还是要注意到才对.
492论 语 别 裁
学问的鸿沟
说到这里,峰回路转,又转出一个高峰.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今女画.
这节文字,就是说冉求有一次对孔子说,老师!你不要骂我们,老是说我们不努力.我们对于你的学问非常景仰,只是我们做不到,力不能及. 孔子说,你这话错了. 做了一半,无法克成其功,这是力量不足的缘故. 可是你根本还没有开始做,怎么知道无法做成呢?
“今女画”
,并不是说“你学画去了”
,是说你冉求,自己把自己划在一个界限内. 孔子的意思说,你不管做不做得成功,只要你肯立志,坚决的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这便是真正的努力. 现在你自己划了一个界限,还没开步走就先认为自己过不去,这不是自甘堕落吗?
接着就讲到真正的作学问,孔子说要作到什么程度呢?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先谈什么叫“儒”?这个中国字,根据《说文解字》的另一种解释:“儒”是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人,所以在“人”字旁边加一个需要的“需”字,便成了儒. 我们再看“佛”——“弗人”
,不是人,是超人.“仙”——“山人”
,有如高山流
雍 也 第 六592
水.“需人”则是人类需要他,社会当中不可缺少的人,这就是“儒者”。我们都称孔孟思想为儒家学说,但是究竟要什么样子才能叫“儒”呢?孔子在这里提出来分为两种:一种叫君子之儒,一种叫小人之儒. 如果再进一步参考《礼记》中的《儒行篇》,便有很多儒者类型的标准. 一个儒者应当有怎样的行为,他的作风以及人格的规范,在《儒行篇》中,说得很清楚,也包括孔子在这里所提两种儒者之一的君子之儒行.我们现在来说,什么叫小人儒?书读得很好,文章写得很好,学理也讲得很好. 但除了读书以外,把天下国家交给他,就出大问题,这就是所谓书呆子,小人儒. 所以处理国家天下大事,不但要才德学三者兼备,还要有真正的社会体验,如果毫无经验,只懂得书本上那一套,拿出来是行不通的;不知道天下事的现实情状就行不通. 比如说,这两天美国总统到了中东,他在那里讲些什么?知不知道?如果说报纸上有新闻;报纸上登的,和原有的真话,不知相差多远.根据报纸你就可以评论天下事,这是书呆子之见. 君子之儒有什么不同?就是人情练达,深通世故. 如前面所讲的,子路的“果”
,子贡的“达”和冉求的“艺”
,都具备了,那就是“君子儒”。
知 人 之 明
子游为武城宰. 子曰:女得人焉尔乎?
曰:有澹
692论 语 别 裁
台灭明者,行不由径. 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子游为孔子弟子,少孔子四十五岁,姓言名偃. 他出去做官,在武城这个地方为“宰”——首长. 回来看老师,孔子问他在地方上得到人才没有?讲到这句话要注意,从历史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对后辈的培养.尤其在汉唐,对地方的人才,都经过慎重的选拔,并且视选才为重要工作之一. 所以子游这个学生来看他,孔子的第一句话,就问他在地方上发掘到人才没有. 因为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时代都要人才. 所以孔子第一句话就问这个问题. 子游说:“有个澹台灭明.”号子羽,比孔子少三十九岁,相貌很难看. 中国人常用孔子一句话,“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便是指此公的故事. 在这以前他曾见过孔子,我们这位老夫子,这天不知道什么事情心情不好,看见这个年轻人怪难看的样子,并不太注意他,这位年轻人没有好久就走了. 不过他还是愿意做孔子的学生,学问非常好,后来成为不得了的人物. 历史上记载:在南方,他和他的弟子们名动诸侯. 他到哪里,各国元首都欢迎他. 而且他还带有点英豪侠气. 子游在武城发现了,又介绍给孔子. 所以孔子后来感叹“人不可以貌相”
,以外形去判定一个人才,往往会有失误.孔子自己承认错了.错了就错了,孔子非常勇于认错.子游向孔子报告,找到了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才. 此人“行不由径”
——这句话照古人的解释,是说走路绝不走小路.如比之现在的情况,不走小路,难道走大马路?不被汽车压死才怪——子游又说他从来没有到我房子讲过私话. 对于汉代以来“行不由径”解释为“不走小路”的说法,(朱注:径,
雍 也 第 六792
路之小而捷者.)我不同意. 古时候“径者道也”
,并没有说必是小路,人光走大路,不走捷径是笨蛋. 难道是瞎子,小路不敢走,怕跌倒?那么什么叫“行不由径”呢?我们刚才已经讲过了,澹台灭明后来带了弟子,在南方一带,游说诸侯,名动公卿. 他到哪里,各国元首都对他重视. 这个人有江湖豪气,“行不由径”是说他行事从表面看来,有时不依常规,不循常道,有点满不在乎的味道,有如子贡那个“达”字的道理一样.因为他“行不由径”
,所以孔子对他也看走了眼.言偃在这里讲他“行不由径”
,表面看来有违常规,但是他又发现澹台灭明还有一个很大的长处——很讲义气,绝对无私,不是为了公事,从来不到子游的房里来. 因此,我认为“行不由径”四字,当作此解. 但我这个说法,也是“行不由径”的. 此举实在并非故意,因为发现这里面有些混淆不清,只好套用孟子一句话:“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功 成 身 退
这一篇上面都是讲学生的故事;下面是对当代一些人物的评论,说明待人处世的学问之道.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孟子反,是鲁国的大夫. 在鲁哀公十一年这个阶段,当时鲁国有难,作战的时候,孟之反为统帅之一. 孔子学生冉
892论 语 别 裁
有也参加战役为统帅.孟子反怎样的不伐呢?
有功而不骄矜,不宣扬叫不伐. 古代“伐”与“矜”这两个字常常会连在一起用.“矜”是自以为高明;“伐”则为有功、有才,而自我夸耀.“奔而殿”
,是说他在这次战役中打了败仗,撤退时他走在最后,拒敌掩护撤退. 我们知道历史上记载,鲁国那一次是打了败仗. 学军事的人就知道,打胜仗容易,打败仗难.军事中的作战计划是有两套的;这两套计划分门订立. 假如当统帅的作打胜仗的计划,参谋长便应当另作打败仗的计划,然后两套计划配合起来运用.或者参谋长作打胜仗的计划,但统帅就不能再作打胜仗的计划,否则万一败了会很惨. 战争不是胜就是败,但一个人又计划胜仗怎么打,又计划败仗怎么打,心理上也成问题. 当然,有特殊的将才不在此限. 中国历史上打败仗最有名的军事家应该算是诸葛亮,他六出祁山,每次撤退,一兵一卒都不会少,是古今以来,安全撤退成功的战略家.在战场上打了败仗,哪一个敢走在最后面?就是平常走夜路,胆小的也先跑了,怕后面有鬼.打败仗比这还可怕.孟之反则不同.“奔而殿”
,叫前方败下来的人先撤退,他自己一个人挡在后面.“殿”便是最后的意思.“将入门”这句,是说孟之反由前方撤退,快要进到自己的城门时,“策其马曰”
,他才赶紧用鞭子,抽在马屁股上,超到队伍的前面去. 然后告诉大家说:“非敢后也,马不进也.”他说,不是我胆子大,敢在你们背后挡住敌人,实在这匹马跑不动,真是要命啊!
孔子认为像孟之反修养到这种程度,真是了不起. 这一节,我们有两点要了解. 第一点,历史上每一战争下来,争
雍 也 第 六992
功争得很厉害,同事往往因此变成仇人、冤家. 尤其在清朝时候,有些人夺取了功劳,还把过错推给别人. 因此引起内部的不平. 太平天国的失败,就是由诸将争功所致. 第二点,由此可知鲁国当时国内的人事问题太复杂,但孟之反的修养非常高,怕引起同事之间的摩擦,不但不自己表功,而且还自谦以免除同事之间彼此的嫉妒.《论语》所以要把这一段编入,乃是借孟之反的不居功,反映出春秋时代人事纷争之乱的可怕. 实际上,人事纷争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 很坦白地说,在一个地方做事,成绩表现好一点,就会引起各方面的嫉妒、排挤;成绩不好呢?
又太窝囊.人实在不大好作.当时鲁国人事上也是这样情形,孟之反善于立身自处,所以孔子标榜他不矜不伐. 同时以另一个观点来看,孟之反更了不起,不但自己不居功,而且免除了同事间无谓的妒忌,以免损及国家. 古人说:“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忌是庸才.”像李陵与苏武的故事便是如此. 当时李陵孤军作战,友军各怀忌心不来相救,因此被逼到投降了. 司马迁为这件事向汉武帝力争,他说李陵之投降是被逼的. 友军嫉妒他,不支援他,他一人带了五千士兵,孤军深入绝域,最后拚得剩下十余个人,还在奋勇拒敌,这怎么能责怪他呢?结果汉武帝发了脾气,司马迁受了宫刑. 后来苏武回来,就写信劝李陵回来,李陵回信说,叫我怎么回去呢?
回去以后,那些专门根据人事法规办案的人,东挑剔,西挑剔,挑剔得没完没了. 我将无法辩白,实在受不了. 前方作战受苦,回来碰到那些自以为懂法的专家,鸡蛋里挑骨头,一个字错了就会有罪,这叫人怎么受得了?所谓:“刀笔之吏,
03论 语 别 裁
弄其文墨.“便是此意.讲到这里,同时想起汉高祖大将周勃的故事. 他功劳很大,到文帝时,出将入相,万人之上,一人之下. 后来因事坐牢,而那个监狱的管理员,叫他坐就得坐,叫他站就得站.周勃不免感叹当年统兵数十万,一呼百诺,那种威风之神气.无奈进入监牢,受尽了窝囊,也只好叹息说:”今日方知狱吏之尊!“
讲孟之反为什么要说到这些?
这便是读书不要读死书,要把书读活了. 读《论语》是要懂得如何作人做事,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圣人也有牢骚吗?
接下来,说到孔子对于时代的感叹. 我们经常批评人家发牢骚,其实,这也是人情之常. 虽然有时候历史上看到发牢骚而获罪的事,但人人都有牢骚,发出来还好一点,不发出来更糟糕. 孔于偶尔发发牢骚,也并不为过.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先说祝鮀,鮀是人名,字子鱼,有口才,是当时卫国的大夫. 祝是当时的官名,管宗庙、国家祭祀的官,他的资料,在《左传》鲁定公四年“祝鮀长卫于祭”中有详细的记载.“宋朝”是宋国的公子,公子是世袭的官名,所谓“世家公
雍 也 第 六103
子“
,他的名字叫朝,长得很漂亮. 孔子说,假使一个人没有像祝鮀那样能言善辩好口才,虽然长得像宋公子朝那么帅,可是在这个社会上,还是吃不开,行不通的. 所以时代变乱中的人物,不但人要帅,还要有口才. 在现代社会上说来这还不够,还要有财.这是孔子对当时时代社会变乱中的感慨,我们也可以当他是牢骚吧!
我们要了解,孔子对当时的社会有些感叹,在孔子以前难道就都是好的?不!也是一样的. 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造成的种种烦恼,千古一律,不但中国,外国也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要以为古代蛮好,现代却差了. 后代的人看我们现在,还认为比他们好. 这是世道人心,千古以来一样的道理. 所以我们念古书,并不是要退回去作古代的人,主要的是要懂得如何作今天的人.上面看孔子发了一顿牢骚,他向现实低头了没有呢?他始终不低头.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孔子虽然对时代那么感叹,但是他认为还是要走正道才对. 一个君子不要对现实低头,最后的胜利,最后的成功还是归于正道的.他举例说“谁能出不由户?”
大门里的门为户.他说哪一个要出外的人,能够不经过门户出去呢?出了门才走上正路,人一定要走上正路的,走邪门,行左道,终归曲折而难有结果.这一段,也是说人一定要有作人的标准.尽管许多人,不走正道而得意一时,最后还是有问题. 不过许多人还是只顾
203论 语 别 裁
目前,不顾自己的后果. 虽然我们看到不少人作恶多端,却仍然安享天年,但是这笔帐终归有来世结算的.
百无一用是书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是朴素的文质;“文”是人类自己加上去的许多经验、见解,累积起来的这些人文文化. 但主要的还是人的本质. 原始的人与文明的人,在本质上没有两样. 饿了就要吃饭,冷了便要穿衣,不但人类本质如此,万物的本质也是一样. 饮食男女,人兽并无不同. 但本质必须加上文化的修养,才能离开野蛮的时代,走进文明社会的轨道.所以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
,完全顺着原始人的本质那样发展,文化浅薄,则流于落后、野蛮.“文胜质则史”
,如果是文化进步的社会,文化知识掩饰了人的本质,好不好呢?
孔子并没有认为这样就好,偏差了还是不对.文如胜过质,没有保持人的本质,“则史”。这个“史”
,如果当作历史的史来看,就是太斯文、太酸了. 我们要拿历史来对证:中外历史都是一样,一个国家太平了一百多年以后,国势一定渐渐衰弱,而艺术文化,却特别发达.艺术文化特别发达的时代,也就是人类社会趋向衰落的时候. 如罗马鼎盛时期,建筑、艺术、歌舞等等随之渐渐发展,到了巅峰时期,国运即转衰微
雍 也 第 六303
了. 所以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两样要均衡的发展. 后天文化的熏陶与人性本有的敦厚、原始的朴素气质互相均衡了,那才是君子之人.整个国家文化如此,我们个人也是如此. 所以我有时也不大欢喜读书太过用功的学生,这也许是我的不对. 但我看到很多功课好的学生,戴了深度的近视眼镜,除了读书之外,一无用处.据我的发现是如此,也是我几十年的经验所知,至于对或不对,我还不敢下定论. 可是社会上有才具的人,能干的人,将来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并不一定在学校里就是书读得很好的人. 所以功课好的学生,并不一定将来到社会上做事会有伟大的成就. 前天在×大考一个研究生,拿硕士学位,很惭愧的,我忝为指导老师. 还好最后以八十五分的高分通过了. 这个孩子书读得非常好,但是我看他做事,一点也不行,连一个车子都叫不好. 书读得好的,一定能救国吗?
能救国、救世的人,不一定书读得好. 假定一个人书读得好,学问好,才具好,品德也好那才叫做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算是一个人才.所以我常劝家长们不要把子弟造就成书呆子,书呆子者无用之代名词也. 试看清代中叶以来,中西文化交流以后,有几个第一名的状元是对国家有贡献的?再查查看历史上有几个第一名状元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宋朝有一个文天祥,唐朝有一个武进士出身的郭子仪. 只有一两个比较有名的而已. 近几十年大学第一名毕业的有多少人?对社会贡献在哪里?对国家贡献在哪里?一个人知识虽高,但才具不一定相当;而才具又不一定与品德相当. 才具、学识、品德三者兼备,这就是孔子所讲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不
403论 语 别 裁
但学校教育要注意,家庭教育也要对此多加注意.
人性的基本问题
关于“文质彬彬”一节,再深入就要进入个人具体的修养,和人性本质问题. 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这是哲学上一大问题. 中国哲学的基本,几千年来讨论这个问题,都无法下定论,西方哲学也讨论这个问题. 我们根据孔孟思想,认为人性的本质,本来是善良的. 最有名的《三字经》,第一句话就引用孔子“人之初,性本善.”不善都是后天学坏了的恶习气. 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也曾举例,说明人性基本是善的. 他说,我们走在路上,看见一个小孩子掉下井里去,第一个念头,第一件事一定是救人,不管这个孩子是谁,是仇人的孩子,或是自己的孩子,一定只要救人,所以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爱、慈悲的心各个都有.其次,人看到悲惨可怜的人,心里一定为他难过. 由此可见人心是好的.相反的,如荀子主张人性天生是恶的.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母亲生了双胞胎,当其中一个孩子要吃奶的时候,另一个孩子又哭、又闹,把奶抢过来自己吃,可见人性是恶的.荀子认为人之为善,是后天的教化慢慢塑造而成. 在孔子、孟子和荀子之外的另外一说,便是与孟子同时的告子,他认为人的本性,既不好也不坏. 他说人性好比木头,以圆规一量可做成圆形,用矩一量又可做成方形.墨子也是这种主张:他
雍 也 第 六503
说人性像白丝布一样,要把他染成黑的就是黑色,染成红的就是红色. 人性无所谓善恶,善恶都是后来的染色. 现在教育上“可塑性”的观念,便和此相近. 于是,人性是善是恶,或不善不恶,哲学上几千年来都在争论. 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但是这些学理到今天还没有给人类以公认的定论,至少在学术思想上是如此. 所以我们常常提到人类的文化非常滑稽. 中国人五千年文化历史,西方人也有几千年,同样的吹牛认为人类最伟大,最了不起——自吹是万物之灵. 但在万物的心目中,如猪、牛、鸡、鸭来看人类,说不定认为人是万物中最可恶的东西,既狡诈又凶残,因为人类专门杀害它们,吃它们. 可是我们万物之灵的人类,虽然有了几千年文化,但对几个基本问题,却仍然都没有肯定的答案.例如:我们的生命究竟从哪里来?人性究竟是善的或是恶的?人类自己认为哲学、宗教、科学等累积的文明,已经征服了太空,这也是吹牛. 严格说来,人类今天的文明,只能说开始向太空进军,太空并没有被我们征服. 虽然进到了太空,人类自己切身的问题,仍如几千年来一样,还是没有解决. 科学上为什么要到太空去?主要目的还是要追求生命的来源. 今日科学的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科学的基本精神还是在追究这种问题的根源. 不过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追出来,却把这套探讨的技术,发展到物质文明上去了,因此便形成今天文化的趋势.我们不要把问题扯远了,人性的形上形下问题,以后再讨论.以上所谓正反双方的理由都不太充分,而且有问题.现
603论 语 别 裁
在我们回来单单讨论人类本性的这个“质”究竟怎样?这个问题也很难讲. 不过人类原始的本性——质——是比较直爽的,我们看一个小孩子所表露的动作,纵然打破了东西,做错了事,他那个样子都蛮可爱的,因为他没有加上后天的颜色,还是人性的本质. 假使人长大了,都还是这样,好不好呢?且看我们流传的一两则哲学性的笑话,供给大家做研究性的参考.
还是老虎可爱
有一个老和尚,收养了一个很小的孤儿,才两三岁就带到山上.关着门不使他与外界任何人接触,也不教他任何事,到抚养成人了,有一次老和尚下山去,一个朋友来访,问这个小和尚,师父哪里去了?
这个小孩傻傻地说师父下山了.来客奇怪地问,你是他的徒弟,怎么什么事都不会?
小和尚说,什么叫做“会”呢?客人就教他见了人,要怎么讲礼,要怎样讲话,师父回来时应该怎样对师父行礼. 客人把这许多事都教给了小和尚,这小和尚已经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了,越学越会.客人没等他师父回来就先离开了,等到师父回来时,小和尚到山门外老远去迎接,行礼问好. 师父看见,奇怪极了,问起这一套举动是哪里学来的. 小和尚说出经过,这个师父气坏了,找到那位朋友大吵一顿. 他说我二十多年来,不让他染污上任何是非善恶的东西,保留一副人性原本的清白.结果给你这一搞就搞坏了,我二十几年来的心血白费了. 我们
雍 也 第 六703
听了这个故事,其中所包括的内涵很多,不妨从各方面去理解.第二个故事大家都知道的,一个老和尚也是这样收了一个小孩. 到了二十几岁,要带他下山,但很为他担心. 就告诉他,你没有到人世间看过,现在我带你去. 在城市中很热闹,五花八门,不过什么都不必怕,只有一个东西——老虎,你要注意,那是会吃人的. 小和尚问老虎是什么样子,老和尚就把女人的样子告诉他,说这就是老虎. 老和尚带他走了一趟,回到山上以后问徒弟,到了闹市里最喜欢的是什么?
小和尚认为一切都很好,没有什么特别可动心的. 老和尚又问那什么东西最可爱呢?小和尚说,最可爱的还是老虎.这两个故事都涉及了人性,所以讨论到《论语》上的这个质字,一定要说怎样才是人的本质,也是很难下定论的.如果质胜文,缺乏文化的修养就不美. 倘使文胜质便很可能成为书呆子. 学识太好的人,也很可能会令人头大. 谈学问头头是道,谈作人做事,样样都糟,而且主观特别的强.所以文与质两个重点要平衡.另外他又说出一个道理来: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这是讲到质与文以后,孔子说,人生来的天性,原是直道而行,是率直的. 说到这里就很妙了,人喜欢讲直,站在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一个尽管很坏的人,但也喜欢他的朋友很老实,不但老实人喜欢老实人,连坏人也欢喜老实人,从这里就可以体会到,人应该作哪一种人才对. 人都喜欢别人
803论 语 别 裁
直——诚实,即使他自己不诚实,至少对于老实人,肯上他当的,还是喜欢. 从教育上看,任何一种教育,都是教孩子要诚实,不要撒谎,可是人做到了没有?不可能.就我来说,十几年前,我有一个孩子还小的时候,每逢晚上,来访的朋友太多,简直没得休息,有时感到很烦,有一天实在疲劳,也知道有位先生一定会来访,我就交代孩子:“我去楼上睡觉,有人来访,说我不在.”结果这位客人来了,我孩子说:“我爸爸告诉我,他要睡觉,有客人来就说不在!”
应该骂孩子吗?
不应该,我们要求他要诚实,他讲得很诚实,他很对,不对的是我们,那么人到底应不应该率直?呆板的直,一味的直,会不会出毛病?这都是问题. 所以人生处世的确很难,有时候作了一辈子人,自己越作越糊涂. 但根据孔子的话,人生来很坦诚,很率直. 试看每一个小孩都很诚恳,假定在幼稚园发现了一个会用心机的孩子,那这个孩子大成问题,不是当时身心有问题,就是将来长大了会成为问题人物,但绝大部分的小孩都不会用心机. 不过人慢慢长大了,经验慢慢多了,就“罔”了.这个“罔”字做什么解释呢?平常用到迷惘的惘,在旁边多了一个竖心旁. 罔字的意义,代表了虚伪、空洞.“罔之生也”
,一个人虚虚假假地过一辈子.虚伪的人不会有好结果的,纵然有时会有些好际遇也是侥幸意外免去了祸患,并非必然.必然是不好的结局.这两句话是说人天生是率直的,年龄越大,经验越多就越近乎罔. 以虚伪的手段处世觉得蛮好的,但是结果一定不会好,纵然好也是“幸而免”。可是“幸而免”是万分之一的事,这种赌博性的行为,危险太大,是
雍 也 第 六903
不划算的.
楼下黄金楼上人
说到这里,孔子又转了另一个道理,他认为要把学问作好,不是一件痛苦的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在教育上是一个大问题,世界上谁不想作好人做好事?
都想做. 有很多人知道应该怎么做,道理都懂,可是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前面我也曾经提到,许多人“看得破,忍不过.”比如说:算了吧!生活简单一点吧!这是看破了,但到时候却忍不过. 看到不义之财,第一个念头是不要;多看一眼,眼睛就亮了;再看一眼,眼睛就发红了.历史上有个故事,是说三国时的管宁与华歆,管宁是有名的高士,后来他一生不下楼. 最初与他的同学华歆一起读书,两人一起挖地. 管宁挖到一块黄金的时候,视黄金如泥土一样地丢开了,看都不去多看一眼. 而华歆走去多看了一眼,才不再去管它. 就这样管宁和华歆绝交了,或许有人会说管宁未免太不近人情. 但古代历史记载简单,事实上他们两人同学,感情如此好,管宁已经观察华歆很久了,再加上这一件事情,他断定华歆是不安于淡泊的. 果然后来华歆扶助曹丕篡汉,成了千古罪人,虽然文章非常好,但是他变成了反派的文人,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小人之儒. 所以管宁当华
013论 语 别 裁
歆地位高了,他就永远不下楼,意思是你虽然有了政治的权力,但我就不踏在你的土地上,这就是华歆看得破,忍不过的道理.还有“想得到,做不来”
,有许多事情我们都想得到,但做起来的时候,就硬做不来. 也就是说学问、道理虽然懂得,身体力行时,却做不到. 所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对做学问必须养成习惯,一日不可无它. 第一篇《学而》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习”字就是要“好之”。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好它,喜欢虽然喜欢,并不认为是生活中的一件乐趣. 以现在最流行的打太极拳来说,决没有打麻将那么受人欢迎. 因为打麻将的人视此事一乐也,坐在那里快乐得很,而打太极拳,知道对身体有利益,是知之者,天天打,是“好之者”
,可是摸两下,觉得今天好累,明天再打,那就还不是“乐之者”。欲期学问的成就,进入“乐之”的境界,就太不简单了. 我们对于部下或者子女的教育,就要注意这一点,看他乐于哪一面,就在哪方面培养他. 就算爱打麻将,也可以培养他,当然不是培养他去打麻将,而是将他打麻将的心理转移到近似的正途发展. 这才是师道的原则,不但对人如此,对自己修养学问也要如此,但是孔子下面又说一句话: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是说人的智慧不能平齐,姑且把它分作上、中、下三等的差别. 中人以上的资质,可以告诉他高深的理论;至于
雍 也 第 六113
中人以下的资质,在教育方面,教导方面,对他们就不要作过高的要求,不妨作低一点的要求. 但中人以下的人,他们的成就,又不一定永远在中人以下,只要他努力,最后的成就,和中人以上的会是一样的. 这在历史上可以举很多的事例来说明的. 凡当过老师的,作过领导人的,都能体会孔子这一段话是绝对正确的.
我 误 聪 明
上面的话,都是孔子从“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的话一直讲下来的,是教育的道理,也是作领导人的原则. 大凡领导人的时候,对部下先要认识. 看他的能力若是中人以下,却把较高的任务交给他,那一定糟糕. 教育的原理也是一样,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更要注意,千万不要“儿女都是自己的好”
,对自己的儿女也要看情形,“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教育后代,只是希望他很努力,很平安的活下去,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分子,这是最基本的要点,并不希望他有特殊的地方. 像苏东坡,名气那么大,在文人学者中,他实在好运气.比苏东坡学问好的人,不是没有,可是苏东坡在宋朝,名闻国际,几个皇帝都爱他.当时日本、高丽派来的使臣都知道,甚至敌国的人都知道,当时金人所派来的使臣,第一个问起的就是苏东坡和他的作品,他的文章、诗词,中外传扬. 后来他在政治舞台上受到重重打击,便写了一首感慨的诗说:“人人都说聪明好,我被聪明误一生. 但
213论 语 别 裁
愿生儿愚且蠢,无灾无难到公卿.“
我们从苏东坡这首诗上看到人生. 他无限的痛苦、烦恼. 所以学问好,名气大,官作高了,没痛苦吗?痛苦更多,这是我们从他这首诗了解的第一点. 第二点,从这首诗看苏东坡的观点就很可笑了,试看他前两句,不但他有这个感觉,大家也有这种感觉;第三句也蛮好的;第四句毛病又出在他太聪明了. 世界上哪有这种事?!生个儿子又笨、又蠢,像猪一样,一生中又无灾无难,一直上去到高官厚禄,这个算盘打得太如意了. 这是“聪明误我”?或是“我误聪明”呢?就人生哲学的观点来看,如果当苏东坡的老师,这一首诗前三句可打圈圈,末句不但打三个××,还要把苏东坡叫来面斥一顿:“你又打如意算盘,太聪明了!怎么不误了自己呢?”
以上中间这一段,几节连起来,是讲人生作学问的道理,跟着说的牵涉到政治的问题.
政治与宗教
樊迟问知.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 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这个“知”念“智”
,为智仁勇的智,古代知智相通. 樊迟,这位孔子的学生,不必介绍了,上次驾车的就是他. 有一天他问孔子,什么叫真智慧,这个知包括了科学、哲学,但在这里却偏向于政治哲学. 孔子答复得很妙:“务民之义,敬
雍 也 第 六313
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务民是什么?是领导人,作一个从政领导的人便是务民,意思是他所领导的事务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敬鬼神而远之“
,这句话我们中国人都知道是孔子的名言.孔子不相信宗教吗?
他非常相信,他认为鬼神是有,但与人是两路. 所谓“天道远,人道迩.”鬼神是天道的问题,离我们很远. 我们现在活着都是人道——“人道迩”
,政治、教育、经济、军事、社会都是人道的事,不要以鬼神为主,所以敬鬼神而远之,是敬而远之,不是不信. 过去,尤其是现在,一谈到宗教,人们就说迷信,这种态度我非常反对,持这态度的人“懂不懂宗教?”是一个问题,如说:“不懂,是迷信何必去懂他?”这样便是大迷信. 为什么呢?
因为迷信自己嘛!对于一个东西,内容还不懂,就随便下定义,这不是迷信吗?迷信,就是迷糊不知道而相信,这才叫迷信,现在你对宗教不知道而下了这个定义,这是大迷信. 孔子绝不迷信,“敬鬼神而远之”
,这就是知.这是个大问题,中国古代历史,西方古代历史,几乎政治与宗教没有分过家.我们历史上的秦始皇、汉高祖、唐、宋、元、明、清一路下来,几乎没有一个皇帝没有和宗教发生过关系,不管他是信仰或反对. 外国也一样.讲到这里可以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当南越已故总统吴廷琰未去世前,有位神父,陪一位也是教书的外国神父,到我家里来访问,说是由教廷来的. 我一听这件事,颇头大. 我声明如果视我为代表中国的某一宗教徒,我不愿谈话,因为我不能代表任何一个宗教. 他说就因为我不代表任何一个宗教,比较超然,所以要访问我. 我说我首先告诉你,请你转
413论 语 别 裁
告他们. 我曾经在香港对宗教人士演讲,提到二十一世纪之时,所有宗教的外衣都必须脱掉,所有宗教的大门都必须打开,而且各宗教要联合起来共同服务,追求人生、宇宙的真谛,二十一世纪的文明,才能够建设.我说也许言之过早,但是你们可记录下来,将来必定如此. 为什么呢?假使不脱掉宗教的外衣,不打开宗教的大门,还是闭关自守,对所有宗教而言,便有八个字的定论——“关门主义,自杀政策.”宗教是谁在排斥?
并不是宗教之间的斗争,而是自然的发展,科学文明在捉弄宗教. 后来他问到南越的事情,天主教与佛教之间在南越的问题. 我说现在你可以记录我的话了,我是中国人,站在中国历史文化的立场,贡献你们一个意见,世界人类文化,站在宗教的观点来看政治,好像每一个地区的政权,不过是由宗教制成的一个作品;相反的站在政治立场来看宗教,任何宗教不过是政治上的一环而已. 凡是纯粹的宗教徒,最好站在政治的立场来看宗教.西方的宗教不去管,在中国的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政治如果扯上了宗教问题,便非失败不可. 我当时认为贡献他们这个意见,非常踏实,很诚恳. 现在来说更中肯,一点没错. 我们中国历史上,秦汉以下,三国时的黄巾张角、元朝的白莲教,近代如红灯照、义和团、太平天国等都是政治扯上宗教关系. 凡政治扯上宗教关系来玩的,非失败不可. 西方的十字军东征,这么大一个战争,为了宗教的观念而起的,成功了没有?失败了,此其一. 第二,政治必须仰仗历史文化的经验,当时的南越太年轻了.我不好意思讲,这是我国自己国家运气差一点的时候,自己倒楣,免谈了. 严格说来,南越是小孩嘛,政治和历史
雍 也 第 六513
文化是要久远的经验,不可像小孩子一样随便乱来的.这些事例就是说明“敬鬼神而远之”的意义,如果讲宗教史,佛教玄奘取经回国以后,便是唐太宗捧出来的. 同时唐太宗也捧道教. 唐代的真正国教是道教,上朝排列朝班时道教站在第一位,佛教站在第二位,但待遇上是平等的. 至于儒教,不用说,也是照捧,对伊斯兰教也很崇敬,老的基督教——景教,也是唐太宗时候到中国来的,唐太宗还替他写一个碑文,准他在广州盖庙——建教堂. 唐太宗那样大的政治气派,看每一个宗教都是好的,都“请上坐,泡好茶.”
他自己信什么教,他没有表示. 老老实实说,后来考据他是信佛教的. 但在政治态度上,他绝对公平,过去尽管没有宪法,对宗教还是公平. 所以孔子说为政的领导道理与鬼神之事的关系,不能完全做迷信看. 有时对工作,对政治非常有帮助. 不过上面一个“敬”字很重要,应该非常恭敬. 比如拿破仑,绝不迷信,他当皇帝以后,曾经把皇冠一脚踢开,认为这些皇帝的帽子算什么东西. 但当他打到了伊斯兰教的国家,看到伊斯兰教的教堂,却跪下来,跟着别人一样礼拜,这就是“敬鬼神而远之”的道理,这也是最高度的智慧,不能叫迷信. 信仰是个人的事,处大事时,则不能随意有所偏废.为什么举这许多事例来说明“敬鬼神而远之”
为“知”
呢?
要注意,孔子上面有一句话,“务民之义”
,讲到一个国家领导人的智慧问题,并不是普通闲谈地,讨论鬼神这个哲学问题.后来又问到仁这个问题. 这里的仁不是讲仁的体,而是讲仁的用,作人处世的仁. 孔子说,一个领导别人的人,极
613论 语 别 裁
须要仁爱的心怀,对任何问题不要轻视,不轻视也就是儒家“敬其事”
的思想.尤其领导人聪明的,往往容易轻视天下事,犯上苏东坡“我被聪明误一生”的毛病,所以任何事先从“难”的方面想,以后才能得到好的结果. 先从难的方面,问题多的方面看,都研究完了,最后有一个结论,得到中道的成果,这就是仁的用. 这样一来,便利了自己,也便利了别人,更便利了老百姓.这几十年来,年轻的朋友,用西方文化的观念来处理事情——错了,不怕错,就怕不做;错了没有关系,再改. 这一来,在政治上有好也有坏.有些人喜欢引用拿破仑的气魄,说他的字典里没有难字,这句话听了很过瘾,非常有气魄.但是大家想想,拿破仑并没有成功,他不会成功,如同中国的项羽一样. 说到西方文化,美国除了科学以外,追根究柢没有什么真东西可看;只有到欧洲去看;在欧洲只有到法国看,到了法国只看到拿破仑的凯旋门. 欧洲人都崇拜拿破仑,可是像拿破仑这样的人,在中国历史上多的是,可以拣出来一打以上,这有什么了不起?一个老成谋国的人,要注意这个“难”
,先难而后获,这就是用仁之道.
不在山水之间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智慧?什么是真正的爱心?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
雍 也 第 六713
静. 知者乐;仁者寿.这几句话,一般的人说,“知者乐水”的意思是说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水性流动.“仁者乐山”
是说仁慈的人喜欢山.如果这样解释,问题大了. 套用庄子的口吻来说,“知者乐水”
,那么鳗鱼、泥鳅、黄鱼、乌龟都喜欢水,它是聪明的吗?
“仁者乐山”
,那么猴子、老虎、狮子都是仁慈的吗?这种解释是不对的. 正确的解释是“知者乐,水.”知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的.“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 这是很自然的道理,不是我故意作此解释的.为什么不是我故意的?再看下文就知道,他说知者的乐是动性的,像水一样. 仁者的乐是静性的,像山一样. 这不是很明白吗?硬是断章取义,说“知者乐水”是喜欢水,“仁者乐山”是喜欢山,这是不对的. 有些人的学问修养,活泼泼的,聪明人多半都活泼,所谓“杨柳岸,晓风残月”
、“滚滚长江东逝水”
就是这么个气魄,这么个气度.仁慈的人,多半是深厚的,宁静得和山一样. 所以下面的结论:“知者乐”
,知者是乐的,人生观、兴趣是多方面的;“仁者寿”
,宁静有涵养的人,比较不大容易发脾气,也不容易冲动,看事情冷静,先难而后获,这种人寿命也长一点. 这是连起来的意思,千万不要跟着古人乱解释:聪明的人一定喜欢水,仁慈的人一定喜欢山. 那问题就很大了.
813论 语 别 裁
变了形的文化样品
下面两节,孔子感慨起当时的文化问题了. 看起来是两节闲文,毫不相干的话. 研究起来,必须要配合春秋战国的历史时代.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讲到春秋战国时代文化的演变,齐鲁两国,无论在东西周时期,都具有核心性的影响作用. 后来的楚国、秦国,虽凭一股新兴文化的气势,左右战国时期,但始终是以国富兵强而具有影响时局的力量而已. 若论文化的渊源,仍然不能离开齐鲁. 鲁国乃周公之后,周朝武王统一天下,对老功臣,分封建国.周公的后代被封在鲁,保存了周代文化的精神.姜太公帮助了武王统一天下,他的后代封于齐,发展出后世道家学术的精神. 换言之,姜太公一系遗留在中国的文化,可以说代表了传统道家的文化;鲁国的文化则代表了周公这个系统,也就是形成后世儒家的文化;楚的文化则为老、庄一系所形成的南方文化成分较多;墨子则代表宋国的文化,宋为殷商的后代,所以在墨子的学术思想中,保留有浓厚的夏商文化的色彩. 讲中国文化史或哲学史,对这个观念应该清楚.春秋时期,当时的文字语言并没有完全统一,交通也不
雍 也 第 六913
便利,各国诸侯的政治措施也有了各自为政的趋向,只是大体上还保持大同小异而已. 到了孟子的先后时期,鲁国保留的周代文化,也只剩一线命脉. 那时候较为兴盛的,还是道家传统所流衍的燕齐文化. 而且齐国比较强,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现在山东靠海这一带地方,本来资源缺乏,因为姜太公封到了齐国,他便发展资源经济,开始制盐,不但使齐国成了产盐区,并且渔盐之利大增,后来又经管仲的一番开展,齐国的经济更发达,到了战国时期,他的国际地位,等于我们当年在大陆时的上海、现在美国的纽约. 所以当时孟子、荀子这些学者,都曾到齐国转一趟,好像现在的人们都要去美国混一下一样的. 这是孔子以后的事.在孔子当时,鲁国文化,还大有可观之处. 孔子的思想中,认为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保留起来,乃至于振兴起来,就要以齐国的文化为基础,再加上好的转变,就可以到达当年鲁国的情况;再把鲁国的文化,提高一点水准,就可以恢复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这是他的一个看法,一个感叹.下面孔子又对觚发出一个感叹. 觚依考据是一种四方有棱角的酒杯,到故宫博物院,应找得出这件东西. 依古人的解释“觚不觚!觚哉!觚哉!”这句话,是孔子在感叹说,这个时代什么都变了. 你看嘛,这只酒杯本来是有棱角的,现在酒杯的棱角也磨平了!这里记载孔子有这个感叹. 但是酒杯没有棱角有什么稀奇?孔子如果看到我们现在用的茶杯还是玻璃做的,圆圆的,孔子一定要感叹,玻璃杯啊;玻璃杯啊!我们如果连接上文看,就知道这句话的意义了. 孔子说我们的文化已经衰落了,要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是件非常
023论 语 别 裁
吃力的工作. 除非像齐国那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能为后代文化努力,再加重整一番,可至于鲁. 鲁国的文化有这样相当基础,能够把他再发扬光大一点,可以保持传统文化之“道”。可是他讲到这里,正在拿着杯子喝酒,于是就近举例说,试看看,酒杯的样子都变了!什么都在变,时代已经变了;酒杯啊!酒杯啊!他是感叹连这样一个用具、都跟着时代在演变了,人更是永远在演变,历史是拉不回来的. 这是他假借酒杯对文化演变的感叹. 我曾和朋友们谈起,不要感叹,感叹是没有用的. 历史无法拉回. 我们死了,下一代照样活下去,照样又生下一代来.我们现在要尽到自己的任务,把我们所知道的,尽量交给后一代. 他们去整理,他们去发扬,那是他们的事,不要担心. 一定说“人心不古”
、“今不如昔”
、“世道衰微”也不见得.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历史,每代历史有每代历史的精神.所以孔子说“觚不觚!
觚哉!
觚哉!“意思不单指这个酒杯. 而是说变了,一切在变,就是这样一个感叹.
君子可欺以其方
正当孔子感叹,旁边有个学生提出了问题.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雍 也 第 六123
宰我就是孔子说他“朽木不可雕也”的台柱学生,我认为他是身体不太好,而聪明有余,德性不大够的一个人. 他有一天和孔子半抬杠,也可以说是在怀疑一个问题. 他问孔子说,你天天教我们要学仁,作人做事要讲道德仁义. 假使有一个人,去骗一个有仁义修养的人说,水井里有仁义. 难道为了修养仁,就听他的话往井里跳?宰予这个话问得没有错,并不调皮,很实在的. 他的意思是,老师你天天教我们讲仁义道德,现在世界那么坏,坏人那么多,有人来骗我们井里有道德,道德又值几毛钱一斤?要不要跳下去呢?和我们现在问:“这个社会这样坏,仁义有什么用?”是一样的.孔子听了以后,终于笑了. 他说你怎么这样想呢?一个作学问成为君子的人,并不是一个笨蛋,必须要晓得应变.孔子力赞《周易》,而《周易》的道理,便有“适变”
、“随时”
这两个要点. 要懂得时代,适合于时代. 但自己要站在中间,顺应这个变,有中心主张、中心思想. 他在这里说一个君子之人“可逝也”
,可以放弃自己的终身,但“不可陷也”
,绝不受人家的包围、困扰,落入陷阱之中. 比如说抛弃了一切,甚至抛弃了这个社会环境,抛弃了一生的功名富贵,绝不受困扰. 如果说没办法,受了环境的困扰,陷进去了,在无可奈何下而拿了功名富贵,然后自说清高,那对不住,这是没有骨气,不是君子. 有骨气的作法是自我牺牲,不受困扰.“可欺也,不可罔也.”当面来欺骗可以,愿意接受这个欺骗,这是仁慈. 但如果糊涂、将就,自己根本不知道,这是不可以的. 所以孔子是说,你问的哪有这个道理?归纳起来的意思,人一定要仁义道德. 这是孔子所标榜的,也就是他的学
23论 语 别 裁
问中心,要有中心思想,中心路线. 如果这个中心思想行不通,只要认为对了,乃至于被时代遗弃了都可以,可是如果被现实所陷没了,那是不应该的.所以孔子在下面再加以引伸解释.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说博学于文,这个文不仅是文学,而是代表了一切学术文化. 以现代名词来说,包括了文法、文理和一切知识.所以说要博学于文. 博就是渊博,样样要懂,才能成为通才.但是渊博的人,常是样样都懂,门门不通.所以先求渊博;后要求专精. 要渊博而专精,并且还要约束自己,作人处事在在合礼. 孔门的思想要讲礼,我们再三提过,礼并不是教我们行礼,而是《礼记》所包涵的文化精神. 孔子说如果做到这样,大体上人生的道路,可以走得出来,不会离谱太远了.“弗畔”
,就是没有离经叛道的意思.
冲冠一“路”为红颜
到这里引出一件事来了.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这段很妙. 南子是古代的一个美女,是卫国的人. 孔子
雍 也 第 六323
在这个国家相当久,因为卫国本来有意留孔子,把国政交给他,学生中有很多人怀疑孔子想取得在卫国的君权. 当时卫国的诸侯卫灵公,宠爱一个漂亮的妃子,就是南子. 春秋战国的时候,女子把持政权的有好几位,不过直到现在还没有看到这个问题的专书,我倒很希望有人,如果有功夫,对这种女人把持政治的风气,列举中外的历史事例写一本书.中外历史上,与政治有关的女人太多,几乎任何一个政权都离不开女人. 常在报纸上看到,英国的绯闻出来了,白宫的桃色新闻又出来了,全世界新闻界闹得那么凶,我看看觉得蛮好玩的. 有的学生问,怎么觉得好玩而已?我说这有什么希奇呢?报纸上闹是另外一回事. 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政权,几乎没有不和女性发生关系的.不过有些是好的女性,有些是坏的女性. 和历史的整个型态都有关系,可惜的是古代重男轻女,历史的记载没有朝此方向发挥而已. 明末清初文学家李笠翁说的,人生就是戏台,历史也不过是戏台,而且只有两个人唱戏,没有第三个人. 哪两个人?
“一个男人,一个女人.”
这句话又引起另一则有名的故事:相传清朝的乾隆皇帝游江南,站在江苏的金山寺.看见长江上有许多船来来往往,他问一个老和尚:“老和尚,你在这里住了多少年?”老和尚当然不知道这个问话的人就是当今皇上,他说:“住了几十年.”
问他:“几十年来看见每天来往的有多少船?”
老和尚说:“只看到两只船.”乾隆惊奇地问:“这是什么意思?
为何几十年来只看到两只船?“老和尚说:”人生只有两只船,一只为名,一只为利.“
乾隆听了很高兴,认为这个老和尚很了不起.
423论 语 别 裁
李笠翁说人生舞台上只有两位演员,一个男的,一个女的,这也是很自然的现象.孔子当时到了卫国,南子这位宠妃正在把持政权,曾经找人告诉孔子,想见见孔子. 这是古代,不比现代外交:除了阿拉伯伊斯兰教国家外,到了一个国家,见元首夫人,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而且还是一种习惯上的礼貌. 但在古代不然,尤其是南子这个人,名声并不好,她要见孔子,孔子并没有答应,后来有人告诉孔子,要在卫国有所作为,非要走南子这条路线,孔子当然没有走这条路. 但是孔子有一天的确见了南子,照历史上记载,孔子见南子,南子对他恭敬万分. 历史的记载,男女相见,中间挂一幅珠帘,南子穿了国家的大礼服,在帘子里面向孔子跪拜,非常尊敬孔子,这也是事实.现在《论语》中记载,孔子见了南子. 这一下,学生当中脾气最大的子路不高兴了,出来在态度上大概给孔子很难堪,逼得孔子赌了咒:“你不要怀疑我啊!
我假如做了对不起人的事,给天雷打死!给天雷打死!“古人对这节书,都作上面这样的解释.如果这样解释是对的,试想想,我们民族文化所标榜的这位圣人,岂不太糟糕了?见南子就有不轨的行为吗?这是不可能的. 南子虽然在社会上的名誉不太好,孔子也瞧不起她,到底她是这个国家国君的如夫人,她硬要见见,也理所当然. 孔子特别讲礼,这又有什么失礼的?
孔子见了南子出来,子路这个学生就摆脸色给他看,孔子这个“校长”也干不下去,要辞职了,太受学生的威胁了,
雍 也 第 六523
还要逼得孔子当面赌咒,“天啊!给雷打死!给雷打死!”哪有这样的解释?这完全是后人塑造孔子的错误,所以孔家店被打倒是难怪的,都是这些店员乱搞!把自己老板塑得那个怪像. 就是现在,也还有人把孔子像塑得那么呆板. 孔子哪里是这样的,孔子态度本来非常活泼轻松.孔子见南子,是事实;子路不大高兴也是事实,孔子也的确矢之.“矢之”是很严重,等于赌咒,赌什么咒呢?问题在下面这句:“予所否者”
,孔子就告诉子路,你们的看法不对的. 这里要千万注意,古人说:“万事谁能知究竟?人生最怕是流言.”
又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这就是人言可畏.又“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情世故要通达,凡事问心无愧,旁人背后怎么说不要管他,只问自己. 所以孔子是说,你们看法和我看法不一样,我所否定的,我认为不可救药的人,一定是罪大恶极. 不但人讨厌他,就是天也讨厌他,那么这种人便不需要与他来往.我们再看南子,是不是那种“天厌之”的人呢?南子在历史上不像夏姬,后来的夏姬是不得了的,坏得很. 我们查卫国的历史,南子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错,不过长得漂亮,卫灵公非常迷她,如此而已!政治上当时比较起来,卫国还算好的. 而且孔子周游列国,流落他方的时候,还是在卫国住得最久,卫君在卫护他,南子也在卫护他,卫国的大臣,蘧伯玉这班人也在卫护他. 所以孔子说,你们不要听到人家胡说八道就相信了.“谣言止于智者”
,有聪明有智慧的人,一听到就知道是真的或是假的. 我所认为不对的,不像你们的看法,如果真有罪大恶极的人,天意都会厌弃他,何况人呢?
623论 语 别 裁
你们对于南子,用不着这样不高兴. 这节的意思,如此而已.我们绝不能照旧的解释,把孔子说成像孩子偷了嘴,怕大人打那样,哪有这种事,这是三家村学究们的见解.接下来,孔子提到这件事了. 所以我说《论语》是连成一气的,编得非常好. 讲了南子这故事,马上就把孔子的一段话引进去了.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在孔子的孙子子思著《中庸》的时候,第三章中,就引用这一句话. 孔子是讲了这一句话,孔子就中庸太难了,中庸是什么呢?
讲孔子的中庸也是很难解说的,如仁字一样,有体有用,我现在不讲中庸的体,将来有机会研究《中庸》时再讲,现在讲中庸的作用,有些学者写文章骂中国文化,他们也是中国人,现在中国人“骂”中国文化的太多了!真使人感慨万千,我们这个国家在五代那八九十年中,也是最乱的,是当时认为的外族侵略进来的时代,有许多中国人变成什么样子呢?很难看,也很坏,他们帮助外族侵略自己中国人,所以唐末司空图有一首感慨的诗:“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音. 汉人学得胡儿语,却向城头咒汉人.”将来百把年以后,写我们现代的历史,可能有人也会这样写. 现在骂中国文化的,不是外国人,而是我们自己中国人. 自己对自己没有搞清楚.现在也有很知名的学人写了文章,说中庸就是马马虎虎的意思. 他曲解说,张三说对,李四说不对,而王五说对与不对没有关系,就中庸吧!这位学者竟如此解释中庸,他们
雍 也 第 六723
这些人对于中庸是什么,自己都没有好好的研究.我们现在说中庸,就是能够中和的中庸之作用. 我们中国文化中《易经》的道理,是说天下的事物,天下的人物,随时随地在变,每秒钟都在变,没有不变的事. 如何能适应这个变,如何能领导这个变,这是学问的中心.同时《易经》告诉我们,变是对立的变,任何一件事都是相对立的,有正面必有反面,有好必有坏,你说对的,同时也就产生了不对的.一切都是相对的,在这个相对的中间,有一个中和的道理.所以“中庸”便提到中和的作用,孔子是说两方面有不同的意见,如果有最高的领导德业的人,使它能够中和,各保留其对的一面,各舍弃其不对的一面,那就对了. 那才是“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孔子同时感叹说:“民鲜久矣.”一般的人,很少能够善于运用中和之道,大家走的多半都是偏锋.把这节放在孔子见南子后面,正说明了我们刚才所说的道理. 一般人对人事的批评,要多方面注意人情世故. 将来各位出去外面做事情,你的部下,你的朋友,甚至你的敌人,对你也是一样. 当骂你坏的时候,什么都是坏的,没有好的;当捧你的时候,什么都是好的,没有坏的. 但是不管捧与骂,都是有问题的. 我们不要忘记了自己的本分,自己要很清楚自己,不要为这些毁誉所动摇,要问自己真正的作为. 所以孔子在这里所讲的道理,说明了孔子见南子的真相.
823论 语 别 裁
此事古难全
下面等于为本篇作结论了.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问的问题,都是中肯扼要,而且碰到孔子中心思想的要点之处. 他说假使一个人广泛地博施济众,要为整个人类谋福利事业,照现代话来说,团体、社会、政府做的公益事业就叫社会福利. 中国古代有没有社会福利思想?假使有研究社会问题的,这个问题要注意,在中国历史文化里,好像找不出社会福利问题的记载,事实上有没有呢?有!社会思想早有了,社会福利思想也早有了,过去都偏重在个人做,以个人立场,做社会福利事情,这是中国人的道德修养,告诉人,有钱做做好事,修桥铺路,再不然夏天在路上摆一些茶缸. 我很小的时候就看到过. 每到夏季,家里忙得很,天天都要烧茶,大锅大锅的烧,多少里一桶,放在那里,不要钱的凉茶,大家尽管喝. 很多人家都这样做的,这些都是社会福利. 中国过去的社会当然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由个人做社会工作,做社会福利,认为这是一种道德,所谓阴功积
雍 也 第 六923
德.现代的思想,社会的福利工作,已经由政府、由社团做.时代不同,工业时代与农业时代,是两个时代,思想也不一样. 子贡讲的博施,就是讲社会福利. 广博,无条件的把东西送给人家,救济大家,让大家都得到帮助. 在孔子学生中,只有子贡敢讲这句话,因为这位老哥子很有豪气,有时不大肯作书呆子,孔子也没有骂他,认为他很对,可是也没有鼓励他.他一边是讲仁义,一边不同意装穷,不像颜回一样,三天吃一个便当,还是馊的,喝一口水下饱. 他要做生意,他的钱很多,所以他敢吹这个牛,假如我博施、济众,老师,怎么样?可以算得是你所标傍的仁慈吧?孔子对子贡这个问题的答复很妙,他说,你说的这件事,太伟大了,岂止是对仁来说,实在是永远做不到,做不尽的大事业,我也做不到,就是古代圣帝明王如尧舜一样当权的人,也做不到. 问题是在于一个人想做好事,绝对大公,很难很难,是做不到的. 所以中国的字,“公”是化“私”
,这是儒家的思想. 由道家演变而来的杨朱思想,“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也”
,绝对讲个人主义,我不拔你的毛,你也不要拔我的毛,一毛都不拔.墨子则讲“摩顶放踵以利天下”
,尽量的为公.儒家认为都不对.儒家是讲保留适度的自私,慢慢扩充到为公. 我们大家要注意,三民主义的思想,就是从儒家这个思想来的. 儒家的推己及人,我有饭吃,才想到你需要饭吃,分点给你,我们两个有饭吃才分给他,我们三个有饭吃,再分点给大家吃. 一步一步扩充. 如全体都要一下子做到,不但我们做不到,尧舜也做不到. 所以孔子说子贡的理想太高了,像柏拉图的理
033论 语 别 裁
想国一样,陈义太高了. 孔子告诉他,真正仁的人,是要自己站起来,但是要顾虑到别人的利益,使别人也站起来.学问道德也是如此,我要作一个人,不要忘记了他也要作一个人,我想将来通达有前途,不要忘记了他也要有前途,尤其是将来诸位如果出去做一个领导人,要多爱部下,像待自己的子女兄弟一样替他们着想.我要利益,他们也要利益,我太累了,同样地他们也累了. 从最浅近、最平凡的当中去了解他. 做到了这种地步,就可以说找到了仁的方向,为仁找到一条可走的路了.本篇讲到这里,结束了《雍也》一篇的连贯性,也等于对第一篇《学而》这些道理,作一个陪衬.拿事实来证明、讨论. 孔门学问中仁的应用,是推己及人,想自己利益的时候,也替别人的利益着想;扩而充之,想到天下人的利益. 仁的路就是这样开始走的.现在第六篇《雍也》讲完了. 这六篇连起来,等于是全部《论语》中孔子师生之间学问问答的纲要.
述 而 第 七13
述而第七
《论语. 述而》第七,等于是《学而》这一篇的注解,并且连带发挥前面六篇的内涵,引伸了学问之道. 述,即是叙述、记述的意义.
一肩挑尽古今愁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我们研究孔子思想,知道孔子自己很谦虚,他说我述而不作. 什么叫述?就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保留传统的文化,就所知道的,把他继续起来,流传下来,好比现在说的,散播种籽,没自己的创作,不加意见. 孔子的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等六经文化的整理,只是承续前人,并没有加以创作. 但是他有个态度,信而好古,不是迷信,是真信,加以考证过的真信. 譬如我们中国第一部历史文献的《书经》,也叫做《尚书》,第一篇是从《尧典》开始,难道尧以前没有历史了?当然有,我们自己都晓得,讲祖宗文化从黄帝开始,黄帝到尧这个阶段,历史还有一千多年. 中国文化五千年,是从黄帝开始数起,黄帝以前再推上去,如果照
233论 语 别 裁
我们旧的说法,认为中国历史是有十二万年之久. 以前历史是十二万年,哪知道后来年纪大了一些,进了洋学堂,就变了,变作五千年文化,再后来又变成只有三千年了,我看将来,说不定会变成只有一千多年了,我们中国人的历史文化越来越短了!
孔子当时删诗书,为什么《尚书》将尧以前的删除呢?
因为尧以前的文献不够,他不敢轻易断言,所以历史资料的文献,自尧这个阶段开始. 他在这里说自己“信而好古”
,就是说明他作学问的态度,实在非常相信而喜欢传统的文化,把它保留下来. 我们看了他自述的这八个字,再看现代的学者作学问的态度,恰恰相反,我们现在是作而不述,专门创作,而且写文章,是千古文章一大抄,在于抄得好抄不好. 过去写文章,如加“子曰”就表示这句话是引用孔子的. 现在叫保留他的著作权,古人不是权不权的问题,如作诗,作到与前人同一个句子了,就在下面写明“借句”或“借××人句”。
写文章如果引用古人的话,或孔子的话,或苏东坡的话,任何人的话而没有写明,一定被老师或家长责备:“你这个孩子,怎么搞的,不道德!”现在的著作,会偷人家的,非但不说明引用人家的,甚至于有很多的是全盘盗印. 这种事,我亲自经历过的,我一本书已经被盗印三次,我还鼓励那个出版商,说非常欢迎他盗印我的书,因为我在后面加了一行字:“为了修正起见,暂时保留版权.”我不想我的儿女将来靠我的著作吃饭,如那样没有道理了,著作的目的,要使世人懂得,我何必保留他.还有一次,有一个人申请奖学金,作了一篇论文要审查,
述 而 第 七33
传到我手里,我打开一看蛮好,没有看完,先交给学生替我看看,并要他提点意见给我,他看了以后笑了,他说:“老师,全篇是你的.”核对一下,果然,一字不差,就是这个样子“作而不述”。
还有呢?专门疑古,对古代的文化不相信,于是好犯上作乱,尤其抗战以前有些学人,现在讲起来,真是该死,后来我们的思想一度受到他们的影响,他们跟着日本人说,尧舜不是人,是中国人自己编的,尧是香炉,古代的香炉,舜是烛台,禹也不是人,是爬虫,这是日本人故意侮辱我们的,我们的学者也都跟着这样说. 所以我们的文化到了今日这个地步,不是偶然的,是几十年来大家疑古,随便抛弃了传统,抛弃了前人的经验,轻视前人的学问,结果变成这个样子,所以信而好古,是保持历史人生的经验,孔子对此,持以非常慎重的态度,实在了不起.可是他还谦虚地说“窃比于我老彭”。
老彭是两个人.老,是老子;彭,是彭祖,名彭篯,在古代的史料上,一般人说他活了八百年,是否有这个人,姑且不问,反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长命老人叫彭篯.孔子下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想向老子、彭篯看齐. 这两个人都是讲传统文化,而且是持“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态度.总而言之,他等于是自我幽默说:“我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一个老古董而已.”
接着又说他作学问的态度和教学的精神,就是说明他自己人生的志趣.
433论 语 别 裁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而识之”
,学问要靠知识来的,这里的“识”在古代文字中是与“誌、记、志”字通用,所以“默而识之”这句话就是说:作学问要宁静,不可心存外务,更不可力求表现,要默默然领会在心,这是最要紧的.“学而不厌”
,他自己说作学问的志趣永远不厌倦,这在文章上读起来很容易了解,乍看起来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深深体会一下,孔子的学问就在这里. 虽然非常平凡,但要知道世界上最伟大的就是平凡,能安于平凡是很难的,这也是“人不知而不愠”的引伸. 以自己的经验来证明,假如发狠学一样东西,肯下工夫去学习,最多努力一段时期,就不能继续不倦的去搞了. 所以一生能够学而不厌,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像写毛笔字、打太极拳,开始很有兴趣,再继续下去,到快有进步的时候,对自己的毛笔字,越看越讨厌,简直不想看;打拳也打得自己不想打了,认为学不好. 这正是一个关键,是个进步的开始,可是大多数都在这种情况下厌倦的放弃了. 因此,就觉得孔子这句话,的确了不起.另一点便是“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 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但是如果“得天下笨才而教育之,一苦也!”教育的事有时真使人厌倦不堪. 尤其是现在青年的教育,从小底子打得太差了,几乎必须要重新打基础. 所以一个真正的教育家,必须要有宗教家的精神,爱人爱世,须要有舍身饲虎、入海救人的牺牲
述 而 第 七53
精神才行,又像是亲自施用换心术硬要把自己的东西,装到他的脑子里去的这种心情. 但有许多学者有了学问,却当成千古不传之秘,不肯教给别人.孔子这三句话,表面上看是很容易的,做起来就非常难.后世为人师表者,可以将这几句话作成格言,在碰到厌倦的时候,提起孔子这几句话,在肚子里脸红一下,马上自己改正过来. 孔子在接着这三句话之后便说:“何有于我哉?”翻成白话,便是说,我没有什么学问,只不过到处留意,默默地学习中,我把它强记下来;求学问不厌倦;教人也不厌倦;但是除了这三点以外,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没有. 就是这个意思. 可是这三点都是真学问,我们大家都很难做到,所以我认为这篇是第一篇《学而》的引伸注解.
梦中的忧乐
接着是讲为学与为政的道理. 孔子对于时代风气的衰变非常忧虑,所谓忧国忧民,他忧的是什么?这里说: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就此四项的内涵,已足以陈述孔子当时忧天下、忧国家、忧民族、忧文化衰颓变乱的心情. 这种心情,到了现在,又压在我们的心头. 孔子说,那个时代不得了,一般人不讲修养自己的品德;只讲现实,不讲求真正的学问. 正像这个时
633论 语 别 裁
代,教育尽管普及,可是人们都不喜欢读书,甚至连买书都不愿意. 现在出的书都是小本,裤袋里可以放的,不是读书,是坐在公共汽车上摩擦,搞破就算了.不像我们以前读书,要反复背诵的慎思明辨. 现在的背书,并不是以所背诵的书成为自己的学问,而是作临时应付考试之用,偶然也启发了许多似是而非的思想,知道了很多的知识,过去是读书,现在是看书,看过就行了,其实不深入. 知识不一定就能成为学问.最可怕的是,听到了义之所在,自己也知道这道理是对的,只是自己的劣根性改变不了,明明知道自己走的路线不对,又不肯改. 为什么不能改?时代环境的风气,外在的压力,自己又下不了决心,所以只好因循下去.孔子说了他担忧的四点:“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也是每一个人和任何一个历史时代的通病,尤其碰到衰乱的世局,任何一个国家社会,都可能有这四种现象出现,由此可见他的心情,所以说孔子是淑世——救世主义者.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怕亡国,因为亡国可以复国,最怕是把自己文化的根挖断了,就会陷于万劫不复.这里所记孔子的感慨,也就是担忧人文文化迷失了的后果.我们再看古今中外的历史,一旦国家文化亡了,即使形态存在,但已动摇了根本,难以翻身,这是一定的. 犹太人虽然亡了国,他立国的文化精神,始终建立在每一代犹太子民的心目中.文化看起来是空洞的,但它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命脉,孔子在这里不谈国家政治而谈人文文化,实际上这正是民族历史的重点. 国家天下,尽在其中.
述 而 第 七73
接连前面两节,说明孔子自处处人与作学问的要点,下面就加上学生对孔子的描写. 根据上面的话,我们看到孔子一天到晚忧世忧民,活得好苦.古人有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
一个人即使活到一百岁,不是忧愁就是病痛,这个人生未免太惨了,通常人的寿命是六七十岁,但计算一下:十五岁以前不懂事,不能算;最后的十五年,老朽不堪,眼看不见,耳听不见,也不能算;中间三四十年,一半在睡觉,又不能算. 余下来的日子不过十五年左右,这十五年中,三餐吃饭,大小便又花去许多时间,真正不过活了几年而已. 这几年如果真正快乐还好,倘使“不在愁中即病中”
,那么在人生哲学上,这笔帐算下来,人活着等于零,够悲惨的!如果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简直活不下去. 尤其像孔子,看得见的,忧国、忧家、忧天下;看不见的,还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他既要忧,还要管,如果这样算起来,孔子这一生痛苦得很,实在受不了. 果真如此,所谓圣人者,只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而已. 慢着!我们且看下面说到他如何面对这种忧患一生的平日生活情况.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这里燕居的“燕”与“晏”相通,在文学上也叫“平居”
,就是在家的日常生活,这里说孔子平常在家的生活“申申如也”
,很舒展,不是皱起眉头一天到晚在忧愁. 他修养好得很,非常爽朗、舒展,“夭夭如也”
,而且活泼愉快. 所以尽管忧国忧民,他还是能保持爽朗的胸襟,活泼的心情,能
833论 语 别 裁
够自己挺拔于尘俗之中,是多么的可爱. 但是他乐的是人生的平淡,知足无忧,愁的不是为己,为天下苍生. 因此下面又引出孔子的一种心忧.
子曰: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大家都知道,在孔子以前,凡提到中国文化,必提到周公,因为自周朝建国以来的人文文化,都由周公一手整理而付诸实行.等于我们后世,一提到中国文化,便提到孔孟.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可以借用这句话,改说:“唉!我老了,很久没有梦见孔子了!”孔子这句话,就是这种意思的感叹. 如果解释为他晚上睡不安稳,经常作梦,那是精神有问题,就不会“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而是“苦苦如也!”精神好,身体健康当然不作梦,孔子的身体是健康的,所以这句话是形容和感叹之词,意思是说现在的时代,乱成这个样子,实在无法再挑起这副担子. 当然这只是孔子的感慨而已,结果担子还是挑下来了. 梦不见周公没关系,他到底很清醒的担负起中国文化承先启后的担子. 所以我们要注意孔子思想中究竟藏有些什么精神,在第四篇《里仁》中讲到他的全副精神,这里更清晰地提出来了.
道 德 仁 艺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假如有人问,孔子的学术思想真正要讲的是什么?可以
述 而 第 七93
大胆地引用这四句话作答,这就是他的中心. 也可以说是孔子教育的真正的目的,立己立人,都是这四点. 关于这四点的教育方法,也就是后面《泰伯》篇中孔子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第一项所说的“志于道”
,又学个什么道呢?
一般人说孔子说的是人道,不讲天道,因为天道渺远,属于形而上的范围.究竟有没有神的存在?
生命是怎样开始的?
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这些都是属天道.“天道远”并不是说与我们的空间距离远. 如照现代观念来说,更不合理了,目前到月球只不过几天的事,怎么说远?这个远字实际上是高远的意思,指距离人类的知识程度太远.“人道迩”
,人道比较浅近易懂. 所以过于高远的暂时不要讲它,先把人们自己切身的问题解决了,再讲宇宙的问题,一般人说孔子只讲人道,这是后代的人为孔子下的定义,事实上孔子并没有这样说,当时,只有他的学生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见《公冶长》篇. 根据子贡这里的话,再看孔子在《易经》中所讲的学问,他绝对懂天道——宇宙的来源. 所以子贡便说,他讲人道,我们听得懂,他讲宇宙的奥妙,因为我们的学问还不够,实在听不懂.因此孔子在这里所讲“志于道”的“道”
,我们不能硬性替它下一个范围,说他只讲人道,不讲天道. 如果要研究孔子的思想,必须研究《易经》的《系传》,他许多的重要思想,都表现在《系传》中,有关形而上的学问,也在《系传》里.那么孔子在这里所说的道是什么?我们可以很老实的作答:“孔子自己没有下定义,所以我们很难替他下定义.”至于他
043论 语 别 裁
在这里讲的“志于道”可以列举很多,证明他是懂得形而上道. 由人生的普通行为——形而下开始,一直到最高的天地万物的玄妙之道,他全懂. 不过一般学生们程度不够,他没有偏向这方面讲,如果专讲这方面,孔子就变成一个宗教的教主了.尽管后人称他为儒教教主,他自己在当时非常平实,不走教主的路线.根据原文“志于道”
,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远,要希望达到的境界. 这个“道”就包括了天道与人道,形而上、形而下的都有. 这是教我们立志,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目的. 至于是否做得到,是另一回事. 正如大家年轻时刚出社会做事,都立志取得功名富贵,。
就以赚钱为目的来说,起码也希望赚到几千万元. 但立志尽管立志,事实上如今一个月只赚几千块. 如果因立志几千万,只拿几千元,“不为也!”不愿干回去好了!
这说明立的志能不能实现,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孔子说,作学问要把目标放得高远,这是第一个“志于道”的意思.“据于德”
,立志虽要高远,但必须从人道起步. 所谓天人合一的天道和人道是要从道德的行为开始. 换句话来说,“志于道”是搞哲学思想,“据于德”是为人处世的行为,古人解说德就是得,有成果即是德,所以很明显的,孔子告诉我们,思想是志于道,行为是依据德行. 如果根据这里的四点来分析《论语》中所讲的道理,有许多都是“据于德”的说明.“依于仁”
,已经说过,仁有体有用. 仁的体是内心的修养,所谓性命之学、心性之学,这是内在的. 表现于外用的
述 而 第 七143
则是爱人爱物,譬如墨子思想的兼管,西方文化的博爱.“依于仁”
,是依傍于仁,也就是说道与德如何发挥,在于对人对物有没有爱心. 有了这个爱心,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扩而充之爱全天下. 这是仁的发挥.“依于仁”然后才能“游于艺”。游是游泳的游,不是游戏的游,在这里我们要特加注意,游戏的游是“辵”旁,这里是水旁的游泳的游,“游于艺”的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 孔子当年的教育以六艺为主. 其中的“礼”
,以现代而言,包括了哲学的、政治的、教育的、社会的所有文化. 至于现代艺术的舞蹈、影剧、音乐、美术等等则属于乐.“射”
,军事、武功方面. 过去是说拉弓射箭,等于现代的射击、击技、体育等等.“御”
,驾车,以现代来说,当然也包括驾飞机、太空船.“书”
,文学方面及历史方面.“数”
则指科学方面的. 凡是人才的培养,生活的充实,都要依六艺修养,艺绝不是狭义的艺术. 原来绘画是文艺,现在美术却与文艺分开,越分越细,但也越分越窄. 有人说科学分得如此细,走向一种病态了. 举例来说:有人鼻子不通去看医生,鼻科医生说也许受牙齿的影响,先到牙科检查,然后放射科、神经科、心电图各种查完,再回到原来的鼻科. 这时鼻科医生对病人说,你找错医生了,我是专门治左鼻孔的,你是右鼻孔不通,要找那一边的医生. 这是用医病来讽刺科学分类的过分.中国古代不这样细分,凡属六艺范围的都是艺.人生对于道、德、仁、艺这四种文化思想上修养的要点都要懂. 这四个重点的前一半“志于道,据于德”包括了精神思想,加上“依于仁,游于艺”作为生活处世的准绳,是他全
243论 语 别 裁
部的原则,同时告诉每个人,具备这些要点,才叫学问. 如无高远思想就未免太俗气,太现实的人生只有令自己厌烦.没有相当的德行为根据,人生是无根的,最后不能成熟. 如果没有仁的内在修养,在心理上就没得安顿的地方. 没有“游于艺”
,知识学问不渊博,人生就枯燥了.所以这四点统统要,后人对这四个重点都有所偏重,其实讲孔子思想,要从这里均衡发展. 下面一个问题来了:
孔子的学费问题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从汉朝开始,对“束修”的解释都是学费,好像孔子也在开补习班.他说,凡是在这里缴了学费的,我没有不教.当然缴了学费要教!教育和买卖一样,尤其当前教育完全是商业行为. 有一次在大学教书下了课,和一位著名的老经济学家在等交通车,天快下雨了,我叫计程车邀他一起坐回家.闲谈起现在的学校,对教书的人这样待遇,简直是商业行为.这位经济学家说我外行,他说商业行为是主顾至上,学生是主顾,我们也是主顾,学校根本没有把我们主顾照拂好,才不是商业行为呢!我问他那又是什么?他说是官僚作风. 这是讲到现代的教育制度,完全西化了,的确是商业行为. 以前中国的教育制度,师生之间,如父子兄弟,负一辈子的责任.现在这个责任没有了,知识成了货品,与我们原来的教育制
述 而 第 七343
度、教育精神不同. 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检讨的.现在再来说束修这个字. 古代不说学费说束修,但束修又是什么呢?束就是用绳子捆拢来为一束,修同脩,就是腊肉. 古代到老师那里求教,学生当然要贽敬. 古代的贽从贝,贝即贝壳. 我们的老祖宗汉民族,居住在中原地带,贝类很少,物以稀为贵,所以用贝当作货币流通. 因此在古代凡是与财物有关的字,如宝,如财,都从“贝”。有人说,古代朋友的“朋”字,就是两串贝壳的形象,就含了“有酒有肉皆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的幽默了.以前的人,拿了贝壳去见长辈,表示敬意,称为贽敬,这是一种礼貌. 但古人把这一节解释为:“孔子说,凡是付了束修的,我没有不教.”这种说法,我始终怀疑,我认为“自行束修以上”这句话的重点要放在“自行”两个字上. 如果真的是向孔子缴一捆腊肉,何必说自行,不说自行,就说自缴也可以. 我想古人的解释有点问题,也许是我把孔子说得比较好一点.我的朋友和我说笑话,说我把孔子说得那么美,孔子不会想梦见周公,有一天我如梦见孔子,他一定会向我道谢. 这真是笑话.依我的看法,问题在自行两个字,自行束修是自行检点的意思,如果说束修是腊肉,孔子三千弟子,哪里吃得了这许多腊肉,放也没有这样大的地方来放,还有孔子的学生中如颜回,连一个好一点的便当都没有,哪里来的腊肉送给老师?而孔子不但教他,并且以他为最得意的学生. 我认为孔子这句话的思想是说,凡是那些能反省自己,检束自己而又肯上进向学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的,我一定要教他. 这是
43论 语 别 裁
我和古人看法所不同的地方,所谓自行束修,就是自行检点约束的意思.
刺激和诱导的教育法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里是说教育方法的原则.所谓“愤”
,就是激愤的心情.对于不知道的事,非知道不可,也是激愤心理的一种. 如有一件事,对学生说,你不行,而他听了这句话,就非行不可,这是刺激他,把他激愤起来.“启”就是发,在启发之前,先使他发愤,然后再进一步启发他. 这种教育方式,有一个很好的例子:相传清代名将年羹尧,是汉军镶黄旗子弟,幼时非常顽劣,他父亲前后为他请了好几个老师,都被他打跑了.后来没有人敢去应聘教他,最后有一个老师是隐士——有说是顾亭林的兄弟,顾亭林虽然一生不做清朝的官,从事反清的地下活动,但为了同胞的福祉,还是叫别人出来做些事——自愿任教. 年羹尧的父亲说明自己儿子的顽劣,老先生说没关系,唯一的条件是一个较大的花园,不要设门,而且围墙要加高.就这样开始教了,年羹尧最初想将这位老师打跑,不料老先生武功很高,打又打他不着,却什么也不教他,到了晚上,老先生运用他高强的轻功,一跃出了围墙,在外逍遥半天,又飘然跳了回来,年羹尧对这位老师一点办法都没有.
述 而 第 七543
老先生有时候吹笛子,吹笛是可以养气的,年羹尧听了要求学吹,于是利用吹笛来使他养气,这才开始慢慢教他. 后来老先生因为有自己的私事,一定要离开,临走时说,很可惜,这孩子的气质还没有完全变过来. 虽然如此,年羹尧已经够得上是文武双全了,所以后来成了平藏的名将. 而他以后对自己孩子的老师,非常尊敬,同时选择老师也很严格,有一副对联:“不敬师尊,天诛地灭;误人子弟,男盗女娼.”就是他写了贴在家里的. 这个故事,可说明孔子所说教学的原则,必先刺激他的思想,使他发愤,非要有坚强的求知心,才能启发出他本有的智慧来.第二就是引起他的怀疑,“悱”
就是内心有怀疑、不同意.譬如说古人这样讲,就告诉他这值得考虑. 孔子所谓“当仁不让于师”
,韩昌黎所谓:“师不必贤于弟子”。老师不一定完全是对的,不是光靠服从接受便行,如果呆板的接受,学问会越来越差的. 多怀疑就自然会去研究,“发”就是研究.“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而且要多方面看.一桌四角,讲了一角,其余三角都会了解,那么他可以回来,“复也”就是回来. 回到哪里?回到思想智慧的本位,就是回到自己智慧的本有境界.所以在教育方面,一定要激发他愤、悱的求知欲. 我们看儿童的教育,有的孩子,对什么事情都不服气,而做家长的,总是希望孩子服气,尤其老一辈的人,往往把自己的经验看得非常重要,希望孩子接受. 实际上要使孩子服气,接受上一代的经验,在教育方法上,必先使他能愤、能悱才行. 再引一个不伦不类的故事来说明:清乾隆时代,有一位世代书香的大员,有个儿子,文学
643论 语 别 裁
很好,但不成器,行为不检点. 一年,给这孩子五百两银子上京考功名,结果他到了京里,把五百两银子在妓院中花光了,被老鸨赶出来,剩下一身病,骨瘦如柴. 回到家里,老太爷知道了,气得要把他打死,但一检阅他的行李,发现有他写的两句诗,老太爷一看,笑了.想想五百两银子值得,这个孩子在文学上很有心得. 以文学的观点来看,这两句诗的确很好!原句是:“近来一病轻如燕,扶上雕鞍马不知.”这是古人对文学的推崇. 如果是现在,科学搞不好,光作两句诗,不把父母气死才怪.我们举这个例子,也可说明“愤”与“悱”的一隅道理. 下面是讲一个人的领悟力,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有些人读书学习很用功,但是领悟力不够,充其量,只能成为一个书呆子. 譬如拿研究历史来说,最低限度,也是为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了解前代的事情,和现在的事情原则差不多,道理是一样,只是发生的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现象两样而已. 所以多读历史,能够举一反三,就可前知过去,后知未来. 否则,白读死书,“则不复也”。学识又有什么意义呢?
千古艰难唯一死
讲了孔子教育方法的原则原理,就讲到: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述 而 第 七743
这是讲孔子对于养生送死的礼非常重视.他去了丧家,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在这一天哭过了,心里头难过,绝对不唱歌的. 这很简单,不但孔子,我们也一样. 这有什么了不起,为什么这两句话放在这里呢?这句话看来很平常,但其意义是说明孔子对生死的大问题很重视.古今中外,宗教、哲学、科学都在追究这个问题:生命从哪里来?
往哪里去了?
死了以后还有没有?是否如过去所讲有再生之说,死了以后还会投胎?后来又加上来自印度、埃及的学说,认为人死了再投胎不一定做人,做什么决定于前生的道德善恶.所谓轮回、三世因果,这是佛家的思想. 西方也是一样,基督教也有这样的思想,人死了以后,等到世界末日来临时,灵魂还会复活,接受上帝的审判.复活岂不是再生?
这是一样的道理,不过不如东方说得详尽而已. 这是古今中外一个大问题. 所以孔子对于生死的事情,非常重视. 这两句话,没有放在专门讲孔子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现实的《乡党》篇中,而放在这里,是为了连接引出下面的道理.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天!
孔子有一天对颜回说,时代、国家如果用得到我,就出来为国家、天下做事;如时代、国家不需要我,就退隐,自己藏起来. 藏在哪里呢?
譬如苏东坡的诗说:“万人如海一身藏”
,非常好,尤其适合现在这个时代,古人是要隐藏到山林中去,现在用不着,只要住在公寓房子里,把门一锁,死了都没人知道. 孔子还说,这样的情形,只有我和你颜回两人
843论 语 别 裁
可以做到. 因为颜回在孔门是道德修养最好的学生,至于其他的三千弟子,相形之下,就逊色多了. 实际上也真的是很难,我们再体验一下,用之不一定能够行. 假如说目前这个环境,把基辛格一流的人都拿下去,要你出来,行不行是个问题. 时代不需要你的时候,你能不怨天,不尤人,默默无闻的活下去,这也做不到. 一个人总有自己的牢骚,尤其知识分子们总认为:“当今天下,舍我其谁?”
假使让我出来,比诸葛亮还更高明.所以没有完全认识自己,隐退是很难的,因此孔子对自己得意的弟子颜回说:“只有你我两才做得到.”
把全篇首尾连贯起来,排成一个师生讲论的场面,由上面一节的说话,第一个不服气的又是子路,他忍不住开腔了: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路倒有自知之明,讲“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一套修养,自己是不行,所以他说:“老师!假使你打仗,你带哪一个?你总不能带颜回吧!他营养不良,体力都不够,你总得带我吧!”——文章中的三军,不是现代的海陆空军,当时还是车战,中军、左军、右军称为三军. ——孔子听了子路的话笑了,他骂子路,像你这种脾气,要打仗绝不带你,像一只发了疯的暴虎一样,站在河边就想跳过去,跳不过也想跳,这样有勇无谋怎么行?
而且一鼓作气,看起来蛮英勇,死了都不后悔,这种作法是冤枉去送死. 子路这样的勇,不是大勇,孔子的学问中,智、仁、勇三个字是相连的,真正的
述 而 第 七943
大勇,一定有智有仁;真正的仁,一定有智有勇;真正的智,也一定有仁有勇,三者不能分开的. 孔子说,一个统帅的修养,一定要做到“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所谓临事而惧,并不是怕事,而是说任何一件事到手上,开始时就是怕会失败,所以要考虑周详,不自作聪明;到事情终于来了,则“好谋而成”
,不怕了,必须用智慧,各方面都设想周到,促其成功,这才是统御人才的基本修养.
男儿到此是英雄
因此而引出孔子自己的表白,说明他对立身处世的态度: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这是孔子有名的话. 在《论语》上是“富而可求也”
,但在《史记. 伯夷列传》上,司马迁引用孔子的话是“富贵如可求也”
,还多一个“贵”字. 这也是一个问题,古书上这些小问题,读书时也要注意到. 我认为《论语》的记载比较对,应该没有“贵”字,因为《尚书. 洪范篇》上讲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便没有“贵”字. 我们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富贵两字往往连起讲,富了自然就贵,不富就不贵,富更重要,所以在这里富字应该已经包括了“贵”字而说的.孔子认为富是不可以去乱求的,是求不到的,假使真的求得来,就是替人拿马鞭,跟在后头跑,所谓拍马屁,乃至教我
053论 语 别 裁
干什么都干. 假使求不到,那么对不住,什么都不来.“从吾所好”。孔子好的是什么?
就是下面说的道德仁义. 真的富贵不可求吗?孔子这话有问题. 中国人的老话:“小富由勤,大富由命.”发小财、能节省、勤劳、肯去做,没有不富的;既懒惰,又不节省,永远富不了.大富大到什么程度很难说,但大富的确由命.我们从生活中体会,发财有时候也很容易;但当没钱时一块钱都难,所以中国人说一钱逼死英雄汉,古人的诗说:“美人买笑千金易,壮士穷途一饭难.”在穷的时候,真的一碗饭的问题都难解决.但到了饱得吃不下去的时候,每餐饭都有三几处应酬,那又太容易.也就是说,小富由勤,大富由命,但命又是什么东西?这又谈到形而上去了,暂时把它摆着.现在孔子所谓的求,不是“努力去做”的意思,而是“想办法”
,如果是违反原则去求来的,是不可以的. 所以他的话中便有“可求”和“不可求”两个正反的道理,“可”与“不可”
是指人生道德价值而言.如富可以不择手段去求得来,这个富就很难看,很没有道理,所以孔子说这样的富假使可以去求的话,我早去求了. 但是天下事有可为,也有不可为,有的应该做,也有的不应该做,这中间大有问题. 如“不可求”
,我认为不可以做的,则富不富没有关系. 因为富贵只是生活的形态,不是人生的目的,我还是从我所好,走我自己的路.
子之所慎:齐、战、疾.
孔子平常非常小心注意的事:齐、战、疾三件事情. 古
述 而 第 七153
代齐斋同义,清心寡欲谓之斋,古人在举行国家大典或祭天地祖宗的时候,便要斋戒. 所谓斋戒沐浴就是清心寡欲,并不像现在的人,称吃素为吃斋,这个错误在习惯上已用了一千多年,不必改它了. 古代的斋是内心的修养,要着重气质的变化,在《礼记》中变化气质第一步工夫,就是要“斋心”
,“毋不敬,俨若思.”现代的语汇,就是心理的净化,所以孔子对“斋”是最谨慎,最小心的.其次是对战争,我们讲军事哲学思想史,经常也引用到孔子的话.他不是不懂军事,而是对军事哲学的理论很高明,只是平常不轻谈战争.第三疾:是指卫生、保健的事,这是养生之道,他非常注意自己身体健康. 所以斋、战、疾是他特别小心的事.孔子生活习惯的事,为什么记载在这里?前面说过,这一篇等于是第一篇《学而》的解释、发挥,下面便讲到: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韶是古代一种音乐的名称,是三代以上的舜乐. 孔子听了这个音乐,三月不知肉味. 有人解释“三月不知肉味”说孔子在这一段时间吃素.当年五四运动,人们根据这句话,说孔子穷得连肉都吃不起. 实际不是这个意思,真正的意思是孔子听了韶乐以后,心境之宁静,思想之专一,吃饭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吃饭,欣赏韶乐到了忘我的境界. 这也是描写古代的音乐好到如此程度. 所以孔子感叹,上古时代音乐的境界,有我们所意想不到的高明.
253论 语 别 裁
南面王不易也
讲了孔子内心的修养,和教育弟子以及他自己生活的情况,给我们一个榜样以后,下面就提出问题了.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
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
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孔子周游列国时,各国都排斥孔子,生怕他有意夺取政权,唯有在卫国的时候,卫灵公、南子、一般大臣,都对孔子很好,尊敬他,照顾他. 所以当时大家都怀疑他,甚至孔子自己的弟子,听了太多的谣言,也起怀疑,像冉有,有一天就说,我们老师真想做卫国的国君吗?当然,他不是不赞成,老师真干了,他也会上来帮忙的.子贡听了便说,好!
我去问他. 这时孔子受的谣言大概很大,所以子贡也不先下断语,只说“将”要去问老师. 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谈话,是一门很高的艺术,子贡问话的高明该学一学. 他绝没有一进去就:“报告!老师,你要不要当国君?”他受过愤启悱发的教育,真是一个大外交官,说话非常漂亮,绝不问正题. 他问孔子,老师,你看伯夷叔齐是什么样子的人?孔子说,那是了不起的,古代的贤人啊!子贡说,老师!他们两人,为了信守仁道的节操,不肯当国君,在首阳山饭都不吃,饿死了,
述 而 第 七353
你看他们到最后,会不会埋怨?后悔不后悔?孔子说他不会埋怨的.立定了志向,为达到最高道德的目标,宁愿饿死,求仁得仁,有什么可埋怨的?子贡听到这里,不需要再问老师想不想当国君,马上就出来了. 对冉有说,老弟你放心,我们的老师不会做这种闲事. 子贡问了当皇帝的话没有?他没有问. 但问到了正题没有?绝对问到了. 这就是值得效法的谈话艺术.讲到这里,下面就刚好把孔子自己的一段感叹接上去,作为解释,恰到好处.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是孔子最有名的话,而且在文学境界上,写得最美.孔子说,只要有粗菜淡饭可以充饥,喝喝白开水,弯起膀子来当枕头,靠在上面酣睡一觉,人生的快乐无穷!
舒服得很!
就是说一个人要修养到家,先能够不受外界物质环境的诱惑,进一步摆脱了虚荣的惑乱,乃至于皇帝送上来给你当,先得看清楚应不应该当. 有了这个修养,才可以看到孔子学问修养的境界. 人生的大乐,自己有自己的乐趣,并不需要靠物质,不需要虚伪的荣耀. 不合理的,非法的,不择手段地做到了又富又贵是非常可耻的事. 孔子说,这种富贵,对他来说等于浮云一样. 孔子把这种富与贵比作浮云,比得妙极了. 并不是如后世认为像天上的云,看都不要看一下.唐诗宋词,作流水浮云的作品太多了. 在孔子当时,很少用到. 我们要注意到,天上的浮云是一下子聚在一起,一下子散了,连影子
453论 语 别 裁
都没有. 可是一般人看不清楚,只在得意时看到功名富贵如云一样集在一起,可是没有想到接着就会散去. 所以人生一切都是浮云,聚散不定,看通了这点,自然不受物质环境、虚荣的惑乱,可以建立自己的精神人格了.在这里,又插进孔子的一段话. 孔子这里几段话,在什么年龄说的,无法考证,不过弟子们编这部书,把他的观念连贯起来,编得非常妙,成一整体,所以下面就是说,孔子的目的在于学问.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根据这个话看起来,孔子总是在四十多岁,至多四十九岁说的.他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五十岁以后学《易经》——《易经》是古代的文化——把《易经》搞通了,人生就没有大过了.“大过”也是《易经》六十四卦中一个卦名. 从这个观点来看,人生自己晓得真要求学问,大概都在这个阶段,根据现代医学,人类智慧发展得最成熟的时候,是五十岁开始,到六十岁这个阶段,因此也证明蘧伯玉:“吾年五十方知四十九之非.”的话了. 人多活一年,反省就多一年. 人能知道过去的错处就是了不起,所以孔子说这几句话,应该是在这个时候. 在这阶段中,头脑最成熟,真有资格求学问.下面就讲孔子的学问,除了《易经》以外,就是雅言,这是说孔子平常不乱说话的,他讲话都是很高雅的,有所根据的.难道孔子土话都不讲吗?
吃饭一定说:“饮食哉!
饮食哉!“
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孔子讲的话,都有学问的根据,根据
述 而 第 七553
什么呢?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中国传统的文化,《诗经》、《书经》、《礼记》等等都是雅言,是上古文化的中心. 也就是说他的思想言行,都是有根据的,足以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记载了孔子这些事情,归纳起来,下面就另起一段: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叶公好龙”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他喜欢龙. 在宫廷里到处画的雕的都是龙,结果感动了真龙来现身,却因此把他吓死了. 所以当时子张就曾经说过,他不是爱的真龙,而是爱的像龙一样的东西. 而后人把这个故事,当作浮华不实的比喻. 叶公有一天问子路,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子路没有答复他. 子路的不答复,非常高明,因为站在子路的立场,他实在不便说什么. 同时孔子这样伟大的人,真的教人不知从何说起,就是说了,叶公也未必能了解孔子. 但是,叶公走了以后,子贡就进去报告老师,孔子说你何不告诉他,我是一个为了发愤求学问,常常穷得没饭吃,连自己肚子饿了,都无所感觉,而忘了人是必须吃饭的那种人;当学问上有所获益,就快乐得忘记了忧愁,根本忽略了衰老的威胁.孔子这种为学的精神,也是我们要效法的地方. 孔子的人生修养,是永远年轻的,所以他的学问道德,能“苟日新,
653论 语 别 裁
日日新,又日新.“永远是进步的,随时有新的境界.
进步和退步
下面接着引用孔子的话.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这个文字很简单,我们一看就懂了. 如果以现在的观念来说,就是孔子告诉学生或朋友们,我并不是生来的天才,是爱好传统,靠勤敏而求得的学问. 生来便能自知的天才真有吗?那是一个问题. 我们古史记载,如黄帝,如尧,都有生知的天才,不过后人并不相信.有一种天才是生而知之的.如唐代的白居易,生下来还是婴儿,抱在奶妈怀里,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认识“无”字,屡次试验他,拿一本书叫他一指,都是指到“无”字. 这种生而知之的事,照中国古代的看法,有很多人都很相信. 因此苏东坡说:“书到今生读已迟”。
这意思就是说,人的天分、智慧,大多是由前生带来的.这就牵涉到现代科学正在研究的天才问题.所谓天才儿童,究竟是由血统遗传来的?或者由另外一个未知的因素来的?或者是后天发展而来的?天才们往往特别爱好某些什么. 如果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就不大会了解,如果去注意,就会发现很多资料. 有人天生下来,就懂某一种东西,这是非常奇怪的.至于报纸上常报道的,某个孩子数学方面有惊人的表现,或某一方面有非凡的天赋,这还不算是真正的天才. 另外确
述 而 第 七753
有生而知之的天才,如古书中说黄帝生而神灵. 依现在的观念而言,都说是历史上捧人的假话. 如果站在教育或心灵学的立场研究起来,的确有天才,世界上充满了这些人,不过现代一般人不大注意这种事. 孔子在这里讲的,是走平实的路子.他说,我不是生来的天才.“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这个敏字就是敏捷,包括了聪明与努力. 好古是喜欢追求传统的东西.讲到好古,在这里可以注意一下,中国人在近几十年以前的几千年当中,观念上都认为今不如古. 在历史上许多地方,都引证古人的事例,充满了对古人的赞美. 而近世纪的观念,引进了西方文化. 从十六七世纪以后,西方文化有一大转变,认为古不如今,越到后来,越推翻了前代,今天很可能是错的,明天会更好,这就涉及到哲学上的一个问题了.究竟人类文化是进步,还是退步呢?照中国的,东方的看法是今不如古,人类历史文化是退化,没有进步. 照目前西方文化的看法,是古不如今,古代永远是落伍的,新的永远是进步的. 这两种相反的看法,便在哲学思想上形成了一个问题.我们对此应先有一基本的认识. 究竟什么叫进步?什么叫退步?须要先下一个定义. 如果把中外古今的文化研究下来,就会得到一个结论. 譬如说,现在整个时代,是科学文明的时代. 十六世纪以后,西方科学文明刺激了工商业的发达、社会经济的繁荣.而工商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又回过来刺激了科学文明的进步,形成一种循环性的刺激与发展. 到今天为止,科学文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生活
853论 语 别 裁
上的便利,但是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幸福,相反的给人类精神上带来更多的痛苦与烦恼.这样,将中西文化联合起来加以研究,站在物质文明进步的立场,或者自然科学的观点来讲,明天实在比今天好;站在精神文化的立场来说,今天是比昨天差.其次,站在政治哲学的立场来讲,不谈现实,只谈理论.因为一切学问的最后,都须要哲学来做总结论的.譬如说,帝王政治、民主政治、独裁政治、自由政治,所有各种政治思想和作法,在历史上,都曾经出现过,但是谁能够下一个结论说究竟哪一种政治体制是最好的?我相信这是无法下结论的. 历史上都有过,都看过,都经验过这些政治制度,可是没有人能够肯定何者是绝对的好,何者是绝对的不好. 药物也是一样,中药有中药的用法,西药有西药的用法. 某种病用几种不同的药,相对的都可以治好,这也和政治哲学的道理一样. 所以究竟是古代的好或现代的好,也很难讲.前两天在大专联考,有一个清寒学生,替人家补习,每月可赚六七千元. 这两天忙得满头大汗,天天提一个包包出去,看他家教学生的考试成绩. 后来告诉我,他教的学生都考上了. 他是教得好,可是他说,他们×大社会系,发的中国史讲义都是英文写的,都用外国人的观念看中国历史. 而且说中国在秦始皇以前,乱七八糟,是酋长制,到秦开始才算有中国. 这个同学感慨说:“我看再过几年,恐怕要说成汉代以后才有中国了.”听了他的话,我不禁叹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教法?这就是所谓最高学府吗?他又告诉我,他问一个参加大专联考的学生什么是“四书”?
这学生说不知道,老
述 而 第 七953
师没教过.他说现在电脑考试题再办下去,中国文化就完了.二十几岁的大三青年,都感到中国文化快完了,这个问题可真严重. 和他谈到这里,我就告诉他,中国文化的流传问题,如何把这种子留下,要靠年轻的一代. 二十年后,我们这一代死了,整个文化重任就落在你们身上,如何留下这文化的种子?现代讲时髦的人,是不会要的. 因此中国文化势必衰落下去,直到衰落得没有了,再回来找,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因为讲到孔子的好古,我们今天就更警觉到问题的严重.孔子说自己不是天生就知道的,只是他有一副好古的精神.我们今天讲复兴中华文化也好,保存中华文化也好,为后代着想也好,怎样好古呢?就是承受传统文化后,运用智慧,敏捷而勤奋地反省研究. 再“敏以求之”
,这才是认真的工作.孔子在这里这样说,表示他的成就,都从力学而来. 这是他谦虚的话,也是他老实的话. 任何天才,不加上力学是没有用的,有很多人很聪明,但聪明的人往往不大肯力学,作学问不踏实,不能“敏以求之”
,因此学问都是虚的. 所以孔子这句话很明白的告诉我们,作学问、作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要“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不求就不行.这里就是说孔子智慧的成就、学问的成就、作人的成就,都很平实,不是天才,再说他平实到什么程度呢?
聪明人的玩具
子不语怪、力、乱、神.
063论 语 别 裁
这四样东西,是孔子所不喜欢多讲,很少讨论的事. 因此在我们的观念里,孔子是很平淡的,很老实的作一个普通人. 乾隆时代有名的才子袁枚,著了一本《子不语》的笔记小说,专门讲神鬼等等奇怪的事.因为孔子不讲而他要讲,所以书名《子不语》。其他如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康熙时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再加上王渔洋的《池北偶谈》,都是清初几个大名士、大才子的作品,充满怪、力、乱、神的故事. 就如现在,大家喜欢讲鬼故事是一样的. 前几天有一个英国专门研究灵魂学的博士来找我. 现在研究灵魂学,在世界各地都很流行,这门科学绝不能轻视. 假定有一天,科学证明了死后灵魂的去向,许多宗教将成问题,站不住脚了.其次,唯物思想将被完全打垮,连影子都没有. 世界文化也将有一个大的变化. 就是基于唯物思想,因而从事科学发明的,许多科学理论,乃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其他许多哲学上的观点,都成了问题.另一个观念:今天全世界是科学的时代,但我们站在政治哲学或人类哲学的立场,看这个时代的文化,则是充满了怪、力、乱、神. 一个时代到了衰落的时候,社会上就会充满了这四种气氛.什么是怪呢?
多得很,如美国人的裸奔,中学生一二十人围起来站着吸大麻烟等,全世界奇奇怪怪的事很多. 报纸上刊登的许多奇闻,等于在提倡怪事. 每登一次,就会引起效法者. 像毁容案,以前几乎没有人知道这种残酷的手段,自从报纸登了一次以后,接连就发生了许多同样的案子. 这是社会上“怪”的现象,遍地都是.“力”
,西门町的太保打架,动不动刺一刀,电影上、电视上柔道、摔交、相
述 而 第 七163
扑的比赛,肌肉打得越响越好. 在我们中国学武术,讲武德的人看来,觉得好笑. “乱”
,思想的纷乱,社会的变乱.“神”
,加上神怪的事情. 民间迷信的组织,新兴宗教各个派系的兴起,除了已被取缔的鸭蛋教,以及正受注意的统一教之外,还有很多. 现在新兴的宗教性组织有四五十种,问题都很严重,有时令人怀疑那后面会有什么作用,这是社会工作者要注意的事.一个社会充满了怪、力、乱、神,是项很严重的问题.我们自己反省,很难保证我们脑子里绝对没有怪、力、乱、神的思想. 当我们遭受极大困难的时候,它就会出现的,至少会想到命运. 我常说世界上最迷信的是知识分子,假如故意对一个知识分子说他气色不好,他就马上请你替他看相了.就凭这样一点心理,于是发展出了怪、力、乱、神. 他说他是科学家,但科学家更迷信. 我说现代有一个大迷信,就是许多人迷信“科学万能”。这也是同样的严重问题. 如果人的智慧到达了哲学的最高境界,怪、力、乱、神摸不进来了,才真是平实的人. 孔子讲仁道,也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我们不能轻易放过怪、力、乱、神这四样东西. 以这四个要点,来研究中国社会,可以看到充满了怪、力、乱、神的事迹. 每一时代、每一皇帝、每一政治措施,都靠这四个字作背景.尤其中国历史上说及某某名人,后面都有一样神怪附会. 譬如说曾国藩是蟒蛇变的;袁世凯是癞哈蟆变的;清代末年,好好坏坏的几个大人物,被称为西山十怪,前生后世,都有一套说法. 尽管当时文字上没有写出来,但口语相传,煞有介事. 所以学问修养很难做到平实,不受怪、力、乱、神的影
263论 语 别 裁
响.但在大学里哲学系上课,有七八十个学生,真是奇怪.从前真正学哲学的不过三五人,而且出路很坏.一般人眼中,哲学家和神经病并联在一起的. 毕业后去找工作,总是被拒于门外. 同时一提到哲学,又和算命看相联想到一起. 因为路边测字摊的招牌,都是“哲学看相”
、“哲学算命”
,倒不如在哲学研究中,教了他们看相的学识,将来在招牌上写道:“某某哲学系毕业看相专家”
,岂不有趣?
中国人有句哲学上的名言:“心思不定,看相算命.”凡是来看相的,你都批断他要破小财,保险百分之百灵验,准没错. 可不是吗?他看相白花了几十块钱,这不就破了小财?这就是怪、力、乱、神可以兴风作浪的基本原因. 真正的科学家,真正的哲学家懂得了真理,才能泯除怪、力、乱、神,而归于真实的平淡. 我常说,怪、力、乱、神四者,是愚蠢人的作品,聪明人的玩具. 对吧?
下面是连接上面,描写孔子和他作人、处世的道理.
谦虚和自信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前面我们批驳了古人对《学而》篇中“无友不如己者”
的错误解释,到这里看得更清楚了. 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
述 而 第 七363
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其实孔子这句话,还是打了折扣,应该说各个都是自己的老师.比我好的固然是我的老师,不如自己的也是我的老师. 因为看到他笨、他坏,自己就会反省:不要这样笨,不要这样坏.所以他们都是我的老师,足以借镜反省.孔子这句话同时说明了研究学问,不光是在死的书本上下功夫,还要在社会上观察:别人对的要学习,不对的要反省. 这句话听起来很平常,都懂得这个道理很对,应该这样做. 可是照我们的经验,人都不肯这样做,包括我在内,人们多半有一种傲慢的心理. 照孔子的态度,对比自己好的人要尊敬,向他看齐. 可是发现一个比自己好的人时,由于这种傲慢心的作用,自己心里很难受. 再过两秒钟,觉得自己还是比他好,于是越想自己越好,有如当年在大陆时乡下人说的:“天大,地大,我大. 月亮下面看影子,越看自己越伟大.”
人类就天生有这种劣根性.所以孔子这几句话看起来很平淡,没有什么难处,仔细研究起来,若说在人群社会中,真发现了别人的长处,而自己能从内心、从根性里发出改善、学习的意念,是很不容易作到的.人就永远如此平实吗?有时带点像傲慢的自信,也是应该的. 下文来了: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桓魋是宋国的大夫,曾经想要谋杀孔子. 学生们得到消息,告诉孔子怎样逃避,可是孔子满不在乎. 事实上在那种政治社会环境中,也无法逃避. 孔子就有一种自信,像宗教
463论 语 别 裁
家一样坚定. 他对学生们说,上天生下了我,把历史、文化的责任放在我身上,桓魋怎敢,又怎能伤害于我?结果当然证明了桓魋无法把孔子怎样. 这是不是傲慢?不是的,是自信.我们要由这里了解,有时候对某些事要有绝对的信心.假如没有这种自信心就不行. 学过中国武功的人就知道,学军事的更知道,如果丧失了自信,功夫再好,也会被打垮的.看《荆轲列传》,他的剑术并不高,有一次他去看一位剑术高手.荆轲举起剑来,那个人不动,只两眼盯着荆轲,结果荆轲还剑入鞘,回头就走. 如果以现在的武侠小说来说,那个人的眼睛已经炼就了一种特有的刚毅之气. 事实上是宁静、自信的精神把对方克服了,这是以武术来说明自信心的重要,尤其个子矮小的人与体格魁梧的人打斗,如先自失去了信心,一定失败. 自信在很多地方,对很多事情,都是很重要的.刚才讲了这一大段孔子作人、处世、作学问的修养,下面便再转到他在教学方面的教育法.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这等于说:诸位,你们以为我讲学问,还会保留秘密,不传给你们?
我绝对没有丝毫隐瞒,所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你们作学问,为什么都不懂呢?作学问容易犯一个毛病,都怕老师会留一手. 尤其中国古代学武功的人,老师很可能会留一手. 留一手,以防徒弟打老师. 可是这一留,留到最后就都没了. 孔子说,我并没有保留,我的学问很简单,本身就是教材,表现在平时作人、处世、言行间. 学问就在这里
述 而 第 七563
面,告诉了你们,千万不要只在书本上死念书.换句话说,这一节书,显示了孔子的教育法是在日常生活行为上,处处表达无遗,不要有神秘感,不要有好奇心,他随时随地都在教学,学问就从生活经验得来. 书本上是求知识,求前人的经验,和前人的见解与心得. 但是要把这些知识、见解与心得用到自己身上,就要加以体验了. 所以他说“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
,没有哪一次、哪一个地方不表现学问的道理. 你们要在这方面去了解、去学习.跟着下面又提出来孔子的教育宗旨: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现在有些研究孔孟学说的人,跟着新时代走,他们说孔子是非常科学的,在当时孔子就有分科教育了. 他对学生们分有文、行、忠、信四门类别,好像现在分科分系的教育法.这是说笑话了.孔子教育的宗旨是这四项. 第一“文”
:包括了知识、文章——广义的文章. 文章的文采、字句和条理,章是连起来的一大篇文理.狭义的是指文字作品叫文章,这是后世观念.在春秋战国时候,文应该是广义的文章,包括了一切知识及文学. 第二“行”
:文章好,知识好,充其量变成文人. 学者们要注意,古人早就有“文人多无行”的说法. 所谓文人多半无行,就是说,知识多了,正理、歪理,条条有理,因此凡事满不在乎,便成了“名士风流大不拘”。还有,往往文章写得好的人,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功业. 看中国三千年来文学史,文学造诣高、诗辞歌赋都行的人,在事业上并没有什么
63论 语 别 裁
了不起之处. 以诗人来说,社甫、李白等在其他方面,没什么大成就. 在功业上有成就的人,不一定文学是好的. 不过像唐代几个皇帝,文章诗词都非常好,尤其唐太宗诗作得非常好,不过他不肯作,书法也好. 所以唐代文学好,是帝王们提倡的. 宋朝的儒家,理学讲得好,推其原因,也是受宋太祖的影响. 赵匡胤本身就内行,所以说转移社会风气在于一二人者,但不是你我一二人. 这从历史上可以得到很多证明. 但有功业的人,他的丰功伟业又往往盖住了文学上的才气. 所以孔子四教中的“行”
,也不是单指普通的操行,而是指一生事业的成果. 然后讲到第三的“忠”
:不是唐宋以后所讲的忠于某一个人的意思.孔子讲的“忠”
,是对国家、社会、父母、朋友,任何一人、一事,答应了的话,就贯彻到底,永远不渝的诚心;对一事一物无不尽心者谓之“忠”。第四“信”
:就是有信义. 这是孔子教育的四个重点,不能够分开的. 如果说他是分科了,那就是笑话.谈到这里,我们对于中国现代教育,感慨很多. 尤其每年联考之前,常谈起这个问题,照过去的猜题方式,今年(一九七四年)的作文题,一定是向十项建设这个方面猜. 而今年的作文题爆出冷门,出对了,是来自《荀子》上的:“荀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料有一家大报的社论批评说,现在已经到了科学时代,还出这样古老的题目,不合时宜. 我看了这样的社论,连叹一口气都觉得浪费. 报章是领导文化的先锋,居然有这样的观点,天下事可知矣!
今日的教育,实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我们
述 而 第 七763
国家民族文化的前途,更是个大问题. 我经常觉得,中国这几十年来的问题,根本发生在教育上,而且很严重. 甚至三千年来的历代兴衰,都与教育问题有关. 古时候,我们没有明文规定教育的目标,而现在规定了实施三民主义的教育.但是,我们关起门来检讨,三民主义的教育,在学校里并不算成功. 什么道理,银值得研究. 过去我们虽没有明文规定的教育宗旨,但读书人根本上要把品德修好,这是公认的目的.可是近几年来,跟着西方文化转,尤其是现在美国标榜“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方针,大家体会到的生活就是现实,不外物质.教育的目标也因而移转,完全忽略了心性的修养.搞到现在怎么样呢?有一个学生,是前几年师大毕业的,已得到硕士学位. 一天来看我,我问他认为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他说:“老师!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考试啊!”这句话讲得很沉痛,我们只好相对苦笑.是嘛!
小学毕业以后考中学,考进了中学,小学所学的没用了,丢了;中学毕业考高中,考进了高中,初中学的没用了,又丢了;高中毕业考大学;高中所学的又没有用了,当然也丢了;等考取留学又丢了大学的;留学回来,参加公务员考试;当了公务员,还有升等考试. 三年一大考,两年一小考. 是嘛!我们的教育就成了考试. 其实,考过了又不算数. 清代有人对考试的评语是:“销磨一代英雄气,官样文章殿体书.”
现代科学八股的考试方法更可怕,将来很可能要变成“销磨一代精神气,电脑规程机械书.”
(我们一边听,一边摇头叹息.)
前天,一位有名的建中资深的国文老师来看我,也叹说今年换了电脑教育、电脑考试,越来越不对了. 现在高中三
863论 语 别 裁
年级的教育,谈不到教学问. 只是告诉学生,用什么方法应付这种电脑考试. 像国文方面,一个名词除了教他们正确的解释之外,还要告诉他们四五种不正确的答法. 再加上一些课本在编的时候本身就有问题,中学老师接到这种课本,发现有问题,早已向教育部提出来,但没有人理会. 现在临阵了,报上才登出来说有问题. 而这些地方在上课时,只有告诉学生,这是有问题的,只要注意将来如何应付考试就好了.这就是教育!怎么办呢?
现在我们讲到孔子教育的宗旨,就是文、行、忠、信.过去向德行的路上走,对于学生知识、学问的成就,还是第二步的要求.既然受过教育,至少第一步要打好品德的基础.几千年来,我们中国人的道德为什么如此敦厚呢?就是德行教育的结果. 所以文、行、忠、信并不是四科,以现代观念勉强来解释,应该是他的教育中心. 文包括了文学,乃至一切学问的完成. 行,狭义的是行为、品德;广义的是事业的成果. 忠、信,是内心的修养,是人格的造就.
时衰鬼弄人
说到这里,引出孔子的话,对于当时风气的变动,大发感叹!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
述 而 第 七963
斯可矣.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我们读了这几句话,感想也非常多.处身现代的世风,也有孔子当时同样的感叹. 在孔子那个时候,是一个变乱的时代,在变乱的时代,各种怪现象都会出来. 所以孔子的忧愁,就是深恐国家民族的文化命脉断绝. 他说,古代的圣人过去了,我见不到了,但是学圣人之道的总有吧!如果能看到照圣人所教的道去学,虽然没有学完全,但已经够得上称君子的,我就已经满足了. 这是他无限感叹的话,可见那个时候,真正够得上称君子的人都已看不见了. 紧接着,他又说,真正的善人,过去历史上有,现在没有了,至少我还没有见过.只要看到一个有恒心的人,做到“守死善道”
;思想的中心确立了,随便社会怎样变更,甚至天塌下来都不管,一定走自己这个路子的,这样有恒心、有毅力的人,能够见到,也就好了.这是说能一生为历史文化牺牲下去的人,也没有了.下面相反的说当时社会的现象:“亡而为有”
,亡就是无的意思.他说现代社会上的人,充壳子的多,根本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架势可摆得大,乱充蛮有学问的样子. 社会到了变乱时,这种现象有的是,有人有了钱,就附庸风雅,像是蛮有学问的样子. 当然那些人碰不得的,他一开口就完了.“虚而为盈”
,社会变乱中,有的人内在本来空虚得很,可是还引为自满,自认为对. 我们从社会上可以看到,凡是过分傲慢的人,他的下意识中,一定有很重的自卑感. 要原谅他的傲慢.“约而为泰”
,约是俭约. 在变乱的时候,有很多人本应节约
073论 语 别 裁
的,但很少这样,都是要充面子,讲排场. 没有米下锅了也不管,排场先摆出来再说.有了这三种情形当中任何一类型的人,一定不会有恒心向学问道德努力的. 因为他的心理上就已经不健全了. 这是社会的病态,也是个人的病态.不但孔子那个时候是这样,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也是这样. 翻开古今中外的历史来看,凡是变乱的时代,都是这个样子.所以处在这样变乱的时代中,我们就要特别注意,加强自己的修养了.这些是说孔子的教育与方法,同时说到他对于时代的忧心. 下面又说到他对生活的态度.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或许说,这两句话应该放在专门记载孔子个人生活的第十篇《乡党》中. 为什么却编在这里呢?自有它的道理. 这两句话是说明孔子作人做事的态度. 他钓鱼就是钓鱼,不用机械性的方法,不用大网去网.(纲即是网.)以现代的生产观念来说,这种态度又是落伍的了!如果说光是用钓竿去钓鱼,连渔业公司都不要设立.这简直与经济政策完全相违背.但这个话不是讨论生产问题,是个人作人的原则. 就是说他钓鱼也好,做什么也好,不喜欢用机心来整人.“弋不射宿”
,打猎的时候,拉弓射箭,不射宿鸟,就是对还巢的鸟,栖息在那里的鸟,他是不射的. 这一点也代表中国过去文化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现在当然也还保留. 我们从旧体小说就可看到了. 中国人打斗很不喜欢用暗器,常用的暗器是所谓“镖”。万不得已要用镖时,必定同时大喝一声:“看镖!”表示先打了招呼,通知了. 这虽然是一个小动作,也就是民族
述 而 第 七173
性的特征,是我们民族的传统道德.现在说起这些中国文化,从另一方面看,都是落伍的思想了. 但以最新的观念来说,又不落伍了. 现代的生物学家,尽量提倡爱,爱动物,全世界都组织保护动物会,保护野生动物会,提倡禁猎. 我们过去认为,爱护动物是应有的道德,如相传的“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中国人都晓得,过去小孩读书,老师都教的,成为生活教育. 春天,鸟刚孵出小鸟的时期,不要去打,否则母鸟被打死了,小鸟将在巢中饿死,非常悲惨. 这种教育,看起来好像是一件小事,但是扩而充之,就是仁爱心. 所以将孔子的这两点,放在这里,就是说爱心的扩充,是仁.
虚字文章实事知
接着又发挥孔子做学问的要点: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盖”字是虚文,古文中如“夫”
,如《尚书》上的“曰若”等等都是. 推行白话文之后,有些人说这些字讨厌,是毫不相干的字. 其实很有关系. 我们平日讲话,也经常会发出:“唉……”
,“这个……”
,“呣……”等等的语头. 要作文学研究,这些字对于行文的气势,是很有作用的. 如果用得好,更能充分表达语意.
273论 语 别 裁
虚字在文学中的地位,有一个很好的近代例子:国民革命成功以后,清朝的皇帝退位,当时隆裕皇太后——宣统皇帝的妈妈——的退位文章,也是历史上一篇重要文献. 据说是当时南通张状元——张謇——的手笔. 文章中间本来没有“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共和政府”
这句话.而是袁世凯唆使左右的人,设法加进去的. 这篇文章,是清代三百多年的皇朝,最后下台一鞠躬的时候,对全国人说的话. 如何说法呢?
尤其这最后一篇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该怎么个讲法呢?就是最后怎样下台,这篇文章怎样结束?这可真难. 而它最后那句话是“岂不懿欤!”
四个字,是毫不相干的,完全是虚语,但在文章的气势上,意识形态上,非常重要. 据说是某太史加了这四个字作结尾的. 叶遐庵记载的辛亥宣布共和前,北京的几段轶闻中有一段说:“逊位之诏,张金坡(锡銮)早令人拟一稿,同人嫌其冗长,交与余修正. 余以为时尚早,密藏衣袋中(时重要文件不敢置家中,多放在衣袋. 有一次夜间收到解款数十万汇单,余亦置衣袋中,不敢告一人也.)至十二月二十日前后,方拟动笔,而南方已拟好一稿,电知北京,(此稿闻系张季直、赵竹君二公所拟.)遂由某君修改定稿. 此稿末句‘岂不懿欤’四字,闻系某太史手笔,余甚佩之. 盖舍此四字,无可收煞也.”这是参与其事者的记载,是可靠的. 也正如他所说,这四个无实质、不相干的虚字,在结束文章气势上,可是很有作用的,很重要的. 为了使大家更能体会到这个虚字在文章中的作用,而且这也是历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现在附录下来,供大家去欣赏,领会.“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
述 而 第 七373
沸腾,生灵涂炭. 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 公决政体. 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 南北睽隔,彼此相指,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旦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立为共和立宪国体. 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宣布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共和政府,与军民协商统一办法. 总期人民安措,海宇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 岂不懿欤!钦此.“
由此可知,对文字有时候也要注意,尤其在外交上的文字,乃至写一封信,与正式外交有关,每个字都要留意. 虽然文字是“雕虫小技”
,但如同雕图章,雕了一辈子,不一定有几个能成为艺术品,文字也有如此之难.这是说到“盖”
字而引伸出来的话. 这个“盖”字有时可作“因为”讲,一件事先叙结果,再说原因时都先加一“盖”字.这节话,孔子是说,有些人自己无知,一切不懂,却冒充内行去做了,他说他绝对不做这样的事. 所以大家要学孔子,出去做事做领导者,不懂就是不懂. 中国讲领导学,真正的领导者便是善于用人,而不一定自己懂得多.如汉高祖,他又懂哪一样?
他的长处就是能够坦率承认自己什么都不懂.最怕的是自己认为什么都懂,这是最严重的错误. 作为一个
473论 语 别 裁
领导者,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即使懂了,宁可说不懂. 诸葛亮本来什么事都懂的,他为了“集思广益”
,仍然请教别人.以能问于不能,这是最聪明的办法. 可是人有一个毛病,懂了以后一定喜欢表现出来. 这种态度,做学者可以,真去做事,就不可以,是大忌讳,至少自己会很辛苦. 上面太能干了,下面就无人才可用. 下面有才干也发挥不出来,因为对部下骂了两次笨,第三次部下有了好的意见也不敢说出来,都唯唯诺诺,领导人就得自己辛苦了. 这还算好,最讨厌的是“不知而作”
,自己不知道,又硬充内行,那就更严重,千万不可犯这个错误.不但如此,孔子还告诉我们:“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这个“闻”字,包括了多读书、多听、多问. 所谓学问,一边学要一边问,多请教人家,听人家的意见. 听来的不一定对,还要有所选择.对好的见解,就要采纳.仅听还不够,要加上经验,所以要多见,还要亲眼看见. 读历史的人,如果没有经过相当事实的体验,读历史也没有用,最多不过是个书呆子. 譬如说,讲如何作领导人的理论很容易,但一定要在一个单位,甚至小单位做过当权领导人,才能体会得到.所以要多见,多亲自经验体会,而且还要用心记下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才有用.这两句话合起来:“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这是求知识学问的第二等人才.第一等就有天才,反应灵敏,如历史上很有名的故事,张良为什么帮助汉高祖?
他最初自己要出来反抗秦始皇,行刺不成,最后遇到刘邦.有人问张良,为什么愿意帮助刘邦?
张良说,我所有的意见,别
述 而 第 七573
人都不懂,只有刘邦懂,所以愿意帮助他. 刘邦也的确有领导的天才,像韩信有一次不出兵,派一个人来见刘邦,要求封韩信为假王——三齐王. 刘邦一听气了,桌子一拍,正要大骂. 张良、陈平在桌子下踢了他一脚. 刘邦本已骂出口了:“他妈的……”
可是被他轻轻一踢,立即改口风:“他妈的!
要封就封真王,还封什么假王?“于是封韩信为齐王. 从这件事看,张良不用说话,轻轻踢他一脚就懂了. 可是像我们,别说轻轻踢一脚,就是把屁股打烂了,还是不懂. 历史上这类事多得很,有些人的确是聪明.所以孔子说第一等人是天才,既然不是天才,就要学问来弥补. 自己不是天才,又不肯求学问,就是”不知而作“的,那就完了. 不是天才,学问怎么来呢?多听人家的,多看、多经验、多跟人家学,这就是”知之次也“。
说到这里,下面又转到孔子教育态度,也是叙述他作人的行谊.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唯何甚?
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互乡是一个地名. 这个小地方在哪里,后世就很难考据了,只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就是说这个地方的人很难讲话,没有办法和他们讲话.“难与言”
,这个文字用得非常妙. 是说这个地方的人地域观念太强吗?
或者说统统都是浑蛋吗?
很难说是什么意思. 总之,在当时这个地方的人,名声是不太
673论 语 别 裁
好的. 可是这个地方有个年轻的人来看孔子,孔子跟他谈话了. 孔子的弟子们奇怪了,老师为什么会和这个地方的人谈话?大家莫名其妙.
孔子的行谊
说到这里大家要注意,尤其大家将来出去,在政治上领导的机会多. 讲到中国的民族性,有一部书,是顾亭林的名著《天下郡国利病书》。前面曾说过,明亡以后,顾亭林是始终不投降的. 不过他高明,不投降当然清朝要嫉妒,可是他有本事,自己不投降,教学生到清朝作官,这样也可以由学生保护他不投降,可是他自己在地下做策反的工作. 他也很有钱,到一个地方娶一个太太,生了孩子又走了. 他娶许多太太生许多孩子,他有他的道理,因为反清复明是要灭族的,他这样做是为了要留一个根.他走遍天下,就写了这部书.每个地方他都去看了,尤其是各省的军事要地,都去看了. 所以后来成为研究中国地理、研究中国地方政治思想必读的书.第二部书是顾祖禹写的《读史方舆纪要》,也是研究政治地理、军事地理最重要的书,现在读来还有价值. 这两部书合起来称为《二顾全书》。当年凡是留意国家天下事的,尤其是研究军事的人,都要读的. 在这部书当中,对于每一省先有一个总评,而且对地方性、民族性写得很清楚,所以不妨找来研究. 说到这里,就感到我们中国的确每个地方的民性各有不同之处. 所以古代将领带兵,对于何处的兵适于冲锋,何处
述 而 第 七773
的兵适于后勤,何处的兵适于陆战,何处的兵适于水战,都大致要有个了解.所以清中兴的湘军、淮军各有不同优点.政治也是如此. 但是要注意一点,尽管地方民俗各地不同,但万一有外力入侵的时候,一定团结一致,先把外来的侵略驱逐了再说. 地方性有如药材,某种药产在某一地方,别地产的就不行. 像当归这种药,台湾也在培植生产,可是它的药效就差.当归最好的是甘陕出产的秦归,其次是四川出产的,差一点点. 现在研究阿里山气候土质和甘陕一样,但种植出来的当归,药效始终还是有问题. 所以由于地理的关系,各地出的植物不同,出的人物个性也不同. 因之古代出去当地方首长的,对于这一县的县志,这一省的省志这类资料,都应该先知道,当然能够读一下《读史方舆纪要》更好,可以多一层了解.地方性的观念,常深植人心. 人往往因为地域观念的偏见,而影响了对个人的评价. 经常会听到:“嗳呀!他是某地方人!”
好像某一地方的人统统都是罪大恶极似的,连孔子的学生都是这样. 孔子接见了互乡一个年轻人,“门人惑”
,这三个字多严重?学生们都奇怪,怀疑老师怎么和这个地方的人讲话. 到底孔子与众不同,他告诉学生们说,肯求上进的人,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不要使人没有进步的机会,不能使人退步.“唯何甚”
,孔子对学生说,你们太过分了,怎么这样一种狭隘的胸襟和态度?孔子在骂学生,我们自己也要反省:有时我们觉得某人不好,当他真的做了好事,我们仍不愿认为他好,人的心理往往会有这种毛病.“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孔子说,即使是一个坏人,他能够自
873论 语 别 裁
己反省过来,等于洗了一个澡一样,把自己弄得很干净,来求进步. 只要能够这样,不就好了吗?如果说昨天有一点错误,今天即使有了好的表现,却仍不以为然,那世界上就没有一个人可以做朋友,也没有一个人才可用了. 所以这一段是说教育的态度,也是说自己度量的培养.
子曰: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这等于解说《里仁》的话,谈仁的用. 仁义并不是摸不着、看不到、很高远的. 只要在观念上引发仁慈心,去爱别人,有一点爱心存在,就是仁爱的道理,就可达于仁道,不要去向外驰求.下面讲到孔子作学问、作人的一个事实:
同姓不婚的优生学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
孔于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
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 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陈是陈国,司败是官名,就是司寇. 作一不伦不类的比方,就好像现在的司法行政部长. 实际上比司法行政部长权力大,可以执行法律的. 他问的问题是问到鲁昭公. 这是外交上的事,我们要注意. 很多到外国去的人,与外国的知识
述 而 第 七973
分子谈话,慢慢就谈到我们的政治问题. 有许多问题是很不好答复的,孔子也遭遇了这种情形. 鲁国是讲文化的礼义之邦. 陈国的司败,就问到鲁昭公知礼不知礼. 孔子站在国家的立场只有说:“那当然知礼.”孔子讲了这话就走了. 陈司败就对孔子的学生巫马期——姓巫马,名施,号子期,少孔子三十岁——作揖行礼,在外交礼貌上,进一步靠近巫马期身边,低声说,据我所了解,真正了不起的君子,是没有偏私的,不对自己存私心的. 你老师孔子,是一代圣人,了不起的君子,可是他也免不了私心. 我刚才问他鲁昭公娶了吴国的一个女子作太太,取名吴孟子——古代是同姓不结婚的.吴国与鲁国是周公之后,依礼是不能通婚.鲁昭公这样做,是不是知礼?你老师说他知礼,假如鲁昭公是知礼,各个都知礼了,还有哪一个不知礼?你们老师还是有私心啊!
说到这里,我们研究,为什么中华民族发展得这么好,成为世界上优秀民族?这和我们古礼同姓不结婚的制度很有关系.以现代优生学的观点来看,这是古代了不起的好制度.同姓结婚,只要三代以后,人种就完了.往往有表兄妹结婚,生下来的孩子,脑子非常笨,乃至变成白痴,这是血统问题.讲礼制问题,更不可以. 所以我们现代的风气,通常同姓结婚,要出了五服以外.巫马期听了陈司败这样批评老师,回来就向孔子报告了.孔子说,我实在非常幸福,我只要有一点错误,别人就会指出来. 这段话使我们有两个认识.第一,一个人地位高了,很不幸,就是自己有了错误,也没有人会告诉你.这要自己居过高位,才会亲身体验出来.就
083论 语 别 裁
拿我个人来说,教书这样久了,学生中五六代都有. 见了面,他们太老师的乱喊一气,听到的都是恭维.有时候到外面去,有些机构还派上车子,参谋、副官跟在后面照应,对这种情形,我宁愿一个人溜开,要自由活动. 人生到了这个时候最危险,“活埋人”嘛!我经常说中国的哲学了不起,皇帝为什么称“孤家”
、“寡人”?当了皇帝真成了寡人,想轻松一下,都没有人敢一起来说笑,真没意思. 因此,我们研究历史心理,就知道地位越高心里越空虚,空虚到想发一个牢骚,想讲一句感叹话的对象都没有,相当可怜!不要以为功名富贵好,到了高位就是“寡人”
,就是“孤家”。不但如此,年纪大了,各个遇到你都尊称老太太、老先生的时候,也完了,是“孤家寡人”了. 说到此,我就想到当年四川一位同盟会员,这位老先生,做过很多事情,我是跟他年龄差了一大截的忘年交. 他告诉我许多当年革命的经过,并且还告诉我他的两句诗:“回回坐上席,渐渐变坟堆.”这就说明年位一高,自己有过错,没人指示,这个上席也很不好坐啊!所以孔子说自己很幸福,有了过错,便有人指出来了.第二个认识是什么?孔子对于知礼不知礼,心里明白得很. 但别人问到自己国家的国君时,他绝不会批评自己国君的不对. 所以当然要说鲁昭公知礼,绝不能说不知礼. 你们外国人讲他不对是你们的自由.而且既然你们外国人懂了,何必再问我?你问我,我当然这样答的. 所以这也是孔子的高明,同时也是外交上的礼貌.跟着又说到孔子生活的情趣,也就是“游于艺”涵义的发挥:
述 而 第 七183
生活的艺术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是很喜欢音乐的. 音乐和诗歌,用现代话来说,即是艺术与文学的糅合. 过去的知识分子,对艺术与文学这方面的修养非常重视. 自汉唐以后,路线渐狭,由乐府而变成了诗词.人生如果没有一点文学修养的境界,是很痛苦的.尤其是从事社会工作、政治工作的人,精神上相当寂寞. 后世的人,没有这种修养,多半走上宗教的路子. 但纯粹的宗教,那种拘束也令人不好受的. 所以只有文学、艺术与音乐的境界比较适合. 但音乐的领域,对于到了晚年的人,声乐和吹奏的乐器就不合用了,只有用手来演奏的乐器,像弹琴、鼓瑟才适合. 因此,后来在中国演变而成的诗词,它有音乐的意境,而又不需要引吭高歌,可以低吟漫哦,浸沉于音乐的意境,陶醉于文学的天地. 最近发现许多年纪大的朋友退休了,儿子也长大飞出去了,自己没事做,一天到晚无所适从,打牌又凑不齐人.所以我常劝人还是走中国文化的旧路子,从事于文学与艺术的修养,会有安顿处. 几千年来,垂暮的读书人,一天到晚忙不完,因为学养是永无止境的. 像写毛笔字,这个毛笔字写下来,一辈子都毕不了业,一定要说谁写好了很难评断.而且有些人写好了,不一定能成为书法家,只能说他会写字,写得好,但对书法——写字的方法不一定懂.
283论 语 别 裁
有些人的字写得并不好,可是拿起他的字一看,就知道学过书法的. 诗词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几千年来的老人,写写毛笔字、作作诗、填填词,好像一辈子都忙不完. 而且在他们的心理上,还有一个希望在支持他们这样做,他们还希望自己写的字、作的诗词永远流传下来. 一个人尽管活到八十九十岁,但年龄终归有极限的,他们觉得自己写的字,作的诗词能流传下来,因而使自己的名声流传后世,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是永久性的. 因此他们的人生,活得非常快乐,始终满怀着希望进取之心. 以我自己来说,也差不多进到晚年的境界,可是我发现中年以上,四、五十岁的朋友们,有许多心情都很落寞,原因就是精神修养上有所缺乏.孔子深懂这个道理,因此非常注重诗与乐的教化,但他不是一个音乐家,也不善于唱歌,他订了《乐经》,但失传了.现在这一节书是描写孔子听到别人歌唱得好,他一定要求对方再唱一次. 当他学会了,“而后和之”
,和之就是照他的歌,依他的音乐曲调,另外再作一首,这便是和. 说到和,我们常常会在诗题上看到:“和某某先生诗”或“步某某先生韵,这类题目,”步“与”和“的差别:”和“就是照原来的曲调和内容再作一篇.(我们听今天的歌,调子都还可以,但内容却不行. 由此就看到了我们文化衰落的一面,那就是文学的修养太差,没有深度;现在报上的文章,也是如此,不像古文寿命长. 过去的文章,读过后,文章的句子还留在脑子里,还不喜欢把句子中的字轻易更动. 因为古文中的句子多方面都可以通,可以作多方面的看法,值得玩味、咀嚼. 现在的白话文就没有这种境界,所以现在的诗歌内容,也和白话文
述 而 第 七383
的情形一样.)而“步”又不同了,意思是前面有人在走,我们一步一步都跟前面的脚步走. 就是只照他的声调,而内容并不一定要跟着原歌的内容意思,这就叫步韵.以上是说孔子对乐教的重视,接下去是说他的自我评论.子曰:文,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这是孔子的谦虚话,也是老实话. 由这一句话,我们可以归纳出几个结论来:第一是孔子在文学以及各方面的成就,真是达到了顶峰,但他自己始终没有认为自己了不起. 不但是学问方面,古今中外,任何一方面真有成就的人,站在顶峰的人,总觉得自己很平凡. 这是必然的现象,并不是有意装成的. 硬是真的到了顶峰的时候,自然就觉得很平凡. 而且还特别小心,觉得自己懂得太有限,不敢以此为足. 从这节书可以看出来,孔子那么平实、谦下,而且不是故意装样的.第二点可以看出儒家所谓的学问,就是指作人做事的道理. 并不是头脑聪明,文学好或知识渊博,这些只是学问的枝叶,不能算是学问的本身. 学问的表达在于文学,文学是学问的花朵. 这里孔子就讲到学问的花叶和根本:“文,莫吾犹人也.”他说如果谈文学的修养,“莫……”这里的“莫”字不是肯定词,翻译成现代白话,近乎“也许”的意思. 就是说,如果谈文学,也许我和一般,知识分子差不多. 至于讲我自己身体力行做到了君子这个标准没有,那么我自己反省,实在还没有很大的心得. 我们从此看到孔子的谦和,这种作
483论 语 别 裁
学问的态度,非常平实,没有丝毫矫揉造作的迹象.
凡 圣 之 分
下面再引用孔子自己的话,说明作学问的道理: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中国文化,在三代以后,便建立了一个作人的最高标准,就是圣. 和印度的佛、中国的仙、西方文化的神,差不多同一个观念.圣之次为贤,贤者也就是君子.再下来是仁者.过去老一辈的人写信给朋友,尊敬对方的人品时,往往称呼“某某吾兄仁者:”或“某某仁者:”对平辈、晚辈、长辈都可以用,这是很尊敬的称呼. 所以孔子说,圣者的境界与仁者的境界,这种修养我怎么敢当?
实在没有达到,那高得很,我还差得远. 不过虽不是圣人,不是仁者,我一辈子朝这条路上走,总是努力去作,而没有厌倦过. 至于学问方面,我永远前进努力,没有满足或厌烦的时候;我教人家,同样没有感觉到厌倦的时候,只要有人肯来学,我总是教他的. 只有这两点,我可以说是做到了. 他的学生公西华听了说,老师!
这正是我们做学生的,一辈子也无法学到的地方.这节话在文字上是如此写,如果以逻辑的方法推论,孔
述 而 第 七583
子这样,就正是圣人与仁者在行为上的境界.“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实在不容易做到.就是说自己求学,永远没有满足,没有厌倦,只求进步;不管今天,只有明天,今天成就不自以为是,再向前走;任何事业,都如此“为之不厌”。
教人家,有人来请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会说同一个问题有人问了三次,第四次还来问就觉得讨厌;不会有厌恶此人,乃至不愿再教而放弃他的心理. 否则就不算有仁慈之心. 不但是学问如此,就是做事、做领导人,都应该如此“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就是这两点,的确我们一辈子都做不到.老实讲,我们有时候作人作得自己都讨厌起来.例如古人所说:“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昨天和年轻学生一起吃饭的时候,看他吃面都好像很厌倦的样子,但又不是有什么心事. 问他对活着有什么想法?他说觉得活着无所谓,死了也差不多. 我说他心情太落寞. 这和体能也有关系,因为他体能是太弱了一点. 但在我个人与人接触的经验,常常发现有些人,他的心理觉得活着与不活着是一样. 有些人甚至厌倦于活着,尤其到了“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的地步.一个人穷了,觉得自己都是多余. 因为一天忙到晚,只不过养活自己身上几十斤肉而已,结果觉得这几十斤肉都很麻烦,懒得去养活它.因此“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这两点表面看很容易,做起来很难,尤其当年纪大的时候更不易做到. 而孔子讲这两句话的时候,年纪已经很大了,当时的人都已经称他圣人、仁者.但孔子一直到死的时候,始终还在救世救人的目标上努力去做,这就是圣人的表征.孔子曾提到过好多种圣人,在这里我们看孔子,乃是圣
683论 语 别 裁
之时者. 所谓时者,不是说孔子时髦,时髦是后世才出现的名词. 这个“时”是说孔子随时跟着时代走,不落伍,随时在进步,随时晓得变,所以说他是圣之时者. 他一生的努力,都朝这个方向,因之他这个做法,叫做“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在当时他知道这个时代是挽救不了的,可是他并不因此放弃他应该尽的责任.这就是我们无论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或对自己的事业,必须反省的地方. 普通人都把一时的成就看成事业. 但了不起的人,进入了圣贤境界的人,所努力的则是千秋、永恒的事业. 孔子所努力的就是千秋事业.下面便是这一篇结论的开始.
祈祷是求救的信号
子疾病,子路请祷. 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 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有一次孔子生病,大概病得很严重,以现代情况来说,大概医生都束手无策了. 于是学生们急了,尤其是性情急躁的子路更慌了,主张请一个画符的、念咒的来拜拜;或者请一个神父、牧师来祈祷;找一个和尚来念经. 这就牵涉到宗教,向神祇去求救.“子曰:有诸?”一个问号. 孔子说,子路!
有这回事吗?
有可能吗?
意思是说,人病重了,在菩萨面前,或上帝面前一跪,说菩萨啊!上帝啊!他给我长命吧!再活两年吧!
我还有些帐没讨,再过两年就可以讨好帐,再慢慢去.
述 而 第 七783
这样可以吗?小说上写的诸葛亮六出祁山,师老无功,知道自己快死了,拜北斗星.(这是小说上写的,历史上实际没有这回事,如果真有这回事,诸葛亮就不叫诸葛亮,要改名诸葛暗了. 但道家有此说法:北斗,统称北极星. 北极星和南极星,掌管人的生死. 后来民间传说的南极仙翁,他的形像成为庆贺长寿的象征.而道家的说法,南极仙翁是管寿的、管生的;北斗星君,是管死的;所以欲求不死,要用道家的方法拜北斗. 是另有一套的,包括画符、念咒、点灯等等.)结果还是死了.这是小说写的,不去管它.但这一节《论语》告诉了我们,孔子对于鬼神之事,形而上的东西,并不是反对.前面说过“子不语:怪、力、乱、神.”鬼神有没有存在,他没有讨论. 因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谈到超现实世界,有没有另一世界存在,这是东西文化五千年来,到现在为止,哲学、宗教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能说这些不科学,科学并不是万能,现在科学正要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而还没有找到. 不要以为科学解决了问题,事实上问题还没有解决. 像爱因斯坦这样一位伟大的人,可惜死得太快了一点. 他想把生命升华,变成为四度空间(Four
Dimensional
Space或称四次空间,或四个因次空间)。
那时人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而可以有神通,可以不靠机器而在空中飞行. 他有这个理想,没完成就死了. 他到快要死的时候,感觉宇宙的生命后面还有一个东西. 什么东西呢?当然不是唯物思想的. 他是搞物理的,科学家都是朝唯物方面的路子去探讨. 结果他认为不是属于唯物方面的,而是另外的东西,可是不知道是什么. 所以他没办法,只好去信上帝.
83论 语 别 裁
因为这一个力量他没有研究出来,是个东西但不可知,还不如信上帝,精神先得到保障,先得到安慰. 形而上是不是有个东西?
生命是否在一个躯体里死了以后可以再生、再来?
这都是人类没有解决的大问题. 所以人类文化不要自吹了,站在哲学立场看人类文化是非常幼稚的,连自己的问题都没有解决.人从儿童到少年,幻想最多. 对一个茶杯可以看上几个小时;对一堆泥士、一块破瓦片会觉得很好玩,大感兴趣;堆城筑池,可以玩一整天. 后来加上知识的教育,到了二十岁前后,又进入另一个阶段,作学问、作事业的理想基础,就在这个时候打的. 看历史上的大政治家、英雄、文学家等等,一切成功的人,基础都在这时候奠定的. 如果在这个时候还没有打好基础而后来能够成功的,不是绝对没有,但例子太少. 三十岁到四十岁,并没有什么创见,只是将十几到二十几岁之间的理想付诸实施,化成事实.历史上成功的人物,几乎三十几岁就成功了,尤其是领导或统治方面的人物,更少例外. 汉高祖年纪是大一点,但也只四十几岁,没有超过五十岁就成功了. 他统一天下只用了五六年的时间. 其他的人作学问也都是如此. 当然年老才成功的,不是没有,但少得很. 到了五十六十不过空留回忆. 所以遇到老年人,要准备一番心情去光听他讲过去:“我当年如何如何”
,今天讲了,明天见到还是这样讲,可以讲几千百次.但告诉他现在的事情,他会马上忘记. 所以人的学问,一切的见解,都不超离年轻时的模型,尤其以科学为然. 现在的科学家,超过三十五岁以后,就很少有科学上新的发现了.有新发现的都是年轻人.
述 而 第 七983
而学问思想到五六十岁成熟的时候,人就凋谢了. 我前面也说过,人类古今中外的文化,都是二十几岁的文化. 就是继往开来,永远是年轻的,永远是没有成熟的.所以中西文化,宗教也好、哲学也好、科学也好,对最后的结论,都未曾获得. 生命究竟从哪里来?生命的价值究竟在哪里?都没有结论. 像前天和年轻同学谈到,我最近看了丁中江先生的北洋军阀史,把近代几十年来的事故,引用第一手资料记述. 我对每一文献都没放过,但看了以后就有一个感想:“人究竟为了什么?”这又是还没有答案的哲学老问题.当然我们可以假定很多答案,但这些答案只是人为的、主观的,并不是哲学的正确答案. 所以有无鬼神,我们不知道,这个问题暂时保留.但是我们看孔子的态度,他对这个问题是明白的. 当他病了,药物无效的时候,子路说,求神吧!
去祷告一下吧!
孔子听了问子路,真有这回事吗?孔子这话说得很妙. 他当然懂得,不过他是问子路“有这回事吗?”
而不是说“你相信吗?”
子路经孔子一问,表示学问很有根据,于是搬出考古学,他说,有啊!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这“诔”是中国文化中的祭文,历代帝王的诔文就是. 子路说,古代的诔文说了,人应该去祷告天地、上下各种神祇.孔子说,如果是这样,那我天天都在祷告,而且祷告了很久,还照样生病. 这节文字,作进一步研究,就可以看出来,孔子的意思,所谓祷告是一种诚敬的心情,所谓天人合一,出于诚与敬的精神,作学问修养,随时随地都应该诚敬.《大学》所说“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诚敬修养要做到我们中国文化所说的“不亏暗室”。

093论 语 别 裁
子就是说自己天天做到这样,等于与鬼神相通,就是这个道理,这是第一点.第二,普通的人,到了急难的时候,就去求神、拜佛、向上帝祷告. 所谓:“垂老投僧,临时抱佛.”这就说人平日自以为很伟大,但一遇到大困难,或极度危险,就感觉到自己非常渺小无助,完全丧失自信心——“天呀!神呀!你要救我呀!”倘使这时仍能保持一分自信心,就需要高度的修养.这里我们说到历史上一个人,大家都知道的朱舜水,明亡以后,他流亡到日本去,本想向日本求救兵企图复国的. 船航行太平洋中,遇到大台风,全船的人都喊救命,朱舜水端坐船中不动. 据说当时船上的人都看到海上有两盏红灯,对着船来. 古代的迷信,说这是海神来接的讯号,全船的人都将会死亡,所有的船员都跪下了.朱舜水就问:“真有这回事吗?
有没有其他挽救的办法?“船员说除非是有道的人跪下来求,或者还有希望. 朱舜水说,他们拿纸笔来,我烧一张符下去,大概就可以退掉. 朱舜水是道地的儒家,哪里会画符搞道家的东西,这不奇怪吗?结果他在纸上写了一个”敬“字. 烧了以后,台风停了,船也稳了,风平浪静就到了日本. 你说朱舜水这一套有本事吧!
简直比诸葛亮更厉害,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岂不应该带兵打仗,将明朝复国了?这件事绝对有,但若深入研究,那就成为另外一门学问了. 现在的科学叫做精神学,又叫灵魂学. 精神与灵魂的解析,人的精神力量与宇宙是否相通,这是另一个问题.第三,中国民间的谚语:“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
一般人都是这样,像许多人交朋友,平时不去探访,有患难,或
述 而 第 七193
要借钱的时候才去,所以孔子对子路说,算了吧!老弟,如果这样,我天天都在祷告中. 换言之,鬼神的事,和生命的道理,都不是这样简单的.
要愁哪得工夫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孔子说,人生的修养,“奢则不孙”。这个奢侈不止是说穿得好,打扮漂亮,家庭布置好,物质享受的奢侈. 是广义的奢侈,如喜欢吹牛,做事爱出风头,都属于奢侈. 奢侈惯了,开放惯了的人,最容易犯不孙的毛病,一点都不守规矩,就是桀傲不驯.“俭则固”。这个俭也是广义的. 不止是用钱的俭省,什么都比较保守、慎重、不马虎,脚步站得稳,根基比较稳定. 以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脚跟踏实一点. 他说“与其不孙也,宁固.”作人与其开放得过分了,还不如保守一点好. 保守一点虽然成功机会不多,但绝不会大失败;而开放的人成功机会多,失败机会也同样多.以人生的境界来说,还是主张俭而固的好. 同时以个人而言奢与俭,还是传统的两句话:“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就像现在夏天,气候炎热,当年在重庆的时候,大家用蒲扇,一个客厅中,许多人在一起,用横布做一个大风扇,有一个人在一边拉,搧起风来,大家坐在下面还说很舒服. 现在的人说没有冷气就活不了. 我说放心,一定死不了. 所以物质文明发达了,有些人到落后地方要受不了,这就是“从奢入俭难”。
293论 语 别 裁
曾国藩用人注重乡气. 历史上许多人,像吕蒙正,当了宰相,生活仍然很清苦. 如最近电视上轰动的包青天,他一生的生活,也是清俭到极点,他本身没有缺点被人攻击. 那么多年,身为大臣,龙图阁直学士兼开封府尹,等于中央秘书长,兼台北市长. 做了这么大的官,可是一生清俭. 民间传说,更把他当做了神,讲儒家文化,包公成了一个标竿.如宋朝的赵清献,当时人称他铁面御史,对谁都不卖帐,做官清正,政简刑清,监牢里无犯人,也和包公一样. 历史上有许多名臣都是俭,乃至许多大臣,有的临到死了,连棺材都买不起.不但一生没有贪污一文钱,连自己薪水积蓄都没有,后代子孙都无力为他买棺材,要由老朋友来凑钱,这就是俭的风范.
光 风 霁 月
接下来是: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学而》篇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人一生没有人了解,虽有学问而没有发展的机会,还是不怨天、不尤人,这种修养是很难. 所以君子要做到“坦荡荡”
,胸襟永远是光风霁月;像春风吹拂,清爽舒适;像秋月挥洒,皎洁光华. 内心要保持这样的境界,无论得意的时候或艰困的时候,都是很乐观的. 但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自然的胸襟
述 而 第 七393
开朗,对人也没有仇怨. 像包公、赵清献都做到这样的境界,这是“君子坦荡荡”。至于小人呢?
“小人长戚戚”
,小人心里是永远有事情的,慢慢就变成狭心症了——这是笑话,借用生理的病名,来形容心理上的病态,小人永远是蹩住的,不是觉得某人对自己不起,就是觉得这个社会不对,再不然是某件事对自己不利. 我们都犯了这个毛病,有时候:“唉!这个社会没得搞的.”言外之意,我自己是了不起,而这个社会是混蛋. 这也是“长戚戚”的一种心理病. 心里忧愁、烦闷、痛苦. 所以这两句,可以作座右铭,贴在桌旁,随时注意自励,养成坦荡荡的胸襟.跟着就说孔子个人的君子风范: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这是弟子们记载孔子的学问修养,表达在外面的神态.第一是温和的. 对任何人都亲切温和,但也很严肃,在温和中又使人不敢随便. 第二是威而不猛. 说到威,一般人的印象是摆起那种凶狠的架子,这样并不是威. 真正的威是内心道德的修养,坦荡荡的修养到达了,就自然有威. 尽管是煦和如春风,而在别人眼中,仍然是不可随便侵犯的. 不猛是不凶暴. 如舞台上的山大王,在锣鼓声中一下窜出来,一副凶暴的样子,那就是猛. 第三是恭而安. 孔子对任何事,任何人非常恭敬,也很安详;也就是既恭敬而又活泼不呆板. 第三点也等于第一篇《学而》的注解. 学问好的人,内心的修养表达在外面的,就是这样的情形,而以孔子来作为榜样,用白话翻译过来就是有庄严的温和,有自然的威仪而并不凶狠,
493论 语 别 裁
永远是那样安详而恭敬的神态.
泰 伯 第 八593
泰伯第八
薄帝王而不为
《泰伯》第八这一篇,等于是第二篇《为政》的个人学问修养的引伸注解. 第八篇的题目《泰伯》,也就是这一篇里所记载的,孔子经常标榜的圣人——吴泰伯.泰伯是什么人呢?我们现在说中国文化,如果严格地说应该是周代文化. 是周公把过去的中国文化,集其大成;而孔子是将周公集其大成的中国文化加以整理.所以中国文化,也就是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所传承的文化总称.讲到中国的文化历史,就联想起一本有关中国历史哲学的书,在清代是禁书,但是我们还是把它保存了下来,也许大家没有看过. 贾应宠(字凫西,是明崇祯末年人)写的《木皮散客鼓词》,是用歌谣的体裁,以弹唱的方式来叙述我国历史. 这本书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其中充满了反清复明的民族意识,也包含着高深的历史哲学意味及文学境界.讲中国的历史哲学,以朝代来计算,春秋、战国这两个时代,还是属于周朝的. 周朝统治天下约八百年,汉朝约四百年,唐
693论 语 别 裁
代约三百年,元朝八十多年. 明朝约三百多年,清朝统治也两百多年. 说乱世,魏晋南北朝乱了两百多年. 其中历史最长的朝代,源远流长的是周朝有八百年.民间的小说上说,姜太公八十岁遇文王. 要知道周武王比姜太公只不过小几岁,当年跟周武王统一中国的都八、九十岁了. 当时的文化,老成谋国,越老成经验越丰富、越稳重,和今天情形大有出入. 不过这个出入不必去担心,时代在变,历史也在轮转返复,将来会恢复敬老尊贤也不一定.因为年轻人有冲劲,却没有高度智慧与经验,而老年人冲劲又太小. 两人一配合就完整了,不能偏向的. 小说上说姜太公八十遇文王,老先生还摆架子,不肯出来. 结果由文王推车,推了八百步推不动了,姜太公就说保佑他的子孙八百年天下.这是小说写的,但代表了一种思想. 把神话的、小说的外衣剥了以后,真的思想就出来了. 这是小说家和民间文学的一种手法.周朝能统治天下长达八百年,真不简单,历史上写他祖德深厚——所谓祖德,不是迷信,而是说他祖先开始,历代培养历史的根基. 要培养历史的根基,是不容易的. 我们再看秦始皇统一天下,他也是祖宗好几代培养下来的. 不过秦国走的路子,比不上周朝. 周代一开始就走道德的路子;秦国的祖先一开始就以法治为基础. 周以道德为基础,就是德治、礼治. 在教育文化这一方面,秦的法治也培养了好几代,两三百年以后,才有秦始皇这个结果. 周代的祖先,到周文王不是结果,到周武王统一天下才是结果. 泰伯是个什么人呢?是周文王的大伯父,周武王的大伯公. 周文王的祖父为
泰 伯 第 八793
大王. 大王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为泰伯,次子名虞仲,第三子名季历. 季历的长子就是周文王,名姬昌. 大王当时看到殷商已经快完了,政治太糟糕了,有意革命. 照中国古代的规矩,大王一定是传位给长子泰伯. 大王就告诉泰伯好好努力,将来可以把殷商腐败的政治推翻. 但是泰伯依照传统的观念,认为殷商的政治尽管败坏,而周终归是殷商的诸侯,不应该去推翻它.对于他父亲大王这个思想,在家族中为孝道,不能不听你亲的话;为天下的公道,则碍难听父亲的话;处于两难之间. 泰伯于思想、见解、学问、道德,没有不好的地方,却难于接受大王的想法.大王看到第三个儿子季历的长子——就是周文王,认为他将来会有办法,将来可以统一中国. 所以大王认为,泰伯既然这样清高——他当然不能说大儿子不对,泰伯是对的,他也欣赏大儿子——只好将位子传给三子季历.古代宗法社会,有长兄在,传位给小儿子是不可以的. 泰伯处在这种左右为难的状况中,知道了父亲的意思以后,于是自己逃掉了,不愿当帝王.所以后来大王传位给季历,季历死了传给周文王.一代一代都是道德的政治. 后来周文王受冤枉坐牢,他并没有起来革命. 到了武王的时候,才和姜太公起来革命,推翻殷商.这样几代下来,数百年间,周朝的德政已深入人心.我们古代就讲立德立功,后来佛教引用,称为功德,是功与德联合起来用. 一个道德行为,使全国的人都受到恩惠——政治上的恩惠、公的恩惠、私的恩惠、加上对社会的功劳,合起来为功德. 周朝就做到了这一步.但是泰伯归隐了,逃到南方,就是后来的江苏. 在古代,
893论 语 别 裁
这些地方都是蛮荒之地,没有开发、没有文化. 所以他一逃就逃到这最野蛮的地方. 后来他的子孙落籍了,就是在南方的吴国. 春秋战国时吴国,就是他的后代. 最初是武王统一天下以后,才把泰伯这一支宗族清理出来,封为吴国. 在周武王没有封他以前,泰伯连王侯都不当.以现代的话来说,为了正义,为了信仰,帝王可以不当,人格不能有损,真理的思想不能动摇,因此走掉. 我们有时说“连皇帝都不想当!”
那是吹牛,没有机会而已. 给你当也当不好,除非在电影上、电视上,演戏当当还可以,真给你上去,不把你吓昏了,就被你弄坏了,那不行的. 泰伯是真的有帝王可做而不为,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孔子思想中最推崇这种人,并不把功名富贵放在第一位;把真理、道德放在第一位. 穷死饿死,那是另外的问题,并不在乎. 所以孔子最尊重的人是泰伯、伯夷、叔齐等人. 这一篇开头就讲泰伯.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这是引用孔子平常讲的话,当作这一篇的第一节. 孔子说,如果讲人生的道德——公德,政治的道德;私德,个人的道德——像泰伯这个人,随便公私两方面的道德、修养都到了最高点. 他三次推让天下,最后还是逃掉. 后世的老百姓,不晓得历史上这件事. 这事后来流传下来,完全靠《左传》详细的记载. 而他自己帝王都不要作,当然更不会要一个虚名,让老百姓去称道他了. 所以孔子特别尊重他. 这也就是中国后来所讲的道家思想(我们前面曾提过,在当时是
泰 伯 第 八993
儒道不分的)。
一个人道德修养,真要做到“君子坦荡荡”
,必须修养到什么程度呢?要做到“弃天下如敝屣,薄帝王将相而不为.”
把皇帝的位置丢掉像丢掉破鞋子一样:为了道德,为了自己终身的信仰,人格的建立,皇帝可以不当,出将入相富贵功名可以不要. 孔子所标榜的人格的修养,到了这地步,那自然会真正“坦荡荡”。也是前面提到过的,人有所求则不刚.曾子也说:“求于人者畏于人.”
对人有所要求,就会怕人.如向人借钱,总是畏畏缩缩的. 求是很痛苦的. 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所以要做到“君子坦荡荡”
,养成“弃天下如敝屣”
,然后可以担当天下大任了. 因为担当这个职务的时候,并不以个人当帝王将相为荣耀,硬是视为一个重任到了身上来,不能不尽心力. 但隋炀帝另有一种狂妄的说法,他说:“我本无心求富贵,谁知富贵迫人来.”
能说这种狂妄的话,自有他的气魄. 这是反派的. 到他自己晓得快要失败了,被困江都的时刻,对着镜子,拍拍自己的后脑:“好头颅,谁能砍之?”后来果然被老百姓杀掉了. 这是反面的,不是道德的思想. 但是我们引用他的话,当“谁知富贵迫人来”的时候,能不被富贵所迷惑的就是泰伯.
贵为天子而友布衣
下面是孔子说明人生修养的境界.
04论 语 别 裁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这一节我们要深入研究,意义包括很多. 大而言之,就是政治领导哲学;小而言之,是个人的人生修养道理. 恭就是恭敬. 有的人天生就是态度拘谨,对人对事很恭敬;有的人生来就昂头翘首,蛮不服气的样子. 有的长官对这种人的印象很坏,其实大可不必,这种态度,是他的秉赋,他内心并不一定这样. 所以我们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不要随便被外在的态度左右,尽量要客观. 孔子所说的恭而无礼,这个礼不是指礼貌,是指礼的精神、思想文化的内涵. 所以不要认为态度上恭敬就是道德,如果有恭敬态度而没有礼的内涵则“劳”。换句话说,外型礼貌固然重要,如果内在没有礼的精神,碰到人一味的礼貌,则很辛苦、很不安详.“慎而无礼则葸”
,有些人做事很谨慎,非常小心. 小心固然好,过分的小心就变成无能、窝囊,什么都不敢动手了. 我们土话说“树叶掉下来怕打破头”
,确有这种人.“勇而无礼则乱”
,有些人有勇气、有冲劲,容易下决心,有事情就干了,这就是勇.如果内在没有好的修养,就容易出乱子,把事情搞坏.“直而无礼则绞”
,有些人个性直率、坦白,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当长官的或当长辈的,有时候遇到这种人,实在难受,常叫你下不了台. 老实说这种阳性人,心地非常好,很坦诚. 但是学问上要经过磨练、修养,否则就绞,绞得太过分了就断,误了事情. 这四点:恭、慎、勇、直,都是人的美德,很好
泰 伯 第 八104
的四种个性. 但必须要经过文化教育来中和它,不得中和就成为偏激了,这四点也成了大毛病,并不一定对. 太恭敬了,变成劳. 我们中国人说:“礼多必诈”
,像王莽就很多礼. 太谨慎了变成窝囊. 太勇敢了,容易决断,成为冲动,有时误了事情. 太直了,有时不但不能成事,反而偾事. 项羽的个性就是太勇太直这两个反面的缺点. 清代诗人王昙说他“误读兵书负项梁”
,很有道理. 所以教育文化,非常重要,自己要晓得中和. 懂得了这四点,就是每一个人反省自己个性的标准.孔子接着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我们中国人讲孝道,如果对于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朋友都没有感情,亲情不笃,而要他爱天下,爱国家、爱社会,那是空洞的口号,是不可能的.说他真的有爱心,他连父母、兄弟、姊妹、朋友都没有爱过,怎会爱天下、国家、社会?或者说私事不爱而爱公众,事实上没有这回事. 爱天下国家,就是爱父母兄弟的发挥. 所以说笃于亲者,不怕人自私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儒家讲爱是由近处逐渐向外扩充的,所以先笃于亲,然后民兴于仁. 从亲亲之义出发,整个风气就是仁爱,人人都会相爱.下面“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故旧有两个意义. 过去的解释是老朋友、老前辈.像古人说的“念旧”
,老朋友的交情,始终惦念他,即所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如韩信一饭难忘的故事,他倒楣的时候,饿得不得了,在溪边吃了一个洗衣服老太婆的饭,匆匆忙忙,没有问清姓名就走了. 后来他封了王,想找这个老太婆报答,找不到,只好将千金放在水
204论 语 别 裁
里. 古人就有这个精神. 汉光武当了皇帝以后,找老同学严光来叙旧;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要找年轻时和他一起种田的老朋友田兴出来,找不到就下令全国找这个人. 田兴却硬不肯出来做官,只是到处在做好事. 后来有人报告,一个县里,有五只老虎出来吃人,厉害得很,而有一个人把那五只老虎都打死了. 朱元璋接到这封公文,知道一定是他的老朋友田兴做的好事. 于是找来翰林院的进士们,都是文学修养非常高的,以现在来说,都是研究院中的博士. 朱元璋要他们赶快写信去把田兴找来.于是翰林先生们之乎者也矣焉哉、孔子曰、孟子曰的,咬文嚼字.朱元璋看了半天,皱皱眉、摇摇头,还是自己动手写. 他写的是白话,内容大要说:皇帝是皇帝,朱元璋是朱元璋. 你不要以为我做了皇帝就不要老朋友. 你不来,就没有种. 我们两兄弟还是好兄弟,我今天不是以皇帝身份找你来. 我们两兄弟见面,皇帝是皇帝,朱元璋是朱元璋,有种的你过河来吧!
和当年两个人放牛时,打架对骂的口吻一样. 田兴看了这封信来了,来了但还是不做官,玩了一阵子走了. 这就是说历史上的念旧. 可是今天的社会,这种事就很少了. 有的人环境好了,看到老朋友,要问贵姓了. 古人说富贵不可骄人,只有贫贱可以骄人. 穷人气大,我反正穷,不看你就不看你. 这是故旧的第一个观念.故旧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传统,故旧不遗就是传统观念不要放弃. 如果你要推翻传统,最好先推翻你自己,因为你是父母生的,祖宗传统而来的. 没有父母这个传统,就传不下来你这个统,万事总有个来根. 所以孔子说“故旧不遗”
,一个伟大的人物,一定有真感情,可以做英雄,可以做烈士,
泰 伯 第 八304
有真感情才肯牺牲,才付得出来,有这种血气,“则民不偷.”
偷是偷巧. 不偷巧,社会风气就稳了.孔子这一段为什么放在《泰伯》下面?就是讲政治哲学的风气问题,儒家主张的道德政治,个人修养首先在道德的精神. 道德的精神要坚定的思想和真实的感情,才能够发挥出来.上面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是第二篇《为政》的发挥.接下去看这书上的文字,可见是孔子的门人所记载的. 前面曾提过,在中国古代的习惯,直接的学生称弟子,再隔一代以后的学生称门人. 到后来才慢慢混合称用,凡是学生辈,都称弟子,也可以称为门人.
无愧平生事大难
这篇下面差不多都是门人的记载. 下一节是讲曾子.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这一节最后的“小子”
,现在是骂人的——你这个小子——过去的意思就是“年轻人”。等于现在说的,“你们这些年轻人”
,这是他对学生的称呼.这一节话,为什么加在《泰伯》篇里?
这是颜回死后,传
404论 语 别 裁
承孔子道统的曾子,对学问修养的经验谈. 我们在第一篇里就读过曾子所提出的,每天以三件事反省自己的学养——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现在他有病快要死的时候,“召门弟子”
,这里门人与弟子连起来用,就是曾子把学生乃至他的徒孙们,叫到前面来,吩咐后事. 他说:“启予足,启予手.”根据这六个字,就知道曾子已经病得手脚都麻痹了.说到这里,我们要晓得,通常一个人生机的消逝,往往从脚部开始. 试看婴儿,躺在小床上玩,最早期是用两脚蹬着玩,手不大动,这时候生命力在脚部,脚就是根. 到了幼儿时期,小孩子是坐不住的,两只脚总要跑,因为他生命的活力,在不断的生长. 到中年以上,渐渐脚不想动,而动手、动脑筋. 年纪再大一点,一坐下,“二郎腿”翘起来了. 再到晚年,“二郎脚”都不翘,最好是身子一仰,靠在椅背上,两只脚架到写字台上去了,因为脚上没有力气了. 所以中国以前看相的说,老年人到冬天而脚心还发热的,是长寿之相,其实是生理上两脚还有生命的活力.且看老人,脚活动不灵活,走路吃力,脚已近死亡.越老下面越僵化,生命力没有了,最后手也懒得动,只用脑筋. 到了临死的时候,除了少数的例外,一般正常的情形,是脚先失去知觉. 现在西方正在研究“死亡的科学”
,死亡成为了一种专门学问. 这也是受了东方古老文化的影响之一.所以曾子说“启予足,启予手.”因为他的病严重到快要死了.连自己的手脚在哪里,都不知道,自己不能指挥了.只有叫学生们,替他把手脚摆摆好. 他这时快要断气了,只有
泰 伯 第 八504
用头脑. 等学生们替他把手脚放端正了,然后他引用《诗经。小雅. 小旻篇》的句子:“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意思是作人作一辈子,常常提心吊胆,尤其是注重道德修养的人更难.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盖棺论定”
,一个人好与坏,要在棺材盖下去的时候才可以作结论.不过我经常告诉朋友,据我的经验,世界上有许多事情,盖棺并不能论定. 我就发现许多人,带着冤枉进到棺材里走了. 绝对的好人,行善一生,到进棺材作结论的时候,人们对他的评论并不见得好.或者做某一件事,在盖棺的时候觉得他错了,将来也许又发现他并没有错,但已经太晚了. 所以在我的看法,“盖棺论定”
这句话有时候也值得怀疑,有时盖棺还不能论定.
冯道的故事
我们举出一个人来做例子,这是讲到这里,顺便讨论历史. 在此要特别声明,冯道这个人,是不能随便效法的. 现在只是就学理上,作客观的研究而已. 唐末五代时,中国乱了八十多年当中,这个当皇帝、那个当皇帝,换来换去,非常的乱. 而且都是边疆民族. 我们现在所称的边疆民族,在古代都称为胡人. 当时,是由外国人来统治中国. 这时有一个人名叫冯道,他活了七十三岁才死.在五代那样乱的时候,每一个朝代变动,都要请他去辅政,他成了不倒翁. 后来到了宋朝,欧阳修写历史骂他,说中国读书人的气节都被他丧尽了.他曾事四姓、相六帝,所谓“有奶便是娘”
,没有气节!
604论 语 别 裁
看历史都知道冯道是这样一个人,也可以说冯道是读书人中非常混蛋的.我读了历史以后,由人生的经验,再加以体会,我觉得这个人太奇怪. 如果说太平时代,这个人能够在政治风浪中屹立不摇,倒还不足为奇. 但是,在那么一个大变乱的八十余年中,他能始终不倒,这确实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第一点,可以想见此人,至少做到不贪污,使人家无法攻击他;而且其他的品格行为方面,也一定是炉火纯青,以致无懈可击.古今中外的政治总是非常现实的,政治圈中的是非纷争也总是不可避免的. 可是当时没有一个人攻击他. 如从这一个角度来看他,可太不简单. 而且最后活到那么大年纪,自称“长乐老人”
,牛真吹大了.历史上只有两个人敢这么吹牛,其中一个是当皇帝的——清朝的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
,做了六十几年皇帝,活到八十几岁死,样样都好,所以自称人生已经十全了. 做人臣的只有冯道,自称“长乐老人”
,这个老人真不简单. 后来儒家骂他丧尽气节,站在这个角度看,的确是软骨头. 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历史上、社会上,凡是被人攻击的,归纳起来,不外财、色两类,冯道这个人大概这两种毛病都没有. 他的文字著作非常少,几乎可以说没有什么东西留下来,他的文学好不好不知道. 后来慢慢找,在别的地方找到他几首诗,其中有几首很好的,像:天道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 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泰 伯 第 八704
偶作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北使还京作去年今日奉皇华,只为朝廷不为家. 殿上一杯天子泣,门前双节国人嗟. 龙荒冬往时时雪,兔苑春归处处花. 上下一行如骨肉,几人身死掩风沙.像他“偶作”
中的最后两句,就是说自己只要心地好,站得正,思想行为光明磊落,那么“狼虎丛中也立身”
,就是在一群野兽当中,也可以屹然而立,不怕被野兽吃掉. 我看到这里,觉得冯道这个人,的确有常人不及之处. 尽管许多人如欧阳修等,批评他谁当皇帝来找他,他都出来.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人有他的了不起处. 在五代这八十年大乱中,他对于保存文化、保留国家的元气,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为了顾全大局,背上千秋不忠的罪名. 由他的著作上看起来,他当时的观念是:向谁去尽忠?这些家伙都是外国人,打到中国来,各个当会儿皇帝,要向他们去尽忠?那才不干哩!我是中国人啊!所以他说“狼虎丛中也立身”
,他并没有把五代时的那些皇帝当皇帝,他对那些皇帝们视如虎狼.再看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清廉、严肃、淳厚,度量当然也很宽宏,能够包涵仇人,能够感化了仇人. 所以后来我同少数几个朋友,谈到历史哲学的时候,我说这个人的立身修养,值得注意. 从另外一面看他政治上的态度,作人的态度,并不算坏.几十年后文化之所以保存,在我认为他有相当的功劳.
804论 语 别 裁
不过在历史上,他受到没有气节的千古骂名. 所以讲这一件事,可见人有许多隐情,盖棺不能论定. 说到这里,我们要注意,今天我们是关起门来讨论学问,可绝不能学冯道. 老实说,后世的人要学冯道也学不到,因为没有他的学养,也没有他的气节. 且看他能包容敌人、感化敌人,可见他几乎没有发过脾气. 有些笨人,一生也没有脾气,但那不是修养,是他不敢发脾气. 冯道能够在如此大风大浪中站得住,实在是值得研究的.这是讲历史上比较大的事.我们看社会上许多小人物,一旦死了,他这一生到底是好人,或者是坏人,我们到殡仪馆中去仔细推详看,也很难断定.所以曾子特别提出来,一辈子作人都“战战兢兢”。
“战战”是发抖的样子,“兢兢”就是脚都不敢踩实的样子.“如临深渊”
,好像站在悬崖边缘,脚下是万丈深潭,偶然一不小心,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了.“如履薄冰”
,初冬刚结薄冰,或早春要解冻时,走在河面上,要有功夫、有本事,一个疏忽,掉下去就没命. 作人一辈子,要想修养到死都没有遗憾,如孟子所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实在是伟大功夫. 人骗人是常事,最妙的是人还都喜欢骗自己. 可是到了自己要死的时候,仍骗不过自己. 要想做到对人内心没有亏欠,就“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了.这三句话是曾子病到手脚都不能动了,然后告诉学生,人生是如此之困难,尤其是利害关头,能不能为忠臣,能不能为孝子,就在这么一念. 如果怕自己吃亏,就掉下去了.“而今而后,吾知免夫.”他说我现在告诉你们,我手脚都失去知
泰 伯 第 八904
觉了,已经死了一半了,到这个地步,我才敢说大话,我不会再犯错了.这就证明,学问并不在文章写得好或知识渊博,而在作人处世的修养,孔门是最注意这一点的.这里前后三节是紧密相连的. 也就是曾子有病,快要死的时候,鲁国的一个大夫孟敬子来问他. 问什么问题,书上没有说明.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 正颜色,斯近信矣. 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这个话怎么讲呢?曾子答复他说,我告诉你,鸟将死的时候,它叫的声音一定很悲哀,(这是自然界的现象,不但是鸟,所有的动物,将死的时候,叫的声音都很凄凉.)人类将死的时候,所讲的话,多半是好话.(要注意,不是完全. 像以前有些土匪,被拉去枪毙,临死的时候,还要讲狠话,“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并不是好话.)一个普通人,在快要死的时候,对人生的看法,往往比较冷静,吩咐的话也多半是善言. 为什么曾子要把这两句话说在前面呢?这就可见曾子的教育态度. 换言之就是他说,我快要死了,你平常不大听话,我现在最后的话是很诚恳的、很严肃的对你说,希望你要注意. 所以曾子把这两句话说在前面,以加重语气. 于是曾子告诉他“君子所贵乎道者三”
,这个“道”是儒家的、孔门的人生之道. 就是说人之学道——作学问、受教育有三个
014论 语 别 裁
重点. 曾子在这里所讲的三个重点,我们的确要注意.第一点“动容貌,斯远暴慢矣.”就是人的仪态、风度,要从学问修养来慢慢改变自己,并不一定是天生的. 前面说过的“色难”就是这个道理. 暴是粗暴,慢是傲慢看不起人,人的这两种毛病,差不多是天生的. 尤其是慢,人都有自我崇尚的心理,讲好听一点就是自尊心,但过分了就是傲慢.傲慢的结果就会觉得什么都是自己对.这些都是很难改过来的.经过学问修养的熏陶,粗暴傲慢的气息,自然化为谦和、安详的气质.第二点“正颜色,斯近信矣.”颜色就是神情. 前面所说的仪态,包括了一举手、一投足等站姿、坐姿,一切动作所表现的气质;“颜色”则是对人的态度. 例如同样答复别人一句话,态度上要诚恳,至少面带笑容,不要摆出一副冷面孔.“正颜色,斯近信矣.”讲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容易. 社会上几乎都是讨债的面孔. 要想做到一团和气,就必须内心修养得好,慢慢改变过来.第三点“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所谓“出辞气”就是谈吐,善于言谈.“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这是学问修养的自然流露,做到这一步,当然就“远鄙倍”了.这是记载孟敬子问曾子,他问的什么问题不知道,可是曾子答复的话我们看到了. 再从下文连起来看,可知孟敬子所问的,并不是前面曾子所讲的这三个问题. 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猜想得到,孟敬子这位鲁国的大夫,一定问他,对于处理国家大事,还有什么秘诀?而曾子不管那些,把问题撇开了,只教他作人做事的道理. 因此下面一句话说“笾豆之事,
泰 伯 第 八114
则有司存.“所谓”笾豆“是古代的祭器,用竹制成. 在这句话里代表了”执政“之事. 古代政治上的朝圭、朝服都有不同的标记,尤其如执法施政的文物,对此更注重. 像以前宪兵的臂章图案,有人以为是狮子,其实不是狮子,是狴,古代执法的标志. 相传古代有这种野兽,非常灵敏,能辨别好人坏人,遇见坏人一定用角去刺,对好人不刺. 这些都是古代的标志. 曾子在这里是告诉孟敬子,我只能贡献你作人处事的修养. 至于你所问的政治司法上的事,不必来问我,自然有管理这些事的人在那里,你可以去问他们. 后来汉文帝问丞相陈平天下钱谷出入方面的某些问题,陈平对以”有主者“
;以及汉宣帝时的“丙吉问牛”都是同一道理. 由此可知孟敬子所问的是笾豆一类的事,而曾子所答复他的,还是在教育他,要他注重作人,从内心基本的道德修养去做. 学问好、德行高以后,不论从政或者做别的事,都能得心应手.这是一个基本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有关技术问题可以去问那些专家.
学问深时意气平
下一节是门人们记载曾子平常所教诲的.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这是曾子提出他同学颜回的美德:“以能问于不能”。凡
214论 语 别 裁
是所谓天才、聪明有才具的人,容易犯一个错误——慢,就是很自满,不肯向人请教. 而颜回虽然高人一等,却唯恐自己懂得不多,唯恐自己没有看清楚,还要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一番. 这也是诸葛亮之所以成功的条件,他的名言“集思广益”
,就是善于集中人家的学问思想,增加自己的知识见解.对自己非常有利益. 这也就是以能问于不能的道理.但是有才具的人,往往不肯向人请教,尤其是不肯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儒家标榜虞舜“好察迩言”
,所以能为圣人.虽然浅近的话,但往往能给我们深远的启发.“以多问于寡”
的多指知识渊博.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知识非常渊博.“问于寡”
,就是问于知识不如自己渊博的人.这是一种解释.另一种解释是说从政的人,多半是通才,什么都懂;而“寡”可以说是专家,他专门研究一点,而这一点并不是学问渊博的人所能够知道的. 渊博的人知其大概,不能深入;专家则对某一点有深入研究. 所以渊博的人,一定要向专家请教.“有若无”他学问非常渊博,而在待人处世上表现得很平常,好像什么都不懂似的.“实若虚”内涵深厚,表面上看起来却很空洞,普普通通.“犯而不校”
不如他的人对不起他——下面的人对上面的人不敬为“犯”——从来不计较、不记恨.这五点看起来很容易,但是如果以自己待人处世的经验来体会,几乎每一句话我们都没有做到. 曾子说,我的朋友颜回,对这五点都做到了.孔子所赞叹的颜回,他学问的火候优点,在此可见一斑了.
泰 伯 第 八314
临大节而不可夺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人的学问修养做到在朋友之间,“可以托六尺之孤”
,托妻寄子的,非常非常难,简直没有. 历史上讲义气的人很多,而托孤的人很少. 政治上有名的托孤,是刘备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 刘备的儿子刘禅,谁都知道的阿斗. 以前骂笨头笨脑没有出息的年轻人,就骂“阿斗”。刘备在临死前托孤给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嗣子可辅则辅之,不可辅则取而代之.”这就是刘备. 诸葛亮是很亮,五十支光,刘备大概一百支光,比他更亮. 他这句话可把诸葛亮吓住了,立即跪下来:“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说,你放心吧!我把这条命卖给你了,不管你儿子可扶不可扶,我一定帮忙到底. 于是“鞠躬尽卒,死而后已”
这八个字,等于他自己为自己算了命,就定案了,后来也就真的做到了.这是从历史上说大的托孤.个人的托孤,尤其现在这个社会,假使朋友死了,还能照顾朋友的家庭,尤其照顾朋友孩子的,别人会说“疯子人与!
疯子人也.“绝不会说”君子人与?君子人也.“现在的社会风气就这样的.但是照中国文化的大义,可以托六尺之孤的人,就”可以寄百里之命“。
“百里”扩而充之也代表了天下. 过去,唐以后所谓百里侯称县长;春秋战国时代的百里,在政
414论 语 别 裁
治制度上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省. 古代称县长为父母官,就是说对于百姓而言,有如父母般的关怀、照顾.“可以寄百里之命”
,就是可以真正成为一个好的地方首长,将地方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都交给这种人负责保障了.这两点都很困难.“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小事糊涂没关系,面临大节当头时,怎么都变动不了才行. 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临大节而不可夺,最有名的如文天祥、陆秀夫,可以说是儒家的光荣人物. 但是研究文天祥的生平,上半生风流放诞,花花公子,他做太守的时候,歌姬如林,一天到晚喝酒听歌. 可是当国家大难来临的时候,连与太太儿女们告别的时候都没有. 尤其难得的是从容就义. 所谓“慷慨捐身易,从容就义难.”而且他从容到什么程度呢?元朝的忽必烈,对他十分尊崇、十分重视,硬是空着宰相的位置等了他三年,只要他一点头,就可以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忽必烈和他谈过好几次,口口声声尊称他文先生,推崇他,要请他出来,他就是不答应. 这样坐了几年牢,最后一次和忽必烈谈话时,他对忽必烈说,你这样对我,推崇我,我非常感谢你,也可以说你是我一个知己,既然是知己,那你就要成全我. 忽必烈见他在牢里三年,始终如此,知道实在没有办法了,于是答应他说,好吧!那就明天吧!文天祥听了这句话,马上就跪下来说,谢了!谢了!在他三年坐牢的时候,他的一个学生,恐怕他受不了而变节,备办了三牲祭品,并写了一篇祭文去生祭他. 文天祥照样吃了祭品,看了那篇祭文,然后让人转告他的学生,要他们放心,他绝不会做对不起宋朝的事情. 他的上半生,吃、喝、玩、乐,什么都来,可是“临大节而不可夺”。所以我们
泰 伯 第 八514
平时看到一些人好像吊儿郎当的,但是不要因此而轻视他们.看人要看大节. 曾子说,这样的人是君子吧?的确是真正的君子了.由此我们更可以看出孔孟思想所谓的学问,并不是读死书,不是之乎者也矣焉哉的文言文,同时也不是的呢吗呀吧的白话文. 儒家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求这一节书上所提的这种人,这也就是真正儒家的学问所在.
怎样才算知识分子
这几节都是记载曾子所讲的孔门学问的精华,下面等于是两个小结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我国上古文化,两三千年前的士,有点类似现在的兵役制度,这是上古的政治制度,也是社会制度:每十个青年中,推选一人出来为公家服务的,就是士. 所以士是十字下面加一横. 被选为士的人,要受政治教育,学习法令规章. 士出来做官,执行任务做公务员,就叫出仕. 所以古代的士,并不是普普通通一个读书的青年就可以叫士. 士的教育都是政府主办,一个士要想知道法律政治,须向官方学习. 平民教育是由孔子开始的,不过当时没有这个名称. 曾子这里所讲的士,已经不是上古时代的士,而是读书人知识分子的通称.
614论 语 别 裁
所以他是说一个读书人有读书人的风格.“不可以不弘毅”
,“弘”就是弘大,胸襟大,气度大,眼光大.“毅”就是刚毅,有决断,要看得准、拿得稳,对事情处理有见解. 有些人有见解,但请他当主管,却搞得一塌糊涂,因为他下不了决断;有人很容易下决心,但眼光不远,见解有限.所以把眼光、见解、果断、决心加起来的“弘毅”
,而且中间还要有正气,立场公正.他说一个知识分子,要养成弘与毅是基本的条件.为什么要养成这两个基本条件呢?
因为一个知识分子,为国家、为社会挑起了很重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这个道是领导,也是指道路. 责任担得重,前面人生的道路、历史的道路是遥远的、漫长的. 社会国家许多事,要去挑起来,走这历史无穷的路. 所以中国过去教育目的,在养成人的弘毅,挑起国家社会的责任. 我们现在的教育,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于是“生活就是教育”
,由此一变而成“现实就是教育”了. 换言之,“知识就是钞票”
,学一样东西,先问学了以后能赚多少钱.所以我国文化中古代的教育精神,和现在是两回事,两者处于矛盾状况.当然,这只是一个过渡时期.在我看来,是要变的,要回转过来的. 不过在变、在回转过程夹缝中的我们这一代,几十年来实在很可怜. 但是我们对未来的还是要认识清楚,将来还是要走上这条路,这是教育的基本目的.下面的话是引伸,一个知识分子,为什么要对国家社会挑那么重的责任?
为什么要为历史、为人生走那么远的路?
因为一个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仁”
就是他的责任.什么是仁?
爱人、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爱天下. 儒家的道统精神所在,亲亲、仁民、爱物,由个人的爱发展到爱别人、爱世
泰 伯 第 八714
界、乃至爱物、爱一切东西. 西方文化的爱,往往流于狭义;仁则是广义的爱. 所以知识分子,以救世救人作为自己的责任,这担子是挑得非常重的. 那么,这个责任,在人生的路途上,历史的道路上,要挑到什么时候?
有没有得退休呢?
这是没有退休的时候,一直到死为止. 所以这个路途是非常遥远的. 当然,要挑起这样重的担子,走这样远的路,就必须要养成伟大的胸襟、恢宏的气魄和真正的决心、果敢的决断、深远的眼光,以及正确的见解等形成的“弘”
、“毅”两个条件.上面几节连起来,是用曾子所讲的学问修养,来说明孔门所传学问的道理、方法与目的. 下面又是文章的另一波澜起伏.
文章自己的好
说到写文章,我曾和年轻的同学们谈到,为什么写不好文章:一开头面对稿纸,已经害怕了一半,手里拿起笔又害怕了一半. 笔和稿纸齐全了,却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原因是在自己心里老想“我现在写文章了”
,那就写不好. 其实写文章没有什么道理,拿到纸笔先不要当作自己写文章,当自己放屁好了,爱放什么尽管放,想到就写. 完稿以后,放下笔,自己再看,对与不对再作修正. 就像房屋中的家具一样,椅子放得不对,把它搬一搬,桌子的位置不好,搬一搬,几次一搬就对头了. 各个都会写文章,大家都说怕写文章,或说
814论 语 别 裁
你的文章好,我的文章不好. 写不好文章,都是自己把自己吓坏的,没有自信,也就是不弘毅,这也要有点傲气,你的文章有你的味道,我的文章有我的味道,我不好有不好的味道,也是文章,不能说不是文章. 一定要养成自己这种弘毅的气派,多写几回就成了,有什么难处?尤其现在写白话文章,更好写了. 至于说要成为一个文学家,那是另外一回事.平心而论这要有天才,和艺术家一样. 不会画画的,哭也哭不出一张画来. 叫我画人物,鼻子会像大蒜,眼睛会成凤梨.但是画家随便一涂,就对. 这是天才.现在我们看到这篇文章,孔门弟子的编排,要来个波澜起伏了.上面讲了一大篇高潮,用曾子的话来说明孔门学问.接着下面是一段平路了. 老是高潮上去,像演戏,也演不下去的. 下面是引用孔子的话.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这是孔门教育,作学问的内容. 第一个是兴于诗,强调诗的教育之重要. 兴于诗的兴念去声,读如兴趣的兴. 所兴的是人的情感,人都有情感,如果压抑在内心,要变成病态心理,所以一定要发挥. 情感最好的发挥,是透过艺术与文学,诗即其一. 古代所谓的诗,就包括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等. 古代诗与音乐是不可分的,而且诗也就是文学的艺术. 所以孔子说人的基本修养,要会诗. 关于这一点我常想到,从事严肃工作的,如政治的、经济的,乃至于作医生的人要注意.我常常劝一些医生朋友学画,一个真正的名医,生活好可怜. 我认为医生的太太都很伟大,医生几乎没有私
泰 伯 第 八914
生活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忙到晚,一天与上百病人接触,每个人都愁眉苦脸的,一直下去,自己都要病了,尤其精神科的医生为然.我对一位精神科的医生开玩笑说:“你也差不多了.”有一位荣民总医院的精神科医生说:“你这话是对的. 我当年做学生学这科时,那位教我们的老师,看起来就像精神病的样子. 精神科医生病人看多了,自然就变成精神病似的.”有人说官僚气,我说这没有什么希奇,官做久了就自然是那个样子,习惯了;医生就是医生气,见到朋友说人血压高了;商人一定市侩气. 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这都是现代心理学上所说的职业病. 某一行干久了,看人看事的观点,都惯于从这一角度出发. 所以凡从事严肃工作的人都要注意,过去这种生活上的调剂就靠诗,以艺术的修养作调剂.所以过去的官做得大,文集也留得多,诗也作得多,这绝不是他故意这么做,而是闲下来,有许多感情无法发挥,只好寄托在这上面. 所以孔子说“兴于诗”。例如王安石的诗与政治生活,几乎成为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但学艺术、学文学久了的人,有一毛病,就是所谓“文人无行”。一般说来,认为真正纯粹的文人,品行都不大好,吊儿郎当,恃才傲物,看不起人. 还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千古以来,文人相轻,文章都是自己的好,看人家的文章看不上. 以前有一个笑话,说有人作诗一首吹道:“天下文章在三江,三江文章唯我乡,我乡文章数舍弟,舍弟跟我学文章.”
说来转去,转了一个大弯,最后还是自己文章好. 所以中和艺术的修养,就要“立于礼”。
我们一般人将学者文人连起来,事实上学者是学者,学术专家是学者;文人是文章写得好,不
024论 语 别 裁
一定是学者. 有些人文章写得好,如果和他讨论某一学问思想,如谈经济学、心理学等等,他就不懂了.曾经有一次,各种专家学者和某大文豪在一起闲谈,那位大文豪听得不大耐烦,就问科学家说:“你说电脑好,电脑会不会作诗?”使在坐无人答话. 当然那位科学家也不好怎么答,我出来代他答了,我说电脑也可以作诗,不过作得好不好是另一回事,“一二三四五,东西南北中”
,也未必不是诗. 抗战期间的汽车常抛锚,就有人改了古人一首诗加以描写道:“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前行六七步,八九十人推.”
那也是诗,一个文人,光是文章好,没有哲学修养,不懂科学,毛病就大了. 所以光“兴于诗”还不行,要“立于礼”
,立脚点要站在“礼”上,这个“礼”就是《礼记》的精神,包括了哲学的思想与科学的精神.“成于乐”
,最后的完成在乐. 古代孔子修订的《乐经》,没有传下来,失传了.《乐经》大致是发挥康乐的精神,也就是整个民生育乐的境界.
愚 民 政 策
讲了孔子教育的方法、目标与内容以后,下面所说的一节,是另一个问题了.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五四运动”的时候,他们打倒孔家店,这句话也是孔子的“罪状”之一. 照字面上讲,“民”就是一般人,老百姓.
泰 伯 第 八124
“可使由之”
,叫他做就是了. 等于军队下命令,目标正前方,距离若干,限几分钟到达. 只下命令叫他去.“不可使知之”
,不可以叫他知道理由,绝对的服从. 到了民国以来,“五四运动”前后,有好几个人改这两句话. 康有为、梁启超他们说,孔子绝对民主,古人对这两句书,圈点句读错了,应该是“民可使,由之.”老百姓各个知识都高了,可以公开选择投票,给他们政治自由.“不可使,知之.”老百姓还没有到达水准,“知之”
,教育他,训练他,先使他知. 改得好像是非常好.但又有人不同意,说康、梁的句读也错了,应该是“民可,使由之.”
看看这个社会、老百姓可以民主了,给他民主.“不可,使知之.”看看老百姓还不可以民主的时候,“使知之”
,要教育他. 但不管他们怎样圈点,反正都是好心帮我们孔夫子的忙,都是主张孔子是绝对民主,不要打倒孔家店,不必要乱批评. 但在我个人,早年也认为他们这样圈来圈去有道理.现在老了,有时脑子很顽固,认为不必要另外圈点,就是原来那个样子. 事实上对于一般人,有时候只可以要他去做,无法教他知道所以这么做的原因,这是我根据几十年的经验来的. 到今天为止,我是这样的看法,也许明天更聪明一点,再改变也说不定. 不过到今天为止,据我所了解,有些人如果要他去做事,先把一切计划理由告诉他,他去做起来一定很糟糕. 好像带部队,下命令,三百公尺,限五十秒跑到,跑得到有奖,跑不到处罚. 结果跑到了,奖赏他就是了,他一定非常高兴. 假如先告诉他理由,什么政治学,什么心理学、什么学什么学的,结果他跑到半路上研究起心理
24论 语 别 裁
学、政治学来了,目标达不到了. 据此回转来一想,孔子的话绝对的对,并不是一般人所说的愚民政策. 事实上有些人的头脑、程度、才具只能够听命于人,当然有些人是天生的领导人才. 曾有两位同盟会的老先生告诉我,国父孙总理很会说笑话,有一次在上海,大家坐下来谈天,他问大家能够做些什么?大家说了后,回过来问他. 总理说,我想了半天,除了当领导以外,一无所能. 这个话听来蛮妙的,实际上是老实话. 大家仔细一想,总理这句话绝对是对的,他就是天生的领袖人才,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 相反的,有些人就是天生听命于人的,能成为非常好的干部. 这种人如果去做领导人,下命令,一定做不好. 碰到这样的人只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另外,我还有一个体会,天下的事业,都是浑小子闯出来的. 到年纪大懂得多了,经验丰富,别说去创业,赶公共汽车都怕被汽车碾了. 懂是懂得多,可什么都做不成. 所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也是一句名言,不必去另外圈点了.
社会动乱之源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孔子说“好勇”
,动不动爱打架,冲动. 以国家而言,如过去有许多军阀好战,那是好勇.“疾贫”
,讨厌贫穷,受不
泰 伯 第 八324
了贫穷的苦.这两点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也可以连起来说,一个社会到了贫穷的时候,人就不要命,好勇了,是乱源.以社会的观点来看历史,一个时代好动乱,一定是在社会贫穷、经济衰落的时候,这就是所谓的“饥寒起盗心”。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社会教育没落,道德衰微,所有的人,心中没有爱人的心,大家自私,对失败、失足的人没有同情心,不能包容,这是社会的大病态,时积日久,时代就乱了. 如果研究社会、政治演变的历史,都逃不出孔子这两句话的范围. 一个普通人,要叫他只顾精神的修养,不受物质上贫困的影响,发挥出坚强崇高的人格,这是做不到的. 可以如此要求少数人,不能要求一般的人.所以一到了整个社会贫穷,再加上教育的堤防崩溃,动辄好勇,这样的社会,非变乱不可. 到了“人而不仁”
,以杀人、以消灭别人为乐,这就是社会很深的病态了. 有时以政治、宗教、社会、哲学的观点来看,好杀人的人,是一种心理变态.如研究军事思想史时,同时也要研究许多人性. 如在现代史料中,有许多人研究希特勒,他就有性心理变态,这些都是乱源.
知人于微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上面讲了许多孔门教育的大原则. 这里提出来,孔子对
424论 语 别 裁
于个人教育的观点. 也是衔接上文之“疾之已甚”的注解.已好几次提过才、德、学三者都周全具备的人并不多.以前政治上有个大秘密,历史上聪明的帝王,喜欢用贪而能者.即使明知其品德不大好而才高的,派出来做官,有时还睁只眼闭只眼,上面不大管,但这种人真能替国家社会做好事.有的人非常廉洁,品格非常好,学问也好,可是笨得要死,不能做事.那就派到翰林院去,地位高高的,可是搞了半天,在那里喝西北风. 再举一个例子:宋太祖赵匡胤平定天下,当了皇帝以后,有一个年轻时的同学赵普,他自己说没有读过多少书,后来当了宰相,自称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他抽屉里放的也是《论语》,有政治问题解决不了,就翻翻《论语》,好像现在信宗教的人查经一样.宋太祖喜欢晚上穿了便衣到大臣的家中走走,因为以前与赵普的家人都认识,所以尤其喜欢到他家中. 有一个冬天下大雪的晚上,赵普夫妻俩以为这样冷的天气,大概皇帝不会来,不料后来有人敲门,皇帝还是来了. 这一下可把赵普夫妇吓坏了,因为当时南方还没有平定,当天下午进贡送来一批东西,他还没有向上报,赶快跪下来接驾,奏明原因.宋太祖安慰他说没有关系,公事明天早上再说. 他仍在客厅转来转去.突然看见贡品中有一个大瓶子,上面写好送赵普的,宋太祖大感希奇,打开来看看,连赵普在内谁也没料到里面都是瓜子金. 赵普夫妇吓死了,立刻又跪下来奏明实在还没有仔细看过,并不知道是黄金.宋太祖说:“你身为一个宰相,别人不知道,以为天下事决定在你书生之手. 外邦既要送你这么一点东西,算得了什么?你收了,照收不误!”不论宋太
泰 伯 第 八524
祖的动机是什么,都是了不起的. 但另外一个人曹彬,原来与赵匡胤是同僚,也是好朋友,他是五代时周朝的外戚. 赵匡胤常常约他去喝酒,他却坚持不肯,始终中立不倚,守住岗位. 后来赵匡胤当了皇帝,认为他人品好,和赵普一样重用. 有人在赵匡胤面前打这人的小报告都打不进去,这就是赵匡胤识人于微的地方.这些故事,就是说才德俱全的人,就是国家的大臣,是社会上了不起的人物. 现在孔子也是说到才与德不能相配合的问题. 中国文化经过周公整理集中起来,孔子不过继承他的道统. 周公从事政治,做国家的首相,有名的“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就是他的典故. 洗一次头,三次握起头发来;吃一餐饭,三次把饭吐出来,去接见客人,处理公事.一国的首相,内政、外交都要他办,所有来见他的人,又从不拒绝,是如此的忙. 不只是忙,他对于下面的人,所有的事务,如此尽心,如此好的态度,这就是周公的才能与美德.如果真具有周公的才能与美德,但骄傲看不起人,悭吝得连同情包容都不肯付出,又舍不得花钱,舍不得帮忙别人,勉励别人,舍不得给人家一纸奖状的话,那也免谈了,他做出来的成绩,一定没有什么可看的了. 这也就是说,一个人有了才能而且很努力,还要修养弘毅的胸襟,深厚的美德,要不骄不吝. 不骄傲就是谦虚,不悭吝就是同情、包容和气魄.
624论 语 别 裁
求学的目的为什么
下面开始是第二篇的呼应,也就是为政之道的发挥,与学问修养达到外用的一个重点.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这是当时孔子的感叹. 一般人跟他求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本身学问,而是为了职业. 跟着他求学三年,所为的只是“谷”
,也就是“俸禄”。俸和禄是两回事,前面“子张学干禄”中也曾讲过,“俸,是薪俸,就是现在的薪水,以官位的高低,发给相当的代价,”禄“
,则等于现在的实物配给,不过制度不同. 如前清,一个学生“十年窗下无人问”
,为什么要苦苦急于考取功名?中秀才是第一步最起码的功名,考中了就有禄,得到实物配给,可以维持生活. 这是功名的方面,不问官位. 假使有功名再去做官,“俸”与“禄”加起来,数字就相当可观了. 孔子当时这个“谷”字就代表了功名和利禄. 他说来我这里求学的学生,目的都在找职业,假使求学三年而目的不在找职业,为学问而学问的人,实在是太难得了. 孔子距现在两千多年,可见古今中外,求学的目的,都为了待遇,讲好听一点,为了前程.提到教育问题,感慨很多,很多人说现在的教育成了问题. 我说中国的教育,三千年来都是问题,也可以说世界上人类的教育问题,本来就存在. 为什么呢?三千年来的观念
泰 伯 第 八724
都是重男轻女,为什么重男轻女?男孩将来长大可以光耀门楣,光宗耀祖,因此就望子成龙. 而古代望子成龙最好的出路是读书,古人于是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我们几千年来的传统. 当然现在不同了,这副对联要改作:“万般皆上品,唯有读书低.”这是我个人观察现代化社会的感受. 过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因为所有职业,以做官这个职业最好.“十年窗下无人问,一旦成名天下知.”
读书可以做官,做官可以发财,一连串来的,几千年都是这个观念. 包括我们大家在内,当年在家开始读书,有没有这种观念作祟?在我个人反省,不能说没有. 如果严格讲学问的道理,有了这种观念的成分,就很不纯洁了. 到现在,因为西方文化一来,教育制度变了,教育的精神、方法都在变,变了以后如何?看了几十年的情形,据我了解,与以前并没有两样,不过换了一个名称.“生活即教育”
,教育就是为了生活,这和我们所讲过去的观念,没有两样.所以现在大专联考选科系,最好考上医科,将来当医生,不求人. 因此教育的目的一直是为了生活,由生活的观念一变,就是为了赚钱. 除此以外,说是自己真正为了学问而学问,为了求真理而求学问的,实在很少. 并不是每个时代绝对没有这种人,而是太少,这种人往往能影响整个时代的,东西方都是如此. 试看每个时代的动乱,他真正的原动力是思想.而改变时代思想的人,往往当时默默无闻,乃至穷死、饿死,可是后来他的思想却影响了整个时代. 例如因满清入关而引发的民族观念,是受顾亭林、黄梨洲、王船山、李二曲几个人的思想所影响. 一直发展下来,也就形成了现代的民
824论 语 别 裁
族思想. 在西方文化中,影响本世纪最大的马克思,还不是穷死饿死的. 当时他也没想到自己的思想,竟会影响了整个世界. 我们现在就可以看出思想问题的严重性了. 像孔子也是一个例子,在生那么可怜,死后影响千秋万代,没有空间的范围,也没有时间的界限,这就是真正的学问. 可是一个读书人开始念书时,说是立志为这种学问而学问的,那就太少了. 孔子当年已有这个感叹,更何况现在?我们要了解思想的道理,就要从这个角度去体会、去研究.
入山唯恐不深的隐士
下一节孔子接着讲学问的道理与个人的修养.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这个观念要配合《礼记》的《学记》和《儒行》两篇书来研究.《学记》就是讲学问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中国文化传统精神.《儒行》是说一个知识分子应该怎样训练自己,成为自己的人格. 人有很多种型态,形成各种不同的“人格”
,并不要求各个一律. 可是哪一种个性,适合哪一种学问,要怎样培养自己,都有一个标准.现在孔子所讲的这一节,也等于《礼记》中《学记》和
泰 伯 第 八924
《儒行》两篇所讲的个人问题.“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就是一个思想、一个信仰的问题. 服从真理,要绝对笃信,还要好学. 真理是不变的,不受时代环境的影响,不受区域环境的影响,也不受物质环境的影响. 所谓“守死善道”就是守住这个信仰、这个主义,“善道”就是最好的道路,最好的思想原则. 下面说到个人有了守死善道的抱负,就“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这并不是滑头,而是保持文化的精神. 危乱的时候,要有出世的修养,危险的地方不要去,因为这个地方的思想一定有问题,最好不去. 动乱中的社会,不可以停留.“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这两句话是中国人的隐士思想.说到这里,有个值得讨论的大问题.中国的历史文化,素来认为儒家、道家是分途的,绝对不能合流. 道家多半趋向于当隐士. 说到隐士,问题就大得很. 假使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就会感觉到一件事很古怪:学问越高,道德越高的人,多半是退隐了,不愿出名,乃至于最后隐姓埋名,连自己的真姓名都不要了. 我们都知道张良的老师是黄石公,而黄石公只是一个代号,究竟是谁?没有人知道.因为他连姓名都不要了,对名利更看得毫无道理.可是这一类隐士思想,在中国古代,自上古以来,一直存在.这是道家走的路子.孔孟以后的儒家,则绝对反对隐士思想,而讲究用世之道,所谓学以致用. 学问那么好,对社会国家要有贡献,认为退下来做隐士是不对的,这是后世的儒家思想.而后世儒家这种思想的依据,多半是提出孔孟的思想来反对隐士. 事实上最能影响历代政治的,是隐士的思想. 如果以西洋文化的政治思想来说,中国的隐士思想有点像所谓“不
034论 语 别 裁
同意“的主张,但并不是”不合作“
,“不合作”又是另外一个观念. 西方文化现在还保留这一思想形态,如民主社会的投票,不投同意票,也没有投反对票,可就是不同意的意思,先保持自己的立场,这还只是勉强的比喻,可是中国历代政治受隐士思想影响非常巨大.历史上有名的故事,如汉高祖时代的商山四皓. 所谓皓是头发都白了的老头子. 从秦始皇时候就当隐士不出来的四个老头子,学问很好,名气很大,道德很高,可是不出来.到了汉高祖的时候,年纪很大,须发都白了,被尊为四老. 汉高祖当了皇帝,请他们出来,他们认为汉高祖不会礼贤下士.因为汉高祖好谩骂,喜欢开口说粗话,他还没有得天下以前,对跟着他的那些知识分子,看见他们就讨厌,把人家的博士帽子拿来当便器. 陆贾劝他要尊重读书人,他说:“乃翁天下马上得之.”照现代的白话:“老子的天下是打来的,你们噜苏什么?”后来天下太平了,知识分子出来替他摆布了一下,他才尊重读书人. 这也是陆贾告诉他:“乃翁天下马上得之,不可马上治之”的善意结果. 汉高祖是绝顶聪明的,他问该怎么办?
告诉他要建立制度等. 制度建立以后,第一次上朝,他坐在上面当皇帝,这个味道很好,这时才认为读书人有道理. 于是礼请商山四皓出山,他们不答应. 后来他要立太子传位时,宫廷中发生了一个大问题,汉高祖几乎要把吕后所生的孝惠帝——当时的太子——废掉,改立他所喜欢的戚姬所生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吕后问计于张良. 张良就告诉吕后,只要孝惠帝——当时的太子把商山四皓请来,汉高祖就不敢废太子了. 吕后果
泰 伯 第 八134
然教孝惠帝以卑辞厚礼把商山四皓请来为上宾. 汉高祖见到这情形,就告诉戚姬,太子党羽已成,连自己请不到的商山四皓都请来了,改立如意为太子的事免谈了. 这就看到政体问题、社会的思想问题,为什么学说思想对政治发生如此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隐士的重要.隐士们后来到魏晋被称为高士. 有一本书名《高士传》。
高士即高尚之士,学问很好,才干也高,也许出来可为治国的大才,可是一辈子绝不出来做事. 当然,不出来也有好处,否则出来万一做不好,这一辈子英名也没有了. 越不出来越高,有人一辈子做“高士”。到了宋朝则称“处士”。当然,有的处士是怕考试考不取,故意当处士不做官,不要功名富贵,因此名气越来越大. 有时候皇帝特别起用,不经考试还可以做做官. 当然真的处士还是有,宋代有这样一位处士名叫杨璞,宋真宗请他,他不出来,后来硬是下命令给地方官,用各种方法,软硬兼施逼他出来了. 到了京师,真宗对他很客气. 问他说,先生一路来,一定有很多人送行,其中有好的诗吧!他说只有我的老伴送了我一首诗. 真宗说,夫人的诗一定很好. 于是要他念出那首诗:“更勿落魄耽杯酒,切莫猖狂爱作诗. 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真宗听了哈哈大笑,留他在京里玩了几天,就送他回去. 他和同时的种放一样,都是真正的处士,硬不想出来.另外像唐朝武则天时的卢藏用,因终南山地近京师,倡言隐居,结果被征召入朝为官,这又是处士的另一种手段了.所以后来成语所说的“终南捷径”就是指这么回事. 陆放翁曾有一首是批评也是称扬隐士的诗:“志士栖山恨不深,人知
234论 语 别 裁
已是负初心. 不须更说严光辈,直自巢由错到今.“
后世儒家认为这些“不同意”主义的隐士、高士、处士们,很可恶,不应该. 而认为有学问的人们应该对社会国家有所贡献,为什么一辈子作学问不肯出来?他们就说孔子是骂隐士的. 在后面的《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碰到好几个当时的隐士,都挨了骂.那么孔子挨了骂后怎么讲呢?
下论中就讲了很多. 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
,后世的儒家就引用这句话,解释为孔子不同意这些人,骂他们是鸟兽.这个话解释错了. 实际上孔子的思想,对隐士非常崇敬. 所不同的是孔子的圣人胸怀,对于社会国家,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虽然知道挽救不了,可是他硬要挽救,做了多少算多少.孔子所以为圣,就在这里.明知道这个人救不起来,我尽我的心力去救他,救得了多少算多少,这是孔子之圣. 隐士们的道家思想,则救不起来就不救. 这时中国思想的两大主流. 道家对时代思想的潮流,视之如山洪的暴发,挡是挡不住的,一定要去挡就是傻子,必定被冲走. 如要挽救的话,就估计山洪的力量到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衰微下去,先到那衰微处的下游,稍稍一引导,就引进了河川渠圳. 儒家的思想则不然,对于时代的趋势,也视如山洪暴发,挡是挡不住,但是要跟着这股山洪旁边跑,在沿途看到洪流中的人,救一个算一个,一直到某一有利的形势,将洪水导入河川渠圳.这两种思想都对. 孔子认为道家走隐士路线,站到下游去等待也没错. 所以他讲“鸟兽不可与同群”
,这句话仔细一研究,孔子是赞成的,并不是反对. 鸟类是高飞的,要高飞的就高飞去吧!野兽是生活在山林里的,自然就在山林过他们的生
泰 伯 第 八334
活. 而我是人,既不能高飞,也不想入山林,我就做点人世间的事情吧!
秀才未必知天下事
说了半天,就是解释“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可见孔子还是赞成隐士思想. 他说如果真有救人救世的本事,而当前的机会不属于我的,你也没办法去救,那么先要保护自己,充实自己. 所以“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但在下面“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是进一步告诉我们,如果社会渐渐上了轨道,有才能的应该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倘仍无法贡献,还处在贫贱中,那就是身为知识分子读书人的耻辱. 如果在一个动乱,不上轨道的社会中,安享富贵,或是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不正当的途径取来的,这也是不对的,可耻的.跟着这几句,便又说出真当“隐士”的客观态度.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句话问题又来了.一个知识分子,如果不是身居官职,最好不要随便谈论批评政事. 真当隐士的更须要有如此的胸襟. 这几句话,我们要常注意. 现在顺便告诉大家一些有趣的经验. 我不是学者文人,但常与学者文人接触. 学者文人最喜欢谈政治,而
434论 语 别 裁
且他们对现实的政治,几乎没有满意过的,尤其学自然科学的学者,更喜欢谈政治. 我的结论是越外行的越喜欢谈内行话. 不知大家的经验如何?
据我所知,文人更喜欢谈战争,开口就是应该打. 他们可不知道打仗的难处,自己又没有打过仗,也不知道怎么打.等于有人在街上看到别人打架,自己在旁边吆喝着大声喊打,可是叫他自己来,只要一扬拳头,他就先跑了. 这就是历代文人的谈战争. 知识分子喜欢谈军事、谈政治,大多数绝对外行. 所以我常引用孔子这句话对他们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们答道:“这有什么难?”我说:“你我知不知道基辛格此时此刻看的什么公文?说的什么话?你我所知道的情报、资料,都是从报上看来的,并不是第一手资料,可靠性大有问题. 就算是可靠的,在报纸上发表出来的,还是有限,不知道还有多少不能发表的,而且和此刻的现况,又相隔很遥远了.像这样如何可以去谈政治?
而且政治绝对要靠经验,不是光凭理论的. 你说某某不行,你自己来试试看,毫无经验的话,不到三个月就完了. 所以孔子说的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那个位置上,不能真知道它的内容.以很具体的事实来说,荣民总医院某手术室,此时在为某一病人的某一病开刀,你我能知道吗?即使自己亲人进手术室接受治疗,而我们被关在门外,他在里面危险到什么程度,我们不知道,只隔薄薄的一扇门就不知道. 所以‘谋其政’不是想象中的简单,要在那个位置上才能执其政、谋其政.“
很不幸的,孔子的这句话常常被人用来做滑头话,作推
泰 伯 第 八534
托词. 甚至,有些人看见别人用这句话作挡箭牌,都误认为是跟孔子学滑头. 所以打倒孔家店的人,也把这句话列为“罪状”之一,把罪过弄到孔子身上了. 事实上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学以致用,真正的学问,要和作人做事配合. 他也是告诫学生们,对一件事,有一点还不了解,还无法判断时,不要随便下断语,不要随便批评,因为真正了解内情,太不容易了.
文化复兴运动
子曰:师挚之始,关雄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这里讲到文化的重整,等于我们现在讲文化的复兴. 孔子周游列国以后,回到鲁国,开始整理文化. 因为时代的盛衰演变中,文化永远是走在最前面,周代王朝的衰乱已经很严重了,所以孔子急于从事文化的复兴来力挽狂澜. 他先从礼乐入手,《诗经》也可以说是乐的一种.《关雎》为诗经的第一篇,“关雎之乱”的“乱”字,古代和现代的意义有所不同,千万注意. 古代这个“乱”字含有“乱”的反面意义在内,就是“治”的意思——秦汉以上的书,会这样用,唐以后大多都不会这样用. 比如“毒”字,在秦汉以前,有治疗、痊愈的意思,譬如有人砍了我们一刀,是伤害;而我们手上或脚上生了疮,医生锯下我们一条手臂或一条腿,就不算伤害,反要感谢他的治疗,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古代文字少的时候,就有许多字义是借用的.
634论 语 别 裁
“师挚之始”
,师挚是当时管理鲁国文化的大乐师——不是乐队的大乐师,勉强说,相当于文化局长,但不只是一个做官的,他本身是个专才. 孔子这里说,鲁国文化经过整理,新旧文化交流以后,非常悠美. 可是跟着而来的,下面孔子又讲到文化思想,又提出他的感叹了.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孔子感叹当时的社会,一般人的思想与个人的修养,犯了三个大毛病.这三个大毛病,不止是孔子当时的社会如此,在我们看来,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有,尤其现在看来,格外同意孔子的这三句话. 许多人“狂而不直”
,“狂”本来不是坏事,孔子也欣赏狂狷之士,虽然还不够标准,但是不可能要求每一个人都成为君子,都成为圣人.因此退而求其次,至少是狂、是狷,还有可取之处.“狂”就是豪迈慷慨,心地坦然,交朋友,不对就是不对,说了他,他并不恨你,这类的典型为狂.“狷”
,毫不苟取,不义之财一点都不要,不合理的事情绝不做,很保守,个性独立而很有道德修养为狷.孔子认为假使没有君子之人,那么狂与狷这两种也不错.有一个朋友,在大陆曾当过省府委员、厅长一类的职务,他狷介得使人有点怕他. 就如我和他坐公共汽车,我替他付了一张公车票,他一定要想办法下一次替我付回一张. 这种人非常可爱,一毫不苟取,一毫不苟与. 还有一个朋友,抗战时在某单位工作的廖先生,学问好,道德也好,我非常敬重他.一九四九、五○年,我到了台北,有一次和他约会,他
泰 伯 第 八734
坐汽车到衡阳街和我见了面以后,就下车,和我坐一辆三轮车走. 照他的习惯是走路的,坐三轮车还是依我的习惯. 所以换车,是因为他到衡阳街是公事,和我见面后的活动是私事,就把公家的汽车放回去.他这种不苟取不苟与的精神,我非常佩服. 胜利以后,他奉命到上海接触金融界,很多金融界的巨头都在座,而他穿一套旧中山装,像个乡巴佬一样到场,大家都不认识他.他晚年信佛,住在观音山的戴公祠.廖先生临死的时候,好像预先知道,早几天就约一些好朋友当天去吃饭. 饭后洗好澡,穿好衣服,邀朋友们一起和他念佛.念着念着他不念了,不动了,就这样去了. 这是很妙的. 这位朋友,的确做到了狷介,做官几十年,就如此清白. 像廖先生临死时的从容自在,真可算“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
一点没有牵挂,很坦然,而且早一个星期就知道. 所以道德修养与生死来去,都有关系,“狂而不直”
,有许多人狂,豪迈得很. 但是假狂的人很多,内心不正直,歪曲心肠,这是一个大毛病.“侗而不愿”
,看起来笨笨的,好像是很厚道的样子,但一个人貌似忠厚,而心里鬼主意蛮多,并不是真正的厚道.“倥倥而不信”
,有许多人自己是空空洞洞的,却不相信人家,也不相信自己,只是空空洞洞,莫名其妙的作一辈子人.“吾不知之矣”
,孔子说有这三种人,我不知道这个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 这三句话,也就是孔子当时看时代在变乱中,多半是这一类的人:狂而不能直,老实相而内心并不厚道;再加上非常浅薄,浅薄到没有内容,还不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又不好好求学. 因此孔子很感叹. 事实上一个乱离的社
834论 语 别 裁
会,这都是必然的现象. 我们今天处于这个时代,看到一些人物,也有孔子同样的感叹:“吾不知之矣!”这句话很幽默,意思是说实在不知道这部历史将变成什么样子.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这是以正面言论结束上面的话. 孔子说真正为学问而学问,永远觉得自己还不充实,还要改进. 这句话后来演变成曾国藩他们经常引用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问有个很简单的原则,停留下来,就是在时代潮流中退下去了.所以不是进步,就是退步,没有停留在中间的. 这个观念就是从孔子这句话来的.“学如不及”
,求学问要随时感觉到不充实. 以这样努力的精神,还怕原有的学问修养会退失. 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情,懂了一点就心满意足,结果就是退步.大家要特别注意.尤其中年以上的朋友,对这句话更须要反省.有时我们看到许多中年以上的朋友,学问事业成就了,往往自认为什么都对了. 事实上如不再加努力,就要落伍被淘汰了. 思想也好,学识也好,一切都要被时代所淘汰. 假如有所成就,而始终好学不倦,这才叫学问,才不会被淘汰. 我看到几位中年朋友,的确是值得佩服. 家里藏书非常多. 他们的年龄,都快到六十岁了,每天公事非常忙,夜间读书每每到两三点钟才睡.因此他们的学识、能力,不断在进步.所以这一点习惯一定要养成. 依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读书的习惯养成了,要无书不读,甚至坏的一面也要懂,懂了不跟他走,那才是真本事.
泰 伯 第 八934
三 代 之 治
孔子说了孔门学问中个人的修养,和作人做事的大原则以后,接着是评论中国历史哲学的一个标准. 儒家在历史上特别推崇尧、舜、禹三代.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巍巍乎”三个字,大家都知道是崇高、伟大的意思,用白话可以写到几十个字的句子,古人三个字就形容出来了,甚而可以只用一个“巍”字,就表达出来了. 这不去管他. 孔子说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禹,这三代是著名的“公天下”。
这种帝王位置的传替叫做“禅让”
,禹以后变为“家天下”
,但并不是禹的本意,因为禹所传的人,没有找对,后来才又找到禹的儿子继承下来,这才变成家天下. 大家要研究“公天下”的道理,千万要注意前面提到的《伯夷列传》。这篇书很难读的,这篇书懂了,对于中国的历史哲学大概也就懂了.这样才能了解司马迁对于历史哲学和人生哲学的观点.说到司马迁的文章,也可以说有一点坏道. 何谓“坏道”?
世界上骂人文章写得最好的,是司马迁;批评文章写得最好的,也是司马迁. 好在字面上看不出来在骂人,也看不出来在批评人. 他写了《史记》以后,在一封给朋友的回信《报任少卿书》中,就说写了这部《史记》“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我们幼年读书,只知道司马迁的文章写得很美. 把整
044论 语 别 裁
篇文章一读,觉得司马迁牢骚大了,都在骂人,牛也吹大了.他说周公汇集了中国文化,到孔子是五百年. 孔子整理、发挥了中国文化以后,到他司马迁时,中间又是五百年. 于是由他来写《史记》。他的意思就是说,这一千多年以来,除了周公、孔子和他司马迁以外,其他的人都没有思想. 他认为自己写了《史记》,没有人看得懂,只好“藏之名山”
,等到将来有人看得懂的时候,再“传之其人”。
他在《伯夷列传》中,对于“公天下”的历史哲学道理,在第一节中就说得很有条理. 他的意思说,不要以为古代“公天下”的“禅让”是那么简单的. 他说尧年纪大了,要找一个继承人,找到了舜.舜是一个大孝子,尧才把他找来,并没有立即让舜当皇帝,要他从基层工作做起,各方面的事情都做,给他经历,训练他,一直经历了几十年,然后才把国家政权交给他. 所以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上说“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这句话表面上看,只是普通的感慨,毫不相干的字眼. 但透过这些字眼,才会知道思想的背景. 他就是告诉我们,一个替国家做事的人,要有丰富的行政经验,加上道德才能,经过考察又考察,认为可以传位才把帝位交给他.这表示传天下并不简单,而是非常困难的.舜找禹更慎重了,当时禹的父亲鲧负责治水,没有办好,犯罪被杀掉了. 舜再用他的儿子禹来治水,大禹治水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胼手胝足,自己下去做工,九年在外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九年中在外工作,三次经过自己家门口,都没有时间回去,(也有人唱反调,写反面文章,说这是故意假装给人看,目的想当皇帝. 事实上也可以说作此批评的,没有行政经验,一个
泰 伯 第 八14
真有责任心的人,实在会忙得没有时间回家.)
然后也是做了几十年,舜才把帝位交给禹. 这是《伯夷列传》讲到历史哲学,然后讲到人生,叙述伯夷、叔齐放着国君不当,当隐士去,两个人逃了. 为什么从尧舜禹三代的禅让,说到伯夷叔齐的不当皇帝?
为什么有人皇帝不当,有人想当皇帝当不到?
他没有点明,这篇文章很难懂吧!这就是人生观点,等于所谓“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所以这篇《伯夷列传》,上面是说传位之难,下面则说有人可当皇帝还推掉不想当,可是他没有说明,要读者自己去体会. 现在我们不讲这篇文章,到此打住.司马迁是非常推崇孔子的. 在孔子的观念中,尧舜禹三代,统治天下,为全国的皇帝,“而不与焉”。心里没有觉得当皇帝可贵,而看得很平淡,真正做到只是服务,并不觉得权势可贵,因此这是真正的伟大,真正的崇高.他接下来便说到帝尧.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荡荡乎!
民无能名焉. 巍巍乎!
其有成功也. 焕乎!其有文章.
尧以前的历史,因为没有文献,没有资料的记载. 所以孔子讲历史,姑且把他切断,从尧开始. 我们现在研究历史,尧以前为远古史,只好从甲骨文及古物的发掘来研究. 孔子叙述历史,自尧开始. 他说伟大的尧,他的道德成就有如天一样崇高伟大,天的伟大不是说天的空间大,这个天不是物
244论 语 别 裁
理世界的天,上古“天”字是一个抽象的代名词. 天的伟大在于天生万物于人,而自己既不表功,也不要求回报,更没有要求大家感谢,自然的,生就生了. 道家的思想,教我们人类的胸襟,要效法天地,只有付出,没有收回. 儒家也有这种思想,所以说尧与天一样伟大.讲到这里,又涉及人生哲学及思想背景的问题了. 中国儒道两家,都晓得天的伟大,教我们效法天地,这是正面的看法. 但有人从反面看,最著名的是张献忠的七杀碑:“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一连七个杀字.这也是他的人生哲学,我们可称它为张献忠的哲学.有些人的哲学思想很难解说,张献忠的哲学,从反面来看也有他的道理,但研究以后,最后正面的道理还是会显示出来,这是说到“天”字的引伸.孔子说天的伟大,唯有尧效法. 古文中的“则”字,观念上就是法则,单用这个字作动词,解释起来就是效法的意思. 孔子说尧的政治胸襟、政治器度,是效法天一样的伟大,只有付出,布施于大众,不期望收回一点.“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像海水一样波澜壮阔,浩瀚无边. 他的伟大是无法以言辞形容的.“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焕乎!其有文章.”孔子说尧最伟大的成就,最伟大的光辉,是替中华民族开启了文化的传统. 这一节是孔子评论上古历史哲学的观念,非常推崇这三代.
泰 伯 第 八34
民主乎?专制乎?
从这一点研究孔子思想,以现代观念来说,孔子非常主张民主. 为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庸》是他的孙子子思著的,《大学》是曾子著的. 孔子的学问传给曾子,曾子著《大学》,我已经说过. 现在再次提醒大家注意,许多人以为《大学》、《中庸》就是孔子思想. 在学术的立场,严格地说,这观念是不对的. 只能说《大学》、《中庸》是承袭孔子的传统思想.子思的《中庸》与《大学》的观念有差别,《大学》的观念与《论语》中的孔子思想又有差别,这是要注意的.为什么谈到《中庸》?
《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著的.子思是跟着曾子学的,曾子是跟孔子学的,前后三代. 子思在《中庸》里说到孔子文化思想的根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推崇的是尧舜,所以我们现在研究孔子,可以从他的孙子子思来取得旁征.近代有些人批评孔子是为后世帝王帮腔的,这是不对的,其实孔子处处在推崇尧舜的“公天下”。而“公天下”以现在的观念而言,绝对是民主的,但是这个话也有问题.有些美国学者来讨论中国文化,我常常告诉他们要注意,一个政治学、一个军事学都是无法作结论的. 古今中外的政治无论帝王政治、民主政治、专制政治、各种各样的政治,都被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玩过. 究竟是哪一个政治体制好?哪一个政治体制绝对的对?谁敢下这个结论?当然有人下,那就是书生——书呆子. 在理论上乱下结论可以,在事实上无法
44论 语 别 裁
下结论. 我说,你们现代西方文化的民主,都以美国式民主作代表,与法国式、德国式的又不同. 依我的看法,你们现在美国式的民主,是真正的专制,是资本家在专制,是假民主,真专制. 但如果真懂了中国过去的帝王制度——先不必谈秦汉以前,就说秦汉以后的帝王,真正好的皇帝是很难当的,如唐太宗、宋太祖这些好的皇帝真难当,常常在御前开会时,遇到一些公正的宰相,把皇帝的命令挡回去,或是“留中不发”
,还有些大臣“面折廷诤”
,当面跟皇帝顶起来,因为他希望自己对历史有交代. 我们在历史记载上常常看到这样的大臣或御史,明日准备上朝廷诤,先一夜在家思安排好后事,棺材都买好,告诉家人届时如不回来,就去收尸,宁可牺牲生命,也要对历史负责. 皇帝碰到这样的大臣,也只好依他们的意见.所以我说真正研究中国过去的专制政治,是假专制,真民主.这里孔子更表达出这个道理来了.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这是孔子就历史哲学,对人事的评论,这中间我们要特别注意.前几段提到孔子对于三代的推崇、赞叹.这里提出来,舜为什么为中国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因为他有优秀的干部.
泰 伯 第 八54
领袖固然重要,干部更重要. 换言之,干部难得,领袖也难当. 舜当时平定天下,留万古美名,靠他有禹、稷、契、皋陶、伯益五个好干部,天下就大治了. 我们要特别注意,仅仅五个人就可以把天下治好. 我们研究历史,可以发现无论古今中外,任何一代,真正平定天下的,不过是几个人而已.汉高祖靠手里的三杰,张良、萧何、陈平而已. 韩信还只是战将,不算在内. 当然汉高祖也能干,很懂得采纳意见. 汉光武中兴所谓云台二十八将,还不是中心人物,真正中心人物也不过几个人. 外国历史,意大利复兴三杰,也只三个人.每一个时代的治乱,最高思想的决策,几个人而已. 岂止是国家大事,据我个人的经验所见,所体会的,不说大的,说小的,大公司的老板,我认识的也蛮多,曾看到他穷的时候,也看到他现在的发达,如旧小说上所说的“眼看他起高楼”
的,也不过两三个人替他动脑筋,鬼搞鬼搞就搞起来了,不到十几年,拥有千万财产的都有;个人事业也是如此. 所以人生难得是知己. 个人事业也好,国家大事也好,连一两个知己好友都没有,就免谈了.如果两夫妇意见还不和的更困难了.所以孔子这个话是有深意的.《易经》上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两个人志同道合,心性完全一致,真正的同志,这股精神力量可以无坚不摧. 周武王也说,他起来革命,打垮了纣王,平定天下,当时真正的好干部只有十个人,而这十个人当中,一个是好太太,男的只有九个. 孔子说“才难”
,真是人才难得. 这里孔子对学生说,你们注意啊!人才是这样难得,从历史上舜与武王的事例看,可不就是吗?
“唐虞之际”
,尧舜禹三代以下一直到周朝,这千把年的历史,“于斯
644论 语 别 裁
为盛“
,到周朝开国的时候,是人才鼎盛的时期,也只有八九个人而已. 周朝连续八百年的治权,文化优秀,一切文化建设鼎盛. 但是也只有十个人把这个文化的根基打下来,而这十个人当中,还有一个女人,男人只有九人. 但在周武王的前期,整个的天下,三分有其二,占了一半以上,还不轻易谈革命,仍然执诸侯之礼,这是真正的政治道德.这个历史哲学,孔子讲的是“才难”。我们知道清代乾隆以后,嘉庆年间有个怪人龚定庵. 今天我们讲中国思想,近一百多年来,受他的影响很大,康有为、梁启超等等,都受了他的影响. 他才气非常高,文章也非常好,而且那个时候他留意了国防. 外蒙古、满洲边疆,他都去了,而且他认为中国问题的发生,都是边疆问题. 事实上边疆有漏洞,西北陆上有俄国,东面隔海有日本,将来一定出大问题,他也狂得很,作了一篇文章,也讲“才难”。
当时他说天下将要大乱,因为没有人才,他在文章中骂得很厉害,他说“朝无才相、巷无才偷、泽无才盗.”连有才的小人都没有了,所以他感叹这个时代人才完了,过不了多少年,天下要大乱了,果然不出半个世纪,洪秀全出来造反,紧接着,内忧外患接连而来,被他说中了.这就是说兴衰治乱之机,社会安宁的重心在人才.不过龚定庵是怪人,不足以提倡. 他怪,出个儿子更怪,他儿子后来别号叫龚半伦,在五伦里不认父亲. 他更狂,读父亲的文章时,把他父亲龚定庵的神主牌放在一边,手里拿一支棒子,读到他认为不对的地方,就敲打一下神主牌,斥道:“你又错了!”这就是龚半伦,人伦逆子中的怪物.前面一节我们提过,孔子的文化思想是“祖述尧舜,宪
泰 伯 第 八74
章文武.“所谓祖述的祖,就是自古相承的一惯传统,孔子是承继尧、舜、禹这个一贯的思想. 宪章的内涵包括礼法、政治制度、社会礼仪、文化精神等等. 中国文化中的这些宪章精神都由文王、武王时代确立了牢固的基础. 老实说,我们现在留下来的中国文化的真精神,都是周代文化的精神,也就是孔子所弘扬的儒家思想. 前面从尧、舜而讲到周代,现在最后的结论讲到禹.
大禹和墨子
子曰:禹,吾无閒然矣!
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閒然矣!
我们研究孔子全部思想,他一直是推崇大禹的. 这里“无閒”的“閒”
,就是现代文字的“间”字.“无閒”就是没有办法可以挑剔,挑不出禹的缺点,“菲”是薄的意思,就是说禹自己的生活,非常清苦,自奉甚俭. 关于“致孝乎鬼神”这一点,牵涉到中国文化里的一个大问题. 这里的鬼神不是我们后世所讲的鬼神. 夏禹以后,中国文化里的宗教气氛非常浓厚,孔子、孟子也不例外. 春秋战国时候,诸子百家中,墨子对文化思想影响很大.他不但“尚贤”
、“尚同”且“尚鬼”
、“尚天”。
说到这里,必须引伸说明一下墨子的思想,因为他和这
844论 语 别 裁
一节大禹的文化有连带关系. 墨子在孔子之后,他的思想对当时的影响非常大.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固然受了孔、孟思想很大的薰陶,但在无形中影响最大的,还有墨子的思想.因为墨子的思想,经过演变,后来和中国的侠义精神合流,又另开一个局面. 就以我们中国文字中的仁义两字来说,仁字在外文中有同义字. 而侠义的义字,从墨子开始,特别强调,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在外文中,还没有同义的字. 为了朋友,守信重诺,可以把自己的生命付出. 曾子所谓的“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的思想,就与墨子思想相同. 我们中国文化精神,受墨子这种思想的影响很大,普及于社会各阶层. 这是一个专题,在此只是提起大家注意而已.想研究中国思想史,更要特别注意墨子的思想.他思想中的“尚贤”
,就是讲贤人政治.“尚同”与“兼爱”
,就是提倡和平、博爱的精神. 墨子一生就这样实行他的主义,“摩顶放踵以利天下”
地专门为别人效劳,乃至国际间的纷争,由他出来,也就可以调停了. 说句笑话,现代的基辛格还没有资格跟他提皮包呢!历史上记载,宋楚相争,他一个人去调解,劝两个国家不要打杖. 楚国见他来了,知道辩不过他,于是请第一流的工程师,好比现在的原子专家——公输班和他谈判.墨子问他,你认为可以征服宋国,有什么凭恃呢?
公输班搬出最新式的武器,墨子一一封死他,告诉公输班,你所有的武器,我都有制服的方法,你如打别人,我就攻击你.最后公输班说,武器上我都不及你,但我最后一样武器,你就没有办法. 墨子说,我知道你现在想把我杀死,但是我告诉你,这没有用. 因为我的全部学问,在我的弟子中,已有
泰 伯 第 八94
很多人都会了,你杀了我一个墨子,还有千千万万墨子出来,最后你还是要失败的. 因此这场国际战争没有打起来. 墨子是不是这样做呢?
是这样做的. 他的弟子门人,在战国时代,无形中形成一股力量,在很多国家里,都有墨子的学生,他们的中坚领导分子称为“钜子”。所以中国特殊社会的组织,在那个时代就已经有了.有一个当时在秦国的“钜子”
,也就是墨家这个组织在秦国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在社会上很有声望和地位,他只有一个独子,犯了罪,依法一定要判死. 但秦王一问,知道是位闻人的独生子,所以下令特赦. 这位钜子就去看秦王,他除了致谢以外,表示国法可以特赦,但是“墨家”的家法不能容. 后来这“钜子”还是把自己的独子处死,对秦王作国法的交代. 可见墨子当时组织自己的学生是如此严密,而且为了社会上的公正,国法能赦,而墨家的家法却不能容,真正做到了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由这段历史,就可见墨子的思想、组织、作法对后世影响的巨大.《墨子》这本书是比较难读的,他的理论,非但“尚天”
,崇拜天,而且也尚鬼. 这个“鬼”字,我们也曾就文字的构造上解说过,中国人所说的鬼,究竟是什么东西,很难界说.所以画家最好画的对象是鬼,谁也没有见过. 所以怎么画都对,越难看就越对. 殷商时尚鬼,宗教气氛最浓厚. 如研究中国信奉什么宗教,没有一定,样样都信. 尤其现在还新兴了“五教同源”
,如红字会等类团体,把孔子、老子、释迦A牟尼、耶稣、穆罕默德五位教主,都请在上面排排坐. 中华民族是喜欢平等的,认为每个教主都好,所以五位一起供奉.
054论 语 别 裁
殷商的时候就“尚鬼”
——重视鬼神.墨子是宋人的后裔,宋就是殷商的后裔,所以墨子的思想,继承了宋国的传统. 孔子本来也是宋的后代,但孔子的祖先一直住在鲁国,而鲁是周人文化的后裔. 我们要注意,春秋战国时代,各国的文字没有统一,交通没有统一,各地方的思想不同,有如现在的世界形态,美国与法国,各有不同的文化. 墨子的思想又尚天、又尚鬼. 前些时,一位学生要以墨子思想作论文,他说墨子思想非常崇敬天,与天主教的教义有相同地方,但是我告诉他要注意,墨子思想也尚鬼,而天主教、基督教就不同了. 翻开《墨子》来看,他把鬼的权力说得很大,也就是过去中国民族思想的共同信仰.人如做了坏事,鬼都来找的.好的鬼则可以保护人. 所以我们讲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民间所流传鬼会找坏人的观念,并非孔子思想,乃是墨子思想的传承. 墨子这套思想的源流,是远溯自夏禹的文化,我们真正研究起上古史的中国文化来,便很费事了.中国近代六七十年文化思想是最乱的时代. 民国初年到五四运动期间,用西方人的方法来研究中国文化,再加上日本人的观念,把我们老祖宗的文化,贬得一塌糊涂,说什么尧是香炉、舜是烛台、禹是大爬虫,这是日本人诬蔑我们文化的鬼话. 但过去我们有许多学者,居然相信这套鬼话,搬回来骂自己的文化,直到现在还在流传,我们现代的学术界就这样可怜!
所以严格研究起来,中国历史还有许多资料,为外国人所不承认. 外国人不承认有他的道理,如果他把中国文化推崇得太高了,又把他自己的民族文化摆到什么地方呢?
可是我们中国的学者和留学生,跟着外国人抛弃自己的民族
泰 伯 第 八154
文化,乃至接受西方的观念,这是非常令人悲痛的事情. 也就是先把自己的文化思想破坏了,才会走上这条路. 仔细研究起来,这种现代文化的演变,是构成一个专论的重要课题,可以写成一本大书.我们现在说到禹,以我们中国文化自己的讲法,在道家的观念里就多了.道家说禹的本事大得很,当时他画符念咒,役使鬼神,把黄河长江水利治好,把土地开发出来. 究竟事实如何,便不得而知. 这方面的传说太过虚玄,太过神话了,所以一般人难以相信. 不过我们现在不管这两方面——禹是爬虫或是能役使鬼神的神人,有一点要认识:中华民族奠定了农业社会的基础,发展成就了后来几千年以农立国的民族精神,是禹开始的. 所以尽管是推崇尧舜,在尧舜时代,政治好到什么样子,我们暂不去管他. 但那时的地理环境,还在洪水时代,没有多少人口,这么大的国家泛滥了洪水,只是一些高山露出了山峰.到了禹治水以后,农业基础奠定了,文化才开始成长. 所以孔子对禹是“吾无閒然矣”
,没有一点办法可以挑他的毛病.可见孔子对他的推崇是多么的伟大.他说禹自奉这样节俭,又非常崇敬鬼神.当然由孔子这句话,可知禹王当时对于神秘的学问是如何的重视.“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我们知道大禹治水时候,没有穿上礼服,完全和普通人一样,穿得破破烂烂,一年到头都在外面跑. 但是他对政治的制度,国家的礼服,制定得美仑美奂. 换句话说,我们的祖先,由穴居巢处,发明了衣服以后,还没有规定什么格式,到了禹王才制定格式.“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历史上记载,禹虽为皇帝,他住的宫殿,还只是一个茅草棚,所
254论 语 别 裁
谓“茅次土阶”
,上面盖的没有瓦,只是一些草;前面的台阶,当然没有水泥,连石块也没有,只是用泥巴堆起来,“而尽力乎沟洫”
,尽心尽力办好水利. 孔子对禹有这三个观点,所以他说禹对于中国文化有这样大的贡献,实在无话可讲,没有一点可以批评的.
子 罕 第 九354
子罕第九
利害交关的生命意义
第九篇《子罕》,可以说是第五篇《公冶长》、第六篇《雍也》两篇内容的引伸. 多半是讲孔子的思想,与学问教育的观点,以及一般历史思想观念的阐扬. 第一句话是: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这一句话,我们要特别注意. 由这一篇的记载,就知道孔子平常很少讲“利”。所谓“利”
,现代的观念每每就只对钱财而言,而在这里的内容,同时也具有“利害关系”的意思,我们听了这句话好像有点不大服气,因为我们平常也似乎不大谈利害的关系. 其实不然,仔细研究起来,尤其研究历史,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是随时随地,打利害关系的主意.尤其春秋战国期间,人与人之间的来往,国与国之外交,随时随地都在利害的观点上. 我们知道中国的法家,荀子、韩非子,尤其韩非子有一篇《说难》,就谈到说话之难. 在春秋战国时候还没有考试,人要取得功名富贵、事业地位,多半要靠游说. 所谓游说之士,并不是乱吹就行,必须要学问渊博,
454论 语 别 裁
同时具备丰富的现代知识. 去见各国的领导人,拿出个人的特别见解,指出当时的利害关系,所谓动之以利害,取得人主的信任,就可荣获功名地位. 所以这句话中“利”字的涵义,我们先要了解. 对人“说之以利害”
,几乎没有人不动心的,人生能做到对一切名利无动于衷,就是真正最高的学问.由这一篇书看,孔子讲不讲利害?
“罕言利”
,并不是绝对不讲,而是很少讲. 如果我们想象到一个圣人,绝对不讲利害关系,那也是过分地“高推圣境”
,是绝不可能的事.其次,孔子讲不讲命?
后世以算命看相的“命”为命,但是这里的命是广义的,包涵生命来源的意义而言.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在说生命的来源,尤其说生命是神所创造的,几乎每个宗教都有类似的说法.但由宗教发展到哲学、科学,一直到现在,究竟生命的来源怎样?
还没有搞清楚. 从这一点,可见人类文化,不论东方、西方,都还幼稚可笑,对人类本身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 宗教家解决不了而演变成哲学,哲学家解决不了而发展成科学,科学家分门别类去追究,向太空、向物理、向医学追究,都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但是中国人不大追究生命来源这个问题,尤其孔子思想,在下论中就提到“未知生,焉知死?”不要问,所以对于“命”
,孔子很少讲. 因此,学校里念哲学的人、教哲学的人,并非真通哲学,只能说是替哲学家传播哲学知识. 真正哲学家,都不是学哲学出身的. 曾有一个在日本学医的学生说,学了医以后,感到痛苦,反而对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发生许多怀疑,所以需要学哲学,否则脑子要崩溃. 他这个意见很对,但丛书本上学哲学很糟糕,结果只成为一个哲学书呆子,而不是
子 罕 第 九554
哲学家. 真正的哲学家大多不是学哲学出身的,像现在流行的存在主义,也是一个医生搞出来的. 很多人懂得哲学而不是哲学家,譬如乡下没有读过书的人,往往就是大哲学家.去问一位乡下老太太,这样大热天为什么还工作得那样辛苦?
她说:“命不好啊!”
这是大哲学家,她辛苦了还是心安理得,没有烦恼痛苦. 真有哲学知识的人,没有她痛快. 所以有许多学哲学的,最后学疯了,究竟人生为了什么?
越搞越不清楚,后来觉得人生没有道理,为了解决自己,弄到只好自杀,这就是不懂命.孔子在教育方面,知道哲学上生命来源的道理,很难讲得清楚,所以很少讲.第三,孔子很少说“仁”
,这是一个大问题了. 我们讲中国文化,动辄讲孔子,而且动辄讲孔子思想中心的仁道. 现在我们根据《论语》,至少它的内容是孔子学生们直接的记载,这不能不承认的. 而这里说孔子很少说“仁”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孔子思想的中心是仁,但这里又说孔子很少讲仁;再说《论语》第四篇就是《里仁》,全篇都是有关仁的记载,这不是矛盾吗?
所以我们讲《里仁》篇的时候,有一个重点,那里所讲的只是仁的作用、仁的性质,对于“仁”本身究竟是什么,《里仁》篇中并没有下定义. 所以这里说孔子很少讲“利”
,很少讲“命”
,很少讲“仁”。这三种中心问题都很难讲. 现在讲到这里,我们暂时保留,因为下论讲到时,大家可以从《论语》全书中,自己找出答案.
654论 语 别 裁
历史文化先驱
下面继续叙述孔子.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
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达巷是一个地名. 党人的党不是现代观念的党,古代所谓党,就是地方社会的观念. 在达巷这地方有人说,伟大的孔子,有这样渊博的学问,他什么都懂,而不是仅仅某一样的专家. 这里“无所成名”的成名是指专学之名,就是不固定为某一项学问的名家. 在古代的书上常有“名家”这个名词,如对三民主义的教授,可称为“某某先生是擅讲党义名家”。他自成为一家了,就是他的成名表达了他的专长.在这里所说“博学而无所成名”
,就是说孔子样样懂,不止是那一种学问的专家. 孔子听到了人家的这种评论,就很风趣地对他的弟子们说,这叫我抓住哪一点?作哪一种专家好呢?
我去当骑马驾车的专家好?
还是当军事射箭的专家好?
我还是学驾驶吧!
从字面上看,这段文章,就这样解释完了.所以这些书,我们小时候读起来,一点味道都没有,头大得很. 这有什么意思呢?老师还要我们背诵,一边背诵一边在摇头晃脑,就是表示抗议. 老师要我们背诵只好背诵,不过
子 罕 第 九754
就是靠这个办法,背诵以后经过几十年时间,如今一张口就念出来了. 后来仔细想一想,大有道理,他这个“执御”的驾驶人,意思是要领导文化,作一个历史时代的先驱者. 所以弟子们把他这句话记下来,是有深意的,并不是对不要紧的话都死记不忘.
礼 的 变 态
下面是讲孔子的思想:
子曰:麻冕,礼也. 今也纯,俭,吾从众. 拜下,礼也. 今拜乎上,泰也. 虽违众,吾从下.
这是孔子的思想,他看到当时的时代感到悲哀. 上古时候,长辈死了,丧帽是麻做的,很考究. 孔子说这虽然是古礼,但现在的人,越来越简化了,用纯麻披孝就够了,比较节俭.孔子对丧礼也取节丧的意义,他也同意节俭、简化.中国本是礼义之邦,古代与人相见,跪下来拜,孔子说这是礼貌,“拜下,礼也.”但现在的人,没有行礼的诚恳,“拜乎上”
,拱拱手就算了,很讨厌跪拜行礼的事,只求自己舒服一点而偷懒,就是不诚恳. 对于这一点,孔子认为敬礼的精神,须要绝对的诚恳,这是不能改变的.所以即使是违背了时代,违背了大多数人的做法,但还是要保持我们古礼为上,因为它内涵传统文化的精神,并非徒重外表而已.孔子当时所处时代的情势,可以说和我们今日所处的环
854论 语 别 裁
境是相同的. 人与人之间的礼貌,都流于形式,只重外表不重精神. 甚至外表的形态上也成问题,譬如现在的敬礼,变成纯粹的招呼,就是打个招呼而已. 不但内心没有诚意,连外面的形态姿势都是花样百出,像希特勒式的举一举手、傲慢式翘翘下巴,欧美式的哈啰、嗨,统统出笼,洋洋大观.这个时代问题,你我都有责任,尤其是家庭教育,更不可忽略.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句话很容易解释,很容易懂. 可是这不止是文字的问题,要在这一生中行为修养上做到,实在很难. 这里说孔子对于这四点,是绝对做到了. 第一是“毋意”
,(这个“毋”与有无的“无”字通用,不过在《论语》上以及古书的否定词,多半用这个“毋”。)这是说孔子作人处世,没有自己主观的意见,本来想这样做,假使旁人有更好的意见,他就接受了,并不坚持自己原来的意见. 第二“毋必”
,他并不要求一件事必然要做到怎样的结果. 这一点也是人生哲学的修养,天下事没有一个“必然”的,所谓我希望要做到怎样怎样,而事实往往未必. 假使讲文学与哲学合流的境界,中国人有两句名言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人生的事情,十件事常常有八九件都是不如意. 而碰到不如意的事情,还无法向人诉苦,对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都无法讲,这都是人生体验来的. 又有两句说:“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这也代表个人,十件事九件都失意,一百个人当中,还找不到一个是真正的知己. 这就说明了孔子深通人生的道理,事实上“毋必”
,说想必然要做到怎样,世界上几乎
子 罕 第 九954
没有这种事,所以中国文化的第一部书——《易经》,提出了八卦,阐发变易的道理. 天下事随时随地,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在变,宇宙物理在变、万物在变、人也在变;自己的思想在变、感情在变、身心都在变,没有不变的事物. 我们想求一个不变、固定的,不可能. 孔子深通这个道理,所以他“毋必”
,就是能适变、能应变. 第三是“毋固”
,不固执自己的成见.“毋我”
,专替人着想,专为事着想. 这就是孔子学问修养的伟大处.这里发挥起来,便要与别家的思想作一比较. 如一般人认为高深莫测,甚至有恐惧感的佛家思想中有名的《金刚经》。
(所谓“经”
,也便是“四书五经”的“经”的意思.)这部书中也有四个类似上面所说的观念,所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在佛学中所谓“相”
,就是形象或现象.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往往感觉到很痛苦、烦恼,总是被现象困住了. 人生在世界上一定有我,无法做到“无我”。有我就有你,有他. 有你、我、他,就有烦恼. 结果忘记了你也是人,我也是人,大家都是一样的.“大家一样”就是佛学所说的“平等相”。
而孔子的四绝观念,也就是平等相.关于这一点,我曾在一次某大学社团举办的哲学讨论会中,讲过一个“我与无我”的专题. 我们常在哲学上看到作人做事要做到无我的境界. 可能吗?
先就事实来说,不可能.譬如有人说:“我告诉你,我绝对客观.”这句话对不对?不对. 这已经非常主观,因为“我很客观了.”这就是“我”的主观. 哪里是客观?等于说“中”
,天下有没有一个“中”?因为
064论 语 别 裁
“中”是对两边而言,才构成了“中”这个观念. 其实对比出的这个“中”
,对另一点来说又是偏了,没有绝对的中. 又用方位来说,你站在一个房间,说自己是在中,前后左右是东南西北,可是站在北方看你是站在南方,在南方看你是站在北方,没有中间的. 所以说绝对“无我”
,在观念上有这个名称,真要做到无我,几乎没有这样的人.但不是绝对没有,一旦真的做到无我的话,就会非常快乐. 我们所有的痛苦,都因为自己“有我”而来的. 如果我们手里拿了一件东西,别人需要时,一定舍不得给人,因为别人需要它时,也正是自己需要它的时候. 假如能在这个时候,放弃了而给别人,就是最快乐的境界. 有一位学佛的朋友来问,什么叫“菩萨”?
我说这是印度梵文的名称“菩提萨埵”
,音译成中文,简称“菩萨”
,所含的意义就是“觉悟有情”。自己对于人生哲理觉悟了,可是对于这世界,对于一切的事物非常多情,而尽量施以助力. 所以中国人说“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这就是菩萨的境界,等于中国人说的圣贤,名称不同,发音不同而已. 他们又问学佛的人是否都成菩萨?我说没有,至少我没有看到过菩萨.不过我朋友曾经看到一个人,可以说得上是菩萨. 那是二十年前,有一艘驶往澎湖的船,途中遇难了. 船上有一个认识的人,他本有肺病,因事乘了这船到澎湖去. 在海难来时,有船员看见他有病,丢了一个救生圈给他,要他先离船逃生. 他接到救生圈后,仍然很从容,并没有立即套上. 后来看见一个妇人抱了一个孩子逃上甲板,他就把那个救生圈转送给了这对母子.他说他是有肺病的人,早死晚死一样的.
子 罕 第 九164
原来丢救生圈的船员,忙了一阵子回来,见他还逗留在船上,救生圈也没有了,问他怎么还不逃命?救生圈哪里去了?他只笑笑,(这种状况下,他还能安详地微笑,可见是什么样的胸襟了.)也不讲话. 这位船员东找西找,又找了一个救生圈给他,他又送给了另外一个人逃生. 结果船沉了,他也沉了,非常从容. 这是“无我”。他这样做不是被强迫的,完全是自动的,这就叫做“无我”
、爱人. 我们心里觉得这件事情很悲惨,但在他的心境却很安然. 他不是自杀,他觉得别人更值得同情、怜悯. 但在事实上,平常一般作人做事,没有办法真无我. 每个人同样画画,画出来各有不同. 你写文章如在文章里“无我”
,就没有你的意境了,就不要写了. 同样一件事情做起来就有“我”的精神. 要将全副的我,摆到无我的境界里,才可以达到真的“无我相”。孔子的这四点,大概用佛家的这观念来相互衬托一下. 实际上这四点是全部孔门学问的中坚,所以孔子教我们学问修养,就要效法他做到这四点,“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接下来以一个事实,来讲孔子为什么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道理:
子畏于匡. 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这是孔子一生中遭遇几件大事之一. 匡是一个地名,在宋国. 当时有一个坏人叫阳虎,据说阳虎貌如孔子,他的相
264论 语 别 裁
貌长得和孔子一样,宋人都要杀掉他.孔子带了一大堆学生,经过那里,大家以为他就是阳虎,把他包围起来,要杀他.这是有名的“子畏于匡”事件. 古代的文字简单,只用一个“畏”字. 实际上这个字代表很严重、很可怕、很危险的一件事故. 当然孔子的学生们感到很严重,也可以说吓死了. 可是孔子说,没有事,你们放心好了. 他非常相信命,不过这个命不是普通算命的命. 他说自文王死后,五百年来,中国文化衰落到现在,难道中国文化的命运真要断了?不要流传吗?如果上天有意一定要把我们中国文化的根基断绝,那么就应该是我一辈子都不会接触到文化,可是事实上我要担负起这个责任来. 假如说上天并无意断绝中国文化的根本,而要让他流传下去,那么今日就还要留着一点. 如是这样,老实说,我今天对于中国文化,是全心全力贡献在这件事上;也只有我对于中国文化,能够接受、能够发挥. 像这样,那么你们放心,我死不了,匡人也不会把我杀死.我们看到孔子在一个这样危险的情况下,他始终不以宗教精神,来个祷告,求神保佑. 再说,这个时候,他如果谈军事精神,把学生马上一组织,变成战斗的力量,也很容易.但是他不来这一套,所以他始终是“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他始终建立一个人文之道,处一切人、事,要自己增加自信.这一段说明他作人处世,处困难当中的精神.他这一次困难,如果不是身历其境的人,不容易体会. 等于现在和年轻人讲抗战时期的情形,讲死了他们也体会不出那种味道. 没有跑过警报,没有躲过炸弹,没有逃过难,那种味道年轻人始终不知道的.孔子当时的处境是万分危险,但他始终不动声色,
子 罕 第 九364
不在乎. 他反而慰勉学生,放心!死不了的. 中国文化的责任落在我们的肩膀上,上天有意断绝中国文化,那是我们该死. 假使上天无意断绝中国文化,那我们不会死的. 这是孔子处患难中的精神.
良冶之门多钝铁
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
何其多能也?
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
不多也!
“大”读“太”
,大宰是春秋时代的职官名称. 有位大宰问子贡说,孔夫子这位老师,真是圣人,他为什么这样渊博,样样都会?子贡当然捧自己的老师,他说,那当然!天生的圣人,(等于现代说“他是当圣人的天才”。)
而且学问又渊博.后来有人把他们的这段谈话报告孔子,孔子听了这个话就说,你们以为大宰真的了解我吗?不然,因为我是孤儿出身,从小从艰难困苦中站起来的,贫贱中什么事情都做过,人世间一切人情世故都通达了,所以对于人世间乃至下等的事都懂.君子对自己要求很高,始终怕自己人生经验不充足,谁够得上称学问渊博呢?这种都是恭维的话,不能听信的,天下的知识是求不完的.《庄子》也有一段话说:“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 以有限的生命去求无限的知识,太危险了. 这个道理是
464论 语 别 裁
很对,但对年轻的学生,这下半截话,我们就打住不讲了.否则,他们正好引《庄子》这句话为不读书的理由.孔子这里讲的“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这一点要特别注意,由此我们回过来看东西两方面的文化,人类的历史中凡是成大功、立大业、做大事的人,都是从艰苦中站起来的.而自艰苦中站出来的人,才懂得世故人情. 所以对一个人的成就来说,有时候年轻多吃一点苦头,多受一点屈折艰难,是件好事.我经常感觉这二十多年在台湾长大的这些青年们,大学毕业了,乃至研究所也毕业了,这二十多年中,从幼稚园一直到研究所,连一步路都不要走.在这么好的环境中长大,学位是拿到了,但因为太幸福了,人就完蛋了,除了能念些书,又能够做些什么呢?人情世故不懂. 真正要成大功、立大业、做大事的人,一定要有丰富的人生经验. 老实说,我们这老一代,比他们都行. 为什么?我们所经历过这一时代的大乱,今日的年轻人看都没有看到过. 逃难、饿饭、国破家亡的痛苦,更没有经历过;也许说在电影上看过,但那是坐在冷气里的沙发上看的. 学问是要体验来的. 所以孔子的这句话,要特别注意.
古之学者为己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牢是孔子的学生琴子开.他说,孔子说“吾不试,故艺.”
子 罕 第 九564
这句话很妙了,如以现代观念来说笑话,孔子没有参加联考——考试,所以学问渊博了.好像反过来说,一参加考试,就完了. 有没有这个道理?当然没有. 也有人解释说,孔子是说,因为我不轻于尝试,所以就多才多艺了. 这是怎么说法呢?他们说,在大庭广众之中,或在宴会里就看得到,凡是喜欢说话的人,总容易被人家看穿;而坐在那里,一问三不知,不表示意见的人,谁也不知他的学问多高深,实际上也许一点学问都没有.这个道理,宋太祖赵匡胤曾经运用过.当时江南还没有平定下来,江南来的使臣是文学家,有名的才子,南唐的徐铉,奉命出使到宋朝来. 赵匡胤就考虑,在宋朝有哪一个大臣的学问可以压倒徐铉?经过一番讨论,决定不下来,结果宋太祖在自己卫队中,选了一个相貌堂堂的卫士,穿了外交礼服,去对付徐铉. 徐铉到了宋朝,一一表演,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哲学、科学、文学都搬出来. 而这位冒充外交官的卫士,唯唯是应,什么都不谈. 三天以后,徐铉就认为宋朝的确有人才,以这位负责接待的先生来说,深藏不露,不知道有多大的学问. 所以“吾不试,故艺.”也可以从这第二个笑话去理解. 还有第三个笑话,是拿童二树的不考试来解释. 童二树这个人,我似乎提过,是清代的画家,梅花画得很好,也是有名的理学家、学问家,但没有参加过考试而没有功名. 古代考试都很麻烦,为了防止“夹带”要搜身. 童二树在进考场时,门口的警卫要搜查他. 他说国家开科取士,目的是要甄选天下的人才,现在我来应试,却先把我当小偷看待,我的人格就首先丧失了,那我何必参加考试?他就这样提着考篮走了. 从此不参加考试,在家里读书
64论 语 别 裁
作学问. 作学问自己用得着,然后就成大名. 这是第三点解释. 这些都是拿《论语》当笑话讲的解释.那么我们来寻求这句话的真正涵义,上面孔子刚刚讲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而下面由他的弟子琴牢说出,孔子说:“吾不试,故艺.”这样连起来看,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的求学问,是为自己学问而学问,并不是为了要尝试什么,并不是拿学问来作工具求取功名.秦汉以后的儒家多用孔、孟思想做敲门砖,求取功名,这不是孔子的精神. 孔子因为是为自己作学问,不以学问作功名富贵的尝试工具,所以他的学问,到达最高的艺术境界. 我们现在读书,进学校是为了将来求职业,为了前途,所以书读得没有艺术境界,很痛苦.过去我们读书,像我个人,喜欢研究佛学,喜欢研究禅. 在当时来说,是开倒车,没有人理的古董,但是我喜欢,有兴趣,爱学什么就学什么. 若是让我学政治、银行或经济,恐怕打死我也学不好,说不定圈圈都会画错,一万元多一个圈就是十万元. 谁知道当年所走的冷门,几十年后的今天都变成这么热门,真是我想不到的.那当年为什么求这个学问?
为自己作,没人要求,只是自己兴趣所在,非做不可. 因为这样,才没有条件,没有限制,也不考虑这一套东西学了能不能混饭吃. 没有饭吃喝稀饭,没有稀饭还有西北风,谁管它那么多!必须有这个精神,才能深入,才能称为学问,所以“吾不试,故艺.”大概可由此看到一些名堂了.下面说到孔子真正学问的修养境界:
子曰:吾有知乎哉?
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
子 罕 第 九764
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这是孔子的真正修养,尤其是反映前面所讲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道理. 孔子说,你们以为我真正有学问吗?
我老实告诉你们,我一点学问都没有,我什么都不懂.有不曾受教育的人来问我,我实在没有东西,就他的程度所问的,我便就我所知的答复. 如果他本身很鄙俗,来问我一个问题,我的确答不出. 那我怎么办?因为没有主观,没有成见,就“叩其两端而竭焉”
,反问他提出问题的动机,就他相对思想观念的正反两面研究透了,给他一个结论. 所以我没什么学问,不是我给他答复,是他自己的意见提出来问我时,我替他整理作个结论而已. 教育本来就是这样,真正的学问修养也是这样. 知识最高处就是“无知”
,就是始终宁静,没有主观,先没有一个东西存在,这是最高的学问境界. 不但孔子如此,世界上很多大宗教家、教主、哲学家,都是如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西方文化中的孔子——苏格拉底,也和孔子一样,出身贫苦,什么都懂,行为作人也很相似于孔子,他说:“你们把我看成有学问,真笑话!我什么都不懂.”
这是真话. 释迦牟尼也讲过这样的话. 他十九岁放弃了王位而出家修道,到了三十二岁开始传教,八十一岁才死. 四十九年之间,他最后自己的结论说:“我这四十九年中,没有讲过一个字,没有说过一句话.”
真理是言语文字表达不出来的.我们可以退一步说,孔子所讲的“无知”
,是俗语说的“半罐水响叮噹,满罐水不响.”学问充实了以后,自己硬是觉得不懂,真的自己感觉到没有东西嘛!空空洞洞的没有什么,这
864论 语 别 裁
是有学问的真正境界. 如果有个人表现出自己很有学问,不必考虑,这一定是“半罐水”。从学武的人就很容易看到,那些没练到家的人,就喜欢比画,他是筋骨发胀,并不是故意的. 而练到了家的人,站在那里好像风都会把他吹倒,打他两个耳光,他会躲开,绝不动手. 学问也是一样,一个人显得满腹经纶的样子,就是“有限公司”了. 所以孔子这一点,就是学问修养成就的真正境界.下面是孔子晚年的感叹: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这是感叹时代,孔子认为自己一点希望都没有. 他的希望不是对他个人,而是对于时代,感叹时代的无法挽救. 我们中国文化中,有几样东西很奇怪的,就是龙、凤、麒麟.中国文化是龙的文化.黄帝的时候,就对龙的观念非常重视,而且一直流传到现在,中国文化的标志就是龙. 讲到这里是一个大的问题了. 西方人据《圣经》,认为龙是恶魔,所以有一派教会,不准家里有龙的画及模型. 而且更认为第一次“黄祸”是元朝;还有第二次“黄祸”
,就是东方这个“魔鬼”要来了. 这是西方文化的秘密. 过去英国人已经做了一百多年的试验,促使中国的孤儿与外国的孤儿结婚,结果第一代生下来,眼睛变黑了;再生一代,头发也变黑了;到了第三代皮肤也变黄了. 随便怎样配都是这样. 所以西方人看到中国人的东西,他们内心上都在防备. 我们身为中国人,对这件事,不能不知道. 所以西方政治方面的人物,知识分子,尽管对中国文化敬佩,但他们内心还是处处防着我们. 西方人
子 罕 第 九964
有了这种思想,所以认为“龙”是可怕的,国内某一教派的人也有这种错误的观念.另外,西方文化有一派认为中国的龙就是恐龙,这也错了.我常告诉西方朋友,不要把恐龙当作中国文化中的龙.但中国文化中的龙到底有没有?连我们自己都搞不清楚. 在中国的历史上,始终没有一个人看到整个的一条龙,“神龙见首不见尾”看了龙头,看不见尾,看到身子,看不到头尾. 所以把恐龙当作中国的龙,是一个大笑话. 但究竟有没有这个生物,不去管它,这只是代表中国文化的精神. 到底是代表什么呢?
八个字,就是《易经》的文化所表示的:“变化无常,隐现莫测.”所以我们对中国文化,要有“子畏于匡”的那种信心,永远打不倒的,永远站起来的. 为什么要用龙来代表?
因为中国人所讲的龙,是空中能飞,陆上能走,水里能游的动物,说大可以塞满宇宙,说小可以细如发丝,这就是我们的龙. 中国文化就像这个龙. 至于风,同龙一样,在画上画得和野鸡相似. 但始终没人看到过,只是传说上,要世界真正太平,圣哲的皇帝出来了,凤鸟才出来一下. 所以孔子用凤来感叹这个时代,所谓“凤鸟不至”
,这句话的涵义,等于现在的说法——“这时代不是我们的了!”而“河不出图”这句话的意思呢?中国古代文化的来源是《易经》八卦,而八卦的来源,据说是黄河中出现了一条龙,龙变成了一匹马,这马的背上背了一个图案出来,这就是《河图》。另有《洛书》,是大禹治水的时候,对于天文地理工程的计算没有办法,后来在洛水里有一只白色的乌龟背了一个图案出来. 大禹看了以后,发明了数学最高原理,因此而计算出工程的结构,治
074论 语 别 裁
好了水患. 于是《河图》、《洛书》就成为了中国文化科学与哲学的先导.孔子的感叹就是说像“凤鸟至”
、“河出图”这样两个了不起的时代,再不会出现了. 换言之,他虽想挽救这个变乱的时代而达到太平,但自己想想年纪大,也办不到了. 这段表示孔子文化修养的高超,做事作人,挽救历史时代是那么热忱,那么有心,可是他觉得时间不属于他,大有力不从心的感慨.
行为心理学
下面再叙述孔子的行谊: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 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这几件事,从文学上看起来很平常,许多人都可以做到.孔子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我们深入研究,就觉得不同. 这节所记载的,是孔子作人态度的诚敬. 尤其对这三种人,他是特别严肃的.“冕衣裳”
,“冕”是头上戴的帽子,古代代表执政的人,所谓贵人,掌政权的. 古代中国的衣服是上下装,“衣”是上装,“裳”是下装,像裙子一样,男女都是穿裙子一样的下装,后世才演变为裤子.我们所看到的古代衣冠,如孔子的塑像,长袍只到膝下,再下还有一截露出来的就是裳.“冕衣裳”就是官方的礼服,代表贵官执政的人.“瞽者”是
子 罕 第 九174
瞎子. 孔子看到这三种人,“虽少必作”。这个“少”字就是年轻. 过去讲儒家思想的人,说这个“少”是印错了,应该是“坐”
,孔子虽然坐在那里,也必定要站起来. 这本朱熹注的四书上也有这样的解释,说孔子如果看见这三种人,即使坐在那里,也要很严肃地站起来.其实并不需要改这个字,少就是少,意思是说孔子看见这三种人,不问他年龄的大小,他必“作”。“作”就是变了脸色,也就是态度严肃起来. 看“齐衰”的人,是一种同情;看到执政的人,等于我们现在看到国旗,必定要致敬;对于瞎子,是怜悯. 孔子对于这些人都是非常肃敬,不问他们多大年纪,“过之必趋”
,如果要经过他们前面,一定很快的走过去.字面是这样解释的,深一层看他的意义,为什么孔子看到这三种人神态都会变,而且还特别记载下来,指出这是孔子了不起的地方呢?仔细研究,与心理的观念、个人的道德修养有关. 现代有一门新的学问,所谓“行为科学”
,或者叫做“行为心理学”
,如果以这一种新的科学观点,来分析一个人的个性,和他作人做事的思想才具都有关系.由此研究,就可以看出一个道理来了.平时我们在街上看到出殡的行列,不伦不类,没有礼仪,乱七八糟,以致一般人对丧仪都无诚敬之心,所以一般人对死者也没有什么同情之感,有时候还觉得很讨厌. 这并不是对死者不怜悯,也不是对丧家遭遇的变故不同情,实际上是社会风气把礼仪弄坏了. 以前常看见人家门前贴了“当大事”
、“制中”
、“严制”
、“慈制”等白纸条——现在恐怕有许多人对这些字条都看不懂了.中国的礼仪,重视人生哲理,素
274论 语 别 裁
来认为生死是一件大事,从出生到死亡,在人生过程中,实在是一件大事. 所以家中有人死了,便称“当大事”。“制中”就是表示在服行丧事当中. 平日称父为“严”
,称母为“慈”。
“严制”就是服父亲的丧制,“慈制”就是服母亲的丧制. 过去的教育里,我们对这种家庭,非常诚敬,到了他们的门口,都不敢喧哗. 这个态度有两种意义:一种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这方面素来诚敬;其次是表示自己的同情心,同情这个家庭发生了变故. 从前在大陆的农村里,如有人家办丧事,邻居亲友都会自动去帮忙.因为孝子心情太悲痛了,所以由大家帮忙,不让他管事. 现在变成好玩的了.还有,过去我们读书,就受这样的教育,即使自己的地位很高,官做得很大,回到家乡,如果经过祖坟或祠堂的时候,在相距一百步以外的地方,骑马的要下马,坐轿的要下轿,然后走路步行经过,乘船的要在船上站起来. 直到离开了一百步以外,才能再骑马或上轿,绝不可以骑马坐轿经过祖坟或祠堂的. 否则要被人骂,被人看不起. 我们从小在家里,看见父母长辈从自己的面前经过,都一定要站起来,两手还要拱一拱. 我个人的经验,几十岁了,回到家乡还是如此. 就是现在想起父亲,心里还是一种敬畏之心. 只是几十年来,学制改了,改成了所谓洋学堂,把这些礼仪都废了.所以现在我们的国民礼仪,变得很可笑,中国礼仪没有了,洋礼节也不懂.这里就说到孔子对礼仪的重视. 他看到有丧事的人,心里发生一种同情心,态度也随之肃然.至于对第二点冕衣裳,穿制服的人,执政的人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执政者的制服代
子 罕 第 九374
表了国家的体制,就等于我们现在看到国旗,自然肃敬. 对于瞽者,就是对可怜的人,范围扩大包括了残废的人,看到这种人,心里自然肃然起来.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小动作,没有什么要紧,但是从这上面可以看出一个人学问的修养、作人的修养到达什么程度.拿行为科学来说,一个人看见别人遭遇痛苦的事情,而毫无同情心,甚至于像小孩子看到烧死老鼠一样,在旁拍手欢呼.试问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孔子看到不但肃然起立,且“过之必趋”
,一定走快几步,不敢多看,这就显示他心理上的修养.
不 见 顶 相
下面引用了颜回对孔子的赞叹: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这是颜回对孔子崇敬的评论.“喟然叹曰”的“喟”字,是叹气的意思. 距今两百多年前的一位才子金圣叹,许多人都知道他的. 他对《三国演义》、《西厢记》等有特别见解的评论. 他的名字就叫“金喟”
,又名“圣叹”。据说他姓张,并不姓金. 他为什么取这
474论 语 别 裁
个名字呢?
因为金圣叹出生时,他的祖父焦急地在厅中等待,当时厅上挂了一幅孔子的像,突然听见画中的孔子喟然叹了一口气,这时丫环从里面出来报喜,说生了一个孙少爷. 他祖父心里很难过,孙子生出来,孔子在叹气,觉得这个孙子将来会有问题,所以取名金喟,又名圣叹,这是一个传说,在此当闲话一提.颜回赞叹孔子“仰之弥高”
,就是抬头一看,越看越高.后来印度传过来的佛教文化,对释迦牟尼也有类似的形容词.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有三十二种特殊的相,与众不同,其中有一种相名为“不见顶相”。佛教徒们研究佛经很好玩的,起初研究,有些人奇怪,为什么看不见头顶,后来多读了书才明白. 所以有人来问我,为什么释迦牟尼会看不见头顶?我说如果看不见他的头顶,那不是佛,是妖怪,应该打倒. 实际上所谓“不见顶相”
,就是“仰之弥高”的意思,太崇高了.有些佛教徒或研究佛学的人,把这句话当成真的了,说释迦牟尼没有天灵盖,殊不知这是崇高伟大、没有止境的意思.“钻之弥坚”
,是赞叹孔子人格与学问造就的深厚,越钻研越厚实.“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如果这两句话照字面讲,孔子有隐身法了,以武侠小说来看,功夫很高,抓不住了. 看见他在前面,追过去追不到,他突然又到了后面,好像太极拳、八卦拳,内功到了家似的. 实际上四句话连起来,可用一句土话解释,就是“这个人摸不透”。
他的学问到底有多深,人格到底多么崇高,无法估计,所以用这四句话的文学境界来形容,益见孔子的伟大. 这是颜回跟从孔子,对孔子所加赞叹的结论.对于一个哲学家,一个民族文化伟大的圣人,譬
子 罕 第 九574
如西方人尊重耶稣,以后都变成宗教性的“神格化”
,替他穿上宗教的外衣,而犯了“高推圣境”的毛病,把圣人的境界推崇得太高了,好像摸不到顶,事实上是否这样呢?这点我们要注意.事实上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最平凡.我们反过来,随便找一个乡下很土的种田人,一个老实人,对他研究研究看,就可发现一个平凡的人,也就是一个伟人. 所以说学问真正好的人,最后是最平凡. 如感觉到不凡,那是犯了“自命不凡”的毛病,有了这种心理,就可见这个人有限. 真正了不起的人,看起来是最平凡的,所以在哲学的观点上,就有“大智若愚”的说法.如果真有学问的人,学问到了家,自己又变成很平凡、很普通,不“自命不凡”
,那就是颜回所讲孔子这四句话的境界.
见与师齐 减师半德
下面跟着说孔子教育人的态度:“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注意“循循”这两个字,“循”是跟着走. 不但是教育如此,作人处世也是如此,讲理论容易,做起来很难. 在学校里教学生,就常会感到非常讨厌,有时候心里会想:“你还没有懂?!
真蠢!“
当我们有了这个心理的时候,马上感觉自己到底不是孔子. 颜回这里说孔子,对学生不会发这种脾气.“循循然善诱人”
,教育是诱导的,东方和西方都是一样. 什么是诱导?
这是好听的名词,说穿了只是“骗人”而已,善意的“骗”。
好像小孩子玩火柴,这是多危险的事,你如说不准玩,他非
674论 语 别 裁
玩不可,就要赶快拿另外一件玩具骗他,要诱导他,使他觉得别的玩具更好玩,把火柴丢了,来拿其他的玩具. 这就是“循循善诱”
,就是这样“骗”人.教育如此,推而广之,诸位出去做领导的人,从事政治,都要做到“循循然善诱人”。
“循循然”就是循他的意志,循他的个性,循他的道理,把他带一个圈子,还是把他带上正路. 人性就必须这样处理. 所以从孔门思想的推演,到了孟子讲到人性,就主张堵不得的. 你说:“不可以!不行!”他就非做不可. 尤其是对一个小孩的教育,你说不准,他非反抗不可,至少在心理上反抗,表面上你是父母、是老师,听你的,但心里非常反感,从心理学来看,就只这一点反感,慢慢积累起来,到最后他对一切事物都有了反抗性的习惯了.越是受压制的孩子,反抗越大,所以要想办法,循循然善诱.当然有时候有例外,像军人带兵,老实说没有那么多理由,命令就是命令,教你如何就如何,没有理由,因为战场上必须这样,也就是孔子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平常的教育则还是要“循循然善诱人.”
像对年轻人有一件事就感觉得到,有些书越禁止,他越偷偷的看. 所以循循善诱是一个原则. 方法怎样运用,则和用兵一样,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孔子的教育是依受教者的思想、品格而施教,不勉强人,不压制人,不挡住人,把门打开给他看,诱导他进去. 但用什么诱导他呢?用什么“骗”他呢?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所谓人文的学问,就是这两句话. 什么是“博我以文?”就是知识要渊博. 我时常感觉到,现在的教育,从五四运动白话文流行以后,有一大功劳,知识普及了,现在的青年知识渊
子 罕 第 九774
博了,这就是“博我以文”。尤其现在加上传播事业发达,每个家庭有电视,在社会上有电影、报纸、刊物、广播,各种传播知识的工具,以致现在十几岁的青年,对于常识,比我们当年二三十岁时还知道的更多. 当年我们书是读得多,对于普通知识还是傻傻的. 乡下出来,看到飞机、轮船,还叫“飞轮机”
、“火轮船”。现在七八岁的孩子都知道太空了. 可是知识越渊博,学问越没有了,缺乏了下面“约我以礼”的涵养. 我们要了解,“博我以文”的“文”并不限于文字,而包括了一切知识. 知识要渊博. 但知识越渊博的人,思想越没有中心. 所以中国政治,在过去领导上有一个秘密. 当然,这在历史上不会写出来,任何一个皇帝成功了,都不会传给徒弟的. 这秘密是什么呢?他尽管采用知识多的人,渊博的人,而真守成的干部是找老实而学识不多的人,他稳得住.凡是知识越渊博的人越靠不住,因为他没有中心思想. 对于这种人,给予的官位、头衔非常大,而真正行政的权力,并不交给他. 知识多了的人,好的可以说成坏的,坏的可以说成好的. 像现在的人好讲逻辑,把西方的一种思想方法,也当哲学来讲. 例如说到法理学的话,如果我们抓到小偷,送官署是对的.但是打了他一下,他可以要求验伤,告你伤害.他说他做小偷是犯了法,但你打他是侵犯人权,至少在判决确定前,他还只是一名嫌疑犯,你打他,侵犯了人权,人权第一,你犯了伤害罪. 讲法律逻辑,这是对的. 但从另一面讲,善就是善,恶就是恶,坏人就该打,可以不跟他讲这一套.这就是说死守逻辑的坏处,也就是说仅仅是“博我以文”的流弊. 以下面这句“约我以礼”来救这个流弊就对了. 知识要
874论 语 别 裁
渊博,思想要有原则,走一个专精的道路,作人处事要保持文化思想的中心精神. 这是颜回第二点说到孔子教育他的方法,也可以说是他的心得.第三点他说自己受孔子教育,大有“欲罢不能”
之感,他说有时候自己想想算了,不再研究了,可是却像谈恋爱一样,藕断丝连,总摆不下来.“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颜回说他自己,尽所有的才能、力量跟他学,然后感觉到很不错、很成功,好像自己建立了一个东西,自己觉得“卓尔”站起来了,可以不靠孔子,不依赖老师了,好像行了,结果冷静下来一反省,还是不行.“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虽然跟着他的道路走,跟着他的精神那么做,但茫无头绪,不晓得怎么走,简直一点苗头都找不到. 这是颜回口中所描写出来的孔子,就是这样一个人,讲他的作人,崇高、伟大、平实,而摸不透. 第二点讲到孔子教育人家,是那么善于诱导,而且那么注重多方面的知识,知识渊博了以后,同时注意中心思想的建立. 第三点说明自己努力的结果,不论怎么,老是跟不上孔子.讲到这里,我们联想到禅宗百丈大师的几句话:“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说够得上作一个禅宗大师的徒弟,要有一个条件——比老师还高明. 他说如果学生的学问见解和老师一样,已经是矮了半截了. 为什么?因为老师已经走了几十年了,这个学生还是在几十年以前的程度,在后面跟着老师走.教育的目的希望后一代比前一代好,要年轻一代的学问见解,超过了老师,才可以作徒弟. 所以我经常有个感想,我们年纪大一点的朋友们,领导青年们,所
子 罕 第 九974
期望于后一辈青年的,就要效法这几句话,希望后面的青年比我们行. 有一次演讲,谈到命运的问题,我说我们这一代,不包括现在的青年,不必算命,如果要算八字,我对大家——也包括我自己在内,已经批断好了八个字:“生于忧患,死于忧患.”
我们这一代是命中注定垫墙基的.但是不要自认悲哀,这是神圣的,一个建筑物基础不稳固就不好. 所以我们这一代要认清楚,是未来一代的基础,自己要建立得稳固,同时希望后一代,要胜过于我们,见解学识都超过我们,这是我们国家民族所最值得欣庆的事. 如果现在发现不及我们,这有什么用?
要现在超过了我们. 如孟子说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这种“见过于师”
的青年就是英才,但是这种人才,始终很难得.
大丈夫当如是乎?
下面继续说孔子作人外世的态度: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 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
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
欺天乎?
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
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这是说孔子的修养. 由这一段话看出两点,第一可见当时学生们,尤其子路、子贡这些人,对孔子的尊敬. 以另一
084论 语 别 裁
个观点来研究,我个人经常认为——这里特别提醒大家注意,我个人见解不一定对,只是提供大家作一个参考——孔子了不起的地方,除了他的学问、道德、修养以外,我以前说过,他在当时的确可以推翻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取而代之,但他绝不这样做.说到取而代之,我们讲一点题外话. 读《史记》,刘邦和项羽两个人,分别看到秦始皇出巡的那种威风与排场. 项羽看后,对朋友说“彼可取而代之.”用白话说是“老子可以把他拿下来,我来干!”刘邦看后则说“大丈夫当如是也.”用白话来说:“一个大丈夫,应该做到这样,才够味道.”根据行为心理,同样一个观念,但两个人表达的气度,就完全不同. 一个是非常粗犷的,好比你坐在椅子上,一个人走进来,把你拉下来:“你下来!我要坐.”而另外一个人说:“这个位子,可让我坐坐吧?”然后坐下来. 气量就不同. 所以我们读历史,这些文字上的要点,应该特别注意.我们回头再说正题:孔子当时那么多门弟子,而在那么少人口对比下,等于现在一个非常大的党组织. 尤其在孔子那个时期,春秋战国的变乱已经那么久了,他又有三千弟子,都是各国的优秀分子,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人才都有.只要稍微动一动,任何一国的政权,他都可以取而代之,但孔子始终不干这种事情. 为什么呢?
他认为这样,影响并不久,不是千秋万代的事业,要影响得悠久而博大,不在于权力,而在于文化与教育.在这节书里可以看到,这些弟子们对他,简直捧成一个大党魁. 所以后来儒家称誉孔子为“素王”
,这是真正的王. 所谓“素王”
,是没有土地、没有人民,只要人类
子 罕 第 九184
历史文化存在,他的王位的权势就永远存在. 称孔子为“素王”
,等于佛教中称释迦牟尼为“空王”是同样的道理. 不需要人民,不需要权力,而他的声望、权威和宇宙并存. 第二点看到孔子本身,始终是一副救人救世的心肠,并没有把富贵、权位当一件事情. 这里说,孔子有一段时间生病,子路就把同学组织起来.把孔子视同一个皇帝或社会组织的领袖,而叫同学们为臣,好像是层层节制的部属. 这里的“臣”是阶级的观念,俨然显示出政府组织的味道.后来孔子病好了一点,知道了这件事,就感叹:“久矣哉!”
他说我病了这样久,在这段期间“由之行诈也.”
他就骂子路,你怎么光做些欺骗的事情,自己欺骗了良心,违背了道德.“无臣而为有臣”
,我本来是个平民老百姓,又不是帝王,为什么把同学们组织成这样?
把我变成这样?
“吾谁欺?
欺天乎?“
你骗人,这个罪过可是我背了,我本来是老百姓,你硬把我变成这样,这不是骗人吗?骗自己?还是骗天呢?
看到这里,我们有个感想,这感想要从经验来. 我们发现,有时候当一个领导人,往往会被部下捧坏了. 根据过去的经验,我们自己并不想这样,下面的人会把我们捧成这样.尤其是年轻的朋友们要注意,假使将来有那样的地位,要留心被别人捧,到了那样地位,别人都说你的话说得对,都对你说“是的”。这时你要考虑,不要给人捧坏了. 历史上有很多人,到了某一阶段会昏了头,就是被下面捧坏的.还有,当一个领导人,自己要想下台下不了,下面的人不让你下来,像有位工商界的朋友,不想做. 我劝他说,你做做好事,你现在关门是舒服了,可是你要想到你下面一万多员工,加上他
284论 语 别 裁
们的家属,有好几万人靠你吃饭,你不能说不干. 我劝他不要以工商的观点,而以社会事业的观点继续做,这样就伟大,所以人到某个时候,自己想下台,有下不了台的痛苦.
解 脱 生 死
回头说到正题,孔子说“吾谁欺?
欺天乎?“
用土话来说,就是“你为什么替我摆这个臭架子?
反而替我丢了人!“的意思. 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孔子的态度,子路对他恭敬,而他责备子路,当然没有像我们那样用土话痛快地骂子路一顿,他反而是”引咎自责“的态度,觉得自己没有把子路教育好,所以说”吾谁欺?欺天乎?“
下面又申述理由:“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他说我与其以君臣的关系,死在臣子的手边,还不如以师生的关系,死于你们学生的手边更好些. 这个话假如没有到那个位置去体会,是不知道的. 我们在历史上看到过,有些帝王死了好可怜,曾有好几个帝王死了以后,尸体发臭,生虫没人管,几个儿子,去争着当皇帝,真还不如一个老百姓. 明朝的崇祯皇帝,最后亡国自尽的时候,拿起宝剑要杀公主,公主年纪小,跪下来问自己有什么罪,皇帝说你没有罪,错在作了皇帝的女儿. 这便同南北朝时刘宋顺帝所说:“愿后身世世勿生帝王家.”是一个道理. 所以一个人死得光明磊落、痛痛快快很难.我有些朋友,其中学佛、学道,或打坐的来问我修道的工夫,我总是劝他们不要搞这一
子 罕 第 九384
套,是有这种方法,但做不到,也不要想成佛成仙,一个人健康快乐的活着,死的时候干脆利落,不牵累别人、不拖累自己,就是第一等人. 这个话也是经验中得来的. 因为我的老朋友太多,而有许多老朋友真可怜,死得不干脆利落,拖累了别人,也苦了自己. 所以不要拖累别人,不要拖累自己.如何安排自己将来的死,最好找一个洞,先进去睡好,自己差不多了,搬块石头把洞门一堵,好了. 否则拖累别人很痛苦. 不过,这也不够解脱,倒不如梁启超说的:“求仁得仁又何怨,老死何妨死路旁.”
说到这里想起了两位老朋友与殡仪馆的故事. 一位是上将军某公,有一次,他说真想在殡仪馆附近,最好隔壁找一幢房子. 我问他什么意思. 他说有两点理由. 第一,老朋友一个个凋零,经常要跑殡仪馆,方便些. 第二,有一天自己要去的时候,就走过去了,也方便. 第二个朋友也是一位将军,十多年前一个春节,碰到我说,今年真倒楣. 我向他为什么?他说刚过年,大正月坐三轮车去吊一个朋友的丧,到了门口付了车钱,那个三轮车夫问道:“先生你还回去不回去?”可真把他气得不得了,大骂车夫:“你才不回去!”不料几个月后,这位朋友真到那里不再回去了. 就是这样巧的事情. 这是两个故事,也是两种绝对不同的观念.由这一段,看到孔子思想的通达,他意思说,为什么死还要摆这种排场. 第三点,他告诉子路,你怕我死后不得大葬——就是国葬、公葬——得不到你们认为死后的光彩. 我们经常看到“生荣死哀”四个字,生的时候享尽了荣华,死后的荣耀,就是大家都会哀痛.可是我们现在到殡仪馆吊丧,
484论 语 别 裁
有许多人在那里已经没有哀痛之情了.孔子这里是说,我虽然不得大葬,没有生荣死哀,“予死于道路乎?”我也没有惨死,总是寿终正寝. 我们常常看到讣文上有“寿终正寝”这四个字,但现代往往与事实不符,因为现在的人都是死在医院,有几个寿终正寝的?古代说寿终正寝,是指死在自己的房间里,断气以后,才抬到正门的大厅上,所以是寿终正寝. 现在都死在医院,送到太平间,哪来的正寝?还有现在殡仪馆中,有许多太太挽丈夫,儿子挽父母的挽联,都不合理的. 因为照古礼,自己是当事人,没有心情在文学境界上作诗作联,所以亲人是没有挽联的. 若是自己不会写,由别人代写,更是莫名其妙. 挽联要与死者有感情才挽得出来,与之毫无感情,怎么代写?有感情的自己写,很简单. 白话的:“你死了,我也快来了!”或:“你先走一步,我会跟来的,你安心的去吧!”不很好吗?所以讲到中国文化,目前许多地方都是问题. 可是我们在这里,看到孔子对于他自己的生死,却看得非常平淡.
卖不出去的无价宝
下面文章,转了一个气势.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
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第二个“贾”字在这里念“姑五切,音古.”行商坐贾,
子 罕 第 九584
是古代商贾两个字的分别意义. 流动作生意的称为商;开店固定在一个地方做生意的称为贾. 子贡有一天和老师幽默一番,他说有一块美玉在这里,老师!你说我是把它放到保险柜里藏起来好呢?或者找一个好价钱把它卖掉了好呢?孔子一听就懂了,他说:决定卖!决定卖!我在这里等人来买的,可是卖不出去,没有人要!这是他师生之间的幽默. 也就是说孔子感觉到生不逢时,吾道不行,而借子贡的幽默表达出来. 所以接下来就叙述孔子的另一个想法: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这是孔子平居时的一段闲话. 九夷是东南方一带蛮夷之地,当时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南方省份的边区. 这些地方还没开发,还是披发文身,非常落后的地区. 孔子当时想另外开辟一个天地,保留中国文化. 但有人说,那个地区太落后,没有文化,野蛮得很,怎么办?
孔子说地区不怕落后,只要真有道德、真有学问的人,去任何地方,在任何时代,自己都有自处的办法,那有什么关系?读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最后的一句话“孔子云:何陋之有?”就是从这里来的. 他引用时,说出了“孔子云”
,便不算千古文章一大抄,只能算是借用的.讲到这里就想到,书读多了,便会觉得今古文章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所谓“千古文章一大抄”
,于今为烈!有人到中央图书馆、中央研究院或别的什么地方,把几十年前的报纸找出来,多抄几篇报屁股的文章,都变成了新的. 或者一瓶
684论 语 别 裁
浆糊、一把剪刀,拼拼凑凑,就是一本书,新著作. 还有的人叫学生研究了半天,把资料拿来,拼凑一番,就是著作.最近有一个学生,留学法国,暑假回来,找论文题目,他说法国老师要他作关于中国问题的某一个题目. 我说天下乌鸦一般黑,中国老师这样,外国教授也这样. 他根本不懂这个问题,所以指定你的博士论文作这个题目,他做指导老师,名义是他挂了,实际上是你替他研究,今日学术界,作学问都不老实,真是孔子讲的“吾谁欺?
欺天乎?“
统统都是这样干.自己不懂的问题,要学生作论文,去研究. 学生要想拿这个功名——学位,只好去找资料,苦死了. 找来了以后都交给他,学生的学位完成了,他的知识也得到了,又不要费力气.这是学术界的秘密,全世界一样. 决不像古人教学生是“传道授业”的精神了. 人老了,对这些也看透了,实在也不想看了.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研究孔子的生平,这里也是他重要的资料. 这是孔子周游列国以后,到了晚年,他深感即使拿到了权力,也平定不了世界.要想对社会、历史有贡献,只是从事文化与教育.因此决定回到鲁国来,整理中国文化,由此产生了六经. 他说,我自从由卫国回到鲁国整理文化以后,中国文化的中心,把它改正了. 所以我们说“文化复兴”这个名词,在孔子这个时候,是一个阶段.(在此以前大乱了一个时期后,经过孔子的整理,一直流传了几千年.)文学的路子,与文化、文艺的路子配合,才走到正路上.
子 罕 第 九784
不落醉梦中
下面说孔子平常的生活: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自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在外面,参加政府会议的时候,(“出则事公卿”的事字是动词.)与这些高级的国家大臣一起,参加会议,正式从事于国家的政务. 回到家里则“事父兄”
,规规矩矩是一个家族里的成员,也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没有官架子.在父亲的立场就尽到父亲的责任;在弟弟的立场,对兄长、对家里的人就应该尽到作弟弟应尽的义务. 这两句话,以现代的观念来说,当一个公务员,上班的时候,规规矩矩从事公家的事,尽我的责任,守我的本分.回到家里,做家庭中一个很好的成员,当父亲尽父亲的责任,当丈夫尽丈夫的责任,当妻子尽妻子的责任.“丧事不敢不勉”
,对于生死大事,尽量的周到,朋友之中有人家里出了大事,有人死亡,就尽量的帮忙,对于朋友的红白帖子,喜事可以礼到人不到;对于丧事,礼到人也到,这是最后一次了,不去殡仪馆行个礼是讲不过去的. 对于丧家,要安慰问讯他们,有没有事需要自己帮忙,如果有,立刻就去. 这是孔子说的丧事不敢不勉,就是在患难时需要朋友,否则人类交朋友有什么意义?光景好的时候才来往,那
84论 语 别 裁
不是多余!光景好到处都是朋友.第四点孔子“不为酒困”
,喝酒没有喝醉过. 我是天生不会喝酒,也讨厌喝酒的人. 不过因为不会喝酒,我也自己试验过,看看喝醉了什么滋味.我的结论是不相信人会喝醉,如果有人喝了酒乱说话,我照样认为是装疯.没有人会喝醉的,试试看他绝不会吃大便,他绝不会骂他的妈妈,不会揍他最爱惜的人. 孔子说“不为酒困”不只是喝不醉的意思. 实际上人都在醉梦中,如果以哲学看人生,几乎没有一个人清醒过. 爱情的醉,富贵功名的醉,没有哪样不醉. 道家的吕纯阳有两句诗说:“浮名浮利浓于酒,醉得人间死不醒.”吕纯阳以道家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大家都在醉中,临死都没有清醒过. 现在《论语》上记载孔子“不为酒困”
,在我个人的看法,就有这种意味. 当然,孔子的酒量很大的,在《乡党》篇中说孔子“唯酒无量,不及乱.”
如果解释为酒量很大,怎么说“无量”呢?也许一点都不会喝. 但也不对,否则又怎么说“不及乱”?所以研究起来,大概是酒量很大,从来没有喝醉过. 不过也不能说不会喝醉,“不为酒困”应该是不迷醉于酒,没有酒瘾,而且始终保持清醒,不会在喝酒以后,有酒态醉意,更不装疯卖傻的. 孔子说除了这几点以外,“何有于我哉!”意思说,我这个人非常平凡,出去作公务员就规规矩矩是个公务员,回到家里就规规矩矩是家里的一分子,朋友之间有困难,尤其是有丧事这类患难,则一定尽力帮忙,平常作人,不在迷醉中. 除了这几点以外,一无长处,一点学问都没有.
子 罕 第 九984
水流花谢两无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在这里讲,为了体会得更亲切一点,就借用碧潭这个地方吧!
孔子去郊游,他站在碧潭吊桥上,看到下面的流水说:“过去的就像这下面的流水一样,白天晚上都在流.”这两句话的文学气息非常重,全部《论语》中,最富于哲学意味的,也就是这两句话. 从这里,有几个要点可以了解.第一,道家思想方面,老子也和孔子这个观念一样,经常用水代表人生哲学. 老子教我们效法水,中国有一句老话“人往高处爬,水向低处流.”老子教我们学下流——不是普通所指不高尚的下流,是指水的下流——大海. 天下的水都向下流汇归成大海. 所谓下流,就是谦下,站在最下面,“人之所弃,我则取之.”人要有容量,像大海一样包罗万象. 老子又教我们“上善若水”
,最高的品德像水一样. 道家形容水很妙,水是绝对干净的,脏的东西到水里,都被水冲洗干净了. 让我们的心境,以及人品的修养,效法水一样,冰清玉洁,不受一点尘埃. 虽然容纳了许多废物、污垢,但仍然是水,水的性质没有变,而且永远自强不息.第二,佛家也说过水,我们看到流水,永远只是一股流水而已. 照佛学的分析,人的心理就和流水一样,如说“滚滚长江东逝水”
,永远在流,真的吗?
错了.等于看到电灯光,
094论 语 别 裁
说它一直亮着,也错了. 当我们看到一个浪头的时候,事实上这个浪头已经过去了,是接上来的另一个新浪头,当在看到这新的第二个浪头时,它又已经过去了.灯光也是一样,当我们刚一打开开关时,所发出的光波已经消失了. 我们的思想、感觉、年龄、身体,当一个钟头乃至一分钟前坐在这里的我,与此刻坐在这里的我,已经不知道经过多少变化了.所以“今我非故我”
,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前一分钟的我了. 都过去了,像流水一样,不断的向前去. 所谓“江水东流去不回”
,历史永远不会回头,时间永远不会回头. 人生永远像浪头一样,一波又一波地过去了,要想拉回来是做不到的.这些都是另一面的说法,也可以说是消极的人生,许多宗教家、哲学家,都从这一面看,花落了再不会开了. 大家都看过的,《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 这位小姐病兮兮的,花落了还要去收回来,还要葬下去,情调非常美,文章也作得很好,葬花词名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此之为林黛玉!怎么不生肺病?怎么不那么痴迷的死?你管他谁葬你,死了就死了. 说到这里,龚定庵的诗就比林黛玉高明多了,他的诗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刚才说过的某先生,他死后有人问我送什么挽联给他,我说我会另作一副. 但送给他的挽联最好是这两句诗,因为,虽然人死了,而其耿耿的忠心仍令人感动,在文学境界上,就是龚定庵的这两句诗. 以上这些都是从悲观的角度来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但孔子并没有以悲观的态度来说这句话,而很多的意义包括在内,极高明. 从另一面,用积极的观点来看人生. 人
子 罕 第 九194
生如流水一样,不断的向前涌进. 所以我们要了解,人生就像这股流水一样. 孔子所以站在上流告诉学生们:“注意呀!
你们看这水,过去的都像这样,向前面去!向前面去!而且是昼夜不断的向前去.“
他这话的意义,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易经》乾卦的卦辞. 乾代表了天,中国文化是用乾代表了天体,现在的名词就是宇宙.《周易》就是文王的思想,也就是孔子所效法的.文王解释宇宙,是永远在转,永远在动,没有一分一秒停止,假使一秒停止,不但地球完了,没有人类了,整个宇宙也垮了,所以宇宙是动态的. 这就是中国的哲学了. 我们有两位现代的学者是在思想界很有影响力的,他们评论中国文化,属于静态的. 我对他们说,老兄,谁告诉你们中国文化是静态的?讲中国文化,第一部书就是《易经》,里面就告诉了你“天行健”
,宇宙没有静态,永远是动的. 中国文化并不主张静态的宇宙. 人生也是这样,要不断求进步. 静是缓慢的动态,没有真正绝对的静. 譬如人坐在椅上好像很静,其实并不静,身上的血液正在分秒不停地循环,各个器官也都各司其职地工作着.“天行健”是永远强健地运行.“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教我们效法宇宙一样,即如孔子所说“逝者如斯”
,要效法水不断前进,也就是《大学》这部书中引用汤之盘铭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道理. 人生思想、观念,都要不断的进步. 满足于今日的成就,即是落伍.所以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包括各方面很多意义,可以说孔子的哲学,尤其人生哲学的精华,都集中在这两句话中,它可以从消极的、积极的各方面看,看
294论 语 别 裁
宇宙、看人生、看一切. 我们自己多多去体验它,应该了解很多的东西. 在这里所提供大家去研究的意见,还只是其中的一点点. 实际上,根据这两句话,可以写很多很多的文章.历史是不能停留的,时代是向前迈进的,宇宙如此,人生也是如此.
女人未必皆祸水
这里是另起一节.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这句话里面说的色,包括了女色、物欲、嗜好三重意义.但根据历代的看法,只是偏重在女色这一面,认为这是孔子对卫灵公的感叹. 孔子周游列国时,对孔子比较重视的是卫国,但卫国的政权,当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是大臣蘧伯玉,而左右卫君的是美丽妃子——卫灵公嬖好的南子,所以有这句感叹,而成了一句名言. 事实上不止卫灵公,从人情世故上看,人都是好德不如好色.如果一定要以最高的道德要求,世界上很少有合乎标准的人.像我们看到很有名的唐明皇与杨贵妃这段历史故事,唐明皇这个皇帝的确是不错,少年时代非常好,晚年时因嬖好杨贵妃,致使国家发生了变乱,成为知名的历史故事. 在过去的历史,很多人都把这个罪过,推到场贵妃身上去,这也是很难说的. 说一个女子对于政治会有如此大的影响,也有
子 罕 第 九394
可能. 就是西方也有这种情形,所谓英雄征服了天下,女人征服了英雄. 不过要看哪种女人,真能征服英雄的女人,并不容易. 我们看到蜀亡国以后,蜀王妃子花蕊夫人被俘. 宋太祖赵匡胤就问她,你们国家有十几万大军,为什么今天你会到我身边来. 这位妃子作了一道诗答复他,大意是说我本在深宫中养尊处优的女子,对国家大事不了解,但这首诗的结论却骂尽了男人,她说:“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这也是历史上,女人关系历史命运的一个故事. 再其次,大家都说唐明皇是误在杨贵妃手里,尤其是诗人们都如此说——中国的诗人多半对于历史大事,有谨严的批评——但也有另一面的看法,如袁枚的诗说:“空忆长生殿上盟,江山情重美人轻. 华清池水马嵬土,洗玉埋香总一人.”当安禄山造反,兵逼长安,唐明皇出走到长安南面马嵬坡的时候,发生兵变,部队不肯走了.大家提出了一个条件,要求把杨贵妃杀死.唐明皇没有办法,只好让贵妃自缢死. 所以后人评论历史,认为唐明皇不一定是为了杨贵妃而误国的,这首诗就是这个意思. 建温泉池给杨贵妃洗澡的,让杨贵妃自杀的,都是唐明皇做的,不要把历史的罪过,推到一个女人身上去.同样,清代的龚定庵也提了一个反调,他的一首诗说:“少年已自薄汤武,不薄秦皇与汉王. 设想英雄迟暮日,温柔不住住何乡?”
他说一个英雄到了晚年没事情做了,不让他住在温柔乡里,又要他干什么?龚定庵这个理论,和现代的心理学、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有点类似. 我们要特别注意,性心理学与马克思的理论,严重的影响了近一百年思想. 今日
494论 语 别 裁
除了马克思的影响以外,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对近百年来历史文化转变的影响更大. 不过这一方面不像政治理论受重视——如果依据性心理学的看法,有过分的精力,就有杰出的事业. 因此英雄、豪杰、才子,几乎各个行为不检,都是孔子所讲的“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然而孔子所要求的真正圣人的境界,这是非常难的事,一般心理状况,凡是了不起的人,多半精力充沛,所以难免要走上女色这条路子. 这是我们就这一点,对历史的看法. 扩而充之,“好色”不但是指男女之间的事,凡是物质方面的贪欲,都可以用“色”字来代表. 尤其是以佛学的立场看,那就更明显了. 照儒家的思想,一个领导人,简直任何嗜好都不应该有. 但是人很难做到完全没有嗜好. 譬如有些人什么嗜好都没有,就是好读书,这也变成一个嗜好,于是左右的人都是读书人. 南朝梁元帝读书读呆了,敌兵临境,还要文武诸臣戎服听他讲书. 最后终于亡了国. 他在投降时,放一把火,把收藏的十四万卷图书烧了,他说“文武之道,今夜尽矣.”有人问他为什么烧了书,他说:“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可见读书也很害人,真成呆子.从此我们了解,上面有一点偏好,下面就偏向了,这就是“物必聚于所好”的道理. 我们要看古董,就必须到好古董的人家才看得到. 有些人好石头,有些人好怪木,有一些人就是好钞票. 某公说,有一个老朋友,每天入睡以前,要一张张点过他铁柜里的钞票以后才能睡着.所以孔子这句话,是一个最高的目标. 同时提高我们的警觉,凡是作一个领导人,不但是好色,任何一种嗜好,都会给人乘虚而入的机会,
子 罕 第 九594
因而影响到事业的失败. 所以接着下面引用孔子的话: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一切的进德修业,都是如此. 不但是学问的成功、道德的成功、事业的成功,原则都相同:不是进步,就要退步.没有进步,停留在原地,也是退步. 尤其对于自己道德的要求,更难!我曾说过,英雄征服了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人不想征服天下,而能够征服自己. 事实上征服自己比征服天下更难. 所谓道德的修养,就是征服自己. 上面孔子的话,就是说这个道理. 他说譬如我们去挑泥土来堆成一座山,要挑一百担泥土的,已经挑了九十九担,最后“未成一篑”
,少了一畚箕泥土.“止”
,停止了,因此便不能登峰造极到顶点.是谁使你停止的?我们一件事没有成功,往往推之于客观的环境、社会的因素,但是孔子在这里说那是不可能的,“吾止也”
,还是自己心理的疲劳与退缩,不是客观因素. 他又说,譬如填平一块土地,倒一畚箕泥土上去,就看到更高一点,这个进步,也不是外来的因素,而是自己的成功,这里他所强调的,是指一切的作为,其成功或失败,都在于一个人自己,不要推之于外来的因素. 外来因素之所以形成,也是自己本身的关系.到这里为止,结束了孔子上面站在河川上所发的感叹.下面是孔子的教育经验,对于个人的评论.
694论 语 别 裁
学而有成之难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孔子说在他的学生中,能依照他的教导去做,而不懒惰的,只有颜回这一个学生. 这句话好像很普通,但如果在教学上或在领导位置上工作久了,就可以体会到这并不是一句简单的话,我们现在常常发现有些年轻人,吩咐他们去做一件事,譬如去照顾一位老年人,他有这个心,但没有这份热情,他会觉得是老师叫他去做的,而没有感觉到这件事情是他应该去做的,就只差了这么一点. 讲理论时,他讲得和大家一样,知道应该爱人,应该尽心,但做起来是另外一回事.我和年轻的同学们说,许多社会上已经做了的事情,如“张老师”
、“生命线”这些,已经有人做了,不要再重复,你们应该去做一些须要做却还没有人做的事. 据我的资料,一些老年人很可怜,子女不在身边. 可以发动年轻人对老年人服务,绝不接受招待,自己带便当去. 青年们都说得头头是道,但我告诉他们,要经得起往后的困难. 有些老年人替他服务久了,他会觉得应该. 第一次有感谢之意,第二天他觉得差不多,第三次也许你迟到了,他会骂人,那么年轻人还要准备行礼、道歉. 由此可知做一件好事,也有如此的困难. 所以理论与事实配合起来,要“语之而不惰”
,讲到了就做到,而且非常勤快,又持之以恒地去做,实在是非常难的事.
子 罕 第 九794
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论,一个人总有些熟人有事相托,如果做得到的事情就答应了,答应以后有时又觉得烦了,摆在那里两三天,就把事情“惰”下去了. 有时候提高警觉,赶快办,办了以后,有没有结果不知道. 办不到的也要早告诉人家. 否则等于医生替人看病,看不好的,给人家一点平安药吃,好不了也死不了,就是拖,这就是罪过. 所以孔子讲颜回的这句话,表面上看很普通,真正体会一下,这种修养实在是不容易的.下面接着再赞叹颜回: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这并不是对颜回本人说的话,是他对学生们说颜回的.颜回不是只活了三十二岁就死了吗?孔子说可惜得很,我只看到他的进步,没有看到他的成就.有进步应该有很大的成就,可惜短命死了,所以成就没有看出来. 因此孔子有下面对人的感慨: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所谓苗就是根苗. 有些植物,种籽种下去,发出的芽非常好,应该前途无量,但结果却长不大,枝叶并不茂盛,这是“苗而不秀”。也就是说有许多人,小时了了,大时糊涂.尤其在教育界更看得到,有些年轻人非常好,眼看他慢慢变,变到最后不成器.再更进一步是“秀而不实”
,虽然花叶扶疏,但没有结出果实来. 如果我们把这两句话,回转来看看自己
894论 语 别 裁
的人生,大多可以说是“秀而不实”的. 在这个非常时代里,年轻时,想如何如何. 结果到了现在,得了结论,晓得自己是“起不了”。而这个重点,就是孔子上面所讲的“止,吾止也. 进,吾往也.”在乎自己,不关他人,尤其作学问更是如此. 我们常看到年轻人文章写得好,有许多人寄以厚望,我说不见得,这就是“苗而不秀,秀而不实.”
真正文章写得好,能称得上是一个文学家的,以整个人类文化历史看,古今中外不到两三百人.这仅就文章这一行而言,写了许多书的人,能流传的又有几本?这都是“秀而不实”。
所以文学也好,学问也好,无论哪方面,能够做到历史上有成就的,很不容易. 这也就是孔子对人物的感叹. 有许多人,聪明而进取,有前途,但最后并没有结论. 许多人的事业、道德、学问,都在这两句话的范围中.
勿 轻 后 学
因此孔子又对学生们讲到对年轻人的观感: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这句“后生可畏”是孔子的名言,切不要轻视后一代的年轻人. 从古至今,对年轻的后一代都非常重视. 孔子说后来的年轻人可畏,并不是怕他,而是说值得用心培养,值得重视.“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千万不要轻视后一代,不要
子 罕 第 九994
以为未来的不如现在的. 这一点我们不要冤枉孔子了,我们学术界经常都把孔子描写成非常古板、保守的. 实际上孔子的思想最前进,他不轻视后一代,更不轻视后来的历史,认为未来的社会不比现在差. 所以他说你何以知道将来就不及我们?以人来说也是如此. 不过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还没有成就的话,那也就算了,再没有什么可观的了,这也是事实.前面说过,我个人的看法,人类文化永远是年轻的,到现在为止,永远都在幼稚的阶段,还没有成熟,假使真正成熟,在文化的立场来看,此时人类的生活就永远安定了. 这个理论是最麻烦的历史哲学问题,在此我们不去多讨论它.这一段也是孔子在鼓励青年们努力,我们过去有一句格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就是这个道理.下面还是他对于学生们的鼓励: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
改之为贵. 巽与之言,边无说乎?绎之为贵.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这固然是他对学生的鼓励,也是我们一生作人做事值得效法的地方.“法语”
,就是我们现在普通说的“格言”。古人的名言,古时也称“法言”
,有颠扑不破的哲理. 我经常告诉来学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不要走冤枉路,最直捷的方法是先去读“三百千千”
,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四本书,努力一点,三个月的时间,对中国文化基
05论 语 别 裁
本上就懂了. 三字一句的《三字经》,把一部中国文化简要地介绍完了. 历史、政治、文学、作人、做事等等,都包括在内. 尤其是《千字文》,一千个字,认识了这一千个字以后,对中国文化就有基本的概念.中国真正了不起的文人学者,认识了三千个中国字,就了不起了. 假如你考我,要我坐下来默写三千个中国字来,我还要花好几天的时间,慢慢地去想.一般脑子里记下来一千多个字的,已经了不起了. 有些还要翻翻字典,经常用的不过几百个字. 所以《千字文》这本书,只一千个字,把中国文化的哲学、政治、经济等等,都说进去了,而且没有一个字重复的. 这本书是梁武帝的时候,一个大臣名叫周兴嗣,据说他犯了错误,梁武帝就处罚他,要他一夜之间写一千个不同的字,而且要构成一篇文章,如果作不出来就问罪,作得出来就放了他. 结果他以一日一夜的时间写成了《千字文》,头发都白了. 即“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四个字一句的韵文,从宇宙天文,一直说下来,说到作人做事,所谓“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不要以为千字文简单,现代人,能够马上把《千字文》讲得很好的,恐怕不多. 至于格言,也有一本书《增广昔时贤文》,是一种民间的格言. 过去读旧书的时候,等于一种课外的读本,个个都会念,包括作人做事的道理在内. 当然里面也有一些要不得的话,如“闭门推出窗前月,吩咐梅花自主张”的作用. 但有很多好的东西,都被收进去了. 到了台湾以后,发现市面上发行的《昔时贤文》,又把闽南语的一些民间格言也放进了.讲中国文化,除四书五经以外,不要轻视了这几本小书,
子 罕 第 九105
更不要轻视那些传奇小说. 真说中国文化的流传与影响,这几本小书和一些小说发生的力量很大. 四书五经,除了为考功名以外,平常研究起来又麻烦,就很少人去研究. 而这几部书,浅近明白,把中国文化的精华都表达出来了. 这是说到“法语”而引出来格言的道理.孔子说历代的格言,构成了“法语之言”
,“能无从乎?”
能够说不信从它吗?譬如我们看到了很好的名言,一定因欣赏而背诵下来,默记在心.“改之为贵”
,仅仅欣赏也没有用,要把它当成一面镜子一样,照照自己,反省反省,发现自己的毛病,然后彻底改正,这样读书,才是学以致用.“巽与之言”就是顺从的话,顺着你的意思的话. 有人编了一则笑话,说有一位侨领之流,年纪也大了,人家请他在一家豪华饭店吃饭,坐在首席. 这位老先生经常放屁,联珠直响以后,他道歉说:“对不住!”旁边有人说:“没关系,不臭.”这位放屁的老先生说:“真的吗?
那就糟了,听人家说老年人放屁不臭,命就不长了.“此话一出,那位说”不臭“的朋友愣住了,其他的人也很尴尬,过了不到一分钟,又有人用鼻子嗅嗅说:”唔,现在有一点点味道.“这也就是巽言的刻薄形容. 还有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出国前找到一幅祝枝山的画送给一位朋友,这位桥商展开画,看了祝枝山的名字后说:”啊!
他画的,我认识他的,他为什么不写我的名字?“这位朋友听了,不好意思说穿是明代古书,只好说”巽与之言“
:“那恐怕他忘记了,我回去要他替你加上好了.”
205论 语 别 裁
高帽压人低
这位朋友说的笑话,虽然非常刻薄,但他的经验阅历非常多,对事情看得非常透. 人的经验阅历多了,也容易变成尖酸刻薄. 我现在老了,有资格对年轻学生们说,他们骂我们老年人老奸巨滑,我绝对承认,而且认为是恭维的话. 老奸不是巨滑,因为年龄越增加,经验越多,讲话就只好保留一点,这也是一种修养的工夫. 如果年龄增加,人情经过多了,把人事看透了,而转来对自己的朋友,非常厚道,宁可你不对,我不挖苦你,不刻薄你,仍诚恳对你,这是道德,这是学问. 各位要注意,假使作领导人,自然有好听的话要来的. 孔子说,顺耳的话,听了难道会不高兴吗?捧两句总比骂两句听来舒服,明知道那两句捧的话是假的,可是总舒服点. 清代才子袁枚有名的故事,他二三十岁就名满天下,出来作县长,赴任之前,去向老师——乾隆时的名臣尹文端辞行请训,老师问他年纪轻轻去做县长,有些什么准备?他说什么都没有,就是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 老师说年轻人怎么搞这一套?袁枚说社会上人人都喜欢戴,有几人像老师这样不要戴的. 老师听了也觉得他说的有理. 当袁枚出来,同学们问他与老师谈得如何?他说已送出了一顶. 这就是孔子说的“巽与之言,能无说乎?”好听的话谁不愿听?
所以我们要注意“绎之为贵”
,绎就是演绎,要反省、研究、推敲、分析一下.“说而不绎”
,光喜欢好听的话,自己
子 罕 第 九305
不加反省、推敲.“从而不改”
,对于好的格言,只是欣赏,而不依格言去改自己的毛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孔子说对于这种人,我也实在拿他没有办法了. 这也是说知识分子讲理论,告诉人家如何如何很容易,要做到就很难,如果做不到,也没有办法.孔子的学问是讲实际行谊的,能够做到,才是真的学问.
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句话是重复的,前面说过,不再讲了. 重心在“无友不如己者”
,千万不要依古人的解释,认为交朋友一定选比自己好的,那就错了. 要尊敬每个人,认为所有的朋友,不可能不如自己的.
意 气 凌 云
下面是讲学问之道,除了知识以外,要注意气节的培养.气节是人格的中心.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是说一个人中心思想的养成. 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讨论过的,佛家、儒家都主张作人要作到无我,这无我是对个人道德修养而言.处理事情则要有我,要有正确的意志思想,用现代话说,便是主义的中心思想.“三军可夺帅也”
,古代作战,如果把对方主帅抓住了,三军失去了领导人,就整个
405论 语 别 裁
崩溃了. 对人而言,“匹夫不可夺志也”
,任何一个人真有气节,立定了志向,怎么样也不会动摇. 我们看到抗战时,许多朋友,为国家牺牲,很多人值得钦佩的,他们可歌可泣、有气节的事太多了,无论受到怎样的折磨,始终志向不屈,气节不变,就是说个人的思想与意志,是很难征服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方人对于思想、文化侵略的严重,还不大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每一个国家对于这一点都懂了,在战略上先侵夺对方的意志,先把敌人的思想意志变更. 在人类文化的战争史上来说,到这几十年来,他们才真正懂得运用这个道理. 拿中国历史来说,我们中国自南北朝以迄清代,经过好几次的外族入侵,为什么中华民族始终站得住,外来的民族结果都被我们的文化所同化,就因为文化力量的伟大.有个哈佛大学的教授来问我,全世界的国家亡了就亡了,永远站不起来,唯有中国经过好几次的大亡国,但永远打不垮,永远站得起来,理由在什么地方?我答复他说,关键在一个很简单的名词“统一”
,文化的统一,思想、文字的统一.现代的欧洲,和我们春秋战国的时候一样,交通不统一,经济不统一,言语也不统一. 我们中国言语,到现在也还没有统一过,广东话、福建话,各省各地都有他的方言. 但秦汉文化统一以后,不但是整个中国,即使整个亚洲,包括日本、东南亚各国,都是中国文字. 最近东南亚曾经先后想改,不用中国字,结果没有办法,改不了. 越南在变,变到现在还是没有办法;马来西亚也在变,有从那里回来的学生告诉我,他们把“窓”字变成“”
,去掉中间的两点,但学生还是写“窓”字,老师就说那是以前的窓,现在新来的不必要中间
子 罕 第 九505
的两点,新式的不用那两个螺丝钉了,可是学生说字典上窓还是有螺丝钉. 据说这一类的趣事很多,所以统一的文化非常重要. 因此文化不能亡,不能挖根. 我们有些国人,自己去做文化挖根的工作,这是自取灭亡的事情.因此孔子讲到个人“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志节,表现于日常生活上的情形: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减?
这是孔子描画出的子路.如果现在遇见子路这样的人,是很有味道的;有侠气,讲话直,有点像《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水浒传》中的李逵,没什么心机,宋江想打一个鬼主意,就往往被李逵叫开了. 孔子弟子中,子路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人. 当然,子路有学问,他并不像张飞、李逵的粗鲁,但个性豪迈,慷慨尚义. 孔子说他,穿着破旧的袍子,与富贵中人穿了皮袍的——大陆北方冬季严寒,非穿皮袍不可,至少穿羊皮,高级的穿狐皮,貂皮、灰鼠,相当贵的——站在一起.“而不耻者”
,他没有自卑感,丝毫不觉得不如别人,这种气魄不容易养成. 通常穿一件蹩脚的衣服,到一个豪华的场所,心理上立即会觉得自己扁了. 这就要有真正学问的气度,即使穿一件破香港衫,到一个华丽的地方,和那些西装笔挺的人站在一起,内心中能真正的满不在乎,不觉得人家富贵自己穷,实在要有真正的修养. 孔子说这种气度,这种
605论 语 别 裁
修养,只有子路做到. 如孟子所说“说大人则藐之”
,见到了不起的人,也看得很平凡,很普通. 下面孔子引用《诗经.邶风. 雄雉章》中两句诗称赞子路“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也告诉我们为什么子路能够做到,凭四个字“不忮不求”。
“不求”
,大家都知道,你官大,我不想作官;你钱多,我并不以为钱是了不起的东西,我并没有觉得穷是悲哀,对你无所求嘛!
什么是“不忮”?以现代观念解释,就是心中很正常、坦荡,你地位高,有钱,但你是人,我也是人,并没有把功名富贵与贫贱之间分等,都一样看得很平淡. 对人不企求、不寄希望,自己心里非常恬淡、平静. 如此作人做事,“何用不臧”?哪里还行不通?有此心理,自然就气度高华. 所以说培养气质,不是衣服装饰可以培养得出来的,要在内心上具有这种修养,风度、气质自然就出来了. 子路听了老师用《诗经》这两句奖励他,就“终身诵之”。
孔子又说他,我说你好,你就得意起来了. 我讲你对,这不过是学问的过程,而学问永无止境,以此到处炫耀,你就已经不行了. 因此孔子的结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天气冷了,所有的草木都凋零,只有松树与柏树永远是碧绿的——台湾的气候看不出来,大陆上四季分明,就看得很清楚——这是孔子的感叹. 人生要在最后看结论,人要在艰难困苦中才看得到他的人格,平常看不出来. 如文天祥就是一个例子,国家无事时,他是一个风流才子,谁看得出他
子 罕 第 九705
后来竟是一个如此坚贞而正气浩然的人. 所以古人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大风来了,所有的草都倒下去,只有山顶上有一种草,可以作药用的,台湾也可看到,名叫“独活”
,在海拔很高的地方,所有草都不生长,只有这种草生长,所以叫“独活”
,就是劲草,大风都吹不倒. 时代的大风浪来临时,人格还是挺然不动摇,不受物质环境影响,不因社会时代不同而变动. 国家一乱,就看到了忠臣,也就是孔子说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三达德的重心
下面孔子说到人格修养的三个重点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重要的有三点,缺一不可. 智慧,我们要注意,“知”在东方文化里并不是知识. 书读得好,知识渊博,这是知识. 智慧不是知识,也不是聪明. 研究佛学,就看出来了. 照梵文的音译,“般若”这两个字,中文来解释,相当于智慧. 当时我们翻译佛学经典中的《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其中的“波罗蜜多”
、“般若”都是梵文译音.“般若”的解释是智慧,为什么不译成《金刚智慧波罗蜜多经》呢?因为中国过去翻译有“五不翻”
,外文有此意义而中文无此意义的不翻,为“五不翻”中的一种. 现在对外国学生上课,就常有这种情形. 譬如“境
805论 语 别 裁
界“一词,外文里就没有这个字,勉强翻成”现象“
,但并不完全是境界的意义.“现象”是科学上的名词,“境界”是文学上的名词.譬如说有人常引宋代辛稼轩有名的词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就是境界,若隐若现. 再说诗的境界,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好境界!如改作“飞机轰轰对愁眠”那是噪音不是诗了. 李后主词的名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若是“月如团,红烧鸭子一大盘.”那就没有境界了. 这是讲文学的境界. 如把境界翻成现象,就只有“月如团,红烧鸭子一大盘”
,才是现象. 又如中国文字的“气”如何翻译?
西方文字不同,氧气、氢气、瓦斯气,究竟用哪一种气来代表?中国字就不同了,一个“电”字,就有许多的妙用. 在外文就不得了,现在外文有十几万字,真正常用的几千字而已.外文系的学生可不得了,新字一年年增加,我看照这种情形下去,七八十年以后,谁知道要增加到多少字,将来非毁弃不可. 而中国只要一个“电”字就够了,发亮的是电灯,播音的是电唱机,可以烧饭的是电锅、电炉,还有电影、电视、电熨斗,只要两个一拼就成了,谁都懂. 外文可不行,电灯是电灯的单字,电话是电话的单字,所以他们的物质越进步,文字越增加,增加到最后,人的脑子要爆炸的. 所以现在中文翻外文,就是采音译的方法,然后加注解. 我们过去的翻译,不像现在,尤其南北朝佛学进来的时候,政府组织几千个第一流的学者,在一起讨论,一个句子原文念过以后,然后负责中文的人,翻译出来,经过几千人讨论,往往为了一个字,几个月还不能
子 罕 第 九905
解决. 古人对翻译就是那么慎重,所以佛法能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现在的人学了三年英文,就中翻英、英翻中,谁知道他翻的什么东西?所以翻来覆去,我们的文化,就是这样给他们搞翻了. 当时“般若”为什么不翻成“智”?因为中国人解释“智”往往与“聪明”混在一起,所谓“聪明”是头脑好,耳聪目明,反应很快就是聪明,是后天的;而智慧是先天的,不靠后天的反应,天分中本自具有的灵明,这就叫智慧. 他们考虑梵文中这个字有五种意义,智慧不能完全代表出来,所以干脆不翻,音译过来成“般若”。这里孔子说的“知者不惑”的“知”
,也等于佛学中智慧的“智”
,而不是聪明.真正有智慧的人,什么事情一到手上,就清楚了,不会迷惑.“仁者不忧”
,真正有仁心的人,不会受环境动摇,没有忧烦.“勇者不惧”
,真正大勇的人,没有什么可怕的. 但真正的仁和勇,都与大智慧并存的.
圣人之道与才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 可与适道,未可与立. 可与立,未可与权.
这是作人做事最要注意的事. 讲到这种人生的经验,孔子真是圣者,实在了不起. 他说有些人可以同学,年轻做朋友蛮好,但没有办法和他同走一条道路,不一定能共事业.假如有一个事业,认为是好朋友,拉在一起做,往往后来朋友
015论 语 别 裁
变成冤家,真不划算,如不共事业,还是好朋友,多圆满!
朋友是难得,结果变成冤家,等于离婚一样,该多痛苦?所以汉光武找严子陵,而严子陵始终不干,始终和皇帝是好朋友,多舒服!如果他作了汉光武的官,最后历史的记载,两人有没有这光荣史迹,就不知道了.“可与适道,未可与立.”有些人可以共赴事业,但是没有办法共同建立一个东西,无法创业. 我们经历了几十年的人生,再回过来看这节书,真感到孔子的了不起.明太祖朱元璋.最初尊孔子,反对孟子,把圣庙里孟子的牌位丢掉,说孟子没什么了不起. 后来观念转变,翻开孟子一看,读到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那一段,他又立即认为孟子真是圣人,恢复了孟子在圣庙的牌位. 这就是说明要人生的经验多了,才体会得出圣贤之言的可贵.“可与立,未可与权.”有些人可以共同创业,但不能给他权力,无法和他共同权变.这在历史上很多故事中可以看到,有些人学问、道德都不错,作别人的高级干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不错,但权力一集中到他手里,他自己会害了自己,就坏了. 譬如现代史中的袁世凯,和曹操差不多,是乱世奸雄,治世未必能. 如果一个人大权在手,又有道德学问的修养,把权力看成非常平淡,那就高明了.
赞元禅师与王安石
再说,由“可与共学”到“未可与权”这三句话,我们
子 罕 第 九115
可以借用宋代蒋山赞元禅师对王安石说的话,作为更进一层的了解. 王安石与赞元禅师交情犹如兄弟,一个出家当了和尚,一个作了宰相,王安石每个月都要写信给赞元,而赞元始终不打开来看. 有一天王安石问他能不能学道,赞元禅师说:“你只有一个条件可以学道. 但有三个障碍永远去不了,只好再等一世,来生再说学道的事吧!”
王安石听了很不痛快,要他说明. 他便说,你“秉气刚大,世缘深.”你的气大,又热心于人世的功名事业,成功与失败,没有绝对的把握,你心里永远不会平静,哪里能够学道呢?并且你脾气大,又容易发怒. 作学问,重理解,对学道来说,是“所知障”
,你有这三个大毛病,怎么可以学道?不过,不大重视名利,而且生活习惯很淡泊,很像一个苦行僧,只有这一点比较近道而已. 所以说你可以先研究修道的理论,等来生再说吧!我们看了这一段对话,再研究一下王安石的一生与宋神宗时代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便可以了解孔子所说的这三句话的份量了.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孔子所引用这四句古诗,用得很妙.“唐棣”
是一种植物,像栗子一样,台湾也有栗子,五月间开白色的花. 这诗上说到看见唐棣开的花朵,好像是反偏在一面的情形,因此引起一时的感想,了解任何一件事物,都有正反两面. 有些事所以一时看不清楚,都是因为它太亲近,反而使自己受到蒙蔽,其实,道理就在你的面前,就像在你家里一样,只要多多精思,就可以知道是自家本有的. 所谓“祸患常积于忽微,智
215论 语 别 裁
勇多困于所溺“
,便是此意. 唐棣之花的四句诗,它包含有两个意思. 第一是说前面有一朵花,真是好看,可惜偏向了一点.第二是映射偏差的过失,是由自己不注意去深思所致.作事业或作人,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不太注意最浅近之处和偏信最亲近的人. 由人生的经验以至历史上的教训,我们便可知道,一个人的失败,整垮你的不是敌人,往往是你左右最亲信的人. 也不是左右的人有意整垮你,而是他无意犯一个错误或太多的错误,结果却帮忙你拆垮了台. 所以人最不容易看清楚的,是自己同室的人和最亲近的事. 好像我们戴眼镜,可以看见外面的事,往往忘记了自己的眼镜,把镜片撞破了,也把眼睛伤害了. 四句话连起来就是说,我们有爱好,就有偏私,有了偏私,往往就看事情不清楚,越亲近的事物越看不清楚. 这要特别注意.“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这是孔子的结论,他说实际上都是自己不肯用心去深思,才看不清楚. 其实,最高远的道理,就是最平凡、最浅近的. 我们往往把摆在面前的事情看得漫不经心,不屑去考虑,才种下失败的种子.一般把《论语》二十篇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面十篇为上论.《论语》上半部的最后一篇,也就是上论第十篇《乡党》,因为这一篇多半是记录孔子日常作人处世的态度,比较枯燥一点. 事实上以现在的观点来说,也就是孔子日常生活的素描. 本篇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和为人处世的一方面,等于研究孔子的一个结论,我们暂时把它保留. 上论到此就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