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嗨网首页>书籍在线阅读

战争论第一卷

  
选择背景色: 黄橙 洋红 淡粉 水蓝 草绿 白色 选择字体: 宋体 黑体 微软雅黑 楷体 选择字体大小: 恢复默认

战争论第一卷〔德〕克劳塞维茨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战

论第

卷〔德〕克劳塞维茨著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战争论第一卷〔德〕克劳塞维茨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
战 争 论1
目  录
作者简历…………………………………………………1…
初版序……………………………………………………4…
说 明……………………………………………………1…0作者自序………………………………………………1…5
第 一 卷
第一篇 论战争的性质……………………………1…9
第一章 什么是战争……………………………1…9第二章 战争中的目的和手段…………………4…5第三章 军事天才………………………………6…3第四章 战争中的危险…………………………8…7第五章 战争中的劳累…………………………9…0第六章 战争中的情报…………………………9…2第七章 战争中的阻力…………………………9…4第八章 结束语……………………………9…8
第二篇 论战争理论………………………………1…00
第一章 军事艺术的区分………………………1…00第二章 关于战争理论…………………………1…10
2战 争 论
第三章 军事艺术或军事科学…………………1…33第四章 方法主义………………………………1…37第五章 批 判…………………………………1…44第六章 关于史例………………………………1…68
第三篇 战略概论…………………………………1…76
第一章 战 略…………………………………1…76第二章 战略要素………………………………1…86第三章 精神要素………………………………1…88第四章 主要的精神力量………………………1…91第五章 军队的武德……………………………1…93第六章 胆 量…………………………………1…98第七章 坚 忍…………………………………2…03第八章 数量上的优势…………………………2…05第九章 出敌不意………………………………2…12第十章 诡 诈…………………………………2…18第十一章 空间上的兵力集中……………………2…21第十二章 时间上的兵力集中……………………2…22第十三章 战略预备队……………………………2…30第十四章 兵力的合理使用………………………2…34第十五章 几何要素………………………………2…35第十六章 军事行动中的间歇……………………2…38第十七章 现代战争的特点………………………2…44第十八章 紧张与平静——战争的力学定律……2…46
战 争 论3
第四篇 战 斗……………………………………2…50
第一章 引 言…………………………………2…50第二章 现代会战的特点………………………2…51第三章 战斗概论………………………………2…53第四章 战斗概论(续)………………………2…59第五章 战斗的意义……………………………2…69第六章 战斗的持续时间………………………2…72第七章 决定战斗胜负的时刻…………………2…74第八章 战斗是否需经双方同意………………2…83第九章 主力会战——决定主力会战胜负的时刻…………………………………2…87第十章 主力会战(续)——胜利的影响……2…94第十一章 主力会战(续)——会战的运用……3…02第十二章 战略上利用胜利的手段………………3…10第十三章 会战失败后的退却……………………3…22第十四章 夜间战斗………………………………3…25
附 录
注 释………………………………………………3…30人名索引……………………………………………3…51地名索引……………………………………………3…58
战 争 论1
作者简历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vonClausewitz)
在1780年6月出生于普鲁士马格德堡附近布尔格镇的一个小贵族家庭。
十二岁时在波茨坦的一个步兵团中充当士官生。
1793年,当普鲁士同革命后的法国作战时,他曾参加围攻美因茲城等战斗。
1795年升为少尉。
1801年秋,他被送入柏林军官学校,因学习成绩优异,深得校长香霍斯特的赏识。香霍斯特是以后普鲁士军事改革的倡导者,克劳塞维茨的思想和以后的活动受他的影响很大。
1803年春,他在该校毕业后,被香霍斯特推荐为奥古斯特亲王的副官。在这一段时期,他经常参加香霍斯特主办的军事协会的活动,听康德主义者基瑟韦特的哲学课,研究军事、哲学、历史和文学等著作,写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
1806年10月普鲁士同法国作战时,他随奥古斯特亲王所率的步兵营参加了奥尔施塔特会战,退却时在普伦次劳被法军俘虏。
1807年10月释放回国后,根据亲身的体验,力主改革普鲁士的军事制度。
1808年到科尼斯堡(仍为奥古斯特亲王的副官)
,积极参加香霍斯特主持的军事改革工作,结识了军事改革委员会成员格乃泽瑙、波燕等人。
1809年秋回到柏林,后来进总参谋部,在香霍斯特属下工作。
1810年升为
2战 争 论
少校。
1810年秋,任柏林军官学校教官,同时为王太子(即以后的威廉四世)讲授军事课,前后共两年。
1810年年底,与布吕尔伯爵的女儿玛丽结婚。
1812年4月,克劳塞维茨因反对普王威廉三世同拿破仑结成同盟而辞去普鲁士军职,去俄国准备参加反拿破仑的战争。
先在俄军参谋部任职,领中校衔,后任军参谋长等职。
当拿破仑进攻俄国时,他曾参加斯摩棱斯克争夺战和博罗迪诺会战等。以后随维特根施坦军团参加了对拿破仑的追击。
12月,作为俄军联络官,同普鲁士军队的指挥官约克谈判,说服他反对拿破仑。
1813年3月随维特根施坦军团回到柏林。
9月格尔德战斗获胜后升为上校。1814年回到普鲁士军队。
1815年任布留赫尔军团第三军参谋长,参加过林尼会战等。
1815年秋在科布伦次任莱茵军团参谋长(格乃泽瑙为司令)
,利用空闲时间总结拿破仑战争的经验,从事战争理论的研究工作。
1818年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
9月升为将军。在任校长的十二年间,致力于《战争论》的著述工作。他先后研究过一百三十多个战例,写了许多评论战史的文章,并整理了亲身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
1830年春调到炮兵部门工作。当时,《战争论》尚未修订完毕,他将手稿三千多页分别包封起来,并在各个包上贴上标签,准备以后修改,但一直没有得到机会。
1830年8月去布勒斯劳任第二炮兵监察部总监,同年12月调任格乃泽瑙军团的参谋长。
1831年11月16日患霍乱逝
战 争 论3
世。死后,他的妻子玛丽整理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共分十卷,《战争论》是其中的第一、二、三卷。
4战 争 论
初 版 序
一个女子竟敢为具有这样内容的一部著作撰写序言,有人一定会感到惊异。对于我的朋友来说,这是不必作任何解释的,但是我还是希望向那些不认识我的人简单地说明一下我这样做的原因,以免认为我自不量力。
这部我现在为之作序的著作,使我十分挚爱的丈夫(可惜他过早地离开了我和祖国)
在他一生中最后的十二年里,几乎用尽了他全部的精力。
完成这部著作是他最殷切的愿望,但是他却没有意思在他活着的时候让它出版。当我劝他改变这种想法时,他一半是开玩笑,但一半也许是预感到自己的早亡,常常这样回答说:“应该由你来出版”。正是这句话(在。
那些幸福的日子里它常常使我落泪,尽管我从未认真地考虑过它的含意)使我的朋友们认为,我有义务为我亲爱的丈夫的遗著写几句话。
纵然人们对于我这样做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他们也不会不体谅使我克服羞怯心理来写这篇序言的那种感情的,而这种羞怯心理常常使一个女子作这样一些事情时感到十分为难。
当然,我也决不可能抱有奢望,把自己看作是这部著作的真正出版人,这是远远超过我的能力的。我只是想当一名助手,参与这部书的出版工作。
我有权利要求作这样的工作,
战 争 论5
因为我在这部著作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也曾担任过类似的角色。凡是认识我们这一对幸福的伴侣,并且知道我们在一切。。
方面都相互关心,不仅同甘共苦,而且对每一件工作,对日常生活的琐碎小事,都抱有相同的兴趣的人,都会知道,我亲爱的丈夫从事这样一件工作,我是不会不清楚的。他写这部书时抱着多么大的热情和希望,以及这部书产生的方式和时间,恐怕也没有人比我了解得更多了。他的天赋的卓越才智,使他从少年时代起就渴望光明和真理。虽然他在许多方面都很有修养,但是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有关国家富强的军事科学上,他的职业也要求他献身于这门科学。首先是香霍斯特把他引上了正确的道路,后来,在1810年他受聘担任柏林军官学校的教官,与此同时,他荣幸地为王太子殿下讲授基础军事课,这一切都促使他把自己的研究和努力进一步集中在这方面,并把自己在研究中得出的结论记下来。
1812年他在结束王太子殿下的课业时所写的一篇文章①里,已经包含了他以后著作的胚胎。但是,直到1816年,在科布伦次他才又开始了科学研究工作,并且把极其重要的四年战争时期②的丰富经验中成熟了的果实采集下来。
开始时,他把自己的见解写成了一些简短的、相互间没有紧密联系的文章。从他的手稿里发现的下面这篇没有标明日期的文章,看来也是他在这个时期写成的。
“我认为,这里写下的一些原则,已经涉及到了所谓战略
①见第三卷附录。——译者②指1812—1815年欧洲反法联盟对法战争。——译者
6战 争 论
的主要问题。我只把它们看作是一些素材,但实际上它们差不多已融合成一个整体了。
这些素材是在没有预定计划的情况下写成的。起初,我只想用十分简短而严密的形式写下我自己已经确立了的、战略方面的最重要的问题,而不去考虑它们的体系和紧密的联系。当时,孟德斯鸠研究问题的方法,隐约地浮现在我的脑际。我认为,这种简短的格言式的篇章(开始时我只把它们称之为“谷粒”)
,一方面可以使人从中得到许多启发,一方面它们本身已经确立了许多论点,因而将会吸引那些才智高超的读者。这时,我心目中的读者就是一些有才智的、对战争有所了解的人。后来,我那种要求在论述中充分发挥、要求系统化的个性,终于在这里也表现了出来。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克制了自己,从一些论文中(为了使自己对一些问题更加明确和肯定而写的一些文章)
,只抽出最重要的结论,把智慧集中到较小的范围里。但是,后来我的个性完全支配了我,于是我尽力加以发挥;当然这时也就考虑到了那些对这方面的问题还不十分熟悉的读者。
我越是继续研究,越是把全部精力贯注到研究工作中去,就越使自己的著作系统化起来,因而就陆续地插进了一些章节。
我最后的打算是,把全部文章进行一次修改,把早期写的文章加以充实,把后来写的文章的许多分析部分归纳成结论,使这些文章成为一个比较象样的整体,然后编成一本十六开本大小的书。但是,在这本书中,我还是要绝对避免写那些人人都知道的、谈论过千百遍的、并已为大家接受的泛
战 争 论7
泛的东西,因为我的抱负是要写一部不是两、三年后就会被人遗忘,而是对此有兴趣的人经常翻阅的书。“
在科布伦次,他公务繁忙,只能利用零星的时间从事写作。
直到1818年他被任命为柏林军官学校的校长以后,才又有充裕的时间进一步扩充他的著作,并且用现代战史来充实它的内容。根据这个军官学校当时的制度,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不属校长管辖,而是由一个专门的研究委员会领导,因此他并不十分满意这个职务,但是由于可以有充裕的空闲时间,他还是接受了这个新的工作。
他虽然没有庸俗的虚荣心,不计较个人荣誉,但是要求自己成为真正有用的人,不愿意让上帝赐予的才能无所作为。然而,在他繁忙的一生中,他从没有得到过能满足这种要求的岗位,对于获得这样一个岗位,他也不抱多大的希望。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了科学研究领域,他生活的目的就是希望他的著作将来能够有益于世。尽管如此,他仍然越来越坚持要在他死后再出版这部著作,这就清楚地证明,他在希望自己的著作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的崇高努力中,并没有掺杂要求得到赞扬的虚荣意图,丝毫没有自私的打算。
直到1830年春天他被调到炮兵部门去任职为止,他一直就是这样勤勤恳恳地写作的。到了炮兵部门以后,他的工作就和从前完全不同了,他非常忙,至少在最初一个时期,不得不放弃全部写作工作。
于是,他把自己的手稿整理了一下,分别包封起来,并在各个包上贴上标签,然后十分悲痛地和他非常喜爱的工作告别了。
同年8月,他被调往布勒斯劳,担任第二炮兵监察部总监,12月又调回柏林,担任伯爵格乃泽
8战 争 论
瑙元帅的参谋长(在格乃泽瑙任总司令期间)。
1831年3月,他陪同自己尊敬的统帅前往波森。当他遭到了悲痛的损失①,于11月又从波森回到布勒斯劳的时候,他希望能继续从事写作,并在当年冬天完成这一工作。
但是上帝作了另外的安排,他于11月7日回到了布勒斯劳,16日就与世长辞了。
他亲手包封的文稿,是在他去世以后才打开的。
现在,这部遗著将完全按照原来的样子分卷出版,不增减一个字。
尽管如此,在出版的时候还是有许多工作要做,要进行整理和研究。我谨向在这方面给予帮助的亲爱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要感谢少校奥埃策耳先生,他乐意地承担了付印时的校对工作,并且制作了这部著作的历史部分的附图。在这里,我也要提一提我亲爱的弟弟②,他在我不幸的时刻支持了我,并且为这部遗著的出版在许多方面作出了贡献。
特别要提到的是,他在细心地阅读和整理这部遗著时,发现了我亲爱的丈夫开始修改本书的文稿(他在18年所写。27。。。。。
的一篇题为《说明》的文章中提到了这一意图)
,并把修改好。。。
了的文稿插入了第一篇的有关章节(因为修改工作只到此为止)。
我还要向其他许多朋友表示感谢,他们向我提出过宝贵的建议,向我表示了关怀和友谊。虽然我不能把他们的名字一一提出来,但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接受我衷心的感激之情的。
我越是认识到,他们给我的一切帮助不仅仅是为了我,而
①指格乃泽瑙患霍乱逝世。——译者②指布吕尔,弗里德里希。威廉。——译者
战 争 论9
且也是为了他们早亡的朋友,我就越要感谢他们。
从前,我在这样一位丈夫身边度过了非常幸福的二十一。。
年,现在虽然我遭到了这个不可弥补的损失,但是我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我亲爱的丈夫留给我的关怀和爱情,人们如此普遍地仰慕他卓越才能的高尚感情,所有这一切使我仍然感到自己非常幸福。
国王和王后陛下出于对我的信任,召我到宫中任职,这一信任对我又是一种安慰,我要为此感谢上帝,因为我高兴地担任了愿意为之贡献自己力量的光荣职务。
愿上帝降福,让我做好这个职务,并且盼望目前由我侍奉的尊贵的小王子将来能读一读这部书,并能受到它的鼓舞而象他的光荣的祖先,一样树立功勋。
威廉王后陛下女侍从长玛丽。冯。克劳塞维茨1832年6月30日于波茨坦大理石宫
01战 争 论
说  明①
我认为,已经誊写清楚的前六篇,只是一些还相当不象样子的素材,还必须重新改写。改写时,要使人在全书到处都能清楚地看到两种不同的战争,只有这样,一切思想才会获得更精确的含义、更明确的内容和更具体的运用。这两种不同的战争是:以打垮敌人为目的的战争(这可以是在政治。。。。
上消灭敌人,或者只是使敌人无力抵抗,以迫使敌人签订任何一个和约)和仅仅以占领敌国边境的一些地区为目的的战。。。。。。。。。。。。。。。。。
争(这可以是为了占有这些地区,也可以是把这些地区作为在签订和约时的有用的交换手段)。
当然,在这两种战争之间必然有一些过渡性的战争,但是这两种战争的完全不同的特点必然贯穿在一切方面,其中互不相容的部分也必然会区分出来。
除了指出上述那种在战争中实际存在的差别以外,还必须明确地肯定这种实际上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观点:战争无非。。
是国家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到处都坚持这个观点,我。。。。。。。。。。。。。。。
们的研究就会一致,一切问题也就比较容易解决。虽然这个观点主要在第八篇中才发生作用,但在第一篇中必须透彻地
①这是作者在1827年写的一篇文章。——译者
战 争 论11
加以阐明,而且在改写前六篇时也要发挥作用。对前六篇作这样的修改,将会剔除书中的一些糟粕,弥补一些漏洞,而且可以把一般性的东西归纳成比较明确的思想和形式。
第七篇《进攻》(各章的草稿已经写好)应该看作是第六。。
篇的对照和补充,并且应该根据上述更明确的观点立即进行修改。这样,这一篇在以后就可以不必再修改了,甚至可以作为改写前六篇的标准。
第八篇《战争计划》(即对组织整个战争的总的论述)的。。。。
许多章节已经草拟出来了。但这些章节甚至还不能算作是真正的素材,而仅仅是对大量材料进行了粗略的加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工作中明确重点之所在。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我想在完成第七篇以后,立即动手修改第八篇,修改中主要是贯彻上述两个观点,并且简化一切材料,但同时也要使它们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我希望,这一篇能够澄清某些战略家和政治家头脑中的模糊观念,而且至少要向他们指出,问题的关键何在,以及在一次战争中到底应该考虑什么问题。
如果在修改第八篇的过程中能使我的思想更加明确,能恰当地确定战争的重大特征,那么以后我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把这种精神带到前六篇中去,让战争的这些特征在那里也到处闪闪发光。只有到这个时候,我才着手改写前六篇。
假使我过早去世,因而中断了这项工作,那么现有的一切东西当然只能叫做一堆不象样子的思想材料了。它们将会不断地遭到误解和任意的批评。在这些问题上,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提笔想到的东西都是很完美的,已经可以写下来发
21战 争 论
表了,并且认为它们就象二乘二等于四一样是毫无疑问的。
如果他们也象我一样花费这么多精力,长年累月地思考这些问题,并且经常把它们同战史进行对比,那么他们在进行批评时,当然就会比较慎重了。
尽管这部著作没有完成,我仍然相信,一个没有偏见、渴望真理和追求信念的读者,在读前六篇时也不会看不见那些经过多年的思考和对战争的热心研究所获得的果实的,而且或许还会在书中发现一些可能在战争理论中引起一场革命的主要思想。
1827年7月10日于柏林
除了上面的《说明》以外,在作者的遗稿中还有下面一篇未完成的文章,这篇文章看来是他在晚年写的。
在我死后人们将会发现的这些论述大规模战争的手稿,象目前这个样子,只能看作是对那些用以建立大规模战争的理论的材料的搜集。其中大部分我是不满意的。而且第六篇还只能看作是一种尝试,我准备对这篇进行彻底改写并另找论述的方法。
但是在这些材料中一再强调的主要问题,我认为对考察战争来说是正确的。这些问题是我经常面对实际生活,回忆自己从经验中和同一些优秀军人的交往中得到的教益而进行多方面思考的结果。
第七篇是谈进攻,其中谈到的问题只是仓卒地写下来的。
第八篇谈战争计划,我打算在这篇中特别阐述一下战争的政治方面和有关人的方面。
我认为第一篇第一章是全书唯一已经完成的一章。这一
战 争 论31
章至少可以指出我在全书到处都要遵循的方向。
研究大规模战争的理论(或称战略)
是有特殊的困难的。
可以说,只有很少数的人对其中的各种问题有清楚的观念,即了解其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在行动中大多数人是单单以迅速的判断为根据的,而判断有的很正确,有的就不那么正确,这是因为人们的才能有高低之分。
所有伟大的统帅就是这样行动的,他们的伟大和天才,一部分也就表现为他们的判断总是正确的。因此,在行动中人们将永远依靠判断,而且单靠判断也就足够了。但是,如果不是亲自行动,而是在讨论中说服别人,那就必须有明确的观念并指出事物的内在联系。由于人们还很缺乏这方面的素养,所以大部分的讨论只是一些没有根据的争执,结果不是每个人都各持己见,就是为了顾全对方而和解,走上毫无价值的折衷的道路。
在这些问题上有明确的观念并不是没有用处的。而且人的思想一般说来都倾向于要求明确性和要求找到事物的必然联系。
为军事艺术建立这样的理论是非常困难的,人们在这方面所作的许多糟糕的尝试,使大多数人得出结论说,建立这样的理论是不可能的,因为这里研究的是固定的法则不能加以概括的东西。如果不是有很多毫无困难就可以弄清楚的原则的话,我们或许会同意这种看法,并放弃建立理论的任何尝试。这些原则是:防御带有消极目的,但却是强而有力的作战形式,进攻带有积极目的,但却是比较弱的作战形式;大的胜利同时决定着小的胜利;因此战略的效果可以归结到某
41战 争 论
些重心上;佯动是比真正的进攻较弱的一种兵力运用,因此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采用;胜利不仅是指占领地区,而且也指破坏军队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后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在会战胜利后的追击中才能实现;经过战斗取得的胜利的效果总是最大的,因此从一个战线和方向突然转移到另一个战线和方向,只能看作是一种不得已的下策;只有在具有全面优势或者在交通线和退却线方面比敌人占优势时才能考虑迂回;同样,只有在上述情况下才能占领侧面阵地;进攻力量在前进过程中将逐渐削弱。
战 争 论51
作者自序
所谓科学的东西不仅仅是指或者不主要是指体系和完整的理论大厦,这在今天已经是不需要争论的问题了。在本书的叙述中,从表面上看,是根本找不到体系的,这里没有完整的理论大厦,只有建筑大厦的材料。
本书的科学性就在于要探讨战争现象的实质,指出它们同构成它们的那些事物之间的联系。作者在本书中没有回避哲学的结论,但是当它们不足以说明问题时,作者就宁愿放弃它们,而采用经验中恰当的现象来说明问题。这正象某些植物一样,只有当它们的枝干长得不太高时,才能结出果实。
因此在实际生活的园地里,也不能让理论的枝叶和花朵长得太高,而要使它们接近经验,即接近它们固有的土壤。
要想根据麦粒的化学成分去研究麦穗的形状,这无疑是错误的,因为要想知道麦穗的形状,只要到田野里去看一看就行了。研究和观察,哲学和经验既不应该彼此轻视,更不应该相互排斥,它们是相得益彰和互为保证的。因此,本书里具有内在必然性的一些原则,或者是建筑在经验的基础上,或者是建筑在战争概念本身的基础上,就象拱形屋顶建筑在
61战 争 论
支柱上一样。因此可以说,这些原则是不缺乏根据的A.写一部有思想有内容和有系统的战争理论也许并不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现有的理论还与此有很大的距离。我们暂且不说这些理论缺乏科学精神这一点,仅仅由于它们极力追求体系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在它们的论述中就已经充满了各种陈词滥调和空话。
如果有人想看一看它们的真实面目,就请读一读李希滕贝格从一篇防火规程中摘出的一段话吧。
“如果一幢房子着了火,那么人们必然首先会想到去防护位于左边的房子的右墙和位于右边的房子的左墙,因为,如果人们,比如说,想要防护位于左边的房子的左墙,那么这幢房子的右墙位于左墙的右边,因而火也在这面墙和右墙的右边(因为我们已经假定,房子位于火的左边)
,所以,这幢房子的右墙比左墙离火更近,而且在火烧到受到防护的左墙以前如果不对右墙加以防护,那么这幢房子的右墙就可能烧毁。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说,未加防护的东西就可能烧毁,而且可能在其他未加防护的东西被烧毁以前先烧毁。所以,人们必须放弃后者,而防护前者。为了使人们对事情有深刻的印象,必须指出:如果房子位于火的右边,那么就防护左墙;如果房子位于火的左边,那么就防护右墙。“
为了避免用这样罗苏的语言吓跑有头脑的读者,为了避免在少数好东西里掺入清水,冲淡它的美味,作者宁可把自己对战争问题经过多年思考而获得的东西,把自己同许多了
许多军事著作家,特别是那些想要科学地研究战争的军事著作家们就不是A这样的,这有许多例子可以证明,在他们的某些评论中赞成的意见和反对的意见完全抵销了,还不如两头狮子相互吞食那样还可以剩下两条尾巴(作者原注)。
战 争 论71
解战争的天才人物的交往中和从自己的许多经验中获得的和明确了的东西,铸成纯金属的小颗粒献给读者。这本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在本书中,章节之间的外部联系不够紧密,不过,但愿它们并不缺乏内在联系。也许不久会出现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给我们的不再是这些分散的颗粒,而是一整块没有杂质的纯金属铸块。
第 一 卷
战 争 论91
第一篇 论战争的性质①
第一章 什么是战争
一 引  言
我们想首先研究战争的各个要素,其次研究它的各个部。。。。。
分或环节,最后就其内在联系研究整体,也就是先研究简单。。。。。
的再研究复杂的。但是研究这个问题时,比研究其他问题更有必要先对整体的性质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因为在这个问题上,研究部分时更必须经常考虑到整体。
二 定  义
在这里,我们不打算一开始就给战争下一个冗长的政论式的定义,只打算谈谈战争的要素——搏斗。战争无非是扩大了的搏斗。如果我们想要把构成战争的无数个搏斗作为一个统一体来考虑,那么最好想象一下两个人搏斗的情况。每一方都力图用体力迫使对方服从自己的意志;他的直接目的。。
是打垮对方,使对方不能再作任何抵抗。。。
①指战争的暴力性、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概然性和偶然性等属性,不是指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译者
02战 争 论
因此,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
暴力用技术和科学的成果装备自己来对付暴力。暴力所受到的国际法惯例的限制是微不足道的,这些限制与暴力同时存在,但在实质上并不削弱暴力的力量。暴力,即物质暴力(因为除了国家和法的概念以外就没有精神暴力了)是手。
段;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敌人是目的。为了确有把握地达到。。。
这个目的,必须使敌人无力抵抗,因此从概念上讲,使敌人无力抵抗是战争行为真正的目标。这个目标代替了上述目的①,并把它作为不属于战争本身的东西而在某种程度上排斥掉了。
三 暴力最大限度的使用
有些仁慈的人可能很容易认为,一定会有一种巧妙的方法,不必造成太大的伤亡就能解除敌人的武装或者打垮敌人,并且认为这是军事艺术②发展的真正方向。这种看法不管多么美妙,却是一种必须消除的错误思想,因为在象战争这样危险的事情中,从仁慈产生的这种错误思想正是最为有害的。。。
物质暴力的充分使用决不排斥智慧同时发挥作用,所以,不
①“目标”
(dasZiel)和“目的”
(derZweck)这两个词,原文在词义上没有多大区别,但在本章中作者用前者指“战争行为的目的(即军事上的目标)”
,后者指“战争的政治目的(即通过战争所要达到的目的)”
,为了便于区别,前者译成“目标”
,后者译为“目的”。从第二章起,作者使用这两个词时已经不作这样严格的区别了。——译者②军事艺术(dieKriegskunst)——现在一般译为“军事学术”
,但从作者在第二篇第三章(本卷第13—136页)中所作的分析来看,译为“军事艺术”较确切。——译者
战 争 论12
顾一切、不惜流血地使用暴力的一方,在对方不同样做的时候,就必然会取得优势。这样一来,他就使对方也不得不这样做,于是双方就会趋向极端,这种趋向除了受内在的牵制力量①的限制以外,不受其他任何限制。
问题必须这样来看。由于厌恶这个残暴的要素②而忽视它的性质,这是没有益处的,甚至是错误的。
如果说文明民族的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比野蛮民族的战争小得多,那么,这也是交战国本身的社会状态和这些国家之间的关系决定的。虽然战争是在社会状态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产生的,是由它们决定、限制和缓和的,但是它们并不是属于战争本身的东西,它们在战争发生以前就已存在,因此,如果硬说缓和因素属于战争哲学本身,那是不合情理的。
人与人之间的斗争③本来就包含敌对感情和敌对意图这。。。。。。。。
两种不同的要素。我们所以选择敌对意图这个要素作为我们的定义④的标志,只是由于它带有普遍性,因为,甚至最野蛮的近乎本能的仇恨感,没有敌对意图也是不可想象的,而许多敌对意图,却丝毫不带敌对感情,至少不带强烈的敌对感情。在野蛮民族中,来自感情的意图是主要的,而在文明民
①根据我们的理解,可能是指人本性的怯懦,因情况不确实而判断不正确,防御比进攻强而有力等,参阅本卷第237—238页。——译者②指暴力。——译者③斗争(derKampf)
——在本书中大多数场合指武力冲突,并非泛指政治、经济等其他性质的斗争。在许多场合是指真正的战斗。——译者④指“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
,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是一种意图,而不是感情。——译者
22战 争 论
族中,出于理智的意图是主要的。但这种差别并不是野蛮和文明本身决定的,而是当时的社会状态、制度等决定的。所以,并不是每个场合都必然有这种差别,而只是大多数场合有这种差别。总之,即使是最文明的民族,相互间也可能燃起强烈的仇恨感。
由此可见,如果把文明民族的战争说成纯粹是政府之间的理智的行为,认为战争越来越摆脱一切激情的影响,以致最后实际上不再需要使用军队这种物质力量,只需要计算双方的兵力对比,对行动进行代数演算就可以了,那是莫大的错误。
理论已开始向这个方向发展,但最近几次战争纠正了它1。战争既然是一种暴力行为,就必然属于感情的范畴。即使战争不是感情引起的,总还同感情或多或少有关,而且关系的大小不取决于文明程度的高低,而取决于敌对的利害关系的大小和久暂。
如果我们发现文明民族不杀俘虏,不破坏城市和乡村,那是因为他们在战争中更多地应用了智力,学会了比这种粗暴地发泄本能更有效地使用暴力的方法。
火药的发明、火器的不断改进已经充分地表明,文明程度的提高丝毫没有妨碍或改变战争概念所固有的消灭敌人的倾向。
我们再重复一下我们的论点:战争是一种暴力行为,而暴力的使用是没有限度的。因此,交战的每一方都使对方不得不象自己那样使用暴力,这就产生一种相互作用,从概念上讲,这种相互作用必然会导致极端。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
战 争 论32
种相互作用和第一种极端2。。。。。。。。。。。
(第一种相互作用)
四 目标是使敌人无力抵抗
我们已经说过,使敌人无力抵抗是战争行为的目标。现。。。。
在我们还要指出,至少在理论上必须这样。
要敌人服从我们的意志,就必须使敌人的处境比按我们的要求作出牺牲更为不利,这种不利至少从表面上看应该不是暂时的,否则,敌人就会等待较有利的时机而不屈服了。
因此,继续进行的军事活动所引起的处境上的任何变化,都必须对敌人更加不利,至少在理论上必须这样。作战一方可能。。。。
陷入的最不利的处境是完全无力抵抗。因此,如果要以战争行为迫使敌人服从我们的意志,那么就必须使敌人或者真正无力抵抗,或者陷入势将无力抵抗的地步。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解除敌人武装或打垮敌人,不论说法如何,必然始终是战争行为的目标。
战争并不是活的力量对死的物质的行动,它总是两股活的力量之间的冲突,因为一方绝对的忍受就不能成为战争。
这样,上面所谈的战争行为的最高目标,必然是双方都要考虑的。这又是一种相互作用。在我们没有打垮敌人以前,不能不担心会被敌人打垮,所以我们就不再是自己的主宰,而是不得不象敌人那样行动,就象敌人不得不象我们这样行动一样。这是第二种相互作用,它导致第二种极端。。。。。。。。。。。。。。。。
(第二种相互作用)
42战 争 论
五 最大限度地使用力量
要想打垮敌人,我们就必须根据敌人的抵抗力来决定应该使用多大的力量。敌人的抵抗力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因数的乘积,这两个因数就是现有手段的多少和意志力的强弱。。。。。。。。。。。。。。
现有手段的多少是可以确定的,因为它有数量可作根据(虽然不完全如此)
,但是意志力的强弱却很难确定,只能根据战争动机的强弱作概略的估计。假定我们能用这种方法大体上估计出敌人的抵抗力,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它来决定自己应该使用多大力量,或者加大力量以造成优势,或者在力所不及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增强我们的力量。但是敌人也会这样做。这又是一个相互间的竞争,从纯概念上讲,它又必然会趋向极端。这就是我们遇到的第三种相互作用和第三种。。。。。。。。。。
极端。。。
(第三种相互作用)
六 在现实中的修正
在纯概念的抽象领域里,思考活动在达到极端以前是决不会停止的,因为思考的对象是个极端的东西,是一场自行其是的、除了服从本身内在的规律以外不受任何其他规律约束的那些力量的冲突。因此,如果我们要在战争的纯概念中为提出的目标和使用的手段找到一个绝对点,那么在经常不断的相互作用下,我们就会趋向极端①,就会陷入玩弄逻辑所
①意思是说: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只是抽象地从概念上去推算应该达到什么目标和使用多大力量,那么,上面所讲的三种相互作用就起作用,一定要达到极端后才停止(也就是说目标是使敌人无力抵抗,手段是最大限度地使用力量)。——译者
战 争 论52
引起的不可捉摸的概念游戏之中。如果要坚持这种追求绝对的态度,不考虑一切困难,并且一定要按严格的逻辑公式,认为无论何时都必须准备应付极端,每一次都必须最大限度地使用力量,那么这种作法无非是纸上谈兵,一点也不适用于现实世界。
即使使用力量的最大限度是一个容易求出的绝对数,我们仍然不能不承认,人的感情①是很难接受这种逻辑幻想的支配的。如果接受了这种支配,那么在某些情况下就会造成力量的无谓浪费,这必然同治国之道②的其他方面发生抵触,同时还要求意志力发挥到同既定的政治目的不相称的程度,这种要求是不能实现的,因为人的意志从来都不是靠玩弄逻辑获得力量的。
如果我们从抽象转到现实,那么一切就不同了3。在抽象领域中,一切往往被想象得尽善尽美,我们必然会想象作战的这一方同那一方一样不仅在追求完善,而且正在达到完善的地步。但在现实中真是这样的吗?除非在下列情况下才会这样:(1)战争是突然发生的、同以前的国家生活没有任何联系的和完全孤立的行为;
①人的感情(dermenschlicheGeist)——直译为“人的精神(或人的本性)”
,指人在感情和性格方面的特征,即一般的心理状态。这个词作者常和“理智”
(derVerstand指抽象思考的能力)一词相对使用,故译为“感情”。但在涵义上同中文“感情”一词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译者②根据我们的理解,作者所谓“治国之道”是指治理国家的手段,即国内政策。——译者
62战 争 论
(2)战争是唯一的一次决战①或者是若干个同时进行的决战;(3)战争的结局是绝对的,而对战后政治形势的估计不会对战争发生什么影响。
七 战争决不是孤立的行为
关于上述第一点,我们认为,敌对双方的任何一方对另一方来说都不是抽象的,就是意志,这个在抵抗力中不依赖外界事物的因数,也不是抽象的。
意志并不是完全不可知的,它的今天预示着它的明天。战争不是突然发生的,它的扩大也不是瞬间的事情。因此双方的任何一方大多可以根据对方是怎样的和正在做什么来判断他,而不是根据对方(严格地说)
应该是怎样的和应该做什么来判断他。
人都是不完善的,总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这种双方都存在的缺陷就成为一种缓和因素。
八 战争不是短促的一击
关于上述第二点,我们的看法如下。
如果在战争中只有一次决战或者若干个同时进行的决战,那么为决战进行的一切准备就自然会趋向极端,因为准备时的任何一点不足,在将来都无法补救,而且,在现实世
①决战(dieEntscheidung)
——直译为“解决”
、“决定”
,意思是解决问题、决定胜负等,在这里指解决问题(决定胜负)的行动,故译为“决战”
,但同现代军语中“决战”的概念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在下面我们也译为“决定胜负”
、“胜负”等。——译者
战 争 论72
界中可以作为衡量这种准备的根据的,至多只是我们所能知道的敌人的准备情况,其他一切都是抽象的。但是,如果战争的结局是一系列连续的行动的结果,那么前一行动及其一切现象当然就可以作为衡量下一行动的尺度。这样,现实世界就代替了抽象概念,从而缓和了向极端发展的趋向。
然而,如果同时使用或者能够同时使用全部用于斗争的手段,那么每次战争就只能是一次决战或者若干个同时进行的决战。一次失利的决战势必使这些手段减少,所以,如果。。。
在第一次决战中已经全部使用了这些手段,那么实际上就再。。
也不能设想有第二次决战了。
以后继续进行的一切军事行动,实质上都属于第一次行动,只不过是它的延长而已。
但是我们已经看到,在战争的准备中,现实世界就已经代替了纯概念,现实的尺度就已经代替了极端的假定,因此,敌对双方在相互作用下,将不致把力量使用到最大限度,因而也不会一开始就使用全部力量。
这些力量就其性质和使用的特点来看,也是不能全部同。。
时使用的。这些力量是:军队①国土(包括土地和居民)和。。、。。
盟国。。。国土(包括土地和居民)除了是军队的源泉以外,本身还是战争中起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当然只是指属于战区或者对战区有显著影响的那一部分。
虽然同时使用全部军队是可能的,但是所有的要塞、河
①军队(dieStreitkrafte)——直译为“战斗力量”
,是各种武装力量的总B称,但主要是指军队,有时则仅指军队,所以我们都译为军队。——译者
82战 争 论
流、山脉和居民等等,简单地说就是整个国家,要同时发挥作用是不可能的,除非这个国家小到战争一开始就能席卷全国。其次,同盟国的合作也不以交战国的意志为转移,它们往往较晚才参战,或者为了恢复失去的均势才来加强,这是国际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不能立即使用的这部分力量,有时在全部抵抗力中所占的比重,比人们初看时想象的要大得多。因此,甚至在第一次决战中使用了巨大的力量,均势因而遭到了严重破坏,均势还是可以重新恢复的。
关于这些问题,以后还要详细讨论。
在这里我们只想指出,同时使用一切力量是违背战争的性质。。。。。。。。
的。
当然这一点不能成为不在第一次决战中加强力量的理由,因为一次失利的决战总是谁也不会甘愿承受的损失,而且,即使第一次决战不是唯一的一次决战,它的规模越大,对尔后决战的影响也越大。然而,以后还有可能决战,所以人们害怕过多使用力量,在第一次决战时就不会象只有一次决战那样集中力量和使用力量。敌对双方的任何一方由于存在弱点而没有使用全部力量,对对方来说,就成为可以缓和的真正的客观理由。通过这种相互作用,向极端发展的趋向又缓和。。
到按一定尺度使用力量的程度。
九 战争的结局决不是绝对的
最后,甚至整个战争的总的结局,也并不永远是绝对的,战败国往往把失败只看成是在将来的政治关系中还可以得到补救的暂时的不幸。很明显,这种情况也必然会大大缓和紧。。。。
张程度和力量使用的激烈程度。
战 争 论92
十 现实中的概然性①代替了概念中的极端和绝对
这样一来,整个战争行为就摆脱了力量的使用总是向极端发展的严格法则。既然不再担心对方追求极端,自己也不再追求极端,那么自然就不必最大限度地使用力量,而可以通过判断来确定使用力量的限度,当然只能根据现实世界的现象所提供的材料和概然性的规律来确定。既然敌对双方不。。。。。。
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国家和政府,既然战争不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特殊的行动过程,人们就自然可以根据实际现象所提供的材料,来推断那些应该知道而尚未知道的将要发生的事情了。
敌对双方的任何一方都可以根据对方的特点、组织和设施、状况以及各种关系,按概然性的规律推断出对方的行动,从而确定自己的行动。
十一 现在政治目的又显露出来了
我们在前面(第二节)搁下的一个问题,即战争的政治。。。。。
目的,现在需要重新加以研究了。在这以前,趋向极端的法。。
则,使敌人无力抵抗和打垮敌人这个意图,一直掩盖着政治目的。现在,当趋向极端的法则的作用一旦减弱,这个意图一旦同目标分离②,战争的政治目的就必然又显露出来。
既然
①概然性——在现实世界中偶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是有规律的,根据大量现象可以估计偶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这样的可能性称为概然性。——译者②意思是说,不再无限制地使用力量而趋向极端,目标也不再是使敌人无力抵抗或打垮敌人。——译者
03战 争 论
这里考虑的是如何根据具体人和具体条件进行概然性的计算,作为战争最初动机的政治目的也就必然在计算中成为很。。。。。。。。。。。
重要的因素。要求敌人所作的牺牲越小,可能遭到敌人的反抗就越小。敌人的反抗越小,需要使用的力量就越小。其次,政治目的越小,对它的重视程度就越小,就越容易放弃它,因此,需要使用的力量也就越小。。。。。。。。。。。。
这样,作为战争最初动机的政治目的,既成为衡量战争行为应达到何种目标的尺度,又成为衡量应使用多少力量的尺度。但是政治目的不能单独地成为这种尺度,它必须同双。。。。。
方国家联系起来才能成为这种尺度,因为我们研究的是实际。。。。。。。
事物,不是纯粹的概念。同一政治目的在不同的民族中,甚至在同一民族的不同时期,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作用。
所以,。。。
只有当我们认为政治目的能对它应动员的群众发生作用时,。。。。。。。。。。。。。
我们才可以把它作为一种尺度,这就是为什么要考虑群众情况的缘故。
同一政治目的起作用的结果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这要看群众对战争是赞成还是反对,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在两个民族和国家之间可能存在很紧张的局面,积累很强烈的敌对情绪,以致战争的政治动机本身虽然很小,却能产生远远超过它本来应起的作用,引起一种真正的爆炸。
上面说的这一点①不仅是对政治目的在双方国家中能够动员多少力量说的,而且也是对政治目的应该为战争行为规定何种目标说的。有时政治目的本身就可以作为战争行为的
①指政治目的必须同双方国家联系起来并对群众发生作用才能成为一种尺度。——译者
战 争 论13
目标,例如占领某一地区。有时政治目的本身不适于作为战争行为的目标,这时就需要另外选定一个目标作为政治目的的对等物,并在媾和时代替政治目的。
但是即使在这种场合,也始终要首先考虑有关国家的特点。有时,当政治目的需要通过对等物来达到时,这个对等物要比政治目的大得多。群众的态度越冷淡,国内的气氛和两国的关系越不紧张,政治目的作为尺度的作用就越显著,它甚至起决定性作用,在某些场合,几乎只根据政治目的决定问题。
如果战争行为的目标是政治目的的对等物,那么战争行为一般说就趋向缓和,而且政治目的作为尺度的作用越显著,情况就越是如此。这就说明,为什么从歼灭战一直到单纯的武装监视之间,存在着重要性和强烈程度不同的各种战争,这里面并没有什么矛盾。但是,这里又产生了另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加以说明和解答。
十二 以上论述还没有说明军事行动中为什么会有间歇
不管敌对双方的政治要求多么低,不管使用的手段多么少,也不管政治要求为战争行为规定的目标多么小,军事行动会有片刻的停顿吗?这是一个深入事情本质的问题。
完成每一行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把这段时间叫做行动的持续时间。这段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当事者行动的快慢。
这里我们不想谈行动的快慢问题。每个人都是按自己的方式办事的,办事缓慢的人并不是有意要多用些时间,而是
23战 争 论
由于性格的关系需要较多的时间,如果快了,他就会把事情办得差些。因此多用的这一段时间是内部原因决定的,本来就是行动持续时间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认为战争中每一行动都有它的持续时间,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承认,持续时间以外所用的任何时间,即军事行动中的间歇,似乎都是不可想象的,至少初看起来是如此。
在这里当然不能忘记,我们谈的不是敌对双方的这一方或那一方的进展问题,而是整个军事行动的进展问题。
十三 只有一个原因能使军事行动停顿,而且看来它永远只能存在于一方
既然双方已经准备好作战,就必然有一个敌对因素在促使他们这样行动。只要双方没有放下武器,也就是说只要还没有媾和,敌对因素就仍然存在,只有当敌对双方的每一方都企图等待较有利的时机时,这个敌对因素的作用才会中止。。。。。。。。。。。
但是初看起来,似乎只能一方有等待有利时机的企图,另一方的企图应该恰恰相反。如果等待对一方有利,那么对另一方有利的必然是行动。
双方力量完全相等也不能产生间歇,因为,这时抱有积极目的的一方(进攻者)必然会继续前进。
但是,如果我们设想的均势是一方有积极的目的,即较强的动机,但掌握的力量却较小,也就是双方力量与动机的乘积是相等的,那么还必须指出:如果预料这种均势不会发生变化,双方就必然会媾和;如果预料会有变化,这种变化只能对一方有利,这必然会促使另一方行动。由此可见,均
战 争 论33
势这个概念并不能说明产生间歇的原因,归根到底,问题仍然是等待较有利的时机。假定两个国家中有一个国家抱有积极目的,比如想夺取另一个国家的某一地区作为和谈时的资本,那么,它占领这个地区就达到了政治目的,行动就没有继续的必要而可以停止下来了。另一个国家如果接受这种结果,就一定会同意媾和,反之,就必然会行动。如果它认为在四个星期以后才能准备得更好,那么它就有充分的理由推迟行动的时间。
但从逻辑上讲,这时战胜者似乎应该立即行动,使战败。。
者没有时间进行准备。当然,这里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双方对情况都十分了解。
十四 军事行动因此又会出现连续性,使一切又趋向极端
如果军事行动确实有这种连续性,那么这就会使一切又趋向极端,因为不间断的行动能使情绪更为激动,使一切更加激烈和狂暴,不仅如此,而且行动的这种连续性还会使行动衔接得更紧,使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更加密切,于是,这些行动就更为重要和更为危险。
但是我们知道,军事行动很少或者从来也不曾有过这种连续性,在许多战争中,行动的时间只占全部时间的一小部分,其余的时间都是间歇。这总不可能都是反常现象。军事行动中完全可能有间歇,也就是说,这里面并没有矛盾。现在我们就来谈谈间歇以及产生间歇的原因。
43战 争 论
十五 这里要用两极性原理
当我们把一方统帅的利害看成总是和另一方统帅的利害正好对立的时候,我们就承认了真正的两极性。我们准备以。。。
后专门用一章来详细讨论这个原理①,但在这里必须作如下的说明。
两极性原理只适用于正数和对立的负数能恰好抵销的同一事物。
在一次会战中,交战双方的每一方都想取得胜利,这是真正的两极性,因为一方的胜利排斥另一方的胜利。
但是,如果我们谈的是具有外在共同关系的两种不同事物,那么两极性就不存在于这两种事物本身,而存在于它们的关系中。。。。。。。。
十六 进攻和防御是不同的作战形式,它们的强弱是不相等的,因此两极性原理对它们不适用
如果只存在一种作战形式,也就是说只有进攻而没有防御,或者换句话说,进攻和防御的区别只在于动机不同,进攻的一方抱有积极的动机,防御的一方则没有积极的动机,但斗争的形式却始终是相同的,那么,在这样的作战中,对一方有利的就恰好是对另一方不利的,这里就存在着两极性。
但是,军事活动分为进攻和防御两种形式,正如我们以后将要仔细地论述的那样,它们是不同的,它们的强弱也是不相等的。因此,两极性不存在于进攻和防御本身,只存在
①本书没有专门的章节讨论这个原理,作者只是在第三篇第十六章中提到这个问题,参阅本卷第235页。——译者
战 争 论53
于它们的关系中,即决战中。
如果一方的统帅愿意迟决战,那么另一方的统帅就一定愿意早决战,这当然只是就同一作战形式而言。如果甲方不是现在而是四个星期以后进攻乙方有利,那么乙方就不是四个星期以后而是现在受到甲方的进攻才有利。这就是直接的对立。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乙方现在立即进攻甲方有利,这显然完全是另一回事。
十七 两极性的作用往往因防御强于进攻而消失,这说明为什么军事行动中会有间歇
如果防御这种作战形式,象我们以后将要指出的那样,比进攻强而有力,那么就要问,迟决战对甲方有利的程度是否。。。
象防御对乙方有利的程度那样大。
如果没有那样大,那么,前。。
者也就不能用它的对立物来抵销后者,所以也不能促进军事行动的发展①。由此可见,利害关系的两极性所具有的推动力②,会因防御和进攻有强弱的差别而消失,因而不发生作用。
因此,如果目前这个时机对一方有利,但他力量太弱,不能放弃防御,那么就只好等待不利的将来,因为在不利的将来进行防御,还比目前进攻或媾和有利些。既然根据我们的
①简单地说,如果甲方不能马上进攻乙方,并不等于乙方可以放弃防御转为进攻。详细地说:迟决战对甲方有利,早决战就必然对乙方有利,而且有利的程度是相等的;如果迟决战对甲方的有利程度没有防御对乙方的有利程度那样大,那么早决战(迟决战的对立物)对乙方的有利程度就抵不上防御(后者)对它的有利程度,所以,早决战对乙方虽然有利,他仍然不会立即寻求决战,这就不会促使军事行动进一步发展。——译者②指推动军事行动继续进行的力量。——译者
63战 争 论
论断,认为防御的优越性很大(应该正确理解)
,而且比人们最初想象的大得多,那么,用这一点也就可以说明战争中大多数间歇产生的原因而不致自相矛盾了。
行动的动机越弱,它就越被防御和进攻的这种差别所掩盖,所抵销,因而军事行动的间歇也就越多。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十八 第二个原因是对情况不完全了解
还有另一个能使军事行动停顿的原因,这就是对情况不完全了解。任何一个统帅所能确切了够的只是自己一方的情况,对敌人的情况只能根据不确切的情报来了解。因此,他在判断上可能产生错误,从而可能把自己应该行动的时机误认为是敌人应该行动的时机。不过,在了解情况方面的这一缺陷既能使人在应该行动的时候停顿,同样也能使人在应该停顿的时候行动,因此,它推迟军事行动的可能性并不大于加速军事行动的可能性。然而,我们还是应该把它看成是可。
以使军事行动停顿的自然原因之一,这里并没有矛盾。如果。。。。。。。。。。。。。。。
我们考虑到人们往往容易过高估计、而不是过低估计敌人的力量(这是人之常情)
,那么就会同意:对情况不完全了解,一般说来,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阻止军事行动的进展,使它趋向缓和。
产生间歇的可能性使军事行动趋向新的缓和,因为间歇使军事行动的时间延长了,这就减弱了军事行动的激烈程度,推迟了危险的到来,增加了恢复失去的均势的可能性。产生战争的局势越紧张,战争越激烈,间歇就越短,反之,间歇就越长,因为大的动机能增强意志力,而我们知道,意志力
战 争 论73
在任何时候都是构成力量乘积的一个因数。
十九 军事行动中常常发生的间歇使战争更脱离绝对性,更是概然性的计算
军事行动进行得越缓慢,间歇的次数越多和时间越长,错误就越容易得到纠正,因此统帅就越敢大胆设想,越不趋向极端,越会把一切建筑在概然性的计算上和推测上。每个具体情况本来就要求人们根据已知的条件进行概然性的计算,。。。。。。
军事行动的进程比较缓慢,就为进行这种计算提供了一定的时间。
二十 只要再加上偶然性,战争就变成赌博了,而战争中是不会缺少偶然性的
由此可见,战争的客观性质很明显地使战争成为概然性的计算。现在只要再加上偶然性这个要素,战争就成为赌博。。。。。
了,而战争中是确实不会缺少偶然性的。
在人类的活动中,再没有象战争这样经常而又普遍地同偶然性接触的活动了。而且,随偶然性而来的机遇以及随机遇而来的幸运,在战争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十一 战争无论就其客观性质来看还是就其主观性质来看都近似赌博
如果我们再看一看战争的主观性质,也就是进行战争所。。。。
必需的那些力量,那么我们一定会更觉得战争近似赌博。军事活动总是离不开危险的,而在危险中最可贵的精神力量是什么呢?是勇气。虽然勇气和智谋能够同时存在而不互相排。。
83战 争 论
斥,但它们毕竟是不相同的东西,是不同的精神力量。而冒。
险、信心、大胆、蛮干等等,则不过是勇气的表现而已,它。。。。。。。
们都要寻找机遇,因为机遇是它们不可缺少的。
由此可见,在军事艺术中,数学上所谓的绝对值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基础,在这里只有各种可能性、概然性、幸运和不幸的活动,它们象织物的经纬线一样交织在战争中,使战争在人类各种活动中最近似赌博。
二十二 一般说来,这一点最适合人的感情
虽然人的理智总是喜欢追求明确和肯定,可是人的感情却往往向往不肯定。人的感情不愿跟随理智走那条哲学探索和逻辑推论的狭窄小道,因为沿着这条小道它会几乎不知不觉地进入陌生的境界,原来熟悉的一切就仿佛离它很远了,它宁愿和想象力一起逗留在偶然性和幸运的王国里。
在这里,它不受贫乏的必然性的束缚,而沉溺在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中。
在可能性的鼓舞下,勇气就如虎添翼,象一个勇敢的游泳者投入激流一样,毅然投入冒险和危险中。
在这种情况下,理论难道可以不考虑人的感情而一味追求绝对的结论和规则吗?如果是这样的理论,那它对现实生活就没有什么用处了。理论应该考虑到人的感情,应该让勇气、大胆、甚至蛮干获得应有的地位。军事艺术是同活的对象和精神力量打交道,因此,在任何地方都达不到绝对和肯定。战争中到处都有偶然性活动的天地,无论在大事还是小事中,它活动的天地都同样宽广。有了偶然性,就必须有勇气和自信心来利用它。勇气和自信心越大,偶然性发挥的作
战 争 论93
用就越大。
所以,勇气和自信心是战争中十分重要的东西,理论确立的定则,应该使这些不可缺少的最宝贵的武德能够自由地以各种不同形式充分发挥出来。
但是,甚至在冒险中,也还有机智,有谨慎,不过它们要用另一种标准来衡量罢了。
二十三 但是战争仍然是为了达到严肃的目的而采取的严肃的手段。进一步说明战争是什么
战争是上述那样,指挥作战的统帅和指导作战的理论也是上述那样。但是,战争不是消遣,不是一种追求冒险和赌输赢的纯粹的娱乐,也不是灵机一动的产物,而是为了达到严肃的目的而采取的严肃的手段。战争由于幸运的变化,由于激情、勇气、幻想和热情的起伏而表现出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这一手段的特色而已。
社会共同体(整个民族)的战争,特别是文明民族的战。。
争,总是在某种政治形势下产生的,而且只能是某种政治动机引起的。因此,战争是一种政治行为。只有战争真的象按纯概念推断的那样,是一种完善的、不受限制的行为,是暴力的绝对的表现时,它才会被政治引起后就好象是完全独立于政治以外的东西而代替政治,才会排挤政治而只服从本身的规律,就象一包点着了导火索的炸药一样,只能在预先规定的方向上爆炸,不可能再有任何改变。直到现在,每当军事与政治之间的不协调引起理论上的分歧时,人们就是这样看问题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看法是根本错误的。象我们所看到的那样,现实世界的战争并不是极端的行为,它的紧张并不是通过一次爆炸就能消失的。战争是一些发展方式
04战 争 论
和程度不尽相同的力量的活动,这些力量有时很强,足以克服惰性和摩擦产生的阻力,但有时又太弱,以致不起什么作用。因此,战争仿佛是暴力的脉冲,有时急有时缓,因而有时快有时慢地消除紧张和消耗力量。换句话说,它是有时迅速有时缓慢地达到目标的,但是在这两种情况下,战争都有一段持续时间,足以使自己接受外来的作用,作这样或那样的改变,简单地说,战争仍然服从指导战争的意志的支配。
既然我们认为战争是政治目的引起的,那么很自然,这个引起战争的最初的动机在指导战争时应该首先受到极大的重视。
但是政治目的也不是因此就可以任意地决定一切,它必须适应手段的性质,因此,政治目的本身往往也会有很大的改变,尽管如此,它还是必须首先加以考虑的问题。所以,政治贯穿在整个战争行为中,在战争中起作用的各种力量所允许的范围内对战争不断发生影响。
二十四 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4
由此可见,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如果说战争有特殊的地方,那只是它的手段特殊而已。军事艺术可以在总的方面要求政治方针和政治意图不同这一手段发生矛盾,统帅在具体场合也可以这样要求5,而且作这样的要求确实不是无关紧要的。不过,无论这样的要求在某种情况下对政治意图的影响有多么大,仍然只能把它看作是对政治意图的修改而已,因为政治意图是目的,战争是手段,没有目的的手段永远是不可想象的。
战 争 论14
二十五 战争是多种多样的
战争的动机越大、越强,战争同整个民族生存的关系越大,战前的局势赶紧张,战争就越接近它的抽象形态,一切就越是为了打垮敌人,政治目的和战争目标就越加一致,战争看来就越是纯军事的,而不是政治的6。反之,战争的动机越弱,局势越不紧张,政治规定的方向同战争要素(即暴力)
的自然趋向①就越不一致,因而战争离开它的自然趋向就越远,政治目的同抽象战争的目标之间的差别就越大,战争看来就越是政治的。。。。
但是,为了避免读者误解起见,在这里我们必须说明,战争的自然趋向只是指哲学的,纯粹逻辑的趋向,决不是指实。。。。。。。
际发生冲突的各种力量(例如作战双方的各种情绪和激情等等)的趋向。诚然,情绪和激情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被激发得很高,以致很难把它保持在政治所规定的道路上。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发生这种矛盾的,因为有了这样强烈的情绪和激情,就一定会有一个相应的宏大的计划。如果计划追求的目的不大,那么群众的情绪也就会很低,以致往往需要加以激发,而不是需要加以抑制。
二十六 一切战争都可看作是政治行为
现在我们再回到主要问题上来。即使政治真的在某一种战争中好象完全消失了,而在另一种战争中却表现得很明显,
①指暴力向极端发挥的趋向,参阅本卷第24页,见注2。——译者
24战 争 论
我们仍然可以肯定地说,前一种战争和后一种战争都同样是政治的。
因为,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可以比作一个人的头脑,那么,产生前一种战争的各种条件必然包括在政治要考虑的范围之内。只有不把政治理解为全面的智慧,而是按习惯的。。。
概念把它理解为一种避免使用暴力的、谨慎的、狡猾的甚至阴险的计谋,才可以认为后一种战争比前一种战争更是政治的。
二十七 应该根据上述观点理解战史和建立理论基础
由此可见:第一、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把战争看。。
作是独立的东西,而应该把它看作是政治的工具,只有从这。。。。。
种观点出发,才有可能不致和全部战史发生矛盾,才有可能对它有深刻的理解;第二、正是这种观点告诉我们,由于战。。
争的动机和产生战争的条件不同,战争必然是各不相同的。
因此,政治家和统帅应该首先作出的最重大的和最有决定意义的判断,是根据这种观点正确地认识他所从事的战争,他不应该把那种不符合当时情况的战争看作是他应该从事的战争,也不应该想使他所从事的战争成为那样的战争。这是所有战略问题中首要的、涉及面最广的问题,我们以后在论述战争计划时将进一步加以研究。
关于什么是战争这一问题,我们就研究到这里,这样,我们就确定了研究战争和战争理论所必须依据的主要观点。
战 争 论34
二十八 理论上的结论
因此,战争不仅是一条真正的变色龙①,它的性质在每一具体情况下都或多或少有所变化,而且,透过战争的全部现象就其本身的主要倾向来看,战争还是一个奇怪的三位一体,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战争要素原有的暴烈性,即仇恨感和敌忾心,这些都可看作是盲目的自然冲动;二、概然性和偶。。。。。。。
然性的活动,它们使战争成为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三、作。。。。。。。
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战争因此属于纯粹的理智行为。。。。。。。。
这三个方面中的第一个方面主要同人民有关,第二个方面主要同统帅和他的军队有关,第三个方面主要同政府有关。
战争中迸发出来的激情必然是在人民中早已存在的;在概然性和偶然性的王国里,勇气和才智活动范围的大小取决于统帅和军队的特点;而政治目的则纯粹是政府的事情。
这三种倾向象三条不同的规律,深藏在战争的性质之中,同时在起着不同的作用。任何一种理论,只要忽视其中的一种倾向,或者想任意确定三者的关系,就会立即和现实发生矛盾,以致毫无用处。
因此,我们的任务就在于使理论在这三种倾向之间保持平衡,就象在三个引力点之间保持平衡一样。
至于用什么方法才能最好地完成这项困难的任务,我们打算在《论战争理论》一篇里研究。但无论如何,这里所确立的关于战争的概念,在我们看来总还是投到我们的理论的
①变色龙——蜥蝎类动物,身体的颜色能随环境变化。——译者
44战 争 论
基础上的第一道曙光,它首先为我们区分开大量的现象,使我们能够辨别它们。
战 争 论54
第二章 战争中的目的和手段
我们在前一章里了解了战争的复杂而多变的性质以后,现在再来研究战争的性质对战争中的目的和手段有什么影响。
如果首先问一下,整个战争追求什么样的目标才能成为达到政治目的的合适的工具,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战争的目标正如战争的政治目的和战争的具体条件一样,也是多变的。
如果还是先从战争的纯概念谈起,那么我们就得承认,战争的政治目的本来就不包含在战争领域内。因为战争既然是迫使对方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它所追求的就必然始终是而且只能是打垮敌人,也就是使敌人无力抵抗。虽然。。。。
打垮敌人这个目的是从概念中推出来的,但在现实中人们在。。
许多场合所追求的目的同它非常接近,因此我们打算先在现实中探讨打垮敌人这个目的。
以后我们在《战争计划》一篇中再进一步探讨什么叫做使敌国无力抵抗,但在这里必须先弄清楚敌人的军队、国土。。。。。。。。。。。
和意志这三个要素,它们是可以概括其他一切对象的总的对。。
象。
敌人的军队必须消灭,也就是说,必须使敌人军队陷入。。。。。。。。。。。。。。。
不能继续作战的境地。顺便说明一下,以后我们所说的“消。。。。。。。。。
64战 争 论
灭敌人军队“
,都是指的这个意思。
敌人的国土必须占领,否则敌人在那里可以建立新的军队。
但是,即使以上两点都做到了,只要敌人的意志还没有。。
被征服,也就是说只要敌国政府及其盟国还没有被迫签订和约,或者敌国人民还没有屈服,我们仍不能认为,战争,即敌对的紧张状态和敌对力量的活动,已经结束。因为,即使我们完全占领了敌人的国土,敌人在他的国内或在盟国支援下仍有可能重新起来斗争。当然,这种情况在和约签订以后。。
也是可能发生的(这只能说明并不是每一次战争都能完全解决问题和彻底结束的)
,但是,随着和约的签订,很多可能在暗中继续燃烧的火星就会熄灭,紧张就会趋于缓和,因为一切倾向和平的人会完全放弃抵抗的念头,而这样的人在任何民族中,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很多的。所以,无论如何我们总得承认,随着和约的签订,目的就算达到,战争就算结束了。
上述三个对象中,军队是用来保卫国土的,所以按自然的顺序应该是先消灭敌人的军队,然后占领敌人的国土,通过这两方面的胜利以及我们在当时所处的态势,才有可能迫使敌人媾和。通常,消灭敌人军队是逐步实现的,随此而来的占领敌人国土也同样是逐步实现的。这两者常常是相互影响的,因为地区的丧失反过来又会使军队受到削弱。但是上述顺序不是绝对的,因此也并非总是如此。有时敌人的军队可能没有受到显著的削弱就已退到国土的另一边,甚至完全退到国外。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占领敌人国土的大部,甚
战 争 论74
至全部。
然而,使敌人无力抵抗这个抽象战争的目的,即实现政。。。。。。。。。。。。。。。。
治目的的、包括其他一切手段的最后手段,在现实中决不是到处都有它的地位的,也不是达到媾和的必要条件,因此,决不能在理论上把它当作一个定则。事实上,在许多和约缔结的时候,交战一方并没有陷入无力抵抗的境地,有时甚至连均势都没有遭到显著的破坏。不仅如此,只要观察一下具体情况,我们就不能不承认,在许多具体情况下,尤其是当敌人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时候,打垮敌人只是一种毫无益处的概。。。。
念游戏。
从战争概念中推出来的目的所以不能普遍适用于现实战争,那是因为抽象战争和现实战争是不同的,这一点我们在前一章里已经讨论过了。
假定战争真的象纯概念规定的那样,那么力量悬殊的国家之间发生战争就不合情理,因而也就不可能了,因为在纯概念中,只有双方物质力量的差距不超过精神力量所能弥补的程度时,才能发生战争。而在欧洲今天的社会状态下,精神力量所能弥补的物质力量的差距是有限的。
因此,我们所以看到力量悬殊的国家之间发生了战争,是。。。。。
因为现实战争往往同它的原始概念是相距很远的。。。。。。。。。。。。。。。。。。。。。。
在现实中,除了无力继续抵抗以外,还有两种情况可以促使媾和。一是获胜的可能不大,二是获胜的代价过高。
正如我们在前一章已经讲过的那样,整个战争不受严格的内在必然性规律的支配,它必须依靠概然性的计算①,而且
①参阅本卷第32—33页。——译者
84战 争 论
产生战争的条件越使战争适于概然性的计算,进行战争的动机越弱,局势越不紧张,情况就越是如此。既然是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概然性的计算也能够使人们产生媾和的想法了。因此,战争并不一定要一方被打垮才结束。我们可以想象,在战争动机很弱、局势很不紧张的情况下,即使是非常微小的、几乎看不出的可能性,就足以使不利的一方让步。
如果另一方事先已经看到这一点,那么他当然会去努力实现这。
种可能性,不会首先去寻找并走上彻底打垮敌人这条弯路。。。。
了。
对已经消耗的力量和将要消耗的力量的考虑,对是否媾和的决心更有影响,既然战争不是盲目的冲动,而是受政治目的支配的行为,那么政治目的的价值必然决定着愿意付出多大的牺牲作代价。这里所说的牺牲,不仅是指牺牲规模的。。。
大小,而且是指承受牺牲的时间的长短。所以,当力量的消。。。。。。。
耗过大,超过了政治目的的价值时,人们就必然会放弃这个政治目的而媾和。
由此可见,在一方不能使另一方完全无力抵抗的战争中,双方是否希望媾和,这是随获胜可能性的大小和需要消耗力量的多少而变化的。如果双方同样希望媾和,他们的政治分歧就会得到折衷的解决。当一方希望媾和较迫切,另一方媾和的想法就可以少一些,只要双方希望媾和的想法合在一起已经达到足够的程度,他们就会媾和。在这种情况下,原来媾和想法较少的一方当然比较有利。
我们在这里有意不谈政治目的的积极性质和消极性质在。。。。
行动中必然引起的差别。纵然这种差别象以后要谈到的那样
战 争 论94
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我们在这里只能作比较一般的论述,因为最初的政治意图在战争过程中可能变化很大,最后可能变得完全不同,这是由于政治意图同时还取决于已得的结果和。。。。。。。。。。。。。。。。。。。。
可能的结果。。。。。。
现在产生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增大获胜的可能性。首先,自然是使用打垮敌人时所使用的方法,即消灭敌人军队。。。。。。
和占领敌人地区。但是这两种方法用于增大获胜可能性时和。。。。。。。
用于打垮敌人时是不尽相同的。当我们进攻敌人军队时,是想在第一次打击之后继续进行一系列打击,直到把敌人军队全部消灭,还是只想赢得一次胜利以威胁敌人,使他觉得我们已占优势而对前途感到不安,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我们的目的是后者,那么只要消灭足够达到这一目的的敌人军队就够了。同样的,当目的不是打垮敌人时,占领敌人地区作为另一种手段也是不同的。在以打垮敌人为目的的情况下,消灭敌人军队才是真正有效的行动,而占领敌人地区不过是消灭敌人军队的后果,没有消灭敌人军队就占领敌人地区,始终只能看作是迫不得已的下策。与此相反,如果我们的目的不是打垮敌人,而且我们确信敌人并不寻求流血决战,而是害怕流血决战,那么,占领敌人防御薄弱的或完全没有。。
防御的地区这件事本身就能带来利益。如果利益很大,足以。。。。。。。。
使敌人对战争的结局担忧,那么占领敌人地区也可以看作是达到媾和的捷径。
现在我们还要指出一种不必打垮敌人就能增大获胜可能性的特殊方法,这就是同政治有直接关系的措施。既然有些。。。。。。。。。
措施特别适于破坏敌人的同盟或使同盟不起作用,适于为自
05战 争 论
己争取新的盟国,或适于展开有利的政治活动等等,那么不难理解,这些措施会大大增加获胜的可能性,它们也是比打垮敌人军队更为捷便的达到目标的途径。
第二个问题是采取哪些方法才能增大敌人力量的消耗,也就是使敌人付出更高的代价。
敌人力量的消耗包括军队的消耗和地区的丧失,即军队。。。。。。。。。。
被我们消灭和地区被我们占领。。。。。
同样是消灭敌人军队和占领敌人地区,它们在目的是增大敌人消耗的场合的作用同在达到其他目的的场合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只要仔细研究一下就可以明白。这种差别在大多数场合下可能是很小的,但我们不应该因而受到迷惑,因为在现实中当动机十分微弱时,即使最微小的差别也往往对使用力量的方式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这里,我们只想指出,在一定的条件下,用其他方法达到目标也是可能的,这里既。。。。。。
没有什么矛盾,也不是不合情理,更不是什么错误。。。。。。。。。。。。。。。。。。。。。
除上述两种方法以外,还有另外三种能够直接增大敌人。。
力量消耗的特殊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入侵,也就是夺取敌人。。。。。。。。。
的某些地方,但并不想占领它,而只想在这里索取军税,乃。。。。。。。。。。。。
至加以破坏。
这时,入侵的直接目的既不是占领敌人的国土,也不是打垮敌人的军队,而只是一般地使敌人遭受损失。第。。。。。。。。。。
二种方法是我们的行动主要是针对增大敌人损失的对象上。。。
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想象出,军队有两种用法,一种在目的是打垮敌人时比较有效,另一种在目的不是打垮敌人或不能打垮敌人时比较有利。
按习惯的说法,前一种更多地是军事的,后一种更多地是政治的。但如果从最高的角度来看,两者都
战 争 论15
同样是军事的,而且只要同当时的条件相适应,每一种都是合适的。
第三种方法是疲惫敌人,就应用广泛这一点来说,它。。
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我们选择“疲惫”这个字眼,不仅因为它可以简要地表达这种方法的特征,而且因为它可以确切地说明这种方法的实质,并不是象初看时那样仅仅是为了修辞。在作战中,疲惫这个概念的意思是:通过持久的军事行。。。。。。。。
动来逐渐消耗敌人的物质力量和消磨敌人的意志。。。。。。。。。。。。。。。。。。。。。。
如果我们想通过持久的作战来战胜敌人,我们就只能满足于尽可能小的目的,因为达到较大的目的当然要比达到较小的目的消耗更多的力量。但是,我们能为自己规定的最小的目的是单纯抵抗,即没有积极意图的作战。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的手段能相对地发挥最大的作用,取得结果也最有把握。
可是这种消极性有没有限度呢?
显然不能发展到绝对的被动,因为纯粹的忍受就不是作战了。抵抗也是一种活动,通过它应该消耗敌人很多力量,使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意图。这就是在单纯抵抗的每一行动中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我们意图的消极性质就表现在这里。
毫无疑问,消极意图在单个行动中所产生的效果要比积极意图在同一情况下所产生的效果差一些(如果积极意图能够实现的话)
,但是,这两种意图的差别恰巧就在于前者比后者容易实现,也就是把握较大。消极意图在单个行动中效果较差这一缺陷,必须用时间,也就是通过持久的作战来弥补。
所以,以消极意图为基础的单纯抵抗,是通过持久的作战来战胜敌人(即疲惫敌人)的自然手段。
在整个战争领域中到处都可看到的进攻和防御的差别,。。。。
25战 争 论
其根源就在这里。但是,我们在这里还不能深入探讨这个问题,而只想说明:这种消极意图本身就提供了一切有利条件和较强的作战形式,有助于实现这种意图,胜利的大小和获胜的把握之间的哲学上的力学定律就体现在这种意图里。所有这一切我们以后还要研究。
如果消极意图(即集中一切力量进行单纯抵抗)能够带来有利的斗争条件,而且这种优越性大到足以抵销敌人占有。。
的优势,那么仅仅通过持久的作战,就足以使敌人力量的消。。。
耗逐渐增加,以致他的政治目的即使达到了,也抵不上付出的代价,因而不得不放弃这个政治目的。由此可见,这种疲惫敌人的方法是弱者抵抗强者时大多会采用的方法。
在七年战争中,腓特烈大帝本来是不能击败奥地利帝国的,而且,假使他企图象查理十二那样行事,就必然会一败涂地。但是他天才地运用了合理使用兵力的巧妙方式,使联合起来同他为敌的列强在七年中看到力量的消耗远远超过当初想象的程度,于是只好同他媾和7。
由此可见,在战争中可以达到目标的方法很多,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只限于打垮敌人。消灭敌人军队、占领敌人。。。。。。。。。。
地区、单纯占据敌人地区、单纯入侵敌人地区、采用直接同。。。。。。。。。。。。。。。。。。。。。。。
政治有关的措施和单纯等待敌人的进攻等都是方法,这些方。。。。。。。。。。。。。。。。。。。。。。
法的每一种都可用来挫伤敌人的意志,但哪一种比较有效,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举出一系列达到目标的捷径,这些我们可以称之为因人而异的方法。在人类交往的哪一个领域中不迸发着超越一切物的关系的个人特点的火花呢?在战争中,个人的特点无论在政府中还是在
战 争 论35
战场上都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因此,更是不会没有这种火花的。这里我们只想指出存在着这些方法,因为要想把它们分类,那是书呆子的作法。由于有了这些方法,我们说,可以用来达到目标的方法是无穷无尽的。
为了不致把这些能达到目标的捷径估计过低,既不把它们仅仅看成是少见的例外,也不认为它们在作战中造成的差别是无关紧要的,我们就必须认识到,引起战争的政治目的是多种多样的,或者我们必须看到,争取国家生存的殊死的战争,同由于有强迫结成的同盟或行将瓦解的同盟而勉强履行义务的战争之间,是有很大距离的。在现实世界中,这两种战争之间存在着无数种类的战争。如果我们有权在理论上否定其中的某一种,那么就有权把它们全部否定,这就是完全无视现实世界。
以上我们一般地论述了人们在战争中追求的目的,现在我们来谈谈手段。
手段只有一个,那就是斗争。
不管斗争的形式多么繁多,。。
不管斗争同粗暴地发泄仇恨的搏斗多么不同,也不管在斗争中夹杂着多少本身不算是斗争的活动,但战争中产生的一切效果都必然来源于斗争,这一点始终是战争这个概念所固有。。。。。
的。
即使在极为错综复杂的现实中,也永远是这样,这一点很容易证明。
战争中所产生的一切都是通过军队体现出来的。
哪里使用军队,也就是使用武装起来的人们,那里就必然有。。。。。。。。。
斗争这一概念为基础。
所以,同军队有关的一切,也就是同军队的建立、维持
45战 争 论
和使用①有关的一切,都属于军事活动的范畴。
显然,军队的建立和维持只是手段,军队的使用才是目的。
战争中的斗争不是个人对个人的斗争,而是一个由许多部分组成的整体。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区分这个巨大整体中的单位,一种按主体区分,一种按客体区分②。在军队中通常总是把一定数量的军人编成单位,一定数量的单位又构成高一级组织。因此,这些组织中的任何一个单位的斗争就构成一个或多或少可以区别的斗争单位。
另外,按斗争的目的,即斗争的对象,也可以把斗争分成单位。。。
我们把斗争中可以相互区别的每一个这样的单位叫做一。
个战斗。。。。
既然军队的使用是以斗争这一概念为基础的,那么军队的使用就无非是若干次战斗的决定和部署③。
因此,一切军事活动都必然直接地或间接地同战斗有关。
士兵应征入伍,穿上军装,拿起武器,接受训练,以及睡眠、吃饭、喝水、行军,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在适当的地点和适当。。。。。。。。。。。。。。。。。
的时间进行战斗。。。。。。。。
①军队的建立(dieErzeugungderStreitkrafte)——指军队的招募、组织B和装备等;军队的维持(dieErhaltungderStreitkrafte)
——指给养、武器弹药的B补充、伤病员的救护和军队的休息等;军队的使用(dieVerwendungderStreCitkrafte)——指作战。参阅第二篇第一章。——译者B②按主体区分,指按军队本身的单位区分(参阅第五篇第五章)。
按客体区分,指按不同的目的区分(即按任务区分)。——译者③作者认为:战斗是否进行,使用多大兵力,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进行等决定是运用战斗的问题,属于战略范畴,战斗本身的部署则属于战术范畴。参阅本卷第103、105、204页。——译者
战 争 论55
既然军事活动的一切线索最后都落在战斗上,那么我们确定了战斗的部署,也就掌握了军事活动的一切线索。军事活动的效果只能从部署和实施战斗中产生,决不能从部署和实施战斗以前存在的条件中直接产生。在战斗中,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消灭敌人,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为了使敌人失去战。。。。。。
斗能力,这一点是战斗这个概念所固有的。所以说,消灭敌。。。
人军队始终是达到战斗目的的手段。
战斗的目的可能就是消灭敌人军队,但这并不是必然的,战斗的目的也可能完全是别的东西。正象我们曾经指出的那样,既然打垮敌人不是达到政治目的的唯一手段,既然还有其他对象可以作为战争中追求的目标,那么不言而喻,这些对象就可以成为某些军事行动所追求的目的,从而也可以成为战斗的目的。
有些作为从属部分的战斗,即使它们最终是为了打垮敌人军队,也并不一定必须把消灭敌人军队作为自己的直接目的。
当我们想到一支庞大的军队的组织极为复杂,对使用军队有影响的情况极为繁多的时候,我们就会知道,这样的军队所进行的斗争必然是复杂的,必然是由上下从属和相互联系的若干部分组成的。各个部分所追求的目的自然可以是而且必然是很多的,尽管这些目的本身可能不是消灭敌人军队,但它们对消灭敌人军队能起很大的作用,只不过是间接的而已,当一个步兵营奉命驱逐某一高地、桥梁或其他地方的敌人时,通常占领这些地方是这个营的真正目的,而在这些地方消灭敌人军队只是一种手段或次要的事情。如果仅仅用佯
65战 争 论
动就驱逐了敌人,那么目的也就达到了。不过,占领这个高地或桥梁,通常只是为了更有效地消灭敌人军队。既然在战场上是这样,那么在整个战区就更是这样了,因为在整个战区不仅是一支军队和另一支军队在对抗,而且是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另一个民族在对抗。在这里,可能出现的各种关系必然会增多,因而行动方式就必然会增加,战斗的部署就更多种多样,而且由于目的层层从属,最初的手段离开最后的目的就更远了。
因此,由于种种原因,消灭敌人军队,即消灭同我们对峙的那一部分敌军,可能不是某一次战斗的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但是在所有这些情况下,问题已不再是消灭敌人军队了,因为战斗在这里不过是衡量力量的一种尺度,它本身。。
并没有什么价值,只有它的结果(即它的结局)才有价值。
但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只要估计一下就能衡量出力量的强弱。这时战斗也就不会发生了,力量较弱的一方会立即让步。
既然战斗的目的并不始终都是消灭参加战斗的军队,既然不必经过实际的战斗,只要部署了战斗并通过由此形成的态势,就往往可以达到战斗的目的①,那么这就可以说明,为什么在整个战争中活动很频繁,而实际的战斗却没有起显著的作用。
战史中有数以百计的战例可以证明这一点。至于说在这些战例中有多少是采用这种不流血的方法而作对了,也就是
①参阅本卷第181—182页。——译者
战 争 论75
说并不自相矛盾,以及因此而赢得的声誉有哪些是经得起批。。。。。。
判的,我们在这里暂且不谈,因为我们只想指出这样的战争过程是可能存在的。。。。。。
在战争中手段只有一种,那就是战斗。但是,这种手段。。。。
的用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采取不同的用法,这样一来,我们的研究好象就毫无结果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从这个唯一的手段中可以为研究找出一条线索,这条线索贯穿在整个军事活动中,可以把整个军事活动联系在一起。
我们曾把消灭敌人军队看作是战争中可以追求的目的之一,但是还没有谈到这一目的同其他目的比较起来有多大的重要性。
它在每一个具体场合的重要性是具体情况决定的。
而从总的方面来看它有多大价值,我们还没有确定。现在我们回到这个问题上来,探讨一下这个目的究竟有多大的价值。
战斗是战争中唯一有效的活动。在战斗中,消灭同我们对峙的敌人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即使战斗实际上没有进行也是这样,因为在任何情况下,结局都是以消灭敌人军队已毫无疑问为前提的。
因此消灭敌人军队是一切军事行动的基础,是一切行动最基本的支柱,一切行动建立在消灭敌人军队这个基础上,就好象拱门建立在石柱上一样。因此,一切行动的前提是,如果作为行动基础的战斗①真正发生的话,它必须是对我方有利的。战斗同一切大小军事行动的关系,就象现。。。
①这里原文是“diewafenentscheidung”
,直译为“用武器解决问题”
,意思是“真正进行战斗”
,在下文中我们有时也译为“用武器解决问题”。——译者
85战 争 论
金支付同期票交易的关系一样,不管兑现的期限多么远,不管兑现的机会多么少,但最后总还是要兑现的8。
既然战斗是一切行动的基础,那么就可以得出结论:敌人通过一次胜利的战斗就可以使这些行动中的任何一个失去。。。。。。。。。
作用,敌人不仅可以通过一次对我们这些行动有直接影响的。。
战斗,而且可以通过任何一次有足够重要意义的战斗来做到这一点。因为任何一次重要的战斗,即消灭对方的军队,都会影响以前的其他一切战斗,因为这些战斗的结果象液体一样,总是要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的。
因此,消灭敌人军队始终是一种比其他一切手段更为优越、更为有效的手段。
当然,只有在其他一切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我们才能认为消灭敌人军队具有更大的效果。
如果从这里得出结论说,盲目的硬干总是比谨慎的巧谋为好,那是很大的误解。有勇无谋的硬干,也许不仅消灭不了敌人的军队,而且会使自己的军队反而被敌人消灭,因此这不是我们所说的意思。我们所说的具有更大的效果,不是就方法说的,而是就目标说的,。。。。
我们这里只是把达到这一目标产生的效果同达到那一目标产生的效果加以比较而已①。
我们必须着重指出,当我们说消灭敌人军队时,并不是仅仅指消灭敌人的物质力量,而是还包括摧毁敌人的精神力量,因为这两者是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而不可分割的。尤其在
①意思是说这里只是抽象地谈问题,如果把消灭敌人作为目标,那么达到这一目标就比达到其他目标作用大。至于用消灭敌人作为方法好,还是用其他方法好,那就要看具体情况了。——译者
战 争 论95
我们谈到一次大的歼灭性行动(一次大的胜利)对其他战斗必然会产生的影响时,应该看到精神因素最富有流动性(如果可以这样表达的话)
,某一部分精神力量的丧失最容易影响其他部分。同其他各种手段比较起来,消灭敌人军队具有较大的价值,但这一手段要求人们付出较大的代价,而且它本身就有较大的危险性,人们是为了要避免这些,才采用其他手段。
采用这一手段必然要付出较大的代价,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在其他一切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我们越想要消灭敌人军队,自己军队的消耗也必然会越大。
采用这一手段的危险在于:正是因为我们企图取得较大的效果,所以在做不到的情况下,反过来我们也会遭到较大的不利。
因此,采用其他方法,成功时代价较小,失败时危险也较小。但是,这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就是这些方法同时为双方所采用,也就是说敌人也采用同样的方法。如果敌人选择了大规模战斗,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意愿,也采用。。。。。。。。。。。。。。
同样的方法。
这时,一切就都取决于这种歼灭性行动的结局。。。。。。
很明显,即使我方的其他一切条件仍然同敌方相同,在这次行动中我们在各方面也必然是不利的,因为我们的注意力和手段已经有一部分用在其他方面,而敌人却不是这样。两个不同的目的,如果其中一个不从属于另一个,它们就是互相排斥的,用来达到这一目的的力量,不可能同时用来达到另一目的。所以,如果交战的一方决定进行战斗,他又确信对方并不打算战斗,而是在追求其他目的,那么,他就有很大
06战 争 论
的可能获得胜利。任何一方只有预计到对方和自己一样,也不愿进行大规模的战斗时,决定追求其他目的才是明智的。
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注意力和力量已经用在其他方面,只是指已经用在除了消灭敌人军队以外在战争中所能追求的其他积极目的上,决不是指用在为了消耗敌人力量而进行的。。。。。。。。。
单纯抵抗上。单纯抵抗是没有积极意图的,在单纯抵抗的情。。。。。。。
况下,我们的力量只能用来粉碎敌人的意图,而不能用在其他方面。
现在我们有必要研究同消灭敌人军队相对的一面,即保存自己军队。消灭敌人军队和保存自己军队这两种企图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它们是相互影响的,它们是同一意图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我们要研究的,只是当其中某一个方面占主要地位时,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消灭敌人军队这一企图具有积极的目的,能产生积极的结果,这些结果最后可以导致打垮敌人。保存自己军队这一企图具有消极的目的,能粉碎敌人的意图,也就是说可以导致单纯抵抗,这种抵抗最后只能是延长军事行动的时间以消耗敌人。
具有积极目的的企图引起歼灭性行动,具有消极目的的企图则等待歼灭性行动。
至于应该等待和可以等待到什么程度,这又涉及到进攻和防御的根源,我们将在研究进攻和防御时进一步论述。在这里我们只想指出,等待不应该成为绝对的忍受,而且在等待时所采取的行动中,消灭正在同我们作战的敌人军队,同其他任何对象一样,也可以作为我们的目标。因此,如果认为有了消极意图就只能寻求不流血的方法,就一定不把消灭
战 争 论16
敌人军队作为目的,那么,他就在根本观念上大错特错了。
固然,当消极企图占主要地位时,它会促使人们采用不流血的方法。
但是采用不流血的方法也不一定合适,因为是否合适,这不是由我们的条件而是由敌人的条件决定的。因此,这种不流血的另一种方法,决不是迫切希望保存自己军队时的当然手段。如果这种方法不适合当时情况,那么反而会使自己的军队遭到复灭。许多统帅犯过这种错误,结果弄得身败名裂。当消极企图占主要地位时,它的唯一的必然的作用是推迟决战的时间,使人们等待决定性的时刻。这样,结果往往是推迟军事行动的时间,而且,因为时间和空间是有联系的,。。。。。。
所以只要情况允许,还能够变换军事行动的空间。但是,一。。。。。。
到继续推迟下去会非常不利的时候,就必须认为消极企图的优越性已经丧失,于是,消灭敌人军队这一原来被抑制、但并没有被排斥的企图就又出现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战争中达到目标,即达到政治目的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战斗是唯一的手段,因此一切要服从用武器解决问题这个最高法则。敌人如果确实要。。。。。。。
求战斗,我们就无法拒绝。因此,必须肯定对方不会进行战斗,或者在战斗中对方一定会失败时,我们才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总之,在战争所能追求的目的中,消灭敌人军队永远是最高的目的。
至于其他种种方法在战争中会产生什么效果,我们以后才能弄清楚,当然,只能逐渐弄清楚。在这里我们只一般地承认,使用其他种种方法是可能的,因为现实和概念之间是。。。。。。。。。。。。
有距离的,具体情况又是各不相同的。不过在这里我们不能
26战 争 论
不指出,用流血方式解决危机,即消灭敌人军队,这一企图。。。。。。。。
是战争的长子。
当政治目的小,动机弱,紧张程度不高时,慎重的统帅在战场上和政府中可以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避免大的冲突和流血的方式,利用敌人本身的弱点来达到媾和的目的。如果他的打算既有充分的根据,又有成功的把握,那我们就没有权利责难他。但是,我们还必须提醒他要经常记住,他走的是曲折的小道,随时都可能遭到战神的突然袭击,他必须始终注视着敌人,以免敌人一旦操起利剑,自己却只能用装饰的佩剑去应战。
关于什么是战争,目的和手段在战争中怎样发生作用,战争在现实中如何时远时近地离开它原来的严格概念摆来摆去,但又象服从最高法则一样永远服从它。
所有这一切结论,我们必须牢牢记住,并且在以后研究各个论题时必须一再联想到它们,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理解这些论题的真正关系和它们的特殊意义,不至于经常不断地跟现实发生极大的矛盾,更不至于自相矛盾。
战 争 论36
第三章 军事天才
在任何一项专门活动中,要想达到相当高的造诣,就需要在智力和感情方面有特殊的禀赋。如果这些禀赋很高,并能通过非凡的成就表现出来,那么就称为天才。
我们清楚地知道,天才这个词的涵义非常广泛,解释很不一致,要想就其中某些涵义来阐明它的实质是很困难的。
但是,我们既不自命为哲学家,也不自命为语言学家,所以,可以按语言上的习惯,把天才理解为擅长某种活动的高超的精神力量。
为了更详细地阐明这种说法的理由和进一步了解天才这个概念的涵义,我们想略微谈一谈这种精神力量的作用和价值。
但是我们不能只谈具有高超的才能而被称为天才的人,即不能只谈一般所说的天才,因为这一概念还没有明确的界限。。。
我们应该着重研究的是这些精神力量在军事活动中的各种综合表现,我们可以把这种综合表现看作是军事天才的实质。
我。。。。。。。
们所以说综合的表现,因为军事天才并不仅仅是同军事活动。。。
有关的某一种力量,如勇气,而不包括智力和感情方面的其他力量,或者说其他力量在战争中不起作用。军事天才是各。。。。。。
种精神力量的和谐的结合,其中这种或那种力量可能起主要。。。。。。。。。。。
46战 争 论
作用,但是任何一种力量都不应起阻碍的作用。
如果要求每个军人或多或少都具有一些军事天才,那么我们军队的人数就会太少了。正因为军事天才是指精神力量的一种特殊表现,所以在需要多方面发挥和培养精神力量的。。
民族中,很少会出现军事天才。但是一个民族的活动种类越少,军事活动在这个民族中越占主要地位,军事天才就必然出现得越多。然而,这只能使军事天才出现得很广泛,但不能使出现的天才很高,因为军事天才的高低还取决于一个民族智力发展的总的水平。
我们只要考察一下野蛮好战的民族,。。。。。。。。。
就会发现尚武精神在这些民族中比在文明民族中普遍得多,在野蛮民族中,几乎每个能打仗的人都具有尚武精神,而在文明民族中,大多数人当兵打仗只是迫不得已,决不是内心情愿。但是,我们在野蛮民族中从未发现一个真正伟大的统帅,可以称之为军事天才的也极少,因为这需要智力有一定的发展,而在野蛮民族中智力不可能有这样的发展。不言而喻,文明民族也可能或多或少有好战的倾向,他们越是具有这种倾向,军队中具有尚武精神的人就越多。在这样的民族中,较普遍的尚武精神和较高的智力结合在一起,因此最辉煌的战绩总是在他们那里出现,罗马人和法国人就是例证。
在这些民族和所有曾经以作战闻名的其他民族中,最伟大的统帅总是在文明发展得较高的时期出现的。
这一点就已说明,智力在较高的军事天才中起多大的作用。现在我们就来比较详细地论述一下这个问题。
战争是充满危险的领域,因此勇气是军人应该具备的首。。
要品质。
战 争 论56
勇气有两种:一种是敢于冒个人危险的勇气,一种是在外来压力或内心压力(良心)面前都敢于负责的勇气。在这里所谈的只是第一种。
敢于冒个人危险的勇气又有两种。第一种是对危险满不在乎,不管是天生这样,还是由于不怕死的缘故,或是习惯养成的,在任何情况下这种勇气都可看作是一种恒态。。。
第二种是从积极的动机,如荣誉心、爱国心或其他激情产生的勇气。在这种情况下,它就不是一种恒态,而是一种情绪的激动,是一种感情。
显然,上述两种勇气的作用是不同的。第一种勇气比较稳定可靠,因为它已经成为人的第二天性,永远不会丧失,第二种勇气则往往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顽强主要属于第一种勇气的范围,大胆主要属于第二种勇气的范围;第一种勇气可以使理智更加清醒,第二种勇气有时可以增强理智,但也常常会使理智昏迷。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成为最完善的勇。。。。。。。。。。
气。
战争是充满劳累的领域。要想不被劳累所压倒,就需要有一定的体力和精神力量(不管是天赋的还是锻炼出来的)。
具备这种素质的人,只要有健全的智力的引导,就是有力的作战工具,而这种素质正是我们在野蛮民族和半开化的民族中所常见的。
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战争对军人的种种要求,那么就会发现智力是主要的。战争是充满不确实性的领域。战。。。。。。
争中行动所依据的情况有四分之三好象隐藏在云雾里一样,是或多或少不确实的。
因此,在这里首先要有敏锐的智力,以便通过准确而迅速的判断来辨明真相。
66战 争 论
平庸的智力碰巧也能辨明真相,非凡的勇气有时也能弥补失算,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或就平均的结果来看,智力不足总是会暴露出来的。
战争是充满偶然性的领域。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不象战争那样给偶然性这个不速之客留有这样广阔的活动天地,因为没有一种活动象战争这样从各方面和偶然性经常接触。偶然性会增加各种情况的不确实性,并扰乱事件的进程。
由于各种情报和估计的不可靠,以及偶然性的不断出现,指挥官在战争中会不断发现情况与原来预期的不同,他的计划,或者至少同计划有关的一些设想,会因而受到影响。如果这种影响很大,以致不得不完全取消既定的计划,那么通常就必须以新的计划来代替它。但是这时往往缺少必需的材料,因为在行动过程中大多要求立即定下决心,人们没有时间重新了解情况,甚至常常连仔细思考的时间也没有。但更为常见的是:我们对某些想法的修改和对已发生的某些意外事件的了解,并不足以完全推翻我们的计划,只是动摇了我们对计划的信心。我们对情况的了解增加了,但是不确实性不仅没有因此减少,反而因此增加了。因为我们对这些情况的认识不是一次得来的,而是逐渐得来的,同时,我们的决心不断受到它们的冲击,我们的精神就不得不经常处于戒备状态,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
要想不断地战胜意外事件,必须具有两种特性:一是在。。。
这种茫茫的黑暗中仍能发出内在的微光以照亮真理的智力;。。。。。。。。。。。。。。。。。。。。。。。。。
二是敢于跟随这种微光前进的勇气。前者在法语中被形象地。。。。。。。。。。。。。。。
战 争 论76
称为眼力①果断。。。,后者就是。。
在战争中,首先和最引人注意的是战斗,而在战斗中,时间和空间是重要的因素,在以速战速决的骑兵为主的时代尤其是这样。因此,迅速而准确地定下决心,这个概念最初是。。。。。。。。。。
在估计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因素时产生的,因而得到了眼力这个只表示准确的目测能力的名称。许多军事学家也是以这个局限的涵义给它下定义的。但是不能否认,在行动瞬间所作出的一切准确决定,如正确地判明攻击点等,不久也都被理解为眼力了。因此,所谓眼力不仅是指视力,更多的是指洞察力。固然,这个词和它所表达的内容一样,多半用在战术上,但在战略上也时常需要迅速定下决心,所以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从这一概念中除去由这个名称带来的过分形象的成分和狭隘的意义,那么它无非是指一种迅速辨明真相的能力,这种真相普通人完全不能辨别,或者要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才能辨别。
果断是勇气在具体情况下的一种表现,当它成为性格上的特征时,又是精神上的一种习性。但是,这里所说的不是敢于冒肉体危险的勇气,而是敢于负责的勇气,也就是敢于面对精神危险的勇气。这种勇气是从智力中产生出来的,因此,通常称为有智之勇②,但它并不因此就是智力的表现,它
①眼力——法语是“coupd‘oeil”
,在军事上最初用来表示目测的能力,但后来则广泛地用来表示迅速定下准确的决心的能力。有人把它译为“慧眼”
、“军事眼”
、“目测力”等。——译者②有智之勇——此处作者用的是法语“couraged‘esprit”
,直译为“精神上的勇气”。——译者
86战 争 论
仍然是感情的表现。单纯的智力还不等于勇气,因为我们看到,有一些极聪明的人常常并不果断。所以,智力首先必须激起勇气这种感情,以便有所依靠和得到支持,因为在紧急的时刻,人们受感情的支配比受思想的支配更多些。
在这里我们认为果断的作用是在动机不足的情况下消除疑虑的苦恼和迟疑的危险。
固然,根据不严谨的语言习惯,单纯的冒险倾向、大胆、无畏、蛮干等也可以叫做果断,但是,如果一个人有了足够的动机(不管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是恰当的还是不恰当的)
,那就没有理由再说他是否果断了,因为再那样说,就是臆测他人之心,武断地说他有疑虑,而实际上他根本没有。
这里能谈的只是动机的强弱问题,我们还不致那样迂腐,因为语言习惯上有些不妥就争论不休,我们的说明只是想消除一些无理的非难罢了。
这种能够消除疑虑的果断,只有通过智力,而且只有通过智力的一种特殊活动才能产生。我们认为,较高的理解力和必要的感情的简单结合,往往还不能产生果断。有些人虽然有看透最复杂的问题的极其敏锐的洞察力,也不缺乏承受重担的勇气,但是在许多困难的场合却不能当机立断。他们的勇气和他们的理解力各自独立,互不相干,因此没有产生第三种东西——果断。只有通过智力的这样一种活动,即认。。。。
识到冒险的必要而决心去冒险,才能产生果断。能够使感情坚强的人产生果断的正是这种特殊的智力活动,它通过对动。
摇和迟疑的害怕心理来战胜任何其它害怕心理。因此,据我。。。
们看来,智力较差的人不可能是果断的。他们在困难的场合
战 争 论96
也可能毫不迟疑地行动,但这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既然。。。。。。。。。
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行动,当然也就不存在任何疑虑了。虽然这样的行动偶尔也可能成功,但是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只有平均的结果才能说明有无军事天才。如果有人对我们这种。。。。。
说法感到奇怪,因为据他了解,有些果断的骠骑兵军官并不是善于深思的人,那么我们就必须提醒他,这里所说的是智力的一种特殊活动,而不是指善于深思默想的能力。
所以我们认为,果断的产生应归功于智力的特殊活动,而有这样智力活动的人,与其说是才华出众的人,不如说是坚强的人。
我们还可以举出大量事例来证明果断的这种由来。
例如,有些人在地位较低时曾表现得非常果断,而当地位较高时却不果断了。他们虽然想要定下决心,可是又意识到错误。。
的决心所包含的危险,而且因为他们不熟悉自己面临的新事。
物,所以他们的智力就失去了原有的力量。他们越认识到自己陷于犹豫不决的危险,越习惯于不迟疑地行动,就越畏缩不前。
在提到眼力和果断的时候,自然就得谈谈和它们相类似的机智①。。。
在象战争这样充满意外事件的领域中,机智必然会起巨大的作用,因为它不是别的,正是一种能够出色地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人们钦佩机智,因为它不仅能对意外的质问作出恰当的回答,而且能对突然的危险迅速想出救急的办法。这种回答和这种办法,只要求它们恰当,并不要求它们
①机智(dieGeistesgegenwart)——原意是能沉着而又迅速地作出适当的回答或对策的能力,也可以译为“沉着”。——译者
07战 争 论
是不平常的,因为,同一个回答或办法,当它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时,看来可能是平常的,因而给人的印象是平淡的,但当它是敏捷的智力活动的结果时,却能令人钦佩。机智这个。。
词非常确切地表明了智力及时而敏捷地提出救急办法的能力。
人的这种可贵的素质,主要是来自他智力方面的特性,还是主要来自他感情上的镇静,这取决于具体情况,但是,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能完全没有。对意外质问的恰当的回答主要是聪明头脑的产物,而应付突然危险的恰当办法则首先以感情的镇静为前提。
现在,如果综观一下形成战争气氛的四个要素,即危险、。。
劳累、不确实性和偶然性,那么就很容易理解,要想在这种。。。。。。。。。。
困难重重的气氛中确有把握地顺利前进,就需要在感情方面和智力方面有巨大的力量。我们发现,战争事件的讲述者和报导者根据这些力量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形式,把它们称为干劲、坚强、顽强、刚强和坚定。所有这些英雄本色的。。。。。。。。。。。
表现,都可以看作是同一种意志力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
但是,不管这些表现彼此多么近似,它们总还不是一回事,因此,在这里把这些精神力量的不同表现至少比较精确地区别一下,对我们也是有好处的。
首先,为了使观念明确,必须指出,足以激发指挥官上述精神力量的压力、负担或阻力(不管叫法如何)
,只有极少一部分是直接来自敌人的活动、敌人的抵抗和敌人的行动。
敌。。。。。。。。。。。。。。。。。。。
人的活动直接影响到指挥官的,最先只是他个人的安危,而不是他作为一个指挥官的活动。假使敌人抵抗的时间不是两
战 争 论17
小时而是四小时,那么指挥官个人面临危险的时间也就不是两小时而是四小时。显然,这种危险是随着指挥官职位的提高而减小的,对居于统帅地位的人来说,这种危险就不存在了。
其次,敌人的抵抗直接对指挥官发生影响,是由于敌人。。
在较长的抵抗中使我方军队受到损失,而指挥官对这种损失负有责任。军队受到损失在指挥官心中引起的焦虑,首先就考验和激发了他的意志力。不过我们认为,这还远不是他必须承受的最沉重的负担,因为这时对他来说还只不过是要掌握住自己。可是,敌人的抵抗所产生的其他一切影响,都会对指挥官的部下发生作用,并且通过他们反过来对指挥官本。。。。。。。。。。。。
人发生作用。。当部队勇气十足、精神焕发地战斗时,指挥官在追求自己目的的过程中,很少有必要发挥巨大的意志力。但当情况变得困难时(要取得卓越的成就,困难是决不会没有的)
,事情的进展自然就不会再象上足了润滑油的机器那样顺利了,相反,机器本身开始产生阻力,而要克服这种阻力,指挥官就必须有巨大的意志力。这种阻力并不就是指不服从和抗辩。。。。
(虽然个别人常常有这种表现)
,而是指整个部队的体力和精神力量不断衰退所造成的总的印象,是指看到流血牺牲时所引起的痛苦情绪。指挥官首先必须克服自己的这种情绪,然后同所有其他人的这种情绪作斗争,因为他们的印象、感受、忧虑和意愿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传染给他。如果部下的体力和精神力量不断衰退,靠他们本身的意志再也不能振作起来和支持下去,那么统帅意志上的压力就逐渐加重。统帅必须用
27战 争 论
自己内心之火和精神之光,重新点燃全体部下的信念之火和希望之光。只有做到这一点,他才能控制他们,继续统率他们。如果他不能做到这一点,他的勇气已经不足以重新鼓舞起全体部下的勇气,那么他就会被部下带到表现出动物本性的境地,以致临危而退和不知羞耻。这就是一个指挥官要想取得卓越成就时必须在斗争中以自己的勇气和坚强的精神去克服的压力。
这种压力是随部下人数的增多而增大的,因此,为了要承受住这种压力,指挥官的精神力量必须随职位的提高而增大。
干劲表示引起某种行为的动力的强度。这种动力可能来。。
自理智上的认识,也可能来自感情的冲动。但要想发挥巨大的力量,感情的冲动是不可缺少的。
我们必须承认,在进行激烈的战斗时,人们内心充满的一切高尚感情中,再没有什么比荣誉心更强烈和更稳定的了。
在德语中用贪名图誉这样含有贬义的词来表达这种感情,未。。。。
免有失公道。当然,在战争中滥用这种高尚的感情,必然会对人类犯下令人愤慨的罪行。
但是,就这种感情的来源来说,它确实可以算是人的最高尚的感情之一,它是在战争中使巨大的躯体①获得灵魂的真正生命力。
不管其他的一切感情,如爱国心、追求理想的狂热、复仇心以及其他各种激情多么普遍,不管其中有一些看来多么崇高,但即使有了它们,荣誉心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其他感情虽然一般地能鼓舞和提高广大士兵的士气,却不能使指挥官具有比部下更大的雄心,而
①指军队。——译者
战 争 论37
这种雄心是指挥官要想在自己职位上取得卓越的成就所必须具备的。其他感情,都不能象荣誉心那样,使每一个指挥官象对待自己的田地那样对待每一个军事行动,千方百计地加以利用,努力耕耘,细心播种,以期获得丰收。最能使军队发挥作用和取得胜利的,正是从最高一直到最低的各级指挥官的这种努力,这种勤勉精神、竞争心和进取心。对于职位最高的统帅来说更是如此,试问,自古以来,有哪一个伟大的统帅没有荣誉心呢?一个伟大的统帅没有荣誉心是可以想象的吗?
坚强是指意志对猛烈打击的抵抗力,顽强则是指意志对。。。。
持续打击的抵抗力。
虽然坚强和顽强这两个词的的意义十分接近,而且常常相互代用,但是它们之间本质上的显著差别是不容忽视的。
人们对猛烈的打击所表现现出来的坚强,可以仅仅来自感情力量,但顽强却还要更多地依靠智力的支持,因为随着行动时间的延长,就要加强行动的计划性,顽强的力量有一部分就是从这种计划性中获得的。
现在我们来谈谈刚强①。。。
首先我们要问,应该怎样来理解刚强。
显然,所谓刚强不是指感情强烈,即不是指感情激昂,因为这样说就违反语言习惯。刚强是指在最激动或热情奔放的时候也能够听从智力支配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仅仅是从智
①刚强(dieGemütsoderSelenstarke)——直译为“感情坚强”。——译B C者
47战 争 论
力中产生出来的吗?我们表示怀疑。当然,有些人具有突出的智力但不能自制,这个现象并不能证明我们的怀疑是正确的,因为有人会说,这里需要的是一种特殊的智力,不是全面的智力,而可能是更为坚强的智力。但是,我们仍然认为,有感情最冲动的时刻也能使自己服从智力支配的这种力量,即我们所说的自制力,是一种感情力量,这种说法是比较正。。。
确的。这是一种特殊的感情,它能使刚强的人在热情奔放时仍能保持镇静而又不损伤热情,通过这种镇静,智力的支配作用就得到了保证。这种感情无非是人的自尊心,是最高尚的自豪感,是内心最深处的要求,要求随时随地象一个有判。。。。。。。。。
断力和智力的人那样行动。因此我们说,刚强是指在最激动。。。。。。。。。。。。。。。
的时候也能保持镇静的那种感情。。。。。。。。。。。。。。。
如果从感情方面观察一下各种不同类型的人,那么就会发现,有一种是不大敏感的人,我们把这种人叫做感情迟钝或感情淡漠的人。
第一种是很敏感的人,不过他们的感情从来超不过一定的强度,我们看到,这是一种容易动感情而又平静的人。
第三种是很容易激动的人,他们的感情激动起来就象火药燃烧一样迅速和猛烈,但不持久。最后,第四种是不为小事所动的人,他们的感情通常不是很快而是逐渐激发起来的,但是这种感情非常有力而且比较持久。
这是一种感情强烈、深沉而不外露的人。
这种感情上的差异,大概同活动于人的机体中的各种肉。。。
体力量有关,并且来源于我们称之为神经系统的那种具有两。。。
重性的组织,这种组织看来一方面同物质有联系,另一方面
战 争 论57
又同精神有联系。在这个隐晦不明的领域内,凭我们这点哲学知识是探索不出什么来的。但是,略微研究一下这几种人在军事活动中会起怎样的作用和表现出多大程度的刚强,却是很重要的。
感情淡漠的人不会轻易失去镇静,但是我们当然不能把这叫做刚强,因为他根本没有表现出任何力量。可是也不能否认,这种人正是因为能够经常保持镇静,所以在战争中才多少有他有用的一面。他们往往缺乏行动的积极动机,也就是缺乏动力,结果就缺乏行动,但是他们也不容易坏事。
第二种人的将点是遇到小事容易奋起行动,遇到大事却容易消沉。这种人在个别人遭遇不幸时会积极帮助,但在整个民族遭受灾难时却只是忧愁叹息,不能奋起行动。
这种人在战争中既能积极活动,也能保持镇静,可是他们却成不了什么大事,如果他们要成大事,那就要有卓越的。。。
智力使他们产生成大事的动机。
不过这种人很少会有卓越的、。。
独立的智力。
容易激动和暴躁的人,本来对实际生活就不太适宜,因而对战争就更不适宜。虽然这种人有冲动很大的优点,但是这种冲劲不能持久。如果这种人的容易激动的感情有勇气和荣誉心来引导,那么,当他们在战争中担任较低的职务时,他们的感情往往非常有用。原因很简单,因为下级军官所指挥的军事行动的持续时间很短,他们往往只要下一个大胆的决心,振奋一下精神就够了。一次勇猛的冲锋,一阵激昂的杀声,只不过是几分钟的事情,而一次激烈的会战却需要一整
67战 争 论
天,一个战局却①却需要一整年。
这种人要在感情激烈冲动时保持镇静就加倍困难,因而常常会失去理智,对指挥作战来说,这是最糟糕的一面。但是,如果认为这种好激动的人决不会是刚强的,也就是说他们决不能在最激动的时刻保持镇静,那也不符合事实。既然。。。
他们通常都是比较高尚的人,又怎么会没有自尊心呢!在他们身上并不缺乏这种感情,只是这种感情没有来得及发生作用而已,所以他们多半在事后感到羞愧。
如果他们经过锻炼、自省和体验,终于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方法,能在感情激动时及时意识到内心还有保持镇静的力量,那么,他们也可能成为很刚强的人。
最后,是那种很少激动、但感情却很深沉的人。这种人和前一种人相比,就好象火心与火苗相比。如果我们把军事行动中的困难比作庞然大物,那么这种人最善于用他巨人般的力量把它推开。
他们感情的活动就好象巨大的物体的运动,虽然比较缓慢,却是不可抗拒的。
虽然这种人不象前一种人那样容易被感情所左右,也不会象他们那样在事后感到羞愧,但是如果认为他们不会失去镇静,不会受盲目激情的支配,那也是不符合事实的。他们一旦失去产生自制力的高尚的自豪感,或者当自豪感不强时,也会失去镇静,为盲目的激情所支配。在野蛮民族的伟大人物身上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因为在野蛮民族中智力发展
①战局(derFeldzug)——指一个阶段内(大体上是一年内)在一个战区中进行的军事活动,不是指战争的局势,作者在第五篇第二章中有较详细的说明。——译者
战 争 论77
得较差,激情总是容易占上风。但是,就是在文明民族及其最有教养的阶层中,也充满着这样的现象:有些人为强烈的激情所左右,就好象中世纪的偷猎人拴在鹿身上被拖过丛林一样①。
因此,我们要重复一遍:刚强的人不是指仅仅能够激动的人,而是指即使在最激动的时刻也能保持镇静的人。所以这种人尽管内心很激动,但他们的见解和信念却象在暴风雨中颠簸的船上的罗盘指针,仍能准确地指出方向。
所谓坚定②,或者通常所说的有性格,是指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管这种信念是根据别人的或自己的见解得出的,还是根据某些原则、观点、灵感或智力活动的结果得出的。但是,如果见解本身常常改变,当然这种坚定性也就不可能表。。。。。
现出来了。见解的常常改变不一定是外界影响的结果,也可能是自己智力不断活动的结果,当然这也就表明这种智力本身还有它的不稳定性。很明显,如果一个人时刻都在改变自己的见解,即使改变的原因在于他自己,那也不能说他有性。。。
格。我们只把那些信念非常稳定的人称为有性格的人,他们。。。。。
的信念所以稳定,或是因为信念根深蒂固,十分明确,本来就不容易改变;或是因为象感情淡漠的人那样,缺乏智力活动,信念没有改变的基础;或是因为他在理智上有一个主导原则,因而意志活动很明确,使他拒绝对自己的看法作任何改变。
①在中世纪,欧洲贵族为了处罚闯入自己林苑的猎人,将他们拴在鹿身上拖过丛林。在这里比喻身不由己。——译者②坚定(dieCharakterstarke)——直译为“性格坚强”。——译者B
87战 争 论
但是在战争中,人们在感情方面会得到许多强烈的印象,他们了解的情况和得出的见解都不可靠,因此,在这里比在人类的其他活动中,有更多的原因能使他们离开原来的道路,对自己和别人都产生怀疑。
危险和痛苦的悲惨景象使感情很容易压倒理智的认识,而且在一切现象都模糊不清的情况下,要得出深刻而明确的见解是很困难的,因此见解的改变就更是可以理解和情有可原的了。在战争中,常常只能推测和猜想行动所必须依据的情况,因此意见的分歧在这里比在任何其他地方都要大,而且会不断涌现出同个人信念相抵触的印象。即使智力极端迟钝的人也几乎不能不受这些印象的影响,因为这些印象不仅十分强烈和生动,而且始终是同时对感情发生作用的。
只有那些从较高角度指导着行动的一般原则和观点,才。。
可能是明确而深刻的认识的产物,而对当前具体情况的看法是以这些一般原则和观点为依据的。但是要坚持这些经过深思熟虑所得出的结论,不受当前不断产生的看法和现象的影响,这正是困难的所在。具体情况和一般原则之间常常有很大的距离,这段距离并不总是可以用一系列明确的推论连接起来的。在这里一定的信心是必要的,而一定的怀疑也是有好处的。这时对我们有帮助的常常不是别的,而是一个指导原则,我们不必思考这个原则本身如何,却可以让它支配我们的思想。这个原则就是在一切犹豫的情况下都要坚持自己。。。。。。
最初的看法,并且决不放弃,除非有一个明确的信念迫使我。。。。。。。。。。。。。。。。。。。。。。。。
们放弃它。我们必须坚信,经过验证的原则的真实性是比较。。。。
大的,并且在暂时现象的印象很强烈的情况下,不要忘记,这。。。
战 争 论97
些现象的真实性是比较小的。如果我们在犹豫的情况下能相信并坚持当初的信念,那么我们的行动就具备了人们称为性格的那种坚定性和一贯性。
镇静对坚定具有多么大的促进作用,是很容易看清的,因此刚强的人多半也是性格很强的人。
在谈到坚定时,我们会想到它的一种变态——顽固。。。
在具体情况下,常常很难划清坚定和顽固的界限,但确定它们在概念上的差别似乎并不困难。
顽固并不是智力上的毛病。我们所说的顽固是指拒绝更。。。。。。。。。
好的见解,如果说它来自智力,那就会自相矛盾,因为智力是一种认识能力。顽固是感情上的毛病。这种固执己见,不。。。。。。
能容忍不同意见的毛病,产生于一种特殊的自私心。有这种。。。
自私心的人最大的乐趣就在于用自己的精神活动支配自己和。。。。。。。。。。。。。。。。。。
别人。如果顽固不是确实比虚荣心好一些,那么我们就会把。。
它叫做虚荣心了。
虚荣心满足于表面,而顽固则满足于事实。
因此我们说,如果拒绝不同的见解不是出于有更好的信念,不是出于对较高的原则的信赖,而是出于一种抵触情绪,。。。。
那么坚定就变成顽固了。正如我们以前承认的那样,这个定义虽然对我们并没有多大的实际用处,但是却可以使我们不至于把顽固仅仅看作是坚定的一种强烈表现。顽固虽然同坚。。。。。。
定很接近,也很近似,可是同它有本质上的区别,决不是坚定的强烈表现。甚至十分顽固的人,由于缺乏智力,也很少有性格。
在了解了一个杰出的指挥官在战争中应具备的素质中那些既含感情成分又有智力作用的素质以后,现在再来谈谈军
08战 争 论
事活动中的另一个特点,这个特点虽然不是最重要的,恐怕也可以看作是最显著的,它只需要智力,同感情无关。这就是战争同地形的关系。
首先,这种关系是始终存在的,我们完全不可能设想,一。。。。。
支有组织的军队的军事行动不是在一定空间进行的。
其次,这种关系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因为它能影响,有时甚至能。。。。。。。。
完全改变一切力量的效果。最后,这种关系一方面涉及局部。。
地区最细微的特点,另一方面涉及最广阔的空间。。。。。。。。。。。。。。。
这样,战争同地形的关系就使军事活动带有显著的特点。
我们看到,在人类活动中还有同地形有关系的其他一些活动,如园艺、农业、房屋建筑、水利工程、矿业、狩猎和林业等,这些活动的空间都是很有限的,很快就可以相当精确地探索清楚。
但是在战争中指挥官的活动却必须在有关的空间进行,这个空间指挥官用眼睛是不能全面观察到的,甚至尽最大努力也不是常常可以探索清楚的,而且空间时常变更,所以就更难弄清了。虽然一般地说对方也是如此,但是,第一、双方共同有的困难仍然是困难,谁能凭才能和锻炼克服它,谁就可以使自己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第二、只是在一般的情况下,双方的困难才是相同的,决不是在具体情况下都是如此,因为在具体情况下通常敌对双方的一方(防御者)总要比另一方对地形熟悉得多。
这种非常特殊的困难,必须用智力上的一种特殊的禀赋来克服,这种禀赋用一个非常狭义的术语来说就是地形判断。。。。
力。所谓地形判断力就是对任何地形都能迅速形成正确的几。。。。。。。。。。。。。。。。
何观念、因而每次都能容易地判明方位的能力。显然,这是。。。
战 争 论18
想象力的作用。固然,这一方面要靠肉眼,另一方面要靠智力,智力用它从科学和经验中得来的理解力来弥补肉眼的不足,并把看到的一些片断合成整体,但是,要使这个整体活生生地呈现在脑海里,形成一幅图画,即在内心中描绘成一幅地图,并使它长久地留在心中,使它的各个部分不再分散,只有依靠我们称为想象力的这种智力才能做到。如果一位天。。。。。。。。。。。。。。。。。。。。
才的诗人或画家听到我们让他奉若女神的想象力起这种作用而感到受了污辱,如果他耸耸肩膀说,这样说来岂不是一个机敏的青年猎手也要有了不起的想象力了,那么我们愿意承认,我们这里所说的只是想象力在很狭窄范围内的运用,只是它最低微的职能。但是无论这种职能多么小,它总还是想象力的作用,因为,如果完全没有想象力,就很难把各种物体形象化地清晰地想象成形式上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我们愿意承认,良好的记忆力对这方面帮助很大。但是记忆力究竟是一种独立的精神力量呢,还是恰好包括在那种能更好地巩固对地形的记忆的想象力之中呢?我们不加以肯定,因为就某些关系来看,这两种精神力量本来就是很难分开来考虑的。
不能否认,锻炼和理解力在这方面起很大的作用。名将卢森堡的著名军需总监皮塞居尔说,当初他在这方面不大相信自己,因为他发现,当他被派到远处去取口令时,每次都迷了路。
自然,职位越高,运用这种才能的范围就越广。如果说,骠骑兵或猎兵进行侦察时必须善于认路,为此通常只需具备少许的判断力和想象力,那么统帅就必须对全省和全国的地理概况都很了解,对道路、河流和山脉等的特点都很清楚,但
28战 争 论
这并不是说他就不必具有判断局部地区地形的能力了。虽然他在熟悉总的地形方面可以从各种情报、地图、书籍和回忆录中得到很大的帮助,在了解细节方面可以得到参谋人员的帮助,但是毫无疑问,迅速而清楚地判断地形的卓越能力,能使他的整个行动进行得更为轻松和更有把握,使他不致心中无数,也可以使他更少依赖别人。
如果这种能力可以看作是想象力的作用,那么这也几乎是军事活动要求想象力这位放肆的女神所作的唯一贡献了,除此以外,想象力对军事活动与其说是有益的,还不如说是有害的。
我们认为,到此为止已经论述了军事行动要求人们必须具备的智力和感情力量的各种表现。智力到处都是一种起主要作用的力量,因此很明显,不管军事行动从现象上看多么简单,并不怎么复杂,但是不具备卓越智力的人,在军事行动中是不可能取得卓越成就的。
有了上述的观点,人们就不至于把迂回敌人阵地这类出现过千百次的、本身很简单的事情,以及许多类似的行动都看成是高度运用智力的结果。
的确,人们习惯于把能干而简单的军人同那些善于深思的人、有发明天才的人或富于理想的人以及受过各种教养而才华出众的人对立起来,这种对立也不是毫无现实根据的,但是这并不能证明军人的天才只表现在勇气方面,也不能证明他们要成为出色的勇士就不需要某种特殊的智力和才能。我们必须再一次指出,有些人一旦提升到他们的才智与之不相称的较高职位,他们就会丧失活动能力,这样的事例是再常
战 争 论38
见不过的了。我们还要提醒读者,我们所说的卓越的成就是指能使人们在他的职位上获得声誉的那些成就。因此,在战争中每一级指挥官都必须具备相应的智力,享有相应的声誉。
统帅,即指挥整个战争或一个战区的司令官,和他下一级的司令官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后者受到更具体得多的领导和监督,所以智力独立活动的范围要狭窄得多。这就使人们通常认为只有在最高职位上的人才有非凡的智力活动,以下各级人员只要具有一般的智力就够了。
人们的确看到,有些长期在军队中服务而头发斑白了的、职位仅次于统帅的司令官,由于多年来只从事一方面的活动而显得智力贫乏了,人们甚至认为他们有些迟钝了,因而在敬佩他们的勇气的时候,又讥笑他们头脑简单。我们并不打算替这种勇敢的人争取较好的声誉,这样做并不能提高他们的作用,也不能给他们带来幸福,我们只是想说明实际情况,以免人们错误地认为在战争中只有勇气而没有智力也能取得卓越的成就。
即使一个职位最低的指挥官想取得卓越的成就,也必须具有卓越的智力,而且这种智力必须随职位的提高而提高,如果我们的看法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对那些在军队中享有声。
誉的次一级司令官的看法就会完全不同了。虽然他们和博学。
多才的学者、精明强干的实业家、能言善辩的政治家相比,头脑似乎简单一些,但是我们却不应该因此就忽视他们智力活动的突出的方面。的确,有时有些人把他们在职位较低时获得的声誉带到了较高的职位上,但实际上他们在这里并不配享有这种声誉。如果这种人在提升后很少被使用,因而不至
48战 争 论
于有暴露弱点的危险,那么我们就不能十分确切地断定他们究竟配享哪种声誉。由于有了这样的人,我们就往往把那些在一定职位上还能大有作为的人也低估了。
所以无论职位高低,只有具备一定的天才,才能在战争中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是,历史和后代的评论,通常只把真正的天才这一称号加在那些在最高职位上,也就是在统帅职位上威名赫赫的人物的头上。这是因为这种职位要求具备极高的精神力量。
要使整个战争或者我们称之为战局的战争中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达到光辉的目标,就必须对较高的国家关系有远大的见解,在这里军事和政治就合而为一,统帅同时也就成为政治家。
人们所以没有给查理十二伟大天才的称号,是因为他不懂得使武力的作用服从更高的见解和智慧,不懂得以此达到光辉的目标。人们所以没有给亨利四世伟大天才的称号,是因为他没有来得及以军事效果影响一些国家间的关系就去世了,没有来得及在这个更高的领域里一显身手,在这个领域里他的高尚感情和骑士精神不能象在平定内乱时那样起作用。
关于统帅必须概括地了解和正确地判断一切,可参阅第一章。我们说,统帅要成为政治家,但他仍应不失为一个统帅,他一方面要概括地了解一切政治关系,另一方面又要确切地知道用自己所掌握的手段能做些什么。
这些关系是各式各样的,它们没有一定的界限,而要考虑的因素数量又很大,而且,这些因素大部分只能按概然性
战 争 论58
的规律来估计。所以,如果一个统帅不能以到处都能辨明真理的洞察力来看透一切,那么他的观察和考虑就会混乱,他就没有可能作出判断。
在这个意义上说,拿破仑说得很对,需要统帅作出的许多决定,就象需要牛顿和欧拉计算的数学难。。。。
题一样。
这里对较高的智力所要求的是综合力和判断力,二者发展成为惊人的洞察力,具有这种能力的人能迅速抓住和澄清千百个模糊不清的概念,而智力一般的人要费很大力气,甚至要耗尽心血才能弄清这些概念。但是,具有这种较高的智力的人,也就是说具有这种天才的眼力的人,如果缺乏我们前面讲过的感情上和性格上的特性,还是不能载入史册的。
仅仅认识真理,只能产生极其微弱的动力,因此在认识和意愿之间,在知和能之间总有很大的差别。促使人们行动的最强的动力总是来自感情,而最强大的支持力量则来自感情和智力的合金(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
,这种合金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果断、坚强、顽强和坚定。
此外,如果一个统帅的这种高超的智力和感情活动没有在他的活动的全部成就中显示出来,只是人们相信他有这种力量,那么,他是很少会载入史册的。
人们所了解到的战争事件的过程通常都是很简单的,是大同小异的,只凭简单的叙述,人们决不能了解在这些过程中所克服的困难。只是有时在一些统帅或他们的亲信所写的回忆录中,或在对历史事件的专门研究中,才可以发现形成整个事件的大量线索的一部分。在进行某一重大行动以前的大部分思考和内心斗争,有的因为涉及政治上的利害关系而
68战 争 论
被故意隐瞒了,有的因为仅仅被看作是大楼盖好后就要拆掉的脚手架,无意中被遗忘了。
最后,如果我们不冒昧地对较高的精神力量下个更精确的定义,而是按照语言上所惯用的一般概念承认智力的差别,如果我们要问,具有哪种智力的人才最适合于称作军事天才,那么我们说,只要对我们的论述和经验稍加考虑,就可以看出,这种人与其说是有创造精神的人,不如说是有钻研精神的人,与其说是单方面发展的人,不如说是全面发展的人,与其说是容易激动的人,不如说是头脑冷静的人,在战争中我们愿意把子弟的生命以及祖国的荣誉和安全委托给这种人。
战 争 论78
第四章 战争中的危险
当人们在没有经历战争危险以前,通常总是把它想象得不是怎样可怕的,而是吸引人的。在热情激励下猛然扑向敌人,——谁还管它子弹和战死者呢,——在瞬间把眼睛一闭,冲向冷酷的死神,不知道是我们还是别人能逃脱它的魔掌;而且这一切都发生在胜利的桂冠近在眼前,荣誉的美果伸手可得的时候,难道这是困难的的吗?这并不困难,尤其从表面看来,更不是困难的。但是,这个瞬间并象人们想象的那样象脉搏一跳,而是象吃药那样,必须有一段时间把它冲淡和融化开,而且,我们说,就是这样的瞬间也是很少的。
让我们陪同没有上过战场的人到战场上去吧。当我们向战场接近时,隆隆的炮声越来越响亮,随后夹杂着炮弹的呼啸声,这就引起了初来人的注意。炮弹开始在我们身前身后不远的地方落下来。我们急忙奔向司令官和他的许多随从人员所在高地。
在这里炮弹在附近纷纷落下,榴弹不断地爆炸,这样,严肃的现实就打破了初来人的天真的幻想。
忽然间,一个熟人倒下去了——一颗榴弹落在人群中间,引起一阵骚
88战 争 论
动,——人们开始感到不十分平静和镇定了,就连最勇敢的人也至少有些心神不定了。我们再向前进,来到就近的一位师长那里,激烈的战斗几乎象戏剧场面一样展开在眼前。这里炮弹一个接着一个落下来,再加上我方火炮的轰鸣,就更加使人心神不定了。
我们再从师长的所在地来到旅长的身旁,这位大家公认很有胆量的旅长,小心翼翼地隐蔽在小山岗、房屋或树木的后面——这充分说明危险越来越大了。榴霰弹纷纷落在房顶上和田野里,炮弹在四周呼啸,从我们头上和身边飞过,同时不断响起了枪弹的尖叫声。我们再向前走,来到以无法形容的顽强精神坚持了好几个钟头火力战的步兵部队。这里到处是枪弹的嗖嗖声,这种短促而尖厉的声音,说明枪弹近在咫尺,就在我们耳边、头上、胸前掠过。
此外,由于看到人们受伤和倒毙而产生的怜悯心,更使我们跳动不安的心感到悲痛。
初来人在接触到上述不同程度的危险时,没有不感到思考之光在这里同凭空臆想时是不同的,在这里,它通过不同的介质运动并产生不同的折射,一个人在接触到这些最初的印象时,如果能够不失去当机立断的能力,他必然是个非凡的人。固然,习惯可以很快冲淡这些印象,半小时后,我们就开始对周围的一切比较无所谓了(这种无所谓的心情有的人多些,有的人少些)。但是,一个普通人在这种情况下总不能完全泰然自若。由此可见,一个人只具有普通的精神力量在这里是不够的,而且需要他担负的责任越大,情况就越是如此。在这种困难的环境中,一切活动要想取得在室内活动时看来是一般的效果,人们就必须具备巨大的、百折不挠的、
战 争 论98
天生的勇气,强烈的荣誉心或久经危险的习惯。
战争中的危险是战争的一种阻力,对它有一个正确的看法,是使认识符合真理所必需的,因此我们才在这里提到这一问题。
09战 争 论
第五章 战争中的劳累①
如果让一个人在冻得四肢麻木或渴热难当、饥饿难忍和疲劳不堪的时刻来判断战争中的事件,那么能够得到的在客观上是正确的判断就更少了。但是,这些判断至少在主观上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它们确切地反映了判断者与被判断事物的关系。当我们看到,不幸事件的目睹者,特别是当他身临其境的时候,对这一事件的结果所作的判断往往是消极悲观的,甚至是言过其实的,我们就会理解这点了。我们认为,从这里可以看出劳累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以及在判断劳累时应受到多大的重视。
在战争中,有许多事物是无法严格规定出它们的使用限度的,其中尤其是体力。如果体力不被滥用,那么它是一切力量的系数,而且任何人都不能确切地指出人体究竟能经受多大的劳累。值得注意的是,正象只有弓箭手的强大的臂力才能把弓弦拉得更紧一样,在战争中,只在坚强的指挥官才能更大地发挥自己军队的力量。例如,一支军队在大败之后
①劳累(diekorperlicheAnstrengung)
——这个词在本书中是常用的术语,B指人体忍受的饥、渴、疲劳、冻、热等,我们在有些地方译为“发挥体力”
、“吃苦耐劳”
、“忍受劳累”等。——译者
战 争 论19
陷于危险之中,好象正在倒塌的墙一样濒于土崩瓦解,只有忍受极大的劳累才能脱险,这是一回事;一支胜利的军队在自豪感的鼓舞下,能受统帅随心所欲的指挥,这又是一回事。
同样是忍受劳累,在前一种情况下至多能引起同情,而在后一种情况下却必然使我们钦佩,因为要做到这一点更为困难。
这样,没有经验的人也可以看出,劳累是暗中束缚智力活动和消磨感情力量的许多因素之一。
虽然这里所谈的本来只是统帅要求军队和指挥官要求部下吃苦耐劳的问题,也就是他们是否敢于要求和善于要求军队和部下吃苦耐劳的问题,但是关于他们本人的劳累的问题也不应忽视。我们对战争认真地分析到这一点以后,对剩下的这一次要问题的重要性也必须加以注意。
我们在这里特别谈到劳累的问题,是因为它象危险一样,也是产生阻力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它没有一定的衡量标准,它很象弹性物体,大家知道,弹性物体的阻力是很难计算的。
为了避免滥用上述论点,避免过分强调战争中的各种困难条件,我们天生有一种指导判断的感觉。正如一个人受到诽谤和侮辱时,提到他自己的弱点并没有什么好处,而当他成功地驳斥了或反击了这种诽谤以后,提到他的弱点倒很有好处一样,任何一位统帅和任何一支军队用描绘危险、困难和劳累的办法是消除不了可耻的失败所造成的印象的,但在胜利时,这些危险、困难和劳累却能无限地增加他们的光彩。
由此可见,我们的感觉阻止我们得出我们的判断容易得出的。。。。。
表面公正的结论,因为我们的感觉是一种更高的判断。
29战 争 论
第六章 战争中的情报
情报是指我们对敌人和敌国所了解的全部材料,是我们一切想法和行动的基础。只要考虑一下这一基础的性质、它的不可靠性和多变性,我们立刻就会感觉到战争这座建筑物是多么危险,多么容易倒塌下来把我们埋葬在它的瓦砾下面。
虽然所有的书里都说,只应相信可靠的情报,决不能不抱怀疑的态度,但是这只不过是著书立说的人想不出更好的说法时提出的一种聊以自慰的可怜的遁词而已。
战争中得到的情报,很大一部分是有互相矛盾的,更多的是假的,绝大部分是相当不确实的。这就要求军官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对事物和人的认识和判断才能得到。在这里他必须遵循概然性的规律。当我们还没有来到真正的战场以前在室内拟定最初的计划的时候,辨别情报的困难已经不小,而在纷乱杂沓的战争情况下,情报接踵而来,这种困难就更无限地增大了。
如果这些情报互相矛盾,是非难分,需要人们分析辨别,那还算是幸运的。对没有经验的指挥官来说,更糟糕的是情况不象上面所说的那样,而是一个情报支持、证实或补充另一个情报,图画上在不断增加新的色彩,最后,他不得不匆忙作出决定,但是不久又发现这个决定是愚蠢的,所有这些情报都是虚假的、夸大了的和错误的等等。简单地说,大部分情报是假的,而且人们的
战 争 论39
胆怯使情报的虚假性和不真实性变得更大了。
通常,人们容易相信坏的,不容易相信好的,而且容易把坏的作某些夸大。以这种方式传来的危险的消息尽管象海浪一样会消失下去,但也会象海浪一样没有任何明显的原因就常常重新出现。指挥官必须坚持自己的信念,象屹立在海中的岩石一样,经得起海浪的冲击,而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谁要是天生不乐观,或是没有经过战争锻炼和判断力不强,那么他最好遵循这样一条规则:强迫自己,也就是说违反自己内心的想法摆脱恐惧而面向希望。只有这样,他才能保持真正的镇静。如果人们能正确地认识形成战争最大阻。。。。。
力之一的这种困难①,那么事情就会同人们所想象的完全不同。
由感觉得来的印象比经过深思熟虑而产生的观念更强烈,而且这种强烈程度极大,使得司令官在完成任何一个比较重要的行动时,都不得不在最初克服一些新的疑虑。一般的人容易受别人意见的影响,多半不能当机立断。他们总认为实际情况并不象他们原来所想象的那样,尤其是当他们又听信了别人的意见的时候,他们就更认为是这样了。即使是亲自草拟计划的人,当亲眼看到实际情况的时候,也很容易对自己原来的意见发生怀疑。这时,只有坚定的自信心,才能使他抵挡住暂时的假象的冲击。只有当被命运推上战争舞台的绘有各种危险形象的前景被拆除,眼前豁然开朗以后,自己原来的信念才能最后得到证实。这就是制订计划和实施计划。。。。。。。。
之间的最大的差别之一。
①指情报不确实。——译者
49战 争 论
第七章 战争中的阻力①
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不能理解,常说的战争中的各种困难在哪里,统帅所必须具备的天才和非凡的精神力量究竟起什么作用。在他们看来,战争中的一切都那么简单,所需要的各种知识都那么一般,各种行动都那么平常,同这一切相比,就连高等数学中最简单的问题也能以其一定的科学价值使人感到惊奇。但是,当他们经历过战争以后,这一切就成为可以理解的了,不过要说明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指出这种看不见而又到处起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却是极其困难的。
在战争中一切都很简单,但是就连最简单的事情也是困难的。这些困难积累起来就产生阻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对这种阻力是不会有正确的概念的。假定有一个旅行者想在傍晚以前赶完一天旅程的最后两站路,这只不过是骑着驿马在宽敞的大道上走四五小时的一件小事而已。可是,当他到达第一站时,找不到马或者找不到好马,前面又是山地,道路很坏,天也逐渐黑下来了。当他经历了许多艰苦到达了下一站,并且找到了一个简陋的住处,他就感到很满意了。同
①阻力(dieFriktion)——也可译为磨擦。——译者
战 争 论59
样,在战争中,由于受到预先考虑不到的无数细小情况的影响,一切都进行得不理想,以致原定的目标远远不能达到。
只有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才能克服这些阻力,粉碎各种障碍,当然机器①也就受到很大的损伤9。这一结论我们以后还会常常谈到。将帅的坚强意志,就象城市主要街道汇集点上的方尖碑一样,在军事艺术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阻力大体上可以说是区别实际的战争和纸上的战争的唯一概念。军事机器,即军队和属于军队的一切,基本上都很简单,因此看来也是容易使用的。但要考虑到,这部机器的任何部分都不是一个整块,而是由许多个人组成的,其中每个人在各个方面产生各自的阻力。
营长负责执行上级的命令,既然营是通过纪律结成整体的,而营长又必然是公认的勤勉的人,那么,全营行动起来,就应该象轴套围绕轴心转动一样,阻力很小。从理论上讲,这种说法是很动听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里面包含的一切夸大和虚假的成分,在战争中会立刻暴露出来。营总是由一定数量的人组成的,如果机会凑巧,他们中间甚至最不重要的人,也能造成障碍甚至混乱。战争带来的危险和它要求人们忍受的劳累会使阻力大大增多,因此必须把危险和劳累看作是产生阻力的最重要的原因。
这种可怕的阻力,不象在机器中那样集中在少数几个点上,而是处处同偶然性接触并且会引起一些根本无法预测的现象,这些现象所以难以预测,正是因为它们大部分都是偶
①指军队。——译者
69战 争 论
然性引起的。例如,天气就是这样的偶然性。有时,雾妨碍我们及时发现敌人,妨碍火炮适时射击,以及妨碍我们向指挥官呈送报告。有时,雨使这个营不能来,使那个营不能按时到达(因为它的行军时间不得不由三小时延长到八小时)
,使马匹陷在泥里因而骑兵不能有效地出击等等。
举这几个例子,只是为了说明问题,使读者理解作者的意思,否则这些困难可以写几本书。为了避免这样做,而又能使读者对战争中必须克服的许多细小的困难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我们本想尽力作一些生动的比喻,只怕这又会使大家感到厌倦。但是,再作一两个比喻,想必那些早已了解我们的读者还是会原谅的。
战争中的行动象是在阻力重重的介质中的运动。人在水中,甚至连走路这样最自然最简单的动作,也不能容易而准确地做到。在战争中也是如此,只用一般的力量就连中等的成绩也不能取得。因此,一个真正的理论家应该象一个游泳教练,他能教别人在陆地上练习水中所需要的动作,而这些动作在没有想到水的人看来是荒诞的和夸大的。但是那些没有实战经验或者不能从自己经验中抽出一般原则的理论家,必然是不实际的,甚至是愚昧的,因为他们只能教人人都会的动作——走路。
此外,每次战争都有许许多多的特殊现象,它好比是一个未经航行过的、充满暗礁的大海,统帅可以凭智力感觉到这些暗礁,但是不能亲眼看到,并且要在漆黑的夜里绕过它们。如果再突然刮起一阵逆风,也就是再发生某种对他不利的重大的偶然事件,那么,就要求他有最高超的技巧和机智,
战 争 论79
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在站在远处的人看来,这一切都好象进行得很顺利。
熟悉这些阻力是一个优秀的司令官必须具备的、常常受到赞扬的作战经验的主要部分。
当然,充分认识阻力、但又最怕阻力的司令官(在有经验的司令官中常见的畏首畏尾的人就是这样)不能算作是最好的司令官。司令官必须了解这种阻力,以便在可能时予以克服,在行动时不强求达到因为这种阻力而不能达到的准确性。此外,人们有理论上决不能完全认识这种阻力,即使能够,也还缺乏那种经过锻炼的判断能力(人们把这叫做随机应变)。
在充满各种复杂细小问题的领域比在有决定性的重大问题的场合更需要这种能力,因为在后一场合,人们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和别人商讨。
善于社交的人所以能够常常使他的言行举止合乎时宜,只是因为他判断时的随机应变几乎已经成为习惯,同样,只有作战经验丰富的军官才能在大大小小的问题上,可以说在战争脉搏的每一跳动中,都恰当地作出决定和进行处理。有了这种经验和锻炼,他可以不加思索地断定什么是可行的,什么是不可行的。因此,他的弱点不容易暴露出来。如果在战争中常常暴露弱点,就会动摇别人对他信赖的基础,而这是极其危险的。
这样,阻力,或者在这里叫做阻力的那些东西,使看来容易的事变得困难起来。
以后我们还会常常提到这个问题,那时就会逐渐明白,一个卓越的统帅,除了经验和坚强的意志外,还需具有其他一些非凡的精神素质。
89战 争 论
第八章 结束语①
我们所说的危险、劳累、情报和阻力,是构成战争气氛的因素,是妨碍一切活动的介质。这些因素按其所起的妨碍作用来看,又可以包括在阻力这个总的概念之内。有没有减轻这种阻力的润滑油呢?有,只有一种,而且它不是统帅和军队想得到就可以得到的,那就是军队的战争锻炼。
锻炼使身体能忍受巨大的劳累,使精神能承担极大的危险,使判断不受最初印象的影响。通过锻炼就会获得一种宝贵的品质——沉着,它是下至士兵上至师长所必需具备的,它能减少统帅在行动中的困难。
当人们进入黑暗的房间里,他们的瞳孔会扩大,眼睛会吸收仅有的微弱光线,逐渐辨认出各种东西,最后看得十分清楚,一个经过锻炼的士兵在战争中同这种情况是一样的,而新兵,只会感到漆黑一团。
战争锻炼是任何一个统帅都不能赐给他的军队的,平时的演习所能补救的总要差一些。当然,所谓差一些,是同实战经验相比,而不是同以训练机械的技巧为目的的军队的操练相比。如果在平时的演习中安排一部分上述的阻力,使每
①实际上是第四章到第七章的小结。——译者
战 争 论99
个指挥官的判断力、思考力甚至果断得到锻炼,那么这种演习的价值比没有实战经验的人所想象的要大得多。特别重要的是它能使军人——无论哪一级军人,都不致到战争中才第一次看到那些他们初次看到时会惊慌失措的现象。这些现象他们只要在战前看到过一次,就可以熟悉一半。甚至忍受劳累的问题,也是如此。在这方面的锻炼,不仅能使肉体,更主要的是能使精神习惯于劳累。在战争中,新兵很容易把不寻常的劳累看成是整个指挥的严重缺点、错误和束手无策的结果,因而会倍加沮丧。如果他们在平时的演习中有了这方面的锻炼,就不会发生这种现象了。
在平时获得战争锻炼的另一种办法是招聘有战争经验的外国军官,这种办法虽然不能很广泛地采用,但却是极为重要的。整个欧洲到处都处于和平状态的时候是少有的,从其他各洲来看,战争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因此,长期处于和平状态的国家,应该经常设法从那些有战争的国家里招聘一些军官(当然只是那些优秀的军官)
,或者派自己的军官到他们那里去熟悉战争。
虽然同整个军队比较起来这些军官显得人数极少,但他们的影响却很显著。他们的经验、精神上的特征和性格上的修养对他们的部下和同僚都会发生影响。此外,即使不能让他们担任领导职务,也仍然可以把他们看作是熟悉某一地区情况的人,在许多具体场合可以向他们征询意见。
01战 争 论
第二篇 论战争理论
第一章 军事艺术的区分
战争就其本义来说就是斗争,因为在广义上称为战争的复杂活动中,唯有斗争是产生效果的要素。斗争是双方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通过物质力量进行的一种较量,不言而喻,在这里不能忽视精神力量,因为正是精神状态对军事力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由于斗争的需要,人们很早就作了一些专门的发明,以便在斗争中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因此斗争起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不管斗争怎样变化,它的概念并不会因此有所改变,它仍然是构成战争的最本质的东西。
这些发明首先是斗争者的武器和装备10。武器和装备必须在战争开始以前就制造好,并为斗争者熟悉和掌握。武器和装备必须适合斗争的性质,因而是由斗争决定的。但是很明显,制造、熟悉和掌握武器装备的活动同斗争本身是两回事,只是斗争的准备,还不是斗争的实施。显然,配备武器和装备本质上不在斗争这个概念之内,因为赤手空拳的搏斗也是斗争。
斗争决定武器和装备,武器和装备又改变斗争的形式,因
战 争 论101
此两者之间是有相互作用的。
但是斗争本身仍然是一种十分独特的活动,而且因为它是在十分独特的条件中即危险中进行的,所以就更为独特。
因此,这里有必要把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区别开来。
我们知道,在某一活动领域中极有才干的人,在别的活动领域中却往往是最无用的书呆子,只要指出这一点,就足以说明把这两种活动区别开来的实际意义了。
如果把装备好了的军队看作是现成的手段,只要了解其。。。
主要效能①就可以有效地使用它,那么,在研究时把这两种活动区分开来也就不会有什么困难了。
由此可见,狭义的军事艺术就是在斗争中运用现成手段的艺术,称为作战方法最为恰当;广义的军事艺术当然还包。。。。
括一切为战争而存在的活动,也就是包括建立军队的全部工作——征募兵员、装备军队和训练军队。
就理论是否具有现实意义这一点来说,区分这两种活动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不难看出,如果军事艺术必须从军队的建立谈起,并根据它所规定的军队来制定战法,那么,这种军事艺术只有在现有的军队恰恰同这种军事艺术所规定的军队相一致的少数场合才适用。但是,如果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在大多数场合都能适用、在任何场合都不致完全无用的理论,那么,这种理论就必须以一般的战斗手段为根据,而且只能以它们的最主要的效能为根据。
①原文是dieResultat,直译为“结果”。作者把用于作战的军队看作是现成的手段,它的结果指它的性能、作用、状态等,故译为“效能”。——译者
201战 争 论
由此可见,作战方法就是部署和实施斗争。如果斗争是一次单个的行动,那就没有什么理由再把它作进一步的区分了。可是,斗争是由若干本身完整的单个行动组成的。象在。。。。。。。。。
第一篇第一章①里指出的那样,我们把这些行动称为战斗,它们是斗争的单位。于是就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活动,那就是这些战斗本身的部署和实施,以及为了达到战争的目的对。。。。。。。。
这些战斗的运用。前者是战术,后者是战略。。。。。。。
现在,人们实际上已几乎普遍地把作战方法区分为战术和战略了,即使不十分清楚这样区分的理由,也能相当清楚地知道某些现象应该列入战术还是应该列入战略。既然这种区分已被盲目地采用了,那么其中必然有深刻的道理。我们探讨了这种道理,而且可以说,正是大多数人都采用这样的区分,才使我们找到了这个道理。与此相反,那些个别著作家不根据事物的性质任意确定的概念,我们没有必要去考虑,并且只能认为它们是不会被采用的。
按照我们的区分,战术是在战斗中使用军队的学问,战。。。。。。。。。。。
略是为了战争目的运用战斗的学问。。。。。。。。。。。。。。
至于如何进一步确定单个的或单独的战斗的概念,以及根据什么条件来确定这一单位,在以后比较详细地研究战斗时,才能完全说清楚。现在我们只能说明:就空间而言,也就是就同时进行的几个战斗而言,一个战斗的范围正是个人。。
命令所达到的范围;就时间而言,也就是就连续进行的几次。。
战斗而言,一次战斗的持续时间应以每次战斗都会出现的危
①应为第一篇第二章。参阅本卷第57页。——译者
战 争 论301
机①完全过去为界限。
这里可能出现一些难以确定的情况,也就是说,有时若干战斗也可看成是一个战斗,但决不能根据这一点否定我们这样区分的理由,因为一切现实事物的类别总是通过逐渐的过渡才形成的②,我们这种区分也不例外。因此,即使观点不变,也一定会有一些活动既可以列入战略范畴,也可以列入战术范畴。把军队象警戒线那样疏开地配置和某些渡河的部署等就是这样。
我们的区分只与使用军队有关,而且仅仅是针对使用军。。。。。。。。。。。。。。。。
队说的。
但是,在战争中还有许多活动虽然为使用军队服务,。。。
但是又不同于使用军队,其中有些同它的关系较密切,有些同它的关系较疏远。所有这些活动都与维持军队有关。维持。。。。
军队是使用军队所离不开的,是它的必要条件,这就象建立军队和训练军队是使用军队的前提一样。
但是仔细考察起来,所有这些与维持军队有关的活动总还只能看作是斗争的准备(不过它们和斗争非常接近,贯穿在整个军事行动之中,是和使用军队交替进行的)。
因此,我们有理由把这些活动象其他。。。。
准备活动一样不列入狭义的军事艺术,即真正的作战方法之内。而且从理论的首要任务是把不同种类的事物区分开这一。。。。。。。。。。。
点来看,我们也必须这样做。谁会把给养和管理这一套琐碎的事务列入真正的作战方法呢?它们虽然和使用军队经常有。。。。。。。
①危机(dieKrise)——指军队在战斗中出现秩序混乱、队形松散、体力疲惫、精神痪散的时刻。参阅本卷第221页。——译者②意思是说,将事物分类时,总有一些既可属于这一类、又可属于那一类的处于中间状态的事物。——译者
401战 争 论
相互作用,但在本质上是和使用军队不同的。
我们在第一篇第三章①里说过,如果把斗争或战斗规定。。
为唯一直接有效的活动,就可以掌握住其他一切活动的线索,。
因为这些线索最后都要归结到战斗这里。
我们想以此说明,有了战斗,其他一切活动才有目的②,不过它们是按其本身的规律去达到目的的。
在这里我们必须比较详细地谈谈这个问题。
战斗以外的其他活动在性质上都是很不相同的。
有些活动一方面属于斗争本身,与斗争是相同的,但另一方面又为维持军队服务。
另一些活动则仅仅属于维持军队,而且只是因为它们和斗争之间有相互作用,才以其结果对斗争发生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属于斗争本身,另一方面又为维持军队服务的活动是行军、野营11舍营,因为这三种活动是军队的三种不同。。。。和。。
的状态,而军队在哪里,那里就一定有战斗的观念。
仅仅属于维持军队的活动是给养、伤病员的救护和武器。。。。。。。。。。
装备的补充。。。。。。
行军和使用军队是完全一致的。战斗内的行军,即通常。。。。。。
所说的展开③,虽然还不是真正使用武器,但和真正使用武器必然有紧密的联系,是我们称之为战斗的那种活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战斗外的行军则无非是为了要实现战略决定。。。。。
①应为第一篇第二章。参阅本卷第57页。——译者②作者认为,战斗是真正的军事活动,其余一切活动都是为战斗服务的,没有战斗,它们就失去意义,也就没有目的。——译者③展开(dieEvolution)
——这个术语和现代军语的涵义有很大差别。
这里所说的展开是指军队冲锋前的行进动作,其中包括队形、步法、步速的变换、使用武器的准备动作等在内。——译者
战 争 论501
这种决定指出应在何时何地以何等兵力进行战斗,而行军则。。。。。。。。。
是实现这种决定的唯一手段。
因此,战斗外的行军是一种战略手段,但它并不因而仅属于战略,军队在行军中随时都可能进行战斗,所以,行军既要服从战略法则,又要服从战术法则。当我们指示一个纵队在河或山的这一面行军,那就是战略决定,因为这里包含了一个意图:如果行军中有必要进行战斗,那么,宁愿同敌人在河或山的这一面作战,而不在那一面作战。
当要一个纵队不沿谷底的道路前进,而在谷旁高地上前进,或者为了便于行军而分成许多小的纵队,那就是战术决定,因为这些决定同发生战斗时如何使用军队有关。。。
行军的内部部署永远同战斗的准备有关系,它是可能发生的战斗的预先部署,因此具有战术的性质。
既然行军是战略用来部署战斗(战略的有效要素)的手段,既然在战略上只考虑战斗的结果而不考虑战斗的实际过程,那么,人们在研究中经常见到有人用行军这个手段来替换战斗这个有效要素的情况也就不奇怪了。例如,人们常说决定性的巧妙的行军,指的却是行军所导致的战斗。这种概念的替换是很自然的,表述的简化也是可取的,因此不必加以反对,但这终究只是概念的替换,我们必须记住它原来的意思,否则就会产生错误。
认为战略行动可以不取决于战术结果,就是这样的错误。
有人进行了行军和机动,不经战斗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于是得出结论说,有一种不必通过战斗也能战胜敌人的手段。
这种错误的全部严重后果,我们在以后才能指出。
601战 争 论
虽然行军可以完全看作是斗争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在行军中有一些活动并不属于斗争,因而既不属于战术,也不属于战略。架桥、筑路等等这些便于军队行动的措施就是这样的活动,它们只不过是一些条件。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能与使用军队很接近,几乎同它是相同的(如敌前架桥)
,但是它们本身还不同于使用军队,因此关于它们的理论也不列入作战理论。
野营是军队比舍营时更为集中因而更有战斗准备的一种配置。野营是军队的一种静止状态,即休息状态,但它同时是可能在该地进行战斗的战略决定,而且通过布营的方式,它又包含了战斗的轮廓①)
,即进行防御战斗的条件。因此,野营是战略和战术的重要部分。
舍营是为了使军队能更好地休息而代替野营的一种活动。因此,它和野营一样,就营地的位置和范围来看,是战略问题,就为了准备战斗而进行的内部部署来看,则是战术问题。
除了使军队得到休息以外,野营和舍营通常同时还有另外的目的,如掩护某一地区或扼守某一阵地,但也很可能单纯以休息为目的。我们知道,战略所追求的目的可能是极其多种多样的,因为,凡是有利于战略的都可以成为战斗的目的,而维持作战工具,往往也必然会成为某些战略行动的目的。
①指宿营时军队的配置是同可能发生战斗时军队的部署相适应的。——译者
战 争 论701
在这种场合,虽然战略仅仅是为了维持军队,但我们并没有离开本题,我们谈的仍然是使用军队的问题,因为军队在战区的任何地方做任何配置都是使用军队的问题。
但是在野营和舍营时为了维持军队而进行的不属于使用军队的活动,如修筑茅舍、架设帐篷、从事给养和清洁工作等,则既不属于战略,也不属于战术。
至于防御工事,虽然位置的选定和工事的安排显然是战斗部署的一部分,因而是战术问题,但就工事的构筑而言,它。。。。。
们并不属于作战理论。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必须是受过训练的军队早就具备了的,战斗理论是以这些知识和技能为前提的。
在那些单纯属于维持军队而同战斗没有相同之处的活动中,只有军队的给养同战斗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给养几乎是每人每天都必需的。因此,给养在战略范围内对军事行动有较大的影响。我们所以说在战略范围内,是因为在单个战斗中,军队给养的影响大到足以改变计划的情况尽管是可能存在的,但却是极为少见的。军队给养大多只同战略发生相互作用,因为对军队给养的考虑影响到一次战局或战争的主要方面的情况是极为常见的。但是,不管这种影响如何经常和具有多大的决定意义,给养总还是一种本质上不同于使用军队的活动,它只是以自己的结果对使用军队发生影响。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的其他管理活动同使用军队的关系就更远了。伤病员的救护虽然对军队的健康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它涉及的总还只是一小部分人,对其他人的使用只有很小的间接影响。武器装备的补充,除了军队本身经常进行的以
801战 争 论
外,只需要定期进行,在拟制战略计划时,只有在很少的场合才注意它。
但是,在这里我们决不能产生误解。这些活动在个别情况下也可能确实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医院和弹药库的远近,确实可能是在战略上作出极重要决定的唯一依据。这一点我们既不想否认,也不想掩饰。不过,我们在这里不是谈个别的具体情况,而是从理论上抽象地来谈。我们认为,上述那样大的影响是罕见的,因此,不能使伤病员救护和武器弹药补充的理论同作战理论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不值得把这种理论所得出的各种方式方法连同它们的结果,象给养一样一并列入作战理论。
现在,我们再来明确一下我们研究的结论,属于战争的活动可以分为两大类:仅仅属于战争准备的活动和战争本身。。。。。。。。。。。。。。。。
的活动。理论也必须作与此相应的分类。。。。
属于战争准备的知识和技能是为了建立、训练和维持军队。我们不谈究竟应该给这些知识和技能起个什么样的总名称,但是我们知道,炮兵、筑城、所谓的基本战术、军队的组织和管理以及诸如此类的知识和技能,都属于这个范畴。
战争理论则研究如何使用训练好了的手段来达到战争的目的。
它只需要上述知识和技能的结论,也就是说只需要了解它们的主要结果。我们把这种理论叫做狭义的军事艺术,或者叫做作战理论,或者叫做使用军队的理论,名称不同,指的都是一回事。
因此,战争理论把战斗作为真正的斗争来研究,把行军、野营和舍营作为或多或少同斗争一致的军队的状态来研究。
战 争 论901
但战争理论不把军队的给养作为自己范围内的活动来研究,而象对待其他既存条件一样,只研究它的结果。。。。。。。
狭义的军事艺术本身又分为战术和战略。前者研究战斗的方式,后者研究战斗的运用。行军、野营和舍营这几种军队的状态,只是由于战斗才同战略和战术发生关系。它们究竟是战术问题还是战略问题,这要看它们是同战斗的方式有关,还是同战斗的意义有关。
一定会有许多读者认为,把战术和战略这样十分接近的两个事物作如此细致的区分是多余的,因为这对作战本身并没有直接作用。当然,只有十足的书呆子才会去寻求理论区分对作战的直接作用。
任何理论首先必须澄清杂乱的、可以说是混淆不清的概念和观念。只有对名称和概念有了共同的理解,才可能清楚而顺利地研究问题,才能同读者常常站在同一个立足点上。
战术和战略是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相互交错、但在性质上又不相同的两种活动,如果不精确地确定它们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彻地理解它们的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
如果有谁认为这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那么他除非不进行理论研究,否则,他一定还没有被那些混淆不清、缺乏任何可靠根据、得不出任何结论的概念,即那些时而平淡无味、时而荒诞无稽、时而空洞无物的概念弄得头晕脑胀。在作战理论方面我们所以还常常听到和读到这样的概念,那是因为有科学研究精神的人还很少研究这些问题。
011战 争 论
第二章 关于战争理论
军事艺术最初只被理解为军队的准备①
以前,人们把军事艺术或军事科学只理解为与物质事物有关的知识和技能的总和。这类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就是武器的结构、制造和使用,要塞和野战工事的构筑,军队的组织及其行动的机械规定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准备一支在战争中可以使用的军队。在这里人们只涉及物质材料,只涉及单方面的活动,归根结底,这无非是一种从手工业逐渐提高到精巧的机械技术的活动。这一切同斗争本身的关系与铸剑术同击剑术的关系没有很大的差别。至于在危险的时刻和双方不断相互作用时军队的使用问题,以及智力和勇气的活动等问题,在当时还都没有提到。
在攻城术12中第一次谈到作战方法
在攻城术中第一次谈到斗争本身的实施的问题,即运用上述物质的某些智力活动的问题,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还只是一些能迅速体现在接近壕、平行壕、反接近壕、炮台
①军队的准备(dieZubereitungderStreitkrafte)
——指建立军队、训练军B队和构筑要塞等。——译者
战 争 论11
等这一类新的物质对象中的智力活动,它们的每一发展都是以出现这样的物质对象为标志的。智力活动在这里只是串联这些创造物所必需的一条纽带而已。由于在这种形式的战争中,智力几乎只表现在这样一些事物中,因此攻城术能谈到这些也就够了。
后来战术也接触到这个方面
后来,战术也企图按照军队的特性为军队的一般部署制定机械的规定。当然,这已涉及战场上的活动,但仍然没有涉及自由的智力活动,只涉及到通过编成和战斗队形而成为一部自动机器、命令一下就象钟表那样行动的军队13。
真正的作战方法只是在谈别的问题时谈到的
人们曾经认为,真正的作战方法,也就是自由地(即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
使用准备好了的手段,只能依靠天赋,不可能成为理论研究的对象。随着战争从中世纪的搏斗逐渐向比较有规则和比较复杂的形式的过渡,人们对这一问题就有了一些看法,但这些看法多半只是在某些回忆录和故事中在谈别的问题时附带地谈到的。
对战争事件的种种看法引起了建立理论的要求
各种看法越来越多,研究历史越来越需要有批判,人们就迫切需要一些原则和规则,以便有个准则来解决战史中常见的争执和分歧,因为不围绕任何中心、不遵循明确的准则的争论,必然是人们所厌恶的。
211战 争 论
建立死板的理论的努力
因此,人们就努力为作战规定一些原则、规则,甚至体系。这样,他们提出了这个肯定的目标,可是却没有认真注意在这方面会遇到的无数困难。正象前面指出的那样,作战几乎在一切方面都没有固定的范围,然而每一种体系,即每一座理论大厦,却都带有进行综合时难免的局限性,因此,这样的理论和实践之间就存在着永远无法解决的矛盾。
局限于物质对象
那些理论著作家们早就感到这方面的困难,并且认为,把他们的原则和体系仍然只局限于物质对象上和单方面的活动上,就可以摆脱困难。他们企图象在有关战争准备的科学中。。。。
一样,只要求得出十分肯定的和死板的结论,因而也就只研究那些可以计算的东西。
数量上的优势14
数量上的优势是一个物质方面的问题。有人从决定胜利的各种因素中选中了它,是因为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计算,可以把它纳入数学法则。至于其他一切因素,他们认为对双方来说都是相同的,是可以互相抵销的,所以是可以不加考虑的。如果他们是为了要弄清这个因素的各个方面而偶然这样做,那还算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总是这样做,并且认为数量上的优势是唯一的法则,认为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
造成数量上的优势这个公式是军事艺术的全部奥妙,那就是。。。。。。。。
战 争 论31
一种根本经不起现实生活考验的片面的看法。
军队的给养15
有人企图在理论研究中把另一个物质因素,即军队的给养发展成为体系。
他们从军队是一个现存的组织这一点出发,认为给养对大规模作战有决定性意义。
当然用这种方法也可以得出某些肯定的数值,但是那些数值都是以许多臆测的假定为依据的,因此在现实中是站不住脚的。
基  地
还有位才子曾企图把军队的给养、人员和装备的补充、与。。。。。。。。。。。。。。
本国的交通联络的安全以及必要时的退却路的安全等许多问。。。。。。。。。。。。。。。。。。。。。。。
题,甚至与此有关的精神因素,都用基地这个概念概括起来。。。
最初他用基地这一概念概括上述各个方面,尔后又用基地的大小(宽度)来代替基地,最后,用军队和基地所构成的角代替基地的大小16。所有这一切都只不过是为了取得一种纯粹的几何学的结果,这种结果是毫无价值的。只要考虑到上述概念的替换每一次都不能不使原来的概念受到损害,不能不漏掉前一概念的部分内容,那么就不难看到这一点了。基地这个概念对战略来说确实是需要的。提出这个概念是一个贡献。但是象上面那样使用这一概念是绝对不能容许的,而且必然会得出一些十分片面的结论,把这位理论家引到极端荒谬的方向上去,以致过分强调包围17的作用。
411战 争 论
内  线18
后来,与上述错误方向对立的另一种几何学原则,即所谓内线原则登上了宝座。
虽然这个原则建立在良好的基础上,即建立在战斗是战争的唯一有效的手段这一真理上,但是,由于它具有纯粹的几何学性质,所以仍然是永远不能指导现实生活的另一种片面的理论。
所有这些理论都应加以批驳
所有这些理论,只有它们的分析部分可以看作是在探索真理方面的进步,而它们的综合部分,即它们的细则和规则①,却完全是无用的。
这些理论都追求肯定的数值,但战争中的一切却是不肯定的,计算时可以作为根据的只是一些经常变化的数值。
这些理论只考察物质因素,但整个军事行动却始终离不开精神力量及其作用。
这些理论只考察单方面的活动,但战争却是双方经常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这些理论把天才排斥在规则之外
这些片面而贫乏的理论把它们不能解决的一切问题都置于科学研究的范围以外,归之于超越规则的天才的领域。。。。。。
这些规则对天才来说是毫无用处的,天才可以高傲地不
①指理论研究得出的一些规定。参阅本卷第137—140页。——译者
战 争 论51
理睬它们,甚至嘲笑它们,那些必须在这些贫乏的规则中爬来爬去的军人是多么可怜!事实上,天才所做的正是最好的规则,理论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正是阐明天才是怎样做的和为什么这样做。
那些同精神相对立的理论是多么可怜!不管它们摆出多么谦虚的面孔,都不能消除这种矛盾,而它们越是谦虚,就越会受到嘲笑和鄙视,越会被排斥于现实生活之外。
理论—研究精神因素就会遇到困难
任何理论一接触精神因素,困难就无限增多。在建筑术和绘画艺术方面,当理论仅涉及物质方面的问题时,还是比较明确的,对结构方面的力学问题和构图方面的光线问题不会有什么分歧。但是,一旦涉及创作物的精神作用,一旦要求在精神上引起印象和感情时,理论的全部法则就显得含糊不清了。
医学大多只研究肉体的现象,涉及的只是动物机体的问题,动物机体是不断变化的,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这给医学带来很大的困难,使医生的诊断比他的知识更为重要。如果再加上精神的作用,那该有多么困难呀!能运用精神疗法的人该多么了不起呀!
在战争中不能排斥精神因素
但是,军事活动绝对不是仅涉及物质因素,它总是还同时涉及使物质具有生命力的精神力量,因此,把两者分开是不可能的。
611战 争 论
精神因素只有用内在的眼力才能看到,每个人的这种眼力都是不同的,而且同一个人的这种眼力在不同时刻也往往是不同的。
战争中到处都有危险,一切都是在危险中进行的。
因此,影响判断的主要是勇气,即对自己力量的信心,它好比眼珠一样,一切现象先要通过它才到达大脑。
但是,毫无疑问,通过经验就可以看出,精神因素肯定是有一定客观价值的。
任何人都知道奇袭、翼侧攻击和背后攻击的精神作用,任何人都会认为开始撤退的敌人的勇气是较低的,任何人在追击时和在被追击时都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胆量;任何人都根据对方的才望、年龄和经验来判断对方,并根据这些来确定自己的行动;任何人都非常注意敌我军队的精神状态和情绪。
所有这些以及类似的精神作用都已经在经验中得到证明,并且总是反复出现的,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它们是确实存在的因素。理论如果忽视这些因素,那还有什么价值呢?
当然,经验是这些真理必然的来源。理论和统帅都不应陷入心理学和哲学的空谈之中。
作战理论的主要困难
为了弄清作战理论中的困难,并且根据这些困难找出作战理论必须具有的特性,我们必须进一步考察军事活动的主要特点。
战 争 论71
第一个特点:精神力量及其作用
——敌对感情——第一个特点是精神力量及其作用。
斗争本来是敌对感情的表现,但是,在我们称为战争的。。。。
现代的大规模斗争中,敌对感情往往表现为敌对意图,至少。。
个人与个人之间通常没有敌对感情。尽管如此,决不是不存在敌对感情。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战争中,民族仇恨或多或少地代替了个人之间的敌意,没有民族仇恨的情况是很少见的。
即使没有民族仇恨,最初没有激愤的感情,在斗争中也会燃起敌对感情。这是因为:任何人根据上级的命令对我们使用了暴力,都会使我们在反对他的上级以前,先向他本人进行报复。说这是人性也好,动物本性也好,事实就是如此。人们在理论上非常习惯于把斗争看成是抽象的、没有任何感情成分的力量的较量,这是理论由于没有看到由此产生的后果而有意犯下的千百个错误之一。
除了斗争中所特有的上述感情以外,还有其他的感情,如功名心、统治欲和其他各种激情等等,它们在本质上不属于上述感情,但同上述感情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很容易和它们结合在一起。
危险的影响
——勇  气——斗争总是有危险的,一切军事活动都必然在危险中进行,正象鸟必然在空中飞翔,鱼必然在水里游动一样。危险对人
811战 争 论
的感情或是直接地起作用,即通过人的本能起作用,或是通过智力起作用。在前一种情况下,人们力图逃避危险,如果不能逃避,就会产生恐惧。如果情况不是这样,那是勇气使。。
他们克制住了这种本能的反应。
然而勇气决不是智力的表现,它和恐惧一样,是一种感情;不过,恐惧是怕肉体受到伤害,而勇气是为了维护精神的尊严。勇气是一种高尚的本能。正因为如此,所以不能把勇气当作一种可以预先规定其作用的没有生命的工具来使用。勇气不仅是抵销危险的作用的平衡物,而且还是一种特殊的因素。
危险的影响范围
要想正确估计危险对指挥官的影响,我们就不应该只看到危险在当时和对肉体的影响。危险对指挥官发生影响,不仅是由于他本人遭到威胁,而且是由于他所有的部下遭到威胁;危险不仅在它实际存在的时刻威胁着指挥官,而且在其他一切与危险有联系的时刻通过指挥官本人对它的想象威胁着指挥官;危险不仅直接影响指挥官,而且间接通过责任感影响指挥官,使他在精神上感到压力增加了十倍。当建议或决定一次大会战时,考虑到这一巨大的决定性行动所带来的危险和责任,谁能不在精神上或多或少地感到紧张和不安呢?
可以断言,战争中的行动,只要是真正的行动而不是单纯的存在,就永远不能完全离开危险。
其他感情力量
我们把这些由敌意和危险激起的感情力量看作是战争中
战 争 论91
所特有的,但并不是因此就认为人类生活中的其他感情力量与战争没有关系,它们在战争中也经常起着不小的作用。尽管可以说,在人类生活的这个最严肃的活动中,某些细小的激情是被抑制了,但只有职位低的指挥官才是这样。他们不断受到危险的威胁和劳累的折磨,无暇顾及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丢开了虚伪的习惯,因为在生死关头是不容虚伪的,于是他们就具有一种被看作是军人最好标志的简单的性格。但职位高的人就不同了,职位越高,考虑的问题就越多,关心的方面就越广,激情的活动就越复杂,其中有好的也有坏的。
宽厚或嫉妒、谦虚或傲慢、温和或暴躁,所有这些感情力量都能在战争这种大型戏剧中起作用。
各人的智力的不同
除了感情以外,指挥官的智力也同样有极大的影响。一个喜欢幻想、狂热而不成熟的指挥官的作为和一个冷静而强有力的指挥官的作为是不一样的。
由于各人的智力是不同的,因而达到目标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达到目标的方法所以多种多样(象我们在第一篇中谈过的那样①)
,概然性和幸运所以起无比巨大的作用,主要是由于各人的智力是不同的。可是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职位较高的人身上,因为这种影响是随职位的提高而增大的。
①参阅本卷第55—56页。——译者
021战 争 论
第二个特点:活的反应
军事行动的第二个特点是活的反应和由此而产生的相互作用。这里我们不谈活的反应在计算上的困难,因为前面谈过,把精神力量作为一个因素来研究就会有困难,而这种困难已经把这种计算上的困难包括在里面了。
我们要谈的是,作战双方的相互作用就其性质来说是与一切计划性不相容的。
在军事行动的一切现象中,任何一个措施对敌人都会产生极不相同的作用。然而,任何理论所依据的都是一些类似的现象,决不能把纯粹特殊的情况都包括在内,这种特殊的情况在任何地方都只能靠判断和才能去处理。在军事行动中,根据一般情况所制定的行动计划常常被意外的特殊情况所打乱,因此,同人类的其他活动比较起来,在军事活动中就必然更多地依靠才能,较少地运用理论上的规定。。。
第三个特点:一切情况的不确实性
最后,战争中一切情况都很不确实,这是一种特殊的困难,因为一切行动都仿佛是在半明半暗的光线下进行的,而且,一切往往都象在云雾里和月光下一样,轮廓变得很大,样子变得稀奇古怪。
这些由于光线微弱而不能完全看清的一切,必须靠才能去推测,或者靠幸运解决问题。因此,在对客观情况缺乏了解的场合,就只好依靠才能,甚至依靠幸运了。
建立死板的理论是不可能的
鉴于军事活动具有上述特点,我们必须指出:企图为军
战 争 论121
事艺术建立一套死板的理论,好象搭起一套脚手架那样来保证指挥官到处都有依据,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可能,当指挥官只能依靠自己的才能的时候,他也会抛弃它,甚至同它对立。而且,不管死板的理论多么面面俱到,总会出现我们以前讲到的那个结果:才能和天才不受法则的约束,理论。。。。。。。。。。。。。。
和现实对立。。。。。。
建立理论的出路
——困难的大小并不到处都一样——摆脱这些困难的出路有两条。
首先,我们对军事活动的特点作一般探讨时所谈的一切,并不是对任何职位上的人都是相同的。职位越低,自我牺牲的勇气就更为需要,而在智力和判断方面遇到的困难就小得多,接触的事物就比较有限,追求的目的和使用的手段就比较少,知道的情况也比较确切,其中大部分甚至是亲眼看到的。但是,职位越高,困难就越大,到最高统帅的地位,困难就达到了顶点,以致几乎一切都必须依靠天才来解决。
即使从军事活动本身的区分来看,困难也不是到处都是。。
一样的。军事活动的效果,越是体现在物质领域,困难就越小,越是体现在精神领域,成为意志的动力,困难就越大。
因此,为战斗的部署、组织和实施规定理论比为战斗的运用规定理论容易。在前一种情况下,是用物质手段①进行战斗的,
①物质手段(diephysischenWafen)——直译为“物质武器”
,指人和武器等物质因素。——译者
21战 争 论
虽然其中也不可能不包含精神因素,但毕竟还是以物质为主。
但是在运用战斗的效果时,也就是当物质的结果变成动力时,。。
人们所接触的就只是精神了。总之,为战术建立理论比为战。。。
略建立理论困难要少得多。。
理论应该是一种考察,而不是死板的规定
建立理论的第二条出路所根据的观点是,理论不必是死板的,也就是说不必是对行动的规定。如果某种活动一再涉。。
及同一类事物,即同一类目的和手段,那么,即使它们本身有些小的变化,它们采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仍然可以是理论考察的对象。这样的考察正是一切理论最重要的部。。
分,而且只有这样的考察才配称为理论。这种考察就是对事物进行分析探讨,它可以使人们对事物有一个确切的认识,如。。
果对经验进行这样的考察(对我们来说也就是对战史进行这样的考察)
,就能深入地了解它们。
理论越是使人们深入地了。。。。。
解事物,就越能把客观的知识变成主观的能力,就越能在一切依靠才能来解决问题的场合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它对才能本身发生作用。
如果理论能够探讨构成战争的各个部分,能够比较清楚地区别初看起来好象混淆不清的东西,能够全面说明手段的特性,能够指出手段可能产生的效果,能够明确目的的性质,能够不断批判地阐明战争中的一切问题,那么它就完成了自己的主要任务。这样,理论就成为通过书本学习战争问题的人的指南,到处都能为他们指明道路,使他们顺利前进,并且能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防止他们误入歧途。
如果一个专家花费了半生的精力来全面地阐明一个本来
战 争 论321
是隐晦不明的问题,那么他对这一问题的了解当然就比只用短时间研究这一问题的人深刻得多。建立理论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能够不必从头整理材料和从头开始研究,而可以利用已经整理好和研究好的成果。理论应该培养未来的指挥官的智力,或者更正确地说,应该指导他们自修,而不应该陪着他们上战场,这正象一位高明的教师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智力,而不是一辈子拉着他走一样。
如果从理论研究中自然而然地得出原则和规则,如果真理自然而然地凝结成原则和规则这样的晶体,那么,理论就不但不和智力活动的这种自然规律相对立,反而会象建筑拱门时最后砌上拱心石一样,把这些原则和规则突出起来。不过,理论所以要这样做,也只是为了要和人们思考的逻辑关系一致起来,明确许多线索的汇合点,而不是为了规定一套供战场上使用的代数公式。因为就是这些原则和规则,也主要是确定思考的基本线索,而不应象路标那样指出行动的具体道路。
有了上述观点才能建立理论,才能消除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矛盾
有了上述观点,才可能建立一种令人满意的作战理论,也就是说建立一种有用的、与现实从不矛盾的作战理论。而且这样的理论只要运用得当,它就会接近实际,以致完全消除理论脱离实际的这种反常的现象。这种现象往往是不合理的理论所引起的,它使理论和健全的理智相对立,但却常常被那些智力贫乏而愚昧无知的人用来为他们天生的笨拙作辩
421战 争 论
护。
因此理论应该考察目的和手段的性质
——战术上的目的和手段——因此,理论应该考察手段和目的的性质。
在战术中,手段是用以进行斗争的受过训练的军队,目的是胜利。至于如何进一步确定胜利的概念,以后在研究战斗时①才能更详细地阐述,在这里,只要把敌人退出战场看作是胜利的标志就够了。通过这样的胜利,就达到了战略为战斗规定的目的,这种目的使战斗具有了真正的意义,这种意。。
义当然对胜利的性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②。一个以削弱敌人军队为目的的胜利和一个以占领某一阵地为目的的胜利是不同的。由此可见,战斗的意义能够对战斗的组织和实施发生显著的影响,所以也应该是战术的一个研究对象。
在战术上使用手段时离不开的各种条件
既然有些条件是战斗所离不开的,会或多或少地对战斗发生影响,那么在使用军队时当然就必须考虑它们。
这些条件就是地形、时间和天候。
地  形
地形最好分为地区和地貌两个概念,严格地说,如果战
①指第四篇第四章。——译者②意思是说,不同目的的战斗有不同的作用,所以结果(胜利)也就不同。
参阅第四篇第五章。——译者
战 争 论521
斗是在完全平坦的荒原上进行的,地形对战斗就不会有什么影响。
这种情况在草原地带确实是可能发生的,但在文明的欧洲地区就几乎只是空想了。因此,文明民族间的战斗要不受地形的影响,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时  间
时间有昼夜之分,所以对战斗发生影响,但这种影响的范围当然会超过昼夜的界线,因为每次战斗都有一定的持续时间,规模大的战斗甚至要持续许多小时。对组织一次大规模的会战来说,从早晨开始还是从下午开始是有重大区别的。
但是,确实有许多战斗不受时间的影响,一般说来,时间对战斗的影响是很有限的。
天  候
天候对战斗发生决定性影响的情况更为少见,通常,只有雾发生一定的影响。
战略上的目的和手段
在战略上,本来只有胜利,即战术成果是手段,能直接导致媾和的因素才是最后的目的。在战略上运用手段达到目的时,同样也离不开或多或少对此发生影响的那些条件。
在战略上使用手段时离不开的各种条件
这些条件仍然是:地区和地貌(不过地区还应该扩大理
621战 争 论
解为整个战区的土地和居民)
,时间(不过应包括季节)以及天候(不过是指严寒等特殊现象)。
构成了新的手段
战略把上述条件和战斗成果结合在一起,就使战斗成果,当然也就使战斗本身,有了特殊的意义,也就是使战斗具有。。。。
了特殊的目的①。。。。。。。但是,只要这个目的还不直接导致媾和,而只是从属性的,那么就应该把它看作是手段。因此,我们可以把具有各种不同意义的战斗成果或胜利都看作是战略上的手段。占领敌人阵地就是这样一种同地形结合在一起的战斗成果。不仅具有特殊目的的单个战斗应该看成是手段,而且在共同目的下进行时一系列战斗所组成的任何一个更高的战斗单位,也应该看成是一种手段。冬季战局就是这种和季节。。。。
结合在一起的一种行动。
因此,只有那些可以看作是直接导致媾和的因素才是目。。
的。理论应该探讨这些目的和手段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只能根据经验来确定战略上应该探讨的手段和目的
第一个问题是,战略怎样才能把这些手段和目的详尽无遗地举出来。
如果要用哲学上的方法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那么就会陷入种种困难之中,值我们得不到作战和作战理论之间的逻辑的必然性。因此,只能面向经验,根据战史所提供
①参阅第四篇第三章。——译者
战 争 论721
的战例进行研究。当然,用这种方法得出的理论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适用于和战史相同的情况。但是这种局限性确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任何情况下,理论讲述的问题或者是从战史中抽象出来的,或者至少是和战史比较过的。不过这种局限性与其说存在于现实中,不如说存在于概念中。
这种方法很大的优点在于能使理论切合实际,不致使人陷入无谓的思考,钻进牛角尖和流于泛泛的空想。
对手段应分析到什么程度
另一个问题是,理论对手段应分析到什么程度。
显然,只需要考察它们使用时的各种特性就够了。对战术来说,各种火器的射程和效能是极为重要的,至于它们的构造,虽然能决定效能,却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作战并不是用炭粉、硫磺和硝石制造火药,用铜和锡制造火炮,而是运用具有效能的现成的武器。对战略来说,只需要使用军用地图,并不需要研究三角测量;要取得最辉煌的战果,并不需要探讨如何建设国家,怎样教育和管理百姓,只需要了解欧洲各国社会在这方面的现状,并注意极为不同的情况能对战争发生显著的影响。
知识的范围大为缩小
这样一来,理论所需研究的对象就显著地减少了,作战所需的知识的范围也大大缩小了,这是显而易见的。一支装备好了的军队在进入战场以前所必须具备的、一般军事活动所必需的大量知识和技能,在最后要用于战争以前,必须压
821战 争 论
缩成为数极少的几条主要结论,就象一个地方的许多小河在流入大海以前先汇成几条大河一样。只有那些直接注入战争这个大海的主要结论,才是指挥战争的人所必须熟悉的。
这就说明为什么伟大的统帅可以迅速成长和为什么统帅不是学者
事实上,我们的研究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得出其他的结论,那么我们的研究就是不正确的。只有这样的结论才能说明,为什么往往有些从未接触过军事活动的人却担任了较高的职务,甚至做了统帅,在战争中建立了丰功伟绩;为什么杰出的统帅从来不是来自知识渊博的军官,而大多数是那些环境不许可他们获得大量知识的人。因此,那些认为培养未来的统帅必须从了解一切细节开始,或者认为这样做至少是有益的人,一向被讥讽为可笑的书呆子。不难证明,了解一切细节对统帅来说是有害的,因为人的智力是通过他所接受的知识和思想培养起来的。关于大问题的知识和思想能使人成大材,关于细小和枝节问题的知识和思想,如果不作为与己无关的东西而拒绝接受的话,那就只能使人成小材。
以往的矛盾
以往,人们没有注意到战争中所需要的知识是简单的,总是把这些知识同那些为作战服务的活动的大量知识和技能混为一谈,因此,当它们和现实世界的现象发生明显的矛盾时,只好把一切都推给天才,认为天才不需要理论,理论也不是为天才建立的。
战 争 论921
因此有人否认知识的用处,把一切都归之于天赋
有些靠天赋办事的人觉得非凡的天才同有学问的人似乎有天渊之别,他们根本不相信理论,认为作战全凭个人的能力,而能力的大小则决定于个人天赋的高低,这样,他们就成了怀疑论者。不可否认,这种人比那些相信错误知识的人要好些,可是很容易看出,这种人的看法是不符合事实的。
因为不积累一定数量的观念,就不可能进行智力活动,这些观念至少大部分不是先天带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这些观念就是知识。
那么,现在要问,我们需要的是哪一类知识呢?
可以肯定地说,战争中所需要的知识应该是人们在战争中需要直接处理的事情的知识。
不同的职位需要不同的知识
在军事活动的领域内,指挥官职位不同就需要不同的知识。如果职位较低,那么需要的是一些涉及面较窄而比较具体的知识。如果职位较高,那么需要的是一些涉及面较广而比较概括的知识。
让某些统帅当骑兵团长,并不一定很出色,反过来也是一样。
战争中所需要的知识虽然很简单,但运用它们却不那么容易
战争中所需要的知识是很简单的,它只涉及很少的问题,。。。。。
而且只要掌握这些问题的最后结论就行了,但是运用这些知识却不那么容易。在战争中经常会遇到的困难,我们在第一
031战 争 论
篇中已经谈过。
在这里我们不谈那些只能靠勇气克服的困难,至于智力活动,我们认为只是在较低的职位上才是简单和容易的,随着职位的提高,它的困难也就增大,到统帅这样的最高职位,智力活动就成为人类最困难的精神活动之一。
这些知识应该是什么样的
虽然统帅不必是学识渊博的历史学家,也不必是政论家,但是他必须熟悉国家大事,必须对传统的方针、当前的利害关系和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当权人物等有所了解和有正确的评价。统帅不必是细致的人物观察家,不必是敏锐的性格分析家,但是他必须了解自己部下的性格、思考方式、习惯和主要优缺点。
统帅不必通晓车辆的构造和火炮的挽曳法,但是他必须能正确地估计一个纵队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行军时间。所有这些知识都不能靠科学公式和机械方法来获得,只能在考察事物时和在实际生活中依靠理解事物的才能通过正确的判断来获得。
因此,职位高的人在军事活动中所需要的知识,可以在研究中,也就是在考察和思考中通过一种特殊的才能来取得(这种才能作为一种精神上的本能,象蜜蜂从花里采蜜一样,善于从生活现象中吸取精华)
;除了考察和研究以外,这种知识还可以通过生活实践来取得。通过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实践,人们虽然永远不能成为象牛顿或欧拉这样的人物,但却。。。。
能获得象孔代或腓特烈这类人那样的杰出的推断力。。。。。。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为了强调智力在军事活动中的作用而陷入言过其实的学究气的泥坑中。从来没有一个伟大而杰
战 争 论131
出的统帅是智力有限的人,但是常常有些人在较低的职位上表现得很突出,可是一到最高的职位就由于智力不足而表现得很平庸。
甚至同样处于统帅的位置,由于职权范围不同,智力的表现也是不同的,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
知识必须变成能力
现在我们还必须考虑另一个要求,这个要求对作战知识来说比对其他任何知识更为重要,那就是必须把知识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东西,使它不再是某种客观上的东西。几乎在人类的其他一切活动中,人们学过的知识即使已经遗忘了,使用时也可以到落满灰尘的书本里去寻找,甚至他们每天在手头运用的知识,也可以完全是身外之物。当一个建筑师拿起笔来,进行复杂的计算来求出一个石礅的负荷力时,他得出的正确的结果并不是他自己智力的创造。首先他必须努力查找资料,然后进行计算,计算时使用的定律并不是他自己发明的,甚至在计算时他还往往没有完全意识到为什么必须用这种方法,多半只是机械地运算。但是,在战争中决不是这样。在战争中,人们的精神不断起着反应,客观情况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指挥官必须把全部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必须能随时随地定下必要的决心。因此,他的知识必须同思想和实践完全融为一体,变成真正的能力。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个杰出的指挥官的所作所为看来都那么容易,似乎一切都应该归功于他天赋的才能。我们所以说天赋的才能,是。。。。。
为了把这种才能和通过考察和研究培养出来的才能区别开来。
231战 争 论
我们认为,通过上面的研究,已经明确了作战理论的任务,并提出了完成这一任务的方法。
我们曾把作战方法分为战术和战略两个范畴,正象已经指出的那样,建立战略理论无疑有较大的困难,因为战术几乎仅仅涉及有限的问题,而在战略上,可以直接导致媾和的那些目的是无穷无尽的。不过,需要考虑这些目的的主要是统帅,因此在战略中主要是与统帅有关的部分有较大的困难。。。因此,战略理论,尤其是涉及重大问题的那一部分,比起战术理论来更应该只是对各种事物的考察,更应该是帮助统帅认识事物。这种认识一旦和他的整个思想融为一体,就能使他更顺利和更有把握地行动,不至于勉强他自己服从客观真理①。
①指理论中的结论,即作者所说的知识。——译者
战 争 论331
第三章 军事艺术或军事科学
用词尚未统一
——能力和知识。单纯以探讨知识为目的的是科学,以培养能力为目的的是技术①——人们似乎至今还没有决定,究竟采用军事艺术这个术语还是采用军事科学这个术语,而且也不知道应该根据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尽管问题是很简单的。我们在另一个地方曾经说过,知识和能力是不同的。
两者之间的差别极为明显,本。。。。
来是不易混淆的。能力本来不能写在书本上,因此技术也不。。
应该作为书名。但是,人们已经习惯于把掌握某种技术所需要的知识(这些知识也可能是几门独立的科学)叫做技术理论,或者直截了当地称为技术,因此必然会采用这样的区分,把凡是以培养创造能力为目的的都叫做技术,如建筑术,把凡是单纯以探讨知识为目的的都叫做科学,如数学、天文学。
在任何技术理论中都可能包含某几门独立的科学,这是不言而喻和无可置疑的。但还值得注意的是,任何科学也不可能完全不包含技术,例如在数学中,算术和代数的应用就是技
①德文“dieKunst”既有“艺术”的意思,又有“技术”的意思,我们根据上下文的关系有时译为“艺术”
,有时译为“技术”。——译者
431战 争 论
术,不过这还远不是两者之间的界限。这是因为,虽然从人类知识的总和来看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差别极为明显,但在每一个人身上它们就很难截然分开了。
把认识和判断分开是困难的
——军事艺术——任何思维都是一种能力。
当逻辑学者划一条横线①,表示前提(即认识的结果)已经结束,判断从此开始时,能力即。。
开始起作用。不仅如此,甚至通过智力的认识也是判断,因而也是一种能力,同样,通过感觉的认识也是如此。
总之,一个人只有认识力而没有判断力,或者只有判断力而没有认识力,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能力和知识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能力和知识越是具体地体现在世界的外部形态上,它们的区。。。。。
别就越明显。我们再说一遍,凡以创作和制造为目的的都属。。
于技术的领域,凡以研究和求知为目的的都属于科学的领域。
由此可见,使用军事艺术这个术语比使用军事科学这个术语更恰当些。
对这个问题我们所以谈了这么多,是因为这些概念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我们认为,战争既不是真正的技术,也不是真正的科学,人们正由于看不到这一点:才走上错误的道路,不知不觉地把战争同其他各种技术或科学等同起来,并进行了许多不正确的类比推理。
①指在形式逻辑中使用三段论法时,写完大前提和小前提后划一条线,然后再写结论。——译者
战 争 论531
人们早已感到了这一点,于是把战争说成是一种手艺。
但是,这种做法是害多利少的,因为手艺只不过是一种比较初。。。
级的技术,它只服从较固定和较狭隘的规律。事实上,军事。。
艺术有一个时期是带有手艺的性质的,那就是在佣兵队长时。。。。
期。但是军事艺术产生这种倾向并不是由于内在的原因,而。。。
是由于外在的原因19。。。,何况战史也已经证明,这在当时就是很不正常和很不能令人满意的。
战争是一种人类交往的行为
因此我们认为,战争不属于技术或科学的领域,而属于社会生活的领域。战争是一种巨大的利害关系的冲突,这种冲突是用流血方式进行的,它与其他冲突不同之处也正在于此。战争与其说象某种技术,还不如说象贸易,贸易也是人类利害关系和活动的冲突。然而,更接近战争的是政治,政。。。
治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更大规模的贸易。不仅如此,政治还是孕育战争的母体,战争的轮廓在政治中就已经隐隐形成,就好象生物的属性在胚胎中就已形成一样。
区  别
战争同技术或艺术的根本区别在于:战争这种意志活动既不象技术那样,只处理死的对象,也不象艺术那样,处理的是人的精神和感情这一类活的、但却是被动的、任人摆布的对象,它处理的既是活的又是有反应的对象。因此,很容。。。。。。
易看出,技术和科学所使用的机械的思维方法是很少适用于战争的,同样也很容易看出,力图从战争中找出类似从死的
631战 争 论
物质世界所能找出的那些规律,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错误。
然而,过去人们确立军事艺术时,正是以技术作榜样的。以艺术作榜样也行不通,因为艺术本身还非常缺乏法则和规则,而现有的几条法则和规则又往往是不完善的和片面的,它们不断地被各种意见、感觉和习惯的巨流所冲击而淹没。
至于在战争中发生和消失的这种活的对象之间的冲突是否服从一般法则,这些法则能否作为行动的有用的准绳,我们在本篇里①将作一些探讨。
但有一点很清楚,象没有超出我们认识能力的任何对象一样,战争这个对象用研究精神也是能阐明的,它的内在联系也是或多或少可以弄清楚的,而且只要做到这一点,理论就是名副其实的理论了。
①指第二篇第四章。——译者
战 争 论731
第四章 方法主义
为了要说清楚在战争中起着如此巨大作用的方法和方法主义的概念,我们必须概略地观察一下支配一切行动的那套逻辑层次(这象一级级的政府机构一样)。
法则,这一对于认识和行动都同样适用的最普遍的概念,。。
就词义来讲,显然具有某种主观性和武断性,但是它却恰好表达了我们和外界事物所必须遵循的东西。对认识来说,法则表明事物同它的作用之间的关系;对意志来说,法则是对行动的一种规定,与命令和禁令具有同等的意义。。。。。
原则,同法则一样是对行动的一种规定,但它只有法则。。
的精神和实质,没有法则那样死板固定。当现实世界的复杂。。。。
现象不能纳入法则这种死板固定的形式时,运用原则就可以使判断有较多的自由。因为在原则不能适用的场合,必须依靠判断来处理问题,所以,原则实际上只是行动者的依据或。。
指南。
如果原则是客观真理的产物,因而适用于所有的人,那么它就是客观的;如果原则含有主观的因素,只对提出它的。。。
人有一定价值,那么它就是主观的,通常称为座右铭。。。。
规则,常常被理解为法则,但是却和原则具有同等的意。。
义,因为,人们常说“没有无例外的规则”
,却不说“没有无
831战 争 论
例外的法则“。这表明,人们在运用规则时可以有较多的自由。
在另一个意义上讲,规则还是根据外露的个别特征去认识深藏的真理并确定完全符合这一真理的行动准则的手段。
所有赌博的秘诀和数学上的简便法等就是这一类的规则。
细则和守则,也是对行动的规定,它涉及的是一些更细。。。。
小、更具体的情况,这些情况太多而且过于琐碎,不值得为它们建立一般性的法则。
最后,还有方法和方法主义。方法是从许多可能的办法。。。。。。。。
中选择出来的一种常用的办法;方法主义则是根据方法,而。。。。
不是根据一般原则或个别细则来决定行动。这里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用这种方法去处理的各种情况基本上是相同的。
但事实上不可能完全如,因而,相同的部分至少应该尽可能。。。
多些,换句话说,这种方法应该适用于最可能出现的那些情。。
况。因此,方法主义不是以个别的情况为前提,而是根据各种相似情况的概然性提出一种适用于一般情况的真理。如果。。。
以同样形式反复运用这一真理,那么不久就可达到机械般的熟练程度,最后,就几乎可以自然而然地作出正确的处理。
法则这个概念,对于认识作战来说是多余的,因为战争中错综复杂的现象不是很有规律的,而有规律的现象又不那么错综复杂,所以,法则这个概念并不比简单的真理更为有用,凡是能用简单的概念和言词来表达的,如果用了复杂的、。。。
夸张的概念和言词,那就是矫揉造作,故弄玄虚。在作战理。。。
论中,法则这个概念对行动来说也是不适用的,因为在这里各种现象变化多端而且极为复杂,所以普遍得足以称为法则
战 争 论931
的规定是没有的。
但是,如果想使作战理论成为固定的条文,那么原则、规则、细则和方法都是不可缺少的概念,因为在固定的条文中真理只能以这种结晶的形式出现。
在作战方法中,战术理论最可能成为固定的条文,因此,上述概念在战术中也最为常见。非不得已,不得用骑兵攻击敌人队形完整的步兵;在敌人进入有效射程以前,不得使用火器;战斗中要尽量节约兵力,以备最后使用;这些都是战术原则。
所有这些规定并不是在任何场合都是绝对可用的,但是指挥官必须铭记在心,以便当这些规定中所包含的真理可以发挥作用时,不致失去机会。
如果发现敌人生火做饭的时间反常,就可以断定敌人准备转移,如果敌人在战斗中故意暴露自己的部队就意味着准备佯攻,那么这种认识真理的方法就叫做规则,因为从这些明显的个别情况中可以推断出敌人的意图。
如果说,有战斗中一旦发现敌人开始撤退炮兵就应该立即猛烈地攻击敌人是一条规则,那就是说,从这样一个个别现象中推测出整个敌情,根据这个敌情得出了一条行动规定。
这个敌情就是:敌人准备放弃战斗,正开始撤退,而在这个时候,它不宜进行充分的抵抗,也不象在撤退过程中那样便于完全摆脱我方。
至于细则和方法,只要训练好了的军队能够掌握它们并。。。。。
把它们作为行动的准则,那么战争准备的理论就会在作战中起作用。有关队形、训练、野战勤务的一切规定都是细则和方法。有关训练的规定主要是细则,有关野战勤务的规定则
041战 争 论
主要是方法。这些细则和方法在实际作战中都是有用的现成的办法,因此,必然会作为现成的办法被包括在作战理论中。
但是,对于自由使用军队的活动却不能规定细则,即不能规定固定的守则,因为细则是不能自由运用的。
与此相反,方法则是执行任务的一般办法(如前所述,这种办法是根据概然性制定的)
,它可以把原则和规则的精神贯彻到实际运用中去,只要它不失去本来面目,不成为一套绝对的和死板的行动规定(即体系)
,而是代替个人决断的一种捷径,是一般办法中可供选择的最好方法,它就可以列入作战理论。
在作战中常常按方法办事看来也是非常重要和不可避免的。只要我们想一想,在战争中有多少行动是根据纯粹的假定和在完全弄不清情况的条件下决定的,我们就会相信这一点了。这是因为敌人会阻挠我们去了解那些对我们的部署有影响的情况,时间也不允许我们充分了解这些情况,而且即使我们知道了这些情况,也由于范围太广,过于复杂,不可能根据它们来调整一切部署,所以我们常常不得不根据某些可能的情况进行部署。我们还知道,在每一事件中需要同时考虑的具体情况是无穷无尽的,因此,我们除了进行大致的估计,根据一般的和可能的情况进行部署以外,就没有其他办法。最后我们还知道,越到下级,军官的人数越多,就越不能指望他们具有独立的见解和熟练的判断力。既然除了从勤务细则和经验中得到的见解以外,就不应该要求他们有其他的见解,我们就不得不教给他们一套类似细则的方法,作为他们进行判断的依据,防止他们越出常轨地乱想,因为在
战 争 论141
经验特别有用的领域里①,乱想是特别危险的。
我们还必须承认,方法主义不仅是不可缺少的,而且还有很大的优点,那就是反复运用同一种方法在指挥上可以达到熟练、精确和可靠的程度,从而减少战争中的阻力,使机。。。。。。。
器便于运转。
因此,职位越低,方法就用得越多,就越是不可缺少的;职位越高,方法用得越少,到最高职位,方法就完全用不上了。因而,方法在战术中比在战略中有更大的作用。
战争,从它的最高角度来看,不是由大同小异的、处理得好坏取决于方法好坏的无数细小事件构成的,而是由需要。。。。。。
分别处理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各个重大事件构成的。战争不。。。。。。。。。。。。。
象长满庄稼的田地,而象长满大树的土地。收割庄稼时不需要考虑每棵庄稼的形状,收割得好坏取决于镰刀的好坏;而用斧头砍伐大树时,就必须注意到每棵大树的形状和方向。
在军事活动中,方法使用得多少,本来不取决于职位的高低,而取决于事情的大小。统帅处理的是全面而重大的事情,所以他较少使用方法。统帅如果在战斗队形、布置前卫和前哨方面,采取老一套的方法,不仅会束缚他的部下,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束缚他自己。固然,这些方法可能是他自己创造的,也可能是他根据情况采用的,但是只要它们是以军队和武器的一般特性为根据的,它们也可以成为理论研究的对象。然而,象用机器制造东西那样,总是按照同一方法来决定战争计划和战局计划,却是应该坚决反对的。
①指在战争领域里。——译者
241战 争 论
但是,只要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理论,对作战的研究还不够完善,职位较高的人有时也不得不破例地使用方法主义,因为有些职位较高的人没有可能通过专门的研究和上层社会的生活来提高自己。他们在那些不切实际而又充满矛盾的理论和批判面前无所适从,他们的常识接受不了这些东西,于是除了依靠经验以外,他们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因此,在必须和可以单独地自由处理问题的场合,他们也喜欢运用从经验中得来的方法,也就是仿效最高统帅所特有的行动方式,这样,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方法主义。腓特烈大帝的将军们总是采用所谓斜形战斗队形20,法国革命时代的将军们总是采用绵长战线的包围战法,而拿破仑手下的将领们则常常集中大量兵力进行血战,从这些办法的反复运用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一套袭用的方法,由此可见,高级指挥官也可能仿效别人的方法。如果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有助于研究作战方法,有助于提高那些力图上进的人们的智力和判断力,那么仿效方法的范围就不至于这样大,而那些被看作是不可缺少的方法,至少会是理论本身的产物,而不是单纯仿效的结果。一个伟大的统帅无论把事情办得多么高明,他办事的方法中总有某些主观的东西,如果他有一种特定的作风,那么这种作风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的个性,但仿效他的将领们在个性上不会常常同他是一样的。
然而,在作战方法中要完全摒弃这种主观的方法主义或作风,也是既不可能又不正确的。相反地,应该把主观的方法主义看作是战争的总的特性对许多个别现象所起的影响的一种表现。当理论还没有预见和研究这种影响时,就只能依
战 争 论341
靠方法主义。
革命战争有它特殊的打法,这不是很自然的吗?
但哪一种理论能预先把它的特点包括进去呢?可惜的是,一定情况下产生的方法很容易过时,因为情况在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而方法本身却没有改变。理论应该通过明确而合理的批判去防止使用这种过时的方法。
1806年,普鲁士的一些将军们,例如路易亲王①在扎耳费耳特,陶恩青在耶纳附近的多伦山,格腊韦尔特在卡佩伦多夫前面和吕歇尔在卡佩伦多夫后面,都因为袭用了腓特烈大帝的斜形战斗队形而全军覆没,以致霍亨洛黑的军队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惨败21。
这不仅因为这种方法已经过时,而且还因为在那时方法主义已使智力极为贫乏。
①指路易。裴迪南。——译者
41战 争 论
第五章 批  判
理论上的真理①总是更多地通过批判,而不是通过条文来对现实生活发生作用的。批判就是把理论上的真理应用于实际事件,因此,它不仅使理论上的真理更加接近实际,而且通过经常反复的应用,会使人们更加习惯于这些真理。因此,我们认为除了确定用什么观点建立理论以外,还必须确定用什么观点进行批判。
我们把批判地论述历史事件同简单地叙述历史事件区别。。。
开来。简单地叙述历史事件仅仅是罗列一些事实,至多不过叙述一些最直接的因果关系。
批判地论述历史事件,则有三种不同的智力活动。
第一是考证历史上可疑的事实。
这是纯粹的历史研究,同理论是两回事。
第二是从原因推断结果。这是纯粹的批判的研究。这种。。。。。。。。
研究对理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在理论中需要用经验来确定、证实、甚至只需加以说明的一切,都只能用这种方法来解决。
第三是对使用的手段进行检验。这是既有赞扬又有指责
①指理论研究得出的正确的结论。——译者
战 争 论541
的真正的批判。在这里,理论是用来研究历史的,或者更多地是用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
在后两种考察历史的纯粹的批判活动中,极为重要的是要探寻事物的根源,也就是一直到弄清毫无疑义的真理为止,而不能象常见的那样半途而废,也就是不能满足于某种随意作出的论断或设想。
从原因推断结果时,往往有一种不易克服的外在的困难,那就是完全不了解真正的原因。这种困难在战争中比在实际生活的任何其他活动中更为常见。在战争中,事件的真相很少能完全了解,至于行动的动机,就更是如此了,因为这些动机或者被当事者故意隐瞒了,或者由于它们是非常短暂的和偶然的,因而历史上没有记载。因此,批判的研究大多必须同历史的研究配合进行,但是即使如此,有时原因同结果往往还是不相吻合,也就是结果不能看作是已知原因的必然产物。在这里就必然会产生脱节现象,也就是说,有些历史事件我们无法从中吸取教训。理论所能要求的是,探讨到有这种脱节现象的地方必须停止,不再往下推论。如果误以为已知的原因已经足以说明结果,因而对它过分重视,那才是最糟糕的。
批判的研究除上述外在的困难外,还有一种很大的内在的困难,那就是战争中事件的结果很少是由单一的原因产生的,而是由许多原因共同产生的,而且仅仅公正而认真地追溯事件的一系列根源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弄清楚每个原因的作用。
这样,就必须对原因的性质作进一步的探讨,于是批判的研究就进入了纯粹的理论领域。
641战 争 论
进行批判的考察,也就是对手段进行检验时,必须弄清。。
当事者使用的手段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这些结果是否符合当事者的意图。
要想知道手段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就必须探讨手段的性质,这又进入了理论的领域。
我们已经说过,在批判中极为重要的是探寻事物的毫无疑义的真理,不能随意作出论断,因为随意作出的论断不能使别人信服,别人也可以用随意提出的主张加以反对。这样一来,就会争论不休,得不出任何结论,因此也就得不到任何教训。
我们已经说过,不论是对原因的探讨,还是对手段的检验,都会进入理论的领域,也就是说,进入一般真理的领域(这种真理不是仅仅从当前具体情况中得出的)。如果有一种有用的理论,那么考察时就可以把理论中已经确定的东西作为根据,不必再去追溯。但是,当还没有这样的理论上的真理时,考察就不得不追溯到底。如果经常这样,那么著作家就会不胜其烦,就有无数的事情要做,可是要对每一个问题都进行从容的研究几乎是不可能的,结果,为了限定自己的考察的范围,他就不得不满足于随意提出的主张,这些主张尽管他本人不认为是随意提出的,但在别人看来仍然是随意提出的,因为它们本身不是十分清楚的,而且也没有得到证实。
因此,有用的理论是批判的重要基础。批判如果不借助合理的理论,一般是不能使人获得教训的,也就是说,它不可能是令人信服的和驳不倒的。
战 争 论741
但是,如果认为理论能够把每一个抽象的真理都包括在内,批判的任务只是看看具体情况是否符合相应的法则,那也是一种幻想。
如果规定,在批判时决不能侵犯神圣的理论,这就会是可笑的书呆子的作法。创造理论的那种分析探讨的精神也应该指导批判活动,而且,批判有了这种精神,常常就会进入理论领域,进一步说明对它特别重要的问题。
反之,如果在批判中只是机械地搬用理论,那就完全不能达到批判的目的。理论探讨得出的一切肯定的结论,一切原则、规则和方法越是成为死板的条文,就越缺乏普遍性,就越没有绝对真理的性质。这些东西本来是供人应用的,至于它们是否适用,永远应该由判断来确定。在批判时,决不应该把理论上的这些结论当作衡量一切的法则和标准,只能象当事者那样,把它们当作判断的依据。在总的战斗队形中骑兵不同步。。。。。
兵配置在一线,而应配置在步兵的后面,这是战术上的一个规定,但是对违背这一规定的任何配置都加以责难却是愚蠢的。在批判时,应该探讨违背这个规定的理由,只有发现理由不充分的时候,才可以引用理论上的规定。又如,理论上已经确定多路进攻会减少胜利的可能性,可是,凡是采取了多路进攻而战斗恰好遭到失败的场合,不进一步了解实际情况就认为失败是多路进攻造成的结果,或者在多路进攻获得胜利的场合,就反过来认为理论上的规定是不正确的,这两种看法同样是不合理的,两者都是批判时的分析探讨精神所不容许的。总之,理论上经过分析探讨而得出的结论是批判的主要依据,理论上已经规定了的,批判时就不必重新确定了。理论上所以作出规定,就是为了批判时有现成的东西可
841战 争 论
以使用。
批判的任务是探讨原因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是探讨使用的手段是否同目的相适应,当原因同结果,目的同手段都很直接时,这一任务是容易完成的。
如果一支军队遭到奇袭,因而不能有条不紊地和合理地发挥它的力量,那么奇袭的效果就没有什么可怀疑的了。如果说理论上已经确定,在会战中进行包围攻击能获得较大的胜利,但获胜的把握较小,那么问题就在于指挥官采用这个方法是否主要是为了获得较大的胜利。
如果是这样,那么,他选用的手段就是正确的。如果他用这个手段是为了获得较有。。
把握的胜利,如果他不是从具体情况出发,而是象常见的那。。
样只根据包围攻击的一般性质采用了这个手段,那么,他就弄错了手段的性质,因而犯了错误。
在这里,批判地探讨原因和检验手段并不困难,只要局限于考察最直接的结果和目的时,事情总是容易的。如果人们撇开同整体的联系,只考察事物的直接关系,那么当然可以随意地这样做了。
但是,象世界上其他活动一样,在战争中组成整体的一切都是彼此联系着的,因此每一个原因,即使是很小的原因,它的结果也会对整个行动的结局发生影响,都会使最后的结果有所改变,尽管改变得很小。同样,每一个手段也必然会影响到最终的目的。
因此,只要一个现象还有考察的价值,就可以继续研究原因导致的结果,同样,人们不仅可以根据直接的目的去检验手段,而且也可以把这一目的当作达到更高目的的手段来
战 争 论941
加以检验,这样,对一连串相互从属的目的进行探讨,一直到目的的必要性没有怀疑,不必再作检验时为止。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涉及到有决定性的重要措施时,应该一直考察到最终的目的,即直接导致媾和的目的为止。。。。。。
很明显,在这样的向上追溯过程中,每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在判断时就有一个新的立足点。因此,同一个手段,从较低的立足点来看可能是合适的,但从较高的立足点来看却是必须抛弃的。
在批判地考察某一军事行动时,研究某些现象的原因经常是同根据目的检验手段配合进行的,因为只有通过对原因的研究,才能找到值得作为检验对象的东西。
这样从下而上和从上而下地追溯,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因为事件离开原因越远,支配它的各种力量和情况就越多,所以人们探讨的原因离开事件越远,人们需要同时考虑的其他原因就越多,并且还要辨别这些原因对事件可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如果找到一次会战失败的原因,那么当然也就找到了这次失败的会战影响整个战争结局的原因,但是这仅仅是一部分原因,因为,根据不同的情况,还有或多或少的其他结果的原因也影响着战争的最终结局。
同样,随着立足点的提高,检验手段时的复杂性也就增大,因为目的越高,为达到这种目的所运用的手段也越多,战争的最终目的是所有军队都追求的,因此,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所做的或可能做的一切都必须加以考察。
这样一来,有时就要扩大考察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很容易迷惑并遇到困难,因为对那些实际上没有发生、但
051战 争 论
很可能发生、因而不能不加以考察的事情也不得不作出许多假定。
当1797年3月拿破仑率领意大利军团由塔利亚曼托河进攻卡尔大公时,拿破仑的意图是在卡尔大公所盼望的援军还没有从莱茵河方面开来以前迫使他决战22。如果只从直接的目的来看,那么,手段是选得很正确的,而且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当时,卡尔大公由于兵力很弱,在塔利亚曼托河只做了一次抵抗的尝试,当他看到敌方兵力过于强大和行动。。
坚决时,就退出了战场和放弃了诺里施阿尔卑斯山的山口。
拿破仑利用这一幸运的胜利可以达到什么目的呢?他可以一直。。。。。。
进入奥地利帝国的心脏,支援莫罗和奥舍率领的两支莱茵军团的进攻,并进而同他们取得紧密联系。拿破仑就是这样考虑的,而且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从较高的立足点,也就是从法国督政府23(它能够而且应该看到,六星期以后才能开始莱茵战局)的角度进行批判,那么拿破仑越过诺里施阿尔卑斯山的进军只能看作是过于冒险的行动。
因为假如奥国人利用从莱茵河方面调来的援军在施太厄马克组成强大的预备队,卡尔大公就可以用它们来攻击意大利军团,这样,不仅意大利军团可能全军覆没,而且整个战局也会遭到失败,拿破仑到菲拉赫后看清了这一点,所以他很乐意签订累欧本停战协定24。
但是,如果从更高的立足点进行批判,并且知道奥国人在卡尔大公的军队和维也纳之间没有预备队,那么就可以看到维也纳会因意大利军团的进逼而遭到威胁。
假定拿破仑知道奥地利的首都没有军队掩护,同时知道
战 争 论151
他在施太厄马克对卡尔大公仍然占有决定性的优势,那么他急速地进逼奥国的心脏就不再是没有目的的了。至于他的这个行动的价值,就要取决于奥国人对保住维也纳的重视程度了。因为,如果奥国人很重视保住维也纳,以致宁愿接受拿破仑提出的媾和条件,那么威胁维也纳就可以看作是最终目的。如果拿破仑从某种根据中知道这一点,那么批判就可以到此为止。如果对这一点还有疑问,那么就必须从更高的立足点来继续批判,并进一步问:如果奥国人放弃维也纳,向本国辽阔的腹地继续后退,那么情况又将怎样呢?
很明显,如果不先分析莱茵地区双方军队之间可能发生的事件,就根本不可能回答这个问题。在法军兵力占决定性优势(十三万人对八万人)的情况下,取得胜利是没有多大问题的。但又产生了一个问题,法国督政府想利用这个胜利达到什么目的呢?
是想乘胜席卷奥地利帝国从而彻底消灭或打垮这个强国呢,还是仅仅想占领奥国的大片土地,作为缔结和约的资本呢?
必须找出这两种情况可能产生的结果,然后才能断定法国督政府可能选择其中的哪一个,假定研究的结果表明,要想彻底打垮奥国,法国的兵力还太小,以致这样做必然会引起整个局势的根本变化,甚至只想占领和保持奥国的大片土地,也会使法国人在战略上面临兵力不足的局面,那么,这样的结果就必然会影响到人们对意大利军团所处地位的评价,寄予它以较小的希望。这无疑是拿破仑明知卡尔大公孤军无援却同他签订坎波福米奥和约25的缘故。这个和约除了使奥国丧失一些即使在最成功的战局之后也难于收复的地区以外,再没有要它作更大的牺牲。但是,如果法国人没有考虑下面两
251战 争 论
个问题,那么甚至不可能指望签订这个好处不大的坎波福米奥和约,也不可能把签订这个和约作为大胆进军的目的。第一个问题是,奥国人如何估价上述两种结果①;尽管在这两种情况下奥国人都有最后获胜的可能,但是在这两种情况下,也就是在继续战争的情况下,他们就不得不作出牺牲,而签订一个条件不太苛刻的和约就可以避免这些牺牲,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是否认为值得作这样的牺牲。第二个问题是,奥国政府是否会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坚持到最后胜利,它是否考虑过对方最后可能得到的是什么,它是否不致因一时的失利而丧失勇气。
对第一个问题的考虑并不是毫无意义的,而是有重大的实际意义的。人们每当提出极端的计划时,总会考虑到这一点,而且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人们才常常不去实行这样的计划。
对第二个问题的考虑也同样是必要的,因为人们并不是同抽象的敌人作战,而是同必须经常注意的具体的敌人作战。
大胆的拿破仑肯定是懂得这一点的,也就是说他一定相信自己的威名能够先声夺人。
正是这种信念促使他在1812年进攻了莫斯科26,可是那次他失算了,他的威名经过多次大战已经有所降低。在1797年,他的威名方盛,而且坚决抵抗到底的威力,还是个没有被人们发现的秘密,尽管如此,如果不是他预感到可能失败而签订了好处不大的坎波福米奥和约,那么他的大胆在1797年也可能使他得到相反的结果。
①即彻底打垮奥国和占领奥国的大片土地。——译者
战 争 论351
到此可以结束我们对这个战例的考察了,因为这个考察作为实例已足以说明:在考察中当人们要追溯到最终目的时,也就是检验为最终目的而采取的决定性措施时,将会涉及多么广泛的范围和多么繁多的对象,将遇到多么巨大的困难。
从这里也可以看到,除了对事物的理论认识以外,天赋的才能对批判的考察的价值也必然有巨大的影响,因为要阐明各种事物的相互关系,在错综复杂的无数事件中辨别哪些是真正重要的,这主要要靠天赋的才能。
同时,在另一方面也需要有天赋的才能。批判的考察不仅要检验实际上已经使用的手段,而且还要检验一切可能使。。。。。
用的手段。
因此在考察中必须提出,即找出可能使用的手段,。。。。
如果提不出一种更好的手段,就不能指责已经使用的手段。
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提出的这种可能使用的打法是很少的,但不能否认,提出这些没有使用的打法并不是对现有事物的单纯分析,而是一种独立的创造,这种创造不能用理论加以规定,而只能依靠丰富的智力活动。
我们无意把那些归结起来只是少数实际可行的、非常简单的打法都看作是伟大天才的表现。有人常常把提出迂回敌人阵地这一打法当作是伟大天才的表现,我们认为这是非常可笑的,但是尽管如此,这种独立的创造活动还是必要的,而且批判的考察的价值主要取决于这种行动。1796年7月30日拿破仑决心放弃对芒托瓦的围攻,以便迎击前来解围的乌尔姆塞尔,并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了被加尔达湖和明乔河隔开的乌尔姆寒尔的军队,他的这种做法看来是获得辉煌胜利的最可靠的途径。事实上他确实获得了这样的胜利,而且,当
451战 争 论
敌人以后几次前来解围时,他用这种手段都取得了更辉煌的胜利27。这一点受到了异口同声的赞扬。
但是,拿破仑如果不完全放弃继续围攻芒托瓦的想法,在7月30日就不能采取上述行动,因为这样的行动无法保住攻城辎重,而且在这一战局中他也无法取得第二套辎重。实际上,以后的围攻已变成了单纯的包围,尽管拿破仑在野战中取得了胜利,但这个只要继续围攻七八天就能攻陷的要塞,又继续抵抗了六个月。
批判者由于提不出更好的对付援军的打法,曾认为这是完全不可避免的憾事。在围攻防卫圈28上迎击前来解围的敌军这一手段早就受到批评和轻视,以至完全被遗忘了。路易十四时代常常奏效的这一手段,在百年后竟没有人想到至少。。
是可以加以考虑的,这只能说是时髦的观点在作祟。如果认。。。。。。。。
为这种手段是可以使用的,那么进一步研究情况就可以看出,当时拿破仑在芒托瓦围攻防卫圈内配置的四万世界上最精锐的步兵,在筑有坚固工事的条件下,是不必惧怕乌尔姆塞尔所率领的前来解围的五万奥军的,因为他们就是向围攻防卫圈作一次进攻的尝试也是十分困难的。我们在这里不打算进一步论证我们的看法,但是我们认为,上述看法已足以说明这种手段是值得加以考虑的。至于拿破仑本人在当时是否考虑过这一手段,我们不想妄加推断,但是在他的回忆录和其他已出版的资料中都找不到他曾考虑过这点的痕迹。后世所有的评论中也都没有提到可以采用这一手段,它已经完全被人遗忘了。
重新把这种手段提出来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功劳,因为人们只要摆脱时髦观点的影响就能做到这一点。
但是,提
战 争 论551
出这种手段加以考察,并且把它同拿破仑所使用的手段进行比较,却是十分必要的。无论比较的结果如何,在批判中都不能不作这种比较。
1814年2月,拿破仑在埃托日、尚波贝尔、蒙米赖等地的战斗中击败了布留赫尔的军队以后,他就抛开布留赫尔,把矛头转向施瓦尔岑堡,并在蒙特罗和莫尔芒打败了他的军队29。
人们十分钦佩拿破仑,因为他忽东忽西地调动自己的主力,巧妙地利用了联军分兵前进的错误。拿破仑在这些方向上进行的出色的战斗,虽然没有能够挽救他的失败,但至少在人们看来失败不是他的过错。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人提出问题:如果拿破仑不把矛头由布留赫尔转向施瓦尔岑堡,而是继续进攻布留赫尔,并把他一直追到莱茵河边,结果又会怎样呢?我们确信,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战局可能会有根本的转折,联军的主力可能不会进军巴黎,而会退回莱茵河东岸。
我们并不要求别人都同意我们这种见解,但是既然有人提出了另一种打法,在批判时就必须加以探讨,这是任何军事家都不会不同意的。
在这里提出来作比较的打法,比在前一例中提出的打法本来是更容易被人们想到的,但是,人们只盲目地追随某一种见解,缺乏公正的态度,因而没有看到它。
虽然有些批判者认识到有必要提出更好的打法来代替受到指责的打法,但是他们只是提出了自己认为是较好的打法,而没有提出应有的论据。这样,提出来的打法并不能使每个人都信服,别人也会提出另外一种打法,这样就产生了没有任何论据的争论。所有的军事著作中都充满了这一类例子。
651战 争 论
只要所提出的手段的优点还不明显到令人信服的程度,就必须提出证明。所谓证明,就是探讨两种手段的特点,并。。
且结合目的进行比较。
如果能这样用简单的道理来说明问题,那么争论就必然会结束,或者至少可以从中得出新的结论,否。。
则争论就会无休无止。
例如,在上例中如果我们不满足于仅仅提出一个较好的打法,而想进一步证明继续不断追击布留赫尔要比把矛头转向施瓦尔岑堡更好,那么我们就可以提出下列简单的理由作根据。
(1)通常向一个方向连续进攻要比忽东忽西地进攻更为有利,因为采用后一打法会浪费时间,同时因为在敌军由于损失惨重而士气沮丧的情况下,连续进攻更容易取得新的胜利,并且能够充分利用已经取得的优势。
(2)布留赫尔,虽然他的兵力比施瓦尔岑堡少,但由于他敢作敢为,是更为重要的敌人,因此他是他们中间举足轻重的人物。
(3)当时布留赫尔所受的损失几乎等于惨败,拿破仑因而占有很大的优势,要想迫使布留赫尔一直退到莱茵河边几乎是不成问题的,因为布留赫尔在这个方向上没有值得一提的援军。
(4)没有其他结果比布留赫尔被迫退到莱茵河边更能引起恐惧,更容易造成失败的印象了,特别是使施瓦尔岑堡这样以优柔寡断出名的将领产生恐惧和失败的印象,更是很重要的事情。符腾堡王太子在蒙特罗和维特根施坦伯爵在莫尔芒一带遭到的损失,施瓦尔岑堡侯爵肯定是了解得相当清楚
战 争 论751
的。如果布留赫尔在从马恩河到莱茵河这条完全孤立和被隔离的战线上遭到失败,那么这个消息就会象雪崩一样传到施瓦尔岑堡那里。
拿破仑为了以威胁性的战略迂回来影响联军,在三月底曾向维特里进军,这一绝望的行动显然是以恐吓为基础的,但是,那时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拿破仑已经在郎城和阿尔西两地遭到了失败,而布留赫尔已经率领十万大军与施瓦尔岑堡靠拢了30。
当然,一定会有人没有被上述理由所说服,但是他们至少不能反驳说:如果拿破仑继续向莱茵河前进,威胁施瓦尔岑堡的基地,那么施瓦尔岑堡也会威胁巴黎,即拿破仑的基地。因为上述理由已经证明,施瓦尔岑堡根本不会向巴黎进军。
我们再就上述从1796年战局中所引述的例子来谈谈这个问题。拿破仑认为他所采取的打法是击溃奥军最可靠的方法,即使确实是如此,他所能得到的也只不过是一个虚有其名的胜利而已,对攻陷芒托瓦并没有起显著的作用。我们认为,我们提出的打法是阻止解围的可靠得多的办法。即使我们也象拿破仑那样,不认为这个打法更为可靠,甚至认为采用这个打法获胜的把握更小,那也必须对比一下这两种打法:。。。。
一种打法是获得胜利的把握较大,但所能得到的好处不大,也就是说效果较小;另一种打法虽然获得胜利的把握较小,但效果却大得多。如果这样来权衡得失,那么有胆略的人就一定会赞成后一种打法,只有从表面上看问题的人,才会有相反的看法。拿破仑肯定不是胆小的人,但是很明显,他不可能象我们现在这样,可以从历史经验中认清当时情况的性质,
851战 争 论
并看到事件可能的结果。
考察手段时常常需要引用战史,这是很自然的,因为在军事艺术中经验要比一切哲理有价值得多。但是,这种历史的引证当然有它特定的条件,这一点我们将在专门的一章①里论述。可惜人们很少注意这些条件,因而引用历史大多只能增加概念上的混乱。
现在我们还要考察一个重要问题,即批判者在判断某一事件时,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和必须利用对事物的比较全面的了解,利用为结果所证明了的东西,或者说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场合必须抛开这些东西,完全站在当事者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如果批判者想要赞扬和指责当事者,那么他们必须尽可能地完全站到当事者的立场上去,也就是说,一方面必须去搜集当事者所知道的一切情况和产生行动动机的一切情况,另一方面又必须抛开当事者当时不可能知道的和不知道的一切情况,首先必须抛开结果。不过,这仅仅是人们努力追求的目标,实际上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因为产生某一事件的具体情况,在批判者眼里和在当事者眼里决不会是完全相同的。有一些可能影响当事者决心的细小情况已无从查考,有一些主观的动机也从来没有提到过。这些主观动机只能从当事者本人或同他十分亲近的人的回忆录中去了解,但是在回忆录中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往往写得很不细致,或是有意不写真情。因此,当事者所了解的必然有许多是批判者所不可能
①指第二篇第六章。——译者
战 争 论951
知道的。
另一方面,批判者要想抛开他们比当事者多知道的材料就更为困难了。如果要抛开偶然发生的事情,即同事件本质没有联系的事情,那还是容易的,但是,要抛开一切重大的事情就非常困难了,而且是不可能完全做到的。
我们先谈谈结果。如果结果不是偶然产生的,那么知道结果以后再判断产生结果的事物,就几乎不可能不受已知结果的影响,因为我们是在知道结果的情况下观察这些事物的,而且其中有的部分只有参照结果才能完全了解并给予评价。
战史的所有现象对批判来说都是教训的源泉,批判者用全面。。。。。
考察历史所得到的认识来阐明事物是很自然的。因此,他虽然有时想抛开结果,但仍然不能完全做到。
不仅对结果,也就是对事后发生的情况是这样,而且对事前发生的情况,也就是对那些决定行动的情况也是这样。
这方面的材料在大多数情况下批判者要比当事者知道得多,也许有人认为完全抛开多知道的那部分是很容易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当事者对事前和当时的情况的了解不是只靠确实的情报,而是还要根据大量的推测或假定,即使要了解的情况不完全是偶然的,也几乎都是先有假定或推测,尔后才有情报的,因此在得不到确切的情报时,就只有用推测或假定来代替了。不难理解,实际上已经知道事前和当时情况的后世的批判者,当他在考虑当事者不了解的情况中,哪些情况的可能性较大时,他本来不应该受多知道的材料的影响。可是我们认为,要想完全抛开多知道的材料,如同要抛开结果一样,是不可能的,其原因也相同。
061战 争 论
所以,批判者赞扬或指责某一具体行动时,站到当事者立场上去的可能性是有一定限度的。在很多情况下,批判者在这方面能够满足实际要求,但在有些情况下,却完全不能满足,这一点不能不注意到。
但是要批判者同当事者完全一致,既不是必要的,也不是可取的。在战争中象在一切技术和艺术活动中一样,需要的是经过锻炼的禀赋,这样的禀赋称为造诣。当事者的造诣有高有低,高的往往比批判者的要高,哪个批判者敢说自己具有象腓特烈大帝或拿破仑这类人物的造诣呢?因此,如果对一个具有伟大的才能的人可以进行批判,那么就不能不允许批判者利用比当事者知道得多的这个有利条件。所以,批判者在对伟大的统帅进行批判时,不能象验证算术例题那样,用伟大统帅用过的材料对他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检验,而是首先必须根据伟大统帅所取得的结果和他对事件的准确估计,来鉴赏他卓越的天才活动,了解他天才的眼光所预见到的事物的本质的联系。
而且,不管当事者的造诣如何,即使是最低的造诣,在对它进行批判时也必须站在较高的立足点上,以便掌握丰富的客观的判断根据,尽量避免主观,避免把自己有限的智力作为批判的尺度。
批判时站在这种较高的立足点上,根据对问题的全面了解进行赞扬和指责,这本来不致引起人们的反感,但是如果想突出自己,把经过全面了解以后所获得的全部高超见解,都说成好象是自己天才的表现,那就会使人反感了。尽管这种骗人的作法很容易看穿,但是虚荣心却很容易诱使人们这样
战 争 论161
做,因此很自然地会引起别人的不满。更常见的是,批判者完全不是有意要自吹自擂,只是没有特别注意防范,以致被性急的读者认为是自夸而立即予以非难,说他没有批判能力。
因此,当批判者指出象腓特烈大帝或拿破仑这类人物的错误时,并不是说批判者本人就不会犯这种错误,他甚至可能承认,如果他自己处于这些统帅的地位,也许会犯更大得多的错误;这只是说他根据事物的联系发现了这些错误,并指出当事者用自己的智慧本来是应该察觉这些错误的。
这就是根据事物的联系进行的判断,也就是参照结果进。。。。
行的判断。但是,如果只简单地用结果来证明某种措施是否正确,那么结果对判断就有一种完全不同的作用。
这种判断,我们可以称为根据结果进行的判断。初看起来,这种判断似。。。。
乎是完全无用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象1807年弗里德兰会战后拿破仑迫使亚历山大皇帝媾和31,以及1805和1809年奥斯特利次和瓦格拉木会战后迫使弗兰茨皇帝媾和32一样,1812年拿破仑进军莫斯科时,一切都取决于能否通过占领这个首都和以前的胜利促使亚历山大皇帝媾和。因为如果他在莫斯科不能迫使亚历山大媾和,那么他除了撤兵以外就没有别的办法,也就是说他遭到了战略上的失败。
我们不想谈拿破仑为了到达莫斯科曾做了些什么,他是否错过了很多可以促使亚历山大皇帝下媾和决心的机会33,我们也不想谈拿破仑在撤退时是如何狼狈不堪(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也许就在于这次战局的指挥)。
但是,问题依然如故,因为即使拿破仑在进军莫斯科的过程中获得更辉煌的战果,仍然不能肯定亚历山大皇帝会感到恐惧而媾和,即使
261战 争 论
撤退时的损失并不那样惨重,但总是战略上的一个大失败。
如果1812年亚历山大皇帝签订了不利的和约,那么这次战局也就可以同奥斯特利次、弗里德兰和瓦格拉木会战相提并论了。
反之,如果这几次会战没有签订和约,那么拿破仑可能也会遭到类似1812年的惨败。
因此,不管这位世界征服者如何努力,如何机智,如何聪明,决定战争最终命运的问题依然如故。难道人们根据1812年战局的失败,就可以否定1805、1807和1809年的战局,断言这几次战局都是不智之举,其胜利不是理所当然的?
难道人们就可以认为1812年的结果才是战略上理所当然的,才是幸运没有起作用?这种看法恐怕是非常勉强的,这种判断恐怕是非常武断的,可能有一半是没有根据的吧!因为沿着事件之间的必然的联系,没有人能够看到战败的君主的决心。
然而我们更不能说,1812年战局本来应该取得与前几次战局相同的结果,其所以没有取得这种结果是某种不合理的原因造成的,因为我们不能把亚历山大的顽强看成是不合理的。
比较恰当的说法是,拿破仑在1805、1807和1809年对敌人的判断是正确的,而在1812年对敌人的判断是错误的,在前几次战局中他做对了,而在1812年他做错了。
我们所以这样说,因为结果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我们说过,战争中一切行动追求的都只是可能的结果,而不是肯定的结果。那些不能肯定得到的东西,就只好依靠命运或者幸运(不管把它叫做什么)去取得。当然,人们可以要求尽量少地依靠幸运,可是,这只是对某一具体场合说的,
战 争 论361
也就是说,在具体场合可以尽量少地依靠命运或幸运,但并。。。。。。。。。。。。。。。。。。
不是说不确实性最少的场合总是最好的。假如要这样说,那就同我们的理论观点有极大的抵触。在有些场合,最大的冒险倒表现了最大的智慧。
在当事者不得不依靠命运的情况下,他个人似乎既没有任何功劳,也不负任何责任。尽管如此,当我们看到他的希望实现时,就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看到他的希望落空时,又会感到不愉快,我们根据结果作出的(更确切地说是从结果。。。。。。。。。。。。。。。。。。
中找到的)对当事者正确与否的判断,正是我们这样一种感。。。。。。。。。。。。。。。。。。。。。。。。
觉的表现。。。。。
但是,不能否认,当事者的希望实现时所以令人兴奋,落空时所以令人不快,这是由于存在着一种模模糊糊的感觉,似乎凭幸运得来的结果和当事者的天才之间有一种微妙的、不易看出的联系,而且我们也很乐意设想这种联系确实是存在的。如果一个当事者经常胜利或失败,我们对他的感觉就逐渐加深而变得更为固定了,这就为上述见解提供了证明。从这里可以看到,为什么幸运在战争中要比在赌博中高贵得多。
一个幸运的统帅只要在其他方面没有损害我们对他的好感,那么我们就乐意考察他的事迹。
因此,在批判时,当人的智力所能推测和论证的一切都已考虑过以后,凡是深藏于事物之中的神秘联系没有通过明显的现象表现出来的那一部分,就只能让结果来说明了。批判者一方面应该维护这种根据结果进行的判断,使它不受粗暴意见的非难,另一方面应该反对滥用这种判断。
凡是人的智力所不能确定的东西必须根据结果进行判
461战 争 论
断。在确定精神力量及其作用时主要就是采用这种判断,这一方面是因为智力对它们很难作出可靠的判断,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同人的意志的关系很密切,很容易左右意志。如果是恐惧或勇气左右了决心,那么在决心和它们之间就找不出任何客观的东西,因而在凭智慧和推测来判断可能的结果时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作根据。
现在我们还必须对批判的工具,即批判时使用的语言进行一些考察,因为批判时使用的语言同战争中的行动是一致的。批判无非是一种思考,它和行动以前应该作的思考是一样的。因此,我们认为,批判时所使用的语言和战争中的思考具有同样的特点,这一点特别重要,否则,它就会失掉实际意义,不能成为使批判走向现实的桥梁。
我们在考察作战理论这一问题时已经说过,理论不应该给指挥官提供死板的条文和体系作为他们智力活动的工具,理论应该培养战争中指挥官的智力,或者更确切地说,在培养过程中起指导作用。
如果说在战争中判断某一具体情况时,不需要也不允许象几何学那样使用补助线,如果说在这里真理不是以体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如果说真理不能间接地发。。。
现,只能直接地由洞察力发现,那么在批判的考察中也应该。。。
如此。。。我们已经看到,凡是事物的性质必须用烦琐冗长的道理才能确定时,在批判时就不得不依靠理论上已经确定了的有关真理。
当然,在战争中当事者遵循这种理论上的真理时,只是深刻地领会这些真理的精神,而不把它们看作外在的、僵硬的法则。同样,在批判中也不应该把这种真理当作外在的
战 争 论561
法则或使用时完全不必重新阐明其正确性的代数公式来使用,而应该领会真理的精神,至于更精确和更详尽地证明这些真理,那可以由理论去进行。这样,批判时就能避免使用隐晦不明的语言,就可以运用简洁的语言和清楚明白的观念。。。。。。
当然,批判者在表达时不是经常能完全做到这一点的,但是他应该努力这样做。在表达时应该尽量避免运用复杂的词句和概念,决不要把补助线当作万能的工具来使用,必须让不受任何体系限制的洞察力来阐明一切。
然而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只在极少数的批判考察中能够看到这种虔诚的努力(如果容许用这个词的话)
,而在大多数的考察中,由于某种虚荣心的驱使,却充满了炫耀自己博学多才的现象。
在批判中常见的第一种弊病是,把某种片面体系当作金科玉律,把它们滥用到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这类体系的片面性是不难指出的,而且一经指出,它那法官式的威严就破产了。在这里我们只牵涉到一定的对象,这样片面的体系为数毕竟不多,因此危害也不大。
另一种较大的弊病是滥用名词、术语和比喻,它们就象。。。。。。
众多的宫廷侍卫一样尾随于各种体系之后,又象不法暴徒和散兵游勇一样,到处横冲直撞。虽然有些批判者对任何一种体系都不满意,或者没有完整地学会任何一种体系,因而还不能完整地使用一套体系,但是他们有时仍然想从这些体系中至少抓住一鳞半爪,作为指出某一统帅行动的缺点的根据。
他们中间大部分人如果不到处从军事理论中抓住一些片断当作根据,就根本不能进行批判。这些片断中最小的就是术语
61战 争 论
和比喻,它们往往只被用作批判的论述的点缀品。一切原属于一定理论体系的名词术语,一旦从原来的体系中被抽出来,当作一般的公理使用,或者当作比普通语言更有说服力的真理的小结晶体使用,那么,它们就会失去其原有的正确性,这是很自然的事。
因此发生了这样的情况:理论书籍和批判书籍不是运用朴实、简单的思考方式,使作者至少还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使读者还了解自己读的是什么,而是与此相反,充满了涵义不明和易生歧义的名词术语,以致读者和作者的理解很不一致。
但是,更坏的是名词术语往往只是些毫无内容的空话,甚至连作者自己也不清楚想用它们说明什么,他们安于模糊的观念,而在通常的用语中,这些观念是连他们自己也不会满意的。
在批判中常见的第三种弊病是滥举史例,炫耀自己博学多才。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历史对军事艺术起什么作用,下面我们还想用专门的章节谈谈对举例和战史的看法。一个史实如果未经深入研究便加以引用,那么也可能被人用来证明完全相反的观点。如果从相隔很远的时代和国家中,从极不。。。。。。。
同的情况中抽出三、四个史例拼凑在一起,往往只能引起判断上的模糊和混乱,丝毫也不会有说服力。因为,仔细地把它们考察一下,就可以看出它们是没有用处的,只不过是作者用以显示自己博学多才而已。
这些模模糊糊、似是而非、混淆不清、随意杜撰的概念对于实际生活有什么好处呢?几乎没有什么好处。理论只要用了这样的概念,就始终同实践是对立的,就往往受到能征
战 争 论761
善战的将帅的嘲笑。但是,如果理论能够切实地考察作战的各种问题,确定能够确定的东西,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表达,能够避免滥用科学形式和历史引证粉饰自己,能够真正重视事实,能够联系在战场上依靠洞察力指挥作战的人,那么理论就不致产生上述种种弊病了。
861战 争 论
第六章 关于史例
史例可以说明一切问题,在经验科学中,它们最有说服力。尤其在军事艺术中更是这样。香霍斯特将军写了一本手册34,对真正的战争作了最好的叙述,他在手册中,认为史例在军事艺术中是极为重要的,而且他令人钦佩地运用了史例。
如果他不死于那次战争的话,就能把《炮兵手册》35第四部分修改完毕,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出色的证明,说明他是以怎样的研究精神从经验中吸取教训的。
但是,一般的理论著作家很少能这样运用史例,他们运用史例大多不但不能帮助读者,反而会妨碍读者对问题的理解。因此,我们认为注意正确地运用史例和防止滥用史例是很重要的。
作为军事艺术基础的各种知识,无疑都属于经验科学。
因为,虽然这些知识大部分是通过对事物的性质的认识而获得的,但这些事物的性质多半只有通过经验才能认识。
而且,这些知识的运用方式在各种具体情况下是有变化的,因此仅仅根据手段的性质,决不可能完全认识其作用。
火药,这种现代军事活动的巨大的动力,它的作用是通过经验才认识到的,而且人们现在还在不断地通过试验作更进一步的研究。弹丸由于有了火药,其速度可以达到每秒一
战 争 论961
千呎,它可以杀伤它所碰到的任何生物,当然这是不言而喻的,是无需再通过经验就可以知道的事情。但是更精确地决定这种作用的还有数以百计的其他条件,其中有些条件只有根据经验才能认识。而且,物质作用并不是我们唯一应该注意的问题,精神作用也是我们应该探讨的,而要认识精神作用并给予评价,除了根据经验以外,没有任何其他方法。在。。
中世纪,当火器刚刚发明时,由于构造不够完善,它的物质作用自然比现在要小得多,但是精神作用却比现在大得多。
要想了解一支在危险中久经锻炼、通过多次胜利而对自己有最高要求的军队能够做些什么,就必须看到拿破仑在东征西讨时所培养和指挥的那些军队在猛烈的炮火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性。人们单凭想象是决不会相信这些的。另一方面,经验还告诉我们:在欧洲军队中现在还有一些几发炮弹就能打乱的军队,如鞑靼人的、哥萨克人的和克罗地亚人①的军队就是这样。但是任何一种经验科学,都不能使自己提出的真理总有史例作证,因此军事艺术的理论也是这样。这一方面是由于每一个真理都用史例作证时过于烦琐,不可能做到,另一方面是由于用单个的现象也难以论证经验。如果在战争中发现某种手段极为有效,那么这种手段就会被反复使用。由于此行彼效,这种手段就可能流行一时。这样,这种手段就通过经验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在理论中占有了地位,在这种场合,理论只是一般地引用经验说明手段的由来,并不加以论证。
①克罗地业人——现在南斯拉夫西部地区的一个民族。——译者
071战 争 论
但是,如果要引用经验来否定某种常用的手段,指出值得怀疑的手段,或者介绍一种新的手段,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这时必须从历史中举出实例来作证明。
如果我们进一步考察一下史例的运用,那么很容易发现运用史例有四个着眼点:第一、用史例可以单纯说明某种思想。在一切抽象的考。。
察中,作者的思想很容易被人误解或者根本不为人们所理解,如果作者担心发生这种情况,就可以引用史例来说明自己的思想,以保证读者能正确理解作者的原意。
第二、用史例可以帮助说明某种思想的运用,因为引用。。
史例可以指出细小问题的处理情况,而在一般地叙述一种思想时不可能把这些情况完全包括进去。这也正是理论和经验之间的区别。上述两种情况是纯粹的举例,下面两种情况则是用作证明。
第三、用史实可以证明自己的论点。如果只是想证明某。。
种现象或结果的可能性,那么使用这种方法就够了。。。。
第四、通过详细叙述某一史实或列举若干史实可以吸取某种教训,这时,史实本身就为吸取教训提供了真正的证明。
作第一种使用时,大多只要简单地提出事例就够了,因为人们只是使用事例的一个方面。在这里,甚至事例的历史真实性都是次要的,举一个虚构的例子也未尝不可。不过史例总是具有优点的,它比较实际,能使它所说明的思想更接近实际生活。
作第二种使用时,必须比较详细地叙述事例,不过正确性在这里也是次要的,但我们也要作同前一场合相同的说明。
战 争 论171
作第三种使用时,大多只要举出确凿无疑的事实就够了。
如果有人提出一个论点,认为筑垒阵地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只要举出崩策耳维次阵地36这个例子就可以证明这个论点了。但如果叙述某种历史事实是要证明某种一般的真理,那么就必须确切而详尽地阐述同这个论点有关的一切,必须把史实毫无遗漏地展示在读者的眼前。这一点做得越差,证明力就越小,就越需要通过许多事实来弥补一个事实证明力不足的缺点,因为人们有理由相信,无法叙述一个事实的详细情况时,可以引用一定数量的事实来补救。
如果想用经验证明骑兵配置在步兵后面比配置在翼侧为好,那么只举几次骑兵配置在翼侧遭到失败的会战和骑兵配置在步兵后面获得胜利的会战是不够的;如果想要证明,在没有掌握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无论在会战中还是在战区内,也就是说,无论是战术上还是战略上,分几路纵队深远地包围敌人都是非常危险的,那么只举利佛里会战或瓦格拉木会战37的例子,或者只举1796年奥军向意大利战区的进攻或同年法军向德意志战区的进攻38的例子是不够的;为了证明这些,还必须叙述当时的一切情况和具体过程,说明上述配置形式和进攻形式是如何严重地造成了不利的结局。这样,就可以看出这些形式应该否定到什么程度,这一点必须明确,因。。。。
为一概加以否定无论如何是有损真理的。
上面我们说过,当不可能详细叙述一个事实时,可以用若干实例弥补证明力的不足,但是不能否认,这是一个经常会被人滥用的危险的办法。
有些人不去详细地叙述一个事实,只满足于简单地提出三、四个事例,这就造成了一个似乎很。。
271战 争 论
有证明力的假象。要知道,对有些经常反复出现的事情举出。。
一打实例也证明不了任何东西,因为别人同样也可以很容易地举出一打结果相反的实例来反驳。如果有人给我们举出一打多路进攻遭到失败的战例,那么我们也可以给他举出一打用同样打法获得胜利的战例。由此可见,这样做不可能得出任何结论。
如果考虑到上述各种不同的情况,那么就可以知道滥用实例的现象是多么容易出现。
如果不是从各个方面详细地叙述一个事件,而只是简单地提示一下,那么这个事件就好象是从远处看到的东西,各个部分都分别不清,从各方面来看,它的外部形状都是相同的。这样的实例,事实上对相互对立的两方面意见都可以证明。对道恩指挥的几次战争,有些人认为是深谋远虑、谨慎周到的范例,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是优柔寡断、踌躇不前的例子;1797年拿破仑越过诺里施阿尔卑斯山的进军,可以看成是英勇果断的表现,也可以看成是真正鲁莽的行为;1812年拿破仑在战略上的失败,可以说成是过于勇猛的结果,也可以说成是勇猛不足的结果。这些不同的意见确实出现过,人们也很容易理解,这些不同意见是由于人们对事物间的联系持有不同的看法而产生的。但是这些彼此对立的意见不可能都是正确的,其中必然有一方面意见是错误的。
我们十分感谢杰出的弗基埃尔在他的回忆录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史例,因为他不仅给我们保留下了许多可能湮没了的历史材料,而且他第一个通过这些材料使理论观念(即抽象的观念)同实际生活有了非常有益的接近,他所举的史例
战 争 论371
可以看成是对论点的解释和进一步说明。尽管如此,在没有成见的现代读者的面前,他很难达到他通常所追求的目的:用历史事实证明理论上的真理。因为,尽管他对事件有时叙述得比较详细,可是还远远不能说明,他得出的结论都是从事件的内在联系中必然产生的。
只简单地提示一下史实还有另一个缺点:如果有些读者对这个史实不十分熟悉,或者不完全记得,那么就不能从中领会作者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读者除了盲目地赞叹或者完全不信服外,就不能有别的了。
但是,为了用史实证明自己的论点而把历史事件再现或者展示在读者眼前,当然是很困难的,因为作者这样做多半要受到材料的限制,就象受到时间和篇幅的限制一样。不过我们认为,要想论证一个新的见解或是明确一种值得怀疑的见解,详尽地叙述一个事件要比简单地提示十个事件更为有用。粗浅地引用史实的主要弊病,倒不在于作者错误地想用这种方法证明某些论点,而在于作者从来没有认真地了解过这些历史事件,在于这样肤浅而轻率地对待历史会产生数以百计的错误见解和杜撰的理论;如果作者意识到,他提出的新的和想用历史证明的一切,都应该是从各种事物的紧密联系中自然地产生出来的,那么就不会出现这些错误见解和杜撰的理论了。
如果人们认识到运用史例的上述困难,认识到上述要求是必要的,那么也就会认为,最近的战史,只要它是大家都熟悉的和经过研究的,就永远是选择史例的最好的来源。
由于较远的年代的条件不同,作战方法也不同,因而对
471战 争 论
我们来说较远年代的事件的教育意义和实际意义都比较小。
不仅如此,战史象其他历史一样,许多在最初还清楚的细小特征和情节自然会逐渐湮没,它也象图画一样,原来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会逐渐消失,变得色彩暗淡,模糊不清,最后只有偶然遗存的一块块颜色和一些线条,这些颜色和线条却因此受到了过分的重视。
如果考察一下现代作战的情况,我们一定会说,同现代战争很近似的,至少在武器方面很近似的,主要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39以来的战争,尽管从那个时期起,战争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这些战争还是同现代的战争很近似的,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40就完全不同了,当时火器还不那么完善,骑兵还是主要兵种41。年代越远,战史内容就越贫乏,记载就越不详细,用处就越小,至于古代各民族的历史,必然是用处最小、记载最不详细的历史。
当然,这些史实并不是绝对不能利用的,只是在必须详细说明情况的场合,或者在必须详细说明促使作战方法改变的条件的场合,它们才是不适用的。不管我们对瑞士人反对奥地利人、勃艮第人和法国人的战争过程了解得多么少,我们仍然能够看出,在这些会战中良好的步兵第一次明显地表现出比最好的骑兵还要优越42。只要我们概略地看一看佣兵队长时代,就可以知道,作战的各方面是如何取决于人们所使用的工具,因为在其他任何时代中,用于战争的军队都不象这个时代那样带有真正的工具的性质,都不象这个时代那样脱离国家和人民的其他生活。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当汉
战 争 论571
尼拔在意大利还没有被击败时,罗马人就在西班牙和非洲进攻迦太基人43,这种引人注目的方法是一个很能提供教训的考察对象,因为作为这种间接抵抗基础的当时国家和军队的一般情况,大家是相当熟悉的。
但是事情越涉及到细节,越不是一般的情况,我们就越不能从遥远的年代中寻找典型史例和经验,因为我们既不能对有关事件作适当的评价,也不能用它们来说明现代已经完全改变了的手段。
遗憾的是,各个时代的著作家都有援引古代史例的癖好。
我们不想谈虚荣心和欺骗成分在这里面占多大的比重,不过在这里也看不到任何帮助别人和说服别人的诚恳愿望和热诚努力。因此我们只能把这样援引的史例看作是掩盖缺点和错误的装饰品。
如果能象弗基埃尔想做的那样,完全用史例教别人学习战争,那确实是个巨大的功绩。不过,如果考虑到,必须先有长期的作战经验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就会明白,这是需要花费毕生精力的事业。
如果有谁甘愿从事这样的事业,那么,但愿他象到远方朝圣一样,为这一虔诚的计划做好准备,但愿他不惜时间,不怕困苦,不畏权贵,克服自己的虚荣心和自卑心,象法国法典上所说的那样:讲真理,只讲真理,完全讲真理。。。。。。。。。。。。。
671战 争 论
第三篇 战略概论
第一章 战  略
战略这个概念,在第二篇第二章①中已经确定了。
战略就是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战略本来只同战斗有关,但是,战略理论必须同时研究战斗的实施者(军队本身)
以及同军队有关的主要问题,因为战斗是由军队进行的,而且首先对军队发生影响。对战斗本身,战略理论必须就其可能取得的结果和运用战斗时起极重要作用的智力和感情力量来进行研究。
战略是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因此,战略必须为整个军事行动规定一个适应战争目的的目标,也就是拟制战争计划;并且必须把达到这一目标的一系列行动同这个目标联系起来,也就是拟制各个战局的方案和部署其中的战斗。所有这一切,大多只能根据那些与实际并不完全相符的预想来确定,而许多涉及细节的规定根本不能在事先作好。
因此很明显,战略也必须到战场上去,以便在现地处理各种问题,并且不断对总的计划作必要的修改。所以,战略在任
①应为第二篇第一章,参阅本卷第103页。——译者
战 争 论771
何时刻都不能停止工作。
关于这一点,人们并不是始终都这样看的,至少总的说来是这样。以往战略通常由内阁掌握而不由军队掌握,这就是证明。但是,只有当内阁距离军队很近,可以看作是军队的大本营时,这样做才是合适的。
在拟制计划时,理论将为战略服务,或者更正确地说,理论将阐明事物本身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突出那些少数作为原则或规则的东西。
如果我们回忆一下第一章,考虑到战争涉及多少重大的问题,那么就会明白,只有具备了非凡的洞察力,才能考虑到所有这一切。
如果一个君主或统帅善于完全根据自己的目的和手段进行战争,并且做得恰如其分,那就是他有天才的最好证明。
但是,这种天才的作用不是表现在那些惹人注目的、新发现的行动方式上,而是表现在整个战争的胜利结局中。我们应该赞赏的是,在总的结果中看到他默默作出的假定是那么恰好符合实际,整个行动是那么无比的协调。
一个研究者,如果在总的结果中看不到这种协调,就容易在没有天才和不可能有天才的地方去寻找天才。
战略使用的手段和方式都极为简单,而且由于经常反复运用,已为人们所熟悉,因此,如果具有一般常识的人太多地听到评论者过分夸张地谈论它们,就只会觉得可笑。
例如,被无数次运用过的迂回运动,在这里被称赞为最杰出的天才的表现,在那里被称赞为最透彻的洞察力的表现,甚至说是最渊博的知识的表现,难道还有比这更无聊的怪论吗?
871战 争 论
更可笑的是,正是这些评论者根据最庸俗的看法,把一切精神因素都排除在理论之外,只想论述物质因素,以致把一切都局限在均势和优势、时间和空间这几个数学关系上,局限在几个角、几条线上。
如果只有这点可怜的东西,那么,恐怕还不能用来给小学生出一道数学习题。
而我们认为,这里根本不是什么科学公式和习题的问题,物质事物的关系都是非常简单的,要把握住起作用的精神力量才比较困难。不过,即使是精神力量,也只是在战略的最高范围,即战略接近政治和治国之道①、甚至同它们合而为一的地方才是错综复杂的,它们的种类和关系才是多种多样的。
在这里,正如我们说过的那样,它们对军事行动规模的影响比对行动方式的影响要大一些。在行动方式占主要地位的地方,例如在战争的大小具体行动中,精神力量的数值就减少了。
由此可见,在战略上一切都非常简单,但是并不因此就非常容易。只要根据国家的各种情况确定了战争应该是怎么样的,确定了战争可以做些什么,就不难找出进行战争的道路了。但是,要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把计划贯彻到底,不因一千个原因动摇一千次,那么除了要有十分坚强的性格外,还要有异常清醒和坚定的头脑。因此,在上千个优秀人物中间,有的可能以智力著称,有的可能以洞察力见长,有的可能以大胆或意志坚强而出众,但是也许没有一
①根据我们的理解,作者所说的政治大多是指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即国家的对外关系,治国之道则指国内政策。——译者
战 争 论971
个人能兼备这些品质而成为高出一般水平的统帅。
同战术上相比,在战略上定下重要的决心要有更坚强得多的意志力,这听起来好象很奇怪,但是大凡了解战争的这方面情况的人是不会怀疑的。在战术上,情况的变化非常迅速,指挥官觉得自己好象被卷在旋涡里一样,不冒生命的危险就不能同它搏斗,他只好抑止住不断产生的种种疑虑,勇敢地冒险前进。在战略上,一切进行得很缓慢,自己的和别人的疑虑、异议和意见,以至不适时宜的懊悔等都能发生较大的作用。在战术上,至少有一半的情况是人们亲眼观察到的,但在战略上就不同,一切都必须依靠猜想和揣测,因而信心也就比较小。这样,大多数将帅在应该行动时就陷在错误的疑虑中。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历史,看一看腓特烈大帝1760年的战局44。
这次战局是以出色的行军和机动而闻名的,曾被评论界称赞为战略上的真正杰作。难道我们应该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是他忽而从左翼忽而从右翼迂回道恩的打法吗?难道我们应该把这种打法看作是高超的智慧的表现吗?不,如果我们想如实地、毫不夸张地判断问题,我们就不能这样。我们首先赞赏的是他的智慧,他以有限的力量追求一个大目标时,从不作力不胜任的事情,而是采取刚刚足够达到目的的行动。。。。。
他这种智慧不仅在这次战局中可以见到,而且在这位伟大的国王所进行的全部三次战争①中都可以见到。
①指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1740—1742)
、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174—1745)和七年战争(1756—1763)。——译者
081战 争 论
他当时的目的是签订一个和约来确保对西里西亚的占有。
作为一个小国的首脑(这个国家的大部分情况同其他国家相似,只有在行政管理的某些方面较为优越)
,他不可能成为亚历山大,如果他想仿效查理十二,也同样会被打碎脑袋45。
我们在他进行的全部战争中,可以看到他有一种节制地使用力量的能力,他能始终保持镇静,但也不缺乏冲劲,在十分急迫的时刻,能把力量发挥到令人惊异的地步,随后为了服从政治上最微小的变动,又能继续保持平稳。不管是虚荣心、荣誉心还是复仇心,都不能使他离开这条道路,正是这条道路引导他走向斗争的胜利结局。
这样几句话怎么能够评价这位伟大统帅在这方面的成就呢!只有仔细观察这次战争所取得的惊人的结局,探讨促成这种结局的原因,人们才会深信,正是他敏锐的眼力使他顺利地绕过了所有的暗礁。
这是这位伟大的统帅使我们钦佩的一个方面。这一点在1760年战局和所有其他战局中都有表现,但在1760年战局中更为突出,因为在任何其他战局中,都不象在这次战局中那样以很少的牺牲同优势很大的敌人保持了均势。
使我们钦佩的另一个方面是他克服了实行中的困难。从左翼或右翼迂回敌人,这样的机动是很容易想出来的。集中自己数量有限的兵力,以便在任何地点都能够抗击分散的敌人,用迅速的运动使自己的力量发挥几倍的作用,这也是不难想出来的。这些创造并不值得我们钦佩,对于这么简单的事情,除了承认它们简单以外,再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战 争 论181
但是,让一个统帅象腓特烈大帝那样,把这些重试一次吧!许多目睹过这一切的著作家,在很久以后还说他的野营是危险的,甚至说是轻率的。我们不会怀疑,当他设置野营时,这种危险要比事后看来大两三倍。
在敌人的眼前行军,甚至往往在敌军的炮口下行军,也同样是如此。腓特烈大帝敢于这样野营和行军,是因为他从道恩处理问题的方式和配置兵力的方法中,以及道恩的责任感和性格中找到了根据,所以,他的野营和行军不是轻率的。
然而,他所以能够这样做而不被那种在三十年后还被大家描绘和谈论的危险所迷惑和吓倒,正是因为他大胆、果断和意志坚强。在他那样的处境下,恐怕没有几个统帅会相信这些简单的战略手段是可以使用的。
实行中还有另外一个困难:在这次战局中,腓特烈大帝的军队在不断地运动。它曾两次在有拉西追踪的情况下尾随着道恩,沿着难以行走的道路从易北河向西里西亚行军(7月初和8月初)
46。军队每时每刻都必须做好战斗准备,由于行军必须巧妙地进行,军队必须忍受极大的劳累。虽然有几千辆辎重车随行,甚至妨碍了行军,但是军队的给养仍然极其缺乏。
在西里西亚,军队在累格尼察会战47以前,曾不得不连续夜间行军达八天之久,辗转在敌人阵地前面,这要求军队忍受极大的劳累和困苦。
难道可以相信,这一切在军队中能不引起巨大的阻力吗?
难道统帅用他的智力这样地调遣军队,能象测量员用手转动等高仪那样轻而易举吗?
这位元首和最高统帅看到可怜的、又饥又渴的弟兄们疲惫不堪,能不千百次感到痛心吗?难道因
281战 争 论
此而产生的牢骚和怨言能不传进他的耳朵吗?一个普通人能有勇气提出这样的要求吗?如果没有对统帅的伟大和正确有无比的信任,难道这样的劳累不是必然地要引起士气低落和纪律松弛,简单地说,不是要破坏军队的武德吗?我们应该尊敬的地方正在这里,我们应该钦佩的正是实行中的这些奇迹。但是,只有那些有亲身体验的人,才能充分领会这一切。
那些只从书本上和演习场上了解战争的人,是根本不能领会这一切的。因此,但愿他们真诚地从我们这里接受那些通过他自己的经验无法得到的东西吧。
上述例子很明确地说明了我们的想法。
在结束这一章时,我们再简单地说明一下,在论述战略时,我们将阐明那些我们认为是最重要的战略因素(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我们的方法是先谈各个部分,然后谈整体,最后以整个军事活动的联系,即战争计划和战局计划作结束。
仅仅把军队配置在某一地点,这只表明在这里有可能发生战斗,并不一定真正会发生战斗。这种可能性能不能看作是现实性,看作是一种实际的东西呢?当然可以。战斗的可能性只要具有效果,就可以看作是实际的东西,而战斗的可。。。。。。
能性总是有效果的,不管效果怎样。。。。。。。。。。。。。。。
注①:在第二篇较早的修改稿中,作者对以下几段文字曾亲笔标明:“供第三篇第一章使用”。
但作者修改这一章的计划未能实现,所以,我们将这几段文字全部附录于后。
①原著初版时的编者注。——译者
战 争 论381
可能的战斗由于有效果因而应该看作是实际的战斗
如果派遣一支部队去截断逃跑的敌人的退路,而敌人没有战斗就投降了,那么正是我们派去的这支部队准备进行战斗,才使敌人作出了这个决定。
如果我军某部占领了敌人一个没有设防的地区,从而剥夺了敌人作为补充用的大批力量,那么,我军所以能够占有这个地区,只是因为我们派去的部队已经使敌人看到:如果他要夺回这个地区,我军就要同他进行战斗。
在上述两种场合,战斗只是有发生的可能,就已经产生了效果,因而这种可能性就成为实际的东西。假定在这两种场合敌人以优势兵力抗击我军,迫使我军不经过战斗就放弃自己的目的,那么,纵然我们没有达到目的,但我们原定在这里进行的战斗,仍然不是没有效果的,因为它把敌人的兵力吸引来了。即使整个行动是失利的,我们也不能说这个部署,这个可能发生的战斗是没有效果的,只是它的效果同一。。。。。。。
次失利的战斗的效果相似而已。
由此可见,消灭敌人军队和打垮敌人,只有通过战斗的效果才能实现,不管战斗已实际进行,或者仅仅是作了部署而敌人并未应战。
战斗的双重目的
不过,战斗的效果是双重的,即直接的和间接的。如果战斗不是直接以消灭敌人军队为目的,而是通过其他活动来达到这个目的,也就是说是曲折地、但却以更大的力量去达
481战 争 论
到消灭敌人军队的目的,那么,这种战斗的效果就是间接的。
一次战斗的直接目的可能是占领某些地区、城市、要塞、道路、桥梁、仓库等等,但这些活动决不是最终目的。它们始终只能看作是取得更大优势的手段,其目的在于最后在敌人无力应战的情况下同他作战,因此,它们只能看作是中间环节,看作是通向有效要素①的阶梯,决不能看作是有效要素本身。
实  例
1814年,拿破仑的首都被占②,于是战争的目的达到了。
从巴黎开始的政治的崩溃局面发生了作用,一条巨大的裂痕使这个皇帝的权势趋于崩溃。但是,这一切必须按下述观点来分析:政治上的崩溃急剧地削弱了拿破仑的兵力和抵抗力,因而联军的优势相对地增长了,拿破仑再不能进行任何抵抗了,这样,联军才有可能同法国媾和。假如当时联军的兵力由于外在的情况遭到了同样的削弱,因而丧失了优势,那么,占领巴黎的全部效果和重要性也就消失了。
我们探讨上述一系列的概念,是想指出这些概念是重要的,因为这些概念是对事物的自然而唯一真实的认识。有了这种认识,人们就会经常考虑:敌我双方在战争中和战局中每一时刻发起的大小战斗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只有考虑这个问题,在制订战局计划或战争计划时才能确定一开始应该采
①指消灭敌人军队。——译者②见注30。——译者
战 争 论581
取哪些措施。
如果不这样看问题,就会对其他活动作出错误的评价
如果不习惯于把战争或战争中的各个战局看成是一条完全由相互衔接的一系列战斗所组成的锁链,如果认为占领某些地点或未设防的地区本身就有某种价值,那么,人们就会。。。。。。。。
很容易把这样的占领看作是唾手可得的成果。如果这样来看问题,而不是把这样的占领看作是一系列事件中的一个环节,人们就不会考虑:这样的占领以后是否会带来更大的不利。
这种错误在战史中真是屡见小鲜!我们可以断言:如同一个商人不能把某次交易所得的利润存放不用一样,在战争中也不能把某次胜利放在全局的结果之外。如同商人必须经常把全部财富投入交易一样,在战争中只有最终的结局才能决定各次行动的得失。
如果指挥官的智力始终集中地用在一系列战斗(就事先所能预见到的而言)上,那么他就始终是在通往目标的正道。。
上行进,这样,力的运动就具有了一种恰如其分的、不受外界影响的速度,也就是说,意愿和行动就具有了一种恰如其分的、不受外界影响的动力。
681战 争 论
第二章 战略要素
我们可以把决定战斗的运用的战略要素适当地区分为以下几类:精神要素、物质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统计要素。
精神素质及其作用所引起的一切属于第一类;军队的数量、编成、各兵种的比例等等属于第二类;作战线构成的角度、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只要它们的几何数值是有计算价值的)属于第三类;制高点、山脉、江河、森林、道路等地形的影响属于第四类;最后,一切补给手段等属于第五类。
为了使概念明确,并且一眼就能判定各类要素的价值大小,把这些要素分别加以考察是有好处的,因为分别加以考察时,某些要素虚假的重要性就自行消失了。例如,作战基地即使只是作战线的状况的问题,在这个简单的形式中,作战基地的。。。。。。
价值仍然与其说是由作战线构成的角这个几何要素决定的,还不如说是由作战线所通过的道路和地区的状况决定的,这是很明显的。
但是,这些要素在军事行动中大多是错综复杂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如果有人想根据这些要素来研究战略,那么,这将是一种最不幸的想法。他必然会在脱离实际的分析中迷失道路,就象在梦中从抽象的桥墩向现实世界架桥一
战 争 论781
样,必然会徒劳无益。但愿上帝保佑,不要有哪个理论家作这样的开端。我们决不想离开整个现象世界,也决不想使我们的分析超过读者对我们的思想所能理解的程度。我们的思想并不是从抽象研究中得来的,而是从整个战争现象给我们的印象中得来的。
81战 争 论
第三章 精神要素
我们应该再来谈谈第二篇第三章①谈过的精神要素,因为它们是战争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精神要素贯穿在整个战争领域,它们同推动和支配整个物质力量的意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仿佛融合成一体,因为意志本身也是一种精神要素。
遗憾的是在一切书本知识中很难找到它们,因为它们既不能表达为数字,也不能分成等级,只能看到或感觉到。
军队的武德、统帅的才能和政府的智慧以及他们的其他精神素质,作战地区的民心,一次胜利或失败引起的精神作用,所有这些东西本身都是极不相同的,而且对我们的目的和所处的情况也可能产生极不相同的影响。
尽管这些问题在书本里很难或者根本不能予以论述,但它们仍然象构成战争的其他对象一样,属于军事艺术理论的范畴。必须再说一遍:如果有人墨守成规,把一切精神要素都排除在规则和原则之外,一遇到精神要素,就把它作为例外,并把这种例外“科学地”规定下来,把它说成是规则,或者,有人求助于超乎一切规则之上的天才,实际上等于宣告说,规则不仅是为愚人写的,而且它本身也必然是愚蠢的,那
①可能是第一篇第三章或者第二篇第二章。——译者
战 争 论981
么这只能是一种可怜的哲学。
军事艺术的理论,即使只能让人们注意这些精神要素,只能说明对这些精神要素作充分估价和考虑的必要性,它就已经把自己的范围扩大到精神的领域了。而且,只要人们明确了这些观点,也就给那些企图在理论的法庭上只用物质力量的关系为自己辩护的人预先作了判决。
而且,即使为了建立所谓的规则,理论也不应该把精神要素排斥在外,因为物质力量的作用和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不可能象用化学方法分析合金那样把它们分解开。理论为物质力量制订每条规则时,都必须考虑精神要素可能占有的比重,否则,规则就会变成绝对的条文,有时显得小心翼翼而局限性很大,有时又显得专断而过于宽泛。
甚至完全不想涉及精神内容的理论,也必然会不知不觉地涉及精神要素,因为不考虑精神的影响,任何问题都根本得不到说明,例如胜利的作用就是如此。因此,本篇论述的大部分问题,既涉及物质的原因和结果,又涉及精神的原因和结果,而且可以说,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的锋利的刀刃。
历史最能证明精神要素的价值和它们的惊人的作用,这正是统帅能够从历史中吸取的最宝贵,最纯真的精神养料。
但在这里必须指出,同理论阐述,批判地探讨和学术研究相反,各种感受、总的印象和一时的灵感更能播下智慧的种子,结下精神的果实。
我们本来可以详尽地考察战争中的各种最主要的精神现象,并且象勤勉的讲师那样仔细地探讨每一种精神现象的利
091战 争 论
弊。但是,这样做就会很容易地陷入一般和平庸的境地,在分析过程中容易忽视实质,不知不觉地只注意那些人所共知的东西。因此,我们在这里宁愿采用不全面的和不完整的叙述方法,使大家一般地注意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指出本篇所有论点的精神实质。
战 争 论191
第四章 主要的精神力量
主要的精神力量指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和军队的民。。。。。。。。。。。。。。。
族精神。这几种主要的精神力量中哪一种价值较大,任何人。。。
都不能笼统地加以确定,因为要指出它们各自的价值就已经很困难了,要比较它们价值的大小,那就更加困难了。最好的办法是对它们中间的任何一种都不要轻视。但是人们在进行判断时,却总是有些古怪地左右摇摆,时而轻视这一方面,时而又轻视那一方面。比较妥当的办法,是用充分的历史事实来说明这三种精神力量的明显的作用。
的确,现代欧洲各国军队在技能和训练方面差不多都达到了相同的水平,作战方法也变成了一套几乎是各国军队所通用的方法,用哲学家的话来说,得到了这样自然的发展,以致不可能期待统帅运用什么个人特有的手段(例如象腓特烈二世运用斜形战斗队形那样)。
因此不容否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军队的民族精神和战争锻炼有着更大的作用。这种情况经过较长的和平时期可能会有改变。
军队的民族精神(热情、狂热、信仰和信念)
,在山地战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这时,自上而下直至每个士兵都必须独立活动。因此,山地是民众武装最合适的战场。
军队的熟练的技能和经过锻炼的勇敢精神(它使军队紧
291战 争 论
密地团结在一起,就象一块熔合的金属一样)
,在开阔的平原上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统帅的才能在复杂的地形上和丘陵地上最能发挥作用。
在山地,统帅很少指挥单独的部队,要指挥所有的部队又力所不及;而在开阔的平原上,指挥军队又过于简单,不能充分施展他的才能。在制订作战计划时应该考虑上述这些明显的关系。
战 争 论391
第五章 军队的武德
武德不同于单纯的勇敢,更不同于对战争事业的热情。
勇敢固然是武德必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军人的勇敢不同于普通人的勇敢,普通人的勇敢是一种天赋的品质,而军人的勇敢也可以通过锻炼和训练培养出来。军人的勇敢必须摆脱个人勇敢所固有的那种不受控制和随心所欲地显示力量的倾向,它必须服从更高的要求:服从命令、遵守纪律、遵循规则和方法。
对战争事业的热情,虽然能使武德增添生命力,使武德的火焰燃烧得更旺盛,但并不是武德必要的组成部分。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事业(不管它涉及的方面多么广泛,即使一个民族所有能拿起武器的男子都参加这个事业,它仍然是一种特殊的事业)
,它与人类生活的其他各种活动是不同的。武德表现在个人身上就是:深刻了解这种事业的精神实质,激发、锻炼和吸取那些在战争中活动的力量①,把自己的全部智力运用于这个事业,通过训练使自己能够确实而敏捷地行动,全力以赴,从一个普通人变成称职的军人。
因此,不管人们多么煞费苦心地设想一个人可以培养成既是公民又是军人,不管人们如何把战争想象得具有全民的
①指勇敢等各种感情力量。——译者
491战 争 论
性质,不管人们认为战争的发展同以前佣兵队长时期多么不同,他们仍然不能抹煞战争这种事业的特殊性。
既然如此,从事战争的人只要还在从事战争,就永远会把同自己一起从事战争的人看成是一个团体,而战争的精神要素,主要是通过这个团体的制度、规章和习惯固定起来的。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
因此,在我们坚决主张从最高角度来观察战争的时候,如果轻视军队中可能和必然或多或少具有的这种团体精神,那是很不正确的。在我们所说的武德中,这种团体精神好象是把起作用的各种精神力量粘结在一起的粘合剂。组成武德的那些晶体,要依靠这种团体精神才能比较容易地凝结起来。
一支军队,如果它在极猛烈的炮火,下仍能保持正常的秩序,永远不为想象中的危险所吓倒,而在真正的危险面前也寸步不让,如果它在胜利时感到自豪,在失败的困境中仍能服从命令,不丧失对指挥官的尊重和信赖,如果它在困苦和劳累中能象运动员锻炼肌肉一样增强自己体力,把这种劳累看作是致胜的手段,而不看成是倒霉晦气,如果它只抱有保持军人荣誉这样一个唯一的简短信条,因而能经常不忘上述一切义务和美德,那么,它就是一支富有武德的军队。
但是,即使没有这种武德,也可以象万第人那样出色地战斗,象瑞士人、美国人和西班牙人那样完成伟大的事业,甚至可以象欧根和马尔波罗那样,率领没有武德的常备军取得胜利48。因此不应该说,没有武德就不可能取得胜利。我们特别强调这一点,是为了使我们这里提出的概念更为明确,不致成为一个泛泛的一般概念,也不致把武德看成似乎等于一切。事实上武德并不是一切。武德是一种可以单独考虑的特
战 争 论591
殊的精神力量,它的作用是可以估计的,如同一件工具一样,它的力量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在阐述了武德的特点以后,我们还想谈一谈武德有哪些作用以及通过什么途径可以获得武德。
武德同军队各部分的关系就象统帅的天才同军队的整体的关系一样。统帅只能指挥军队整体,不能指挥军队的各个单独的部分。统帅指挥不到的部分,就必须依靠武德。选拔统帅应该以他在卓越的品质方面所享有的声誉作根据,而选拔大部队的主要指挥官则应该经过仔细的考察,指挥官的职位越低,这种考察可以越少,对个人才能的要求也可以相应地降低,但相对地要求具有武德。一个武装起来作战的民族的勇敢、机智、刻苦和热情等天赋品质,也可以起同样的作。。。。。。。。
用。
这些品质可以代替武德,而武德也可以代替这些品质。
从这里可以看到两点:(1)
只有常备军具有武德,而且也只有它最需要武德。
民众武装天赋的品质,可以代替武德,而且这些品质在战争时期发展较快。
(2)常备军在对民众武装作战时,比对常备军作战时更需要武德,因为在这种场合兵力比较分散,各部队需要更多地依靠自己。反之,当军队能够集中使用时,统帅的天才就起较大的作用,可以弥补武德的不足。一般说来,战区和其他情况使战争变得越复杂,使得兵力越分散,军队就越需要武德。
从上述两点可以得到一个教训:如果军队缺乏武德,就应该尽可能简单地组织战争,或者加倍注意战争组织的其他
691战 争 论
方面,不要指望徒有虚名的常备军提供名副其实的常备军才能提供的东西。
因此,军队的武德是战争中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如果缺少这种力量,就应该有其他精神力量,如统帅的卓越才能、民族的热情等来代替,否则,所作的努力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看一看亚历山大统率的马其顿军队,恺撒统率的罗马军团,亚历山大。法尔涅捷统率的西班牙步兵,古斯达夫。阿道夫和查理十二统率的瑞典军队,腓特烈大帝统率的普鲁士军队和拿破仑统率的法国军队,我们就会知道军队的这种精神力量,这种象从矿石中提炼出来的闪闪发光的金属似的优秀品质促成了多少伟大的事业。谁要是不愿承认,这些统帅只是依靠富有这种精神力量的军队才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显示出他们的伟大,他就是故意无视一切历史事实。
这种精神力量只能从两个来源产生,而且只有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这种精神力量。第一个来源是军队经历一系列战争并取得很多胜利,另一个来源是军队经常经受极度的劳累和困苦,只有在劳累和困苦中军人才能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一个统帅越习惯于向自己的士兵提出要求,他就越相信这些要求能够实现。士兵克服了劳累和困苦,会同战胜了种种危险一样感到骄傲。因此,只有在不断活动和劳累困苦的土地上,武德的幼芽才能成长,而且只有在胜利的阳光下才能成长。一旦武德的幼芽长成粗壮的大树,就可以抵御不幸和失败的大风暴,甚至可以抵制住和平时期的松懈,至少在一定时期内是如此。因此,虽然只有在战争中和在伟大的统
战 争 论791
帅的领导下才能产生这种精神力量,但是,这种精神力量产。。
生了以后,即使这支军队是在平庸的统帅领导下和处于很长的和平时期,至少也可以保持好几代。
一支满身创伤、久经锻炼的部队所发扬光大的和经过锻炼的团体精神,是那种单靠条令和操典粘合在一起的常备军的自负和虚荣心所不能比拟的。相当严厉的要求和严格的勤务规则可以使军队的武德保持得长久一些,但不能产生武德,因此,我们虽然承认这都是永远有价值的,但不应该作过高的估价。良好的秩序、技能、意志以及一定的自豪感和饱满的情绪是和平时期训练出来的军队的特色,这些都应该珍视,但是它们并不能单独发挥作用。
整体只能依靠整体来维持,就象一块冷却得太快的玻璃一样,一道裂缝就可以使整体完全破裂。
这样的军队即使有世界上最饱满的情绪,一遭到挫折,也很容易变得胆怯,甚全变得极端恐惧,即法语所说的“大溃败”。
这样的军队只有依靠统帅才能有所作为,单靠它自己则将一事无成。这样的军队,当它没有在胜利和劳累中经过锻炼、逐渐适应艰苦的战斗以前,统率它就必须加倍谨慎。
因此,我们不能把武德和情绪相互混淆。
891战 争 论
第六章 胆  量
为了指出理论不能为了制定法则而限制胆量的作用,我们在论胜利的把握那一章①中曾经谈过,胆量在各种起作用的力量中(在这里胆量同小心谨慎是对立的)占怎样的地位和起怎样的作用。
促使人们在精神上战胜极大危险的这种可贵的力量,有战争中也应该看成是一种独特的有效要素。实际上,胆量如果不是在战争中,还会在人类活动的哪一个领域里更有它的地位呢?
对军人来说,从辎重兵和鼓手直到统帅,胆量都是最可贵的品德,它好比是使武器锋利和发光的真正的钢。
我们应该承认,胆量在战争中甚至还占有特别优先的地。。。。
位。在战争中,除了对时间、空间和数量的计算以外,胆量。
也起一定的作用,当一方的胆量超过对方时,他的胆量就因为对方怯懦而发挥了作用。
因而胆量是真正的创造性的力量。
这一点甚至在哲学上也是不难证明的。有胆量的人每当遇到怯懦的人,就必然有获胜的可能,因为怯懦能够使人失去镇静。只有遇到深思熟虑的谨慎的人,他才处于不利地位,因
①本书没有专门论述这一问题的一章。——译者
战 争 论991
为这样的谨慎同样可以说是胆量,至少和胆量同样坚强有力。。。
但这种情况是少有的。在所有谨慎的人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胆怯的。
在军队中,大力培养胆量这种力量,决不至于妨碍其他力量的发挥,因为军队在战斗队形和勤务规则的约束和规定下是服从更高的意志的,是受上级思想的支配的。胆量在这里,就象是压缩待发的弹簧一样。
指挥官的职位越高,就越需要有深思熟虑的智力来指导胆量,使胆量不致毫无目的,不致成为盲目的激情冲动,因为地位越高,涉及个人牺牲的问题就越少,涉及其他人生存和全体安危的问题就越多。因此,如果说军队受已成第二天性的勤务规则的控制,那么,指挥官就必须受深思熟虑的约束。指挥官在行动中如果只靠胆量,就很容易造成错误。但是,这种错误还是可嘉的,不应该和其他错误同等看待。那些常常不合时宜地表现出胆量的军队还是好的。这好比生长茂盛的杂草,它们正是土壤肥沃的证明。甚至是蛮勇,即毫无目的的胆量,也不能低估它,从根本上说,它跟胆量是同一种感情力量,只是表现为一种不受任何智力支配的激情而已。只有当胆量同服从背道而驰,因而忽视上级明确的意志时,我们才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危害。但是,我们把它看作是危害,并不是由于胆量本身的缘故,而是由于拒绝服从,因为在战争中没有比服从更重要的了。
在战争中,当指挥官的认识相同时,因小心怕事而坏事比因大胆而坏事要多千百次,这一点也许只要我们一提,读者就一定会同意。
02战 争 论
按理说,有了合理的目的,就容易有胆量,因而胆量本身的价值就会降低,但事实上却正相反。
当有了明确的思想,或者智力占优势时,一切感情力量就会大大失去威力。因此,指挥官的职位越高,胆量就越小,。。。。。。。。。。。。。
因为,即使见解和理智没有随职位的上升而提高,客观事物、。。。。
各种情况和各种考虑也仍然会从外部对他们施加频繁而强大。。。。。。。。。
的压力,他们越是缺乏个人的见解,就越感到压力的沉重。
法。。。。。。。。。。。。。。。。。。。。
国有句成语:“在第二位上大放光芒,升到第一位时黯然失色”
①,这句话揭示的生活经验所以在战争中也适用,最基本的原因就在这里。
在历史上被认为平庸甚至优柔寡断的统帅,在职位较低时几乎个个是以大胆和果断著称的。
有些大胆的行动是必要性引起的,我们必须弄清楚这种必要性。
必要性在程度上是不同的。
如果必要性十分迫切,当事者在追求自己的目的时不冒很大的危险就会遇到同样大的其他危险,那么值得我们称赞的就只是他的果断,而果断是有它自己的价值的。一个年轻人为了表现骑手的本领而跃过深沟,那是有胆量,假使是在一群土耳其士兵的追杀下跃过深沟,那就只是果断了。反之,行动的必要性越不迫切,必须考虑的情况越多,必要性就越不影响胆量的作用。
1756年腓特烈大帝看到战争不能避免49,只有先发制人才能免于灭亡,所以他发动战争是由于有必要性,但同时也是很有胆量的,因为在他那样的处境下,恐怕只有少数人才能下这样的
①这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时期的著名作家伏尔泰(1694—178)所写史诗《亨利颂》中的一句名言。——译者
战 争 论102
决心。
虽然战略只是统帅或最高指挥官的事情,但对战略说来,其他各级人员的胆量,同其他人的武德一样,并不是无关紧要的。
一支来自勇敢的民族而又经常培养大胆精神的军队,可以作出缺乏这种武德的军队所不能作的事情,因此我们谈到了军队的胆量的问题。我们本来要说的是统帅的胆量,可是当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一般地阐明了胆量的特性以后,关于统帅的胆量也就没有很多的话要说了。
指挥官的职位越高,智力、理解力和认识力在他的活动中就越起主导作用,胆量这种感情力量就越被推到次要位置。
因此在身居最高职位的人中间,胆量是很少见的,正因为这样,这些人身上的胆量就更值得称赞。有卓越智力作指导的胆量是英雄的标志,这种胆量的表现,不是敢于违反事物的性质和粗暴地违背概然性的规律,而是在决策时对天才(即准确的判断)迅速而不假思索地作出的较高的决定予以有力的支持。智力和认识力受胆量的鼓舞越大,它们的作用就越大,眼界也就越广阔,结论也就越正确。当然,在这里永远不要忘记,较大的目的也是和较大的危险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普通人,姑且不谈懦弱的人和优柔寡断的人,至多只有在远离危险和不需要负责的情况下,在自己的房间里设想某种活动时,才可以得出那种不需要实际观察即能得出的正确的结论。但是,如果危险和责任从各个方面袭来,他就会丧失全面观察的能力,即使由于别人帮助没有失去这种能力,也会失去决断能力,因为在这方面别人是无法帮忙的。。。。。
因此我们认为,没有胆量就谈不上杰出的统帅,也就是
202战 争 论
说,生来不具备这种感情力量的人是决不能成为杰出的统帅的,因此我们认为这种感情力量是成为杰出的统帅的首要条件。当一个人的职位升高时,这种通过修养和生活锻炼而有所发展和改变的天赋的感情力量还能剩下多少,这是另一个问题。当然,这种力量剩得越多,天才的翅膀就越硬,飞得就越高,因而冒险精神就越大,追求的目的也就随之提高。
不管是预见到的必要性引起的、并按必要性进行的行动,还是荣誉心引起的、并为满足荣誉心而进行的行动,不管是腓特列的行动,还是亚历山大的行动,对批判的考察来说几乎都是一样的。如果说亚历山大的行动因为更为大胆而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那么,腓特烈的行动就因为内在的必要性更多而更能满足人们的理智。
现在我们还必须再考虑一个重要的情况。
一支军队所以能够具有大胆精神,可能是因为这个民族本来就有这种精神,也可能是因为在有胆量的指挥官指挥下,通过胜利的战争培养了这种精神。但在后一种情况下,这支军队最初是不具备大胆精神的。
在我们的时代里,除了通过战争,而且是依靠胆量进行的战争以外,几乎再没有其他途径可以培养一个民族的大胆精神了。只有依靠胆量进行的战争才能抵制住懦弱和贫图安逸的倾向,这种倾向会使一个日益繁荣和交往频繁的民族堕落下去。
一个民族,只有它的民族性格和战争锻炼在不断地相互促进,才能指望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占有巩固的地位。
战 争 论302
第七章 坚  忍
读者也许希望听到一些关于角和线的问题,但在这里看到的却不是这些科学世界的公民,而是每天在大街上都能遇到的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可是作者还是不打算在所探讨的论题范围以外多加丝毫的数学成分,也不怕因而使读者感到意外。
在世界上的任何场合都没有在战争中那样,事情与人们的想象大不相同,从远处看和从近处看差别很大。建筑师可以多么平静地望着建筑物如何按照他的设计图逐步建造起来!
医生虽然比建筑师要遇到多得多的意外结果和偶然现象,但他对自己所用的手段的作用和用法是知道得很清楚的。而在战争中,一个统帅却经常受到种种情况的冲击,诸如真的和假的情报,由恐惧、疏忽和急躁所引起的错误,由正确的或错误的见解、恶意、真的或假的责任感和怠惰或疲劳所引起的违抗行为,以及一些谁也想象不到的偶然事件等等。总之,他处在成千上万的感受之中,这些感受绝大多数是令人担忧的,只有极少数是令人鼓舞的。长期的战争经验能使他具有对具体现象迅速作出估价的能力,高度的勇敢和内心的坚强能使他象岩石抗拒波涛的冲击一样抵御住这些感受。谁在这些感受面前让步,谁就会一事无成。所以,在实现自己
402战 争 论
的企图时,只要还没有充分的理由可以否定这个企图,就十分需要有坚忍精神来同这些感受对抗。何况在战争中,任何。。
丰功伟绩,几乎没有一件不是经过无限的劳累、艰辛和困苦才取得的。如果说在这里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弱点常常容易使人屈服,那么只有那种表现为世世代代受赞赏的坚忍精神的。。
伟大的意志力,才能引导他达到目标。
战 争 论502
第八章 数量上的优势
数量上的优势不论在战术上还是在战略上都是最普遍的致胜因素,因此首先应该就其普遍性加以考察,为此我们作以下的论述。
战略规定进行战斗的时间、地点和兵力。它通过这些规。。。。。。
定对战斗的开始①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只要战术进行了战斗,并获得了结果,不论是胜利还是失败,战略就可以根据战争的目的来运用这种结果。当然,战斗结果同战争目的之间的关系是很间接的,很少是直接的。它们之间还有一系列其他目的作为手段而从属于战争目的。这些目的(它们对较高的目的来说又是手段)实际上是多种多样的,甚至最终目的,即整个战争的目标,也几乎在每次战争中都是不同的。
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随着对有关问题的研究而逐步了解,在这里我们不打算逐个地讨论这一切问题(即使这是可能的)。
因此,我们暂且不谈运用战斗的问题。
在战略规定(也可以说是决定)战斗时,甚至那些对战斗的开始发生影响的事物,也不是那样简单的,并不是稍加考察就可以掌握的。战略在规定时间、地点和兵力时,可以
①德文“derAusgang”
(开始)也可以译为“结局”。——译者
602战 争 论
有各种各样的方法,而多种不同的方法对战斗的开始和战斗的结果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我们只能逐步地,即通过进一步的具体研究再来熟悉它们。
如果撇开战斗的意义和产生战斗的条件所引起的一切变化不谈,最后再撇开军队的质量(因为这是既定的)
不谈,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战斗这一赤裸裸的概念,即抽象的斗争了。
在这个抽象的斗争中,除了作战双方的数量以外,就没有其他东西可以区别了。
这样,作战双方的数量就决定着胜负。为了得出这一结论,我们不得不撇开一系列问题不谈,由此可以看出:在一次战斗中数量上的优势只是致胜因素之一,有了数量上的优势还远远算不上赢得了一切,也远远算不上获得了主要的东西,而且由于其他同时起作用的条件的变化,获得的东西还可能是十分少的。
但是,优势有程度上的不同,它可以是一倍,也可以是两倍、三倍等等。每个人都懂得,如果照这样增加上去,数量上的优势必然会压倒其他一切。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必须承认,数量上的优势是决定一次战斗结果的最重要的因素,只不过这种优势必须足以抵销其他同时起作用的条件。从这里得出一个直接的结论:必须在决定性的地点把尽可能多的军队投入战斗。
不管投入战斗的军队是否够用,我们在这方面要作到现有手段所允许作的一切。这是战略上的首要的原则。正如前面说的那样,这个原则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既适用于法国人
战 争 论702
和德国人,也适用于希腊人和波斯人,英国人和马拉地人①。
但是,为了使这个问题能够更加明确些,我们不妨考察一下欧洲的军事情况。
欧洲各国军队在武器装备、组织编制和各种技能方面,彼此是非常相似的,只是在军队的武德和统帅的才能方面有时还有一些差别。翻遍现代的欧洲战史,已经找不出象马拉松那样的战例50了。
腓特烈大帝在勒登以大约三万人击败了八万奥军,在罗斯巴赫用两万五千人打败了五万多联军51,但这是同拥有一倍或一倍以上兵力优势的敌人作战而取得胜利的绝无仅有的战例。
我们不能引用查理十二在纳尔瓦会战的战例52,因为当时俄国人几乎还不能被看作是欧洲人,而且这次会战的主要情况很少有人知道。拿破仑曾经在德累斯顿以十二万人对抗二十二万人53,对方的兵力优势还不到一倍。在科林,腓特烈大帝以三万人对抗五万奥地利人,但是没有成功54。
拿破仑在殊死的来比锡会战55中,以十六万人对抗过二十八万多人,同样也没有成功,对方的优势还远远不到一倍。
由此可见,在目前的欧洲,即使最有才能的统帅,也很难战胜拥有一倍优势兵力的敌军。如果我们看到,一倍优势的兵力在天平上竟有比最伟大的统帅还大的重量,那么我们就不应当怀疑,在一般条件下进行的大小战斗中,不论其他方面的条件如何不利,只要有显著的数量上的优势,而且无
①马拉地人——居住在印度中部的一个民族,在十八—十九世纪曾屡次武装反抗英国殖民者。——译者
802战 争 论
需超过一倍,就足以取得胜利了。当然,人们可能想到有些隘口即使用十倍的兵力也难以攻陷,但在这种情况下,就根本谈不上是战斗了。
因此我们认为,决定性地点上的兵力优势,在我们欧洲的这种情况下以及一切类似的情况下,是十分重要的,即使在一般情况下,无疑也是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在决定性地点上能够集中多大的兵力,这取决于军队的绝对数量和使用军队的艺术。
因此,首要的规则应该是把尽量多的军队投入战场。这听起来很象是老生常谈,其实并非如此。
长期以来,人们从没有把军队的数量看作是重要条件,为了证明这一点,只要指出下列事实就够了:在大多数战史中,甚至在十八世纪的比较详尽的战史中,军队的数量不是完全没有提到,就是只顺便谈到,却从来没有被人重视过。滕佩霍夫是最早谈到这个问题的著作家,他在七年战争史中曾一再谈到这个问题,但谈得也十分肤浅。
甚至马森巴赫,在他评论1793年和1794年普鲁士军队在孚日进行的战局的许多文章56中,对山脉、谷地、道路和小径谈了许多,但对双方的兵力却什么也没有说。
可以证明这一点的另外一个事实是某些评论家A 的头脑中有一种奇异的想法,他们认为军队应该有一个最理想的固定的标准数量,超过这个数量的多余的兵力不但不能带来益
这里,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滕佩霍夫和蒙塔朗贝尔。前者在其著作第一部分A的113页上提到这种见解,后者在他关于1759年俄军作战计划的书信中提到这种见解(作者原注)。
战 争 论902
处,反而是累赘。
最后,还有许多例子说明,人们所以没有把一切可以利用的兵力都投入会战或战争,是因为他们不相信数量上的优势确实是重要的。
如果人们确信集中显著优势的兵力可以夺取一切可能夺取的东西,那么,这条明确的信念就必然会反映在战争的准备上,会把尽量多的兵力投入战争,以便自己在兵力上占优势,至少不让敌人在兵力上占优势。关于进行战争的绝对兵力的问题就谈这些。
绝对兵力的数量是由政府规定的。尽管这种规定已经是真正的军事活动的开始,而且在军事活动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问题,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将在战争中指挥这支军队的统帅,却必须把绝对兵力的数量看作是既定数,因为他或是没有参加决定这个数量,或是条件不允许他把兵力扩大到足够的程度。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能取得绝对优势,也要巧妙地使用军队,以便在决定性地点上造成相对的优势。
这样,空间和时间的计算就似乎是最重要的,于是人们认为战略上的这种计算似乎包括使用军队的全部问题。有些人甚至认为,杰出的统帅天生有一种能在战略上和战术上从事这种计算的器官。
空间和时间的计算,即使在任何场合都是最基本的,是战略上日常需要的,但却不是最困难的和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如果我们不抱偏见地阅读战史,那么就会发现,这种计算上的错误真正导致重大损失的情况,至少在战略上是极为
012战 争 论
少见的。如果一个果断而又灵活的统帅(如腓特烈大帝和拿破仑)
,用一支军队以急速的行军击败几个敌人的这一切情况,都要用空间和时间的巧妙结合这个概念来表明,那么我们就会徒劳无益地在用词上纠缠不清。为了使概念明确和有用,必须用确切的名称来称呼各种事物。
腓特烈大帝和拿破仑对敌方(道恩和施瓦尔岑堡)的情况的正确判断,敢于在一段时间内仅以少量兵力同敌人对峙的冒险精神,进行强行军的毅力,迅速进行袭击的胆量,以及伟大人物在面临危险时所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作为,这都是他们取得胜利的原因,——这一切同正确计算空间和时间这两个简单事物的能力又有什么相干呢?
但是,甚至象在罗斯巴赫和蒙米赖胜利后乘势取得勒登和蒙特罗胜利那样的反跳式用兵①,这种在防御战中经常为伟大统帅所信赖的方法,确切地说来,也毕竟只是历史上罕见的现象。
要取得相对的优势,也就是在决定性地点上巧妙地集中优势兵力,就往往必须准确地选定决定性地点并使自己的军队一开始就有正确的方向,就必须有决心为了主要的东西(即为了大量集中自己的兵力)
不惜牺牲次要的东西。
腓特烈大帝和拿破仑在这方面做得十分突出。
谈到这里,我们认为已经把数量上的优势的重要性说清楚了。数量上的优势应该看作是基本原则,不论在什么地方
①作者用力学上的“反跳”一词来形容用兵的方法,可能是指用同一支军队先打一处敌人,回头又打另一处敌人的打法。参阅注29、51。——译者
战 争 论112
都是应该首先和尽量争取的。
但是,如果因此就认为数量上的优势是取得胜利所不可缺少的条件,那就完全误解了我们的论述。我们只是想在结论中指出军队的数量在战斗中的重要性。只要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兵力,那就完全符合这个原则了。至于由于兵力不足是否应该避免战斗,那只有根据总的情况才能决定。
212战 争 论
第九章 出敌不意
为了达到上一章所谈的到处要争取的相对优势,就必然要到处争取出敌不意。一切行动都是或多或少以出敌不意为。。。。
基础的,因为没有它,要在决定性的地点上取得优势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出敌不意是取得优势的手段,但除此以外,就其精神效果来看,它还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因素。非常成功的出敌不意会使敌人陷于混乱和丧失勇气,从而会成倍地扩大胜利,这有许多大的和小的例子可以说明。这里谈的不是狭义的出敌不意——进攻范围内的奇袭,而是一般地用各种措施,特别是用调配兵力的方法达到的出敌不意。这种出敌不意在防御中也同样可以采用,特别在战术防御中更为重要。
我们说,一切行动都无例外地要以出敌不意为基础,但是,行动的性质以及行动的条件是不同的,因此,以出敌不意为基础的程度是极不相同的。
这种差别由于军队、统帅以至政府的特点不同就已经开始存在了。
秘密和迅速是出敌不意的两个因素,而两者是以政府和统帅具有巨大的魄力和军队能严肃地执行任务为前提的。软弱和松懈是不能达到出敌不意的。虽然出敌不意是到处应争
战 争 论312
取的,甚至是不可缺少的,而且确实是不会毫无效果的,但是,非常成功的出敌不意也确实是不多的,这是它本身的性。。。。
质决定的。因此,如果认为在战争中用这种手段定能得到很多收双,那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在想象中,出敌不意是非常引人入胜的,但在实行中,出敌不意却多半因为整个机器的阻力而难以实现。
在战术上,由于涉及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都比较小,出敌不意自然就比较容易实现。因此,在战略上,越是接近战术范围的措施,就越有可能出敌不意,越是接近政治范围的措施,就越难出敌不意。准备一次战争通常需要几个月,把军队集中到主要的配置地点,多半需要建造一些仓库和补给站,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行军,这些动向是很快就会被人知道的。
因此,一个国家出敌不意地向另一个国家挑起战争,或者出敌不意地将大量兵力指向另一个国家,这是极少见的。
在以围攻为主的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中,人们曾尽力争取出敌不意地包围一个要塞,并认为这是军事艺术中特有的重要的一章,但是,成功的例子仍是罕见的。
与此相反,一两天内就可以完成的活动,出敌不意的可能就较大。因此,比敌人抢先一步行军,从而先敌占领某一阵地、某一地点或者某一条道路等等,往往并不困难。但是很明显,这样的出敌不意虽然较容易达到,但效果较小,不是这样的出敌不意虽然较难达到,但效果较大。谁要是相信这样一些小规模的出敌不意往往能取得很大的效果,例如赢得一次会战,夺取一个重要仓库,谁就等于相信那些可以想
412战 争 论
象、但在历史上找不到证明的东西,因为一般说来,这种出敌不意产生很大效果的例子是罕见的。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通过小规模的出敌不意要收到很大效果是很困难的。
当然,凡是从历史上研究这些问题的人,都不应该只注意历史评论家那些渲染的词藻、说教和自鸣得意的术语,而必须正视事实本身。
例如在1761年的西里西亚战局中,就有过以出敌不意闻名的一天。那是7月22日。那天,腓特烈大帝在向尼斯附近的诺森行军时,比劳东将军抢先了一步,据说,这就使奥军和俄军不能在上西里西亚会师,因而他赢得了四个星期的时间57。但是,谁要是仔细阅读一下大史学家们A 关于这一事件的记载,并且不抱偏见地看这些记载,那么,他就决不可能认为7月22日的行军有这样大的意义,而只能看出对这次行军的流行看法是充满矛盾的,并且看出在那个以机动闻名的时代里,劳东的行动有许多是没有道理的。
在渴望了解真相和获得确证的今天,人们怎能容忍那些流行的历史证明呢?
要在战争过程中利用出敌不意取得巨大的效果,就必须积极地活动、迅速地定下决心和进行强行军。腓特烈大帝和拿破仑是大家公认在这方面造诣最深的统帅,但是,从他们的战例中也可以看到,即使充分地做到了这一切,也并非总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腓特烈大帝在1760年7月曾非常出敌不意地从包岑袭击拉西将军,转而又袭击德累斯顿,在整个这段插曲中他不仅实际上一无所得,反而丢失了格拉次要塞,使
滕佩霍夫,“老兵”
61,腓特烈大帝(作者原注)。
A
战 争 论512
自己的处境明显地恶化58。
拿破仑在1813年曾经两次突然从德累斯顿袭击布留赫尔59(至于他上劳西次突入波希米亚60就根本不用提了)
,两次都完全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只不过是浪费时间和兵力,扑了个空,而且反而使德累斯顿几乎陷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因此,在战争中要通过出敌不意取得巨大的效果,只靠指挥官的活动、魄力和果断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其他有利条件。但是,我们不是想完全否认出敌不意可能取得巨大的效果,只是想指出巨大的效果同其他有利的条件是分不开的,而这些条件并不是经常具备的,也很少是指挥官所能创造出来的。
在这方面,这两位统帅也提供了另外两个鲜明的例子。
1814年,当布留赫尔的军队离开主力军团向马恩河下游移动时,拿破仑对它进行了一次著名的袭击。要想以两天出敌不意的行军取得比这更大的战果是不容易的。首尾相隔三日行程的布留赫尔的军队被各个击破了,遭受了相当于一次主力会战失败时那样的损失①。这完全是出敌不意的效果,因为,假使布留赫尔预料到拿破仑可能对他袭击,他就完全不会这样组织行军了。这次出敌不意的袭击所取得的效果同布留赫尔行军组织的错误是分不开的。当然拿破仑并不知道这些情况,因此,他的成功掺杂着一种幸运的偶然性。
1760年的累格尼察会战也是如此②。腓特烈大帝在这次
①见注29。——译者②见注47。——译者
612战 争 论
会战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他刚刚占领了一个阵地,在当夜又转移了,这完全出乎劳东的意料之外,因而使劳东损失了七十门炮和一万人。虽然当时腓特烈大帝为了避免会战,或者至少为了打乱敌人的计划,经常采取忽东忽西地运动的原则,但是14日夜间转移阵地,却正好不是由于这个原因,而象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因为他不喜欢14日的阵地。因此,偶然性在这里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如果劳东的进攻不是偶然地碰上了腓特烈大帝在夜间转移了阵地,不是偶然地碰上了难以通过的地形,那么,结果就可能不是这样了。
就是在较高的和最高的战略范围内,也有一些利用出敌不意获得巨大成果的战例。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只要指出以下几个例子就够了:大选帝侯①同瑞典人作战时,从弗兰肯到波莫瑞以及从马克到扑烈哥尔河的两次辉煌的进军62,1757年的战局;1800年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的那次著名的行动63。在1800年这个战例中,一支军队投降后交出了整地区,在1757年的战局中,另一支军队几乎也同样地交出战区并投降。最后,还可以举出腓特烈大帝侵入西里西亚作为一场完全出敌不意的战争的例子。上述各例中的战果都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如果不把这种情况同一个国家由于缺乏活动力和毅力而没有作好战争准备的情况(如1756年的萨克森和1812年的俄国)混为一谈,这种情况在历史上还是少见的。
现在还要谈谈关于出敌不意的一个关键问题。
这就是:只有能够左右对方的人才能做到出敌不意,而只有行动正确的
①勃兰登堡的选帝侯,即腓特烈。威廉。——译者
战 争 论712
人才能左右对方。如果为了出敌不意采用了错误的措施,那么不但不能取得良好的结果,反而会招致恶果,至少敌人对我们的这种措施不必特别担心,他会从我们的错误中找到防止不幸的对策。进攻比防御包含更多的积极行动,因此,出敌不意自然也就更多地为进攻者所采用,但是正如我们在后面就要谈到的那样,这也不是绝对的。进攻者和防御者也可能同时采取出敌不意的行动,这时候,谁的措施最恰当,谁就必然占上风。
按理应该如此,但实际生活并不这样严格地符合这一准则,而且原因很简单。出敌不意的精神作用,往往能使最坏的事情变成好事,并使对方不能正常地定下决心。特别是在这里,我们所指的不仅仅是对方的高级指挥官,同时还指每一个指挥官,因为出敌不意会使部队涣散,因而每个指挥官的个性在这时都很容易表现出来。
在这里,许多问题都取决于双方总的情况的对比。如果在总的精神方面占有的优势,能使对方士气低落和惊慌失措,那么利用出敌不意就能取得更大的效果,甚至在本来应该失败时也会取得良好的结果。
812战 争 论
第十章 诡  诈
诡诈是以隐蔽自己的企图作为前提的,因此它是同直率的、无所隐讳的,即直接的行动方式相对立的,就如同双关谐语和直接的表白相对立一样。因而它和说服、收买、压服等手段没有共同之处,但是和欺骗很类似,因为欺骗也同样隐蔽自己的企图。如果诡诈完全得逞,它本身甚至就是一种欺骗,但是由于它并不是直接的言而无信,因而和一般所谓的欺骗毕竟还有所不同。使用诡诈的人要使被欺骗的人自己在理智上犯错误,这些错误在最后造成一种结果,使他看不。。
到事物的真相。因此可以说:如果双关谐语是在思想上和概念上变戏法,那么诡诈就是在行动上变戏法。
初看起来,战略这个名称来源于诡诈这个词似乎不是没有道理的。尽管从希腊时代以来,战争在许多方面发生了真正的和表面的变化,但战略这个名称似乎依然表示它本来具有的诡诈的实质。
如果人们认为战术是暴力行为(即战斗本身)
的实施,而把战略看作是巧妙运用战斗的一种艺术,那么,除了各种感情力量(象压缩待发的弹簧一样的炽烈的荣誉心,不易屈服的坚强意志等等)以外,其他禀赋似乎都不能象诡诈那样适合于指导和鼓舞战略活动了。上一章谈到到处要争取出敌不
战 争 论912
意时已经含有这个意思,因为任何一次出敌不意都是以诡诈(即使是很小程度的诡诈)为基础的。
尽管我们非常需要了解战争中双方指挥官在狡猾、机智和诡诈方面的较量情况,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战史中很少记载这些情况,而且在大量的关系和情况中它们也很少是突出的。
产生上述情况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它们与上一章所谈的大致相同。
战略的活动不是别的,只是采取同部署战斗有关的措施。
战略不象生活的其他方面那样,可以单纯在口头和文字上进行活动,发表谈话,草拟声明等等。但使用诡诈进行欺骗时,所要利用的却主要是这些廉价的东西。
战争中也有与此类似的活动,例如,透露只是为了骗人的方案和命令,故意向敌人泄漏假情报等等。这些活动在战略范围内通常只起很小的作用,只有在个别碰巧的场合才是合适的,因此不能看作是指挥官可以随意进行的活动。
但是要通过部署战斗等这样的活动使敌人受骗,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兵力,而且活动的规模越大,花费就越多。
人们通常都不愿为此付出这种代价,因此,所谓佯动在战略上收到预期效果的情况是很少的。事实上,在较长时间内把大量兵力单纯用来装模作样是危险的,因为这样做很可能不发生作用,而在决定性地点上这部分兵力却无法使用了。
指挥官能够经常深刻地体会到这个平凡的道理,因此他不喜欢狡猾灵活的把戏。单调而严肃的必然性经常迫使他不得不采取直接行动,使他没有玩弄这种把戏的余地。
总之,在
022战 争 论
战略这个棋盘上,是不存在诡诈和狡猾所不可缺少的灵活性的。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虽然诡诈在不妨害必要的感情力量(然而往往是有妨害的)
的情况下没有什么害处,但是对统帅来说,正确而准确的眼力比诡诈更为必要,更为有用。
但是,战略支配的兵力越少,就越需要使用诡诈。因此,当兵力很弱,任何谨慎和智慧都无济于事,一切办法似乎都无能为力的时候,诡诈就成为最后手段了。人们越是在绝望的处境中,就越想孤注一掷,而诡诈也就越能助长他们的胆量。在丢掉一切其他打算,不再考虑一切后果的情况下,胆量和诡诈可以相互促进,并使希望的微光集中于一点,成人一道也许还可能引起火焰的光芒。
战 争 论12
第十一章 空间上的兵力集中
最好的战略是首先在总兵力方面,然后在决定性的地点上始终保持十分强大的力量。因此除了努力扩充兵员(但这。。。。。。。。。
往往不是统帅所能决定的)以外,战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准则是集中兵力。除了为实现迫切的任务必须把兵力调开。。。。。。。
以外,任何部队都不应该脱离主力。我们要严格遵守这一准则,并把它看作是一种可靠的行动指南。至于什么是分割兵力的合理的理由,我们将会逐步认识清楚的。同时,我们也会看到,上述准则并非在每一次战争中都产生同样的效果,由于目的和手段不同,它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
有些人只是糊里糊涂按照别人的习惯做法把兵力分割和分散了,但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这种现象听来好象难以置信,但却重复过几百次了。
如果我们承认集中全部兵力是一个准则,而任何分散和分割兵力都只是例外,只是有了充分的根据才是可行的,那么,我们不仅可以完全避免那种愚蠢的行动,而且还可以杜绝某些分割兵力的错误理由。
22战 争 论
第十二章 时间上的兵力集中
我们在这里要谈的概念在实际运用时很容易引起各种各样的错觉,所以有必要把某些概念阐述和明确一下,为此,我们再来作一次简短的分析。
战争是方向相反的两个力量的碰撞,从这里自然会得出结论:较强的一方不但可以抵销对方的力量,而且还可以迫使对方作反方向的运动。因此,在战争中根本不容许陆续(逐次)
发挥力量的作用,同时使用规定用于一次碰撞的全部力量必须看作是基本法则。
但是,只有战争确实象机械碰撞一样,才会产生上述现象。如果战争是双方力量持续不断地相互抵销的过程,那么力量的作用当然也就可以陆续发挥了。
在战术上就是这样,这主要是因为火器是一切战术的重要基础,但也还有其他原因。
如果在火力战中以一千人对五百人,那么双方伤亡的多寡同双方参战人数的多少都有关系。一千人发射的子弹比五百人多一倍,而一千人被击中的可能性也比五百人被击中的可能性大些(因为一千人的队形一定比五百人的队形更为密集)。
假定一千人被击中的可能性比五百人大一倍,那么双方的伤亡就会相同。例如用五百人战斗的一方伤亡二百人,那么用一千人战斗的一方也同样有二百人伤亡。如果用五百人战斗
战 争 论32
的一方还有五百人保留在火力范围以外,那么,双方都还有八百个可以战斗的人。但是,其中一方的八百人中有五百人是弹药充足、体力充沛的生力军,而另一方的八百人却都是队形松散、弹药不足和体力受到削弱的士兵。不过,仅仅由于一千人比五百人多一倍,被击中的可能性就大一倍,这样的假定当然是不正确的。因此,保留半数兵力的一方也可能在一开始就受到较大的损失,这是一种不利。同时还必须承认,在一般情况下,用一千人战斗的一方一开始就拥有把敌人逐出据点和迫使敌人退却的有利条件。但是,他以后作战时只有八百名经过战斗而处于松散状态的士兵,对方却有五百名生力军,而且参战过的士兵的战斗力被削弱的程度也不会比他严重得很多,这是对他不利的。至于上述两种有利条件同这一种不利条件能否抵销,这已不是进一步分析所能明确的问题,必须依靠经验来判定。在这里,凡是稍有战争经验的人,大概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优势在拥有生力军的一方。
由此可见,在战斗中使用过大的兵力将会导致多么大的不利。尽管使用优势兵力在最初可能带来很大的利益,但是在以后却可能不得不为此付出代价。
不过,只有当军队秩序混乱、队形松散和体力疲惫时,换。。。。。。。。。。。。。
句话说,当出现每次战斗中都会有的(胜利的一方也会有。。。。。。。。
的)危机时,才有上述危险。因此,当一方的军队处于削弱。
状态时,对方相当数量的生力军的到来就起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当胜利一方的松散状态已经消失,只剩下胜利带来的精神方面的优势时,对方再投入生力军就不能挽回败局
422战 争 论
了,相反,这支生力军也会被卷入失败的旋涡。一支被击败的军队,是不可能依靠强大的预备队在第二天转败为胜的。
从。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战术和战略之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别的。。。。。。。。。。。。。。。。。。。。。。。。。。
根源。。。战术上的成果,即在战斗进行中和在战斗结束前取得的。。。
成果,绝大部分是在队形松散和体力疲惫的情况下取得的,而。。。。。。。。。。。。。。。。。。。
战略上的成果,即整体战斗的成果或终局的胜利(不论是大是小)
,却不是在这种情况下取得的。战略上的成果,是在部。。。。。。。。。
分战斗的成果结合成一个独立的整体时才产生的,这时,危机已不存在,军队恢复了原来的状态,损失的只不过是实际被消灭了的那一部分。
根据这种区别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战术上兵力可以逐次使用,而在战略上兵力却只能同时使用。
在战术上,如果开始阶段取得的成果不能解决一切,而必须考虑到下一阶段,那么,自然会得出以下结论:为了取得开始阶段的成果,只能使用必要的兵力,而必须把其余的兵力配置在火力战和白刃战的杀伤范围以外,以便用来对付敌方的生力军,或者用来战胜已经削弱了的敌人。但在战略上却不是这样。一方面,如同我们上面指出的那样,在战略上一旦产生了成果,就无需担心敌人的反击,因为随着战略成果的出现,危机也就不存在了;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在战略上使用了的兵力都一定会受到削弱。只有在战术上同敌。。。。。
人冲突的那部分兵力,即参加战斗的那部分兵力,才会被敌方削弱。也就是说,只要在战术上不无谓地滥用兵力,那么被削弱的就只是不得不被削弱的那一部分,而决不是在战略
战 争 论52
上参加冲突的全部兵力。在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某些参加战斗不多甚至没有参加战斗的部队,仅仅由于它们的存在就可以同参加战斗的部队一同起决定性作用。战斗结束后,这些部队还保持着原来的状态,就象没有参加战斗的部队一样,可以用于新的目的。这种用来造成优势的部队对总的成果会有多么大的贡献,是十分清楚的。而且不难看出,有了这样的部队,在战术上参加冲突的那部分兵力的损失将会大大减少。
因此,如果说,在战略上使用的兵力增多,损失不但不会增大,甚至往住会有所减少,从而我们的决战会更有保障,那么,自然可以得出结论:在战略上使用的兵力越多越好,因此,必须同时使用现有一切可以使用的兵力。。。
但是,我们还必须从另一方面来彻底地论证这个原则。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谈的只是斗争本身。固然,斗争是真正的军事活动,但是,斗争所离不开的人、时间和空间,以及它们的作用所能产生的结果也必须予以考虑。
战争中的疲乏、劳累和物资缺乏,是一种特殊的损害因素,这种因素就其实质而言并不属于斗争本身,但或多或少同斗争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同战略有密切的关系。在战术上,固然也有劳累和物资缺乏,而且可能非常严重,不过战术行动的持续时间比较短,因此它们的影响可以不必作很多的考虑。但在战略上,时间和空间的范围都比较大,这种影响往往不仅十分明显,而且经常起决定性作用。在一支常胜的军队中,疾病减员比战斗减员大得多的现象是常见的。
如果象上面考察战术上的火力战和白刃战那样来考察战
622战 争 论
略上的这种损害范围,那么,当然可以设想:处于这种损害范围内的一切军队在某个战局或者其他战略阶段结束时都会陷于削弱状态,因而刚投入战场的生力军能产生决定性的作。。。。。
用。因此,在战略上也象在战术是一样,应该用尽量少的兵。
力来争取开始阶段的成果,以便把生力军留在最后使用。
为了对这种在许多实际使用的场合好象很有道理的思想作出确切的评价,我们必须探讨它的各个具体概念。
首先,我们决不能把纯粹是以后增加的兵员同原来就有的生力军混淆起来。在大多数情况下,当战局临近结束时,不论是胜利的一方还是失败的一方,都迫切希望增加兵员,甚至认为这好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这个问题我们在这里暂且不谈,因为,假如一开始就拥有足够强大的兵力,就没有必要增加兵员了。
至于认为新参战的部队就其精神价值来说比作战已久的部队更值得重视,就象战术预备队比在战斗中受过很大损失的部队更值得重视一样,那是同所有的经验矛盾的。失利的战局固然能使部队的勇气和精神力量受到某种程度的挫伤,但是胜利的战局也能使勇气和精神力量得到同样程度的增强,两者平均起来,得失互相抵销,战争锻炼却象纯利一样被盈余下来了。
此外,在这里应该更多地以胜利的战局为着眼点,而不是以失利的战局为着眼点,因为,如果预料失利的可能性较大,本来就兵力不足,不可能设想还把一部分兵力留待以后使用。
这个问题解决以后,还有一个问题:劳累和物资缺乏使军队受到的损失,是否象在战斗中一样,会随着兵力的增加而增加呢?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答复必须是否定的。
战 争 论72
劳累大多是由危险引起的,而军事行动的每一个瞬间都或多或少地渗透着危险。军队要想处处避免这种危险,确有把握地行动,就必须进行大量活动,这些活动就是战术上和战略上的勤务①。兵力越小,这种勤务就越繁重,兵力优势越大,这种勤务就越轻松,这一点谁能怀疑呢?因此在战局中对抗比我们兵力小得多的敌人,比对抗兵力相等或大于我们的敌人,劳累要小得多。
上面所说的是关于劳累的问题。至于谈到物资缺乏,那就有所不同。物资缺乏主要指两个方面:给养品的缺乏和宿营条件(不管是舍营还是舒服的野营)的缺乏。集结在同一地点的部队越多,这两方面的物资当然也就越缺乏。
但是,对于向外扩展、取得更大的空间、取得更多的给养和宿营条件来说,兵力优势岂不也是一种最好的手段吗?
1812年拿破仑进军俄国时,曾经史无前例地把军队大量集中在一条大路上,因而造成了同样是史无前例的物资缺乏,这不能不归咎于他的那条原则:在决定性的地点上集中的兵力越多越好。他在这里是否过分强调了这条原则,这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如果要避免遭到物资缺乏的困难,只需有较宽的正面上前进就行了。在俄国不会缺少空间,一般地说,缺少空间的情况也是极少的。因此,从这里找不出任何根据可以证明同时使用优势很大的兵力就必然会在较大程度上削弱军队。可能有人认为:虽然把本来可以留待必要时使用的多余的兵力都用上去能减轻整个
①可能是指警戒等。——译者
822战 争 论
军队的负担,但大风大雨和作战时不可避免的劳累会使它减员。不过,我们认为必须把一切联系起来作全面的考察,试问:这种减员的不利是否大到足以抵销兵力优势在各方面所能取得的利益呢?
现在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需要加以论述。为了在部分战斗中取得某个较大的成果,要大致确定哪些兵力是必要的,哪些兵力是多余的,这并没有多大困难。但在战略上要这样做就几乎没有可能,因为战略上要获取的成果不是死板固定的,是没有明显的限度的。因此,在战术上可以看作是过剩的那部分兵力,在战略上却必须看作是可以用来伺机扩大战果的手段。利益的百分比是随战果的大小而增减的,因此,使用优势兵力很容易就可以取得谨小慎微地使用兵力所永远得不到的东西。
1812年,拿破仑依靠自己巨大优势,成功地推进到莫斯科,而且占领了这个首都。如果他依靠这一优势能够完全粉碎俄国的军队,那么,他也许可以在莫斯科缔结一个通过任何其他途径都很难得到的和约。这个例子只是用来说明上述观点,不是用来证明它,如果要证明它,就需要详尽地阐述,在这里这样做是不方便的。
以上只是针对逐次使用兵力的观点说的,而不是针对预备队这个概念本身说的。固然,这些论述已经不止一次地涉及到预备队这个概念,但是,正象我们在下一章将要谈到的那样,它还同其他一些概念有联系。
在这里要明确一点:在战术范围,单是实际使用军队的时间延长,就能使军队受到削弱,因而时间是削弱军队的一。。
战 争 论92
个因素,但在战略范围,时间基本上不是通过本身的延长对军队发生影响的。在战略范围,虽然时间对军队也起损害作用,但是这种损害作用一部分由于兵力众多而被抵销了,另一部分则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得到补偿①,因此,在战略上不能单纯为了时间的缘故,就企图通过逐次使用兵力的方法使时。。。。。。。。。
间对自己有利。
我们所以说单纯为了时间的缘故,是因为时间通过和它。。。。。。。。。
结合在一起的其他条件对作战一方可能产生和必然产生的影响同时间本身直接产生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不是无所谓或无足轻重的,这个问题我们将另作研究。
我们要阐明的准则是:一切用于某一战略目的的现有兵力应该同时使用,而且越是把一切兵力集中用于一次行动和。。
一个时刻就越好。
但是,在战略范围也有持久地和陆续地发挥兵力的作用的问题,即逐次展开生力军的问题,特别是在生力军是争取最后胜利的主要手段时,更不能忽视这个问题。这是另一章要讨论的问题,在这里提到它,只是为了使读者不致误解,不要把上面谈到的问题误认为是我们还根本没有谈到的问题。
现在我们来考察一个同上面的论述有密切关系的问题,即战略预备队的问题,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整个问题才能得。。。。。
到充分的说明。
①根据我们的理解,是指兵力众多就可以减轻警戒等勤务,因而减轻了劳累(参阅本卷第225页)。同时,在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部队只要在战场上,即使没有参加战斗也能起决定性作用(参阅本卷第222页)
,时间对军队的损害因而得到了补偿。——译者
032战 争 论
第十三章 战略预备队
预备队有两个不同的使命:第一是延长和恢复战斗,第二是应付意外情况。第一个使命以逐次使用兵力能取得利益为前提,因而在战略范围内不可能出现。把一个部队调到即将失守的地点去,这显然属于第二个使命的范畴,因为在这里不得不进行的抵抗,是没有充分预见到的。如果一个部队仅仅为了延长战斗而被留下来,被配置在火力范围以外,但仍然受这次战斗的指挥官指挥,那么它当然是战术预备队,而不是战略预备队。
但是,在战略范围,也可能需要准备一定的兵力以防意外,因此,也可能需要有战略预备队,不过只是在可能出现意外情况的条件下才是这样。在战术范围,人们多半只能通过观察来了解敌人的措施,任何一个小树林和地褶都可以把敌人的措施隐蔽起来,因此人们必须经常在某种程度上准备应付意外情况,以便在以后可以加强整个部署中过于薄弱的环节,总之,要能够针对敌人的情况调整我方的兵力部署。
在战略范围也必然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战略行动同战术行动是有直接联系的。在战略上,有些部署也只有根据观察和每日每时获得的不很确实的情报以及战斗产生的实际效果才能予以确定。因此,根据情况不确实的程度保留一定兵
战 争 论132
力以备以后使用,也是战略指挥上的重要条件。
大家知道,在防御中,特别是在江河、山地这一类地形的防御中,会不断出现这种情况。但是,战略活动离开战术活动越远,这种不确实性就越小,当战略活动接近政治领域时,这种不确实性就几乎完全不存在了。
敌人把纵队派往什么地方去进行会战,这只能通过观察去了解,敌人将在什么地方渡河,这可以从他事前暴露的某些准备措施中来了解。
至于敌人可能从哪个方向侵入我国,通常还在一枪未发以前,所有的报纸就已透露了。措施的规模越大,人们就越难做到出敌不意。时间是如此之长,空间是如此之大,产生行动的各种情况又是如此明显而很少变化,以致人们或者有足够的时间来了解它,或者可以确切地推断出来。
而另一方面,措施越涉及到全局,战略预备队(如果有的话)的作用也就越小。
我们已经知道,部分战斗的结局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只有在整体战斗的结局中才能看到一切部分战斗的价值。
但是,即使是整体战斗的结局,也只有相对的意义,这种意义的大小,取决于被击败的敌军在其全部兵力中占多大的比重和有多大的重要性。一个军的失利可以用一个军团的胜利来弥补,甚至一个军团在会战中的失利,不仅可以由一个更大的军团的胜利来抵销,而且还可以转败为胜(例如1813年在库耳姆的两天会战64)
,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怀疑的。
但是,被击败的那一部分敌军越重要,胜利(整体战斗的胜利)的重要性也就越有独立的意义,敌人通过以后的行动来
232战 争 论
挽回失败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这一点也同样是很清楚的。至于如何进一步明确这一点,我们将在其他地方进行研究,在这里,只要读者知道这种关系无疑是存在的就够了。
现在,我们在上述两点以外再加上第三点:如果说在战术上兵力的逐次使用总是使决定性行动推廷到整个行动的末尾,那么在战略上同时使用兵力的准则却几乎总是使主力决战(不一定是最后决战)
在一次大规模行动的开始就进行。
这样,我们根据这三点结论就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战略预备队的使命越广泛,战略预备队的必要性就越小,好处就越少,带。。
来的危险就越大。
要指出从哪里开始战略预备队的存在就变得不合理了,这并不困难。主力决战就是这个起点。在主力决战中全部兵。。。。
力必须都使用进去,把现有军队组成的任何预备队留在主力。。。。
决战以后使用都是荒谬的。
因此,如果说在战术上预备队可以看作是应付意外的手段,而且是战斗失利时挽救无法预见的后果的手段,那么,在战略上,至少在大规模的决战中就不应该使用这种手段。在战略上,某一处的失利通常只能通过别处取得的胜利来挽救,在少数情况下可以把别处的兵力调来挽救败局,但是决不应该也不允许有为了挽回败局而预先保留兵力的思想。
我们认为,建立一支不参加主力决战的战略预备队的思想是错误的。这一点本来已经非常明显,如果不是这种思想在别的概念的伪装下还显得很不错,而且经常出现的话,我们就根本不会在这两章作这样的分析了。有人认为这是战略上智谋和谨慎的精华,有人则把它连同任何预备队(因而也
战 争 论332
连同战术预备队)一概否定掉。这种混乱思想也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人们想看一看这方面突出的例子,那么可以回忆一下1806年的事件。
那时普鲁士曾经把符腾堡欧根亲王指挥的二万人的预备队留在马克,结果这支预备队未能及时赶到扎勒河,另外还把二万五千人留在东普鲁士和南普鲁士,作。
为预备队以备以后使用65。。。。。。。。。。。
看到这些例子,人们就不会责备我们无的放矢了。
432战 争 论
第十四章 兵力的合理使用
如同我们说过的那样,人的思路很少是仅仅沿着某些原则和观点发展的直线,它总有自由活动的余地。在实际生活的一切艺术中就是如此。用横坐标和纵坐标是描不出美的线条的,用代数公式是作不出圆和椭圆的。因此,指挥官有时必须依靠高度准确而迅速的判断(这是天赋的敏感和锻炼出来的深入思考的能力所形成的)
,几乎在不知不觉中就察明真相,有时必须把规律概括成明确的要点作为行动的规则,有时还必须把惯用的方法作为行动的依据。
我们认为,经常注意使所有兵力都发挥作用,换句话说,随时随地注意不把任何一部分兵力搁置不用,这就是一种概括出来的要点,就是智力活动的一种依据。谁在不必要的地方配置过多的兵力,谁在敌人攻击时还让一部分军队在行军,也就是说,有一部分军队没有发挥作用,谁就是不善于合理地使用兵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有而不用比用而不当更为不好。一旦需要行动,首先就要使所有的军队都行动起来,因为即使是最不恰当的活动,也可以牵制或击败一部分敌人,而完全搁置不用的军队,在那时却是完全不起作用的。显而易见,这个观点同前三章阐述的原则是联系在一起的,是同一个真理,我们只不过是从更广泛的角度进行考察,把它归纳成一个单独的概念而已。
战 争 论532
第十五章 几何要素
究竟几何要素(即兵力配置的形式)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为战争中的重要因素?在筑城术中,我们看到几何学几乎支配着从大到小的一切问题。在战术上,几何学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在狭义的战术中,即在关于军队运动的理论中,几何学是基础。在野战筑城中,以及在关于确定阵地和对阵地进攻的学说中,几何学上的角和线象决定一切的立法者一样居于统治地位。在这里,有些几何要素被滥用了,而另外一些则只是毫无作用的游戏。但在每战必求包围敌人的现代战术中,几何要素又重新具有了巨大的作用,它们被简单地,但却反复地应用着。尽管如此,现代战术比起要塞战来,它的一切都不那么死板,精神力量、个人特性和偶然性都起着较大的作用,因而几何要素不象在要寒战中那样占统治地位。
在战略范围,几何要素的影响就更小了。在这里兵力配置的形式和国土的形状固然也有很大的影响,但几何要素不象在筑城术中那样起决定性作用,也远不象在战术中那样重要了。
至。。。。。
于这种影响是以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的,在以后当几何要素再次出现并值得加以考虑时,我们才能逐步予以阐时①。
在这里
①参阅第五篇第十五—十六章。——译者
632战 争 论
我们只想使大家注意:这个问题在战术范围和战略范围是有差别的。
在战术范围,时间和空间容易变得很小。一个部队如果翼侧和背后都受到敌方的攻击,就会很快陷于完全无法退却的困境。这是一种接近于完全无法继续战斗的处境,必须设法摆脱它,或者预先防止陷入这种境地。为此而采取的行动一开始就具有巨大的作用——主要是使敌人对后果产生顾虑。因此,兵力配置的几何形式是产生上述作用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但在战略范围,空间很大,时间很长,因而这一切只产生微弱的影响。人们不能从一个战区射击到另一个战区,实现一个预定的战略迂回往往需要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的时间。
而且空间是如此广阔,即使采取最好的措施,要想分毫不差地达到目的也只有很小的可能性。
因此,在战略范围,这类行动的作用(即几何要素的作用)要小得多,正因为这样,在某一地点实际取得的胜利的作用就大得多。这一胜利在没有被可能的失败部分地或全部地抵销以前,是有时间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因此,我们敢于肯定地说:在战略上更为重要的是战斗胜利的次数和规模,而不是联系这些战斗的几何形式,这是一条已定的真理。
但是,与此相反的观点却成为现代理论中人们喜爱的论题,他们认为,有了这种观点就可以使战略具有更大的重要性。他们又把战略看作是更高的智力活动,并且以为这样就可以使战争更为高贵,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使战争更。
加科学化。我们认为,一个完善的理论的主要用处就在于揭。。。。
战 争 论732
穿这种谬论的迷惑作用。由于这种现代理论常常以几何要素这个主要概念为出发点,因此我们特别强调这个问题。
832战 争 论
第十六章 军事行动中的间歇
如果把战争看作是相互消灭的行为,那么,就必然认为,双方一般说来都是在前进的。但是也同样必然认为,就某一时刻来说,只有一方在前进,而另一方一定在等待。因为双方的情况决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或者不可能是永远相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可能变化,因而当前这个时刻对这一方就会比对另一方有利。
假定双方统帅都完全了解这一点,那么,一方前进的根据同时也成为另一方等待的根据。
因此,在同一个时刻双方不会都感到前进有利,也不会都感到等待有利。在这里,双方不可能同时抱有同样目的的原因不是一般的两极性(因此同第二篇第五章①的论点并不矛盾)
,而是双方统帅定下决心的根据实际上是同一个情况,也就是情况改善还是恶化的可能性。
即使双方的情况完全相同,或者由于统帅对对方情况了解不够,误认为情况是完全相同的,仍然不可能产生间歇,因为双方的政治目的是不同的。从政治上看,双方必然有一方是进攻者,双方的企图如果都是防守,那就不会发生战争了。
进攻的一方抱有积极的目的,防御的一方只有消极的目的;进
①应为第一篇第一章。——译者
战 争 论932
攻的一方必须采取积极的行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积极的目的。因此,即使双方的情况完全相同,积极的目的也会促使进攻的一方行动。
根据这种想法,军事行动中的间歇严格说来是同战争的性质矛盾的,因为两支军队是两个敌对的因素,任何一方必然在不停止地消灭对方,就象水和火永远不能相容,不到一方完全消失,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决不会停止。但是,我们对两个摔跤者长久地扭在一起僵持不动的现象又如何解释呢?军事行动本来应该一刻不停地进行,就象上紧发条的钟表一刻不停地运动一样。
但是,不管战争的性质多么暴烈,它总还受人的弱点的限制,人们一方面在追求危险和制造危险,同时却又害怕危险,战争中有这种矛盾,人们是不会感到惊奇的。
如果我们浏览一下战史,往往可以看到同上述情况相反的现象,在战争中为了达到目标并不总是不停顿地前进,间。
歇和停顿是军队的基本状态,而前进却是例外。这几乎使我。。。。。。。。。。。
们怀疑上述观点的正确性。但是,尽管战史上的大量事实所证明的是这样,最近的一系列事件却恰好证明了我们前面的观点。
革命战争①充分表明了这个观点的现实性,也充分证明了它的必然性。在革命战争中,特别是在拿破仑的各次战局中,战争的进行达到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力量的程度,我们认为这是暴力的自然规律。这样看来,战争达到这种程度是可能的,既然是可能的,也就是必然的。
①指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战争。——译者
042战 争 论
事实上,如果不是为了前进,在战争中付出许多力量又如何解释呢?面包师只是为了要烤面包才烧热炉子;人们只是为了要用车才把马套在车上。如果除了使对方付出同样大的力量以外不想得到任何其他东西,那又为什么要作这样巨大的努力呢?
关于这个原则的总的方面,我们就谈这么多,现在再来谈谈它在现实中的变化,当然,这里只是指事物性质决定的变化,而不是指一些具体情况所引起的变化。
在这里必须指出引起变化的三个原因,它们是内在的牵制力量,可以阻止战争这个钟表走得太快或无休止地走下去。
第一个原因是人本性上的怯懦和优柔寡断。它使行动具有经常趋于停顿的倾向,因而是一种抑制因素,它是精神世界中的重力,但不是由引力引起的,而是由斥力引起的,也就是说是由害怕危险和害怕负责任引起的。
在战争的烈火中,一般人会显得很笨重,因此要持续不断地运动,就必须有更强大的动力不断地推动他。仅仅有战争目的还不足以克服这种重力,如果没有善战和敢作敢为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战争中就象鱼在水中一样适得其所)作主宰,没有来自上级的巨大责任的压力,那么停顿就会变成常事,前进就会成为例外。
第二个原因是人的认识和判断都是不完善的。这在战争中比在任何其他地方都显得更为突出,因为人们很难每时每刻都很确切地了解自己的情况,至于敌人的情况,由于是隐蔽的,所以只能根据不多的材料加以推测。因此,常常会发生这样一种情况:实际上等待只对一方比较有利,但双方却
战 争 论142
都认为对自己有利。于是就象我们在第二篇第五章①中讲过的那样,每一方都认为等待另一个时刻是明智的。
第三个原因是防御比较强而有力。它象钟表里的制动装置一样,会使行动时时停顿下来。甲方可能觉得力量太弱而不能进攻乙方,但不能因此作出结论说,乙方就有足够的力量进攻甲方。防御能够增强力量,因此,如果一方不进行防御而采取进攻,那么他不仅会失去这种力量,反而会把它转给对方。
形象地说,就是a+b和a-b的差等于2b。
因此,双方不仅同时都会觉得无力进攻,而且实际上也是如此。
这样,人们就为谨慎小心和对巨大危险的害怕在军事艺术中找到了立足点,证明它们是合理的,从而抑制战争所固有的暴烈性。
但是,这些原因还不足以说明,为什么在过去那些不是重大利害冲突引起的战争中会有长时间的间歇,在这些战争中,十分之九的时间是在无所作为中度过的。这种现象主要是一方的要求和另一方的状况和情绪对战争的影响引起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在论战争的性质和目的那一章中②已经谈过了。
这一切可能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以致使战争成为不伦不类的东西。这样的战争往往只是一种武装监视,或者只是为了支持谈判而摆出的威胁的姿态,或者只是使自己先处于稍微有利的地位而后相机行事的一种缓和的行动,或者只是
①应为第一篇第一章,参阅本卷第39页。——译者②指第一篇第一章,参阅本卷第35—37页。——译者
242战 争 论
勉强履行并非出于自愿的同盟义务。
在所有这些场合,利害冲突不大,敌对因素不强,每一方都不想对对方采取过分的行动,也都不十分害怕对方,简单地说,没有很大的利害关系逼迫和驱使他们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政府下的赌注不会很大,于是就出现了这种温和的战争,而真正的战争所具有的仇恨情绪受到了束缚。
战争越是这样不伦不类,必然性就越少,偶然性就越多,建立理论就越缺乏必要的根据和基础。
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战争中,才智也是能够发挥作用的,而且同在其他战争中比较起来,它的表现形式也许更为多种多样,它的活动范围也许更为广泛,就象赌金币的赌博变成了小买卖一样。在这里,作战的时间都花费在装模作样的小行动上,即半真半假的前哨战,没有任何效果的长时间的部署,以及被后人称颂为大有学问的布阵和行军上(所以被称颂为大有学问,因为这样做的一些微小原因已经不得而知,而一般人又无法想象出来)。
恰好就有这里,某些理论家发现了真正的军事艺术,他们从古代战争中运用的虚刺、防刺、防右下刺和防左上刺中找到了所有理论研究的对象,发现智力比物质重要。他们认为最近几次战争反而是野蛮的搏斗,是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而且只能看作是向野蛮时代的后退。
这种观点象它论及的对象一样,是毫无价值的。在缺乏巨大的力量和伟大的激情的地方,小聪明当然就容易发挥作用。但是,指挥庞大的军队作战,象在狂风骇浪中掌舵一样,难道不是一种更高的智力活动吗?难道上述的击剑术式的作战方法就不包括在真正的作战方法之内吗?难道前者和后者的关
战 争 论342
系不象人在船上的运动和船本身的运动的关系一样吗?实际上,这种击剑术式的作战方法只有在对方并不强于我方的条件下才能采用。但是,难道我们能够知道这种条件能保持多久吗?难道法国革命不是正在我们幻想旧式作战方法稳妥可靠的时候袭击了我们,把我们从夏龙赶到莫斯科的吗66?
难道腓特烈大帝不是用类似的方式使安于老一套战争习惯的奥地利人大吃一惊,并震撼了奥地利王朝吗?在对付一个只受内在力量限制而不受其他任何法则约束的野蛮的敌人时,一个政府如果采取不坚决的政策,运用墨守成规的军事艺术,那就太可怜了!这时,行动和努力上的任何懈怠都会增强敌人的力量。一个击剑运动员用他那套架势去摔跤是不那么容易的,往往只要被轻轻地一推,就会被摔倒在地上。
从上述所有的原因中可以看出,一次战局中的军事行动不是连续不断的,而是有间歇的;因此,在各次流血行动之间总有一个双方都处于守势而互相观望的时期;但一般说来,抱有较高目的的一方主要采取进攻的原则,它处于前进的状态,因此它的观望态度是稍有不同的。
42战 争 论
第十七章 现代战争的特点①
人们必须考虑现代战争的特点,这种考虑对一切作战计划,特别是对战略计划有很大的影响。
拿破仑的幸运和大胆使过去人们惯用的一切作战手段都变得一文不值,许多第一流的强国几乎被他一击即溃。西班牙人通过他们顽强的斗争表明,民众武装和起义尽管在个别方面还有缺点和不够完善,但总的说来是能起很大作用的。
俄国的1812年战局告诉我们:第一、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是不可征服的(其实这一点是人们早就应该知道的)
,第二、会战的失利、首都的沦陷和某些地区的失守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减少最后胜利的可能性(过去,所有外交官都把这种情况会减少胜利的可能性看作是一条金科玉律,因此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立即准备暂时接受一个不利的和约)。
这次战局又说明,当敌人进攻的力量已经枯竭时,在自己的国土上进行防御的一方往往就成为最强大的。这时,转守为攻具有十分巨大的力量。
1813年的普鲁士进一步说明,紧急地建立民兵②可以使军队增加到平时兵力的六倍67,这些民兵在国外象
①参阅第八篇第三章。——译者②作者所说的民兵,指根据后备军制度组织起来的军队。——译者
战 争 论542
在国内一样可以使用。上述这些情况表明,民心和民意在国家力量、军事力量和作战力量中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因素。既然各国政府已经知道这些辅助手段,就很难设想,它们在未来战争中会不使用这些手段,不管是危险威胁了它们的生存也好,还是强烈的荣誉心驱使它们这样作也好。
显而易见,双方用全国力量进行的战争和只依靠常备军进行的战争,是按不同的原则组织的。以往的常备军好象是舰队,陆军同国家其他方面的关系和海军同国家其他方面的关系一样,因此陆军的军事艺术曾经采用过海军战术中的某些原则,而现在却完全不采用那些原则了。
642战 争 论
第十八章 紧张与平静
——战争的力学定律——
我们在本篇第十六章中已经谈过,在大多数战局中,间歇和平静的时间比行动的时间要长得多。尽管我们在第十章①中又谈到现代战争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但是,可以肯定地说,真正的军事行动总还是被或长或短的间歇所中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两种状态的实质作进一步的探讨。
如果军事行动中发生了间歇,也就是说,双方都不抱积极的目的,那么就会出现平静,因而也就出现均势。
当然,这里指的是最广义的均势,不是仅指军队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均势,而是还包括一切关系和利害在内的均势。
但是,只要双方中有一方抱有新的积极目的,并且为此进行了活动(即使只是一些准备活动)
,而对方对此采取了对策,那么双方之间就会出现紧张。这种紧张状态将持续到决战结束时为止,也就是说,直到一方放弃自己的目的或者另一方作了让步时为止。
在双方一系列战斗效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决战结束以后,
①应为第十七章。——译者
战 争 论742
接着就会出现向这一方向或那一方向的运动。
如果这个运动遇到必须克服的困难(如内部阻力)或新出现的对抗力量的作用而衰竭下来,那么,不是再度出现平静,就是出现新的紧张和产生新的决战,然后又会出现一个新的、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方向相反的运动。
把均势、紧张和运动作这样理论上的区分,对实际活动来说比初看起来更为重要。
在平静和均势的状态下,也可能有某些活动,但这些活动只是偶然的原因引起的,而不是能导致重大变化的目的引起的。这些活动也可能是很大的战斗,甚至是主力会战,但是它们的性质毕竟是完全不同的,因而往往产生不同的效果。
在紧张状态下,决战总是具有更大的效果,这一方面是因为在这时人们的意志能发挥更大的力量,环境会产生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种大规模的行动已经有了各方面的准备。这样的决战犹如密封的火药在爆炸,而同样规模的事件如果在平静状态中发生,却仿佛是散放着的火药在燃烧。
此外,不言而喻,紧张的程度必然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从最紧张的状态到最弱的紧张状态之间有各种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而最弱的紧张状态同平静状态之间就只有很小的区别了。
上述考察中对我们最有益的是下面的结论:同样的措施在紧张状态中比在均势状态中具有更大的重要性和更好的效果,而在最紧张的状态中,其重要性就最大。
例如,瓦尔密炮击68比霍赫基尔希会战69更有决定性的意义。
842战 争 论
在敌人无法防御而放弃的地区上驻防,同在敌人为了等待更有利的决战时机而退出的地区上驻防,应该采取完全不同的方式。抗击敌人的战略进攻时,一个不合适的阵地,或者一次错误的行军,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但在均势状态中,这些缺点只有在特别突出的时候才会促使敌人行动。
象我们已经说过的那样,以往大多数战争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均势中度过的,或者,至少是在程度较轻、间歇较长和作用较小的紧张中度过的。在这种状态下发生的事件很少会产生很大的结果,它们有时只是为了庆祝女皇的诞辰(霍赫基尔希会战)
,有时只是为了争取军人的荣誉(库涅斯多夫会战70)
,有时只是为了满足统帅的虚荣心(弗赖贝克会战71)。
我们认为统帅必须清楚地辨别这两种状态,并且能针对这两种状态合理地行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要求。
但1806年战局的经验却告诉我们,人们往往离开这个要求还很远。当时的情况要求把一切都集中在主力决战的高度紧张状态中,统帅本来应该把全部力量都用在这个事关重大的主力决战上,然而,却只是提出了一些措施,即使有一些措施确已付诸实施(例如对弗兰肯进行侦察72)
,也不过是一些只能在均势状态中引起微弱振动的活动而已。人们只注意了这些引起混乱和浪费精力的措施和意见,却把唯一能够挽救大局的必要措施遗忘了。
为了进一步阐述我们的理论,我们认为这种理论上的区分也是有必要的,因为关于进攻和防御的关系以及实施进攻和防御所要谈的一切都同危机状态(各种力量在紧张和运动时所处的状态)有关,而在均势状态中进行的一切活动,我
战 争 论942
们只看作是派生的东西,因为危机是真正的战争,而均势状态只不过是危机的反射而已。
052战 争 论
第四篇 战  斗
第一章 引  言
我们在前一篇考察了那些在战争中起作用的要素,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真正的军事活动——战斗。这种活动通过物质的和精神的效果有时直接地有时间接地体现着整个战争的目的。因此,在这种活动及其效果中,上述战略要素必然又会出现。
战斗本身的部署属于战术范畴,为了了解战斗的概貌,我们只需要对它进行一般的考察就够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战斗有各种不同的直接目的,因而每个战斗也就具有其特殊的形式(关于这些直接目的,我们以后才能谈到)。但是,同战斗的一般性质比较起来,战斗的特殊性质大多是不很重要的,因此大部分战斗彼此十分相似。为了避免到处重复叙述战斗的一般性质,我们认为在谈战斗的具体问题以前,有必要先考察一下战斗的一般性质。
因此,我们在下一章中先从战术角度简单地阐述一下现代会战的特点,因为我们关于战斗的概念是以现代会战为基础的。
战 争 论152
第二章 现代会战的特点
根据我们关于战术和战略的概念,显而易见,战术有了变化,战略必然也会受到影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和在那种情况下战术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那么战略必然也会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只有这样,才是合乎逻辑和合乎情理的。因此,我们在进一步研究战略上如何运用主力会战之前,先说明一下现代主力会战的特点是很重要的。
现在,一次大会战一般是怎样进行的呢?首先是从容地把大批军队前后左右配置好,然后按一定的比例展开其中的一小部分,让它在火力战中进行几小时搏斗,不时地穿插进行一次次小规模的冲锋、白刃格斗和骑兵攻击,而且形成拉锯状态。当这一小部分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把战斗力消耗殆尽时,它就会被撤回,为另一部分所代替。
这样,会战就象潮湿的火药慢慢燃烧那样,有节制地进行着。当黑夜来临,什么都看不见了,谁也不想盲目地去碰运气,于是会战就会中止。这时,人们就要估计一下,敌我双方还剩下多少可以使用的兵力,也就是还剩下多少兵力没有完全象死火山那样一蹶不振。再估计一下阵地的得失情况以及背后是否安全。最后,把这些估计的结果同敌我双方在勇敢和怯懦、聪明和愚蠢等方面的表现合起来构成一个总的
252战 争 论
印象,根据它就可以决定撤出战场还是明天早晨重新开始战斗。
上面的描绘并不是现代会战的全貌,只是勾划了现代会战这幅画的基本色调,它对进攻者和防御者都是适用的。我们在这幅画上添上预定的目的、地形等等特殊的色彩,并不会改变它的基本色调。
可是,现代会战具有这种特点并不是偶然的。它所以这样,是因为敌对双方在军事组织和军事艺术方面的水平大体上是相同的,是因为现代战争是由重大的民族利益引起的,战争要素突破了种种束缚,已沿着它的自然方向发展①。
在这两种情况下,会战就始终保持着这种特点。
我们以后在说明兵力、地形等等各个条件的价值时,这个关于现代会战的一般概念,在许多地方是有用的。
不过,上述情况只是指一般的、规模大的、而且有决定意义的战斗以及类似的战斗,至于规模小的战斗,其特点固然也在向这个方面变化,但比起大规模的战斗来,变化的程度是较小的。
如果要对这一点加以证明的话,那已经属于战术范畴的问题了,我们以后还有机会作些补充,把它说得更清楚些。
①指趋向极端,见注2。——译者
战 争 论352
第三章 战斗概论
战斗是真正的军事活动,其余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它服务的。因此我们要认真地研究战斗的性质。
战斗就是斗争,在斗争中目的是消灭或制服敌人,而敌人就是在具体战斗中和我们对峙的军队。
这就是战斗的简单的概念,我们以后还要谈到它。但在这以前,我们必须先谈一谈一系列别的概念。
如果我们把国家和它的军事力量看作是一个整体,那么,自然也就会把战争看作是一个大规模的战斗,在野蛮民族的简单关系中,情况确实如此。但是,现代战争却是由大的和小的、同时发生的或相继发生的无数战斗构成的。军事活动分成这么多单个行动,是因为在现代产生战争的情况是异常复杂的。
就是现代战争的最后目的,即政治目的,也不总是十分简单的。即使这个目的十分简单,由于军事行动同许多条件和想法联系在一起,因而它不可能通过一次单个的大规模的行动来达到,只有通过结成一个整体的许多大的和小的活动才能达到。每一个这样的具体活动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因而它们各有其特殊的目的,并通过这些目的同整体联系在一起。
我们曾经说过,每个战略行动都可以归结到战斗这个概
452战 争 论
念上,因为战略行动就是运用军队,而运用军队始终是以战斗这个概念为基础的①。因此,在战略范围内,我们可以把一切军事活动都归结到战斗上,而且只研究战斗的一般目的。
至于战斗的特殊目的,我们在谈到同它们有关的一些问题时,将逐步地予以阐明。
在这里,我们只想指出,战斗不论大小,都有从属于整体的特殊目的。既然如此,那么消灭敌人和制服敌人就只应该看作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
但是,这个结论只是从形式上来看是正确的,只是为了使各个概念在逻辑上有联系才是重要的。
我们指出这一点,正是为了防止这样看问题。
什么是制服敌人呢?这永远只能是消灭他的军队,不论是用杀伤的方式还是其他方式,不论是全部彻底地消灭它还是只消灭它的一部分,使它不愿意继续作战。因此,只要撇开各个战斗的一切特殊目的,就可以把全部地或部分地消灭敌人看作是一切战斗的唯一目的。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在进行大规模战斗的情况下,那个使战斗具有特殊性质而且使它同更大的整体联系在一起的特殊目的,不过是战斗的一般目的的较小的变形,或者只是同一般目的连结在一起的从属目的。
在使战斗具有特殊性质方面,它是重要的,但同一般目的比较起来,它却始终只是不甚重要的,也就是说,即使这个从属目的达到了,也只是完成了战斗的次要任务。如果这个论断
①参阅本卷第56—57页。——译者
战 争 论552
是正确的,那么不难看出,认为消灭敌人军队只是手段而目的总是别的什么东西的看法,只有从形式上来看才是正确的。
如果我们忘记了战斗的特殊目的中也包含着消灭敌人军队这个内容,忘记了特殊目的只是消灭敌人军队的一种较小的变形,那么,上述见解就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在最近几次战争以前,正是因为人们忘记了这一点,所以出现了一些完全错误的见解、倾向①和不完整的理论体系,认为理论越不要求使用真正的工具,即越不要求消灭敌人的军队,理论才越是摆脱了手艺的习气②。
如果不提出一些错误的前提,不用一些误认为是有效的手段来代替消灭敌人军队,当然就不会产生上述那种理论体系了。以后只要有机会,我们还要同这种错误作斗争。如果我们不强调消灭敌人军队的重要性和它的真正价值,不提防那种纯粹形式上的真理所能引起的谬论,我们就无法研究战斗。
但是,怎样才能证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和在最重要的情况下,消灭敌人军队是最主要的呢?对下面这种美妙的想法我们又将如何对待呢?这种想法就是:认为用一种特别巧妙的方式直接消灭敌人的少数兵力,就可以间接消灭它更多的兵力,或者运用一些规模不大但却非常巧妙的攻击,就可以使敌人陷于瘫痪状态,就可以挫伤敌人的意志,并认为这种方法应该是最好的捷径。不错,在这里进行战斗和在那里进
①见注1。——译者②意思是说,有人认为理论越不要求真正使用军队,越不要求消灭敌人,理论就越高尚,越有价值。——译者
652战 争 论
行战斗可能有不同的价值。在战略上,的确有巧妙地部署各次战斗的问题,战略无非是进行这种部署的艺术。我们并不打算否认这一点,但我们认为,直接消灭敌人军队总是最主。。
要的事情。在这里我们想要努力阐明的,不是别的,正是消。。。。
灭敌人军队这个原则的头等重要的意义。
同时必须记住,我们谈的是战略而不是战术,也就是说,并不是谈那些在战术上可能存在的、不消耗很大力量就能消灭敌人很多军队的手段。
我们认为直接消灭敌人是战术成果,因此我们的观点是:只有重大的战术成果才能导致重大的战略成果,或者,象我们曾经比较明确地说过的那样,战术成。。
果在作战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我们觉得要证明这个论点是相当简单的,这个证明就是:每种复杂的(巧妙的)行动都需要很长的时间。究竟是简单的攻击,还是比较复杂、比较巧妙的攻击有更大的效果呢?
如果把敌人看成是被动的对象,就会毫无疑问地认为后者的效果大。但是,任何复杂的攻击都需要更多的时间,只有在敌人对我们一部分军队进行攻击也不致破坏我们整个军队的准备工作的效果时,我们才能赢得这样的时间。如果在准备过程中敌人决定在短期内发动一次比较简单的攻击,那么敌人就会占有优势,因而使我方的宏大计划失去作用。因此,我们在衡量复杂的攻击有多大价值时,必须把准备期间内可能发生的一切危险考虑在内。只有在不怕敌人用比较简单的攻击来破坏我们的准备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复杂的攻击。当我们的准备遭到了敌人简单攻击的破坏时,我们自己也就不得不采用比较简单的行动,而且必须根据敌人的特点、状况以
战 争 论752
及其他情况采取尽可能简单的行动。如果抛开那些抽象概念所加给我们的模糊的印象而考虑实际的情况,我们就会知道,一个行动敏捷、勇敢而又果断的敌人,是不会让我们有时间去计划大规模的巧妙攻击的,而对付这样的敌人,才最需要本领。至此,我们认为已经清楚地说明了简单的和直接的行动的效果要比复杂的行动的效果更重要。。。。
我们并不认为简单的攻击是最好的攻击,而只是说,攻击的准备时间不能超出环境许可的范围,而且敌人越有尚武精神,就越有必要采用直接的攻击。因此,与其要求在复杂的计划方面胜过敌人,不如设法在简单的行动方面永远走在敌人的前面。
如果我们研究一下这两种不同的打法的最根本的基础,我们就会发现,一种打法的基础是智慧,一种打法的基础是勇气。在这里,人们很容易认为,高超的智慧兼普通的勇气,比出众的勇气兼普通的智慧有更大的作用。但是,如果人们不是违反逻辑地考虑这两种因素,那么就没有权利认为,在勇气起主要作用的危险领域内智慧比勇气更重要。
经过了这些抽象的考察,我们还要指出,根据实际经验也只能得出上述这个结论,不会得出其他的结论,而且正是根据实际经验我们才进行了上述的考察。
凡是不抱偏见地阅读历史的人,都不能不确信,在一切武德中,作战的魄力总是最能使军队获得荣誉和成功的。。。。。。
消灭敌人军队不仅在整个战争中,而且在各个战斗中,都应该看作是主要的事情,这是我们的原则。至于如何贯彻这一原则,以及如何使它同产生战争的各种情况所必然要求的
852战 争 论
一切形式和条件相适应,我们在以后再研究。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只是想充分说明这个原则的一般的重要性,现在,我们根据上述结论再来讨论战斗。
战 争 论952
第四章 战斗概论(续)
我们在前一章中谈到消灭敌人是战斗的目的,并且通过专门的考察试图证明,在多数情况下以及在规模较大的战斗中都是这样的,因为消灭敌人军队在战争中永远是最主要的。
至于同消灭敌人军队这个目的混合在一起的、或多或少有一定重要性的其他目的,我们将在下一章中先作一般的论述,以后再逐步加以阐明。在这里,我们把战斗的其他目的完全撇开,只把消灭敌人看作是战斗的唯一的目的来探讨。
那么,对消灭敌人军队应该怎样理解呢?应该理解为使敌人军队损失的比例比我方大得多。如果我方军队在数量上占很大的优势,那么,当双方损失的绝对数量相同时,我方的损失当然就比敌方小,从而可以认为,这是对我方有利的。
既然我们在这里撇开战斗的其他目的来谈战斗,那么,我们就必须把那些用来间接地消灭更多的敌人军队的目的也排除在外。因此,只能把相互杀伤和破坏过程中直接取得的利益看作是目的,因为这种利益是绝对的利益,始终保留在整个战局的账本上,而且在最后的结算中总是一种纯利。至于其他各种胜利,有的是通过在这里根本不准备谈的其他目的取得的,有的只是提供了一种暂时的相对利益,这一点举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
062战 争 论
如果我们以巧妙的部署使敌人陷于不利的境地,以致他不冒危险就不能继续战斗,因而稍作抵抗就撤退了,那么可以说,我们在这一点上把他制服了。但是,如果在这个制服敌人的过程中,敌我双方军队的损失比例相同,那么这次胜利(如果这样一个结果可以称为胜利的话)在战局的总结算中就没有留下什么利益。因此,象这样的制服敌人(使敌人陷入不得不放弃战斗的境地)
,它本身不是这里所要考察的问题,因而也不能包括在消灭敌人这一目的的定义中。如前所述,这样一来,能包括在这个定义中的只是相互杀伤和破坏过程中直接取得利益的那种目的了。这种直接取得的利益不仅包括敌人在战斗过程中所受的损失,而且也包括敌人退却过程中直接遭受的损失。
这里有个众所周知的经验,在战斗过程中,胜利者和失败者在物质损失方面很少有明显的差别,往往根本没有差别,甚至有时胜利者的损失还可能大于失败者。失败者的决定性损失是在开始退却以后才出现的(而胜利者却不会有这种损失)。
剩下的精神沮丧的部队被骑兵冲散,疲惫不堪的士兵倒在地上,损坏了的火炮和弹药车被抛弃,剩下的火炮和弹药车也因道路不好不能迅速前进,因而被敌人的骑兵所追获。
在夜间,零星的部队迷失了方向,毫无抵抗地落入敌人手中。
胜利的这种结果,多半是在胜负决定后才出现的。
这种情况,如果不作如下的解释,就会是难以理解的。
双方在战斗过程中不仅有物质方面的损失,而且精神也会受到震撼、挫伤,甚至一蹶不振。要决定战斗是否还能继续,不仅要考虑人员、马匹和火炮的损失情况,而且还要考
战 争 论162
虑秩序、勇气、信心、内部联系和计划等方面受到挫折的情况。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这些精神力量,特别在双方物质损失相等的情况下,起决定性作用的就只是这些力量。
在战斗过程中要对比双方的物质力量的损失无疑是困难的,但要对比精神力量的损失却是不难的。能说明这种对比的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作战地区的丧失,第二、敌人预备队的优势。我方预备队比敌人的预备队减少得越多,这就说明我方为了保持均势使用了更多的兵力。这是敌人在精神方面占优势的明显证明,这常常使统帅感到一定的苦恼,使他低估自己部队的力量。但主要的是,经过长时间作战的部队都多少会象燃烧殆尽的煤渣一样,子弹打完了,队形散乱了,体力和精力都耗尽了,也许连勇气也大受挫折。象这样的部队,且不谈人数上的减少,就是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也和战斗以前的情况大不相同了。所以,根据预备队的消耗程度可以衡量精神力量的损失。
因此,地区的丧失和预备队的缺乏通常是决定退却的两个主要原因,但我们也决不想否认或者忽视其他原因,例如各部队的联系和整个作战计划遭到破坏等等。
因此,任何战斗都是双方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以流血的方式和破坏的方式进行的较量。最后谁在这两方面剩下的力量最多,谁就是胜利者。
在战斗过程中,精神力量的损失是决定胜负的主要原因。
胜负决定后,精神力量的损失还在增长,要到整个行动结束时才达到顶点。因此,使敌人精神力量遭受损失也是摧毁敌人物质力量从而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而获得这种利益是战
262战 争 论
斗的真正目的。军队一旦队形混乱,行动不能协调,个别部队的抵抗往往就是徒劳无益的了。整个军队的勇气受到了挫折,原来那种不顾危险地力争得失的紧张情绪就会松弛下来,这时,危险对大多数人来说不但不能激发勇气,反而象是一种严厉的惩罚。因此,军队一旦看到敌人取得胜利,他们的力量就会受到削弱,他们的锐气就会受到挫伤,他们就再也不能依靠危险激发自己的勇气来解除危险了。
胜利者必须利用这个时机,以便在摧毁对方物质力量方面获得真正的利益。只有在摧毁对方物质力量方面得到的利益才是确实可靠的,因为失败者的精神力量能逐渐恢复起来,队形能重新建立起来,勇气也能再度高涨。而胜利者在精神方面取得的优势在大多数情况下却只有极小一部分可以保留下来,有时甚至连极小一部分也不能保留下来。在极个别情况下,由于失败者抱有复仇心和更加强烈的敌忾心,对胜利者来说反而可能产生相反的精神效果①。。。。
与此相反,在杀伤敌人、俘获敌人和缴获敌人火炮等方面,胜利者所获得的利益却永远不会从账本中勾销。
会战过程中的损失主要是人员的伤亡,而会战后的损失却主要是火炮的丢失和人员的被俘。前一种损失对胜败双方来说都是存在的,只是数量不同而已,后一种损失却不是这样,通常只是失败的一方才有这种损失,至少失败一方的这种损失要大得多。
①意思是说失败者由于有复仇心和敌忾情绪而提高了士气,因而反而对胜利者不利。——译者
战 争 论362
因此,缴获的火炮和俘获的人员在任何时候都被看作是真正的战利品,同时又被当作是衡量胜利的尺度,因为根据这一切可以确实无误地看出胜利的大小。甚至胜利者精神优势的大小,从这方面看也比从其他方面看更为明显,特别是把它同伤亡人数对比着看,就更为明显。因此,缴获的火炮和俘获人员的数量也是产生精神效果的一种新的力量。
我们曾经说过,在战斗过程中和在战斗后的退却中受到挫伤的精神力量是可以逐渐恢复的,有时甚至可以不留下丝毫痕迹。但这只是就整体中的一小部分说的,至于整体中的大部分,却很少能这样。对军队的大部分来说还有这样的可能,但对军队所属的国家和政府来说,却极少、甚至根本不会有这样的可能。在国家和政府里,人们判断问题时是从较高的角度出发的,作出评价时个人的偏见较少,根据敌人夺得的战利品的数量,以及把这些战利品同伤亡人数作对比,很容易就可以看出自己军队软弱无力的程度。
总之,虽然精神力量的削弱是没有绝对价值的,而且也不一定会在最后的战果中表现出来,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对此有所忽视,精神力量受到削弱有时可能成为举足轻重的因素,以不可抗拒之势压倒一切。因此,削弱敌人的精神力量也常常可以成为军事行动的巨大目标,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其他的地方论述。但在这里,我们还必须考察一下它的几个基本方面。
胜利的精神效果是随着被击败的军队数量的增多而增大的,但精神效果不是以同等的比例,而是以更大的比例在增大,也就是说,不仅在范围上增大,而且还在强烈程度上增
462战 争 论
大。一个被击败的师是容易恢复秩序的,它只要跟更大的军队靠在一起,勇气就容易得到恢复,就象冻僵的手脚靠在身体上容易温暖过来一样。尽管失败的精神效果还没有完全消失,但对敌人来说,这种效果已经有一部分没有作用了。然而,如果整个军队在一次会战中失败,那就不同了,它会导致全军各个部分相继崩溃。一堆大火所发出的热度和几堆小火所发出的热度是完全不同的。
此外,胜利的精神效果还取决于双方的兵力对比。用少数兵力击败多数兵力,不仅得到了双倍的成果,而且还表明胜利者有一种更大的、全面的优势,使战败者永远不敢卷土重来。然而,实际上这种影响是很不容易看出来的。在采取。。。。。。。。
行动的当时,通常对敌人的实际兵力了解得很不准确,对自己的兵力也估计得不很真实,而且拥有优势兵力的一方甚至可以根本不承认这种兵力上的悬殊,或者在长时间内不承认兵力占优势的全部真相。这样,他就可以避免由于这一点而产生不利的精神影响①。
在当时一直为不了解情况、虚荣心或谋略所掩盖着的这种以少胜多而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是到了后来才被人们在历史中发现的。这时,对这支以少胜多的军队和它的指挥官来说,当然增加了光采,但对久已成为过去的事件本身来说,这种精神力量已经不能起什么作用了。
如果说俘获的人员和火炮是体现胜利的主要标志,是胜利的真正结晶,那么,组织战斗时也就要特别考虑到这一点,在这里,用杀伤的办法消灭敌人只是一种手段。
①指被兵力上居于劣势的敌人击败而产生的影响。——译者
战 争 论562
这一点对战斗本身的部署有什么影响,不是战略上的问题,但是,这一点同战略对战斗的决定是有关系的,这主要表现在如何保障自己的背后和威胁敌人的背后这个问题上。
保障自己的背后和威胁敌人的背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能俘获多少敌人和缴获多少火炮,在许多情况下,当战略上极为缺乏相应的措施时,单靠战术往往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被迫同敌人两面作战,这是危险的;没有退路,这是更严重的危险。这两种情况都可以瘫痪军队的运动和削弱其抵抗力,因而影响胜负。而且,在战败时,这两种危险会增大军队的损失,甚至往往会使损失增大到最大限度,也就是说,使军队达到被消灭的程度。因此,背后受到威胁不仅能使失败的可能性更大,而且能使失败更加严重。。。。。。。。。。
因此,在全部作战过程中,特别是在大大小小的战斗中,人们就本能地要保障自己的背后和威胁敌人的背后。这种本能的要求是从胜利的概念中产生出来的,而胜利的概念,正如我们说过的那样,跟单纯的杀伤敌人还是有所不同的。
我们认为努力争取保障自己背后和威胁敌人背后是战斗是最紧迫的任务,而且是一个到处都应该努力争取实现的任。。。。。。
务。在任何一次战斗中,如果除了单纯的硬冲以外,不采取上述两种或者其中的一种措施,那是不可设想的。即使是最小的部队也不能不考虑自己的退路就去攻击敌人,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会试图去切断敌人的退路。
至于这种本能的要求在复杂的情况下多么经常地受到阻碍,因而不能顺利地实现,以及在遇到困难时又往往必须服从其他更重要的考虑等等,要谈起来就会离题太远,在这里,
62战 争 论
我们只想指出这种本能的要求是战斗中的一个普遍的自然法则就够了。
这种本能的要求到处都发生作用,到处都使人感到它的压力,因而成为几乎所有的战术机动和战略机动必须围绕的中心。
如果我们现在再研究一下胜利的总的概念,那就可以发现它包括三个要素:(1)敌人的物质力量的损失大于我方;(2)敌人的精神力量的损失大于我方;(3)敌人放弃自己的意图,公开承认以上两点。
双方关于人员伤亡的报道从来不会是准确的,也很少是真实的,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故意假报的,甚至公布的战利品的数目也很少是完全可靠的。因此,如果报道的战利品的数目不很大,那么是否真获得了胜利还是值得怀疑的。至于精神力量的损失,除了把战利品作尺度以外,就根本没有适当的尺度可以衡量了。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只有一方放弃战斗可以作为另一方获得胜利的唯一确凿的证明。所以垂下军旗就等于承认自己是错误的,就等于承认敌人在这次战斗中是正确的和强于我们的。失败一方的这种屈服和耻辱同失去均势引起的其余一切精神后果是有区别的,它是构成对方胜利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对公众舆论以及对交战国和所有盟国的人民和政府产生影响的,恰好是这一部分。
但是,退出战场并不等于放弃意图,甚至经过一场顽强而持久的战斗以后退出战场也是如此。如果一个前哨经过一番顽强的抵抗后退却了,恐怕谁也不能说它放弃了自己的意
战 争 论762
图。甚至在以消灭敌人军队为目的的战斗中,也往往不能总认为退出战场就意味着放弃意图。
例如,事先计划好的退却,就是一边退却一边还在消灭敌人的。这都是我们在研究战斗的特殊目的时将要谈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只是想提醒,在大多数情况下,放弃意图和退出战场是难以区别的,退出战场在军内和军外引起的印象是不容忽视的。
对于一些没有声誉的统帅和军队来说,即使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退却,也常常会感到特别为难。因为在一系列战斗中连续退却,尽管事实上并非失败,给人们造成的印象却是节节败退,这种印象能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退却者不可能处处表白自己的特殊意图,借以避免这种精神影响,因为要想避免这种影响,势必公开他的全部计划,显而易见,这是完全违背他的根本利益的。
为了使大家注意这种胜利概念的特别的重要意义,我们只要回忆一下索尔会战73就够了。
在这次会战中,战利品并不多,只有几千名俘虏和二十门火炮。当时腓特烈大帝考虑到整个局势,本来已经决定向西里西亚退却,但仍然在战场上停留了五天,并且以此宣告胜利。正如他自己说的,他确信利用这种胜利的精神效果,能比较容易地缔结和约。尽管他在劳西次的卡托利希-亨内斯多夫战斗74和克塞耳斯多夫会战75中又赢得几次胜利后才缔结了和约76,但我们仍然不能说索尔会战是没有精神效果的。
如果胜利震撼了敌人的精神,那么夺得的战利品就会达到惊人的程度。对对方来说,失利的战斗便成为不平常的大败。在这种情况下,失败者在精神上往往会瓦解,往往会完
862战 争 论
全丧失抵抗能力,以致全部行动只能是退却,只能是逃跑。
耶纳会战①和滑铁卢会战77就是这样的大败,而博罗迪诺会战②却不是。
大败和一般的失败的区别只是失败的程度不同,只有书呆子才去寻找为它们划分界限的标志。但是,明确概念是弄清理论观念的中心环节,是十分重要的。至于我们用同一个。。
词来表达在敌人大败的情况下取得的胜利和在敌人一般失败的情况下取得的胜利,这是术语上的缺陷。
①见注21。——译者②见注26,并参阅本卷第310—312页。——译者
战 争 论962
第五章 战斗的意义
我们在前一章中考察了战斗的绝对形态,也就是把战斗当作整个战争的缩影进行了考察。现在,我们把战斗作为一个更大的整体的一部分来研究它同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要探讨一下战斗的直接意义。
既然战争无非是敌对双方相互消灭的行为,那么双方就都要集中自己的全部力量,并用这些力量在一次大规模的冲突中解决一切问题。有理论上,这似乎是极为自然的,在现实中,似乎也是这样的。
这种看法也确实有许多正确的地方。
而且,如果我们坚待这种看法,把最初的一些小战斗只看作是象刨花一样不可避免的损耗,那么,总的看来这也是十分有益的。但是,问题决不是这么简单就可以解决的。
显然,战斗数目所以增多,是把兵力区分开的缘故,因此各个战斗的直接目的和兵力的区分要一并讨论。但是,这些目的以及具有这些目的的战斗,一般是可以分类的,现在弄清它们的类别,将有助于阐明我们的论点。
消灭敌人军队当然是一切战斗的目的,但是,可能有其他一些目的同消灭敌人军队结合在一起,甚至还占主要地位。
因此,我们必须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消灭敌人军队是主要目的,一种是消灭敌人军队主要是手段。除了消灭敌人军队
072战 争 论
以外,占领一个地方和占领一个目标也可能是一次战斗的总的任务。这种总任务可能只是三者中的一项,也可能不止一项。在后一种情况下,通常总有一项是主要的。在我们不久将要谈到的进攻和防御这两种主要作战形式中,上述三项中的第一项是相同的,其他两项却不相同。现列表如下:进攻战斗      防御战斗(1)消灭敌人军队  (1)消灭敌人军队(2)占领一个地点  (2)防守一个地点(3)占领一个目标  (3)防守一个目标但是,如果我们考虑到侦察①和佯动,那么上面这个表并没有把所有的目的都包括在内,因为上述三项中的任何一项都显然不是这类战斗的目的。实际上,我们不得不承认还有第四种目的存在。仔细考察一下就可以看出,侦察是为了使敌人暴露自己,骚扰是为了疲惫敌人,而佯动是为了使敌人不离开某一地点或者把他从某一地点引到另一地点。所有这些目的只有假借上述三种目的中的一种目的(通常是第二。。。。。。。。。。。。。。
种)
,才能间接地达到。
因为要进行侦察就必须装出真正进攻、打击或者驱逐对方的样子。这种假借的目的并不是真正的目的,但是我们在这里所要讨论的只是真正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在进攻者的那三种目的以外再加上第四种目的——诱使敌人采取错误的措施。换句话说,就是进行佯攻。这个目的只能具有进攻的性质,这是事物的性质决定的。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指出,防守一个地点可以有两种方
①指威力侦察。——译者
战 争 论172
式。一种是绝对的,也就是根本不许放弃那个地点,另一种是相对的,也就是只需要防守一个时期。后一种情况经常出现在前哨战和后卫战中。
战斗任务的不同,对战斗本身的部署将有重大的影响,这是很清楚的。比如,只想把敌人的哨兵从他们的所在地赶走时使用的方法,同要全部消灭他们时所使用的方法是不同的。
又比如,不惜任何代价坚守一个地点时使用的方法,同暂时阻击敌人时使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在前一种情况下,很少考虑到撤退,而在后一种情况下,撤退却是主要的事情。
但是,这些问题都属于战术范畴,在这里列举它们,不过是为了举例说明问题而已。至于在战略上如何看待战斗的各种不同的目的,将在谈到这些目的的章节中再予以论述。
这里只作几点一般的说明。
第一、这些目的的重要性大致是按上面表中所列的次序依次递减的。第二、在主力会战中占首要地位的总是第一种目的。
第三、防御战斗的后两种目的不能带来真正的利益,也就是说这两种目的完全是消极的,只是在有利于达到其他积极目的情况下,才间接地带来利益。因此,如果这样的战斗。。。。。。。。。
过于频繁,就是战略形势恶化的征候。。。。。。。。。。。。。。。。
272战 争 论
第六章 战斗的持续时间
如果我们不再就战斗本身,而是就它同军队各个方面的关系来研究战斗,那么战斗的持续时间就有了独特的意义。
战斗的持续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战斗的一种次要的、从属的成果。对胜利的一方来说,决定战斗胜负从来都是越快越好,而对失败的一方来说,却不嫌战斗时间拖得很长。
对胜利的一方来说,胜利来得越快,效果也就越大;对失败的一方来说,失败来得越迟,损失也就越小。
一般说来是这样的,但是,只有在相对防御战斗①中,这一点才具有实际的重要性。
在相对防御战斗中,全部成果往往只取决于战斗的持续时间。
我们把战斗的持续时间列为战略要素,理由就在这里。
战斗的持续时间和战斗的几个主要条件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这些条件是:兵力的绝对数量,双方兵力的对比和兵种的比例以及地形的性质。例如两万人不会象两千人那样很快地消耗掉;抵抗比自己兵力大一两倍的敌人不能象抵抗兵力相等的敌人那样长久;骑兵战斗比步兵战斗胜负决定得快些,单用步兵作战的战斗比有炮兵参加的战斗胜负决定得
①指只防御一定时间,不是固守到底的防御战斗。——译者
战 争 论372
快些;在山地和森林地作战,前进的速度就不能象在平原上那样快;这一切都是很明显的。
由此可见,想通过战斗的持续时间来达到某一目的,就必须考虑到兵力的数量、兵种的比例和配置的情况。但是我们在这一问题的专门探讨中,重要的不是得出这条规则,而是把经验在这方面所提供的主要结论和这条规则联系起来。
一个由各兵种组成的八千人至一万人的普通师,即使对抗兵力占很大优势的敌人,而且是在不十分有利的地形上,也可以抵抗数小时;如果敌人的优势不太大,或者根本不占优势,那么也许能够抵抗半天。一个由三、四个师编成的军的抵抗时间比一个师的抵抗时间能够多一倍,而一个八万至十万人的军团的抵抗时间则大约可以延长两、三倍。
这就是说,这些军队在上述的时间内可以单独作战。如果在这一段时间内调来了其他军队,这些军队发挥的作用能够马上同已经进行的战斗所取得的结果合而为一,那么这仍然算是一个战斗。
上述数字是我们从经验中得来的。但是,我们认为进一步阐明决定战斗胜负的时刻,从而阐明结束战斗的时刻,同样是重要的。
472战 争 论
第七章 决定战斗胜负的时刻
任何战斗的胜负都不只是在某一个时刻决定的,在任何一次战斗中都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时刻,对胜负的决定起着主要的作用。一次战斗的失败如同天平的秤盘下降一样,是逐渐形成的。但是,在任何战斗中都有一个时刻,可以看作是这次战斗的胜负已定的时刻,过了那个时刻再进行的战斗,是一个新的战斗而不是原来那个战斗的继续了。对这个时刻有个明确的概念,对决定是否可以利用援军有效地继续这个战斗来说,是很重要的。
人们常常在一些无法挽回的战斗中无谓地牺牲了生力军,在还可以扭转局势的战斗中,却常常错过了利用生力军扭转局势的机会。下面两个例子最能说明这一点。
1806年霍亨洛黑侯爵在耶纳附近以三万五千人同拿破仑所统率的六、七万人进行会战,结果失败了,而且一败涂地,可以说是几乎全军覆没,这时吕歇尔将军企图以大约一万二千人的兵力重新恢复会战,结果在转瞬之间同样遭到了毁灭。
与此相反,在同一天,大约二万五千普军在奥尔施塔特附近同达乌率领的二万八千法军一直战斗到中午,虽然失败了,但是军队并没有瓦解,也没有比完全没有骑兵的对方遭
战 争 论572
受更大的损失。而普军却错过机会,没有利用卡耳克洛伊特将军率领的一万八千名预备队来扭转局势。如果当时利用了预备队,那么这次会战就不会失败了。
每个战斗都是一个整体,各个部分战斗的结果在这个整体中,汇合成总结果。而战斗的胜负就是由这个总结果决定的。这个总结果不一定恰好是我们在第六章中所说的那种胜利①。
因为有时可能事先没有计划取得那样的胜利,有时则由于敌人过早地撤退了,没有机会取得那样的胜利。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在敌人顽强抵抗的战斗中,决定胜负的时刻往往也比构成胜利概念的那个主要成果出现得更早。
于是我们要问:通常究竟什么时刻是胜负已定的时刻,也就是说,从什么时刻起即使用一支相当大的生力军也不能扭转战斗的不利局面?
如果撇开本来就无所谓胜负的佯攻不谈,那就是:(1)如果战斗的目的是夺取一个活动的目标,那么对方丢失这个目标就是胜负已定的时刻。
(2)如果战斗的目的是占领一个地点,那么对方丧失这个地点多半是胜负已定的时刻。但也并非总是这样,只有在这个地点特别难以攻克时才是这样。如果是一个容易攻占的地点,那么不管它多么重要,敌人也可以不冒很大危险把它重新夺回来。
(3)在不能以上述两种情况决定战斗胜负的其他一切场
①可能是指第四篇第四章中所说的取得大量战利品的大胜利,参阅本卷第258—259页。——译者
672战 争 论
合,特别是在以消灭敌人军队为主要目的的场合,胜利的一方不再处于松散状态,不再处于某种软弱无力的状态,而失败的一方逐次使用兵力(这一点已经在第三篇第十二章中谈过)也已经没有益处,这一时刻就是胜负已定的时刻。由于这个道理,我们在战略上是根据这一时刻来划分战斗单位的。
如果在战斗中进攻的敌人完全没有或者只有一小部分发生秩序混乱和失去作战能力,而我方却在不同程度上全部处于涣散状态,那么我们是无法恢复战斗的,如果敌人全部失去作战能力,但又重新恢复了,那么我们同样是无法恢复战斗的78。
因此,实际参加战斗的那一部分兵力越小,留作预备队的那一部分兵力越大(单是它的存在就可以影响胜负)
,对方使用生力军夺回胜利的可能性就越小。任何统帅和军队,只要在战斗中善于最合理地使用兵力,并且处处都能充分利用强大预备队的精神效果,就能最有把握地取得胜利。
在现代,我们必须承认,法国军队,特别是在拿破仑亲自统率下作战时,在这方面是非常出色的。
此外,胜利的一方参加战斗的兵力越小,消除战斗的危机状态和恢复作战能力的时刻就来得越早。一小队骑兵在快速追出敌人以后,几分钟内就可以恢复原来的队形,危机也不会持续得更长。
整个骑兵团要恢复秩序却需要较长的时间。
成散兵线的步兵恢复队形所需要的时间还会更长。至于各兵种组成的部队,它各个部分的前进方向可能是不同的,战斗开始后队形可能发生混乱,而由于相互间都不明确知道对方的位置,队形就会更加混乱,因而恢复队形就需要更长的时
战 争 论772
间。胜利的一方要把在战斗中分散了的军队以及一部分队形混乱了的部队重新集合起来,稍加整顿,配置在适当的地点,恢复战场秩序,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我们可以说军队越大,恢复秩序的时刻就来得越迟。
此外,当胜利者还处于危机状态时,黑夜的到来会推迟恢复秩序的时刻。最后,复杂的地形和遮蔽地也会推迟这一时刻的到来。但对这两点我们还必须指出,夜暗对胜利者也是一种有效的掩护手段,因为失败者利用夜暗进攻取得良好。。。。
结果的情况是很少的,象1814年3月10日约克在郎城对马尔蒙攻击成功那样的例子,是不多见的79。同样,遮蔽地和复杂的地形对较长时间处于危机状态的胜利者也可以起到掩护作用,使他不致受到反击。因此,夜暗和遮蔽地、复杂的地形,对失败者恢复战斗来说,不是更加容易,而是更加困难。
以上我们所谈的失败者的援军,只是指单纯增加的兵力,也就是说只是指从自己后方来的援军,因为这是一般常见的情况。但是,如果援军攻击对方的翼侧或背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属于战略范围内的翼侧攻击和背后攻击的效果,我们将在其他地方讨论。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为恢复战斗而进行的翼侧攻击和背后攻击主要属于战术范畴。我们只是因为必须谈到战术效果,而且必须使我们的概念深入到战术范畴,所以才讨论它。
军队向敌人翼侧和背后攻击,可以大大提高攻击的效果,但不一定总是这样,有时也可能反而削弱攻击的效果。这个问题和其他任何问题一样,都是由战斗的各种条件决定的,我
872战 争 论
们在这里不去深入论讨它。但下面两点对我们当前研究的问题是重要的。
第一、翼侧攻击和背后攻击对胜负决定后的成果的影响,。。。。。。。。。。。。。。。。。。。。。
通常比对胜负决定本身的影响要大。在恢复战斗时,首先应。。。。。。。。。。。。。。。
该争取的是胜利,而不是计较成果的大小。基于这一点,我们应该认为,一支赶来恢复战斗的援军,不同原来的军队会合而去攻击敌人的翼侧和背后,不如直接同它会合更为有利。
在许多情况下确实是这样,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在更多的情况下并不是这样,因为在这里下述第二点起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赶来恢复战斗的援军一般都会带来出敌不意的精。。。。。。。。。。。。。。。。。。。。。
神效果。。。。
出敌不意地攻击敌人的翼侧和背后,效果总是很大的,因为正处于胜利的危机状态中的敌人是分散和混乱的,很难挡住这种攻击。在战斗初期,敌人的兵力是集中的,对翼侧攻击和背后攻击总是有防备的,所以这种攻击不会起多大作用,但是到了战斗的未尾,就完全不同了,这一点不是很清楚的吗!
因此,我们必须毫不犹豫地承认,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支援军攻击敌人翼侧或背后,能产生更大的效果,这好象同样的力在杠杆上作用于力臂较长的一端时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样。一支从正面进攻不足以恢复战斗的军队,如果攻击敌人翼侧或背后,就能把战斗恢复起来。精神力量在这里起着主要作用,它的效果几乎是无法估计的,因此大胆和冒险就有了用武之地。
战 争 论972
在难以确定能否挽回一个失利的战斗时,必须注意到上述这一切,必须考虑上述各种相互影响的力量的作用。
如果战斗还不能认为已经结束,那么,援军所开始的新的战斗就会跟原来的战斗合而为一,取得共同的结果。于是原来的失利就从账本中一笔勾销了。但是,如果战斗的胜负已定,情形就不同了,这时就产生两个各自独立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援军兵力有限,不能和敌军相抗衡,那就很难指望新开始的战斗会获得有利的结果。如果这支援军相当强大,可以不考虑前一个战斗的结果就能进行下一个战斗,那么它虽然能够以胜利的结果来补偿前一个战斗的失利,甚至还有更大的收获,但决不能把前一个战斗的失利从账本中勾销。
在库涅斯多夫会战①中,腓特烈大帝在第一次攻击时占领了俄军左翼阵地,缴获了七十门火炮,但在会战终了时又都丢了,所以前一部分战斗的全部成果就从账本中勾销了,假使他适可而止,把会战的后一部分推迟到第二天进行,那么即使失利了,第一次战斗的收获也可以抵销这个失利。
但是,如果在战斗还未结束时已经预先看到战斗的不利情况,并且把它扭转了过来,那么这种不利的结果不但可以从我们的账本上一笔勾销,而且还可以成为更大胜利的基础。
也就是说,如果人们仔细考虑一下战斗的战术过程,那就不难看出,在战斗结束以前,各个部分战斗的一切结果都不过是暂时的,在总结果中不仅可能被抵销掉甚至还可能向相反
①见注70。——译者
082战 争 论
的方向转化。我方作战的军队被击溃得越多,敌人消耗的兵力也就越大,因而敌人的危机状态也就越严重,我方生力军的优势也就越大。如果这时总的结果转化为对我有利,我们从敌人手中夺回了战场和战利品,那么敌人以前在夺取战场和战利品时所耗费的一切力量都成为我们的纯利,而我们以前的失败却成为走向更大胜利的阶梯。这时,敌人在胜利的情况下认为值得为之作出牺牲的辉煌战绩就化为乌有,剩下的只是对牺牲了的兵力的懊悔心情了。胜利的魅力和失败的灾殃就是这样地使胜利和失败变幻莫测。
因此,如果我们占有决定性的优势,能够以更大的胜利来报复敌人,那么,最好是在这次战斗(如果它是相当重要的话)尚未结束以前就扭转不利的局势,而不是发动第二次战斗。
1760年劳东将军在累格尼察进行战斗①时,道恩元帅曾企图援助他。但是当劳东战斗失败时,道恩虽然有足够的兵力,却没有设法在第二天进攻腓特烈大帝。
由此可见,在会战以前进行浴血的前卫战,只能看作是不得已而采取的下策,如果不是必要,是应该避免的。
我们还要研究一下另一个问题。
如果一次结束了的战斗是一件完结了的事情,那么它就不能成为决定进行一次新的战斗的理由。决定进行一次新的战斗,必然是以其他情况为根据的。但是,这个结论同我们必须考虑的一种精神力量——复仇心是抵触的。上自最高统
①见注47。——译者
战 争 论182
帅,下至地位最低的鼓手都不会缺乏这种感情,因此,再没有什么比复仇心更能激起军队的斗志了。不过,在这里有一个前提,这就是被击溃的只是整个军队中不太大的一部分。
否则,复仇心就会由于整个军队感到自己无能为力而消失了。
因此,为了立即挽回损失,特别是在其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动第二次战斗时,利用上述精神力量是很自然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的第二次战斗必然是进攻,这是事物的性质决定的。
在许多从属性的战斗中,可以找到很多这种利用复仇心的例子。但是,规模较大的会战通常都是由许多其他原因决定的,而不是由这种较弱的精神力量促成的。
可敬的布留赫尔在他的两个军在蒙米赖被击败以后三天,在1814年2月14日率领第三个军走上了同一个战场①,毫无疑问,这是复仇心驱使他这样做的。如果他知道可能与拿破仑本人相遇,那他当然有充分的理由暂时不去复仇。但他当时希望的是找马尔蒙报仇,结果他那种高贵的复仇心不但没有带来什么好处,反而由于失算而带来了失败。
负有共同作战任务的几个部队之间的距离,取决于战斗。。
的持续时间和决定胜负的时刻。这种配置只要是为了进行同一个战斗,那就是战术部署。
但是,只有当它们距离很近,不可能进行两个独立的战斗,也就是说它们所占的空间在战略上可以看作是一个点的时候,这种配置才能看作是战术部署。
然而,在战争中常常可以看到,甚至负有共同作战任务的部。。
①见注29。——译者
282战 争 论
队之间,也不得不保持相当的距离,尽管它们的主要意图是共同进行一个战斗,但它们也可能分别进行战斗。因此,这种配置是战略部署。
属于这一类部署的有:分成几个部分和分成几个纵队的军队的行军,派出几个前卫和侧方部队以及指定支援一个以上战略点的几个预备队,分散宿营的几个军的集中,等等。
人们可以看到,这类战略部署是不断出现的,它们在战略上好比是辅币,而主力会战以及具有同样重要性的一切则是金币和银币。
战 争 论382
第八章 战斗是否需经双方同意
“不经双方同意,战斗是不会发生的”
,搏斗就是完全建立在这个思想上的。
一些历史著作家,正是根据这一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妙论,得出了许多模糊的和错误的观念。
这些著作家在论述中总离不开这样一种提法:一个统帅向另一个统帅挑了战,而后者却未应战。
但是,战斗是一种起了极大变化的搏斗,构成战斗的基础的不仅有双方对斗争的欲望(即双方同意战斗)
,而且还有同战斗联系在一起的目的。
这些目的永远从属于更大的整体,而且不仅如此,即使把整个战争看作是一个斗争时,它的政治目的和条件也是从属于更大的整体的。因此,要求战胜对方的这一欲望本身是处于完全从属的地位的,或者更明确地说,它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只能看作是更高的意志赖以活动的神经。
“白白地向敌人挑了战”这句话,在古代民族中间,以及在常备军出现的初期,比起现代来还有一些意义。古代各民族是在没有任何障碍的开阔的战场上进行战斗的,这是一切部署的根据,因此当时的全部军事艺术都表现在军队的部署和编组上,也就是表现在战斗队形上。
在那时,军队通常都驻扎在营寨里,因此营寨中的阵地
482战 争 论
被看作是难以侵犯的,只有当敌人离开营寨,象进入比武场一样,来到开阔的地方,才可能进行会战。
如果有人说,汉尼拔白白地向非比阿斯挑了战,那么,对非比阿斯来说,这句话无非是表明这一会战不在他的计划之内,这句话本身不能证明汉尼拔在物质方面或精神方面占有优势;但是对汉尼拔来说,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它表明汉尼拔是真正希望进行会战的。
常备军出现初期进行的大战斗和会战的情况和古代战争相似。也就是说,一支庞大的军队必须编成战斗队形才能投入战斗,才能指挥它进行战斗。
这样的军队是一个庞大的、笨拙的整体,总是要在平原地上才能作战,在复杂地形、遮蔽地以及山地,就既不适于进攻也不适于防御了。因此,防御者在一定程度上也从这里找到了一种避免会战的手段。这样的情况虽然逐渐减少,但却一直保持到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
到了七年战争时期,才开始在难以通行的地形上进攻,而且。。。。
逐渐普遍起来。到了现代,对那些想利用地形的人来说,地形虽然还可以增强其力量,但已经不再象魔法那样可以束缚战争的自然力量了。
三十年来,战争发展得更不受地形束缚了,对于真正想通过战斗决定胜负的人来说,再也没有什么可以阻碍他找到敌人和进攻敌人了。如果他不这样做,就不能认为他是想进行战斗的。因此,向敌人挑战而敌人没有应战这种说法,在今天无非是表明他认为战斗的时机不十分有利。这就等于承认这种说法不恰当,证明他只不过是想借此掩饰事情的真相而已。
战 争 论582
当然,即使在今天,虽然防御者已经不可能拒绝战斗了,但是,他只要放弃阵地从而放弃防守阵地的任务,仍然可以避免战斗。这样,进攻者取得的成果就是半个胜利,只能承认他暂时占了优势。
因此,现在再也不能用向对方挑战但对方没有应战这种口头上的胜利来掩饰前进者(即进攻者)
停滞不前的状态了。
只要防御者没有退却,那就说明他是希望会战的,在他没有受到攻击的时候,当然也可以说他是在挑战,实际上这是不言而喻的。
从另一方面看,在现代,凡是希望和能够逃避战斗的人,。。
是不会被迫进行战斗的。然而进攻者往往不满足于从敌人逃避中得到的利益,而迫切要求获得一次真正的胜利,因此他有时就会通过特别巧妙的办法去寻找和运用为数不多的、但是可能的手段,迫使这样的敌人也进行战斗。。。。。。。。
迫使这样的敌人进行战斗的最主要的手段有两种:第一是包围,使敌人不能退却,或者退却十分困难,因而宁愿接。。
受战斗;第二是奇袭。第二种手段在各种运动都不方便的时。。
代是适用的,但是现在已经很不起作用了。现代的军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甚至在敌人的眼前也敢于退却,只有在地形极其不利的场合,退却才会有很大的困难。
在这里,内雷斯海姆会战80可以看作是一个例子。
这次会战是卡尔大公于1796年8月11日在劳埃阿布山对莫罗发起的,他的目的只是使自己更容易退却。但是我们承认,直到现在我们的确还没有完全理解这位著名的统帅和著作家当时采用这一行动的理由。
682战 争 论
在罗斯巴赫会战①中,如果联军的统帅确实没有进攻腓特烈大帝的意图,那么这次会战就是另一个例子。
关于索尔会战,腓特烈大帝自己说过,他所以接受会战,是因为他感到在敌人面前退却是危险的81。
同时,腓特烈大帝也还举出了接受这次会战的其他理由。
总的说来,除了真正的夜袭以外,上述情形总是少见的。
而用包围的方法迫使敌人进行战斗,主要只能是对单独的军,例如在马克森会战中对芬克军就是如此。
①见注51。——译者
战 争 论782
第九章 主力会战
——决定主力会战胜负的时刻——
什么是主力会战?主力会战是双方主力之间的斗争,当然,它不是为了一个次要目的而进行的不重要的斗争,不是一发觉目的难以达到就要把它放弃的那种纯粹是尝试性的活动,而是为了争取一个真正的胜利而进行的全力以赴的斗争。
在一次主力会战中,也可能有一些次要的目的同主要目的混杂在一起。主力会战由于产生它的各种情况不同,也可能具有某些特色,因为一次主力会战也是同更大的整体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它只是那个整体的一部分。然而,因为战争的实质是斗争,而主力会战是双方主力之间的斗争,所以,必须永远把主力会战看作是战争的真正的重心。因此,总的说来,主力会战的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独立性比任何其他战斗都大。
这一点对主力会战如何决定胜负以及对主力会战的胜利。。。。。。。。。。。。。。。。。。。。。
的效果都有影响,并且决定着理论应该给予作为达到目的的。。。。。。。。。。。。。。。。
手段的主力会战以什么样的评价。。。。。。。。。。。。。。。
因此,我们把主力会战作为专门研究的对象。而且,在谈到同它有联系的特殊目的以前,要先对它进行一般的研究,
82战 争 论
因为只要它是一次名副其实的主力会战,那些特殊目的是不会在根本上改变它的性质的。
既然主力会战基本上是具有独立性的,那么,它的胜负也就必然取决于它本身,换句话说,只要还有胜利的可能性,就应该在主力会战之中寻求胜利,除非兵力十分不足,决不应该由于个别原因而放弃主力会战。
那么,怎样才可以比较明确地判定决定胜利的时刻呢?
如果象现代军事艺术中的很长一个时期表明的那样,军队的某种巧妙的队形和编组是军队能够发挥勇敢精神和夺取胜利的主要条件,那么,这种队形被破坏的时候就是胜负已。。。。。。。。。。
定的时刻。只要一翼被击溃,还在战斗的其他部分的命运也就决定了。如果象在另外一个时期那样,防御的实质在于军队同地形以及地面的障碍紧密结合,军队和阵地仿佛成为一体,那么,占领了这个阵地的一个主要地点就是决定胜负的。。。。。。
时刻。因此人们常说:锁钥阵地丢失了,整个阵地就守不住了,会战就不能继续了。在上述两种情况下,被击败的军队就象断了弦的乐器一样,已经不能履行自己的使命了。
不论是前一种几何学原理还是后一种地理学原理,都必然使作战的军队象结晶体一样,不能用到最后一个人。这两种原理现在都已经大大失去作用,至少不再起主导作用了。
尽管现代的军队也以一定的队形进入战斗,但队形不再起决定性作用了。尽管现在地形障碍还可以用来加强抵抗力,但已经不再是唯一的靠山了。
我们在本篇第二章中曾对现代会战的特点进行了概括的论述。根据我们的论述,战斗队形只是便于使用军队的一种
战 争 论982
配置,而会战过程就是双方中的每一方逐渐消耗对方兵力的过程,最后看谁先使对方兵力耗尽。
因此,同任何其他战斗比较起来,在主力会战中定下放弃战斗的决心,更是取决于双方剩下的预备队的兵力对比情况,因为只有这种预备队还保留着全部的精神力量,而那些被战火燃烧得象煤渣一样的部队,是无法同它相比的。正如我们已在其他地方说过的那样,地区的丧失也是衡量精神力量损失的尺度,因此也在我们的考察范围之内,不过它更多地被看作是损失的标志,而不看作是损失本身。因此,尚未投入战斗的预备队的人数始终是双方统帅最关心的问题。
会战的发展趋势在一开始虽然不怎么明显,但通常就已以确定了。甚至有会战的部署中这种趋势往往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一个统帅看不到这种趋势而在十分不利的条件下开始了会战,那就表明他是缺乏这种认识能力的。这种趋势即使在会战的部署中和会战开始时没有确定,在会战过程中均势自然而然地也会缓慢地发生变化,正如我们曾经指出过的那样,这种变化最初是不明显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就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均势在会战过程中的变化,并不象有人根据对战斗的不真实的描写所想象的那样,是时而这样时而那样地变化不定的。
尽管均势可能在一个长时间内很少受到破坏,或者一方失利后还能恢复均势,反而使对方失利,但可以肯定地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战败的统帅在退却以前早就觉察到了这种变化。如果有人说,个别情况出乎意外地对整个会战的进程发生了强大的影响,那么,这多半是战败者掩饰自己在会战中
092战 争 论
失利的借口。
在这里我们只能求助于公正而富有经验的人的判断,他们一定会同意我们的论点,并且在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那部分读者面前为我们辩护。如果要根据事物的性质来论证为什么会战过程必然是这样的,那就会过分地进入这个问题的战术领域。在这里我们只需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结论。
尽管我们说,战败的统帅在决心放弃会战以前,通常早就看到这种不利的结局,但是我们也承认有相反的情况,否则我们的论点就会自相矛盾。如果由于会战已出现失败的趋势,就认为这场会战的败局已定,那么,也就不会再拿出兵力去扭转败局,因而也就不会在会战的失败趋向出现以后很久才开始退却了。然而也有这样的情况:一方的失败趋势已定,但结果却是另一方失败了。
这种情况当然不是常见的,而。。。
是很少的。可是,时运不佳的统帅总把希望寄托在这种很少的情况上,只要还有一点挽回败局的可能性,他就一直指望出现这种情况。只要自己的勇气和理智不相矛盾,他总是希望通过忍受更大的劳累、发挥剩下的精神力量,以及通过创造奇迹或者借助幸运的偶然机会,使自己还能看到扭转败局的时刻。关于这一点我们还想多说几句,但在此以前先要说明什么是均势变化的征候。整体战斗的结果是由各个部分战斗的结果组成的,而各个部分战斗的结果则体现在以下三个不同的方面。
第一、体现在指挥官内心受到的精神影响上。如果一个师长看到他的各个营是如何失败的,那么这就会对他的行动和报告发生影响,而他的报告又影响到统帅的措施。
因此,有
战 争 论192
一些失利的,即使是看来可以补救的部分战斗,也会产生不良的印象,这种印象总是很容易地、甚至不可抗拒地涌进统帅的心里。
第二、体现在我方部队比对方更快的消耗上。这种消耗在缓慢而有秩序的现代会战过程中是很容易估计出来的。
第三、体现在地区的丧失上。
所有这一切就好象一个罗盘,统帅根据它就可以辨别会战这只船的航向。如果自己损失了全部炮兵,却没有夺得敌人的火炮,如果自己的步兵营被敌人的骑兵冲垮,而敌方的步兵营却到处都是攻不破的,如果自己战斗队形的火力线不得不从一个地点退到另一个地点,如果为了占领某些地点而白白地消耗了力量,而且向前推进的步兵营每次都恰好被敌人雨点般的榴霰弹打散,如果在炮战中我方的炮火开始减弱,如果大批没有受伤的士兵随着伤员的后撤而逃跑,因而火线上的步兵异常迅速地减少,如果会战计划被破坏,以致一部分部队被截断和被俘,如果退路开始受到威胁,那么,统帅就必然会从这一切情况中看出这次会战的趋势。会战的这种发展方向持续得越久,趋势就越肯定,要挽回败局就越困难,不得不放弃会战的时刻也就越来越近。现在我们就来谈谈这个时刻。
我们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双方留下的预备队的对比,往往是最后决定胜负的主要根据。统帅如果看到对方在预备队的对比上占有决定性优势,那么他就要下决心退却。现代会战的特点是,会战过程中的一切不幸和损失都可以通过生力军来补救,因为,现代战斗队形的编组方法和部队投入战斗
292战 争 论
的方式,使人们几乎在任何地方、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使用预备队。一个看来将要遭到不利结局的统帅,只要还有优势的预备队,他是不会放弃会战的。但是,一旦他的预备队开始比敌方的预备队少了,那就可以认为胜负已定。至于他还可能采取什么措施,这一方面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要看他勇气和毅力的大小,不过,这种勇气和毅力有时也可能变成不明智的顽固。统帅怎样才能正确地估计双方预备队的对比,这是实践中的技能问题,决不是这里要谈的问题。
我们这里只谈他判断得出的结论。不过,得出结论的时候仍然不是定下退却决心的时刻,因为一个只是逐渐形成的结论还不足以促使统帅定下决心,它只是统帅定下决心的一个一般的根据,要定下决心还要有一些特殊的因素。这里主要有两个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即退却的危险和黑夜的到来。
随着会战的进展,如果退却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而且预备队已经大大消耗,已经不足以打开新局面,那么,除了听天由命和有秩序地退却以外,就没有别的出路了。在这种情况下,长时间地耽搁就会使他陷入溃败、甚至覆灭的危险。
一切战斗,通常随着黑夜的到来而结束,因为夜间战斗只有在特殊的条件下才是有利的。因为黑夜比白昼更利于退却,所以,凡是必须退却或者很可能要退却的人,都愿意利用夜暗向后退却。
不言而喻,除了这两种常见的和最主要的因素以外,还可能有许多比较特殊、比较小、但又不容忽视的其他因素促使人们定下退却的决心,因为会战越是临近趋势发生决定性改变的时刻,每个部分战斗的结果对这种改变的影响就越显
战 争 论392
著。因此,损失一个炮兵阵地,敌人两三个骑兵团顺利地突入阵地等等,都能促使人们实现正在成熟的退却决心。在结束这个论题的时候,我们还必须谈一下统帅身上的勇气同理智之间的斗争的问题。
一方面,屡战屡胜的骄傲情绪,天生倔强带来的不屈不挠的意志,由高尚激情引起的顽强的抵抗精神,都要求统帅不退出战场,而要把光荣的英名留在那里;另一方面,清醒的理智却在劝阻他不要把力量用完,不要孤注一掷,而要保存必要的力量,以便有秩序地退却。在战争中,尽管勇气和顽强应该得到很高的评价,尽管没有决心竭尽全力争取胜利的人很少有获胜的希望,但是总应该有一个限度,如果超过这个限度,顽固地作下去,那么只能认为是绝望的挣扎,是愚蠢的行动,任何批判者都不会原谅他。拿破仑在最著名的滑铁卢会战中使用了最后的兵力,企图挽回一场已经不可挽回的会战,他拿出了最后一文钱,终于象乞丐一样逃出了战场,逃出了他的祖国。
492战 争 论
第十章 主力会战(续)
——胜利的影响——
由于立足点不同,人们可能对某些大会战获得特大的效果感到惊讶,同样也可能对另一些大会战没有获得什么效果而感到十分奇怪。现在我们谈谈一次大胜利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很容易区分以下三种影响:一、胜利对战争工具本身,即对统帅及其军队的影响;二、胜利对参战国的影响;三、上述两种影响在以后的战争过程中所起的真正的作用。
胜利者和失败者在战场上的伤亡、被俘人数和火炮损失方面的差别,往往是不显著的。谁要是只看到这种差别的不显著的一个方面,谁就会常常感到这个差别所产生的后果是完全不可理解的。而实际上,这通常是极其自然的事。
我们在第七章①中曾经讲过,一方的胜利不仅随另一方被击败的军队数量的增多而增大,而且是以更大的比例增大的。一场大规模战斗的结局给失败者和胜利者带来的精神影响都是比较大的。
这种影响会使物质力量受到更大的损失,而
①应为第四篇第四章。——译者
战 争 论592
物质力量的损失又反过来影响精神力量,这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助长的。因此,人们应该特别重视这种精神影响。这种精神影响对胜利者和失败者所起的作用是相反的:对失败者来说,它能破坏各种力量,对胜利者来说,却能加强他的力量和活动。
但是,这种精神影响主要还是对失败者发生作用,因为对失败者来说,它是造成新的损失的直接原因。
此外,这种影响同危险、劳累和艰难,总之同战争中的一切困难因素有相同的性质,因而同它们结合在一起,并在它们的影响下不断增大。对胜利者来说,这一切能够影响它勇气的进一步高涨82。
我们看到,失败者从原来的水平线下降的程度比胜利者从原来的水平线上升的程度大得多,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谈到胜利的影响时,主要是指失败者所受的影响。如果说这种影响在一次大规模的战斗中比在一次小规模的战斗中强烈,那么,在主力会战中肯定比在一次从属性的战斗中更要强烈得多。主力会战是具有独立性的,也就是说它应该以最大的努力争取它应该取得的胜利。主力会战的意图是,就在要进行主力会战的这个地方、这个时刻战胜敌人,它体现着全部战争计划和一切措施以及对未来的一切遥远的希望和朦胧的想象。
对这个大胆的问题作出答案,是命运攸关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精神必然会紧张起来,不仅统帅,而且他的整个军队直到最低一级的辎重兵都是如此。
当然,职位越低,紧张的程度越小,产生的影响也越小。不论在任何时代,从事物的性质来看,主力会战决不是一种不作准备地、突然地、盲目地进行的例行公事,而是一种规模宏大的军事行动。这种行动不论就其本身的性质来说,还是就指挥官的意图来说,都
692战 争 论
比一般的战斗活动更能增强所有人的紧张情绪。人们越是紧张地注视着会战的结局,会战结局的影响也就越大。
胜利的精神影响在现代会战中比在现代战史初期①的会战中要大得多。既然现代会战象我们以前讲过的那样,是双方力量的真正搏斗,那么起决定性作用的,当然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总和,而不是个别的措施,更不是偶然性。
人们犯了错误,下次可以改正,如果遇到幸运和偶然的机会,也可能在下一次得到更多的好处。但是,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总和通常却不是很快就可以改变的。因此,一次胜利在这方面带来的变化对整个未来都会有更为重大的意义。在所有参加会战的人中间,虽然只有极少数的人考虑到这种变化,但是,会战的过程本身会使每个参加会战的人感觉到这种变化。尽管关于会战过程的公开报道可以用一些牵强附会的个别情况来掩饰真相,但人们也或多或少可以看出:胜负的决定取决于总的情况,而不取决于个别情况。
从来没有亲身经历过失败的大会战的人,很难对失败的会战有一个活生生的、因而是完全真实的概念。这一次或那一次小失败的抽象概念永远也不能构成一次失败的大会战的真正概念。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一次失败的大会战的情景吧。
在一次失败的会战中,能够左右人的思考(也可以说人的智力)的,首先是兵力的消耗,其次是地区的丧失(这往往是常见的现象,即使是进攻者,在不顺利时也会丧失地区)
,再次是队形的破坏,各部分的混乱和退却的危险(除了
①指三十年战争时期。——译者
战 争 论792
少数例外的情况,这一切会经常出现,只是程度有所不同)
,最后是退却(这往往是在夜间开始,或者至少是在整个夜间还继续进行的)。
退却一开始,军队就不得不丢下大批疲惫不堪的和跑散了的士兵,而他们往往正是冲得最远和坚持得最久的勇士。本来只有高级军官才有的失败的感觉,到这时就波及到各级军官,一直到普通的小兵。特别当他们想到在这次会战中有许多真正为大家所敬爱的勇敢的战友落在敌人手里的可怕景象时,失败的感觉就更加强烈。同时,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会认为自己的努力所以徒劳无益,是上级指挥官的过错,因而对上级指挥官产生不信任,于是失败的感觉更加强烈。这种失败的感觉并不是随便产生的想象,它是敌人占优势的证明。敌人占优势这一事实,最初可能被某些原因所掩盖,不易被人们发现,但到会战结束时,总会明显地显露出来。也许人们早已看到了这一事实,但在缺乏确凿根据的情况下,必然会希望出现偶然情况,相信幸运和天意,或者进行大胆的冒险。
最后,当这一切都证明已经无济于事时,冷酷的事实就威严无情地摆在人们的面前了。
这些情况还远远不能说是惊慌失措。一支有武德的军队所以惊慌失措,决不是会战失败的缘故,而其他的军队的惊慌失措,也只有在个别情况下才是会战失败的结果。
但是,上述那些情况,却是在最优秀的军队中也会产生的。如果说长期的战争锻炼和胜利的传统,以及对统帅的极大信任,有时可以减少这些情况,但在失败的最初时刻却不可能完全避免这种情况。这些情况也不是仅仅由于火炮的丢失和人员的被俘而引起的,因为火炮的丢失和人员的被俘通常是到后一阶
892战 争 论
段才会有的,而且也不会很快就为大家所知道。因此,即使均势的变化极其缓慢而且是逐渐的,也不会不产生这些情况,正是这些情况构成了在任何场合都会产生的胜利影响。
我们已经说过:战利品的数量可以加强这种影响。
处在上述情况下,作为战争工具的军队将会遭到多么厉害的削弱啊!我们说过,一支处在这种削弱状态下的军队对作战中很普通的困难都会感到难以对付,因此,怎么还能够期待它作出新的努力,重新夺回已经失去了的东西呢!在会战之前,交战双方之间有一种真正的或者想象的均势,当这个均势已经遭到破坏时,要想重新恢复它,就必须有外因的帮助。如果缺乏这样的外因,那么,任何新的努力都只会导致新的损失。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主力取得的最微小的胜利,也会使均势象天平的秤盘一样不断向一边下降,直到新的外在条件使它发生改变为止。如果没有这种新的外在条件,而胜利者又是一个有强烈的荣誉心、不断追求远大目的的人,那么,要想使他高涨的优势不致象洪流一样泛滥成灾,要想通过许多小规模的抵抗使这股洪流缓慢下来,直到胜利的影响沿着一条渠道最后消失,对方就必须有一个杰出的统帅,就必须有一支久经战争锻炼而具备高度武德的军队。
现在我们来谈谈对方的胜利对军队以外的民众和政府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他们的迫切希望突然变成泡影,自尊心遭到彻底的打击,代之而起的恐惧情绪则可怕地到处传播,最后使他们完全陷于瘫痪状态。这是主力会战对交战一方的神经闪电般的真正打击。这种影响,尽管在这里和在那里会
战 争 论992
有所不同,但决不可能完全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但不积极地去发挥自己的作用以扭转败局,反而惧怕自己的努力会徒劳无益,于是在应该前进的时候踌躇不前,或者甚至束手待毙,听凭命运摆布一切。
这种胜利的影响在战争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果,一部分是胜利一方统帅的性格和才能决定的,但更多的是促成胜利的各种条件以及胜利带来的各种条件决定的。当然,统帅没有胆量和敢作敢为的精神,即使是最辉煌的胜利也不会带来很大的成果。但是,即使统帅有胆量和敢作敢为的精神,如果各种条件严重地限制着这些精神力量,那么它们也会很快地枯竭。如果利用科林会战的胜利的不是道恩元帅而是腓特烈大帝①,如果进行勒登会战的不是普鲁士而是法国,那么结果将会多么不同啊!
促使巨大的胜利产生巨大成果的各种条件,我们在讨论与此有关的问题时再作研究。那时才能解释清楚,为什么胜利同它的成果之间有大小不一致的现象,而初看起来,这似乎是因为胜利者缺乏魄力的缘故。在这里我们只研究主力会战本身,我们不想离开这个题目,所以只想指出:胜利决不会不产生上述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随着胜利的增大而增强的。一次会战越是成为主力会战,也就是说,越是把全部作战力量集中在一次会战中,越是把全部军事力量变成作战力量,越是把全国的力量变成军事力量,胜利的影响也就越大。
然而,难道理论就可以把胜利的影响看作是完全不可避
①参阅第六篇第八章。——译者
03战 争 论
免的,难道理论就不应该竭力寻求有效的手段来消除这种影响吗?
对这个问题作肯定的答复,似乎是很自然的,但是,愿上帝保祐,千万别让我们象大多数理论家那样走上既赞成又反对的自相矛盾的歧路吧。
实际上,上述影响是完全不可避免的,这是事物的性质决定的。
即使我们找到了可以抵制它的方法,它仍然存在,犹如一颗炮弹,即使它是从东向西发射的,因而它随地球自转而产生的运动速度会有所减小,但它仍然是随着地球的自转在运动。
整个战争的进行是离不开人的弱点的,也是针对着这种弱点的。
尽管我们以后在另一个场合还要谈到主力会战失败后应该怎么办,尽管我们还要研究在绝望的处境中可能剩下的手段,尽管我们还相信在这样的处境中有可能把失去的一切重新夺回来,但这并不等于说,这样一次失败的影响就逐渐消失而等于零了。因为人们用来挽回败局的力量和手段本来可以用到一些积极的目的上去。不仅指精神力量,而且还包括物质力量。
另一个问题是,一次主力会战的失败会唤起一些在不失败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产生的力量①。
固然,可以设想有这种情况,而且在许多民族中实际上也出现过这种情况。
但是,如何才能激起这种强烈的反作用,这已不属于军事艺术研究的范围。军事艺术只在假定会出现这种作用的情况下,对它进
①指复仇心等,参阅本卷第276页。——译者
战 争 论103
行考虑。
胜利给胜利者带来的结果,可能由于胜利的反作用,即唤起了失败者的其他力量而变得有害了。尽管这种情况是极少有的例外,但是既然有这种情况,那就更有理由认为,由于战败的民族或国家的特点不同,同样的胜利所产生的结果也是有差别的。
203战 争 论
第十一章 主力会战(续)
——会战的运用——
无论战争在具体情况下是多么多种多样,而且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情况是必然的,我们只要从战争这个概念出发,仍可以肯定以下几点:(1)消灭敌人军队是战争的主要原则,对采取积极行动的一方来说,这是达到目标的主要途径;(2)消灭敌人的军队主要是在战斗中实现的;。。
(3)具有一般目的的大的战斗才能产生大的结果;(4)若干战斗汇合成为一次大会战,才会产生最大的结果;(5)只有在主力会战中统帅才亲自指挥,在这种情况下他宁愿相信自己,这也是事物性质决定的。
根据上述五点可以得出一个双重法则,它包含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消灭敌人军队主要是通过大会战及其结果实现的,大会战又必须以消灭敌人军队为主要目的。
当然,在其他手段中也可能或多或少地包含有消灭敌人军队这个因素。也有这样的情况:由于各种条件有利,在一次小战斗中也可能异乎寻常地消灭了敌人很多的军队(如马
战 争 论303
克森会战)
;而另一方面,有时在一次主力会战中,主要目的却不过是占领或坚守一个阵地。但总的来说,进行主力会战只能是为了消灭敌人的军队,而且也只有通过主力会战才能达到消灭敌人军队的目的,这是千真万确的。
因此,应该把主力会战看作是战争的集中表现,是整个战争或战局的重心,如同太阳光在凹镜的焦点上聚成太阳的完整的象迸发出极高的热度一样,战争的各种力量和条件也都集中在主力会战中,产生高度集中的效果。
几乎在一切战争中,都要在一定程度上把军队集中成为一个大的整体。这个现象就表明,不管是主动的进攻者,还是被动的防御者,都有用这个整体进行一次大战斗的想法。
如果这样的大战斗没有发生,那就说明虽然有敌对感情这个战争的最初动机在起作用,但还有其他缓和和抑制因素在削弱、改变或完全阻止这种作用。但是,即使双方都不采取行动(这是过去许多战争的基调)
,在他们的思想中主力会战仍然是未来的目标,是构成他们的计划的远焦点。战争越是成为真正的战争,越是成为发泄敌对感情和仇恨感以及互相制服的手段,一切活动就越集中在流血的战斗中,因而主力会战也就越加重要。
凡是抱有大的和积极的目的的人,也就是以严重损害对方利益为目的的人,就必然采取主力会战这一最自然的手段。
而主力会战,正象我们以后还要详细说明的那样,是最好的手段。谁害怕大的决战而逃避主力会战,通常谁就要自食其果。
只有进攻者才有积极的目的,所以主力会战主要是进攻
403战 争 论
者的手段。尽管我们在这里还不能更详细地确定进攻和防御的概念,但也必须指出,即使是防御者,要想或迟或早地适应防御的需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只有采用主力会战这个唯一有效的手段。
主力会战是解决问题的最残酷的方法。正如我们在下一章还要详细说明的那样,虽然主力会战不等于单纯的相互残杀,它的效果更多的是摧毁敌人的勇气,而不在于杀死敌人的士兵,但是流血永远是它的代价,而“屠杀”这个词①既表示了会战的名称,又说明了它的性质。作为一个人,统帅对于这一点也是会感到不寒而栗的。
但是,使统帅精神上感到压力更大的,还是他想到通过这次战斗要决定胜负。在这里一切行动都集中在空间和时间的某一点上,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免会模模糊糊地感到他。。。
们的兵力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仿佛无法展开和无法活动,仿佛只要有时间,就会赢得不少的好处,但实际上时间却不会带来什么好处。这种感觉只是一种错觉,但是这种错觉也是不容忽视的。人们在作任何重要决定时都会受这种错觉的影响,当一个统帅要作出这样一种重大决定时,他的这种感觉就会更强烈。
因此各个时代都有一些政府和统帅,设法回避决定性的会战,希望不通过会战也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悄悄地放弃自己的目的。于是,那些历史家和理论家们,就竭尽全
①德语中“会战”
(dieSchlacht)这个词是从“屠杀”
(schlachten)这个词派生出来的。——译者
战 争 论503
力地想从这些以其他方法进行的战局和战争中,不仅找到可以代替决定性会战的等价物,甚至找到更高超的艺术。这样一来,在现代,就有人根据战争中合理使用兵力的原则,几乎把主力会战看作是一种错误所必然引起的祸害,是正常的、慎重的战争中决不应该发生的病态。他们认为,只有那些懂得用不流血方式进行战争的统帅才有资格戴上桂冠,而那种婆罗门教真经式的战争理论,其任务恰好就是传授这种艺术。
现代历史已经粉碎了这种谬论,但是谁也不能保证这种谬论不再重新出现,不再诱惑当权人物相信这种适合人的弱点、因而容易为人们接受的颠倒黑白的看法。也许在不久以后就会有人认为,拿破仑进行的几次战局和会战是野蛮而近于愚蠢的,并以满意和信任的心情再次推崇那种已经过时的、装模作样的旧式部署和打法。如果理论能够告诉人们警惕这些东西,那么它就对愿意听从理论忠告的人作了重大的贡献。
但愿这对我们可爱的祖国的那些对军事问题可以说出权威意见的人有所帮助,在这方面给他们作向导,并且要求他们对这些问题作认真的考察。
不仅战争的概念告诉我们,而且经验也告诉我们,只有在大规模的会战中才能决定重大的胜负。自古以来,只有巨大的胜利才能导致巨大的成就,对进攻者来说必然是这样,对防御者来说或多或少也是这样。甚至拿破仑,假使他害怕流血,恐怕也不会获得乌耳姆会战83的胜利(这样取得的胜利在他所有的战争中也是唯一的一次)
,这一胜利,可以看作是他以前几次战局胜利的第二次收割。
因此,不仅大胆的统帅、富有冒险精神的统帅或者倔强的统帅,曾经力图用决定性的会
603战 争 论
战这个重要的冒险手段来完成自己的事业,就连那些幸运的统帅,也同样是这样。这些统帅对这个如此重大的问题所做的答复,我们是满意的。
关于那些不经流血而获得胜利的统帅的一切,是我们不想听的。如果说流血的屠杀是残酷可怕的,那么这只能使我们更加严肃地对待战争,而不应该使我们出于人道让佩剑逐渐变钝,以致最后有人用利剑把我们的手臂砍掉。
我们认为一次大会战决定主要的胜负,当然不是一次战争或战局中不可少的、唯一的一次胜负。一次大会战能够决定整个战局胜负的情况,只有在现代才是常见的,至于一次大会战能够决定整个战争胜负的情况,那是极为少见的例外。
一次大会战决定的胜负,其意义当然不仅仅取决于大会战规模的大小,即集中到会战中的军队的多少和会战胜利的大小,还取决于双方国家及其军事力量方面的许多其他情况。
但是,由现有军队的主力进行的大规模的搏斗,得出的胜负当然也是主要的。胜负的规模,在某些方面是可以预测出来的,虽然不是所有方面。这样的胜负,即使不是唯一的一次,但作为第一个胜负,对以后的胜负也会发生影响。因此,周。。。
密计划的主力会战按其不同的情况,在不同程度上始终应该看作是当前整个军事行动的中心和重心。统帅越是以真正的战争精神(即战斗精神)从事战争,越是具备打垮敌人的感情和想法(即意识)
,他就越会把一切都放到第一次会战那个天平的秤盘上,希望并力争在第一次会战中夺取一切。拿破仑在他所从事的战争中,大概没有一次不是想在第一次会战中就打垮敌人的。腓特烈大帝进行的战争虽然规模较小,危
战 争 论703
机也有限,但当他率领一支兵力不大的军队从背后攻击俄国人或帝国军队①而想打开一个新的局面时,也同样是有这种想法的。
我们在上面说过,主力会战所决定的胜负的意义,有一部分取决于会战本身的规模,即取决于参加会战的军队的数量和会战成果的大小。
为什么统帅可以用增大参加会战的军队的数量来提高会战在决定胜负方面的作用,这是不言而喻的。现在我们只想指出,主力会战规模越大,由主力会战决定胜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凡是有信心而又喜欢取得大胜利的统帅,在基本上不忽略其他方面的情况下,总是尽可能地把绝大部分的兵力投入大会战。
至于会战的成见,更确切地说,胜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下列四个条件:(1)会战所采取的战术形式;(2)地形的性质;(3)各兵种的比例;(4)兵力的对比。
只采取正面进攻而不采取迂回的会战,很少能象采取迂回或者迫使对方或多或少地改变正面的会战那样收到很大的成果。在复杂的地形上或山地进行的会战的成果同样也是较小的,因为在这里进攻力量到处都受到削弱。
①指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作者在书中提到帝国军队的地方,一般是指德意志诸小邦的军队,在这里可能是指奥地利军队。——译者
803战 争 论
如果胜利者的骑兵和失败者的骑兵同样多,或者更少些,那么胜利者追击的成果就会减小,因而就会失去很大一部分胜利成果。
最后,还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在同样采取迂回敌人或迫使敌人改变正面的方法的条件下,以优势兵力取得的胜利,要比以劣势兵力取得的胜利有更大的成果。人们根据勒登会战①可能会怀疑这个原则在实际上的正确性,在这里请允许我们说一句我们平常不大爱说的话:没有无例外的规则。。。。。。。。。
因此,统帅利用上述四种条件可以使他进行的会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固然,他冒的危险也会因而增大,不过,他的全部活动本来就免不了要受精神世界的这个力学定律的支配②。
这样,在战争中就没有什么比主力会战更重要的了。因此,战略上最大的智慧就表现在为主力会战提供手段,巧妙地确定主力会战的时间、地点和使用兵力的方向,以及利用主力会战的结果。
虽然上述这些都很重要,但是不能因此就认为它们是很复杂的,很不容易捉摸的。恰好相反,这一切都是很简单的,并不需要很多巧妙的艺术,而只需要有敏锐地判断各种现象的能力、魄力和坚决地贯彻始终的精神,以及朝气蓬勃的敢作敢为的精神,总之只要有我们以后还要时常谈到的英雄气概。在这方面,统帅很少需要书本上的知识,如果说他能够
①见注51。——译者②指要取得较大的成果必然要冒较大的危险,而要取得较小的成果则把握较大,所冒的危险较小。——译者
战 争 论903
学到一点知识的话,那么更多地要通过书本以外的其他途径。
要想进行主力会战,要想在主力会战中主动而有把握地行动,就必须对自己的力量有信心和对必然性有明确的认识,换句话说,必须有天生的勇气和在广阔的生活经历中锻炼出来的锐敏的洞察力。
光辉的战例是最好的教师,但是,千万别让理论上的偏见象乌云一样遮蔽住这些战例,因为,阳光即使能穿过乌云,也会产生折射和变色。
这些偏见有时会象瘴气那样扩散开来,所以理论的迫切任务就是粉碎这些偏见,因为理智上产生的错误,只能用理智来消除。
013战 争 论
第十二章 战略上利用胜利的手段
尽可能地为赢得胜利作好准备是一件困难的工作,是战略默默无闻地作出的功绩。战略在这方面几乎得不到任何赞扬,只有利用了已经取得的胜利,战略才显得光彩和荣耀。
会战可能有什么样的特殊目的,它对整个军事行动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各种情况下如何取得胜利以及胜利的顶点在什么地方,所有这一切问题我们将在以后讨论①。但是,不进行追击,任何胜利都不能取得巨大的效果;不论胜利的发展是怎样地短促,它也总有个初步追击的时间。在一切情况下都确实是这样的。为了避免到处重复这一点,我们想简短而概括地谈一谈胜负决定后必然随之而来的这个任务。
对战败了的敌人的追击,是从他放弃战斗撤出阵地的时刻开始的。至于在这以前双方交替出现的一切前进和后退的运动,都不能算是追击,而只是会战进程本身。在对方放弃战斗撤出阵地的瞬间,胜利虽然已经肯定了,但它的规模通常还很小,而且它的效果还不大。如果不在当天进行追击以发展胜利,那么胜利就不会在许多方面提供更积极的利益。

①参阅第七篇第四、五章和第七篇所附《关于胜利的顶点》一文。——译者
战 争 论113
前所述,在大多数情况下体现胜利的那些战利品是通过这种追击获得的。我们首先就来谈谈这种追击。
会战前夕的各种活动都是紧迫的,因此,交战双方军队的体力通常在进入会战以前就已经受到很大削弱。而在长时间的搏斗中体力消耗很大,军队可能会筋疲力竭。此外,胜利者在部队分散和队形混乱方面并不比失败者好多少。
因此,有必要进行整顿,召集失散的人员,给用完子弹的人补充弹药。这一切使胜利者自己也处于危机状态,这是我们已经讲过的。如果被击败的只是敌军的一个从属部分,它们可能被主力所收容,或者得到强大的增援,那么很明显,胜利者就很容易有丧失胜利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胜利者考虑到这种危险,就会立刻停止追击,至少给追击规定一个限度。即使胜利者并不担心失败者会得到很多增援,但在上述危机状态中,胜利者的追击的冲力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即使胜利者并不担心胜利会被夺走,但仍然可能发生不利的战斗,仍然可能减少既得的利益。此外,人们生理上的需要和弱点也必然对统帅的意志施加全部压力。
统帅指挥的成千上万的人,都需要休息和恢复体力,都要求暂时避免危险和停止活动。
只有少数人可以看作是例外,只有他们还能看到和想到比眼前更远的东西。只有他们还有发挥勇气的余地,在完成了必要的任务以后,还能想到其他成果,这些成果在别人看来已经是美化胜利的奢侈品。但是,成千上万的人的呼声在统帅左右是会有人反映的,因为,人们的这种切身利益通过各级指挥官将会如实地传到统帅那里。
何况统帅本身精神也很紧张,身体也很劳累,他的内心活动或多或少也会有所削弱。
于是,
213战 争 论
由于人的这种常情,人们所做到的往往比能够做到的要少得多,而且做到的也只是最高统帅的荣誉心、魄力和严酷所要。。。。。。。。
求的。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有许多统帅在以优势兵力取得了胜利以后,在扩大这个胜利时却迟疑不决。胜利后的初步追击,我们认为一般只限于当天,最迟到当天夜间,因为在这个时间以后,由于自己需要休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中止追击。
初步追击就其程度来说可分以下几种。
第一种,用骑兵进行的追击。这种追击主要是威胁和监视敌人,而不是真正紧逼敌人,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大的地形障碍就往往可以妨碍追击者前进。骑兵虽然能攻击精神受到震撼和力量受到削弱的部队中的零星队伍,但对敌人整个军队进行追击时,它始终只是辅助兵种,因为敌人可以用预备队来掩护退却,利用就近不大的地形障碍就能够联合各兵种进行有效的抵抗。只有真正逃窜的完全瓦解的军队在这里才是例外。
第二种,各兵种组成的强有力的前卫进行的追击。当然大部分骑兵要参加这种追击。这种追击可以迫使敌人一直退到他后卫的、或者整个军队的下一个阵地。通常,失败者不会立刻有利用这种阵地的机会,因此胜利者可以继续追击,但多半不超过一小时的行程,至多不过二、三小时的行程,否则,前卫就有得不到充分支援的顾虑。
第三种,也是最强有力的一种,胜利者倾其整个军队的力量继续向前推进的追击。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失败者可以利用地形所提供的阵地,但只要觉察到追击者准备进攻或迂
战 争 论313
回,又会放弃大部分阵地,至于他的后卫,就更不敢进行顽强的抵抗了。
在所有这三种情况下,即使整个追击还没有结束,如果黑夜到来,通常也会停止追击。至于在少数情况下彻夜继续追击,就必须看作是极其猛烈的追击。
如果人们想到,夜间战斗时一切都或多或少要依靠偶然性,而且在会战临近尾声时,各部分之间的正常联系和会战的正常步骤已受到严重破坏,那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双方统帅都害怕在夜间继续战斗。除非失败者已经完全瓦解,或者胜利者的军队具有出众的武德,能够确有把握地取得成果,否则,在夜战中几乎一切都只好碰运气,而这是任何人,甚至最卤莽的统帅也不愿作的。
因此,通常黑夜会使追击停止,即使会战是在天黑前不久才决定胜负的,也是如此。黑夜可以直接给失败者一个喘息和集合部队的机会,或者,如果他想在夜间继续退却,夜暗可以帮助他摆脱敌人。黑夜一过,失败者的处境会显著地好转。大部分溃散的士兵重新归队,弹药得到补充,整个部队会重新恢复秩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还要继续同胜利者作战,那么这个战斗就是一个新的战斗,并非上次战斗的延续。即使在这一次战斗中失败者没有取得绝对良好的结局,也仍然是一次新的战斗,而不是胜利者收拾上次战斗的残局。
因此,在胜利者可以彻夜继续追击的情况下,即使只用各兵种组成的强有力的前卫进行追击,也能显著地扩大胜利的效果。勒登会战和滑铁卢会战就是例证84。
这种追击的全部活动,基本上是战术活动,我们谈到它,
413战 争 论
只是为了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通过追击所获得的胜利的效果是不同于其他效果的。
在初步追击中将敌人追到他的下一个阵地,这是每个胜利者的权利,它是不受以后计划和情况的限制的。这些计划和情况虽然可能大大减小胜利者主力获得的胜利的积极成果,但是却不会妨碍利用胜利进行这种初步追击。即使我们。。。。。。
可以设想有这样的情况,但这种情况至少是极为罕见的,以致理论可以不去考虑它们。在这里,我们必须承认,现代战争为人的魄力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活动领域。在过去那些规模小的、局限性很大的战争中,追击如同其他许多活动一样,受到一种不必要的、习惯上的限制。在当时的统帅看来,胜利的概念、胜利的荣誉,是十分重要的,以致他们在胜利时很。。。。
少想到真正消灭敌人军队的问题。在他们看来,消灭敌人军队只不过是战争的许多手段中的一个手段而已,从来就不是主要的手段,更谈不到是唯一的手段了。
一旦敌人把剑垂下,他们便乐于把自己的剑插入鞘中。在他们看来,胜负一旦分晓,战斗就可以停止,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继续流血就是无谓的残忍。这种错误的理论虽然不是人们作出全部决定的唯一依据,但它却能产生容易被人们接受并占主导地位的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力量都已耗尽,军队已不可能继续进行战斗。如果一个统帅只有一支军队,而且估计这支军队不久将会遇到无力完成任务的情况(这种情况在进攻中每前进一步都是常常会遇到的)
,那么他当然要十分珍惜这个夺取胜利的工具。但是,显而易见,这种估计是错误的,因为追击时自己兵力遭受的损失比对方的损失要小得多。这种看法
战 争 论513
所以一再产生,是因为人们没有把消灭敌人军队看作是主要的。因此,我们看到,在过去的战争中,只有象查理十二、马尔波罗、欧根、腓特烈大帝这样一些真正的英雄人物,才在胜负决定以后立即进行有力的追击,而其他统帅大多是占领了战场就满足了。
到了现代,由于导致战争的情况更为复杂,作战更加激烈,才打破了这种因循守旧的限制。于是,追击成了胜利者的主要事情,战利品的数量因此大大增加。如果在现代会战中还可以看到不进行追击的情况,那只是例外,往往是由一些特殊原因造成的。
例如在格尔申会战85和包岑会战86中,联军是由于骑兵占有优势才避免了彻底的失败。在格罗斯贝伦和登纳维次会战中,是由于瑞典王储①不愿意而没有追击87。
在郎城会战中,是由于年老的布留赫尔身体不适,才没有进行追击②。
博罗迪诺会战也是属于这方面的例子,关于这个例子,我们还要多讲几句,因为我们并不认为单单责备一下拿破仑就可以完事,同时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以及许多类似的情况(即在会战结束时统帅被总的形势所束博的情况)
是极其罕见的。
有些法国军事著作家和拿破仑的崇拜者(例如沃东库尔、尚布雷、塞居尔)严厉地责备拿破仑,怪他没有把俄军全部逐出战场,没有用他最后的兵力粉碎俄军,否则就可以使俄军失利的会战变成彻底的失败。在这里详尽地说明双方军队当时的情况将会离题太远,但有一点是很清楚的,当拿破仑渡
①即伯纳陀特。——译者②见注79。——译者
613战 争 论
过涅曼河时,他统率的准备参加博罗迪诺会战的军队共有三十万人,而到博罗迪诺进行会战时,却只剩下十二万人了。
他可能担心这些兵力不足以向莫斯科进军,而看来莫斯科是决定一切问题的焦点。在取得这次胜利后,他确信可以占领这个首都,因为看来俄国人决不可能在八天内发起第二次会战。
拿破仑是希望在莫斯科缔结和约的。假使能把俄军打垮,缔结和约的把握当然更大,但无论如何到达莫斯科是重要的,因为如果率领一支兵力雄厚的军队到达莫斯科,就可以依靠这支军队控制首都,从而控制整个俄国及其政府。后来的事实表明,他带到莫斯科的兵力不足以完成这个任务。但是,如果在博罗迪诺为了打垮俄军而把自己的军队全部消耗殆尽,那就更不能做到这一点了。拿破仑深深感觉到了这一点。在我们看来,他做得完全正确。因此这种情况不能算作是统帅由于总的形势而不能在胜利后进行初步追击的例子。这里涉及的不单纯是追击的问题。
当天下午四时,胜负已经决定,可是俄军仍保有绝大部分战场,而且不打算放弃它。他们准备在拿破仑重新发起攻击时进行顽强的抵抗,尽管这种抵抗一定会遭到彻底失败,但也会迫使对方付出很大的代价。
因此,我们只能把博罗迪诺会战列入包岑会战一类没有进行到底的。。。。。。。
会战。但包岑会战中的失败者愿意早一些离开战场,而博罗迪诺会战的胜利者却宁愿满足于半个胜利,这不是因为他怀疑胜局是否已定,而是因为他的兵力不足以获取全胜。
如果我们回到正题上来,那么,从我们的考察中,对初步追击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胜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追击时的猛烈程度;追击是取得胜利的第二个步骤,在许多情况下
战 争 论713
甚至比第一个步骤更为重要;战略为了同战术接近,以便利用战术上取得的完整的成果,就要求战术获得全胜。
但是,初步追击只是发挥胜利的潜力的第一步,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胜利的效果才仅仅表现在这种初步追击上。
我们曾经说过,胜利的潜力的作用是其他条件决定的。在这里我们不准备谈这些条件,但是我们不妨谈谈追击的一般情况,以免在可能涉及到它的场合一再重复。
继续追击就其程度来说又可分为三种:单纯的追踪、真正的紧逼和以截断敌人退路为目的的平行追击。
单纯的追踪可以使敌人继续退却,一直退到他认为可以再度发动一次战斗的地点为止。因此,单纯的追踪能够充分发挥已得的优势的效果,此外,还可以得到失败者所不能带走的一切,如伤病员、疲惫不堪的士兵、行李和各种车辆等。
但是,这种单纯的追踪不能象下面两种追击那样使敌方军队进一步瓦解。
如果我们不满足于把敌人追到原来的营地和占领敌人放弃的地区,而是要索取更多的东西,也就是说,每当敌人的后卫要占领阵地时我们就用做好攻击准备的前卫向他发起攻击,那么这就可以促使敌人加速运动,促使敌人瓦解。——敌人的瓦解主要是由于敌人在退却中毫无休止地逃窜所引起的。对士兵来说,在强行军后正想休息的时候又听到敌人的炮声,这是最苦恼的事情。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天天遇到这种情况,就可能引起惊慌失措。在这种情况下,失败者往往就不能不承认,对方的意志是无法抗拒的,自己已无力抵抗。
如果意识到这一点,军队的精神力量就不能不受到极大的削弱。
813战 争 论
如果能迫使失败者在夜间行军,那么,紧逼追击就取得了极大的效果。因为,失败者在傍晚被胜利者逼迫离开选定的营地(不论这个营地是整个军队本身用的还是后卫用的)
,就只好进行夜行军,至少在夜间继续后撤另找宿营地,这两种结果是差不多的。但是胜利者却可以安然度过一夜。
在紧逼追击的情况下,行军的部署和营地的选择还取决于许多其他条件,特别是给养、大的地形障碍、大城市等条件,因此,只有可笑的书呆子才会利用几何学的方法来说明:追击者总是可以摆布退却者,迫使他在夜间行军,而自己在夜间却可以休息。尽管如此,在部署追击时,采用紧逼追击的方法仍然是正确的和合适的,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追击的效果。如果说在实际上人们很少采用这种追击方法,这是因为对于追击的军队来说,在确定宿营地和支配一天的时间方面这样的追击比正常情况下的行军要困难得多。早晨早一些出发,中午到达宿营地,剩下的时间筹划粮秣,夜间休息,这种正常的方法比根据敌人的运动来准确确定自己运动的方法要容易得多。因为在后一种情况下,总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关于运动的各项决定,有时要在清晨出发,有时要在傍晚出发,一天之中总有许多小时同敌人接触,进行炮战,进行零星的战斗,部署迂回,简单地说,要采取各种必需的战术措施。对追击的军队来说,这当然是相当沉重的负担,而在负担本来就够多的战争中,人们总想摆脱看来并非绝对必要的负担。上述考察是正确的,它适用于整个军队,通常也适用于强大的前卫。因此,第二种追击,即紧逼退却者的追击,是相当少见的。
甚至拿破仑在1812年对俄国作战的战局中也
战 争 论913
很少使用这种方法。很明显,这是因为在这次战局中还没有达到目的以前,巨大的艰难困苦就已经使他的军队有全军覆没的危险。然而,在其他的战局中,法国人在紧逼追击方面却出色地发挥了他们的毅力。
最后,第三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追击方法,是向失败者退却的目的地进行平行追击。
当然,任何失败的军队退却时在自己前面或近或远的地方,总有一个他首先渴望达到的目的地。
这个目的地可能是:不预先占领它继续退却就会受到威胁的地方,如隘路;或者先敌到达那里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如重镇、仓库等;或者到达那里就能够重新获得抵抗能力的地方,如坚固的阵地、同友军的会合点等。
如果胜利者沿着同失败者平行的道路向这一地点追击,那么,显而易见,失败者就不得不急剧地加速退却,因而最后可能变成逃窜。
失败者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三种对付的办法。
第一种办法是,截击敌人,通过出敌不意的攻击,获得成果。
不过,从失败者的处境来看,获得这种成果的可能性通常是不大的。显然,只有具有果敢精神的敢作敢为的统帅和虽已战败但尚未彻底失败的优秀的军队,才能获得成功。
因此,只有在极少的情况下失败者才会采用这种办法。
第二种办法是加速退却。
但这恰好是胜利者所希望的;而且这种退却很容易使部队过度劳累,使大批人员掉队,使火炮和各种车辆丢失和损坏,因而造成莫大的损失。
第三种办法是避开敌人,绕过容易被对方截断的地点,离开敌人尽量远些,比较轻松地行军,从而避免一些匆忙退却
023战 争 论
时的不利情况。这是三种办法中的下策,它通常象一个无力偿还债务的人又欠下一笔新债一样,只会导致更为狼狈的局面。但是在有些情况下,这个办法还是有效的,甚至有时还是唯一可行的办法,而且也有成功的先例。
然而一般地说来,人们采用这种办法事实上大多不是由于相信这种办法可以比较有把握地达到目的,更多的是由于其他令人难以容忍的理由,即害怕同敌人进行真正的战斗。害怕同敌人进行真正的战斗的统帅真是可怜啊!不论军队的精神力量受到多大的挫折,不论对自己同敌人遭遇时在精神力量方面将处于劣势的担心是多么正确,胆小怕事,回避同敌人战斗,只能对自己更加不利。假使拿破仑在1813年回避哈瑙会战88而在曼海姆或科布伦次渡过莱茵河,那么,他甚至不能象在哈瑙会战后那样把三、四万人带过莱茵河了。这说明,失败者可以利用防御的有利地形,周密地准备和谨慎地进行一些小规模的战斗。
只有通过这些战斗才能使军队的精神力量重新振作起来。。。。。。。。。。。。。。。。。。。。。。。。。
在这里,即使是最微小的成果也会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有利效果。但是,对大多数的指挥官来说,要想作这种尝试必须克制自己的疑虑,而避开敌人,初看起来却似乎容易得多,因而人们往往愿意避开敌人。然而,失败者避开敌人恰好最能促使胜利者达到目的,而使自己彻底失败。但是,必须指出,我们这里是指整个军队说的,至于一支被截断的部队企图通过一段弯路重新同其余部队会合,那是另一回事。
因为,后一种情况是不同的,而且获得成功的例子也不少见。
这种奔向同一目标的竞赛要有一个条件,这就是追击者要有一支部队紧跟在退却者的后面,收集一切被遗弃的东西,
战 争 论123
并且使退却者经常感到敌人就在后面。布留赫尔从滑铁卢到巴黎追击法军的一段行军中,其他方面都做得很出色,唯有这一点没有做到。
这样的追击当然也同时会使追击者本身受到削弱。如果失败的敌军可能被另一支强大的军队所收容,或者率领它的是一位杰出的统帅,而追击者自己尚未充分作好消灭敌人的准备,那么,是不宜使用这种方法追击的。但如果情况允许,这种手段却能象一部大机器那样发挥作用。
在这样的追击下,失败的军队的损失会随着伤员和掉队的士兵的增多而增加,士兵会时刻担心被消灭而士气低落,以致几乎不能再进行真正的抵抗。
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不战而成追兵的俘虏。
胜利者在这种十分幸运的时刻,用不着害怕分散兵力,可以尽量把他的军队都投入这个旋涡,截击敌人单个的部队,攻占敌人未及防守的要塞,占领大城市等等。在出现新的情况以前,他可以为所欲为,他越是敢作敢为,新的情况就出现得越迟。
在拿破仑的战争中,通过巨大的胜利和出色的追击而取得辉煌战果的例子是不少的。
我们只要回忆一下耶纳会战、勒根斯堡会战89、来比锡会战和滑铁卢会战就够了。
23战 争 论
第十三章 会战失败后的退却
在失败的会战中,军队的力量受到了破坏,而精神力量受到的破坏比物质力量受到的破坏更大。在新的有利的情况出现以前进行第二次会战,必将招致彻底的失败,甚至全军覆灭。在军事上这是一条公理。退却就其性质来说,应该进行到力量的均势重新恢复时为止,这种均势的恢复可能是由于得到了增援,可能是由于有坚固的要塞作掩护,可能是由于利用了大的地形障碍,也可能是由于敌方兵力过于分散。
均势恢复的迟早取决于损失的程度和失败的大小,但更多地取决于是什么样的敌人。虽然战败的军队的处境在会战后没有丝毫改变,但这支军队却能在退却不远的地方重新整顿就绪,这样的例子难道还少吗!这是因为胜利者在精神方面存在弱点,或者在会战中所获得的优势不足以进行强有力的追击。
为了利用敌人的这些弱点或错误,为了不在形势所要求的范围以外多退一步,更主要的是为了尽可能保持自己的精神力量,退却必须缓慢地进行,必须且战且退,一旦追击者在利用他的优势时超过了限度,就予以大胆而勇敢的反击,这是完全必要的。
伟大的统帅和久经战争锻炼的军队的退却,往往象一只受了伤的狮子退去一样。毫无疑问,这是退却的最好的理论。
战 争 论323
实际上,人们在摆脱危险处境的时候,往往不是迅速地摆脱危险而喜欢玩弄一些无用的形式,无谓地浪费时间,这样做是危险的。久经锻炼的指挥官认为迅速摆脱危险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会战失败后的总退却同一般地摆脱危险是不同的。谁认为在会战失败后的总退却中通过几次急行军就可以摆脱敌人,就很容易站稳脚跟,谁就大错特错了。在这种情况下,一开始必须尽可能缓慢地退却,一般地说,以不受敌人摆布为原则。要坚持这个原则,就必须同紧追的敌人进行血战,为此作出牺牲是值得的。不遵守这一原则,就会加速自己的退却,不久就会成为溃退。在这种情况下,仅仅掉队的士兵就会比进行后卫战时可能牺牲的人还要多,而且,连最后剩下的一点勇气也会丧失无遗。
用最优秀的部队组成一支强大的后卫,由最勇敢的将军率领,在最重要的时刻全军予以支援,小心谨慎地利用地形,在敌人前卫行动轻率和地形对我有利时设下强有力的理伏,简单地说,准备和策划一系列真正的小规模会战,这都是贯彻上述原则的手段。
各次会战的有利条件和会战的的持续时间是不同的,因此会战失败后退却时的困难自然也是不同的。从耶纳会战和滑铁卢会战中,我们可以看到,竭尽全力抵抗优势敌人后进行退却时会混乱到什么程度。
时常有一种分兵退却的论调A,主张军队分成几个部分进行退却,甚至作离心方向的退却。如果军队分成几个部分
劳埃德和标洛(作者原注)。
A
423战 争 论
只是为了便于退却,它们依然能够共同作战,而且始终保持共同作战的意图,那么,就不是我们这里要谈的问题了。至于任何其他分兵退却的作法,都是极其危险的,是违背事物的性质的,因而也是非常错误的。军队在任何一次失败的会战中都处于削弱和瓦解的状态,这时,最迫切需要的是集中兵力,并在集中的过程中恢复秩序、勇气和信心。在敌人乘胜追击的时刻,退却者把军队分开,去骚扰敌人的两侧,这完全是荒谬的。如果敌人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书呆子,那么这种办法也许能起作用和收到效果;如果不能肯定敌人有这种弱点,那就不应该采用这种办法。如果会战后的战略形势要求把军队分开,以便掩护自己的两翼,那也只能限于当时的需要而不要过分地分开。而且,即使如此,也只能看作是不得已的下策,同时,在会战结束的当天也很少能够做到这一点。
腓特烈大帝在科林会战后,放弃对布拉格的围攻,分三路退却,并非他自己愿意这样,而是因为他的兵力部署和掩护萨克森的任务不容许他采用其他办法①。拿破仑在布里昂会战90后命令马尔蒙向奥布河方向退却,而自己却渡过塞纳河转向特鲁瓦。这次行动所以没有给他带来什么不利,只是因为联军不但没有向他追击,反而同样分散了兵力,一部分(布留赫尔)转向马恩河,另一部分(施瓦尔岑堡)则担心兵力不足,因而推进得十分缓慢。
①见注54。——译者
战 争 论523
第十四章 夜间战斗
夜间战斗是怎样进行的,它的特征是什么,这些都是战术上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只是把夜间战斗作为一个特殊的手段来进行考察。
其实,任何夜间攻击都只是程度较强的奇袭。
初看起来,夜间攻击似乎是十分有效的,因为在人们的想象中,防御者遭到攻击是出乎意外的,而进攻者对于所要发生的一切却必然早就有了准备。他们的处境多么不同啊!他们把夜间战斗想象成:一方面防御者处于极其混乱的状态,另一方面攻击者只要在对方极端混乱中收获果实就行了。那些不指挥任何军队、不负任何责任的人认为可以常常进行夜袭,然而在现实中夜袭是很少见的。
上述那种想象都是在下面的前提下产生的:攻击者了解防御者的措施,因为那些措施都是事前采取的而且是很明显的,是攻击者通过侦察和研究一定可以了解到的,与此相反,攻击者的措施是在进攻之前所采取的,对方一定无法了解。
但是,攻击者的措施并不是完全无法知道的,防御者的措施也不是完全能够了解到的。如果我们同敌人的距离,不是近到象霍赫基尔希会战前奥国军队同腓特烈大帝那样可以直接看到对方,那么我们只能通过侦察和搜索的报告以及从俘虏和
623战 争 论
敌探的口供中了解敌人的配置情况。这样了解的情况总是很不完全的,从来就不是正确可靠的,因为这些情报总是或多或少有些过时了,敌人的配置也可能已经有了改变。
不过,在过去军队采用旧的战术和野营方法时,要了解敌人的配置情况比现在容易得多。幕营线比厂营或露营容易识别得多,部队有规则地展开成横队的野营也比目前常用的各师成纵队的野营易于识别。即使我们能够看到敌人某个师成纵队地野营的整个营地,也还不能充分了解他的配置情况。
而且,对攻击者来说,不仅需要了解防御者的配置情况,了解防御者在战斗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同样是重要的,这些措施并不仅仅涉及射击的问题。在现代战争中,这些措施给夜袭造成的困难,比在以往的战争中要大得多,因为在现代战争中,这些措施比战斗前采取的措施多得多。在现代的战斗中,防御者的配置多半是临时的,而不是固定的,因此防御者比过去更能出敌不意地反击敌人。
因此,除了直接观察以外,攻击者在夜袭时很少能或者根本不能了解到防御者更多的情况。
但是,防御者却有一个小的有利条件,他对自己阵地内的地形比攻击者熟悉,就好象一个人在他自己的家里,即使是在黑暗中,也比陌生人更容易辨明方向。同攻击者比较起来,他能清楚地知道他军队的各个部分在什么地方,可以比较容易地到达那里。
由此可见,在夜间战斗中,攻击者象防御者一样需要了解情况,因此,只有由于特殊的原因,才能进行夜间攻击。
这些特殊的原因多半只同军队的某一部分有关系,很少
战 争 论723
关系到军队的整体。因此,通常只是在从属的战斗中进行夜袭,在大会战中进行夜袭的情况是很少见的。
如果其他情况有利,我们就可以用巨大的优势兵力攻击敌军的一个从属部分,把它包围起来,予以全歼,或者使它在不利的战斗中蒙受重大的损失。但是,我们必须出敌不意地行动,否则这种意图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敌人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会自愿投入这样一次不利的战斗,而会回避这种战斗。然而,除了利用十分隐蔽的地形的少数情况以外,只有在夜间才能达到高度的出敌不意。因此,如果打算利用敌军某一从属部分配置方面的缺点来实现上述意图,就必须利用夜暗,即使正式的战斗要在拂晓开始,至少也要在夜间做好预先的战斗部署。对敌军的前哨或小部队的小规模夜袭就是这样进行的,其关键在于用优势兵力,进行迂回,出敌不意地强迫敌人进行一次不利的战斗,使他不遭受极大损失就无法脱身。
被攻击的部队越大,对它进行这样的攻击就越困难,因为兵力较大的部队拥有较多的手段,在援军到来以前,能够进行较长时间的抵抗。
由于上述原因,在一般情况下根本不能把敌人整个军队作人夜间攻击的对象,因为,即使没有外来的援军,它本身也有足够的手段可以对付多面攻击。特别是在现代,任何人对这样普通的攻击都是一开始就有所戒备的。多面攻击能否收到效果,通常并不取决于出敌不意,而完全取决于其他条件。在这里我们不想研究这些条件,而只想指出:迂回固然可以收到很大的效果,但也带有很大的危险性。因此,除个
823战 争 论
别情况外,要想迂回就必须象攻击敌军的某一从属部分那样具备优势的兵力。
但是,包围或迂回敌军的一支小部队,特别是在漆黑的夜间,还是比较可行的。因为我们使用的部队不管对敌人有多大的优势,毕竟是自己整个军队的一个从属部分。在这种冒巨大危险的赌博中,人们只会拿一部分兵力作赌注,不会拿整个军队作赌注。此外,军队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通常都可以支援和收容前去冒险的这一个部分,从而减少这次行动的危险。
但是,夜袭所以只能由较小的部队来进行,不仅因为它是在冒险,而且也因为在实行上有许多困难。既然出敌不意是夜袭的基础,那么隐蔽活动就成为夜袭的基本条件。小部队比大部队容易隐蔽地活动,而整个军队的纵队却很少能做到这点。因此,通常只能对敌军的个别前哨进行夜袭,至于较大的部队,只有当它没有足够的前哨时,才能对它进行夜袭。例如腓特烈大帝在霍赫基尔希会战中就是由于没有足够的前哨才受到夜袭的。比起从属部分来,整个军队遭到夜袭的情况是极其少见的。
在现代,战争比以前进行得更加迅速、更加激烈,双方始终处于胜负决定以前的紧张状态中,因此,虽然双方军队经常相距很近,而且不设强大的前哨配系,但在这个时刻,双方都有很充分的战斗准备。与此相反,在以前的战争中却往往有一种习惯,即使除了相互牵制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的企图,双方军队还是要面对面地安营扎寨,相持很久的时间。腓特烈大帝就经常和奥军在近到可以进行炮战的距离上相持几个
战 争 论923
星期。
但是,在现代战争中这种便于进行夜袭的设营方法已经不用了。
现代军队已不再携带全部给养和野营必需品,因此,通常有必要在敌我之间保持一日行程的距离。如果我们还想特别考察一下对整个敌人军队进行夜袭的问题,那么可以看出,足以促使进行夜袭的原因是很少的,现归纳如下:(1)
敌人特别粗心或者卤莽,但这种情况是不常见的;即使有这种情况,敌人精神方面的很大优势也将弥补这一缺点。
(2)敌军惊慌失措,或者我军精神方面的优势足以代替指挥。
(3)要突破敌军优势兵力的包围,因为这时一切都有赖于出敌不意,而且只有突破重围这个意图才能使兵力更好地集中起来。
(4)最后,敌我双方兵力悬殊,我方处于十分绝望的处境,只有冒极大的危险才有成功的希望。
但是,在上述这些情况中还需要具备一个条件,这就是,敌军就在我们眼前,而且没有前卫掩护。
此外,大多数的夜间战斗是随着日出而告终的,接近敌人和发起攻击都必须在夜暗中进行,这样,进攻者就能更好地利用敌人的混乱。如果只利用夜暗接近敌人而战斗要在拂晓才开始,那就不能算是夜间战斗了。
033战 争 论
附  录
注  释
1十八世纪欧洲的军事理论中有一种倾向,认为会战不但是不必要的,而且是有害的,演习式的作战比决定胜负的会战有利。
例如英国的军事理论家劳埃德认为,掌握了数学和地形学等方面的知识就能够用几何学精确地计算出一切作战行动,战争中就不必进行实际的会战。
普鲁士的军事理论家标洛则把会战称为“完全绝望中的补救手段”
,他认为作战对象不应该是敌人的军队,只要对敌人的补给线造成威胁就能迫使敌人屈服。
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之交,普鲁士的军事领导集团仍受这种思想的支配,畏惧会战而对演习式的作战评价过高。
作者针对这些情况作了批判。
这里提到的最近几次战争系指1806—1815年的拿破仑战争。——22页
2极端(dasAuserste)也可以译为“极限”
、“顶点”
、“最大限度”等等,日文B译本译为“无限界性”。作者认为,在概念领域内一切事物都是完善的,都在追求绝对的顶点。
例如抽象的战争就是这样。
由于一方使用暴力,对方就不得不同样使用暴力,这样,双方暴力的使用就会达到最大的限度,双方都会追求最高的目标(打垮敌人或使敌人无力抵抗)和使用最大的力量。下文中所谓“追求极端”
、“战争要素的自然趋向”
、“沿战争的自然方向发展”等,都是指这种要求达到最大限度的趋向。——23页
3关于这个问题,克劳塞维茨在1827年12月22日给罗德尔少校的信中写道:“我们不应该把战争看成是一种单纯的暴力和消灭敌人的行为,不应该根据这种简单的概念按逻辑推出一系列与现实现象不相符合的结论。我们必须认识到战争是一种政治行为,它的规律不完全是自己决定的。
它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工具本身不能活动,要靠手来操纵,而操纵这一工具的手就是政治……。
战 争 论13
这样说明以后,就不需要再去证明,为什么存在着追求很小目标的战争,这种战争只是一种威胁行为,是一种武力谈判,而在某种联盟的场合,还存在着纯粹是装装样子的战争。
但是,如果认为这种战争已同军事艺术无关,这也是不合理的。
只要军事艺术不得不承认战争所追求的目标不一定是极端,不一定是打垮敌人和消灭敌人,承认存在这样的战争是合乎情理的,那么就必须根据各种不同政治利益的要求确定各种不同的战争。“(克劳塞维茨将军论防御的两封信,载德文《军事科学评论》1937年特刊第8页。)——25页
4列宁在1915年曾研究过《战争论》,并作了摘录和批注,他特别重视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同政治的关系的一些思想。
请参阅列宁《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一书摘录和批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1960年翻译出版。
关于战争同政治的关系这个问题,克劳塞维茨在1827年12月22日给罗德尔少校的信中写道:“战争不是独立的东西,而是政治通过另一种不同的手段的继续,因此,所有大的战略计划中的主要方针绝大部分都是带有政治性。。。。。。。。。。。
的,而且这些主要方针越是涉及到整个战争和整个国家,它们的政治性也就越。
为明显。整个战争计划是直接根据交战双方的政治状态和它们同其他国家的关系制定的。
战局计划是根据战争计划制定的,当整个军事行动只是在一个战区内进行时,战局计划和战争计划是同一个计划。
然而,战局的各个部分也都渗透着政治因素,很少有什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如会战等)
不受政治因素的某些影响的。
根据上述观点,就根本不可能对一次战争的战略单纯从军事上作。。。。。。
出评价,也根本不存在纯军事的战争计划。
这种看法是十分必要的,人们只要看一看战史,用不着进一步说明就可以明白这一点。
但是,人们还是往往把战。。。。。。。
略计划中的纯军事部分同政治部分割裂开来,并且把政治部分看作并不属于战争的某种东西,这一事实正好说明,上述观点至今尚未确立。
战争无非是政。。。。。。
治意图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我认为这一观点是整个战略的基础,并且深。。。。。。。。。。。。。
信,谁不承认这种看法是必要的,谁就是没有看到问题的关键。
只有使用这一基本观点,全部战史才是可以理解的,否则其中的一切就充满矛盾而不可理解了。“——40页
5关于这一点,克劳塞维茨在1827年12月22日给罗德尔少校的信中写道:“军
233战 争 论
事艺术的任务和权利主要在于不使政治提出违背战争性质的要求,在于防止。。。。。。
政治使用这一工具时因不了解工具的效能而产生错误。“——40页
6关于这一点,克劳塞维茨在1827年12月22日给罗德尔少校的信中写道:“政治越是从整个民族及其生存的重大利益出发,问题越是关系到彼此的生死存亡,政治和仇恨感就越加一致,政治就越是融合在仇恨感中,战争就变得越加简单,就越是从暴力和消灭敌人的纯概念出发,就越符合根据这一概念按逻辑推出的要求,战争的各个部分就越有必然的联系。
这样的战争看起来完全是非。。。。
政治的,因此往往被认为是真正的战争。
但是很显然,这样的战争同其他战争。。。
一样,也少不了政治因素,只是政治因素同暴力和消灭敌人的概念一致,因而人们看不出来罢了。“——41页
7七年战争(1756—1763)
即第三次西里西亚战争。
战争的一方是普鲁士及其同盟者英国,另一方是奥国及其同盟者俄、法、萨克森、瑞典等国。普鲁士当时是一个小国(英国主要是以金钱支援普鲁士)
,在力量对比上处于劣势。由于普王腓特烈二世(亦称大帝)有节制地使用力量,采取了持久作战的方法,使对方感到力量消耗过大而被迫签订和约,只得承认他对夺占的西里西亚的所有权。
查理十二(1682—1718)
是瑞典国王(1697—1718)
,他在北方战争(170—1721)中对俄、波、丹三国同盟作战。
1700年进攻丹麦,迫使丹麦签订和约,随即于纳尔瓦会战中击溃俄军。
后又击溃波兰军队而占领了波兰。
由于没有慎重考虑本国力量,攻入乌克兰并向莫斯科进军,终于在1709年的波尔塔瓦会战中被俄皇彼得一世击败。——52页
8恩格斯在给马克思的信中曾谈到这一点,他写道:“目前我正在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哲理推究的方法很奇特,但书本身是很好的。对于是否应当使用军事学术或军事科学这一名称的问题,答案是:战争最象贸易。
战争中的会战就等于贸易中的现金支付:尽管它实际上很少发生,但一切仍以它为目的,而且它最后必将发生,并起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第244页。)——58页
战 争 论33
9这句话原文可以作不同的理解。可以理解为“但机器也通过了”
,意思是说统帅坚强的意志可以使军队克服阻力(法文译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也可以理解为“当然机器也一起被粉碎了”
(英、日、俄文译本是这样译的)。根据我们的理解,机器是指军队,所以前一种理解在意思上说较为合理,但从原文文法上看,后一种理解较为合理。——95页
10
“dieAusrüstung”这个词在十九世纪欧洲军队中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理解。
广义的包括武器弹药、服装装具和其他一切军需品在内,译为“装备”
较合适。狭义的则指随身携带的用品(如背包、子弹盒、饭盒、水壶、土木工具等)
,译为“装具”较合适。——100页
1野营(dasLager)——指军队野外宿营,包括幕营(在帐篷内)
、露营(在露天)
、厂营(在草棚等掩蔽物下)。在拿破仑战争以前,欧洲各国军队大多用帐篷野营。冬季除舍营外军队有时也在野营中过冬。长期固定的野营地筑有野战工事(堑壕、土墙等)
,称为营垒,军队有时在此进行防御。——104页
12攻城术又称围攻法,即围攻要塞和城堡的方法。
在欧洲很早就出现了攻城术,到十七世纪形成了一套正规的围攻法。
攻城时先挖掘与要塞外廓平行的壕沟(所以叫平行壕)
,攻城炮兵在这里构筑炮台以压制要塞的炮火。然后向要塞挖掘锯齿形的接近壕,逐渐向要塞接近,并挖掘第二道和第三道平行壕,最后挖掘坑道进行爆破,然后向要塞内部发起强攻。守备部队为了阻止攻城部队向要塞接近,针对接近壕挖的壕沟则称为反接近壕。——110页
13在十八世纪,欧洲军队中盛行线式战术。军队的战斗队形主要是横队,作战时要求全队同时推进,动作整齐一致,不顾敌人的火力,象机械一样地听命令行动。因此,战斗队形各部分的组成、行列和间隔距离,战斗中队形的变换、步法、步幅和步速,使用武器的动作,以及其他一切行动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普鲁士腓特烈二世的军队即以严格的纪律和机械一样的行动闻名欧洲。甚至在百余年以后,这种机械规定在军队的训练中仍有明显的影
433战 争 论
响。——111页
14数量上的优势即兵力优势。当时,普鲁士军事理论家标洛(1757—1807)
,奥地利军事家卡尔大公(171—1847)以及法国军事理论家约米尼(179—1869)
等都强调数量上的优势。
卡尔大公认为,军事艺术的目的就在于说明,如何在决定性方向上巧妙地集中和运用数量占优势的兵力。约米尼认为,在决战方向上集中数量占优势的兵力和使用这些兵力投入会战是战争的基本原则。标洛认为,应该集中主力去对付主要的对象,并且造成对敌人的优势兵力。——112页
15当时,标洛和维利森(1790—1879)等都很强调给养的作用。标洛认为,仓库——给养的来源好比人的心脏,心脏一出问题,“集体人”
(军队)就完了。
维利森认为,军队是由人和马匹组成的,粮秣给养是军队作战的基础。——13页
16这里可能是指标洛的理论。标洛在《新军事体系的精神》一书中指出,作战的目标不是敌人的军队,而是敌人的补给线或基地。所谓基地即设有各种补给仓库的设防地区或要塞。标洛认为,从基地两端向进攻目标引两条直线即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基地底边所对的顶角称为作战角,一般说这个角不应小于六十度,进攻军队前进的距离不应超过三天的行程,只有建立新的基地之后方可继续前进。
克劳塞维茨早在1805年就曾以《评标洛的纯粹和实用战略》为题,撰文批判过标洛的这种观点。——113页
17这里的包围一词原文为“dieumfasendeForm”
,按词义可作两种理解。
森林太郎的日文译本译为“概括一切的形式”
(俄文译本也可作这样的理解)
,其他译本大多译为“包围形式”。
我们认为这里是批判标洛的理论,标洛强调进攻时应以敌人的补给线为目标,因而也强调包围的作用,所以译为“包围”。——113页
18这里可能指约米尼所强调的内线作战的理论。约米尼认为,内线作战总比外
战 争 论53
线作战优越,因为军队处于内线既便于集中又便于实施机动,而且容易各个击破敌人。——114页
19在十四—十五世纪的欧洲,随着城市的兴起,军队的成分发生了变化。新的军队由大批雇佣兵组成。在意大利,佣兵是一种专门的职业,佣兵的首领称为“佣兵队长”。
每个佣兵集团的武器装备为佣兵队长所有,给养和薪饷由佣兵队长负责。佣兵队长可以将自己的集团出雇于任何国家。因此,战争是佣兵队长的职业,军事艺术就好象是他的手艺。克劳塞维茨认为这不是战争本身的原因决定的,而是社会状况等外在原因决定的。——135页
20斜形战斗队形原为古希腊著名统帅艾帕米农达所发明。
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把它运用于线式(横队)战术,作战时将军队排成横队,但不与敌军平行对阵,而是偏斜地以一翼及中央的一部分兵力先攻击敌人的一翼。
中央及另一翼则不与敌人接触,只牵制敌人,使他不能加强被攻击的一翼。先攻击的一翼以优势兵力击溃敌人一翼后,即从翼侧包围敌人,随即全线攻击,以便击败敌人。——142页
21
1806年10月普鲁士军队分三路集中在耶纳、魏马一带,不伦瑞克总司令亲率中路,吕歇尔率右翼,霍亨洛黑率左翼,准备进攻法军。拿破仑先敌出击,10月10日于扎耳费耳特击溃路易亲王所部。不伦瑞克率主力北撤,霍亨洛黑的军队留在耶纳掩护,10月14日遭到拿破仑主力的攻击,所部陶恩青师和格腊韦尔特师分别于多伦山和卡佩伦多夫被击溃。吕歇尔从魏马前来支援,在卡佩伦多夫后面亦被击溃。
霍亨洛黑所部在此役几乎全军覆没。
同日,拿破仑部下达乌的军队在奥尔施塔特击溃不伦瑞克的主力。在追击中,普军纷纷投降。这就是欧洲历史上有名的歼灭战——耶纳会战。——143页

1797年2月拿破仑在北意大利攻陷芒托瓦(见注27)后,奥地利企图挽救北意大利,准备与拿破仑决战。
3月,奥军总司令卡尔大公先赴前线,命先遣部队于皮亚韦河警戒,主力于塔里亚曼托河设防,等待从莱茵地区开来的援军到达后向法军进攻。
3月16日,拿破仑击退奥军先遣部队后,向塔里亚曼
633战 争 论
托河的卡尔大公进攻。
卡尔大公因兵力相差悬殊,略作抵抗后即向萨瓦河、德拉瓦河撤退。
3月28日法军进入奥地利国境,4月7日先头部队到达累欧本。
18日双方签订累欧本停战协定,同年10月17日签订坎波福米奥和约(见注24、25)。——150页
23
1795年8月22日法国通过了一个新宪法,规定最高立法机构为上下两院,上院称元老院,下院称五百人院,最高行政机构为督政府,由两院选举产生。
1795年11月第一届督政府宣告成立。
督政府更换过三届,至1799年被拿破仑推翻。——150页
24
1797年4月,拿破仑的军队向维也纳进逼,4月7日先头部队到达累欧本,奥国政府被迫求和。
4月18日双方于累欧本签订停战协定,并决定进一步议订和约(见注25)。——150页
25
1797年10月17日,法国和奥地利在意大利坎波福米奥村(在乌迪内西南)
根据累欧本停战协定签订和约,奥地利根据和约虽然丢失了尼德兰和伦巴第,但得到了威尼斯,不仅与本土连成一片,而且控制一部分亚德里亚海。
因此,克劳塞维茨认为这个和约并没有要奥地利作出很大的牺牲。——151页
26
1812年6月6日,拿破仑率四十五万大军从维斯拉河进攻俄国,俄军步步后退,8月17日法军进至斯摩棱斯克。
8月29日俄皇撤换巴尔克来,任库图佐夫为总司令。
9月4日俄军十三万(火炮五百门)于博罗迪诺设防,准备与法军决战。
9月7日,拿破仑率仅有的十二万五千军队发起进攻,经过激战,双方都有很大损失。
9月8日,库图佐夫向莫斯科撤退,后又撤出莫斯科。
9月15日拿破仑进占莫斯科。
严寒和饥饿使法军不能久占。
10月19日拿破仑率十一万军队携六百门火炮从莫斯科撤退,俄军到处追击法军。
11月9日法军到达斯摩棱斯克,只剩三万五千人。
1813年1月,俄军追至维斯拉河。——152页
27
1796年4月法国督政府派拿破仑攻入北意大利,奥军节节败退,至6月,除
战 争 论73
芒托瓦要塞未被法军攻克外,奥军基本上全部撤至国境附近。
7月5日法军包围芒托瓦。此时,奥地利任乌尔姆塞尔将军为司令接替伯奥流,率军队六万准备与芒托瓦守军呼应,夹击法军。乌尔姆塞尔把军队分为两路,沿加尔达湖东西两侧南进。
7月31日拿破仑决定放弃对芒托瓦的围攻,集中兵力迎击奥军。
8月3日于萨洛及其东南地区击退奥军西路。
8月4日回头向东路奥军前进。当拿破仑北上时,乌尔姆塞尔已进入芒托瓦,但得悉西路军被法军击败后,便离开芒托瓦渡明乔河,准备与西路会合,8月5日与法军相遇,被拿破仑击败,向本国撤退。法军重新围攻芒托瓦。
同年9月乌尔姆塞尔又来解围,未成,被围于芒托瓦。
同年11月和1797年1月奥地利阿耳文齐将军又两次前来解围,都被拿破仑以同样的方法所击败。
1797年2月2日,芒托瓦被法军攻陷。——154页
28围攻要塞的军队为了抗击敌人援军或解围的部队而在围攻圈(攻城阵地)外国构筑的防御工事称为围攻防卫圈。围攻的军队有了这种工事,就可以一面进行围攻,一面抗击前来解围的敌人部队。——154页
29
1814年第六次反法联盟的军队深入法国国境,2月1日于拉罗提埃击败拿破仑后,施瓦尔岑堡率领联军主力沿塞纳河,布留赫尔率联军一部沿马恩河向巴黎进军。拿破仑得悉联军两路隔绝,便决定首先攻击布留赫尔军队,2月10日于尚波贝尔击败其一部,2月11日于蒙米赖击败另一部,2月14日又于埃托日击败布留赫尔亲自率领的一部,布留赫尔退回夏龙。拿破仑没有继续追击布留赫尔,于2月15—16日连夜赶向塞纳河进攻施瓦尔岑堡。
2月17日于莫尔芒击败由俄国维特根施坦率领的军队(施瓦尔岑堡的右翼)
,18日于蒙特罗击败符腾堡王太子率领的军队(施瓦尔岑堡的前卫)。
施瓦尔岑堡急忙向东撤退。
2月24日拿破仑又回到特鲁瓦。——155页
30
1814年3月初,布留赫尔休整完毕后向拉费尔特前进,准备同标洛将军会合进攻巴黎。
拿破仑赶来将布留赫尔赶过安纳河,但在郎城进攻布留赫尔受挫。
3月11日拿破仑留一部兵力监视布留赫尔,自率主力东进,3月20日于阿尔西与施瓦尔岑堡遭遇,因众寡悬殊战败。
拿破仑于绝望中向维特里方向前进,
833战 争 论
企图威胁联军后方。此时布留赫尔已回到夏龙与施瓦尔岑堡靠拢。联军决定由施瓦尔岑堡和布留赫尔各率一路主力直取巴黎,由俄国沃东库尔将军率一万骑兵在后方掩护。
3月26日,拿破仑于圣迪济埃攻击联军,只见骑兵不见主力,急忙赶回巴黎,但联军早在3月31日进入巴黎。——157页
31在1807年第四次反法联盟战争中,俄国本尼格森将军所部于6月13日退至弗利德兰。
6月14日拿破仑发起进攻,俄军大败,撤回涅曼河东岸。俄皇亚历山大一世和普王腓特烈。威廉三世被迫求和。
7月7—9日于提尔西特签订和约,根据和约普鲁士丧失了大片领土(包括易北河以西全部领土)
,赔款一亿三千万法郎,常备军在十年内不得超过四万二千人。俄国同意参加大陆封锁,与法国结成同盟,因而得到了过去属于普鲁士的比亚威斯托克。——161页
32
1805年法军从莱茵河、美茵河以及意大利进攻奥地利。
1805年10月,拿破仑于乌耳姆歼灭奥军一部,11月击退奥俄联军,11月13日进占奥京维也纳,11月19日渡过多瑙河,12月2日于奥斯特利次战败奥俄联军。迫使奥皇于12月26日签订普累斯堡和约。和约规定:奥国将威尼斯、伊斯的利亚、达耳马戚亚割让给意大利王国,并承认拿破仑为意大利王国国王,奥国赔款五千万法郎。
1808年,法军进攻西班牙,1809年初奥地利乘机向法国发动战争。
4月22日双方于勒根斯堡进行会战,5月21—22日于阿斯波恩进行会战。7月5—6日奥军在瓦格拉木会战中大败。
7月11日奥皇求和,10月14日于维也纳签订和约。和约规定:奥国将萨尔斯堡割让给巴伐利亚王国,参加大陆封锁,常备军不得超过十五万,赔款八千五百万法郎。——161页
3恩格斯在1858年1月所著《博罗迪诺会战》一文中写道:“如果当时拿破仑把近卫军投入战斗,那么,根据托尔将军的说法,俄国军队无疑是会被歼灭的。但是拿破仑不敢以其最后的预备队——他的军队的核心和支柱来冒险,可能因此而错过了在莫斯科签订和约的机会”。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选》第一卷第340页。——161页
战 争 论93
34这里指的是香霍斯特所著《野战手册》,是他任汉诺威军事学校教官(1782—1792)时写的讲义。书中提出了许多野战行动的规则,并列举了许多史例。——168页
35
《炮兵手册》共分四卷,香霍斯特生前只完成了三卷,第四卷没有出版,是后人在他的遗稿中找到的。
第一卷谈炮兵理论和经验,第二卷谈火炮的结构,第三卷谈炮兵的训练和野战炮兵的作用。——168页
36崩策耳维次筑垒阵地在西里西亚的崩策耳维次附近,又称崩策耳维次营垒,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于1760年命令构筑的野战筑城工事。在七年战争后期,他的军队曾数次借以抵抗俄国和奥地利的优势军队。——171页
37
1797年1月,奥地利阿耳文齐将军率领军队分三路沿北意大利的加尔达湖东侧地区南下进攻法军,企图救援1796年被拿破仑围困在芒托瓦的乌尔姆塞尔军队(见注27)。拿破仑前来迎击,1月14日晨在利佛里进攻奥军中央纵队。最初,奥军两翼的两个纵队迂回拿破仑的部队,造成了对拿破仑不利的态势。但法国援军攻入东路奥军的后方,几乎全歼这一路奥军。奥军被迫全线北撤。
15日晨法军转入追击。奥军的解围企图被打破。
1809年拿破仑占领奥京维也纳后,7月初渡过多瑙河,5—6日与卡尔大公的军队于瓦格拉木附近会战。第一日未分胜负。第二日卡尔大公进行两翼包围,右翼(约三分之一兵力)的推进使法军受到威胁。但由于中央兵力薄弱,被法军突破,左翼被法军包围,援军没有赶到,因而失败。奥地利被迫签订维也纳和约(见注32)。——171页
38
1796年拿破仑率领的法军占领北意大利,包围芒托瓦。
奥地利几次派援军到北意大利都采用分进合击的办法,结果均被拿破仑各个击破(见注27)。
1796年法国对奥地利作战时,除拿破仑攻入北意大利外,另由朱尔丹和莫罗率两路军队攻入德意志地区。开始时进展顺利,后因两路军队相隔太远(相距达140公里)
,被奥地利卡尔大公在安堡各个击破,被迫退回莱茵河左
043战 争 论
岸。——171页
39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是欧洲封建王朝争权夺利的战争。奥皇查理六世逝世后,由女儿玛利亚。特利莎继位。
法国、普鲁士、巴伐利亚、萨克森、西班牙、撤丁、瑞典等结成同盟,借口不承认玛利亚。特利莎的王位继承权发起战争。英国、荷兰和俄国等则支持奥地利。战争前后达八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在西里西亚的军事行动是这次战争的主要组成部分。
1748年10月签订亚琛和约,奥地利将西里西亚割让给普鲁士,并放弃了在意大利的一些领地,玛利亚。特利莎的王位得到了承认。——174页
40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是欧洲封建王朝争夺领地的战争。
17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最后一个国王死后,法国立路易十四的孙子菲力浦为西班牙王,遭到欧洲列强(英国、奥地利和荷兰等)的反对,引起了战争。
最后双方签订了乌德勒支和约(1713年)和拉什塔特和约。菲力浦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权得到承认,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了直布罗陀,从法国手中夺得了北美的许多属地,奥地利得到了西班牙在意大利和尼德兰的属地。——174页
41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初期,带刺刀的燧发枪虽然已经用来装备步兵,但明火枪和长矛尚未完全废除。
当时的燧发枪每分钟只能发射1—2发子弹(整个会战中一个兵士只能发射24—36发子弹)
,明火枪则每2—3分钟发射一发。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期间,长矛已完全废除,步兵武器完成了向火枪的过渡,以骑兵为主已过渡为以步兵为主,纵深队形已过渡为线式(横队)
队形。——174页
42在中世纪,由骑士组成的骑兵在西欧一直是主要兵种。步兵由于没有甲胄和适当的战斗队形,只有剑、矛作武器,抵挡不住骑兵的冲杀,被人轻视而衰落。到十四和十五世纪,瑞士步兵使用了便于白刃格斗的短戟,后来又使用了弩、长矛和火器,他们善于利用地形,巧妙地机动和包围敌人,屡次击败了奥地利和勃艮第的骑士。衰落了数百年的步兵从此又得到复兴。——174
战 争 论143

43布匿战争(前264—前146)是古代两个最大的奴隶占有制国家(罗马和迦太基)争夺地中海西部的霸权、疆土和奴隶的战争,共分三次。第二次战争(前218—前201)以迦太基统帅汉尼拔远征意大利开始。他在特拉西米诺湖战役和坎尼战役中屡败罗马军队。公元前211年左右,罗马统帅西庇阿采取间接抵抗的办法,进军西班牙(当时迦太基的领土)占据西班牙东南部,并于公元前204年攻入迦太基本土。汉尼拔被迫从意大利回本土救援。公元前202年撒马战役中汉尼拔战败。
次年缔结和约,迦太基丧失全部海外领土,交出舰船,不再是一强国。第三次布匿战争后,沦为罗马一行省。——175页

1760年战局是七年战争(见注7)中第五年进行的战局,它主要包括累格尼察会战和托尔高会战。
1760年5月,腓特烈二世率主力于萨克森与奥地利道恩元帅对峙。
7月,西里西亚告急,腓特烈二世企图去西里西亚救援,因遭道恩的阻截,遂返回萨克森围攻德累斯顿,未克。
8月,西里西亚再次告急,腓特烈二世又去西里西亚,被奥军包围于累格尼察,发生累格尼察会战,腓特烈二世突围成功,获得胜利。
10月,奥俄军队进攻柏林,腓特烈二世从西里西亚回救柏林,中途获悉联军已退出柏林,便进军萨克森,11月于托尔高进行会战,击败奥军。在这一年里,腓特烈二世以自己有限的兵力,频频进行机动和行军,与优势敌人周旋,保持了势均力敌的状态。因此,有人把1760年战局称为行军机动战局。——179页
45公元前四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先后征服波斯、腓尼基、埃及、印度等地,建立了古代最大的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瑞典国王查理十二在十八世纪初为了争夺波罗的海霸权和扩张领土,实行穷兵黩武政策,曾多次击败俄国、波兰、萨克森、丹麦等国。
1718年进攻挪威时,头部中弹身亡。——180页
46指1760年战局中腓特烈二世为了救援西里西亚而进行的两次行军(见注4)。
第一次在7月初,当时奥地利的道恩率部抢先进入西里西亚准备阻击腓
243战 争 论
特烈二世。
腓特烈二世于是突然回头袭击奥地利的拉西并围攻德累斯顿。
第二次在8月,道恩接受上次教训,在腓特烈二世军队的右前方,几乎是平行行军,并派拉西在普军后面跟踪。
腓特烈二世的这两次行军都是在随时可能与敌人遭遇的极困难情况下进行的。——181页
47
1760年腓特烈二世从萨克森第二次向西里西亚行军(见注46)
时,被奥军阻于累格尼察。腓特烈二世频频变换阵地,避免会战。
8月15日,奥军准备对普军阵地进行包围攻击,劳东部围攻普军左翼,不期腓特烈二世于14日夜间向东转移了阵地,所以劳东恰好与普军主力相遇,被腓特烈二世击败。普军突围成功,赢得了会战。——181页
48万第是法国西部的一个郡,1793年,该地农民在反动教会和保皇分子的唆使下进行了反革命暴动,暴动继续了三年,直至1795年才基本上被镇压下去。
瑞士人,指中世纪瑞士的自由农民和山区牧民组织起来的步兵,他们勇敢并善于利用地形,曾多次战胜勃艮第和奥地利的贵族骑士。
美国人,指美国独立战争时的美国士兵,虽然未受正规训练,但善于使用散兵队形作战,打败了英国殖民主义者。
西班牙人,指拿破仑占领下的西班牙人民,曾展开大规模的游击战争,给法国侵略者以严重的打击。
十七、八世纪奥地利统帅欧根和英国统帅马尔波罗公爵所指挥的军队,虽然都是一些杂乱的队伍,但能够经常获得胜利。——194页
49
1756年,奥地利和俄国集结军队,建造仓库,征集马匹,准备于1757年春联合进攻普鲁士。腓特烈二世估计战争不可避免,乘奥地利和俄国尚未准备就绪,于8月29日突然先向萨克森进攻。——200页
50马拉松之战是古希腊对波斯战争(前50—前449)
中的一次战役。
公元前490年,古希腊统帅米太雅德率步兵一万一千人于马拉松平原(在雅典东北)大败拥有十万步兵、一万骑兵(另有资料说为二十万步兵、一万骑兵)的波斯入侵者。——207页
战 争 论343
51
1757年8月,腓特烈二世率部分军队向西迎击联军。
10月,奥军进入柏林,腓特烈二世回师救援。当奥军退出柏林后,腓特烈二世又回到来比锡迎击联军。
11月5日于扎勒河岸的罗斯巴赫进行会战。会战中,联军企图迂回普军左翼,腓特烈二世及时调转了正面,并派骑兵袭击联军,结果联军大败。
同年12月,腓特烈二世利用罗斯巴赫会战胜利的余威,率部救援西里西亚。
12月5日,在勒登向奥军进攻。会战中,腓特烈二世佯攻奥军右翼,实际上利用地形将主力转至奥军左翼,奥军被击溃。这是腓特烈二世用斜形战斗队形以少胜多的典型会战。——207页
52北方战争(170—1721)的初期,1700年11月,瑞典国王查理十二率领八千人在波罗的海芬兰湾南岸的小城纳尔瓦击败了四万俄国军队。——207页
53
1813年8月,施瓦尔岑堡指挥的联军主力,趁拿破仑东击布留赫尔之际,进逼德累斯顿。拿破仑于8月26日急速赶回德累斯顿向联军反击。
27日法军用正面进攻结合两翼迂回的方法击败联军。——207页
54
1757年春普鲁士军队突然侵入波希米亚。
5月,腓特烈二世率主力包围布拉格,但久攻未克。
6月中,道恩率奥军前来解围。腓特烈二世率一部军队迎击道恩,6月18日于科林发生会战,腓特烈二世战败,率兵退守萨克森。——207页

1813年德累斯顿会战(见注53)后,法军处于被包围的状态,虽然采用了各个击破的战法,但没有效果。
10月,终被联军包围于来比锡。
10月16日开始来比锡会战,10月19日晨,拿破仑向莱茵河撤退。——207页
56
1793年第一次反法联盟对法作战时,普鲁士军队主要是在法国的孚日地区作战。
普鲁士军官马森巴赫参加过这次战争,后来写了不少著作,如:《1793年战局概观》、《1792—1794年反法战争考察及1795年战局的可能结果》、《莱茵河、那埃河、摩泽尔河战场情况说明及1793—1794年该区战事考察》等
43战 争 论
等。——208页
57在七年战争中,1761年7月,奥地利的劳东将军和俄国的布图尔林元帅企图在上西里西亚会师,然后共同与腓特烈二世决战。
但腓特烈二世于7月22日进至尼斯附近的诺森,插在奥俄两军之间,致使奥俄两军不得不改变计划,到8月19日才在下西里西亚会师。——214页
58
1760年6月奥地利军队击败在西里西亚的普鲁士军队并包围格拉次要塞。
7月,腓特烈二世为了救援西里西亚,从萨克森向西里西亚进军,受到道恩所率奥军的阻截(见注46)
,于是在包岑突然回头袭击拉西所率的奥军,拉西退入德累斯顿,腓特烈二世又袭击德累斯顿。
两次袭击都没有得到好处。
7月26日格拉次要塞被奥军攻陷,腓特烈二世的处境反而更为恶化。——215页
59指1813年8—9月拿破仑两次从德累斯顿出发向东攻击布留赫尔。
第一次:8月中旬布留赫尔率普军西进,于累格尼察击败法国奈伊元帅。拿破仑于是在20日从德累斯顿出发攻击布留赫尔,但施瓦尔岑堡率联军主力北上,德累斯顿告急,拿破仑只好令麦克唐纳继续追击普军,自己星夜赶回德累斯顿主持防务(见注53)。第二次:布留赫尔于9月第二次进逼包岑,拿破仑再度向东出击。布留赫尔主动后撤,拿破仑怕联军乘机再攻德累斯顿,只好退回德累斯顿。——215页
60
1813年8月,拿破仑从德累斯顿东征布留赫尔时,为了牵制波希米亚的施瓦尔岑堡指挥的联军,曾派波尼亚托夫斯基将军从上劳西次的齐陶向波希米亚进行佯攻。但是,施瓦尔岑堡已越过埃尔次山向德累斯顿进军,法军的佯攻没有起作用。——215页
61指1781—1791年在布勒斯劳匿名出版的《一个奥地利老兵的自白——对普鲁士腓特烈二世统治期间奥普之间微妙的政治关系和军事关系的考察》一书的作者。——214页
战 争 论543
62
1674年勃兰登堡大选帝侯率军参加神圣罗马帝国对法国的进攻,1675年退回弗兰肯,获悉瑞典军队侵入马克,便率军队迅速赶回马克,突然袭击瑞典军队,占领了哈费耳河上的重要渡口,将瑞典军队击败。
瑞典人不甘失败,于1678年侵入东普鲁士,大选帝侯率军队到达维斯拉河,把瑞典军队一直追到距离里加不远的地方。——216页
63
1800年5月中旬,拿破仑率领一支新组成的军队越过欧洲天险阿尔卑斯山,进军北意大利,突然出现在梅拉斯指挥的奥军的背后。
6月14日于马伦哥发生会战,奥军失败。梅拉斯同拿破仑达成协议,奥军退至明乔河东岸。——216页
64德累斯顿会战(见注53)后,联军向埃尔次山方向退却。法国凡达姆将军奉命追击联军,8月29日,将一支俄军追得几乎无路可逃。但8月30日凡达姆部却被俄、普、奥三支军队包围于库耳姆,凡达姆本人被俘,部队几乎全部被歼。——231页
65
1806年普法战争(见注21)
中,普鲁士国王将符腾堡欧根亲王指挥的萨克森部队(约二万人)作为预备队留在马克,并在东普鲁士、南普鲁士和西里西亚等地保留三十多个步兵营和五十多个骑兵连,这些兵力在耶纳会战和奥尔施塔特会战中都没有用上。——233页

1792年普鲁士和奥地利的联军在反对法国革命的战争中曾到达法国夏龙附近。以后,欧洲反法联盟的军队就节节败退,到1812年,拿破仑率领法军曾到达莫斯科。——243页
67
1806年普法战争后,普鲁士的军队按条约不得超过四万二千人。
1813年战争开始前普鲁士通过建立后备军的办法,将军队增加到二十五万人。——24页
68
1792年7月,普奥联军在不伦瑞克统率下侵入法国,企图扼杀法国革命。

643战 争 论
月20日,杜木里埃率法国革命军于瓦尔密与联军遥遥对峙,双方进行了炮战,以后联军便退至莱茵河东岸。这次炮战的胜利具有很大的政治意义,鼓舞了法国革命军和人民,他们终于把侵略军赶出法国,挽救了革命。——247页
69
1758年10月14日,道恩率领奥军于包岑附近的霍赫基尔希村击败腓特烈二世。克劳塞维茨说这次会战是为了纪念女皇的诞辰而进行的。但奥国女皇玛利亚。特利莎诞生于1717年5月13日,即位于1740年10月20日,如果说是为了纪念女皇登极而进行的,似乎更合理些。——247页
70
1759年8月12日,腓特烈二世向库涅斯多夫的奥俄联军的坚固阵地进攻,经过激烈战斗夺得了联军的左翼阵地。据说由于他不顾部下的反对,令疲惫不堪的士兵向敌人右翼阵地进攻,因而损失惨重而大败。——248页
71
1762年10月29日,普鲁士亨利亲王于弗赖贝克战胜奥军。
据说这是亨利亲王敢于进行的第一个会战。——248页
72指耶纳会战(见注21)
前普鲁士军队派缪夫林上尉在提林格山南弗兰肯地区进行的侦察活动。——248页
73在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174—1745)中,1745年8月,腓特烈二世侵入波希米亚,企图迫使奥地利签订和约。奥地利不听英国斡旋,命令卡尔亲王率领军队迎击腓特烈二世。当时,普军处境非常困难,给养急需补充,后方交通线受到奥地利和萨克森联军的威胁。
9月,腓特烈二世决定从波希米亚撤退。
9月30日,在索尔附近突遭卡尔亲王优势兵力的袭击,腓特烈二世成功地组织了反击,取得了不大的胜利。到10月6日才撤到特劳滕瑙。——267页
74
1745年11月初,腓特烈二世获悉奥地利和萨克森联军准备进攻柏林,便于11月中旬到西里西亚引诱卡尔亲王会战。
11月23日,于卡托利希-亨内斯
战 争 论743
多夫附近击败卡尔亲王的前卫——萨克森军,卡尔亲王退向波希米亚。——267页
75
1745年11月底,腓特烈二世从西里西亚向萨克森进军,同时命令安哈尔特。德骚亲王从来比锡向德累斯顿前进,阻截鲁托夫斯基率领的萨克森军队。
12月15目,安哈尔特。德骚亲王于克塞耳斯多夫附近与萨克森军发生会战,萨克森军大败。这是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的最后一次会战。——267页
76
1745年12月25日,普奥双方签订了德累斯顿和约,结束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和约重申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结束时签订的布勒斯劳和约的内容,承认普鲁士占有西里西亚。——267页
7滑铁卢会战是拿破仑的最后一次会战。
1815年,英、奥、普、俄等国结成第七次反法联盟。
6月16日拿破仑在林尼会战中击败布留赫尔后,于18日向英军阵地进攻,遭到威灵顿的顽强抵抗。在会战紧急时刻,布留赫尔率普军突然来到滑铁卢战场,冲向拿破仑的右翼。联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法军在退却中迅速崩溃。
6月22日,拿破仑被迫退位,后被英国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纳岛。——268页
78这句话原文可以有两种理解,可以理解为:“那么,我们是无法恢复战斗的,当敌人已经恢复了战斗力,我们同样也是无法恢复这次战斗的”
(日文译本是这样译的)。
也可以理解为“那么,就同敌人已经恢复了作战能力的场合一样,我们是无法恢复这次战斗的”
(俄文译本是这样译的)。我们现在是参考日文译本翻译的。——276页
79
1814年3月初,拿破仑将布留赫尔赶过安纳河(见注27)
,布留赫尔退守郎城。
3月9日傍晚,马尔蒙率一部法军在郎城附近的阿提击败普军约克部,并攻占阿提。但在夜间遭到约克奇袭,马尔蒙败退。当时,布留赫尔正在患病,双目发炎,不能指挥,因而没有进行猛烈的追击。——277页
843战 争 论
80
1796年5月底,莱茵地区休战协定期满,卡尔大公正计划进攻阿尔萨斯地区。
6月,法军左翼军朱尔丹部渡莱茵河东进,被卡尔大公阻回。卡尔大公留一部兵力监视朱尔丹,自率主力溯莱茵河指向莫罗率领的法国中路军。但莫罗优势兵力压迫下,卡尔大公只得东撤。
8月11日,卡尔大公于内雷斯海姆向莫罗发起攻击,未见显著效果,仍继续向东退却。
卡尔大公在《就德国1796年战局论战略原则》一书中曾对自己的这次行动进行了批判,他写道:“……难道只有通过会战才能达到目的(保障退却安全)吗?其实,进行一些佯动,争取几日行程的距离,或者,最多牺牲一个强大的后卫……肯定可以达到目的的……”。——285页
81腓特烈二世在《我的时代的历史》。
一书中曾提到他接受索尔会战的原因,他写道:“在英勇地抵抗以后被消灭,比在退却中被消灭要光荣得多……”。——286页
82这句话原文可以作不同的理解。可以理解为“危险、劳累、艰难等能进一步激发胜利者的勇气”
,也可以理解为“危险、劳累、艰难等能影响勇气的进一步增长”。
日文译文和俄文译本作后一种理解,法文译本作前一种理解,英文译本同原文一样可作不同理解。——295页
83
1805年秋,奥军在莱茵河至提罗耳一线暂取守势,准备在俄军到达后共同进攻法军。是迪南大公的参谋长马克却率六万军队前进到乌耳姆占领阵地。
1805年8月,拿破仑以一部兵力于正面牵制敌人,另以优势兵力分成若干纵队进行大规模的迂回。
10月20日,马克终于率兵二万五千余、火炮六十门向拿破仑投降。——305页
84
1757年12月5日普奥两军在勒登进行的会战于下午5时左右结束,奥军失败。腓特烈二世亲自率领三个近卫营追击奥军,结果驱逐了奥军后卫,扩大了战果。
在1815年6月18日的滑铁卢会战中,拿破仑于傍晚时投入最后一支预备队,但未能扭转败局。普军攻击法军右侧和背后,法军被迫向后退却。这
战 争 论943
时,普军标洛、格乃泽瑙立即进行猛烈追击,因而法军的退却变成了毫无秩序的溃退。——313页
85格尔申会战即柳岑会战。
1813年5月2日,联军趁拿破仑向来比锡进军时,在大雾中渡过埃耳斯特尔河突然袭击法军的行军纵队。
拿破仑急令前纵队和后纵队展开,夹击联军。联军向包岑退却,法军由于骑兵较少而未进行追击。——315页
86包岑会战。
1813年5月18日,拿破仑从德累斯顿向包岑进军。
5月20日,拿破仑命乌迪诺攻击联军左翼阵地,奈伊攻击联军右翼阵地,自率主力从正面攻击。
21日联军大败,法军因骑兵不足而未进行追击。——315页
87
1813年8月23日,乌迪诺率一部法军于格罗斯贝伦被伯纳陀特击败。拿破仑复命奈伊北征,9月6日,于登纳维次也被伯纳陀特击败。在两次会战后,伯纳陀特都没有进行追击。有人认为,伯纳陀特所以没有进行追击,是因为他过于谨慎,也有人认为是因为他别有用心,不愿意得罪拿破仑。——315页

1813年10月,来比锡会战后,拿破仑在退却途中于哈瑙遭到巴伐利亚军的拦阻。
10月30日,拿破仑率剩下的三万五千余军队击败巴伐利亚军,保证了退路的安全。——320页
89
1809年4月,拿破仑率法军进攻南德意志。达乌攻勒根斯堡,马森纳攻奥格斯堡,拿破仑率主力居中策应。卡尔大公企图各个击破法军,命西勒率一部军队向兰次胡特迎击马森纳所率法军,自率主力向勒根斯堡挺进。
4月21日西勒所率奥军于兰次胡特被法军击败。
4月22日,拿破仑率主力从兰次胡特向勒根斯堡方向卡尔大公的背后迂回,与达乌夹击奥军。卡尔大公大败,渡过多瑙河向维也纳退却。——321页
90
1814年1月29日,拿破仑于布里昂击败布留赫尔。
此时,施瓦尔岑堡率联军
053战 争 论
主力逼近布里昂,2月1日,于布里昂附近的拉罗提埃与拿破仑会战,法军寡不敌众,退向特鲁瓦。联军不但没有猛烈追击,反而分兵两路前进。许多评论家认为,如果联军集中兵力挺进巴黎,那么,拿破仑就无法挽回败局。——324页
战 争 论153
人名索引
四  画
孔代(Condé,LouisⅡ1621—1686)
——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的将军。
由于在弗郎德勒和荷兰作战时获胜而著名。——第131页牛顿(Newton,lsac1642—1727)——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第87、131页
五  画
汉尼拔(Hanibal前246—前183)
——迦太基著名统帅。
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曾大败罗马军队,公元前203年回师救援迦太基本土,公元前202年在撒马被罗马人击败。以后逃往叙利亚,自杀身亡。——第173、280页布吕尔(Brühl,FriedrichWilhelm1791—1859)——普鲁士将军。克劳塞维茨妻子玛丽的弟弟。——第9页布留赫尔(Blücher,GebhardLeberechtvon1742—1819)
——公爵,普鲁士元帅。
有1813、1814、1815年对拿破仑的战争中任联军西里西亚军团司令。
1814年极力主张进攻巴黎。
1815年在滑铁卢会战中曾起很大作用。——第154、156、213、27、310、315、319页古斯达夫。阿道夫(GustavAdolf1594—1632)——即古斯达夫二世,瑞典国王(161—1632)
,著名的统帅。为争夺波罗的海霸权,曾与丹麦、波兰和俄国作战,在三十年战争中屡败天主教联盟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第195页卢森堡(Luxembourg,FrancoisHenri1628—1695)——公爵,法国元帅,路易C十四时期的统帅。
1672年曾在荷兰作战。——第84页卡尔大公(KarlLudwigJohann171—1847)——奥地利大公,奥军元帅。当时的军事理论家,著有《就德国1796年战局论战略原则》等书。
参加过1796、1797、1805和1809年对法战争,1805—1809年任陆军大臣。——第149、150、151、
253战 争 论
281页卡耳克洛伊特(Kalckreuth,FriedrichAdolf1737—1818)
——伯爵,普鲁士元帅。
1806年奥尔施特塔会战中是预备队的司令官。
以后,曾激烈反对普鲁士的军事改革。——第270页弗基埃尔(Feuquières,AntoineManasèsdePas1648—171)
——法国将军。
曾参加路易十四对德意志的战争。他的回忆录于1725年出版。——第171、174页弗兰茨二世(FranzⅡ,Joseph1768—1835)——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1792—1806)
,奥地利的皇帝(1804—1835)。在位期间曾多次参加反法联盟对拿破仑的战争。——第160页
六  画
皮塞居尔(Puységur,JacquesFrancois1656—1743)——侯爵,法国元帅,军事C理论家。著有《军事艺术中的原则和规则》等。——第84页达乌(Davout,Louis-Nicolas170—1823)
——法国元帅,奥尔施塔特公爵。
拿破仑部下的著名将领,1806年10月14日,曾在奥尔施塔特击败普鲁士军队。——第270页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theGreat前356—前323)
——又称亚历山大三世,马其顿的国王(前336—前323)
,著名的统帅。
曾通过战争建立了横跨欧、非、亚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第178、195、201页亚历山大一世(Ⅰ17—1825)——俄国沙皇(1801—1825)。在位期D E F G H I J K L间曾多次参加反法联盟对拿破仑的战争。——第160、161页
七  画
沃东库尔(Vaudoncourt,FrédéricFrancois172—1845)——法国将军,军事著作家。
曾参加拿破仑的各次战争。
著有《1812年法俄战争回忆录》。——第310页亨利四世(HenriⅣ153—1610)——法国国王。在位时结束了历时三十六年的内战,1610年被刺死。——第86页李希滕贝格(Lichtenberg,GeorgChristoph1742—179)
——德国十八世纪启蒙
战 争 论353
时代的讽刺作家和物理学家。——第18页劳东(Laudon,GideonErnst1717—1790)——男爵,奥地利元帅。参加过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七年战争中先后参加过布拉格、科林、罗斯巴赫、霍赫基尔希、库涅斯多夫、兰德斯胡特、累格尼察等会战。——第212、213、276页劳埃德(Lloyd,HenryHumphreyEvans1729—1793)——英国军事理论家。七年战争期间最初在奥地利军队服务,后转至普鲁士军队服务,七年战争结束后到俄军服务。
著有《七年战争史》(未完成全书)
,《政治和军事回忆录》等。——第318页芬克(Finck,FriedrichAugustvon1718—176)——普鲁士将军。
1759年11月20日受命在德累斯顿以南马克森附近截击奥军,被奥军优势兵力包围,于21日率部一万余人投降。——第282页吕歇尔(Rüchel,ErnstWilhelmFriedrichvon1754—1823)
——普鲁士将军。
1806年耶纳会战时指挥右翼普军,停战后退出军界。——第143、261页伯纳陀特(Bernadote,JeanBaptisteJules1763—184)——法国元帅,1810—1818年为瑞典王储和摄政大巨。
1813年率瑞典军队加入反法联盟,任北方军团司令。后为瑞典和挪威的国王(1818—184)
,即查理十四。——第310页
八  画
法尔涅捷(Farnese,Alesandro1545—1592)——即亚历山大。法尔涅捷。帕尔马公爵,西班牙统帅。在对尼德兰的战争中以善战著称。——第195页欧拉(Euler,Leonhard1707—1783)
——著名的瑞士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第87、131页欧根(EugènedeSavoie-Carignan,Francois163—1736)——即欧根亲王。萨伏依贵族,1683年到奥地利军队服务。奥地利元帅,著名的统帅和政治家。在奥土战争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屡立战功。——第193、309页拉西(Lacy,FranzMoritz1725—1801)——伯爵,奥地利元帅。在七年战争中曾参加洛博西次、布拉格、布勒斯劳、勒登、霍赫基尔希等会战。——第180、212页非比阿斯(QuintusFabiusMaximus约前280—前203)
——或译费边。
古罗马统帅。历任执政官。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曾率罗马军团与汉尼拔作战,采取拖
453战 争 论
延战术,因而人称“拖延者”。——第280页尚布雷(Chambray,Georges1783—1848)——侯爵,法国炮兵将军和军事著作家。著有《远征俄国史》——第310页孟德斯鸠(Montesquieu,CharlesdeSecondat1689—175)——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时期的哲学家和法学家。著有《波斯人信札》和《法意》。——第7页
九  画
施瓦尔岑堡(Schwarzenberg,KarlPhilipp171—1820)——侯爵,奥地利元帅。
在1813—1814年对拿破仑的战争中曾担任联军总司令。——第154、156、208、319页标洛(Bülow,HeinrichDietrich1757—1807)——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著有《新军事体系的精神》等。——第318页查理十二(CharlesⅫ1682—1718)——瑞典国王(1697—1718)。在位期间进行了北方战争(170—1721)
,对俄、波、丹三国联盟作战。曾战胜丹麦,击败波兰,但1709年被彼得大帝败于波尔塔瓦。
1718年进攻挪威时死于战场。——第55、86、178、195、206、309页约克(York,HansDavidLudwig1759—1830)——伯爵,普鲁士元帅。
1812年12月与俄国签订陶罗根协定反对拿破仑。以后曾参加包岑、来比锡、蒙米赖、郎城等会战。——第273页香霍斯特(Scharnhorst,Gerhard175—1813)——普鲁士将军,著名的军事家。
曾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当时本书作者在该校学习,两人交谊甚深。后任军事改革委员会主席、布留赫尔的参谋长等职,曾致力于普鲁士军事制度的改革。
1813年5月在柳岑会战中受伤,死于布拉格。——第6、167页
十  画
莫罗(Moreau,Jean-Victor1763—1813)
——法国革命时期的将军。
1796—1797年法奥战争中在上莱茵地区指挥法军。
1804年因反对拿破仑被开除军籍,并遭流放。
1813年去俄国任亚历山大一世的军事顾问。——第150、281页格乃泽瑙(Gneisenau,August1760—1831)——伯爵,普鲁士元帅。
1806年普军在耶纳会战失败后与香霍斯特等一起从事军事制度的改革工作。
曾积极参加
战 争 论553
反对拿破仑的战争。1813—1815年任布留赫尔的参谋长。以后任军团司令。——第8页马尔蒙(Marmont,AugustFrédéricLouis174—1852)
——公爵,法国元帅。
曾参加马仑哥、乌耳姆、瓦格拉木、大格尔申、包岑、德累斯顿等会战。——第273、27、319页马尔波罗(Marlborough,JohnChurchil1650—172)——公爵,英国统帅和政治家,辉格党人。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指挥英国军队多次击败法军。——第193、309页马森巴赫(Masenbach,Christianvon1758—1827)
——男爵,普鲁士陆军上校,军事著作家。参加过1792年普奥联军和1793年第一次反法联盟对法战争。——第207页格腊韦尔特(Grawert,JuliusAugustReinholdvon1746—1821)
——普鲁士将军。
1806年耶纳会战时,在霍亨洛黑部下任师长,被法军击败。——第143页乌尔姆塞尔(Wurmser,DagobertSiegmund1724—1797)
——伯爵,奥地利元帅。
1796年曾两次率领援军企图解芒托瓦之围,未遂;1796年9月在法军的逼迫下进入芒托瓦,1797年2月2日在芒托瓦要塞向法军投降。——第153、154页拿破仑一世(NapoléonⅠ1769—1821)
——法国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国皇帝(1804—1815)。最初是法国革命时期的一个将军。
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建立了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
1804年称帝。在位期间,对外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几乎统治整个西欧和中欧。
1812年进攻俄国失败。
1814年欧洲反法联军攻陷巴黎,被放逐于厄尔巴岛。
1815年3月返回巴黎,建立“百日王朝”。滑铁卢战败后,被流放于圣赫勒纳岛。——第87、142、149、150、151、152、153、154、15、156、157、159、160、161、162、168、171、183、195、208、209、212、213、214、25、26、236、241、270、272、27、290、30、301、310、31、312、315、316、319页
十一画
符腾堡王太子(WilhelmI,KronprinzvonWürtemberg1781—1864——即符腾堡威廉一世。
1814年对法战争中任第七军军长,归施瓦尔岑堡指挥。
1816年即王位。——第156页
653战 争 论
符腾堡欧根亲王(EugenFriedrich,PrinzvonWürtemberg1758—182)——普鲁士将军。
1806年任预备队的指挥官。——第231页陶恩青(TauentzienvonWitenberg,BogislawFriedrichEmanuel1760——1824)——伯爵,普鲁士将军。
1806年耶纳会战时任师长,曾指挥霍亨洛黑军的前卫作战,在普伦次劳投降法军。释放回国后任旅长,1815年任第六军军长。——第143页
十二画
道恩(Daun,LeopoldJoseph1705—176——伯爵,奥地利元帅。曾先后参加过第一次和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和七年战争。在七年战争中任奥军司令,并亲自参加了科林、布勒斯劳、霍赫基尔希、马克森等会战。腓特烈二世称他为自己的劲敌。——第171、178、180、276、295页腓特烈。威廉(FriedrichWilhelm1620—168)——勃兰登堡的选帝侯(1640—168)
,即大选帝侯。
1675年曾与瑞典人作战,并取得了胜利。——第214页腓特烈。威廉(FriedrichWilhelm1795—1861)——普鲁士王太子,1840年即王位,称腓特烈。威廉四世。——第6页腓特烈二世(FriedrichⅡ1712—1786)
——又称腓特烈大帝,普鲁士国王(1740—1786)。
十八世纪欧洲著名的统帅。
先后进行过三次主要的战争: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1740—1742)
,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174—1745)
,七年战争(1756—1763)。——第55、131、142、143、159、160、178、179、180、190、195、19、201、206、208、209、212、213、214、240、263、275、276、281、282、295、301、309、319、320,323页
十三画
恺撒(Caesar,GaiusJulius前10—前44)——古罗马著名统帅。曾率军征服高卢(法国)
,渡海侵入不列颠,远征埃及等地,是罗马帝国的创始人。——第195页塞居尔(Ségur,PhilipePaul1780—1873)——法国将军,作家和历史学家。曾参加拿破仑的各次战争。著有《1812年的拿破仑和他的军队》。——第310页路易十四(LouisⅩⅠⅤ,leGrand1638—1715)
——法国国王(1643—1715)。

战 争 论753
位期间,穷兵黩武,连年征战,先后共进行过四次主要战争:尼德兰战争(167—168)
,荷兰战争(1672—1678)
,奥格斯堡联盟战争(168—1697)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第154页路易。斐迪南(LouisFerdinand172—1806)
——腓特烈二世之侄,普鲁士亲王。
1806年耶纳会战时任师长,曾率领八千人的一支前卫部队作战,于扎耳费耳特被法军击败,死于战斗中。——第143页蒙塔朗贝尔(Montalembert,MarcRené1714—180)——法国将军和军事工程C师,写过很多关于筑城术的著作。——第207页奥舍(Hoche,Lazare1768—1797)——法国革命时期的著名将军之一。
1797年法奥战争中在下莱茵地区指挥法军。——第150页奥埃策耳(O‘Etzel,FranzAugust1783—1850)——普鲁士将军。
1825—1835年任柏林军官学校地形学和地理学教师,曾积极支持和协助玛丽。冯。克劳塞维茨整理和出版克劳塞维茨的遗著。——第9页
十四画
玛丽。冯。克劳塞维茨(MarievonClausewitz179—1836)——布吕尔伯爵之女,克劳塞维茨的妻子。——第10页维特根施坦(,X1768—1842)
——伯爵,俄国元帅。
B M N O P F J Q O F N J R F O L L N H O N I J S T N U1814年对法战争中受施瓦尔岑堡指挥,2月17日于莫尔芒被法军击败。——第156页
十五画
滕佩霍夫(Tempelhof,GeorgFriedrichvon1737—1807)——普鲁士将军,参加过七年战争,曾将英国人劳埃德著的《七年战争史》用德文编译出版。——第207、212页
十六画
霍亨洛黑(Hohenlohe,FriedrichLudwig1746—1818)
——侯爵,普鲁士将军。
参加过七年战争。
1806年耶纳会战时指挥左翼普军,战败后投降法军,释放回国后被革职。——第143、268页
853战 争 论
地名索引
三  画
万第(Vendée)——法国西部的一个郡。
1793年3月这里曾发生过反革命叛乱,叛乱的参加者多为当地的落后农民。——第193页上西里西亚(Oberschlesien)——地区名,即今波兰沃波累、卡托维兹、克拉科夫一带。——第212页上劳西次(Oberlausitz)——德国地名,即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累斯顿专区东北部地区。——第212页
四  画
扎勒河(Sale)——易北河支流,流经耶纳和来比锡附近。——第231页扎耳费耳特(Salfeld)——德国城市,位于扎勒河的左岸。
1806年10月10日,普军和法军的前卫部队曾在此进行战斗,结果普军失败。——第143页内雷斯海姆(Neresheim)
——德国符腾堡的一个城市,位于劳埃阿布山附近。
1796年8月11日,法军和奥军曾在此进行会战。——第231页巴黎(Paris)——法国首都。——第15、156、183、315页
五  画
布拉格(Prag)——今捷克斯洛伐克首都。
1757年5月6日,普军曾在此战胜奥军。——第319页布勒斯劳(Breslau)——即今波兰的弗劳兹拉夫城。——第8页布里昂(Briene)——法国城市,位于特鲁瓦东北。
1814年1月29日,拿破仑曾在此击败反法联盟的军队。——第319页瓦尔密(Valmy)——法国马恩郡的地名。
1792年9月,普奥联军曾在此同法国
战 争 论953
革命军进行了炮战,法军取得了胜利。——第244页瓦格拉木(Wagram)——下奥地利的村庄,位于维也纳东北。
1809年7月5—6日,法军曾在此战胜奥军。——第160、161、170页东普鲁士(Ostpreusen)——普鲁士地区名,指维斯拉河以东直至涅曼河一带的濒海地区。——第231页扑烈哥尔河(Pregel)
——即今苏联的扑烈哥利亚河(P)
,统经加里宁F G I R L F P S E V格勒城——第214页卡佩伦多夫(Kapelendorf)——德国村庄,位于耶纳附近。
1806年耶纳会战时,普军和法军曾在此进行战斗。——第143页卡托利希-亨内斯多夫(Katholisch-Henersdorf)——西里西亚的村庄,位于德累斯顿以东尼斯河与博伯尔河之间。
1745年11月23日,普军曾在此击败奥军。——第263页包岑(Bautzen)
——萨克森的城市,位于德累斯顿东约六十公里。
1813年5月20—21日,拿破仑曾在此战胜普俄联军。——第212、310、311页加尔达湖(LugodiGarda)——意大利北部的一个湖。——第153页尼斯(Nysa)——又称奈塞(Neise)
,西里西亚地名,位于今波兰弗劳兹拉夫的南面。——第212页弗兰肯(Franken)
——德国历史上的地名,过去是一个公国,包括阿尔萨斯以北和科布伦次以南莱茵河流域和美茵河流域的广大地区。——第214、245页弗里德兰(Friedland)
——东普鲁士的城市,位于今加里宁格勒东南四十三公里。
1807年6月14日,法军曾在此战胜俄军。——第160、161页弗赖贝克(Freiberg)——德国城市,位于德累斯顿西南三十公里。
1762年10月29日,普鲁士亨利亲王曾在此击败奥军。——第245页
六  画
西里西亚(Schlesien)——奥德河中、上游流域的一个地区,首府为布勒斯劳。——第178、180、212、214、263、280页芒托瓦(Mantua)——上意大利的要塞,位于明乔河畔。在第一次反法联盟对法战争中被法军包围,1797年2月2日被攻陷。——第153、154、157页多伦山(Dornberg)——耶纳附近的一座小山,位于该城以北。——第143页
063战 争 论
七  画
来比锡(Leipzig)
——德国城市,位于扎勒河支流埃耳斯特尔河畔。
1813年10月16日,拿破仑曾在此被反法联盟的军队击败。——第206、316页坎波福米奥(Campoformio)
——意大利东北部的村庄,位于乌迪内的西南。
1797年10月17日,奥地利和法国曾在此签订和约。——第151、152页克塞耳斯多夫(Keselsdorf)——萨克森的村庄,位于德累斯顿以西。
1745年12月15日普鲁士军队曾在此击败萨克森军队。——第263页劳西次(Lausitz)——德国地区名,指易北河与奥德河之间施普累河上游及尼斯河流域的地区。——第263页劳埃阿布山(RauheAlb)
——德国西南部施瓦本汝拉山的一部分,在内雷斯海姆附近。
1796年8月11日卡尔大公率奥军与法军在此会战。——第281页孚月(Vosges)——指法国东部孚日山脉一带。——第207页利佛里(Rivoli)
——上意大利的城市,位于加尔达湖东侧,阿迪杰河畔。
1797年1月14—15日,法军曾在此战胜奥军。——第170页
八  画
波森(Posen)——今波兰的波兹南,当时被普鲁士侵占。——第8页波莫瑞(Pomern)——历史地名,普鲁士奥德河口东西两侧广大濒海地区。该区奥德河以西今属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奥德河以东今属波兰,仍称波莫瑞。——第214页波希米亚(Pohemia)——今捷克斯洛伐克西北地区。——第212页易北河(Elbe)——德国的主要河流之一,流经德累斯顿、汉堡等城市。——第180页明乔河(Mincio)——意大利北部波河的支流,流经芒托瓦城。——第203页罗斯巴赫(Rosbach)
——德国村庄,位于来比锡以西麦塞堡附近。
1757年11月5日,腓特烈二世曾在此击败法国和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第206、209、281页尚波贝尔(Champaubert)——法国东部的城市,位于埃托日以西。
1814年2月10日,拿破仑曾在此击败布留赫尔军队的一部。——第154页
战 争 论163
阿尔西(Arcis-sur-Aube)——法国东部的城市,位于奥布河畔。
1814年3月20—21日,反法联盟的军队曾在此战胜法军。——第156页阿尔卑斯山(Alpen)——欧洲最大的山脉。
1800年5月拿破仑曾率领法军翻越该山,进入意大利北部,战胜了奥军。——第214页
九  画
郎城(Laon)——法国东部的城市,位于巴黎东北。
1814年3月9—10日,拿破仑曾在此攻击布留赫尔指挥的联军,但未获成功。——第156、273、310页施太厄马克(Steiermark)
——奥地利恩斯河与木尔河流域的广大地区,首府为格拉次。——第149、150页耶纳(Jena)——德国城市,位于扎勒河的左岸。
1806年10月14日,拿破仑曾在此大败普鲁士的军队,世称耶纳会战。——第143、263、270、316、318页南普鲁士(Südpreusen)——今波兰的波兹南、卡利希和华沙一带,1793—1795年先后被普鲁士侵占,称南普鲁士。——第231页哈瑙(Hanau)
——德国城市,位于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附近。
1813年10月30—31日拿破仑曾在此击败巴伐利亚军。——第315页科林(Kolin)——波希米亚的城市,位于布拉格东易北河左岸。
1757年6月18日,腓特烈二世曾在此被奥地利的道恩击败。——第206、295、319页科布伦次(Koblenz)——德国城市,位于莱茵河畔。——第6、7、315页
十  画
涅曼河()——俄国西北部河名,流经今苏联立陶宛、白俄罗斯等加盟共和W F X I J国。——第311页库耳姆(Kulm)
——波希米亚地名,位于德累斯顿南面的埃尔次山南侧。
1813年8月30日,法国凡达姆将军追击联军到达该地,被联军歼灭。——第229页库涅斯多夫(Kunersdorf)——德国地名,位于奥德河畔法兰克福东北约六公里。
1759年8月12日,腓特烈二世曾在此被奥俄联军击败。——第245、275页埃托日(Etoges)——法国东部的地名,位于夏龙西南。
1814年2月14日,法军曾在此战胜普俄联军。——第154页索尔(Sor)
——波希米亚的村庄,位于布拉格东北。
1745年9月30日腓特烈二
263战 争 论
世曾率普军在此击败卡尔亲王率领的奥军。——第263、282页夏龙(Chalons)——法国城市,位于马恩河畔。——第239页Y格拉次(Glatz)——西里西亚地名,即今波兰的克沃次科市。——第212页格尔申(Gorschen)
——即大格尔申。
德国村庄,位于来比锡西南的柳岑附近。
1813B年5月2日拿破仑曾在此战胜反法联盟的军队。——第310页格罗斯贝伦(Grosberen)
——德国地名,位于柏林附近。
1813年8月23日,反法联盟的军队曾在此击败法军。——第310页马克(Mark)——即勃兰登堡。——第214、231页马恩河(Marne)——法国河名,塞纳河的支流。——第156、213、319页马拉松(Marathon)——希腊地名,位于雅典东北。公元前490年希腊统帅米太雅德曾在此大败波斯入侵者。——第206页马克森(Maxen)——萨克森地名,位于皮尔纳附近。
1759年11月21日,芬克将军指挥的普军曾在此投降奥军。——第282、297页莫尔芒(Mormant)
——法国东部的地名,位于枫丹白露东北。
1814年2月17日拿破仑曾在此战胜施瓦尔岑堡指挥的联军。——第154、156页莫斯科()——今苏联首都。历史上曾长期为俄国沙皇的京都,十八世纪Z S H G T I初,彼得一世迁都彼得堡,但莫斯科仍为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第152、160、161、26、239、311页特鲁瓦(Troyes)——法国城市,位于塞纳河畔。——第319页乌耳姆(Ulm)
——德国西南部的城市,位于多瑙河左岸。
1805年10月20日,拿破仑曾在此迫使被围的二万五千余奥军不战而降。——第300页纳尔瓦()——今苏联爱沙尼亚加盟共和国纳尔瓦河畔的城市。
1700年11W I L T I月30日,瑞典国王查理十二曾在此击败俄国军队。——第206页
十一画
莱茵河(Rhein)——欧洲的河名,流经德国西部和德法边境。——第149、150、154、15、315页菲拉赫(Vilach)——奥地利南部城市,位于德拉瓦河畔。——第150页勒登(Leuthen)
——西里西亚的村庄,位于布勒斯劳附近。
1757年12月5日,腓特烈二世曾在此以少数兵力击败了奥军。——第206、209、295、302、308页
战 争 论363
勒根斯堡(Regensburg)
——德国东南部城市,位于多瑙河畔。
1809年4月22日,拿破仑曾在此战胜卡尔大公。——第316页累欧本(Leoben)——奥地利城市,位于木尔河畔。
1797年4月18日,法国和奥地利曾在此签订停战协定。——第150页累格尼察(Legnica)
——西里西亚地名,位于卡次巴赫河左岸。
1760年8月15日,腓特烈二世曾在此击败奥军。——第180、213、276页曼海姆(Manheim)——德国城市,位于莱茵河畔。——第315页崩策耳维次(Bunzelwitz)
——西里西亚的村庄,位于希维德尼察附近。
七年战争期间,普军曾在此构筑营垒。——第169页
十二画
博罗迪诺()——莫斯科以西的一个村庄,1812年9月7口,法军和俄[ S L S K N J S军曾在此进行会战。——第263、310、311页塔利亚曼托河(Tagliamento)
——意大利河名,位于威尼斯区的东部。——第149页登纳维次(Denewitz)
——德国地名,在柏林以南的于特博克附近。
1813年9月6日,反法联盟的军队曾在此击败法军。——第310页
十三画
塞纳河(Seine)——法国北部的主要河流,流经卢昂、巴黎等城市。——第319页滑铁卢(Waterlo)——比利时村庄,位于布鲁塞尔附近。
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曾在此被反法联盟的军队击败。——第263、289、308、315、316、318页蒙特罗(Montreau)法国东部的城市,位于枫丹白露东南荣纳河畔。
1814年2月18日,拿破仑曾在此战胜施瓦尔岑堡指挥的联军。——第154、156、209页蒙米赖(Montmirail)
——法国东部的城市,位于波贝尔西面。
1814年2月11日,拿破仑曾在此战胜布留赫尔的军队。——第154、209、277页奥布河(Aube)——法国北部河名,塞纳河的支流。——第319页奥斯特利次(Austerlitz)
——摩拉维亚的地名,位于今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附近。
1805年12月2日法军曾在此战胜奥俄联军。——第160、161页
463战 争 论
奥尔施塔特(Auerstedt)——德国村庄,位于耶纳东北。
1806年10月14日,拿破仑的第三军达乌曾在此击败普军。——第270页
十四画
维也纳(Wien)——奥地利首都。——第150页维特里(VitryleFrancois)——即维特里-勒-弗朗索瓦,法国东部的城市,位C于马恩河畔。——第156页
十五画
诺森(Nosen)——西里西亚地名,在尼斯附近。——第212页诺里施阿尔卑斯山(NorischeAlpen)
——阿尔卑斯山的一部分,位于奥地利的南部。——第150、171页德累斯顿(Dresden)——萨克森的首都,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城市。七年战争期间1760年7月13—28日普军曾对该城进行围攻。
1813年8月26—27日,拿破仑曾在此击败施瓦尔岑堡指挥的联军。——第206、212页
十六画
霍赫基尔希(Hochkirch)——德国劳西次的地名,位于包岑东南约十公里。
1758年10月14日腓特烈二世曾在此遭到奥地利道恩的奇袭。——第24、245、320、323页
十七画
萨克森(Sachsen)——易北河中游的一个地区,十八世纪为德意志的一个侯国,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累斯顿和来比锡一带。——第214、3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