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嗨网首页>书籍在线阅读

爱欲人格-弗洛依德

  
选择背景色: 黄橙 洋红 淡粉 水蓝 草绿 白色 选择字体: 宋体 黑体 微软雅黑 楷体 选择字体大小: 恢复默认

爱欲人格——弗洛依德
爱欲人格——弗洛依德
李建中尹玉敏著XIFANGZHIZHERENCECONGSHU
目  录MULU
绪论:爱洛斯,永恒的话题……………………………1…
1奥林匹斯山顶的爱神……………………………3…
A2柏拉图与爱洛斯…………………………………5…
A3爱洛斯人格面面观………………………………8…
A摘下你的面具…………………………………………1…11两千与五十………………………………………1…2A2斯芬克斯之谜……………………………………1…8A3认识你自己………………………………………2…2A
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冰山下的神秘…………………………………………2…91弗洛伊德的地图…………………………………3…0A2三楼入口处的警卫………………………………3…4A3爱洛斯理论的基石………………………………4…0A爱洛斯模式——跨世纪的奇迹……………………4…71从心理地形图到人格结构图……………………4…8A2一锅沸腾的激情…………………………………5…2A3一仆三主…………………………………………5…7A4道德硬币看两面…………………………………6…3A爱洛斯——人格之源…………………………………6…91重返爱洛斯………………………………………7…0A2人格元点…………………………………………7…5A3生本能,死本能…………………………………7…9A4神秘的欲望谷……………………………………8…4A俄狄浦斯——人格之流……………………………9…11俄狄浦斯情结……………………………………9…2A2青春徘徊………………………………………1…01A白天与黑夜的梦——人格之蔽…………………1…091贪睡的医生……………………………………1…10A2拨雾见渚,曲径通幽……………………………1…16A3看家本事………………………………………1…21A
弗洛依德:爱欲人格3
焦虑——人格之碍…………………………………1…271洪水猛兽………………………………………1…28A2我想要——我害怕……………………………1…33A3生活真是不易啊………………………………1…40A4红灯之后是绿灯………………………………1…45A柳暗花明——人格之升华…………………………1…521不做水仙花……………………………………1…54A2需求与满足……………………………………1…61A爱洛斯,美之根柢……………………………………1…681寻找回去的路…………………………………1…70A2美的观念植根于性的激荡……………………1…75A3病玫瑰…………………………………………1…80A4沉默的羔羊……………………………………1…86A打开柜门………………………………………………1…911为了忘却的记忆………………………………1…93A2不愿开会的议长………………………………1…99A3尼采的记忆与骄傲……………………………2…02A人格大师的人格……………………………………2…11《秘密纪事》………………………………………2…11A2“我仿佛被连根拔起”
……………………………2…20A
4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3“光荣的孤立”
……………………………………2…25A4“最后的饥饿”
……………………………………2…30A走出“爱洛斯”
…………………………………………2…381荣格:集体无意识………………………………2…40A2,阿德勒:自卑与超越……………………………2…453弗洛姆:第三思潮………………………………2…48A4马尔库塞:从弗洛伊德到马克思………………2…51A结语:关于爱洛斯的跨世纪思考…………………2…551两起两落话弗翁………………………………2…56A2社会转型与人格重铸…………………………2…60A3升华的爱洛斯——魅力永存…………………2…62A
绪论:爱洛斯,永恒的话题xulun:ailuosi,yongdehuati
精神分析学说扩充了的性欲一词的含义,和神圣非凡的柏拉图所说的爱欲(eros)是多么地相近.——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
Eros,写成汉字是“爱洛斯”或“厄洛斯”
;译成中文是“爱欲”或“爱本能”。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词典”中,“爱洛斯”
(eros)是一个关键词.
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论年龄,“爱洛斯”比弗洛伊德博士老多了. 追根溯源,“他”最早是出现在古希腊神话中,是一位潇洒俊美的爱神;古罗马神话则称他为“丘比特”
,其实是一回事.古希腊哲学家苗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均使用过“eros”这个词,用以表示“爱欲”
,所以才有了本章开头所引的弗洛伊德的那段话.读者诸君须留意那段话中的“扩充”
一词. 当今社会,改革开放,思想解放,大概再不会有人“谈性色变”
;而大凡谈“性”者,所谈之“性”多半是生理意义上的(比如性器官、性行为等等)。这与弗洛伊德博士“扩充”了的“性”已非一回事,与苏格拉底师徒的“爱洛斯”则更非一回事了. 须知柏拉图是出了名“精神爱恋主义者”
,他的“爱洛斯”虽然有“性”之底蕴,却以“爱”为要义.爱与性,原本就是难分难解的. 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弗洛伊德,他们所做的只是要恢复“性”的本来内涵与外延,只是要提醒人们,性,决不仅仅指床第之欢,它首先是最后也还是——植根于“爱”的欲望与冲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有两个基本的命题:一是潜意识,二是性冲动. 这两大命题均以“爱欲、爱本能”(即eros)为内核,我们完全可以用“eros”来替换上述说法,称“潜意识”为“爱洛斯本能”
,称“性冲动”为“爱洛斯冲动”。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便是建立在这两大基石之上的:“潜意识”
,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重要的元素;性冲动,是人格生成与流变中的最根本的能源与动力. 二者一静一动、一横一纵地构成弗氏人格理论之整体与精髓.
爱洛斯,永恒的话题3
稍稍作一点替换,人格结构的要素便成了“爱洛斯本能”
;人格流变的能源便为“爱洛斯冲动”。
写到这里,我们似乎已有充足的理由把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称之为“爱洛斯人格理论”
,把弗洛伊德终其一生所致力于改造、重建的人格模式称之为“爱洛斯人格”。
1奥林匹斯山顶的爱神A奥林匹斯(olympus)是希腊东北部的一座高山,古代希腊人称之为神山,据说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都定居于奥林匹斯山顶.爱洛斯就住在那儿.爱洛斯的身世很复杂,至今尚无定论.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著有《神谱》,说爱洛斯是“混沌”
的儿子.“混沌”何许人也?此乃宇宙最初的原始状态. 赫西俄德很是看重爱洛斯,将其视为自然力创造本原的化身.或许是嫌“混沌”之子过于混沌,身份难以确认,稍后一点的传说便开始给爱洛斯“配备”
有名有姓的生父与生母.关于爱洛斯的生母,可谓众口一词,都说是每位专司性爱和。.美貌的女神阿佛洛狄忒——所以我们的爱洛斯与“爱”与。.“美”的血缘关系是无可置疑的.有争议的是,谁是爱洛斯的父亲. 有的神话里说,爱洛斯是阿佛洛狄忒同天神宙斯所生的儿子,有的则说爱洛斯的父亲是战神阿瑞斯,或者是众神的使者赫耳墨斯.考虑到古希腊诸神的罗曼蒂克,考虑到当时的奥林匹斯
4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山顶尚未实行“一夫一妻制”
,我们就不必对爱洛斯的“父亲问题”耿耿于怀了. 或许,古希腊神话的作者,对爱洛斯的“父亲问题”众说纷纭,是源于这样一种心理:想赋予爱洛斯以丰富的人格特征:忌有天神的弘阔豪放,又有战神的勇敢执著,还有众神之使者的忠诚敏捷.此乃笔者一家之言,仅供参考.爱洛斯本人的身份却是非常确定的——几千年不变.身为爱神,爱洛斯“遗传”了他母亲的美貌、热情与爱欲. 他是爱之使者,他是爱之化身. 他给人们(也包括“神们”)带来爱情,当然也带来苦痛. 爱与恨、乐与苦,总是形影相随的.在西方古典造型艺术中,爱洛斯是一位英俊少年,他有一对金色的翅膀,随身带着弓箭和箭筒. 他常携弓带箭在天空中飞翔,寻找着“攻击”的对象. 他的箭筒里装有两种箭:金箭与铅箭. 谁中了他的金箭,谁就会走“桃花运”
,得到爱情;若中了铅箭,则会倒霉,失去已有的爱情.一般来说,爱洛斯不会胡来,不会乱点鸳鸯谱,既然是“爱之化身”
,想必是深谙爱情的. 爱洛斯如果不懂自己的“专业”
,如何能被封为“爱情之神”?而“爱情之神”如果在分配金、铅之箭时不公正、徇私情,那么爱情还有什么魅力可言?
多少年多少代,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爱情的泉源总不见枯竭,爱情的玫瑰总不见凋谢,爱情对于人类的魅力经久不衰——这其间,难道就没有爱洛斯的功劳?
普天之下,谁不渴望爱洛斯的金箭?
爱洛斯,永恒的话题5
爱洛斯不仅仅是爱神.倘若从神的空间,从奥林匹斯山顶,返回人的空间,返回石库门、四合院或整齐划一难分彼此的宿舍楼,我们就会发现:爱情并不都是罗曼蒂克,爱洛斯的金箭带给人类的并不都是幸福与欢乐. 爱情也有她实在、世俗的. 甚至痛苦的另一面. 爱情之动机并不都是崇高的、审美的,却常常是功利的、现实的.爱情的“功利性”动机是生殖本能与生存本能. 爱洛斯冲动,既是为了“爱”
,也是为了“生存”。家族的承续、种族的繁衍,都离不开爱洛斯. 个体的人,首先要有真实的生命,然后才谈得上精神与灵魂. 虽然说,生命失去了,精神还能存在;但从时序上讲,倘若他一开始就没有生命,他的精神何以产生、何处寄存?作为生本能的爱洛斯,他又是生命的象征,生命力的象征,弗洛伊德将他与“死本能”
(或称“死神”——thanafos)相对.
2柏拉图与爱洛斯A得从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说起.在古希腊哲人中,是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最先对爱洛斯本能给以关注并加以解释. 苏格拉底将人的爱洛斯本能划分为两个层次:感官层次与精神层次. 前者表现为人们对异性肉体的迷恋与追逐,后者则是对美德,对理性的追求.从“前”到“后”
,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成熟与增强.就个体的人格发展来说,总是要逐渐摆脱单纯的肉体欲望,上
6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升为某种抽象的理性的高级形式.老师的观点必定要影响到学生.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前347)也把爱洛斯本能划为低级和高级两个层次. 但实际上,将“理念”视为万物之本源、最高之真实的柏拉图,对爱洛斯的低级形式已忽略不计. 柏拉图把“爱洛斯”从奥林匹斯山顶请进他的“理想国”
,将“爱洛斯”由肉体之爱欲上升到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之范畴.柏拉图之后,西方哲学界、心理学界对爱洛斯本能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源头,都在柏拉图这儿.而柏拉图自己,早就开始追寻“爱洛斯冲动”的源头.人为什么会产生爱洛斯冲动?柏拉图在《会宴篇》中借阿里斯多芬的口加以解说. 原始人并不只有两种性别,除了男性、女性之外,还有男女混合性. 这些原始人身上的每种器官都是双重的:四只手,四条腿,两张脸,两个生殖器.其它部分也是如此.后来,天神宙斯决定把这些人劈成两半,就像为了剔核而把山梨果切成两半那样. 原本是一个整体的人,被迫分为两半之后,每一半都十分思恋、向往另一半,它们相互间拼命地呐喊,拼命地挥舞手臂,拼命地想重新聚合在一起,重新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柏拉图的描述,给弗洛伊德以极大的启示. 柏拉图实际上将“爱洛斯冲动”抽象为一种形而上的理念. 男女之间的刻骨铭心、生死不渝的爱恋,从哲学层次上看,便是因为男女的整体性与互溶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了我,我离不开你. 而宙斯的“一劈两半”以及它所造成的疏离、隔
爱洛斯,永恒的话题7
绝,非但没有将两性从此分开,反而加强了两性之间的相互渴慕、相互吸引、相互爱恋——这就是爱洛斯冲动的形而上根源.弗洛伊德认为,柏拉图的论述,不仅解决了爱洛斯冲动的起源问题,而且涉及到爱洛斯本能的生命力意义. 弗洛伊德大胆地设想:生物体在获得生命的那一刻被撕成许多微小的碎块,而这些碎块从此想通过性本能重新聚合起来. 从生物学角度看,这些具有无生命物质的化学亲和力的本能,在经过单细胞生物的发展阶段之后,战胜种种障碍,使零星的碎块以亲和力的方式获得成为多细胞生物的条件,以至于最终以高度集中的形式,把要求重新聚和的本能,传递给专门的生殖细胞.当然,这些过于专业化的术语,是对爱洛斯本能的狭义的解释. 从柏拉图到弗洛伊德,哲学家、心理学家都很重视“聚合”这一概念. 身为医生的弗洛伊德,虽然深入地研究生物学意义的“聚合”
,但他并不忽略哲学和文学意义上的“聚合”

我们所说的性本能力比多,相当于诗人和哲学家眼中的那种使一切有生命的事物聚合在一起的爱的本能.
至此,我们似可对“爱洛斯”的诸多意指作一总结:爱洛斯,起源于古希腊神话,成熟于柏拉图理想国,包括了从生殖本能、生存本能到性本能、爱本能的多层内涵,它是爱
8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情的象征、生命的象征,也是关于爱和生命力的理念.
3爱洛斯人格面面观A本书开章明义,一上来就说明为何要将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称为“爱洛斯人格理论”。
“人格”这个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人格”的定义,已有五十多种. 哲学家谈人格,伦理学家谈人格,心理学家更要谈人格.在西方心理学史上,谈人格谈得最系统、最透彻、最触及人类灵魂,也是争议最大的,恐怕就是弗洛伊德博士.美国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BR赫根汉对弗洛伊德的人A格理论有极高的评价,称“他的理论是人格理论的先驱”
,并认为“继他以来的一切人格理论都可以看作是对弗洛伊德的反应罢了.”中国心理学家鄢藩先生也指出:
人格的讨论虽然开始得很早,但是将人格研究当作一个学术领域而进行有系统的探讨,却是十九世纪末的事.在这方面较早而最有成就的,当首推精神分析学派的创立者——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形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名副其实的“跨世纪的奇迹”!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最突出的特征,或者说她区别于形形色色人格理论的独特之处,就是“爱洛斯”。
爱洛斯,永恒的话题9
爱洛斯,在两个维度上,支撑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首先,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模式”中,爱洛斯本能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无论是前期的“心理地形图”
,还是后期的“人格结构图”爱洛斯本能都扮演着主角,没有它,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戏就没法唱了. 人格建构中各层次、各要素之间的组合、裂变、分化、重建等等,均是围绕着爱洛斯需求展开的.人格的超我和自我,靠“爱洛斯”提供能源;人格的转移与升华,实质上是对“爱洛斯”的转移与升华;人格的内在冲突以及对这些冲突的防御、消弥,也都是“爱洛斯”在中间“作祟”或“做功”……
人格也是一个生成、流变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源到流,须臾不可缺少爱洛斯冲动. 爱洛斯,是人格生成之源. 大江东去,奔腾至海,总有滥觞之处;风筝飘飞,扶摇入云端,还有执线之手.爱洛斯,便是滥觞,便是风筝手.人格流变的心路历程上,暗礁处处,障碍重重;有悲剧性的“俄狄浦斯情结”
,有扑朔迷离云遮雾障的梦,还有形形色色的心理焦虑. 一路上,爱洛斯扮演着双重(乃至多重)的角色;它既是这些障碍本身,或者说是这些障碍的心理根源;又为人格主体去蔽越障提供心理能源和操作方式. 它是人格舞台上最活跃的演员,既唱红脸,又唱花脸,把一台戏弄得有声有色.本书正是在“建构”与“流变”这两个不同的维度上,立体地揭示“爱洛斯”对于“人格”的深层意义,并展示“爱洛斯人格”的整体风貌与魅力.“爱洛斯人格”又不仅仅是一种人格理论.
0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本书将在完成对“爱洛斯人格”的“纵横”
(或“动静”)
描述之后,依次描述“爱洛斯人格”
及其理论对艺术创造、对日常生活、对弗洛伊德之后的心理学思想的巨大影响.爱洛斯是美之根柢,这是因为美的观念植根于艺术家的爱洛斯冲动. 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绘画、音乐,在本世纪的各种门类的艺术作品中,我们都能一睹爱洛斯的“风采”或“幽灵”。
爱洛斯也进入平常百姓家. 丢三拉四、七上八下、说错话写错字、出洋相闹笑话、前言不搭后语、阴阳怪气、心口不一……这些司空见惯五花八门的大众心理现象,大多与“爱洛斯”有七弯八拐的瓜葛. 人格的自我塑造,正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并完成的;因而,用爱洛斯理论分析大众的日常心理,诊治各种人格痼疾,对于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国人的人格重铸,将是大有裨益的.这些,或许正是本书的当代意义之所在.
摘下你的面具zhaixianidemianju
他解答了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的谜语,他是本事最高强的人.——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生活中常常有这种现象:某一个词,男女老少都在使用,而且使用的频率很高;但如果让我们马上给这个词下一条准确的定义(不能太罗嗦)
,我们多半会交白卷. ——不信,您试试.
2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人格”
,便是这类词中的一个.从公元前一百年于古希腊诞生之日算起,“人格”
一词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 两千多年来,各种各样的人,从各种各样的角度,为它下各种各样的定义. 结果如何呢?直到我们写这本书的二十世纪九十年后期的仲夏,“人格”
,仍然没有一条既真正属于它自己,又为各个行当的专家们所公认,为方方面面所接受的定义.于是,当我们打算正儿八经地介绍并述评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时,遭遇的第一个障碍,便是如何为“人格”定义.明知这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但我们别无选择.
1两千与五十A中文:人格拉丁文:Persona法文:Persone英文:Personality……
先讲一个故事:古罗马时代,有一位天才的演员,其演技无可挑剔,遗憾的是,这位演员是斜眼. 为了遮丑,他只得戴着面具上台.这个“面具”的拉丁语就写作Persona;Persona,便是“人格”一词的词源.有的语言学家对此提出异议:Persona其实是指假面具上那个大嘴巴;不对,又有人纠正:是指插在嘴中的芦管装
摘下你的面具31
置,其作用是扩大演员的声音,类似于今天的微型话筒.大嘴巴也好,芦管装置也罢,反正与假面具有关. 演员戴着面具上台,扮演着某个角色,塑造着某种性格,他演得很出色,表现出他的才性与品质,他受到观众的欢迎,在社会上赢得了声誉……与Persona相关的这件事情,一下子就为“人格”提供了四条定义:(1)外表的样子(不是真正的自我)
;(2)演员在戏剧中充当的人物性格或角色;(3)一个具有优异品质的人;(4)声望与尊严.从这最早的关于“人格”的四条定义中,我们得到何种启示?人格,是一种双重的意指:既指外部的,亦指内在的;既指“装”
(即“表演”)出来的,亦指真实的. 前者是假定的、非本质的、虚构的存在,后者则为事实的、本质的、至关重要的存在.这相互对立的二者如何能统一?
人格,从Persona开始,便悖论式地踏上它漫长而曲折的演变历程.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将两千多年中的关于“人格”
的定义,综述为五十种. 限于篇幅,我们不打算一一列举. 大体上说,这五十种概定来源于五种不同的角度:哲学、法律学、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哲学家的人格概念具有理性精神之特色和理想主义色彩. 康德说“人格把我们本性的崇高性清楚地显示在我们的肉眼前.”显然,康德之论“人格”
,强调的是内在与外显的
4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统一,而不是悖逆.社会学家却与哲学家唱对台戏,他们看到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弱点甚至丑行,认为“人格”不过是一些“违反文雅趣味的品质”。更有甚者,他们干脆认为“人格”就是“没有人”。
此说并非全无根据.法语的per-sone就可以表示没有谁的意义. 在巴黎,主人外出归来,问他家里的仆人:“我不在家时,有没有人来找过我?”仆人回答:“per-sone,先生.”意思是说“没有人,先生.”
早期法律学的人格定义,与社会学家的“没有人”有部分的重叠. 罗马民法的法典规定,生而自由的人,才有人的尊严(亦即人格)
;而奴隶不是一个人,因而奴隶没有人格.反过来说,人格之于奴隶,等于“无”
,等于“没有人”。当然,基督教反对这种社会歧视,坚持认为凡人皆有人格,皆可以要求法律的保护,故“人格”乃指“享有法律地位的任何人”。不仅人自身,而且人的财产,也受法律的保护,这便是资产的人格化. 在另一个维度,不仅单个的人,而且整个集团的人民及其财产(比如“公司”)同样享有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因此“公司”又被称为“法人”。
人格,毕竟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因此,在阿尔波特概括出的五十条定义中,只有心理学家们的定义,更逼近“人格”的本真内涵. 心理学范畴的人格定义常常这样开头:人格,是……的总和(或组合、整合、集合,等等)。这种定义方式,至少传达出定义者的一种主观愿望,尽可能全面、系统,而不要以偏概全. 心理学家们的人格定义,更显著更本质的特征是:以人的心理构成为中心,展开其“人格”的内
摘下你的面具51
涵与外延,并强调人之心理特征(如气质、个性、行为方式、心理趋向等)
与外部环境的复杂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比如,阿尔波特自己给人格下的定义是:
人格是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顺应的独特性. 心理学的层次性、整合性、独特性与适应性,在这条定义中皆有表述.
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历程中,东方智哲们也有关于“人格”的哲学的、心理学的思想. 作为哲学家的孔子,他的人格理论,以理想主义为根本特征. 孔子的理想就是“道”
,就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 述而》)
“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对“道”的执著追求,以及由这种追求所酿成的自尊、自豪、自信,便构成孔儒人格的精神性层面.然而,孔子的人格,同样是一种悖论式生成. 他所追求的“道”
,说到底,是他理想中的社会模式,亦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在这个秩序井然的整体组合中,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个体的人,是没有独立地位的,只能在君主乃至卿相的统辖之下. 个体的才气、性情,以及他们的自尊与自信,在等级森严的礼法制度下,并无伸展、抒发之可能. 依附于强权与独裁,传道求道者谈何人格之独立与崇高?
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心理学术语中,有一个词与西方的Persona颇为相似,那就是:才性.它既有可显露于外的才藻、
6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性情,也有可作为个体的质的规定性的品质、格调以及精神境界. 在孔子的人格理论中,才性主要表现为对“道”的执著,以及执著之中的失意与愤懑. 然而,经过汉代的“独尊儒术”之后,二至六世纪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孔儒之“道”持一种怀疑态度. 他们的人格趋向,在两个维度上“非汤武而薄周孔”
:向外,追求感官享受,沉溺于美色、佳酿、雪月、风花……向内,执著于个性之独立与任放,真率与孤傲. 而这一切,又导源生命意识的自觉,从而使“人格”有了它自己的生命之根!弗洛伊德的爱洛斯人格,其最深层的底蕴,就在于她的生命之根——东方与西方的人格理论,在精神实质上,是相通的.心理学史上的人格记载,人所共知的,有古希腊学者希波克拉底关于气质分类的学说. 在中国,三国时代的思想家刘邵,对于人格的分类,有着更为系统而精致的理论阐述.刘劭《人物志》以“气”论人格,气有阴阳,故人格有刚柔. 刚者为“雄”
,是一种勇士型的、速捷性的人格范型;柔者为“英”
,是一种智慧型的、玄虑性的人格范型. 刘劭在阴阳二体的基础上,更为细致地分列出“十二流业”
(即十二种不同的人格类型)
,并详述每一流业的外貌内质、所长所短、所得所失.刘邵的人格理论是开放型的,他并不囿于某一种人格定义,也不师法孔圣人去标举某种人格楷模以供效法. 他在《人物志》中描述的十二种人格类型,在日常生活和政治的、文化的行为中,都有其价值和意义. 如何实现其价值?那就看品评者的识鉴之才了. 因此,《人物志》花不少的篇幅,专
摘下你的面具71
门讨论如何品评、识鉴不同类型的人格. 刘劭阐述的诸多方法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观其貌察其神”
,也就是透过人格面具去把握真实的自我.在刘劭看来,个体之人格,是一种外显行为与内在神情心志的复杂统一. 在很多情况下,内与外是相互矛盾的. 功名心很重的人,常常会做出种种超脱淡远的姿态,或者讲一些视利禄为粪土的话.真诚地信奉礼教者,又偏偏行为放荡,越名任心,故意地在生活行为中违礼悖教. 如何才能透过外貌见内质,进而准确地把握一个人的人格特征?
《人物志》创立了一系列的方法,比如五视、六机、八观、九征,等等. 其中“五视”法是:“居,视其所安;达,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穷,视其所为;贫,视其所取.”个体的人,在不同的境遇与情景之中,会有不同的心态与行为,品鉴者分而察之,区别对待,方可睹其人格真貌.两千年,从西方到东方,关于“人格”的定义,当然不止五十条. 我们无意详述人格定义的发展史,无意排比枚不胜举的人格定义,甚至也无意从已有的定义中遴选出几条相对准确的. 我们想指出的是:“两千”与“五十”
,至少给了我们如下启示.(1)人格之构成,乃内外之统一;(2)此“统一”是悖论式的,矛盾重重;(3)由于(2)
,故究竟何为“人格”
,是一个永恒的谜.
8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2斯芬克斯之谜A弗洛伊德三十一岁那年,与妻子玛莎和挚友布洛尔夫妇一道,观看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的弑父娶母,给弗洛伊德以极重要的启示,以致于最终形成作为爱洛斯人格理论之支柱的“俄狄浦斯情结”
——关于这一点,我们将有专章论述;在此,想记叙一个同样以俄狄浦斯为主角的古希腊神话.天神宙斯移情别恋,爱上忒拜国王卡德摩斯的女儿塞墨勒. 第三者的插足,弄得天后赫拉极为恼怒. 赫拉要报复情敌,派斯芬克斯到忒拜国去. 这位斯芬克斯是一头怪物:狮身,蛇尾,人面,美女头,还生着一对鹰的翅膀.斯芬克斯坐在忒拜城外的山崖上,向过路的忒拜人打一个谜语:有一种生物,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夜间三条腿.在所有的生物中,这是唯一用不同数目的腿走路的生物.而且,腿最多的时候,也就是此种生物最软弱的时候. ——这种生物是什么?
可怜的忒拜人,猜不出谜底,一个接一个地被斯芬克斯扔进山崖,活活摔死,忒拜城在恐怖中颤栗. 当时在忒拜执政的克瑞翁国王宣布:谁猜中此谜,便可娶国王之姊伊俄卡斯忒为妻. 为摆脱自身厄运而来到忒拜的俄狄浦斯,猜中了斯芬克斯之谜:人. 谜底是人. 人,在其生命之晨,在婴儿期,软弱无力,只得靠四肢爬行;成年后,到了人生的正午,自立自强,
摘下你的面具91
用双脚走路;时至暮年,体质日渐衰弱,需要扶持,因此,拐杖便成了老年人的第三条腿.谜底被人猜中,斯芬克斯无地自容,跳崖自杀(一说为俄狄浦斯所杀)。如此看来,斯芬克斯有辱使命?
天后赫拉的报复行动以失败告终?
其实不然. 克瑞翁国王履行诺言,将伊俄卡斯忒嫁给俄狄浦斯. 俄狄浦斯因征服斯芬克斯而拯救了忒拜城,他成了这个城堡的主人. 俄狄浦斯做梦也未想到:他娶的正是他的母亲!
他猜中斯芬克斯之谜,并未给他以及忒拜人带来好运,他带来的全是厄运:忒拜城大闹饥荒,鼠疫横行,庄稼在田地里枯死,牲口在瘟疫中倒毙,母亲们患了不育症,刚出生的孩子在襁褓中夭折……阿波罗神宣布,这一切灾难,全是由弑父娶母者酿成.俄狄浦斯终于明白了事情真相,他刺瞎了自己的双腿,自我放逐,永不回返……
茫茫宇宙,有数不清的谜. 对人而言,最大的,最难的,因而也是最有魅力的谜,是关于人自身的:人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人?
剥离“斯芬克斯”的神话色彩,那个谜其实是很简单的.严格地说,那并非是什么“谜”
,而是一种象征,一种关于人之生命历程的符号系列(或组合)。倘若将这个谜面,视为几千年历史长河中诸多人格定义之一种,那么,我们说斯芬克斯描绘的只是人格的外形.即便是一种并不复杂更不深奥的外形的描述,也难倒了诸多的猜谜者——关于人的“谜底”具有多么大的难度!
0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俗话说,知人知面难知心. 人之“面”
,作为人格构成中的“外观”
(比如斯芬克斯描绘的“四条腿——两条腿——三条腿”)
,较之于人之“心”
,还不能算太难. 知人之“难”
,人格定义及研究之难,首先难在“心”之难知.两千年来的各种人格定义,似可概括于一句话:人格就是真实的自我. 这个看似简单的定义,其实包含了极为复杂的内涵,交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 斯芬克斯之谜是关于“人”的难题,要求解答这一问题的也是人. 于是,任何一个解谜者都被置于两难之境:他(或她)既是主体(探索者)
,同时又是客体(被探索被研究的对象)。
科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是主体须面对客体,比如生物学家面对他所研究的动物,植物学家面对植物,物理学家面对各种物体. 唯有斯芬克斯之谜的解答者,他所面对的——如果他真的能面对的话——是他自己.人格探索中主客体的同一性,决定了此一探索的扑朔迷离;问题的难度不仅止于此. 同存一体的“解谜者”与“谜面”
,又绝非静止不动,而是不断变化、发展(或衰退)的.腿之数量的多少,毕竟是人格演变中可视的、易知的一面;心态之流变,性格气质、品质精神之流变,则是幽而难察的.心理学认为,人格是一个动力组织(dynamicorgani-zation)
,是不断变化的组织结构.人格,从来就不是已经形成的东西,而是正在变成的东西.古希腊哲学家赫拉里都斯有句名言:“没有已成的,一切都在变成中.”年幼时的好奇、多动、打破沙锅纹(问)到底,年轻时变成强烈的求知欲与功名心,到了壮年,或许就变成
摘下你的面具12
一种对于他人的攻击性与对于自己的保守性,到了老年,甚至发展成暮年通病:固执、悭吝、保守. 时光流逝、年龄增加,会导致个体人格的变化;而不同的境遇酿成不同的心态、性情,最终铸成不同的人格. 您有幸(或不幸)生于何种时代,浸淫(或逃避)何种文化氛围,顺应(或反拨)何种思想潮流,这是人格变化,生成的大背景;拜何人为师,交何人为友,与何人同里同窗同僚,这又是人格生成、变化的小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是中国古人关于环境对人格之影响的颇为形象颇为通俗的描述.作为动力结构的人格,一方面是与时间流逝、空间迁徙相关的纵向的变化,另一方面则是人格内部构成中,各种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的端点(或侧面)的矛盾斗争、融汇整合.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受着儒家与道家两大哲学思潮与人生观的巨大影响,他们的人格构成中,是各种对立之元的整合:出世与入世,执著与超脱,谨慎与狂放,理智与激情,玄淡与躁动,真率与矫情……古代士大夫人格的深刻的悲剧性与光彩照人的美学魅力,正是生成于各种对立面相吸相斥的张力之中.强调人格构成的动力组织,并不等于承认人格是一种变化频繁以至无法把握的东西.人格自有它相对稳定的一面,个体的成熟的人格,总是以其主导面自足自立,成为区别于别一种人格的根本性标志. 然而,不要指望这种“稳定性”或“主导面”
会减轻人格研究的难度;事实上,只能增加其难度.承认“稳定”或“主导”
,其心理学前提,是承认人格构成中有一个叫“决定”
(deter-mine)的东西. 这个“决定”
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究竟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决定人格的特质?这是一个人言言殊、至今尚无定论的难题. 也正是关于这个问题的分歧,构成了人格理论的不同学派.比如“社会——文化”
学派认为:是人的自卑感以及对自卑的超越,决定了人格的特征与趋向;又比如,“特质论”学派认为:决定人格之独特性的,是个体内部的心理物理系统.而弗洛伊德的爱洛斯人格,正是将“爱洛斯”
(人之“爱欲”)视为人格生成的决定性因素.弗洛伊德之前的人格理论,对“决定”的探讨,尚徘徊于比较浅的层次,或者说,更注重“persona”
的原初意蕴——“面具”。在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史上,是弗洛伊德第一次摘下这个面具,在一个深潜的层次——无意识(或者说本我)领域,找到了人格的决定性因素.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被称之“深层心理学”。
3认识你自己A日常生活中,人们频繁地使用“人格”
这个词.比如——
张三人格高尚.(1)
李四这个人人格卑污.(2)
王五虐待妻子,污辱人格.(3)
赵六先生的文章有一种人格魅力.(4)
一则关于服装的电视广告说:请买××牌西服,它可增进您的人格.(5)
摘下你的面具32
…………
虽然都用了“人格”这个概念,但含义却是有区别的.(1)和(2)是一种伦理道德意义上的确认;(3)则逾越伦理范围而关涉到法律,因为侵犯他人的尊严与人身自由,是违法的行为;(4)颇有一点心理美学的意味,所谓文学作品的人格魅力,实质上是美学魅力之一;(5)
更接近persona的原意,指外表(也可说包装或面具)的美观.上举日常话语中的人格评议,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指称或描述对象. 在我们国家,无论是日常话语,还是实用性与艺术性文本,对“人格”的使用,更多地是限定在伦理道德的范围之内;或者说,更多地是将“人格”伦理道德化.不错,人格的复杂构成中,并不排斥伦理道德成份,尤其是不排斥人类所公认的美德:如敬老爱幼,怜悯恻隐,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等等. 然而,将人格等同于伦理,便会在两个不同的方向走入误区. 伦理准则并非是超时空的,不同的民族或地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伦理准则.谦虚,对中国人来说,无疑是美德;对西方人来讲,则可能意味着自信心之缺乏,甚至意味着无能或者矜假. 一位中国教授在美国某大学讲学,开场白便自称“才疏学浅”
,听者信以为真,纷纷退场. 这种谦逊,作为中国式的美德,可以铸成人格力量;在西方,却可能与人格无涉.人格研究的现实性意义,是要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倘若将有着很大的时空或文化局限的伦理规范等同于人格,则不仅无助反而有碍于人格的健康发展. 孔儒人格的要义是
4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明道、传道乃至殉道. 抽象地看,这没有什么不对. 问题是,孔儒的“道”
,就是等级制及其存在的合理性,就是纲常伦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不仅是“道”的具体化,而且是“道”的伦理准则. 按照孔儒的人格逻辑,载道弘道者便有人格力量.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汪精卫叛国投敌,蒋介石屠杀共产党人,都自称是为了弘扬孔儒之道——能说这类人有“人格力量”?
不将“人格”与“伦理”区别开来,不走出将“人格”道德化的误区,我们是很难理解弗洛伊德的爱洛斯人格的. 弗氏的理论根基以及他所采用的诸多方法,均与“性”
相关.在一个谈性色变,视性为洪水猛兽的伦理价值体系内,若不将“人格”
从“伦理”
中剥离出来,我们的人格研究将寸步难行.在某种意义上说,整体性的伦理规范,对于特定时空中的个体而言,也是一种面具. 个体要想被整体接纳,要想在整体中生存得更“好”
(当然是世俗意义上的“好”)
,则必须认同整体,必须戴上伦理性面具. 而人格研究的第一步,便是摘下这个面具. 否则,你无法认识你自己.作为一个心理学名词,人格,与个体心理学的三大概念——气质、性格、个体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弄清楚人格与后三者的关系,是我们进入弗洛伊德人格心理学的必要的理论准备.在汉语言的文化环境中,人格缺乏科学的界定,它不仅与伦理道德混为一体,与气质、性格、个性等心理学术语更是纠缠不清. 比如说,性格(character)
,常常被视为“人格”的同义词. 性格一词,频繁地出现在文学评论的文本中.
摘下你的面具52
古典文学中的性格分析,将人物典型化,将某一作品中某一人物的性格,定义为某一类人的代表.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哈姆莱特代表“延宕、徘徊、犹豫”这一类性格,奥塞罗代表“多疑、嫉妒”
,夏洛克代表“贪婪、吝啬”
,等等. 中国的文学作品也是如此,一部《水浒》,几乎写尽了天下所有类型的性格,即便是同一种性格类型,也有着细微的差别. 比如,同样是鲁莽、粗犷、豪爽,李逵不同于鲁智深,林冲也不同于杨志.在心理学上,性格与意志相互关联.不同性格的个体,在做(或不做)什么,这样(或那样)做的时候,总是依循着一种调节的原理,总是要抑制一部分冲动而兴奋另一部分冲动. 这种心理倾向,显示出意志对性格的影响. 人们为了较远的而非眼前的目标,为了高尚的而非琐碎的企望,常常要用意志去约束或者激励性格. 在性格与意志的关联上,我们看到性格与人格的部分重叠. 当个体在具有正面意义的意志的驱动下,展露出性格的光彩,这种性格便与人格同义. 一个本来较弱软、爱犹豫的人,为了一种崇高的追求或远大的理想,变得果敢、坚强起来. 这里的“果敢、坚强”
,既是个体的性格特征,也是个体的人格特征. 换一个角度,我们还可以这样说:他的人格构成中具有“果敢、坚强”之特质.于是,我们对性格与人格作出了“同一”中的区分:性格,是对人格的评价.用性格来评价人格,不同于用伦理道德来评价人格,前者可以避免某种时空的、文化的局限或偏颇. 性格上的“果敢坚强”
,具有一种普泛性价值,因而可以用来作人格的评价;
6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而伦理上的“纲常仁义”却因其明显的局限性而无法进入人格领域.同样要警惕将性格与道德伦理混为一谈. 心理学意义上的性格,严格地说,无所谓好坏善恶. 同为梁山好汉,李逵性急,宋江性缓,你能因性格原因而断定谁好谁坏谁善谁恶?
汉语言文化背景中,内向、含蓄、稳重、谦虚被视为美德,而外向、直率、表现欲强则视为德行之瑕累. 其实,这些不过是性格上的差异,而且都是可以用作人格评语的.文学作品中常常有人物性格分析,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所谓“人物性格分析”常常衍为“道德鉴定”
,甚至被弄成“阶级成份之划分”。这类文本中的“性格”
,全然成了道德的代码,或者成了意识形态话语,与心理学无关,当然与人格也无涉.如果说,性格侧重于个体心理特征的类型化界定,那么,个体性(individuality)则着意于人的独特性与分别性. 同一类性格特征中,因个体不同,而区别微殊,如前举《水浒》中李逵、鲁智深、林冲、杨志等人的“豪爽、鲁莽”。人格,也有着两层意义上的界定,一种是类型化的. 比如,中国文学史上有“魏晋人格”
,有“竹林人格”
,前者以特定历史时期为标志,后者则以空间位置为规定,分别构成时间性与空间性的人格类型. 另一种就是个体性人格,比如“屈原人格”
,“苏轼人格”
,等等. 后一种意义上的“人格”
,便与“个体性”有了相重叠的部分.心理学上的个体性还有另一层含义:指生理心理机制(或构成)的某一方面. 因此,有人说马蜂、老鼠、石头、树
摘下你的面具72
木也是有个体性的.对于人来说,个体性只是部分;人格,才是整体,它包括了人的意志、思想、态度、气质、性格、趣味、才能、人生哲学、体格及生理特点等诸多方面,它是人的生理的,心理的各种个体性的系统整合.人格是对人的总体的、本质的描述,它不仅能解释、说明个体的心理结构与行为模式,而且能整体性指称或代表这个人. 而个体性仅仅指人之内部或者人与人之间的某些方面的差别,从而给人以特色.个体性与人格的另一个区别是,后者不仅有心理学内涵,还有社会内容. 离开具体的社会环境与人文思潮,是无法讨论或界定人格的. 个体性则不然,它完全可以成为心理测试或实验室研究中的专门术语.对人的社会化的承认,包含着一个前提:同时承认人的遗传性或生物、生理性. 因此,人格与气质(temperament)
也有交叉式的联系.西方心理学史上,对人格的最早分类,实际上是气质分类. 气质,是比人格更为古老的概念. 公元前四世纪的希波克拉特,在《论人的本性》一书中最早提出人体中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 四种体液的组合,形成人体的特质,血液占优势则为多血质,粘液占优势则为粘液质,黄胆汁占优势则为胆汁质,黑胆汁占优势则为抑郁质. 中国古代也有关于气质分类的记载,如《论语. 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人之气质便分为“狂”
、“狷”
、“中行”三类.现代心理学讲气质,专指心理活动的不同倾向,而决定这些倾向的,是由个体的先天生理的和动力的禀赋所供给的.气质,是人格的“内部气候”
,它构成人格范型的生理基础,
8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它是人格赖以形成的原始材料. 气质所代表的心理倾向,作为一种贯穿始终的稳定的情绪性,是形成人格倾向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以这样说,没有可以离开人格的气质,也没有缺乏气质的人格.气质与遗传有关,因此,一种心理倾向越是先天性质的,越可以说是属于气质的.气质的先天性,决定了它的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也带给了人格. 由此可知,受气质局限性的影响,人格的发展也是有限度的. 个体的人,有时很难超越他自身的气质,性格之局限. 有一句名言:你的气质性格就是你的命运.然而,人之为人,便是要同命运抗争. 抗争的内容之一,就是要以人格超越那些生理素质方面的局限,就是要以社会性的、精神性的后天努力,去重铸人格.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既着重先天性气质对人格的制约,也着重后天经验(尤其是童年时代的经历)对个体人格的影响.“爱洛斯”
,是综合了后天与先天两种因素的心理潜质.人格构成中的“面具”部分,是在后天形成的,是人格主体为了顺应社会所作出的后天性努力. 爱洛斯人格,主张摘下面具,追问本源,在深潜层次把握人格真谛.为了进入爱洛斯人格,请摘下你的面具.
冰山下的神秘bingxhanxiadeshenmi
……“弗洛伊德的”这一形容词几乎与达尔文同样耳熟了. 他已使潜意识心灵这个概念变成了常识.——波林《实验心理学史》
套用一句眼下正时髦的话,弗洛伊德是一位“跨世纪的人才”。当然,他“跨”的是上一个世纪. 八十四个春秋,四十四个属于十九世纪,四十个属于二十世纪.
03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有趣的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正好经历了两个发展时期,前期在十九世纪,后期在二十世纪. 前期讲人格系统,后期讲人格结构. 人格系统用一张心理地形图表现,包括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大部分;人格结构则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不同的层次组成.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纲要》一书中提到,关于心理和人格结构的理论,是精神分析的两个基本前提. 到晚年,弗洛伊德曾试图将两种人格学说合并为一个整体,以完成他自己对精神分析思想的统一,从而能够完整地说明人的精神活动.
1弗洛伊德的地图A一八八二年,对弗洛伊德来说,是人生的转折点. 前一年,他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毕业,继续留在布吕克教授的生理研究所,一边从事研究工作一边任助教. 本来,弗洛伊德有志于生理科学的研究,并要求作为布吕克教授的助手而在研究所里长期工作下去.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结构下,研究纯科学只是有钱人的事.布吕克的两位助手都是出生于世代富翁之家的有钱人.弗洛伊德没有钱. 他要承担赡养父母弟妹的重任;他刚刚与玛莎. 伯奈斯订婚,他还要为自己的婚姻准备必要的资金. 而在研究所里从事纯理论的研究,收入微薄,干到中年也增加不了多少.窘迫的经济处境,迫使弗洛伊德放弃他钟爱的理论业务,离开布吕克教授的生理实验所,进入维也纳综合医院,开始
冰山下的神秘13
了他漫长的临床医生的生涯.外科、内科、小儿科、眼科、皮肤性病科、耳鼻喉科……在综合医院,弗洛伊德什么都干过.作为一个刚刚二十六岁,以前没有任何临床医学经验的青年医生,一八八二年的“人生转折”
,无疑给他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把他从医学院学得的理论,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获取丰富而广泛的临床经验,为他日后从事精神分析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体到“人格研究,这一特定领域,甚至可以说,没有在八十年代头几年的临床医学实践,他后来的成就是不可能取得的. 弗洛伊德前期人格理论的核心是”潜意识“(或叫”无意识“)
,而这一发现,是在临床实践中得到的.弗洛伊德医生,在他的行医生涯中,接触到数不清的精神病患者,他采用催眠术或谈疗法对病人进行治疗. 长期的观察、分析与实践,使他逐步认识到:病人的心理活动,除了能意识到的那部分内容,还有意识不到的内容.人的内心世界,犹如大海中的一座冰山,能够为主体意识得到的,是露出水面的部分;而潜藏在水下的、看不见的部分,则为人的无意识. 冰山原本是一个整体,被海平面划分成两大区域;对冰山的考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无法辨识庐山真面目的.当我们借用“冰山”来比喻人的心理活动时,我们实际上是在心理学研究中借鉴了地形学:(topography)
的方法.地形学是测量和绘制地图的一门科学,是把一个具有不同地势的区域以图标绘出来. 弗洛伊德借用这一方法,来表述他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获取的心理学思想,来描绘他所认识的人的
23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心理世界,以期揭示心理结构的基本构造,揭示各个心理地域或心理系统之间的联系.想象浩瀚的大海中那神秘的冰山吧.浮在海面的部分,与海之上的世界相接触,感知着风和日丽或电闪雷鸣;潜于海底的部分,神秘莫测,伴随着它的是无边的暗夜与无尽的幽蓝……而在这两部分之间,也就是被海涛不断抚摸或撞击的那一部分,是一个“中介”。向下,它诉说着外部世界的绚丽多彩、世态炎凉;向上,则私语着海底的暗流、幽深、光怪陆离.“中介”的身份或位置也是不固定的,涨潮时,它潜入水下,与海底部分合为一体;退潮后,它重见蓝天,成为了海面部分.这就是弗洛伊德的地图. 这就是“地图”上的三大区域: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在弗洛伊德之前,传统的哲学和心理学,重视的是人的意识,虽然也研究心理层次及其相互关系,但仅限于“意识”
(也就是“能意识到的”)领域. 是弗洛伊德,犹如地质学上的探险家,第一次发现了冰山下的神秘,发现了人的心理世界中那一片广漠的幽蓝的“海底”。潜意识,以及我们后面要谈到的性本能,构成了爱洛斯人格的两大基石.人的内心世界是看不见的. 但是,为了认识自己,从古至今,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力图以看得见的图示来揭示看不见的心灵.柏拉图描述人的灵魂,有著名的“马车图式”
说.一驾马车,套着两匹马:一匹马外形丑陋,桀骜不驯,不顾一切地拼命地跑自己的路;另一匹马是良种的、贵重的,而且听从驾驭,善解人意. 驭者赶着这辆马车,奔向他自己所
冰山下的神秘33
熟悉而那两匹马所不熟悉的目的地. 其难度之大、旅途之艰辛,可想而知. 在柏拉图的“马车图式”中,马车,象征着灵魂的理性部分;两匹马,则分别象征两个非理性的部分:高级的与低级的部分.关于马车的神话,表现出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思想:人的认识活动不仅有感性、理性之分,而且还有理性与动机之分.柏拉图进而提出“灵魂二度说”
:理性灵魂(rationalsoul)与非理性灵魂(irationalsoul)。后者又可分为两个部分:高尚的与卑下的,正像神话中的那两匹马.显然,弗洛伊德“三部图式”的心理地形说,与柏拉图“一车两马”
的三位一体说,有某些方面的相似之处.可以说,柏拉图的灵魂学说,是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思想根源.后来居上. 与弗洛伊德相比,柏拉图的灵魂理论毕竟是幼稚的. 比如,柏拉图将非理性灵魂的“高尚的”与“卑下的”的两个部分,分别与身体结构一一对应:其高尚部分位于心脏,司高尚情操,如勇气、抱负等;而卑下部分则位于横膈膜以下,司原始情欲,为性欲和低级情欲的根源.如果说,将心脏视为思维器官,是受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那么,将理性层次与生理结构一一对应,则有明显的机械、牵强之敝. 现代医学科学已证明,人的思维器官是脑而不是心脏. 那么,弗洛伊德的心理地形图,其三大分区,是否与大脑解剖的相关部位一一相对呢?
弗洛伊德在他的《自传》中曾谈到这个问题. 他说他试图把心理机制描述为一些相互联系的“系统”或“机构”。这些“联系”如何表述呢?只有借助一种可视的(实际上是想
43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象出的)空间关系. 他说这种心理地形学的研究方法,与实际上的大脑解剖没有任何联系. 弗洛伊德的《释梦》对此谈得更直接:“我们将完全忽略心理结构也是一个解剖标本的事实,并注意避免从解剖学意义上来确定精神位置.”
弗洛伊德的研究态度是科学而严谨的. 他承认:在当时的条件下,要想在大脑皮层区找到意识系统的解剖位置,在大脑皮层下找到潜意识活动的解剖位置,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说“我们的心理地形学目前与解剖学无关.”
但这并不等于弗洛伊德否认意识、潜意识活动与大脑部位的紧密联系. 只是这种联系并非是机械的,并非像柏拉图所描绘的那种非理性与心脏部位的对应. 用心理地形学去理解的心理结构,好比一架显微镜或照相机,精神的位置类似于成像的点,这个点是在没有实物的空间之中. 地形图上的心理系统指的是心理空间;心理活动从一个系统移向另一个系统,指的是心理空间的移动,而非解剖位置上的变化.千万不要将弗洛伊德的“地图”当作了真的地图. 这是想象中的地图,这是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冰山与大海的神秘正表现于斯.
2三楼入口处的警卫A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为了弄清某个对象的真实面貌,我们不得同时借助几种比喻.大海里漂浮的冰山,形象地表述出潜意识与意识的区别及其相互联系,并颇为传神地描写出潜意识的幽深莫测.
冰山下的神秘53
在弗洛伊德的心理系统图示中,有一个最为根本的概念:压抑(represion)。
为了弄清楚这个概念,也为了整体性地把握弗洛伊德的早期人格理论,我们只好换一种比喻来描述他的“心理地形图”了.压抑,同潜意识一样,也是得自于医疗实践. 弗洛伊德治疗精神性疾病,开始是采用“疏泄法”
,即通过与病人推心置腹的谈话,使患者疏泄自己的已误入歧途的情感.然而,在治疗过程中,这位医生渐渐发现,情感之歧途,亦即精神病症状,常常是压抑的苦果. 因此,精神病疗救的根本性任务,是通过精神分析,揭示种种压抑,并以判断活动取代压抑,这些判断活动最终导致接受或者谴责以前被拒绝的东西,因此,压抑得以消除.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与实践,弗洛伊德才将他的研究和治疗方法称之为“精神分析”
(psychoanalysis)。可见,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压抑”之说何其重要.《弗洛伊德自传》宣称:“我们可以把压抑看成一个核心问题,把精神分析理论的全部内容与压抑联系起来.”
对“压抑”的解说,已经不能再借用“海上冰山”的比喻了. 为了形象而真切地理解“压抑”
,您只好将人的心理结构或精神世界,暂时地想象为一幢三层楼房.在这个住宅楼里,最高一层住着心理家庭中的“当家人”——意识. 意识是高尚的、负责任的,它掌管着整个精神家庭,使之动作协调. 正是在意识的管辖和指挥下,人的精神活动才得以正常进行.弗洛伊德警告人们不可轻视意识,“意识正与生命相同,……我们若不借光于意识,将不免在潜意识心理学的黑暗之中迷失方向了.”
弗洛伊德一直没有放弃
63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这样的愿望:即经由精神分析,使人的意识能把握住内在的潜意识心理世界. 也就是能当好这个三层楼的家.住在“意识”楼下的是“前意识”。我们已在“冰山与海面”的比喻中,界说了“前意识”的中介性与不确定性. 严格地说,前意识是属于意识的观念、思想,至少是曾经属于;但因为与目前的实际生活关系不大,或根本没有关系,便被逐出了意识的领域.不过它并未走远,而是留在意识的近旁.在意识活动过程中,属于前意识的观念有时可以“溜”出来,参与人的现实生活.设想一下,您正在书房里有意识地看书,您的太太突然走进来问您一个电话号码. 这号码曾留在您的意识中,但后来被储藏到“前意识”系统中去了. 也就是说,电话号码是在进行看书这个有意识的活动时,被挤到前意识领域中去的.现在,您太太突然问起,于是,呆在前意识中的号码,经一种毫不费力的记忆行为被召唤出来. 所以,前意识是意识附近的心理,它可以较快地、较容易地闯到意识领域中去. 在完成一定的使命之后,它又很快地回到它自己的房间.与前意识相比,坐在底楼的潜意识就不是那么循规蹈矩、安分守己了.在人的精神世界里,潜意识有极大的活动能量,它蠢蠢欲动,烦躁不安,它不仅具有原始性与冲动性,还有着非逻辑性、非时间性、非道德性、非语言性等特征. 它千方百计地想冒出来,每每想冲出前意识和意识层面,而直接地、赤裸裸地表现出来.然而,在一幢安宁的、正常的三层楼房中,意识和前意识的领域及其关系是稳固的. 意识,作为最高统治者,凭借
冰山下的神秘73
并施展它的威力,控制着潜意识,让后者老老实实地呆在底楼,以此保证人的意识活动的正常进行. 人的记忆虽然能唤回前意识,却不太可能把原动的潜意识内容送到意识中来.无论底楼的潜意识如何蛮横或狡猾,都不太可能冲上三楼,不太可能侵入意识的房间. 这是因为:在三楼的入口处,有一位忠于职守的警卫.其实,这位警卫还是很和善的,至少对二楼的前意识们很客气. 警卫知道,前意识是这个大家庭中安静而守礼的成员,他们对意识的访问是有益无害的,因此,警卫一般不禁止前意识的通行. 但是,住在最底层的潜意识先生们,是一群未受教化的、爱骚动的分子. 他们经常吵吵嚷嚷,甚至打打闹闹,要通过警卫把守的楼梯. 而警卫的职责,就是阻止这些潜意识,叫他们不要打扰楼上的意识先生. 那些狡猾的潜意识分子,硬的不行就来软的. 为了溜到三楼,他们千方百计地伪装自己,把自己打扮成前意识的模样;或者,乘着夜深人静警卫因操劳过度而麻痹大意时,闯了过去.这位警卫,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压抑”
,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对“压抑”作用的形象化描述. 压抑的心理作用,首先是审查.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将潜意识的内容看作是非道德的、盲目的冲动,只求能达到满足,却全然不顾及这种“满足”会给主体带来灭顶之灾. 因而需要一位“警卫”来对潜意识加以控制,具体地说,说是对想冲上三楼的潜意识进行审查.一般来说,潜意识是无法进入意识层面的;而前意识则可以在符合一定规则,并经过审查制度的考核之后,顺利地
83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进入意识层. 所以,潜意识为了进入意识领域,为了满足一己之冲动,常常借着自己与前意识的某种类似或某种有密切联系的观念形式,把自己的强度转移过去,掩盖自己,使自己成为前意识的衍生物. 由此,人格结构中的审查,就有了双重任务:首先是审查潜意识本身;然后是审查潜意识系统在前意识中的衍生物.审查的目的,是为了压抑. 那些被认为是违反伦理,是不能被社会所承认或赞许的心理趋向,将被重新打入或逐回潜意识系统. 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对于来自外界的种种刺激,可加以选择,倘若遭遇不适宜的甚至危险的刺激,人格主体通过逃避就能免除. 但对于来自内部的潜意识冲动,经过那位“警卫”的审查选择后,如遇不适宜或危险的,则无法逃避,唯一而根本的措施就是压抑.审查有两道,压抑亦分两种.第一种是“原始压抑”
(primalrepres-sion)。它拒绝代表本能的心理概念进入意识,因为这种原始压抑使潜意识无法通过特定的对象达到或实现满足,并且使这些对象概念只能长久地封存于潜意识系统中. 由于这一种压抑的存在,潜意识得以与前意识区分开来.第二种是“真正的压抑”
(properepres-sion)。受到原始压抑的潜意识概念,通过同前意识中的东西建立起联系,把它作为自己的衍生物或派生物,乔装打扮地渗入到意识中.然而,它们还是会被“三楼入口处的警卫”辨认出来. 而一旦暴露身份,真正的压抑就会毫不客气地将它们驱逐回潜意识系统. 所以弗洛伊德说“真正的压抑实际上是一种后驱逐.”
冰山下的神秘93
压抑,是将不适宜的、危险的能量,贯注保留在潜意识中;或者是使其从意识和前意识中被逐回到潜意识中. 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作为一种人格疗救,就是要使潜意识的东西为意识所理解和接受,即化潜意识为意识.这种疗救,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向下,它消释了压抑. 因为太久太深的压抑,本身就是精神病症状;向上,它避免了潜意识的行为化,亦即将潜意识化解为一种并不付诸行动的因而是无害的能为主体所理解的东西.然而,弗洛伊德在对精神病的治疗过程中,常常发现病人对精神分析的抵抗(resis-tance)。
或者是理智的抵抗,或者是情感的抵抗. 为了追踪精神病症状的根源,弗洛伊德创立了自由联想法,要求患者提供内心浮现的一切内容.然而,从理智上讲,病人怎么愿意向医生袒露一切?因而,在病人身上产生了理智的抵抗:或者说内心空空什么也讲不出,或者说浮想联翩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讲起,或者说事不关己何必啰嗦,或者说纯属隐私理应藏匿……或者干脆说你这“精神分析”如天方夜谭,有多大的可靠性?一句话,拒不开口.对于精神病医生来说,理智的抵抗并不难对付;难对付的是情感的抵抗. 在分析过程中,患者表现出移情. 也就说,他不再接受医生的理智分析,而是与医生产生了感情关系.病人不再回忆往事中的情感与心境,而是复活这些情感与心境.病人把他(她)的医生当作自己双亲的一方,从而显示出恋母情结的两个方面:一是儿子对母亲或女儿对父亲的性愿意;二是儿子对父亲或女儿对母亲的敌意. 移情,使得病人陷入不现实的幻觉中,而最终导致精神分析的失败.
04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这两种“抵抗”
的人格心理学意义何在?
精神分析者,以克服病人的抵抗为起点,可以了解人的人格结构及其动力关系,推演出压抑的历程和审查的机制,从而揭示出人格结构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的实质. ——这对于人格的疗救与人格的重铸,都是至关重要的.
3爱洛斯理论的基石A欲理解弗洛伊德早期的人格理论,一个最重要的概念不可不细察,这就是潜意识. 所谓“冰山下的神秘”
,说的就是它.爱洛斯人格,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弗洛伊德主义的继承者与革新者,二十世纪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EricFrom,190—1980年)
,称精神分析既是一种治疗精神病的方法,又是一种关于人格的心理学理论,它着重研究潜意识的存在,研究潜意识在梦境,症状、性格和一切象征性产物中的各种表现. 作为一种治疗方法,精神分析的目的,就在于揭示患者各种症状所代表的潜意识意义,以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作为一种人格心理学理论,精神分析的宗旨,也是要研究潜意识,追问人格结构中潜意识的心理学根源及其各种表现形式. 可以这样说,没有对潜意识的发现与研究,也就没有精神分析学说,当然也没了“爱洛斯人格”的发现与阐述. 包括人格理论在内的宏大的精神分析学说,说到底,是以潜意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潜意识、性本能,再加上释梦——这是精神分析宏伟大厦的三大支柱;而
冰山下的神秘14
在这三大支柱中,潜意识是最基本的理论.我们在这一章的开头就指出,潜意识理论的提出,来自于弗洛伊德医生临床治疗的直接经验,也来自于弗洛伊德博士对这些经验所作的理论探索. 如果说得细致一些,潜意识论的演变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精神病理学阶段(1890—1897)。
潜意识最早出现在弗洛伊德与布洛尔(JosefBreuer,弗洛伊德最亲密的同事和朋友)合著的《癔症研究》一书中,该书发表于1895年,一般认为,这一年是精神分析学的起点.《癔症研究》总结了作者丰富的临床实践,并由此对潜意识作出一般性概括:潜意识是患者被压抑了的过去经历,并构成潜意识心理过程;患者的症状也是被压抑的欲望冲动或思想的替代物;潜意识可通过“宣泄法”或“自由联想”而召回到患者的意识域. 这一概述,表明此时期的潜意识仅限制在精神病理学这一专门领域.接着是心理学阶段(1897—1914)。
括号里的时间告诉我们,这一阶段实际上横跨了爱洛斯人格理论的前后期,因此,潜意识不仅属于前期的“心理地形图”也与后期的“人格结构图”紧密相关. 潜意识理论在世纪转折期愈趋成熟,它逐渐地从精神病医生的诊疗室走进正常人的心理生活. 不仅仅要研究精神病患者的潜意识心理,更要研究正常人之人格结构中的潜意识. 此外,弗洛伊德还将性本能冲动视为潜意识的根源和内容. 这样一来,潜意识理论便真正地确定了它在“爱洛斯人格”中的基石地位.心理学阶段的潜意识概念,已不单纯是最初定义上的那
24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些被遗忘的经验与观念,而主要是幼年时期性心理发展时的性本能冲动.作为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生活的根源与基础,潜意识成为每一个体人格发展的动力,成为人格建构(包括断裂、徘徊、重构之全过程)的永恒的动机.第三阶段是人类学,社会学乃至哲学阶段(1914年之后)。从二十世纪开始(以《释梦》和《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为标志)。精神分析就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医学主题,甚至也不仅仅属于心理学,而是被广泛地应用到文学、美学、神话学、民俗学,应用到宗教史、史前史、教育史……潜意识不仅仅限于解释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压抑及症状,而推而广之,去解释人的许多活动领域,解释人类文明、科学创造、艺术审美以及道德、宗教之起源等一系列问题.也正是在这阶段,弗洛伊德的后期人格理论已经形成,而后期理论的核心概念——本我,与潜意识有了千丝万缕以至于彼此难分的联系.潜意识理论在自身发展的三个阶段,凝成它自身三个方面的内容:个体被压抑了的经验;幼年时期的性冲动;生本能与死本能. 可见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以性为中心的各种本能冲动,它不存在理性经验的成分,并且是支配包括人格生成与建构在内的人类精神动的主要根源之一.无论是从人类系统的发展系列来看,还是从个体心理的发展系列来看,潜意识都源于人们心理中的原始的与非理性的部分,也就是说它具有原始性. 弗洛伊德的《释梦》中表达了这一思想.梦是什么?
梦是潜意识的一种表现.做梦,是一种“倒退行为”
,是梦者向自己的早期情景“倒退”
,向自己的早已过去了的童年时代“倒退”。在个人童年的背后,隐
冰山下的神秘34
藏着整个人类的童年,隐藏着人类系统发育的幼年时代. 所以说,人之做梦,还是向人类童年的“倒退”。
当然,这不是“开历史倒车”式的“倒退”。这种心理学意义上的“倒退”有着“精神考古”的作用. 尼采说,在人的梦中“存留着我们不再能径直到达的人性的原始部分.”
弗洛伊德接着说:
我们因而可以期望从梦的分析中获取关于古代人类遗产的知识,获取关于人类先天精神之物的知识. 梦和神经症保留着超出我们预料的精神古物.(《释梦》)
潜意识中包含着最原始的“精神古物”
,它是一切精神活动的起点.“精神古物”
论无疑拓宽了潜意识理论的域限,并给后继者以极大的启示,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便得自于“精神古物”论的启迪.
潜意识的原始性导致了它的冲动性. 我们在“三层楼房”的比喻中,已经描绘了潜意识的好冲动、不安分. 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因此“动”而需要大量的“能”。在心理结构中,只有潜意识(或我们下面要详述的“本我”)才能够从神经系统中获得本能冲动的能量,而前意识和意识只能借用潜意识的能量,才能得以表现. 弗洛伊德说人的“潜意识愿望,仿佛永不泯灭”
,恰似一台永动机,推动人类的精神生活. 它的势不可挡的内驱力,它的每每想冲
4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上“三楼”的强烈欲望,不仅使它自身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而且也使意识获得了强大的推动力. 它不断冲击着意识,使意识不得不保持高度的警惕,以防止只按“快乐原则”行事的潜意识的入侵.潜意识是只知“快乐”而不要道德的. 我们知道,道德是社会范畴,是指人类社会行为的规范. 道德与心理学有密切联系,因为道德涉及人的行为的动机、目的以及指导思想.在道德规范的约束下,人们说话行事,都要想一想,自己的言谈举止是否与现实相适宜,是否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安宁. 然而,住在底楼的潜意识先生全然没有这些概念,它只知道按快乐原则行事,只知道一味地释放本能,至于这种“行事”与“释放”会导致什么后果,它可管不了那么多. 说到底,在潜意识那儿是没有价值判断的,无所谓善恶之分,更没有美丑之别. 为此,潜意识常遭谴责;特别是在潜意识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弗洛伊德将潜意识归结为“性”之后,人们更是视之为大逆不道. 弗洛伊德所记录的形形色色的梦之中,大多与“色”
(性冲动)有关. 许多少男少女的梦,呈现出赤裸裸的性交情景. 弗洛伊德认为,这些梦均表现出被压抑了的性愿望的实现.“不道德”
的愿望在白天被道德意识压抑着,只有在夜深人静时,在“三楼入口处的警卫”放松警惕后,才能偷偷溜出来.我们这种比喻性描绘其实是有缺陷的. 因为在我们的描绘中,潜意识好像很狡猾,很有心计. 其实不然. 从本质上讲,潜意识是没有逻辑性的. 在潜意识中,相互矛盾的冲动可以并列存在,而不相互排斥——这种现象,对于理性或意
冰山下的神秘54
识来说,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因为后者受矛盾律支配,相互矛盾的命题是无法成立的. 此外,刚才谈到的非道德性,又表现出潜意识对逻辑的无知. 在意识领域中,个体要根据时间、地点、方向的选择和权衡,有节制地满足或完全抑制自己的愿望. ——潜意识则正好与之相悖逆. 还有,您只要想想您所做过的梦,那种跳跃、零乱、前后矛盾、人物模糊、情节无序……一切都是那么不可思议,您就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潜意识的非逻辑性了.潜意识所进行的一切活动,不仅不要逻辑,而且不要时间. 用弗洛伊德的话说,是“不按时间的顺序进行,也不因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与时间没有任何关系.”他在《释梦》中用大量的例子说明了潜意识的非时间性. 我们曾说过梦是一种“倒退”
,是人在潜意识中对童年的回归.在成年人的梦中,童年的生活场景、情感冲突,是以“现在时”展示在梦者的脑海中,如此生动,如此鲜明,如此生气盎然,就像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 这种关于童年生活与情感的梦,与其说是回忆往事,倒不如说是叙述现在. 潜意识中,时间被消解了,各种活动及人物,全然不受时间顺序的约束或限制. 您一定读过意识流小说,即使没有读过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也一定读过王蒙的《夜的眼》或《蝴蝶》,书中大段大段的意识流描写,任凭潜意识如流水自由流淌、弥漫,完全舍弃“时间”概念——这便是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不过,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潜意识本身是没有语言能力的. 语言是人类心理和社会生活不断发展的产品,是人类
64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符号交往中最重要最复杂的形式. 从人类的心智发展(或进化)史来看,潜意识是最初级最原始的;而只有当个人的心理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会具备语言能力,并使这种能力反过来服务于人的心理活动,对心理现象进行有序列的、有区分的、有意义的表达. 潜意识对自身的表达,主要借助知觉材料,并无语言的参与.在梦中,即便是有抽象的东西,也要用意象性事物来表达. 梦常常用“浓缩”
、“转移”
、“象征”等手段表达潜意识内容. 因此,梦境的荒诞、悖逆、杂错、混乱,就是由潜意识的非语言性造成的.
爱洛斯模式——跨世纪的奇迹ailuosimoshi——kuashijideqiji
他的理论是人格理论的先驱,而继他以来的一切人格理论都可以看作是对弗洛伊德的反应罢了.赫根汉《人格心理学导论》
从拉丁语的persona,到本世纪末,在人格理论长达两千多年的发展史上,“他的理论”——弗洛伊德的“爱洛斯人
84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格“——无疑是一座丰碑.persona一词的诞生日,也就是人格探讨的开始之时. 然而,在弗洛伊德之前,没有人将人格研究视作一个学术领域,没有人对人格理论进行系统的,深层次的探讨,更没有人倾其毕生精力,建构起一个人格模式——爱洛斯模式.这一模式在世人眼里如此显目,甚至有些刺眼. 有人赞美,有人怀疑,有人曲解,有人攻击. 弗洛伊德心理学有诸多的”模式“或”主义“
,但没有哪一个像他的人格概念那样为世人所熟知,为同行所看重,为后人所议论纷纷,解读不尽……孕育于十九世纪末、形成并成熟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爱洛斯模式,真正是跨世纪的奇迹!
心理地形图,已经使爱洛斯模式具有了一个雏形. 面具已被摘下,但我们看到的——如果我们真的能看见的话——却是冰山下的神秘. 早期人格理论,尤其是“潜意识”与“压抑”两大概念,已经触及到人格结构的深层内蕴;但严格地说,心理地形图并非是真正的人格结构模式,前者尚具有广义性与泛化倾向.人格理论,从一开始起,就是“生成”的,而非“既成”或“现存”的.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更是如此. 倘若他满足于十九世纪末的心理地形图与潜意识理论,那么,“跨世纪的奇迹”就不会发生了.爱洛斯模式将如何生成?
1从心理地形图到人格结构图. A心理地形:潜意识——前意识——意识人格结构:本我
爱洛斯模式——跨世纪的奇迹94
——自我——超我二“图”各有三个概念,是否一一对应?
我们曾用了两个比喻来“图解”弗洛伊德的早期人格理论:“漂浮在海上的冰山”与“三层楼房”。读者会发现,这两种比喻都具有由下至上的层次感. 是的,弗洛伊德的心理地形图,就是要描绘心理的深度层次,就是要揭示不同心理层次或水平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心理地形图中,我们看到,潜意识——前意识——意识的相互作用,被放在不同层次或水平之间进行.三层楼房,各有其主. 虽然潜意识先生不那么安分守己,却不太容易跻入上层. ——您看,这种描述多么形象,多么具体,多么层次分明,像真的一样.真的是这样?
首先是弗洛伊德自己开始怀疑这种描述的真实性. 他分析了许许多多的病例,他以一位临床医生兼理论研究者的双重的严谨,重新审视自己的理论. 他发现:心理活动(包括冲突——相持——调和)
,如此地错综复杂,并非只是在“三层楼”的不同层次间进行,而且还在同一层次之中进行. 三位先生并非是“各居其屋”
,而往往是,在同一层楼房中,你会同时发现三位先生: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于是,弗洛伊德需要一个更复杂的模式.十九世纪的弗洛伊德,其人格理论是要探索冰山下的神秘. 潜意识的幽深、骚动与诡谲,如此强烈地吸引了这位心理学家,他的理论触角直指潜意识而无暇它顾;即便是涉及前意识与意识,也是为了在一种对立或比较中,更深入地探
05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讨潜意识的活动规律.对潜意识的过分专注,使得弗洛伊德的早期人格理论缺乏完整性,缺乏系统化及其整合. 进入二十世纪,弗洛伊德开始注重人格的完整性,注重平衡完整人格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在一个完整的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超我,不再是“三层楼房”
,已不再是被海水分割为上下两截的“冰山”。也就是说,三者之间,不是深度层次的关系,而是动力关系(或动力系统)。因此,弗洛伊德后期的人格理论,又被称之为人格的动力结构.弗洛伊德以三个部分取代前期的三个层次,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心理地形说. 准确地说,他是在早期“心理地形图”的背景之上,叠绘出他的人格结构图——二者简直是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前者的层次分明衬托出后者的系统完整;后者的错综复杂又弥补了前者的平面简单. 为了使读者对两种模式的“叠合”有直观的印象,我们特绘制出《叠合图》(见图Ⅰ)。
爱洛斯模式——跨世纪的奇迹15
图Ⅰ弗洛伊德前期“心理地形”与后期“人格结构”之叠合. 转引自赖奇拉克著:《人格与心理治疗导论》,1981年英文版第49页.从图I可以看出,潜意识与本我是完全重叠的,也就是说,本我完全处于最深层的潜意识水平. 但是,自我与超我则跨越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深度水平.而且,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冲突与调和,既可以在不同的层次间进行,也可以在同一层次内进行.同潜意识的发现一样,爱洛斯模式的建构,也得力于弗洛伊德的临床实践. 我们在上一章谈到,病人在接受精神分析时,常常产生“抵抗”。无论是“理智的抵抗”还是“情感的抵抗”
,都具有双重内涵:既是有意识的,也是无(潜)意识的. 可见,意识自我不但由前意识和意识构成,而且还包含了潜意识. 弗洛伊德在治疗中还发现,病人对精神分析的潜意识抵抗,还表现为自责、自罪甚至自戕. 这种自我惩罚具有明显的忏悔意识. 它本来是来自道德的约束,却采取了潜意识的形式.可见意识与潜意识在“自我”
中搅成一团.面对这一事实,弗洛伊德认识到,“如果我们坚持我们习惯的表达方式……,我们就会处于一片朦胧和无穷无尽的困难之中.”
“无穷无尽的困难”之威胁,还来自于对“本能”的不同理解. 心理地形图中的潜意识,其主要内容是性本能;而在性本能之上的自我本能则构成意识的主要内容. 潜意识——性本能;意识——自我本能. 两两相合为一体,上下互不干涉.性本能是保存种族,自我本能是保存个体,各司其职,像
25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三层楼房”那样明明白白. 自我本能,作为意识的内容,高居顶楼,与外界直接联系,并按照外界现实的要求行动. 这样一来,心理结构中的冲突和矛盾,主要来自外界现实与潜意识中性本能的对立.弗洛伊德在后期对他的本能学说作了重大修正.首先,他将分属不同层次的性本能与自我本能合并为生本能. 有生必有死. 于是又创造出一个与生本能相对立的死本能. 生本能与死本能共同构成本我,也就是构成潜意识. 作了如此修正之后,心理结构中的矛盾,就不再是外界与潜意识的对立,而来自潜意识内部生与死之本能的对立了.本能理论的修正,直接导致了人格理论的演进:层次结构演变为动力结构. 本我所包容的生本能与死本能处于永不止息的矛盾运动中,从而构成爱洛斯人格的动力过程.同时,自我和超我的一部分也降入潜意识,分别成为生本能与死本能的代表.后期人格结构图的三大部分,为两种本能的表演,提供了一个整体性的大舞台.
2一锅沸腾的激情A标题中的这句话,是弗洛伊德自己对“本我”
(id)的形容.在他的后期人格结构模式中,本我是最原始、最隐秘、最模糊因而是最不容把握的部分.没办法,我们只得再次借助于比喻,用“拉摩的侄儿”
来比喻本我,就像当初我们用“海底冰山”或“底楼”来比喻潜意识一样.
爱洛斯模式——跨世纪的奇迹35
狄德罗《拉摩的侄儿》出版于1762年;这本书在十九世纪受到思想界泰斗们的普遍赞誉:歌德将它译成德文,马克思将它作为贵重的礼物赠给恩格斯,肖伯纳颇受这本书的影响,弗洛伊德满怀喜悦地阅读了它……
书中主人公小拉摩是著名作曲家拉摩的一个侄子. 小拉摩简直就是一个卑鄙无耻、遭人唾弃的无赖,他淫荡而贪婪,像个幼儿一样.他既骄傲而又自卑,既精明又常常出岔子.小拉摩还很机智,他打碎了一切正统的社会价值,再用碎片拼凑出新的花样. 狄德罗对小拉摩的描写充满矛盾,他并不指望读者对小拉摩嗤之以鼻,他似乎承认小拉摩比作者自己优越,因为小拉摩代表了隐藏在社会理性虚饰之下的危险而又完全必要的因素. 当然,小拉摩的危险也是显而易见,如果这个蛮小子一味地自行其事,始终愚眠不化,同时集三十岁汉子的狂暴情欲和襁褓幼儿的无理性于一身,他最终会掐死他老子,和他娘上床睡觉.狄德罗的“小拉摩”与弗洛伊德的“本我”颇为神似.《拉摩的侄儿》在狄德罗与小拉摩的对话中展开情节.黑格尔将小拉摩称为“分裂的意识”
,而称配角狄德罗为“诚实的意识”
,后者通情达理,公道规矩则有些麻木迟钝.二者的对话,可以视为本我与自我的对话.弗洛伊德受“对话”
的启发,而提出“本我”与“自我”的对立?也许是这样.至少,弗洛伊德对“本我”的态度,与狄德罗对小拉摩的态度,有相似之处. 弗洛伊德并非鄙弃本我,反而称它为“激情”
,并在《精神分析纲要》中这样描述:
45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本我的动力表达了个体有机体生命的真实目的,那就是满足它的先天需要.
本我的需要或愿望就是避苦趋乐.苦,来自能量的积累;乐,来自能量的发泄.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与外部世界隔绝的,但它有着自己的感觉,它能极为敏锐地感觉出自身内部的本能能量的增强或减弱,感觉出那种痛苦与快乐的微妙变化. 这种感觉支配着本我活动的历程,支配着本我不顾一切地去寻求满足. 在满足(或不能满足)的过程中,本我看不到它与外界的冲突,更看不到它的一意孤行可能导致的危机. 在这一点上,本我与潜意识是同一个概念. 因此,我们在前面对潜意识的有关界说与描述,也同样适用于本我.危险也罢,冲突也罢,一大锅沸腾的激情总得有个宣泄的去处. 本我靠什么来释放自己的能量?一是靠反射活动与幻想性满足. 本我从不进行思考,它只有行动与幻觉. 反射活动是满足的最原始的形式,表现为冲动性的行为. 但活动要指向对象. 如果对象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对象,则本我的冲动会有悖于社会伦理准则,从而构成对他者的伤害. 正是因为这一点,自我与超我会抑制本我的冲动性行为.怎么办?
本我只好在梦中满足自己了.记忆意象与本能能量相联系,闯入知觉,成为本能的对象,形成一种幻想式的满足. 本我的另一种满足方式,是向自我缴械投降,接受自我的约束,从而达到迂回的满足. 这一点与“自我”的概念相关,我们留待下面再谈.无论是追求的目标,还是追求的方式,都显露出本我的
爱洛斯模式——跨世纪的奇迹55
自然性与动物性,显露出它的潜意识特质. 本我是一连串的盲目的冲动,无拘无束,无规无矩. 本我的能量之源,变动不居,汪洋恣肆,四处寻找出口. 不要理性,不要时间,不要语言,本我是一片非逻辑的天国. 在这片土地上,相互矛盾的冲动并行不悖,相安无事,既不互相抵消,也不相互分离,亦不相互克制,而是形成一种荒谬的折衷. 时间的流逝对本我毫无影响. 那些个本能的冲动,那些个因受压抑而降于其中的意象,几乎与主体共存亡——不,个体的人死了,本我还不死,它遗传给下一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追根溯源,个体的本我,是个体通过种族遗传继承的,是人格结构中生而具有的最古老的部分. 混沌的本我,构成我们生命的核心;而构成本我的,则是本能——爱与性的本能.本我的内容. 来自遗传,它与躯体的历程直接接触,从那里接受肉体对心灵的要求,也就是本能.弗洛伊德说,“被压抑的东西也并入本我,并且仅仅作为它的一个部分.”
本能从躯体流入本我,并在本我中得到最初的精神表达. 本能为本我提供能量,使其精力不衰,欲望永存. 另一方面,本我由于受到压抑而与自我相分离,并从自我那里接受被“压抑”所驱赶进来的内容. 被压抑的东西来自于先前的经验,即对过去的观念、事件、活动、感受等的记忆,它们从意识中被排斥出来. 显然,本我仅与躯体相连,它又受到压抑,所以与外界没有直接的交流. 作为人的生命力的内在的核心,本我要被真正认识是很困难的,必须借助媒介,比如梦之解析,或者以自我——超我为桥梁,而曲折地进入对本我的探秘.
65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在人格分化的顺序中,本我是源头(当然,众水之源,则是包含在本我之中的“爱洛斯”——这一点我们将在下面详述)。
本我是通过遗传继承的,自我则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而超我又是自我中分化出来的. 每当有新的成分出现,人格的内在结构与关系便会发生重大变化. ——这是个体人格分化、发展的情形.在弗洛伊德看来,个体人格的发展,实际上是重演人类种族的发展,也就是说,个体的进程,重演种族的进程:
因为人类文明的进程和个人的发展进程都是生命的过程——这就是说它们都必定具有生命的最普遍的特性.(《文明及其缺憾》)
于是,弗洛伊德为个体的进程和人类的进程找到了共同的基础:生命过程.生命过程适用于不同的对象——个体与人类. 二者的区别在哪?就在于“本我”的地位. 在个体的进程中,本我乃人格之能源,个体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快乐、幸福和满足,至于个体对整体的顺应,只是从属的(当然也是必须的)条件.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情形却恰恰相反:整体对个体的统驭、接纳、确证,并使人类个体结为一个统一体,是最主要的目的;个体本我的快乐、幸福和满足,则退居其次. 弗洛伊德对此做了一个比喻:个体好比行星,整体好比中心星球. 个体之以整体性为主要目的,好比行星绕着中心星球公转;而个体之以满足本我为次要目的,好比行星的自转.无自转,何
爱洛斯模式——跨世纪的奇迹75
谈公转?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3一仆三主A人格结构的第二要素是自我(ego)。
关于“自我”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一书在谈到“心理人格的解剖”时,有一段精彩的描述,照录如下:
我们有一句格言,说一仆不能同时侍候两主.可怜的自我,其所处的情境更苦;它须侍候三个残酷的主人,且须尽力调和此三人的主张和要求.这些要求常互相分歧,有时更互相冲突. 无怪自我在工作中常常不能支持了.
自我必须侍奉的三位主人是谁?外界,超我,本我.我们先接着上一节的内容谈谈自我与本我的关系.心灵深处的那一锅沸腾的激情,千方百计寻找宣泄的出口,正如狄德罗笔下的小拉摩,总是企图将他的种种荒唐怪谬邪狂,化为实际的行动. 奉行“唯乐原则”的本我,全然不顾及一己之冲动与现实之规范的深刻矛盾,更不可能预想本我冲动的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社会灾难.那么,谁来“劝说”本我?谁来“缓解”或“消释”本我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到“自我”的肩上.在一个健全的、顺应良好的人格中,自我是人格的执行
85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者,然而,以一个“仆人”的身份,自我的所谓“执行”
,绝非命令式,而是靠协调.它首先要协调本我与现实的矛盾,第一招便是为本我寻找非现实的“替代满足”。
何为非现实的“替代满足”?就是通过想象、幻想、幻觉体验等非现实的形式,来满足本我的千奇百怪的念头.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做梦. 渴时便饮,饥时便食,想当官时则飞来乌纱帽,欲求佳人则“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在梦中,什么愿望不能满足?
然而,本我并不那么好糊弄. 画饼不能充饥,南柯一梦,带来的是醒后无尽的惆怅与悲哀. 梦中的替代满足并不能完全消释本我的强大的能量,它还是要想方设法地冲出层层阻碍,而到现实中去获取货真价实的满足.于是,自我拿出它的第二招数:推迟行动. 与本我奉行的“唯乐原则”恰好相反,自我奉行的是“唯实原则”。
“实”
,就是外界存在的东西. 唯实原则的目的,就是推迟本我的冲动性行为,一直推迟到那些能满足本我需求的对象直至被发现或产生的时刻. 比如,按本我的要求,小孩子,一饿就得吃;但是,按自我的唯实原则,小孩得学会不能肚子一饿就不管什么东西,随便往嘴里塞,而是要辨认食物,直到找到可以食用的东西时再吃. 否则,他就会遭受痛苦的经历.推迟行动,表示出自我对本我的宽容. 在本我找到适到的行为方式去宣泄之前,自我容忍本我的存在. 可见,实行唯实原则,并不意味着放弃唯乐原则,而只是考虑到实际的需要,将其暂时搁置一边. 这种“暂缓”
,其实也是为本我着
爱洛斯模式——跨世纪的奇迹95
想,免得本我莽莽撞撞,惹事生非,到头来不仅满足不了自己的愿望,还要受到外界或超我的攻讦与谴责. ——可见仆人之难当.关于自我与本我的关系,弗洛伊德有一个比喻——弗洛伊德很喜欢打比喻——驭手与马. 本我好比马,自我好比骑手.“马”
,为心理流动或人格生成提供动力与能源;“骑手”
则有责任按既定路程与速度,相安无事地到达目的地.当然,这个比喻也是有缺陷的:真正的骑手是用他自己的力量去驾驭控制奔跑中的马,而自我则只能使用借来的力量. 弗洛伊德认为,从动力学的观点来看,自我是软弱的,它的精力是从本我那里借来的. 因为,按照个体人格的生成序列,自我是从本我中发展起来的. 自我接受本我的本能的要求. 但对这些要求,并非是全盘满足,除了上面所讲的“替代满足”
与“推迟行动”两种方式之外,第三种就是“不予满足”
,也就是压抑.不过,单靠自我是不足以压抑那些潜意识冲动的,须得借助外界现实与超我的力量. 自我会将这二者搬出来吓唬本我:“你看,你的这些要求是不现实的,根本实施不了;再说啦,从道德和良心上讲也是不应该的. 别胡思乱想了,老老实实地呆着吧.”——引号中的这段话,我们多么熟悉!
每当我们劝说自己不要做某些事,或者克制自己的某些欲望与冲动时,不是常常这样自言自语?这种内心独白,其实就是自我在调解本我与现实、超我的关系;或者说,是自我与超我、现实团结一心,共同对付本我.自我在调节本我与现实的关系时,所奉行的“唯实原则”
,正好体现了自我与现实的关系. 现实(或者说“外部世
06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界“)
,是自我的第二位主人. 所谓“唯实原则”
,就是自我对现实的服从,个体人格对生存条件的适应.自我通过两条途径去服侍(或顺应)现实. 一是对现实的感知. 在早期人格理论的心理地形图中,住在三楼的意识直接与外界接触,直接感知、反映外界现实. 与此相似,自我与外界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因此,感知觉对于自我,作用重大. 弗洛伊德认为“知觉对自我有着本能对本我所具有的同样意义.”我们知道,本我的基本能源与内容就是本能,本我只有依赖本能才能遵从并实施它的唯乐原则. 同样,自我只有通过感知觉才能与现实发生联系,也只有依赖感知觉才能遵从并实施其唯实原则.二是躯体的肌肉运动.如果说,感知觉还只是自我对现实的观察与思考;那么,躯体的肌肉运动,才使自我真正地介入了参与了现实世界,才使自我能动地进入对现实世界的或顺应或干预或改造.感知与活动,使得自我与现实联系在一起. 自我通过感官接受外界的刺激,形成对刺激的知觉意识;自我又通过记忆保持对外界的知觉形象,并作为经验贮存起来;尔后,自我又通过思维活动对既存的现实和已有的经验施行评估,并以思想的试探去预测行为的后果;最后,自我通过活动适应外界条件,或使外部世界产生有利于自身的变化. ——这是关于自我与现实之动态关系的一般性描述.看起来,自我与现实的关系还不错. 其实不然. 我们知道,自我,是每个人都有的一个心理过程的连贯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或功能)是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尤其是本我与现实,超我与现实的关系. 本我与现实简直是针锋相对,本
爱洛斯模式——跨世纪的奇迹16
我的那些本能冲动,拿到现实中是行不通的,因此,需要自我来从中斡旋. 虽然,从总体上说,自我奉行唯实原则,尽量将本我的冲动缓解平抑到现实可以接纳的程度或范围之内. 但有时候,倔强的本我拒绝自我的“缓解”或“平抑”
,一意孤行,要到现实中去满足自己. 遇到这种情况,自我只好对“现实”作工作了,有时免不了避重就轻,花言巧语,哄骗现实,说一些“这类事其实没什么了不起,不会出大乱子”之类的宽心话. 当然,现实是不可能“接受”哄骗的,受骗的是“自我”它自己,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欺欺人”。
超我对本我的管束与压抑更加严格甚至苛刻,因此,超我所代表的东西是不现实的. 换句话说,超我,作为道德与良心的象征,对人的要求过高,在现实中有时难以实施. 于是,又需要自我来亲合超我与现实的关系. 自我会这样对超我说:“超我”
先生,您还是现实一点吧,不要这样高高在上,不要对“本我”先生管得太严,不要把道德标准制订得太高,以致于连我这个“自我”也做不到.回过头来,自我又对现实说:“现实”先生,作一点牺牲吧,为了崇高的道德、美好的理想. 不要太实际太功利,为了远大的目标,为了高大的人格,您就牺牲一点现实吧. ——当然,这番话“现实”先生不会理睬,这其实是自我对它自己的要求,是我们常说的“自我约束”。
自我的第三位主人是超我(super—ego)。
super-ego这个西文词,已经表明超我是高居(super)
于自我之上的,是自我的名正言顺的主人. 本来,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它反过来监督自我的活动,观察和
26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评判自我,为自我提供行为规范. 自我若不遵从,超我便要惩罚自我,使自我产生自卑或罪恶之感. 无奈,自我只好努力地与超我合作,靠服从超我的命令来获得自尊感和自豪感.本来,在超我产生之前,自我还只有两位主人. 自我可以依据现实的条件去部分满足或部分控制本我的冲动,以此在两位主人之间周旋,在本我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 但超我产生之后,自我又多了一个更加严厉的主子. 这个主子把自我的行动和思想都置于自己的监视之下,并将自己的标准规范强加给自我,使自我不得不在三个主子之间寻找平衡.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纲要》中说超我:
它观察自我,命令自我,评判自我,并以处罚来威胁自我,简直就如同它所取代的父母.
我们常常感觉到的“良心的谴责”
,其实就是超我对自我的谴责.作为道德与良心的心理实体,超我直接来自父母的影响,来自可以替代“父母影响”的师长、社会典范等等.但是,超我不仅仅是简单地复制了父母的作用,而且还加进了抵御“俄狄浦斯情结”
(对此我们将用专章讨论)的力量——这就使得超我与本我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超我与本我有时会结成同盟,共同压迫自我.可怜的自我.一仆三主,自我要同时满足现实、本我和超我的要求,并在三者之间进行协调. 同时,自我还要抵御这三者的过分的
爱洛斯模式——跨世纪的奇迹36
要求,维护其自身的自主权,保存其自身的组织. 如果抵御不住,便会导致自我的焦虑,甚至酿成自我的解体. 我们常说的“心力交瘁”与“精神崩溃”指的就是自我的焦虑与解体. 弗洛伊德在后期认为,精神分析的工作,就是拯救并强化人的自我.
4道德硬币看两面A英国小说家斯蒂文森写过一篇小说《化身博士》。
主人公杰克尔是一位道德高尚、学识渊博、有社会责任感有良心的科学家.杰克尔在他的实验室里发明了一种药,自己吃下去,就变成了海德先生. 这位海德先生的德行,与杰克尔先生恰好相反. 海德先生邪恶、淫荡、偏执、胆大包天,什么坏事都敢干,什么禁区都敢闯,什么样的快乐都要尝试,全然没有禁忌与顾虑.这个世界上如果到处都是海德先生,那将多么可怕. 于是,杰克尔又发明了一种解药,海德先生吃了解药之后就会变回来,变回道貌岸然的杰克尔. 于是,借助这两种药,《化身博士》的主人公过着双重的生活,不断地变换他自己的身份,既保持着“杰克尔”的高雅、尊贵与矜持,又放纵着“海德”的淫逸、贪婪与邪恶……
然而,好景不长.变来变去,“变”得成了习惯,上了瘾,以至于杰克尔根本不用吃药也能变成海德. 这样弄得杰克尔十分尴尬甚至恐惧,因为他已经无法控制自己,他说不准会在一个最需要“正儿八经”
,最需要“道貌岸然”的场合或时
46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刻,身不由己地变成可恶的海德.最后,杰克尔走投无路,只好自杀.在《化身博士》这篇小说中,海德先生无疑是本我的象征,或者说是本我的现实化、行为化. 在海德先生的人格结构中,自我这位仆人完全劝说不了主人,只好任其为所欲为.那么,杰克尔先生象征什么呢?——超我.《一仆三主》已经介绍过“超我”
:它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的三要素之一,它从自我中分化出来,代表个体的道德感与良心. 它不像自我那样左右周旋,上下调解,而是颇为强硬地压抑本我,管束自我. 当然,超我的权威时时受到挑战,有时甚至会败在本我与自我的手下. 杰克尔先生靠吃药化身于海德而放纵本我,这表明“杰克尔”作为超我的象征,对本我的骚动与喧哗已经无能为力了.超我是由“自我理想”与“良心”两部分组成,二者分别来源于孩提时代父母的奖励与惩罚. 例如,小孩总是因为整洁而受到奖励,那么“整洁”就成了这个孩子的理想之一.父母通过奖励孩子按道德规范行事,来向孩子传授道德标准,因此,所谓“理想”
,就是小孩从父母认为是道德的东西里得出的观念.良心正好相反,是小孩对父母认为是不道德的东西的观念.这类观念是在接受惩罚的经历上建立起来的.一个小孩,如果经常因为弄脏自己而受到惩罚,那么他就会把肮脏当作一件坏事. 自我理想和良心,就好像同一块道德硬币上的正反两面. ——这枚硬币就是超我.为控制小孩的超我形成,父母常常采用哪些奖赏与惩罚
爱洛斯模式——跨世纪的奇迹56
措施呢?一种是物质上的,一种是精神上的. 物质上的奖赏是小孩所希望得到的,如食物、糖果、玩具、爸爸妈妈的抚摸;而惩罚当然是得不到上述东西,而只能得到皮肉之苦,如打屁股. 精神上的奖励指父母的爱,这种爱,是指通过父母的语言或丰富的面部表情所表达的赞许. 赞许,成了爱的标志;而取消这一标志也就是取消了爱,因而后者成为精神惩罚的主要形式. 当然,物质上的或奖或惩,也意味着对小孩的或爱或不爱,二者共同构成一种力量,一种在幼小的心灵中塑造超我的力量.我们在绪论部分,已经指出:“爱”
,是“爱洛斯人格”的真谛与灵魂. 人格塑造,始于孩提时代. 因此,父母能否正确而恰当地给自己孩子以爱(“不爱”是以否定的方式给予“爱”)
,对个体人格的早期塑造,是至关重要的.在一位成年人的人格构成中,超我对于自我、本我的那种控制力,正好比父母对于孩子的控制力. 像父母一样,超我具有实施其道德准则的力量,并通过奖赏与惩罚来实施它的准则. 这些奖赏与惩罚是由自我接受的,因为自我控制人的行为,所以自我要对一个人的道德或不道德的行为负责.如果某一行为与超我的道德标准一致,自我就受到奖赏.而且,自我甚至并不需要让实际的行为真正发生才受超我的奖赏或惩罚. 往往是自我仅因为想做(实际上并未做)什么事就受惩罚. 在超我的眼中,思想与行为是相同的,主观与客观之间并无区别——在这一点上,超我与本我颇为相似. 现实生活中,道德意识越强的人,其忏悔意识越强;越是有德行的人,越是可能遭受良心上的极端痛苦.究其人格心理学根源,
6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就在以超我对自我的“苛求”
:即便是坏的思想并未衍为坏的行为,超我照样因为自我想到了这些坏的东西而惩罚自我.当然,超我也是奖罚分明的. 超我对一个遵守道德规范的人说:“这段时间,你表现不错,现在你可以放松放松,去享受一番了.”这种享受,可以是美味佳肴,可以是安静地坐在立体声音响或电视机旁,可以是较长时间的休息,也可以是性的满足. 比如,假期,通常就被看作是对辛勤工作的一种奖赏.对于道德上的罪人,超我会这样说:“近来你表现很坏,你将受到惩罚,你将遭遇不愉快甚至不幸的事情.”
这种不幸,也许是肠胃不适、食之无味,也许是肉体受伤,也可能是丢失价值甚高的东西. 弗洛伊德关于人格构成的这种既复杂又微妙的功能的见解,说明了人们为什么会生病,会造成事故,会丢失物品的重要原因. 人们的所有的不幸,都或多或少地包含着做了错事的自我惩罚.这又分为两种情况:直接与间接. 你做了坏事,而你的超我(道德与良心)尚未泯灭,于是,你的痛苦就开始了.你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你病倒了,而且病得很重;或者你骑车上街,心不在焉,神志恍惚,闯了红灯,被交警罚款,最后又撞在汽车上,险些出了车祸……你有没有想过,你遭遇的事故,与你的负疚的良心,有直接的关系?
香港发生过这样一件案子. 姐妹俩谋财害命,她们做得很谨慎,因此未被发现. 可是,几周后,二人驾车出游,莫名其妙地出了车祸,姐姐当场身亡,妹妹奄奄一息,临死前吐露真相,自叹老天有眼.
爱洛斯模式——跨世纪的奇迹76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这句在我们国家妇孺皆知的道德箴言,通俗地表述了超我的惩罚性力量.换句话说,如果你相信这句箴言,超我对于你来说,就具有了权威性与控制力,你的自我与本我就会因恐惧超我的道德惩罚或良心谴责,而时时收敛一己之冲动.超我的奖惩,还有一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那就是自豪感与自卑感. 自我做了有道德的事或产生了有道德的念头之后,就会因自豪而喜形于色;而当自我在诱惑面前屈服时,它就会自觉羞愧. 自豪与自爱相等,自卑与自恨相等. 这种自害和自恨,则又是父母的爱惜在个人心理上的内在反映.弗洛伊德指出,小孩的超我,并非就是父母品行的反映,而是父母的超我的反映. 成人可以口里说的是一套而做的却是另一套;有时,父母要求孩子做的事,他们自己并不打算或者不可能去做. 因此,真正能对小孩的道德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父母不仅说了,而且还用威吓或奖励给予支持的东西.不仅仅是父母,社会的其他成员对儿童超我的形成也会产生影响. 教师、领导、警察——实际上任何一位可以管教孩子的成年人——都可以起到父母的作用. 当然,小孩对这些权威人士作何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他从自己父母那儿所吸收的东西.超我时时处处管束着本我与自我,却时时处处服务现实.我们知道,本我的冲动,一旦失去控制,就会危及社会的安宁,就会破坏家庭的和谐. 按照现存的道德规范,调皮捣蛋,惹事生非,对性行为好奇心过重,这类儿童被看成坏孩子、不
86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道德. 同样,性生活混乱,违法乱纪,破坏性很大,这类成年人令人厌恶.超我的职责,就是管束或压抑这类人的本我.然而,超我的过于苛刻过于严酷的压抑,有时可能酿成对人格的伤害. 因为本我的冲动,以其巨大的能量,常常潜藏着一种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如果引导得法、疏泄有方,便可成为对社会有益对文明的进程有推动作用的力量(如审美创造、文化建设等等)。因此,我们对超我的道德力量不可一味肯定. 道德的约束,对人类社会当然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若将“约束”升级为“扼杀”
;或者,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与道德并无关系的目的,而滥用“超我”的力量,对个体的乃至整体的人格塑造,是有害无益的.这也是“超我”这块道德硬币的“两面”
,是另一层意义上的“两面”。
本书的《绪论》已告知读者:我们将从“静态建构”与“动态流变”两个不同的角度,先后阐释“爱洛斯人格”。行文至此,我们已大体上完成了“静态建构”的任务:即在两千年人格心理学发展史上的背景下,依次评介了弗洛伊德早期的“心理地形图”
,和后期的“人格结构图”。而对这两幅“图”的叠映(见第68页图1)则可视为对爱洛斯人格理论轮廓的勾勒.人格是生成、流变的;人格理论亦然.人之心灵,也是一片旖旎的自然.
爱洛斯——人格之源ailuosi——rengezhiyuan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中国民歌
《爱洛斯(EROS)
,永恒的话题》已经从词源学、古希腊神话体系、柏拉图主义、现代心理学史、弗洛伊德主义等各个层次或角度,对“爱洛斯”作了全方位的介绍,使读者对“何为爱洛斯”
、“爱洛斯与人格心理学有何关系”
、“何为爱洛斯人格”等问题,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07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冰山下的神秘》所讨论的潜意识,其主要内容是幼儿性欲,——这已是爱洛斯的题中之意,虽然二者并不能完全等同;《爱洛斯模式——跨世纪的奇迹》,更是直接讨论爱洛斯对于弗洛伊德后期人格理论的决定性意义. 本我的核心是性本能,性本能与爱洛斯是可以划等号的.当我们转换视角,从“动态流变”的特定角度剖析爱洛斯人格模式时,我们发现了“爱洛斯人格”的源头——爱洛斯.源,在这儿有双重的含意:起源与能源. 人格生存,始于幼年,按弗洛伊德的观点,始于幼年的爱洛斯,所以我们称幼儿性欲为“人格元点”
;人格的流变发展,需要能源,需要动力,能量之源就是本我,就是本我中的爱洛斯,可以说,若没有爱洛斯,人格的生成,既不可能肇始,更不可能发展.源,还有另一种意义上的“双重内涵”
:爱洛斯,既是个体人格生成之源,还是整个人类的整体性人格的生成之源.
1重返爱洛斯A我们已经讲述了这样的故事:爱洛斯,如何由古希腊神话大家族中的爱神,演变为精神分析学说中的爱欲与性本能.我们要说: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爱洛斯仍然是爱之神.这是因为,弗洛伊德辞典中的“性”与我们日常话语中的“性”并非是一回事.我们先来看看弗洛伊德自己是怎么说的. 本世纪二十年
爱洛斯——人格之源17
代,功成名就却奋斗不止的弗洛伊德,写了一本学术性的《自传》,第三章谈到,他已经扩大了“性”的概念,对这种扩大,他曾作过多次强调,但也多次引起人们的反对. 弗洛伊德说,他的性概念与流行的,通俗的性概念,存在着两点区别:
第一,它使性与性器的关系不再那么密切了,它认为性是一种更为广泛的肉体功能,首先以快感为目标,其次才为生殖服务. 第二,它把性冲动看成是包括所有纯粹的感情与友爱的冲动,即通常由含义极为模糊的词语“爱”所指的那些冲动.
弗洛伊德的所有理论,最受攻击的便是他的“性欲”
(或“性本能”)说. 义愤填膺的攻击者们,多半未读过上面这段文字.所谓性欲观念的“扩大”
,是指弗洛伊德对性的概念,范围和功能的解释,与传统的和一般流行的观念不同. 大体上有三个方面的区别:(1)概念. 在“性”的概念与“生殖器”的概念之间,必须做出明确的区分,前者更为广泛;(2)范围. 并不以个体性成熟为标志,它不仅仅开始于青春期,而是在婴儿出生后不久就开始了;(3)功能. 不只是表现为生殖器的快感,还包括从身体的其它区域所获得的快感——这两种功能经常是不一致的.
27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明白了上述三点,便能理解弗洛伊德的性欲论,是要超越一般见解,超越那种“言性必指生殖器之结合”的狭窄之性论. 而且,只有在“超越”之后,性欲论才能进入“爱洛斯模式”
,“性本能”才得以与“爱洛斯”划等号. 在古希腊诸神家族中,在苏格拉底. 柏拉图的描述中,爱洛斯本来就不是狭义的“性”的代号,而是以性为内蕴的爱的象征,爱的冲动,爱的激荡. 所以说,爱洛斯意义上的“性”
,本来就不是专指性交或与性交相关的性行为.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弗洛伊德在《自传》中强调,性的含义的扩大——
并不是什么创见,即只不过使它恢复原状罢了:即把我们观念中已经形成的一些不适当的限制去掉.
原状,就是作为爱神的爱洛斯.这正如断臂的维纳斯,后来的解读者们也给予她“一些不适当的限制”
,赋予她狭义的性的意味.所以,弗洛伊德的“性欲论”
,要重返爱洛斯.扬弃一般见解,恢复爱洛斯原貌,弗洛伊德将性本能看作一种原欲,一种力量(或称之为(ibido)
,它表现为性的冲动,它的目的是寻求快感的满足. 这种性的冲动来自肉体却表现于精神. 弗洛伊德《爱性心理学》称“冲动来自一个器官的激荡过程,而冲动的即时目的在于消除此一器官之刺激.”也就是说,性冲动是性本能的激荡过程,而其目的则是消除这种本能刺激所引起的激荡.“性生活”的意义,就在于
爱洛斯——人格之源37
实现这种性冲动紧张的消除,从而获得快感的满足.性冲动、性生活、性满足……您读到这些字眼时,切莫作狭义的理解. 它们不限于生殖器活动,也不只限于与青春期有关的性活动,而是包括生殖器以外的器官,包括了婴幼儿时期的性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包括了爱洛斯的原意:爱,爱欲、爱的本能.后期弗洛伊德时常提到并使用eros这个词,并将“爱洛斯”视为“性本能”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当他说“性本能”的时候,他不断地遭到攻击;而当他说“爱洛斯”时,攻讦者便失去了口实. 然而,直率而倔强的弗洛伊德,并不为了迁就甚至讨好攻讦者而改变自己的说法. 不错,eros比起sex,听起来更雅致更斯文. 如果您将sex,视为人性的禁忌与耻辱,您完全可以使用更文雅的词语:“爱的本能”或“爱欲”。
弗洛伊德接着说:“我自己本也可以一开始就这样做,这就可以避免许许多多的非议和责难. 但我不想这样做,因为我不愿意向懦弱无能屈服.”
实际上,只要我们对弗洛伊德的性论有了较为准确的理论,在描述过程使用哪一个词(eros,或者sex)
,并不十分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要知晓弗洛伊德的一片苦心;如何使他的性欲、性本能论返回古希腊神话中的爱洛斯;我们要领会:当弗洛伊德谈“性”的时候,他实际上是在谈“爱”。而且,弗洛伊德所意指的“爱”
,不仅仅是以性结合为目的的性爱,也不仅仅是诗人们所吟诵的,音乐家所咏叹的、悲剧作家所哭泣的男女之爱,她还应包括:自爱,友爱,对双亲的爱,对子女的爱,对具体对象的爱,对抽象观念的爱……
47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人类世界上的博爱,作为一种爱洛斯式的冲动,与力比多密切相联. 正是这种博爱与力比多的联系,才是构成人类社会集体并使其稳固存在的关键性因素. 更进一步说,爱洛斯之中所包含的博爱与力比多,对整个人类心灵的、精神的,文化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弗洛伊德关于“性”的理论,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重返爱洛斯”的过程.十九世纪下半叶,弗洛伊德以心理医生的身份,在巴黎师从夏科研究癔病,学习催眠疗法;回维尔纳后,与布洛尔合作,用宣泄法和自由联想法治疗癔病.无数个病人的倾诉,无数次临床诊断,使得有一个声音在弗洛伊德的脑海中愈来愈清晰:“这些病症都是夫妻床上的秘密!”
发现性因素的作用,这是弗洛伊德性论的第一时期. 此时期的理论结晶,是他与布洛尔合著的《癔病研究》。性因素的发现,与潜意识的发现是同步的. 如何揭开“冰山下的神秘?”那就是揭开隐藏在潜意识领域的最原始的本能冲动.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弗洛伊德的性理论开始形成. 他不断地发表关于性问题研究的专著,如《性学三论》(1905)
,《幼儿关于性的想法》(1908)
,《爱情心理学》(1910)等,这些著作标志着他的性欲论在理论上的形成.这一时期的建树,突出之点有二:一是提出“幼儿性欲”
(我们将此称之为“人格元点”——详下节)
;二是发现“俄狄浦斯情结”
(我们视之为“人格之流”——详下章)。
“幼儿性欲”与“俄狄浦斯情结”
,已经向世人昭示:弗洛伊德的“性”
超越了一般意义,而踏上了“重返(古典)爱洛斯”的路程.
爱洛斯——人格之源57
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精神分析学说的观点和理论,弥漫性地渗透于社会的各个科学领域,其具体表现就是,文化、艺术、宗教、道德等意识形态领域,都被解释为性冲动的转移和升华,也就是将爱洛斯冲动,阐述为上述学科发展的深层次的动力因素. 随着性欲论思想被推向更广阔的领域,随着性欲论对思想文化、艺术审美的涵盖,弗洛伊德终于完成了他向爱洛斯的回顾,终于将他的“性”论叠映在爱洛斯女神的迷人的胴体之上.
2人格元点A将爱洛斯视为人格之源,是基于下述事实:人从童稚时代起就有爱洛斯冲动与行为,这种幼儿性欲是个体人格之生成的元点. 人格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大,日趋成熟、复杂,从理论上讲也应该日趋高远. 好比一个乘风而上的风筝,徐徐上升,越升越高,渐渐地,似乎溶化在蓝天里了.不过;风筝飞得再高,只要不断线,它总是被线的另一头——即地面上的那双手控制着,操纵着. 同样,个体的人格,无论如何发展,无论生成为何等模样,只要生命未息(犹如风筝未断线)
,它总是与童年的经历、心志密切相关,它总是能在幼儿的爱洛斯冲动中找到自己的元点.美国传记作家欧文. 斯通(IrvingStone)在《心灵的激情——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传记小说》中,叙述了弗洛伊德的一件童年轶事. 七岁那年的一天夜里,弗洛伊德走进父母的卧室,门关着,但未上锁.小弗洛伊德走进黑暗的房间,模
67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糊地看到床上人影浮动,并听到悉悉卒卒的响声. 他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感到很害怕. 这时,他父亲觉察到屋里有人,扭过头来,看到儿子怯生生地站在那儿,便停下了他正在做的事.后边的情节弗洛伊德记不清了. 他似乎记得自己站在父母的卧室里撒尿,似乎记得父亲很生气地说:“这孩子不会有出息的,”
然后母亲把他带回他自己的床上,左说右说地哄他入睡……
长大后,弗洛伊德常常忆起孩提时代的这件往事. 有一点,他始终弄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在父母的卧室里撒尿?两岁以后,他从来未尿过床,也没有在任何不适当的地方解过小便. 为什么到了七岁,他会做出那种不像话的事?
在诊治精神病的临床实践中,他时常听他的病人回忆童年时代的与性相关的往事. 如果是一位女患者,她会讲述一段有关她父亲的带有性色彩的情景;如果是男患者,他故事的主人公就变成了母亲. 这类故事,弗洛伊德医生听了整整八年?
起初,他还以为这不过是一些幼童猥亵;终于有一天,他在苦苦的沉思中恍然大悟:这只是幻想,只是患者幼年时代的愿望.与此同时,他突然明白了他七岁时为何要在父母的卧室里撒尿:他对父亲怀有忌妒!他想要干扰和中止父母之间的事情!他挑选了自己力所能及的最有力的方式,他想把父亲从母亲的注意力中驱走,自己独占母亲的宠爱. 撒尿这一行为,不正是一个七岁的儿童所力所能及的对父亲所做的那种举动的模仿吗?不正是他要取代父亲,完成被他所惊扰了的
爱洛斯——人格之源77
做爱过程吗?
正是在病人的和他自己的童年故事中,弗洛伊德发现了人类的一个尴尬的隐秘:幼儿性欲. 准确地说,在弗洛伊德之前,文学作品中已经出现了有关“幼儿性欲”的描写. 法国著名小说家,那位写过《红与黑》的司汤达(Stendhal,1783—1842)
,在他的自传性小说《亨利. 布鲁拉德的一生》中,有一段著名的描述:
我的母亲茄格农夫人,是位迷人的女性,我深深地爱她. 不幸在我七岁的时候便失去了她. 当我六岁(1789年)
时,我爱她.爱她的情形,就和我后来在1828年爱上AlbertaedeReubempre时之疯狂热情一模一样……
我愿母亲不着衣物,我愿吻遍她的全身. 她热爱我,常常吻我——对她的吻,我常如此热情地回报,以致她不得不躲开. 我总是想要吻她的胸乳. 你能想象吗,在我小时候,还不到七岁,我爱过她.
六岁的布鲁拉德热恋其母,与七岁的西格蒙德忌妒其父,岂不是如出一辙?
有趣的是,司汤达小说中的这些描述,在小说问世之时,并未引起人们注目,更未引起责难. 多少年以后,弗洛伊德的性学论著陆续发表,“幼儿性欲”说广为流传,司汤达的这一段描写,才同弗洛伊德的泛性论思想一起,使人们震惊.幼儿性欲,作为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出现,人们尚能接受;若是
87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作为日常生活现象,人们则会瞠目结舌,甚至嗤之以鼻.殊不知,小说中的描写,也是来源于现实生活,更何况那还是一部自传性小说. 司汤达的童年经历,作为他的人格元点,为他后来的人格生成与发展,储备了足够的心理能源,确定了大致的心理趋向. 想一想《红与黑》中于连的那种“出生入死”
式的爱情,想一想司汤达在他的小说与评论中所裸露出的炽热的爱欲冲动,我们不是能远远地看见司汤达人格的爱洛斯源头?
弗洛伊德认为,所有人的人格发展,都根源于婴幼儿时期性心理发展的变态. 这里用“变态”一词,并无贬意,只是说明这一事实:幼儿的力比多主要是指向或贯注于自身,表现为“自体性欲满足”
,而不像“正常”的性行为那样指向他人.在婴幼儿的每一特定阶段,都有一个相应的身体部位,成为力比多兴奋和贯注的中心. 这一部位或区域,被称之为“性感带”或“动欲区”。
幼儿的自体性欲满足,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口欲期(oralphase)
,时间为一岁之前.婴儿呱呱落地之日,作为性感带出现并向心灵提出力比多需求的第一器官是口腔. 婴儿以口舌吸吮母乳的活动,显示了人最初的一种性的生活,母亲的乳房自然成为力比多兴奋之满足的第一个器官对象. 由此也可见,小布鲁拉德“总是想要吻母亲的胸乳”是正常的现象. 这种吸吮之快乐,表现出幼儿性欲的三大特征:来源于一种求生的本能(eros也可称作“生本能”)
;尚不知有性的对象而只是“自体享乐”
;性目的受快感区的直接控制.
爱洛斯——人格之源97
二是“肛欲期”
(analphase)
,大约从一岁半到两岁. 婴儿在进食时有重复情况,而排泄时亦有此类现象. 弗洛伊德由此推断,幼儿有一种排泄的快感,这也是一种性意义上的满足. 此时期的特点是:父母对幼儿施行的“大小便规矩训练”与幼儿“违拗性”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到下一时期才逐渐消失.三是“性蕾期”
(phalicphase)
,大约在三至四岁左右.儿童此时已经有了对性的好奇心,并由此产生一系列复杂的性心理状态.开始,孩子总认为男女的性器官都是一样的.某一天,小男孩第一次发现女孩的性器官不一样,他先是试图否认这种感觉的真实性,继而产生一种与众不同的骄傲感和爱显示、爱炫耀的心理. 男子人格中的大丈夫气,豪爽气等等,似源于此. 与之相反,小女孩于此时种下“自卑”
、“自怜”的人格种子. 即便是日后成为“女强人”的女性,其人格元点,也是幼儿爱洛斯冲动中的“阴茎嫉羡”(penisenvy)
,这种女性婴儿所特有的力比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转移成竞争意识,而竞争的对象当然是男性,或者说是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最终,通过战胜或超过男性而获得一种补偿性心理满足.四五岁之后,幼儿人格中的爱洛斯冲动则开始进入“俄狄浦斯情结”阶段.
3生本能,死本能A爱洛斯(Enos)
,作为爱神,作为爱和生命的象征,与塔
08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纳特斯(Thanatos)——死神,死亡的象征——是相对立的.但是,爱洛斯作为爱欲本能,作为个体人格之源,却包含着生本能与死本能的冲突.正是这两种本能的冲突、碰撞、结合、交融……才酿成爱洛斯的永不枯竭的活力. 弗洛伊德后期的人格理论,将维系种族延续的性本能与维系个体生命的自我本能,合并为生本能,与生本能既相悖逆又相交接则是死本能. 生本能与死本能共同构成潜意识或本我,二者之间的“生死”
大战,为人格的生成与发展提供动力或能源.大体上说,“死本能的本性是缄默的,生命的喧嚣大部分来自爱的本能.”
(《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就其发展演化而言,人格生成之初始期,生本能指向于内(即原始自恋)
,死本能则指向外. 随着人格的分化发展,这种指向发生了倒转.就其一般意义而言,生本能表现为生存的、发展的和爱欲的本能力量,它代表着潜伏于人类生命体中的进取性、建设性和创造性,它是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的活力. 死本能则表现为生命发展中的另一种对立的力量,它代表着潜伏于人类生命中的破坏性,攻击性与自毁性. 生本能的目标,在于不断地建立更大的生命存在的统一体,并极力维护这种统一体的亲和、聚合与和谐;与之相反,死本能的目标,在于分解、破坏甚至毁灭这种生命体的亲和. 弗洛伊德指出,死本能的最终目标,是要使生机勃勃的有机体,最后回归于无生命的无机状态. 就后一点而言,死本能从本质上讲也是保存性的:
因为两者都致力于重建一种由于生命的出现
爱洛斯——人格之源18
而遭到破坏的存在状态. 由此,生命的出现将是生命继续的起因,并且同时还是奔向死亡的起因;而生命本身是这两种倾向之间的冲突或调和.(《弗洛伊德全集》英文版第18卷第41页)
从个体生命开始存在的那一刻开始,爱洛斯之中的生本能与死本能亦同时存在,并以它们之间生生不息的调和与冲突,引发生个体人格的生成与发展.爱洛斯的目的,在于使生命复杂丰富,在于保护生命,在于将漫无边际的微粒结合为生命物质的扩展. 因此,生本能与死本能,它们的最终目的,应是保存性的.地球在进化,宇宙间各种力量作用于无机物并使它成为生物体,与此同时,死本能就在生物体中形成. 生命的本质就是由于外界刺激而产生的“扰动状态”
,这种扰动一旦平息,生命的火花也随之消失.我们应该看出:“死本能”与日常话语中的“死亡”是有区别的. 死亡,是一种形态学的考察与表述,它标示的是生物体在特定时空中必然要走向死亡(即形态之消亡)。
死本能,作为人格心理学术语,它指称的对象“不是生物体,而是在生物体中起作用的力.”
这种力具有原始性与神秘性.在原始人的意识与思维中,没有“自然死亡”这一观念. 原始人将每一次死都看作是敌人或恶魔产生影响的结果. 这种影响类似于死本能之中所隐含的“起作用的力.”从根本上说,死本能并非要将个体导向死亡,而是导向对现实世界对世俗生存的超越,也就是导向对生与死的超越,进入那种佛学意义的
28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涅槃”
(nirvana)。
弗洛伊德自己也承认,他之所以提出生与死之本能,是受到佛教“圆寂”思想的影响. 他将佛学的“涅槃原则”引进人格心理学的本能概念. 在人格生成的心理活动中,有一种占优势的心理倾向:努力使那些因刺激而产生的内部张力减弱,或使保持恒定,或将其排除. 这种对宁静、安详、玄寂、虚无的心理追求,便是死本能之积极意义在人格建构中的表现.涅槃是死与生的永恒性同在. 形体消失了,灵魂却获得再生. 死,成了生的起点,在涅槃中,生与死无差别,二者同一. 因而涅槃是对生与死的玄学超越,是个体生命所能达到的最后的也是最高的境界. 根据王朔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顽主》,有一句戏谑性的台词:
我一生下来,就已经死去.
如果将“死”视为“涅槃”
,这句台词倒是歪打正着,蛮富有哲理.同样具有“保存性”的生本能与死本能,在人格中的表现形式是大不一样的. 食、色、性也,人之生存的本能,以食、色两种欲望为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个体生命的成长与人类种族的延续,便建筑在这两种基本形式之上. 当然,更需要爱!因此,生本能更多地是以“爱洛斯”的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青梅竹马,花前月下,刻骨铭心,白头偕老……还有西厢偷情,草桥结拜,红楼痴梦,十娘沉箱……爱洛斯成全
爱洛斯——人格之源38
了多少美满姻缘,又不得不面对更多的生死之恋.死本能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外向型,即能量向外投放,如破坏性、攻击性、挑衅性、侵略性、或争吵、殴斗、战争等等. 一是内向型,即能量向内投放,如自责自罪、自残自戕、自我惩罚、自我虐待、自我毁灭等等.所谓“外向”与“内向”
,在单个的人格结构中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一般而论,当死本能倾向于对外界的侵犯或破坏时,个体就没有必要毁灭自我. 但是,一旦这种向外的侵犯受阻或遭挫,个体则可能退回自我,将心理倾向转为自我毁灭.有时,自我为了求得生存,尤其是在对待“死亡威胁”
时,个体会力图通过改变本能对象的选择来转移危险.也就是说,将死本能的能量从自身引开,外泄于个体之外的对象,转换为与外界竞争或向外界进攻的欲望,以此来摆脱“死亡威胁”。现代社会中的竞争,其人格心理学根源便是对“(广义上的)死亡威胁”的切身感受,是对自我受到侵犯的一种人格回应. 在这里,我们又看到死本能与生本能一样,都具有保存性.而且,生与死这两种本能,也是可以相互转换、交融或抵消的. 比如食,生命靠吞吃食物来维系,而吞吃的食物又被撕咬、咀嚼和吞咽而“惨遭破坏”。又比如性,种族靠性行为延续,而性行为是肉体向肉体的进入或进攻,这种肉体的进入从生物学角度看,具有某种程度的破坏性或摧残性.最能说明两种本能之融和的,是爱与恨的难解难分. 爱与恨在同一深度. 爱可以产生恨,反之亦然. 甚至,爱与恨可以同存一体.“天长地久会有时,此恨绵绵无穷斯”
,白居
48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易的《长恨歌》,其实是《长爱歌》。恋人对恋人,妻子对丈夫,常说的一句话是“恨死你了!”其潜台词是“爱死你了!”
爱之极至,是恨;恨之极至,是爱?——难说. 爱是生本能的情感表征,恨是死本能的心理符号,二者相缠相渗,共存于爱洛斯之中,为个体人格的发展输送着不尽的能源.不仅仅是能源.爱与恨的交响,还构成一种生命的节奏.正是因了这节奏,个体的生命才有春天的妩媚清纯,夏天的炽热滚烫,秋天的深沉丰硕,冬天的旷辽宁静;个体人格的展开才有晨晨勃勃、午午炎炎、暮暮燎燎……
爱洛斯,你是人生的诗意之泉,你是人格的诗性之栖.
4神秘的欲望谷A倘若将“欲望”视为一个中性词(不带贬意)
,那么,包含了潜意识(或本我)
,包含了性本能(尤其是幼儿性欲)
,包含了生本能与死本能的爱洛斯,是一个神秘的欲望谷.漂浮于海面的冰山,三层楼房,骑手与马……这诸多的意象,已从不同角度,涉及到爱洛斯这一欲望谷的神秘. 当个体人格,从爱洛斯中孕育出来时,她便在这欲望谷中的蠕动、挣扎、成形,她同时从中贪婪地吮吸养料与能源,她要长大,她要独立.欲望谷,当然是一种比喻. 我们用它来表述弗洛伊德人格动力系统的能量流程(参见图Ⅱ)。细心的读者,您一定发现这幅“流程图”包括了本书图Ⅰ(见第66页)的内容:弗洛伊德早期的“心理地形”与后期的“人格结构”。而图Ⅱ的
爱洛斯——人格之源58
关键之处是人格生成的三大原则:唯乐原则,唯实原则,至善原则.
图Ⅱ  弗洛伊德人格动力系统的能量流程
转引自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论评》第345页
前两个原则,我们在《爱洛斯模式——跨世纪的奇迹》一章中已初有涉猎. 而“至善原则”
,是借鉴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主义论评》第八章的提法.早在前期人格理论的草创中,弗洛伊德就提出了唯乐原则,并将它视为潜意识过程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到了后期,弗洛伊德以新的人格结构说修正了原有的心理地形说,他就顺理成章地将唯乐原则看作是本我的活动所应遵循的了.欲理解唯乐原则的基本含义,还得先从爱洛斯能量的变化说起. 爱洛斯能量的大小,决定着心理的紧张程度;而心
68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理的紧张程度,又决定着个体内心的体验. 这就是说,兴奋量高,心理的紧张状态就高,这便被体验为不快乐.反之,兴奋量降低,心理的紧张状态便消除,这便被体验为快乐. 用《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中的原话来说,便是:
不愉快与兴奋量的增大相一致;而愉快则与兴奋量的减少相一致.
但是,弗洛伊德又指出,不应该将“是否快乐”与“兴奋量(或紧张度)之绝对量(或强度)”完全等同. 事实上,是否快乐,与兴奋量之大小并无直接联系,而是与兴奋量或紧张程度的变化节奏相关. 也就是说,能够被个体体验为快乐(或痛苦)的,是兴奋量的下降(或增长)
,而不是原有兴奋量的小(或大)。
弗洛伊德本人很看重唯乐原则,正如他很重潜意识或本我.他将唯乐原则视为支配人的心理活动的最为重要的原则,因为他相信,“心理事件的过程之所以会发生,必定是由某种不愉快的紧张状态引起的. 这种过程的发展方向,是要达到最终使这种紧张状态消除的结果,即达到避免不愉快或产生愉快的结果.”
这番话是对的. 您想一想,您的每一次情感经历,您的每一项工作经过,您的每一次心态的流变,无论多么错综复杂,如果去其枝蔓,存其主干,大体上都可以表述为
(1)需求→需求之实现→满足
爱洛斯——人格之源78
(2)紧张→紧张之下降→轻松(3)痛苦→痛苦之消除→愉快
这三种表述,方式各异,实质相同.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本我是最基本的,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 而本我奉行的原则是避苦趋乐,因而这也是人的本性. 人格的生成与发展,对本我的唯乐原则,可以修正甚至改变,却不可能放弃或取消. 向本我的唯乐原则提出挑战的,是自我的唯实原则和超我的至善原则.正如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唯实原则是从唯乐原则中分化出来,并作为前者的对立面为自我所遵循. 本我的快乐,在心理过程中只能达到幻想式满足,个体人格当然不会对此满意,当她企图在外界现实中获取满足时,便获得并形成了关于“现实环境”的概念. 于是,一条新的原则诞生了,它不再是“唯乐”而是“唯实”
,即使这种“唯实”会令人不愉快.顾名思义,唯实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主体人格对生存条件的适应与服从. 适者生存(survivalofthefitest)——达尔文的进化论对弗洛伊德的人格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个体的生成,人格的发展,依赖于外界环境,因此,人格结构的特征要与外部环境相适应. 自我通过感觉知觉去了解现实,通过意识活动去理解现实. 不断探索,不断熟悉,并将其作为记忆存储起来,以备使用. 更进一步,自我抑制本我在唯乐原则支配下直接发放运动,而是加进思考过程,制定行动规则,将本我的爱洛斯能量约束起来,按照现实可行性加以管
8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制,待到条件成熟时开闸放水,满足本我的爱洛斯冲动.唯实原则的目的作用,与唯乐原则也是不同的. 唯乐原则的唯一目的是寻求满足而不顾其他;唯实原则却是以个体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 受唯乐原则的支配,个体人格的本能满足可能不切实际,甚至给个体带来威胁或危亡;受唯实原则的支配,个体人格则从现实出发,在保证个体生存和有利人格发展的前提下去达到满足. 因此,随着人格的发展,唯实原则将会取代唯乐原则支配人的心理活动. 然而,取代不等于废除. 唯实原则并不放弃快乐,而只是策略性地暂缓满足的实现,暂时容忍不愉快的存在,以此作为通向快乐彼岸的漫长而曲折的航程中的过渡性步骤.作为人格元点的爱斯洛冲动,在婴幼时期是通过自身得到满足. 然后,人格的发展离开元点,爱洛斯满足的对象由自身转向外界. 这一转折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唯实原则替代(或者说“修正”)唯乐原则. 不过,唯乐原则依然存在,并时时企图摆脱唯实原则的束缚,以重新控制人的心理活动.当个体能够部分地摆脱本我的冲动,并通过外部对象(不是幻觉也不是自体)得到满足时,人格构成中的自我,便开始通过认同作用而接受文化规范和准则——这标志着超我的形成和至善原则的确立.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超我,既不遵循唯乐原则也不遵循唯实原则,而是遵循至善原则. 至善原则的确立,把个体人格的发展纳入人类文明的进程,原来作为外部条件而对个体人格发生影响的人类文明的产物,现在被个体内外,变成个体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依然对个体发挥影响. 这种
爱洛斯——人格之源98
影响力就是至善原则的体现.我们在《道德硬币看两面》中已描述了超我所代表的“理想”与“良心”
,指出这二者分别来自幼稚时代父母施与的奖励与惩罚. 这种道德命令的方式,同样为至善原则所采用. 如果说,唯实原则还要讲理性思考,而至善原则是只讲必要性,不讲合理性,这种非理性的特征倒有点类似于本我的唯乐原则.至善原则的非理性,有三个来源,一是超我在形成过程中对父母的依赖. 对得到父母之爱的渴望,与对失去父母之爱的恐惧,共同成为超我执行至善原则的潜意识根源. 二是超我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解除. 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抵御“俄狄浦情结”
的力量,通过遗传在本我中沉积下来.因此,超我的作用会在本我中激起回响. 三是超我在将自我作为统驭对象时,实际上扮演了本我的角色,或者说成为本我的代理人. 比如,死本能的能量外泄无路,便会被超我用来投向自我,严酷地攻击自我.超我的这种非理性举动,实际上是在执行理性的任务:惩恶扬善. 超我在至善原则的制约下,一方面通过“理想”的形式把爱洛斯能量导入升华的途径,使爱洛斯通过一个极为曲折的道路去达到满足,升华成为包含了文化创造与理想追求的爱洛斯能源;另一方面,又通过“良心”的形式,对爱洛斯能量的不适宜满足,施行压抑性惩罚,以保证升华的顺利进行. 当然,至善原则不能取消现实原则的作用,而只是对后者的实施加以监督. 超我是通过自我对本我的爱洛斯能量加以引导和控制,因此,至善原则便成为自我的一个重要
09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的参照系. 自我是该受罚,亦或该受奖,就看它是否符合至善原则.我们不得不顺便提及:超我对至善的追求,既非快乐,亦非现实,而是一种理想. 弗洛伊德因此认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对个体爱洛斯本性的一种牺牲. 更何况,对爱洛斯的评价,对欲望谷的评价,伦理道德并非唯一的价值取向.
俄狄浦斯——人格之流edipusi——rengezhiliu
如果人人咎由自取,谁能躲过一顿鞭子?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个体人格,从爱洛斯元点走出,踉踉跄跄,却又蓬蓬勃勃,开始她漫长而曲折的心路历程.她走向何方?
一路上伴随她的,是什么样的风景?
刚刚离开元点的爱洛斯人格,她必须遭遇的第一处“风
29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景“
,是“俄狄浦斯的悲剧”或“悲剧的俄狄浦斯”。
俄狄浦斯猜中了关于“人”的谜底,他却摆脱不了作为一个“人”的悲惨命运;他几乎是从刚出生的时候起,就开始与命运抗争,又谁知,欲逃离悲剧的步子迈得愈大愈快,他离悲剧的距离就愈近,终于未能逃脱祭司早就预料到的结局:杀父娶母.两千多年后,维也纳的那位心理医生偕同他的身怀六甲的妻子,在米夏埃尔广场的老霍夫堡剧场,重睹了这场古希腊悲剧. 于是,一个古老的悲剧人物(包括他的人格、心态、情感、命运)
,获得了新的生命.
1俄狄浦斯情结A情结(complex)
,又可译作“情意综”
,通俗地说,就是对某种事物或情感上瘾,缠于其间而不能自拔,“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若操作心理学的术语,情结,则指人的潜抑的一组相互关联的感觉和观念以及不自觉产生的情感体验.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complex)
,又可称之为“恋母仇父”情结,是一种借喻性说法,意指幼儿的潜意识中都会不自觉地存在着(男孩)的恋母仇父和(女孩的)恋父仇母.我们在《人格之元》中介绍了婴幼儿的“自体性欲满足期”。这是人格发展的最初阶段. 紧接着,幼儿人格的爱洛斯冲动,“流”入第二阶段:“俄狄浦斯情结”阶段.说起弗洛伊德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发现,还有一个挺
俄狄浦斯——人格之流39
富有诗意的故事.得从弗洛伊德的太太玛莎说起.186年,玛莎与西格蒙德结婚,翌年,玛莎怀上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到这年秋天,玛莎快要生产了,不能出远门. 弗洛伊德夫妇的好朋友布洛尔夫妇,为免除孕妇的寂寞,便提议去观看罗伯特主演的索福克勒斯的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这是一个星期一的傍晚,两对夫妇走进剧场,弗洛伊德的上衣口袋里,还揣着一本薄薄的希腊原文的《俄狄浦斯王》。
幕启,只见舞台上,忒拜城的祭司,率领一群儿童聚集在俄狄浦斯王宫前的祭坛边. 俄狄浦斯王出场,他关切地问那位祭司,为何要领着孩子坐在这儿哀求. 祭司便开始讲述忒拜城正在遭受的可怕灾难:庄稼在田里枯死,瘟疫在牲口群中肆虐,母亲们患了不育症,刚出生的孩子在大街上死去.俄狄浦斯告诉祭司:他已经派王后伊俄卡斯忒的兄弟克瑞翁到特尔斐神殿,去向阿波罗请教拯救忒拜城的办法.俄狄浦斯话音未落,克瑞翁回来了. 他从阿波罗那儿带回来的,不是“方法”
,而是“判决”
:酿成忒拜城空前大灾难的,是一起谋杀罪.于是,俄狄浦斯的悲剧,在弗洛伊德夫妇和布洛尔夫妇的眼前,倒叙式地展开.早在俄狄浦斯出世之前,先知先觉的祭司便告诉忒拜城的国王和他的妻子伊俄卡斯忒:如果他们生个儿子,这儿子将会杀死自己的父亲,并娶自己的母亲为妻. 伊俄卡斯忒生下俄狄浦斯后,为逃脱厄运,她决定将婴儿弄死. 她把俄狄浦斯交给一个牧羊人,命令牧羊人捆住婴儿的双脚,然后丢
49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弃到树林中,让他饿死.牧羊人没有从命. 他动了恻隐之心,将俄狄浦斯送给远方科林斯国王的一个仆人,这位仆人又将俄狄浦斯交给自己的国王. 科林斯国王收养了这可怜的婴儿,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抚养成人.俄狄浦斯长大成人,从神谕那里得知关于他的可怕的命运. 他当然以为科林斯国王和王后就是他的亲生父母,他生怕犯下大逆不道的罪恶,便慌忙逃离科林斯. 逃亡途中,俄狄浦斯受到一伙路人的凌辱,头上还挨了一个老头儿的一记闷棒.一怒之下,年轻气盛的俄狄浦斯把那老头儿给杀了.可怜的俄狄浦斯做梦也不会想到,被他杀死的老头,正是他的亲生父亲——忒拜国王.接下来的剧情便是俄狄浦斯猜中了斯芬克斯之谜,拯救了忒拜城,然后因功受赏,做了忒拜的国王,并娶了他并不认识的皇后伊俄卡斯忒为妻.已经“杀父娶母”的俄狄浦斯,仍然蒙在鼓里. 科林斯的信使带来“坏”消息:科林斯国王已寿终正寝. 俄狄浦斯暗暗高兴:他的“父亲”已死,他再不可能“杀父”
,预言中的灾难已消除了一半.然而,俄狄浦斯依旧忧心忡忡. 他问伊俄卡斯忒:
但是难道我不害怕玷污我母亲的床榻吗?伊俄卡斯忒回答说:你不用害怕玷污你母亲的婚姻,在此之前,在神谕里,也在梦中,
俄狄浦斯——人格之流59
已经有许多人娶过他们的母亲.然而那些对此不以为意的人,反而生活得安乐自得.
科林斯来的信使供认,他就是当年把襁褓中的俄狄浦斯带到科林斯去的那个仆人. 俄狄浦斯决心找到那位忒拜的牧羊人,弄清事情真相. 伊俄卡斯忒惊叫起来:
我求求你——别追根究底——我求求你了,如果你对自己的生命还有所顾惜的话. 我自己的痛苦已经够了.
但俄狄浦斯固执己见,下令将当年的牧羊人带进王宫.这时,伊俄卡斯忒又喊道:
啊,俄狄浦斯,愿上天保佑你!
愿上天不让你知道你是谁!……
啊,俄狄浦斯,不幸的俄狄浦斯!
我只有这句话对你说,从此再没有别的话可说了.
伊俄卡斯忒悲痛欲绝地冲进了王宫.老牧人被带来了,真相于是大白:俄狄浦斯不是别人,正是拉伊俄斯和伊俄卡斯忒的孩子. 绝望的俄狄浦斯,责骂老牧人不该将他从死亡中救出:
因为那样,我就不至于成为杀父的凶手,
69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不至于成为我母亲的丈夫了.但如今我是天神所弃绝的人,是不清洁的母亲的儿子,和我的父亲在我母亲身上共同播种繁衍后代…………
啊,婚姻,婚姻!你生了我,生了之后,又给你的孩子生孩子,你造成了父亲、哥哥、儿子,以及新娘、妻子、母亲的乱伦关系,人间最寡廉鲜耻的事.
伊俄卡斯忒自缢身亡. 俄狄浦斯割断绳索,放下她的尸体,扯下别在她睡衣上的两枚金胸针,抓起来把自己的双眼刺瞎了. 他的两个女儿,安提戈涅和伊斯墨涅,搀着她们的双目失明、身无分文的父亲,在世界上到处流浪,以求忏悔.维也纳老霍夫堡剧场的帷幕徐徐落下. 弗洛伊德夫妇和布洛尔夫妇仍坐在原处喘着粗气. 他们被台上的悲剧深深地打动了.穿过秋夜温柔的街道,两对夫妇来到一家咖啡馆.西格蒙德从衣袋里掏出那本《俄狄浦斯王》,轻声地把希腊文翻成德语.布洛尔已经开始大口吃起梅子酱馅饼,西格蒙德却仍然停留在那场悲剧中,他问布洛尔:“看完戏之后,你是不是觉得伊俄卡斯忒一直都知道她嫁的是自己儿子?”
“不可能,”
布洛尔回答,“她以为俄狄浦斯早就死在树林里了.”
“可是——”
弗洛伊德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伊俄卡斯忒要阻止俄狄浦斯寻找牧羊人?为什么她说“有人已经
俄狄浦斯——人格之流79
在神谕里娶过她们的母亲?“
为什么在老牧羊人认出俄狄浦斯之前,伊俄卡斯忒已经上吊自杀?为什么……
知夫莫如妻. 玛莎打断了西格蒙德的“为什么”
,她说她明白了西格的意思,西格是想说:即使伊俄卡斯忒事先明白真相,她也要千方百计地隐瞒他俩的关系.弗洛伊德朦朦胧胧地感觉到:伊俄卡斯忒在无意识中是知道俄狄浦斯的身份的. 这里有一个旁证:瞎眼先知曾对俄狄浦斯说过这样的话——
我说你是在无意识中和你最亲近的人可耻地住在一起,却看不见自己的灾难.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不朽的,她能给世世代代的接受者以神灵般的启示. 一部文学巨著,就是一个神谕!从《俄狄浦斯王》中,弗洛伊德不仅发现了人类的潜意识,而且发现了人类人格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当幼儿爱洛斯走出元点之时,就是其俄狄浦斯情结展开之时. 俄狄浦斯情结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个体在人格的早期发展中,都能隐隐约约地体味这种力量的压迫,每一位观众都在胡思乱想中充当过俄狄浦斯. 男孩恋母、女孩恋父是具有普遍性的,产生这种念头后再压抑下去也是很正常的——这也就是爱洛斯人格发展的第二时期的基本特征.多少年后,西格蒙德还记得那个不平静的秋夜,还记得双目失明的俄狄浦斯在他的两位女儿的搀扶下,沿途行乞的
89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凄凉情景,还记得俄狄浦斯那震撼人心的悲泣号:
我宁愿不来这世间犯下杀父娶母的罪滔天……
如真有比不幸更甚的不幸那就是俄狄浦斯的多舛之命.
儿童的恋父(或恋母)是不可避免的. 在元点时期,幼儿爱洛斯的对象是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口腔、肛门或生殖器)。从四五岁起,爱洛斯贯注开始转向外界对象. 对于儿童来说,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当然是他们的父母. 当幼儿躺在母亲的怀抱吸吮乳汁,或者得到母亲温柔体贴的爱抚与搂抱,按弗洛伊德的观点,这已经具有“对象性”性满足的性质,母亲因之而成为男孩子的第一个性爱的对象.弗洛伊德认为,男孩特别偏爱母亲,总想独占母亲的爱,同时对别人分享母亲的爱则感到忌恨. 忌恨的对象自然是自己的父亲. 儿童发现,父亲的存在,是对自己性爱满足的干扰. 于是,每当父亲向母亲示以温情,小男孩则会嫉愤;每当父亲单独外出,小男孩便会很开心. 弗洛伊德概括性地指出:
对父亲的态度充满矛盾冲突和对母亲专一的充满深情的对象关系,在一个男孩身上构成了简单明确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内容.(《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
俄狄浦斯——人格之流99
与俄狄浦斯情结“配对”
的,是“爱列屈拉情结”
(electracomplex)。后者来自古希腊传说. 有一位公主,恨她的母亲,因为她的母亲与其情人共谋,杀死了公主的父亲. 公主决心替父亲报仇,于是怂恿自己的兄弟杀死了母亲. 这位公主就叫爱列屈拉.恋母忌父或恋父嫌母,在儿童的潜意识中普遍存在,并占据主要地位,支配着人格的生成和发展. 不仅仅是在人格发展的第二时期,甚至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在人类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可以看见俄狄浦斯情结或爱列屈拉情结的影响.这些“情结”表明,在儿童身上,存在着对异性双亲的依恋和对同性双亲的忌恨. 另一方面,弗洛伊德也认为,有时在儿童身上也会出现与此相反的心理趋向,即爱洛斯贯注于同性双亲,而疏远或忌恨异性双亲,这叫颠倒了的俄狄浦斯情结.我们的理解是:完整的俄狄浦斯情结具有双重性——肯定性与否定性. 在儿童的人格构成中,可能呈现出“双性倾向”
:一个男孩的爱洛斯指向,不仅仅是对父亲的耿耿于怀与对母亲的一往情深,还有可能恰恰相反. 当然,一个女孩的爱洛斯指向也可能是如此复杂.这么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如何对付,如何解决——此事至关重大. 儿童总要长大成人,他的心态是健康地还是病态地发展,他的人格是被滋养还是被扭曲,他长大后是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强者还是精神病缠身的老病号——这一切都与他在儿童时期如何应付俄狄浦斯情结有关.
0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因此,为了使儿童尽快适应环境,为了使他成人后不致于与环境格格不入,有必要解决好俄狄浦斯情结问题. 正当解决的标志,就是儿童放弃过去对异性双亲的依恋和对同性双亲的嫉愤. 为了补偿由“放弃”而导致的心理缺失,早已存在的与父母的“认同机制”
(identification)便大大得到加强. 这也意味着超我的逐渐形成和发展.当个体觉得要向“俄狄浦斯情结”说一声“再见”时,他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人格发展的第三时期:青春徘徊.弗洛伊德非常看重自己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发现. 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没有“俄狄浦斯情结”
,就没有“潜意识”
、“本我”
,就没有“爱洛斯人格”
,当然也就没有了弗洛伊德主义. 在精神分析学说的庞大理论体系中,俄狄浦斯情结的意义与地位是很独特的. 一方面,这一理论核心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同形形色色的心理学派彻底地区分开来,并因而在弗洛伊德主义的旗帜上标出了引人注目的、独具特色的象征性符号. 另一方面,这一基本理论却在精神分析学派的队伍中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在弗洛伊德之后从事精神分析研究的医学家或理论家们,因其对“俄狄浦斯情结”
的意见分歧,分成了许多学派,其中包括弗洛伊德生前最钟爱的弟子荣格和阿德勒.详细而深入地评说“俄狄浦斯情结”的是是非非,非本书篇幅所能胜任,而且与本书主旨亦无密切关系. 就“爱洛斯人格”这一特定范围而言,将俄狄浦斯情结视为人格发展第二时期的主要能源、动力与内容,是有其合理性与理论价值的. 扩展一点来说,爱洛斯冲动之中,应该包含俄狄浦斯
俄狄浦斯——人格之流101
情结.但弗洛伊德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进一步扩展,扩展、再扩展,最终将一种特定时期中和特定意义上的性变态现象,泛化为全人类的普遍现象. 真理往前多走了一步.弗洛伊德有一次半开玩笑地说:如果有一天,他自己的半身雕像被陈列在维也纳大学的纪念厅里,他希望在雕像的底座上能刻上古希腊著名悲剧家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中的一句台词:
他解答了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的迷语,他是本事最高强的人.
对此,弗洛伊德当之无愧.
2青春徘徊A个体人格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四个时期: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和成人期. 爱洛斯冲动及宣泄,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方式和内容.《人格元点》介绍了婴幼儿的身体性欲满足;前一节评述了儿童期的“俄狄浦斯情结”
;《青春徘徊》将描绘二十岁以前的少男少女们的人格结构及心态特征;二十岁之后(即成人期)的爱洛斯特征,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陆续谈到.西方人常患一种叫“springfever”的病,它既不是流行感冒,也不是周期性虐疾,却比感冒更流行,比虐疾的重复
20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周期还要恒定. 一到春天,“患者”便心烦意躁,注意力很难集中,想入非非,却又无所事事,不想念书,不想做功课,不想上班,甚至不想谈恋爱. 头伏在课桌上打瞌睡,或者平躺在草地上数云朵,是“springfever”的患者最乐意做的事情.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生命的春天,爱洛斯的发展进入高潮,身体的和心灵的发育,以一种“日新月异”的速度运行.另一方面,少男少女的心态尚不稳定,人格尚未成形,像那些“想入非非却又无所事事”的springfever患者.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的第三期(青春期)依次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潜伏期”
,这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是从儿童期向青春期的过渡,所以这一时期的年龄跨度是六至十一岁. 六岁以后的儿童,受社会文化观念的渗透,而逐渐地将他们的俄狄浦斯情结“冻结”起来,几乎完全停止明显的外露. 做过父母的人都知道,七八岁左右的孩子,看起来颇有独立意识,甚至有些逆反心理.他们不再依偎在父母的怀里,也不再撒娇;他们也不再视父母的话为圣旨,而是故意与父母对着干:你要我向东,我偏要向西. 上街或者逛公园,他们也不再牵着父母的手或拉着父母的衣襟,而是远远地落在后面或者匆匆地走在前头……
这标志着,他们已进入“后俄狄浦斯”阶段. 在外界环境和父母的影响下,他们不再一味地只追求本能要求,或者说力比多兴奋受到无形的压抑而暂时停顿. 用弗洛伊德的话说,是“精神力量得以发展而压制性生活,有如河堤,引导其走向狭窄的河道.这些精神力量包含了嫌恶感、羞耻心,以及道德的、美感的理想化要求.”
俄狄浦斯——人格之流301
弗洛伊德所说的“精神力量”
,实际上就是超我. 具有过渡性质的“潜伏期”
,其主要特征是,超我和外部世界对力比多的压抑,而使儿童的爱洛斯冲动暂时地潜伏起来.潜伏,不等于中断或消失. 这一时期的爱洛斯兴奋并不曾中断,而是持续地表现为能量的积存,以期达到性以外的目的. 也就是说,一方面使性的成分依附于社会性的情感上面,另一方面经由压抑及反向作用而建造起阻抗性欲的堤防.潜伏期可能潜伏着两种发展倾向.(一)
性能量被积累起来,有可能脱离性目标本身而转向其它方面,升华为更高的文明;(二)性能量被压抑,有可能使性活动退行,回复到性初期阶段而形成某种心理症(或称神经症)。
第二阶段为“青春发育期”
,大约从十一岁到十四岁. 潜伏下来的爱洛斯冲动,到这一阶段酿成高潮. 由于性器官已趋向成熟,力比多的发展也随之进入实际的生殖阶段. 所以这一时期也可称为“生殖欲期”
(genitalphase)
,而在此之前的各个阶段,可总称为“前生殖欲期”
(pregenitalstage)。
前生殖欲期,人格构成中的爱洛斯能量并不直接与生殖关联. 经过潜伏期的低潮之后,爱洛斯则开始朝着生殖这一生物学目标发展.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弗洛伊德认为,性生活才开始以常态的形式出现,并以一种崭新的性目的,把以往所有单一的、局部的爱洛斯冲动联合成一体,以达到完整的爱洛斯满足.“完整”云云,多少带有理想主义色彩. 事实上,这个过程的进行并非总是完美无缺. 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某种抑制而表现出性生活的失调.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我
40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们会看到,力比多被抑制并固着于早期发展阶段上,由于它们的驱力未能受正常的性目标支配而产生性行为异常. 这种抑制的表现之一,就是所谓“同性恋”。
还有比“同性恋”更为复杂的情况. 虽然在青春发育期后,生殖器性欲组织结构已充分组成,但由于它缺少部分性本能力比多,也就说,有某一部分力比多没有随其余部分同步发展,而仍然固着于“前生殖欲期”中的对象和目标(如“露阴癖”
、“目淫癖”等等)。此外,如果本身不能得到生殊器性欲的满足,或者在外部世界中遇到了困难,也会使力比多重新返回到早期“前生殖欲”的贯注,这就是我们前面已提到过的“退行”。
青春的徘徊,伴随着心灵的和身体的种种骚动. 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也是各种流行病肆虐的季节. 因此,春天,对人来说,是美好的,也是危险的. 稍有不慎,便会遭遇情感的、心灵的甚至现实的危机.对个体来说,一个健康的、有较好适应力的人格,对于平安地度过“青春徘徊”是何等重要!
在任何一种文化背景下,“青春徘徊”
,有如springfever,不仅仅是一个心理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 爱洛斯能量在少男少女们的胸间波动,走出了“俄狄浦斯情结”的心灵,渴望爱恋,渴望寻找新的对象,去投射他们的心灵的激情.他们苦闷、焦虑、迷惘,却无人与之倾诉.他们的父母太忙,忙于自己的事业和家务,无暇顾及孩子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微妙变化. 即便是有了交谈的机会,父母对子女的谈话总是“永恒的主题”
:好好念书,准备考大学. 他们的老师也忙,升学
俄狄浦斯——人格之流501
率、工作量、职称……能上好每一节课就已经尽职尽责了,何暇他顾?对“青春徘徊”
,教师们能够说的也是“永恒的主题”
:不准谈恋爱!
又谁知:世界上的事,千千万万,最难禁止的,恐怕就是爱,就是爱洛斯冲动——这心灵的激情. 没有关怀、理解,没有交谈、倾诉,没有对爱洛斯能量的正确的疏导或移位,徘徊于青春歧路的少男少女们,随时有误入歧途的危险. 外面的世界有太多的诱惑与陷阱,地摊上的下流刊物,录像室里的色情影带,还有贴着“高科技”商品的黄色软盘. 这些没有任何情感内容或心理分析的性传媒,对于“徘徊”中的“青春”意味着什么,是不难想见的.汉语言的文化背景,对性问题施行着悖论式的“文化策略”
:在“词语”的层面,视“性”为洪水猛兽,谈性色变.要不要对中小学进行必要的性教育,至今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行为”的层面,则耽“性”成疾. 并非个别或偶然的嫖妓、卖淫、色权(或色钱)交易,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这种悖论,对于青少年的灾难是双倍的:一方面,对青春期的爱洛斯冲突懵然无知,另一方面,则不断地接受“性刺激”的信息.“徘徊”的结果,常常也是灾难性的:或者放任力比多的肆虐,寻找病态的甚至有悖于法律的性宣泄途径.或者视性为邪恶,运用超我的力量,将它死死地压抑住,以至于酿成心理病症,为日后人格的扭曲种下苦果.如何帮助“青春”走出“徘徊”?弗洛伊德的爱洛斯人格理论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移位与升华. 二者相互关联. 移位,是指个体将爱洛斯冲动所指向的对象,由“自体”先移
60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向于“父母”
,后移向他人;升华,则指爱洛斯冲动并不指向具体的性对象,而是转化成一种文化的、审美创造的激情与才能.爱洛斯冲动的最初指向被称为“第一选择”。如果“第一选择”
受阻,他便转而选择与被禁途径最为相似的另一途径;如果第二途径也行不通,他会选择第三条,如此继续下去,直到找到他能够采用的途径. 在通常情况下,随着选择次数的增多,相似的程度会越来越小,所谓每况愈下. 最后选择是个妥协,替代对象与第一选择比较起来,满足性要差一些,但弗洛伊德说“半块面包总比没有面包要强”。退而求其次,是爱洛斯冲动的家常便饭. 控制最后选择的是自我,同时侍奉本我、超我和外部世界的自我,不得不在它的三个主人的相互对立的要求之中,作出许多妥协.下面讲一个“移位”的例子. 男孩的爱洛斯指向,离开“自体”之后,第一个客体性对象一般说来是他的母亲. 可是他很快发现,他并不能独占母亲的爱情,而且母亲也并非完美无缺. 于是他开始寻找母亲的替代者. 这个替代应是既完美又易得,或许是他的小学老师,他的邻居或亲戚. 可是男孩发现这些替代不是有缺点就是难以获得. 他于是便爱上比他大得多的女孩,比如他的大姐,或者他哥哥的女朋友. 这些选择当然行不通,他只好在电影或电视、书本或杂志中寻找一位完美的异性.如果他才华出众,他也许会吟诗作画,表现他理想中的女性. 最初,他在生活中找到一位女性,她与他的现实的或理想的母亲相似.男孩在寻求母亲的替代的过程中,移位相继发生,形成
俄狄浦斯——人格之流701
一个对象宣泄网. 宣泄受到阻碍时,就像河水受到堵截而溢向许多通道一样,分散到许多新的活动中去了. 就这样,随着爱洛斯指向的不断徘徊与移位,他的人格构成中的性情、趣味、情操、志向、价值观等等,也因此而受到影响.在爱洛斯移位的过程中,如果替代对象代表了较之原对象更为高尚的文化目标,这种移位就叫做升华. 例如,爱洛斯能量升华为智力、人道主义、文化精神、艺术追求、审美创造等等. 弗洛伊德认为,被升华了的爱洛斯,其能量之来源和目的,在移位过程中不会改变,在升华过程中也不会改变. 改变的只是借以减轻紧张的对象和手段. 为了说明这一点,弗洛伊德举了达. 芬奇的例子.意大利画家达. 芬奇,自幼离开了母亲,他之所以终其一生热衷于画妇女肖像,显然是他的恋母情感的升华. 与此相类似的,英国文豪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作品,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法国小说家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都被人说成是同性恋的升华表现,说成是未能在现实生活中充分满足的爱洛斯冲动,最终铸成了艺术创造的辉煌.当然,并非阵每个人都能成为达. 芬奇或莎士比亚. 寻常百姓则采用平平常常的消遣来转换并升华他们爱洛斯能量. 正是千千万万个“平常的升华”才促成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只有对原始性对象宣泄进行控制,只有将性本能能量的直接发泄转向对社会有益的文化创造活动,才能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 当然,升华并不能完全满足爱洛斯活动,总有一些紧张残余是升华所不能彻底排泄掉的. 这种紧张残余,一方面使文明人烦躁不安,另一方面又激励他为取得最高成就
80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而奋斗.爱洛斯能量可以从一个对象移位到另一个对象,这是人格发展的最重要的媒介. 在介绍“人格结构图”时,我们讲过来自本我(潜意识)过程的能量,大量地移位到构成自我和超我的过程中去,从而形成自我和超我. 而自我和超我的进一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各自系统内部的能量移位.人的兴趣、爱好、价值观、态度、依恋以及它们的形成与丧失,都要归因于移位.没有爱洛斯的移位与升华,就没有人格的发展.“青春徘徊”的第三阶段为“青年期”
,大约是十五岁到二十岁. 一般来说,这是另一种过度,是从“青春徘徊”到“成人期”
的过度.徘徊之后是成熟,青年人开始正常的婚恋,继之建立家庭、养育子女、获得生活保障、从事社会活动、取得事业上的成就,等等.爱洛斯人格走出“青春徘徊”
,犹如艺术史从浪漫主义走向现实主义.
白天与黑夜的梦——人格之蔽baitianyuheiyedemeng——rengezhibi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庄子. 齐物论》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人人都免不了做梦. 夜幕降临,我们走进梦乡,做各种各样的梦;随手翻开一本小说,我们看见作家所描写的稀奇古怪的梦;朋友相聚,我们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的和别人的梦……
0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梦,这种最常见的精神现象,理所当然地受到哲学家、思想家们的重视.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称“梦是一种感情的产物”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斯多德则将梦定义为“一种持续到睡眠状态中的思想”。到了十九世纪,尼采在他的著作《黎明》中写道:“梦是白天失却的快乐与美感的补偿.”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也谈梦,庄子的“梦蝶”
,已是人所共知.哲人谈梦,也只是谈谈而已. 在弗洛伊德之前,还没有哪一位哲学家或科学家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梦,还没有哪一门“主义”敢于将“梦”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以至于使“梦”成为本“主义”区别于它“主义”的重要标志.谈弗洛伊德,不能不谈梦.谈爱洛斯人格,不能不谈梦.
1贪睡的医生A在维也纳综合医院做实习医生时,年轻的弗洛伊德常常工作到深夜. 早晨很不愿意起床. 可是,要按时上班,不能迟到. 他是多么想再睡一会儿. 于是,清晨时,他经常梦见自己已经起床梳洗,而不再以未能起床而焦虑,贪睡的医生因之可以心安理得地继续酣睡.无独有偶,弗洛伊德的一位同事,也是“贪睡的医生”
,也有过同样的梦,而且他的梦更荒谬更有趣. 他的这位同事租了一间离医院不远的房间,每天清晨在一定的时刻女房东就会叫他起床. 有天早晨,医生睡得正甜,女房东又来敲门.她大声喊道:“裴皮先生,起床吧!该上医院了.”于是,这
白天与黑夜的梦——人格之蔽11
位医生做了这样一个梦:他正躺在医院某个病房的床上,有两张病历表挂在他的床头,上面写着“裴皮M,医科学生,A二十二岁.”事后,裴皮医生坦率地承认他做这梦的动机,无非是贪睡罢了.两位贪睡医生的梦,说明了一个非常简单却为人们所忽略的道理:夜晚的梦,是梦者在梦中替代性地满足他在白天未能满足的愿望. 弗洛伊德将其表述为“梦是愿望的满足”——这也是弗洛伊德关于梦的本质的基本命题.是的,梦是愿望的满足;但是,什么是愿望?它又来自何方?
我们知道,爱洛斯人格的心理构成中,有一个“本我”
,而“本我”所奉行的是“快乐原则”。因为“本我”是爱洛斯人格的动力之源,因此“快乐原则”也是爱洛斯人格的基本原则之一.梦的愿望,说到底,就是消除冲动,求得快乐.弗洛伊德认为,梦中的愿望可能来自四个方面:第一,愿望在白天可能已经激起,但由于外部环境而未能得到满足,这样就给夜间留下一个受承认和未满足的愿望;第二,愿望在白天可能已经出现,但却受到反对,这样就给夜间留下一个未满足和受压抑的愿望;第三,愿望可能与日常生活没有关系,它可能为夜间所专有,它是一种夜间的希望,只有在夜间才从心中受压抑的材料中醒来;第四,也是一种夜间的希望,是“夜间呈现的实际的愿望冲动(如饥渴刺激和性欲)”。
不难看出,弗洛伊德所列举的“梦中的愿望”
,与“本
2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我“的(或”潜意识“的)冲动密切相关. 我们已经谈到,”本我“或”潜意识“冲动,在爱洛斯人格结构中是受”超我“或”意识“压抑的. 或者说,当个体处于”醒“之状态时,上述种种愿望是被压抑在意识之下的,只有在梦中,在”梦“之状态中,在”超我“或”意识“暂时地放弃了它的职责时,受压抑的愿望才会趁机溜出来,或直接或间接,或原形毕露或乔装打扮地获得替代性的满足. 正是基于这种心理事实,弗洛伊德后来将自己的关于”梦“的定义修改补充为:”梦是(被压抑的)愿望(经过伪装)的满足.“
为了说明这个被补充修正过的定义,弗洛伊德在《梦的释义》中分析了一个颇为复杂的梦. 梦者是一位少女,她是弗洛伊德的病人. 这位少女的姐姐有两个男孩:奥托和查尔斯. 奥托是少女带大的,因而是少女最疼爱的孩子. 很不幸,奥托夭折了.当然,少女也爱奥托的弟弟查尔斯.“可是,”
这位患者向弗洛伊德医生讲述她刚刚做过的一个可怕的梦:“我梦见小查尔斯死了,躺在他的小棺材里,两手交叉放着. 四周点着蜡烛,一句话,就像小奥托死时的样子. 那种情景使我震惊不已. 请问弗洛伊德医生,这个梦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你是了解我的,难道我真地坏到希望姐姐失去唯一的孩子的地步吗?或者梦意味着我希望死去的是查尔斯而不是我更疼爱的奥托吗?”
这个荒诞离奇的梦并没有难住弗洛伊德,因为他了解患者的全部历史.原来,这位少女是在她姐姐的家中长大的,在常来拜访的客人中认识了一位男子,并深深地爱上了他. 谁知道,那位男子后来与少女姐姐的关系破裂,不再前来拜访,
白天与黑夜的梦——人格之蔽31
只是在小奥托死的时候,少女才在小奥托的棺材旁再一次看见她所爱恋的男子.这位男子是个文学教授,她对他的痴情,使她拒绝所有的求婚者. 为了能见到他,少女不放过任何一次听他演讲的机会. 在作梦的前一天,女病人曾告诉弗洛伊德,这位教授要去参加一次音乐会,她也准备去,以便能看见他. 弄清了这些背景材料之后,弗洛伊德对这个过于复杂的梦就“迎刃而解”了. 他对他的女病人说:“如果现在另一个孩子死了,同一件事就会再度发生,你将与你的姐姐消磨终日,教授肯定会赶来吊唁. 那么,你便会在与过去同样的环境中再次见他. 梦中所意味的事情,不过是你想见到他的愿望——而这正是一个一直在你心中挣扎着的愿望. 我知道你的提包里有今天音乐会的票,你的梦是一个急不可待的梦,它已经提前几个小时预期了,今天将要发生的这一次会晤.”
弗洛伊德关于梦的本质的定义,与他的爱洛斯人格理论是相统一的.爱洛斯人格,作为一个动态的心理流变过程,她的动力能源,是个体的爱洛斯冲动;她的流变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本我对超我的冲击,超我对本我的压抑,以及自我在二者之中的周旋与调解.如果说,个体在“醒”着的时候,人格动态流变的内在演义,呈现一种朦胧的不确定的状态,那么,个体在“梦”着的时候,人格的内在流变,反倒变得清晰,变得易于把握易于分析.原因何在?白天,个体处于活动之中,他要工作,他要奋斗,他要挣钱,他要谈情说爱,他要养家餬口……他的自我意识专注于外界的事物,专注于自者与他者、自者与世界的关系,而无暇顾及自己的内心世界,无暇顾及人格建构中
4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的内在冲突. 太清醒的人往往是太糊涂的人,对他者洞幽烛微,对自者常常是浅尝辄止. 奔波忙碌了一天,疲惫不堪的个体很快入睡.肉体是睡着了,精神却仍在工作,或者说,精神才真正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白天里那些个无暇顾及或者被压抑下去的诸多愿望,这时候一个接一个跑出来,走马灯似的,令人应接不暇.梦,为本我或潜意识的“表演”
,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舞台.个体人格的爱洛斯冲动,争先恐后地登台亮相,它们或原形毕露,或涂脂抹粉,或放荡无羁,或羞羞答答,或直接坦率,或狡诘隐晦,在梦的舞台上表演形形色色的心理“活报剧”。
梦中人,作为主体,他身兼数任:既是这些“梦演出”的编剧与导演,又是其中的任何一位演员;既是这些演出的热情的观众,又是冷静而挑剔的评论家.我们都知道,弗洛伊德心理学的最大贡献之一,是对人的潜意识的发现与关注,是对潜意识心理的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弗洛伊德的爱洛斯人格理论,也正是建立在这一点之上.既然“梦”是个体潜意识的最活跃的舞台,是人格本我的最充分的表演,那么,弗洛伊德格外地看重梦,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与他的整个理论研究一样,弗洛伊德对“梦”
的研究,也经历了曲折而复杂的过程. 早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弗洛伊德在维也纳综合医院做实习医生时,就开始注意到“梦”的临床意义.那阵子,他专心于用催眠疗法治疗歇斯底里症,而所谓“催眠”
,实际上是人为地制造“梦”
;处于催眠状态中的病人,实际上是处于梦中. 八十年代后期,弗洛伊德开设
白天与黑夜的梦——人格之蔽51
医治精神病的私人诊所,他几乎每天都能听到他的病人讲述他们自己的梦,并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梦”在精神分析中的重大意义.于是,弗洛伊德决心写一部关于“梦的释义”的书. 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作了充分的实践和理论的准备.到九十年代后期,他已经完成了《梦的释义》的前几章的写作. 后来,他写写停停,直到十九世纪最后一年的秋天才就绪并付梓. 终于,弗洛伊德的关于“梦”的巨著,与二十世纪同时诞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划时代作品”。
然而,这本书出版之后,命运并不佳. 第一版只印了六百册,却花了八年的时间才卖完;出版一年半后,竟没有一本科学性期刊提到它;而唯一提到它的《维也纳时报》,却是对它的最恶毒也是最愚蠢的攻击.“枪手”是一位剧场经理,对心理学一窍不通,却狂妄地宣称弗洛伊德博士的书“毫无价值”。十年之后,《梦的释义》才受到重视,在弗洛伊德的有生之年,这本书被再版了八次,被译为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梦的释义》,作为精神分析学说的代表性著作,在弗洛伊德主义中的理论地位举足轻重. 首先,它是精神分析学说立论的一个重要依据,是精神分析学说区别于其它科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其次,它是精神分析史上的里程碑,因为自从有了梦的学说之后,精神分析才由一个医学范畴内的心理治疗方法,拓展为人性深度的心理学,用弗洛伊德《自传》中的话说,“自从我写《梦的释义》开始,精神分析就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医学主题了”。
6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精神分析学说之所以能被广泛地运用于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神话学、伦理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和文艺批评等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几乎成为一种无所不包的文化哲学,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梦论”的被传播与被接受.就爱洛斯人格理论的特定领域而言,一九○○年《梦的释义》的诞生,标志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从前期走向后期,也就是从“心理地形图”走向“人格结构图”。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梦的释义》,没有一整套关于梦的理论和释梦的方法,也就不可能有“爱洛斯模式”。
2拨雾见渚,曲径通幽A正因为“梦境”是潜意识活动的大舞台,因此,欲分析个体人格的建构及流变,便不能不分析个体的梦,不能不认真地研究弗洛伊德的《梦的释义》。
释梦,绝非是一件简单的事,否则,弗洛伊德博士就用不着写那么厚的一本书了. 为了便于说明“梦是(被压抑的)愿望(经过伪装)的满足”这一普遍性命题,弗洛伊德提出了“梦的显象”(或称“显梦”)与“梦的隐意”(或称“隐梦”)两个不同的概念. 所谓“显梦”与“隐梦”
,并非指两种不同的梦,而是指同一个梦的两种不同的内容. 简单的说,显梦是梦的表层形象,即我们常说的梦境;隐梦则是指梦境背后所隐藏的意念.梦的显境与隐意虽有密切联系,但却有着实质性的区别.
白天与黑夜的梦——人格之蔽71
在弗洛伊德看来,二者的关系犹如谜面与谜底,又好像译文与原文. 具体说来,有以下四种关系:第一,以部分代替全体. 如弗洛伊德关于“植物学专著”的梦,梦中的“植物学”成分,代表了弗洛伊德“在同事间相互帮助中出现的纠纷和冲突,以及对习惯于在自己的嗜好上消耗太多的时间的谴责”的全部思想;第二,暗喻. 比如这样一个梦:梦中将他所认识的女孩子从沟渠中拉出来,便是暗喻他选中了她,看中了她;第三,以意象代思想.一个“登高以望远”的梦意象,便是代表“梦者自以为是一个评论者”的思想;第四,象征关系. 显梦的元素是隐梦的象征,它们之间有固定的关系. 比如:皇帝与皇后或其他高贵人物是父母的象征,长形直竖之物(手杖、伞、竹竿、蛇等等)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圆形凹陷之物(洞、船、房间、炉灶、柜子、箱子等等)是女性生殖器象征,拔牙是手淫的象征,被车辗过是性交的象征,乘车出去旅游是死亡的象征等等.日常话语中“梦”
,指的多是“显梦”或“梦的显意”
;而在精神分析领域,只有通过对显梦的释义,才能指向梦的实质,才能达到对“梦的隐意”的理解.对于人格分析来讲,释梦就是去蔽,就是拨开梦一般的迷雾,去把握真实的自我,去见出个体人格的真貌.梦的隐意,包含着两层含义. 首先是指潜意识愿望,它是产生梦的动机力量;其次是指正常精神活动的遗留物(或称“遗念”)
,它包括日间印象、决心、警告、辩论、计算以及判断推理等智力操作. 上述两层意义上的隐意,都可以在
8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潜意识中产生,在睡眠中继续存在,其作用是为梦提供必要的原材料. 弗洛伊德认为,任何梦的产生,都需要二者的结合. 它们的关系,有点像资本家与企业家之间的关系. 资本家提供费用,企业家则负责设计与操作. 前者为梦提供心理能力的必要资源,后者则决定消耗能力的方式.同样一个梦,为什么会有“显境”与“隐意”之别呢?
弗洛伊德以现实生活中的新闻检查作类比,认为这是梦的检查作用和化装作用的结果. 弗洛伊德设想人心中存在着两种精神力量,一种构成梦者所要表达的愿望,另一种则对这个梦的愿望实行化装与检查. 他在《精神分析引论》“梦”这一编中写道:
梦之所以奇异而不可理解,就是由于梦的化装作用. 我们要知道的是:(1)化装的起因(即动因)
,(2)化装的功用,(3)化装的方法. 我们还可以说化装是“梦的工作(dreamwork)”的产物.
为说明梦的化装与检查作用,弗洛伊德接着分析了一个梦.梦者是一位受过很好的教育,且年高望重的妇人. 很多医生都认为这个梦不可解. 他们说:“一个五十多岁,日夜只替孩子操心的老妇人,竟然有这么一个荒唐的梦!”
因为老妇人的梦境居然是关于大战时的“爱役”!
梦是这样开始的. 她来到第一军医院,对门警说要进院
白天与黑夜的梦——人格之蔽91
服务,须和院长谈一谈. 她说话时,非常着重“服务”二字,以至警卫立即察觉她所指的是“爱役”。
因为她是一个老妇人,警卫有些犹豫,后来,才准许她进了医院. 但她并没有去见院长,而是走进一个大暗室,室内有许多军官、军医,或坐或站地围在一个大餐桌旁边.她在梦里所说的话仿佛是:“我和维也纳的无数妇女准备供给士兵、军官或其他人等……”
最后变为喃喃之声. 然而,她一看军官们的半困惑半恶意的表情,便知道他们都已领会了她的意思.梦中的老妇人继续说,“我知道我们的决定是很古怪的,但是人们都十分热忱.战场上的士兵,决没有人问他是否愿意战死的.”然后,是一分钟的难堪的沉默. 军医就将两臂抱住她的腰说:“太太,假如真的是这样,那,……”
(又继之以喃喃之声)。老妇人脱身而退,想道,他们大概都是一样的吧. 于是回答:“天啊!我是一个老妇人,或许不致于有这回事吧. 有一个条件是不得不遵守的:年龄总得加以注意,一个老妇人和一个孩子或许不……(又是喃喃之音)这简直太可怕了.”军医说他很明白,但几位军官,还有一个曾向她表示爱情的少年,都高声大笑.那老妇人就请求要见院长,要把事情弄清楚. 可是她大吃一惊,因为她竟然不知道院长的姓名. 军医向她表示十二分的敬意,告诉她上三层楼的路,有一条很狭的铁梯,由这个暗室直通楼上.上楼时,她听见一个军官说,“不管她年龄大小,这个决定够惊人的了. 向她致敬吧!”朦胧中,老妇人觉得自己在尽义务,走上了一个无穷尽的铁梯……
弗洛伊德在分析这个梦的时候指出:此梦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语气中断的地方,这些地方的内容变得模糊不清,
02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语气一断,便代之以喃喃之声.这些模糊的“喃喃”之声,似可根据梦的上下文来补充. 弗洛伊德说,补足之后,结果便形成一种梦幻,意思是说梦者随时准备献身尽职,以满足军队中各色人员的性的需要. 这的确是一种无耻可怕的性欲幻想,然而,梦却完全没有谈及此事. 每当前后关系中应当有所表露时,便在显梦内出现模糊不清的喃喃之声. 那些秘密意义已经受压抑或消灭了.显而易见,梦中的那些被“喃喃”掉了的细节,其本身的性质太令人惊异了. 弗洛伊德打了一个比方:任何一种有政治色彩的报纸,人们都会发现被删削之处触目皆是,于是纸上屡有空白. 这些空白之处,便是新闻检查官所不赞许之事. 所谓梦的检查作用,便是将梦境中的不妥当之处或者删去,或者化装成模糊不清的喃喃之声. 弗洛伊德接着指出:
梦的显意乃大大不同于梦的隐意,以至不再有人怀疑隐意的存在了. 这个重心的转移就是化装所用的主要方法之一;而梦之所以如此奇异,使梦者不愿意承认是自己内心的产物,也是由于这个原因.
梦的检查作用,有点儿类似我们在“人格结构图”中所介绍过的那位楼梯口的警卫. 看来,即便是在梦中,在潜意识最活跃、最生动、最典型、最无遮拦的时刻,超我或意识的力量依然存在. 不同的是,这种力量到了夜间,到了梦境,就不是那么严峻,那么咄咄逼人,那么正襟危坐.
白天与黑夜的梦——人格之蔽121
弗洛伊德的得意门生之一,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有“人格面具”之说,大意是说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身份,对不同的他者,总是需要戴不同的人格面具.对于个体来说,这是生存的需要,是别无选择的选择.然而,戴人格面具毕竟是一件很累的事,戴的时间长了,真实的自我就会被面具所异化,甚至会完全蜕变成面具,而最终丢失自我,丢失人格的真实与尊严——这是非常可怕的结局.人什么时候才能不戴面具呢?梦中.梦中的自我,卸下“人格面具”的重负,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笑着哭着或者不哭不笑地酣睡着. 梦中的自我,随心所欲地做着各种各样的梦,快乐的,忧伤的,或者是不悲不喜的,气得破口大骂地,或者是兴奋得在床上连翻跟头的.梦中的自我,又像一位出色的艺术家,创造着风格各异的梦,惊险的胜过《07》,缠绵的类似《红楼梦》,诙谐的又好像是在与卓别林同台表演……当然,也有冗长乏味的,如同时下的那些电视连续剧.梦者是“艺术家”
,梦是“艺术品”
,因此需要解读,需要释义,需要拨雾揭障,需要穿过梦境的雾障,去把握梦的隐意与真谛.
3看家本事A时下是科学与迷信“并驾齐驱”。君不见,街头巷尾,算命先生席地而坐,而“占梦”则是他们的“业务”之一. 根据梦者对梦境的自述来推测梦者的未来,从形式上看,“占
2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梦“与弗洛伊德的”释梦“有某些相似之处. 笔者大胆猜测,当初整个科学界对《梦的释义》反应冷淡,说不定是将”释梦“等同于”占梦“。
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史业已证明,弗洛伊德的释梦是科学而非迷信,尽管它有不少的缺陷. 在《梦的释义》问世之前,弗洛伊德在他的私人诊所里运用释梦法来治疗精神性疾病,释梦法实际上是一种治疗方法. 因此,释梦首先是一个技术问题. 释梦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到结论的可信度,影响到治疗的最终效果.所以,弗洛伊德非常重视释梦的技术.他不仅对自己的和患者的梦作了大量的示范性分析,并且详细地说明了释梦的原则、方法和程序.作为一位精神分析医生,首先要了解梦者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以及日常琐事. 这是因为,梦境是对过去的再现,梦境中的材料是来自近日或早年的生活经验. 只有了解梦者的过去经历,才能对梦的各个成分的来源及内涵有所了解,并以此为线索,去寻求梦境后面的隐意.梦境并非是简单地或照像似地再现过去的生活,而是有千奇百怪的化装或变异,其中包括“浓缩”
、“移置”
、“润饰”和“象征化”。尤其是象征化,在梦的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梦者把自己的愿望变成梦中的情节,变成视觉感极强的图像,用的就是象征的方法. 换句话说,梦的显境与隐意并非一一对应,它们之间的那种或隐或现错综复杂的联系,不是别的,正是象征. 因此,要想成功地释梦,要想找到显梦与隐梦的内在联系,不掌握有关的象征知识是不行的.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大堆精神构成物的混合体”。释
白天与黑夜的梦——人格之蔽321
梦者要化整为零,把庞杂之梦还原为各个组成部分,并以各个部分为注意的目标,而不管它是合理的或是荒谬的,明白的或是含糊的. 只要读读《梦的释义》,看看弗洛伊德对一个个梦的剖析,就不难明了“化整为零”的方法在释梦中是何等重要,其运用是何等频繁.显梦的伪装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梦者不能直接意识到梦的隐意,因此需要自由联想.自由联想不仅是释梦的方法,更是精神分析或人格透视的主要方法. 对此,我们想多说几句.弗洛伊德刚刚从事精神病治疗时,对病人往往是采取催促、鼓励的方法. 后来,弗洛伊德发现这种方法对于双方的压力都太大. 而且,根据精神分析学说的基本观点,这种方法也不符合人的潜意识活动规律.弗洛伊德很快地改用新的方法. 他不再催促病人对某一个指定的题目说些什么,相反,他要患者尽量放松,全身心地放松,进入所谓“自由联想”的状态. 他要病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给予任何的限制或暗示. 病人随心所欲地将自己感受到的每一件事都说出来,但不能屈服于自己的价值判断而把自己认为不够重要的事弃置不谈.临床实践证明,自由联想法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能把病人因“阻抗”而隐蔽的东西,从潜意识带到意识中来.当然,所谓自由联想法,并非是绝对的自由. 病人这一特定的角色,便注定他是处于精神分析的状态之中. 这种角色定位,使得被分析者必定对分析者产生一种精神上的“阻抗”
,也就是说,他不太愿意把已被压抑下去的潜意识袒露出
42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来,而是采用替代或隐喻的方式来叙述他的“自由联想”。在这种情况下,叙述者所报告出来的联想借用物,与分析者所要探索的真相之间,差别很大.一位高明的分析家,当他倾听叙述者的自由联想时,能从对方的暗喻中,判断出显境与隐意究竟有多大程度的错位,从而推论出潜意识里的材料与内容的真实性. 由于自由联想法可以不间断地进行,所以从理论上讲,只要不对它加以限制,它总可以找到联想的对象.在自由联想法的操作过程中,个体的精神活动得到彻底的解放,人格构成中的各种因素都可以真正自由地流出. 而正是在这样一种自由流出的过程中,由于排除了外来的干扰,主体人格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自我净化过程,即出现精神活动的纯粹状态. 何为“净化过程”或“纯粹状态”?就是指个体人格排除了一切外来因素,恢复了精神活动的本来面貌.主体就是主体,主体是自己的真正的主人. 在这种纯净状态中,人格建构中的各个组成部分自动呈现且自动分离,人格流变过程中的各种状态——原始的、再生的、分化的、组合的、趋向复杂的、趋向简单的——也统统地呈现出来.弗洛伊德将他的自由联想法喻为筛子,它筛出了个体人格流变中混杂在一起的各种混乱因素,使我们得以见出个体人格建构的本真模样. 这个筛子还有调节作用,它的筛孔并非一样大小一个尺寸,而是可以根据对象的不同而自我调节.因而,它能够将人格流变过程中的任何大小的因子,顺利地流筛下来. 自由联想法所裸露的心理现象,看似混乱、无序、无规律且无逻辑性,其实它恰恰展示出精神活动本身的最原
白天与黑夜的梦——人格之蔽521
始的状态和内在的构成因素. 作为弗洛伊德的“看家本事”
,自由联想法既是一种释梦的方法,更是一种人格剖析的手段.值得一提的是,弗洛伊德博士的看家本事,成了现代小说中心理描写的重要手法. 曾经风靡一时的“意识流”
,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的方法,一种艺术流派,均与精神分析学说的自由联想法密切相关. 不要情节的完整与严密,不要逻辑也不要理性,任凭人物的潜意识流动在作家的笔下自由地流淌.阅读这类作品,就好像是在倾听一位自由联想者在叙述他的内心世界,您与其说是一位读者,但不如说是一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艺术创作就是白日梦.从理论上讲,人人都是艺术家,只要他会做梦.不同的是,一般的人,做了梦,就不再去管它,充其量当作谈资与别人聊一聊. 艺术家则不同,他一旦有梦,决不轻易放过,也不仅仅满足于谈一谈,而是要写在稿纸上,印成书,广为流传,让满世界的人都来共享他的梦. 一般人是在夜晚的梦中满足他的未遂的愿望,艺术家则是在白天的梦中满足他的未遂的愿望.古代中国一位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一书中谈到艺术创作的妙处.他说人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很苦的,所谓“生忧患之中,处落魄之境,自幼至长,自长至老,总无一刻舒眉.”怎么办?搞艺术创作. 在艺术创造之中,你能忘却人世间的一切烦恼,你能实现你的一切愿望,你能圆你的所有的白天的与黑夜的梦. 你想做官,顷刻之间你就可居庙堂之高,尽尝荣华富贵;你想要作人间才子,转瞬之际,你
62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就是李白、杜甫;你想娶绝代佳人,王昭君和西施会争着爱你;你想成仙成佛,西天和蓬岛就在你的砚池笔架之前……
艺术家爱好创作,如同普通人爱好做梦,都是为了实现那些在醒着的时候所无法或难以实现的愿望.反过来说,梦,为梦者提供了一个驰骋想象力,施展创造力的极大的空间与极好的机会,使得每一个人(哪怕他大字不识一个)
,也能成为“艺术家”。
关于梦的创造作用,我们可以举出大量的例子,而且决不限于文学艺术家. 在剑桥大学,一位心理学家曾询问了大量的科学工作者,有70%的人说在他们的创造性活动中,梦发挥了作用;在日内瓦,另一位教授调查了69位数学家,竟有74%的人肯定他们是在梦中解决了自己的学术问题.大家所熟知的K古德伊尔,梦见一陌生人建议他在橡胶中加上A硫磺,从而使他长期所研究的橡胶硫化问题获得成功. 作曲家J塔季尼,梦见他把自己的小提琴交给一个魔鬼演奏,令A他惊异的是,魔鬼竟然奏出了美妙的旋律. 塔季尼醒后,立即将它谱成曲,这便是举世闻名的小提琴奏鸣曲《魔鬼的颤音》。中国的唐明皇也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他梦游广寒宫,醒之后凭记忆制作了流传千古的《霓裳羽衣曲》。
在稍后的章节里,我们将要讨论爱洛斯人格对于艺术创造与审美的意义. 而白天与黑夜的梦,不仅帮助我们去人格之蔽,而且使我们见到爱洛斯人格的艺术魅力.
焦虑——人格之碍jiaolü——rengezhiai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阮籍《咏怀诗》
著名相声演员姜昆有一个家喻户晓的相声,名字叫《着急》,说一个外号叫“着急”的人,对什么事都着急. 自己找不到工作,着急;孩子考不上大学,着急;老婆生病,着急;物价上涨,着急;宝贝儿子早恋,着急……
82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着急,这种人人都有的心理现象,用心理学的术语表示,就是“焦虑”。焦虑,不仅是精神病患者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症状,也是健康者常有的心理状态.焦虑的特点是心神不安,坐立不宁,恍恍乎若灾祸将临,惶惶然不知所措. 焦虑还伴随一系列的生理性症状,诸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手足发凉,四肢冒汗……总之,焦虑的滋味是很难受的.无论是作为精神病医生,还是作为人格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都非常重视焦虑,他在《精神分析引论》中指出:
焦虑这个问题是各种最重要的问题的中心,我们若猜破了这个哑谜,便可明了我们的整个心理生活.
“整个心理生活”当然包括人格的建构与流变,因此,焦虑问题也是爱洛斯人格的中心问题.爱洛斯人格的心理流变,并非是畅通无阻,一泻千里,而是暗礁处处,障碍重重. 这障碍就是焦虑. 从根本上说,焦虑是无法根除的,就好比暗礁是炸不完的. 高明的舵手懂得如何绕过暗礁,化险为夷. 同样的道理,个体欲塑造健康的人格,要保持人格的完整与高洁,就必须学会对付“焦虑”
,对付心路历程上的大大小小的暗礁.
1洪水猛兽A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焦虑,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空也有不
焦虑——人格之碍921
同的焦虑. 甚至有这种情况:同一个人对同一件事,也有着性质各异的焦虑.有一部外国电影,片名叫《恐高症》,讲的是一位男子害怕登高. 对“登高”的恐惧,是典型的心理焦虑,它包含了三种不同的性质. 登高者担心自己会情不自禁地往下跳,这是神经性焦虑,即对本我的恐惧;登高者认为高处在客观上很危险,这是现实性焦虑,即对外部世界的恐惧;登高者害怕会因为自己过去的过错而受“跌落”之惩罚,这是道德焦虑,即对超我的恐惧.在爱洛斯人格的心理构成与流变中,本我是最根本的也是最活跃的.在超我和自我看来,本我的那些无意识冲动,无异于洪水猛兽.一个人的无意识冲动,不用说化为实际行动,即便是用言语表达出来,也是骇人听闻的. 有一篇心理科幻小说,写一个人忽然有了能用肉眼看出别人潜意识的特异功能. 于是,他发现,人的本我,人的深层心理是多么可怕,尤其是当他看到他最亲近的人(如父母、妻子、朋友)的潜意识心理时,他陷入极大的恐慌之中. 小说主人公最终被潜意识的洪水猛兽所吞没,不得不用自杀结束自己的恐怖.人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高级动物,人在社会交往中,在接受文化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如何用超我去压抑本我,如何用自我去调解超我与本我的冲突. 反过来说,正是有了超我对本我的压抑,有了自我的调解功能,人的交往才成为可能,社会的正常运行才成为可能. 但是,本我是不甘被压抑的,它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求机会表现自己,总是想冲破超我和自我的压制而进入意识领域. 本我的这种蠢蠢欲动,引起
03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自我和超我的恐惧——这便是神经性焦虑的心理根源.神经性焦虑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第一种是“期待式忧惧”
,这是一种普遍浮动着的焦虑,容易附着在任何适当的思想之上,影响判断力,引起心理期待或暗示,专等着有自圆其说的机会. 有着这种焦虑心态的人,总是以为自己将经历某种可怕的事情,总是将一些个偶然的现象,一厢情愿地解释为不祥之兆. 比如,许多人都认为“三”是个不祥的数字. 出门旅行,上了汽车,发现自己的座位号是“三”
,便预测会出车祸;住进宾馆,房间号又是“三”
,于是担心晚上会遭抢劫……我们常说,这种人是“杞人忧天”。其实,他忧的不是“天”
,而是自己的本我. 他害怕本我不停地向自我和超我施加压力,而最终本我去制服自我和超我,从而使主体人格处于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第二种神经性焦虑是“惊恐反应式”。
这类反应是突然出现,没有明显的导因. 弗洛伊德说,人们偶尔从报上读到这样的报道:有人突然变得狂暴,开枪打死了许多他不曾相识的、也跟他毫不相干的人. 过后,他也不能解释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做.他所知道的,只是他感到十分恼火,十分紧张,觉得必须在自己毁灭之前干点事. 这样的恐慌反应是放电性行为的表现. 所谓放电性行为,就是全然不顾自我和超我的禁止,无条件地服从本我的命令,通过做本我想做的事,来消除极为痛苦的神经性焦虑.弗洛伊德谈得最多的是第三种神经性焦虑:变态式恐怖.这种焦虑常常附着于一定的对象或情景之上,比如:黑暗、天空、旷野、高地、雷电、风暴、蜘蛛、毛毛虫、老鼠、蛇、独
焦虑——人格之碍131
居、过桥、步行、航海、横穿马路、在人群前讲话、水、电灯泡、钮扣、橡皮,等等,等等. 上述种种焦虑的附着物,有一些确实能引起人的恐惧,比如蛇,大凡人见了蛇,都要躲开. 因此,对蛇的恐惧,是人类所共有的. 然而,更多的是附着物,对人类是毫无威胁. 所以,变态式恐怖的最大特征是:一个人害怕的程度与所害怕的东西的实际危险程度极不成比例. 这种焦虑是非理性的,它的主要根源并非是某个特定的附着物,而是本我. 恐怖的对象代表着满足本能的一种引诱,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与本能的对象的选择相关连.在变态性恐怖的后面,隐藏着一种原始愿望:本我想得到某种东西,而自我和超我又害怕得到. 换句话说,个体想得到他所害怕的东西,或者说他所害怕的东西正是他所想要得到的东西.弗洛伊德举了一个例子. 一位少妇非常害怕触及橡胶制品,她不知道她为何要有这种焦虑,她只知道她从记事时起就有这种恐惧. 经过弗洛伊德医生的精神分析,发现了下面的事实.原来,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爸爸拿回来两个气球,分别给了她和她的妹妹. 她很不高兴,心想她应该独得两个而不是与妹妹分享. 于是她把妹妹的气球砸破了. 为此,她受到父亲的严厉惩罚,而且还得把自己的气球让给妹妹. 经过医生的进一步分析,她还发现她很妒忌妹妹,甚至暗暗地希望妹妹死去,以便使自己成为父母疼爱的唯一对象. 而砸破妹妹的气球这件事,就象征了她对妹妹的伤害行为. 事后她所受到的惩罚和她自己的负疚心理,跟橡皮气球也就挂上了钩. 从此后,一接触到橡胶制品,那种对伤害胞妹之愿望的
23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恐惧,就使得她缩回了手脚.大体上说来,变态性恐惧可能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一是个体所面对或遭遇的情境,确实与危险有关,如我们前面谈到的蛇,这种恐惧症的强度虽显得过分,但毕竟是可以理解的;二是个体所面对情境与危险不无关系,但由于这种关系太偶然而为我们大多数人所忽略不计. 比如,我们都知道在行进的火车上比在屋内较易遇险,因为火车互撞的事间或有之;又比如,我们知道轮船沉没,乘客便会有灭顶之灾. 但这种事情的概率太小太小,以至于我们对这些可能的危险并不放在心上,我们一如既往地乘车乘船,高高兴兴地去旅游去出差. 而那些车(船)恐惧症者,在一种很强的心理暗示中,随时期待着灾难的降临,将轻松愉快的旅途,变成了忧心忡忡的畏途. 第三种情况的焦虑是一般人所完全不能理解的. 譬如,一个身体强壮的男子,竟然害怕跨过一条本城的街道;又譬如,一位健康的女子,竟然因为一只猫擦身而过而大惊失色.笔者以为,还有一种焦虑与儿时所遭遇的刺激有关. 说来有趣,本书的两位作者,有着完全不同的焦虑,一位恐水,一位恐旱. 恐水者见水心惊,哪怕是下一点小雨,也要将门窗关得紧紧的;恐旱者容不得半点干枯,即便是面对干燥的地面,也会觉得口干舌燥. 在接触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之后,我们对自己进行了心理分析,发现我们的焦虑来源于儿时的经历.她三岁时,她的保姆不慎让开水烫了她的胳膊,从此酿成她对水的恐惧;他在幼儿园里,常常一整天得不到水喝,因而形成对干渴的恐惧,对水的渴望.
焦虑——人格之碍331
源于儿时的心理焦虑,不仅表现为某些具体的心态,比如恐水或恐旱. 久而久之,还会对个性、人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恐水者若发展到极致,便可能导致内向性甚至封闭性人格,导致生活的单调与枯燥. 恐旱者因其对水的过分喜爱与渴望,便可能形成性格的过分外向,形成心态的浮躁,从而导致生活的非稳定性与性格的易变性.焦虑,不仅仅是焦虑. 焦虑,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更是一种人格现象. 尤其是源于本我的焦虑,与爱洛斯密切相关,有时甚至与爱洛斯冲动融为一体,所以它对人格的形成、发展与重铸,有着十分重要的心理学意义. 作为人格之碍,神经性焦虑(即对本我的焦虑)是一种根本性障碍. 于是,我们所说的“洪水猛兽”便有双重的含义:一是指焦虑本身,指自我和超我对本我冲动的心理恐惧;同时,也指这种焦虑对于人格健康的伤害,对于人格流变的破坏性阻滞. 对人格之碍的克服与超越,首先是对神经性焦虑的分析、化解与消弥. 泻去洪水,除去猛兽,爱洛斯人格方能安然无恙.
2我想要——我害怕A人格焦虑既可以来自本我,也可以来自超我,前者是神经性焦虑,后者则是道德性焦虑. 也就是说,前者恐惧的是自己的本我,后者恐惧的则是自己的超我. 我们知道,本我的冲动,有时候是原始的,非理性的,站在伦理道德的角度看是丑恶的. 因此,对本我的恐惧,是很容易理解. 而超我
43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则不同. 在人格结构中,超我是“理想”与“良心”的化身,超我代表的是道德规范、伦理准则. 那么,人为什么要恐惧超我呢?
我们在《爱洛斯模式》那一章中谈到超我的产生与来源.超我是在后天形成的,它来源于孩提时代父母的奖励与处罚.父母的奖励塑造了儿童的“理想”
,父母的惩罚则铸成儿童的“良心”。孩子长大了,人格形成了,超我定型了. 每当他自认为做了错事,他就会担心受到“良心”的谴责,也就是担心再次受到父母的惩罚. 这其实就是道德焦虑.道德焦虑是由良心所知觉到的危险而唤起的,这种危险是对惩罚的恐惧,而恐惧则源于个体做了(或想到要做)某些违反自我理想的事. 对道德焦虑的心理体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羞耻感和罪恶感. 形成道德焦虑的原始惧怕是现实性的,即对父母惩罚的惧怕. 与神经性焦虑一样,道德焦虑的根源,也存在于人格结构之中. 而且,个体不可能用逃避的方式去摆脱负疚的感觉.道德焦虑与神经性焦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超我的主要敌人就是本我的原始的对象选择. 这些联系来自父母的管束. 弗洛伊德认为,父母的管束大部分都在性冲动和侵犯性冲动方面. 结果,作为父母权威代理人的“良心”
,也就由对性欲和违纪行为的禁律构成了.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有这样一个情节. 方鸿渐乘船从国外归来.同船的鲍小姐很快就爱上了船上的一位男子,爱得有声有色. 可是,船一靠岸,鲍小姐就离开她的船上情人,扑向等候在码头上的男友的怀抱,那样的迫不及待,那
焦虑——人格之碍531
样的一往情深. 方鸿渐糊涂了:这位鲍小姐怎么这么快就变心了?过了一会儿,方鸿渐才想明白:鲍小姐原本就没有“心”
,所以也就无所谓“变心”了.没有“心”
,也就是说在男女爱恋的事情上,没有道德规范或约束. 没有“道德”
,又何来“道德焦虑”?所以,对鲍小姐来说,今天爱A君,明天改爱B君,实在是很轻松的事.如果换一位有“心”
(即有道德感)的女性,移情别恋则是一件非常痛苦甚至是性命攸关的事.人生真是具有讽刺意味. 品德好的人比道德败坏的人所经受的羞愧要多得多. 品德好的人,只要想一想要做什么坏事,就会感到羞耻. 自我控制能力强的人,超我力量强的人,势必要对本能的引诱进行许多思考,因为他不能为这种本能的冲动找到其它的出路.相反,一个道德品质不怎么好的人,就不可能有很强的超我,所以,当他想到了,或者已经做了违反道德标准的事,他也不会有多少良心的谴责,他更多的是心安理得,是脸不变色心不跳.于是想到当今颇有市场的“黑厚学”。
心眼要黑脸皮要厚,不要道德不要良心不要理想不要责任. 将超我放逐,放本我出笼,让性本能、权本能、金钱本能无遮无拦,为所欲为.真诚地说谎,谦逊地吹牛,热情地行骗,理直气壮地坑人……
当“黑厚学”在社会上泛滥成灾时,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便如江河日下,失去了真诚,失去了热情,失去了正义,失去了良知,只剩下黑的心眼厚的脸皮. 没有了道德焦虑,个体人格的堕落便是指日可待;没有了道德焦虑,人际关系的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行,都会面临危机.
63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道德焦虑的存在,是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因而也是社会交往正常进行的前提.然而,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道德焦虑毕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在他的人格构成中,一个部分跟另一个部分打架. 本我说:“我想要.”超我说:“我害怕!”
我们常说的人格分裂,就包括人格构成中本我与超我的冲突.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梁简文帝萧纲,既是一代君主,又是大文学家. 他有一句名言:“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慎重,文章且须放荡.”同一个人,可以有两样面孔,可以使用双重标准.为人处事之时,切记谨慎,不可逾越道德规范;写诗作文之时,则不必有太多的束缚,不必有太多的道德顾忌.萧纲自己写的宫体诗,色情味很浓,的确没有什么道德忌讳.梁简文帝说的就是一种人格分裂,或者说是众多种类的人格分裂之一. 中国和外国的文学评论家,历来主张“文如其人”
,认为作家的人格与他的文章的风格是统一的.实事求是地说,“文如其人”的现象并非没有,但并不普遍,也没有什么必然性,与其说它是一种事实,倒不如说它是人们的一种理想. 这类例子简直是不胜枚举.六朝笔记小说《世说新语》,专门记载当时文人的轶事,其中有不少人格分裂的例子,最著名的是“望尘而拜”。西晋大诗人潘岳,文才盖世,他写的《闲居赋》飘逸淡泊,清绮绝伦,全然是与世无争,看淡名利官禄的隐士形象.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潘岳,是一个名利心非常重的人,很想当官,很想当大官.任何时代,想当官,想往上爬,就得巴结权贵,就得逢迎拍马.与潘岳同时代的贾谧,是一个有权有势的人,潘
焦虑——人格之碍731
岳便拼命巴结贾谧. 他守候在贾谧的家门口,看着贾谧的车子驶出来,又望着车子远去,对着车子所卷起尘埃而拱手揖拜. 谄上者,必定欺下. 有一个叫孙秀的小官,常受到潘岳的欺侮,潘岳甚至一次次地用脚踢他,完全不把他当人看待.谁知道,孙秀后来做了大官,找了个机会,就把潘岳给杀了.陶渊明是我们都熟悉的大诗人,他“忧道不忧贫”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 从整体上说,陶渊明的人格是高洁而完整的,没有潘岳那样的严重的内在分裂.然而,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陶渊明也有属于他自己的人格冲突. 他清心寡欲,情淡如水. 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他于世事都并没有遗忘和冷淡.”所谓“世事”
,也包括男欢女爱、情欲性感. 据说,陶渊明曾写过一部志怪小说《搜神后记》,小说中讲了许多人神相亲并纵情作爱的故事,甚至毫不掩饰地描写枕席之欢. 大诗人躲开了那个易使人放荡却又不许人放荡的浊世,在东篱之下,一边饮酒赋诗,一边编一些情爱小说.当然,《搜神后记》的作者究竟是不是陶渊明,学术界还有争议. 我们且不去管它. 我们来读读《闲情斌》,这可真是陶渊明写的,千真万确. 郑振铎先生称《闲情赋》“写得那么质实而富肉的感觉”。陶渊明写道:他爱上了一位“表倾城之绝色”的女子,而且为她的“纤指”
、“皓袖”
、“美目”
、“言笑”弄得心旌摇荡,神魂颠倒. 他想向这位女子求爱,却担心有违礼教,真正是“我想要——我害怕”。怎么办?只好借助诗人的想象了:
83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
诗人竟愿意变成丽人的衣领,而去亲近那迷人的脖颈,去承受那醉人的芬芳. 可是,丽人就寝时,必定要将衣服脱下,放在一边. 于是,变成了衣领的诗人,只好与丽人分离,在漫长的秋夜里忍受“可望而不可及”的孤独. 变“衣领”不行,那就变成别的什么,只要能与丽人在一起. 作者一口气用了十组“愿……,悲……”的句式. 悠长的“咏叹调”
,哀婉缠绵地抒发了诗人对丽人的挚爱,对情欲的渴求. 诗人不仅愿做恋人的“衣领”
,还愿做她的“裳带”
、“莞席”
、“丝履”
、“竹扇”等等.《闲情赋》的作者,受爱洛斯的驱动,想要爱绝色女子;而他的超我和自我却告诉他,这是不可能更是不允许的. 恋“人”不能如愿,只好恋“物”
,这有点像弗洛伊德所说的“性目的之变异”。南山之下的隐居生活虽然幽静,却毕竟清苦单调.“夏日抱长饥,冬夜无被眠”
,温饱尚成问题,更何谈别的享受.而诗人又是“猛志固常在”
,激情爱欲并未熄灭.作者用奇特的想象,用优美的诗句,把人格构成中的“我想要”与“我害怕”融为一体,将个体的道德焦虑诗化为淡淡的哀愁,化为幽幽的意象,化为与南山的轻烟薄雾一样飘逸迷离的诗情画意.在如何对付道德焦虑这一问题上,艺术家比科学家幸运多了. 艺术家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中化解并升华自己的道德焦
焦虑——人格之碍931
虑,像陶渊明那样将道德焦虑诗性化、艺术化. 科学家却无这种幸运,他们只好受焦虑的折磨和煎熬,无法消释,无计逃遁. 尤其是那些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他们比常人有着更重的心理痛苦. 这是因为,为了维护他们在公众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他们必须将自己的焦虑深深地埋藏起来,秘不示人.爱因斯坦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 多少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爱因斯坦不仅是相对论的首创者,不仅是知名的和平运动活动家,而且是人格高洁、道德完善者. 但是,最近由英国哈泼公司出版的《爱因斯坦的私生活》一书,打破了关于这位科学家的道德神话. 此书以翔实的资料表明,爱因斯坦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远远不及他在社会生活中那样光彩夺目. 爱因斯坦在与米列娃. 马里奇保持夫妻关系时,就爱上了表妹埃尔莎,此后,他一直虐待妻子,并在她患上精神病后抛弃了她. 母亲的悲惨命运,使两个儿子的心灵受到很大创伤,小儿还得了精神病,长期住在精神病院,作为父亲,爱因斯坦却从未去看望过自己的儿子,爱因斯坦对自己的第二个妻子也不忠诚. 随着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主动前来向他讨好的女人也越来越多,她们之中有不少人是在“讨教相对论”的名义下前来的.在超我与本我的冲突中,爱因斯坦放逐了超我,放任了本我. 他想要,但他仍然害怕,否则他不会将他的私生活隐藏得这么紧.他害怕公众的谴责,说到底是害怕超我的谴责.这是另一层意义上的“我想要——我害怕”。
04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3生活真是不易啊A我们曾用“一仆三主”来形容爱洛斯人格的自我、本我、超我与外界的关系. 说得通俗一些,本我代表着尚未驯服的激情,超我代表理想和良心,自我则代表理智和审慎. 自我必须同时服侍三个暴虐的主人,必须尽可能地调解三个主人之间的矛盾,处理好它与三个主人之间的关系. 自我常常感觉到自己从三个方面被包围了,并且受到来自三个方向的压力,遭到三种危险的威胁. 自我的这些感觉,就是“焦虑”
;自我所遭受的三种不同的压力和威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种不同的焦虑. 来自本我的压力,构成神经性焦虑;来自超我的压力,构成道德性焦虑;来自外部世界的压力,则构成现实性焦虑. 压力越大,焦虑越重.本来,自我是从知觉系统的经验而来,因而要再现外部世界的要求. 然而,自我也希望成为本我的忠实的奴仆,希望与本我和睦相处.自我把自己作为一个对象介绍给本我,并将本我的力比多吸引到自己的身上. 自我很重视调解本我与现实的矛盾,它常常用自己的“前意识”的文饰作用来遮掩本我的“潜意识”命令,来掩饰本我与现实的矛盾. 当本我顽固坚持不肯调和时,自我就要用外交手腕卖弄一下虚情假意.另一方面,自我的一举一动还要受到超我的严密监视.超我坚持它自己的行为准则,决不向自我、本我和外部世界妥协,也不顾来自外部世界和内在本我的双重困难. 如果这些准则没有得到贯彻执行,超我就采用以内疚感和负罪感所表
焦虑——人格之碍141
现出来的道德焦虑来惩罚自我. 可怜的自我,既受本我的驱使,又遭超我的包围,还受现实的拒斥. 它要奋力完成自己的任务,要把里里外外相煎逼的力量加以消解,达成某种协调. 在内外交困的窘况中,自我真是苦不堪言. 明于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人们为什么会情不自禁地喊叫:“生活真是不易啊!”
作为“焦虑”的第三种类型,现实性焦虑源于自我对外部世界之危险性的感觉和恐惧,是由外部威胁所酿成的痛苦的情感经历. 这里所说的“威胁”或“危险”
,是指现实生活中任何可能给人带来伤害的因素. 应该指出,现实性焦虑的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能是先天的. 因为人害怕某种事物或环境的心理倾向可以是遗传的,母亲怕老鼠,儿子也可能怕老鼠. 当然,更多的情况下,现实性焦虑是来源于后天,是在生活中形成的. 比如,人类对黑暗的恐惧,可能是先天的,因为人类在学会制造和使用光亮之前,曾有数代人在夜间的黑暗中经历种种危险与威胁;但也可以是后天学会的,因为人在暗夜经受恐惧感的可能性要比在白天大得多. 也可以这样说,是遗传和经验共同完成了人类对黑暗的恐惧. 遗传可以使一个人对这种恐惧产生敏感,而经验则可能使这种敏感成为现实. 顺便说一句,弗洛伊德所讲的现实焦虑的先天可能性,在荣格那里被表述为“集体无意识”——此乃后话.弗洛伊德认为,人在婴儿期和儿童期比在其它时期更容易学会恐惧. 这是因为尚未成熟的有机体,还无能为力,不可能排除外界的危险. 年幼的有机体经常处于恐惧状态,是因为他的自我还没有发达到能够控制大量刺激的程度. 弗洛
24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伊德把这种由于焦虑而使人感到无能为力的经历,称之为“创伤性经历”
,而这种经历的原型就是出生创伤. 刚刚来到人间的新生婴儿,被外界的超量刺激弄得晕头转向. 刚从受保护的胎儿期来到人世间,对周围的一切还缺乏足够的精神准备. 在出生后的头几年里,儿童还经历过许多他所应付不了的其它情景. 这种创伤性的经历,为日后整个恐惧网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准备好了心理原型.在以后的漫长的日子里,每当遭遇到类似于婴儿期那样的无能为力的情景,都会触发焦虑信号,都会导致现实性焦虑. 可以说,人一生的所有的恐惧,都与早年无能为力的经历相联系,并且还有一种发展上的先后关系.弗洛伊德曾打过一个很著名的比方,说人生历程,恰似一个向上飘升的风筝,借助秋天的风,风筝徐徐上升,渐渐地,与蓝天融为一体. 然而,风筝不管飞多高,只要还未断线(断线=死亡)
,它总是通过那根几乎看不见的线,与地上的那双放风筝人的手紧紧地连在一起. 那双手,就是人的童年. 爱洛斯人格,她的冲动与拘谨,她的冷漠与激情,她的随和与庄重,她的欢欣与苦涩,她的从容与恐惧……都通过那根神秘的线,与“童年之手”紧密相连.哦,我那梦幻般的童年!
与童年经历藕断丝连的现实性焦虑,因其紧扣现实人生,所以引起人们的格外注意.人与现实是一种悖论式的存在.现实是由人构成,用马克思的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现实对于人,是一种集合式的、契约式的存在,为了人的健康与安全,为了人际关系的和睦和社会秩序的安定,现实社会
焦虑——人格之碍341
必定要制定出许多的准则与戒律,来约束人的行为,来规范人的生存方式. 另一方面,社会的运行以个体的人的存在为前提,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个体的人的进步发展为前提. 从理论上讲,社会应该为她的成员提供便利创造条件,应该帮助并鼓励个体的全面发展. 而事实却常常相反. 首先,社会的那些整体性规范与准则,很可能衍为对个体身心的桎梏,衍为对个体创造性的束缚. 其次,在一个灾难性的社会,或者说在社会的某个灾难性时期,现实与人为敌,由人所构成的现实,成为罪恶的渊薮,成为恐怖的根源,成为人的地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人类的许多灾难,其实都是由人自己造成的;个体的诸多现实性焦虑,其实来源于人自身.我们来看一个《靓女外嫁》的故事. 现代女性,有着太多的现实性焦虑,其中最典型最强烈的,恐怕就是找一个什么样的男子作配偶. 本来,新社会解放了妇女,解开了妇女身上的四条绳索. 男人在失去对女性的统驭权时,也卸下了对女性负有的相应的责任;女性在解开“父(夫)权”绳索时,也担起了自食其力的重任. 然而,父权制意识渊远流长,绝非一两次社会变革能荡涤干净. 一个已经变革的社会,已不再为男性特权与职责提供理论与现实的可能,而这个社会的男性与女性,却依然滞留于父权制意识的阴影之中. 于是就有了现代女性的现实性焦虑:渴望找一个有钱有势的男人.《靓女外嫁》所写的几位上海姑娘,不愿意重复她们的母亲她们的奶奶的命运,不愿意将娇嫩的双手和娇好的脸庞支付给灶台、菜篮子、尿布和奶瓶. 她们要闯出一条“新路”
,要靠个人奋斗为自己开辟出全新的生存环境. 经过一番(或数
4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番)苦苦拼搏,她们终于如愿以偿,嫁给了老外.照理说,已经外嫁的靓女们,其现实焦虑已经解除. 非也. 不错,她们做了阔太太,不用上班,不用带孩子,不用挤公共汽车,不用到菜场去讨价还价. 但得到这些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作为一个现代女性所应该具有的独立自主、个性尊严、自我价值的实现,等等. 靓女们发现,当初“靠自己”惨淡经营殊死搏斗,原来是为了今日“不靠自己”只靠丈夫,是成为丈夫的“禁脔”和“私有财产”。
“不靠自己”
,也就是失去了自己,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人格的尊严. 至此,靓女们才恍然大悟:闹了半天,她们是打着“新潮”的旗帜,走回了历史的老路,开了一趟历史倒车.“靓女外嫁”四个大字,其实是叠映在“夫贵妻荣”的阴影之中,甚至飘出几丝“夫为妻纲”的阴冷之气. 当她们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并为此而苦闷时,她们实际上是从现实性焦虑转向了道德性焦虑.对于外嫁的靓女们来说,现实性焦虑的消除,却导致了道德性焦虑的产生.这是一个悖论.她们的新潮意识越浓,返回传统的速度越快;越是以强烈的现代意识反传统,越是陷入传统的泥淖而不能自拔;或者说,她们自以为是在与传统观念决裂,其实是在同传统观念拥抱. 她们只好感叹:生活真不易啊!
对于人生的这种窘困,荣格有一段描述颇为精彩:
令人悲哀的事实是,人类的现实生活是由各种无情的相互对立的合成物构成的——白天与黑夜,诞生与死亡,幸福与痛苦,善良与邪恶……
焦虑——人格之碍541
生活是一个战场,它一直而且永远是一个战场.一旦它不再是这样的话,那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转引自BR赫根汉《人格心理学》)
A其实,大可不必悲哀. 没有各种心理焦虑,哪来人格的重铸与流变?没有本我、自我、超我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相互冲突与搏斗,哪来爱洛斯人格的生成与升华?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心理背景下说,没有各种观念的交叉碰撞,哪来灿烂的思想火花?没有不同主题的相互对斥,哪来气势磅礴的交响?
没有互引互斥的张力,没有这“张力”的反弹,历史又如何能踽踽前行?
人格就是这样,生活就是这样.
4红灯之后是绿灯A无论哪一种焦虑,对人来讲都是一种痛苦的感觉. 有人或许希望焦虑可以被废除掉,或许希望焦虑越少越好. 暂且不说这种希望其实是“侈望”
;即使能够废除,也最好不要废除,因为焦虑对于爱洛斯人格的生成与发展,是必不可少的.焦虑的心理功能,是对自我起危险信号的作用,一旦这种信号在意识中出现,自我就可以采取措施来对付所面临的危险.在人格流变的心路历程上,焦虑是红灯. 焦虑产生了,红灯亮了,它提醒主体:你面临着威胁与危险,你必须采取措施去防止或避免危险,你必须想办法保护自己.红灯之后是绿灯. 焦虑消除了,红灯熄灭了,心理流继
64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续前行,直到下一次焦虑的来临.个体人格不断地遭遇焦虑,不断地排除焦虑,犹如船舶在暗礁的空隙间艰难地穿行. 如果没有这些红灯,危险就得不到排除,焦虑就会堆积起来,并最终给个体造成灭顶之灾. 这种情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从红灯到绿灯,并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其间暗蕴着复杂的心理活动与心理过程. 弗洛伊德把人格主体对焦虑的缓解与消弥,统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弗洛伊德生前并无专著讨论这一问题,但在不少著作中都谈到了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 弗洛伊德将散见于她父亲著作中的自我防御机制归纳为十种:压抑,投射,内向投射,反向形成,固着,退行,合理化,解脱,认同,升华. 后面的四种,我们留待下一章讨论;现在我们来谈谈前面的六种.在所有的心理防御机制中,压抑是最重要的一种,也是其它九种防御机制的基础和最基本的方法. 我们在《冰山下的神秘》中,将“压抑”的心理功能喻为“三楼入口处的警卫”。
在对待心理焦虑的问题上,压抑是指的意识所不能接受的欲望、冲动、意念、情感和记忆等等,抑制到潜意识之中.弗洛伊德把压抑分为两种:原始压抑与真正压抑. 前者指排除本能的心灵表象进入意识,如乱伦的欲望;后者指强迫某种危险的知觉和记忆离开意识. 因为原始压抑并未根除被压抑的内容,其本能欲望仍潜在地依附于它,并且本能所选择的危险对象,还可以同那些变成了意识了的对象联合起来,共同引起焦虑,所以就需要一种真正的压抑,迫使痛苦的知觉、记忆离开意识. 压抑可以阻止一个人看见某种东西,或将看
焦虑——人格之碍741
见的东西加以曲解或改造. 压抑还适用于创伤性记忆或与创伤经验有关的记忆,最常见的就是遗忘或健忘症. 比如一个被侮辱的少女,事后患了癔症性遗忘,因此不能回忆起受害事件的经过,这就可以减少她自我方面的痛苦.如果说压抑的心理指向是向内,那么投射的心理指向则是朝外. 投射又可称为外投或推诿,指自我把那些它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冲动和意念归咎于他人. 弗洛伊德说,当一个人的自我受到本我或超我的压抑而感到焦虑时,他可以将这焦虑的起因推诿于他人,或归咎于客观.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楚霸王项羽,四面楚歌,兵败如山倒. 他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于江边. 临终前,项羽悲叹:“此天之亡我也,非战之罪也!”项羽认为,他的失败是命运所致,是无可逃遁的客观规律,与他自己的主观意志及行为没有什么关系.这便是利用“投射”的方式来消除心理焦虑. 司马迁对项羽的这种“投射”颇为不满,他认为楚汉之争,楚亡汉兴,楚霸王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你项羽临死之时,尚不觉悟,也不自责,而说什么“天亡我”
,岂不谬哉!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项羽的自我不能忍受“自己要负战败的主要责任”这个真实的结论,只好选择了“投射”。司马迁若能设身处地,还是可以理解项羽的心情的.还有一种分享式投射,也就是与他人分享情感和思想.自己幸福便认为别人也幸福,自己悲痛便认为别人也悲痛. 仔细分析一下,所谓“分享”其实也是一种“防御”。如果别人不幸福,自己的幸福就会遭到损害,因为在别人不幸福而仅仅自己幸福的时候,自我就有一种负疚心理.为了消除威胁,
84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人就把幸福也加于他人. 又比如,有说谎习惯的人,总认为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说谎的,有这种分享式投射,说谎者就很容易做到既不诚实也不惭愧. 一贯考试作弊的学生,常常以人人都作弊来原谅自己;同样,认为大家都在乱搞男女关系的人,会借以原谅自己的越轨行为. 这一类投射并不压抑真正的动机,也不用其它的动机来代替,而把他的道德焦虑投射到他人身上.投射也可以是内向的,称之为“内向投射”。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个人很爱他的儿子,有一次,儿子在爷爷面前调皮捣蛋触怒了老爷子,当爷爷的一气之下责打了孙子. 做父亲的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又急又气又怜又恼,无奈之中,自打耳光. 他老父亲问他为何要这样,他回答:“你打我的儿子,我只好打你的儿子.”
在这个例子中,作父亲的看到自己的儿子受到责打,他的超我受到刺激,但他也不可能因此去责备他自己的父亲——因为这同样是为超我所禁止的. 他别无选择,只好“转向反对自己”
,用内向投射来减缓自我的焦虑,用自我惩罚来保护自我,来抵御超我对自我的谴责.第四种防御性机制叫“反相形成”
,这也是日常生活中常常能见到的. 斯特林堡是西方著名的文学家,但他有两大人格缺陷:心胸狭窄,爱情偏执. 身为一个大作家,心眼却很小很小,有一次,他们夫妻俩陪几位朋友在海滩散步,妻子与其中的一位男士正在海边拍一张合影照片,斯特林堡见状怒不可遏,硬是当着众多朋友的面把妻子从那位男士身边拉开,弄得他妻子分外尴尬. 他要求妻子只爱他一人,不允许妻子爱别人,甚至不允许她爱他们的孩子. 斯特林堡知道自
焦虑——人格之碍941
己的这些性格特征是病态的,他的自我为此也时常遭受道德性焦虑. 为了消弥这种焦虑,他在公开场合竭力表白他的“正常”。有记者问他:“你最讨厌什么样的男人?
最喜爱什么样的女人?“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最讨厌心胸狭窄的男人,最喜爱有母爱之心的女人.”
我们不能简单地指责这位作家口是心非、言行不一. 他是在运用“反相形成”来消解自己的心理焦虑.“反相形成”
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如吝啬者故意表现慷慨大方,虐待动物的人狂热地反对用动物作实验,对你恨之入骨者却向你套近乎,一向沉默寡言的人突然口若悬河……诸如此类,都是把某些不允许的冲动欲念,潜意识地转化成强烈的相反形式,以获得超我的认可,从而减轻和消除对自我的压力和威胁. 在弗洛伊德看来,反相形成是由本能的成对性(如生存与死亡,友爱与仇恨,建设与破坏,主动与被动,支配与顺从等等)及其相反相成所致. 一种本能,无论是直接对自我施加压力,还是通过超我对自我间接地施加压力,均可导致自我的焦虑. 这时,自我便向着与这一冲动相对应的本能转移,否认或掩盖其真实感情,并在表面上以一种极端相反的形式予以表现.还有一种性别角色上的反相形成. 在父权制的文化预设之下,男性标准成为唯一的标准,成为人格定位的准则. 有些男人把温柔与女性相提并论,因而害怕任何温柔的表现.为此,他们在装饰上极力显出刚强和男子气,结果弄成了一幅男性讽刺画. 还有些女性为了做“女强人”而在衣着和举止上模仿男人,为服从男性价值观而牺牲自己的个性特征. 上
05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面的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反相形成在消弥焦虑的同时,却歪曲了现实,屈从了虚假和伪善,使人格变得呆板、固执. 这些负面影响是应该引起我们警惕的.弗洛伊德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和成年期. 人格的正常发展,就是稳定地从一个时期过渡到另一个时期. 然而,进展有时会停止,人可能停留在原处,不能登上更高一级台阶,这种心理现象叫作“固着”。
固着也是对焦虑的一种防御机制. 他们焦虑什么?是什么危机造成了他们发展的停滞状态?弗洛伊德认为,主要危机是不安全、失败和惩罚.失败对一个人的自尊心是一种打击,害怕失败便成为心理焦虑. 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往往会导致失败;原地踏步反倒更安全.于是就用固着来防御焦虑.比如,儿童常常因为吮吸拇指或口吃而受家长的惩罚,儿童不断遭受挫折,反而强化了这种不良的反应. 即便是一位聪明的儿童,在演算数学习题时也会屡屡出错,这同样是因为早期挫折所形成的刻板行为.当然,一个人的各种发展水平不可能是同步的,有些行为可能已经进入了下一个阶段,而有些行为则可能仍滞留在前一个阶段. 从整体上考察,每个人的人格发展中,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固着现象. 弗洛伊德曾将幼儿性本能的发展描述成三个时期:口腔期,肛门期和阳具期;与此相对应的是三种不同的人格变态:依赖性人格,强迫性人格和独裁性人格. 依照人格的流变规律,个体走出幼儿期之后,人格变态也就消失了. 但是,由于固着的原因,即便是进入了成人期的人格,依然有着或依赖或强迫或独裁的特征.
焦虑——人格之碍151
第六种消释焦虑的方法是“退行”。如果说“固着”是滞留于此阶段,那么“退行”则是后退到前一个阶段. 我们常常看到,一位已经长大成人的青年,本来应该独立了,自食其力了,却依然像个小孩子,什么事都要依靠他的父母,甚至包括一些日常生活的小事,也不能自理,结果被称为“长不大的孩子”。这便是人格的“退行”
,主体通过倒退至人格发展的前一个(甚至前几个)阶段,来消除他自己对成长的恐惧. 又比如,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本来已经顺利地通过了口腔期,但是,当其母又生了一个小妹妹或小弟弟之后,父母的注意力便转移了,这个孩子便受到冷遇. 可怜的孩子为了消释失去母爱的焦虑,于是选择了“退行”
:退回“口腔期”
,重新吮吸手指、咬指甲、乱吃零食等等. 弗洛伊德把退行与固着比喻为战争过程中的撤退,在行军过程中,一旦遭遇到为不可克服的障碍或失败,只好以退为进,从长计议.也有一种对身心有益无害的退行,比如“老夫聊发少年狂”
,年迈者返老还童,表现出与自己的实际年龄完全不相符的天真、单纯、顽皮、执著和快乐. 这种“退行”昭示了个体的人老心不老,无疑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包括“退行”在内的上述六种防御性机制,对于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都是有利有弊,有得有失.
柳暗花明——人格之升华liuanhuaming——rengezhishenghua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生活是不容易的. 人格的生成与流变也是不容易的. 俄底浦斯情结的缠绕,梦的遮蔽,心理焦虑的阻滞……形形色色的障碍,曲曲折折的心路,人格的冲突与分裂,似乎要置个体灵魂于恐怖的炼狱,永无解脱之日.然而,人毕竟是人,人总是要冲破桎梏,总是超越障碍,
柳暗花明——人格之升华351
总是要走向明天,走向彼岸,走向更高的境界. 个体人格靠什么去超越各种心理障碍?靠什么走出心灵的炼狱?
靠“升华”。
上一章已经谈到的六种“心理防御机制”
,对于人格的去蔽、越障,无疑是有意义的;但这种“意义”是消极性的意义. 只有“升华”
,才是一种具有积极性意义的去蔽与越障.因此,升华在弗洛伊德的诸种“心理防御机制”中,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种. 在一个更宽广的范围内考察,升华理论在弗洛伊德的爱洛斯人格理论中,其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人格流变中的各种障碍,究其根源,大多来自本我的冲动,来自本我与自我、本我与超我、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复杂冲突. 因此,无论是哪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其主要任务,就是如何对付本我. 无论是压抑、投射、固着,还是反向形成、内向投射、退行,对于本我的挑战都是名副其实地“防御”
,是被动地消极地防守;唯有升华,才是一种主动地、积极地、以攻为守以退为进的“防御”
,是一种最富有建设性的心理防御机制. 严格地说,升华不能叫“防御”
,应该叫“进攻”
(或者叫“进取”)
,尽管这种“进攻”或“进取”采取了迂回和转移的方式.我们知道,本能的原始性冲动,一旦行为化,操作化,对于社会是一种破坏或威胁,因而是为社会所禁止的.升华,就是将本能的欲望冲动(主要是性冲动和攻击冲动)
,转化到被社会所允许或赞成的目标或对象方面去. 例如,一个同性恋男子,可将他的为社会所不容许的“同性恋”欲望,升华为雕塑家的艺术才能,而最终使他自己成为一名出色的男子健
45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美造型的雕塑家. 同样,一个攻击性、破坏性冲动很强的人,可以把他的冲动升华为运动场上的搏击、拼杀,可以将自己变为拳击家,变为体育健将. 而最常见的升华,是将性欲冲动升华为诗歌、戏剧、小说、电影、音乐、美术等艺术创作.升华的实质,是将原始的本能冲动,转向对更高级更具有社会价值活动的追求上. 弗洛伊德曾指出,像达. 芬奇的圣母像,莎士比亚的爱情诗,柴可夫斯基的音乐,都是天才者的升华的表现,都是人格升华的杰作与奇迹. 非天才者也一样地需要升华,他们常常是把自己的本能能量,转向一般性工作,如从事一般职业、公务和宗教活动.升华的心理学原理是“需求与满足”
;而升华的理论前提是“走出自恋”。我们从后者谈起.
1不做水仙花A美丽的森林仙子艾柯(Echo)
,一往深情地爱上了英俊少年纳西施(Narclsus)
,拼命地追求他. 可是,纳西施却不理睬艾柯. 可怜的艾柯由于失恋,憔悴而死,化为山谷里的回声(echo就是“回声”的意思)。这件事激怒了神,神决定惩罚纳西施;从此后,纳西施不准追求、爱恋任何姑娘,只能爱恋他自己. 于是,纳西施终日徘徊在水边,看着映在水中的自己的倒影. 他深深地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影子,如痴如醉,却是可望而不可及. 受着“自恋”折磨的纳西施,身心憔悴,神志恍惚,扑向了他的所爱——水中的影子,落水而死,化成了水仙花.
柳暗花明——人格之升华551
这是一个很有名的古希腊神话,弗洛伊德借用它来说明“自恋”。
在拉丁语中,Nar-clsus的含义是“水仙花”
;而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词典”里,这个拉丁词的含义则是“自恋”。弗洛伊德认为,当个体人格的爱洛斯贯注,固着于自身而不向外流泄时,就会形成“自恋”。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美丽而忧伤的奥菲莉娅,最后落水而死,也被一些评论家解释为纳西施式的自恋.中国古代也有一个很著名的“自恋悲剧”。明朝末年,有一位江南女子冯小青,不仅容貌出众,而且才华丰赡. 怎奈红颜薄命,十六岁嫁与杭州的一位姓冯的男子作妾. 冯夫人是出了名的悍妇,对小青百般刁难,肆意凌辱. 小青的丈夫又是一怯懦男子,唯悍妇马首是瞻. 小青在家中的遭遇便是可想而知. 可怜的小青,每每呆立于池边,看着自己在池水中的影子出神,真正是“顾影自怜”。形单影只的冯小青,把自己的影子作为自己爱恋的对象,她在诗中写道:
瘦影自怜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卿,指的是她自己的影子. 这两句诗形象而生动地勾画出冯小青和她的影子之间的缠绵缱绻的感情. 受着自恋的折磨,冯小青终日以泪洗面,郁郁寡欢,不到两年,便悲惨地死去,年仅十八岁. 冯小青死后,不少文人为她作传,还有不少的文学艺术家将她的悲惨遭遇写成小说,编成剧本. 到了本世纪的二十年代,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性心理学家潘光旦先生,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剖析冯小青的“自
65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恋心理“
,写了一本专著:《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闻一多先生,还特意为潘先生的这本书画了一幅《冯小青对镜图》,颇为传神地绘出冯小青顾影自怜的凄楚、哀怨与悲凉.不独是女性,男性也有自恋. 陶渊明隐居南山,孤独苦寂,“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对陶渊明非常崇敬的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有类似的情感经历: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诗人在月下独饮,将影子当作自己亲密的朋友,向影子倾诉自己的衷肠. 这种“自恋”颇有诗情画意,实际上是诗人对自恋的诗性处理,是对自恋的一种艺术升华.如果说,古希腊纳西施和古代中国冯小青的自恋,是一种心理变态,是一种自虐、自毁与自戕;那么,李白和陶渊明的诗,则是以艺术创作的方式,以诗歌的语言,化解了自恋,或者说,是对自恋的解脱或超越. 不做水仙花,他们走出了自恋.自恋具有很大的能量,这种能量扩散开去,便可能形成“自恋性认同”。一个有自恋倾向的个体,一旦发现他者身上也有自己所爱恋的特征,便会毫不犹豫地将自恋能量扩散到他者的那些特征上去. 例如,一个爱恋自身特征的男孩,往往会珍爱他人的那些男性特征,这并非是他想具有那些特征,而是因为这些特征跟他自己的相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把拥有跟我们自己同样特征的人视为同类,所谓“物以类聚”是也. 不仅是个性特征的拥有,对物质财富的拥有也是
柳暗花明——人格之升华751
如此. 一个有家庭电脑的人,很容易将也拥有家庭电脑的人视为同类;一个拥有私人小轿车的人,对于拥有小轿车和拥有摩托车的其他人,他当然更倾向于视前者为同类.应该注意将自恋性认同与对象选择区别开来. 如果有人作出对象选择,那是因为他想要获得该种对象. 而在自恋性认同中,他已经拥有了他所要获得的东西,因而他把对该事物的爱恋扩散到那些拥有同样事物的人身上. 男性之所以视男性为同类,是因为他们具有共同的特征;而他们之所以爱恋女性,是因为女性能够减弱他们的各自身心紧张. 一个人如果自恋因素非常强烈,他就只能从他的同类中寻求爱恋对象以获得心理的满足. 同性恋的产生,也就是这个原因. 即便是在异性恋中,也有某些同性恋的因素:有的男性会跟男人式的女性成双,而有的女性则会跟女人气十足的男性成对.像纳西施,像冯小青,人们可能会爱上自己的“倒影”。所有的心理选择,都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受自恋倾向的影响. 在恋爱过程中,如果相互之间没有任何的相似之处,一般是很难产生爱情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爱是有阶级性的.”——这句话如今被视为“左”的名言. 其实不然. 鲁迅就说过,焦大不会爱林妹妹,灾民不会爱兰花. 不同的阶级或阶层,有着不同的特征,有着不同的“认同标志”。由于个体在选择爱恋对象时,有不可抗拒的“趋同心理”
,所以他对同类者,或者说对那些与自己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特征的对象,会产生偏爱.他与他的对象之间,哪怕只有一两点相同之处——同一价值观,同一拥有物,同一
85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组织,同一国籍,同一所大学毕业,同一专业……——他就会很容易地与对方产生认同.心理认同的目标或对象,当然是个体所爱恋,所赏识,所崇拜的. 认同的目标一旦确定,个体不仅执著地追求,而且刻意模仿. 这种认同叫“目标认同”。如果父亲正在获得儿子所渴望的目标,儿子肯定会越大越像他父亲. 同样,一个女孩也可能会认同她的母亲.反过来,如果父母所追求的目标,并不是孩子所渴望的,孩子便会在别的地方寻求榜样. 电影为什么会如此受欢迎?就是因为观众可以把自己认同于影片中的某一个角色. 歌星,影星,舞星,球星,或者别的什么星为什么被崇拜?就是因为“星”们成为了普通人所认同的目标. 追星族的产生,实际上是目标认同的结果. 追星族们虽说非常狂热,但有一点他们是非常清醒的:他们自己成不了“星”。正是因为知道自己因种种原因而达不到“星”的水准,他们才认同于已经达到水准的“星”们,他们在狂热的追星过程中,获得了替代性满足.追星族虽说是成不了星,但他们与“星”们毕竟有一些相同或相似之处. 追歌星的人,也会唱歌;追球星的人,也会打球,或者懂球. 追星族的目标认同,往往是对象身上与自己相似的某些特征,当然追星族也会爱屋及乌,由爱对象的某一点而扩展为爱对象的一切,甚至包括缺点. 这样目标认同就带有了普遍性,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某些特征认同,他也往往与那个人的其它特征认同.目标认同还有一种变异:文饰作用. 个体为自己树立了某种目标,希望达到却未能达到,于是他转而否认该目标所
柳暗花明——人格之升华951
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伊索寓言》中的那只狐狸,想吃葡萄又吃不着,便说葡萄是酸的. 类似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屡见不鲜. 一个极想当官的人,未能如愿,便转而说:无官一身轻;甚至骂天下当官的都不是好东西,不当官的人都是清白的. 弗洛伊德把这叫作“酸葡萄机制”。与此相对应的是“甜柠檬机制”
:吃不到甜葡萄的狐狸,只好吃酸柠檬,还硬说酸柠檬是甜的. 个体未达到预定的目标,便苟且偷安,抬高现状和事物的价值. 一个围棋大师输棋后剃了光头,还说人剃了光头后,风一吹头脑更清醒,也显得更年轻更精神. 读者读到这儿,一定会想到阿Q,鲁迅笔下的阿Q,其心态与行为,就是目标认同中的“文饰作用”。
无缘无故地被别人打了,就说是“儿子打老子”
;看见别人有钱,就说“我先前比你阔多了”
;怎么也划不圆那个圆圈,就说“龟孙子才画得圆呢”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每每遭遇挫折或打击,阿Q总是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来掩饰自己的失败,以保持自己内心的安宁,从而使自己在精神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后来的评论者,异口同声地指出《阿Q正传》所描写的“精神胜利法”
,表现的是中国国民的劣根性——这自然是不错的. 但我们要问,精神胜利法在国人中,甚至在不同国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类中,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普遍性?读到这本书的读者,您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常常有“自我安慰”式的阿Q精神?这些自我安慰,对于抚慰受伤的心灵,对于调整情绪,振奋精神,对于从挫折中重新站起,毕竟是必不可少的. 不错,阿Q的精神胜利法
06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是有“劣根性”的一面;但放在一个更宽泛的前提下考察,“精神胜利法”
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也是一种心理调节方法.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鲁迅既是抨击国人的心理缺陷,也是在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深刻地剖析国人的潜意识心理——这一点,长期以来为评论家所忽略.顺便说一句,鲁迅很了解弗洛伊德,读《鲁迅全集》可知,鲁迅在他的文章中,曾多次提到弗洛伊德.扯得太远了,还是回到“心理认同”的话题上来. 安娜。弗洛伊德谈到“目标认同”的另一种变异:人们所认同的目标,除了他所依恋、敬爱、崇拜的对象,还可能是他所厌恶、反感、仇恨的对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的精神分析学者发现,在纳粹的集中营里,有些受法西斯残酷迫害的犹太人,产生了一种“与迫害者认同”的现象,即从迫害他们的纳粹身上,吸收了若干特点,使自己也变得对人粗暴无礼、残酷无情. 这种潜意识中的与迫害者的认同,其心理目标是减轻迫害者形象对自我的威胁. 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同一民族,同一阶级,同一阶层,甚至同一行业,同一单位,同一家庭的成员,为何要如此冷酷地互相殴斗,互相残杀?
这当中当然有“左”
的思潮的影响,有“四人帮”的倒行逆施,有少数恶人的丑行宣泄.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则是一种对迫害者的心理认同.一个原本忠厚善良的人,在受尽迫害之后,他可能转而去迫害其他的无辜者;一个文弱书生,在受到他者的毒打之后,也可能会去毒打其他的弱者. 为了减轻恶梦般遭遇所造成的心理焦虑,他走投无路,只好被迫选择“与迫害者认同”——
柳暗花明——人格之升华161
那一场民族大灾难中的普遍性心理变态,至今未引起研究者的注意.日常生活申,还有一种较为轻松一些的“与迫害者认同”。俗话说,十年的媳妇熬成婆. 当媳妇时,受够了婆婆的气,恨透了婆婆对自己的管制. 照理说,轮到自己当婆婆时,应该对媳妇仁慈宽厚一些才是. 其实不然. 昔日的媳妇一旦成为今日的婆婆,便产生“对婆婆的认同”
,也就是用她婆婆过去对她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自己的媳妇,有时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又比如,当学生的,最害怕考试,常常被没完没了的考试弄得身心憔悴,苦不堪言. 他们从心底里厌恶考试,并扩大化地怨恨制造考试的教师. 等到有一天,学生们毕业了,也成了教师,也要去制造一次又一次的考试. 他们并不会因为过去的痛苦经历而变得仁慈,他们同样向自己的教师认同,用同样的严格和冷峻,去折磨他们自己的学生.“与迫害者认同”和“目标性认同”一样,都是自恋性认同的变异,都是个体应该走出的心理误区. 与自恋性认同相对应的,则是他恋性认同,这便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
2需求与满足A从自恋到他恋,既是一种移位,也是一种升华.在爱洛斯人格中,本能是话跃的,也是易变的. 本能为了减轻紧张,常常不断地选择新的对象,不断地变换活动方式.在不能获得第一个对象时,本我的能量可以迅速地转移,转移到另一个能够获得心理满足的对象上. 这充分说明:心
26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理能量(爱洛斯能量)是能够转移的. 爱洛斯能量从一个对象向另一个对象的转移,就称为移位.人格的生成与流变,正是在一系列的能量移位或对象替换中进行的.当能量移位时,爱洛斯能源的来源与最终目的并不改变,改变的只是具体的目标和对象.爱洛斯人格的源泉是幼儿力比多;而幼儿力比多开始于“口腔需求”。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爱洛斯是从对“口腔需求”的满足开始的,或者说,是从“口腔满足”的移位开始的. 对于婴儿来说,口腔和嘴唇是与饮食紧密相连的敏感区,乳头对嘴唇的刺激促使婴儿吮吸. 这种吮吸一方面使饥饿感获得满足,同时对嘴唇的柔和刺激本身就是一种快感. 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取消这种刺激,就会使婴儿感到大为不安. 即便是长大了,进入了童年,还会渴望这种刺激,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小学生无意识地咬铅笔头,咬红领巾. 这充分说明,人体内有一种吮吸欲望,如果这种欲望不能在摄食中获得满足,他就会以其它的方式加以表现. 对于婴儿来说,他能选择的“替代式满足”只能是吮吸自己的拇指. 而吮吸拇指常常受到大人的处罚,于是他就寻找别的替代品,有时候,大人也帮他寻找,比如棒棒糖. 婴儿可以尽情地吮吸棒棒糖,而不必担心受到大人的惩罚. 婴儿长大后,社会对他的压力,促使他逐渐放弃儿童式的口腔满足,而采用成人式的,比如:吸烟、接吻、涂口红、饮酒、喝饮料、吹口哨,嚼口香糖、唱歌、侃大山、吐痰等等.当然,上述种种成人式的“口腔满足”
,它们所满足的并不仅仅是口腔需求,还同时满足了别的方面的需求.比如,接
柳暗花明——人格之升华361
吻也能满足性的需求,饮用烈性酒可以减轻多方面的心理紧张,所谓“一醉解千愁”。实际上,成人的对象选择取决于多种本能能量的汇合,弗洛伊德把这称之为“广度决定”。所谓广度决定即任何一种对象选择都有可能一石数鸟式地满足多种本能. 本能融合或广度决定也叫做压缩. 好几种本能的需求汇集到同一对象上,是一种多种能源的压缩. 比如栽培花木或做飞机模型,都可以同时满足好几种相关的心理需求.最典型的例子是看足球比赛.为什么普天下有那么多的足球迷?
其奥秘就在于看足球比赛可以满足多方面的心理需求.首先,足球的进攻性与冲撞性,满足了人内心深处的破坏性本能;其次,对足球明星的崇拜,又是一种目标性认同;再次,拼命地吹口哨,尽情地呐喊,还是一种“口腔满足”
;再次,痛快淋漓地射门,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多少有一些性的象征味道. 成年人(尤其是男性)对足球比赛保持经久不衰的热情,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需求满足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替代性满足是一种移位性升华. 那么,是什么东西决定了移位的方向?
第一是社会. 社会,通过其主要代理人父母,认可哪些对象可以选择,哪些对象是被禁止的,从而影响着移位的方向. 在儿童期,吮吸指头受到责备,而吸棒棒糖则可不加追究. 如果成年人也去吸棒棒糖便会受到嘲笑,但社会却允许成年人吸烟. 成年人如果抱着宝宝奶瓶吸奶,肯定会认为神经不正常;但如果是捧着酒瓶大口大口地喝啤酒,则不会遭非议,还会被认为颇有男人气. 社会就是这样,一方面限制某些选择对象,一方面又为人们提供某些令人满意的
46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替代品.本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禁止生产和销售烈性酒,并制定了严格的法令,却遭到人们的抵制. 人们不肯放弃这种最流行也是最痛快的口腔满足方式,于是非法酒店生意兴隆,非法酿造、贩运、销售烈酒的活动肆无忌惮,泛滥成灾.决定移位方向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是原选择对象与替代对象之间的相似性. 相似性越大,选择的可能性越大,有时,两者之间可能没有任何区别. 一个人如果不能通过某一条可行途径排泄他的紧张,他就会选择另一条途径,而选择的标准是:后者与前者有最大的相似性.如果第二条也行不通,他就选择第三条,如此继续下去,一直到找到他能够采用的途径为止.一般来说,相似程度会随着选择的进行而越来越小,个体的满意程度也随之越来越小,所谓“退而求其次”
,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这就好比找对象,寻找者心中总是有一个“意中人”的大致模样或标准,这标准或者是自己的“初恋”
,或者来自某部小说里的描写,或者就是自己的某个最熟悉的朋友的对象. 总之,带着这个框框去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第一次失败了,便降低标准再来一次;第二次失败了,便降低标准来第三次,直到成功为止. 当然,所谓“成功”
,是打了大大的折扣,作出了多种妥协的“成功”。但毕竟成功了. 不独是恋爱,任何一种对需求的满足,替代对象与第一选择相比,满足性总是要差一些,但毕竟比没有对象要强. 控制最后选择的是自我,因而自我不得不在本我、超我和外部世界相互对立的要求之中作出许多妥协.弗洛伊德指出,被用来满足心理需求的替代性对象,与原对象相比,如果代表了更为高尚的文化目标,这种转移就
柳暗花明——人格之升华561
叫升华.本能能量可以升华为智力、人道主义、科学发明、文学创作等等. 意大利画家达. 芬奇,自幼离开了母亲,在长期的孤独生活中,形成了恋母情结.为了化解这一个情结,他全身心地投入艺术创作. 达. 芬奇尤其喜欢画妇女肖像,他的《蒙娜丽莎》,具有圣母一样的慈祥与温柔,带着永恒的神秘的微笑. 达. 芬奇之所以热衷于女性肖像题材,是他的恋母情结得以转移并升华的具体表现. 弗洛伊德甚至认为,英国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歌,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法国小说家普鲁斯特的巨著《追忆似水年华》,都是作者同性恋心理升华的表现.他们的同性恋倾向在现实生活中未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因而转向艺术创造.缺乏艺术天才的普通人,也需要升华,他们只是采用了平平常常的消遣,来转换他们的爱洛斯能量. 他们可以听音乐,读小说,看电影,朗诵诗歌,或者踢足球,爬山,游泳,打乒乓……
爱洛斯人格流变中的移位与升华,与人类文明的进程息息相关. 个体人格,只有对自己的爱洛斯宣泻进行控制与引导,文明才能得到发展. 爱洛斯能量被引导到对社会有益的文化创造活动中,既满足了个体的心理需求,又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然而,爱洛斯的升华并不能给个体以完全的满足,总有一些紧张残余是升华所不能彻底排泄掉的. 这种紧张残余,一方面使文明人烦躁不安,另一方面又激励他为取得更高的成就而奋斗.欲望谷是神秘的,人的欲望从根本上说是永远无法满足的. 人总是在替代性对象中,寻找他的第一宣泻对象,在找
6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不到完全满意的替代对象时,他便继续寻找. 一旦他接受了某一种替代,我们就可以说他是在补偿他的原始对象. 身材矮小的人,羡慕身材高大者,前者可能用显示气派来弥补;渴望爱情的人,可能通过饮酒或过量饮食来补偿;喜欢孩子的单身妇女,可以通过当教师来获得补偿.个体的人格结构中,含有诸多类型的补偿.转移与升华都是替代性满足,被替代的对象是幼儿期和童年期受挫的愿望. 这并不等于说,替代性满足本身是幼稚的,而是说这种满足赖以存在的能量,来源于早期对象选择的能量的移位. 律师在法庭上口若悬河,辩才无碍,可以获得大量的口腔满足;外科医生挥舞手术刀在病人身上大开“杀戒”
,痛快淋漓地宣泻了自己的侵犯性本能;心理学家在进行性行为的科学研究时,操作那些为社会所禁忌的性话语,既满足了幼时渴求性知识的欲望,又满足了欲冲破性禁忌的心理冲动.我们不能说律师、外科医生、心理学家们的业务活动都是幼稚的、不成熟的. 成熟与幼稚,或者说成人与儿童的区别,并不在于能量的本源和最终目的,而在于如何使用能量.这段话也许有点费解,我们还是举例说明. 律师在法庭上的辩论,对于减少他的口腔紧张,与幼儿吸棒棒糖有着几乎同样的效果. 但他们各自为获得满足所采取的措施,是截然不同的. 一个终身从事性行为研究的科学家,可以与性生活放荡的唐. 璜或西门庆一样,使性紧张得到减轻,使性冲动得到满足,但他们对能量的使用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贡献知识促进人类文明,后者仅仅是获得个体的感官享受.
柳暗花明——人格之升华761
爱洛斯能量可以从一个对象移位到另一个对象,这是人格发展的最重要的媒介. 我们在《爱洛斯模式》中已经谈到:来自本我过程的能量,大量地移位到构成自我和超我的过程中去,从而形成自我和超我.而自我和超我的进一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各自系统内部的能量移位. 成人的兴趣、爱好、态度、依恋、价值观、拼搏精神、持久性,这些东西的形成与消失,都要归因于移位与升华. 从根本上说,没有爱洛斯能量的移位与升华,就没有人格的发展.爱洛斯能量的移位与升华,可以分散在一系列的活动之中. 同一爱洛斯本源,可以用来从事许多不同的工作. 打一个最通俗的比方:您家里的所有的家用电器,它们的活动及功能,正好比爱洛斯能量的多种方式的移位与升华;而它们的共同的也是唯一的能量源泉就是电源.您只要接上电源,各种活动就开始了:微波炉为您烤面包,搅肉器为您搅肉,吸尘器为您打扫房间,剃须刀为您剃须,洗衣机为您清洗衣物……以性本能为根柢的爱洛斯能量,可以分散到一系列的工作中去:写情书,培植花木,看足球比赛,沉醉于往事的遐想,从事文学创作……这些工作,常常具有双重意义:对于个体,是促进了爱洛斯人格的健康发展;对于整个人类,是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升华,功不可没.弗洛伊德的升华理论,更是功不可没.
爱洛斯——美之根柢ailuosi——meizhigendi
艺术,……究竟是另一个世界的幻觉,是黑暗灵魂的梦魇,还是人类精神发端的影象?
——荣格《心理学与文学》
在古希腊的神话中,爱洛斯是爱情之神,是爱情的化身.爱洛斯随身带着他的金箭,挽弓射向神衹,射向凡人,百发百中. 爱洛斯的神箭,唤起中箭者心中的爱情,也给他们带
爱洛斯——美之根柢961
来无边的幸福和无尽的忧愁.爱情是美的. 爱洛斯是美的. 爱洛斯人格的生成与流变也是美的.以为弗洛伊德醉心于人的阴暗心理,以为弗洛伊德专门揭露人的隐私——这其实是对弗洛伊德的最大的误解.弗洛伊德一生都在追求美,追求精神的美,追求艺术的美.弗洛伊德从小就对文学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维也纳,他读小学、中学和大学;在维也纳,他读世界上最著名的作家,最著名的作品:莎士比亚,歌德,陀思妥耶夫斯基,马克. 吐温,托马斯. 曼,茨威格,罗曼. 罗兰……
弗洛伊德说他最崇拜的作家是歌德. 青年时代,他怀着极大的兴趣,反复地阅读《浮士德》和《少年维特之烦恼》。
弗洛伊德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 他精通散文文体,练就了一手优美、自然、清澈的文笔. 作为一位著名的精神病医生,一位精神分析学大师,他当然想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但他未能如愿. 一九三○年,他获得了“歌德文学奖”。有人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弗洛伊德对文学的贡献比他对医学的贡献更大.在现代心理学史上,与文学有着如此密切之联系的心理学家,除了弗洛伊德,恐怕找不出第二个.弗洛伊德对文学艺术的最大贡献,还不是他的散文创作,而是他的爱洛斯理论. 当他的精神分析巨著《梦的释义》与二十世纪同步诞生时,精神分析学说就开始与文学艺术发生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
07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弗洛伊德主义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她对心理学本身的影响. 对于心理学这门学科来说,弗洛伊德主义真正算得上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了.让我们来领略这墙外的芬芳.
1寻找回去的路A最先将精神分析学说与文学艺术创作和批评连在一起的,是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 我们已经记住了弗洛伊德的“梦定义”
:梦是受压抑的愿望的替代满足. 俗话说,人生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照这样计算,人一生当中的全部愿望,大概有百分之八十或九十,是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的.怎么办?只好做梦. 只好到梦中去满足.任何一个个体,对梦的进入,实际上就是从现实生活中退出. 既然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自己的愿望,那么只好从不如意的现实中退缩下来. 问题的关键在于:退缩之后怎么办?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退缩之后,便钻进他用自己的想象力所营构的世界中,或沉溺于梦境,或深陷于遐想,或没完没了地回忆,或干脆一醉方休. 对于艺术家来说,情况就大不相同. 与普通人一样,艺术家们也做梦,也遐想,也回忆,也喝酒,一句话,也从不如意的现实世界中退出. 不同的是,艺术家们并不就此罢休.当他们从梦中从醉里醒过来之后,他们便开始寻找回去的路.返回何处?
返回现实.不是以日常生活的方式返回现实,
爱洛斯——美之根柢171
而是以审美创造的方式把握现实,再造现实,重新认识现实.艺术家们用自己的才情、技巧、想象,用自己所特有的符号或媒介,重新营构一个现实,为自己也为他人. 因为每一个读者都能和创造者一样,在这个艺术的世界中,圆他们自己的梦.艺术家们寻找回去的路,也就是在创造活动中,替代性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艺术家的心理需求以及对需求的满足,是非常复杂的,既有远近之别,又有大小之分,既有间接与直接的差别,还有有意与无意的分殊.(1)远近之别.远,指文学艺术家那些遥远的或痛苦或欢乐的记忆,那些因岁月流逝而进入潜意识的儿时的愿望. 中国当代女作家张洁,幼年失父,她从小就在内心深处编织关于父亲的美好的梦. 年过“不惑”
,她开始文学创作,儿时的那种感情需求便从她的笔尖流向作品,使得她心中所有的好男子的形象都与“好父亲”的形象重合,使得她小说中的理想丈夫无不带上“慈父”的特征.近的需求则源于眼前刺激,用德国心理学家勒温的话说,是源于近期发生的“具有诱发力的物件与事件”。
丙辰清明的“天安门事件”
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极大的震动.“四人帮”
垮台一年多,“四五运动”仍未公开平反. 正是当时那种复杂的政治环境,触使上海的青年作家宗福先萌生出一个强烈的愿望:用话剧的形式讴歌“四五英雄”
,控诉“四人帮”的暴行,他创作的《于无声处》上演后,立即引起轰动,被誉为“中国话剧舞台上的一声春雷”。
按照精神分析学说的观点,该剧
27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的诞生满足了千千万万中国人“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心理需求.(2)大小之别对于艺术家来说,大的需求往往影响并决定他本人对终身职业的选择、对题材的决定、对整体风格的建构等等. 鲁迅不去当医生而要当作家,就是因为他有着“用文学去根治国民劣根性”的文化需求;琼瑶专写言情小说,是因为她在经历了恋爱和婚姻的失败后而渴求真正的爱情. 中国当代作家中,冯骥才的“忧患意识”
、王朔的“胡同情结”
、史铁生的“地坛氛围”
、阿城的“道家风范”……都与各自那源于不同的心理结构和文化背景的心理需求密切相关.小的需求则影响作品细节的设置、词句的运用等细微之处. 张一弓在广州曾和一洋人吵架,窝了一肚子气,后来写短篇小说《黑娃照相》,让主人公拿起电话筒数落洋人,既为作品中人物增添一生动细节,也替作者出一口闷气.(3)间接与直接间接满足,指作家的某一愿望,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或不愿)在作品中直接说出,而常常用言外之意,用比兴之法.《西厢记》是写爱情的,但明朝大理论家李贽却认为《西厢记》作者的创作动机并不是写爱情,他说:
余览斯记,想见其为人,当其时必有大不得意于君臣朋友之间者,故借夫妇离合姻缘以发其端.
爱洛斯——美之根柢371
中国古代的作家中,借男女爱情来表达官场失意,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建安大诗人曹植,受其兄曹丕的迫害,政治上很不得志,他的《洛神赋》,写作者情场上的失意,而深层含意,则是抒写自己在官场上的失意. 从诗经到楚辞,到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多少作品都是像李贽所说的:
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
借酒浇愁,获得的是间接的心理满足.文学创作中的直接满足,多见于自传性作品. 在这类作品中,作者无须借酒浇愁,而是直抒胸臆,法国作家卢梭的《忏悔录》是一个极好例子. 卢梭十八岁时,曾经陷害过一位无辜的少女,此事成为“沉重的负担”一直压在他的良心之上,“摆脱这种良心的重负的要求,大大促使我决心撰写这部忏悔录.”
在这本书的第二章,作者坦率地叙述了此事的全部经过.由此事所引起的长久的心理紧张,只有当他深深地、直接地忏悔之后,才渐渐趋向平衡. 许多女性作家都有着坎坷的爱情经历,她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的爱之绿洲,在其自传性的小说中都能直接找到. 比如,夏绿蒂. 勃朗特在《简. 爱》中的爱情描写,实为作者经历之理想化再现. 这些女作家的爱情小说之所以格外动人,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她们的那些未能在生活中实现的爱的愿望——炽热的需求煎熬着痛苦的灵魂,以致于蓄积良久,势不能遏.(4)有意与无意
47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在大多数情况下,作家对自己的创作所要达到的心理需求,所要替代的目标,心中是有数的. 司马迁为何要写《史记》?他受了宫刑,遭受了奇耻大辱,他要发愤著书,要写一部千古不朽的史书,来弥补他在肉体上和精神上所受到的极大的伤害. 曹雪芹为何要写一部《红楼梦》?不是写“理治”
,不是颂“善政”
,也不是“伤时骂世”
、“干涉时世”
,只是要“写儿女之真情”。
《红楼梦》第一回里说:
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 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
可见《红楼梦》与前人许多小说的不同之处,就是要如实地叙写、真实地表现儿女之真情.与此相反的情况是,作家的需求被深埋在潜意识深底层,即使他在创作中获得了替代性满足,他也并不清楚那被替代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或选择对象. 前面提到的《黑娃照相》,起初作者也不知道为何要冒出一个“黑娃打电话奚落洋人”
的细节,直到作品发表后好久,一次十分偶然地触发,才使他挖掘出那已被无意地满足了的潜在的需求. 张洁将她儿时的“慈父”的梦,化为笔下的“好男子”的形象,也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这种无意识的满足,心理学上称之为“模糊的紧张”
,尽管主体竭力地寻思,却也记不起自己真正所要的东西是什么.“模糊的紧张”
,既为创作积蓄了情感,又为
爱洛斯——美之根柢571
灵感储备了燃料,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而最终会收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收获.弗洛伊德用“寻找回去的路”
来描写艺术家们的工作,既揭示了艺术活动的本质,也挖掘到了艺术创作的原动力. 在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中,创作主体返回现实的过程,就是主体爱洛斯人格的流变过程,也就是爱洛斯能量的转移与升华的过程.
2美的观念植根于性的激荡A标题中的这句话是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一书中说的,他指出:
我坚决认为,“美”的观念植根于性的激荡,其原义乃是“能激惹性感者.(德文中reiz一词兼含二义:在专门用语里,有”刺激“之意,而在日常用语里,则与英文里的charm〈迷人的〉、atBtraction〈诱惑性〉相当)。
弗洛伊德在这里所说的charm又可以译为“魅力”
,atBtraction则可以译为“吸引力”。从心理效应上看,美,也是一种刺激,美之“魅力”也,就是一种“迷人”的“诱惑性”和“吸引力”。弗洛伊德又说:
美的享受有一种感情的、特殊的、温和的陶
67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醉性质……对美的爱,好像是被抑制的冲动的最完美的例证.“美”和“魅力”是性对象的最原始的特征.
艺术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性的激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说,原始艺术就是“性的激荡”本身,这一点能从一些原始壁画和原始部落的舞蹈中得到证明. 而在古希腊的裸体雕塑中,这种“性的激荡”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肉体的赞美,不仅是古希腊的一种社会习惯,更是一种包含着智性和哲理的审美观念. 雕塑家由于性的激荡而产生出审美创作的强烈欲望,当他们将这种欲望化为人体(主要是裸体)雕塑时,赞美肉体的艺术品又引发欣赏者性的激荡. 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欣赏者,在他们的“性的激荡”之中,都是既有着生理的或感性的成份,又有着智性的或审美的因素. 人类第一次从人自身——人的形体和运动——发现了美,发现了艺术,发现了人的艺术价值,而这种发现,从起因到结果的全过程,都与爱洛斯能源密切相关.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的“羞耻心”也发展了,肉体的赞美成为淫荡,裸体艺术成为色情. 艺术史上,一班专门“给人穿裤子的画家”
,拿着教会的赏赐在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耶稣和圣母的裸体上,画上了“遮羞”的布条.“布条”又慢慢地“进化”为绳索,束缚乃至窒息艺术家和欣赏者的性的激荡.“布条”与“绳索”
,无疑是艺术发展的障碍;然而,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它们又可能以一种反射力刺激艺术的发
爱洛斯——美之根柢771
展,比如,西方中世纪教会的禁欲,反倒催生出文艺复兴时代文学的大繁荣.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人类羞耻心的发达,对于人类的审美意识,也有一种反射作用. 弗洛伊德说,“遮蔽躯体的衣物,随文明的发展,意在不断地激惹性的好奇心,也使性对象能以裸露身体来吸引异性.”当然,这种好奇心,需要转移和升华,需要转化为对人类文化有益的方向.“如果我们的兴趣从性器官转向全身的体态,这种好奇心的心理便是艺术的.”只有在爱洛斯人格升华的前提下,“性的好奇心”才能与“性激荡”一样,成为一种审美的元素. 个中奥秘就在于:
看别人袒裼裸袒的情形,大多数人多少都有一些;诚然,它使人们能够将其部分原欲投注到高级的艺术兴趣上面.
中外文学史上,有两部作品都因为露骨地写性而受到指责. 一部是英国作家劳伦斯的《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一部是中国的《金瓶梅》。这两部作品的命运有一些相似之处:刚刚问世之时,受到批判受到谴责,被说成是伤风败俗,十恶不赦. 又谁知,绳索和障碍刺激了人们的好奇心,作品通过各种方式在民间流传,截然不同的评论也唱起了对台戏. 就中国评论界的情况而言,到我们写这本书的二十世纪末,才对这两本最有争议的小说,有了一个大体上是公正的评价:它们都是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同样都是写性,都是用性的激荡来表现美的观念,但二
87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者的风格是截然不同的.《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用诗人的激情和诗的语言,描绘男女主人公的性行为,而且这种性行为发生在大自然的怀抱,发生在那个野性与温柔相结合的牧场.作者对人体的描写,对性交的描写,对性心理的描写,并非是淫荡的色情的,而是健康的、审美的. 读这部小说,我们从性本身就能发现美,欣赏美.劳伦斯的艺术实践及其成果,已经成为性美学的范例.《金瓶梅》的情况则颇为复杂.这部中国小说史上的精典作品,偶尔也用诗的语言描写性行为,但也有很丑陋的性描写,或者说她写了很多人物的性行为之丑,性目的之丑和性心理之丑.但正如十九世纪法国大作家雨果所说,“丑就在美的旁边”
,《金瓶梅》并非是为写丑而写丑,而是通过写丑,去同丑作斗争,并最终在美学上战胜丑恶.《金瓶梅》的作者在这方面可谓煞费苦心:从作品的内容上看,作者采用的是对性生活的悲剧性再现,对性心理的裂变式剖析和对性行为的谴责性描绘;在艺术形式上,作者是以“美文”写“丑事”
,小说的诸多形式要素——篇章结构、情节发展、人物语言——都有着较高的美学价值. 比如小说情节的安排,“伏线”与“流波”结合,使人物、事件穿插合宜,花团锦簇,五色迷人.弗洛伊德在《爱情心理学》一书中,也谈到了文学作品性描写中美与丑相交织的复杂情景. 弗洛伊德认为,作家们用性的描写表现自己审美理想,是一件很难的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文学家们不得不受制于某些条件;他们在影
爱洛斯——美之根柢971
响读者情绪的同时,还必须挑起智性的与美学的快感. 因此他们不能直言不讳……
爱洛斯冲动,是人的最本源的也是最根本的冲动,任何一个艺术家,在创作中无可逃遁地要受到爱洛斯冲动的巨大影响,无可选择地要在自己的作品中演绎爱洛斯人格的曲折流变.然而,艺术家们并不是可以“肆无忌惮”
,并不是可以“口无遮拦”
,他们也要受超我、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制衡和约束,也要受制于各种各样的条件.“为了影响读者的情绪”
,为了他们自己的和广大读者的“性的激荡”
,他们在作品中常常要写到性,要涉及人的潜意识的世界,甚至要揭示人的灵魂深处的丑恶与阴暗.同时,艺术家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有责任挑起读者的“智性的与美学的快感”
,因此他们不能“直言不讳”
,不能赤裸裸地写性,写丑. 他们要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化丑为美,以丑衬美,并最终在美学上战胜丑. 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弗洛伊德关于爱洛斯人格之“转移与升华”的理论,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艺术形式上讲,文学作品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物,所谓“升华”
,表现在具体的作品中,是人物形象的升华.当然,传品中的人物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表现的是作者的审美理想,因此,人物形象的升华,说到底,是艺术家人格的升华.弗洛伊德指出,文学创作中的“升华”“
,其作用体现在“把内心的冲突塑造成外界的形象”
,也就是把创作主体和人格升华,艺术化为作品人物形象的升华. 受弗洛伊德这一理论的
08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影响,西方一些著名的作家,如詹姆斯. 乔依斯、罗曼. 罗兰等人,都有意识地在作品中,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用大量的篇幅揭示人物的潜意识流变,通过心理分析来展示人物的深层心理,来表现人物的人格升华.
3病玫瑰A视爱洛斯为美之根柢,有着两方面的意义. 首先,她是一种艺术创作的理论,她以弗洛伊德式的独特方式,回答了关于艺术创造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创造活动的心理实质,创造主体的精神原动力,人物形象塑造及艺术表现技巧的人格来源,等等. 其次,她又是一种艺术批评的理论,她为艺术批评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观念和方法,以至于成为艺术批评史上的一大流派.在二十世纪的西方艺术批评的诸多流派中,精神分析学派独树一帜. 不少的精神分析派批评家,把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话语,直接运用于对文学作品的具体分析. 在这些批评家们的发中,文学作品就好比弗洛伊德私人诊所里的“患者”
,这些“患者”的“症状”
,既是心理学的,又是美学的;既是个性化的,又是普泛性的.我们来看看这些艺术领域的精神分析学家,是怎样“诊治”他们的“病人”的.先请您欣赏一首小诗:
啊,玫瑰,你病了!
爱洛斯——美之根柢181
在怒号的风暴中在黑夜中飞翔那条看不见的虫发现了你殷红的快乐之床;他黑暗隐秘的爱正把你生命损伤.
这首威廉. 布莱克的《病玫瑰》,在弗洛伊德学派的批评家们看来,是对人类的爱洛斯本能,以及与之相关的死本能的形象而细腻的描绘. 诗中的玫瑰象征女性的美,而这种美正被代表男性的虫所侵蚀所摧毁.爱洛斯既然是艺术之美的根柢,那么,构成爱洛斯人格的所有要素,同样也可以成为艺术作品的心理的艺术的要素.《白鲸》是一部很有名的小说.精神分析学派的批评家把白鲸解释为严格的清教道德的象征,也就是说,白鲸代表作家的超我;渴望报复、驱使全体船员追捕白鲸而终遭毁灭的船长埃哈伯,被视为代表狂暴固执的本我;虔诚的大副斯达巴克,努力调停白鲸和船长所分别代表的力量,则象征平衡节制的理性,亦即自我.弗洛伊德的一位法国女弟子,玛丽. 波拿巴,用同样的方法评论美国女作家爱伦. 坡的作品. 这位法国精神分析批评家,认为爱伦. 坡的一生及其全部作品,都贯穿着俄狄浦斯情结,并由此把这位美国作家的诗和小说中的所有形象都解释为性象征. 她的理由是:
28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要是把性理解为潜藏在人一生中所有爱的表示后面那种原始动力,那么几乎一切象征都是最广义上说来的性象征.
性象征——病玫瑰,这是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代码.这代码的创始者,是弗洛伊德本人.弗洛伊德不仅有批评理论,还有批评实践. 他本人就是一位出色的艺术批评家. 弗洛伊德在自己的理论著作中,涉及到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其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他对《俄狄浦斯王》、《哈姆莱特》和《卡拉马佐夫兄弟》这三部精典作品的分析. 弗洛伊德对《俄狄浦斯王》的分析我们在前面已作了详细的评介. 下面分别谈谈另外两部.
《哈姆莱特》
我们在《不做水仙花》一节里,曾谈起《哈姆莱特》中奥菲莉娅的纳西施式的自恋. 莎士比亚是精神分析学家们最喜欢的作家之一;而弗洛伊德对莎士比亚研究的最杰出的也是最有争议的贡献,就是他的惊人结论:哈姆莱特有“俄狄浦斯情结”。
评论界认为,尽管弗洛伊德的这一结论有值得商榷之处,但它的形式是十分优雅的. 弗洛伊德的论述依次分为四个层次.哈姆莱特的叔父克劳迪斯,谋杀了哈姆莱特的父亲,并娶走了他的母亲. 哈姆莱特应该报这“杀父娶母”之仇. 他有能力,也有机会. 可是,他一直延宕,迟迟不肯下手. 年青的王子为什么要延宕?为什么要在如此重大的事情上举棋
爱洛斯——美之根柢381
不定?几个世纪以来,评论家们对这一问题始终不能提供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而弗洛伊德能够解释. 精神分析的临床实践表明:每一个男孩潜意识中都有“杀父娶母”的念头,这就是“俄狄浦斯情结”。
这种孩提时代的愿望,在后来成年时代的无意识反应中一直延续下去.于是可以推导出第三层:克劳迪斯实际上做了哈姆莱特潜意识中想做的事. 换句话说,哈姆莱特在无意识中已经赦免了他的叔父. 有哈姆莱特的台词为证:
如果人人咎由自取,谁能躲过一顿鞭子?
当然,作为一个有着很强的理智和理性的成年人,他又不能够原谅克劳迪斯. 杀,还是不杀,便成了一个难以决断的问题.哈姆莱特的愿望是无意识的,哈姆莱特的延宕也是无意识的,——这一心理事实本身就注定评论家们无法解释这位青年王子的延宕.曾经为弗洛伊德写过长篇评传的英国心理学家琼斯,运用精神分析学说评论《哈姆莱特》,还写过一本专著. 琼斯发展了弗洛伊德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他指出,与其说是哈姆莱特要替自己报杀父之仇,倒不如说是克劳迪斯帮助他杀死了父亲,从而解除了他自幼以来的一块心病. 琼斯这样说的理由很充足. 你看:哈姆莱特说是要替父报仇,却是犹犹豫
48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豫. 内心斗争如此激烈,准备工作做得也是拖拖拉拉,以至于几次使计划落空.哈姆莱特虽说最后还是杀死了克劳迪斯,但他的代价是十分惨重的:他们母子双双身亡.《卡拉马佐夫兄弟》这也是一部弑父的悲剧,作者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马佐夫家有三兄弟,老大德米特里与父亲费道尔同时爱上了城里姿色惊人的艺妓格鲁申卡,经过一番情场较量,儿子打败了父亲,德米特里决定带情人私奔. 德米特里出走时,误伤了家中的老仆人;也正是在这一时刻,费道尔被人杀了. 于是,德米特里被当作弑父的罪犯交付审判,并被判流放二十年. 作品告诉读者,儿子是无辜的,父亲却是罪有应得:费道尔贪财好色,放荡不羁,卑鄙无耻. 他结过两次婚,先后断送了两个妻子的性命. 他灭绝人性地奸污了流浪街头的一个女白痴,生下私生子斯米尔加科夫. 而杀死他的真正的凶手就是他的私生子.早在十九世纪,精神分析的先驱之一尼采,就直言不讳地说过: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曾经教导过他的唯一的心理学家.尼采的这段话给弗洛伊德以很大的启示. 一九二六年,弗洛伊德写了一篇《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弑父者》,分析这部长篇小说. 他认为,与《俄狄浦斯王》和《哈姆莱特》一样,《卡拉马佐夫兄弟》也是一部表现“俄狄浦斯情结”的最典型最优秀的作品. 作为一位爱好文学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非常钦佩作者的才华,小说对灾难性事件和戏剧性冲突的出色叙述,对人物反常心理和人格分裂的传神写照,对人类肉体与精神之痛苦的生动表现,使弗洛伊德为之倾倒. 他尽管分析了作
爱洛斯——美之根柢581
品的“弑父情结”
,并得出了心理学的结论,可他又坦率地承认: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天才,“在天才面前,分析也只好缴械投降了.”
在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学派的批评家们,对《卡拉马佐夫兄弟》有更深刻的分析. 他们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父亲”的仇恨,实际上是对沙皇的仇恨,是对沙皇专制制度的痛恨.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一个家庭的父权统治,实际上是一个社会的君权统治的翻版. 在封建时代的中国,有“三钢五常”
,家庭里的“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说到底是要维系整个社会的“君为臣纲”。一个痛恨专制统治的人,必定要痛恨这“三纲”。因此,对父亲的仇视,既是一种无意识愿望,一种源于动儿性欲的爱洛斯冲动;但换一个视角看,它也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有着后天因素的社会思想. 尤其是像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生活在专制制度下的作家,他的“仇父”与“仇视君权”是统一的.在后弗洛伊德的这种艺术分析中,我们看到了心理学视角与社会学视角的结合,看到了弗洛伊德的继承者们对弗洛伊德主义的修正与改造,看到了弗洛伊德的“病玫瑰”已经有了别一种魅力.在二十世纪山头林立的艺术批评学派中,精神分析学说之所以有不衰的生命力,与一代接一代的后弗洛伊德理论家们对“病玫瑰”的改良与浇灌是分不开的.回头看,忘不了神秘的“病玫瑰”
,忘不了作为“艺术批评家”的弗洛伊德.
68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4沉默的羔羊A弗洛伊德主义对艺术的影响和介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仅就艺术体裁而论,弗洛伊德主义就分别介入了诗歌、小说、戏剧、绘画、电影等各种类型的艺术作品. 限于篇幅,我们不可能全面地讨论弗洛伊德主义与各门艺术种类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我们只谈谈电影,谈谈银幕上的爱洛斯.说来有趣,二十世纪初,当精神分析成为一种国际性学术述动,当爱洛斯话题弥漫于各个领域时,美国好莱坞的老板们,也不甘寂寞地赶来凑热闹. 当时的电影巨头,好莱坞制片人塞缪尔. 戈尔德温,开出十万美元的底价,请弗洛伊德“上山”
到好莱坞帮助把历史上的伟大爱情故事拍成电影.“遗憾”的是,弗洛伊德医生不想赚这笔钱,戈尔德温的计划因此落空.弗洛伊德不肯光顾好莱坞,并不妨碍弗洛伊德的“爱洛斯”走上银幕. 正像小说中对“意识流”的表现、对变态心理和分裂人格的揭示越来越多,银幕上也越来越频繁地演绎心理分析学说的那一套逻辑和术语. 当然,电影有自己的独特话语,有“蒙太奇”
,有“推、拉、摇、切”
,有“大制作、大场面、大动作”
,但这一切,在精神分析流派的影片中,都成了演绎“爱洛斯”流变的艺术手段.有一部很著名的美国影片《爱德华大夫》,成功地运用了
爱洛斯——美之根柢781
弗洛伊德关于“心理防御机制”
的理论来描写人物的心理、行为和命运. 影片写了一个精神病人的自杀,并调动电影手段来分析他之所以自杀的心理根源. 我们在《柳暗花明》那一章里介绍了“心理防御机制”中的“内向投射”。所谓“内向投射”
,是指将本来指向外界的攻击性冲动,转而指向自身,从而导致令他人也令自己无法理解的自残、自虐乃至自杀.《爱德华大夫》中的自杀者,陷于自我与超我、本我的严重冲突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内向投射”已不属于正常的消释焦虑的手段,而衍为病理性症状,因而,他的自杀便是不可避免的了.本世纪以来,受沸洛伊德主义影响或者与弗洛伊德主义有关的影片,不胜枚举. 我们想着重分析近年推出的一部《沉默的羔羊》。
这部美国影片获得一九九四年的奥斯卡金像奖. 影片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精神病医生比利博士和年青的女警官史嘉丽. 影片开始时,史嘉丽还是一位正在安全部门实习的警官学校的学员. 上司给她一个十分棘手的任务:为了解一桩连环杀人案的线索而去同比利博士交谈.这位比利博士本来是弗洛伊德博士的同行,开一个私人诊所,专门对病人进行精神分析. 谁料到,在日复一日的“谈疗法”和“自由联想”中,比利博士走火入魔了:先是爱上了自己的女病人,爱得太深之后又转化为仇恨,仇恨到极致则开始动口吃女病人.于是,这位吃人恶魔被关进了监狱,不是一般的监狱,而是一个大铁笼子. 这位铁笼子里的吃人狂,又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天才,他对犯罪心理的知微见著,他
8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对复杂案件的明察秋毫,没有哪一个职业侦探和警官能和他相比.史嘉丽要向比利博士了解的是一桩非常恐怖非常残忍的案子,凶手专门残杀年青女性,杀死后还要剥皮. 这位凶手曾经是比利的病人,因此,史嘉丽开门见山地要求比利提供关于凶手的线索. 面对年青的女警官,比利博士对史嘉丽本人的兴趣,远远地胜过对那桩案子的兴趣. 比利以他的精神分析学家的职业性目光,一眼就看出史嘉丽正在受潜意识的折磨,而且这种潜意识是来自童年的经历. 铁笼子里的吃人恶魔,把前来讯问他的女警官当作了他的病人,并开始对她进行精神分析.史嘉丽当然不愿意向比利提供关于她童年的任何经历,但为了完成任务,她不得不回答比利的问题. 刚开始还只是想敷衍一下,可是,精明的比利知道她说的哪些是真话哪些是假话,更知道如何诱导出对方的真话. 史嘉丽的童年经历终于一览无余地袒露于比利面前.原来,史嘉丽七岁那年,被寄养在一个偏远而荒寂的农场里,农场的主人养着一群小羊羔. 每到深夜,小羊羔便发出哀惋而凄凉的叫声,这叫声在史嘉丽幼小的心灵中,引起了极大的恐惧,她实在承受不了这恐惧,便悄悄地打开了羊圈的栅栏,放出了羊羔,她自己也跟着可怜的羊羔,向荒凉的旷野跑去.这事惊动了主人,恼怒的主人狠狠地训斥了小史嘉丽. 从那以后,羊羔的悲鸣潜入了史嘉丽的意识深处,驱逐不出,排遣不掉.按照比利的分析,史嘉丽潜意识中的羊羔本来是沉默的;是她正在调查的这件残杀无辜女性的连环杀人案,打破了羊
爱洛斯——美之根柢981
羔的沉默,唤起了羊羔的悲鸣,使得她重新回到童年的恐惧之中. 比利博士断言:这个案子不破,羊羔的悲鸣便不会停止,本我的折磨便不会结束,她的灵魂便得不到安宁.尽管作为职业的警官,史嘉丽厌恶比利;然而,她不得不承认,比利对她精神分析是正确的、真实的. 后来,几经周折,几经艰险,史嘉丽终于破了那个案子,并捉住了杀人凶手. 而比利靠着他的犯罪“天才”
,逃出了铁笼,逃到了遥远的非洲. 影片的结尾,比利从非洲给史嘉丽打来电话,祝贺她破案成功,并问她心中的羔羊是不是已经沉默. 史嘉丽无言以对.这部影片颇有象征意味.与其说它是一部心理恐怖片,倒不如说它是一个关于“爱洛斯人格结构”的寓言. 铁笼子里的比利象征狂暴的毫无理性的本我;而比利的用“口”吃人,显然是用一种变态的方式来满足他的“口腔需求”。须知,在弗洛伊德的词典中,“本我”就等于“吃人猛兽”。史嘉丽的那位代表法律与正义的上司,是超我的象征. 而史嘉丽本人则代表着自我:她四面受敌,既要对付她自己的本我,那羔羊的悲鸣,还要去征服铁笼子的本我,那个吃人恶魔;既要无条件地执行超我的命令,又不得不在严厉的超我与恐怖的本我之间周旋,还得冲破外部世界(包括人的社会)的种种制约与束缚,努力完成她的使命. 史嘉丽成功了. 她打败了本我,她完成了超我的使命,她还使得她的自我与人格得到了升华.影片的象征的意味并未到此结束. 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影片为什么要把一位职业的精神病医生,一位天才的
09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精神分析专家写成一个吃人恶魔,并把他关在铁笼子里?这究竟是对精神分析学家的偏见乃至恐惧,还是对这种“偏见或恐惧”本身的嘲讽?我们认为,“铁笼子里的精神分析学家”这一银幕形象,真实地表现了影片编导者对精神分析学说的矛盾心理. 无论是对于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人,精神分析学说都是不可少的,这正好像人类不能没有医生;但是,精神分析学说一旦被强调到极端的地位,尤其是这一学说的无意识理论一旦被普泛化被极端化,那么,这种已遭“异化”
的学说,对人的心理健康,对人类的正常心理生活,便会带来伤害. ——在这里,我们看到影片编导者自身的人格冲突和心理焦虑.不管怎么说,没有弗洛伊德主义,就不可能有《沉默的羔羊》,就不可能有银幕上的爱洛斯.对于艺术而言,“羔羊”不会沉默,“爱洛斯”不会沉默.
打开柜门dakaiguimen
我的命运似乎注定要发现那些显而易见的事情……
——弗洛伊德语,引自钟斯《弗洛伊德评传》
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心理学”是文化人的事,是远离他们日常生活的学问. 即便对文化人,提到“心理学”
,恐怕更多地是想到那些繁琐的实验,令人头疼的统计数字,让人费解的专有名词……心理学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也有了
29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数不清的理论流派,但真正能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发生紧密联系,并且能对日常生活产生广泛影响的“心理学”
理论,在弗洛伊德主义诞生之前,还难以见到.弗洛伊德的爱洛斯人格理论,在两个方面,对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是对艺术创造和艺术批评的介入(正如我们在上一章所谈到的)
,第二是对大众日常生活的渗透. 后一种“渗透”又大体上分三个层次.一是“性论”。这是最深潜的,也是最为人所忌讳的.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人都不可能避开“性”这个层次. 直言不讳的弗洛伊德,公开探讨这个问题,触到了人类的隐私,也触到人类文化的要害.二是“梦论”。这是最普泛的,也是最朦胧的. 谁人不做梦?谁又能说得清楚自己的梦?弗洛伊德从“梦”入手,探讨人的潜意识,其理论触角,直指人的梦境,直指梦境后面的本我.三是“过失论”。这是最表层的,也是最常见的. 一年三百六十天,哪个人没有一点闪失,或丢三拉四,不是忘了这就是忘了那;或说错话写错字,出洋相闹笑话;或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心共口敌……
前面两个层次,我们均已谈过;这一章,想着重从“过失心理学”
的角度,谈谈弗洛伊德的爱洛斯理论与日常生活、大众心理的关系.人的日常生活心理,像家里的大杂柜,什么东西都装在里面,五花八门,无所不包. 我们来打开柜门,看看里面到底有些什么.
打开柜门391
1为了忘却的记忆A弗洛伊德写完《梦的释义》之后,又写了一本《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
为什么要写后面这本书?
这与他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有关.年过“不惑”
,弗洛伊德对自己的童年往事,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他回忆童年生活的时候,有一幕情景总是反复不断地浮现于他的眼前. 他叙述道:
我看见自己站在一个大柜子前,比我大整整二十岁的异母哥哥正拉着敞开的柜门. 我站在那儿哭叫着不知要什么东西.我那纤细姣好的母亲,仿佛刚从街上回来,忽然走进房里.
在进行自我分析以前,弗洛伊德始终不知道这幕情景的实际含义.他向自己提出一连串的疑问:“哥哥想打开或想关闭的究竟是什么柜子?我为什么要哭?母亲为什么刚好在那时出现在我面前?……”
为了分析这一童年生活场景,弗洛伊德询问了他的母亲.原来,弗洛伊德两岁时,有一天发现他心爱的小保姆忽然不见了. 他哥哥开玩笑似地说,她被关起来了. 实际上,小保姆因为偷主人家的东西而被辞退了. 弗洛佛德却认为,小保姆被哥哥锁在了柜子里. 所以,当小弗洛伊德发现妈妈不在家时,便以为哥哥把心爱的妈妈也锁到了柜子里. 后来知道妈妈不在柜子里,弗洛伊德哭得更厉害. 就在这个时候,妈
49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妈出现了,解除了他的焦虑.如果没有妈妈的叙述和提示,弗洛伊德不可能回想起那件童年往事. 童年的回忆为什么朦朦胧胧、残破不全?弗洛伊德认为,并不是我们的记忆有毛病,而是成人的经验遮蔽了或者改造了童年的记忆.弗洛伊德说:“童年以后的诸种强烈力量往往改塑了我们婴儿期经验的记忆容量. 可能也就是这一种力量的作用,才使得我们的童年生活回想起来朦胧似梦.”
有时候,虽然能够记忆起童年的往事,但这件往事的真正含义却被遗忘掉了. 弗洛伊德举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有位二十四岁的青年,记起了一件五岁时发生的事情. 在花园的凉亭里,他坐在姑姑身旁. 姑姑正在教他认字母. 他觉得自己很难分清字母“M”和“N”
,要求姑姑告诉他如何区分这两个字母. 姑姑说,“M”比“N”整整多了一笔.这段完整的记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个青年从小就刻苦好学,即使长大了也仍然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以至念念不忘早期学习的那段印象?可是,他为什么偏偏只记住了“M”
与“N”的这一段?
为什么记得如此完整和清晰?
就连这位青年自己也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弗洛伊德认为,这段记忆遮蔽了童年时期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儿童想要了解男人与女人的区别,这种好奇心几乎为大多数儿童所共有. 显然,这位男青年在童年时期也有这种好奇心.就像他想分清M和N这两个字母有何区别一样,他也想知道男孩和女孩究竟有何不同,真希望姑姑在这方面也能教教他. 一旦他发现,两性之间并无太大差别——男孩只
打开柜门591
比女孩多了那么一部分,他才记住了童年时期的那种好奇心.遗忘是一种日常心理,弗洛伊德把它们分为三类.(1)忘记别人的姓名一个人若是忘记了他所熟悉的人的姓名,我们便可以猜想,他对他所忘掉姓名的那个人必无好感.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一书中举了几个很有趣的例子.Y先生与某女士发生恋爱,但某女士对Y先生并无好感. 过不多久,她与X先生结婚了.Y先生与X先生早就认识,并且同他有业务上的关系. 可是现在,Y先生一再忘记X先生的名字,以至于每当要给X先生写信时,就要向别人询问X先生的名字.显然,可怜的Y先生是要忘掉他的情敌,永远不再想起他.某女士向医生打听一个他们所共同认识的女朋友. 她只记得这位女友未出嫁之前的姓氏,却忘记了她结婚以后的姓氏. 她承认自己很反对女友的这桩婚事,而且十分厌恶女友的丈夫.(2)忘记自己的诺言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对别人许诺,我们也常常忘记了自己的诺言.发生这种情况,并不总是因为我们言行不一、口是心非,而是另有隐衷. 弗洛伊德认为,对“诺言”的遗忘,多半是由于一种与“诺言”相反的情感,潜意识中阻止了主体对“诺言”的执行,只是主体事后不肯承认这一点. 某位家庭主妇,本来邀请了一位客人,客人按时赴约. 女主人看见客人后却说:“哦,你来了. 你看你看,我忘了今天的约会了.”显然,这位客人并不怎么受欢迎. 当然,主人决不会袒
69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露自己的潜意识,而是很方便地归咎于自己的记性不好. 弗洛伊德举了一个正面的例子:在军队中,遗忘不能作为借口以求得宽恕而免于刑罚——这一条铁的纪律被大家承认,而这一事实本身就充分说明,对诺言的遗忘是故意的,遗忘者必须对自己的遗忘负责.生活中常常有这一类尬尴:某位或有权势或有门路或有本事的人答应给您帮忙,而且显得极有诚意极有把握. 您满怀希望地等待,好不容易到了对方给您许诺的时间界限,您又去找那位,您得到的回答却是:“哎呀,真对不起,我把这件事给忘了.”然后,对方再次许诺,比第一次还要诚恳还要有把握. 当然,您不会相信了,而且您心里头非常明白:他根本不是什么记性不好,而压根儿就没想办这事.(3)忘物丢失东西,忘记把东西放在什么地方了——这类事,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人们都深知因丢失东西而导致的烦恼,却没有认真想一想,我们对物件的遗忘,有时候是有目的的,是一种无意识的“蓄谋”。一位青年丢失了他所喜爱的一支笔.就在这件事发生的前几天,他收到他姐夫的信,信的结尾是这样一句话:“我现在可没有时间和兴致鼓励你浅薄游荡.”
原来,这支笔就是姐夫送给他的. 姐夫在信中对他的指责,惹起了他的不快. 所以说,在他的“忘物”背后,有“遗弃赠品”之意.一个人遗失物件,或者由于同赠物者吵嘴而不愿记起他,或者由于厌旧喜新,企图找个借口来获得较新较好的物品.又如,将物品失落、损坏甚至毁坏,也可以用来达到相类似的
打开柜门791
目的. 一个小孩在他生日的前一天,弄坏了自己的玩具、手表和书包,这能被看作是偶然发生的事吗?
还有一种“暂时性遗忘”
,弗洛伊德谈过这方面的例子.一位青年前几年与他的妻子有许多的误会. 他以为她太冷谈了,虽然他愿意承认她的美德,但他们在同居时却缺乏感情.有一天,妻子散步回来,给丈夫买回一本书,并以为这本书可以使丈夫高兴. 当然,丈夫很感谢妻子的礼物,并答应好好读这本书. 可是,过了几天,丈夫忘记把这本书放到什么地方了,怎么找也找不到. 几个月过去了,偶然也想起这本书,也在屋子里找一找,可就是找不着.半年之后,这位年轻丈夫的母亲病了. 年轻人的小家与他母亲的家相距很远,但他妻子却不辞劳苦地去照顾婆婆.这件事使丈夫颇为感动,也改变了他关于妻子“冷淡”的成见.有一天晚上,丈夫回到家里,怀着对妻子的一腔感激,坐在书桌前,慢慢打开抽屉. 就在这一刻,他朦朦胧胧地感到(虽然他并没有完全的把握)
:那本书,那件妻子馈赠的被他遗忘数月且遍寻不见的礼物将要出现了.果真如此. ——信不信由您.弗洛伊德的结论是:动机既然消失,失物便可复得.(4)忘事常说“贵人多忘事”。其实,谁都会“忘事”。
弗洛伊德举了他自己的两个例子. 有一次,为了一点小事,太太惹恼了弗洛伊德. 当时,他们正在一家小餐馆吃饭.有两个不知趣的人坐到他们对面,其中一个是维也纳人,而且他同弗洛伊德曾经有过交往,但后来关系破裂了. 弗洛伊
89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德很讨厌这个人,但弗洛伊德太太并不了解自己丈夫与与那个人的关系,对那个人的坏名声也一无所知. 所以,就很自然地与那个人攀谈起来. 谈话中,弗洛伊德太太还不时地询问有关问题,并对那个人的回答表示赞赏.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弗洛伊德终于忍不住,发起了脾气.几星期后,弗洛伊德偶然向一位亲戚抱怨他太太不懂事,但一谈起那次在餐馆里他太太同那个人的谈话,弗洛伊德却连半句也回忆不起来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须知弗洛伊德并非是健忘的人.弗洛伊德说:“我原是个经常陷于自我烦恼的人,不轻易忘记那些令我困惑的经历. 所以,这次健忘,显然是尊重我妻子,不愿意使她失面子的结果.”
还有一次相类似的经历.弗洛伊德太太说了一句蠢话,惹得弗洛伊德发笑. 几个小时后,弗洛伊德一位很要好的朋友来访,彼此畅谈甚欢. 弗洛伊德很想重述他太太刚才讲过的蠢话,不料连一个字也记不起来了.弗洛伊德深爱他的妻子,他对妻子的挚爱与尊重,导致了他的遗忘.弗洛伊德是个很重感情的人,为此,他常常闹一些笑话.每次去拜访朋友,走到朋友的家门口,就不由自主地掏出兜里的钥匙,就像在自家门口常做的那样. 弗洛伊德分析,这说明他与朋友的关系太亲密了,结果导致潜意识中关于自家人关系的那些习惯性动作突然冒了出来,出现了“如同回家一样”的错觉.从这些事情中,也可以看出弗洛伊德这个人的性格: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抓住不放,并想方设法去寻找与这些小事有关的心理规律. 如果没有这一点,弗洛伊德主义就不可
打开柜门991
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密切联系了.
2不愿开会的议长A这是一个笑话.某个国家的众议院开会,议长致开幕词:“诸位贤达先生们!我有幸介绍某某及某某先生来参加我们的会议,我就此宣布会议‘闭幕’!”在哄堂大笑中,这位议长才发现自己说错了话,赶忙纠正. 议长的口误,无意中暴露了他内心深处的苦衷. 日复一日,受着各种会议的煎熬,这位议长是多么讨厌开会,多么不愿意参加这种会议,以至于在会议刚刚开幕的时候,他就希望这会议赶快“闭幕”了.口误者,内心深处有两种相互牵制的心理机制:被压抑住的牵制倾向与意识到的牵制倾向.拿刚才的这个笑话为例,“闭幕”意念是被压抑住的牵制倾向,而“开幕”则是意识到的牵制倾向. 在正常情况下,“意识到的”应该管住“被压抑的”
,好比这位议长,应该说“开幕”而不应该说“闭幕”。然而,在这两个意念的相互冲突中,有时候“被压抑的”会不知不觉地冒出来,出一出自我的洋相,于是就有了在开幕式上宣布“闭幕”的笑话.上面这个笑话也是来自弗洛伊德的《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日常生活中,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不得不说一些违心的话. 比如一位学生并不喜欢他的老师,可是,按照超我的要求,学生必须尊重教师,因此这位学生需要用超我管住他的本我. 但有时候,本我会出其不意地冒出来. 比如下面
0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这个例子.某大学历史系的一位教师,学问很好,出版过不少历史学专著. 这位教师对学生却非常严格,常常指责学生的缺点与过失,毫不留情面,学生对他是又尊敬,又恼恨. 有一次,这位历史教师在课堂上狠狠地批评一位学生,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过了几天,他和这位学生有一次谈话,其中两句是:
学生:您是我们这个领域歇斯底里的(hysBterical)书写得最多的人!
教师:是hysterical,还是historical?看来,你非常恰当地责备了我在课堂上对你的伤害.
本来,学生是要赞扬他的老师“历史书”写得多,却无意中说成了“歇斯底里的书”。在英文里,“历史的”
(historical)
“歇斯底里的”
(hysterical)这两个单词的读音非常相似,只有一个元音的读音略有不同. 那个学生发生口误是可以理解的. 但细心的教师从学生的口误中听出了学生对自己的批评. 可见弗洛伊德关于“日常过失”的心理学是有实际意义的.在这个学生的口误中,有两个相互牵制的意向:一个是意识中的“称赞老师”的意向,另一个是潜意识中的“指责老师”的意向,其结果是后者牵制住了前者. 还有一种口误,并没有相互牵制的两种意向. 弗洛伊德举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例子.弗洛伊德在一次旅游中遇见两位维也纳女人,他陪她们
打开柜门102
散步,并一起讨论旅游生活的快乐与辛苦. 有一位女士认为旅游是件苦差事,她说:“整天在太阳下面走路,直到外衣……
和别的东西为汗湿透,这的确是一件不愉快的事.“
弗洛伊德事后分析,这位女士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在某一点上(即打省略号的地方)略为迟疑了.这位女士当时接着说:“然而,假如有nachhose换一换……”hose的意思是“裤子”
;这位女士本来是要说“nachause”
,即“我家里”
,结果发生了口误.弗洛伊德认为,这位女士第二句话中的口误,与她第一句话中被省略的内容有关. 在第一句话里,女士本来是准备列举一些衣服的名称:如外衣、衬衫、衬裤等等,但为了使她的谈话内容合乎礼仪,她将“衬裤”省略掉了. 在说第二句话时,那个被省略掉了的“衬裤”
(hose)
,因其发音与“家里”
(hause)相似,就悄悄地从说话人的潜意识中溜了出来,取代了后者,结果使得这位女士将“家里”说成了“衬裤”。
在这个口误中,并无两种意识的互相牵制,只是前一句话的“思路的尾声”导致了第二句话的口误.还有一种“笔误”也是颇有意味的.《精神分析引论》中有一个例子. 当时的维也纳有一份《社会民主报》。某日,该报在第一版报道一次节日宴会,说:“与会者有呆子殿下……”第二天,该报专门为此发了一篇“更正”。且看它是如何“更正”的:“昨日本报的错句应更正为‘公鸡殿下’。”按弗洛伊德的观点,导致报纸一错再错的,并不是因为“呆子”与“公鸡”这两个单词的拼写很相似,而是因为写这条报导的记者在潜意识中对“殿下”不恭.
20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另一个例子与此相似. 某报随军记者访问某将军,写成了文章见报,却称这位将军是“临战而惧的军人”。次日,他在报上发表“更正”
,说昨日的话应为“好酒成癖的军人”。
其实,连弗洛伊德也承认,并非所有的口误、笔误或别的什么误都是有意义的. 一方面,我们可以运用弗洛伊德关于“过失”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我们的日常行为和心理;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大可不必搞得神经兮兮,以为任何小事都有重大含义.
3尼采的记忆与骄傲A德国哲学家尼采,比弗洛伊德大十二岁.尼采的思想,在许多方面,可以说是弗洛伊德主义的先驱. 弗洛伊德在他的《自传》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尼采的猜测和直觉,与精神分析学辛勤研究的成果,也常常会出现惊人的一致,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我有很长时间尽量避免和他接触;我这样做主要是想让自己的思想免受干扰,我倒不在乎哪些观点是谁先提出来的.
事实上,尼采的思想仍然“干扰”
(或者说“影响”)了弗洛伊德. 比如我们在上一章所谈到的:尼采对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价,就影响了弗洛伊德的美学观念.在日常生活心理学的领域,尼采对弗洛伊德也有影响.尼
打开柜门302
采写道:
我的记忆说:“我曾做过那件事.”但我的骄傲说:“我没做过.”而且坚持不让. 最后,我的记忆让了步.
弗洛伊德对尼采的这段话非常重视. 这段话,至少有着两个方面的含义. 人的记忆与遗忘是有选择的. 对那些痛苦的、引以为耻的、有损良心与尊严的经历,主体会将其压抑至潜意识,而导致自我将它忘记得一干二净;而对那些代表着成功、尊严、辉煌、得意的往事,主体却记得清清楚楚,连细节也不会忘记. 我们常常听上了年纪的人谈他的过去,一般来说,他不会去讲自己当年如何“走麦城”
,只会津津有味地讲自己当年如何“过五关斩六将”。
尼采的这段话,还有着更为宽泛的含义.“我的骄傲”与“我的记忆”
,相辅相成、相引相斥地构成个体的人格冲突.爱洛斯人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对立统一体,她的三大构成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本身就是既相互冲突,又相互依存的. 而且,这三大部分又分别与“外部世界”构成错综复杂的关系. 爱洛斯人格的生成与流变,从根本上说,是在冲突、矛盾与斗争中进行的. 这种带有总体特征的冲突与矛盾,反映到个体的日常生活中,便形成诸如“我的记忆”
与“我的骄傲”这种带有局部特征的人格冲突或分裂.我们在《焦虑——人格之碍》一章,已经谈到爱洛斯人格的总体性分裂;于此,我们从日常生活心理学的角度,谈
40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谈个体人格冲突的诸多侧面.(1)心共口敌“心”指思想,“口”指言语. 言语是思想的符号,思想是言语的实质. 从逻辑上讲,二者是应该完全一致的. 但我们知道,爱洛斯冲动是非逻辑的,非理性的. 因而,在爱洛斯人格的流变过程中,一个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心”与“口”为敌,也就是“说谎”。
谁都知道:说谎不对;但谁都不敢说:我这辈子从未说过谎.那种导致灾难性后果的说谎,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我们只讨论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说谎”。
有善意的“说谎”
,所谓“假话真情”
;有礼仪性的“说慌”
,所谓“外交辞令”
;有社交性的“说谎”
,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有商业性的“说谎”
,诸如“今年二十,明年十八”之类的广告词……
大部分的“说谎”
,应该说都是人格之瑕累,都需要疗救.但较好的疗救方法,并非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说谎”
,而是应该具体分析人们之所以“说谎”的心理根源:或者是本我对超我的屈从,或者是自我对诸多矛盾的逃避,或者是“心理防御机制”的负面效应……治病要治根,只有找到“心共口敌”的心理根源,才能从根本上治疗这一人格痼疾.(2)言行不一这是另一种方式的“说谎”。我们在前面讨论过的“忘记自己的诺言”
,便是“言行不一”之一种.言必信,行必果——这是社会公德,用弗洛伊德的术语表述,是超我对人格的道德要求. 但本我和自我,对超我的
打开柜门502
要求或命令并非是无条件服从的. 在特定的时空中,出于某种特定的需要,自我对外界或他人会作出某些许诺;而一旦时空条件发生了变化,心理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自我就可以“变封”
,就可以“食言”。尽管自我会为此受到超我的严厉指责,但聪明狡黠的自我总会找到“自我安慰”或“自我解脱”的办法.请读者千万不要误会:我们这样说是在为“言行不一”
开脱. 一个人格高洁者,或者说一个健康的完整的人格,应该是言行一致的. 但生活是复杂的,人是复杂的. 真实的(不是书本上的或大众传媒中的)生活告诉我们,“言行不一”决非个别或偶然现象. 我们的社会,对付这种现象的武器,一般都是道德伦理学的.伦理学的思路是“非善即恶”
,“非美即丑”。这是一种二元两极对立的怪圈. 其实,包括“言行不一”在内的许多人格现象,并不能简单纳入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 我们要走出这一怪圈,要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观察、分析、研究并评价各种人格冲突与人格分裂.(3)才性异区这又是一个交叉于伦理学与心理学之间的人格现象.才,指个体的才能、才情、才藻,说得更宽泛些,是指个体的智力与能力. 性,则比较复杂,它既可以指性格、性情、气质这些心理学特征;也可以指德性、品性、人品这些伦理学特质.正如言行要一致,心口要一致,才性也应该统一. 人格的“度”是否高,人格的魅力是否大,在很大程度上,就看
60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他的才性是否能统一. 一个人,如果既才华出众,才气非凡,又人品高洁,趣味高尚,那么这个人差不多就是完人了.中国有句古话:金无中赤,人无完人. 现实生活中,才性双优者,毕竟是凤毛麟角.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才”与“性”
往往是不统一的.比如我们已经说过的潘岳和爱因斯坦.这样例子太多了,以至于我们没有必要在这里费笔墨来列举.您只要看看您的四周,您就会很容易地找到几个“才性异区”的例子.一方面,我们要承认这是一种带有普泛性的人格现象;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因为它的普遍化而对它熟视无睹、视而不见. 对于普通人来说,在努力提高“才”之程度的同时,更要提高作为人的精神——文化的度,从而塑造出一个健康的人格;对于那些有着特殊才能的人(如艺术家、科学家、学者等等)来说,不能因其“才”大而降低对自己的“性”的要求.(4)雅俗同体谁都怕别人说自己“俗气”
,既便是那些自称“俗就俗到底”的俗文学的制造者,他们所追求的是“通俗”而决非“庸俗”。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
,是一个“雅”的群体,其间却也有俗士. 比如王戎,就俗得可以. 他是个小财主,有几个钱,经常在家里,和老婆一起,关着门数钱,一遍又一遍,很满足也很有快感,全然是一位有中国特色的葛朗台.王戎有钱,却分外吝啬,自己的亲生女儿出嫁,还要向他借钱.女儿借钱后,没有及时还债,做父亲的还很不高兴. 他的侄子结婚,向他借了一件上衣,人家刚刚举行完婚礼,他就硬
打开柜门702
是逼着新郎把衣服脱下来还给他. 更有甚者,因为他家的桃子长得好,朋友向他要一点桃核,他怕朋友得他的好处,竟然把桃核钻了孔之后,才送给朋友.而王戎又确实是一位雅士,他的诗写得好,文章写得也漂亮,还能说出一些很有诗意很有哲理的话,比如“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便是千古名句. 雅与俗,如此奇妙地统一在王戎这位魏晋名士的身上.《世说新语》说得好:“自古而观,岂一王戎也哉!”
古今中外,雅俗同体者,决非王戎一人.雅与俗,是一种悖论. 人人都想趋雅,而只要着意“趋雅”
,就难以“免俗”了;任其自然,不拘小节,自惭形秽,自觉凡俗,——这本身已经是雅. 欲雅反俗,逐雅落俗;反过来,以俗为雅,大俗若雅. 而真正的俗,是媚俗;真正的雅,是避雅. ——个中奥妙,读者自审.(5)狂慎之间大凡有才气的人,都难免“狂”。李白就自称:“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中国的儒家文化提倡中庸,对“狂士”
颇有微词. 这样一来,就给文字艺术家出了一道“人格难题”
:艺术创造,靠的是灵感,靠的是神思,不狂不行;而为人处世,则要谨慎,要谦逊,要有所不为. 身兼“宫体诗人”和“梁简文帝”为一体的萧纲,对这道“人格难题”作出了出色的回答:
立身之道与文章异. 立身先须谨慎,文章且须放荡.
80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说起中国文人的“狂”
,大家可以首先想到魏晋名士. 不错,魏晋名士的口号就是“非汤武而薄周孔”
“越名教而任自然”。像阮籍,像嵇康,是根本不把儒家的那一套纲常伦理放在心上的. 但是,狂者亦慎,狂士亦有谨慎的一面. 比如阮籍,他从来不公开批评当时执掌朝政大权的司马氏父子,就是对一般的人,他也妄不加评论,所谓“口不臧否人物”。即便是在他的诗歌中,他也不像后来的李白那样口出狂言,而是写一些曲折隐晦让人费解的诗句.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狂与慎,多半是性格上的差别.性格外向的人,可能会给人“狂”的印象;性格内向的人,则给人“慎”的感觉. 然而,千万不要简单化. 外表很狂的人,说不定他在某些方面非常谨慎;反之亦然.或狂或慎,只要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便可构成一个人的人格魅力. 从根本上说,狂与慎主要是心理学现象. 因此,热衷于对此作道德评判,是不妥当的.(6)阴阳之界爱洛斯是人格生成与流变的根本性能源,性本能、爱本能,决定着爱洛斯人格的走向与情状. 形象地说,弗洛伊德的爱洛斯人格,其理论大厦是矗立在阴阳之界.无论是整体性建构,还是具体化分析,谈爱洛斯人格都不可能回避“性”
(人类之“阴阳”)这个话题. 就日常生活心理这一特定领域来说,个体的人格内涵,性格组合,更是与“阴阳”息息相关. 我们常说,这个男孩文文静静,像个女孩;那个女孩风风火火,是个假小子. 这实际上是在谈男
打开柜门902
子性格中的阴性特征和女子性格中的阳性特征.人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反之亦然. 可见,男女之性格特征是可能互见互补的. 问题是,我们这个社会,从文化本质上讲,仍然是“父权制”的. 因此,评价一个的性格乃至人格,大多是应用男性标准. 如果说某个男孩像女孩,无疑是带有贬义的性格评判;而说某个女性是“女强人”则是一种褒奖一种推崇.其实,按照心理学的标准,或阴或阳,只是不同的心理倾向或性格特征,无所谓优劣,无所谓长短.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人,从他诞生的那一时起. 就无可逃遁地“卷”入阴阳之纠葛中.“俄狄浦斯情结”
,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阴阳纠葛;爱洛斯人格流变的四个阶段,无一不以阴阳之争为主题;“心理防御机制”
,其种种措施与方法,都有着性的意识与特征……
西方女权主义,反对弗洛伊德将阴阳问题生物学化心理学化,认为阴阳之界不在别处,正在社会之中,纯粹是一个社会学问题.女权主义的理论,对于纠精神分析学说之偏,是有功劳的;但完全否认阴阳问题的心理学乃至生物学特征,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打开柜门,我们看见人的性格组合,人的人格特征是何其复杂,何其丰富. 遗忘与记忆,过失与隐衷,心与口,言与行,才能与性情,高雅与庸俗,狂放与谨慎,阴柔与阳刚……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诸多因素与侧面,又相互补充相互吸引相互溶和,共同建构着爱洛斯人格,共同推进着爱洛斯人格的流变与生成.
01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写到这里,我们不仅打开了日常心理的“小柜门”
,而且打开了弗洛伊德爱洛斯人格理论的“大柜门”
,在这个庞大的柜子里,您已经看到了爱洛斯人格生成的全部过程:她的“源”与“流”
,她的“蔽”与“碍”
,她的“转移”与“升华”
,她对艺术创造与艺术批评的巨大影响,她对日常生活对大众心理的全方位渗透. 您看清了这些,您就已经了解了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全部价值和全部魅力.也许您会问: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如此精致如此宏伟又如此紧贴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么,他自己的人格到底如何?
他是否只管建构理论而不管身体力行,像这本书所说的“言行不一”
、“心共口敌”?
那么,让我们来打开弗洛伊德本人的“柜门”
,来看看这位人格理论大师有着什么样的人格,来学着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分析弗洛伊德的人格.
人格大师的人格rengedashiderenge
像我这样的人,活着不能没有嗜好,一种强烈的嗜好——用席勒的话来说,就是暴君. 我已经找到了我的暴君,并将无条件地为之服务. 这个暴君就是心理学.——《弗洛伊德自传》
十九世纪的思想界,诞生了三位伟大的犹太人: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
21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对前面两位的赞颂,是众口一辞,毫无争议的. 他们分别揭示的社会和自然规律,造成了历史观、宇庙观的巨大飞跃;他们的人品、人格、意志、情感、学识、胆力……也是有口皆碑,留芳百世.弗洛伊德,却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关于肯定性的意见,我们在本书的绪论部分已作了介绍,此不赘述. 他的精神分析理论,探索精神活动、人格形成与建构的规律,使我们对人类心灵、人格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弗洛伊德的理论贡献及思想史价值,与马克思、爱因斯坦,可成鼎足之势.“不幸”的是,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支柱偏偏是“性欲论”
;他本来可以用颇具神话与浪漫色彩的“爱洛斯”来取代那个刺耳的“性”字(像我们这本小册子所做的)
,但固执的弗洛伊德偏偏不这样做. 于是,他的“不幸”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你弗洛伊德对人类潜意识、幼儿性欲的发现,被说成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非也!
你并非是什么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你只不过是玩弄老骗局的江湖术士;——你弗洛伊德为何对人的性心理性行为有如此大的兴趣与热情?由此推断,你一定是个色情狂,一定是个玩弄异性的行家里手;——你弗洛伊德还不知廉耻地到处宣扬你的性学说,还自称自己的学说是关于人类灵魂的科学. 你其实是一心要败坏公众道德的淫棍;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出了位著名的传记作家,名字叫
人格大师的人格312
欧文. 斯通(IrvingStone)。
他的杰克. 伦敦传《马背上的水手》,早在四五十年代就已被介绍到中国.前几年又出版了他写的米开朗基罗、凡. 高. 达尔文等历史名人的传记. 为了识弗洛伊德的“庐山真面目”
,欧文. 斯通访问了上百位与弗洛伊德有关的人士,查阅了数量可观的原始资料,实地考察了当年弗洛伊德行踪所至的许多地方……令弗洛伊德的攻击者们大失所望的是,欧文. 斯通并未发现弗洛伊德有什么“风流韵事”
,有什么“桃色新闻”。在对待“性”的问题上,弗洛伊德甚至过于正派,过于拘谨,认真到了“学究气”的程度.欧文. 斯通先后花了六年的时间,写成弗洛伊德传记《心灵的激情》(ThePasionsofTheMind)
,译成中文有80万字. 在这部长篇传记中,我们看到一位人格大师的高尚的人格,他的认真、单纯、热情、真诚、坦率、执拗、倔强、坚毅、不计个人荣辱、不媚俗不从众不妥协不放弃原则与信仰……流淌并闪耀在欧文. 斯通真实可信的叙述之中.即便是用伦理道德的尺度来衡量,弗洛伊德的人格也是无可挑剔的. 在事实面前,那些对弗洛伊德人格的污陷不攻自破. 我们更感兴趣的,主要的还不是弗洛伊德人格构成中的道德成份,而是其爱洛斯能源及冲动:他对爱情的执著与对事业的投入,他的恋父情结与自我分析,他在学术上的孤军奋战,他晚年与口腔癌的殊死搏斗……终其一生,弗洛伊德的爱洛斯冲动,指向两个方向;对玛莎的全身心的爱恋,对精神分析学说的全身心的投入——这两个方面,在弗洛伊德的人格构成中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41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弗洛伊德用他的爱、热情与生命,自我塑造着“爱洛斯人格”。
这是独一无二的.
1《秘密纪事》A一八八三年一月,订婚已半年的弗洛伊德和玛莎,准备了一个精致的笔记本,用来记载他们俩在订婚前后的恋爱生活. 两位热恋中的青年有一个共同的想法:要在以后的某一天好好地读它. 他们认为两人住在一起时,便不会有书信来往,因而就没有机会记录他们之间的那些极其美好的恋爱生活. 因此,他们决定,当两人住在一起时,要轮流执笔,在那个精美的笔记本上写一些回忆、感想之类的东西.他们将这个笔记本命名为《秘密纪事》。
弗洛伊德的恋爱故事,正是一部坎坷曲折而又不乏浪漫色彩的“秘密纪事”。
西格蒙德的初恋(其实是单相思)
发生在一八七二年,那年他十六岁. 父母送他回访他的诞生地弗莱堡小镇,他见到了青梅竹马的吉夏娜. 吉夏娜的父亲与西格蒙德的父亲都是毛织品商人,两家又是世交. 吉夏娜比西格蒙德小一岁,两人故乡重逢时,西格蒙德满脸通红,心扑扑直跳. 两人在树林中散步,西格蒙德始终未敢说出一句表示爱的话. 与吉夏娜道别之后,弗洛伊德却一厢情愿地堕入情网,幻想着,如果自己的家不离开弗莱堡,他就会同吉夏娜结婚. 这一念头缠绕他好长时间,但他并未告诉吉夏娜. 翌年,他考入维也
人格大师的人格512
纳大学医学院,投入紧张的学习,吉夏娜的倩影慢慢地从弗洛伊德的脑海中淡化了.十年后,弗洛伊德从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并在维也纳综合医院做实习医生. 这是一八八二年春天的一个很平常的傍晚,弗洛伊德下班回家. 绰号“书蛀虫”的弗洛伊德,每天下班后总是径直穿过客厅走进他的房间继续读书,根本不管客厅里有无客人,对他妹妹的那些女伴,他连看都不看一眼. 可是这天晚上,弗洛伊德却被客厅里一位身材苗条、举止文雅的姑娘吸引住了,一反常态地主动走过来与客人打招呼,并加入了她们的谈话. 于是,悠长的《秘密纪事》翻开了它的第一页.玛莎. 柏内斯(MarthaBernays,1861—1950)
是一位美丽的犹太姑娘,比西格蒙德小五岁. 玛莎出身于显赫的犹太世家,祖父是犹太教大教士,被海涅称为“富有智慧的人”
,父亲是商人,后来成为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罗伦兹. 冯. 斯泰因的秘书.关于玛莎的美貌,弗洛伊德在他给玛莎的信中写道:
你在你自己的面貌和身段方面所体现的,确实是令人陶醉的.你的外表,能表现出你的甜蜜、温柔和明智.
弗洛伊德更珍视玛莎内在的美,他接着写道:
不要忘记,“美丽”只能维持几年,而我们却
61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得一生生活在一起;一旦青春的艳丽成为过去,则唯一美丽的东西,就存在于内心所表现出来的善良和了解上,这正是你胜过别人的地方.
弗洛伊德与玛莎在一起共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他们相敬如宾,相濡以沫,度过漫长而艰难的岁月. 他们的爱情与婚姻真正是建立在理解、真诚与对内在美之追求的基础之上.一见如故之后,不到两个月,他们就订婚了,但直到一八八六年九月他们才结婚.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漫长恋爱期间,他们整整分离了三年. 弗洛伊德的狂热、固执和深厚的浪漫色彩,实在难以与他冷静的外表相吻合. 他们几乎每天都相互写信,甚至一天写上两三封信;偶尔中断二三天,对他们来说都是很难接受的事情. 如此频繁的通信,却仍然未能充分表达他们的如火如荼的热情. 因此,他们每次写信都是很长的,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四页长的信对他们来说,就是很短的了,有时,他们的信会密密麻麻地写十二页之多,有一封甚至达到二十二页!三年之中,弗洛伊德总共给玛莎写了九百多封情书.这九百多封“秘密纪事”
,是他们在恋爱期间的真实情感的晴雨表,是他们“情感风景”的真实记录:从极乐的巅峰降到丧气的深渊,从冰冷的山谷飘荡到虚幻的太空,喜怒哀乐,离合悲欢,天长地久,此恨绵绵……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用了诸多的相反相成的词汇或短语来形容热恋中的情人:“最智慧的疯狂”
、“吵吵闹闹的相爱”
、“亲亲热热的怨恨”
、“整齐的混乱”
、“光明的烟雾”
、“寒冷的火焰”
、“永
人格大师的人格712
远觉醒的睡眠“
、“沁舌的甜蜜”……这些都是对西格蒙德与玛莎恋爱经历的真实写照,不过,还要加上一句主题词:永远的忠诚.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一个人的爱洛斯特质,在他的爱情生活中最能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弗洛伊德对玛莎的近乎狂热、痴迷的爱恋中,我们看到他人格构成中的单纯、严谨、执著和偏执.弗洛伊德最讨厌调和和逃避现实,最不能容忍姑息.在他看来,他同玛莎之间的关系必须达到完全融和的程度,不容许其间存在一丁点杂质或暧昧. 他要求自己同玛莎之间的爱情生活达到绝对纯净的地步,甚至不许玛莎有任何一点令他怀疑的言行. 可见,他的严谨已经到了苛求的程度,他的单纯表现出一股书呆子气,而他的执著又常常衍为一种自寻烦恼、自我折磨:
艺术家们拥有一把开启女人心房的万能钥匙,而我们这些搞科学的人,无助地面对着那把设计出奇的锁,只好先折磨自己,以发现一把适当的钥匙.
弗洛伊德终于找到了那把钥匙,准确地说,他一开始就握着那把钥匙:一往情深、一如既往、一心一意. 真正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他们恋爱曲径中的种种“阻碍”
,诸如艺术家弗立兹对玛莎的过分关心,弗洛伊德与玛莎的哥哥、母亲的一些矛盾,等等,都在一对恋人的至诚面前,化为乌有.弗洛伊德与玛莎相比,其性格和情感的差异是很大的.玛
81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莎有着一般女人所具有的那种渴望被爱的天性,同时又能深信自己已经获得了所想要的一切. 与此相反,弗洛伊德不但和一般男人不一样,总是把爱情看得太重、太认真,总是期望能得到更多更深的爱,而且对于自己是否已经获得所要的东西,总是有过多的担心与忧虑. 弗洛伊德对临床诊断、对学术研究都充满信心,唯独对自己的爱情,常常表现出信心不足.他不止一次地因怀疑玛莎对他的爱而苦恼不堪,为此,他渴望玛莎能经常向自己提出“保证”
,甚至采取一些不近人情的“考验”方法来对待玛莎.但是,玛莎不是一个百依百顺、毫无主见的女性,对未婚夫她并非唯命是从;另一方面,弗洛伊德的所谓“考验”
,并不是都能坚持到底.由于他对玛莎的深情,在许多情况下,往往是经历了一番痛苦的自我折磨之后,弗洛伊德就会向玛莎作出让步,或者自己在理智上表现得清醒些,承认自己的要求有绝对化或不切实际的倾向. 这样一来,玛莎常常很轻易地通过他的各种“考验”。有些时候,遇到弗洛伊德要埋没或否定她自己所坚持的生活标准时,玛莎便会坚持己见,毫不退步. 在许多情形下,总是玛莎获胜,弗洛伊德退让.有趣的是,弗洛伊德常常为玛莎的胜利,为自己的“失败”而高兴. 他为自己能找到这么一位有个性的、坚强的终生伴侣而骄傲. 如果说,当初与玛莎一见如故,是为她的美貌而吸引;那么,经过一系列的情感“较量”之后,他为玛莎的人格所深深打动了. 其实,弗洛伊德是一个并不怎么看重形式美的科学家. 在寻觅配偶的问题上,他所需要的正是那种能在今后的一生中,不管风吹浪打,不管艰难险阻,都
人格大师的人格912
能与他共同战斗的忠实朋友,而不是一个只能供他欣赏的洋娃娃!
在爱情和婚姻生活中,双方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的处理方法是相互谦让、宽容、调和,人常说“家庭生活无是非”。弗洛伊德却与众不同,他说:
相互宽容只能导致疏远. 这种宽容一点好处也没有. 如果有困难的话,应该去克服它.
敢于正视现实,敢于迎着困难上,这正是弗洛伊德的人格魅力之一. 他厌恶各种方式的一知半解或半途而废,厌恶各种掩盖矛盾的虚伪形式,他绝不愿意自欺欺人. 不管经历多大的艰难困苦,他都要直捣真理的核心,他是一个不好惹的人,在各方面都表现出“绝不妥协”的精神. 他甚至认为,如果一个人看不出别人身上存在着某种必须加以纠正的错误的话,那将是不堪设想的. 用这种为人处世的方法来对待恋爱,其争吵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我们无意苛求一位严谨的科学家在爱情生活中所表现的刻板态度;我们倒是从弗洛伊德与玛莎的“秘密纪事”中获得了关于这位人格心理学大师的人格构成的生动素材,从而对他的人格魅力有了真切的感受. 弗洛伊德在投注他的感情之前,总要先给对方一个难以忍受的批评;他内心深藏的那种仁慈的宽宏和忠诚的爱情,总要覆盖上一层苦味的外衣.为此,有人常对弗洛伊德的人格产生误解.玛莎的可贵之处,恰恰在于她对弗洛伊德的高度忠贞,以致在订婚、结婚之后,在
0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发现对方的缺点之时,她仍然能保持对他的忠诚. 她有一个信念,一个不可动摇的信念:只要同他在一起,不管遭遇何等复杂的感情变化或生活磨难,他们的爱情都会获得胜利.结婚那天,弗洛伊德风趣地说:“这将揭开我们之间的三十年的战争.”然而,在婚后长达五十多年的岁月中,他们“战争的唯一痕迹”则是诸如“蘑菇应不应该连柄一起烹饪”
之类的“分歧”。他们在结婚前曾开玩笑地说“一星期要吵一次架”
,结果双方都未履行“诺言”。当然,婚后的弗洛伊德,全身心地投入他的“精神分析”事业,他人格中的爱洛斯能量,其倾泄的对象,则是以事业为主,以婚姻为次. 玛莎为丈夫生下三男三女,抚养孩子,照顾丈夫,帮助丈夫解除内忧外患……浪漫的《秘密纪事》告一段落;生活的旋律开始了她新的乐章.
2“我仿佛被连根拔起”
A一八九六年,对于弗洛伊德意义重大,这一年发生了两件事:父亲病故,开始使用“精神分析”概念,并开始自我分析.这两件大事居然有一种内在的因果联系.雅各布. 弗洛伊德死于心脏病. 父亲的死,给弗洛伊德以极大的震撼. 他写道:
我一直高度地尊敬和热爱他. 他的聪明才智与明晰的想象力已经深深地影响到我的生活. 他
人格大师的人格12
的死终结了他的一生,但却在我的内心深处唤起我的全部早年感受. 现在我感到我仿佛被连根拔起.
弗洛伊德要返回童年,要找回自己的根.雅各布是一位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犹太商人,他像狄更斯的小说《大卫. 科波菲尔》中的人物米考波那样,是一位乐天派,“始终都充满着希望地期待着未来”。雅各布总是好心地看待别人和周围的事物,他虽然经商,却与“奸”无涉,而是为人诚实、单纯. 这些人格特征,对弗洛伊德影响很大.弗洛伊德的好朋友琼斯,当年为了写弗洛伊德的传记,曾与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有过下面的对话:“你说,什么是弗洛伊德最突出的性格?”
“单纯,”安娜不假思索地回答,“他的最突出的特性,就是他的单纯.”
而西格蒙德的“单纯”正是从雅各布那儿继承来的. 这一人格特征伴随了西倍蒙德的一生,并体现在他的一举一动之上. 据琼斯说,弗洛伊德最讨厌那些使生活变得复杂化的因素,他的这个特性甚至表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上.比方说,他一共只有三套衣服、三双鞋子、三套内衣,即便是外出度长假,他的行李也往往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程度.这种人格特征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的精神现象是极其复杂的,而弗洛伊德将其分析成最单纯的“潜意识”与“性动力”
;人的人格构成同样是错
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综复杂的,而弗洛伊德亦将其概括为“本我”
、“自我”与“超我”
的集合. ——他这样做,自然有足够的和多方面的理由;而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弗洛伊德人格中,有一种主导性心理趋向:酷爱事物的单纯化结构,期望将一切都还原为最简单的元素.弗洛伊德父子的这些根深蒂固的单纯性格,与他们所处的贫寒家境密切相关. 他们身受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侮辱和压力,而他们祖祖辈辈又过着半流浪的生活,所以他们的社会关系极为简单,而且很自然地厌恶“上流社会”那套虚伪、繁琐的形式主义. 更进一步说,弗洛伊德一生,都在承受着社会的压力;种族歧视,反犹太逆流,社会动荡,经济危机……这些压力在弗洛伊德身上都被转化成动力,转化成一股指向精神分析事业的爱洛斯冲动.严格地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事业,开始于对他自己的精神分析;而促使他进行自我分析的,则是父亲的逝世.弗洛伊德为父亲安排了简单的葬礼,可是举行葬礼的那天,因为理发师的耽误,使得弗洛伊德未能准时出席父亲的安葬仪式,他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向他投来不快的眼神.当夜,他梦见自己在一个店铺里,墙上钉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
你必须闭上双眼.
次日清晨,这个梦境再次出现. 弗洛伊德认出那个店铺就是他每天去的理发铺. 那么,牌子上的字有什么含意?弗
人格大师的人格32
洛伊德开始了自我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人都应该履行对死者的责任. 我没有尽责,我的行为需要得到宽恕. 因此,这个梦其实是排遣自责感的一个途径,而一个人的死又总是会给活下来的人留下这种自责感……”
从这个关于“理发店”与“自责感”的梦开始,弗洛伊德的“爱洛斯能量”踏上了返回童年、返回潜意识的漫漫归途. 对父亲的怀念,使他的脑海重演了一幕幕往日生活的画面. 能回忆的往事越多,便越能在其中窥见许多人格和情感的痕迹. 弗洛伊德发现自己在眼前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无意识动作、习惯性行为、情感趋向、人格特质等等,只不过是童年时期的经历的翻版. 因此,弗洛伊德下定决心,要从对自己童年生活与心理的回忆开始,实践他的精神分析理论.父亲逝世后,弗洛伊德频繁地询问自己的母亲,打听自己在小时候的生活情景. 他试图从母亲提供的线索和片断材料中,尽可能完整地回忆起那些早已遗忘了的童年生活. 他把母亲提供的材料同自己所能回忆起的印象连贯起来,又把自己童年时代的心理表现同成年后的许多心理现象加以比较. 这一系列的“精神分析”的步骤,帮他揭开了覆盖着潜意识世界的帷幕,为他的自我分析提供了丰富的、有价值的启示.《人格元点》讲述了弗洛伊德七岁时“夜入父母卧室、并在父母卧榻边撒尿”的故事. 关于这件童年往事的回忆,促成了弗洛伊德对“幼儿性欲”的发现——这一点,是他的自我分析工作所取得的第一个重要成果.“撒尿事件”
的全部内涵,在于一个小男孩对母亲的亲近,
4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对父亲的妒忌,在于这种复杂心态中所包含的性意味. 弗洛伊德发现自己的亲母感情具有排他性、独占性,并因此而妒忌父亲同母亲的关系. 进而,他大胆地得出一个结论:人从小就有一种“性欲”
,这种“性欲”构成了人的最基本的爱洛斯冲动——它不仅仅是人格元点,不仅仅是人格生成与发展的强大的能源与动力,而且是人的一切精神力和生命力的原动力. 后来,弗洛伊德又发现“俄狄浦斯情结”
,这一发现反过来印证并加强了他的“幼儿性欲”理论,二者共同构成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基础.童年的西格蒙德,对父亲的感情是很复杂的;有崇敬爱戴,有嫉妒排斥,甚至还有“怒其不争”
,也是在对亡父的追忆中,弗洛伊德想起了这样一件往事.大约是在弗洛伊德十一二岁的时候,父亲开始带他去散步,并在闲谈中向儿子讲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在这样的场合中,父亲讲了一件他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借此表明现在比他曾经经历过的那个时代好多了.父亲边走边对儿子说:
那是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在你的出生地的大街上散步. 我穿得很讲究,头上还戴着一顶新的皮帽. 一位基督徒走到跟前,打了我一顿,并把我的新皮帽扔到地上. 他喊道:“犹太鬼!
滚出人行道!“……
听到这里,小弗洛伊德连忙问:“你当时怎么办?”父亲平静地回答:
人格大师的人格52
我走到马路上,捡起我的帽子……
故事的结尾,对弗洛伊德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他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位高大健壮牵着小孩子的男子汉,当年竟会作出那种毫无骨气的行为.弗洛伊德从小就崇拜迦太基名将汉尼拔. 汉尼拔率领着强大的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打败了歧视和压迫犹太人的“神圣罗马帝国”和天主教会,实现了弗洛伊德的复仇理想.在听了父亲的讲述后,小弗洛伊德将父亲的举止与很合他口味的另一件事加以对照——那就是汉尼拔的父亲在祭坛前让儿子发誓要对罗马人复仇的动人场面. 自那以后,汉尼拔便在少年弗洛伊德的幻想中占据了一个应有的位置.父为子之根,子乃父之华. 弗洛伊德从父亲那儿,承续了单纯、善良、乐观;而父亲的软弱,又刺激起弗洛伊德奋发图强、不甘屈辱的斗争精神.单纯与不羁、善良与顽强、乐观与坚韧之两两融和,构成了弗洛伊德完备的人格.倘若没有这完备的人格,弗洛伊德怎能应付命运的挑战?
3“光荣的狐立”
A由父亲的逝世而导引的自我分析,宣告精神分析学说开始了它的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大约持续了十年. 这十年,对于弗洛伊德来说,是孤军奋战的十年.弗洛伊德在《自传》中说:
6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第一阶段我孤军奋战,所有工作都由我独立担当:这段时间是从一八九五、一八九六年,到一九○六、一九○七年.
本来,弗洛伊德有一位最亲密的同事兼朋友:布洛尔.读者一定还记得布洛尔夫妇请弗洛伊德夫妇共同观看《俄狄浦斯王》的演出,并在咖啡馆里共同讨论剧中情节与人物的事.约瑟夫. 布洛尔(1842—1925)
,不仅是维也纳的著名医生,也是卓越的科学家,他在八十年代初对歇斯底里症(又称“癔病”)的治疗与研究,被视为医学史上的奇迹. 弗洛伊德正是在布洛尔的诊断所里,发现了用催眠疗法治疗癔病的奥秘;也正是在对癔病的治疗过程中,在对催眠法、疏泄法、谈疗法、自由联想法的操作运用中,弗洛伊德慢慢地揭开了罩在潜意识之上的黑幕. 弗洛伊德非常珍视他与布洛尔之间的友谊,为了纪念这一友谊,他甚至用布洛尔夫人的名字“安娜”来为他自己的大女儿命名.弗洛伊德与布洛尔合写过一本书《癔病研究》。然而,正是在“癔病研究”这个问题上,两人发生了分歧.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弗洛伊德发现,歇斯底里症与性欲有关,病人的神经性冲动起源于性欲,其神经机能病毫无例外地都是一种性机能障碍. 弗洛伊德在好几个不同的医学学术会议上,宣读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到的却是怀疑和反对,连布洛尔也站在“反对派”一边. 弗洛伊德在《自传》中痛心地回忆:
人格大师的人格72
自从和布洛尔分手之后,我有十多年间无人相从,完全处于孤立隔绝的状态. 在维也纳,人们对我避而远之,国外也没有人注意过我.《梦的释义》一书于一九○○年出版以后,那些专业杂志对它几乎只字不提.
这种长达十年的孤立状态,对弗洛伊德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有没有勇气坚持自己的理论观点?有没有毅力将无意识与性本能的探讨继续下去?……这些,对于固执而坚韧的弗洛伊德来说,几乎是不成问题的.孤立,也使他因祸得福;他很少有社交活动,也没有什么与同行间的争论,他因之获得了更多的时间集中思考问题,不必担心注意力的分散.后来,弗洛伊德成了国际名人,也成了漩涡的中心:
当我从目前的狼狈和烦恼的处境中回顾那些被孤立的年月时,对我来说,那似乎是一个光辉的值得自豪的时代.(《自传》)孤立状态的结束,是以荣格的“出现”为标志. 从一九○六年四月起,荣格与弗洛伊德之间开始了长达七年的通讯联系. 荣格将弗洛伊德的学说应用于各种心理症的治疗与研究,他在与弗洛伊德的通信中,既交换科学研究的成果,也表达极其亲密的感情.
荣格的首次来访,使弗洛伊德激动不已. 这是一九○七年初春的一个星期日,荣格早早地来到弗洛伊德的寓所,他们谈了整整三个小时,这次谈话给两人都留下了终生难忘的
8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印象. 荣格事后回忆说:“那次会面是我一生中最激动的时刻.”
他还向弗洛伊德表示:“凡是掌握精神分析学知识的人,无异于享受天堂的幸福生活!”
弗洛伊德为荣格远道而来向他求教的行为所感动,而且,也被荣格的迷人的性格所吸引. 弗洛伊德很快就在自己的心目中产生一个愿望,希望荣格能成为他的事业的继承人,他甚至亲热地称荣格为“儿子和继承人”。在以后的日子里,弗洛伊德对这位年轻的瑞士精神分析学家格外看重,他推荐荣格任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主席并兼任《年鉴》主编.荣格给弗洛伊德带来“好运”。瑞士的苏黎世,一群以荣格为首的弗洛伊德的追随者与支持者,形成了精神分析学说的苏黎世学派. 就在与荣格会面后的翌年,弗洛伊德应邀访问美国,在“自由女神”的故乡宣讲爱洛斯本能. 从此,精神分析学说从封闭的维也纳走向了世界,孤立状态被打破,精神分析运动成为一项国际性运动,精神分析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不错,作为一项科学活动,作为一个学术流派,为弗洛伊德所开创的“精神分析学说”
不再孤立;而作为一个人,一个个体,弗洛伊德并未走出孤立,并未摆脱孤独. 就在精神分析学说如日中天的时候,弗洛伊德却接连经受了两次沉重的打击.第一次是与阿德勒的决裂. 阿德勒也是维也纳医生,而且也是犹太人. 他是弗洛伊德的早期追随者,是弗洛伊德创立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主要合作者. 但他不满足于弗洛伊德的理论,于一九一一年脱离弗洛伊德,另立门户,创立
人格大师的人格92
“个体心理学”成为精神学派内部第一个揭竿而起的叛逆者.两人分道扬镳之时,弗洛伊德非常难过,他说:
这在我一生中是很悲惨的一刻. 这是我们小组聚会九年以来我第一次失去一个信徒,失去一位老同事.
失去阿德勒,弗洛伊德诚然很难受;但他还有荣格. 但弗洛伊德绝没有想到,两年之后,“皇太子荣格”
,竟成为“阿德勒第二”!
这是一九一三年,在慕尼黑召开的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身为大会主席的荣格,一马当先,在会上公开抨击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
、幼儿性欲、性病因学等理论,瑞士小组的成员也群起攻击弗洛伊德的学说……这对于弗洛伊德,无异当头一棒. 也就在这一年,荣格辞去了《年鉴》主编的职务;翌年,荣格干脆退出了国际精神分析学会.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分歧,当然也是学术上的.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将“潜意识”化分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并将“集体无意识”及“原型”理论用来涵盖人类一切文化精神现象,完全超越了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我们将在《走出“爱洛斯”
》一章中,详细评说荣格和阿德勒这两位叛逆者的理论功过.对于弗洛伊德来说,这无疑是比“失去阿德勒”的更为沉重的打击. 他真心地热爱过荣格,他在心灵深处也是永远
03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感激荣格的. 他曾经研究过病人身上表现出的爱憎交织的感情. 他知道:恨,不过是爱的另一方面. 然而,他不允许自己恨卡尔. 荣格,也不允许自己贬低他.弗洛伊德心怀坦荡、不存芥蒂,也就毋须掩饰自己的情感. 或许,对于一个献身于科学事业的人来说,他的孤独就是他的命运.这是无法抗拒的.
4“最后的饥饿”
A弗洛伊德活了八十四岁,前后跨越两个世纪. 用“坎坷”来形容他的一生是远远不够的. 可以这样说,一个人能够遭遇的磨难苦痛,几乎都光顾过他:种族歧视、同行妒忌、弟子叛离、战争(两次世界大战)
、疾病(而且是癌!)
、饥饿、背井离乡、客死异邦……
我们先讲一个很小的例子:职称. 我们中国人对“职称”太熟悉了!以大学教师为例,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这是四个阶梯.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职称任满五年,便会向上晋升;如果您才华出众,人际关系也不错,您很可能在两三年内被破格晋升,说不定还会跳跃式晋升.弗洛伊德却无此种幸运. 他二十五岁从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五年后(三十岁)才被维也纳大学任命为神经病理学讲师. 从讲师到副教授,整整过了十七年;又过了十七年,弗洛伊德才成为教授,那一年,他已六十四岁——按中国现在的标准,早过了退休的年龄.当然,“职称问题”
在弗洛伊德一生所遭受的挫折与磨难
人格大师的人格132
中,太微不足道了. 限于篇幅,我们不可能介绍弗洛伊德的所有的生活苦痛,而只是选出两项有代表性的内容:饥饿与病魔.一九一四年,一战爆发,弗洛伊德的三个儿子,有两个上了前线,一个在喀尔巴阡山脉挖隧道.弗洛伊德厌恶战争,他感到精疲力竭,因为他既要为儿子的生命安危担忧,还要为一家人的吃饭问题发愁.因为战争,他的病人越来越少,他们一家只好节衣缩食.食品日益匮乏,即使有钱也很难买到吃的. 许多主食都从商店里消失,很快连肉也脱销了. 他和玛莎还有几个女儿的体重,都开始减轻. 紧接着木柴和煤炭也供不应求,物价涨到战前的两三倍,最后干脆就买不到煤了. 弗洛伊德身上裹着厚厚的大衣,脖子上绕着羊毛围巾,头上戴着帽子,用冻得发僵的手,哆哆嗦嗦地写着什么.战争结束后,弗洛伊德的三个儿子死里逃生,重返维也纳,却找不到工作. 战后的奥地利货币飞快贬值,以致于买一个面包得提上满满一箱子克罗令. 弗洛伊德家的钱财丧失殆尽,连西格蒙德买的公债和玛莎的人寿保险都没有保住.弗洛伊德的病人由于囊空如洗,也不登门求医. 弗洛伊德几乎没有了收入,却不得不供养一家老小——母亲,两个孀居的妹妹和她们的孩子,他自己的孩子……算起来,他得养活十六个人!
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困境. 弗洛伊德在给琼斯的信中写道:
23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我们正处在困难时期,但科学的力量足以使我们昂起头来.
帮助弗洛伊德走出困境的,除了一位科学家的信念与顽强,还有两个人:妻子玛莎和病人弗伦德.玛莎支撑着这个饥饿的大家庭. 每天清晨,她挎着菜篮子出门,从一个市场转到另一个市场,这里买一点发了蔫的青菜,那里买一块熬汤的骨头或一条熬汤的小鱼儿. 没有玛莎的精打细算,一个克罗令掰成两半花,弗洛伊德一家是很难度过“饥饿岁月”的.不幸中的万幸,弗洛伊德遇到一位特殊的病人,他是一位腰缠万贯的酿造商,一位对精神分析颇感兴趣的哲学博士,更重要的是,弗洛伊德治好了他的精神性疾病. 弗伦德拿出一百万克朗(在当时合二十五万美元)
,资助弗洛伊德.但是,多少年后,“饥饿”再度光临,那是他患了下颚癌之后. 弗洛伊德的下颚一块块烂掉,难以进食. 他阅读的最后一本书,是巴尔扎克的《驴皮记》。弗洛伊德说:
这本书正好适合于我.它所谈的就是饥饿.这是最后的饥饿.
饥饿与病魔伴随着弗洛伊德的最后岁月. 当死神向他走来时,他无所畏惧. 弗洛伊德在《自传》中,回忆一九○九年他五十三岁时,在美国与威廉. 詹姆斯(WiliamJames,1842—1910)的会面. 威廉. 詹姆斯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
人格大师的人格332
和哲学家,那一年,他六十八岁. 弗洛伊德写到: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们一起出去散步时发生的一件小事.那天我们走着走着,他突然停了下来,把手中的包递给我,要我继续往前走,他说等正要发作的心绞痛过去以后,他会马上赶上来的.一年后,他便因这种病而与世长辞;我经常希望在死神到来的时候自己能像他那样无所畏惧.
十多年后,死神来敲弗洛伊德的门了. 事情刚开始的时候,弗洛伊德只是注意到自己正在吃的面包上有一点血迹.他对着镜子用两只手指掰开嘴巴,找到了出血的地方,却并无疼痛感.他想起在医学院读书时学到一句谚语:“要当心无痛的出血.”
过了几个星期,弗洛伊德觉得口腔内长了个什么东西,这个东西用舌头舔起来似乎正在越变越粗糙,而且正在向上颚发展. 他决定去看医生,维也纳综合医院的喉鼻科主任哈耶克教授.“没什么要紧,”
哈耶克教授说,“只是一个长在硬颚粘膜上的小玩艺儿,我替您把它割掉.”
哈耶克的“轻松话语”并没有消除弗洛伊德的不安. 弗洛伊德也是医生,他知道医生为了保持病人心情的宁静而常常向病人隐瞒病情真相. 弗洛伊德坦率地说,他关心的只有两件事,一件是他母亲,她已经八十七岁了,儿子的死会使她感到难以忍受;另一件是他要体面地死去. 因此,他必须
43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知道事情的真相.弗洛伊德在死神面前,表现出超常的镇静,他要像威廉。詹姆斯那样无所畏惧. 他将此事瞒着家人,他不想让全家人为他担心,他独自一人到医院去做手术,切片检查,是良性肿瘤. 这是一九二三年,弗洛伊德六十七岁.手术后,病并不见好转,晚上经常出血. 可是弗洛伊德似乎对自己的病并不介意,也未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致于下颚迅速萎缩,难以开口. 半年后,他的下颚的疼痛越来越严重,只有靠止痛药来缓解疼痛. 这一年的十月,他被确诊为口腔癌,被做了一次根治手术,上颚一边全部切除. 于是他必须装上又大又复杂的假牙,这给他带来不少的苦恼.从一九二三年发现癌症,到一九三九年病故,十六年间,除了无数次痛苦的治疗之外,弗洛伊德还动了三十三次手术.这最后的十六年,弗洛伊德所忍受的,不仅仅是病痛的巨大折磨,更有失去亲人的悲哀,和对希特勒法西斯的愤恨.先是小外孙海纳勒的夭折. 弗洛伊德非常疼爱聪明的海纳勒,他对琼斯说,海纳勒之死对他是一个最为严重的打击.
这种无尽的悲伤已经深深地潜入内心深处,分秒不离地伴随着我的工作. ……在我的思想中已经激不起智慧的火花,我已经很久没写一行字了……
然后是母亲的死去. 弗洛伊德对母亲始终怀有极其深厚的感情. 每当他身处磨难时,母亲的形象总是给他灵感、智
人格大师的人格532
慧与力量. 他在灯下思索着爱洛斯的奥妙,探索着潜意识的神秘,夜深人静之时,他与母亲之间的那种无形的、然而是强大的情感联系,使他产生神奇般的灵感,使他的想象力插上了天使般的翅膀,自由地在人类的精神王国中翱翔.一九三三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开始疯狂地迫害犹太人,向科学和文明宣战. 许多精神分析家纷纷离开德国和奥地利. 面对反犹狂潮,弗洛伊德镇定自若,他写信给巴黎的朋友说:“人们担心德国的种族主义狂热会波及到我们这个小小的国家. 已经有人劝我逃往瑞士. 但那是毫无意义的……
如果他们把我杀了,那也好.这不过是和平凡的死去一样,没什么了不起.“
这一年的五月,柏林正式宣布弗洛伊德的书为“禁书”
,并焚烧了所有的弗洛伊德的著作. 弗洛伊德怒不可遏,他大声责问:
这是人做的事吗?如果是在中世纪,他们肯定会烧死我;而现在,他们只好满足于烧毁我的书!
单纯的弗洛伊德显然未估计到,如果法西斯势力在维也纳得势的话,他们肯定会焚烧弗洛伊德的肉体.到一九三四年,在整个德国,人们已经很难找到哪怕是一本关于精神分析学说的书籍,以致于到五十年代,了解弗洛伊德的德国人,还不及日本人或巴西人那么多. 纳粹分子还强迫改组德国的精神分析学会,盖世太保还宣布没收国际
63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精神分析学会出版社的全部财产.法西斯的迫害并没有使弗洛伊德有丝毫的懦怯. 一九三六年五月,他在维也纳的家中度过了最难忘的八十岁寿辰.在连续六个星期中,他收到从世界各地寄来的贺信和发来的贺电,祝寿者的名单中包括:托马斯. 曼,罗曼. 罗兰,朱利斯. 罗曼,威尔斯,维吉尼亚. 沃尔夫,史迪凡. 茨威格,等等. 而最使弗洛伊德高兴的,是爱因斯坦寄来的贺信,信中说:
你已经轻而易举地使那些具有怀疑思想的普通人获得一个独立的判断. 迄今为止,我只能崇奉你的素有教养的思想的思辨力量,以及这一思想给这个时代的世界观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弗洛伊德立即给爱因斯坦写了热情洋溢的回信. 这两位世纪巨人都受到法西斯黑暗势力的迫害,他们需要相互支持和同情.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一日,德国法西斯入侵奥地利. 弗洛伊德面临着所有犹太人的悲惨命运:或者亡命他乡,或者作刀下冤魂.琼斯为了营救弗洛伊德,历经艰险,四处周旋.然而,固执的弗洛伊德不肯离开. 琼斯苦口婆心地劝说,“在这个世界上,你并不是孤立的. 你的生命对许多人来说是很珍贵的.”
这一年的六月四日,弗洛伊德离开了居住七十九年的城市——维也纳,取道巴黎,前往伦敦. 一位八十三岁高龄的
人格大师的人格732
老人,同他的许许多多的犹太同胞一样,踏上了流亡之路.在这黑暗的日子里,弗洛伊德只有两个愿望:
同大家生活在一起;在自由中死去.
一九三九年二月,弗洛伊德的下颚癌已无可挽救,八月,病情急剧恶化,完全不能进食,与《驴皮记》一道忍受“最后的饥饿”。
九月二十一日,弗洛伊德对他的医生舒尔说:“你曾答应过我,如果我不能坚持活下去的话,你将尽力帮忙. 现在我万分痛苦,这样继续下去是毫无意义的.”
他祈望安详地死去.翌日,舒尔给弗洛伊德注射了吗啡.第三天的午夜,弗洛伊德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没有了饥饿,也没有了疼痛,他如愿以偿:在亲人的身边,自由而安详地离去……
走出“爱洛斯”
zouchu“ailuosi”
假如我不能上撼天堂,我将下震地狱!
——维吉尔《艾乃伊特漂泊咏》
一九○○年,弗洛伊德出版了他的划时代著作:《梦的释义》。
在这本书中,他借用维吉尔的诗句预言他的学说将会产生的影响.本世纪已进入尾声. 站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回过头来看
走出“爱洛斯”932
弗洛伊德的这句话,可以说,他对自己学说的预言是准确的,一点儿也没有夸张,一点儿也不过分.弗洛伊德对整个二十世纪,对二十世纪的哲学、宗教、伦理、文学、艺术、医学、心理学等等许多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影响的覆盖面之大,渗透力之强,持续时间之长久,是本世纪任何心理学家都无法与之相比拟的. 我们这本书,不可能描述弗洛伊德学说之巨大影响的方方面面,甚至不可能描述弗洛伊德主义对现代心理学本身的全部影响.我们只能在世界精神分析发展史的有限范围之内,有选择地谈谈弗洛伊德对他的弟子们的影响,谈谈他的弟子们或他的继承者是如何改造、发展他的理论的.现代西方心理学有三大流派: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文主义学派. 后两种学派实际上也受到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他们的学说中已有不少的精神分析的成分,比如我们将要谈到的弗洛姆和马尔库塞.就精神分析学派本身而言,在弗洛伊德之后,虽说是分支众多,山头林立,但万变不离其宗,他们的根,他们的理论基石,他们的体系与方法,都是从弗洛伊德那里来的.我们在上一章,已经叙述了弗洛伊德与他的两位得意门生——荣格和阿德勒的复杂关系,描写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与分歧. 平心而论,在弗洛伊德的弟子中,能得弗洛伊德之真传,能成功地改造并发展弗洛伊德理论的,还就是这两位.对于弗洛伊德主义来说,他们既是继承人,又是叛逆者;既有揭竿而起的悖逆,又有推陈出新的贡献. 而对于后弗洛伊德主义来说,他们当然是主角,是领袖式的人物.
04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后弗洛伊德主义有一个庞大的阵容,我们围绕“爱洛斯人格”这一中心话题,选择四位有代表性的理论家,略作评述,看看后弗洛伊德主义理论家,是如何走出“爱洛斯”的.
1荣格:集体无意识A卡尔. 古斯塔夫. 荣格(CarlCrustavJung,1875—1965)
,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在精神分析学界,他被称为弗洛伊德的“皇太子”。
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合作长达七年之久,但最终关系还是破裂了.与弗洛伊德决裂之后,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荣格多次到欧洲、非洲、美洲和印度等地考察,以其独辟蹊径的研究方法,对人类的文化——心理和人格——人性,进行了精辟入里的分析,创立了自己的理论,在精神分析学派中独树一帜.我们知道,弗洛伊德将个体人格的心理构成,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 荣格对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模式”
进行了改造,认为构成个体人格的三个层次应是: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分歧很明显,主要在对“潜意识”的理解上: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是一个整体,而荣格则将它一分为二:个体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正是荣格心理学区别于弗洛伊德心理学的独特之处,也是荣格心理学理论的精华之所在.何为“集体无意识”?
这要从荣格与弗洛伊德在“潜意识”
问题上的分歧谈起.
走出“爱洛斯”142
按弗洛伊德的理解,潜意识主要来自个体的早期生活(特别是童年生活)
中受到压抑的心理内容.他的这种想法得到了临床实践的检验,当弗洛伊德以诱导的方式让他的病人说出那些潜藏在内心的被遗忘了的经验时,病人的症状立即大见减轻,甚至完全好转. 弗洛伊德因而认为:潜意识主要是受压抑的、被遗忘的心理内容的集合场所,因而具有个人的和童年经验的特征.荣格却不同意弗洛伊德的这种看法. 他认为:
或多或少属于表层的无意识无疑含有个人特性,作者愿意称其为“个人无意识”
,但这种个人无意识有赖于更深的一层,它并非来源于个人的经验,并非从后天获得,而是先天就存在的. 作者将这更深的一层定名为集体无意识. 选择“集体”一词是因为这部分无意识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 它与个性心理相反,具备了所有地方和所有个人皆有的大体相似的内容和行为方式. 换言之,由于它在所有人身上都是相同的,因此它组成了一种超个性的共同心理基础,并且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 (荣格著,冯川译《心理学与文学》)
本书《冰山下的神秘》一章,介绍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地形图”
,弗洛伊德将个体的人格结构,比喻为海中漂浮的冰山,而冰山沉入海水中的部分,则是人的无意识. 为了说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
,我们打一个相似的比喻. 人的人格结
24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构,好比是海岛,高出水面的部分代表意识,水下的部分代表个体无意识,而所有的海岛的共同基础——隐藏在深海之下的海床,便是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我们知道,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不是坐在书房里玄想出来的,而是在他的私人诊所里,在对无数个病人的诊治中,在总结了诸多的临床实践之后,才得出来的——这一点,已经得到科学界的公认. 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依据的则主要是考古学、人类学和神话学. 荣格注意到:某些表现在古代神话、部落传说和原始艺术中的意象,反复地出现在许多不同的文明民族的野蛮部落中. 比如,在许多的民族的远古神话中,都有力大无比的巨人和英雄,都有预卜未来的先知和智慧老人,都有半人半兽的怪物和给人带来灾难的美女……此外,在宗教和原始艺术中,还常常有以花朵、十字、车轮等图形所象征的意象,荣格把它们称之为“曼荼罗式样”
,并认为他们遍布世界各地. 荣格举例说,在罗得西亚旧石器时代的岩画中,有一种抽象的图案:圆圈中一个双字. 这种图案叫“太阳轮”
,荣格接着指出:“它在每一种文化中都曾经出现过,今天我们不仅在基督教的教堂内,而且在西藏的寺院里也能找到它.”
“太阳轮”
产生于车轮还不曾发明出来的年代,当然不可能起源于任何来自外部世界的经验,而是一种内心体验的象征. 据此,荣格推断,在这些共同的原始意象背后,一定有它们赖以产生的共同的心理土壤,正如所有的海岛都坐落在共同的海床之上. 这种原始意象是一种集体的梦,集体的幻觉和想象,它们超越个体,超越民族,它们反复出现,揭示
走出“爱洛斯”342
出人类共同的普遍一致的深层无意识心理结构,正像个体的梦、幻觉和幻想揭示个体的无意识心理一样.在荣格的人格理论中,与集体无意识紧密相关的还有一个概念:原型. 原型类似于前面所说的原始意象,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心理模式. 荣格认为,原型是构成集体无意识的重要内容,是一切心理反应的具有普遍一致性的先验形式.荣格指出:
我们在无意识中发现了那些不是个人后天获得而是经由遗传具有的性质……发现了一些先天的固有的直觉形式,也即知觉与领悟的原型. 它们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必不可少的先天要素. 正如一个人的本能迫使他进入一种特定的存在模式一样,原型也迫使知觉与领悟进入某些特定的人类范型.
这样一来,从根本上影响个体人格生成与发展的,就不仅仅是个体在其婴儿期和童年期所形成的爱洛斯本能和冲动,而是还有一种更为原始、更为广泛、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历程中早已形成的无意识心理模式——原型.《打开柜门》一章,在谈到个体的人格冲突时,有“阴阳之界”一说,讲的是男性特征与女性特征的互相渗透. 用荣格的人格心理学来解释,“阴阳互渗”则是一对相关的原型.这对原型叫阿妮玛和阿力姆斯(Ani-ma—Animus)。
阿妮玛是男性中的阴性原型,而阿力姆斯则是女性中的阳性原
4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型. 这一对原型的遗传,既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因素. 从生理因素的间接支配来讲,是受性染色体和性腺所决定;从心理遗传来讲,则是男女两性交往的种族经验的遗存. 后一点很好理解:在整个时代,和女性在一起生活,男性阴性化;和男性在一起生活,女性则阳性化.按这种原型理论,人不分肤色国别中外古今,只要呱呱落地,就无可逃遁地具有了或阿妮玛或阿力姆斯原型. 这种原型的存在,决定了任何个体都具备“异性化”的潜在可能.“可能”最终是否成为“现实”
,就看个体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后天环境.贾宝玉在大观园里整天与众金钗在一起厮混,释放自己的“阿妮玛”
,成了女性味十足的男子;而花木兰与男子一起驰骋疆场,得以尽情地舒展潜意识中的“阿力玛斯”
,扮成男性而终未被“识破”。
进一步说,男女之间的相互理解与相互隔膜,相互吸引与相互排斥,相互补充与相互悖逆……从根本上说,都与“阿妮玛——阿力姆斯”这对原型有关.如果说,弗洛伊德已经把他的人格心理学思想,扩充到一个宽广的领域;那么荣格在这一点上走得更远. 荣格与弗洛伊德一样,也是职业的精神病医生和职业的心理学家,但荣格的人格理论,广泛地涉及社会学、神学、宗教、考古学、人类文化学等多种学科多种领域. 荣格能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
走出“爱洛斯”542
2阿德勒:自卑与超越A阿尔弗莱德. 阿德勒(AlfredAdler,1870—1937)
,和弗洛伊德既是“老乡”又是“校友”还是“同行”。阿德勒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里的得力干将,却也是弗洛伊德集团中的最早的分裂者.导致阿德勒“另立山头”的,是他们两人在人格理论上的严重分歧. 同为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注重于致病的生物性因素,把一切病因都归结于性本能;阿德勒则始终没有忽略社会因素,越往后越强调社会性因素的作用,比如,他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概念“社会兴趣”。从这一点出发,两人的观点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和生物性因素的作用,关注人的非理性一面;阿德勒却强调意识和社会性因素的作用,关注人的理性的一面. 弗洛伊德把方向指向过去,人格的生成与流变,由遗传性本能和早期经验所决定;阿德勒则把方向指向未来,人有部分决定自己人格发展的有能力和自由. 弗洛伊德把人分成不同的部分来认识,强调人格构成要素的个别性特征;而阿德勒则强调人格的统一性.不知读者是否还记得《打开柜门》一章中所举的“M比N多一笔”的例子. 这个例子是要说明男子比女人多那么一点点,弗洛伊德将之称为“阳具钦羡”
,这实际上是关于性别差异的自卑感. 阿德勒从这一点上受到启发,但他又决不能同意把“自卑”的产生完全归之于性.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事实,不仅
64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仅是由于性别差异,也不仅仅是由于生理缺陷. 这种带有普泛性的自卑感形成于人的童年时期. 儿童身体弱小,必须依赖成人才能生活,而且一举一动都要受到成人的控制. 当儿童利用这种自卑来逃避他们的“义务”或“责任”时,他们便会有发展成神经病的倾向.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卑感会继续存在下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卑情结”。
自卑感支配着人的心理生活,支配着人格的发展. 自卑感的存在,促使人格主体不断奋进,不断超越自身的缺陷与不足. 人格主体,只有在向上的超越的过程中,达到一定的人格高度,才会有轻松感、价值感和幸福感. 阿德勒所说的这种自卑感和这种由自卑感所导致的向上超越的努力,是正常的、内在的,是人格生成与流变的真正动力. 有了自卑感,人才有了补偿或超越的需求;而不断地补偿不断地超越,又会带来新的自卑,于是又向新和优越新的目标努力. 一方面感到自卑,一方面又有优越目标的引导,这一推一拉,一张一弛的过程,反反复复,持续不断,便形成人格流变的能源与动力. 推而广之,它甚至是人类一切进步的原因. 阿德勒认为,全部人类文化似乎都建立在自卑感的基础之上. 正如物理学上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人类的踽踽前行,也要依赖于“自卑感”这种反作用力.就个体的人来说,导致心理自卑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生理缺陷、身体羸弱、无知、无力、无能、被人轻视、羞辱、恐惧、不安全、不快、受攻击……自卑造成一种心理紧张,形成一种心理需求:要超越这种缺憾,要努力达到与之相对应或者相替换的优越. 古希腊的德莫斯赛因斯(Demosthenes)
走出“爱洛斯”742
原先患有口吃,经过数年苦练,竟成为著名演说家. 美国总统罗斯福,患有小儿麻痹症,其奋斗事迹更是家喻户晓. 对自卑的超越,也有弗洛伊德说的“替代性满足”。比如尼采,他身体羸弱,便弃剑就笔,写下权力哲学,以形而上的“权力意志”来替代形而下的现实权力.中国古代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自卑与超越”的例子. 西汉司马迁无辜而受宫刑之辱,这种灭绝人性的侮辱,酿成司马迁内心深处的恶梦般的自卑. 他觉得他愧对祖先,也无颜见亲戚友人,一个残缺的身体,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是一种难以忍受的苦痛. 司马迁多次想到自杀,但他想:他要是自杀而死,他不会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任何痕迹,也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如同“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
自卑感救了他;自卑感又导致强烈的自尊与自强. 也不能这样默默无闻地死去.人必有一死,死亡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死亡到来之前做些什么. 司马迁选择了“隐忍苟活”
,“发愤著书”
,选择了用智慧与精神的胜利,去超越肉体的残缺与生存的苦痛,去实现他的“多爱”与“建功”的理想,所谓“要死之日,然后是非乃定”。
对自卑的超越过程,也就是个体人格的成熟与升华的过程. 司马迁在《史记》的写作过程中,解开了他的自卑情结,超越了他的自卑意识,将他的满腔悲愤,移情于史的写作,移情于他笔下的诸多人物.《史记》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史书,而是贯注了作者丰富而强烈的情感的传记文学. 司马迁将他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将他的自卑与超越,倾注在《史记》中的诸多人物传记之中,使得他笔下的人物,有一种超
84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时空的独特魅力,至今还活在读者的心中.随便举一个例子.《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写到贾谊的死,贾谊本来是才大志高之士,却遭小人妒忌陷害,只得迁至长沙,给文帝的小儿子梁怀王当家庭老师. 几年后,梁怀王不慎从马上坠下,摔死了. 这件事本来与贾谊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可是,为自卑情结所缠绕的贾谊,深深陷入自责之中;觉得自己身为少傅,没有尽职尽责. 贾谊为这件事哭泣岁余,忧郁而死,年仅三十三岁. 司马迁对贾谊的心态和情感,有着深刻的理解,所以他将贾谊的心灵苦痛,将贾谊的哭泣而死,写得非常感人.自卑情结,不仅帮助司马迁超越了死亡,升华了人格,而且帮助司马迁创造出伟大的《史记》,千古不朽,与日月同辉.
3弗洛姆:第三思潮A弗洛姆(EricFrom,190—1980)
,与弗洛伊德一样,也是犹太人,他是二十世纪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而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本世纪心理学史上,继精神分析学说、行为主义之后的第三思潮.作为一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洛姆的心理学研究生涯,却是从精神分析学说开始的,而他之所以对精神分析学说发生兴趣,又主要是源于他的童年经验——这一点,正好印证了弗洛伊德关于“童年经历影响人的一生”的理论观点. 弗洛姆的双亲都有些神经质,父亲性情急躁,喜怒无常,母亲则是郁郁寡欢,不苟言笑. 弗洛姆后来在回忆往事时说,同那样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他竟然没有发疯,这真要感谢上帝了.
走出“爱洛斯”942
弗洛姆从小就有孤独感,随着这种孤独感的增强,他对人的行为与心理发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弗洛姆在十二岁那年目睹的一件事,决定了他对弗洛伊德的崇拜和对精神分析学说的选择. 他有一位女邻居,年轻漂亮,是位才华出众的艺术家,这位姑娘也是弗洛姆家的好朋友. 可是有一天,当她的年迈的父亲死去之后,她自己也自杀了,而且她的唯一的遗愿竟是要同她的父亲葬在一起.这件事给弗洛姆太大的刺激,对这位女艺术家的选择,弗洛姆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后来,他读了弗洛伊德的著作,知道了什么叫“恋父(恋母)情结”之后,他才在自己的心头解开那个“父女迷恋”之谜. 从此,弗洛姆开始迷恋弗洛伊德,从中学到大学,他都是弗洛伊德的忠实的崇拜者,并专心至致地研究精神分析.一九三四年,弗洛姆脱离纳粹统治的德国,加入美国国籍,这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一九四一年,他在美国出版《逃避自由》,一鸣惊人.在美国,他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后来,他自称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位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之一. 他认为,与弗洛伊德相比,马克思的理论更具有世界意义、更为深刻. 如果说,弗洛伊德关心的是个人的解放,那么马克思关心的则是整个人类的解放.正是怀着这样一种社会政治理想,弗洛姆开始从精神分析学说转向人本主义心理学,或者说,是将精神分析引入人本主义,在此基础上建构起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弗洛姆认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是弗洛伊德与马克思主义的“综合”。
05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弗洛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性格结构论”。
他认为,气质与性格共同组成了人的人格. 人格是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全部心理特征的完满融和,也是使人成为独一无二之个体的心理学标志. 一般人都以为气质与性格是没有多大区别的两个心理学概念,但弗洛姆指出,气质是体质上的,是不可改变的;性格的形成则是源于人的生活体验,尤其是对早期生活的体验,在某种程度上它是可以改变的. 基于这一认识,弗洛姆将性格定义为:
把人之能量引向同化和社会化过程的(相对固定的)形式.
重视童年经验对人的性格形成的影响——在这一点上,弗洛姆与弗洛伊德是一致的. 然而,弗洛姆人格理论的基础并不在力比多之中,而是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之中. 弗洛姆认为,将爱洛斯冲动视为人格生成与流变的唯一源泉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事实上,人格流变的动力,来源于人的境遇,来源于人性的冲突,是人的生命力的体现.人与世界的关系,表现为同化和社会化过程;人,正是在他与世界联系的形式中,塑造着他的性格,展示着他的人格. 于此,我们再次看到弗洛姆对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的综合.弗洛姆认为,性格,也是人适应社会的基础. 人一出世,舞台已在等待着他,他必须吃饭,因此他必须劳动,这意味着,他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下,按照某种特定社会方式来工作.他需要生存和社会制度——这两点,作为一个人是无法改变
走出“爱洛斯”152
的. 因此,个体人格的生成与流变,一方面取决于他的爱洛斯本能,同时也取决于他所生存于中的那个社会.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格的发展是以适应社会为核心的. 弗洛姆还特别强调家庭在人格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称家庭是社会的“精神培养处”。
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这种紧密的联系,决定了人格结构的稳定性与变动性. 作为行为、思想的规范,个体人格是稳定的;作为对社会适应的结果,人格又是变动的,它必须随着社会、文化的变更而产生变化.在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上,现代心理学的三大思潮是各有自己的见解. 精神分析学说虽然重视童年经验,但它并不重视成年人所处的社会环境,而且它更强调的,是人的爱洛斯本能. 行为主义心理学,则将人的心灵看作一块白板,这块白板消极地等待着环境之手的涂抹与描绘,也就是说,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影响. 而作为第三思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克服了“白板说”的环境决定论,也克服了“潜意识说”的本能决定论,从而将个体的爱洛斯冲动与个体对社会环境的适应,统一在人格生成理论中.
4马尔库塞:从弗洛伊德到马克思A赫伯特. 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1898—1979)
,与我们刚刚介绍的弗洛姆一样,也是犹太人,也是出生于德国,而后定居美国. 不同的是,马尔库塞并非是一位精神分析学家,也从未进行过任何医疗实践,更不了解精神分析的治疗
25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技术. 在职业的精神病医生和精神分析学家的眼中,他差不多是一个“门外汉”
,因而,在精神分析学史上,他的名字很少被提及. 但马尔库塞是一位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对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是十分著名的. 在他之前,或他之后,不少的哲学家或心理学家,都企图将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综合在一起(如我们已经谈过的弗洛姆)。
而唯有马尔库塞的综合非常成功.他的综合,无论是深刻的内容,还是精致的形式,都使得迄今为止的所有的综合者相形见绌.马尔库塞是海德格尔的学生,他的博士论文就是在海德格尔的指导下完成的. 本世纪二十年代,马尔库塞曾试图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与马克思的思想融和在一起. 马尔库塞参加过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整理和解释工作,通过对《手稿》的深入研究,他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人本主义,把人看作是“类存在物”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主要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和劳动的异化. 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他开始了对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综合.马尔库塞还是一位出了名的“造反派”。
本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西方陆续出现了一些反对资本主义的“造反运动”。在这些造反运动中,马尔库塞被“新左派”封为“精神领袖”
,被青年学生称为“青年造反之父”。
意大利学生甚至把他与马克思、毛泽东并列,称之为世界领袖“三M”。
马尔库塞对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综合,其基本方法是用马克思的观点来重新解释精神分析学说. 比如,他一方面承认弗洛伊德的“性压抑”理论是合理的,同时又指
走出“爱洛斯”352
出,弗洛伊德的理论本质上是社会学的,弗洛伊德的“生物主义”
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理论,只是人们没有看出这一点.聪明的马尔库塞借弗洛伊德的理论说出了他的认识,而他的认识又是来自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马尔库塞很看重弗洛伊德的爱洛斯理论,他认为弗洛伊德的最大贡献,就是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爱欲”。而资本主义所固有的人的异化和劳动的异化,既造成了社会的压迫,又造成了对爱欲的压抑. 从根本上说,对爱欲的压抑,并非是人类文明所固有的,而是因匮乏和社会统治所形成.那么,一旦消除了不合理的社会,一旦解除了匮乏,对爱欲的压抑也就可以自然消除了. 在马尔库塞看来,现代资本主义主要是运用操作原则来约束人的爱洛斯欲望,异化劳动是对人的本能的摧残,所以,爱欲解放的实质是劳动解放.对“爱欲解放”
,马尔库塞充满信心. 他认为,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已经大大缩小了人们匮乏的范围和程度,人们的爱欲压抑,主要不是文明发展必然强加的基本压抑,而是为了延长统治的额外压抑. 也就是说,人们的压抑主要不是为了生存斗争,而是为了统治利益. 在这种物质基础上,完全有可能消除人们的压抑.马尔库塞将“爱欲解放”视为人类生存的最高目标.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爱欲与文明的冲突是永远无法解决的,文明的存在必须以本能的压抑为前提. 弗洛伊德的这一悲观论点,使得他把人类的史前状况描绘为人类的天堂,原始人没有本能压抑,没有神经症,是无忧无虑的幸福人. 马尔库塞则认为,文明对本能的压抑只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特定的操
45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作原则作用的结果. 如果消除了产生压抑的历史条件,也就可以消除本能压抑. 马尔库塞的这一乐观态度,使他把希望寄托于未来,定向于完全成熟的文明状况.马尔库塞预言,人一旦超越维持现存统治利益的操作原则,便能彻底摆脱本能压抑,获得爱欲解放,获得真正的幸福.虽然马尔库塞描绘的“乌托邦”是模糊而抽象的,但贯穿于这一“描绘”中的唯物主义视角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精神,却是十分可贵的. 同弗洛姆一样,马尔库塞力图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修正弗洛伊德主义,尽管有种种缺陷,但毕竟救了弗洛伊德“生物主义”和“泛性论”之弊.
结语:关于爱洛斯的跨世纪思考jieyu:guanyuailuosidekuashijisikao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弗洛伊德预言他的学说将“上撼天堂,下震地狱”。
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人类轮回般地走到又一个“世纪转折点”上.
65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这是一个多灾多难的世纪. 两次世界大战,数不清的天灾人祸,直到我们写这本书的一九九五年的某个炎热的夏日,打开当天的报纸,我们看到:汉城三丰百货大楼坍塌压死压伤几千人,中国广东南海市警察与绑匪枪战历时十二小时……
倘若弗洛伊德博士健在,他一定会对这些事发生兴趣.弗洛伊德八十寿辰时,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对弗洛伊德说:你已经给整个时代留下了你的印记.不管人们如何评价弗洛伊德,这个世界(从外在的社会到内在的心灵)已经无法抵御精神分析学说的“幽灵”般的渗透.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正常的、异常的、不正常也不异常的)更无法否认他(她)们人格构成中的爱洛斯冲动.草创于十九世纪末、成熟于二十世纪初的弗洛伊德“爱洛斯人格理论”
,是货真价实的“跨世纪的奇迹”。
到人类再一次“跨世纪”的时候,我们对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作何感慨,作何评价,作何思考?
1两起两落话弗翁A弗洛伊德博士在现代中国的遭遇颇有戏剧性.国人常以伟人的是非为是非,以伟人的好恶为好恶. 反对弗洛伊德的人,常常引用鲁迅先生的两段话:“弗洛伊德恐怕是有几文钱,吃得饱饱的罢,所以没有感到吃饭之难,只注意性欲.”
又说“婴孩出生不多久,无论男女,就尖起嘴唇,将头转来转去. 莫非他想和异性接吻么?不,谁都知道:是
结语:关于爱洛斯的跨世纪思考752
要吃东西!“
(《听说梦》)
显然,鲁迅先生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颇有微词——平心而论,鲁迅的话也有欠妥之处:首先,弗洛伊德一生中确实有吃不饱的日子;其次,婴儿想吃东西是生本能,生本能与性本能是互换、互渗的.鲁迅写的是杂文而非学术论文,我们不必苛求;何况,鲁迅对弗洛伊德也并非全是微词. 一九三三年春,就在鲁迅批评弗洛伊德不知“吃饭之难”以后不久,纳粹分子于同年五月十日的晚上,仅在柏林一处,就烧了两万多册书,其中包括弗洛伊德等精神分析学家的著作. 消息传来,鲁迅做出如下评论:
希特拉先生们……所烧的首先是“非德国思想”的书……;其次是关于性的书,这就是毁灭以科学来研究性道德的解放,结果必将使妇人和小儿沉沦在往古的地位,见不到光明.(1933年6月28日《华德焚书异同论》)
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对弗洛伊德主义的评介:弗洛伊德的性学说是“以科学来研究性道德”
,它给“妇人和小儿”带来“光明”。
作为文学家和文艺理论家,鲁迅并不隐讳他在创作中受到了弗洛伊德的影响. 他承认自己1922年写《补天》,是“取了弗罗特(即弗罗伊德——引者注)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的缘起”
(1935年《故事新编. 序言》)
,“原
85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意是在描写性的发动和创造,以至衰亡的.(1933年《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世界性的弗洛伊德热,暂且不说在弗洛伊德主义的发源地欧洲,在思想最为自由的美国,就是在斯大林时代的红色苏联,弗洛伊德也受到青睐,有苏联学者称弗洛伊德对意识形态构成的观念点与马克思主义是不谋而合的,从而为弗洛伊德在苏联的流行披上合法的外衣.苏联学者对弗洛伊德的态度,对中国学者是有影响的.不仅鲁迅谈弗洛伊德,潘光旦先生评价蔼理士的《性心理学》也谈弗洛伊德,钱钟书先生论中西文学理论也谈弗洛伊德. 二十年代之后,意识流小说、心理描写风靡西方文坛,中国现代作家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也明显地受到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比如《阿Q正传》的精神分析法,与爱洛斯人格的“心理防御机制”有诸多相通之处——这恐怕不是巧合吧.后弗洛伊德主义阵营中的某些性学大师(如奥地利人赖希等)
,将弗洛伊德的“性论”引向极端,公开提倡性自由、性解放,加之弗洛伊德的论敌们,千方百计地找精神分析学说的岔子,一时间,把弗洛伊德弄得很“臭”
,有人甚至称“精神分析理论是二十世纪最惊人的狂妄的智力骗局”。
五十年代之后的中国,受“左”倾思潮的影响,受封建思想残余的束缚,国人谈性色变——严格地说,根本就不能谈“性”。文学作品中,连“kiss的描写也是违禁的;样板戏里,男主角都是鳏夫,女主角都是寡妇. 男欢女爱已被视为洪水猛兽,谁还敢谈性.从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三十年间把台湾除外,偌
结语:关于爱洛斯的跨世纪思考952
大一个中国,没有译印一本弗洛伊德(或与弗洛伊德主义相关的)著作,也无人研究弗洛伊德的学说——弗洛伊德在中国落到了零点以下,冷得不能再冷了.谁也不会料到,弗洛伊德在中国会东山再起;八十年代的中国,会刮起一股“弗洛伊德旋风”。有人概括出“四热”
:一是出版热,仅1986一年就出版了几十部弗洛伊德的译著和专著,同一种书被几家出版社重复出版的事,屡见不鲜;二是购书热,弗洛伊德的书一时竟成为畅销书,十分热门;三是听课热,讲弗洛伊德主义的课,文科生选,理科学生也选,课堂内座无虚席;四是探索热,探索的对象包括古典弗洛伊德主义,后弗洛伊德主义,弗洛伊德与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与美学、文艺学、社会学、哲学、神话学、人类学……
八十年代中期的弗洛伊德热,其根源是颇为复杂的,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反拨(反作用力)
:对几十年思想禁锢、“左”祸横流的反拨,对国门紧闭、孤陋寡闻的反拨,对性禁忌、性无知、性罪孽感的反拨. 它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是思想解放的成果.虽然它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它的历史意义,它的思想史价值更是不容抹煞.八十年代中后期,国际思想界、学术界也有一股对弗洛伊德的重新评价热. 比如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称弗洛伊德和牛顿、达尔文、马克思一样,都有意无意地塑造了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观.在近20年来心理学史家对历代心理学名人的五次“排座”中,弗洛伊德均居首位.《梦的释义》被列为改变世界历史面貌的十六部名著之一,与《物种起源》、《资本论》、《相对论》同居榜首……
06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好景总是不长. 八、九十年代之交,弗洛伊德在中国再受冷落,先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反击,称弗洛伊德为众多“精神污染”之一;后是国人自觉地、主动地“忘记”或者“冷淡”弗洛伊德. 国人的兴趣几乎是不约而同地转移,转向市场经济,转向股票、第二职业、大哥大、麦当劳……既便是文化人,似乎也没有时间谈弗洛伊德,他们要编畅销书,要为报纸副刊写豆腐块,要到业大夜大电大或别的什么“大”
上课赚钱,养家糊口.潮涨潮落. 街市依旧太平.弗洛伊德仍是弗洛伊德.
2社会转型与人格重铸A弗洛伊德曾讲过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天下有三种事情是无论你怎么努力均无法做到完善至美的,第一是“为人父母”
,第二是“执掌政策”
,第三便是“精神分析”。
这三件事又是很重要的. 九十年代国人对弗洛伊德主义的冷落淡忘,并不能说明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及实践价值已经消失. 事情有时全然相反:在特定时空中,一种思想或学说最受冷落之时,恰恰是人们最需要它的时候.中国社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转型之中.首先是经济转型,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然后是思想转型,主流意识形态
结语:关于爱洛斯的跨世纪思考162
正失去它的“父权”地位,思想、价值、文化、哲学的多元格局正在形成;再次是文化转型,精英文化、传统文化面临挑战,大众文化、商品文化、实用技术文化占了上风.社会转型,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伦理道德的转变与革新.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所属的人格模式,正处于一个解体与重铸的时期,支配中国人精神生活几千年的儒家人格范型,以及规范国人心身行为几十年的正统人格理想,在社会转型期,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正面临断裂、崩溃的命运.旧的已经过去,新的尚未到来,中国人的人格生成与流变,处于“青黄不接”之际. 苦闷、彷徨、放纵、沉沦、反省、探索……各种心态祈向杂然并陈,各种可能都要尝试,各种方法都要借鉴. 在一个失去了权威,失去了准的,失去了楷模,失去了范型的时代,人格之流,流向何方?爱洛斯冲动,指向何处?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的爱洛斯能量是恒定的,而且,它总得有个去处,或者是压抑于内酿成精神性疾病,或者宣泄于外导致吸毒、淫乱、抢劫、杀戮,而最适当也是最好的去处,是转移成对人类文明有益对社会进步有功的创造力——这就是爱洛斯能量的升华.一位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凭着他的胆识、才略和机遇,成功了,发财了,成了百万乃至千万富翁. 于是,他拥有两笔财产:金钱与精力. 他的金钱,可以投入再生产,可以资助社会的教育、福利事业;也可以用之于女人、毒品和赌场.同样,他的精力,他的爱洛斯能量,也有着大致相似的两种
26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去向”或“消费途径”。
金钱与精力并不足以支撑人格的高洁与品位;社会转型也并不能导致新的健康的人格模式的诞生. 这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中介:人格理论,人格生成、流变的心理学观念与方法,为了在社会转型期重铸我们的人格,当务之急(或首当其冲的)是认真研究、借鉴中外古今的人格心理学思想.这当中,理所当然应包括弗洛伊德,应包括爱洛斯人格理论.
3升华的爱洛斯——魅力永存A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的口,说“人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
在人类的思想史上,“人”被自己的思想家“贬损”了三次.第一次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原来,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茫茫星海中的一颗并不起眼的小行星. 生活在这颗小行星上的人,当然也不是宇宙的主宰;第二次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弄了半天,人是由“猴子”变来的. 上帝并没有造人,人的最初的祖宗是丑陋而愚笨的猿猴,尽管进化了几千几万年,也还是有不少的毛病;第三次是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衣冠楚楚的人,有那么多可怕的见不得人的潜意识,有那么多乱伦的、变态的心理.似乎满世界人都要到弗洛伊德的私人诊所里去接受治疗.“贬损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不是“贬损”
,而是科学
结语:关于爱洛斯的跨世纪思考362
地论证与评价. 每一次“贬损”
,都刺激起人类的强大的创造力.“日心说”唤起人类对宇宙的浓厚兴趣和探索欲望,“进化论”塑造了人的竞争精神和进取品质,“潜意识论”则直接导致爱洛斯能量的转移与升华.爱洛斯升华,有两层含义. 狭义的“升华”
,是在性心理的“禁”与“纵”之间,开辟一个和谐、纯洁、高雅的境界,用弗洛伊德的话说,是“在尽情享受的生活与绝对的禁欲苦行之间,采取某种适中的立场”。
广义的“升华”
,则是将爱洛斯冲动导向有益人类文明的创造性活动,也就是“将性的能源移开性对象,投入更高级的文化活动.”弗洛伊德接着说:
涓涓不绝的性本能,……当它受阻时,能转移其目标而无损其强度,因而为“文化”带来巨量的能源.(《爱情心理学》)
需要强调的是,弗洛伊德的“性”
,并不仅指男女之性、床第之欢,“爱洛斯本能”也不仅仅指性本能,而是更为广义的生本能. 为求生,可以去爱恋、去奉献、去劳作;为求生,也可能去仇杀、去剥夺、去贪淫. 塞族将军的战争本能,汉城包工头的金钱本能,广东绑匪的杀戮本能,已经给无辜者、给这个世界带来了灾难与苦痛.如果将这类本能或冲动转移、升华,人类岂不是多一些宁静与温馨,少一些暴力与罪孽?
人并非生来就是绑匪,生来就会屠杀无辜;人是可塑的,人格是可塑的.
462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人的救赎,首先是人格的救赎.人的最后的魅力,存在于他的人格之中.爱洛斯人格的最后的魅力,存在于她的“升华”之中.高洁美健的人格,魅力永存.升华的爱洛斯,魅力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