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嗨网首页>书籍在线阅读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作者:宋  青元真人
选择背景色: 黄橙 洋红 淡粉 水蓝 草绿 白色 选择字体: 宋体 黑体 微软雅黑 楷体 选择字体大小: 恢复默认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註
  經名: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註。南宋道士青元真人注、清河老人頌、郭岡鳳參校。三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
  度人上品妙經序
  竊以美玉混塵,必假磨礲之巧;至言藏妙,須憑潤色之功,故經傳能悉之辭,《易》有盡象之語。靈機所悟,玄理斯彰。恭惟《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者,飛玄結炁,雲篆成文,為萬法之宗,冠三洞之首。淵兮隱奧,難可尋詳。若非已造於幽微,孰敢亂陳於箋註。矧下士罕窺其篇目,玄科切禁於妄傳。雖念誦勤渠,莫知宗旨,如登寶所,素手而回,數墨巡行,竟無所得。於是東海青元真人憫斯愚昧,大闡洪音,斥新舊疑文,立見成要論,條分八事,詳釋二章。首明理性之因,終顯命根之祕,開盲釋聵,演道登真,破執著之旁觀,接探端之上學。或微微微引喻,或縷縷談玄,與乎浩劫慈尊,金口無異;間有包括未詳,予乃作頌。重美其意,俾誦之士得以研窮。然後動地放光,處處黍珠出現;因言悟理,人人法病頓除。斯為宗教之淵源,可為度人之本旨也,故以無量名之。化諸道子,鋟木刊行,廣施未悟,豈世之小補哉。清河老人書。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註卷上
  東海青元真 人註 清河老人頌 淨明道子郭岡鳳參校并贊
  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太上二字之妙,言不能盡,渾淪未判,此一炁包括在恍惚之中,無名無形,含真一之靈,即其象也。太者,大也,為至大之稱。上者,尊也,處崇高之位。昔天地未分,先肇五太:太虛、太元、太素、太質、太極也。五太既分,然後三才立,乾坤敘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道得一而成其大,故曰太也。上者,聚三才之質者,故成上也。太上為道德之祖,天地之根,故標經之首。洞玄者,乃三洞之品,洞真、洞玄、洞神是也。又曰洞者,通也,達也;玄者,奧也,妙也。謂元始洞達玄一不二之道,以御靈寶也。靈寶者,玉宸道君受元始玄一之炁,化生為赤明劫,位靈寶之宮。明此經乃道君受元始之教也。靈者,含育萬物,變化莫窮。寶者,光明瑩徹,人所珍愛。而此靈寶為萬化之始,神明之宗,羅絡諸天,生成萬有,莫不由之。無量度人者,乃元始上聖自浩劫已來,廣化眾生,超凡入聖,筭喻莫及,窮古及今,元邊際也。愚者賢之,鈍者智之,故云無量度人也。上品者,如三洞之中三十六部,統天法藏,總三百九十餘萬之多,莫不以此經為首。劫終劫始,獨步玉京,故曰上品。妙者,微妙;經者,經綸。又經者,徑也。為人天脩行、入道離俗、升仙之徑也。
  頌曰:
  大道施張結洞玄,濟人利物極無邊。
  凡胎欲作飛昇客,為我清心讀妙篇。
  道言:
  視之不見名曰道,聽之不聞名曰言。道之為道,清靜虛寂,不可名模,太上亦不知,假得強名,豈言之可言哉!.惟太上道君洞了元始微妙之由,深造靈寶之道,假象設化,俾夫眾生了悟靈寶,權稱曰言。夫道之為言,如求魚兔必假筌蹄;魚兔既獲,當忘筌蹄。蓋道者,虛玄之魚兔,言乃大道之 筌蹄;道本無言,因言顯用,故云道言。
  頌日:
  道本無聲豈有言,聖人立法強宣傳。
  求魚須是因筌力,獲得魚時豈用筌。
  參校曰:《道德經》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字之曰道。夫道者,天地與人實同,其根在人曰心,在心曰性。性即道、道即性。盡性至命者,形神俱妙,與道合真也。儒家云:言者,聲也。蓋道乃心之體,言乃心之用。道君演元始之教,因人心以度人,故曰道言。
  昔於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 音度,受《元始度人無量上品》。
  昔者,過去無量種劫曰昔。太上道君言:我往昔於元始處,受此上品。始青即東方大梵九霄之一也。青霄梵寶之熙凝成此天。東者,諸方之始。天尊所說靈寶度人,百有餘會,首臨此天,表為眾所,尊上品之義。此天之炁、碧而青,化生碧霞,豁落徧布,故云碧落。碧落之炁為神風所振,自成空洞之歌,演不空不色之妙,故云空歌。此天有國號大浮黎。浮者,虛也;黎者,麗也。其炁浮泛,嚴麗無比,乃云浮黎。土有淨穢,而此大國碧落空歌,虛元嚴麗,為淨境之首,非三界可擬也。天尊說此經度人之功無有限量,故稱《元始度人無量上品》也。
  頌曰:
  元始初開無上品,一音初出眾知聞。
  法燈自許時人續,不但天尊與道君。
  元始天尊
  元者,玄也。玄一不二,玄之又玄,為眾妙門。始者,初也。元始稟玄一之道,於元始之初,先天先地,為眾妙之宗,出生之始,故曰元始。天者,一炁之最上;尊者,萬法之極深。當其氤氳未朕之時,湛然獨立,天地憑之而處尊大者,故號元始天尊。
  頌曰:
  大塊初分一炁渾,先天先地獨為尊。
  諸生莫作元皇看,此物由來浩劫存。
  當說是經,周迴十過,以召十方,始當詣座。
  昔天尊將說此經時,以法周十過,普召十方,方且就坐。十者,盡數之極稱也。以極數之法,召極方之靈,何自不至,炁化相感,其應又然。周者,徧通以告;迴者,逆順而宣,告召之理明矣。法應普施,道無妄傳,皆元始召靈命真之道也。若人守胎尊之君行周迴十過之法,則三萬六千神炁無不凑應也。
  頌日:
  天尊將欲透玄機,法召諸方使徧知。
  只為主人降得定,自然舉動使人隨。
  天真大神、上聖高尊、妙行真人、無鞅於 仰切 數眾,乘空而來。
  天真大 神者,已度三界,無脩無證。上聖高尊,從脩始證,從證登真。妙行真人者,積妙成真,與道自然者也。無鞅言其眾多;皆元始飛行,來去無礙,故云乘空。天尊將說此經,首分三品,高真以勉,脩真在人,則為精、氣、神也。若人胎元一定,萬炁冥然,與無鞅之多略無少異也。
  飛雲丹霄,綠輿瓊輸,羽蓋垂蔭,流精玉光,五色鬱勃,洞煥太空,七日七夜。
  飛雲丹霄,精光五色,皆上聖之靈者也。合則為雲,施則為炁。陽之純者為雲為霞,陰之純者為輪為蓋。至於流精耀彩,五色鬱勃,洞然煥乎太空,皆變合之妙。在人則為五臟之華,鍊之如法,陰陽數足,靈寶放光,灌注一身,洞入空景。三數為陽,四數為陰,合而為七。聖人光景回旋,雖億劫不泯,何止七日七夜,其義蓋法陰陽。
  諸天日月星宿 音秀,璇璣玉衡,一時停輪。
  自大羅已下天,天皆有日月星辰,為元化之機。璇璣即斗,玉衡即柄;盈虧消長,晝夜運度,輪轉不停。今以天尊說法在定,故諸天動物,暫得止息,彰乎妙用也。在人則心為琁璣,目為日月,心目俱定,萬化無不停閑。○參校曰:經云,日月琁衡停輪。此亦兼假象設教也。青元所註,在人心目俱定,萬化停閑,此誠切於初學習定之入門。按《老君聖紀》曰:常習止觀,以檢其心,此之義也。
  神風靜默,山嶽藏雲,天無浮翳,四炁朗清。
  天尊在定,萬境虛元,陰陽既和,風雲氣侯,自然清肅。但以智慧觀身,機緣不動,則出入之息泰定,何氣不清。
  頌曰:
  神風靜默海無雲,天地澄間四炁清。
  若使一緣纔妄動,琁璣又是不停輪。
  參校曰:四炁之說,經註未詳,圭堂居士《佛法大明錄》論四真之妙,正引證此段。四炁之清,其曰四真,謂真常、真我、真樂、真淨,以明性命混融之妙,因附見于此。
  一國地土、山川、林木,緬平一等,無復高下,土皆作碧玉,無有異色。眾真侍座。
  以象考之,一國地土即浮黎也。若以道觀之,當以普天普地皆為元始一國。山川林木則高下不齊,榮枯不等,土則淨穢不同。今說法之間,皆即平等,純為玉相,無有差殊。眾真列侍其座,但觀這箇作用,是何光景。於人之身,山川林木一一具足,以定力一觀,則諸塵頓息,一等緬平,如玉之無瑕,安有高下之殊?止在乎心而已。心若不平,遂成堆阜。
  頌曰:
  一國山川在已身,定中觀處坦然平。
  純為玉色元無異,高下都從妄裹生。
  參校曰:經云緬平一等,無復高下;與夫無有異色,此皆假象設教也。《金剛經》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黃櫱葉禪師解云:心若平等,不分高下,即與眾生諸佛世界山河、有相無相、徧十方界一齊平等,無彼我相;此本原清淨心,常自圓滿光明徧照也。其義與此正同,故附見于此。
  元始天尊懸坐空浮五色獅子之上。
  初以道法感召眾真,次以定力等齊虛妄。真妄既息,究竟升玄,此懸坐空浮之義也。又懸坐者,難測也;空浮者,無際也。懸者,玄也;空者,虛也。玄虛而坐,不著實相也。獅子為百獸中王,明此為法中主也。威伏眾獸,表天尊以無畏化人,降伏百魔,使躋道境也。五色,明天人之五識,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為幻之本;修學之士,必先降伏而坐其上。天尊雖登此座,而身在空浮,欲使人虛其心、外其形,道乃斯應,始為超脫之本。
  頌曰:
  法身湛寂本真常,色相求時本屬狂。
  虛心便是空浮座,正意名為百獸王。
  說經一徧,諸天大聖同時稱善。是時一國男女聾病,耳皆開聰。說經二徧,盲者目明。說經三徧,喑者能言。說經四徧,跛痾積逮,皆能起行。說經五徧,久病痼疾,一時復形。說經六徧,髮白返黑,齒落更生。說經七徧,老者反壯,少者皆強。說經八徧,婦人懷妊,鳥獸含胎,已生未生皆得生成。說經九徧,地藏發泄,金玉露形。說經十徧,枯骨更生,皆起成人。是時一國是男是女,莫不傾心,皆受護度,咸得長生。
  天尊說經,非念此經一徧止運神思,舉揚大法也。故一徧纔周,諸天大聖隨品高下皆得受生,懼喜悅心,讚美之音,一時同出,故稱日善。而十徧之義,莫不體卦合變。如第一徧召東方無極無量品,體卦則東方應震,震驚百里,所以聾病耳皆開聰。二徧召南方,其卦應離;離,明麗乎萬物,故盲者目明。三徧召西方,其卦為兌。兌者,說也。說以習誦,故喑者能言。四徧召北方,其卦應坎。坎則止物。不可中止,止尚行,故跛痾積逮皆能起行。五徧召東北,其卦為艮。艮為物之終、物之始,終而復始,故久病痼疾一時復形。六徧召東南,其卦為巽。巽尚潔淨,故髮白返黑,齒落更生。七徧召西南,其卦應坤。坤道政養,故老者反壯,少者皆強。八徧召西北,其卦應乾。乾之道,各正性命,保合太和;所以婦人懷妊,鳥獸含胎,已生未生皆得生成。九徧地藏發泄,金玉露形。九陽因自發泄形完,既得性命之生,復感地藏開現,人皆獲金玉之重寶,則變臭腐為神奇。說經十徧,其數乃極。極則反故枯朽之質,復起成人。蓋眾生耳病則不能聞道,目病則不能見道,舌病則不能宣道,足病則不能行道,疾痼則不能進修,是以天尊四徧說經,使其根器平復。至十徧之周,則返本還元。度人之功,斯乃備矣。殆夫功圓道就,法病頓除,故咸得長生,傾心於至道之域也。經註說九徧解義,故續添出薛幽棲註。
  頌曰:
  一身須籍六根成,根性昏迷病乃侵。
  只自耳邊初領解,一時無病得長生。
  道言:是時元始天尊說經一褊,東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眾,浮空而至。說經二徧,南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眾,浮空而至。說經三徧,西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眾,浮空而至。說經四徧,北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眾,浮空而至。說經五徧,東北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眾,浮空而至。說經六徧,東南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眾,浮空而至。說經七徧,西南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眾,浮空而至。說經八徧,西北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眾,浮空而至。說經九徧,上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眾,浮空而至。說經十徧,下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眾,浮空而至。
  天尊說法,周迴十過,招真命靈,載度人物,綜錯而言,其辭重復。蓋此經以度人為要,故先顯靈驗,次迷應現之殊。道君序意大義如此,即非兩有十徧也。如十方世界一切天、一切國、所有眾真、無極無量品而皆稟至真之炁,處至大之域。神居其中,所化之身,無有限量,浮空而至天尊之所,亦元始自然之炁應化元有定名也。東方東北上上禪善、無量壽天、太明玉完天等,以至九地,震宮卯位,即無鞅也。南方東南即梵監須延天以至赤明和陽天,離宮午位。西方西南即靈化梵輔天、元載孔昇天以至九地九水,兌宮酉位。北方西北即高虛清明天、皓庭霄度天以至坎宮子位。上下之方九風九水之多,眾也。筆不可紀,今略言之。始,元始在清微天宮說法,是時玉帝至於會前,舉六神通放大光明,徧照無極梵剎,乃分其身,示諸天宮。今彼天宮各現玉京金闕,光明寶座。一一寶座各有化身玉帝,一一玉帝各於其方演說解脫之道。此諸天豈各有玉帝者哉。設教示人,分真垂化者也。
  頌曰:
  自有神靈億萬該,猶如空谷應聲來。
  十方日月虛空現,只要當人道眼開。
  十褊周竟,十方無極天真大神一時同至。一國男女傾心歸仰,來者有如細雨密霧,無鞅之眾,迮國之半,土皆偏陷,非可禁止。
  十徧周竟,十方畢集。然後天人男女感此神化,傾心皈奉,敬仰而來,狀如細雨飛空,密霧四合。故迮國之半,何其多也。蓋緣浮黎為有限之土,而天尊現無鞅之身,以無鞅之多,臨有限之迮,理不相容,故形偏陷之語。又偏陷者,明天人未聞至理,其心局促,紛亂無際,莫止其止也。
  於是元始懸一寶珠,大如黍米,在空玄之中,去地五丈。
  寶者,人之所愛;珠者,清淨圓明;黍米者,物至微、其用甚廣。表此靈寶之體形微而用大,清淨光明,為眾所愛。又黍為五穀之長,人之資生,不可暫乏,明人之不可暫離於道也。離此而獲存者,如人之無食非形也哉。懸於空虛,去地五丈者,示靈寶之妙,不為五運所拘,隱妙於太玄,示使人天超離五濁,寄妙於靈虛者也。
  頌曰:
  一顆寶珠如黍米,人人皆有非元始。
  不上不下向空懸,誰能會得天尊旨。
  元始登引天真大神、上聖高尊、妙行真人、十方無極至真大神、無鞅數眾,俱入寶珠之中。天人仰看,唯見勃勃 音拂 從珠口中入,既入珠口,不知所在。國人廓 枯落切散,地還平正, 無復欹其雞切 陷。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政詰,復歸於無物。蓋道之微妙,本於虛無而天真之身,豈有容礙!但以天人與夫聖真同時混殽雲集,以至土皆偏陷,無可禁止,殆將何以別之?所以寓物化人,懸珠應變,使無形者還於無物也。登者起而攀行,引者指示化導;無鞅數眾已合道真,故能隨天尊昇入珠內。而天人有累,未可偕行。然後真偽之身、修證之異、斯可見矣!道既復隱,跡豈容追,廓然分散,地土還平,無復欹陷者也。此皆元始示現神化,從無起有,自有入無,混合百神之道,非技術之比也。
  頌曰:
  聖人法性本虛空,聚散初無異與同。
  萬境攝歸真靜界,更於何處覓餘蹝。
  元始即於寶珠之內,說經都竟,眾真監度,以授於我。當此之時,喜慶難言,法事粗悉,諸天復位,倏欻 音叔忽 之間、寂元遺響。
  天尊既引諸真昇玄入妙,即於珠內傳道說法,以授太上道君。眾真齊臨監度,道君受得是法,喜慶之情,非言可說。法事者,謂授受之法。其事粗能詳悉,不待其終,諸天皆以復位。何則?靈寶之道,不在其煩,貴得其要;聖聖相傳,一聞千悟,此義莫窮也。凡一略有五倏欻,一倏欻間,寂寂然更無聲響之遺。明夫至道,復於常者也。
  頌曰:
  這箇靈根本自如,天尊親付與佗誰。
  龍宮拾得連城寶,金匱牢收勿使遺。
  參校曰:寶珠去地五丈之喻,自了命脩鍊者言之,以明身中玄關。謂五丈之義,以丈為尺,以尺為寸,此說切矣。今註以喻性珠之妙,其旨尤深。蓋上文元始登引天真大神以及至真大神、無鞅數眾俱入珠中,而天人止於仰看,未可偕行,以辯真偽之身,脩證之異。蓋非真見證道之人,不能造入寶珠清淨光明境界,此於了性之旨尤切。五丈以喻超離五濁,不為五運所拘,此說亦通。若夫末後,倏忽之間,寂無遺響,則證有己竟,歸乎一無也。儒書《中庸》無聲無臭之至;釋典人空法空、空空之悟;《清靜經》所空既無,無無亦無之極,皆此義也。因并附見于此。
  是時天人遇值經法,普得濟度,全其本年,無有中傷。
  天者,謂天也。人者,世人也。此則互說天人,以接下士;或遇或值,普獲受度,得全本數之年,而無中道夭傷之苦。且夫人之生也,皆稟妙道,貴不可言,不以高下,皆壽百歲。在人作善不善而已。或以前因,或以後業,自夭其壽,不能終於本年,非天有差殊之異。凡人世壽九十而上,謂之上壽;七十而下日中年,五十而下皆中道夭傷也。南昌有格積善而獲上壽者,死則先獲鍊度,匪則沉尸而待焉。
  傾土歸仰,咸行善心。不殺不害,不嫉不妬,不淫不盜,不貪不欲,不憎不。音恣。言無華綺,口無惡聲,齊同慈愛,異骨成親。國安民豐,忻樂太平。
  夫念想見聞者,皆謂之殺;陷於不義,折傷一切物謂之害;毀人成功謂之嫉恨;彼榮富起曲見心謂之妬;癡迷著景謂之淫;取之不義謂之盜;愛樂無厭謂之貪;妄起念心謂之欲;齒唾巧拙謂之憎;疑忌仁信謂之;虛浮詐誕謂之華綺;出言不規、淺學悮人,謂之惡口。今一國男女已獲護度,故傾土歸仰,反是而行,亦云十二善業也。且不殺不害、不淫不盜,即身業之罪除。不嫉不妬、不貪不欲,不憎不,即心業之罪除。言無華綺、口無惡聲,即口業之罪除也。前者耳聰目明,則是六根清淨;今乃三業頓除,故成慈愛之行。慈者,和柔不諍也。愛者,物我兼容、自利利他。慈愛之大,故雖異骨相親,然後國自安,民自豐,相忘於道德之鄉,欣樂於太平之世者也。清靜常樂曰太,恬澹無欲曰平。國以喻身,民以喻炁。
  經始出教,一國以道,預有志心,宗奉禮敬,皆得度世。
  此言謂道君初受此經,教導一國宿有志心者,皆悉宗奉禮敬也。宗者,宗奉此經,如舟如楫,如橋如梁,蓋欲憑之以求濟度。奉者,崇奉此經,如天尊親以教我,我親得聞其義。蓋欲誦其言而行其行也。禮者,禮事此經,如父如母、如師如長,畏愛之間,惟恐慢易。敬者,敬重此經,如金如寶、如珠如玉。愛惜不已,惟恐失之。既盡四心,皆得度世而長生矣。
  頌曰:
  數墨巡行謾役形,要須行善作規箴。
  長生度世無他事,只要修持一片心。
  道言:元始天尊說經中所言,並是諸天上帝內名隱韻之音,亦是魔王內諱,百靈之隱名也。非世之常辭。上聖已成真人通玄究微,能悉其章。誦之十過,諸天遙唱,萬帝設禮,河海靜默,山嶽藏雲,日月停景,琁璣不行,群魔束形,鬼精滅爽,迴尸起死,白骨成人。
  三十二天帝即內名隱韻。青帝護魂以至流鈴八衝,即魔王內諱。不死之神下以至桃康、合延皆百靈隱名也。夫靈寶為道炁之祖,度人為百法之先;元始含蘊妙道,出法度人,流散文言,制成音韻,非下世文章之比。中下之仙不可盻其篇目,惟上聖真人深造道妙,始能究玄微矣。所言音韻者,謂音律相諧者也。且諸天萬帝、日月山川皆從祖炁之分散為形質,今天尊說法,是以祖炁之音,收攝炁散之質,何自不應者也。所以雲霧藏隱、三景停閑、鬼盡魔消、還元返本,一一感應,皆由定景而生。又如律呂之召陰陽,必然理也。
  頌曰:
  洞達玄微識道宗,山川日月一家風。
  非干苦苦誇靈寶,自是真人定境融。
  至學之士,誦之十過,則五帝侍衛,三界稽首,魔精喪眼,鬼妖滅爽,濟度垂死,絕而得生。所以爾者,學士穢氣未消,體未洞真,召制十方,威未制天政,德可伏御地祇,束縛魔靈,但卻死而已,不能更生。
  勤苦精進,無有退轉,謂之至學。故誦經十過,則五方五帝皆來侍衛,三界神靈稽首敬伏,一切魔鬼喪眼滅類也。今夫學士修行之至,形鍊氣寂,一身神靈守衛其身,不相遠離,所謂神識自守也。三界喻三尸,五帝喻五臟。若萬緣紛起,此名內魔;灾苦所逼,名為外魔。為苦之劇,是名為精,故曰魔精。七情六慾,是謂之鬼;惱亂顛倒,障我道德。是為之妖。以至學而誦經,皆不得侵也。雖大限到來,能禦殺鬼妖,可留此生,然止可伏御地衹,但能卻死而已,不能更此形骸,長生久視。所謂饒經百萬劫,終是屬空亡。蓋真人者,與道合通;至學者,塵情未盡,誦經則品位殊矣。所以如此者,緣幻虛偽,究竟非真,小劫可逃,劫盡終壞。良由道之未全,不具真常,穢氣未消也。體質暫堅,未能洞入真境,故無威力,未可召致十方。政,七政也。
  頌曰:
  脫得無常壽且延,筭來不離幻中仙。
  淺根學士休輕惑,鍊質方期上九天。
  輕誦此章,身則被殃,供養尊禮,門戶興隆,世世昌熾,與善因綠,萬灾不干,神明護門。斯經尊妙,獨步玉京,度人無量,為萬道之宗。巍巍大範,德難可勝。
  若誦若遇,不能嚴潔;或徒為翫視,或心意不專,或講演不規,或不擇人而授受,此皆為之輕矣。蓋此經為萬天所寶,度人最急隱聖藏真,出生入死,禳灾卻禍,保鎮邦家,莫不由此。若輕而誦之,身則被殃。殃者,連緜不絕者也,可不戒乎!又設供養尊禮一門,以接下士,而興隆昌熾,與善因綠,萬灾不干,神明守護,此皆為常人謂經之普獲功德也。斯經尊妙者,皆梵炁結成,旋聚旋散,雖大劫相交,天地既壞,此文獨存,巍巍乎實萬天之大法,推其德,可勝言哉。玉京者,玉京山,在大羅天之上,有金樓玉殿。真文祕篆,徧在其
  間,以此經為獨步。
  頌曰:
  神仙口口密相傳,勿謂輕疑作等閑。
  萬物總隨桑海變,斯文獨步大羅間。
  道言:凡誦是經十過,諸天齊到,億曾萬祖,幽魂苦爽,皆即受度,上昇朱宮。格皆九年,受化更生,得為貴人。
  凡者不以高下差別之稱。億曾萬祖者,自無始已來,拾身受身、所育父母、乃祖乃先也。凡人誦經,則諸天帝君齊到其前,應億曾以來幽滯魂靈、久拘若爽,悉獲受度,上昇朱官也。南方丹天世界有南昌上宮,宮有朱陵之府,府有流火之庭,乃鍊化度仙之所也。世人獲超昇者,經由此宮,受三火大鍊,煅鍊五濁穢形,以玉眸之光鍊其氣質;次以黃華之水灌蕩尸形;然後禦孕靈真,隨其報化而遂更生也。鍊度之格,凡有三:上學三年受度,中智九年,下學二十四年也。今以誦經之力,故億世祖先皆從中等之格受化,更生為貴人之品,復自貴中脩學,即獲昇度也。
  而好學至經,功滿德就,皆得神仙,飛昇金闕,遊宴玉京也。上學之士,脩誦是經,皆即受度,飛昇南宮。
  愛而不捨,念而不忘,是名好學。好學此經者,脩靈寶心,行度人行,功滿德就之日,上同祖曾克證神仙之道,故云皆也。飛昇金闕,朝謁太上,遊宴玉京之境也。上學精修至道,達妙超群者也。而修者,修行;誦者,誦經。修、誦兩全,功高德重,故不從限格,徑便飛升南丹受鍊者也。
  頌曰:
  修持靈寶要心堅,誦詠經文意欲專。
  修誦兩全功德大,即時輕舉作神仙。
  世人受誦,則延壽長年,後皆得作尸解之道。魂神蹔滅,不經地獄,即得返形,遊行太空。
  宿慶與善因綠,故生人趣。值正教流行,得遇此經者,受而誦之,即獲高年,享世壽已,不免死壞其形。雖死,神則不滅,名為尸解。如楊王孫、嵇康、郭璞皆捐軀返真之道。故知尸解之人,皆目瑩骨輕,或精血不變,投其尸於名山大川,可生珠玉也。凡誦經之士,修靈寶心,持度人行,必致延年,皆後得成尸解之道。魂神蹔滅,更不經由地獄,即得返形於太空也。若學淺功微,不能骨肉同飛,不免尸解而返神也。
  頌曰:
  百年屋子豈長新,物化虧時換主人。
  道德修成千日就,是非還與一堆塵。
  此經微妙,普度無窮,一切天人,莫不受慶,無量之福,生死蒙惠。
  上消天灾,下劫地禍,無量之福,周洽死生,俱蒙利益。
  上天所寶,不傳下世。至士齎金寶,效心盟天而傳。輕泄漏慢,殃及九祖,長役鬼官。
  上真朝奏往來,必嘯詠此篇,最為寶愛,不傳下世。因後聖君堅乞傳世,以保甲申洪灾,所以聖聖相傳,不及凡俗。惟有志之士,齎查持金寶效信,質心盟告諸天,方可傳授。何則?人之愛者,惟金寶也,又為堅剛之物。太上設此言,使人捨己所愛,破慳恡心。以此捨心回向大道,方聽傳行。又表其心堅如金石也。若輕慢漏泄,則殃及九祖,長為鬼官所役,如推潮鼓浪,負石填河是也。
  頌曰:
  元始區區談妙義,舉來法法度天民。
  人心自是生囹圄,會得牢收一卷經。
  侍經五帝、玉童玉女各二十四人,營衛神文,保護受經者身。
  五方之帝各敕玉童玉女二十四人,合為一百二十,營衛此文,保護人身也。
  道言:正月長齋,誦詠是經,為上世亡魂斷地逮役,度上南宮。七月長齋,誦詠是經,身得神仙,諸天書名;黃籙白簡,削死上生。十月長齋,誦詠是經,為國王帝主、君臣父子、安鎮國祚,保天長存,世世不絕,常為人君,安鎮其方,民稱太平。
  凡人作一切善,福及九祖,若已生人天者,增益福報也。若未生天者,隨炁昇度也。若作一切不善則禍及七祖,殃連子孫,其人死於冥府,以罪累故連逮生人,起徵呼復連傳染之禍也。蓋正月為四時之首,天地通泰,萬物更生之時。於此長齋誦經,乘天官考校之格,可度上世亡魂,斷地司連逮之苦,上登南昌之官也。七月為萬物成功之際,於此長齋誦經,乘中元舉善之格,故身得神仙,諸天書其姓名於金籙白簡,削滅死籍,別註生名,蓋人之仙也。須得南北二司先削死上生,方得昇度,非此則終無成功也。十月天地寧閑之際,於此長齋誦經,乘下元解落之功,故宜上為邦國、下為民庶,禱福禳灾。如正一真人曰:宜須為國為家,興利除害,然後臣事三境,吾無愧焉。此之謂也。學士以此為心,是謂無量度人之本。夫念念不忘,久久不替謂之長,靜念守心,戒慎無染謂之齋,故曰長齋也。
  頌曰:
  日吉時良好誦經,世間萬慮勿縈心。
  濟人利物功成也,玉簡金書為記名。
  八節之日,誦詠是經,得為九宮真人。本命之日,誦詠是經,魂神澄正,萬炁長存,不經苦惱,身有光明,三界侍衛,五帝司迎,萬神朝禮,名書上天,功滿德就,飛昇上清。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此日是太乙司命領諸官屬、紀錄世人罪福功過之日,有功則舉,有過則罰。於此誦經,乘保舉之格,故得為九宮真人也。本命之日,一身神爽,同本屬星官,糾錄功過,上奏北斗日也。於此誦經,故得魂神澄正,萬炁永存。萬炁若存,則苦惱頓息;苦惱頓息,則神光自明矣。夫念動則魔生,氣澄則魔息,故三界魔王侍而衛之,不為外事。凡誦經存想,則官史諸神皆自頂門而出;事畢,復從眾妙門而入。故五帝司其迎送也。萬神朝集而致禮書名字於上天,俟功德滿日,與此一身之神,同昇上清之境。
  頌曰:
  若言誦詠作真人,箇箇生疑未必聽。
  不道炁存神正後,身中無限有光明。
  參校曰:《靈寶淨明度人經法》,度師九州都傳太史高明大使許真君教也。萬神不散曰靈,一炁朝元曰寶,纖塵不汙曰淨,無幽不燭曰明。受法曰忠孝弟子。有十戒文:一毋忘八極。忠者欽之極,孝者順之極,廉者清之極,謹者戒之極,寬者廣之極,裕者樂之極,容者和之極,忍者智之極。二毋忘鑑水。鑑者,喻心;水者,喻性。心明則萬法皆照,性淨則五濁不歸。三毋忘日錄。日錄者,所以修檢善惡。今以日錄,錄日所為,不可下筆者,皆己之非也,改之為貴。四毋忘追度安鎮。追者,謂誦經行符,上為父祖六親之過去者,以資冥路。度者,謂誦經行符,上為父祖六親之見存者,以資福筭。安鎮者,謂誦經行符,上祝國王、帝主、聖壽,安鎮四方。五毋忘救治。救治之術,慈憫為先。人有病者,為其誦經行符,至誠禳却,如己父母;男女凡有方便,種種惠澤,皆盡其心。六毋忘服鍊。服鍊之術,參同天地,效法陰陽;念念正真,存存不缺,則自然超脫,變化無方。七毋忘剛潔。剛則有守,不行非淫;潔則戒汙,不貪非食;不淫則不損身之精神,戒食則不殺物之性命。八毋忘儉約。凡所衣物食用,當知皆是元始祖炁化生,灰水蕩穢,不得修飾;栗麥充飢,不用珍庖。九毋忘願約。願者,從初入道時發心;約者,從初入道者設誓。天地神明司之,毋輒中變;洞神有科,不可不慎。十毋忘師友。師者,所以教;友者,所以勸。教汝者似父,勸汝者似兄。孰為父兄可不欽重而委棄之乎?又曰得此法者,上則飛昇,次則度世,或得尸解。務在觀心,無心乃見真心;觀形,無形乃見真形。心形俱無目入,無形之道則大定,神光湛然,見玉清境;此飛昇法也。又按《昇真識神篇》曰:學道超真,乘雲飛昇,天書來降,仙官奉迎。仙官為誰?諸位真人雙龍□車,力士捧旌,前呵後衛,大力天丁、玉童玉女執綬執印,銀璫小臣口傳帝命;於此無悸,於此無驚,自然魂魄受鍊朱陵。朱陵大將流金火鈴,入天之界。天有四門。東華之門,門官之司,中有主宰,日直元君;中有主判錄事尊神,中有主閽金剛力士三位真仙,問子名字,考汝罪犯,第汝功績,不謬不錯,子方可入。錄事二人引子上昇,南斗、北斗各有真君,錄事既退,真君奉迎,次第奏達紫微之庭。於此之時,仙道已成,稽首大羅元始玉清昊天玉皇三境。天尊不可以見,惟睹祥雲,玉童傳勑,彷佛可聽,賜汝丹藥,金珮珠纓。汝如得之,禮拜舞抃,自有真仙教汝朝見。此經真妙,故說其略,心宜存思,慎勿乖錯。念念真經,上受天爵。又有《行淺尸解篇》曰:末學道淺,尸解昇仙。於未死時,必有善緣。塵劫已盡,東嶽落籍,西嶽落牒,杜令神君,中有二使,追引魂神。汝於此時,長記汝因;既見冥官之庭,中有刑獄,可畏可驚,汝無畏懼,直述汝情;道其緣由,無隱實誠,惡簿無姓,善籍有名。中有東極救苦真人,聞汝好辭,懽喜而迎,同上玉輿,輜軿四輪。左右之神,一如昇真,當識其姓,當識其名。送汝神魂,受鍊朱陵,次第階列,逍遙上清,登天之門,入紫微庭。或有丹藥,或有真經,玉童傳奏,一似飛昇。汝之骸骨,塊然遺形,如蟬之蛻,臭腐不馨。曰子曰孫,葬以盡誠;宗派蒙蔭,亦昇仙梯;仙梯在目,而人不知,因附見于此。
  愚又竊論都仙許真君以此上品妙經述靈寶淨明經法,而淨明二字,非太空日月不足為喻。《晁文元公集》有云:儒書言清明在躬,志氣如神。《莊子》言:水淨猶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淨乎。普光佛為無盡意說淨明三昧,離一切煩惱,性如虛空,不受垢染,本無一物,元空之體,淨之極也。寂照含虛,空終顯之用,明之極也。如太空為淨,日月為明,不見淨明心,此理臻極,故無一法可得。照昏如炳燭,虛己若清宮。此語皆三教聖人發明二字之妙者,與經中緬平一等,無復高下。上皆碧玉,無有異色,及懸珠寂無遺響一章,旨意皆同,因再附見于此。
  道言:行道之日,皆當香湯沐浴齋戒,入室東向,叩齒三十二通,上聞三十二天,心拜三十二過。閉目靜思,身坐青黃白三色雲炁之中,內外蓊冥,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獅子、白鶴羅列左右,日月照明,洞煥室內,項生圓象,光映十方。如此分明。密呪曰:
  貪羅鬱羅,符無蘇陀。太沖太極,陰陽包和。出有入無,鬼神莫測。出死入生,變化自然。元始混炁,玄中之玄。上干有頂,下洞太淵。誦之一徧,況痾自痊。鍊魂育魄,真陽自全。齋戒禮誦,萬過飛仙。無上密呪,萬神綿綿。心中心呪,重復宣傳。貪羅洞明,與道合真。玉清上極,梵炁氤氳。分靈布炁,降注臣身。形神俱妙,變化飛昇。一如令格,統攝萬靈。
  急急一如元始上帝玄都律令。
  無上玄元太上道君召出臣身中三五功曹、左右官使者、侍香金童、傳言玉女、五帝直符直日香官各三十二人,關啟所言。今日吉慶,長齋清堂,修行至經。臣今奏為某願得所啟,徑御上徹無上三十二天元始上帝至尊几前。
  行道有二:燒香誦經,步虛朝讚,亦云行道;精鍊身心,行持道德,亦云行道。沐浴,沐者,沐髮;浴者,浴身。亦有二法:以五香水持呪洗身,此外沐浴;大行梵炁,周回十方,以至中理五炁,混合百神,即內沐浴。齋者,非止禁茹葷食穢、遠離貪淫,亦欲齊心以防患,戒性以絕非。入室者蓋欲入靖絕塵,身心專注,可與神靈交通者也。東向為長生之方,召集真炁,以生為本。叩齒之法,左為天鍾,右為天磬,召仙靈也。中為天鼓,朝上聖也。心拜者,身形不動,專意存禮。閉目者,收視內觀,炁乃凝寂。青為玄一之炁,黃為元一之炁,白為始一之炁。三色之義,取法三清。坐而存之,神明自見也。如是內境亦明,外境亦明,蓊然冥合,故曰蒼冥。次存青龍自肝出,居吾左;白虎自肺出,居吾右;朱雀自心出,居吾前;玄武自腎出,居吾後。獅子白鶴各以六數存之,自六腑而出,居吾左右前後。左目化為日輪,現紫赤之光九重;右目化為月輪,現黃白之光十重;與身相去九尺,光明煥爛,射入鼻中,通腦後,入金華宮,結成圓光大如車輪。以前青、黃、白三色有間,是為九色圓象;以此光明徧徹十方世界,然後微音次第存神史俱自吾之頂出,布列于前。述願祝之,次存思三十二天,一一取炁咽之而畢。
  頌曰:
  閉目將身子細觀,定中別是一乾坤。
  圓光出現仙靈集,問爾誰為元始尊。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註卷上竟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註卷中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元為萬物之根,立乎大象之首,寥廓而幽光,運化而不窮。人能深其根、固其蒂,與天相久矣。
  頌曰:
  自已根宗欲了真,鐵鞋踏破謾勞形。
  癡兒住舍須千載,今日方能識主人。
  始為恍惚之數,在毫末之初,變化之先者;萬物起乎始,歸乎終;復歸元始。始之為義,湛然獨尊,而變遷遂有形質。
  頌曰:
  當時愚魯未知賢,被汝勾牽入世纏。
  有志丈夫終識破,去來自在不攀緣。
  無者,有也,有即無也。無有有無為道之本,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隱然默存也。
  頌曰:
  恍惚之中妙用殊,箇中端的立形軀。
  不須境外徒勞覓,混物氤氳更是誰。
  量者,道之用,極而不盡也。天之數一,地之數二,萬物之數三。一、二、三,萬物極品類殊,當歸其一,以此為量,即無量也。
  頌曰:
  登高看處幾由旬,無極無窮甚杳冥。
  俯仰不知天地闊,要須籠絡一其真。
  度者,道無體也,含光而立人;無根也,變偽為真。元一變生神,神一變生真,真一變生道。物假物成物,人假真成道;識物守真,斯為度矣。
  頌曰:
  土木形骸竟屬空,無明影裹逐洪濛。
  須憑物外非常術,方可飛騰出世籠。
  人者,杳冥恍惚要妙之問,人在其中矣。恍恍惚惚,火中生神;杳杳冥冥,水中生精。火炎升上,七變為神;水流降下,六化為精。七六變化,上下相成,精神往來,妙體含真,各真其真,是謂真人也。
  頌曰:
  此身元自貴無比,本來湛寂通天地。
  造化只憑陰與陽,地水火風都是穢。
  上者,道之妙也。吞赤納黃,吸蒼服素,收元於元宮,生神生象焉。然後棄萬物、遺萬化、獨得其玄,是謂無上之上。
  頌曰:
  三百功成萬行奇,塵中奪得錦標歸。
  玉臺已為題名籍,方顯男兒志不卑。
  品者,識眾觀一,守一抱一,歸吾至一,是謂之品。道本無形,言安有品?方便設教,故有品也。
  頌曰:
  三千六百法門多,只要分明識正他。
  大道不期千日就,休教歲月謾蹉跎。
  妙者,萬法之宗,故天地虛妙而清,陰陽同妙而純,日月合妙而明,五行含妙而精,萬物盡妙而真。妙觀者,見無象之象;妙聽者,聞無聲之聲。不可視、不可聽、不可有、不可無,斯為真妙矣。
  頌曰:
  不無不有本純真,非色非聲絕等倫。
  模寫形容難到處,玄中位象甚分明。
  經者,天地之經綸;日月運行,晝夜不息,終而復始,化而不盡者也。古之人仰視俯察,必依乎道,不踰軌、不失常、不以外物失其素,斯經之本也。
  頌曰:
  屈指師資願力悲,驪珠不惜等閑揮。
  分明指我飛仙道,山嶽玄恩報勿虧。
  參校贊元始二字,贊云:大象之先,強名曰元,天地之祖,萬物之源。三才既分,有始可言,人知還返,終歸其根。真空寂照,浩劫之前。無量二字贊云:形未有時,道實在玆,莫知其名,以無字之;不可究詰,孰能測窺,即此為量,其量莫推;玄之又玄,悟者同歸。度人二字贊云:形既有時,變化由斯;所以變者,非道而誰?偽度而真,腐度而奇。眾人之中,獨異何為?蛻凡入聖,同夷希微。上品二字贊云:莫知其高,乃以上言;有物混成,在天地先。自下而觀,孰居其前?即此為品,言豈容宣!等倫之中,迥出超然。妙經二字贊云:朝陽升東,夜月當空,玉出石璞,珠現蚌中。最貴者道,妙豈可窮?敷落為經,真常則同,天地有劫,妙經無終。
  元始闡道開化普度章
  闡揚道德,開化人天。周治三界,是則名普。
  參校曰:經有道言,此二章之標揭,而青元真人經註,以此表二章之一也。
  立象起修,四百五十七言。
  凡夫性昧,背本失真,故首立象法,開示蹊徑,為道之根本。
  參校曰:清河老人序迷青元經註有曰:條分八事,此八事之一也。
  元始洞玄,靈寶本章,上品妙首,十迴度人,百魔隱韻,離合自然。
  此乃天真皇人迷經本旨,言天尊含弘妙道,稟立自然,覆蓋萬品,最尊最貴,洞觀玄一,化度人天,故云元始洞玄也。能以大慧光明煥照十方世界。在天曰靈,在世曰寶,故曰靈寶。皆金口敷演,故云本章,具載修真合道之本,其品最上,為眾妙之首,密隱魔真之諱。合梵炁而凝,散則為炁,合則為文,乃變化消息之道,非墨跡之比,為萬法之祖,三洞之尊。智者識之,修鍊成寶。《黃庭經》云:治生之道了不煩,祖修洞玄與玉篇。此之謂也。
  頌曰:
  欲知元始度人方,靈寶元來號本章。
  內隱百魔誰會得,若能離合自然光。
  混洞赤文,無無上真,元始祖劫,化生諸天。開明三景,是為天根,上無復祖,唯道為身,五文開廓,普植神靈。
  混洞者,天地未判之象也。元始之前,其炁純而赤,風澤相混,是為大洞。始結文章,唯天尊凝凝獨立,在無無之最上,得真中之至真,故云無無上真。元始祖劫,即龍漢小劫,曰延康。初因一炁生三炁,為三清上境;三炁生九炁,以成九天;九天之外,又列三十二天,即化生諸天也。然後布日月星辰,主持萬物,即開明三景之光,為天地之象,然不逃遷變之運。天尊乃含混洞始,生五行真炁,凝為符篆,俾安鎮天地,生化神靈,尸於三界,使主持萬法,故得懸而不落,久而不壞者也。以此五文演成五千之字,具載妙元神真道之根本,上應五行,為開化之首也。如人之未形,神識安在哉。混混沌沌,屯屯蒙蒙、無分無別、不有不無、無無曰道,道為人之根,此道之散,遂成其樸。樸散為炁,炁凝生神,神具則有形矣。乃人之本元,本始如此。然後布三田,開九竅,五臟六腑,即化生諸天之象。三田者,精血之凑理、萬炁之根原。即開明三景,為一身陰陽,營衛之本也。且人之生,雖自胞胎,其元則起於元始之始,誰祖誰宗,稟道炁為,質假精血,而寓成變化者也。五神列布,然後三萬六千關節,根元本始一時生神,豈不為神靈普植哉。乃知道不遠人,人悟而修鍊,可以昇仙。愚人執迷不能尊其炁、貴其根、保其命、固其形,自取死壞,離其本真耳。故遠於道也。
  頌曰:
  位極無無最上真,始乎龍漢迄于今。
  不增不減常清靜,是則名為大法身。
  無文不光,無文不明,無文不立,無文不成,無文不度,無文不生。
  大朴散,天地分;靈文結,玉字出。然後萬象有光,萬象開明,萬法定立,萬物自成,萬靈受度,萬類出生,若一炁未判,五文不形,則何以生成者哉。如人之生,若非道炁,降以真靈資養,開之化之,則幻色之身,憑何據立矣。
  頌曰:
  靈寶分光初敞露,文章煥燦無今古。
  安天鎮地顯生成,不是云云紙上語。
  是為大梵,天中之天,鬱羅蕭臺,玉山上京,上極無上,大羅玉清,渺渺劫仞,若亡若存,三華離便,大有妙庭,金闕玉房,森羅淨霐。大行梵炁,周迴十方,中有度人不死之神,中有南極長生之君,中有度世司馬大神,中有好生韓君丈人,中有南上司命司錄、延壽益筭、度厄尊神,迴骸起死,無量度人。今日校錄,諸天臨軒。
  自無色以去,悉名梵天。此云大梵者,即道炁始凝者也。天中之天者,即三清大羅聖境也。大者,覆蓋萬天;羅者,羅絡三界;極高無上,故稱大羅。中有玉京之山,周迴八萬里,下與崑崙對立。山有鬱羅蕭臺,臺有七寶城,城有玉清殿,天尊居其中。上極,謂無極也。渺渺浩勃,惟上仙視之即見,中下之仙不可窺也。其高數仞而不可量,乍有乍無,故云若存若亡,乃元始消息之道。又有三華離便之宮,大有之庭,皆宴息之所。每諸天上帝相會之時,必步虛吟詠,三遶此庭,方睹玉相也。金闕玉房、瑤池翠水,森森列布,憑梵炁周回運轉不息,故得久而長存。此宮有度人不死之神,隱居其中,亦元始分化之號。長生君即朱陵大帝,治太微垣,司火鍊之事。度世君主陽九百六之變。司馬君主滅邪却試,好生君即青華之別名也,主治詮校。韓君,主南昌,品秩學人。司命司錄,主功過,予奪延壽益筭,主增註年命。度厄之神,主消平厄難。回骸起死君,主昇度死魂,飛尸登晨。今天尊說法之際,皆蒙召制,臨集帝軒,校圖檢錄,品度學人也。如人之身,七寶之貴,與玉京無異。腦宮為鬱羅之臺,金闕玉房森羅淨霐,冥然列布,不死之神,位其中。若使梵炁周回不息,亦如天之不落,久而無壞也。
  頌曰:
  梵炁周回徧十方,玉京金闕極森芒。
  忘情內觀三清境,盡是長生不死鄉。
  參校曰:經曰化生諸天,又曰是為大梵天中之天,以至大羅玉清。經註已明別錄。又載九天、九霄、梵炁天名、霄名,今附錄焉。始青天附以太霄暉明流光素景天,青元天附以青霄元真寶曜天,始丹天附以丹霄總生開靈傳道天,太丹天附以絳霄太平應化道主天,始素天附以景霄中極至妙變空天,太素天附以玉霄皓元威德耀晶天,始玄天附以琅霄飛青元關溥濟名,太玄天附以紫霄合景雙關化身天中天,清微天附以神霄玉清妙境,下統九霄梵炁。又別本經註有三天、九天、三十二天之圖,附生神章。九天在三天之下,三十二天之上。第一鬱單無量天,在南;第二上上禪善無量壽天,在西北;第三梵監須延天,在東;第四寂然兜術天,在西南;第五波羅尼密不驕樂天,在東南;第六洞無化應聲天,在北;第七靈化梵輔天,在西;第八高虛清明天,在東北;第九無想無結無愛天,在北,或日波利天。此九天皆是梵炁,又即是始青天及太霄等天別名也。并附見于此。
  東方無極飛天神王長生大聖無量度人。南方無極飛天神王長生大聖無量度人。西方無極飛天神王長生大聖無量度人。北方無極飛天神王長生大聖無量度人。東北無極飛天神王長生大聖無量度人。東南無極飛天神王長生大聖無量度人。西南無極飛天神王長生大聖無量度人。西北無極飛天神王長生大聖無量度人。上方無極飛天神王長生大聖無量度人。下方無極飛天神王長生大聖無量度人。
  自東為始,乃至十方,道炁分形,其妙難測。此則飛天大聖無極神王之尊號。神王繼元始而生,自龍漢之前,元始開化,首布此神,俾執持天炁,領括天仙,總御生死,洞理陰符,撫掌兆民。凡劫運終、則神王陶鑄學人,行保舉事,凡昇降之格,悉皆所係。
  頌曰:
  法身本自無異相,化現十方元一樣。
  只緣大聖能長生,度人所以無邊量。
  十方至真、飛天神王、長生度世無量大神,並乘飛雲,丹輿綠輦,羽蓋瓊輪,驂駕朱鳳,五色玄龍,建九色之節,十絕靈旛。前嘯九鳳齊唱,後吹八鸞同嗚。獅子、白鶴,嘯歌做邕邕,五老啟途,群仙翼轅。億乘萬騎,俘空而來,傾光迴駕,監真度生。
  輿輦輪蓋皆陽精之炁所成,鳳鳥龍鶴乃陰精之炁所化。上聖之人具真常之道;呼吸合散,隨意現前。陰陽之炁調諧成歌成曲,皆純真所為,非外物也。人能修鍊靈寶內成,陰魔屏盡,齊集陽神,以會鍊真之府。其元炁一呼,萬神咸聽,五臟神靈,各隨方色自現,輿輦儀衛來迎。然後百骸眾神,前導後從,昇舉朝元,與斯無異也。
  頌曰:
  紛紜仙仗貴難勝,雜還笙歌盡不成。
  此箇風光誰使得,大都不離自家身。
  濟度生死一百五十八言。
  前者設象,示勸修真,今當濟生拔死,以彰載度之事。
  參校曰:此青元註經,條分八事之二也。
  諸天丞相、南昌上宮、韓司主錄、監生大神,執籙把籍,齊到帝前,隨所應度,
  嚴校諸天。
  三十二天各有丞相,乃天中宰協侍宸,主錄勒籍之司也。南昌即丹天世界朱陵火府,遷化學人,鍊度之所也。韓司即宮中文人,主鍊度文籍之事。監生主生魂鑄魄,更生之別名也。感天尊願力,各持錄籍,齊到帝前,校其應受度者,或以宿名玄圖,骨相合仙;或修齋奉戒,功德積感;或以敬奉三寶,善功徹天;或供養師寶,為三官所。稱名在諸天者,各為嚴行考校,然後據功量品而升度之。
  頌曰:
  感召諸天集帝庭,區區校錄有何因。
  世間積善功高者,便有南昌鍊度人。
  普告三界、無極神鄉、泉曲之府、北都羅酆三官九署,十二河源,上解祖考億劫種親疾除罪簿,落滅惡根,不得拘留逼合鬼群,元始符命時刻昇遷。
  三界,天、地、水也。無極神鄉,盡三界中神庭社廟之司也。泉曲在北溟之最下,為江海之要府,皆停錄罪魂之處。北都羅酆者,自清炁上為諸天之外,其重濁之炁凝成此山,在天地之北,山高五億五萬五千五百里,周回三萬里。上參碧落,下際風泉,黑鬱之炁盤磚。其中山有六天洞宮,一日紂絕陰天宮,二日奉殺諒事宗天宮,三日明晨耐犯武城天宮,四日恬照罪炁天宮,五日宗靈七非天宮,六日敢司連宛天宮,每一宮各有一大魔王主之,為三元之總轄,五嶽之都司。又有三宮,上元宮在山之阿,去天為近。天官領之主校功錄善,陞降品秩。中元宮在山之左,地官領之,中有靈獄,主治罪魂,為追呼之府也。下元宮在山之右,去風壘近,水官領之。下有九囚大獄,寒水之庭,八難之場,主治世間惡逆重罪囚鬼。此三宮各有三府,府有一百二十冥曹,盡酆都界官史,總九萬九千九百萬眾,皆以世間明靈者為之。九署者,即九壘土皇、九令之司也。十二河源者,如導岍導嶓䜣之類,乃分治罪魂之所。今天尊既命諸天嚴行檢校,昇度學人,又下九龍符命,普告三元,使為學人上解祖考億劫已來種識支親,速為削除罪籍,落滅三惡之根,不得拘留滯礙,逼合於囚鬼之群。應時刻而昇遷也。
  頌曰:
  諦觀符命自誰宣,能釋幽牢罪苦纏。
  返本還元扶起命,人人時刻得昇遷。
  北都寒池,部衛形魂,制魔保舉,度品南宮。死魂受鍊,仙化成人,生身受度,劫劫長存。隨劫輪轉,與天齊年。
  酆都洞陰之境,有朔單鬱絕之都,五靈玄老五、炁天君主之。九地之中,北陰天君主之;九水之中,太溟水帝主之;總號曰北都。中有三界大魔、三五將軍、六甲掾吏、五帝考官,又有孰罰神兵、巨天力士萬人,皆司校罪魂名籍之神也。夫人在世,脩學淺薄,而罪器深重者,不免歸此。其生也為陽魂,其死也為陰魄。若妄源不息,則陰魂散亂,莫可執持。故令部衛其形,使不散壞,制御群魔,令行保舉,度品於南宮,使彼死魂受大火鍊,鬼質消盡,然後羽化成仙。死魂受鍊者,謂血肉更生,非但父母所生之身,蓋道身也。故云生身,此之道身,一蒙仙度,則隨劫流轉,與天齊年也。
  頌曰:
  形魂只要我扶持,制得群魔不受欺。
  這箇生身須自度,待他保舉恐成遲。
  永度三途五苦八難,超凌三界,逍遙上清。上清之天,天帝玉真無色之境梵行。
  三途者,謂地獄、鬼趣、旁生。五苦者,謂刀山、劍樹之屬,在世則生、老、貧、病、死。八難者,謂墮落異類,生為下賤,形容不正,生在邊方,稟性兇戾;不遇仁君,常值兵火,與一切善自生魔障。故《三途五苦經》云:三業淨則不墮三途。謂身、心、口。也。由此三業為十惡根,為眾業本心。業淨則地獄無有,口業淨則鬼氣清消,身業淨則不生異趣。去五毒,則除五苦。謂眼觀五色,鼻嗅五香,舌了五味,耳聽五音,心生五慾。但使一根一塵清淨,則五苦惡道從何而起?當自泯矣。脩八行則消八難,謂仁慈、孝敬、忠信、清廉、和柔、忍辱、奉戒、平等,由此八行,為萬善根度世之本也。或以八難為地獄囚閉之事,此則滯境,不該至理,宜從此義。上清者,乃玉帝之都,大道無色之境。梵行者,法也,謂有法可脩,有行可進,故稱梵行。凡死魂受度,拜謁帝京,然後隨功各昇彼天,次第脩習。
  頌曰:
  罪垢皆由心境昏,三途五苦累形魂。
  天光一洗根塵淨,仙化朝元禮至尊。
  品述諸天四百一十三言。
  前者令下三界根括生死,升度學人;次當敷迷諸天升降品格,以示進脩地位。
  參校曰:此青元註經,條分八事之三也。
  東方八天
  元始積九陽梵炁以成,故應東方六天,為欲界二天。為色界黃曾天,在虛梵之首宿,次奎璧。唯餘七天宿,次斗、牛、女、虛、危、室、璧。參校曰:別本註帝服,青冕、青蔬、青服、青裳六天為欲界。○清濁分九陽,一輕之炁成天,在眾天之下,去凡五百二十億萬里,乃風霄之界。世人行三淨行,建百善功者,得生此天。天人壽命不等,初出凡界,欲染未除,故天中之人有形可見。其間或以接手為欲,或以言辭、或以眼視、或以身交,故云欲界。此天快樂,絕勝諸天,故多貪著,衰相易現,壽命終盡,則復淪諸趣。若漸次脩習,欲染頓除,則昇入色界。脩小乘道可以證此,謂之天人。釋經所謂脩六度,行初進之侶。天中具有太清三百六十科戒,檢制天人,如大劫交大火,自崑崙根起,梵燒世界,炎焰上昇,直至和陽天,於是元炁潰散,天乃淪壞。
  頌曰:
  珠闕瓊樓是欲根,嬪娥彩麗奏天鈞。
  但將愛處休躭染,項背圓光轉轉明。
  太皇黃曾天,
  異號淨天,或稱睹史。其色黃,應東一方,宿次奎璧。世人脩十善功,初出凡者,得生此天。
  帝鬱鑑玉明。
  鬱縊,天帝覺之內諱;玉明,帝魔之隱音。雲篆太虛之文,元始以玉簡金書祕于天之紫極官。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長生籙。
  太明玉完天,
  或稱勝妙天,色綠,應東方,宿次璧。世人建二十善功,二根淨者,生此天。
  帝須阿那田。
  須阿,天王內文;那田,天王隱音。四字金書祕之于天之紫房宮。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度魂更生。
  清明何童天,
  異號光天,其色黑,應東方,宿次室。世人建四十善功,三根淨者,生此天。
  帝元育齊京。
  元育,天王之隱諱。齊京,真人內文。四字金書祕于天之九晨宮。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敷布政教,度脫天人也。
  玄胎平育天,
  異號梵天,或稱忉利,其色赤,應東方,宿次危。世人建六十善功,四根淨者,生此天。
  帝劉度內鮮。
  即天帝君之隱名,四字金書祕于天之元景宮。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召魔舉仙。
  元明文舉天,
  或云化樂,其色蒼,應東方,宿次虛。世人建八十善功,五根淨者,得生此天。
  帝醜法輪。
  醜,天君內文。法輪,帝之異號。三字金書祕于天之廣寒宮。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通行元炁。
  上明七曜摩夷天,
  異號化樂,謂欲樂之極,其色黑,應東方,宿次女。世人脩一百善功,六根淨者,得生于此天。
  帝恬燴 烏外切 延。
  恬懀,天帝內音,延為隱號。三字金書祕于天之太陰宮。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開度幽難。
  一十八天為色界。○清濁分輕清之炁以成其色,不同在元色之下,去欲界三十萬里,乃丹霞之景。鹿塵六天脩下元三百戒,積三百善功者,乃昇此天。細塵六天,脩中元五百戒,積七百善功者,昇之。輕塵六天,脩上元七百戒,積八百善功者昇之。雖無情慾,尚有形色可見,故云色界。若漸次脩習,塵染頓盡,形色不昇,則轉入無色界。若生貪著、則復墜下天。脩中乘道可以證此,謂之天仙。其上者謂真仙。釋名四果天中具有上清二百四十科戒,檢制天人,如大劫交水,自東井起,洪泉鼓波,漂蕩世界,直望極風天,元炁潰散,此天淪壞。
  頌曰:
  勤脩功行始超塵,快樂宮中享大椿。
  心鏡一輪勤拂拭,花冠整頓勿欹傾。
  虛無越衡天,
  或云初梵,其色碧,應東方,宿次牛。天人六根雖淨,尚拘色塵,乃昇此天。亦號初禪天。
  帝正定光。
  即天帝君之內文,三字金書祕于天之太玄宮。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無上之道。
  太極濛翳天,
  或云上梵,其色紫,應東方,宿次斗。天人一色,塵鹿淨,乃昇此天亦號初禪天。
  帝曲育九昌。
  曲育,天王之隱號;九昌,乃帝之總文。四字金書祕于天之玄都宮。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鍊度朽骸。
  南方八天
  元始積三陽梵炁以成,故應南方,治屬太清炁,太上老君為化主。赤明天在虛梵之首,宿次箕、斗。唯餘七天,宿次角、亢、氏、房、心、尾、箕。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服青冕、赤旒、朱服、黃裳。
  赤明和陽天,
  或號少光,其色白,應南方,宿次箕、斗。天人二色塵鹿淨,乃昇此天,亦號初禪天。
  帝理禁上真。
  四字天王之隱號。金書祕于天之長明宮。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鍊仙成真。
  玄明恭華天,
  或云光音,其色黃,應南方,宿次箕。天人三色塵鹿淨,乃昇此天,亦號二禪天。
  帝空謠醜音。
  四字,即天君之內文。金書祕于天之東華宮。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應化一切。
  耀明宗飄天,
  或云無量光,其色綠,應南方,宿次尾。天人四色塵鹿淨,乃昇此天,亦號二禪天。
  帝重光明。
  三字,即天帝之總號。金書祕于天之昊玄宮。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劫終納學仙之人。
  竺落皇笳天,
  異號初淨,其色青,應南方,宿次心。天人五色塵鹿淨,乃昇此天,亦號二禪天。
  帝摩夷妙辯。
  摩夷,天君之隱諱;妙辯乃帝之內音。四字金書祕于天之青玄宮。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魔試學仙之人。
  虛明堂曜天,
  異號嚴淨其色赤,應南方,宿次房。天人六色塵鹿淨,尚有細塵,乃昇此
  天,亦號三禪天。
  帝阿音茄 婁生。
  阿,天王之隱音。婁生,玉君之梵號。四字金書祕于天之重華宮。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開度人天。
  觀明端靖天,
  異號徧淨,其色蒼,宿次氐,應南方。天人一色塵細淨,乃昇此天,亦號三禪天。
  帝鬱密羅千。
  鬱密,帝之隱文。羅千,天君內號。四字金書祕于天之光華宮。
  參校日:別本註云:帝主度學者之身。
  玄明恭慶天,
  或號無量淨,其色黑,應南方,宿次亢。天人二細塵淨,乃升此天,亦號三禪天。帝龍羅並口提。龍羅,即飛天內音。菩提,帝君之隱號。四字金書祕于天之開闔宮。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度得道之人。
  太煥極瑤天,
  異號福愛勝,其色碧,應南方,宿次角。天人三細塵淨,乃昇此天,亦號四禪天。
  帝宛黎無延。
  四字,天王之內文。金書祕于天之帝康宮。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教學仙之人。
  西方八天
  元始積九陽梵炁以成,故應西方,治屬上清炁,太上道君為化主。孔昇天在虛梵之首,宿次軫角;唯餘七天,宿次井、鬼、柳、星、張、翼、軫。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服青冕、金旒、白服、白裳、緋禩。鄒戀切。
  元載孔昇天,
  或云快樂,其色紫,應西方,宿次軫角。天人四細塵淨,乃昇此天,亦號四禪天。
  帝開真定光。
  開,即天帝君內音。真定光,即天主隱諱。四字金書祕于天之延壽官。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鍊度死魂更生。
  太安皇崖天,
  異號極樂,其色白,應西方,宿次軫。天人五細塵淨,乃昇此天,亦號四禪天。
  帝婆婁阿貪。
  婆婁,天君隱音;阿貪,帝魔內諱。四字金書祕于天之開明宮。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開度善人。
  顯定極風天,
  或云廣樂,其色黃,應西方,宿次翼。天人六細塵雖淨,尚餘輕染,乃昇此天。亦號四禪天。
  帝招真童。
  三字,天君之祕號。金書祕于天之大赤宮。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度有善功之魂。
  始皇孝芒天,
  或云上妙,其色綠,應西方,宿次張。
  天人一輕染淨,乃昇此天。
  帝薩羅婁王。
  四字,乃玉真之隱文,金書祕于天之太丹宮。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披夜開幽。
  太皇翁重浮容天,
  或云:色究竟,其色青,應西方,宿次星。其色塵漸除,故云色究竟。天人二輕染淨,乃昇此天。
  帝閔巴狂。
  三字,天中帝君之內文。金書祕于天之華蓋宮。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召魔集真。
  無思江由天,
  或號最上妙,其色赤,應西方,宿次柳。天人三輕染淨,乃昇此天。
  帝明梵光。
  三字,天中帝君之內號。金書祕于天之明堂宮。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開度善魂。
  上揲樂,音岳。天,
  或號自在,其色蒼,應西方,宿次鬼。天人四輕染淨,乃昇此天。
  帝勃 音拂 勃 音沛 監。
  勃勃乃天君內文,監乃帝之內號。三字金書祕于天之運靈宮。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品類天人等級。
  無極雲誓天,
  異號大自在,亦云不還。音旋。其色黑,應西方,宿次井。天人五輕塵淨,乃昇此天,天人到此,更無復墜下,故云不還。
  帝飄弩穹隆。
  飄弩,天魔內文;穹隆,帝君隆諱。四字金書祕于天之中元宮。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度一切天人。
  北方八天
  元始積五陽梵炁以成四天,為無色界。四天,為種民天,治屬玉清炁,元始天尊為化主;霄度天,在虛梵之首,宿次參井,唯餘七天,宿次奎、婁、胃、昴、畢、觜、參。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服青冕、白旒、皂服、朱裳。
  四天為無色界。○清濁分,清高之炁以成四天之色,純碧,在種民之下,去色界三十六萬里,乃碧霞之景。天人塵染俱淨,洞入自然,乃昇此天。身形微妙,或大或小,無復色象,人不能見,故云無色。天中亦無日月星辰,壽量無盡,若空有兩忘,結習俱盡,乃昇種民。脩大乘之道,可以證此,謂之真人。釋云:菩提薩埵天中,具有玉清一百二十科戒,檢制天人。如大數交火劫,焚至和陽天;水劫漂至極風天。水火到此衰絕,不能上昇,相乘化合,為風扇蕩於是,元炁潰散。自孝芒至霄度六天為風所壞,自元洞以去七天,但元炁散而復合,不拘三界劫運也。
  頌曰:
  漸入無為得道宗,一塵不染意圓通。
  回眸下視三千界,萬法都來一箇空。
  皓庭霄度天,
  異號不同,應北方,宿次參、井。天人輕染雖淨,尚餘染習,乃昇此天。
  帝慧覺昏。
  三字,帝君之內音。金書祕于天之瓊瑤官。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拔度學人。
  淵通元洞天,
  異號大不空,應北方,宿次參。天人色塵都忘,但有心識,漸入炁觀,乃昇此天。
  帝梵行觀生。
  梵行,天君內音;觀生,帝之隱諱。四字。金書祕于天之真元宮。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度學仙之人。
  太文翰寵妙成天,
  異號非想,應北方,宿次觜。天人心識兩忘,炁觀漸妙,乃昇此天。
  帝那育醜瑛。
  四字,天帝魔王之內文。金書祕于天之靈幽官。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統理魔王。
  太素秀樂 音洛 禁上天,
  異號非非想,應北方,宿次畢。天人結習漸忘,炁觀轉妙,乃昇此天。
  帝龍羅覺長。
  龍羅,天王內諱;覺長,帝之隱文。四字金書祕于天之化靈宮。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領錄魔王。
  四天為種民天。○清濁分得高虛之炁以成四天之色,不同在大羅之下,去無色界一百三十五萬八千里,乃太虛之景。天人經歷諸天,諸塵漏盡,一相無相,皆悉空寂,結習頓忘,洞入真道者,乃昇此天。釋云:已入正脩得三摩地天中,常住不滅。多是歷代聖君賢臣居之,如羲皇、周孔之屬是也。亦無禁戒,但飛行元炁,上朝九清,若積功而真妙,則昇入大羅,脩最上乘之道,可以證此,謂之仙聖。如大數交,三劫大起,三界損盡,此天元炁復混為一;聖人降生凡世,開教立法,製造萬物,以度人庶。故《生神經》云:以充種民。此之謂也。蓋為民之種,故云種民。
  頌曰:
  無影無形大法身,不生不滅號成真。
  幾經劫石消磨盡,寂寂神光依舊明。
  太虛無上常融天,
  異號不動,其色綠,應北方,宿次昴。天人初出三界,結習頓忘,尚喜無為,漸入神觀,乃昇此天。
  帝總監 音鑑 鬼神。
  乃天帝君之都諱、乃攝魔之內音。四字金書祕于天之萬福宮。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校學者之功。
  太釋玉隆騰勝天,
  異號大不動天,其色青,應北方,宿次胃。天人喜習頓除,神觀轉妙,乃昇此天。
  帝眇眇行元。
  四字,乃帝君之隱號。金書祕于天之白蓋宮。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召集仙聖。
  龍變梵度天,
  異號上妙天,其色赤,應北方,宿次婁。天人清淨無染,證不空果,乃昇此天。
  帝運上玄玄。
  運上,天王之內文;玄玄,玉真之總音。四字金書祕于天之靈寶宮。
  此天別有宮闕,號曰延真。釋氏見性成佛、頓悟大乘、洞入最上乘者,乃居其中。時遊三界諸天,教諸天人菩薩,脩諸梵行。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進仙成聖。
  太極平育賈 音古。 奕天,
  異號最上妙,其色蒼,應北方,宿次奎。天人洞入道妙,證無上玄覺,乃昇此天。天人脩習至此,號為究竟昇玄,轉入三境。
  帝大擇法門。
  天王之總文,四字。金書祕于天之天寶宮。
  參校曰:別本註云:帝主普度學者之身。
  三十二天,三十二帝,諸天隱諱,諸天隱名。天中空洞,自然靈章。諸天隱韻,天中之音,天中之尊,天中之神,天中大魔,天中之靈,九和十合,變化上清,無量之奧,深不可詳,敷落神真,普度天人。
  天尊所說諸天諸帝,皆是空洞之炁,自然結成。隱文,帝魔神靈尊之祕,神靈憑之而變化,遊空飛行於上清,乃九和十合之歌音,非文辭之比也。敷者,布也;落者,置也,皆元始開化而述布置於諸天,使執持天炁以度天人也。
  頌曰:
  一層天有一般名,只要脩行不染塵。
  直到諸天最高處,始知平育作真人。
  參校曰:三十二天,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種民天四者之分。《青元經註》備述學人內功外行昇進之序甚詳。愚嘗參考道經釋典,述成脩證品,附于經卷之後。敕魔護道二百六十六言。
  前明品位勸脩,今當檢敕神靈,掃蕩魔試,扶衛學人。
  參校曰:此《青元》註經,條分八事之四也。
  今日欣慶受度,歷關諸天。請滅三惡,斬絕地根,飛度五戶,名列太玄。魔王監舉,無拘天門。
  夫人作諸不善,則魂怒而神靈去體,知其同入惡道故也。若作一切善,則魂喜而百靈集,知其同證道故也。脩學之士,一旦成真受度,則百骸眾神,欣然而相慶也。今日者,謂成道之日也。人之求仙,須得惡根斬絕,罪垢消泯,使身器清淨,乃得仙度。故天尊言今日欣慶受度,則必歷關于諸天,親謁大帝,請滅三途之惡難,斷絕地司之罪根;不歷五苦,紀名字於太玄都司,註定仙籍。於是諸天魔王監真保舉,更無拘滯於天門。
  頌曰:
  歷盡關山道路辛,這回金榜喜題名。
  男兒志氣誰能禦,駟馬榮歸自在行。
  東斗主筭,西斗記名,北斗落死,南斗上生;中斗大魁,總監眾靈。青帝護魂,白帝侍魄,赤帝養氣,黑帝通血,黃帝中主,萬神無越。
  東斗九星,斗中生氣,故主生筭。西斗五星,斗中成形,故主記名。北斗七星,斗中司命,故主落死。南斗六星,斗中司禁,故主上生。中斗五星,斗中大魁,故總監百骸眾靈也。夫人之脩學,必得五斗標名,然後降神守護,乃得成道,此天尊救攝,以保學人也。斗中之極,各有一帝。五帝在天,則總御三界,制主萬神,不使過越分度。若降炁在人身中,則往返三田,調御五炁,故青帝治肝而護魂,白帝治肺而侍魄,赤帝治心而養氣,黑帝治腎而通血;黃帝中主於黃堂,制御百骸,萬神不使錯越也。且炁清而上者曰天陽,炁之濁而下者曰地陰,其中曰靈陰。陽之道,上中下三分,其用則一。五方五臟各傳一炁,交合為一,凝而成真,號曰靈寶。故云五神安靜,則萬炁流通;三田升降,則神靈純一。神靈純一則與道合真,長生不死。此皆顯明靈寶為學人調神護道之事。
  青天魔王巴元醜伯,赤天魔王負天擔石,白天魔王反山六目,黑天魔王監醜朗馥,黃天魔王橫天擔力。五帝大魔萬神之宗,飛行鼓從,總領鬼兵,麾幢鼓節,遊觀太空,自號赫奕,諸天齊功。
  青天魔王,青面朱髮,總統九醜,遊空飛行,是名巴元醜伯,皆其隱諱也。若降炁人身,耗人肝氣,使人喜慍不常。赤天魔王負荷元炁,撐主天地,力可摧山,是名負天擔石。耗人心氣,令人強暴。白天魔王一首六目,力破山嶽,遊行三界,遏人善功,是名反山六目,耗人肺氣,令人食恣。黑天魔王形質獰惡,監領小醜,性好殺伐,是名監醜朗馥。耗人腎氣,令人好殺。黃天魔王常乘羽車,飛行三界,橫行天地,舉唱謠歌,惱亂學人,是名橫天擔力。耗人脾氣,令人灾病。此五帝大魔,即天王也。現魔王相,魔試學人,人若識之,與彼俱化,其魔各現帝相,昇度爾身。今以天尊開化度人攝之故,於是飛行鼓從,總領其下所轄魔兵麾幢鼓節,周遊觀察於太空,自行號令,威靈赫奕,與諸天等倫,代天尊開化,遊行乾坤,掃蕩諸魔,昇度學人也。
  頌曰:
  名日天王復號魔,橫行天地破山河。
  被予識得渠名姓,倒卻旗鎗掛玉珂。
  上天度人,嚴攝北酆;神公受命,普掃不祥。八威吐毒,猛馬四張,天丁前驅,大帥仗旛,擲火萬里,流鈴八衝。敢有干試,拒遏上真,金鉞前戮,巨天後刑,屠割鬼爽,風火無停,千千截首,萬萬剪形。魔無干犯,鬼無妖精,三官北酆,明檢鬼營,不得容隱,金馬驛呈。普告無窮,萬神咸聽。三界五帝,列言上清。
  以度人故,嚴行檢攝三界邪魔也。且北都羅酆有六天洞宮,一宮各有一大魔王,司之部屬甚多,不可數窮,耗人為事,忏惱學人,皆所致之。故天尊攝之,以保學人也。神公者,玉清丞相,受天尊敕,宣布號令,揮斥不祥。八威者,巨虬、獅子、毒龍、猛虎、玄豹、丹蛇、麒麟、巨獬,吐毒而收邪。天馬四布,天丁前驅而稟命,大帥仗幡而領行;烈火一擲則飛揚萬里,流鈴一震則交錯八衝。敢有干試,拒遏上帝真命,則天丁執金鐵而前戮,力士持巨天之斧而後刑,屠割鬼爽,如風而不停。以嚴速,故重云:千千截首,萬萬剪形,魔無干犯而擾。正鬼無妖,沴而為精。三官府署,北都洞宮,各明檢鬼營,不容隱停。金龍驛遞而傳行,普告無窮世界,三界萬神,咸使聞知。如是掃蕩既畢,然後三界諸神、五方五帝言功於上清。此皆天尊制教,為學人掃魔衛體之事。人若內境融寂,神靈咸布,入大定相,則萬邪不干,魔試消滅矣。
  頌曰:
  學道須憑慧力多,清江母或漲風波。
  融心直入丹霞外,滿目戈矛奈我何。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註卷中竟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註卷下
  元始演法鍊真保度章
  眾生執相,難造玄微,故重演混元,顯陳模範也。
  參校曰:此青元註經,表二章之第二也。
  天地運度八十八言。
  前者制魔護道,今當再肇生成,的彰靈寶作用。
  參校曰:此青元註經,條分八事之五也。
  元洞玉曆,龍漢延康,眇眇億劫,混沌之中,上無復色,下 無復淵。
  元洞者,元始大洞之祖炁也。玉曆者,大洞啟運,紀述天真功績陞降,及劫運度數之事也。始於龍漢,終於延康,天地生成;幾成幾壞,莫可 記憶,故云眇眇。每一劫壞,則天地蕩散,山海消融,物象一空,無復形質,但元洞之炁混然不分,沌然始構者也。故云混沌。當此之時,暗包真一之水,而五行未胚,故上無色象可見,下無淵極能窺。
  風澤洞虛,金剛乘天。天上天下,無幽無冥,無形無影,無極無窮,溟 音茗 涬胡頌切 大梵,寥廓無光。
  風,木也;澤,水也。上風下水,空洞虛無,隨炁扇潤,而金剛之炁乘載天根,天地之形於斯始見。幽冥者,隱顯之謂也。形影者,物象之謂也。窮極者分際之謂也。溟涬者,曠蕩之謂也。當其混沌之中,天上天下,塊然無形,孰有隱顯物象分際之別?惟大梵之炁,溟溟涬涬,自成其功;寥兮廓兮,未有光影。及後金風之炁相摩,乃生其火;四象化合,土自生成,博載天地,長養萬物,為造化之主也。五行既判,二儀始分,於是陽炁上而成天,陰炁下而為地,即五行相生,天地之道也。且三境高真過度灾劫,如閱世之春秋,易於反掌。而眾生沉滯生死,輪轉無窮,亦如是也。
  赤明開圖,運度自然。
  至赤明元年,大運啟圖,玉曆定紀,天地再開。於是天地、日月、星辰、山川、物象一時分判,晝夜寒暑四序推遷,各得其所,岡有差忒,故云運度自然。凡世間一甲子為一小變,一百年為中期,五百年為一大變,十變為一小劫,三小劫為一大劫,此億劫之例也。混洞之炁降兆,生成五行,返覆為天地之終始。如人在胞胎,漸分形識,五臟布化,以丹田為基,長養黍珠,惟此為妙。假赤明之炁煆鍊成寶,運度無差,自然合道,永作真人,不拘此劫運也。
  頌曰:
  乾坤劫運與人同,變滅無常始復終。
  惟有一靈真寶物,光明烜赫鎮無窮。
  元始安鎮,敷落五篇。赤書玉字,八威龍文。保制劫運,使天長存。
  天地既立,猶拘劫運,元始乃觀梵炁之結形,刻玉為雲篆,以鎮梵天,已經火鍊,故曰赤書。著成靈寶之文,具載妙元神真道,故曰五篇。一以保制劫灾。一以提拔下士,俾夫學者悟其妙者入其妙,悟其元者入其元,悟其神者入其神,悟其真者入其真,悟其道者入其道,然後盡妙合元,盡元合神,盡神合真,盡真合道,自然無毀無滅,超出度數,與天長存。
  頌曰:
  五篇文字隱玄功,保制災危鎮梵宮。
  箇是赤書真妙訣,且將符篆作形容。
  參校曰:《九品仙錄經》曰:昔混元溟涬,諸天未分,元始肇形,五劫初化,乃命梵元祖晨道君肇錄天元,運乘五劫。故元洞者,以成祖炁;玉曆者,以紀天元。自一炁化分,三因成九,若龍若蜒;蟠曲九道,漠漠無極,總九陽祖炁之元,太上以運梵合炁。開始青天元祖炁,故東方得九炁以分天境,劫號龍漢。又合炁開南丹天元祖炁,故南方得三炁以分
  天境,劫號赤明。又合炁開中黃天元祖炁,故中央得十二炁,以分天境,劫號上皇。又合炁開素靈天元祖炁,故西方得七炁以分天境,劫號延康。又合炁開北玄天元祖炁,故北方得五炁以分天境,劫號開皇。五劫既周,昊天成象,一炁混道,八景流光。八帝示形,九霄分化。故元始天尊命天真皇人以玉曆紀元洞之初,劫運流復之本。諸天分境結元洞五陽之炁,為玉曆,以紀天真、天民劫運功績陞退之道,明九聖九品之階。今附見于此。至如億劫年數,考究未的。蓋劫運大小不一,年數亦不一,有天地成壞劫,其最大者也。有大劫、中劫、小劫之分,其年數多寡,上天所祕,經文所不載者,非世人所能盡知故也。
  混合成真一百六十八言。
  前明生成建立之規,今則的指真靈孕寶運化之妙。
  參校曰:此青元註經,條分八事之六也。
  梵炁彌羅,萬範開張。元綱流演,三十二天。輪轉無色,周回十方。旋斗歷箕,回度五常;三十五分,總炁上元;八景冥合,炁入玄玄。
  梵炁者,元洞一炁之所化,先天地立,為大道根;倏升倏騰,自浩劫來,彌覆三界,羅絡諸天。元始資之而御運,天地賴之而生成。兩儀既分,物象咸布,故為萬範開張也。梵炁為元化之綱,流演於三十二天,如輪運轉自然,無色界起,周回十方,綿綿不息,從斗至箕,左歷二十八宿,纏度如是一周天,應人間一歲之運。天罡左旋,五星右轉,會合成功也。二十八宿合日月五星,故云三十五分也。總受高上天元之炁,八景冥然交合,是謂玄功。玄而又玄,故云玄玄。如《生神寶章》曰:混化歸玄一,高結元始王之義。如人之身,筋昹纏布,百昹通流,元炁徘徊,一身受潤,三田華素,五臟清夷,始得成真。
  頌曰:
  梵熙從教左右旋,須突歷盡一周天。
  可憐不費纖毫力,直到華胥謁上仙。
  玄中太皇,上帝高真。汎景太霞,嘯詠洞章。金真朗郁,流響雲營。玉音攝炁,靈風聚煙。紫虛鬱秀,輔翼萬仙。千和萬合,自然成真。
  玄者,紫微天心玄都中宮也。太皇,即明皇道君;上帝高真,即靈寶至真也。言玄都中有此上真,當汎景太霞之上,嘯詠大洞之章,開度學人。於是金真結而朗郁,流聲響於雲營,玉音收攝於散炁,靈風混合而生煙。徧紫虛而鬱秀,乃輔翼乎萬仙。故千和而萬合,成靈寶而登真。修真之士,使梵炁回旋,帝真在定,金光朗徹,流雲徘徊,自然虎嘯風生,龍吟炁聚,大寶無不媾成也。
  頌曰:
  祖炁朝元玄又玄,太皇面目儼然全。
  風煙聚散神光定,精鍊成容合自然。
  真中有神,長生大君,無英公子,白元尊神,太一司命,桃康合延,執符把籙,保命生根。上遊上清,出入華房。八冥之內,細微之中,下鎮人身泥丸絳宮,中理五炁,混合百神。
  長生大君乃斗中之尊星也。太一、桃康為領衛;無英、白元為輔宸,皆斗中真人也。執玉符、定金籙、保人形命,主生化之根。上則遊行上清高虛之表,出入丹華之房,周極八冥,目至細微造化之內。下則鎮人身宅,或居泥丸,或住絳宮。中則調理五運之炁,會合百神也。若降炁在人,則為內景之精光,長生主心,白元治肺,元英居肝,太一司命,住腎;合延桃康,主脾。符錄以喻氣血斡旋,以保生根。一則居臍,所以調理五炁;一則昇腦,所以混合百神。交合依時,是名顛倒昇降得所,是名返復。故五行顛倒,則大寶炁足,三田返復;則陽神上昇,永為真人。所以十轉回旋,靈光褊體,萬炁俱得而仙,始超無漏。如《救苦經》云:天炁歸一身,皆成自然人。
  頌曰:
  妙哉靈寶七般神,上通天關下微塵。
  運用只憑些子訣,便超無漏作真人。
  十轉迴靈,萬炁齊仙。
  十者,陰陽之成數也。如乾九坎一成十,坤六離四,巽二兌八,艮三震七,皆合成十;乃天地之大數,變化之根元。所以十轉迴靈,則盡周天之極數,自然靈光充溢,萬炁還元,各得其真也。
  頌曰:
  周迴十過運三靈,萬炁歸根混一真。
  這箇機關能解悟,霎時天地變黃金。
  參校曰:經註條分混合,成真一百六十八言。此皆靈寶度人,鍊形了命之妙。而青元註內又發明之。《道德經》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此內丹歸根復命之根蒂也。蓋探藥而歸復,入室而成胎,舞蛻而脫胎;昇頂鍊形而釋結,解胞瘟養而氣足,形充功滿而調神出殼。《老君聖紀》有訓:羽化神仙,無令斷絕,丹成而蛻,蛻而騰虛御景,身外有身,是謂之仙。近代紫陽張真人一派有《金丹四百字》、《悟真篇》、《翠虛吟》、《紫清文集》等丹經口訣,亦多顯露。如:潭底日紅陰怪滅,山頭月白藥苗新。歸根自有歸根竅,復命還尋復命關。卯酉甲庚須沐浴,朔弦晦望每防危。百刻寒溫忙裹準,六爻文武靜中看。探藥沐浴、火候抽添之真機,未嘗不泄於文字間。但禁戒至重,古今所同,魔試相干,堅定方可。故必真踐實履,積行累功,方能因緣遇合成就。又如《參同》釋祖達磨形神俱妙,隻履西歸之事;《實錄》中有《胎息經》略曰:玄牝之門,駐景之戶。若能兼行,自然甘露。蓋未嘗非《道德經》中旨也。又有《調神歌》一篇,與丹經調神之法合同。其歌曰:調神如嬰,萬法無情。恬如恬如,神兮自寧。調神如嬰,寒暑枯榮。治之、覆之,形神自貞。調神如嬰,啟合形神。形神啟合,如琉璃瓶。中有金像,虛實交并。像喻法體,瓶喻色身。外不可染,內不可塵。像之與瓶,皎潔分明。不一不二,如水澄停。無濁無清,水亦無形。出不由戶,非功非程。鏡兮若明,萬像自形。水兮若清,月影自形。非學所得,非師所成。如蟲食木,偶然自成。萬像之形,如月之明,萬法之名,如谷之聲。法本無法,名本無名,無名無法,不起神形。形神不起,感之則生。妄風不起,神何不寧。善聆若聾,善視若盲。智不如愚,老不如嬰。調之千日,自然能醒。惺中之夢,夢中之惺。明者不言,言者不明。有言則漏,有漏不生。日待朝昇,我性常明。月待圓成,我體長形。天食滋形,含靈抱英。醍醐之瑩,牛頭之馨。行一空味,神怡體清。血化為乳,骨化為瓊。能獅子吼,變野牛聲。白毫生額,金仙道成。祖師之妙,寂寂冥冥。神不見形,形不見神。即心無心,即形無形。心尚不見,此外無名。形神無主,舍識皆平。誰健誰衰,誰滅誰生。誰喜誰怒,誰怖誰驚。誰念誰思,誰辱誰榮。如日昇天,自行自明。勤而行之,祖師之程。今附于此。勸勉學士四百一十三言。
  前明鍊真軌範,今則開示勤惰,黜陟自白,重伸勸勉。
  參校曰:此青元註經,條分八事之七也。
  仙道貴生,無量度人。上開八門,飛天法輪。罪福禁戒,宿命因緣。普受開度,死魂生身。身得受生,上聞諸天。諸天之上,各有生門。中有空洞謠歌之章,魔王靈篇,辭參高真。
  仙道好生,甚於之求生。仙道度人,常欲眾生不死。而死滅之理,人世自迷。故太上慈悲,區區至切,所以上開八門,下應八元,自八門中進修,皆可昇真入妙。法輪者,無上妙法之所,運轉不息,亦開示輪迴之道,設以罪福之禁戒、宿命之因緣。皆警悟凡夫,使超出苦輪而轉無盡法藏也。於是死魂生身,皆獲品度,上告諸天,隨念昇入諸天,各有長生之門。昇墮之格隱空洞正音謠歌之章,乃魔王之所述,勸勉學人,其辭皆與高真參合也。
  頌曰:
  仙道區區度學人,八門開設向迷津。
  勸君只向生門入,昇入諸天轉法輪。
  第一欲界飛空之音:
  此界天人以欲樂而墜,故魔王述飛行虛空之道,使離諸欲樂,進入輕清,故云飛空。
  人道眇眇,仙道莽莽,鬼道樂兮,當人生門。仙道貴生,鬼道貴終。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高上清靈爽,悲歌朗太空。唯願仙道成,不欲人道窮。北都泉曲府,中有萬鬼群。但欲遏人筭,斷絕人命門。阿人歌洞章,以攝北羅酆。束送妖魔精,斬馘六鬼鋒。諸天炁蕩蕩,我道自興隆。
  人道甚微,易失故也。仙道莽大,易證故也。六欲染著,易為迷惑,故云樂也。欲之為害,當人生根;仙道好度,使超欲樂,進入高空。而天人欲根,未嘗暫離仙鬼之道,如君子、小人,各願為其類,相為喜也。是以仙道尚昇,鬼道尚墮;如善人為善,惟日不足;惡人為惡,亦惟日不足。為仙道者,常自吉慶,為鬼道者,常自凶邪。所謂吉者去欲而已,所謂凶者愛欲而已。唯高上至聖言辭清靈爽秀,悲憫天人,易入鬼趣,故作空歌。叙六欲之苦,不欲其墜也。北都泉曲者,拘囚之所,凡天人報盡,乃入其境。故云:中有萬鬼羣,但欲遏人年筭,絕人命根。欲染之樂,其報如是。天人能保人道,深鎰鬼趣,故稱:阿人常歌洞章,攝伏魔類,斷絕六欲之根,故云鋒也。
  頌曰:
  六欲原從暗裏來,相牽鬼道可哀哉。
  君還會得悲歌意,束盡羣妖道眼開。
  第二色界魔王之章:
  此天自以色塵為樂,故述以玉清之道,離色忘塵,昇玄入妙。
  落落高張,明炁四騫。梵行 音衡 諸天,周迴十方。無量大神,皆由我身。我有洞章,萬徧成仙。仙道貴度,鬼道相連。天地眇莽,穢氣氛氛。三界樂兮,過之長存。身度我界,體入自然。此時樂兮,薄由我恩。龍漢蕩蕩,何能別真。我界難度,故作洞文。變化飛空,以試爾身。成敗懈退,度者幾人。笑爾不度,故為歌音。
  此天落落然高張遠大,明騫之炁四朗,乃梵炁所化,周布十方也。無量大神,即天中魔試之所變,故云皆由我身。蓋仙道好度,出此洞章,使人了忘色塵,超出空有,昇入三清。而天人自以為樂,不知所向,故云仙道貴度。而鬼道常與相連,所謂進則成仙,退則成鬼,進退之間,人當自擇。天地之間眇莽高大,穢氣氛積,色界雖樂,尚有劫灾墜之下苦,失之不難。須得了忘塵染,昇入三境,乃可長存。能度此界,則真相之體進入自然,當爾之時,不生不滅,萬為樂也。我恩,謂色塵;良由超出色塵也。龍漢,謂玉清上聖之道。蕩蕩無際,皆可證之,今爾等但以色界為樂,故真偽莫分,故化洞章以相勉也。千變萬化,魔試天人,其間懈怠者多,昇進者少。笑爾不求自度,故作是言也。
  頌曰:
  人言此界極難度,我道色塵容易消。
  但使自家心似鐵,從教爐鑄火來燒。
  第三無色界魔王歌曰:
  此界天人以遣心故,返為所累,故魔王述以匡御之道。令識變詐,使决證神仙。
  三界之上,眇眇天羅。上無色根,雲層峨峨。唯有元始,浩劫之家。部制我界,統承玄都。有過我界,身入玉虛。我位上王,匡御眾魔。空中萬變,穢氣紛葩。保真者少,迷惑者多。仙道難固,鬼道易邪。人道者心,諒不由他。仙道貴實,人道貴華。爾不樂仙道,三界那得過。其欲轉五道,我當復奈何。
  此界天人去色忘塵,而未達究竟之道,以遣魔故,返為魔累,故天王陳匡御之法,欲開悟之。言此三界之上,惟有眇眇大羅無色之宗,但雲層峨峨而已,下仙不可窺盻。得元始之道居其中,無有終始,故云浩劫之家也。統係玉京部制,過此分界,則轉玉虛之境。魔王自言我居此天最上王位,常匡御眾魔,方保長存;飛空之中,千變萬化,昇度學人,而塵穢之氣常自紛葩也。言天人雖則離染忘色,未能遣忘,尤以心識為患。至於觀空入妙,尤復為難。故鬼道易為,邪入欲作,真人忘心,自遣而已。諒不由於他事,乃為仙道者以實,為人道者以華。今爾等天人若不進登真仙之道,則三界何以超凌。
  頌曰:
  聲聲勸我御羣魔,惟是韋魔直恁多。
  要做神仙元自已,若居鬼道不由他。
  紀述功果一百一十七言。
  前者以顯戒言,則今明示所得决定功果,以堅固學人。
  參校曰:此青元註經條分八事之終也。
  此三界之上,飛空之中,魔王歌音,音參洞章。誦之百徧,名度南官。誦之千徧,魔王保迎。萬徧道備,飛昇太空。過度三界,位登仙公。有聞靈音,魔王敬形。敕制地祇,侍衛送迎。拔出地戶,五苦八難,七祖昇遷,永離鬼官。魂度朱陵,受鍊更生,是謂無量,普度無窮。
  如上歌音者,乃三界之上、飛空之中,魔王之所製也。其音參大洞之章,若人誦之百徧,亦如天人,離塵絕欲,故得名度南宮。誦之千徧,亦如天人觀空入妙,是為道備,飛昇太空。仙公者,太極第一品之仙真。此則誦經功德所獲如是。其有聞見者,次獲如下功德:魔王敬形,敕制地衹,侍衛送迎,拔出地戶五苦八難,雖七祖皆得受生。如是生死兼濟,故云無量無窮。
  有祕上天文,諸天共所崇。泄慢墮地獄,禍及七祖翁。
  此經盡天地萬有、聖賢資生,皆所總言,故劫以四萬之遠方許傳度,恐下士輕易,重設禁綱而為偈。
  頌曰:
  三炁氤氳結大羅,述成音韻作空歌。
  天尊說法本無法,豈是人間筆舌多。
  道言:此二章並是諸天上帝及至靈魔王隱祕之音,皆是大梵之言,非世上常辭。言無韻麗,曲無華宛,故謂玄奧,難可尋詳。上天所寶,祕於玄都紫微上宮,依玄科四萬劫一傳。若有至人齎金寶質心,依舊格告盟十天,然後而付焉。
  聖賢隱奧,下仙不可窺盻得真道,粗識其詳。有志,以金寶質心,方許傳付。祕禁之科,不可輕犯。後世淺識之士,妄有改易,及傳非其人者,宜省斯言。
  頌曰:
  玉臺深鎖印金泥,雲錦龍文祕紫微。
  四萬劫來方一遇,學人曾敢怠脩持。
  道言:夫天地運度,亦有否終;日月五星,亦有虧盈;至聖神人,亦有休否;末學之夫,亦有疾傷。凡有此灾,同氣皆當齊心修齋,六時行香,十徧轉經,福德立降,消諸不祥。無量之文,普度無窮。
  未得真道之士否泰吉凶,故常理也。後學心未堅固,乃設此章,以天地聖賢不逃大數,而況後學者乎!博達之士,三省斯言,自無魔試。同氣者,自清濁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品物流形,均受元始一炁而生。人人皆是同炁。
  頌曰:
  霄壤神人或異常,几夫安可沒灾殃。
  同心發箇度人願,十讀斯文為解禳。
  道言:夫末學道淺,或仙品未充,運應滅度,身經太陰。臨過之時,同學至人,為其行香誦經十過,以度尸形。如法,魂神徑上南宮,隨其學功計日而得更生,轉輪不滅,便得神仙。
  末學之士,未遂成道,則仙曹未有名籍。遇數則終,形識當壞,不免同入太陰;返視陽仙,誠隔霄壤。若同學之流為之濟度,方得返形為陽。
  頌曰:
  學人脩道冀登真,逐妄翻成墜苦因。
  若也同儕垂濟度,南丹即日鍊魂神。
  道言:夫天地運終,亦當脩齋、行香誦經。星宿錯度,日月失昏,亦當脩齋、行香誦經。四時失度,陰陽不調,亦當脩齊、行香誦經。國主有灾,兵革四興,亦當脩齋、行香誦經。疫毒流行,兆民死傷,亦當修齋、行香誦經。師友命過,亦當脩齋、行香誦經。夫齋戒誦經,功德甚重,上消天灾,保鎮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生死受賴,其福難勝,故曰無量,普度天人。
  自利利他為第一行,太上設此一章,明此經非惟度己,雖天地君臣民庶皆可兼濟,方為道備,乃顯度人之普。
  頌曰:
  學人脩習洞玄章,慈愛之心不可忘。
  為國為家兼濟度,度人功德始無量。
  道言:凡有是經,能為天地帝主兆民行是功德,有灾之日,發心脩齊,燒香誦經十過,皆諸天記名,萬神侍衛,右別至人,尅得為聖君金闕之臣。諸天記人功過,毫分無失。天中魔王亦保舉爾身得道者,乃當洞明至言也。
  宗奉禮敬,輕泄漏慢,有一至此,則鬼神所不容私,而況諸天乎!太上以世人之志成毀無定,故云諸天記人功過,毫分無失。前章已是誦經威儀,今復以四種美功重伸優勸。皆諸天記名者,隨功紀籍。萬神侍衛者,靈寶眾神也。友別者,五帝以友別之,稱為至人。尅得為聖君金闕之臣者,即為後聖金闕之侍臣也。
  頌曰:
  學人志念若浮漚,勤惰難為定性求。
  若也洞明靈寶語,上清即日可遨遊。
  諸天中大梵隱語無量音
  元始靈書上篇
  東方八天
  廣生高映,覺元洞虛。應玄九真,化交肇圖。文靈運構,宗範玄都。感變總括,威昭自成。綠岑遷景,皇道含明。天琳耀權,炁精育魂。融羅負立,圓英隱昱。期巨神包,洪綱告寧。
  南方八天
  章炎通泛,堅敷澄宗。虛象玄華,龍陽儛穹。微正霄艷,淵太凝沖。元關三紐,太梵飛空。隱覺隆益,天倫慶呈。神戶纏絡,真元散精。淨握冥昭,回合陞遷。導騫宴雲,靈應騰天。
  西方八天
  剛澤徽控,陰峻孤儀。貫炁明素,宸洞開微。周化幽應,澄虛帝臺。平遐揖虛,恢茂童池。結颷臨育,麗無散開。陽通百六,沉芒隱階。幽廓冥默,真峰會靈。堅丕順道,告命騫林。
  北方八天
  龍安洞變,純陽隱玄。方本還炁,象伏高員。神變慧化,解鍊靈根。赤精純道,成號威尊。利雲友常,億劫中丘。鬱城瓊壘,謠音慶流。受位玉室,大憲通幽。玄章煥落,綱輪迺周。
  上篇龍章鳳篆之文,亦名除禳水火漂溺玉章。
  參校曰:青元經註引《天公經》云:大羅官宮上篇。觀覺鬱縊者,龍篆正文謂此也。蜀本叔在靈書下篇後,但既曰上篇,章篆合置上篇之列。別本已有置此在上篇後者,今從之。
  觀覺鬱繿,太明紫靈。九神度魂,開關玉真。阿奕煒燦,飛天流音。輪景帝常,都靈頤臻。豁落大有,慶雲啟靈。七曜輝魔,恬懀敷榮。虛無上首,天啟彌宸。四吁育象,濯曜騰精。煥赫洞陽,浮景玉光。七靈謠歌,世元紫堂。羅英散景,耀明玉房。八景總獸,韶王攝精。九都騫鬱,飛生上靈。密羅淨境,馥郁空輪。灌沃黃華,霐運玄明。神官開朗,延宛丹庭。大猷浮景,真定化元。蜓宛素眇,玉梁澄烟。蕭峙結嵎,景羅七纏。秀盤三府,流輝九玄。寂然虛邈,飛華拂軿。晨濫錄籍,太漠由延。阿丘九度,六龍儛轅。蓊藹浮羅,紫精馥淵。溟涬太育,九機化乾。覆形厚德,元河瀹精。育英明陀,景辰眇雲。大陳總監,秀樂禁天。紫虛陀丘,劫量交前。碧霞韻梵,眇眇遊元。六變運量,馘絕惡愆。恢寂玄漠,萬度成仙。
  元始靈書中篇 道君撰
  《天公經》云:雖有諸天,猶拘劫運,於是玉宸道君撰《元始靈書》四篇,凝雲作篆,每字方廣一丈,八角垂芒,以鎮三十二天。大羅宮有上篇,觀覺鬱繿,龍篆正文。中篇即此文也。道君所述下篇,即森角儲雲,乃皇人美此隱音,重述之也。
  東方八天
  叩齒九通,思九色玄龍導引從前,後青雲九重,覆匝身形。密呪曰:
  赤明開圖,九炁迴真。總統元關,青帝大神。流化九外,纏綿我身。靈音八書,六十四篇。洞明天地,與我合仙。運政龍駕,上昇帝軒。呎畢,引炁九咽止。
  亶婁阿蒼,無想觀音。
  亶婁即玉京山上長樓也。阿者,此天司候之神名。阿那蒼者,天中遊冶臺名。無者,虛無;惒者,日月之戶。觀者,觀覺天帝之諱。音者,歌音,謂玉京亶婁。其勢長大,上接玄都之阿;每朝會時,阿那登此樓擊大鼓,則諸天真聖皆集歌洞章,自日月戶間,朝元始于虛無也。然後天帝觀覺、領真人登遊冶之臺,三唱洞章,以開度人天。此則元始以鎮黃曾天之雲文。
  須延明首,法攬菩曇。
  須延,皆天真之諱。明首,先聖之名。法、攬、菩、曇即玉清四府真人也。當大劫交,元始命須延開玉真之府,納諸仙真。明首主持正炁,開導諸天梵熙。於是元始散遊諸天,則法輪引籍,攬覺度魂,菩提轉輪,曇頤揚幡。自是九地開光,學人受度,此則元始以鎮玉完天之雲文。
  稼那阿奕,忽訶流吟。
  稼那,此天中掌籍真人。阿奕,此天苑圃中瓊林寶樹之呼。忽者,飛天神王名;訶者,元始消息之稱。流者,流布;吟者,吟詠。當劫初時,元始於阿奕之下,噓呵元梵之炁,自成靈音,流布萬天,皆得吟詠。然後稼那舉藉,定是非死生,上奏玉京,即飛天神王下度世人也。此則元始以鎮何童天之雲文。
  華都曲麗,鮮菩育臻。
  華即東極青華之都。曲者,歌曲。麗者,玉女之名。鮮者,慶雲之象。菩者,此天中寶樓名也。育者,帝諱。臻者,至也。謂元始時於華都命仙聖領諸玉妃登菩樓,歌洞章,則鮮雲集其上,於是玉帝乃臻,開度九夜。此則元始平育天之雲文。
  答落大梵,散煙慶雲。
  答落,謂此天中宮闕巍巍,上有答落之庭。大梵,元始宥令之稱。散煙慶雲,乃北天梵炁之餘者也。謂元始開大赦於答落宮庭,收攝元炁,放釋罪魂,咸得餘炁復元,結成雲煙而聚集。此則元始以鎮元明文舉天之雲文。
  頌曰:
  阿那登樓鳴法鼓,洞章三奏日月戶。
  元始遊行轉法輪,登命須延開玉府。
  嗟呵之炁成玉音,流布萬天得歌舞。
  天君王妃登菩樓,煙雲搖曳舒玄素。
  答落官庭大宥開,無量眾生皆受度。
  飛灑玉都,明魔上門。
  飛者,飛天神王。灑者,迅速之狀。玉者,玉真。都者,酆都。明者,明曉。魔者,魔王。上者,上帝。門者,門下也。謂元始為諸飛天神王演說正道,自龍漢之劫,至于延康,一一灑然;學人能明曉其音,則玉真開長夜之府,酆都度八難之魂,魔王保迎,上帝育神,門下天真,欣然保度。此則元始以鎮摩夷天之雲文也。
  無行上首,回蹠流玄。行,音莖。蹠,音隻。
  無者,虛無。行者,運行。上首,北帝下宮之名。回者,回轉。蹠者,履蹠。流者,流晨之華。玄者,空也。謂元始稟虛無上道,綱維八極,使梵炁流行,下環北帝宮,以彌羅諸天。運推數極,財大劫交至,初則元始復以流晨光華,履導空虛而布化。玄者,玄空。此天有空峰山,乃生死所歸。學人道未備足,身應滅度,其魂升入此山。俟功滿德足,然後轉入南丹鍊度。此則元始以鎮越衡天之雲文。
  阿陁龍羅,四象吁員。
  阿者,此天中之山名,九折連阿而上。陁者,山上樓名。龍者,亦山名,與阿陁相去九萬里。羅者,日月之呼。四者,四極。象者,象車。吁者,南昌上帝隱諱。員者,日中仙童
  之名。謂阿山陁樓,其炁與玉清相屬,此天帝君常遊其上,察人罪福。日月之光照于上。學人道備則四極真人乘象車而下度其身,引領而謁南丹吁帝,以求鍊度。日中仙童仍以九陽金精之華,灌濯其體。此則元始以鎮蒙翳天之雲文也。
  南方八天
  叩齒三通,思朱雀,鳳凰翻翻直前,後絳雲三重,覆匝身形。密呪曰:
  三炁徘徊,靈鳳來飛。玉音八字,爛煥紫微。吉日大慶,我道洞開。朱丹哺飴,仰吸靈暉。身生水火,絳被羽衣。登空飛步,足踐丹梯。周旋八天,七祖相隨。呪畢,引炁三咽止。
  南爓 爓音艷 洞浮,玉眸詵詵。
  南者,南方丹天世界。爓者,火焰。洞者,洞陽宮也。浮者,浮沉。玉眸者,火之膏質。詵詵者,盛也。謂南方丹天有洞陽宮流火之庭,火焰飛浮,洞煥八方,玉眸之質,光明交映,詵詵然何其多也,乃真人鍊形之所。此則元始以鎮和陽天之雲文也。
  梵形落空,九靈推前。
  梵形,謂元始。從劫至劫,歷代化生,皆以大梵之炁,凝而成形,以一神而現,不受胎生,從空而生,故云落空。九靈者,玉都九華真人。推前者,此天中臺名真人,常奉天帝散花其上,嘯詠洞章,開度天人也。此則元始以鎮恭華天之雲文。
  凙音托洛音鶴菩臺,綠羅大千。
  凙者,天中山名。洛者,神真道君諱。菩者,飛天真人內音。臺者,玉臺在凙山之陽。綠羅者,月宮夫人內音。大千者,世界劫數之稱。凡百至千日一千,自一千至再千日小千,自小千至再千日大千。謂凙山眾龍所伏,中有黃房之宮,洛君居其中,自劫至劫,不滅不生,時領諸菩登玉臺,歌洞章以度人。綠羅,字羅英,其形如玉,美瑩無艷,乘大梵炁,理治太陰,度數以應天元,無有差忒。至大劫交,則日月俱會於玉臺,俟劫運再開,復運化也。此則元始以鎮宗飄天之雲文。
  頌曰:
  浩劫由來元始王,龍漢說法至延康。
  開明無上真道炁,連環運轉維八荒。
  學人道備功德滿,拜謁吁帝登南昌。
  玉眸黃華光四映,火鍊魂神應九陽。
  始乎元始下生界,梵炁結形空裹翔。
  凙山真人得至道,不生不滅居黃房。
  經緯天地日與月,亘大千兮莫可量。
  眇莽九醜,韶謠緣邅。
  眇莽者,混沌之狀。九醜者,大力鬼獸。韶者,魔王內音。謠者,瑤歌。緣者,南斗之別名。邅者,北斗之別號。謂天地未分,其狀眇眇莽莽,九獸之鬼,齊天而生,應天度九九八十一萬數,數極而劫交。此鬼號為九都使者。元始使輔三官,同考生死。韶者,神霄宮魔王,謠歌惱試學人。若心堅固,保舉之司,詣南北二司係仙籍,除死名。次入此天之金華山,謁太乙帝君,求合同符契,乃得遊宴諸天。此則元始以鎮皇笳天之雲文。
  雲上九都,飛生自騫。
  雲上者,飛天神王內諱。九都者,九玄之都,玄臺之別名也。飛生者,更生大神之名。自者,從也。騫者,騫林也。謂雲上散百和名香,流五雲之華,執太真玉印、十絕靈旛,一日三回,回旛一周,則諸天上帝齊到壇下,遶壇三匝,誦詠洞章,然後開度。若人識此歌音,則更生大神為開不死之路,流長生之炁;鍊其五魂,五魂既鍊,則八景存焉。從而保舉入玄臺、遊騫林矣。三十四年畢,元始命下,乃得南丹鍊度。此則元始以鎮堂耀天之雲文。
  那育郁馥,摩羅法輪。
  那者,此天天王侍郎之內名。育者,天闕空輪。郁馥者,斗中靈童內號。摩羅者,天中魔王。法輪者,大法之輪也。謂那主四時之無,運大法輪,正天分度,罔有差忒。數極則劫交,然後魔王歌洞章之曲,而度應受度人。天輪十轉足,則諸天上帝三界萬神俱至,郁馥唱禮。一唱萬神齊禮,魔王束形。此則元始以鎮端靖天之雲文。
  霐持無鏡,攬姿運容。
  霐者,龍淵之神,都監之內號。持者,龍淵之名也。無鏡者,飛天神王名也。攬姿者,三界天門之名。運容者,玄和玉女異號。謂九龍伏于持淵,常含金甖而運東井黃華之水以灌濯於天人。學人成道,無鏡為開長夜之府,昇度其九祖,同過三界天門。然後運容玉女以朱陵之炁引導其魂,玄和之津灌注其體。此則元始以鎮恭慶天之雲文。
  馥朗廓奕,神纓自宮。
  馥朗者,天中玄臺山名。廓奕者,天中神公之內號。神纓者,紫微靈童名也。宮者,紫微宮。謂廓奕神公與元始同生,為玄炁之祖,常與此天帝歌洞章於馥朗之上。然後真人為開度學人,神纓導引,自紫微宮而朝元始。此則元始以鎮極瑤天之雲文。
  頌曰:
  學人欲謁金華真,謠歌不試胡為成。
  況復飛生流道炁,鍊濯五魂澄百神。
  那兮運輪魔敢犯,朗馥一唱束萬形。
  無鏡時開長夜府,九祖俱沐玄和津。
  廓奕猶歌洞章曲,直造紫微朝玉宸。
  西方八天
  叩齒七通,思白虎獅子導引左右,素雲七重,覆匝身形。密呪曰:
  七炁金靈,八天尊神。白虎策輦,獅子捧轅。七炁纏綿,鍊我成仙。身發金光,映照素靈。內外變化,昇入洞門。七祖出夜,九幽放魂。億劫開度,隨運長存。
  呪畢,引炁七咽止。
  刀利禪猷,婆泥咎 咎音高 通。
  刀利者,南方世界之號。禪者,國名,禪黎也。猷者,好生君內名。婆泥者,洞陽宮靈童名也。咎通者,天中魔王內諱。謂刀利世界禪黎國土有洞陽之宮,元始於此火鍊真文,真文既經火鍊,光明瑩徹,洞煥萬天。然後此世界為大福堂,一切罪魂咸令昇入,若人成道,猷君監真,婆泥鍊魂而度命,咎通常遏絕生門。若明此音,則眾魔奉焉。此則元始以鎮孔昇天之雲文。
  宛藪滌色,太眇之堂。
  宛藪,天帝內號。滌者,滌蕩也。色者,色界也。太眇之堂者,乃天中大福堂也。謂皇崖天帝主開太漠之經,理治天炁,每領諸真遊行色界,諸天出入上清之府,蕩滌穢氣,保持此界之天,開度善信之人。若諸天人行業高者,則天帝昇之,得乘景雲之車,上生太眇之堂,乃天之祕府,中隱大洞自然之章。此則元始以鎮皇崖天之雲文。
  流羅梵萌,景蔚蕭嵎。
  流者,天王名也。羅者,月女之諱。梵者,飛天真人名也。萌者,元始天王之名。景者,景皇,乃四極上真。蔚者,蔚秀,乃景霄仙人。蕭嵎者,劫仞之宮。謂流君時遊九霄,月皇遊宴之儀,飛天真人開九天之關,萌君正梵炁,開度天人,保固極風之根。又蕭嵎者,乃西方白素元君之宮,景皇蔚秀,開治其中,學人明識其音,乃可以馭丹龍之轡,昇九色之霄,陟九皇之臺。此則元始以鎮極風天之雲文。
  易邈無寂,宛首少都。
  易邈者,始皇天帝內名。無者,虛無。寂者,庭名也。宛首者,太上道君內諱。少都者,日中仙童名也。謂始皇天君自龍漢而來,至于赤明,居虛無之內,處寂寂之庭,奉道君開元始之奧,演大法以度人。靈童少都,仍散日華之精,以灌真流,飛霞之輝以拂塵。此則元始以鎮孝芒天之雲文。
  阿繿 繿即濫 郁竺,華漠延由。
  阿繿者,天帝隱諱。郁者,魔王郁默之稱。竺者,謂欲界也。華者,謂色界也。漠者,溟漠也。延乃束鬼之庭,由乃禁鬼之房。謂郁魔之眾,惱亂天人,或居色界,或居欲界,隱現於光華之內,眇漠而不可尋究。帝君阿繿,登九層之樓,歌洞章以攝之。於是眾魔應響而束身,韋鬼詣由而伏形,保愛天人也。此則元始以鎮浮容天之雲文。
  九開自辯,阿那品首。
  九開,天地大衍之數。自者,自然。辯者,明辯。阿者,天帝內名阿丘也。那者,那邪飛天神人隱名。品者,品量。首者,眾首。謂大衍之數,天地未判,三炁混沌,開為九分九度。九度既開,然後陰陽男女別,自然明辯也。又帝君阿丘常登龍山,遊九玄之都。赦諸那邪遊空,開度善根之人,品度其魂,昇入飛仙之上首。此則元始以鎮江由天之雲文。
  頌曰:
  真文火鍊光瑩徹,無量罪魂昇福國。
  皇崖帝君遊諸天,昇出天人齊行業。
  流羅梵萌持九霄,極風之根無散滅。
  赤明教主日道君,開玄演法以度人。
  郁魔隱現不可尋,一聞洞章皆伏形。
  戒爾眾生脩善行,昇入飛仙第一倫。
  無量扶蓋,浮羅合神。
  無量者,此天大聖尊神。扶者,更生
  君內名。蓋者,此天有蓋官。浮者幽魂之呼。羅者,大羅。合者,合慶。神者,神公。謂無量尊神總統飛天神人,皆受品量而昇進之。更生君主長夜之錄,定善惡之根,開大千世界,度諸幽魂,昇於大羅諸宮,與神公而合慶。此則元始以鎮阮樂天之雲文。
  玉誕長桑,栢空度仙。
  玉誕者,天中玉都之別名。長桑者,扶桑之林。栢空者,洞章之音。度仙者,度人成仙。謂玉誕有騫木扶桑之林,蔭覆諸天,其葉上皆紫字玉書,大洞之文。每神風吹返魂之草,桑林鼓百籟之音,自成空歌之曲,故曰栢空。靈雞棲於其上,一鳴則天下羣雞皆應聲而鳴,於是青霞扶搖,太陽乃昇,故諸飛天神人以雞鳴之初,登玉臺,探五方雲牙,吸嚥三晨之光,同度學仙之人。此則元始以鎮曇誓天之雲文。
  北方八天
  叩齒五通,思飛龍羽蓋。蒼鬱左右,黑雲五重,覆匝身形,神童玉女,羽衣飛裳,侍衛身形。密呪曰:
  玄天徘徊,流景上清。大有啟運,八字開明。飛玄澄空,洞陰自生。五炁纏綿,灌我身形。冠帶北單,受鍊洞靈。腎府仙化,內外光精。飛行三界,遊宴紫庭。七祖同慶,歡樂劫齡。七寶林中,反胎更生。長夜出離,南宮記名。黃籙白簡,世世生仙。
  呪畢,引炁五咽止。
  玃無自育,九日導乾。
  玃無者,飛天神王內名。自者,從也。育者,即天帝內名。九者,九玄之都。日者,日童也。導即引導也。乾者,天常也。謂玃無從龍漢溟涬之間,乘運而出,時與育帝乘鳳車、遊九玄之都,轉九機之度,以應劫運之數。日華童子仍開導和炁,俟劫交則日停光而運化。此則元始以鎮霄度天之雲文。
  坤母東覆,形攝上玄。
  坤母者,太陰都候九靈仙母。東者,東海。覆者,理水大神。形者,地機之形。攝者,召也。上者,上言。玄者,玄都。謂九靈坤母治東極扶桑暘谷之淵,總持地機,旋轉元炁,以天關地機,轉動一周,則水涌溢三千三百度。度極則天地炁交,九海混一,眾水彌天,覆神治崑崙之頂,主填涸巨海,遏斷東井之源,使地機不淪。如劫數終,則坤母出東井,召鳥母於龍門,制會河源,上詣帝前,申告劫會,仍以大鳳之車,陞載學人,昇于崑崙,以朝玄都。此則元始以鎮元洞天之雲文。
  陀羅育邈,眇炁合雲。
  陁者,飛天神王之名。羅者,月光之稱。育者,妙成天主之諱。邈者,羽林監神名。眇者,眇眇高遠也。炁者,雲炁。合者,合景。謂陁與育俱生於雲阿之嶺,抱月之光,總持羽林軍,時敕邈神遊行三界,保度得道之人,令詣羽林受符信。羽林在北自與諸天合景,眇眇然行於雲宮結雲炁以為衣。此則元始以鎮妙成天之
  雲文。
  頌曰:
  阮樂天君無量尊,開度長夜出幽昏。
  神風飄飄吹返魂,柏之空歌皆洞言。
  靈雞初鳴扶桑端,真人探集雲芽餐。
  玃無乘運應乾元,旋轉九運保天根。
  劫終鳥母會龍門,學人乘鳳昇崑崙。
  羽林受符拜新恩,雲衣縹緲朝帝軒。
  飛天大醜,總監上天。
  飛天者,飛天神王。大者,都錄之司。醜者,宗伯。總監者,總是飛天都統之官,監是領長夜之官。上天者,升上天中也。謂飛天神王總治天地之運,為三界之宗。三界魔王皆受事,於其府總主領八會之炁,監主錄長夜之魂,乘其命而昇度幽魂於諸天。此則元始以鎮禁上天之雲文。
  沙陁劫量,龍漢瑛鮮。
  沙者,此天有沙蘭官。隱者,陁丘山。劫量者,隨劫詮量。龍漢者,始劫之名。瑛者,飛天神王之諱。鮮者,日童名也。謂沙蘭宮陁丘山乃紫微之別館,係玉清新得受度而功未圓者,常有巨萬人停散其中,皆龍漢時人。俟劫交則詮其功而詣上宮。人能明此音,則瑛君度人,沙蘭鮮童引而鍊形。此則元始以鎮常融天之雲文。
  碧落浮黎,空歌保珍。
  碧落者,碧霞落落。浮黎者,天王內諱。空者,天中侍宸之名。歌者,大洞之歌。保者,保持。珍者,珍愛。謂玉隆天常有碧霞落飛天神王,乘碧霞之輦,一日三回引導天中諸聖,七朝七寶,謁帝君而稱慶。於是侍宸一嘯,靈風扇而成大洞之歌,保此天人不拘劫運,此曲尤為天人珍愛,故曰保珍。此則元始以鎮騰勝天之雲文。
  惡奕無品,洞妙自真。
  惡奕者,天帝內音。無者,太無真人。品者,品量。洞者,洞明。妙者,此天有福堂日妙化。自者,與也。真者,合真。謂惡奕天帝自元始祖劫脩行,超出三界,位入玉虛,故得證大聖之位。,至赤明開圖,元始錫為梵度天王,時勅太無真人開長夜之府,品度罪魂,使了然洞識宿命,淨盡惡根,昇入妙化之堂,與道合真矣。此則元始以鎮梵度天之雲文。
  元梵恢漠,幽寂度人。
  元梵者,元始大梵,風澤之炁。恢漠者,廣大之辭。幽者,幽寥。寂者,虛寂。度人者,度無量人。謂元始大梵之炁恢漠無窮,高而洞浮,懸而不落,妙不可名,幽兮寂兮,不可見聞。其中有真,真中有精,冥度天人。此則元始以鎮賈奕天之雲文。
  頌曰:
  學人能識大洞章,三界魔王為錄姓。
  新受度者昇陁山,劫終品量騰三景。
  飛天進宴昇碧霞,導引天中諸大聖。
  一日三朝七寶宮,玉隆帝前自稱慶。
  太無真人度罪魂,普度洞然知宿命。
  巍乎成功不可尋,元梵恢漠惟溟涬。
  幽兮寂兮離見聞,中有真精精甚信。
  度人濟物妙難名,故曰隱語無量音。
  道言:此諸天中大梵隱語無量之音,舊文字皆廣長一丈。天真皇人昔書其文以為正音,有知其音,能齋而誦之者,諸天皆遣飛天神王下觀其身,書其功勤,上奏諸天。萬神朝禮,地祇侍門,大勳魔王,保舉上仙,道備剋得,遊行三界,昇入金門。
  言此者,梵炁所結,隱祕之文,上能保鎮天度,呼召天仙,下則利益生民,開度苦爽,故曰無量度人也。舊文者,乃元始觀梵炁流注之跡,合而成之字,皆周回一丈,薄於太虛。每八字為一天炁之根,几諸天劫運成毀者,亦由字之散合所政也。雖高聖莫曉其字,乃命皇人書為正音。然得天仙則識之。大勳魔王保舉上仙者,都領三界之尊神,保舉學人昇入上仙品秩。俟其道備,即得遊行三界,拜謁金門。
  頌曰:
  大梵靈章隱祕文,皇人改正始流傳。
  齋心誦處諸天悅,即得昇騰作上仙。
  此音無所不辟,無所不禳,無所不度,無所不成,天真自然之音也。故誦之致飛天下,觀上帝遙唱,萬神朝禮,三界侍軒,羣妖束首。鬼精自亡琳琅振響。十方肅清,河海靜默,山嶽吞煙,萬靈振伏,招集羣仙。天無氛穢,地無妖塵。冥慧洞清,大量玄玄也。
  前後標敘,可謂盡矣。今此復以結歎靈寶所感功德一十四事。書于卷末者,蓋欲成就大洞之功也。冥慧洞清,又為靈寶四種聖功。冥者,冥契一切。慧者,慧照無窮。洞者,洞觀十方。清者,清淨致極。皆靈寶之道備,所獲全德也。大量玄玄者,道君感歎此經,利濟普博,妙不可名也。又匠成萬物而不言我為者,玄之德也。玄而又玄,眾妙之門,故云
  大量玄玄也。
  頌日:
  三洞諸經貴玉音,文章錯落燦珠金。
  保天鎮地禳灾厄,度盡塵沙無鞅人。
  參校曰:靈書中篇乃三十二天保鎮開度之梵音,誦詠宣揚,功用莫大。而三十二天又為天人學人脩證陞進等級之品,三界有三乘之分,種民入上乘之最,性命混融,與道合真。故道言成終總括。又以冥慧洞清表之,且申以大量玄玄者,亦備迷大乘與上乘玄覺之妙歟。贊日:大象冥冥,至玄之名。冥合玄玄,視而無形。窈冥有精,梵炁深凝。寂兮寥兮,合道混成。何以言慧,至神之義。正慧自然,神光所麗。無幽不燭,無之不遂。自然而然,如是如是。何以言洞,真空之謂。天中空洞,載在經旨。纖毫無滯,貫徹表裏。空無所空,洞然而已。何以言清,真一之稱。《道德經》曰:得一以清。生一之始,大羅玉清。純清絕點,歸于無形。冥慧洞清,四者之全。空玄妙混,玄之又玄。空有兩忘,無無亦然。其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之極功歟。
  元始靈書下篇 天真皇人撰
  東方八天
  森角儲雲,九魂鍊精。枳默窺玦,浮枚曰。鹿幾揚房,碧提酇回。池滇黨負,跂逭謁携。藻章變瑜,蘭泮碧環。亢傍野生,極中昆清。耀展洞涸,寂無妙凝。素倚虛羅,皇達元靈。
  南方八天
  炎鍍綽堂,太霄瑤隅。歷遐薦倚,周扃加圖。披嶢蹊臄,觚亶渾都。戟芸荼炫,井欺持蒲。掌維迮儀,奕晃琅璀。扁縷益但,幽微畢雷。涓湟寔東,赤曜叢稽。玉玄演侯,柏璖至規。
  西方八天
  鎬正左適,婆尼煞靈。悲招均疆,洎南躔魁。靜夷損光,混元覺緣。道守岑遙,綿徵知宣。太靈湮漠,昺和盧隨。哲京常華,墟咸堅沙。栗鐸黜株,會衍球裴。卓雲青府,業睹般基。
  北方八天
  洼孩蒙甘,翠宇九闌。蕭鈎漣興,龍汾神關。溝淪泬魔,豁蠻祈通。玄寥亢息,無知肆明。蟒脩吉夕,馥壇時畎。湯長敷昌,匪庸謹濟。朝康堲寬,祕法侈宜。廣帝理生,衛肇宏人。天真皇人梵炁玄遼,天寶自然八合之音,主治世會地壘洪澤變灾厄難。誦詠之者,禳辟妖祥,清靜道炁,無不寧也。地官奉書,百靈畏敬,神朱寫文,服佩明驗,施之於至學,不宣於下俗也。
  太極真人頌
  神雲煥層虛,梵羅屯碧霄。元始九龍駕,皇人按青軺。靈光集萬真,珠影開陽寥。出示靈寶篇,福德由是招。洞玄隱高嚴,玉音泛雲璈。無量匪得思,道海生波濤。法義同涓流,滋植成嘉苗。用以賬窮饑,教興衛中朝。帝尊壽億年,太平滅兵刀。稽首望玉宸,靈華散金毫。
  參校總贊曰:太上真經,無量度人。人所以生父母之身,始生之根,與天地均,同禀梵炁,聚精生神。凡軀所累,六根六塵;三業所毒,首曰食嗔;逐流忘返,浸失善因。天尊慈憫,弘濟天民,性命妙混,經典開陳。復歸其根,不墮轉輪。妙經初宣,道性為先。靜默朗清,真淨本源。高下平等,不間山川。玉相純色,皆表性天。空玄之中,寶珠之懸。真源既證,真空又全。寂無遺響,盡歸忘言。何以了命,鍊炁成仙。中理五炁,得玄牝門。百神混合,十轉胎圓。蛻凡而真,體入自然。所以致此,功行兼焉。行滿八百,功足三千。諸天記功,毫分不愆。魔王界中,明炁四騫。懈退有戒,金石非堅。保舉爾身,飛行翩翩。空有俱寂,染習絕源。超過三界,玉虛高遷。依經行持,得魚之筌。道子作贊,莫盡玄玄。天恩覆冒,普度無邊。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註卷下竟
  誦度人經應驗
  杜三師脩誦經驗
  閬州天慶觀道士杜延真,精心脩行,常持誦《度人經》。以衣缽脩經庵石老君,安龜像之座,滿堂盡繪經中出相,嚴潔無怠。年七十八歲,一日忽謂眾曰:爾不樂仙道,三界那得過;大眾暫別,各保歲寒。言訖,屈膝跪化。既葬之後,塚上常有白光,居人異之。其諸徒共視,則塚有一穴而尸不見,止存雙履而已。然眾亦未曉。忽有人自成都來,云:杜三師有書。啟緘視之,乃云:傳言石太上,勤謹視鄉龜。此謂石老君也。此則方悟尊師已獲尸解矣。
  劉氏女誦經驗
  紹熙間,果州居民劉氏有女,年七歲。一日有道人誦經緣化,因白父母曰:此所誦者何經?答曰:《度人經》。女子敬欲受之,父母從之。不旬月,悉能記憶。日夜誦念不歇。一日西鄰大火,其家正在烈焰中,人但聞誦經聲不歇。將已為灰燼,俄有大風回旋,火勢遂過劉氏一家,了無所害。豈非經中神明護門之驗耶!因鏤板印施以傳之。
  王明聽經驗
  慶元間,梓府寶珠會,凡遇誦經,有跛者王明策杖常至聽經。一日聽經至十方無量度人處,似有壯力拽其腳,視之不見,遂棄杖而歸。人問其故,明曰:予二十年聽經,方知四徧說經,跛痾積逮皆能起行之驗。
  張將仕誦經驗
  淳熙間,閬州東街張將仕,晚年從黃冠受《度人經》。每旦夜齋潔灶香,調聲正氣,轉誦數過,凡三十年。忽一日,謂家人曰:爾等安知吾學尸解之道!尋即果捐一館,時年七十七歲。公丁亥生,既葬,再越月,復值丁亥日,忽於凡筵灰燼中產蓮華九莖,色甚鮮白,脩纖踰尺。因命親族聚觀,共相嘉歎。越三日,華乃萎,根植宛若。因閱經蘊,則有欲生因蓮華之句,方悟其事。後有子辛,於嘉泰甲子與鄉薦,今為望族。
  任炤誦經驗
  合州石照縣吏任炤於嘉泰間,因目疾喪明,遂棄職,誦《度人經》以求痊。忽一日,雙目頓明。於是愈加勤恪,發大誓願,將《度人經》寫成,元始天尊聖像刊行首,以化導本州天慶觀,化《道藏》及藏經功德。不日落成,以是觀之,豈非經中所謂說經二徧,盲者目明之驗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