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嗨网首页>书籍在线阅读

续通典_4

  作者:清  爱新觉罗弘历
选择背景色: 黄橙 洋红 淡粉 水蓝 草绿 白色 选择字体: 宋体 黑体 微软雅黑 楷体 选择字体大小: 恢复默认


  △周

  汉隐帝干佑三年以郭威为郑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会汉主诛僇大臣并及于威威遂举兵趋汴寻即帝位代汉称周世宗奋其雄略西克阶成南收江北北奠三关有州一百十有八

  汴

  洛

  雍

  兖

  沂

  密

  青

  淄

  齐

  棣

  登

  莱

  徐

  宿

  郓

  曹

  濮

  济

  宋

  亳

  单

  颍

  陈

  蔡

  许

  汝

  郑

  滑

  襄

  均

  房

  金

  邓

  随

  郢

  唐

  复

  安

  申

  蒲

  孟

  怀

  晋

  绛

  陕

  虢

  华

  商

  同

  耀

  环

  邠

  宁

  庆

  解

  鄜

  坊

  丹

  延

  夏

  银

  绥

  宥

  灵

  盐

  岐

  陇

  泾

  原

  渭

  秦

  成

  阶

  凤

  干

  魏

  博

  贝

  卫

  澶

  相

  邢

  洺

  磁

  镇

  冀

  深

  赵

  易

  祁

  定

  沧

  德

  滨

  瀛

  莫

  雄

  霸

  府

  慈

  隰

  泽

  潞

  扬

  楚

  泗

  滁

  和

  光

  黄

  舒

  蕲

  庐

  寿

  海

  泰

  濠

  通

  附外属州

  汴

  汴 东京

  洛

  洛 西京省告成县入登封 【按省告成县据方舆纪要】

  雍

  雍 太祖广顺元年降京兆府同五府长安万年县为次赤县 【按此据五代会要】

  兖

  兖 广顺二年罢泰宁军降为阼御以慕容彦超叛命初平故也 【按此据五代会要】

  沂

  沂

  密

  密

  青

  青

  淄

  淄

  齐

  齐

  棣

  棣

  登

  登

  莱

  莱

  徐

  徐

  宿

  宿

  郓

  郓 广顺二年以兖州中都县来属 【按此据五代会要】

  曹

  曹 广顺二年升为彰信军节度以郓州隶之 【按隶郓州据五代会要】

  濮

  濮

  济

  济 广顺二年九月以郓州巨野县置割兖州任城中都单州金乡等县隶之十二月又割郓州郓城县隶之中都县却隶郓州 【按此据五代会要】

  宋

  宋

  亳

  亳

  单

  单

  颍

  颍 广顺二年复为团练 【按此据寰宇记】

  陈

  陈 广顺元年升为防御二年复为镇安军节度以颍州隶之 【按升防御隶颍州据五代会要】

  蔡

  蔡 升为防御 【按此据寰宇记】

  许

  许

  汝

  汝 世宗显德三年废临汝县 【按此据五代会要】

  郑

  郑

  滑

  滑

  襄

  襄 显德六年废乐乡县入宜城县 【按废乐乡据五代会要】

  均

  均

  房

  房

  金

  金

  邓

  邓 广顺二年以避讳改为武胜军节度显德三年废菊潭向城二县 【按此据五代会要】

  随

  随

  郢

  郢

  唐

  唐 显得三年废慈丘县 【按显德三年据五代会要】

  复

  复

  安

  安 显德元年废安远军降为防御以沔州汶川县来属 【按降为防御据五代会要】

  申

  申

  蒲

  蒲

  孟

  孟

  怀

  怀

  晋

  晋

  绛

  绛

  陕

  陕

  虢

  虢

  华

  华 显德元年罢镇国军降为刺史直属京三年以雍州渭南县来属 【按此据五代会要】

  商

  商 以华州洛南县来属

  同

  同 广顺二年废匡国军降为刺史 【按此据寰宇记】

  耀

  耀 显德二年罢顺义军降为刺史直属京 【按此据五代会要】

  环

  环 广顺二年改威州曰环州显德四年降为通远军

  邠

  邠 显德五年废衍州为安平来县来属寻属宁州 【按此据五代会要及寰宇记】

  宁

  宁 以邠之安平县来属 【按此据寰宇记】

  庆

  庆 废延庆合水二县

  解

  解

  鄜

  鄜 显得三年废咸宁县 【按显德三年据五代会要及寰宇记】

  坊

  坊

  丹

  丹

  延

  延

  夏

  夏

  银

  银

  绥

  绥

  宥

  宥

  灵

  灵

  盐

  盐

  岐

  岐

  陇

  陇

  泾

  泾

  原

  原

  渭

  渭 显德五年废武州为潘原县来属 【按此据五代会要】

  秦

  秦

  成

  成

  阶

  阶 晋末契丹内侵秦成阶三州叛入蜀周显德二年阶州归顺 【按此据寰宇记】

  凤

  凤 显德六年以固原镇置雄胜军 【按此据五代会要】

  干

  干

  魏

  魏 显德元年废邺都依旧为天雄军以贝州之永济宗城径城相州之内黄咸安洹水博州之清平七县来属其大名府额仍列在京兆府之下 【按此据舆地考及寰宇记】

  博

  博 显德三年废武水县入聊城 【按显德三年据五代会要】

  贝

  贝 显德元年降为防御 【按此据五代会要】

  卫

  卫

  澶

  澶

  相

  相

  邢

  邢

  洺

  洺

  磁

  磁

  镇

  镇

  冀

  冀 以堂阳县还属 【按此据五代会要及寰宇记】

  深

  深 置静安军节度以冀州武强县来属 【按此据寰宇记】

  赵

  赵

  易

  易

  祁

  祁

  定

  定 显德四年以深州博野县来属 【按此据五代会要寰宇记以为六年与此异】

  沧

  沧 显德二年废景州为定远军以县来属三年废长芦干符二县入清池五年以无棣县置保顺军六年并弓高县入东光 【按此据五代会要】

  德

  德 显德二年废景州为定远军割其属安陵县来属 【按此据五代会要】

  滨

  滨 显德三年置以其滨海为名初五代之际置椎货场于海傍后为赡国军周因置州割棣州之渤海蒲台为属而治渤海

  瀛

  瀛

  莫

  莫

  雄

  雄 显德六年克瓦桥关置州治归义割易州之容城为属

  霸

  霸 显德六年克益津关置州治永清割莫州之文安瀛州之大城为属

  府

  府 显德元年复为永安军节度 【按显德元年据五代会要】

  慈

  慈 显德三年废仵城吕乡二县

  隰

  隰

  泽

  泽

  潞

  潞

  扬

  扬 唐大都督府淮南节度吴改江都府置与他县南唐以兴化属泰州又升天长县为军六合县为雄州周复故

  楚

  楚 吴顺化军节度周显德五年降为防御

  泗

  泗 唐末为杨行密所据周世宗伐南唐而取之

  滁

  滁

  和

  和

  光

  光

  黄

  黄

  舒

  舒

  蕲

  蕲

  庐

  庐 吴昭顺军节度周世宗克淮南置保信军 【按寰宇记作后唐昭顺军当是先属吴继濡南唐寰宇记讹为后唐耳】

  寿

  寿 唐忠正军节度南唐改曰清淮周世宗平淮南复曰忠正显得三年降为防御四年移治颍州下蔡县仍以为倚郭以旧寿州为寿春县 【按降防御移治改县据五代会要及寰宇记】

  海

  海

  泰

  泰 本唐扬州海陵县南唐置州以扬州之兴化楚州之盐城来属周为团练 【按此据舆地考】

  濠

  濠

  通

  通 唐海陵之东境南唐置静海制置院周世宗克淮南升为静海军节度后置通州分其地置静海海门二县为属而治静海

  附外属州

  幽 涿 檀 蓟 顺 营 平 蔚 朔 云 应 新 妫 儒 武 寰 以上入契丹

  忻 代 风 石 宪 麟 并 汾 沁 辽 【按宋史地理志平太原得州十军一无麟州有隆州又有冀兴军与职方考异谨附识】  以上入东汉

  润 常 宣 歙 鄂 【唐沔州废入鄂州周显德五年平惟南以汉阳汉川隶安州以汉阳县置汉阳军仍栉汉阳地置汉川县以属焉】  升 池 饶 信 江 洪 【南唐交泰二年建为南都南昌府】  抚 袁 吉 虔 【南唐保大十一年析信丰县置龙南县析虔化石城场置石城县又升上犹场为上犹县】  筠 【保大十年李景分淇州高安县置州以清江万载上高为属而治高安】  建 【周显德五年升归化场为归化县又升松源镇为松源县】  汀 剑 漳 【留从效】  泉 【留从效周显德二年以唐小溪场置清溪县 按宋史地理志平江南得州一十九无漳泉二州而职方考就二州为二十一州盖其时二州为留从效所据仅羁属南唐非能实有其地也谨附议】  以上入南唐

  福 【周广顺元年升为彰武军】 杭 越 苏 湖 【周显德六年升为宣德军】  温 台 明 处 衢 婺 睦 秀 以上入吴越

  荆 归 岐 以上入南平

  益 汉 彭 蜀 绵 眉 嘉 剑 梓 遂 果 闻 普 陵 资 荣 简 卭 黎 雅 维 茂 文 龙 黔 施 夔 忠 万 兴 利 开 通 涪 渝 泸 合 昌 巴 蓬 集 壁 渠 戎 梁 洋 以上入蜀

  潭 衡 澧 朗 岳 道 永 邵 全 辰 【按宋史地理志平湖南得州十五曰朗澧潭岳衡永辰道全邵全奖诚锦溪溆得监一曰桂阳职方考不载奖诚以下各州疑有遗漏谨附识】  以上入周行逢

  融 郴 连 昭 宜 桂 贺 梧 蒙 严 富 柳 象 容 邕 端 康 封 恩 春 新 高 窦 雷 化 韶 藤 白 廉 【刘鋠增置常乐州】  钦 广 横 宾 浔 循 【刘鋠升齐昌县为庥府】  郁林 英 雄 琼 崖 儋 万安 罗 潘 勤 泷 辨 【按唐未岭南道有州七十南汉时惟交武峨笼环瀼岩古爱长驱峰汤十二州没于安南南汉僭位除增置英雄二州外又析循州置正州析潮州置敬州后又析廉州置常乐州析循州置济昌府宋史地理志云平广南得州六十疑南汉所有实不仅四十七州而职方考或有遗漏谨附识】  以上入南汉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五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六 州郡六

 

  宋一

  ○宋一【京畿路 京东路 京西路 河北路 河东路】

  宋初有州百一十一县六百三十八 【按舆地考云宋太祖受周禅凡州府军监一百三十九九县六百六十一与宋史异谨附识】 太祖建隆四年取荆南得州府三 【江陵归峡】 县一十七平湖南得州一十五监一 【潭衡邵郴道永全岳澧朗奖辰锦溪叙桂阳监】 县六十六干德三年平蜀得州府四十六 【益彭眉嘉卭蜀绵汉资简梓遂黎雅陵戎泸维茂昌荣果闻渠合龙鈤利兴文巴剑蓬壁夔忠万集开渝涪黔施达洋兴元府】 县一百九十八 【按舆地考作县二百四十与宋史异谨附识】 开宝四年平广南得州六十 【广诏潮循封端英连雄恭惠康恩春泷勤新高潘雷罗辨桂贺昭梧蒙龚象富融宜柳严思唐邕澄贵峦横宾钦浔容牢白廉党绣郁林藤窦义禺顺琼崖儋万安振】 县二百一十四八年平江南得州一十九军三 【升宣歙池洪润常鄂筠饶信虔吉袁抚江汀建剑江阴雄远建昌】 县一百八太宗太平与国三年陈洪进献地得州二 【漳泉】 县十四钱俶入朝得州十三军一 【杭苏越湖衢婺台明秀睦福处衣锦】 县八十六四年平太原得州十军一 【并汾岚宪忻代辽沁隆石宝兴】 县四十 【按舆地考作县四十与宋史异谨附识】 七年 【按宋史本纪李继棒献地系太平兴国七年事志作五年误谨改正附识】 李继奉来朝得州四 【夏银绥宥雍熙元年黎以四州授继奉自后不复领职方 按陕西路有绥德军即绥州熙宁三年收复隶延州元符二年改为军九有银州银川城俱详见史志是绥州银州复领职方所不领者夏州宥州耳注未晰载谨附识】 县八是时天下既一未入职方氏者惟燕云十六州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仁宗天圣析为十八神宗元丰又析为二十三曰京东东西曰京西南北曰河北东西曰永兴曰秦凤曰河东曰淮南东西曰两浙曰江南东西曰荆湖南北曰成都梓利夔曰福建曰广南东西徽宗崇宁四年复置京畿路大观元年别置黔南路三年并黔南入广西以广西黔南为名四年仍旧为广南西路宣和四年又置燕山府及云中府路天下分路二十六大约繇建隆初讫英宗治平末州郡沿革无大增损神宗熙宁以来始务辟土而种谔取绥州韩绛取银州王韶取熙河章惇取懿洽谢景温取徽诚熊本取南平郭逵取广源最后李宪取兰州沈括取葭芦米脂浮图安疆等砦迨哲宗元佑后以葭芦等四砦给赐夏人而分画久不能定绍圣遂罢分画督诸路各乘势攻讨进筑凡陕西河东建州一 【安西】 军二 【晋宁绥德】 关三 【龙平会宁金城】 城九 【安西平夏威戎兴平定边威羌金汤白豹会川】 砦二十八 【平羌平戎殄羌暖泉米脂克戎安疆横山绥远宁羌灵平高平西平新泉荡羌通陕天都临羌定戎龛谷大和通秦宁河弥川宁远神泉乌龙 按注内仅列二十七砦于数不合疑有脱误】 堡十 【开光通塞石门通会大和通秦宁河弥川宁川三交】 又取青唐 【鄯】 邈州 【湟】 宁塞 【廓】 龙支 【宗哥】 等城徽宗建中靖国时悉还吐蕃故坏崇宁中变前议蔡京任童贯王厚更取湟鄯廓三州二十余垒陶节夫锺传邢恕胡宗回曾孝序之徒又相与凿空驾虚驰骛于元符封域之表讫于重和复立靖夏 【泾原】 制戎 【鄜延】 制羌 【西宁】 三城盖自崇宁以来益梓夔黔广西荆湖南北迭相视效斥大土宇靡有宁岁凡所建州军关城砦堡纷然莫可胜纪厥后建燕山云中两路粗阅三岁祸变旋作职方所纪漫不可考高宗南渡驻跸吴会中原陕右尽入于金东昼长淮西割商秦之半以散关为界其所存者两浙两淮江东西湖南北西蜀福建广东广西十五路而己今据宋史元丰所定并京畿为二十四路首之以京师终之以燕云宋之土宇大略着见矣

  京畿路

  京东路

  京西路

  河北路

  河东路

  △京畿路

  京畿路仁宗皇佑五年以京东之曹州京西之陈许郑滑州为辅郡隶畿内并开封府合四十二县置京畿路至和二年诏京畿毋领辅郡崇宁四年又于京畿四面置四辅郡颍昌府为南辅郑州为西辅澶州为北辅建拱州于开封襄邑县为东辅并属京畿大观四年罢四辅废拱州复以襄邑县隶开封府政和四年襄邑县复置拱州并以颍昌府郑州开德府复为东南西北辅宣和二年罢四辅颍昌府郑州开德府各还旧隶拱州隶京东西路旧开封府界依旧为京畿

  开封府

  开封府

  开封府宋因周之旧为都曰东京县十六开封 【赤】 祥符 【赤东魏浚仪县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改】 尉氏 【畿】 雍邱 【畿】 封邱 【畿】 中牟 【畿】 阳武 【畿】 延津 【畿旧酸枣县政和七年改】 长垣 【畿堕匡城县宋建隆元年改为鹤邱后又改】 东明 【畿本东昏镇干德元年置 按太平寰宇记东明镇在东氏城之东建隆四年于本镇置县仍以东明为名与宋史异谨附议】 扶沟 【畿】 考城 【畿崇宁四年与太康同隶拱州大观四年废拱州二县复来隶】 太康 【畿宣和二年复隶拱州六年仍隶京畿】 咸平 【畿旧通许镇隶陈留真宗咸平五年置县】

  △京东路

  京东路至道三年以应天兖徐曹青郓密齐济沂登莱单濮潍淄淮阳军广济军清平军宣化军莱芜监利国监为京东路熙宁七年分为东西两路以青淄潍莱登密沂徐州淮阳军为东路郓兖齐濮曹济单州南京为西路元丰元年割京西路齐州属东路割东路徐州属西路元佑元年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并为京东路京西南路京西北路并为京西路其后仍分为两路

  东路

  西路

  东路

  东路府一州七军一县三十八

  青州

  密州

  济南府

  沂州

  莱州

  淄州

  青州

  青州 【望】 北海郡 【按舆地广记云北海郡政和元年改为齐郡未史不载疑系脱略谨附识】 镇海军节度建隆三年以北海县置军太宗淳忠五年改军名仁宗庆历三年初置京东东路安抚使县六益都 【望】 寿光 【望】 临朐 【望】 博兴 【上】 千乘 【上】 临淄 【上】

  密州

  密州 【上】 高密郡 【按宋史阙郡名今据王存元丰九域志增入】 防御开宝五年升为安化军后降防御六年复为节度县五诸城 【望】 安邱 【望唐辅唐县梁改安邱县晋改胶西县宋开宝四年复今名】 莒 【望】 高密 【上】 胶西 【元佑三年以皮桥镇为胶西县兼临悔军使又案胶西宋史阙注望紧等字谨仍其旧后凡阙注者皆傲此】

  济南府

  济南府 【上】 济南郡兴德军节度 【按李攸宋朝事实治平二年升为兴德军节度宋史脱法升建年分谨附识】 本齐州 【按齐州宋史误作济州考济州自属西路此当作齐州今据舆地广记元丰九域志诸书改正】 先属京东路咸平四年废临济县元丰元年割属京东东路政和六年升为府县五历城 【紧】 禹城 【上】 章丘 【中真宗景德三年以章丘县置情平熙宁二年废军即县治置军使 按宋朝事实咸平四年省临济县入章丘宋史不载谨附议】 长清 【中至道二年徒城于刺榆】 临邑 【中建隆元年河决公乘渡口坏城三年移治孙耿镇政和元年升为望】

  沂州

  沂州 【上】 琅琊郡防御县五临沂 【望】 承 【望】 沂水 【望】 费 【望】 新泰 【中】 登州 【上】 东牟郡防御县四蓬莱 【望】 文登 【中】 黄 【望】 牟平 【紧有乳山閰家口二砦】

  莱州

  莱州 【中】 东莱郡防御县四掖 【望】 莱阳 【望】 胶水 【望】 即墨 【中】 潍州 【上】 团练建隆三年以青州北海县建为北海军干德年升为州 【按舆地广记政和元年曰北海郡宋史未详谨附识】 县三北海 【望】 昌邑 【望本堕都昌县后废建隆三年置 按宋朝事实建隆三年析北海县地置昌邑县与宋史异谨附议】 昌乐 【紧本唐营丘县后废宋干德中复置安仁县后又改】

  淄州

  淄州 【上】 淄川郡军事县四淄川 【望】 长山 【中】 邹平 【中下景德元年移治济阳废县】 高苑 【下景德三年以县置宣化军熙宁三年废军为县隶州即县治置军使】 淮阳军 【同下州】 太平兴国七年以徐州下邳县建为军并以宿迁县来属县二下邳 【望】 宿还 【中】

  西路

  西路府四州五军一县四十三

  应天府

  袭庆府

  徐州

  兴仁府

  东平府

  济州

  单州

  濮州

  拱州

  广济军

  应天府

  应天府河南郡归德军节度本唐宋州宋至道中为京东路景德三年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建为南京熙宁五年分属西路 【按宋志京东路称熙宁七年分郓兖齐濮曹济单南京为西路此云大中祥符七年建为南京熙宁五年分属西路前作熙宁七年此作五年彼此互异谨附议识】 县六宁陵 【畿与楚丘同隶拱州大观四年复来隶政和四年又拨隶拱州宣和六年复来隶】 宋城 【赤】 谷熟 【畿】 下邑 【畿】 楚丘 【畿】 虞城 【畿】

  袭庆府

  袭庆府鲁郡泰宁军节度 【按舆地广记唐泰宁军周降为防御宋御宋建隆元年复泰宁军宋史未详谨附识】 本兖州大中祥符元年升为大都督政和八年升为府县七瑕 【上大观四年以瑕王县为瑕县】 奉符 【上本汉干封县宋开宝五年移治岱岳镇大中祥符元年改 按汉干封县据舆地广记当云汉博县唐高宗干封元年更名干封县】 泗水 【上】 龚 【上大观四年以龚丘县为龚县】 仙源 【中魏曲阜县宋大中符五年改 按方舆纪要云汉置鲁县晋为鲁郡治宋及后魏因之隋文帝开皇三年改县曰汶阳十六年又改曰曲阜则是曲阜之名隋始有之注云魏曲阜县魏字疑误谨附识】 莱芜 【中】 邹 【下熙宁五年省为镇入仙源元丰七年复】 监一莱芜 【主铁治】

  徐州

  徐州大都督彭城郡武宁军节度本属京东路元丰元年割属京东西路县五彭城 【望】 沛 【望】 萧 【望】 滕 【紧】 丰 【紧】 监二宝丰 【元丰六年置铸铜钱八年废】 利国 【主铁治】

  兴仁府

  兴仁府 【辅】 济阴郡彰信军节度本曹州建中靖国元年改赐军额曰兴仁崇宁元年升为府大观二年以拱州为东辅升督府政和元年罢督府复为辅郡县四济阴 【望】 宛亭 【望元佑元年改冤句县为宛亭 按舆地广记大观二年改为宛亭县与宋史异谨附识】 乘氏 【紧】 南华 【上】

  东平府

  东平府东平郡天平军节度本郓州庆历三年初置京东西路安抚使大观元年升大督都府政和四年移安抚使于应天府宣和元年改为东平府县六须城 【望】 阳谷 【望】 中都 【紧】 寿张 【上】 东阿 【紧】 平阴 【上】 监一东平 【宣和三年置政和三年罢】

  济州

  济州 【上】 济阳郡防御线四巨野 【望】 任城 【望】 金乡 【望】 郓城 【望】

  单州

  单州 【上】 砀郡建隆元年升为团练县四单交 【望】 砀山 【望】 成武 【紧】 鱼台 【上】

  濮州

  濮州 【上】 濮阳郡团练县四鄄城 【望】 雷泽 【紧】 临濮 【上】 范 【上】

  拱州

  拱州保庆军节度本开封府襄邑县崇宁四年建为州赐军额为东辅以开封之考城太康南京之宁陵楚丘柘城来隶大观四年废拱州复为襄邑县还隶开封政和四年复为州又复为辅郡宣和二年罢辅郡仍隶京东西路以襄邑太康宁陵为属县六年又以宁陵归南京太康归开封复割柘城来属县二襄邑 【按此似亦畿县史失注】 柘城 【畿】

  广济军

  广济军本汉定陶县唐为镇隶曹州 【按本汉定陶县之下据舆地考增入】 宋太平兴国二年建为军四年割曹澶濮济四州地复置县隶焉熙宁四年废军以县隶曹州元佑元年复为军县一定陶 【上】

  △京西路

  京西路旧分南北两路后并为一路熙宁五年复分南北两路

  南路

  北路

  南路

  南路府一州七军一县三十一

  襄阳府

  邓州

  随州

  金州

  房州

  均州

  郢州

  唐州

  光化军

  襄阳府

  襄阳府 【望】 襄阳郡山南东道节度本襄州宣和元年升为府县六襄阳 【紧】 邓城 【望】 谷城 【紧】 宜城 【中下】 中庐 【中下隋义清县宋太平兴国元年改绍兴五年省入南漳】 南漳 【中下】

  邓州

  邓州 【望】 南阳郡武胜军节度旧为上郡政和二年升为望郡建隆初废临濑县 【按宋朝事实建隆初废临濑县入穰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县五穰 【上】 南阳 【中下庆历四年废方城县为镇入焉元丰元年改为县隶唐州】 内乡 【中下】 淅川 【中下 按淅川县宋史失载今据舆地广记增入】 顺阳 【中下太平兴国六年升顺阳镇为县】

  随州

  随州 【上】 汉东郡崇信军节度干德五年升为崇义军节度太平兴国元年改今名县三随 【上熙宁元年废光化县为镇入焉】 唐城 【中下】 枣阳 【中下】

  金州

  金州 【上】 安康郡干德五年改昭化军节度 【按宋朝事实改节度下有复为防御四字谨附识】 县五西城 【下】 洵阳 【中干德四年废渚阳县按渚阳当作淯阳】 汉阴 【中】 石泉 【下】 平利 【下熙宁六年省为镇入西城元佑复】

  房州

  房州 【房陵郡保康军节度开宝中废上庸永清二县】 【按元丰九域志废上庸永清二县并归竹山宋史未详谨附识】 雍熙三年升为军县二房陵 【上】 竹山 【下】

  均州

  均州 【上】 武当郡武当军节度本防御干德六年移入上州防御宣和元年赐军额县二武当 【上】 郧乡 【上 按舆地广记干德六年废丰利县入郧乡宋史不载谨附识】

  郢州

  郢州 【上】 富水郡防御县二长寿 【上】 京山 【下】

  唐州

  唐州 【上】 淮安郡建隆元年升为团练开宝五年废平氏县县五泌阳 【中下】 湖阳 【中下有银场】 比阳 【中下】 桐柏 【下】 方城 【下后魏县庆历四年废为镇入邓州南阳县元丰原年后为县隶州】

  光化军

  光化军 【同下州】 干德二年以襄州阴城镇建为军析谷城县三乡置干德县隶焉熙宁五年废军改干德为光化县隶襄州元佑初复县一干德 【望】

  北路

  北路府四州五军一县六十三

  河南府

  颍昌府

  郑州

  滑州

  孟州

  蔡州

  淮宁府

  顺昌府

  汝州

  信阳军

  河南府

  河南府洛阳郡宋因梁晋之旧为西京熙宁五年分隶京西北路县十六河南 【赤】 洛阳 【赤熙宁五年省入河南元佑二年复】 永安 【赤奉陵寝景德四年升镇为县】 偃师 【畿庆历二年废四年复熙宁五年省入缑氏八年复置省缑氏为镇隶焉】 颖阳 【畿庆历二年废四年复熙宁五年省入登封元佑二年复置 按舆地广记洛阳偃师颖阳三县皆云熙宁八年省与宋史异谨附识】 巩 【畿】 密 【畿崇宁四年割隶郑州宣和二年还隶府】 新安 【畿】 福昌 【畿熙宁五年省入寿安元佑元年复为县】 伊阳 【畿熙宁二年割栾川治镇入虢州卢氏县五年废伊阕县为镇入河南六年改隶伊阳】 渑池 【畿仁宗景佑四年改铁门镇曰延禧】 永宁 【畿】 长水 【畿】 寿安 【畿庆历二年废为镇四年复】 河清 【畿开宝元年移治白波镇熙宁八年置铁监】 登封 【畿】 监一阜财 【熙宁七年置铸铜钱】

  颍昌府

  颍昌府 【次府】 许昌郡忠武军节度本许州元丰三年升为府崇宁四年为南辅大观四年罢辅郡政和四年复为辅郡宣和二年复罢辅郡依旧隶京西北路县七长社 【次赤熙宁四年省许田县为镇入焉】 郾城 【次畿】 阳翟 【次畿】 长葛 【次畿】 临颖 【次畿】 舞阳 【次畿】 郏 【中元隶汝州崇宁四年来隶】

  郑州

  郑州 【辅】 荥阳郡奉宁军节度熙宁五年废州以管城新郑隶开封府省荥阳荥泽为镇入管城原武县为镇入阳武元丰八年复州元佑元年还旧节度崇宁四年建为西辅大观四年罢辅郡政和四年又复宣和二年又罢 【案宋史于郑州称辅是终为辅郡矣宣和二年又罢之后不知何年又复史无明文疑有脱略】 县五管城 【望】 荥泽 【中】 原武 【上】 新郑 【上】 荥阳 【紧 按以上五县及滑州所领之县通考俱入开封】

  滑州

  滑州 【辅】 灵河郡太平兴国初改武成军节度熙宁五年废州县并隶开封府元丰四年复元佑元年还旧节度县三白马 【中熙宁三年废灵河县隶焉 按舆地广记治平三年省灵河县入白马与宋史异谨附识】 韦城 【望】 昨城 【紧 按昨城当是胙城】

  孟州

  孟州 【望】 河阳三城节度政和二年改济源县六河阳 【望】 济源 【望】 温 【望】 汜水 【上熙宁五年省入河阴元丰二年复置大中祥符四年改武牢关曰行庆】 河阴 【中】 王屋 【中熙宁五年自河南来隶 按舆地广记王屋县庆历三年来属与宋史异谨附识】

  蔡州

  蔡州 【紧】 汝南郡淮康军节度 【按宋朝事实景佑二年升淮康军节度宋史脱去升建年分谨附识】 县十汝阳 【上】 上蔡 【上】 新蔡 【中】 褒信 【中】 遂平 【中】 新息 【中】 确山 【中隋朗山县宋大中祥符五年改】 真阳 【中】 西平 【中】 平舆 【中】

  淮宁府

  淮宁府 【辅】 淮阳郡镇安军节度本陈州政和三年改辅为上宣和元年升为府县五宛丘 【紧】 项城 【上】 商水 【中 按宋朝事实建隆元年改溵水县为商水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西华 【中】 南顿 【中熙宁六年省为镇入商水项城二县元佑元年复】

  顺昌府

  顺昌府 【上】 汝阴郡旧防御后为团练本颍州开宝六年复为防御元丰二年升顺昌军节度政和六年改为府县四汝阴 【望开宝六年移治于州城东南十里】 泰和 【望 按舆地广记开宝六年析汝阴之百尺镇置万寿县舆地考万寿县注云宣和后改为泰和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颍上 【紧】 沈丘 【紧】

  汝州

  汝州 【辅】 临汝郡陆海军节度本防御政和四年赐军额县五梁 【中】 襄城 【紧】 叶 【上】 鲁山 【中】 宝丰 【中旧名龙兴熙宁五年省为镇入鲁山元佑元年复宣和二年改为宝丰县】

  信阳军

  信阳军 【同下州】 唐义阳郡本申州开宝九年降为义阳军废钟山县 【按宋朝事实开宝九年省钟山县入义阳宋史未详谨附识】 太平兴国元年改为信阳军县二信阳 【中下 按舆地广记太平兴国元年改义阳县为信阳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罗山 【中下开宝九年废太宗雍熙二年复置】

  △河北路

  河北路旧分东西两路后并为一路熙宁六年再分为两路

  东路

  西路

  东路

  东路府三州十一军五县五十七 【按东路府州军共领县五十六史作五十七误】

  大名府

  开德府

  沧州

  冀州

  河间府

  博州

  棣州

  莫州

  雄州

  霸州

  德州

  滨州

  恩州

  永静军

  清州

  信安军

  保定军

  大名府

  大名府魏郡庆历二年建为北京八年始置大名府路安抚使统北京澶怀卫德博滨棣通利保顺军熙宁六年分属河北东路县十二元城 【赤熙宁六年省大名县为镇入焉】 莘 【畿】 大名 【次赤熙宁六年省入元城绍圣二年复政和六年徒治南乐镇】 内黄 【畿】 成安 【畿熙宁六年省洹水县为镇入焉】 魏 【次畿】 馆陶 【畿熙宁五年省永济县为镇入焉寻以永济改隶临清县】 临清 【次畿】 夏津 【畿】 清平 【畿宋初自博州来隶熙宁二年又割博平县明灵砦隶焉本县移置明灵】 冠氏 【畿】 宗城 【畿熙宁五年省临清县为镇入焉当年复旧六年又省经城县为镇入焉】

  开德府

  开德府 【上】 澶渊郡镇宁军节度本澶州崇宁四年建为北辅五年升为府 【按舆地广记大观元年升开德府与宋史异谨附识】 宣和二年罢辅郡仍隶河北东路县七濮阳 【中】 观城 【望皇佑元年省入濮阳顿丘四年复置 按舆地广记雍焄四年省临黄县入观城宋史不载谨附识】 临河 【紧】 清丰 【中庆历四年徒清丰县治德清军即县置军使隶州焄宁六年省顿丘县入清丰】 卫南 【中】 朝城 【畿旧隶大名府崇宁四年与南乐同来隶】 南乐 【畿】 德清军 【见上】

  沧州

  沧州 【上】 景城郡横海军节度县五清池 【望熙宁四年省饶安县为镇入清池有干符巷姑三女泥姑小南河五砦政和二年改巷姑曰海清三女曰三河泥姑曰河平 按元丰九域志熙宁五年省饶安县与宋史异谨附识】 无棣 【望治平中徒无棣县治保顺军即县治置军使隶州】 盐山 【紧】 乐陵 【紧熙宁二年徙治咸平镇】 南皮 【中熙宁六年省临津县入焉】 保顺军 【周置军于沧州无棣县南二十里宋开宝三年又以沧棣二州界保顺吴桥二镇之地益焉仍隶沧州】

  冀州

  冀州 【上】 信都郡旧团练庆历八年升安武军节度县六信都 【望】 蓨 【上】 南宫 【上皇佑四年升新河镇为县废南宫六年省新河为镇入焉 按宋史既称皇佑四年废南宫而又有六年省新河县为镇入之与疑六年复置南宫故仍省新河以入之但据舆地广记又称皇佑四年省堂阳县入南宫则似并未尝废而舆地考称堂阳县元丰间省为镇又与舆地广记互异谨附识】 枣强 【上熙宁元年省为镇入信都十年复置】 武邑 【上】 衡水 【中】

  河间府

  河间府 【上】 河间郡瀛海军节度本瀛洲防御至道三年以高阳隶顺安军旧名关南太平兴国元年改名高阳关庆历八年始置高阳关路安抚使统瀛英雄贝冀沧永靖保定干宁信安十州军大观二年升为府赐军额县三河间 【望雍熙中置平虏砦景德二年改为肃宁城】 乐寿 【望至道二年自深州来隶熙宁六年省景成为镇入焉】 东城 【上熙宁六年省为镇入河间元佑元年复】

  博州

  博州 【上】 博平郡防御县四聊城 【望】 高唐 【望】 堂邑 【望】 博平 【紧熙宁二年割明灵砦隶北京清平】

  棣州

  棣州 【上】 乐安郡防御建隆二年升为团练俄为防御县三猒次 【上】 商河 【中】 阳信 【下】

  莫州

  莫州 【上】 文安郡防御熙宁六年省长丰县为镇又省莫县入任丘元佑二年复莫县寻又罢为镇县一任丘 【上有马村王家二砦宋政和二年改马村砦曰定安王家砦曰定平】

  雄州

  雄州 【中】 防御本唐涿州瓦桥关宋政和三年赐郡名曰易阳县二归信 【中行张家木场三桥双柳大涡七姑垣红城新垣入砦 按舆地广记周世宗显德六年置雄州治归义县宋太平兴国元年改为归信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容城 【中建隆四年复置按五代史职方考雄州周显德六年克瓦桥关置治归义割易州之容城为属寻废宋史但载建隆复置而不原始废之时似未详晰谨附识】

  霸州

  霸州 【中】 防御本唐幽州永清县地后置益津关周置霸州以莫州之文安瀛州之大城来属宋政和三年赐郡名曰永清县二文安 【上景佑二年废永清县人焉有刘家涡刀鱼莫金口阿翁雁头黎阳喜涡鹿角八砦元丰四年割鹿角砦隶信安军政和三年改刘家涡砦曰安平阿翁曰仁孝雁头曰和宁喜涡曰喜安】 大城 【上】

  德州

  德州 【上】 平原郡军事宋初省归化县景佑二年废安陵县入将陵后割属永静军熙宁六年省德平县为镇入安德县二安德 【望】 平原 【紧】

  滨州

  滨州 【上】 军事大观二年赐渤海郡名大中祥符五年废蒲台县 【按舆地广记大中祥符中省蒲台县入渤海宋史未详谨附识】 县二渤海 【望】 招安 【上庆历三年升招安镇为县熙宁六年省为镇入渤海元丰二年复为县 按宋朝事实舆地广记俱云析渤海县地置招安县兴宋史异谨附识】

  恩州

  恩州 【下】 清河郡军事唐贝州晋永清军节度周为防御宋初复为节度庆历八年改州名罢节度县三清河 【望太宗端拱元年徒治永宁镇淳化五年徒今治熙宁四年省清阳县入焉】 武城 【望】 历亭 【紧至和元年废漳南县入焉】

  永静军

  永静军 【同下州】 唐景州周隆为通远军宋太平兴国六年以军直属京淳化元年以冀州阜城来属景德元年改军名县三东光 【紧】 将陵 【望景佑元年移治于长河镇】 阜城 【中仁宗喜佑八年省为镇人束光熙宁十年复为县】

  清州

  清州 【下】 本干宁军幽州芦台军之地晋陷契丹问平三关置永安县属沧州宋太平兴国七年置军改县曰干宁隶焉 【按宋朝事实太平兴国七年以永安县之范桥镇置干宁县与宋史异谨附识】 大观二年升为州 【按宋朝事实舆地广记各书并云大观二年河清七昼夜因改为清州宋史未详谨附识】 政和三年赐郡名曰干宁县一干宁 【熙宁六年省为镇元符二年复崇宁三年再省政和五年又复】 砦六 【钓台独流北独流东当城沙河百万】

  信安军

  信安军 【同下州】 太平兴国六年以霸州淤口砦建破虏军景德二年改为信安 【按曾巩隆平集作景德元年兴宋史志异考史真宗本纪景德元年十二月甲辰改威虏诸州名是时新与契丹讲和故有是事则信安军自当与保定军同为元年所改志盖误也谨附识】 砦七 【周河刀鱼出家狼城佛圣涡鹿角李详元丰四年霸州鹿角砦始隶军 按刀鱼鹿角二砦业见前霸州文安县注此注祇云鹿角砦元丰四年始隶军与前文安县注称元丰四年割鹿角隶信安军之说合独刀鱼不详何时来隶而前后两载谨附识】

  保定军

  保定军 【同下州】 太平兴国六年以涿州归0信县 【按归信县三字据舆地广记补入】 新镇建平戎军景德元年改为保定军景佑元年析霸州文安大城二县五百户隶军宣和七年废军为保定县隶莫州寻依旧砦二 【桃花砦父母砦至政和三年改父母砦曰安宁砦】

  西路

  西路府四州九军六县六十五

  真定府

  相州

  中山府

  信德府

  浚州

  怀州

  卫州

  洺州

  深州

  磁州

  祁州

  庆源府

  保州

  安肃军

  永宁军

  广信军

  顺安军

  真定府

  真定府 【次府】 常山郡唐成德军节度本镇州宋开宝六年废九门石邑二县端拱初以鼓城隶祁州淳化九年以束鹿隶深州鹿历八年初置真定府路安抚使统真定磁相邢赵洺六州县九真定 【次赤】 稾城 【次畿】 栾城 【次畿】 元氏 【次畿】 井陉 【次畿熙宁六年省入获鹿平山八年复置徒治天威军即县治置军使隶府有天威军小作口王家谷三砦】 获鹿 【次畿】 平山 【次畿有甘泉岚州沂州檀明夫妇相岭黄岗洪山赤箭抱儿石虎中子雕拱东临山西临山十五砦】 行唐 【次畿】 灵寿 【次畿熙宁六年省为镇入行唐八年复有赤陉飞吴二砦】 砦一北砦 【威平二年置熙宁八年析行唐县二乡隶砦】 天威军 【见上】

  相州

  相州 【望】 邺郡彰德军节度县四安阳 【紧熙宁五年省永和县入焉 按舆地广记天圣七年改永定县曰永和熙宁六年省并安阳宋史未详谨附识】 汤阴 【紧宣和二年以汤阴县隶浚州寿复来隶】 临漳 【紧熙宁五年省邺县入焉】 林虑 【中】

  中山府

  中山府 【次府】 博陵郡本定州建隆元年以易北平来属太平兴国初改定武军节度庆历八年始置定州路安抚使统定保深祁广信安肃顺安永宁八州政和三年升为府改赐名曰中山县七安喜 【紧 按舆地广记仁宗康定元年省唐昌县入安喜宋史不载谨附识】 无极 【紧 按舆地广记唐昭宗景福二年属祁州宋景德元年来属宋史不载谨附识】 曲阳 【上】 唐 【上】 望都 【中】 新乐 【中】 北平 【中下】 砦一军城 【隶曲阳县】 北平军 【庆历二年以北平砦建军四年复隶州节北平县治置军使隶州】

  信德府

  信德府 【次府】 巨鹿郡后唐安国军节度本邢州宋宣和元年升为府县八邢台 【上宣和二年改龙冈县为邢台】 沙河 【上】 任 【中】 尧山 【中】 平乡 【上熙宁六年省平乡县为镇入巨鹿元佑元年复】 内丘 【上熙宁六年省尧山县入焉元佑元年复】 南和 【中熙宁五年省任县为镇入焉元佑元年复】 巨鹿 【上】

  浚州

  浚州平川军节度本通利军端拱元年以滑州黎阳县为军 【按方舆纪要云黎阳县唐属卫州五代晋改属滑州宋初因之雍熙中改属澶州端拱初建通利军据此则当云以澶州黎阳县为军宋史作滑州疑误谨附识】 天圣元年改通利为安利四年以卫州卫县隶军熙宁三年废为县隶卫州元佑元年复为军政和五年升为州号浚川军节度改今额县二卫 【上熙宁六年废为镇入黎阳后复】 黎阳 【中】

  怀州

  怀州 【雄】 河内郡防御建隆元年升团练俄为防御县三河内 【紧熙宁六年省武德县为镇入焉】 修武 【上熙宁六年省为镇入武陟元佑元年复】 武陟 【中】

  卫州

  卫州 【望】 汲郡防御县四及 【中】 新乡 【紧熙宁六年废为镇入汲元佑二年复】 获嘉 【上天圣四年自怀州来隶】 其城 【中】 监一黎阳 【熙宁元年置铸铜钱】

  洺州

  洺州 【望】 广平郡建隆元年升为防御熙宁三年省曲周县为镇入鸡泽六年省临洺县为镇入永年元佑二年曲周临洺复为县寻复为镇四年曲周鸡泽依旧别为两县县五永年 【上】 肥乡 【望】 平恩 【紧】 鸡泽 【中】 曲周 【中】

  深州

  深州 【望】 饶阳郡防御雍熙四年废陵泽县县五静安 【本望汉下博县周置静安军以县隶俄复焉宋太国兴国七年又隶静安军雍熙二年军废还属三年县废四年复置改今名】 东鹿 【望淳化中自真定来属】 安平 【望】 饶阳 【望】 武强 【望】

  磁州

  磁州 【上】 淦阳郡团练旧名慈政和三年改作磁 【按唐书地理志惠州本磁州昭宗天佑三年以慈磁声一更名五代吏梁改惠州唐复曰磁州不知何年复为慈州至宋政和三年始作磁别无可考谨附识】 县三淦阳 【上熙宁六年省昭德县为镇入焉】 邯郸 【上】 武安 【上有固镇永安黄泽海回四砦】

  祁州

  祁州 【中】 蒲阴郡团练端拱初以镇州鼓城来属景德元年以无极隶定州熙宁六年省深泽县为镇入鼓城元佑元年复县三蒲阴 【望】 鼓城 【紧】 深泽 【中】

  庆源府

  庆源府 【望】 赵郡庆源军节度本赵州军事大观三年升为大藩崇宁四年赐军额宣和元年升为府县七平及棘 【望】 宁晋 【望】 临城 【上唐县宋熙宁元年省隆平县为镇入焉元佑元年复】 高邑 【中熙宁五年省柏乡赞皇二县为镇入焉元佑元年皆复】 隆平 【中 按舆地广记唐昭庆县宋开宝五年改为隆平宋史未详谨附识】 柏乡 【中】 赞皇 【下】

  保州

  保州 【下】 军事本莫州清苑县建隆初置保塞军太平兴国六年建为州政和三年赐郡名曰清苑县一保塞 【望太平兴国六年析易州满城之南境入焉 按宋朝事实太平兴国六年改清苑县为保塞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安肃军

  安肃军 【同下州】 本易州遂城县太平兴国六年建为静戎军析易州遂城三乡置静戎县隶焉景德元年并县改安肃军宣和七年废军为安肃县知县事仍兼军使寻依旧县一安肃 【中】

  永宁军

  永宁军 【同下州】 雍熙四年以定州博野县建宁边军景德元年改永宁军 【按舆地广记景德元年改永定军天圣四年改永宁军宋史不载永定军改永宁军又误为景德时事谨附识】 宣和七年废为博野县知县事仍兼军使寻依旧县一博野 【望】

  广信军

  广信军 【同下州】 太平兴国六年改易州遂城县为威虏军景德元年改广信军县一遂城 【中】

  顺安军

  顺安军 【同下州】 本瀛州高阳关砦太平兴国七年置唐兴砦淳化三年建为顺安军至道三年以瀛州高阳县来属熙宁六年省县为镇十年复县一高阳 【中】

  △河东路

  河东路府三州十四军八县八十一 【按河东路府州军其领县八十二史作八十一误】

  太原府

  隆德府

  平阳府

  泽州

  代州

  忻州

  汾州

  辽州

  宪州

  岚州

  石州

  隰州

  慈州

  麟州

  府州

  丰州

  威胜军

  平定军

  岢岚军

  宁化军

  火山军

  保德军

  晋宁军

  太原府

  太原府太原郡河东节度太平兴国四年降为紧州 【按宋朝事实作降为并州与宋史异谨附识】 军事废太原县 【按元丰九域志废太原县归榆次宋史未详谨附识】 以平定乐平二县属平定军交城属大通监旧领河东路安抚使元丰为次府大观元年升大都督府县十阳曲 【次赤有百井阳兴二砦】 太谷 【次畿】 榆次 【次畿】 寿阳 【次畿】 孟 【次畿】 交城 【次畿开宝元年自大通监来隶】 文水 【次畿】 祁 【次畿】 清源 【次畿】 平晋 【中熙宁三年废入阳曲政和五年复 案兴地广记建隆四年以平晋县为平晋军太平兴国四年废军为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监二大通永利

  隆德府

  隆德府大都督府上党郡昭义军节度太平兴国初改昭德旧领河东路兵马钤辖兼提举泽晋绛州威胜军屯驻泊本城兵马巡检事本潞州建中靖国元年改为军崇宁三年升为府仍还昭德旧节县八上党 【望】 屯留 【上】 襄垣 【上】 潞城 【上】 壶关 【中】 长子 【中】 涉 【中】 黎城 【中天圣三年徒治涉之东南白马驿熙宁五年省入潞城县元佑元年复】

  平阳府

  平阳府 【望】 平阳郡建雄军节度本晋州政和六年升为府县十临汾 【望】 洪洞 【紧】 襄陵 【紧熙宁五年废慈州乡宁县分隶焉有雕掌豹尾二砦】 神山 【上有韩买安国史壁迭头等堡】 赵城 【上熙宁五年省为镇隶洪洞元丰三年复为县】 汾西 【中有厚裔青岸石桥青山边柏五砦】 霍邑 【中】 冀氏 【中有府城永兴二砦陶川白练当谷横岭四堡】 岳阳 【中下】 川 【中下太平兴国六年废沁州以县来属熙宁五年省为镇入冀氏元佑元年复为县】 务二炼矾山庆祚军 【政和三年以赵城造父始封之地升为军以军事领之】 绛州 【雄】 绛郡防御县七正平 【望】 曲沃 【望】 太平 【望熙宁五年废慈州以乡宁县分隶太平稷山】 翼城 【上】 稷山 【中】 绛 【中有中山花崖华山三砦】 垣曲 【下有铜钱一监】

  泽州

  泽州 【上】 高平郡县六晋城 【紧】 高平 【上】 阳城 【上】 諯氏 【中】 陵川 【中】 沁水 【中下】 关一雄定 【旧天井关属晋城县钦宗靖康元年改今名】

  代州

  代州 【上】 雁门郡防御景德二年废唐林县 【按舆地广记省唐林入崞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县四雁门 【中下有西陉胡谷雁门三砦】 崞 【中下有楼板阳武石峡土墱四砦】 五台 【中下】 繁时 【下有繁时茹越大石义兴治宝兴军瓶形梅回麻谷入砦】

  忻州

  忻州 【下】 定襄郡国练县二秀容 【紧熙宁五年省定襄入焉元佑元年定襄复为县有石岭关忻口云内徒合四砦】 定襄 【中下】

  汾州

  汾州 【望】 西河郡军事县五西河 【望有永利西监】 平遥 【望】 介休 【上】 灵石 【中有阳凉南关阳凉北关】 孝义 【上太烎兴国元年改为中阳后复为孝义熙宁五年省为镇入介休元佑元年复】

  辽州

  辽州 【下】 乐平郡熙宁七年州废省平城和顺二县为镇入辽山县隶平定军省榆社县为镇入威胜军武乡县元丰八年复置州县镇并复来隶元佑元年复置榆社和顺平城县县四辽山 【下有泽砦】 和顺 【下】 榆社 【中】 平城 【中】

  宪州

  宪州 【中】 汾源郡军事初治楼烦咸平五年移治静乐军 【按此下疑脱之静乐三字】 县遂废军又废 【按又废二字疑衍】 楼烦改隶岚州 【按宋史所载宪州沿革未详据隆平集宋朝事实并云咸平三年以岚州静乐塞为静乐军五年改静乐军为宪州元丰九域志云废静乐军置宪州以楼烦县隶州谨附识】 熙宁三年废宪州以静乐县隶岚州十年复宪州作领静乐县政和五年赐郡名县一静乐 【中咸平五年废天池元池二县入焉】

  岚州

  岚州 【下】 楼烦郡军事太平兴国五年以岚谷隶岢岚军县三宜芳 【中有飞鸢堡】 合河 【中下有乳浪砦】 楼烦 【下咸平五年自宪州来隶】

  石州

  石州 【下】 昌化郡军事旧带岚石隰三州都巡检使元丰五年置葭芦吴堡二砦隶州因置二砦沿边都巡检使遂令三州各带沿边都巡检使哲宗元符二年升葭芦砦为晋宁军以州之临泉县隶焉大观三年复以定胡县隶晋宁军县三离石 【中】 平夷 【中有伏落津砦】 方山 【下】

  隰州

  隰州 【下】 大宁郡团练熙宁五年废慈州以吉乡县隶州即县治置吉乡军使仍省文城县为镇隶焉元佑元年复慈州七年以州之上平永宁两关俯逼西界以州为次边县六隰川 【上】 温泉 【上有碌矾一务水头白壁先降三砦】 蒲 【中】 大宁 【中】 石楼 【中有上年永宁二砦】 永和 【中】

  慈州

  慈州 【下】 团练旧领吉乡文城乡宁三县熙宁五年废州以吉乡县隶隰州即县治置吉乡军使仍省文城为镇隶焉又以乡宁入晋州襄陵县元佑元年复吉乡军为慈州县一吉乡 【中】

  麟州

  麟州 【下】 新秦郡干德五年升建宁军节度端拱初改镇西军节度县一新秦 【上政和四年废银城连谷二县入焉有神堂静羌二砦惠宁镇川二堡银城有屈野川五原塞银城神木建宁三砦肃定神大通津阑干四堡连谷有屈野川横阳堡】 大和砦 【地名大和谷元符二年进筑赐名】 大和堡 【元符二年进筑赐名】

  府州

  府州 【中】 靖康军节度本永安军崇宁元年改军额政和五年赐郡名曰荣河旧置麟府路军马司以太原府代州路钤辖领之县一府谷 【下有安丰宁府百第三砦河滨斥堠靖安西安三堡】 宁川堡 【府州安丰砦外第九砦元符元年赐名】 宁边砦 【地名靖正平元符二年进筑赐名】 宁疆堡 【宣和六年独移庄岭建堡赐名】 震威城 【宣和六年铁炉骨堆建砦赐名】

  丰州

  丰州 【下】 庆历元年元昊攻陷州地嘉佑七年以府州萝泊川掌地复建为州本军事政和五年赐郡名宁丰砦二永安保宁

  威胜军

  威胜军 【同下州】 太平兴国三年 【按隆平集作太平兴国二年与宋史异谨附识】 于潞州铜鞮县乱柳石围中建为军 【按宋朝事实舆地广记并云并沁州入焉宋史未谨附识】 县四铜鞮 【中太平兴国初与武乡自潞州来隶】 武乡 【上熙宁七年废辽州以榆社县为镇入焉元丰八年复置辽州以榆社往隶】 沁源 【中下太平兴国六年废沁州以县来隶】 绵上 【中下仁宗宝元二年自大通监来隶庆历六年徒治军西北大觉寺地 按宋朝事实太平兴国六年废沁州绵上县属大通监宝元二年来属宋史未详谨附识】

  平定军

  平定军 【同下州】 太平兴国二年以镇州广阳砦建为军四年以并州平定乐平二县来属县二平定 【中唐广阳县宋太平兴国四年改有故井陉关百井砦】 乐平 【中有静阳砦 按方舆纪要乐平县宋干德初代北汉取之升为平晋军旋复故改属平定军宋史未详谨附识】

  岢岚军

  岢岚军 【同下州】 太平兴国五年以岚州岚谷县建为军县一岚谷 【下熙宁三年废元丰六年复置有永和洪谷等六砦】

  宁化军

  宁化军 【同下州 按舆地广记太平兴国四年析岚州地置宁化县五年于县置军宋史未详谨附识】 县一宁化 【熙宁三年废元佑元年复崇宁三年又废为镇有西阳脑子细腰窟谷四砦】

  火山军

  火山军 【同下州】 本岚州之地太平兴国七年建为军 【按舆地广记以岚州雄勇镇建为军宋史未详谨附识】 治平四年置火山县四年废之 【按宋朝事实熙宁四年县废宋史脱误谨附识】 砦一下镇 【火山军旧领雄勇偏头董家横谷桔槹謢水六砦庆历初置下镇砦嘉佑六废偏头砦熙宁元年废桔槹砦元丰九域志领砦一】

  保德军

  保德军 【同下州】 淳化四年析岚州 【按舆地考作宪州谨附识】 地置定羌军景德元年改津二大堡沙谷

  晋宁军

  晋宁军本西界葭芦砦元丰五年收复六年并吴堡砦并隶石州元佑四年给赐夏人绍圣四年收复元符二年以为晋宁军割石州之临泉隶焉知军领岚石路沿边安抚使兼岚石隰州都巡检使大观三年复以石州定胡县来隶县二定胡 【中旧领定胡天浑津吴堡三砦按吴堡砦元丰四年收复】 临泉 【中下旧领克胡葭芦二砦按葭芦砦乃元丰五年收复后为晋宁军】 神泉砦 【地名榆木川在废葭芦砦北元符元年赐今名】 三交堡 【地名三交川岭元符元年神泉砦筑毕工赐名】 乌龙砦 【元符二年进筑赐名】 通秦砦 【地名星罗岭元符二年赐名】 宁河砦 【地名库实页岭元符二年赐名】 弥川砦 【地名弥勒川元符二年赐名】 通秦堡 【地名精移堡元符二年同砦赐名】 宁河堡 【地名哥厓岭元符同砦赐名】 弥川堡 【地名小红厓符二年同砦赐名】 靖川堡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六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七 州郡七

 

  宋二

  ○宋二【陕西路 两浙路 淮南东路 淮南西路 江南东路 江南西路 荆湖南路 荆湖北路】

  陕西路

  两浙路

  淮南东路

  淮南西路

  江南东路

  江南西路

  荆湖北路

  荆湖南路

  △陕西路

  陕西路庆历元年分陕西沿边为秦凤泾原环庆鄜延四路熙宁五年陕西又分永兴建熙河并前四路为六路共三十四州军 【按王应麟地理通释康定二年分陕西为四路秦凤泾原环庆鄜延熙宁五年陕西又分永兴建熙河并前四路为六路宋史俱混入熙河当有错误】

  永兴军路

  秦凤路

  永兴军路

  永兴军路府二州十五军一县八十三其后延州庆州改为府又增银州醴州及定边绥德清平庆成四军凡府四州十五军五县九十 【按永兴军路脱去丹州及鄜州所领四县得州十四县七十八今增入丹州及鄜州四县则州十五县八十二加后增置清平军定边军各一县醴州五县共县八十九内醴泉武功二县重见实得县八十七宋史有误】

  京兆府

  河中府

  解州

  陕州

  商州

  虢州

  同州

  华州

  耀州

  清平军

  延安府

  鄜州

  丹州

  坊州

  保安军

  绥德军

  银州

  庆阳府

  环州

  邠州

  宁州

  醴州

  定边军

  京兆府

  京兆府京兆郡永兴军节度本次府大观元年升大都督府旧领永兴军路安抚使宣和二年诏称京兆府县十三长安 【次赤】 樊川 【次赤旧万年县宣和七年改】 鄠 【次畿】 蓝田 【次畿】 咸阳 【次畿】 泾阳 【次畿】 栎阳 【次畿】 高阳 【次畿 按高阳当作高陵】 兴平 【次畿】 临潼 【次畿唐昭德县宋大中祥符改案昭德当作昭应】 醴泉 【次畿】 武功 【次畿政和八年同醴泉拨入醴州】 干佑 【次畿】 监二 【熙宁四年置铸铜钱八年置铸铁钱】

  河中府

  河中府 【次府】 河东郡护国军节度 【案宋朝事实太平兴国七年改护国军节度宋史未详谨附识】 旧兼提举解州庆成军兵马巡检事县七河东 【次赤熙宁三年省西河县六年省永乐县为镇入焉】 临晋 【次畿】 猗氏 【次畿】 虞乡 【次畿】 万泉 【次畿】 龙门 【次畿元佑二年置铸钱监二】 荣河 【次畿旧隶庆成军熙宁元年废以荣河隶府即县治置军使】 庆成军 【大中祥符中以荣河为庆成军寻废】

  解州

  解州 【中】 防御县三解 【中】 闻喜 【望】 安邑 【紧】

  陕州

  陕州大都督府陕郡太平兴国初改保平军节度旧兼提举商虢州兵马巡检事县七陕 【中熙宁六年省硖石县为石壕镇入焉】 平陆 【上】 夏 【上】 灵宝 【上熙宁四年湖城县入焉】 芮城 【中下】 湖城 【中下元丰元年复置县】 闵乡 【中下太平兴国三年自虢州与湖城县同来隶】 监二 【熙宁三年置铸铜钱八年置铸铁钱】

  商州

  商州 【望】 上洛郡军事县五上洛 【中】 商洛 【中下】 洛南 【中下】 丰阳 【中】 上津 【中下】

  虢州

  虢州 【雄】 虢郡军事县四卢氏 【中熙宁二年以西京伊阳县栾川治隶焉】 虢略 【中唐宏农县宋建隆初改常农至道三年改今名熙宁四年省玉城县为镇入焉】 朱阳 【中干德六年废入常农太平兴国七年复置】 栾川 【元佑二年以栾川治为镇崇宁三年改为县】

  同州

  同州 【望】 冯翊郡定国军节度 【案宋朝事实太平兴国七年升定国军节度宋史未详谨附识】 县六冯翊 【紧】 澄城 【紧】 朝邑 【紧】 合阳 【熙宁四年省夏阳县为镇入焉】 白水 【中】 韩城 【中元佑二年置铸钱监】 监一沙苑

  华州

  华州 【望】 华阴郡建初为镇国军节度 【案舆地广记云后唐改镇国军与宋史异谨附识】 皇佑五年改镇潼军节度县五郑 【上】 下邽 【望】 蒲城 【望唐奉先县宋开宝四年改建隆中自京兆隶同州真宗天禧四年自同州来来隶】 华阴 【紧】 渭南 【上熙宁六年省为镇入郑元丰元年复为县旧自京兆府来隶】 监二 【熙宁四年置铸铜钱八年置铸铁钱】

  耀州

  耀州 【紧】 华原郡开宝五年为感义军节度太平兴国初改感德军县六华原 【上】 富平 【望】 三原 【望】 云阳 【上】 同官 【上】 美原 【中】

  清平军

  清平军本凤翔府盩屋县清平镇大观元年升为军复置终南县隶京兆府清平军使兼知终南县县一终南 【置终南县史失望紧等字今仍其旧】

  延安府

  延安府中都督府延安郡彰武军节度本延州元佑四年升为府旧置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统延鄜丹坊州保安军后增置绥德军银州银州寻废县七肤施 【中熙宁五年省丰林县为镇金明县为砦并入焉有金明龙安二砦安塞一堡元丰四年又收复塞门砦宣和二年改龙安曰德安砦】 延川 【中熙宁八年省延水县为镇入焉有丹头绥平怀宁顺安白草永平六砦安定黑水二堡及永宁关元丰四年收复置浮图义合米脂三砦七年以米脂义合浮图怀宁顺安绥平六城砦隶绥德城元符二年废顺安白草草丹头三堡】 延长 【中】 门山 【中】 临真 【中】 敷政 【中有招安万安二砦元符二年废招安砦为驿】 甘泉 【中下】 城二 【治平四年收复绥州熙宁中改为绥德城四年置罗鄂特城抚宁宾草二堡寻废元丰五年置永乐城赐名银川砦寻废】 青涧城 【元符三年隶绥德城】 绥德城 【元符二年改为军】 监一 【熙宁八年置铸铁】 塞门砦 【延州北蕃部旧砦至道后舆芦关石堡安远砦俱废元丰四年收复仍隶延川肤施县】 平羌砦 【地本克胡山砦绍圣四年赐名】 威戎城 【地本升平塔绍圣四年赐名】 平戎砦 【地本杏子河东山绍圣四年赐名】 开光堡 【绍圣四年修筑元符元年赐名二年隶绥德城】 殄羌砦 【地名纳木宁山元符元年进筑赐名】 威羌砦 【德地名白洛觜元符元年进筑赐名】 御谋城 【崇宁三年进筑赐名】 石堡砦 【崇宁三年进筑赐名威德军五年复为砦初尝置城至道后废之】 制戎城 【政和八年赐鄜延路天降山新城改今名】 新砦芦移堡 屈丁堡 万安堡 丹头堡 青石崖堡 科尔罗堡

  鄜州

  鄜州 【上】 洛交郡保大军节度县四洛交 【紧熙宁七年省三川县入焉】 洛川 【上】 鄜城 【上】 直罗 【中下 案朱史失去鄜州所领各县及丹州沿革而以丹州之宜川县属之鄜州考舆地考鄜州属永兴军路建炎三年入金领洛交洛川三川直罗鄜城五县舆地广记领县四无三川云熙宁七年省入洛交据金史地理志亦作四县洛交县下云镇一三水三水犹之三川也熙宁并省此为明证舆地考失注耳今据增正】

  丹州

  丹州 【上】 咸宁郡军事 【案舆地广记上丹州唐天宝元年曰咸宁郡金史地理志云宋咸宁军事据增入】 县一宜川 【上后魏义川县宋太平兴国中改名鄜州废咸宁县入焉熙宁三年省汾川县七年省云岩县为镇八年析同州韩城县新封乡并入焉】

  坊州

  坊州 【上】 中部郡军事县二中部 【紧】 宜君 【中熙宁元年省升平县为镇入焉有矾场】

  保安军

  保安军 【同下州 案舆地广记太平兴国二年以延州永安镇置军宋史未详谨附识】 砦二德靖 顺宁 【案舆地广记德请砦天禧四年初建子城天圣元年改为德靖砦顺宁砦庆历四年置宋史未详谨附识】 堡一园林 金汤城 【旧金汤砦在德请砦西南元符二年进筑】 威德军 【保安军之北两界上有洑流名藏底河夏人近是筑城为要害必争之地政和七年知庆州姚古克之】

  绥德军

  绥德军唐绥州宋熙宁三年收复 【案本纪熙宁二年十月丙申城绥州此疑误】 废为城隶延州元丰七年以延州米脂义合浮图怀宁顺安绥平六城砦隶绥德城元符二年改为军暖泉砦 【元符二年进筑赐名】 米脂砦 【本西夏砦元丰元年收复为米脂城后复为砦隶延州延川县七年改隶绥德城元佑四年给赐夏人元符元年收复仍赐旧名】 开光堡 【绍圣四年收筑元符元年赐名二年自延安府来属】 义合砦 【本夏人砦元丰四年收复隶延州延川县七年改隶绥德城】 怀宁砦 【延州延县旧砦】 克戎城 【本西人细浮图砦元丰四年收复延川县七年改隶绥德城元佑四年给赐夏人绍兴四年收复赐名】 临夏城 【地名罗扬果岭元符元年筑城赐今名】 绥平砦 【延州延川县旧砦元符二年割隶】 青涧城 【延州旧城】 永宁关 【延州延川县旧关】 白草砦 【延州延川县旧砦元符二年废后复置】 顺安砦 【延州延川县旧砦元符二年废后复置】 嗣武砦 【旧罗杨城属延州元丰四年置寻废崇宁三年修复赐名】 龙泉砦 【宣和二年改名通泉寻复故】 清边砦 镇边砦 龙安砦 【本属延安府肤施县不详何年来属】 海末堡 【海未至柏林十六堡黑水安定安塞本延安旧堡】 窟儿堡 大厥堡 花佛岭堡 临川堡 定远堡 马栏堡 中山堡 黑水堡 安定堡 佛堂堡 唐推堡 双林堡 安塞堡 浮图堡 柏林堡

  银州

  银州银川郡五代以来为西夏所有宋元丰四年收复五年赐名银川砦崇宁四年为银州五年废为银川城

  庆阳府

  庆阳府 【中】 安化郡庆阳军节度本庆州建隆元年升团练干德元年后为军事政和七年升为节度赐军额曰庆阳宣和七年改为府旧置环庆路经略安抚使统庆环邠宁干凡五州其后废干州置定边军已而后置醴州凡统三州 【案三字当是五字之讹】 一军县三安化 【中有大顺一城府城东谷柔远人顺四砦元丰四年废府城砦金村堡平戎镇五年收复礓诈砦赐名安疆砦元佑年复平戎镇 案舆地广记唐肃宗至德元载改安化为顺化宋干德二年复曰安化省同川县入焉宋史未请谨附识】 合水 【望熙宁四年始置省华池乐蟠二县为镇七年改华池镇为华池砦有东华池西华池二砦荔原一堡】 彭原 【熙宁二年自宁州来隶原县史缺望紧等字今仍其旧】 安疆砦 【本西人礓诈砦元丰五年收复赐名元佑四年给赐夏人绍圣四年收复又隶定边军】 横山砦 【地名锡卜察伊特元符元年进筑赐名】 通塞堡 【元符元年进筑】 定边城 【元符二年进筑后别为定边军】 白豹城 【旧属西界元符二年修复赐旧名别见定边军】 绥远砦 【地本骆驼巷元符二年进筑赐名案绥远砦亦见定边军】 宁羌砦 【地本萌门三岔元符元年进筑赐名】 镇安城 【政和六年进筑】 麦川堡 【本名麦经岭政和六年赐名系环庆路未详属何州军姑附于此】 威宁堡 【本名衡家堡政和六年赐名系环庆路未详属何州军姑附于此】 矜戎堡 府城砦 【元豊二年废不知何年收复】 金村堡 【同上】 胜羌堡 定戎堡 威边砦 怀威堡

  环州

  环州 【下】 军事旧降为通远军淳化五年复为州县一通远 【上有乌仑肃远洪德永和平远定边团堡安塞八砦案宋朝事实天圣四年改方渠县为通远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兴平城 【地名灰家觜元符元年筑赐名】 清平关 【地名之字平元符二年建筑赐名】 安边城 【地名徐丁台崇宁五年筑赐名】 罗沟堡 【宋灰台至绥远砦中路地名火罗沟及阿原烽政和三年进筑赐名】 阿原堡 【地名见罗沟堡政和三年赐名】 朱台堡 【本朱灰台政和三年建筑赐名】 安边砦 大拔砦 【元丰二年废不知何年收复】 方渠砦 流井堡 归德堡 木瓜堡 麝香堡 通归堡 惠丁堡

  邠州

  邠州 【紧】 新平郡静难军节度县五新平 【望】 宜禄 【望】 三水 【上】 定平 【紧熙宁五年隶宁州政和七年自宁州来隶】 淳化 【中淳化四年升耀州云阳黎国镇为县熙宁八年置铸钱监元丰三年废宣和元年自耀州来隶 案黎国镇隆平集作黎园镇宋朝事实作梨园镇互有异同谨附识】

  宁州

  宁州 【望】 彭原郡兴宁军节度本军事州宣和元年赐军额县三定安 【紧】 襄乐 【上】 真宁 【下】

  醴州

  醴州本京兆府奉天县旧置干州熙宁五年废政和七年复为州更名醴八年割属环庆路县五奉天 【次畿】 永寿 【下干德三年自邠州来隶熙宁五年废干州永寿及麻亭常宁二砦俱隶邪州政和八年复来隶】 武功 醴泉 【二县本属京兆府政和八年三月割属】 好时 【本属凤翔府政和八年三月割属】

  定边军

  定边军元符二年环庆路进筑定边城后改为军县一定边 【政和六年置】 白豹城 【元符二年进筑赐旧名已见庆阳府】 东谷砦 【旧砦已见庆阳府安化县】 绥远砦 【地名骆驼巷元符二年进筑赐名 案绥远砦巳见庆阳府】 神堂堡 【大观二年进筑阳名】 观化堡 通化堡 九阳堡 鸡觜砦 【案庆阳府安疆砦注云又隶定边军此不列安疆砦疑有脱误】

  秦凤路

  秦凤路府一州十三军三县二十八其后增积石震武怀德三军西宁乐廓西安洮会六州又改通远军为巩州凡府一州十九军五县四十八 【案秦凤路府州军元领县四十三后增置会州敷文巩州永宁宁远三县其领县四十六宋史误】

  秦州

  凤翔府

  陇州

  成州

  凤州

  阶州

  渭州

  泾州

  原州

  德顺军

  镇戎军

  会州

  怀德军

  西安州

  熙州

  河州

  巩州

  岷州

  兰州

  洮州

  廓州

  乐州

  西宁州

  震武军

  积石军

  秦州

  秦州 【下府】 天水郡雄武军节度旧置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统秦陇阶成凤五州通远军其后割通远军属熙河县四城纪 【上有渭水三阳上蜗牛下蜗牛堡子伏归小三阳照川门四顾平戎赤崖湫西青远近湫定西小定西下硖注鹿原上硖圆川伏羌得胜榆林大像菜园探长新水谷旧水谷种林丙龙石人铺项永宁盐泉小永宁冷水泉双泉新土旧土三十九堡】 陇城 【中有静戎永固定平长山白榆林郭马安塞七堡】 清水 【中有弓门铁窟斫安堡子小弓门坐交得铁冶坊桥子李子古道永安四顾威塞■〈广外禾内〉穰镇边和戎安远挟河定川中城东城西城静边临川德威广武宁远长樵二十九堡】 天水 【上】 监一太平城二伏羌 【熙宁三年废丹山纳克舒干川三堡增伏羌砦为城有得胜榆林大像菜园探长新水柽林丙龙石人駞项旧水十一堡】 甘谷 【熙宁元年置有吹藏大甘陇诺三堡四年置尖竿陇阳二堡】 砦七 【治平四年置鸡川熙宁元年改攃珠堡为通渭堡五年改古渭砦为通远军废咱辽克本当七麻三堡改通渭堡为砦割永宁宁远威远熟羊来远并隶军寻改绥远定边二砦为镇隶陇州】 定西 【领宁西牛鞍上硖下硖注鹿原圆川三堡】 三阳 【领渭滨武安上下蜗牛闻喜伏归硖口照川上门四顾平戎赤崖湫西青远近湫十四堡】 弓门 【领东鞍安人斫鞍上下铁窟坐交得铁冶坊七堡】 静戎 【领白榆林长山郭马静塞定平永固彭磋宁塞长樵九堡】 安远 陇城 鸡川 堡三 【熙宁三年改■〈广外禾内〉穰为镇五年改冶坊砦为冶坊堡八年改■〈广外禾内〉穰镇为堡】 ■〈广外禾内〉穰 【领白石古道中城东城西城定戎定安雄边临川德威广武定川挟河镇边一十四堡】 冶坊 【领桥子古道永安博望威塞李子六堡】 达隆 堡川城 【政和六年于秦凤东西川口进筑赐名】 甘泉堡 【别见渭州】 安远砦 【吏部通用酬赏格秦州又有安远等五砦定边绥远二砦熙宁八年废为镇属陇州其后复为砦】 安边砦 绥远砦 小落砦 保安砦 弓锺砦 董哥平砦 【按成纪陇城清水三县所有诸堡后俱复出盖由前时创建之初各县分隶各堡其后随时增损因地制宜袭旧更新名号不一作史者前详后复势有不能尽稽如成纪县中之三阳定西伏羌陇城县中之静戎清水县中之弓门冶坊■〈广外禾内〉穰安远等其后俱别立为城为砦为堡而分领诸堡若成纪之小三阳小定西盐泉小永宁冷木泉双泉新土旧土陇城之安塞清木之小弓门四顾和戎静边宁远又不复为伏羌等所领不知仍属之三县耶抑或别有所属耶或后世更名不可考耶至若定西砦之宁西牛鞍三阳砦之武安闻喜硖口弓门砦之东鞍安人静戎砦之静塞彭磋宁塞■〈广外禾内〉穰堡之定戎定安雄边冶坊堡之博望则前三县注中俱所未见或后时增筑或更易前名或刊本前后互异皆不可知史无明文无从考证谨附识】

  凤翔府

  凤翔府 【次府】 扶凤郡凤翔军节度干德初置崇信县淳化中割崇信属仪州熙宁五年废干州以好畤县来隶政和八年又以好畤隶醴州县九天兴 【次赤】 岐山 【次畿】 扶风 【次畿】 盩屋 【次畿大观元年以县清平镇置军】 郿 【次畿有铁冶务】 宝鸡 【次畿】 号 【次畿】 麟游 【次畿】 普润 【次畿】 监一司竹

  陇州

  陇州 【上】 汧阳郡防御县四汧源 【望有古道银场熙宁八年改秦州定边砦为陇西镇隶县】 汧阳 【紧】 吴山 【中】 陇安 【中开宝二年析汧阳县四乡置县 案隆平集宋朝事实并作开宝元年与宋史异谨附识】

  成州

  成州 【中下】 同谷郡开宝六年升为团练县二同谷 【上有骨鹿马邑赤土平原滔山胡桃六砦】 栗亭 【中】

  凤州

  凤州 【下】 河池郡本防御干德元年升为团练县三梁泉 【上】 河池 【紧开宝五年移治固镇有水银务】 两当 【上至道元年移治唐乡镇】 监一开宝 【建隆二年于两当置银冶开宝二年升为监治平元年罢置官以监隶两当县元丰六年废】

  阶州

  阶州 【中下】 武都郡军事本唐武州陷西戎宋得其地改置焉县二福津 【中下领贴峰练武平沙滩三砦国城堡平定关】 将利 【中下】 砦一故城 【本故城镇不知何年建为砦】

  渭州

  渭州 【下】 陇西郡凉平军节度本军事政和七年升为节度旧置泾原路经略安抚使泾原渭仪州德顺镇戎军属焉熙宁五年废仪州崇宁三年又以熙河路会州来属县五平凉 【中有瓦亭砦】 潘原 【中】 安化 【中熙宁七年废制胜关移县于关地以旧地为镇】 崇信 【中 按舆地广记干德元年以旧崇信军地置崇信县属风翔府凉化中属仪州熙宁五年州废来属宋史不载殊属脱略谨附识】 华亭 【中下熙宁五年废仪州与安化崇信同来隶】 靖夏城 【政和六年阳泾原路席苇平新城名曰靖夏不知属何州军姑附此】 甘泉堡 【崇宁五年泾原路经略司于甜井子修筑守御赐名未详属何州军姑附此别见秦州 案唐志渭州有二一系陇西郡之渭州属陇右道一系原州平凉县所置之行渭州属关内道其陇西郡之渭州领襄武陇西鄣渭源四县平凉郡之渭州领平凉一县考唐时渭州原州皆陷吐蕃先于德宗贞元十九年徒治行原州于平凉继于宪宗元和四年置行渭州于平凉而徒行原州于临泾于是平凉始有渭州之治今据宋地称渭州领县平凉乃是唐时平凉郡所置之行渭州首称陇西郡者误也又考唐志原州平高县注云有石门制胜石硖等关南有瓦亭故关宋志平凉县注云有瓦亭砦又安化县注云熙宁七年废制胜关移县于关地又镇戎军有平夏城本原州平高县之地为旧石门城有石门硖有石门堡皆与唐志平高县注合是平凉与平高虽同属原州之邑而宋志渭州所领之平凉实唐时原州之平高也五代史云平凉故属泾州唐未权置渭州而县废后唐清泰三年以故平凉之安国耀武两镇置平凉县属泾州是沿及五代之世原州于平凉皆改置之泾州而故原州之境仍为渭州所侨治史志沿袭旧文未经分晰谨附识】

  泾州

  泾州 【上】 安定郡太平兴国元年改彰化军节度县四保定 【望有长武砦】 灵台 【上】 良原 【上】 长武 【望咸平四年升长武镇为县五年省为砦属保定县大观二年复以砦为县 案王历麟玉海太平兴国七年以泾州直属京宋史未详谨附识】

  原州

  原州 【望】 平凉郡军事县二临泾 【中】 彭阳 【中唐丰业县宋太平兴国初改至道三年自宁州来隶 案宋朝事实太平兴国元年改宁州丰义县为彭阳至道三年属原州考唐书志宁州有豊义县此云唐豊业县误】 镇二新城 【熙宁三年废截原砦入焉】 柳泉 【领耳朵城一砦】 砦五开边 【熙宁三年废新门砦入焉】 西壕 平安 绥宁 【领羌城南山颠倒三堡】 靖安 【领中普齐罗岔中岭张岩常理新勒鸡川立马城杀獐川九堡】 安羌堡 新城堡

  德顺军

  德顺军 【同下州】 庆历三年即渭州陇千城建为军县一陇千 【元佑八年以外底堡置 案陇千县史失望紧等字今仍其旧】 城一水洛 【领王家城石门堡】 砦五静边 【别见镇戎军】 得胜 【领开边堡】 隆德 通远 治平 【治平四年置领牧龙堡】 怀远砦 中安堡 威戎堡

  镇戎军

  镇戎军 【同下州】 本原州高县之地至道三年建为军 【案宋朝事实至道元年以故平高县地置镇戎军宋史脱平字又元年三年互异谨附识】 城一彭阳 砦七 【治平四年置信岔堡凉棚堡熙宁元年置熙宁砦硝坑堡东西水口堡元丰四年废东水口堡六年置故砦堡】 东山 干兴 天圣 【有信岔凉棚二堡】 三川 高平 【有故砦堡】 定川 熙宁 【有硝坑堡】 堡二开远 张义 【熙宁四年废安边堡入开远五年置张义】 平夏城 【旧石门城绍圣四年赐名大观二年升为怀德军】 灵平砦 【旧好水砦绍圣四年赐名大观二年割属怀德军】 镇羌砦 【绍圣四年赐名】 高平堡 【元符元年修复赐旧砦名】 威川砦 【政和七年赐名本密多台】 飞泉砦 【政和七年赐名本飞井坞】 飞井堡 【干兴砦管下】 狼井堡 【熙宁砦管下狼井安远窦信梅谷开疆凡五堡】 安远堡 窦信堡 梅谷堡 开疆堡 李家堡 肃远堡 埈地平堡 镇西堡 水口堡 怀远城 【别见德顺军】 德靖砦 【保安军旧有德靖砦属鄜延路】 静边砦 【天禧旧砦属德顺军】

  会州

  会州元符二年进筑割安西城以北六砦隶州崇宁三年置县曰敷文隶泾原路县一敷文 【案敷文县史失望紧等字今仍其旧】 安西城 【旧名汝遮绍圣三年建筑赐名属熙河路】 平西砦 【绍圣四年赐名地本清石硖属熙河路】 会宁关 【旧名颠耳关元符元年进筑赐名通会未几改今名属秦凤路】 会川城 【旧名齐纳纳进元符二年建筑赐名属秦凤路】 新泉砦 【旧名栋必罗勒默元符元年赐名属秦凤路】 怀戎堡 【崇宁二年筑属秦凤路】 德威城 【政和六年筑清水河新城赐名属秦凤路】 静胜堡 【会川城管下政和六年赐清水河新城接应堡名静胜】 通泉堡 【属秦凤路新泉砦管下】 水泉堡 【系怀戎堡管下】 正川堡 【系德威城管下】

  怀德军

  怀德军本平夏城绍圣四年建筑大观二年展城作军名曰怀德增置将兵与西安镇戎互为声援应接萧关初名威德又改今名 荡羌砦 【故没烟后硖元符元年建筑赐名】 通硖砦 【故没烟前硖元符元年建筑赐名】 灵平砦 【故好水砦绍圣四年赐名大观二年自镇戎军来属】 硖口堡 东河湾堡 古高平堡 惠民堡 结沟堡 【系通硖砦管下五堡】 镇羌堡 九羊砦 【故九羊谷元符元年建筑赐名】 石门堡 【故石门硖东塔子觜元符元年建筑赐名】 通远砦 龙泉堡 【通远砦管下】 胜羌砦萧关 【崇宁四年建筑】 临川堡 通关堡 山西堡 【系萧关管下】

  西安州

  西安州元符二年以讷默奎新城建 荡羌砦 【地名没烟硖元符元年建筑赐名后属怀德军】 通会堡 【元符元年赐名系熙河兰会路修筑赐名结萨恰谷口不知何年拨属泾原路西安州】 天都砦 【元符二年洒水平新砦赐名】 临羌砦 【元符二年秋苇平新砦赐名】 横岭堡 【系天都砦管下】 宁韦堡 定戎堡 【地本鹻隈川元符二年赐名】 劈通川堡 罗玛宁堡 北岭上堡 山前堡 高峰堡 宁安砦 【崇宁五年武延川威珠隆山下新砦赐名】 囊啰勒默堡 寺子岔堡 石棚泉堡 通安砦 【崇宁五年鸟鸡三岔新砦赐名】 同安堡 【系通安砦管下】 绥戎堡 【管下秋苇川口堡锹镢川中路堡征通谷中路东水泉堡皆不详建置始未】 秋苇川堡 锹镢川中路堡 征通谷中路东水泉堡

  熙州

  熙州 【上】 临洮郡镇洮军节度本武胜军熙宁五年数复改名寻为州初置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统熙河洮岷四州通远军后得兰州因加兰会字会州割属泾原改为熙河兰廓路宣和又改熙河湟廓路兰廓西宁震武积石等州军相继来属县一狄道 【中下熙宁六年置九年省元豊二年复置】 砦一康乐 【熙宁六年置康乐城为砦省马骔砦】 堡九 【熙宁五年置庆平通谷渭源北关六年改刘家川为当川置南关南川七年置结河元丰七年置临洮】 通谷 庆平 渭源 结河 南川 当川 南关 北关 临洮 安羌城 【宜和六年赐熙河兰廓路新建溢机堡名为安羌城不知属何州军姑附于此】 广平堡

  河州

  河州 【上】 安乡郡军事熙宁六年收复县一宁河 【熙宁六年置袍罕县九年省崇宁四年升宁河砦为县旧香子城】 城一定羌 【熙宁七年改河诺城为定羌城】 砦一南川 【熙宁七年置南山堡寻改为南川砦】 堡四 【熙宁七年置东谷八年置阎精元丰三年置西原北河二堡】 东谷 阎精 西原 北河 关一通会 【熙宁七年置】 循化城 【旧一公城熙宁二年收复改今名别见乐州】 大通城 【旧达南城崇宁二年收复改今名别见乐州】 安疆砦 【旧名当标城崇宁二年收复改今名别见乐州】 怀羌城 来羌城 【并崇宁三年收复】 讲朱城 【元符二年收复河南讲朱一公错凿当标彤撒东迎六城寻弃之崇宁二年再收复】 错凿城 彤撒城 东迎城 宁河砦 【崇宁四年巳升宁河砦为县别有宁河砦】 来同堡 【旧名甘扑堡崇宁三年筑赐名】 通津堡 【旧名南达堡崇宁三年赐今名】 南山堡 【元豊九域志属原州绥宁县】 安乡关 【旧城桥关元符二年赐名】 临汉堡

  巩州

  巩州 【下】 本通达军熙宁五年以秦州古渭砦为军崇宁三年升为州县三陇西 【元佑五年增置】 永宁 宁远 【崇宁三年升永宁宁远二砦为县】 城一定西 【元豊四年以兰州西使城为定西城五年改为通远军以汝遮堡为定西城属通远军崇宁三年废定西城管下熨斗平堡通西砦管下榆木岔堡并安西城别见兰州】 砦六 【熙宁五年割秦州永宁宁远威远通渭熟羊来远六砦隶军六年置盐川砦八年废威远砦为镇元豊五年收通西砦七年废宁远砦为镇属永宁崇宁五年通渭县复为砦未详何年以砦为县】 永宁 宁远 【崇宁三年与永宁同升为县】 通渭 熟羊 盐川 【熙宁六年九月置砦后改为镇】 通西 堡七 【熙宁五年割秦州三岔密扬广吴渭川哑儿五堡隶军七年以岷州遮羊堡来隶元豊元年遮羊复隶岷州五年置榆木岔熨斗平二堡七年废密扬广吴渭川哑儿四堡】 三岔 【熙宁四年置】 榆木岔 【崇宁二年置】 熨斗平 【崇宁二年置 案上文定西城注云崇宁二年废定西城管下熨斗平堡通西砦管下榆木坌堡此二堡注俱云崇宁二年置当有讹误别无可校姑仍原文】 咱达克堡 【秦州熙宁五年改古渭砦为通远军废咱达克本当七麻堡今通渭乃领七麻堡不知何年复置咱达克本当堡】 七麻堡 本当堡 普尔玛隆堡

  岷州

  岷州 【下】 和政郡团练熙宁六年收复县三佑川 【唐县宋崇宁三年复】 大潭 【中建隆三年合良恭大潭两镇置县隶秦州熙宁七年自秦州来隶】 长道 【紧熙宁七年自秦州来隶】 砦五 【秦州临江砦熙宁六年割隶州年置荔川■〈广外禾内〉川阎川氶置宕昌】 临江 荔川 ■〈广外禾内〉川 闾川 宕昌 堡三 【熙宁六年以秦州马务堡隶州七年置遮羊堡十年置铁城堡】 遮羊 谷藏 【熙宁七年置】 铁城 监一滔山 【熙宁九年置铸铁钱】

  兰州

  兰州 【下】 金城郡军事元豊四年收复县一兰泉 【崇宁三年置倚郭】 砦一 【元豊四年置龛谷吹龙二砦七年割吹龙属阿干堡】 龛谷 【元佑七年废绍圣三年修复】 堡二 【元豊四年置皋兰堡巩哥关五年置西关胜如质孤堡六年改巩哥关作东关堡废西关胜质孤堡置阿干堡七年废皋兰堡元佑五年复修胜如质孤二堡寻废】 东关 阿干 【有阿干水】 定西城 【元丰四年置五年改为通远军以汝遮堡为定西城属通远军别见巩州】 定远城 【元佑七年筑旧名李诺平本龛谷砦因窄及无水故废之改筑为定远军城】 金城关 【绍兴四年进筑】 京玉关 【本号把拶桥元符三年赐名】 通川堡 【元符三年新筑赐名寻弃之崇宁二年再收复别见乐州 案后乐州通湟砦注云别见兰州此不列通湟砦疑有脱误】

  洮州

  洮州唐末陷于吐蕃号临洮城宋大观二年收复改临洮城仍旧为洮州三年升团练  通岷砦

  廓州

  廓州元符二年以州为宁塞城崇宁三年弃之是年收复仍为廓州大观三年为防御 肤公城 【旧名结罗城崇宁三年收复改今名】 绥平堡 【旧名保敦谷崇宁三年兴筑赐名】 米川城 【旧米川县崇宁三年修筑】 宁塞砦 同波堡

  乐州

  乐州旧邈川城元符二年收复建为湟州建中靖国元年弃之崇宁二年又复大观三年加向德军节度宣和元年改为乐州 通湟砦 【故罗鄂特密克通城元符二年收复三年赐名别见兰州】 宁洮砦 【故瓦吹砦元符二年收复三年赐名】 安陇砦 【故伦珠卜喀尔城元符二年收复三年赐名】 安川堡 【故巴噶尔堡在巴金岭上元符二年收复三年赐名】 宁川堡 【元符二年收复三年赐名寻弃之崇宁二年再收复】 绥远关 【旧名洒金平崇宁二年进筑赐今名】 来宾城 【旧名结当川崇宁三年赐名】 大通城 【旧名达南城 案大通城别见河州】 循化城 【旧名一公城别见河州】 安疆砦 【旧名当摽砦崇宁二年改别见河州】 德固砦 【旧名胜铎谷崇宁三年筑赐名】 临宗砦 【崇宁三年赐名】 通川堡 【崇宁二年收复别见兰州】 南宗堡 【元符二年收复寻弃之后再收复】 峡口堡 【与通川南宗堡皆崇宁二年收复】

  西宁州

  西宁州旧青唐城元符二年罗藏降建为鄯州仍为陇右节度三年弃之崇宁三年收复改为西宁州赐郡名曰西平升中都督府三年加宾德军节度 龙支城 【旧宗哥城元符二年改今名寻弃之崇宁三年收复】 宁西城 【旧名林金城】 清平砦 【旧名溪兰宗堡】 保塞砦 【旧名安儿城以上城砦皆崇宁三年收复赐名】 宣威城 【旧名牦牛城崇宁三年改今名】 绥远砦 【旧名宗谷崇宁三年建筑后改今名】 怀河砦 【旧名丁令谷崇宁三年置砦赐名又隶积右军】 制羌砦 【政和八年赐名地名结正领】

  震武军

  震武军政和六年进筑古骨龙城赐名震武城未几改为军 通济桥 【政和六年赐名】 善治堡 【政和六年赐名】 大同堡 【本名古骨龙城应接堡政和六年赐名】 德通城 【本霞克凌果城政和七年进筑赐名】 石门堡 【霞克凌果城北地名石门子政和七年赐名】

  积石军

  积石军本锡勒噶尔城元符间为吐蕃锡巴衮所据大观三年建军 怀和砦 【已见西宁州 案怀和西宁州作怀河】 顺通堡 临松堡

  △两浙路

  两浙路熙宁七年分为两路寻合为一九年复分十年复合府二州十二县七十九 【案两浙路府州军其领县八十此云七十九误南渡后增庆元一县其县八十一】 南渡后复分临安平江镇江嘉兴四府安吉常严三州江阴一军为西路绍兴庆元瑞安三府婺台衢处四州为东路

  临安府

  绍兴府

  平江府

  镇江府

  湖州

  婺州

  庆元府

  常州

  江阴军

  瑞安府

  台州

  处州

  衢州

  建德府

  嘉兴府

  临安府

  临安府大都督府本杭州余杭郡淳化五年改宁海军节度大观元年升为帅府旧领两浙西路兵马钤辖高宗建炎元年带本路安抚使领杭湖严秀四州三年升为府带兵马钤辖绍兴五年兼浙西安抚使县九钱塘 【望有盐监】 仁和 【望梁钱江县宋太平兴国四年改绍兴中与钱塘并升赤】 余杭 【望】 临安 【望钱镠秦改衣锦军宋太平兴国四年改顺化军县复旧名五年军废】 富阳 【紧】 于潜 【紧】 新城 【上梁改新登宋太平兴国四年复旧名淳化五年升南新场为县熙宁五年省南新县为镇入焉】 盐官 【上】 昌心 【中唐唐山县宋太平兴国四年改有紫溪盐场以上七县绍兴中并升畿】

  绍兴府

  绍兴府大都督府本越州会稽郡镇东军节度大观元年升为帅府旧领两浙东路兵马钤辖绍兴元年升为府县八会稽 【望】 山阴 【望】 嵊 【望旧剡县宣和八年改 案宣和止七年此云八年益误无别本可校姑仍原文】 诸暨 【望有龙泉一银坑】 余姚 【望】 上虞 【望】 萧山 【紧】 新昌 【紧孝宗干道八年以枫桥镇置义安县淳熙元年改】

  平江府

  平江府 【望】 吴郡太平兴国三年改平江军节度本苏州政和三年升为府绍兴初节制许浦军县六吴 【望】 长洲 【望】 昆山 【望】 常熟 【望】 吴江 【望】 嘉定 【上宁宗嘉定十五年析昆山县置以年为名】

  镇江府

  镇江府 【望】 丹阳郡本润州开宝八年改镇江军节度 【案镇江军系钱俶所改宋史未晰谨附识】 政和二年升为府建炎三年置帅四年加大使兼沿江安抚以浙西安抚复还临安县三丹徒 【紧有圆川砦】 丹阳 【紧熙宁五年省延陵县为镇入焉】 金坛 【紧】

  湖州

  湖州 【上】 吴兴郡景佑元年升昭庆军节度理宗宝庆元年改安吉州县六乌程 【望】 归安 【望太平兴国七年析乌程地置县】 安吉 【望】 长兴 【望】 德清 【紧】 武康 【上太平兴国三年自杭州来隶】

  婺州

  婺州 【上】 东阳郡淳化五年改保宁军节度县七金华 【望】 义乌 【望】 永唐 【紧】 武义 【上】 浦江 【上唐浦阳县梁钱镠奏改】 兰溪 【望】 东阳 【望】

  庆元府

  庆元府本明州奉化郡建隆元年升奉国军节度本上州大观元年升为望绍兴初置沿海制置使八年以浙东安抚使兼制司十一年罢隆兴元年复置光宗绍熙五年以宁宗潜邸升为府县六鄞 【望】 奉化 【望】 慈溪 【上】 定海 【上】 象山 【下】 昌国 【下熙宁六年析鄞县地置有盐监绍兴问升望】

  常州

  常州 【望】 昆陵郡军事县四晋陵 【望】 武进 【望】 宜兴 【望唐义兴县宋太平兴国初改】 无锡 【望】

  江阴军

  江阴军 【同下州】 熙宁四年废为县隶常州建炎初复绍兴二十七年废三十一年复 【案舆地广记淳化元年军废以县属常州三年复置军与宋史互异谨附识】 县一江阴 【下】

  瑞安府

  瑞安府本温州永嘉郡太平兴国三年降为军事政和七年升应道军节度建炎三年罢军额度宗咸淳元年以度宗潜邸升为府县四永嘉 【紧有永嘉盐场】 平阳 【望有天富盐场】 瑞安 【紧有双穗盐场】 乐清 【上唐乐成县梁钱镠改】

  台州

  台州 【上】 临海郡军事县五临海 【望】 黄岩 【望有于浦杜溃二盐场】 宁海 【紧】 天台 【上】 仙倨 【上唐乐安县梁钱镠改永安景德四年改今名】

  处州

  处州 【上】 缙云郡军事县六丽水 【上】 龙泉 【望宣和三年改为剑川县绍兴元年复故有高亭一盐场 按盐场多置于沿海州军龙泉在万山之中地不产盐安有置场之理查德宋制鬻盐者皆谓之亭场而食货志所载处州食盐皆取给于黄岩其它盐场又别无高亭之名龙泉诸山虽有银坑铁治有高亭则又似非坑冶之名图籍所载无从参考姑附疑义于此】 松阳 【上梁钱镠奏改长松钱元瓘奏改白龙宋咸平二年复】 遂昌 【上有永丰银场】 缙云 【上】 青田 【中】 南渡后增县一庆元 【中宁宗庆元三年分龙泉松源乡置县因以年纪名】

  衢州

  衢州 【上】 信安郡军事县五西安 【望】 礼贤 【紧本江山县南渡后改】 龙游 【上唐龙邱县宋宣和三年改为盈川县绍兴初复改】 信安 【中本常山县咸淳三年改】 开化 【中太平兴国六年升开化场为县 案宋朝事实干德四年以常山县地置开化场太平兴国六年升为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建德府

  建德府本严州新定郡遂安军节度本睦州军事宣和元年升建德军节度三年改州名军额咸淳元年升府县六建德 【望】 淳安 【望旧清溪县宣和初改淳化南渡后改今名】 桐庐 【上太平兴国三年自杭州来隶】 分水 【中】 遂安 【中】 寿昌 【中】 监一神泉 【熙宁七年置铸铜钱寻罢庆元三年复】

  嘉兴府

  嘉兴府本秀州军事政和七年赐郡名曰嘉禾庆元元年以孝宗匠生之地升府嘉定元年升嘉兴军节度县四嘉兴 【望】 华亭 【紧】 海盐 【上有盐监沙腰芦沥二盐场】 崇德 【中】

  △淮南东路

  淮南路旧为一路熙宁五年分为东西两路 【案玉海皇佑三年分淮南为东西与宋史异谨附识】

  东路州十军二县三十八南渡后州九军四 【案东路州军南渡后增置广陵五河清河三县而毫州与所领之谯县等七县宿州与所领之符离等四县则并入于金所领共三十县】

  扬州

  亳州

  宿州

  楚州

  海州

  泰州

  泗州

  滁州

  真州

  通州

  高邮军

  安东州

  招信军

  淮安军

  清河军

  扬州

  扬州大都督府广陵郡淮南节度旧领淮南东路兵马钤辖建炎元年升帅府四年为真扬镇抚使寻罢嘉定中淮东制置开幕府于楚州仍兼安抚县一江都 【紧熙宁五年省广陵县入焉】 南渡后增县二广陵 【紧】 泰兴 【中旧隶泰州绍兴五年来属十年又属泰州十二年又来隶 案泰兴县系改属不可谓之增置宋史未晰谨附识】

  亳州

  亳州 【望】 谯郡本防御大中祥符七年建为集庆军节度县七谯 【望】 城父 【望】 酇 【望】 永城 【望】 卫真 【望唐真源县宋大中祥符七年改】 鹿邑 【紧】 蒙城 【案蒙城县史阙望紧等字今仍其旧】

  宿州

  宿州 【上】 符离郡建隆元年升防御关宝元年建为保静军节度元领县五绍兴中割虹县隶楚州 【案下文泗州虹县注云绍兴九年自宿州来隶此云隶楚州益误】 县四符离 【望】 蕲 【望】 临涣 【紧大中祥符七年割隶毫州天禧七年来隶】 灵壁 【元符元年以虹之零壁镇为县政和七年改零壁为灵壁】

  楚州

  楚州 【紧】 山阳郡团练干德初以盱眙属泗州开宝七年以盐城还隶熙宁五年废涟水军以涟水县隶州元佑二年复为涟水军建炎四年置楚泗承州涟水军镇抚使淮东安抚制置使京东河北镇抚大使绍兴三十二年涟水复来属 【案绍兴五年废涟水军为县当仍属楚州至三十二年则仍为军似不当有复来属之语疑宋史脱误谨附识】 嘉定初节制本路沿边军马十年制置安抚司公事县四山阳 【望建炎间没于金绍兴元年收复理宗绍定元年升淮安军改县为淮安】 盐城 【上有九盐场建炎间入于金绍兴元年收复隶涟水三年复来属】 淮阴 【中绍兴五年复为镇六年复嘉定七年徒治八里庄】 宝应 【紧宝庆三年升为宝应州而县如故】

  海州

  海州 【上】 东海郡团练景定二年置西海州县四朐山 【紧】 怀仁 【中】 沐阳 【中】 东海 【中 案元豊九域志开宝初升朐山县东海监为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泰州

  泰州 【上】 海陵郡本团练干德五年降为军事建炎四年置通泰镇抚使县二海陵 【望】 如皋 【中下开宝七年以海陵监移治】

  泗州

  泗州 【上】 临淮郡建隆二年废徐城县干德元年以楚州之盱眙濠州之招信来属 【案宋朝事实本平兴国元年始改招义县为招信县则干德元年不得使称招信宋史系误谨附识】 建炎四年复属濠州绍兴十二年入金后复县三临淮 【上 案舆地广记建隆二年省徐城县为镇入临淮宋史未载谨附识】 虹 【中绍兴九年自宿州来隶】 淮平 【上绍兴二十一年地入于金析临淮地置今县南渡后有淮平无盱眙盖盱眙即招信军】

  滁州

  滁州 【上】 永阳郡军事建炎间置滁濠镇抚使寻废县三清流 【望】 全椒 【望】 来安 【望唐永阳县南唐改宋绍兴五年废入清流十八年复干道九年废为镇淳熙二年复】

  真州

  真州 【望】 军事本上州干德三年升为建安军至道二年以扬州之六合来属大中祥符六年为真州 【案宋朝事实云以圣像成功升为真州谨附识】 大观元年升为望政和七年赐郡名曰仪真建炎三年入于金寻复县二扬子 【中本扬州永正县之白沙镇南唐改为迎銮镇宋建炎元年升军四年废为县绍兴十一年复升军十二年复为县 案五代史吴世家顺义四年杨溥至白沙以白沙为迎銮镇又案祝穆方舆胜览亦云伪吴置迎南镇宋史作南唐疑误谨附识】 六合 【望】

  通州

  通州 【中 案舆地广记天圣元年改曰崇州明道二年复故宋史未详谨附识】 军事政和七年赐郡名曰静海建炎四年入金寻复县二静海 【望周属扬州析其地为县舆海门同来隶】 海门 【望】 监一利豊 【掌煎盐】

  高邮军

  高邮军 【同下州】 高沙军事开宝四年以扬州高邮县为军熙宁五年废为县隶扬州元佑元年复为军建炎四年升承州割泰州兴化县来属置镇抚使绍兴五年废为县复隶扬州以知县兼军使三十一年复为军县二高邮 【望】 兴化 【紧旧隶扬州改隶泰州建炎四年来隶绍兴五年废为镇十九年复县隶泰州干道二年还隶寻又隶泰州淳熙四年复旧】

  安东州

  安东州本涟水军太平兴国三年以泗州涟水县置军熙宁五年废为县隶楚州元佑二年复为军绍兴五年废为县三十二年复为军绍定元年属宝应州 【案此当是复废为县属宝应宋史未晰谨附识】 端平元年复为军景定初升安东州县一涟水 【望】

  招信军

  招信军本泗州盱眙县建炎三年升军四年为县棣濠州绍兴二年复隶泗州七年仍旧隶京东十一年隶天长军十二年复升军以天长来属宝庆三年入于金绍定四年复仍号招信县二天长 【望旧天长军至道二年军废为县隶扬州建炎元年升军绍兴中为县】 招信 【建炎四年隶濠州绍兴四年复十一年隶天长军十二年复来隶 案招信县史阙望紧等字今仍其旧】

  淮安军

  淮安军本泗州五河口咸淳七年六月置军县一五河 【咸淳七年置有浍泾沱漴淮五河故名 案五河县史阙望紧等字今仍其旧】

  清河军

  清河军咸淳九年置县一清河 【案清河县史阙望紧等字今仍其旧】

  △淮南西路

  西路府一州七军二县三十三南渡后府二州六军四 【案南渡后增荆山县无仙居县所领仍三十三县】

  寿春府

  六安军

  庐州

  蕲州

  和州

  安庆府

  濠州

  光州

  黄州

  无为军

  怀远军

  寿春府

  寿春府 【紧】 寿春郡忠正军节度本寿州开宝中废霍山盛唐二县政和六年升为府八年以府之六安县为六安军绍兴十二年升安丰为军以六安霍邱寿春三县来隶三十二年升寿春为府以安丰军隶焉 【案寿春自政和六年升为府之后不知何年罢置府至绍兴三十二年复升为府宋史未晰疑有讹脱】 干道三年罢寿春复为安丰军县四下蔡 【紧】 安丰 【望】 霍邱 【望】 寿春 【紧绍兴中隶安丰三十二年为府干道三年为倚郭】

  六安军

  六安军政和八年升县为军绍兴十三年废理宗景定五年复端平元年又废 【案端平年号在景定之前史云景定五年复端平元年又废益误别无可考姑仍原文】 后复为军县一六安 【中 案舆地广记唐盛唐县宋开宝六年改为六安宋史未详谨附识】

  庐州

  庐州 【望】 庐江郡 【案宋史失载郡名今据元丰九域志诸书补入】 保信军节度大观二年升为望旧领淮南西路兵马钤辖建炎二年兼本路安抚使绍兴初寄治巢县干道二年置司于和州县三合肥 【上】 舒城 【上】 梁 【中本慎县绍兴三十二年避孝宗讳改今名】

  蕲州

  蕲州 【望】 蕲春郡防御县五蕲春 【望】 蕲水 【望】 广济 【望】 黄梅 【上】 罗田 【元佑八年以蕲水县石桥镇为罗田县 案罗田县史阙望紧等字今仍其旧】

  和州

  和州 【上】 历阳郡防御南渡后为姑熟淳熙二年兼管内安抚县三历阳 【紧有梁山栅江二砦】 含山 【中有东关砦】 乌江 【中绍兴五年废为镇七年复】

  安庆府

  安庆府本舒州同安郡德庆军节度本团练州建隆元年升为防御政和五年赐军额建炎间置舒蕲镇抚使绍兴三年舒黄蕲三州仍听江南西路安抚司节制十七年改安庆军庆元元年以宁宗潜邸升为府景定初改筑宜城旧属沿江制置使司县五怀宁 【上】 桐城 【上】 宿松 【上】 望江 【上】 太湖 【上】 监一同安 【熙宁八年置铸铜钱】

  濠州

  濠州 【上】 锺离郡团练县二锺离 【望】 定远 【望】

  光州

  光州 【上】 弋阳郡光山军节度本军事宣和初赐军额 【案方舆胜览以神宗潜邸升光山军节度宋史未详谨附识】 绍兴二十八年避金太子光瑛讳改蒋州县四度城 【上】 固始 【望 案元丰九域志建隆初改殷城县为高城县后省为镇归并固始宋史不载谨附识】 光山 【中下同上避讳改期思寻复故】 仙居 【中下南渡后无】

  黄州

  黄州 【下】 齐安郡军事建炎中隶沿江制置副使司县三黄冈 【望】 黄阪 【上端平三年寓治青山礣】 麻城 【中端平三年治什子山】

  无为军

  无为军 【同下州】 太平兴平三年以庐州巢县无为镇建为军以巢庐江二县来属建炎二年入于金寻复景定三年升巢县为镇巢军县无为 【望熙宁三年析巢庐江二县地置县】 巢 【望至道二年移治郭下绍兴五年废六年复十一年隶庐州十二年复来属景定二年升军】 庐江 【望有昆山矾场】

  怀远军

  怀远军理宗宝佑五年五月置县一荆山 【案荆山县史阙载望紧等字今仍其旧】

  △江南东路

  江南东西路建炎元年以江宁府洪州并升帅府四年合江东西为江南路绍兴初复分东西两路

  东路府一州七军二县四十三 【案东路州七宣徽江池饶信太平南渡后州五徽池饶信太平是江州未南渡以前实隶东路所领五县自当入数此云四十三误四十三系南渡后县数】 南渡后府二州五军二

  江宁府

  宁国府

  徽州

  池州

  饶州

  信州

  太平州

  南康军

  广德军

  江宁府

  江宁府 【上】 开宝八年平江南复为升州节度 【按升州节度节度二字当衍宋朝事实作降为升州谨附识】 天禧二年升为江宁府建康军节度旧领江南东路兵马钤辖建炎元年为帅府三年复为建康府统太平宣徽广德高宗即府治建行宫绍兴八年置主管行宫留守司公事三十一年为行宫留守干道三年兼沿江军县五上元 【次畿】 江宁 【次畿】 句容 【次畿天禧四年改名常宁】 溧水 【次畿】 溧阳 【次畿】

  宁国府

  宁国府本宣州宣城郡宁国军节度干道二年以孝宗潜邸升为府县六宣城 【望】 南陵 【望】 宁国 【紧】 旌德 【紧】 太平 【中】 泾 【紧】

  徽州

  徽州 【上】 新安郡军事宣和三年改歙州为徽州县六歙 【望】 休宁 【望】 祁门 【望】 婺源 【望】 积溪 【望】 伙 【紧】

  池州

  池州 【上】 池阳郡军事建炎四年分江东西置安抚使领建康太平宣徽饶广德后以建康路安抚使兼知  县六贵池 【望】 青阳 【上开宝末自升州与铜陵来隶】 铜陵 【上】 建德 【上唐至德县吴改】 石埭 【上】 东流 【中下太平兴国三年自江州来隶】 监二永丰 【铸铜钱】

  饶州

  饶州 【上】 鄱阳郡军事县六鄱阳 【望】 余千 【望】 浮梁 【望】 乐平 【望】 德兴 【紧】 安仁 【中开宝八年以余千县地置安仁扬端拱元年升为县】 监一永平 【铸铜钱】

  信州

  信州 【上】 上饶郡军事县六上饶 【望】 玉山 【望】 弋阳 【望淳化五年升弋阳之宝丰场为县景定元年废为镇康定中复庆历三年又废】 贵溪 【望】 铅山 【中开宝八年平江南以铅山直属京后还隶】 永丰 【中旧永丰镇隶上饶熙宁七年升为县】

  太平州

  太平州 【上】 军事开宝八年改南平军 【按方舆纪要云南唐置新和州寻改雄远军宋开宝九年改平南军与宋史异谨附识】 太平兴国二年升为州县三当涂 【上】 芜湖 【中开宝末自建康军与繁昌同隶宣州太平兴国三年与繁昌复来隶】 繁昌 【中】

  南康军

  南康军 【同下州】 太平与国七年以江州星子县建为军本隶西路绍兴初来属县三星子 【上太平兴国三年升星子镇为县七年与都昌同来隶】 建昌 【望太平兴国七年自洪州来隶】 都昌 【望以县有都村南接南昌西望建昌改名绍兴七年自江州来隶 案星子县注云太平兴国七年与都昌同来隶此作绍兴七年误也舆地广记诸书皆作太平兴国七年谨附识】

  广德军

  广德军 【同下州】 太平兴国四年以宣州广德县建为军 【案舆地广记广德县南唐属升州宋开宝八年属宣州太平兴国四年建广德军宋史未详谨附识】 县二广德 【望开宝未自江宁府隶宣州】 建平 【望端拱初以郎步镇为县来隶】

  △江南西路

  西路州六军四县四十九南渡后府一州六军四 【案南渡后以江州来隶领五县又增置新城广昌二县其五十六县】

  隆兴府

  江州

  赣州

  吉州

  袁州

  抚州

  瑞州

  兴国军

  南安军

  临江军

  建昌军

  隆兴府

  隆兴府本洪州都督府豫章郡镇南军节度旧领江南西路兵马钤辖绍兴三年以淮西屯兵听江西节制兼宣抚舒蕲光黄安复州寻罢四年止称安抚制置使八年复兼大使孝宗隆兴三年以潜藩升为府县八南昌 【望】 新建 【望太平兴国六年置县 案元丰九域志云析南昌县地置县宋史未谨附识】 奉新 【望唐新武县南唐改】 丰城 【望】 分宁 【望建炎中升义宁军寻废】 武宁 【紧】 靖安 【中南唐改】 进贤 【崇宁二年以南昌县进贤镇升为县案进贤县史阙载上紧等字今仍其旧】

  江州

  江州 【上】 浔阳郡开宝八年降为军事大观三年升为望郡旧隶江南东路建炎元年升定江军节度 【案方舆胜览大观元年升定江军节度与宋史异谨附识】 二年置安抚制置使以江池饶信为江州路绍兴元年复为二路本路置安抚大使理宗嘉熙四年为制置副使县五德化 【望唐浔阳县南唐改】 德安 【紧】 瑞昌 【中】 湖口 【中】 彭泽 【中】 监一广宁 【铸铜钱】

  赣州

  赣州 【上】 本虔州南康郡昭信军节度大观元年升为望郡建炎间置管内安抚使绍兴十五年罢复置江西兵马钤辖兼提举南安军南雄州兵甲司公事二十二年改今名县十赣 【望有蛤湖银场】 虔化 【望绍兴二十三年改宁都有宝积铅场】 兴国 【望太平兴国中析赣县之七乡置】 信丰 【望】 雩都 【望】 会昌 【望太平兴国中析雩都六乡于九洲镇置有银场 案方舆纪要会昌县本雩都县之九洲镇太平兴国七年析置绍定四年升为军咸淳五年复旧宋史未详谨附识】 瑞金 【望有九龙银场】 石城 【紧】 安远 【上】 龙南 【中南唐县本名龙南宋宣和三年改虔南绍兴二十三年复故】

  吉州

  吉州 【上】 庐陵郡军事县八庐陵 【望】 吉水 【望雍熙元年析庐陵县地置】 安福 【望】 太和 【望】 龙泉 【望宣和三年改泉江绍兴复旧】 永新 【望至和三年析吉水县地- 1902-1 - 置 案方舆纪要云永祈县本汉庐陵县地三国吴宝鼎三年析置永新县属安城郡隋废郡省县入太和唐高祖武德五年复置县属南平州八年州废县复并入太和高宗显庆三年复分置县属吉州考之唐志语与此合据此则应云析太和县地而非吉水也谨附识】 永丰 【望 案舆地广记至和元年以吉水县报恩镇置永丰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万安 【望熙宁四年以龙泉县万安镇置】

  袁州

  袁州 【上】 宜春郡军事县四宜春 【望】 分宜 【望雍熙元年置有贵山铁务案宋朝事实雍熙元年以宜春县地置分宜县方舆纪要云分宜县本宜春县之安仁镇雍熙元年析置宋史未详谨附识】 萍乡 【望】 万载 【紧开宝末自筠州来隶宣和三年改名建城绍兴元年改今名】

  抚州

  抚州 【上】 临川郡军事建炎四年隶江南东路绍兴四年来隶县五临川 【望绍兴十九年析惠安颖秀二县人崇仁】 崇仁 【望】 宜黄 【望开宝三年升宜德场为县】 金溪 【紧开宝五年升金溪场为县】 乐安 【绍兴十九年置割崇仁吉水各四乡隶之后以云盖乡还隶永丰 案方舆纪要乐安县本崇仁县及永丰县地地名詹墟绍兴十九年析置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瑞州

  瑞州 【上】 本筠州军事绍兴十三年改高安郡宝庆元年避理宗讳改今名县三高安 【望】 上高 【望】 新昌 【望太平兴国六年析高安地置 案舆地广记太平兴国三年以高安县监步镇置县与宋史异谨弣识】

  兴国军

  兴国军 【同下州】 太平兴国四年以鄂州永兴县置永兴军三年改今名县三水兴 【望】 大冶 【紧南唐县宋自鄂州与通山来隶有富民钱监铜场磁湖铁务】 通山 【中太平兴国二年升羊头镇为县绍兴四年又为镇五年复 案舆地广记通山县五代时置属鄂州太平兴国二年来属方舆纪要亦云五代杨吴武义中于永兴县新丰乡置羊山镇周显得六年南唐置通山县与宋史互异谨附识】

  南安军

  南安军 【同下州】 淳化元年以虔州大庾县建为军县三南康 【望有瑞阳锡务】 大庾 【中淳化元年自虔州与上犹南康并来隶】 上犹 【上有上田铁务嘉定四年改南安】

  临江军

  临江军 【同下州】 淳化三年以筠州之清江建为军县三清江 【望】 新淦 【望淳化三年自吉州来隶】 新喻 【望淳化三年自远州来隶】

  建昌军

  建昌军 【同下州】 旧建武军太平兴国四年改县二南城 【望淳化二年自抚州来隶有太平等四银场】 南丰 【望 案舆地广记南丰县唐属怃州淳化二年来属宋史未详谨附识】 南渡后增县二新城 【绍兴八年析南城五乡置 案方舆纪要新城县乃南城县之黎滩镇宋史未详谨附识】 广昌 【绍兴八年析南丰南境三乡置】

  △荆湖北路

  荆湖南北路绍兴元年以鄂岳潭衡永郴道州桂阳军为东路鄂州置安抚司鼎礼辰沅靖邵全州武冈军为西路鼎州置安抚司二年罢东西路仍分南北路

  北路府二州十军二县五十六南渡后府三州九军三 【案南渡后无应山县并五十五县】

  江陵府

  鄂州

  德安府

  复州

  常德府

  澧州

  峡州

  岳州

  归州

  辰州

  沅州

  靖州

  荆门军

  汉阳军

  寿昌军

  江陵府

  江陵府 【次府】 江陵郡荆南节度旧领荆湖北路兵马钤辖兼提举本路及施夔州兵马巡检事建炎二年升帅府四年置荆南府归峡州荆门公安军镇抚使绍兴五年罢置安抚使兼营田使六年为经略安抚使七年罢经略止除安抚使淳熙元年还为荆南府未几复为江陵府县八江陵 【次赤】 公安 【次畿 案方舆纪要公安县建炎中升为公安军寻复为县宋史不载谨附识】 潜江 【次畿干德二年升白伏巡为县 案隆平集作干德三年与宋史异又元丰九域志云分江陵县地置潜江县宋史未载谨附识】 监利 【次畿至道三年以玉沙隶复州熙宁六年废复州以玉沙县入监利县寻复旧】 松滋 【次畿】 枝江 【次畿熙宁六年省入松滋元佑元年复建炎四年江陵寄治绍舆五年还旧】 建宁 【次畿干德三年升白日巡为县并置万庾县万庾寻废熙宁六年省建宁入石首元佑元年复南渡后省】 石首 【次畿】

  鄂州

  鄂州 【紧】 江夏郡武昌军节度初为武清军至道二年改建炎二年兼鄵岳制置使四年兼江南鄂州路安抚寻改鄂州路安抚绍兴二年改兼荆湖北路安抚六年管内安抚十一年罢嘉定十一年置沿江制置副使理宗淳佑五年兼荆湖北路安抚使九年罢景定元年改荆湖制置使咸淳七罢县七江夏 【紧】 崇阳 【望唐宋开宝八年改今名 案方舆纪要唐唐年县五代吴曰崇阳梁曰临夏晋曰临江南唐复曰唐年宋开宝八年仍为崇阳此云唐县当是脱唐年二字谨附识】 武昌 【上】 蒲圻 【中】 咸宁 【中 案宋朝事实景德四年改永安县为咸宁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通城 【中熙宁五年升崇阳县通城镇为县绍兴五年废为镇十七年复】 嘉鱼 【下熙宁六年析复州地入焉】 监一宝泉 【熙宁轧年置铸铜钱】 南渡后升武昌县为寿昌军

  德安府

  德安府 【中】 安陆郡安远军节度本安州建隆元年为建安军开宝中废吉阳县宣和元年升为府 【案方舆纪要云熙宁初升为德安府以旧为潜邸故也考神宗本纪英宗即位授安州观察使据此则熙宁初升府为确谨附识】 县五安陆 【中熙宁二年省云梦县为镇入焉元佑元年复】 应城 【中】 孝感 【中建炎中移治柴资砦】 应山 【中下】 云梦 【中绍兴七年移治作落市后复旧】 南渡后无应山 【案方舆纪要云应山县嘉定中改属随州考宋史随州下初无应山来属之文疑有脱误谨附识】

  复州

  复州 【上】 景陵郡防御建炎四年置德安复州汉阳军镇抚使绍兴三年置荆湖北路安抚使县二景陵 【紧晋县宋熙宁六年废州以景陵属安州元佑初复】 玉沙 【下至道三年自江陵来隶宝元二年废沔阳入焉熙宁六年又隶江陵元佑初复 案舆地广记玉沙县干德三年以白沙院置谨附识】

  常德府

  常德府本鼎州武陵郡常德军节度干德二年降为团练本朗州大中祥符五年改名政和七年升为军建炎四年置鼎澧州镇抚使绍兴元年置荆湖北路安抚使领鼎澧辰沅靖州三十二年罢干道元年以孝宗潜藩升府八年依旧提举五州县三武陵 【望】 桃源 【望干德中析武陵地置】 龙阳 【中大观中改辰阳绍兴三年复旧五年升军使移治黄城砦三十年复县】 南渡后增县一沅江 【中下自岳州来隶 案舆地广记宋朝事实各书并云干宁中复朗州桥江县曰沅江属岳州宋史不载县名沿革而广记等书所称干宁宋无此年唬今据舆地考云宋析武陵置桃源县又置沅江县则沅江县当与桃源县同为干德中所置也谨附识】

  澧州

  澧州 【上】 澧阳郡军事县四澧阳 【望】 安乡 【中下】 石门 【中下有台宜砦】 慈利 【下有索口安福西牛武口澧州五砦】

  峡州

  峡州 【中峡字旧从硖今从山 案方舆胜览云峡州西魏为拓州后周以地扼三峡之险改柘为硖隋改夷陵郡唐改峡州国朝因之是改硖从山不始于宋也又考唐书地理志本作峡州与方舆胜览合宋史注误谨附识】 夷陵郡军事县四夷陵 【中有汉流巴山麻溪鱼阳长乐梅子六砦及沿锡场 案舆地广记开宝八年省巴山县入夷陵宋史不载谨附识】 宜都 【中】 长杨 【中下有汉流飞鱼二- 1903-1 - 盐井元丰五年废新安长杨二砦 案长杨县唐书池理志及舆地广记诸书皆作长阳谨附识】 远安 【中下】

  岳州

  岳州 【下】 巴陵郡岳阳军节度本军事宣和元年赐军额建炎间岳鄂二州各带沿江管内安抚司公事绍兴二十五年改州曰纯改军曰华容 【案方舆胜览云英宗潜邸领岳州团练使升岳阳军节度又方舆纪要云秦桧以州名与岳飞姓同改纯州军曰华容宋史未详谨附识】 三十一年复旧县四巴陵 【上】 华容 【望有占楼砦】 平江 【上】 临湘 【中淳化元年升王朝场为县寻改 案舆地广记临湘县本巴陵县之王朝场淳化中升为王朝县至道二年改为临湘县宋史未详又淳化元年舆地考作五年谨附识】

  归州

  归州 【下】 巴东郡军事建炎四年隶夔路绍兴五年复三十一年又隶夔淳熙十四年复明年又隶夔县三秭归 【下熙宁五年省兴山县为镇入焉元佑元年复有废礼砦青林盐井】 巴东 【下有折迭砦】 兴山 【下开宝元年移治昭君院端拱二年徒香溪北】

  辰州

  辰州 【下】 卢溪郡军事太平兴国七年置招谕县熙宁七年以麻阳招谕二县隶沅州县四沅陵 【中】 溆浦 【中下有悬鼓砦元丰二年置龙潭堡】 辰溪 【下有龙门铜安二砦】 卢溪 【下】 城一会溪 【熙宁八年置】 砦三池蓬镇溪黔安 【嘉佑三年置池蓬熙宁三年置镇溪八年置黔安】

  沅州

  沅州 【下】 潭阳郡军事本懿州 【案宋史地理志序云平湖南得州一十五监一注云潭衡邵郴道永金岳澧朗奖辰锦溪叙桂阳监考其中奖锦溪叙四州唐书地理志奖州龙溪郡即沅州之夜郎渭溪二县地锦州卢阳郡即辰州之麻阳县地溪州灵溪郡析辰州地置叙州潭阳郡即辰州之龙标县地亦曰沅州据宋地沅州以潭阳县地置卢阳县即是唐之叙州也以辰州麻阳招谕二县隶州是即唐之锦州也故麻阳县注云有锦州砦卢阳县注云有奖州铺是即唐之奖州也惟溪州在宋志沿革无考要亦与麻阳招谕同为辰州所分析而并合于沅州是沅州一境兼有奖锦溪叙四州之地明矣然宋志于卷首序内则以四州皆为建隆四年平湖南所得于志中沅州条下则云本懿州熙宁七年收复未尝云建隆中平湖南所得方舆纪要亦但云宋初没于蛮蛮号懿州并无确系何年没蛮之明文而纪要诸书亦无马氏及高氏据有之始末不知湖南全境归朝之后何以四州不能据守为蛮所侵抑或在高氏时本已为蛮所占归朝之日虚列版图史志荒远难稽无从详晰姑从疑义谨附识于此】 熙宁七年收复以潭阳县地置卢阳县以辰州麻阳招谕二县隶州八年废招谕县入麻阳元丰三年并镇江砦人户入黔江城为黔阳县五年升旧渠阳砦为县元佑六年省为砦崇宁二年复为县县四卢阳 【下有奖州西县八洲长宜迥溪镇江龙门怀化八铺】 麻阳 【下有锦州砦龙溪龙家竹砦虚踵齐天又溪六铺龚溪砦熙宁六年赐名其后为铺未详】 黔阳 【下有竹砦烟溪无状木州洪江五铺】 渠阳 【下】 砦 【熙宁间复硖中赐云鹤绣胜五州富锦圆三州六年以硖州新城为安江砦富州新城为镇江砦七年废慢水砦龙家堡以辰州龙门镇安二砦隶州寻废为铺宣和元年复置铜安砦元豊三年置托口砦四年以古诚州贯保新堡为贯保砦奉爱豊山新砦为豊山新堡小由长渡村堡为小由砦】 安江 【有洪江铜安二砦】 托口 【有竹滩一铺元豊八年罢】 贯保 【元豊三年置六年隶诚州元佑六年废崇宁二年复置】 渠阳 【元佑三年以渠阳军改来隶】 竹滩洪江 【共元佑五年置隶黔阳】 若溪 【崇宁三年置】 便溪 【崇宁三年以奖州改】

  靖州

  靖州 【下】 军事熙宁九年收复唐溪洞诚州元豊四年仍建为诚州五年沅州贯保砦改为县总治本砦并托口小由豊山四堡砦户口以渠阳县为名隶州六年移托口小由两砦邿属沅州析邵州莳竹县隶州移渠阳为州治七年小由砦复隶州寻废小由砦豊山堡元佑二年废为渠阳军三年废军为砦属沅州元佑五年复以渠阳砦为诚州崇宁二年改今名大观元年为望郡县三永平 【下本渠阳县崇宁二年改名绍兴八年移入州】 会同 【下本三江县崇宁二年改】 通道 【下本罗蒙县崇宁二年改】 砦四狼江收溪贯保罗蒙 【元豊六年置收溪复以沅州贯保来隶七年置罗蒙元佑三年废收溪罗蒙崇宁二年又置若水丰山二砦】 堡五石家浐村多星大由天村 【元丰四年置石家浐村六年置多星七年置大由天村元佑三年废多星大由天村崇宁三年复置又置羊镇堡木砦堡大观二年又置飞山堡政和三年又置零溪堡八年置通平堡】

  荆门军

  荆门军开宝五年长林当阳二县自江陵来隶熙宁六年废军以县属江陵府元佑三年复 【案隆平集开宝五年以荆门镇为荆门军宋史未详谨附识】 县二长林 【次畿】 当阳 【次畿绍兴十四年废入长林十六年复】

  汉阳军

  汉阳军 【同下州】 熙宁四年废为县以汉川县为镇属鄂州元佑元年复置绍兴五年又废为县七年复为军县二汉阳 【紧】 汉川 【下太平兴国二年自德安来隶绍兴五年废七年复 案舆地广记唐武德四年析汉阳置汉川县属沔州州废属鄂州五代周属安州宋太平兴国二年改曰汉川县属汉阳军宋史未详谨附识】

  寿昌军

  寿昌军 【下】 本鄂州武昌县嘉定十五年升寿昌军使续升军 【案方舆胜览云嘉定十五年升为军使以与鄂州节镇之名相类因玉宝寿昌文锡名寿昌军宋史不载谨附识】 县一武昌 【上以武昌山为名南渡后为江州治所后复故】

  △荆湖南路

  南路州七府一监一县三十九南渡后增茶陵军 【案南路州军监共领县三十七此云三十九误南渡后升邵州为宝庆府置茶陵军升桂阳军增兴宁桂东临武酃四县共府一州六军三县四十一】

  潭州

  衡州

  道州

  永州

  郴州

  宝庆府

  全州

  茶陵军

  桂阳军

  武冈军

  潭州

  潭州 【上】 长沙郡武安军节度干德元年降为防御端拱元年复为军旧领荆湖南路安抚使大观元年升为帅府建炎元年复为总管安抚司绍兴元年兼东路兵马钤辖二年复为安抚司县十二长沙 【望开宝中废长丰县入焉】 衡山 【望淳化四年以衡州衡山岳州湘阴遂来隶有黄簳银场】 安化 【望熙宁六年置改七星砦为镇入焉废首溪砦元佑三年置博易场 案宋朝事实熙宁六年以益阳县置安化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醴陵 【紧】 攸 【上】 湘乡 【中】 相潭 【中】 益阳 【中 案方舆纪要益阳县宋初属鼎州寻还属宋史未详谨附识】 浏阳 【中有永兴及旧溪银场】 湘阴 【中干德三年自鼎州隶岳州俄而来隶】 宁乡 【中 案舆地广记太平兴国二年析长沙县置宁乡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善化 【元符元年以长沙县五乡湘潭县两乡为善化县 案善化县史阙望紧等字今仍其旧】

  衡州

  衡州 【上】 衡阳郡军事县五衡阳 【紧有熙宁钱监】 耒阳 【中】 常宁 【中下熙宁六年废常宁县奖中砦有茭源银场】 安仁 【中下干德二年升安仁场为县 案隆平集作干德三年与宋史异谨附识】 茶陵南渡后升为茶陵军

  道州

  道州 【上】 江华郡军事干德三年废大历县 【案宋朝事实云废大历入永明朱史未详谨附识】 绍兴元年隶荆湖东路二年复县四营道 【紧熙宁五年省永明县为镇入焉元佑元年复 案舆地广记营道县唐元宗天宝元年改为宏道县宋建隆三年复旧名宋史未详谨附识】 江华 【紧有黄富铁场 案隆平集建隆四年以潭州江华县隶道州宋史未详谨附识】 宁远 【紧唐延唐县宋干德三年改】 永明 【上】

  永州

  永州 【中】 零陵郡军事县三零陵 【望】 祁阳 【中】 东安 【中雍熙元年升东安扬为县有东安砦】

  郴州

  郴州 【中】 桂阳郡军事绍兴初改隶荆湖东路二年仍来属县四郴 【紧有新塘浦溪有银坑】 桂阳 【中唐义昌县后唐改郴义宋太平兴国初又改有廷寿银坑】 宜章 【中唐义章县宋太平兴国初改】 永兴 【中高亭县熙宁六年改】 南渡后增县二兴宁 【嘉定二年析郴县资兴程水二乡置资兴县后改今名 案二年舆地考作四年谨附识】 桂东 【本郴县地嘉定四年析桂阳之零陵宜城二乡置今县于上犹砦】

  宝庆府

  宝庆府本邵州邵阳郡军事大观九年升为望郡宝庆元年以理宗潜藩升为府淳佑六年升宝庆军节度县二邵阳 【望】 新化 【望熙宁五年收复梅山以其地置县有惜溪柘溪藤溪深溪云溪五砦】

  全州

  全州 【下】 军事绍兴元年听广西路经略安抚司经制县二清湘 【望有香烟禄塘长乌羊洑峡石磨石获源七砦】 灌阳 【中有洮水灌水吉宁砦】

  茶陵军

  茶陵军绍兴九年升县为军仍隶衡州嘉定四年析康乐云阳常平三乡置酃县 【案方舆胜览云中兴以来湖南路安抚提刑奏升军额知县曰茶陵军使兼知陵县事仍隶衡州领县一茶陵考方舆胜览序云作于嘉熙己亥系理宗嘉熙三年嘉定乃宁宗年号血嘉定四年下逮嘉熙己亥相距二十九年若嘉定四年已置郜县不应方舆胜览中尚称茶陵旧名恐嘉定四年系宋史之讹谨附识】 亦尝隶衡州县一酃 【下因酃湖为名】

  桂阳军

  桂阳军 【同下州】 本桂阳监绍兴元年隶荆湖东路二年复三年升军 【案方舆胜览作绍兴二十二年据载乞升军额瘈状云内辖三县外抚五峒若三年则临武县尚未增置不得云三县明系升军在增县之后增县既在绍兴十一年则升军血当以二十二年为是宋史当有讹脱谨附识】 县二平阳 【上隋县晋废宋天禧三年置有大富等九银坑 案隋县当作唐县】 蓝山 【中景德三年自郴州来隶 案三年舆地考作元年谨附识】 南渡后增县一临武 【中自石晋废宋绍兴十一年复】

  武冈军

  武冈军崇宁五年以邵州武冈县升为军县三武冈 【中有山塘一砦熙宁八年废白沙砦置阙硖武阳城步三砦元佑四年置赤木砦绍圣元年置神山砦崇崇二年置通硖大观元年置硖口砦】 绥宁 【中本邵州莳竹县地熙宁九年废崇宁九年复绍兴十一年移治武阳砦二十五年还旧后废临冈来入】 临冈 【本莳竹县元丰四年以溪洞徽州为县隶邵州六年建临口砦崇宁五年改砦为县隶武冈军】 南渡后废临冈增新宁 【下汉夷地宋绍兴二十五年于水头江北立今县】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七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八 州郡八

 

  宋三

  ○宋三【福建路 成都路 潼川路 利州路 夔州路 广南东西二路 燕山路 云中路】

  福建路

  成都路

  潼川路

  利州路

  夔州路

  广南东路

  广南西路

  燕山路

  云中路

  △福建路

  福建路州六军二县四十七南渡后升建州为府

  福州

  建宁府

  泉州

  南剑州

  汀州

  邵武军

  兴化军

  福州

  福州大都督府长乐郡威武军节度旧领福建路钤辖建炎三年升帅府县十二闽 【望】 侯官 【望】 福清 【望】 古田 【望唐县有宝典银场古田金坑】 永福 【望有黄洋德二银场 案舆地广记米朝事实并云永福本唐永太县未崇宁元年改今名谨附识】 长溪 【望有王林银场及盐场】 长乐 【紧有海坛山盐场】 罗源 【中旧永贞县】 闽清 【中】 宁德 【中王审知时置】 怀安 【太平兴国五年析闽县置】 连江 【望】

  建宁府

  建宁府 本建州建安郡旧军事端拱元年升为建宁军节度绍兴三十二年以孝宗旧邸升府县七建安 【望汉县有北苑茶焙龙焙监库及石舍永兴丁地三银场】 浦城 【望有余生蕉溪觔竹三银场】 嘉禾 【望本建阳县有瞿岭等四银场景定元年今名】 松溪 【紧】 崇安 【望淳化五年升崇安场为县】 政和 【紧咸平三年升关隶镇为县政和中改关隶为政和县有天受锡场】 瓯宁 【望熙宁三年废元佑四年复 案舆地广记宋朝事宝并云治平三年析建安建阳浦城置瓯宁县宋史不载谨附识】 监一豊国 【咸平二年置铸铜钱】

  泉州

  泉州 【望】 清源郡太平兴国初改平海军节度本上郡大观元年升为望郡县七晋江 【望有盐亭一百六十一】 南安 【中】 同安 【中有安仁上下马栏庄坂四盐场】 惠安 【望太平兴国六年析晋江置县有盐亭一百二十九 案舆地广记宋朝事实并云淳化五年置县与宋史异谨附识】 永春 【中五代闽桃源县有倚洋一铁场】 安溪 【下有青阳铁场】 德化 【下有水赤水铁场】

  南剑州

  南剑州 【上】 剑浦郡军事太平兴国四年加南字县五剑浦 【紧旧龙津县南唐改有大演石城二银场雷大等五茶焙】 将乐 【上太平兴国四年自建州来隶有石牌安福二银场】 顺昌 【上南唐升永顺场为县】 沙 【中有龙泉银场】 尤溪 【上有九溪宝应等九银场】 漳州 【下】 漳浦郡军事县四龙溪 【望有吴惯沐犊中栅三盐场】 漳浦 【望有黄敦银场】 龙岩 【望有大济宝兴二银场】 长泰 【望太平兴国五年自泉州来隶】

  汀州

  汀州 【下】 临汀郡军事淳化五年以上杭武平二场并为并为县元符元年析长汀宁化置清流县县五长汀 【望有上宝锡场归禾拔口二银务吕溪铁务】 宁化 【望有龙门新旧二银坑】 上杭 【上有锺寮金场天圣二年徒治锺寮场东干道四年徒治郭下】 武平 【上】 清流 【案清流县史阙载紧等字今仍其旧】 南渡后增县一莲城 【本长汀莲城堡绍兴三年升为县】

  邵武军

  邵武军 【同下州】 太平兴国五年以建州邵武县建为军仍以归化建宁二县来属县四邵武 【望有黄土等三盐场龙须铜场宝积等三铁场】 光泽 【望太平兴国六年析邵武置县有太平银场新安铁场】 泰宁 【望南唐归化县宋元佑元年改为泰宁有螺■〈虫祭〉金场江源银场】 建宁 【望有龙门等三银场】

  兴化军

  兴化军 【同下州】 太平兴国四年以泉州游洋百文二镇地置太平军寻改今名县三莆田 【望自泉州与仙游同来隶 案舆地广记云太平兴国四年来属宋史未载谨附识】 仙游 【望】 兴化 【中太平兴国四年析莆田置县】

  △成都路

  成都府路府一州十二军二监一县五十八南渡后府三州十一

  成都府

  眉州

  崇庆府

  彭州

  绵州

  汉州

  嘉定府

  邛州

  简州

  黎州

  雅州

  茂州

  威州

  永康军

  仙井监

  石泉军

  成都府

  成都府 【次府】 本益州蜀郡剑南西川节度太平兴国六年降为州端拱元年复府淳化中降为节度嘉佑中复为府后复节度县九成都 【次赤】 华阳 【次赤】 新都 【次畿】 郫 【次畿熙宁五年省犀浦为镇入焉】 双流 【次畿】 温江 【次畿】 新繁 【次畿汉繁县前蜀改】 广都 【次畿熙宁五年废陵州以贵平籍二县为镇入焉】 灵泉 【次畿旧名灵池天圣四年改】

  眉州

  眉州 【上】 通义郡至道二年升为防御县四眉山 【望隋通义县宋太平兴国初改】 彭山 【望】 丹棱 【望】 青神 【紧】

  崇庆府

  崇庆府 【紧】 本蜀州唐安郡军事绍兴十年以高宗潜藩升崇庆军节度淳熙四年升府县四晋源 【望】 新建 【望唐唐安县宋开宝四年改】 永康 【望蜀析青城地置县】 江源 【望本唐安县宋开宝四年改今名 案宋史史缺江源县今据舆地广记诸书增入又案史于新津县注云唐安县宋开宝四年改与此同据舆地考称新津后周县当是史文误载谨附识于此】

  彭州

  彭州 【紧】 蒙阳郡军事县三九陇 【望唐县宋熙宁二年置堋口县四年省为镇入焉有鹿角砦堋口木头二茶场】 崇宁 【望唐唐昌县宋崇宁元年改】 蒙阳 【望】

  绵州

  绵州 【上】 巴西郡事县五巴西 【望】 彰明 【望】 魏城 【紧】 罗江 【紧】 盐泉 【中】

  汉州

  汉州 【上】 德阳郡军事县四雒 【望】 什邡 【望】 绵竹 【望】 德阳 【望】

  嘉定府

  嘉定府 【上】 本嘉州犍为郡军事干德四年废绥山罗目玉津三县庆元二年以宁宗潜邸升府开禧元年升嘉庆军节度县五龙游 【上宣和元年改曰嘉祥后复故熙宁五年省平羌县入焉】 洪雅 【上淳化四年自眉州来隶】 夹江 【中】 峨眉 【中】 犍为 【下大中祥符四年移治惩非镇】 监一丰远 【铸铁钱】

  邛州

  邛州 【上】 临邛郡军事县六临邛 【望熙宁五年省临溪县为镇入焉并入依政蒲江火井】 依政 【望】 安仁 【望有延贡砦】 大邑 【望有思安砦】 蒲江 【上有盐井监盐井砦】 火井 【中开宝三年移治平乐镇至道三年复旧】 监一惠民 【铸铁钱建炎三年罢】

  简州

  简州 【下】 阳安郡军事县二阳安 【上】 平泉 【中】

  黎州

  黎州 【上】 汉源郡军事县一汉源 【下庆历六年废通望入焉旧废飞越县有博易务 案舆地广记宋朝事实并云庆历七年省通津县与宋史异谨附识】 领羁縻州五十四 【罗严州索古州秦上州合钦州剧川州辄荣州蓬口州柏坡州博卢州明川州胣■〈月皮〉州蓬矢州大渡州米川州木属州河东州诺莋州甫岚州昌化州归化州粟川州丛夏州和良州和都州府木州东川州上贵州滑川州北川州吉川州甫萼州北地州苍荣州野川州邛陈州贵林州护川州牒琮州悢弥州郎郭州上钦州时蓬州俨马州橛查州邛川州护邛州脚川州开望州上蓬州北蓬州剥重州久护州瑶剑州明昌州】

  雅州

  雅州 【上】 卢山郡军事县五严道 【中有碉门砦】 卢山 【上有灵关砦】 名山 【中熙宁五年省百丈县为镇入焉元佑二年复】 荣经 【中下】 百丈 【中下】 州内城一茶场 【熙宁九年置】 领羁縻州四十四 【当马州三井州来锋州名配州钳泰州隶恭州画重州罗林州笼羊州林波州林烧州龙蓬州敢川州惊川州福眉州木烛州百波州当品州严城州中川州钳矣州昌磊州钳并州百颇州会野州富仁州推梅州作重州福林州金林州诺祚州三恭州市岚州欠马州罗蓬州论川州让川州远南州卑卢州夔龙州辉川州金川州东嘉梁州西嘉梁州】

  茂州

  茂州 【上】 通化郡军事熙宁九年即汶川县置威戎军使以石泉县隶绵州县一汶山 【下】 砦一镇羌 【熙宁九年置】 南渡后增县一汶川 【丁有博易场】 领羁縻州十 【珰州直州时州涂州远州飞州干州可州向州居州】 春祺城 【本羁縻保州政和四年建为祺州县曰春祺宣和三年废为城隶茂州】 寿宁砦 【本羁縻直州政和六年建寿宁军八年废为砦宣和三年废砦为堡又废敷文关为敷文堡】 延宁砦 【本威戎军熙宁中建政和六年重筑军城改名延宁宣和三年废为砦隶茂州四年又废砦及寿宁堡入汶川县】

  威州

  威州 【上】 维川郡军事本维州景佑三年以与潍州声相乱改今名 【案舆地广记诸书并云景佑三年改为威州宋史误作景德三年今改正】 县二保宁 【下唐薛城县南唐改】 通化 【下天圣元年改金川景佑四年复治平三年省通化军隶县有博易场安金川宋史误作途川今据舆地广记诸书改正】 领罗縻州二 【保州羁州】 嘉会砦 【本羁縻霸州政和四年建为亨州县曰嘉会宣和三年废州以县为砦隶威州】 通化军 【熙宁中建政和三年重筑军城宣和三年省军使为监押隶威州】

  永康军

  永康军 【同下州】 本彭州导江县灌口镇唐置镇静军宋干德四年改为永安军太平兴国三年改为永康军县二导江 【望干德中自彭州来隶熙宁五年军废复隶彭州后复于此置有博易场】 青城 【望干德中自蜀州来隶熙宁五年军废还隶蜀州不知何年复来隶】

  仙井监

  仙井监 【同下州】 本陵州至道三年升为团练咸平四年废建始县咸宁五年废为陵井蓝宣和四年改为仙井监隆兴初改为隆州县二仁寿 【中】 井研 【中下】 南渡后增县二贵平 【中下熙宁五年废入广郡干道六年复】 籍 【中下废复同上】 镇一大安 【旧永安镇崇宁二年改】 盐井一

  石泉军

  石泉军本绵州石泉县政和七年建为军割蜀之永康绵之龙安神泉来隶宣和三年隆为军使县皆还旧隶七年复为军额县三石泉 【下】 神泉 【上有石关砦】 龙安 【上有三盘砦及茶场宣和三年改龙安曰安昌后复故宝佑后为军治所 案宋朝事实绵州下注云熙宁五年省西昌县入龙安未史不载谨附识】 堡九 【徽宗重和元年置会同靖安嘉平通津横望平陇陵霄耸翠连云】

  △潼川路

  潼川府路府二州九军三监一

  潼川府

  遂宁府

  顺庆府

  资州

  普州

  昌州

  叙州

  泸州

  长宁军

  合州

  荣州

  渠州

  怀安军

  宁西军

  富顺监

  潼川府

  潼川府 【紧】 梓潼郡剑南东川节度本梓州干德四年改静戎军太平兴国中改静安军重和元年升为潼川府县十郪 【有三十四盐井】 中江 【望隋元武县宋大中祥符五年改有盐井】 涪城 【雍有四镇二十七盐井】 射洪 【紧有盐井】 盐亭 【紧熙宁五年省永泰县为镇入焉有六盐井】 通泉 【上有三铁治】 飞乌 【中有五盐井】 铜山 【中有铜治】 东閞 【中下有四盐井 案舆地广记宋朝事实并云干德四年以蜀招葺院置县宋史不载谨附识】 永泰 【中下本尉司南渡后为县】

  遂宁府

  遂宁府都督府遂宁军武信军节度本遂州政和五年升为府宣和五年升大藩端平三年兵乱权治蓬溪砦县五小溪 【望隋方义县宋太平兴国初改】 蓬溪 【望】 长江 【紧端平三年以下三县俱废】 青石 【紧】 遂宁 【中唐县宋熙宁六年省青石县入焉七年复置】

  顺庆府

  顺庆府 【中】 本果州南充郡团练宝庆三年以理宗初潜之地升为府县三南充 【望熙宁六年省流淏县为镇入焉绍兴二十七年复为县】 西充 【望】 流溪 【望】

  资州

  资州 【上】 资阳郡军事干德五年废月山丹山银山清溪四县宣和二年改龙水为资州后复故淳佑三年废县四盘石 【紧有一十八盐井一铁治】 资阳 【紧】 龙水 【中下】 内江 【下有六十六盐共】

  普州

  普州 【上】 安岳郡军事干德五年废崇龛普慈二县 【案舆地广记诸书共云崇龛入安居普慈人乐至宋史不载谨附识】 宝佑以后并废州县三安岳 【中下熙宁五年废普康县入焉 案宋朝事实熙宁作干德与宋史异谨附识】 安居 【中】 乐至 【下】

  昌州

  昌州 【上】 昌元郡军事县三大足 【上】 昌元 【上咸平四年移置罗市】 永川 【上】

  叙州

  叙州 【上】 南溪郡军事干德中废开边归顺三县本戎州政和四年改县四宜宾 【中唐义宾县宋太平兴国元年改熙宁四年省旧奋入僰道为镇政和四年改僰道为宜宾】 南溪 【中干德中移治旧奋城有盐井】 宜化 【唐义宾县宋太平兴国元年改熙宁四年改为镇隶僰道宣和元年复以镇为县改今名】 庆符 【本叙州徼外地政和二年建为祥州置庆符来附二县宣和三年州废并来附县入庆符砦五柔远乐从清平石门怀远靖康元年废柔远乐从二砦隶怀远】 縻州二十 【建州照州献州南州洛州盈州德州为州移州扶德州播浪州筠州武昌州志州商州驯州浪川州骋州协州切骑州靖州曲江州可陵州品州牱违州碾卫州滈州从州播陵州钳州】

  泸州

  泸州 【上】 泸川郡泸川军节度本军事州宣和中赐军额县三泸川 【中】 江安 【中有宣远安夷西宁远南田武宁安远等砦】 合江 【中有遥坝青山安溪小溪带头使君六砦大观三年以安溪砦为县隶纯州后废纯州复为砦宣和三年废遥坝四年复】 南渡后增县一纳溪 【皇佑二年纳溪复置砦绍定五年升为县】 监一南井城三乐共城 【元丰四年置堡砦四江门砦镇溪堡梅岭堡大洲堡】 九支城 【大观二年建纯州置九支安溪两县及美利城宣和二年废纯州及九支县为九支城以安溪美利城为砦改慈竹砦为堡】 武都城 【大观三年建滋州置承流仁怀二县宣和三年废州为武都城以仁怀为堡承流县并入仁怀】 安远砦 【元丰三年置大观四年废政和五年复】 博望砦 【政和七年置】 皮桥堡政和堡 【政和六年置】 绥远砦 【前隶武都城宣和三年隶州】 领羁縻州十八 【纳州薛州晏州巩州奉州悦州思峨州长宁州能州淯州浙州定州宋州顺州蓝州溱州高州姚州】

  长宁军

  长宁军本羁縻州熙宁中置淯井监隶泸州政和中建为长宁军砦堡六梅洞砦 【政和五年置】 清平砦 【旧隶祥州政和二年建赐名宣和三年废祥州以砦隶军】 武宁砦 【熙宁七年置旧名小溪口十年改今名元丰四年废五年复置政和四年建长宁军以武宁为倚郭县宣和二年废县为堡四年复为砦】 宁远砦 【皇佑元年置三江砦三年改今名宣和二年以砦为堡四年复为砦】 安夷砦 【熙宁六年置旧名婆娑大观四年废政和六年复】 石笋堡 【政和五年置初名梅赖后改今名】 南渡后增县一安宁 【嘉定四年升安夷砦为县有武宁宁远二砦】

  合州

  合州 【中】 巴川郡军事淳佑三年移治于钓鱼山县五石照 【中魏石监县宋干德三年改】 汉初 【中】 巴川 【中】 赤水 【中下】 铜梁 【中下熙宁四年省赤水入焉七年复置】

  荣州

  荣州 【下】 和义郡军事干德五年废和义县 【案舆地广记诸书并云省入威远宋史不载谨附识】 县四荣德 【中下旧名旭川治平四年改熙宁四年省公井县为镇入焉有盐监一端平三年废】 威远 【中】 资官 【中有盐井】 应灵 【中下有盐井】

  渠州

  渠州 【下】 邻山郡军事宝佑三年徒治礼义山县三流江 【紧西魏县宋景佑三年废大竹县入焉绍兴三年复分置】 邻水 【下唐县宋干德四年移治昆楼镇】 邻山 【下梁县宋干德三年移治故邻州城】 南渡后增县一大竹 【按大竹县史阙载望紧等字今仍其旧】

  怀安军

  怀安军 【同下州】 干德五以简州金水县建为军县二金水 【望】 金堂 【望干德五年自汉州来隶】

  宁西军

  宁西军 【同下州】 开宝二年建为军名广安咸淳中改今名县三渠江 【中开宝二年自渠州来隶】 岳池 【紧开宝二年自果州来隶】 新明 【中开宝二年自合州来隶六年移治单溪镇】 南渡后增县一和溪 【开宝三年升镇为县】

  富顺监

  富顺监 【同下州】 本泸州富义县干德四年升为富义监太平兴国初改今名领镇十三盐井一

  △利州路

  利州路府一州九县三十八关一南渡后府三州十二军二

  兴元府

  利州

  洋州

  阆州

  隆庆府

  巴州

  文州

  沔州

  蓬州

  政州

  大安军

  金州

  阶州

  同庆府

  西和州

  凤州

  天水军

  兴元府

  兴元府 【次府】 梁州汉中郡山南西道节度县四南郑 【次赤】 城固 【次畿】 褒城 【次畿】 西 【次畿至道二年割隶大安军三年还隶有锡治一务】 茶场一 【熙宁八年置】 南渡后增县一廉水 【次畿绍兴四年析南郑县置】

  利州

  利州都督府益川郡宁武军节度旧昭武军景佑四年改绍兴十四年分东西两路绍熙五年复合为一庆元二年复分嘉定三年复合十一年又分县四绵谷 【中】 葭萌 【中】 嘉川 【中下咸平五年自镇州来隶熙宁三年省平蜀县入焉】 昭化 【下后周益昌县宋开宝中改】

  洋州

  洋州 【望】 洋川郡武康军节度旧武定军景佑四年改县三兴道 【望】 西乡 【上】 真符 【中】

  阆州

  阆州 【上】 阆中郡干德四年改安德军节度 【案宋朝事实云后唐升保宁军节度宋史宋晰谨附识】 县七阆中 【望绍兴十八年省玉井镇人焉】 苍溪 【紧】 南部 【紧】 新井 【紧】 奉国 【中熙宁四年省岐平县为镇入焉 案宋朝事实熙宁四年作干德五年与宋史异谨附识】 新政 【中】 西水 【中下熙宁四年省晋安县为镇入焉】

  隆庆府

  隆庆府 【上】 本剑州普安郡军事干德五年废永归县隆兴二年以孝宗潜邸升普安军节度绍兴元年升府县六普安 【中熙宁五年省临津县为镇入焉】 梓潼 【上】 阴平 【中】 武连 【中】 普成

  【中下】 剑门 【中下熙宁五年以剑门关剑门县复隶州有小剑白绵■〈石巴〉砍粮谷龙聚托溪六砦】

  巴州

  巴州 【中】 清化郡军事干德四年废盘道归仁始宁三县县五化城 【中下熙宁五年废堡州以清化县为镇入焉】 难江 【上旧隶集州】 恩阳 【中下熙宁三年省七盘县为镇入焉】 曾口 【下熙宁五年省其章县为镇入焉】 通江 【下熙宁五年废壁州以白石符阳二县入焉】

  文州

  文州 【中下】 阴平郡军事县一曲水 【中下西魂县有重石昆谷张添磨蓬留券罗移思村戎门披波绥南十砦水银务一】

  沔州

  沔州 【下】 顺政郡军事本兴州开禧三年改今名县二顺政 【中开禧三年改为略阳】 长举 【中下】 监一济众 【铸铁钱】

  蓬州

  蓬州 【下】 咸安郡军事干德三年废宕渠县 【案宋朝事实云省宕渠县入良山宋史未晰谨弣识】 县四蓬池 【中】 仪陇 【中】 营山 【中唐朗池县宋大中祥符五年改熙宁三年者蓬山县为镇入焉】 伏虞 【中下熙宁五年省良山县为镇入焉 案良山宋史作渠山今据舆地广记诸书改正】 南渡后增县二良山 【中下建炎二年复】 相如 【望宝佑六年自兴州来属】

  政州

  政州 【下】 江油郡军事本龙州政和五年改为政州绍兴元年复为龙州县二江油 【中有干坡砦】 清川 【下本马盘唐改今名宋康定初增戌兵端平三年兵乱地废】

  大安军

  大安军 【中】 木三泉县旧属兴元府德三年平蜀以县直属京至道二年建为大安军三年废军仍旧属京绍兴中复升军镇二金牛青鸟南渡后复置三泉县隶军

  金州

  金州 【上】 安康郡昭化军节度县六西城 【下】 汉阴 【中下绍兴二年迁治新店以旧县为镇嘉定三年升滶口镇为县有饶风镇】 洵阳 【中】 石泉 【下】 平利 【下】 南渡后增县一上津 【中下本平利县地绍兴十六年以鹘岭关卓驮平为界】

  阶州

  阶州 【中下】 武都郡军事旧隶秦凤路绍兴时来属县二福津 【中下】 将利 【中下】

  同庆府

  同庆府 【中下】 同谷郡军事本成州隶泰凤路绍兴十四年来属宝庆元年以理宗藩邸升同庆府县二同谷 【中】 栗亭 【中】

  西和州

  西和州 【下】 和政郡团练本岷州旧隶泰凤路绍兴十七年改西和州县三长道 【紧】 大潭 【中】 佑川 【案佑川县史阙载望紧等字今仍其旧】

  凤州

  凤州 【下】 河池郡团练旧属秦凤路绍兴十四年来隶县三梁泉 【上】 两当 【上】 河池 【紧】

  天水军

  天水军 【同下州】 绍兴初秦州入于金分置南北天水县嘉定元年升军县一天水 【绍兴中废成纪陇西二县来入】

  △夔州路

  夔州路州十军三监一县三十二南渡后府三州八军三监一

  夔州

  绍庆府

  施州

  咸淳府

  万州

  开州

  达州

  涪州

  重庆府

  云安军

  梁山军

  南平军

  大宁监

  珍州

  思州

  播州

  夔州

  夔州都督府云安郡宁江军节度县二奉节 【中】 巫山 【中下】

  绍庆府

  绍庆府 【下】 本黔州黔中郡军事武泰军节度绍定元年升府县二彭水 【中嘉佑八年废共杜洋水都儒信李四县入焉有洪杜小洞界山难溪四砦】 黔江 【下有白石门阑佐水永安乐双洪射营右水蛮冢浴水潜平庆角万就六堡白水上溪小溪石柱高望木孔东流李昌仆射相阳小村石门茆田木栅虎眼二十九砦】 羁縻州四十九 【南宁州远州犍州清州蒋州知州蛮州袭州峨州邦州鹤州劳州义州福州儒州令州郝州普州宁州缘州那州鸾州丝州邛州敷州晃州侯州焚州添州瑶州双城州训州乡州缺州茂龙州整州乐善州抚水州思元州逸州思州南平州勋州姜州棱州鸿州和武州晖州毫州鼓州悬州 案志称羁縻州四十九而注中所云凡五十有一州当有讹误今无可考证姑仍其旧】 南渡后羁縻州五十六 【缺】

  施州

  施州 【下】 清江郡军事县二清江 【中下有歌罗永宁细沙宁边尖木夷平六砦熙宁六年省施州永兴砦置夷平砦元丰二年废永宁砦置行廊安确二砦】 建始 【中下有连天一砦】 监一广积 【绍圣三年置铸铁钱】

  咸淳府

  咸淳府 【下】 本忠州南宾郡军事咸淳元年以度宗潜邸升府县三临江 【中下】 垫江 【中下熙宁五年省贵溪县入焉】 南宾 【下】 南渡后增县三丰都 【下】 龙渠 【下】

  万州

  万州 【下】 南浦郡军事开宝三年以山为军县二南浦 【下有平云砦】 武宁 【下】

  开州

  开州 【下】 盛山郡军事县二开江 【上庆历中废新浦县入焉】 清水 【中旧名万岁县后改】

  达州

  达州 【上】 通川郡军事本通州干德三年改五年废阆英宣汉二县熙宁六年省三冈县七年省石鼓县分隶通州新宁永睦三县县五通川 【中】 巴渠 【中】 永睦 【下隋永穆县宋改】 新宁 【下】 东乡 【下】 南渡后增县一通明 【下旧通明院】

  涪州

  涪州 【下】 涪陵郡军事熙宁三年废温山县为镇县三涪陵 【下有白马堕盐场】 乐温 【下】 武龙 【下宣和元年改为枳县绍兴元年依旧】

  重庆府

  重庆府 【下】 本恭州巴郡军事旧为渝州崇宁元年改恭州后以高宗潜藩升为府县三巴 【中有石英峰玉监溪新兴四镇】 江津 【中下干德中移治马鬃镇】 壁山 【下】 羁縻州一 【溱州领荣懿扶欢二县后隶南平军】

  云安军

  云安军 【同下州】 开宝六年以夔州云安县建为军县一云安 【望有思问捍技平南三砦玉井盐场团云盐井】 监一云安 【熙宁四年以云安监户口析置安义县八年户还隶云安县复为监】

  梁山军

  梁山军 【同下州】 高梁郡开宝二年以万州丕氏屯田务置军县一梁山 【中下】

  南平军

  南平军 【同下州】 熙宁八年收西番部以恭州南川县铜佛坝地置军县二南川 【中下熙宁八年省入隆化元丰元年复置有荣懿开边通安安稳归正五砦溱川堡】 隆化 【下熙宁八年自涪州来隶有七渡水砦大观四年砦废】 砦一溱溪 【本羁縻溱州宣和二年以溱溪砦为名隶南平军】

  大宁监

  大宁监 【同下州】 开宝六年以夔州大昌县盐泉所建为监县一大昌 【中下端拱元年自夔州来隶】

  珍州

  珍州大观二年建县二乐源绥阳 【本羁縻夷州大观三年建为承州领绥阳都上义泉宁夷洋川五县宣和三年废州及都上等县以绥阳隶珍州】 砦一遵义 【大观二年建遵义县宣和三年废州及县以遵义砦为名隶珍州 案以上二县史俱阙载望紧等字今仍其旧】

  思州

  思州政和八年建宣和四年废绍兴元年复县三务川安夷邛水 【宣和四年与务川安夷并废隶黔州绍兴二年复 案以上三县史俱阙载紧等字今仍旧】

  播州

  播州乐源郡大观二年建为州宣和三年废嘉熙三年复咸淳末以珍州来厉县一乐源 【中有遵义砦开熙三年升军嘉定十一年复为砦 案此乐源县即上文珍州所领者一地一宜两系以文义揆之当是县自咸淳未自珍州改属而宋史志仍误载之珍州下耳别无可校姑仍原文而附识于此】

  △广南东路

  广南东路府一州廾四县四十三南渡后府三州十一

  广州

  韶州

  循州

  潮州

  连州

  梅州

  南雄州

  英德府

  贺州

  封州

  肇庆府

  新州

  德庆府

  南恩州

  惠州

  广州

  广州 【中】 都督府南海郡青海军节度开宝五年废咸宁番禺蒙化游水四县 【案宋朝事实云省游水县入怀集宋史未详谨附识】 大观元年升为帅府县八南海 【望隋县后改常康宋开宝五年复 案宋朝事实开宝五年省咸宁常康二县入南海县宋史作后改常康开宝五年复未知孰是谨附识】 番禹 【上开宝中废入南海皇佑三年复置有银炉铁场】 增城 【中】 清远 【中有大富银场静定铁场钱纠铅场】 怀集 【中有大利银场】 东莞 【中下开宝五年废入增城六年复置有桂角等三银场静康等三盐场海南黄田等三盐栅】 新会 【下有千岁锡场海晏等六盐场】 信安 【下本义宁县开宝五年废入新会六年复置太平兴国初改信安熙宁五年省为镇入新州新兴县元佑元年复为县绍圣元年复省为镇后复为县还隶广州】 南渡后无信安增县一香山 【绍兴三十二年以东莞香山镇为县】

  韶州

  韶州 【中】 始兴郡军事县五曲江 【望有永通钱监灵源等三银场中子铜场】 翁源 【望有大湖银场大富铅场】 乐昌 【中有黄坑等二银场太平铅场】 仁化 【中开宝五年废入乐昌咸平三年复置有大众多田二铁场多宝铅场】 建福 【宣和三年以岑水场析曲江翁源地置县 案宋朝事实宣和三年作崇宁元年谨附识】 南渡后无建福增县一乳源 【干道二年析曲江之乐昌依化乡于州头津置】 监一永通

  循州

  循州 【下】 海丰郡军事县三龙川 【望有大有铅场宣和三年改陇川曰雷江绍兴元年复旧】 兴宁 【望晋县宋天禧三年移治长乐有夜明银场】 长乐 【上熙宁四年析兴宁县置有罗翊等四银场】

  潮州

  潮州 【下】 潮阳郡军事县三海阳 【望有海门等三砦三河口盐场丰济锡场横衡等二锡场】 潮阳 【中下本海阳县地绍兴二年废入海阳八年复】 揭阳 【宣和三年割海阳三乡置揭阳县绍兴二年废入海阳八年复移治吉帛村是谓三阳】

  连州

  连州 【下】 连山郡军事县三桂阳 【望有同官银场】 阳山 【中有铜坑锡场】 连山 【中绍舆六年废为镇十八年复】

  梅州

  梅州 【下】 军事本潮州程乡县南汉置恭州 【案恭州本敬宋避翼祖讳改谨附识】 宋开宝四年改名熙宁六年废元丰五年复宣和二年赐郡名义安绍兴六年废州为程乡县仍带程江军事十四年复为州县一程乡 【中有乐口锡场石坑铅场龙坑铁场】

  南雄州

  南雄州 【下】 本雄州军事开宝四年加南字宣和二年赐郡名保昌县二保昌 【望 案宋朝事实改浈昌县为保昌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始兴 【中旧隶韶州开宝四年来隶】

  英德府

  英德府 【下】 本英州军事宣和二年赐郡名曰贡阳庆元元年以宁宗潜邸升府县二贡阳 【望有锺峒银场礼平铜场 案贡阳当作浈阳】 浛光 【上开宝四年自广州隶连州六年自连州来隶有贤德等三银场】

  贺州

  贺州 【下】 临贺郡军事开宝四年废荡山封阳冯乘三县本属东路大观二年五月割属西路县三临贺 【紧有太平银场】 富川 【上】 桂岭 【中】

  封州

  封州 【望】 临封郡军事本下郡大观元年升为望郡绍兴七年省州以二县隶德庆府十年复旧县二封川 【下】 开建 【下开宝五年废入封川六年复置】

  肇庆府

  肇庆府 【望】 高要郡笔庆军节度本端州军事元符三年 【案宋朝事实作建中靖国元年】 升兴庆军节度大观元年升下为望重和元年赐肇庆府名仍改军额县二高要 【中有沙利银场浮芦铁场 案宋朝事实宋开宝年省平兴县入高要县宋史失载谨附识】 四会 【中旧隶广州熙宁六年来属有金场银场】

  新州

  新州 【下】 新兴郡军事开资五年废平兴县 【案宋朝事实云省永顺县入新兴县平兴当作永顺谨附识】 县一新兴 【中】

  德庆府

  德庆府 【望】 本康州晋康郡军事宝五年废州及悦城晋康都城并入端溪以隶端州寻复大观四年升为望郡绍兴元年以高宗潜邸升为府十四年置永庆军节度县二端溪 【下有云烈锡场】 泷水 【下旧隶泷州州废来隶有罗磨护峒二银场 案宋朝事实云开宝六年废泷州入康州省废泷州镇南安遂建水三县入泷水县舆地考云以泷州之开阳建水岭南三县并入泷水为一县彼此互异谨附识】

  南恩州

  南恩州 【下】 恩平郡军事旧恩州开宝三年废恩平杜陵二县 【案宋朝事实作开宝五年与此异又云省二县入阳江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庆历八年以河北路有恩州作加南字 【案舆地考云庆历八年改河北路贝州为恩州乃加南字谨附识】 县二阳江 【中有海口海陵博腊遂训等四砦有锡场】 阳春 【下熙宁六年废春州并铜陵县入阳春来隶有揽径铁场】

  惠州

  惠州 【下 案宋朝事实天禧五年改祯州为惠州舆地考亦云以犯仁宗御名故改宋史未详谨附识】 军事宣和二年赐郡名博罗县四归善 【中有阜民钱监酉平流坑二银场永吉信上永安三锡场三丰铁场淡水盐场】 海丰 【下有云溪杨安劳谢三锡场古龙石桥二盐场】 河源 【紧有立溪和溪永安三锡场】 博罗 【中有铁场】

  △广南西路

  广南西路州二十五军三县六十五南渡后府二州二十军三

  静江府

  容州

  邕州

  融州

  象州

  昭州

  梧州

  藤州

  龚州

  浔州

  柳州

  贵州

  庆远府

  宾州

  横州

  化州

  高州

  雷州

  钦州

  白州

  郁林州

  廉州

  琼州

  南宁军

  万安军

  吉阳军

  平州

  从州

  允州

  庭州

  孚州

  溪州

  镇州

  延德军

  地州

  文州

  兰州

  那州

  观州

  隆州

  兑州

  静江府

  静江府本桂州始安郡静江军节度大观元年为大都督府又升为帅府绍兴三年以高宗潜邸升府县十临桂 【紧嘉佑六年废慕化县入焉】 兴安 【望唐全义县晋置溥州宋干德元年州废太平兴国初改今名 案宋朝事实云太平兴国三年改名宋史未详谨附识】 灵川 【望】 荔浦 【望】 永福 【下】 修仁 【中熙宁四年废修仁为镇入荔浦元丰元年复】 义宁 【中下本义宁镇马氏秦置宋开宝五年废入广州新会六年复置】 理定 【下】 古 【下】 永宁 【中唐丰水县宋熙宁四年废为镇入荔浦元佑元年复】 南渡后无永宁县

  容州

  容州 【下】 都督府普宁郡宁远军节度开宝五年废欣道渭南陵城三县县三普宁 【上开宝五年废绣州以常林阿林罗绣三县并入焉】 陆川 【中开宝五年废顺州省龙豪温水龙水南河四县入焉九年移治公平淳化五年又徒治于旧温水县案龙水当作龙化】 北流 【中开宝五年废高禺州以峨石扶莱罗辨陵城四县地入焉】

  邕州

  邕州 【下】 都督府永宁郡建武军节度开宝五年废朗宁封陵思龙三县 【案宋朝事实云省朗宁思龙二县入宣化县省封陵县入武缘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大观元年升为望郡县二宣化 【下景佑二年废如化县入焉】 武缘 【下景佑二年废乐昌县入焉】 砦一太平 【旧领永平太平古万横山四砦元丰九域志止存太平一砦】 金场一镇乃 【熙宁六年置】 羁縻州四十四县五洞十一 【忠州冻州江州万丞州思陵州左州思诚州谭州渡州龙州七源州思明州西平州上思州禄州石西州思浈州思同州安平州员州广源州勤州南源州西农州万崖州覆利州温弄州及武黎县罗阳陀陵县永康县武盈洞古甑洞凭祥洞罇洞卓洞龙英洞龙耸洞徊洞武德洞古佛洞八躭洞并属左江道思恩州鹣州思城州勘州归乐州武峨州伦州万德州蕃州昆明州婪凤州侯唐州归恩州田州功饶州归城州武笼州及龙川县并属右江道初安平州曰波州皇佑元年改元佑三年又改怀化洞为州 案思诚州一统志作思城州覆利州一统志作利州又一统志有全茗等州俱失载】

  融州

  融州融水郡清远军节度本军事州大观二年升为帅府三年罢帅府赐军额又升为下都督府崇宁四年即融水县王口砦置平州政和元年废平州仍为王口砦与融江文村浔江临溪四堡砦来隶寻复故绍兴四年复废平州为王口砦观州为高峰砦县一融水 【中开宝五年罗城县熙宁七年废武功罗城二县为镇来隶】 砦一融江南渡后增县一怀远 【下绍兴四年州废复为砦来隶十四年复为县有临溪文村浔江三堡高峰砦】 羁縻州一 【乐善州】

  象州

  象州 【下】 象郡景德四年升防御县四阳寿 【中下】 来宾 【中下旧隶严州州废来属开宝七年又以废严州之归化入焉】 武化 【下熙宁七年废武化县入来宾元佑元年复】 武仙 【下】 南渡后无武化县

  昭州

  昭州 【下】 平乐郡军事开宝五年废永平县县四乐平 【中】 立山 【中熙宁五年废蒙州以连蒙山二县入焉 案连区一统志作速区】 龙平 【中开宝五年废富州以县来隶又以思勤马江入焉熙宁八年又隶梧州元丰八年复来隶宣和中改昭平淳熙六年复今名】 恭城 【下】

  梧州

  梧州 【下】 苍梧郡军事县一苍梧 【下熙宁四年省戎城县为镇入焉 案一统志宋改孟陵入苍梧不止戎城也宋史未详谨附识】

  藤州

  藤州 【下】 感义郡军事开宝三年废宁风感义义昌三县县二镡津 【中】 岑溪 【下熙宁四年废南仪州为县隶州】

  龚州

  龚州 【下】 临江郡军事开宝五年废阳川武陵 【案武陵一统志作武林】 随建大同四县政和元年州废隶浔 三年复绍兴六年复废仍隶浔州县一平南 【中开宝五年以思明州之武郎来属嘉佑二年废武郎县入焉】

  浔州

  浔州 【下】 浔江郡军事开宝五年废皇化县俄又废州以桂平隶贵州六年复置县一桂平 【下】

  柳州

  柳州 【下】 龙城郡军事县三马平 【中】 洛容 【中嘉佑四年废象县入洛容】 柳城 【中梁龙城县宋景德三年改】

  贵州

  贵州 【下】 怀泽郡军县一郁林 【中下隋郁平县宋开宝四年改】

  庆远府

  庆远府 【下】 本宜州龙水郡庆远军节度旧军事州景佑三年废崖山县宣和元年赐军额河池县不详何年并省 【案一统志本羁縻智州宋初置河池县隶宜州以富力县省入大观初即县置庭州改县曰怀德寻废州复改为河池县隶宜州元因之则宋时固未省也谨附识】 咸淳元年以度宗潜邸升庆远府县四龙水 【上淳化五年以柳州洛曹来隶喜佑七年废入龙水熙宁八年废羁縻怀远军古阳县为怀远砦迷昆县为镇井思立砦并入焉有怀远思立二砦后改宜山】 天河 【下大观元年以天河县并德谨砦堰江堡隶融州靖康元年复来隶有德谨砦】 忻城 【中下庆历三年以羁縻芝忻归恩■〈纟亏〉等州地置县】 思恩 【下熙宁八年自环州来隶省镇宁州礼丹县入焉有普义带溪镇宁三砦】 南渡后增县一河池 【下有银场】 羁縻州十军一监二 【温泉州环州镇宁州蕃州金城州文州兰州安化州迷昆州智州怀远军富仁富安二监旧领思顺归化二州庆历四年并入柳州马平县】

  宾州

  宾州 【下】 安城郡军事开宝五年废州及琅琊石城二县以领方隶邕州六年以领方复置州县三领方 【下】 迁江 【中本邕州羁縻州天禧四年置 案宋朝事实云废思刚州为迁江县来属宋史未详谨附识】 上林 【中下开宝五年自邕州来属废澄州止弋贺水无虞入焉】

  横州

  横州 【下】 宁浦郡军事开宝五年废乐山从化二县 【案宋朝事实废二县入宁浦宋史详谨附识】 又以废峦州永定来属县二宁浦 【下】 永定 【下开宝六年废峦州武罗灵竹二县入焉熙宁四年省入宁浦元佑三年复置后更名永享】

  化州

  化州 【下】 陵水郡军事本辩州太平兴国五年改开宝中废陵罗县县二石龙 【下 案宋朝事实开宝五年省陵罗龙化二县入石龙宋史未载谨附识】 吴川 【下本属罗州州废开宝五年来隶 案宋朝事实云开宝五年省罗州之廉江干水零缘三县入吴川宋史未之载谨附识】 南渡后增县一石城 【干道三年析吴川西乡置因石城冈为名】

  高州

  高州 【下】 高凉郡军事开宝五年废良德县 【案宋朝事实开宝五年省良德保定二县入电白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景德元年并入窦州三年复置县三电白 【下】 信宜 【中下唐信仪县宋太平兴国初改信宜熙宁四年废窦州以信宜县来隶有银场 案宋朝事实开宝六年省怀德县潭峨县亮县入信宜宋史未详谨附识】 茂名 【下开宝五年自潘州来隶】

  雷州

  雷州 【下】 海康郡军事开宝五年废徐闻遂溪二县县一海康 【下有冠头砦】 南渡后复二县遂溪 【绍兴十九年复置】 徐闻 【干道七年复置】

  钦州

  钦州 【下】 宁越郡军事开宝五年废遵化钦江内亭三县 【案宋朝事实云省三县入灵山宋史未详谨附识】 县二灵山 【望有咄步砦】 安远 【下唐保京县宋初改安京景德中改今名有如洪如昔二砦】

  白州

  白州 【下】 南昌郡军事开宝五年废南昌建宁周罗三县政和元年废州以其地入郁林三年复南渡后复废人郁林县一博白 【中南渡后隶郁林州】

  郁林州

  郁林州 【下】 郁林郡军事州开宝中废郁平兴德二县政和元年废白州博白来隶三年复置白州以博白还旧隶南渡后废白州以博白来隶县三南流 【中下旧隶牢州州废来隶又以废牢州之定川宕川党州容山怀义抚康善劳入焉】 兴业 【下以废郁平兴德入焉】

  廉州

  廉州 【下】 合浦郡军事开宝五年废封山蔡龙大廉三县 【案宋朝事实省三县入合浦宋史未详谨附识】 移州治于长沙场置石康县太平兴国八年改太平军移治海门镇咸平元年复县二合浦 【上有二砦】 石康 【下本常乐州并为县】

  琼州

  琼州 【下】 琼山郡靖海军节度本军事州大观元年以黎母山夷峒建镇州赐军额为靖海政和元年镇州废以其地及军额来归县五 【案五宋史作四今据下文所载县改正】 琼山 【中熙宁四年省舍城入焉有感恩英田场二栅】 澄迈 【下开宝五年废崖州与舍城文昌并来隶】 文昌 【下】 临高 【下】 乐会 【下唐置环以黎峒寄治南管宋大观三年割隶万安军后复来属】

  南宁军

  南宁军 【同下州】 本儋州熙宁六年废州为昌化军绍兴六年废昌化万安吉阳三军为县隶琼州十三年为军使十四年复为军以属县还隶本军后改今名县三宜伦 【下隋义伦县宋太平兴国初改】 昌化 【下熙宁六年省元丰三年复有昌化砦】 感恩 【下熙宁六年省元丰四年复 案宋朝事实云熙宁六年省昌化县感恩县为镇入宜伦元丰三年复置昌化县四年复置感恩县省洛阳县入感恩宋史未详谨附识】

  万安军

  万安军 【同下州】 旧万安州万安郡熙宁七年废为军绍兴六年废军为万宁县以军使兼知县事隶琼州十三年复为军县二 【案二宋史作三今据下文所载县改正】 万宁 【下后复名万安】 陵水 【下熙宁七年为镇元丰三年复绍兴六年隶琼州十三年复梾隶 案宋朝事实云熙宁七年省陵水县为镇入万安宋史未详谨附识】

  吉阳军

  吉阳军 【同下州】 本朱崖州即崖州熙宁六年废为军绍兴六年废军为宁远县十三年复后改名吉阳军镇二临川藤桥 【熙宁六年省宁远吉阳二县为临川藤桥二镇宁远即临川】 南渡后县二宁远 【下绍兴六年复县隶琼州十三年复来隶】 吉阳 【下熙宁六年废为藤桥镇隶琼州绍兴六年复】

  平州

  平州崇宁四年于王口砦建军以怀远为名寻改怀远军为平州仍置倚郭怀远县宣和二年赐平州郡名曰怀远 【绍兴四佃废平州仍为王口砦隶融复以王口砦为怀远县】

  从州

  从州崇宁四年于中古州置格州及乐古县五年改格州为从州政和初废从州为乐古砦

  允州

  允州崇宁四年于安口隘置允州及安口县政和初废

  庭州

  庭州大观元年以宜州河池县置倚郭县曰怀德四年废庭州

  孚州

  孚州大观元年以地州建隆县置倚郭县曰归仁四年废政和七年复置宣和三年复废

  溪州

  溪州大观元年以宜州思恩县带溪砦置四年废

  镇州

  镇州大观元年于黎母山心置倚郭县曰镇宁升为都督府赐静海军额政和元年废

  延德军

  延德军崇宁五年置延德县于朱崖军黄流白沙侧浪之间大观元年改为军又置倚郭县曰通远政和元年废延德军为感恩县昌化军通远县为通远镇隶朱崖军六年置延德砦又以通远镇为砦

  地州

  地州崇宁五年纳土大观元年以地州建隆县置孚州

  文州

  文州崇宁五年纳土大观元年置绥南砦 【绍兴四年废】

  兰州

  兰州崇宁五年纳土

  那州

  那州崇宁五年纳土

  观州

  观州大观元年以南丹州为观州置倚郭县大观四年以南丹州还莫公晟复于高峰砦置观州 【绍兴四年废观州为高峰砦存留木门马台平洞黄泥中村等堡砦】

  隆州

  隆州

  兑州

  兑州政和四年置隆州兑州并兴隆县万松县宣和三年废隆州及兴隆县为威远砦兑州及万松县为靖远砦二州先置思忠安江凤麟金斗朝天等五砦并废各隶新砦仍并隶邕州

  △燕山路

  燕山府路府一州九县三十宋宣和四年诏山前收复州县各置监司以燕山府路为名山后别名云中府路

  燕山府

  涿州

  檀州

  平州

  易州

  营州

  顺州

  蓟州

  景州

  经州

  燕山府

  燕山府唐幽州范阳郡卢龙军节度石敬以赂契丹契丹建为南京又改号燕京金灭契丹以燕京及涿易檀顺景蓟六州二十四县来归宋宣和四年改燕京为燕山府又改郡为广阳节度曰永清军领县十二析津 广平 都市 【赐名广宁】  昌平 良乡 潞 武清 安次 永清 三河 香河 【赐名清化】  漷阴

  涿州

  涿州唐置石晋以赂契丹宋宣和四年收复赐郡名涿水升威行军节度县四范阳 归义 同安 新城 【赐名威城】

  檀州

  檀州隋置石晋以赂契丹宋宣和四年收复赐郡名曰横山升镇远军节度县二密云 行唐 【赐名威塞】

  平州

  平州隋置后唐时为契丹所陷改辽兴府以营滦二州隶之宋宣和四年赐郡名渔阳升抚宁军节度县三卢龙 【赐名卢城】 石城 【赐名临开】 马城 【赐名安城】

  易州

  易州唐置宋雍熙四年陷于契丹宣和四年收复赐郡名曰遂武防御县三易水 涞水 容城

  营州

  营州隋置后唐时为契丹所陷宋宣和四年收复赐郡名曰平卢防御县一都城 【赐名镇山】

  顺州

  顺州唐置石晋以赂契丹宋宣和四年收复赐郡名曰顺兴团练县一怀柔

  蓟州

  蓟州唐置石晋以赂契丹宋宣和四年收复赐郡名曰广川团练县三渔阳 【赐名平卢】 三河 玉田

  景州

  景州契丹置宋宣和四年收复赐郡名滦川军事县一遵化

  经州

  经州本蓟州玉田县宋宣和六年建州

  △云中路

  云中府路

  云中府

  武州

  应州

  朔州

  蔚州

  奉圣州

  归化州

  儒州

  妫州

  云中府

  云中府唐云州大同军节度石晋以赂契丹号为西京宋宣和五年始得云中府武应朔蔚奉圣归化儒妫等州所谓山后九州岛也

  武州

  武州唐置石晋以赂契丹宋宣和五年收复六年筑固疆堡

  应州

  应州故属大同军节度后唐置彰国军石晋以赂契丹宋宣和五年来降

  朔州

  朔州唐置后唐为振武军石晋以赂契丹宋宣和五年来降

  蔚州

  蔚州唐置石晋以赂契丹宋宣和五年来降

  奉圣州

  圣州唐新州后唐置威塞军节度石晋以赂契丹契丹改为奉圣州宋宣和五年来降

  归化州

  归化州旧毅州后唐改为武州石晋以赂契丹契丹改为归化州宋宣和五年来降

  儒州

  儒州唐置石晋以赂契丹宋宣和五年来降

  妫州

  妫州唐置石晋以赂契丹契丹改为汗 【旧作可汗今改正】 州宋宣和五年来降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八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九 州郡九

 

  辽一

  ○辽一【上京道 东京道】

  辽国其先曰契丹本鲜卑之地世居辽泽南控黄龙北带潢水冷陉屏右辽河堑左当元魏时有地数百里至唐达呼哩氏蚕食扶余室韦奚靺鞨之区地方二千余里唐太宗贞观三年以其地置元州寻置松漠都督府建八部为州各置刺史德济部曰峭落州县伯部曰弹汗州都呼部曰无逢州芳阿部曰羽陵州图勒彬部曰日连州芮奚部曰徒河州卓津部曰万丹州富部曰匹黎赤山二州以达呼哩氏库克为使持节十州军事迨于五代契丹约尼氏益强辟地东西三千里辽太祖以德哷勒部之众代约尼氏起临潢建皇都更约尼氏八部曰达尔结部伊斯珲部舍珲部诺尔威部丕勒摩部讷古济部济勒锦部衮实部属县四十有一每部设刺史县置令又西兼突厥东并渤海得城邑之居百有三太宗援立石晋取燕云十六州以皇都为上京升幽州为南京改南京为东京圣宗城中京兴宗升云州为西京于是五京备焉又以征代俘户建州襟要之地多因旧居名之加以私奴置投下州总京五府六州军城百五十有六县二百有九部族五十有二属国六十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胪朐河南至白沟幅员万里

  上京道

  东京道

  △上京道

  上京临潢府

  祖州

  怀州

  庆州

  泰州

  长春州

  乌州

  永州

  仪坤州

  龙化州

  降圣州

  饶州

  徽州

  成州

  懿州

  渭州

  壕州

  原州

  福州

  横州

  凤州

  遂州

  丰州

  顺州

  闾州

  松山州

  豫州

  宁州

  上京临潢府

  上京临潢府本汉辽东郡西安平之地新莽曰北安平 【案汉书辽东郡统襄平新昌无卢望平房候城辽队辽阳险渍居就高显安市武次平郭西安平文番汗汨氏等县辽志多无可考谨附识】 辽太祖取天梯必鲁等三山之势于苇甸射金龊箭以识之谓之龙眉宫神册三年城之名曰皇都天显十三年更名上京府曰临潢 【案未纪天显无十三年十三年即太宗会同元年也本纪书此在会同元年谨附识】 辖军府州城二十五领县十临潢 【辽太祖天赞初南攻燕蓟以所俘人户散居潢水之北县临潢水故名】 长泰 【本渤海国长平县民辽太祖代大諲譔先得是邑迁其人于京西北】 定霸 【本扶余府强师县民辽太祖下扶余迁其人于京西圣宗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人户置隶长宁宫】 保和 【本渤海国富利县民太祖破龙州徒居京南圣宗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人户置隶彰愍宫】 潞 【本幽州潞县民天赞元年太祖破蓟州掠县民布于京东隶崇德宫】 易俗 【本辽东渤海民圣宗太平九年大延琳叛围守经年乃降尽迁于京北置县居之】 迁辽 【本辽东诸县大延琳叛择其谋勇者置之左右后以城降戮之徒其家属于京东北故名】 渤海 【本东京人因叛徒置】 兴仁 【圣宗开泰二年置】 宣化 【本辽东神化县民太祖破鸭渌府尽徒其民居京之南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人户置隶彰愍宫】

  祖州

  祖州天成 【案本纪天成作天城盖误】 军 【上】 节度本辽右八部实默里地太祖秋猎多于此始置西楼后因建城号祖州以祖考所生地故名隶宏义宫领县二城一长霸 【本龙州长平县民迁于此】 咸宁 【本长宁县破辽阳迁其民置】 越王城 【太祖伯父裕悦王舒历西伐党项吐浑俘其民放牧于此因建城在州东南二十里】

  怀州

  怀州奉陵军 【上】 节度本唐归诚州辽太宗行帐放牧于此天赞中从太祖破扶余城下龙泉府俘其人筑寨居之会同中掠燕蓟所俘亦置此太宗崩葬西山曰怀陵大同元年世宗置州以奉焉隶永兴宫领县二扶余 【本龙泉府太祖迁渤海扶余县降户于此世宗置县】 显理 【本显理府人太祖伐渤海俘其王大諲譔迁民于此世宗置县】

  庆州

  庆州元宁军 【上】 节度本太保山黑河之地穆宗建城号黑河州统和八年州废圣宗秋畋爱其奇秀建号庆州兴宗景福元年隶兴圣宫倾县三元德 【本黑山黑河之地兴宗景福元年括落帐人户从便居之】 孝安 富义 【本义州太宗迁渤海义州民于此兴宗重熙元年降义丰县后更名隶宏义宫】

  泰州

  泰州德昌军节度本契丹二十部族放牧之地因黑鼠族屡犯通化州民不能御遂移东南六百里来建城居之以近本族隶延庆官兵事属东北统军司领县二乐康 【倚郭】 兴国 【本山前之民因罪配递至此兴宗置县】

  长春州

  长春州韶阳军 【下】 节度本鸭子河春猎之地重熙八年置隶延庆宫兵事属东北统军司领县一长春 【本混同江地燕蓟犯罪者流配此】

  乌州

  乌州静安军刺史本鸟丸之地辽北大王布拉古为牧建城后官收隶兴圣宫领县一爱民 【布拉王从军南征俘汉民置于此】

  永州

  永州永昌军观察承天皇太后所建太祖于此置南楼景宗软亨三年置州于皇子哈巴墓侧东潢河南土河二水合流故号永州冬月牙帐多驻此谓之冬巴纳隶彰愍宫领县三长宁 【本显德府县名太祖平渤海迁其民于此】 义丰 【本铁利府义州辽兵破之迁其民于南楼之西北仍名义州重熙元年废州改今县又尝改富义县属泰州始末不可具考今两存之 案富义县属庆州辽史于此作泰州盖误】 慈仁 【太宗以皇子济色古尔亡置慈州坟西重熙元年州废改之县】

  仪坤州

  仪坤州启圣军节度本契丹右大部地回鹘诺果苏居之至四世孙翁科乌里生应天皇后舒噜氏适太祖太祖开拓四方平渤海后有力焉俘掠有伎艺者多归帐下谓之舒新以所生之地置州隶长宁官领县一广义 【本回鹘部牧地应天皇后以四征所俘居之因建县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人户置来远县十三年并入】

  龙化州

  龙化州兴国军 【下】 节度本汉北安平县地契丹始祖奇善汗居此称龙庭太祖于此建东楼唐昭宗天复二年太祖为德哷勒部额尔奇木破代北迁其民建城居之太宗升节度隶彰愍宫兵事属北路女直兵马司刺史州一未详领县一龙化 【太祖以东征南掠所俘建城置邑】

  降圣州

  降圣州开国军 【下】 刺史本大部落东楼之地太祖春月行帐多驻此应天皇后梦神人金冠素服执兵仗异兽十二随之中有黑兔跃入后怀因而有娠生太宗穆宗建州先属延昌宫后隶彰愍宫领县一永安 【本龙原府庆州县名太祖平渤海破怀州之永安迁其人置寨于此建县】

  饶州

  饶州匡义军 【中】 节度本唐饶乐府地贞观中置松漠府辽太祖完葺故垒建州隶延庆宫领县三长乐 【本辽城县名太祖伐渤海迁其民建县居之】 临河 【本永丰县人太宗分兵伐渤海迁于潢水之曲】 安民 【太宗以渤海诸邑所俘杂置】

  徽州

  徽州宣德军节度景宗女秦晋太长公主以所赐媵臣户置在宜州北二百里北至上京七百里

  成州

  成州长庆军节度圣宗女晋国长公主以所赐媵臣户置在宜州北一百六十里北至上京七百四十里

  懿州

  懿州广顺军节度圣宗女燕国长公主以所赐媵臣户置在显州东北三百里西北至上京八百里

  渭州

  渭州高阳军节度驸马都尉萧昌裔尚秦国王隆庆女韩国长公主以所赐媵臣户置在显州东北二百五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五十里 【辽制皇子嫡生者其女与帝女同】

  壕州

  壕州本辽东西安平县故地国旧宰相南征俘掠汉民居之因置州在显州东北二百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二十里

  原州

  原州本辽东北安平县故地国舅金德俘掠汉民居之因置州在显州东北三百里西北至上京八百里

  福州

  福州本辽东北安平县故地国旧萧宁南征俘掠汉民居之因置州在原州北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八十里

  横州

  横州故辽阳县地国舅萧克忠部下牧人居之因置州在辽州西北九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二十里

  凤州

  凤州本藳离国故地渤海之安宁郡境南王府五帐分地在韩州北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九百里

  遂州

  遂州本高州地南王府五帐放牧于此在檀州西二百里西北至上京一千里

  丰州

  丰州本辽泽大部落约尼氏赛音牧地北至上京三百五十里

  顺州

  顺州本辽队县地横帐南王府俘掠燕蓟顺州之民建城居之在显州东北一百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九百里

  闾州

  闾州罗古王牧地近医巫闾山在辽州西一百三十里西北至上京九百五十里

  松山州

  松山州本辽州大部落横帐布库王牧地北至上京一百七十里

  豫州

  豫州横帐陈王牧地南至上京三百里

  宁州

  宁州本达呼哩氏克特山横帐固宁王放牧地在豫州东八十里西南至上京三百五十里 【案自徽州以下至此俱投下军州辽制投下军州皆诸王外戚大臣及诸部从征俘掠或置生口各团集建州县以居之横帐诸王国旧公主许创立州城其余不得建城郭朝廷赐州县额其节度使朝廷命之刺史以下皆以本主部曲充焉官位九品之下及井邑商贾之家征税各归投下惟酒税课纳上京盐铁司又案辽制此下尚有静州镇州维州防州河董城静边城皮被河城招州搭懒主城皆寮国西北界防边城因屯戍而立务据形胜不脊丁赋今附识】

  △东京道

  东京辽阳府

  开州

  定州

  保州

  辰州

  卢州

  铁州

  兴州

  汤州

  崇州

  海州

  渌州

  显州

  西州

  宗州

  干州

  贵德州

  渖州

  集州

  广州

  辽州

  遂州

  通州

  韩州

  双州

  银州

  尚州

  咸州

  信州

  宾州

  龙州

  益州

  湖州

  渤州

  郢州

  铜州

  涑州

  率宾府

  定理府

  铁利府

  安定府

  长岭府

  镇海府

  冀州

  东州

  尚州

  吉州

  麓州

  荆州

  懿州

  媵州

  顺化城

  宁州

  衍州

  连州

  归州

  苏州

  复州

  肃州

  安州

  荣州

  率州

  荷州

  源州

  渤海州

  宁江州

  河州

  祥州

  东京辽阳府

  东京辽阳府本朝鲜之地后为渤海大氏所有号中京显德府辽太祖建国攻渤海俘其王大諲譔以为东丹王国立太子托云为人皇王以主之神册四年葺辽阳故城以渤海汉户建东平郡为防御州天显三年迁东丹国民居之升为南京十三年改为东京府曰辽阳辖州府军城八十七领县九辽阳 【本渤海国金德县池汉浿水县高丽改为句丽县渤海为长乐县】 仙乡 【本汉辽队县渤海为永丰县】 鹤野 【本汉居就县地渤海为鸡山县】 析木 【本汉望平县地渤海为花山县 案后铜州析木县注云初隶东京后来属则此处不应仍载析木县今仍其旧而附识于此】 紫蒙 【本汉镂芳县地后佛宁国置东平府领紫蒙县后徒辽城并入黄岭县渤海复为紫蒙县 案镂芳县汉书地理志作镂方谨附识】 兴辽 【本汉平郭县地渤海改为长宁县唐宪宗元和中渤海王大仁秀南定新罗北略诸部开置郡邑遂定今名】 肃慎 【以渤海户置】 归仁 顺化

  开州

  开州镇国军节度本濊貊地高丽为庆州渤海为东京龙原府都督庆盐穆贺四州事故县六曰龙原永安乌山壁谷熊山白杨皆废垒石为城周围二十里辽太祖平渤海徒其民于大部落城遂废圣宗伐新罗周览城基复加完葺开泰三年迁双韩二州千余户实之号开封开远军节度更名镇国军隶东京留守兵事属东京统军司领州三县一开远 【本栅城地高丽为龙原县渤海因之辽初废圣宗东讨复置】 盐州本渤海龙河郡故县四海阳接海格州龙河皆废 穆州保和军刺史本渤海会农郡故县四会农水岐顺忠美皆废领县一会农 【按穆州下既载会农废县又云领县一会农应是仍旧县名而复置耳辽史未晰谨附识】 贺州刺史本渤海吉理郡故县四洪贺送诚吉理石山皆废

  定州

  定州保宁军高丽置州 【案 盛京通志定州高丽置渤海因之属定理府辽史未晰谨附识】 统和十三年升军隶东京留守司领县一定东 【高丽所置辽徒辽西民居之】

  保州

  保州宣义军节度高丽置州圣宗以高丽王询擅立问罪不服开泰三年取其保定二州统和未高丽降于此置榷场隶东京统军司领州军二县一来远 【高丽所置辽初徒辽西诸县民实之又徒奚汉兵七百防戍焉】  宣州定远军刺史开泰三年徒汉户置 怀化军 【下】 刺史开泰三年置

  辰州

  辰州奉国军节度本高丽盖牟城渤海改为盖州又改辰州以辰韩得名辽徒其民于祖州初曰长平军隶东京留守司领县一建安

  卢州

  卢州二德军刺史本渤海杉卢郡故县五山阳杉卢汉阳白岩霜岩皆废兵事属南女直汤河司领县一熊岳 【案辽志此下有来远城亦为防戍而设今附识】

  铁州

  铁州建武军刺史本汉安市县高丽为安市城渤海置州故县四位城河端苍山龙珍皆废领县一汤池

  兴州

  兴州中兴军节度本汉海宜县地 【案海宜县汉书地理志作海溟谨附识】 渤海置州故县三盛吉蒜山铁山皆废

  汤州

  汤州本汉襄平县地故县五灵峰常豊白石均谷嘉利皆废

  崇州

  崇州隆安军刺史本汉长岑县地渤海置州故县三崇山沩水绿城皆废领县一崇信

  海州

  海州南海军节度本沃沮国地高丽为沙卑城渤海号南京南海府都督沃晴椒三州故县六沃沮鹫岩龙山滨海升平灵泉皆之辽太平中大延琳叛南海城坚守经岁不下别部酋长皆被擒乃降因徒其民于上京置迁辽县移泽州民来实之领州二县一临溟 耀州刺史本渤海椒州故县五椒山貂岭澌泉尖山岩渊皆废领县一岩渊 【按耀州下既载岩渊废县又云领县一岩渊应是仍旧县名而复置耳辽史未晰谨附识】 嫔州柔远军刺史本渤海晴州故县五天晴神阳莲池狼山仙岩皆废

  渌州

  渌州鸭渌军节度本高丽故国渤海号西京鸭渌府都督神桓豊正四州事故县三神鹿神化剑门皆废大延琳叛迁余党于上京置易俗县居之在者户二千隶东京留守司领州四县二宏闻 神乡 桓州高丽中都城故县三桓都神乡淇水皆废 豊州渤海置盘安郡故县四安豊渤恪隰坏硖石皆废 正州本沸流王故地国为公孙康所并渤海置沸流郡领县一东那 【本汉南耐县地 按汉书地理志乐浪郡有东■〈目施〉县无东耐县辽志耐字疑误谨附识】 慕州本渤海安远府地故县二慕化崇平久废

  显州

  显州奉先军 【上】 节度本渤海显德府地辽世宗置以奉显陵显陵者东丹人皇王墓也穆宗应历元年葬世宗于显陵西山隶长宁积庆二宫兵事属东京都部署司领州三县三奉先 【本汉无卢县即医巫闾幽州镇山辽世宗析辽东长乐县民以为陵户隶长宁宫】 山东 【本汉望平县辽穆宗割渤海永丰县民为陵户隶积庆宫】 归义 【初置显州渤海民自来助役辽世宗嘉悯因籍其人户置县隶长宁宫】

  嘉州嘉平军 【下】 刺史 辽

  西州

  西州皁城军 【中】 刺史本汉辽西郡地辽世宗置州隶长宁宫领县一长庆 【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人户置】  康州 【下】 刺史世宗迁渤海率宾府人户置初隶长宁宫后属积庆宫领县一率宾 【本渤海率宾府地】

  宗州

  宗州 【下】 刺史在辽东石熊山耶律隆运以所俘汉民置圣宗建州初隶文忠王府后属提辖司领县一熊山 【本渤海县地】

  干州

  干州广德军 【下】 节度本汉无虑县地辽统和三年置以奉景宗干陵隶崇德宫兵事属东京都部署司领州一县四奉陵 【本汉无虑县地括诸落账户助营山陵】 延昌 【析延昌宫户置】 灵山 【本渤海灵峰县地】 司农 【本渤海麓郡县并麓波云川二县入焉】  海北州广化军 【中】 刺史世宗以所俘汉户置初隶宣州后来属领县一开义

  贵德州

  贵德州宁远军 【下】 节度本汉襄平县地汉公孙度所据辽太宗时察克以所俘汉民置后以弒逆诛没入焉圣宗建贵德军后更名隶崇德宫兵事属东京都部署司领县二贵德 【本汉襄平县渤海为崇山县】 奉德 【本渤海绿城县地尝置奉德州】

  渖州

  渖州昭德军 【下】 节度本挹娄国地渤海建渖州 【按 盛京通志唐时渤海置州属州属定理府辽史未晰谨附识】 故县九皆废辽太宗置兴辽军后更名初隶永兴宫后属敦睦宫兵事隶东京都部署司领州一县二乐郊 【太祖俘蓟州三河民建三河县后更名】 灵源 【太祖俘蓟州吏民建渔阳县后更名】  岩州白岩军 【下】 刺史本渤海白岩城辽太宗拨属渖州初隶长宁宫后属敦睦宫领县一白岩 【渤海置】

  集州

  集州怀众 【案怀众金史作怀远谨附识】 军 【下】 刺史古陴离郡地汉凤险渎县高丽为霜岩县渤海置州领县一奉集 【渤海置】

  广州

  广州防御汉属襄平县高丽为当山县渤海为铁利郡辽太祖迁渤海人居之建铁利州统和八年省开泰七年以汉户置领县一昌义

  辽州

  辽州始平军 【下】 节度本佛宁国城渤海为东平府辽太祖伐渤海先破东平府迁民实之故东平府都督伊蒙陀黑北五州共领县十八皆废太祖改为州军曰东平太宗更为始平军隶长宁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领州一县二辽滨 安定 祺州佑圣军 【下】 刺史本渤海蒙州地辽太祖以檀州俘于此建檀州后更名隶宏义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领县一庆云 【太祖俘密云民于此建密云县后更名】

  遂州

  遂州刺史本渤海美州地辽采访使耶律佛德以部下汉民置穆宗时佛德嗣绝没入焉隶延昌宫领县一山河 【本渤海县并黑川麓川二县置】

  通州

  通州安远军节度本扶余国王城渤海号扶余城辽太祖改龙州圣宗更今名景宗保宁七年以黄龙府叛人燕颇余党千余户置升节度领县四通远 【本渤海扶余县并布多县置】 安远 【本渤海显义县并鹊川县置】 归仁 【本渤海强师县并新安县置】 渔谷 【本渤海县】

  韩州

  韩州东平军 【下】 刺史本藳离国旧治柳河县高丽置鄚颉府都督郑颉二州渤海因之辽太宗置三河榆河二州圣宗并二州置韩州隶延昌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领县一柳河 【本渤海粤喜县地并万安县置】

  双州

  双州保安军 【下】 节度本挹娄故地渤海置安定郡久废额哩森王从太宗南征以俘镇定二州之民建城置州察克弒逆诛没入焉初隶延昌宫后属崇德宫兵事隶北女直兵马司领县一双城 【本渤海安夷县地】

  银州

  银州富国军 【下】 刺史本渤海富州辽太祖以银冶更名隶宏义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领县三延津 【本渤海富寿县境有延津故城更名】 新兴 【本故越喜国地渤海置银冶尝置银州】 永平 【本渤海优富县地辽太祖以俘户置旧有永平寨】

  尚州

  尚州镇远军 【下】 节度 【按金史地理志铜山县注载辽同州镇安军辽志疑误今仍原文而附识于此】 本汉襄平县地渤海为东平寨辽太祖置州军曰镇东后更名隶彰愍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领州一未详县二东平 【本汉襄平县地产铁拨户三百采炼随征赋输】 永昌 【本高丽永宁县地】

  咸州

  咸州安东军 【下】 节度本高丽铜山县地渤海置铜山郡地在汉候城县北渤海龙泉府南山险多盗乃招平营等州客户数百建城居之初号浩里太保城开泰八年置州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领县一咸平 【唐安东都护元宗天宝中治营平二州间即此辽太祖灭渤海复置安东军开泰中置县】

  信州

  信州彰圣军 【下】 节度本越喜故城渤海置怀远府 【案金史地理志作怀远军谨附识】 辽圣宗以地邻高丽开泰初置州 【案金史地理志作开泰七年建谨附识】 以所俘汉民实之兵事属黄龙府都部署司领州三未详县二武昌 【本渤海怀福县地析平州提辖司及豹山县一千户隶之】 定武 【本渤海豹山县地析平州提辖司并乳水县人户置初名定功县】

  宾州

  宾州怀化军节度本渤海城辽统和十七年迁乌舍户置刺史于鸭子混同二水之间后升兵事隶黄龙府都部署司

  龙州

  龙州黄龙府本渤海扶余府辽太祖平渤海还至此有黄龙见更名保宁七年军将燕颇叛府废开泰九年迁城于东北以宗州檀州汉户一千复置领州五县三黄龙 【本渤海长平县并富利佐慕肃傎置】 迁民 【本渤海永宁县并豊水扶罗置】 永平 【渤海置】

  益州

  益州观察领县一静远 安远州怀义军刺史 威州武宁军刺史 清州建宁军刺史 雍州刺史 【案辽志龙州宾州误为一条今订正】

  湖州

  湖州兴利军刺史渤海置兵事隶东京统军司领县一长庆 【案唐书渤海以肃慎故地为上京曰龙泉府领龙湖渤三州辽废盖自辽太祖以龙州为黄龙府遂废龙泉府而以湖渤二州属东京也辽史未晰谨附识】

  渤州

  渤州清化军刺史渤海置兵事隶东京统军司领县一贡珍 【渤海置】

  郢州

  郢州彰圣军刺史渤海置兵事隶北女直兵马司领县一延庆

  铜州

  铜州广利军刺史渤海置兵事隶北兵马司领县一析木 【木汉望平县地渤海为花山县初隶东京后来属】

  涑州

  涑州刺史渤海置兵事隶南兵马司 【按唐书渤海传涑州以其近涑沬江盖即粟未水故名谨附识】

  率宾府

  率宾府刺史故率宾国地 【按唐书渤海传渤海于古率宾国地置率宾府领华益建三州谨附识】

  定理府

  定理府刺史故挹塿国地 【案 盛京通志定理府故挹娄国地唐时渤海大氏建府领潘定二州辽因之谨附识】

  铁利府

  铁利府刺史故铁利国地

  安定府

  安定府

  长岭府

  长岭府

  镇海府

  镇海府防御兵事隶南女直汤河司领县一平南

  冀州

  冀州防御圣宗建升永安军

  东州

  东州以渤海户置

  尚州

  尚州以渤海户置

  吉州

  吉州福昌军刺史

  麓州

  麓州 【下】 刺史渤海置

  荆州

  荆州刺史

  懿州

  懿州宁昌军节度太平三年越国公主以媵臣户置初曰庆懿军更曰广顺军隶上京道宗清宁七年宣懿皇后进入改今名领县二宁昌 【本平阳县】 顺安

  媵州

  媵州昌永军刺史

  顺化城

  顺化城向义军 【下】 刺史开泰三年以汉户置兵事隶东京统军司

  宁州

  宁州观察统和二十九年伐高丽以渤海降户置兵事隶东京统军司领县一新安

  衍州

  衍州安广军防御以汉户置初刺史后升军兵事属东京统军司领县一宜丰 【案 盛京通志辽置衍州安广军领宜丰一县属辽阳府辽史未详谨附识】

  连州

  连州德昌军刺史以汉户置兵事属东京统军司领县一安民

  归州

  归州观察太祖平渤海以降户置后废统和二十九年伐高丽以所俘渤海户复置兵事属南女直汤河司领县一归胜

  苏州

  苏州安复军节度本高丽南苏辽兴宗置州兵事属南女直汤河司领县二来苏 怀化

  复州

  复州怀德军节度辽兴宗置兵事属南女直汤河司领县二永宁 德胜

  肃州

  肃州信陵军刺史重熙十年州民亡入女直取之复置兵事隶北女直兵马司领县一清安

  安州

  安州刺史兵事隶北女直兵马司

  荣州

  荣州

  率州

  率州

  荷州

  荷州

  源州

  源州

  渤海州

  渤海州

  宁江州

  宁江州混同军观察清宁中置初防御后升兵事属东北统军司领县一混同

  河州

  河州德化军置军器坊

  祥州

  祥州瑞圣军节度兴宗以铁骊户置兵事隶黄龙废都部署司领县一怀德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九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  州郡十

 

  辽二

  ○辽二【中京道 南京道 西京道】

  中京道

  南京道

  西京道

  △中京道

  中京大定府

  成州

  兴中府

  宜州

  锦州

  川州

  建州

  来州

  中京大定府

  中京大定府汉新安平县汉末步奚居之魏武北征降者一十余万去之松漠其后拓跋氏乘辽建牙于此当饶乐河水之南温渝河水之北唐太宗伐高丽驻跸于此部帅苏支从征有功奚长可度率众内附为置饶乐都督府懿宗咸通以后契丹始大奚族不复敢抗辽太祖建国举族臣属圣宗尝过七金山土河之滨望云气有郛郭楼阙之状因议建都统和二十四年五帐院进故奚王牙帐地二十五年城之实以汉户号曰中京府曰大定领州十县九大定 【白霫故地以诸国俘户居之】 长安 【本汉宾从县以诸部人居之】 富庶 【本汉新安平地辽开泰二年析京民置】 劝农 【本汉宾从县地辽开泰二年析京民置】 文定 【辽开泰二年析京民置】 升平 【辽开泰二年析京民置】 归化 【本汉柳城县地】 神水 【本汉徒河县地辽开泰二年置】 金源 【本唐青山县地辽开泰二年析京民置】 恩州怀德军 【下】 刺史本汉新安平县地辽太宗建州开泰中以渤海户实之初隶永兴宫后来属领县一恩化 【辽开泰中以渤海人户置】 惠州惠和军 【中】 刺史本唐归义州地辽太祖俘汉民数百户免麛山下创城居之置州领县一惠和 【圣宗迁上京惠州民括诸宫院落账户置】 高州观察唐信州之地武后万岁通天元年以契丹伊斯珲部置辽开泰中圣宗伐高丽以俘户置领县一三韩 【辰韩为扶余弁韩为新罗马韩为高丽开泰中圣宗伐高丽俘三国之遗人置】 武安州观察唐沃州地辽太祖俘汉民居木叶山下因建城以迁之号杏埚新城复以辽西户益之更曰新州统和八年改今名初刺史后升领县一沃野 利州 【中】 观察本中京阜俗县统和二十六年置刺史州开泰元年升领县一阜俗 【唐末契丹渐炽役使奚人迁居琵琶川统和四年置县初隶彰愍宫更隶中京后置州仍隶焉 按统和二十六年金史作十六年谨附识】  榆州高平军 【下】 刺史本汉临渝县地后隶右北平骊城县唐武后载初二年析镇州置黎州处靺鞨部落后为奚人所据辽太宗南征横帐嘉哩以所俘镇州民置州开泰中没入领县二和众 【本新黎县地】 永和 【本汉昌城县地统和二十二年置】  泽州广济军 【下】 刺史本汉上垠县地辽太祖俘蔚州民立寨居之开泰中置州领县二神山 滦河 【本汉徐无县地属永兴宫】  北安州兴化军 【上】 刺史本汉女祁县地属上谷郡晋为冯跋所据唐为奚王府西省地辽圣宗以汉户置州领县一利民 【本汉且居县地】 潭州广润军 【下】 刺史本中京之龙山县开泰中置州领县一龙山 【本汉交黎县地开泰二年以习家寨置】  松江州胜安军 【下】 刺史辽开泰中置领县一松江 【本汉文成县地辽开泰二年置】

  成州

  成州兴府军节度晋国长公主以媵户置军曰长庆初隶上京后改军名来隶领县一同昌

  兴中府

  兴中府本霸州彰武军节度古孤竹国汉柳城县地慕容皝迁都于此改为龙城县元魏为辽西郡随平高宝宁置营洲炀帝废州置柳城郡唐高祖武德初改营洲总管府寻为都督府后为奚所据辽太祖平奚及俘燕民将建城命韩知方择其处乃完葺柳城号霸州彰武军节度统和中制置建霸宜锦白川等五州寻落制置隶积庆功后属兴圣宫重熙十年升兴中府领州二县四兴中 【本汉柳城县地太祖掠汉民居此置霸城县重兴中置府更名 案辽无重兴年号兴字当是熙字之讹谨附识】 营丘 【析霸城置】 象雷 【辽开泰二年以麦务川置初隶中京后属】 闾山 【本汉且虑县辽开泰二年以罗家军置隶中京后属】  安德州化平军 【下】 刺史以霸州安德县置来属领县一安德 【统和八年析霸城东南龙由徒河境户置隶干州更属霸州置州来属】  黔州阜昌军 【下】 刺史本汉辽西郡地辽太祖平渤海以所俘户居之隶黑水河提辖司安帝置州析宜霸二州汉户益之初隶永兴宫更隶中京后置府来属领县一盛吉 【太祖平渤海俘兴州盛吉县民来居此因置县】

  宜州

  宜州崇义军 【上】 节度本辽西粲县地兴宗以定州俘户建州隶积庆功领县二宏政 【世宗以定州俘户置】 闻义 【世宗置初隶海北州后来属】

  锦州

  锦州临海军 【中】 节度本汉辽东无虑县慕容皝置西乐县辽太祖以汉俘建州隶宏义宫领州一县二永乐 安昌 严州保肃军 【下】 刺史本汉海阳县地辽太祖平渤海迁汉户杂居兴州境圣宗于此建城隶宏义宫来属领县一兴城

  川州

  川州长宁军 【中】 节度本唐青山州地辽太祖弟明王安图置会同三年诏为白川州安图子察克以大逆诛没入省曰川州初隶崇德宫统和中属文忠王府领县三宏理 【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户置】 咸康 宜民 【统和中置】

  建州

  建州保静军 【上】 节度唐武德中置昌乐县辽太祖完葺故垒置州初属武宁军隶永兴宫后属敦睦宫领县二永霸 永康 【本唐昌黎县地】

  来州

  来州归德军 【下】 节度本唐瑞州故地辽太平元年改置初刺史后升隶永兴宫领州三县一来宾 【本唐来远县地】 隰州平海军 【下】 刺史慕容皝至集宁县辽圣宗括账户迁信州大雪不能进建城于此置州隶兴圣宫来属领县一海阳 【本汉县滨海地多鹻卤置盐场于此】  迁州兴善军 【下】 刺史本汉阳乐县地辽圣宗平大延琳迁归州民置来属领县一迁民 润州海阳军 【下】 刺史辽圣宗平大延琳迁宁州之民居此置州领县一海滨 【本汉阳乐县地迁润州本东京城内渤海民户因叛移于此】

  △南京道

  南京析津府

  平州

  南京析津府

  南京析津府本幽州唐置大都督府改范阳节度使五代晋以辽有援立之功割幽州等十六州以献辽太宗升为南京又曰燕京府曰幽都军号卢龙开泰元年落军额 【按金史志云辽会同元年升为南京府曰幽都仍号卢龙军开泰元年更为永安析津府辽史未详 谨附识】 领州六县十一析津 【本晋蓟县改蓟北县辽开泰元年更今名】 宛平 【本晋幽都县辽开泰元年更今名 案方舆纪要唐德宗建中元年析蓟县置幽都县辽志作晋幽都县盖误又开泰元年清类天文分野之书作统和二十二年未知孰是谨附识】 昌平 【本汉军都县后汉属广阳郡晋属燕国元年魏置东燕郡及昌平县郡废县隶幽州 案续舆地考昌平五代唐改为燕平石晋复旧辽史未晰谨附识】 良乡 【隶为中都县汉改今名旧属涿郡北齐省入蓟县寻复置唐武后圣历元年改固节镇神龙元年复旧】 潞 【本汉旧县属渔阳郡唐武德二年置元州贞观元年州废复为县】 安次 【本汉旧县属渔阳郡唐武德四年徙至东南五十里石梁城贞观八年又徙今县西五里常道城元宗开元二十三年又徙耿就桥行市南】 永清 【本汉益昌县隋置通泽县唐置武隆县改会昌天宝初改今名】 武清 【汉雍奴县属渔阳郡唐天宝初改今名】 香河 【本武清孙村辽于新仓置榷盐院居民聚集因分武清香河潞三县户置 案辽以前未有香河县此云析武清香河等三县置疑误谨附识】 玉河 【本泉山地刘仁恭于大安山创宫观司炼丹羽化之术于方士王若纳因割蓟县分置以供给之】 漷阴 【本汉泉山之霍村镇辽每季春弋猎于延芳淀居民成邑就城故漷阴镇后改为县 案金史志漷阴县辽太平中以漷阴村置辽史未详谨附识】  顺州归化军 【中】 刺史本隋置唐武德初改燕州武宗会昌中改归顺州唐末仍为顺州初军曰归宁后更今名领县一怀柔 【唐贞观六年置治五柳城改顺义县开元四年置松漠府弹汗州天宝元年改归化县肃宗干元元年复今名 案辽志以顺州为隋置考隋书粟末靺鞨内附止云居之柳城而已太平寰宇记云炀帝大业八年为置辽西郡以统之亦未有置顺州之文也新唐书贞观四年平突厥以其部落置顺佑化长四州都督府于幽灵之境顺州之置实在此时谨附识】  檀州武威军 【下】 刺史本燕渔阳郡地汉为白檀县元魏创密云郡兼置安州后周改为元州隋高祖开皇十八年割燕乐密云二县置檀州唐天宝元年改密云郡干元元年复为檀州辽加今军号领县二密云 【本汉白檀县后汉以居斤奚元魏置密云郡领白檀要阳密云三县高齐废郡及二县来属】 行唐 【本定州行唐县太祖掠定州破行唐尽驱其民北至檀州择旷土居之凡置十寨仍名行唐县隶彰愍宫】  涿州永泰军 【上】 刺史汉高祖六年分燕置涿郡魏文帝改范阳郡晋为范阳国元魏复为郡隋开皇二年罢郡属幽州大业三年以幽州为涿郡唐武德元年郡废为涿县七年改范阳县代宗大历四年置涿州石晋以归太祖领县四范阳 【本汉涿县唐武德中更名】 固安 【本汉方城县唐武德四年属北义州贞观二年来属】 新城 【本汉新昌县唐大历四年析固安县置后省唐明宗天成四年复析范阳县】 归义 【本汉易县地齐并入郑县唐武德五年置北义州州废复置县来属】  易州高阳军 【上】 刺史汉为易故安二县地隋置易州隋末为上谷郡唐武德四年复为易州天宝元年仍为上谷郡干元元年又改易州五代隶定州节度使辽会同九年孙方简以其地来附应历九年为周世宗所取后属宋统合七年攻克之升今军领县三易 【本汉县齐显祖天保七年省隋开皇十六年于故安城西北隅置县】 容城 【本汉县先属涿郡唐武德五年属北义州贞观元年还来属圣历三年改全忠县天宝元年复旧】 涞水 【本汉道县周静帝大象十八年改今名 案汉书地理志涿郡有逎县别无道县之名辽史盖误又案方舆纪要涞水宋初省入易县辽复置史文未详谨附识】  蓟州尚武军 【上】 刺史秦渔阳右北平二郡地隋文帝开皇中徙治元州总管府炀帝改渔阳郡唐武德元年废入幽州开元十八年分置领县三渔阳 【本汉县属渔阳郡晋省复置元魏省唐属幽州开元十八年来属】 三河 【本汉临朐县地唐开元四年析潞州置 案前后汉书地理志上谷涿郡无临朐县新唐书地理志载武德二年析潞县置临朐县贞观元年省开元四年更置三河县当以新唐书为是谨附识】 玉田 【本汉无终县唐万岁通天元年更名属幽州开元八年属营州十八年来属】  景州清安军 【下】 刺史本蓟州遵化县重熙中置领县一遵化 【本唐平州买马监为县来属】

  平州

  平州辽兴军 【上】 节度秦为辽西右北平二郡地汉因之隋文帝开皇中改平州大业初复为郡唐武德初改州天宝元年仍北平郡后唐复为平州辽太祖天赞二年取之以定州俘户错置其地领州二县三卢隆 【本春秋肥如国汉晋属辽西郡元魏为郡治兼立平州北齐属北平郡隋开皇中省肥如入新昌十八年改今名】 安喜 【本汉令支县地久废辽太祖以定州安喜县俘户置】 望都 【本汉海阳县久废辽太祖以定州望都县俘户置】  滦州永安军 【中】 刺史本古黄洛城秦为右北平汉为石城县后名海阳县晋以后属辽西石晋割地在平州之境辽太祖以俘户置州领县三义豊 【本黄洛故城汉属辽西郡久废唐季入契丹世宗置县】 马城 【本卢龙县地唐开元二十八年析置县以通水运辽来属】 石城 【汉置属右北平郡久废唐贞观中于此置临渝县万岁通天元年改名】  营州邻海军 【下】 刺史本秦辽西郡地汉为昌黎郡元魏立营州后周为高宝宁所据隋开皇置州大业改辽西郡唐武德元年复为营州万岁通天元年始八契丹圣历二年侨治渔阳开元五年还治柳城天宝元年改曰柳城郡后唐复为营州辽太祖以居定州俘户领县一广宁 【汉柳城县属辽西郡万岁通天元年八契丹中宗神龙元年移幽州界开元四年复旧辽改今名】

  △西京道

  西京大同府

  丰州

  云内州

  天德军

  宁边州

  奉圣州

  蔚州

  应州

  朔州

  东胜州

  金肃州

  河清军

  西京大同府

  西京大同府战国属赵武灵王始置云中郡秦属代王国后为平城县魏属新兴郡晋仍属雁门刘琨表封猗卢为代王都平城元魏道武于此遂建都邑孝文帝改为司州牧置代尹迁都洛邑改万年又置恒州高齐文宣帝废州为恒安镇寻复恒州周复恒安镇改朔州隋仍为镇唐武德四年置北恒州七年废贞观十四年移云中定襄县于此永淳元年摩多为民患移民朔州开元十八年置云中州天宝元年改云中郡干元元年曰云州五代后唐同光三年以云州为大同军节度使石晋代唐以契丹有援立功割山前代北地为赂初仍为大同军节度重熙十三年升为西京府曰大同领州二县七大同 【本大同川地重熙十七年西夏犯边析云中县置】 云中 【赵置沿革与京府同】 天成 【本极塞之地魏道武帝置广牧县唐武德五年置定襄县辽析云中置】 长青 【本白登台地辽始置县】 奉义 【本汉陶林县地辽析云中置】 怀仁 【本汉沙南县元魏废隋开皇二年移云内于此大业二年置大利县属云州改属定襄郡隋未陷突厥辽改今名 案金史地理志载辽析云中置与此异谨附识】 怀安 【本汉夷舆县地历魏至隋为突厥所据唐克颉利县遂废为怀荒镇高勋镇燕秦分归化州文德县置初隶奉圣州后来属】  宏州博宁军 【下】 刺史东魏静帝置北灵丘县唐初陷突厥开元中置横野军安边县天宝乱废后为襄阴村辽统和中以寰州近边为宋将潘美所破废之乃于此置宏州初军曰永宁领县二永宁 顺圣 【本魏安塞军五代兵废高勋镇幽州奏景宗分永兴县置初隶奉圣州后来属】  德州 【下】 刺史唐会昌中以西德店置州辽开泰八年以汉户复置领县一宣德 【本汉桐过县地属云中郡后隶定襄郡汉末废高齐置紫阿镇唐会昌中置县 案金史地理志及山西通志并云德州昭圣军辽史不载军名谨附识】

  丰州

  丰州天德军节度秦为上郡北境汉属五原郡自晋怀帝永嘉之乱属赫连勃勃后周置永丰镇隋开皇中升为县改丰州大业七年为五原郡恭帝义宁元年改归顺郡唐武德元年为豊州总管府六年省贞观四年分灵州境置丰州都督府领蕃户天宝初改九原郡干元元年复丰州后入回鹘会昌中克之后唐改天德军辽神册五年攻下更名应天军复为州兵事属西南面招讨司领县二富民 【本汉临戎县辽改今名】 振武 【本汉定襄郡盛乐县元魏尝都于此唐武德四年克突厥建云中都督府高宗麟德三年改单于大都督府圣历元年又改安北都督开元七年割隶东受降城八年置振武军节度使会昌五年为安北都护府后唐庄宗以兄嗣本为振武节度使辽神盅元年伐吐浑还攻之尽俘其民以东唯存乡兵三百人防戌后更为县】

  云内州

  云内州开远军 【下】 节度本中受降城地辽初置代北云朔招讨司改云内州道宗清宁初升兵事属西南面招讨司 【案方舆纪要及续舆地考等书并云辽置开远军清宁初改云内州谨附识】 领县二柔服 宁人

  天德军

  天德军本中受降城唐开元中废横塞军置天安军于大同川干元中改天德军辽太祖破天德尽掠吏民以东后置招讨司渐成井邑仍以国族为天德军节度使

  宁边州

  宁边州镇西军 【下】 刺史本唐隆镇辽置兵事属西南面招讨司

  奉圣州

  奉圣州武定军 【上】 节度本唐新州后唐置团练使总山后八军庄宗同光二年升威塞军石晋割献辽太宗改升兵事属西京都部署司领州三县四永兴 【本汉涿鹿县地】 矾山 【本汉军都县】 龙门 望云 【本望云川地景宗于此建潜邸后置县隶彰愍宫】  归化州雄武军 【上】 刺史本汉下洛县元魏改文德县唐升武州僖宗改毅州后唐太祖复武州明宗又为毅州潞王仍为武州石晋割献辽改今名领县一文德 【本汉女祁县地元魏置县】  汗州清平军 【下】 刺史本汉潘县元魏置北齐置北燕郡改怀戎县隋废郡属涿郡唐武德中复置北燕州县仍旧贞观八年改妫州五代时奚王去诸以数千帐次妫州自别为西奚号汗州辽因之领县一怀来 【本怀戎县太祖改】  儒州缙阳军 【中】 刺史唐置后唐同光二年隶新州辽太宗改奉圣州仍属领县一缙山 【本汉广宁县地唐天宝中割妫州县置】

  蔚州

  蔚州忠顺军 【上】 节度本代郡周宣帝始置蔚州隋开皇中废唐武德四年复置至德二年改兴唐县干元元年仍旧石晋献地升忠顺军后更武安军统和四年入宋寻复之降刺史隶奉圣州升观察复忠顺军节度兵事属西京都部置司领县五灵仙 【唐置兴唐县梁改隆化县后唐同光初复置晋改今名】 定安 【本汉东安阳县地废辽置今县】 飞狐 【后周大象二年置广昌县于五龙城隋仁寿元年改今名】 灵丘 【汉置后汉省东魏复置属灵丘郡隋开皇中罢郡来属大业初改隶代州唐武德六年仍旧】 广陵 【本汉延陵县隋唐为镇州后唐同光初分兴唐县置石晋割属辽 案金史地理志广灵亦作陵辽统和三年析灵山置与辽志异谨附识】

  应州

  应州彰国军 【上】 节度唐武德中置金城县后改应州后唐明宗州人也天成元年升彰国军节度兴唐军寰州隶焉辽因之兵事属西京都部署司领三金城 【本汉阴馆县汉末废为阴馆城大业末陷突厥唐始置金城县】 浑源 【唐置】 河阴 【本汉阴馆县地初隶朔州辽清宁中来属】

  朔州

  朔州顺义军 【下】 节度本汉马邑县地魏始置朔州葛荣乱废高齐天保六年复置周武帝置朔州总管府隋大业三年改马邑郡唐武德四年复朔州辽升顺义军节度兵事属西京都部署司领州一县三鄯阳 【本汉定襄县地献帝建安中置新兴郡元魏置桑干郡高齐置招远县郡仍旧隋开皇三年置郡来隶大业元年改今名】 宁远 【齐天保六年于朔州西置招远县唐干元元年改今名】 马邑 【汉置属雁门郡唐开元五年析鄯阳县东三十里置大同军倚郭置今县】  武州宣威军 【下】 刺史赵惠王置武川塞魏置神武县唐末置武州后改毅州辽重熙九年复为武州号宣威军领县一神武 【魏置晋改新城初隶朔州后置州并宁远为一县来属】

  东胜州

  东胜州武兴军 【下】 刺史隋开皇七年置胜州大业五年改榆林郡唐贞观五年于南河地置决胜州故谓此为东胜州天宝七年又为榆林郡干元元年复为胜州辽神册元年破振武军胜州之民皆趋河东州废石晋割代北来献复置兵事属西南面招讨司领县二榆林河滨

  金肃州

  金肃州重熙十二年伐西夏置割燕民三百户防秋兵一千实之属西南面招讨司

  河清军

  河清军西夏归辽开直路以趋上京重熙十二年建城号河清军徒民五百户防秋兵一千人实之属西南面招讨司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一 州郡十一

 

  金一

  ○金一【上京路 威平路 东京路 北京路 西京路 中都路】

  金之壤地封疆东极吉林密雅呼达噶境北自扶余路之北三千余里和罗和博穆昆地为边右旋入泰州博勒果所浚界壕而西经临潢金山跨庆桓抚昌净州之北出天山外包东胜接西夏逾黄河复西历葭州及米脂塞出临洮废会州积石之外与生羌地相错复自积石诸山之南左折而东逾洮州越盐州堡循渭至大散关北并山入京兆络商州南以唐邓西南皆四十里取淮之中流为界而与宋为表里袭辽制建五京置十四总管府是为十九路其闲散府九节镇三十六防御郡二十二刺史郡七十三军十有六县六百三十二后复尽升军为州或升城堡寨镇为县是以金之京府州凡百七十九县加于旧五十一城寨堡关百二十二镇四百八十八东极海西逾积石北过阴山南抵淮汉地方万领里

  上京路

  咸平路

  东京路

  北京路

  西京路

  中都路

  △上京路

  上京路即哈尔呼之地金之旧土也国初称为内地太宗天眷元年号上京海陵贞元二年迁都于燕削上京之号止称会宁府世宗大定十三年七月复为上京府一领节镇四防御一县六镇一

  会宁府

  肇州

  隆州

  信州

  海兰路

  率宾路

  哈斯罕路

  和啰噶路

  乌克苏喇

  会宁府

  会宁府 【下】 初为会宁州太宗以建都升为府熙宗天眷元年置上京留守司以留守带本府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后置上京海兰等路提刑司领县三会宁 【倚与府同时置】 曲江 【初名镇东大定七年置十三年更今名】 宜春 【大定七年置】

  肇州

  肇州 【下】 防御使旧珠赫店也太宗天会八年以太祖兵胜辽肇基王绩于此遂建为州天眷元年十月置防御使隶会宁府海陵时尝为济州支郡章宗承安三年升为节镇军名武兴五年置漕运司以提举兼州事后废军宣宗贞佑二年复升为武兴军节镇置招讨司以使兼州事领县一始兴 【倚与州同时置】

  隆州

  隆州 【下】 利涉军节度使本辽黄龙府金天眷三年改为济州置利涉军海陵天德二年置上京路都转运司四年改为济州路转运司大定二十九年嫌与山东路济州同更今名贞佑初升为隆安府领县一利涉 【倚与州同时置】 镇一 【与县同时置】

  信州

  信州 【下】 彰信军刺史本渤海怀远军辽圣宗开泰七年建取诸汉民置领县一武昌 【本渤海怀福县地】 镇一 【八千户】 扶余路国初置万户海陵例罢万户乃改置节度使承安三年设节度副使

  海兰路

  海兰路置总管府贞元元年改总管为尹仍兼本路兵马都总管承安三年设兵马副总管

  率宾路

  率宾路节度使辽时为率宾府置刺史金天会二年以扎兰路都贝勒所居地瘠遂迁于此以海陵例罢万户置节度使因名率宾路节度使大定十一年以扎兰率宾相去千里既居率宾然不可忘本遂命名亲管明安曰扎兰明安承安三年设节度副使

  哈斯罕路

  哈斯罕路置节度使天会七年徒治宁州尝置都统司章宗明昌四年废

  和啰噶路

  和啰噶路国初置万户海陵例罢万户乃改置节度使承安三年置节度副使

  乌克苏喇

  乌克苏喇统军司后升为招讨司与扶余路近

  △咸平路

  咸平路府一领刺郡一县十

  咸平府

  韩州

  咸平府

  咸平府 【下】 总管府安东军节度使本辽咸州金初为咸州路置都统司天德二年八月升为咸平府后为总管府置辽东路转运司东京咸平提刑司领县八 【按元史地理志金咸平府领平郭安东新兴庆云清安归仁六县与金史异谨附识】 平郭 【倚旧名咸平太定七年更】 铜山 【辽同州镇安军辽太祖时以东平寨置因名东平军曰镇东金大定二十九年以与东平重故更】 新兴 【辽属银州富国军金熙宗皇统三年废州更名来属】 庆云 【辽属祺州佑圣军本以所俘檀州密云民建州密云后更名】 清安 【辽肃州信陵军金皇统三年降为县】 荣安 归仁 【辽旧隶通州安远军本渤海强师县辽更名】 玉山 【承安三年以穆苏集平郭林河之闲相去六百余里之地置贞佑二年升为节镇军曰镇安】

  韩州

  韩州 【下】 刺史辽置柬平军本渤海鄚颉府领县二临津 【倚未详何年置】 柳河 【本渤海粤喜县地辽以柳河名县】

  △东京路

  东京路府一领节镇一刺郡四县十七镇五

  辽阳府

  澄州

  潘州

  贵德州

  盖州

  复州

  博索府

  辽阳府

  辽阳府 【中】 东京留守司本辽东京金天会十年改南京路平州军帅司为东南路都统司之时尝治于此以镇高丽 【后置兵马都部署司天德二年改为本路都总管府后更置留守司】 领县四 【案元史地理地金领辽阳鹤野二县当是遗去宜丰石城二县谨附识】 镇一辽阳 【倚】 鹤野 镇一 【长宜哈斯罕在其地】 宜丰 【辽旧衍州安广军金皇统三年废为县】 石城 【宣宗兴定三年九月以县之灵岩寺为岩州名其倚郭县曰东安置行省】

  澄州

  澄州南海军刺史 【下】 本辽海军天德三年改州名领县二镇一临溟 镇一 【新昌】 析木 【辽同州广利军附郭县也金皇统三年废州来属案同州辽史地理志作铜州谨附识】

  潘州

  潘州昭德军刺史 【中】 本辽定理府地辽太宗时置军曰兴远 【案辽史地理志远作辽谨附识】 后为昭德军置节度 【案元史地理志云金为昭德军又更显德军谨附识】 金明昌四年改为刺史与通贵德澄三州皆隶东京领县五乐郊 【辽太祖俘三河之民建三河县于此后改今名】 章义 【辽旧广州金皇统三年降为县来属】 辽滨 【辽旧辽州东平军辽太宗改为始平军金皇统三年废为县】 挹楼 【辽旧兴州兴中军常安县尝置定理府刺史于此本挹楼故地金大定二十九年章宗更名】 双城 【辽双州保安军也金皇统三年降为县章宗时废】

  贵德州

  贵德州刺史 【下】 辽贵德州宁远军金初废军降为刺郡领县二贵德 【倚】 奉集 【辽属集州怀远军 案辽史地理志作怀众军与金史异谨附识】

  盖州

  盖州奉国军节度使 【下】 本高丽盖葛牟城辽辰州金明昌四年罢哈斯罕建辰州辽海军节度使六年以与陈同音更盖葛牟为名领县四镇二汤池 【辽属铁州建武军】 镇一 【神乡】 镇一 【大宁】 秀岩 【本大宁镇明昌四年升为县泰和四年仍废为镇贞佑四年复置】 熊岳 【辽属卢洲元德军】

  复州

  复州 【下】 刺史辽怀远军节度 【案辽史地理志作怀德军节度与金史异谨附识】 金明昌四年降为刺史领县二镇一永康 【倚旧名永宁大定七年更】 化成 【辽苏州安复军金皇统三年降为县来属贞佑四年升为金州兴定二年升为防御】 镇一 【归胜】 来远州 【下】 旧来远城本辽熟女直地金大定二十二年升军后为州

  博索府

  博索府路金初置统军司天德二年置总管府贞元元年与海兰路总管并为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 【此路皆明安户】

  △北京路

  北京路府四领节镇七刺郡三县四十二镇七寨一堡五十六

  大定府

  利州

  义州

  锦州

  瑞州

  广宁府

  懿州

  兴中府

  建州

  全州

  临潢府

  庆州

  兴州

  泰州

  大定府

  大定府 【中】 北京留守司辽中京金初因之贞元元年更为北京置留守司都转运司警巡院领县十一镇二大定 【倚辽县旧名】 镇一 【恩化】 长兴 【案方舆纪要云契丹置长安县今改为长兴县金史未详谨附识】 富庶 镇一 【文安】 松山 【辽松山州胜安军松山县开泰中置刺史太祖天辅七年置观察使皇统三年废州来属承安三年隶高州泰和四年复 案辽史地理志作松江州松江县与金志异据辽志大定府注云有松山松江县注同似当从金志为是谨附识】 神山 【辽属泽州金承安二年尝置惠州升孩儿馆为滦阳县以隶之奉和四年罢州及滦阳县】 惠和 【皇统三年以辽惠州惠和县置】 金源 【唐青山县辽开泰二年置以地有金甸为名】 和众 【辽属榆州金皇统三年罢州来属】 武平 【辽筑城杏埚初名新州圣宗统合间改为武安州金皇统三年降为武安县来属大定七年更名承安三年隶高州泰和四年复来属】 静封 【承安二年以和锡务置隶全州三年隶高州泰和四年来属】 三韩 【辽伐高丽迁马韩辰韩弁韩三国民为县置高州金天辅七年以高州置节度使皇统三年废为县承安三年复升为高州置刺史为全州支郡分武平松山静封三县隶焉泰和四年废】

  利州

  利州 【下】 刺使辽统和十六年置领县二镇一寨一箪俗 【辽统和四年置金因之】 龙山 【辽故潭州广润军县金皇统三年废州来属】 寨一 【兰州】 镇一 【漆河】

  义州

  义州 【下】 崇义军节度使辽宜州金天德三年更州名领县三镇一宏政 开义 【辽海北州广化军县金皇统三年废州来属】 镇一 【饶庆】 同昌 【辽成州兴府军县金初隶川州大定六年罢川州隶懿州承安二年复隶川州泰和四年来属】

  锦州

  锦州 【下】 临海军节度使旧隶兴中府后来属领县三永乐 【本慕容皝西乐县地】 案昌 神水 【辽开泰二年置金皇统三年废为镇大定二十九年复升为县】

  瑞州

  瑞州 【下】 归德军节度使本来州天德三年更为宗州泰和六年以避睿宗讳谓本唐瑞州地故更今名领县三镇一瑞安 【旧名来宾唐来远县也金明昌六年更为宗安泰和六年复更今名】 海阳 【辽润州海阳军故县金皇统三年废州来属】 镇一 【迁民】 海滨 【木辽隰州海平军故县金皇统三年废州来属】

  广宁府

  广宁府 【散下】 镇宁军节度使本辽显州奉先军金天辅七年升为府因军名置节度天会八年改军名镇宁天德二年隶咸平后废军隶东京泰和元年七月来属领县三 【旧有奉先县天会八年改为锺秀县镇六塞四】 镇二 【欢城辽西】 广宁 【旧名山东县大定二十九年更名有辽世宗显陵】 镇寨二 【闾城免儿窝】 望平 【大定二十九年升梁渔务置】 镇一 闾阳 【辽干州广德军奉陵县金天会八年废州更名来属有辽景宗干陵】 镇一 【闾阳衡家】 寨二 【大斧山北川】

  懿州

  懿州 【下】 宁昌军节度使辽尝更军名庆懿又为广顺复更今名金因之先隶咸平府泰和末来属领县二 【大定六年罢川州以宜民同昌二县来属承安二年复以二县隶川州泰和四年罢川州以宜民隶兴中同昌隶义州】 顺安 灵山 【本渤海灵峰县地】

  兴中府

  兴中府 【散下】 本辽霸州彰武军兴宗重熙十一年升为府更今名金因之领县四镇三兴中 【本唐柳城地】 镇一 【黔城】 永德 【辽安德州化平军安德县金大定七年更今名】 镇一 【箪安】 兴城 【辽严州保肃军县金皇统三年废州隶锦州】 宜民 【辽川州长宁军会同中尝名白川州天禄五年去白字金初因之与同昌县皆隶焉大定六年降为宜民县隶懿州承安二年复置川州改徽州寨为徽川县为懿州支郡泰和四年罢州及徽川县来属】 镇一 【咸康辽县也金初废为镇】

  建州

  建州 【下】 保靖军刺史辽初名军曰武宁后更金因之领县一永霸 【本唐昌黎县地】

  全州

  全州 【下】 盘安军节度使承安二年置改和硕务为靖封县 【案方舆纪要云寻废靖封县以卢川县属临潢府金史不言靖封之废谨附识】 黑河铺为卢川县拨北京三韩县拉呼等五明安以隶焉贞佑二年尝侨置于蓟州领县一安丰 【安元年改丰州铺为安丰县隶临潢府三年置全州盘安军节度使治】

  临潢府

  临潢府 【下】 总管府辽为上京金初因之天眷元年改为北京天德二年改北京为临潢府路以北京路都转运计为临潢府路转运司三年罢贞元元年以大定府为北京后但置北京临潢路提刑司大定后罢路并入大定府路贞佑二年尝侨置于平州蝢县五堡三十七 【大定问二十四后增】 临潢 【倚】 长泰 卢川 【承安二年以黑河铺升隶全州后复来属】 宁塞 【泰和元年置】 长宁 【辽永州永昌军县金天辅七年尝置节度使皇统三年废州来属】

  庆州

  庆州 【下】 元宁军刺史境内有祖州天会八年改为奉州皇统三年废境内有辽怀州旧置奉陵军天会八年更为奉德军皇统三年废领县一 【旧有孝安县天会八年改为庆民县皇统三年废】 朔平 【有榷场务 案辽史地理志庆州领元德孝安二县金史言废孝安而不及元德据方舆纪要云改置朔平县废元德县入焉当以方舆纪要为是谨附识】

  兴州

  兴州宁朔军节度使本辽北安州兴化军兴化县金承安五年升为兴州置节度军名宁朔改利民寨为利民县拨密齐显河图们必罕宁江苏玛拉三明安隶焉贞佑二年侨置于密云县领县二 【又有利民县承安五年以利民寨升泰和四年废】 兴化 【倚辽旧县金皇统三年降兴化军置隶大定府承安五年建兴州于县为倚郭】 宜兴 【本兴化县白檀镇泰和三年升为县】

  泰州

  泰州昌德军节度使辽时本契丹二十部族牧地海陵正隆间置昌德军隶上京大定二十五年罢之承安三年复置于长春县以旧泰州为金安县隶焉领县一 【旧有金安县承安三年置寻废】 堡十九长春 【辽长春州韶阳军金天德二年降为县隶肇州承安三年来属】

  △西京路

  西京路府二领节镇七刺郡八县四十镇九

  大同府

  丰州

  宏州

  净州

  桓州

  抚州

  德兴府

  昌州

  宣德州

  朔州

  武州

  应州

  蔚州

  云内州

  宁边州

  东胜州

  大同府

  大同府 【中】 西京留守司辽西京大同府金因之皇统元年以燕京路隶尚书省西京及山后诸部族隶元帅府旧置兵马都部署司天德元年改置本路都总管府后更置留守司置转运司及中都西京路提刑司领县七镇三大同 【倚辽析云中置】 镇一 【奉义】 云中 【晋旧县】 宣宁 【辽德州昭圣军宣德县金大定八年更名】 镇一 【窟龙城】 怀安 【晋故县】 天城 【辽析云中置】 白登 【本名长清大定七年更】 怀仁 【辽析云中置金贞佑二年并为云州】 镇一 【安七疃】

  丰州

  丰州 【下】 天德军节度使辽尝更军名应天寻复金因之皇统九年升为天德总管府置西北路招讨司以天德尹兼领之大定元年降为天德军节度使兼丰州管内观察使以元管部族直萨军马公事并隶西南路招讨司领县一镇一富民 【晋旧名】 镇一 【振武】

  宏州

  宏州 【下】 刺史辽名军曰博宁本襄阴村统和中建金初置保宁军后废军硕县二镇二襄阴 【倚本名永宁大定七年改】 顺圣 【本安塞军故地辽应历中置金因之】 镇二 【阳门贞佑二年升为县大罗】

  净州

  净州 【下】 刺史大定十八年以天山县升为丰州支郡刺史兼权机察领县一天山 【旧为榷场大定十八年置为倚郭】

  桓州

  桓州 【下】 威远军节度使军兵隶西北路招讨司明昌七年改置刺史领县一清塞 【倚明昌四年以罢绿事司置】

  抚州

  抚州 【下】 镇宁军节度使辽秦国大长公主建为州金明昌三年复置刺史为桓州支郡治柔远四年置司候司承安二年升为节镇军名镇宁拨西北路招讨司所管密齐显必喇温都必喇纳琳卓果斯桑噶锡德珲四明安以隶之领县四柔远 【倚大定十年置于燕子城隶宣德州明昌三年来属】 集宁 【明昌三年以春市场置】 丰利 【明昌四年以泥泺置】 威宁 【承安二年以新城镇置】

  德兴府

  德兴府辽奉圣州武定军节度金初因之大安元年升为府名德兴领县六镇一德兴 【倚旧名永兴县大安元年更名】 妫川 【本晋妫州辽尝名汗州县旧曰怀戎更名怀来金明昌六年更今名】 缙山 【辽儒州缙阳军县金皇统元年废州来属崇庆元年升为镇州 案方舆纪要延庆州注云皇统初州废崇庆初复置镇州旋庆缙山废县注云金州废县属德兴府金史未晰谨附识】 镇一 【永安】 望云 【本望云川地辽主尝居号曰御庄后改为县金因之】 矾山 【晋故县金初隶宏州明昌三年来属】 龙门 【晋县金初隶宏州后来属明昌三年割隶宣德州】

  昌州

  昌州天辅七年降为建昌县隶桓州明昌七年以狗泺复置隶抚州 【案方舆纪要云明昌七年复置昌州属德兴府与金史异谨附识】 后来属镇县一宝山

  宣德州

  宣德州 【下】 刺史辽改晋武州为归化州雄武军金大定七年更为宣化州八年复更为宣德领县二宣德 【旧文德县大定二十九年更名】 宣平 【承安二年以大新镇置以北边用兵尝驻此地】

  朔州

  朔州 【中】 顺义军节度使贞佑三年七月尝割朔州广武县隶代州领县二鄯阳 【晋故县】 马邑 【晋故县金贞佑二年升为固州】

  武州

  武州 【边下】 刺史大定前仍置宣威军领县一宁远 【晋故县】

  应州

  应州 【下】 彰国军节度使领县三金城 【晋故县】 山阴 【本名河阴大定七年以与郑州属县同故更焉贞佑二年升为忠州】 浑源 【晋县金贞佑三年升为浑源州 案元史地理志云升为浑源州仍置浑源县金史未详谨附识】

  蔚州

  蔚州 【下】 忠顺军节度使辽尝更为武安军寻复领县五灵仙 广灵 【亦作陵辽统和三年析灵仙置】 灵邱 【晋县金贞佑二年升为成州四年割为代州支郡】 定安 【晋县金贞佑年升为定安州】 飞狐 【晋县】

  云内州

  云内州 【下】 开远军节度使天会七年徒奚第一第三部来戌领县二镇一柔服 镇一 【宁仁旧县也大定后废为镇】 云川 【本哈达罕后升为裕民县皇统元年复废为哈达罕大定二十九年复升更今名】

  宁边州

  宁边州 【下】 刺史金初置镇西军贞佑三年隶岚州四年二月升为防御领县一宁边 【正隆三年置】

  东胜州

  东胜州 【边下】 刺史金初置武兴军领县一镇一东胜 镇一 【宁化】

  △中都路

  中都路辽太宗会同元年为南京开泰元年号燕京金贞元元年定都以燕乃列国之名不当为京师号遂改为中都府一领节镇三刺郡九县四十九镇七

  大兴府

  蓟州

  易州

  涿州

  顺州

  平州

  滦州

  雄州

  霸州

  保州

  安州

  遂州

  安肃州

  大兴府

  大兴府 【上】 辽南京府曰幽都仍号卢龙军开泰元年更为永安析津府金天会七年析河北为东西路时属河北东路贞元元年更今名领县十镇一大兴 【倚辽名析津贞元二年更今名】 镇一 【广阳】 宛平 【倚本晋幽都县辽开泰二年改】 安次 【晋旧名】 漷阴 【辽太宗太平中以漷阴村置】 永清 【晋旧名 案方舆纪要云永清县宋宋初霸州治景佑二年井入文安县金复置金史未详谨附识】 宝坁 【本新仓镇大定十二年置以香河县近民附之安三年升置盈州为大兴府支郡以香河武清隶焉寻废州】 香河 【辽以武清县之孙村置】 昌平 武清 【晋县】 良乡通州 【下】 刺史天德三年升潞县置以三河隶焉兴定二年升为防御领县二潞 【晋县】 三河 【晋县】

  蓟州

  蓟州 【中】 刺史辽置上武军 【案辽史地理志上作尚谨附识】 领县五 【旧有永济县大定二十七年以永济务置未详何年废又有黎豁县废置皆未详】 镇二渔阳 【倚】 遵化 【辽景州清安军】 镇一 【石门】 丰润 【泰和间置 案续舆地考云本玉田县之永济务金升为丰润县金史未详谨附识】 玉田 镇一 【韩城】 平峪 【大定二十七年以渔阳县大王镇升】

  易州

  易州 【下】 刺史辽置高阳军领县二易 涞水

  涿州

  涿州 【中】 刺史辽为永泰军领县五镇一范阳 【倚晋县】 镇一 【政满】 固安 【晋县】 新城 定兴 【大定六年以范阳县黄村置割涞水易县近民属之】 奉先 【大定二十九年置万宁县以奉山陵明昌二年更今名 案续舆地考云金析良乡宛平范阳三县地置万宁县金史未详谨附识】

  顺州

  顺州 【下】 刺史辽置归化军领县二温阳 【旧名怀柔明昌六年更名】 密云 【辽檀州武威军】

  平州

  平州 【中】 兴平军节度使辽为辽兴军金天辅七年以燕西地与宋遂以平州为南京以钱帛司为三司天会四年复为平州尝置军帅司十年徒军帅司治辽阳府后置转运司贞元元年以转运司并隶中都路贞佑二年置东面经略司寻罢领县五镇一卢龙 【倚】 抚宁 【本新安镇大定二十九年置】 海山 【本汉海阳故城辽以所俘望都县民置故名望都金大定七年更名】 迁安 【木汉领支县故城辽以所俘安喜县民置因名安喜金大定七年更今名】 镇一 【望昌】 昌黎 【辽营州邻海军以所俘定州民置广宁县金皇统二年降州来属大定二十九年以与广宁府重故更名】

  滦州

  滦州 【中】 刺史本黄洛故城辽为永安军金天辅七年因置节度使领县四镇二义丰 【倚】 石城 镇一 【榛子】 马城 乐亭 【案方舆纪要乐亭县大定未置金史未载谨附识】 镇一 【新桥】

  雄州

  雄州 【中】 天会七年置永定军节度使赐名易阳郡隶河北东路贞元二年来属领县三归信 【倚 案方舆纪要金并辽涿州所领之归义县入归信为雄州治金史未详谨附识】 容城 【泰和八年割隶安州贞佑三年隶安肃州】 保定 【宋保定军后废为县 案宋史地理志木涿州新镇地太平兴国六年置平戎军景德初改保定军宣和七年降为保定县属莫州方舆纪要云宋属莫州金属雄州金史未晰谨附识】

  霸州

  霸州 【下】 刺史辽益津郡隶何北东路金贞元年来属领县四益津 【倚大定二十九年刱置】 文安 大成 信安【金初因宋为信安军大定七年降为信安县隶霸州宣宗元光元年升为镇安府】

  保州

  保州 【中】 顺天军节度使宋旧军事金天会七年置顺天军节度使隶河北东路贞佑二年来属海陵赐名清苑郡领县二清苑 【倚宋名保塞金大定十六年更】 满城 【大定二十八年以清苑县塔院村置】

  安州

  安州 【下】 刺史宋顺安军治高阳金天会七年升为安州隶河北东路后置高阳军大定二十八年徒治葛城因升葛城为县作倚郭泰和四年改混泥城为渥城县来属八年移州治于渥城以葛城为属县领县三渥城 【倚泰和四年置】 葛城 【大定二十八年置】 高阳 【泰和八年改隶莫州寻复故】

  遂州

  遂州 【下】 刺史宋广信军金天会七年改为遂州隶河北东路贞元二年来属号龙山郡泰和四年废为遂城县隶保州贞佑二年复置州领县一遂城 【倚】

  安肃州

  安肃州 【下】 刺史宋安肃军金天会七年升为徐州军如旧隶河北东路贞元二年来属天德三年改为安肃州军名徐郡军大定后降为刺郡废军领县一安肃 【案金初州郡志雄霸保安遂安肃六州皆隶广宁府太宗纪载天会七年分河北为东西路则隶河北东路岂以平州为南京之后以六州隶广宁也不然则州郡地误】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一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二 州郡十二

 

  金二

  ○金二【南京路 河北东路 河北西路 山东东路 山东西路】

  南京路

  河北东路

  河北西路

  山东东路

  山东西路

  △南京路

  南京路金初曰汴京贞元元年更号南京府三领节镇三防御八刺郡八县一百八镇九十八

  开封府

  睢州

  归德府

  单州

  寿州

  陕州

  邓州

  唐州

  裕州

  河南府

  嵩州

  汝州

  许州

  钧州

  亳州

  陈州

  蔡州

  息州

  郑州

  颍州

  宿州

  泗州

  开封府

  开封府 【上】 留守司留守带本府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天德二年罢行台尚书省置转运司提刑司寻置统军司领县十五镇十五开封 【东附郭】 镇一 【延嘉】 祥符 【西附郭】 镇三 【陈桥八角郭桥】 阿武 通许 【宋名咸平金大定二十九年以与咸平府重更名】 泰康镇一 【桥崔】 中牟 镇四 【嗣田阳武万胜白沙】 杞 【宋雍邱县杞国也金正隆后更今名】 镇一 【圉城】 鄢陵 镇一 【马棚桥】 尉氏 镇二 【朱家曲朱楼】 扶沟 镇二 【建雄义店旧有赤仓头】 陈留 延津 【贞佑三年升为延州 案河南通志贞佑三年升为延州寻废州复置县谨附识】 洧川 【贞佑二年置惠民仓兴定二年以尉氏县之宋楼镇升】 长垣 封邱

  睢州

  睢州 【下】 刺史宋拱州保庆军金初犹称拱州天德三年更名领县三镇一襄邑 镇一 【重华】 考城 【宋隶南京金正隆前隶曹州后来属】 柘城

  归德府

  归德府 【散中】 宣武军故宋州宋南京应天府河南郡归德军金初置宣武军领县六镇四睢阳 【宋名宋城金承安五年更名】 镇一 【葛驿】 宁陵 【大定二十二年徒于汴河堤南右城】 下邑 【案续舆地考金改下邑为夏邑省志亦云当作夏邑为是谨附识】 镇一 【会亭】 虞城 谷熟 镇二 【营城洛场】 楚邱 【金初隶曹州海陵后来属兴定元年以限河不便改隶单州】

  单州

  单州 【中】 刺史宋砀郡金贞佑四年升为防御兴定五年置招抚司以安集河北遗黎领县四单父 成武 鱼台 砀山 【兴定元年以限河不便改隶归德府】

  寿州

  寿州 【下】 刺史宋隶寿春府金贞元元年来属泰和六年升为防御领县二镇一下蔡 蒙城 【宋隶毫州金初来属】 镇一 【蒙馆】

  陕州

  陕州 【下】 防御使未陕郡保平军节度金皇统二年降为防御贞佑二年升为节镇领县四镇七陕 【倚】 镇一 【石壕】 灵宝 镇二 【干壕关东】 湖城 镇二 【三门集津】 阌乡 镇二 【张店故镇皆又有曹张镇恐误】

  邓州

  邓州武胜军节度使宋南阳郡尝置榷场领县三 【按元史地理志金旧领穰城南阳内乡淅川顺阳五县据续舆地考云金省淅川县入内乡河西通志云金省顺阳县为镇盖元志误也谨附识】 镇六穰城 【倚】 镇四 【顺阳新野穰东板桥】 南阳 【按元史地理志云金升南阳县为申州续舆地考云金初置阳管县后始置镇平县属申州金史皆不载谨附识】 镇一 【张村】 内乡 镇一 【峡口】

  唐州

  唐州 【中】 刺史宋淮安郡尝置榷场领县四镇四泌阳 【倚】 镇一 【明阳】 比阳 镇一 【羊棚】 湖阳 【贞佑元年废】 镇一 【罗集】 桐柏 【大定十年始置正官兴定五年废】 镇一 【许封大定二十八年命规措界壕于唐邓间】

  裕州

  裕州本方城县泰和八年升置以方城县为倚郭割汝州叶县许州舞阳隶焉领县三镇四方城 【倚】 镇一 【平台】 叶 【本隶汝州泰和八年来属】 镇一 【临坟】 舞阳 【本隶许州泰和八年来属】 镇二 【吴城北舞】

  河南府

  河南府 【散中】 宋南西京河南府雒阳郡初置德昌军金兴定元年升为中京府曰金昌领县九 【正隆郡志有寿安县纪录皆无】 镇四洛阳 【倚 按宋史地理志河南府治河南县河南通志云金正隆二年省河南入洛阳谨附识】 镇一 【龙门】 沔池 【按元史地理志云金升为韶州谨附识】 登封 孟津 【贞佑三年升为淘州十二月复为县】 镇一 【长泉旧有河清镇后废】 芝田 【朱名永安金贞元元年更名】 新安 偃师 镇一 【缑氏】 宜阳 【按河南通志云金改寿安县为宜阳县谨附识】 巩 镇一 【洛口】

  嵩州

  嵩州 【中】 刺史旧名顺州天德三年更名领县四 【按元史地理志云金领伊阳福昌二县与金史异谨附识】 镇四伊阳 【宋隶河南府】 镇一 【鸣皋旧有伊阙镇后废】 永宁 【宋隶河南府金正隆六年以前倚治于府后即镇为县】 镇一 【府店】 福昌 【宋隶河南府】 镇二 【韩城三乡】 长水 【宋隶河南府】

  汝州

  汝州 【上】 刺史宋临汝郡陆海军节度金初为刺郡贞佑三年八月升为防御领县四镇二梁 郏城 【宋隶许州 按宋史地理志改汝州郏城县为郏县隶许州盖金复为郏城县来隶谨附识】 镇一 【黄道】 鲁山 宝丰 镇一 【汝南】

  许州

  许州 【下】 昌武军节度使宋颍昌府许昌郡忠武军领县五镇七长社 【倚】 镇二 【许由椹涧】 郾城 镇二 【驼口新寨】 长葛 临颍 镇二 【合流繁城】 襄城 【本隶汝州泰和七年来属】 镇一 【颖桥】

  钧州

  钧州 【中】 刺史旧阳翟县伪齐升为颍顺军金大定二十二年升为州仍名颍顺二十四年更今名领县二镇一阳翟 【倚】 新郑 【宋隶郑州】 镇一 【郭店】

  亳州

  亳州 【上】 防御使宋谯郡集庆军隶扬州金贞佑三年升为节镇军名集庆领县六镇五谯 【倚有涡水泡水】 镇一 【双沟】 鹿邑 镇一 【郸城】 卫真 镇一 【谷阳】 城父 酇 镇一 【酇阳】 永城 【兴定五年升为永州以下邑砀山酇县隶焉】 镇一 【保安】

  陈州

  陈州 【下】 防御使宋淮宁府淮阳郡镇安军领县五镇二宛邱 项城 南顿 镇一 【殄寇】 商水 【本激水宋避宣祖讳改】 西华 镇一 【长平】

  蔡州

  蔡州 【中】 防御使宋汝南郡淮康军金泰和八年升为节度军曰镇南尝置榷场领县六镇二汝阳 镇一 【保城】 遂平 上蔡 西平 确山 镇一 【毛宗】 平舆

  息州

  息州本新息县泰八年升为息州以新息为倚郭割真阳褒信新蔡棣焉为蔡州支郡领县四镇一新息 【倚】 镇一 【王务】 真阳 【本隶蔡州泰和八年来属】 褒信 【本隶蔡州泰和八年来属】 新蔡 【本隶蔡州泰和八年来属】

  郑州

  郑州 【中】 防御仗宋荥阳郡奉宁军节度领县七镇三管城 【倚贞佑四年更名故市】 荥阳 密 镇二 【大騩锞水】 河阴 原武镇一 【陈桥】 泛水 荥泽

  颍州

  颍州 【下】 防御使宋顺昌府汝阴郡尝置榷场金正隆四年罢榷场领县四镇十一 【旧有万善镇后废】 汝阴 【倚】 颍土 【元光二年改隶寿州】 镇十 【永宁漕口王家市栎头永清椒陂正阳江陂界沟斤沟】 泰和 沈邱镇一 【永安】

  宿州

  宿州 【中】 防御仗宋符离郡保静军节度隶扬州金初隶山东西路大定六年来属贞佑三年升为节镇军曰保静领县四镇八 【旧有荆山镇】 符离 【倚】 镇三 【曲沟符离黄团】 临涣 镇三 【柳子郸泽桐墟】 灵璧 【宋元佑元年置】 镇一 【西固】 蕲 镇一 【静安】

  泗州

  泗州 【中】 防御使宋临淮郡金正阪四年正月罢凤翔府唐邓颍蔡巩洮等州并胶西县诸榷场但置榷场于泗州先隶山东西路大定六年来属领县四镇六淮平 【旧盱胎县明昌六年以宋有盱眙军故更】 虹 镇二 【千仙通海】 临淮 镇四 【安河吴城青阳翟家湾】 睢宁 【兴定二年以宿迁县之古城置又有淮滨兴定二年以桃园置元光二年废】

  △河北东路

  河北东路天会七年析河北为东西路各置本路兵马都总管府一节镇二防御一刺郡五县三十镇三十八

  河间府

  蠡州

  莫州

  献州

  冀州

  深州

  清州

  沧州

  景州

  河间府

  河间府 【中】 总管府瀛海军宋河间郡瀛海军金天会七年置总管府正隆间升为次府置瀛州瀛海军节度使兼总管置转运司后复置总管府河北东西大名等路提刑司领县二镇三河间 【倚】 镇三 【策城永宁北林】 肃宁

  蠡州

  蠡州 【下】 刺史宋永宁军金天会七年升为宁州博野郡军天德三年更为蠡州领县一镇一博野 【倚】 镇一 【新桥】

  莫州

  莫州 【下】 刺史宋文安郡军防御治任邱金贞佑二年降为鄚亭县领县一镇一任邱 镇一 【长丰】

  献州

  献州 【下】 刺史本乐寿县天会七年升为寿州天德三年更今名领县二镇十乐寿 【倚】 交河 【大定七年以石家团置】 镇十 【景城南大树刘解榭家参军贯河北望夹汉策河沙涡】

  冀州

  冀州 【上】 宋信都郡金天会七年仍旧置安武军节度使领县五镇六信都 【倚】 镇一 【来远后废】 南宫 镇三 【唐阳后增宁化七公二镇】 衡水 武邑 镇一 【观津后废】 枣强 镇一 【广川后废】

  深州

  深州 【上】 刺史宋阳郡防御金初为刺郡领县五镇一静安 【倚】 镇一 【下博】 束鹿 武强 饶阳 安平

  清州

  清州 【中】 宋干宁郡军金天会七年以守边置防御领县三镇一会川 【本名干宁贞元元年更名】 镇一 【范桥】 兴济 【本隶沧州大定六年来属】 靖海 【明昌四年以清州窝子口置】

  沧州

  沧州 【上】 横海军 【按元史地理志作临海军谨附识】 节度使宋景城郡金贞元二年来属领县五镇十一清池 镇五 【长芦新饶安旧饶安干符郭疃旧有郭桥后废】 无棣 镇一 【分水】 盐山 镇四 【海丰海润后增利丰扑头二镇】 南皮 镇一 【马明】 乐陵 【旧有会宁河永利东中三镇后废】

  景州

  景州 【上】 刺史宋永静军同下州治东光金初升为景州贞元二年来属大安间避章庙讳更为观州领县六镇四东光 【倚】 镇一 【建桥】 阜城 将陵 吴桥 【按续舆地考云金于将陵县之吴川镇置县金史未详谨附识】 蓚 【宋隶冀州】 宁津 【按续舆地考云本保安镇金置宁津县金史未详谨附识】 镇三 【西保安广平会津】

  △河北西路

  河北西路天会七年析为西路府三节镇二防御二刺郡五县六十一镇三十三

  真定府

  威州

  沃州

  邢州

  洺州

  彰德府

  磁州

  中山府

  祁州

  浚州

  卫州

  滑州

  真定府

  真定府 【上】 总管府成德军宋常山郡镇州成德军节度金正隆间依旧次府置本路兵马都总管府转运司领县九镇三真定 【倚】 稾城 平山 栾城 获鹿 【兴定三年升为镇宁州权河北西路以经略使武仙驻焉】 行唐 镇二 【嘉佑北镇旧有行台新年二镇后废】 阜平 【胡昌四年以北镇置】 灵寿 镇一 【慈谷】 元氏

  威州

  威州 【下】 刺史天会七年以并陉县升置陉山郡军后为刺史领县一并陉

  沃州

  沃州 【上】 刺史宋徽宗升为庆源府赵郡庆源军治平棘金天会七年改为赵州天德三年更为沃州盖取水沃火之义军曰赵郡军后废军领县七镇一平棘 【倚】 临城 高邑 赞皇 宁晋 镇一 【奉城】 柏乡 隆平

  邢州

  邢州 【上】 安国军节度使宋信德府巨鹿郡安国军节度金天会七年降为邢州仍置安国军节度领县八镇四邢台 唐山 【按宋史地理志无唐山县据方舆纪要云本柏人县唐元宗天宝初改为尧山县宋因之金改为唐山金史未详谨附识】 内邱 平乡 镇一 【道武】 任 镇一 【新店】 沙河 镇一 【綦村】 南和 巨鹿 镇一 【团城】

  洺州

  洺州 【上】 防御使宋广平郡治永年金天会七年以守边置防御领县九镇四永年 镇一 【西临洛】 广平 【本魏县金大定七年更】 宗城 【按宋地宗城县属大名府当是金时改属洺州金史未详谨附识】 新安 成安 肥乡 镇一 【新安】 鸡泽 曲周 镇二 【平恩白家滩】 名水 【按方舆纪要云宋初置洺水县寻废金复置金史未详谨附识】

  彰德府

  彰德府 【散下】 宋相州邺郡彰德军节度治安阳金天会七年仍置彰德军节度明昌三年升为府以军为名领县五镇五安阳 【倚】 镇三 【天佑永和丰乐】 林卢 【旧林卢镇贞佑三年升为林州置元帅府兴定三年升为节镇以安阳县水治村为辅岩县隶焉】 汤阴 镇一 【鹤璧】 临漳 镇一 【邺镇】 辅岩 【本水治村兴定三年置】

  磁州

  磁州 【中】 刺史宋滏阳郡金初置滏阳郡军领县三镇八滏阳 镇四 【台城观城昭德后废二祖增临水镇】 武安 镇一 【固镇】 邯郸镇三 【大赵北阳邑城土民须知惟有邯山镇】

  中山府

  中山府宋府金天会七年降为定州博陵郡定武军节度仗后复为府领县七镇二安喜 【倚】 新乐 无极 永平 【贞佑二年升为完州 按续舆地考云北平县宋升北平军金改永平县金史未详谨附识】 庆都 【按方舆纪要本望都县金改为庆都县金史未详谨附识】 曲阳 【剧】 镇一 【龙泉】 唐 镇一 【军城】

  祁州

  祁州 【中】 刺史宋蒲阴郡金初置蒲阴郡军领县三蒲阴 鼓城 深泽

  浚州

  浚州 【中】 防御使宋大邳郡通利军又改平川军金天会山年以边境置防御使皇统八年缣与宗隽音同更为通州天德三年复领县二镇二黎阳 卫 镇二 【卫桥淇门】

  卫州

  卫州 【下】 河平军节度使宋汲郡金会会七年置防御使明昌三年升为河平军节度治汲县以滑州为支郡大定二十六年以避河患徒于其城二十八年复旧治贞佑三年徒治于宜村新城以胙城为倚郭领县五镇二汲 新乡 苏门 【本共城大定二十九年改为河平避显宗讳也明昌三年又改今名贞佑三年升为辉州兴定四年置山阳县隶焉】 镇一 【早生】 获嘉 镇一 【大宁】 胙城 【本隶南京海陵时割隶滑州泰和七年复隶南京八年以限河来属贞佑三年为卫州倚郭增置主簿兴定四年以修武县重泉村置县来隶】

  滑州

  滑州 【下】 刺史宋灵河郡武成军本南京属郡金大定六年割隶大名府领县二镇二白马 镇二 【卫内武城】 内黄 【本隶大名府大定六年来属】

  △山东东路

  山东东路为京东东路治益都府二节镇二防御二刺郡七县五十三镇八十三

  益都府

  潍州

  滨州

  沂州

  密州

  海州

  莒州

  棣州

  济南府

  淄州

  莱州

  登州

  宁海州

  益都府

  益都府 【上】 总管府宋镇海军金初仍旧置军置南青州节度使后升为总管府置转运司大定八年置山东东西路统军司领县七镇七益都 临朐 穆陵 【贞佑四年升临朐之穆陵置】 寿光 镇一 【广陵有盐场】 博兴 镇二 【博昌淳化】 临淄乐安 【按山东通志云金改千乘县为乐安县谨附识】 镇四 【新镇高家港清河王家】

  潍州

  潍州 【中】 刺史领县三镇一北海 【倚】 镇一 【固底】 昌邑 昌乐

  滨州

  滨州 【中】 刺史宋为军事领县四镇十渤海 镇五 【丰国宁海滨海蒲台安平】 利津 【明昌三年以永和镇升置】 蒲台 【按宋朝事实云省蒲台县入渤海县当是金时复置谨附识】 镇二 【安定合波】 沾化 【本名招安明昌六年更】 镇三 【永丰阜永利】

  沂州

  沂州 【上】 防御使宋琅邪郡领县二镇三临沂 【剧】 镇三 【长任向城利城】 费

  密州

  密州宋为密州高密郡安化军节度领县四镇七诸城 【剧】 镇三 【普庆信阳草桥】 安邱 镇一 【李文】 高密 胶西 镇三 【张仓梁乡陈村】

  海州

  海州 【中】 刺史领县五镇四朐山 赣榆 【本怀仁大定七年更】 镇二 【荻水临洪】 东海 涟水 【本涟水军皇统二年降为县来属】 镇二 【太平金城按金志海州领县五而所列止有朐山赣榆东海涟水四县考宋元二史地理志海州并有沐阳县续舆地考云金海州领朐山赣榆东海涟水沐阳五县盖金志脱去沐阳字也谨附识】

  莒州

  莒州 【中】 刺史本城阳军大定二十二年升为城阳州二十四年更今名领县三镇二莒 日照 【按山东通志哲宗元佑二年置日照镇属密州金升为县来属谨附识】 镇一 【涛洛】 沂水 镇一 【沂安旧有扶沟洛镇二镇后废】

  棣州

  棣州 【上】 防御使宋安乐郡领县三镇九厌次 镇五 【清河归化达多永利脂角】 阳信 镇二 【钦风西界】 商河 镇二 【归二官口】

  济南府

  济南府 【散上】 宋齐州济南郡初置兴德军节度使后置尹置山东东西路提刑司领县七镇二十九历城 镇六 【盘水中宫老僧口上洛口王舍人店遥墙】 临邑 镇三 【新镇安肃新市】 齐河 【按山东通志云宋于禹城县之耿济镇改置济河镇金大定八年升镇为齐河县谨府识】 镇三 【晏城刘宏新孙耿】 章邱 镇四 【普济延安临济明水】 禹城 镇三 【新安仁水寨黎济寨】 长清 【剧】 镇六 【赤庄吕镇李家庄归德丰济阴河】 济阳 【按山东通志云金天会七年始割章邱之标竿镇及临邑之故着县置济阳县谨附识】 镇四 【回河曲提旧孙耿仁丰】

  淄州

  淄州 【中】 刺史宋淄川郡军领县四镇六淄川 【倚】 镇三 【金岭张店神店】 长山 邹平 镇三 【淄乡介东孙家岭旧有崖店镇后废 按山东通志云金明昌中于邹平之赵岩口置齐东镇又云哀宗天兴二年以唐青城镇为青城县寻废谨附识】 高苑

  莱州

  莱州 【上】 定海军节度使宋为东莱郡领县五镇一掖 【倚】 莱阳 镇一 【衡村旧有海仓西由移风三镇】 即墨 胶水 招远 【按山东通志云金天会中于掖县之罗峰镇置招远县谨附识】

  登州

  登州 【中】 刺史宋东牟郡领县四镇二蓬莱 福山 【按山东通志云金于唐两山镇置福山县谨附识】 镇一 【孙大川】 黄 镇一 【马亭】 栖霞 【按山东通志云金明昌中始于阳疃镇置栖霞县谨附识】

  宁海州

  宁海州 【上】 刺史本宁海军大定二十二年升为州 【按山东通志云金明昌中于牟平县置宁海军后改军为州谨附识】 领县二镇二牟平 镇一 【汤泉】 文登 【剧】 镇一 【温水】

  △山东西路

  山东西路府一领节镇二防御二刺郡五县三十七镇四十八

  东平府

  济州

  徐州

  邳州

  滕州

  博州

  兖州

  泰安州

  德州

  曹州

  东平府

  东平府 【上】 天平军节度使宋东平郡旧郓州后以府尹兼总管置转运司领县六镇十九须城 东阿 镇五 【景德木仁关山铜城阳刘】 阳谷 镇二 【乐安定水】 汶上 【本名中都贞元元年更为汶阳泰和八年更今名】 镇一 【柴城】 寻张 【大定七年河水坏城迁竹口镇十年复旧治】 镇一 【竹口】 平阴 镇十 【但欢安宁宁乡翔鸾固留滑口广里石横澄空傅家岸】

  济州

  济州 【中】 刺史宋济阳郡旧治巨野金天德二年徒治任城县分巨野之民隶嘉祥郓城金乡三县领县四镇二任城 【倚】 镇一 【鲁桥】 金乡 镇一 【昌邑】 嘉祥 【旧有合来山口二镇后废 按山东通志云金皇统中析巨野山口镇置嘉祥县谨附识】 郓城 【大定六年徒治盘沟村以避河决】

  徐州

  徐州 【下】 武宁军节度使宋彭城郡金贞佑三年改隶河南路领县三镇五彭城 【倚】 镇三 【吕梁利国下唐又有厥堌镇元光二年升为永固县】 萧 镇二 【白土安民旧有丰晋城双沟二镇】

  邳州

  邳州 【中】 刺史宋淮阳军金贞佑三年改隶河南路领县三下邳 兰陵 【本永县明昌六年更名贞佑四年徒治上娄村 按山东通志云金明昌初改唐承县为兰陵县兴定中置峄州治此谨附识】 宿迁 【元光二年废】

  滕州

  滕州 【上】 刺史宋滕阳军金大定二十二年升为滕阳州二十四年更今名贞佑三年为兖州支郡领县三镇一滕 【旧名滕阳大定二十四年更】 沛 镇一 【陶阳】 邹 【宋隶泰宁军】

  博州

  博州 【上】 防御使宋博平郡领县五镇十一聊城 【倚】 镇二 【王馆武水】 堂邑 镇二 【回河侯固】 博平 镇一 【博平】 在平 【按东昌府志云唐省茌平入聊城县宋因之金天会中复置谨附识】 镇二 【唐平兴利】 高唐 镇四 【固河齐城灵城夹滩】

  兖州

  兖州 【中】 泰定军节度仗宋袭庆府鲁郡旧名泰宁军金大定十九年更领县四嵫阳 【本瑕邱】 曲阜 【宋名仙源 按山东通志云金天会中复名曲阜谨附识】 泗水 宁阳 【旧名龚县大定二十九年以避显宗讳改】

  泰安州

  泰安州 【上】 刺史本泰安军大定二十二年升领县三镇二奉符 【倚】 镇二 【太平静封】 荚芜 新泰

  德州

  德州 【上】 防御使宋平原郡军领县三镇七安德 镇四 【磁博向化盘河德安】 平原 镇一 【水务】 德平 镇二 【怀仁孔家镇】

  曹州

  曹州 【中】 刺史宋兴仁府济阴郡彰信军本隶南京金泰和八年来属大定八年城为河所没迁州治于古乘氏县领县三镇一济阴 【倚】 镇一 【濮水】 定陶 【本宋广济军神宗熙宁间废为定陶县】 东明 【初隶南京后避河患徒河北冤句故地后以故县为兰阳仪封有旧东明城 按元史地理志汴梁路有兰阳仪封二县河南通志兰阳县注云金析东明六乡为县取其首乡曰兰阳以为名仪封县注云汉为东昏县地后魏为孝阳县北济废金复置改曰仪封县与金史以故县为兰阳仪封之说正合是曹州所领当增入兰阳仪封为五县谨附识】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二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三 州郡十三

 

  金三

  ○金三【大名府路 河东北路 京兆府路 凤翔路 鄜延路 庆原路 临洮路】

  大名府路

  河东北路

  河东南路

  京兆府路

  凤翔路

  鄜延路

  庆原路

  临洮路

  △大名府路

  大名府路宋北京魏郡府一领刺郡三县二十镇二十二金贞佑二年十月置行尚书省

  大名府

  恩州

  濮州

  开州

  大名府

  大名府 【上】 天雄军 【案府志云金贞佑二年改武安军金史未详谨附识】 旧为散府先置统军司天德二年罢以其所辖民户分隶旁近总管府正隆二年升为总管府附近十二明安皆隶焉兼漕河事领县十镇十三 【旧有柳林侯固二镇】 大名 【倚】 镇一 元城 镇二 【安定安贤】 魏县 冠氏 镇四 【普通清水博宁桑桥】 南乐 【案宋史地理志南乐朝城二县并以崇宁四年改属澶州金时盖自澶州还属大名耳金史未详谨附识】 镇一 【南乐】 馆陶 镇一 【馆陶】 夏津 镇一 【孙生】 朝城 镇一 【韩张】 清平镇一 【清平】 莘 镇一 【马桥】

  恩州

  恩州 【中】 刺史宋清河郡军事治清河今治历亭领县四镇六历亭 【倚】 镇四 【漳南新安乐旧安乐王杲】 武城 镇一 【武城】 清河临清 镇一 【曹仁】

  濮州

  濮州 【下】 刺史未濮阳郡领县二镇三鄄城 【倚】 镇二 【临濮雷泽皆旧县贞元二年为镇】 范 镇一 【定安】

  开州

  开州 【中】 刺史宋开德府澶渊郡镇宁军节度降为澶州金皇统四年复更今名领县四镇一濮阳 【倚】 清丰 观城 镇一 【武乡】 长垣 【查隶南京泰和八年以限河不便来属】

  △河东北路

  河东北路宋河东路金天会六年析河东为南北路各置兵马都总管府一领节镇三刺郡九县三十九镇四十堡十寨八

  太原府

  晋州

  忻州

  平定州

  汾州

  石州

  葭州

  代州

  隩州

  宁化州

  岚州

  岢岚州

  保德州

  管州

  太原府

  太原府 【上】 武勇军宋太原郡河东军节度金初依旧为次府复名并州太原郡河东军总管府置转运司领县十一镇八阳曲 【倚 案山西通志云大定闲割榆次之西北乡属焉金史未详谨附识】 镇五 【阳曲百井赤塘关天关陵井驿】 太谷 【案山西通志云兴定四年于清源置晋州以太谷隶焉金史未详谨附识】 平晋 【贞佑四年废兴定元年复置】 镇二 【晋宁晋祠】 清源 徐沟 【本清源县之沟镇大定二十九年升 案山西通志云兴定四年改隶晋州金史未详谨附识】 榆次祈 【案山西通志云贞佑中以尚书左丞胥鼎议于县东团柏镇置■〈山责〉州县属焉州寻废兴定中隶晋州金史未详谨附识】 镇一 【团柏】 文水 交城 盂 【兴定中升为州听终州元帅府节制置刺中寻复】 寿阳 【兴定二年尝割隶平定州】

  晋州

  晋州 【兴定四年以寿阳县西张寨置】

  忻州

  忻州 【下】 刺史旧定襄郡军领县二镇四秀容 镇四 【忻口云内徒合石】 定襄

  平定州

  平定州 【中】 刺史本未平定军金大定二年升为州兴定二年为防御十一月复降为刺郡领县二镇三平定 【倚】 镇二 【承天东百井】 乐平 【兴定四年升为皋州】 镇一 【净阳】

  汾州

  汾州 【上】 宋西河郡军事金天会六年置汾阳军节度使后又置河东南北路提刑司领县五镇二西河 镇一 【郭栅】 孝义 介休 镇一 【洪山】 平遥 灵石 【贞佑三年割隶霍州四年复来属】

  石州

  石州 【上】 旧昌化军刺史兴定五年复隶晋阳从郭文振之请也领县六镇四离石 【倚】 镇一 【石窟】 方山 【贞佑四年徒治于积翠山】 孟门 【宋隶晋宁军金明昌六年改】 镇二 【吴保天泽】 温泉 【贞佑四年改隶汾州】 临泉 【宋隶晋宁军 案元史地理志金名临水县谨附议】 镇一 【克明】 宁乡 【旧名平夷明昌六年更】

  葭州

  葭州 【下】 刺史本晋宁军贞元元年隶汾州大定二十二年升为晋宁州二十四年更今名在黄河西兴定二年以河东残破改隶延安府 【案元一统志云葭州金初为夏人所残皇统三年复立军治后为州领通秦弥川太和建宁吴堡凡五县考五县多宋时堡砦疑金未并升为县谨附识】 领寨八堡九 【神泉寨永祚堡乌龙寨康定堡宁河寨宁河堡太和寨神木寨通津堡弥川寨护川堡强川堡清川堡通泰寨通泰堡晋安堡吴堡寨已上皆在黄河西临西夏界】

  代州

  代州 【中】 宋雁门郡防御金天会六年置震武军节度使贞佑二年侨置西面经略司寻领县五镇十三雁门 【倚】 镇三 【雁门西陉胡谷】 崞 镇一 【楼板】 五台 【贞佑四年升为台州】 镇二 【兴差石觜】 广武 【贞佑三年来属】 繁畤 【贞佑三年升为坚州】 镇七 【茹越大石义兴麻谷瓶形梅回宝兴】

  隩州

  隩州 【下】 本宋火山军金大定二十二年升为火山州后更今名兴定二年改隶岚州四年以残破徒治于黄河滩许父寨领县一镇一河曲 【贞元元年置】 镇一 【邺镇】

  宁化州

  宁化州 【下】 刺史本宁化军大定二十二年升为州领县一镇一宁化 镇一 【窟谷】

  岚州

  岚州 【下】 宋楼烦郡军事金天会六年置镇西节度使领县三镇四宜芳 镇一 【飞鸢】 合河 【案元史地理志合河金升兴州隶太原路谨附识】 镇三 【合河津乳浪盐院渡】 楼烦

  岢岚州

  岢岚州 【下】 刺史本宋崎岚军金大定二十二年为州贞佑三年升为防御四年升为节镇寻复为防御领县一堡一岚谷 堡一 【寒光】

  保德州

  保德州 【下】 刺史本宋保德军金大定二十二年升为州元光元年升为防御领县一保德 【大定十一年置】

  管州

  管州 【下】 刺史本宋宪州静乐郡金天德三年更兴定三年升防御领县一静乐

  △河东南路

  河东南路府二节镇三防御一刺郡六县六十九镇三十关六

  平阳府

  隰州

  吉州

  河中府

  绛州

  解州

  泽州

  潞州

  辽州

  沁州

  怀州

  孟州

  平阳府

  平阳府 【上】 宋平阳郡建雄军节度本晋州初为次府置建雄军节度使金天会六年升总管府置转运司兴定二年以残破降为散府领县十镇一临汾 【天会六年定临汾为次赤余并次畿置丞簿尉各一】 襄陵 【倚】 镇一 【故关】 淇洞 赵城 霍邑 【贞佑三年升为霍州以赵城汾西灵石隶焉兴定元年升为节镇军曰镇定】 汾西 岳阳 浮山 【旧名神山大定七年更为浮山兴定四年更名忠孝】 和川 冀氏

  隰州

  隰州 【上】 刺史宋大宁郡团练旧大宁郡军刺史金天会六年改为南隰州以与北京隰州重也天德三年去南字领县六关四隰川 【倚】 仵城 【兴定五年升以隰川之仵城镇置】 蒲 【兴定五年升为蒲州以大宁隶焉】 大宁 关一 【马门关】 永和 关一 【永和关】 石楼 【按通志云金镇西州谨附识】 关二 【永宁上平关】

  吉州

  吉州 【下】 宋置团练旧名慈州金天德三年改为耿州置文成郡军明昌元年更今名领县二吉乡 乡宁

  河中府

  河中府 【散上】 宋河东郡旧置护国军节度仗金天会六降为蒲州置防御使天德元年升为河中府仍旧护国军节度使大定五年置陕西元帅府领县七镇四河东 【倚】 镇二 【永乐合河】 荣河 【贞佑三年升为荥州以河津万泉隶焉】 镇一 【北郎】 虞乡万泉 镇一 【胡壁】 临晋 河津 猗氏

  绛州

  绛州 【上】 宋置绛郡防御金天会六年置绛阳军节度使兴定二年升为晋安府总管河东南路兵马三年置河东南路转运司领县八镇五关一正平 【倚剧】 镇一 【泽掌】 曲沃 【剧】 镇二 【柴村九王】 稷山 翼城 【兴定四年升为翼州以垣曲绛隶焉元光二年升为节镇军曰翼安】 太平 垣曲 镇一 【皋落】 关一 【行台】 降 镇一 【绘交】 平水 【兴定四年徒置汾河之西从平阳公胡天祚之请也】

  解州

  解州 【上】 刺史宋庆成军防御金初置解梁郡军后废为刺郡贞佑三年复升为节镇军名宝昌兴定四年徒治平陆县领县六镇四解 【倚】 平陆 镇一 【张店】 芮城 【宋隶陕州】 夏 【案宋史地理志夏县属陕州当是金时改属金史未详谨附识】 镇一 【曹张】 安邑 闻喜镇二 【东镇刘庄】

  泽州

  泽州 【上】 刺史宋高平郡金天会六年以与北京泽州同加南字天德三年复去南字贞佑四年隶潞州昭义军后又改隶孟州元光二年升为节镇军曰忠昌领县六镇二晋城 【倚】 镇二 【周村巴公旧又有星轺镇】 端氏 陵川 阳城 【元光二年升为绩州】 高平 沁水

  潞州

  潞州 【上】 宋隆德府上党郡昭德军节度使金天会六年节度仗兼潞南辽沁观察处置使领县八镇四上党 【倚】 镇一 【八义】 壶关 屯留 镇一 【寺底】 长子 镇一 【横水】 潞城襄垣 镇一 【禠亭】 黎城 涉 【贞佑三年升为崇州以黎城县隶焉四年以残破复为县兴定五年复升为州】

  辽州

  辽州 【中】 刺史本宋乐平郡刺史金天会六年以与东京辽州同加南字天德三年复去南字领县四镇一关一辽山 【倚】 镇一 【平城旧县也贞元闲废为镇属辽山县及废旧芹泉镇】 关一 【黄泽】 榆社 和顺 仪城 【旧为平城县贞元二年废入辽山为镇贞佑四年复升为县更今名】

  沁州

  沁州 【中】 锦山郡宋威胜军金天会六年升为州元光二年升为节镇军曰义胜领县四镇一铜鞮 【倚】 武乡 镇一 【南关】 沁源 【元光二年升为谷州】 绵上

  怀州

  怀州 【上】 宋河内郡防御金天会六年以与临潢府怀州同加南字仍旧置沁南军节度使天德三年去南字皇统三年置黄沁河堤都大管勺司大定五年置行元帅府兴定五年置招抚司领县四镇六河内 【倚】 镇四 【武德柏乡万善清化】 修武镇一 【承恩】 山阳 【兴定四年以修武县重泉村为山阳县隶辉州】 武陟 镇一 【宋郭】

  孟州

  孟州 【上】 宋济源源郡节度金天会六年降河阳府为孟州置防御守盟津宣宗朝置经略司 【案续舆地考云大定中为河水所害北去故城十五里筑城徒治焉故城谓之下孟州新城谓之上孟州谨附识】 领县四镇二河阳 【倚】 镇二 【谷罗沇河】 王屋 济源 温

  △京兆府路

  京兆府路宋为永兴军路金皇统二年省并陕西六路为四曰京兆曰庆原曰熙秦曰鄜延府一领节镇一防御一刺郡四县三十六镇三十七

  京兆府

  商州

  虢州

  干州

  同州

  耀州

  华州

  京兆府

  京兆府 【上】 宋京兆郡永兴军节度金皇统二年置总管府天德二年置陕西路统军司陕西东路转运司领县十二镇十 【旧又有中桥临冱二镇后废】 长安 【倚】 镇一 【子午】 咸宁 【倚本万年后更名泰和四年废寻复 案清类天文分野之书云咸宁县大定二十一年改名金史未详谨附识】 镇二 【鸣犊干佑】 兴平 泾阳 临潼 镇一 【零口】 蓝田 云阳 镇一 【孟店】 高陵 镇二 【毗沙渭城】 终南 【宋清平军】 镇一 【甘河】 栎阳 镇一 【栗邑】 鄠 镇一 【秦渡】 咸阳

  商州

  商州 【下】 刺史宋上洛郡军事金贞佑四年升为防御寻隶陕州兴定二年复来属元光二年改隶河南路领县二镇二 【旧又有西市黄川清雪三镇后废】 上洛 镇二 【商洛澧阳皆旧为县贞元二年废为镇】 洛南

  虢州

  虢州 【下】 刺史宋虢郡军事金贞佑二年割为陕州支郡以备潼关领县三镇五虢略 镇三 【靖还王城朱阳】 卢氏 镇二 【社管滦川旧为县贞元二年废为镇】 朱阳 【海陵时尝废后复置】

  干州

  干州 【中】 刺史宋尝改为醴州金天德三年复领县四镇三奉天 镇一 【辟禄】 醴泉 镇一 【甘北】 武亭 【本武功大定二十九年以嫌显宗讳更】 镇一 【长宁】 好畤

  同州

  同州 【中】 宋冯翊郡定国军节度治冯翊后改安国军节度使领县六镇九冯翊 【倚】 镇二 【沙苑并蓝】 朝邑 镇四 【朝邑新市延祥洿谷】 白水 合阳 镇一 【夏阳】 澄城 韩城 【贞佑三年升为祯州以合阳县隶焉】 镇二 【寺前良辅】

  耀州

  耀州 【上】 刺史宋华原郡感德军节度金皇统二年降为军事后为刺史州领县四镇二华原 同官 镇一 【黄堡】 美原 【案富平县志云金省富平入美原县金史未详谨附识】 三原 镇一 【龙桥】

  华州

  华州 【中】 宋华阴郡镇潼军节度治郑金初因之后置节度使皇统二年降为防御使贞佑三年升为节镇军曰金安以商州为支郡领县五镇六郑 【倚】 镇一 【赤水】 华阴镇二 【开西敷水】 下邽 镇二 【素化新市】 蒲城 镇一 【荆姚】 渭南

  △凤翔路

  凤翔路宋秦凤路治泰州府二防御二刺郡二县三十三城一堡四寨十六镇十六

  凤翔府

  德顺州

  平凉府

  镇戎州

  秦州

  陇州

  凤翔府

  凤翔府 【中】 宋扶风郡凤翔军节度金皇统二年升为府军名天兴大定十九年更军名为凤翔大定二十七年升总管府领县九镇四 【旧有横水驿店雀模麻务长清五镇后废】 凤翔 【倚旧名天兴县大定十九年更 案凤翔县志云金大定中以天兴县与衍庆殿字音相同改为凤翔谨附识】 宝鸡 镇一 【武城】 虢 镇一 【阳平】 郿 盩屋 【贞佑四年升为恒州以郿县隶焉】 扶风 【金初作扶兴 案雍大纪云贞佑元年隶京兆府】 镇一 【岐阳】 岐山 镇一 【马迹】 普润 麟游

  德顺州

  德顺州 【上】 刺史宋德顺军金初隶熙秦路皇统二年升为州大定二十七年来属贞佑四年升为防御寻升为节镇军曰陇安领县六寨四堡一 【旧有上接镇通安塞王家城牧龙城同家堡后废】 陇平 【倚】 水洛 【本中安堡城】 堡一 【中安】 威戎 【本威戎堡城】 隆德 【本隆德寨】 通边 【本通边寨】 寨三 【静边旧为县得胜宁安】 治平 【本治平寨】 寨一 【怀远】

  平凉府

  平凉府 【散中】 宋渭州陇西郡平凉军节度旧为军后置陕西西转运司陕西东西路提刑司金大定二十六年来属领县五镇五寨一平凉 【倚】 潘源 崇信 镇一 【西赤城】 华亭 化平 【本名安化大定七年更】 镇四 【安化安国白岩河耀武】 寨一 【瓦亭】

  镇戎州

  镇戎州 【下】 刺史本镇戎军大定二十二年为州二十七年来属领县二堡三寨八东山 【本东山寨】 三川 【本三水寨】 堡三 【彭阳干兴开远】 寨八 【天圣飞泉熙宁灵平通峡荡羌九羊张义】

  秦州

  秦州 【下】 宋天水郡雄武军节度后置秦凤路金初置节度皇统二年置防御使隶熙秦路大定二十七年来属元光二年升为节镇军曰镇远领县八 【案元史地理忐金秦州领县六无西宁廿谷二县谨附识】 城一寨三镇二 【旧有甘谷城甘泉城结藏城定西寨西顾堡后废】 成纪 【倚】 治坊 甘谷 清水 【宋旧县】 鸡川 陇城 寨一 【陇城】 西宁 【贞佑四年升为西宁州以甘谷鸡川治平三县隶焉】 秦安 城一 【伏羌】 寨二 【三阳务弓】 镇二 【挣戎■〈广外禾内〉穰】

  陇州

  陇州 【下】 宋汧阳郡防御金海陵时隶熙秦路大定二十七年来属领县三镇五汧阳 【倚】 镇二 【安化新兴】 汧源 镇三 【吴山定戎陇西 案元史地理志金陇州领县四有吴山县续舆地考云金大定二十七年升吴山镇为县金史不载疑为县未几复废为镇谨附识】 陇安 【泰和八年以陇安寨升 案宋史理志太祖开宝二年析汧阳县四乡置陇安县疑开宝以后或废为寨至今复置谨附识】

  △鄜延路

  鄜延路府一领节镇一刺郡四县十六镇五城二堡四寨十八关二

  延安府

  丹州

  保安州

  绥德州

  鄜州

  延安府

  延安府 【下】 宋延安郡彰武军节度使皇统二年置彰武军总管府领县七镇一寨五堡二肤施 【倚】 镇一 【乐盘】 延川 寨一 【永平】 延长 【案张延桢筑城记云延长古高奴地大定二十二年勘定延长县治西北依山陇东南为平城谨附识】 临真 甘泉 敷政 门山 堡二 【安定置第六正将安寨】 寨四 【万安兴定二年废德安置第五副将招安永平有丹阳驿】

  丹州

  丹州 【中】 刺史宋咸宁军事金初因之领县一镇一关一宜川 镇一 【云岩】 关一 【鸟仁】

  保安州

  保安州 【下】 刺史宋保安军金大定二十二年升为州领县一寨三镇二堡一城一保安 【大定十一年以保安军置】 寨三 【德靖顺宁平戎】 镇二 【静边永和】 堡一 【园林】 城一 【金汤】

  绥德州

  绥德州 【下】 刺史唐绥州宋绥德军金大定二十二年升为州领县一 【案元史理志金绥德州领绥德嗣武米脂绥平怀宁定戎清涧义合凡入县考八县多宋时堡砦或金未并升为县谨附识】 寨十城一堡一关一清涧 【本宋清涧城金大定二十二年升】 寨十 【暖泉义合清边临夏白草脂置第二将怀宁镇边绥平克戎置第四将】 城一 【嗣武】 堡一 【开光】 关一 【永宁】

  鄜州

  鄜州 【下】 宋洛郡康定军节度金初因之置保大军节度使领县四镇一洛交 【倚】 镇一 【三水】 直罗 鄜城 洛川坊州 【中】 刺史宋串部郡军事领县二镇一中部 宜君镇一 【王华】

  △庆原路

  庆原路旧作陕西西路府一领节镇二刺郡三县十九镇二十三城二堡四寨十六

  庆阳府

  环州

  宁州

  邠州

  原州

  泾州

  庆阳府

  庆阳府 【中】 宋安化郡庆阳军节度本庆州军事金初改安国军后置定安军节度使兼总管皇统二年置总管府领县三城二堡一寨三镇七安化 【倚】 彭原 镇二 【董志赤城】 合水 镇五 【金柜怀安华乐五交景山】 城二 【白豹大顺】  寨三 【安强华池柔远】 堡一 【荔原】

  环州

  环州 【上】 刺史宋军事金初因之大定闲升为刺郡领县一堡三寨六镇三通远 【倚】 堡三 【木瓜归德兴平旧有惠丁射香流井三堡后废】 寨六 【定边平远永乡浜德乌偷安边 案宋史地理志环州通远县注有洪德乌仑等寨金志作浜德乌偷盖误谨附识】 镇三 【合道马岭木波】

  宁州

  宁州 【中】 刺史宋彭原郡兴宁军节度金初因之皇统二年降为军仍加西字天德二年去西字为刺郡领县四镇五安定 【倚本名定安大定七年更】 镇一 【交城】 定平 镇二 【枣社大昌】 真宁 镇二 【要阙山河】 襄乐

  邠州

  邠州 【中】 宋新平郡靖难军节度使金初因之领县五镇三寨一新平 【倚】 淳化 宜禄 镇一 【亭口】 永寿 【米隶醴州】 镇一 【永寿旧有邵寨镇后割隶泾州】 寨一 【常宁】 三水 镇一 【清泉】

  原州

  原州 【上】 刺史宋平凉军事金大定二十七年为泾州支郡后复军事领县二镇三寨五临泾 【倚】 彭阳 镇三 【萧镇柳泉新城】 寨五 【绥宁平安清安开边西壕】

  泾州

  泾州 【中】 彰化军节度使本治泾州元光二年徒治长武领县四寨一镇二泾川 【本保定县大定七年更】 寨一 【官地】 长武 良原 灵台 镇二 【百里邵寨】

  △临洮路

  临洮路皇统二年改熙州为临洮府置熙秦路总管府大定二十七年更今名府一领节镇一防御一刺郡四县十五镇六城七堡十二寨九关二

  临洮府

  积石州

  洮州

  兰州

  巩州

  会州

  河州

  临洮府

  临洮府 【中】 宋熙州临洮郡镇洮军节度后更为德顺军金皇统二年置总管府领县三镇一城一堡狄四道镇一 【庆平】 城一 【景骨】 当川 堡一 【通谷】 康乐 堡三 【渭源临洮南川】

  积石州

  积石州 【下】 刺史本宋积石军溪哥城金大定二十二年为州领县一城三堡三 怀羌 城三 【循化大通来羌】 堡三 【通津临滩来同】

  洮州

  洮州 【下】 宋尝置团练刺史旧军事领堡二 【通佑临宋界无民户置军守铁城临宋界无民户置军守】

  兰州

  兰州 【上】 刺史宋金城郡军事领县三镇三城二堡三关一定远 【兼第十将】 龛谷 【宋旧寨 案元史地理地云金州本兰州龛谷寨金升寨为县以龛谷为全州治所金志不载谨附识】 阿千 【宋旧寨】 城二 【宁远安羌】 堡三 【东关质孤临夏边兼第八将西关临黄河夏边】 镇三 【原川猪嘴纳来】 关一 【京玉】

  巩州

  巩州 【下】 节度宋通远军皇统二年升军事为通远军节度使领县五寨四镇一陇西 【宋旧县】 通渭 定西 【贞佑四年升为州以通西安西隶焉】 镇一 【盐川县有赤嘴镇后废】 通西 安西 寨四 【熟羊临宋界来远去宋界二十五里旧为镇永宁去宋界三十里南川旧有平西宁远二寨及南三分堡】

  会州

  会州 【上】 刺史宋前旧名汝遮 【案元史地理志云金置宝川县陷于河西侨治州西南百里会川城名新会州金志不载谨附识】 领县一 【旧有会川城】 寨二关一保川 寨二 【平安通安】 关一 【会安旧作会宁】

  河州

  河州 【下】 防御宋安乡郡军事金皇统二年升军事为防御贞佑四年十月升为节镇军曰平西领县二城一寨三镇一枹罕 【金初废贞元二年复置】 宁河 城一 【安乡关】 寨三 【南川通会关定羌城】 镇一 【积庆】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三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四 州郡十四

 

  元一

  ○元一【中书省 岭北等处行中书省统和宁路总管府】

  元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臣高丽定南诏太宗六年灭金得中原州郡世祖至元十三年平宋全有版图踵辽金故迹仍都于燕立中书省一统山东西河北之地谓之腹里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十五县一千一百二十七其地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中书省

  岭北等处行中书省统和宁路总管府

  △中书省

  中书省统腹里之地为路二十九州岛八属府三属州九十一属县三百四十六 【各路立站总计一百九十八处】

  大都路

  上都路

  顺宁府

  兴和路

  永平路

  德宁路

  净州路

  泰宁路

  集宁路

  应昌路

  全宁路

  宁昌路

  砂井总管府

  保定路

  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

  山东东西道宣慰司

  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

  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

  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司

  大都路

  大都路金为大兴府元太祖十年克燕初为燕京路总管大兴府至元元年改中都其大兴府仍旧四年始于中都之东北置今城而迁都焉九年改大都十九年置留守司一十一年置大都路总管府初为警巡院三至元四年省其一止设左右二院分领坊市民事领县六州十州领十六县大兴 【赤】 宛平 【赤与大兴分治郭下】 良乡 【下】 永清 【下】 宝坻 【下至元十六年于县立屯田所收籽粒赴太仓及醴源仓输纳】 昌平 【下】  涿州 【下】 元太宗八年为涿州路世祖中统四年复为涿州领二县范阳 【下倚郭】 房山 【下金奉先县元至元二十七年改今名】  霸州 【下】 金置信安军元仍为霸州领四县益津 【下倚郭中统四年省至元二年置】 文安 【下】 大城 【下】 保定 【下至元二年省入益津四年置按金史地理志保定县属雄州当是元初来属谨附识】  通州 【下】 领二县潞 【倚郭】 三河 【下】  蓟州 【下】 金为中都元太祖十年定其地仍为蓟州领五县渔阳 【下倚郭】 豊润 【下至元二年省入玉田四年以路当冲要复置二十一年立豊润署领屯田八百三十七户】 玉田 【下】 遵化 【下】 平谷 【下至元二年省入渔阳十三年复置】  漷州 【下】 辽金为漷阴县元初属大兴府至元十三年升漷州割大兴府之武清香河二邑来属领二县香河 【下】 武清 【下】  顺州 【下】 金有温阳县元废县存州 【按金史地理志顺州领温阳密云二县元志不言密云疑有讹脱谨附识】  檀州 【下】  东安州 【下】 本安次县元初隶大兴府太宗七年隶霸州中统四年升为东安州隶大都路 固安州 【下】 旧为固安县金隶涿州元宪宗九年隶霸州又改隶大兴府中统四年升固安州 龙庆州金为缙山县元至元三年省入怀来县五年复置本属上都路宣德府奉圣州仁宗延佑三年以诞生之地割缙山怀来来隶大都升缙山为龙庆州领一县怀来 【下】

  上都路

  上都路金平契丹置恒州元初为扎拉尔部乌噜郡王营幕地宪宗五年命世祖居其地为巨镇中统元年为开平府五年以阙庭所在加号上都至元二年置留守司五年升上都路总管府十八年升上都留守司兼行本路总管府事置警巡院一领县一府一州四州领三县府领三县二州州领六县开平 【上 按续舆地考至元初因东阳古城置县寻省入兴州后复置谨附识】

  顺宁府

  顺宁府金为宣德州元初为宣宁府太宗七年改山东路总管府中统四年改宣德府仍隶上都路至元三年以地震改顺宁府领三县二州宣德 【下倚郭至元二年省本府之录事司井龙门县并入焉二十八年又割龙门去属云州】 宣平 【下】 顺圣 【下旧隶宏州今来属】  保安州 辽奉圣州金为兴德府 【按金史地理志作德兴府治德兴县元志误谨附识】 元初因之旧领永兴缙山怀来矾山四县至元二年省矾山入永兴三年省缙山入怀来仍改为奉圣州隶宣德府寻以地震改名保来州五年复置缙山延佑三年以缙山怀来仍隶大都领一县永兴 【下倚郭】  蔚州 【下】 至元二年省州为灵仙县隶宏州其年复改为蔚州隶宣德府领五县灵仙 【下】 灵邱 【下 按金史地理志灵邱县宣宗贞佑二年升为成州四年割为代州支郡当是元时复为灵邱来属元史未详谨附识】 飞狐 【下】 定安 【下】 广灵 【下】  兴州 【下】 金初为兴化军隶北京后为兴州元中统三年属上都路领二县兴安 【下至元二年置】 宜兴 【中至元二年置 按金忠地理志云宜兴本兴化县白檀镇章宗泰和三年升为县是宜兴为金县元志云至元二年置盖绿上文兴安县注而误也谨附识】  松州 【下】 金为松山县隶北京大定府路元中统三年升为松州仍存县至元二年省县入州 桓州 【下】 金置桓州元初废至元二年复置 云州 【下】 契丹置望云县金因之元中统四年升县为云州治望云县至元二年州存县废二十八年复升宣德之龙门镇为望云县隶云州领一县望云

  兴和路

  兴和路 【上】 金置柔远镇后升为县又升抚州属西京元中统三年以郡为内辅升隆兴路总管府建行宫领县四州一高原 【下倚郭中统二年隶宣德府三年来属】 怀安 【下元初隶宣德府中统三年来属】  天成 【下元初隶宣德府中统三年来属】 咸宁 【下元初隶宣德府中统三年来属】  宝昌州 【下】 金置昌州元初隶宣德府中统三年隶本路置盐使司延佑六年改宝昌州

  永平路

  永平路 【下】 金为兴平军元太祖十年改兴平府中统元年升平滦路置总管府设录事司成宗大德四年以水患改永平路领县四州一州领二县卢龙 【下倚郭】 迁安 【下至元二年省入卢龙县后复置】 抚宁 【下至元二年与海山俱省入昌黎三年复置四年又与海山俱入昌黎七年复置仍省昌黎海山入焉十一年复置昌黎以属泺州今昌黎属本路】 昌黎 【下至元十一年复置仍并海山入焉详见抚宁县】  泺州 【下】 金领义丰马城石城乐亭四县元至元二年省义豊入州三年复置先以石城省入乐亭其年改入义豊四年马城亦省领二县义豊 【下倚郭至元二年省入州三年复置】 乐亭 【下元初尝于县置漠州寻废复为乐亭县隶滦州】

  德宁路

  德宁路 【下】 领县一德宁 【下】

  净州路

  净州路 【下】 领县一天山 【下】

  泰宁路

  泰宁路 【下】 领县一泰宁 【下】

  集宁路

  集宁路 【下】 领县一集宁 【下】

  应昌路

  应昌路 【下】 领县一应昌 【下】

  全宁路

  全宁路 【下】 领县一全宁 【下】

  宁昌路

  宁昌路 【下】 领县一宁昌 【下】

  砂井总管府

  砂井总管府领县一砂井

  以上七路一府八县建置皆阙

  保定路

  保定路 【上】 金顺天军元太宗十一年升顺天路置总管府至元十二年改保定路设录事司领县八州七州领十一县清苑 【中附郭】 满城 【中】 唐 【下金隶定州后来属】 庆都 【下元初隶真定府太宗十一年来属】 行唐 【下 按金史地理志行唐县属真定府应是元初与庆都来属谨附识】 曲阳 【中金属中山府元初改恒州立元帅府割阜平灵寿行唐庆都唐县以隶之逮移镇归德隶中山府复为曲阳县后隶保定】 新安 【下金置新安州涯城县至元二年州县俱废改为新安镇入归信县四年割入容城九年置新安县来属】 博野 【下至元二十一年立 按金史地理志博野县属蠡州本志后蠡州注云至元三年省司候司博野县入州十七年直隶省部二十一年仍属真定路疑至二十一年改蠡州隶真定时仅领司候司而以博野来属元史未晰谨附识】  易州 【中】 元太宗十一年割隶顺天府至元十年隶大都路二十三年还隶保定领三县易 【中倚郭元初存州废县至元三年复置】 涞水 【下】 定兴 【下金隶涿州元来属】  祁州 【中】 金属真定路至元三年立附郭蒲阴县及以束鹿深泽二县来属隶保定领三县蒲阴 【中倚郭】 深泽 【下至元二年并入束鹿县三年又来属】 束鹿 【中】 雄州 【下】 金为永定军元太宗十一年割雄州三县属顺天路至元十年改属大都路十二年改属顺天路为保定路二十三年复以雄州隶之领三县归信 【下】 容城 【下金隶安肃州元来属】 新城 【太宗二年改新泰州七年复为县属大都路十一年隶顺天路至元二年隶雄州十年隶大都二十三年复来属】  安州 【下】 金置治渥城县元初移治葛城至元二年废为镇入高阳县后复改安州隶保定领二县葛城 【下倚郭】 高阳 【下】  遂州 【下】 金遂城县隶保州元至元二年省入安肃州为镇后复置州而县废隶保定 安肃州 【下 按金史地理志安肃州领安肃一县续舆地考云元时县废州存谨附识】  完州 【下】 金为永平县又改完州元至元二年改永平县后复为完州

  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

  真定路

  顺德路

  广平路

  彰德路

  大名路

  怀庆路

  卫辉路

  河闲路

  东平路

  东昌路

  济宁路

  曹州

  濮州

  高唐州

  泰安州

  德州

  恩州

  冠州

  真定路

  真定路元初改真定府为路置总管府领中山府赵邢洺磁滑相浚卫祁威完十一州后割磁威隶广平浚滑隶大名祁完隶保定又以邢入顺德洺入广平相入彰德卫入卫辉又以冀深晋蠡四州来属录事司领县九府一州五府领三县州领十八县真定 【中倚郭】 藳城 【中太宗六年为永安州无极宁晋新乐平棘四县隶焉七年废州为叶城县属真定】 栾城 【下】 元氏 【中】 获鹿 【中太宗在潜邸改西宁州既即位七年复为获鹿县隶真定】 平山 【下】 灵寿 【下】 阜平 【下】 涉 【元初为崇州隶真定路后废州复置涉县至元二年入磁州后复来属】  中山府本定州金为中山府旧领祁完二州元太宗十一年割二州隶顺天府后为散府隶真定领三县安喜 【中】 新乐 【下】 无极 【中】 赵州 【中】 唐赵州金为沃州元仍为赵州旧领平棘临城栾城元氏高邑赞皇宁晋隆平柏乡九县太祖十五年割栾城元氏隶真定领七县平棘 【中】 宁晋 隆平 【下】 临城 【中】 柏乡 【下】 高邑 【下】 赞皇 【下至元二年并入高邑七年复置】  冀州 【上】 领五县信都 【中至元初与冀州录事司俱省入冀州后复置三年省录事司入焉为冀州治所】 南宫 【上】 枣强 【中】 武邑 【中】 新河 【中太宗四年置 按明史地理志新河县宋以新河镇地置后省入南宫元复置元史未详谨附置】  深州 【下】 元初隶河闲置帅府太宗十年隶真定路领饶杨安平武强束鹿静安五县后割安平饶阳武强隶晋州束鹿隶祁州以冀州之衡水来属领二县挣安 【中】 衡水 【下】  晋州唐宋皆为鼓城县元太祖十年改晋州太宗十年立鼓城等处军民万户所中统二年复为晋州领四县鼓城 【中倚郭】 饶阳 【中】 安平 【下太祖十九年为南平州于此行千户总管府事领饶阳一县太淙七年复改为县隶深州宪宗在潜邸隶鼓城等处军民万户府中统二年改立晋州仍为安平县隶焉】 武强 【下元初创立东武州领武邑静安太宗六年废州复为县改隶深州十一年割属祁州宪宗在潜邸隶鼓城等处军民万户府中统二年置晋州县隶焉】  蠡州 【下】 元初隶真定领司候司博野县至元三年省司候司博野县入蠡州十七年直隶省部二十一年仍属真定

  顺德路

  顺德路 【下】 金为邢州元初置元帅府后改安抚司宪宗分洺水民户之半于武首镇置司总管五年以武道镇置广宗县并以来属中统三年升顺德府至元元年以洺州磁州来属二年洺磁自为一路以顺德为顺德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九邢台 【中倚郭】 巨鹿 【中】 内邱 【中至元二年并唐山县入焉后复置】 平乡 【中】 广宗 【中宪宗五年置中统三年以后属顺德府至元二年省入平乡县后复置 按续舆地考唐置广宗县金改宗城属洺州元宪宗时复为广宗县元史未详谨附识】 沙河 【下至元二年省南和县入焉后复置】 南和 【下】 唐山 【下】 任县 【下至元二年省入邢台县后复置】

  广平路

  广平路 【下】 旧洺州元太宗八年置邢洺路总管府以邢磁威隶之宪宗二年为洺磁路上领磁威二州至元十五年升广平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五州二州领六县永年 【中倚郭】 曲周 【中】 肥乡 【中】 鸡泽 【下元初并入永年后复置】 广平 【下】  磁州 【中】 金隶彰德府元太祖十年升为滏源军节度隶真定路太宗八年隶邢洺路宪宗二年改邢洺路为洺磁路至元二年以真定之涉县及成安县并入滏阳武安县并入邯郸止以滏阳邯郸二县及录事司来属后复置涉县归真定以滏阳武安邯郸成安录事司隶焉三年并录事司入滏阳县十五年改洺磁路为广平路总管府磁州仍隶焉领四县滏阳 【中倚郭】 武安 【中】 邯郸 【下】 成安 【下】  威州 【中】 金置元太宗六年割隶邢洺路以洺水县来属宪宗二年隶洺磁路徒州治于洺水领二县洺水 【中倚郭太宗八年隶洺州定宗二年改隶威州宪宗二年徒威州治此】 井陉 【下威州本治此宪宗二年移州治于洺水县井陉为属县】

  彰德路

  彰德路 【下】 金为彰德府元太宗四年立彰德总帅府领卫辉二州宪宗二年割出卫辉以彰德为散府属真定路至元二年复立彰德总管府领怀孟卫辉四州及本府安阳临漳汤阴辅岩林卢五县四年又割出怀孟卫辉仍立总管以林卢升为林州复立辅岩县隶之六年并辅岩入安阳设录事司领县三州一安阳 【上至元六并辅岩入焉】 汤阴 【中】 临漳 【中】  林州 【下】 本林卢县金升为州元太宗七年行县事宪宗二年复为州至元二年复为县又并辅岩入焉未几复为州割辅岩入安阳仍以州隶彰德路

  大名路

  大名路 【中】 金安正军元因旧名为大名府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五州三州领六县元城 【中倚郭至元二年并入大名县后复置】 大名 【中倚郭太宗六年立县治宪宗二年迁县事于府城内至元二年省元城来属寻析大名元城为二县九年还县治于故所】 南乐 【中】 魏 【中】 清河 【本恩州地太宗七年簎为清河县隶大名路 按金史地理志本有清河县不知何时并省至是复置谨附识】  开州 【上】 元割开封之长垣曹州之东明来属领四县濮阳 【上倚郭】 东明 【中太宗七年割隶大名路至元二年来属】 长垣 【中初隶大名路至元二年始隶开州】 清丰 【中】  滑州 【中】 领二县白马 【上为州治所】 内黄 浚州 【下】 元初隶真定至元二年隶大名

  怀庆路

  怀庆路 【下】 金初为怀州后置沁南军元初复为怀州太宗四年行怀孟州事宪宗六年世祖在潜邸以怀孟二州为汤沐邑七年改怀孟路总管府至元元年以怀孟路隶彰德路二年复以怀孟自为一路延佑六年以仁宗潜邸改怀庆路设录事司领县三州一州领三县河内 【中】 修武 【中】 武陟 【中】 孟州 【下】 金大定中为河水所害北去故城十五里筑今城徙治焉故城谓之下孟州新城谓之上孟州元初治下孟州宪宗八年复立上孟州河阳济源王屋温四县隶焉设司候司至元三年省王屋入济源并司候司入河阳领三县河阳 【下】 济源 【下太宗六年改济源为原州七年州废复为县至元三年省王屋县入焉】 温

  卫辉路

  卫辉路 【下】 金河平军元中统元年升卫辉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四州二汲 【下倚郭】 新乡 【中】 获嘉 【下】 昨城 【下就以胙 城为倚郭宪宗元年还州治于汲以胙城为属邑】  辉州 【下】 金升苏门县为辉州置山阳县属焉元至元三年省苏门县废山阳为镇入本州岛 淇州 【下】 唐宋金并为卫县之域曰鹿台乡元宪宗五年以大名彰德卫辉籍余之民立为淇州因又置县曰临淇为倚郭中统元年隶大名路宣抚司至元三年立卫辉路以州隶之而临淇县省

  河闲路

  河闲路 【上】 金河闲府元至元二年置河闲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六州六州领十七县河闲 【中倚郭】 肃宁 【下至元二年废为镇入河闲县后复置】 齐东 【下宪宗三年隶济南路至元二年还属河闲路 按山东通志金明昌中于邹平县之赵严口置齐东镇元太宗七年升为县谨附识】 宁津 【下宪宗三年属济南路至元二年隶河闲】 临邑 【下本属济南府太宗七年割属河闲宪宗三年还属济南至元二年复属河闲】 青城 【下本青平镇太宗七年析临邑宁津地置县隶济南中统置青城县隶陵州至元二年隶河闲】  沧州 【中】 金为临海军元复为沧州领五县清池 【中】 乐陵 【中】 南皮 【下】 无棣 【下至元二年并入乐陵县以县治入济南之棣州寻复置】 盐山 【下】  景州 【中】 金观州元至元二年复改景州领五县蓚 【中旧属观州元初升元州后复为蓚县】 故城 【中元初隶河闲路至元二年并为故城镇属景州是年复置县还来属】 阜城 【下】 东光 【下】 吴桥 【中】  清州 【下】 金为干宁郡元太宗二年改清宁府七年又改清州至元二年以靖海兴济两县及本州岛司候司并为会川县后复置清州领三县会川 【中】 靖海 【下】 兴济 【下】  献州 【下】 金为寿州又改献州元至元二年以州并入乐寿直隶河闲禄未几复旧领二县乐寿 【中附郭】 交河 【中至元二年入乐寿未几如故】  莫州 【下 按金史地理志莫州治任邱贞佑二年降为鄚亭县元志未详谨附识】 至元二年省入河闲寻复领二县莫亭 【下倚郭至元二年与任邱俱省入河闲县后复置】 任邱 陵州 【下】 本将陵县隶景州宪宗三年割隶河闲府是年升陵州隶济南路至元二年复为县三年复为州仍隶河闲路

  东平路

  东平路 【下】 金东平府元太祖十五年严实以彰德大名磁洛恩博浚滑等户三十万来归以实行台东平领州县五十四实没子忠济为东平路管军万户总管行总管府事至元五年以东平为散府九年改下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六须城 【下为东平治所】 东阿 【中】 阳谷 【中】 汶上 【中】 寿张 【下】 平阴 【下至元十三年以县之辛镇寨孝德等四乡分析他属明年改寨为肥城作中县隶济宁路以平阴为下县仍属东平】

  东昌路

  东昌路 【下】 本博州金隶大名府元初隶东平路至元四年析为博州路总管府十三年改东昌路仍置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六聊城 【中倚郭】 堂邑 【中】 莘 【中宋隶大名府元割以来属】 博平 【中】 茌平 【中】 邱 【下本为镇隶曲周至元二年并入堂邑二十六年山东宣慰司言邱县并入堂邑差税词诉相去二百余里往复非便平恩有户二千七百升县为宜遂立邱县隶东昌】

  济宁路

  济宁路 【下】 周为济州元太宗七年割属东平府至至元六年以济州还治巨野仍析郓城四乡来属八年升济宁府治任城寻还治巨野十二年复立济州治任城属济宁府十五年迁府于济州却以巨野行济州事其年又以府至归巨野而济州仍治任城但为散州十六年济宁升为路置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七州三州领九县巨野 【中倚郭金废属郓州元至元六年复立】 郓城 【上金以水患徒置盘沟村元至元八年复来属】 肥城 【宋金为平阴县元至元十二年以平阴辛镇寨东北十五里旧城改设贪县 按前东平路平阴县注称至元十三年以县之辛镇寨孝德等四乡分析他属明年改寨为肥城作中县属济宁路是俷城县之设乃在至元十四年此作十二年疑误谨附识】 金乡 【下初隶济州至元二年来属】 砀山 【金为水荡没元宪宗七年始复置县治隶东平路至元二年以户口稀少并入单父县三年复置属济州八年属济宁路 按金史地理志砀山县属单州元志云至元二年并入单父是至元二年以前仍属单州也谨附识】 虞城 【下金圮于水元宪宗二年始复置县隶东平路至元二年以户口稀少并入单父三年复立县属济州八年隶济宁路】 丰 【唐属徐州元宪宗三年属济州至元二年以沛县并入丰县三年复立沛县八年以丰县直隶济宁路】 济州 【下】 金为济州治任城元至元二年以户不及千数并隶任城六年迁州于巨野而任城为属邑八年升州为济宁府治任城迁府治巨野十二年以任城当江淮水路冲要复立济州属济宁府而任城废十五年迁府于济州以巨野行济州事其年复于巨野立府仍于此为州二十三年复置任城隶州领三县任城 【倚郭】 鱼台 【太宗七年属济州至元二年并入金乡三年复故八年属济宁府十三年来属】 沛 【太宗七年移滕州治此宪宗二年州废复为县至元二年省入丰县三年复置八年隶济宁府十三年来属】 兖州 【下】 唐初为兖州金改泰定军元初复为兖州属济州宪宗二年分隶东平路至元五年复属济州十六年隶济宁路总管府领四县嵫阳 曲阜 泗水 【至元二年省入曲阜三年复置】 宁阳 【至元二年省入嵫阳大德元年复置】  单州 【下】 金隶归德府元初属济州宪宗二年属东平府至元五年复属济州十六年隶济宁路领二县单父 【下倚郭元初与单州并属济州宪宗二年隶东平府至元二年复立单父县三年还属济州今属单州】 嘉祥 【旧属济州宪宗二年割隶东平路至元三年还属济州今为单州属县】

  曹州

  曹州 【上】 金为曹州元初隶东平路总管府至元二年置隶省部领县五济阴 【上】 成武 【中】 定陶 【中】 禹城 【中】 楚邱 【中 按金史地理志成武县属单州禹城县属济南府二县不知何时改属谨附识】

  濮州

  濮州 【上】 金为刺史州元初隶东平路后割大名之馆陶朝城恩州之临清开州之观城来属至元五年直隶省部领县六鄄城 【上】 朝城 【中初隶东平府至元五年来属】 馆陶 【中初属东平路至元三年来属】 临清 观城 【下金属开州元初来属】 范 【下初属东平府路至元二年来属】

  高唐州

  高唐州 【中】 旧高唐县属博州元初隶东平路至元七年升州 【案升州以下疑有阙文当云升为州宜隶省部谨附识】 领县三高唐 【中】 夏津 【中初隶东平至元七年属】 武城 【中初隶东平至元七年来属】

  泰安州

  泰安州 【中】 宋奉符县金置泰安州元初属东平路至元二年省新泰县入莱芜县五年析隶省部三十一年复立新友县领四县奉符 【中】 长清 【中旧属济南府元初来属】 莱芜 【下】 新泰 【金为泰安州元至元二年省入莱芜三十一年复立】

  德州

  德州金属山东西路元初隶东平路总管府割大名之清平济南之济河县来属领五县安德 【下】 平原 【下】 齐河 【金置隶济南府元至元二年来属】 清平 【宋金隶大名府元初来属】 德平

  恩州

  恩州 【中】 金隶大名府路元初割清河县隶大名府以武城隶高唐惟存历亭一县及司候司至元二年县及司俱省入州七年自东平析隶省部

  冠州

  冠州旧冠氏县金属大名府元初属东平路至元六年升冠州直隶省部

  山东东西道宣慰司

  益都路

  益都路

  益都路金为益都路总管府元设录事司领县六州八州领十五县益都 【中倚郭至元二年以行淄州及行淄川县并入三年又并临淄临朐二县入焉十五年割临淄临朐复置县 案山东通志至元二年割淄川之孝归怀德二乡入益都谨附识】 临淄 【下】 临朐 【下】 高苑 【下旧属淄州】 乐安 【下】 寿光 【下】  潍州 【下】 金属益都路元初领北海昌邑昌乐三县及司候司宪宗三年省司候司入北海至元三年省昌乐县入北海领二县北海 【下】 昌邑 【下】  胶州 【下】 金为胶西县属密州元太祖于县置胶州领三县胶西 【中】 即墨 【下宋金皆隶莱州元太祖二十二年来属 按本志莱州沿革又称至元二年省即墨入掖胶水似是太祖时以即墨属胶州至世祖至元二年仍省入莱州之掖胶水二县也但明史志胶州颌县仍有即墨并无废省复置之文莱州条所云乃属疑义谨附识】 高密 【下宋金并隶密州】  密州元初以胶西高密属胶州宪宗三年省司候司入诸城县隶益都领二县诸城 【州治所】 安邱 【下】  莒州 【下】 金为莒州隶益都路元因之领四县莒 【下州治所宪宗三年省司候司入焉】 沂水 【下】 日照 【下】 蒙阴 【下元初因旧名为新泰县中统三年以李璮乱人民逃散省入沂水仁宗皇庆二年复置为蒙阴县】  沂州 【下】 金属山东东路元属益都路领二县临沂 【中州治所宪宗三年省司候司入焉】 费 【下】  滕州 【下】 金为胜州属滏州元隶益都路领二县滕 【下】 邹 【下】 峄州 【下】 金兰陵县于县置峄州元初以峄州隶益都路至元二年省兰陵入本州岛 博兴州 【下】 金为博兴县属益都府元初升为州

  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

  济南路

  般阳府路

  宁海州

  济南路

  济南路 【上】 金为济南府元初改济南路总管府旧领淄陵二州至元二年淄州割入淄莱路陵州割入河闲路又割临邑县隶河闲路长清县入泰安州禹城县隶曹州齐河县入德州割淄州之邹平县来属置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四州二州领七县历城 【中倚郭】 章邱 【上】 邹平 【上唐宋皆属淄州元至元闲来属】 济阳 【中】  棣州 【上】 元初滨棣自为一道中统二年改置滨棣路安抚司至元二年与滨州俱隶济南路领四县厌次 【中倚郭初立司侯司至元二年省入本县】 商河 【中】 阳信 【中】 无棣 【下宋金属沧州元初割无棣之半属沧州半以来属】  滨州 【中】 金棣益都元初以棣州为滨棣路至元二年省路为州隶济南路领三县渤海 【中初设司候司至元二年省入本县】 利油 【下】 沾化 【下】

  般阳府路

  般阳府路 【下】 旧淄州金属山东东路元初太宗在潜邸置新城县中统四年割滨州之蒲台来属先是淄州隶济南路总管府五年升淄州路置总管府是岁改元至元割邹平属济南路高苑属益都路二年改淄州路为淄莱路二十四年改般阳路取汉县以为名设录事司领县四州二州领八县淄川 【中倚郭】 长山 【中初属济南路中统三年来属】 新城 【中本长山县驿台太宗在潜邸以人民完聚刱置城曰新城以田索二镇属焉】 蒲台 【下金属滨州元初隶演棣路中统五年属淄州至元二年改属淄莱路升中县】  莱州 【中】 金定海军属山东东路元初属益都路中统五年属淄州路至元二年改淄莱路省录事司人掖县又省即墨入掖与胶水二十四年仍隶般阳路领四县掖 【中倚郭至元二年省录事司析即墨县入焉】 胶水 【下至元二年析即墨县入焉】 招远 【下】 莱阳 登州 【下】 元初属益都路中统五年置淄州路以登州隶之至元二十四年属般阳路领四县蓬莱 【下】 黄 【下】 福山 【下伪齐以登州之雨水镇为福山县杨疃镇为栖霞县】 栖霞 【下】

  宁海州

  宁海州 【下】 伪齐刘豫以登州之交登牟平二县立宁海军金升宁海州元初隶益都路至元九年直隶省部领县二牟平 【中】 文登 【下】

  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

  大同路

  大同路

  大同路 【上】 辽为西京大同府金改总管府元初置警巡院至元二十五年改西京为大同路设录事司领县五州八州领四县 【大德四年于西京黄华岭立屯田六年立万户府所属山阴雁门马邑鄯阳洪济金城宁武凡七屯】 大同 【中倚郭至元二年省西县入焉 案辽金二史地理地大同府均无西县之名或系元初始置旋于至元二年省人大同耳谨附议】 白登 【下至元二年废为镇属大同县寻复置】 宣宁 【下】 平地 【下本号平地袅至元二年省人丰州三年置县曰平地】 怀仁 【下 案金史地理志怀仁县贞佑二年五月升为云州当是元初复为怀仁县元史未详谨附识】  宏州 【下】 金领襄阴顺圣二县元至元中割顺圣隶宣德府惟领襄阴及司候司后并省入州 浑源州 【下】 唐浑源县金升为州仍置县在郭下并置司候司元至元四年省入州 【案明一统志云元初改浑源县曰恒阴元史不载谨附识】  应州 【下】 领二县金城 【下州治所】 山阴 【下至元二年并入金城后复置 案金史地理志山阴县贞佑二年五月升为忠州当是元初复为山阴县元史未详谨附识】  朔州 【下】 领二县鄯阳 【下至元四年省录事司人焉】 马邑 【下 案金史地理志马邑县贞佑二年升为固州当是元时复为县谨附识】  武州 【下】 至元二年割宁边州之半来属旧领宁边一县 【案金史地理志宁边作宁远谨附识】 及司候司四年省入州 丰州 【下】 金为天德军元为丰州旧有录事司并富民县至元四年省入州东胜州 【下】 金初属西夏后复取之元至元二年省宁边州之半入焉旧有东胜县及录事司四年省入州 云内州 【下】 金领云川柔服二县元初废云川设录事司至元四年省司县入州

  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司

  冀宁路

  晋宁州

  冀宁路

  冀宁路 【上】 金为太原府元太祖十一年立太原路总管府大德九年以地震改冀宁路设录事司领县十州十四州领九县阳曲 【中倚郭】 文水 【中】 平晋 【下】 祁 【下旧隶晋州后州废隶太原路】 榆次 【下至元二年隶太原路】 太谷 【下】 清源 【下】 寿阳 【下】 交城 【下】 徐沟 【下】  汾州 【中】 金置汾阳军元初立汾州元帅府割灵石县隶平阳路之霍州仍析置小灵石县后废府至元二年复行州事省小灵石入介休三年并温泉入孝义领四县西河 【中】 孝义 【下至元三年割温泉县之半置巡检司隶本县】 平遥 【下元初属太原府至元二年来属】 介休 【下元初置隶太原府至元二年来属仍省小灵石县入焉】  石州 【下】 元中统二年省离石县入本州岛三年复立至元三年省温泉入孝义以临泉为临州旧置司候司后与孟门方山俱省入离石领二县离石 【下倚郭】 宁乡 【下太宗九年隶太原府定宗三年隶石州宪宗九年又隶太原府至元三年复来属】  忻州 【下】 金隶太原府元因之领二县秀容 【下倚郭至元二年省入忻州四年复置 案山西通志秀容县元初改九原谨附识】 定襄 【下】  平定州 【下】 元至元二年省倚郭平定乐平二县入本州岛七年复立乐平 【案山西旧志云元初开元帅府统皋和辽仪威孟邢等处至元二年辽仪和入平阳威入广平孟隶太原邢入顺德元史不载谨附识】 领一县乐平 【下倚郭至元二年省县为乡入本州岛立巡检司七年复立】  临州 【下】 金临水县 【案金史地理志作临泉县盖误谨附识】 隶石州元中统二年改临泉县直隶太原府三年升临州 保德州 【下】 本岚州地宋始置州旧有倚郭县元宪宗七年废县至元二年省隩州芭州入本州岛三年又并岢岚军入焉四年割岢岚隶管州隩州仍来属 崞州 【下】 本崞县元太宗十四年升崞州管州 【下】 金为静乐郡又改为管州元太祖十六年以岚州之岢岚宁化楼烦并入本州岛至元二十二年割岢岚隶岚州而宁化楼烦仍入本州岛 【案金史地理志管州领静乐一县当是元是省入州谨附识】  代州 【下】 唐置代州总管府金改都督府元中统四年并雁门县入州 台州 【下】 金升代州之五台县为台州隶太原路元因之 兴州 【下】 金升岚州之合河县为兴州棣太原路元因之 坚州 【下】 金升代州之繁畤县为坚州隶太原路元因之 岚州 【下】 唐宋并为岚州金升镇西节度至元二年省入管州五年复立盂州 【下】 本盂县金升为州元因之

  晋宁州

  晋宁州 【上】 金为平阳府元初为平阳路大德九年以地震改晋宁路设录事司领县六府一州九府领六县州领四十县临汾 【中倚郭】 襄陵 【中】 洪洞 【中】 浮山 【下 案金史地理志浮山县宣宗兴定四年更名忠孝当是元时复旧名谨附识】 汾西 【下】 岳阳 【下本冀氏县属平阳府至元三年省入岳阳县四年以县当东西驿路之要复置并岳阳和川二县入焉后复改为岳阳县 案冀氏元中误作猗氏今改正】  河中府元宪宗在潜邸置河解万户府领河解二州河中府领录事司及河东临晋虞乡猗氏万泉河津荣河七县至元三年省虞乡入临晋省万泉入猗氏并录事司入河东罢万户府而河中府仍领解州八年割解州宜隶平阳路河中止领五县十五年复置万泉县来属领六县河东 【下府治所】 万泉 【下】 猗氏 【下】 荥河 【下金隶荥州元初废荥州复为荥河县】 临晋 【下】 河津 【下】  绛州 【中】 本绛州金改晋安府元初为绛州行元帅府河解二州诸县皆隶焉后罢元帅府仍为绛州隶平阳路领七县正平 【下倚郭至元二年省录事司入焉】 太平 【中】 曲沃 【下】 翼城 【下金为翼州元初复为翼城县隶绛州】 稷山 【下】 绛 【下至元二年省垣曲县入焉十六年复立垣曲县绛县如故】 垣曲 【下】  潞州 【下】 旧潞州元初为隆德府行都元帅府事太宗三年复为潞州隶平阳路至元三年以涉县割入真定府以录事司并入上党县领七县上党 【下】 壶关 【下】 长子 【下】 潞城 【下】 屯留 【下至元二年省入襄垣十五年复置】 襄垣 【下】 黎城 【下至元二年并涉县偏城等十三村入焉】  泽州 【下】 本泽州金为平阳府 【案金史地理志泽州宣宗元光二年升为节镇军曰忠昌元志误谨附识】 元初置司候司及领晋城高平阳城沁水端氏陵川六县至元三年省司候司陵川县入晋城省端氏入沁水后复置陵川领五县晋城 【下】 高平 【下】 阳城 【下】 沁水 【下】 陵川 【下至元三年省入晋城后复置】  解州 【下】 五代汉隐帝干佑中于解县置解州金升宝昌军元至元四年并司候司入解县领六县解 【下】 安邑 【下】 闻喜 【下】 夏 【下】 平陵 【下 案山西通志元至元闲并平陆县入芮城成宗元贞初复分置元史未详谨附识】 芮城 【下】  霍州 【下】 金为霍州元因之领三县霍邑 【下倚郭】 赵城 【旧属平阳府】 灵石 【下旧属汾州】  隰州 【下】 元以州隶晋宁路领五县隰川 【中州治所至元三年省大宁仵城温泉三县入焉 案元地缺仵城二字据金史地理志隰州有仵城县析隰川置元志无之当在所省三县之内谨附志于此】 大宁 【下至元三年省入隰川二十三年复置】 石楼 【下】 永和 【下】 蒲 【下】  沁州 【下】 金为沁州元因之领三县铜鞮 【下州治所至元三年省录事司武乡县入焉 案金史地理志沁源县元光二年十一月升为谷州当是元初复为县谨附识】 沁源 【下至元十年省绵上入焉】 武乡 【下至元三年省入铜鞮后复立】 辽州 【下】 元隶晋宁路领三县辽山 【下倚郭】 榆社 【下至元三年省入辽山六年复立】 和顺 【下至元三年省仪城县入焉】 吉州 【下】 元初领司候司吉乡乡宁二县中统二年并司候司入吉乡县至元二年省吉乡三年又省乡宁共入州后复置乡宁领一县乡宁 【下】

  △岭北等处行中书省统和宁路总管府

  和宁路

  和宁路

  和宁路 【上】 始名和林以西有哈喇和林河因以名城太祖十五年定河北诸郡建都于此初立元昌路后改转运和林使司前后五朝都焉中统元年迁都太兴和林置宣慰司都元帅府后分都元帅府于金山之南和林止设宣慰司至元二十七年立和林等处都元帅府大德十一年立和林等处行中书省罢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置和林总管府武宗至大二年改行中书省为行当书省四年罢尚书省复为行中书省皇庆元年改岭北等处行中书省改和林路总管府为和宁路总管府 【本省站图尔根摩琳纳琳等一百十九处】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四

●钦定续通典卷工百三十五 州郡十五

 

  元二

  ○元二【辽阳等处行中书省 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

  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七府一属州十二属县十徒存其名而无城邑者不在此数 【本省计站一百二十处】

  辽阳路

  广宁府路

  山北辽东道肃政廉访司

  海兰府

  辽阳路

  辽阳路 【上】 金辽阳府领辽阳鹤野二县 【按金史地理志辽阳府领辽阳鹤野宜丰石城凡四县元志云二县其宜丰石城不知何时并省谨附识】 后复改为东京宜丰澄复盖渖贵德州广宁府庲远军并属焉元初废贵德澄复州来远军以广宁府博索府懿州盖州作四路直隶省至元六年置东京总管府降广宁为散府隶之十五年割广宁仍自行路事直隶省十七年又以博索府懿州盖州来属二十四年始立行省二十五年改东京为辽阳路后废博索府为巡检司领县一州二辽阳 【下倚郭至元六年以鹤野县警巡院入焉】  盖州 【下】 初为盖州路至元六年并为东京支郡并熊岳阳池 【按阳池金史地理志作汤池谨附识】 二县入建安县八年又并建安县入本州岛 懿州 【下】 初为懿州路至元六年为东京支郡所领豪州及同昌灵山二县省入顺安县后入本州岛 【按金史地理志泰和囚年以同昌隶义州不知何时复来属谨附识】

  广宁府路

  广宁府路 【下】 金为广宁府元封布尔古特为广宁王旧立广宁行帅府事后姿地远迁治临淇立总管府至元六年以户口单弱降为东京路总管府属郡十五年复分为路行总管府事领县二闾阳 【下初立千户所至元十五年以户口繁伙复立行千户所后复为闾阳县】 望平 【至元六年省锺秀县入焉十五年为望平军民千户所后复为县】 肇州 【按哈喇巴国尔传至元三十年世祖谓哈喇巴圆尔曰纳延故地曰阿巴拉呼者产鱼吾今立城而以元苏尔罕哈努森奇尔济苏三部人居之名其地曰肇州汝往为宣慰使既至定市瑞安民居得鱼九尾皆千斤来献又成崇纪元贞元年立肇州屯田万户府以辽阳行省左丞阿萨尔领其事而大元一统志与经世大典皆不载此州不知其所属所领之详今以广宁为纳延分地故附注于广宁府之下纳延布尔古特之孙也】

  山北辽东道肃政廉访司

  大宁路

  东宁路

  沈阳路

  开元路

  咸平府

  大宁路

  大宁路 【上】 金北京路大定府元初为北京路总管府领兴中府及义瑞兴高锦利惠川建和十州中统三年割兴州及松山县属上都路至元五年并和州入利州为永和乡七年兴中府降为州仍隶北京改北京为大宁二十五年改为武平路后复为大宁初置警巡院至元二年改置录事司领县七州九大定 【下中统二年省长兴入焉】 龙山 【下初属大定府至元四年属利州后复来属】 富庶 【下至元三年省入兴中府后复置】 和众 【下】 金源 【下】 惠和 【下】 武平 【下】  义州 【下】  兴中州 【下】 元初因旧为兴中府后省至元七年又降府为州 瑞州 【下】 高州 【下】  锦州 【下】  利州 【下】  惠州 【下】  川州 【下】  建州 【下】

  东宁路

  东宁路本高句骊平壤城元至元六年李延龄等以府州县镇六十城来归八年为东宁府十三年升东宁路总管府设录事司割静州义州麟州威远镇隶博索府余城堙废不设司存今姑存旧名土山县 中和县铁化镇 都护府 【自唐之季地入高丽置府州县镇六十余城此为都护府虽仍唐旧名而无都护府之实至元六年李延龄等以其地来归后城治废毁存其名】  定远府 郭州 抚州 黄州 【领安岳三和龙冈咸从江西五县长命一镇】  灵州 慈州 嘉州 顺州 殷州 宿州 德州 【领江东永清通海顺化四县宁远柔远安戎三镇】  昌州 铁州 【领定戎一镇】  泰州 价州 朔州 宣州 【领宁朔席岛二镇】  成州 【领树德一镇】  熙州 孟州 【领三登一县椒岛椵岛宁得三镇】  延州 【领阳岩一镇】  云州

  沈阳路

  沈阳路金为渖州昭德军又更显德军后皆毁于兵火元初平辽东高丽国麟州神骑都领洪福源率西京都护龟州四十余城来降各立镇守司设官以抚其民后高丽复叛洪福源引众来归授高丽军民万户徒降民散居辽阳渖州初创城郭置司存侨治辽阳故城中统二年改为安抚高丽军民总管府及高丽举国内附四年又以质子淳为安抚高丽军民总管分领二千余户理渖州成宗元贞二年并两司为渖州等路安抚高丽军民总管府仍治辽阳故城

  开元路

  开元路金之旧土也号上京会宁府金末其将富森鄂诺据辽东元师伐之生擒鄂诺师至开元率璸东土悉平开元之名始见于此初立开元南京二万户府洽黄龙府至元四年更辽东路总管府二十三年改为开元路领咸平府复割咸平为散府俱隶辽东道宣慰司

  咸平府

  咸平府金领平郭安东新兴庆云清安归仁六县 【按金史地理志咸平府领平郭铜山新兴庆云清安荣安归仁玉山凡八县与元志异谨附识】 元初因之

  海兰府

  海兰府硕达勒达等路元初设军民万户府五抚镇北边一曰屯一曰和啰噶一曰鄂多里一曰托果琳一曰布固江各有司存分领混同江南北之地

  △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

  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十二府七州一属州三十四属县一百八十二 【本省陆站一百六处水站九十处】

  河南江北道肃政廉访司

  淮西江北道肃政廉访司

  淮东道宣慰司 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司

  荆湖北道宣慰司 山南江北道肃政廉访司

  河南江北道肃政廉访司

  汴梁路

  河南府路

  南阳府

  汝宁府

  归德府

  襄阳路

  蕲州路

  黄州路

  汴梁路

  汴梁路 【上】 金为南京旧领归德府延许裕唐陈毫邓汝颍徐邳嵩宿申郑钧睢蔡息卢氏行襄樊二十州元至元八年领归德自为一府割毫徐邳宿四州隶之升申州为南阳府割裕唐汝邓嵩卢氏行襄樊隶之九年废延州以所领延津阳武二县属南京路统蔡息郑钧许陈睢颍八州开封祥符倚郭而属邑十有五旧有警巡院十四年改录事司二十五年改为汴梁路三十年升蔡州为汝宁府属行省割息颍二州以隶焉领县十七州五州领二十一县开封 【下倚郭】 祥符 【下倚郭】 中牟 【下】 原武 【下旧以此县隶延州元初隶开封府后复为延州县如旧至元九年废来属 按金史地理志原武县属郑州本志后郑州注亦云元初领管城荥阳汜水河阴原武新郑密荥泽八县及司候司后割新郑密属钧州荥泽原武隶开封府则原武实自郑州来隶志云以此县隶延州盖误谨附识】 鄢陵 【中】 荥泽 【下旧隶郑州至元二年来属】 封邱 【中金世宗大定中河水湮没迁治新城元初新城又为河水所坏乃因故城遗址稍加完葺而迁治焉】 扶沟 【下】 武阳 【下旧隶延州至元九年州废来属】 杞 【中元初河决城之北面为水所圮遂为大河之道乃于故城北二里河水北岸筑新城置县继又修故城号曰南■〈木巳〉县】 延津 【下旧为延州隶河南路至元九年州废以县来属】 兰阳 【下 按金史地理志载曹州东明县因避汀患徒治后以故县为兰阳仪封是兰阳原隶曹州应系元初改属谨附识】 通许 【下】 尉氏 【下】 太康 【下】 洧川 【下】 陈留 【下】  郑州 【下】 元初领管城荥阳泛水河阴原武新郑密荥泽八县及司候司后割新郑密属钧州荥泽原武隶开封府并司候司入管城领四县管城 【下倚郭】 荥阳 【下】 汜水 【下】 河阴 【下】  许州 【下】 金为昌武军元初复为许州领县五长社 【下】 长葛 【下】 郾城 【下】 襄城 【下】 临颍 【下】  陈州 【下】 元初领宛邱南顿项城商水西华清水六县至元二年南屯项城清水皆废后复置南顿项城领五县宛邱 西华 商水 【至元二年省南顿项城入焉后复置】 南顿 项城 钧州 【下】 元至元二年割郑州密县来属领三县阳翟 【下】 新郑 【下】 密 【下】  睢州 【下】 领四县襄邑 【下倚郭】 考城 【下】 仪封 【下 按金史地理志载曹州东明县因避河患徒治后以故县为兰阳仪封是仪封隶曹州应系元初改属谨附识】 柘城 【下】

  河南府路

  河南府路金为中京金昌府元初为河南府旧领洛阳宜阳永宁登封巩偃师孟津新安黾池九县后割黾池隶陕州设录事司领县八州一州领四县洛阳 宜阳 【下】 永宁 【下 按金史地理志永宁县属嵩州当是元初改属又下嵩州注云元初以福昌隶河南而此无福昌县疑有讹误谨附识】 登封 【下】 巩 【下】 孟津 【下】 新安 偃师 【下】 陕州 【下】 领四县陕 【下】 灵宝 【下至元三年省入陕县八年废号州为号略隶陕州并虢略治灵宝以虢略为巡检司并宋阳县入焉】 阌乡 【下至元年省湖城县入焉】 黾池 【下金升为韶州置黾池司候司元至元三年省司候司八年省韶州复为县隶河南府路后割来以来属】

  南阳府

  南阳府旧南阳县金升为申州元至元八年升为南阳府以唐邓裕嵩汝五州隶焉二十五年改属汴梁路后直隶行省领县二州五州领十一县南阳 【下倚郭】 镇平 【下按王鸿绪明史稾镇平县本汉安众县后废为穰县北乡地元置县谨附识】 邓州 【下】 金属南京开封府旧领穰县南阳内乡淅川顺阳五县 【按金史地理志无浙川顺阳二县惟穰县有顺阳镇内乡县有淅水疑金末鈖二县地置县谨附识】 元初以淅川顺阳省入内乡旧设录事司至元二年并入穰县领三县穰 【下倚郭】 内乡 【下至元二年以顺阳来属】 新野 【下 按明史稾新野汉县唐省入穰县元复置谨附识】  唐州 【下】 旧唐州金改裕州 【按金史地理志云唐州中刺史无改为裕州之文元志疑误谨附识】 元初复为唐州至元三年废湖阳比阳桐柏三县领一县泌阳 【倚郭】  嵩州 【下】 金领伊阳福昌二县 【按金史地理志嵩州领伊阳永宁神裮等县永宁县注云宋隶河南府海陵正隆六年以前寄治于府后即镇为县本志以永宁属河南于此云领伊阳福昌二县疑有讹误谨附识】 元初以福昌隶河南至元三年省伊阳入州领一县卢氏 【下至元二年南隶南京路八年属南阳府十一年来属】  汝州 【下】 元至元三年废郏城宝丰二县入梁县后复置郏县领三县梁 【下】 鲁山 【下】 郏 【下】  裕州 【下】 唐初置北沣州又改鲁州后废为县属唐州金升为裕州旧领方城舞阳叶县元初即叶县行随州事就置昆阳县为属邑至元三年罢州并昆阳舞阳二县入叶县后复置舞阳领三县方城 【下倚郭】 叶 【下】 舞阳 【下】

  汝宁府

  汝宁府唐蔡州上蔡西平确山遂平平舆为属邑元至元七年省遂平平舆入汝阳隶汴梁路三十年河南江北行省平章巴延言蔡州袪汴梁地远凡事稽误宜升散府遂升汝宁府宜隶行省以息颍信阳光四州隶焉复置遂平县领县五州四州领十县汝阳 【下元初废后置蔡州治此仍复置县】 上蔡 【下】 西平 【下】 确山 【下】 遂平 【下元初省入汝阳后复置】  颍州 【下】 金领汝阴泰和沈邱颍上四县元至元二年省四县及录事司入州后复领三县太和 【下 按明史稾太和县宋以汝阴县之百尺镇地置万寿县寻改曰泰和洪武初改泰为太元志作太字当系传写之讹谨附识】 沈邱 【下】 颍上 【下】  息州 【下】 金领新息新蔡真阳褒信四县元中统三年以李璮叛废州四年复置至元三年以四县并入州后复领二县新蔡 【下】 真阳 【下】  光州 【下】 宋光山军元至元十二年归附属蕲黄宣慰司二十二年同蕲黄等州直隶行省三十年隶汝宁府领三县定城 固始 【下宋未兵乱徒治无常元至元十一年复旧治】 光山 【下兵乱地荒至元十二年复立旧治】  信阳州 【下】 宋信阳军元至元十四年改立信阳府领罗山信阳二县十五年改为信阳州二十年以罗山县当驿置要冲徒州治此而移县治于西南号曰罗山新县领二县罗山 【倚郭】 信阳

  归德府

  归德府宋南京应天府金为归德府金亡宋复取之旧领宋城宁陵下邑虞城谷熟砀山六县元初与毫之酇县同时归附置京东行省未几罢至元元年以虞城砀山二县在枯黄河北割属济宁府又并谷熟入睢阳酇县入永州降永州为永城县与宁陵下邑隶本府八年以宿毫徐邳并隶焉设知府治中府判各一员直隶行省领县四州四州领八县睢阳 【下倚郭唐曰宋城亦曰睢阳金曰睢阳宋曰宋城元仍曰睢阳】 永城 【下】 下邑 宁陵 【下】  徐州 【下】 宋武宁军金属山东西路金亡宋复之元初归附至元二年降为下州旧领彭城萧永固三县 【按金史地理志无永固县据方舆纪要萧县有永固废县注云元置后废为镇谨附识】 及录事司至是永固并入萧县彭城并录事司并入州领一县萧 【下至元二年并入徐州十二年复立】  宿州 【中】 宋保静军金置防御使金亡宋复之元初隶归德府领临涣蕲灵璧符离四县并司候司至元二年以四县一司并入州四年以灵璧入泗州十七年复来属领一县灵璧 【下】  邳州 【下】 宋置淮阳军金复为邳州金亡宋暂有之元初以民少并三县入州至元八年以州属归德府十二年复置雎宁宿迁两县属淮安十五年还来属领三县下邳 【下州治所】 宿迁 【下】 雎宁 【下 按金史地理志邳州有兰陵县无雎宁县考明史稾云雎宁县金析宿迁之古城置谨附识】  亳州 【下】 宋集庆军金复为毫州金亡宋复之元初领县六谯酇鹿邑城父卫真榖熟后以民户少并城父入谯卫真入鹿邑谷熟入睢阳酇入永城其睢阳永城去隶归德后复置城父领三县谯 【下】 鹿邑 【下】 城父 【下】

  襄阳路

  襄阳路宋为襄阳府元至元十年兵破樊城襄阳守臣吕文焕降立河南等路行中书省更襄阳府为散府未几罢省十一年改襄阳府为总管府又立荆湖等路行枢密院十二年立荆湖行中书省后复罢十九年割均房二州光化枣阳二县来属设录事司领县六州二州领四县襄阳 【下倚郭】 南漳 【下】 宜城 【下】 谷城 【下】 光化 【至元十三年南伐明年设官置县属南阳十九年来属】 枣阳 【至元十四年属南阳十九年来属】  均州下宋为武当军元至元十二年江陵归附割隶湖北道宣慰司十九年还属襄阳领二县武当 【下兵乱迁治无常至元十四年复置】 郧 【下兵后侨治无常至元十四年复置】  房州 【下】 宋置保宁军恭帝德佑中知州黄思贤纳土命千户镇守仍领思贤领州事元至元十九年隶襄阳路领二县房陵 【下】 竹山 【下】

  蕲州路

  蕲州路 【下】 宋为防御州元至元十二年立淮西宣抚司十四年改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五蕲春 【中倚郭】 蕲水 【中】 广济 【中宋理宗嘉熙兵乱徒治大江中洲归附后复旧治】 黄梅 【中嘉熙兵乱侨治中洲后复旧】 罗田 【下兵乱县废归附后始立】

  黄州路

  黄州路 【下】 宋为团练军州元至元十二年归附十四年立总管府十八年又为黄蕲州宣慰司治所二十三年罢宣慰司直隶行省设录事司领县三黄冈 【中州治所】 黄阪 【下兵乱侨治郑州青山矶归附还旧治】 麻城 【下兵乱徒治千子山归附还旧治】

  淮西江北道肃政廉访司

  庐州路

  安丰路

  安庆路

  庐州路

  庐州路 【上】 宋为淮西路元至元十三年设淮西总管府明年于本路立总管府隶淮西道二十八年以六安军为县来属后升六安县为州设录事司领县三州三州领八县合肥 【上倚郭】 梁 【中】 舒城 【中】  和州 【中】 宋隶淮南西道元至元十三年置镇守万户府明年改立安抚司又明年升和州路二十八年降为州隶庐州路旧设录事司后并入州领三县历阳 【上倚郭】 含山 【中】 乌江 【中】  无为州 【中】 宋以光州城曰镇置无为军元至元十四升为路二十八年降为州罢镇巢州为县以属焉 【按明史稾巢县宋镇巢军元改为州寻降为县元志未晰谨附识】 领三县无为 【上倚郭】 庐江 【中】 巢 【下】  六安州 【下】 宋六安军元至元十二年归附二十八年降为县隶庐州路后升为州领二县六安 【中】 英山 【中】

  安丰路

  安丰路 【下】 宋为寿春府又以安丰县为安丰军继迁安丰军于寿春府元至元十四年改安丰路总管府十五年定为散府领寿春安丰霍邱三县二十八年复升为路以临濠府为濠州与下蔡蒙城俱来属设录事司领县五州一州领三县寿春 【中倚郭】 安丰 【下】 霍邱 【下】 下蔡 【下至元十三年隶寿春府二十八年罢府与蒙城皆来属】 蒙城 【下】  濠州 【下】 宋为团练州初隶淮南路后隶淮南西路元至元十三年归附设濠州安抚司十五年定为临濠府二十八年复为濠州革怀远为下县来属领三县镇离 【下倚郭】 定远 【下】 怀远 【下宋为怀远军领荆山一县元至元二十八年以军为县隶濠州省荆山入焉】

  安庆路

  安庆路 【下】 宋为安庆府元至元十三年立安抚司十四年改安庆路总管府属蕲黄宣慰司二十三年罢宣慰司直隶行省设录事司领县六怀宁 【中】 宿松 【中】 望江 【下】 太湖 【中】 桐城 【中】 潜山 【中英宗至治三年初立 按续舆地考潜山县本怀宁县之清朝玉照二乡地宋为四寨元至元中立野人原寨至治三年始立县谨附识】

  淮东道宣慰司 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司

  扬州路

  淮安路

  高邮府

  扬州路

  扬州路 【上】 宋为淮东路元至元十三年初建大都督府置江淮等处行中书省十四年改为扬州路总管府十五年置淮东道宣慰司本路属焉十九年省宣慰司以本路总管府直隶行省二十一年行省移杭州复立淮东道宣慰司上统本路属淮安二郡而本路领高邮府及真滁通泰崇明五州二十二年行省复迁宣慰司遂废所属如故后改立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移治汴梁路复立淮东道宣慰司割出高邮府为散府直隶宣慰司设录事司领县二州五州领九县江都 【上倚郭】 泰兴 【上】  真州 【中】 宋置建安军又升为真州元至元十三年初立真州安抚司十四年改真州路总管府二十一年复为州隶扬州路领二县扬子 【上倚郭至元二十年省录事司入焉】 六合 【下】  除州 【下】 元至元十五年改滁州路总管府二十年仍为州隶扬州路领三县清流 【中至元十四年省录事司入焉】 来安 【下】 全椒 【中】  泰州 【上】 元至元十四年立泰州路总管府二十一年改为州隶扬州路领二县海陵 【上倚郭】 如皋 【上】 通州 【中】 宋静海郡元至元十五年改通州路总管府二十一年复为州隶扬州路领二县静海 【上倚郭】 海门 【中】 崇明州 【下】 本通州海滨之沙洲宋建炎闲有升州句容县姚刘姓者因避兵于沙上其后稍有人居焉遂称姚刘沙宁宗嘉定门置盐场属淮东制司元至元十四年升为崇明州

  淮安路

  淮安路 【上】 宋为淮安州元至元十三年行淮东安抚司十四年改立总管府领山阳盐城淮安淮阴新城清河桃园七县设录事司二十年升为淮安府路并淮安新城淮阴三县入山阳兼领临淮府海宁泗安东四郡其盱眙天长临淮虹五河赣榆朐山沐阳各归所隶二十七年革临淮府以盱眙天长隶泗州领县四州三州领八县山阳 【上至元十二年安东州归附以木县马罗军寨作山阳县十三年淮安路归附仍存淮安县二十年省淮安新城入焉】 盐城 【上】 桃园 【下 按明史槀金以宿迁县之桃园镇地置淮滨县后省元复置桃园县谨附识】 清河 【下本泗州之清河口宋立清河军至元十五年为县】 海宁州 【下】 唐海州宋隶淮东路元至元十五年升为海州路总管府复改为海宁府未几降为州隶淮安路初设录事司二十年与东海县并入朐山领三县朐山 【中】 沐阳 【下】 赣榆 【下】  泗州 【下】 宋隶淮东路元至元十三年降为下州旧领临淮淮平虹灵璧睢宁五县十六年割睢宁属邳州十七年割灵璧入宿州以五河县来属二十一年并淮平入临淮二十七年废临淮府以盱眙天长二县隶焉领五县临淮 【下】 虹 【下】 五河 【下初隶临淮府十七年来属 按宋史地理志度宗咸淳七年于泗州五河口置淮安军领五河县当是元初废军为县谨附识】 盱眙 【上宋昭信军元至元十三年行招信军安抚司事领盱眙天长招信五河四县明年升昭信路总管府十五年改为临淮府十七年以五河县在淮之北改属泗州二十年并招信入盱眙二十七年废临淮府为盱眙县】 天长 【中】  安东州 【下】

  高邮府

  高邮府唐为县宋升军元至元十四年升为高邮路总管府领录事司及高邮兴化二县二十年废安宜府为资应县来属又并录事司改高邮路为府属扬州路今隶宣慰司领县三高邮 【上】 兴化 【中】 宝应 【上旧为宝应军至元十六年为安宜府二十年废府为县来属本府】

  荆湖北道宣慰司 山南江北道肃政廉访司

  中兴路

  峡州路

  安陆府

  沔阳府

  荆门州

  德安府

  中兴路

  中兴路 【上】 宋为荆南府元至元十三年改上路总管府设录事司文宗天历二年以潜藩改为中兴路领县七江陵 【上】 公安 【中】 石首 【中】 松滋 【中】 枝江 【下】 潜江 【中】 监利 【中宋未兵乱民散收附后始复旧】

  峡州路

  峡州路 【下】 本峡州宋隶荆湖北路后徒治江南元至元十三年归附十七年升为峡州路领县四夷陵 【中宋未随州迁治不常归附后复归江北旧治】 宜都 【下】 长阳 【下】 远安 【下】

  安陆府

  安陆府唐郢州宋隶京西路元至元十三年归附十五年升为安陆府领县二长寿 【中】 京山 【中兵乱移治汉滨至元十二年还旧治】

  沔阳府

  沔阳府本复州宋理宗端平闲移州治于沔阳镇元至元十三年归附改为复州路十五年升为沔阳府领县二玉沙 【中倚郭】 景陵 【中兵乱徒治无常归附后还旧治】

  荆门州

  荆门州 【下】 唐为县宋升为军理宗端平闲移治当阳县元至元十三年归附十四年升为府十五年迁府治于古城降为州领县二长林 【下】 当阳 【中】

  德安府

  德安府唐安州宋为德安府咸淳闲徒治汉阳元至元十三年还旧治隶湖北道宣慰司十八年罢宣慰司直隶鄂州行省为散府后割以来属领县四州一州领二县安陆 【下】 孝感 【下】 应城 【中】 云梦 【下】  随州 【下】 宋为崇信军又为枣阳军后因兵乱迁徒无常元至元十二年归附十三年即黄仙洞为州治领二县随 【下】 应山 【下】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五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六 州郡十六

 

  元三

  ○元三【陕西诸道行御史台 陕西等处行中书省 四川等处行中书省 甘肃等处行中书省】

  陕西诸道行御史台 陕西等处行中书省

  四川等处行中书省

  甘肃等处行中书省

  △陕西诸道行御史台 陕西等处行中书省

  陕西诸道行御史台 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四府五州二十七属州十二属县八十八 【本省陵站八十处水站一处】

  奉元路

  延安路

  兴元路

  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司

  巩昌等处总帅府

  土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等处宣抚司

  礼店文州蒙古汉军民元帅府

  奉元路

  奉元路 【上】 宋分陕西秦凤熙河泾原环庆鄜延为六路金并陕西为四路元中统三年立陕西四川行省治京兆至元初并云阳县入泾阳栎杨县入临潼统南县入盩屋十六年改京兆为安西路总管府二十三年四川置行省改此省为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大德元年移云南行台于此为陕西行台皇庆元年改安西为奉元路设录事司领县十一州五州领十五县咸宁 【下】 长安 【下】 咸阳 【下 按续舆地考咸阳县元省入兴平寻复置谨附识】 兴平 【下】 临潼 【下】 蓝田 【下】 泾阳 【下至元二年并入高陵县三年复立】 高陵 【下】 鄠 【下】 盩屋 【下】 郿 【下旧为郿州添置柿林县至元元年省郿州为郿县废柿林】  同州 【下】 唐为同州宋为定国军金因之元仍为同州 【按同州志云至元六年省冯翊县入同州谨附识】 领五县朝邑 【下】 白水 【下】 合阳 【下 按金史地理志贞佑四年以合阳隶祯州明一统志云合阳县元初隶祯州后仍旧谨附识】 澄城 【下】 韩城 【下唐宋为合城县金曰祯州元至元元年州废二年再立六年州又废止设县】  华州 【下】 旧华州金金安军元复为华州 【按陕西通志云元省郑县入州谨附识】 领二县华阴 【下】 蒲城 【下 按华阴县志蒲城县元中统初省郑县入州谨附识】 渭南 【下 按渭南志元省下邽县入渭南谨附识】 耀州 【下】 宋为感义军又改名感德军又为耀州如故金因之元至元元年并华原县入州又并美原入富平领三县三原 【下】 富平 【下】 同官 【下】  干州 【下】 至元元年并奉天县入州五年复置奉天省好畤入焉又割永寿来属后又改奉天为醴泉领三县醴泉 【下】 武功 【下 按续舆地考武功县金故为武亭县元复旧谨附识】 永寿 【下宋金属邠州元至元十五年徒县治于麻亭】  商州 【下】 领一县洛南 【下】

  延安路

  延安路 【下】 宋为延安府金为鄜延路元改延安路领县八州三州领八县肤施 【下】 甘泉 【下 按元一统志云至元二年并临真县入甘泉谨附识】 宜川 【下元初置司候司至元六省入宜川 按元一统志云至元六年并丹州入宜川县陕西通志云元省门山县入宜川谨附识】 延长 【下】 延川 【下】 安定 【下本宋旧堡元初升为安定县至元元年析置丹头县四年并丹头入本县】 安塞 【下本金旧堡元初升为县 按安塞县志云元省敷政县入安塞谨附识】 保安 【下金为保安州元至元六年降为县】  鄜州 【下】 旧领洛交洛川鄜城直罗四县至元四年并鄜城入洛川又并洛交直罗入州六年废坊州以中部宜君二县来属领三县洛川 【下】 中 【部下】 宜君 【下】  绥德州 【下】 唐绥州宋为绥德军金为州领八县元初并嗣武入米脂绥平入怀宁至元四年并定戎入米脂怀宁入青涧又并义合绥德入本州岛领二县青涧 【下】 米脂 【下】  葭州 【下】 宋为晋宁军金改为葭州元至元六年并通秦弥川葭芦入州并太和入神木建宁入府谷领三县神木 【下元初创立云州于古麟州之神木寨至元六年废州为县】 吴堡 【下 按元一统志云吴堡县元至元元年省二年复置谨附识】 府谷 【下后唐为府州元初建州治至元六年废为县】

  兴元路

  兴元路 【下】 宋为兴元府元立兴元路总管废久之以凤金洋三州隶焉宋时领南郑西县褒城廉水城固五县后废廉水入南郑元初割出西县属沔州以洋州西乡县来属领县四州三南郑 【下】 城固 【下】 褒城 【下】 西乡 【下 按续舆地考云西乡县宋端平中废元复置谨附识】 凤州 【下】 宋为团练州元至元五年以在郭梁泉县并入州隶兴元路 洋州 至元二年省兴道真符二县入州 金州 【下】 宋为房开达四州路元为散州 【按续舆地考云平利洵阳汉阴石泉元并省入金州谨附识】

  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司

  凤翔府

  邠州

  泾州

  开成州

  庄浪州

  凤翔府

  凤翔府元初割平凉府秦陇德顺西宁镇宁州隶巩昌路废恒州以所领盩屋县隶安西府路寻立凤翔路总管府至元九年更为散府领县五凤翔 【下】 扶风 【下】 岐山 【下】 宝鸡 【下 按明一统志云元省虢县入宝鸡谨附识】 麟游 【下 按明一统志云元废普润县入麟游谨附识】

  邠州

  邠州 【下】 领县二新平 【下】 淳化 【下至元七年并三水入木县】

  泾州

  泾州 【下】 宋为彰化军旧领保定长武灵台良原四县金改保定县为泾州元初以隶都元帅府立总司辖邠州后属巩昌都总帅府或隶平凉府陕西省所棣不一今直隶省领县二泾川 【下泾州治此即保定】 灵台 【下至元七年并归泾川十一年复立以良原并入而长武仍并于泾川】

  开成州

  开成州 【下】 本原州金为镇戎州元初仍为原州至元十年皇子安西王分治秦蜀遂立开成府仍视上都号为上路至治三年降为州领县一州一开成 广安州 【本镇戎地金升为县隶镇戎州经乱荒废元至元十年安西王封守西土既立开成路遂改为广安县募民居止未几户口繁伙十五年升为州仍隶本路】

  庄浪州

  庄浪州 【下沿革阙大德八年二月降庄浪路为州】

  巩昌等处总帅府

  巩昌府

  平凉府

  临洮府

  庆阳府

  秦州

  陇州

  宁州

  定西州

  镇原州

  西和州

  环州

  金州

  静宁州

  兰州

  会州

  徽州

  阶州

  成州

  金洋州

  巩昌府

  巩昌府宋巩州金为巩昌府元初改巩昌路便宜都总帅府统巩昌平凉临洮庆阳隆庆五府及秦陇会环金德顺徽金洋安西河洮岷利巴沔龙大安褒泾邠宁定西镇原阶成西和兰二十七州又于成州行金洋州事至元五年割安西州属图沙玛路总管府六年以河州属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七年并洮州入安西州八年割岷州属图沙玛路十三年立巩昌路总管府十四年复行便宜都总帅府事其年割隆庆府利巴大安褒沔龙等州隶广元路二十一年又以泾邠二州隶陕西汉中道宣慰司而帅府所统者巩昌平凉临洮庆阳府凡四秦陇宁定西镇原阶成西和兰会环金德顺徽金洋州凡十有五设录事司领县五陇西 【下】 宁远 【下 按金史地理志巩州安西县有宁远寨当是元时升为县谨附识】 伏羌 【下本旧寨至元十三人年升县】 通渭 【下】 鄣 【下宋名盐川寨金为镇元至元十七年置今县】

  平凉府

  平凉府元初并潘原县入平凉化平入华亭隶巩昌帅府领县三平凉 【下】 崇信 【下】 华亭 【下】

  临洮府

  临洮府至元十三年复以渭源堡升为县领县二狄道 【下】 渭源 【下】

  庆阳府

  庆阳府金为庆源路元初改为庆阳散府至元七年并安化彭原入焉领县一合水 【下】

  秦州

  秦州 【中】 旧领六县元至元七年并鸡川陇城入秦安冶坊入清水领县三成纪 【中】 清水 【中】 秦安 【下】

  陇州

  陇州 【中】 宋金置防御使旧领四县元至元七年省吴山陇安入汧源十三年罢防御使为散郡领县二汧源 【中按仁宗本纪云延佑四年并汧源县入陇州谨附识】 汧阳 【下】

  宁州

  宁州 【下】 至元七年并襄乐安定定平入州领县一真宁 【下】

  定西州

  定西州 【下】 宋置定西城金改定西县复升为州仍置安西县倚郭通西二寨并置县来属元至元三年并三县入本州岛 【按四川通志云元因地震改为安定州谨附识】

  镇原州

  镇原州 【下】 本原州元改镇原州以镇戎州之东山三川二县来属至元七年例并州县遂以临泾彭阳及东山三川四县入本州岛

  西和州

  西和州 【下】 旧领县三大潭佑川军兴久废惟有长道一县元至元七年亦并入本州岛

  环州

  环州 【下】 金隶庆阳府元初为散郡置领通远一县至元七年并入本州岛

  金州

  金州 【下】 本兰州龛谷寨金升寨为县以龛谷为金州治所元至元七年并县入州

  静宁州

  静宁州 【下】 宋德顺军金升为州元初并治平永洛 【按永洛宋金史志并作水洛元志盖误谨附识】 入陇千后复省陇干改为静宁州领县一隆德 【下】

  兰州

  兰州 【下】 元初领阿干一县及司候司至元七年并司县入本州岛

  会州

  会州 【下】 宋置敷文县金置保川县陷于河西侨治州西南百里会川城名新会州元初弃新会州迁于所隶西宁县至元七年并县入州

  徽州

  徽州 【下】 元兵入蜀凤州二县咱降以凤州仍治梁泉别置南凤州治于河池后又升永宁乡为县与两当同为属邑至元元年改为徽州七年并河池永宁二县入州领县一两当 【下】

  阶州

  阶州 【下】 旧领福津将利二县至元七年并入本州岛

  成州

  成州 【下】 旧领同谷栗亭二县元初以田世显挈成都府归附领迁于栗亭行栗亭管民司事不隶成州割天水县来属至元七年并同谷天水二县入州

  金洋州

  金洋州本隶兴元路元初有雷李二将挈民户归附令迁至成州自行金洋州事

  土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至元九年于土蕃西界立宁河站】

  河州路

  雅州

  黎州

  洮州

  贵德州

  茂州

  图沙玛路

  岷州

  铁州

  河州路

  河州路 【下】 领县三定羌 【下】 宁河 【下】 安乡 【下】

  雅州

  雅州 【下宪宗攻破雅州石泉守将赵顺以城降】 领县五石山 【下】 泸山 【下】 百丈 【下】 荣经 【下】 严道 【下】

  黎州

  黎州 【下】 领县一汉源 【下】

  洮州

  洮州 【下】 领县一可当 【下】

  贵德州

  贵德州 【下】

  茂州

  茂州 【下】 领县二文山 【下】 汶川 【下】

  图沙玛路

  图沙玛路

  岷州

  岷州 【下】

  铁州

  铁州 【下】

  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等处宣抚司

  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等处宣抚司 【至元二年授雅州碉门安抚使高保四虎符高保四言碉门旧有城邑中统初为宋人所永众依山为栅去碉门半舍欲复成故城便于守佃敕秦蜀行省彼中缓急卿等相度须得其宜城如可复当助行之三年谕四川行枢密院遣人于碉门岩州西南沿边丁宁告谕官吏军民有愿来归者方便接纳用意存恤百姓贫者赈之愿徒近里城邑者以屋舍给之】

  礼店文州蒙古汉军民元帅府

  礼店文州蒙古汉军民元帅府 【自河州以下至此多阙其余如朵甘斯乌斯藏积石州之类尚多载籍疏略莫能详录也】

  △四川等处行中书省

  四川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九府三属府二属府二属州三十六军一属县八十一蛮夷种落不在其数 【本省陆站四十八处水站八十四处盐场十二处俱盐井所出井凡九十五眼在成都夔府重庆叙南嘉定顺庆广元潼川绍庆等路所管州县万山之闲】

  西蜀四川道廉访司

  四川南道宣慰司

  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

  西蜀四川道廉访司

  成都路

  嘉定府路

  广元路

  顺庆路

  潼川府

  永宁路

  成都路

  成都路 【上】 宋为益州路又为成都府路元初抚定立总管府设录事司至元十三年领成都嘉定崇庆三府眉邛隆黎雅威茂简汉彭绵十一州后嘉定自为一路以眉雅黎邛隶之二十年又割黎雅属吐蕃招讨司降崇庆为州隆州并入仁寿县隶本府领县九州岛七州领十一县成都 【下唐宋时为成都府治所元至元十三年以本县元管大城内西北隅并入录事司焉】 华阳 【下】 新都 【下】 郫 【下】 温江 【下】 双流 【下 按四川通志元省广都县入双流谨附议】 新繁 【下】 仁寿 【下唐为陵州宋为隆州元至元二十年以此州地荒民散并为仁寿县隶成都府路】 金堂 【下宋属怀安军元初升为怀州而县属如故至元二十年并州入金堂县隶成都府路】 彭州 【下 按四川通志元至元十三年省九陇县入州谨附识】 领二县蒙阳 【下】 崇宁 【下】  汉州 【下】 唐为德阳郡又为汉州自唐至宋苦于兵革民不聊生元中统元年复立汉州 【按四川通志元省雒县入州谨附识】 领三县什邡 【下】 德阳 【下至元八年升为德州十三年仍为县隶成都路十八年复来属】 绵竹 【下至元十三年以户少并入州后复置】  安州 【下】 唐置石泉县宋升为军元中统五年升为安州领一县石泉 【下】  灌州 【下】 宋为永康军后废为灌口寨元初复立灌州至元十三年以导江青城二县户少省入州 崇庆州 【下】 宋为崇庆军元至元十二年立总管府二十年改崇庆州井江原县入州领二县晋原 【下】 新津 【下】  威州 【下】 唐维州宋改威州领保宁通化二县元至元十九年并保宁入州领一县通化 【下】  简州 【下】 至元二十年并附郭阳安县入州二十二年并成都府所属灵泉县来隶而本州岛有平泉以地荒竟废之

  嘉定府路

  嘉定府路 【下】 宋为嘉定府元至元十二年立总管府设录事司旧领龙游夹江峨眉犍为洪雅五县二十年并洪雅入夹江领县四州二州领三县龙游 【下】 夹江 【下】 峨眉 【下】 犍为 【下】  眉州 【下】 至元十四年隶嘉定路领二县彭山 【下】 青神 【下】  卭州至元十四年立安抚司兼行州事二十一年并临卭依政蒲江三县入州领一县大邑 【下】

  广元路

  广元路 【下】 宋为利州路端平后地荒民散元宪宗三年立利州治设都元帅府至元十四年罢帅府改为广元路领县二府一州四府领三县州领七县绵谷 【下】 昭化 【下元初并葭萌入焉】  保宁府 【下】 唐隆州又改阆州又为阆中郡后唐为保宁军元初立东川路元帅府至元十三年升保宁府二十年罢元帅府改保宁路初领新得小宁二川后并入阆中县又并奉国入苍溪县新井新政西水总入南部县仍改为府隶广元路领三县阆中 【下倚郭】 苍溪 【下】 南部 【下】  剑州 【下】 宋为普安军又为隆庆府元至元二十年改剑州领二县普安 【下至元二十年并普城剑门入焉】 梓潼 【下】  龙州 【下】 本龙州元宪宗时宋守将王知府以城降至元二十二年并江油清川二县入焉 巴州 【下】 宋领化城难江恩阳曾口上通江下通江六县元至元二十年并难江恩阳二县入化城上下通江二县入曾口 【按四川通志至正四年复置通江县谨附识】 领二县化城 【下】 曾口 【下】  沔州 【下】 至元十四年隶广元路二十年废褒州止设铎水县迁沔州而治焉领三县铎水 【下倚郭】 大安 【下本大安州至元二十年降为县以来属 按元一统志并三泉县入大安县谨附识】 略阳 【下至元二十年并长举及西县入焉】

  顺庆路

  顺庆路 【下】 宋为顺庆府元中统元年立征南都元帅府至元四年置东川路统军司后改东川府十五年复为顺庆二十年升为路设录事司领县二府一州二府领二县州领五县南充 【下至元二十年并汉初入焉】 西充 【下至元二十年并流溪旧县入焉】  广安府宋为广安军又改宁西军元至元十五年废宁西军二十年升为广安府旧领渠江岳池和溪新明四县后并和溪新明入岳池领二县渠江 【下倚郭】 岳池 【下】  蓬州 【下】 元初立宣抚都元帅府后罢至元二十年立蓬州路总管府后复为蓬州领三县相如 【至元二十年以金城寨入焉】 营山 【下至元二十年并良山入焉】 仪陇 【下至元二十年并蓬池伏虞入焉】 渠州 【下】 宋属潼川府元至元十一年立渠州安抚司二十年罢安抚司以渠州为散郡领二县流江 【下】 大竹 【下至元二十年并邻山邻水入焉】

  潼川府

  潼川府宋为静戎军又改安静军又升潼川府兵后地荒元初复立府治至元二十年并涪成及录事司入郪县通泉入射洪东关入盐亭铜山入中江领县四州二郪 【下倚郭】 中江 【下】 射洪 【下】 盐亭 【下】  遂宁州 【下】 宋为遂宁府元至元十九年并遂宁青石二县入小溪长江入蓬溪后复改为州领二县小溪 【下】 蓬溪 【下】  绵州 【下】 元初隶成都路至元二十年并魏城入本州岛改隶潼川府领二县彰明 【下】 罗江 【下】

  永宁路

  永宁路 【下开】 领州一 筠连州 【下阙至元十七年枢密院言四川行省参政行诸蛮夷部宣慰司济逊言先是奉旨以高州筠连州腾川县隶安抚郭汉杰立站今汉杰已并蛮洞五十六有旨济逊所陈卿等与中书议臣等以为宜遗使行视之帝曰此五十六洞如旧隶高州筠连则与郭汉杰立站否则还之济逊】 领一县腾川 【下】

  四川南道宣慰司 【至元十六年立】

  重庆路

  绍庆府

  怀德府

  夔州路

  重庆路

  重庆路 宋为重庆府元至元十六年立重庆路总管府二十一年升为上路割忠涪二州为属郡二十二年又割泸合来属省壁山入巴县废南平军入南川县为属邑置录事司领县三州四州领十县巴 【下倚郭】 江津 【下至元十六年赐四川行省参政济逊田民百八十户于江津县】 南川 【下 按四川通志元至元十一年废南平军及隆化县改置南川县谨附识】  泸州 【下】 宋为泸川军元至元二十年并泸川县入焉二十二年隶重庆路领三县江安 【下】 纳溪 【下】 合江 【下】  忠州 【下】 唐为忠州宋为咸淳府元仍为忠州领三县临江 【下】 南宝 【下】 丰都 【下 按四川通志元至元中并垫江县入丰都谨附识】  合州 【下】 元至元十五年宋安抚使王立以城降二十年为散郡并录事司赤水入石照县二十二年改为州 【按四川通志元并昌及所领永川昌元大足入合州谨附识】 隶重庆路领三县铜梁 【下元初并巴川入焉】 定远 【下本宋地名女菁平元至元四年便宜都总帅部兵刱为武胜军后为定远州二十四年降为县】 石照 【下】  涪州 【下】 至元二十年并涪陵乐温二县入焉领一县武龙 【下】

  绍庆府

  绍庆府 【下】 宋为绍庆府元至元二十年仍置府领二县彭水 【下】 黔江 【下】

  怀德府

  怀德府领州四 【阙】  来宁州 【下】  柔远州 【下】  酉阳州 【下】  服州 【下】

  夔州路

  夔州路 【下】 宋为帅府元至元十五年立夔州路总管府以施云安万大宁四州隶焉二十二年又以开达梁山三州来属设录事司领县二州七州领五县奉节 【下】 巫山 【下】  施州 【下】 旧领清江建始二县至元二十二年并清江入州领县一建始 【下】  达州 【下】 至元十五年隶四川东道宣慰司二十二年改隶夔州路领二县通川 【下】 新宁 【下】  梁山州 【下】 宋为梁山军元至元二十年升为州领一县梁山 【下】  万州 【下】 宋为浦州元至元二十年以南浦为万州领一县武宁 云阳州 【下】 宋置安义县元至元十五年立云安军二十年升云阳州并云阳县入焉 大宁州 【下】 旧大昌县宋置监元至元二十年升为州并大昌县入焉 开州 【下】

  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

  叙州路

  马湖路

  附蛮夷种落

  叙州路

  叙州路本戎州宋为上州属东川路后易名叙州咸淳中城登高山为治所元至元十二年郭汉杰挈城归附十三年立安抚司未几毁山城复徒治三江口罢安抚司立叙州十八年复升为路隶诸部蛮夷宣抚司领县四州二宜宾 【下】 庆符 【下】 南溪 【下】 宣化 【下】  富顺州 【下】 宋富义监后改富顺县元至元十二年改立富顺监安抚司二十年罢安抚司升富顺州 高州 【下】 唐开拓边地于本部置高州宋设长宁军十州族姓俱效顺元至元十五年云南行省遣官招谕内附十七年知州郭安复行州事蛮人散居村囤无县邑乡镇

  马湖路

  马湖路 【下】 汉唐以下名马湖部宋时蛮主屯湖内元至元十三年内附后立总管府迁于夷部溪口濒马湖之南岸创府治其民散居山箐无县邑乡镇领军一州一长宁军宋长宁军立安宁县元至元十二年郡守黄立挈城效顺二十二年设录事司后与安宁县俱省入本军 戎州 【下】 本夜郎国西南蛮种唐时置宴宴州元至元十三年济逊为蛮夷部宣抚司遣官招谕十七年本部官得兰纽来见授以大坝都总管二十二年升为戎州

  附蛮夷种落

  上罗计长官司

  下罗计长官司

  四十六囤蛮夷千户所

  诸部蛮夷

  上罗计长官司

  上罗计长官司领蛮地罗计罗星 【古夜郎境为西南种族前代置之化外宋设长宁军十州族姓俱效顺各命之官其俊分姓他居遂有上下罗计之分元至元十三年蛮夷部宣抚济逊引本部夷酋得赖阿当归顺十五年敕授得赖阿当千户十八年黎州同知李奇以武略将军来充罗星长官二十二年夷人叛诱訹上罗星夷行枢密院讨平之其民人散居村箐无县邑乡镇】

  下罗计长官司

  下罗计长官司领蛮地 【近乌蛮与叙州长宁军相接均为西南夷族与上罗计同至元十二年长宁知军率先内附十二年济逊引本部夷酋得颜个诣行枢密院降奏充下罗计蛮夷千户二十二年诸蛮皆叛惟本部无异心】

  四十六囤蛮夷千户所

  四十六囤蛮夷千户所领豕蛾夷 【地在梦符向南抵定川古夜郎之属唐羁縻定州之支江县也元至元十三年收附于庆符县侨置千户所领四十六囤 黄水口上下落骨 山落牟许满吴 么落财 么落贤 腾息奴 屯莫面 落搔 么落梅 么得幸 上落松 么得会 么得恶 落魂 落昧下村 落岛 么得享 落燕 落得虑 么得了 么胜斛 许宿 么九色 落搔屯右 么得晏 落能 山落寡 水落寡 落得擂 么得具 么得渊 腾曰彯 落睐上村 赖扇 许焰 腾郎 周头 卖落炎 落女 爱答洛 爱答速 么得奸 阿郎头 下得辛 上得辛 爱得娄落鸥】

  诸部蛮夷

  秦加大散等洞以下各设蛮夷官 【泰加大散等洞 斜崖昌朱等洞 陇堤纣皮等洞 石邪洞 散毛洞 彭家洞 黑土石等处 市备洞 乐化兀都刺布白享罗等处 洪望册德等族 大江九姓罗氏 水西 鹿朝】

  阿永蛮部 【至元二十一年酋长阿泥入觐自言阿永邻境乌蒙等蛮悉隶皇太子位愿依例附属诏从其请以阿永蛮隶宫府】  师壁洞安宣抚司 永顺等处军民安抚司 阿者洞以下各设蛮夷官 【阿者洞 谢甲洞 上安下坝 阿渠洞 下役洞 驴虚洞 钱满等处 水洞下曲等寨 必藏等处 酌宜等处 雍邦等寨 崖昏等寨 冒朱洞 麻峡柘歌等寨 新附搜罗金井 沙溪等处 宙窄洞 新容米洞】

  △甘肃等处行中书省

  甘肃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七州二属州五 【本省马站六处】

  河西陇北道肃政廉访司

  河西陇北道肃政廉访司

  甘州路

  永昌路

  肃州路

  沙州路

  额齐讷路

  宁夏府路

  山丹州

  西宁州

  乌拉海路

  甘州路

  甘州路 【上】 唐为甘州又为张掖郡宋初为西夏所据改镇夷郡又立宣化府元初仍称甘州至元元年置甘萧路媲管府八年改甘州路总管府十八年立行中书省以控制河西诸郡

  永昌路

  永昌路 【下】 宋初为西凉府真宗景德中陷入西夏元初仍为西凉府至元十五年以永昌王宫殿所在立永昌路降西凉府为州隶焉领州一 西凉州 【下】

  肃州路

  肃州路 【下】 唐为肃州又为酒泉郡宋初为西夏所据元太祖二十一年西征政肃州下之至元七年置肃州路总管府

  沙州路

  沙州路 【下】 唐为沙州又为炖煌郡宋仍为沙州仁宗景佑初西夏陷瓜沙肃三州尽得河西故地金因之元太祖二十二年破其城以隶八都大王至元十四年复立州十七年升为沙州路总管府瓜州隶焉 【沙州去肃州千五百里内附贫民欲乞粮沙州必须臼之肃州然后给与朝廷以其不便故升沙州为路】 领州一 瓜州 【下】 唐改为晋昌郡复为瓜州宋初陷于西夏夏亡州废元至元十四年复立二十八年徒居民于肃州但名存而已

  额齐讷路

  额齐讷路 【下】 汉西海郡居延故夏国尝立威福军元太祖二十一年内附至元二十三年立总管府

  宁夏府路

  宁夏府路 【下】 唐末有拓跋思恭者镇夏州世有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宋真宗天禧闲传至其孙德明城怀远镇为兴州以居之后升兴庆府又改中兴府元至元二十五年置宁夏路总管府 【至元八年立西夏中兴等路行中书省元贞元年革宁夏路行中书省并其事于甘萧行省】 领州三 灵州 【下】 唐灵武郡宋初陷于夏国改为翔庆军 鸣沙州 【下】 隋鸣沙县宋没于夏国仍旧名元初立鸣沙州 应理州 【下】 与兰州接境东阻大河西据沙山考之图志乃唐灵武郡地其州城未详建立之始元初仍立州

  山丹州

  山丹州 【下】 唐为删丹县宋初为夏国所有置甘肃军元初为阿济格大王分地至元六年行山丹城事删讹为山二十二年升为州隶甘肃行省

  西宁州

  西宁州 【下】 唐置鄯州理湟水县肃宗上元闲没于土蕃号青唐城宋改为西宁州元初为章吉驸马分地至元二十三年立西宁州

  乌拉海路

  乌拉海路 【太祖四年由黑水城北乌拉海西关口入河西获西夏将高令公克乌拉海城】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六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七 州郡十七

 

  元四

  ○元四【云南诸路行中书省】

  云南诸路行中书省

  △云南诸路行中书省

  云南诸路行中书省为路三十七府二属府三关州五十四属县四十七其余甸寨军民等府不在此数 【马站七十四处水站四处 案云南至元始隶版图州郡沿革悉照元志详注比他处特繁缘宋志所不载故也】

  云南诸路道肃政廉访司

  罗罗蒙庆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兼管军万户府

  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云南诸路道肃政廉访司 【大德三年罢云南行御史台立肃政廉访司】

  中庆路

  威楚开南等路

  武定路军民府

  鹤庆路军民府

  云远路军民总管府

  彻里军民总管府

  丽江路军民宣抚司

  东川路

  茫部路军民总管府

  孟杰路

  普安路

  曲靖等路宣慰司军民万户府

  澄江路

  普定路

  中庆路

  中庆路 【上】 唐姚州合罗凤叛取絩州其子凤伽异增筑城曰柘东六世孙券丰佑改曰善阐历五化迄宋羁縻而己 【案明史弃云南府本滇国地汉置益州郡隋为昆州后废唐复置寻为南诏蒙氏所据五代时大理段氏为善阐府谨附识】 元世祖征大理凡收府八善阐其一也郡四部三十有七其地东至普安路之横山西至缅地之江头城凡三千九百里而远南至临安路之鹿沧江北至罗罗斯之大渡河凡四千里而近宪宗五年立万户府至元七年改为路 【八年分大理国三十七部为南北中三路路设达噜噶齐并总管】 十三年立云南行中书省初置郡县遂改善阐为中庆路设录事司领县三州四州领八县昆明 【中倚郭唐置元宪宗四年分其地立千户二至元十二年改善州领昆明县二十一年州革县如故 案明史稿昆明本汉滇池县地谨附识】 富民 【下至元四年立黎瀼千户十二年即黎瀼立县 案明史豪信民本唐西宁州地谨附识】 宜良 【下唐匡州即其地蛮酋罗氏于此立城居之名曰罗哀龙元宪宗六年立太池千户隶嵩明万户至元十三年升宜良州治太池县二十一年州罢为县后废太池来属】 嵩明州 【下】 州在中庆东北治沙札卧城乌蛮车氏所筑白蛮名为嵩明昔汉人居之后乌白蛮强盛汉人徒去盟誓于此因号嵩盟汉人尝立长州筑金城阿葛二城蒙氏兴改长州为嵩盟部 【案明史稾云唐时南诏置长城郡宋时大理改嵩盟郡谨附识】 段氏因之元宪宗六年立嵩明万户至元十二年复改长州十五年升嵩明府二十二年降为州领二县杨林 【下在州东南治杨林城乃杂蛮枳氏车氏斗氏么氏四种所居之地城东门内有石如羊形故又作羊唐有羊林部落即此地元宪宗七年立羊林千户至元十二年改为县】 邵甸 【下在州西治白邑村无城郭车蛮斗蛮旧地名为东甸以束为邵宪宗七年立郡甸千户至元十二年改为县】 晋宁州 【下】 唐晋宁县蒙氏段氏皆为阳城堡部元宪宗七年立阳城堡万户至元十二年改晋宁州领二县 呈贡 【下西临滇之滨在路之南州之北其闲相去六十里有故城曰呈贡世为些莫强宗部蛮所居元宪宗六年立呈贡千户至元十二年割诏营切龙呈贡雌甸塔罗和罗忽六城及乌纳山立呈贡一县】 归化 【下在州东北呈贡县南西滨滇泽地名大吴龙昔吴氏所居后为些莫徒蛮所有世隶善阐宪宗六年分隶呈贡千户至元十二年割大吴龙安江安润立归化县】  昆阳州 【下】 在滇池南僰獹杂蛮所居有城曰巨桥 【案明史稾昆阳州注云唐置河东等州没于南诏大理筑巨桥城谨附岁】 今为州治合罗凤叛唐令曲縳蛮居之段氏兴隶善阐元宪宗并罗畐等十二城立巨桥万户至元十三年改昆阳州领二县三泊 【下至元十三年于那龙城立县】 易门 【下在州之西治市坪村世为乌蛮所居段氏时高智升治善阐奄而有之至元四年立洟门千户十二年改为县】  安宁州 【下】 唐初置安宁县隶昆州 【案明史稾本滇国螳螂川地汉益州连然县谨附识】 合罗凤叛唐后乌白蛮迁居蒙氏终善阐酋孙氏为安宁城主及袁氏高氏互有其地元宪宗七年隶阳城万户至元三年立安宁千户十二年改安宁州领二县禄豊 【下在州西治白村其地瘴热非大酋所居惟鸟杂蛮居之迁徒不常至元十三年割安宁千户之碌琫化泥骥琮笼三处立禄豊县因江中有石如甑俗名碌琫译谓碌为石琫甑讹为今名】 罗次 【下在州北治压磨吕白村本鸟蛮罗部地险俗悍至元十二年因罗部立罗次州隶中庆路二十四年改州为县二十七年隶安宁州】

  威楚开南等路

  威楚开南等路 【下】 为杂蛮耕牧之地蛮名俄碌历代无郡邑后黉酋威楚筑城俄碌■〈耳炎〉居之唐时蒙舍诏合罗凤合六诏为一侵俄碌取和子城今镇南州是也后合罗凤叛于本境立郡县诸黉尽附蒙氏立二都督六节度银生节度即今路也及段氏兴银生隶姚州又名当筯验及高升泰执大理国柄封其侄子明量于威楚筑外城号德江城传至其裔长寿元宪宗三年征大理平之六年立威楚万户至元八年改威楚路置总管府领县二州四州领一县威楚 【下倚郭至元十五年升威州仍立富民净乐二县二十一年降州为威楚县革二县为乡来属】 定远 【下在路北地名目直睒杂蛮居之诸葛亮征南中经此睒后号为牟州唐蒙氏遗黉蛮酋按萼镇牢州筑城曰耐笼至高氏专大理国政命云南些莫徒酋夷羡徒民二百户于黄蓬穽其按萼故城隶高氏元宪宗四年立牟州千户黄蓬穽为百户至元十二年改为定远州黄蓬穽为南宁县后革县为乡 改州为县隶本路】 镇南州 【下】 州在路北昔朴落蛮所居川名久舍中有城曰鸡和至唐时蒙氏并大诏征东蛮取和子鸡和二城置石鼓县又于沙却置俗富郡沙却即今州治至段氏封高明量为楚公欠舍沙却皆隶之元宪宗三年其酋内附七年立欠舍千户石鼓百户至元二十二年改久舍千户为镇南州立定边石鼓二县二十四年革二县为乡仍隶本州岛 南案州 【下】 州在路东南昔黑黉蛮祖瓦晟吴居之不隶他部至高氏封威楚方隶焉元宪宗立摩刍千户隶威楚万户至元十二年改千户为南安州隶本路领一县广通 【下县在州之北旧名路■〈耳炎〉杂蛮居之南诏合罗凤曾立路■〈耳炎〉县至段氏封高明量于威楚其后宜州酋些莫徒裔易哀等附之至高长寿遂处于路睒易衷去旧堡二十里山上筑城曰龙戏新婿宪宗七年长寿内附立路睒千户至元十二年改为广通 县隶南安州】 开南州 【下】 州在路西南其川分十二甸昔朴和泥二蛮所居也至蒙氏兴立银生府后为金齿白蛮所陷移府治于威楚开南遂为生蛮所据自南诏至段氏皆为徼外荒僻之地元中统三年平之以所部隶威楚万户至元十二年改为开南州 威远州 【下】 州在开南州西南其川有六昔朴和泥二蛮所居至蒙氏兴开威楚为郡而州境始通其后金齿白蛮酋阿只步等夺其地元中统三年征之悉降至元十三年立开南州及威远州隶威楚路

  武定路军民府

  武定路军民府 【下】 唐隶絩州在滇北昔獹鹿等蛮居之至段氏使乌蛮阿■〈歴刂〉冶纳洟胒共龙城于共甸又筑城名曰易龙其裔孙法瓦浸盛以其远祖罗婺为部名元宪宗四年内附七年立为万户隶威楚至元八年并仁德于矢入本部为北路十二年割出二部改本路为武定领州二州领四县 和曲州 【下】 州在路西南蛮名叵簉甸僰■〈犭鹿〉诸种蛮所居元宪宗六年改叵簉甸曰和曲至元二十六年升为州领二县南甸 【下路治本县蛮曰瀼甸又称洟陬笼至元二十六年改为县】 元谋 【下旧名环州元治五甸至元十六年改为县】  禄劝州 【下】 州在路东北甸名洪农碌券杂蛮居之至元二十六年立禄劝州领二县易笼 【下易笼者城名在州北地名倍场县境有二水蛮语谓洟为水笼为城因此为名昔罗婺部大酋居之为群酋会集之所至元二十六年立县】 石旧 【下县在州东有四甸曰掌鸠曰法槐曰抹捻曰曲蔽掌鸠甸有溪遶其三 面凡数十渡故名今讹名石旧至元二十六年立县】

  鹤庆路军民府

  鹤庆路军民府 【下】 府治在丽江路东南大理路东北蛮名其地曰鹤川样共昔隶越析诏汉唐未建城邑唐玄宗开元末合罗凤合六诏为一称南诏徒治羊苴城地近龙尾鹤柘今府即其地也文宗太和中蒙劝封佑于样共立谋统郡蒙氏后经数姓如故元宪宗三年内附为鹤州七年立二千户仍称谋统隶大理上万户至元十一年罢谋统千户复为鹤州二十年为燕王分地隶行省二十三年升为鹤庆府领一县剑川 【下县治在剑川湖西夷云罗鲁城案唐史云南诏有六节度剑川其一也初蒙氏未合六诏时有浪穹诏与南诏战不胜遂保剑川更称浪剑德宗贞元中南诏击破之夺剑共诸川地其酋徒居剑睒西北四百里号剑羌蒙氏终至段氏改剑川为义督睑元宪宗四年内附七年立义督千户至元十一年罢千户立剑川县】

  云远路军民总管府

  云远路军民总管府元贞二年置

  彻里军民总管府

  彻里军民总管府大德中置 【大德中云南省言大彻里地与八百媳妇犬牙相错势均力敌今大彻里胡念己降小彻里复控扼地利多相杀掠胡念日与相拒不得离遗其弟胡伦入朝指画地形乞别立彻里军民宣抚司择通习蛮夷情状者为之师招其来附以为进取之地乃立彻里军民总管府】 广南西路宣抚司 【阙】

  丽江路军民宣抚司

  丽江路军民宣抚司汉越巂郡西徼地昔么蛮些蛮居之遂为越析诏二部皆鸟蛮种居铁桥唐德宗贞元中其地归南诏元宪宗三年征大理从金沙济江么些负固不服四年春平之立察罕章管民官至元八年立宣慰司十三年改为丽江路立军民总管府二十二年府罢于通安巨津之闲立宣抚司领府一州七州领一县 北胜府在丽江之东唐南诏时铁桥西北有施蛮者贞元中为异牟寻所破迁其种居之号剑羌名其地曰成偈■〈耳炎〉 【案明史稾云唐时南诏始开其地名北方■〈耳炎〉及么些诸蛮居之号成偈■〈耳炎〉互有异同谨附识】 又改名善巨郡蒙氏终段氏时高智升使其孙高大惠镇此郡 【案明史稾云段氏改成纪镇谨附识】 后隶大理元宪宗三年其酋高俊内附至元十五年立为施州十七年改为北胜州二十年升为府 顺州在丽江之东俗名牛■〈耳炎〉昔顺蛮种居剑川共唐贞元闲南诏异牟寻破之徒居铁桥大婆小婆三探览等川其酋成斗族渐盛自为一部迁于牛■〈耳炎〉至十三世孙自瞠犹隶大理元宪宗三年内附至元十五年改牛■〈耳炎〉为顺州 蒗蕖州治罗共■〈耳炎〉在丽江之东北胜永宁南北之闲罗落么些三种蛮世居之至元九年内附十六年改罗共■〈耳炎〉为蒗蕖州 永宁州昔名楼头■〈耳炎〉接吐蕃东徼地名答蓝么些蛮祖泥月鸟逐出吐蕃遂居此■〈耳炎〉世属大理元宪宗三年其三十一世孙和字内附至元十六年改为州 通安州治在丽江之东雪山之下昔名三■〈耳炎〉仆繲蛮所居其后么些蛮叶古乍夺而有之世隶大理元宪宗三年其二十三世孙麦良内附中统四年以麦良为察罕章管民官至元九年其子麦兀袭父职十四年改三■〈耳炎〉为通安州 兰州在兰沧水之东汉明帝永平中始通博南山道渡兰沧水置博南县唐为卢鹿蛮部至段氏时置兰溪郡隶大理元宪宗四年内附隶察罕章管民官至元十二年改兰州 宝山州在雪山之东 【案明史稾宝山州本汉邪龙县地谨附识】 昔么些蛮居之其先自楼头往居此二十余世元世祖征大理自卞头济江由罗邦至罗寺围大匮等寨其酋内附名其寨曰察罕呼鲁罕至元十四年以大匮七处立宝山县十六年升州 巨津州昔名罗波九■〈耳炎〉北接山川铁桥西邻吐蕃么些大酋世居之元宪宗三年内附至元十四年于九■〈耳炎〉立巨津州盖以铁桥自昔为南诏吐蕃交会之津渡故名领一县临西 【下县在州之西北旧名罗衷闲居民皆么些二种蛮至元十四年立大理州县于罗衷闲立临西县以西临吐蕃境故也】

  东川路

  东川路 【下】 至元二十八年立

  茫部路军民总管府

  茫部路军民总管府 【下】 领州二 益良州 【下】

  强州 【下】

  孟杰路

  孟杰路 【自东川路以下阙元泰定帝泰定三年八百媳妇蛮请官守置木安孟杰府于其地】

  普安路

  普安路 【下】 治在盘町山阳巴盘江东古夜郎地秦为黔中地两汉隶牂牁郡蜀隶兴古郡隋立牂州唐置西平州后改兴古郡为盘州蒙氏叛唐其地为南诏东鄙东黉鸟蛮七部落居之其后黉酋阿宋逐诸蛮据其地号于牛部世为酋长元宪宗七年其酋内附命为于失万户至元十三年改普安路总管府明年更立招讨司十六年改为宣抚司二十二年罢司为路

  曲靖等路宣慰司军民万户府

  曲靖等路宣慰司军民万户府曲靖二州在汉为夜郎味县地蜀分置兴古郡隋初为恭州协州唐置南宁州东西黉分乌白蛮二种自曲靖州西南昆川距龙和城通谓之西爨白蛮自弥鹿升麻三川南至步头通谓之东黉乌蛮太宗贞观中以西黉归王为南宁都督袭杀东黉首领盖聘南诏合罗凤以兵胁西黉徒之至龙和皆残于兵东黉乌蛮复振徒居西黉故地世与南诏为婚居故曲靖州玄宗天宝末征南诏进次曲靖州大败其地遂没于蛮元宪宗六年立磨弥部万户至元八年改为中路十三年改曲靖路总管府二十年以隶皇太子二十五年升宣抚司领县一州五州领六县南宁 【下倚郭唐以西黉归王为南宁州都督治石城及合罗凤叛州废蒙氏改石城郡至段氏乌蛮磨弥部酋据五城元宪宗三年内附六年立千户隶磨弥部万户 至元十三年升南宁州二十二年革为县】 陵凉州 【下】 即汉牂牁郡之平夷县 【案明史爨云晋于汉之平夷县置平夷郡唐属盘州谨附识】 南诏叛后落温部蛮世居之元宪宗三年内附立落温千户属落蒙万户至元十三年改为陆凉州领二县芳华 【下】 河纳 【下治蔡村】  越州 【下】 在路之南其川名鲁望普么部蛮世居之元宪宗四年内附六年立千户隶末迷万户至元十二年改越州隶曲靖路 罗雄州 【下】 与溪洞蛮獠接壤历代未尝置郡其地为塔敝纳夷甸俗传盘瓠六男其一曰蒙由邱后裔有罗雄者居此甸至其孙曹恐名其部曰罗雄元宪宗四年内附七年隶普么千户至元十三年割夜苴部为罗雄州隶曲靖路 马龙州 【下】 地名曰撤匡昔僰刺居之盘瓠裔纳垢逐旧蛮而有其地至罗苴内附于本部立千户至元十三年改州即旧马龙城也领一县通泉 【下在州西南与嵩明州杨林县接壤纳垢之孙易限分居其地元初为易龙百户隶马龙 千户至元十三年改名通泉县隶马龙州】 沾益州 【下】 在本路之东北据南盘江北盘江之闲唐初置州 【案明史稾云沾益州汉宛温县地属牂牁郡唐初置西平州改盘州谨附识】 天宝末没于蛮为僰刺二种所居后磨弥部夺之元初其子孙普垢■〈歴刂〉内附宪宗七年以本部隶曲靖磨弥万户府至元十三年改沾益州领三县交水 【下治易陬龙城其先磨弥部酋蒙提居之后大理国高护军逐其子孙据之宪宗五年内附至元十三年即其城立县】 石梁 【下系磨弥部又名伍勒部其酋世为巫居石梁原山至元十三年为县】 罗山 【下亦名落蒙山乃磨弥部东境】

  澄江路

  澄江路 【下】 治在滇池东南唐属牂州隶黔州都督府开元中降为羁縻州其地曰罗伽甸初么些蛮居之后为僰蛮所夺南诏蒙氏为河阳郡至段氏么些蛮之裔复居此甸号罗伽部元宪宗四年内附六年以罗伽部为万户至元三年改万户为中路十六年升为澄江路领县三州二州领三县河阳 【下内附后为千户至元十六年为河阳州二十六年降为县】 江州 【下在澄江路南呈云湖之北蒙氏叛唐使白蛮居之至段氏些么徒蛮之裔居此城更名步雄部其后弄景内附即本部立为千户至元十三年改千户为江川州二十年降为县】 阳宗 【下在本路西北明湖之南昔么些蛮居之号曰强宗部其酋卢舍内附立本部千户至元十三年改为县】 新兴州 【下】 汉新兴县唐初隶牂州后南诏叛降为羁縻州 【案明史稾云汉青蛉弄栋二县地梁没于西黉唐羁縻求州谨附识】 蒙氏为温富州段氏时么些蛮分居其地内附后立为千户元至元十三年改新兴州 【案明史稾云元置部傍千户所改休纳县又置新与州寻省县入州谨附识】 隶澄江路领二县普舍 【下在州西北昔有强宗部蛮之裔长曰部傍据普贝龙城次曰普舍据普札龙城二城之西有白城汉人所筑二酋屡争其地莫能定后普舍孙苴■〈歴刂〉内附立本部为千户至元十三年改干户为普舍县治普札龙城隶新兴州】 研和 【下么些徒蛮步雄居之其孙龙钟内附立百户至元十三年改为县】  路南州 【下】 州在本路之东本为路甸有城曰撒吕黑黉之裔落蒙所筑子孙世居之因名落蒙部元宪宗朝内附即本部立万户至元七年并落蒙罗伽末迷三万户为中路十三年分中路为二路改罗伽为澄江路 【案前澄江路注云宪宗六年以罗伽部为万户至元三年改万户为中路十六年升为徽江路与此处年分不合考云南通志至元十三年赛音谔德济以改定云南诸路名号来上凡为路三十七澄江之升当在此时前作十六年盖误谨附识】 落蒙为路南州隶澄江路领一县邑市 【下至元十三年邑布弥歪二城立邑市县霸沙等五域立弥沙县二十四年并弥沙入本县隶路南州】

  普定路

  普定路本普里部归附后改普定府大德七年改为路仁德府昔僰刺蛮居之其部曰伸札溢源后乌蛮之裔新于夺而有之至四世孙因其祖名新丁以为部号语讹为仁地 【案明史稾云南诏为寻甸部谨附识】 元宪宗五年内附明年立本部为仁地万户至元初复叛四年降之仍为万户十三年始改万户为仁德府领县二为美 【下县治在府北地名溢浦适侣睒甸即仁地故部至元二十四年置县】 归厚 【下县治在府西地名易浪浦龙旧隶仁地部至元二十四年分立二县曰倘俸曰为美二十五年改倚幸俸曰归厚】

  罗罗蒙庆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建昌路

  德昌路军民府

  会川路

  柏兴府

  建昌路

  建昌路 【下】 本古越巂地唐初设中都府 【案唐书地理志作中都督府元志盖误】 治越嶲肃宗至德中没于吐蕃贞元中复之懿宗时蒙诏立城曰建昌府以乌白二蛮实之其后诸酋争强不能相下分地为四推段兴为长共裔浸强遂并诸酋自为府主大理不能制傅至阿宗娶落兰部建蔕女沙智元宪宗朝建蔕内附以其婿阿宗守建昌至元十二年析其地置总管府五州二十三建昌其一路也设罗罗宣慰司以总之本路领县一州九州岛领一县中 【县治在住头回甸盖越嶲之东坟也所居鸟蛮自别为沙麻部以酋长所立处为中州至元十年内附十四年仍为中州二十二年降为县隶建昌路】 建安州 【下】 即总府所治建蒂既平分建昌府为万户二又置千户二至元十五年割建乡城十四村又建蔕四村立宝安州十七年改本千户为建安州二十六年革宝安州以其乡村来属 永宁州 【下】 在建昌之东郭唐时南诏立昌郡领建安永宁二州元至元九年西平王平建蔕十六年分建昌为二州在城曰建安东郭曰永宁俱隶建昌路 泸州 【下】 州在路西昔名沙城睑即诸葛武侯擒孟获之地段氏立城名洟笼隶建裮元宪宗时建蔕内附复叛至元九年平之十五年改洟笼为泸州 礼州 【下】 州在路西北所治曰笼么城南诏末诸蛮相侵夺至段氏兴并有其地裔孙阿宗内附复叛元至元九年平之设千户十五年改为礼州领一县泸沽 【县在州北昔罗落蛮所居至蒙氏霸诸部以乌蛮酋守此城后渐盛自号曰落兰部或称罗落其裔蒲德遗其侄建蔕内附建蔕继叛杀蒲德自为酋长并有诸部至元九年平之设千户十三年升万户十五年改县】 里州 【下】 唐隶嶲州都督蒙诏时落兰部小酋阿都之裔居此因名阿都部元宪宗时其酋纳空随建蔕内附中统三年叛至元十年其子耶吻效顺隶乌蒙十八年设千户二十二年同乌蛮叛奔罗罗斯二十三年升军民总管府二十六年府罢为州隶建昌路 阔州 【下】 州治密纳甸皆仲由蒙之裔孙名科居此因以名为部号后讹为阔至三十七世孙僰罗内附至元九年设千户二十六年改为州 邛部州 【下】 州在路东北大渡河之南越嶲之东北唐立邛部县后没于蛮至宋岁贡名马土物封其酋为邛都王今其地称为邛部川治乌弄城昔么些蛮居之后由由蒙之裔夺其地元宪宗时内附中统五年立邛部川安抚招讨使隶成都元帅府至元十年割属罗罗斯宣慰司二十一年改为州 隆州 【下】 州在路之西南与汉邛部县接境 【案汉书地理志越嵩郡有邛都县元志作邛部盖误】 唐会川县之西北蒙氏改会川为会同逻立五睑本州岛为边府睑其后睑主杨大兰于睑北垲上立城分派而居名曰大隆城即今州治也元至元十三年内附十四年设千户十七年改隆州 姜州 【下】 姜者蛮名也乌蛮仲牟由之裔阿坛绛始居閟畔部其孙阿罗仕大理国主高泰是时会川育城曰龙纳罗落蛮世居焉阿罗挟高氏之势攻拔之遂以祖名曰绛部元宪宗时随閟畔内附因隶焉至元八年为落兰部酋建蔕所破九年平之遂隶会川后属建昌十五年改为姜州二十七年复属閟畔部后又属建昌

  德昌路军民府

  德昌路军民府 【下】 汉邛都县地唐没于南诏路在建昌西南所居蛮号屈部元至元九年内附十二年立定昌路以本部为昌州二十三年罢定昌路并入德昌路治本州葛鲁城领州四 昌州 【下】 路治本州初乌蛮阿屈之裔寖强用祖名为屈部其孙鸟则至元九年内附十二年改本部为州兼领普济威龙隶定昌路二十三年罢定昌路并隶德昌 德州 【下】 在路之北其地今名吾越甸城曰亦苴龙所居蛮苴郎以远祖名部曰赪綖宪宗时内附至元十二年立千户十三年改为德州隶德平路二十三年改隶德昌 威龙州 【下】 州在路西南本名巴翠部领小部三一曰沙娲普宗二曰鸟鸡泥祖三曰娲诺龙菖蒲皆獹鲁蛮种也至元十五年合三部立威龙州隶德昌 普济州 【下】 州在路西北本名玗甸昔为荒僻之地獹鲁蛮世居之后属屈部至元九年随屈部内附十五年于玗甸立定昌路 【案前德昌路注云至元十一年立定昌路此处作五年疑误】 二十三年路革改隶德昌

  会川路

  会川路 【下】 路在建昌南唐移邛部于此其地当征蛮之要冲诸酋听会之所故名天宝未没于南诏立会川都督府又号清宁郡至段氏仍为会川府元至元九年内附十四年立会川路治武安州领州五 武安州 【下】 蛮称龙泥城至元十四年立管民千户十七佃改为武安州 黎溪州 【下】 蛮云黎彄讹为今名初乌蛮与汉人杂处及南诏合罗凤叛徒白蛮守之蒙氏终罗罗逐去白蛮段氏兴令罗罗蛮乞夷据其地至元九年其裔阿夷内附改其部为黎溪州 永昌州 【下】 在路北治故归依城即古会川也唐天宝末没于南诏置会川都督至蒙氏改会同府置五睑徒张王李赵杨周高段何苏龚尹十二姓于此以赵氏为府主屠今州城赵氏弱王氏据之及段氏与高氏专政逐王氏以其子高政治会川元宪宗三年征大理高氏逃去九年故酋王氏孙阿龙率众内附至元八年以其男阿禾领会川十四年改管民千户十七年立永昌州隶会川路会理州 【下】 州在会川府东南唐时南诏属会川节度地名昔陀有蛮名阿坛綘亦仲由蒙之遗种其裔罗于则得共陀地居之取祖名曰绛部后强盛尽有四州之地号蒙歪元宪察八年其孙亦芦内附隶閟畔万户至元四年属落兰部十三年改隶会川十五年置会理州仍隶会川路二十七年复属閟畔部 麻龙州 【下】 麻龙者城名也地名棹罗能乌蛮蒙次次之裔祖居閟畔东川后普恐迁苗卧龙其孙阿麻内附至元五年为建蔕所并十二年属会川十四年立管民千户隶会川路十七年立为州二十七年割属閟畔部

  柏兴府

  柏兴府汉为定笮县隶越嶲郡唐立昆明县天宝末没于吐蕃后复属南诏改香城郡元至元十年其盐井摩沙酋罗罗将■〈犭鹿〉鹿茹库内附十四年立盐井管民千户十七年改为闰盐州以■〈犭鹿〉鹿部为普乐州俱隶德平路二十七年并普乐闰闰盐二州为闰盐县柏兴府隶罗罗宣慰司领县二闰盐 【下倚郭以县境有盐井故名】 金 【下县在府北汉越嶲郡北境与吐蕃接元至元十五年立为金州后降为县以县境斛僰和山出金故名】

  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兼管军万户府

  临安路

  广西路

  元江路

  临安路

  临安路 【下】 唐隶牂州 【按明史稾云古句町国汉句町县属牂牁郡唐羁縻牂州地谨附识】 天宝末没于南诏蒙氏立都督府二其一曰通海郡段氏改为秀山郡阿僰部蛮居之元宪宗六年内附以本部为万户至元八年改为南路十三年又改为临安路领县二千户一州三州领二县河西 【下县在相麓湖之南又名其地曰休腊昔庄蹻王其地唐初于姚州之南置西宗州领三县地河西其一也天宝后没于蛮为步雄部后阿僰蛮易渠夺而居之元宪宗六年内附七年即阿僰部立万户休腊隶之至元十三年始为河西州隶临安路二十六年降为县】 蒙自 【下县界南邻交址西近建水州县境有山名自则汉语讹为蒙自上有故城白蛮所筑即今县治下临巴甸南诏时以赵氏镇守至段氏阿僰蛮居之元宪宗六年内附继叛七年平之立千户隶阿僰万户至元十三年改阿僰万户为临安路以本千户为县】 舍资千户 【蒙自县之东阿僰蛮居地昔名褒古又曰部袅踵甸传至裔孙舍资因以为名内附后隶蒙血千户至元十三年改蒙自为县其地近交趾遂以舍资为安南道防送军千户隶临安路】 建水州 【下】 在本路之南治故建水城唐元和闲蒙氏所筑又称步头亦云巴甸每夏秋溪水涨溢如海蛮谓海为惠大为■〈歴刂〉故名惠■〈歴刂〉汉语曰建水历赵杨李段数姓皆仍旧名些么徒蛮所居内附后元立千户隶阿僰万户至元十三年改建水州隶临安路 石平州 【下按云南通志石平州平当作坪谨附识】 在路之西南阿僰蛮据之得石坪聚为居邑名曰石坪至元七年改邑为州隶临安路 宁州 【下】 在路之东唐置黎州 【案明史稾云唐分南宁州地置西宁州于此后黎州谨附识】 天宝末没于蛮地号浪旷蛮语谓旱龙也步雄部蛮些么徒据之后属爨蛮酋阿几以浪旷割与宁酋豆圭元宪宗四年宁酋内附至元十三年改为宁州隶临安路旧领三县通海嶍峨西沙西沙在州东宁部蛮世居之其裔孙西沙筑城于此因名西沙龙宪宗四年其酋普提内附就居此城为万户至元十三年立为西沙县二十六年以隶宁州至治二年并入州领二县通海 【下倚郭元初立通海千户隶善阐万户至元十三年改通海县隶宁海府二十七年府革直隶宁安路今割隶宁州】 嶍峨 【下县在河西县之西旧属滇国昔嶍猊蛮居之后阿僰酋逐嶍猊据其地至其孙阿次内附以其部立千户至元十三年改为州领邛洲平甸二县二十六年降为县并二县为乡隶临安路今割隶宁州】

  广西路

  广西路 【下】 东爨鸟蛮弥鹿等部所居唐为羁縻州隶黔州都督府后师宗弥勒二部寖盛蒙氏段氏莫能制元宪宗七年二部内附隶落蒙万户至元十二年籍二部为军立广西路十八年复为民领州二 师宗州 【下】 在路之东南昔爨蛮逐獠僰等居之其后师宗据匿弄甸故名师宗部至元十二年立为千户十八年复为民二十七年改为州 弥勒州 【下】 在路南昔些么徒蛮之裔弥勒得郭甸巴甸部笼而居之故名其部曰弥勒至元十二年为千户十八年复为民二十七年改为州

  元江路

  元江路 【下】 古西南夷地阿僰诸部蛮自昔据之 【案明史稾云元江唐时南诏属银生节度徒白蛮十姓戌之后和泥据之居罗盘甸宋时为么些徒蛮阿僰诸部所有谨附识】 元宪宗四年内附七年复叛率诸部筑城以拒命至元十三年遥立元江府以羁縻之二十五年命云南王平之割罗盘马笼步曰思縻罗丑罗陀步胜步竭台威台阳设栖你陀十二部于威远立元江路步日部 【在本路之西蒙氏立此甸徒白蛮镇之名部日睑】 马笼部 【因马笼山立寨在本路之北所居蛮阿僰元初立为千户属宁州万户至元十三年改隶元江万户二十五年属元江路】

  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大理路军民总管府 蒙怜路军民府

  蒙莱路军民府

  金齿等处宣抚司

  柔远路

  茫施路

  镇康路

  镇西路

  平缅路

  麓川路

  南睒

  附各甸寨军民府

  大理路军民总管府 蒙怜路军民府

  大理路军民总管府 【上】 本汉楪榆县地 【案汉书楪榆作叶榆谨附识】 唐于昆明梇栋州 【案汉书梇栋作弄栋谨附识】 置絩州都督府治楪榆洱河蛮 【案明史稾云汉为益州永昌二郡地蜀汉属云南郡晋属宁州唐羁縻匡州唐羁縻匡州地谨附识】 后蒙舍诏皮罗合逐河蛮取太和城至合罗凤号大蒙国云南先有六诏至是请于朝求合为一从之蒙舍在其南故称南诏徒治太和城至异牟寻又迁于喜郡史城又徒居羊苴乖城即今府治改号大礼国其后郑赵杨三氏互相篡夺至石晋时段思平更号大理国元宪宗二年收附六年立上下二万户至元七年并二万户为大理路设录事司领县一府二州五府领一县州领二县太和 【倚郭宪宗七年于城内外立上中下三千户至元二十六年即中千户立录事司上下二千户立县 案明史稾云本汉叶榆隋时洱河蛮居此置太和城元收大理国地置理州及河东县寻省州改县曰太和谨附识】 永昌府唐时蒙氏据其地历段氏高氏皆为永昌府 【案明史稾古哀牢国地汉置不韦县属益州郡东汉属永昌郡唐属絩州后入于蛮谨附识】 元宪宗七年分永昌之永平立千户至元十一年立永昌州十五年升为府隶大理路领一县永平 【下县在府东鹿沧江之东即汉博平县唐蒙氏改胜乡郡属永昌元至元十一年改永平县 案后汉书永昌郡有博南县永平中置疑博平县系博南县之讹谨附识】 腾冲府在昌之西即越睒地唐置羁縻郡蒙氏九世孙异牟寻取越睒逐诸蛮有其地为软化府其后白蛮徒居之改腾冲府元宪宗三年酋高救内附至元十一年改藤越州又立藤越县十四年改腾冲府二十五年罢州县府如故 邓川州 【下】 在本路北蛮有六诏邆睒其一也唐置邆川州治大厘蒙氏袭而夺之后改德原城隶大理段氏因之元宪宗三年入附七年立德原千户隶大理上万户至元十一年改德原城为邓川州领一县浪穹 【下本名弥茨乃浪穹诏所居之地唐初其王铎罗望与南诏战不胜保剑川更称浪剑贞元中南诏破之以浪穹施浪邆睒总三浪为浪穹州元宪宗七年内附立浪穹千户隶大理上万户至元十一年降为县隶邓川州】 蒙化州 【下】 本蒙舍城唐置阳瓜州天宝闲凤伽异为州刺史段氏为开南县元宪宗七年以蒙舍立千户属大理上万户至元十一年立蒙化府十四年升为路二十年降为州复隶大理路 赵州 【下】 昔为罗落蛮所居地蒙氏立国有十睑赵州睑其一也蛮为睑若州皮罗合置赵郡合罗凤改为州段氏改天水郡元宪宗七年立赵睑千户隶大理下万户至元十一年改为州又于白崖睑立建宁县隶本州岛即古勃弄地二十五年县革入州隶大理路 姚州 【下】 唐于梇栋川置姚州都督府天宝闲合罗凤叛取姚州附吐蕃终段氏为姚州 【案明史稾云南诏置梇栋府大理段氏改为姚府谨附识】 至元宪宗三年内附七年立统矢千户大絩堡千户至元十二年罢统矢立姚州隶大理路领一县大姚 【下唐置西濮州后更名髳州南接姚州统县四一曰青蛉即此地夷名大姚堡与弄栋川相接元宪宗七年立千户隶大理下万户至元十一年罢千户立大姚县隶姚州】 云南州 【下】 唐以汉云南县置郡蒙氏至段氏并为云南州元宪宗七年立千户 【案云南通志唐初置云南州贞观中改匡州又于州东南置镜州蒙氏为云南睑改品甸县宋氏复为云南州元立品甸千户史志未详谨附识】 大理下万户至元十一年立云南州蒙怜路军民府 【至元二十七年从云南行省请以蒙怜甸为蒙怜路军民总管府蒙莱甸为蒙莱路军民总管府其领国】

  蒙莱路军民府

  蒙莱路军民府 【阙】

  金齿等处宣抚司

  金齿等处宣抚司其地在大理西南兰沧江界其东与缅地接其西土蛮凡八种曰金齿曰白夷曰僰曰峨昌曰骠曰繲曰渠罗曰比苏元宪宗四年平定大理继征白夷等蛮中统初金齿白夷诸酋各遣子弟朝贡二年立安抚司以统之至元八年分金齿白夷为东西两路安抚使十二年改西路为建宁路东路为镇康路十五年改安抚为宣抚立六路总管府二十三年罢两路宣抚司并入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

  柔远路

  柔远路在大理之西永昌之南其地昌潞江曰普坪睑曰申睑僰寨曰乌摩坪僰蛮即通典所谓黑爨也中统初僰酋阿八思入朝至元十三年与茫施镇康镇西平缅麓川俱立为路隶宣抚司

  茫施路

  茫施路在柔远路之南泸江之西其地曰怒谋曰大枯晱曰小枯睒即唐史所谓茫施蛮也中统内附至元十三年立为路隶宣抚司

  镇康路

  镇康路在柔远路之南兰江之西其地曰石睒亦黑僰所居中统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立为路隶宣抚司

  镇西路

  镇西路在柔远路正西东隔麓川其地曰于赖睒曰渠澜睒白夷蛮居之中统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立为路隶宣抚司

  平缅路

  平缅路北近柔远路其地曰驔睒曰罗必四庄曰小沙摩弄曰骠睒头白夷居之中统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立为路隶宣抚司

  麓川路

  麓川路在茫施路东共地曰大布茫曰睒头附赛曰睒中弹吉曰睒尾福禄培皆白夷所居中统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立为路隶宣抚司

  南睒

  南睒在镇西路西北其地有阿赛睒午真睒白夷峨昌所居元初内附至元十五年隶宣抚司

  附各甸寨军民府

  乌撒乌蒙宣慰司

  木连路军民府

  蒙光路军民府

  木邦路军民府

  孟定路军民府

  谋粘路军民府

  南甸军民府

  六难路甸军民府

  陋麻和管民府

  云龙甸军民府

  缥甸军民府

  二十四寨达噜噶齐

  孟隆路军民府

  木朵路军民总管府

  金齿孟定各甸军民官

  孟爱等甸军民府

  蒙丌路

  通西军民总管府

  木来军民府

  乌撒乌蒙宣慰司

  乌撒乌蒙宣慰司在本部巴的甸乌撒者蛮名也其部在中庆东北七百五十里旧名巴凡丌姑今曰巴的甸自昔乌敦蛮居之今所辖部六曰乌撒部阿头部易溪部易娘部乌蒙部閟畔部其东西又有茫布阿晟二部后乌蛮之裔折怒始强大尽得其地因取远祖鸟撒为部名元宪宗征大理累招不降至元十年始附十三年立乌撒路十五年为军民总管府二十一年改军民宣抚司二十四年升鸟撒乌蒙宣慰司

  木连路军民府

  木连路军民府 【以下阙】

  蒙光路军民府

  蒙光路军民府

  木邦路军民府

  木邦路军民府 【案续舆地放云旧名孟都一名孟邦元至元二十六年立木邦路军民总管府谨附识】

  孟定路军民府

  孟定路军民府 【案续舆地放云旧名景麻元至元二十六年改孟定路军民总管府谨附识】

  谋粘路军民府

  谋粘路军民府 【案方舆纪要孟定府有废谋粘路元至元中置谨附识】

  南甸军民府

  南甸军民府 【案续舆地放云旧名南宋元至元中立军民总管府谨附识】

  六难路甸军民府

  六难路甸军民府

  陋麻和管民府

  陋麻和管民府

  云龙甸军民府

  云龙甸军民府 【案舆地放云旧云龙甸元至元未立军民总管府谨附识】

  缥甸军民府

  缥甸军民府

  二十四寨达噜噶齐

  二十四寨达噜噶齐

  孟隆路军民府

  孟隆路军民府

  木朵路军民总管府

  木朵路军民总管府 【至元三十年以金齿木朵甸户口增殖立下路总管府其为长者给以两珠虎符】

  金齿孟定各甸军民官

  金齿孟定各甸军民官

  孟爱等甸军民府

  孟爱等甸军民府 【至元二十一年金齿新附孟爱甸酋长遣其子来朝即其地立军民总管府】

  蒙丌路

  蒙丌路

  通西军民总管府

  通西军民总管府 【大德元年蒙阳甸酋领缅吉纳款遣其弟阿不刺等赴关进方物且请岁贡银千两及置郡县驿传遂立通西军民府】

  木来军民府

  木来军民府 【至元二十九年云南省言新附金齿适当蒙古图噜默色出征军马之冲资其刍粮拟立为木来路中书省秦置散府以巴拜为达噜噶齐用其土人马列知府事】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七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八 州郡十八

 

  元五

  ○元五【江浙等处行中书省 江西等处行中书省】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

  江西等处行中书省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三十府一州二属州二十六属一县百四十三 【本省陆站八十处水站八十二处】

  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

  浙东道宣慰司都元帅府

  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

  江东建康道肃政兼访司

  江南诸道行御史台

  福建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司

  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

  杭州路

  湖州路

  嘉兴路

  平江路

  常州路

  镇江路

  建德路

  松江府

  江阴州

  杭州路

  杭州路 【上】 宋为临安府元至元十三年平江南立两浙都督府又改为安抚司十五年改为杭州路总管府二十一年自扬州迁江淮行省来治于杭改曰江浙行省置左右录事司 【按元世祖本纪至元二十八年改江淮行省为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治杭州与志互异谨附识】 领县八州一钱塘 【上】 仁和 【上与钱塘分治城下】 余杭 【中】 临安 【中】 新城 【中】 富阳 【中】 于潜 【中】 昌化 【中】  海宁州 【中】 元元贞元年升盐官县为盐官州天历二年改海宁州

  湖州路

  湖州路 【上】 唐为湖州宋改安吉州元至元十三年升湖州路设录事司领县五州一乌程 【上】 归安 【上与乌程皆为倚郭】 安吉 【中】 德清 【中】 武康 【中】  长与州 【中】 元贞元年升长与县为州

  嘉兴路

  嘉兴路 【上】 宋为嘉禾郡又升嘉兴府元改为路设录事司领县一州二嘉兴 【上倚 郭】 海盐州 【中】 元贞元年升海盐县为州 崇德州 【中】 元贞元年升崇德县为州

  平江路

  平江路 【上】 宋为平江府元至元十三年升平江路设录事司领县二州四吴 【上】 长州 【上与吴县并为倚郭】 昆山州 【中】 元贞元年升昆山县为州 常熟州 【中】 元贞元年升常熟县为州 吴江州 【中】 元贞元年升吴江县为州 嘉定州 【中】 元贞元年升嘉定县为州

  常州路

  常州路 【上】 本常州至元十四年升为路设录事司领县二州二晋陵 【中倚郭】 武进 【中倚郭】 宜兴州 【中】 宋宜兴县元至元十五年升宜兴府二十年仍为县二十一年复升为府仍置宜兴县以隶之元贞元年府县俱废止立宜兴州 无锡州 【中】 元贞元年升无锡县为州

  镇江路

  镇江路 【下】 宋为镇江府元至元十三年升为镇江路设录事司领县三丹徒 【中倚郭】 丹阳 【中】 金坛 【中】

  建德路

  建德路 【上】 宋为建德府元至元十三年改建德府安抚司十四年改建德路设录事司领县六建德 【中倚郭】 淳安 【中】 遂安 【下】 桐庐 【中】 分水 【中】 寿昌 【中】

  松江府

  松江府宋为华亭县属秀州元至元十四年升为华亭府十五年改松江府仍置华亭县以隶之领县二华亭 【上海郭】 上海 【上本华亭县地至元二十七年以户口繁多置上海县属松江府】

  江阴州

  江阴州 【上】 宋为江阴军元至元十二年依旧置军行安抚司事十四年升为江阴路总管府后降为江阴州 【按宋史地理志江阴军领江阴一县当是元时省并谨附识】

  浙东道宣慰司都元帅府 【元治婺州大德六年移治庆元】

  庆元路

  衢州路

  庆元路

  庆元路 【上】 宋为庆元府元至元十三年改置宣慰司十四年改为庆元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四州二鄞 【上倚郭】 象山 【中】 慈溪 【中】 定海 【中】  奉化州 【下】 元贞元年升奉化县为州 昌国州 【下】 至元十四年升昌国县为州仍置昌国县以隶之后止立昌国州

  衢州路

  衢州路 【上】 宋为衢州元至元十三年改衢州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五西安 【中倚郭】 龙游 【上】 江山 【下按宋史地理志礼贤县注云本江山县南渡后改续舆地考云元复礼贤为江山县谨附识】 常山 【下宋改信安今复旧名】 开化 【中】

  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

  婺州路

  绍兴路

  温州路

  台州路

  处州路

  婺州路

  婺州路 【上宋为婺州保宁军元至元十三年改婺州路设录事司领县六州一金华】 上倚郭 【东阳】 上 【义乌】 上 【永康中】 武义 【中】 蒲江 【中】  兰溪州 【下】 元贞元年升兰溪县为州

  绍兴路

  绍兴路 【上】 宋为绍兴府元至元十三年改绍兴路设录事司领县六州二山阴 【上】 会稽 【中兴山阴俱倚郭】 上虞 【上】 萧山 【中】 嵊 【上】 新昌 【中】  余姚州 【下】 元贞元年升余姚县为州 诸暨州 【下】 元贞元年升诸暨县为州 【按浙江通志云至正十九年改诸暨州为诸全州二十六年仍为诸暨县谨附识】

  温州路

  温州路 【上】 宋为瑞安府元至元十三年置温州路设录事司领县二州二永嘉 【上倚郭】 乐清 【下】  瑞安州 【下】 元贞元年升瑞安县为州 平阳州 【下】 元贞元年升平阳县为州

  台州路

  台州路 【上】 宋为台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台州路缌管府设录事司领县四州一临海 【上倚郭】 仙居 【上】 宁海 【上】 天台 【中】  黄岩州 【下】 元贞元年升黄岩县为州

  处州路

  处州路 【上】 宋为处州元至元十三年立处州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七丽水 【中倚郭】 龙泉 【中】 松阳 【中】 遂昌 【中】 青田 【中】 缙云 【中】 庆元 【中】

  江东建康道肃政兼访司

  宁国路

  徽州路

  饶州路

  宁国路

  宁国路 【上】 宋为宁国府元至元十四年升宁国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六宣城 【上倚郭】 南陵 【中】 泾 【中】 宁国 【中】 旌德 【中】 太平 【中】

  徽州路

  徽州路 【上】 宋为徽州元至元十四年升徽州路设录事司领县五州一歙 【上倚郭】 休宁 【中】 祈门 【中】 黟 【下】 绩溪 【中】 婺源州 【下】 元贞元年升婺源县为州

  饶州路

  饶州路 【上】 宋饶州元至元十四年升饶州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三州三都阳 【上倚郭】 德兴 【上】 安仁 【中】  余干州 【中】 元贞元年升余干县为州 浮梁州 【中】 元贞元年升浮梁县为州 乐平州 【中】 元贞元年升乐平县为州

  江南诸道行御史台

  集庆路

  太平路

  信州路

  广德路

  铅山州

  集庆路

  集庆路 【上】 宋为建康府元至元十二年归附十四年升建康路初立行御史台于扬州既而徒杭州又徒江州又还杭州二十二年自杭州徒治建康天历二年以文宗潜邸改建康路为集庆路设录事司领县三州二上元 【中倚郭】 江宁 【中倚郭】 句容 【中】  溧水州 【中】 元贞元年升溧水县为州 溧阳州 【中】 至元十六年升溧阳县为溧阳路二十七年复降为县后复升为州

  太平路

  太平路 【下】 宋为太平州元至元十四年升为太平路设录事司领县三当涂 【中倚郭】 芜湖 【中】 繁昌 【下】 池州路 【下】 宋为池州元至元十四年升为路设录事司领县六贵池 【下倚郭即秋浦县吴改为贵池】 青阳 【下】 建德 【下】 铜陵 【下】 石埭 【中】 东流 【下】

  信州路

  信州路 【上】 宋为信州元至元十四年升为路设录事司领县五上饶 【上倚郭】 玉山 【中】 戈阳 【中】 贵溪 【中】 永丰 【中】

  广德路

  广德路 【下】 宋为广德军元至元十四年升为路设录事司领县二广德 【中倚郭】 建平 【中】

  铅山州

  铅山州 【中】 宋铅山县元至元二十九年割上饶之干元永乐二乡戈阳之新政善政二乡来属升为铅山州宜隶行省

  福建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大德元年立】 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司

  福建路

  建宁路

  泉州路

  兴化路

  邵武路

  延平路

  汀州路

  漳州路

  福建路

  福建路 【上】 宋为福建路元至元十五年为福州路十八年迁泉州行省于本州岛十九年复迁泉州二十年仍迁本州岛仁十二年并入杭州设录事司领县九州岛二州领二县闽 【中倚郭】 侯官 【中倚郭】 怀安 【中】 古田 【上】 闽清 【中】 长乐 【中】 连江 【中】 罗源 【中】 永福 【中】  福清州 【下】 元贞年升福清县为州 福宁州 【上】 元升长溪县为福宁州领二县 【按福建通志升州在至元二十三年谨附识】 宁德 【中】 福安 【中】

  建宁路

  建宁路 【下】 宋为建宁军元至元二十六年升为路设录事司领县七建安 【中】 瓯宁 【中与建安俱倚郭】 浦城 【中】 建阳 【中 按宋史地理志嘉禾县注云本建阳县理宗景定元年改当是元初复旧名建阳谨附识】 崇安 【中】 松溪 【下】 政和 【下】

  泉州路

  泉州路 【上】 宋为平海军元至元十四年立行宣慰司兼行征南元帅府事十五年改宣慰司为行中书省升泉州路总管府十八年迁行省于福州路十九年复还泉州二十年仍迁福州路 【按福建通志云大德二年改为泉宁府谨附识】 设录事司领县七晋江 【中倚郭】 南安 【中】 惠安 【下】 同安 【下】 永春 【下】 安溪 【下】 德化 【下】

  兴化路

  兴化路 【下】 宋置太平军又改兴化军元至元十四年升兴化路设录事司领县三莆田 【中宋置兴化军迁治莆田元至元十三年割左右二厢属录事司县如故】 仙游 【下】 兴化 【下军治元在此后移于莆田此县为属邑】

  邵武路

  邵武路 【下】 宋邵武军元至元十三年为邵武路设录事司领县四邵武 【中倚郭】 光泽 【中】 泰宁 【中】 建宁 【中】

  延平路

  延平路 【下】 宋为南剑州元至元十五年升南建路后改延平路 【按福建通志云大德六年改为平路谨附识】 设录事司领县五南平 【中倚郭 按宋史地理志熙南平县据福建通志云元大德间改剑浦县为南平县谨附识】 尤溪 【中】 沙 【中】 顺昌 【中】 将乐 【中】

  汀州路

  汀州路 【下】 宋为汀州隶福建路元至元十五年升为汀州路设录事司领县六长汀 【中倚郭】 宁化 【中】 清流 【下 按福建通志云宋哲宗元符元年置清流理宗绍定中废元复置谨附识】 莲城 【下 按福建通志云元改莲城为连城谨附识】 上杭 【下】 武平 【下】

  漳州路

  漳州路 【下】 宋为漳州元至元十六年升漳州路设录事司领县五龙溪 【下倚郭】 漳浦 【下】 龙岩 【下】 长泰 【下】 南靖 【下本南胜改今名 按福建通志云至治中析龙溪漳浦龙岩三县地置南胜县顺帝至正十六年改为南靖谨附识】

  △江西等处行中书省

  江西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一十八州九属州一十三属县七十八 【本省马站八十五处水站六十九处】

  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司

  广东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海北广东道肃政廉访司

  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司

  龙兴路

  吉安路

  瑞州路

  袁州路

  临江路

  抚州路

  江州路

  南康路

  赣州路

  建昌路

  南安路

  南丰州

  龙兴路

  龙兴路 【上】 宋为隆兴府元至元十二年设行都元帅府及安抚司仍领南昌新建丰城进贤奉新靖安分宁武宁八县置录事司十四年改元帅府为江西道宣慰司本路为总管府立行中书省十五年立江西湖东道提刑按察司移省于赣州十六年复还隆兴十七年并入福建行省止立宣慰司十九年复立罢宣慰司隶皇太子位二十一年改隆兴府为龙兴路领县六州二南昌 【上倚郭至元二十年割录事司所领城外二厢东南两关来属】 新建 【上倚郭】 进贤 【中】 奉新 【中】 靖安 【中】 武宁 【中至元二十三年置宁州县为倚郭大德八年于分宁置宁州武宁直隶本路】  富州 【上】 本丰城县宋属隆兴府元至元十九年隶皇太子位二十三年升为富州 宁州 【中】 本分宁县至元二十三年于武宁县置宁州武宁为倚郭县大德八年割武宁直隶本路遂徒州治于分宁

  吉安路

  吉安路 【上】 宋为吉州元至元十四年升吉州路总管府置录事司元贞元年改吉州为吉安路领县五州四庐陵 【上倚郭】 永丰 【上】 万安 【中】 龙泉 【中】 永宁 【下至顺间分永新州立 按明胜志云永宁县本永新州之胜业乡元至顺初守土官以乡去州城道阴而遥民罢征役乞别置县从之谨附识】  吉水州 【中】 元贞元年升吉水县为州 安福州 【中】 元贞元年升安福县为州 太和州 【下】 元贞元年升太和县为州 永新州 【下】 元贞升永新县为州

  瑞州路

  瑞州路 【上】 宋为瑞州元至元十四年升瑞州路设录事司领县二州一高安 【上倚郭】 上高 【中】  新昌州 【下】 元贞元年升新昌县为州

  袁州路

  袁州路 【上】 宋为袁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总管府设录事司隶湖南行省十九年升路隶江西行省领县三州一宜春 【上倚郭】 分宣 【上】 万载 【中】  萍乡州 【中】 元贞元年升萍乡县为州

  临江路

  临江路 【上】 宋临江军隶江南西道元至元十三年隶江西行都元帅府十四年改临江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一州二清江 【上宋即县治置临江军元至元十四年升军为路而县为倚郭】 新淦州 【中】 元贞元年升新淦县为州 新喻州 【中】 元贞元年升新喻县为州

  抚州路

  抚州路 【上】 宋为抚州元至元十四年升抚州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五临川 【上】 崇仁 【上】 金溪 【上】 宜黄 【中】 乐安 【中】

  江州路

  江州路 【上】 宋为定海军元至元十二年置江东西宣抚司十三年改为江西大都督府隶扬州行省十四年罢都督府升江州路隶龙兴行都元帅府后置行中书省江州直隶焉十六年隶黄蕲等路宣慰司二十二年复隶行省设录事司领县五德化 【中唐浔阳县】 瑞昌 【中】 彭泽 【中】 湖口 【中】 德安 【中】

  南康路

  南康路 【下】 宋为康军元至元十四年升南康路隶江淮行省二十二年属江西设事司领县二州一星子 【下南康治所】 都昌 【上】  建昌州 【下】 元贞元年升建昌县为州

  赣州路

  赣州路 【上】 宋为赣州元至元十四年升赣州路总管府十五年设录事司隶江西省领县五州二州领三县赣 【上州治所】 兴国 【中】 信丰 【下】 雩都 【下】 石城 【下】  宁都州 【下】 大德元年升宁都县为州 【按寰宇通志云元升宁都为州以石城属之】 领县二龙南 【下至元二十四年并入信丰县至大二年复置】 安远 【下至元二十四年省入会昌县至大三年复置】  会昌州 【下】 大德元年升会昌县为州领县一瑞金 【下旧属虔州大德元年来属】

  建昌路

  建昌路 【下】 宋为建昌军元至元十四年改建昌路总管府置录事司领县三南城 【上】 新城 【中】 广昌 【中】

  南安路

  南安路 【下】 宋为南安军元至元十四年改南安路总管府割大庾县在城四坊设录事司十六年废录事司领县三大庾 【中倚郭】 南康 【中】 上犹 【下南唐为上犹宋改南安元至元十六年改永清后复为上犹 按江西通志云元至元五年改永清六年复旧名与元志异谨附识】

  南丰州

  南丰州 【下】 至元十九年升南丰县为州宜隶行省

  广东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海北广东道肃政廉访司

  广州路

  韶州路

  惠州路

  南雄路

  潮州路

  德庆路

  肇庆路

  英德州

  梅州

  南恩州

  封州

  新州

  桂阳州

  连州

  循州

  广州路

  广州路 【上】 宋为广州升帅府元至元十三年内附十五年立广东道宣慰司立总管府并录事司领县七南海 【中倚郭】 番禺 【下倚郭】 东筦 【中】 增城 【中】 香山 【下】 新会 【下】 清远 【下】

  韶州路

  韶州路 【下】 宋为韶州元至元十三年内附十五年立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四曲江 【中元初分县城西厢地及城外三厢属录事司】 乐昌 【下】 仁化 【下】 乳源 【下】

  惠州路

  惠州路 【下】 宋为惠州元至元十六年改惠州路总管府领县四归善 【下倚郭】 博罗 【下】 海丰 【下】 河源 【下】

  南雄路

  南雄路 【下】 宋为南雄州元至元十五年改南雄路总管府领县二保昌 【下本浈昌宋改今名】 始兴 【下】

  潮州路

  潮州路 【下】 宋为潮州元至元十五年归附十六年改为总管府二十二年设录事司领县三海阳 【下倚郭】 潮阳 【下】 揭阳 【下】

  德庆路

  德庆路 【下】 宋为德庆府元至元十四年广西宣慰司以兵取之改隶广西道十七年立德庆路总管府后仍属广东道领县二端溪 【下】 泷水 【下】

  肇庆路

  肇庆路 【下】 宋为肇庆府元至元十六年广南西道宣慰司定之因隶广西十七年改为下路总管府仍属广东领县二高要 【中倚郭】 四会 【中】

  英德州

  英德州 【下】 宋为英德府元至元十三年归附十五年立英德路总管府二十三年隆为散州 【按广东通志云英德路至元十五年置领贞阳沧光二县二十三年降为州隶广东元帅府废二县谨附识】 大德五年复为路至大元年复降为州领县一翁源 【大德五年置 按广东通志翁源县旧属韶州至元十五年省入曲江大德五年复置来属延佑六年又并入曲江谨附识】

  梅州

  梅州 【下】 宋为梅州元至元十三年归附十六年置总管府二十三年改为散州领县一程乡

  南恩州

  南恩州 【下】 宋为南恩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南恩路总管府十九年降为散州领县二阳江 【幵】 阳春 【下】

  封州

  封州 【下】 宋为封州元至元十三年归附隶西道十六年立封州路总管府后又降为散州仍属东道领县二封川 【下】 开建 【下】

  新州

  新州 【下】 宋为新州元至元十六年置新州路总管府十九年降为散州领县一新兴 【下】

  桂阳州

  桂阳州 【下】 至元十九年升桂阳县为散州割连州阳山县来属初隶湖南道宣慰司后隶广东道领县一阳山 【下】

  连州

  连州 【下】 宋为连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直隶行中书省十七年废安抚司升为连州路总管府隶湖南道宣慰司十九年降为散州隶广东道领县一连山 【下】

  循州

  循州 【下】 宋为循州博罗郡元至元十三年立总管府二十三年降为散州领县三龙川 【下】 兴宁 【下】 长乐 【下 按广东通志云元贞元年以长乐县属惠州路泰定元年还属谨附识】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八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九 州郡十九

 

  元六

  ○元六【湖广等处行中书省 征东等处行中书省】

  湖广等处行中书省

  征东等处行中书省

  △湖广等处行中书省

  湖广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三十州十三府三十抚司十五军三属府三属州十七属县一百五十管番民总管一 【本省陆站一百处水站七十三处】

  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

  湖南道宣慰司 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司

  广西两江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司

  海北海南道宣慰司 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司

  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

  武昌路

  岳州路

  常德路

  澧州路

  辰州路

  沅州路

  兴国路

  汉阳府

  归州

  靖州路

  武昌路

  武昌路 【上】 宋为荆湖北路元至元十一年权州事张晏然以城降自是湖北州郡悉下是年立荆湖等路行中书省并本道安抚司十三年设录事司十四年立湖北宣慰司改安抚司为鄂州路总管府并鄂州行省入潭州行省十八年迁潭州行省于鄂州移宣慰司于潭州十九年随省处例罢宣慰司本咯隶行省大德五年以鄂州首来归附又世祖亲征之地改武昌路领县七江夏 【中倚郭】 咸宁 【下】 嘉鱼 【下】 蒲圻 【中】 崇阳 【中】 通城 【中】 武昌 【下宋升寿昌军以其为江西冲要地也元因之至元十四年升散府治本县后革府以县属本路】

  岳州路

  岳州路 【上】 宋为岳阳军元至元十二年归附十三年立岳州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三州一巴陵 【上倚郭】 临湘 【中】 华容 【中】  平江州 【下】 元贞元年升平江县为州

  常德路

  常德路 【上】 宋常德府元至元十二年置常德府安抚司十四年改为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一州二州领县一武陵 【上】  桃源州 【中】 元贞元年升桃源县为州 龙阳州 【下】 元贞元年升龙阳县为州领县一沅江 【下本属朗州后来属】

  澧州路

  澧州路 【上】 宋为澧州元至元十二年立安抚司十四年改澧州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三州二澧阳 【上倚郭】 石门 【上】 安乡 【下】  慈利州 【中】 元贞年升慈利县为州柿溪州

  辰州路

  辰州路 【下】 宋为辰州元改辰州路领县四沅陵 【中】 辰溪 【下】 庐溪 【下】 叙浦 【下】

  沅州路

  沅州路 【下】 宋为镇远州 【按宋史地理志无以沅州为镇远州之文疑宋志或有讹脱谨附识】 元至元十二年立沅州安抚司十四年改沅州路总管府领县三卢阳 【下】 黔阳 【下】 麻阳 【下】

  兴国路

  兴国路 【下】 宋为兴国军元至元十四年升兴国路总管府旧隶江西三十年自江西割隶湖广设录事司领县三永兴 【下倚郭】 大治 【下】 通山 【下】

  汉阳府

  汉阳府宋为汉阳军咸淳十年郡守孟琦以城来归元至元十四年升汉阳府领县二汉阳 【至元二十二年升中县】 汉川 【下】

  归州

  归州 【下】 宋为归州德佑初归附元至元十二年立安抚司十四年改归州路总管府十六年降为州领县三秭归 【下倚郭】 巴东 【下】 兴山 【下】

  靖州路

  靖州路 【下】 宋为靖州元至元十二年立安抚司明年改靖州路总管府领县三永平 【下】 会同 【下】 通道 【下】

  湖南道宣慰司 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司

  天临路

  衡州路

  道州路

  永州路

  郴州路

  全州路

  宝庆路

  武冈路

  桂阳路

  茶陵州

  耒阳州

  常宁州

  天临路

  天临路 【上】 宋为潭州元至元十三年立安抚司十四年立行省改潭州路总管府十八年迁行省于鄂州徒湖南道宣慰司治潭州天历二年以潜邸所幸改天临路设录事司领县五州七长沙 【上倚郭】 善化 【倚郭】 衡山 【上】 宁乡 【上】 安化 【下】  醴陵州 【中】 元贞元年升醴陵县为州浏阳州 【中】 元贞元年升浏阳县为州 攸州 【中】 元贞元年升攸县为州 湘乡州 【下】 元贞元年升湘乡县为州 湘潭州 【中】 元贞元年升湘潭县为州 益阳州 【中】 元贞元年升安化县为益阳州 湘阴州 【下】 元贞元年升湘阴县为州

  衡州路

  衡州路 【上】 宋为衡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衡州路总管府十五年置湖南宣慰司以衡州为治所十八年移司于潭衡州隶焉设录事司领县三衡阳 【上倚郭】 安仁 【下】 酃

  道州路

  道州路 【下】 宋为道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道州路为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四营道 【中倚郭】 宁远 【中】 江华 【中】 永明 【中】

  永州路

  永州路 【下】 宋为永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永州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三零陵 【上倚郭】 东安 【上】 祈阳 【中】

  郴州路

  郴州路 【下】 宋为郴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郴州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六郴阳 【中倚郭旧为敦化县至元十三年改今名】 宜章 【中】 永兴 【中】 兴宁 【下】 桂阳 【下】 桂东 【下】

  全州路

  全州路 【下】 宋为全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全州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二清湘 【上倚郭】 灌阳 【下】

  宝庆路

  宝庆路 【下】 宋为宝庆府元至元十二年立安抚司十四年改宝庆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二邵阳 【上倚郭】 新化 【中】

  武冈路

  武冈路 【下】 宋为武冈军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升武冈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三武冈 【上倚郭】 新宁 【下】 绥宁 【下】

  桂阳路

  桂阳路 【下】 宋为桂阳军元至元十二年置安抚司十四年升桂阳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三平阳 【上】 临武 【中】 蓝山 【下】

  茶陵州

  茶陵州 【下】 宋为茶陵军复为县元至元十九年升为州

  耒阳州

  耒阳州 【下】 至元十九年升耒阳县为州

  常宁州

  常宁州 【下】 至元十九年升常宁县为州

  广西两江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司

  静江路

  南宁路

  梧州路

  浔州路

  柳州路

  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军民安抚司

  平乐府

  郁林州

  容州

  象州

  宾州

  横州

  融州

  藤州

  贺州

  贵州

  思明路

  太平路

  田州路军民总管府

  来安路军民总管府

  镇安路

  静江路

  静江路 【上】 宋为静江军元至元十三年立广西道宣抚司十四年改宣慰司十五年为静江路总管府元贞元年并左右两江宣慰司都元帅府为广西两江道宣慰司都元帅府仍分司邕州设录事司领县十临桂 【上倚郭】 兴安 【下】 灵川 【下】 理定 【下】 义宁 【下】 修仁 【下】 荔浦 【下】 阳朔 【下】 永福 【下】 古 【下】

  南宁路

  南宁路 【下】 宋为邕州元至元十三年立安抚司十六年改为邕州路总管府兼左右两江溪洞镇抚泰定九年改为南宁路设录事司领县二宣化 【下】 武缘 【下】

  梧州路

  梧州路 【下】 宋为梧州元至元十四年置安抚司十六年改梧州路总管府领县一苍梧 【下】

  浔州路

  浔州路 【下】 宋为浔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六年改浔州路总管府领县二桂平 【下】 平南 【下】

  柳州路

  柳州路 【下】 宋为柳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六年改柳州路总管府领县三柳城 【下倚郭】 马平 【下】 洛容 【下】

  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军民安抚司

  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军民安抚司宋为庆远府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六年改庆远路总管府大德元年立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军民安抚司领县五宜山 【下】 忻城 【下】 天河 【下】 思恩 【下】 河池 【下】

  平乐府

  平乐府宋为昭州元改为平乐府领县四平乐 【下倚郭】 恭城 【下】 立山 【下】 龙平 【下】

  郁林州

  郁林州 【下】 宋为郁林州元至元十四年仍行州事领县三南流 【下】 兴业 【下】 博白 【下】

  容州

  容州 【下】 宋为容州宁远军元至元十三年改安抚司十六年改容州路总管府领县三普宁 【下】 北流 【下】 陆川 【下】

  象州

  象州 【下】 宋为象州元至元十三年立安抚司十五年改象州路总管府领县三阳寿 【下】 来宾 【下】 武仙 【下】

  宾州

  宾州 【下】 宋为宾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六年改下路总管府领县三岭方 【下倚郭】 上林 【下】 迁江 【下】

  横州

  横州 【下】 宋为横州元至元十四年立安抚司十六年改总管府领县二宁浦 【下倚郭】 永淳 【下】

  融州

  融州 【下】 宋为融州清远军元至元十四年置安抚司十六年改融州路总管府二十二年改散州领县二融水 【下】 怀远 【下】

  藤州

  藤州 【下】 宋为藤州元至元十三年仍行州事领县二镡津 【下】 岑溪 【下】

  贺州

  贺州 【下】 宋为贺州元至元十三年仍行州事领县四临贺 【下倚郭】 富川 【下】 桂岭 【下】 怀集 【下宋属广州至元十五年以隶本州岛】

  贵州

  贵州 【下】 宋为贵州元至元十四年领郁林县大德九年省县止行州事

  思明路

  思明路

  太平路

  太平路

  田州路军民总管府

  田州路军民总管府

  来安路军民总管府

  来安路军民总管府

  镇安路

  镇安路 【以上并阙 案以上五路元志注并阙今考明史地理志思明府注云元为思明路上思州忠州上下石西州西平州禄州思明州江州思陵州凭祥州注并云元属思明路太平府注云元为太平路永康州太平州思城州全茗州镇远州龙英州结安州结伦州都结州茗盈州左州养利州注并云元属太平路田州注云元为田州路归德州思恩军民府泗城州果化州向武州都康州注并云元属田州路镇安府注云元为镇安路上暎州注云元属镇安路又田州注云西有废来安路谨附识】

  海北海南道宣慰司 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司 【至元三十年立】

  雷州路

  化州路

  高州路

  钦州路

  廉州路

  干宁军民安抚司

  南宁军

  万安军

  吉阳军

  附西南诸番

  雷州路

  雷州路 【下】 宋为雷州元至元十五年归附置安抚司十七年为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治所改安抚司为总管府隶宣慰司领县三海康 【中】 徐闻 【下】 遂溪 【下】

  化州路

  化州路 【下】 宋为化州至元十五年立安抚司十七年改总管府领县三石龙 【下】 吴川 【下】 石城 【下】

  高州路

  高州路 【下】 宋为高州元至元十五年置安抚司十七年改总管府领县三电白 【下】 茂名 【下】 信宣 【下】

  钦州路

  钦州路 【下】 宋为钦州元至元十五年置安抚司十七年改总管府领县二安远 【下】 灵山 【下】

  廉州路

  廉州路 【下】 宋为廉州元至元十七年设总管府领县二合浦 【下倚郭】 石康 【下】

  干宁军民安抚司

  干宁军民安抚司宋为琼州置琼管安抚都监元至元十五年隶海北海南道宣慰司天历二年以潜邸所幸改干宁军民安抚司领县七琼山 【下倚郭】 澄迈 【下】 临高 【下】 文昌 【下】 乐会 【下】 会同 【下 按明史地理志云元至元二十九年置谨附识】 定安 【下按明史地理志元至元二十九年置天历二年升为南建州谨附识】

  南宁军

  南宁军至元十五年隶海北海南道宣慰司领县三宜伦 【下】 昌化 【下】 感恩 【下】

  万安军

  万安军至元十五年隶海北海南道宣慰司领县二万安 【下倚郭】 陵水 【下】

  吉阳军

  吉阳军至元数附后隶海北海南道宣慰司领县一宁远 【下】

  附西南诸番

  八番顺元蛮夷官

  管番民总管

  顺元等路军民安抚司

  思州军民安抚司

  沿边溪洞宣慰使司

  播州军民安抚司

  新添葛蛮安抚司

  八番顺元蛮夷官

  八番顺元蛮夷官 【罗番遏蛮军安抚司 程番武胜军安抚司 金石番太平军安抚司卧龙番南宁州安抚司 小龙番静蛮军安抚司 大龙番应天府安抚司 木瓜犵狫蛮夷军民长官 韦番蛮夷长官 洪番永盛军安抚司 方番河中府安抚司 卢番静海军安抚司 卢番蛮夷军民长官 定远府领桑章龙必化小罗四州 下思同州领朝宗上桥新安麻峡瓮蓬小罗章龙乌山华山都云博罗十一县】

  管番民总管

  管番民总管自小程东以下各设蛮夷军民长官 【小程番中嶆百纳等处 底窝紫江等处 瓮眼纳八等处 独塔等处 客当刻地等处 天台等处 梯下 党丌等处 勇都朱砂古■〈土瓦〉等处 大小化等处 洛甲洛屯等处 低当低界等处 独石寨 百眼佐等处 罗来州 那历州 重州 阿孟州 上龙州 峡江州 罗頼州 桑州 白州 北岛州 罗那州龙里等寨 六寨等处 帖犵狫等处 本当三寨等处 山齐等处 羡塘带夹等处 都云桑林独立等处 六洞柔远等处 竹古弄等处 中都云棺水等处 金竹府 都云军民府 万平等处 南宁 丹竹等处 陈蒙 李稍李殿等处 阳安等处 八千蛮 恭焦溪等处 都镇 平溪等处 平月 李崖等处 阳并等处 卢山等处 乖西军民府】

  顺元等路军民安抚司

  顺元等路军民安抚司 【雍真乖西葛蛮等处 葛蛮雍真等处 曾竹等处 龙平寨 骨龙等处 底寨等处 茶山百纳等处 纳坝紫江等处 磨坡雷波等处 漕泥等处 青山远地等处 木窝普冲普得等处 武当等处 养龙坑宿征等处 脶龙龙里清江水楼雍眼等处 高桥青塘鸭水等处 落邦札佐等处 平迟安德等处 六广等处 贵州等处 施溪样头 朵泥等处 水东 市北洞】

  思州军民安抚司

  思州军民安抚司 【镇远府 楠木洞 古州八万洞偏桥中寨 野鸡平 德胜寨偏桥四甲等处 思印江等处 石千等处 晓爱泸洞赤溪等处 升带洞大小田等处 黄道溪 省溪坝场等处 金容金远等处 台蓬若洞住溪等处 洪安等处 葛章葛商等处 平头着可通达等处 溶江芝子平等处 亮寨 沿河 龙泉平 佑溪 水特姜 杨溪公俄等处 麻勇洞 恩勒洞 大万山苏葛办等处 五寨铜人等处 铜人大小江等处 德明洞 鸟罗龙千等处 西山大洞等处 秃罗 蒲口 高丹 福州 永州 乃州 銮州 程州 三旺州 地州 忠州 天州 文州 合凤州 芝山州 安习州 茆罗等团 荔枝 安化上中下蛮 曹滴等洞 洛卜寨 麦着土村 衙迪洞 会溪施容等处 感化州等处 契锄洞 腊憼洞 劳岩洞 驴迟洞 来化州 容团等处 中古州 乐墩洞 上里坪 洪州泊 李等洞 张家洞】

  沿边溪洞宣慰使司

  沿边溪洞宣慰使司

  播州军民安抚司

  播州军民安抚司 【黄平府 平溪上塘罗骆家等处 水车等处 石粉罗家永安等处六洞柔远等处 锡乐平等处 白泥等处 南平幕江等处 珍州思宁等处 水烟等处 溱洞涪洞等处 洞天观等处 喝浪洞等处 寨坝垭黎焦溪等处 小姑单张 倒柞等处 乌江等处 旧州草堂等处 恭溪杳洞 水囤等处 平伐月石等处 下坝 寨草 横坡 平地寨 寨劳 寨勇 上塘寨坦 ■〈口岑〉奔 平莫 林种密秀 沿河佑溪等处】

  新添葛蛮安抚司

  新添葛蛮安抚司 【南渭州 落葛谷鹅罗椿等处 昔不梁骆杯密约等处 干溪吴地等处 哝耸古平等处 瓮城都桑等处 都镇马乃等处 平普乐重墺等处 落同当等处 平族等处独禄 三陂地蓬等处 小葛龙洛邦到骆豆虎等处 罗月和 麦傲 大小田陂带等处 都云洞 洪安画剂等处 谷霞寨 刺客寨 吾狂寨 割利寨 必郎寨 谷底寨 都谷郎寨 犵狫寨 平伐等处 安刺速 思楼寨 落暮寨 梅求望怀寨 甘长 桑州郎寨 永县寨 平里县寨 锁州寨 思母 双隆 各丹 归仁 雍郎客都等处 木当 栖求等处 仲家蛮 雍门犵狫等处 乐赖蒙囊吉利等处 娄木等处 华山谷津等处 青塘望怀甘长不列独娘等处 光州 者者寨 安化思云等洞 北遐洞 茅难思凤北郡都变等处 必际县 上黎平 潘乐盈等处 诚州富盈等处 赤畬洞 罗章特团等处 福水州 允州等处 钦村 硬头三寨等处 颜村 水历吾洞等处 顺东 六龙图推寨 橘叩寨 黄顶寨 金竹寨等处 格慢等寨 客芦寨 地省等寨 平魏 白崖 雍门客当乐赖蒙囊大化木瓜等处 嘉州 分州 平朱 洛河洛脑等处 宁溪 瓮徐 麦穰 孤顶得同等处瓮包 三陂 控州 南平 独山州 木洞 瓢洞 窖洞 大青山骨记等处 百佐等处 九十九寨蛮 当桥山齐朱谷列等处 虎列谷当等处 真滁杜珂等处 杨坪杨安等处 棣甫都城等处 杨友阆 百也客等处 阿落傅等处 蒙楚 公洞龙木 三寨猫犵刺等处 黑土石 洛宾洛咸 益轮沿边蛮 割和寨 王都谷浪寨 王大寨 只蛙寨 黄平下寨 林拱章秀拱江等处 密秀丹章 林种拱帮 西罗剖盆 杉木筲 各郎西 恭溪望成崖岭等处 孤把 焦溪笃住等处 草堂等处 上桑直 下桑直 米坪 令其平尾等处 保靖州 特团等处】

  △征东等处行中书省

  征东等处行中书省领府二司一劝课使五 【大德三年立征东行省未几罢至治元年复立】

  沈阳等路高丽军民总管府

  征东招讨司

  各道劝课使

  耽罗军民总管府

  沈阳等路高丽军民总管府

  沈阳等路高丽军民总管府

  征东招讨司

  征东招讨司

  各道劝课使

  各道劝课使 【庆尚州道 东界交州道 全罗州道 忠清州道 西海道】

  耽罗军民总管府

  耽罗军民总管府 【大德五年立】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九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  州郡二十

 

  明一

  ○明一【京师 南京】

  明太祖奋起淮右首定金陵西克湖湘东兼吴会然后遣将北伐并山东收河南进取幽燕分军四出芟除秦晋讫于岭表最后削平巴蜀收复滇南禹迹所奄尽入版图洪武初建都江表革元中书省以京畿应天诸府直隶京师后乃尽革行中书省置十三布政使司分领天下府州县及羁縻诸司又置十五都指挥使司以领卫所番汉诸军其边境海疆则增置行都指挥使司而于京师建五军都督府俾外都指挥使司各以其方附焉成祖定都北京乃以北平为直隶又增设贵州交址二布政使司仁宣之际南交屡叛旋复弃之外徼终明之世为直隶者二曰京师曰南京为布政使司者十三曰山东曰山西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湖广曰浙江曰江西曰福建曰广东曰广西曰云南曰贵州其分统之府百有四十州百九十有三县千一百三十有八羁縻之府十有九州岛四十有七县六东起辽海西至嘉峪南至琼崖北扺云朔东西万余里南北万里其声教所讫岁时纳贽而非命吏置籍候尉羁属者不在此数

  京师

  南京

  △京师

  京师元直隶中书省明太祖洪武元年四月分属河南山东两行中书省二年三月置北平等处行中书省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成祖永乐元年正月建北京于顺天府称为行在十九年迁都北京罢布政使司为直隶英宗正统六年八月罢称行在定为京师统府八直隶州二属州十七县一百一十六

  顺天府

  保定府

  河闲府

  真定府

  顺德府

  广平府

  大名府

  永平府

  延庆州

  保安州

  万全都指挥使司

  北平行都指挥使司

  顺天府

  顺天府元大都路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八月改为北平府十月属山东行省二年三月改属北平三年四月建燕王府永乐元年正月升为北京改府为顺天府领州五县二十二大兴 【倚】 宛平 【倚】 良乡 固安 【元固安州明洪武元年十二月降为县】 永清 东安 【元东安州明洪武元年十二月降为县】 香河 【元属漷州明洪武十年二月省入州十三年二月复置改属府】 通州 【洪武初以州治潞县省入】 领县四三河 武清 【元属漷州明洪武十二年来属】 漷 【元漷州明洪武十四年二月降为县来属】 宝坁 【元直隶大都路明洪武十年二月来属】 霸州 【洪武初以州治益津县省入】 领县三文安 大成 保定 【洪武七年九月省入霸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涿州 【洪武初以州治范阳县省入】 领县一房山 昌平州 【元昌平县直隶大都路明武宗正德元年七月升为州旋罢八年复升为州】 领县三顺义 【元顺州明洪武元年十二月改为顺义县属府正德元年七月来属】 怀柔 【洪武元年十二月分密云日平二县地置属府正德元年七月来属】 密云 【元檀州后置县为州治明洪武元年十一年月省县入州十二月复置县省州入焉属府正德元年七月来属】 蓟州 【洪武初以州治渔阳县省入】 领县四玉田 丰润 遵化 平谷 【洪武十年二月省入三河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保定府

  保定府元保定路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九月为府十月属河南分省二年三月来属领州三县十七清苑 【倚】 满城 【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庆都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安肃 【元安肃州明洪武二年七月降为县西有遂州元属保定路明洪武初降为县八年二月省】 定兴 【元属易州明洪武六年五月改属府】 新城 【元属雄州明洪武初属北平府六年五月改属】 雄 【元雄州明洪武二年七月省州治归信县入焉七年四月降为县】 容城 【元属雄州明洪武七年四月省入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来属】 唐 庆都 博野 【元直隶保定路明洪武元年改属祁州六年五月还属】 蠡 【元蠡州属真定路明洪武二年七月来属八年正月降为县】 完 【元完州明洪武二年七月降为县】  祁州 【洪武二年七月以州治蒲阴县省入】 领县二深泽 束鹿 安州 【洪武二年七月以州治葛城县省入七年降为县十三年十一月复升为州】 领县二高阳 【元属安州明洪武六年五月改属府寻属蠡州八年正月省入蠡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还属】 新安 【元直隶保定路明洪武七年七月省入安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来属】  易州 【洪武初以州治易县省入】 领县一涞水

  河闲府

  河闲府元河闲路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十月为府属河南分省二年三月来属领州二县十六河闲 【倚】 献 【元献州明洪武初省州治乐寿县入焉八年四月降为县】 阜城 【元属景州明洪武七年改属府】 肃宁 任邱 【元属莫州明洪武七年改属府北有莫州元治莫亭县属河闲路洪武七年七月州县俱省】 交河 【元属献州明洪武八年四月改属府十年五月省入献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青 【元清州明洪武初以州治会川县省入八年四月降为县寻改清为青】 兴济 【元属清州明洪武初省十三年复置属府】 静海 【元曰靖海属清州明洪武初更名八年四月改属北平府十年五月来属】 宁津 景州 【洪武初以州治蓚县省入】 领县三吴桥 东光 【洪武七年七月省入阜城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故城 沧州 【洪武初以刑治清池县省入】 领县三南皮 盐山 庆云 【洪武六年六月析山东乐安州北地置来属】

  真定府

  真定府元真定路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十月为府属河南分省二年正月属山东三月来属领州五县二十七真定 【倚】 井陉 【元属广平路威州明洪武二年来属】 获鹿 元氏 灵寿 藳城 栾城 无极 【元属中山府明洪武初废四年七月复置属定州七年四月改属府】 平山 阜平 行唐 【元属保定路明洪武二年属定州正统十三年十月直隶真定府】  定州 【元中山府明洪武二年正月改曰定州三年以州治安喜县省入】 领县二新乐 曲阳 【元属保定路明洪武二年来属】  冀州 【洪武二年以州治信都县省入】 领县四南宫 新河 枣强 武邑 晋州 【洪武二年以州治鼓城县省入】 领县三安平 饶阳 武强 赵州 【洪武元年以州治平棘县省入】 领县六柏乡 隆平 【洪武六年九月省入柏乡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高邑临城 赞皇 宁晋 深州 【洪武二年以州治静安县省入】 领县一衡水

  顺德府

  顺德府元顺德路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为府十月属河南分省二年三月来属领县九邢台 【倚】 沙河 南和 任 内邱 唐山 平乡 巨鹿 广宗 【洪武十年六月省入平乡巨鹿二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广平府

  广平府元广平路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为府十月属河南分省二年三月来属领县九永年 【倚】 曲周 肥乡 鸡泽 广平 成安 【元属磁州明洪武初废四年六月复置来属】 威 【元威州顺帝至正时省州治洺水县入州明洪武二年四月降为县】 鄞郸 【元属磁州明洪武元年来属】 清河 【元属大名路明洪武六年九来属】

  大名府

  大名府元大名路直隶中书省明淇武元年为府十月属河南分省二年三月来属领州一县十元城 【倚】 大名 【元与元城县同为大名府明淇武十年五月省入魏县十五年二月复置】 魏 南乐 清丰 【元属开州明洪武七年三月改属府】 内黄 【元属滑州明洪武七年三月改属府】 浚 【元浚州明洪武二年四月降为县】 滑 【元滑州明洪武二年四月省州治曰马县入焉七年三月降为县】 开州 【淇武二年四月以州治濮阳县省入】 领县二长垣 东明 【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州及长垣县孝宗弘治三年九月复置属府神宗万历时仍属州】

  永平府

  永平府元永平路直隶中书省明淇武二年改为平滦府四年三月为永平府领州一县五卢龙 【倚】 迁安 抚宁 昌黎 滦州 【淇武二年九月以州治义丰县省入】 领县一乐亭

  延庆州

  延庆州元龙庆州属大都路明淇武初属永平府三年三月属北平府寻废永乐十二年三月置隆庆州属北京行部十八年十一月直隶京师穆宗隆庆元年改曰延庆州领县一永宁 【本永宁卫淇武十二年九月置永乐十二年三月置县于卫城】

  保安州

  保安州元属上都路顺宁府明淇武初废永乐二年闰九月置保安卫十三年正月复置州于卫城属北京行部十八年十一月直隶京师

  万全都指挥使司

  万全都指挥使司元顺宁府属上都路明淇武四年三月府废宣宗宣德五年六月置司于此领县十五 【藯州延庆左永宁保安等卫俱设于本州岛县】 守御千户所三 【广昌美峪二所亦设于本处】 堡五宣府左卫 【元宣德县为顺宁府治明淇武四年县废二十六年二月置卫属山西行都司二十八年四月改为宣府护卫属谷王府三十五年十一月罢宣府护卫复置徒治保定永乐元年二月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德五年六月还故治改】 宣府右卫 【淇武二十六年二月置与左卫同城属山西行都司二十八年四月改为宣府护卫属谷王府三十五年十一月罢宣府护卫复置徒治定州永乐元年二月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德五年六月还故治改属】 宣府前卫 【洪武二十六年置治宣府城属山西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直隶后军都浚府宣德五年六月改属】 万全左卫 【元宣平县属顺宁府明洪武四年县废二十六年二月置卫属山西行都司三十五年徒治山西蔚州永乐元年二月徒通州直隶后军都督府寻还故治宣德五年改属】 万全右卫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与左卫同城属山西行都司三十五年徒治山西蔚州永乐元年二月徒治通州直隶后军都督府二年徒治德胜堡宣德五年改属】 怀安卫 【元怀安县属兴和路明洪武三年属兴和府旋改属山西大同庥寻废二十六年二月置卫属山西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德五年六月改属】 保安右卫 【永乐十五年置于顺圣川直隶后军都督府十七年移治西沙城二十年徒怀安城宣德五年六月改属】 怀来卫 【元怀来县属龙庆州明洪武二年属永平府三年三月属北平府寻废三十年正月置怀来守御千户所永乐十五年改为怀来左卫明年曰怀来卫真隶后军都督府宣德五年六月改属】 延庆右卫 【本隆庆右卫永乐二年置于居庸关北口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德五年六月来属徒治怀来城隆庆元年更名】 开平卫 【本独石堡宣德五年筑六月自开平故城移卫置于此】 龙门卫 【宣德六年七月置于故龙门县】 兴和守御千户所 【永乐二十年自兴和旧城徒宣府城内宣德五年六月改属】 龙门守御千户所 【宣德六年七月置于李家庄】 长安岭堡 【永乐九年置弘治二年置守御千户所于此】 鵰鹗堡 赤城堡 【并宣德五年六月置又有镇宁堡弘治十一年置】 云州堡 【元云州属上都路明洪武三年七月属北平府五年七月废宣德五年六月置堡景帝景泰五年置新军千户所于此又有镇安堡宪宗成化八年置】 马营堡 【宣德七年置】

  北平行都指挥使司

  北平行都指挥使司本大宁都挥使司洪武二十年九月置 【治大宁卫】 二十一年七月更名领卫二十二永乐元年三月复故名侨治保定府而其地遂虚景帝景泰四年泰宁等三卫乞居大宁废城不许英宗天顺后遂入于三卫大宁卫 【元大宁路治大定县属辽阳行省明洪武十三年为府属北平布政司寻废二十年八月置卫九年分置左右中三卫寻又置前后二卫二十八年四月改左右后三卫为营州左右中三护卫永乐元年二月省又徒中前二卫于京师直隶后军都督府东北有惠和县又有武平县东有和众县元俱属大宁路明洪武中皆废】 新城卫 【洪武二十年九月置永乐元年废】 富峪卫 【本富峪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二年二月置二十四年五月改为卫永乐元年二月徒京师直隶后军都督府】 会州卫 【洪武二十年九月置永乐元年废】 木榆卫 【洪武二十年九月置永乐元年废】 全宁卫 【元全宁路直隶中书自明洪武中废二十二年四月置卫永乐元年废】 营州左屯卫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永乐元年三月徒治顺义县属大宁都司】 营州右屯卫 【元建州属大宁路明洪武中州废二十六年二月置卫永乐元年三月徒治蓟州属大宁都司】 营州中屯卫 【元龙山县属大宁路明洪武中县废二十六年二月置卫永乐元年三月徒治平谷县西属大宁都司】 营州前屯卫 【元兴州属上都路明洪武三年七月属北平府五年七月废二十六年置卫永乐元年徒治香河县属大宁都司西南有兴安县元属兴州顺帝至元五年四月废】 营州后屯卫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置永乐元年三月徒治三河县属大宁都司】 兴州左屯卫 【洪武中置永乐元年二月徒治玉田县直隶后军都督府】 兴州右屯卫 【洪武中置永乐元年二月徒治迁安县直隶后军都督府】 兴州中屯卫 【洪武中置永乐元年二月徒治良乡县直隶后军都督府】 兴州前屯卫 【洪武中置永乐元年二月徒治丰润县直隶后军都督府】 兴州后屯卫 【洪武中置永乐元年二月徒治三河县直隶后军都督府】 开平卫 【元上都路直隶中书省明洪武二年为府属北平行省寻废府置卫永乐元年二月徒卫治京师直隶后军都督府四年二月还旧治宣德五年迁治独石堡改属万全都司后废西北有宁昌路东北有应昌路北有泰宁路又有德宁路元俱直隶中书省西有桓州元属上都路明洪武中皆废】 开平左屯卫 【洪武二十九年八月置于七合营永乐元年废】 开平右屯卫 【洪武二十九年置于军台永乐元年废】 开平中屯卫 【洪武二十九年置于沙峪永乐元年二月徒治真定府直隶后军都督府寻徒治滦州西石城废县】 开平前屯卫 【洪武二十九年八月置于偏岭永乐元年废】 开平后屯卫 【洪武二十九年八月置于石塔永乐元年废】 兴和守御千户所 【元隆兴路直隶中书省后改名兴和路明共武三年为府属北平布政司四年府废三十年正月置所永乐元年二月直隶后军都督府二十年为呵噜台所攻徒治宣府卫城而所地遂虚西有集宁路元直隶中书省西北有宝昌州元属兴和路又有高原县元为兴和路治明洪武中俱废】 宽河守御千户所 【洪武二十二年二月置永乐元年二月徒治遵化县仍属大宁都司又侨置宽河卫于京师直隶后军都督府】 宜兴守御千户所 【元宜兴县属兴州寻升为宜兴州明洪武二年兼置卫属永平府三年三月属北平府六月改卫为守御千户所五年七月州废存所永乐元年所废】

  △南京

  南京元以江北地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江南地属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明太祖丙申年七月置江南行中书省洪武元年八月建南京罢行中书省以应天等府直隶中书省卫所直隶大都督府十一年正月改南京为京师十三年正月罢中书省以所领直隶六部寻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以所领直隶中军都督府永乐元年正月仍称南京统府十四直隶州四属州十七县九十有七

  应天府

  凤阳府

  淮安府

  扬州府

  苏州府

  松江府

  常州府

  镇江府

  庐州府

  安庆府

  太平府

  池州府

  宁国府

  徽州府

  徐州

  滁州

  和州

  广德州

  应天府

  应天府元集庆路属江浙行省明太祖丙申年三月曰应天府洪武元年八月建都曰南京十一年曰京师永乐元年仍曰南京领县八上下 【倚】 江宁 【倚】 句容 溧阳 【元溧阳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 溧水 【元溧水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 高淳 【弘治四年以溧水县高淳镇置】 江浦 【本六合县浦子口巡检司洪武武九年六月改为县析和滁二州及江宁县地益之】 六合 【元属真州明洪武二年直隶扬州府二十二年二月来属】

  凤阳府

  凤阳府元濠州属安豊路明太祖吴元年升为临濠府洪武二年九月建中都置留守司于此六年九月曰中立府七年八月曰凤阳府领州五县十三凤阳 【倚洪武七年八月析临淮县地置为府治十一年又割虹县地益之】 临淮 【元曰锺离为濠州治明洪武二年九月改曰中立三年十一月改曰临淮七年为府属】 怀远 定远 五河 【元属泗州明洪武四年二月来属】 虹 【元属泗州明洪武七年七月来属】 寿州 【元安丰路属河南江北行省明太祖丙申年曰寿春府吴元年曰寿州属临濠府洪武二年九月直隶中书省四年二月还属后以州治寿春县省入北有下蔡县南有安丰县俱洪武中省】 领县二霍邱 蒙城 泗州 【元属淮安路明太祖元年庆临濠府洪武三年九月直隶中书省四年二月还属府后以州治临淮县省入】 领县二盱眙 天长 宿州 【元属归德府明洪武四年二月来属】 领县一灵璧 颍州 【元属汝宁府明洪武四年二月来属】 领县二颍上 太和 毫州 【元属归德府明洪武初以州治谯县省入寻降为县属归德州六年属颍州弘治九年十月复升为州东南有城父县洪武中废】

  淮安府

  淮安府元淮安路属淮东道宣慰司明太祖丙午年四月为府领州二县九山阳 【倚】 清河 盐城 安东 【元安东州明洪武二年正月降为县】 桃源 【元曰桃园明洪武初更名】 沐阳 【元属海宁州明洪武初改属】 海州 【元曰海宁州明洪武初复曰海州以州治朐山县省入】 领县一赣榆 邳州

  【元属归德府明洪武初以州下邳县省入四年二月改属中都十五年来属】 领县二宿迁睢宁

  扬州府

  扬州府元扬州路属淮东道宣慰司明太祖丁酉年十月曰淮海府辛丑年十二月曰维扬府丙午年正月曰扬州府领州三县七江都 【倚元末废明太祖辛丑年复置】 仪真 【元真州治扬子县明洪二年州废改县曰仪真】 泰兴 高邮州 【元高邮府属淮东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闰七月降为州以州高邸县省入】 领县二宝应 兴化 泰州 【洪武初以州治海陵县省入】 领县一如皋 通州 【洪武初以州治静海县自入】 领县一海门

  苏州府

  苏州府元平江路属浙江行省明太祖吴元年九月曰苏州府领州一县七吴 【倚】 长洲 【倚】 吴江 【元吴江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 昆山 【元昆山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 常熟 【元常熟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泰昌改元避讳曰尝熟】 嘉定 【元嘉定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  太仓州 【本太仓卫明太祖吴元年四月置弘治十年正月置州于卫城析昆山常熟嘉定三县地益之】 领县一崇明 【元崇明州属扬州路明洪武二年降为县八年改属苏州府弘治十年正月来属】

  松江府

  松江府元直隶江浙行省明太祖吴元年正月因之领县三华亭 【倚】 上海 青浦 【世宗嘉靖二十一年四月以今县东北之新泾巡检司置析华亭上海二县地益之三十二年废为青龙镇仍置新泾巡检司万历元年复于唐行镇置县】

  常州府

  常州府元常州路属江浙行省明太祖丁酉年三月曰长春府旋改曰常州府泰昌改元避讳曰尝州府领县五武进 【倚东为晋陵县元时同治郭内明太祖丁酉年三月改武进县曰永定晋陵县曰京临寻以京临省入泳定壬寅年八月仍改永定曰武进】 无锡 【元无锡州明洪武二年四月降为县】 宜与 【元宜兴州明太祖戊戌年十月曰建宁州寻复曰宜兴州洪武三年降为县】 江阴 【元江阴州直隶江浙行省明太祖甲辰年曰连洋州寻复曰江阴州吴元年四月降为县来属】 靖江 【成化八年九月以江阴县马驮沙置】

  镇江府

  镇江府元镇江路属江浙行省明太祖丙申年三月曰江淮府十二年曰镇江府领县三丹徒 【倚】 丹阳 金坛

  庐州府

  庐州府元庐州路属河南江北行省明太祖甲辰年七月为府置江淮中书行省于此寻罢领州二县六合爬 【倚东北有梁县明洪武初省】 舒城 庐江 【元属无为州明洪武初改属府】  无为州 【明洪武中以州治无为县省入】 领县一巢 六安州 【明洪武四年二月属中都临濠府以州治六安县省入十年改属】 领县二英山 霍山 【本六安州故埠镇巡检司明弘治二年改为县】

  安庆府

  安庆府元安庆路属河南江北行省明太祖辛丑年八月曰宁江府壬寅年四月曰安庆府领县六怀宁 【倚】 桐城 潜山 【元末废明洪武初复置】 太湖 宿松 望江

  太平府

  太平府元太平路属江浙行省江东道明太祖乙未年六月为府领县三当涂 【倚】 芜湖 繁昌

  池州府

  池州府元池州路属江浙行省江东道明太祖辛丑年八月曰九华府寻曰池州府领县六贵池 【倚】 青阳 铜陵 石埭 建德 东流

  宁国府

  宁国府元宁国路属江浙行省明太祖丁酉年四月曰宁国府立丑年四月曰宣城府丙午年正月曰宣州府吴元年四月仍曰宁国府领县六宣城 【倚】 南陵 泾宁国 旌德 太平

  徽州府

  徽州府元徽州路属江浙行省明太祖丁酉年七月曰兴安府吴元年曰徽州府领县六歙 【倚】 休宁 婺源 【元婺源州明洪武二年正月降为县】 祁门 黟 绩溪

  徐州

  徐州元属归德府明洪武四年二月属中都路临濠府十四年十一月直隶京师领县四萧 沛 【元属济宁路明太吴元年来属】 丰 【元属济宁路明太祖吴元年来属】 砀山 【元属济宁路明太祖吴元年来属】

  滁州

  滁州元属扬州路明洪武初以州治清流县省入七年属凤阳府二十二年二月直隶京师领县二全椒 【洪武初省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来安 【洪武初省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和州

  和州元治历阳县属庐州路明洪武初省州入县二年九月复改县为州仍属庐州府七年属凤阳府寻直隶京师 【东北乌江县洪武初省】 领县一含山 【洪武初省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广德州

  广德州元广德路属江浙行省明太祖丙申年六月曰广兴府洪武四年九月曰广德州十三年四月以州治广德县省入直隶京师领县一建平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一 州郡二十一

 

  明二

  ○明二【山东 山西】

  山东

  山西

  △山东

  山东元直隶中书省又分置山东东西道宣慰使司 【治益都路】 凤焉明洪武元年四月置山东等处行中书省 【治济南府】 三年十二月置青州都卫 【治青州府】 八年十月改都卫为山东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六属州十五县八十九

  济南府

  兖州府

  东昌府

  青州府

  莱州府

  登州府

  辽东都指挥使司

  济南府

  济南府元济南路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明太祖吴元年为府领州四县二十六历城 【倚】 章邱 邹平 淄川 【元般阳路治此属山东西道宣慰司明太祖吴元年改路为淄川州县仍为附郭二年七月州废来属】 长山 【元属般阳路明洪武二年七月来属】 新城 【元属般阳路明洪武二年七月来属七年十二月省入长山高苑二县后复置】 齐河 【元属德州明洪武二年七月改属府】 齐东 【元属河间路明洪武初来属】 济阳 禹城 【元属曹州明洪武二十年来属】 临邑 【元属河间路明洪武初来属】 长清 【元属泰安州明洪武二年七月改属府】 肥城 【元属济宁路明洪武二年七月来属】 青城 【元属河间路明洪武二年省入邹平齐东二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来属】 陵 【元德州治安德县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省安德县入州七年七月移州于故陵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陵县】 泰安州 【元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初来属以州治奉符县省入】 领县二新泰 莱芜 【明洪武初改属济南府二年仍来属】  德州 【元属河间路陵州明洪武元年降为陵县属济宁府二年七月改属德州七年七月省陵县移德州治焉】 领县二德平 平原 武定州 【元棣州治厌次县属济南路明洪武初州县俱废六年六月复置州改名乐安宣德元年八月改为武定州】 领县四阳信 【元属棣州】 海丰 【明洪武六年六月析乐安州南地置属滨州后来属北有无棣县元属棣州明洪武初省】 乐陵 【旧属沧州明洪武元年改属济宁府二年来属】 商河 滨州 【明洪武初以州治渤海县省入】 领县三利津 沾化 蒲台 【元属般阳路明洪武七年二月来属】

  兖州府

  兖州府元兖州属济南路明洪武十八年升为兖州府领州四县二十三滋阳 【倚元曰嵫阳明洪武初省入州十八年复置成化间改为滋阳】 曲阜 宁阳 邹 【元属滕州明洪武二年七月改属】 泗水 滕 【元滕州治滕县属益都路明洪武二年七月州废县属济宁府十八年来属】 峄 【元峄州属益都路明洪武二年降为县属济宁府后来属】 金乡 【元属济宁路明洪武十八年来属】 鱼台 【元属济州明洪武元年属徐州二年七月属济宁府十八年来属】 单 【元单州属济宁路明洪武元年省州治单父县入州二年七月仍降州为县属济宁府十八年来属】 城武 【元属曹州明洪武四年属济宁府十八年来属】  济宁州 【元任城县为济州治至正八年罢济州徒济宁路怡此明太祖吴元年为济宁府十八年降为州以州治任城县省入】 领县三嘉祥 【元属单州明洪武二年来属】 巨野 【元为济宁路治至正八年徒路治任城县以县属焉】 郓城 东平州 【元东平路直隶中书省明太祖吴元年为府七年十一月降为州属济宁府以州治须城县省入十八年改属】 领县五汶上 东阿 【明洪武八年徒治故谷城县】 平阴 阳谷 寿张 【明洪武三年省入须城阳谷二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属济宁府后来属】  曹州 【正统十年十二月以曹县之黄河北旧土城置】 领县二曹 【元曹州治济阴县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省济阴县入州四年降为县属济宁府正统十年十二月置州以县属焉东南有楚邱县元属曹州明洪武初省】 定陶 【元属曹州明洪武元年属济宁府十年五月省入城武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仍属济宁府正统十年十二月来属】  沂州 【元属益都后省州治临沂县入州明洪武元年属济宁府五年属济南府七年十一月属青州府十八年来属】 领县二郯城 【明洪武初置】 费

  东昌府

  东昌府元东昌路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初为府领州三县十五聊城 【倚】 堂邑 博平 【明洪武三年三月省寻复置】 茌平 莘 清平 【元属德州明洪武元年属恩州二年七月属高唐州三年三月省寻复置改属】 冠 【元冠州直隶中书省明洪武三年降为县来属】  临清州 【元临清县属濮州明洪武二年七月改属弘治二年升为州】 领县二邱 【元直隶东昌路明弘治二年改属】 馆陶 【元属濮州明洪武二年七月属东昌府三年三月省寻复置仍属东昌府弘治二年改属】  高唐州 【元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初以州治高唐县省入来属】 领县三恩 【元恩州直隶中书省明洪武二年降为县来属】 夏津 【明洪武三年三月省寻复置】 武城 濮州 【元直隶中书省明洪武二年以州治邮城县省入来属】 领县三范 【明洪武三年三月省寻复置】 观城 【明洪武三年三月省寻复置】 朝城 【明洪武三年三月省寻复置】

  青州府

  青州府元益都路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明太祖吴元年为青州府领州一县十三益都 【倚】 临淄 博兴 【元博兴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 高苑 乐安 寿光 昌乐 【元属潍州寻省后复置仍属潍州明洪武初改属】 临朐 安邱 【元属密州明洪武二年七月州废属府】 诸城 【元为密州治属益都路明洪武二年七月州废属府】 蒙阴 【元属莒州明洪武二年属府】  莒州 【元属益都路明洪武初以州治莒县省入】 领县二沂水 日照

  莱州府

  莱州府元莱州属般阳路明洪武元年升为府六年降为州九年五月复升为府领州二县五掖 【倚】  平度州 【元胶水县明洪武二十二年正月改置】 领县二潍 【元潍州属益都明洪武元年以州治北海县省入九年属莱州府十年五月降为县二十二年正月改属州】 昌邑 【元属潍州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潍县二十二年正月复置来属】  胶州 【元属益都路明洪武初以州治胶西县省入九年来属】 领县二高密 【元属胶州明洪武元年属青州府九年五月属莱州府寻复属州】 即墨 【元属胶州明洪武初属青州府九年五月属莱州府十年五月仍属州】

  登州府

  登州府元登州属般阳路明洪武元年属莱州府六年直隶山东行省九年五月升为府领州一县七蓬莱 【倚明洪武初废九年五月复置】 黄 福山 栖霞 招远 【元属莱州明洪武九年五月来属】 莱阳 【元属莱州明洪武九年五月来属】  宁海州 【元直隶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明洪武初以州治牟平县省入属莱州府九年改属】 领县一文登 【元属宁海州明洪武初改属莱州府九年五月属登州府后仍属州】

  辽东都指挥使司

  辽东都指挥使司元置遗阳等处行中书省 【治辽阳路】 明洪武四年七月置定辽都卫六年六月置辽阳府县八年十月改都卫为辽东都指挥使司 【治定辽中卫】 领卫二十五州二十年府县俱罢定辽中卫 【元辽阳路治辽阳县明洪武四年罢六年复置十年复罢十七年置卫】 定辽左卫 定辽右卫 【俱明洪武六年十一月置】 定辽前卫 【明洪武八年二月置】 定辽后卫 【本辽东卫明洪武四年二月置八年二月改】 东宁卫 【本东宁南京海洋草河四千户所明洪武十三年置十九年七月改置】  自在州 【明永乐七年置于三万卫城寻徒 以上五卫一州同治都司城内】 海州卫 【本海州明洪武初置于旧澄州城九年置卫二十八年四月州废】 盖州卫 【元盖州属辽阳路明洪武四年废州五年六月复置九年十月置卫二十八年四月州复废】 复州卫 【本复州明洪武五年六月复置十四年九月置卫二十八年四月州废】 金州卫 【本金州明洪武五年六月复置八年四月置卫二十八年四月州废】 广宁卫 【元广宁府路明洪武初废二十三年五月置卫北有懿州元属辽阳路明永乐八年废东北有望平县元属广宁路西北有川州元属大宁路又东北有顺州西北有成州元俱属东宁路俱明洪武中废】 广宁中卫 广宁左卫 【俱明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置二十八年四月废三十五年十一月复置】 广宁右卫 【本治大凌堡明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置二十八年四月废三十五年十一月复置 以上三卫俱在广宁卫城】 广宁前卫 广宁后卫 【俱明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置后俱废】 义州卫 【元义州属大宁路明洪武初州废二十年八月置卫】 广宁后屯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置于旧懿州永乐八年徒治义州卫城】 广宁中屯卫 【元锦州属大宁路明洪武初州废二十四年九月置卫】 广宁左屯卫 【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置于辽河西后徒广宁中屯卫城】 广宁右屯卫 【元广宁府地明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置于十三山堡二十七年又迁于旧间阳县之临海卿】 广宁前屯卫 【元瑞州属大宁路明洪武初属永平府七年七月州废二十六年正月置卫】 宁远卫 【明宣德五年正月分广宁前屯中屯二卫地置治汤池】 沈阳中卫 【元沈阳路明洪武初废三十一年闰五月置卫】 沈阳左卫 沈阳右卫 【俱明洪武中置建文初废寻复改后仍废】 沈阳中屯 【明洪武二十一年闰五月置建文中废寻复置属北平都司后属后军都督府寄治北直河合县】 铁岭卫 【明洪武二十一年三月以古铁岭城置二十六年四月迁于古器州之地即今治也东南有奉集县即古铁岭城也接高丽界明洪武初置县寻废又有咸平府元直隶辽东行省至正二年正月降为县洪武初废】 三万卫 【元开元路明洪武初废二十年十二月置三万卫于故城西二十一年徒卫于开元城】 辽海卫 【明洪武二十三年三月置于牛家庄二十六年徒三万卫城】 安乐州 【明永乐七年置在三万卫城】

  △山西

  山西置河东山西道宣慰司 【治大同路】 直隶中书省明洪武二年四月置山西等处行中书省 【治太原路】 三年十二月置太原都卫 【与行中书省同治】 八年十月改都卫为山西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五直隶州三属州十六县七十九

  太原府

  平阳府

  汾州府

  潞安府

  大同府

  泽州

  沁州

  辽州

  太原府

  太原府元冀宁路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十二月改为太原府领州五县二十阳曲 【倚】 太原 【元曰平晋明洪武八年更名太原】 榆次 太谷 祁 徐沟 清源 交城 文水 寿阳 孟 【元孟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 静乐 【元管州明洪武二年改为静乐县】 河曲 【元省明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平定州领县一乐平忻州 【明洪武初以州治秀容县省入】 领县一定襄 代州 【明洪武二年降为县八年二月复升为州】 领县三五台 【元台州明洪武二年改为五台县八年二月来属】 繁峙 【元坚州明洪武二年降为繁峙县八年二月来属】 崞 【元崞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八年二月来属】  岢岚州 【本岢岚县明洪武七年十月置八年十一月升为州】 领县二岚 【元岚州明洪武初降为县】 兴 【元兴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八年十一月来属】  保德州 【明洪武七年降为县八年十一月属岢岚州九年正月复升为州】

  平阳府

  平阳府元晋宁路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改为平阳府领州六县二十八临汾 【倚】 襄陵 洪洞浮山 赵城 【元属霍州明洪武二年改属】 太平 【元属绛州明洪武二年改属】 岳阳 曲沃 【元属绛州明洪武二年改属】 翼城 【元属绛州明洪武二年改属】 汾西 蒲 【元凤隰州明洪武二年改属】 灵石 【旧属霍州万历二十三年五月改属汾州府四十三年还属府】 蒲州 【元河中府明洪武二年改为蒲州以州治河东县省入】 领县五临晋 荣河 猗氏 万泉 河津 解州 【明洪武初以州治解县省入】 领县五安邑 夏 闻喜 平陆 芮城 绛州 【明洪武初以州治正平县省入】 领县三稷山 绛 垣曲 霍州 【明洪武初以州治霍邑县省入】 吉州领县一乡宁 隰州 【明洪武初以州治隰川县省入】 领县二大宁 永和

  汾州府

  汾州府元汾州属冀宁路明洪武九年直隶布政司万历二十三年五月升为府领州一县七汾阳 【倚元曰西河明洪武初省入州万历二十三年五月复置更名】 孝义 平遥 介休 石楼 【旧属隰州万历四十年改属】 临 【元临州属冀宁路明洪武二年降为县万历二十三年五月来属】  永宁州 【元石州属冀宁路明洪武初以州治离石县省入隆庆元年更名万历二十三年五月来属】 领县一宁乡

  潞安府

  潞安府元潞州属晋宁路明洪武二年直隶行中书省九年直隶布政司嘉靖八年二月升为潞安府领县八长治 【倚元上党县明洪武二年省入州嘉靖八年二月复置更名】 长子 屯留 襄垣 潞城 壸关 黎城 平顺 【嘉靖八年二月以潞城县青羊里置析黎城壶关潞城三县地益之】

  大同府

  大同府元大同路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明洪武二年为府领州四县七大同 【倚】 怀仁 浑源州 应州 【明洪武初以州治金城县省入】 领县一山阴 朔州 【明洪武初以州治鄯阳县省入西有武州元属大同路明洪武初省】 领县一马邑 蔚州 【元属上都路之顺宁府至大元年十一月升为蔚昌府直隶上都路明洪武二年仍为州四年来属以州治灵仙县省入】 领县三广灵 广昌 【元曰飞狐明洪武初更名】 灵邱

  泽州

  泽州元泽州属晋宁路明洪武初以州治晋城县省入二年直隶行中书省九年直隶有政司领县四高平 阳城 陵川 沁水

  沁州

  沁州元属晋宁路明洪武初以州治铜鞮县省入二年直隶行中书省九年直隶布政司万历二十三年五月改属汾州府三十二年仍直隶布政司领县二沁源 武乡

  辽州

  辽州元属晋宁路明洪武初以州治辽山县省入二年直隶行中书省九年直隶布政司领县二榆社 和顺山西行都指挥使司本大同都卫明洪武四年正月置 【治白羊城】 八年十月更名 【寻徒治大同府】 领卫二十五 【宣府左右前万全左右怀安等卫改属万全都司】 后领卫十四 【朔州路治州城安东中屯卫寄治应州城】 大同前卫 【明洪武七年二月置与行都司同城】 大同后卫 【明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置与行都司同城寻罢二十六年二月复置】 大同中卫 【明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置与行都司同城后罢】 大同左卫 【明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置与行都司同城后罢永乐元年九月复置七年徙治镇朔卫城】 大同右卫 【明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置与行都司同城后罢永乐元年九月复置七年徙治定边卫城】 镇朔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属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徙治北直蓟州直隶后军都督府而卫城遂虚七年徙大同左卫来治正统十四年又徙云川卫来同治】 定边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属行都司永乐云年二月徙治北直通州直隶后军都浚府而卫城遂虚七年徙大同右卫来治正统十四年又徙玉林卫来同治】 阳和卫 【元曰登县属大同路明洪武初县废二十六年二月置卫宣德元年徙高山卫来同治】 天成卫 【元天成县属兴和路明洪武四年五月改属大同府县寻废二十六年二月置卫后徙镇虏卫来同治】 威远卫 【正统三年三月以净水坪置】 平远卫 【成化十七年置与行都司同城嘉靖中徙今治西北有云内县本元云内州属大同路明洪武五年废宣德中复置县属豊州正统十四年复废又有平地县元属大同路明洪武中废领千户所一并坪守御千户所成化二十年七月置】 云川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属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徙治北直畿内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德元年还旧治仍属行都司正统十四年徙治镇朔卫城与大同左卫同治而卫城遂虚】 玉林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属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徙治北直畿内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德元年还旧治仍属行都司正统十四年徙治旧定边卫城与大同右卫同治而卫城遂虚】 镇远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属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徙治北直畿内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德元年还旧治仍属行都司正统十四年徙治天成卫城与天成卫同治而卫城遂虚】 高山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属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徙治北直畿内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德元年徙阳和卫城与阳和卫同治仍属行都司而卫城遂虚嘉靖二年九月置高山守御千户所于此属大同前卫】 宣德卫 【元宣宁县属大同路明洪武中县废二十六年二月置宣德卫后废】 东胜卫 【元东胜州属大同路明洪武四年正月州废置卫二十五年八月分东胜左右中前后五卫属行都司二十六年二月罢中前后三卫永乐元年二月徙左卫于北直卢龙县右卫于北直遵化县直隶后军都督府三月置东胜中前后三千户所于怀仁等处守御而卫城遂虚正统三年九月复置后仍废西北有豊州元属大同路明洪武中废宣德元年复置正统中内徙复废又有净州路元直隶中书省明洪武中废领千户所五实保齐千户所 五花城千户所 格尔和诺克千户所 扬珠千户所 翁吉喇特千户所俱明洪武四年正月置】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一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二 州郡二十二

 

  明三

  ○明三【河南 陕西】

  河南

  陕西

  △河南

  河南元以河北地直隶中书省河南地置河南江北行中书省 【治汴梁路】 明洪武元年五月置中书分省 【治开封府】 二年四月改分省为河南等处行中书省三年十二月置河南都卫八年十月改都卫为都指挥司使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八直隶州一属州十一县九十六

  开封府

  河南府

  归德府

  汝宁府

  南阳府

  怀庆府

  卫辉府

  彰德府

  汝州

  开封府

  开封府元汴梁路属河南江北行省明洪武元年五月为开封府八月建北京十一年京罢领州四县三十祥符 【倚东为开封县元时同治郭内明洪武中省】 陈留 杞 通许 太康尉氏 洧川 鄢陵 扶沟 中牟 阳武 原武 【东南有安城县明洪武初置正统中废】 封邱 延津 兰阳 仪封 【元属睢州明洪武十年五月改属南阳府后来属】 新郑 【元属均州隆庆五年七月改属】  陈州 【明洪武初以州治宛邱县省入】 领县四商水 【明洪武初废四年七月复置】 西华 项城 【东北有故城今治本南顿县之殄寇镇也宣德三年迁】 沈邱 【元属颍州明洪武初废弘治十年改乳香台巡检司治来属北有南顿县洪武初废】  许州 【明洪武初以州治长社县省入】 领县四临颍襄城 郾城 长葛 禹州 【元曰均州明洪武初以州治阳翟县省入万历三年四月避讳改曰禹州】 领县一密 郑州 【明洪初以州治管城县省入】 领县四荥阳 荥泽 【元直隶汴梁路明洪武中改属】 河阴 泛水

  河南府

  河南府元河南府路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明洪武元年为府领州一县十三洛阳 【倚】 偃师 巩 孟津 宜阳 永宁 新安 渑池 【元属陕州明洪武中改属】 登封 嵩 【元嵩州屡南阳府明洪武二年四月降为县来属】 卢氏 【元属嵩州明洪武元年四月属南阳府三年三属陕州万历初改属府】  陕州 【元属河南府路明洪武元年四月改属南阳府以州治陕县省入】 领县二灵宝 阌乡

  归德府

  归德府元直隶河南江北行省明洪武元年五月降为州属开封府嘉靖二十四年六月升为府领州一县八商邱 【倚元曰睢阳明洪武初省嘉靖二十四年六月复置更名】 宁陵 鹿邑 【元属亳州明洪武中改属】 夏邑 【元曰下邑明洪武初更名】 永城 【明洪武元年五月属开封府十一月来属】 虞城 【元属济宁洪武二年正月来属】  睢州 【元属汴梁路明洪武初属开封府以州治襄邑县省入十年五月降为县十三年十一月复升为州嘉靖二十四年六月来属】 领县二考城 【元未省明洪武四年八月复置关封府十年五月复省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属州】 柘城 【元末省明洪武四年八月复置属开封府十年五月省人宁陵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属州】

  汝宁府

  汝宁府元直隶河南江北行省明洪武初因之领州二县十二汝阳 【倚明洪武初县废四年七月复置】 真阳 【元属息州明洪武四年省入汝阳县弘治十八年十二月仍置县】 上蔡 【明洪武初废四年五月复置】 新蔡 【元属息州后废明洪武四年五月复置改属】 西平 碓山 【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汝阳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成化十一年九月改属信阳州弘治二年八月仍属府】 遂平 信阳州 【元为信阳县属信阳州后废明洪武元年十月置信阳州于此属河南分省四年二月属中都临濠府七年八月改属十年五月降为县成化十一年九月复升为州】 领县一罗山 【元信阳州治后州县俱废明洪武元年十月置州于旧信阳县复置罗山县属焉十年五月直隶汝宁府成化十一年九月还属州】  光州 【明洪武初以州治定城县省入四年二月改属中都临濠府十三年仍来属】 领县四光山 固始 息 【元息州明洪武四年二月属中都临濠府寻降为县属颍州七年仍来属】 商城 【成化十一年四月析固始县地置】

  南阳府

  南阳府元直隶河南江北行省明洪武初因之领州二县十一南阳 【倚】 镇平 【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南阳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唐 【明洪武三年以故泌阳县地置】 泌阳 【元为唐州治明洪武二年省入州十三年十一月州废复置县】 桐柏 【本唐县之桐柏镇巡检司成化十二年十二月改置县】 南召 【成化十二年十二月以南阳县南召堡置】 邓州 【元治穰县明洪武二年二月县废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县十四年五月复省入州】 领县三内乡 新野 淅川 【成化六年析内乡县地置】  裕州 【明洪武初以州治方城县省入】 领县二舞阳 叶

  怀庆府

  怀庆府元怀庆路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十月为府属河南分省领县六河内 【倚】 济源 【元属孟州明洪武十年五月改属府】 修武 武陟 孟 【元孟州明洪武初以州治河阳县省入十年五月降为县】 温 【元属孟州明洪武十年五月改属府】

  卫辉府

  卫辉府元卫辉路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八月为府十月属河南分省领县六汲 【倚】 胙城 【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汲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新乡 获嘉 【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新乡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淇 【元淇州后废明洪武元年九月复置十二月降为县】 辉 【元辉州后废明洪武元年九月复置十二月降为县】

  彰德府

  彰德府元彰德路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闰七月为府十月属河南分省领州一县六安阳 【倚元末县废明洪武元年九月复置】 临漳 【元末废明洪武元年九月复置】 汤阴 【元末废明洪武元年九月复置】 林 【元林州后废明洪武元年九月复置二年四月降为县】  磁州 【元治淦阳县属广平路后州县俱废明洪武元年十一月复置州属广平府二年四月来属】 领县二武安 【元末废明洪武元年十一月复置】 涉 【元属真定路后废明洪武元年十一月复置属真定府二年四月来属】

  汝州

  汝州元属南阳府明洪武初以州治梁县省入成化十二年九月直隶布政司领县四鲁山 郏 宝豊 【成化十一年四月析汝州地置】  伊阳 【成化十二年十一月以汝州之伊阙故县置析嵩及鲁山二县地益之】

  △陕西

  陕公元置陕西等处行中书省 【治奉元路】 又置甘肃等处行中书省 【治甘州路】 明洪武二年四月置陕西等处行中书省 【治西安府】 三年十二月置西安都卫 【与行中书省同治】 八年十月改都卫为陕西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八属州二十一县九十有五

  西安府

  凤翔府

  汉中府

  延安府

  庆阳府

  平凉府

  巩昌府

  临洮府

  灵州

  兴安州

  洮州卫

  岷州卫

  榆林卫

  宁夏卫

  宁夏前卫

  宁夏后卫

  宁夏中卫

  靖虏卫

  陕西行都指挥使司

  西安府

  西安府元奉元路属陕西行省明洪武二年三月改为西安府领州六县三十一长安 【倚】  咸宁 【倚】  咸阳 泾阳 兴平 临潼 渭南 【旧属华州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改属府】  蓝田 鄠 盩屋 高陵 富平 【旧属耀州万历三十六年改属府】  三原 【旧属耀州弘治三年十一月改属府】  醴泉 【旧属干州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改属府】  华州领县二华阴 蒲城 商州 【明洪武七年五月降为县成化十三年三月仍为州】 领县四商南 【成化十三年三月以商县之层峰驿置】  雒南 【元曰洛南属商州明洪武七年五月改属华州成化十三年三月复来属天启初改洛为雒】  山阳 【本商县之豊阳巡检司成化十二年十二月改为县】  镇安 【景泰三年以咸宁县野猪坪置属府城化十三年三月改属州】  同州领县五朝邑 【旧属蒲州明洪武九年八月来属】  合阳 韩城 澄城 白水 耀州领县一同官 干州领县二武功 永寿 邠州 【元直隶陕西行省明洪武中来属以州治新平县省入】 领县三淳化 三水 【成化十三年九月析淳化县地置】  长武 【万历十一年三月以邠州宜录镇置】

  凤翔府

  凤翔府元属陕西行省明洪武二年三月因之领州一县七凤翔 【倚】 岐山 宝鸡 扶风 郿 【元属奉元路明洪武二年来属】 麟游 汧阳 【旧属陇州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改属府】  陇州 【元属巩昌总帅府延佑四年十一月省州治汧源县入州明洪武二年来属】

  汉中府

  汉中府元兴元路属陕西行省明洪武三年五月为府六月改名汉中府领州一县八南郑 【倚】 衰城 【明洪武十年六月省入南郑县后复置】 城固 洋 【元洋州明洪武三年降为县十年六月省入西乡后复置】 西乡 凤 【元凤州明洪武七年七月降为县】 沔 【元沔州属四川广元路明洪武三年改属汉中府省州治铎水县入州七年七月降为县十年六月省入略阳后复罝成化二十一年六月属宁羌州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仍属府西南有大安县洪武初废】  宁羌州 【本宁羌卫明洪武三十年九月以沔县之大安地置成化二十一年六月置州属府】 领县一略阳 【元属沔州明洪武三年属府成化二十一年六月改属】

  延安府

  延安府元延安路属陕西行省明洪武二年五月为府领州三县十六肤施 【倚】 安塞 甘泉 安定 保安宜川 延川 延长 青涧 【旧属绥德州嘉靖四十一年改属府】  鄜州领县三洛川 中部 宜君 绥德州 【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府后复置】 领县一米脂 葭州 【明洪武七年十一月降为县属绥德州十三年十一月复升为州属府】 领县三吴堡 【元属州明洪武七年十一月改属绥德寻省十三年十一月复置还属】 神木 【明洪武初省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府谷 【明洪武初省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庆阳府

  庆阳府元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二年五月直隶行省领州一县四安化 【倚元省明洪武中复置】 合水 环 【元环州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初降为县来属】 真宁 【旧属宁州万历二十九年改属府】  宁州 【元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中来属】

  平凉府

  平凉府元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三年五月直隶行省领州三县七平凉 【倚】 崇信 华亭 镇原 【元镇原州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初降为县来属】 隆德 【旧属靖宁州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改属府】  泾州 【元直隶陕西行省明洪武三年以州治泾川县省入来属】 领县一灵台 静宁州 【元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中来属】 领县一庄浪 【元庄浪州直隶陕西行省明洪武三年属凤翔府八年三月降为县来属】  固原州 【本固原守御千户所景泰三年以故原州城置城化四年升为卫弘治十五年置州属府南有开成州元直隶陕西行省治开化县明洪武二年省州以县属平凉府成化三年废县又东南有广安州元属开成州明洪武二年省西北有西安守御千户所成化五年以旧西安置】

  巩昌府

  巩昌府元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二年四月直隶行省领州三县十四陇西 【倚】 安定 【元定西州属巩昌总帅府至正十二年三月改名安定州明洪武十年降为县属府】 会宁 【元会州属巩昌总帅府正十二年三月改为会宁洪武十年降为县属府】 通渭 漳 宁远 伏羌 西和 【元西和州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十年降为县属府】 成 【元成州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十年降为县属府】  秦州 【元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二年属府省州治成纪县入州】 领县三泰安 清水 礼 【元礼店文州军民元帅府属吐蕃宣慰司明洪武四年十一月置礼店千户所十一年属岷州卫十五年改属秦州卫成化九年十二月置礼县于所城属州】  阶州 【元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四年降为县属府十年六月复为州】 领县一文 【元文州至元九年十月置属吐蕃宣慰司明洪武四年降为县属府十年六月改属州二十三年三月省成化九年十二月复置仍属州】  徽州 【元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十年六月降为县属府后复升为州】 领县一两当 【明洪武十年六月省入徽县后复置属州】

  临洮府

  临洮府元临洮府属巩昌总帅府泰定元年九月改为临洮路明洪武二年九月仍为府领州二县三狄道 【倚】 渭源 兰州 【元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二年九月降为县来属成化十三年九月复为州】 领县一金 【元金州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二年九月降为县属府成化十三年改属州】  河州 【元河州路属吐蕃宣慰司明洪武四年正月置河州卫属西安都卫六年正月置河州府属陕西行中书省七年七月复置西安行都卫于此领河州朵甘乌斯藏三卫八年十月改行都卫为陕西行都指挥使司九年十二月行都指挥使司废卫属陕西都指挥使司十年分卫为左右十二年七月府废改左卫于洮州升右卫为军民指挥使司成化九年十二月置州属府改军民指挥使司为卫西北有积石州元属吐蕃宣慰司明洪武四年正月改置积石州千户所西南有贵德州元属吐蕃宣慰司明洪武八年正月改置归德守御千户所又南有宁河县东北有安乡县元俱属河州路明洪武三年废六年复置十二年复废】

  灵州

  灵州元属宁夏府路明洪武三年罢弘治十三年九月复置直隶布政司

  兴安州

  兴安州元金州属兴元路万历十一年八月更名二十三年直隶布政司领县六平利 【元末省明洪武三年置属四川大宁州五年二月来属十年六月复省后复置】 石泉 【元末省明洪武三年置属四川大宁州五年二月来属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改属汉中府万历十一年还属州】 洵阳 【元末省明洪武三年复置五年二月来属】 汉阴 【元末省明洪武三年复置十年六月省入石泉县后复置属州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改属汉中府万历十一年还属州】 白河 【成化十二年十二月以洵阳县白河堡置属湖广郧阳府十三年九月来属】 紫阳 【正德七年十一月以金州紫阳堡置初治紫阳滩之左嘉靖三十五年迁于滩右】

  洮州卫

  洮州卫元洮州属吐蕃宣慰司洪武四年正月置洮州军民千户所属河州卫十二年二月升为洮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属陕西都司

  岷州卫

  岷州卫元岷州以旧佑川县地置属吐蕃宣慰司明洪武四年正月置岷州千户所属河州卫十一年七月升为卫属陕西都司十五年四月升军民指挥使司嘉靖二十四年又置州改军民指挥使为卫四十年闰五月州废仍置军民指挥使司 【东北有铁州元属吐蕃宣慰司明洪武四年正月置铁城千户所属河州卫后废】 领所一西固城守御军千户所 【本西固城千户所明洪武七年三月置属巩昌府十五年四月改置来属】

  榆林卫

  榆林卫成化六年骨月以榆林川置

  宁夏卫

  宁夏卫元宁夏府路属甘州行省明洪武三年为府五年府废二十六年七月置卫二十八年四月罢永乐元年正月复置领千户所四灵州守御千户所 【明洪武十六年十月置弘治十三年九复置灵州于所城】 兴武守御千户所 【正德元年以兴武营置】 韦州守御千户所 【弘治十年以故韦州置】 平虏千户 【嘉靖三十年以平虏城置】

  宁夏前卫

  宁夏前卫在宁夏城内明洪武十七年置 宁夏左屯卫 宁夏右屯卫亦俱在宁夏城内明洪武二十五年二月置后废三十五年十二月复置

  宁夏后卫

  宁夏后卫本花马池守御千户所成化十五年置正德元年改卫

  宁夏中卫

  宁夏中卫元应理州属宁夏府路明洪武三年州废永乐元年正月置卫 【东南有鸣沙州元属宁夏府路明洪武初废】

  靖虏卫

  靖虏卫正统二年以故会州地置属陕西都司

  陕西行都指挥使司

  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元甘肃等处行中书省治甘州路明洪武五年十一月置甘肃卫二十五年罢二十六年陕西行都指挥使司自庄浪徒置于此领卫十二守御千户所四甘州左卫 【倚元甘州路明洪武初废二十三年十二月置甘州左卫二十七年十一月罢二十八年六月复置】 甘州右卫 甘州中卫 【俱明洪武二十五年三月置】 甘州前卫 甘州后卫 【俱明洪武二十九年置以上四卫俱与甘州左卫同城】 肃州卫 【元肃州路属甘肃行省明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置卫】 山丹卫 【元山丹州直隶甘肃行省明洪武初废二十三年九月置卫属陕西都司后属】 永昌卫 【元永昌路属甘肃行省至正二年七月改为永昌宜慰司明洪武初废十五年三月置卫属陕西都司后来属】 凉州卫 【元西沾州属永昌路明洪武九年十月置卫属陕西都司后来属】 镇番卫 【本临河冲明洪武中以小河滩城置三十年正月更名建文中罢永乐元年六月复置】 庄浪卫 【明洪武五年十一月以永昌地置十二年正月置陕西行都指挥仗司于卫城二十六年行都司徒于甘州建文中改卫为守御千户所寻复改所为卫属陕西都司后来属】 西宁卫 【元西宁州直隶甘肃行省明洪武初废六年正月置卫宣德七年十一月升军民指挥使司属陕西都司后来属】 碾伯守御千户所 【本碾北地明洪武十一年三月置庄浪分卫七月改置碾北卫后废而徒西宁卫右千户所于此成化中更名】 沙州卫 【元沙州路属甘肃行省明洪武初废永乐元年置卫正统间废】 镇夷守御千户所 【明洪武三十年以甘州卫地置建文二年罢永乐元年复置】 古浪守御千户所 【正统三年六月以庄浪卫地置】 高台守御千户所 【景泰七年以甘州卫之高台站置】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二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三 州郡二十三

 

  明四

  ○明四【四川 江西】

  四川

  江西

  △四川

  四川元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 【治成都路】 又置罗罗蒙庆等处宣慰司 【治建昌路】 属云南行中书省明洪武四年七月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九月置成都都卫 【与行中书省同治】 八年十月改都卫为四川都指挥使司领招讨司一宣慰司二安抚司五长官司二十二及诸卫所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十三直隶州六宣抚司一安抚司一属州十五县百十一长官司十六

  成都府

  保宁府

  顺庆府

  夔州府

  重庆府

  遵义军民府

  叙州府

  龙安府

  马湖府

  镇雄府

  乌蒙军民府

  乌撒军民府

  东川军民府

  潼川州

  眉州

  邛州

  嘉定州

  泸州

  雅州

  永宁宣抚司

  二九姓长官司

  太平长官司

  天全六番招讨司

  松潘卫

  迭溪守御军民千户所

  黎州守御军民千户所

  平茶洞长官司

  溶溪芝麻子坪长官司

  安宁宣抚司

  酉阳宣慰司

  石砫宣慰司

  四川行都指挥使司

  成都府

  成都府元成都路明洪武四年为府领州六县二十五成都 【倚】 华阳 【倚】 双流 【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华阳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郫 温江 新繁 【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成都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新都 彭 【元彭州明洪武十年五月降为县东有故蒙阳县元属彭州明洪武十年五月省】 崇宁 【元属彭州明洪武四年属府十年五月省入灌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灌 【元灌州明洪武中降为县】 金堂 【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新都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仁寿 井研 【明洪武六年十二月置十年五月省入仁寿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资 【明玉珍置资州明洪武初降为县】 内江 【明洪武中置】 安 【元安州明洪武中降为县】  简州 【明洪武六年降为县正德八年又升为州】 领县一资阳 【明洪武六年十二月置属府十年五月省入简县成化元年七月复置仍属府正德中改属州】  崇庆州 【元治晋原县明洪武中省县入州西北有永康县东南有江源县明玉珍复置洪武初省】 领县一新津 汉州 【明玉珍复置雒县为州治明洪武四年省县入州】 领县三什邡 【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绵竹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绵竹 德阳 【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汉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绵州 【元属潼川府明洪武三年来属十年五月降为县十三年十一月复为州】 领县二罗江 【明洪武六年十二月省入绵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彰明 【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绵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茂州 【元治汶山县属陜西行省吐蕃宣慰司明洪武中省县入州十六年复置县后复省】 领县一汶川 威州 【元以州治保宁省入明玉珍复置县明洪武二十年五月复省县入州东有通化县洪武三年省】 领县一保 【明洪武六年分保宁县地置】

  保宁府

  保宁府元属广元路明洪武四年直隶行省领州二县入闻中 【倚】 苍溪 【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闻中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南部 【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闻中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广元 【元广元路治绵谷县明洪武四年改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来属以绵谷县省入十三年十一月复置绵谷县二十二年六月降州为县复省绵谷县入焉】 昭化 【元属广元路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广元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属府】 剑州 【元属广元路明洪武六年以州治普安县省入来属九年省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领县一梓潼 巴州 【元属广元路明洪武九年四月以州治化城县省入又改州为县来属正德九年复为州东有曾口县元属州后废】 领县二通江 【旧属府正德九年改属州】 南江 【正德十一年置】

  顺庆府

  顺庆府元顺庆路明洪武中为府领州二县八南充 【倚】 西充 【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南充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蓬州 【元属顺庆路明洪武中以州治相如县省入】 领县二营山 【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蓬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仪陇 【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蓬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广安州 【广安府属顺庆路明洪武四年降为州来属十年五月以州治渠江县省入】 领县四岳池 渠 【元渠州属顺庆路至元二十六年五月省州治流江县入焉明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县】 邻水 【成化元年七月置】 大竹 【元属渠州明洪武九年来属】

  夔州府

  夔州府元夔州路属四川南道宣慰司明洪武四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属重庆府十年五月直隶布政司十三年十一月复为府领州一县十二奉节 【倚明洪武九年四月省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巫山 大昌 【明洪武十三年十一月置】 大宁 【元大宁州明洪武九年降为县】 云阳 【元云阳州明洪武年十二月降降为县】 万 【元万州明洪武六年十二月降为县西有武宁县明洪武四年省】 开 【元开州明洪武六年八月置九月降为县】 梁山 【元梁山州治梁山县明洪武六年十二月省州存县十年五月改属忠州后来属】 新宁 【元属达州明洪武三年改属重庆府十年五月省入梁山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来属】 建始 【元属施州明洪武中来属】  达州 【元治通川县明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县省通川县入焉正德九年复升为州】 领县二东乡 【成化元年七月置】 太平 【正德十年析东乡县地置】

  重庆府

  重庆府元重庆路属四川南道宣慰司明洪武中为府领州三县十七巴 【倚】 江津 壁山 【成化十九年三月析巴县地置】 永川 【明洪武六年十二月置】 荣昌 【明洪武六年十二月置西北有昌宁县明玉珍置洪武七年省】 大足 【明玉珍置属合州明洪武四年改属府】 安居 【成化十七年九月析铜梁遂宁二县地置】 綦江 【元綦江长官司属播州明玉珍改为县明洪武中来属】 南川 【叙南宣十年五月省入綦江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长寿 【明洪武六年九月置属涪州寻改属府】 黔江 【元属绍庆府明洪武五年十二月省入彭水县十一年九月置黔江守御千户所十四年九月复置县来属】  合州 【元治石照县明玉珍省县入焉】 领县二铜梁 定远 忠州 【元治临江县明洪武中以县省入】 领县二酆都 【元曰丰都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涪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曰酆都东南有南宾县洪武中省】 垫江 【明玉珍置属州】  涪州领县二武隆 【元曰武龙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彭水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曰武隆】 彭水 【元绍庆府治此属四川南道宣慰司明洪武四年府废改属重庆府洪武十年五月来属】

  遵义军民府

  遵义军民府元播州宣慰司属湖广行省明洪武五年正月改属四川十五年二月改属贵州都司二十七年四月改属四川布政司万历二十九年四月改置遵义军民府领州一县四遵义 【倚元播州总管明洪武五年正月改为播州长官司万历二十九年四月改县】 桐梓 【万历二十九年四月以旧夜郎县望草地置】  真安州 【元珍州思宁长官司明玉珍改真州明洪武十七年置真州长官司万历二十九年四月改置】 领县二绥阳 【万历二十九年四月以旧绥阳县地置】 仁怀 【万历二十九年四月以旧怀阳县地置】

  叙州府

  叙州府元叙州路属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至元二十三年正月降为县明洪武六年六月置府领州一县九宜宾 【倚西北有宣化县明洪武中省】 南溪 庆符 【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宜宾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富顺 【元富顺州明洪武中降为县】 长宁 【元长宁军属马湖路泰定二年十月改为州明洪武五年降为县】 兴文 【元戎州属马湖路明洪武四年降为县来属万历二年二月改曰兴文】 隆昌 【本富顺县隆桥马驿隆庆元年置县析荣昌富顺二县及泸州地属之】  高州 【元属叙南宣抚司明洪武五年降为县属府正德十三年四月复为州】 领县二筠连 【元筠连州治属川县属永宁路寻废县存州明洪武四年降州为县属叙州府六年十二月改属绵州寻仍属叙州府十年五月省入高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仍属叙州府正德十二年四月来属】 琪 【元下罗计长官司属叙南宣抚司明玉珍改为琪州明洪武四年降为县十年五月省入高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属府正德十三年四月来属】

  龙安府

  龙安府元龙州属广元路明玉珍置龙州宣慰司明洪武六年十二月复置龙州十四年正月改松潘等处安抚司二十年正月仍改为龙州二十二年九月改龙州军民千户所二十八年十月升龙州军民指挥使司后复曰龙州宣德七年改龙州宣抚司直隶布政司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改曰龙安府领县三平武 【倚本名宁武万历十八年四月置后更名东有青川守御千户所明洪武四年十月以旧青川县置属四川都司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来属】 江油 【元省明玉珍复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梓潼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属剑州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来属】 石泉 【元属安州明洪武中州废改属成都府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来属】

  马湖府

  马湖府元马湖路属叙南宣抚司明洪武四年十二月为府领县一长官司四屏山 【倚本泥溪长官司明洪武四年十二月置万历十七年三月改县】 平夷长官司 【明洪武四年十二月置】 蛮夷长官司 【明洪武四年十二月置】 沐川长官司 【元置明洪武四年十二月改为州寻复】 雷坡长官司 【明洪武四年十二月置二十六年省】

  镇雄府

  镇雄府元芒部路属云南行省明洪武十五年正月为府十六年正月改属四川布政司十七年五月升为军民府嘉靖五年四月改府名万历三十七年五月罢称军民府 【北有益良州名州元俱属芒部路明洪武十七年后废又有阿头易溪易娘三蛮部元属乌撒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芒部府十七年又改阿头部为阿都府属四川布政司后俱废】 领长官司五白水江■〈⺮欺〉酬长官司 【正德十六年十一月置】 怀德长官司 【本却佐寨】 威信长官司 【本母响寨】 归化长官司 【本夷良寨】 安静长官司 【本落角寨四司俱嘉靖五年四月改置】

  乌蒙军民府

  乌蒙军民府元乌蒙路属四川行省明洪武十五年正月为府属云南布政司十六年正月改属四川布政司十七年五月升为军民府 【北有归化州明洪武十五年三月置属府寻废】

  乌撒军民府

  乌撒军民府元乌蒙路属四川行省明洪武十五年正月为府属云南布政司十六年正月改属四川布政司十七年五月升为军民府

  东川军民府

  东川军民府元东川路属云南行省明洪武十五年正月为府十七年五月升为军民府改属四川布政司二十一年六月废二十六年五月复置

  潼川州

  潼川州元潼川府直隶四川行省明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州治栖县省入直隶布政司领县七射洪 【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盐亭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中江 【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盐亭 遂宁 【元遂宁州明玉珍省州治小溪县入焉明洪武九年四月降州为县】 蓬溪 【元属遂宁州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遂宁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安岳 【明洪武四年于县置普州九年州废】 乐至 【成化元年七月置属州正德九年改属简州嘉靖元年四月还属】

  眉州

  眉州元属嘉定府路明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县仍属嘉定州十三年十一月复为州直隶布政司领县三彭山 【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眉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丹陵 【明洪武六年十二月置属嘉定府十年五月省入眉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来属】 青神 【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嘉定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还属】

  邛州

  邛州元属嘉定府路明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县仍属嘉定州成化十九年二月复为州直隶布政司领县二大邑 【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邛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属嘉定州成化十九年二月还属】 蒲江 【元省入州明洪武六年十二月复置属嘉定府成化十九年二月还属】

  嘉定州

  嘉定州元嘉定府路明洪武四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州治龙游县省入直隶布政司领县六峨眉 夹江 洪雅 【元省入夹江成化十八年五月复置】 犍为 荣 【本荣州明洪武六年十二月置九年四月降为县】 威远 【明洪武六年十二月置属嘉定府十年五月省入荣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泸州

  泸州元属重庆路明洪武六年直隶四川行省九年直隶布政司领县三纳溪 江安 合江

  雅州

  雅州元属陜西行省吐蕃宣慰司明洪武四年以州治严道县省入九年直隶布政司领县三名山 【明洪武十年省入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东北有百丈县元属州明洪武中省】 荣经 【明玉珍省入严道县明洪武中复置】 芦山 【元曰泸山后省明洪武六年十二月复置改为芦山】

  永宁宣抚司

  永宁宣抚司元永宁路明洪武七年为永宁长官司八年正月升宣抚司天启三年废地属叙州府领长官司

  二九姓长官司

  二九姓长官司 【元九姓罗氏党蛮夷长官千户明洪武六年十二月改置天启六年改属泸州】

  太平长官司

  太平长官司 【元大坝军民府明洪武中废成化四年四月改置】

  天全六番招讨司

  天全六番招讨司元六番招讨司明洪武六年十二月改置直隶四川布政司二十一年二月改隶都司

  松潘卫

  松潘卫元松州属云南行省明洪武初因之十二年四月兼置松州卫十三年八月罢卫未几复置卫二十年正月罢州改卫为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都司嘉靖四十二年罢军民司止为卫 【北有潘州卫明洪武中以故潘州置二十年省入】 领千户所一长官司十六安抚司五小河守御千户所 【宣德四年正月置】 占藏先结簇长官司 蜡匝簇长官司 白马路簇长官司 山洞簇长官司 阿昔动簇长官司 北定簇长官司 麦匝簇长官司 者多簇长官司 牟力结簇长官司 班班簇长官司 祈命簇长官司 勒都簇长官司 包藏先结簇长官司 【以上十三司俱明洪武十四年正月置】 阿用簇长官司 【宣德十年正月置】 潘干寨长官司 【正统五年七月置】 别思寨长官司 【宣德十年五月置】 八郎安抚司 【永乐十五年二月置】 麻儿匝安抚司 【宣德二年三月以阿乐地置】 阿角寨安抚司 芒儿者安抚司 【二司俱正统五年七月置】 思囊日安抚司 【正统十一年七月置】

  迭溪守御军民千户所

  迭溪守御军民千户所本迭溪右千户所明洪武十一年以古翼州置属茂州卫二十五年改置直隶都司领长官司二迭溪长官司 郁即长官司 【俱永乐元年正月置】

  黎州守御军民千户所

  黎州守御军民千户所本黎州长官司明洪武九年七月置十一年六月升安抚司直隶布政司万历二十四年降为千户所直隶都司 【东北有黎州属陕西行省吐蕃宣慰司元属陕西明洪武五年省州治汉源县入州永乐后废】

  平茶洞长官司

  平茶洞长官司元溶江芝子平茶等处长官司明洪武八年正月置属酉阳宣抚司十七年直隶布政司

  溶溪芝麻子坪长官司

  溶溪芝麻子坪长官司元溶江芝子平茶等处长官司明洪武八年改置属湖广思南宣慰司十七年五月直隶四川布政司

  安宁宣抚司

  安宁宣抚司成化十三年二月置领长官司二怀远长官司 宣化长官司 【俱成化十三年二月与宣抚司同置】

  酉阳宣慰司

  酉阳宣慰司元酉阳州属怀德府明玉珍改沿边溪洞军民宣慰司明洪武五年四月仍置酉阳州兼置酉阳宣慰司州寻废八年正月改宣慰为宣抚司属四川都司永乐十六年改属重庆卫天启元年升为宣慰司领长官司三石耶洞长官司 【元石耶军民府明洪武八年正月改为长官司】 邑梅洞长官司 【元佛乡洞长官司明玉珍改邑梅沿边溪洞军民府明洪武八年正月改置】 麻免洞长官司 【明洪武八年正月置】

  石砫宣慰司

  石砫宣慰司元石砫军民宣抚司明玉珍改安抚司明洪武八年正月为宣抚司属重庆卫嘉靖四十二年改属夔州卫天启元年升为宣慰司

  四川行都指挥使司

  四川行都指挥使司元罗罗蒙庆等处宣慰司治建昌路属云南行省明洪武十五年罢宣慰司二十七年九月置四川行都指挥使司 【治建昌卫】 领卫五所八长官司五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 【元建昌路属罗罗蒙庆宣慰司明洪武十五年正月为府属云南布政司兼置卫属云南都司十月卫府俱改属四川二十五年六月府废升卫为军民指挥使司二十七年九月来属】 领守御千户所四长官司三 【东有建安州永宁州又东有里州东南有关州西南有泸州隆州元俱属建昌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俱属建昌府东有北社县元属永宁州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寻改为碧舍县又西有德州元属德昌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德昌府二十七年后府州县俱废】 守御礼州后千户所 守御礼州中中千户所 【元礼州属建昌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建昌府兼置二守御所属卫二十七年后州废北有泸沽县元属礼州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亦二十七年后废】 守御打冲河中前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七年二月置】 守御德昌千户所 【明洪武十五年置南有德昌路元属罗罗蒙庆宣慰司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属云南布政司十月改属四川布政司二十七年后废】 昌州长官司 【元属德昌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德昌府永乐二年七月改置】 威龙长官司 【元威龙州属德昌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以龙为隆属德昌府永乐二年七月改置】 普济长官司 【元普济州属德昌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德昌府永乐二年七月改置】 宁番卫军民指挥使司 【元苏州属建昌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建昌府二十一年十月兼置苏州卫属四川都司二十五年六月州废升卫为军民指挥使司二十六年更名属四川都司二十七年九月来属东有中县元属建昌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改属永宁州十七年改属苏州后废】 领千户所一守御冕山桥后千户所 【正统七年以冕山堡置】 越嶲卫军民指挥使司 【明洪武二十五年七月置属四川都司二十七年九月来属】 领千户所一长官司一镇西后千户所 【弘治中置】 邛部长官司 【元邛部州属建昌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建昌府二十七年四月升军民府后仍为州属越嶲卫永乐元年五月改为长官司】 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 【元柏兴府治闰盐县属罗罗蒙庆宜慰司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云南布政司二十四年二月降为州省闰盐县入焉二十六年六月州废置卫属四川都司二十七年九月来属北有金县元属柏兴府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十七年后废】 领千户所一长官司一打冲河未御中左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五年置】 马刺长官司 【永乐初置】 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 【本会川守御千户所明洪武十五年置属建昌卫二十五年六月升军民千户所十一月升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都司二十七年九月来属北有会川路元属罗罗蒙庆宣慰司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属云南布政司十月改属四川布政司二十六年四月府废堕其城二十七年四月复置府后复废又西有永昌州南有武安州又有黎汉州元俱属会川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俱属会川府十月俱改为县二十四年二月复俱为州东南有姜州元属建昌路又有会理州元属会川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俱改属东川府北有麻龙州元属会川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改属东川府又有麻龙县明洪武十七年改属麻龙州二十七年后府州县俱废】 领千户所一守御述易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五年闰十二月置】

  △江西

  江西元置江西等处行中书省 【治龙兴路】 明太祖壬寅年正月因之 【正月治吉安府二月还治洪都】 明洪武三年十二月置江西都卫 【与行中书省同治】 八年十月改都卫为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十三州一县七十七

  南昌府

  九江府

  南康府

  饶州府

  广信府

  建昌府

  抚州府

  临江府

  袁州府

  赣州府

  南安府

  南昌府

  南昌府元龙兴路属江西行省明太祖壬寅年正月为洪都府癸卯年八月改曰南昌府领州一县七南昌 【倚】 新建 【倚】 丰城 【元富州明洪武九年十二月改为丰城县】 进贤 奉新 靖安 武宁 宁州 【元分宁县为宁州治明洪武初改县为宁县省州入焉弘治十六年升县为州】 瑞州府元瑞州路属江西行省明洪武二年为府领县三高安 【倚】 上高 新昌 【元新昌州明洪武初降为县】

  九江府

  九江府元江州路属江西行省明太祖辛丑年为九江府领县五德化 【倚】 德安 瑞昌 湖口 彭泽

  南康府

  南康府元南康路属江西行省明太祖辛丑年八月为西宁府壬寅年四月改曰南康府领县四星子 【倚】 都昌 建昌 【元建昌州明洪武初建为县】 安义 【正德十三年二月析建昌县安义等五乡置】

  饶州府

  饶州府元饶州路属江浙行省明太祖辛丑年八月为鄱阳府隶江南行省寻曰饶州府来隶领县七鄱 【倚】 余干 【元余干州明洪武初降为县】 乐平 【元乐平州明洪武初降为县】 浮梁 【元浮梁州明洪武初降为县】 德兴 安仁 万年 【正德七年以余干县之万春乡置析鄱阳乐平及贵溪三县地益之】

  广信府

  广信府元信州路属江浙行省明太祖庚子年五月为广信府领县七上饶 【倚】 玉山 戈阳 贵溪 铅山 【元铅山州直隶江浙行省明洪武初降为县】 永丰 兴安 【嘉靖三十九年八月以戈阳县之横峰寨置析上饶贵溪二县地益之】

  建昌府

  建昌府元建昌路属江西行省明太祖壬寅年正月为肇庆府寻曰建昌府领县五南城 【倚】 南丰 【元南丰州直隶江西行省明洪武初降为县】 新城 广昌 泸溪 【本南城县泸溪巡检司万历六年十二月改为县】

  抚州府

  抚州府元抚州路属江西行省明太祖壬寅年正月为临川府寻曰抚州府领县六临川 【倚】 崇仁 金溪 宜黄 乐安 东乡 【正德七年八月以临川县之孝冈置析金溪进贤余干安仁四县地益之】 吉安府元吉安路属江西行省明太祖壬寅年为府领县九庐陵 【倚】 泰和 【元太和州明洪武二年正月改为泰和县】 吉水 【元吉水明洪武二年正月降为县】 永丰 安福 【元安福州明洪武二年正月降为县】 龙泉 万安永新 【元永新州明洪武二年正月降为县】 永宁

  临江府

  临江府元临江路属江西行省明太祖癸卯年为府领县四清江 【倚】 新淦 【元新淦州明洪武初降为县】 新喻 【元新喻州明洪武初降为县】 峡江 【本新淦县之峡江巡检司嘉靖五年四月改为县析新淦县六乡地益之】

  袁州府

  袁州府元袁州路属江西行省明太祖庚子年为府领县四宜春 【倚】 分宜 萍乡 【元萍乡州明洪武初降为县】 万载

  赣州府

  赣州府元赣州路属江西行省明太祖乙巳年为府领县十二赣 【倚】 云都 信丰 兴国 会昌 【元会昌州明洪武初降为县】 安远 【元属宁都州明洪武初改属府】 宁都 【元宁都州明洪武初降为县】 瑞金 【元属会昌州明洪武初改属府】 龙南 【元属宁都州明洪武初改属府】 石城 【元元贞元年十一月属宁都州明洪武初改属府】 定南 【隆庆三年三月以龙南县之莲莆镇置析安信丰二县地益之】 长宁 【万历四年三月以安远县之马蹄冈置析会昌县地益之】

  南安府

  南安府元南安路属江西行省明太祖乙巳年为府领县四大庾 【倚】 南康 上犹 【元永清县明洪武初更名】 崇义 【正德十四年三月以上犹县之崇义里置析大庾南康二县地益之】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三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四 州郡二十四

 

  明五

  ○明五【湖广 浙江】

  湖广

  浙江

  △湖广

  湖广元置湖广等处中书省 【治武昌路】 又分置湖南道宣慰司 【治天临路】 属焉又以襄阳等三路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又分置荆湖北道宣慰司 【治中兴路】 并属焉明太祖甲辰年二月平陈理置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洪武三年十二月置武昌都卫 【与行中书省同治】 八年十月改都卫为湖广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十五直隶州二属州十七县一百有八宣慰司二宣抚司四安抚司五长官司二十一蛮夷长官司五

  武昌府

  汉阳府

  黄州府

  承天府

  德安府

  岳州府

  荆州府

  襄阳府

  郧阳府

  长沙府

  常德府

  衡州府

  永州府

  宝庆府

  辰州府

  郴州

  靖州

  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

  永顺军民宣慰使司

  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

  武昌府

  武昌府元武昌路属湖广行省明太祖甲辰年二月为府领州一县九江夏 【倚】 武昌 嘉鱼 蒲圻 咸宁崇阳 通城 兴国州 【元兴国路属湖广行省明太祖甲辰年二月为府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州治永兴县入来属】 领县二大冶 通山

  汉阳府

  汉阳府元属湖广行省明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州属武昌府十三年五月复为府属湖广布政司寻属河南二十四年六月还属湖广领县二汉阳 【倚明洪武九年四月省十三年五月复置】 汉川 【元属汉阳路明洪武九年四月改属武昌府十三年五月还属】

  黄州府

  黄州府元黄州路属河南江北行省明太祖甲辰年为府属湖广行省九年属湖广布政司寻改属河南二十四年六月还属湖广领州一县八黄冈 【倚】 麻城 黄陂 黄安 【嘉靖四十二年以麻城县之姜家畈置析黄冈黄陂二县地益之】 蕲水 【元属蕲州路明洪武九年四月属蕲州十一年十月改属府】 罗田 【元属蕲州路明洪武九年四月属蕲州十一年十月改属府】  蕲州 【元蕲州路属河南江北行省明太祖甲辰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州治蕲春县省入来属】 领县二广济 黄梅

  承天府

  承天府元安陆府属荆湖北道宣慰司明太祖乙巳年属湖广行省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州直隶湖广布政司二十四年六月改属河南未几还属嘉靖十年升州为承天府十八年建兴都留守司于此领州二县五锺祥 【倚元曰长寿县元末废明洪武三年复置九年四月省入州嘉靖十年八月复置更名北有松林山兴献王陵寝在焉嘉靖十年赐名纯德山置显陵县明末县废】 京山 潜江 【元属中兴路明洪武十年八月来属】  荆门州 【元置长林县属荆湖北道宣慰司明洪武九年四月改为县省长林县入焉属荆州府十三年五月复为州仍属荆州府嘉靖十年八月来属】 领县一当阳 【元属荆门州明洪武九年改属荆州府十年五月省入荆门县十三年五月复置仍属州】  沔阳州 【元沔阳府属荆湖北道宣慰司明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州治玉沙县省入直隶湖广布政司寻直隶河南二十四年六月还直隶湖广嘉靖十年十二月来属】 领县一景陵

  德安府

  德安府元属荆湖北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十月属湖广行省九年四月降为州属黄州府十一月属武昌府十三年五月复为府属湖广布政司二十四年六月改属河南未几还属领州一县五安陆 【倚明洪武初县省十三年五月复置】 云梦 应城 【明洪武九年四月属黄州府十年五月省入云梦县十三年五月复置】 孝感 【明洪武九年四月属黄州府十月五月省入德安州十三年五月复置】  随州 【明洪武二年正月以州治随县省入九年四月降为县属黄州府十年五月省入应山县十三年五月复升为州】 领县一应山 【明洪武初省十三年五月复置】

  岳州府

  岳州府元岳州路属湖广行省明太祖甲辰年为府洪武九年四岳降为州直隶布政司十四年正月复为府领州一县七巴陵 【倚明洪武九年四月省十四年复置】  临湘 华容 平江 【元平江州明洪武三年降为县】  澧州 【原澧州路属湖广行省明太祖甲辰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州治澧阳县省入属常德府三十年三月来属】 领县三安乡 石门 慈 利 【元慈利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

  荆州府

  荆州府元中兴路属荆湖北道宣慰司明太祖甲辰年九月改为荆州府属湖广行省吴元年十月置湖广分省于此寻罢九年属湖广布政司寻改属河南二十四年还属领州二县十一江陵 【倚】 公安 石首 监利松滋 枝江 【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松滋县十三年五月复置】  夷陵州 【元峡州路属荆湖北道宣慰司太祖甲辰年为府九月降为州直隶湖广行省九年四月改州名夷陵以州治夷陵县省人来属】 领县三长阳 宜都 远安 归州 【元治秭归县直隶湖广行省明洪武九年四月废州入秭归县属夷陵州十年二月改县名长宁十三年五月复改县为归州】 领县二兴山 【明洪武九年改属夷陵州后还属正统九年三月省入州弘治三年五月复置】 巴东 【元属归州明洪武九年改属夷陵州隆庆四年还属】

  襄阳府

  襄阳府元襄阳路属河南江北行省明太祖甲辰年为府属湖广行省九年属湖广布政司二十四年六月改属河南未几还属湖广领州一县六襄阳 【倚】 宣城 南漳 枣阳 【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宜城县后复置】 谷城 光化 【明洪武十年省入谷城县十三年五月复置】  均州 【明洪武二年七月以州治武当县省入】

  郧阳府

  郧阳府成化十二年十二月置领县七又置湖广行都指挥使司于此郧 【倚旧属均州成化十二年置郧阳府治此】 房 【元房州属襄阳路明洪武十年五月以州治房陵县省入又降州为县仍属襄阳府成化十二年十二月来属】 竹山 【元属房州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房县十三年五月复置属襄阳府成化十二年十二月来属】 竹溪 【本竹山县之尹店巡检司成化十二年十二月改置县】 上津 【明洪武初置属襄阳府十年五月省入郧阳十三年五月复置仍属襄阳府成化十二年十二月来属】 郧西 【成化十二年十二月以郧县之南门堡置】 保康 【弘治十年十一月以房县之潭头坪置】

  长沙府

  长沙府元天临路属湖南道宣慰司明太祖甲辰年为潭州府洪武五年六月更名长沙领州一县十一长沙 【倚】 善化 【倚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长沙县十三年五月复置】 湘阴 【元湘阴州明洪武初降为县】 湘潭 【元湘潭州明洪武三年三月降为县】 浏阳 【元浏阳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 醴陵 【元澧陵州明洪武年降为县】 宁乡 益阳 【元益阳州明洪武初降为县】 湘乡 【元湘乡州明太祖甲辰年降为县】 攸 【元攸州明洪武三年三月降为县】 安化 茶陵州 【元直隶湖南道明太祖甲辰年降为县成化十八年十月复为州】

  常德府

  常德府元常德路属湖广行省明太祖甲辰年为府领县四武陵 【倚】 桃源 【元桃源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 龙阳 【元龙阳州明洪武三年三月绛为县】 沅江 【元属龙阳州明洪武三年州废来属十年五月省入龙阳县十三年五月复置】

  衡州府

  衡州府元衡州路属湖南道宣慰司明太祖甲辰年为府领州一县九衡阳 【倚东有新城县元末置明洪武十年五月省】 衡山 【元属天临路明洪武间改属】 耒阳 【元耒阳州直隶湖南道明洪武三年三降为县】 常宁 【元常宁州直隶湖南道明洪武三年三月降为县】 安仁 酃 桂阳州 【元桂阳路治平阳县属湖南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为府九年四月降县省平阳县入焉十三年五月升为州】 领县三临武 蓝山 【旧属郴州明洪武二年来属】 嘉和 【崇祯十二年以桂阳州之仓禾堡置析临武县地益之】

  永州府

  永州府元永州路属湖南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为府领州一县七零陵 【倚】 祁阳 东安 道州 【元道州路属湖南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为府九年四月复降为州以州治营道县省入来属】 领县四宁远 江华 永明 新田 【崇祯十二年以宁远县之新田堡置】

  宝庆府

  宝庆府元宝庆路属湖南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为府领州一县四邵阳 【倚】 新化 城步 【本武冈州之城步巡检司弘治十七年改置县析绥宁县地益】  武冈州 【元武冈路属湖南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州治武冈县省入来属】 领县一新宁

  辰州府

  辰州府元辰州路属湖广行省明太祖甲辰年为府领州一县六沅陵 【倚】 卢溪 辰溪 溆浦 沅州 【元沅州路直隶湖广行省明太祖甲辰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州治卢阳县省入来属】

  领县二黔阳麻阳

  郴州

  郴州元郴州路属湖南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州治郴阳县省入直隶布政司领县五永兴 宜章 兴宁 桂阳 桂东

  靖州

  靖州元靖州路直隶湖广行省明太祖乙巳年七月为靖州军民安抚司洪武元年降为州三年升为府九年四月复降为州以州治永平县省入直隶布政司领县四会同 通道 【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州十三年五月复置】 绥宁 【元属武冈路明洪武元年属武冈府三年来属】 天柱 【本天柱守御千户所明洪武二十五年五月置万历二十五年改为县析绥宁会同二县地益之崇祯十年东迁龙塘名龙塘县后还旧治复故名】

  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

  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元施州属四川行省夔州路明洪武初省十四年五月复置属夔州府六月兼置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都司十二月属湖广都司后州废存卫领所一宣抚司四安抚司九长官司十三蛮夷官司五大田军民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三年闰四月以散毛宣抚司之大水田置】 施南宣抚司 【元施南道宣抚司明洪武四年十二月因之后废十六年十二月复置属施州卫二十七年后复废永乐二年五月改置长官司属大田军民千户所四年三月升宣抚司仍属卫】 领安抚司五东乡五路安抚司 【元东乡五路军民府明洪武四年十二月改置长官司后升安抚司领长官司三蛮夷官司二】 摇把峒长官司 【元又把峒安抚司后废明宣德三年五月改置】 上爱茶峒长官司 下爱茶峒长官司 【二长官司俱元容美洞地至大二年置怀德府属四川南道宣慰司至顺二年正月升宣抚司至正中升军民宣慰司明太祖甲辰年六月改军民宣抚司后废宣德三年五月改置】 镇远蛮夷官司 【宣德三年五月置】 隆奉蛮夷官司 【元隆奉宣抚司明洪武四年十二月改长官司后废宣德三年五月改置官司】 忠路安抚司 【明玉珍忠路宣抚司明洪武四年改安抚司二十三年废永乐五年复置领长官司一】 剑南长官司 【宣德三年五月置】 忠孝安抚司 【元置明洪武四年十二月改置长官司寻复故二十三年废永乐五年复置】 金峒安抚司 【元置明洪武四年十二月改长官司永乐五年复故宣德三年五月领蛮夷官司一隆庆五年正月降为峒长】 西坪蛮夷官司 【宣德三年五月置】 中峒安抚司 【嘉靖初置】 散毛宣抚司 【元至元三十年四月置散毛洞蛮夷官三十一年五月升为府属四川行省至正六年七月改散毛誓厓等处军民宣慰司明玉珍改散毛宣慰使司都元帅明洪武七年五月改散毛沿边宣慰司属四川重庆卫二十三年废永乐二年五月置散毛长官司属大田军民千户所四年三月升宣抚司属施州卫】 领安抚司二龙潭安抚司 【元龙潭宣抚司明玉珍改长官司明洪武八年十二月改龙潭安抚司属四川重庆卫二十三年废永乐四年四月复置来属】 大旺安抚司 【明玉珍大旺宣抚司明洪武八年十二月因之属四川永乐五年改置领蛮夷官司二】 东流蛮夷官司 【明洪武八年十二月置东流安抚司属四川后废宣德三年五月改置来属】 臈壁峒蛮夷官司 【宣德三年五月置】 忠建宣抚司 【元忠建军民都元帅府明玉珍因之明洪武五年正月改长官司六年升宣抚司二十七年四月改安抚司寻废永乐四年复置宣抚司属施州卫】 领安抚司二忠峒安抚司 【元湖南镇边宣慰司明玉珍改沿边溪洞宣抚司明洪武五年正月改沿边溪洞长官司后废永乐四年改置】 高罗安抚司 【元高罗宣抚司明玉珍改安抚司明洪武六年废永乐四年三月复置领长官司一】 思南长官司 【成化后置】 容美宣抚司 【元容美等处宣抚司属四川行省明太祖丙午年二月因之吴元年正月改黄沙靖安麻寮等处军民宣抚司明洪武五年二月改置长官司七年十一月升宣慰司后废永乐四年复置宣抚司属施州卫】 领长官司五盘顺长官司 【元元统二年正月置盘顺府至正十五年四月升军民安抚司明洪武五年三月改为长官司】 椒山玛瑙长官司 五峰石宝长官司 石梁下峒长官司 水尽源通塔平长官司 【四长官司俱明洪武七年十一月置十四年废永乐五年复置】 木册长官司 【元木册安抚司明玉珍改长官司明洪武四年废永乐四年三月复置属高罗安抚司宣德九年六月直隶施州卫】 镇南长官司 【元宣化镇南五路军民府寻改湖南镇边毛岭峒宣慰司明玉珍改镇南宣抚司明太祖丙午年二月因之寻废洪武八年二月复置属施州卫二十三年复废永乐五年改置直隶施州卫】 唐崖长官司 【元唐崖军民千户所明玉珍改安抚司明洪武七年四月改长官司后废永乐四年三月复置直隶施州卫】

  永顺军民宣慰使司

  永顺军民宣慰使司元至元中置永顺路后改永顺保靖南渭安抚司至大三年四月改永顺等处军民安抚司至正十一年四月升宣抚司属四川行省明洪武二年为州十二月置永顺军民安抚司六年十二月升军民宣慰使司属湖广行省寻改属都司领州三长官司六 南渭州 【元属新添葛蛮安抚司后废明洪武二年复置改属】  施溶州 【元会溪施溶等处长官司属思州军民安抚司后废明洪武二年改置来属】 上溪州 【明洪武二年置】 臈惹洞长官司 麦着黄洞司官司 驴迟洞长官司 施溶溪长官司 【四长官司元俱属思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三年改属】 白崖洞长官司 【元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明洪三年改属】 田家洞长官司 【明洪武三年置】

  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

  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元保靖州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明太祖丙午年二月置保靖州军民安抚司洪武元年九月改宣慰司六年十二月升军民宣慰使司直隶湖广行省寻改属都司领长官司二五寨长官司 【元置明洪武七年六月因之】 筸子坪长官司 【明太祖甲辰年六月置簳子坪洞元帅府后废永乐三年七月改置】

  △浙江

  浙江元置江浙等处行中书省 【治杭州路】 又分置浙东道宣慰使司 【治庆元路】 属焉明太祖戊戌年十二月置中书分省 【治宁越府癸卯年二月移治严州府】 丙午年十二月罢分省置浙江等处行中书省 【治杭州府】 洪武三年十二月置杭州都卫 【与行中书省同治】 八年十月改都卫为浙江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十一属州一县七十五

  杭州府

  严州府

  嘉兴府

  湖州府

  绍兴府

  宁波府

  金华府

  衢州府

  处州府

  温州府

  杭州府

  杭州府元杭州路属江浙行省明太祖丙午年十一月为府领县九钱塘 【倚】 仁和 【倚】 海宁 【元海宁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 富阳 余杭 临安 于潜 新城 昌化

  严州府

  严州府元建德路属江浙行省明太祖戊戌年三月为建安府寻曰建德府壬寅年二月改曰严州府领县六建德 【倚】 桐庐 淳安 遂安 寿昌 分水

  嘉兴府

  嘉兴府元嘉兴路属江浙行省明太祖丙午年十一月为府直隶京师洪武十四年十一月改隶浙江领县七嘉兴 【倚】 秀水 【倚宣德五年三月析嘉兴县地置】 嘉善 【本嘉兴县魏塘镇巡检司宣德五年改为县】 崇德 【元崇德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 桐乡 【宣德五年三月以崇德县之凤景乡置】 平湖 【宣德五年三月以海盐县之当涂镇置】 海盐 【元海盐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

  湖州府

  湖州府元湖州路属江浙行省明太祖丙午年十一月为府直隶京师洪武十四年十一月改隶浙江领州一县六乌程 【倚】 归安 长兴 【元长兴州明太祖丁酉年三月改名长安壬寅年复曰长兴洪武三年降为县】 德清 武康 安吉州 【旧安吉县正德元年十一月升为州】 领县一孝丰 【成化二十三年析安吉县地置属府正德二年改属州】

  绍兴府

  绍兴府元绍兴路属浙东道宣慰司明太祖丙午年十二月为府领县八山阴 【倚】 会稽 【倚】 萧山 诸暨 【元诸暨州明太祖已亥年正月改诸全州丙午年十二月降为诸暨县】 余絩 【元余姚州明洪武初降为县】 上虞 嵊 新昌

  宁波府

  宁波府元庆元路属浙东道宣慰司明太祖吴元年十二月为明州府洪武十四年二月改宁波府领县五鄞 【倚】 慈溪 【元曰慈溪明永乐十六年改溪为溪】 奉化 【元奉化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 定海 【东南有舟山中中千户所舟山中左千户所本元昌国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二十年六月县废改置】 象山台州府元台州路属浙东道宣慰司明洪武初为府领县六临海 【倚】 黄岩 【元黄岩州明洪武三年三月降为县】 天台 仙居 宁海 太平 【成化五年十二月以黄岩县之太平乡置析乐清地益之】

  金华府

  金华府元婺州路属浙东道宣慰司明太祖戊戌年十二月为宁越府庚子年正月曰金华府领县八金华 【倚】 兰溪 【元兰溪州明洪武三年三月降为县】 东阳 义乌 永康 武义浦江 汤溪 【成化七年正月析兰溪金华龙游遂昌四县地置】

  衢州府

  衢州府元衢州路属浙东道宣慰司明太祖己亥年九月为龙游府丙午年为衢州府领县五西安 【倚】 龙游常山 江山 开化

  处州府

  处州府元处州路属浙东道宣慰司明太祖己亥年十一月为安南府寻曰处州府领十县十丽水 【倚】 青田 缙云 松阳 遂昌 龙泉 庆元 【明洪武三年三月省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云和 【景泰二年析丽水县地置】 宣平 【本丽水之鲍村巡检司景泰三年改为县】 景宁 【景泰五年析青田县置】

  温州府

  温州府元温州路属浙东道宣慰司明洪武初为府领县五永嘉 【倚】 瑞安 【元瑞安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 乐清 平阳 【元平阳州明洪武三年降为县】 泰顺 【景泰三年以瑞安县罗洋镇置析平阳县地益之】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四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五 州郡二十五

 

  明六

  ○明六【福建 广东 广西】

  福建

  广东

  广西

  △福建

  福建元置福建道宣慰使司 【治福州路】 属江浙行中书省至正十六年正月改宣慰司为行中书省明太祖吴元年十二月平陈友定洪武二年五月仍置福建等处行中书省七年二月置福州都卫 【与行中书省同治】 八年十月改福州都卫为福建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八直隶州一属县五十七

  福州府

  兴化府

  建宁府

  延平府

  汀州府

  邵武府

  泉州府

  漳州府

  福宁州

  福州府

  福州府元福州路属福建道宣慰司明太祖吴元年为府领县九闽 【倚】 候官 【倚西北有怀安县明洪武十二年移入郭内与闽候官同治万历八年九月省】 长乐 福清 【元福清州明洪武二年二月降为县】 连江 罗源 古田 闽清 永福

  兴化府

  兴化府元兴化路属福建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为府领县二莆田 【西北有兴化县正统十三年四月省】 仙游

  建宁府

  建宁府元建宁路属福建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为府领县八四年正月置建宁都卫于此八年十月改为福建行都指挥使司建安 【倚】 瓯宁 【倚】 建阳 崇安 浦城 松溪 政和 寿宁 【景泰六年八月以政和县杨海村置析福安县地益之】

  延平府

  延平府元延平路属福建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为府领县七南平 【倚】 将乐 沙 尤溪 顺昌 永安 【本沙县之浮流巡检司正统十四年置永安千户所于此景泰三年改置县析尤溪县地益之】 大田 【嘉靖十五年二月以尤溪县之大田镇置析永安漳平德化三县地益之】

  汀州府

  汀州府元汀州路属福建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为府领县八长汀 【倚】 宁化 上杭 武平 清流 连城 【本曰莲城明洪武十七年后改莲曰连】 归化 【成化七年正月以清流县之明溪镇置析将乐沙县宁化三县地益之】 永定 【成化十四年以上县溪南里之田心地置析胜运等四里益之】

  邵武府

  邵武府元邵武路属福建道宣慰司明太祖吴元年为府领县四邵武 【倚】 光泽 泰宁 建宁

  泉州府

  泉州府元泉州路属福建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为府领县七晋江 【倚】 南安 同安 惠安 安溪 永春德化

  漳州府

  漳州府元漳州路属福建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为府领县十龙溪 【倚】 漳浦 龙岩 长泰 南靖 漳平 【成化六年以龙岩县九龙乡置析居仁等五里地益之】 平和 【正德十四年六月以南靖县之河头大洋陂置析漳浦县地益之】 诏安 【本南诏守御千户所弘治十八年置嘉靖九年十二月改为县】 海澄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以龙溪县之靖海棺置析漳浦县地益之】 宁洋 【本龙岩县之东西洋巡检司正统十一年置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改置县又析大田永安二县地益之】

  福宁州

  福宁州元属福州路明洪武二年八月降为县属福州府成化九年三月升为州直隶布政司领县二宁 【明洪武二年属福州府成化九年来属】 福安 【明洪武二年属福州府成化九年来属】

  △广东

  广东元置广道宣慰使司 【治广州路】 属江西行中书省又置海北海南道宣慰使司 【治雷州路】 属湖广行中书省明洪武二年三月以海北海南道属广西行中书省四月改广东道为广东等处行中书省六月以海南海北道所领并属焉四年十一月置广东都卫 【与行中书省同治】 八年十月改都卫为广东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十直隶州一属州七县七十五

  广州府

  肇庆府

  韶州府

  南雄府

  惠州府

  潮州府

  高州府

  雷州府

  廉州府

  琼州府

  罗定州

  广州府

  广州府元广州路属广东道宣慰司明洪武二年为府领州一县十五南海 【倚】 番禺 【倚】 顺德 【景泰三年以南海县大良堡置析新会县地益之】 东筦 新安 【本东筦守御千户所明洪武十四年八月置万历元年改为县】 三水 【嘉靖五年五月以南海县之龙凤冈置析高要县地益之】 增城 龙门 【弘治六年以增城县之七星冈置析博罗县地益之】 香山 新会 新宁 【弘治十一年以新会县德行都之土坑□置析文章等五都地益之】 从化 【弘治二年以番禺县横潭置析增城县地益之】 清远连州 【元桂阳州直隶广东道明洪武二年三月省入连州四月连州废地属连山三年九月连山废地属阳山十四年置连州于此属府】 领县二阳山 【元属桂阳州明洪武二年三月桂阳州废属连州四月连州废属韶州府十四年四月改为连州徒州于桂阳州旧治复置县属焉】 连山 【元连州治此直隶广东道明洪武二年四月州废属韶州府三年九月省入阳山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十四年四月属州】

  肇庆府

  肇庆府元肇庆路属广东道明洪武元年为府领州一县十一高要 【倚】 高明 【水高要县高明镇巡检司成化十一年十二月改为县析清泰等都益之】 四会 新兴 【元新州治直隶广东道明洪武二年四月州废来属】 开平 【本恩平县之开平屯明末改为县析新兴新会二县地益之】 阳春 【元属南恩州明洪武元年属新州二年四月新州废属府】 阳江 【元南恩州治此直隶广东道明洪武元年南恩州废改属新州二年四月新州废属府】 恩平 【本阳江县之恩平巡检司初治县东北之恩平故县后迁恩平堡成化十四年六月改堡为县析新兴新会二县地益之】 广宁 【嘉靖三十八年十月以四会县地置】

  德庆州 【元德庆路属广东道明洪武元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府治端溪县省入来属】 领县二封川 【元封州治此直隶广东道明洪武二年三月州废改属】 开建 【元属封州明洪武二年三月改属】

  韶州府

  韶州府元韶州路属广东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为府领县六曲江 【倚】 乐昌 英德 【元英德州直隶广东道明洪武二年三月降为县来属】 仁化 乳源 翁源 【元属英德州明洪武二年三月改属】

  南雄府

  南雄府元南雄路属广东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为府领县二保昌 【倚】 始兴

  惠州府

  惠州府元惠州路属广东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为府领州一县十归善 【倚】 博罗 长宁 【隆庆三年正月以归善县鸿雁州置析诏州府英德翁源二县地益之】 永安 【隆庆三年正月以归善县安民镇置析长乐县地益之】 海丰 龙川 【元循州治此直隶广东道明洪武二年四月州废来属】 长乐 【元属循州明洪武二年四月来属】 兴宁 【元属循州明洪武二年四月来属】  连平州 【本连平县崇祯六年以和平县惠化都置析长宁河源二县及韶州府翁源县地益之寻升为州】 领县二河源 【旧属府崇祯六年改属州】 和平 【正德十三年八月以龙川县之和平司置析河源县地益之属府崇祯六年改属州】

  潮州府

  潮州府元潮州路属广东道宣慰司明洪武二年为府领县十一海阳 【倚】 潮阳 揭阳 程乡 【元梅州治此直隶广东道明洪武二年四月州废来属】 饶平 【成化十二年十月以海阳县三饶地置治下饶】 惠来 【嘉靖三年十月以潮阳县惠来都置析惠州海丰县地益之】 镇平 【本平远县石窟巡检司崇祯六年改为县析程乡县地益之】 大埔 【嘉靖五年以饶平县大埔村置析滦州清远二都地益之】 平远 【嘉靖四十一年五月以程乡县豪居都之林子营置析福建之武平上杭江西之安远惠州府之兴宁四县地益之属江西赣州府四十二年正月还三县割地止以兴宁程乡地置县来属】 普宁 【嘉靖四十二年正月以潮阳县■〈氵戎〉水都置析洋乌黄坑二都地益之寄治贵山都之卖屿万历十年移治黄坑以洋乌■〈氵戎〉水二都还潮阳】 澄海 【本海阳县之关望巡检司嘉靖四十二年正月改为县析揭阳饶平二县地益之】

  高州府

  高州府元高州路属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治电白明洪武元年为府七年十一月降为州九年四月复为府后治茂名领州一县五茂名 【倚明洪武七年十一月省十四年五月复置】 电白 信宜 化州 【元化州路属海北海南道明洪武元年为府七年十一月降为州以州治石龙县省入九年四月又降为县来属十四年五月复为州】 领县二吴川 【元属化州路明洪武九年四月属高府十四年五月改属州】 石城 【元属化州路明洪武九年四月属高州府十四年五月改属州】

  雷州府

  雷州府元雷州路属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为府领县三海康 【倚】 遂溪 徐闻

  廉州府

  廉州府元廉州路属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为府七年十一月降为州九年四月属雷州府十四年五月复为府领州一县二合浦 【倚明洪武七年十一月省十四年五月复置北有石康县成化八年省】  钦州 【元钦州路属海北海南道明洪武二年为府七年十一月降为州以州治安远县省入九年四月降为县来属十四年五月复为州】 领县一灵山 【元属钦州明洪武九年四月属廉州十四年五月仍属钦州】

  琼州府

  琼州府元干宁军民安抚司元统二年十月改为干宁安抚司属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明洪武二年十月改为琼州府二年降为州三年仍升为府领州三县十琼山 【倚】 澄迈 临高 定安 【元至元二十九年六月置天历二年十月升为南建州明洪武元年十月复为县】 文昌 会同 【元至元二十九年六月置】 乐会 儋州 【元南宁军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十月改为儋州属府正统四年六月以州治宜伦县省入】 领县一昌化 万州 【元万安军属海北海南道明洪武元年十月改为万州属府正统四年六月以州治万安县省入】 领县一陵水 崖州 【元吉阳军属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十月改为崖州属府正统四年六月以州治宁远县省入】 领县一感恩 【旧属儋州正统五年来属】

  罗定州

  罗定州元泷水县属德庆路明洪武元年属德庆州万历五年五月升为罗定州直隶布政司领县二东安 【万历五年十一月以泷水县东山黄姜峒置析德庆州及高要新兴二县地益之】 西宁 【万历五年十一月以泷水县西山大峒置析德庆州及封川县地益之】

  △广西

  广西元置广西两江道宣慰使司 【治静江路】 属湖广行中书省至正末改宣慰使司为广西等处行中书省明洪武二年三月因之六年四月置广西都卫 【与行中书省同治】 八年十月改都卫为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十一州四十有八县五十长官司四

  桂林府

  平乐府

  梧州府

  浔州府

  庆远府

  南宁府

  思恩军民府

  太平府

  思明府

  田州

  归顺州

  泗城州

  向武州

  都康州

  龙州

  江州

  思陵州

  凭祥州

  安隆长官司

  桂林府

  桂林府元静江路明洪武元年为府五年六月改为桂林府领州二县七临桂 【倚】 兴安 灵川 阳朔 全州 【元全州路属湖广道明洪武元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省州治清湘县入焉属湖广永州府二十七年八月来属】 领县一灌阳 永宁州 【元古县明洪武十四年改为古用县隆庆五年三月升为永宁州】 领县二永福 【旧属府隆庆五年三月改属州西南有理定县旧属静江路正统五年九月省】 义宁 【旧属府隆庆五年三月改属州】

  平乐府

  平乐府元大德五年十一月置明洪武元年因之领州一县七平乐 【倚】 恭城 富川 【元属贺州明洪武十年五月改属浔州府后来属】 贺 【元贺州直隶广西两江道明洪武初以州治临贺县省入属浔州府十年五月降为县后来属】 荔浦 【旧属桂林府弘治四年来属】 修仁 【旧属桂林府弘治四年来属】 昭平 【万历四年四月析平乐富川二县地置五年又析贺县地益之东南有龙平县元属府明洪武十八年废】  永安州 【元立山县属府明洪武十八年废为立山乡属荔浦县成化十三年二月置州曰永安属桂林府弘治三年九月改为长官司五年复为州来属】

  梧州府

  梧州府元梧州路明洪武元年为府领州一县九苍梧 【倚】 藤 【元藤州直隶广西两江道明洪武二年九月省州治镡津县入焉十月来属十年五月降为县】 容 【元容州直隶广西两江道明洪武二年十月来属十年五降为县省州治普宁县入焉】 岑溪 【元属藤州明洪武十年五月改属府】 怀集 【元属贺州明洪武初属平乐府十年五月来属】  郁林州 【元直隶广西两江道明洪武二年九月以州治南流县省入十月来属】 领县四博白 北流 【元属容州明洪武十年五月来属】 陆川 【元属容州明洪武十年五月来属】 兴业

  浔州府

  浔州府元浔州路明洪武元年为府领县三桂平 【倚东北有武靖州成化三年置万历末废】 平南 贵 【元贵州直隶广西两江道明洪武二年十月降为县来属】 柳州府元柳州路明洪武元年为府领州二县十马平 【倚元为府属明洪武元年徒府治于此】 洛容 柳城 【元为府治明洪武元年徒】 罗城 【明洪武二年十月以罗成乡置属融州十年五月来属】 怀远 【元属融州明洪武十年废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县来属】 融 【元融州直隶广西两江道明洪武二年十月以州治融水县省入来属十年五月降为县】 来宾 【元属家州明洪武十年五月来属】  象州 【元直隶广西两江道明洪武二年十月来属以州治阳奉县省入】 领县一武宣 【旧曰武仙宣德六年更名】  宾州 【元直隶广西两江道明洪武二年九月以州治岭方县省入十月来属】 领县二迁江 上林

  庆远府

  庆远府元庆远路明洪武元年为付二年正月改庆远南丹军民安抚司三年六月复曰庆远府领州四县五长官司三宜山 【倚】 天河 忻城 河池州 【元河池县弘治十七年五月升为州】 领县二思恩 【旧属府正德元年二月改属州】 荔波 【明洪武十七年九月析思恩县地置属府正统十二年改属南丹州成化十一年九月又属府正德元年来属州】  南丹州 【明洪武七年七月置二十八年废寻复置】  东兰州 【明洪武十二年置以西兰州省入又省安习忠文阙州入焉】  那地州 【元地州明洪武元年改置南有那州明洪武元年省】 永顺长官司 永定长官司 【二司皆弘治五年析宜山县地置】 永安长官司 【弘治九年九月析天河县十八里地置】

  南宁府

  南宁府元南宁路明洪武元年为府领州七县三宣化 【倚】 隆安 【嘉靖十二年四月析宣化县那久地置】  横州 【元直隶广西两江道明洪武二年九月以州治宁浦县省入属浔州府十年五月降为县来属十三年十一月复为州仍置宁浦县为州治县寻废】 领县一永淳 【元属横州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横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属州】  新宁州 【隆庆六年二月以宣化县定禄洞地置】  上思州 【元属思明路明洪武初废二十一年正月复置属思明府弘治十八年来属】  归德州 【元属田州路明洪武二年属田州府弘治十八年来属】  果化州 【元属田州路明洪武二年属田州府嘉靖九年十二月来属】  忠州 【元属思明路明洪武初废二十一年正月复置属思明府万历三九月来属】  下雷州 【元下雷峒明洪武初属镇安府嘉靖四十三年来属万历十八年升为州】

  思恩军民府

  思恩军民府元思恩州属田州路明洪武二年属田州府后属云南广西府永乐二年八月直隶广西布政司正统四年十月升为府六年十一月升军民府 【东有凤化县正德六年七月置嘉靖八年十月废】 领州二县二 奉议州 【元直隶广西两江道明洪武五年省入来安府七年二月复置直隶行省二十八年复废寻复置直隶布政司嘉靖六年二月来属】 上映州 【元属镇安路明洪武五年废为洞万历三十二年复置来属】 上林 【元属田州路明洪武二年属田州府嘉靖七年七月来属】 武缘 【旧属南宁府万历五年十月来属】

  太平府

  太平府元太平路至元二十九年闰六月置明洪武二年七月为府领州十七县三崇善 【倚】 陀陵 罗阳 【以上三县元俱属太平路】  左州 养利州 【有旧州三一在州北一在西北一在东北以上二州元属太平路】  永康州 【元永康县属太平路明初因之万历二十八年六月升为州西南有思同州旧属府万历二十八年六月省】  上石西州 【元属思明路明洪武末省永乐二年复置万历三十八年来属】  太平州 【自此以下十一州元属太平路】  思城州 安平州万承州 全茗州 镇远州 茗盈州 龙英州 结安州 结伦州 都结州 上下冻州 【元属龙州万户府明洪武初来属】  思明州 【元属思明路明洪武二年属思明府万历十六年三月来属】

  思明府

  思明府元思明路明洪武二年七月为府直隶行省九年直隶布政司领州三 下石西州 【元属思明路明洪武二年属府】 西平州 【元属思明路明洪武三年省永乐二年复置宣德元年与安南】  禄州 【元属思明路明洪武三年省二十一年正月复置寻没于交趾永乐三年收复宣德元年与安南】 镇安府元镇安路明洪武二年为府 【西有镇安旧城明洪武二年徒于废冻州即今治也】

  田州

  田州元田州路明洪武二年七月为府嘉靖七年六月降为州徒治八甲而置田宁府于府城八年十月府废州复还故治直隶布政司 【西有来安路元属广西两江道明洪武二年七月为府领归仁州罗博州田州十七年复废北有上隆州元属田州路明洪武二年属府成化三年徒治浔州府东北更名武正靖州又有思城州元属太平路明洪武初属府弘治五年废】

  归顺州

  归顺州元属镇安路明洪武初废为洞弘治九年八月复置属镇安府嘉靖初直隶布政司

  泗城州

  泗城州元属田州路明洪武七年直隶行中书省九年直隶布政司 【东北有程县明洪武二十一年以泗城州之程丑庄置属州寻属庆远府宣德初还属州嘉靖元年废西南有利州元属田州路明洪武七年十一月直隶布政司正统六年五月徒治泗城州古那甲嘉靖二年废又西有上林长官司永乐七年以州之上林洞置直隶布政司万历中省入州崇祯六年分司西地入云南广南府】

  向武州

  向武州元属田州路明洪武二年七月属田州府二十八年废建文二年复置直隶布政司 【北有富劳县元属田州路明洪武二年属田州府寻为夷僚所据建文四年复置后废东有武林县元亦属田州路明洪武二年属田州府永乐初省入富劳县】

  都康州

  都康州元属田州路明洪武二年属田州府后为夷獠所据建文元年复置直隶布政司

  龙州

  龙州元龙州万户府明洪武二年七月仍为州属太平府九年六月直隶布政司

  江州

  江州元属思明路明洪武二十年直隶布政司领县一罗白 【明洪武三年置属思明府后来属】

  思陵州

  思陵州元属思明路明洪武三年省入思明府二十一年正月复置直隶布政司

  凭祥州

  凭祥州本凭祥县永乐二年五月以思明府之凭祥镇置属思明府成化十八年升为州直隶布政司

  安隆长官司

  安隆长官司元致和元年三月置安隆州属云南行省后废为案属泗城州明洪武三十五年十二月置安隆长官司仍属泗城州后直隶布政司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五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六 州郡二十六

 

  明七

  ○明七【云南 贵州】

  云南

  贵州

  △云南

  云南元置云南等处行中书省 【治中庆路】 明洪武十五年二月揆丑平云南置云南都指挥使司乙卯置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同置云南府】 领府五十八州七十五县五十五蛮部六后领府十九御夷府二州四十御夷州三县三十宣慰司八宣抚司四安抚司五长官司三十三御夷长官司二

  云南府

  曲靖府

  寻甸府

  临安府

  澄江府

  广西府

  广南府

  元江军民府

  楚雄府

  姚安军民府

  武定府

  景东府

  镇沅府

  大理府

  鹤庆军民府

  丽江军民府

  永宁府

  永昌军民府

  蒙化府

  顺宁府

  车里军民宣慰使司

  缅甸军民宣慰使司

  木邦军民宣慰使司

  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

  孟养军民宣慰使司

  老挝军民宣慰使司

  南甸宣抚司

  干崖宣抚司

  陇川宣抚司

  孟定御夷府

  威远御夷州

  湾甸御夷州

  镇康御夷州

  孟密宣抚司

  蛮莫安抚司

  者乐甸长官司

  钮兀御夷长官司

  芒市御夷长官司

  孟琏长官司

  大古刺军民宣慰使司

  刺和庄长官司

  保瓦长官司 散金长官司

  麻里长官司

  八寨长官司

  底兀刺宣慰使司

  广邑州

  云南府

  云南府元中庆路洪武十五年正月改为云南府领州四县九昆明 【倚】 富民 宜良 罗次 【旧属安宁州弘治十三年八月改属府】  晋宁州领县二归化 呈贡 安宁州领县一禄丰 昆阳州领县二三泊 易门 嵩明州 【明洪武十五年三月改曰嵩盟成化十八年复故西有邵甸县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州寻废东南有杨林县成化十七年十月废】

  曲靖府

  曲靖府元曲靖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二十七年四月升为军民府领州四县二南宁 【倚东南有元越州治明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废】 亦佐 【元属罗雄州明永乐初改属府】  沾益州 【南有交水县东南有罗山县东北有召梁县元皆属州明洪武十五年皆废】  路凉州 【西有芳华县南有河纳县元皆属州明永乐初皆废】  马龙州 【西南有通泉县元属州明永乐初废南有龙马县元属州明洪武十五年废】 罗平州 【旧罗雄州万历十五年四月更名】

  寻甸府

  寻甸府元仁德府明洪武十六年十月辛未升为仁德军民府丁丑改寻甸军民府成化十二年改为寻甸府 【北有为美县西有归厚县元属府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寻废】

  临安府

  临安府元临安路明洪武十五年正月为府领州六县五长官司九 建水州 【倚元时府在州北明洪武中移府治此西有宁远州万历十四年析建水州置四十八年废】  石屏州 【元曰石坪明洪武十五年三月改曰石平后改今名】 阿迷州 【元阿宁万户明洪武十五年三月置州】  宁州 【东有西沙县元属州后省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复置仍属州寻复省】 通海 【元属宁州明洪武十五年三月改属府】 河西 嶍峨 【元属宁州明洪武十五年二月改属府】 蒙自 新平 【万历十九年置】  新化州 【本马龙他郎甸长官司明洪武十七年四月置直隶布政司弘治八年改为新化州万历十九年来属】  宁远州 【元至治三年二月置直隶云南行省明洪武十五年来属宣德九年兴安南】  纳楼茶甸长官司 【本纳楼千户所明洪武十五年置属和泥府十七年四月改置】 教化三部长官司 【元强现三部明洪武中改置】 王弄山长官司 【元王弄山大小二部明洪武中改置】 亏谷甸长官司 【元铁容甸属元江路明洪武中改置来属】 溪处甸长官司 【元溪处甸军民副万户属元江路明洪武中改置来属】 思陀甸长官司 【元和泥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领纳楼千户所伴溪七溪阿撒三蛮部十七年废后改置】 左能塞长官司 【本思陀甸寨明洪武中改置】 落恐甸长官司 【元伴奚落恐部军民万户明洪武中改置】 安南长官司 【元舍资千户后改安南道防送军千户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仍曰舍资千户所寻改置长官司正德六年省入蒙自县天启二年复置】

  澄江府

  澄江府元澄江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领州二县三河阳 【倚】 江川 阳宗 新兴州 【北有普舍县南有研和县元俱属州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寻废】  路南州 【东南有邑市县旧属州弘治三年九月废】

  广西府

  广西府元广西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领州三师宗州 弥勒州 维摩州 【元天德四年二月置】

  广南府

  广南府元广南西路宣抚司明洪武十五年十一月改置广南府领州一 富州 【元至元十三年置属广南西路明洪武十五年改属府西南有安宁州东北有罗佐州俱元至元十三年置属广南西路明洪武十五年因之后俱废】

  元江军民府

  元江军民府元元江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永乐初升军民府领州二 奉化州 【倚本因远罗必甸长官司明洪武十八年四月置嘉靖中改州】  恭顺州 【本他郎寨长官司嘉靖中改州】

  楚雄府

  楚雄府元威楚开南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改为楚雄府领州二县五楚雄 【倚元曰威楚明洪武十五年二月更名】 广通 【元属南安州明洪武十五年因之后改属府】 定远 定边 【元至元十二年置属镇南州明洪武中改属】 ■〈石咢〉嘉 南安州 镇南州

  姚安军民府

  姚安军民府元姚安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二十七年四月升军民府领州一县一 姚州 【倚元属大理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来属】 大姚 【元属姚州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后改属府】

  武定府

  武定府元武定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寻升军民府万历中罢称军民领州二县一 和曲州 【倚旧城在南本州岛治隆庆三年十二月徒州为府附郭东有南甸县元路治明洪武十五年三月改属州成化二十年仍属府正德元年十月省】 元谋 禄劝州 【北有易笼县元属州明洪武十七年省东有石旧县本属州天启元年七月省】

  景东府

  景东府元至顺二年二月置明洪武十五年闰二月因之三月降为州属楚雄府十七年正月仍升为府 【北有开南州元属威楚开南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属楚雄府寻省】

  镇沅府

  镇沅府本镇沅州明洪武三十五年十二月置永乐四年四月升为府领长官司一禄谷寨长官司 【永乐十年四月以禄平寨置】

  大理府

  大理府元大理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领州四县三长官司一太和 【倚】  赵州 【明洪武十五年三改名赵喜州寻复】 领县一云南 【元云南州明洪武十五年三月改为县属府十七年改属州】  邓川州领县一浪穹 【西南有凤羽县明洪武十五年三月置属邓川州寻省】  宾川州 【弘治六年四月析赵州及太和云南二县地置】  云龙州 【元云龙甸军民府至元末置明洪武十七年改为州来属正统间属蒙化府后仍来属】 十二关长官司 【元十二关防送千户所明洪武中改置】

  鹤庆军民府

  鹤庆军民府元鹤庆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三十年十一月升军民府 【东南有木按州又有副州元俱属府明洪武十五年俱废】 领州二 剑川州 【元剑川县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十七年正月升为州】  顺州 【元属丽江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北胜府寻来属】

  丽江军民府

  丽江军民府元丽江路宣抚司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三十年十一月升军民府领州四 通安州 【倚】  宝山州 兰州 【元属丽江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丽江府寻属鹤庆府后仍来属】  巨津州 【西北有临江县元属州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弘治后废】

  永宁府

  永宁府元属丽江永宁州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北胜府十七年属鹤庆府二十九年改属澜沧卫永乐四年四月升为府领长官司四刺次和长官司 革甸长官司 香罗甸长官司 瓦鲁之长官司 【四司俱永乐四年四月置】 北胜州元北胜府属丽江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布政司寻降为州属鹤庆府二十九年改属澜沧卫正统七年九月直隶布政司弘治九年徒治澜沧卫城 【澜沧卫旧在州南本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明洪武二十八年九月置属都司弘治九年徒州来同治寻罢军民司止为卫北有蒗蕖州元属丽江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北胜府寻属鹤庆军民府二十九年改属澜沧卫天启中废】

  永昌军民府

  永昌军民府元永昌府属大理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布政司十八年二月兼置金齿卫属都司二十三年十二月省府升卫为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嘉靖元年十月罢军民司止为卫复置永昌军民府领州一县二安抚司四长官司三保山 【倚本金齿千户所明洪武中置永乐元年九月又置永昌府守御千户所俱属金齿军民司嘉靖三年三月改二所为保山县北又有路江州宣德八年六月置直隶布政司正统二年五月废】 永平 【元属永昌府明洪武二十三年属金齿军民司嘉靖元年仍属府】  腾越州 【元腾冲府属大理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布政司寻废永乐元年九月置腾冲守御千户所属金齿军民司宣德六年八月直隶都司正统十年三月升所为腾冲军民指挥使司嘉靖三年十月置腾越州属府十年十二月罢司为腾冲卫西南有腾冲土州宣德五年六月置属金齿军民司后直隶布政司正统三年五月仍属金齿军民司寻废】 潞江安抚司 【元柔远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后废属麓川平缅司永乐元年正月析置潞江长官司直隶都司十六年六月升安抚司宣德元年六月改隶布政司正统三年六月属金齿军民司嘉靖元年十月属府】 镇道安抚司 杨塘安抚司 【二司地旧属西番与丽江府接界俱永乐四年正月置属金齿军民司嘉靖元年属府】 瓦甸安抚司 【本瓦甸长官司宣德二年置属金齿军民司九年二月直隶都司正统三年五月仍属金齿军民司五年十一月升为安抚司嘉靖元年属府】 凤溪长官长司 【明洪武二十三年十一月置属金齿军民司嘉靖元年改属府】 施甸长官司 【元石甸长官司明洪武十七年五月更名属府二十三年属金齿军民司嘉靖元年仍属府】 茶山长官司 【永乐五年析孟养地置属金齿军民司嘉靖初属府】

  蒙化府

  蒙化府元蒙化州属大理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正统十三年六月升为府

  顺宁府

  顺宁府元泰定四年十一月置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庚戌因之已未降为州属大理府十七年正月仍升为府 【南有宝通州又有庆甸县元俱与府同置明洪武十五年省】 领州一 云州 【本大侯长官司永乐元年正月析麓川平缅地置直隶都司宣德三年五月升为大侯御夷州直隶布政司万历二十五年更名来属】 领长官司一孟缅长官司 【宣德五年六月以景东府之孟缅孟梳地置属景东府后直隶布政司万历二十五年来属】

  车里军民宣慰使司

  车里军民宣慰使司元车里路泰定二年七月置即大彻里明洪武十五年闰二月为军民府十九年十一月改军民宣慰使司永乐中废宣德六年复置 【东有元耿冻路至正七年正月置又有耿当孟弄二州亦元未置明洪武十五年俱省入车里】

  缅甸军民宣慰使司

  缅甸军民宣慰使司本缅中宣慰司明洪武二十七年六月置寻废永乐元年十月复置更名 【元后至元四年十二月置邦牙宣慰司于蒲甘缅王城至正二年六月废至元二十六年置太公路于太公城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后废】 领长官司一东倘长官司 【宣德八年九月置】

  木邦军民宣慰使司

  木邦军民宣慰使司元木邦路至顺元年三月置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后废三十五年十二月复置永乐二年六月改军民宣慰使司 【北有蒙怜路蒙来路俱元置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俱为府后俱废】

  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

  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元八百等处宣慰使司明洪武二十四年六月改置 【又有蒙庆宣慰司元泰定四年置至正二年四月罢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复置府后废又有孟绢路元元统元年置属八百宣慰司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后废又有木按孟杰二路俱元置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俱为府后俱废】

  孟养军民宣慰使司

  孟养军民宣慰使司元云远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十七年改为孟养府后废三十五年十二月复置永乐二年六月改军民宣慰使司正统十三年废万历十三年改置长官司

  老挝军民宣慰使司

  老挝军民宣慰使司永乐二年四月置

  南甸宣抚司

  南甸宣抚司元至元二十六年置南甸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后废属腾冲守御千户所永乐十二年正月置州直隶布政司正统三年五月改属金齿军民指挥使司九年六月升宣抚司仍直隶布政司

  干崖宣抚司

  干崖宣抚司元镇西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后废属麓川平缅司永乐元年正月析置干崖长官司直隶都司后属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宣德五年六月复属都司正统三年五月复属金齿军民指挥使司九年六月升宣抚司直隶布政司 【西北有南睒元置明洪武中废】

  陇川宣抚司

  陇川宣抚司本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正统六年废九年九月改置治陇把 【元平缅路在陇把东北明洪武十五年闰三月置平缅宣慰使司省麓川路入焉元麓川路在陇把南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未几府废十七年八月为麓川平缅军民宣慰司治所正统中司废曰平麓城亦曰孟卯城万历十二年置宣抚同知于此又西南有通西军民总管府元至元二十六年置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后废】

  孟定御夷府

  孟定御夷府元孟定路至元三十一年四月置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 【东南有谋粘路元泰定三年七月置有木连路元至正二十六年置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俱因之后俱废】 领安抚司一耿马安抚司 【万历十三年析孟定地置】 孟良御夷府永乐三年七月置直隶都司后直隶布政司 【东有木朵路又有孟隆路俱元泰定三年九月置东北有孟爱等甸军民府元至元二十六年置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俱为府后俱废】

  威远御夷州

  威远御夷州元威远州属威楚路后改威远蛮棚府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仍为威远州属楚雄府十七年升为府后废三十五年十二月复置州直隶布政司

  湾甸御夷州

  湾甸御夷州本湾甸长官司永乐元年正月析麓川平缅地置直隶都司三年四月升为州直隶布政司

  镇康御夷州

  镇康御夷州元镇康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十七年降为州后废以其地属湾甸州永乐七年七月复置直隶布政司

  孟密宣抚司

  孟密宣抚司本孟密安抚司成化二十年六月析木邦地置万历十三年升为宣抚司

  蛮莫安抚司

  蛮莫安抚司万历十三年析孟密地置

  者乐甸长官司

  者乐甸长官司 【永乐元年正月析麓川平缅地置直隶都司后改隶布政司】

  钮兀御夷长官司

  钮兀御夷长官司宣德八年十月以和泥之钮兀五隆二寨置

  芒市御夷长官司

  芒市御夷长官司元芒施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后废正统八年四月改置属金齿军民指挥司后直隶布政司

  孟琏长官司

  孟琏长官司 【旧为麓川平缅司地后为孟定府永乐四年四月置直隶都司东南有木来府元置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后属】

  大古刺军民宣慰使司

  大古刺军民宣慰使司 【在孟养西南亦曰摆古滨南海与暹邻】 底马撒军民宣慰使司 【在大古刺东南】 小古刺长官司 茶山长官司底板长官司 孟伦长官司 八家塔长官司 【皆在西南极边俱永乐四年六月置】

  刺和庄长官司

  刺和庄长官司 【永乐四年十月置直隶都司】

  保瓦长官司 散金长官司

  保瓦长官司 散金长官司 【旧俱为麓川平缅司地俱永乐六年四月置】

  麻里长官司

  麻里长官司 【永乐六年七月析孟养地置直隶都司】

  八寨长官司

  八寨长官司 【永乐十二年九月置直隶都司】

  底兀刺宣慰使司

  底兀刺宣慰使司永乐二十二年三月置

  广邑州

  广邑州本金齿军民司之广邑寨宣德五年五月升为州八年十一月直隶布政司正统元年三月徒于顺宁府之右甸

  △贵州

  贵州元为湖广四川云南三行中书省地明洪武十五年正月置贵州都指挥使司 【治贵州宣慰司】 其民职有司则仍属湖广四川云南三布政司永乐十一年置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兴都指挥司同治】 领府八州一县一宣慰司一长官司三十九后领府十州九县十四宣慰司一长官司七十六

  贵阳军民府

  贵州宣慰使司

  安顺军民府

  都匀府

  平越军民府

  黎平府

  思南府

  思州府

  镇远府

  铜仁府

  石阡府

  龙里卫军民指挥使司

  新添卫军民指挥使司

  安南卫

  威清卫

  平坝卫

  毕节卫

  赤水卫

  普市守御千户所

  敷勇卫

  镇西卫

  贵阳军民府

  贵阳军民府本程番府成化十二年七月分贵州宣慰司地置治程番长官司隆庆二年六月移入布政司城与宣慰司同治三年三月改府名贵阳万历二十九年四月升为军民府领州三县二长官司十六新贵 【倚本贵竹长官司明洪武五年正月置属宣慰司万历十四年二月改置县来属】 贵定 【倚万历三十六年析新贵县及定番州地置】  开州 【崇祯四年十一月以副宣慰洪边旧地置】  广顺州 【本金筑长官司明洪武五年三月置属四川行省十年正月改安抚司十九年十二月属广西二十七年仍属四川二十九年属贵州卫正统三年八月直隶贵州布政司成化十二年七月属程番府隆庆二年六月属贵阳府万历四十年置州】  定番州 【元程番武胜军安抚司明洪武五年罢成化十二年七月置程番府领金筑安抚司上马桥大龙番小龙番程番方番韦番卧龙番洪番小程番卢番罗番金石番卢山木瓜大华麻响十六长官司隆庆二年六月移府入布政司城万历十四年三月置州】 领长官司十六程番长官司 【倚明洪武五年三月置属贵州卫正统三年八月属贵州宣慰司成化十二年七月属程番府万历十四年三月属州】 小程番长官司 【元小程番安抚司明洪武六年正月改置】 上马桥长官 【明洪武十五年六月置】 卢番长官司 【元卢番静海军安抚司明洪武六年正月改置省元卢番蛮夷军民长官司入焉】 韦番长官司 【元韦番蛮夷长官司明洪武十五年六月改置】 方番长官司 【元方番河中府安抚司明洪武五年改置】 洪番长官司 【元洪番永盛军安抚司明洪武六年正月改置】 卧龙番长官司 【元卧龙番南宁州安抚司明洪武五年改置】 小龙番长官司 【元小龙番静蛮军安抚司明洪武六年正月改置】 大龙番长官司 【元大龙番应天府安抚司明洪武五年改置】 金石番长官司 【元金石番太平军安抚司明洪武五年改置】 罗番长官司 【元罗番大龙遏蛮军安抚司明洪武五年改置】 卢山长官司 【元卢山等处蛮夷军安抚司明洪武六年正月改置】 木瓜长官司 【元木瓜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明洪武五年改置属贵州卫正统三年八月属金筑安抚司成化十二年七月属程番府万历十四年三月属州下二司傲此】 麻响长官司 【明洪武七年六月置】 大华长官司 【明洪武七年六月置】

  贵州宣慰使司

  贵州宣慰使司元改顺元路军民安抚司置属湖广行省明洪武五年正月属四川行省九年六月属四川布政司永乐十一年二月来属领长官司七水东长官司 【元水东寨长官司明洪武五年改置后废永乐元年六月置属都司后来属】 中曹蛮夷长官司 【元中曹百纳等处长官司属管番民总管明洪武五年改置来属】 龙里官司 【元龙里等寨长官司属管番民总管明洪武五年改置来属】 白纳长官司 【元茶山白纳等处长官司明洪武五年并入中曹司永乐四年五月改置来属】 底寨长官司 【元底寨等处长官司明洪武五年改置】 乖西蛮夷长官司 【元乖西军民府属管番民总管明洪武五年改置后废永乐元年六月复置属都司后来属】 养龙坑长官司 【元养龙坑宿征等处长官司明洪武五年改罝】

  安顺军民府

  安顺军民府元安顺州属普定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普定府十八年直隶云南布政司二十五年八月属四川普定卫正统三年八月直隶贵州布政司成化中徒州治普定卫城万历三十年九月升安顺军民府 【东有元普定路属云南行省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属云南布政司寻升军民府改属四川布政司十八年七月废】 领州三长官司六宁谷寨长官司 【明洪武十九年置属安顺州二十五年八月属普定卫正统三年八月仍来属】 西堡长官司 【建置所属同上北有浪伏山元置习安州于山下属普定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普定府后废】  镇宁州 【元至正十一年四月以火烘夷地置属普定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普定府二十五年八月属普定卫后侨治卫城正统三年八月直隶贵州政司嘉靖十一年六月徒州治安庄卫城万历三十年九月属府】 领长官司二十二营长官司 【明洪武十九年置属安顺州二十五年八月属普定卫正统三年八月来属】 康佐长官司 【建置所属同上】  永宁州 【元以打罕夷地置属普定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普定府二十五年八月属普定卫后侨治卫城正统三年八月直隶贵州布政司嘉靖十一年三月徒州治关索岭守御千户所城万历三十年九月属府】 领长官司二慕役长官司 【明洪武十九年置属安顺州二十年八月属普定卫正统三年八月来属】 顶营长官司 【明洪武四年置所属同上】  普安州 【本贡宁安抚司建文中置属普安军民府永乐元年正月改普安安抚司属四川布政司十三年十二月改为州直隶贵州布政司万历十四年二月徒治普安卫城三十年九月属府东有八部山元普安路治山下属云南行省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属云南布政司寻升军民府二十七年四月改属四川永乐后废】

  都匀府

  都匀府本都匀安抚司明洪武十九年十二月置二十三年十月改都匀卫属贵州都司二十九年四月升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布政司永乐十七年仍属贵州都司弘治七年五月置都匀府于卫城领州二县一长官司八都匀长官司 【元上都匀等处军民长官司明洪武十六年更名】 邦水长官司 【元中都匀板水等处军民长官司属管番民总管明洪武十六年更名】 平浪长官司 【明洪武十六年置】 平洲六洞长官司 【明洪武十六年置】  麻哈州 【本麻哈长官司明洪武十六年置属平越卫弘治七年五月升为州来属】 领长官司二乐平长官司 【明洪武二十四年五月置属云南复属平越卫弘治七年五月来属】 平定长官司 【明洪武二十二年置属平越卫三十年属清平卫弘治七年五月来属】  独山州 【本九名九姓独山州长官司明洪武十六年置属都匀卫弘治七年五月升为独山州属府】 领县一长官司二清平 【本清平长官司明洪武二十二年置属平越卫三十年属清平卫弘治七年五月改为县属麻哈州后来属】 合江州陈蒙烂土长官司 【明洪武十六年置属都匀卫弘治七年五月属州】 丰宁长官司 【明洪武二十三年置属都匀卫弘治七年五月属州】

  平越军民府

  平越军民府元平越长官司明洪武十四年置平越守御千户所十五年闰二月改为平越卫十七年二月升军民指挥使司领长官司五属四川布政司寻属贵州都司万历二十九年四月置平越军民府于卫城以播州地益之属贵州布政司领卫二州一县三长官司二清平卫 【明洪武二十三年六月置属贵州都司万历二十九年来属卫治在清平县北一里】 兴隆卫 【明洪武二十二年六月置属贵州都司万历二十九年来属】  黄平州 【本黄平安抚司明洪武七年十一月置属播州宣慰司万历二十九年四月改为州来属】  余庆 【本余庆长官司明洪武十七年置属播州宣慰司万历二十九年六月改为县属】 瓮安 【本瓮水安抚司明洪武初置万历二十九年四月改为县来属】 湄潭 【万历二十九年四月以播州湄潭地置】 凯里长官司 【本凯里安抚司嘉靖八年二月分播州宣慰司地置属清平卫万历二十九年来属三十五年六月改为长官司】 杨义长官司 【明洪武初置属平越卫万历二十九年属府】

  黎平府

  黎平府本思州宣慰司地明洪武十八年正月置五开卫属湖南都司后废三十五年十一月复置永乐十一年二月置黎平府于卫城属贵州布政司弘治十年徙府治卫南万历二十九年十一月以府属湖广三十一年四月还属贵州领县一长官司十三永从 【元福禄永从军民长官司明洪武中改置福禄永从蛮夷长官司后废永乐元年正月复置属贵州卫十二年三月来属正统六年九月改为县】 潭溪蛮夷长官司 【元潭溪长官司明洪武三年正月改置属湖广辰州卫三月改属湖广靖州卫后废永乐元年正月复置属贵州卫十二年三月来属】 八舟蛮夷长官司 【元八舟军民长官司明洪武五年改置后废永乐元年正月复置属贵州 十二年三月来属】 洪舟泊里蛮夷长官司 【元洪舟泊里军民长官司明洪武初改置后废永乐元年正月复置属贵州卫十二年三月来属】 曹滴洞蛮夷长官司 【元曹滴等洞军民长官司明洪武初改置后废永乐元年正月复置属贵州卫十二年三月来属】 古州蛮夷长官司 【元古州八万洞军民长官司明洪五三年正月改置属湖广辰州卫三月改属湖广靖州卫后废永乐元年正月复置属贵州卫十二年三月来属】 西山阳洞蛮夷长官司 【明洪武初置后废永乐元年正月复置属贵州卫十二年三月来属】 新化蛮夷长官司 【元新化长官司明洪武三年正月改置属湖广辰州卫三月改属湖广靖州卫后废永乐元年正月复置属贵州卫十一年二月置新化府于此领湖耳亮寨欧阳新化中林验洞赤溪湳洞龙里七蛮夷长官司宣德九年十一月府废以所领俱属黎平府】 湖耳蛮夷长官司 【元湖耳洞长官司明洪武三年正月改置属湖广辰州卫三月改属湖广靖州卫后废永乐元年正月复置属贵州卫十二年三月属新化府府废来属】 亮寨蛮夷长官司 【本八万亮寨蛮夷长官司明洪武三年正月置属湖广辰州卫三月属湖广靖州卫后废永乐元年正月复置改名属贵州卫十二年三月属新化府府废来属】 欧阳蛮夷长官司 【元欧阳寨长官司明洪武三年正月改置属湖广辰州卫三月改属湖广靖州卫后废永乐元年正月复置属贵州卫十二年三月属新化府府废来属】 中林验洞蛮夷长官司 【明洪武初置后废永乐元年正月复置十二年三月属新化府府废来属下二司仿此】 赤溪湳洞蛮夷长官司 龙里蛮夷长官司

  思南府

  思南府元思南宣慰司属湖广行省明洪武四年改属四川六年十二月升为思南道宣慰使司仍属湖广永乐十一年二月改为府属贵州布政司隆庆四年三月徙治平溪卫寻复故领县三长官司三安化 【倚本水倚姜长官司元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初改曰水德江属思南宣慰司永乐十二年三月属府万历三十三年改置安化县旧有洪安化济二长官司属思南宣慰司明洪武二十六年五月省】 蛮夷长官司 【倚明洪武十年十月置属思南宣慰司永乐十二年三月属府】 婺川 【元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五年属镇远州十七年后仍属思州永乐十二年三月来属】 印江 【本思印江长官司属思南宣慰司永乐十二年三月属府弘治七年六月改为印江县】 沿河佑溪长官司 【明洪武七年十月置属思南宣慰司永乐十二年三月属府】 朗溪蛮夷长官司 【明洪武七年十月置属思南宣慰司永乐十二年三月属乌罗府正统三年五月府废来属】

  思州府

  思州府元思州宣慰司明永乐十一年二月改为府属贵州布政司领长官司四都坪峨异溪蛮夷长官司 【倚明洪武六年置二十五年省永乐十二年三月复置】 都素蛮夷长官司 【永乐十二年三月置属府】 施溪长官司 【元施溪漾头长官司明洪武五年改名属湖广沅州卫永乐十二年三月来属】 黄道溪长官司 【元属思州宣慰司永乐十二年三月属府】

  镇远府

  镇远府元镇远路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四年降为镇远州属思南宣慰司五年六月直隶湖广永乐十一年二月置镇远府于州治属贵州布政司正统三年五月省州入焉领县二长官司三镇远 【倚本钱远溪洞金容金达蛮夷长官司明洪武二年二月置属思南宣慰司永乐十二年三月属州正统三年五月改属府弘治七年十月改为镇远县】 施秉 【本施秉蛮夷长官司明洪武五年置属思南宣慰司永乐十二年三月属州正统九年七月改为县天启元年四月省崇祯四年十一月复置】 偏桥长官司 【元偏桥中寨蛮夷军民长官司明洪武五年改置属思南宣慰司永乐十二年三月来属】 邛水十五洞蛮夷长官司 【元邛水县明洪武五年改置团罗得民晓隘陂带邛水五长官司属思州宣慰司二十九年以四司并入邛水属思南宣慰司永乐十二年三月属府】 臻剖六洞横坡等处长官司 【本臻剖六洞横坡三长官司明洪武二十二年置属镇远卫后并为一司】

  铜仁府

  铜仁府本思州宣慰司地明永乐十一年二月置铜仁府领县一长官司五铜仁 【倚元铜人大小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初改置铜仁长官司属思南宣慰司永乐十二年三月置府治于此万历二十六年四月改为县】 省溪司官司 【元省溪坝场等处蛮夷长官司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初改名属思南宣慰司永乐十二年三月来属】 提溪长官司 【元提溪等处军民长官司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初改名属思南宣慰司永乐十二年三月来属】 大万山长官司 【元大万山苏葛办等处军民长官司属思州安抚司洪武初更名属思南宣慰司永乐十一年三月来属】 乌罗长官司 【元乌罗龙千等处长官司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初更名属思南宣慰司永乐十一年二月置乌罗府领朗溪蛮夷长官司乌罗荅意治古平头着可四长官司治于此正统三年五月府废来属】 平头着可长官司 【元平头着可通达等处长官司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七年十月改置属思南宣慰司永乐十二年三月属乌罗府府废来属】

  石阡府

  石阡府本思州宣慰司地永乐十一年二月置石阡府领县一长官司三石阡长官司 【倚元石阡等处军民长官司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初改置属思州宣慰司永乐十二年三月为石阡府治】 龙泉 【本龙泉坪长官司元为思州安抚司治明洪武七年七月复置属思州宣慰司永乐十二年三月来属万历二十九年四月改为县】 曲民长官司 【明洪武七年十月置属沁州宣慰司永乐十二年三月来属】 葛彰葛商长官司 【元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中属思州宣慰司永乐十二年三月来属】

  龙里卫军民指挥使司

  龙里卫军民指挥使司明洪武二十三年四月置卫二十九年四月升军民指挥使司 【东南有平伐长官司本元平伐等处长官司明洪武十五年改置属贵州卫二十八年属龙里卫万历十四年二月省入新贵县】 领长官司一大平伐长官司 【明洪武十九年置属贵州卫二十八年来属】

  新添卫军民指挥使司

  新添卫军民指挥使司元新添葛蛮安抚司后废明洪武二十二年置新添千户所属贵州卫二十三年二月改为新添卫属贵州都司二十九年四月升军民指挥使司领长官司五新添长官司 【倚明洪武四年置】 小平伐长官司 【明洪武十本年六月置属贵州卫寻属龙里卫二十九年来属】 把平寨长官司 【明洪武十五年六置属贵州卫寻属龙里卫二十九年来属】 丹平长官司 【明洪武三十年置寻省永乐二年复置】 丹行长官司 【明洪武三十年置寻省永乐二年复置】

  安南卫

  安南卫明洪武十五年正月置尾洒卫于此寻废二十二十年十二复置更名属贵州都司

  威清卫

  威清卫明洪武二十三年六月置属贵州都司

  平坝卫

  平坝卫明洪武二十三年闰四月置属贵州都司

  毕节卫

  毕节卫明洪武十七年二月置属贵州都司领守御所一守御七星关后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一年置废乌撒卫永乐中来属】

  赤水卫

  赤水卫明洪武二十年十月置领所四犘尼千户所 曰撒千户所 【二所俱洪武二十二年九月置】 阿落密千户所 前千户所 【二所俱明洪武二十七年置】

  普市守御千户所

  普市守御千户所明洪武二十三年三月析永宁宣抚司地置直隶贵州都司

  敷勇卫

  敷勇卫本札佐长官司明洪武五年改元落邦扎佐等处长官司置属贵州宣慰司崇祯三年改置属贵州都司领所四于襄守御千户所 【本青山长官司明洪武五年改青山远地等处长官司置属贵州宣慰司崇祯三年改置】 息烽守御千户所 【崇祯三年以贵州前卫故绝六屯并割底寨司地置】 濯灵守御千户所 修文守御千户所 【二所俱宣慰司水西地崇祯三年同置】

  镇西卫

  镇西卫崇祯三年以宣慰司水西地置领所四威武守御千户所 赫声守御千户所 柔远守御千户所定远守御千户所 【以上俱水西地崇祯三年与卫同置】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六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七 边防一

 

  (臣)等谨按杜佑作边防典具列四裔诸国极之万里之遥重洋之隔皆得以边防统之者诚以地虽辽远而绥柔驾驭之道不可不明所谓来则御之去则备之兢兢以持盈知足为要谅哉斯言已自唐以降各部分并不常背服不一强弱异形通阻异势诸史所载事路颇繁若唐之突厥吐蕃宋之西夏明之倭人兵事相寻动辄数十百年所关于边防者固非浅鲜我圣朝抚御环瀛版图武廓皇上德威远布绥定遐方若杜氏所列之挹娄靺鞨诸部今为黑龙江宁古塔地杜氏所列之乌桓鲜卑诸部今为内扎萨克地杜氏所列之邛都筰都冉駹诸部今为金川境内地杜氏所列之车师龟兹于闻诸部今为天山南北路地非可复以边防目之而当明以前则固自为风气非疆宇所能及也兹谨就史册志乘所载国俗土风依四正四隅方位类次于篇至于诸国之名有互见于诸史者有前史所载而后史即无闻者故杜氏通典以国为纲就一国之中其纪事按照时代接叙不另提纲今亦依杜氏之例仍以国为纲焉

  第一边防东 正东 【朝鲜 濊 耽罗 新罗 长人 日本 邪古 波邪 多尼 婆罗 冯嘉施兰】 东南 【鸡笼山 琉球 三屿 吕宋 合猫里 沙瑶 吶哔啴 古麻刺朗 文郎马神 美洛居 佛郎机 和兰】

  第二边防南 正南 【盘瓠种 西原蛮 南诏 文面濮 赤口濮 黑僰濮 骠 缅甸 安南 南掌 暹罗 彭亨 丹眉流 占城 宾童龙 满刺加 阿鲁 瓜哇 重迦罗 日罗夏治 碟里 丁机宜 苏吉丹 柔佛 真腊 投和 婆利 三佛齐 苏禄 勃泥 层檀 巴喇西 瞻博 修罗分 室利佛逝 名蔑 单单 注辇 马八儿诸国】 西南 【渝州蛮 两爨 东谢 ■〈牜羊〉牱 充州 夜郎 昆弥 松外诸蛮 吐蕃 朵甘 长河西鱼通宁远 董卜韩胡 乌斯藏大宾法王 大乘法王 大慈法王 阐化王 赞善王 护教王 阐教王 辅教王 西天阿难功德国 尼八刺国 地涌塔国 麻叶瓮 陀洹 南毗 苏门答刺 览邦 澹巴 百花 那孤儿 黎伐 南渤利 柯枝 小葛兰 大葛兰 锡兰山】

  第三边防西 正西 【沙州 赤斤蒙古 罕东 安定 阿端 察逊 哈玛尔 哈密 土鲁番 火州 柳城 卫喇特 龟兹 于阗 吐浑 党项 大食 拂菻 波斯 撒玛尔罕 哈鲁 达尔理 实喇哈雅 塔付罕 萨兰 克实 特尔默 布哈尔 养夷 沙喇斯 纳苏察罕 哈喇 温图珲 拔达克山 爱达罕 咯什噶尔 伊斯帕罕 呼喇济 奇尔玛勒 白松虎儿 敏珠尔 日落 默色尔 都尔苏 萨哈勒 罗密 坤城 阿苏 天方 默德讷 榜葛刺 沼纳朴儿 祖法儿 木骨都束 不刺哇 竹步 阿丹 刺撒 麻林 忽鲁谟斯 溜山 南巫里 加异勒 甘巴里 急兰丹 沙里湾泥 千里达 失刺比 古里班卒 刺泥 日葛达 黑葛达 西洋古里 西洋琐里 意大里亚】 西北 【伊里巴拉 准布 突厥 回鹘 黠戛斯 沙陀】

  第四边防北 正北 【鞑靼 朵颜 泰宁 福余 鬼国 珠巴克 乌尔古 契丹附近诸国 铁甸】 东北 【渤海 和硕馆 富珠哩 乌舍 铁骊 博啰满达 定安 室韦】

  边防东

  ○边防东

  序略

  正东

  东南

  △序略

  边防东序略

  (臣)等谨按杜氏边防典东方凡二十国闽越自汉以降巳置为郡县百济新罗濊貊递为朝鲜所并惟朝鲜日本琉球诸史递各有传他若耽罗讷贡于元吕宋佛郎机等通使于明皆杜氏所未经胪载又如高丽有史有鉴日本有东鉴琉球有中山世鉴图足与正史相参稽者并可搜葺以为订证之一助至于朝鲜诸国山川土俗巳见杜典者不复赘录扶桑文身诸国南北史后无闻者不更纂叙祇期征信焉尔洪惟我朝发祥东土自远祖定三姓之乱居俄漠惠之野俄多里城国号满洲是为我大清开基之始逮肇祖原皇帝始居呼阑哈达山下之赫图阿喇也方缔造兴京用基王业至太祖高皇帝诞膺天眷创树鸿图遂定都于沈阳太宗文皇帝营造宫阙号曰盛京于是全辽之地悉归抚定盖东方居生物之位实符出震之义自开闻以来扶舆锺毓以待首出之圣人其详具见钦定满洲源流考兹不复恭载谨于序略之内识缘起云

  △正东

  朝鲜

  濊

  耽罗

  新罗

  长人

  日本

  邪古 波邪 多尼

  婆罗

  冯嘉施兰

  朝鲜 【自唐迄元皆曰高丽明始复朝鲜之号】

  朝鲜东跨海距新罗南亦跨海距百济西北度辽水与营州接北靺鞨俗知文字喜读书士女服尚白地产铜银及龙须席白硾纸狼尾笔唐高宗总章初李绩平高丽擒其王高藏归高氏君长遂绝武后圣历中以高藏子德武为安东都督后复稍自立国宪宗元和末遣使者献乐工后唐庄宗同光元年遣广评侍郎韩申一春部少卿朴岩来其后有王建代主其国迁都于松岳明宗长兴三年权知国事王建遣使者来乃拜建为元菟州都督充大义军使封高丽国王建以平壤为西京王氏三世终五代屡来朝贡宋太祖建隆三年高丽国王昭遣广评佉郎李兴佑等来朝贡锡以制书昭卒其子伷袭于太宗时遣国人金行成入就学行成擢进士第累官至殿中丞后通判安州太平兴国七年伷卒其弟治袭雍熙元年遣使来贡又遣本国学生崔罕王郴诣国子监肄业端拱二年诏赐监板九经三年赐崔罕王彬等及第遣归后受制于契丹朝贡中绝高丽调兵守六城契丹大举伐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复遣使来贡神宗熙宁中屡遣使言欲远契丹乞改途由明州诣阙从之哲宗元佑四年遣使持二公塔为两官寿苏轼奏却之七年复遣使献黄帝针经请市书甚众仍用苏轼奏弗许然卒市册府元龟以归至孝宗隆兴后使命乃绝辽太祖神册闲高丽遣使进宝剑圣宗统和十年以东京留守萧恒德伐高丽十一年王治遣朴良柔奉表请罪因遣使册治为王治传子诵二十八年高丽西京留守康肇弒其主诵擅立诵从兄询辽伐高丽肇拒战被执先是询上表请朝至开泰元年称病不能朝四年命耶律世良萧虚烈伐之八年复会兵进讨询乃降金灭辽高丽遣使通好于金太祖收国二年来贺伐辽之捷且请保州太祖曰尔自取之太宗天会四年高丽遣使奉表称藩优诏答之仍赐保州地后高丽遣使贺正旦及天清节万寿节史不绝书元太祖十一年契丹人禄格等窜据高丽江东城元遣兵征之国人洪大宣诣军降其讨灭禄格太宗三年以高丽杀使者命彻尔台征其国国人洪福源迎降其主王■〈日育攵〉请和许之遂设官分镇所取之地而还明年■〈日育攵〉尽杀所置达噜噶齐七十二人以叛复遣兵征之■〈日育攵〉遣使上表谢过自后叛服不常世祖至元七年其西京内属改置东宁路总管府画慈悲岭为界以孟克图为安抚使率兵戌其西境其后遣使奉表岁修职贡明太祖洪武元年遣使赐王颛玺书二年颛表贺贡方物且请封诏赐金印诰文封为高丽国王颛复遣成惟德等上表谢赐以六经四书通鉴七年颛为权相李仁人所弒而立宠臣辛肫之子为禑禑傅子昌二十二年李成桂废之复立王氏裔定昌国院君瑶二十五年瑶出居原州成桂主国事更名旦遣使请改国号命仍古号曰朝鲜自是王氏始绝成祖永乐元年朝鲜请冕服书籍许之宣宗宣德八年朝鲜请遣子弟入学不许神宗万历二十年为日本关白平秀吉所侵掠朝鲜王李昖奔平壤城巳复走义州八道几尽没遣使求援中国乃以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提督分布诸将攻战终莫能胜至二十六年平秀吉死诸倭撤兵去面其国始安

  濊

  濊居朝鲜之东户二万裕常用四月节祭天书夜饮酒歌舞辽太祖天显元年濊貊来贡圣宗开泰三年以其地为开州镇国军

  耽罗

  耽罗高丽属国也元世祖既臣服高丽以耽罗为吕宋日本冲要乃遣将平之即其地立耽罗国招讨司后改为军民安抚司其贡赋岁进毛施布百匹后高丽以为言遂复隶高丽

  新罗

  新罗国其王姓金氏所居曰金城官有宰相侍中司农卿太府令其俗元日相庆拜日月神男子褐袴妇长襦见人跪以手踞地为恭市皆妇女贸贩唐高宗上元中分取百济地遂抵高丽南境元宗开元中其王金兴光数入朝献果下马朝霞紬鱼牙紬海豹皮又遣子弟入太学兴光卒元宗命邢璹吊祭曰新罗号君子国知诗书以卿惇儒故持节往宜衍经谊使知大国之盛自是岁朝献会昌后不复至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其王金朴英遣使者来朝贡四年权知国事金溥遣使来晋以后不复至辽太祖九年新罗遣使贡方物天赞四年复来贡圣宗统和中设朝天馆于大定府以待之

  长人

  长人国在新罗之东长身狰狞不火食噬禽兽或搏人以食其国连山数十里有峡固以铁阖号关门新罗常屯弩土数千守之

  日本

  日本古倭国唐高宗咸亨初改名日本地环海惟东北限大山有五畿七道三岛其城池附山城筑四座每城周三四里岩石高耸限以大河内大楼阁九层妆黄金下隔小房百余闲夜则东西游卧令人不知其处气候温暖草木冬青士地膏腴木多陆少俗以捕鱼为业元宗开元天宝闲和继来朝肃宗上元中新罗梗海道乃繇明州越州朝贡德宗建中元年使者真人兴能献方物真人盖因官而氏者也兴能善书其纸似茧而泽人莫识贞元末遣使者朝其所携学子及浮屠等愿留肄业阅二十余年使者来请肄业者还国诏可宋太宗雍熙元年日本国僧奝然与其徒浮海而至献铜器十余事并本国职员考年代纪各一卷奝然善隶书而不通华言问其风土但书以对云国中有五经及佛经白居易集并得自中国土宜五谷而少麦交易用钱文曰干文大宝畜有水牛驴羊多犀象产丝蚕及织绢乐有国中高丽二部东岙州出黄金西别岛出白银以为贡赋国王以王为姓传袭至今六十四世文武僚吏皆世官太宗阅其书抚之甚厚赐紫衣馆于太平兴国寺二年随台州宁海商人船归其国是后连贡方物而来者皆僧也元世祖至元八年命少中大夫秘书监赵良弼使日本日本始遣弥四郎入朝帝宴劳遣之后以致书不报命范文虎等帅舟师十万征之至五龙山遭暴风军尽没后屡招不至终元世不相通明太祖洪武四年日本国王良怀遣使奉表称臣贡方物后复遣王子来入国学帝善待之特授观察使永乐元年贡使至上王源道义表及贡物四年封其国中山为寿安镇国之山御制碑文立其上五年六年频八贡嗣后虽屡遣使入贡然海寇亦不绝穆宗隆庆后倭酋关白平秀吉者益治兵征服旁近诸小国遣其帅清正等率舟师逼釜山屡次入犯及其国内乱乃止

  邪古 波邪 多尼

  邪古波邪多尼二小国在日本之东海屿中北距新罗西北距百济西南直越州产丝絮

  婆罗

  婆罗又名文菜东洋尽处也其地负山面海崇释教禁食豕肉有礼拜寺每祭用牺唐高宗时婆罗国入贡明成祖永乐三年遣使者斋玺书彩币抚论其王四年其国东西二王并遣使奉表朝贡神宗万历时为婆罗国王者乃闽人也或言郑和使婆罗有闽人从之留居焉其后人竟据有其国王有金印一篆文作兽形民闲嫁娶必请此印背上以为荣后佛郎机举兵来击玉率国人走山谷中放药水流出毒杀佛郎机人因得返国

  冯嘉施兰

  冯嘉施兰东洋小国明成祖永乐四年八月其酋嘉马银等来朝贡方物赐钞币有差六年八年复来朝贡

  △东南

  鸡笼山

  琉球

  三屿

  吕宋

  合猫里

  沙瑶 吶哔啴

  古麻刺朗

  文郎马神

  美洛居

  佛郎机

  和兰

  鸡笼山

  鸡笼山在彭湖屿东北故名北港又名东番去泉山甚迩地多大山泽丛篁深箐夹以溪流溪流入海水淡故其外名淡水洋无君长有十五社社多者千人少或五六百人无徭赋以子女多者为雄听其号令虽居海中畏海不善操舟罕与邻国往来俗尚勇暇即习走日可数百里足皮厚数分履荆棘如平地所产竹大至数拱长十丈以竹构屋覆之以茅聚族而居明成祖永乐中郑和遍至东西洋靡不献琛恐后独此番远避不至世宗嘉靖末鸡笼山人遭倭焚掠避居山后嗣有红毛番至此因事耕凿设闸阗称台湾焉明末给事中何楷陈靖海之策大率以台湾为奸民之窟欲逐去红毛时不能用

  琉球 【宋史作流求元史作瑠求】

  琉球在东南海中与漳泉兴福四州界相值舟行数日可至每岁稻再熟花常开燕以七月来不巢人屋鹰以白露日至物产硫磺胡椒等物其王每视朝群臣搓手膜拜移时方起其俗凡有宴会肴馔各盘贮而不相共饮酒则止以一杯相传宋李宗淳熙时其王舜天依日本书制字母四十七名依鲁花略仿切音三十六字母意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海船副万户杨祥请以六千军往降之给金符巷赍诏以行出海洋遽掠一山军小挫未至琉球引还成宗元贞三年福建省平章政事高兴上言琉球可图状遣省都镇抚张浩等袭之擒生口百三十余人抗命如故其国至元末分为三曰中山曰山南曰山北其王皆以尚为姓而中山最强明太祖洪武五年命行人杨载诏谕之中山王察度遂遣使入贡赐赉有加许陪臣子弟入国学肄业于是山南王承察度山北王帕尼芝亦相继臣服成祖永乐中琉球中山山南山北三王屡八贡子弟俱入国学肄业其嗣王立俱遣使册封之十三年以后山北王不复遣使宣宗宣德四年后山南王亦不复至至为中山王所并中山王屡世潮贡不绝

  三屿

  三屿近琉球元世祖至元三十年欲选人招诱之平章政事巴延等言此国之民不及二百户去年军船入琉球过其国国人饷以粮馆我将校无他志也乞不遣使帝从之

  吕宋

  吕宋居东南海中在台湾凤山沙马崎之东南俗少争讼出入佩刀自卫国有机易山产金银明太祖洪武五年遣使入贡成祖永乐三年遣官赍诏抚谕其国八年复来贡自后久不至神宗万历四年官军追海寇至其国国人助讨有功复朝贡时佛郎机强与吕宋互市久之筑室其地竟乘其无备袭杀其王而据其国名仍吕宋宝佛郎机也

  合猫里

  合猫里海中小国近吕宋又名猫里务其国多山山外大海饶鱼鱻人知耕稼商船徒来渐成富壤华人入其国不敢欺凌市法最平明城祖永乐三年遣使朝贡

  沙瑶 吶哔啴

  沙瑶与吶哔啴连壤吶哔啴在海畔沙瑶稍纡入山隈皆与吕宋近男女蓄发垂髻以板为城竖木覆茅为室崇释教多建礼拜寺物产甚薄佛郎机据吕宋多侵夺邻近惟二国号令不能及

  古麻刺朗

  古麻刺朗东南海中小国明成祖永乐十五年遣中官张谦赍敕抚谕赐之绒绵纻丝纱其王干刺义亦奔敦率妻子陪臣随谦来朝贡方物礼之如苏禄国赐以印诏冠带金钱文绮明年还中途遘疾卒赐谥康靖命其子苾刺嗣为王赐钞币率众归

  文郎马神

  文郎马神处东南海中以木为城其半倚山民多缚木水上筑室以居男女用五色布缠头腹背多袒初用蕉叶为食器后与华人市渐用磁器其俗恶淫奸者论死邻境有买哇柔者性凶狠商人畏之夜必严更以待所产有孔雀鹦鹉沙金降香藤席等物

  美洛居

  美洛居俗讹为米六合居东海中颇称饶富酋出威仪甚备所部合掌伏道旁男子削发女椎结地有香山雨后香堕沿流满地居民拾取不竭其酋委积充栋以待商船之售明神宗万历红毛番与佛朗机交争美洛居地每岁构兵人不堪命华人流寓者说二国令各罢兵分国中万老高山为界山以北属红毛番南属佛郎机始稍休息而美洛居竟为两国所分

  佛郎机

  佛郎机近美洛居又称干系腊国时恃强陵轹诸国无所不往所产多犀象珠贝衣服华洁贵者冠贱者笠初奉佛教复奉天主教俗不立契约有事指天为誓不相负明武宗正德十三年佛郎机请封诏拒之世宗嘉靖二年佛郎机入寇官军击走之先是其别将都卢以巨炮利兵横行海上官军击擒之获二舟得其炮即名为佛郎机副使汪鋐进之朝用以守墩台城堡火炮之有佛郎机自此始

  和兰

  和兰又名红毛番地近佛郎机所恃惟巨舟大炮舟长三十丈广六丈厚二尺余树五桅桅下置二丈巨铁炮发之可洞裂石城震十里世所称红夷炮即其制其柁后置照海镜大径数尺能照数百里其人悉奉天主教所产有金银琥珀玛瑙玻璃诸物其国甚富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和兰驾大舰薄香山旋引去三十二年驾舰抵澎湖熹宗天启四年巡抚南居益发兵攻破和兰澎湖之警以息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七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八 边防二

 

  边防南

  ○边防南

  序略

  正南

  西南

  △序略

  边防南序略

  (臣)等谨按杜氏边防典南方凡五十六部诸蛮獠之散居溪峒者于楚蜀岭粤滇黔诸境为多唐宋各有土州以示羁縻元明增置士官士吏使自统摄而叛服不常诛赏互用往徒劳师动众若南诏蛮在唐宋时自成一国宋时若侬氏之乱明时若大藤峡田州之役皆蔓延经年久而后定则以控驭之道未尽善也至于海南诸国称名互异如赤土之后为暹罗林邑之后为环王又为占城顿逊之后为满刺加词陵之后为阁婆又为瓜哇千陀利之后为三佛齐又为旧港盘盘之后为柯枝狼牙修之后为锡兰山名虽殊而实则同又当按时代为胪列者矣他若马八儿诸国之始通于元彭亨柔佛诸国之始通于明并摭其风土叙次于篇

  △正南

  盘瓠种

  西原蛮

  南诏

  文面濮 赤口濮 黑僰濮

  骠

  缅

  安南

  南掌

  暹罗

  彭亨

  丹眉流

  占城

  宾童龙

  满刺加

  阿鲁

  瓜哇

  重迦罗

  日罗夏治 碟里

  丁机宜

  苏吉丹

  柔佛

  真腊

  投和

  婆利

  三佛齐

  苏禄

  勃泥

  层檀

  巴喇西

  瞻博

  修罗分

  室利佛逝

  名蔑

  单单

  注辇

  马八儿诸国

  盘瓠种

  盘瓠种自三国后种落皆布在诸郡县隋置辰州以处蛮唐置溪州锦州叙州巫州皆是也唐季蛮酋分据其地自置刺史晋高祖天福中马希范袭父业有湖南溪州刺史彭自然等以溪锦等州归马氏立铜柱为界宋太祖建隆四年慕容延钊平湖湘知溪州彭允林及刺史田淇赞等列状归顺诏复其官太宗太平兴国八年溪锦叙巫四州蛮相率诣辰州愿比内郡民输租赋诏不许自后首领入贡不绝真宗咸平中施州蛮与溪州蛮岁输粟易盐边粟有三年之积神宗熙宁初峡州洞酋刻剥无度蛮众愿内附属辰州遂以章惇察访湖北经制蛮事于是南江舒氏北江彭氏等蛮相继纳士元初置沿溪洞招讨使司

  西原蛮

  西原蛮居广容之南邕桂之西有宁氏者相承为豪又有黄氏居黄橙洞其地西接南诏唐元宗天宝初黄氏强与韦氏周氏侬氏相唇齿为寇据十余州韦氏周氏耻不肯附黄氏攻之逐于海滨肃宗至德初首领黄干曜等与诸洞蛮叛干元初讨平之俄复叛文宗太和中讨平峒穴其后侬洞最强结南诏为助宋时侬氏世为广源州首领及智高僭号始命狄青平之

  南诏

  南诏本乌蛮别种姓蒙氏蛮谓王为诏其先渠帅有六自号大诏曰蒙嶲诏越析诏浪穹诏邆睒诏施浪诏蒙舍诏兵力相埒各自雄长蒙舍诏在诸部南故称南诏唐元宗开元初皮逻合立二十六年诏封越国公赐名归义时五诏微归义独强乃厚以利啖剑南节度使王昱求合六诏为一制可又以破洱蛮功册为云南王归义死阁罗凤立袭王后与云南太守张虔陀隙举兵反代宗大历十四年其孙异牟寻立于德宗贞元中复内附唐未蒙氏后绝东川节度使杨于贞据之晋高宗天福二年段思平逐杨氏而有其国改号大理宋神宗熙宁九年遣使贡金装碧玕山毡罽刀剑等物后不常来徽宗政和五年复通贡元灭之而有其地设大理府明时始比于中州列郡

  文面濮 赤口濮 黑僰濮

  三濮在云南徼外千五百余里唐高宗龙朔初遣使朝贡

  骠

  骠国在云南徼外其王自号突罗朱青甓为圆城有十二门四隅作浮图俗奉佛法以金银为钱形如半月号登伽佗无膏油以蜡杂香代炷唐德宗贞元中其王雍羌闻南诏归附遣使献歌曲因遣弟舒难陀诣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献其国乐皋谱次其声进诸朝诏授舒难陀太仆卿

  缅

  缅国古朱波地在云南西南徼外其人有城郭屋庐以居有象马以乘舟筏以济文字进上者用金叶写之次用纸有大城五宋宁宗时缅甸进白象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击缅克其江头城及太公城咸宗大德元年封的立普哇拿阿迪提牙为王赐之银印子信合八的为世子赐以虎符后即其蒲甘城置邦牙等处宣慰使司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置缅中宣慰使司成祖永乐元年置缅甸宣慰使司于是缅有二宣慰使宣宗宣德二年以莽得刺为宣慰使而缅中宣慰之名不复见世宗嘉请初孟养酋思伦击破缅杀宣慰莽纪岁分据其地缅诉于朝不报莽纪岁子瑞体攻孟养及迤西诸蛮并欲入寇既觇知有备又虑他蛮袭其后乃遁归俄瑞体死子应里嗣神宗万历十一年寇顺宁游击刘綎等击破之二十二年巡抚陈用宾设八关戍守自此不犯边界

  安南

  安南古交趾也在中国西南与云南徼外接界倚富良江为天险江水自缅甸滇南两道流入汉置九郡交趾居其一焉土膏腴气候热谷岁二稔人性犷悍唐分岭南为东西二道安南隶之高祖武德中号交州总管府调露 【元和郡县志作永徽】 元年改安南都护府隶岭南道肃宗至德二载曰镇南都护府代宗大历中复为安南梁末帝贞明中土豪曲承美专有其地送款于末帝授节钺时刘隐擅命岭表并有之后部内大乱宋初丁部领继其父公着安抚境内上表页大物寺为交趾郡王屡遣使来贡其子丁琏继之琏卒其臣黎桓幽琏之幼弟璇自统其众遣使来修职贡真宗御极封桓南平王三传为大校李公蕴所篡遣使奉贡用桓故事封之子孙世袭受封修贡八传至昊巴无子其婿陈日煚遂有其国理宗淳佑二年诏授安南国王元世祖兵抵安南入其国日煚窜海岛师旋乃还国传子光昺纳款中统二年封为安南国王其后叛服不常仁宗延佑以后始疆场宁谧贡献不绝明太祖洪武初陈日煃遣使来朝贡方物封赐有君二十一年帝以其频顃且贡物侈命仍三年一页建文帝建文元年其国相黎季牦篡立遂尽杀陈氏宗族成祖永乐时命征夷将军张辅等大破之访求陈氏子孙耆老千余诣军门言陈氏已灭无可继者安南本中国地乞仍入职方同内郡诏改安南为交趾设郡县后黎利等复叛宣宗宣德二年遣使抚谕并尽撤军民北还六年命黎利权署安南国事英宗正统元年封黎利子麟为安南国王世宗嘉靖十八年安南莫登庸令其党伪为黎广禅诏篡其位逮后莫氏渐衰黎氏复兴互相构兵终明世两姓分据不能归于一

  南掌

  南掌古越裳地居安南暹罗之间明成祖永乐初酋长刁线歹始入贡方物其俗佩雕瓜为饰故呼为挝家性犷悍身及眉目皆刺花相传酋长三等大曰招木弄次曰招木牛又次曰招木花产犀牛海贝象及木香词子乳香

  暹罗 【即杜典赤土】

  暹罗本扶南之别种后分为暹与罗斛二国暹士瘠不宜稼罗斛地平衍种多获暹仰给焉元成宗元贞元年暹国进金子表欲朝廷遣使至其国比其表至巳先遣使盖彼未之知也赐来使素金符佩之追前诏使同往其后罗斛强并有暹地遂称暹罗斛国明太祖洪武四年其王参烈昭毘牙遣使奉表来贡十年赐之印文曰暹罗国王之印自是其国遵朝合始称暹罗比年一贡或一年两贡至英宗正统后或数年一贡其国崇信释教气候不正或寒或热地卑湿人皆楼居男女椎结贡有象象牙孔雀六足龟宝石珊瑚檀速诸香胡椒豆蔻之类

  彭亨

  彭亨在暹罗之西气候常温米粟饶足煮海为盐酿椰浆为酒上下亲狎无寇贼俗尚巫觋明太祖洪武十一年彭亨王麻哈刺惹荷饶遣使赍表来朝成祖永乐九年其王巴刺密琐刺达罗息泥复遣使至十年十四年两遣郑和报之所贡有象牙片脑乳香苏木胡椒之属

  丹眉流

  丹眉流在广州西南俗皆板屋跌足衣布以白纻缠首其王所居广袤五里无城郭出则乘象车亦有小驷四时炎热无霜雪土产犀象紫草苏木诸药宋真宗咸平四年国王多须机遣使打吉马等九人来贡召见崇德殿赐以冠带服物及还又赐多须机诏书以敦奖之

  占城 【即杜典林邑】

  占城在中国之南东至海西至云南南至真腊其国有百余村村落户三五百或至七百亦有县镇之名四时皆似夏草水常青民以渔为业不解朔望但以月生为初月晦为尽不置闰分画夜为十更非日不起非夜分不卧见月则饮酒舞歌为乐唐时或称占婆其王所居曰占城高宗永徽至元宗天宝凡三入贡肃宗至德后更号环王迄周宋遂以占城为号宋太祖建隆二年其王遣使来朝表章书于贝多叶以香木函盛之后屡贡方物孝宗淳熙四年占城王以舟师袭真腊国都宁宗庆元以后真腊大举破占城立真腊人为王占城遂为真腊属国矣元世祖至元十六年遣使谕占城十七年占城国王遣使奉表贡方物十九年即其地立省以安抚之既而占城王子专国负固弗服万户何子志等被执遣兵征之卒不能定明太祖洪武时其王遣使来朝寻命使赍诏封为占城国王又遣使往祭其山川颁科举诏于其国后占城与安南国屡构兵中朝遣使谕解之世宗嘉靖二十二年贡使诉安南侵优道阻难归乞遣官护送还国从之

  宾童龙

  宾重龙与占城接壤或言如来入舍卫乞食即其地气候草木人物风土类占城

  满刺加 【即杜典顿逊】

  满刺加在占城南有山出泉流为溪土人淘沙取锡煎成块曰斗锡气候朝热暮寒男女椎结身体黝黑闲有白者则异种也俗淳厚市道颇平明成祖永乐元年遣中官尹庆使满刺加宣示威德及招徕意其酋大喜遣使至京因封为满刺加国王后率其妻子陪臣相继来朝宴赉极厚武宗正德末佛郎机夺其地改名麻六田其所贡物有玛瑙珊瑚犀角象牙蔷薇露苏合油沈速香阿委之属

  阿鲁

  阿鲁亦名亚鲁近满刺加顺风三日夜可至田瘠少收盛艺甘蕉椰子为食明成祖永乐九年阿鲁王遣使来朝十七年其王子复遣使来朝十九年二十一年再入贡

  瓜哇 【即杜典诃陵】

  瓜哇即古阇婆国亦号诃陵近占城行二十昼夜可至为东南诸番之冲水有八节涧乃瓜哇咽喉其建国始于汉宣帝元康元年地广人称性凶悍男女无少长皆佩刀稍忤辄相贼其甲兵为诸番之最字类琐里气候常以夏称岁二稔唐太宗贞观中遣使入贡太宗以玺诏优答高宗上元闲国人推女子为王号悉莫威令整肃道不拾遗代宗大历中诃陵使者三至宪宗元和文宗太和懿宗咸通时皆来朝贡宋太宗淳化三年阇婆国王遣使来朝徽宗大观中复贡元时改名瓜哇世祖至元二十九年诏出师征瓜哇值瓜哇方与邻国葛郎构难即纳降于元诱元兵共攻破葛郎复反政元兵元兵失伤甚众明太祖洪武二年遣使以即位诏谕瓜哇三年又以平定沙漠颁诏于其国其王遣使奉金叶表来朝自是率每岁一至其国自元末分东西二王成祖永乐四年东王为西王所灭宣宗宣德七年入贡者乃西王也其国有新村最饶富中华及诸番商船辐轃其地宝货填溢永乐时其村主自遣使表贡方物

  重迦罗

  重迦罗瓜哇邻国也高山奇秀内有一石洞前后三门可容万人田谷气候与瓜哇略同国无酋长推年长者主之

  日罗夏治 碟里

  日罗夏治与碟里俱近瓜哇俗尚释教明成祖永乐三年各遣使附瓜哇使臣入贡碟里俗人淳物产甚薄日罗夏治止产苏木胡椒

  丁机宜

  丁机宜瓜哇属国也幅员甚狭仅千余家时被柔佛侵扰后以厚币求婚稍获宁处其国以木为城酋所居旁列钟鼓楼出入乘象以十月为岁首民俗类瓜哇物产悉如柔佛酒禁甚严有常税大家皆不饮惟细民无籍者饮之其曹偶咸非笑焉

  苏吉丹

  苏吉丹亦瓜哇属国后讹为思吉港国在山中止数聚落其水潏舟不可泊有地名饶洞者形势平衍商舶皆就此贸易

  柔佛

  柔佛一名鸟木礁林近丁机宜明神宗万历闲其酋好构兵邻国丁机宜与彭亨屡被其患国中覆茅为屋列木为城环以池无事则通商于外有事则召募为兵地不产谷常易米于邻壤俗好持斋见星方食节序以四月为岁首丧用火葬所产有犀象玳瑁片脑没药锡蜡之属

  真腊

  真腊在占城南其县镇风俗同占城一岁数稔以十月为首岁闰悉用九月俗尚释教民俗饶富男女椎结唐神龙后分为二北多山阜者号陆真腊南饶陂泽者号水真腊水真腊地八百里王居婆罗提拔城陆真腊或曰文单曰婆镂地七百里元宗开元天宝时王子率属来朝拜困毅都尉代宗大历中副王及妻来朝献象宪宗元和中水真脑亦遣使入贡后复合为一宋徽宗政和六年遣使鸠摩僧歌等来贡赐以朝服僧歌请服所赐诏从之仍以其事付史馆宁宗庆元中灭占城而并其地更立真腊人为之王明太祖洪武二年遣使赍诏抚谕真腊四年其国遣使奉表朝贡成祖永乐中数被占城侵扰帝敕占城王罢兵修好景帝景泰后其使不常至

  投和

  投和在真腊南设官属无赋税民以多少自输唐太宗贞观中遣使以黄金函奉表并献方物

  婆利

  婆利在占城东南地有大洲多马产火珠大者如鸡卵圜光照数尺日中以艾藉珠辄火出其国法杀人及盗截其手奸者锁其足期年而止祭祀必以月晦盘贮酒殽浮之流水每十一月必设大祭

  三佛齐 【即杜典于陀利】

  三佛齐与占城为邻居真腊阇婆之间所管有十五州气候多热少寒土产红藤紫矿沈香槟榔椰子之属无麦有米豆鹅鸭鸡鱼颇类中土城周数十里椰叶覆屋不输租赋其王号詹卑其国居人多蒲姓庶民皆水居编筏筑室系之于椿欲徙则拔椿去之唐昭宗天佑元年贡方物授其使都番长蒲诃嘌为宁远将军宋太祖建隆元年其王遣使来朝自是迄高宗绍兴孝宗淳熙闲恒通贡明太祖洪武三年遣使诏谕三佛齐其王遣使奉金叶表随入贡八年嗣子表贡请命敕封为王三十年瓜哇据其国改名旧港亦不能尽有其地华人往往寓焉其地为诸番要会俗习水战邻国多畏之

  苏禄

  苏禄近勃泥阇婆明太祖洪武初发兵侵勃泥大获其人畜以阇婆援兵至乃还其国分东王西王峒王而以东王为尊成祖永乐十五年三王子来朝进金缕表文献珍珠宝石等物因并封为国王赐印诰袭衣冠带及鞍马仪仗器物居二十七日三王辞归其东王次德州卒于馆帝遣官赐祭命有司营葬勒碑墓道谥曰恭定乃遣使赍敕封其长子为苏禄国王十八年东王之母遣使来朝贡大珠神宗万历时佛郎机屡攻之城据山险不能下其地少粟麦民率食鱼虾螺蛤倚发缠皂缦煮海为盐酿蔗为酒气候常暑产竹布玳瑁诸物

  勃泥

  勃泥本闇婆属国也所管有十四州以板为城城中居者万余人其王所居屋覆以贝多叶民舍覆以草在王左右者为大人俗以十二月七手为岁节地热多风雨无麦有麻稻及鱼羊无蚕丝用吉贝花织成布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遣使进表贡方物神宗元丰五年复遣使入贡明太祖洪武四年遣使奉金银笺来朝成祖永乐三年诏封勃泥国王赐印符诘命六年王率妃及子弟妹陪臣凡百五十余人来朝贡珍物赐宴奉天门乞封其国之后山为一方镇御制碑文赐之九年嗣王复偕其母来朝至仁宗洪熙元年四入贡嗣后贡使虽稀商人来往不绝

  层檀

  层檀在海南宋神宗熙宁七年始入贡海道便风行百六十日经勿巡古林三佛齐国乃至广州人语音如大食元丰六年使者再至神宗念其绝远赐赉有加

  巴喇西

  巴喇西在南海去中国绝远明武宗正德六年遣使臣来朝进金叶表贡祖母绿珊瑚树等物嘉其远来赐赉有加

  瞻博

  瞻博或曰瞻婆北距兢伽河多野象唐高宗显庆中与婆岸千支弗舍跋若磨腊四国并遣使入贡

  修罗分

  修罗分地近真腊有君长以木为城有胜兵二万其风俗与歌罗舍分甘毕相类甘毕在南海上王名旃陀越摩歌罗舍分在南海南唐时皆入贡方物

  室利佛逝

  室利佛逝一曰尸利佛誓过军徒弄山二千里至其国有城十二地产金永砂龙脑唐高宗咸亨文宗开成闲敷遣使来朝

  名蔑

  名蔑所属有州三十以十二月为岁首赋二十取一唐高宗龙朔初遣使来贡

  单单

  单单与名蔑相近亦有州县其王近行车远乘象唐高宗干封总章时来献方物

  注辇

  注辇去中国最远自古未尝相通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国王罗茶罗乍遣使奉表来贡真宗天禧仁宗明道神宗熙宁时皆遣使奉方物入贡其国城有七重所统有三十一部落产真珠象牙珊瑚槟榔豆蔻之属地宜竹饶花果谷有麦稻及黑绿豆

  马八儿诸国

  马八儿与俱蓝国接壤比余国最大元世祖至元闲玺书招谕诸番占城与马八儿俱奉表称藩而俱蓝诸国未下寻遣广东招讨使杨廷璧招降俱蓝国王王即遣使入贡俱蓝既下余国曰须门那曰僧急里曰南无力曰马兰丹曰那旺曰丁呵儿曰来来曰急兰亦■〈碍,角代石〉皆遣使入贡方物

  △西南

  渝州蛮

  两爨

  东谢

  ■〈牜羊〉牱

  充州

  夜郎

  昆弥

  松外诸蛮

  吐蕃

  朵甘

  长河西鱼通宁远

  董卜韩胡

  乌斯藏大宝法王

  大乘法王

  大慈法王

  阐化王

  赞善王

  护教王

  阐教王

  辅教王

  西天阿难功德国

  尼八刺国 地涌塔国

  麻叶瓮

  陀洹

  南毗

  苏门答刺

  览邦

  澹巴

  百花

  那孤儿

  黎伐

  南渤利

  柯枝

  小葛兰 大葛兰

  锡兰山

  渝州蛮 【即杜典板楯蛮南平蛮】

  渝州蛮其地西南接乌蛮昆明哥蛮大小部族数十居之宋英宗治平中熟夷李光吉梁秀等据其地各有众数千以威势胁诱汉户神宗熙宁三年进兵讨平之以宾化砦为隆化县隶涪州建荣懿扶欢两砦其外居铜佛坝者隶渝州南川县地皆膏腴自光吉等平他部族据有之因命其土人王才进充巡检委之控扼才进死部族无所统数出寇边诏熊本讨平之建为南平军以渝州南川涪州隆化隶焉

  两爨

  两爨蛮自曲州靖州西南至龙和城者谓之西爨白蛮自弥鹿升麻二川南至步头者谓之东爨乌蛮西爨所产多骏马犀象唐太宗贞观时开青蛉弄栋为县东爨居安宁城首领盖聘为西爨归王所袭杀部落各分散

  东谢

  东谢蛮在西蛮之南其南距守宫獠西连夷子地宜五谷众处山汲流以饮无赋税见贵人则执鞭而拜赏有功者以牛马铜鼓犯小罪则杖大罪杀之盗物者倍偿婚姻以牛酒为聘会聚击铜鼓吹角坐必蹲踞唐太宗贞观时酋长谢元深入朝中书侍郎颜师古奏言昔周武王时辽国入款周史书其事为王会篇今万国来朝其冠服实可图写请撰为王会图从之以其地为应州即拜元深为刺史又有南谢首领谢强来朝以其地为庄州授强为刺史

  ■〈牜羊〉牱

  ■〈牜羊〉牱国在昆明东九百里无城郭土郁热多霖雨稻粟再熟无徭役刻木为契风俗物产与东谢同唐文宗开成元年其酋阿佩内属武宗会昌中封其别帅为罗殿王世袭爵其后又封为滇王皆■〈牜羊〉牱蛮也宋真宗景德元年诏西南■〈牜羊〉牱诸国进奉使亲至朝廷者令广南西路发兵援之勿抑其意先是龙光进等来朝上矜其远道人马多毙因诏宜州自今可就赐恩物至是恳请诣阙从之

  充州

  充州蛮即■〈牜羊〉牱别部唐元宗天宝中以充州酋长赵珍裔为黔州都督屡败南诏合罗凤护五溪十余年部落以安德宗贞元宪宗元和以讫文宗开成朝贡不绝

  夜郎

  夜郎国唐置羁縻诸州费珍庄琰播郎夷牂州皆是也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其酋长龙琼琚遣其子并诸州蛮以方物名马来贡乃令作本国歌舞一人吹瓢笙数十辈速袂宛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其曲名曰水曲部族数十独龙氏方氏张氏石氏罗氏五姓最着号五姓蛮其后又有程氏韦氏皆比附五姓故号西南七蕃云

  昆弥

  昆弥国亦称昆明其土歊湿宜秔稻俗逐水草畜牧夏处高山冬入深谷唐高宗咸亨三年其十四姓率户二万内附析其地为殷州总州敦州以安辑之殷州居戎州西北总州居西南敦州居南远不过五百余里近三百里其后又置盘麻等四十一州皆以首领为刺史

  松外诸蛮

  松外诸蛮部族不一唐太宗贞观中嶲州都督刘伯英疏言松外诸蛮率暂附亟叛请击之西洱河天竺道可通也居数岁太宗以将军梁建方发蜀十二州兵进讨酋帅双舍拒战败走杀获甚众诸蛮震骇走保山谷建方谕降者七十余部户十万九千署首领蒙和为县令余众感悦西洱河蛮亦纳款军门

  吐蕃

  吐蕃本西羌属或曰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国多霆电风雹盛夏如中国春时山谷常冰地有寒疠联毳帐以居手奉酒浆以饮稼有麦豆兽多牛马犬羊天鼠之皮可为裘无文字俗重鬼喜浮屠法逐水草无常所其铠冑精良唐太宗贞观八年始遣使来朝后请婚许之渐习华风遣子弟入国学习诗书肃宗至德后因安史之乱攻陷河西陇右之地代宗永泰大历闲再遣使来聘宣宗大中三年吐蕃恐熟为乱唐节度使康季荣等次第收复原秦安乐等三州地及石门等七关唐末其国渐衰弱种类分散无复统一宋太祖建隆二年灵武五部以驼马来贡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嘉勒斯赉遣使来贡请讨西夏以自效仁宗宝元元年诏使击西夏嘉勒斯赉死地遂分惟栋戬最强独有河北之地遣使奉贡常与官军会击西夏自后嗣者俱授官爵贡奉不绝神宗熙宁哲宗元符徽宗崇宁闲三月师于其国遂建熙河一道置郡县辽圣宗统和中来贡元世祖中统时郡县其地设官分职以吐蕃僧帕克斯巴为大宝法王帝师领之嗣者数世明太祖洪武六年大将军徐达征西番既拔河州于是河州以西朵甘乌斯藏等部悉归令故有官者皆至京授职

  朵甘

  朵甘在四川徼外唐吐蕃地南与乌斯藏邻元置宣慰招讨等官分统其众明太祖洪武初遣使招抚遂来朝宴赉遣还继改为行都指挥使司并赐银印复增置招讨司千户等官自是修贡惟谨英宗正统初诸番相率朝贡者八百二十九寨悉赐赉遣归

  长河西鱼通宁远

  长河西鱼通宁远在四川徽外通乌斯藏唐为吐蕃元置安抚司明太祖洪武时长河西土官遣使来贡方物宴赉遣还置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以其酋为宣慰使自是修贡不绝

  董卜韩胡

  董卜韩胡在四川威州之西明成祖永乐九年酋长南葛遣使奉表入朝贡方物置宣慰司景帝景泰三年进秩都指挥使其邻杂谷三年一贡惟董卜许比年一贡所隶别思寨及加渴瓦寺俱通贡

  乌斯藏大宝法王

  乌斯藏在四川西徼外其地多僧无城郭佛书甚多元世祖时尊帕克斯巴为大宝法王锡玉印累入朝贡其徒嗣者咸称国师明太祖洪武初遣使招谕乌斯藏摄帝师遣使朝贡六年自入朝七年遣使来朝请封号赐以玉印成祖永乐元年遣使往征其僧哈里玛入朝封为大宝法王六年辞归自是频年入贡孝宗弘治武宗正德闲或一年两贡神宗万历年闲有自称活佛者求通贡许之此僧有异术即大宝法王及阐化诸王皆奉之诸番王徒拥虚位而已

  大乘法王

  大乘法王亦乌斯藏僧明成祖永乐十年来朝受封仁宗洪熙宣宗宣德闲并来贡宪宗成化四年其王旺布遣使来贡孝宗弘治元年其王桑节斡遣使来贡武宗正德十年请袭封世宗嘉靖十五年偕辅教诸王来贡嗣后奉贡不绝

  大慈法王

  大慈法王亦乌斯藏僧明成祖永乐十二年入朝礼亚大乘法王赐之印诰嗣后时来朝贡宣宗宣德九年入朝封大慈法王

  阐化王

  阐化王亦乌斯藏僧明太祖洪武五年封僧嘉木杨沙克嘉为灌顶国师以抚谕朵甘诸部明年其僧遣酋奉表入贡自是仨年一贡成祖永乐四年封为阐化王十一年命杨三保复使其地领与赞善护教阐教三王共修驿站自是道路毕通其后入贡益频特遣赐之彩币世宗嘉靖三年偕辅教王及大小三十六番请入贡穆宗隆庆三年定令三年一贡其后贡奉不替

  赞善王

  赞善王者灵藏僧也其地在四川徼外视乌斯藏稍近明成祖永乐四年其僧珠卜巴勒遣使入贡命为灌顶国师明年封赞善王自永乐迄英宗正统贡无定期宪宗成化元年始定三岁一贡之例嗣是屡请封袭世宗嘉靖后犹入贡如制

  护教王

  护教王者纳木喀巴勒藏布衮确克僧也明成祖永乐四年遣使入贡授灌顶国师明年封护教王赐印诰遂频岁入贡仁宗洪熙宣宗宣德中并入贡后无嗣爵遂绝

  阐教王

  阐教王者巴勒恭噶僧也明成祖永乐元年其国师端珠卜入贡四年又贡十一年加号大国师又封其僧琳沁巴勒济特为阐教王赐印诰彩币后比年一贡迄世宗嘉靖时修贡不辍

  辅教王

  辅教王者斯达克藏僧也地远于乌斯藏明成祖永乐十一年封其僧纳木喀埒克巴为辅教王通贡使赐予与诸法王等孝宗弘治十二年辅教等四王及长河西宣慰司并附入贡嗣后奉贡不绝

  西天阿难功德国

  西天阿难功德国西方番国也明太祖洪武七年王卜哈鲁遣其讲主来朝贡方物赐文绮及布帛诸物后不复至又和林国师多尔济辰数锡喇卜藏布亦遣其讲主献铜佛舍利及元所授玉印图书等命宴赉遣还明年国师入贡和林非西番其国师则番僧与功德国同时来贡后亦不复至

  尼八刺国 地涌塔国

  尼八刺国在诸藏之西其王皆僧也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命僧智光往其国使并其邻境地涌塔国王马塔纳罗摩遣使入朝贡金塔等方物赐以诰敕彩币二十三年再贡成祖永乐七年遣使来贡以银币赐其嗣王沙葛新的及地涌塔王可般明年来贡封为尼八刺国王赐印十六年来贡命使往报之所经罕诸灵藏巴勒恭噶乌斯藏及野蓝卜纳皆有赐宣宗宣德二年又遣使赐其王与地涌塔王自后贡使不复至又有速睹嵩者亦西方之国永乐三年遣使往招以道远不至

  麻叶瓮

  麻叶瓮在西南海中自古城灵山放舟顺风十昼夜至交栏山其西南即麻叶瓮山峻地平田膏腴收获倍他国煮海为盐酿蔗为酒男女椎结衣长衫围之以布俗尚节义妇丧夫■〈〈牙攵〉上历下〉面剃发终身不改嫁产武瑁木绵黄蜡槟榔花布之属又有葛布及速儿米囊二国明成祖永乐三年遣使赍玺书赐物招谕与麻叶瓮俱未朝贡

  陀洹

  陀洹一曰耨陀洹在古城西南海中自交州行九十日乃至王姓察夫利名婆那国无蚕桑有稻麦麻豆畜有白象牛羊猪俗喜楼居谓为千栏以白氎朝霞布为衣

  南毗

  南毗国在大海之西南自三佛齐便风月余可至国多风王出先期遣兵百余人持水洒地以防飓风播扬精饮食鼎以百计日一易之俗喜战斗习刀矟善射凿白银为钱土产真珠诸色番布其国最远番舶罕到

  苏门答刺

  苏门答刺在满刺加之西或言即汉条枝唐波斯大食二国地与花面国相接俗颇淳地瘠无麦有禾一岁二稔所产玛瑙水晶沈速香胡椒苏木之属四方商贾辐辏其气候朝如夏暮如秋夏有瘴气明太祖洪武中国王遣使奉金叶表入贡成祖永乐中其王与花而王战中矢死子弱不能复仇其妻号于众曰能复此仇者我以为夫共国事有渔翁闻之率众杀花面王其妻遂从之称为老王既而王子年长率部众杀老王而自立老王弟苏干刺逃山中连年率众侵扰王子遣使来诉命中官郑和率兵往捕苏干刺归献阙下国乃宁王子感恩贡方物自后朝贡不绝 【按明洪武十六年有须文达那国王殊旦麻勒兀达朌遣使来朝贡马布兜罗绵等物及蔷薇水沈速诸香赐王大统历锜钞及使臣袭衣或言须文达那即苏门答刺明洪武时所更然亦无确据今从明史之例附见于此】

  览邦

  览邦在西南海中明太祖洪武九年其王遣使奉表来贡永乐宣德中尝附邻国朝贡其地多沙砾麻麦之外无他种山无峰蛮水亦浅浊俗好佛勤祭祀

  澹巴

  澹巴在西南海中明太祖洪武十年其王遣使王表贡方物其国石城瓦屋土衍水清草木畅茂畜产甚伙男女勤耕织市有贸易野无寇盗称乐土焉

  百花

  百花在西南海中明太祖洪武十一年其王遣使奉金叶表贡方物其国中气候恒燠无霜雪多奇花异卉民富饶尚释教

  那孤儿

  那孤儿在苏门答刺之西壤相接地狭止千余家男子皆以墨刺面为花兽形故又名花面国俗淳田足稻禾自耕而食无寇盗明永乐中郑和使其国其酋长常入贡方物

  黎伐

  黎伐在那孤儿之西西接南渤利南大山北大海隶苏门答刺声音风俗与之同明成祖永乐中常随使臣入贡

  南渤利

  南渤利与苏门答刺相近明成祖永乐十年附其使臣入贡俗朴实地少谷多鱼虾其西北海中有山甚高大名帽山西来洋船俱望此山为准宣宗宣德五年使郑和遍赐诸国南渤利与焉

  柯枝

  柯枝或言即古盘盘国与狼牙修接唐太宗贞观中盘盘再遣使贡方物高宗永徽中献五色鹦鹉后不复闻明成祖永乐元年遣使赍诏抚谕其国九年柯枝王可亦里遣使入贡请赐印诰封其国中之山十年遣郑和赍印赐王并撰碑文勒石山土自后闲岁入贡其国俗颇淳气候常热夏多雨田瘠少收诸谷皆产独无麦

  小葛兰 大葛兰

  小葛兰与柯枝接小国也明成祖永乐五年遣使附苏门答刺入贡俗淳土薄收获少仰给榜葛刺奉释教婚丧诸礼多与锡兰山同又有大葛兰者风俗物产多类小葛兰

  锡兰山

  锡兰山或言即古狼牙修明成祖永乐六年郑和使西洋过其地王发兵劫和塞归路和攻拔其城生擒王及妻子头目献俘于朝释之命择其族之贤者诏封为王遂屡入贡宣宗宣德英宗正统天顺年间数遣使来贡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八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九 边防三

 

  边防西

  ○边防西

  序略

  正西

  西北

  △序略

  边防西序略

  (臣)等谨案杜氏边防典西方凡七十五国惟于阗龟兹高昌回鹘诸国名见于宋史至明代于阗尚各自为国其余若楼兰且未姑墨温宿诸国自汉以后即无闻焉盖绝域之外互相兼并若唐之突厥宋之吐蕃明之卫喇特 【旧作瓦刺今改正】 皆曾据有其地也自圣朝平定西域以来天山南北尽入版图今第就前史所载诸国事迹之有可考者胪具于篇若夫海外之国路隔重洋自明永乐时遣郑和等屡以金币招来西洋古里诸国相率踵至其后复有意大里亚国人利玛宝等泛海远来留居中土始有大西洋之称今亦依次列载焉

  △正西

  沙州

  赤斤蒙古

  罕东

  安定

  阿端

  察逊

  哈玛尔

  哈密

  土鲁番

  火州

  柳城

  卫喇特

  龟兹

  于阗

  吐浑

  党项

  大食

  拂菻

  波斯

  撒玛尔罕

  哈鲁

  达尔玛

  实喇哈雅

  塔什罕

  萨兰

  克实

  特尔默

  布哈尔

  养夷

  沙喇斯

  纳苏察罕

  哈喇

  温图珲

  拔达克山

  爱达罕

  喀什噶尔

  伊斯帕罕

  呼喇济

  奇尔玛

  白松虎儿

  敏珠尔

  日落

  默色尔

  都尔苏

  萨哈勒

  罗密

  坤城

  阿苏

  天方

  默德讷

  榜葛喇

  沼纳朴儿

  祖法儿

  木骨都束

  不喇哇

  竹步

  阿丹

  刺撒

  麻林

  忽鲁谟斯

  溜山

  南巫里

  加异勒

  甘巴里

  急兰丹

  沙里湾泥

  千里达 失制比

  古里班卒

  刺泥

  白葛达 黑葛达

  西洋古里

  西洋琐里

  意大里亚

  沙州

  沙州本汉敦煌郡距玉门阳关不远后魏始置沙州唐因之后没没于吐蕃宋入于西夏元为沙州明成祖永乐二年酋长肯吉楞 【旧作困即来今改正】 敏珠尔 【旧作买住今改正】 率众来归命置沙洲卫授为指挥使英宗正统中甘肃镇降任礼收其全部入塞居甘州沙洲遂空先是太宗置哈密沙洲赤斤罕东四卫于嘉峪关外屏蔽西陲至是沙州先废而诸卫亦渐不能自立

  赤斤蒙古

  赤斤蒙古汉敦煌郡地唐属瓜州广德后没于吐蕃宋时为西夏所据元时为瓜州地明成祖永乐二年诏建赤斤蒙古千户所以塔尔尼 【旧作塔力尼今改正】 为千户赐诰印寻升卫正德闲士鲁番犯肃州赤斤当其冲每遭蹂躏乃徙部众于肃州其城遂空

  罕东

  罕东在赤斤蒙古南嘉峪关西南汉敦煌郡地明太祖洪武三十年酋索诺穆济喇斯 【旧作镇南吉刺思今改正】 遣使入贡诏置罕东卫授指挥佥事成祖永乐后数入贡武宗正德中土鲁番犯肃州遂弃城内徙又其部人安札 【旧作奄章今改正】 与种类不相能率其众逃居沙洲境部落曰繁宣宗宣德七年命其子为指挥使宪宗成化中奏请自为一卫朝廷从之置为罕东左卫正德十一年土鲁番以兵胁之不克自立相率内徙

  安定

  安定本名为萨里辉和尔 【旧作撒里畏兀儿今改正】 东近罕东北迩沙州南接西番元封宗室布延特穆尔 【旧作小烟帖木儿今改正】 为宁王镇之明太祖洪武七年遣使朝贡改封安定王十年王为其部沙喇 【旧作沙刺今改正】 所弒王子巴勒桑实哩 【旧作板咱失里今改正】 复雠诛沙喇寻又为沙喇部将所杀其众遂衰二十九年复立安定卫授其酋官以安部众成祖永乐闲安定王孙雅布丹 【旧作亦攀丹今改正】 来朝自陈家难诏仍令袭爵武宗正德时蒙古纵掠邻境安定部众从此残亡

  阿端

  阿端在萨里辉和尔之地明太祖洪武八年置卫后为多尔济巴勒 【旧作朵而只把今改正】 所破其卫遂废成祖永乐间酋长小辪呼尔察 【旧作忽鲁札今改正】 来朝请复置卫即授为指挥佥事洪熙时察逊 【旧作曲先今改正】 酋伞济斯 【旧作散即思今改正】 胁阿端指挥苏尔丹 【旧作琐鲁丹今改正】 邀劫朝使苏尔丹惧而远窜宣宗宣德中赦其子珠札干 【旧作真只罕今改正】 复率所部还居本土迄英宗正统朝数入贡后不知所终

  察逊

  察逊在肃州西南汉西羌唐吐番也元设察逊达兰 【旧作答林今改正】 元帅府明太祖洪武时酋长入贡命设察逊卫官其人为指挥武宗正德七年蒙古酋阿尔托苏 【旧作阿尔秃厕今改正】 额布勒 【旧作亦不刺今改正】 窜居青海察逊为所蹂躏部族窜徙其卫遂亡

  哈玛尔 【旧作哈梅里今改正】

  哈玛尔地近甘肃元诸王乌纳实哩 【旧作兀纳失里今改正】 居之明太祖洪武十三年濮英请略地开哈玛尔之路乌纳实哩惧遣使来朝贡时西域来贡者多为哈玛尔所遏命刘真等讨之攻破其城乌纳实哩率家属遁去二十五年遣使贡马骡请罪纳之

  哈密

  哈密东去嘉峪关千余里汉伊吾应地唐为伊州五代时号胡卢碛宋入于回纥元末以威武王呼纳实哩 【旧作忽纳失里今改正】 镇之寻改为肃王明成祖永乐二年改封其弟恩克特穆尔 【旧作安克帖木儿今改正】 为忠顺王寻设哈密卫以其头目为指挥千百户等官英宗正统中其王达干实哩 【旧作倒民答失里今改正】 为卫喇特酋额森 【旧作也先今改正】 所胁服武宗正德时土鲁番夺哈密据之屡入寇世宗嘉靖中依廷议置哈密不问而其地遂为土鲁番所有迄穆宗隆庆后犹有入贡者然非忠顺王苗裔矣 【按元史诸王表不载呼纳实哩封王事明成祖实录载李至刚等议奏恩克特穆尔之兄呼纳实哩初封威武王改封肃王其弟应仍袭王爵并见西域傅】

  土鲁番

  土鲁番即古高昌唐太宗贞观中以其地为西州元宗时陷没乃复为国其地颇有回鹘居之故亦谓之西州回鹘宋太祖建隆三年西州回鹘阿多 【旧作阿都今改正】 等四十二人以方物来贡干德三年西州回鹘遣僧法渊献佛牙琉璃器琥珀盏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其王始称西州外生师子王阿尔萨兰 【旧作阿斯兰今改正】 汗遣都督苏默昆 【旧作索麦温今改正】 来贡太宗遣供奉官王延德等使高昌及还叙其行程具详宋史元太祖平西域置达噜噶齐监治之明初号土鲁番成祖永乐十三年吏部员外郎陈诚使西域土鲁番遣使随入贡授都督都指挥等官仁宗洪熙元年其酋音济彻尔 【旧作尹吉儿察今改正】 复率部落来朝宣宗宣德三年其子复来朝初其地介诸部闲甚微弱后火州柳城皆为所并国日强西域颇为扰然自成化迄万历朝贡不绝

  火州

  火州地多山青红若火故名地宜五谷畜产明成祖永乐中其酋长遣使朝贡

  柳城

  柳城与火州密迩土宜穄麦豆麻有小葡萄甘而无核名琐琐葡萄气候常和男子椎结其语音类辉和尔 【旧作畏兀儿今改正】 明成祖永乐中常遣使入贡凡中朝遣使及其酋长入贡多与火州及土鲁番偕后土鲁番强柳城及火州并为所灭

  卫喇特

  卫喇特蒙古部落也在鞑靼之西土鲁番之北元亡其强臣蒙克特穆尔 【旧作猛可帖木儿今改正】 据之后其众分而为三其渠曰玛哈穆特 【旧作马哈木今改正】 曰太平曰巴图博啰 【旧作把秃孛罗今改正】 而玛哈穆特尤雄于部内数与鞑靼酋长阿噜台 【旧作阿鲁台今改正】 相雠明成祖永乐时噜台既受封为和宁王玛哈穆特等亦内附乃封玛哈穆特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正巴图博啰为安乐王赐以印诰自是岁一入贡后卫喇特渐骄拥兵将入犯帝乃亲征破其众于和拉和实衮 【旧作忽兰忽失温今改正】 追至图拉 【旧作土刺今改正】 河而还玛哈穆特复修贡职其子托欢 【旧作脱欢今改正】 嗣封顺宁王于宣宗宣德年闲袭杀阿噜台欲自称汗 【旧作可汗今改正】 而众不附乃求元后托克巴哈 【旧作脱脱不花今改正】 立之自为丞相居漠北凡蒙古诸部俱属焉托欢死额森嗣称太师众益强托克托巴哈不能制英宗正统时额森胁诸番大举入寇明师覆于土木既而额森弒其主自立以其次子为太师东自乌梁海 【旧作兀良哈今改正】 西至赤斤哈密皆受约束额森入贡自称田盛大汗帝诏称为卫喇特汗景帝景泰中阿拉 【旧作阿刺今改正】 知院攻额森杀之额森诸子退归卫喇特不复杂居漠北世宗嘉靖以后为哈密土鲁番所隔其承袭代次无可考

  龟兹

  龟兹其土宜麻麦秔稻蒲萄出黄金善歌乐喜浮图法唐置安西都护府武后时言事者请弃之不许宋自仁宗天圣至景佑入贡者五最后赐以佛经一藏神宗熙宁哲宗绍圣闲屡遣使入贡其国主自称帅子王或称西州龟兹或称龟兹回鹘

  于阗

  于阗自唐安史乱后不复通中国晋高祖天福中其王李圣天遣使来贡高祖遣供奉官张匡邺持节册为大宝于阗国王宋太祖建隆二年圣天遣使贡圭一以玉为柙其使言国城东有白玉河西有绿玉河次西有乌玉河源出昆仑山每岁秋国人取玉于河谓之捞玉后朝贡屡至辽圣宗统和开泰闲俱入贡金时遣玛拉噶 【旧作满刺哈今改正】 萨玛丹 【旧作撒木丁今改正】 等贡玉璞明成祖永乐闲屡遣使入贡神宗万历时亦闲入贡西域诸国葱岭以南撒玛尔罕 【旧作撒马儿罕今改正】 最大其北则于阗最大桑麻禾黍宛然中土行贾诸番能致富庶

  吐浑

  吐浑本号吐谷浑 【案辽史太宗左纪称来贡者有吐谷浑吐浑百官志折面属国官有吐谷浑国王府吐浑国王府然五代史傅内所称吐浑白承福事即辽史吐谷浑事盖本为一国故传首云吐浑本号吐谷浑今从之】 或曰乞伏干归之曲裔唐肃宗至德中为吐蕃所攻部族分散其内附者唐处之河西其大姓有慕容拓跋赫连等族懿宗时赫连铎拜大同军节度使为晋王所破后唐庄宗时有白承福者依中山北石门为栅庄宗为置宁朔奉化两府以承福为都督赐姓名为李绍鲁晋高祖立割雁门以北入于契丹于是吐浑为契丹役属苦其苛暴安重荣镇成德有异志阴遣人招吐浑入塞承福自五台山入处中国契丹大怒遣使者责诮高祖高祖遣供奉官张澄率兵搜索忻代等州山谷中驱出之然晋亦苦契丹思得吐浑为缓急之用阴遣刘知远镇太原慰抚之后出帝与契丹绝盟拜承福大同军节度使契丹与晋相拒于河承福以兵从出帝御之是岁大热吐浑多疾死乃遣承福归刘知远侵之承福谋出塞知远杀承福及其大姓获牛马资财巨万计其余众以别部王义宗主之辽太祖天赞三年攻拔其城自天显至圣宗统和岁通贡兴宗重熙时以吐浑多鬻马于夏诏沿边塞防之自后无闻

  党项

  党项西羌别种或曰即古析支也地三千余里有栋宇不耕稼地寒五月草升八月双降无文字候草木记岁唐太宗贞观至高宗上元闲其国人内附散居西北边宪宗元和以后颇相率为盗贼及会昌初武宗置三使以统之在邠宁鄜延者为一使在盐夏长泽者为一使在灵武麟胜者为一使自后唐同光以后大姓之强者各自来朝贡宋太祖建隆二年图默勒 【旧作析也理今改正】 来朝授为代州刺史开宝元年首领屈遇率十二部归顺嗣是相率来贡辽太祖神册元年太祖亲征党项等部平之二年党项来贡自后叛服不常

  大食

  大食自唐元宗开元初遣仗来贡其南有都盘等六国天宝六载怕遣使入朝并封为王宋太祖干德四年僧行勤游西域因赐王书以招怀之开宝元年遣使来朝贡后屡贡方物辽太祖天赞三年来贡圣宗时遣使进象及方物为子察克 【旧作册割今改正】 请婚以王子班郎君胡思圣女噶老 【旧作可老今改正】 为公主嫁之

  拂菻

  拂菻或言即古大秦国也东南与波斯接其俗无瓦捣白石为末涂屋上其坚密光润如王石唐太宗贞观时遣使献方物后大食强盛拂菻每岁输金帛属之元宗开元时复来朝贡宋神宗元丰四年其王遣大首领来献鞍马刀剑真珠哲宗元佑六年其使两至元末其国人尼古尔 【旧作匿古伦今改正】 入中国及明太洪武四年太祖召见命赍诏书还谕其主复命使臣布拉 【旧作普刺今改正】 赍书敕彩币招谕之乃遣使入贡后不复至

  波斯

  波斯地近拂菻气常歊热人知耕种畜牧产珊瑚唐高宗龙朔间以疾陵城为波斯都浚府拜其王为都督俄为大食所破其国渐微元宗开元天宝闲遣使者十辈献玛瑙杯等物辽太祖天赞二年来贡

  撒玛尔罕

  撒玛尔罕或云即汉罽宾隋为漕国唐复名罽宾高宗显庆三年以其地为修鲜都督府中宗神龙初即拜其王督诸军事元宗开元七年遣使献天文书及秘方奇药后其王以年老请以子布琳哲伯 【旧作拂林罽婆今改正】 嗣许之天宝四年复册其子本布准 【旧作勃匐准今改正】 袭王肃宗干元初使者入贡元太祖平西域尽以诸王驸马为之君长易前代国名以蒙古语遂名罽宾为撒玛尔罕元末为之主者驸马特穆尔 【旧作帖木儿今改正】 明洪武中太祖欲通西域屡遣使招谕而遐方君长未有至者二十年撒玛尔罕王特穆尔首遣回回玛拉噶富实 【旧作非思今改正】 等来朝贡自是频岁贡马驼成祖永乐迄神宗万历或比年或闲岁或三年辄入贡皆有赏给其国东西三千余里地宽平土壤膏腴王所居城广十余里民居稠密西南诸番之货皆聚于此号为富饶俗禁酒人物秀美工巧过于哈哈喇 【旧作哈烈今改正】 而风俗土产多与之同

  哈鲁 【布达实克附 哈鲁旧作里娄布达实克旧作把丹沙今并改】

  哈鲁近撒玛尔罕世为婚姻其地山川草木禽兽多黑明宣宗宣德七年始遣使来朝贡方物景帝景泰四年偕邻境三十一部来贡马驼及玉石等物宪宗成化十九年与沙喇思 【旧作失刺思今改正】 撒玛尔罕来贡又有布达实克景泰闲尝入贡至是亦遣使与哈鲁偕至

  达尔玛 【旧作荅尔密今改正】

  达尔玛服属撒玛尔罕地不满百里人不满万家无城郭上下皆居板屋刑止棰扑明成祖永乐中遣使朝贡赐文绮茶药诸物

  实喇哈雅 【旧作沙鹿海牙今改正】

  实喇哈雅西去撒玛尔罕五百余里城居小冈上西北临河南近山西有大沙洲地生臭草高尺许枝叶如盖煮其液成膏即阿魏也又有小草丛生秋深露凝食之如密煮为糖番名达郎古宾明成祖永乐间李达陈诚使其地其酋即遣使奉贡宣宗宣德七年命中官李贵齐敕谕其酋赐金织文绮彩币

  塔什罕 【旧作达失干今改正】

  塔什罕西去撒玛尔罕七百余里多园林饶果木土宜五谷民居稠密明李达陈诚李贵先后奉使至焉

  萨兰 【旧作赛兰今改正】

  萨兰西去撒玛尔罕千余里在塔什罕之东有城郭四面平旷居人繁庶五谷茂植亦饶果木元太祖时都元帅辪塔喇海 【旧作薛塔刺海今改正】 从征萨兰诸国以炮立功即此地也明李达陈诚李贵之徙亦赍物赐之

  克实 【旧作渴石今改正】

  克实在撒玛尔罕西南城周十余里四面水田东南近山中有园林颇宏丽元特穆尔驸马居也又西三百里大山屹立中有石峡出峡口有石门色似铁路通东西番人号为铁门关设兵守之元太祖驻此遇一角兽能人言以问耶律楚材对曰此瑞兽名角端能言四方语好升恶杀帝为班师盖其地近东印度矣

  特尔默 【旧作迭里迷今改正】

  特尔默在撒玛尔罕西南去哈喇二千余里有新旧二城相去十余里其酋长居新城居民仅数百家畜牧蕃息明李达陈诚尝使其地

  布哈尔 【旧作卜花儿今改正】

  布哈尔在撒玛尔罕西七百里节序常温宜五谷桑麻多丝棉布帛亦饶六畜明成祖永乐十三年陈诚自西域还所经哈喇等凡十七国悉详其山川人物风俗为使西域记以献宣宗宣德七年命李达抚谕西域布哈尔皆与焉

  养夷

  养夷在撒玛尔罕萨兰及伊里巴拉 【旧作亦力把力今改正】 蒙古诸部落闲数相侵掠无宁居以故人民亡散止戍卒百余人居孤城明成祖永乐间陈诚至其地

  沙喇斯

  沙喇斯近撒玛尔罕成祖永乐中遣使偕哈喇等八国入贡命李达等偕其使往劳之自后每偕他国来悉与厚赐至世宗嘉靖三年与旁近三十部俱至从使者所乞量与蟒衣膝襕磁器布帛

  纳苏察罕 【旧作纳失者罕今改正】

  纳苏察罕东去沙喇斯数日程皆舟行城东平原饶水草宜畜牧马有数种小者高不过三尺俗重僧所至必供饮食然好气健斗明成祖永乐中尝遣使朝贡

  哈喇

  哈喇一名黑鲁在撒玛尔罕西南去嘉峪关绝远其国在西域最强大王所居城方十余里垒石为屋平方若高台虚敝数十闲牕牖门扉绘以金碧地铺毡罽不祭祖宗鬼神惟重拜天之礼俗尚侈靡土产白盐金银铜铁之属多育蚕善为纨绮果木谷兽甚繁元驸马特穆尔既君撒玛尔罕又遣其子萨哈勒 【旧作沙哈鲁今改正】 据哈喇明成祖永乐七年来朝贡因其使臣遣使诏谕之诸国使并至序哈喇于首自是贡使常至英宗正统三年仍贡马及玉石其旁温图珲 【旧作淹都淮今改正】 等国并隶焉

  温图珲

  温图珲西南去哈喇千余里东北去撒玛尔罕亦如之土产膏腴民物繁庶明自成祖永乐八年至十四年偕哈喇通贡

  拔达克山 【旧作八答黑商今改正】

  拔达克山在温图珲东北城周十余里地广无险阻民俗富饶明成祖永乐六年命李达赐其酋敕书彩币谕以往来通商之意十八年遣使来贡命陈诚等往报之英宗天顺时复入贡

  爱达罕 【旧作俺的干今改正】

  爱达罕明成祖永乐十一年与哈喇并贡十四年鲁安使哈喇诸国便道赐其酋长文绮然地小不能常贡

  喀什噶尔 【旧作哈实哈儿今改正】

  喀什噶尔明成祖永乐六年李达等赍敕招之即奉命十一年遣使入朝贡方物宣宗宣德时亦来贡自后贡使不常至

  伊斯帕罕 【旧作亦思弗罕今改正】

  伊斯帕罕地近爱达罕明成祖永乐中遣使贡狮豹西马宣宗宣德六年宪宗成化十九年并来贡

  呼喇济 【旧作火刺扎今改正】

  呼喇济四围皆山鲜草木水流曲折亦无鱼虾城仅里许悉土屋酋所居亦卑陋俗尚佛明成祖永乐十四年遣使朝贡命所经地皆礼待孝宗宏洽五年其地回回布鲁完 【旧作珀鲁弯今改正】 等由海道贡玻璃玛瑙诸物不纳赐道里费遣还

  奇尔玛 【旧作乞力麻儿今改正】

  奇尔玛勒西南傍海东北林莽深密多猛兽毒虫交易用铁钱明成祖永乐中遣使贡兽皮鸟羽罽褐

  白松虎儿

  白松虎儿旧名速麻里儿相传有白虎出松林中不伤人亦不食他兽旬日后不复见国人异之曰此西方白虎所降精也因改国名其地无大山亦鲜林木无毒虫猛兽之害然物产甚薄明成祖永乐中贡

  敏珠尔 【旧作敏真今改正】

  敏珠尔明成祖永乐中来贡其国地广多高山日中为市诸货骈集

  日落

  日落明成祖永乐中遣使来贡孝宗宏治元年复贡秦求求纻丝夏布磁器予之

  默色尔 【旧作米昔儿今改正】

  默色尔亦名密思儿明成祖永乐中遣使朝贡英宗正统六年复来其地极远后不复至

  都尔苏 【旧作讨来思今改正】

  都尔苏周不百里城近山俗佞佛土宜穄麦产牛羊马驼有布缕毛褐明宣宗宣德六年入页劳赐之以地小不能常贡

  萨哈勒 【旧作沙哈鲁今改正】

  萨哈勒山川环抱饶畜产人性惇直耻斗好佛明永乐中遣七十七年来贡

  罗密 【旧作鲁迷今改正】

  罗密去中国绝远明也宗嘉靖三年遣使入贡二十二年复偕天方诸国贡良马及方物二十七年三十三年并入贡

  坤城

  坤城西域回回之种明宣宗宣德五年使臣来朝贡马驼后常贡

  阿苏 【旧作阿速今改正】

  阿苏与天方相近幅员甚广城倚山面川南流入海寒暄适中俗敬佛畏神好施恶斗明成祖永乐中其酋遣使贡马及方物宴宝如制以地远不能常贡英宗天顺七年命都指挥白全等使其国

  天方

  天方古筠冲地亦名天堂又曰默伽四时皆春土沃饶稻男子削发以布缠头妇人编发盘头相传回回设教之祖曰玛哈穆特 【旧作马哈麻今改正】 者首于此地行教死即葬焉墓顶常有光后人遵其教不衰有礼拜寺寺分四方其层次高下如塔状每见月初生其王及臣民咸拜天号呼称扬以为礼明宣宗宣德七年国王遣臣沙瓛贡方物世宗嘉靖间偕撒玛尔罕土鲁番诸国贡马及方物后五六年一贡迄神宗万历中不绝

  默德讷 【旧作默德那今改正】

  默德讷回回祖国也地近天方有城池宫室田园市肆俗重杀不食豕肉常以白布缠头相传其初国王玛哈默特 【旧作谟罕蓦德今改正】 生而神灵臣服西城诸国诸国尊为巴延鄂拉 【旧作别诸契尔今改正】 犹华言天使也明宣宗宣德年间其酋长遣使偕天方使臣来贡

  榜葛喇

  榜葛喇为五印度之一唐时有五天竺又名五印度高宗干封二年五天竺并来朝元宗开元时中天竺遣使三至南天竺二至献五色能言鸟北天竺一至周太祖广顺三年西天竺僧萨满多等十六族来贡名马宋太祖干德二年沧州僧道圆自西域还太祖召问所历风俗山川道里一一能记开宝后天竺僧持梵夹来献者不绝榜葛喇者即东印度也明成祖永乐中遣使朝贡英宗正统三年又表贡其国地大物阜聚货通商繁华类中国四时气候常如夏土沃一岁二稔俗淳庞有文字男女勤于耕织其王敬天朝拜迎诏其贡物亦繁

  沼纳朴儿 【迪里附】

  沼纳朴儿在榜葛喇西或言即中印度古所称佛国也明成祖永乐十年遣使者赍敕抚谕其国赐王额布勒金绒锦金织文绮彩帛等物十八年又敕论赐之彩币然其王以去中国绝远朝贡不至又有迪里国近沼纳朴儿成祖永乐十年遣使招谕赐赉之

  祖法儿

  祖法儿东南大海西北重山天时常着八九月五谷蔬果诸畜咸备人体颀硕俗尚回回教多建礼拜寺土产马驼乳香沈香等物明成祖永乐中遣使朝贡宣宗宣德中又至

  木骨都束

  木骨都东明成祖永乐十四年遣使与不喇哇麻林诸国奉表朝贡命郑和赍敕及币往报之二十一年贡使又至宣宗宣德五年和复往颁迢谕其国滨海地旷硗瘠少收岁常旱不产木亦如忽鲁谟斯迭石为屋及用鱼腊以饲牛羊马驼云

  不喇哇

  不喇哇与木骨都东接壤明成祖永乐十四年至二十一年凡四入贡并与木骨都束偕郑和亦两使其国傍海而居地广斥卤不可耕专捕鱼为食少草木亦迭石为屋以居

  竹步

  竹步亦与木骨都束接壤风土略同明成祖永乐中尝入贡

  阿丹

  阿丹在古里之西明成祖永乐中遣仗奉表贡方物凡四至宣宗宣德五年命郑和赍敕宣谕八年复入贡或言唐永徽年闲有丹丹国贡方物即其地地膏腴饶粟麦气候常和人性强悍蔬果畜产咸备惟无草木其居亦皆迭石为之

  刺撒

  刺撒明成祖永乐十四年遣使来贡命郑和报之凡三贡皆与阿丹不喇哇诸国偕后不复至其国傍海气候常热田瘠少收风俗悉与竺步诸国同

  麻林

  朮林去中国极远明成祖永乐十三年遣使与诸番贡麒麟天马神鹿等物帝御奉天门受之十四年又贡方物

  忽鲁谟斯

  忽鲁谟斯西洋大国也在古里西北明成祖永乐十二年遣陪臣奉金叶表贡马及方物自是凡四贡郑和亦再使至其国宣宗宣德八年贡使至英宗正统元年附瓜哇舟还国嗣后遂绝其国居西海之极有霜无雪多露少雨土瘠寡谷麦人多白皙丰伟廛肆百物具备惟禁酒牛羊马驼皆噉鱼腊不产草木迭石为屋有三四层者

  溜山

  溜山明成祖永乐十四年其王遣使来贡自后三贡并与忽鲁谟斯诸国偕宣宗宣德五年郑和使其国后不复至其国居海中倚山聚居气候常热土薄谷少婚丧诸礼多类忽鲁谟斯又有国曰比刺曰孙刺郑和亦常赍敕往以去中华绝远贡使不至

  南巫里

  南巫里明成祖永乐九年遣使与急兰丹加异勒诸国偕来贡物十四年再贡

  加异勒

  加异勒明成祖永乐九年其酋长葛小者麻遣使奉表贡方物赐宴及币钞郑和再仗其国后凡三入贡宣宗宣德八年又偕阿丹等十一国来贡

  甘巴里

  甘巴里明成祖永乐十二年遣使来朝贡方物十九年再贡遣郑和报之宣宗宣德八年其王儿哇刺扎遣使来贡英宗正统元年附瓜哇舟还国

  急兰丹

  急兰丹明成祖永乐九年其王遣仗朝贡十二年命郑和赍敕奖之

  沙里湾泥

  沙里湾泥明成祖永乐十四年遣使来献方物命郑和赍币赐之

  千里达 失制比

  千里达失刺比明成祖永乐十六年并遣仗来贡方物其仗俱赐之冠带彩币其王有君赐

  古里班卒

  古里班卒明成祖永乐中常入贡其土瘠谷少物产亦薄

  刺泥

  刺泥明成祖永乐元年其国中回回哈只马哈等来贡方物其外若夏刺比若奇刺泥若窟察泥若舍刺齐若彭加那若八可意若乌沙刺踢若坎巴若呵哇若打回成祖永乐中俱尝遣仗朝贡其风土物产无可稽

  白葛达 黑葛达

  白葛达明宣宗宣德元年遣仗入贡其使臣言遭风破舟贡物尽失乞恩货之赐之冠带俾归见国主庶几免责许之使附邻国贡舟还国宴赐悉如礼其国土地瘠薄崇释教又有黑葛达亦以宣宗宣德时来贡国小民贫尚佛畏刑二国俱以铁铸钱

  西洋古里

  西洋古里地最大与僧迦密迩西洋诸番之会也去中国甚远西濒大海其人淳厚行者让道路不拾遗喜事浮屠半崇回教富家多植椰子树至数千其它蔬果畜产多类中国明成祖永乐时遣使朝贡赐印诰及文绮是时诸番使臣充斥于庭以古里大国特序其使者于首嗣是屡偕诸国入贡

  西洋琐里【琐里附】

  西洋琐里明太祖洪武二年命使臣刘叔勉以即位诏谕其国三年平定沙漠复遣使臣颁诏其王别里提遣使奉金叶表献方物赐文绮纱罗诸物甚厚永乐年间复遣使偕古里阿丹等十五国来贡土产胡椒附载与民市又有琐里国近西洋琐里而差小太祖洪武三年命使臣赍诏抚谕其国五年王卜纳的遣使朝贡并献其国土地山川图

  意大里亚

  意大里亚国居大西洋中自古不通中国明神宗万历时其国人利玛宝至京师为万国全图言天下有五大洲其说荒渺莫考利玛宝至中官马堂以其方物进献帝嘉其远来假馆授餐给赐优厚利玛宝遂留不去其人奉天主耶苏教自是充斥中土好异者咸尚之其所言风俗物产亦多夸大不足具述

  △西北

  伊里巴拉

  准布

  突厥

  回鹘

  黠戛斯

  沙陀

  伊里巴拉

  伊里巴拉在肃州西北三千余里地极寒深山穷谷六月亦飞雪或曰即古焉耆或曰即古龟兹元名其地为伯实巴里 【旧作别失八里今改正】 世祖设宣慰司寻改为帅府其后以诸王镇之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国王哈达拉和卓 【旧作黑的儿火今改正】 遣使贡马赐其王彩币十表里其使者皆有赐成祖永乐四年贡璞玉十六年布色 【旧作不思今改正】 弒其从兄王诺果沙扎该 【旧作纳黑失只罕今改正】 自立为王徒其部落西去更号伊里巴拉宣宗宣德后屡入贡

  准布 【旧作阻卜今改正】

  准布不详其始辽时岁来朝贡圣宗常置准布等部节度使天祚寺常来贡

  突厥

  突厥唐末为诸部所侵部族散微五代之际常来朝贡辽时朝贡无常有事则助军号属国军

  回鹘

  回鹘 【郎杜典回纥】 匈奴之别裔本名回纥唐宪宗元和中讹为回鹘五代时常来朝贡宋太祖建隆二年遣使臣来朝献后屡贡方物徽宗宣和中因入贡散而之陕西诸州贸易留久不归朝廷恐其为边害诏禁止之辽太祖天显十二年九月回鹘遣使来贡十月遣使贺永宁节太宗会同四年特赐旌旗弓剑衣马七年回鹘遣使请婚不许

  黠戛斯

  黠戛斯 【即杜典结骨】 古坚昆国亦曰居勿其君曰阿热遂姓阿热氏驻牙青山唐肃宗干元中为回纥所破其部众渐微至辽尝遣使入贡

  沙陀

  沙陀有大碛名沙陀故以为号其众趫悍善斗唐时号沙陀军辽太祖时讨降之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九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五十  边防四

 

  边防北

  ○边防北

  序略

  正北

  东北

  △序略

  边防北序略

  (臣)等谨案杜氏边防典北方凡四十一部其见于新旧唐书者惟契丹奚室韦铁勒数部而已盖塞北之地多逐水草而居自古称为行国故其疆域之分并于考证较难大约汉之匈奴及乌桓鲜卑至元魏为蠕蠕隋唐为突厥唐末为契丹而其余诸国则皆其所属之小部落也宋史外国传止载东西南三方明史于北边亦但有鞑靼一传盖辽之得国本先于宋迤北之地皆非宋有元则起自沙漠抚定中原逮明有天下而元之后裔仍据有漠北终明之世不相统属今仍明史之名录而载之闲亦采辽金时入页诸部列着于篇

  △正北

  鞑靼

  朵颜 泰宁 福余

  鬼国

  珠巴克

  鸟尔古

  契丹附近诸国

  铁甸

  鞑靼

  鞑靼即蒙古故元后也明初元顺帝殂手应昌其子阿裕实哩达喇 【旧作爱猷识理达腊今改正】 嗣立徒于和宁传其次子特古斯特穆尔 【旧作脱古思帖木儿今改正】 驻捕鱼儿海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为明将蓝玉所败走至图拉河为其下伊苏岱尔 【旧作也速迭儿今改正】 所弒部落多溃其族乌纳实哩 【旧作兀纳失里今改正】 收散亡居和宁之西复为明都督刘真等所破自特古斯特穆尔后五传至衮特穆尔 【旧作坤帖木儿今改正】 皆被杀远族果勒齐 【旧作鬼力赤今改正】 篡位称汗始去国号称鞑靼其下以非顺帝裔不附酋长阿噜台等杀果勒齐而迎元后巴延实哩 【旧作本雅失里今改正】 立以为汗成祖永乐六年以书谕之不报命淇国公邱福统五将军出塞击之师歼焉八年帝亲征巴延实哩惧欲与阿噜台俱西阿噜台不从君臣始各自为部巴延实哩西奔明师追败之于鄂嫩 【旧作干难今改正】 河还师遇阿噜台复破之十年巴延实哩为卫喇特玛哈穆特所杀时阿噜台强盛数与卫喇特相攻元裔益微其后阿噜台为卫喇特所蹙内附封为和宁王仁宗洪熙时阿噜台数败于卫喇特乃率其属东走鸟梁海驻牧辽塞宣宗宣德中阿噜台为元裔托克托巴哈所袭孳畜略尽未几为卫喇特玛哈穆特之子牝欢所杀而立托克托巴哈为汗以阿噜台之众属之托欢自为丞相托欢之子额森嗣益桀骜自雄托克托巴哈不能制后疑其主托克托巴哈与中国通攻杀之额森自为汗寻亦为其下所杀部中共立托克托巴哈之子号小王子是时鞑靼诸部多互相雄长其后元裔数传至卜齐 【旧作卜赤今改正】 嗣为小王子徒帐东方为察哈尔而诸部之在西北边者甚众若济农谙达 【旧作吉囊俺答今改正】 之属其众益强时为边患与明相终始云

  朵颜 泰宁 福余

  朵颜泰宁福余 【即杜典库莫奚】 其地为乌梁海唐时号库莫奚后服属契丹元为大宁北境明太祖洪武初相率内附遂置大宁都司营州诸卫封皇子权为宁王镇焉数为鞑靼所抄二十二年诏以乌梁海之地置三卫指挥使司各领其众以为声援自大宁前抵喜峰口近宣府曰朵颜自锦义历广宁至辽河曰泰宁自黄泥洼踰审阳铁岭接开原曰福余惟朵颜地最险而强成祖从燕起靖难兵患宁王蹑其后因厚赂三卫以说之来师行宁王饯诸郊三卫一呼尽起西拥宁王入关从战有功成祖既立徒宁王南昌徒都司于保定而尽割大宁地畀三卫以偿前劳英宗正统以后窜处迤北与卫喇特时出扰边朝廷命将击破之其后叛服不常

  鬼国

  鬼国元世祖至元十七年三月诏讨之命以蒙古军及哈喇章 【旧作哈刺章今改正】 军西州约罗 【旧作药刺今改正】 万嘉弩 【旧作万家奴今改正】 军阿尔哈雅 【旧作阿里海牙今改正】 军数道并进寻复招谕之至九月其国主阿怡 【旧作阿察今改正】 降自后叛服不常

  珠巴克 【旧作木不姑今改正】

  珠巴克辽太宗时来贡至圣宗之世诸部皆叛兴宗时复来贡又有迪里 【旧作敌烈今改正】 五国辽寺皆来贡

  鸟尔古 【旧作乌古今改正】

  乌尔古为辽太祖所征服太宗时常来贡穆宗时乌尔古叛掠居民财物遣林牙萧干讨之圣宗以后叛服不一后服属于金

  契丹附近诸国 【契丹在隋唐之世已载杜典其后事迹备详辽史兹取胡峤所记录其附近诸国部落】

  契丹西北至乌库哩 【旧作妪厥律今改正】 其人长大最勇邻国不敢侵又其西哈噶其 【旧作辖戛今改正】 又其北单于突厥又北黑军子又北牛蹄突厥其地尤寒又北狗国手搏猛兽语类犬嗥契丹尝选良马二十匹遣十人赍粮北行穷其所见其人自黑车子历牛蹄国以北行一年经四十三城居人多以木皮为屋其语言无译者不知其国山川部族名号其地气遇平地则温和山林则寒冽至三十三城得一人能铁甸语其言颇可解云地名颉利鸟于邪堰自此以北旷阻不能达其人乃还此北荒之极也

  铁甸

  铁甸在契丹东其族野居皮帐而人刚勇地少草木水咸浊色澄久而后可饮

  △东北

  渤海

  和硕馆

  富珠哩

  乌舍

  铁骊

  博啰满达

  定安

  室韦

  渤海

  渤海本号靺鞨其贵族姓大氏唐武后时高丽别种大祚荣有众四十万人据挹娄臣于唐至中宗时置呼尔罕 【旧作忽汗今改正】 州以祚荣为都督封渤海郡王其后世遂号渤海梁太祖开平元年国王大諲譔遣使者来讫周世宗显德常来朝贡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其酋帅大鸾河率小校李勋等十六人部族二百骑来降六年赐渤海王诏助兵攻契丹辽太祖建国攻渤海拔呼尔罕城俘其王大諲譔以为东丹王国立太子托云 【旧作突欲今改正】 为人皇王以主之神册四年葺辽阳故城以渤海汉户建东平郡为防御州天显三年迁东丹国民居之

  和硕馆 【旧作曷苏今改正】

  和硕馆辽圣宗开泰元年其王哈尔吉 【旧作曷里喜今改正】 来朝八年其特哩衮额布根 【旧作愓隐阿不葛今改正】 宰相萨喇 【旧作赛刺今改正】 来贡后屡遣使入贡太平五年乞建旗鼓许之天祚时东面行军副统玛格 【旧作马哥今改正】 等攻之败绩和硕馆始与辽绝后服属于金

  富珠哩 【旧作蒲奴里今改正】

  富珠哩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偕鸟舍 【旧作兀惹今改正】 等部来贡开泰七年三月命岁贡貂皮兴宗重熙十七年帝命耶律义先等伐富珠哩酋托多罗 【旧作陶得里今改正】 十八年二月执托多罗以献始与辽绝

  乌舍

  乌舍辽圣宗统和十三年七月以兵侵铁骊遣奚王和硕鼐 【旧作和朔奴今改正】 等讨之十月乌舍归款诏谕之十四年乌舍乌哲图 【旧作乌昭度今改正】 以地远乞岁时色进鹰马貂皮诏生辰正旦贡如旧天祚时不复至金太祖时乌舍楚吉尔苏 【旧作罗鹘室今改正】 来降

  铁骊

  铁骊其人杂处山森无君长辽太祖天显元年铁骊来贡圣宗开泰元年铁骊纳苏 【旧作那沙今改正】 等送乌舍百余户至宾州赐丝绢乞赐佛像儒书诏赐护国仁王佛像一易诗书春秋礼记各一部兴宗重熙十六年铁骊锡勒们 【旧作仙门今改正】 来朝以始入贡加右监门卫大将军自是无岁不贡天祚时铁骊贡遂绝金太祖时铁骊王和哩布 【旧作回离保今改正】 以所部降

  博啰满达 【旧作蒲卢毛朵今改正】

  博啰满达在辽时与铁骊乌舍富珠哩和硕馆等皆为属国军圣宗太平五年以博啰满达部多乌舍户诏索之七年遣使来贡后入贡不绝兴宗重熙十年诏其部归和硕馆户之没入者使复业

  定安

  定安本马韩之种为契丹所破其酋帅纠合余众保于西鄙自称定安国宋太祖开宝三年遣使朝贡太平兴国中太宗方经营远略诏其国今张犄角之势其国亦欲倚王师以抒宿忿表末云必欲报敌不敢违命乃答以诏书令发兵同伐契丹端拱中献方物淳化中上表后不复闻

  室韦

  室韦契丹别种散处川谷逐水草其言语则靺鞨也其部族不一唐时皆入贡辽太祖时黑车子室韦以八部降寻复叛讨破之太宗时常进白麃又贡名马穆宗时黄室韦与大黄室韦小黄室韦俱叛圣宗以后复降顺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