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嗨网首页>书籍在线阅读

岫岩志略

  作者:清  台隆阿
选择背景色: 黄橙 洋红 淡粉 水蓝 草绿 白色 选择字体: 宋体 黑体 微软雅黑 楷体 选择字体大小: 恢复默认

岫岩志略  (清)台隆阿 修 李翰颖 纂

  ●目录

  序
  修志姓名
  凡例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序

  岫岩志略序
  自序

  ○岫岩志略序

  周礼小史外史掌邦国四方之志是知志同乎史所以觇政教之隆文物之盛而为一邑文献之征也虽地有繁简事有缓急要未可以其为具文也而略之国朝二百年来荒边夷徼尽列版图瘴雨蛮烟咸通声教而况东都为发祥之区南国尤化行之地哉丁巳清和月大宪下符各州县征取事实续修通志斯举也非徒炫耀乎简册殆实有励精图治勤恤民瘼之至意焉惟是岫邑建置未久经史俱无可考前此疆界大约附于凤凰城者半附于辽海盖复者亦半今既专城而治画疆以理以方千里之地踞东南之雄且仰承朝廷谟烈之大山川锺毓之奇与夫良司牧治行之善岂无土壤田赋如禹贡之所书者岂无民风物产如豳风之所图者岂无孝子贞妇畸人异士如史乘列传之所载者览封疆之形胜宜思百世之宏谟采闾巷之歌谣亦瞻一时之文运若不及时考订编次成帙以广流传窃恐数十年后老成之人已杳稗官之史难凭芳踪遗迹恐湮没于荒烟蔓草之余当亦士君子之所深惜矣即守斯土者躬膺民社手握铜符而不知创于前者为若何善于后者为若何民何以庶富何以教徭役何以省讼狱何以平扼险提封溪山之固者何在穷檐曲巷士民之秀者何人将于上台殷勤望治之心督率作志之意不更大有所负乎治事之暇爰集都人士而告之故兼属在籍李明府秉笔以将其事自夏月开局阅七月而稿粗就分门别类据事直书立言戒烦初无溢美虽无当于著作之林而要于采风问俗不无小补焉后有继者学识宏通捃摭益富使丰编照物历久弥光是尤余之所厚望也夫是为序
  咸丰丁巳嘉平月岫岩凤凰城海防通判红带子湘湄台隆阿谨识于岫岩官舍

  ○自序

  丁巳初夏邑侯台公邀颖官署出示大宪檄文欲以修志一事相諈诿颖曰邑之无志也久矣斯诚盛举然而千金裘非一狐易三都赋费十稔成是必集众人之长而不责旦夕之效俾宏纲细目搜括无遗集语单词裁酌悉当庶不致传为笑史邑之文士不乏人盍一一招致之公曰诺延至季夏先后至者数人颖假馆款之因前席谘请拟分门类各占甲乙以均乃事乃诸君以不敏辞之请之益力辞之益坚因循月余迄无端绪未几公复谓颖曰催符屡下矣筑室道旁三年弗成诸君既以属子子复奚辞颖闻之不胜瞿然窃惟志犹史也史兼三长而不有其一何以克副厥任况逢场作戏者研媸好丑莫不各有所肖若以一傀儡登场作数优孟之衣冠不几贻观者以掩口胡卢乎凡人各有短长不能如霍王之无短何如效魏公之藏拙然不敢方公命也故积数月之思力勉成之尝阅遣愁集有唐荆川云世间达官贵人皆有一部诗文集行世幸而诗文集皆不久磨灭若尽存世间即使一大地为架子亦安顿不下傥悉付祖龙南山竹木煤炭尽当减价颖之为是志也亦以供南山竹木煤炭之用也可
  芝岩李翰颖谨序

  ●岫岩志略

  修志姓名

  监修
  岫岩凤凰城海防通判红带子    台隆阿
  岫岩厅巡检候补吏目       陈树埙
  纂修
  议叙六品顶戴候选知县      李翰颖
  校录
  议叙从九品           王汉如
  庠生              董士锡

  ●岫岩志略

  凡例

  一盛京通志修于乾隆初年其时岫邑尚无有司官职故志岫独略此外并无蓝本凡由通志采入者旁注通志二字至通志断语原加按字今于断语之下更附断语者则加谨案二字以别之
  一凡郡邑各志俱首列星野一门盖本马班史例以天文测九州岛之地河山两界精益求精不可谓子虚乌有也然以地按度弹丸僻邑不及百分之一而天体广远推测稍未精确便有毫厘千里之谬故不敢牵引附会姑阙以俟博雅者
  一岫岩城守尉所属弁兵赋税职司非轻凤凰城虽岫厅兼领亦有城守各官二者均未可略奈岫凤城守两署册籍无考不能凿空悬拟故凡通志所载者仍旧编入其为采访所及者科甲仕宦山川人物亦依次分辑弗存畛域之见余惟阙以俟考
  一志分十卷有志目有子目志目总小引其后分列子目俾阅者开卷了然
  一户口田赋以今较昔各有不同谨查现在册档开列其详
  一人物之得于采访者询谋佥同乃为信史若出一人偏见及亲故相为标榜者不敢滥入至人生品行必俟盖棺论定虽乡评允协而其人生存者概不立传
  一节烈有关风化业经旌表者固宜按册详志其或坚贞自矢年例已符而宗族单寒不能代为表扬者显微阐幽繄志是赖兹首列已旌之人余悉附列于后至乡僻愚氓不谙年例或有迟疑不敢呈请者谨录部文一通系于篇首庶阅者识旌典之维昭咸颂皇仁于无既焉
  一岫邑自乾隆以前经界未正人文无从稽考故艺文一志非惟无汉唐文字即国朝诸大家诗文亦复寥寥殊惭谫陋如有鸿生宿儒惠以古人篇什亟当登之简首比之吉光片羽焉
  一岫岩凤凰城有分志者有合志者如沿革营建舆地山川等类俱注凤凰城附此以地分者也若人之在民籍者同一有司所属无事区别至满汉士子志同道合无所隔阂故选举人物等类皆合志之
  一志书例资考证岫邑幅巾员宽广而家鲜藏书载籍缺如仅就耳目所及者参订成帙罣漏之讥知所不免百余年来孝义节烈穷乡僻壤之中采访所不及者亦复何限日后续有见闻当别为一编以备补遗

  ●岫岩志略卷一

  沿革志 【凤凰城附】

  岫之邑非古也秦汉以上书史无闻魏晋而后率为高句丽所据无从辨其经界延至辽金五京地拓始设县治然一国而疆域分属一朝而名号递殊制度纷更未及垂之久远至胜国而益沦于磨灭岂以海滨之地僻近朝鲜欲以不治治之乎国朝重念根本幅巾员式阔规模一榛新莽之区顿辟为苞桑之域俨然东南一重镇矣溯厥由来宜何如持盈保泰握要以图乎志沿革
  汉武帝元封三年灭朝鲜置玄菟郡以高句丽为县使属之赐以冠帻朝服鼓吹尝从玄菟郡授之 【太平寰宇记】
  汉置辽西辽东乐浪玄菟四郡今府治为挹娄国北为扶余国南近海为沃沮国而辽东乐浪玄菟三郡则在今府治之东南及朝鲜界内地也 【通志】
  谨按大清一统志宁海复州盖平海城凤凰城皆汉之玄菟郡地岫处五城之中其为玄菟郡地无疑矣
  凤凰城沿革
  金章宗时改辰州为盖州领建安汤池熊岳岫岩四县仍隶东京 【通志】
  金明昌四年升大宁镇为岫岩县属盖州泰和四年废贞佑四年复为县元复废今盖平县城东二百四十里有旧岫岩城其东十里有新岫岩城想即此地其改筑新城本末无考矣 【通志】
  唐贞观十九年太宗亲征渡辽四月李绩攻拔盖牟城以其城置盖州又攻拔辽东城以其城为辽州六月攻拔白岩城以其城为岩州 【通鉴】
  岩州本高丽白岩城唐太宗攻拔之以其地为岩州辽改岩州白岩军隶渖州金初改属东京之石城县兴定三年以石城县之灵岩寺为岩州元废 【通志】 据此岩州应在辽阳州境内
  谨按大清一统志石城县即今之凤凰城则岩州应在凤凰城境内岫与凤相毗连今之岫岩或即昔之岩州乎未知孰是姑存以俟考
  天聪七年遣贝勒济尔哈朗筑岫岩城 【东华录】
  乾隆三十七年奉天府尹等奏称奉天府属岫岩凤凰城地方从前分隶附近州县管理并未设有专员请将熊岳理事通判移驻岫岩城奉旨依议乾隆三十八年请领新铸管辖岫岩等处理事通判关防乾隆四十一年奏准将凤凰城事务统归岫岩理事通判兼管定为冲繁要缺在外调补
  道光六年吏部议覆奉天府属岫岩凤凰城环山滨海密迩外藩烟户众多讼牒纷繁应将岫岩理事通判准改为岫岩凤凰城海防通判拣选调补如不得人准其于满汉知县内拣选升补道光十一年请领改铸奉天岫岩凤凰城海防通判关防

  凤凰城沿革

  ○凤凰城沿革附 【通志】

  周朝鲜界本濊池秦同
  汉属玄菟郡东汉因之
  晋隶平州
  隋属高丽庆州地
  唐平高丽属安东都护后渤海大氏据之为东京龙原府
  辽改开州镇国军统开远一县盐穆贺三州属东京金为石城县地属东京
  元属东宁路
  明为凤凰城堡设兵镇守本朝天聪八年设官兵通远堡崇德三年移此镇守

  岫岩志略卷一

  ●岫岩志略卷二

  营建志 【城池 公署 仓库 祠祀 凤凰城城池公署祠祀附】

  先王建邦设都所以域民也岫处万山中城无三里未足增雉堞之观邦有四民而独缺学官之设其建置似无足记述然数百年来易镇而为县复易县而为厅宏规巨制无异州郡矣故城池皆众志之所成公署皆政令所自出仓库祠祀实养民事神所必需废者修之坠者举之何莫非营建之至计乎志营建

  城池
  公署
  祠祀
  凤凰城城池
  凤凰城公署
  凤凰城祠祀

  ○城池

  盖平县城东二百五十里有旧岫岩城周围二里三百零四步西南二门按金志升盖州大宁镇为岫岩县即此今城中设防守御 【通志】 盖平县城东二百四十里有新岫岩城周围一百步一门惟余土基 【通志】
  谨按城之东西俱无新城基址询诸父老亦无知者惟城南十五里俗名娘娘城相传为高丽所建石垒仅存东南二门尚依稀可辨
  旧城在今城之东偏东西南北四门东门近河在今城外大十字街东头南门在今文昌阁北门在柴伙巿西门今呼为西门口此乾隆四十五年以前之旧城也 【通志】 修于乾隆元年故其时城中仅设有防守御尚无厅署
  再有旧土城在今城之北周围八里四面四门其东西南三面已无迹可寻惟北一面在今公和店胡衕之西一带土基约略可识此犹在城东偏旧城之前其为何代何人所修俱无可考乾隆四十五年阿公 【精阿】 监修新城城基铺石条三层外用砖砌内用石砌周围四百四十七丈三尺底宽三丈顶宽一丈二尺垛口六百八十五堵门楼二座东曰旭升南曰阜昌
  嘉庆十九年城垣内外坍塌数处经讷公 【泰】 捐修
  道光七年城垣内外复有坍塌经吴公 【琪】 捐修
  道光十九年东南门楼残缺经锡公 【龄】 捐修

  ○公署 【仓库附】

  乾隆三十七年将熊岳通判移驻岫岩通判衙门在今城之东偏旧城内即今城外火神庙基址巡检衙门在火神庙前至乾隆四十五年建修今城始将衙署仓厫监狱一并移新城内
  通判衙门在中街西 头门三间 仪门一间东西二角门 仪门外东西班房四间 大堂三间 大堂前东西科房十四间 二堂三间 二堂前东西厢房六间 二堂西茶房二间 东院花厅四间 西院书房三间 花厅前院厨房三间 马号三间 内衙正房五间 东西厢房六间
  道光二十三年章公 【朝敕】 增修内宅东院正房五间 东厢房三间道光二十六年玉公 【秀】 重修大堂
  咸丰五年李公 【文森】 重修二堂前东西厢房东院花厅西院书房咸丰七年重修大门仪门照壁
  监狱 大门内东封三间 西边女封二间 狱房三间 中间为狱神祠 积储库在二堂之东间 积储仓在内衙后 正房三间为仓书办公之所 岫字厫三十间
  巡检衙门在通判衙门之西 头门三间 仪门一间 大堂三间大堂前东科房三间 西班房三间为拘禁徒犯之所 二堂三间 东厢房三间 内衙八间 厨房三间
  城守尉衙门在城内东街
  城守尉府在衙门后
  旗仓在旧城内正东康熙四十四年旗人捐建七间五十三年增七间雍正元年又增七间
  教场在城外

  ○祠祀

  衙神庙 在巡检衙门西朔望行一跪三叩礼
  关帝庙 城内居中凡有祈祷及朔望行香行三跪九叩礼内供龙
  牌每逢元旦暨吉凶大典俱在此分班行礼
  龙王庙 在关帝庙旁朔望行二跪六叩礼
  文昌阁 道光二十九年就旧城南门基址建修朔望行三跪九叩礼
  观音阁 在文昌阁后身朔望行二跪六叩礼
  关帝庙 在旧城南门路东
  城隍庙 在旧城南门路西凡有祈祷及朔望行香行二跪六叩礼
  火神庙 在旧城中街路东朔望行二跪六叩礼
  关帝庙 在火神庙东为山西会馆
  灶君庙 在关帝庙东朔望行一跪三叩礼
  财神庙 在东门外
  瘟神庙 在东河沿
  马王庙 在厅署东偏朔望行一跪三叩礼
  真武庙 在城西山
  玉皇庙 在洋河北祷雨甚灵

  ○凤凰城城池附

  城周围三百八十步南一门其建始之年无考明时设官兵于此为边墩要地国朝设官兵镇守附近城堡俱城守章京专辖不隶府县 【通志】
  谨按大清一统志明成化中筑凤凰城设兵戍守

  ○凤凰城公署附

  城守尉公署在城内
  旗仓在城内东北隅
  教场在城外
  巡检公署在城南南门外 头门一间 仪门一间 大堂三间 二堂三间 内衙三间 科房一间 班房一间 厨房二间

  ○凤凰城祠祀附

  关帝庙 城东街
  龙凤寺 城内中街
  上帝庙 城内
  七圣祠 城东南
  逍遥寺
  观音阁
  朝阳寺 并在城东南十里凤凰山上 【通志】

  岫岩志略卷二

  ●岫岩志略卷三

  舆地志 【疆域 村镇 关隘 岛屿 凤凰城疆域村镇关隘附凤凰城古迹】

  岫处僻壤非东西南北之冲无车马冠盖之繁一寥落山城耳然地方千里东邻朝鲜南濒大海兼有凤凰城为之附庸虽不必以溪山为险固而海滨巨镇碁布星罗郭外烟村襟山带水沿海岛屿咸隶版图鸡犬相闻鱼盐为利区分经画固可按籍而知矣志舆地

  疆域
  村镇
  关隘
  岛屿
  凤凰城疆域
  凤凰城村镇
  凤凰城关隘
  凤凰城古迹

  ○疆域

  东至哨子河六十里东凤凰城界
  西至棋盘岭六十里西盖平界
  南至海一百五十里
  北至分水岭一百五十里北辽阳界
  东南至洋河口一百五十里东凤凰城界
  西南至毕里河二百四十里西熊岳界南复州界
  东北至东分水岭一百五十里东凤凰城界西辽阳界
  西北至姑嫂石一百三十里海城牛庄分界
  北至盛京四百二十里 【通志】

  ○村镇

  大孤山 城东南一百二十里舟车辐辏商贾云集为海口繁盛之区城守尉衙门每月派官一员汛兵五名山海关户部设立税局
  双山子 大孤山西南十五里设守汛旗兵五名
  红旗沟 城东南一百五十里设守汛旗兵五名
  青堆子 城南一百四十里城守尉衙门派汛官一员汛兵五名山海关设立税局
  瀛纳河 城南一百五十里设守汛旗兵五名
  大庄河 城西南一百八十里旧名红土埃子城守尉衙门派汛官一员汛兵五名山海关设立税局
  搭拉腰子 庄河西二十里每岁立春以后便可通舟冬至以前船尚停泊为境内冬运海口
  花园口 即沙河子城西南二百五十里设守汛旗兵五名
  尖山子 城西南二百八十里设守汛旗兵五名
  娘娘城 城南十五里墙皆石砌周围里许东南二门石基犹存
  城儿山城 城西南二百里城踞山上东南二门内有将台南门外有某将军碑字多残缺
  黄古岛城 城西南二百五十里周围一里二百五十步南一门 【通志】
  谨按黄古岛城在岫西南一百五十里通志误属凤凰城界内今更正

  ○关隘

  大片岭关 接 【接:按】 明一统志在海州卫东一百一十里今在凤凰城界内久废 【通志】
  谨按大片岭在岫城北六十里今设有铺递凤凰城界内距海城一百一十里并无此地名故为更正

  ○岛屿

  鹿岛 明总兵毛文龙曾驻兵于此天聪三年五月备御石尔都他哈布往鹿岛征剿 【东华录】
  獐子岛 天聪三年九月南界守备伊尔登剿獐子岛获明船四沈三百人擒二十七人岛内有明时马将军坟
  石城岛 明总兵毛文龙所属诸岛今列版图纳田赋矣

  ○凤凰城疆域附

  东至叆江一百二十里朝鲜界
  西至牛心山二百一十三里海城界
  南至海一百六十里
  北至分水岭一百八十里辽阳界
  东南至义州江一百二十里朝鲜界
  西南至哨子河九十五里岫岩界
  东北至孤山一百九十五里兴京界
  西北至分水岭一百三十一里辽阳界
  西北至盛京五百一十里 【通志】

  ○凤凰城村镇附

  青苔峪堡 城西一百七十里周围三百三十六步南一门
  兰盘城 城西二百四十里周围三百三十六步南一门
  雪里站城 城西北四十里周围二里一百二十四步南一门曰镇东明弘治四年建
  通远堡 城西北一百里周围一里二百一十步南一门左一山城相隔二里周围一里九十步西一门右一新城相隔二里周围一里六十步南一门
  草河城 城西北一百二十里周围一里一百六十步南一门
  甜水站城 城西北一百八十里周围三里九十步南北二门南曰甜水站堡有塔
  石城 城北六十九里周围二里一百步南一门
  叆阳城 城北一百二十八里周围三里一百二十步西南二门南曰叆阳城西一郭城周围一里九十步南门上亦有叆阳城三字明时有守备镇其地
  孤山城 城北二百五十里周围二里三十步南一门
  洒马吉城 城北二百四十五里周围一里六十步南一门
  一堵墙 城北二百七十里周围三里六十步南二门
  永奠 城东二百七十里
  汤山城 城东南五十里
  镇江城 城东南一百里
  宣城 城东南一百七十里
  娘娘城 城东南一百四十里
  宽奠堡 城东北二百九十里以上六城堡俱系边外迤东入高丽界 【通志】
  龙王庙 城南一百六十里
  北井子 城南一百九十里
  黄花甸 城西一百五十里

  ○凤凰城关隘附

  连三关 按明一统志在都司东南一百八十里朝鲜入贡之道今在凤凰城界内 【通志】

  ○凤凰城古迹 【通志】

  保州 高丽置领来远一县辽为保州宣义军领定远怀化二军来远一县金俱废
  来远县 本高丽故县辽因之金有来远旧址无考
  宣州 辽置宣州定远军与怀化军并隶保州金废今有宣城在城东南一百七十里
  开州 本濊貊地高丽为庆州渤海为东京龙原府领庆盐穆贺四州龙原永安乌山壁古熊山白杨六县辽建开州镇国军领穆贺盐三州开远一县金俱废
  按辽志称山上迭石为城周围二十里今凤凰城山上古城犹在唐薛仁贵征高丽与其大将温沙门战熊山擒善射者于石城即此
  宗州 辽圣宗置在辽东石熊山统熊山县
  熊山县 本渤海县地辽置隶宗州
  开远县 即高丽龙原县地渤海因之唐初废辽圣宗复建金废
  盐州 本渤海龙河郡领海阳接海格川龙河四县辽废县以州隶开州金废
  穆州 渤海置会农郡领会农水岐顺化美县辽置穆州保和军领会农县金废
  会农县 本渤海置辽因之隶穆州
  贺州 本渤海吉理郡领洪贺送诚吉理石山四县辽以贺州隶镇国军县皆废金并废州
  婆娑府 金史作婆娑路总管府天德二年置元初置婆娑路直隶省至元十七年以婆娑府属广宁后废为巡检司
  按明一统志在辽阳城东四百七十里今属凤凰城所辖地
  临溟县 辽置属海州金属澄州元废
  按明一统志在海州卫东一百八十里今其地属凤凰城所辖界内
  率宾府 渤海率宾地属康州辽改率宾金废旧址无考
  按渤海传渤海于古率宾国地置率宾府领华益建三州辽废州存府金元州府俱废今按建州在兴京界内而率宾府及华益二州皆在凤凰城界内
  华州 唐渤海置辽并入率宾府旧址无考
  益州 渤海置辽废今城东南一百二十余里朝鲜界有义州城朝鲜人呼爱州
  平壤城 明一统志在鸭绿江东一名王险城今在界外
  按辽东京所属上有渌州鸭渌军渤海号西京鸭渌府都督神桓丰正四州神鹿神化剑门三县辽时故县皆废新置弘闻神乡二县隶渌州东那一县隶正州又于渌州西北二百里置慕州今皆未知处所附记于此

  岫岩志略卷三

  ●岫岩志略卷四

  山川志 【凤凰城附】

  岫邑白崕峻隘鸭绿环流襟山带水不乏名胜每见直省郡县各志凡名山大川皆绘为图今既无写生妙手又不便仅志其名目俾名山胜迹湮没不彰故仿画家白描法稍为摩写其形势及有何祠宇碑碣一一记载以当绘图庶游斯土者知新安大好山水云志山川真武庙山 城西里许山不甚高自西北逶迤而南舒冈布麓烟树迷离寺踞山坳仅露一角邑中人每资临眺焉

  玉皇庙山
  娘娘宫山
  龙潭沟
  关门山
  唐帽山
  白云洞
  仙人洞
  冰峪
  小孤山仙人洞
  骆驮石子
  鸡冠山
  西一面山
  城儿山
  桂云山
  大孤山
  将军石
  木耳山
  山出川
  三坨子
  羊喇峪
  蟒沟山
  花红峪
  北分水岭
  怛怛峪
  黑日谷
  姑嫂石
  弟兄山
  牛心山
  分水岭
  小片岭
  大片岭
  蘑菰峪
  香炉山
  山贡峒山
  老观岭
  大岭
  大狐岭
  二道狐岭
  三道狐岭
  四道狐岭
  兰菇岭
  剉草峪
  瓦子堂
  龙爬峪
  猫儿岭
  仙人嘴
  石佛沟
  哈什蟇岭
  徐家大岭
  五块石
  铁山
  管家山
  哈什蟇山
  石嘴河
  瀛纳河
  五道河
  洋河
  鸭儿河
  牤牛河
  哨子河
  温泉
  凤凰城境内山川

  ○玉皇庙山

  玉皇庙山 城北五里峰峦偃蹇林木葱郁殿阁巍然每值天旱祷雨辄应夏日游侣如云左右两山环抱右一山绕出其前冈垄起伏不见城巿上有土台正方高丈许疑为高丽所置之烽台云

  ○娘娘宫山

  娘娘宫山 城北三十五里山峰笔立上接霄汉山之阳有石庙制甚古旁有泉不溢不涸祷雨辄应山之阳垒石为墙长数丈疑系昔人避兵处迤南二里许奇峰秀出尖圆而锐其上复有石形如卵而微扁上下承接处仅数寸而撼之可动不可移亦一奇也

  ○龙潭沟

  龙潭沟 城西南六十里沟长约十里崇峰屹立如仙掌五指插天绝壁之下泉流汹注又其下两山合抱水被石挠无处宣泄乃石中裂尺许如巨蚌张口水喷激而下入一潭约二亩许圆而长水深莫测投以石寂无声响其下复有一潭水较浅清可见底水由潭出则乱石挡必喧声雷鸣崩落而下渐流入河土人每遇天旱必至龙潭祈雨甚灵应

  ○关门山

  关门山 城东北八十里两山山截嶭对峙东西相向高数丈形势雄壮中夹一溪为矿硐沟河流之门户

  ○唐帽山

  唐帽山 城北一百二十里地名阳喇峪山势北向岩谷幽邃山顶高凸如巾帻故名左右两山蜿蜒而下怪石皆如人马形其左一人一马相间而行其右人各骑一马联辔而行望之皆逼肖左山环抱其下有青云寺前立穹碑苔藓斑驳惟嘉靖年月尚可辨识寺皆石今虽坍塌石梁柱犹存寺前石盘无数其大倍常极人夫之力不能稍移咫尺故至今废置山之北十里有北青云寺寺宏敞可容数百僧众山之背有小青云寺今俱存惟此寺仅余基址由寺斜折而上循石磴三十余级悬崖峭壁中有一古洞内供佛像三尊钟鱼閴寂香火久废曩闻有郭道士者在洞趺坐几阅二十寒暑忽失所在此后卓锡无人矣西南诸山连亘甚长踰七八里忽一山昂起巅顶下覆如盖绝壁之下稍平坦缘壁一土坑约长三丈内皆砖砌至今未损前有古井黝暗莫测内有铁锁下垂上缀井旁石柱数人拽之不能理其端撒手则仍坠询之上人皆莫得其故云

  ○白云洞

  白云洞 城北九十里地名松坨子与唐帽山皆系一脉山南向高峻陡险无径可通凿石为磴道每磴之旁皆有石柱人可攀援而上数之得九十六级其极高处一级独缺补以巨石撼之犹动极力推之不能稍移分寸尤不可解者如此险径只身上行尚恐眩瞑欲坠不知当日何以挟此巨石而上也上有洞大如三间屋供佛三尊洞前檐水常滴虽旱不涸洞之左皆巉巗石壁万丈悬崖也乃有天然石梁如长虹陵空而上石磴三十六级级有趺坐处三愈高愈险仅可容膝必捥手石柱而坐稍有差跌不可问矣中有寺曰白云寺至今香火甚盛

  ○仙人洞

  仙人洞 城西南九十里地名二道沟入沟二里许有关帝庙甚伟丽两山蜿蜒如游龙中一峰突兀特起如宝塔矗立其上重重旋绕又似巨螺盘丝尖圆而锐上剌云霄登此山者自山下斜行踰一高冈稍上则峭壁嶙峋疑无路矣乃石壁中裂一线石色皆红如石榴绽裂中凿石磴缘磴而上如虮虱之循衣缝至缝尽处复折而西有台稍平坦果木成林旁有二井水清见底循井旁北行抵一洞砖砌旋门上嵌石额镌古洞天三字洞内龙王庙梁柱皆石前有明时嘉靖年间碑其后有高楼曰玉皇阁登其上甚豁朗盖洞之上复有洞中间相通此阁正对上面之洞口也洞口之前有平台就台铺石渐次展阔上建望海楼高与云齐南望大海如河流之一泓獐鹿石城诸岛扑地如培塿往来帆樯如蝇矢集镜大孤山大庄河诸处村镇如碧烟数点历历在目楼后精舍三楹后壁有门开门复得一洞攒行数十步缘软梯而上渐露天光抵洞口有石仅容膝为道人趺坐处背后尚有凭借俯瞰其前则岌岌欲坠矣洞旁穿复有洞幽深莫测故人无能穷其境相传有宏真道人者清修数十年预卜死期鼻垂玉柱结跏坐化卒之日曾于海州道上遇一旧相识托寄双屦与其徒验之良不爽故或疑其羽化云

  ○冰峪

  冰峪 城西南九十里英那河之上流由西北山口流入复折而南两山壁溪而立如列屏障重冈迭巘峯岚秀绝北山有石方而长平正光滑嵌入岩际名曰碑儿石下临深涧山半嵌空石洞错落如繁星皆峭壁险绝无人径稍南有高丽城乱石堆砌直接山巅其下两山合抱如门户重重殊壮观瞻第山与水合不纳轮蹄通渔樵之径而已关帝庙龙王庙诸寺皆倚山枕溪山里无寸壤故人迹罕到千佛洞 城西南百里毛儿岭之东崛起一山峭壁山含岈山半古洞无数嵌空如蜂房联缀如星宿有阔而圆者有侧而曲者有黝暗莫测者有玲珑相通者其中皆有一佛故名

  ○小孤山仙人洞

  小孤山仙人洞 城西北九十里小孤山之对面曰仙人洞洞有二稍南者洞口较闳敞横亘石墙洞外有药王庙洞内黑暗无光土人有欲穷其境者数人结队笼烛而入初进颇宽阔掉臂  绰有余地但见石乳所结万象罗目再进则稍隘越此又复宽阔约行数里抵一河水流汹涌人莫敢渡惟见对岸石门有光射入洞内时有恶风鼓荡如挟雷霆故人相戒不敢复入每闻风声必有蝙蝠往来洞口其大倍常庙祝时一见之其北复有一洞差小内供佛像前有池足供庙祝之饮洞上横嵌一石题曰玉洞

  ○骆驮石子

  骆驮石子 城南六十里西南诸山皆其一脉乃诸山之极高者山巅平坦广约数亩多产山韭上有池虽旱不涸龙潭沟冰峪诸水皆发源于此

  ○鸡冠山

  鸡冠山 城西南一百七十里山峰鹄立岿然特出巅顶玉削形似鸡冠故名

  ○西一面山

  西一面山 城西南一百八十里峰峦森立嵯峨霄汉重冈迭阜绵亘数十里回环向背具饶佳致仙宫梵宇星布棋列西南诸山此独当一面焉

  ○城儿山

  城儿山 城西南二百里东西两山壁立如墙高峻陡险中夹一溪自北而南入碧河东山之背稍平坦有盘道可通上有古城横跨山脊东南两门旁有高台城内石垒无数东门外一碑半没草莱中字迹漶漫仅余将军二字相传为盖苏文之遗云

  ○桂云山

  桂云山 城西南二百二十里岩石屏列溪水环流山顶有潭广数亩澄清如镜每值天旱土人辄于此祷雨颇箸灵应

  ○大孤山

  大孤山 城东南一百二十里山插地怒起石骨嶙峋林林疏秀山左抱有天后宫关帝庙文昌阁诸寺楼阁峥嵘金碧错落殆类画图循寺旁斜径而上约里许石壁陵空峰巅下覆如盖中有洞颇虚敞前有平台有寺曰圣水宫旁有楼曰一层楼景甚幽缈南望水天一色往来帆檝如波面凫鸥东南鹿岛獐子岛皆在足下故游者咸快登览焉洞上水一滴淙淙下注下有圣水池石天然内陷不由人工有黑鱼数尾长五六寸游泳其中水不涸鱼亦不去绝壁之上有洞与山背相通山之后有背阴寺重楼迭阁皆在云烟缥缈中山之左有高丽城将台犹存山下有古树形甚异对山有戏楼阛阓鳞比其下则烟树迷离帆樯如林鱼虾成巿舟子款乃殆不异江南水乡云

  ○将军石

  将军石 大孤山西南三十里潮沟沿之西海滩一望无际中有石突起高数丈望之昂然人立仪状雄伟西数里复有一石差小于前亦具人形故土人呼为大将军二将军云

  ○木耳山

  木耳山 城南一百八十里毗近海滨峰峦回合苍翠杳霭逶迤数十里其中村落十数皆依山枕水迤东一峰崛起上有烽台基址完固相传为前明备倭处也

  ○山出川

  山出川 木耳山之东南二里许三峰壁立一水环流中构瓦屋数楹为许氏别墅层岩入画流水鸣琴松枝交荫苍翠滴衣虽不能比昔人之辋川而风景天成较之凿石引泉者迥不侔矣

  ○三坨子

  三坨子 木耳山之南海内三峰矗立御风排云烟景如画渔人操舟捕鱼类集于此北岸石磴崚嶒两峰对峙一径中通名曰石门

  ○羊喇峪

  羊喇峪 城北一百四十里

  ○蟒沟山

  蟒沟山 即高丽馆山城北一百一十里

  ○花红峪

  花红峪 城北一百四十里

  ○北分水岭

  北分水岭 城北一百五十里明一统志分水岭在盖州卫东一百四十里绵亘数百里山下有泉东西分流故名

  ○怛怛峪

  怛怛峪 城北一百二十里

  ○黑日谷

  黑日谷 城北一百四十里

  ○姑嫂石

  姑嫂石 城北一百三十里

  ○弟兄山

  弟兄山 城北一百四十里

  ○牛心山

  牛心山 城北一百四十里

  ○分水岭

  分水岭 城北一百里有水西流为杨柳河五重河发源于此

  ○小片岭

  小片岭 城北八十里

  ○大片岭

  大片岭 城北六十里

  ○蘑菰峪

  蘑菰峪 城东北一百三十里

  ○香炉山

  香炉山 城东北一百十里

  ○山贡峒山

  山贡峒山 城东北八十里俗呼矿洞沟

  ○老观岭

  老观岭 城北十里

  ○大岭

  大岭 城北五十里今名太平岭

  ○大狐岭

  大狐岭 城南十里

  ○二道狐岭

  二道狐岭 城南二十里

  ○三道狐岭

  三道狐岭 城南三十里

  ○四道狐岭

  四道狐岭 城南五十里自小片岭至此前属牛庄章京管辖自羊喇峪至此通志属海城境内今更正

  ○兰菇岭

  兰菇岭 城西南九十里

  ○剉草峪

  剉草峪 城西南八十里

  ○瓦子堂

  瓦子堂 城西南六十里

  ○龙爬峪

  龙爬峪 城西北三十里今名龙宝峪

  ○猫儿岭

  猫儿岭 城西南一百里石佛沟河毕栗河俱发源于此

  ○仙人嘴

  仙人嘴 城南二十里

  ○石佛沟

  石佛沟 城西南五十里

  ○哈什蟇岭

  哈什蟇岭 城西南二百里

  ○徐家大岭

  徐家大岭 城西南一百六十里自兰菇岭至此通志属盖平县境内今更正

  ○五块石

  五块石 城南一百六十里

  ○铁山

  铁山 城南一百七十里

  ○管家山

  管家山 又名歪头石子城南一百里

  ○哈什蟇山

  哈什蟇山 城西南二百里自五块石至此通志属凤凰城境内今更正

  ○石嘴河

  石嘴河 城南一百二十里源出高岭南流至五块石入海

  ○瀛纳河

  瀛纳河 城南一百五十里源出冰峪东南流至黑岛东入海

  ○五道河

  五道河 城北五十里即洋河之上流自偏岭东向南流行人连过五次故名源出分水岭东南流至大孤山入海以上三河通志属海城境内今更正

  ○洋河

  洋河 城北五里城东南一百四十里

  ○鸭儿河

  鸭儿河 城南十里

  ○牤牛河

  牤牛河 城北一百四十里

  ○哨子河

  哨子河 城北一百二十里城东五十里城东南六十二里源出牛心山

  ○温泉

  温泉 城北二十里地名汤池沟南有山不甚高溪壑宛转中藏山寺高下掩映山下不数武有温泉水势腾沸声汤汤然气滃滃然若云蒸雾霈泉水泡起大小错落如散珠投以钱翩翩作蛱蝶舞良久乃下其初漫羡流溢土人甃石为池凿石以通水道上覆瓦屋三楹每当春夏之交男女趾错于道趋赴者云集相传浴此能除疾往往有效城东九十里暨凤凰城北三十里俱有温泉与此略同又城北五十里有狗儿汤通志误载凤凰城境内城东北百二十里有大汤沟小汤沟皆温泉也今祇存其迹耳

  ○凤凰城境内山川附

  凤凰山
  药山
  清凉山
  帽盔山
  凤翅山
  佛小岛
  东一面山
  沙里砦山
  双山
  老虎洞

  凤凰山

  凤凰山 城东南五里按明一统志在都司城东三百六十里上有垒石古城可容十万众唐太宗征高丽驻跸于此即指此山也 【通志】 凤凰山自辽城东行三日出连山隘乃至其地盖去朝鲜境尚百有余里土人称为开州其地苍莽无人之场山势周环连亘不绝惟南面少缺如人臂合抱而掌未及接者首尾低昂大麓偃伏左右若两翅东西相望宛如一大山不知其中能宽闲空隙也 【王慎中凤凰山记】
  山在凤凰城东南十里重峦迭巘源深根盘峰回路转引入佳境山半诸峰如建屏其上则郁怒磅礴削壁插天攒峰竦剑望之嶙嶙焉峋峋焉如立如行若翔若舞或欹侧而相倚或俯仰而相抗千态万状愈幻愈奇山多泉汇为溪流澎湃而下势如箭激至山坳低处细流淙淙又复清澈如鸣琴涤人尘耳山之半有灵官庙陟重冈而上得平地中陷如釜三官庙九圣寺及诸道院均在釜底中西上一山有斗母宫药王庙又西有朝阳寺寺皆石前有石塔其后有娘娘庙皆在悬崖陡壁间石径崄巇东上一山有洞曰朝阳洞入洞数武有池方不踰丈而水甚深锦鳞游泳见人了无惊意去池又数武洞穴斜转向上隘仅容身犬伏而升历数十级渐露天光洞旁有观音阁乃极高处下视行人如豆遍山皆玉兰花开时馨香袭人林树阴翳山鸟多不知名春秋佳日游人如织乃奉省四大名山之一也山脉甚长其东南殆不可究竟云

  药山

  药山 岫城东北一百二十里地名大寺沟亦四大名山之一循沟而东两山相抱如门户重重至山脚奇境忽开四山合沓奇峰插天石笋林立或如猛兽蹲伏或如甲杖森列笔卓剑植青苍玉削其间溪壑宛转林树清幽楼阁参差烟云缭绕每当春花秋月恍疑蓬莱方丈不是过也山之左有三清殿关帝祠金碧错落前有嘉靖万历年间碑字多磨灭寺旁溪流汩汩循溪流而上山径抝折抵山半约三里许峭壁之中石突出如擎荷盖上稍平古木参天大皆合抱百余年物也上建碧霞宫三楹规制巍然山门而外则万丈悬崖矣由寺后循径东上石磴险绝约二里许有洞曰青华观洞前石覆如屋檐水一滴累累如贯珠承以石盆足供数人之饮以之烹茶甘冽异常其洞为道人趺坐之所洞之上有玉皇阁最高俯视东南诸山皆如蚁蛭又其北有断壑俯瞰无底其上横跨老树为梁历年已久至今犹赖此以通往来

  清凉山

  清凉山 岫城东北一百二十里山向东南左右两山环拱皆摩霄插云中一峰蜿蟺而下至救苦观则峰峦昂起截然而止观之后山脊竦立一高台台正方上建观音阁峥嵘天际前有明时万历年间碑俯瞰其下不知几百由旬登此阁者历石磴数十级抵山之半其上峭壁山截嶪无处纳足缘木梯而上奋勇攀登无不股栗想见当日建修此阁之难阁之西北山稍坦夷玉皇庙关帝庙娘娘庙佛爷殿皆在苍茫云树间清磬一声则万山齐应诚仙境也东北有罗汉洞乃极高处洞旁有石匣撼之可动不可开人迹亦罕到云

  帽盔山

  帽盔山 岫城东北一百四十里小西沟庙之南万峰重迭中一峰矗逼霄汉峭石卓立形如兜鍪故名山顶有泉甚清冽乃东北诸山之最高者

  凤翅山

  凤翅山 岫城东七十里山南向奇峰森列若翔若舞高出云表连峦别巘盘踞十余里山下有三官庙真武庙诸寺稍北有三清观重楼高耸丹碧焕映中有明时天启年碑碣循楼北而上石磴三十三级有娘娘庙又其上石磴四十八级陟山之巅有玉皇庙俯瞰诸峰皆在履底西北一山上有古城东南二门北二里许有山名十八丈崖崖壁嵚山奇若崩若坠不敢仰视上有圆石如人立圆石之上复有石塔高二丈许不测何人所建山下有潭水绀碧深不见底

  佛小岛

  佛小岛 岫城东南一百六十里北井子南五里海滩中一山拔地怒起岩石峭削一径仅通山顶有望海寺佛殿龙母宫诸寺丰碑屹立明时万历年建山之阴石径崚嶒中隔断壑下临无底深涧一木横亘其上木似朽而不败有泉曰甜水井井旁一树甚异枝叶来年一荣枯老于山林者皆不识其名山树甚繁人独不敢折一枝一叶相传折之必遭疠疾须虔祷乃已

  东一面山

  东一面山 岫城东南八十里西面羣峰拱聚峛崺起伏东面一山岿然屹立峰峦偃蹇延袤数十里山之前有石城其下有双泉寺明宏治五年建左右双泉夹泻故名西南岩际有邃洞乾隆年间有僧通和趺坐其中畜一鹿甚驯每出辄施以羁勒乘之以行后僧圆寂鹿不知所之山之左曰雨雍阜山盘踞十余里磵连乌岬山巅有泉可验阴晴晴有雾则雨阴无雾则晴屡验不爽旁有朝阳观断碑犹存稍南有朝江寺明成化二年建又南有望海寺明成化五年建山之北有地名陡沟子上有松树冈松树三株虬枝古干皮如龟甲数百年物也人有斧其一枝者辄昏瞀致疾必祭祷乃解土人尝勒石以志异

  沙里砦山

  沙里砦山 岫城东一百二十里峰罗巘峙枕山跨壑有禅庵焉曰龙泉寺旁有井曰龙泉相传泉底通河寺僧汲水绠断坠汲器于内后得之于洋河始信元季旧有石庙前临大河明初商舶辐辏有翟洪者增修大殿三楹落成日寺旁有泉涌出遂名龙泉寺至万历二十一年辽西广宁总兵李成梁辽东副总兵祖承烈参将徐同仁凤凰城指挥徐惟勋掌印僧官洪恂副僧官性容里人李景春翟永元捐资重修并置田以供香火碑志甚悉

  双山

  双山 岫城东南一百八十里洋河东南两峰对峙其上垒石为城泉流淙淙悬崖之下有佛寺古碑半卧土中前有石塔不知何年所建其下古墓累累土人相传为高丽坟云

  老虎洞

  老虎洞 岫城东一百八十里海之北岸洞口高丈余内阔五六丈怪石谷舍谺下覆若骇豹蹲狮翘翘欲坠相传昔年有虎踞此洞猎食近村者然当海潮洋溢水浸洞口或云今之虎穴乃昔之蛟窟也理合然与

  狼头山 城东南一里
  对头山 城南四十里
  鵰鹗山 城东八十里
  长山 城南一百里
  妙山 城南一百十里
  双山 城南一百三十里
  峩林山 城南一百三十五里龙头河发源于此
  塔子山 城南一百六十里
  楼子山 城南一百七十五里
  窟窿山 城南一百九十里
  年马善山 城西南四里
  多和山 城西南五里
  双岭 城西南三十里
  喀巴岭 城西南三十里
  鵏立岭 城西南一百五十里
  砥塔山 城西南一百十里
  松子山 城西南一百十里
  迷人山 城西南一百十里
  土城山 城西南一百五十里
  小黑山 城西南一百五十里
  大黑山 城西南一百六十五里
  龙抓山 城西南二百十里
  五块石 城西南二百二十五里
  铁山 城西南二百三十五里
  小松岛 城西南二百里
  管家山 又名歪头砬子城西南三百五十里
  小横山 城西八里
  大横山 城西五十里
  挫草山 城西六十里
  尖山窑 城西一百四十里
  青苔峪 城西一百七十里
  砀石山 城西一百七十里
  土龙山 城西北四里
  卯孤独山 城西北二十五里
  长岭 城西北四十五里
  陡岭 城西北四十六里
  土门山 城西北七十里
  龙凤台山 城西北八十五里明一统志作龙凤山
  分水岭 城西北一百三十五里响水河通远堡河发源于此西北并入太子河又复东南汇鸭绿江入海
  刚家山 城西北一百三十里
  连山 城西北一百四十里
  桃树峪 即草河哈达草河发源于此城西北一百五十里
  摩天岭 俗呼高岭城西北一百七十里
  分水冈 城西北一百七十五里
  笔架山 城西北一百八十里
  小黑山 城西北一百九十里细河发源于此
  青石岭 城西北一百九十五里
  虎狼沟岭 城西北二百十里
  梨花峪 城西北二百二十里
  三家岭 城西北二百六十里
  大黑山 城西北二百七十里拉门河发源于此
  大峪山 城西北二百八十里
  牛头崖 城西北二百八十里出香煤产青石可为碑
  青云山 即平顶山城西北二百九十里此山之脉接连山峪形多方
  按明一统志在辽东都司城东北一百里山周围三十里其顶平敞可耕稼有泉涌出以石八角甃之中有鱼即此山也
  平岭 城西北三十八里
  哈什蟇岭 城西北三百七十里
  洒马吉山 即三鸣山城北三十五里
  赛莽阿山 即赛莽河哈达城北四十五里
  觉坡 即觉海福赫城北五十里
  刷颜坡 城北五十七里
  双岭 城北七十九里
  陡岭 城北八十九里
  白杨木岭 城北一百六十里
  奈磨岭 城北一百六十九里三汊子河发源于此
  大王岭 城北一百七十里
  黄波罗峪 又名水岭城北一百八十七里
  孤山 城北二百五里
  金口峪 城北二百五十里
  龙头河 城南一百四十里源出莪林山流至窟窿山西入海
  六道河 城西南四里源出帽盔山流入草河
  相子河 城西二百七十里源出海城县东分水岭会五重河流入洋河
  通远堡河 城西北三十里源出分水岭会于草河
  响水河 城西北一百三十里源出分水岭流入细河
  细河 城西北一百四十里源出境内小黑山入太子河
  拉门河 城西北一百八十里源出境内大黑山入太子河
  叆河 城北二十里源出边外自高丽叆阳城西北五里入边至城东南二十里出边流入鸭绿江
  洒马吉河 城北三十里源出黄波罗峪流入叆河
  草河 城北三十里源出桃树峪入叆河
  三汊子河 城北一百十里源出奈磨岭入叆河

  岫岩志略卷四

  ●岫岩志略卷五

  食货志 【户口 田赋 物产】

  赋役之制惟禹贡周官为最详亦惟禹贡周官为最善前明初制十年一造黄册继复均徭里两税为一迨至中叶以迄末造一困于土木再困于兵革国帑不给赋役迭增于是苌楚兴嗟小民无室家之乐矣我朝爱惜民力永不加赋偶遇偏灾蠲缓赈恤深仁厚泽亘古未有至若山川宝藏庶物蕃昌猗与休哉斯民永荷生成之福于无尽也志食货

  户口
  田赋
  物产

  ○户口

  顺治四年题准三年一次编审责成州县官造册年六十以上开除十六以上添注十三年覆准五年编审一次十七年覆准每岁底各将丁徭赋籍汇报总数观户口消长以定州县考成康熙三十一年题准直省编审人丁俱造花名征银科则送部五十二年钦奉恩诏内开海宇承平日久户口日繁地亩并未加广宜施宽大之恩共享恬熙之乐嗣后直隶各省地方遇编审之期察出增益人丁止将实数另造清册奏闻其征收钱粮但据康熙五十年丁册定为常额续生人丁永不加赋仍不许有司于造册之时藉端需索用副朕休养生息之至意等因钦此五十五年覆准编审新增人丁钦奉皇恩已永不加赋今以新增人丁补足旧缺额数除向系照地派丁外其按人派丁者如一户之内开除一丁新增一丁即以新增抵补倘开除二丁三丁本户抵补不足即以亲族之丁多者抵补又不足即以同甲同图之粮多者顶补如有多余之丁归入滋生册内造报
  雍正七年覆准各省丁银均摊入地粮内征收乾隆三十七年七月奉上谕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嗣后编审之例永行停止等因钦此
  丰乐社清平社白塔社南庄社韩家社兴盛社纸房社河上社丰成社里仁社锦文社兴宁社在城一社在城二社新安社永兴社保黎社算水社马头社兴隆社甘歌社牛庄社隆兴社安靖社丰庆社虎庄社莫齐社费家社募化社抚城社二十社安仁社来宁社岫岩社远来社新民社复来社出旗为民
  以上三十七社并出旗为民一百二十一户共四千五百三十六户计男妇大小三十七万四千一百零五口内增三千八百五十二口人丁计三千八百二十一丁每丁征银一钱五分
  共征正项银五百七十三两一钱五分每丁加耗羡银一厘五毫共耗羡银五十七两三钱一分五厘 乡约一百四十名保正二百八十名凤凰城界乡约五十八名保正一百十六名

  ○田赋

  盖平县拨归红册地一万一千七百五十亩零五分 复州拨归红册地七千四百五十二亩四分六厘四毫四丝 辽海凤拨归红册地二千八百九十九亩二分原报红册地五千七百十四亩八分五厘六毫 以上共计红册地二万七千八百十六亩九分六厘二毫五丝每亩五分征收银米并征应征正项银六百九十五两六钱一分六厘耗羡银六十九两五钱六分一厘六毫应征米一千三百五十一石六斗四升零二勺 盖平县拨归余租地一万三千八百三十亩零五分八厘 复州拨归余租地二万九千四百零四亩六分九厘二毫五丝 海城县拨归余租地三万三千二百十五亩六分 辽凤拨归余租地四百十三亩七分原报滋生并民领余租地十一万零二百三十七亩零八厘五毫 以上共计余租地十八万七千一百零一亩四分一厘每亩五分征收银钱各半应征银四千六百七十八两零二分九厘五毫大制钱四千六百七十八串零二十文零九毫五丝
  加赋余地四千七百五十七亩零六厘六毫每亩八分征收银钱各半应征正项银一百九十两零六钱八分三厘耗羡银三十七两七钱四分三厘大制钱一百九十串零六百八十三文 马厂余地三万九千八百二十六亩八分八厘每亩六分征收银钱各半应征银一千一百九十四两八钱零五厘大制钱一千一百九十四串八百零五文 升科余地八万九千六百二十一亩九分七厘每亩三分征收银钱各半应征银一千三百四十四两三钱二分九厘五毫大制钱一千三百四十四串三百二十九文五毫 续增升科滋生余地二万三千三百二十六亩九分每亩征银三分共征银六百九十九两八钱零七厘 以上除红册地统计余地三十四万四千六百三十四亩七分二厘
  代渖 【渖:催】 催 【催:渖】 阳正黄正红厢红三旗汉军佐领兵丁随缺地三万六千三百五十九亩一分共征银一千八百十七两九钱五分五厘

  ○物产

  硝磺 硝磺矿在城东北一百四十里四颗杨树将军衙门派员招商采制岫岩城守尉衙门遣员前往巡查以防偷采
  岫岩石 石具五色坚似玉而光不逮邑北瓦沟诸山多有之道光初年偶有玉工采制图章诸文具稍供清玩后遂盛行于都巿好古之家以其品非燕石而价不待连城也每雅意购求往来士夫亦必充囊盈箧争出新式分赠知交以为琼瑶之报玉工数十辈列肆而居日夜琢磨尚恐不给寥落山城更多此一种生涯云
  山茧 城北分水岭及西南猫儿岭诸山俱产蚕城守尉衙门征收蚕厂茧税城南北各乡皆织造茧绸而城南者尤佳
  谨按金史太宗纪南京帅以锦州野蚕成茧来献赏其长吏可见前世不知有茧绸也 明初尚未行至明思宗时臣僚闻上恶其华丽遂多以茧绸为服始盛行周栎园曰茧绸备五善色不出染黯而有章一也洗濯虽敝不易色二也日御之上者十岁而不败三也与韦衣处不已华与纨縠处不已野四也出门不二服吉凶可从焉五也然则茧之为用大矣哉
  木棉 岫多山田从前不解种棉惟恃南来者以为用比年以来种植渐伙收成亦佳将见男耕女织生计日裕矣 以上四者硝磺山茧有关国课木棉岫石乃昔年所无实于民生有裨故特摘而出之其它物产不可枚举
  种 植则有稻黍菽麦粱豆荞芋胡麻之属
  草 木则有蒿艾萑蒲桃李榆柳松柏之属
  花 卉则有荷菊葵榴芍药丁香玉兰之属
  蔬 果则有葱韭菘蒜桃杏枣梨葡萄之属
  药 材则有人参细辛五味枸杞黄精之属
  鸟 兽则有燕鹊鹰雉牛羊麞鹿虎豹之属
  鳞 介则有鲫鲤鲈鲇蛏蛤蜊虾蟹之属皆四方所恒有者无特产无异物

  岫岩志略卷五

  ●岫岩志略卷六

  职官志 【通判 巡检 凤凰城巡检 名宦】

  亲民之官守牧为重国家重熙累洽吏治维新固不徒高坐堂皇为万民称尊已也岫虽建置未久而数十年之守斯土者或以勤敏着或以廉洁称或报绩以三年或代庖而朞月后先跂蔚不乏循良故颂德而刊去思之碑流芳而馨名宦之祀简阅尘牍征诸父老传闻其无实迹可考者谨列衔名次第登记至有善政可传者则别为立传以存其人庶前贤不没而后继者知所观法焉志职官

  通判
  巡检
  凤凰城巡检
  名宦

  ○通判

  保长满洲正黄旗笔帖式乾隆三十七年十月任
  班弟乾隆三十八年八月任
  伊图勒乾隆四十年二月任
  阿精阿乾隆四十一年九月任
  诺敏乾隆四十三年五月任
  永锡乾隆四十三年八月任
  德兴乾隆四十四年正月任
  文敏乾隆四十七年正月任
  多托礼乾隆五十年四月任
  萨克丹太镶红旗觉罗笔帖式乾隆五十二年二月任
  景昌满洲镶红旗笔帖式乾隆五十六年八月任
  张炳顺天府大兴县监生川运例报捐知县四库馆议叙嘉庆元年十一月任
  金善满洲镶蓝旗笔帖式嘉庆二年三月任
  那昌阿满洲正白旗贡生川运例捐纳通判嘉庆六年五月任
  智永满洲镶蓝旗笔帖式嘉庆六年十月任
  张国泰爵里失考
  崇福满洲正黄旗笔帖式嘉庆七年十月任
  岱龄嘉庆八年八月任
  星额特满洲正蓝旗笔帖式嘉庆十一年十二月任
  景会镶蓝旗觉罗笔帖式嘉庆十二年九月任
  许作屏福建侯官县廪生癸卯科举人庚戌科进士嘉庆十三年十月任
  讷泰满洲镶蓝旗由文生考取笔帖式嘉庆十四年十月任
  吴昆河南光州监生报捐通政经历道光六年六月任
  吴琪江苏人供事会典馆议叙府经历道光六年十二月任
  常喜满洲正红旗贡生考取笔帖式道光八年二月任
  济郎阿满洲镶蓝旗翻译举人考取笔帖式道光十年二月任
  万济满洲正蓝旗笔帖式道光十一年十月任
  兴泰号蔚堂内务府镶黄旗人监生癸酉科翻译举人己卯科进士充会典馆纂修官道光十三年四月任
  德春满洲正白旗笔帖式道光十三年十月任
  百昌满洲正黄旗人笔帖式道光十四年七月任
  锡龄号尚九内务府正白旗人笔帖式道光十五年正月任
  德祥满洲正白旗笔帖式道光十五年十月任
  禧淳满洲正黄旗笔帖式道光十六年正月任
  富显满洲正白旗笔帖式道光十六年九月任
  章朝敕号菊人安徽铜陵县优贡生戊寅科举人壬午科进士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任
  景祥号履庄满洲正黄旗笔帖式道光二十三年九月任
  王肇光号芗湖贵州府玉屏县优贡生酌增例报捐知县道光二十五年六月任
  玉秀号履园满洲正黄旗笔帖式道光二十六年正月任
  刘荣桂号芗泉顺天宛平县人道光己酉拔贡朝考一等授户部贵州司七品京官辛卯举人壬辰进士翰林院庶吉士道光二十九年八月任
  世昌汉军正白旗由文生考取翻译官咸丰元年正月任
  赓音号载堂满洲正白旗六品荫生咸丰二年六月任
  巴克坦字厚葊正黄旗蒙古笔帖式咸丰三年五月任
  沈嗣勋顺天大兴县监生报捐国子监典籍咸丰三年十一月任
  李文森号澍垓贵州镇远府廪生己酉科举人庚戌科进士咸丰四年七月任
  台隆阿号湘湄镶黄旗红带子銮仪卫鸣赞鞭官咸丰五年六月任
  董源号晓葊顺天府通州人玉牒馆供事议叙府经历咸丰六年正月任

  ○巡检

  张度江苏徐州府萧县人监生乾隆三十七年十月任
  王洁直隶定州府曲阳 【脱县字】 人附贡生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任
  陈灿顺天大兴县人翰林院供事议叙从九品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任
  管景顺天大兴县人方略馆供事议叙从九品乾隆五十九年三月任
  全蕙顺天宛平县人由监生报捐吏目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任
  孙曰堂江苏吴县人嘉庆十一年七月任
  齐兆熊直隶南宫县人监生报捐从九品嘉庆十二年六月任
  徐廷照顺天大兴县人武英殿供事议叙从九品嘉庆十三年七月任
  席世纲江苏吴县人监生报捐从九品嘉庆十三年八月任
  官保汉军正红旗人由监生考职授吏目嘉庆二十年七月任
  沈洪号又枚顺天府大兴县人理藩院供事会典馆议叙从九品嘉庆二十二年十一月任
  杭珏顺天府宛平县人清字供事议叙从九品嘉庆二十五年十月任
  高涵安徽贵池县人国史馆供事承办蒙古回部王公表传议叙从九品道光元年四月任
  刘鎜顺天府宛平县人方略馆供事议叙未入流道光三年六月任
  胡肇棠顺天府宛平县人吏部则例馆供事承办汉书则例告成议叙从九品道光十年十二月任
  马宣顺天府大兴县人监生川运例报捐未入流道光十一年六月任
  蒋洪顺天府大兴县人翰林院功臣馆供事议叙从九品道光十二年六月任
  孙亦堂号小川顺天府大兴县人上谕处供事咨送国史馆当差议叙从九品道光十四年十一月任
  程备浙江桐乡县人监生报捐从九品道光十六年十月任
  郭肇基顺天府大兴县人方略馆供事议叙从九品道光二十年三月任
  张梦熊号载之山东章邱县人道光十年新疆逆回滋事前赴喀什噶尔大营充当粮台书识办理文案出力伊黎将军保奏以从九品未入流归部不论双单月选用拣发奉天道光二十六年三月任
  沈 镗顺天府道 【道:通】 州人刑部律例馆供事议叙未入流道光三十年四月任
  裘斌号朗甫江西南昌府新建县人监生报捐未入流咸丰元年七月任
  徐镐号志岐顺天府大兴县人监生报捐未入流咸丰六年四月任
  陈树埙号雅亭顺天府大兴县人国史馆供事议叙吏目咸丰七年十二月任

  ○凤凰城巡检

  陈灿顺天府大兴县人翰林院供事三通馆议叙从九品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任
  张盛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监生乾隆五十二年六月任
  齐兆熊直隶南宫县人监生报捐从九品嘉庆二年七月任
  归绍武江苏常熟县人内阁供事方略馆玉牒馆议叙嘉庆六年七月任
  李均江苏丹徒县人由监生报捐从九品嘉庆十二年六月任
  周国枢浙江会稽县人兵部则例馆供事办埋 【埋:理】 满汉全书议叙未入流嘉庆十二年闰五月任
  陈右谦江苏吴县监生报捐从九品嘉庆十四年三月任
  李溱泰顺天大兴县监生报捐从九品嘉庆二十一年十二月任
  郭肇基顺天大兴县人方略馆供事议叙从九品道光二年四月任
  李成培直隶遵化州人报捐从九品道光二年九月任
  赵如桐顺天大兴县人文颖阁供事办理文颖续编书成议叙从九品道光二年十二月任
  楚江直隶天津县人附生顺天甲子乡试挑补实录馆誊录议叙从九品道光五年三月任
  陈翰道光六年三月任
  沈洪号又枚顺天大兴县人理藩院供事会典馆议叙从九品道光十二年三月任
  崔秉章号菊农顺天宁河县人内阁供事国史馆议叙从九品道光十四年三月任
  徐棠顺天大兴县人吏部供事议叙从九品道光二十一年三月任
  陈树埙号雅亭顺天大兴县人国史馆供事议叙吏目道光二十二年三月任
  刘绍詹江苏武进县人监生报捐从九品道光二十七年三月任孙亦堂号小川顺天大兴县人上谕事件处供事国史馆议叙从九品道光三十年六月任

  ○名宦

  方嵩张良佐
  张国泰
  景会
  许作屏
  讷泰
  章朝
  玉秀
  李文森
  王容颜
  徐镐

  方嵩张良佐

  方嵩张良佐嵩为左丞良佐为右丞并隶平章刘益部下益既降复为故元平章洪保所杀嵩与良佐悉捕其党送京师乞留断事吴立镇抚军民明太祖以立与嵩良佐俱为指挥共守盖州后调东宁卫皆有劳绩 【通志】
  谨按大清一统志元置东宁路明洪武置东宁卫属辽阳至成化改筑凤凰城然则凤凰城之故疆即东宁卫无疑矣闻洋河东岸有碑所载亦然

  张国泰

  张国泰爵里失考莅奉二十年所在以廉能称嘉庆八年摄岫事时洋河东有荒田一区居民垦种多年旗兵指为马场地民不服两相争讼历数任不能决国泰力请大宪俾居民呈报起科旗民两署各征其半旗兵之马场地亦为勘清界址大讼顿息又凤界有旗民争田者时功令严两有未便国泰恺切晓谕各安本业旗民帖服阖邑至今称颂焉

  景会

  景会京都镶蓝旗觉罗由笔帖式京察授通判嘉庆十二年抵任风采严重人不敢干以私凡有争讼者每左富而右贫治盗严犯必惩以法遇事能断不避权要不逞之徒闻风敛迹颓靡之风为之一振焉甫朞年去任

  许作屏

  许作屏福建侯官县人庚戌进士嘉庆十三年权岫判是时民甫生聚土著人稀士风不振作屏首以文教为重下车伊始即出示观风每试辄为之讲解题旨或拟作一首以为模楷反复奖劝赏赉优渥其勉人必以经学以为文之精华胥本于此当时最赏识者沙保元许景卿王廷达后皆知名于时由是文学稍知郑重云

  讷泰

  讷泰京都镶蓝旗蒙古由文生考取笔帖式升通判嘉庆十四年调岫判性宽和不务鹯击接下以诚待士绅有礼语人如恐伤莅任十七年厮养余丁皆拥重赀而己独无每爱岫风土淳厚将有卜居之想后以征谴罢去还都后囊橐萧然惟设帐授徒以自给坦如也邑人有赴都者见之必殷殷垂问若深以旧治为念殆亦如孔僖之不忘临晋卢惁之不忘灵昌云尔

  章朝

  章朝敕号菊人安徽铜陵县人道光壬午进士初授海城县令调承德升知辽阳州道光壬寅摄岫篆慈祥恺悌接人以和而持法严明治行为奉省最尤喜作养人才凡有学行者无不招致门下公务倥偬之际诗酒唱酬无虚日初朝敕之未至也辛丑岁不登前任锡倅以有年告民大哗倅称疾去大宪檄朝敕弹治下车之日讼牒近百纸率慰谕之去亟备文请赈抚检户籍严吏胥厘剔侵渔诸弊民赖以安逾年守复州卒于官越境称吊者络绎于道士民各有赙致归其丧卒之数日复州公廨不戒于火诸物成灰烬独诸邑所送之万民衣伞完好如故两境人士至今犹乐道之

  玉秀

  玉秀号履坦 【坦:园】 京都正黄旗满洲由笔帖式京察卓异选授兴京通判道光乙巳调岫判为人公正持大体不矜苛察遇大事能担荷隐以济人利物为心洁己奉公一切款项不敢丝毫挪移在任三年时和年丰督劝绅士剏修文昌阁以利文风士民德之秩满内升员外郎

  李文森

  李文森号澍垓贵州镇远府人道光庚戌进士咸丰甲寅署岫篆清操饮冰折狱明决案无留牍初莅任讼牒日十余半年后或竟日无一纸盖苞苴不行宵小敛迹畏威怀德有素也乡有巨猾杀人引党羽自卫役不敢捕冤沈逾两载文森悬重赏饬干捕乘新岁围其居突擒之置于法覆盆冤雪阖邑欢声如雷喜文士公余出示观风月课生童每试必给饮馔务丰腴优者则奖以笔墨数事凡所赏识遇文宗试皆首拔之无遗逾年摄海城丁外艰解任寓省垣清风两袖旧莅诸邑送万民衣伞者奔走数百里鼓吹喧阗闻者莫不健羡凡有赙赆拒不受卒不获辞万里之行赖此些须初知新民屯事回籍之日由省起程新民屯士民已于省城郭外祗候沿途供给攀辕泣送出境乃止

  王容颜

  王容颜字仲涵号琴舟京都大兴人祖籍浙江初授湖北枣阳县典史升监利县主簿缘事镌级改发奉天道光壬寅来署岫佐明于听断事无留滞人咸心折至有受杖而颂感不已者逾年补宁远州吏目秩满调复州丁内艰服阕授云南南安州吏目洊升普洱府知事咸丰丙辰回匪马兆雄倡乱连陷大理姚州省城被围阖境骚动奉委率团勇守城与官兵合击大创之围立解当事者奇其能令协邓观察剿贼屡获胜捷然终虑贼势之延蔓难图也爰乘秋高气爽首先挑战约同官陈某为后应自辰至酉歼贼无算顾以接应失期众寡不敌竟被执羇贼之礼拜寺三日不食劝之降大骂不屈遂遇害事闻赠盐经历衔世袭云骑尉

  徐镐

  徐镐号志岐京都大兴县人咸丰丙辰佐岫判年未三十而老成谙练事无巨细咸倚重焉莅任年余深得民心适将卸任资斧告匮士民闻之鐻金馈赆者争先投箧不获辞去之日阖城士民攀辕走送九旗员弁各设祖帐均以不得挽留为憾焉

  岫岩志略卷六

  ●岫岩志略卷七


  选举 【进士 举人 贡生 教习 应例 封典】

  选举之典历代不同要以人才为重人才亦以选举为荣国朝人文蔚起且广登进之途以罗英俊之士久矣野无遗贤矣岫无学校每试皆籍附近州县而三年大比赋鹿鸣捷南宫者文武甲科炳耀简册至若恩拔等贡教习应例暨覃恩封典皆邦家之光也并附录于左志选举

  进士
  武进士
  举人
  武举
  选拔
  副榜
  优贡
  恩贡
  岁贡
  教习
  应例
  封典

  ○进士

  刘珩字荫楚号薀 【薀:蕴】 山道光壬午誊录丙戌进士即用知县分发云南署平彝县昆阳州广西州补蒙自县调昆明县充戊子乡试同考官升永北厅直隶同知丁忧服阕拣发甘肃署河州补盐察厅同知署巩昌府知府授湖北遗缺知府
  王衷亮号镜甫道光己丑进士即用知县历任浙江浦江县义乌县安徽太平县充浙江壬辰乡试同考官
  夏云岫号金江道光壬辰进士即用知县历任山西荣河永济孝义等县湖北黄梅云梦等县四川安县彭县成都双流等县升马边厅同知充湖北庚子科同考官获邻境盗犯加知府衔实知河南南阳府调知湖南衡州府升河南陕汝道加按察司使衔
  庆文号蔚堂满洲正黄旗人咸丰癸丑进士即用知县分发山西试用署长子县护理宁远厅同知

  ○武进士

  刘大鹏道光乙巳恩科
  刘中鳌道光丁未科
  王德懋咸丰壬子科

  ○举人

  鸣谦号吉亭满洲正黄旗人嘉庆丁卯中式国子监助教洊升兵部郎中
  德敏满洲正黄旗人嘉庆丁卯中式国子监典籍洊升兵部员外郎
  李恺嘉庆癸酉科直隶宝坻县教谕
  李辉德号石溪一号丙斋嘉庆丙子举人大挑一等历任江苏镇洋金山娄县溧阳仪征江都等县充庚子南京乡试同考官钦加同知衔
  刘珩嘉庆己卯科
  陈丽峯号蓉村道光乙酉中式大挑二等
  王衷亮道光戊子科
  董梦令 【令:龄】 号惺岩道光戊子科
  夏云岫道光辛卯科
  文麟字苍圃满洲正白旗人道光壬辰科任山东官台场盐课大使升直隶荣城县知县内擢户部主事
  宋廷枢道光壬辰科
  庆文道光甲辰科
  庆和号春轩道光丙午科
  张锺干字建亭道光己酉科
  恒龄号椿园满洲正白旗人 咸丰辛亥中式
  葆临字镜亭咸丰壬子科盛京工部笔帖式选户部钱法堂主事升马蔺峪员外郎
  李云卿号香雪咸丰壬子科
  刘钊申号小山咸丰壬子科国子监监丞
  许庄 【庄:壮】 观号可亭咸丰己卯科
  萧麟章咸丰戊午科

  ○武举

  刘大鹏道光甲辰科
  刘中鳌道光丙午科
  江松龄道光丁酉科
  鲍善元满洲人道光己酉科
  王德懋咸丰辛亥科
  刘大勇咸丰辛亥科
  周渭泉咸丰乙卯科
  姜烈鹰咸丰戊午科
  吴咸丰己未科

  ○选拔

  德亮号月峰嘉庆癸酉科满洲正白旗人
  高希祖号绳武嘉庆癸酉科复州籍
  李恺嘉庆癸酉科海城籍
  多隆阿号雯溪道光乙酉科满洲正白旗人
  董梦龄道光乙酉科承德籍
  李瀚号锦江道光乙酉科海城籍
  荣安号砚堂咸丰辛酉科满洲正黄旗人

  ○副榜

  景文满洲人

  ○优贡

  李坤复州籍
  于因号松岩道光午 【午:戊】 子科承德籍
  曲致诚号来溪道光戊子科海城籍
  萧宪章复州籍咸丰戊午科

  ○恩贡

  张捷三号露奏复州籍
  杨绍号见休海城籍
  刘起光复州籍
  许景卿海城籍
  姜际庆海城籍
  李克昌号子峻承德籍
  高石峰吉林籍
  得科及科满洲正蓝旗人
  恒福字达臣满洲正白旗
  锡麟满洲
  贾贞魁字子干海城籍

  ○岁贡

  张煦海城籍选直隶巨鹿县训导未赴
  吴天章复州籍
  高念祖复州籍
  舒恒安满洲正白旗人
  于光国用宾海城籍
  张书名海城籍
  王廷达海城籍
  王廷适海城籍
  李克勤懋亭海城籍
  葆谦满洲正白旗
  葆元满洲正白旗
  宋台部丹星复州籍
  林聿新铭三承德籍
  李翰颖芝岩辽阳籍
  史凌汉琴舫海城籍
  于宴春篑山海城籍
  李宗泰新垣辽阳籍
  王德元满洲镶黄旗
○教习

  高希祖由拔贡生考补盛京觉罗学汉教习期满以知县用任山西蒲州府锜氏县知县
  于因优贡生道光戊子乡试誊录考补盛京宗室营汉教习期满授知县署直隶博野县补广平县
  曲致诚优贡生道光戊子乡试誊录考补盛京宗室营汉教习期满授知县历署直隶景州云南师宗县禹州
  李翰颖岁贡生考补盛京宗室学汉教习期满以知县用办理捐输保举六品衔
  李宗泰岁贡生考补盛京宗室营汉教习期满以知县用
  李克昌恩贡生道光庚子乡试誊录考取盛京宗室觉罗学汉教习
  李万清庠生考取盛京左右翼汉教习
  沙保元庠生考取盛京左右翼汉教习
  王尔厘字锡瓒庠生考取盛京左右翼汉教习期满考职授教谕
  荣德馨庠生考取盛京左右翼汉教习
  白云凌字雨亭庠生考取盛京左右翼汉教习
  徐嵩龄字云皐庠生考取盛京左右翼汉教习
  于大观庠生考取盛京左右翼汉教习
  于惟准庠生考取盛京左右翼汉教习

  ○应例

  董梦令 【令:龄】 乙酉拔贡戊子举人工部营缮司员外郎
  董坤号皆山山东朝城县知县
  鸣谦字牧葊汉军镶黄旗人盛京刑部笔帖式历任四州德阳西昌安岳清溪县知县
  刘廷辅字翼之内务府汉军旗人选贵州天柱县知县未赴任
  夏景唐号小江庠生户部云南司员外郎
  李秉衡字鉴堂江苏试用知县办理营务处文案统带东路募勇加同知衔
  李秉枢字煦堂江苏试用盐大使
  李清标字石堂江苏漕标营千总
  刘钊申壬子举人国子监监丞
  王允祥吏员直隶饶阳县典史

  ○封典

  李枝懋江苏知县加同知衔辉德之父诰赠奉直大夫妻刘氏赠宜人
  李辉德江苏知县加同知衔诰封奉直大夫妻杨氏于氏封宜人
  夏文仁山西荣河县知县加三级云岫之祖貤赠奉直大夫河南陕汝道任内晋封中宪大夫妻孙氏赠宜人晋封恭人
  夏克恭山西荣河县知县加三级云岫之父诰封奉宜 【宜:直】 大夫河南陕汝道任内晋封中宪大夫妻王氏封宜人晋封恭人
  夏克敬四川马边厅同知云岫之叔貤封奉直大夫妻隋氏封宜人
  夏云峰河南陕汝道云岫之胞兄貤封中宪大夫妻张氏封恭人
  夏景虞户部云南司员外郎景唐之兄貤封奉直大夫妻薛氏封宜人
  李秉信知县加三级宗太之祖貤封奉直大夫妻任氏黎氏封宜人
  李实颖知县加三级宗太之父诰封奉直大夫妻丛氏封宜人
  董世楷工部营缮司员外郎梦龄之祖貤赠奉直大夫妻张氏封宜人
  董文耀工部营缮司员外郎梦龄之父诰封奉直大夫妻吴氏封宜人
  周国安州同衔金釪之父敕封儒林郎妻李氏封安人
  周金纯州同衔金釪之兄貤封儒林郎妻王氏封安人
  张铎翰林院待诏衔玉汀之父貤封登仕郎妻王氏封孺人
  刘坤云南永北厅直隶同知刘珩之祖貤赠奉直大夫妻姜氏赠宜人
  刘大鹏甘肃盐察厅同知刘珩之伯父貤封奉直大夫妻王氏封宜人
  刘玫甘肃盐察厅同知刘珩之胞兄貤封奉政大夫妻高氏封宜人
  于秉衡直隶广平县知县于因之祖貤封文林郎妻刘氏封孺人
  于应显直隶广平县知县于因之父敕封文林郎妻高氏封孺人
  八十四将军衙门佐领德顺之父诰封昭武大夫妻 氏封恭人
  德顺将军衙门佐领诰封昭武大夫妻赵氏关氏封恭人
  谨按大清会典康熙年间定制武职封赠自一品至四品皆封大夫五品以下皆封郎故乾隆五十年前四品佐领得封昭武大夫遵旧例也乾隆五十年后武职封赠一二品改为将军三四品改为都尉五品以下改为骑尉校尉
  舒通安盛京工部笔帖式葆临之父敕封文林郎妻吴氏封孺人
  达精阿骁骑校札克当阿之族叔貤封武略骑尉妻李氏封安人
  多荣安盛京工部笔帖式葆临之叔貤封承德郎妻孟氏封安人
  贞都肯户部主事葆临之叔貤封承德郎妻赫氏封安人
  葆绅盛京工部笔帖式葆临之兄貤封文林郎妻孟氏封孺人

  岫岩志略卷七

  ●岫岩志略卷八

  人物志 【仕宦 文学 懿行 节烈】

  圣人久道化成山川钟灵毓秀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而况不止十室者乎第建邦未久乾隆以前之人物率溷迹于邻疆征文考献其人其事茫乎无凭仅就耳目所及者寥落数人殊形谫陋然无其实而高乎其名粉饰虚誉妄相附会断非操管者所敢出也若者为名德若者为文学若者为卓行奇节扬前徽即以风后人也乌得而忽诸志人物

  仕宦
  文学
  懿行
  节烈

  ○仕宦

  朴怀玉
  刘珩
  于因
  曲致诚

  朴怀玉

  朴怀玉字孟珍辽东东宁卫人荫生德安府同知康熙戊申春署云梦县事体度端严卑以自牧宽以御众赋役不扰民自乐谕谕民息讼雀鼠屏迹修饰黉宫优礼学校续成县志撰诗余四调以劝四民翕然向风焉 【湖南云梦县志】
  谨按东宁卫系凤凰城故疆详见名宦方嵩张良佐传后

  刘珩

  刘珩字蕴山世居邑南青龙山以进士出宰云南治绩卓箸 【箸:着】 有能吏名初权昆阳素号繁剧案牍尘积下车伊始力行摘案法判决如流攻讦之风以息捐廉新学宫修书院申明讲学条规人文蔚起戊子充云南乡试同考官赏鉴多名宿继摄平彝邑浇瘠多贫民岁课不登心忧之日循行阡陌相其地之宜农宜桑者殷勤劝课因妇女不习女红为颁纺织之具于里社俾远乡民皆效之行朞年桑麻遍野机杼连宵民始知有生之乐旋补蒙自调昆明蒙自为滇省大缺乃大宪调剂意也独不以介于怀性慷慨喜挥霍稍有赢余辄济贫乏任肥秩数年清风如故昆明系首邑事上台率僚属理繁治巨兴利袪弊事难指数去任之日士绅赋诗赠行编次成帙名曰扳辕集广西州河功书院立有生祠其赍锦屏送衣伞者所在不乏因卓异升永平 【平:北】 厅同知桂总制复专折保荐兼有获盗功蒙召见天颜和霁温语久之记名以知府用以忧未赴补移署甘肃河州适邻境番夷知 【知:滋】 事奉委督兵役擒治捕获二百余名但戮首恶其无辜而被胁从者分别省释番民帖服补盐茶 【茶:察】 厅同知权知巩昌府特授湖北遗缺知府未抵任卒闻者惜之

  于因

  于因号松严居城之北乡性嗜读积年攻苦每文宗试必居首列由优贡生考补宗室营教习授县尹历署直隶博野等县实知广平县县素浇只身赴任清苦自甘一介不枉取不善趋承而喜接文学士以振兴文教为务每月集生童考课细加丹黄殷殷奖劝遇文士争讼辄讲解文艺 【脱几字】 几忘所讼为何事讼者亦感悟寝息勤于治事案无留牍值岁祲亟请赈恤具尺籍手自检校吏胥无能行其私因公下乡必携干糇自随不丝毫累民丁内艰哀毁成疾卒于保阳归柩过县赴吊者云集宦橐萧然惟万民衣伞堆积如许

  曲致诚

  曲致诚号来溪邑北四道河人与于因同时宦迹亦与因略相等初宰直隶景州以忧去服阕改官云南历任师宗禹州等州县性慈善不轻用刑猺民杂处加意调剂四境静谧无哗作令数年衣冠朴素与当日寒俭景象无异解饷赴蜀因病回籍卒于家

  ○文学

  多隆阿
  王际清
  许文运

  多隆阿

  多隆阿号雯溪满洲正白旗人居英那河里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殚心考据之学天文数术星经地志凡百家言无不备览弱冠补博士弟子员屡试优等食饩道光乙酉选拔第一试秋闱荐而不售遂绝意进取吟咏自娱晚年喜谈青鸟术判别诸书异同讲解入微名理灿然南北堪舆家无不奉为圭臬性清介不趋荣势与人交必本至诚素与晓枫何太守同年交厚何守山西平阳再三招致因参其幕兼教书院生童学者争趋赴之咸丰辛丑八月粤匪围平阳时仓卒无备额设兵已奉调四出武弁畏缩不前乃为何某练乡兵守城号令严明夙夜不懈适贼以巨炮轰城城破何遇害隆阿手一编意气自若贼胁之不为动亦遇害事闻恩赐世袭云骑尉子庠生裕深袭职有女年几五旬知书通内经奉母以居不适人

  王际清

  王际清字渭川青堆子西乡人附贡生性敦朴务实学经史子集皆考核精确雄于文语语有根柢屡膺乡荐不获售遂灰心仕进教授生徒师法严而善诱邑之文士多出其门嗜饮有招致者必尽醉高唱大江东以去至老贫甚广平令于因其高足也千里往投抵广平三日病殁因厚敛之归其丧

  许文运

  许文运号凤楼城东南木耳山人世敦诗书赋性高古不营世务屡应童试不售而沈酣经史至老犹笃犹眈吟咏着有浒东诗钞子弟游庠食饩贡成均举乡榜者不下二十人率皆铮铮有声知其渊源有自也

  ○懿行

  李谦
  董文耀
  张煦
  吴彭
  沈琏
  谷继可
  孔兴禄
  潘克文

  李谦

  李谦原名秉信号益葊初居盖平幼贫年十六充刑吏称能痛父南游不归间关数千里往寻之奉二亲居于岫遂入籍为仓吏仓米折征向有常额值岁祲拟减三之一以恤人邑侯不许再三请之怒约以身代偿怒稍解顾数千金非能猝办竭力摒挡继以典质获数百金以进邑侯感悟笑置之由是邑民不致重困嘉庆十五年大水民饥甚乞食者趾错于门因计其人以次饭之日十余炊不惮烦遇衰老者解衣衣之客死者施给葬地不喜佛法而遇缁流羽客必厚其施每值岁暮必赍米肉以享里中之贫乏如是以为常邑北有黄岭径险甚屡覆车伤人或议觅术士以禳之不从独为之鸠工集役竭资以坦其途尤笃友谊有二三老友核所负逾千金中有饶足者家人欲相索厉词阻之终其身未尝过问有王某者素友善与钱通未尝锱铢较后以居相左迹稍疏适遇某之比邻询之某已故家计中落亟诣其居谓其子日曩负若父金知之乎答云不知曰吾今偿若息几何其子愧谢曰本且不知息于何有再三推让不允卒倍偿之家人尝驱车过分水岭辽境也岭险峻车重载日薄崦嵫风雪交迫舆夫窘甚忽有联臂踉跄而来者乞丐十余辈喝问为谁以实告羣丐喜曰得非李善人乎吾侪受惠久矣齐助以力推之挽之履危途如平地酬以钱不受而去生平无嗜好惟以积善为心课子严耕且读不与闻外事年七十五考终子翰颖孙宗太俱以教习授县令游庠者数人 【莘农黄赞汤填讳】

  董文耀

  董文耀字益昌成均上舍生先世为顺天丰润县人诗书旧族文耀幼年随父兄游学于岫遂家焉为人善心计习懋迁居积致富性亢直与人交不苟然诺喜周戚里嘉庆十五年大水饥民络绎于道乃设粥厂躬亲监视授食必均全活无算城西数里有琶古岭径险恶行人每逾其途心伤之出资修凿至今称康衢通医理尤喜为形家言不问贫富求之辄应不受谢子四长百龄出知山东朝城县仲梦龄乙酉选拔戊子举人工部营缮司员外郎季岳龄庠生族中读书成名者甚众

  张煦

  张煦字泰和岁贡生选授直隶巨鹿县训导不就设帐授徒城居数十年片纸只字从未一入公门子壻夏云岫由县尹荐升按察副使累任美秩迭次邀致终不赴年七十余以寿终

  吴彭

  吴彭翰邑之西鄙人事母孝母病长斋虔祷不愈母殁庐墓三年道光辛卯同社生闻其事于学使次年游庠

  沈琏

  沈琏庠生士子之叔年四十丧耦不再娶乡里争讼必善言排解家和霭无喧竞者年九十七以寿终

  谷继可

  谷继可号文明祖籍山东文登县人乾隆丁丑进士贵州都匀协右营游击贤生之孙值岁祲迁居于邑之仙人嘴隐居务农家不甚丰而笃于为善性恬淡不茹荤酒喜放生虽蝼蚁之微必加护惜每岁制棉衣数十事遇乞人之衰老可悯者预委路侧以侍其取若为行路以 【以:之】 所遗者不使人知也居里近琶古岭岭之南有巨壑险且隘行者苦之继可凿石为桥独力营建工坚而久道途之偪仄泥淖者必随时修葺数十年如一日凡诸善行皆编为俚歌以劝人不欲独为君子也年八十余以寿终

  孔兴禄

  孔兴禄字在中宣圣六十五代孙也性醇厚喜赒贫乏尤敦族谊嘉庆十五年岁大饥族人铭毓年未弱冠自山左流寓于邑之南乡堕入仆籍兴禄赎还资以田代具采礼为聘良家女未娶而卒复为纳聘今已立室家子孙林立矣又族人传正者幼孤田产为匪人干没兴禄力为厘剔如数珠还数十年无外侮凡族人闻风而来者皆如其意以去遇乡里纷争居间者数十皆不得当得兴禄一言而解年六十八以寿终戚里痛惜之会其丧者数百人

  潘克文

  潘克文之父某世业农持家俭约而喜赒贫乏每乞者至门各加意抚恤之数十年不倦某殁乞者敛资致祭不期而会者百余人乡里感叹以为仅事

  ○节烈

  旌恤之典所以励名节而敦风化甚盛事也第穷乡僻壤不谙年例往往迟疑不敢呈请以岫邑之大贞女节妇何可胜数而翻阅尘牍其得邀旌典者曾无几人致使贞操劲节竟同蔓草荒烟非惟负朝廷宽大之恩亦且失宅里表扬之谊岂非憾事兹特录部文一通缀于篇首俾阅者咸知例意所在以便遵行未始非激风励俗之一助耳
  道光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内阁抄出礼部谨奏为请旨事查定例守节之妇自三十岁以前至五十岁或年未逾五十而身故其守节已及十五年者俱准旌表又未婚贞女旧例按照年限汇题请旌与节妇例同续于乾隆三十六年题准凡直省贞女未符年例而身故者其完全节操与白首完贞无异改为不拘年岁一体准旌又凡节妇贞女臣部每届年终具题一次历经遵办在案现在臣部办理汇题节孝查有安徽巡抚具题全椒县民妇王杨氏自二十七岁守节于道光三年身故守节十三年按照成例计少二年照例应行扣除惟念该民妇矢志守节已逾十年坚贞之操自可信其靡他具查册开事实实系事姑孝谨苦志抚孤身故之后徒以格于定例不获邀绰楔之荣情殊可悯伏念节妇贞女事情略同已故贞女不拘年限俱准请旌已故节妇必待历十五年之久方准旌表诚恐苦节早夭者徒以年限稍有未符不得仰邀巨典未免向隅再查现在节妇自三十岁以内守节至五十岁计守节二十年以上者即属合例其身故而未及年限者特其生之不幸非其节之有亏似宜酌量减半以昭平允臣等公同核议合无仰恳圣恩俯准将已故节妇守节年限改照现存节妇二十年例限之半定为守节十年准予旌表以示限制而广皇仁是否有当伏候训示遵行为此谨奏 奉旨依议钦此张氏王宣明之妻武生沛之母武生涌之伯母也年二十八夫殁沛三龄抚孤事翁以寿终殡葬如礼道光元年年七十旌表

  阎氏高琪之妻
  赵氏宋珍生之妻
  孙氏刘鸿福之妻
  纪氏监生王钦之妻
  王氏田大国之妻
  姜氏儒童郭天成之妻
  崔氏崔德舜之女张廷义之妻
  谭氏谭德贞之女王槐之妻
  黄氏黄廷仕之女金会芳之妻
  宋氏宋广玉之女沙三缄之妻
  薛氏薛廷良之女孙承先之妻
  迟氏迟名山之女田文德之妻
  鲁氏鲁文之女于润久之妻
  周氏周德礼之女邱廷柞之妻
  孙氏孙士礼之女肖玉山之妻
  宋氏高璛之妻恩贡生石峯之叔母
  鲁氏鲁凤山之女王承邦之妻
  高氏于庭之妻高有爵之女
  梁氏梁仪之女王家丰之妻
  娄氏娄恭之女高丕德之妻
  王氏邹培林之妻
  丛氏丛希舜之女董士镛之妻
  李氏贾宗文之妻
  姜氏姜俊之女孔继丰之妻
  苑氏苑得福之女荣德馨之妻
  杨氏许景星之妻杨起周之女
  柯氏柯朴之女许应运之妻
  刘氏刘汝瑞之女许绍运之妻
  吕氏吕荣之女姜复让之妻
  徐氏孙世卿之妻
  梁氏石文之妻
  赵氏赵光成之女王希唐之妻
  林氏于忠智之妻
  刘氏孙玉成之妻
  刘氏张悦义之妻
  夏氏夏云岫之女何乔寿之妻
  刘氏刘俊之女
  万氏栾廷桂之妻
  王氏王福之女姜汝典之妻
  王氏王卓发之女张德之妻
  梁氏王成恺之妻
  孙氏王乃柞之妻
  刘氏毕振兴之母
  李氏梁文魁之妻
  郝氏张福之妻
  王氏游宗武之妻
  郭氏牛仁坤之妻
  王氏张敬祥之妻
  刘氏于发之妻
  彭氏王家传之妻
  孙氏王家翰之妻
  任氏王家福之继妻
  白氏王连生之妻
  王氏张林之妻
  王氏王文俊之女邵忠润之妻
  李氏王金贵之妻
  王氏许景玉之妻
  李氏朱懋德之妻
  刘氏刘起富之女杨福有之妻
  锺氏傅三元之妻
  陈氏陈中立之女傅朝臣之妻
  王氏王起乐之女于汇久之妻
  于氏于光国之女张有为之妻
  孙氏孙成太之女姜文忠之妻
  姜氏姜彦之女薛有成之妻
  徐氏徐元章之女董兆基之妻
  王氏侯泽隆之妻
  孙氏王理之妻
  丛氏丛希尧之女于发之妻
  崔氏崔九德之女宋永魁之妻
  迟氏陈铎之妻
  孙氏孙仁之女刘懋之妻
  王氏王德金之女汪耀先之妻
  高氏高仁之女曲复升之妻
  何氏荣林之甥女景联青之妻
  仇氏仇成禄之女王基焕之妻
  汪贞女

  阎氏高琪之妻

  阎氏高琪之妻武生高珽之嫂年二十六夫亡继侄鸿川为嗣事翁姑以孝闻抚嗣子如己出道光元年旌表

  赵氏宋珍生之妻

  赵氏宋珍生之妻武生廷瑚之母监生廷弼举人廷枢之伯母也年二十九而寡廷瑚甫周岁事姑课子孝慈兼尽道光元年旌表

  孙氏刘鸿福之妻

  孙氏刘鸿福之妻年二十八而寡子德棠甫四岁孀姑年近八旬氏矢志守节孝慈兼尽道光元年年八十一旌表

  纪氏监生王钦之妻

  纪氏监生王钦之妻武生际起之母附贡生际清庠生际泰之伯母候选教谕尔厘之叔祖母也结褵无几钦病殁氏年二十五际起甫三岁藐孤在抱尊章衰老氏屏铅华洁甘旨敬养周至乡里以孝称教子慈而严动止必绳以法虽霁颜温语而意凛如也族中无少长待之具有恩礼邻里贱妪从不以声色相向守志数十年饮冰茹雪而处之坦然道光元年请旌如制时际起年已望六念母氏苦节竭资建坊躬率工役登山凿石为石伤股成疾弗恤坊成遍集文士撰联题额绰楔巍然工费巨万东都坊表此为极观邑之人每以坊名其里焉年八十九寿终崇祀海城县节孝祠

  王氏田大国之妻

  王氏田大国之妻王国福之女年二十八夫殁子硕秀甫七岁抚孤事亲孝慈兼尽道光十年年七十一旌表

  姜氏儒童郭天成之妻

  姜氏儒童郭天成之妻礼部主事荐升山西平阳府知府何维墀之表侄妇年十九夫殁阅三月生子毓笏氏孝事翁姑慈抚幼子道光十四年维墀呈请旌表

  崔氏崔德舜之女张廷义之妻

  崔氏崔德舜之女张廷义之妻生员国辉之族弟妇年二十九夫亡子毓秀甫三岁矢志守节抚孤成立道光十四年年六十八旌表建坊于小庙子

  谭氏谭德贞之女王槐之妻

  谭氏谭德贞之女王槐之妻生员璋之弟妇年十七于归二十四而寡子在泮甫四岁 【时翁姑皆浮厝氏质簪珥聘地师】 择吉营葬哀礼兼尽课子成立道光十五年旌表建坊于将军石

  黄氏黄廷仕之女金会芳之妻

  黄氏黄廷仕之女年十七归金会芳二载夫亡子毓嘉甫二龄苦志教子事姑以寿终殓葬如礼道光十五年旌表

  宋氏宋广玉之女沙三缄之妻

  宋氏宋广玉之女沙三缄之妻生员保德之堂叔母年二十一于归五载而寡继侄上中为嗣孝事翁姑慈抚嗣子道光十五年年七十九旌表

  薛氏薛廷良之女孙承先之妻

  薛氏薛廷良之女孙承先之妻工部员外郎董梦龄之伯岳母年二十三于归六载夫亡子延绪甫四岁事翁姑抚幼子孝养兼至道光十六年年七十梦龄呈请旌表

  迟氏迟名山之女田文德之妻

  迟氏迟名山之女年十七归田文德二十四而寡姑年九十奉事无缺课二子成立道光十九年年六十八旌表

  鲁氏鲁文之女于润久之妻

  鲁氏鲁文之女于润久之妻翼学教习于大观之嫂附贡生亮久监生瀚久渤久之堂嫂年十九于归二十一而寡继侄际桢为嗣事翁姑以孝闻道光二十三年旌表建坊于横河子

  周氏周德礼之女邱廷柞之妻

  周氏周德礼之女年二十归邱廷柞二十三而寡继侄国林为嗣姑以寿终翁年九十余燂瀹秩膳殷勤倍至抚嗣子成立道光二十七年旌表

  孙氏孙士礼之女肖玉山之妻

  孙氏孙士礼之女年十七归肖玉山二十八而寡孝事翁姑抚二子信杰俱成立道光二十七年年七十八旌表

  宋氏高璛之妻恩贡生石峯之叔母

  宋氏高璛之妻恩贡生石峯之叔母十九于归九载夫亡子鸿飞甫五岁矢志抚孤道光三十年旌表

  鲁氏鲁凤山之女王承邦之妻

  鲁氏鲁凤山之女王承邦之妻生员象干之祖母生员朝臣之曾祖母年二十一于归二十五而寡继侄禄为嗣孝事翁姑慈抚嗣子道光三十年年八十四旌表九十余寿终

  高氏于庭之妻高有爵之女

  高氏于庭之妻高有爵之女恩贡生高石峰之姑母也年二十于归二十五而寡事翁姑以孝闻抚孤成立咸丰元年旌表

  梁氏梁仪之女王家丰之妻

  梁氏梁仪之女年十七归王家丰二十七而寡继侄俊声为嗣事翁姑以孝抚嗣子以慈咸丰六年旌表

  娄氏娄恭之女高丕德之妻

  娄氏娄恭之女年十九归高丕德二十六而寡遗一子甫周岁氏矢志守节阅二载子染疹殇姑以病殁氏之族人为翁继娶举一子丕忠生子氏继为嗣抚如已出及翁以寿终殡葬如礼氏奉事继姑教诲嗣子孝慈兼尽咸丰六年年五十八旌表

  王氏邹培林之妻

  王氏邹培林之妻武生邹宏祥之媳附贡生王彤之孙女增广生际会之女议叙从九品汗如之姊也年十九于归二十四而寡无子仅遗三女姑年七十余奉事维谨三女各适所天咸丰七年旌表

  丛氏丛希舜之女董士镛之妻

  丛氏丛希舜之女董士镛之妻朝城县知县百龄之媳工部员外郎梦龄之侄媳监生熙元之堂嫂也十七于归二十一而寡子起汗甫二龄翁宦游山左祖母老病惟氏殷勤侍奉迨祖母暨翁姑寿终俱殡葬如礼课子成立咸丰七年旌表

  李氏贾宗文之妻

  李氏贾宗文之妻年十七于归二十三夫亡三月产遗腹子镇氏矢志守贞闺范严肃母家虽近非庆吊不轻往还孝事翁姑给奉周至镇渐长克绍先志家益丰孙俊魁暨叔孙贞魁皆游庠食饩知名于时氏犹及见之今年七旬余犹强健咸丰七年旌表

  姜氏姜俊之女孔继丰之妻

  姜氏姜俊之女孔继丰之妻生员傅俍之侄妇也年十九于归十五日而寡父母欲夺其志氏曰翁姑止此子不幸而夭有妻可立孤无则夫嗣斩矣既为之妇而绝其嗣所不忍也未几翁姑连索二男皆成立季生子广元遂继为嗣现年四十九咸丰七年旌表

  苑氏苑得福之女荣德馨之妻

  苑氏苑得福之女左右翼学教习荣德馨之妻庠生德寿德音之嫂年十九于归二十六而寡遗孤甫二龄翁姑衰老叔季游学于外家计中落无执干者惟氏勤俭自持孝养周至未几叔季继没氏益孤苦迨翁姑并逝几无以葬典质殆尽务事事如礼今氏年六十有五孤已成立锐志懋迁颇能孝事其母初氏家之死丧相继也氏哀毁骨立血泪俱枯两目并盲藐孤五岁游戏河干失足而坠氏闻之愤不顾身遽投中流暗中摸索竟曳其孤以出惊定知痛目眦尽裂而双瞳转明睹物了了岂非冥冥中示以显报耶咸丰七年请旌

  杨氏许景星之妻杨起周之女

  许景星之妻杨氏杨起周之女恩贡生景卿之嫂庠生罡运等之伯母举人壮观之叔祖母也夫卒氏年二十七两孤在抱矢志靡他翁姑前哀戚不形于色翁姑多病奉医药竭甘旨殷勤臻至迨翁姑继逝经纪丧葬哀礼兼尽教子严责以诵读不与闻外事长子文运湛深经学虽布衣而名藉于时次国学生孙曾济济读书成名者甚众为东南望族人咸谓节孝之报云道光二年旌表

  柯氏柯朴之女许应运之妻

  许应运之妻柯氏柯朴之女结褵未十年氏年二十七夫病殁遗腹子际兴茕茕在抱氏苦志抚之奉事孀姑时加敬礼至老不懈及姑以寿终脱簪营葬仪节周至教子成立苦节四十余年卒年七十三岁咸丰七年请旌

  刘氏刘汝瑞之女许绍运之妻

  许绍运之妻刘氏刘汝瑞之女于归二年夫殁无子继子际盈时方襁褓氏抚育殷勤爱如己出奉事翁姑恪尽妇职色笑承欢善伺翁姑意每盛怒得一言而解一家皆怜爱之教子严而有恩至老犹勤纺绩卒年六十六岁咸丰七年请旌

  吕氏吕荣之女姜复让之妻

  姜复让之妻吕氏吕荣之女归复让不二年而寡矢志守贞继兄子乔龄为嗣事翁姑维谨偶膺疾医药汤粥给奉周至夙夜不懈抚嗣子慈而严义方之训不少贷持家勤俭含冰茹雪者几四十年今嗣子游庠亦能善承母志云咸丰七年请旌

  徐氏孙世卿之妻

  孙世卿之妻徐氏年十七归世卿二年而寡矢志不二事孀姑曲尽孝道抚继子伟游武庠苦志五十余年寿望九道光六年旌表

  梁氏石文之妻

  石文之妻梁氏十九于归二十七而寡子女各一俱幼氏矢志靡他守节已四十年咸丰八年请旌

  赵氏赵光成之女王希唐之妻

  王希唐之妻赵氏赵光成之女年二十八希唐病殁仅遗二女氏苦志抚之俾各适所天继侄模为嗣今氏已六十三岁守节三十余年咸丰七年请旌

  林氏于忠智之妻

  于忠智之妻林氏母家贫年十二待年于夫家能得舅姑欢结褵无几忠智遽殁遗子女各一氏苦志抚之持家整肃铅华不御忠智自幼经商积赀颇厚殁后氏检遗簿上列姓名累累皆逋欠者多以数万计自念执干无人恐经手者营为奸利徒为窭人累乃尽火其簿近村有娘娘庙仅茅屋数椽耳氏独力营缮遂成巨观邑南有雅儿河行人艰于涉氏出赀建石桥工坚且久凡道途坎壈皆觅人修整之积数十年不懈年八十七以寿终咸丰七年旌表

  刘氏孙玉成之妻

  刘氏孙玉成之妻夫亡自缢身死嘉庆八年旌表

  刘氏张悦义之妻

  刘氏张悦义之妻夫亡饮药身死嘉庆十九年旌表

  夏氏夏云岫之女何乔寿之妻

  夏氏河南陕汝道夏云岫之女户部员外郎夏景唐之妹幼知书识大义年十九归金州廪膳生世袭骑都尉何乔寿山西平阳府知府何维墀之子妇也维墀守平阳咸丰三年秋粤匪北窜仓猝薄城列巨炮轰击城破维墀遇害一门十余口同时殉难惟乔寿悬梁未绝暨一幼侄获免氏闻变挥乔寿远避不听氏欲绝其念投幼女于水阖户自经时年二十三岁晋抚具题请旌如制乔寿非邑人而氏则邑绅女也故志之

  刘氏刘俊之女

  刘俊之女幼字唐中可之子启隆农家女也祖居城南高力城子两家相距五里许道光辛丑女年十七未及婚而启隆病殁父母议改字女不应惟吞声饮泣逾数日女晨起径诣夫家登堂拜舅姑已曰吾若儿妇也闻舅姑恸儿甚今新妇来奉事舅姑亦一儿也何悲为舅姑闻之恸女亦恸既而中可招俊至相与百端开解迫之归女以死自誓自制衰麻祭夫墓归辄勤操作洁甘旨竟日无戚容邑绅高石峰倡众具呈请旌于署篆章刺史刺史奇女之节而惜于年例未符乃赐彩缎花红养赡银二十两为颜其室曰松贞足式迨庚戌岁女膺疾自知不起坚嘱舅姑为其夫立嗣出所赐彩缎制衣衾簪花披红含笑而逝

  万氏栾廷桂之妻

  万氏栾廷桂之妻年十九夫亡道光元年年七十七旌表

  王氏王福之女姜汝典之妻

  王氏王福之女姜汝典之妻年十八夫亡继侄懋振为嗣守节十五年年三十二而卒

  王氏王卓发之女张德之妻

  王氏王卓发之女张德之妻年二十五夫亡现年五十二岁

  梁氏王成恺之妻

  梁氏王成恺之妻年二十七夫亡卒年六十一

  孙氏王乃柞之妻

  孙氏王乃柞之妻年二十八夫亡继侄乐成为嗣现年七十五

  刘氏毕振兴之母

  刘氏毕振兴之母年二十二夫亡无子继侄振兴为嗣现年六十八许氏孙徽佩之母年二十三夫亡继侄徽佩为嗣现年六十三

  李氏梁文魁之妻

  李氏梁文魁之妻夫亡守节四十余年现年七十六

  郝氏张福之妻

  郝氏张福之妻夫亡事翁姑抚幼子子夭折幸有遗孙殷勤抚育守节四十六年现年七十四

  王氏游宗武之妻

  王氏游宗武之妻夫亡无子继侄为嗣年七十三

  郭氏牛仁坤之妻

  郭氏牛仁坤之妻年二十九夫亡无子继侄为嗣守节三十年现年五十九

  王氏张敬祥之妻

  王氏张敬祥之妻年二十四夫亡抚孤成立现年六十二岁

  刘氏于发之妻

  刘氏于发之妻年二十六夫亡子甫四龄姑年七十二事姑抚孤孝养兼尽

  彭氏王家传之妻

  彭氏武庠生彭景桓之妹王家传之妻年二十五而寡继侄为嗣寿终七十三

  孙氏王家翰之妻

  孙氏儒童王家翰之妻年二十五而寡继侄泌为嗣事翁姑以孝闻现年七十三

  任氏王家福之继妻

  任氏王家福之继妻年十九于归二十五而寡抚夫前子溰成立卒年六十九

  白氏王连生之妻

  王连生之妻白氏年十九于归二十六而寡遗二子希正希成俱幼氏苦志抚之事翁姑维谨现年六十三岁

  王氏张林之妻

  张林之妻王氏年二十八夫殁矢志守贞奉侍翁姑恪尽妇职抚幼子三人俱成立卒年六十有八

  王氏王文俊之女邵忠润之妻

  邵忠润之妻王氏王文俊之女年二十五夫殁遗孤甫二龄氏矢志抚孤艰苦备尝现年五十六岁

  李氏王金贵之妻

  王金贵之妻李氏年二十六夫殁遗一子明方六岁氏苦节抚之迨明既娶有孙三人明旋殁饮冰茹蘖始终艰苦现年七十八岁

  王氏许景玉之妻

  许景玉之妻王氏结褵未十年夫卒遗子绶运甫七龄氏督责如严师事翁姑以孝闻乡里贤之

  李氏朱懋德之妻

  朱懋德之妻李氏纳聘后懋德旋病至长益笃懋德之父欲退婚母家将许之氏不从择吉于归亲调鱼羹祗奉药饵殷勤臻至积五六年懋德迄不愈既卒氏拊膺大恸誓以身殉舅姑劝止之继弟之子懋官为嗣氏忍涕抚育敬事舅姑承颜顺志竟日无戚容又十余年忽染疾家人进以药力却之遂殂

  刘氏刘起富之女杨福有之妻

  杨福有之妻刘氏刘起富之女年二十四而寡一子天 【天:夭】 折无出子妇改醮家赤贫就养于壻苦志终身

  锺氏傅三元之妻

  傅三元之妻锺氏年二十四夫殒于覆车氏痛不欲生念二子朝选朝卿俱幼抑痛抚之既授室二子相继殁子妇改适家渐落依孙友仁以居寿几九旬苦节殆六十余年云

  陈氏陈中立之女傅朝臣之妻

  傅朝臣之妻陈氏海邑陈中立之女结褵未十年朝臣病殂遗一子友礼方在襁褓氏忍痛抚之朝臣鲜兄弟凡亩之东南税之多寡皆赖氏经纪家日以饶今友礼成立亦能善承母志恪尽孝养孺慕如童时一女适县尹李翰颖之侄宗泰之堂弟涵孙男女各四不乏含饴之乐而训饬维谨终其身不易朴素云

  王氏王起乐之女于汇久之妻

  于汇久之妻王氏王起乐之女翼学教习大观附贡生亮九 【九:久】 监生翰久渤久之堂嫂也年十九于归二十四而寡姑嫜早逝事翁寿至八十七始终维谨抚孤际美成立孙曾绕膝家计渐裕现年六十四岁管文魁之妻纪氏纪永才之女文魁病殂氏甫二十三岁遗二子俱幼苦志抚之后俱成立氏六十七岁寿终

  于氏于光国之女张有为之妻

  张有为之妻于氏岁贡生于光国之女直隶巨鹿县训导张煦之子妇也氏年二十三有为病殁遗子大本暨一女俱幼氏忍恸抚之孝事翁姑承颜顺志忧戚不形于色翁有厚德氏能体其意以教子家庭和蔼数十年无诟谇声大本既成立事母孝谨动循礼法仍不失忠厚家风焉

  孙氏孙成太之女姜文忠之妻

  姜文忠之妻孙氏孙成太之女结褵方十年氏年二十七文忠病殁翁姑衰老子女尚幼家贫甚氏饮冰自矢亲持家政佐以纺绩以供甘旨翁姑继逝丧葬俱如礼今氏年七十矣子亦成立而氏犹持家政不替

  姜氏姜彦之女薛有成之妻

  薛有成之妻姜氏姜彦之女年十七于归逾年生子国亮夫旋殁氏以亲老子幼不忍改适操持家政井井有条今氏年已望六亲赖以葬子赖以成立家资渐裕国亮既长亦能善事其母云

  徐氏徐元章之女董兆基之妻

  董兆基之妻徐氏徐元章之女结褵甫周岁氏年十八生子茂生方两月兆基病殁孀姑仅存家贫甚氏恸不欲生既而念姑苦节未可缺于奉养乃躬操井臼勤纺绩饮冰茹蘖者三十年今衣食渐丰子已成立与姑尤深相得云

  王氏侯泽隆之妻

  侯泽隆之妻王氏城南本鱼山居民王元庆之妹母家贫童养于夫家年十六合卺泽隆羸弱多病氏曲意调护之逾六年生子德庆甫六月泽隆病殂氏恸甚誓欲相从既而念泽隆继子也今甫有子若无母则呱呱者何以自存一线之嗣斩矣乃抑痛抚孤德庆年十七已卜婚期乃忽以咯血亡氏痛绝数四愤不欲生既又念翁姑已望九子孙俱殁将安所倚不得已勉延残喘强颜承志艰苦备尝者又十余年翁即世丧葬皆氏经纪之哀礼兼尽今氏巳五十有五犹苦志以事其姑云

  孙氏王理之妻

  王理之妻孙氏结褵甫二载年十九夫殁母家贫迫令改适冀获聘资以自给氏忿而投缳及众觉之已不治道光十九年事

  丛氏丛希尧之女于发之妻

  于发之妻丛氏丛希尧之女年十九归发琴瑟甚笃诞子春福方四岁女庆姐甫周岁发患痨疾日益增剧家贫不能延医氏勤针指以佐药饵夙夜虔祷迄不愈疾己革氏谓其嫂曰夫疾不救矣而妇职未尽惟期侍夫于地下耳庆姐吾携之去春福乃一脉之传也向蓄有簪珥数事一以畀嫂他日为儿娶妇惟嫂念之嫂意为恸愤之谩语耳笑慰之旋闻氏号声甚惨趋视则口角流涎知为饮毒齐集呼救而体已僵安停甫毕发亦目瞑未数月庆姐亦殇

  崔氏崔九德之女宋永魁之妻

  崔氏崔九德之女宋永魁之妻宋克进之媳年二十三夫亡无子七日后即继堂兄永秀之子为嗣书继单已爰拜翁暨兄嫂曰夫有嗣未亡人之事已毕虽生何益惟从夫于地下耳幸兄嫂善事翁劝慰之不应从容自缢乡里伤其志共出资致祭立丰碑于墓侧备记其事焉

  迟氏陈铎之妻

  迟氏陈铎之妻年二十一于归阅二载无子铎病笃氏谓其嫂曰倘有不测吾必以身殉嫂漫应之不数日夫亡氏哀毁骨立饮食俱废七日随姑祭夫墓姑哭子恸氏强颜开解扶其姑以归即于是夕严妆吉服阖户自经及家人惊觉气己绝矣颜色如生是夕邻人共见氏门前有彩灯数对咸以为异

  孙氏孙仁之女刘懋之妻

  刘懋之妻孙氏孙仁之女刘日春之媳武进士大鹏武举人大勇武生刘丰之从堂弟妇也年十七于归逾岁夫殁氏哀毁骨立恸不欲生既自念曰为翁后者惟夫一人时身已娠倘生男则刘氏又血食矣乃抑哀营葬综礼周至葬已延日者于家而谓之曰吾夫一线之嗣系我腹中幸为我决男女日者卜之曰女也氏大恸乘间自缢翁姑觉之已不救初氏之治夫丧也适其兄常福至氏谓之曰未亡人非贪生者惟冀生子以延夫嗣耳幸而男吾抚育之若女则誓从夫于地下矣翁姑遇我厚勿以我故有异言致我瞑目不安也兄慰谕之而去及氏凶问至氏族闻之哗谓其事叵测将登日春之门而甘心焉其兄亟止之曰吾妹有言矣忍重违其志乎事乃已孙刘两族共哀之会其丧者数百人树丰碑于墓侧属文以纪其事

  王氏王德金之女汪耀先之妻

  汪耀先之妻王氏王德金之女道光丁酉年二十一夫病殁氏哀毁逾常舅姑悯之劝归母家以自宽解其母亦再三敦迫氏勉应之佯为检点衣物竟饮药自尽其父闻之往哭甚哀既而喜曰农家女亦有志气如此者

  高氏高仁之女曲复升之妻

  曲复升之妻高氏高仁之女道光元年氏年十七于归六年秋夫病殁氏竟日号泣寝食俱废誓欲相从姑知之与其弟严加防范氏强作笑言饮食如故姑防稍疏并以酒醉其弟阖户自经年方二十二岁族人为继零玲为嗣

  何氏荣林之甥女景联青之妻

  景联青满洲厢黄旗人妻何氏营千总荣林之甥女也夫家贫就养于舅氏联青服贾于外忽遘疾卒氏闻之痛不欲生舅氏防闲之乃乘夜自缢于舍后树林中不以累舅也年甫二十八岁咸丰六年七月事

  仇氏仇成禄之女王基焕之妻

  王基焕之妻仇氏仇成禄之女庠生国珍从九品国厚之母也年二十九基焕病殂氏柏舟自矢孝事尊章甘旨无缺持家教子严而有恩劬劳臻至今三十余年家门和顺孙曾绕膝不乏含饴之乐云

  汪贞女

  汪贞女镶蓝旗满洲福在之女贡生色楞额文生永生额之姊文生岱龄梦九武生淑龄峻龄之姑文生希克伦宝三图克忠图克志之祖姑文生庆贵之曾祖姑也幼许字某氏稍长膺足疾微跛某有退婚意属媒风示父母皆难之而窃窃然惟恐女知女察其情遽返其聘父母交口谇责女曰儿欲效北宫之女婴儿子者事父母最乐奚嫁为某奇女之志节复浼媒谢过苦相要父母将许之开谕万端终不从由是依父母以居者垂六十年温凊定省为诸男最父母偶不豫辄亲调药饵洁甘旨以进持斋虔祷往往有效持父母之丧动止悉准古礼佐两弟持家政积年无废事性嗜读经史皆了了尤喜吟诗针黹之余吟诵不辍族中之秀者读书成名经传多其口授女童子则教以论语内则诸书喜读孝经每以不亏不辱全受全归为守身要着旁通内典慕钩翼之为人朝夕诵经必如藏数衣粗食澹至老神明不衰年七十九无疾而逝空中有音乐声邻里彷佛闻之

  岫岩志略卷八

  ●岫岩志略卷九

  艺文志 【文 诗】

  汉班孟坚作艺文志后世相沿惟备采风之一助耳若滥而收之诗古文辞连篇累幅欲矜著作之富则书肆坊刻久已汗牛充栋又奚俟一志之所载哉邑向无志书鸿生旧学无从稽考而上下数十年间文坛吟社杂作韵语一邑之词翰岂仅乎此第文字虽工而无关于人物风土者不录姑就目前所知摘而存之见闻不广罣漏贻讥虽无雄文壮采照耀简编要不失为本地风光云尔志艺文

  文
  诗

  ○文

  李益葊七旬寿文
  重修会林寺碑铭
  节妇徐氏碑记
  关帝庙碑记
  除莠说
  书夏金江仕迹
  祭妹文
  秦母江太孺人墓志铭
  琅琊世谱序
  周翁善行记
  劝修药山关帝祠文
  劝捐救荒论
  乐善亭记
  劝修洋河渡船文

  李益葊七旬寿文

  董梦龄
  皇上御极之十有一年岁次辛卯特举万寿恩科乡试吾乡之怀材蕴器来王国而观光者凡三百人芝岩李君尤彬彬乎大雅材也与予弟友善因馆于予尝与谭其家世则知太翁益葊先生含奇负异未竟其施而生平趋义若热实有以利益于人而因以庇其孙子者先生少读书即知大义已而曰古人家贫亲老时为禄仕今欲为禄养乎则权不在我无已其为吏耳遂为岫岩之仓吏司筦钥维谨职出纳维均人咸称之乾隆五十年间岫岩大饥大孤山尤甚有司征秋赋民不堪先生慨然曰圣人在上遇偏灾必为之蠲租缓赋奈何急之有司怒不为屈有司益怒曰如尔云将于尔乎取之曰以一身救一邑何不可者请遂任焉实未辨作何偿也后有司意解乃止岫岩人至今犹乐道之嘉庆十五年大水明年又大饥先生为粥以食饿者嗣是遂以为常岫岩北二十里曰黄岭岭险峻过者往往覆车伤人先生与乡人谋平之乡人皆有难色乃独捐赀鸠役化险阻为坦途由是善名噪远近余因之有感矣今之都显位拥厚实者河润九里夫人待于下流而求所为笃近举远散积广施者卒不可得至于郡邑素封之家衣食足以周三族财贿足以赈乡闾气力足以佐有司之政令乃纤啬悭恡货力为已是亦付以仁义之名而不知取者也先生一介士寄身于岁会月计之间借遂其养亲永年之志而因以曲布其经世综物之才隐行其济人利物之愿俾闻风而悦者油然皆有乐善不倦之心呜呼岂非今之难能而可贵者与今年重阳后一日为先生七旬庆辰芝岩因乞余一言以为寿夫古者论寿之说多矣其最要者莫如孔子仁者寿一语何则仁人心也松栢有心经霜弥茂盖深其根而裕其精在物且不可以气数局之况夫至诚恻怛足以性浃于情如先生者可不谓之仁人乎其获寿也固宜然则所以为先生寿者予亦何能赞一词乎抑先生性好游尝航海过登州登蓬莱阁旷观远瞩浩然长啸望者疑为神仙中人又尝南寻禹穴东泛洞庭足迹盖半天下每与人谈所历山川之胜有不啻为之神游者故士大夫皆乐与周旋焉迩者闭户闲居日以课子孙为事膝下济济兰茁其芽盖不独芝岩一人积学能文将以保世而滋大也而先生复澹以居之恬以守之方且膺难老之祺笃无疆之祜又岂特今日之燕喜已哉夫以贤则颂以寿则祷仪乎心而形乎言此同里闬者之所有事也因不辞谫陋而为之词且以为有志于善者勖焉

  重修会林寺碑铭

  岫岩东南六十里有地名黑川者旧有古剎曰会林寺其剏始年月无考乾隆初年耕人垦田于土中得铜佛八尊高皆尺余又断碑一其字迹大半漶灭惟大明嘉靖某年月暨寺名尚可别识前乌剌撒袋和氏旃檀损资倡修更募四方优婆夷塞共助之鸠工庀材庙宇一新兼舍川之左右山峦为香火地仍以古寺之名名之由是会林寺称盛地焉寺之住持皆释子乃其后僧徒无赖不守佛法乘机宵遁将铜佛窃去其七惟一仅存诸善士悲之改禅林为道院一任羽士依栖于其间或问曰变易若此释与道两教同乎曰将毋同也色即是空即道德经无欲观妙之旨龙女献珠即参同契征引关雎之文闲读张紫阳之悟真篇金丹四百字金笥宝箓青华秘文石杏林之还源篇薛紫贤之复命篇陈泥丸之翠虚篇妙悟集白玉蟾之文集指元篇注马丹阳之渐悟集摘微集圆成集洞元金玉集三宝化行集谭长真之水云前后集刘长生之仙药集太虚集安闲集盘阳集同尘集修真集邱长春之蟠溪集鸣道集大丹直指王玉阳之清真集云光集郝太古之太古集孙不二之示教直言与佛氏之传灯楞严法涅盘无不暗合是东来紫气与西天金身未有殊也昔薛紫贤始为僧继得石杏林之传弃僧伽黎幅巾逢掖以成正果此近事之尤可证者至于地涌青莲花生座下寺名白马经传人间神道设教可以化民成俗而有补于世悉载释典正不俟后人代为饶舌云铭曰招提兰若其义从同是二是一释道互宗佛自西来道传东土李聃释迦同为教主当下道院旧日禅林切旨妙悟敬奉婆心空曰非空德曰不德身心俱寂何处着色山隅水隈庄严法台石头点不瞻仰徘徊

  节妇徐氏碑记

  节妇徐氏者余之从兄福清者妻也兄之父得伦太母赵氏胞兄弟四人兄居其次嫂于归时兄年十九嫂年二十有一性婉和善承翁姑意乡里以孝闻生二女俱夭一子明安甫六岁兄年二十八以疾殁嫂哀毁不欲生翁姑悯之慰以好语劝其改适嫂不从誓以死守既而抚孤渐长教之读书以门祚单寒不能卒业俾务农粗得温饱嫂氏夙兴夜寐勤纺绩以佐家政饮氷茹蘖盖数十年如一日焉当嫂氏之以守节自誓也于时家贫甚祖翁姑俱存伯叔妯娌及从子女凡数十人同居共炊嫂待之皆如礼以次得其欢心故内与外无间言嫂为农家女原不知节之名为奚若而至性所锺遂举人之所难行者处之若视为固然岂非其人之禀赋独优与嫂善言笑而痛夫早折伤己未亡青春红泪绿鬓黄丁心血俱摧而年寿转永是殆天欲阴相之以成其志焉耳夫妇人之德节与烈并重然烈或出于一时之激而节则必极数十年之艰辛烈惟舍其生而他可不问节必缓其死而其责靡穷取而譬之烈为疾风劲草而节独为冷月寒松也则节难矣兄殁之年嫂年仅三十今年七十有一客岁本旗章京以嫂之苦节委曲上闻今春诏下得蒙旌典族之人命余笔其事勒诸石以垂永久余曰有嫂若此吾宗之荣也余之笔墨有光矣爰识其梗概于左
  论曰毛诗三百六篇柏舟之咏仅存司马迁作史记列女一传独缺后之人踵史记而修史者屈指数之不下二十余家其于节妇记之维谨所以阐幽微防溢滥也然则妇之节不綦重乎而况节兼孝慈如嫂氏者尤足勒贞珉而无愧乎

  关帝庙碑记

  董熙元
  维咸丰五年正月参赞大臣搏托拉克泰亲王僧格林沁破贼于连镇歼其首逆献捷京师天子以畿辅肃清乃念东三省官兵久劳于外特命凯彻归伍以示优恤岫城官兵与焉初粤匪之由豫而北也度临洛趋山右折而之天津独流犬奔蚁聚京师为之戒严天子赫然震怒以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加封搏托拉克泰亲王为参赞大臣统兵进剿时方调盛京官兵赴援即以属之而岫城官兵奉调者凡二百一十名类皆有勇知方之士启行之日志切同仇因誓于关帝庙前以期其必克焉适贼由天津窜入连镇筑垒建栅为负嵎计僧王则掘壕久困之贼果以食尽被擒连镇遂平维时大兵数十万其力竭捐躯者计百余人而岫城凯兵仍如其启行之数揆厥所以实由圣天子庙算无遗僧王忠荩勤劳而实关帝之神灵助顺乃有此捷也爰志之石且韵以铭铭曰
  列圣创垂其焕其巍于皇谟烈是式九围惟皇御极一日万几宵旰宸廑百姓羣黎衣冠万国兢业重闱兴利孔亟去邪勿疑凡有弗若除而去之蠢兹粤匪灭德立违干诛犯顺鬼惨神悲断流善骨溉土忠脂荼毒南国蔓滋郊畿明明天子不怒而威命王徂征剿抚兼施惟王之智动合机宜惟王之忠敬事慎微惟王之惠士卒抚绥何坚不靡何锐不摧矧惟圣帝保佑扶持去彼悖德助我清时殄此羣丑年未及期乃捦以术乃毙于饥歼厥逆首余孽不遗善苗得养恶草其萎红旗星驶丹诏云飞全师奏捷凯唱以归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神功圣德日月同晖凡我军旅念兹在兹

  除莠说

  李翰颖
  咸丰丁巳适以事之洋河之东乡见有肩负者车载者老弱相属于道余询其故则南乡之民移居于河东者余谓人情安土而重迁何轻于移曰河以东多良田余谓迁地为良计诚得矣何见之不早也曰良田民之利也而有为民害者故迟迟以至于今问今无害民者乎曰已为邑侯台公芟除殆尽矣余请竟其说于是二三齿德环而相告曰河东之地沃且饶惟其沃且饶也良民聚焉无赖之民亦丛焉有李青龙者虎而冠者也武断一乡官役莫敢过问公乘其不备掩执之置于狱又有蔡玉伦者兄弟数人倚其父耄而健讼故率不逞之徒持刀矛火器日与若辈争雄长巿井闭户室庐被其侵据而不敢言公遣役拘之不服集丁壮数十人搏之乃就系又有刘发才者党与甚众案如山积屡捕之不能获公悬重赏踪迹其人力擒之而其党某甲者潜踪至邑乞以重赇免谬以刘发才之姓为柳冀为脱卸地公不为动并其党擒治之由是无赖之民四境以空矣余谓公爱民乎曰然余闻公之治盗甚酷于民乎何爱曰吾侪农人也知治苗而已彼治苗者培植之灌溉之而苗不加长惟去其莠之害苗者则苗不待治而勃然兴惟民亦然方今南省之为贼扰已数岁矣而贼之初起则始于广西某邑使当日者乘其初起而扑灭之何至延蔓难图大为民害若此乎如刘蔡数人者不早除之其为民害也又岂第河东之地而已乎余闻之曰善以其言近理故存其说

  书夏金江仕迹 【代王国珍作】

  士君子服古入官其治行称最者动曰循吏惟其惠及于民也而要必去其害民者乃真能惠及于民而无愧乎循吏之称是说也吾于金江夏公得之公吾同学友相交最深故得从公杖履数十年当幼共笔研时见公安闲儒雅气煦于春宾宾然一文学士耳乃至通籍之后车尘所及治绩卓著有疑非儒吏之所能者不禁悚然异之恐日久泯没姑举荦荦大者手录数则以为吾乡之士夫告焉公始宰山西荣河永济诸邑晋俗醇朴公则清案牍兴学校政简刑轻而百废俱举上官知其能行将膺上考矣乃以忧去官其分发湖北也黄梅云梦诸邑皆南北冲衢当湖南用兵之时驿递往来大兵络绎蒭茭储偫供帐纷繁他人棘手而畏其难者公独咄嗟立办事集而民不扰上官知其能行将膺上考矣又以忧去官其分发四川也甫下车即权双流双流多嘓匪戕官拒捕倚邑之胡家大林为逋逃薮箐深林密莫由扑灭公独四面兜围破巢直入擒盗百余名羣匪敛迹而公之威名亦大振矣由是补安邑调成都迁马边琦总制雷厉风行而每事必倚公为左右手不容一刻离者顾以获盗功循资送部引见天颜和霁擢升知府竟去蜀而守豫之南阳矣当是时粤匪破汉阳踞武昌窥伺河朔南阳与武汉犬牙相错风鹤皆惊爱公者皆为公危而公毅然不为动惟力行保甲法手辑成书饬所属奉行防御严密于是贼不敢北顾复扰而南天子知公之能办贼也以公调湖南之衡州衡界江西邻两广粤匪纵横其间窃议取衡以通两广路故由衡山草巿陷安仁围耒阳堕湘潭以逼近衡州告急之文日数至况兼秋雨连绵郡城塌陷数十丈人心惶惶朝不谋夕公独不动声色捐廉督修三日而工毕设奇守御一郡获全于是贼不敢南下复折而北天子益信公之能办贼也以公观察河南并赏戴花翎公感恩愈重图报愈殷故防堵鲁山一带亲冒矢石杀贼至一千七百余名境内肃清已蒙奏加按察使衔而公受宠若惊每有恬退之思焉公之器识为何如耶初公之在蜀也任成都最久成都为昭烈帝建都之所先贤之祠墓最多公皆加意修葺及在河南亦然每当严寒之时必制棉衣数百具施之孤贫院岁以为常而南阳之麦秀两歧谷垂双穗至四五穗者士民作祥瑞图以进此可见公之慈惠及人诚能动物为不可揜也又岂第分校湖北登明选公得人为极盛已哉说者谓公之治绩每长于治盗非也盖天子与督抚皆知公之能故屡试以多盗之地以责成其治盗之功而公亦深疾贼之害于民故力奋其治盗之能以曲布其惠民之政而要公安闲儒雅气煦于春仍宾宾然一文学士耳公年五十有二前途正未有艾他日丰功伟烈自有大手笔在兹不复赘

  祭妹文 【代夏小江作】

  鸣呼吾妹何不幸而死于于贼也父母之痛也然而吾妹又何幸而死于节也家门之光也凶闻之来已几两载灵輀之返又相违于数百里之外严君远宦南服慈母病卧床席兄以一人奔走其间不克趋诣灵帏躬亲吊问兄之憾也兹特含泪濡墨用述一言以代哭呜呼吾妹之幼也性聪慧知书史兰玉之质幽静自持二亲爱之为掌上珠一家奉之为女学士迨年及笄许字名宦夫壻则早登黉序乃翁已晋秩黄堂严君窃自喜以为相攸之有真识他日富贵寿考正未有艾也于归之后琴瑟和谐相夫子勤妇职事尊长以敬处娣姒以和下及余须厮养咸有恩礼乃翁亦自喜以为簪缨之裔仪型有素将来储庥启佑必能大昌厥后而兴吾宗也而孰意天降凶殃变起仓猝破巢之下竟无完卵哉当流贼之踰河而北也乌合之众不下数十万而固关为山西之门户有重兵初不以为意无如仁义之师不能敌虎狼之势反致遭鲸鳄之吞其时平阳额兵已奉调在外城守无人然犹力抗贼氛誓以死拒而寡不敌众贼势鸱张蚁聚蜂屯郡城虀粉何氏老幼玉石俱焚所遗者惟妹丈三公子一侄暨一侄女此天之不绝善人也而吾妹何独舍身致命与城俱亡并呱呱幼女亦同赴危难岂不痛哉虽然妇人以节义为先玉之碎胜于瓦之全与兰同贞与蕙同洁难忍者须臾流芳者百世节孝祠中又增一席是吾妹虽死而不死也而况圣天子褒忠慕义优恤有加三公子世袭骑都尉秉旄建节克绍前徽九原有知可以心慰矣呜呼绵山汾水归千里之芳魂皓月清风全一门之奇节情既殷于骨肉神无间于幽明遐想仙游西池在望一杯清酿遥奠荒邱卜葬有期定当临穴哀哉尚飨

  秦母江太孺人墓志铭

  李翰颖
  咸丰癸丑余以捐输一役小住岫邑邑之贤侯及士大夫无不道刑吏秦君璧臣之贤璧臣为余葭莩亲且交最欢别来数年果何所得于人而声称藉藉若此乎去岁璧臣考满余劝之仕则以太孺人年高为辞今春太孺人弃养将卜葬走伻属余铭墓余取其状读之乃知璧臣行谊之高识度之大名誉之隆盖由于太孺人慈惠祥和训饬有素故能储庥启佑涵濡渐渍以至于此也贞石之铭奚敢以不文辞谨按太孺人江姓山左即墨人诗书旧族也生而端静纯笃娴于礼仪深为九姻所重年十七来归太翁太翁素孱弱不任劳瘁太孺人曲意调护之燂瀹秩膳罔或不涓针黹而外凡亩之东南税之多寡场出廪入无不区画井井圭撮无讹不以累太翁也及太翁即世食指日繁家计亦渐裕而太孺人仍敦朴素勤督课折葼之训益谆谆不少贷而于邻里贱妪必霁颜温语虽余须厮养不忍以声色相加盖其天性然也然则太孺人之淑德其征诸门内者不已为巾帼所罕觏哉而太孺人之心犹未也尝有婺妇吴氏者岁饥无所得食将鬻其媳以自活太孺人资以钱米俾仍完聚又胡姓者夫妇俱膺残疾贫且老携一弱女露处无依太孺人居以外室为助其资以嫁其女又流寓江翁者子女俱长成以贫无与论婚太孺人引为母族以其女字良家子并代具采礼为其子授室之数氏者今已立室家享温饱子孙林立每念太孺人莫不拊膺垂涕誓衔环结草以图报焉而太孺人若犹有歉然者以为两族之祖墓远在山左岁时祭扫莫能身亲凡有戚族回籍者必致数金为之修墓致祭饮水思源示不忘本也太孺人之懿行殆不止此然即此荦荦数端其济人利物之实有为士君子所难能者而太孺人竟毅然行之而不怠无怪乎寿享大耋孙曾绕膝极含饴之乐膺奉檄之娱而璧臣诸君子复能恪尽子职不没先人之志欲扬其烈而声其光将见桂子兰孙大昌厥后盖不独璧臣一人见称于当代已也子七人璧臣名韵石行六女二长适某次适某谨于咸丰戊午五月十日合葬于阳砬峪之新阡礼也铭曰
  灵萱增色离瑜降祥贤哉秦母熟 【熟:孰】 于 【于:与】 颉颃葼荻为教兰桂俱芳福星有曜宝婺无光乌啼月冷牛眠地强佳城郁郁厥后永昌

  琅琊世谱序

  李翰颖
  余友王敬斋诗书旧族也虽业懋迁而仪度谦婉言词洒脱殆彬彬乎有儒者风焉癸丑夏月余劝捐至邑敬斋朝夕过从因出琅琊世谱索余一言以为序余幼习帖括业于古文辞少所解领素未谙乎序之体乌乎序素不工乎序之文乌乎序然余尝见世之索序者矣其人而为文士也则乞当代之名重公卿者为之评诗文其人而为显宦也则乞当日之奔走下风者为之颂德政而敬斋之索序也不然抑余之 【之:又】 见世之为序者矣其誉人之诗文也则以之比李杜韩苏其誉人之德政也则以之比禹稷皋夔标门阀以炫世非能持月旦之真评幻楼阁于空中究无关风尘之特赏而敬斋之索为序也不然余于是识敬斋之为人矣是其为人也孝夫人不能推本所由来以善继先志不可以为孝而敬斋不然是其为人也慈夫人不能扬前人之遗烈以佑启后人不可以为慈而敬斋又不然然则敬斋之索序也敬斋之孝慈也既孝且慈是其人已足序矣于是乎序

  周翁善行记

  凡人皆知积财之难而不知积善之难人知无财而积善之难而不知有财而积善为尤难何也尝见中人之产仅足自给而或激发其慷慨好义之诚每致屡施而不吝若家称素封力足为善者往往终其身不名一善盖积财者其平日穷思极虑铢积寸累取之惟恐不多用之惟恐不少诚深悉乎积财之难乎其难且将望人之有施于我而以善付人又岂肯以有用之资漫置之于无何有之乡徒博夫毫无实效之虚誉以是知积财之人难乎其为积善之人也而周翁独不然周翁名金釪号苏山原籍山左以岁荒奉二亲侨居于岫之苏子沟里遂家焉其初谋小居积二十年来遂致巨富当艰难困苦之时事亲以孝闻事兄维谨待子侄严而有恩不假一毫私念幼嗜读以贫未卒业但识之无为记筭地耳颖尝见其居母之丧竭情尽致事事如礼有非章句士之所能者而翁独出于天性之自然是知翁之禀于天者异也又何异其恤灾救困历举善行而不怠乎道光壬寅岁不登民乏食翁计户赒以米不责偿壬子岁大祲翁以米不便施以钱全活者甚众而翁之所失已倍巨万矣夫翁非深知积财之难者乎何其勇于为善而若不知其难乎虽然翁之财翁积之翁之善亦翁积之也其积财也正为积善也故财无尽善益无尽也颖是以难翁之难也明年岁丰向之贫民共谋所以酬翁者翁不受适载堂赓侯判岫邑为亲往旌其门曰惠周里闬远近荣之颖与翁至戚也翁行为父执颖何敢阿其所好然翁有为善之实贤侯亦有与人为善之休可谓两得之矣是乌可以无记

  劝修药山关帝祠文

  奉省有四大名山药山其一也山踞岫之北凤之西相距均百余里地素幽僻未经贵客之游赏高士之品题与夫累朝之封建以故耳其名者都略不经意然而奇峰秀出势若插天峭石嵯峨险疑坠地泉流陡涧云出层崖春来则万树桃花秋老则一林枫叶此诚洞天福地与夫千山医闾诸名胜相伯仲也山之巅有观道者居焉山之半有碧霞宫祈福者集焉其下则三清与佛殿相掩映丰碑屹立字迹模糊摩而读之乃知为有明万历年间辽镇督兵者李成梁之所监修则其迹已古矣然犹幸庙貌巍然如故也惟山之左偏有关帝祠三楹壁山跨壑高接云霄画栋雕梁规制宏厂乃数十年来日斯炙风斯摧雨斯剥梁柱朽残墙垣欹侧燕雀巢于殿角蜘蟵缀于窗棂若复再延岁月则琅环之室将化为瓦砾之场非所以扬神庥而答神贶也第欲葺而新之而数十亩之山田仅供二三道侣之香火成功非止一篑而造福惟在十方此则发大慈悲施大愿力仍有望于诸檀越者也顾当此饥馑频仍之后艰难拮据之时而欲以不易得之金钱施之于不可必之感应期之以最难满之功行此亦诸檀越之必难见谅者也虽然善人之获福也愈无心而福愈无量君子之为善也愈难行而行之必力而况众材是构非敢望以孤柱擎天细流不捐岂敢渺夫一石填海倘得有随缘喜舍之士集腋成裘以期复旧观而彰胜迹非惟壮名山之色增庙祝之光抑且阐微发幽俾万古之英风如昨焉斯亦诸檀越之功德巍巍永垂于不朽云

  劝捐救荒论

  李翰颖
  闻之周礼荒政有保富之法保富维何诚以富民者贫民之资也吾乡自己亥而后岁屡不登至辛丑水旱迭侵继复秋风为虐以数十年未有之灾悬亿万人将绝之命质诸父老束手无策余独倡为劝捐救荒一议非不知事之难乎其难而故欲剥富以救贫也盖其中有三害焉有三利焉有三要焉请为吾乡详论之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今秋告匮惟期补救于明年第四乡十室九空既无口粮又无子种若致田地荒芜并明年亦无望矣此一害也贫者以佃作为生富者以取租为利今自有田产者尚多竭蹶不遑彼佃人田地者焉能有力耕种是贫者不能以佃作为生富者亦不能以取租为利贫者贫富者亦贫矣此又一害也吾乡农人多任务贾少无自外营运之财且接壤数邑大半歉收又无可投托之地一旦值此伎俩俱穷若竟听其嗷嗷而不之恤彼稍知礼法者困饿自甘不为非分而老稚愁叹儿女号啼已令人伤心惨目况守分安命者有几当枵腹难堪之时待毙之人何所顾忌一旦挺而走险恃众标 【标:摽】 掠本乡之饥民导之外境之匪人亦乘之四乡从此多事矣此又一害也欲除三害须兴三利凡人孰无善念惟限于力之不足若殷富之家积财兼以积德其福可以被之子孙享之来世是所失者小而所得者大也此一利也贫民仰资于富室富室亦取息于贫民乃今岁之以田授者征租无几与钱通者负欠亦多若来岁贫民致将生业荒废必至流离失所即株守者亦无可取偿累贫民不并累富室乎苟能稍为资助使本业不荒则元气渐复积年之逋欠亦可陆续取偿是与之即所以取之也此又一利也乡里之谊无事则相守有事则相助今值荒年势必盗贼蜂起若使四乡离散人不聊生孰与共患难者且素封之家曾无一德及人又谁肯挺身以相助者诚能裒多益寡甘苦相同富人之积即贫人之资则本乡既无异心岂有任外人之攘夺而不顾者且使安居乐业不忧困乏则彼亦有身家亦有性命岂有不协力同心互相保护者是同患即可以弭患庇人即所以庇已也此又一利也欲兴三利须知三要一要杂粮不许出乡若贫民则不论何也贫民竭儋石储营终岁之需完太平之税缓急皆赖乎此故不可阻其出粜独是富人之积储往往以岁凶居奇辇入城巿易金窖藏则乡里空虚黄白物又不可煮而食大足坏事愚以为荒年则粮价腾贵贫民亦不吝增息有益于人何损于己惟须价值公平耳设有外乡籴买者未便拒绝但尽肩挑背负若车载马驼未可资其搬运一要捐出谷豆若干石富室岂无高下非可强以所难然当此义举惟期先施之为能也愚兄弟虽非能者窃愿先施以为倡至极贫之村民与之而无万一之酬者亦愚兄弟当之不以累诸檀施也第四乡方广几五十里人不下数千户周济恐难遍及宜择年高有德者每乡一二人逐户详察某户若干口某户所蓄尚足支几月开单记明来春汇齐按户核算以便临时散给散粮之时须在谷雨以前及立夏以后按此两季散给方不致抛荒农业不可一次尽与不知节俭仍恐不继散粮须分数处以便就近领取散给之粮不加利息无论来岁丰歉能偿者受之不能偿者听之领取之粮即遇债主务待秋后不得以此粮索抵夺其生路然此为务农者起见若游手好闲虽亦散给仍宜酌减一要捐大麦若干石城北乡农不习种麦故秋收较晚若捐给大麦俾各户分种则早得一月之接济亦有备无患之一道也谨拟救荒之崖略若此吾乡二三齿德倘各抒己见俯赐教言以匡不逮斯尤余之所乐闻也缘为乡人说法故率意直书不避俚俗惟识者谅之

  乐善亭记 【亭在城北一百十里龙王庙前】

  李翰颖
  道光辛丑岁大饥凡农而生者皆不足半年之食比完公赋而偿私债且有不能蓄升斗者爽山家二兄谓颖曰乡人饥若此可奈何颖曰古人有周急之义又谓力不足可奈何颖曰乡人有同德之休家二兄曰善于是大延宾客凡家道殷实者咸请捐资相助其非殷实而有齿德者亦求相助为理出颖所拟救荒论示之乡人皆乐从各以其数笔而书之约得粮千余石而又虑青黄不接也又捐置麦种若干石以备各家分种自本年冬月始迄来年五月竣事按人均给按季分散不滋息不责偿惨淡经营者逾半载虽未必处置得宜以视外乡之嗷嗷者不无微效矣其时锡尊判岫邑各乡饥民不能乞贷于人也因相率而乞食于官一时众口嚣腾填塞衙署锡尊素严重不能制也旋以病去任斯举也其初不过饥饿之民枵腹已极呼天以望救耳一旦饥民无主势益沸腾道路传闻人情震骇官有司者类皆视岫为危邦百计趋避之而饥民之害益烈刺史章公菊人铜陵世族壬午进士也宦奉省有年贤能称最大宪速之行僚友咸劝驾公敝车羸马仆从数人从容就道既入境访知饥民情状慨然曰下情壅于上闻书吏之过也下车之日集饥民于墀下数舞弊书吏之罪而笞之谕民各归本业以待后命众民素耳公之名钦公之丰采巳非复从前之晓晓及见公明察若神公正有法率欢腾踊跃而去乃驰公文为民请赈数日赈已下公亲自监视丝毫不苟积弊顿消由是民情称安堵当公之抚谕饥民也各乡之民具在独无城以北之民心疑之密访乃得其故适有以颖之救荒论呈者公详加丹黄颇谓不疵初与颖未尝谋面也是年十月遣人鼓吹而赐之额曰耻独为善颖心感且愧未敢悬之私室且苦吾乡无公所不足以彰盛迹而遗无穷也故建斯亭并记斯事云

  劝修洋河渡船文

  李翰颖
  盖观巨川大泽凌空遥耸乎双虹当路要津普度尤资于一苇是以溪边小立招招惟舟子之呼河上逍遥款款凭篙工而泛岂必莲花十丈锦缆饰观但期桃叶三篙布帆无恙岫邑之北有洋河洋河之滨当孔道念自春风冻解桃花之流水迷津夏雨科盈瓜蔓之浮波泊岸银涛泛滥谁能有乘风破浪之神珠浦汪洋每致遗返辔停骖之恨乃孤艇系自芦中较瓜皮而愈小扁舟横于柳下视匏叶而犹轻况乎操舟之笨伯不习方舟渡水之丞徒竟成祸水何怪乎急流而下有几多逐浪之魂涂河之中添无数冲波之鬼沈冤魂于水底闻者酸心谈往事于河滨行人丧胆纵能度危超生解脱诵金刚之宝筏何若迎来送往虔诚修大士之慈航召工师而求大木制如匏者务取其坚悬重赏而觅勇夫操乎柁者必工其技从此顺流鼓棹爱河之界岸先登冲浪扬帆苦海之风波顿息岂非度迷之妙用济众之实功也哉独是桧楫松舟众材难构长艘广舰独力难撑彼首其事者未及鸠工早虑点金之无石而襄其成者犹靳蚁力何以集腋而成裘惟念同舟共檝之情并赞一筹于泽国即存乘舆济人之念胜造七级之浮图逝者如斯叹世人之从流不返赖有此耳愿君子之从善如登

  ○诗

  登大孤山观海
  留别孤山诸绅士即用刘金圃送别原韵
  过龙头寨题家芝岩新垣两明府山居
  登大孤山绝顶
  游大孤山圣水寺
  游孤山灵泉道院
  大孤山闲眺
  过黄花岭
  别后寄张鹤楼
  皇古城
  游松云寺
  九日游孤峰寺
  游黑岛山寺
  游孤山朝阳寺
  为王峄南题兰亭修禊图
  谢赵芸台赠鹤
  山出川游春词四十首
  尖山窑途中作
  过羊喇砦
  登大孤山
  咏六波罗
  送志岐徐少府还省
  留赠白雨亭
  读明史
  钓归
  游小孤山赠宫表弟
  登小狐岭游娘娘城凌云寺
  同夏石屏游洼子塘山
  龙泉寺小憩
  咏张节妇
  凤凰城怀古
  半截塔

  登大孤山观海


  【邑侯】 章朝敕
  石磴盘行到上方公余凭眺极苍茫云容酿雪千峰冷风力催潮万马忙仙境恍疑蓬岛近故园遥望水天长招携赖有良朋乐佳句纷投锦满囊 【赵处士芸台许茂才好山皆有诗相赠】

  留别孤山诸绅士即用刘金圃送别原韵


  【邑侯】 章朝敕
  翩翩羣季尽超伦邂逅相逢宿世因诗酒襟怀消俗虑簿书鞅掌叹劳人鸿飞伫盼风前信鹤唳频牵月下神异地心期原不隔久要莫负性情真

  过龙头寨题家芝岩新垣两明府山居

  【邑侯】 李文森
  羣峰万壑走纡盘中有桑麻十里宽雪尽柳藏春信息风淳人见古衣冠肯教胜地留彭泽 【时两明府尚家居】 恰得名区住幼安我亦乡居好山水关河南望路漫漫

  登大孤山绝顶

  许文运
  抠衣石蹬踏秋寒万户纵横脚下看山压河流盘海外顶摩星宿插云端凤城迢递千峰小鹿岛苍茫一水宽松径仙风来谡谡骖鸾欲向九霄抟

  游大孤山圣水寺

  多隆阿
  石笋凌空插碧霄巍巍佛寺倚山椒河随岸曲盘雄镇峰逼澜回怒晚潮怪石乱撑樵径险慈航稳渡客帆遥消闲欲觅禅林静不耐纷呶巿井嚣
  山经地志有遗文 【此山通志所载不可考】 如此孤峰迥不羣冻解犹余山背雪天寒早着岭头云园林北绕人烟密河水南流地界分 【河为岫岩凤凰城分界处】 来往纷纷营利客其中可有孟尝君

  游孤山灵泉道院

  许际阁
  绀宇丹宫接斗躔凭栏指顾界三千阴云布地白成海老树交柯绿蔽天徐福楼台皆入画刘安鸡犬亦登仙金门羽客归来晚闲倚松根话暮烟

  大孤山闲眺

  李翰颖
  崇冈历尽断云平突兀奇峰画不成崖覆梵宫森月窟林穿古树纳风声海潮直泊将军石 【孤山南有将军石】 山背孤悬高丽城 【山东坡有高丽城】 南望苍茫獐鹿岛当年兵革旧连营 【南有獐子岛鹿岛明时毛文龙尝驻兵于此马将军碑墓犹存】 春风秋月绕孤岚风月佳时客解骖人接乡音半山在 【在:左】 巿居奇货满江南土煤作炭烟霏黑 【地产土煤土人取以为薪】 池苇编篱水映蓝 【人家多以芦苇编箩】 日饱鱼虾浑厌却碱蓬菜又掇盈篮 【海滨产碱蓬菜】

  过黄花岭

  许文运
  欲上天无路丹梯势倒悬人行飞鸟上马走乱云边大壑泉声吼阴崖虎迹穿忽逢樵叟过问路向前川

  别后寄张鹤楼

  许文运
  不堪良友别目送晚郊中山暗将来雨林喧已到风前村闻吠犬碧霭没飞鸿回首分携处萧条大野空

  皇古城

  多隆阿
  古迹凭谁问残碑仅记年 【碑在城东上有大明正德嘉靖年字样】 荒城今若此古堞久颓然戟拾沙中铁榆抛地上钱倦依危石坐老树郁春烟
  胜地前临海春潮蹙浪回鲎帆撑战垒蜃气走烽台小鸟凌波去鲜鱼趁巿来东流环若带岂用保障哉
  海气沈孤屿炊烟锁四邻各安耕凿业同作太平民树密莺空语花残草自春等闲溪畔坐懒去问迷津
  莫识命名意遗踪传至今此城应有主往事杳难寻迹向苔中没春从雨后深潮冲荒岛过似听鼓鼙音

  游松云寺

  多隆阿
  随缘过北岭缓步到禅林欲玩当前境因求现在心霜严花半陨秋老树无阴纵得清凉意菩提何处寻
  禅宗失其本顿渐恐难寻静地余黄叶空山祇白云斋求檀越助香募木樨熏既有长生诀何来累累坟 【寺南山多墓】
  力求登彼岸何必守枯禅难觅池中藕 【寺南有莲池】 惟观座下莲水寒澄色相叶落示空缘老衲如能解西方别有天
  辟佛佛仍在仙凡总莫论谈经无实得入寺亦空门慧少珠全暗灯残焰亦昏试看东鲁圣历劫道长存 【时张雨泉在寺内设帐】

  九日游孤峰寺

  多隆阿
  秋山寒愈翠有客惯登临客去山仍寂萧萧落叶深天澄羣籁息日晡半峰阴一岁年华好蹉跎又至今
  绝顶观苍海茫茫大水遥鸥飞轻似叶船去小如瓢烟树迷荒岛冰花落晚潮有人西北望指点众山椒
  树影穿林过回头日已西霜浓黄叶重风定白云低细数宾鸿去时看野鹤栖山灵示归路衰柳拂长堤
  我性不躭饮何须送酒来秋寒澄涧水松老郁禅台着色原无碍题餻别有才释迦法无量敬待讲堂开

  游黑岛山寺

  多隆阿
  转瞬秋将暮山游陟翠微风寒催雁去叶落逐鸦飞野圃农人聚疏林衲子归连宵砧杵急有客望征衣
  我爱秋容淡闲寻野径斜白云寒谷絮红叶晚山花浅水余残苇清流走细沙行行力微倦暂歇野人家

  游孤山朝阳寺

  许际阁
  一径绿云稠穿林钟磬幽乍来人境外斗觉此生浮山色常依塔河声欲上楼盘桓松荫下指点海边舟

  为王峄南题兰亭修禊图 【集兰亭序】

  李翰颖
  竹林观胜迹兰室集同羣少长咸相得彭殇未足云当其欣所遇将有感斯文今昔无殊致风流仰右军
  人同修禊事岁在永和年曲水崇山地清风朗日天此间得幽趣列坐尽羣贤俯仰怀陈迹游观足快然

  谢赵芸台赠鹤

  章朝敕
  一声清唳振云霄敛翼回眸气象超慨把仙禽作投赠胜他桃李与琼瑶
  缟衣如雪顶凝霞来自孤山处士家收拾林泉新供养一窗明月伴梅花
  松径桐阴足徜徉放衙笑对倚琴床却愁薄宦频添累廪给新增饲鹤粮
  礼绝苞苴两不嫌漫讥伤惠更伤廉他时偃室延骚客认旧蹁跹兴倍添

  山出川游春词四十首 【集白香山】

  许文运
  一缕鸿毛天地中茫茫万事坐成空幸逢尧舜无为日别是人间清净翁
  人情依旧岁华新便是平头六十人千首恶诗吟过日此身虽老未负春
  容颜消瘦诗情苦自相形骸非贵人只合一生眠白屋不争荣耀任沈沦
  数杯春酒共谁倾骨肉团圆亦可荣笑看儿童骑竹马娇痴弄我助欢情
  愚翁何喜复何忧舒卷如云得自由更拟踟蹰觅何事花边春水水边楼
  自觉风光不属身眼前随事觅交亲登山寻水应无力还拟骑游搅扰春
  曾为梅花醉几场孤山园里丽如妆自嫌留恋未全尽折赠佳人手亦香
  以下五首忆孤山游春景
  笙管闲听酒漫巡灯前合作一家春相看掩泪情难说为是当筵换主人 【此在赵芸台筵上忆莲浦】
  忽疑身逐众仙游合是愁时亦不愁樽酒未空欢未尽烛啼红泪为谁流
  莫辞侵早过中桥物遂方知感盛朝鸳鹭上天花逐水飞沈随分各逍遥
  最爱东弯北坞头泓澄潭水一盆油竹篙轻楫飞如箭鹊脚红旗蘸碧流
  忽忆闲居思浩然家徒行计两翩翩垂鞭晚就槐阴歇立马教人唤渡船
  晚归多是看花面幸与松筠相近栽风约双松当砌下夜深偷送好声来
  门前两渡满枝花香胜烧兰红胜霞争忍开时不同醉任他飞向别人家
  春风摇荡自东回处处何曾花不开最忆东坡红烂漫自携杯酒管弦来
  草绿裙腰一道斜护红堤白塌晴沙不缘啼鸟春饶舌争解回头看白花
  海天东望夕茫茫洗浪清风透水霜蜃散云收破楼阁晴空星月落池塘
  幽咽泉流水下滩飘然轻棹泛澄澜松排山面千重翠树爱舟行仰卧看
  米涩畬田不解锄生涯濩落性灵迂莫愁客到无供给羯鼓苍头遣种蔬
  垂老光阴速似飞醉乡不去欲何归莺声诱引来花下劳动春风扬酒旗
  春风不热不寒天游衍无妨更着鞭冷落闭门无客到痴男騃女唤秋千
  白发生来三十年六旬犹健亦天怜登山敢惜驽骀力上到青云稳着鞭
  一声黄鸟报残春行乐三分减二分若学多情寻往事不妨还是爱花人
  有时行醉玩风花春意阑珊日久斜最惜杜鹃花烂漫无因移得到山家
  风回云断雨初晴信马寻花处处行惆怅春归留不得山禽语带破匏声
  榆荚杨花扑面飞碧纱窗外啭黄鹂明朝语向诗人道春被残莺唤遣归
  寻逐春风捉柳花深山老去惜年华不论烦恼先须去身未出家心出家
  不作闲游即困眠若非月下是花前诗成闇着闲心记眼不看人面向天
  年年衰病减心情自笑何曾得事成惟有诗魔降未得苦教短李伏歌行【诗注李二十见乐天乐府心伏近李观山人呼李短子称余古体胜近体】
  贵贱贤愚尽往还随分逐处便安闲春来检点闲游数一放狂歌一破颜
  多是通州司马诗伤嗟同作白头时临风朗送从人听不是闲人岂得知
  绿杨阴里白沙堤信马闲行到日西手把丝鞭垂不语恐惊黄鸟不成啼
  偷闲何处共寻春渐近东来渐少尘白粉墙头花半出风翻焰焰火烧人
  多被人呼作散仙未能全尽世间缘台头有酒莺呼客却要徐驱稳着鞭
  幽芳静绿绝纤埃久别长思醉一回无限少年非我伴老人自觅老人来
  小水低亭自可亲西坊近日往来频探花赏酒身先到桃李无情还笑人
  平明闲事到心中亲故凋零四面空自问老身骑马出不知谁是主人翁
  心性疏慵是野夫每来花下即踟蹰欲期明日东邻醉先问主人有酒无
  闲遶花行便当游花时同醉破春愁无人解爱萧条境一树红花山顶头
  问余何事更安然犹免饥寒得数年手里无金莫嗟叹隔墙榆荚撒青钱

  尖山窑途中作

  鸡声一唱梦中闻早发荒村路亦分十里山程行未半羣峰乱插马头云
  摩崖转谷出寒溪水架长桥蹙马啼忽讶雷霆生毂下轻车飞过大河西
  为问迷津缓步来行人背指钓鱼台峰回溪转疑无路忽地天门两扇开
  虚谷迢遥策马穿双峰迭起半空悬青松高插三千丈摇动龙鳞欲上天

  过羊喇砦

  多隆阿
  山行曲折困途遥为惜春光客感消怪底垂杨丝袅袅再迟三日即花朝
  山村瀹茗汲清泉旧日风光尚宛然柳绿桃红春几许光阴流水又今年

  登大孤山

  赵裕
  岧嶤九顶入云齐石磴磷磷万仞梯两道飞泉千丈落山腰楼阁自高低
  楼中游客惯题诗树密山高月上迟道士逍遥偕野鹤白云深处拾松枝

  咏六波罗

  汪真女
  参禅入定静心多推倒情山谴爱河万有反成无色界一真出现六波罗

  送志岐徐少府还省

  李翰颖
  骊歌忽唱不胜愁父老攀辕无计留一路阳春随脚去满城风雨已深秋
  亡羊莫悔补牢迟笼鸟飞还好护持得失自然由定数幸留朞月慰民思 【前一月狱有逸犯咸虑公负谴去任俟原任裘公力为侦捕不数日犯获故复留月余接篆公乃去】
  官声业有口碑传慈母神君正少年自笑名场垂老客深山尚拥白云眠
  野草铺黄垂柳低临歧车马各东西送君且去无回顾枳棘原非鸾凤栖

  留赠白雨亭

  李翰颖
  重结文坛喜莫支那堪回首少年时攀花妙手生花笔俊逸如吟白也诗
  等闲诗酒误年华潦倒情怀两不差寸牍幸留鸿爪印 【时方纂修厅志】 满腔心事付灯花
  为谋五斗早朝天身世无端俗累缠 【癸丑夏余以劝捐冬君来岫延滞三年至丙辰又继之】 棋局未终君又着斧柯烂尽是何年
  旗亭忽地听骊歌春草春波唤奈何他日相逢须郑重莫嫌老态特婆娑

  读明史

  许文运
  明有勤王者名传左与秦不惭良玉字还属女将军

  钓归

  许文运
  钓罢波平岸乘风挂席归不知船去疾只觉岸如飞

  游小孤山赠宫表弟

  我游孤山下访君叩柴关直入卧榻侧相揖笑破颜南窗开一面排闼落青山对酒抒所怀空言不成欢邀我赏八景携手上层峦渐觉眼界阔磊落出奇观顽石森鬼怪双鸡鬬坡边怒狮狰狞舞伸爪扑欲前逡巡不敢停循坡向东攀谁劈山腹裂一洞口吞天闻有仙羽化不见仙烧丹其上有三佛比肩立云端萝纹为袈裟苔发作花鬘不知混沌始鬼工怎雕镌旁有危石磴层级悬东偏主人为前导缘壁如飞猨抠我尘埃齐未步足先酸媻姗学龟伏石角手扳援几许到平坡望眼极渺绵洋水细如线獐岛小于拳半空喧笑语咳唾落尘寰两腋风吹衣欲生翮翩翩仰视崖岿山截浑似蜀道难欲摩顶放踵山灵恕我顽登山如从善痛苦要学韩奈为畏首鼠缩足薄言旋更寻西北路盘折摩岭巅一壑忽豁达奇境辟坤干三面峰回抱宛如蛟龙蟠拥身入其内石径尤险艰上有瀑布崖凌空万刃攒下有石门涧拔地双扉悬此外多幽境明镜澄醴泉澹澹清见底饮水合知源又有山桃李栽种不记年见我开口笑相对却无言主云观止矣我兴犹勃然一游逾两日将去仍盘桓我本山中人夙怀爱马迁欲登五岳顶高摘星斗寒欲穷四渎大下探骊珠圆岂知凡物累误我半生闲今春脱舌耕如鸟出笼樊随意纵所适佳趣得此间此间虽云乐尚窥管中斑安得婚嫁毕与君双屐穿高步峰六六囊锁碧云还

  登小狐岭游娘娘城凌云寺

  多隆阿
  驱车望山头路在山之颈客惮不敢行马健方思骋轧轧响未停乱舞征鞭影羊肠绕数盘逐渐上峻岭下车席草茵心契仲春景山溪拗山流曲折似拖绠前路依稀红定是村边杏杂以桃李花朵朵全新颖移情莫若斯入悟心转静和风扑面吹坐久衣衫冷乱石路崎岖磨尽轮蹄铁安步少当车绳屐欲绽裂历险攀危峰穷幽探窟穴大山间 【间:宫】 小山大小细甄别正面固端严侧看亦奇绝变化妙无穷是何雄且杰浩气凌烟云对此雄心折卤莽恣遨游未得看山诀岭头树阴浓就坐消心热几树梨花开风过飘晴雪我来寻古迹山头见古城古碑字漶灭古墙石纵横野老谈往事荒地辟榛荆山坳环石垒当年定驻兵土阶杂瓦砾疑是将台倾折戟黄沙没荒烟白草平古人重扼险地势宜先明兴废无定局今昔感慨生一一临其境止止复前行狂风撼大树似闻战鼓声古为鏖战场今为香火地借问羽士流知为凌云寺庙貌丹色凋佛面金光悴阶前桃李芳如见莲花媚坐憩小茅庵烹茶慰客意一瓯泉水清照入山景翠吸水如吸山饶有餐霞致持斋宜斋心何必拘香积借问铁兜鍪何如佛舍利好风吹落英疑是天花坠

  同夏石屏游洼子塘山

  多隆阿
  医俗原无药还须假俗医山水能娱人乐此不为疲好友为乡导引我共探奇山光断还续溪流合复离如评摩诘画如读工部诗可惜俗流辈俗事亦不知
  邱壑在胸中深幽不可测邱壑在眼前讨论不容默幽谷静生云缥缈尤奇特阴晴转眼分变化争顷刻更有卓立峰隐符仁人德佳处许探求山灵不解啬
  近山连远山累然似珠贯大山别小山截然似斧断伊谁善安排层次不凌乱天地开辟初造物裕成算历览山水图未能得其半欲作纪游诗转致投笔叹
  人心不喜险山势不喜平凡物各有宜何妨分路行岘山羊祜泪东山谢安枰名山为名迹转借名人名我辈恣游衍对此不胜情仰观山迭翠粲然如笑迎

  龙泉寺小憩

  多隆阿
  驱车厌尘劳暂息龙泉寺三间小佛堂十亩方丈地山若现灵光松亦含幽致何必寻洞天即此足禅意但虑狙公欺朝三又暮四相彼众僧徒与俗了不异
  老衲虽不慧犹能识所从相与探源本源本曹洞宗香火传流盛伏虎更降龙龙虎乖所制又添魔一重大梦喝不醒妄自撞晨锺佛岂在经里谈经亦无庸
  无为仍有为不生实不灭役役红尘中偷闲学禅悦智慧一旦开便是长生诀其机许静参其义不能说槁木化死灰何苦心似铁欺世盗空名徒弄广长舌
  说偈下转语空坠野狐禅海水潮初满蟾窟月正圆龙女养灵珠后天寓先天真乘非密秘祇恐人无缘缅彼六祖法曾假五灯传入门有关键头回苦海边

  咏张节妇

  许际阁
  吁嗟张氏妇大智世间无郎死妾当死妾敢忘丈夫郎死妾不死妾忍忘舅姑妇节固妾尽子职复妾须二者权轻重且作未亡躯吁嗟张氏妇大智世间无
  吁嗟张氏妇大义世间无郎生无同胞郎死无遗孤与其族续枝何若舅得雏小星为翁置不惜典钗裾吉人邀天相竟获掌中珠吁嗟张氏妇大义世间无
  吁嗟张氏妇大孝世间无翁丧尽礼义姑盲待提扶生计托十指朝夕剌罗襦卖绣换珍馐哺姑如哺乌有余分阿叔糟糠口自餬吁嗟张氏妇大孝世间无
  嗟吁张氏妇大节世间无姑死三周毕宗族遍相呼谓彼泉下人望我眼将枯卅年矢一死临期肯踟蹰悬帛未及颈含笑赴黄垆吁嗟张氏妇大节世间无

  凤凰城怀古

  多隆阿
  高冈梧桐高莫攀岐山飞鸣岂等闲凤凰一去不可见至今惟余凤凰山山城恰与山相近山城古迹凭谁问频翻古史探根源知属前朝苍海郡西汉武帝图边功鞭棰四海威羣雄月氐大宛争献马康居鄯善乌孙通东方小国惧摧辱蓐君南闾求内属二十八万人民多户口齐向版中录从此疆界遥复遥玄菟乐浪郡名标朝鲜震慑归中土风声不隔大江潮江水滔滔翻雪浪杨仆荀彘称名将大兵一出压东陲山亦回头向西望山形彷佛凤凰飞大山耸立羣山围碧桐翠竹谁还种有客年年待凤归
  炎宋积弱难为国祗输金币不修德契丹退处回纥西女真疆辟辽阳北辽西君暴人离心辽东君圣人输忱众人不戴完颜亮仁孝大德人同钦三江毓秀龙兴起诸王归附新天子改元大定合天心羣情爱戴亦如此爱戴羣推曹国公肇造皇图踞辽东草木逢春垂地绿云霞捧日射江红凤凰城左江潮怒凤凰城右溪流注谋衍首倡立新君兵起万家婆娑路婆娑婆速称名殊路在凤凰山东隅于今再向山东望荻苇摇风冷故墟圣人当阳出羣类此山巍峩尤拔萃君德高迈金世宗不假凤凰来呈瑞
  凤凰山城灵气结凤凰山头更险绝山背春花印山红疑是当年战将血大明天子真英雄威慑海外靖边烽仁宣善承安帝业大宝递传及世宗世宗求仙失君德青词宰相更阴刻朝中误用严世蕃塞外潜来土默特路由抚顺向南行干戈进逼凤凰城漫道山势称天险可怜黑春如田耕颓云如墨沈江东三日三夜鏖战死嘉靖四十有一年姓名历历书青史人家错落如云屯登山极目望边门下隰高原都开辟不知何处寄忠魂我向此山寻旧迹父老茫然不能释捐躯报国无人知纵有人知又何益
  城北云开叆阳见城东大堡名永甸新甸宽甸势相连南隅镇江水拖练兀堂结怨侵东边黄冈岭下孤军悬叆阳指挥王宗义单骑陷阵身躯捐再整骑兵兵复集南走永甸长驱入骁勇时推李成梁趁胜斩首八百级事在万历八年春秋日重来犯边尘宽甸副将姚大节斩获强敌破其军此是边陲紧要地城名凤凰更灵异可惜当年少将才一旦轻将六堡弃北至柴河南镇江招徕流移守海邦建堡缮垣熊廷弼当时将略称无双生灵涂毒困边塞言抚言和无定则圣人耀德不观兵穷兵黩武非为国

  半截塔

  涧水浮虎浮虎鸣吠蛤行近寺前逢老衲仆夫扬鞭问地名指说山腰半截塔塔砖如绣皴苔青塔尖摧落无完形岂有高僧传衣钵不见居士来听经此塔当年何人建无力重修空结愿七宝玲珑想象间伊谁来把香火献曾闻天竺阿育王役神驱鬼佛之堂一夜造成万千塔无碍大会传萧梁佛入中国兴汉室尊崇谁似梁武帝宏施愿力奉香灯金碧辉煌塔增丽释子礼拜输虔诚儒士也来邀光荣樱桃宴设红绫饼同向雁塔看题名此塔颓圮剩基址老衲犹说佛欢喜西来大义久失传难求顶上舍利子

  岫岩志略卷九

  ●岫岩志略卷十

  杂志

  杂志一门史例惟祥异拾遗及修志源流三体非可随笔阑入流于小说家数也邑乘久已无考祥异间有所记要关于人事者多外此无非攟拾遗事耳阑入之诮夫复奚辞然事非出于荒诞而足以示劝惩则奇不失为正俗不伤于雅矣故录之以补各志之所不及作杂志
  茧厂里有王老人者失其名夫妻各一百零七岁咸丰丁巳初夏老人病革遗言制灵床令宽枕令长老人遂殁其妻安停已登床而卧目旋瞑相逾不数刻耳相传其生亦时日皆同且俱享期颐熙朝人瑞也
  大孤山之东黄土坎子村前积水一渠曰苦水泡距海数十里其水与海潮同消长其味咸故名岸旁古墓累累丛葬处也道光戊申春间墓地浓烟忽起以杖探之则杖燃初尚隔一坵后竟燃烧殆徧烟尘漠漠中似有硫磺气息迨夏雨连绵燎原之火始息乃泡内之水滃滃然如沸汤热气上腾以手掬之居然温泉土人每浴于其中然仍与海潮同消长尤不可解
  大孤山北村有国学生王恺经商为业性慨爽不设城府虽居巿廛常慕郭解之为人邻村有于宽之妻刘氏者少年而寡或劝之改适氏以姑老子幼不从无赖子闻之欲强篡以夺其志氏窘迫泣诉于恺恺毅然自任多方保护之岁授以粟不责偿其姑殁恺经纪其丧二十余年屡施不厌今氏之子渐长其守志益坚恺成之也
  道光己酉七月秋雨经旬药山观东麓夜半时山石崩落水忽涌出挟巨石而下势如奔马山内居民随波逐浪而去者数家庙祝冯道士修持清洁居室已冲去数武犹屹立不动故脱免其它道众不可问矣水退后居民樵苏于山石崩落处各拾得白镪如许其后拾金者多罹不吉或疾病或争诉耗尽乃已曾记王茗堂诗集所载朱元芳族人于山峪中得窖金银器归忽病甚不可禁长老云流贼窖金时尝困苦一人至求死不得约之曰为我守窖否其人应许闭之窖中遇金者祭度而后可朱氏如教病良已中表周氏遇此度之终不能得也反金窖中为作银伥诗云云或者此金亦犹是也鬼亦愚矣道光戊申通判玉秀招集士绅议于旧城南门建修文昌阁以利文风适翼学教习白云凌于城北窟窿山中得石一片高二尺许体坚色碧天然滑泽上镌文昌帝君之神字迹仿欧柳完好如故阁成因奉石刻于中为文祀之事之巧合有如此者
  邑南百里双塔岭山谷中被水冲出石一方四面俱镌佛像法相庄严翼学教习于大观于全龙山松塔寺倡修石楼以供佛像规制巍然至今香火甚盛
  城南六十里松树阳旧有古寺三楹嘉庆二十年间有石工某氏改建以石规模壮阔绰然山半资不足石工鬻己田以给之境内石建寺宇虽多惟此称最相传竖立梁柱时石梁数千斤不数十人而举如有神助

  清凉山
  恭步韫山父台稽查洋口海防遣兴原韵
  复三迭韵奉酬
  登龙王庙诗录呈

  ○清凉山

  玉皇阁跨山脊而建其下峭壁千仞由一线斜径盘折而上复接以木梯数丈方跻巅顶道光初年因阁倾圮鸠工重修有瓦匠某姓者背负石灰斗余缘梯而上梯将尽眩然而坠羣以为此匠虀粉矣方拟觅其遗骸旋见其人自斜径而上背负石灰如故一无伤损岂致力于神者神亦庇佑之耶异矣
  大孤山有自山左流寓夫妻子女以居者夫于某妻张氏子一女三某游荡不治生产饮博无资将鬻氏于句栏氏抵死不从棰楚至再几无完肤而某所与游皆儇薄子氏终虑不免乃携三女自沈于河及遇人捞救则氏暨两女气已绝惟次女获生某已逃窜无踪矣子淑宾年十六女七岁茕茕孤立无以为家有富室张福亮者嘉氏之节烈悯子女之无依收养于家而善视之淑宾佣于其肆稍学经纪女稍长厚给资斧畀其族人携归原籍福亮登垄起家不轻一介人皆叹为仅事
  大孤山贾人周梁号亦山浙江会稽人生平敬惜字纸日觅人四出凡片纸只字必收而存之偶有污秽洗濯凈洁更与同志许南峰濮莲浦刱修文昌阁置惜字库为久远计立有定章至今犹奉为故事大孤山有濮大勋者号莲浦江苏嘉定人隐居巿廛喜与文学士游客久鲈脍兴思买舟南下囊橐萧然书籍外所载惟二鹤乃绘归舟载鹤图文士题咏殆遍焉
  高云铎之女幼字邻邨苏某之子子将冠忽病瘫医治数年不痊某念其子之不治而悯女之失时也嘱媒妁通意听女别字云铎以告女女不可坚以待延十余年某子殁时女已三十二矣某复申前议女闻之自制缞绖为夫持服请命父母即日适苏某之门守志终身焉咸丰戊午三月事现因年例未符故不载入节孝
  乾隆末年夏月阴雨城北黄花甸之野忽有龙坠蟠伏不去次日晴霁泥淖徧体蝇蚋为满其状颇苦里人蔽以苇席四十领犹露其爪供以米面鸡子吞啮凈尽延僧道数十人设斋醮禳就其旁积薪爇火烈焰上腾乃于烟雾弥漫中腾跃而起焂高数丈霹雳一声阴云四合凌空飞去计其潜伏已七日至今人犹言之凿凿
  邑北关成明居停行旅为业畜一猪其大倍常躯重赘不耐行步每喜独卧避秽浊成明不忍戕其生鬻于屠者贾某某将宰以货肉已磨刀霍霍矣猪忽澘然泪堕雨泣滂沱若不胜其凄惋者屠刀不觉放下肆商过而异之醵金偿屠直舍入僧院冀以佛法解脱好事者择吉鼓吹以送之巿井喧阗街衢阻塞猪随众前往径趋僧院似甚熟习至今羣呼为猪道人云
  王敬世满洲厢蓝旗人居哨子河里王贞女之堂侄也族巨而富读书成名者代不乏人惟敬究心元素性淡泊如枯禅手贝叶一卷讽诵不辍戚旧相过不甚款洽惟方外士则倾谈不少倦厌尘俗之諠别筑静室以居之久之弗乐也闻二道沟有仙人洞者为羽士清修之福地竟携蒲团卓锡其中日夕合眸趺坐不言不笑不茹荤年七旬余而壮健不须扶老须长过腹道貌岸然自栖鹤山洞积年不归里第家人省视亦略不顾惜戊午之秋忽函致其子俾速以车来刻日作归计子得信稍迟闻命颇悚惶及驰至见安适无病容心稍慰而敬躁怒甚谓余屈指待而若竟愆期焂尔明矣时促势遄可奈何子不喻其意诘旦展軨就道去家数十里竟示寂于车中身不跛倚面色如生而神已往乃悟前言之有因也享寿几八旬
  郭球城南花园口人恩赏九品衔兄弟三人球其仲也有子三人德干德润德文德润营千总衔孙天祥等十四人曾孙毓桂等二十人耕读相伴无游荡者亲见五世同堂寿九十三
  席文礼居雅儿河东子俊兄弟四人孙廷禄等三人曾孙华等十九人元孙数十人男妇一百零八口六世同堂寿八十三岁妻赵氏九十岁
  牛天赐洋河东人寿九十四岁膺恩赏二次
  刘巡文洋河东人寿九十五岁
  张玉柏洋河东人五世同堂
  牛振纲洋河东人五世同堂
  王福之妻吴氏附贡生彤之祖母增生际会庠生际泰之曾祖母监生荆南议叙从九品汉如之高祖母也福善治生氏纺绩佐之所居不数年成村家日殷富每耗于喜施性慈和而训子孙綦严至老神明不懈享寿一百零四岁

  ○恭步韫山父台稽查洋口海防遣兴原韵

  臣心似水励清澄德政声名藉藉称宦海磨人催白发 【先生劳心案牍近日须发星星】 书山觅路问青灯 【公事余暇灯下读书风雨无间】 口尝苦菜根生野 【全家曾遭兵燹】 手植甘棠荫接塍 【摄篆岫郡颂声载道】 到处风行将草偃功垂烟阁数多层
  海水汪洋比志澄游人每有大观称波涛涌处舟摇橹 【洋口小舟颇多】 风雨来时客对灯 【驻札时正值风雨】 野莠已除销羽檄 【洋面安静无事防堵】 良苗正秀耀鳞塍 【旱经三月一旦得雨苗俱勃然矣】 于今始信双眸豁直到孤山第一层
  官常祇励一心澄岂必营求吏治称畏志时防欺暗室无情能使质明灯如胞赤子言除野豁眼青苗色焕塍俗务真同蕉叶梦是谁妙手剥层层
  自是冰壶品最澄高人意量许同称性天磊落堪铭剑心地光明不愧灯世泰复祈三尺雨 【时逢大旱先生多次祷雨】 年丰豫兆万家塍 【甘霖已降良苗畅茂丰收可卜】 鲰生幸得春风坐 【先生下车凌蒙见招屡接丰采】 如到琼楼第一层
  恭呈韫山父台老大人钧诲  治晚白云凌未定草白云亭学博用赵山樵原韵迭成四首见赠因跋数语答之顷奉芳什顿使茅开未曾抛砖以引能弗韫椟而藏谨将原作壁上纱笼用录俚词案头郢斲

  ○复三迭韵奉酬

  天然诗品碧波澄六一丰神君继称鼠雀销除七日讼风云际会万家灯 【适值圣诞七日不理刑名故云】 校书天禄书盈案躬稼田畴稼满塍 【君屯居耕读自娱堪羡】 携手与君相见晚登龙伫激浪千层
  韫山未定草
  赏罢新词澈底澄仕优学富可兼称书斋清静谁为侣案牍勤披独对灯不假脂膏凭德润惟期雨露活田塍愧无佳句酬寅友伫俟他年步上层
  素拙于诗强步原韵遂成俚句呈韫山大兄大人哂正
  弟云岚草

  ○登龙王庙诗录呈 【礼斋玉樵】 两兄台大人吟坛正之

  龙王岛屹海门东我辈登临兴不穷潮落潮生天地异人来人去古今同青云有路双凫健碧水无边一苇通咫尺蓬瀛碑堕泪 【此四字乃仲兄琴舟留题今已殉难滇南不禁感慨故云】 雪泥犹是爪留鸿
  赓堂弟王官彦拜稿

  岫岩志略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