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东南亚历史观点

来源:admin  更新:2022-12-29 15:25  分类:文化历史  标签:东南亚  源文件

东南亚的历史所受的关注较少,而且东南亚史相关里面,海岛东南亚,尤其是那几个苏丹国有关的专著占了绝大多数,这也托了这些海岛国家在近世欧洲人的海洋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福。东南亚的尴尬之处恰恰在于如果刨去占总人口2/3的海岛东南亚世界(印尼、马来、菲律宾、文莱、新加坡),本应该作为这个区域历史文化遗产最丰富的中南半岛五国中有三个是LDC(低发展国家)。整体经济和人类发展指数较低,这可能是制约东南亚史在国际范围受关注度的主要原因。

  1. 曾经中华文明与印度文明的交锋区。
  2. 基本祖上谁都阔过(东吁时期的缅甸,曼谷王朝的泰国,老挝的法昂王,越南的阮朝的明命时期,高棉鼎盛时期的吴哥,南岛地区的三佛齐和满者伯夷等等)
  3. 近代基本都被殖民过(暹罗除外)
  4. 现代努力地复兴中(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虎)

看看《东南亚:多文明世界的发现》核心观点

关于东南亚的观点

  1. 东南亚定义:是指夹在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既非中国又非印度的广大地城,由“大陆部分”和“海域部分”组成
  2. 自17世纪起,东南亚被欧美控制开始沦为殖民地,最终地域经济逐渐被殖民者纳入经济体制内,成为服务宗主国的经济形态
  3. 东南亚如今大部分国家都是在1900年后独立的
  4. 大多数房屋都是干栏式建筑。
  5. 东南亚的人们以 最低限度的工作 就可以生活下去,当地人觉得只要收获满足一年的口粮以及税金就可以了。
  6. 7-9世纪,印度文化在东南亚成为支配性力量,印度教和佛教在吸收了诸多本土信仰的同时,受到统治阶级的笃信。
  7. 如今的东南亚于1967年建立东盟,于1999年建立了10+3(中日韩),但呈现前途不明没有朝气。

关于柬埔寨以及吴哥窟的观点

  1. 7世纪初,柬埔寨分为南部的扶南势力和北部的高棉势力,并且攻防不断。
  2. 柬埔寨在1470年被大城攻陷后,承认了泰国的宗主权,持续到1863年。
  3. 棕树叶制作的“贝叶”作为古代柬埔寨的记载工具。
  4. 柬埔寨的泛神论,融合了印度和自身的神。(例如神圣王因陀罗首罗)
  5. 吴哥王朝的繁荣是因为管理水源而能够集约化的种植水稻,随着水利的消长而兴衰。
  6. 婆罗门作为帝师发挥着影响力,而梵语成为当时政治、宗教的权威语言。
  7. 1283年,元朝向柬埔寨发兵,后者向元朝进献了贡品免于受到攻击。
  8. 1042年,柬埔寨就有法庭,刑法分为体刑和罚金。**其罚金原则是高位者严罚。
  9. 吴哥窟的回廊中刻画了众多生活场景
  10. 佛陀坐于娜迦之上
  11. 吴哥王朝灭亡于印度教和大乘佛教的兴起,导致的国王权威丧失。

其他观点

  1. 王国的发展,无论如何负担会重重的落在居民身上,他们要承担起所有的租税和徭役
  2. 国王是臣民的保护者,也要承诺让臣民能够生活,创造出繁荣的经济,并且守护法
  3. 国王的职责是:维持法律规范、坚守种姓制度、执行祭祀仪式、惩罚过失犯人
  4. 山区的少数民族被当成奴隶对待。
  5. 在古代,生育是女性一项重大工作。
  6. 义珍机构、人才培育的寺院。

总结

我们需要以谦虚的姿态向被认为是贫穷的、落后的东南亚文化学习,学习他们在与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共存发展出各种信仰,作为精神食粮的生活体系

不同文化圈的学者对于东南亚历史研究的优缺点

中国学者

中国学者研究东南亚历史,优势在于:

首先,由于中国悠久的修史传统,二十四史有专门的有关海外国家的传记,尤其是有关他们朝贡、贸易等经济文化交流的,还有对他们社会制度、风土人情的描述。除了官方史书外,还有私人写的史书和游记等作为一手史料的记录,包括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汪大渊的《岛夷志略》、马欢的《瀛涯胜览》等,以及包括使者、商人、僧侣在内不同职业的人的描述,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东南亚史的多个角度。甚至许多东南亚国家缺乏历史记载,在那个时期几乎完全靠中国提供文献资料。除了这些文献,中国以及海外丰富的考古发现,尤其是南海的各种沉船,上面的瓷器、金银器等文物,也提供了海上丝绸之路下,中国与东南亚经济文化的实物资料,可以考古与文献相印证。

其次,中国大量的华人华侨也使得中国在东南亚历史研究上有很大优势。大部分是来自广东、福建的移民,无论是明清时期经商的,还是近现代下南洋的华工,与祖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经历过东南亚从西方殖民时期,到日本侵略,再到独立后的民族国家构建与现代化这段动荡曲折的历史。

不同阶层的华人提供了他们的经历,讲述了华人华侨的历史,也讲述了与当地人、西方人的关系。许多当事人的描述,让我们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感到亲切,比如我看过一个马共成员写的关于1948-1960年马来亚紧急状态的回忆录,西方人写的多把这个事件里的华人当做一种被惩戒的他者,而这个马共成员写的里面,华人们有各种我们熟悉的名字,熟悉的观念,甚至平时熟悉的游戏与笑话,更能展现出被边缘化人群与族群在动荡的东南亚历史变革时期的行为与心态,从而更全面地了解东南亚,来自底层的历史。不过中国一些学者对于东南亚研究的不足,除了重视程度更需要加强,还有就是这些研究因为需要以中国与东南亚之间友好为前提,所以需要回避一些问题。

西方学者

西方学者,尤其是在东南亚有过殖民经历的学者,比如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美国等国的。早期的学者都是处于殖民地统治的需要,书写关于当地人的历史,通过研究他们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族群关系来寻求维护殖民统治利益的方法。二战后殖民地纷纷独立,出于冷战中抑制红色阵营的需要,西方学者们又开始通过加强对东南亚国家社会方方面面的了解,从而实现更好的合作与拉拢,服务于冷战的战略需要。冷战后,随着越南革新开放、柬埔寨恢复独立等事件,东南亚趋于和平,经济、文化多元化又促进了各种田野调查。

这些学者,从传教士、商人,到殖民政府的官员,再到各种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的专业学者,可以说不仅提供了大量关于东南亚的一手资料,而且带来了西方关于历史研究的各种方法,还与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等跨学科交流,可以说不仅能从宏观上,也能从微观上看待东南亚这个极大体现民族多元,与世界交流融合的地区。我最喜欢安东尼.瑞德的《东南亚的贸易时代:1450-1680》,关于东南亚在大航海时代社会的方方面面。Colonial Policy and Practic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urma and Netherlands India则是J. S. Furnivall作为殖民时期官员的著作,比较了英属缅甸以及荷属东印度两个西方殖民地发展的异同点,分析了殖民统治带来的现代化对当地社会的正面与负面影响。还有 Aihwa Ong的 Spirits of Resistance and Capitalist Discipline, Second Edition: Factory Women in Malaysia,有关马来西亚工业化时期,马来西亚女工们对新社会经济秩序的接受与反抗,是一部了不起的人类学著作。不过西方学者,尤其是早期的一些人的缺点,就是从西方中心论,以一种东方主义的视角看待东南亚历史,对当地人和华人抱有一种居高临下的种族主义与文明使命的态度,缺乏对他们全方面的看待。

当地学者

东南亚当地学者,包括越南、高棉、爪哇、亚齐、泰国等地的宫廷史官,以及殖民时期和独立后那些以西方的研究方法与东南亚传统相结合的学者,他们以自己的语言,提供了东南亚研究的一手史料以及按照当地人的价值观解释的二手史料。这些学者许多经历过东南亚剧变的时代,比如19世纪末的菲律宾民族主义领袖黎刹,写过关于菲律宾民族历史与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著作与小说;泰国19-20世纪前期的王子Damrong,作为经历过朱拉隆功时代的教育改革家,写过包括泰缅战争在内的泰国历史。还有那些印尼、泰国历史学家关于各种民俗,比如爪哇的舞蹈、皮影戏、信鸽,以及泰国的佛教等文化方面的历史。还有一些文学作品,也可以作为历史研究的素材,比如泰国作家 克立·巴莫的《四朝代》,讲述了泰国一个宫廷女官家庭从朱拉隆功时代到普密蓬时代的变革,包含了泰国不同人群对朱拉隆功改革、1932年革命、日本占领和冷战的经历与看法。个人认为东南亚一些学者的不足,在于宫廷史官许多在于彰显威望,加强王权和提供合法性,像《琉璃宫史》等著作魔幻的内容太多。还有就是近现代许多民族主义史学家也会为了塑造民族国家认同与意识,夸大本民族在历史上的功绩,贬低少数族裔、华人和西方的作用。

很多人对于东南亚史开始感兴趣,我本人在本科的时候,读过一本英文的很薄的东南亚史,知道了什么泰国1688年政变、越南西山起义与阮福映的逆袭、马来西亚的成立等历史。后来我又去找各种中文、英文的东南亚国别史、事件史的著作与论文,到现在已经读过很多。 对于东南亚近现代史,最想说的就是,对于越南战争,大部分历史研究侧重于冷战时期大国博弈、现代战争的格局、美国60年代的社会动荡与剧变,但是对于越南本身的社会变革,尤其是冷战时期越南现代化、社会分化下对于个人的影响,著作较少,可以说越南作为越战的主角反而被忽视了,希望能看见关于冷战时期越南个人在广阔的国内国际背景下的社会生活。

东南亚分为两个部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一开始是印度化,闻名遐迩的吴哥窟和婆罗浮图就是印度教的,泰国的四面佛其实是印度教的梵天大神,泰国文字来源于印度梵文。而中华文明也伸出了触角,秦始皇开始,中国君主统治越南一直到968年,越南几乎是中国的镜像。

然后是伊斯兰化,阿拉伯海商带来了古兰经,现在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还有菲律宾的一些地区都是那时迅速进入了14世纪的封建社会。他们的终点是泉州和杭州,回族开始形成。与此同时是大批中国移民,马来西亚的娘惹就是中国人的后裔。泰国王室,文莱王室都和中国人有联系,中国人甚至在东南亚建立了国家,比如1776年的兰芳共和国,当然大多是不被承认的,然而谁知道西方人晚来一百年,不会发展成热那亚和威尼斯那样的海外商业城邦?1521年麦哲伦死于菲律宾的部落冲突,宣告了欧洲人对东南亚的介入。菲律宾被西班牙统治到1898年,成为了亚洲最大的天主教国家。

马来群岛的支离破碎导致了它并没有整体的历史。现在的印度支那地区,即东南亚的大陆部分,先后出现了几个强国。高棉王国被暹罗人灭亡,暹罗人并没有威风很久缅甸人崛起了,于是被缅甸虐。越南鲸吞蚕食,终于彻底灭掉了古老的占婆王国,一些占婆人逃到了海南三亚,成为了海南回族。越南夺取了湄公河三角洲,他们不再沿着海岸线扩张,谋求和缅甸瓜分泰国。越南也想效仿北方帝国搞个宗藩体系,自诩为小中华。结果被英国和法国一锅端了,而他们想轮奸的泰国却作为缓冲带没有沦为殖民地。正应了老子的话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 处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南下赶走了欺负他们的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荷兰人,黄皮肤的侵略者受到了当地人热情地拥护。麦克阿瑟在离开马尼拉前说我一定会回来的。日本人战败了,泰国继续君主立宪。越南人打败了法国人,独立,然后内战。缅甸和印度尼西的军政府独裁者上位。越南统一了,又想强奸老挝和柬埔寨,然后被中国爆菊了。他只好放开了柬埔寨。


版权声明嗨网博客部分文章源自网络收集,不代表嗨网立场,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嗨网删除。
其他若无特别说明则为嗨网原创文章、持续更新。未授权媒体、微信公众号不得使用嗨网内容。 个人自媒体可署名、保留原始链接的情况下转载
转载请注明 来源嗨网higrid.net,链接: https://higrid.net/posts/soucheast-asian-1.html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作品由网友提供上传,如无意中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