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嗨网首页>书籍在线阅读

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净土宗

  作者:琼楼吟稿节钞  清陶善
选择背景色: 黄橙 洋红 淡粉 水蓝 草绿 白色 选择字体: 宋体 黑体 微软雅黑 楷体 选择字体大小: 恢复默认

續藏經 瓊樓吟稿節鈔
 清 陶善著 弟子節鈔
瓊樓吟稿序

  庚子仲春月幾望。二林主人從役南還。見諸兄子。問瓊樓陶氏之疾。則已先二旬而逝矣。爰以白水一盂。梅花一瓣。為文而祭之。既而檢其遺帙。得往歲和予閉關詩十首。予讀而歎曰。異哉。此迦陵音也。西方佛土。七寶林中。和鳴哀雅。演出念佛念法念僧之聲。其在斯乎。其在斯乎。乃盡發其生平所為詩。凡數帙。刪而存之。得九十餘首。仍其舊題曰瓊樓吟稿。瓊樓始為詩。寓意風花。陶情山水。吐屬清遠。不染塵垢。稍長。讀聖賢佛祖書。漸知刊落詞華。鞭迫近裏。其有意於古之為己之學者與。至十首之作。通達法源。淨諸疑惑。多生根力。迸露毫端。非猶夫淺智小根。所能測識者矣。讀瓊樓詩。一以為才子。一以為高士。一以為道人。而瓊樓者。如空中花。如水中月。不一不異。非我非渠。作如是觀。謂瓊樓即今長住可也。
  彭紹升序

  

  瓊樓吟稿節鈔

    長洲陶善慶餘著
    海天精舍弟子節鈔

  松(己丑)

  寒風鳴萬壑。片月挂東峯。烈烈撐天幹。森森拔地容。寧高君子節。肯受大夫封。羣木都消瘦。虯枝綠轉濃。

  蠟梅

  時值三冬晚。庭前簇淡黃。寒風吹不落。暖日照還香。玉藥千枝吐。冰心一點藏。翛然空谷裏。休擬漢宮妝。

  山茶

  冒雪飛來幾點霞。深深淺淺映窗紗。梅公咏罷蘇公咏。耐得春寒是蜀茶。

  李花

  傾城傾國更誰倫。曉鏡妝來別有春。却笑夭桃千萬樹。不於清淡見丰神。

  紫薇

  曾聞玉殿香飛早。不獨樊川色可誇。今夜姑蘇明月裏。何人更咏紫薇花。

  蓴菜

  調羹豈必思千里。采茆何須溯泮宮。一箸絲香三四月。題詩原不為秋風。

  茘支

  白玉為膚蜜作丸。何年飛騎進長安。邢知一笑成長恨。譜出君謨不忍看。

  薑

  一種園蔬能去惡。尼山肉味好同餐。須知老辣由天性。檜賊聞之膽亦寒。

  將雪

  風冷天將雪。千山朔氣交。凍雲初出嶺。寒鳥漸歸巢。火活茶堪煑。詩成句欲敲。呼童攜帚待。窗外墮簷茅。

  題畫扇

  山迥林遙江水平。暮天雲斷數峯橫。此中恰有煙霞客。落日扁舟一棹輕。

  鸚鵡

  隴山逸格鬥新妝。悞入天涯小玉堂。一夢喚回唐社稷。千秋留得漢文章。斜樓學語春風細。曲檻呼茶曉篆香。蕭瑟羈愁何處慰。鞦韆影裏落花旁。

  春日幽居(庚寅)

  小院饒幽致。憑闌芳草齊。春風數歸燕。落日一聲雞。竹色竹窗北。竹香花塢西。有誰閒似我。漁父釣前溪。

  秋日即事

  偶步池塘草盡黃。一天爽氣午風涼。病餘猶厭綿衣薄。睡起方知秋日長。流水小橋楊柳老。白雲深院桂花香。隔鄰機杼誰家女。辛苦寒窗伴夕陽。

  秋暮

  蘇臺霜冷雁南歸。漠漠黃花弄晚馡。暮雨玉樓閒聽笛。秋風金翦嬾裁衣。庭槐落翠蕭蕭響。蝶翅舒黃款款飛。最是一年清爽意。水深山瘦白雲稀。

  登穹窿山(辛卯)

  方外乾坤別。山中世界清。松根盤石出。竹筍帶雲生。

  登天平山

  山峻千峯立。泉深一水通。徘徊尋古路。小徑落花紅。

  聽泉

  老鶴唳偏苦。孤猿吟更愁。何如一條澗。灑落萬山秋。

  自警

  高齋獨坐時。每每警此心。惟存一忍耐。可以無禍侵。既安慎勿貪。富貴空勞身。天地有消息。況爾名利人。

  讀書

  空山落葉深。返照入松樹。掃石欲何為。讀書聊自娛。此中味亦殊。日日換佳趣。回顧一泠然。新月峯尖吐。

  秋晚

  一天涼氣爽。虗幌月來初。一二間茅屋。兩三卷古書。硯池秋露滿。竹徑晚香餘。淡蕩沙頭鳥。鵷鸞定不如。

  冬日即事

  入冬罷刺繡。閒坐擁爐吟。松子落寒硯。梅花對古琴。塵埃消世事。冰雪淡予心。借問逃禪者。真禪何處尋。

  野步(壬辰)

  風光眨眼豈長留。野外扶筇步步幽。曉嶼梅和殘雪落。春江雲帶斷冰流。數家林壑樵人斧。一幅丹青賣酒樓。別有閒情何處著。非今非古任優游。

  幽居

  幽居天地新。語默任天真。花鳥自成友。雲山好卜鄰。晝眠茅舍暖。閒步草橋春。不覺空諸慮。高懷誰與論。

  秋閨即景三首

  簾幕動微風。新涼入座中。一階秋色好。明月在梧桐。
  暑退深閨淨。涼生團扇秋。心清了無事。不用說閒愁(閨中詩難得如此無病)。
  晝永簾垂地。香消日影回。當階桐子落。知是鳥銜來。

  不寐

  夜久不成寐。開軒步小亭。長天挂明月。秋水浸疎星。有得心常樂。無螢夢自寧。西風知我意。卷網放流營。

  登樓晚眺

  天地竟何窮。人生只如此。長風吹斷霞。西落吳江水。古賢今不留。誰復省克己。回首暮煙橫。遠寺鐘聲起。

  同妹靜山夜話(癸巳)

  幽居共春寒。挑燈為君說。人生天地閒。何分巧與拙。拙者日熈熈。巧者百憂結。大道本無私。白雲自怡悅。默然兩忘言。人境迥清絕。一犬吠深更。柴門閉風雪。

  出門何所有

  出門何所有。一派野花香。指點虗空畫。山山醉夕陽。

  春盡(甲午)

  一夜狂風春已盡林花飄泊滿柴關。坐臨流水心無住。門對青山夢亦閒。學道未須參世務。修真何必遠人寰。卷簾指點峯頭路。歷落孤雲手可攀。

  書懷二首(錄一)

  擬向尼山更問仁。勿由非禮訓曾聞。壬辰涵養初除酒。丁酉磨礲欲斷葷。白雪胸襟消世慮。青天眼界識斯文。書帷繡幕原無異。策厲熏修意倍勤。

  慚愧吟三十首(有序 戊戌)

  長夏閒居。俯仰身世。捫心自問。欲作何等人耶。今為女流。無以振拔身心。仍流浪于生死。其為後身。將不可問矣。危乎危乎。幸而真心未泯。稍知慚愧。意有所觸。情見乎詞。得七絕若干首。釋經云。人無慚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道經云。為此慙愧。不離心中。孔子云。行己有恥。亦慙愧義耳。夫三教聖賢。度人度己。皆不外乎慚愧以為基。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在此間而已。篇章有盡。慚愧無窮。因命曰慙愧吟。
  慚愧前生德未修。報身五障有因由。然而幸得人身在。豈可還嫌是女流。
  三牲五鼎亦非奇。慚愧如何說孝思。幸得人身在天地。報恩何必盡男兒。
  哀哀父母大劬勞。正法心傳豈易遭。指點提撕終未契。自憐慙愧作兒曹。
  親恩天地本相同。慙愧吾生道未充。只要自心明徹了。四恩圓滿證真空。
  晨興每過日高時。拂鏡開簾倩侍兒。湯水殷勤代梳沐。此身慙愧坐如尸。
  夜眠最喜小棕牀。潔淨何須雜異香。慙愧睡魔消不得。還憑夢裏主人強。
  烏啼日落乞人愁。露坐長林溪水頭。慙愧吾居安樂國。好生知足在勤修。
  當暑輕綃又薄羅。冬來翠被暖如何。自然供養難消受。慙愧何曾學一梭。
  比鄰亦有歎無衣。圭竇寒衝雨雪霏。慙愧吾無萬箱帛。盡教暖氣入柴扉。
  貧家升合猶艱辦。慙愧呼庚泣路隅。安得摩尼如意寶。空中遍雨米如珠。
  百糓諸英及果蔬。種成人用苦工夫。吾今慙愧虗充腹。知得尼山味字無。
  三教經書滿天地。阿誰認得路頭真。童顏皓首都慙愧。出世原須世上人。
  仁是人心語意深。時誇辭藝失真心。覓心慙愧無從覓。擬向顏回問處尋。
  戒定始能生智慧。等閒慙愧說多能。伐毛洗髓緣何事。悟後矜誇也未應。
  堅強念力好修行。慙愧偏多懦弱情。寧可髑髏俱粉碎。無生法忍誓終成。
  執虗如滿心方斂。恭敬亦從智慧來。慙愧起居常自懈。既知悔悟勉之哉。
  博施濟眾堯猶病。立達何曾與世違。慙愧不妨時在念。聖人原是學人師。
  身根清淨元非易。慙愧先離殺盜邪。三業因緣最微細。直教觸處不生芽。
  識透舉心即錯處。意根清淨反真源須知萬法皆非法。慙愧無端又贅言。
  六根清淨乃為佳。鹿鹿風人漫與儕。慙愧在心無所戀。白雲修竹寫幽懷。
  相將遊屐百花芳。雅集琴棋泛夜光。慙愧在心何所事。閒窗淨几不添香。
  急須打破利名關。紫綬黃金亦等閒。慙愧在心無所慕。清風朗月坐空山。
  真修人自要安貧。人不安貧便亂真。慙愧在心無所苦。由來學道本艱辛。
  世緣少著即消愆。拂逆頻來意自便。慙愧在心無所怒。任從熱鐵頂頭旋。
  世態偏憂無事時。損之又損絕人知。近來識得損之妙。慙愧亡羊歎路岐。
  閨閣風流脂粉妝。綺羅染得麝蘭香。吾心慙愧難從眾。椎髻青衫學孟光。
  哀哀生命苦烹炮。血染刀砧日作肴。慙愧不能相救護。冤魂何處肯離拋。
  忍辱仙人大布施。挑睛苦行欲誰知。而今悲願無邊量。慙愧虗勞金手垂。
  虗垂金手不知疲。慈覆人天遇者稀。最是此生慙愧處。未同大眾盡歸依。
  憍曇彌願廣無邊。度盡閻浮婦女緣。慙愧夙生多障業。輸他靈照悟機先。

  和二林主人戊戌春日閉關作十首即次原韻(己亥)

  無相光中自有真。慈風披拂四時春。而今一著通消息。回向蓮邦稽首頻。
  原來無實亦無虗。論道談禪事也餘。一句彌陀空自性。孰為是我孰為渠。
  冰泮春塘波影定。照空萬象慧光圓。須知行滿功成後。鳥語花香也自然。
  亭俯清流屋倚山。綠蘿陰裏掩松關。閒來好認歸家路。免得臨時無處攀。
  淨域神遊明似日。杖頭何用夜然藜。漫論十萬八千路。樓閣虗空更在西。
  行樹何殊七寶林。枝頭也得聽靈禽。自然說法東風裏。演出百千微妙音。
  夙夜惺惺徹底看。幾番生滅總無端。前村雪後梅花放。露出春光不可瞞。
  九十風光易寂寥。然燈朗照度春宵。烹茶非為清香味。適興何妨飲一瓢。
  此土結得蓮社盟。八功德水蓮花生。一心不亂超凡品。定向樂邦淨處行。
  勘破重關觸處真。從今不入舊迷津。輪迴六字無終始。流水行雲總是春。

  三房孫希洛婦陶氏。為葦齊翁孫女。好學工詩。兼修淨業。年二十五而殀。詩以傷之(香山老人)

  慧業超然自夙成。摩尼一串足平生。臨岐落落空諸相。應向西池證舊盟。
  曾傳咏絮謝家風。每愛山居萬籟空。慙愧吟成增道力。關心不為落花紅(著有山居統慚愧吟)。

  祭姪婦陶氏文(二林主人)

  維乾隆四十五年二月望日。二林主人。以白水一盂梅花一瓣。致祭於姪婦陶氏之靈曰。嗚呼。是水非色。是花非香。因緣無主。常住寂光。瞥爾情生。熾然起滅。如風度空。如春掃雪。嗟爾慧業。現女人身。旃檀晝爇。木槵宵輪。大報恩經。淋漓墨瀋。淨願堅牢。長趨九品。五旬牀簀。廿載妝臺。達諸法相。何去何來。無始愛緣。從今應斷。功德池中。花開爛縵。羅幃寂寂。春漏沈沈。我為爾證。莫退初心。嗚呼尚饗。

  亡妻陶孺人事略

  陶孺人。名善。字慶餘。蘇州府學歲貢生寄軒公長女也。幼聰頴好讀書。年十四。成百花詩。即見賞耆宿。性彊記。博涉經史。諸類書多能背誦。侍庭闈。婉愉承志曲盡儀節。年十六。大父為希洛締姻。越八年。始歸予。長予二歲。時年二十三矣。事吾母。甚得歡心。與妯娌處。無閒言。馭婢僕寬嚴合度。自奉尤儉樸。吾母語親屬曰。次媳性情。與吾略同。吾自是可稍紓心力矣。予性素剛躁。不能容人。及孺人歸。遇事輒以寬慈相勸。予亦深自克制。意氣漸平。去年秋試前。孺人勸予勤學。代理家務。予得專心習科舉業。及試。薦而不售。孺人復以義命相慰。是時孺人方有娠。起居食息。每以古人胎教為法。臘月初。蘊輝生。臨蓐甚安。孺人謂予曰。姑尚無孫。得此可慰慈懷矣。詎意半月後。忽感時邪。藥石罔效。延及新正。竟成永訣。悲哉孺人。年九歲。即喜茹齊。稍長。從二親聞出世法。讀佛書。信解通利。手書報恩金剛彌陀諸經。楷法端整。及見予季父所撰無量壽經論居士傳諸書。遂回向淨土。日有常課。晨起。妝洗畢。輒誦佛號及諸經呪。憫吳俗宰割大奢。印吳江沈氏所撰慈心寶鑑千本以施。嘗著慙愧吟六十首。季父評之曰。大好根種。大好信願。努力修行。不妨現大家身而為說法。其為季父心許如此。臨終一月前。謂予曰。吾與君不過一載因緣耳。吾死。君勿悲。吾恨不能終奉姑。君若念吾。望慰吾姑。并無忘吾父母。吾之願也。病劇時。外舅姑親來診視。惟曲為安慰而已。臨終朗誦佛號數聲及往生呪。曰。大和尚自西而來。吾去矣。遂瞑。嗟乎。遺挂猶新。妝臺忽掩。回首前塵。真如一夢。在孺人夙具慧根。去來之際。了無滯礙。第念予童年失怙。顧影自傷。今復以喪偶之悲。上累北堂。重增鬱悒。又安能托達人之高論。忘獨旦之餘哀乎。用是略記始末。附於家乘。俾後之人有所考云。孺人生於乾隆二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歿於乾隆四十五年正月二十三日。年二十有五。子一。蘊輝。不杖期彭希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