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嗨网首页>书籍在线阅读

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戒律宗

  作者:芝园遗编  宋道询
选择背景色: 黄橙 洋红 淡粉 水蓝 草绿 白色 选择字体: 宋体 黑体 微软雅黑 楷体 选择字体大小: 恢复默认

續藏經 芝園遺編
 宋 元照錄 道詢集

  芝苑遺編目錄

上卷
  戒體章  持犯體章  持犯句法章  律宗要  大小乘論  始終戒要

中卷
  授大乘菩薩戒儀  剃髮儀式  受戒方便  建明州開元寺戒壇誓文(并鄭丞相跋)  誡沙彌文

下卷
  為蔣樞密開講要義(請簡詩附)  為高麗僧統義天開講要義  上樝菴法師書  南山律宗祖承圖錄  南山律師撰長錄(并跋)

  目錄(終)

  

  芝苑遺編卷之上

    餘航郡沙門 元照

  戒體章

  熈寧三年。後安居日。釋元照於南山祖師羯磨疏錄出戒體章。顧眄先賢後進。議論遞作。得失互見故。直敘大略云。
  夫戒體者。律部之樞要。持犯之基本。返流之源始。發行之先導。但由諸教沈隱。道理淵邃。是以九代傳教。間出英賢。雖各逞異途。而未聞旨決。逮于有唐。獨我祖師。窮幽盡性。反覆前古。貶黜浮偽。剖判宗旨。斟酌義理。鼎示三宗。誠所謂會一化之教源。發羣迷之慧日者也。然而聖師既往。文存理隱。故使任意私說殆六七家。各謂指南。寧知所適。既無是處。不益後來。例皆不引。此時子隆亦出章門。言依業疏三宗出體。甞考始末。得在破他。失於自解。今須破者。由名字相濫。諸宗義學。所惑當時故。略責四過。使是非區別。一大小混濫。二圓義偏乖。三妄分兩體。四輙隱聖文。初.大小混濫者。彼謂四分假宗種子為體(增暉亦然。但取種子上功能為別)。且種子者。尚非經論權淺所談。何況小乘律部耶。又。若謂假宗體是種子者。非色非心。又是何物耶。又。假宗既言種子。後立圓教。戒體何為耶。如此妄言。顛亂教旨。不可輕恕。二圓義偏乖者。圓者。融通貫攝。非異非偏義也。彼說圓教戒體。乃云。因作業種。熏本藏識。永為種子。此即戒體。不同假宗。外立種子也(假宗何曾言種子為體。又種子唯一。何言不同)。既曰不同。何名圓義。又云。自淺至深。三宗迭廢。既容相廢。可謂圓乎。今釋圓義。與彼天別。如下可見。三妄分兩體者。彼將圓教中文。自意強分作.無作二體。其妄又甚。且圓不分者。由融會假實。指破前二。即前之體是圓之體。故不可別分。彼不知此意。故多妄說。又自知不曉。乃云。然此戒體亦多議論。可以意通。不煩敘矣。用語驗心。心亦可見。四輙隱聖文者。祖師疏文之立宗詮體。文義廢立。靡不周備。而彼竊疏名目。少參自語。題為己立。匿聖之咎。何可勝言。其間妄說更多。且略提小耳。嗟呼。時變人浮。勤名惰學。欲其發暉教宗。規範來裔。百代無古者。吾不得見也。故使祖師遺訓。戒體極談。幾于熄矣。猶賴垂文不墜。明若星日。貞如金玉。故幸得而聞也。是以專依疏本錄出別行。猶痛未詳故。略言其大要。初.多宗。作.無作體二。俱是名可知。二成宗。作戒色心為體。亦可知。無作以非色非心為體者。然非色非心止是攝法之聚名。實非體狀。遂令歷世妄說非一。今依疏文。即名考體。直是密談善種。但以小宗未即徑示。故外立名非色非心也。故疏云。考其業體。本由心生。還熏本心。有能有用。乃至云不知何目。強號非二。細詳此文。未即言善種。而曰熏心有用。密談之意。灼然可見。應知此即考出非色非心之體耳。子隆不知。便言四分種子為體。紊亂宗緒。深為不可。
  問。此既密談。顯在何處。
  答。如下圓教。豈非顯也。
  問。有人言四分戒體探入大乘。其義何耶。
  答。教宗既曰分通談體。何名探入。故知非也。三圓教者。略分四段。初.明圓義。謂融會前宗。的指實義。前宗兩體。即善種子(攬本從末)。此善種子。即前二體(攝末歸本)。是則約此圓談。任名無在。故疏云。於此一法。三宗分別。故知分別有三。體實不二。餘如下說。
  問。若言體唯是一。分別有三者。則前二宗中但有虗名。竟無實體耶。
  答。宗雖各計。體豈乖殊。由彼謂異。強搆他名。應知多宗計種為色。成宗計種為非色心。但後圓教指出前二耳。故疏云。愚人謂異。就之起著等。更以喻陳。如世美玉。或人無知。謂玉為石。或名非石。未能顯體。後人得實。指破前二。若無玉體。何有不識。喻今三宗相似法也。二正名者。已往諸師。或名思種。或名熏種。然思熏屬作。種是無作。今召無作。何得相濫。或名種子者。種通善惡。是亦不然。今正此名。善種為體。故疏云。成善種子。此戒體也(言善則簡惡。不言思熏則無濫也)。
  問。何因緣故名為善種。
  答。善則是法體。種是譬喻。謂塵沙戒法納本藏識。續起隨行。行能牽來果。猶如穀子投入田中。芽生苗長。結實成穗。相對無差。故得名也。三大小同異者。
  問。此與菩薩戒體為同.為異。
  答。體同緣異。言緣異者。大則三歸.四弘.請師.問遮.三番羯磨.諸餘法式。與今小宗兩途逈別。言體同者。以緣為旁助。心是正因。緣疎因親。體從因發。前既心發上品。故知今體即大乘。故涅槃中白四所受持。息世譏嫌。與性重無別。即同此意。
  若爾。經論所說菩薩戒。心性為體。此則善種。何言體同。
  答。彼經論中自分二體。一當體體。即是戒體。與今善種不殊。二所依體。如上所引。心性是也。然則心性但是戒體所依。實非戒體。故今不立也。
  問。體若同者。持犯立懺諸餘行相。如何分別。
  答。體雖約圓。行必依受。既受從當教。故行相無差。如疏云。出家菩薩形位同諸聲聞。又。釋迦佛無菩薩僧。諸大菩薩入聲聞僧。依夏次第。即其意也。
  若爾。持犯既依教限。出體何必約圓。
  答。體既多途。故須圓會。律儀不異。故得就宗。又。依教奉持。則受隨相應。約圓開解。使域心於處。既開顯大解。依小律儀即成大行。豈須棄捨。方曰大乎。故疏云。常思此行。即攝律儀等。深有意旨。不能繁述。
  問。此與天台圓教。為同為異。
  答。理同說異。何名理同。以下疏中。引法華文。用法華意。立此圓體。但彼教統攝。此局一事。將此入彼。即彼玅行之中戒聖行也。何名說異。今此為明戒體。直取佛意。融前二宗。自得此談。非謂取彼。但名相濫。是故異也。四立圓教本意者。多.成談體。并諸論師。各據教限。互計不同。考實求深。終非了義。然大聖示迹。專為一事。出家所懷。唯脩出離。若不了斯戒體。縱令持護瑩若明珠。不免輪迴。還沒生死。事既深大。是以吾祖大師。推佛本懷。窮出家意。跨入大乘位。立此圓教。直顯實體。極接時機。欲使懷道者。識知本體。發起大行。不論凡小。徑蹈大途。大慈深祕。於茲見矣。故下疏中。廣有勉勵。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三聚戒。展轉修顯。果獲三佛等。又云。今識前緣。終歸大乘。故須域心於處矣。又云。何得不思。致虧發足。廣如下說。上來括下大要。序冠于首。俾智者觀序。則文無壅滯矣。存道同志。深須留意。誠謂出世要術。修行徑道。平生大事。此何自輕。自非吾祖聖智。誰能顯彰。而況祖師舉唱之後。漸流于今。滅絕斯致。故使學戒律者。罔然無所適。甚可悲痛。是則隳摧昔妄。重揚聖言。實用益於後來。匪規名於當世。知吾祖之道者。或一二人。則其心有所寄也。深願勇志研精。同謀荷贊。極深聖意。勿妄宣傳。
  戒體章(終)

  持犯體章

  將說所持犯體。大分為二。初敘昔傳。次伸格義。所以然者。南山云。若不敘昔非。則不敘後說。理固然也。就初分三。一增輝二教。二後悟無作。三會正萬境。初中又二。一因破體狀兩分。二正論所持犯體。且初.增輝云。能持犯以心為體。身口是狀。所持犯以制聽二教為體。事法是狀。是則體狀各別。名義乖矣。夫體者。物本之通名。狀者。即體之相貌。非狀無以彰其體。是故體狀兩標。名相雙顯。所顯之物。本實無異。即體是狀。即狀是體。譬如人身。四肢為體。雖知其名。不委四肢相狀如何。故知必應以兩肱.兩股。骨.血.皮.肉是其相狀。是知體狀是一。不可離也。要而言之。謂此中所明持犯體之相狀。何必攻異。輙自區分。頗乖聖意。不足依也。
  問。縱分體狀。理有何失。
  答。有二失也。一暗文。二迷義。何謂暗文。如鈔文云。身口是具。又云。所對事法。何甞有言。此謂體狀。又戒疏中言。體則不言狀。言狀則不言體。既文互舉。則知體狀不殊。此暗文也。云何迷義。且如彼云。小乘單心。不犯罪也。然則律雖不制單心。而不形身口。結遠方便。大鈔則身口業思。戒疏則重緣向念。若言能持犯以心為體。身口是狀者。則遠方便罪。體犯而狀非犯矣。以非身口故。又懺吉羅。故犯對首。悞犯責心。若言以心為體。身口是狀者。則悞犯吉羅。狀犯而體非犯矣。以非心故。是知體狀互闕。持犯義乖。此迷義也。近世學流。相沿未省。都無悛革。封懷守株。何可窮也。二正論所持犯體者。增輝云。若不約教。持犯難明。故以心為能。以教為所。
  又自問曰。凡言所持犯境。一切皆是以受時起心徧於法界。受後森然萬境。何事非持。今約二教為體。豈非局狹。
  答。對境雖多。不離二教。攝之皆盡。以行人隨中所對之境。不簡情與非情.善惡事法。若非制作制止境。即是聽作聽止境。是知持犯不能自分。約其制聽。方知分齊。二教既收萬境。故以制聽二教為體也(文竟)今詳上義。因而誤解。亦有所由。以見鈔云。所持犯體。對制.聽二教以明。而不知此標能攝之教。失究以明二字。故有斯立。今破云。且能所二字。乃詮顯文義。區分彼此。使其易明故也。若云。萬境雖多。不離二教。攝之皆盡。是則境為所攝。教為能攝。明知二教全乖所義。如何立為所持犯體邪。或曰。持心對教。以分能所。借令此說。且二教所詮。通該心想。如諸戒末。並明境想。想即是心。如一殺戒。心亦多種。或想差.心闕.疑心.息心等。並教所明。又如掘.壞等戒。故心明犯。制教所攝。悞開不犯。聽教所攝。二教既攝。持犯之心。則可以制.聽二教。為所持犯體邪。如上所責。略知非相。不煩引也。二明後悟無作。就中又二。初.辨定。二正斥。且初。世有章文傳云。增輝後悟。所持犯體。約文據理。諒非增輝真筆。葢後人出於自見。妄託增輝之名。欲誑後人信奉。世所謂狐假虎威之儀。誠其然也。二正斥。彼云。所持犯以四行無作為體。即是隨中無作。與前無作戒體不別。亦屬非色非心也(文竟)噫。吾祖去世將五百載。真味澆訛。有至斯甚者。固非先聖化緣不洽。葢後昆宿業所迷。競規述作之名。罔著釣深之績。致使寡知新學。取捨無從。或有滯理封文望風附勢者。則曰。增輝僧錄後悟。斷無失矣。如斯頗眾。何足與言。今略敘彼非。無宜固執。若如上引。以四行無作為體。與前戒體不別者。且四行之中。二持無作與受體無作俱是善法。縱汝所說。猶可為同。若兩犯無作。體是不善。與彼受體。善惡歷然。受體是善。兩犯不善。云何妄云。四行無作。與受體無作不別邪。止用此求。不攻自破(會正云。後悟以四行為體。因有錯破貴耳故也)。三會正萬境者。此師立境為體。亦出增輝之義。故增輝云。萬境雖多。不離二教。攝之皆盡。斯可知矣。
  問。萬境為體。於理如何。
  答。萬境為言。通及能所。如鈔序云。持犯之境。境通內外。內謂行心之結業。外謂情事之順違。內即能持。外即所持也。既云境通內外。是則能持亦得名境。故知境為所持犯體。名有濫於能持犯體也。又復鈔文.戒疏明二種體都無萬境之言。出自喉心。未足依據。更有諸濫。如下問答中對辨也。大科第二。伸格義。中分二。初.正明體狀。二問答除疑。初中。今準祖師大鈔.戒疏。始終詳勘。定以二教所詮一切事法。為所持犯體。此正義也。言事.法者。各具善惡二種。一言善事者。即衣鉢體量。善法者。即一切教行。良以凡情蕩逸。不樂進修。是以大聖制令遵行。故令行者勤學奉持。名為順教。即作持也。懈怠不為。是名違教。即止犯也。於此善事.善法。有順.有違。故作持.止犯由之生也。二言惡事者。即婬.盜.殺.妄。言惡法者。即五邪.七非。良以凡心計著。障道之本。是故大聖制令不為。故令行者對治禁禦。名為順教。即止持也。恣情造境。是名違教。即作犯也。於此惡事.惡法。有順.有違。故止持.作犯由之生也(此略舉要。其餘制聽止作。鈔.疏備矣)。今謂於上善惡事法。心起順違。故有二持.兩犯生焉。違順之心。即能持犯體。善惡事法。即所持犯體。持犯既因事法而生。故今以一切事法為所持犯體。豈不然乎。然則世迷來久。信解難生。必憑聖言。可得依據。今試引之。戒疏.大鈔皆約制.聽二教。對明止作事法。為所持犯體。故鈔云。所持犯者。對制.聽二教以明。下云。所對事法。懈怠不學。既前云對二教以明。下云所對事法。是則約二教。對顯一切事法。為所持犯體。斷無惑矣。又鈔序云。持犯之境。境通內外。內謂行心之結業(能持犯體)。外謂情事之順違(所持犯體)。彼云情事。此云事法。文雖少異。理實大同。又戒疏云。持犯之生。皆從法起。違順教相。故有犯持。據房為言。事法分二等。單言法者。文之略耳。故下接云。事法分二也。此諸明據。事法之體顯矣。違順之義彰矣。若謂不然。且持犯一篇七門詮解。何故獨於體狀門中。論止作事法邪。以此驗諸。正義彌顯。二問答中。
  問。向斥諸師皆言無據。今立事法為體。疏.鈔亦無的指之文。如何彈彼立此邪。
  答。教旨極明。人情自昧。且如鈔云。言所持犯者。對制.聽二教以明。下云所對事法。又云對二教中事法兩種。則知上標二教。即能對能明之教。下云所對事法。即所對所顯之體也。由事法兩種。二教統收。罄無不盡。若非二教。齊限莫分。是故先標二教而對顯事法。故下文云。今分二教。攝法分齊也。上既云所持犯者。對二教以明。對明之物既是事法。是則事法為體。文理顯然。云何妄云文無的指。
  問。事法與境。尅性為言。若為同.異。
  答。彼立萬境。謂婬則三道。盜則四主。觸目現前。人心對望。名為境也。事法不爾。未必境現。但是二教所詮。若止若作。一切事法即是其體。莫非於此心起違順。持犯斯作故。今立體與彼懸殊。可更思議。
  問。縱云萬境。理有何失。
  答。舉戒以說。境或有無。良難定指。自有無境而成犯者。如忽起婬心。犯重吉羅。若據此罪。但是心犯。不待境現。或有對境不成犯者。如諸戒開通中。或有緣故。雖對前境。不名為犯。如掘.壞等戒。可以類通。或有一犯緣多境。義互闕者。如大妄語。為前人是境。為口說是境。若云所說聖法是境。且身造口業。不假口言。得大重罪。則言非境也。若云前人是境。屏處說聖。亦得重吉。則人非境也。媒.房等戒。境亦難定。略提二三。趣知而已。具此諸異。境不可立。
  問。若如上釋。如諸戒後皆明境想。云何而言境不可立。
  答。律教詮相。各有所明。豈得混然。雷同一用。由諸戒後。將心對論。假名作境。顯持犯相。既約心對論。則知必待起心對治前境。始可名持。起心陵犯前境。始得名犯。應知心對境時。可名為境。故諸戒末。心境對談。事法不爾。未持未犯居二教中。自名為體。猶慮未了。敢以喻陳。如世俗刑條在編冊。但名刑法。其間不無假事顯相(如今之事法是也)。必有民犯。隨彼所對。約科治法(如上境義)。於此又知事法體通。萬境局狹。何以故。由對境則體具。不對則體滅。可以明也。
  問。萬境為言。觸途皆是。云何上云境是局狹。
  答。為體是局。望時甚通。時由通故。又不可立。何謂時通。如佛未出世。雖有萬境。未有持犯。故出世已。最初行非。不名犯戒。是知萬境持犯不生。由佛制後。事法顯彰。方有持犯。又作持中。一切善法。佛未制前。無違教過。亦由制後。持犯始生。豈非萬境通漫邪。是則事法為所持犯體。於茲又明。
  或救會正者問曰。會正萬境。與今事法。體無有異。但將境名。召事法耳。
  答。祖師明指事法。何得輙自改張。況事法萬境。名體天別。如上分析。安可濫同。彼又曰。境召事法。正符鈔文。事法為體。義亦無爽。答。會正記中。科判已乖。若作此救。揚其醜耳。彼將體狀一門。大分為二。一彼言能持下。直至攝生義足以來。科云明能所二種體狀。二從今分二教下。直至末文。科云辨二種相攝分齊。明知彼認攝生義足已前。立二種體狀已。竟與下相攝分齊一科。都不相涉。且今分二教下。正明事法。則合科於所持犯體中。彼即科絕。驗知會正不認下科事法是體也。據此以求。不可迂救。
  問。若以事法為體者。既涉二教。與彼增輝若為取別。
  答。制聽即能攝之教。事法即所攝之體。然增輝認能為體。與今令異。故彼文云。所持犯以制聽二教為體也。然此二教非即是體。具如上斥。今則不爾。以二教中所攝事法。為所持犯體。能所區別。寧復致疑。
  持犯體章(終)

  持犯句法章

  夫一大律藏所論。其持犯二字云耳。苟不精之。其猶網不得其綱。裘不得其領也。吾祖南山澄照大師。其提綱振領者也。於是刪補事鈔次十五篇。委辨二持二犯。伸張大義。駿略古非。意在彰律學之淵沖。楷後昆之衢術。故題云持犯方軌是也。但文高而理淵。言簡而義博。雖後來者章記之廣。解釋之異。而未能備如也。止如二九句法。可學九句。歷代相遵。不可學九句。互彰異說。元照始惑之也。一日上請於師所。云。不循諸記之說。直示南山之文。予雖聞之。患不聞諸朋友。遂考其流鈔。兼諸舊解。是非交明。冀識者之取捨耳(但破二記。其餘可知)。增輝則曰。此後九句。約解處生迷。學人疑.不識處並是迷心。皆須放罪。中間止心不學人。於先解處。迷心即放。若未解處即明白。可學中收也。若由來不學人。明白心中尚自不會。即無迷忘。須在前九句中辨也(當如亦不放根本也)。又云。一切心境。皆是可學。學知已後。忽起迷心。方是不可學也(已上彼文)。予曰。未可也。若云不放不學者。且可學中是愚於事犯(如不曉初識是人.返疑夷是殘等)。不可學是迷於事犯(如迷人為杌木.迷夷為殘等)。愚迷既別。安可混之。假如有人生乎不學。心想迷忘。將人作杌木想。殺。若就彼說。莫不犯夷邪。莫不更結不學無知邪。鈔云。一切心境。皆是可學。但迷非學了。故佛一切開。律云。備具三種業。當審觀其意。又母論云。犯必託境。關心成業。此諸明文。何止放學人乎。若云須待學知方有迷者。假如有人發心始學。學之未通故。將人作杌木想。殺。若就彼說。莫不犯夷邪。莫不更結不學無知邪。況初學人。明白心中緣而不了。尚自不結不學無知。豈得迷忘而結乎。鈔云。若作心學未知。不結無知罪。斯明證也。厥後會正解文。雖盈數紙。而始末相反。殊無所歸。且如彼云。此後九句。上品三夷。中品三蘭。下品或蘭.或吉。餘二十四枝條。準今師。約迷則開。文云。今師以迷心望之。則於事犯根條俱放。豈有事開犯結乎。又云。學人疑.不識處。事上開放六根本。及餘二十四枝條。不學人準境想亦開。故立後九句也(準此三節。即不論學.不學人。但約迷忘。根本.枝條俱放也)。彼又問云。不學。本自不識。何有迷忘。答。雖是不學。必有想迷者。豈彼不開。前云。但迷非學了。故佛一切開。豈簡學人.不學人乎。今所以分者。為結枝條有無耳(若據此文。似不學人迷忘中。唯放根本。不放二十四枝條罪。故曰。今所分者。為結枝條有無耳)。以斯差異故。後人各計不同。或有說云學.不學人俱放者。或云不學人唯放根本。不放枝條者。然雖紛紜。俱乖正理。借令彼云俱放者。且鈔中不學人結十二犯上枝條罪。文云。由不學。故不識。是則明示犯結。安可俱放乎。抑又本為結表易明。故立二九句法。若云俱放。止可獨用明白一九耳。其迷忘九句全無用也(二持中。全不用餘二門。但用上半三句。以有根本.方便罪故。下半三句。亦非用也)。鈔云。便結罪易明。故分二九句。何得獨用一九邪。復次。作犯門中。料簡句法。徵問答釋。其文將及兩紙。若云俱放。則說不通。往往有人指為順古(增輝如此)。謬之甚矣。況下文云。極為分別。不知鏡否。豈徒為哉。又若云。不學人唯開根本。無妨結二十四枝條者。何故鈔中但云十二。不言二十四邪。彼之徒則曰。以犯例事亦有十二。共二十四也。此乃不關教典。出任脣心。但知黨扇於師。不覺反張其醜。如斯之輩。何足筭哉。上且略為對辨。其餘破于下文。或問予。何謂也。曰。予讀南山文。從南山見。為之說也。何哉。夫南山立迷忘九句。學人疑及不識事犯俱放。故鈔云。受戒以來。勤學三藏。於境迷忘。遇緣而造者。隨相境想具之。豈非通放學人乎。不學人事上有疑.不識。放六根本及十二枝條。犯上疑及不識。結十二枝條不學無知罪故。鈔云。此三三句。各下二句。疑及不識句別。各有不學.無知二罪。合十二罪。釋云。由不學故不識。豈非局結不學人乎。然則大師於不學人事放犯結。大有意也。以事是迷心故開。犯由愚教故結。如迷人為杌木。得不開乎。疏.鈔並云。事是可學。想疑忽生。雖緣不了。聖不制犯。又業疏云。若元不緣境。非學之功。亦同前免(即同學人放也)。是則事開之意明矣。如平生不學人。事雖迷忘。犯實無知。得不結乎。鈔云。罪是可學。以不學故不識。佛言。不以無知故得脫。更重增無知罪。戒疏云。罪是可學。若有迷者。皆結其罪。又云。論後九句。三品各三。由不識事。境非可學。不妨於犯。是可學故。致列其相。事總而罪別。是則結犯之義彰矣。噫。南山之文。雖徧天下。而天下絕聞其義。非一日矣。昔諸記之不曉。遂輙判為古義。甚之惑也。又使後學從而惑之。乃相傳云。釋相頭。持犯尾。迷殺律師不用鬼。予愍斯道者久矣。固不得已。復為引之註而伸之。庶乎讀南山之正文。知餘說之無謂也。鈔文止持門中。列不可學九句。訖乃云。此三三句中。各下二句。疑及不識句別。各有不學.無知二罪。合十二罪。亦望不犯根本。名為止持(此正明不學人犯結也。為不學人迷事愚犯。故犯上結十二不學無知罪。此十二罪望不至根本。得名止持。諸記指為古承也)。但事是可學。以想疑忽生。雖緣不了。聖不制犯(此決難應先難云。犯既結罪。事何開邪。將文答之。謂事是對境起迷。緣而不了故。事上根條俱放。故曰聖不制罪也。若據戒疏接云。罪是可學。若有迷者。皆結其罪。當知今但出事放所以也)。問。如殺.盜等。人。非人想。有主。無主想。律結無罪。亦有制犯者何。答。或緣罪境。人非人故。便結心犯。緣非罪境。無主物故。然彼迷心。不結正罪。莫非緣罪。故有無不同(此問上想疑二字。意謂若云。想疑忘生事上根條俱放者。何故律中境想有犯.不犯邪。答。緣罪有無故也)。又不同前段。以法事俱識。故是可學。有疑.不識皆制罪也(此亦遮疑。應先難云。此中疑及不識事放犯結。如何前九句疑及不識事犯皆制罪。以文答之。謂前明白可學故結。此是迷忘不可學故開。故不同也)。若爾。後緣法中。亦有想轉。如不處分。處分想。及疑。亦是不犯重。何為制罪(若爾。領上辭。謂若云。不可學人緣事不了放根條者。後作持門中緣法亦有想轉。亦不犯殘。後既同此。亦合事故。根條犯上結十二罪。未知至後作持中。若為制邪。徵意如此。宜細詳之。此徵凡有二意。一雖論作持。意在决通後三門也。故下。並指如前段後九句是也。二暗破古義。以古人作持不通不可學。故此徵之。答中指後。後復指前。貴在作持有不可學。異於古人之義也)。答。此且據止持中。約事為言。必如所引。對法有二九句。後作持中。更為辨也(謂此約事論法如後說。故曰。更為辨也。二記指作順古答。已上是今所解。若準二記解釋今非。如下節為六段辨之也)。一謂此三三句下。是古義也。並云。且順古結。如下問破也。予曰。若如此說。且吾祖大師立理破古。不無其致。如云。廢昔義。如昔解。有人云。今解不然.不爾等。苟鈔文簡約。則彰乎戒.業二疏。云何至此而不標邪。是知諸記一無所據。擅遏為古。迷晦後人。失之大也。二謂但事下。今師以事例犯破古。結罪之非也。會正云。事既無罪。例犯亦放(應知作今師義解也)。又疏中但事是可學直至聖不制犯。一同鈔文。下接云。罪是可學。若有疑者。皆結其罪。彼見接文。不能通會。使於發揮。指為順古。此又自言相戾甚也。而況疏.鈔文義一同。云何而言鈔中是今。疏中是古邪。決無此理。三謂問答因而生也。增輝云。今師本意。要在事開犯結。而問答中却論事者。猶同善陣而解堅圍。欲取東南而看西北。迂巧之說。不足取也。且夫問答徵難。各有所由。問必防於後疑。答乃決通前義。其或答辭求備。方假徵通。此事不深。兒童尚解。豈有前問境想。後徵犯結乎。孟子云。所惡於智者。為其鑿也。增輝之謂焉。四謂若爾下。今師以法徵古結犯也。並云疑法不識。法既問例。今犯法亦須放也。若此解文。一何孤起。豈獨孤起。抑又於理全疎。且作持門中處分.說淨等。以律中羯磨辭句。故得法名。若以心境相對。必竟是事。此例於犯者。屈南山為不善立理者也。五謂律句順古也。會正云。且順古。答今若師以迷心望之。犯則根條俱放。豈有事開犯結乎。若然者。豈南山自徵復為古師。通義有之乎。且大師所遺文字二百餘卷。若此道理。實未有也。六謂上文結罪。且順古人。今師所徵者。為放學人也(今師確執。不足語也)。噫。甚矣。今為陳之。首疏釋止持二九句。云。且事是不可學。雖疑.不識。聖不制禁(學.不學人俱放。彼以惡事不可學作故也)。罪是可學法。故有疑.不識。悉皆制罪(不學結學人放也。已上彼文)。若謂徵放學人者。且古師何嘗結學人乎。此又誣罔古人也。上且略辨。若破判為古義。凡有十餘科。不能繁錄。但依今解。詳而讀之。靜而思之。則一篇持犯。猶反諸掌。何古義之有乎。予細詳諸記。不亦有由也。以見戒疏有犯結一問。遂執問辭。用為正義。而不識南山。自於迷忘中。事開犯結之理也。況迷.明二心句法。出自吾祖大師之獨見。與古片無所涉。焉可混亂乎。是故由之一訛直至于今。不復省也。南山云。持犯之相寔深。斯言信矣。問。今利根之人。生雖不學。自達犯相。若於事犯有迷。云何結邪。答。此同學人俱放也。例如可學初句。雖云不學。不結無知。以生知故。問。前引母論云。犯必託境。關心成業。云何不學人迷忘不開。犯上十二罪邪。答。既素不學。知即是愚教。故非迷也。若爾。事法亦不曾學。何得開邪。答。事法境現。心對境迷。故須開也。迷人為杌。本斯可知矣。抑又不學無知。但便違犯。冥然而結。故鈔序云。不問事情虗實。並名犯也。餘如前述。
  持犯句法章(終)

  律鈔宗要略為十門

    餘杭沙門元照述

  初明撰述來意

  通別為二。就初通意。略有四焉。一者。弘闡聖教。酬佛恩故。二者。副本悲願。成就自利故。三者。拯拔諸有。脫苦向道故。四者。維持三寶。安住久遠故。華梵兩土。四依賢聖。凡興述作。莫不由此。故云通也。次明別意。略亦有四。一者。律藏浩博。卒難尋了故。教興中云。攝誘弘濟。軌用實多。貴在得其本詮。誠難覈其條緒。尼鈔序云。恐大本難通。勞而寡効。又戒疏序云。本律廣而難求等。並符此意。二者。歷代傳述。繁闕未馴故。鈔興意云。諸師所存。情見繁廣。今並刪略等。下文云。故即補闕。返光九代是也。三者。為令辭簡事要。直備行用故。序云。庶令臨機有用。即事即行。又云。載舒載覽。隨事隨依等是也。四者。被及來蒙。省功無惑故。序云。用濟新學之費功焉。又下文云。鈔者本為新學。不廣義章等。餘不備錄。舉要如上。總斯多意。故有斯文生焉。

  二明教主差別

  通約經論。佛有三身。大小兩異。大如他述。小在今論。一者。軌持聖道。是為法身。復有二種。一二乘所證滅理涅槃。名理法身。二三祇修行五分果圓。名事法身。二者。積因所感。是為報身。亦號生身。即王宮誕育。丈六金軀。三十成道。八十唱滅者是。三者。變化應機。是名化身。亦號應身。始於鹿苑。化諸外道。變化非一。任機不同。故先德所引瞿師羅長者見三尺之身。五百婆羅門覩灰塵之相是也。今據律部。乃於化相報身之佛以為教主。然佛之為體。理非離隔。雖曰報身。必兼法.化。若據大乘。別明尊勝之報。王宮丈六。乃是劣應之身。此中欲辯教源。須明說教之主。教既大小有別。主亦勝劣不同。故略敘身相。粗分衢術。至於委論同異。非今所宗。故略而不述。

  三明說教時分

  佛初成道。始說三歸.五戒.善來.八敬.三語羯磨等受。自宣略教。以誨時眾。及乎漏生。次第隨制。徹至涅槃。徧乎一化。不可定約。但佛滅後。以類結之。故有前後。是以古德判律為通始終教者。不其然乎。義鈔云。始於鹿苑。終至鶴林。隨根制戒。乃有萬差。斯為明證。然就化相大約為言。且據鹿苑初來小乘。所攝至論。隨機立教。不局斯時。

  四明三藏所攝

  佛所遺教。集結為文。聖賢判釋。所立各異。或為三藏.四藏.五藏.八藏。統而論之。無越三藏。名含大小。故須揀之。一曰修多羅藏。大如華嚴.涅槃。小即四含.遺教等。二曰阿毗曇藏。大如中.智.地.攝。小即成實.婆娑等。三曰毗尼藏。大如善戒.梵網。小即二部.五部等。問。三藏所詮。若為取別。答。彼明理體。戒疏曰。餘藏明理。理在虗通是也。律詮事相。鈔題行事。可不明乎。又。彼為化教。化該道俗。此是制教。制局出家。如序第七門。明之可解。又復。彼明定慧。治五住心惑。此明戒學。禁七支業非。又。彼多導解。則現通說法以通收。律唯制行。故憶念攝修而總攝。且舉諸例。粗識教源。然今學宗。即當小乘毗尼藏也。又五部之一。非餘他部。至於鈔文上下。通用三藏。攬為一宗。隨律之經。斯之謂矣。

  五明乘有通局

  復分為二。初明兩宗。二明五乘。初中。一代聖教。不過大小。人理教行。一一不同。然須略識淺深之相。且就一家。約本受體。則分三位。一者。十誦多宗。名當分小乘教也。二者。四分成實。正小兼大。名過分小乘教。經部分通即其義也。三者。圓教。全是大乘。今鈔正依成實。旁用多宗。終歸圓教。葢取涅槃顯性談常重扶之意。是以序中正存第六持律標宗所引華嚴.涅槃諸大乘經論。廣明持毀。發心受戒。為成三聚。出家學本。志求解脫。懺六聚罪。事理雙明。凡此諸例。若非圓意。焉可用之。學者臨文。無宜混濫。良由以小望大則大小懸殊。以大攝小則小無不大。故下引勝鬘經.智度論。並以聲聞毗尼。即大乘學。又戒疏所引大集經中五部雖異。不妨諸佛法界涅槃。又引無量義經云。法水一也。江.河.井.池分其異耳。今宗准此諸意。並以圓意用通律乘。如昔光師直以四分判屬大乘。大為浮漫。近世相承。以為至說。此全不曉大小分齊。今應問曰。四分是大。孰為之小。又問。為求四果。為調三毒令盡。制增戒學。開結淨地。魚肉正食。此等文意如何通之。又鈔云。此教宗是何乘。業疏云。律是小乘等。何不思邪。或有不許分通。專判為小。此又不了假.實兩宗教之優劣。且分通之義出彼部計。豈容人情輙爾抑塞。過猶不及。此之謂也。次明五乘者。世謂戒律人天教也。今謂不然。戒通多種。非止人天。且約下文以明多別。一者。內實腐爛。外現完淨。謟媚邪求。勝他名利等。此名賊分齊也。下云。違則障道。不免三塗。此雖號持。與犯不異。二者。畏墮三塗。不樂為罪。此名罪分齊。約義以求。但障惡道。報止人天。或執為道。以謂尊勝。此戒見二取利使所收。三者。猒離下趣。求生天樂。此名福分齊。若但奉持。還至欲有。由是事亂。體非靜業。色無色有。尚非其分。如何一槩判在人天。四者。三乘聖賢。斷證雖殊。建修之始。莫不由戒。此名道分齊。故律云。除結無罣礙。縛著由此解。又經云。戒為無上菩提本。所據明矣。良以法王垂化。意存破有。若為世福。則與輪.梵.凡王不分優降。是以一代名教。至於三歸微善。悉為入道之門。矧乃具足律儀。豈專以人天為語乎。今明戒學。直是伏業方便。滅惑遠因。統論則為三聖之前驅。剋意則同三聚之圓行。略提如此。餘在二疏廣之。若爾。不立餘二。應無五果。而序云。五乘軌導。又戒經序云。欲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者。其意何邪。答。五乘者。凡聖合論。言三乘者。唯在聖道。戒疏所謂鈍者引以世報。利者以惠資成。斯並隨機設化。當尋本據。如序云。戒淨有智慧。便得第一道。當尊重正法。又云。欲求於佛道。若執彼語。此復何通。故知報有利鈍。致使教有淺深。不體此意。則後學無歸。一家宗乘觸途成滯。今人不學。但言。律是小乘。人天教爾。故特詮敘。永袪謬濫。

  六辨定宗旨

  西土傳教流派非一。此方所弘空有偏盛。機執既異。教旨須分。言有部者。即十誦律主薩婆多師所計三世等法。悉有實性。故名一切有部。又號實法宗。即婆娑.俱舍.雜心.婆多等同其流也。言空宗者。即四分律主曇無德師所計五陰諸法從眾緣生。無有實性。故號空宗。但有名字。號假名宗。不專小典。兼通方等。故名經部。亦即分通成實.善見。是其類矣。今略引二宗法相。對明差別。一果人通局異。彼稱釋師子。唯在一佛。此明諸佛。文指三世。義該十方。各如戒本。二觀法異。彼計人空法實。折破留一隣虗塵。此則人法俱假。所指其唯空寂。三境界異。彼則約根對境。此則識別諸塵。四起業異。彼約界繫。用判諸法。身口善惡。欲色兩界。大種所成。並歸色聚。此宗雖通三業。必審觀意善惡所起。並指心成。故云離心。無思無身口業是也。五戒分多少異。彼五.八.十唯發四支。比丘方具。此宗七眾七支齊禁。六重非重異。彼宗戒不重受。亦不重發。夷不重犯。此部反之。七導俗異。彼局時數。此無不可。八秉宣異。彼則開增制減。此則增減俱非。九捨懺異。彼須永棄。此則還用。十受隨異。如後二門。上且略引諸條。粗知彼此。自餘緩急輕重。事用兩立。備在隨文。此不具敘。今宗四分。正當假宗。雖用實法。不隨彼計。討論之士。臨文詳而審之。

  七明所受法體

  依羯磨疏三宗分別。一者多宗。作.無作戒二體俱色。身口方便。相續善色聲。作戒體也。非對非礙。法入假色。無作體也。今師究體。乃謂善惡業性。天眼所見。歷然可分。與中陰同。微細難知。異彼肉眼所見麤色。故云細色。二者成宗。作與無作二體則異。身口業思。能造身心。作戒體也。非色非心。五義互求。了不可得。無作體也。祖師考體。即心造業。熏習有用。能起後習。心不可狀。假色以顯。所發業量。異前作戒。與心與色兩不相應。強名二非。以為戒體。三約圓教宗明體。但以兩宗各隨所計。義說動靜。終非究竟。故跨取大乘圓成實義。點示彼體。乃是梨耶藏識。隨緣流變。造成業種。能造六識。即是具戒作成之業。梨耶所持。即號無作。所蘊業因。名善種子。業雖心造。一成已後。與餘識俱。性非對礙。復是四大所造。體有損益。天眼所見。善惡可分。是以如來隨機赴物。或說非色非心。或說為色。小機未達。計為色者。不許空宗。執非色非心者。斥他有部。如涅槃中皆由不解我意。故使諍計殊途。然今所宗。並以涅槃終窮之說。統會異端。使歸一致。可謂體一化始終。裂後昆疑網。故業疏云。終歸大乘。故須域心於處。如斯明訓。廣在彼文。今人所受正當成實假宗。非色非心是其法體。約圓以通即善種也。然此所述。略知端緒。至於業理極為深細。自非積學。良恐茫然模象。紛紜於今眾矣。

  八明隨行限分

  即持犯也。然持犯義廣且明。三業成就處所。即為三別。初.多宗結犯。不約心論。鼓動身口。始成持犯。由彼所計。謂是小機。非力分故。若制心犯。無由得脫。但防身口。麤現業非耳。二者。成宗犯由心起。藉身口成。論其制限。據戒疏中重緣向念。可得思覺。即入犯科。不制心業。據單意耳。三者。大乘獨頭心念。即判持犯。問。若為取別。答。大乘初念。成宗次念。故號重緣。多宗身口。動心非業。若爾。成宗既約意犯。即通十業。與大何殊。答。業疏云。四分發心。相同十業。但約瞥爾重緣。以分深淺。今宗限分。可不明乎。

  九就文科判

  自古章記。互立不同。例取彌天古式。分為三分。初.序為序分。序緣起故(彼云兩序。如下引破)。二三十篇為正宗分。正陳三行故。三批文為流通分。批誌囑付故。然比附經。稍非其類。又有例准業疏。以標宗為序分。雜行為流通分。中間二十八篇為正宗分。此亦微有可取。上且遵古。今就正宗約義以求。復有多別。初判三卷者。初.案下序文自約三行。用分三卷。如後廣之。二者。上下兩卷。既明眾別。羯磨即作持行。中卷釋通戒本。即止持行。止.作二行。實律藏之二輪焉。三者。中卷遵仰戒體。即是受體也。上下兩卷眾別要行。即隨行也。受.隨二戒。即毗尼之宏綱耳。次判諸篇者。初.案雜行篇中前二十六篇名由途相攝(古科但據下卷前十一篇。如後所破)。末後三篇。為別類統收。中間一篇。即諸雜要行。二者。初一篇標宗勸學。集僧已下。廣張行事。故知標宗。文局上卷。義通一部。三者。前二十九篇。雖包羅三藏。統歸本宗。最後一篇。雖對簡本宗。正出他部。四者。餘篇。雖兼下眾。正在大僧。沙彌及尼局收彼眾。五者。諸篇通被。道眾導俗。化彼在家。六者。釋相。則條理隨相。為前後之所依。諸篇則散指刑科。實宗歸於釋相。上且略分。餘在臨文。更自陶練。

  十明宗簡濫

  自昔諸師章記。並以小論名相隨文結釋劫數.涅槃.四果等。廣列章門。碎分端緒。連文累紙。長引浮辭。非唯不善宗途。抑又翳於文理。嘗原斯致。自唐三藏慈恩等師。以百法.因明.婆沙.俱舍盛振于時。播流宇內。迨于近世。江浙之間。其風未墜。宗師未達。輙將彼學濫釋己宗。天台.賢首例為參亂。世莫知之。彼弘經者。漸已刪除。獨斯律宗。玉石未辨。故諸古記。凡立義章。大乘則用唯識.瑜伽。小論則取婆沙.俱舍。其引用也則先列頌文。次伸廣解。其釋義也則率遵三藏。盡取慈恩。先達未窮。後昆寧曉。於彼律相。曾不討尋。聞彼名言。飜矜玄玅。師資傳授。習以成風。焉知紊亂宗乘。翳昏後學。每一思及。不覺潸然。故此曲而論之。諸賢一為詳鑑。且夫就師請業。必有所承。今時學律。莫不皆謂宗仰南山。率稱裔葉。且南山遺訓二百餘軸。曾無結釋辨惑之文。果後世增加。亦奚足為准。故其所不可一也。其次。俱舍等論出彼有部。今傳四分。乃是空宗。安得以有部名言釋空宗教義。業疏所謂。宗骨顛倒。理味差僻。摘揣過濫。何可勝言。此其所不可二也。又斯鈔所興。意存省約。仰觀聖智。懸鑑未萌。先示箴規。預杜斯謬。故其序云。猶恐後代加諸不急之務。增益其中。使真宗蕪穢。行者致迷。鳥鼠之喻。復存於茲日矣。故諸廣記。可不然乎。此其所不可三也。又經教宏博。從學有宗。三藏所詮。鼎然自異。經.律.論師由來自別。若乃詮教理之淺深。辨行果之階漸。既屬餘藏。盡讓他宗。今學戒律。軄歸行事。辨定持犯。裁量輕重。擊誘初學。匡持像運。清身口之業非。撿威儀之遺失。此為本矣。自餘名教。不得已而用之。非敢私言。祖師明訓。人所未見。故曲示之。戒疏大妄戒中。斥古云。有人依解。廣竪義章。動經他日。意所異也。舉宗以明。持犯為正。自餘隨律之經。略知名相而已。諸經論師自分宗體。彼尚不解律刑。此豈橫知他學。縱有前聞。亦不得述。費時損日。徒張無益。自宗猶困於未聞。況餘經論何由道盡。可謂不識分量也。須臾死去莫浪多事等。請考斯文。無事冰執。聞義不徙。吾寧不憂。此其所不可四也。若爾。俱是聖教。那不許學。況復疏.鈔時復引之。何事輕言。輙見排毀。答。野哉斯問。是何言歟。但為混於教宗。豈是抑令不學。南山所謂縱有前聞。亦不得述。可不明乎。諸文撮要助釋今宗。豈比後人別開戶牖。前所謂隨律之經。略知名相而已。又何得不明乎。

  大小乘論

    律師臨終口授
    門弟子守傾執筆
  大小二乘。半滿兩教。佛法關鍵。修行大途。世多不曉。故曲辨之。有謂。學律為小乘。聽教為大乘。參禪為最上乘。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豈有多岐哉。又復。世人見講經論者謂之小乘。見參禪者謂之大乘。斯皆寡學無稽之論。夫大乘者。謂發菩提心。行菩薩行。忘己利物。歷劫不捨。小乘者。猒苦求樂。樂出三界。獨善一身。唯求脫離。略示大途。今為細辨。大分五門。一曰正名。二曰示體。三曰辨行。四曰明功。五曰簡異。初.正名者。梵云摩訶衍。摩訶翻大。衍即翻乘。入此乘者。謂發菩提心人。即經所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阿耨多羅。此翻無上。三藐三菩提。此翻正等正覺。此即如來果上之號。諸經或曰。發無上道心.發大乘意.發無上心。皆略言耳。誠能發此心者。即是佛心。即下佛種。眾生界中。若有一人。能發此心。則三寶住持。佛法光顯。羣生依賴。三界導師。今人但言發菩提心。不知發心之理。口雖云發心。實未發也。徒有其名。而無其實。二示體者。欲發此心。須知發處。未識此心。依何而發。今依二經。略明其相。金剛般若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我當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此則明示菩提心體。普賢行願第九願云。言常順眾生者。謂盡法界.虗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種種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於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此普賢菩薩明示菩薩心體。如華嚴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廣說。乃至法界眾生。即是諸佛菩薩菩提心體。更非他法。一切諸佛萬行莊嚴。河沙果德。皆從此生。若無眾生。定無生處。是以發此心者。誓入五濁惡世。垂手提耳。種種方便。成熟眾生。雖證涅槃。而不離生死。種種方便。勸化調伏。皆是成就無上菩提無有邊餘。經云。如一眾生不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又經云。我觀十方一切諸佛。無有終窮入涅槃者。唯除方便示現耳。又經云。無有涅槃佛。亦無佛涅槃。何以故。眾生無盡。惡業無盡。煩惱無盡故也。三明行者。既知眾生是菩提本。即當運廣大心。起無礙行。於如是等一一眾生。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欽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夜暗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木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木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木根。諸佛菩提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此即普賢明示大乘行也。四明功者。既發此心。能行是行。則於世間得大饒益。依經略說十種利益。一者。順道益。經云。若諸菩薩於此大願。隨順趣入。則能成熟一切眾生。則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者。獲福益。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世界上玅七寶。及諸人天最勝安樂。布施爾所一切世界所有眾生。供養爾所一切世界諸佛菩薩。經爾所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所得功德。若復有人聞此願王。一經於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三者。破障益。經云。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消除。四者。摧邪益。經云。一切魔軍.夜叉.羅剎。若鳩槃茶.若毗舍闍.若部多等。飲血取肉諸惡鬼神。皆悉遠離。或時發心親近守護。五者。自在快樂益。經云。是故若人誦此願者。行於世間。無有障礙。如空中月出於雲翳。諸佛菩薩之所稱讚。一切人天皆應欽禮。一切眾生悉應供養。六者。獲果益。經云。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七者。離過益。經云。若生人天。所在之處。常居勝族。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脫一切煩惱。如師子王摧伏羣獸。堪受一切眾生供養。八者。不失善根益。經云。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九者。往生淨土益。經云。一剎那中。得即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十者。生彼獲記益。經云。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不久當坐菩提道場。降伏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輪。能令佛剎極微塵數世界眾生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盡於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五簡異者。一者。發心異。小乘發心。專期脫苦。畏炎炎火宅。如鬼虎龍蛇。求寂滅涅槃。自在解脫。大乘發心。非謂脫苦。愍念三界受苦眾生。誓入五濁惡世。三界六道。拔濟羣生。令其出離。眾生未盡。不離三界。二者。境量異。小乘發心。斷惡修善。不出三千大千世界。大千界外曠無一物。即是所證涅槃之處。所謂二乘出三界也。大乘發心。修菩薩行。盡十方法界。通如華嚴不可說不可說極微塵數剎佛剎微塵數世界。盡是菩薩所期境量也。三者。教主異。小乘之人。華葉內百億釋迦中。一世界一釋迦也。一世界外更無佛土。一釋迦外更無他佛。小教所談限齊至此。大乘則以十方世界一切諸佛法報應身以為教主。若自.若他同一佛性。四.稟戒異。小乘則以五戒.八戒.十戒.具戒。俱名別解脫戒。發得禪定。名定共戒。發得無漏慧。名道共戒。破三界見思。證四果羅漢。大乘則以十重.四十八輕.八萬威儀。戒善戒經.瓔珞經所述不同。無非發菩提心。行菩薩行。名為大乘戒。五.趣向異。小乘之人。一向求出三界火宅。自安其身。大乘之人。一向趣入五濁惡世。三途八難。垂形五道。調熟眾生。六.造行異。小乘之人。隨所動用。無非利己。不能利他。大乘之人。動必利他。無非救攝三有眾生。護持三寶。令法久住。七.趣果異。小乘之人。修因證果。初果.二果。乃至四果。證真空涅槃。趣寂滅樂。大乘菩薩。從初發心。直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斷盡無明。三惑永盡。二死俱忘。證大涅槃.常樂我淨四德之樂。雖證涅槃。不捨生死。十方剎土。隨機應物。如水中月。隨類說法。如谷答響。盡未來際無有窮盡。上來略辨大小二乘教門差別。餘如經論。不可具書。已上五科。略舉梗槩。餘如華嚴及諸大乘經。廣演分別。此乃諸佛出世之大事。群生獲遇之妙緣。若不曉此。徒稱傳教。謾說參禪。予觀向上宗師。雖云出世利人。祇是光榮一己。雖十方諸佛。三世如來。四辨八音。百千方便。更有多說。無出吾言。各請細詳。如說而發。如說而行。展轉流通。佛種不斷。

  始終戒要

  夫三聚者。圓修之戒德也。律儀聚者。攝一切止也。善法聚者。攝一切作也。饒益聚者。攝一切慈也。舉一即三。非前後也。含生所無。必造作之所得也。悲夫。識藏不顯。葢三妄之所覆也。故惡染翳乎清淨。愚癡蔽乎智慧。愛憎阻乎慈悲。然茲三妄乃無始之故業也。於是大師憮然歎曰。一識體內絕虗妄之因緣。塵沙境中蘊無邊之聖法。但眾生迷倒。不念受持。莫之能護。由是立乎三誓。淨乎三戒。翻乎三妄。成乎三行。趣乎三脫。證乎三佛。止誓者斷一切惡。受攝律儀戒。翻惡染業。成清淨行。趣無願解脫門。證法身佛。作誓者修一切善。受善法戒。翻愚癡業。成智慧行。趣空解脫門。證報身佛。慈誓者度一切眾生。受饒益戒。翻愛憎業。成慈悲行。趣無相解脫門。證應身佛。然茲三誓.三戒.三行.三脫.三佛。非各別也。非異時也。本受無作具諸德故。然此三聚修之必爾。迷茲三聚。轉縈三妄。妄返藉于三誓。誓立發乎三戒。戒發起乎三行。行起成乎三脫。脫成證乎三佛。從因至果非漸修也。說之次第。行非次第。大綱如此。網目可尋。

  芝苑遺編卷之上
  芝苑遺編卷之中

    六世法孫 道詢 集

  授大乘菩薩戒儀

  大覺世尊一代時教。大小兩乘戒有五種。一者。五戒。二者。八戒。三者。十戒。四者。具戒。五者。菩薩戒。前二即被在家士女。次二即攝出家五眾。上之四戒。隨心廣狹。通大小乘。皆為方便。五.菩薩戒。純一大乘成佛之法。十方諸佛示生唱滅。種種方便。為令眾生自省己靈。本來清淨無諸垢染。本來平等無有高下。本來自在無諸罣礙。無始迷倒。枉受輪迴。因佛開示。始悟眾生與佛同等。既自悟已。立丈夫志。發菩提心。受菩薩戒。修菩薩行。究竟成就無上菩提。證大涅槃。安住秘藏。是謂諸佛出世大事因緣。然菩薩戒凡有兩宗。一者。華嚴部。二者。法華部。梵網經云。若受菩薩戒者。國王.百官.比丘.比丘尼。乃至庶民.黃門.非人.畜生。但解法師語。盡得受戒。此即華嚴部。通漸頓受也。善戒經云。欲受菩薩戒。先受優婆塞五戒。次受沙彌十戒。次受比丘具戒。後受菩薩戒。譬如重樓四級。不由初級而至二級無有是處。不由二級而至三級無有是處。不由三級而至四級無有是處。此即法華部。唯從漸受也。今在家士女受者。則專依梵網。出家僧尼受者。則通稟二經。今且依梵網通攝道俗。世所盛行。廣明受法。略有四種。一曰戒法。二曰戒體。三曰戒行。四曰戒相。初.戒法者。天台疏云。最初妙海王子從盧舍那佛受菩薩戒。即為法身大士。制十重四十八輕。乃是心地一品耳。據梵網大本。一百十二卷六十一品戒文下指八萬威儀品等。即知制法量等塵沙。由制心地。動心違理。徧眾生界。心無量故。制亦無量。眾生無盡。戒亦無盡。除十重已外。一切皆結輕垢罪。即知輕垢不可限量。遠古諸佛。同一楷模。佛佛相承。傳至今日。非獨寂場舍那始制。或云。佛立一切戒。戒我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戒。故知但能對境。一切無心。何必受戒。答曰。若的無心。可容無戒。汝自審量。果無心不。且位階等覺。尚有無明。亦未無心。逮至妙覺。妄念永盡。具身口意三種不護。故知唯佛無一切心。而眾生界未盡。尚有大慈悲心。豈同木石。頑然無知。謂無心哉。是故諸佛果上起用。說法利生。悲智方便。善巧提誘。未始暫息。良由以無心。故無所不心。安有恣放作惡。不奉戒律。謂之無心哉。故戒經偈云。如過去諸佛。及以未來者。現在諸世尊。皆共尊敬戒。則知三世界人證此戒已。尚皆尊敬。而具縛下凡自言無心不須戒者。昧心逐語。不知分量。若此之甚。是可憫也。或曰。了心即佛。豈假他求。本淨無瑕。何勞受戒。答。佛有三世。不可混同。遠古諸佛。過去佛也。十方剎土。現在佛也。法界眾生。當來佛也。故戒本偈舍那佛云。我是已成佛。汝是當成佛。又下云。常須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言佛是同。已成.未成則異。若謂凡夫即同果佛。頓廢進修。便生上慢。未得謂得。是大妄語。自陷陷他。為過不淺。涅槃云。眾生佛性。如雜血乳。豈比醍醐。又圓覺中眾生覺性。如金在鑛。豈比精金。祇由心本是佛。故可發意勤求。祇由心本清淨。故須立誓受戒。當知菩薩戒者。直是識心達本。成佛菩提之要術。此謂戒法也。二明戒體。有三。初.能受心。即得戒之本。二所緣境。即發戒之處。三所發業。即無作之體。初.能受心者。即大菩提心。慈悲誓願。所謂斷惡.修善.度生三誓。攝一切願。無不具足。如普賢十大願.勝鬘十大受.藥師十二願.彌陀四十八願。皆即本時戒體矣。行願經云。諸佛如來以大悲心為體故。觀經云。佛心者。大慈悲是。若無誓願。即不發戒。則無體也。二所緣境。即法界眾生依正等法。戒依境制。體從境發。境既無量。體亦無邊。行願經云。因於眾生。得成阿耨菩提。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淨行品云。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即獲一切勝玅功德。經中自問。云何用心。乃列一百四十一種當願眾生。即知一切眾生是諸菩薩因行果德所出生處。若非生境。戒則不發。何有體邪。三所發業。由菩提心。緣眾生境。起大誓願。剋志要期。攬法歸心。心與法合。發生無作。成善功德。為佛種子。由種熏心。有大力用。能起後習。直至成佛。究竟果滿。百福莊嚴。威神妙用。由茲為始。經云。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論云。三十二相無差別因。皆由持戒而得。即斯謂也。故南山云。以此要期之心。與彼妙法相應。於彼法上有緣起之義。領納有心。名為戒體是也。或云。眾生本有佛性。即菩薩戒體。今謂不然。本有之性。蝡動翾飛一切皆具。菩薩戒體。受者方有。不受則無。此則因緣構造。修起之法。性雖本有。非修不發。如摩尼珠具足眾寶。不假緣求。終不出現。天台疏云。不起而已。起則性無作假色。南山云。熏本藏識。成善種子。此為戒體。天台性之一字。即能起因。無作假色。即所發體。南山藏識。即所依處。善種子。即能依體。能起.所依是本有之性。所發.能依即今受之體。若此出體。文據極明。能所歷然。體性不濫。則受納無疑。修持有託。此謂戒體也。三明戒行。既發此體。當起隨行。專精保守。如護明珠。一切時中不令忘失。恒憶.恒持.恒防一心三用。念念圓修。遠離諸惡。攝律儀戒也。修習諸善。攝善法戒也。將護眾生。饒益有情戒也。始發三誓。次行三戒。終獲三果。即法.報.應三佛身也。願行相副。目足更資。如車二輪。如鳥兩翅。此謂戒行也。四者戒相。此有二種。既奉圓戒。三業動止。莫非利物。自行化他。美德彰顯。香聞十方。眾生喜見。隨所化導。如風偃艸。無不伏從。經云。行於世間。無有障礙。如空中月出於雲翳。此即約行為相也。梵網戒本十重四十八輕。名種條別。一一條中復有多相。皆須誦持。依師求學。體究持犯。方名清淨。故戒本中囑令善學。此即以法為相也。二皆可別。故總名相。此謂戒相也。凡欲受者。先須明曉。心境無昧。則奉持久固。若所受不明。此猶可恕。必能授暗託。受定不成。即戒本云。是自欺誑。亦欺誑他人。一一不解一切法。而為他人作師授戒者。犯輕垢罪。制法若此。凡為師授可不誡乎。今準天台所列六家儀式。并古今諸文參詳去取。且列十科。以備時用。
  第一.求師授法  第二.請聖證明  第三.歸佛求加  第四.策導勸信  第五.露過求悔  第六.請師乞戒  第七.立誓問遮  第八.加法納體  第九.說於示誡  第十.歎德發願

  第一.求師授法

  準梵網經應請二師。一和尚。二阿闍梨。今但請闍梨授戒師耳。經云。若千里內無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見好相便得戒。準知。戒師不為多得。戒疏云。必是出家菩薩具足五德。一持戒清淨。二滿足十臘。三善解律藏。四深通禪思。五慧藏窮玄。地持云。必須戒德嚴明。善解三藏。堪發彼敬心。方可從受。不爾得罪。今依菩薩戒羯磨文請之。教者云。
  夫欲受菩薩戒。必先請師。策導開解。令於一切境上起慈憫心。若非此人。戒無從發。今為汝請此某人。作授菩薩戒師。故須專秉一心。恭陳三請。大德憶念。我某甲於大德所。乞受一切菩薩淨戒。惟願須臾不辭勞倦。哀憫聽受(三請)戒師答云。可授汝菩薩戒。當攝心諦受。不得浮散。

  第二.請聖證明

  戒師先為請三寶諸天。同來作證。由佛出世建立戒法。當須志誠運想。隨師召請云。
  弟子某甲。稽首歸命。一心虔請盡虗空界極微塵剎常住三寶。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當來補處彌勒尊佛.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過去七佛.賢劫千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大小兩乘毗尼戒法.十二分經甚深法藏。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十方三世諸大菩薩.最初得戒玅海王子.西天此土傳法祖師.四依菩薩.緣覺.聲聞三乘賢聖。惟願慈悲聞我奉請。顯現道場。證明受戒。
  弟子某甲。一心虔請護法諸天.大梵天王.帝釋天王.護世四王.天龍八部.三界萬靈.五星六曜.今年歲分賞善罸惡一切天神.大宋國內五嶽四瀆名山大川江河潭洞主執龍神.當州地分城隍社廟屬內神祇.諸處寺院護伽藍神守正法者。惟願聰明聞我召請。同賜降臨。悉來守護。
  弟子某甲。一心虔請十方法界六道四生一切含識.現前受戒合道場人無量劫來生身父母先亡後逝上代宗親亡歿已後未解脫者。願乘三寶威神力故。俱到道場。同沾戒善。

  第三.歸佛求加

  凡欲受戒。先須歸依。由無始來。背捨三寶隨逐邪魔。沒溺生死無所依歸。故於今日。翻邪歸正。立重誓願。畢此一生。盡未來際。歸投三寶。乞求加護。直至成佛。承事供養。不相捨離。十方法界已成正覺一切如來是為佛寶。十方法界諸佛所說十二部經是為法寶。十方法界三乘賢聖是為僧寶。仍了自心一體三寶。與彼境界無二無別。普賢行法經但云。今依大乘甚深妙義。歸依佛等。今依天台戒疏引什師所傳梵本。受三歸法。應須合掌互跪。隨師語云。
  我某甲從於今身直至佛身。於其中間歸依常住佛.歸依常住法.歸依常住僧(三說)三結並同上。但云歸依佛竟等(三結已。云)。哀憫覆護我。令法種增長。此世及後世。願佛常攝受(此出勝鬘經。說已稱三寶名釋迦佛云云)。

  第四.策導勸信

  諸佛子。此菩薩戒是三世十方諸佛成佛菩提基本。諸大菩薩修行模範。若不受此戒。欲脫生死苦。無有是處。欲破業障。無有是處。欲入菩薩位。無有是處。欲成佛果。無有是處。華嚴云。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堅持於禁戒。是則如來所讚歎。涅槃云。欲見佛性。證大乘涅槃。必須深心修持淨戒。梵網經云。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又云。若不受此戒。名為外道邪見人輩。畜生無異。木頭無異。薩遮尼揵經云。如來功德之身。以受戒為本。以持戒為始。故知不受菩薩戒者。縱學佛法。勤苦修行。經千萬劫。祇名眾生。欲脫輪迴。終無得理。是以西竺國王受位.百官上位。皆先受此戒。葢欲饒益境邑人民。寧可受已破。不可不受。若受已破。是佛弟子。若不受者。是名外道。經云。薝蔔華雖萎。猶勝一切花。破戒諸比丘。猶勝諸外道。諸佛子。六道之中。無量眾生。受三途苦。不聞佛法。縱得為人。生處邊夷不遇佛法。或遭亂世不遇佛法。荒迷聲色不遇佛法。愚癡邪見不遇佛法。今既生值明時。遭遇佛法。諸根明利。識知善惡。佛法僧寶處處興隆。可謂萬劫難逢千生一遇。若不自省自策。自立自修。諸佛威神。無為汝處。無常迅速。生死無期。一旦橫骸。識神無主。欲受佛戒。何由可得。還沈惡道。長劫受苦。未有出期。如來說為可憐愍者。丈夫剛猛得不自思邪。如是種種。隨機策勸。令發勝心。

  第五.露過求悔

  凡欲受戒。思念無始已來。三業六根。所造諸惡。無量無邊。說不可盡。若不發露。障戒不發。障淨土門。障菩提路。追過自責。仰對三寶。求哀懺悔。護國戒經云。佛言。若諸佛子。欲得成就阿耨菩提。若欲善能知自心者。若有欲以大慈悲手。於生死泥拔眾生者。應先發起大慈悲心。普為眾生歸依三寶。受菩薩戒。發菩提心。至誠懺悔。當隨師教。作如是言。
  惟願十方一切諸佛及與地住得金剛智諸大菩薩。當證知我。當憶念我。我某甲等。發菩提心。未住妙道。今將身命。歸依十方一切三寶。惟願諸佛諸大菩薩。起慈悲心。哀愍攝受。我某甲等。自從無始流轉已來。處在三界生死輪中。沈溺惡趣。入苦籠檻。顛墜諸惡。無明羅剎。有大力勢。諸煩惱冤。長夜逼迫。無主無救。無歸無依。無有所趣。無有教導。住於邪見.險惡道中。趣向生死。背捨涅槃。入三惡道。不能自出。墮於險惡廣大深坑。追逐惡友。隨順惡教。遠離一切諸善知識。都不覺知何者為損。何者為益。何者是善。何者是惡。為不善法。繫著不捨。棄背一切三乘聖人。長夜常為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種種業惑之所羅網。憂迫恐怖。恒失本心自性寂靜。遠離種種三摩地門.陀羅尼門.諸地諸忍波羅蜜多甚深住處。亦復遠離慈悲喜捨諸菩薩戒.四無礙智.六通.十力.四無所畏.無忘失法.無住涅槃。一切隨眠我身具足。一切功德我身空無。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百千萬種。悉皆遠離。無數苦惱。障礙留難。恒所惱害。惟願諸佛諸大菩薩起大慈悲。哀愍護念為我.為主.為救.為歸.為依.為趣。願令我等。速得圓滿大菩提道。及為無量菩薩眷屬。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十八不共.四攝.三昧.解脫.總持.六通.諸度.福德.智慧。如是一切諸功德海。願令我等皆得具足(次當說罪求悔)。
  至心懺悔弟子某甲。自念此身。無量劫來。於諸眾生無慈悲心。故相殺害。互相食噉。不念眾生皆惜身命。不念眾生具有佛性。不知眾生是我先世父母六親。縱恣口腹。貪嗜滋味。與諸眾生。作大冤結。以是因緣。墮落生死。流轉三界。不生淨土。不得成佛。從今受戒。誓斷殺害。常行慈憫。不食眾生身分血肉。以此淨業。普與眾生。莊嚴淨土。誓求作佛。
  弟子某甲。自念此身。無始時來。於諸眾生無饒益心。故相侵奪。不念眾生護惜財物。與己無異。斗秤欺誑。虧刻於人。侵損常住.現前僧物。貪他悋己。不知厭足。以是因緣。墮落生死。流轉三界。不生淨土。不得成佛。從今受戒。誓斷偷盜。常行饒益。救濟貧苦。不生慳悋。以此淨業。普與眾生。莊嚴淨土。誓求作佛。
  弟子某甲。自念此身。無始至今。於諸男女躭染婬色。不擇親疎。不思觸淨。趣向前境。作非梵行。毀犯佛戒。不畏惡道。無有慚耻。以是因緣。世世生處。墮在胞胎。受穢汙身。不生淨土。不得成佛。從今受戒。誓斷婬欲。修清淨行。以此淨業。普與眾生。莊嚴淨土。誓求作佛。弟子某甲。自念此身。於諸眾生多行諂誑。欺罔於人。妄語.綺語.惡口.兩舌。破滅佛法。毀罵僧尼。譏刺善人。黨護不義。見言不見.不見言見。覆障己非。推求他過。以是因緣。千生萬劫。受虗妄報。遠離真實。不生淨土。不得成佛。從今受戒。誓斷妄語。說如實語。說如法語。以此淨業。普與眾生。莊嚴淨土。誓求作佛。
  弟子某甲。自念此身。從無始來。貪飲藥酒。昏迷神性。亂動諸根。不辨尊卑。不知善惡。增長愚癡。覆沒智慧。以是因緣。墮落生死。受愚癡報。不生淨土。不得成佛。從今受戒。誓斷飲酒。收攝諸根。常修正念。以此淨業。普與眾生。莊嚴淨土。誓求作佛。
  如是五種極重惡業。當知即是生死根本。眾苦之源。障淨土門。礙菩提路。如是惡業。未受已前。充塞虗空。徧周法界。若不懺悔。若不誓斷。死生無路。出離無門。從今受戒。誓斷五種極重惡業。翻成五種清淨戒根。若後再犯。即是欺誑三寶諸天。見生之中諸惡集身。招不如意。死入地獄。受無量苦。無解脫期。若實不虗。仰願三寶.護法諸天。常加護念。令我罪根皆得消滅。令我行願悉得滿足(同聲念佛。或懺違逆父母.師長。其文如後)。

  第六.請師乞戒

  大小乘戒。皆從師授。受聲聞戒。壇上十僧為師。受菩薩戒。諸佛菩薩為師。或請彌陀為和尚。觀音為羯磨。勢至為教授。近時道俗。皆修淨業。彌陀緣熟。故多請之。況法身體一。三世道同。隨機之教。義無不可。人多惑耳。不免從眾。依行法經。次請五師。或請六師。則加普賢為懺悔主。今以悔罪在前。不復請也。
  我某甲。一心奉請釋迦牟尼佛為戒和尚。我依我佛故。得受菩薩戒。慈愍故(三請。或一請。觀時延促。下同)。
  我某甲。一心奉請文殊菩薩為羯磨阿闍梨。我依菩薩故。得受菩薩戒。慈愍故。
  我某甲。一心奉請彌勒菩薩為教授阿闍梨。我依菩薩故。得受菩薩戒。慈愍故。
  我某甲。一心奉請十方諸佛為尊證阿闍梨。我依諸佛故。得受菩薩戒。慈愍故。
  我某甲。一心奉請十方諸大菩薩為同學法侶。我依諸菩薩故。得受菩薩戒。慈愍故。
  惟願釋迦本師.十方諸佛.諸大菩薩。他心道眼。無礙見聞。鑒我虔誠。受我奉請。不違本誓。憐念眾生。慈悲攝受。方便拔濟。盡未來時。為作依怙(既請師已。即須從師乞戒。乞云)。仰白十方盡虗空徧法界一切諸佛.大地菩薩僧。此大宋國某州某處佛菩薩像前。諸佛子等。今從諸佛菩薩乞受一切菩薩淨戒。是諸佛子已是真實能生深信。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惟願諸佛菩薩布施諸佛子等三聚淨戒(三乞)。
  諸佛子。三聚戒者。聚以包攝為義。一切戒法三種攝盡。一者。攝律儀聚。律儀禁惡。無惡不斷。所謂殺.盜.婬.妄等。乃至煩惱無明永盡。成法身佛。名為斷德。二者。攝善法聚。無善不修。所謂發起智慧。修習世出世間一切善法。六度萬行。不取不捨。習行方便。自利利他。成報身佛。名為智德。三者。攝眾生聚。無生不度。所謂六道四生。含靈抱識。方便導引。同歸佛道。成應身佛。名為恩德。諸佛子。當知三聚戒體。即是三佛因種。經云。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此之謂也。

  第七.立誓問遮

  立誓要期。是得戒本。帶遮輙受。障戒不生。當須審問。隨問而答。先立十誓。果能行者。當須答能。諸佛子。汝從今身已去。能常念佛。親近善知識否(答。能)。汝從今身已去。能捨離一切惡知識否(答。能)。汝從今身已去。若見一切眾生苦惱。能隨力救護否(答。能)。汝從今身已去。能盡形壽隨力供養三寶否(答。能)。汝從今身已去。能捨諸懈怠。發起精進。勤求佛道否(答。能)。汝從今身已去。能孝養父母敬事師長否(答。能)。汝從今身已去。於五塵境煩惱生時。能制伏心否(答。能)。汝從今身已去。能於無上菩提生信心否(答。能)。已立十誓。次問七遮。
  諸佛子。受佛淨戒。必須身器清淨。梵網經云。若具七遮。即身不得戒。無七遮者。得受。良由七種逆業能障淨戒。故並名遮。有即言有。無即言無。當如實答。一汝非出佛身血否(答。無)。二汝非殺父否(答。無)。三汝非殺母否(答。無)。四非殺得戒和尚否(答。無)。五汝非殺得戒阿闍梨否(答。無)。六汝非破羯磨轉法輪僧否(答。無)。七汝非殺阿羅漢否(答。無)。諸佛子。汝今身無遮難。甚是淨器。戒可得受。眾聖同慶。須臾之間。入諸佛位。

  第八.秉法授戒

  諸本羯磨。各出不同。或有止用三歸受者。今依藏中菩薩羯磨文。乃玄弉三藏翻出。凡羯磨法須準佛言。不可妄自加減。應先告云。
  諸佛子。將作羯磨。授汝戒法。此戒法者。即是十方三世諸佛菩薩積劫熏修。無量功德。諸佛已證。菩薩今修。假彼羯磨聖法。動彼法界無量功德。注入身心。永作菩提。成佛種子。此身有謝。彼法不失。將來生佛淨土。蓮華中身以至成佛果。上百福莊嚴威神妙用。即是今日所受戒體。汝當攝心承仰。不得昏散。
  汝佛子聽。汝等今者欲於我所。受諸菩薩一切學處。受諸菩薩一切淨戒。所謂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如是學處。如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具。未來一切菩薩當具。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具。於是學處。於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現在一切菩薩今學。告云。汝能受否(答。能)。
  諸佛子。此是第一羯磨。今法界善法由心業力。翻惡為善。悉皆動轉。次作第二羯磨已。告言。今法界善法聚集空中。如雲如葢。次作第三羯磨已。告言。今法界善法從空中下。從頂門注入身心。充滿正報。當知汝身。即是無邊功德善法之聚。當須護持。勿令毀犯。

  第九.說相示誡

  諸佛子。已為汝授戒竟。次當說相。菩薩戒相。有境皆是。且依梵網經說十波羅夷。其餘四十八輕垢.八萬威儀等。當依師學。識達相貌則無毀犯。
  第一.不得殺。下至有命者。不得故殺。凡為菩薩。當起慈悲心。方便救護。而快意殺生。得波羅夷罪。汝能持否(答。能)。第二.不得盜。下至一鍼一艸。不得故盜。凡為菩薩。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而反更盜人物。得波羅夷罪。汝能持否(答。能)。第三.不得婬。若男.若女。乃至非人.畜生。不得故婬。凡為菩薩。當救度眾生。淨法與人。而反更起一切人婬。得波羅夷罪。汝能持否(答。能)。第四.不得妄語。欺誑於人。下至身心妄語。凡為菩薩。應常生正語。而反生眾生邪語邪見業。得波羅夷罪。汝能持否(答。能)。第五.不得酤酒。一切酒不得酤。凡為菩薩。應生眾生明達之慧。而反生眾生顛倒心。得波羅夷罪。汝能持否(答。能)。第六.不得說在家出家人罪過。凡為菩薩。常生悲心。教化一切人。令生大乘善信。而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得波羅夷罪。汝能持否(答。能)。第七.不得口自讚毀他。凡為菩薩。應代一切人受加毀辱。惡事自向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受毀。得波羅夷罪。汝能持否(答。能)。第八.不得慳財慳法。凡為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當須給與。有求法者當為說法。若不爾者。得波羅夷罪。汝能持否(答。能)。第九.不得起嗔心。凡為菩薩。應生一切眾生善根無諍之事。而反生嗔恨。惡口罵辱。手打刀杖。得波羅夷罪。汝能持否(答。能)。第十.不得謗三寶。凡為菩薩。見外道惡人。謗佛音聲。如三百矛刺心。況口自謗。得波羅夷罪。汝能持否(答。能)。已說十波羅夷竟。四十八輕中略說三戒。
  第一.不得飲酒。而酒生過失無量。若故自飲.教人飲。犯輕垢罪。汝能持否(答。能)。第二.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輕垢罪。汝能持否(答。能)。第三.不得食五辛。大蒜.革葱.韮葱.蘭葱.興渠。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輕垢罪。汝能持否(答。能)。自餘不復一一別問。當尋戒本讀誦受持。識相守護。勿令有犯。
  經云。是十波羅提木叉。於中不應一一犯如微塵許。何況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見身發菩提心。乃至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墮三惡道中。二劫.三劫不聞父母.三寶名字等。故知受已。當護如命。如帶浮囊。欲渡大海。若有犯者。當須懺悔。今依梵網出懺悔法。經云。若犯十戒者。在佛菩薩像前。日日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苦到禮三世千佛。得見好相。便得罪滅。若無好相。雖懺無益。若犯四十八輕者。對首懺悔。不同七遮。言對首者。二人相對。口陳紛犯。即得罪滅。

  第十.歎德發願

  諸佛子。受菩薩戒者。功德難量。高於須彌。深於巨海。諸佛稱讚。徧在諸經。略說八種殊勝功德。第一.趣道勝。受菩薩戒。如大鵬鳥一舉翅。能至十萬九千餘里。菩薩趣道。亦復如是。法華經云。乘此寶乘。直至道場。又華嚴經云。以少方便。疾至菩提。是此謂也。第二.發心勝。受菩薩戒。直是發菩提心。當念成佛。因果同時。如好堅樹。纔出地面。已高羣木。如頻伽鳥。[穀-禾+卵]裏出聲。能勝餘音。所以。菩薩在凡夫無明內煩惱[穀-禾+卵]中。能發此心。已超聲聞之極果。第三.福田勝。假使供養滿閻浮提阿羅漢僧。不如供養一大鵬鳥。所以者何。由此鳥先曾受菩薩戒故。第四.功德勝。受菩薩戒。喻如日光。受聲聞戒。猶如螢火。第五.滅罪勝。受菩薩戒。出家犯四重諸篇。在家犯十惡五逆。準行法經罪皆除滅。縱墮惡道受苦輕微。以戒力故。一切所生之處。皆得為王。第六.處胎勝。受菩薩戒。人處胎時。常為天龍八部諸善神王之所守護。不令侵損。第七.神通勝。大乘菩薩能變大地為七寶.變大海為酥酪。能超百佛世界。能日度百千眾生。小乘羅漢祇具三明.六通.八解脫耳。第八.果報勝。菩薩果報萬善周圓。湛然常住。終無遷滅。念念趣入薩婆若海。一一成就無上菩提。小乘聲聞但破見思。成無學果。未為究竟。即法華云。但離虗妄。名為解脫。而實未得一切解脫。汝等既得戒已。當須常發大乘度生誓願。行大乘六念。應云。我某甲。今於佛菩薩前發四弘誓願。
  煩惱無數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眾生無邊誓願度  佛道無上誓願成  願我臨欲命終時  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  即得往生安樂國  我既往生彼國已  現前成就此大願  一切圓滿盡無餘  利樂一切眾生界  彼佛眾生會咸淨  我時於勝蓮華生  親覩如來無量光  現前授我菩提記  蒙彼如來授記已  化身無數百俱胝  智力廣大徧十方  普利一切眾生界  乃至虗空世界盡  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  我願究竟恒無盡  念佛救世大慈父  念法出離解脫門  念僧諸有良福田  念戒無上菩提本  念施具足波羅蜜  念天護法利羣生
  上來受戒所有功德。祝獻護法諸天。報答四恩三有。利樂法界眾生。懺滌罪根。莊嚴淨報。仰願諸天八部。增長威神。常來護持。我此國土。風祥雨順。穀果豐成。聖帝仁王。慈臨無際。羣臣官屬。常守尊榮。萬姓四民。永安富樂。佛法檀越.父母師僧.歷世冤親.法界含識。咸生正信。發菩提心。六度齊修。二嚴等備。伏願我等。眾聖冥加。常值大乘。及善知識。開我佛慧。願行現前。荷負流通三世佛法。誘化一切。然無盡燈。普會眾生。同歸秘藏。
  授大乘菩薩戒儀
  大宋政和元年歲在辛卯安居中為眾僧錄出

  懺違逆父母

  (如為出家五眾受戒。當用此文)。
  現前一眾諸比丘僧。無量劫來皆是父母生育此身。受大苦惱。今生父母自小愛憐。捨我出家。令我學道。脫離遮俗。削髮毀容。為佛弟子。四事成現。學法修行。一生閑曠。皆是父母。捨我之恩。碎身粉骨。云何可報。而我等輩。內無高志。外逐世緣。懶惰懈怠。於佛法中。不勤修習。或因學法。出外游方。父母在堂闕於侍養。懸懸憶念。日夜憂煎。或成疾病。或致死亡。不歸省覲。或有亡過墮在惡趣。受諸苦惱。必望我等。功德拔濟。而我忘恩。偷安自處。不思救度。當知即是五逆罪人。天地不容。多遭橫逆。如是重罪。不通懺悔。今將父母骨肉之身。受菩薩戒。畢世堅持。隨力修行。救拔父母。速脫輪迴。早生淨土。盡未來時。修菩提道。直至成佛。誓効如來。先度二親。誓効目連。先救亡母。從今已往。等視眾生。皆同父母。不起憎愛。無有親疎。起孝順心。起慈悲心。常行敬順。無有違逆。諸佛會中。常相值遇。修菩提道。同成正覺。

  懺違逆師長

  現前一眾諸比丘僧。少小出家。長大入道。莫不皆有受度和尚.三師.七證.依止闍梨.諸善知識。慈悲攝誘。善巧提擕。罔極深恩。碎身難報。教法開解。衣食供須。軟語教詔。苦言調伏。生我慧命。育我法身。父母七生。師僧累劫。究竟度脫。直至菩提。而我愚癡。不思恩德。反生輕慢。多端誹毀。傳經授法。曾不遵依。法語善言。但多違逆。忘恩背義。竊法謗師。當知即是五逆罪人。故於現生多遭惡疾.夭壽.橫死。沈溺苦海。無有休息。今始覺知。深生慚耻。不敢覆藏。仰對三寶彌陀世尊。發露罪根。求哀懺悔。從今改過。盡未來時。在在處處。與師俱生。諸佛會中。互為主伴。徧微塵剎。教化眾生。盡出輪迴。同生淨土。

  懺身計

  (依金光明經.淨名經錄出)。
  又復我等無始劫來。背捨本性。真實法身。隨虗妄緣。起虗妄念。造虗妄業。受虗妄苦。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不知此身。四大假合。從本不實。和合而有。無明羅剎。止住其中。從昔已來。受生死苦。常棄是身。都無所為。亦常愛護。處之屋宅。隨時供給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令無所乏。而不知恩。反生怨害。然復不免無常敗壞。是身不堅。無所利益。可惡如賊。猶若行廁。我於今月。當使此身。作無上業。於生死海作大橋梁。若捨此身。則捨無量[病-丙+維]疽.瘭疾.百千怖畏。是身唯有大小便利。是身不堅如水上沫。是身不淨多諸蟲戶。是身可惡筋纏血塗。皮骨髓腦。共相連持。是故。我今應當捨離。以求寂滅無上涅槃。永離憂患.無常變異。生死休息。無諸塵累。無量禪定智慧功德具足。成就微妙法身。百福莊嚴。諸佛所讚。證成如是無上法身。與諸眾生無量法樂。
  又復思念。是身無常。速朽之法。為苦為惱。眾病所集。身如聚沫。不可撮摩。身如芭蕉。中無堅實。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為虗妄見。是身如影。從業緣生。是身如響。屬諸因緣。身如浮雲。須臾變滅。是身如電。念念不住。是身如空。離我我所。是身無知。如艸木石。是身無作。風力所轉。是身不淨。穢惡充滿。是身虗偽。必歸磨滅。當知有身。猶如毒蛇。亦如惡賊。亦如空聚。陰界諸入所共合成。是可厭患。當樂佛身。當知佛身即是法身。從於無量功德智慧之所出生。從戒.定.慧.解脫.知見。慈.悲.喜.捨。布施.持戒.忍辱.柔和.精進.禪定.解脫.三昧諸波羅蜜之所出生。從方便生。從六通生。從三明生。從道品生。從止觀生。從於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諸功德生。如是無量清淨法生如來之身。欲得佛身。斷眾生病。當發無上菩提之心。

  剃髮儀式

  (次第十科。其間策導教誡引用因緣。當隨機利鈍開解為先。至於臨事不必一定。今且作一途出法)。

  一.選處設座

  律令於露地香水灑之。周帀七尺四角懸旛。今時多在大殿。或在別堂。事無不可。若在大殿。二師之座。當須相對。或面向佛。今多背像。大乖尊敬。世王為況。其過可知。若在法堂.眾堂。當須設像於中。自餘花.旛.香.燭.嚴飾隨時。眾僧床座隨處鋪設。其行者應令洗浴。內著淨衣。頂鬢留少髮。

  二.集僧作梵

  令淨人打鐘集僧。坐訖。二師燒香。即登二座。其出家者安置近處已。令維那鳴一下槌聲。德者作優波離梵。梵聲絕。便打槌一下。同聲說偈云。
  戒香定香解脫香  光明雲臺徧法界  供養十方無量佛  見聞普熏證寂滅
  (有至梵音義字即誦。非也。梵音本為止息喧亂故)。

  三.白眾召入

  (凡白眾之語。直述其事。今時四六偶對。或祝贊皇風。或褒揚王道。有同伶倫俳說無異。致令聽者。都無所曉。弊風久矣。宜須革之)。
  良久。闍梨云。敬白大眾。今有某寺院行者某甲(當處即云當寺.當院)。厭世出家。歸心三寶。昨因選試。獲中科名(進納應云。克勤給侍。悅可眾心)。今奉帝恩。許容披剃。將從和尚乞求剃髮。若準律文。必須單白羯磨和告眾僧。或復循房語令知委。然此行者出家日久。眾所同聞。羯磨之辭。不煩宣秉。直令教授座主引入道場。與其披剃某甲。謹白(若準律中例須單白。今時乍投出家。或有作者。故為出之。當如上敘白。至乞求剃髮已。接云)。準律文。因諸比丘輙度人。故為俗譏訶。由是佛制。凡伽藍中有剃髮者。必須單白和僧。意令合界通委。內無專輒。外絕譏訶。故當稟律科儀。先作羯磨。僧集否(答云。僧已集)。和合否(答云。和合)。未受具戒者出(答云。此眾無未受具戒者)。不來諸比丘說欲及清淨(答云。此無說欲及清淨者)。僧今和合何所作為(答云。剃髮和僧單白羯磨。白云)。
  大德僧聽。彼某甲(牒行者名)欲求某甲比丘剃髮(牒和尚名)。若僧時到。僧忍聽。與某甲剃髮。白如是(問云)。作法成否(答。成)。作法既成。請教授座主引入道場。云云如上(教授座主。今時謂之引請人。即從座起。至眾前合掌揖僧竟。即出眾去)。

  四.入眾請師

  引請師前引。行者後隨。直至佛前。教禮三寶已。引至和尚前設禮已。互跪(引請者云)。
  夫以儒敦事父。唯重於成身。釋制依師。務存於學道。庶使四儀軌度藉此以琢磨。五分三身因茲而成立。理須竭誠事奉。克志陳詞。恐汝未能。我今教汝(請詞云)。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今請大德為和尚。願大德為我作和尚。我依大德故。得剃髮出家。慈愍故(連唱三徧。亦不須云再請。慇勤三請等。出自流俗)。和尚告云。可為汝作剃髮和尚。次又引至闍梨所。如上作禮。互跪訖(引請者云)。
  夫以厭處凡流。忻參寶位。將欲剪除於俗態。理宜警策於蒙心。矧在中人。必由名匠。今為汝請某人為汝作剃髮阿闍梨。而況此師誨人無倦。接物有方。故須專秉一心。恭陳三請(詞云)。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今請大德為剃髮阿闍梨。願大德為我作剃髮阿闍梨。我依大德故。得剃髮出家。慈愍故(三請)闍梨云。汝既陳請我為汝作剃髮闍梨。所有教示。當須諦聽。

  五.辭親脫素

  闍梨云。出家之人。高超俗表。為世福田。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應受人天恭敬供養。是故剃髮著袈裟已。至於君父尚無設禮之義。況餘人乎。然父母生汝。養育恩深。國王度汝。其恩亦大。當往顯處。拜辭國王大臣及父母生緣竟。卻入道場。為汝落髮。言訖即起。引請者引出堦庭之下。燒香互跪。說辭親偈(引請者教行者逐句隨聲唱之。偈云)。
  流轉三界中  恩愛不能脫  棄恩入無為  真實報恩者
  偈訖即起。先望北拜國王(亦不須呼萬歲)。次拜父母親眷(律中但辭父母。今時先拜國王。義須依準)。拜已。即除巾冠.素服。著僧裙褊衫。再引入眾。直至闍梨所。互跪。

  六.策導禮佛

  闍梨即為說出家功德。令生忻踊。應云。善男子諦聽。六道之中。人身難得。人倫之中。出家者難。汝今生處人道。值佛出家。自非宿植所深。何由至此。當須建出家心。立丈夫志。誓勤學道。以求解脫。南山律師云。真誠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厭三界之無常。辭六親之至愛。捨五欲之深著。故知一切眾生。繫屬於四怨。戀著於三界。情纏於六親。心耽於五欲。由是流轉生死。經百千劫。捨身受身。無由解脫。汝當捨諸虗妄。回向真實。持戒修定習慧。行六度萬行。學無量法門。於末世中。建立法幢。續佛壽命。令三寶不斷。使眾生獲益。若能如是。是名真出家。可以為六道福田。作三乘因種。堪受信施。不負四恩。是以佛言。若人以四事供養四天下滿中羅漢。盡於百年。不如有人一日一夜發心出家功德。又云。若人起七寶塔。高三十三天。亦不如出家功德最勝。廣在大藏。不復繁引。既知己身如此尊勝。彌生珍敬。勿得自轉(如是隨機勸誘。臨時自述。不必誦語)。即取香湯為彼灌頂(以指滴少許於頂上)。說偈贊云。
  善哉大丈夫  能了世無常  捨俗趣泥洹  希有難思議
  (此偈闍梨直聲自說。有令引請者說。或行者隨和皆非)。
  偈訖。告云。汝當往佛前。禮拜十方佛。說歸依偈。行者即起。引至佛前。教云。
  歸依大世尊  能受三有苦  亦願諸眾生  普入無為樂(亦逐句隨聲說)

  七.落髮披衣

  引請者復引至闍梨所。近前互跪。以淨巾圍肩頃。闍梨語云。剃除鬚髮。為捨憍慢。著壞色衣。為除貪愛。少選之間。即與三乘賢儀相無別。當自忻慶。即為剃四邊髮。留頂上少許。正剃髮時。引請人即誦出家唄云。
  毀形守志節  割愛無所親  棄家弘聖道  願度一切人(有令合眾同誦亦得)
  又引至和尚所。如前互跪。和尚云。今為汝去頂髮。行者答云。爾。便為剃之(或再誦出家唄亦得)。剃已除去淨巾。和尚取袈裟授與行者。便頂戴受已。復還和尚。如是三反已。和尚親為著之。說偈云。
  大哉解脫服  無相福田衣  披奉如戒行  廣度諸眾生(此偈和尚自說。不須隨和)

  八.授歸教誡

  (律鈔至披袈裟已。即令說偈禮散。今多為授翻邪三皈。隨為出之)。
  復至闍梨所。告云。準毗尼母論。剃髮著袈裟已。然後受三歸。五戒.十戒各登壇時。當自受之。今且為受翻邪三歸。翻無始邪心。歸三寶正覺。應示三寶境界。創入道門。未諳法義。且示住持三寶。令寄心有所。應云。雕塑靈儀是佛寶。琅凾玉軸是法寶。剃染稟戒為僧寶。汝當志誠歸向。從今已後。盡此形命。誓依佛為師。誓學法藏。誓同僧海(如是種種。隨機開導已。云)。
  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三說已。又加三結。云)。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已.歸依法已.歸依僧已。授三歸已。告云。汝既出家。當依出家法。修出家行。不得懶惰懈怠。悠悠度日。從今已後。先須遠離諸惡。且說六種。言六種者。一婬。二盜。三殺。四妄。五飲酒。六食肉。是六種惡。障道之源。輪迴之本。深須遠離。慎勿為之。當須咨白本師。置辦三衣一鉢。用擬受戒。此衣鉢者。乃是三世諸佛正儀。賢聖沙門標誌。九十六種外道尚不知名字。唯佛出世。示此未曾有法。若不自辦。或臨時假借。準律明判。定不得戒。由無戒故。一生虗受信施。將來墮墜惡道。長劫輪迴。無由解脫。此非小事。宜切用心。又須預擇明師。咨問受戒方便儀式。策發開導。令心明了。濁世凡夫。善根微弱。恐臨受戒。魔障忽生。從今已去。即須除去雜務。日夜誦持。志誠祈禱。乞聖加被。及至受戒之後。或依師學律。或復聽經。或參尋知識。或誦經課佛。或營事作福。荷護佛法。利益羣生。不應作惡無懈。求名逐利。濫汙僧倫。覆滅正法。翻種苦業。轉增生死。是則出家無所利益。常記此語。以自策勤。無為空死。後致有悔(云云)。

  九.自慶禮謝

  復引至佛前。三禮互跪。教說自慶。偈云。
  遇哉值佛者  何人誰不喜  福願與時會  我今獲法利(逐句隨說)
  說已。復禮大眾及二師已。令有眾僧下。坐受六親拜賀。悅其道意(或恐事繁。且待眾散拜賀亦得)。

  十.祝贊迴向

  (律無此科。今時所行)。
  或和尚或闍梨或引請人或有寺院常用表白皆得。應執手爐。上香。維那打一下槌已。云。上來行法所有功德。奉祝梵釋四王.天龍八部.伽藍真宰.土地靈聰。各軫威神。安神護法。今上皇帝。聖化無窮。文武官僚。長居祿位。師僧父母.善惡知識.十方信施.法界眾生。承此善根。俱登彼岸。念釋迦牟尼佛號。隨位打槌。念誦訖。作處世界唄已。便散作賀等(或誦。尊常開請奉福上界天龍八部等文。此出智者法華懺儀。其可準用。今時亦多念對偶文章。全非迴向祝贊之意。今並改正。莫同浮俗)。

  受戒方便

    沙門(元照)元豐三年為諸沙彌出
  薩婆多論云。凡欲受戒。先與說法。引導開解。令於一切境上起慈愍心。便得增上戒。故知必須智解明白。方可進受。今為六位。次第明之。

  第一.明所受法體

  (標心期受。須識何法)。
  今欲受戒。為受何戒。戒作何相。謂佛出世制立戒法。禁防身口。調伏心行。戒有多種。五戒.十戒先須受之。今此受者。即大比丘具足戒也。且約戒本則二百五十。略說則八萬四千。廣則無量無邊。十方諸佛三乘賢聖並同修故。名為聖法。今者發心誓稟此法。然須實壇頂上十師座前作法而受。因緣和集。心境相冥。發生無作。領納在心。名為戒體。得此法已。終身持奉。如護明珠。號良福田。是真僧寶。紹隆佛種。興建法幢。故知受時彌須用意。一生大事不可自輕。

  第二.明受者具緣

  (已知戒法。受必藉緣)。
  一是人道。諸天.修羅.地獄.餓鬼.畜生不受得故。二須諸根具足。顛狂.瘂聾.身相不具。亦不得受。三須身器清淨。曾破佛戒.造重惡業亦不得受。四出家相具。須剃髮。著袈裟。若著外道俗服。不名受具。五得少分法。謂須先受沙彌十戒。又早辦三衣一鉢。不得假借。年歲滿足。先請三師七證。然後從僧乞戒。一緣有缺。法則不成。

  第三.明發戒境量

  (諸緣雖具。須明境徧)。
  緣境雖多。不出有二。一者。情境。即十方三世恒沙諸佛。及諸菩薩.緣覺.聲聞.諸天.世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下至蚊.虻.[癸-天+虫].蝨.微細蠢動。六趣之外。中陰眾生。如是等類。皆徧十方。並通三世。無量無邊不可稱數。皆發得戒。二者。非情境。謂一切世間微塵國土.山河大地.艸木花果。乃至一花.一葉.一物.一塵。隨其數量。亦皆發戒。至於空有二諦.滅理涅槃.聖教經卷.形像塔廟.地水火風虗空識等。要而言之。總大千界依正二報。無非戒境。所以者何。由未受前。隨心造過。惡徧法界。今欲進受。翻前惡境。並起善心。故戒發所因。還徧法界。所納戒體。亦復無邊。如是知之。

  第四.明依境發心

  (律鈔明三品心。中下二品得戒非勝。今須直求上品。故委示之)。
  既知境量。當知發心。作如是言。我某甲。自念無始時來。迷失本性。隨塵動念。造眾惡業。受生死苦。沈流長劫。無解脫期。賴有宿緣。生處人道。值佛出家。將受淨戒。今者發心。以立三誓。我從今日。盡此報形。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為欲成就三聚戒故。為欲趣向三解脫門。正為求大涅槃無上佛果。又以此法。引導眾生。令至涅槃。令法久住(言略事廣。下為略釋)。
  解云。一切惡者。殺.盜.婬.妄。貪.嗔.邪見。身口動作一切非違。乃至三界煩惱無明結使等。一切善者。世間人天凡福行。及出世間三乘聖道佛果證行。一切眾生者。未成道果。善趣惡趣。總說萬斷諸有情眾。三聚戒者。菩薩法也(一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攝眾生戒)。三解脫門者。入道觀智也(一空解脫門。二無相解脫門。三無作解脫門)。涅槃果者。三身佛果也(一法身。二報身。三應身)。引導眾生者。利他行也(上總列名。下別配釋)。
  一者。律儀禁惡。由斷惡故。即攝律儀戒。又觀諸惡唯心所變。性相平等。無作無受。則能趣向無作解脫門。妄情既息。真心體顯。名法身佛。成斷德也。二者。以修善故。福智雙運。即攝善法戒。又觀諸善從眾緣生。於中求實。皆不可得。則能趣向空解脫門。了法無相。歷劫勤行。功德圓備。名報身佛。成智德也。三者。以度生故。慈悲攝物。即攝眾生戒。又徧歷塵剎。無數方便。教化眾生。而了知化相如幻如夢。則能趣向無相解脫門。隨緣赴感。拔苦與樂。如水中月。任機大小。名應身佛。成恩德也。上來三聚.三脫.三佛.三德。由前三誓而得成就。故知三誓。即三身因種。然此三身。即我心本。無始迷覆。妄動成業。故受輪轉。不了諸業。元自我心。隨緣流變。今知虗妄。迴向真實。故受淨戒。誓志堅持。即是求佛菩提。發足之始。此名上品勝心。決定感發上品戒也。故華嚴云。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又律偈云。如是諸佛子。勤求禁戒本。終不面邪流。沒溺生死海。斯明證也。

  第五.明用心承仰

  (心境相應。納體正要)。
  未至壇上。於佛像前。如上發心。及至登壇。倍生欣慶。不知宿何善本。遇此勝緣。心想于師同十方佛。我今此身。因他得度。清淨戒法。從他得受。法身慧命。假他得成。正羯磨時冥心運想。徧緣如上情.非情境。由境廣故。心亦隨徧。念念現前。不得浮散。當想己身總虗空界。容受法界塵沙戒法。當此之際深須用意。莫緣他事。差之毫微。則徒染法流。一生虗喪。可不慎哉。

  第六.問重難輕遮

  (律鈔云。應沙彌時。教令列名。顯數識相誦之。若不明識。受戒不成)。
  第一.汝不犯邊罪否(答云。無。謂曾受佛戒已。犯於四重。即是佛海邊收之人。從喻為名)。第二.汝不白衣時汙淨戒比丘尼否(答。無)。第三.汝不白衣.沙彌時。盜聽他說戒.羯磨。詐作比丘否(答。無。謂白衣.沙彌時。盜聽大僧說戒.羯磨法也)。第四.汝非曾作外道。來投受戒後還作外道。今復來否(答。無。謂先捨外道來受佛戒後。復歸邪。令重來受也)。第五.汝非五種黃門否(答。無。一天生。二揵作。即刀去陰根者。三因見他婬。妬心婬起。四忽然變作。五半月能婬。半月不能婬)。第六.汝非殺父否(答。無。次至第十。即五逆也)。第七.汝非殺母否(答。無)。第八.汝非殺阿羅漢否(答。無)。第九.汝非破僧否(答。無。謂立邪三寶。破佛正法。令僧異見。不得道益)。第十.汝非惡心出佛身血否(答。無。上二難。佛世則有。末代所無)。第十一.汝非天子.阿修羅子。名為非人。變為人形。而來受戒否(答。無)。第十二.汝非諸龍畜等能變化者。變為人形。而來受戒否(答。無)。第十三.汝今身中不帶佩男女二形否(答。無。謂身挾二根。僧尼不攝故)。
  上是十三難。次問十六遮(衣鉢.父母各二。并五病。成十六。今合為十)。
  汝今名誰(稱己名云。某甲)。和尚名誰(稱壇上和尚兩字名云。某甲)。年滿二十否(答云。已滿)。衣鉢具足否(答云。具足)。父母聽汝否(父母存。則答云。聽。父母亡。則答云。無父母)。汝不負債否(答。無。準鈔縱有。亦不遮受)。汝非他賤人。佛不許度。不是奴否(答。無)。汝非官人否(答。無)。汝是丈夫否(答云。是。謂年二十。能耐寒.熱.飢.渴.風.雨.毒蟲.能忍惡言.能一食.持戒等。是丈夫相)。丈夫有如是病。一癩。二癰疽。三白癩。四乾痟。五顛狂。汝無如此諸病否(答。無。鈔云。上四應得。狂中若全不覺好惡。不得)。
  近見新受戒人。下壇已後多不誦戒。既迷戒相。遂多毀犯。若準諸律。五夏不誦。盡形不離依止。五百問云。十夏不誦。飲水食飯.坐臥床席。日日犯盜。故知為僧不可不誦。縱無音曲。但須直誦。縱不陞座。亦常受持。佛言。我不滅度。半月一來。又云。若我在世。無異此也。願遵聖制。無怠奉持。

  建明州開元寺戒壇誓文

  釋迦遺法。比丘(元照)恭於娑婆世界南瞻部州大宋國明州開元寺。建築戒壇。敬造護法神王。立於壇上。我聞神王有大弘誓。於末法中。護持塔像。住持佛法。利樂群生。我今建此壇場。直欲報答佛恩。令戒律興隆.三寶住世。仰願同軫威神。常來擁護。若有毀戒作惡之人。為求名利。妄居師首。秉實聖法。誤彼來蒙。即請驅逐令退。勿使登壇。或將腥酒觸汙此處。即時誅罸令知畏敬。將有水.火.風.劫盜等難。願同力捍護。不令毀壞。且使此壇在世久固。令無量人登上受戒。發大道心。行菩提行。展轉授受。佛種不斷。盡未來際興佛事。
  紹聖五年二月十五日 沙門(元照)謹誓

  鄭丞相跋

  佛.人.我。一性也。戒.定.慧。一法也。因法入性。三無差別。萬法錯陳。戒為樞戶。是故佛祖由此門入。一切眾生能持戒心.履戒行。漸次成就。不失本心。不墮惡道。由此精進。定慧現前。三明六通。何遠之有。鈍根劣想。始勤終懈。中道而盡。與不戒同。此末法之世。所以。大善知識以戒為大寶珠。一切眾生以戒為菩薩道。簡而易見。要而易守。不斷佛種。入佛知見者。其唯戒乎。今觀照律師作大誓願。建立戒壇。其言深切。其意勤懇。示後學。勸來世者至矣。四明號為佛國而照公之真蹟具存。可寶也已。湖心龍律師得之以示余。因書此紙以歸之。
  嘉熈己亥季秋 初吉安脫居士鄭(清之)。

  誡沙彌辦衣鉢文

  戒從心發。法假緣成。律制沙彌須辦三衣一鉢。資緣既備。戒品方生。問難之時。須當審實。羯磨詞內。牒以告僧。近世浮訛。卛多慢易。或從他借得。或臨時稅來。欺誑聖賢。妄云己有。且比試者極受難苦。進納者稍廢資財。及至受緣。反同兒戱。非唯慢律.慢法。實乃帶禍招殃。律制作法不成。定是一生無戒。虗消信施。濫在福田。四事難消。三途定入。喪佛門入道之本。虧國家祝度之恩。在理既乖。為過非小。今遍行告示。仰各知委。宜準律科。早須營辦。

  芝苑遺編卷之中
  芝苑遺編卷之下

    六世法孫 道詢 集

  為判府蔣樞密開講要義(請簡.謝詩附)

  之奇頓首。即日想惟戒體安隱。為大導師。幸甚。幸甚之奇旬休。欲携蒙。詣講席。願聞略講戒律大意。并佛法名。以滌家悋。敢輙先稟聞。幸希道炤之奇頓首。
  判府樞密三月初十日。與令嗣提宮寺丞壻發勾陳奉議同羣夫人。俱預法筵。焚香拜請。講曰。如來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欲令眾生入佛智慧。是以種種方便。為一切眾生作成佛之由也。經云。凡有心者。皆當作佛。所以。常不輕菩薩每將十三字教化於人。但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於是八十年在世。五十餘年說法。其意無他。只欲教化眾生作佛耳。如來於十二年中。但說略教一偈。云。善護於口言。自淨其志意。身莫作諸惡。此三業道淨。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善護口言。即口業也。淨志意。即心業也。莫作諸惡。即身業也。三業道淨。即是佛行也。大仙.金仙皆召於佛。世間神仙皆小仙也。即此謂之教授木叉。但由眾生無始結惑。三障所纏。過境而動。而妙清淨體。墮生死海中。故華嚴座上現千尺盧舍那。身坐蓮華臺。周匝千華。一一葉中。釋迦化佛。皆來聽誦佛戒。初結波羅提木叉。即梵網經菩薩戒也。梵語盧舍那。此云淨滿。即報身佛也。是中十重戒。謂波羅夷。四十八條。謂輕垢罪。大抵止人為惡。有人懼以戒禁。多不敢受。經云。若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庶人.乃至四趣眾生。但解法師語者。皆可得受。故云。寧受後破。不可不受。何以如此。以受心境徧。功德深也。破戒則別別所犯也。涅槃經云。欲見佛性。證大涅槃。必須深心修持淨戒。又華嚴經云。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堅持於淨戒。是則如來所讚歎。諸經論中廣有讚戒功德。此即約大乘戒如是說也。其有機緣不等。故華嚴會上法所不被者。如來即現應身。乃降生示跡誕質王宮。厭世無常。棄榮入道。現丈六身。作比丘相。普度一切。廣誘世間。隨機設戒。種種調攝。然此戒律不唯釋迦如來所制。乃至十方三世如來所傳。佛佛道同如是也。故戒本云。如過去諸佛。及以未來者。現在諸世尊。能勝一切憂。皆共尊敬戒。此是諸佛法。當時人法兩勝。機感相投。始於鹿園度五拘隣。故世尊一呼。善來。鬚髮自落。袈裟被體。即時納戒。以善根夙利。自然冥合故也。續以機性差劣。不可以善來得度。即以三語受戒。所謂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於此言下。便得具體。又復人性澆薄。機緣轉疎。不可以三語。乃以白四羯磨納戒。一白之詞三番羯磨也。羯磨。梵言。此翻為業。亦翻辦事。以能辦僧中止作二業一切法事也。大率以此方呪法。能以心業同力秉之。可使革凡成聖也。仍置壇場。立十僧行法。壇上敷設佛像。布列天神.星像。皆有所表。今則我等比丘所受者。即聲聞二百五十戒也。其間五篇七聚罪相輕重。與世官法典刑不殊。如俗五刑。古謂墨.劓.剕.宮.大辟。今謂笞.杖.徒.流.死。以佛教推之。則三皇五帝周孔訓籍。制立條法。皆大權示化。非凡智所能為。抑亦過去古佛流及。世世相循也。今此佛法戒律。即釋門中家訓也。如來誡諸弟子。有過失者。當如法治之。律中乃有七九治罰。條而結之。是以比丘非律勿視.非律勿聽.非律勿言.非律勿行。故國無禮刑。莫治天下。僧無戒律。莫以御眾。由昔迦葉問佛。云。佛法幾時當滅。答曰。隨說戒律滅處則滅也。又論云。毗尼藏者。佛法壽命。又曰。我實不滅。半月一來。以戒法常在故。是知住持佛法。綱紀僧宗。功在斯也。今此戒經。初篇四重謂波羅夷者。此翻為棄。以犯此罪。永棄佛法海外。不得預清淨僧中法食之數也。此四者即婬.盜.殺.妄。譬之四樹。以為根本。下去諸篇。皆枝葉也。罪喻斷頭。不復有佛法壽命。故永絕道分也。教中亦許伏首行懺。但入眾時在僧末坐。位同沙彌也。次篇十三條僧伽婆尸沙者。此云殘。謂犯此篇罪。覆一日即治一日。覆一月即治一月。所謂僧前與覆藏法。後與出罪羯磨。用二十僧行法。乃至全淨。有殘之罪。由僧除滅也。第三篇一百二十條波逸提者。義翻為墮。以此篇多因財事。生貪染心。飲居戲劇。人多喜犯。後墮燒煑覆障地獄。第四篇波羅提提舍尼者。此翻向彼悔。以對人說所作罪也。亦云此罪應發露也。不者墮泥犁中三億六十千歲。第五篇一百條眾學。名突吉羅。此云惡作。乃是檢學僧倫威儀之要行也。有犯即對首懺之。此乃五篇之名。就中離出偷蘭遮。并惡說罪。遂名七聚。今現前比丘登壇稟受者。即此具戒也。諸篇所列。葢是所止二百五十件過惡。以至三千威儀.八萬律行。於一一行中。斷其過惡。又何止於此。乃至微塵數威儀行相。而比丘盡當謹而護之。何也。山河大地。艸木藂林。胎卵濕化。有情無情。一一根塵。發得無作戒體。智論云。略則八萬四千。廣則塵沙無盡。然制法雖多。不出現前三業。所謂身處木叉.口處木叉.意處木叉。當知此三。即是毗尼藏也。所謂篇聚。總而謂之威德木叉。木叉即持戒之果號。由是始於鹿苑。終至鶴林。而囑累云。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等。此毗尼藏。佛滅度後。結集之時。有窟內窟外。謂之根本二部。後復分為五部。今南山律師所宗四分。部主曇無德師。即五部中之一也。且夫持戒要在圓融。識達其體。況戒學屬於事相。心法存乎理智。自非戒律制約三業。策勤四儀。則過患奚以防禦也。但眾生在惑業苦三道之中。妄想顛倒。不能守持。多尚虗頭。疎蕩放逸。若然者。須達其緣。生法理也。即此時持戒。業性本空。罪亦何有。唯是從緣流變。善惡隨彰。持犯互見。若了得緣生。方不滯於偏執。不著於有無。即此以為中道義也。故龍樹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只此一偈。下三句亦是助言。要之不出因緣二字。即此空.假.中三觀。廣如天台教中所辨也。若兀爾持戒。不了觀慧。此即人天福報。亦乃聲聞自調之謂。則不名究竟解脫。又淨名云。佛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忘舉。要言之。由因緣故。即有諸法。是則持戒者。能達法空。是名持戒。即六度中尸波羅蜜也。則不住二乘。直趣菩提之果也。又經云。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亦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等。大論云。或云即心是戒。何假他受。未敢取焉。何也。以一切眾生。下至蠕動.蜎飛。皆有佛性。亦具佛禮。以無戒善。不斷諸惡。輪迴生死。受報無窮。無由解脫。所以。十方諸佛三世聖人。乃至彌陀淨土。依正二報。並由願心取證。非誓不立。亦須全藉信願行力之所莊嚴也。恐煩久坐。不敢廣述。茲者伏承台斾。寵臨講席久坐。證明元照學問荒淺。言理疎野。不勝皇懼之至。判府樞密伏願成化千里。鎮撫萬樞。長為聖世之忠謀。永作教門之外護。我皇庶境。同集玅因。能說所聞。俱霑利益。

  講罷樞密上詩以謝

  心淨佛土淨。境空無一毫。風柯響林薄。華雨積庭皐。說法龍象遶。放生鱗羽逃。知師精戒律。功行不唐勞。

  為義天僧統開講要義

  高麗王子弘真祐世廣智僧統義天。同弟子壽良。航海求法。首登師門。元豐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偕館伴主客學士楊傑就寺。請師陞座。發揚細要。義天矍然避席。作禮。請所著書。歸遼東。摹板流通。
  講曰。現講四分律刪補羯磨疏。正當第三卷。明無作戒體。今日更不進文。略敘律宗綱要。自古禪講。凡欲說法。先說一道理。以通言路。以謂一切諸法。離相寂滅。非言語文字所能詮。非思量分別所能及。故經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又云。若如來有所說法。則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義。又云。始於得道夜。終至涅槃夜。於是二中間。未甞說一字。又云。生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等。世人聞此。便謂佛法離言絕相。都無所說。然不知有因緣故。於無說中不妨作種種說。無說而說。說無窮盡。今日幸遇主客學士僧統國師。同請陞座。有此因緣。故不免東道西說。且酬來命耳。經云。凡有心者。皆當作佛。乃知一切眾生。本具常住真精妙性。其體清淨。其用自在。其相平等。不分而分。強說三義。聖凡一體。依正不二。聖人得之而無所得。眾生失之而未甞失。然此妙性。不離諸人現前一念覺知之心。推之於心則為心。推之於物則為物。則知世出世間諸所有法。同一真性。等無差別。故云。一切諸法。無非佛法。此之謂也。但其法體不守自性。感物而動。隨緣而變。故諸眾生虗妄顛倒。於清淨中而生染著。故為煩惑。於自在中而起纏縛。故為漏業。於平等中而起分別。故為苦報。翻彼三義而為三障。流轉生死。經百千劫。受無量苦。不自覺知。真可憐愍。是以如來出興於世。為令眾生復本真性。以方便力種種開示一代時教。無非皆為趣一佛乘。故云。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即令眾生了知自心。無始煩惑當體清淨。無量結業當體自在。無窮苦報當體平等。一法既爾。法法咸然。華嚴直爾而說。法華作方便說。不唯釋迦。過去諸佛已說。未來諸佛當說。現在諸佛今說。故云。十方一切諸佛。法亦如是。西天二十四祖.此方藂林禪德棒喝言句.天台賢首開拓法門.南山祖師闡揚律藏。方便提誘。皆為此事。但由眾生宜樂不同。致使宗途有異。佛法不貴多說多誦。說則是人能說。未審以何方便而能造趣。又復修何等行。而得作佛。學者至此。多或遲疑。往往世間學佛之人。止以口說。便為了當。豈知生死道中一無所濟。病苦臨身。精神罔措。此時方悔。悔何及邪。是故楞嚴經中。阿難尊者蒙佛開悟。身心明了。方能咨請修證法門。云。我今猶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賜與華屋。雖獲大宅。要因門入。故知口說。但自空解。欲入聖道。須修實行。修行之門。必先以戒而為基本。是故如來始於摩竭提國菩提樹下成無上正覺。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即十重四十八輕。禁防心念。為心地法門。圓頓妙戒。此即大乘以戒為先也。大教門中廣大包攝。以至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天人.鬼.畜。但解法師語者。皆得受戒。是故西天國王登位.大臣受軄皆先求受。故戒經云。欲受國王位時.受轉輪王位時.百官受位時。應先受菩薩戒。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諸佛歡喜等。是知凡學佛者。無論道俗。皆須受戒也。然此大戒。但被彼菩薩大根眾生。二乘小機即應絕分。是故如來現生王宮。入山修道。六年苦行。成等正覺。始於鹿園。先受三歸五戒。次制出家受具足戒等。此即小乘以戒為先也。以至雙林告滅。遺教其徒。首云。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乃知戒是截苦海之舟航。趣涅槃之梯隥。故經云。若無此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穩功德住處。又涅槃云。欲見佛性。證大涅槃。必須深心修持淨戒。又華嚴云。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堅持於淨戒。是則如來所讚歎。諸經論中廣有讚戒之文。不能盡舉。出家之人。若禪.若教。以至房居。所習雖殊。未有不登壇受戒者也。多偏學。見學律者。薄為小乘。見持戒者。斥為執相。而不觀己身削髮染衣。復不思自心登壇納具。且受而不持。雖受何益。況眾生之心。習惡日久。如猿猴.野馬。難可禁制。經曰。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學道之人。不可自欺。敢問諸佛子。一切時中對諸塵境。如何用心。如何調伏。既云出家。為求解脫。若不奉戒。解脫無因。將何以為比丘之體。將何以受人天供養。將何以報四恩。將何以入聖道。將何以為世福田。以何為自行。以何為化他。以何軌範僧徒。以何住持佛法。且如國家設禮樂。以備君子。立典刑。以防小人。此亦不異僧門所制戒律。國無禮刑。則何以治天下。何以齊萬民。僧無戒律。則何以住持佛法。何以攝誘徒眾。故華嚴云。具足受持威儀教法。行六和敬。善御大眾。心無憂悔。去來今佛。所說正法。不違其教。是故能令三寶不斷。法得久住。又論云。毗尼藏者。佛法壽命。毗尼住世。佛法方住。又戒經云。如過去諸佛。及以未來者。現在諸世尊。皆共尊敬戒。是知戒律住持功大。此並如來金口親宣。固非黨助己宗。作如是說。即今在座諸佛子。莫不皆登壇受戒。或一夏.多夏。為比丘僧。未審當時所受為發何心。具何等緣。為納何戒。戒作何相。請試思之。出家之人。一生大事。宜切留心。於此不明。徒生徒死。且現前色心。無量劫來.今生之中造生死業。不可窮數。惡心徧布。充塞法界。經云。若有體相。盡虗空界。不能容受。若得戒者。則翻無量惡業。悉為清淨戒體。為善種子。作成佛本基。南山祖師云。未受已前。惡徧法界。今欲進受。翻前惡境。並起善心。故戒發所因。還徧法界。又云。當知出家僧尼。真是善法功德之聚。位尊人天。良由於此。然佛世利機。不假多制。故如來於十二年中。常說一偈云。善護於口言。自淨其志意。身莫作諸惡。此三業道淨。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諸有聞者。即能奉持。生定發慧。破惑顯理。以此一偈度人無量。中下根機不能堅奉。方與廣制。故有二百五十.三千.八萬.無量律儀。當知即是諸佛子等現前三業所造惡業。業無量故戒亦無量。業無盡故戒亦無盡。如是無邊律儀不出二百五十。二百五十不出四根本。四根本不出三業。三業起於一心。是知即我自心流變而為諸業。今翻諸業。以為淨戒。當知此戒。還即自心。更無他法。此乃戒律之元宗。奉持之要術也。恐煩久坐。不敢盡言。
  元照學行寡薄。於此一宗忝曾留意。初心狂簡獵涉。多知三百。年來自覺衰病。諸無所堪。唯於淨土頗甞研究。每以兩端開誘來學。一者。入道頓有始。二者。期心必有終。言其始者。即須受戒。專志奉持。令於一切時中。對諸塵境。常憶受體。著衣.喫飯。行住坐臥。語默動靜。不可暫忘也。言其終者。謂歸心淨土。決誓往生也。以五濁惡世末法之時。惑業深纏。慣習難斷。自無道力。何由修證。故釋迦出世五十餘年。說無量法。應可度者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因緣雖多。難為造入。唯淨土法門是修行徑路。故諸經論偏贊淨土。佛法滅盡。唯無量壽佛經百年在世。十方勸贊。信不徒然。修行此行。須具三法。一曰信。二曰願。三曰行。信以入之。願以導之。行以成之。非信不入。非願不行。非行不至。故須發深信心。立大誓願。修種種行。決定得生。更何疑惑。末世眾生。惑業深重。自疑自障。不生深信。或以理難事。或將凡擬聖。遲疑而不決。聞說而不信。葢不知此門全假他力。彌陀世尊本誓願力。積劫熏修功德之力。威神光明攝取之力。故經中造眾惡業。火輪相現。遇善知識。教稱十念。尚得往生。何況畢世修行淨業。復何疑乎。常持此說。以示於人。往往其間或未深信。每嗟同道。鮮有知音。近自嘉禾還。有以主客學士所着決疑集.十疑論二序為示。觀其援據該博。理論明坦。與愚所知。多有符契。不覺驚歎。自詣門下。一見便蒙垂念。有逾舊分。乃知宿緣所追。今復會耳。況外護三寶。助揚佛法。人所同知。真所謂現宰官身而作佛事。已是知心。不在莊贊。但期同獲上品上生。得佛授記。却來娑婆。教化眾生。皆生安養耳。僧統國師。躡如來跡。捨國王位。為比丘僧。効善財行。不遠江山。志求佛法。當時如來入山修道。於中途間以珍御服易麤布僧伽梨。剃髮從道。六年苦行。爾乃成佛。故知出家本為捨富貴.割親愛。少欲無為。專崇道業。近聞僧統已製布三衣。乃諸佛標識。出家正式。願將來還歸本國。以戒律住持。興隆三寶。令合國僧徒奉持衣鉢。稟戒律範。則佛日重曜。法輪再轉矣。甞聞有詩云。滿眼有誰知我意。沈吟却憶善財童。又聞自號求法沙門。此見平生出家本志矣。輙以求法二字而為頌曰。
  僧統號求法  乃見出家心  未審以何求  為求便等法  了知求即法  無復更他求  將求求佛法  何不自求求

  上樝菴法師論十六觀經所用觀法書

  元照頃年過台州。謁見于赤城。此時詢及淨土事。晚蒙示及。惑對其間二三疑處。摘以請益。而不蒙見答。過往同人。傳其言。意如見訝。所以。此際數相會。並不敢措一詞元照仰慕。吾丈學行。非一日矣。雖蒙以同輩待之。然且衷心不敢輒易。所以欲論及淨土。愛師過耳。凡鄉里講員未曾與之語。碧泉累次見聞此人。強戾自負。非學道之器。亦對之唯唯而已。今亦欲師之相知。略舉一端。可否請試裁之。大抵諸師章記。並以十六妙觀。混同止觀觀法。故有觀心.觀佛之諍。約心觀佛之漫耳。甞考諸大乘觀法。能觀心雖一。而所觀境隨機不同。且說二種。一以心為所觀。如天台止觀.賢首法界觀.還源觀.南山淨心觀。以至少林壁觀等。並指現前覺心體性為淨土。如淨名。心淨土淨。圓覺地獄.天宮皆為淨土。誌公.六祖等皆云。即心是淨土。不須求西方等。此指理體為土。唯佛一人居之。眾生雖不離。而未能顯圓覺。楞嚴.占察等諸大乘經所詮觀法。皆是此方破惑.入道.無生理觀。二以諸佛菩薩修成功德依正色像為所觀。如觀佛相海經.普賢行法經.觀彌勒上生經.觀無量壽佛經等。題中標定能所分明。此又三別。一者。觀佛相海經即觀釋迦。普賢行法經即觀普賢。皆不離此界而觀。亦為破障滅罪。助成理觀。非求生也。二者。上生經。即以心想天界彌勒內院。求生彼天(此二者不出娑婆)。三者。觀無量壽佛經十六種觀。並以送想西方十萬億剎之外。彌陀依正莊嚴。求生淨土。是故。初落日觀指其路頭。至第三地想成已。除疑破障。葢心念已達彼方矣。天台疏序云。落日懸皷。用標送想之方。豈非明據。今人說十六觀。反令觀心。乃是攝想。豈名送想耶。故知地觀纔成。身雖未死。心已往生。修淨業人。蓮池中已有華生。良由於此。諸師反以十六觀為陰境。故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等。且彌陀願力積劫修成清淨境界。豈得反同眾生生死陰邪。又云。攬彼依正。歸心觀之。此由不辨兩土觀法各異。但見本宗多贊唯心。遂一混釋之。嗚呼。誤却多少人邪。每一思及。不覺潸然。自諸師章鈔行世。學教者多不生淨土。鄉中諸老講員。講却多少彌陀觀經。臨終只在人家託生。是為苦事。却是行翁行婆不知教相。直信而生者多矣。若爾。十六觀應非理觀。疏中何以用三觀釋邪。答。非謂理觀只是觀心。若達理。則佛法.眾生法.心法皆是理也。故曰。一切諸法無非佛法。觀一切法空如實相等。當知能觀心.所觀境。修成淨業。蓮胎淨報。皆是因緣生法。緣生無生。即空假中。何妨理觀。但此方觀心。理觀唯上根達理者可修。若十六觀。達者則為理觀。不達者則為事想。不妨皆生淨土。但悟有遲速。位有淺深耳。而宗師見天台多用觀心。遂將一代觀法作觀心解耳。若不信者。請以十疑論證之。彼云。智者熾然求生淨土。達生體不可得。此乃真無生(熾然者。猛盛也。求生。即能觀心。淨土。即所觀依正。皆緣生法。此則能所俱空。即為無生也)。愚者為生所縛。聞生作生解。聞無生作無生解。不知生即無生。無生即生(彼文第二疑甚詳。請細看之)。今人乃云。能所俱泯。取捨皆亡。方成圓觀。若存能所。即是偏邪。嗚呼。豈不與祖師相反乎。又云。以心想佛。此是取捨生死心。何能生淨土。故談淨土者不取言能所取捨往來之義。而不知能所取捨等皆緣生法。緣生無生。故泯能所取捨。無生而生。故不妨能所取捨。不出法性。故能所取捨無非自心。若爾。以心取境。則非唯心義邪。答。祖師云。凡欲修觀。先了方法。唯心但是了達諸法。非謂唯心。頑然不動。都無心念。故攝論云。唯識義不失。亦不無能取所取。當知終日想彼淨土。取彼淨業。若能若所無非自心。皆非他法。乃至捨此生彼。雖過十萬億剎。未始出於心外。只由淨穢唯心。故使往來無礙。譬如江南江北。雖彼此往來。而不出大宋天下。非謂唯心。守心不動。非謂理觀。凝然寂住。若謂守心。亡能絕所為理觀者。祖師那云。用標送想之方邪。豈非送心往於彼方。方名淨土觀法。但了此能想所往皆緣生法。即理觀也。更有釋疑通妨。不能細舉。信筆寫去不成次緒。望為留心思擇。俯照志心。如更不信。請觀十疑論第二答。并十六觀經.大無量壽佛經等。竊觀往古。飛錫壽禪師等諸公。雖苦勸往生。亦為事理所礙。縱令分辨。終成混漫。況餘人乎。世謂先德文字一信其說。況容情黨於其間。遂不考是非。遲疑不決。又凡學人。多以舊見為礙。他人之言。難為入耳。儻令有取。密知而已。不敢外揚。此皆人情。非實心為生死者。幸無以人廢言。或狂[狁-儿+月]有所不到。專聽慈誨。幸勿見外。寫此書時。不勝傾淚。若或見悉。彌陀會中。願為法侶(元照再白)。

  南山律宗祖承圖錄

始祖曇無德尊者
  毱多弟子。四分律主。南山所宗。

二祖曇摩迦羅尊者
  本西竺僧。始依四分。為人受戒。

三祖北臺法聰律師
  本學僧祇。因考受體。首傳四分。

四祖雲中道覆律師
  聰之弟子。最初撰疑。科釋四分。

五祖大覺慧光律師
  從覆受律。撰疏十卷。廣開戶牗。

六祖高齊道雲律師
  承稟光師。亦撰鈔疏。判釋廣文。

七祖河北道洪律師
  承稟雲師。亦有律疏。未詳卷軸。

八祖弘福智首律師
  洪師弟子。疏二十卷。通貫群宗。

九祖南山澄照律師
  承稟首師。廣有著撰。見行于世。

  律宗祖承。燦然布于群紀。往世宗匠。未深考覈。而卒意取捨。有所異同。從其門者。各親師授。是非異論。不能一揆。致使晚進輩。踟蹰於兩楹間。莫知其所嚮。予病之非一日矣。苟默默無所辨正。而稱其裔葉。能無忝乎。此圖錄於是乎作也。
  第一評古得失。普寧律師(法明)。始立五祖。一波離。二法正。三覺明。四智首。五南山。霅溪法師(仁岳)。次立十祖。一波離。二法正。三覺明。四法聰。五道覆。六慧光。七道雲。八道洪。九智首。十南山。又云。若取苗裔。須立十師。若取功德。應立七祖。除光.雲.洪三師。靈源法師(守仁)。次立七祖。一波離。二法正。三覺明。四法聰。五智首。六南山。七增輝記主。天台律師(允堪)。亦立七祖。一波離。二法正。三曇諦。四覺明。五法聰。六智首。七南山(已上引列諸家。自下歷考得失)。霅溪.靈源本經論之師。既非學宗。後絕遵奉。唯普寧.天台二家抗行于世。甞考諸說。俱所未安。故歷辨之。庶無封滯耳。如四師並以波離為始祖。其所不可者三焉。且波離結集誦律。即今僧祇根本部也。四分一宗。雖從彼出。然派分已後。本枝競行。彼此相望。號為異部。序不云乎。曇無德部。鈔者所宗。安有結集彼部之人。而預此宗之祖。此謂非今所宗。一不可也。又波離雖有結集之功。不在傳法之數。況曇無德師本承毱多。毱多已上至于迦葉。師承頗異。安可混同。又案南山內典錄云。波離以律藏付弟子陀寫俱。俱付須俱。須俱付悉伽婆。婆付目揵連子帝須。須付旃陀跋闍。中間不顯名氏。乃至付僧伽跋羅。是則波離別分一枝。專弘上座一律。安得橫以法正繼其後乎。若謂佛世多所疑問者。律中阿難.身子請決尤多。況身子請佛制戒。為發起之端。其功益大。何不為祖。若謂律序初標波離為首者。此乃部主將與集律。祈本眾聖。以為證信。而波離結集當眾之長。故言為首耳。苟泥此文。必立為祖。則餘身證者五百之眾。同是所祈。皆應為祖。豈特波離乎。此謂不係傳襲。二不可也。又歷觀西天付法藏傳此土經論之家。未見取結集者為祖。必如所立。亦應經宗例。以阿難為祖邪。此無此例。三不可也。又諸家並立覺明者。且覺明止是翻譯廣文。亦非傳法。又此附餘宗。亦無此例。況安清.童壽.法顯.玄弉等傳譯功高。亦應彼宗推之為祖。靈源仁師立增輝者。意以天台荊谿為例。然天台筆記前代無聞。自操染成章。一家宗奉。況荊谿之嗣天台。非唯記述。當大唐之世南北性相大振于時。天台之教遏絕墜地。荊谿禪師辭而闢之。贊而述之。其道由是牽復。其教所以中興。後學尊之為祖。不亦宜乎。今增輝者前代五十餘家。後世改作猶將數本。當今學者傳授幾希。矧又律宗南山之後。天下同風。曾無建立興復之功。輙廁宗祀。是可得乎。又天台堪師立曇諦者。謂始翻羯磨即四分。先蠶先農之人。且曇諦之前已有僧鎧。羯磨非諦始翻。況行受戒。功在法時。曇諦但是翻文而已。故法時傳云請胡僧出羯磨耳。既而始翻。由鎧行受。因時先蠶先農。其義安在。況非傳授。復無類例。安足為祖。請觀諸師所立。俱非允當。必欲強祀。所謂非其鬼而祭之。無乃諂乎(已上斥其妄立。自下責其遺漏)。自漢明之世。佛教創傳。至曹魏之初。未聞戒法。及行齋懺。事同祠祀。至嘉平年有西域僧曇摩迦羅。依法正部行千人受戒。改先妄習。始立僧儀。逮今千載之間。天下釋子莫不皆受其賜。論其功不在諸師之下。況祖師事鈔.兩疏.內典錄等。累稱其德。而古今學者一槩遺之。豈非戴天履地。而不知其高厚乎。或曰。事鈔.戒疏並序法時曇諦。為此方戒律之先。今則取時除諦。其故何邪。對曰。凡預祖例。不出兩端。一者本乎相承。二乃尊其功德。時則依宗行受。備具二能。諦則循古翻文。未全一德。然則祖師所敘。名有其由。鈔.疏則昭示教源。故兼明曇諦。業疏則正推本受。而獨美法時。豈敢任情。葢存典據故也。
  第二申今去留。夫致必有宗。學必有承。教非宗則其學無所歸。學不承則其教無所自。南山律師宗於四分。承於智首。首承洪。洪承雲。雲承光。光承覆。覆承聰。聰則初傳四分。因考本受。即承於時。時則創行受法。專依四分。即承於正。若乃遠推本始。則法正承毱多。多承和修。修承阿難。難承迦葉。葉承我佛。是則金口祖承一十四世。今以四分開宗為始。斷自法正而下。至于南山。躡跡傳通九人。而聰首南山。覆.光.雲.洪則獨取霅溪。至於推部主為始祖。立法時為二祖。則前代闕如。始見今錄耳。或曰。法時自出僧祇戒心。那為此宗之祖。對曰。今家唯取受體。不論傳譯。又曰。然則受依四分。那出彼宗戒本乎。對曰。大士弘闡非凡。所籌事在濫觴。化存由漸。且如騰蘭至漢。士庶雲從。雖削染成儀。而歸戒不舉。此豈暗於教相。有所不行。直欲示其所遺。推功於後。迦羅翻戒其事例然(已上敘立。自下引證)。儒宗七廟。並以祖考已上。父子相因。以存享祀。其例一也。禪宗六祖第付衣盂。其例二也。天台九祖。相傳心觀。其例三也。以至西竺二十四祖。繼世傳持。師資迭授。其例四也。諸經律論次列七佛。雖取空劫已前三佛足成其數。亦將表示法道相承有由。其例五也。請詳諸例。足為明據。獨此律宗。浪引結集翻傳之師。間絕紊亂。可謂逐流迷源。尋枝忘本。以故出沒互見得失相形。終南已來五百餘年。宗祖差訛。傳持失緒。考其所學。可謂知本乎(已上舉例證。自下引文證)。然祖承之所出。備見南山教部。而非私說。今第而引之。戒疏序云。四分肇興。祖習綿遠。正法初百。便列其宗。斯人博考三機。殷鑒兩典。包括權實。統收名理。集結斯藏。通被時實。據此以法正開宗。尊為始祖明矣。業疏云。此方赤縣曹魏已前。並不受具。至嘉平年。法時沙門依法正部。行羯磨法。十人受戒。又云。神州一統。約受並誦四分之文。據此法時遠承法正。立為第二祖也(行事鈔.戒疏.內典錄文亦同此)續高僧傳論云。四分一律。雖翻在姚秦。而創敷元魏。是由赤髭論主初乃誦傳。未展談授。尋還西域。此方學侶竟絕維持。邇及聰覆。方開學肆等。相傳云。法聰本習僧祇。因考受體。首傳四分。據此聰師遠承法時。故為第三祖也。又論云。自初開律。師號法聰。元魏孝文北臺揚緒。口以傳授。時所榮之沙門道覆。即紹聰緒。纘疏六卷。但是長科。至於義舉。未聞于世。據此覆師親承法聰。即為第四祖也。傳云。慧光從佛陀禪師出家。陀曰。此沙彌非常人。若受大戒。宜先聽律。律是慧基。非智不奉。若初依經論。必輕戒網。邪見滅法。障道之源。由是依覆師。通四分等。據此光師承覆。故為第五祖也。傳云。道雲早依師稟。奉光遺令。專弘律部。造疏九卷。為眾所先。成匠極多。流衍彌遠。加以威容嚴肅。動止有儀。談吐慈和。言行相撿。據此雲師承光。故為第六祖也(附光師傳)。傳云。道洪據相州。紹通雲胤。容止沈正。宣解有儀。學門七百。諸經論士。將欲導世。皆停洪講席。觀其風略。採為軌躅。據此洪師承雲。故為第七祖也(附洪遵傳)。傳云。智首二十有二。方稟大戒。預於古佛塔前。請祈顯證。蒙降佛摩頂。身心安泰。方知感戒。及尋律部。多會其文。明若夙知。後聽道洪律席。同侶七百。鋒頴如林。至於尋文比義。首言逈拔。及玄思厲勇。通冠羣宗。剛正嚴明。莫尚於首矣。據此首師承洪。故為第八祖也(上至聰師。並出續高僧傳。即祖師所撰文。見大藏)。輕重儀云。先所宗承首律師者。孤情絕照。映古奪今。鈔疏山積。學徒雲踊。齊流五部之輝。通開眾見之表。事鈔序云。學有所承。承必知本。據此南山承首。故為第九祖也。厥後文綱已下。師徒傳講至于今多矣。然考其功業。不足亞於前修。故所不論也。上據從本至末。順而列之。故以法正為初。南山繼後。葢俲儒家立廟之式。若約從親至疎。逆而推之。則應南山為始。法正為終。例準戒疏云。至後彌勒佛興。即以尸葉為七祖也。今日從眾。略如上明。或所未安。以俟來哲。
  元豐四年九月十五日 餘杭郡沙門元照錄

  南山律師撰集錄

宗承律藏部。二十一件。合三十七卷(支開有五十九卷)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三卷
  內典錄題云。行事刪補律儀武德九年製。貞觀四年重修。或云。八年。或為六卷。今分十二卷。並後人支開。然非本數。有云祖師自分者。非也。見行。

四分律拾毗尼義鈔三卷
  有本題云。拾毗尼要。貞觀元年製。後流新羅。此方絕本。至大中四年。彼國附還。元有三卷。今始獲上中二卷。未見下卷。近人分中為下。且成上數。失其本矣。今以兩卷。開為四卷。見行。

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二卷
  貞觀八年出。二十一年重修。本一卷。後分三卷。見大藏。

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四卷
  貞觀九年撰。二十二年重修。本二卷。後增為四卷。今分為八卷。見行。

四分律含註戒本二卷
  貞觀八年出。永徽二年重修。本一卷。後為二卷。今分三卷。見行。

四分律含註戒本疏四卷
  貞觀八年製。永徽二年重修。本三卷。後為四卷。今分八卷。見行。

四分律刪定僧戒本一卷
  貞觀二十一年仲冬出。刪定文詞。備世誦習。今時盛行。

四分律比丘尼鈔三卷
  諸錄不出。今準後流通。題云。貞觀十九年撰。今分六卷。見行。

四分律註比丘尼戒本二卷
  貞觀中出。本一卷。後為二卷。未見。

四分律刪定尼戒本一卷
  永徽二年出。見行。

量處輕重儀一卷
  有云。處量輕重儀。貞觀十一年製。乾封二年重修。見行。

釋門章服儀一卷
  顯慶四年製。此年重修。見行。

護三寶物儀二卷
  未見。

律相感通傳一卷
  乾封二年製。見行。

教誡新學比丘行護律儀一卷
  貞觀八年製。永徽元年重修。見行。

釋門集僧軌度圖經一卷
  武德七年製。見行。

關中創立戒壇圖經一卷
  乾封二年製。見行。

淨厨誥一卷
  乾封二年製。見行。

護僧物制一卷
  或但云僧制。顯慶四年製。見行。

淨心誡觀一卷
  雖非專律部。然本被學宗。故於此列。見行。

教俗士設齋儀一卷
  顯慶四年製。未見。
  諸方或立教藏。更寫大律一部六十卷。置於首。
弘贊經論部。七件。合六十四卷。
妙法蓮華經苑三十卷
  未見。

妙法蓮華經音義一卷
  未見。有經論家。指南山音義是也。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一卷
  見經首。

眾經律論音義敘致一卷
  未見。

諸經要集二十卷
  今藏中題云。玄惲撰。隨凾音云。道世撰。又云。道集.道譯等。皆誤也。今據卷首。祖師自序云。甞於顯慶中。讀一切經。隨情逐要。人堪行者。善惡業報。條出于此。述篇三十。勒成兩帙。冀道俗依行等。則驗非他撰明矣。見大藏。

大唐內典錄十卷
  麟德元年甲子。於西明寺撰。見大藏。

註時非時經一卷
  未見。
護法住持部。十五件。合七十六卷。
廣弘明集三十卷
  見大藏。

結集正教住持遺法儀六卷
  杭州祥符賢聖藏有本。

集古今佛道論衡三卷
  開光錄云。前三卷龍朔元年撰。第四卷麟德元年撰。故或為四卷。見大藏。

東夏三寶感通錄三卷
  麟德元年六月於清官精舍集。亦云集神州三寶感通錄。見大藏。

釋門護法儀一卷
  未見。

護法住持儀一卷
  未見。

佛法東漸圖贊二卷
  顯慶五年製。或云化佛。未見。

佛教東漸化跡一卷
  顯慶五年夏中製。未見。

聖跡見在圖贊一卷
  名出內典錄。未見。

住法圖贊一卷
  顯慶五年製。後分二卷。見行。

釋迦略譜二卷
  麟德二年九月十八日。於西明寺撰。或云釋氏譜。或無略字。或云一卷。見大藏。

釋迦法誌四卷
  永徽元年撰。或云二卷。見大藏。

感應圖錄一卷
  未見。

感通記十卷
  未見。

付囑儀十卷
  宋僧傳云。從天人口傳偈頌。號付囑儀。未見。
禮敬行儀部。四件。合六卷。
釋門正行懺悔儀三卷
  永徽二年季夏製。未見。有指方等懺者恐是。

六時禮佛懺悔儀一卷
  或云六時禮文。顯慶四年製。見行。

集佛經六時行道儀一卷
  見行。

釋門歸敬儀一卷
  龍朔元年撰。見行。
圖傳雜錄部。十四件合八十四卷。
續高僧傳三十卷
  或三十二卷。見大藏。

後集高僧傳十卷
  開元錄云。尋本未獲。

高僧傳音義一卷
  未見。

高僧傳鈔一卷
  一云要錄。或云二卷。未見。

祗桓寺圖二卷
  乾封二年製。未見。

圖經一卷
  乾封二年製。未見。舊連書於上。故省祗桓二字。

終南山靈感傳二卷
  乾封二年。於靈感寺撰。見行。

[褒-保+公]法師別傳一卷
  未見。

廬山遠大師文集十一卷
  或云十卷。未見。

支道林集十卷
  未見。

南山文集十卷
  未見。

西明寺錄三卷
  顯慶四年製。未見。

初撰西明寺記一卷
  顯慶四年製。未見。

終南山化感寺制一卷
  乾封二年製。未見。
  已上五類。總五十七件。計二百六十七卷。若約小卷。則二百九十卷。又諸家目錄互出不同。內典錄列十八部一百十四卷。開元錄列八部八十一卷。見今藏錄列九部一百四卷。且據見者。如上所錄。餘俟後來續之。
  佛教流及此土。自後漢至曹魏僅二百載。從其化者。但剪落殊俗而已。歸戒則未甞稟焉。至嘉平中。曇摩迦羅者至。自西梵闡化京洛。始依法正學宗。立十僧受戒。仍出僧祗戒心。用輔隨行。祖師所謂東夏戒律之先者是也。逮至姚秦。首譯十誦。以夫真教濫觴。源流未辨。攝修之侶於即承用。是則納體從乎四分。戒本誦彼僧祗。隨行宗於十誦。宗部之亂。由茲始矣。爾後四分.僧祗.五分三律繼翻。有以先出戒本。詮相允符。故僧祗一部。獨盛當世。降及元魏。聰師探源究本。尅體辨行。遂輟舊所習。首講四分。道覆而下。章疏出焉。已來傳習之英。遞代不乏。然猶羣部乖競。假實爭驅。化制兩宗。混而未判。首師披釋宗緒。雖分而行事謀猷。亦未甚詳備。逮于。
  南山律師出於隋唐間。博究羣宗。獨權戒學。稽極聖之洪範。追法密之遺蹤。顧眄乎舊章。哀矜乎後學。由是著撰興焉。大抵得意在乎行事。故首述事鈔。統四藏.括兩乘。區別異部。搜駮眾說。實維持之宏綱。發趣之夷經也。其次拾義鈔者。拾毗尼之祕要。戒業疏者。展止作之毛目。故得受隨體相。持犯重輕。眾別儀軌。治心理身。日用之行盡矣。故凡預吾門者。其所習雖異。而日蒙其賜。無得而稱。豈非數仞之墻。得其門者寡矣。天時之雨。物無謝於天乎。自是九代諸師之作。蔑如無聞。歿後數百年間。霈然莫禦。非四依大士垂示像季者。其孰能至於此哉。自外鈔.註.傳錄.儀集.圖紀。或發明己宗。或贊述經論。卷帙繁富。不可遽數。但地之相遠。歲之相後。況經會昌之孽。五代之亂。諸宗典籍率為煨燼。故祖師之訓。亡逸過半矣。且夫教者所以辨其道。文者所以持其教。文或墜則教不存。教不存則道不明。故文之於世。是可廢耶。是以在昔尊道輔教之士。患斯文之將喪。甞攬諸名。題集為別錄。使來者得其名而獲其本。其所列亦已博矣。但搜括未詳。時代差誤。布厝紊雜。不足披撿。今以內典.開元等錄及戒疏.後序諸文。批誌看詳對會重纂一本。各從其類。節為五科。以其遠惡清身行根道本者。莫大乎戒律。故有初也。窮神蕩累。莫深乎經論。故有次也。持危禦侮。必在乎弘護。故有三也。克勤自進。必假乎軏度。故有四也。勝迹光遠。必藉乎傳錄。故有五也。至於卷數之開合。年曆之前後。若見行.若遺逸。或編入大藏。或標題不同。悉備見于註。仍不媿蹇陋。輒繫序于後。庶覽者識吾宗之大略焉。
  時皇宋元豐改號之歲後安居日餘杭郡沙門釋元照重錄

  芝苑遺編卷之下(終)

  貞和三年(丁亥)大蔟五日前泉涌老比丘淳朴於竹園軒看讀挍訂之次卒點旁訓云今寬文九年孟秋下旬更挍潤色之以壽梓流世矣欲繼法燈而永照迷闇濟羣生而遠沾妙道忝浴祖恩欽擬報答云。
  止止堂老乞士(中)訥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