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嗨网首页>书籍在线阅读

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华严宗

  作者: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  宋师会
选择背景色: 黄橙 洋红 淡粉 水蓝 草绿 白色 选择字体: 宋体 黑体 微软雅黑 楷体 选择字体大小: 恢复默认

續藏經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復古記
 宋 師會.善熹述
  華嚴五教章復古記刊行凡例

  就五教章有唐本及和本異也然今此記箋解唐本是故以道亭義苑所載之章文用合記文。  教章之列次以和本中卷為唐本下卷而亦自二乘迴心以下即冠於編首涉獵此書者預辨其差也。  教章及記先以見別行恐學者倦於周覽今以科安列章上以記貼附章下則文義章段自燦然焉。  教章之訓點明慧上人高弟喜海大德所加也審如彼跋。  此記諸本校正酌量衍文錯簡仍或有之偶游高山蘭若閱隆辨點寫本最為精詳故今依從彼本。  記本三卷今分為六卷因以六相字顯示其序次矣。
  寬文九祀龍集己酉春三月日洛西五臺山般若寺沙門普入謹識

復古記序

  先師可堂和尚自幼留心華嚴教章殆忘寢食間有文義未通孜孜研究必求至當之說而後已雖心勦形瘵未始暫輟師於孔目章尤所精通頃寓菩提寺欽師房一日凌晨開卷豁然若有所得欽見師神采異常驚問莫得上人法否師具道所以然欽合掌稱讚且勉師以所見著述可以發明圓頓之旨師游謝未遑又知作者之難不敢卒易師年六十有五始述此記至斷惑分齊未竟功奄然歸寂矣臨終祝曰汝當為吾畢之善熹自媿晚進不敢輙繼前作逮今侵尋莫景適與先師示寂之歲相符切恐風燭難期一旦變滅有負遺訓於是不揆拙惡輙以平昔所聞於師者續其末編共成三卷然以拙工代大匠斵其能血指汙顏之誚乎先師專用古義訓釋因以復古命焉。
  紹凞壬子孟秋一日門人嗣教比丘善熹謹書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復古記卷第一(之上)

    玉峯沙門 師會 述
  【科】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一題之中能所兩重初者章是能詮上皆所詮謂以玄言妙語開釋顯章一乘因果分齊也二者華嚴是能詮次六字是所詮謂無盡教海詮示一乘因果二大甚深分齊今章顯明茲義從詮就旨以立章題全取他名有財釋也經題之義備乎大疏無盡部類今將略出然圓教微言必窮法界既盡如來辨力各遍虗空毛端剎海盡未來際頓說常說若斯之教豈可限其部帙今准經文自狹之寬拆為十類一略本經二下本經三中本經四上本經五普眼經六同說經七異說經八主伴經九眷屬經十圓滿經解云然上諸經皆各詮顯一乘教義分齊若以同別開判者前八別教以雖互為主伴皆是無盡法海故第九一經義當同教以隨一方逐機少說但為方便非主經故是故下同教中始自一乘二三乘等並列餘經皆是第九眷屬經攝良由是方便故末不離本是依本而成故應法界故入一乘攝是故同教亦三亦一也第十經者總融諸本為一圓融無邊教輪謂以圓教攝前諸教一一同圓一切三乘等法本來是彼一乘法故海中百川無非海也唯是圓別或於圓中開前同別當知吾家所宗圓頓該盡如來難思教海總曰華嚴通顯一乘教義二大分齊故立斯題餘諸異名作者一時略舉耳。
  【科】京大薦福寺沙門 法藏 述
  【科】今將開釋迦如來海印三昧一乘教義。
  如來者即十身如來也海印者即斯經所依定也以一乘同別要依海印定起不同三乘依法住智說故標海印以定其宗然此三昧從喻受名良以如來證圓智滿墮果海時所起無方大用略說十大三昧此門正當依體起用遂起無盡身雲遍於時處頓演此經故曰所依是所證得故無出入之相廣如賢首品釋梵語三昧此云正受或云等持正思惟等一乘者即不二摩訶衍法也龍樹曰大本華嚴契經所說圓圓海也或稱一味大乘太一曰性起樹藏內莊一乘外嚴三乘及小乘等有一覺門向菩提樹下唯有因果二位佛及普賢二人開見為可化眾生張大教綱等是即圓融理智普別行等而為其體而言一者謂不一名一謂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非一切一亦非一一切諸法互相涉入事事無礙相入相即無不鎔融同一法界皆如此故總一切法都是一乘方稱經宗故圭山曰統收不異謂之一運載含融謂之乘謂教理行果皆有運載義故總名一乘無一一法非此乘攝故不無他名一不二名一等也教義如下釋。
  【科】略作十門。
  建立一乘第一  教義攝益第二  古今立教第三  分教開宗第四  乘教開合第五  教起前後第六  決擇其意第七  施設異相第八  所詮差別第九  義理分齊第十
  【科】初明建立一乘者。
  言初明建立一乘者謂吾祖以大手顯筆章此道以示後昆首辨斯義故曰初明言建立者孔目曰一乘法義佛及普賢願行建立有情眾生依而住持三乘法義眾生業行建立佛菩薩等依而住持故經云毗盧遮那佛願力周法界一切國土中恒轉無上輪等有人云吾祖建立者非也且佛及普賢等所證之道却俟祖師而建立哉。
  【科】此一乘教義分齊開為二門一別教二同教。
  然此一乘者即緣起自體無盡普法也言教義者即下因果二大也古有多說有云能詮之教為因分所詮之義為果分吾祖曰此說甚踈鎮國又云令乖文旨及乎崇觀已來釋通此章疏記之家駕說之流復宗此解今不免失舉以正之孔目釋曰因分者是教大果分者是義大所以約果說義大者為果是所尅之位義大是所證之法義位相似故約之以顯所以約因明教大者因是能生之位教是能目方便義位相似故約顯之教證二分德量非小故名為大證分絕言是發趣者究竟所歸故名為義遠公亦取言教吾祖黜之清涼曰後解不取能詮者意云如經七偈亦明義大豈無能詮正應用所以甚深故名之為義可寄言說故稱之為說一乘體性不離此二言分齊者因門果門攝法無遺唯普賢智方窮其底包大虗越法界無盡復無盡非筭數譬喻能盡故稱分齊是故文中顯此教義越三乘超權漸逈異餘宗包括一切玄妙難思也開為二門者難思普法超情離見啟二門以示之故曰緣起理實用二門取會一別教二同教此即智論共不共也故要問云一乘教義分齊云何答一乘教有二種一共教二不共教圓教一乘所明諸義文文句句皆具一切此是不共教如華嚴說又曰華嚴一部是一乘不共教清涼曰別即不共不共頓實故又曰逈異餘教又曰不共三乘二乘故孔目云一乘之法對機以明別非謂自相而可別隨機論別相別別具十所以說十者欲顯無量故即圓融普法敻絕迴異故名別也二同教者要問曰二共教則小乘教名字雖同意皆別異如諸大乘經中廣說是故下同教中始於一乘至無量乘並列其中總出餘經故曰餘經是共教一乘三乘小乘共依故又孔目云同教門者則與三乘義同但由智迴向故入一乘攝故論及問答乃云共教又共者同也諸祖乃言同教濫觴於智論廣布於吾宗諸文同別皆自此始胸談臆說無足尚者備如同教問答中辨隨文釋處將略出之。
  【科】初中二一性海果分當是不可說義何以故不與教相應故則十佛自境界也。
  初中者別教中因果二分也何以弁此二者雲華言一乘緣起自在法界不過自體因之與果故須弁也性海果分者謂自體究竟寂滅圓果也是不可說義者謂圓果絕於說相所以不可以言說而弁也何以故徵有何所以而不可說不與教相應故既不相應故不可形諸言也論曰是法極妙甚深獨尊離機根故離教說故形於彼佛其德勝故大本華嚴契經中作如是說其圓圓海德諸佛勝故其一切佛不能成就圓圓海劣故菩薩二乘一切異生亦復如是性德圓滿海是焉則十佛自境界者雲花曰十佛境界一即一切謂十佛世界海乃離世間品明十佛義謂無著佛願佛等是也四教三乘皆無此也故說至果全無。
  【科】故地論云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者是也。
  地論等者清涼曰直望論意即指義大為果分故不可說教大為因分是則可說探玄曰此二大義略作四門一定名二弁相三明可說不可說四釋文初中所詮故所以故名之為義深故廣故名之為大謂義即大故名為義大表義故顯境故名之為說因於此說得彼義故教從所詮亦名為大此即大之說故名為說大此釋名也下弁相云此十地中宗要有六一所依果海如大虗空二地智所證十重法界如空中所盡之處三根本地智能證法界如能依盡相四諸地後得隨事起行悲智不住等五諸地加行所起解行為趣地方便六寄法顯成諸地差別即十善禪支等前三合為義大後三合為說大此上二大體相也彼釋地品故將究竟圓果合彼地中始智為義大也清涼疏主曰更以義求略有二種一唯就十地以明以證智為果分方便寄法等並為因分二約究竟佛果對普賢因為二分今當後義孔目與今章亦取自體寂滅圓果為義大普賢圓因為說大皆本地論故今引也探玄復明可說不可說義教義二大各有三義可說三義不可說義中一約果海可以總標令人知有名為可說不可指斥示人名不可說等具出如彼。
  【科】二是緣起因分即普賢境界也。
  二緣起因分者謂方便緣修體窮位滿即普賢是也今約教就自體相寄緣弁起故云緣起在因門顯故云境界然其教大有其三種一因成就大謂慈悲願力為起行本故名為因二因漸成就大謂聞思慧等為出世智因起之不頓故名為漸三教說修成就大謂即修慧真修契實如於正證可寄言詮故名教說教說二字正揀義大非如果分不可說故諸地之內皆有此三若約見聞即不得分教義二大若約普賢解行證義即說有其教義二大若將見聞對普賢證亦得可言見聞是教大證義是義大也。
  【科】此二無二全體遍收其猶波水思之可見。
  二祖皆用此一科名以說即無說無說即說無二俱融故又不可說不異於可說以真理普遍故可說不異不可說以緣修無性故經文雖說一分義亦不少論云如實滿足攝取故故云全體遍收其猶即波之水全波即水之波全水也。
  【科】就普賢門復作二門一分相門二該攝門。
  就普等者雖始起於妙德圓滿在於稱周故隱文殊獨言普賢也所以作二門者分相以彰權實該攝正示無他含萬流而為其廣落群峯特現其高巍乎洋哉可謂逈異餘宗統收不異也。
  【科】分相門者。
  分相門者分別三一教相差別也。
  此即別教一乘別於三乘。
  別教一乘別於三乘者至相曰依法華經約界分體相方便究竟不同故探玄云或開為二謂一乘三乘前諸教中雖有存三泯二不同然皆通三乘趣入故名三乘教後一直顯本法不通二乘故唯是一清涼曰或唯後一是不共一乘智論指此以為不共大品等經共二乘說故亦順四乘下章曰後一即別教一乘中間三教或總為一謂一三乘教也以此皆為三人所得故亦名稱法本教逐機末教或名究竟乘方便乘然於五教有乎二說一諸教為三乘後一為一乘略如前引廣如孔目問答搜探二玄諸雜章等二者以始小為三乘後三為一乘此如華嚴圓覺疏鈔等所以爾者前代諸德但於教門顯權實不同方便正乘有異尊顯華嚴頓圓究竟唯有此法有極果證離此普法無有得成佛者諸有所作皆為方便故唯後一為圓極一乘前之四教皆是隨宜少說縱說如來藏真常功德實不兼權方便安立總屬三乘貞觀以來奘師西歸基師承襲以五性三乘為實一乘一性為權其說翳於一乘其道盛行中國起信等疏以言教具闕等門辭而闢之遂明一乘一性為實三乘五性為權終頓二教皆談一性是以判入一乘清涼承其後圭峯繼其踵故說後三為一前二為三今章乃抄錄雲花之遺言勒成文體故以前諸教屬三皆名方便昔人不閑孔目問答搜探二玄失於章旨以惑後賢耳。
  【科】如法華中宅內所指門外三車誘引諸子令得出者是三乘教也界外露地所授牛車是一乘教也。
  如法華等者文處可見用教分齊云今依七種教證華嚴經文義分齊一經謂法華勝鬘瓔珞本業梵網入如來境界不思議經等二論謂十地論攝論瑜伽雜集如實論等三疏四章五鈔六問答七雜孔目文義相符具可引也。
  【科】然此一乘三乘差別諸聖教中略有十說。
  問祖曰具錄和尚微言妙旨勒成義記且孔目等但隨所立略引教證今何廣開義門衍引經論答上古但有性空二宗共談平等一味聞而易信故不俟證基弉諸師執三為實不信有一確乎難迴故須具引覺鈔云大乘與一乘異者法相宗中學人多不信之故華嚴藏和尚製五教義分齊文中料簡大乘一乘有十義差別都引二十餘部經論證之故知學識寡淺者難免謗法是故圭峯作此指示不言為此而作章獨揀相宗不揀終頓也有謂圭峯述吾祖製文之意者不亦謬乎且佛陀光繼踵諸德共尊華嚴廣有述作豈亦為彼相學者哉。
  【科】一權實差別。
  一權實差別者此約究竟方便以明權實方便者權施方便也即法華經開方便門也於五教中後一為究竟乘亦名本教亦名正乘前之四教為方便乘亦名末教方便故權究竟故實問終教亦名實教頓亦名實何以為權答以實體不足故不說一切皆有佛知見故故屬三乘縱談一乘一性但有理性因車而無果性果車今章約果故說皆空並為方便車須捨方便而趣正乘然後成佛故非究竟而是權也問清涼曰有實不滯方便故不會之何謂趣正乘是方便耶答曰祖師但云不滯方便不言不是方便雖不俟會根熟而自歸譬如寄宿旅亭雖不遣而自往矣清涼曰謂昔日雖有大乘亦說如來藏性涅槃法身真常之理未曾顯說一切眾生皆悉具有如來知見唯為一事出現於世不為於餘則一乘三乘昔權今實於理照著故叡公云至如般若諸經深無不極故道者以之而歸大無不包故乘者以之而運然其大略皆以適化為本應勸之門不得不以善權為用權之為化悟物雖弘於實體不足皆屬法華固其宜矣其宜則昔有實總屬三車皆為方便也。
  以三中牛車亦同羊鹿權引諸子務令得出是故臨門三車俱是開方便門四衢道中別授大白牛車方為示真實相。
  以三中等者相宗不信三外有一以門外牛車混於露地二牛不辨故今判云三中牛車同於羊鹿俱屬方便門也露地大車為真實相孔目云別教者三界外別索大牛之車故也。
  【科】若彼三中牛車亦是實者長者宅內引諸子時指彼牛車只在門外此應亦出即得見車如何出竟至本所指車所住處而不得故後更索耶。
  若彼等者鎮國曰羊鹿是虗指出門不上車牛車若是實出門即合上今諸子皆索明知三皆虗指昔指三乘俱在界外二乘出三界無有真實證菩薩出三界豈有真實證俱無實證名不上車明知三乘皆是權設。
  亦不可說界外索車但是二乘以經不說彼求牛車人出門即得彼牛車故又不說彼索先許車唯二乘故。
  亦不可等者恐彼救云但是迴心二乘出竟索車故云經不說等既不得車明皆無體以無可得故長者虗指三車實無盡無生智是二乘車體丈六淺智是牛車體二乘之智既非真實丈六淺智豈有實耶故知同索。
  【科】是故經中諸子得出至露地已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以此得知三車同索。
  諸子既索牛車明同無體故牒索耳索車是喻約法云何古有多釋略要有二一者機索二者口索言機索者三乘之人以佛教門出三界苦謂為究竟不解索車已被陶練一乘機發機宜叩聖義言索耳佛知機熟靈山集會為說法華一極之旨即是各賜諸子等一大車二口索者已集靈山三乘三根皆悉啟言求法求記即是索車為說與記令其修證即是等賜彌勒序品陳四眾疑徵佛定因已是索義文殊云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已許等賜方便品初云告諸聲聞眾及求緣覺乘我令脫苦縛逮得涅槃者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處處着引之令得出已是開權又云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即是顯實開權顯實已是略賜亦是許與身子三請法說索車譬喻品初騰疑白佛請說喻車踊出品中彌勒陳疑請說果車開示知見說佛壽量等即是等賜三根求記即是索車佛皆與記即是等賜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即是歎喜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皆是賜義故合喻云令諸子等日夜劫數常得遊戲與諸菩薩及聲聞眾乘是寶乘直至道場由是故知三乘皆索三乘皆賜。
  【科】此中三車約彼三乘所求果說。
  此中等者鎮國曰三乘之果非究竟故是故要須迴入一乘方有果證正是今章分相之意也首明義大是佛究竟果法也離普法外餘乘無成佛之義故演義曰前四因中則有至果全無又云約果則會三乘之因同歸一果故則知三乘無果故說三車虗指也。
  以是意所標趣故。
  以是意等者稟教造修志求果故。
  【科】問二乘各得小果何以界外更索耶。
  二乘志期羅漢既已出界各證小果理不應索今云何索。
  【科】答依小乘云有教有行果今依大乘云昔日但有言教無實行果故故云三車空無。
  阿含經等依彼自宗則云有所稟之教依以起行以行趣果得二涅槃今依法華了義大乘等經則云昔日但有善誘之空言不能如實修四無量故無實行所得非真故無實果故云三車空無也法華云以佛教門出三界苦故云但有言教且法華經者宗意在於一乘吾祖止有判屬漸教以約五時漸說故鎮國云華嚴之圓是頓中之圓法華之圓是漸中之圓漸頓之義二經則異圓教化法二經不殊今章與搜探孔目問答圓覺華嚴等疏盡皆判為同教一乘通教一乘等。
  【科】若望自宗並皆得果若不得者如何出世今言俱不得者以望一乘故是故以實映權則方便相盡故皆無得也。
  本求出界今既出已非不得也仍在所引之中故皆無得望一乘也映者隱也實現而權自隱矣方便隨宜巧便施設引歸一實一實既顯假相亡矣故云方便相盡。
  【科】為欲迴彼三人入一乘故是故大乘亦說迴也。
  為欲等者謂有義云昔既有實會二歸一義則明矣今謂隨機引導權設三乘三皆無體是故大乘亦說迴也。
  【科】若不爾者彼求牛車人既出界外不同凡夫非求羊鹿不同二乘未得露地大白牛車不同一乘若非三中大乘更是何色人也。
  若不等者已出三界固非凡夫退非二乘進非一乘求牛車者當知是彼大乘人也。
  【科】以至自位究竟處故後皆進入別教一乘。
  自位者三乘自所得位也究竟處修因所至之處也後皆進入果車住處既皆空無則當等賜大白牛車無盡普法是圓果故探玄云共教菩薩於彼教中多時長養深解窮徹行布教源即當得此普賢法界以離此普法更無餘路得成佛故故云入也。
  【科】問臨門三車為實不實耶。
  實不實者據自宗則得果望一乘則空無就彼三車為實不實。
  【科】答實不實。
  實不實答也。
  何以故。
  何以下釋所以。
  是方便故由是方便引子得出非不實由是方便引故非是實此二無二唯一相也。
  是方便故者總示由是方便引得出在三乘而非不實也由是方便引故望一乘而非是實也雖有二義而無二法故實不實唯一相也。
  【科】二教義差別。
  教者因大也義者果大也因果不同故言差別。
  以臨門牛車亦同羊鹿但有其名以望一乘俱是教故。
  界內具許三車出門不上牛車同索故云但有其名俱是教者望彼一乘但是因故果虗指故下文云三乘為教一乘為義故知差別。
  【科】是故經云以佛教門出三界苦。
  【科】亦不可說以佛教言但約二乘以經不簡故彼求牛人等尋教至義亦同二乘俱不得故。
  義如前釋。
  【科】三所期差別以彼一乘非是界內先許三是故界外四衢道中授諸子時皆云非本所望。
  以彼一乘四十餘年秘而不說故非界內所許三車直至法華方始開顯等賜大車故云四衢道中授時非望也四衢即諭界外如四達通衢不同火宅內也。
  【科】是故經云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非本所望【科】亦不可說非本所望但約二乘以經不簡故聖言無失故。
  一一作此遮者為彼宗固執不可迴故。
  【科】良以門內所許今皆無得露地牛車本非悕冀故今得之言非本所望也。
  【科】四德量差別謂宅內指外但云牛車不言餘德而露地所授七寶大車謂寶網鈴等無量眾寶而莊嚴等此則體具德也又彼但云牛不言餘相此云白牛肥壯大力其疾如風等用殊勝也又云多諸儐從而侍衛等行眷屬也。
  宅內等者但云羊鹿牛車不言餘德不同七寶大車寶等莊嚴也則彼三乘行用體德皆悉不具故與一乘差別二宗異也若爾豈彼無行解位地等耶孔目曰又諸三乘經論所明位地及差別次第法相等並約信解門中作如是說又曰行解亦入解門是故今章約行德勝用揀彼不具也。
  【科】此等異相並約同教一乘以明異耳。
  約同教者未顯無盡故非別教如善財見三千大千界塵數知識探玄判云同教者義同此也同者同前諸教三乘故名同也。
  【科】又彼三中牛車唯一以彼宗明一相方便無主伴故此則不爾主伴具足攝德無量是故經云我有如是七寶大車其數無量無量寶車非適一也此顯一乘無盡教義廣說如華嚴中。
  又彼等至相曰在一乘則圓明具德處三乘則一相孤門故知二乘宗不同今約之以弁一相方便者下文云隨機少說一相一寂一味等理非窮盡說孔目云三乘終教寂照照寂一相真如乃至有為無為等宗並不同義理各別則知終教三乘等乃一相方便耳今明無量寶車具足主伴故差別也此等祖文如稻麻竹葦不可固執適者往也之也非適所謂一也此顯示所宗法也華嚴者能詮教也古人有云法華一乘意兼兩勢等其言已錯或云於此可用其言亦錯也法華宗於會三義當同教非以無盡為宗但由經文具斯二義章中引成如七八二門皆同教也。
  【科】此約別教一乘以明異耳。
  上四皆約法華四乘義如初門辨。
  【科】五約寄位差別如本業經仁王經及地論梁攝論等皆以初二三地寄在世間四地至七地寄出世間八地已上寄出出世間於出世間中四地五地寄聲聞法六地寄緣覺法七地寄菩薩法八地以上寄一乘法。
  彼經論等則以四乘寄顯諸地不同今却約諸地顯諸乘有異。
  【科】若大乘即是一乘者七地即應是出出世又不應一乘在於八地是故當知法華中三乘之人為求三車出至門外者即三乘俱是出世自位究竟也即是此中四地以去至七地者是也四衢別授大白牛車者此在出世之上故是出出世一乘法即是此中八地以上一乘法也。
  【科】問若爾何故梁攝論云二乘善名出世從八地以上乃至佛地名出出世既不言三乘是出世如何作是說耶答既四五二地為聲聞第六地為緣覺八地已去為出出世彼第七地是何人耶是故當知彼云二乘善名出世即大小二乘也以聲聞緣覺俱名為小故二乘名通具如下說。
  二乘名通具如下說者如同教中也。
  【科】六付屬差別如法華經云於未來世若善男子善女人信如來智慧者當為演說此法華經使得聞知為令其人得佛智慧故若有眾生不信受者當於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則為報佛恩。
  於未下至得佛智慧囑一乘也若有下至示教利喜囑三乘也汝等下通示囑也。
  【科】解云餘深法者即是大乘非一乘故稱之為餘然非小乘是以稱深。
  餘者所未盡之謂也孔目所謂是隨一方化儀少說非無盡說者又如經云是有餘說非無上說故云即大乘稱為餘然非愚法故稱深也。
  【科】亦不可說以彼小乘為餘深法以法華中正破小乘豈可歎甚深耶。
  法華破小顯一故不可嘆甚深也。
  【科】是故當知法華別意正在一乘故作此付屬也。
  法華宗義是於一乘今雖二乘等付當知其意正在一乘也。
  【科】七根緣受者差別。
  根器機緣受行之者有所不同謂普別二機感普別二法各不同也。
  如此經性起品云佛子菩薩摩訶薩無量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修習道品善根未聞此經雖聞不信受持隨順是等猶為假名菩薩。
  【科】解云此明三乘菩薩根未熟故雖如是經爾許劫修行不信不聞此一乘經者是人也當知是前法華經內餘深法中示教利喜者是也以望一乘究竟法是故說彼以為假名若望自宗亦真實也此文意明華嚴是別教一乘不同彼也。
  言以為假名者章中明言望一故說為假名望彼自宗亦真實也探玄云假名菩薩者但依權教修行昧得一乘實行也非初地前地上若其如此則不能分二宗顯差別矣。
  【科】八難信易信差別。
  如此經賢首品云一切世界群生類尠有欲求聲聞乘求緣覺乘者轉復少求大乘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猶為易能信此法甚為難。
  舉三乘之信展轉猶難況於一乘明文照然權實有據。
  【科】解云以此品中正明信位終心即攝一切位及成佛等事既超三乘恐難信受故舉三乘對比決之。
  信位終心者即十信滿心勝進分上得一切位及佛地等故云成佛等事此是實成非變化成非三乘境界設有聞者必難信受至今有謂但名字觀行即耳非究竟即也經恐難信故以三乘對決顯二宗不同也問前明果德絕於說相云何十信終心即具佛果德用若十信同果德者即果德是可說之相何名不可說耶答因位弁果德者欲彰果德是不可說是故歎德文言菩薩在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也。
  【科】九約機顯理差別。
  如此經第九地初偈云若眾生下劣其心厭沒者示以聲聞道令出於眾苦若復有眾生諸根少明利樂於因緣法為說辟支佛若人根明利有大慈悲心饒益諸眾生為說菩薩道若有無上心決定樂大事為示於佛乘說無盡佛法。
  諦緣度等為三乘皆是一方化儀有限說也非是無盡佛法故云差別。
  【科】解云此明一乘法門主伴具足故云無盡佛法不同三乘一相一寂等法以此地中作大法師明說法儀軌是故開示一乘三乘文義差別。
  主伴具足等者如此經中一一結通一切時處皆說此法又一一法門皆說十者欲顯無盡故或名無盡修多羅海與彼三乘不同一相一寂即一事一理所謂三乘終教一相真如也而言等者孔目云并初教門染淨即空愚法小乘苦諦之教所詮實法有為無為等宗並不同義理各別也下文云若依三乘種性差別略有三說一約始教二約終教三約頓教今就彼終教以揀明知此章通揀諸教三乘無足疑者以此下示經意也。
  【科】十本末開合差別。
  如大乘同性經云所有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法諸佛法。
  所有下至諸佛法本末分異也諸佛法是本餘法是末故二宗差別也。
  【科】如是一切諸法皆悉流入毗盧遮那智藏大海。
  如是諸法是前二乘并菩薩法也皆悉流入者會前三乘之末歸遮那之本法也經文甚顯。
  【科】此文約本末分異仍會末歸本明一乘三乘差別理耳。
  本末分異前分四法也仍會末歸本即如是下會一切三乘法歸第四諸佛法也章語如揭日月而行也何其惑哉智藏大海即諸佛十地中第十名也。
  【科】此上十證足為龜鏡。
  龜者定吉凶鏡乃別妍媸以喻聖言能判二宗也。
  【科】其別教一乘所明行位因果等相與彼三乘教施設分齊全別不同廣在經文略如下辨縱無教證依彼義異尚須分宗況聖教雲披煥然溢目矣。
  所詮差別具明行位等相二宗分齊不同故云略如下辨尚須分宗者文中雖但云三一差別意兼小乘明有三宗一小乘宗二三乘宗三一乘宗然此三宗寄於五教則有二說一依此章并孔目等則以後為一乘宗中間三教為三乘宗初一為小乘宗探玄云謂小乘三乘一乘智論既將此經為不與二乘共故名為不共即是一乘大品等諸教為通三乘同觀得益故名為共即是三乘四阿含經不共菩薩即是小乘亦名不共依此三位梁論第八善成立有三種一立小乘二立三乘三立一乘下章云是故當知三宗各別理無疑也清涼亦曰或唯後一為不共也二依圓覺華嚴等疏初一為小乘宗次一為三乘宗後三為一乘宗今當前義至文更釋。
  【科】二駭攝門者。
  駭攝者若但明分相則唯彰權實不同義非絕待豈知一外無三獨一圓極今備駭諸權駭攝一切方盡圓融無礙之大宗也。
  【科】一切三乘等本來悉是彼一乘法。
  一切三乘本來是一乘良以三乘無體攬一成故則經云於一佛乘分別說三祖曰普法所成故既無自體全攬一成故本來是一浮石曰且約印像以明六相示一乘三乘主伴相成顯法分齊總相者義當圓教別相者義當三乘教如六相不即不離不一不異常在中道一乘三乘亦復如是主伴相資不即不離不一不異雖利益眾生而唯在中道主伴相成顯法如是昔說三乘派總為別今言即一攬別成總乃成普法也吾祖復曰一切即一者會別歸總故顯一甚深故一外無三方稱圓極也。
  【科】何以故。
  前曰三一不同何以復說悉是故徵也。
  【科】三乘望一乘有二門故謂不異不一也。
  由有二門故說別而復說即也。
  【科】初不異亦二一以三即一故不異二以一即三故不異。
  三一互即故云不異。
  【科】問若據初門三即一者未知彼三為存為壞若存如何唯一若壞彼三乘機更依何法而得進修。
  三即一而唯有一者且普別二機各得自法吾祖云若彼別機稱自根器但各見己所見聞自所聞皆不見他所見不聞他所聞若壞彼三如何進修若存彼三如何唯一進退不可故須問以通釋。
  【科】答有四句一由即一故不待壞二由即一故不礙存三由即一故無不壞四由即一故無可存由初二義三乘機得有所依由後二義三乘機得入一乘由四句俱即一故是故唯有一乘更無餘也。
  一由即一不待壞既即是一將待何壞二既已即一何礙其存三既其即一復何不壞四既其即一復何可存初二三存故得有所依後二三即是一無可存壞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故得入一乘也。
  【科】二以一乘即三明不異者隱顯四句反上思之是故唯有三乘更無一也此如下同教中辨。
  一乘即三而不異即下攬實成權門也隱顯反上者一由即三故不待隱二由即三故不礙顯三由即三故無不隱四由即三故無可顯由四句俱即三故唯有三乘更無一也此如下同教辨者非此門意故指如下即攬實成權也四句之中或唯三乘即三乘宗耳問何以不作問及結語耶答一乘隱顯者對別機小智說也以彼不見他所見不聞他所聞隱彼無盡法也故圓融本法法爾常然本無隱顯一異等普賢等機具獲十眼無所不見無所不聞吾祖又曰此普賢機見一切所見聞一切所聞皆盡盧遮那能化分齊故不可作此問結也。
  【科】二不一者此即一之三與上即三之一是非一門也。
  是非一門者普別二機所得不同也。
  【科】是則不壞不一而明不異。
  一異二門相即也。
  【科】又此中不一是上分相門此中不異是此駭攝門也。
  文處可見。
  【科】二同教者於中二初分諸乘後融本末。
  於中下分門至相曰同教者經云會三歸一故知同也即以臨門三車為開方便門界外別授大白牛車為示真實相也三乘一乘和合亦名迴三入一也是故具列諸乘普攝無量則亦三亦一是同教也問答所謂共教一乘三乘小乘共依故攝前諸教為方便故末不離本故是所流故為所目故應法界故法界義普故義總故是皆華嚴眷屬攝故若爾何以清凉但言同頓同實答彼疏以終頓亦說一性而立一乘破五性而泯一乘至終教中乃說一乘一性十條大義揀彼五性三乘合後三教為一性宗則後三合為一乘至義分齊開同別處將彼二教為同教後一為別教是故且同頓實至下地鈔云若同三乘亦收前四則當始小是知清凉亦同諸教總會諸教權以入一實也分諸乘者明統列方便總入正乘融本末者顯一理遍通權實無礙。
  【科】初中有六重。
  六重者顯全收也。
  【科】一明一乘於中有七。
  【科】初法相交參以明一乘謂如三乘中亦有說因陀羅網及微細等事而主伴不具或亦華藏世界而不說十或一乘中亦有三乘法相等謂如十眼中亦有五眼十通中亦有六通等而義理皆別此即一乘垂於三乘三乘參於一乘。
  此就二宗所有法相交互參雜成就機緣也三乘說因陀羅微細等即淨名芥納須彌也而主伴不具者一不即多也華藏世界者即梵網云蓮華藏世界也十眼中五眼等如十通品等而義理皆別者問答曰據義分量深淺寬狹並皆不同今舉義門有差別名字有同欲引三乘信樂故孔目云地經六決定義是其地體返不用十數目之十地不同是其地相翻用十數目之以此驗求知佛慈悲欲令易解將不滿數目體以滿數目相是佛別意也一乘居上故說於垂垂者自上而下三乘居下故曰參參者承也參承而上也。
  【科】是則兩宗交接連綴引接成根欲性令入別教一乘故也。
  二法所以參而垂者引彼別機入普法也根者一向發起聖道之根欲者樂欲性者種性也。
  【科】二約攝方便謂彼三乘等法總為一乘方便故皆名一乘。
  皆名一乘者即圓教攝四皆名圓也。
  【科】所以經云諸有所作皆為一大事故等也。
  即蓮經也。
  【科】三約所流辨謂三乘等悉從一乘流故。
  三乘從一流者即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也非海無以潛流非本無以垂末若無海為本不能流百川之末也經云譬如大海潛流四天下地有穿鑿者無不得水無有根本之法何有隨宜之說故探玄云將欲逐機漸施末教故宜最初先示本法是故初說此經後於鹿園等處漸說枝末小乘等法文殊問經云十八及本二皆從大乘出故知小乘之法從大乘所流出故皆名一乘也。
  【科】故經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等又經云毗尼者即大乘也。
  是菩薩道即一乘也又經下即勝鬘師子吼一乘經云毗尼者即大乘學大乘者即是佛乘也。
  【科】四約殊勝門即以三中大乘為一乘以望別教雖權實有異同是菩薩所乘故。
  即取三車之中求牛車人入一乘也孔目云大乘中乘小乘分別大乘即是一乘何以故大乘尊上即無盡故中乘小乘義即不定如經會三歸一故以望下縱奪以成之也。
  【科】是故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又云止息故說二等。
  皆妙經也。
  【科】此文有二意一若望上別教餘二者即大小二乘也以聲聞等利鈍雖殊同期小果故開一異三故若望同教即聲聞等為二也又融大同一故。
  開實以揀權則以大小為二以利鈍共名小乘望於同教融大乘同一乘是三中最勝故故聲聞等為二乘也。
  【科】五約教事深細如經云我常為靈山等。
  麤者見劫壞細而常安隱麤為三乘細為一乘經云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等。
  【科】六約八義意趣依攝論如問答辨。
  此辨一乘得名意也故問答云一乘語字幾意故說答有八意說一為不定機性聲聞通因及果故說一乘等列釋如彼又曰約此八意括聲聞乘本來是一唯聲聞人不了自法謂有別意愚住聲聞行從彼愚故諸佛所呵今一乘所救者據此病別也。
  【科】七約十義方便如孔目中說。
  孔目曰一乘義者分別有二一者正乘二者方便乘正乘者如華嚴經說祖曰華嚴一部是一乘不共教餘經是共一乘教三乘小乘共依故方便乘者分別有十一對三寶分別二對四諦分別乃至十對譬喻分別初對云佛寶是一乘法僧是三乘何以故佛同無盡故法僧即不定等又曰上來所辨於眷屬經中欲顯圓通無盡法藏一乘教義故於方便之處示一乘名令進入者易得解故作如是說若橫依方便進趣法門即有二義通說一乘一由依究竟一乘教成何以故從一乘流故又為一乘教所目故二與彼究竟圓通一乘為方便故故說一乘非即圓通自在義也一切三乘等並名一乘若謂是所流為所因無異事等故三乘等即圓通法也若言攝方便是方便則三乘等非即圓通義。
  【科】依上諸義則三乘等並名一乘皆隨本宗定故主伴不具故是同非別也。
  依此七義一切三乘等法皆名一乘但從自宗大非小等不同故縱說一乘之義主伴不具如華藏不說十等義當同教非別教也。
  【科】二明二乘有三種。
  【科】一者一乘三乘名為二乘謂如經中四衢所授并臨門三車此中合愚法同迴心俱是小乘故有二耳。
  言一乘三乘問答云約界分體相方便究竟不同故如經下指經分別也此中下釋所以合二聲聞故唯有三乘故有二也。
  【科】二者大乘小乘為二乘此即合一同三開愚法異迴心。
  言大乘小乘者問答云於方便中從教趣果分二故合一同三為大乘開出愚法為小乘迴心屬大以皆趣佛果故。
  【科】三者聲聞緣覺為二乘此通愚法及迴心。
  約利鈍不同開聲聞緣覺為二乘也約本俱得三乘名故通二聲聞等也。
  【科】又初約一乘次約三乘後約小乘准可知之。
  可知。
  【科】三明三乘亦有三種。
  亦有三種者以前二乘有三種故今躡之云亦有三種也良以乘門數法一四五等皆不相通唯二三兩數得互相通故唯二門而言亦有三種要問曰又約數說謂二及三各通三二義意故說所言二通三者謂大乘小乘聲聞緣覺一乘三乘所言三通二者有二義意謂大乘中乘小乘一乘三乘小乘其意各別三二兩數既互相通從通義意故標三種若言錯者不應三韓與大國之本俱錯若脫一義者離今二門無別有故問答亦應脫耶或有足成一種者臆說無取。
  【科】一者一乘三乘小乘名為三乘此為顯法本末故上開一乘下開愚法故有三也。
  一乘等者要問云此依攝論於教門中成機欲性顯法本末差別不同故言上開者是於一大善巧法中開作三宗也探玄云或分為三謂小乘三乘一乘智論既將此經不與二乘共故名為不共即是一乘大品等為通三乘同觀得益故名為共即是三乘義准四阿含經既不共菩薩亦名不共即是小乘一乘最勝故云上開愚法最劣故云下開。
  【科】以經中愚法二乘並在所引諸子中故知三乘外別有小乘三車引諸子故知小乘外別有三乘三人俱出至露地已更別授大白牛車故知三乘外別有一乘。
  以經等者愚法二乘即是窮子也三車引彼則在所引中故知三車外別有小乘指彼三車以引諸子諸子既即小乘故知小外別有三乘三人出已別授大車則三外有一明矣當知分相中雖但揀三乘祖意正在三宗不同。
  【科】問何以得知愚法二乘在所引中耶。
  何以等者以始教有宗說彼愚法出界總斷煩惱分斷所知以入涅槃名為趣寂故有此問。
  【科】答以彼愚法約大乘終教已去並不名究竟出三界故。
  大乘終教深細而說不許出界故在所引中也頓圓亦然故云已去。
  【科】何以故以人執煩惱未永斷故但能拆伏而已。
  但伏現行未除種子故云而已也。
  【科】故彌勒所問經論云一切聲聞辟支佛人不能如實修四無量不能究竟斷諸煩惱但能折伏一切煩惱故也。
  不如實修行不真也不斷煩惱斷不真也。
  【科】又經云汝等所得涅槃非真滅度。
  非真滅度者勝鬘云言諸二乘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又經云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入於涅槃又云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則知小乘涅槃非真滅也。
  【科】又經云若不信此法得阿羅漢果無有是處。
  【科】又大品云欲得阿羅漢等果當學般若波羅蜜。
  若學般若則得羅漢順釋也。
  【科】是故當知羅漢實義在大乘中是故大乘必具三也【科】普超三昧經云如此大乘中亦有三乘即為三藏謂聲聞藏緣覺藏菩薩藏唯大乘中得有三藏餘二乘中則無此也入大乘論中亦同此說。
  大中有三小乘無也餘二下所引二乘也無此三藏謂其行果俱無徒有虗言入大下指論示同。
  【科】是故當知門外三車不通愚法以法華非小乘故。
  由上愚法在所引中門外三車不通彼也以界內外二位不同故法華會三歸一正破小乘故曰非也。
  【科】其瑜伽聲聞決擇及雜集等論辨聲聞等教行位果及斷惑分齊與婆沙俱舍等不同者是其事也。
  大小二論大分齊別如所詮中具出問終教亦有二乘耶答界內二乘前教則無唯此有也昔人云此乃說前小乘非終教有此說太疎豈不聞教說聲聞盡理不盡理非聲聞亦有差別始教許彼出界入寂豈亦是說前教乎又問此上諸論義當始教何以於此終教引耶答斷惑中有二義一者聲聞是一始教許斷終教不許斷二者始約三乘聲聞終約愚法若終約三乘說聲聞者亦如諸論若始說愚法義同法華故下文云三乘有三義一始二終三頓吾祖曰若約三乘則從始至終皆說三乘通益三機於中雖有權實不同皆具三乘當知經論義實多含此諸論等義通三教是故此中引成終教之義故下文云中間三者或總為一謂一三乘教也以此皆為三人所得故如上所引說正指此文也問始說五性故有三乘終頓共談一真如性何忽有三答若談一性而泯二乘則二教歸於一乘若皆為三人則屬三耳故云前諸教中雖有存三泯二不同然皆通三乘趣入故名三乘教等也。
  【科】是故當知一乘三乘小乘分齊別也。
  即初科正明本義也。
  【科】由此義故大智度論云般若波羅密有二種一共二不共言共者謂摩訶[銜-金+工]經及餘方等經等共諸聲聞眾集共說故不共者如不思議經不與聲聞共說故。
  此論釋大品經要問曰大品般若三乘終然般若是通名故有共不共也謂此摩訶[銜-金+工]者即所釋大品也及餘方等者即涅槃維摩思益迦葉佛藏仁王勝天王等也。
  【科】解云不思議經者彼論自指華嚴是也以其唯說別教一乘故名不共。
  【科】義准知之如四阿含經名不共以唯說愚法二乘教故。
  【科】如大品等經共集三乘通說三乘法具獲三乘益故云共也。
  集三眾而說三法具獲三益非前三人趣終頓之一也。
  【科】此中通大之小非愚法通小之大非一乘。
  通大等要問曰仍諸共教上下相望有共不共如小乘三世有等三乘則無三乘教有小乘則無或二乘共有如道品等名數共同共猶通也彼有此無則不通矣或二乘俱無則一乘是也。
  【科】依此三義故梁攝論云善成立有三種一小乘二三乘三一乘其第三冣居上故名善成立即其事也。
  依此三義者近指智論遠則指其開三本通文也梁論之文諸祖同引然則統論佛法唯有四乘一乘三乘為四三乘中拆之小乘則上有一乘故有三宗一乘之中即開同別若以今家五教攝乘乃有二義一獨以圓教攝一乘於中亦開同別一乘之中無餘法也以中間三教攝於三乘三乘則有三義始終頓三各說不同然皆三乘也小乘獨一則為三義由此義梁論之中作如是說今章始末皆明此義故云依此三義等也孔目問答通計一百四十餘處並談此義搜探二玄上下之文凡揀三乘亦明此義然亦有約一性義揀五性義但少說耳二若以後三終頓圓教以攝一乘於中亦開同別則終頓為同圓教為別則由終頓說於一性泯於二乘不同相宗談五性而存三乘故開二教入一乘攝為一性宗前二不融為同教後一圓融為別教則一乘宗中離同別外亦無餘法是故諸祖並無二種同教對一別也以始教為三乘愚法為小乘為三宗不同亦引梁論當知論造於彼方引用於此土經論多含而用不同然則不礙其成三宗也當知白牛為一三車為三愚法為小三鳥出籠三獸渡河等皆是彼方通義豈令彼可獨用而此不容引耶後哲當深體之。
  【科】若言說大品等時一音異解得小果故有三乘者說華嚴時何不異解得小果耶又說增一等時何不異解得大果耶。
  【科】是故當知三宗各別理不疑也。
  則一乘宗三乘宗小乘宗理無疑也為有不信者是故再三指示也。
  【科】二者大乘中乘小乘為三乘此有三義一則融一乘同大乘合愚法同小乘故唯三也教理可知此約一乘辦二即大乘中自有三乘如上所說三小乘中亦有三如小論中自有聲聞法緣覺法及佛法此中佛法但慈悲愛行等異於二乘故也。
  此有三義初中約一乘辨者以大乘揀二乘故小乘則迴心也就普機說故知約一乘辨二者大乘中自有三如上者即普超大品等所說梁論有本三乘作大乘此約三乘宗也三則小中有三但慈悲等異者亦止三十四心斷結成真佛故此約小乘宗也。
  【科】四者或為四乘亦有三種一謂一乘三乘為四此則開一異三合聲聞故也二謂一乘小乘人天為四此總開意也三謂三乘人天為四准上可知。
  一謂下合二聲聞愚法同迴心也二謂下總開者約三世間就世間中開人天為四三謂下三乘為三也。
  【科】五者或為五乘亦有三種一謂一乘三乘小乘為五二謂三乘人天為五三謂佛與二乘天及梵亦為五並准釋可知。
  初中三為三故有五也二謂中人天分二也三謂下並可見。
  【科】六者或無量乘謂一切法門也故此經云於一世界中聞說一乘音或二三四五乃至無量乘此之謂也。
  一切法門皆可入道然此有二義此中但差別乘耳。
  【科】上來分乘竟。
  是知大小人天等法皆入此門良由是方便故法界義普故圓教甚深廣大不思議故同別各各攝法盡故吾祖曰然此教海宏深包含無外語其橫收全收五教乃至人天總無不包方顯深廣乃至語廣明無量乘語深唯顯一乘當知教海全深全廣能揀能收或有不知何法全揀何法全收但數語字真不曉者也。
  【科】二融鎔本末者。
  本末則同所攝一三乘等融通無二也。
  【科】此同教諸乘等會融無二同一法界有其二門。
  此同教者指分諸乘中或三或一權實無礙權實角立互成而總名一乘者良由應法界而有二門有二門故兩宗並立應法界故三一無礙皆入此門故吾祖曰或亦通收以本末圓融無一相故攝方便故同一法界故是故人天所得亦在其中又曰若攝方便如前諸教並在此中是故同教一乘先分別諸乘後明融本末也易簡折薪將同一法界作同教得名所以者悞也如祖師曰此文在三乘亦得一乘用何以故由此觀法一切處用應法界故又此文在一乘及三乘餘宗不具顯若無盡究竟唯一乘何以故以應法界故若從文相別相是三乘當知此說差別三乘得入一乘所以也如云文在三乘義通一乘何以故以應法界故等又云此文在三乘義通一乘用由同法界故又云此文在三乘一乘方究竟何以故稱法界故又云諸義差別不同皆是同教一乘義也何以故為成普法故普法所成故義甚分明同教之名但由三一共耳。
  【科】一泯權歸實門即一乘教也二攬實成權門即三乘教等也。
  一泯權等者則三亡而一顯故唯一乘攬實成權則一隱而三存以別機不見普法唯見三乘也別教唯有初門三乘獨有後門同教具斯二門該攝中指一即於三云如同教說者義見於此。
  【科】初即不壞權而即泯故三乘即一乘而不礙三後即不異實而即權故一乘即三乘而不礙一是故一三融攝體無二也。
  初則下由有四句不得壞等故故即一而不礙三也後則下譬猶派總成別不動總也是故即權而不礙一體無二者吾祖曰分非圓外分分圓以成分圓非分外圓攬分以成圓是即分內之圓圓內之分也水動故成波波澄故為水何二之有哉。
  【科】問若爾二門俱齊如何復說有權實耶。
  俱齊三一俱融體無二故。
  【科】答義門異故權實恒存理遍通故全體無二。
  以義從門則權實常在法界理圓其體不二也。
  【科】何者謂權起必一向賴於實是故攬實實不失實現未必一向藉於權故泯權權不立。
  如何是門異而有權實耶謂權下釋也非水而無波有波必賴水無一即無三有三必攬一依本而成故派總成別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故實不失者有波即有水波波全濕故風停水在故是故攬實實不失實現下靜水不因波故實現不藉於權泯權則方便相盡濟河而焚舟權不立也。
  【科】是故三乘即一雖具存壞竟必有盡一乘即三雖具隱顯竟恒無盡。
  三乘者引機假設體本是一就義以明存壞性本自無故竟有盡一乘普法法爾繁興小智不知故說隱顯法體無盡。
  【科】由此融鎔有其四句一或唯一乘謂如別教二或唯三乘如三乘等以不知一故三或亦一亦三如同教四或非一非三如止果海。
  鎔者事入理而消鎔故融和而有四句也一唯一乘普法獨立無一切故如上別教二或唯三乘方便說三隱一乘故不知一者機劣不知故名為隱是故不可約一乘機設難也三亦一亦三如同教則三一和合會三歸一如前同教也四非三非一者性果圓極如前所弁。
  【科】此四義中隨於一門皆全收法體是故諸乘或存或壞而不相礙也准思可解。
  皆全收法體者法界性融分圓俱現故諸乘或存或壞雖權實俱融就三乘為語也所以不相礙准此深思可得開解矣。
  【科】餘釋乘名體等並如別說上來明建立一乘竟。
  運載體性等廣如起信論別記探玄等釋。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復古記卷第一(之上)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復古記卷第一(之下)

  【科】第二教義攝益。
  第二教義等者牒章前辨同別教義分齊深廣未明攝機成益故此示之。
  此門有二先辨教義分齊後明攝益分齊。
  先辨教義分齊者此顯三乘一乘分齊不同也後明攝益分齊三宗攝二機各有分也。
  【科】初中亦有二先示相後開合初中有三義。
  【科】一者如露地牛車自有教義謂十十無盡主伴具足如華嚴說此當別教一乘。
  露地牛車孔目云別教者三車外別索大牛之車故也自有教義即圓果普因也即章題所謂一乘教義矣謂十十無盡主伴具足言十十者欲顯無盡故孔目曰十數之義含有二門一成圓教門二不成圓教門今將梵網經等對大經本瓔珞等十數即是單別不具一切圓故入三乘攝不具十義數亦有二種一目彼三乘令人分解二目彼一乘就彼下機相對以顯一乘今用圓數故云十十如華嚴說者示能詮教而詮上教義也雲花曰今且就此華嚴一部經宗通明法界緣起不過自體因之與果也此當下指判。
  【科】二者臨門三車自有教義謂界內示為教得出為義仍教義即無分此當三乘教如解深密經及瑜伽等說。
  自有教義自宗辨也界內示為教者如握空拳以誘孺子但有言而無物也得出為義但奔火難實無三車要問云小乘佛三乘佛並是阿含佛也教義即無分者引而得出義也誘而引之教也是二不二故曰無分此當三乘教即中間三教於中雖有權實總為一三乘也餘經即大品普超三昧涅槃等經瑜伽大智彌勒所問經論等也。
  【科】三者以臨門三車為開方便教界外別授大牛之車為示真實義此當同教一乘如法華經說。
  為開方便教者以三乘解行位地等皆為趣一乘方便因果等法皆是阿含施設故皆是教孔目曰又諸三乘經論所明位地及差別次第法相門等並約信解門中作如是說若據行法行解亦入解門界外等者露地等賜大車皆與記別方為示真實義此當同教一乘即前亦三亦一之同教也要問曰法華經宗義是一乘經也三乘在三界內成其行故一乘三界外與三界為見聞故吾家諸祖皆以法華為同教一乘者多矣此章自有十餘處文有謂此同教是終頓說也。
  【科】二開合者有二先別後總。
  【科】別中一乘三乘各有三句。
  【科】三乘三句者或具教義約三乘自宗說或唯教非義約同教一乘說或俱非教義約別教一乘說為彼所目故也。
  如文所列為彼所目者為(上聲)者被也如重空三昧若為一乘目即屬一乘若為三乘目即屬於三乘今為一乘所目一一圓融與彼一乘更無異事則自宗失於教義也目者狀目詮目也桓溫在石頭謂諸公曰若能目此城者當贈二姬孔目曰教是能目之方便又曰有名之教目有名之義等云云如教分齊義。
  【科】一乘三句者或具教義約自別教說或唯義非教約同教說或俱非教義唯約三乘說隱彼無盡教義故。
  諸句易解隱彼教義者三機差別小智不見聞大法故說隱也。
  【科】總辨者或教義俱教以三乘望一乘故或教義俱義以一乘望三乘故或具此二句約同教說或皆具教義各隨自宗差別說也。
  總論三一也第三句云或具者具教義也三乘為教一乘為義餘文可知。
  【科】第二攝益者於中有三。
  約界分內外二機攝之成益不同也。
  【科】一或唯攝界內機令得出世益即以為究竟此約三乘當宗說亦如瑜加等辨。
  謂三車引出也。
  【科】二或攝界外機令得出出世益方為究竟此有二種。
  約機通標也。
  【科】若先以三乘令其得出後乃方便得一乘者此則一乘三乘和合說故屬同教攝亦名迴三入一教此如法華經說若先於一乘已成解行後於出世身上證彼法者即屬別教一乘攝此如小相品說。
  若先等者先同教迴三入一教同教之異名也若孔目云經云會三歸一故知是同是指教之行相非釋同教之名會三歸一則是三一共教共故名同也法華是同教一乘所依之經五教三乘通釋釋迦如來海印所現一代佛法不出一乘三乘小乘三宗收盡勿以情取若先下後別教已成解行者界內通見聞解行出世唯證入見聞入證皆約一乘故屬別教小相品者則地獄天子三重頓圓也。
  【科】三或通攝二機令得二益此亦有二。
  二益者出世出出世二種益也。
  【科】若先以三乘引出後令得一亦是一三和合攝二機成二益故屬同教此如法華說若界內見聞出世得法出出世證成或界內通見聞解行出世唯解行出出世唯證入此等屬別教一乘此如華嚴說。
  初門可見若界內下不與三合故屬別見聞解行證入三位就界內外并出出世為義不同耳如華嚴者所辨乘體教義攝機成益皆是所詮如經說即約能詮教也。
  【科】第三敘古今立教。
  古今諸賢所立教門差別非一且略敘十家以為龜鏡。
  古今立教者前之二章已辨所詮乘法攝機成益三一不同同別亦異將顯能詮經論詮有淺深以示所宗圓極理宜判教開宗先敘古今名範故說此門名賢俊傑開判良多且敘十家以示方軌。
  【科】一依菩提留支依維摩經等立一音教謂一切聖教皆是一音一味一雨等但以眾生根行不同隨根異解故有多種如尅其本唯是如來一圓音教故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等也。
  菩提流支即後魏至中夏也依維摩經立一音教一音即淨名經一味一雨即法華藥草喻品謂三草二木不同同承一雨之潤五性三乘不同法雨一味無差別然此一音或名教本或謂本末鎔融一大善巧法而圭山乃謂圓教攝於前四一一同圓海中百川無非海也或名法界大宗或名無盡圓通自在宗即是華嚴全収諸教大宗也今章與探玄獨引菩提流支證一音教引維摩經前偈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如來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肇曰密口一音殊類異解探玄云一約類或為天眾現一天音能含餘類各別得解對人亦爾餘類皆然清涼曰如來一音同時報萬大小並陳玄文雙引流支羅什於羅什下引經次偈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肇曰佛以一音說一法眾生各隨所好而受行探玄云二約法或為眾生說施一音亦令人解戒定等清涼曰佛一圓音平等無二無思普應機聞有殊非謂音本陳大小又云初則佛音具異後自在機各得圓音一義有謂與清涼異者悞矣。
  【科】二依誕法師等依楞伽等經立漸頓二教。
  【科】謂以先習小乘後趣大乘等大由小起故名為漸亦大小俱陳故即涅槃等教是也。
  大中小起正示漸義從小而大亦小大並陳所以得名為漸也涅槃者捃拾殘機大由小也度十仙果證羅漢所以前文判屬三乘是也。
  【科】如直往菩薩等大不由小故名為頓亦以無小故即華嚴教是也。
  直往於大故不由小文無迴小之說初成頓說無權可會故云無小名頓也。
  【科】遠法師等後代諸德多同此說。
  隋遠法師齊朝劉虬亦立此二。
  【科】三依光統律師立三種教謂漸頓圓。
  光統即佛陁三藏高弟也大統名惠光南山宗承之律宗之祖師也常講大經有廣略二疏所立教門至相搜玄承用也此方首判華嚴為別教一乘人到于今咸受其賜非聊爾人也三教名義如本疏釋。
  【科】光師釋意以根未熟先說無常後說常先說空後說不空深妙之義如是漸次而說故名漸教。
  由根未熟未堪總聞故先說等也如五時三時之次第也常無常如以般若對涅槃空不空即般若對法華等也。
  【科】為根熟之流於一法門具足演說一切佛法常與無常空不空俱說更無漸次故名為頓。
  具足演說故名頓也然上二教釋義探玄周疏並作此說此乃吾祖略撮彼義以成其文若據彼疏搜玄中全用也漸教則說三藏翻名辨相彼文云如約以辨一化始終教門有三一曰漸二曰頓三曰圓初門漸內所詮三故教則為三所為二故教則為二言其三者一修多羅二毗奈耶三阿毗達磨等教則為二則說大小二藏所以如此者良由三藏詮於三學有兼有正詮此不詮彼二藏之內說大不說小說小不談大通收一代漸經故言先空後不空先無常後說常等彼又云二頓教者下經云若眾生下劣其心厭沒者示以聲聞道令出於眾苦若復有眾生諸根小明利樂於因緣法為說辟支佛若人根明利饒益於眾生有大慈悲心為說菩薩道若有無上心決定樂大事為示於佛身說無盡佛法以此文證知有一乘及頓教及三乘差別以此文中四乘頓用故云具足演說常無常空不空同時俱說此則化儀有異所說之法不別指圓覺為化儀之頓義同此也。
  【科】為於上達分階佛境者說於如來無礙解脫究竟果海圓極秘密自在法門故名為圓即此經是也。
  上達兼地前也分階佛境地上也具周疏義鈔。
  【科】後光統門下遵統師等諸德並亦宗承大同此說。
  遵等者即名也光師之高弟也尊嚴敬仰有過其師者。
  【科】四依大[銜-金+工]法師等一時諸德立四宗教以用通收一代聖教一因緣宗謂小乘薩婆多等部二假名宗謂成實經部等三不真宗謂諸部般若說即空理明一切法不直實等四真宗涅槃華嚴等明佛性法界真理等。
  立四宗文處頗明。
  【科】五依護身法師立五種教三種教同前[銜-金+工]師第四名真宗教謂涅槃等經明佛性真理等第五名法界宗謂華嚴明法界自在無礙法門。
  護身即寺名也但於前四開出華嚴為法界宗。
  【科】六依耆闍法師立六宗教初二同[銜-金+工]師第三不真宗者明諸大乘通說諸法如幻化等第四真宗者明說諸法真空理等第五常宗者明說真理恒沙功德常恒等義等第六圓宗者明法界自在緣起無礙德用圓備亦華嚴法門等是也。
  耆闍亦以處標名也第三不真等但約俗諦說諸法如化第四約真諦說空理真實第五約性德常恒第六約華嚴德用圓滿故名圓宗。
  【科】七依南岳思禪師及天台智者禪師等立四教該攝一代東流教。
  【科】一名三藏教謂是小乘故彼自引法華經云不得親近小乘三藏學者故又智度論中說小乘為三藏教大乘為摩訶衍藏二名通教謂諸大乘經中說法通益三乘人等及如大品中乾慧等十地通大小者是也亦名漸教三名別教謂諸大乘經中所明道理不通小乘者是也亦名頓教四名圓教謂法界自在具足一切無盡法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等華嚴是也亦名秘密教以聲聞等不見聞故。
  彼自引經者以此教名小監故言彼自引也四教名義略如演義廣如彼宗。
  【科】八依江南敏法師立二教一釋迦經謂屈曲教以逐物機隨計破著故如涅槃等二盧舍那經謂平道教以逐法性自在說故即華嚴是也。
  立二教如演義備釋。
  【科】九依梁朝光宅寺雲法師立四乘教謂臨門三車為三乘四衢所授大白牛車方為第四以彼臨門中牛車亦同羊鹿俱不得故餘義同上辨。
  義如章初廣如探玄演義。
  【科】後代信行禪師依此宗立二教謂一乘三乘三乘者即別解別行及三乘差別并先習小乘後趣大乘是也一乘者謂普解普行唯是一乘亦華嚴法門及直進等是也。
  別解別行者解行一一歷別三乘差別諦緣度異也先習者謂大由小起亦大小俱陳也普解普行者一具一切故此非華嚴餘宗則無。
  【科】十依大唐三藏玄弉法師依深密經金光明經及瑜伽論立三種教即三法輪是也。
  【科】一名轉法輪謂於初時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即小乘法二名照法輪謂於中時於大乘內密意說言諸法空等三名持法輪謂於後時於大乘中顯了意說三性及真如不空理等。
  一轉法輪謂三輪四諦法輪二照法輪者謂以空照有故為破遍計性密意言空未顯說有也三持法輪者謂雙持前二也三性直如皆約理說不空謂圓成是有依彼自宗但許不變湛然常存之有非隨緣有。
  【科】此三法輪中但攝小乘及小乘中始終二教不攝別教一乘何以故華嚴經在初時說非是小乘故彼持法輪在後時說非是華嚴故是故不攝華嚴法門也。
  此三法輪但攝小乘等者從小之大但攝一代漸經小始終三合名為漸故又以三輪義通如真諦三藏法性宗人亦依光明等經立此三輪持則雙持性相故將三輪攝於三教非相宗意相宗但至境空心有為雙持耳。
  【科】此上十家立教諸德並是當時法將英悟絕倫歷代明模階位叵測只如思禪師智者禪師神異感通迹參登位靈山聽法憶在於今諸餘神應廣如僧傳又如雲法師依此開宗講法華經感天雨華等神迹亦如僧傳其餘諸德行解超倫亦如僧傳。
  【科】此等諸德豈夫好異但以備窮三藏覩斯異軫不得已而分之遂□依教開宗務存通會使堅疑碩滯氷釋朗然聖說差異其宜各契耳。
  【科】第四分教開宗。
  開宗判教者非命世之大才徹法之正眼備窮三藏囊括百家隱實托權本高跡下者豈能為哉昔可尚也正而用之理或未然別立新意前列十家周鑑不遠。
  於中有二初就法分教教類有五後以理開宗宗乃有十。
  就法分教者法謂能詮教法就此一代教法以類相從其流有五故次文云聖教萬差要唯有五問今家以義判教其理安在答若不約所詮之義何以知其教法有五盖由吾祖以圓通之智眼觀彼聖教詮小乘行果則分為小教權實偏圓義有不同則分為彼教故下文云此約法以分教若就法義如下別辨此分能詮五教不同下辨五類所詮差別於理照著以理開宗者約人所尚道理不同略有十也。
  【科】初門者聖教萬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
  聖教萬差即東流一代部類之多也就此聖教通為五類小者相從為小不辨部帙大小卷軸多寡也餘四皆然如人持尺量絹就絹分成五段但言分絹不言尺等非不用尺今就楚法類分為五非不以義也。
  【科】初一即愚法二乘後一即別教一乘指經本中為善伏太子所說名為圓滿修多羅故立此名也。
  初一即愚法二乘教謂此教中但斷煩惱以證我空不斷所知不證法空愚於諸法羅漢不識赤鹽貞元云我於凡愚不開寅等後一下指晉經本中者以章非疏故此晉經唐經名圓滿因輪修多羅故立此名者而圓教依此立也。
  【科】中間三者有其三義。
  中間三者謂始終頓也探玄開二則首開別教一乘前四為三乘三中則開小為小乘中間三教為共教三乘與此全同章初以別教揀三乘以愚法在里內為小乘中間為三乘也孰云不揀終頓哉。
  【科】一或總為一謂一三乘教也以此皆為三人所得故如上所引說。
  謂總合三教為一三乘教以此下釋所以何以三教總為二乘以此三教皆為三人所得故所得者修因獲得之果也良由此等大乘經典雖有權實皆是通說三法通益三機也如上所引者即三乘中大品等經共集三乘眾通說三乘法具獲三乘益獲益即所得也若云終頓三人共得一果皆得成佛或引近異遠同者皆是臆說且始教得三果終頓得一果此可釋存三泯二不同分之為二也今合為一耳。
  【科】二或分為二所謂漸頓。
  於上三乘開出漸頓謂孔目問答與今教章分判諸教所依之經皆就法華之前以判如正法念經舉正解行別邪解行通三乘教涅槃經等及大品經三乘終教維摩思益大般若經那伽室利分等則當頓教金剛般若三乘始教是以今文於三乘開出頓漸復開始終也。
  【科】以始終二教所有解行並在言說階位次第因果相乘從微至著通名為漸。
  以始終等者終教雖云假設地位亦在言說並不同頓教也是故二教共為漸也。
  【科】故楞伽云漸者如掩摩勒果漸熟非頓此之謂也。
  【科】頓教者言說頓絕理性頓顯解行頓成一念不生即是佛等。
  言說頓絕如直默等理性頓顯者法性無多少長短故解行頓成者淨名云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歎曰是真入不二法門祖曰若無維摩嘿不二理則一切法不成一念不生等者一念妄心不生云何不得名佛清涼云念想都寂方曰不生寂照現前豈不名佛又真如無分別空一念即成其佛又一念所謂無念也小乘無一念成佛。
  【科】故楞伽云頓者如鏡中像頓現非漸此之謂也以一切法本來自正不待言說不待觀智如淨名以默顯不二等又寶積經論中亦有說名頓教修多羅故依此立名。
  即四頓之一也菴羅果四漸之一也以一切下略示所以言說頓絕者以自正也一切解行皆不可說故不待觀智也嘿顯即真不二理也寶積下重引得名。
  【科】三或開為三謂於漸中開出始終二教即如上深密經等三法輪中後二是也。
  約大乘初淺後深故開為二會深密者以三時收漸教也五時則於後開出法華涅槃常住妙典為四五時今合五作三第三時中收經甚寬又持法輪義亦通也深密經亦說真如妙有但弉師所宗宗於不變湛然有耳今約通義略分教耳。
  【科】依是義故法鼓經中以空門為始以不空門為終故彼經云迦葉白佛言諸摩訶衍經多說空義佛告迦葉一切空經是有餘說唯有此經是無上說非有餘說復次迦葉如波斯匿王常十一月設大施會先食餓鬼孤獨貪乞次施沙門及婆羅門甘饍眾味隨其所欲諸佛世尊亦後如是隨諸眾生種種欲樂而為演說種種經法若有眾生懈怠犯戒不懃隨順捨如來藏常住妙典好樂修學種種空經乃至廣說。
  依是義者則依二教始終不同也以空為始不空為終是然此五教草創於帝心因循於至相脩飾於賢首也如是則開判於奘師未歸之前且竺汰之時三論新翻空性並行各符宗旨遂於大乘有性空二教聖賢繼踵權實遂分今家五教囊括諸宗故以空為大乘之初門不空為終也始者初始也終者終極也空不空乃二教所顯之理也非立名之因也然此始終且顯一理空有相望如圭峯略辨十對淺深不同雲華曰始教門者復有二種言始門者如百法明門論六種無為屬一切法攝人法二空方入空攝得知真如不及二空二空為上言終門者維摩弟子品不生不滅是無常義等金剛微塵即非微塵等又云今初教門中真如但是空義不同終教如終二門並具空有二門問弉師還自天竺執定性闡提並不成佛故以深密第二第三時合為始教有不成佛故復名分亦是大乘初門所顯之如義同百法是始之初門答以示義復次下引喻諸佛下合顯在文可見。
  【科】解云此則約空理有餘名為始教約如來藏常住無上名為終教。
  有餘者尚有未盡也常住妙典方盡談故。
  【科】又如起信論中約頓教門顯絕言真如約漸教門說依言真如就依言中約始終二教說空不空二真如也。
  所顯真如既有其三故教成三也有疑用論者當知經論多含隨用異耳雖開為三然皆三乘也。
  【科】此約法以分教若就法義如下別辨。
  如下別辨者指下所詮差別中辨能詮教法之下辨所詮之義也義則理行果三也。
  【科】二以理標宗宗乃有十。
  【科】一我法俱有宗此有二。
  【科】一人天乘二小乘中犢子部等彼立三聚法一有為聚二無為聚三非二聚初二是法後一是我又立五法藏一過去二未來三現在四無為五不可說此即是我不可說是有為無為故。
  小乘犢子二十部於六宗所計同異攝部少多備釋如演義不復更列。
  【科】二法有我無宗謂薩婆多等彼說諸法二種所攝一名二色或四所攝謂三世及無為或五謂一心二心所有三色四不相應五無為故一切法皆悉實有。
  【科】三法無去來宗謂大眾部等說有現在及無為法以過未體用無故。
  【科】四現通假實宗謂說假部等彼說無去來世現在世中諸法在蘊可實在界處假隨應諸法假實不定成實論等經部別師亦即此類。
  四唯小乘。
  【科】五俗妄真實宗謂說出世部等世俗皆假以虗妄故出世法實非虗妄故。
  【科】六諸法但名宗謂一說部一切我法唯有假名都無體故此通初教之始准之。
  演義云五六通大小五少似中論一半向前此通初教之始者真如義者漸教門中有三門一終教門二始教門三世間所知門第三復有三門始門通人天及愚法二乘言終門者論釋謂一切法但有名謂分別名思惟名等為是大乘近方便故故云初教之始。
  【科】七一切皆空宗謂大乘始教說一切法皆悉真空然出情外無分別故如般若等。
  始教等者義如分教中辨然此教通分別無分別教義無分別教義者謂證真如故分別教義者謂教義即空故今就深指故云無分別也般若者指所宗經也護身衍師智光竺汰等皆此判也。
  【科】八真德不空宗謂終教諸經說一切法唯是真如如來藏實德故有自體故具性德故。
  謂終教等即前常住妙典說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德一一有體也。
  【科】九相想俱絕宗如頓教中絕言之教顯絕言之理等如淨名嘿理等准之。
  如頓教等者孔目云此如絕於教義相想俱不及故。
  【科】十圓明具德宗謂如別教一乘主伴具足無盡自在所顯法門是也。
  如是等如前分教中此章同探玄依五教次第亦順其義以列諸宗次第及釋義也而清涼國師七名三性空有宗八名真空絕相宗九名空有無礙宗此蓋以性揀相迴大乘法師第七為八以符法性在法性相之後為深故也少與五教不次又以性空通始終頓遂以真空絕相収於頓教又亦空有無礙徹於同教故云前淺後深若空有雙絕亦収頓教又復七八九三諸師各立欲判淺深定其權實。故清涼序之與今章探玄不同也。彼文云又上三宗諸師各立故今敘之。其第十一宗非彼所競故不言耳。
  【科】第五乘教開合者於中有三。
  乘教開合者。良以諸家判立各有聖教以為依據。不可全棄。又聖教開合本由機異。設云平道亦為化生。合雖多過開亦未能全無於失。是故今家開合全収無過不離。故有此門。
  【科】初約教開合。二以教攝乘。三諸教相収初約教者然此五教相攝融通。有其五義。
  此即諸文判教之後總相會通也。但立文小異義旨大同與探玄全同。但彼開四有二說。此少一門耳。既云五教相攝。終頓在其中矣。
  【科】一。或總為一。謂本末鎔融。唯一大善巧法。
  本末二相譬若五金大冶烹而為一。故云本末融鎔唯是如來一大善巧攝生方便。圭峯言。圓教攝於前四。一一同圓海中。百川無非海也。或名一圓音教。或名滿藏。或名無盡圓通自在宗。略如同教策出。
  【科】二。或開為二。一本教。謂別教一乘為諸教本故。二末教。謂小乘三乘從彼所流故。又名究竟及方便。以三乘小乘望一乘悉為方便故。
  是前一中約本末開成二也。一本教等者。初說華嚴為諸教本。清涼云。將欲逐機漸施末教。先示本法頓演此經。二末教等者即前四也。既從所流故稱為末。又名究竟等者。此約有果無果以分二。亦名稱法本教逐機末教。亦名正乘方便乘。探玄云或開為二謂一乘三乘教。前諸教中雖有存三泯二不同。然皆通三乘趣入故名三乘教。亦名共教不共教。如上引智論。或約同別。或約大小。或約權實。或約曲直。或約漸頓等也。
  【科】三。或開為三。謂一乘三乘小乘教。以方便中開出愚法二乘故。
  謂一乘等者。探玄云或開為三。謂小乘三乘一乘教。智論既將此經不與二乘共。名為不共。即是一乘大品等。為通三乘同觀得益故名為共。即是三乘四阿含即是小乘。清涼曰。或後一是不共。此三亦順四乘。此上二門三乘皆備収終頓。皆是方便為三人所得非究竟也。若清涼圭峯分三教中於五教內。初一小乘。次一三乘。後三一乘。與今不同。
  【科】四。或分為四。謂小漸頓圓。以始終二教俱在言等故。
  謂小等者。此是探玄第二義。以彼分四有二義。一於上共教中約存三泯二。開兩教故為四。一別教小乘。二同教三乘如深密等存三也。三同教一乘如法華等泯二也。四別教一乘如華嚴等。深密既第二第三時教同許。定性二乘等俱不成佛。許其入寂不起。是始教存三也。若終頓二教共談一性無有五性。入寂二乘非真滅度。是泯二也。由此義故開入一乘宗中為同教一乘。清涼曰。終頓二教雖說一性一相。無二無三。是泯二也。又云實教頓教並皆不融為同教一乘。演義云。不辨圓融具德故非別教。貞元大疏其理一也。若爾者前二門則以皆為三人故終頓總入三乘教攝。第四門則取泯二故終頓入一乘攝。文理甚明。又皆指法華為同教一乘。文亦甚多。
  【科】五。或散為五。謂如上說。
  【科】二。以教攝乘者有二。
  教是能詮。乘約所詮。乘教非一。故辨此門。
  【科】先一乘隨教有五。一別教一乘。二同教一乘云云。三絕想一乘如楞伽。此約頓教。四約佛性平等為一乘等。此約終教。五密義意一乘如八意等。此約始教云云。
  別教一乘同教一乘云云者。建立一乘中廣顯同別。不復更書三絕想一乘。孔目云會彼五乘成無分別離相一乘。出楞伽經。第四可見五密義意者。要問有八意。故說一乘。彼一乘是隱密相引二乘說非顯了說也。
  【科】二。明三乘亦有五。一小乘中三始別終同以俱羅漢故。二始教中三始終俱別以有入寂故。三終教中三始終俱同並成佛故。四頓教三始終俱離云云。五圓教中三始終俱同汝等所行是菩薩道等故云云。
  小中三始別終同者。探玄云謂始約因修四諦緣生六度等別。終就得果。三乘之人身智同滅。故云俱羅漢等也。二始教等者。探玄有二義句。彼云若據聖諦緣生六度行異。亦得名為始終各別。此是第二第三時教說也。即是今義。彼又云。二始同終別三。謂同聞般若同觀無性三乘之人各得自果。如前所引說。彼前所引者亦即大品等共教三乘。若如是者。始教既皆共教三乘。則亦有同觀無性各得自果始同終別之句也。三終等者。始同者同聞般若同觀性空故。終同者並成佛故。探玄又有近異遠同三。謂初以三乘方便引之。後同以大乘令得度等。名若力士經大般若等諸大乘經。於中雖有權實不同皆具三乘。以約始終一類此世定故。如是說者則終教自具四句。一始同終別。三同聞般若等故始同也。皆為三人所得故終別也。以終教亦収入共教三乘。故二始終俱別三。以大品等通說三乘法通益三人。則諦緣度別是三法始別也。通三人得益是終別。雖有權實皆具三乘。此世根性定故。未過八萬劫等未迴心故三始別終同。三約此世根性異。未至無餘位不發心。須說二乘。引令入道諦緣度不同始別。又以八六四二萬十千劫醉三昧酒始別。酒消然後覺終同也。四始終俱同三。始同同聞同觀也。終同者以許迴心作佛也。四頓教始終俱離者皆不可說故。五圓教中三。汝等所行釋始同皆得授記終同也。
  【科】三。諸教相收者有二門。一以本收末門。二以末歸本門。
  所以辨相收者。欲顯方便正乘上下相望權實不同。令知末有所歸耳。然有二門並約一乘辨也。本即一乘。末即諸教。以諸教雖有相收為本之義。而本義不成。以畢竟是方便故。如共教中亦上下相望有共不共而皆共教也。
  【科】初中於圓內。或唯一圓教以餘相皆盡故。或具五教以攝方便故。頓教中或唯一頓教亦以餘相盡故。或具四教以攝方便故。熟教中或一或三。初教中或一或二。小乘中唯一。皆准上知之。
  圓內餘相盡者本來是一乘故。或具五攝前四為方便故有五也。此通即不即二義。如下七八二門辨。頓教中亦餘相盡者一切不可說不知一故。或四攝前為方便者從漸入頓故。熟教亦名實教或名終教。或一亦以餘相盡故。或三前二為方便故。初教根不定堪入熟教等。故初教或名始或名分以空有二宗皆未盡大乘法理總名初教。或一約自宗。或二攝小為方便。小根不定堪入初教。即便定等。故小乘唯一。
  【科】二以末歸本小乘內。或一以據自宗故。或五謂於後四教皆有為方便故。初教中或一是自宗故。或四謂於後三教皆有作方便故。熟教中或一或三。頓教中或一或二。圓教中唯一。皆准上知之。
  前四皆有趣歸之法。則知自宗非是究竟故名方便。隨宜巧便假施設者也。小乘或一自宗不知大乘故。或五皆有為方便故。初教或一約自宗或三於後二教皆有為方便故。頓教中或一約自宗或二於後一皆有作方便故。當知此章終頓二教但屬三乘。皆須入一方名究竟。望後圓教皆名方便。若約泯二顯一屬於一乘則不名方便。以後三教皆名□乘。今非此義。圓教唯一以究竟故。
  【科】是諸教下所明義理交絡分齊。准此思之。
  交絡者如五教互望分齊也。
  【科】是則諸教本末句數結成教網。大聖善巧長養機緣。無不周盡。
  本末句數者。則上來諸教相收諸句也。結成教網則鎔融為無盡圓宗也。是則融前諸教為究竟之圓。多澇漉根緣無孑遺矣。是知人天善根皆圓教攝。有謂但融圓中自有四諦等法。不取前教者豈足以語道也。
  【科】故此經云張大教網亘生死海。度天人魚置涅槃岸。此之謂也。
  【科】第六教起前後者。
  教起前後者略辨如來一代所說。約時顯教本末交映與奪相資方為善巧攝生方便也。
  於中有二。初明稱法本教。二明逐機末教。
  【科】初者謂別教一乘。即佛初成道第二七日在菩提樹下。猶如日出先照高山。於海印定中同時演說十十法門。主伴具足圓通自在。該於九世十世。盡因陀羅微細境界。則於此時一切因果理事等一切前後法門。乃至末代流通舍利見聞等並同時顯現。
  稱自得法。直說根本一乘法也。於中有四。初正陳本法。第二七日者順論眾也。以時因陀羅該前後故。周疏具有會釋。十十法門即同時具足等十十門也。言理事等者等餘行位人法等事法也。前後者前即初成後即末代。乃至今後見聞等並在此時顯現。
  【科】何以故。卷舒自在故。舒則該於九世。卷則在於一時。此卷即舒。舒又即卷。何以故。同一緣起故。無二相故。
  初徵有何所由。前後復同時。同時亦前後耶。答卷舒自在。故不同末教卷舒異門不得自在。此宗舒卷牙即是故該九世攝一時鎔融無礙也。又徵何以卷舒得若是耶。同一緣起故無舒即無卷。有卷乃成舒也。無二相者珠光鏡明牙相是也。
  【科】經本云於一塵中建立三世一切佛事等。又云於一念中即八相成道乃至涅槃流通舍利等廣如經說。
  廣如離世間品等說。
  【科】是故依此普法。一切佛法並於第二七日。一時前後說。前後一時說。如世間印法讀文則句義前後印文則同時顯現。同時前後理不相違。當知此中道理亦爾。准以思之。
  孔目問曰。大智舍利弗等佛出世已在他國。異時異處方與目連等入其佛法。因何華嚴經會第二七日。佛未移動即有舍利弗等五百聲聞。其祇洹林及普光法堂並未建立。因何具述在經。答。如來依解脫德建立一乘。故經云於一微塵中建立三世一切佛轉法輪。當知今所成一乘教者即其事也。依九世入智融九世法成其十世。即過現未各有過現未相。即復相入成其十世。當第二七日如是等法皆悉現前。又曰若欲識華嚴經無盡教義者。當依六相因陀羅微細智及陀羅尼自在法智。知今章即用彼文也。下文云廣如孔目問答。則知自云錄和尚微言。成於章疏。果不虗矣。不熟孔目問答。則不知此章元由。後賢不可不察。
  【科】二逐機末教者謂三乘等有二義。一與一乘同時異處說。二異時異處說。初義者是同教故。末不離本故。依本而成故。後義者本末相分故。與本非一故。此二各有二義。一三乘。二小乘。
  三乘等者兼小乘也。初義者同時異處也。是同教者則表三一和合同時說也。如次章所指末不離等所以皆同初時也。文中三故字皆出所以同時也。後義本末相分者。本教末教二相各不同也。與本非一者。以不即義故也。
  【科】初者密迹力士經說佛初成道竟七日思惟已。即於鹿苑中以眾寶等莊嚴法座。廣集三乘眾。梵王請佛為轉法輪。廣益三乘眾得大小等果。乃至廣說如彼經中。又大品經云佛初在鹿野苑轉四諦法輪。無量眾生發聲聞心。無量眾生發獨覺心。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行六波羅蜜。無量菩薩得無生法忍。住初地二地乃至十地。無量一生補處菩薩一時成佛。
  【科】解云以此教證。當知最初第二七日即說三乘法。與一乘同時說也。
  經中言七日思惟。即思因行緣行也。文處可見義當探玄本末差別同時兼小乘一乘。三類同時也。
  【科】二小乘者。彌沙塞律說佛初成道竟入三昧。七日後乃於鹿苑而轉法輪。故知小乘亦與一乘同時說也。
  【科】又普曜經云第二七日提謂等五百價人施佛麨蜜。佛與授記當得作佛等。此經所說雖通三乘等教。有義亦攝人天等法。亦與一乘同時說也。
  於中各有引經示義。
  【科】問說時既同。何故說處別耶。
  此是直問非難問也。
  【科】答為約時處寄顯法故須同異也。
  約時處表法要同異也。
  【科】故地論云時處等校量顯示勝故。同時者顯是同教故。處異者示非別教故。如別教一乘在菩提樹下說者。欲明此是得菩提處。即顯如來自所得法稱本而說。故不移處說也。餘三乘等法欲明逐機改異。故移處就機鹿苑而說顯非本也。
  地論等者。時謂初時。處即覺場。異處謂鹿苑等顯非別教者移異就機。非是稱自所得一乘別教也。餘文可知。
  【科】第二時處俱異者。由與一乘不即義故時處俱別也。或三七日後說如法華經。或六七日後說如四分律及薩婆多論說。或七七日乃說如興起行經。或八七日乃說如十誦律說。或五十七日後說如大智論說。或一年不說法。經十二年方度五人。如十二遊經說。有人解云智論五十七日者即五十箇七日。與十二遊經一年同也。
  第二等者不即義者言本末差別也。八七下探玄大疏皆云五分律。餘並同此末教機異宜聞各別。故不同也。
  【科】以此等教證當知三乘小乘並非第二七日說。由與一乘教差別故。隨機宜故。餘可准知。
  並可知其中義有依本起末攝末歸本等。此皆略之矣。
  【科】第七決擇其意者。
  然諸教前後差別難知。略以十門分別其意。
  諸教前後難知者。探玄西域二家之後吾祖有問二說三教各初說小華嚴初說。如何會釋前章三宗同時並說。故有此科決擇其意也。言差別難知。者古來諸德各答釋此問。多說不同。一約頓漸悟機。二約顯秘二門。三約一音異解。然皆有妨難。不能決通。第四賢首釋通方決此難。兼會二說。大例有二。一為此世根定者說。二為此世根不定者說。今章總籠二例。以為十門。
  【科】一。或有眾生於此世中。小乘根性始終定者。則見如來從初得道乃至涅槃。唯說小乘未曾見轉大乘法輪。如小乃諸部執不信大乘者是。
  彼文此世根定中有三。此其一也。
  【科】二。或有眾生於此世中。小乘根不定。故堪進入大乘初教。即便定者則見如來初時轉於小乘法輪翻諸外道。後時見轉大乘初教即空法輪迴諸小乘。如中論初說者是。
  此即此世根不定門也。然此章分成多義。以順前諸教也。彼但入三入一之二門耳。今即從小入初教也。而言即空法輪者。孔目等但有以空為始。今章錄之而成其文。故言即空法輪。其後相宗漸熾。探玄等方辨乃以三分半人不得成佛。故亦判入初教。加分名耳。非相違也。中論初者即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也。
  【科】三。或有眾生於此世中於小乘及初教根不定故堪入終教。即便定者則初時見轉小乘法輪。中時見轉空教法輪。後時見轉不空法輪。如解深密等說者是。
  即深密三輪中初聞唯小。次聞唯大。後聞具三。此云空不空者約所顯理說。
  【科】四。或有眾生於漸教中根不定故堪入頓教。即便定者即見初示言說之教。猶非究竟。後顯絕言之教。方為究竟。如維摩經中初三十二菩薩及文殊等所說不二並在言說中。後維摩所顯絕言之教以為究竟者是。
  此約淨名宗在絕言也。文處甚顯。
  【科】五。或有眾生於此世中頓悟機孰。即便定者即見佛從初得道乃至涅槃不說一字。如楞伽經說。又涅槃經云。若知如來常不說法。是名菩薩具足多聞等。
  亦即探玄根定中析出也。所引皆絕言也。
  【科】六。或有眾生於此世中。三乘根性定者見佛從初即說三乘教法乃至涅槃更無餘說。如上密迹力士經及大品經說者是。
  即彼根定中云或有眾生此世三乘根性熟者見佛始終但說三乘。如密迹力士經云。佛初鹿園說法時無量眾生得阿羅漢果等。乃至廣說大品大般若亦同此說。又云以此義准後時所說皆通具此三乘。如諸大乘經中所說。又云於中雖有權實不同皆具三乘。是故當知此前諸門權實頓漸不同。此世根性定不定別皆屬三乘。第七已下方談從三入一耳。
  【科】七。或有眾生於此世中三乘根不定。故堪進入同教一乘者則見自所得三乘之法皆依一乘。無盡教起是彼方便阿含施設。是故諸有所修皆迴向一乘。如會三歸一等。又如上所引三乘與一乘同時說者等。
  於此世等者三根不定而入一者。迴三入一是同教也。見自得法是彼方便。捨方便而入正乘。三乘為教。一乘為義。三一和合。即前圓教。或五前四為方便故。雖非正乘皆圓教攝。是彼方便故。如奴屬主也。孔目云。若橫依方便法門有二義。今說一乘中後義與彼究竟圓一乘為方便故說一乘非即圓通自在義也。意云但與彼作方便得名一乘非即是彼圓通自在無盡法也。故云依彼教起是彼等也。阿含此云淨教。意云但是言說耳。
  【科】八。或有眾生於此世中三乘根不定故堪可進入別教一乘者。即知彼三乘等法本來不異別教一乘。何以故。為彼所目故。更無異事故。如法華經同教說者是。
  文云或有眾生於此世中三乘根不定堪入別教者。則此類眾生初見佛聞說三乘。久修根熟普眼智開。見自得法是佛於一乘分別說三。無異事唯是一乘。故云入別。還是從三入一但根利不見所捨方便耳。若為彼一乘之詮目一一圓融故更無異事。孔目云。由依究竟一乘教成。何以故。從一乘流故。又為一乘所目故。如法華經同教說者以此經宗於會三歸一。是故上之二門雖入同入別利鈍不同。皆就機破會。不同華嚴初成頓說無權可會。不通二乘。獨談不共一乘。如前別教中該攝一切本末唯是一乘。則是此經所詮圓別究竟法也。
  【科】九。或有眾生於此世中具有普賢機者。則見如來從初成道乃至涅槃。一切佛法普能初時第二七日海印定中自在演說無盡具足主伴。窮因陀羅網微細境界。本來不見說三乘小乘等法。如華嚴經別教中說者是。此約普賢教分見聞及解行處說。
  此下二門皆約別教一乘。此即探玄此世一乘根性熟者開二門也。即初時便說本教也。不見三小者直體顯一。為大菩薩直示法界成佛儀故。不對二乘無所破故。無權可會。不同法華破異明一。此約普賢教分等。普賢門中若但約教證以分二分。則教分中有見聞解行。入證分齊為證分。孔目曰。此約教分說。又曰此據證說。或開三分。所謂見聞分解行分入證分。或名三位。或名三生。孔目云。當是圓教證分已去。又云當在圓教位中見聞處說。又曰普賢解行分義是也。三分並是普賢門攝。今文約教證二分為九十二門。故教分中即見聞及解行處說也。
  【科】十。或有眾生於一乘別教解行滿足已證入果海者。則見上來諸教並是無盡性海隨緣所成更無異事。是故諸教即是圓明無盡果海。具德難思不可說不可說也。此約一乘入證分齊處說。餘可准知。
  此即一乘根性定析成此門。眾生解行滿足證入果海。則知非是寂滅圓極自在果也。又云即見上來諸教等者。當知此中果海即是發心品初發心時取得果耳。亦不思議等所顯之果。此中說者即顯果海不可說也。此文云不可說不可說者。乃是具德難思出於數法耳。非言果分玄絕不可說。是故結云。此約一乘入證分齊處。既言就此處說。顯非果海明矣。
  【科】第八施設異相者。
  然此異相繁多。略約十門。以顯無盡。何者十異。
  【科】一者時異。謂此一乘要在初時第二七日說。猶如日出先照高山等。故論云此法勝故在初時及勝處說也。
  時異等者。如教起前後說。
  【科】若爾何故不初七日說思惟因緣行等如論釋。
  初七最勝何以不說。思惟因行緣行故初七不說。論即十地論。廣說如諸疏記。
  【科】又此即是時因陀羅網等故即攝一切時。若前若後各不可說。劫通前後際並攝在此一時中也。
  亦如上說。因陀羅即數也。用顯時之無盡。
  【科】三乘等不爾以隨逐機宜。時不定故。或前或後亦不一時收一切劫等。
  亦如前辨。
  【科】二者處異。謂此一乘要在蓮華藏世界海中眾寶莊嚴菩提樹下。即攝七處八會等及餘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海。並在此中以一處攝一切處故。是故不動道樹徧昇六天等者是此義也。又此華藏世界通因陀羅網故周側諸塵。於此稱法界處。說彼一乘稱法界法門也。
  要在下世界海者。即蓮華藏香水海中攝二十重佛剎。結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於中布列。皆如來修因之所嚴淨。常處其中而演說法。七處八會晉譯經耳。及餘下此華嚴藏之外十方無間窮盡法界之剎並在其中。不動者即不分而遍也。又此世界通帝網重重無盡。不可說其分量也。周側諸塵。經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等。清涼云此猶約器世間說。若約智正覺及眾生世間。即一一佛身支節毛孔皆攝無盡重重之剎。普賢眾生一一皆爾。並是遮那說經之處自狹之寬。略顯十重之處。如疏所辨。
  【科】三乘等即不爾在娑婆界木樹等處亦無一處即一切處等。
  在文可見。
  【科】問若爾何故佛地經等亦在淨土中說耶。答彼經但云在光曜宮殿等具十八種圓滿。亦不別指摩竭國等。以彼為地上菩薩說佛地功德故。在三界外受用土中。此三乘終教及一乘同教說。
  答彼下示彼經相亦不下揀不同。以華嚴指摩竭國全華藏故。以彼下顯彼經意況為地上說佛地德故。特於界外受用中顯染淨差別說。非融通說也。此三下指教分齊也。三乘終教及一乘同教共說此義。則知三乘終教非別教也。
  【科】若此華嚴皆云在華藏界內摩竭國等。不云娑婆內亦不云三界外。故知別也。餘義准知。
  染淨鎔融也。
  【科】三者主異。謂此一乘要是盧舍那十身佛及盡三世間說。如普賢行品云。佛說菩薩說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等。
  謂此等者十身二種十身如玄文具列。仍說用周等十重無礙。廣顯法界身雲無盡之相通三世間。常說遍說。所引經文即三世間說也。
  【科】不同三乘等是化身及受用身等說。餘義准知。
  受用即三身中他報身名盧舍那。孔目云。此約三乘盧舍那。當彼報身又云化身復說報身。所化千佛及化千億釋迦亦當報身下閻浮提。七歲出家等當是化身。若依華嚴即不如此。為有十佛不同。故其盧舍那等及化釋迦並是十佛化用。應可準知。又如普賢乘象至行者前即三乘普賢。謂第四十五知識即一乘普賢。當知三身舍那與十身舍那德義天遠。普賢既爾文殊亦然。一一皆具主伴。圓明無盡故。
  【科】四者眾異。謂此一乘經首唯列普賢等菩薩及佛境界中諸神王眾。
  謂此等者如妙嚴品所列。
  【科】不同三乘等。或唯聲聞眾。或大小二眾等。
  或唯等如餘經說。
  【科】問若爾何故第九會中有聲聞眾耶。
  【科】答彼中列聲聞意者二種。
  有二意則二聲聞各當一意。
  【科】一。寄對顯法故以彼如聾如盲有顯法深勝也。
  寄彼聲聞對顯華嚴尊勝。阿羅漢在座同請尚猶聾盲。其法深玄固可知矣。故云顯深勝也。即釋迦弟子舍利目連十大聲聞也。
  【科】二。文殊出會外所攝六千比丘等者非是前所列眾。此等皆是已在三乘中。令迴向一乘故作是說之。
  此舍利弗弟子海覺等六千比丘與五百聲聞叔姪行異。故孔目云。即有大智舍利弗等五百聲聞。并有舍利弗弟子六千比丘。并者兼及也。揀有二種不同。文殊等者在本會中文殊聞顯後辭佛南遊故云出會所攝。即舍利弗亦辭佛從文殊遊於人間以為助化。所將因陀羅惠等五百比丘出於自房。至道中。舍利弗勸諸比丘觀文殊十種勝德。文殊如象王迴觀諸比丘。比丘皆得十眼十耳等。故云所攝六千等為表六根清淨。故化為六千也。非是下揀五百聲聞。是此會經初所列聲聞眾。此六千經初不列。故則二類不同。列字悞作引。此等下其諸比丘位在三乘中迴心人也。非是小乘聲聞位人。良由文殊遊行經中文殊已會化令迴心向大。故云已在三乘中。今令迴心向一乘。故經作是說耳。孔自云。二約終義辨迴心者如下經文。大智舍利弗與五百比丘迴心向文殊師利。並言宿種善根。現六千比丘顯久共修行成實眷屬。舍利弗身在佛法中。義當聰明位。又曰今復迴心。當迴之時即得十種大法等。又曰其位在頓悟熟教等。又行願往後此是菩薩眾。目連鶖子等是聲聞眾。當迴心前辛苦窮諭愚法位人。孔目又曰如窮子。長者遣使方便與價等義。當人天及大眾部以去乃至初教。如舍利弗迴心等義。當初教已去乃至頓教及終教已下孔目化六千者五百比丘化非聲聞化也。
  【科】五者所依異。謂此一乘教起要依佛海印三昧中出。
  要依海印等者。上云今將開釋迦如來海印三昧一乘教義有同別二門。若如上說三乘等並在同教中。豈亦海印出耶。孔目曰。同別由同在海印定中成。故不在定中。說同教者。入一乘遠方便故。
  【科】不同三乘等依佛後得智出。
  即法住智也。
  【科】六者說異。謂此一乘此方說一事一義一品一會等。時必結通十方一切世界皆同此說。主伴共成一部。是故此經隨一文一句皆遍十方。多文多句亦皆遍十方。
  謂此下即上所引同說經亦即主伴經。
  【科】三乘等即不爾但隨一方一相說無此主伴該通等也。
  一方者逐一方化儀也。一相者一相孤門也。無此圓融主伴結通十方等也。
  【科】七者位異。謂此一乘所有位相上下皆齊。仍一一位中攝一切位。是故乃至佛等諸位在信等位中。餘位亦然。
  謂此下即六位相收即入等廣在疏文。略如所詮中辨。
  【科】三乘中即不爾但隨當位上下階降皆不相離也。餘如下說。
  不爾等以彼但約行布差別上下不同。離字誤當作雜字。不相雜也。
  【科】八者行異。隨一菩薩即具信等六位。一一位中所有定散等差別行相並一時修。如東方一切世界中常入定等。西方世界中常供養佛等。如是十方世界中盡窮法界行亦不分身。一時皆遍滿。一念皆遍修。一一念中亦如此信位滿心已去。一一位皆如是修。更無優劣。又一行即一切行等通困陀羅網等。
  即具信等者以得一即一切。故得升即得斗也。以一若不成一切俱不成。良由同一緣起故。六相智融故。相入故。相即故。一一位中定謂正在定散謂出三昧時也。並一時修者一念徧成諸行也。東方下互徧同時也。盡窮法界行者顯重重遍也。法界義總成故。亦不分者一身即法界身故。一時下顯念劫圓融。隨一一門各盡攝故信位滿心已去。即約行揀位以一乘是行佛故。如問答云。若具五位及九位。佛則是一乘圓教攝也。更無優劣前後鎔融故。又一下諸行共成緣起有同體異體相即成也。
  【科】三乘即不爾。地上菩薩猶各有分齊。況地前者乎。餘如下說。
  於文可見。
  【科】九者法門異。謂略舉十重以明之。一。彼有三佛此有十佛。二。彼有六通此有十通。三。彼有三明此有十明。四。彼有八解脫此有十解脫。五。彼有四無畏此有十無畏。六。彼有五眼此有十眼。七。彼說三世此有十世。八。彼說四諦此有十諦。九。彼有四辨此有十辨。十。彼有十八不共法此有十不共法。餘門無量廣如經說。
  相對揀顯十佛如離世間品等。十通十明並如本品。餘如出現品等。
  【科】十者事異。謂隨有舍林池地山等事皆是法門。或是行或是位或教義等而不壞其事。仍一一塵中皆具足法界一切差別事。因陀羅微細成就隨一事起皆悉如是。
  謂如善財隨所遇貪嗔癡等皆得法門。遇山入山法界遇水入水法界等皆即事即真也。仍一一塵皆具法界。如一塵是總相。人法理事因果行位等十對二十事法為別相等。一一塵皆各如是。故得因陀羅等也。
  【科】三乘等即不爾但可說即空即真如等。故不同此也。又若以神通不思議力容得蹔現。非是彼法自性如是。餘可准知。
  孔目云。初教即空。終教即如。頓教即泯。又若下揀足指案地并淨名不思議等也。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復古記卷第一(之下)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復古記卷第二(之上)

    玉峯沙門 師會 述
  【科】第九明諸教所詮差別者。略舉十門義差別故顯彼能詮差別非一。餘如別說。
  言諸教者即五類能詮教也。所詮者即理行果三。是所詮所目義也。差別者所詮義中各有五門。不□如甚深緣起一心具五義門。由此得知彼能詮法五類不同。故云顯彼非一。吾祖曰此就義分非約時事十門。初二是理。後三是果。中間是行。上文云若約法義如下別辨即指此也。上是能詮之法。此是法下之義。持此之義。分彼之法。簡而真(矣)。
  【科】一所依心識 二明佛種性 三行位分齊 四修行時分 五修行依身 六斷惑分齊 七二乘迴心 八佛果義相 九攝化境界 十佛身開合。
  【科】第一心識差別者。
  心意識為諸法依。諸教詮此分齊差別也。
  【科】如小乘但有六識。義分心意識如小乘論說。於阿賴耶識但得其名如增一經說。
  言但有六識無七八也。義分下演義云小乘謂未來名心。過去名意。現在名識等種種分別。然無別體。彼為約此三世不同義。說心意識名。體即第六。小論即毗曇俱舍也。賴耶下但得第八之名。無別自體。謂小乘但是第六入三世故指增一阿含經也。
  【科】若依始教。於阿賴耶識但得一分生滅之義。以於真理未能融通。但說凝然不作諸法。
  謂相中辨成就義也。世諦因緣無性故成第一義諦。本來不作故不成。緣成故非不成。緣成故非是成。一切識門皆如是也。起信疏云。以始教相宗不知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故云但得一分。彼以業相為賴耶自證分。轉相為見分。現相為相分。即唯識宗齊此業相為諸法生起之本。此但生滅之業。以於下論疏又云。以彼宗未明識等與真如同以一心為源。故說真如無知無覺凝然不變。不許隨緣但與八識為諸法本。故真理不作諸法也。
  【科】故就緣起生滅事中建立賴耶。從業等種辨體而生異熟報識為諸法依。
  唯識第四云。諸心心所皆有三依。一因緣依。謂自種子諸有為法皆託此依。離自因緣必不生故。二增上依。謂內六處諸心心所皆託此依。離俱有根必不轉故。三等無間依。謂緣前滅識諸心心所皆託此依。離開導根必不起故。釋曰。根識同時名俱有也。前滅識等猶能開闢導引後生名開導也。然此三依言生轉起別相云何生。約依種辨體而生。轉約隨順與力令轉起約由前開路令後得起。又云業無識種不親辨體。識無業種不招苦樂。既有依托。故云從業等生。業即有支習氣等等取我執名言二習氣也。生死相續由諸習氣。然諸習氣總有三種。一名言習氣。二我執習氣。三有支習氣。名言習氣者謂有為法各別親種名言有二。一表義名言即能詮義音聲差別。二顯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隨二名言所熏成種作有為法各別因緣。二我執習氣者謂虗妄執我我所種。我執有二。一俱生我執。即修所斷我我所執。二分別我執即見所斷我我所執。隨二我執所熏成種令有情等自他差別。三有支習氣。謂招三界異熟業種。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愛果業。二諸不善即是能招非愛果。業隨二有支所熏成種令異熟果善惡趣別故。論頌云。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此能引業即諸業習氣。若無業種不招苦樂。如種無田終不生芽。故此名言由業引起方受當來異熟之果。異熟等者孔目云所熏一切種子。阿賴耶識亦名異熟識亦名阿陀那識。以能積集諸習氣故。習氣者謂由現行薀等令彼種子皆得增益。一切種子識者謂能生蘊等。諸法種子所積集故。阿賴耶識者謂能攝藏諸法種子故。又諸有情取為我故。異熟識者先業所生故。為諸法依者以賴耶是根本依故。諸識通依不唯七識。心所等法皆依此故。故云諸法依也。
  【科】方便漸漸引向真理。故說薰等悉皆即空。如解深密經云。若菩薩於內於外不見藏性不見薰習。不見阿賴耶不見阿賴耶識。不見阿陀那不見阿陀那識。若能如是知者是名菩薩。如來齊此建立一切心意識秘密善巧。瑜伽中亦同此說。
  方便等者。孔目曰。理體辨成就。又云。當知阿賴耶識欲成就者會須通如來藏始可得成堅實依止。若但取其生滅相識即同七法不住。非究竟依也。彼就究竟歸如來藏。此約初教。故云漸漸引向真理。乃至但云悉皆即空。如解下若菩薩者。梁攝論云。由此心識微細境界所攝故。不為聲聞二乘說。為諸菩薩說。應有勝位為得一切智故佛為說。何以故。若離此智得無上菩提者無有是處。若菩薩於內外各別。不見阿陀那阿陀那識阿賴耶阿賴耶識者。此皆藏識之別名重言。阿賴耶阿賴耶識約能所藏義。阿陀那阿陀那識謂能數數令生相續持諸根等令不壞故。又能積集一切法習氣故。清涼云。阿賴那此云藏識。能藏一切雜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見愛等執藏以為自內我故。此名唯在異生有學。阿陀那此云執持。執持種子及色根故。此名通一切位。此二即心之別名。論主意明心含染淨。雙舉二名釋一心義。其義云何若有我執則成阿賴。若我執亡則捨賴耶名唯阿陀那。持無漏種則妄心斯滅真心顯現。故偈云。心若滅者生死盡即妄滅也。非心體滅而言菩薩。菩薩者揀非聲聞菩薩緣覺菩薩。如來下如來不齊法住智建立心意識也。瑜伽云。如是菩薩離由法住智為依止為建立於心意識秘密善巧。然諸如來不齊於此。施設心意識等廣如唯識章具出。
  【科】解云既齊此不見等處。為立心意等善巧故。是故所立賴耶生滅等相皆是密意。不令如言而取故會歸真也。
  是故下即前相成就從業等生滅相也。皆是下孔目曰但於生死之中辨因果相生道理。並是轉理門無真實理。故云會歸真理明即空也。始教有二門。相成就當於始門。理成就義當終門。
  【科】若依終教於此賴耶識得理事融通二分義。
  若依等者以此教中說如來藏不守自性。隨緣成阿賴耶或名阿梨耶但梵音楚夏耳。阿賴耶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無斷絕等。勝鬘云不染而染染而不染等。稜伽云。以七識染法為生滅。以如來藏淨法為不生滅。此二和合為阿梨耶識。故得理事融通也。
  【科】故論但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梨耶識。
  不生滅者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動作生滅不相離故故云和合。非一非異者真如全體動故心與生滅非異。而恒不變真性故與生滅不一。此生滅不生滅即之義不一。離之心不異。目此二義。不二之心名阿賴耶識。
  【科】以許真如隨薰和合成此本識。不同前教業等種生。
  孔目云。隨熏梨耶具四德方堪受熏。一堅謂理實故堅。二無記義方得受熏。何以故。無記者即是無分別義。如來藏中方有此法。三可熏者唯如來藏不守自性。隨諸法緣起成似義故是可熏。四與能熏相應者唯如來藏有應諸法義。餘法即無。何以故。以不守自性故。然能熏亦有四義。一者淨法名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為無明。三者妄心名為業識。四者妄境界。所謂六塵熏習義者。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若人以香而熏習故則有香氣。真如淨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等。清涼云。今法性宗亦七識等而為能熏。八識為所熏。其第八識中以如來藏隨緣成立。含有生滅不生滅義故熏第八即熏真如。相宗所熏四義。一堅住性。若法始終一類相續。能持習氣乃是所熏。二無記性。若法平等無所違逆。能受習氣乃是所熏。三可熏性。若法自在性非堅密。能容習氣乃是所熏。四與能熏共和合性。若與能熏同時同處不即不離乃是所熏。能熏亦有四義。一有生滅。二有勝用。三有增減。四與所熏和合而轉。但彼相宗賴耶唯是生滅。是故所熏第三能熏第一正揀無為非能所熏。即不熏如來藏。遂成兩宗不同。備如問明鈔。不同下揀前生滅識也。
  【科】故楞伽云。如來藏為無始惡習所薰。名為識藏。又云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又云如來藏名阿賴耶識而與無明七識俱。又起信云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成染心等。如是非一。
  如來藏即所薰也。惡習能熏七轉識也。藏識第八異名。密嚴經云。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識海常住。藏即賴耶識。此明守權拒實訶為惡慧。又云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無明住地與七識俱。如海浪生常生不斷。起信論云。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其文非一也。
  【科】問真如既言常法。云何得說隨薰起滅。既許起滅。如何復說為凝然常。
  唯識論釋真如云。真謂真實揀非虗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前說常法。云何起滅。又若起滅。何謂凝然常耶。動靜相違故須問釋。
  【科】答既言真如常固。非如言所謂常也。何者聖說真如為凝然者。此是隨緣作諸法。時不失自體。故說為常。是則不異無常之常。名不思議常。非謂不作諸法。如情所謂之凝然也。
  經論說真如常。非彼世間如言所對之常。何者徵聖教所說真如為凝然者。是隨緣作生滅。時不失自性。如水作波時不失濕性。故說為常。由不變故始能隨緣。由隨緣故方能不變。何者若變自體將何隨緣如無濕性。將何隨緣如無濕性。將何隨風而成波浪。即由此義說真如隨緣。若不隨緣。體即不變。緣中既無。何成不變。
  【科】故勝鬘中云不染而染者。明隨緣作諸法也。染而不染者明隨緣時不失自性。由初義故俗諦得成由後義。故真諦復立如是。真俗但有二義。無有二體。相融無礙。離諸情執。是故論云智障極盲闇謂真俗別執。此之謂也。
  不染下上即不變隨緣。下即隨緣不變。由隨緣故俗諦得成。由不變故真諦復立。然此二義竟無二體但是一法。故說相融。未破所知。別執真俗是盲闇也。
  【科】此真如二義同前始教中約法相差別門。故但說一分凝然義也。此終教中約體相鎔融門。故說二分不二之義。此義廣如起信義記中說。
  同字當作內字。此真如隨緣不變二義內前始教就法相差別門。但說不變一分之義。此終教深細。故就體之與相鎔通二分無二之義。起信義記即古疏也。
  【科】又如十地經云三界虗妄。唯一心作。攝論等約始教義釋為賴耶識等也。十地論約終教釋為第一義真心也。又如達摩經頌攝論等釋曰此界等者。界謂因義即種子識。如是等實性論約終教釋云此性者即如來藏性。依此有諸趣等者如勝鬘經說。依如來藏有生死。依如來藏有涅槃等。乃至廣說。
  十地經下經通也。攝論下清涼云。二異熟賴耶名為一心。揀無外境故說一心。此約始教義。十地論下論異也。清涼云。三如來藏性清淨一心。理無二體故說一心。此約終教義。前說由熏習力變現三界依正等報。後說舉體隨緣成辨之事。探玄大疏經文廣說十門以顯一心。恐繁不錄。又如下演義云。此通指大乘經為對法經耳。經頌云。無始時來界為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攝論下等取瑜伽雜集。彼論釋云。無始者初際無故。界者因義即種子也。是識因種謂一切法。此唯雜染非是清淨。彼一切法等所依者能任持故。非因性義。所依能依性各異故。第三論云此中聞熏習為是阿賴耶識自性等。論答云。此聞熏習隨在一種所依轉處寄在異熟識中。與彼和合俱轉。猶如水乳。然非阿賴耶自性。是彼賴耶對治無分別智種子性故。明知賴耶但是生滅非真性成故云界是因義等實性下即法性宗論第四論云。無始時來性。作諸法依止。依性有諸道。及證涅槃果。無始時來性者如經說言。諸佛如來依如來藏說諸眾生無始本際不可得知故。所言性者如聖者勝鬘經言。世尊如來說諸如來藏者是法界藏。出世間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法身藏自性清淨如來藏故。作諸法依止者如勝鬘云。是故如來藏是依是持是住持是建立等。論云依性有諸道者。經云。世尊。生死者依如來藏。世尊。有如來藏故說生死是名善說[占*ㄆ]及證涅槃果者。經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證涅槃。故云界者性義等。
  【科】是故當知二門別也。
  二門別者始終二門也。
  【科】若依頓教即一切法唯一真心差別相盡離言絕慮不可說也。
  即二祖攝相歸性以顯一心。以八識皆無自體。唯是如來藏平等顯現餘相皆盡。故云一切等也。不可說者論云。一切虗妄如石女兒。用炎水浴。被龜毛衣。著兔角屣。戴空華冠。入乾闥婆城共幻化女戲義。言但起心見法並皆非有。如上所諭。當知聖教所現道理。諸法非有唯一真如。無我實性以為究竟。此是三乘義。故云離言不可說等。
  【科】如維摩經中三十二菩薩所說不二法門者。即是前終教中染淨鎔融無二之義。淨名所顯離言不二是此門也。
  二教不同真如章等累作此判。分教處引此亦證成。
  【科】以其一切染淨相盡無有二法可以融會。故不可說為不二也。
  不可說者以無二法可以指訴說二不二也。
  【科】若依圓教。即約性海圓明法界緣起無礙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主伴圓融。故說十心以顯無盡。
  即二祖後之三門所顯唯心之義。十心用顯無盡。
  【科】如離世間品及第九地說。又唯一法界性起心亦具十德。如性起品說。此等據別教言。
  離世間及九地所出一廣心二深心三勝心四淨心五利心六堅心七無染心八希有心九智慧心十無邊心。唯識章引地論云。是菩薩如實知眾生諸心種種相心雜相。乃至無量百千種種心差別相皆如實知。性起品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應云何知如來應正等覺心。佛子。如來心意識俱不可得。但應以智無量故知如來心。譬如虗空為一切所依而虗空無所依。探玄廣釋。
  【科】若約同教。即攝前諸教所說心識。何以故。是此方便故。從此而流故。餘可准之。
  問攝前諸教者。未審攝何等教。若言即前所列諸教。別教亦列乎前。豈亦攝耶。若云但攝前四。何不如餘處列乎別教之前。答無可無不可。言無可者如餘處列之於前但攝前四。以是一乘之方便故。無不可者前五總融為同教故。如建立中同教之內亦列別教一乘。三一和合中以大白牛車望三乘為義故。探玄十門唯心中云。初三門約初教說。次四門約終教頓教說。後三門約圓教中別教說。總具十門約同教說。則別教亦攝是為同教。故亦前亦後也。問探玄云。華嚴初成頓說。無權可會。如何令說攝前諸教是此方便耶。又華嚴從初至極唯談一乘更無異說。如何前教從此流耶。答祖云華嚴一部唯是不共。未有末之可攝也。法華乃攝末歸本歸華嚴故。故為本也。是故諸祖皆判法華為同教一乘。攝前諸教歸華嚴矣。又此經是開漸之本。非本無以垂末。二乘在座如聾如盲。故興一代漸經。無權者以對普機。故與漸者為別機故。
  【科】問云何一心約就諸教得有如是差別義耶。
  問心性是一。云何教有種種差別。
  【科】答此有二義。一約法通收。二約機分齊。
  答法具五門約機得別。
  【科】初義者由此甚深緣起一心具五義門。是故聖者隨以一門攝化眾生。
  初義下即緣起理實一法界心也。隨應攝化故有多種。
  【科】一攝義從名門如小乘教說。二攝理從事門如始教說。三理事無礙門如終教說。四事盡理顯門如頓教說。五性海具德門如圓教說。
  一者得名而不得義。依小乘但有六識義分心意識。餘如小乘。二者如雜集論以八義建立阿賴耶識。孔目云。據此文相阿賴耶即在事中。但得一分生滅之義。三者真理隨熏遍在緣中成賴耶故。四者楞伽云心如工伎兒。意如和伎者。五識為伴侶。妄想觀伎眾。據此經文。雖知是識。由不免戲論。如上所喻。當知聖教所現道理諸法非有唯一真如無我實性以為究竟。此是三乘義。五者如是等法為無盡教攝性海融融具德無盡故。
  【科】是故不動本而常末。不壞末而恒本。故五義相融唯一心轉也。
  不動本際而成諸法。即本而常末也。不壞有情而入涅槃。即末而恒本也。由心迴轉善成立門矣。
  【科】二約機明得法分齊者。或有得名而不得義如小乘教。或有得名得一分義如始教。或有得名得具分義如終教。或有得義而不存名如頓教。或有名義俱無盡如圓教。
  機有普別。智有大小。隨宜得證。聞有淺深。分量齊限。故有不同。言名義無盡者如隨一世界名字差別有四十億百千那由他名。又娑婆四諦有四百億十千名等名即無盡也。義無盡如海雲比丘聞此法門。假使有人以大海量墨須彌聚筆書寫於此普眼法門。一品中一門。一門中一法。一法中一義。一義中一句。不得少分。何況能盡。又如一塵具十玄門等。非華嚴圓宗餘宗安能談此。
  【科】其餘義門如唯識章說。
  廣如孔目唯識章也。是知此章全錄孔目問答不妄矣。
  【科】第二明種性差別者。
  【科】若依小乘種性有六種。謂退思護住昇進不動。
  謂退思等下皆有一法字。一退法者因遇違緣退失所得法故。二思法者常自思惟所得之法恐有退失故。三護法者常自防護所得之法恐退失故。四安住法者常自安住所得之法。此羅漢無勝退緣。雖不自防護亦不退失。又無勝加行不能精進。五昇進法者即是堪達法羅漢也。其性有勝堪能常好鍊根堪達法故。故名昇進。六不動法者謂不被煩惱之所退動故。
  【科】不動性中有三品。上者佛種性。中者獨覺性。下者聲聞性如舍利弗等。
  此就利根忍位中分三品也。上者佛種性仁恕慈愛異二乘故。中者獨覺性其根小利故。下者聲聞性其性厭沒欣出故。舍利弗等即下品根性也。要問曰。小乘教於一時中俱菩薩一人慈悲愛行依三十三心次第作佛。餘現行者並不作佛。但得二種涅槃住無餘也。
  【科】雖於此中說佛一人有佛種性。然非是彼大菩提性。以於佛功德不說盡未來際起大用等故。
  以小乘中說佛身皆是無常。三根雖異位皆羅漢並證滅果。故於佛德不說未來等也。大乘即不然。依三乘等雖有常無常皆盡未來際故。
  【科】是故當知於此教中除佛一人餘一切眾生皆不說有大菩提性。餘義如小論說。
  要問云。依小乘教。但一人成佛。若餘人成佛前後不同時。若教化有情後時作佛由無十方佛故。
  【科】若依三乘教種性差別略有三說。
  三乘略有三說。下列始終頓皆三乘。但三義說有不同遂開三教。豈有一章所揀大義前後不同而章家不為和會耶。
  【科】一約始教。即就有為無常法中立種性故。則不能遍一切有情。故五種性中即有一分無性眾生。
  由取賴耶中傳來種子以為種性故。故是有為無常法也。故論云謂先世所作增長業煩惱為緣。無始時來戲論熏習為因。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為體。至相判云據此即生死體。此依唯識論。但於生死之中辨因果相生道理。並是轉理門無真實理。既從事立。事有差別不遍一切故有無性等。
  【科】故顯揚論云云何種性差別。五種道理一切界差別可得故。乃至唯現在世非般涅槃法不應理故。乃至廣說。
  言界差別者。界者分義因義。今以種子為因故有差別。彼宗新熏本有皆有五種。故說唯現在世非般涅槃法。餘生中可轉為般涅槃法。不應理故。
  【科】是故當知由法爾故。無始時來一切有情有五種性。第五種性無有出世功德因。故永不滅度。
  言法爾者謂法本如是。不可詰其所由也。五性者謂一聲聞性乃至五無性闡提。善戒地持云無種性人無種性故。雖復勤行精進終不能得無上菩提。但以人天菩提而成熟之。瑜伽等皆同此說。
  【科】由是道理諸佛利樂有情功德無有斷盡。
  意云此類有情既不入滅。則生界不空諸佛常化。故利德無□也。
  【科】其有種性者如瑜伽論云。種性略有二種。一本性住。二習所成本性住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習所成者謂先串習善根所得。
  種性者謂體同曰性。相似名種。如稻生稻。不生餘穀。此屬性也。萌幹花粒。其類無差。此屬種也。關中云。佛報唯佛。其理不差。即性義也。說法度人。類皆相似。此亦種也。瑜伽下列釋六處者指體也。即取賴耶中種子為性種也。故彼論云云何菩薩種性住(此問位體)。云何菩薩住種性位(此問能住人)先答後能住人問。謂由其性仁賢。性能成菩薩行德。不由思擇制約有所防護。即善行人也。二答前位體問。若諸菩薩種性任持一切佛法種子於自體中。於所依中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種子。清涼釋曰。阿賴耶識名為自體。相續之身名為所依。未發心前彼自體中佛法種子為此住體種性。即住以此為體名種性住等。二習所成性約修習說。故云串習所得也。
  【科】此中本性。即內六處中意處為殊勝。即攝賴耶識中本覺性為性種性。
  上云六處。六處語通故於六中指意殊勝也。孔目曰。若欲出體則用本有修生緣起福慧定慧等門為體。故此約本覺解性也。
  【科】故梁攝論云。聞薰習與阿梨耶識中解性和合。一切聖人以此為因。
  聞熏習即習所成也。阿賴耶中解性即性種性。二法和合為佛因性。一切聖人乃三乘聖人也。孔目云此順三乘故。
  【科】然瑜伽既云具種性者方能發心。即知具性習二法成一種性。
  祖云種性義者是其佛因。其義廣大。又云諸佛從菩薩中生故。又云以是三世佛種性能生一切菩薩等故。謂依外凡十千劫來修信善根方便行。於大菩提起決定心。入位不退方能發心。至發心住名種性位。即知具性習成種性也。至相曰。今立性習二種性者。約總說之。清涼云。謂種性位由於習種合於性種。方名種性。性種即自性。住性為正因。性習即新熏修成之性。決為佛因。稱為種性。
  是故此二緣起不二。隨闕不成。亦不可說性為先習為後。但可位至堪任以去方可。約本說有性種。約修說為習種。然有二義而無二事。如上攝論云。二義和合為一因。故得知也。
  是故下結成有性故起習。有習故說性共為緣起。隨闕一不成者。無性曰無習。無習不成性。共為緣起方成種性。亦不下孔目曰亦有解者。性種性是本有性。習種性者是修生性。此非佛法所樂故。此云亦不等也。但可位至堪任者是發心住也已去者向第二住以往也。是從凡夫修信心行滿至此位也。瑜伽十二住。一種性住。二勝解行住。乃至十二最上菩薩住。要問云。直進及迴心二人修行滿十千劫住堪任地者並皆成就。孔目云。性種性者約本性說。習種性者約修生說。論既云和合為一因故無二事矣。雲華曰。夫論種性者順因緣門說。豈容不對因緣而說種性。故今性種性不得為本有。又習種性不得為修生。何以故。若法性外有修生者緣起可增。是故不得說修生。故今種性義者是其佛因。其義廣大。非偏在解。非偏在行。非偏在位。非偏在比。非偏在證。非偏因果。非偏本有修生。故今立性習二種性者。約總說之。性種性約本性說位在種子。習種性者約修生說。義則廣大。從緣起門。義則善成。不對緣起說本有修生。義則不成。得位已去。緣方成起。故約堪任。方名種性。
  【科】問此二種性與仁王及本業經中六種性內習種性種。有何差別耶。
  六種性。一習種性。二性種性。三道種性。四聖種性。五等覺性。六妙覺性。故問二性有何差別也。
  【科】答彼經大都約位而說。以初習為習種性。久習積成為性種性。故說習種在十住。性種在十行三賢之前但名善趣不名種性。瑜伽中久習名習種。約本為性種。而此二種非初非中後。是故經說習故成性。論中說為依性起習。良以此二互成緣起無二相。故經論互說。義方備足。
  彼經下至相亦曰。此約位說義則是通經以初習為習。習成為性。習先性後。故習在住性居行也。信未成位。但名善趣中修信行人。不名種性人也。瑜伽論中久習名習。位在修生。約本名性。位在種子。上總出經論之意。而此下章家會成緣起義。非初中後地論斷惑義也。下云前中後取故。是則三昧不斷而不離三時。緣起無定性。故會性習義。緣起亦然。由是之故。經說先習而後成性。論說依性而能起習。盖由性習共成緣起。經論各說也。
  【科】又經說種性在發心後。論中種性在發心前。何以爾者。以其至得位時功能方顯。是故經說在三賢位中。然彼功能必有所依。是故論中說在位前。要由功能顯方可說有故經不違論。要由有性方起功能故論不違經。亦是互舉。義意融通。
  經說發心後者。性種性當十行故。初住發心故。言在後論說在前者良以從外。凡修信滿時成種性發心故。故言在前。何以者。徵以其下釋。顯得位則功成。故在三賢位中經說在後。若起現行必依種子。是故說言依性起習故論說在前。功能未顯不說有性。經何違論。有性則能起習。論何違經。故云互舉融通也。
  【科】問又以何義知種性至堪任位耶。
  問辭可解。
  【科】答以論說種性必具性習。既已有習必已修行。若已修行必至堪任。若不從愚夫至堪任以來中間修此串習行者更何位修也。以於愚位未修習故。得位以去是第二住故。是故當知從愚位來修串習行至彼堪任串習方成。故得性習通融以為種性。
  論說者前引瑜伽也。既已下慈恩云。一本性住種性。謂住本識能生無漏本性功德。二習所成種性。謂聞正法等熏習所起。若入五位所修無邊勝善法名習所成種性故。若修信心不退必至堪任。則串習善等也。若不下非此一萬劫修。於何時修耶。以於下釋成愚位未修得位以後當第二位。是故下結成聞法起修位。當善趣信行位人也。故得性習融成種性也。
  【科】問若要待習方說性者愚位未習豈無性種。如其無者後不應有先無後有非性種故。如其有者無習有性不應理故。論不說故。
  若要下躡前以立難本。愚位下開兩關設無何失。先本自無。何時方有。如其下既云待習說有今愚夫無習。汝言其有。與所立義理不相應。瑜伽論中要具性習不說無習而有性故。
  【科】答此二既為緣起。故無習時亦無彼性。由此亦立無性有情。先無後有非性種者。此亦不然。以習成處定先有性。愚位未習故不說性後起習已不名無習。是故習成則說有性隨於諸乘串習何行爾時則說本有彼性。
  此二下以緣起法闕一則一切不成。故無習亦無性也。由此下由無習故立彼無性也。先無下舉難以答釋此亦下總非也。無性則無習。今既習成定知先來決有性種。愚位下會難釋成諸乘下則聲聞等習彼聲聞行至忍位時。爾時即說聲聞性等。
  【科】問若爾此則唯是一不定性。如何得有五種性差別耶。
  【科】答則由此義安立五種。
  由性不定隨熏成立。故有五性。
  【科】何者謂修六度串習行已位到堪任成菩薩種性。若習小乘行到於忍位成聲聞性。故智論云煗頂忍等名為性地。善戒經云若得世第一法是名第二位。故知前三善根屬種性住。若依俱舍論。得順解脫分善根位方說有性。故彼論云順解脫分者謂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已令彼有情名為身中有涅槃法。獨覺准知。由此則立三乘種等。
  何者徵由一成五。其義云何。若修六度至堪任時名菩薩等。智論下引證煗頂忍世第一四加行位名為性地。以至此位必不退。故俱舍頌云忍不墮惡趣。若至忍位定無退義。雖有命終。畢竟不入三惡道故。又暖頂二位許轉根成佛。若至忍位必無成佛義已成聲聞種性故。善戒下得世第一。既是第二位暖頂忍三屬種性位。此即小乘十二住中第二住也。是從遠近方便中修串習也。俱舍順解脫分者即資粮之異名也。修至彼位即名性種。此位善根定能感果故名為身中有涅槃法。即名性地。獨覺下例顯由此下結也。
  【科】若於三行隨一修行未至本位。爾時立為不定種性。
  本位謂堪任及忍位等也。
  【科】若於三行全未修行。爾時立為無有種性。
  【科】由此當知諸乘性種皆就習說。
  【科】問若愚位無習則無性者後縱起習。何得為有。
  若愚下無固為無。習何為有。
  【科】答有習非是無習位故。是故有習常恒有。無習自恒無。既不以無習而作習。亦不以無性而為性。以位差別故。
  有習無習二位不同。是故有性無性自恒差別。
  【科】如涅槃經言。三種人中畢竟死者喻一闡提無佛性也。善男子。一闡提輩若遇善友諸佛菩薩聞說深法。及以不遇俱不得離一闡提心。何以故。斷善根故。一闡提輩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若能發菩提之心則不復名一闡提性也。善男子。以何緣故說一闡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闡提輩實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命盡者等。乃至廣說。
  三種下至斷善根故。無習則無性也。一闡提至不復名一闡提性也。下有習名有性也。發心即是習故不名闡提。是有性也。善男下復成無性。
  【科】當知此中就位前後有無恒定不相由也。
  位之前後性之有無。理常自定各不相由也。此上初教相宗事中建立五性定別。成者成。不成者不成。故云以深密第二第三時教同許定性無性俱不成佛。故今合之以為一教。若爾何以彼說初唯不成次一向成。第二時中准說大乘唯菩薩機言教攝機闕而不具耶。答深密經意許俱不成。以第三破第二。故第二約遍計密說。第三約依圓實說。以後照前。故知同許。又問義若如是終教既說一性。何以分教等中以第二為始教第三為終教耶。答彼第二時顯說諸法皆空。攝一切空經故當初教。第三時教以有照空。以顯中道雙持空有。名持法輪。三時次第總攝一代漸經。三輪義寬收經亦廣。故當漸門。三教未克所宗。但是境空心有五種三乘有不成佛。今明種性。方究其宗。本非終實。經含多義。用有不同。非吾祖師前後異說。奘師歸於至相之時。此章成於至相之後。言教具闕攝機寬狹。自吾祖出。故知非後時方改也。
  【科】二約終教。即就真如性中立種性故。則遍一切眾生皆悉有性。
  良以真如隨緣成種種味故。言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論曰真如內熏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真如熏無明成淨用等。要問曰若依三乘終教則一切有情眾生皆悉成佛。由他聖智顯本有佛性及行性故。除其草木故曰遍有情皆悉有性也。孔目曰。佛性者諸佛所師。所謂法也。真性平等猶如虗空。於諸凡聖無有限礙。名為佛性。
  【科】故智論云。白石有銀性。黃石有金性。水是濕性。火是熱性。一切眾生有涅槃性。以一切妄識無不歸自真性故。如經說言眾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此在無情數中即諸法自性也。在有情數中名涅槃性。涅槃即所證佛性也。論文甚明。或謂今學者遍執論文並無此義者悞矣。良以真如隨緣而成妄識。妄識從緣無有自性。皆歸真性也。故論曰以真如法常熏習故妄心則滅法身顯現。凡是有心定當作佛。涅槃云若說草木有佛性者是外道說。孔目云佛性者據覺時語所以知者為隨其流處成種種味。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則在有情位中名為佛性。佛者覺也。口稱無情復言有覺。是知不曉也。須知以性從緣則成差別。以緣從性方歸一體。
  【科】問如有難云。若諸有心悉得菩提者。佛亦有心亦應當得。若言佛雖有心更非當得。是則無性眾生雖有是心亦非當得。
  佛及無性同是有心。佛非當得。無性應然。
  【科】答經中已自簡濫故。但云眾生有心不云佛矣。以處處受生名為眾生。故不同佛也。
  經自揀云。眾生有心。何以濫佛。故不同也。
  【科】問若並有性。如何建立五種性中無性者耶。
  性若並有。經論云何建立無性。
  【科】答論自有釋故。寶性論云向說闡提無涅槃性不入涅槃者。此義云何。為欲示顯謗大乘因故。此明何義。為欲迴轉誹謗大乘心依無量時故作是說。以彼實有清淨佛性故。
  此義云何。此是論中自有此問。論自答釋也。誣謗大乘是地獄因。為轉此心令不生謗。故約長時不得成佛。非謂永無清淨佛性。
  【科】又佛性論云。問云。若爾云何佛說眾生不住於性。永無般涅槃耶。答云。若憎背大乘者。此法是一闡提因。為令眾生捨此法故。若隨闡提因於長時輪轉不息。以是義故經作此說。若依道理。一切眾生皆悉本有清淨佛性。若不得般涅槃者無有是處。是故佛性決定本有。離有離無故。
  問下論自問也。不住於性不住清淨佛性。答下論答也。若背大乘是謗誹大乘也。若有此法則墮闡提。故為欲恐怖令捨此法故說無性。若墮此法則長時流轉。約此義故經說無性。若依真實道理皆有佛性。若言闡提實不得滅度無有是處。是故下結成俱有。
  【科】解云又此論前文廣破無性。乃至末文云三者失同外道。有本定有。無本定無。有不可滅無不可生。此等過失。由汝邪執無性義生。乃至廣說。
  良以種性順因緣門。非偏在有。不偏在無。汝執定無故生諸過。是失同外道也。
  【科】問前始教中決定說有無性眾生。此終教中並皆有性。云何會通。
  始終二教各有所依之經。二義差別如何和會。
  【科】答亦論自有釋。故佛性論第二卷云。何故復有經說闡提眾生決定無有般涅槃性。若爾二經便自相違。如何會二說。一了一不了故不相違。
  此論王宗一性。故作此問。意在釋通。了者終教所依之。經說一切皆有清淨佛性者了義說也。不了者始教所依之。典言有無性者是權施不了說也。是故如來所說不相違也。
  【科】解云。若小乘中但佛一人有性。一切人皆不說有。三乘始教中以漸異小乘故。說多人有性猶未全異彼。故許一分無性。是故論中判為權施不了說也。
  尚言一分無性猶未全異。故曰權施矣。
  【科】問若依終教。一切眾生皆當作佛。即眾生雖多亦有終盡。若如是者最後成佛即無所化。所化無故利他行闕。行闕成佛不應道理。又令諸佛利他功德有斷盡故。
  生界雖多而皆有性終竟有盡。若如下立理進難。若許俱成。二利行中利他為上。生總成佛則無他可利。無他可利則無妙行。無行而成理不應故。又諸佛如來利他功德無有斷盡。生界若盡則斷盡矣。
  【科】如其一切盡當作佛而言眾生終無盡者。即有自語相違過失。以無終盡者永不成佛故。又如一佛度無量人於眾生界有損。以不若有漸損必有終盡。有損無盡不應理故。若無損者則無滅度。有滅無損不應理故。
  眾生總許作佛而云無盡。則自相違也。又如下問生界損不損否。若有損。云何有損而云無盡。不成理故。
  【科】依如是等道理。佛地論等由此建立無性有情。離上諸過。此義云何。
  依上諸義。佛地瑜伽等論立無性者。其義善成。
  【科】答若謂眾生由有性故。並全成佛說有盡者是。即便於眾生界中起於減見。眾生界既減。佛界必增。故於佛界便起增見。如是增減。非是正見。
  若謂下牒難是即下總非。既云增減。是外道說。故非正見。
  【科】是故不增不減。經云。舍利弗。大邪見者所謂見眾生界增。見眾生界減。乃至廣說。
  邪見之人則有增減。彼經又云。法身即是眾生。眾生即是法身。法身眾生。義一名異。又云。眾生界法界無二無別。若言眾生法界有二有別者。我說彼人名一闡提。
  【科】設避此見。故立此一分無性有情為不增減者。彼終不能離增減見。何以故。以彼見於諸有性者並成佛故。則便起於斷見減見。諸無性者不成佛故。即便起於常見增見。以彼不了眾生界故。
  設避下是牒難彼終下總非。何以下徵釋有情俱成則後不復有成佛者。則斷見減見無性不成。常在生界是常見增見。有如是見者由不了生界也。
  【科】是故經云。一切愚癡凡夫不如實知一法界故。不如實見一法界故。起邪見心謂眾生界增眾生界減。
  在文可見。
  【科】文殊般若經云。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過一劫。如一佛世界。復有無量無邊恒河沙諸佛。如是一一佛若一劫若過一劫。晝夜說法心無暫息。各各度於無量河沙眾生皆入涅槃而眾生界亦不增減。乃至十方諸佛世界亦復如是。一一諸佛說法教化各度無量河沙眾生皆入涅槃。於眾生界亦不增減。
  即文殊問般若也。假使過一劫等言其長時也。如一下以一例多亦爾許時晝夜度生不息。如是之多爾許成佛而不增減。此約一方說乃至下列明十方也。
  【科】何以故。眾生定相不可得故。
  何故爾所時界多佛度生而不增減。眾生既無定相。將何以增減。法身被染故曰眾生。從緣成立性本自空譬如虗空。一切世界若成若壞常無增減。以義從名假立眾生耳。故經云若成正覺與不成正覺亦無增減。何以故。菩提無相無非相。無一無種種。能成所成皆無有相。復何增減。
  【科】義言說眾生界猶如虗空。假使無量勝神通之者各無量劫飛行虗空。求空邊際終不可盡。非以不盡不名遊行。非以遊行令其得際。
  虗空諭生界。神通諭諸佛。飛行求空諭說法度生也。
  【科】當知此中道理亦爾。非以當得令其有終。非以無終說有無得。是故諸難無不通也。
  非以當得成佛令生界有盡。非以生界無盡說有無性不成佛故。是故結成義宗。生界離盡不盡。諸難皆遣也。
  【科】又為成諸佛利他功德無斷盡故。立一分無性眾生者。
  【科】是則令彼諸佛但有變化利他功德。亦即斷彼隨他受用諸功德也。以無菩薩證諸地故。又化他中亦但有麤斷滅彼細。以無一人得二乘無漏故。
  登地即見報身。今無登地之機。故斷報身利他功德。以彼無性但以人天而成熟之。又化下且凡夫二乘見彼化佛。以彼無性但是凡夫。既無二乘變化利他有麤無細。
  【科】又今已後諸佛無有一佛得說三乘等教。以無得聖機故即斷諸佛同體大悲也。
  應但天乘梵乘。諸佛不說聲聞等法。以無所化機故。
  【科】又若定意謂悉有性故必皆有盡。恐最後佛闕利他行故立一分定無性者。
  【科】然彼後佛終於利他不圓滿。以其所化無一有情得聖果故。但佛菩薩二利之中利他為最。何有不令一人得聖果而於自身得成佛耶。
  不能度一眾生令得聖果故利他行闕。闕利他行而自成佛耶。
  【科】又本皆發弘誓願云令諸眾生悉得菩提。是故令得故本願不虗。而眾生界不可□故本願不斷。若不爾者違本願故。行願虗故虗行成佛不應理故。
  諸佛菩薩初始發心即有此願。由有此故得成菩提。今皆無性不能令得故本願虗也。有性俱成生界 故本願斷也。若不下虗發度生之願。無生證性。行願虗矣。不能如實修行而自成佛。理不應故。
  【科】是故雖欲避上諸失建立無性。不謂彼過還墮此宗。是故無性非為究竟了義也。
  此上諸過是法相宗立此以難性宗。故云不謂彼過。彼即性家也。還墮此宗即相宗也。以能立過設難之家為此。受難之家為彼也。
  【科】問夫論種性必是有為。如何此教約真如為種性耶。
  此亦有宗以事難理也。不達有為皆從真起。故有是問。
  【科】答以真如隨緣與染和合成本識時。即彼真中有本覺無漏。內薰眾生為返流因。得為有種性。
  即起信云心生減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也。即彼下論云此識有二種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乃至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又曰依法力熏習如實修行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故。為返流因。為性種性也。
  【科】梁攝論說為梨耶中解性。起信論中說梨耶二義中本覺是也。
  梁論稱解性即是起信梨耶中本覺二論共詮也。
  【科】又彼論中如來藏具足無漏。常薰眾生為淨法因。又寶性論云及彼真如性者彼本云如六根聚。經說六根如是從無始來畢竟諸法為體。故解云以真如通一切法。今簡去非情故。約云處眾生數中取彼畢竟真如理以為種性也。
  解云下章家示經義也。經取諸法中唯真如是不可破壞故。故云究竟為體。
  【科】此與瑜伽所說名同。但彼約始教。以理從事麤相而說故。約事中明種性故也。地持云種性麤相我已略說。此之謂也。
  寶性與瑜伽所說名同。彼宗就事建立種性。故云以理從事麤相而說也。以彼證。
  【科】寶性論中約此終教以事從理深細而說故。就真如明性種性。是故佛性論云自性清淨心名為道諦。
  就真如本覺以明故云終教以事從理深細而說也。佛性下引證道諦即所修之道。皆從真流也。
  【科】又涅槃經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
  【科】此等並就本覺性智說為性種。
  指上所引經論並將本覺性智。說為性種也。
  【科】其習種亦從真如所成故。攝論云多聞薰習從最清淨法界所流等。
  【科】又起信論中以真如體相二大為內薰因。真如用大為外薰緣。以與無明染法合故。是故三大內外說薰以薰力故。無明盡時冥合不二。唯一真如也。
  論云真如熏習義有二。一者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來具無漏法乃至常恒熏習。以有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故為內熏也。用大者論用熏習者即是眾生外緣之力乃至見報應之身。熏習真如滅無明等故云外熏緣也。隨事業二識見報應等故與合也。無明下論云熏習真如滅無明故。以真如常恒熏習故妄心則滅顯現法身。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等同一味唯一真如。
  【科】三約頓教。明者唯一真如。離言絕相名為種性。亦不分性習之異。以一切法由無二相故。是故諸法無行。經云。云何是事名為種性。文殊師利云一切眾生皆是一相。畢竟不生。離諸名字。一異不可得故。是名種性。以此准之。
  唯真如者以無生滅等相。總鎔染淨。一一白白皆悉真故。唯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金剛三昧經云。一切萬法皆悉言文之相。言文之相則非為義。如實之義不可言說。眾生說者文語非義。論云以無分別離分別故是故無二亦不。下論云。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是故下引經證大本維摩經云。爾時文殊師利讚維摩詰言。善哉居士。如言說如如。耳聽如斯。乃真實不二法門。斯乃真實不二法體。是故以此為種性也。
  【科】上來約三乘說竟。
  今明佛種性中間三教首標三乘。今結三乘則三乘至此其義明矣。
  【科】第三約一乘有二說。一攝前諸教所明種性。並皆具足主伴。成宗以同教故。攝方便故。
  攝前等而言主伴成宗者此有二義。一依鎮國曰以別該同皆圓教攝。即此同中必有別義。如事理無礙必有事事無礙。猶彼江水入海亦鹹。華嚴大疏佛身土中十門云上分權實。唯第九屬於此經。若據融攝及攝同教。總前九義一總句是謂如來無礙身土。普賢亦爾。義隨隱顯不可累安。達者尋文無生局見。問答云已上諸惑。一惑一切障。一斷一切斷。此屬一乘教。皆是全收諸教作別教釋也。二依孔目。橫依方便即是圓通究竟法。從彼所流無異事故云雖約諸義。差別不同。皆是同教一乘義也。何以故。為成普法故。普法所成故。是故攝成主伴。即決擇中第八門也。孔目又曰。若據同教。說即攝前四乘所明道理。一切皆是一乘之義。文雖是同而義皆別者。在此一一主伴成宗也。搜玄云。如法華經。三界之中三車引諸子出宅。露地別授大牛之車。仍此二教同在三界作見聞境。又聲聞等為窮子是其所引。故知小乘之外別有三乘。互得相引。主伴成宗。此是一乘為主。三乘為伴耳。然是法華同教攝也。
  【科】二據別教種性甚深因果無二。通依及正盡二世間。該收一切理事解行等諸法門。本來滿足已成就訖。故大經云。菩薩種性甚深廣大與法界虗空等。此之謂也。
  孔目曰。種性義者是其佛因。其義廣大。因果無二者各攝法盡故。通依下孔目曰非偏在解行比證因果等。又曰普賢證位佛果攝用無礙自在一切皆盡故。又說從因感果依一乘教具一切因緣理事教義人法因果。又總雖有因緣乃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又盧舍那佛普賢行因成就因果與三乘等別。又問云普賢因果法門體性不與世間道理事同因。何從凡夫世間得成普賢解行等果。答普賢因果不從凡夫世間尅得。何以故。若未成則不說普賢。若已成則舊來如此道理時事皆悉不同凡夫之法。本來無物。無物能成。普賢對凡舊來非有無所可成。唯普賢望普賢。說成說不成。可准知之。大經下引證。
  【科】若隨門顯現即五位之中位位內六決定義等名為種性。亦即此法名為果相。以因果同體唯一性故。廣如經說。餘可准知。
  五位即住行向地及果位也。六決定者。一觀相善決定。二真實善決定。三勝善決定。四因善決定。五大善決定。六不怯弱決定。此六何以名決定。有六義故得名決定。一約行體決定堅固不退故。二望所證決定已證。三約煩惱決定能斷。四約所信決定不疑。五約所化決定能度。六望佛果決定能成。由六義得名決定。孔目云。此六決定是十地體通十地故亦通十住已來。經云。十住中有五決定。十行亦同除大善。十回向有三決定。謂觀相及大善不怯弱。此之廢興顯位高下增微故。通義可知。此義通彼修生及本有普賢性起在此位中。何以故。同是證故非彼三乘及小乘所知。探玄云。大海十相別諭十地。總一大以諭佛地。又云地有二分別。所盡大虗以譬果分。能盡十相以諭因分。是故通能所依為一種性也。
  【科】問云何種性約諸教差別不同耶。【科】答此亦有二義。一約法辨隱顯相收。二約機明得法分齊。
  【科】初義者由此種性緣起無礙具五義門。是故諸教各述一門。隨機攝化義不相違。
  【科】何為五者。一是隨執非有門如小乘說。二隨事虧盈門如始教說。三從理遍情門如終教說。四絕相離言門如頓教說。五性備眾德門如圓教說。
  【科】義雖有五然種性圓通隨攝遍收隱顯齊致也。
  【科】二明得法分齊者。或一切皆無唯除佛一人如小乘說。或一切皆有唯除草木等如終教說。或亦有亦無如始教說以許一分無性故。或非有非無如頓教說以離相故。或具前四如一乘攝方便處說。或即因具果通三世間如圓教說。餘可准知。
  並如所依心識。准知可解。
  【科】第三行位差別者於諸教中皆以三義略示。一明位相。二明不退。三明行相。
  【科】初者依小乘有四位。謂方便見修及究竟。又說小乘十二住以為究竟。及說三界九地十一地等廣如小論說。
  方便謂七方便。一五停心。二別相念。三總相念。四煖。五頂。六忍。七世第一。此七總名道前方便。二見道。三修道。四究竟道。孔目云。從小乘位十二住即合四果共成十二住。十二住者。一聲聞自種性乃至第十二一切種阿羅漢。住三界九地者。一五趣雜居地乃至第九非非想處地。欲界為一。上二為八十一地者。九地復加十未至定地十一滅受想地。
  【科】二不退者。此中修行至忍位得不退故也。
  忍位等如前門說。
  【科】三其行相亦如彼諸論說。
  即愚慧勝劣行相如毗曇等論。
  【科】問何故小乘行位等相不廣顯耶。答此中意者以義差別顯教不同而小乘異大乘理無疑故不待說也。
  文皆可見故下斷惑分齊中但標起而已。
  【科】若依初教亦以三義顯初位相者此中有二。
  【科】一為引愚法二乘令迴心故施設迴心教亦但有見修等四位及九地等名同小乘或立五位謂見道前七方便內前三種為資粮位以遠方便故後四善根為加行位是近方便故餘名同前。
  施設下謂大乘經中有將大小二乘地位和合而說如乾慧等地是大小雜列作十地也又如大小二乘同說見修等皆為引令二乘迴心施設此法也故云引愚法等此教通於三乘又說見謂見道通大小乘小乘義者見謂推度為義謂能推度見諦理故名見道見即是道屬主受稱有云八忍名見八智名道即見之道依士得名大乘義者真見道得無分別智親證諦理非比智知相見道以後得智修道修謂修習道謂聖道於此位中勤修聖道故名修道等者名同小乘故。
  【科】又亦為說乾慧等十地第九名菩薩地第十名佛地者欲引二乘望上不足漸次修行至佛果故又彼佛果不在十地外同在地中者以引彼故方便同彼以二乘人於現身上得聖果故不在後也。
  十地者初乾慧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見地五薄地六離欲地七辨地八辟支地九十如章欲引等者此乃三乘雜列從初至十示勝劣故又彼下既二乘在現身得果故同彼說在地中得佛是方便善巧也。
  【科】又此位相及行相等廣如瑜伽聲聞決擇及雜集論說。
  位相即上十地等孔目云地者位也行相者謂五乘人所觀行相也。
  【科】問何故瑜伽等所明聲聞行位相而不同彼毗曇等耶答不同相者有二義意一為顯小乘人愚於諸法不了說故二為方便漸漸引向大乘故是故所明行位等法皆悉方便順向大說故不同也此既非是愚法小乘又非菩薩即知是彼三乘教中聲聞乘也。
  見修乾慧等位相如何與前毗曇等不同耶答有二意故不同一欲顯小乘不達法空對之以說毗曇等所宗之經也二欲迴小入大方便漸同順向大說故不同也此既下指此迴心教也退非愚法進非菩薩即是三乘中聲聞乘也吾祖就聲聞藏中准諸經論曲開三種一諍論聲聞藏謂契經四阿含調伏五部對法二十部互相違諍所說不同不妨聖果是故總名諍論藏二稱實聲聞藏如瑜伽聲聞地及聲聞決擇詮示聲聞行位果等皆悉稱實與理相應不同婆娑及諸異論以補處所說非諸異論所能諍故是故總名稱實聲聞藏問此中所說既與小乘諸部不同豈聲聞人有兩種耶答此約教中說聲聞法盡理不盡理故開為二非謂聲聞亦有差別三假立聲聞藏如大乘經中為引聲聞令迴心故所立法門亦同聲聞名數而說如無作四諦及道品等如諸大乘經中說不能繁引既非菩薩所學是故名為假立聲聞藏問此中名雖同小乘義實是大何得總說為聲聞藏答只為此義名為假立問諸聲聞人根熟迴心所學即是菩薩藏収此假立名於彼何用答但聲聞迴心有二種一勝二劣勝者一往入大不籍此藏劣猶怖大是故方便同彼名數令易信受故立此門今即稱實藏収。
  【科】二為直進人顯位相者彼說菩薩十地差別。
  十地差別者孔目云復約位從歡喜地盡第九地於第十地即不退成其佛故。
  【科】又以十地說為見修及通地前以為大乘十二住義何以故為影似小乘故又彼地前有四十心以彼十信亦成位此亦為似小乘道前四方便故是故梁攝論云如須陀洹道前有四位謂[火*(而/火)]頂忍世第一法菩薩地前四位亦如是謂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
  又以十地者約位見修等同小乘故及通下約大乘十二位於第十二最上菩薩住後即成其佛似小乘十二住故地前四十心同小乘見道前四加行故。
  【科】又亦為似迴心教故以信等四位為資粮位十迴向後別立四善根為加行位見等同前。
  地前立資粮加行似小乘見道前開七方便故。
  【科】問何故此教所立名數多分影似小乘等耶答為隨方便影似引彼有勝方便故若全異彼難信受故若全同彼不名引故。
  答中全同全異俱不成引同而且異方成引義故云勝方便。
  【科】問若引二乘可須似彼如為直進何假似彼小耶答有二意故亦稍似小一始教中直進之人機麤淺故不能盡受大乘深法是故所示位等法相亦似小乘而義理仍別二凡以大乘似小乘說者皆通二義一為引小二為淺機是故說此為始教也。
  答義理仍別者小乘即實初教即空等既為淺機又復引小由是說為大乘初門也。
  【科】即如何義等者如瑜伽說云何已成就補特伽羅相謂諸聲聞先已串習諸善法故若時安住下品成就爾時便有下品欲樂下品加行猶往惡趣非於現法證沙門果非於現法得般涅槃若時安住中品成就爾時便有中品欲樂中品加行不往惡趣於現法中證沙門果非於現法得般涅槃若時安住上品成就爾時便有上品欲樂上品加行不往惡趣於現法中證沙門果即於現法得般涅槃。
  上言以大似小者經論中何等法義是耶故引此以示之已成下已於凡夫地遇佛教法起行進修故下品等應是頂位已還人也以忍位不往惡趣故欲樂加行者即彼頂前諸位所修四諦觀行等頂位人縱造業入惡趣必不起大邪見斷善根故煖位不容久留諸趣後必生人天遇佛法證涅槃故云非於現法等中品者應是忍位世第一法人也以忍位不往惡趣世第一位雖是異生必能為等無間緣引入見道正性離生位故上品者此應見修位人也然此有多種人且如欲界現般那含人謂此那含於現在身上般涅槃故此是最利根人只於現在欲界身上得三果已不生上界便能進斷上八地七十二品俱生修惑證阿羅漢涅槃果故。
  【科】如說聲聞獨覺亦爾何以故道與聲聞種性同故乃至廣說。
  當亦立三品也。
  【科】於菩薩位為似二乘亦立如是三種成就故彼論云若諸菩薩住勝解行地名下品成就住淨勝意樂地名中品成就住墮決定究竟地名上品成就若菩薩住下品成就猶往惡趣此盡第一無數大劫乃至廣說餘二大劫配二成就如是等文類別非一皆具上意可准而知。
  勝解行地者論云若諸菩薩住勝解行地名下品成就爾時便有下品欲樂下品加行猶往惡趣此盡第一無數劫邊際熾然無動極善清淨覺品善法當知一切皆未得相應若時菩薩住中品成就爾時便有中品欲樂中品加行不往惡趣此盡第二無數劫邊際熾然無動覺品善法已得相應極善清淨覺品善法未得相應若時菩薩住上品成就爾時便有上品欲樂上品加行不往惡趣此盡第三無數劫邊際熾然無動極善清淨覺品善法當知一切皆悉成就。
  【科】二不退位者依佛性論聲聞至苦忍緣覺至世第一法菩薩至于迴向方皆不退也。
  如種性處辨。
  【科】當知此中聲聞緣覺非是愚法是故皆是始教中三乘人也。
  揀愚法小乘此是通大之小故云是始教中人也。
  【科】亦可菩薩地前總說為退以其猶墮諸惡趣故如瑜伽云若諸菩薩住勝解行地猶往惡趣故此盡第一無數大劫如是等也。
  地前總退如瑜伽等說此亦教淺非深細盡理說也。
  【科】三明位中行相差別者如瑜伽云勝解行住菩薩轉時何行何相或時具足聰慧於其諸法能受能持於其義理堪能悟入或於一時不能如是或於一時具足憶念或於一時成於妄類於諸眾生未能了知調伏方便於自佛法亦未了知如實引發善巧方便為他說法教授教誡勉勵而轉勉勵轉故不能如實知或時虗棄如闇中射或中或不中隨欲成故或於一時於大菩提已發心而後退捨由意樂故欲令自樂由思擇故欲令他樂或於一時聞說甚深廣大法教而生驚怖猶豫疑惑如是等類名勝解行住。
  言差別者如諸位行人所起智慧願行位位不同言菩薩轉時者轉入諸位轉起諸行之時也何行者所行之行云何何相者得位相狀若何也此菩薩未能一向升進演義引瑜伽疏云即以此住有漏種現及無漏種諸善為體而猶未證真寂之理但印持決定而起諸行故名勝解行住。
  【科】解云此是十二住中第二住行相其第一種性住行相更劣及地上行相皆如彼說。
  十二住者孔目曰直進菩薩一人即有十地并說見修後方得成佛及說大乘十二住一種性住二解行住三淨心住四增上戒住五增上意住六增上慧住七諦相應慧住八緣起相應慧住九有行有開發無相住十無行無開發無相住十一無礙慧住十二最上菩薩住第一種性住者演義引論釋能住人云謂由性有仁賢性能成菩薩行德不由思擇制約有所防護故即善行人也瑜伽與孔目名有小異。
  【科】若依終教示說菩薩十地差別。
  孔目云約大乘終教有其十門顯十地故。
  【科】亦不以見修等名說。
  不假似彼故。
  又於地前但有三賢以信但是行非見位故未得不退故本業經云未上住前有此十心不云位也又云始從凡夫地值佛菩薩正教法中起一念信發菩提心是人爾時名為住前信相菩薩亦名假名菩薩名字菩薩其人略修行十心謂信進等廣如彼說。
  吾祖曰此信但是十住位之方便自無別位本業經云未上住前有此十心名字謂一信心二念心三精進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迴向心八護心九戒心十願心增修是心一劫二劫乃至得入初住中心心有十增成百法明門名入習種性中故知無位但是方便行也又云此經中後四位皆有入住出已列十名辨十義等唯信位中無此故得知也又本業經但說四十二賢聖不說五十二是也問何故仁王經說十信為種性位仍只立三賢位耶答此有相攝故如是何者義准有四句一以本位攝方便故唯立三賢則沒信名准論住位引文可知二以方便攝本位故即十住名十信沒十住名也故仁王經云十信十止十堅心則不論十住但名十信也三開方便異本位故則如住前有此十心為方便等四於方便處假施正位如前始教說又問信既實無正位何故始教說為位耶答為始教機麤智淺行位不分影似小乘教故說四位終教機細智深尅實分異故也。
  【科】又仁王經習忍以前行十善菩薩有進有退猶如輕毛隨風東西等在此修行經十千劫入十住位方得不退故十住初即不退墮下二乘地況諸惡趣及凡地耶。
  習忍即伏忍當習種性也演義云習種性者十住經云善男子其法師者是習種性菩薩彼經五十二位亦即五忍經云善男子初發相心信恒河沙眾生修行伏忍於三寶中生習種性修信進等十信此之十心是習種性中為十住因開因異果故說十心今文云忍前行十善即開信異住也在信位中即有退墮登住初心即不退故云耳也。
  【科】設本業經說十住第六心有退者起信論中釋彼文為示現退也為慢緩者策勵其心故而實菩薩入發心住即得不退也。
  縱本業契經作如是說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復值諸佛菩薩善知識所護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為退分是故起信論云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各入第六住其間值惡知識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趣中惡緣即乞眼等。
  【科】其行相者起信論說三賢初位中少分得見法身能於十方世界八相成道利益眾生又以願力受身自在亦非業繫又依三昧亦得少分見於報身佛其所修行皆順真性謂知法性體無慳貪隨順修行檀波羅蜜等廣如彼說又梁攝論中十言名凡夫菩薩十解名聖人菩薩等其地上行倍前准知。
  即彼論信成就發心菩薩行狀三賢初位者信滿入住也少分下論云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能於下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等乃至入於涅槃又云亦非業繫以有大願自在力故等又依下論云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身有無量色等又云復次初發意菩薩等所見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見其所下論云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以知法性體無慳貪乃至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修行般若波羅蜜然是解行發心中文位當行滿入向深解現前即十解中之解也所修離相即十行中之行也知法性無慳等顯所修離相總是地前初僧祇中行相故梁論可知。
  【科】是故當知此中行位與前始教淺深之相差別顯矣。
  【科】問此教豈不通引二乘何行位不似小乘說耶答此後諸教並皆深勝所引二乘亦是純熟高勝機故不假似彼也。
  在文可見當知此引二乘令迴心向大非三車引諸子也。
  【科】若依頓教一切行位皆不可說以離相故一念不生即是佛故若見行位差別等相即是倒故。
  如地品中十地如空中鳥跡豈有差別孔目云若約頓教即一切行位皆不可說以無相故此據三乘方便說古德云一念妄心不起云何不得名佛又心本是佛念起故為眾生故念不生即是佛也法數章就維摩嘿然無言義當頓教嘿絕萬法故對法論云不待名言及餘根境是名實有即顯待名言根境是假有也是故見相差別即名顛倒大疏等皆言頓教無位者即其義也故佛境界章言若據頓教舉心皆不當理。
  【科】若寄言顯者楞伽云初地即八地乃至云無所有何次第又思益經云若人聞是諸法正性勤行精進如說修行不從一地至一地若不從一地至一地是人不住生死涅槃如是等也。
  寄彼不次之言以顯無位引經云相經文語略演義第五具出初之七句以義配同最後一句據理都泯又云不立地位者以第八句中一切俱拂故云正意在於下句平等理中佛亦不立復何更有次第證耶故云無所有有何次即經長行云於第一義無次第相續等若爾如何祖師復說頓教無位之位而指起信論翻妄四位凡賢聖果次第說耶答彼鈔註曰傍斷譬如逐鹿者不見山斬蛟者不見水志在蛟鹿忘於山水傍觀之士言其登山有高下入水有淺深行者忘心唯知寂滅世尊說彼斷惑有麤細得位自高下法爾必然無位之中有此位故論結四位云而實無有始覺之異本來平等同一覺故問起信豈亦頓教乎答以起信三重因地凡賢聖果四位圭山釋義總屬頓門與圓覺一體又云今用論者分齊一也良以論中從生滅門入真如門生滅是能入之假真如是所入之實以假從實故屬於頓又此論雖有四法正以一體摩訶衍為宗故故當頓教若爾何以復云正終兼頓當知此約眾生心生起染法如來藏隨染故云欲究妄本約凡以標心義判要彰動末先明靜體故正終而兼於頓也。
  【科】若依圓教者有二義。
  【科】一攝前諸教所明行位以是此方便故。
  攝前諸教者則知前四皆圓中四教非圓中別有四教也諸門攝前義皆同此。
  【科】二據別教有其三義。
  【科】一約寄位顯謂始從十信乃至佛地六位不同隨得一位得一切位何以故由以六相取故主伴故相入故相即故圓融故。
  始從下謂寄彼三乘次第六位顯此教中一得一切得也何以下擇相收清涼曰六位不亂以更収。
  【科】經云在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是故經中十信滿心勝進分上得一切位及佛地者是其事也。
  即初地經文此與演義第二用意小異彼但當位之中自一攝十此證一得一切得五十二位正當彼中總攝諸位故此云得一切位及佛地故是故下義引梵行品文云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於諸法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惠身不由他悟。
  【科】又以諸位及佛地等相即等故即因果無二始終無礙於一一位上即是菩薩即是佛者是此義也。
  言相即等等於相收相入也一一位者此別明五位互攝如初住攝於初行初迴向初地第二住攝二行等第十住滿則十行滿等十行智度圓十地智度滿如海憧比丘寄第十住頂出諸佛灌頂成佛者即其事也前約理行圓融此兼行證相似。
  【科】二約報明位相者但有三生。
  【科】一成見聞位謂見聞此無盡法門成金剛種子等如性起品說。
  亦名見聞生故曰三生未起解行前皆見聞生性起品彼經說親近如來見聞所種善根皆悉不虗出生無盡覺慧乃至到無功用智地即引喻云佛子譬如丈夫食少金剛終竟不消要穿其身出在于外何以故金剛不與肉身雜穢同處故。
  【科】二成解行位謂都率天子等從惡道出已一生即得離垢三昧前得十地無生法忍及十眼十耳等境界廣如小相品說。
  經云佛子我為菩薩時於兜率天宮放大光明名光幢王照十佛剎微塵數世界彼世界中地獄眾生遇斯光者眾苦休息得十種清淨眼等咸生歡喜踊躍稱慶從彼命終生兜率天又足輪有光名清淨功德阿鼻地獄極苦眾生遇斯光者皆悉命終生兜率天既生天已天鼓說法時諸天子聞說普賢廣大迴向得十地故等離垢三昧前者地論說得離垢三昧現在前又此是果定而有二分今得十地故言前也。
  【科】又如善財始從十信乃至十地於善友所一生一身上皆悉具足如是普賢諸行位者亦是此義也。
  初見表十信至釋種童女得法雲地最後見普賢菩薩與諸佛等普賢等至覺位清凉曰非唯前後理觀圓融行布亦足彌勒言餘諸菩薩無量劫修善財一生皆得故言具足諸行位也。
  【科】三證果海位謂如彌勒告善財言我當來世成正覺時汝當見我如是等。
  即入證分齊處也彌勒等者入法界品經云善男子我願滿足成一切智得菩提時汝及文殊俱來見我。
  【科】當知此約因果前後分二位是故前位但是因圓果在後位故說當見我也。
  今見彌勒但是因圓見成正覺則是果滿也。
  【科】三約行明位即唯有二謂自分勝進分此門通前諸位解行及以得法分齊處說如普莊嚴童子等也。
  行行之中皆有此二探玄云然此二分通說有七重一約一行生熟分二約二行如先施行已成後修戒等三約二利以分四就行位以得位為勝進五約比證以分六約二位謂前位已成為自分趣向後位為勝進七就因果因成自分入果勝進得法分齊處者所得三昧也如善財於彌勒所得解脫門名入三世一切境界不忘念智莊嚴藏未得三昧是善財自分得三昧已則是勝進二位不同普莊嚴者探玄云此童子得法是何位者義准上下經有三種成佛一約位以六相方便即十信終心勝進分後入十解初位即成佛以此是三乘終教不退之位故以一乘六相融攝即具諸位至佛果也是故此童子見初佛為信位自分聞初經為信位勝進見後佛當解位自分聞後經為解位勝進以攝諸位皆具足故二約行總不依位但自分勝進究竟即至佛果三約理則一切眾生並已成竟更不新成以餘相皆盡故性德本滿故。
  【科】其身在於世界性等以上處住當是白淨寶網轉輪王位得普見肉眼見十佛剎微塵數世界海等。
  世界章云一世界性二世界海乃至十世界相謂積種成性等此當萬子輪王已去所居若晉經寄當十地如兜率天子從惡道出即得離垢三昧前得十地無生法忍位一乘義章曰若證得普賢位在六相方便十地位中何以故依十地證義會普法故今章既云及以得法分齊處說則知普莊儼等位皆十地准唐經云種一清淨金網轉輪聖王據晉經云所謂白淨寶網輪王等清凉會云是則多箇輪王非一輪王之多善也梵本亦然而言清淨金網者准瓔珞上卷金輪在十迴向中初地已上皆是琉瑠輪而增寶數為別是知舊譯為寶網者勝金網也故彼經云歡喜地百寶瓔珞七寶相輪四天王一萬子為眷屬寶數一一增至第七地十三寶相輪八地但云大應寶相輪九地云白雲寶相輪十地云百萬神通寶光瓔珞無畏珠寶相輪若順晉經白淨之言則當九地今章與孔目皆云十地但據晉經天子所得位判清凉由二經不同以義會通故有是說普見下一乘義在普見肉眼位中見十方界經云菩薩住金網輪王位放摩尼髻清淨光明若有眾生遇斯光者皆得菩薩第十地位成就智慧光明得十種清淨眼等又菩薩業報清淨肉眼乃至如頗梨鏡清淨光明照十佛剎微塵數世界等。
  【科】若三乘肉眼則不如此故智論云肉眼唯見三千世界內事若見三千世界外者何用天眼為故知不同也。
  文處可見。
  【科】又彼能於一念中化不可說不可說眾生一時皆至離垢三昧前餘念念中皆亦如是。
  經云菩薩住此轉輪王位於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世界中教化眾生乃至未曾一念而得間斷若有眾生暫得遇光者必獲菩薩第十地位皆至離垢三昧之前者孔目云若約解行法分齊尅唯未得離垢三昧其離垢三昧是未受職之前定又云當知白淨輪王之位福分非少若起利用即合無量眾生發不退菩提心及在十地無生法忍地唯未得離垢三昧少分之力故云至前定也。
  【科】其福分感一錠光頗璃鏡照十佛剎微塵數世界等。
  一乘義章云白淨寶網輪王位時有錠光頗梨鏡光明照十佛剎微塵數等世界驗知福分不少也。
  【科】當知此是前三生中解行位內之行相也以約因門示故。
  如是身土化用福分是解行生行相以此照前約行明位是位內行相矣以約下以因果該徹圓通之法在因為因在果為果總別相成無有前後始終淺深近遠等別今云解行者就因門示也。
  【科】若約信滿得位已去所起行用皆遍法界如經能以一手覆大千界等手出供具與虗空法界等一時供養無盡諸佛作大佛事饒益眾生不可說也廣如信位經文說又云不離一世界不起一坐處而能現一切無量身所行等又於一念中十方世界一時成佛轉法輪等乃至廣說。
  言得位即信滿不退際上以終教三乘至此入住名為得位今以一乘同彼而說引彼三乘令入一乘故三一義章云但不退以後即明得彼普賢之法約熟教比之即十信滿心已去即是其位其普賢位中對彼解行法及彼得義唯有自分勝進兩義不同故下文問答備揀終教三乘皆遍法界已得普賢法故經引晉譯賢首品十種三昧中第四手出廣供三昧門偈也。
  【科】是故當知與彼三乘分齊全別何以故以三乘行位是約信解阿含門中作如是說也。
  與彼下建立一乘十義差別後結判云此上十證足為龜鏡其別教一乘所明行位因果等相與彼三乘教施設分齊全別不同廣在經文略如下辨行位因果則此復揀者會成前義此中正揀終教三乘豈有前後義異文句全同祖師不明辨而示後學聖言寧容有失何以下徵三乘行位者種性章云三乘教種性差別略有三說一約始教二約終教三約頓教真如章云真如有二門一者一乘真如二者三乘真如次釋云三乘真如復有二門一頓教門二漸教門又次云漸教門者略有三門一終教門二始教門三所知門又此下問答正以三乘終教對揀則所揀三乘通諸教甚明矣良以長養彼根器故施設行布十地等行位令生信解阿含此云淨教乃至佛果並是教佛一乘義章約諸教說行位竟頓教末文結云此據三乘方便說章初云今依大乘云昔日但有言教無實行果故云三車空無又云臨門牛車亦同羊鹿但有其名以望一乘但是教故是故經云以佛教門出三界苦等妙趣云又諸三乘經論所明位地及差別次第法相門等並約信解門中依如是說故大論云隨一方化儀也若據行法則不如是行解亦入解門彼亦通揀諸教也問頓實二教豈皆權也答既皆一方化儀非無盡說是故前四皆方便權施也行法分齊云若修菩薩道為迴聲聞初教許行為引初教終教許行為引漸教頓教許行為引頓教圓教許行當知頓實皆是所引唯圓教究竟非所引也又云據佛別意唯一乘可行餘不可行何以故非究竟依故是故前四皆是此經方便枝末法輪並非本究竟正乘也。
  【科】問前終教中不退際上亦得如是八相等用與此何別。
  終教三乘信滿入住亦得八相等與今一乘何別此如起信等說。
  【科】答彼於此位示成佛時於後諸位皆不自在以未得故但是當位蹔起化故此即不爾於初位中起此用時於後諸位並同時起皆已得故是實行故該六位故。
  答彼終教但於信滿入住得位證如能起化用示現成佛於後諸位並未得故皆不自在不同一乘一得一切得一起一切起並皆自在妙趣云華嚴中信解行等諸位以信一言成其信位位中所含即通成解行理事一切法門等。
  【科】問義既不同何故一種同是信滿勝進分上起此用耶。
  一三義異權實宗差何故同此起用。
  【科】答為欲方便顯此一乘信滿成佛令易信受故於彼教先作此說。
  良以信該果海理圓難信故佛菩薩於彼三乘終教信滿之處說能作佛巧令聞者易信斯經也。
  【科】問既一位中有一切位及信滿心即得佛者何須更說後諸位耶。
  文處可見。
  【科】答說後諸位即是初中之一切也如初後亦爾。
  初後亦爾者所說一切即後中所具一切也。
  【科】問若初即具後得初即得後者亦可後亦具初既不得後應亦不得初耶。
  以後例前可見。
  【科】答實爾但以得初無不得後故是故無有未得後而不得初也。
  實爾者理實如是若無十一不成故餘文可知。
  【科】問若爾云何得說諸位階降次第。
  若初後皆具一切義實夷齊云何經中復說階降。
  【科】答以此經中安立諸位有二善巧一約相就門分位前後寄同三乘引彼方便是同教也二約體就法前後相入圓融自在異彼三乘是別教也。
  約相者且入法行位皆有體相用三若就十住約法說者十住之中教義二分吾祖乃言義中以平等法界為體十住行位為相應教所詮為用教中以六決定為體十住不同為相益機為用就門者以住行向等為門却以住向地等相就於六位之門故有前後階降次第不同寄同三乘引彼之機令捨權三而入一實也此中所同即終頓三乘能同即別教一乘寄同三乘融會云又華嚴經文前之五會及十明已後盡不思議品即以別教從三乘說十地文中即用一乘圓教從三乘教以顯別教說又十地已前四會中六決定文何故不依十數而說答六決定是本分義深體略難解故寄三乘之教却顯一乘玄趣令其聞者一往易解也經文善巧交絡二義顯宗分齊極善妙也又言同者吾祖云同者通也故名通教一乘或名通相一乘又云通之與同義無別趣所言同者三乘同一乘故又言同者小乘同一乘故經云毗尼即大乘也又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等今以一同於三彼以三同於一是則兩宗交接連綴引攝令歸別教一乘也又云同教者經云會三歸一故知同也是則全収諸教前四皆三乘是遠方便攝故上云則三乘等並名一乘是故總列同教中也若爾何以大疏但同頓實答且収江河若地品疏鈔亦說若下同三乘亦収始小但彼文正約性相料揀對權顯實以後三為一於一乘以分同別則頓實為同圓教為別能揀十條亦即此經同教中義圭峯指云華嚴同教故大疏至義理分齊中即言同教者同頓同實理事無礙法界一一會前終頓未說同於始小至地品方該前四貞元疏總相會通中第三於大乘中復分為二一者權教大乘亦名三乘即第二大乘始教二實教大乘亦名一乘謂會三歸一十方國土中唯有一乘法故即後三教合名為實即今性相二宗乃至有多差別十對料揀竟即云第四就實教中復分二教一約有位無位以分頓漸二約圓融不融分成二種即實教頓教並皆不融為同教一乘第五圓融具德名別教一乘故知同頓同實是合終頓歸於一乘為同教也貞元至義理分齊中亦云故此圓教語廣名無量乘語深唯顯一乘一乘有二一同教一乘同頓同實故乃至云以別該同皆圓教攝等鎮國二疏其義一揆若言華嚴經中自有能同一性一相為同教者豈得便云不融又不應後三合為一實開同別矣但彼合二教歸圓此引三機入一但小異耳問分四教中同教一乘如探玄等從共教開出何以今云圓教攝耶答當知總相會通義意雖同文言小別或有廣略一或合為一圭峯云圓教攝於前四一一同圓唯一善巧二或開為二探玄首開一乘前四為三乘即是智論共教三於共教中開出小乘四於共中開出終頓為同教一乘貞元則初開小乘次開權教三乘後於一乘開為同別玄談該於多義對小顯大則先開小乘對權顯實乃開前二為權後三合為一乘乃至開成四五皆圓教漸次開也故此同教從一從三理無不可但由不知或總為一即是圓教乃云非圓中開出又問何以定知是今圓教章云若依圓教有二義一攝前諸教等又云三約一乘有二說一攝前諸教所明種性並皆具足主伴成宗以同教故攝方便故如此文義溢目盈空不知思耳由是義故所揀三乘正揀終頓但異權三不足為別教也餘如同教策辨二約體者如十住以平等法界為體今以行位等為體以就圓融普法是故前後圓融異彼三乘是別教也。
  【科】但以不移門而恒相即不壞即而恒前後是故二義融通不相違也。
  不移門而恒相即行布不礙圓融不壞即而恒前後圓融不礙行布行布是教相施設圓融是理性德用相是即性之相性是即相之性是故不相違也。
  【科】問若爾是初門即一切者何不說信位初心即得而說滿心等耶。
  文處可見。
  【科】答若自別教即不依位成今寄三乘終教位說以彼教中信滿不退方得入位今即寄彼得入位處一時得此一切前後諸位行相是故不於信初心說以未得不退不成位相但是行故。
  答若直自宗別教則不依位成一乘義章云若依一乘圓通之教由義自在總別相成故無前後始終淺深近遠等別又要問云若須成佛則數數成新新斷結亦不住學地若對不成機則常不成由如大海於諸位中無有溢滿等今寄下義皆可見【科】問若爾應言住位成佛何名信滿。
  【科】答由信成故是故是行佛非位佛也餘義准之。
  今但是信行成就故非位佛若但言十信作佛不論十地終心作佛則是三乘教若具五位及九位作佛則是一乘圓教攝若小乘三乘並是阿含佛一乘是義佛也。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復古記卷第二(之上)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復古記卷第二(之下)

  【科】第四修行時分者若依小乘自有三人下根者謂諸聲聞中極疾三生得阿羅漢果謂於一生種解脫分第二生隨順決擇分第三生漏盡得果極遲逕六十劫中根者謂獨覺人極疾四生得果極遲逕百劫上根者謂佛定滿三僧祇劫。
  若依下正示一生種解脫分者謂第一生修聲聞資粮作五停心觀別相念觀總相念觀等名隨順解脫分善第二生修聲聞加行作四諦一十六心拋緣減行等名順決擇分善第三生起智斷惑入於見道極遲則鈍根六十劫初二十劫修資粮次二十劫修加行後二十劫入見道正理論云初位下種次位留成後位結實中根獨覺亦名緣覺四生者第一生修聲聞資粮第二生修聲聞加行第三生別修緣覺資粮加行第四生入見道便證無學百劫者二十劫修聲聞資粮二十劫修聲聞加行二十劫修緣覺資粮二十劫修聲聞加行第五二十劫方入見道證無學果上根定三僧祇第一無數劫修大乘資粮加行第二無數劫入見道乃至七地滿心第三無數劫從八地初心乃至十地滿心生色究竟天上他受用土中更百劫於頂寂定中學諸相好千劫於金剛定中學諸威儀萬劫於大寂定中學諸化行然昇大寶華王座上放十道光明成得正覺拆玄云遇一化佛出世名為一生如舍利弗等於過去拘那含牟尼佛時修聲聞資粮於迦葉佛時修聲聞加行於釋迦佛時方入見道乃至極果也。
  【科】此中劫數取水火等一劫為一數十箇合一為第二數如是展轉至第六十為一阿僧祇依此以數三阿僧祇也。
  水火等一劫者要問云依小乘教世界成壞大劫滿三僧祇則將一成壞劫為一數劫數此十劫為第二如是數至第六十為一阿僧祇所以說六十者孔目云小乘以六十劫為大劫阿僧祗小乘經三僧祇得作佛。
  【科】問何故下根返經時少而上根等乃多時耶答能於多時修練根行等以為難故是故多也。
  於文可知。
  【科】又依婆娑等菩薩成佛有二身一法身二生身法身者謂戒定等五分修此法身具有四時一三阿僧祇劫修有漏四波羅蜜時二於百劫修相好業時三出家苦行修禪定時四菩提樹下成正覺時。
  法身者即以丈六五分功德法為體三僧祇者婆娑云一切諸佛盡於三僧祇劫修諸方便四波羅蜜即前四度也三祇修有漏者未入見道故尚在四加行位入見道發真無漏三十四心斷結成佛。
  【科】生身者但百劫修相好業於冣後身伽耶城淨飯王家受生報身於摩訶陀國而成覺道餘如彼說。
  父母所生身三祇行滿百劫修因然後菩提樹下而登正覺。
  【科】若依始教修行成佛定逕三僧祇。
  定劫章云大乘小乘二乘不同三乘大乘佛准一方化儀經此三大劫修道得成佛若依頓教則不可說彼則正約終教以揀小乘今章開於始教故二處小異。
  【科】但此劫數不同小乘何者此取水火等大劫數至百千數此復至百千為一俱胝名第一數數此俱胝復至俱胝為第二數如是次第以所數等能數至第一百名一阿僧祇此即十大數中第一數也依此數滿三阿僧祇。
  不同小乘下鎮國云黃帝筭法但有二十三數始從一二終至正載鈔云從一至十為十次有十三數謂十十為百十百為千次萬億兆京垓[禾*石]壤溝澗正載言載者天地不能容載也小乘六十已至無數亦約從一至十為十十十為百乃至跋羅攙方第五十二阿僧企耶彼論失於後八六十之後別無數法僧祇品中有百二十四數倍倍變之故非凡小所知也小乘中但以水火劫之一劫為第一數却從一二數至十便為第二數大乘以水火劫數至百千百千則當於億數此復至百千則百千億為一俱胝方為第一數則相去甚遠數此復至者謂一俱胝二俱胝數至俱胝方為第二數良以數法有三種謂上中下下等數法十十變之中等數法百百變之上等數法倍倍變之故有不同也又俱胝若唐三藏譯百億為俱胝若測法師深密記第六云俱胝相傳釋有三種一者十萬二者百萬三者千萬是故諸說或有不同也如是次第下舊本云以所數等能數至一百者如約俱胝以數物則俱胝為能數也復數至俱胝是等能數也經中從百洛叉為一俱胝中間越劫阿庾多乃至趣趣為一至一至為一阿僧祇故言次第至一百也阿之言無僧祇曰數謂三無數劫也十大數者即心王所問十大數也謂僧祗至不可說不可說耳。
  【科】仍此教中就釋迦身以分此義如優婆塞戒經云我於往昔寶頂佛所滿足第一阿僧祇劫燃燈佛所滿足第二阿僧祇劫迦葉佛所滿足第三阿僧祇劫我於往昔釋迦佛所始發阿耨菩提心。
  文中可知。
  【科】又依本業經又有百劫修相好業但是變化非實修也又以一偈歎弗沙佛已即超九劫但九十一劫即成佛也。
  為引二乘故示修此業又以下智論歎弗沙如來超彌勒九劫先成正覺偈即天上天下無如佛等。
  【科】問三無數劫修諸實行應成報身何故乃就化身說耶答由此始教就下機故有二乘故此身是彼所知見故是權教故作是說也。
  以釋迦身為化身故下機者即前機麤淺故有二乘者即引一乘故又是三乘共教二乘唯見化身故是權教者謂三乘中就法華前以分權實如云金剛般若三乘始教大品般若是三乘終教清凉所以不取光宅者以法華之前不分權實玉石俱焚也。
  【科】若依終教說有二義一定三阿僧祇約一方化儀故。
  劫章中文與此同如上已引念劫成佛中又云若據一三千界定三僧祇成佛此依華嚴一百二十數說僧祇義就此一類世界也。
  【科】又此教中修實行故成實報身不約化說故法華經云我實成佛以來經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又經云我於燃燈佛所得受記等皆以方便分別故也。
  修實行者從真流故如起信性無慳貪隨順檀等然燈授記即金剛經文諸經所以異說者方便分別引彼器也。
  【科】又亦無百劫修相好業等何以故以小乘中偏修智分不修福分是故臨成佛時更於百劫別修彼業始教中引彼亦同彼說仍是化也此終教中論其實行從初發意即福慧雙修故成佛時無別修也。
  小乘唯求出離不肯化生故有羅漢飡沙是無福也今此勝無別修也。
  【科】二不定三阿僧祇此有二義一通餘雜類世界故如勝天王經說。
  要問云若通餘世界亦不定三僧祇亦指彼經以諸類世界時劫不同故。
  【科】二據佛功德無限量故如寶雲經云善男子菩薩不能思議如來境界如來境界不可思量但為淺近眾生說三僧祇修集所得菩提而實發心以來不可計數。
  先示意次引經證起信亦云為懈慢眾生說無量阿僧祗修為怯弱眾生故說一念成佛是知普機之外皆淺近之器也。
  【科】解云此中不可計數者是不可計數阿僧祇劫非但三也。
  【科】問何故前教定三僧祇此教有定不定耶答前教生故此教熟故方便漸漸勸彼三乘向一乘故作此說也。
  機有生熟是故說不同麤細二教雖異總勸三機向後一乘也。
  【科】若依頓教一切時分皆不可說但一念不生即是佛故一念者即無念也時者即無時也餘可准思。
  皆不可說者地章云頓教者唯有一門所謂無相何以故由成一行三昧故乘彼一味真如所成故不可說有諸異相門一切俱離是名佛也。
  【科】若依圓教一切時分悉皆不定何以故為諸劫相入故相即故該通一切因陀羅等諸世界故仍各隨處或一念或無量劫等不違時法也餘義准之。
  謂諸劫既乃即入不可得而分其定量又乃該通同異類剎事非一准要問云依一乘義成佛時節並皆不定為十方世界時節不同因陀羅世界等並據當分報位說有為諸劫相作及相入等故無定時仍不違時法者所謂或無量劫等也。
  【科】第五修行所依身者。
  所依身有二種一者分段分謂分限段者形段即三界苦果身之與命有定齊限無所改易故名分段唯識論云身命短長隨因緣力有定齊限故名分段即以惑業苦三為體如演義釋二者變易謂改麤為細易短為長改轉不定故名變易故論云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諸乘修行不離二身故就此以明諸教不同分段即煩惱為緣變易以所知為緣。
  【科】若依小乘但有分段身至究竟位佛亦同然是實非化。
  但有下以此教唯斷煩惱究竟位方盡故是實下佛德章云若依小乘實佛報身生在王宮臨菩提樹成佛攝生化用及德皆在其中。
  【科】若依始教中為迴心聲聞亦說分段至究竟位佛身亦爾然此是化非實也。
  引彼就下而說義與小乘同但佛身是化耳。
  【科】若依真進中有二說一為寄顯十地之中功用無功用麤細二位差別相故即說七地以還有分段八地以上有變易。
  然諸教皆有直進迴心凡夫直入菩薩乘謂之直進先入二乘或至無漏然後發心皆曰迴心小乘中亦有直進故要問云仍直進有二種一大乘中直進二小乘中直進菩薩寄於二身顯二位差別非實受二身也以七地已還修隨相有功用行八地已去修無相無功用行欲顯二行麤細異故故說有二身也。
  【科】二就實報即說分段至金剛以還以十地中煩惱障種未永斷故留至金剛故既有惑障何得不受分段之身故十住經云第十地已還有中陰者是此義也。
  實報即業惑等所感身如分段身以惑業苦三為體言惑者謂分別俱生煩惱障發業潤生能為緣故言業者即總別報業正感助感能為因故言苦者即三界九地四蘊五蘊能為果故唯識論云一分段生死謂有漏善不善業由煩惱障緣助勢力所感三界麤異熟果等言變易者即以無漏業所知障欲色二界異熟五蘊為體謂諸聖者由以悲智上求下化念斯分段短促不能長時遠征大劫修行遂以所知障為緣無漏業為因冥資故業故業被資便能熏感識等五支五支種子既被感已生現功能而復殊勝改麤為細易短為長名變易身唯識論云二不思議變易生死謂諸無漏有分別業由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名變易生死今說行者所依之身故云實報此教既留煩惱至金剛位受分段身以煩惱發業受分段故故十地下引證既有中陰知是分段也亦名中有身。
  【科】問八地以去一切菩薩於煩惱障永伏不行以無漏智果恒相續故如阿羅漢既無現行惑何得更受分段之身耶。
  八地下以於俱生中六七識惑七地已來寄有現行八地已去永伏不起又如未那煩惱寄至七地八地以去唯有所知等故引為問前說分段至金剛位故須問釋。
  【科】答若是凡夫即以現惑潤業受生聖人不爾但留惑種用以受生。
  可知。
  【科】故雜集論云一切聖人皆以隨眠力故結生相續又梁攝論云異凡夫故永伏上心異二乘故留彼種子。
  隨眠即是種子故九煩惱中一隨眠貪二隨眠瞋三隨眠癡第四貪瞋癡等分極重上心惑方是現行也又稠林中十三有二煩惱謂隨眠煩惱上心煩惱故指隨眠為種子也。
  【科】解云聖人受生非現潤彼復留種子如何不受分段身耶若言八地已上以智障為緣受變易者所留惑種即便無用何不於此第八地初永害一切煩惱種耶彼既不爾此云何然。
  聖人下釋成當受分段若言下奪其惑種無用而不斷也彼既下反質而結成本義。
  【科】若約迴向菩提聲聞已斷煩惱者彼即可以所知障受變易身通諸位也。
  已斷煩惱者既無惑障許受變易也三乘中迴心即入十信故通諸位也。
  【科】問若爾何故聖教說八地以上唯所知障為依止故受變易身。
  即下第四仁王中義也。
  【科】答此等為欲寄對二乘顯其優劣故經作此說。
  經作此說為寄對顯優劣耳非實受此身也。
  【科】然此寄對依諸聖教約位不同略辨十門。
  【科】一說羅漢即同於佛更不分位如律中說佛度五人已即云通佛有六羅漢出於世間文同座等當知此約小乘教說。
  出於世間者位當出世間也。
  【科】二亦於佛地分出羅漢如對法論說得菩提時頓斷煩惱障及所知障頓成羅漢及如來故此中雖約煩惱盡邊名阿羅漢而亦為生諸聲聞中心勝欲樂故寄於佛果以分大小也。
  寄斷二障已分大小也而言雖者亦止言斷惑障成阿羅漢而不說彼亦斷智障是亦為生彼心中勝欲樂也。
  【科】三第十地名阿羅漢佛地超過故非彼也如涅槃中說四依云阿羅漢者住第十地此寄因異果以分大小此上二門約始教中迴二乘教說。
  文亦可見此上等者對二乘說故知是迴心教也。
  【科】四七地以還寄同羅漢八地以去寄菩薩位如仁王經云遠行菩薩伏三界習因果業滅住後身中住第七地阿羅漢位此寄因中自在未自在位以分大小也此約始教直進中說此中既寄聲聞至七地故煩惱障及分段身俱至此位八地以去寄此菩薩行位勝前是故唯有彼所知及變易身。
  遠行即七地伏三界習等以此地已還寄滅三界色心煩惱及彼果報又七地已去寄菩薩位細於二乘寄滅色心習氣又俱生第七識惑七地已來寄有現行又末那煩惱寄至七地八地寄滅色心二習無明又八地俱生內六七識惑永伏不起又以六識煩惱寄至四地末那煩惱寄至七地八地已去唯有所知障二障二身以顯二位不同故在直進中也。
  【科】五初二三地寄同世間以得世間四禪等故四地寄是須陀洹等以得道品故此初出世故五地寄此聲聞羅漢以得四諦法故六地寄辟支佛以得十二緣生法故七地以去寄是菩薩以得無生法忍故此如本業經說上來唯約三乘教說以未分出一乘法故。
  前三地修四禪八定寄同世間即人天也四地寄須般洹等三果即出世間也五地已下寄出出世間五地修四諦六地修十二緣生觀七地已去寄菩薩以同得無生忍故通以十地寄三乘說前六寄同凡小後四通寄大乘未分出一乘者融一同大故也。
  【科】六世間二乘同前至六地第七地寄三乘菩薩以未自在故八地以去寄一乘法以得自在故如梁攝論等說此約一乘三乘等分相而說。
  於菩薩位中為顯自在及未自在二位別故。
  【科】七於初地之中已過世間及二乘故如地論等說此約三乘中比證分齊說。
  此約地前比觀登地現證分齊不同故初地過凡小也。
  【科】八地前三賢位已過二乘地如起信論說又如仁王經說習種性中有十種心已超過二乘一切善地此約終教退不退說。
  起信論信成就發心十解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故知超過仁王經行位中已引。
  【科】九信滿心後即過一切小乘三乘等如賢首品說此約一乘說。
  信滿發心即得成佛等。
  【科】十初在凡夫地創發心時即過二乘如智論說羅漢比丘知沙彌發心推在前等此通一乘及三乘說。
  即智論說阿羅漢將沙彌行令持衣鉢道中沙彌思惟當以何乘得入涅槃即發大心師知其念即取衣鉢自將令沙彌前行沙彌思惟佛道甚難且以小乘早入涅槃師復將衣鉢令沙彌後行如是至乎三沙彌問師師具答曰汝發大心吾修小行故令汝前汝今退菩提心汝是凡夫不合居吾前沙彌聞已警悟即住大乘。
  【科】由有如是寄對法門故諸說前後准此而知。
  【科】若依終教地前留惑受分段身於初地中永斷一切煩惱使種亦不分彼分別俱生於所知障中亦斷一分麤品正使是故地上受變易身至金剛位餘義如下斷惑中說。
  地前留惑等並如斷惑中具釋。
  【科】問若於地上不留煩惱云何大悲同事攝生。
  惑障潤生地上既不留惑云何度生。
  【科】答若於地前及始教中願智力劣故留煩惱助願受生今此不爾願智勝故自在同生。
  此教地上願智殊勝自在同生不同地前并初教中故須留惑也。
  【科】問如說八地以還菩薩略有二類一悲增上二智增上悲增者留惑受分段身故智增者伏惑受變易身故此義云何。
  問意可知。
  【科】答如此所說良恐未然何者若悲增上其惠必劣劣惠導悲悲應滯見滯見之悲豈名增上縱悲智齊均尚不名悲增上況以劣惠導悲而言增上若智增上其悲必劣劣悲導智智應滯寂滯寂之智何名增上以諸菩薩從初以來異凡小故悲智相導念念雙修如車二輪如鳥之二翼何得說彼有增減耶。
  既滯見滯寂故非增上唯修智分則墮二乘修住相福則墮凡夫故菩薩發心已來雙修二行豈互增減。
  【科】當知由此始終二教麤細異故有二生死非由悲智互增上也。
  始教麤故地上受分段身終教細故地上受變易身非由互增上也。
  【科】若言彼智增上者有小乘習怖諸煩惱故永伏者若於地前未證真如可約本習容有此類以未純熟故初地以上行解純熟同證同行同修同斷如何得有如是差別故起信論云地上菩薩種性發心修行皆等無差別也。
  若言至永伏者牒問若於下印彼地前機生未證容有此類初地下奪其機熟已證斷無差別起信論云而實菩薩種性根等(因等也)發心則等(行等也)所證亦等(證等也)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時等也)故修行斷證皆無差別。
  【科】又此教中地上變易寄位不同有其四種等亦如下指。
  指下斷惑處也地上配四種生死受變易等報。
  【科】若依頓教一切行位既不可說所依身分亦准此知廣如大般若經那伽室利分說。
  那伽室利即文殊所問經也。
  【科】若依圓教不說變易但分段身至於十地離垢定前以至彼位得普見肉眼故知是分段也又如善財等以分段身窮於因位故也。
  此義前科已引既云肉眼知是分段也善財一生非變易。
  【科】問何故此中不說變易答如世界性等以上身分甚極微細出過諸天應同變易但以此教不分生死麤細之相總就過患以為一際至信滿後頓飜彼際故不說也餘准而知之。
  世界性等者等取十重如上引普莊嚴童子等在世界性等上住已得十地此教不分者但以無明邊域為生死邊際總屬過患故不分也然生稠林有二一分段生二變易生分別有二十八門問變易生死是無流轉何故入生稠林攝答變易生死本教興意為顯佛法漸漸深遠將變易死在分段後顯其終教漸漸甚深據理論之變易生死只是分段細相所以知之中陰本立為分段身求生方便故立中陰如十住經說中陰之身乃至涅槃菩提亦有中陰但微細漸深唯佛境界據此文證當知變易生死只是分段細相為其變易問據此生稠林中陰乃證變易漸細至佛境界何以此章初教直進中引七地已還有分段八地已上有變易耶答當知中陰之身位通麤細為分段求生方便故屬分段若以微細漸深唯佛境界則是變易是故變易是分段細相也又云中陰身是其報分其陰大分受經七日為一限於中不定或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乃至經劫佛亦於中出世教化入涅槃如十住經說又如梁攝論佛二十年中處中陰身又如地論其中陰身亦得造業有其熏習故知中陰有麤細也。
  【科】第六斷惑分齊者。
  【科】初依小乘。
  但標而不釋者諸記皆云此中脫一段今勘高麗本亦但有標不應皆脫今釋有四所以故非脫也一前行位中已有問答釋成小乘異大乘理無疑故不待說也故但標小乘顯五教不同不必釋耳若更備釋前文問答即成元用二師承有據至相尊者亦不說小乘煩惱今章錄彼文義是故不釋三大乘據用義顯煩惱中有二門一異小乘門二同小乘門第二門中煩惱惑品名數與小乘同今說三中二乘惑品即同小乘義雖有異名字是同故不別釋四作者任放辨才如探玄但有標五門而不釋或釋一二如十住中諸門分別梵行無念理觀皆標五門而不開釋等。
  【科】若依三乘有二種義一約位滅惑相二寄惑顯位相。
  若依三乘者中間三教為一三乘教也以二義中皆具始終二教故便行稠林云煩惱行等者略分二義一約位顯煩惱即今寄惑顯位相也此中寄惑品顯位差別彼約十地等斷煩惱麤細以顯諸教有異但寄位顯惑寄惑顯位小有左右耳二據用義顯煩惱即約諸教具明麤細惑品即今約位滅惑相也彼云此之二義約三乘顯約位者但諸教中約十地顯斷麤細分齊者即屬終教攝二但經論中約見修及九地十一地等明斷惑不同及麤細分齊者皆初教所攝若經論中依十地位顯別無明不論麤細者如十一無明及二十二無明皆初教中直進教攝何以故為順十地終心頓斷諸惑故彼文亦以始終二教為三乘也。
  【科】初義者若依始教具足三乘斷惑差別由此是三乘教故障有二種謂煩惱所知。
  若依下由有迴心真進二種人故迴心即是同小乘門直進即是異小乘門迴心直進二種教也是三乘教者問若據此文豈非獨以始教為三乘耶答上云若依三乘有二種義牒釋處云若依始教若依終教豈容便相違耶況釋終教亦先說二乘豈無二乘耶但教漸深細言其不能斷耳豈彼伏惑無觀智乎問答云終教二乘心數亦不可說則有二乘明矣以此教亦有直進迴心當知此前揀小乘後異一乘中間三教為一共教三乘前後章文皆作此說非揀終頓理無疑也下文云前約三乘中聲聞此約愚法豈可云二乘並成佛而無聲聞耶障有下孔目云又依終教煩惱有十六門首列有二無明謂煩惱障所知障又云惑智二障後判云上十六門煩惱義當孰教分亦得通初教中直進教說若在直進教其體即空若在終教說其體即如等。
  【科】先辨二乘斷煩惱障於中有二先障名數後斷惑得果。
  【科】初中煩惱有二謂分別俱生總有十種一貪二嗔三無明四慢五疑六身見七邊見八邪見九見取十戒禁取。
  分別則見道所斷迷理煩惱俱生則修道所斷迷事煩惱一貪下列惑體也。
  【科】於中四種唯分別起謂疑邪見見取戒禁取餘六通二種。
  分別起者疑親於苦諦猶豫不決邪見親於苦諦身撥無因果見取親於苦諦果執劣為勝戒禁取親於苦諦果非因計因是故唯分別起餘六通二。
  【科】五識得起初三亦通分別及俱生由用意識中邪師等三因引故得有分別起也。
  得起初三即貪嗔癡由用下釋分別起因也假三因生方有分別心數云五識由與意識或同體或異體故經云有一意識與五識共緣境故此約三乘始教麤相說也。
  【科】意識具十種四分別六通二。
  以此識具起六位心所有法良以此識是無邊分別一切處分別與五識或一或異故具起十煩惱也。
  【科】末那唯四俱生六中除嗔及邊見以嗔唯不善此識有覆無記故又以一類相續緣第八識剎那剎那執我故無邊見又以後三見及疑藉三因生此識無彼故不起又由恒相續緣故非第六所引不同五識是故唯四。
  唯貪無明慢身見何以除嗔以瞋唯下釋所以此識執我是異生性障覆弊有情令不出離不屬善惡唯無記性此云染污意從過立名與四惑相應故是有覆無記能障聖道隱覆自心說名有覆又於善惡義中不可記別說名無記又以第七名恒審思量常緣第八見分為內自我剎那剎那不斷恒執我故無邊見也唯識章云末那一起相續不癈與我見等四使相應又以後三見謂邪取禁三見也又由下唯識章對治門云末那一起相續緣我不癡不同五待六引也同末那何故唯是俱生答末那不緣於外緣義不緣外故不得起分別我見是故唯俱生中四也。
  【科】其第八識總不起唯是異熟無覆無記性故。
  識總不起者孔目云梨耶是實餘法是假餘法即無由識以外只是遍計即體空故阿賴耶識者謂能攝藏諸法種子故異熟識者先業所生故阿陀那識者謂能數數令生相續持諸根等令不壞故言異熟者心意識云識所變相雖無量種而能變識類別唯三一謂異熟則第八識多異熟性故又云異熟習氣為增上緣感第八識酬引業力恒相續故立異熟名感前六識酬滿業者從異熟起名異熟生不名異熟有間斷故則前異熟及異熟生名異熟果果異因故此中且說我愛執藏持雜染種能變異識名為異熟非謂一切無覆下三性料揀也論云覆謂染法障聖道故又能弊心令不淨故此識非染故名無覆無記。
  【科】此分別俱生皆通三界嗔唯欲界以上二界煩惱皆有覆無記性故。
  上二界煩惱由定力所制故屬無記心數中煩惱隨煩惱通不善及無記者以彼總論三界及定地故彼又云若約違理不善但是不善性。
  【科】其分別起者欲界四諦各有十使即為四十上二界除嗔諦別各有九即有七十二并欲界合有一百一十二也。
  言分別者演義云言惑體者謂能發業之惑即六煩惱収唯識論中十煩惱攝不正見中開五見故貪等六法通分別俱生體雖是一而起時有異論云任運思察而得生故又迷理迷事障見修異故論說因邪師等起者名分別言自邪思惟者計度分別由此虗妄計度而起十分別惑問若爾第七亦應有分別煩惱以有計度分別故答彼非強盛故無分別又有三義無分別惑一是內緣二唯有覆三緣微境第六返此故有十分別瑜伽第一云俱生我執無始時來虗妄熏習由內因力故與身俱有名為俱生七十二即二界除瞋八九成七十二也。
  【科】其俱生者欲界具六上二界除嗔各唯有五合成十六通前分別總有一百二十八也。
  即任運而起障修道迷事煩惱如前已釋。
  【科】問何故前愚法小乘中十使不通迷四諦此中即通耶答此有二義一以三乘中煩惱力漸寬廣故障一切也二又由迷等義通一切境也。
  小乘不通迷者顯宗論云苦下具一切集滅離三見道除於二見上界不行恚除三見者身見邊見戒禁取除二見者身邊二見則不通迷也問答云若依小乘教一惑一障一世一忍一智一斷得一滅依三乘教初教名同前義中深淺異若據三乘終教一惑一障三世一忍一智非初非中後斷得三世滅也據一乘教一惑多障多世一數多數忍多數一數忍一數多數智多數一數智等則知惑品於諸乘中力用有大小寬狹不同迷境亦別也。
  【科】第二斷惑得果者先斷分別有其三人。
  三人三類也。
  【科】一若從具縛入真見道剎那頓斷三界四諦分別煩惱得預流果。
  凡言具縛者具見修煩惱故名具縛入見道時於剎那中頓斷三界分別煩惱證預流果此人入見道斷迷理惑時名初果向出見道後只得初果是故俱舍云具修惑斷一至五向初果此中斷五品修惑一人斷一品則有五人并具縛一人共六人皆入見道名初果向出見道後只得初果今章不同彼爾以此中約分別俱生二惑麤細以分見修二道不同彼中正說果向故小別也下皆類此。
  【科】二若倍離欲人入真見道兼斷倍離欲得一來果言倍離欲者謂凡夫時欲界修惑九品之中伏斷前六故云倍離欲入見道時即永斷前所伏故是以得彼果也。
  此由利根超證之人入見道時匪唯頓斷三界見惑亦斷欲界六品修惑名倍離欲證斯陀含果此云一來謂一來人間一往天上也。
  【科】三若已離欲人入真見道兼斷九品得不還果。
  從具縛凡夫兼能進修欲界九品修惑俱盡證阿那含果此云不還不還來欲界受生也。
  【科】如瑜伽說入見道果者有其三種隨其所應證三果故。
  通指前三類人斷分別惑也但與今章小有不次。
  【科】次斷俱生者第六識俱生九地各有九品。
  意識通迷十使謂分別俱生今斷俱生三界九地各有九品分上中下九九八十一品也。
  【科】又進修道人有其二種一漸出離者斷欲界九品中前六品盡得一來果斷九品盡得不還果斷上二界盡得阿羅漢果。
  謂斷欲界俱生修惑前五品得二果向斷六品盡得二果斷八品修惑得三果向斷九品盡得三果斷上二界七十一品得四果向斷七十二品盡得四果。
  【科】二頓出離者得初果已即頓斷三界漸除九品即得阿羅漢果更無餘果。
  從初果現身頓成羅漢。
  【科】何者以彼欲界九品修惑及上二界總三種九品各初一品一時頓斷故云頓斷三界竪論九品一一別斷故云漸除也。
  謂三界九地修惑纔斷欲界一品上色界無色界各一品同時齊斷故云頓斷後二三品等一一別斷故云漸除地地皆起一無間道斷惑一解脫道證真也。
  【科】若爾何故有漸斷者以於三界法不能頓緣故。
  徵詰所由謂根劣不能頓緣三界故。
  【科】對法論云頓出離者謂入諦現觀已依止未至定發出世道頓斷三界一切煩惱品品別斷唯立二果謂預流果及阿羅漢果乃至廣引指瑞經等如彼說。
  依止未至定者梵語禪那此云靜慮由此寂靜能審慮故即依止未至定起無漏智能斷三界九地八十一品煩惱餘八地即除此未至定外所起無漏道名中間禪謂諸禪定以具支不具支止觀均不均有差別故問若心一境性是靜慮體依何相立初二三四答云初尋伺喜樂後漸離前支謂尋伺喜樂建立為初漸離前支立二三四離伺有喜樂立第二禪若離伺喜唯樂立第三禪若兼離前三種則立第四禪同一境性分為四種已見道所斷分別煩惱進斷修道俱生煩惱遂證四果。
  【科】其末那煩惱行相微細前漸頓二人皆與非想地惑一時頓斷。
  非想地即無色界第四地也其七識恒行無明至佛地方盡。
  【科】故瑜伽云末那相應任運煩惱唯與非想處共斷故一時頓斷非如餘惑漸次而斷故也。
  【科】問何故前愚法二乘無頓出離此中有耶答為顯前劣故此超過愚法二乘無此勝智顯彼教劣方便漸引起彼勝欲令捨小從大故作此說其論末那惑滅小乘無者亦准此知此謂二乘斷煩惱障。
  拆玄云問還許得初果已超二證三否得二果已超三證四否答依大乘亦許此義今依小乘不爾為得初果已欲擬進斷三界修惑時必須依地九品次第而斷斷惑既有次第得果亦然末那此云染污意孔目引攝論云舉六過失證有末那一若無末那即意識與五識相似不成過等若有末那即有六德小乘但有六識即無末那顯彼教劣也。
  【科】其所知障諸趣寂者入無餘時一時皆斷唯此非擇滅也。
  斷所知障故入無餘者揀異前三果有餘涅槃擇滅無餘諸趣寂者一時俱斷所知障故不同俱解脫人分有所斷非擇滅者入無餘時證非擇滅無為也。
  【科】其餘一切有斷不斷惠解脫人不斷俱解脫人分有所斷謂八解脫障不染無知修八勝解所對治故如瑜伽說。
  惠解脫阿羅漢已解脫煩惱障未解脫定障俱分解脫阿羅漢已解脫煩惱障及解脫定障對法論惠解脫補特伽羅者謂已盡諸漏而未具證八解脫定唯斷煩惱障故俱分解脫補特伽羅者謂已斷諸漏及具證解脫定由煩惱障及定障俱得解脫故八解脫即所知障境解脫不染無知無知有二一染污無知能招生死故曰染污於境不了故曰無知二不染污無知不招生死故曰不染污於一切種冥然故曰無知即界內外迷事之惑修八勝解脫者孔目云八解脫亦名背捨解脫者謂一內有色外觀色二內無色外觀色三淨身證解脫處四空處五識處六無所有處七非想非非想處八想受滅身證位初三背煩惱名解脫次四背下地名解脫後一背有緣心名解脫又八解脫者今解不同小乘大乘經意觀色知空無礙成色是此文意初解脫捨染相色第二者捨色心第三者成色無礙第四者捨空心第五者捨取識想第六者去少識想第七者去取定想第八者去成定取捨不自在等。
  【科】又諸解脫由所知障解脫所顯由聲聞及緣覺等於所知障心得解脫故。
  言所知障所知非障是障障所知故障是根本無明能障此理理體非障云心解脫惠解脫正明脫二障也解脫之言是虗語若不指心指惠何法解脫但云煩惱障解脫者未指的顯出所法體今云障心障惠令不解脫然二障約心約境雖分麤細之異二障種子俱至佛地方盡故得二俱互障也。
  【科】當知此始教為引愚法漸向大故安立此教深勝於彼故所知障亦許分斷。
  【科】然上所斷不同愚法以彼唯斷煩惱得故此則不爾斷種子故。
  但揀大小乘異小乘則觀上下八諦苦法智忍等十六心八忍名無間道能斷八諦下迷理惑得此八忍不被惑得之所間隔故名無間謂惑體已不現行雖有惑得而無力用不為障礙八智名八解脫道能證八諦下無為理故謂此八智已離惑得故名解脫大乘即斷二障種子也。
  【科】直進菩薩斷惑者二障俱斷。
  孔目云若經論中依十地位顯別無明不論麤細者皆初教中直進教攝何以故為順十地終心頓斷諸惑故。
  【科】又煩惱障中不同二乘約界分品。
  不同愚法小乘約三界九地別斷見修無明等。
  【科】但於二障分別起者地前伏現行初地真見道時一剎那中頓斷彼種。
  謂地前資粮加行位中雙伏二障分別現行登地證真見道頓斷分別種子故。
  【科】其俱生中煩惱障初地以去自在能斷留故不斷何以故潤生攝化故不墮二乘地故為斷所知障故為得大菩提故。
  如百論判分別我見見道斷俱生我見修道斷今留故不斷用斷所知等故。
  【科】是故攝論云由留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解云惑盡者是所知障盡即由留煩惱障起勝行故得至此位證佛果。
  論云煩惱伏不起如毒呪所害留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孔目云諸菩薩留隨眠惑為助道分不同二乘速般涅槃由此事故修道究竟得習氣滅盡乃證圓智。
  【科】又梁攝論云既云留種子是故當知煩惱障種至金剛位。
  以十地中煩惱障種未永斷故留彼種子用以受生。
  【科】其所知障行相細故正障菩薩道是故地地分斷要至佛地方得總盡。
  地地分斷者初地斷異生性障二地斷邪行障等智障正障菩薩道故至金剛位究竟盡故。
  【科】由此即說二障修惑俱至佛地。
  可知。
  【科】故對法論云又諸菩薩於十地修道位中唯修所知障對治道非斷煩惱障得菩提時頓斷煩惱障及所知障頓成羅漢及如來故。
  菩薩見道位修煩惱障對治為留惑故相隨至金剛定斷今約二障盡處說也。
  【科】其末那俱生行相細故亦同前至佛地盡也。
  然末那即與我見我慢我愛無明四使相應同至佛地方盡也。
  【科】問其二障修惑諸識相應地上現行有何同異。
  諸識者六七識相應地上同異如何。
  【科】答其煩惱障內第六識惑既盡故留彼是故現種皆以智御用成勝行不起過患猶如毒虵以呪力御不令死無起過患而成餘用菩薩善巧留惑亦爾。
  論云諸惑已滅伏如毒呪所害釋云此偈明第十一滅惑其深諸惑謂見修煩惱於菩薩地中先已滅盡餘心煩惱雖復未滅由念智所伏廢其功用譬如眾毒呪力所害無復本能心惑亦爾智念所守不能復生二惑染污。
  【科】故攝論云如毒呪所害等是故當知於彼煩惱或現或種皆得自在。
  論云由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若不留此隨眠欲則同二乘涅槃若不除上心欲則與凡夫不異。
  【科】其第七識煩惱性非潤生故非所留行相細故七地已還有時暫現以觀智有間故。
  初見道位即滅末那何以故障見無我理故無性攝論云轉染污末那得平等性智。
  【科】其所知障皆後地起或於前地起或現或種以地地分斷故。
  如十地所斷之障在九地斷乃至初地障在地前除。
  【科】問若爾何故有處說七地已還起有漏心等耶。
  既云地地分斷何故下難相違。
  【科】答若約第六識中煩惱障為有漏者彼既留惑故即似有漏若約所知障為漏即實有漏此二通十地。
  六識煩惱及所知障此二通十地但有似實之異俱至十地盡也。
  【科】若末那煩惱即實有漏至於七地有無不定以有時暫起有漏心故餘義准知。
  七地容有暫起觀智劣故八地無功用道任運不起。
  【科】又此教中惑滅智起分齊者惑種在滅相時智即在生相同時相返如昂即低低即昂等廣如對法論說。
  論約四相前後問無間道正斷惑時為智先起惑後滅耶為惑先滅智後起耶為同時耶此三惑智各有兩失不成斷義謂智先起有自成無漏過(不因惑滅故)不能滅惑過(智起惑猶在故)惑有自滅過(前念智起而惑猶在故後滅時是自滅也)不障聖道過(令智先起故)智後及同時皆具此四過還於智上惑上各說二過過名同前義則順於智後及同時而說以意可知相兼總成十二過也若爾云何斷耶唯識云二真見道現在前時彼二障種必不成就(二真即二乘真及菩薩真故云二真)猶明與闇定不俱生如秤兩頭低昂時乖諸相違法理必應然是故二性無俱成失此但舉法相一邊亦不違餘緣集斷義有本作押即筇筇即押等悞矣。
  【科】又此障法以依識無性故即空無分別是其障義如維摩經云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今此障義亦准彼知之。
  以始教空宗顯識等空故楞伽云心如工伎兒意如和伎者五識如伴侶妄想觀伎眾據此經文雖知是識由不免戲論引迦旃延章證今障義苦性即空是真苦義始教之終門也。
  【科】若依終教諸聲聞於煩惱障尚不能斷但能折伏何況能斷所知障。
  大乘終教深細而說不許出界但伏煩惱現行未除種子況斷所知耶。
  【科】故彌勒所問經論云一切聲聞辟支佛人不能如實修四無量不能究竟斷諸煩惱但能折伏一切煩惱等楞伽經文亦如上說。
  謂二乘行果非真不如實修行不真也不究竟斷果不真也楞伽云味著三昧樂安住無漏界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後覺言諸二乘得涅槃者非究竟也。
  【科】問此說何故與前教不同耶。
  以始教有宗說彼愚法出界總斷煩惱分斷所知今實教尚未斷煩惱況斷所知耶二教不同故興問也。
  【科】答彼為引二乘故未深說故是故以上就下說煩惱障同彼二乘至佛地智方盡又以下同上亦許二乘全斷惑障分斷所知障今此就實以愚法二乘無廣大心故不究竟斷煩惱障。
  始教菩薩亦說煩惱須十地終心頓斷又許聲聞全斷惑障等今此就實深細而說並不名究竟出三界斷煩惱有謂終教不見有二乘斷惑行相然教有麤細則前機麤故須似小此教深勝不假似彼法華火宅喻三車引諸子豈非實教三乘行相耶。
  【科】又亦可前約三乘中聲聞此中約愚法故不同也。
  以前二教俱約愚法說今此二教以始教約三中二乘此終教約愚法二乘若終教約三乘說聲聞者亦如諸論若始教約愚法義同法華則二教互出也。
  【科】其菩薩人於二障中不分俱生及分別但有正使及習氣地前伏使現初地斷使種地上除習氣佛地究竟清淨。
  言使者如世公使隨遂其人得使繫縛故云使也此通二障言習氣者熏習氣分孔目云大分有二一種子熏習二上心熏習。
  【科】然彼地前三賢位中初不墮二乘地中於煩惱障自在能斷留故不斷為除所知障等故。
  地前雖伏正使現行留彼種子故不墮二乘地也。
  【科】是故梁攝論云十解以去得出世淨心又云十解心以上名聖人不墮二乘地故仁王經云地前得人空而不取證等又起信論見少分得法身作八相等皆此義也。
  可知。
  【科】以此菩薩唯怖智障故修唯識真如等觀伏斷彼障然於煩惱障非但不怖不修對治亦乃故留助成勝行初地以上斷於所知障一分麤故於煩惱障不復更留是故二障不分見修。
  智障障成菩提修唯識真如等觀對治唯識觀事真如觀理然於煩惱留故為成勝用。
  【科】至初地時正使俱盡。
  二障正使初地俱盡習氣地地漸次微薄至金剛際究竟方盡。
  【科】故彌勒所問經論云問曰若聲聞人先斷見道所斷煩惱然後漸斷修道煩惱何故菩薩不同聲聞答曰菩薩之人無量世來為諸眾生作利益事後見真如甘露法界觀彼一切諸眾生身而實不異我所求處是故菩薩見修道中一切煩惱能障利益眾生行故即見道中一切俱斷此文為證。
  問終教自言正使習氣何以引見修等惑為證耶答但二教惑障名字雖異而惑體是同故得為證孔目使行稠林云如是等文並屬初教攝今釋終教何以引此下文云義當熟教分亦得通初教中直進教說。
  【科】其末那煩惱亦初地斷麤後除殘習故無性攝論云轉染末那得平等性智初現觀時先已證得修道位中轉復清淨解云轉淨者除習氣也以正使先斷故後但云轉淨更不云斷也。
  無性下見道初觀智現前先以證得修道位中為除習氣解云下知。
  【科】若云此是入真見道時暫不起非正斷者即不得言轉復清淨以總未斷何名轉淨若依始教容如彼說。
  縱云見道伏惑非正斷者奪云不得言清淨以總未斷故若依前教容許此義。
  【科】是故當知此教地上但除習氣故寶性論云不淨者一切凡夫有煩惱障故有垢者以諸聲聞辟支佛等有智障故有黠者以諸菩薩摩訶薩等依彼二種習氣障故解云論釋云地上名摩訶薩故知但有習氣障也。
  寶性論云不淨者以諸凡夫有惑障故有垢者以諸聲聞辟支佛等有智障故有點者污也以諸菩薩有二障習氣故今章云黠者恐刀筆之悞也。
  【科】此中習氣從斷正使種子無間方有習氣何以故未斷以前無微薄故種斷無間方有微薄故論說名無間生習氣。
  地前斷彼使種麤重地上方除習氣孔目云習氣有三種一名言熏習識熏習二色識熏習識識熏習見識熏習三煩惱熏習業熏習果報熏習此等熏習皆通染淨及無記。
  【科】問云何地上煩惱使盡而得不墮二乘地耶。
  始教留惑故不墮今終教煩惱種盡何不墮耶。
  【科】答智力勝故智障正使亦已斷除故。
  今實教出二所以故不墮也。
  【科】如始教小乘頓出離人斷欲界惑六品盡時上二界六品亦同斷盡故猶尚不得彼一來果。
  今舉三中小乘為例拆玄云大乘中二乘有頓出離小乘則無見道斷分別八十八使進斷俱生六品修惑猶不證二果。
  【科】況此菩薩道力殊勝又況已斷智障使故若地前及始教容有彼失此中無也。
  此中菩薩雙斷二障故不墮二乘地也。
  【科】又此教中正斷惑時智起惑滅非初非中後前中後取故云何滅如虗空本來清淨如是滅廣如十地論說。
  十地品云非初非中後者探玄釋此文有二門一約相翻門二約相續門謂此地智生滅相續前中後三何時定能斷煩惱耶唯前不能斷以落謝故唯後不能斷以未起故中亦不能斷以不住故是故三時皆無斷義若爾云何斷論云如燈焰非唯初中後前中後取故此即唯中等不可有斷前中後相續取可有斷義問既三時單取各不成斷縱此和合豈成斷耶如一沙無油多沙亦無云何斷約罪性空故本淨故謂此實教斷惑必性相雙明也。
  【科】又此教中煩惱等法皆是真如隨緣所作是故不異真如是煩惱義如起信論說又經云一切法即如如等煩惱准此是故當知與前諸教施設不同宜應知之。
  煩惱即真如者若始教諸業即空不可分別若終教即如一切法亦如也。
  【科】第二明寄惑顯位者謂聖教說略有一十八門。
  寄惑顯位即孔目約位顯煩惱以諸教具明麤細惑品略列十八廣如使行稠林說。
  【科】一寄二障以顯二位謂分惑智二障以顯此證二位故梁攝論云地前漸除煩惱障地上漸除智障又云十解以去得出世淨心又云地前雖得人無我以法無我未淨故人無我亦不清淨又云其人我執前十解中已除今唯滅法我執又仁王經云習種性已入生空位得聖人性故本業經起信論亦同此說。
  若實教中斷惑必性相雙明今以地前比智除惑障地上證智除智障則知寄顯非實斷也所引經論證成信位前得世間心三賢得出世間心地上得出出世心仁王習種性三賢位得人無我性種性地上得法無我故。
  【科】二寄皮等三惑顯三僧祇故梁攝論云初僧祇斷皮煩惱第二僧祇斷肉煩惱第三僧祇斷心煩惱。
  寄皮等者孔目云俱生惑修道斷者此將煩惱寄顯見修如皮肉心三煩惱初僧祇斷皮二僧祇斷肉等其義例同。
  【科】三以此三惑寄顯地地三心不同如梁攝論三十三僧祇中說地地之中入心除皮住心除完出心除心等。
  言三十三僧祇者地前方便自有三僧祇十地有三十僧祇論云於地地各三僧祇謂入住出論釋云謂除皮煩惱障入初地為除肉煩惱障住初地為除心煩惱障出初地等。
  【科】四以二障麤細寄顯三位如地持云二障三處通謂地前地上及佛地。
  地持以煩惱所知麤細寄三位斷二障麤惑地前起正障地上故於入地時斷二障細惑七地已還起正障八地已上故入八地時斷二障極細惑佛地已還起正障佛地入佛地時斷寄顯三位。
  【科】五以染心麤細寄於三位以顯三身如金光明經說依諸伏道起事心盡得顯化身依法斷道依根本心盡得顯應身依勝拔道根本心盡得顯法身。
  合部金光明經諸凡夫人未能拔除於三心故遠離三身不能至故何者為三一起事心二依根本心即末那緣阿賴耶故三根本心即第八識心以六七八識寄於三位以顯三身。
  【科】有人解云伏道此是地前起事心是第六識法斷道是地上依根本心是末那以依緣賴耶識本心故勝拔道是金剛位根本心是賴耶識。
  伏道斷地前第六識分別一切事心故法斷道地上證迷理惑斷諸煩惱故勝拔道除微細惑盡故。
  【科】六寄於三障直顯三身故彼經云煩惱障清淨能現應身業障清淨能顯化身智障清淨能顯法身。
  彼經即前金光明經云是法身者煩惱清淨故能現應身者業障清淨故能現化身者智障清淨故譬如依空出電依電出光等與章不同。
  【科】七以迷三性所起煩惱寄顯三身故彼經云一切凡夫為三相故有縛有障遠離三身不至三身何者為三一者思惟分別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成就相如是三相不能解故不能滅故不能淨故是故不得至三身如是三相能解能滅能淨是故諸佛至於三身解云能解者是所執性俱應知解故能滅者染分依他起性應斷滅故能淨者在纏真如修令淨故。
  言三無性者唯識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彼經亦即金光明經清涼釋云謂依徧計所執性立相無自性性由彼體相畢竟非有猶如空花繩上蛇故依他起性立生無自性性此如幻事托眾緣生無始妄執自然性故依圓成實性立勝義無自性性謂即勝義由遠離前徧計所執我法性故今迷此三無性故起諸煩惱不至三身反此能至也解云下破徧計性故依他有二一淨分同圓成二染分同徧計能滅染分依他故顯出圓成實性故。
  【科】八寄四障以顯四位此有二義。
  此有二義者謂正使習氣地前地上二義不同故。
  【科】一約正使寄顯地前四位四行四因四報何者為四一謂以闡提不信障使滅已翻顯十信之位成信樂大乘行為淨德因及鐵輪王報二以外道執我寄以顯十解位成般若行為我德因銅輪王報三聲聞畏苦障寄顯十行位成破虗空定器三昧行為樂德因銀輪王報四獨覺捨大悲障寄顯十迴向位成大悲行為常德因金輪王報。
  二障正使地前四位等何者徵一謂下別釋四障等清涼云梁攝論佛性論皆云地前修四種行謂十信修信樂大乘行十解修般若十行修三昧行十迴向修大悲行如其次第即是四位又為除四類障正使故即此四位謂初除闡提不信障二除外道我執障三除聲聞畏苦障四除獨覺捨大悲障又信成淨德因種解成我德因種行成樂德因種迴向成常德因種又仁王經寄四輪王謂鐵銅銀金四報故知十信亦成位也若終教十信但是十住方便自無別位前九門約終教者就多分說。
  【科】又翻前四障所得四行即為佛子四義翻初障成信樂大乘種子為因即如父也二般若為緣即如母也三顯虗空定離小乘執令法身堅固如胎也四大悲益生如乳母具四緣故得從地前生在初地以上諸佛家故名佛子也。
  地前翻破四障成四種行得入初地生如來家紹隆佛種名為佛子。
  【科】又此四種和合如車輪能運能轉至解脫處如聖王輪備有四事謂轂輞輻軸如其次第四義應知。
  言聖輪者一住如法國土二依善知識三調伏自身四宿植善根如聖王輪備有四物所謂轂輞輻軸若無此四輪則不成。
  【科】第二以四障習氣寄顯地上四位四定四德四報一初二三地滅闡提不信習即顯此一位相同世間又得大乘光明三昧成於淨德除同緣生死變易報二四五六地滅外道我執習顯此一位相同二乘得集福德王三昧成於我德除方便生死三七八九地滅聲聞畏苦習顯此一位相同大乘得賢護三昧成於樂德除有有生死四十地至佛地已還滅獨覺捨大悲習顯此一位因圓果滿得首楞嚴三昧成於常德無有生死四德圓故生死永盡故云無有也此上義廣如無上依經本業經佛性論寶性論梁攝論等說。
  清涼引佛性第二略示名相一方便生死謂生死緣即無明住地惑能生新無漏業譬如界內無明生行以惑生智非同類故名為方便二因緣生死謂生死因即上無明所生無漏有分別業譬如無明所生行業但感同類故名因緣三有有生死即由前因緣感得變易異熟有果如三界內以有漏業感六趣身言有有者未來生有更有一生故如上流般阿那含第二生般涅槃故亦云有此有果故名有有四無有生死即改變易脫譬如生為緣有老死等過患一期報謝更無有有故名無有章先舉因緣生死者恐刀筆悞初二三地唯識云一大乘光明定謂此能發照了大乘教理行果智光明故梁論云此定能破一闡提習氣即是方便生死障於大淨二四五六地唯識云集福王定梁論云能破外道我見習氣即是因緣生死障於大我三七八九地唯識云賢守定梁論云能破聲聞怖畏習氣即是有有生死障於大樂四十地唯識名健行定梁論云此定是十地菩薩及佛所行能破獨覺自受習氣即是無有生死障於大常。
  【科】又此四中初二通二障後二唯智障正使地前除習氣地上淨此文亦成證也。
  此四障寄顯四位初二通煩惱所知後二獨所知障指上經論為證也。
  【科】九於十地中為別相故三地終心已來斷二障修惑正使皆盡四地以去但有微習何以故前三地相同世間四地以去是出世故。
  以十地寄別地相初三地已還斷見修麤惑故四地已去除修道微細習氣前三地寄三界相同世間四地已去寄聲聞義同出世間。
  【科】是故十地經三地末文云一切欲縛轉復微薄一切色縛轉復微薄一切有縛轉復微薄一切無明縛轉復微薄諸見縛者先已除斷地論釋云一切欲縛轉復微薄等者斷一切修道欲色無色所有煩惱及彼因同無明習氣皆悉微薄遠離故諸見縛者於初地見道已斷故。
  先引經後示論。
  【科】解云及彼因者煩惱障種子也無明習氣者所知障種子也以二障種子同時遠離故云同也是故當知二障修惑正使種子此地皆盡上來多分約終教說。
  清涼云謂煩惱障三縛現行及種故云彼因與當地所知障種同滅今云同時遠離也上如下通結九門。
  【科】十又於十地別相中寄顯世間二乘菩薩三位別故仁王經說前之三地斷三界中色煩惱四五六地斷三界中心煩惱七八九地斷三界中色習煩惱第十地及佛地斷三界中心習煩惱。
  寄顯世出世出出世三位別故仁王信忍菩薩於歡喜地垢地發光地能斷三障色煩惱縛順忍菩薩於焰惠地難勝地現前地能斷三障心煩惱縛無生忍菩薩於遠行地不動地善惠地能斷三障色心習氣十地至佛地斷三障心習無明。
  【科】解云以三地終位得上界定極至四空定離下地色故云斷色惑也以四地以去得二乘無漏出世間位於世間色心俱盡也七地已去是菩薩位漸細於前故寄滅於色心習氣以顯彼位也。
  仁王經分四位今章寄顯三位色心合說。
  【科】十一於此菩薩位中為顯自在及未自在二位別故七地已還寄滅三界色心煩惱及彼果報八地以去寄滅色心二習無明故本業經云七地以還滅三界色心二習果報滅無遺餘八地色習無明盡九地心習無明已滅除十地二習無明滅盡。
  於此七地已還未自在故八地已去顯自在故或名煩惱或名習氣或名無明皆惑業總名經論互舉。
  【科】十二依三無性論寄滅二性以顯見修二位差別故彼論云由見道故分別性即無故言不得由修道依他性即滅故言不見。
  二性即徧計依他二皆無性故云不得不見。
  【科】十三依雜集論等以分別俱生二種煩惱寄顯見修二位差別。
  以分別惑寄顯見道位斷俱生惑寄修道位斷煩惱麤細二位別故。
  【科】何以得知但是寄位非實斷者如分別我見籍三緣生謂邪師邪教及邪思惟妄計即蘊離蘊等我如佛弟子雖居凡位然依正師正教正思惟故非直不起即蘊等執亦乃願樂於無我性此人豈斷已入見道耶若言雖無現行然有種故非入見者既無現行則應入資糧加行。
  以前約位滅惑中始教分別俱生正約實斷今何云寄如分別下先立難顯寄所以如佛下正設難若言下縱救奪破。
  【科】義既不爾是故當知為顯見道無我理故寄彼橫計顛倒麤惑返以顯之又以任運所起煩惱細難斷故翻顯修位漸增差別如實義者但一煩惱有麤有細見位斷麤修位斷細。
  以始教約分別俱生見修二位斷者乃機麤教淺且約見道斷分別惑修道斷俱生惑麤細以顯差別然煩惱所知至究竟位餘殘習氣方盡故知寄對以立其名非實斷也。
  【科】如末那煩惱通二位斷之如無相論云第二執識及相應法至羅蓮位究竟滅盡若見諦肉煩惱識及心法得出世道十六心時畢竟斷滅餘殘未盡但屬思惟是名第二識無性攝論亦同此說如上所引故得知也。
  末那煩惱通見修二位斷之孔目云若說滅時初見道位即滅末那何以故障見無我理故故無性攝論云轉染污末那故得平等性智初現觀時先已證得於修道位轉復清淨轉清淨者即滅習氣無相下第二執識者即末那識第一識者即阿賴耶相應法者孔目云末那一起相續不廢與我見我慢我愛無明四使相應八忍八智前十五心唯斷煩惱惑得十六心斷煩惱微細種子俱盡引無性攝論例同無相論說。
  【科】十四於分別惑所籍三緣寄顯地前三賢位別謂十解等除邪師等如次應知此約直進說又以邪師邪教所起寄資糧位伏以行相麤故邪思惟所起寄加行位伏以行相細故此約迴心二乘說。
  地前不立十信成位以信但是行非位故不開四加行者異小乘故約直進說地前開資粮加行為七方便者同小乘故約迴心說。
  【科】十五於俱生內六七識惑七地已來寄有現行八地以去永伏不起此為寄顯入觀有間無間位異故作此說。
  七地已還觀心有間容有現行八地已去觀心無間永伏不起故分二位。
  【科】十六又以六識煩惱寄至四地末那煩惱寄至七地八地已去唯有所知障此亦為顯世間二乘菩薩故作此說也。
  六識煩惱寄四地斷相同世間末那煩惱寄七地斷同彼二乘八地已去寄菩薩位斷所知故。
  【科】十七為顯十地至佛地各差別故以十一無明返寄顯之。
  二位別故寄惑返顯位相差別也。
  【科】十八為顯地地真俗二智故以二十二無明寄以顯之如深密經云由此二十二種愚癡品及十一麤重安立諸地故既云安立故知寄顯也此諸義廣如瑜伽對法唯識攝論等說上來多分約始教說。
  地地皆用根本智證真後得智達俗解深密經有二十二種愚十一種麤重一極喜地斷異生障破執著我法愚惡趣雜染愚二離垢地斷邪行障破微細悞犯愚種種惡趣愚三發光地斷闇鈍障破欲貪愚聞持愚四焰惠地斷現行煩惱障破等至愛愚法愛愚五難勝地斷下乘般涅槃障破乘背生死愚趣向涅槃愚六現行地斷麤相障破觀察流轉愚無相現行愚七遠行地斷細相現行障破流轉生死愚生滅愚八不動地斷無相加行障破加行愚自在愚九善惠地斷利他不欲行障破義詞總持愚辨才自在愚十法雲地斷未得自在障破大神通愚悟入微細愚十一斷如來地第一障破所知著愚微細礙愚此諸下總指前九門廣如諸論上來下結後九門。
  【科】已上諸門並是阿含門寄惑返顯位相差別何以故為護十地故為令眾生於十地中離慢執故位相甚深極難了知寄惑顯位生淨信故餘義准思可見。
  孔目云如此等法差別相者為護十地故隨方便門作種種說令諸眾生於十地中離增上慢寄惑顯位令眾生於此十地生敬信故。
  【科】若依頓教一切煩惱本來自離不可說斷及與不斷如法界體性經云佛告文殊師利云何教諸善男子發菩提心文殊言我發我見心何以故我見際即是菩提故此文證准知。
  引法界體性經證一切煩惱體性自離經云佛告文殊汝云何男子等說法文殊言我於彼諸男子所教發我見即是為其說法與無差別疏引同與今文少異。
  【科】若依圓教一切煩惱不可說其體性但約其用即甚深廣大以所障法一即一切具足主伴等故彼能障惑亦如是也是故不分使習種現但如法界一得一切得故是故煩惱亦一斷一切斷也故普賢品明一障一切障小相品明一斷一切斷者是此義也。
  孔目云若約滅惑分齊論者依普賢品說一障一切障依小相品說斷惑分齊一斷一切斷由彼華嚴經文云內外各有五百煩惱及八萬四千煩惱普滅非別故得知也。
  【科】又此斷惑分齊准上下經文有四種一約證謂十地中斷二約位謂十住已去斷三約行謂十信終心斷四約實謂無可斷以本來清淨故廣如經說。
  約證當知即順十地終心頓斷惑義約位同三乘終教在三賢位斷約行在十信終心自分已還使習俱斷約實無可斷自體淨故。
  【科】又前三乘等諸門斷惑若一障一切障一斷一切斷即入此教若隨門前後是三乘等此約別教言。
  諸門斷惑要問云普賢品內據普賢法極深廣大又云若依小乘論使纏垢乃至兼在終教等已上諸惑一惑一切障一斷一切斷此屬一乘教若隨下揀前此約下結屬。
  【科】若約攝方便前諸教所明並入此中以是此方便及所流所目故餘義准之斷惑門竟。
  攝前諸教即全收諸教宗同教緣起義清涼曰圓必攝四孔目云若橫依方便進趣法門即有二義通說一乘與彼究竟圓一乘為方便故故說一乘非即圓通自在義也斷惑分齊竟。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復古記卷第二(之下)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復古記卷第三(之上)

    蠡澤沙門 善熹 述
  【科】第七二乘迴心者有六種說。
  迴心者孔目云迴心義者大分有二一據未入佛法以明迴心二據入佛法無流之際解脫分善以辨迴心初據未入者謂其一闡提位相似修行作普敬認惡法會彼闡提令入一乘其法具如問答中辨。
  【科】一或一切二乘皆無迴心以更無餘求故如小乘中說。
  以小乘不知有大故孔目云若約聲聞自不退位已後不迴。
  【科】二或一切二乘皆迴心以悉有佛性力為內薰因故如來大悲力外緣不捨故根本無明猶未盡故小乘涅槃不究竟故是故一切無不迴心向大菩提也此約終教說。
  一切俱迴以如來藏是一切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乃至六道眾生等體又云佛性者亦法喻並說佛性者是一切凡聖因一切凡聖皆從佛性而得生長喻說者如乳是酪因一切酪皆因於乳而得生長是故下孔目云若約終教一切俱迴。
  【科】問如瑜伽顯揚論說諸識成就不成就中四句內聲聞獨覺入無餘依涅槃者阿賴耶識及諸轉識俱不成就既本識轉識皆滅無餘後生心以何為因無因而生不應理故。
  孔目云辨成就不成就者若約成就有二義一相中辨成就義二約理體辨成就初相成就者依顯揚聖教論問若成就阿賴耶識亦成就轉識耶應作四句謂或成就阿賴耶識非轉識謂無心睡眠者無心悶絕者入無想定者入滅盡定者生無想天者或成就轉識非阿賴耶謂住有心位阿羅漢獨覺不退轉菩薩及與如來或俱成就謂所餘住有心位者或有俱不成就謂阿羅漢獨覺不退轉菩薩及與如來入滅盡定若處無餘依涅槃界難云既本識等滅後生心以何為因等。
  【科】答彼論依始教門引小乘故所立賴耶行相麤顯不從真起故說有滅又為順小乘故亦許彼涅槃非不究竟故說入已不復起也。
  故說有滅者梁攝論云四德圓時本識都盡今言滅者楞伽經云唯心相滅非心體滅解云心相即空故無所滅是名為滅順小乘者以聲聞自不退位已後不迴今大乘順彼說入滅後不復起也。
  【科】今約終教中就實而說既以根本無明熏如來藏成梨耶識彼二乘人於此二法既俱未斷證何因得滅阿賴耶識又由於彼無斷證故所得涅槃豈為究竟化城同喻應便有失又由上四因故得生心也。
  論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滅生滅即無明也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梨耶識良由真心不守自性隨熏和合成阿梨耶今此二乘未斷無明未證真如何因得滅阿賴耶識既無斷證所得非真同彼化城權令止息聖言無失四因即上正釋中佛性大悲無明涅槃故得生心迴向也。
  【科】問如生心迴向時分齊云何。
  孔目云仍迴心分齊多種不等或有從闡提入聲聞者從聲聞迴向緣覺及初教者或有聲聞迴向直進及終教者或有迴心向頓教及一乘者如是之義准之可解。
  【科】答由根不等故去有遲疾遲者逕劫乃起楞伽云味著三昧樂安住無漏界無有究竟趣亦復不退還得諸三昧身乃至劫不覺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後覺彼覺法亦然得佛無上身解云此文但總相說。
  引楞伽由根不等者迴心法對彼五乘機性上下不同迴心亦別故楞伽下總證。
  【科】若差別說者隨其利鈍各別逕時皆到阿耨菩提心位如涅槃經云須陀洹人亦復不定故逕八萬劫則能得到阿耨菩提心乃至云獨覺逕十千劫得到阿耨菩提之心解云此明最鈍須陀洹人受七生已方入涅槃滅心心法如入滅定復逕八萬劫乃得生心受佛教化即發菩提心若於一身得第二果受二生已即入涅槃經六萬劫即能發心若於一身得第三果不還欲界即入涅槃經四萬劫能得發心若於一身得阿羅漢即現入滅定經二萬劫即能發心若獨覺利經一萬劫便能發心此五人發心之時即入十信菩薩位方名發阿耨菩提心又有義前五人從凡得小果入涅槃後起迴心修十信行信滿心已堪入十住初發心住已來隨根利鈍各經彼劫未必一向在涅槃中經爾許劫也如直往人既經一萬劫修行滿足堪能發心彼獨覺人根最利故亦似直往人經一萬劫餘四鈍根又差別故時多別也上來明遲者。
  引涅槃二初正釋涅槃說根有利鈍智有先後須陀洹極遲經八萬劫起滅盡定受佛教化即能發心得證初果乃至獨覺人經十千劫已發菩提心證得彼果最鈍極遲者經爾許劫根疾不定此上五人發心即入大乘成十信位又有下二別義由前五人在涅槃中定經爾許劫今從過去往劫已來從闡提位入聲聞乘直至迴心入十住方經彼劫涅槃迴心二義不同也。
  【科】若極疾者如法華經云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當入涅槃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聞得此經唯以佛乘而得滅度更無餘乘除諸如來方便說法此上並約終教說。
  餘國者即天台四土中方便有餘土也但法華唯以佛乘而得滅度又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餘國得聞是經者則知不必定經爾許劫也。
  【科】三或一切二乘亦迴亦不迴謂決定種性者趣寂不迴不定種性者並迴向大如瑜伽聲聞決擇中說此約始教引二乘說。
  聲聞有四種一決定二增上慢三退菩提心四應化決定者約彼長時趣寂滅故增上慢人以世間有漏三昧三摩跋提實無涅槃而生涅槃想如是顛倒退菩提心者即如身子二萬佛所已曾教化今還令汝等憶念本願所行道故應化者如富樓那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又阿難方便為侍者羅睺羅蜜行皆應化聲聞也約決定揀非餘三不定者遇熏而未至自位故。
  【科】四或非迴非不迴以離相故如文殊般若等說此約頓教說。
  經云文殊白佛言世尊佛法菩薩法聲聞法緣覺法乃至凡夫法皆不可得何以故畢竟空故。
  【科】五或合具前四說以是大法方便故此約一乘攝方便說。
  一乘攝方便者則攝前四教為同教矣孔目云與彼究竟圓一乘為方便故故說一乘非即圓通自在義也。
  【科】六或俱絕前五此有二種一一切二乘悉無所迴以望一乘皆即空無可迴也如經中如聾如盲者是。
  以二乘不知一故故云悉皆即空故。
  【科】二一切二乘等並已迴竟更不復迴如經中以普賢眼見一切眾生皆已究竟者是此並約一乘別教說。
  普賢等機具獲十眼見一切眾生本來究竟皆盡毗盧遮那能化分齊故此並下結上二義皆約別教說。
  【科】問如一乘攝方便中迴心與三乘中迴心所得法門分齊云何答若三乘中迴心即入十信已去修行菩提心及大悲等法門次第而去若一乘中如下文舍利弗及因陀羅慧比丘等六千人於文殊師利邊迴心即得十大法門及十眼十耳等境界義當即是解行身遍於五位法也餘義如別所說。
  一乘同教迴心與三乘迴心所得云何三乘下孔目據入佛法無流際解脫分善者如來善巧設二門則一約始門謂依法華經窮子喻等義當是愚法聲聞文判為辛苦窮也仍窮子身本是長者富有之子義當法性實相如來之藏不染而染分後若迴心義當契其法性其理即合染而不染名王種貴也一乘下二約終義大智舍利弗與五百比丘身在佛法中義當聰明位當迴之時即得十種大法等見聞解行證入今當解行身也若欲識華嚴經無盡教義者當依六相因陀羅微細智知餘義如孔目章。
  【科】第八佛果義相者於中有二先明常無常義後明相好差別。
  就果德以顯佛身相貌不同故分二種。
  【科】前中若小乘佛果唯是無常以不說本性功德故如佛性論云小乘以無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也。
  孔目云先須知教立其佛意若小乘但有二佛一生身佛二化身佛小乘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屬其生身人天中佛亦同報身但有我無我別以不說本有法身功德但說修生所顯。
  【科】若三乘始教法身是常以自性故亦無常以離不離故修生功德是無常以從因緣生故是有為無漏故亦得是常以無間斷故相續起故。
  問答云依三乘佛亦常亦無常法身佛究竟故常離不離故無常也應身一證究竟故常隨對下位聲聞凡夫得見增減故是無常化身如火有處然有處滅故是無常化德相續故說常也。
  【科】莊嚴論云自性無間相續三佛俱常住等。
  論云常有三種一本性常謂自性身本來性常住故二不斷常謂受用身恒受法樂無間斷故三相續常謂變化身沒已復現化無盡故云說三佛俱常住等。
  【科】若依終教有二義先別明後總說。
  可知。
  【科】別中修生功德是無常以修生故亦即是常一得已後同真如故何以故本從真流故無明已盡還歸真體故。
  修生者信等善根先未現前賴緣始發故說修生是無常亦即是常者其如來藏性隱在諸纏今得無分別智始顯法身出纏成淨何以下出二所以故。
  【科】梁攝論云無不從此法身流無不還證此法身等寶性論起信論等盛立此義如彼應知。
  一切染淨等法皆從真如流出還歸真如故寶性論正釋如來藏經成立此義等。
  【科】又智論云薩波若不與三世合何以故過去世等是虗妄是生滅薩波若是實法非生滅故解云薩波若此云一切智即佛地圓智同真如故非生滅也。
  佛智同真如者良以真如染淨之所不虧始終之所不易是故不與三世合。
  【科】又攝論云猶如虗空遍滿一切色際無生滅變異等如來智亦爾遍一切所知無倒無變異等是故當知非直無間斷故以為常亦則同真如不變異常也。
  虗空遍一切處而不與色合佛果圓極亦遍一切色無色邊際而無變易故名為常。
  【科】法身是常以隨緣時不變緣自性故亦即無常以隨染緣起故何以故以諸功德既並同是真是故起用唯是真作。
  法身者無性攝論無垢無礙智名為法身金光明經名大圓鏡智為法身等以法身隨緣雖作諸法而不失自性故十方齊應多機頓感故屬無常以諸功德依真而起攝用歸真故得為常。
  【科】故起信論中釋報化二身屬真如用大攝又論云眾生心淨法身影現等又云復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捨離謂一者智淨相二者不思議業相乃至廣說。
  起信用大中辨佛報化二身以彼用大依體相起會用歸體故眾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現眾生心淨自然顯現又云下既在隨染門中故云生二種相生已不離覺體故知淨相者明本覺隨染還淨之相不思議者明還淨本覺業用之相等。
  【科】二總說者由此法身隨緣義故是故功德差別得成由不變故是故功德無不即真如舉體隨緣全相不變二義鎔融無障礙故是故佛果即常即無常具足四句或非四句隨義應知。
  由不變隨緣二義相資故得佛身即常即無常等又二義融鎔無障無礙故得非常非無常等。
  【科】問若爾何故得說非一非異也。
  既鎔融無礙何故復說非一非異耶。
  【科】答若始教中以真如遍故智證真如故非異也有為無為不同故非一也。
  真如是所證智為能證能所泯合故非異理是無為智乃有為有為無為二義不同故非一也。
  【科】若終教中功德有二義一緣起現前義以三無數劫功德不虗故二無自性義以離真如無自體故。
  以法身隨緣顯義差別功德不虗故以法身不變湛然常存體無變易故但舉體隨緣而成不變由不變故方能隨緣是故要在緣中方顯無性。
  【科】此中初義與法身隨緣後義與法身不變是非異門以舉體全取故又此初義與不變後義與隨緣是非一門以義差別故是即不動非異明非一也思之可見。
  由緣起義故與法身隨緣由無性義故與法身不變是非異門又緣起故即不變又無性故即隨緣是非一門也是故即不壞非異而成非一也。
  【科】若依頓教以相盡離念故唯一實性身平等平等不可說有功德差別所不可說常與無常。
  若依頓教即一切佛身相貌皆不可說以無相故。
  【科】若寄言顯者如經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又經云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等如是准之。
  涅槃經文即化顯法故清涼引此用釋終教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恐人謂言但是不斷常非凝然常凝然常者即法身也又經等者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即問明品也孔目云此據三乘方便說。
  【科】若依圓教佛果常等義有三說。
  圓教一乘佛故說二種十身融三世間十身及佛身自具十身今約體相用三義說。
  【科】一約用佛果既通三世間等一切法是故具有常等四句。
  一乘十佛是常是無常等四句義則是一乘圓教從共教說。
  【科】二約德佛果即具四義謂一修生二本有三本有修生四修生本有圓融無礙備無邊德是故亦通常等四句上二四句義思之可見。
  至相云依一乘教本有及本有修生及修生本有是故具恒沙性德即同教義若一乘依行分說不分修生及本有義故。
  【科】三約體亦通四句謂此經中以不可說為顯故是常與阿含相應故是無常二義無礙故俱有隨緣起際故俱非。
  要問云一乘十佛是常是無常非常非無常用不說為說故佛是常與阿含相應故是無常隨緣起際故非常非無常也。
  【科】此上三義若體即俱體乃至用即俱用以融攝無礙故皆有常等無礙思之。
  此上三義總明緣起本法互攝無礙竟。
  【科】二明相好差別者若依小乘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實法也。
  要問云依小乘教見色身佛三十二相等則是實見名為見佛。
  【科】若三乘中或所但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化身之相仍即空是相義如金剛般若經對法論等說此約始教引小乘說也。
  又云若依三乘見佛實色身等三十二相不名見佛由與分別徧計合故假使見可似之相即是謂似亦非見佛若知無性無來去相是名見佛如金剛下如來說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等此約始教似小乘說也。
  【科】或約報身說八萬四千相並是實德此約直進及終教等說。
  實德下以修生本有並皆實德始教直進及終教等唯一真如故。
  【科】問何故智論等於此化身辨金鏘馬麥等往業所致三十二相等各出因耶。
  智論說佛化身有九惱苦事一六年苦行二孫陀利謗三金鏘四馬麥五瑠璃王殺釋種如來頭痛六入婆羅門國乞食空鉢而還七旃遮女覆鉢謗八調達推山九寒風索衣馬麥金鏘興起行經備出既往業出因何云即空。
  【科】答為引二乘同下而說現業果不亡故聖道斷惑非滅報故如羅漢飡沙金鏘等亦爾小乘以為實始教即空說以是方便知大乘方便經說。
  大乘為引少乘說業果不亡又以聖智斷惑非滅業報孔目每章皆云初教門染淨即空愚法小乘苦諦之教所詮實法有為無為等宗並不同義理各別也。
  【科】其相好出因其二義一亦是方便為引二乘即於此身示勝因果以實報身非彼所見故二此等亦即是實報相垂在此中顯示現故得出因也。
  於彼化身出因有二所以一為引二乘就下說以實報非彼見故二示以實報就化身說故。
  【科】問何故攝論中說三十二相等入法身功德攝也。
  前以化濫報尚為所問今何以化濫法耶。
  【科】答此亦有二義一為迴二乘方便漸說真實法身恐彼難信故以此功德說為法身令易信受以現見故二彼以功德為法身故攝在彼中也此上並約始教。
  若依小乘二佛生身佛化身佛今始教於三十二相寄顯法身方便誘引令易信受又以實報功德為法身攝在相中也。
  【科】又三十二相等即無性無性故亦即是真如法身此約終教說。
  要問云若知無性無來去相則色是空非色滅空等此約實教說。
  【科】若依一乘有十蓮華藏世界海微塵數相彼一一相皆遍法界業用亦爾所以說十者欲顯無盡故如相海品說。
  此經佛染淨圓融帝網無盡蓮華藏中依正渾融具三世間微塵數相是德是相是非德是非相由緣起理具足逆順德相業用皆無盡故。
  【科】又觀佛三昧經中約此三宗分佛相好以為三段。
  言約此三乘宗者有謂彼經是三乘教故此言非也三乘宗者小乘三乘一乘為三宗也。
  【科】故彼經云略中略者我今為此時會大眾及淨飯王略說相好佛生人間示同人事同人相故說三十二相勝諸天故說八十種好為諸菩薩說八萬四千諸妙相好佛實相好我初成道摩伽陀國寂滅道場為普賢賢首等諸大菩薩於雜華經已廣分別。
  同人相者要問云依小乘教以人相為佛一切智等則屬於法餘文可知。
  【科】解云此中三十二相等當略中之略為人天二乘等即當初也八萬四千等義當但是略為三乘菩薩等當次也佛實相好如雜華說者義當廣說即是指此華嚴相海品說此一乘別教相即異終也以雜華即是華嚴故餘義可知。
  即華嚴十身相海品列九十七大人相結十蓮華藏世界海微塵數相皆徧法界等。
  【科】第九明攝化分齊者。
  【科】若依小乘中唯此娑婆雜穢處是佛報土於中此閻浮是報佛所依餘百億等是化境分齊也。
  娑婆探玄翻云堪忍閻浮提此云勝金唯此閻浮釋迦實報所依處也百億即三千大千世界皆是攝化境界也。
  【科】若三乘中法性土及自受用土今此不說。
  三乘中土有三種一法性土二實報土三變化土或說四土實報中開自他受用也今此下揀前二土。
  【科】其釋迦佛隨他受用實報淨土或有說在摩醯首羅天化身充滿百億閻浮提是所化分齊如梵網經及對法論等說當知此約始教說。
  梵網經報身在首羅天宮清涼云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即大化也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即小化也小化唯一四洲大化總該百億梵網疏云若入大乘論說摩醯首羅天上有一實報成佛以一大千世界為所緣境化作百億釋迦一時成佛。
  【科】何以故為二乘教以釋迦身為實報今即翻彼顯其是化故於彼天別立實報又恐二乘不信界外有實淨土故寄界內最勝處說其化身但充滿百億等亦順彼說也。
  色究竟處約攝報說為引二乘令生淨信以大乘初門多影似故。
  【科】或有說釋迦佛報土在三界外如涅槃經云西方去此三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無勝是釋迦佛實報淨土此約終教說。
  演義引涅槃經二十四高貴德王品西方去此四十二恒河沙諸佛國土彼有世界名曰無勝彼土何故名曰無勝其土所有莊嚴之事悉皆平等無有差別猶如西方安樂世界等今云去此三十二者恐傳寫之誤。
  【科】以不隨下說故為顯娑婆唯是化故是故當知色頂之身亦非實報。
  今界內界外用分權實也。
  【科】或說化境非但百億如大智論中以三千大千界為一數數至恒河沙為一世界性又數此至恒河沙為一世界海數此又至無量恒河沙為一世界種數此又至無量十方恒沙為一佛世界所化分齊也此亦約終教說以攝化漸廣於前故。
  要問云若三乘終教三千等同類世界現成佛者並是化佛今引智論證攝化分齊漸廣前約終教說。
  【科】又唯約須彌山世界說以局此界故未說樹形等世界故非一乘也。
  但約一類世界說未說異類等界故非後教也。
  【科】或說釋迦報土在靈鷲山如法華云我常在靈山等法華論主釋為報身菩提也當知此約一乘同教說。
  云等者及餘諸住處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天親釋為報身菩提此即化以顯報也。
  【科】何以故以法華中亦顯一乘故其處隨教即染歸淨故說法華處即為實也。
  法華所顯一乘即同華嚴故。
  【科】如菩提樹下說華嚴處即為蓮華藏十身境界法華亦爾漸同此故是同教也。
  如華嚴在穢土說居摩竭提國即蓮華藏世界海具足主伴通因陀羅網等法華亦爾即染以顯淨漸同華嚴故云同教。
  【科】然未說彼處即為十蓮華藏及因陀羅等故非別教也。
  但法華雖說即染歸淨縱說一乘之義主伴不具然由未說十蓮華藏等揀非別教也。
  【科】或有說此釋迦身即為實報受用之身如佛地經初說此釋迦佛即具二十一種實報功德彼論釋為受用身也此亦約同教說。
  佛地經指釋迦即具二十一種殊勝功德親光菩薩釋為報身菩提。
  【科】何以故此釋迦佛若三乘中但為化身若別教一乘以為究竟十佛之身。
  釋迦何以釋為報身耶若在三乘以為化若在別教即為十身今即化以顯報則當同教義也。
  【科】今此方便勸彼三乘顯釋迦身非但是化恐難信受故彼經中為約說佛果深功德處明佛身隨教即權歸實說為報身。
  今以三乘參於一乘故於彼經顯教深細故說佛身即權歸實。
  【科】即方便顯說華嚴一乘法時此釋迦身亦隨彼教即究竟十佛法界身也是故以此為同教攝也。
  如說華嚴法時縱說釋迦亦即十身今以即權歸實故然由未顯無盡身故揀非別教也問同教冊引清涼一性一相等云此示能同即別教中彰其無礙也以華嚴為能同今何異耶答彼以後三為一乘自分能所今約能所似義與彼不同也。
  【科】或有說此釋迦身即是法身如經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此約頓教寄言而說心相盡離念故。
  文顯可知問頓教是一乘耶三乘耶若云一乘何以今章前後皆曰三乘若云三乘何以今科在一乘中耶答因說佛身報體通終教及同教說終教之後連次同教故言一乘今頓教居後寄入此科以少從多非以頓教為一乘去情思之。
  【科】若別教一乘此釋迦牟尼身非但三身亦即是十身以顯無盡。
  十身此有二種一融三世間十身二佛身自具十身。
  【科】然彼十佛境界所依有二。
  十佛者要問云一無著佛安住世間成正覺故二願佛出生故三業報佛信故四持佛隨順故五涅槃佛永度故六法界佛無處不至故七心佛安住故八三昧佛無量無著故九性佛決定故十如意佛普覆故攝化境界有其二種。
  【科】一國土海圓融自在當不可說若寄法顯示如第二會初說。
  諸佛如來所依國土重重無盡如海深廣若寄法顯示如普光明殿會如來名號品初說。
  【科】二世界海有三類一蓮華藏莊嚴世界海具足主伴通因陀羅等當是十佛等境界二於三千界外有十重世界海一世界性二世界海三世界輪四世界圓滿五世界分別六世界旋七世界轉八世界蓮華九世界須彌十世界相此等當是萬子已上論王境界三無量雜類世界皆遍法界如一類須彌樓山世界數量邊畔即盡虗空遍法界又如一類樹形世界乃至一切眾生形等悉亦如是皆遍法界互不相礙。
  孔目十世界章云今此世界海上下淺深略有三種一從三千大千世界已去乃至一切眾生形類等界以為一類二如瞿夷所居成化之處十世界等為第二類三蓮華藏世界海等已去盡佛境界為第三類如是等類世界海有十種事去來今佛之所演說與今章第一為第三第三為第一。
  【科】此上三位並是一盧舍那十身攝化之處仍此三位本來圓融相収無礙何以故隨一世界即約麤細有此三故。
  皆毗盧遮那攝化分齊處仍此下但為引機淺深不同遂有三別華藏世界為本餘二為末本末鎔融無有障礙何以下徵世界海中隨舉一界具此三種麤細異故。
  【科】當知與三乘全別不同也。
  與三乘小乘並皆不同義理各別也。
  【科】第十佛身開合者有二先義後數。
  經有相海品孔目有相海章廣顯佛身一多開合先義後數也。
  【科】義中先約法身或唯真境界為法身如佛地論五種法攝本覺地清淨法界攝法身四智攝餘身此約始教說。
  先約下或說三身一法身佛二報身佛三化身佛此之一義當迴心教何以故由小乘人不立法身此依攝論文法身有二種二十一句功德等或屬應身或屬法身或說四佛謂自性身法身應身化身此義當直進教等何以故為欲顯法身是差別德自性身是通一體故若望二身即俱是法身等佛地五種法者清淨法界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妙觀察智成所作智佛具三種身一者自性二者受用三者變化清淨法界攝法身大圓鏡智攝自性身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攝受用身成所作智攝變化身。
  【科】或唯妙智為法身以本覺智故修智同本覺故如攝論無罣礙智為法身金光明中四智攝三身以鏡智攝法身故。
  以妙智合本覺理故妙觀察智即修生智也大圓鏡智即本覺智也今以修生同本覺故亦攝法身引攝論為據次引金光明遮難則經論異出也孔目云或立二佛謂自性法身佛應化法身佛此義當終教何以故俱是法身故。
  【科】或境智合為法身以境智相如故如梁攝論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名為法身。
  以智證理理智冥合引梁論證。
  【科】此上二句約終教說。
  【科】或境智俱泯為法身如經云如來法身非心非境此約頓教說。
  孔目云若依三乘或一佛謂頓教佛。
  【科】或合具前四句以具德故或俱絕前五以圓融無礙故此二句如性起品說此約一乘辨。
  就一乘中目分同別若攝前諸教為此經方便則圓中同教義也若絕下則六相圓融唯屬圓教之別教義也。
  【科】次別約釋迦身明者。
  【科】此釋迦身或是化非法報如始教說。
  以王宮所生為化身居色究竟天為報身約界內最勝處顯如梵網經對法論說。
  【科】或有是報非法化如同教一乘及小乘說但深淺為異也。
  若依一乘三十二相是其德義如法華云我常在靈山等論主釋為報身菩提也若依小乘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屬其生身人天中佛云同報身淺深不同也。
  【科】或是法非報化如頓教說。
  以顯真如理故。
  【科】或亦法亦報化總如三乘等說。
  要問曰三乘佛有三一法身佛二報身佛三化身佛。
  【科】或非法非報化如別教一乘是十佛故也。
  一乘以應十數見其十佛故。
  【科】數開合者或立一佛謂一實性佛也此約頓教。
  唯一無分別實性即是佛也。
  【科】或立二佛此有三種一生身化身此約小乘說。
  可知。
  【科】二生身法身謂他受用與化身合名生身自受用與法身合名法身如佛地論此約始教說。
  約本有修生說修生約他受用與化身合本有約自受用與法身合。
  【科】三自性法身應化法身如本業經說此約終教說。
  孔目云謂自性法身佛應化法身佛此義當終教何以故俱是法身故。
  【科】或立三身佛如常所說通始終二教說。
  約即不即分二教也。
  【科】或立四佛此有二種一於三身中受用身內分自他二身故有四如佛地論說此約始教。
  演義云佛地論中亦說有四一受用非變化謂自受用身二變化身非受用謂變化身化地前類三亦受用亦變化謂他受用身化十地菩薩四非受用非變化所謂法身。
  【科】二於三身外別立自性身為明法身是恒沙功德法故是故梁攝論云自性身與法身作依止故三亦於報身內福智分二故有四如楞伽經云一應化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此約終教說。
  謂自性身等四佛皆離四過成其四德自性身有約體德自性身無即離相德亦有亦無隨緣德非有非無離過德餘身准之何以得知報身分二引楞伽證功德智慧二身別也。
  【科】或立十佛以顯無盡如離世間品說此約一乘圓教說。
  孔目云今此華嚴有人判屬三身良恐未然此經無三身但有二種十身如前後說。
  【科】義理分齊第十有四門。
  教海宏深包含無外色空交暎德用重重語其橫収全収五教乃至人天總無不包方顯深廣等略分四門以顯無盡有謂三性同異因門六義是法相所宗吾祖點化等誤矣如孔目一一章皆結云上件法門攝下諸教通一乘三乘小乘等在一乘即圓融具德處三乘即一相孤門在小乘癈深論淺居凡有則唯事空文何云點化耶。
  【科】三性同異義一 六義為因緣起二 十玄緣起無礙法三 六相圓融義四。
  三性同異義第一。
  【科】初三性同異說有二門先別明後總說。
  清涼有三釋一別釋二通釋三展轉釋今云總別。
  【科】別中亦二先直說後決擇。
  言三性者一徧計所性二依他起性三圓成實性故唯識云由彼彼徧計徧計種種物此徧計所執自性無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此二頌初一釋徧計次二句辨依他後二句明圓成要問云三性法門本安意欲別法相知其解行理事教義分齊不同離其慢執故興斯教。
  【科】前中三性各有二義真中二義者一不變義二隨緣義依他二義者一似有義二無性義所執中二義者一情有義二理無義。
  清涼云三性中各有三釋初一通就當性說二約當性二義說三對三無性說云何三性各二義耶徧計二者一情有二理無依他二者一緣生二無性圓成二者一性有二相無唯圓成二義小異今云不變隨緣耳。
  【科】由真中不變依他無性所執理無由此三義故三性一際同無異也此即不壞末而常本也。
  真中不變者既不變故方能隨緣由隨緣故方知不變依他無性者緣生即無性無性即緣生若不推此無性安知無生所執理無者徧計無體如繩上虵故無可生滅也。
  【科】經云眾生即涅槃不復更滅也。
  即淨名經。
  【科】又約真如隨緣依他似有所執情有由此三義亦無異也此即不動本而常末也。
  真如隨緣者由隨緣不失自性方知不變依他似有者依他而起因緣所生無有生故所執情有者情有合是生理無體是滅今此情有即是理無正理無處方是情有也。
  【科】經云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也。
  即法身經。
  【科】即由此三義與前三義是不一門也。
  由不動本與不壞末二門異故。
  【科】是故真該妄末妄徹真源性相通融無障無礙。
  由真妄融通一異無礙也。
  【科】問依他似有等豈同所執是情有耶答由二義故故無異也一以彼所執執似為實故無異法二若離所執似無起故真中隨緣當知亦爾以無所執無隨緣故。
  問似有精有義豈同耶答下雖各一體而似二性以徧計所執實托緣生依他眾緣而得起故妄執定實有無一異若離妄情似無依故真如亦爾由不守自性而隨緣成一切法。
  【科】問如何三性各有二義不相違耶。
  但三性迢然即法相宗意今約彼問云何無異耶。
  【科】答以此二義無異性故。
  即法性宗二義無異但二宗即不即小有不同便成天隔。
  【科】何者無異且如圓成雖復隨緣成於染淨而恒不失自性清淨只由不失自性清淨故能隨緣成染淨也。
  何者徵且如下出法性宗意然法相宗多成不即法性宗多成非異也。
  【科】猶如明鏡現於染淨雖現染淨而恒不失鏡之明淨只由不失鏡明淨故方能現染淨之相以現染淨知鏡明淨以鏡明淨知現染淨是故二義唯是一性雖現淨法不增鏡明雖現染法不汙鏡淨非直不汙亦乃由此反顯鏡之明淨。
  如鏡明淨能現穢物穢物現時反顯鏡淨豈此穢物能污鏡耶若不現染則無以顯其不染是故現染釋成不染義。
  【科】當知真如道理亦爾非直不動性淨成於染淨亦乃由成染淨方顯性淨非直不壞染淨明於性淨亦乃由性淨故方成染淨是故二義。
  全體相収一性無二豈相違也。
  以真如性淨故雖現染法非染所污非直現染之時非染所污亦乃由現染故反顯本淨是故二義互相包攝隨取無礙。
  【科】依他中雖復因緣似有顯現然此似有必無自性以諸緣生皆無性故。
  由緣生無性即因緣故空無性緣生即因緣故有若無因緣不知無性。
  【科】若非無性即不藉緣不藉緣故即非似有似有若成必從眾緣從眾緣故必無自性。
  可知。
  【科】是故由無自性得成似有由成似有是故無性。
  二義相順。
  【科】智論云觀一切法從因緣生從因緣生即無自性無自性故則畢竟空畢竟空者是名般若波羅蜜此即由緣生故即顯無性也。
  依他因緣而得有故從分別生即無自性。
  【科】中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者此即由無性故即明緣生也。
  推之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若不推此安知無生無生即無性也。
  【科】涅槃經云因緣故有無性故空此即無性即因緣因緣即無性是不二法門故也。
  以緣生故得成有義以無性故得成空義既無自性所以從緣由從緣故所以無性二義無礙也。
  【科】非直二義性不相違亦乃全體相収畢竟無二也。
  可知。
  【科】所執性中雖復當情稱執現有然於道理畢竟是無以於無處橫計有故。
  即徧計但情執為有道理是無故云橫計。
  【科】如於木杌橫計有鬼然鬼於木畢竟是無如於其木鬼不無者即不得名橫計有鬼以於木有非由計故今既橫計明知理無由理無故得成橫計成橫計故方知理無是故無二唯一性也。
  迷本見鬼如人夜行雲月矇朧見一杌木而生鬼想眾生亦爾行生死夜妄想浮雲蔽於慧月覩緣生法不了性空謂有定性如生鬼想若了知鬼因迷故有所執之法皆是妄情鬼喻徧計杌木喻依圓也。
  【科】當知所執道理亦爾上來直明竟。
  【科】第二問答決擇者於中有三門第一護分別執第二示執之失第三顯示其義。
  今章三門要問云菩薩修行觀如實因果成入道方便亦有三門一明護分別過二明其義三明違之成過但與今章二三上下。
  【科】初門護執者問真如是有耶答不也隨緣故問真如是無耶答不也不變故問亦有亦無耶答不也無二性故問非有非無耶荅不也具德故。
  要問云初護義者略依燈光及燋炷明之身心諸事准之可解問云燋炷生光炎耶答不也炷從炎生故又問炎生炷耶答不也炎從炷生故又問炎從炷生耶答不也炎能生炷故又問炷從炎生耶答不也炷能生炎故又問可是不生耶答不也去炷炎隨無故又問生不生俱耶答不也相違故又問非生非不生耶答不也違其因果如實生理故解第一門竟即今章圓成依他徧計三義也初圓成有五重四句初二四句顯真如具恒沙性德故。
  【科】又問有耶答不也不變故何以故由不變故隨緣顯示問無耶答不也隨緣故何以故由隨緣故不變常住也餘二句可知。
  第三四二句離諸分別故非情識所謂增益損減也。
  【科】又問有耶答不也離所謂故下三句例然又問有耶答不也空真如故問無耶答不也不空真如故問亦有亦無耶答不也離相違故問非有非無耶答不也離戲論故又問有耶答不也離妄念故問無耶答不也聖智行處故餘句准之。
  後一四句約真如自體本離妄念真如乃聖智行處安得云無餘句皆聖智所行也。
  【科】依他性者問依他是有耶答不也緣起無性故問依他是無耶答不也無性緣起故問亦有亦無耶答不也無二性故問非有非無耶答不也有多義門故。
  依他六重四句初四重四句以自體具德故依他真理而得顯現以緣起無性故。
  【科】又問有耶答不也緣起故何以故以諸緣起皆無性故問無耶答不也無性故何以故以無性故成緣起也餘二句可知又以緣起離於四句又以無性故亦離四句並可知矣。
  以觀智所遣非真實有故以真理無生非定無故。
  【科】又問依他有耶答不也約觀遣故問無耶答不也能現無性故下二句離相違故離戲論故可知又問有耶答不也異圓成故又約徧計分故又離所謂故問無耶答不也異徧計故以圓成分故又智境故餘句准之。
  依他有二分淨分同圓成染分同徧計約染分異圓成故非有也又問無耶淨分同圓成故非無也是無生智所觀境故准上諸句。
  【科】徧計所執者問徧計是有耶答不也理無故問是無耶答不也情有故問亦有亦無耶答不也無二性故問非有非無耶答不也所執性故又問有耶答不也無道理故問無耶答不也無道理故餘句准之又問有耶答不也執有故又問無耶不也執有故又亦有亦無耶不也執有故又非有非無耶不也執成故。
  徧計有五重四句前三為自體後二顯勝用初重四句理無者如繩上虵杌木見鬼繩因麻有鬼逐迷生情有者則知本無妄執謂有兩亦者無二性故雙非者迷悟異故二三四句可知但第三四句中云執成者以第四句雙非故不言執有乃云執成是執所成故。
  【科】又有耶不也由無相故又無耶不也無相觀境故餘四准之又有耶不也無體故又無耶不也能曀真故餘句准之。
  無相者徧計乃橫有如繩上虵本無其相觀境者以觀智所觀無相故餘句離相違離戲論故又有下以徧計即分別性以分別無體又無下徧計離無體情執[目*壹]真如理故餘句無體曀真准知也。
  【科】第二示執過者若計真如一向是有者有二過失。
  即要問明違之成過若言炷因生果亦可恒生常能生炎果故增益故若言炷不生亦可恒不生炎果無因不有故損減故炎生炷如前可知若亦生不生相違故若言非生非不生戲論故餘義准之今計三性有無各有常斷二過要問云問因生果何失答若生者亦可恒生亦可恒不生所以知之若生者則常生故又若生者現所有炎果是能生炷因則無所生故是斷也又問因不生果有何失答亦有二失若炷因不生者則光炎無因故是常也又若炷不生者既炎無自生因復不生不可得有故是斷也亦生不生非生非不生准以思之。
  【科】一常過謂不隨緣故在染非隱故不得了因故即墮常過。
  有三所以即墮常也。
  【科】問諸聖教中並說真如為凝然常既不隨緣豈是過耶。
  謂諸經論等皆說真如凝然不作諸法此諸經論豈墮常過耶。
  【科】答聖說真如為凝然者此是隨緣成染淨時恒作染淨而不失自體是即不異無常之常名不思議常。
  如經論說凝然常者是隨緣而不變自性即無常之常也。
  【科】非謂不作諸法如情所謂之凝然也若謂不作諸法而凝然者是情所計故即失真常。
  良以妄境從妄心生情執為常今言常者真理隨緣而不失自性之常非情謂之常也。
  【科】以彼真常不異無常之常不異無常之常出於情外故名真常是故經云不染而染者明常作無常也染而不染者明作無常時不失常也。
  真如全體動為諸法而恒不變真性故無常之常出於妄情所謂之有無是故下引勝鬘經證。
  【科】問教中既就不異無常之常故說真如為凝然常者何故不就不異常之無常故說真如為無常耶。
  可知。
  【科】答教中亦說此義故經云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論云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成染心等以此教理故知真如不異常之無常故隨緣隱體是非有也。
  引楞伽起信證真如亦有無常義此乃隨緣而隱於真理如水因風成波而隱於濕性。
  【科】問真如是不生滅法既不異無常之常故說為常不異常之無常故得說無常者亦可依他是生滅法亦應得有不異常之無常不異無常之常義耶。
  真如是不生滅尚有常無常義耶例顯依他是生滅亦應得有常無常義耶。
  【科】答亦得有也何者以諸緣起無常之法即無自性方成緣起是故不異常性而得無常故經云不生不滅是無常義此即不異於常成無常也。
  以依他亦有二義徵釋可知經云下言無常者肇云小乘以生滅為無常大乘以不生滅為無常幽致超絕然亦不能明顯今說不異真常而得無常故不異常而成無常也則不生滅是無常顯然矣。
  【科】又以諸緣起即無自性非滅緣起方說無性是即不異無常之常也故經云色即是空非色滅空故又云眾生即涅槃不復更滅故等。
  緣起之法依他而起因緣所生無有生故若無因緣不知無性不待滅緣生方為空故經云下即淨名經也。
  【科】此中二義與真中二義相配可知此即真俗雙融二而無二故智論云智障極盲闇謂真俗別執此之謂也。
  依他二義與圓成二義文相可知以真奪俗俗盡而俗常存以俗容真真泯而真常存是故此二不二存泯同時也引論證成。
  【科】是故若執真如同情所謂而凝然常者即不隨緣隱其自體不假了因即墮常過又若不隨緣成於染淨染淨等法即無所依無依有法又墮常也以染淨法皆無自體賴真立故。
  若執真如定常墮二過失。
  【科】二斷過者如情之有即非真有非真有故即斷真也又若有者即不墮染淨染淨諸法既無自體真又不墮不得有法亦是斷也。
  一切妄法從緣無性即非真有非真有故成其斷有真如凝然不隨緣生緣生無故即成斷也。
  【科】第二執無者亦有二過失一常過者謂無真如生死無依無依有法即是常也又無真如聖智無因亦即常也。
  妄法無體托真而起若無真如生死何依無依自立即成常也又無下智依真發無真則智何所因無因成智亦即常也。
  【科】又無所依不得有法即是斷也又執真如是無亦即是斷也。
  可知。
  【科】第三執亦有亦無者亦具上諸失謂真如無二而雙計有無以所計有無非稱於真失彼真理故是斷也。
  執雙亦者具斷常二過真如無二者如理虗融平等不二心計有無失真如體即成斷也。
  【科】若謂如彼所計以為真者以無理有真是即常也。
  若雙計有無執為真者以無理有真如依病眼妄見空華即墮常也。
  【科】第四非有非無者戲論於真是妄情故失於真理即是斷也。
  當知真如自性離於戲論今謂雙非是真法者則同戲論即成斷也。
  【科】戲論非真而謂為真者理無有真故是常也。
  妄情倒境故非真理強執為真即墮常也初二常過在先後二斷過居首但隨文便耳。
  【科】第二依他起中若執有者亦有二失一常過謂已有體不藉緣故無緣有法即是常也又由執有即不藉緣不藉緣故不得有法即是斷也。
  依他無性由從緣生從緣生法即無自性若執有者則成二過。
  【科】問若說依他性是有義便有失者何故攝論等中說依他性以為有耶。
  攝論等廣說依他是有豈是過耶。
  【科】答聖說依他以為有者此即不異空之有何以故以從眾緣無體性故一一緣中無作者故由緣無作方得緣起是即非有之有名依他有是即聖者不動真際建立諸法。
  聖說有者約彼幻有從緣無性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幻化人非真故云幻有以不有之有方為幻有何以故徵出所以從緣無體故要在緣中方顯空理是故即空之有方為具德之有是則下結聖說為有也。
  【科】若謂依他如言有者即緣起有性緣若有性即不相藉不相藉故即壞依他壞依他者良由執有。
  如言有者情謂之有則壞緣生以從緣生必無自性猶如幻事不可言有若言有者則不從緣不從緣故則非緣起之法也壞緣起者良由定執為有。
  【科】是故汝意恐墮空斷勵力立有不謂不達緣所起法無自性故即壞緣起便墮空無斷依他故也。
  以相宗說此緣生決定不空若此亦破則是斷滅惡趣空攝非正法故猛意立有非謂不達緣起無性即壞緣生便墮空見失依他法。
  【科】二若執無者亦有二失若謂依他是無法者即緣無所起無所起故不得有法即是斷也。
  執無同前二失先舉斷過依他若無應非緣生如免角等緣起即滅不得有者即成斷見。
  【科】問若說緣生為空無故即墮斷者何故中論等內廣說緣生為畢竟空耶。
  中論等下以三論宗立難若此不破不已故理非盡故。
  【科】答聖說緣生以為空者此即不異有之空也何以故以法從緣生方說無性是故緣生有者方得為空若不爾者無緣生因以何所以而得言空是故不異有之空名緣生空此即聖者不動緣生說實相法也。
  圭峯云以諸法無性即名真理如幻華無體即名太虗聖說空者由從緣生所以無性是故緣生無性是空所以既是從緣生法無性故空故曰真空不待壞彼差別法體然後方空是故其空未常不有即有以辨於空。
  【科】若謂緣生如言空者即無緣生緣生無故即無空理無空理者良由執空。
  如情執所謂之空非是對妙有之真空乃是真空所破之病。
  【科】是故汝意恐墮有見猶勵立空不謂不達無性緣生故即失性空失性空故還墮情中惡趣空也。
  以空宗所立從緣生法決無自性汰法師本無論云非有有即無非無無即無故曰真空彼謂真諦一向無物為真空此但有二論□分空義。
  【科】問若由依他有二義故是故前代諸論師各述一義融攝依他不相違者何故後代論師如清辨等各執一義互相破耶。
  前代則彌勒無著文殊龍樹後代則清目清辨護法難陀。
  【科】答此乃相成非相破也。
  聖意為立有故勵力破空為立空故猛意破有是故相破則相成也。
  【科】何者為末代有情根機漸鈍聞說依他是其有義不達彼是不異空之有故即執以為如謂之有也是故清辨等破依他有令至於無至畢竟無方乃得彼依他之有若不至此徹底性空即不得成依他之有是故為成有故破於有也。
  然真空幻有各有二義真空二義即空與非空幻有二義即有與非有謂不異有之空成真空真空者由無性故空是空義緣生故空是空之所以即是因緣何以無性得成空義由從緣生所以無性是故緣生無性是空之所以既是從緣生法無性故空故曰真空清辦等為成有故破於有也。
  【科】又彼有情聞說依他畢竟性空不達彼是不異有之空故即執以為如謂之空是故護法等破彼謂空以存幻有幻有立故方乃得彼不異有之空以若有滅非真空是故為成空故破於空也。
  謂不異空之有成幻有幻有者由緣生故有是有義無性故有是有之所以何以緣生得為有義特由無定性故方始從緣而成幻有是故無性是有之所以既是從緣無性之有則此有常無自性故護法等為成空故破於空也。
  【科】以色即是空清辨義立空即是色護法義存二義鎔融舉體全攝若無後代論師以二理交徹全體相奪無由得顯甚深緣起依他性法是故相破反相成也。
  即色之空為真空即空之色為妙色是則非有之有非空之空為具德之空有也非直二說互不相違亦乃二義相由全攝無二圓妙融通無有異相。
  【科】是故如情執無即是斷過又若說無法為依他者無法非緣非緣之法即墮常也。
  是故下結斷也又若下示常也。
  【科】第三亦有亦無者具上諸失可以准之。
  【科】問若據上來所說依他起情有無偏取此應不可雙取有無應契道理如何亦有具上失耶答依他起性中雖具彼有無之理然全體交徹空有俱融而如所計亦有亦無者即成相違具上失也。
  各取有無此屬偏執今雙取空有如何亦具上失耶答下依他雖具有無非定性有無是故二諦俱融不失中道而計有無成其過失依他起性今本情字誤也。
  【科】第四非有非無者戲論緣起亦非理也何者以其執者於有無中所計不成故即以情謂非有非無為道理也此既非理亦具上失思以准之。
  以前兩亦成失情立雙非為是此亦戲論緣起俱非理故。
  【科】第三遍計所執性中若計所執為有者有二過失謂若所執是其有者聖智所照理應不空即是常也若妄執遍計於理有者即失情有故是斷過也。
  徧計之法妄情謂有道理是無今言有者即墮常過徧計於理實有者則非情有失情有者即墮斷過。
  【科】二若執遍計為情無者即凡夫迷倒不異於聖即是常也亦即無凡故是斷也又既無迷亦即無悟亦無悟故即無聖人亦是斷也。
  定執無者聖人見空應是迷倒凡夫妄見則同聖智即墮常也匪唯同聖亦即無凡又既無凡即無於聖不見空華誰是病眼。
  【科】三亦有亦無者性既無二而謂有無即相違故具上失也。
  【科】四非有非無者戲論遍計亦具上失准以知之第二執成過竟。
  第二下結。
  【科】第三顯示其義者真如是有義以迷悟所依故又不空義故不可壞故餘如上說又真如是空義以離相故隨緣故對染故餘亦如上又真如是亦有亦無義以具德故違順自在故鎔融故又是非有非無義以二不二故定取不得故餘翻說准上知之。
  此即要問三問中二明其義初約因明後約果論各有四義今約圓成依他徧計三性順顯真如是有義凡聖迷悟本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故性恒不變故空義謂離一切法差別虗妄相故隨緣無自性故如摩尼珠對染不染故雙亦義具足無漏性功德故空有無量故二義鎔融故兩非義以真俗雙泯故互奪兩亡故餘翻准上者如前護分別處說。
  【科】二依他是有義緣成故無性故餘准前知依他是無義以緣生無性故亦准前知依他是亦有亦無義以緣成無性故准前依他是非有非無義以二不二故隨取一不得故准前。
  以緣起法有四義一緣生故有二緣生故空三無性故有四無性故空。
  【科】三遍計是有約情故遍計是無約理故遍計是亦有亦無由是所執故是徧計非有非無由是所執故餘准前思之上來明三性竟。
  良由倒心妄境情有理無故上來下結別明竟。
  【科】第二總說者三性一際舉一全収真妄互融性無障礙。
  然此三性非空非色能空能色如摩尼珠隨方各現故得幻色存亡無礙真空隱顯自在為圓通無礙之法也。
  【科】如攝論婆羅門問經中言世尊依何義說如是言如來不見生死不見涅槃於依他中分別性及真實性生死為涅槃依無差別義何以故此依他性由分別一分成生死由真實一分成涅槃。
  要問明三性異相則為大軌初引毗佛略經明有三性二引婆羅門問經證有三性三引阿毗達摩修多羅證有三性四復次有處世尊說等引常無常等三法聖教證有三性今引二經用證三性。
  【科】釋曰依他性非生死由此性因真實成涅槃故此性非涅槃何以故此性由分別一分他是生死是故不可定說一分若見一分餘分性不異是故不見生死亦不見涅槃由此意故如來答婆羅門如此。
  三性中多就依他性說以顯諸宗立義不同諸教淺深逈異此論乃天親所造以依他性非生死非涅槃若說一分餘義不少故云不見生死不見涅槃也。
  【科】又云阿毗達摩修多羅中世尊說法有三種一染污分二清淨分三染污清淨分依何義說此三分於依他性中分別性為染污分真實性為清淨分依他性為染污清淨分依此義說三分。
  阿毗名對達摩名法修多羅名經為對法經此通指大乘經也一染污即徧計性二清淨即圓成性二染污清淨即依他性就依他義說三分也。
  【科】釋曰阿毗達摩修多羅中說分別性以煩惱為性真實性以清淨分為性依他性由具兩分以二性為性故說法有三種一煩惱為分二清淨為分三二法為分依此義故作此說。
  即天親論釋分別性即徧計性由彼彼徧計徧計種種物無始以來虗妄熏習執種種物定為實有故真實性即圓成性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圓滿成就諸法實性名圓成實顯此徧常體非虗謬依他性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依他眾緣而得起故淨分依他同圓成故染分依他同徧計故皆名分別能緣慮故染淨依他皆此攝故。
  【科】此上論文又明真該妄末無不稱真妄徹真源體無不寂真妄交徹二分雙融無礙全攝思之可見。
  前標三性一際真妄互融後結真該妄末妄徹真源前後一際要問云此文在三乘亦通一乘用何以故由此法門應法界性無邊用故探玄云約雙融者二有三無圓融無礙二相絕故俱離也。
  【科】緣起因門六義法第二。
  將釋此義六門分別一釋相二建立三句數四開合五融攝六約教。
  一切因有六種義具六義故方成緣起法欲釋此義先立六門。
  【科】第一門中有二初列名次釋相。
  【科】初列名者謂一切因皆有六義一空有力不待緣二空有力待緣三空無力待緣四有有力不待緣五有有力待緣六有無力待緣。
  唯因得有六義果中唯空有二義故云因門六義法以有力無力待緣不待緣分異。
  【科】二釋相者初者是剎那滅義何以故由剎那滅故即顯無自性是空也由此滅故果法得生是有力也然是謝滅非由緣力故云不待緣也。
  言剎那滅者搜玄云一念念滅此滅是空有力不待外緣所以有力不待緣為同體未對緣事自遷動故。
  【科】二者是俱有義何以故由俱故方有即顯是不有是空義也俱故能成有是有力也俱故非孤是待緣也。
  是俱有力故所以知者為得外緣唯顯體空俱成用力有力待緣非孤起也。
  【科】三者是待眾緣義何以故由無自性故是空也因不生緣不生故是無力也即由此義故是待緣也。
  觀因緣是空無力待緣所以知者為得外緣唯顯親因非有無力能生果也要問云經云因因亦因因果果亦果果者簡別因果親疏有無力用分齊初因者親因也後因者緣因也亦因因者二因相由也因不生緣不生故章多不字。
  【科】四者決定義何以故由自類不改故是有義能自不改而生果故是有力義然此不改非由緣力故是不待緣義也。
  自類不改如糓不生餘果所以知者以外緣未至性不改自成故。
  【科】五者引自果義何以故由引現自果是有義雖待緣方生然不生緣果是有力義即由此故是待緣義也。
  如引顯自果故所以知者得外緣時唯顯自因得自果故引現自果是有義章多力字。
  【科】六者是恒隨轉義何以故由隨他故不可無不能違緣故無力用即由此故是待緣也。
  剎那轉故如根損益枝等同故所以知者為隨他故不可無不能違緣故無力也。
  【科】是故攝論為顯此六義而說偈言剎那滅俱有恒隨轉應知決定待眾緣唯能引自果。
  無性攝論即無性菩薩所造今偈六義與前列不次章就空有各二義釋。
  【科】第二建立者。
  【科】問何以故定說六義不增至七不減至五耶答為正因對緣唯有三義一因有力不待緣全體生故不雜緣力故二因有力待緣相資發故三因無力待緣全不作故因歸緣故又由上三義因中各有二義謂空義有義二門各三合唯有六故不增減也。
  何故定六義而無增減耶答為正因對緣故說三義因有三種約空有二門各具三義故合為六但全體能生自果故不雜緣力不生水土等故糓與水土互相資故藉緣生故因歸緣故章錯為雜因二字誤矣。
  【科】問何故不立第四句無力不待緣義耶答以彼非是因義故不立思之可見。
  既自無力又不假緣即非因義今約親因能生自果故不立也。
  【科】問待緣者待何等緣答待因事之外增上等三緣不取自六義更互相待耳。
  但云待緣待何等緣答待因事之外增上等三緣因事即因緣也此果上親因故親辦果體故增上等三緣者因緣雖能親辦果體要待三緣果法得成謂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要問云未知待緣待何緣答此待爐油水土等外緣不取因事及自六義也揀上因緣及空有各三義更互相待今取增上等也。
  【科】問因望緣得有六義未知緣對因亦有六義不答此有二義增上緣望自增上果得有六義以還是親因攝故望他果成疎緣故不具六親因望他亦爾。
  因緣相例問也答中有二義唯許增上緣等得有六義今增上緣望增上果則為親因攝望等流異熟離繫士用為疎緣親因望他果者四諦望聲聞為親因望緣覺還成疎緣亦不具六。
  【科】問果中有六義不答果中唯有空有二義謂從他生無體性故是空義酬因有故是有義若約互為因果義說即此一法為他因時具斯六義與他作果時即唯有二義是故六義唯在因中。
  因果相例問也答中果無六義還作因時得具六義攝論云阿賴耶識與彼雜染諸法同時更互為因云何可見譬如明燈燄炷生燒同時更互又如束蘆互相依持釋曰譬如明燈於一時間燈炷燄生燄燒炷互為因果阿賴耶識與諸轉識於一時間互為因果其性亦爾。
  【科】問若爾現行為種子因豈得有六義。
  謂現行七轉識為種熏阿賴耶豈有六義。
  【科】答隨勝緣不具如論說種子有六義此約初教。
  隨勝緣不具者前七識現行皆隨強勝緣轉非親因也要問云成唯識論因緣謂有為法親辦自果此體有二一種子二現行種子者謂本識中善染無記諸界地等功德差別能引次後自類功德及起同時自類現果此唯望彼是因緣性現行者謂七轉識及彼相應所變相見性界地等除佛果善極劣無記餘熏本識生自類種此唯望彼是因緣性乃至現行同類展轉相望皆非因緣自種生故。
  【科】若緣起秘密義皆具此六義此約終教以此教中六七識等亦是如來藏隨緣義無別自性是故六七識亦具本識中六義也思之可見。
  約終教餘現行轉識既通如來藏能所互熏得有六義。
  【科】第三句數料簡者有二種一約體二約用。
  探玄云此門有二義一據力具有不有義故令相入二據體有空不空義故有相即。
  【科】初約體有無而有四句一是有謂決定義二是無謂剎那滅義三亦有亦無謂合彼引自果及俱有無二是也四非有非無謂合彼恒隨轉及待眾緣無二是也。
  一決定義謂自因生自果故二剎那滅義謂生已無間即滅壞故三亦有等唯能引自果故又因果不相違故四非有等恒隨轉如根損益枝等同故及待緣會遇眾緣即因不常生也。
  【科】就用四句者由彼恒隨轉及待眾緣無二故是不自生也由合彼剎那滅及決定無二故不他生也由合彼俱有及引自果無二故不共生也由其三句合其六義因義方成故非無因生也。
  合成四句一不自生二不他生三不共生四不無因生探玄云釋此四句諸論不同略有五說一約破外道謂諸法不從冥諦自在生故云不自生二不從梵天自在天等生故云不他生三亦非微塵大種和合生故云不共生四亦非無因自然而起故云不無因生等。
  【科】是即由斯六義因緣全奪顯緣起勝德。
  空有令奪其執兩亡然執既盡其德自顯也。
  【科】故地論云因不生緣生故緣不生自因生故不共生無知者故作時不住故不無因生隨順有故。
  約因緣形奪。
  【科】又集論云自種有故不從他生待眾緣故非自生無作用故不共生有功能故非無因生。
  探玄云凡諸緣起雙亡二句已為甚深況總亡四句是故緣起最極甚深。
  【科】問此六義與八不分齊云何答八不據遮六義約表又八不約反情理自顯六義據顯理情自亡有斯左右耳。
  演義云略舉八不即中論宗論云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將六義與八不相對云何答有二義初約遮表二約情亡顯理【科】第四開合者或約體唯一以因無二體故。
  【科】或約義分二謂空有以無自性故緣起現前故。
  以無自性是空義緣起現前是有義。
  【科】或約用分三一有力不待緣二有力待緣三無力待緣初即全有力後即全無力中即亦有力亦無力以第四句無力不待緣非因或不論也是故唯有三句也。
  【科】或分為六謂開三句入二門故也如前辨。
  分三句入空有二門。
  【科】或分為九謂於上三義隨一皆具彼三故何以故若非有力即無無力是故隨一具三故有九也。
  謂前約用開三句中隨一皆具彼三義故何以故一具於三若非下約力用相資而釋故一中具三故成九也。
  【科】或分十二謂於上六義空有二門不相離故隨空即有隨有即空空有有六有空亦六故有十二也。
  據上六義以空有相即有空空有故各具六共成十二也。
  【科】或分十八謂於上六義中一一皆有三義故一體有無二力有無三約待緣不待緣三六成十八也。
  一約體有空不空義二約用具有不有義三約緣待不待義三六成十八也。
  【科】或分為三十六謂於上六義隨一皆具六何以故若無一餘皆無故餘門思而准之。
  以互相資成若無一餘不成故。
  【科】第五融攝者然此六義以六相融攝取之謂融六義為一因是總相開一因為六義是別相六義齊名因是同相六義為不壞相是名異相由此六義因等得成是成相六義各住自位義是壞相。
  要問云其六義及前因果理事相成更以六法顯之所謂總總成因果也二別義別成總故三同自同成總故四異諸義自異顯同故五成因果理事成故六壞諸義各住自法不移本性故所述緣起並悉遍通隨有事成驗思可解耳。
  【科】問六義六相分齊云何答六義據緣起自體六相據緣起義門以法體入義門遂成差別。
  搜玄云六義六相共成者六相有二義一順理二順事此二義中順理義顯順事義今據自體義門分異為此經主別將六相照令入理故。
  【科】如以六義入四句顯去非故即順三乘入六相顯自德故順一乘是故四句與六相俱為入法方便也。
  四句則體用二種如前句數料揀中列入法方便者探玄云泛論方便有三種一發起方便謂如加行發起根本即七方便等二無住方便謂由悲智巧相導引不住生死及涅槃故如方便度等三集成方便謂諸緣起巧相集成如六相方便等。
  【科】第六約教辨者若小乘中法執因相於此六義名義俱無。
  孔目云依小乘教六因四緣相攝不與三乘同何以故不原因緣理故今六義小乘名義俱無。
  【科】若三乘賴耶識如來藏法無我因中有六義名義而主伴未具。
  要問云此文在三乘一乘方究竟何以故稱法界故孔目云三乘初教分達法空知法次細故約事委說熟教已去究竟法空會事從理故不多說。
  【科】若一乘普賢圓因中具足主伴無盡緣起方究竟也。
  孔目云依一乘教具一切因緣理事教義人法因果等又總唯有因緣乃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即盧舍那佛普賢行因成就因果果與三乘等別。
  【科】又由空有義故有相即門也由有力無力義故有相入門也由有待緣不待緣義故有同體異體門也由有此等義門故得毛孔容剎海事也思之可解耳。
  探玄云由此義故諸法相即無所障礙又云知一即多多即一等皆此義也是故無盡大緣起法無礙自在皆從此門而開現矣。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復古記卷第三(之上)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復古記卷第三(之下)

  【科】十玄緣起無礙法門義第三。
  夫法界緣起自在無窮今以要門略攝為二一者明究竟果證義即十佛自境界也二者隨緣約因辨教義即普賢境界也。
  太一云一乘緣起自體法界不同大乘緣起但能離執斷常諸過等此宗不爾一即一切無過不離無法不同也法界緣起不過自體因之與果所言因者謂方便緣修體窮位滿即普賢是也所言果者謂自體究竟寂滅圓果十佛境界一即一切謂十佛世界海及離世間品明十佛義是也。
  【科】初義者圓融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可說其狀相耳。
  以性海果分是不可說義謂圓融理智普別行等相即相入無礙自在是也。
  【科】如華嚴經中究竟果分國土海及十佛自體融義等者即其事也。
  然彼十佛所依有二一國土海圓融自在當不可說二世界海有三類一蓮華藏世界海具足主伴通因陀羅等。
  【科】不論因陀羅及微細等此當不可說義何以故不與教相應故地論云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者即其事也。
  法界緣起之內有法有義法當果分義屬因分縱因陀羅及微細等義今亦不辨以圓融極果絕於說相所以不可以言說。
  【科】問義若如是何故經中乃說佛不思議品等果耶答此果義是約緣形對為成因故說此果非彼究竟自在果所以然者為與因位同會而說故知形對耳。
  果分不可說者太一問不思議品等亦明果德何故得於因門說耶答雖是果德對緣以辨果非究竟圓寂之果是故與因同會說也。
  【科】第二義者有二一以喻略示二約法廣辨。
  至相云今約教就自體相辨緣起者於中有二一者舉喻釋成於法二者辨法會通於理。
  【科】初喻示者如數十錢法所以說十者欲應圓數顯無盡故。
  舉喻者如夜摩天會菩薩雲集品說云譬如數法十增一至無量皆悉是本數智慧故差別所以下孔目云十數之義含於二門一成圓教門二不成圓教門教義攝益中已引。
  【科】此中有二一異體二同體。
  今舉此十數為譬者復有二門一異體門二同體門。
  【科】所以有此二門者以諸緣起門內有二義故一不相由義謂自具德故如因中不待緣等是也二相由義如待緣等是也初即同體後即異體。
  探玄云謂大法界中緣起法海義門無量約就圓宗略舉十門謂諸緣起法要具此十義方成緣起故闕即不成演義云何以初異體門中云諸緣各別不相雜亂第二同體門中云互相徧應方成緣起釋曰謂要由各異方得待緣要由遍應方自具德耳。
  【科】就異體中有二門一相即二相入。
  異體門中復有二門一者一中多多中一二者一即多多即一。
  【科】所以有此二門者以諸緣起法皆有二義故一空有義此望自體二力無力義此望力用由初義故得相即由後義故得相入。
  緣起有二相即相入謂諸緣相望全體形奪有有體無體義緣起方成以若闕一緣餘不成起起不成故緣義即壞又諸緣力用互相依持互相形奪故有全有力全無力義緣起方成故得相即相入也。
  【科】初中由自若有時他必無故他即自何以故由他無性以自作故二由自若空時他必是有故自即他何以故由自無性用他作故以二有二空各不俱故無彼不相即有無無有無二故是故常相即若不爾者緣起不成有自性等過思之可見。
  探玄云是故一緣是能起多緣及果俱是所起是即多為一成多是無體一能作多一是有體由一有體必不得與多有體俱多無體必不得與一無體俱是故無有不多之一無有不一之多一多既爾多一亦然反上思之。
  【科】二明力用中自有全力故所以能攝他他全無力故所以能入自他有力自無力反上可知不據自體故非相即力用交徹故成相入又由二有力二無力各不俱故無彼不相入有力無力無力有力無二故是故常相入。
  謂全有力全無力緣起方成是故緣起要互相依具力無力如闕一緣一切不成餘亦如是是故一能持多一是有力能攝於多多依於一多是無力潛入一內由一有力必不得與多有力俱是故無有一而不攝多也由多無力必不得與一無力俱是故無有多而不入一也如一持多依既爾多持一依亦然反上思之。
  【科】又以用攝體更無別體故唯是相入攝體收用無別用故唯是相即此依因六義內准之。
  體用雙融義謂諸緣起法要力用交涉全體融合方成緣起探玄中有六句今用二句一以體無不用故舉體全用即唯有相入無相即義二以用無不體故舉用全體即唯有相即無相入也此依因六義中待緣等准之皆是入十玄無礙之方便也。
  【科】於中先明相入初向上數十門一者一是本數何以故緣成故乃至十者一中十何以故若無一即十不成故即一有全力故攝於十也仍十非一矣餘九門亦如是一一皆有十准例可知。
  今約十數明一中多多中一者今明初句若順數從一至十向上去如一者一緣成故一中即有十所以一成若無十一即不成無性緣生故一中即有十所以一成故二三四等一切皆成也若一住自性即不成十十若不成一亦不成。
  【科】向下數亦十門一者十即攝一何以故緣成故謂若無十即一不成故即一全無力歸於十也仍一非十矣餘例然。
  明次句多中一逆數十至一向下來但十玄章影在前門彼略不出耳今章別開也。
  【科】如是本末二門中各具足十門餘一一錢中准以思之此約異門相望說耳。
  本末即向上向下各具十門餘一一門准上思之。
  【科】問既言一者何得一中有十耶。
  既稱一寧容有多耶。
  【科】答大緣起陀羅尼法若無一即一切不成故定知如是此義云何所言一者非自性一緣成故一是故一中有十者是緣成一若不爾者自性無緣起不得名一也乃至十者皆非自性十由緣成故為十此十中有一者是緣成無性十若不爾者自性無緣起不名十也是故一切緣起皆非自性何以故隨去一緣即一切不成是故一中即具多者方名緣起一耳。
  陀羅尼此云總持大法界緣起總持法若無下對緣以顯一此一乃無性緣成一故得一中具十若不爾不得名一為此下反上是故緣起皆無自性一中具多方成一多緣起。
  【科】問若去一緣即不成者此即無性無自性者云何得成一多緣起。
  既一緣無性多緣亦無性那得成一多緣起。
  【科】答只由無性得成一多緣起何以故由此緣起是法界家實德故普賢境界具德自在無障礙故華嚴云菩薩善觀緣起法於一法中解眾多法眾多法中解了一法是故當知一中十十中一相容無礙仍不相是一門中既具足十義故明知一門中皆有無盡義餘門亦如是。
  此由法界實得緣起力用普賢境界相應所以一多常成不增不減也。
  【科】問一門中攝十盡不。
  此門攝法為盡不盡耶。
  【科】答盡不盡何以故一中十故盡十中一故不盡四句護過去非顯德等准之可解耳別別諸門中准例如是緣起妙理應如是知第一門竟。
  亦有盡義亦無盡義何者一中十即是盡十中一具說即無盡又復知一中十十中一皆盡不盡義也四句者有無兩亦雙非離過顯德准此緣起可解餘之八門例此應知異體相入門竟。
  【科】初異體門中第二即義者此中有二門一者向上去二者向下來。
  今異體中相即義亦具二門。
  【科】初門中有十門一者一何以故緣成故一即十何以故若無一即無十故由一有體餘皆空故是故此一即是十矣如是向上乃至第十皆各如前准可知耳。
  但一有體多無體故得一即多向上從一至十也。
  【科】言向下者亦有十門一者十何以故緣成故十即一何以故若無十即無一故由一無體餘皆有故是故此十即一矣如是向下乃至第一皆各如是准前可知耳以此義故當知一一錢即是多錢耳。
  由一無體多有體故得多即一向下來從十至一也十即一緣成故若十非一一不成何但一不成十亦不成如柱若非舍爾時即無舍若有舍亦有柱以柱即舍故有舍復有柱故一即十一即十故成一復成十也。
  【科】問若一不即十者有何過失。
  由前謂一即多多即一故興此問也。
  【科】答若不即十者有二失一不成十錢過何以故若一不即十者多一亦不成十何以故一一皆非十故今既得成十明知一即是十也二者不成一過何以故若一不即十十即不得成由十不成十故一義亦不成何以故若無十是誰一故今既得成一明知一即十又若不相即緣起門中空有二義即不現前便成大過謂自性等思之可知下同體門中准此知之餘門亦准可知耳。
  若不即者有二過一不成十十不成一是情謂之一所謂緣成一者一中具十故今章第二失中合云十不成一過傳寫之誤又若不相即空有二義即不成立便有自性斷滅等過下同體等准此故略不明。
  【科】問若一即十者應當非是一若十即一者應當非是十。
  若一與十二互相即安有一十之存乎。
  【科】答祗為一即十故是故名為一何以故所言一者非是所謂一緣成無性一為此一即多者是名一若不爾者不名一何以故由無自性故無緣不成一也十即一者准前例取勿妄執矣應如是准知。
  此明一即十者離一無有十而十即是一緣成故若不爾者自性無緣起不得名一則一不得成十即一者准此可知。
  【科】問上一多義門為一時俱同耶為前後不同耶。
  至相十玄問若一多要待緣成者為是同時為有先後耶。
  【科】答即同即前後何以故由此法性緣起具足逆順同體不違德用自在無礙故皆得如此。
  緣起故常同時常前後所以然者一即十十即一故常同時向上去向下來故常先後逆順自在故無障礙。
  【科】問如上所說去來義其相云何。
  既有先後去來本相云何。
  【科】答自位不動而恒去來何以故去來不動即一物故但為生智顯理故說去來等義耳若廢智一切不可說如上果分者即其事也。
  雖前後去來而常不動作為生智下今若辨去來者約智說若廢智下體即息諸論道同於究竟圓果離說相故。
  【科】問若由智者即非先有如何說云舊來如此耶。
  謂智乖本法即非先有何云舊來如此。
  【科】答若癈智即不論緣起由約智故說舊來如此何以故不成即已成即離始終故智及與法舊來成故。
  由智方知本有以智照故不成即已成即離始終故。
  【科】問為由智耶法如是耶。
  一多之體由智照耶法本有耶。
  【科】答為由智耶為法如此耶何以故同時具足故餘義准以思之大段第一異體門訖。
  法本有故智即能顯由智照故方明本有二義同時皆盡無礙故一切諸法例如此知。
  【科】第二同體門者亦有二義一者一中多多中一二者一即多多即一。
  還如前門二義相似。
  【科】初門中二一者一中多二者多中一初一中多者有十門不同一者一何以故緣成故是本數一中即具十何以故由此一錢自體是一復與二作一故即為二一乃至與十作一故即為十一是故此一之中即自具有十箇一耳仍一非十也以未是即門故初一錢既爾餘二三四五已上九門皆各如是准例可知耳。
  是本數一中即具十者清凉云如一本自是一則為本一應二為二一應三為三一等只一箇一對他成多喻如一人望父名子望子名父等同一人體而有多名。
  【科】二者多中一亦有十門一者十何以故緣成故十中一何以故由此一與十作一故即彼初一在十一之中以離十一即無初一故是故此一即十中一也仍十非一矣餘下九八七乃至於一皆各如是准例思之。
  攝他一同多己望於一攝之亦然皆是多也。
  【科】問此與前異體何別答前異體者初一望後九異門相入耳今此同體一中自具十非望前後異門說也即義亦准思之。
  同體即入與前異體即入何別答前異體門一中十者以初一望後九故名一中十此門言一中十者即一中有九故言一中十。
  【科】二者一即十十即一亦有二門一者一即十亦有十門不同一者一何以故緣成故一即十何以故由此十一即是初一故無別自體故是故此十即是一也餘九門皆亦如是准之可知。
  如一有體多無體能攝他同己一有體攝他多也能成有體所成無體也。
  【科】二者十即一亦有十門不同一者十何以故緣成故十即一何以故彼初一即是十故更無自一故是故初一即是十也餘九門准例知之。
  十有體一無體多有體故能攝一故本一無體潛入多中。
  【科】問此同體中一即十等者為只攝此十耶為攝無盡耶。
  此明一體為祗攝一中十亦攝他處十耶。
  【科】答此並隨智而成須十即十須無盡即無盡如是增減隨智取矣即十如前釋言無盡者一門中既有十然是十復自迭相即相入重重成無盡也然此無盡重重皆悉攝在初門中也。
  至相曰隨智差別故亦盡亦無盡何者如一若攝十即名為盡若具說即無盡但展轉相迭相互即重重無盡也。
  【科】問為但攝自一門中無盡重重耶為亦攝餘異門無盡耶。
  為攝自一中十無盡為餘諸門中無盡。
  【科】答或俱攝或但攝後自無盡何以故若無自一門中無盡餘一切門中無盡皆悉不成是故初門同體即攝同異二門中無盡無盡無盡無盡無盡無盡無盡無盡無盡無盡窮其圓極法界無不攝盡耳。
  若一無盡餘亦無盡若餘不盡一亦不盡若成一一切即成若不成一一切亦不成是故此攝法即無盡復無盡圓融自在無不周盡。
  【科】或但攝自同體一門中無盡何以故由餘異門如虗空故不相知故自具足故更無可攝也此但隨智而取一不差失也。
  祗攝自門中無盡於三四義猶若虗空即是盡更不攝餘故名無盡故亦攝盡不盡。
  【科】如此一門既具足無窮箇無盡及相即相入等成無盡者餘一一門中皆悉如是各無盡無盡成宜如是准知。
  清凉曰由異體相入帶同體相入故有帝網門者同體相入一中已含於多而更入於異體故有重重之義同體相入如鏡已含多影更入餘鏡故有重重無盡之義餘門可知。
  【科】此且約現今理錢中況彼一乘緣起無盡陀羅尼法非謂其法只如此也應可去情如理思之。
  喻則有限法乃無窮至相云法門具滿無喻可況今說喻者但分喻耳若不去情難造妙旨此章合云現今事錢錯為理字也。
  【科】第二約法廣辨者略有二種一者立義門二者解釋門。
  然此章全依至相十玄賢首承用探玄修改清凉全依賢首新文以所立有次第故。
  【科】初立義門者略立十義門以顯無盡何者為十。
  先立所依體事十對分為十門一一門皆復具十以顯無盡。
  【科】一教義即攝一乘乃至五乘等一切教義餘下准之二理事即攝一切理事三解行即攝一切解行四因果即攝一切因果五人法師攝一切人法六分齊境位即攝一切分齊境位七師弟法智即攝一切師弟法智八主伴依正即攝一切主伴依正九隨生根欲示現即攝一切隨生根欲示現十逆順體用自在等即攝一切逆順體用自在等。
  所言教義者教即是通相別相三教五乘之教即以別教以論別義所以得理而亡教若入此通宗而教即義以同時相應故二理事者若三乘教辨即異事顯異理如諸經舉異事喻異理若此宗即事是理如入法界品等經文是謂體實即是理相彰即是事也三解行者如三乘說解而非行如說人名字而不識其人若通宗說者即解即行如看其面不說其名而目識也相顯為行契窮後際為解四因果者修相為因契窮為果五人法者如文殊即當妙慧普賢彰其稱周明人即法也六分齊境位者參而不雜各住分位即分齊境位也七法智師弟者開發為師相承即弟子也八主伴依正者舉一為主餘皆為伴主以為正伴以為依也九逆順體用者即是成壞義也十隨生根欲性者隨緣常應也如涅槃經此方見滿餘方見半而月實無虧盈若以此宗明者常增減而無增減以同時相應故今章但九十不次。
  【科】此十門為首皆各總攝一切法成無盡也。
  然此十門體無前後同時相應既其具此十門餘因陀羅等九亦皆具此十門其中一一皆稱周法界所以舉十門者成其無盡義也。
  【科】二言解釋者亦以十門釋前十義以顯無盡。
  隨舉教義理事等十門以一為首攝餘九門即顯無盡。
  【科】問何以得知十數顯無盡耶答依華嚴經中立十數為則以顯無盡義。
  前已引竟。
  【科】一者同時具足相應門此上十義同時相應成一緣起無有前後始終等別具足一切自在逆順參而不雜成緣起際此依海印三昧炳然同時顯現成矣。
  以是總故冠於九門之初即具教義理事等十門同時也何以得如此耶良由緣起實德法性海印三昧力用故得然也非是方便緣修所成故得同時。
  【科】二者一多相容不同門此上諸義隨一門中即具攝前因果理事一切法門如彼初錢中即攝無盡義者此亦如是然此一中雖具有多仍一非即是多耳多中一等准上思之餘一一門中皆悉如是重重無盡故也。
  此約理說以一入多多入一故名相容體無前後而不失一多之相故曰不同此即緣起實德非天人所作故。
  【科】此經偈云以一佛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世界本相亦不壞無比功德故能爾。
  【科】然此一多雖復互相含受自在無礙仍體不同也所由如上錢義中釋此有同體異體准上思之可解。
  仍體不同若不爾者諸緣雜亂失本緣法緣起不成此則諸緣各各守自一也。
  【科】三者諸法相即自在門此上諸義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圓融自在無礙成耳。
  還就教義理事等十門取其三世間圓融無礙自在故一即攝一切成其無盡復無盡以其無盡故相即復相入此約用以說也。
  【科】若約同體門中即自具足攝一切法也然此自一切復自相入重重無盡故也然此無盡皆悉在初門中也。
  太一曰此無盡復無盡相即復相入與因陀羅網及微細相容門有何差別耶答如喻說同體門中說者若就隱映相應互相顯發重重復重重成其無盡者即是因陀羅網門攝若諸門一時具顯不相妨礙者即是相容門攝若就三世間圓融無礙自在相即復相入成其無盡復無盡者即此門攝。
  【科】故此經云初發心菩薩一念功德深廣無邊際如來分別說窮劫不能盡何況於無量無數無邊劫具足修諸度諸地功德行。
  此即明其一即一切成其無盡何況者此即從二三至九十皆成無盡。
  【科】義言一念即深廣無邊者良由緣起法界一即一切故耳如彼同體門中一錢即得重重無盡義者即其事也。
  此據緣起體性成其無盡復無盡故。
  【科】何況無邊劫者即餘一一門中各顯無盡義者是也所以爾者此經又云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也由此緣起妙理始終皆齊得始即得終窮終方原始如上同時具足故得然也。
  良由始終相即復相入成無盡故先後因果不失雖不失先後以先後相即復相入故成其無盡。
  【科】又云在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也是故得一即得一切又云知一即多多即一故也十信終心即作佛者即其事也。
  信滿成佛約位佛非行佛故。
  【科】問如同體一門中即攝一切無盡者為一時俱現耶為前後耶。
  問意可知。
  【科】答於一門中一時炳然現一切者屬微細攝隱映互現重重者屬因陀羅攝餘義即同即異即多即少即有即無即始即終如是自在具足一切無盡法門仍隨舉一為首餘即為伴道理一不差失舊來如此此辨同體一門中具足自在無窮德耳餘異體等門中亦准思之。
  有三義不同餘義下即此門攝。
  【科】問若一門中即具足一切無盡自在者餘門何用為答餘門如虗空何以故同體一門並攝一切無不盡故。
  若一門自具足何用餘門答餘門如龜毛兔角不可得。
  【科】問此同體門中所攝一切者但應攝自門中一切豈可攝餘門中一切耶。
  但應攝自豈容攝他耶。
  【科】答既攝自一切復攝餘一一門中無盡一切如是重重窮其法界也。
  自他俱攝方能窮盡緣起無礙法界之義。
  【科】何以故。
  【科】圓融法界無盡緣起無一一切並不成故此俱論法性家實德故不可說其邊量。
  若無一一切不成如一斗即攝一升若無升斗即不成也。
  【科】故此經偈云不可言說諸劫中演說一切不可說不可說劫猶可盡說不可說不可盡又偈云一切眾生心悉可分別知一切剎微塵尚可筭其數十方虗空界一毛猶可量菩薩初發心究竟不可測。
  【科】良由此一乘圓極自在無礙法門得一即得一切故耳。
  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一或一切成一證一切證。
  【科】因果俱齊無前後別故地論云以信地菩薩乃至與不思議佛法為一緣起以六相總別等義而用括之明知因果俱時相容相即各攝一切互為主伴深須思之此事不疑。
  以因果相即同時相應初心菩薩與證極果位同一緣起以六相圓融而總括之。
  【科】又此經云何以故此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悉與三世諸如來等亦與三世佛境界等悉與三世佛正法等得如來一身無量身三世諸佛平等智慧所化眾生皆悉同等又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具足慧身不由他悟如是云云無量廣如經文。
  初心菩薩與諸如來依正等說法等身量等智慧化生皆等至相云譬眾流入海纔入一滴即稱周大海無始無終若餘江河水之深不及入海一滴即用三乘中修三乘多劫不及在一乘中一念故。
  【科】問此等歎因中德耳豈可即果德耶答此一乘義因果同體成一緣起得此即得彼由彼此相即故若不得者因即不成因何以故不得果故非因也。
  以歡因中德豈可同彼果德耶答此一乘因果欲論其成者成復成欲在後成者後復後。
  【科】問上言果分離緣不可說相但論因分者何故十信終心即辨作佛得果法也答今言作佛者但初從見聞已去乃至第二生即成解行解行終心因位窮滿者於第三生即得彼究竟自在圓融果矣由此因體依果成故但因位滿者勝進即沒於果海中也為是證境界故不可說耳此如龍女及普莊嚴童子善財童子兜率天子等於三生中即尅彼果義等廣如經辨應准思之。
  既果分不可說何故十信終心即辨果法耶答今言作佛乃約三生即得彼果出所以因依果成又因位窮滿沒同果海但是證境離乎說相此如龍女義當流惑之身疾得成佛普莊嚴童子三生成佛祗在一念善財童子現身究竟普賢之行後生即見佛兜率天子從三惡道出現身成佛至解行生即尅彼果有謂龍女於南方成佛者終教示現八相成道豈同善財等於三世中尅證彼果耶答今同列者約彼所證是同非以教分漸頓之異演義云法華佛慧即華嚴佛慧者是也。
  【科】問上言一念即作佛者三乘中已有此義與此何別答三乘望理為一念即作佛今此一乘一念即得具足一切教義理事因果等如上一切法門及與一切眾生皆悉同時同時作佛後後能新新斷惑亦不住學地而成正覺具足十佛以現無盡逆順德故及因陀羅微細九世十世等遍通諸位謂十信終心已去十解十行十迴向十地及佛地等同時遍成無有前後具足一切耳。
  可知答三下至相云若大乘明一念成佛義凡有二種一者會緣以入實性無多少故明一念成佛二者行行既滿取最後一念名為成佛今此一乘明一念成佛如大乘取最後一念成佛即入一乘以後望初初念即成何以故以因果相即同時相應故。
  【科】然此一念與百千劫無有異也宜須思之。
  然此下一念多劫延促無礙也。
  此即第三諸法相即自在門訖。
  【科】四者因陀羅微細境界門此但從喻異前耳此上諸義體相自在隱映互現重重無盡。
  即以帝釋殿前珠網為喻十門唯此從喻受名猶如眾鏡相照眾鏡之影現一鏡之中如是影中復現眾影一一影中復現眾影即重重現影成其無盡復無盡。
  【科】故此經云於一微塵中各示那由他無數億諸佛於中而說法於一微塵中現無量佛國須彌金剛圍世間不迫迮於一微塵中現有三惡道天人阿修羅各各受業報此三偈即三世間也又云一切佛剎微塵等爾所佛坐一毛孔皆有無量菩薩眾各為具說普賢行無量剎海處一毛悉坐菩提連華座遍滿一切諸法界一切毛孔自在現又云如一微塵所示現一切微塵亦如是餘者云云無量廣如經辨。
  如第七地經以三偈配三世間初偈此即智正覺世間次偈此據器世間次偈此即據眾生世間又云下三偈皆依正無[得-彳]也。
  【科】此等並是實義非變化成此是如理智中如量境也其餘變化等者不入此例何以故此並是法性實德法爾如是也非諸分別情謂境界但此可去情思之。
  此即是其法界緣起如理實德非是變化對緣方便說故若是大乘宗所明即言神力變化故若此宗明相入不論變化神力乃言自體常如此等。
  【科】問上言一塵中現無量剎等者此但是一重現而已何故乃云重重現耶答此方說華嚴經時云一切微塵中亦如是說如彼微塵中說華嚴經時亦云一切微塵中亦如是說如是展轉即重重無盡重重無盡也宜准思之。
  一塵一剎但可乎遍云何重重答中據塵塵互遍展轉無窮。
  【科】問若據此文重重無盡有何分齊云何辨其始終等耶答隨其智取舉一為首餘亦為伴據其首者即名當中餘即眷屬圍繞上諸教義等並悉如是自在成耳及前相即相入自在等皆悉如是攝一切法盡窮法界並悉因陀羅成也。
  斯則渾無疆界無始無終何緣辨得因果分齊耶答祗以隨智差別故舉一為主餘即為伴如是教義等十門皆得自在反前二三兩門皆悉融攝無盡。
  【科】五者微細相容安立門此上諸義於一念中具足始終同時前後逆順等一切法門於一念中炳然同時齊頭顯現無不明了猶如束箭齊頭顯現耳。
  如一微塵即是小相元量佛國須彌金剛山等即是大相直以緣起實德無礙自在致使相容非人天所作故安立此約相說如瑠璃鉼盛多芥子頓然顯現清凉云微細有三義一約所含微細猶如芥鉼以毛子能受彼諸剎諸剎不能徧毛孔故以毛據稱性剎約存相二約能含微細以一毛一塵即能含故三約難知微細微塵不大剎亦不小而能廣容即難知義今取束箭但同時齊頭顯現難見微細相容也。
  【科】故此經云菩薩於一念中從兜率天降神母胎乃至流通舍利法住久近及所被益諸眾生等於一念中皆悉顯現廣如經文又云一毛孔中無量佛剎莊嚴清淨曠然安住又云於一塵內微細國土一切塵等悉於中住宜可如理思之。
  可曉豈可須彌納芥中將為難事哉理事等十門安立相容亦如是。
  【科】問此義與上因陀羅云何別耶答重重隱映互現因陀羅攝齊頭炳然現者微細攝此等諸義並別不同宜細思之。
  可知。
  【科】六者秘密隱顯俱成門此上諸義隱覆顯了俱時成就也。
  還具前教等十門所言隱顯者如涅槃經半字及滿字昔說半字即顯滿字即隱今說滿字即顯半字即隱此約緣說隱顯體無前後不相妨礙故名秘密。
  【科】故此經云於此方入正受他方三昧起眼根入正受色塵三昧起等云云又云男子身入正受女人身三昧起等云云於一微塵入正受一切微塵三昧起一切微塵入正受一毛端頭三昧起如是自在此隱彼顯正受及起定同時秘密成矣又此經云十方世界有緣故往返出入度眾生或見菩薩入正受或見菩薩從定起又於彼十方世界中念念示現成正覺轉正法輪入涅槃現分舍利度眾生如是無量廣如經辨又如佛為諸菩薩受記之時或現前受記或不現前秘密受記等。
  可見。
  【科】如上第一錢中十錢名為顯了第二錢望第一錢中十即為秘密何以故見此不見彼故不相知故雖不相知見然即此成彼成故名俱成也應如是准思之。
  古本云成此成彼演義亦同今云此成彼成者誤也。
  【科】七諸藏純雜具德門此上諸義或純或雜如前人法等若以人門取者即一切皆人故名為純又即此人門具含理事等一切差別法故名雜又如菩薩入一三昧唯行布施無量無邊更無餘行故名純或入一三昧即施戒度生等無量無邊諸餘雜行俱時成就也如是繁興法界純雜自在無不具足者矣宜可思准之。
  此約諸度門說如就一施門說者一切萬法皆悉名施所以名純而此施門具諸度等行名為雜如是純之與雜不相妨礙故名具德探玄中名廣狹自在無礙門清凉云此門賢首新立以替至相十玄諸藏純雜具德門意云一行為純萬行為雜等即事事無礙義若一理為純萬行為雜即理事無礙恐濫理事無礙所以改之。
  【科】八者十世隔法異成門此上諸義遍十世中同時別異具足顯現以時與法不相離故。
  三世區分名為隔法而互相在即是異成以時依法有如見華開知是芳春茂盛是朱夏等皆因於物知四時也此上諸義今章多一雜字。
  【科】言十世者過去未來現在三世各有過未及現在即為九世也然此九世迭相即入故成一總句總別合成十世也此十世具足別異同時顯現成緣起故得即入也。
  又過去說過去過去說現在過去說未來現在說過去現在說平等現在說未來未來說過去未來說現在未來說無盡以九世攝歸一念故云十世。
  【科】故此經云或以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或百千大劫為一念或一念即為百千大劫或過去劫入未來劫未來劫入過去劫如是自在時劫無礙相即入渾融成矣。
  故教義理事等十門相即相入而不失前後差別之相。
  【科】又此經云於一微塵中普現三世一切佛剎又云於一微塵中普現三世一切諸佛佛事又云於一微塵中建立三世一切佛轉法輪如是云云無量廣如經文此普攝上諸義門悉於十世中自在現耳宜可思之。
  所引諸經顯彼時處無礙互相融通也。
  【科】九者唯心迴轉善成門此上諸義唯是一如來藏自性清淨心轉也但性起具德故異三乘耳然一心亦具足十種德如性起品中說十心義等者即其事也所以說十者欲顯無盡故如是自在具足無窮種種德耳此上諸義門悉是此心自在作用更無餘物故名唯心迴轉等宜思擇之。
  此約心說前諸義門等並是如來藏性清淨真心之所建立若善若惡隨心所轉故云迴轉善成心外無別境故依古本多一為字如來藏自性清淨心要問云一乘唯一心顯性起具德故探玄改為主伴圓明具德門以唯心作玄門所以故不立之。
  【科】十者託事顯法生解門此上諸義隨託別事以顯別法謂諸理事等一切法門如此經中說十種寶王雲等事相者此即諸法門也顯上諸義可貴故立寶以標之顯上諸義自在故標王以顯之表上諸義潤益故資澤故斷齶故以雲標之矣如是等事云云無量如經思之。
  此約智說言託事者如經舉金色世界之事即顯始起於實際之法一切幢一切蓋等事是行體也又如法界品云開樓閣門見彌勒菩薩所行因事至菩提道以樓觀即菩提相所以言顯法生解也齗齶者乃雲之相探玄第二云重(平聲)雲是齗齶義又重(上聲)雲是靉靆義第五又云菩薩是體雲是相以諸菩薩含法雨故相齗齶故。
  【科】問三乘中以有此義與此何別答三乘託異事相表顯異理今此一乘所託之事相即是彼所顯之道理更無異也具足一切理事教義及上諸法門無不攝盡者也宜可如理思之。
  躡上以問三乘宗中所明亦託事顯法即以異事顯於異理如衣表忍辱室表慈悲靈雲見桃花香嚴擊竹等皆以異事表異理也今此隨舉一事攝無盡法故。
  【科】此上十門等解釋及上本文十義等皆悉同時會融成一法界緣起具德門普眼境界諦觀察餘時但在大解大行大見聞心中然此十門隨一門中即攝餘門無不皆盡應以六相方便而會通之此可准。
  同時具足等十門人法十義皆悉同時成大法界緣起法門起在大解大行離分別菩提心中問此與性起何別答但由佩詮故不及性起。
  【科】上來所明並是略顯別教一乘緣起義耳又於其中諸餘法相及問答除疑等與彼三乘或同或異所因所說為方便等廣如經論疏鈔孔目及問答中於彼釋矣與彼三乘全別不同宜可思廣依華嚴經普眼境界准之。
  別教一乘緣起義者孔目云一乘緣起緣聚不有緣散未離廣如下孔目用教分齊中依七種教證華嚴文義分齊一經謂法華勝鬘等二論謂十地攝論等三疏四章五鈔六問答七雜孔目與彼三乘全別不同者三乘緣起緣聚則有緣散則離思之。
  【科】問此上道理與彼三乘義別不同此可信矣又以何文證知三乘外別有一乘耶。
  可知。
  【科】答此經有誠文故偈云一切世界群生類尠有欲求聲聞道求緣覺者轉復少求大乘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猶為易能信是法甚為難。
  偈云下賢首品文前建立一乘中已引以對彼三乘決之。
  【科】良由此法出情難信是故聖者將彼三乘對此決之又偈言若眾生下劣其心厭沒者示以聲聞道令出於眾苦若復有眾生諸根少明利樂於因緣法為說辟支佛若人根明利有大慈悲心饒益於眾生為說菩薩道若有無上心決定樂大事為示於佛身說無盡佛法由此一乘非下機堪受是故大聖善巧於彼三乘位中隨其機欲方便少說由不窮法界源故權顯二身三身等佛今為如是無上心機樂大事欲方始顯佛十身境界說無窮盡佛法可名現佛身說無盡法也三乘但隨機而已未顯諸佛十身自境界故非現佛身又隨機少說一相一寂一味理等故非窮盡說也何以故三乘以此無窮為過失故然此一乘以無窮為實德故耳。
  此經為普賢等機說無盡佛法現佛十身自證境界與彼三乘不同一相一寂一味一理等所謂三乘終教一相真如等於初教染淨即空愚法小乘苦諦之教所詮實法有餘無餘等宗並皆不同義理各別。
  【科】又此經云於一世界中聞說一乘音或二三四五乃至無量乘此據本末分齊說耳。
  今為上機說無盡佛法或說二三等者以本末差別相對決顯二宗不同也。
  【科】聖教文義顯然不可以執情而驚恠者矣。
  當知三一各別理無疑也。
  【科】六相圓融義第四。
  六相緣起三門分別初列名略釋二明教興意三問答解釋。
  六相之義本出地經世親菩薩造論解釋謂此六相為顯緣超圓融無礙自在法故三門分別探玄云此六相義作六門一明教興意二種類者三明所出者四明建立者五問答決擇者六釋文今用三門問六相何故唯立六不多不少者謂泛論緣起法要有三門一末依於本有起不起二彼所起末既帶於本是故相望有同有異三彼帶本之末既為本収是故當體有存有亡若不具此三不成緣起三中各二故但為六。
  【科】初列名者謂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
  要問云所謂總總成因果也二別義別成總故三同自同成總故四異諸義自異顯同故五成因果理事成故六壞諸義各住自法不移本性故。
  【科】總相者一含多德故別相者多德非一故別依止總滿彼總故同相者多義不相違同成一總故異相者多義相望各各異故成相者由此諸義緣起成故壞相者諸義各住自法不移動故。
  演義云列名異釋中亦依此列但成相中今本中闕一義字由此諸義緣起成故列名皆是論文論云總者是根本入別者餘九入別依止本滿彼本故同相者入故異相者增相故成相者略說故壞相者廣說故。
  【科】第二教興意者此教為顯一乘圓教法界緣起無盡圓融自在相即無礙容持乃至因陀羅無窮理事等。
  彰其立意欲顯普賢圓因證入遮那果海。
  【科】此義現前一切惑障一斷一切斷得九世十世滅行德即一成一切成理性即一顯一切顯並普別具足始終此齊初發心時便成正覺。
  以此六相緣起方便會入一乘法界圓融自在一斷一切斷一證一切證一行一切行一得一切得故得斷障行德理性等法前後圓融皆悉無礙。
  【科】良由如此法界緣起六相容融因果同時相即自在具足逆順。
  法界無礙皆由六相融通故得然也。
  【科】因即普賢解行及以證入果即十佛境界所顯無窮廣如華嚴經說。
  孔目云依一乘教具一切因緣理事教義人法因果等盧舍那佛普賢行因成就因果與三乘等別廣如本經。
  【科】第三問答解釋者然緣起法一切處通今且略據緣成舍辨。
  六相者宗鏡云古德約喻說六相一切處通者賢首金師子章括六相獅子是總相五根差別為別相共一經起是同相眼耳各不相知是異相諸緣共會是成相諸緣各住自位壞相義海百門以塵顯六相演義以論六決定義以顯六相等今以舍顯。
  【科】問何者是總相答舍是。
  【科】問此但椽等諸緣何者是舍耶答椽即是舍何以故為椽全獨能作舍故若離椽舍即全不成故為此若得椽時即得舍矣。
  謂此椽等要互徧相資方成緣起如一椽能具多緣故若此一椽不具多緣則不成緣起。
  【科】問若椽全自獨作舍者未有瓦等亦應作舍答未有瓦等時不是椽故不作非謂是椽而不能作今言作者但論椽能作不說非椽作何以故椽是因緣由未成舍時無因緣故非是椽也若是椽者其畢全成若不全作不名為椽。
  若椽全自作舍無瓦等豈成舍耶答無瓦等不成椽若闕一緣餘不成起起不成故椽義即壞而不能作舍此本脫一舍字古本與演義同若是下得此一緣令一切成起所起成故緣義方立。
  【科】問若椽等諸緣各出少力共作不全作者有何過失答有斷常過若不全成但少力者諸緣各少力此但多箇少力不成一全舍故是斷也諸緣並少力皆無全成執有全舍者無因有故是其常也又若不全成者去却一椽時舍應猶成在舍既全不成故知非少力並全成故。
  少力不全作有斷常二過去却一椽時舍應猶在既無椽安得有舍耶舍不全成故知諸緣並非少力要須一一全力成也。
  【科】問無一椽時豈非舍耶答但是破舍無好舍也故知好舍全屬一椽既屬一椽故知緣即是舍也。
  【科】問既舍即是椽者餘[木*(戉-戈+弋)]瓦等應即是椽耶答總並是椽何以故却椽即無故所以然者若無椽即舍壞舍壞故不名[木*(戉-戈+弋)]瓦等。
  謂攬別成總舉椽之總力貫諸緣若去一椽瓦等亦壞。
  【科】是故[木*(戉-戈+弋)]瓦等即是椽也若不即者舍即不成椽瓦等並皆不成今既並成故知相即耳一椽既爾餘椽例然是故一切緣起法不成即已成即相即容融無礙自在圓極難思出過情量法性緣起通一切處准知。
  大法界緣起法一成一切成無成無不成。
  【科】第二別相者椽等諸緣別於總故若不別者總義不成由無別時即無總故此義云何本以別成總由無別故總不成也是故別者即以總為別也。
  【科】問若總即別者應不成總耶答由總即別故得成總如椽即是舍故名總相舍即是椽故名別相若不即舍不是椽若不即椽不是舍總別相即此可思之。
  謂舍即是椽故名別相今無舍字古本與演義皆有。
  【科】問若相即者云何說別答只由相即是故成別若不相即者總在別外故非總也別在總外故非別也思之可解。
  【科】問若不別者有何過耶答有斷常過若無別者即無別椽瓦無別椽瓦故即不成總舍故是斷也若無別椽瓦等以而有總舍者無因有舍故是常也。
  古本云故是斷也今云此字誤。
  【科】第三同相者椽等諸緣和合作舍不相違故能名舍緣非作餘物故名同相也。
  【科】問此與總相何別耶答總相唯望一舍說今此同相約椽等諸緣雖體各別成力義齊故名同相也。
  【科】問若不同者有何過耶答若不同者有斷常過也何者若不同者椽等諸緣互相違背不同作舍舍不得有故是斷也若相違不作舍而執有舍者無因有舍故是常也。
  【科】第四異相者椽等諸緣隨自形類相差別故。
  【科】問若異者應不同耶答只由異故所以同耳若不異者椽既丈二瓦應亦爾壞本緣法故失前齊同成舍義也今既舍成同名緣者當知異也。
  【科】問此與別相有何異耶答前別相者但椽等諸緣別於一舍故說別相今異相者椽等諸緣迭互相望各各異故也。
  【科】問若不異者有何過耶答有斷常過也何者若不異者瓦即同椽又二壞本緣法不成舍故是斷若壞緣不成舍而執有舍者舍無因故是常也。
  【科】第五成相者由此諸緣舍義成故由成舍故椽等名緣若不爾者二俱不成今現得成故知成相耳。
  【科】問現見椽等諸緣各住自法本不作舍何因得有舍義成耶答只由椽等諸緣不作故舍義得成所以然者若椽作舍去即失本椽法故舍義不得成今由不作故椽等諸緣現前由此現前故舍義得成矣又若不作舍緣等不名緣今既得緣名明知定作舍。
  即失本緣法古本與演義皆緣字今椽字誤。
  【科】問若不成者有何失答有斷常過何者舍本依椽等諸緣成今既並不作不得有舍故是斷也本以成舍名為椽今既不作舍故即無椽亦是斷若不成者舍無因有故是常也又椽不作舍得椽名者亦是常也。
  【科】第六壞相者椽等諸緣各住自法本不作故。
  【科】問現見椽等諸緣作舍成就何故乃說本不作耶答只由不作舍法得成若作舍去不住自法者舍義即不成何以故作去失法舍不成故今既舍成明知不作也。
  古本云不住自法者今云有字又作去失本法今脫本字。
  【科】問若作去有何失答有斷常二失若言椽作去即失椽法失椽法故舍即無緣不得有故是斷也若失椽法而有舍者無緣有故是常也。
  此上文顯但曉緣起相由諸緣各異互徧相資俱存無礙等自然造入。
  【科】又總即一舍別即諸緣同即互不相違異即諸緣各別成即諸緣辨果壞即各住自法乃為頌曰。
  一即具多名總相  多即非一是別相  多類自同成於總  各體別異顯於同  一多緣起理妙成  壞住自法常不作  唯智境界非事識  以此方便會一乘
  清凉云總則攬別而成別則分總為別同則別別帶總異則別別互乖成則雙攬同異方成若無異相總不成故如舍椽梁總皆相似終不成舍壞則唯別各住自性故此三對歷然不同孔目云依六相總別義即是一乘隨相行布義即是三乘此約教分說又云若欲識華嚴無盡教義者當依六相因陀羅微細智及陀羅尼自在法智知以此方便會一乘者欲識別教一乘當以六相十玄作入法方便也文類云華嚴六相頌終南山儼尊者述義分齊中承用賢首自云具錄和尚徵言勒成義紀今云復古者以先師專用搜探二玄孔目問答等解釋前代諸師作記全不體其本故多註誤可堂和尚乾道丙成譔此記文至斷惑分齊第二斷惑得果偶疾而終不復畢矣自茲以下門人善喜用讀其後以全部帙庶廣流通。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復古記卷第三(之下)(終)

  慶元丁巳四年立夏日 比丘善憙
  施財刊板比丘 惠淨 敬書

  五教章奧書

  延應元年(己亥)五月十二日於西山栂尾之禪房依兩三人之慇懃勸進拭老眼加假名之點了大旨以古來點為本少少私有交加之點矣後賢必可糺定矣 喜海

  復古記奧書

  建保四年二月四日於高山寺草菴以新渡御本如形書寫畢 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