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嗨网首页>书籍在线阅读

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禅宗语录别集

  作者:虎丘绍隆禅师语录  
选择背景色: 黄橙 洋红 淡粉 水蓝 草绿 白色 选择字体: 宋体 黑体 微软雅黑 楷体 选择字体大小: 恢复默认

續藏經 虎丘紹隆禪師語錄
 (參學)嗣端 等編
  虎丘隆和尚語錄 目錄

  住和州開聖禪院語錄  宣州彰教禪院語錄  平江府虎丘雲巖禪寺語錄  初祖贊  塔銘

  

  虎丘隆和尚語錄

    參 學  嗣 端   等編
    住明州天童十九世孫圓悟重刻

  住和州開聖禪院語錄

  師初住和州開聖禪院。開堂日。於知府手中接疏。示眾云。窮諸玄辯.竭世樞機.百千法門.無量妙義總在箇裏。不隔一絲頭。若也薦得。不用重說偈言。其或未然。切須分明聽取。
  師陞座。拈香云。此一瓣香。恭為今上皇帝祝延聖躬。萬歲。萬萬歲。次拈香云。此一瓣香。奉為知府.朝議.通判大夫.闔郡尊官。伏願福深滄海。壽等椿松。末後拈香云。此一瓣香。大有人疑著。三十年出一叢林。入一寶社。遇賤則貴。遇貴則賤。末後撞著箇無面目老子。向命脉上一劄。不覺從空放下。如今不免對眾拈出。奉為見住潤州金山佛果圜悟禪師大和尚用報法乳之恩。
  上首白槌云。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
  師云。垂鈎四海。祇釣鯨鰲。離鈎三寸。莫有道得底。出來道看。
  時有僧出問。朝斾證明。且為國一句作麼生道。
  師云。一願皇帝萬歲。二願羣臣千秋。
  僧云。只如生佛未興時一著落在什麼處。
  師云。吾常於此切。
  僧云。恁麼則擺手出長安也。
  師云。逢人不得錯舉。
  僧云。爭奈目前何。
  師云。識法者懼。
  僧云。官不容針。私借一問時如何。
  師云。據虎頭。收虎尾。
  僧云。中間事作麼生。
  師云。草繩自縛漢。
  僧云。豈不見毗婆尸佛早留心。直至如今不得妙。
  師云。幾行嵒下路。不見白頭人。僧禮拜。
  師乃云。大眾。我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此法王大寶自然而至。敢問諸仁。作麼生說箇法王大寶。驀豎起拂子云。還見麼。若也於此辨得三世諸佛以此接物利生。歷代祖師以此流通正脉。天下老和尚以此揭示頂門正眼。破塵破的。萬古徽猷。徧界徧空。真風不墜。如天普葢。似地普擎。堪報不報之恩。用助無為之化。澄澄光彩。瑩徹十虗。堯日與佛日增輝。金輪共法輪並轉。生凡育聖。統三界以為家。自利利人。作四生之依怙。隨緣赴感。靡不繇他。如鑑當臺。舉無遺照。大中現小。小中現大。卷舒立方外乾坤。縱橫掛域中日月。如斯舉唱。猶落今時。豈不見長沙道。三世諸佛共法界眾生盡是摩訶般若光。光未發時。尚無佛無眾生消息。只如光未發時。諸人向甚處委悉。直饒向箇裏悟去。未免平地喫交。且安家樂業一句作麼生道。狼煙一掃盡。萬方賀太平(敘謝不錄)。
  復舉。阿育王問賓頭盧尊者。承聞尊者親見佛來。是否。尊者以兩手策開眉毛。良久。云。會麼。王云。不會。尊者云。阿耨達池龍王請佛齋。吾亦預數。
  師云。賓頭盧得大機。顯大用。不謾親見佛來。雖然。賴阿育王放過。若不放過。洎合打失眉毛。放過即且置。尊者策起眉毛又作麼生。還會麼。當臺一鑑明如日。萬古晴空絕是非。
  上首白槌云。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下座。
  上堂。舉。僧到金峯。方參禮。峯云。我有一則因緣舉似你。只是不得錯會。僧云。請和尚舉。峯豎起拂子。僧作聽勢。峯云。早錯會了也。僧以目顧視便出。峯云。雪上加霜。
  師云。金峯垂鈎四海。只釣獰龍。者僧雖然清波有路。未免貪他香餌。敢問大眾。畢竟作麼生是金峯為人處。還會麼。見月休觀指。歸家罷問程。
  上堂。僧問。九旬禁足。此意如何。
  師云。理長即就。
  僧云。只如六根不具底。還禁得也無。
  師云。穿過鼻孔。
  僧云。學人今日小出大遇也。
  師云。降將不斬。
  僧云。恁麼則和尚放某甲逐便也。
  師云。停囚長智。僧禮拜。
  師乃云。朱明啟候。九夏初臨。四海高人。罷搖金錫。心猿頓歇。意馬休征。戒潔滄海之珠。性朗碧天之月。纖塵莫染。帝網交光。離相絕名。真機獨露。正當恁麼時。安居一句作麼生道。誰知鷲嶺當年事。一念迴光尚宛然。
  上堂。僧問。如何是截鐵之言。
  師云。滿口含霜。
  僧云。何必如是。
  師云。闍黎又作麼生。
  僧云。痛領一問。
  師云。也須吐却。僧禮拜。
  師乃云。造化淵源。情同止水。天地同根。萬物一體。統三界以為家。作四生之依倚。全大用。顯大機。擊碎驪龍明月珠。敲出鳳凰五色髓。敢問諸仁。且作麼生是造化之淵源。不得春風華不開。華開須藉春風力。
  上堂云。豁開戶牖。萬里不掛片雲。杲日騰空。四顧清風滿座。湖光浩渺。野色澄明。萬象森羅。全彰海印。直得頭頭妙用。物物真機。心境一如。纖塵不立。正當恁麼時。萬機休罷。千聖不攜。坐斷毗盧頂。不稟釋迦文。婢視聲聞。奴呼菩薩。德山.臨濟直得目瞪口呿。有棒有喝。一點也用不著。且道忽遇其中人來時如何。傾葢相逢元故舊。何妨來喫趙州茶。
  請知事上堂。掩室摩竭。杜口毗耶。面壁九年。黃梅夜渡。點簡將來。翻成計較。殊不知日不待火而熱。月不待風而涼。雲從龍。風從虎。作無作。為無為。恁麼會得。便能恢張法席。毗贊叢林。共建法幢。流通正脉。敢問大眾。據令一句作麼生道。祇園今古饒春色。朵朵渾開薝蔔華。

  宣州彰教禪院語錄

  上堂。僧問。以一重去一重時如何。
  師云。鈍鳥離巢。
  僧云。不以一重去一重時如何。
  師云。劈箭急。
  僧云。只如睦州道。昨日栽茄子。今日種冬瓜。又作麼生。
  師云。眼觀東南。意在西北。
  僧云。謝師答話。
  師云。老僧今日失利。
  師乃云。者僧恁麼問。老僧恁麼答。且道見睦州意。不見睦州意。若道見睦州意。且道睦州是什麼意。若道不見睦州意。適來一問一答。不可徒然。彰教今日更開一路。與汝諸人東行西行。驀拈拄杖。卓一卓。喝一喝。
  上堂。悠悠世事空浮沉。自愛白雲歲月深。舉眼盡非凡草木。剛然斷臂覓安心。雖然如是。事無一向。拈拄杖云。達磨來也。在山僧拄杖頭上為諸人說安心法門。還信得及麼。若信得及。當下便心安。其或未然。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
  上堂。摩竭掩室。毗耶杜詞。斯皆理為神御。故口以之而默。豈曰無辯。辯所不能言也。放出陝府鐵牛。觸殺嘉州大象。撞透天關。掀翻地軸。看看磕破諸人髑髏。還有識痛痒者麼。良久。云。萬山不隔今宵月。一片清光分外明。
  上堂。僧問。古人道。盡乾坤大地撮來如粟米粒大。撒向諸人面前。漆桶不會。打皷普請看。未審此意如何。
  師云。一畝之地。三蛇九鼠。
  僧云。未曉師意。乞師再垂指示。
  師云。海口難宣。
  僧云。盡大地既如粟米粒大。只如森羅萬象。人畜草芥。著在什麼處。
  師云。此問不惡。
  僧云。豈無方便。
  師云。棒打不死。僧禮拜。
  師云。救得一半。
  師乃云。寰中天子勑。塞外將軍令。一句定乾坤。一劍平天下。便見時康道泰。四海晏清。向我衲僧門下。又且不然。拄杖子吞却乾坤了也。綿綿不漏絲毫。何處更有一物與諸人為緣為對。還會麼。良久。云。各請歸堂喫茶去。
  上堂。牛頭沒。馬頭迴。渠無國土。無位真人突出難辯。甚處逢渠。擊石火。閃電光。得不得。未免喪身失命。且風恬浪靜一句作麼生道。善財別後誰相識。樓閣門開竟日閑。
  謝鑄鑊街坊上堂。渠無面目底。千聖不敢近。方解入林不動草。入水不動波。變大地作黃金。攪長河為酥酪。寸絲不掛。通身無影像。便能入荒田不揀。信手拈來。頭頭上顯。物物上明。收放臨時。更無滲漏。所以道。諸方說禪浩浩地。爭如我栽田博飯喫。直饒居士深懷樂施。也未免剜肉成瘡。簡點將來。不忘取捨。南泉打破粥鍋。雖則光前絕後。因甚眾人之物將為自己受用。如今要全舊日家風。須是重新鑄造。雖然一動一靜。一進一退。總未有事在。畢竟作麼生。還會麼。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
  解夏上堂。僧問雲門。達磨九年面壁。意作麼生。門云。念七。未審古人意旨如何。
  師云。還丹一粒。點鐵成金。
  僧云。學人為什麼失却鼻孔。
  師云。與達磨雪屈。
  師乃云。有佛處不得住。上無攀仰。無佛處急走過。下絕己躬。從來無向背。本自絕羅籠。出門撞著須菩提。寸草不生千萬里。自是長觜鳥。休言芳樹不棲。謾自說禪說道。摩斯吒直饒心掛樹頭。未免身沉海底。莫動著。動著三十棒且置。休夏自恣一句作麼生道。青山綠水元依舊。明月清風共一家。
  上堂。十方義聚。互作主賓。明眼知音。同心相照。秉智慧刀。握靈虵珠。光耀禪林。揮戈佛日。臨機顧揖。格外風規。垂手人間。隨方善應。直得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無瑕。正當恁麼時。忽遇其中人來。如何通信。還會麼。泣露千般艸。唫風一樣松。
  上堂。行不犯之令。明古今風月。靈機常獨耀。萬象悉澄徹。更說什麼正法眼藏瞎驢邊滅。無計較中翻成計較。無途轍中翻成途轍。一時與你截斷。秤鎚硬似鐵。別。別。八月秋。何處熱。
  謝知事上堂。萬里浮雲捲碧天。年年此夜十分圓。令人轉憶寒山子。說似吾心恰宛然。所以道。欲明恁麼事。還他恁麼人。若是恁麼人。須明恁麼事。便能以此心相照。以此心相知。扶持野老無盡家風。成就叢林萬世基業。其把定也。離念絕塵。更無滲漏。其放行也。光生瓦礫。和氣靄然。高低普應。前後無差。且道此人成得箇什麼邊事。還委悉麼。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上堂。十五日已前。且恁麼折合。更不周繇者也。十五日已後。見成公案。未曾動著。正當十五日。諸人作麼生通箇消息。直饒向朕兆未萌。文彩未彰時會去。正落第二月。且作麼生是第一月。還會麼。九年孤坐少人識。千古風光照天地。
  上堂。僧問。如何是大道真源。
  師云。和泥合水。
  僧云。便恁麼去時如何。
  師云。截斷草鞋跟。
  師乃云。大道只在目前。要且目前難覩。欲識大道真體。不離聲色言語。風吹不入處。和泥合水。和泥合水處。風吹不入。如今不免又向頭上安頭。乃豎起拂子云。還見麼。者箇是色。復呵呵大笑云。者箇是聲。大道真體在什麼處。繡出鴛鴦無背面。不知誰解覓金針。
  上堂。眼裏不著沙。耳裏不著水。堪笑老俱胝。無端豎一指。諸禪德。且道是誰解笑者。還會麼。閙市拶出憍尸迦。吃嘹舌頭三千里。
  上堂。大智圓明。體無向背。凝然湛寂。彌滿太虗。覆葢乾坤。常光獨露。削蹤滅跡。離相絕名。正當恁麼時。本地不動一句作麼生道。一切水月一月攝。
  上堂。僧問。請師答話。
  師云。火雲燒空。
  僧云。且道虗空還有變易也無。
  師云。飽粥飽飯。
  僧云。恁麼則有變易去也。
  師云。客作漢有什麼變易。
  師乃云。炎暑蒸人汗似湯。鹽官用底豈尋常。輕搖休問犀牛在。拈出清風宇宙涼。諸禪德。向什麼處見鹽官老子。若也見得。恩大難酬。其或未然。汗流浹背會施力。一到中秋便負心。
  上堂。舉。馬大師翫月次。問西堂。正當恁麼時如何。堂云。正好修行。次問百丈。丈云。正好供養。又問南泉。泉抽身歸眾。馬祖云。經歸藏。禪歸海。惟有普願獨超物外。
  師云。奇怪諸禪德。馬駒踏殺天下人。一摑直須一掌血。及乎三大士各展家風。不覺翻成老婆心切。叢林浩浩商量。盡道翫月話奇特。簡點將來。克繇尀耐。何故。三人證龜成鱉。
  施主請陞座。僧問。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
  師云。虵頭生角。
  僧云。未審意旨如何。
  師云。會即便會。
  僧云。只如臨濟三度喫棒。還甘也無。
  師云。若不甘。爭得悟去。
  僧云。某甲因甚不悟。
  師云。汝皮下無血。
  僧云。和尚也不得壓良為賤。
  師云。不勞再勘。
  師乃云。緣會而生。如天忽雲。乘彼願力。現宰官身。緣離則滅。了妄全真。入不二門。超凡越聖。一出一沒。一動一靜。亘古亘今。混去來。絕對待。不可以識識。不可以智知。乾坤不能葢載。萬象無以覆藏。一道清虗。靈光湛寂。如斯告報。只要知歸。若也情存限量。落在見聞。纔涉思量。白雲萬里。不落諸緣一句作麼生道。還委悉麼。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
  上堂。一滴水。一滴凍。喝下風雷彰大用。棒頭點出眼睛來。照了諸相悉空洞。出門撞著須菩提。拶破虗空全體露。一片虗凝絕謂情。萬里清光飛玉兔。
  上堂。目前無法。萬象森然。意在目前。突出難辨。不是目前法。觸處逢渠。非耳目之所到。不離見聞覺知。雖然如是。也須是踏著它向上關捩子始得。所以道。羅籠不肯住。呼喚不回頭。佛祖不安排。至今無處所。如是則不勞斂念。樓閣門開。寸步不移。百城俱到。驀拈拄杖劃一劃。云。路逢死蛇休打殺。無底籃子盛將歸。
  上堂。僧問。古人到者裏。因甚不肯住。
  師云。老僧也恁麼。
  僧云。忽然一刀兩段時如何。
  師云。平地神僊。
  師乃云。離四句。絕百非。閫外風光誰得知。牛頭沒。馬頭回。空生嵒畔碧崔嵬。一口吸西江。一句該萬象。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重重主伴。歷歷交參。品彙茲彰。人天正眼。如斯告報。只要知歸。苟或未然。便見生死交謝。寒暑迭遷。北里豪家。昨日歌兮今日哭。且作麼生是閫外風光。還相委悉麼。了了了時無可了。玄玄玄處亦須呵。

  平江府虎丘雲巖禪寺語錄

  上堂。舉。深.明二上座同行。見一魚跳出網中。明云。俊哉。恰似箇衲僧相似。深云。何似當時不入網好。明云。深兄。你猶欠悟在。深行數里方悟。
  師云。明上座鈎頭有餌。深禪老一釣便上。虎丘當時若見。待他道。深兄。你猶欠悟在。只對道。今日網得一箇。不獨塞斷明上座口。且要千古之下免人怪笑。山僧亦有箇縵大網子。遂舉起拂子云。還見麼。山僧喚作拂子了也。諸人且喚作什麼。若喚作拂子。未出山僧網子在。若不喚作拂子。行脚眼在什麼處。是汝諸人還見虎丘為人處麼。三汲浪高轟霹靂。一聲透過禹龍門。
  上堂。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忘。復是何物。百艸頭上罷却干戈則且置。忽若嘉州大象倒騎陝府鐵牛。把須彌山一摑百襍碎。新羅國裏走馬。南贍部州說禪。又作麼生。五臺山上雲蒸飯。佛殿堦前狗尿天。
  上堂。日日日東出。日日日西沒。人命在呼吸。百年輕倐忽。驀地得逢渠。掀翻生死窟。放出遼天鶻。萬重雲一突。
  聖節上堂。示現天宮補處身。堯風舜日耀乾坤。今朝共祝南山壽。萬國來朝萬乘尊。
  傳樞密請陞座。僧問。萬機休罷。千聖不攜時如何。
  師云。未足觀光。
  僧云。還有奇特事也無。
  師云。獨坐大雄峯。
  僧云。恁麼則主山高。案山低去也。
  師云。一切坐斷。
  僧云。爭奈目前何。
  師云。汝待換老僧舌頭那。
  僧云。今日被王老師捉敗也。
  師云。放汝一路。
  僧云。和尚容某甲問話去也。
  師云。死中得活。
  師乃云。佛語心為宗。一切即一。無門為法門。一即一切。是汝諸人高肩拄杖。天下橫行。還踏著此門也未。若也踏著此門。年年是好年。月月是好月。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明如杲日。寬若太虗。三世諸佛以此門生凡育聖。廣利羣品。歷代祖師以此門以心契心。流通正續。天下宗師以此門揭示人天眼目。提持向上一路。乾坤以此門為覆藏。日月以此門為照臨。四時以此門為寒暑。國王以此門治天下。百官以此門盡忠盡孝。庶人以此門治生產業。衲僧以此門撥轉天關。掀飜地軸。失口說著佛之一字。潄口三年。雖然如此。事無一向。若或尚留門外。不免露箇消息去也。遂拈拄杖云。還見麼。復卓一卓。云。還聞麼。已為諸人八字打開了也。直須無見而見。是名真見。無聞而聞。是名真聞。無說而說。是名真說。真見.真聞.真說是什麼熱椀鳴聲。豈不見道。從無住本流出萬端。便知歿故太夫人於無相中示現受生。一切諸相悉皆真實。於無滅中示現入滅。一切生滅之相本來空寂。凝然不動。正體如如。亘古亘今。曾無變易。正當恁麼時。畢竟如何。風恬波浪靜。直下見青天。
  復舉。陸亘大夫問黃檗和尚云。弟子家中有一片石。亦曾行。亦曾坐。欲鐫作佛。得麼。檗云。得。大夫云。莫不得麼。檗云。不得。師云。黃檗雖似鏡之臨形。胡來胡現。漢來漢現。只是不通簡點。當時待他道。弟子家中有一片石。亦曾行。亦曾坐。欲鐫作佛。得麼。只對道。莫惜高名鐫石上。維摩傾盡此時心。
  上堂。大地撮來粟米粒。一毛頭上現乾坤。居家不離途中事。常在途中不出門。喝一喝。
  留首座上堂。田地穩密。鬼家活計。從空放下。坐井窺天。虎丘門下不說老婆禪。只要諸人眼橫鼻直。三十年後免得敲甎打瓦。何故。物宜求新。人宜求舊。不起于座。現諸威儀。且道出格一句作麼生。良久。云。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滕樞密宅請陞座。僧問。雪峯示眾道。盡大地是箇解脫門。把手牽不入。未審在門外者是什麼人。
  師云。胡張三。黑李四。
  僧云。為什麼不肯入。
  師云。他具行脚眼。
  僧云。恁麼則穿過從上祖師鼻孔去也。
  師云。闍黎還跳得出麼。
  僧云。若然者。三步雖活。五步須死。
  師云。猶欠一問在。
  僧云。和尚豈不是為學人著灸。
  師云。錯認定盤星。僧禮拜。
  師乃云。世尊出世為一大事因緣。祖師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所以道。佛佛授手。祖祖相傳。便有教外別傳。不立文字。單提直截。究本明宗。令一切人離諸執著。況此一事不以心思。不以意想。思慮知解盡是鬼家活計。若是向上人。赤條條地直向父母未生前承當。却來者邊行履。出生入死。得大解脫。要識諸佛出世處麼。現在諸人眉毛眼睫上轉大法輪。演說摩訶般若。離四句。絕百非。要識祖師西來意麼。現在諸人六根門頭晝夜放大光明。交光相羅。如寶絲網。以至山河大地.草木叢林。盡在諸人大光明中發現。只如光未發時。上無諸佛。下無眾生消息。是汝諸人向甚麼處安身立命。若也知得去處。便知故樞密相公落處。苟或未然。萬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撈摝始應知。
  上堂。摩竭陁國親行此令。驀拈拄杖。卓一卓。云。大盡三十日。小盡二十九。
  任觀察請陞座。顧視大眾云。還會麼。塵劫來事盡在如今。好不資一毫。醜不減一毫。謂之萬法根源。千聖窟宅。空洞無像。緣會即彰。所以道。淨法界身。本無出沒。大悲願力。示現受生。興無緣慈。示殊勝相。作不請友。開方便門。明大機。顯大用。發大智。自利利他。生凡育聖。從無住本流出萬端。於是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居士等身得度者。即現長者.居士身而為說法。如天普葢。似地普擎。出沒卷舒。得大解脫。敢問大眾。且道其中人畢竟作麼生。還會麼。芥城有盡年無盡。長在堯天日月傍。
  上堂。凡有展拓。盡落今時。不展不拓。墮坑落塹。直饒風吹不入。水灑不著。簡點將來。自救不了。豈不見道。直似寒潭月影。靜夜鐘聲。隨扣擊以無虧。觸波瀾而不散。此猶是生死岸頭。拈拄杖。劃一劃。云。劃斷生法師多年葛藤。點頭石不覺撫掌呵呵大笑。且道笑什麼。腦後見腮。莫與往來。
  上堂。當陽正體露堂堂。休謂當年付飲光。彼既丈夫我亦爾。莫將好肉更剜瘡。
  上堂。舉。陳操大夫到資福。資福見來。便畵一圓相。尚書云。弟子恁麼來。早是不著便。更畵圓相。福便掩却門。
  師云。資福買鐵得金。一場富貴。是則是。爭奈公案未了。今日諸大士入山相見。山僧不畵圓相。亦不掩却方丈門。且道與資福老人。是一是二。還知落處麼。竹院相逢無一事。大家同喫趙州茶。
  上堂。百鳥不來春又暄。凭欄溢目水如天。無心還似今宵月。照見三千及大千。
  上堂。放一線道。曲為今時。性地未明。須憑指注。還見麼。直得山從海湧。塔聳雲霄。非風鈴鳴。我心鳴耳。不勞斂念。樓閣門開。頭頭現彌勒家風。歷歷顯文殊境界。還同按指。海印發光。萬象森羅。纖塵不立。如印印空。如印印泥。如印印水。起無前後。迥絕見知。覿面提持。更無回互。還有當陽證據得底麼。豈不見生公臺畔。空落雨華。頑石點頭。妄通消息。雖然如是。忽然撞著德山臨濟老漢。放過即不可。若不放過。驀拈拄杖。卓一卓。云。填溝塞壑無人會。千古萬古黑漫漫。
  上堂。一二三四五。梅雨炎蒸暑。碓觜也生花。道芽知幾許。古佛與露柱交參。猫兒咬殺猛虎。下座。
  參假上堂。病起雲山草木秋。浮華世事謾悠悠。從來萬法不為侶。何似韶陽六不收。喝一喝。下座。
  請修造上堂。如來三轉於大千。趙州半藏亦如然。其輪本來常清淨。一念承當誰後先。雖然。也是個英靈漢始得。便乃橫身擔荷。紹續宗風。立吾家萬世不朽之功。顯大丈夫特達之志。抱荊山玉。握靈虵珠。光耀叢林。揮戈佛日。直得龍唫霧起。虎嘯風生。象王行處絕狐踪。獅子窟中無異獸。雖然如是。且道應緣垂手一句作麼生道。旃檀葉葉古風清。吹落人間香馥郁。
  上堂。葉落歸根。來時無口。不留朕跡。騰身北斗。火裏蝍蟟吞却嘉州大象。益州馬腹不覺膨脹。燈籠露柱大笑。拾得寒山撫掌。還會麼。莫待是非來入耳。從前知己返為讐。
  上堂。靈機密運。日月旋流。四象推遷。一陽來復。化育之本。匝地普天。草木昆蟲。悉承恩力。且作麼生是化育之本。良久。云。一氣不言含有象。萬靈何處謝無私。
  復舉。僧問南院。日月交謝。寒暑迭遷。如何是不涉寒暑者。院云。紫羅抹額繡裙腰。僧云。向上之機今已曉。中下之流如何解會。院云。炭庫裏藏身。
  師云。問既有宗。答亦驚羣。雖然如是。南院只解觀根逗器。應病與藥。虎丘更資一路。或有僧問。日月交謝。寒暑迭遷。如何是不涉寒暑者。對它道。前村深雪裏。昨夜一枝開。待它又問。向上之機今已曉。中下之流如何解會。對它道。買帽相頭。
  謝知事頭首上堂。鋒芒未露。如天普葢。古帆未掛。似地普擎。所以道。天不言四時行焉。地不言萬物生焉。萬物生則遷謝不停。四時行則寒暑流轉。各居其位去。寒時大家寒。熱時大家熱。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無一法不為妙用。無一物不為真如。處處真。無回互。塵塵爾。絕承當。須是其中人。方能恁麼去。便能橫身擔荷。翊贊叢林。自利利他。得大解脫。其或未然。好事不須頻話會。留將和氣暖丹田。
  上堂。脫身已曉南柯夢。始覺人間萬事空。吹起還鄉無孔笛。夕陽斜照碧雲紅。
  上堂。從來無相貌。森羅萬象歷然。超出威音王。當機無向背。所以道。昭昭於心目之間。而相不可覩。晃晃於色塵之內。而理不可分。通古通今。凝然湛寂。葢聲葢色。正體如如。諸人若善參詳。要且即非外物。盡是各各當仁屋裏事。豈不見釋迦老子見明星悟道。便云。我觀一切眾生。俱有如來智慧德相。皆為妄想執著而不證得。如今只要諸人心空境寂。內外無依。方有自繇分。還恁麼證據得麼。其或未然。未明心地印。難過趙州關。
  為圜悟和尚舉哀云。釋迦已滅。彌勒未生。正當今日。流通佛祖正脉。委在我圜悟禪師大和尚。直得七據寶剎。統三界以為家。四海馳聲。作羣生之眼目。不謂法幢摧折。佛日掩光。後學無聞。叢林失所。雖然如是。盡落今時。何故。豈不見道。淨法界身。本無出沒。既無出沒。師今不死。我何疑惑。大眾。既然不死。還知圜悟老人落處麼。若也知得落處。不勞指注。儻或未然。仰師之道。地久天長。却請真前。大家燒香。
  復指真云。見麼。拘尸城畔。當時大事曾興濯錦江頭。此時還循舊轍。放光現瑞。攝化歸真。法海珠沉。人天眼滅。雖然如是。恁麼中有不恁麼。不恁麼中却恁麼。便見無生死中示有生死。無去來而示有去來。雖然。要且無生死去來之相。故我圜悟禪師大和尚。禪河渺邈。津濟無窮。名動王尊。道滿天下。且能事已畢。隻履西歸。穩坐家堂。末後一句作麼生道。諸人若向者裏道得。圜悟老人猶在。若不然者。與諸人道去也。良久。却顧侍者云。道什麼。遂舉哀。

  初祖贊

  闔國人難挽。西攜隻履歸。只應熊耳月。千古冷光輝。

  塔銘 宋臨濟正傳虎丘隆和尚塔銘

    左朝奉司農少卿 徐林 撰
  菩提達磨。壁觀少室。斥相指心。號曰禪宗。五傳而至曹溪。逮今幾五百年。枝流繁衍。異人間出。得果得辯。前後相踵。如薪續火。可謂盛矣。
  平江虎丘禪師。諱紹隆。和州含山縣人。生而岐嶷絕俗。九歲謝父母去家。依縣之佛慧院。又六歲。削髮堂具。又五歲。而束包曳杖。飄然有四方之志。首遇長蘆淨照禪師。參扣之間。景響有得。因閱圓悟勤禪師語錄。撫卷嘆曰。想酢生液。雖未能澆膓沃胃。要且使人慶快。第恨未親聆謦欬爾。於是欲訪之。
  復至寶峯謁湛堂準禪師。準曰。如何是行脚事。
  師露胸示之曰。和尚驗看。
  準即打。師約住曰。且莫盲加瞎棒。準大笑。
  因留年餘。廼謁死心於黃龍。心問曰。是甚麼僧。
  師曰。行脚僧。
  心曰。是何村僧。行甚驢脚馬脚。
  師曰。廣南蠻道甚麼。何不高聲道。
  心喜曰。却有衲僧氣息。師乃喝。
  退而參堂度一夏。心甚器重之。每嘆曰。再來人也。死心機鋒橫出。諸方吞燄。非上上根莫能當。而於師重稱賞。眾皆側目。
  已而。趨夾山。見圓悟。道龍牙山。遇泐潭乾之法子密禪師。相與甚厚。每研推古今。至投合處。抵掌軒渠。或若徉狂。議者謂今之溈仰.寒拾也。久之辭去。遂至夾山。會圓悟移道林。師從焉。
  一日。入室。圓悟引教云。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豎拳曰。還見麼。
  師曰。見。
  圓悟曰。頭上安頭。師於此有省。
  圓悟復曰。見箇甚麼。
  師曰。竹密不妨流水過。圓悟肯之。自此與圓悟形影上下。
  又二十年。斧[打-丁+(容-口+又)]鑿索。盡得圓悟之秘。師以二親垂白。歸寓鄉郡褒禪山。葢修摩耶忉利故事也。繼受請住城西之開聖寺。四眾翕然歸仰。
  建炎之亂。盜起淮上。乃南渡宣城。士庶素欽師名。為結廬銅峯下。適彰教虗席。郡守李尚書光延師居之。道化益振。四年而遷虎丘。時圓悟以時未平。泛峽歸蜀。曩之幅湊川奔。一時後生望山而趨。師每登座。從容示露。一味平等。隨根所應。皆愜其欲。故圓悟之道。復大播於東南。諸方謂圓悟如在也。
  居三年。感微疾。白眾曰。當以第一座宗達承院事。眾請於郡。從之。事既。索筆大書伽陀曰。
  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所以佛法。無有剩語。珍重。
  擲筆坐逝。實紹興六年丙辰歲五月甲午八日乙亥也。建塔於山之陽。凡住世六十年。坐四十五夏。度弟子復如等六十人。
  嗚呼。佛法有正派。有旁枝。曹溪之世。衣止不傳。雖曰法源入海。汪洋大肆。而西土般若多羅讖記。特在馬駒。厥後五宗。惟臨濟一門出馬祖後。於今冣盛。圓悟近代尊宿。宗眼超卓。才辯縱橫。若麟角獨立。而師又深入其室。是可嘉也。林謂道德之重。不待家諭戶曉而知。言白雲即知為端。言東山即知為演。言虎丘即知為師也。真能壽楊岐光明盛大之傳。而永臨濟於無窮者矣。不銘何以詒其後。銘曰。
  於穆初祖  一花東土  讖至馬駒  益昭益著  派衍而繁  實惟圓悟  圓悟得師  以馬之馽  大坐虎丘  雷動雲騖  臨濟中興  楊岐再住  隻履忽西  聿嚴龕墓  有神有天  來訶來護  咨爾後昆  展轉流布

  虎丘隆和尚語錄(終)